揮別筋骨痠痛 中醫「痹證」論治

有關中醫方面,請在此貼!謝謝!如果有侵權,歡迎來信告知!

版主: MissC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揮別筋骨痠痛 中醫「痹證」論治

未閱讀文章 MissC »

揮別筋骨痠痛 中醫「痹證」論治



據報載,國人喜歡自行購買市面販售的止痛貼片,舒緩各種痠痛症狀,執業傷骨科中醫師認為,關節疼痛都屬於是中醫「痹證」論治範疇,雖然大部分的肌肉痠痛,採用消炎止痛或肌肉鬆弛貼片可以緩解,但有時治標不治本,如經過3、4天未改善,建議民眾仍須求助專業醫師,確切找出疼痛的「病源」所在,以免導致難癒的慢性筋骨痠痛症。

台灣地區罹患筋骨痠痛的民眾日趨增多,根據疼痛科門診患者病因分析,大多與生活作息、飲食習慣、工作環境及運動傷害有密切關聯。疾病症狀有:肌肉痠痛、頸部痠痛、手肘手腕疼痛、肩膀痠痛、腰痠背痛、膝蓋關節疼痛、坐骨神經痛等。

年輕族群及上班族,常見手肘手腕疼痛、肌肉脖子痠痛,起因於不注意生活工作細節,例如:經常長時間操作電腦,螢幕過高或辦公桌椅高度不恰當,易造成脖子肌肉無法放鬆,頸部血液循環瘀阻;習慣躺在沙發椅子上看書或睡覺、長時間打電話聊天者都容易有脖子痠痛現象。而長時間敲打電腦鍵盤,會引起手腕肌腱發炎腫痛,此種手腕慢性疼痛症候群,常見於:打字員、包裝作業員、美髮美容業、櫃台收銀員、打網球或羽毛球、鋼琴手或小提琴手及清潔工人。

疼痛疾病與年齡也有重大關係,年輕人常見頭痛、頸痛、腰閃痛、椎間盤突出與運動傷害造成的肌腱、關節發炎腫痛;過了40歲中年人發生的頸部、腰部及關節疼痛,以肌筋膜症候、頸神經痛、坐骨神經痛、痛風、五十肩為主症;60歲以上的老年人則以罹患退化性關節炎脊椎最多。

中醫將各類型疼痛都歸納在「痹證」範圍,痹的含意就是「閉阻不通」。中醫認為疼痛的產生原因主要是「氣滯血瘀」,氣血循環瘀阻不通,必須袪瘀、活血、通絡,氣血通暢則不痛,疼痛痠楚也就自然解除。

「袪瘀活血」中藥是中醫疼痛科使用最多的內服方劑,可以促進血管擴張,破逐引起疼痛的血管瘀塞處,解除肌肉神經痙攣,也具備良好止痛效果,配合針灸及中藥外敷,消腫散瘀效果挺不錯,例如:內服的代表方「通痹散」,併用外敷,治療坐骨神經痛或骨刺,通常2、3個月就可見到效果。

急慢性的疼痛損傷處理,中醫也有不同法則,例如:急性損傷用「三黃膏」,必須用醋調劑,採冷敷法,醋性溫味酸苦,具有引藥入肝,理氣、消腫、解毒、散瘀、止痛作用;慢性損傷用「舒筋活血膏」,用酒調配,酒性熱味甘辛,能助活血通絡、袪風散寒,行氣血,增進療效。坊間許多消炎鎮痛方劑,因為著重於消炎止痛效果,往往藥性過於寒涼,臨床上應採溫寒藥並用,才可避免氣血寒凝,並有助於瘀血腫脹盡快消除。

肌肉、頸部、關節、腰部、脊椎等部位疼痛痠楚,大多是活動姿勢不當,或是彎腰提重物、劇烈腰背運動造成,易罹患這些症候的族群,應多加留意生活作息細節,使用正確的活動姿勢,避免過度出力或長期姿勢不對,就可遠離難纏的筋骨痠痛症。


【蘇聰明(高市新復興中醫診所院長)】
io: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1.中醫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