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學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10
- 文章: 33584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中醫養生學
中醫養生學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中醫養生學的概念
第二節中醫養生學的性質和特點
第三節中醫養生學的地位和任務
第四節學習的方法和要求
第二章中醫養生學發展簡史
第一節上古時期
第二節先秦時期
第三節漢唐時期
第四節宋元時期
第五節明清時期
第六節近代與現代
第三章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第一節生命
第二節天年
第三節衰老
[附1]近代衰老學說
[附2]延緩衰老的理論和實驗研究概況
第四節天人相應
第五節形神合一
第六節動靜互涵
第七節協調平衡
第八節正氣為本
第四章中醫養生學的基本原則
一、協調臟腑
二、暢通經絡
三、清靜養神
四、節欲葆精
五、調息養氣
六、綜合調養
七、持之以恆
第五章精神養生
第一節情志變化
第二節調神養生法
第三節調攝情緒法
第六章環境與養生
第一節養生環境的基本概念和分類
第二節自然環境與健康
第三節居住環境與健康
第四節室內環境與健康
第七章起居作息與養生
第一節起居有常
第二節勞逸適度
第三節服裝順時適體
第四節排便保健法
第八章睡眠養生
第一節睡眠的生理
第二節睡眠的時間和質量
第三節睡眠的方位與姿勢
第四節睡眠與臥具
第五節睡眠環境與宜忌
第六節失眠的預防
第九章飲食養生
第一節飲食養生的作用
第二節飲食調養的原則
第三節進食保健
第四節食後養生
第十章房事與養生
第一節房事養生教育的重要性
第二節房事的生理作用
第三節節制房事的意義
第四節房事保健的原則和方法
第五節強腎保健功法
第六節房事禁忌
第十一章運動養生
第一節運動養生機理、特點和原則
第二節運動養生的形式和流派
第三節氣功保健
第四節五禽戲
第五節太極拳
第六節八段錦
第七節易筋經
第十二章娛樂養生
第一節娛樂養生的意義
第二節娛樂養生的方法
第十三章浴身保健
第一節浴身保健的分類
第二節冷水浴
第三節熱水浴(包括冷熱交替浴)
第四節蒸氣浴
第五節礦泉浴
第六節藥浴
第七節其他浴身方法介紹
第十四章保健針、灸、按摩
第一節保健針、灸、按摩的意義及異同
第二節針刺保健
第三節保健灸法
第四節保健推拿按摩
第十五章藥物養生
第一節藥物養生的機理
第二節藥物養生的應用原則
第三節益壽延年中藥舉例
第四節益壽延年方的組方原則
第五節益壽延年“名方”舉例
附:延緩衰老藥物的現代研究概況
第十六章因人養生
第一節胎孕保健
第二節少兒保健
第三節青少年的保健
第四節中年保健
第五節老年保健
第六節婦女保健
第七節體力勞動者的保健
第八節腦力勞動者的保健
第十七章體質養生
第一節體質學說與養生
第二節體質差異形成的原因和分類
第三節不良體質的養生
第十八章部位養生
第一節口腔保健
第二節顏面保健
第三節頭髮保健
第四節眼睛保健
第五節耳的保健
第六節鼻的保健
第七節四肢、手足保健
第八節胸背腰腹保健
第九節五臟保健法
第十九章因時養生
第一節因時養生的原則
第二節春季養生
第三節夏季養生
第四節秋季養生
第五節冬季養生
第六節交節前後的自我調養
第二十章區域養生
第一節區域劃分及其與健康的關係
第二節山區
第三節平原和盆地
第四節海濱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中醫養生學的概念
第二節中醫養生學的性質和特點
第三節中醫養生學的地位和任務
第四節學習的方法和要求
第二章中醫養生學發展簡史
第一節上古時期
第二節先秦時期
第三節漢唐時期
第四節宋元時期
第五節明清時期
第六節近代與現代
第三章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第一節生命
第二節天年
第三節衰老
[附1]近代衰老學說
[附2]延緩衰老的理論和實驗研究概況
第四節天人相應
第五節形神合一
第六節動靜互涵
第七節協調平衡
第八節正氣為本
第四章中醫養生學的基本原則
一、協調臟腑
二、暢通經絡
三、清靜養神
四、節欲葆精
五、調息養氣
六、綜合調養
七、持之以恆
第五章精神養生
第一節情志變化
第二節調神養生法
第三節調攝情緒法
第六章環境與養生
第一節養生環境的基本概念和分類
第二節自然環境與健康
第三節居住環境與健康
第四節室內環境與健康
第七章起居作息與養生
第一節起居有常
第二節勞逸適度
第三節服裝順時適體
第四節排便保健法
第八章睡眠養生
第一節睡眠的生理
第二節睡眠的時間和質量
第三節睡眠的方位與姿勢
第四節睡眠與臥具
第五節睡眠環境與宜忌
第六節失眠的預防
第九章飲食養生
第一節飲食養生的作用
第二節飲食調養的原則
第三節進食保健
第四節食後養生
第十章房事與養生
第一節房事養生教育的重要性
第二節房事的生理作用
第三節節制房事的意義
第四節房事保健的原則和方法
第五節強腎保健功法
第六節房事禁忌
第十一章運動養生
第一節運動養生機理、特點和原則
第二節運動養生的形式和流派
第三節氣功保健
第四節五禽戲
第五節太極拳
第六節八段錦
第七節易筋經
第十二章娛樂養生
第一節娛樂養生的意義
第二節娛樂養生的方法
第十三章浴身保健
第一節浴身保健的分類
第二節冷水浴
第三節熱水浴(包括冷熱交替浴)
第四節蒸氣浴
第五節礦泉浴
第六節藥浴
第七節其他浴身方法介紹
第十四章保健針、灸、按摩
第一節保健針、灸、按摩的意義及異同
第二節針刺保健
第三節保健灸法
第四節保健推拿按摩
第十五章藥物養生
第一節藥物養生的機理
第二節藥物養生的應用原則
第三節益壽延年中藥舉例
第四節益壽延年方的組方原則
第五節益壽延年“名方”舉例
附:延緩衰老藥物的現代研究概況
第十六章因人養生
第一節胎孕保健
第二節少兒保健
第三節青少年的保健
第四節中年保健
第五節老年保健
第六節婦女保健
第七節體力勞動者的保健
第八節腦力勞動者的保健
第十七章體質養生
第一節體質學說與養生
第二節體質差異形成的原因和分類
第三節不良體質的養生
第十八章部位養生
第一節口腔保健
第二節顏面保健
第三節頭髮保健
第四節眼睛保健
第五節耳的保健
第六節鼻的保健
第七節四肢、手足保健
第八節胸背腰腹保健
第九節五臟保健法
第十九章因時養生
第一節因時養生的原則
第二節春季養生
第三節夏季養生
第四節秋季養生
第五節冬季養生
第六節交節前後的自我調養
第二十章區域養生
第一節區域劃分及其與健康的關係
第二節山區
第三節平原和盆地
第四節海濱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10
- 文章: 33584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中醫養生學
《中醫養生學》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中醫養生學的概念
養生就是根據生命發展的規律,採取能夠保養身體,減少疾病,增進健康,延年益壽的手段,所進行的保健活動。
養生(又稱攝生、道生)一詞最早見於《莊子》內篇。 所謂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長之意;所謂養,即保養、調養、培養、補養、護養之意。 養生是通過養精神、調飲食、練形體、慎房事、適寒溫等各種方法去實現的,是一種綜合性的強身益壽活動。
中醫養生學是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探索和研究中國傳統的頤養身心,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延年益壽的理論和方法,並用這種理論和方法指導人們保健活動的實用科學。
自古以來,人們把養生的理論和方法叫做“養生之道”。 例如《素問·上古天真論》說:“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此處的“道”,就是養生之道。 能否健康長壽,不僅在於能否懂得養生之道,而更為重要的是能否把養生之道貫徹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歷代養生家由於各自的實踐和體會不同,他們的養生之道在靜神、動形、固精、調氣、食養及藥餌等方面各有側重,各有所長。 從學術流派來看,又有道家養生、儒家養生、醫家養生、釋家養生和武術家養生之分,他們都從不同角度闡述了養生理論和方法,豐富了養生學的內容。
在中醫理論指導下,養生學吸取各學派之精華,提出了一系列養生原則。 加形神共養,協調陰陽、順應自然、飲食調養、謹慎起居、和調臟腑、通暢經絡、節欲保精、益氣調息、動靜適宜等等,使養生活動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例如,飲食養生強調食養、食節、食忌、食禁等;藥物保健則注意藥養、藥治、藥忌、藥禁等;傳統的運動養生更是功種繁多,如動功有太極拳、八段錦、易筋經、五離戲、保健功等,靜功有放鬆功、內養功、強壯功、意氣功、真氣運行法等;動靜結合功有空勁功、形神樁等,無論選學那種功法,只要練功得法,持之以恆,都可收到健身防病、益壽延年之效。 針灸、按摩、推拿、拔火罐等,亦都方便易行,效果顯著。 諸如此類的方法不僅深受中國人民喜愛,而且遠傳世界各地,為全人類的保健事業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第一節中醫養生學的概念
養生就是根據生命發展的規律,採取能夠保養身體,減少疾病,增進健康,延年益壽的手段,所進行的保健活動。
養生(又稱攝生、道生)一詞最早見於《莊子》內篇。 所謂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長之意;所謂養,即保養、調養、培養、補養、護養之意。 養生是通過養精神、調飲食、練形體、慎房事、適寒溫等各種方法去實現的,是一種綜合性的強身益壽活動。
中醫養生學是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探索和研究中國傳統的頤養身心,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延年益壽的理論和方法,並用這種理論和方法指導人們保健活動的實用科學。
自古以來,人們把養生的理論和方法叫做“養生之道”。 例如《素問·上古天真論》說:“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此處的“道”,就是養生之道。 能否健康長壽,不僅在於能否懂得養生之道,而更為重要的是能否把養生之道貫徹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歷代養生家由於各自的實踐和體會不同,他們的養生之道在靜神、動形、固精、調氣、食養及藥餌等方面各有側重,各有所長。 從學術流派來看,又有道家養生、儒家養生、醫家養生、釋家養生和武術家養生之分,他們都從不同角度闡述了養生理論和方法,豐富了養生學的內容。
在中醫理論指導下,養生學吸取各學派之精華,提出了一系列養生原則。 加形神共養,協調陰陽、順應自然、飲食調養、謹慎起居、和調臟腑、通暢經絡、節欲保精、益氣調息、動靜適宜等等,使養生活動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例如,飲食養生強調食養、食節、食忌、食禁等;藥物保健則注意藥養、藥治、藥忌、藥禁等;傳統的運動養生更是功種繁多,如動功有太極拳、八段錦、易筋經、五離戲、保健功等,靜功有放鬆功、內養功、強壯功、意氣功、真氣運行法等;動靜結合功有空勁功、形神樁等,無論選學那種功法,只要練功得法,持之以恆,都可收到健身防病、益壽延年之效。 針灸、按摩、推拿、拔火罐等,亦都方便易行,效果顯著。 諸如此類的方法不僅深受中國人民喜愛,而且遠傳世界各地,為全人類的保健事業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10
- 文章: 33584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中醫養生學
《中醫養生學》 >第一章緒論
第二節中醫養生學的性質和特點
中醫養生學是從實踐經驗中總給出來的科學,是歷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它經歷了五千年億萬次實踐,由實踐上升為理論,歸納出方法,又回到實踐中去驗證,如此循環往復不斷豐富和發展,進而形成一門獨立的學科。 從內容上來看,中醫養生學涉及到現代科學中預防醫學、心理醫學、行為科學、醫學保健、天文氣象學、地理醫學、社會醫學等多學科領域,實際上它是多學科領域的綜合,是當代生命科學中的實用學科。
中醫養生學以其博大精深的理論和豐富多彩的方法而聞名於世。 它的形成和發展與數千年光輝燦爛的傳統文化密切相關,因此具有獨特的東方色彩和民族風格。 自古以來,東方人、西方人對養生保健,都進行了長期的大量的實踐和探討。 但由於各自的文化背景不同,其養生的觀點也有差異。 中醫養生學是在中華民族文化為主體背景下發生髮展起來的,故此有它自身特點,現略述其概要。
一、獨特的理論體系
中醫養生理論,都是以“天人相應”、“形神合一”的整體觀念為出發點,去認識人體生命活動及其與自然、社會的關係。 特別強調人與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的協調,講究體內氣化升降,以及心理與生理的協調一致。 並用陰陽形氣學說、臟腑經絡理論來闡述人體生老病死的規律。 尤其把精、氣、神作為人體之三寶,作為養生保健的核心,進而確定了指導養生實踐的種種原則,提出養生之道必須“法於陰陽,和於術數”、“起居有常”。 即順應自然,保護生機遵循自然變化的規律,使生命過程的節奏,隨著時間、空間的移易和四時氣候的改變而進行調整。
二、和諧適度的宗旨
養生保健必須整體協調,寓養生於日常生活之中,貫穿在衣、食、住、行、坐、臥之間,事事處處都有講究。 其中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和諧適度。 使體內陰陽平衡,守其中正,保其沖和,則可健康長壽。 例如,情緒保健要求不卑不亢,“不偏不倚”,中和適度。 又如,節制飲食、節欲保精、睡眠適度、形勞而不倦等,都體現了這種思想。 晉代養生家葛洪提出“養生以不傷為本”的觀點,不傷的關鍵即在於遵循自然及生命過程的變化規律,掌握適度,注意調節。
三、綜合、辨證的調攝
人類健康長壽並非靠一朝一夕、一功一法的攝養就能實現的,而是要針對人體的各個方面,採取多種調養方法,持之以恆地進行審因施養,才能達到目的。 因此,中醫養生學一方面強調從自然環境到衣食住行,從生活愛好到精神衛生,從藥餌強身到運動保健等,進行較為全面的、綜合的防病保健。 另一方面又十分重視按照不同情況區別對待,反對千篇一律、一個模式,而是針對各自的不同特點有的放矢,體現中醫養生的動態整體平衡和審因施養的思想。 歷代養生家都主張養生要因人、因時、因地制宜,全面配合。 例如,因年齡而異,注意分階段養生;順乎自然變化,四時養生;重視環境與健康長壽的關係,注意環境養生等。 又如傳統健身術的運用原則,提倡根據各自的需要,可分別選用動功、靜功或動靜結合之功,又可配合導引、按摩等法。 這樣,不但可補偏救弊、導氣歸經,有益壽延年之效,又有開發潛能和智慧之功,從而收到最佳攝生保健效果。
四、適應範圍廣泛
養生保健實可與每個人的一生相始終。 人生自妊娠於母體之始,直至耄耋老年,每個年齡階段都存在著養生的內容。 人在未病之時,患病之際,病癒之後,都有養生的必要。 不僅如此,對不同體質、不同性別、不同地區的人也都有相應的養生措施。 因此,養生學的適應範圍是非常廣泛的。 它應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進行全面普及,提高養生保健的自覺性,把養生保健活動看作是人生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第二節中醫養生學的性質和特點
中醫養生學是從實踐經驗中總給出來的科學,是歷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它經歷了五千年億萬次實踐,由實踐上升為理論,歸納出方法,又回到實踐中去驗證,如此循環往復不斷豐富和發展,進而形成一門獨立的學科。 從內容上來看,中醫養生學涉及到現代科學中預防醫學、心理醫學、行為科學、醫學保健、天文氣象學、地理醫學、社會醫學等多學科領域,實際上它是多學科領域的綜合,是當代生命科學中的實用學科。
中醫養生學以其博大精深的理論和豐富多彩的方法而聞名於世。 它的形成和發展與數千年光輝燦爛的傳統文化密切相關,因此具有獨特的東方色彩和民族風格。 自古以來,東方人、西方人對養生保健,都進行了長期的大量的實踐和探討。 但由於各自的文化背景不同,其養生的觀點也有差異。 中醫養生學是在中華民族文化為主體背景下發生髮展起來的,故此有它自身特點,現略述其概要。
一、獨特的理論體系
中醫養生理論,都是以“天人相應”、“形神合一”的整體觀念為出發點,去認識人體生命活動及其與自然、社會的關係。 特別強調人與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的協調,講究體內氣化升降,以及心理與生理的協調一致。 並用陰陽形氣學說、臟腑經絡理論來闡述人體生老病死的規律。 尤其把精、氣、神作為人體之三寶,作為養生保健的核心,進而確定了指導養生實踐的種種原則,提出養生之道必須“法於陰陽,和於術數”、“起居有常”。 即順應自然,保護生機遵循自然變化的規律,使生命過程的節奏,隨著時間、空間的移易和四時氣候的改變而進行調整。
二、和諧適度的宗旨
養生保健必須整體協調,寓養生於日常生活之中,貫穿在衣、食、住、行、坐、臥之間,事事處處都有講究。 其中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和諧適度。 使體內陰陽平衡,守其中正,保其沖和,則可健康長壽。 例如,情緒保健要求不卑不亢,“不偏不倚”,中和適度。 又如,節制飲食、節欲保精、睡眠適度、形勞而不倦等,都體現了這種思想。 晉代養生家葛洪提出“養生以不傷為本”的觀點,不傷的關鍵即在於遵循自然及生命過程的變化規律,掌握適度,注意調節。
三、綜合、辨證的調攝
人類健康長壽並非靠一朝一夕、一功一法的攝養就能實現的,而是要針對人體的各個方面,採取多種調養方法,持之以恆地進行審因施養,才能達到目的。 因此,中醫養生學一方面強調從自然環境到衣食住行,從生活愛好到精神衛生,從藥餌強身到運動保健等,進行較為全面的、綜合的防病保健。 另一方面又十分重視按照不同情況區別對待,反對千篇一律、一個模式,而是針對各自的不同特點有的放矢,體現中醫養生的動態整體平衡和審因施養的思想。 歷代養生家都主張養生要因人、因時、因地制宜,全面配合。 例如,因年齡而異,注意分階段養生;順乎自然變化,四時養生;重視環境與健康長壽的關係,注意環境養生等。 又如傳統健身術的運用原則,提倡根據各自的需要,可分別選用動功、靜功或動靜結合之功,又可配合導引、按摩等法。 這樣,不但可補偏救弊、導氣歸經,有益壽延年之效,又有開發潛能和智慧之功,從而收到最佳攝生保健效果。
四、適應範圍廣泛
養生保健實可與每個人的一生相始終。 人生自妊娠於母體之始,直至耄耋老年,每個年齡階段都存在著養生的內容。 人在未病之時,患病之際,病癒之後,都有養生的必要。 不僅如此,對不同體質、不同性別、不同地區的人也都有相應的養生措施。 因此,養生學的適應範圍是非常廣泛的。 它應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進行全面普及,提高養生保健的自覺性,把養生保健活動看作是人生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10
- 文章: 33584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中醫養生學
《中醫養生學》 >第一章緒論
第三節中醫養生學的地位和任務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思想是強身防病,強調正氣作用,防微杜漸治未病;把握生命和健康的整體觀念及辨證思想;重視心理因素,貫穿始終;把人類、社會和環境聯繫起來,去理解和對待人體的健康和疾病。 當代醫學模式已由生物醫學模式演變為“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主要任務是控制和降低慢性病的發病率。 其特徵是從治療擴大到預防,從生理擴大到心理,從個體擴大到群體,從醫院擴大到社會。 當前首先要處理好醫療和預防的關係,把整個衛生事業納入預防的軌道,推行“三級預防”。 在“三級預防”中,一級預防是最積極的預防,是社會預防的主幹,是預防的前沿,其基本思想防患於未然,採取主要手段是增進健康和採取特殊的預防保健措施。 中醫養生學的思維方式與現代科學發展的思維方法是一致的,中醫養生學將在今後人類防病保健事業中佔有重要地位。
中醫養生學是著重研究和指導常人的保健問題,它的基本任務概括起來有三個方面:一是以科學的觀點和方法全面地、系統地發掘、整理、研究、總結、提高傳統養生理論和方法;二是結合現代科學手段,對傳統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進行分析研究,探討其實質;三是針對當前人們面臨的新問題,結合現實情況,提出新理論,創立新方法,進行更大範圍的推廣,使之成為個體養生和群體保健的指導原則。
中醫養生學是一門古老而又新興的學科。 由於歷史條件的限制,它並非已完美無缺,如何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成果,使其內容更加完整、更加科學化,尚須作評入的探討。 此外,還有很多散在民間的養生經驗方法和措施,有待進一步收集、整理和提高。 所以,我們不僅要把古人養生的寶貴遺產很好地繼承下來,並且在養生實踐中,運用現代科學知識與方法,進一步充實、豐富、發展中醫養生學,把它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第三節中醫養生學的地位和任務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思想是強身防病,強調正氣作用,防微杜漸治未病;把握生命和健康的整體觀念及辨證思想;重視心理因素,貫穿始終;把人類、社會和環境聯繫起來,去理解和對待人體的健康和疾病。 當代醫學模式已由生物醫學模式演變為“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主要任務是控制和降低慢性病的發病率。 其特徵是從治療擴大到預防,從生理擴大到心理,從個體擴大到群體,從醫院擴大到社會。 當前首先要處理好醫療和預防的關係,把整個衛生事業納入預防的軌道,推行“三級預防”。 在“三級預防”中,一級預防是最積極的預防,是社會預防的主幹,是預防的前沿,其基本思想防患於未然,採取主要手段是增進健康和採取特殊的預防保健措施。 中醫養生學的思維方式與現代科學發展的思維方法是一致的,中醫養生學將在今後人類防病保健事業中佔有重要地位。
中醫養生學是著重研究和指導常人的保健問題,它的基本任務概括起來有三個方面:一是以科學的觀點和方法全面地、系統地發掘、整理、研究、總結、提高傳統養生理論和方法;二是結合現代科學手段,對傳統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進行分析研究,探討其實質;三是針對當前人們面臨的新問題,結合現實情況,提出新理論,創立新方法,進行更大範圍的推廣,使之成為個體養生和群體保健的指導原則。
中醫養生學是一門古老而又新興的學科。 由於歷史條件的限制,它並非已完美無缺,如何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成果,使其內容更加完整、更加科學化,尚須作評入的探討。 此外,還有很多散在民間的養生經驗方法和措施,有待進一步收集、整理和提高。 所以,我們不僅要把古人養生的寶貴遺產很好地繼承下來,並且在養生實踐中,運用現代科學知識與方法,進一步充實、豐富、發展中醫養生學,把它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10
- 文章: 33584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中醫養生學
《中醫養生學》 >第一章緒論
第四節學習的方法和要求
學習中醫養生學,要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即繼承祖國醫藥學遺產,發展獨具特色的預防保健科學,以便更好地為人類保健事業服務。 學習養生學時,要以辨證唯物主義為指導思想,樹立整體觀念,全面掌握,不可偏廢,本著理論聯繫實踐的原則,按照循序漸進的規律,採用授課和自學自練相結合的方法。 要深入理解、掌握本門課程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本學科的基本理論知識包括的各種養生流派,各有特點,內容範圍很廣,因此對各個流派要有一個基本了解,特別要掌握其養生理論要點,從而較全面了解中醫養生學的理論體系和特點,加深對本學科的學習和理解。
對於傳統養生方法的學習,不僅要全面掌握其養生機理、適用範圍、注意事項,還要結合其他相關學科的學習,較熟練地掌握動作要領和技能。 養生學的基本著眼點在於指導人們的生活實踐,提高健康水平。 因此,要學以致用,身體力行,指導自己的和他人的養生保健實踐活動。
第四節學習的方法和要求
學習中醫養生學,要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即繼承祖國醫藥學遺產,發展獨具特色的預防保健科學,以便更好地為人類保健事業服務。 學習養生學時,要以辨證唯物主義為指導思想,樹立整體觀念,全面掌握,不可偏廢,本著理論聯繫實踐的原則,按照循序漸進的規律,採用授課和自學自練相結合的方法。 要深入理解、掌握本門課程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本學科的基本理論知識包括的各種養生流派,各有特點,內容範圍很廣,因此對各個流派要有一個基本了解,特別要掌握其養生理論要點,從而較全面了解中醫養生學的理論體系和特點,加深對本學科的學習和理解。
對於傳統養生方法的學習,不僅要全面掌握其養生機理、適用範圍、注意事項,還要結合其他相關學科的學習,較熟練地掌握動作要領和技能。 養生學的基本著眼點在於指導人們的生活實踐,提高健康水平。 因此,要學以致用,身體力行,指導自己的和他人的養生保健實踐活動。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10
- 文章: 33584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中醫養生學
《中醫養生學》 >第二章中醫養生學發展簡史
第二章中醫養生學發展簡史
中醫養生學的形成和發展經歷了漫長的歲月,歷代養生家、醫家和廣大勞動人民通過長期的防病保健的實踐,不斷豐富和發展了攝生保健的內容,逐步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理論體系和系統的養生方法,對中華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卓越貢獻,並在世界範圍內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為了使中醫養生學能夠得到更好地繼承和發揚,有必要對其學術淵源、理論特點及形成發展歷史有個大概的了解。 茲簡要介紹如下。
第一節上古時期
我們偉大的祖國,是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如果從原始群居的猿人算起,已經歷了近兩百萬年的漫長過程。 到公元前二十一世紀的夏代,即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建立以前,大概可分為原始群、母系氏族公社、父系氏族公社等幾個歷史階段。 在這個時期內,為了生存和發展,我們的祖先在與大自然鬥爭的過程中,逐漸地認識了自然界,並通過自己的勞動,努力創造條件,以適應自然、改造自然,維持自己的生存與種族發展。 他們懂得了創造簡單工具去尋覓、獵取食物以充飢;擇居處、築巢穴以避風寒、防野獸;存火種以照明、禦寒、熟食;以及用語言、舞蹈等方式傳遞信息,表達感情等。
火種的發現和應用改善了人類茹毛飲血的飲食條件,人們吃熟食,不僅縮短了對食物的消化過程,使人體獲得更多的營養,也防止了一些腸道傳染病的發生。 對於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患義。
火的應用,可使人類戰勝嚴寒,溫暖人體的肢體關節、胸腹、腰背,除驅散寒冷之外,我們的祖先還懂得了一些用火治病的簡單醫療方法,如灸、(火芮)、熨等,用以治病除疾,養生防病。
我們的祖先原在河谷地區聚族而居,囚為河谷地區水源充足,土壤肥沃,食物豐富,可以滿足人類生存的基本需要。 即使遇到自然災害,被迫遷徙時,也總要進行一番選擇,要“觀其流泉”,“度其(阝顯)原”(《詩經·大雅·公劉》),以定其新的居處。 這說明,上古時期,由於生存的需要,人類已經註意到居住地域的環境條件的選擇。 不僅如此,由於“古者禽獸多而人少,於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晝拾橡栗、暮棲木上”(《莊子·盜跖》),說明古人築巢穴、棲木上是為了躲避野獸,以防猛獸的傷害。 而為了適應自然界氣候變化,所以,“冬則居營窟,夏則居(木曾)(音“增”Zeng)巢”(《禮記·禮運》)。 “古者民不知衣服,夏多積薪,冬則煬之”_(《莊子·盜跖》),這說明當時的人們已經懂得改變居住環境以適應寒暑之變。 在火種發現,並得到廣泛應用之後,則又進一步懂得了築房舍以安居,開窗戶以透光、通氣。 如:“修火之利,范金合土,以為台、榭、宮室、牖戶”(《禮記·禮運》)。 足以看出,在長期的生活實踐過程中,我們的祖先逐漸懂得了居處環境的好壞,對於人類生存和發展是至關重要的。
勞動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手段。 在原始社會,人類靠勞動尋覓食物、索取火種、製造工具、修築巢穴,以充飢、禦寒、逃避野獸、維持生命。 勞動是人類使用工具來改變自然,使之適合於自己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動。 同時,勞動也促進了人類對大自然的認識,開擴了眼界、增長了智慧、保護了生命、強壯了身體。 勞動是與人類生存和發展息息相關的。 如《易·繫辭下》中有如下一段傳說:“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作結繩而為網(上四下古),以佃以漁”。 “包犧氏沒,神農氏作,斲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神農氏沒,黃帝、堯、舜垂衣賞而天下治,……刳木為舟,剡木為楫,舟楫之利以濟不通,……服牛乘馬,引重致遠,以利天下。……斷木為杵,掘地為臼,臼杵之利,萬民以濟,……弦木為弧,剡木為矢,弧矢之利,以咸天下。……上古穴居而野處,後世聖人易之以宮室,上棟下宇、以待風雨……”。 概括地說明了上古時期勞動促進人類社會進步的情形。 由此可以看出,在漫長的勞動實踐中,人們逐步認識到人與自然的關係及生命規律,並學會運用自然規律去支配自然界,從而改善了人類生活環境,增長了智慧,強壯了身體,延長了壽命。 這說明養生思想的原始萌芽在此時已經開始萌發。
第二章中醫養生學發展簡史
中醫養生學的形成和發展經歷了漫長的歲月,歷代養生家、醫家和廣大勞動人民通過長期的防病保健的實踐,不斷豐富和發展了攝生保健的內容,逐步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理論體系和系統的養生方法,對中華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卓越貢獻,並在世界範圍內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為了使中醫養生學能夠得到更好地繼承和發揚,有必要對其學術淵源、理論特點及形成發展歷史有個大概的了解。 茲簡要介紹如下。
第一節上古時期
我們偉大的祖國,是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如果從原始群居的猿人算起,已經歷了近兩百萬年的漫長過程。 到公元前二十一世紀的夏代,即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建立以前,大概可分為原始群、母系氏族公社、父系氏族公社等幾個歷史階段。 在這個時期內,為了生存和發展,我們的祖先在與大自然鬥爭的過程中,逐漸地認識了自然界,並通過自己的勞動,努力創造條件,以適應自然、改造自然,維持自己的生存與種族發展。 他們懂得了創造簡單工具去尋覓、獵取食物以充飢;擇居處、築巢穴以避風寒、防野獸;存火種以照明、禦寒、熟食;以及用語言、舞蹈等方式傳遞信息,表達感情等。
火種的發現和應用改善了人類茹毛飲血的飲食條件,人們吃熟食,不僅縮短了對食物的消化過程,使人體獲得更多的營養,也防止了一些腸道傳染病的發生。 對於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患義。
火的應用,可使人類戰勝嚴寒,溫暖人體的肢體關節、胸腹、腰背,除驅散寒冷之外,我們的祖先還懂得了一些用火治病的簡單醫療方法,如灸、(火芮)、熨等,用以治病除疾,養生防病。
我們的祖先原在河谷地區聚族而居,囚為河谷地區水源充足,土壤肥沃,食物豐富,可以滿足人類生存的基本需要。 即使遇到自然災害,被迫遷徙時,也總要進行一番選擇,要“觀其流泉”,“度其(阝顯)原”(《詩經·大雅·公劉》),以定其新的居處。 這說明,上古時期,由於生存的需要,人類已經註意到居住地域的環境條件的選擇。 不僅如此,由於“古者禽獸多而人少,於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晝拾橡栗、暮棲木上”(《莊子·盜跖》),說明古人築巢穴、棲木上是為了躲避野獸,以防猛獸的傷害。 而為了適應自然界氣候變化,所以,“冬則居營窟,夏則居(木曾)(音“增”Zeng)巢”(《禮記·禮運》)。 “古者民不知衣服,夏多積薪,冬則煬之”_(《莊子·盜跖》),這說明當時的人們已經懂得改變居住環境以適應寒暑之變。 在火種發現,並得到廣泛應用之後,則又進一步懂得了築房舍以安居,開窗戶以透光、通氣。 如:“修火之利,范金合土,以為台、榭、宮室、牖戶”(《禮記·禮運》)。 足以看出,在長期的生活實踐過程中,我們的祖先逐漸懂得了居處環境的好壞,對於人類生存和發展是至關重要的。
勞動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手段。 在原始社會,人類靠勞動尋覓食物、索取火種、製造工具、修築巢穴,以充飢、禦寒、逃避野獸、維持生命。 勞動是人類使用工具來改變自然,使之適合於自己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動。 同時,勞動也促進了人類對大自然的認識,開擴了眼界、增長了智慧、保護了生命、強壯了身體。 勞動是與人類生存和發展息息相關的。 如《易·繫辭下》中有如下一段傳說:“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作結繩而為網(上四下古),以佃以漁”。 “包犧氏沒,神農氏作,斲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神農氏沒,黃帝、堯、舜垂衣賞而天下治,……刳木為舟,剡木為楫,舟楫之利以濟不通,……服牛乘馬,引重致遠,以利天下。……斷木為杵,掘地為臼,臼杵之利,萬民以濟,……弦木為弧,剡木為矢,弧矢之利,以咸天下。……上古穴居而野處,後世聖人易之以宮室,上棟下宇、以待風雨……”。 概括地說明了上古時期勞動促進人類社會進步的情形。 由此可以看出,在漫長的勞動實踐中,人們逐步認識到人與自然的關係及生命規律,並學會運用自然規律去支配自然界,從而改善了人類生活環境,增長了智慧,強壯了身體,延長了壽命。 這說明養生思想的原始萌芽在此時已經開始萌發。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10
- 文章: 33584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中醫養生學
《中醫養生學》 >第二章中醫養生學發展簡史
第二節先秦時期
一般認為,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前的歷史時期,統稱為先秦時期。 為與上古時期區別,以夏朝的建立作為其上限。
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紀,建立了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 經過殷、商到週,奴隸制得到較大發展。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科學文化事業也相應發展,其突出的標誌是知識分子數量空前增加,出現了“諸子蜂起,百家爭鳴”。 在先秦的學術爭鳴中,人們關於世界本源、生命學說及人生現像等方面,有了較為客觀的認識。 由於金屬工具的運用及生產技術的提高,人們對生活的需求也在提高。 在養生保健方面,則提出了主動改善個人、環境衛生,合理調配飲食等措施,並有相應制度,以加強防病保健。
一、先秦養生思想
先秦諸子也正是在探討自然規律及生命奧秘的過程中,提出有關養生思想觀點的。 諸子論述甚眾,難以求全,現僅就易經、道家、儒家、雜家等有代表性的學術思想,作簡要介紹。
(一)周易
《周易》是我們祖先生活及生產鬥爭實踐的產物,是對自然界發生、發展、變化規律的總結。 它蘊藏著深遂的思想,以陰、陽來闡述宇宙間事物的變化規律,即所謂:“一陰一陽之謂道”。 宇宙萬物時刻在運動著、變化著,天體的運轉,地殼的變遷,四時寒暑,晝夜晨昏的更替,無一例外,人亦如此,《周易》將這種變化稱之為“變易”。 然而,這種變化無論在宇宙,還是人體生命活動,都有一定的規律。 這種規律是客觀存在,不以任何人的主觀意識而改變。 因而,《周易》將這種規律稱之為“不易”。 了解了變易與不易的基本規律,就可以知道事物發展變化過程中漸變及突變的動向,因而可以遵循、掌握它。 《周易》稱此為“簡易”。 故《易·系濟上》雲:“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仰以現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 《周易》著眼於宇宙天地,立足於人類自身,以求得在認識宇宙運動變化規律中,探討生命的奧秘,從而懂得生與死的緣由和規律。
《周易》上通天文,下通地理,中通萬物之情,窮天人之際,探討宇宙、人生必變、所變、不變的機理,進而闡明人生知變、應變、適變的大法則。 這種學術巴想,也直接影響著祖國醫學理論。 諸如:陰陽學說,天人相應學說等等,即源於易理。 養生學中,順應自然、調和陰陽,未病先防等原則,亦源於易理。 故自古以來,即有醫易則通之說。 《周易》立論的目的在於掌握自然變化規律,著眼於自身的安危,強調審時度勢,順應自然,力求主觀與客觀的協調統一,以防患於未然。 恰如《易·繫辭下》所說:“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懼以終始,其要無咎,此之循易之道也”。 這種居安思危,未變先防的思想,正是中醫養生思想的理論淵源。
(二)道家養生思想
春秋戰國時期的道家學說,是以老、莊為代表的。 他們的學術思想在中醫養生學的形成產生過一定的影響。
道家所主張的“道”,是指天地萬物的本質及其自然循環的規律。 自作界萬物處於經常的運動變化之中,道即是其基本法則。 《道德經》中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關於“道”的具體闡述。 所以,人的生命活動符合自然規律,即“是謂深根,固抵,長生久視之諾,才能夠使人長壽。這是道家養生思想的根本觀點。
道家思想中,“清靜無為”、“返樸歸真”、“順應自然”、“貴柔”及動形達鬱的主張,對中醫養生保健有很大影響和促進。 較簡述其大要。
1、清靜無為清靜,在這裡主要指的是心神寧靜;無為指的是不輕舉妄動。 具體地說,就是《道德經》所謂的“少私寡欲”,因為“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宜“致虛極,守篤靜,萬物並作,吾以觀其複。夫物芸芸,各復其根,歸根曰靜”。 人之神靜,有如濁水,靜之徐清。 《莊子·天道》雲;“水靜猶明,而況精神”、動則無為,……無為則俞俞,俞俞者憂患不能處,年壽長矣”。這種清靜無為以養科長壽的思想,一直為歷代養生家所重視,浸透到養生學中養精神、調情志、氣功導引、健身功法等各方面。
2、貴柔歸真返樸老子在實際生活中觀察到,新生的東西是柔弱的,但卻富有生命力;事物強大了,就會引起衰老。 “柔弱者,生之徒”(《道德經》)。 如果經常處在柔弱的地位,就可以避免過早地衰老。 所以,老子主張無欲、無知、無為,回復到人生最初的單純狀態,即所謂“歸真返樸”。
3、形神兼養在於養生倡導去物慾致虛靜以養神,但也不否認有一定的養形作用。 《莊子·在宥》中說;“必靜必清,無勞女形,無搖女精,乃可以長生”。 《莊子·刻意》說:“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已。此道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所好也”。 從而可見,我國古代的導引術是道家所倡導的,從其產生開始就是用於健身、治病、防病的。
(三)管子的養生思想
《管子》的作者承襲了老子關於“道”是宇宙本原的思想,但明確提出“道”即“精氣”的觀點。 在養生方面,《管子》認為“精”是生命的物質基礎. 故主張存精以養生,指出,“精也者,氣之精者也”,“精存自生,其外安榮,內臟以為泉源”(《管子·內業》)。 此外,他又提出存精的具體方法,則“愛欲靜之,遇亂正之,勿引勿摧,福將自歸”(《管子·內業》),主張虛其欲以存精。
《管子》還提出了起居有時、節制飲食、適應四時等重要的養生原則。 如《管子·形勢篇》雲:“起居時,飲食節,寒暑適,則身利而壽命益;起居不時,飲食不節,寒暑不適,則形累而壽命損”,這些養生原則是很實際的。
《管子》還十分重視精神調養,《管子·內業》中指出:“凡人之生也,必以平正,所以失之必以喜怒憂患。是故止怒莫若詩,去憂莫若樂,節樂莫若禮”,“凡人之生也,必以其歡”。 保持樂觀情緒,也是養生的重要內容,而調節情緒則可用雅情怡興的方法。
先秦諸子提出的養生思想、原則和方法,滲透到醫學領域,充實、豐富了中醫養生學的內容,為養生學理論的形成和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四)儒家養生思想
在養生學方面,儒家具有代表性的學術思想和觀點,大致有如下幾個方面。
1、強調精神調攝《禮記·緇衣》說:“心以體全,亦以體傷”。 養心與養形是養生的重要內容,然而精神與形體之間,具有統帥支配作用的是精神。 養生首先要強調精神調攝,而最好的方法是減少物質慾望,即所謂:“養心莫善於寡欲”(《孟子·盡心下》)。 人生存在著慾望是正常的,然而只能在社會許可的條件下實現慾望,不可有過分地要求,這就需要遵循“禮”的原則。 正如《論語·顏淵》中所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孔子還提出了君子三戒,即“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論語·季氏》)。 行則從禮、君子三戒等內容,即為寡欲。 儒家關於精神調攝的原則,在中醫養生學思想中得到了闡發和應用。
2、注意身體護養這也是儒家養生思想的一個方面。 合理的安排生活、注意起居有時、勞逸適度、飲食有節等,是護養身體的基本原則。 反之,如果不注意這些原則,“寢處不適,飲食不節,逸勞過度者,疾共殺之”。 這是需要予以注意的。
3、倡導飲食衛生孔子對於飲食衛生十分重視,為了保證身體健康,他提出了飲食保健的原則,即《論語·鄉黨》中所說的:“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飲食精,則營養豐富,膾宜細,則味道美,可增進食慾,有利於消化吸收。 並且,提醒人們一定要食新鮮、清潔的食物,以防止疾病的發生。 他指出:“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則不食;色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貪。”強調了食品要精細、烹調要得當,進餐要定時,經久變味、腐敗發臭的食物不宜食用等飲食衛生要求。 同時,也提出了調和飲食五味,要順應四時的原則。
儒家的養生思想,是極寶貴的養生經驗,因而為歷代養生家所遵循。 時至今時,仍有其實用價值。
(五)先秦雜家養生思想
《呂氏春秋》是先秦雜家的代表作。 就養生思想而論,它是先秦諸子著作中,內容最豐富
的。 其思想體係不僅承襲了道、儒兩家的內容,也旁采了墨、法等家之說。 全書計一百六十篇,涉及到養生內容者,約五十篇之多。 現將其養生思想的主要學術觀點簡述如下。
1、畢敬之務,在乎去害先秦雜家認為,人活百歲,是生命的自然壽限。 而許多人未能活到這一壽限,究其原因,多由於在生命過程中受到種種危害和乾擾。 如果能找出原因,並採取措施排除這些危害和乾擾,則有可能使人長壽,達到自然壽限。 這即是“畢其數”。 並指出,長壽之“長也者,非短而續之也,畢其數也。畢數之務,在乎去害”(《呂氏春秋盡數》),這一學術觀點闡明了人的自然壽限及達到自然壽限的可能性,並指出去害是使人長壽的重要保證。 而“去害”的具體措施,就是養生。
2、趨利避害,順應自然認識和掌握自然規律,發揮人的主觀能動作用,趨利避害,這是雜家養生的原則。 《呂氏春秋·盡數》說:“天生陰陽,寒暑燥濕,四時之化,萬物之變,莫不為利,莫不為害。聖人察陰陽之宜,辨萬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年壽得長焉”。 何為害? 五味太過,五者充形則生害,此其一,乃飲食為害;七情太勝,過勝則傷神,乃情志為害,此其二:六淫太過,太過則傷精,乃六淫為害,此其三。 知其三害而避之,使之無過,自然神安而形壯,年壽得長。 ”故凡養生,莫若知本,知本則疾無由至矣”。 知本求因、趨利避害、頤養神形,是雜家養生思想的重要觀點。
3、動形以達鬱《呂氏春秋》認為人之精氣血脈以通利流暢為貴,若鬱而不暢達,則百病由之而生,在《達鬱》篇中指出:“凡人三百六十節、九竅、五臟、六腑、肌膚,欲其比也;血脈,欲其通也;筋骨,欲其固也;心志,欲其和也;精氣,欲其行也。若此,則病無所居,而惡無所由生矣。病之留惡之生也,精氣鬱也”。 同時指出,活動形體是使體內精氣流通以保障生命活
動正常進行的有效措施,“流水不腐,戶樞不螻,動也,形氣亦然,形不動則精不流,精不流則氣鬱”(《呂氏春秋盡數》)。 經常運動形體,則精氣流行,惡無由生。 呂氏提出的這種動形達鬱的主張是對養生學的一個重大貢獻。
先秦雜家的養生思想,融合了道、儒、墨、法諸家之長,參以己見,故有其獨特之處。 “畢數之務,在乎去害”、“趨利避害,順應自然”及動形達鬱等主張,即是其代表,由此可窺及一斑。
二、先秦時期的養生實踐
夏代以後,由於社會的進步,生產的發展,使人們的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得到改善。 在長們的生活實踐中,人們懂得了採取一些措施,講究衛生,以增進健康,防止疾病。
(一)提倡講究個人衛生
夏商時期,人們已經有洗臉、洗手、洗腳等習慣。 如甲骨文中既有表示洗臉的“沫”字和表示洗澡的“浴”字。 而在《禮記內則》中,則有:“五日則(火覃)湯清浴,三日具沐,其間面垢,(火覃)湯清浴,足垢,(火覃)湯清洗”的記載,並認識到“頭有創則沐,身有瘍則浴”。 說明在周代,定期沐浴已成了人們的生活習慣。
(二)注意飲食調養
注意飲食調攝的養生實踐,大概在夏商時代已經開始,到西周及春秋戰國時代,對於食物的分類已經很細緻。 據《周禮》記載,當時已經有了專門管理飲食衛生的食醫,“掌和王之六食、六飲、六膳、百羞、百醬、八珍之齊”。 同時,對病人的營養和臨床結合起來,創造了“食治學”。 對於飲膳烹飪,也注意到五味調和。 《呂氏春秋本味篇》中云:“調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多後少,其齊甚微,皆由自起。”
在殷墟出土的商代甲骨文中,有與現代漢宇“酒”字相似的“**”字。 同時,還發現釀酒場地遺址,說明當時的釀酒業已相當發達。 隨著釀酒的發展,釀醋、製醬、醃製食品也相繼出現。 飲食的改善,不僅可增加營養、開胃進食,也可以健身防病。 如酒可以通血脈,行藥勢;醋可以健胃,並有收斂作用;曲可防治腸胃病等。
(三)導引健身
導引是我國傳統的健身術,它將呼吸、動形和自我按摩等內容融成一體。 如果說上古時期,人們作舞以宣導之以療疾病是一種原始、無定型的動作的活。 那麼,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導引已經發展成了保健功,現存最早的、且完整地描述呼吸鍛煉的,是戰國初的《行氣玉佩銘》,說明這種行氣保健動已形成一種專門學問。
(四)敬老養老
敬老養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這一傳統大概自進入文明時代以來就開始了。 對老人的敬養,不僅是禮儀上的待遇,也是具有養生內客的,涉及到情志、起居、飲食等生活諸方面。 《禮記·內則》中說:“孝子之養老也,樂其心,不違其志;樂其耳目,安其寢處,以其伙食忠養之”,“凡養老,有虞氏以燕禮,夏侯氏以饗禮,殷人以食禮,週人修而兼用之”。 可以看出,當時在老人養生方面積壘了豐富經驗。
(五)優生優育與胎教
先秦時期,在婚煙制度上,也提出了一些合理主張,如同性不結親、必成年而婚配等。 在《左傳》中,即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之論。 《周禮地官司徒》中說:“男三十而取,女二十而嫁”,這些主張對於中華民族的健康繁衍是十分有益的。
先秦時期,對於妊娠時期的養生保健也十分注意。 如劉向《列女傳》載:“太任(周文王之母)有身,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傲言”,說明當時對於胎教已有一定的認識。
(六)環境衛生
先秦時期,對於環境衛生也十分重視。 商代的甲骨文中,即有掃帚的“帚”字。 《禮記內則》中,即有“凡內外,雞初鳴,咸盥漱衣服,斂枕簟,掃室堂及庭”,說明清潔掃除在當時已經成為每個家庭及個人的日常衛生習慣。 此外,在公元前四五世紀,我們的祖先就已經懂得了處理污水,當時即有所謂“陶竇”,據說就是當時的下水溝。 對於糞便管理,史載更早即有“廁所”,《周禮》說:“宮人為其井匽,除其不蠲,去其惡臭”,匽,即路廁。 這都說明當時人們已經註意到環境衛生與人體健康的關係,注意環境衛生是保證健康的有效措施。
(七)藥物養生
在先秦的有關文獻中,對於延年益壽的藥物已有不少記載,如在《山海經》中收集了藥物百餘種。 其中,有一類為補藥,如櫰(huai音懷)木、櫪木、狌狌(按:同猩猩)等,具有強壯身體、增強記憶力、延年益壽的功效。 這些藥物為後世養生家、醫家探討抗老防衰、益壽延年的藥物,開闊了思路,提供了可貴的經驗。
三、《內經》奠定了養生學理論基礎
《內經》總結了先秦時期醫藥學的豐富的實踐經驗,先秦道家、儒家、雜家的養生思想為《內經》養生理論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貢獻。 而《內經》則是集先秦諸子理論及醫藥學實踐之大成,為中醫養生學的形成奠定了理論基礎。 現將其要點歸納如下:
(一)對生命起源的認識
《內經》認為生命與自然界息息相關,《素問·寶命全形論》指出:“天地合氣,命之曰人”,認為自然界的陰陽精氣是生命之源,這種認識是符合實際的。
(二)天人相應,順應自然
《內經》把人與自然界看成一個整體,自然界的種種變化,都會影響人體的生命活動,即天有所變,人有所應。 因而,強調要適應自然變化,避免外邪侵襲。 如《靈樞·本神篇》指出,要“順四時而適寒暑”,《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則提出了“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四時順養原則。 《素問·上古天真論》又明確指出“虛邪賊風,避之有時”,從而開闢了中醫防病養生的先河。
(三)對生命規律的闡述
《內經》對人體生、長、壯、老、已的生命規律有精妙的觀察和科學的概括,不僅注意到年齡階段的變化,也注意到了性別上的生理差異。 如《素問上古天真論》中,男子八歲為一生理階段,女於七歲為一生理階段的生理階段遞變規律,《靈樞天年》以十歲為一階段的遞變規律,分別詳細闡述了人的生理變化特點。
(四)對衰老的認識
《內經》詳細論述了衰老的變化過程及衰老表現,並指出情志、起居、飲食,縱慾、過勞等一方面調節失當,是導致早衰的重要原因,並提出要“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素問●上古天真論》),初步建立了抗老防衰及老年病防治的理論基礎。
(五)明確提出養生原則和方法
《內經》不僅提出了許多重要的養生原則和行之有效的養生方法,如調和陰陽,濡養臟腑、疏通氣血、形神兼養、順應自然等原則,以及調情志、慎起居、適寒溫、和五味、節房事、導引按蹺、針灸等多種養生方法。 而且特別強調“治未病”這一預防為主的原則,將養生和預防疾病密切結合在一起,這一點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綜上所述,《內經》集先秦諸子之說,參以大量醫療實踐,形成了中醫理論體系,為中醫養生學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做出了極其重要的貢獻。
總之,先秦時期是我國從原始時代進入文明時代的重要轉折時期。 在這一時期裡,生產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使人類更好地認識自然,認識生命。 長期的醫療實踐,為醫學的發展積累了豐富而寶貴的經驗。 先秦諸子的“百家爭鳴”為中醫理論體系的建立打下了初步的基礎,而《內經》則是這一時期內醫學發展的系統總結和結晶,它為中醫養生學理論體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第二節先秦時期
一般認為,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前的歷史時期,統稱為先秦時期。 為與上古時期區別,以夏朝的建立作為其上限。
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紀,建立了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 經過殷、商到週,奴隸制得到較大發展。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科學文化事業也相應發展,其突出的標誌是知識分子數量空前增加,出現了“諸子蜂起,百家爭鳴”。 在先秦的學術爭鳴中,人們關於世界本源、生命學說及人生現像等方面,有了較為客觀的認識。 由於金屬工具的運用及生產技術的提高,人們對生活的需求也在提高。 在養生保健方面,則提出了主動改善個人、環境衛生,合理調配飲食等措施,並有相應制度,以加強防病保健。
一、先秦養生思想
先秦諸子也正是在探討自然規律及生命奧秘的過程中,提出有關養生思想觀點的。 諸子論述甚眾,難以求全,現僅就易經、道家、儒家、雜家等有代表性的學術思想,作簡要介紹。
(一)周易
《周易》是我們祖先生活及生產鬥爭實踐的產物,是對自然界發生、發展、變化規律的總結。 它蘊藏著深遂的思想,以陰、陽來闡述宇宙間事物的變化規律,即所謂:“一陰一陽之謂道”。 宇宙萬物時刻在運動著、變化著,天體的運轉,地殼的變遷,四時寒暑,晝夜晨昏的更替,無一例外,人亦如此,《周易》將這種變化稱之為“變易”。 然而,這種變化無論在宇宙,還是人體生命活動,都有一定的規律。 這種規律是客觀存在,不以任何人的主觀意識而改變。 因而,《周易》將這種規律稱之為“不易”。 了解了變易與不易的基本規律,就可以知道事物發展變化過程中漸變及突變的動向,因而可以遵循、掌握它。 《周易》稱此為“簡易”。 故《易·系濟上》雲:“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仰以現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 《周易》著眼於宇宙天地,立足於人類自身,以求得在認識宇宙運動變化規律中,探討生命的奧秘,從而懂得生與死的緣由和規律。
《周易》上通天文,下通地理,中通萬物之情,窮天人之際,探討宇宙、人生必變、所變、不變的機理,進而闡明人生知變、應變、適變的大法則。 這種學術巴想,也直接影響著祖國醫學理論。 諸如:陰陽學說,天人相應學說等等,即源於易理。 養生學中,順應自然、調和陰陽,未病先防等原則,亦源於易理。 故自古以來,即有醫易則通之說。 《周易》立論的目的在於掌握自然變化規律,著眼於自身的安危,強調審時度勢,順應自然,力求主觀與客觀的協調統一,以防患於未然。 恰如《易·繫辭下》所說:“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懼以終始,其要無咎,此之循易之道也”。 這種居安思危,未變先防的思想,正是中醫養生思想的理論淵源。
(二)道家養生思想
春秋戰國時期的道家學說,是以老、莊為代表的。 他們的學術思想在中醫養生學的形成產生過一定的影響。
道家所主張的“道”,是指天地萬物的本質及其自然循環的規律。 自作界萬物處於經常的運動變化之中,道即是其基本法則。 《道德經》中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關於“道”的具體闡述。 所以,人的生命活動符合自然規律,即“是謂深根,固抵,長生久視之諾,才能夠使人長壽。這是道家養生思想的根本觀點。
道家思想中,“清靜無為”、“返樸歸真”、“順應自然”、“貴柔”及動形達鬱的主張,對中醫養生保健有很大影響和促進。 較簡述其大要。
1、清靜無為清靜,在這裡主要指的是心神寧靜;無為指的是不輕舉妄動。 具體地說,就是《道德經》所謂的“少私寡欲”,因為“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宜“致虛極,守篤靜,萬物並作,吾以觀其複。夫物芸芸,各復其根,歸根曰靜”。 人之神靜,有如濁水,靜之徐清。 《莊子·天道》雲;“水靜猶明,而況精神”、動則無為,……無為則俞俞,俞俞者憂患不能處,年壽長矣”。這種清靜無為以養科長壽的思想,一直為歷代養生家所重視,浸透到養生學中養精神、調情志、氣功導引、健身功法等各方面。
2、貴柔歸真返樸老子在實際生活中觀察到,新生的東西是柔弱的,但卻富有生命力;事物強大了,就會引起衰老。 “柔弱者,生之徒”(《道德經》)。 如果經常處在柔弱的地位,就可以避免過早地衰老。 所以,老子主張無欲、無知、無為,回復到人生最初的單純狀態,即所謂“歸真返樸”。
3、形神兼養在於養生倡導去物慾致虛靜以養神,但也不否認有一定的養形作用。 《莊子·在宥》中說;“必靜必清,無勞女形,無搖女精,乃可以長生”。 《莊子·刻意》說:“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已。此道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所好也”。 從而可見,我國古代的導引術是道家所倡導的,從其產生開始就是用於健身、治病、防病的。
(三)管子的養生思想
《管子》的作者承襲了老子關於“道”是宇宙本原的思想,但明確提出“道”即“精氣”的觀點。 在養生方面,《管子》認為“精”是生命的物質基礎. 故主張存精以養生,指出,“精也者,氣之精者也”,“精存自生,其外安榮,內臟以為泉源”(《管子·內業》)。 此外,他又提出存精的具體方法,則“愛欲靜之,遇亂正之,勿引勿摧,福將自歸”(《管子·內業》),主張虛其欲以存精。
《管子》還提出了起居有時、節制飲食、適應四時等重要的養生原則。 如《管子·形勢篇》雲:“起居時,飲食節,寒暑適,則身利而壽命益;起居不時,飲食不節,寒暑不適,則形累而壽命損”,這些養生原則是很實際的。
《管子》還十分重視精神調養,《管子·內業》中指出:“凡人之生也,必以平正,所以失之必以喜怒憂患。是故止怒莫若詩,去憂莫若樂,節樂莫若禮”,“凡人之生也,必以其歡”。 保持樂觀情緒,也是養生的重要內容,而調節情緒則可用雅情怡興的方法。
先秦諸子提出的養生思想、原則和方法,滲透到醫學領域,充實、豐富了中醫養生學的內容,為養生學理論的形成和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四)儒家養生思想
在養生學方面,儒家具有代表性的學術思想和觀點,大致有如下幾個方面。
1、強調精神調攝《禮記·緇衣》說:“心以體全,亦以體傷”。 養心與養形是養生的重要內容,然而精神與形體之間,具有統帥支配作用的是精神。 養生首先要強調精神調攝,而最好的方法是減少物質慾望,即所謂:“養心莫善於寡欲”(《孟子·盡心下》)。 人生存在著慾望是正常的,然而只能在社會許可的條件下實現慾望,不可有過分地要求,這就需要遵循“禮”的原則。 正如《論語·顏淵》中所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孔子還提出了君子三戒,即“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論語·季氏》)。 行則從禮、君子三戒等內容,即為寡欲。 儒家關於精神調攝的原則,在中醫養生學思想中得到了闡發和應用。
2、注意身體護養這也是儒家養生思想的一個方面。 合理的安排生活、注意起居有時、勞逸適度、飲食有節等,是護養身體的基本原則。 反之,如果不注意這些原則,“寢處不適,飲食不節,逸勞過度者,疾共殺之”。 這是需要予以注意的。
3、倡導飲食衛生孔子對於飲食衛生十分重視,為了保證身體健康,他提出了飲食保健的原則,即《論語·鄉黨》中所說的:“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飲食精,則營養豐富,膾宜細,則味道美,可增進食慾,有利於消化吸收。 並且,提醒人們一定要食新鮮、清潔的食物,以防止疾病的發生。 他指出:“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則不食;色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貪。”強調了食品要精細、烹調要得當,進餐要定時,經久變味、腐敗發臭的食物不宜食用等飲食衛生要求。 同時,也提出了調和飲食五味,要順應四時的原則。
儒家的養生思想,是極寶貴的養生經驗,因而為歷代養生家所遵循。 時至今時,仍有其實用價值。
(五)先秦雜家養生思想
《呂氏春秋》是先秦雜家的代表作。 就養生思想而論,它是先秦諸子著作中,內容最豐富
的。 其思想體係不僅承襲了道、儒兩家的內容,也旁采了墨、法等家之說。 全書計一百六十篇,涉及到養生內容者,約五十篇之多。 現將其養生思想的主要學術觀點簡述如下。
1、畢敬之務,在乎去害先秦雜家認為,人活百歲,是生命的自然壽限。 而許多人未能活到這一壽限,究其原因,多由於在生命過程中受到種種危害和乾擾。 如果能找出原因,並採取措施排除這些危害和乾擾,則有可能使人長壽,達到自然壽限。 這即是“畢其數”。 並指出,長壽之“長也者,非短而續之也,畢其數也。畢數之務,在乎去害”(《呂氏春秋盡數》),這一學術觀點闡明了人的自然壽限及達到自然壽限的可能性,並指出去害是使人長壽的重要保證。 而“去害”的具體措施,就是養生。
2、趨利避害,順應自然認識和掌握自然規律,發揮人的主觀能動作用,趨利避害,這是雜家養生的原則。 《呂氏春秋·盡數》說:“天生陰陽,寒暑燥濕,四時之化,萬物之變,莫不為利,莫不為害。聖人察陰陽之宜,辨萬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年壽得長焉”。 何為害? 五味太過,五者充形則生害,此其一,乃飲食為害;七情太勝,過勝則傷神,乃情志為害,此其二:六淫太過,太過則傷精,乃六淫為害,此其三。 知其三害而避之,使之無過,自然神安而形壯,年壽得長。 ”故凡養生,莫若知本,知本則疾無由至矣”。 知本求因、趨利避害、頤養神形,是雜家養生思想的重要觀點。
3、動形以達鬱《呂氏春秋》認為人之精氣血脈以通利流暢為貴,若鬱而不暢達,則百病由之而生,在《達鬱》篇中指出:“凡人三百六十節、九竅、五臟、六腑、肌膚,欲其比也;血脈,欲其通也;筋骨,欲其固也;心志,欲其和也;精氣,欲其行也。若此,則病無所居,而惡無所由生矣。病之留惡之生也,精氣鬱也”。 同時指出,活動形體是使體內精氣流通以保障生命活
動正常進行的有效措施,“流水不腐,戶樞不螻,動也,形氣亦然,形不動則精不流,精不流則氣鬱”(《呂氏春秋盡數》)。 經常運動形體,則精氣流行,惡無由生。 呂氏提出的這種動形達鬱的主張是對養生學的一個重大貢獻。
先秦雜家的養生思想,融合了道、儒、墨、法諸家之長,參以己見,故有其獨特之處。 “畢數之務,在乎去害”、“趨利避害,順應自然”及動形達鬱等主張,即是其代表,由此可窺及一斑。
二、先秦時期的養生實踐
夏代以後,由於社會的進步,生產的發展,使人們的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得到改善。 在長們的生活實踐中,人們懂得了採取一些措施,講究衛生,以增進健康,防止疾病。
(一)提倡講究個人衛生
夏商時期,人們已經有洗臉、洗手、洗腳等習慣。 如甲骨文中既有表示洗臉的“沫”字和表示洗澡的“浴”字。 而在《禮記內則》中,則有:“五日則(火覃)湯清浴,三日具沐,其間面垢,(火覃)湯清浴,足垢,(火覃)湯清洗”的記載,並認識到“頭有創則沐,身有瘍則浴”。 說明在周代,定期沐浴已成了人們的生活習慣。
(二)注意飲食調養
注意飲食調攝的養生實踐,大概在夏商時代已經開始,到西周及春秋戰國時代,對於食物的分類已經很細緻。 據《周禮》記載,當時已經有了專門管理飲食衛生的食醫,“掌和王之六食、六飲、六膳、百羞、百醬、八珍之齊”。 同時,對病人的營養和臨床結合起來,創造了“食治學”。 對於飲膳烹飪,也注意到五味調和。 《呂氏春秋本味篇》中云:“調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多後少,其齊甚微,皆由自起。”
在殷墟出土的商代甲骨文中,有與現代漢宇“酒”字相似的“**”字。 同時,還發現釀酒場地遺址,說明當時的釀酒業已相當發達。 隨著釀酒的發展,釀醋、製醬、醃製食品也相繼出現。 飲食的改善,不僅可增加營養、開胃進食,也可以健身防病。 如酒可以通血脈,行藥勢;醋可以健胃,並有收斂作用;曲可防治腸胃病等。
(三)導引健身
導引是我國傳統的健身術,它將呼吸、動形和自我按摩等內容融成一體。 如果說上古時期,人們作舞以宣導之以療疾病是一種原始、無定型的動作的活。 那麼,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導引已經發展成了保健功,現存最早的、且完整地描述呼吸鍛煉的,是戰國初的《行氣玉佩銘》,說明這種行氣保健動已形成一種專門學問。
(四)敬老養老
敬老養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這一傳統大概自進入文明時代以來就開始了。 對老人的敬養,不僅是禮儀上的待遇,也是具有養生內客的,涉及到情志、起居、飲食等生活諸方面。 《禮記·內則》中說:“孝子之養老也,樂其心,不違其志;樂其耳目,安其寢處,以其伙食忠養之”,“凡養老,有虞氏以燕禮,夏侯氏以饗禮,殷人以食禮,週人修而兼用之”。 可以看出,當時在老人養生方面積壘了豐富經驗。
(五)優生優育與胎教
先秦時期,在婚煙制度上,也提出了一些合理主張,如同性不結親、必成年而婚配等。 在《左傳》中,即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之論。 《周禮地官司徒》中說:“男三十而取,女二十而嫁”,這些主張對於中華民族的健康繁衍是十分有益的。
先秦時期,對於妊娠時期的養生保健也十分注意。 如劉向《列女傳》載:“太任(周文王之母)有身,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傲言”,說明當時對於胎教已有一定的認識。
(六)環境衛生
先秦時期,對於環境衛生也十分重視。 商代的甲骨文中,即有掃帚的“帚”字。 《禮記內則》中,即有“凡內外,雞初鳴,咸盥漱衣服,斂枕簟,掃室堂及庭”,說明清潔掃除在當時已經成為每個家庭及個人的日常衛生習慣。 此外,在公元前四五世紀,我們的祖先就已經懂得了處理污水,當時即有所謂“陶竇”,據說就是當時的下水溝。 對於糞便管理,史載更早即有“廁所”,《周禮》說:“宮人為其井匽,除其不蠲,去其惡臭”,匽,即路廁。 這都說明當時人們已經註意到環境衛生與人體健康的關係,注意環境衛生是保證健康的有效措施。
(七)藥物養生
在先秦的有關文獻中,對於延年益壽的藥物已有不少記載,如在《山海經》中收集了藥物百餘種。 其中,有一類為補藥,如櫰(huai音懷)木、櫪木、狌狌(按:同猩猩)等,具有強壯身體、增強記憶力、延年益壽的功效。 這些藥物為後世養生家、醫家探討抗老防衰、益壽延年的藥物,開闊了思路,提供了可貴的經驗。
三、《內經》奠定了養生學理論基礎
《內經》總結了先秦時期醫藥學的豐富的實踐經驗,先秦道家、儒家、雜家的養生思想為《內經》養生理論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貢獻。 而《內經》則是集先秦諸子理論及醫藥學實踐之大成,為中醫養生學的形成奠定了理論基礎。 現將其要點歸納如下:
(一)對生命起源的認識
《內經》認為生命與自然界息息相關,《素問·寶命全形論》指出:“天地合氣,命之曰人”,認為自然界的陰陽精氣是生命之源,這種認識是符合實際的。
(二)天人相應,順應自然
《內經》把人與自然界看成一個整體,自然界的種種變化,都會影響人體的生命活動,即天有所變,人有所應。 因而,強調要適應自然變化,避免外邪侵襲。 如《靈樞·本神篇》指出,要“順四時而適寒暑”,《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則提出了“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四時順養原則。 《素問·上古天真論》又明確指出“虛邪賊風,避之有時”,從而開闢了中醫防病養生的先河。
(三)對生命規律的闡述
《內經》對人體生、長、壯、老、已的生命規律有精妙的觀察和科學的概括,不僅注意到年齡階段的變化,也注意到了性別上的生理差異。 如《素問上古天真論》中,男子八歲為一生理階段,女於七歲為一生理階段的生理階段遞變規律,《靈樞天年》以十歲為一階段的遞變規律,分別詳細闡述了人的生理變化特點。
(四)對衰老的認識
《內經》詳細論述了衰老的變化過程及衰老表現,並指出情志、起居、飲食,縱慾、過勞等一方面調節失當,是導致早衰的重要原因,並提出要“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素問●上古天真論》),初步建立了抗老防衰及老年病防治的理論基礎。
(五)明確提出養生原則和方法
《內經》不僅提出了許多重要的養生原則和行之有效的養生方法,如調和陰陽,濡養臟腑、疏通氣血、形神兼養、順應自然等原則,以及調情志、慎起居、適寒溫、和五味、節房事、導引按蹺、針灸等多種養生方法。 而且特別強調“治未病”這一預防為主的原則,將養生和預防疾病密切結合在一起,這一點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綜上所述,《內經》集先秦諸子之說,參以大量醫療實踐,形成了中醫理論體系,為中醫養生學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做出了極其重要的貢獻。
總之,先秦時期是我國從原始時代進入文明時代的重要轉折時期。 在這一時期裡,生產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使人類更好地認識自然,認識生命。 長期的醫療實踐,為醫學的發展積累了豐富而寶貴的經驗。 先秦諸子的“百家爭鳴”為中醫理論體系的建立打下了初步的基礎,而《內經》則是這一時期內醫學發展的系統總結和結晶,它為中醫養生學理論體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10
- 文章: 33584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中醫養生學
《中醫養生學》 >第二章中醫養生學發展簡史
第三節漢唐時期
公元前221年,秦統一中國,標誌著封建制終於代替了奴隸制。 漢、唐兩代都曾出現過封建經濟高度繁榮的景象,開闢了絲綢之路,促進了中外文化交流,對醫學及養生的發展也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這一時期內,出現了不少著名醫家和養生家,以及養生專論、專著。 對養生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秦漢之際,特別是秦代“焚書坑儒”的高壓政策被解除以後,道家、儒家思想有了新的發展。 佛教的傳入,也逐漸影響了我國意識形態及醫學的發展。 自隋代王通提出儒、佛、道“三教歸一”的綱領後,三家之說便成為官方的正統思想推行於世,並且互相滲透、融合。 其中,有關養生方面的內容,便被當時的醫家、方士所繼承,從而進一步充實和發展了中醫養生學的內容。
一、養生理論和實踐的發展
漢唐時期的養生學思想發展,大致有如下幾個特點:①對養生理論的闡述往往是融醫、儒、道、佛諸家養生思想於一體,各取其長。 ②漢唐時期的養生家,往往也是著名的醫學家。 其具有豐富的醫學理論及臨床實踐經驗。 因而,對養生方法的論述,多具體、實際而有效。 ③這一時期的養生專論、專著,在理論上有了較為系統的論述,既承襲了先秦的學術思想,又有所創新和發展。 並作為中醫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予以專門闡述。 對後世產生了重大影響。
茲將江唐時期有關養生理論和實踐發展的主要內容概括介紹如下。
(一)張仲景的養生思想
東漢醫家張仲景,繼承了先秦時期的醫學理論,博採眾長,著成《傷寒雜病論》,奠定了中醫辨證論治的理論基礎。 其中,也從病因學角度提出了自己的養生觀點。
1、養慎養慎即調護機體以順應四時之變,仲景認為:“若人能養慎,不令邪風乾忤經絡,……病則無由入其腠理”(《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並治》)。 明確指出,注意四時變化,外避虛邪賊風,是防病保健的一個重要方面。
2、調和五味仲景特別強調飲食與養生的關係,“凡飲食滋味以養於身,食之有妨,反能為害,……若得宜則益體,害則成疾,以此致危”,因而“服食節其冷熱、苦酸辛甘(《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並治》)。明確指出,飲食之冷熱、五味之調和,以適宜為度,方可起到養生作用。反之,於身體有害。
3、提倡導引仲景對導引吐納也十分重視,他主張用動形方法防病治病,如《金匱要略》中云:“四肢才覺重滯,即導引吐納……勿令九竅閉塞”。
仲景的上述養生思想,具體體現了中醫防治結合、預防為主的原則。
(二)華佗的養生思想
華佗是與張仲景同時的醫家,他繼承了先秦《呂氏春秋》中的動則不衰之說,從理論上進一步闡述了動形養生的道理,如《三國志華化傳》中載其論雲:“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爾,動搖則谷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譬猶戶樞不朽是也”。
華佗對導引健身術十分重視,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總結歸納為模仿虎、鷹、熊、狼、鳥五種動物動作的導引法,稱之為”五禽戲”。 方法簡便,行之有效,大大促進了導引健身的發展。
(三)王充的先天禀賦說
東漢時期的王充,在養生方面,提出了禀氣的厚薄決定壽命長短的觀點,在他所著的《論衡》中強調指出:“若夫強弱夭壽,以百為數,不至百者,氣自不足也。夫禀氣渥則其體強,體強則其壽命長;氣薄則其體弱,體弱則命短,命短則多病壽短”。
王充還認為,生育過多,往往影響下一代健康,他指出:“婦人疏字者子活,數乳者死。……字乳亟數,氣薄不能成也”。 所謂“疏字”是指生育較少,少生少育則禀受父母之精氣強,故子女健壯而壽命亦長;反之,“數乳”者,則禀受父母之精氣薄弱,故子女體衰而壽命短,因而提倡少生少育。 王充的這一思想,將優生與長壽聯繫起來探討,是很有見地的,大大豐富了養生學的內容。
(四)《神農本草經》重藥補
成書於東漢時代的《神農本草經》,共載中藥365種,分為上、中、下三品。 其中,上品藥物為補養之品,計120種,多具有補益強身、抗老防衰之功效,提倡以藥物增強身體健康,如 人參 、 黃芪 、 茯苓 、 地黃 、杜仲、枸杞等,均為強身益壽之品。 後世醫家據此而創制了不少抗老防衰的方藥。
(五)方士之術的利弊
秦漢時期的統治者,如秦始皇、漢武帝等都追求長生不老,想方設法尋求長生不老方藥。 因而,社會上方士盛行,煉丹術、服石法、神仙術以至房中術等,曾風行於世。 鼓吹和信奉煉丹、服石可使人不老不死者,此不但無益,反而有害,誤服者多中毒暴死。 故自漢以後,許多醫家都指出亂取丹石之害。 但也應看到,當時統治者的謀求長生,客觀上促進了方士對煉丹、服石、導引等養生方法的探索。
東漢時期的魏伯陽,即總結了前人經驗,著成《周易參同契》三卷,闡述了煉丹的理論和氣功的理論和方法。 同時,亦如實地指出了金石對人的危害。 書中有關氣功的論述,至今仍有研究和參考價值。 而其所述煉丹之術,在化學史上亦有重要貢獻。
二、道家學說與道教養生術
西漢初期,統治階級很重視清靜無為的黃老哲學,即指託名黃帝,淵源於老子的新道家學派,這時的道家思想,已經將陰陽、儒、墨、法等各家思想批判地吸收進來。 如司馬遷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論六一要旨”雲:“凡人所生者,神也,所託者形也。神大用則竭,形大勞則敝,形神離則死。……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形神騷動,欲與天地長久,非所聞也”。 可以看出,這是承襲了先秦道家貴生、養神的思想。 同時,也是對漢武帝追求長生不死、得道成仙思想的有力批判。
漢武帝既崇尚儒術,又祟信神仙,然當時黃老之學聲望甚高。 於是,方士們逐漸將黃老之學與神仙術結合,形成為具有宗教色彩的黃老道。 宣稱他們的那套“養神保真”之法,可以長生不死,得道成仙。 然而人不能永遠活下去,死亡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養生學應摒棄其荒謬的成仙思想,而取其養生之術。 事實上歷代道家養生名家幾乎都是以其養生術而傳世的。
道教所行養生之術很多,如外丹、內丹、服氣、胎息、吐納、服餌、辟穀、存思、導引、行蹻、動功等等,這是將古代所流行的養生之術,皆吸取進來,加以發揮。
由於道教注重養生,崇信神仙,故而將諸子之說,兵、農諸家之書及占星、陰陽、五行醫經醫方等數術方技諸家之書廣為收集而為道教經籍。 因而,道教經書之中,內容廣泛而豐富,有關養生的書籍多收其內。
東晉醫家葛洪,精研道教理論,在養生方面做出很大貢獻。 他從預防為主的思想出發,首先提出“養生以不傷為本”,認為良好的生活習慣有利於長壽。
葛洪對於導引、吐納等養生術也十分重視。 在他所著的《抱朴子釋滯》中指出:“行氣可以治百病,……或可以延年命,其大要者,胎息而已”。 首次提出了“胎息”功法,並詳述其要領。
葛洪對煉丹之術也進行了研究,他在《仙藥》中論及的植物的如 靈芝 、 茯苓 、 地黃 、 麥冬 、巨勝子、楮實子、 黃精 、槐實、 菊花 等,經現代研究分析證實,確有抗衰防老、益壽延年的作用。 當然,他的金丹長生之論在養生方面並不足取,但在化學上卻是一大貢獻。
南朝的著名養生家陶弘景,精於醫學,通曉佛、道,“十歲得葛洪神仙傳,晝夜精研,便有養生之志”(《梁書·處士傳》)。 他輯錄了“上自農黃以來,下及魏晉之際”的許多養生文獻,而成《養性延命原》一書,為現存最早的一部養生學專著。 全書共二卷分為:教誡、食誡、雜誡、服氣療病、導引按摩、禦女損益等六篇。
書中論述的養生法則和方術甚多,概括起來,大致有:顧四時、調情志、節飲食、宜小勞、慎房事、行氣吐納等幾個方面。
《養性延命錄》收集了先秦及兩漢時期的養生文獻,也反映了陶弘景的養生學思想,這本養生專集對於推動養生學發展,有著重要的研究價值。
三、佛家養生思想的傳入
佛教傳入中國的具體時間很難考定,但一般都以漢明帝永平七年(公元64年),印度僧人迦葉摩騰和竺法蘭入中國,明帶始建白馬寺為據。
隨著佛教的傳入,大量經論被翻譯過來,當時傳譯的僧侶學者大都利用老、莊之學的概念來譯解佛經,由文字“格義”到思想會通,經過長時間的消化和吸收,佛學理論在我國得到了很大發展。 公元六世紀末至九世紀中葉的隋唐時期,是中國佛教的極盛時期。
佛學的傳入,對我國醫藥學的發展也有一定促進作用,僅據隋唐史書記載,傳來的醫書和方藥書就有十餘種。 佛學本身所追求的最終目標是“徹悟成佛”,然而沒有健康的身體就不能進行修煉,所以佛學中也含有與佛教教義結合在一起的有關養生健身的思想、觀點和方法,漢唐時期的養生家們既取其養生作用之長,納入中醫養生思想之中。 例如:
參禪禪是禪那(dhyana)的簡稱,漢譯為靜慮,是靜中思慮的意思,一般叫做禪定。 此法是將心專注在一法境上,一心參究,故稱參禪。 在修習禪定的過程中,有調身、調氣、息心靜坐的方法,靜坐氣功,只是修禪的形式或基礎,並非修禪目的,但初學靜坐的人必須懂得這些調身調氣的方法,使身心保持健康狀態,以保證修禪的順利進行。 這種方法是有強健身體,卻病延年作用的。 養生家則將此融入吐納導引健身功之內,成為以靜坐為特點的健身功法。
又如達摩《易筋經》原為佛門養生健身功法。 達摩又稱菩提達摩,是中國佛教禪宗的創始者,相傳《易筋經》是他譯寫的,故稱《達摩易筋經》後傳於世。 成為中醫養生學中的健身術之一。 唐代《千金要方》中記載的天竺國按摩法,也是由當時印度傳入的佛教徒常作的一種體操式的按摩法。
佛學認為人體也是由自然界構成物質的四大元素——地、水、火、風和合而成。 地為骨肉,水為血液,火為人之體溫、熱量,風為呼吸。 一般說來,“四大調和”,人方可使田,一大不和,生一百一病,四大不調,生四百四病。 所以,佛家也強調身體的和諧統一,這一思想與中醫理論近似。 孫思邈將其收入《千金要方》之中。
佛學講求調理人與自然、社會的“互存關係”,因而十分重視環境調養,植樹造林,行醫施藥等公益事業。 特別是植樹造林,猶為突出。 而寺院地址的選擇,也是十分講究的,多為環山傍水,山清水秀之處,環境清幽,景色宜人,既是佛教修行之處,又是養性怡人之環境,以寧靜、空氣清新、環境幽美為特點,為養生調攝增添了不少內容。
佛家有很多戒律,如五戒、十戒、普薩戒等。 這些戒律多是對佛教信徒修行時的紀律約束,具體地說是對酒、色、食、財等諸方面慾念的節制和約束,以使人專心修禪,提高道德品質的修養。 這種思想被吸收而融入養生學中,充實了養生學中“養神”、“固精、“節欲”等方面內容。
佛家的經典著作十分浩瀚,一部大藏經即有1076部5048卷之多,後世又續有增加。 其中,有關養生的論述十分豐富。 此外,隋代智(豈頁)法師著的《六妙門》(即《小止觀》)、《摩訶止觀》(即《大止觀》),以及闡述心理修養的《百法明門論》、《妙雲集》等等,均是論述養生的佛教典籍。 不僅對佛學發展產生很大影響,而且對於養生學的發展也產生了很大影響。 值得進一步發掘、整理,以使其為社會、為人類做出更大貢獻。
四、道、儒、佛、醫思想的匯通
漢唐時期,道、儒、佛思想盛行,三家之說影響著當時整個社會。 並且互相滲透、融合。 當時的道家思想——黃老哲學,已經融進了儒、墨、法、陰陽等諸家之說。 而佛教的傳入,也並非全部照搬,而多利用老、莊學說來譯解佛經。 實際上,被翻譯過來的佛學理論,在一定程度上已經融合了中國的哲理。 這種融合、滲透,自然也影響到中國醫學。 這一時期的著名醫家之所以在學術上有所創新、發展,也往往是受其影響。 不少醫家於道、儒、佛之說有精深的研究,他們據自己的理解和認識,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吸收、融合、匯通了道、儒、佛的理論觀點,使之成為醫學理論的組成部分之一,充實、豐富和發展了養生學內容。 在這一方面,只有代表性的醫家,即是唐代的孫思邈。
孫思邈精通道,佛之學,廣集醫、道、儒、佛諸家養牛之說,給合自己多年豐富的實踐經驗,著成養生專論。 不僅在《千金要方》中有大量養生論述,還著有《攝養枕中方》,內容豐富,功法眾多,在我國養生髮展史上,具有承前啟後的作用。 其在養生學方面的貢獻,大要有五:
第一,繼承和發展了《黃帝內經》“治未病”的思想,以此為養生原則,提出了“養性”之說,在《千金要方養性序》中反復強調“善養性者,則治未病之病,是其義也”,“是以聖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醫之於無事之前,不追於既逝之後”。
第二,奠定了我國食養學的基礎。 他說;“安身之本,必資於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 孫氏認為飲食是養生防病的重要手段,他在《千金要方》中,列食養、食療食物154種,分穀米、蔬菜、果實、鳥獸四類,多為日常食品,並論述其性味、功效,以供人們酌情選用。 此外,他還提出了老人飲食的具體要求。 孫思邈的食養、食療學術思想,對後世產生了重大影響。
第三,強調房中補益。 在《千金要方·房中補益》中指出:“凡覺陽事輒盛,必謹而抑之,不可縱心竭意,以自賊也”,強調不可縱慾。 為防止性生活不當而誘發某些疾病,在《千金要方養性禁忌》中指出:“男女熱病未差,女子月血,新產者,皆不可合陰陽”。 這些觀點,都是很科學的性保健內容。
第四,重視婦幼保健。 在《千金要方》一書中,他破歷代醫書之慣例,首例婦科三卷,次列兒科二卷,除疾病治療外,對婦幼保健的論述甚詳。 算得上是世界上從社會角度強調婦幼保陸的第一人。
第五,融道、佛、儒、醫於一體,收集、整理、推廣養生功法。 由於孫思邈用於道、佛之學,對其養生之理論及養生之術皆有精研,故在他的《千金要方》中,既有“道林養性”、“房中補益”、“食養”等道家養生之說,也有“天竺國按摩法”等佛家養生功法。 不僅豐富了養生內容,也使得諸家傳統養生法得以流傳於世,是我國養生髮展史上有價值的醫學文獻。
第三節漢唐時期
公元前221年,秦統一中國,標誌著封建制終於代替了奴隸制。 漢、唐兩代都曾出現過封建經濟高度繁榮的景象,開闢了絲綢之路,促進了中外文化交流,對醫學及養生的發展也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這一時期內,出現了不少著名醫家和養生家,以及養生專論、專著。 對養生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秦漢之際,特別是秦代“焚書坑儒”的高壓政策被解除以後,道家、儒家思想有了新的發展。 佛教的傳入,也逐漸影響了我國意識形態及醫學的發展。 自隋代王通提出儒、佛、道“三教歸一”的綱領後,三家之說便成為官方的正統思想推行於世,並且互相滲透、融合。 其中,有關養生方面的內容,便被當時的醫家、方士所繼承,從而進一步充實和發展了中醫養生學的內容。
一、養生理論和實踐的發展
漢唐時期的養生學思想發展,大致有如下幾個特點:①對養生理論的闡述往往是融醫、儒、道、佛諸家養生思想於一體,各取其長。 ②漢唐時期的養生家,往往也是著名的醫學家。 其具有豐富的醫學理論及臨床實踐經驗。 因而,對養生方法的論述,多具體、實際而有效。 ③這一時期的養生專論、專著,在理論上有了較為系統的論述,既承襲了先秦的學術思想,又有所創新和發展。 並作為中醫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予以專門闡述。 對後世產生了重大影響。
茲將江唐時期有關養生理論和實踐發展的主要內容概括介紹如下。
(一)張仲景的養生思想
東漢醫家張仲景,繼承了先秦時期的醫學理論,博採眾長,著成《傷寒雜病論》,奠定了中醫辨證論治的理論基礎。 其中,也從病因學角度提出了自己的養生觀點。
1、養慎養慎即調護機體以順應四時之變,仲景認為:“若人能養慎,不令邪風乾忤經絡,……病則無由入其腠理”(《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並治》)。 明確指出,注意四時變化,外避虛邪賊風,是防病保健的一個重要方面。
2、調和五味仲景特別強調飲食與養生的關係,“凡飲食滋味以養於身,食之有妨,反能為害,……若得宜則益體,害則成疾,以此致危”,因而“服食節其冷熱、苦酸辛甘(《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並治》)。明確指出,飲食之冷熱、五味之調和,以適宜為度,方可起到養生作用。反之,於身體有害。
3、提倡導引仲景對導引吐納也十分重視,他主張用動形方法防病治病,如《金匱要略》中云:“四肢才覺重滯,即導引吐納……勿令九竅閉塞”。
仲景的上述養生思想,具體體現了中醫防治結合、預防為主的原則。
(二)華佗的養生思想
華佗是與張仲景同時的醫家,他繼承了先秦《呂氏春秋》中的動則不衰之說,從理論上進一步闡述了動形養生的道理,如《三國志華化傳》中載其論雲:“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爾,動搖則谷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譬猶戶樞不朽是也”。
華佗對導引健身術十分重視,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總結歸納為模仿虎、鷹、熊、狼、鳥五種動物動作的導引法,稱之為”五禽戲”。 方法簡便,行之有效,大大促進了導引健身的發展。
(三)王充的先天禀賦說
東漢時期的王充,在養生方面,提出了禀氣的厚薄決定壽命長短的觀點,在他所著的《論衡》中強調指出:“若夫強弱夭壽,以百為數,不至百者,氣自不足也。夫禀氣渥則其體強,體強則其壽命長;氣薄則其體弱,體弱則命短,命短則多病壽短”。
王充還認為,生育過多,往往影響下一代健康,他指出:“婦人疏字者子活,數乳者死。……字乳亟數,氣薄不能成也”。 所謂“疏字”是指生育較少,少生少育則禀受父母之精氣強,故子女健壯而壽命亦長;反之,“數乳”者,則禀受父母之精氣薄弱,故子女體衰而壽命短,因而提倡少生少育。 王充的這一思想,將優生與長壽聯繫起來探討,是很有見地的,大大豐富了養生學的內容。
(四)《神農本草經》重藥補
成書於東漢時代的《神農本草經》,共載中藥365種,分為上、中、下三品。 其中,上品藥物為補養之品,計120種,多具有補益強身、抗老防衰之功效,提倡以藥物增強身體健康,如 人參 、 黃芪 、 茯苓 、 地黃 、杜仲、枸杞等,均為強身益壽之品。 後世醫家據此而創制了不少抗老防衰的方藥。
(五)方士之術的利弊
秦漢時期的統治者,如秦始皇、漢武帝等都追求長生不老,想方設法尋求長生不老方藥。 因而,社會上方士盛行,煉丹術、服石法、神仙術以至房中術等,曾風行於世。 鼓吹和信奉煉丹、服石可使人不老不死者,此不但無益,反而有害,誤服者多中毒暴死。 故自漢以後,許多醫家都指出亂取丹石之害。 但也應看到,當時統治者的謀求長生,客觀上促進了方士對煉丹、服石、導引等養生方法的探索。
東漢時期的魏伯陽,即總結了前人經驗,著成《周易參同契》三卷,闡述了煉丹的理論和氣功的理論和方法。 同時,亦如實地指出了金石對人的危害。 書中有關氣功的論述,至今仍有研究和參考價值。 而其所述煉丹之術,在化學史上亦有重要貢獻。
二、道家學說與道教養生術
西漢初期,統治階級很重視清靜無為的黃老哲學,即指託名黃帝,淵源於老子的新道家學派,這時的道家思想,已經將陰陽、儒、墨、法等各家思想批判地吸收進來。 如司馬遷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論六一要旨”雲:“凡人所生者,神也,所託者形也。神大用則竭,形大勞則敝,形神離則死。……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形神騷動,欲與天地長久,非所聞也”。 可以看出,這是承襲了先秦道家貴生、養神的思想。 同時,也是對漢武帝追求長生不死、得道成仙思想的有力批判。
漢武帝既崇尚儒術,又祟信神仙,然當時黃老之學聲望甚高。 於是,方士們逐漸將黃老之學與神仙術結合,形成為具有宗教色彩的黃老道。 宣稱他們的那套“養神保真”之法,可以長生不死,得道成仙。 然而人不能永遠活下去,死亡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養生學應摒棄其荒謬的成仙思想,而取其養生之術。 事實上歷代道家養生名家幾乎都是以其養生術而傳世的。
道教所行養生之術很多,如外丹、內丹、服氣、胎息、吐納、服餌、辟穀、存思、導引、行蹻、動功等等,這是將古代所流行的養生之術,皆吸取進來,加以發揮。
由於道教注重養生,崇信神仙,故而將諸子之說,兵、農諸家之書及占星、陰陽、五行醫經醫方等數術方技諸家之書廣為收集而為道教經籍。 因而,道教經書之中,內容廣泛而豐富,有關養生的書籍多收其內。
東晉醫家葛洪,精研道教理論,在養生方面做出很大貢獻。 他從預防為主的思想出發,首先提出“養生以不傷為本”,認為良好的生活習慣有利於長壽。
葛洪對於導引、吐納等養生術也十分重視。 在他所著的《抱朴子釋滯》中指出:“行氣可以治百病,……或可以延年命,其大要者,胎息而已”。 首次提出了“胎息”功法,並詳述其要領。
葛洪對煉丹之術也進行了研究,他在《仙藥》中論及的植物的如 靈芝 、 茯苓 、 地黃 、 麥冬 、巨勝子、楮實子、 黃精 、槐實、 菊花 等,經現代研究分析證實,確有抗衰防老、益壽延年的作用。 當然,他的金丹長生之論在養生方面並不足取,但在化學上卻是一大貢獻。
南朝的著名養生家陶弘景,精於醫學,通曉佛、道,“十歲得葛洪神仙傳,晝夜精研,便有養生之志”(《梁書·處士傳》)。 他輯錄了“上自農黃以來,下及魏晉之際”的許多養生文獻,而成《養性延命原》一書,為現存最早的一部養生學專著。 全書共二卷分為:教誡、食誡、雜誡、服氣療病、導引按摩、禦女損益等六篇。
書中論述的養生法則和方術甚多,概括起來,大致有:顧四時、調情志、節飲食、宜小勞、慎房事、行氣吐納等幾個方面。
《養性延命錄》收集了先秦及兩漢時期的養生文獻,也反映了陶弘景的養生學思想,這本養生專集對於推動養生學發展,有著重要的研究價值。
三、佛家養生思想的傳入
佛教傳入中國的具體時間很難考定,但一般都以漢明帝永平七年(公元64年),印度僧人迦葉摩騰和竺法蘭入中國,明帶始建白馬寺為據。
隨著佛教的傳入,大量經論被翻譯過來,當時傳譯的僧侶學者大都利用老、莊之學的概念來譯解佛經,由文字“格義”到思想會通,經過長時間的消化和吸收,佛學理論在我國得到了很大發展。 公元六世紀末至九世紀中葉的隋唐時期,是中國佛教的極盛時期。
佛學的傳入,對我國醫藥學的發展也有一定促進作用,僅據隋唐史書記載,傳來的醫書和方藥書就有十餘種。 佛學本身所追求的最終目標是“徹悟成佛”,然而沒有健康的身體就不能進行修煉,所以佛學中也含有與佛教教義結合在一起的有關養生健身的思想、觀點和方法,漢唐時期的養生家們既取其養生作用之長,納入中醫養生思想之中。 例如:
參禪禪是禪那(dhyana)的簡稱,漢譯為靜慮,是靜中思慮的意思,一般叫做禪定。 此法是將心專注在一法境上,一心參究,故稱參禪。 在修習禪定的過程中,有調身、調氣、息心靜坐的方法,靜坐氣功,只是修禪的形式或基礎,並非修禪目的,但初學靜坐的人必須懂得這些調身調氣的方法,使身心保持健康狀態,以保證修禪的順利進行。 這種方法是有強健身體,卻病延年作用的。 養生家則將此融入吐納導引健身功之內,成為以靜坐為特點的健身功法。
又如達摩《易筋經》原為佛門養生健身功法。 達摩又稱菩提達摩,是中國佛教禪宗的創始者,相傳《易筋經》是他譯寫的,故稱《達摩易筋經》後傳於世。 成為中醫養生學中的健身術之一。 唐代《千金要方》中記載的天竺國按摩法,也是由當時印度傳入的佛教徒常作的一種體操式的按摩法。
佛學認為人體也是由自然界構成物質的四大元素——地、水、火、風和合而成。 地為骨肉,水為血液,火為人之體溫、熱量,風為呼吸。 一般說來,“四大調和”,人方可使田,一大不和,生一百一病,四大不調,生四百四病。 所以,佛家也強調身體的和諧統一,這一思想與中醫理論近似。 孫思邈將其收入《千金要方》之中。
佛學講求調理人與自然、社會的“互存關係”,因而十分重視環境調養,植樹造林,行醫施藥等公益事業。 特別是植樹造林,猶為突出。 而寺院地址的選擇,也是十分講究的,多為環山傍水,山清水秀之處,環境清幽,景色宜人,既是佛教修行之處,又是養性怡人之環境,以寧靜、空氣清新、環境幽美為特點,為養生調攝增添了不少內容。
佛家有很多戒律,如五戒、十戒、普薩戒等。 這些戒律多是對佛教信徒修行時的紀律約束,具體地說是對酒、色、食、財等諸方面慾念的節制和約束,以使人專心修禪,提高道德品質的修養。 這種思想被吸收而融入養生學中,充實了養生學中“養神”、“固精、“節欲”等方面內容。
佛家的經典著作十分浩瀚,一部大藏經即有1076部5048卷之多,後世又續有增加。 其中,有關養生的論述十分豐富。 此外,隋代智(豈頁)法師著的《六妙門》(即《小止觀》)、《摩訶止觀》(即《大止觀》),以及闡述心理修養的《百法明門論》、《妙雲集》等等,均是論述養生的佛教典籍。 不僅對佛學發展產生很大影響,而且對於養生學的發展也產生了很大影響。 值得進一步發掘、整理,以使其為社會、為人類做出更大貢獻。
四、道、儒、佛、醫思想的匯通
漢唐時期,道、儒、佛思想盛行,三家之說影響著當時整個社會。 並且互相滲透、融合。 當時的道家思想——黃老哲學,已經融進了儒、墨、法、陰陽等諸家之說。 而佛教的傳入,也並非全部照搬,而多利用老、莊學說來譯解佛經。 實際上,被翻譯過來的佛學理論,在一定程度上已經融合了中國的哲理。 這種融合、滲透,自然也影響到中國醫學。 這一時期的著名醫家之所以在學術上有所創新、發展,也往往是受其影響。 不少醫家於道、儒、佛之說有精深的研究,他們據自己的理解和認識,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吸收、融合、匯通了道、儒、佛的理論觀點,使之成為醫學理論的組成部分之一,充實、豐富和發展了養生學內容。 在這一方面,只有代表性的醫家,即是唐代的孫思邈。
孫思邈精通道,佛之學,廣集醫、道、儒、佛諸家養牛之說,給合自己多年豐富的實踐經驗,著成養生專論。 不僅在《千金要方》中有大量養生論述,還著有《攝養枕中方》,內容豐富,功法眾多,在我國養生髮展史上,具有承前啟後的作用。 其在養生學方面的貢獻,大要有五:
第一,繼承和發展了《黃帝內經》“治未病”的思想,以此為養生原則,提出了“養性”之說,在《千金要方養性序》中反復強調“善養性者,則治未病之病,是其義也”,“是以聖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醫之於無事之前,不追於既逝之後”。
第二,奠定了我國食養學的基礎。 他說;“安身之本,必資於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 孫氏認為飲食是養生防病的重要手段,他在《千金要方》中,列食養、食療食物154種,分穀米、蔬菜、果實、鳥獸四類,多為日常食品,並論述其性味、功效,以供人們酌情選用。 此外,他還提出了老人飲食的具體要求。 孫思邈的食養、食療學術思想,對後世產生了重大影響。
第三,強調房中補益。 在《千金要方·房中補益》中指出:“凡覺陽事輒盛,必謹而抑之,不可縱心竭意,以自賊也”,強調不可縱慾。 為防止性生活不當而誘發某些疾病,在《千金要方養性禁忌》中指出:“男女熱病未差,女子月血,新產者,皆不可合陰陽”。 這些觀點,都是很科學的性保健內容。
第四,重視婦幼保健。 在《千金要方》一書中,他破歷代醫書之慣例,首例婦科三卷,次列兒科二卷,除疾病治療外,對婦幼保健的論述甚詳。 算得上是世界上從社會角度強調婦幼保陸的第一人。
第五,融道、佛、儒、醫於一體,收集、整理、推廣養生功法。 由於孫思邈用於道、佛之學,對其養生之理論及養生之術皆有精研,故在他的《千金要方》中,既有“道林養性”、“房中補益”、“食養”等道家養生之說,也有“天竺國按摩法”等佛家養生功法。 不僅豐富了養生內容,也使得諸家傳統養生法得以流傳於世,是我國養生髮展史上有價值的醫學文獻。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10
- 文章: 33584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中醫養生學
《中醫養生學》 >第二章中醫養生學發展簡史
第四節宋元時期
兩宋、金元時期,是中國封建社會的中期。 在思想上倡導融道、儒、佛三教於一爐的所謂“理學”,又出現“新學”哲學流派,他們既有爭論,又互有滲透,互有吸收和發揚,這對醫療保健有一定影響。 在醫藥衛生保健方面,改進醫事管理,發展醫藥教育,促進醫藥保健的發展。 此外,科學技術的蓬勃發展,為醫療保健取得成就提供了有利條件。 活字印刷術的使用和發展,對醫學的著述和傳播也起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因此、古代的養生學說,得到了較好的結承,並且有了進一步發展。 金元時期,許多著名的養生家和醫家,總結新經驗,提出新見解,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養生方法上,都有了新的進展,充實和完善了中醫養生學的內容。
一、養生保健方法的日臻完備
宋元時期,養生理論和養生方法也日益豐富發展。
北宋末年,官方出版的《聖濟總錄》,共二百卷,二百多萬字,包括內、外、婦、兒、五官、針灸及養生、雜治等分66門,內容十分豐富。 該書前數卷大量論述了當時流行的“運氣”學說,而且對養生保健的一些方法做了相當詳盡的介紹。 可見,當時十分肯定這些方法的效果,並倡導這些保健方法的適用。 宋代宮廷編著的方劑專書《太平聖惠方》,不僅是一部具有理、法、方、藥完整體系的醫書,而且載有許多攝生保健的內容,尤其註意藥物與食物相結合的方法,如記述了各種藥粥、藥酒等。 這些方法符合醫療保健的需要,對後世有一定影響。
宋元時期,全面整理了前代本草文獻,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在同時期世界藥物學領域佔領先地位,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金元醫家和養生家根據陰陽五行等理論對於藥物的性味功用等多有發明,使其既適用於疾病辨治,又有利於防病保健。 例如寇宗(大+皕=爽字形)編撰的《本草衍義》中,根據體質和疾病,選擇相應性味的藥物。 指出只有明了藥性,有的放矢,方可收到治病保健的目的。 此外,張元素的《 珍珠 囊》,李杲的《用藥法像》、朱震亨的《本草衍義補遺》等,對此多有發揮,更切適用。
針灸學在宋元時期有了很大的發展,出現了聞名國內外的“針灸銅人”以及新的針灸專著,如《新鑄銅人腧穴針灸圖經》、《針灸資生經》、《十四經發揮》等,同時,又出現了子午流注針法,主張依據不同時間,選擇不同穴位,達到治療保健的目的。
宋代整理的《正統道藏》及其輯要本《雲笈七簽》,雖屬道家書籍,但書中記述很多導引、氣功、按摩等有關方法,對於防病保健具有重大的價值。
二、老年醫學的充實和發展
在唐代孫思邈重視老年保健的基礎上,宋元醫家、養生家尋求新的老年保健方法,全面認識老年人的生理病理特點,豐富老年人的治療保健原則和方法,促進了老年醫學的發展。 宋代陳直撰《養老奉親書》,元代鄒鉉在此書的基礎上繼增三卷,更名為《壽親養老新書》,內容頗為詳盡,是老年醫學專書。 金元時期學術爭鳴,對老年保健的理論和方法的認識更趨完善。
(一)強調精神攝養
根據老年人的精神情志特點,陳直指出:“凡喪藏凶禍不可令吊,疾病危困不可令驚,悲哀憂愁不可令人預報……暗昧之室不可令孤。凶禍遠報不可令知,輕薄婢使不可令親”。 說明保持老年人情緒穩定,維持心理健康是非常必要的。 鄒鉉還指出了心病心醫的情志保健的原則。 《壽親養老新書》中載有一首詩:“自身有病自身知,身病還將心自醫,心境靜時身亦靜,心生還是病生時”。 說明了只有進行自身心理保健,才可杜絕情志疾病。
(二)主張飲食調養
對於老年人,合理調節飲食是非常重要的。 因為“高年之人,真氣耗竭,五臟衰弱,全仰飲食,以資氣血;若生冷不節,飢飽失宜,調停無度,動則疾患”。 因此,提出“老人之食,大抵宜溫熱、熟軟、忌其粗硬生冷”,及“善治病者,不如善慎疾;善治藥者,不如善治食”(《壽親養老新書》)的主張;這是符合老年人的生理病理特點的。 朱丹溪對於老年人的飲食提出“尤當謹節”、“茹淡”,強調節制飲食,又要避免攝入燥熱厚膩之物,以保養精氣。 忽思慧的《飲膳正要》、賈銘著《飲食須知》等,又都豐富了飲食調養的內容。
(三)提倡順時奉養
《內經》提出四時養生法則,到宋元時期不僅尊崇其說,而且增廣其法,從而豐富了順時養老的內容。 對於老年人,順應四時的陰陽消長來保養身體,更為重要。 故陳直指出,老年人要“依四時攝養之方,順五行休王之氣,恭怡奉親,慎無懈怠”(《壽親養老新書》)。 朱丹溪亦指出:“善攝養者……各自珍攝,以保天和”(《格致餘論》)。 故養老大法,必然要依據天和的性質,順四時變化而攝養,才能老當益壯。 此外,邱處機著《攝生消息論》亦從不同角度對四時的精神調養,起居調攝、飲食保健等,都有所闡發和發揮。
(四)重視起居護養
老年之人,體力衰弱,動作多有不便,故對其起居作息,行動坐臥,都須合理安排,“竭力將護,以免非橫之虞”(《壽親養老新書》)。 護養方法是:“凡行住坐臥,宴處起居,皆須巧立制度”。 例如,老年之居室宜潔雅,夏則虛敝,冬則溫密。 床榻不宜太高,應坐可垂足履地,起臥方便。 被褥務在鬆軟,枕頭宜低長,可用藥枕保健。 衣服不可寬長,宜全體貼身,以利氣血流暢。 藥物調治,汗、吐、下等攻伐之劑,切宜詳審,防止不良後果。 總之,處處為老人提供便利條件,細心護養。
(五)注意藥物扶持
老年人氣色已衰,精神減耗,所以不能像對待年青人那樣,施用峻猛方藥,欲速則不達,反而危及生命。 《壽親養老新書》提出:老年人醫藥調治應採取“扶持”之法,即用溫平、順氣、補虛和中、促進食慾之方來調治,切不可竣補猛瀉,這些原則是符合老年人的生理特點的。
三、食養方法的豐富
歷代醫家和養生家都非常重視飲食保健,因為這是防病治病、健體延年的基礎。 在宋元時期,由於實踐經驗的不斷積累,食養食療不僅在理論上還是方法上都有了新的進展,取得顯著的成就。
(一)四時五味養臟法
在宋元時期,對食養理論的認識更加深化。 蒲虔賈根據五味入五臟,五臟分別旺於四時以及五行生剋理論,提出了四時的飲食五味要求:“四時無多食所旺並所製之味,皆能傷所旺之勝也。宜食相生之味助其旺氣”。 認為“旺盛不傷,旺氣增益,飲食合度、寒溫得益,則諸疾不生,遐齡自永矣”(《保生要錄·飲食門》),這在食膳發展史上有著一定的意義。 陳直對先秦時期“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的原則進行了一定的修正。 在具體運用上明確提出
了:“當春之時,其飲食之味宜減酸增甘,以養脾氣”;“當夏之時,宜減苦增辛以養肺氣”;“當秋之時,其飲食之味宜減辛增酸,以養肝氣”;“當冬之時,其飲食之味宜減咸而增苦,以養心氣”(《壽親養老新書·卷一》)的觀點,這種飲食原則的好處在於既不使當旺之臟氣過於亢盛,又不使所克之辨氣有所傷代。 劉完素提出以臊焦香腥腐五氣助所克之氣。 他說;“是以聖人春木旺以膏香助脾;夏火旺以膏腥助肺;金用事,膳膏臊以助肝;水用事,膳膏羶以助心;所謂因其不勝而助之也”(《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攝生論》)。 這可與陳直以五味平調五臟之氣的見解互為發明、相得益彰。
(二)食養食療的新進展
隨著對營養保健理論認識的深化,食養和食療方法更加豐富多彩。 元代飲膳太醫忽思慧撰《飲膳正要》一書,是一部古代營養學專著。 它從健康人的實際飲食需要出發,以正常人膳食標準立論,制定了一套飲食衛生法則。 書中還具體闡發了飲食衛生,營養療法,乃至食物中毒的防治等。 附錄版畫二十餘幅,文圖並茂,為我國現存第一部完整的飲食衛生和食療專書,也是一部頗有價值的古代食譜。 另外,李東垣、朱丹溪等對飲食保健的有關原則和諸般宜忌也有很多精闢論述,也是他們身體力行的經驗總結,更加豐富了食養的內容。
四、“金元四民”對養生學的主要貢獻
(一)劉完素主張養生重在養氣
劉完素在王充提出人之壽夭在於“先天禀賦”說的基礎上,進一步強調“主性命者在乎人”,“修短壽夭,皆人自為”的思想。 這種“人主性命“說,說明只要發揮攝養的主觀能動性,就能達到延年益壽的境界。 他重視氣、神、精、形的調養,但尤其強調氣的保養。 對於養氣方法,他認為當從調氣、守氣、交氣三方面著手。 他以:“吹噓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伸,導引按蹺,所以調氣也;平氣定息,握固凝神,神宮內視,五臟昭徹,所以守其氣也;法則天地,順理陰陽,交媾坎離,濟用水火,所以交其氣也”(《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原道論》)。 這種調養之法可起到舒暢陰陽,灌溉五臟,調暢氣血的作用。
(二)張子和提倡祛邪扶正
張氏主張用攻法防病治病,認為祛邪即所以扶正,邪去則正氣自安,反對唯 人參 、 黃芪 “為補”的狹隘觀點,他還提出“養生當用食補,治病當用藥攻”(《儒門事親》)的主張。 他的養生保健的思想核心是“君子貴流不貴滯”的觀點,並指出調飲食、施藥物、戒房勞、練氣功等方法。 在防病保健中,還特別重視人與社會環境的整體觀和機體與情志的整體觀,從而豐富了中醫學中有關心身醫學、醫學社會學的內容。
(三)李東垣注重調理脾胃
李氏認為促成人之早夭的根本原因在於元氣耗損,他說;“人壽應百歲,……其元氣消耗不得終其天年”(《蘭室秘藏·脾胃虛損論》,而“元氣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氣無所傷,而後能滋養元氣”(《脾胃論·脾胃虛實傳變論》)。這說明調養脾胃之氣,維護後天之本,是防病抗衰,延年益壽的一條重要原則。調養脾胃的方法主要概括為三個方面:一是調節飲食護養脾胃。他認為“飲食不節”是釀成內傷的一個重要原因,“飲食自倍,則脾胃之氣即傷,而元氣亦不能充,則諸病之所由生也”。故合理飲食是防病保健的一個重要環節;二是調攝情志保護脾胃。李氏指出:“凡憤怒、悲思、恐懼,皆傷元氣”。說明精神情志密切關係著生理變化,尤其易傷脾胃功能,因此,須從積極方面調攝,靜心寡欲、不妄作勞,以養元氣;三是防病治病顧護脾胃。東垣防治疾病之立法遣藥,處處考慮到脾胃之升降生化機能,用升發陽氣之法,注重調補脾胃。東坦以顧護脾胃而益壽延年的精闢理論為養生別樹一幟,另闢一途,為後世實踐所肯定。
(四)朱丹溪強調陰氣保養
丹溪力倡“相火論”基礎上的“陽常有餘,陰常不足”的學說,並一再強調陰氣“難成易虧”,因而在治療與養生上,都主張以滋陰為主。 圍繞保陰精,強調順四時以調養神氣,飲食清淡沖和以免升火助濕,節欲保精以息相火妄動,並為此而著《色欲箴》以戒眾人。 在老年病方面,認為老年陰氣暗耗,相火易亢炎為害,故養老大法,總要在於承製相火的亢極。 此外,朱氏對防病於未然的養生理論和方法也有所論述。
綜上所述,金元四家的學術觀點雖異,然崇尚養生則一。 儘管他們所研究的專題各有側重。 所得成果也不盡相同,但等到合流之後,終於匯集成比較完整的養生理論和方法的體系。
此外,宋元時期還有不少養生專著,如周守忠的《養生類纂》及《養生月覽》、錢稱《攝生月令》、劉詞《混俗頤生錄》、愚谷老人《延壽第一伸言》、姜悅《養生月錄》、韋行規《保生月錄》、李鵬飛《三元參贊延壽書》、王珪《泰定養生主論》、瞿祐《居家宜忌》和《四時宜忌》等,均為養生學的發展作出了不同程度的貢獻。
總之,在這一個時期,湧現出了不少養生學家及養生專著,尤其是金元的學術爭鳴,更促進了養生學的發展。 中醫養生學發展至此,其理論漸趨完備,其方法更加豐富。
第四節宋元時期
兩宋、金元時期,是中國封建社會的中期。 在思想上倡導融道、儒、佛三教於一爐的所謂“理學”,又出現“新學”哲學流派,他們既有爭論,又互有滲透,互有吸收和發揚,這對醫療保健有一定影響。 在醫藥衛生保健方面,改進醫事管理,發展醫藥教育,促進醫藥保健的發展。 此外,科學技術的蓬勃發展,為醫療保健取得成就提供了有利條件。 活字印刷術的使用和發展,對醫學的著述和傳播也起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因此、古代的養生學說,得到了較好的結承,並且有了進一步發展。 金元時期,許多著名的養生家和醫家,總結新經驗,提出新見解,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養生方法上,都有了新的進展,充實和完善了中醫養生學的內容。
一、養生保健方法的日臻完備
宋元時期,養生理論和養生方法也日益豐富發展。
北宋末年,官方出版的《聖濟總錄》,共二百卷,二百多萬字,包括內、外、婦、兒、五官、針灸及養生、雜治等分66門,內容十分豐富。 該書前數卷大量論述了當時流行的“運氣”學說,而且對養生保健的一些方法做了相當詳盡的介紹。 可見,當時十分肯定這些方法的效果,並倡導這些保健方法的適用。 宋代宮廷編著的方劑專書《太平聖惠方》,不僅是一部具有理、法、方、藥完整體系的醫書,而且載有許多攝生保健的內容,尤其註意藥物與食物相結合的方法,如記述了各種藥粥、藥酒等。 這些方法符合醫療保健的需要,對後世有一定影響。
宋元時期,全面整理了前代本草文獻,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在同時期世界藥物學領域佔領先地位,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金元醫家和養生家根據陰陽五行等理論對於藥物的性味功用等多有發明,使其既適用於疾病辨治,又有利於防病保健。 例如寇宗(大+皕=爽字形)編撰的《本草衍義》中,根據體質和疾病,選擇相應性味的藥物。 指出只有明了藥性,有的放矢,方可收到治病保健的目的。 此外,張元素的《 珍珠 囊》,李杲的《用藥法像》、朱震亨的《本草衍義補遺》等,對此多有發揮,更切適用。
針灸學在宋元時期有了很大的發展,出現了聞名國內外的“針灸銅人”以及新的針灸專著,如《新鑄銅人腧穴針灸圖經》、《針灸資生經》、《十四經發揮》等,同時,又出現了子午流注針法,主張依據不同時間,選擇不同穴位,達到治療保健的目的。
宋代整理的《正統道藏》及其輯要本《雲笈七簽》,雖屬道家書籍,但書中記述很多導引、氣功、按摩等有關方法,對於防病保健具有重大的價值。
二、老年醫學的充實和發展
在唐代孫思邈重視老年保健的基礎上,宋元醫家、養生家尋求新的老年保健方法,全面認識老年人的生理病理特點,豐富老年人的治療保健原則和方法,促進了老年醫學的發展。 宋代陳直撰《養老奉親書》,元代鄒鉉在此書的基礎上繼增三卷,更名為《壽親養老新書》,內容頗為詳盡,是老年醫學專書。 金元時期學術爭鳴,對老年保健的理論和方法的認識更趨完善。
(一)強調精神攝養
根據老年人的精神情志特點,陳直指出:“凡喪藏凶禍不可令吊,疾病危困不可令驚,悲哀憂愁不可令人預報……暗昧之室不可令孤。凶禍遠報不可令知,輕薄婢使不可令親”。 說明保持老年人情緒穩定,維持心理健康是非常必要的。 鄒鉉還指出了心病心醫的情志保健的原則。 《壽親養老新書》中載有一首詩:“自身有病自身知,身病還將心自醫,心境靜時身亦靜,心生還是病生時”。 說明了只有進行自身心理保健,才可杜絕情志疾病。
(二)主張飲食調養
對於老年人,合理調節飲食是非常重要的。 因為“高年之人,真氣耗竭,五臟衰弱,全仰飲食,以資氣血;若生冷不節,飢飽失宜,調停無度,動則疾患”。 因此,提出“老人之食,大抵宜溫熱、熟軟、忌其粗硬生冷”,及“善治病者,不如善慎疾;善治藥者,不如善治食”(《壽親養老新書》)的主張;這是符合老年人的生理病理特點的。 朱丹溪對於老年人的飲食提出“尤當謹節”、“茹淡”,強調節制飲食,又要避免攝入燥熱厚膩之物,以保養精氣。 忽思慧的《飲膳正要》、賈銘著《飲食須知》等,又都豐富了飲食調養的內容。
(三)提倡順時奉養
《內經》提出四時養生法則,到宋元時期不僅尊崇其說,而且增廣其法,從而豐富了順時養老的內容。 對於老年人,順應四時的陰陽消長來保養身體,更為重要。 故陳直指出,老年人要“依四時攝養之方,順五行休王之氣,恭怡奉親,慎無懈怠”(《壽親養老新書》)。 朱丹溪亦指出:“善攝養者……各自珍攝,以保天和”(《格致餘論》)。 故養老大法,必然要依據天和的性質,順四時變化而攝養,才能老當益壯。 此外,邱處機著《攝生消息論》亦從不同角度對四時的精神調養,起居調攝、飲食保健等,都有所闡發和發揮。
(四)重視起居護養
老年之人,體力衰弱,動作多有不便,故對其起居作息,行動坐臥,都須合理安排,“竭力將護,以免非橫之虞”(《壽親養老新書》)。 護養方法是:“凡行住坐臥,宴處起居,皆須巧立制度”。 例如,老年之居室宜潔雅,夏則虛敝,冬則溫密。 床榻不宜太高,應坐可垂足履地,起臥方便。 被褥務在鬆軟,枕頭宜低長,可用藥枕保健。 衣服不可寬長,宜全體貼身,以利氣血流暢。 藥物調治,汗、吐、下等攻伐之劑,切宜詳審,防止不良後果。 總之,處處為老人提供便利條件,細心護養。
(五)注意藥物扶持
老年人氣色已衰,精神減耗,所以不能像對待年青人那樣,施用峻猛方藥,欲速則不達,反而危及生命。 《壽親養老新書》提出:老年人醫藥調治應採取“扶持”之法,即用溫平、順氣、補虛和中、促進食慾之方來調治,切不可竣補猛瀉,這些原則是符合老年人的生理特點的。
三、食養方法的豐富
歷代醫家和養生家都非常重視飲食保健,因為這是防病治病、健體延年的基礎。 在宋元時期,由於實踐經驗的不斷積累,食養食療不僅在理論上還是方法上都有了新的進展,取得顯著的成就。
(一)四時五味養臟法
在宋元時期,對食養理論的認識更加深化。 蒲虔賈根據五味入五臟,五臟分別旺於四時以及五行生剋理論,提出了四時的飲食五味要求:“四時無多食所旺並所製之味,皆能傷所旺之勝也。宜食相生之味助其旺氣”。 認為“旺盛不傷,旺氣增益,飲食合度、寒溫得益,則諸疾不生,遐齡自永矣”(《保生要錄·飲食門》),這在食膳發展史上有著一定的意義。 陳直對先秦時期“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的原則進行了一定的修正。 在具體運用上明確提出
了:“當春之時,其飲食之味宜減酸增甘,以養脾氣”;“當夏之時,宜減苦增辛以養肺氣”;“當秋之時,其飲食之味宜減辛增酸,以養肝氣”;“當冬之時,其飲食之味宜減咸而增苦,以養心氣”(《壽親養老新書·卷一》)的觀點,這種飲食原則的好處在於既不使當旺之臟氣過於亢盛,又不使所克之辨氣有所傷代。 劉完素提出以臊焦香腥腐五氣助所克之氣。 他說;“是以聖人春木旺以膏香助脾;夏火旺以膏腥助肺;金用事,膳膏臊以助肝;水用事,膳膏羶以助心;所謂因其不勝而助之也”(《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攝生論》)。 這可與陳直以五味平調五臟之氣的見解互為發明、相得益彰。
(二)食養食療的新進展
隨著對營養保健理論認識的深化,食養和食療方法更加豐富多彩。 元代飲膳太醫忽思慧撰《飲膳正要》一書,是一部古代營養學專著。 它從健康人的實際飲食需要出發,以正常人膳食標準立論,制定了一套飲食衛生法則。 書中還具體闡發了飲食衛生,營養療法,乃至食物中毒的防治等。 附錄版畫二十餘幅,文圖並茂,為我國現存第一部完整的飲食衛生和食療專書,也是一部頗有價值的古代食譜。 另外,李東垣、朱丹溪等對飲食保健的有關原則和諸般宜忌也有很多精闢論述,也是他們身體力行的經驗總結,更加豐富了食養的內容。
四、“金元四民”對養生學的主要貢獻
(一)劉完素主張養生重在養氣
劉完素在王充提出人之壽夭在於“先天禀賦”說的基礎上,進一步強調“主性命者在乎人”,“修短壽夭,皆人自為”的思想。 這種“人主性命“說,說明只要發揮攝養的主觀能動性,就能達到延年益壽的境界。 他重視氣、神、精、形的調養,但尤其強調氣的保養。 對於養氣方法,他認為當從調氣、守氣、交氣三方面著手。 他以:“吹噓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伸,導引按蹺,所以調氣也;平氣定息,握固凝神,神宮內視,五臟昭徹,所以守其氣也;法則天地,順理陰陽,交媾坎離,濟用水火,所以交其氣也”(《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原道論》)。 這種調養之法可起到舒暢陰陽,灌溉五臟,調暢氣血的作用。
(二)張子和提倡祛邪扶正
張氏主張用攻法防病治病,認為祛邪即所以扶正,邪去則正氣自安,反對唯 人參 、 黃芪 “為補”的狹隘觀點,他還提出“養生當用食補,治病當用藥攻”(《儒門事親》)的主張。 他的養生保健的思想核心是“君子貴流不貴滯”的觀點,並指出調飲食、施藥物、戒房勞、練氣功等方法。 在防病保健中,還特別重視人與社會環境的整體觀和機體與情志的整體觀,從而豐富了中醫學中有關心身醫學、醫學社會學的內容。
(三)李東垣注重調理脾胃
李氏認為促成人之早夭的根本原因在於元氣耗損,他說;“人壽應百歲,……其元氣消耗不得終其天年”(《蘭室秘藏·脾胃虛損論》,而“元氣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氣無所傷,而後能滋養元氣”(《脾胃論·脾胃虛實傳變論》)。這說明調養脾胃之氣,維護後天之本,是防病抗衰,延年益壽的一條重要原則。調養脾胃的方法主要概括為三個方面:一是調節飲食護養脾胃。他認為“飲食不節”是釀成內傷的一個重要原因,“飲食自倍,則脾胃之氣即傷,而元氣亦不能充,則諸病之所由生也”。故合理飲食是防病保健的一個重要環節;二是調攝情志保護脾胃。李氏指出:“凡憤怒、悲思、恐懼,皆傷元氣”。說明精神情志密切關係著生理變化,尤其易傷脾胃功能,因此,須從積極方面調攝,靜心寡欲、不妄作勞,以養元氣;三是防病治病顧護脾胃。東垣防治疾病之立法遣藥,處處考慮到脾胃之升降生化機能,用升發陽氣之法,注重調補脾胃。東坦以顧護脾胃而益壽延年的精闢理論為養生別樹一幟,另闢一途,為後世實踐所肯定。
(四)朱丹溪強調陰氣保養
丹溪力倡“相火論”基礎上的“陽常有餘,陰常不足”的學說,並一再強調陰氣“難成易虧”,因而在治療與養生上,都主張以滋陰為主。 圍繞保陰精,強調順四時以調養神氣,飲食清淡沖和以免升火助濕,節欲保精以息相火妄動,並為此而著《色欲箴》以戒眾人。 在老年病方面,認為老年陰氣暗耗,相火易亢炎為害,故養老大法,總要在於承製相火的亢極。 此外,朱氏對防病於未然的養生理論和方法也有所論述。
綜上所述,金元四家的學術觀點雖異,然崇尚養生則一。 儘管他們所研究的專題各有側重。 所得成果也不盡相同,但等到合流之後,終於匯集成比較完整的養生理論和方法的體系。
此外,宋元時期還有不少養生專著,如周守忠的《養生類纂》及《養生月覽》、錢稱《攝生月令》、劉詞《混俗頤生錄》、愚谷老人《延壽第一伸言》、姜悅《養生月錄》、韋行規《保生月錄》、李鵬飛《三元參贊延壽書》、王珪《泰定養生主論》、瞿祐《居家宜忌》和《四時宜忌》等,均為養生學的發展作出了不同程度的貢獻。
總之,在這一個時期,湧現出了不少養生學家及養生專著,尤其是金元的學術爭鳴,更促進了養生學的發展。 中醫養生學發展至此,其理論漸趨完備,其方法更加豐富。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10
- 文章: 33584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中醫養生學
《中醫養生學》 >第二章中醫養生學發展簡史
第五節明清時期
明清時期是中國封建社會的後期。 統治階級提倡孔孟正統的程朱理學,同時利用佛、道兩教的思想,在一部分士大夫和知識分於中有的棄士為醫,有的轉儒從醫,又有很多醫家非常重視實踐,勇於創新,先後出現了很多著名養生學家,進一步豐富和完善了中醫養生學的內容,並使養生學得到更大範圍的發展。 在這一時期,中醫養生保健專著的撰輯和出版是養生學史的鼎盛時期。 從明代到新中國建立前夕的580多年中所出版和刊行的養生類著作比明清以前2200多年間所發行的總量還要多,其發展之迅速和傳播之廣泛,在歷史上是空前的。 另外,從十四世紀末至十九世紀上半葉期間,由於中外交通的發展,中外醫學交流活動亦日益頻繁,有養生專著被譯成外文出版發行,西方醫藥學傳到中國的也空前增多,這對世界醫學和我國的醫學和養生學的發展,都有一定促進作用。
一、養生重“命門”和治形寶精說
至明代,隨著命門學說的發展,產生了以趙獻可、張景岳為代表的溫補派,他們反對濫用寒涼藥物主張用溫補藥物峻補命門。 如趙獻可認為命門真火乃人身之寶,並說:“吾有一譬焉,譬之元霄鰲山之走馬燈,拜者、舞者、飛者、走者,無一不具,其中間惟是一火耳。火旺則動速,火微則動緩,火熄則寂然不動,而拜者、舞者、飛者、走者,軀殼未嘗不存也”(《醫貫·內經十二官論》)。 此主張養生及治病,均以保養真火為要。
張景岳提出“陽強則壽,陽衰則夭”(《景岳全書·傳忠錄》)的論點,指出:“欲知所以生死者,須察乎陽,親陽者,察其衰與不衰;欲知所以存亡者,須察乎陰,察陰者,察其壞與不壞,此保生之本法也”。 其重視命門,在理論上較趙獻可全面。 張氏認為陽氣陰精之根本皆在命門,“命門主乎兩腎,而兩腎皆屬於命門。故命門者為水火之府,為陰陽之宅,為精氣之海,為死生之竇,若命門虧損,則五臟六府皆失所恃,而陰陽病變無所不至”,“即如陰勝於下者,原非陰盛,以命門之火衰也;陽勝於標者,原非陽盛,以命門水虧也。水虧其源,則陰虛之病疊出;火衰其本,則陽虛之證迭生”(《類經附翼·求證錄》) ,故他特別注重用甘溫固本法預防疾病。 這對當時那種濫用寒涼,敗胃傷陽,致成時弊的情況下,是有重要意義的。 與此同時,張景岳還辨證地闡述了形與神,形與生命的關係,明確提出養生之要在於治形寶精的主張。 張氏所論之形,實指精血而言。 他認為形賴精血為養,養精血即所以養形。 明確提出:“善養生者,必寶其精”(《類經·攝生類》),指出了節欲保精的重要性。 另外,張氏又鮮明地提出了“中年修理”以求振興的卓越見解。 中年時期是人體由盛而衰的轉折時期,這種強調中年調養,求復振興的思想,對於防止早衰,預防老年病,具有積極的意義。
二、綜合調養髮展了養生方法
明清時期的養生家對於養生理論的認識,都有了進一步的深化。 儘管在精氣神的保養上各有側重,但都強調全面綜合調理,尤其重視調理方法的研究和闡述。
(一)調養五臟法
李中梓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編著《壽世青編》一書,在調神、飲食、保精等方面提出了養心說、養肝說、養脾說、養肺說、養腎說、為五臟調養的完善做出了一定貢獻。 高濂的《遵生八箋》從氣功角度提出了養心坐功法、養肝坐功法、養脾坐功祛、養肺坐功法、養腎坐功法,又對心神調養、四時調攝、起居安樂、飲饌服食及藥物保健等方面做了詳細論述,極大豐富了調養五臟學說。 明末醫家汪綺石著《理虛元鑑》,對虛勞病機的闡發、論治的大法,預防的措施都自成體系,主張肺脾腎三臟俱重。 他說:“治虛有三本,肺、脾、腎是也。肺為五臟之天,脾為百骸之母,腎為性命之根,治肺治脾治腎,治虛之道畢矣” 。 尤其是對虛勞的項防,提出了六節、七防、四護、三候、二守、三禁的原則,對抗老保健有很大意義。
(二)藥餌、飲食保健法
明代開始,藥餌學說的發展進入了鼎盛時期,萬密齋、龔廷賢、李時珍、李梃等醫家,繼承了前人的成就,在理論上和方藥的運用原則和方法上,都有闡發和提高,對醫餌養生形成比較完整的體係做出了貢獻。 萬密齋的《養生四要》指出:“無陽則陰無以長,無陰則陽無以化,陰陽互用,如五色成文而不亂,五味相濟而得和也。凡養生卻邪之劑,必熱無偏熱,寒無偏寒;溫無聚溫,溫多成熱,涼無聚涼,涼多成寒。陰則奇之,陽則偶之,得其中和,此制方之大旨也”。 這個中和平衡既濟的製方原則,對老年的藥餌養生有直接指導意義。 萬氏認為這種保健方法,要從中年開始,未老先防,保健重點在於調補脾腎。 同時,還提出了老年用藥禁忌。
龔廷賢在《壽世保元》中主張老年保健用藥應“溫而不熱,清而下寒,久服則坎離既濟,陰陽協合,火不炎而神自清,水不滋而精自固,平補之聖藥也”。 又對老年的藥餌攝生強調了兩個原則:一是調補脾胃;二是提倡與血肉有情之品,補益氣血,填精樸髓,以健身抗老,延年益壽。 他首推鹿茸、鹿角,配合 人參 、 地黃 、枸杞、二冬、 黃柏 等製方。
《本草綱目》對於藥餌和食養的論述也極為豐富。 提供了有關飲食藥物養生的豐富資料,書中還收集了很多食療方法。 李時珍推崇東垣脾胃之說,主張老年人應培補元氣,調理脾胃,升發清陽,多用溫補之劑,以延年益壽。
李梃認為藥餌保健,用藥宜平和、中和、溫和,補虛在於扶培、緩補、調補,反對溫熱峻補和濫施汗、吐、下等法。 李氏又在《醫學入門》中指出了藥餌養生中食補、峻補、唯補的偏弊,強調了“量體選藥”的重要原則。
曹庭棟針對老人脾胃虛弱的特點,重視以粥養胃益壽,在《老老恆言》中編制藥粥配方百餘首,以“備老年之頤養”,可謂集食養保健粥之大成。
(三)綜合調理法
明清時期的養生保健專書很多,多是強調綜合調理,且要簡要易行。 冷謙撰著的《修齡要旨》是一部內容豐富的氣功與養生保健專書,詳細論述了四時起居調攝、四季卻病、延年長生、八段錦導引法、導引卻病法等,書中多以歌訣形式介紹養生要點及具體方法,易於領會實行。 萬密齋的《養生四要》,提出了“寡欲、慎動、法時、卻病”諸養生原則,對於違反這些原則而產生的疾病,皆列有藥物救治方法。 清代吳師機撰《理瀹駢文》,這是一部物理治療專書。 吳氏提倡膏、藥外貼等理療法,如引嚏、坐藥、藥浴等。 他認為外治之理同內治之理,可以收到與內服湯丸相同的效果。 還認為養生保健不能單純依賴藥餌,如果注意調節生活起居,陶冶性情,對健康則更有益處。 吳氏在外治保健方面為養生開闢了一條新的門徑。
三、防病保健強調動靜結合
雖然在先秦時期就已初步提出了動靜結合的養生方法,但動靜結合的養生理論和方法,則在明清時期才進一步明確提出來。 李梃在《醫學入門》中指出:“精神極欲靜,氣血極欲動”。 提出靜養精神,動養形體的辨證關係。 方開《摩腹運氣圖考》(又名《延年九轉法》)指出:“天地本乎陰陽,陰陽主乎動靜,人身一陰陽也,陰陽一動靜也。動靜合宜,氣血和暢,百病不生,乃得盡其天年”。 人身之陰需要靜,人身之陽需要動,從而提出了靜以養陰,動以養陽的主張。 人體要保持“陰平陽秘”的健康狀態,就必須動靜適宜,切忌過動過靜,否則就會造成陰陽偏頗,導致疾病。
清代養生家曹庭棟雖認為“養靜為攝生首務”,但他卻很重視動以養生的重要作用。 如在《老老恆言·導引》指出:“導引一法甚多,如八段錦、華佗五禽戲、婆羅門十二法、天竺按摩訣之類,不過宣暢氣血,展舒筋骸,有益無損”,並創“臥功、坐功、立功三項”,以供老年鍛練之用。 又如《老老恆言》載有散步專論,對散步的作用和要求等作了較為全面的論述。 例如,閒暇“散步所以養神”、睡前“繞室行千步,始就枕”,“是以動求靜”,有助於睡眠,強調了動靜結合的重要性。
四、動形養生提倡導引武術健身
歷代養生家都十分重視運動養生,導引、氣功、按摩共同成為動形養生的三大支柱。 對於導引之木,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馬王堆的漢墓出土的《導引圖》,就繪有40餘種導引姿態的圖像,內容十分豐富。 以後歷代都有不同的發展,到了宋代,在動作和方法上有了很大改進,如太極拳、八段錦等。 明代以後,由於武術的發展和《道藏》的成書,又推動了導引術的進步和發展,在《遵生八箋》載有八種導引,除在國內廣為流傳外,並於1895年譯成英文發行於國外。 如明代正德年間羅洪先所撰《仙傳四十九方》,載錄華佗“五禽圖”最為詳盡,並指出:“凡人身體不安,作此禽獸之戲,汗出,疾即愈矣” ,說明了導引保健的重要作用。 清·乾隆時代,沈金鰲於《雜病源流犀燭》一書中,卷首列有“運動規法”,包括導引、氣功和按摩等,這些方法多摘自明代曹士珩所撰《保生秘要》一書。 可見,導引保件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
在明清時期,經過很多養生家、醫家及眾人的辛勤工作,提煉更新,使導引養生更加系統、科學,導引的形式更加豐富。 例如,靜功和動功與武術的結合,又促進了太極拳的發展,使其以獨特的風格流傳於國內外,深受人們喜愛,在養生保健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清·鴉片戰爭之後,衛國保家和練功健身的思想興起,專論氣功、導引、武術之著作也隨之增多,其中比較突出的如敬慎山房主彩繪二十四幅《導引圖》 ,將氣功、導引、按摩熔為一爐,用於養心練精、補虛、防治疾病和強身益壽,有較高的實用價值。 由於導引、氣功、拳術熔為一體,使其有理、有法、有方,自成體系,便於練習,的確起到了“內煉精氣神,外練筋骨皮”的保健延年之效。 在此時期,由於武術流派的空前發展,不論道、佛寺院,還是山寨水鄉,都有練功習武的時尚,使武術健身得到了很大範圍的普及,發揮了良好的健身禦敵的作用。 這種獨特的健身防身術至今仍受廣大群眾的喜愛。
五、重視頤養老年人
自從唐代孫思邈提出“養老大例”之後,研究養生保健的對象鬱非常重視老年人,尤其是在明清時期更為普及。
頤養對象重視老人還表現在:明清的養生專著大都聯繫到老年人的養生和長壽問題。 而且還有不少養老專著,如《安老懷幼書》、《老老恆言》等,曹庭棟根據自己的長壽經驗,參閱了三百多家的養生著作,針對老人的特點,進行了全面的論述,具體而實用,繼承和發揚了中醫養生學,為中醫老年醫學做出了重要貢獻。 龔廷賢《壽世保元》和龔居中的《萬壽丹書》,亦有發揮之處。 ”
此外,明清時期的養生專著還有袁黃的《攝生三要》、胡文煥的《壽養從書》、河濱丈人《攝生要義》、息齋居士《攝生要語》、陳繼儒《食色紳言》及《男女紳言》、馮曦《頤養詮要》、汪*《壽人經》、汪潘磨《內功圖說》、尤乘《壽世青編》、黃克楣《壽身小補》等,均對養生保健做出了一定貢獻。
明、清初期,中醫養生專著大量發行出版,促進了養生學的深入和普及,在養生理論上豐富了明以前的養生學內容,提出了溫補腎陽、治形寶精、調養五勝、動靜結合等養生法則。 同時,全面的發展了養生方法,使其具體實用。 提倡導引保健、武術健身,使老年養生保健又得到深入發展。 總之,在這一時期,使中醫養生學發展成為既有理論,又有實踐的較為正統的、科學的、完整的專門學說。
第五節明清時期
明清時期是中國封建社會的後期。 統治階級提倡孔孟正統的程朱理學,同時利用佛、道兩教的思想,在一部分士大夫和知識分於中有的棄士為醫,有的轉儒從醫,又有很多醫家非常重視實踐,勇於創新,先後出現了很多著名養生學家,進一步豐富和完善了中醫養生學的內容,並使養生學得到更大範圍的發展。 在這一時期,中醫養生保健專著的撰輯和出版是養生學史的鼎盛時期。 從明代到新中國建立前夕的580多年中所出版和刊行的養生類著作比明清以前2200多年間所發行的總量還要多,其發展之迅速和傳播之廣泛,在歷史上是空前的。 另外,從十四世紀末至十九世紀上半葉期間,由於中外交通的發展,中外醫學交流活動亦日益頻繁,有養生專著被譯成外文出版發行,西方醫藥學傳到中國的也空前增多,這對世界醫學和我國的醫學和養生學的發展,都有一定促進作用。
一、養生重“命門”和治形寶精說
至明代,隨著命門學說的發展,產生了以趙獻可、張景岳為代表的溫補派,他們反對濫用寒涼藥物主張用溫補藥物峻補命門。 如趙獻可認為命門真火乃人身之寶,並說:“吾有一譬焉,譬之元霄鰲山之走馬燈,拜者、舞者、飛者、走者,無一不具,其中間惟是一火耳。火旺則動速,火微則動緩,火熄則寂然不動,而拜者、舞者、飛者、走者,軀殼未嘗不存也”(《醫貫·內經十二官論》)。 此主張養生及治病,均以保養真火為要。
張景岳提出“陽強則壽,陽衰則夭”(《景岳全書·傳忠錄》)的論點,指出:“欲知所以生死者,須察乎陽,親陽者,察其衰與不衰;欲知所以存亡者,須察乎陰,察陰者,察其壞與不壞,此保生之本法也”。 其重視命門,在理論上較趙獻可全面。 張氏認為陽氣陰精之根本皆在命門,“命門主乎兩腎,而兩腎皆屬於命門。故命門者為水火之府,為陰陽之宅,為精氣之海,為死生之竇,若命門虧損,則五臟六府皆失所恃,而陰陽病變無所不至”,“即如陰勝於下者,原非陰盛,以命門之火衰也;陽勝於標者,原非陽盛,以命門水虧也。水虧其源,則陰虛之病疊出;火衰其本,則陽虛之證迭生”(《類經附翼·求證錄》) ,故他特別注重用甘溫固本法預防疾病。 這對當時那種濫用寒涼,敗胃傷陽,致成時弊的情況下,是有重要意義的。 與此同時,張景岳還辨證地闡述了形與神,形與生命的關係,明確提出養生之要在於治形寶精的主張。 張氏所論之形,實指精血而言。 他認為形賴精血為養,養精血即所以養形。 明確提出:“善養生者,必寶其精”(《類經·攝生類》),指出了節欲保精的重要性。 另外,張氏又鮮明地提出了“中年修理”以求振興的卓越見解。 中年時期是人體由盛而衰的轉折時期,這種強調中年調養,求復振興的思想,對於防止早衰,預防老年病,具有積極的意義。
二、綜合調養髮展了養生方法
明清時期的養生家對於養生理論的認識,都有了進一步的深化。 儘管在精氣神的保養上各有側重,但都強調全面綜合調理,尤其重視調理方法的研究和闡述。
(一)調養五臟法
李中梓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編著《壽世青編》一書,在調神、飲食、保精等方面提出了養心說、養肝說、養脾說、養肺說、養腎說、為五臟調養的完善做出了一定貢獻。 高濂的《遵生八箋》從氣功角度提出了養心坐功法、養肝坐功法、養脾坐功祛、養肺坐功法、養腎坐功法,又對心神調養、四時調攝、起居安樂、飲饌服食及藥物保健等方面做了詳細論述,極大豐富了調養五臟學說。 明末醫家汪綺石著《理虛元鑑》,對虛勞病機的闡發、論治的大法,預防的措施都自成體系,主張肺脾腎三臟俱重。 他說:“治虛有三本,肺、脾、腎是也。肺為五臟之天,脾為百骸之母,腎為性命之根,治肺治脾治腎,治虛之道畢矣” 。 尤其是對虛勞的項防,提出了六節、七防、四護、三候、二守、三禁的原則,對抗老保健有很大意義。
(二)藥餌、飲食保健法
明代開始,藥餌學說的發展進入了鼎盛時期,萬密齋、龔廷賢、李時珍、李梃等醫家,繼承了前人的成就,在理論上和方藥的運用原則和方法上,都有闡發和提高,對醫餌養生形成比較完整的體係做出了貢獻。 萬密齋的《養生四要》指出:“無陽則陰無以長,無陰則陽無以化,陰陽互用,如五色成文而不亂,五味相濟而得和也。凡養生卻邪之劑,必熱無偏熱,寒無偏寒;溫無聚溫,溫多成熱,涼無聚涼,涼多成寒。陰則奇之,陽則偶之,得其中和,此制方之大旨也”。 這個中和平衡既濟的製方原則,對老年的藥餌養生有直接指導意義。 萬氏認為這種保健方法,要從中年開始,未老先防,保健重點在於調補脾腎。 同時,還提出了老年用藥禁忌。
龔廷賢在《壽世保元》中主張老年保健用藥應“溫而不熱,清而下寒,久服則坎離既濟,陰陽協合,火不炎而神自清,水不滋而精自固,平補之聖藥也”。 又對老年的藥餌攝生強調了兩個原則:一是調補脾胃;二是提倡與血肉有情之品,補益氣血,填精樸髓,以健身抗老,延年益壽。 他首推鹿茸、鹿角,配合 人參 、 地黃 、枸杞、二冬、 黃柏 等製方。
《本草綱目》對於藥餌和食養的論述也極為豐富。 提供了有關飲食藥物養生的豐富資料,書中還收集了很多食療方法。 李時珍推崇東垣脾胃之說,主張老年人應培補元氣,調理脾胃,升發清陽,多用溫補之劑,以延年益壽。
李梃認為藥餌保健,用藥宜平和、中和、溫和,補虛在於扶培、緩補、調補,反對溫熱峻補和濫施汗、吐、下等法。 李氏又在《醫學入門》中指出了藥餌養生中食補、峻補、唯補的偏弊,強調了“量體選藥”的重要原則。
曹庭棟針對老人脾胃虛弱的特點,重視以粥養胃益壽,在《老老恆言》中編制藥粥配方百餘首,以“備老年之頤養”,可謂集食養保健粥之大成。
(三)綜合調理法
明清時期的養生保健專書很多,多是強調綜合調理,且要簡要易行。 冷謙撰著的《修齡要旨》是一部內容豐富的氣功與養生保健專書,詳細論述了四時起居調攝、四季卻病、延年長生、八段錦導引法、導引卻病法等,書中多以歌訣形式介紹養生要點及具體方法,易於領會實行。 萬密齋的《養生四要》,提出了“寡欲、慎動、法時、卻病”諸養生原則,對於違反這些原則而產生的疾病,皆列有藥物救治方法。 清代吳師機撰《理瀹駢文》,這是一部物理治療專書。 吳氏提倡膏、藥外貼等理療法,如引嚏、坐藥、藥浴等。 他認為外治之理同內治之理,可以收到與內服湯丸相同的效果。 還認為養生保健不能單純依賴藥餌,如果注意調節生活起居,陶冶性情,對健康則更有益處。 吳氏在外治保健方面為養生開闢了一條新的門徑。
三、防病保健強調動靜結合
雖然在先秦時期就已初步提出了動靜結合的養生方法,但動靜結合的養生理論和方法,則在明清時期才進一步明確提出來。 李梃在《醫學入門》中指出:“精神極欲靜,氣血極欲動”。 提出靜養精神,動養形體的辨證關係。 方開《摩腹運氣圖考》(又名《延年九轉法》)指出:“天地本乎陰陽,陰陽主乎動靜,人身一陰陽也,陰陽一動靜也。動靜合宜,氣血和暢,百病不生,乃得盡其天年”。 人身之陰需要靜,人身之陽需要動,從而提出了靜以養陰,動以養陽的主張。 人體要保持“陰平陽秘”的健康狀態,就必須動靜適宜,切忌過動過靜,否則就會造成陰陽偏頗,導致疾病。
清代養生家曹庭棟雖認為“養靜為攝生首務”,但他卻很重視動以養生的重要作用。 如在《老老恆言·導引》指出:“導引一法甚多,如八段錦、華佗五禽戲、婆羅門十二法、天竺按摩訣之類,不過宣暢氣血,展舒筋骸,有益無損”,並創“臥功、坐功、立功三項”,以供老年鍛練之用。 又如《老老恆言》載有散步專論,對散步的作用和要求等作了較為全面的論述。 例如,閒暇“散步所以養神”、睡前“繞室行千步,始就枕”,“是以動求靜”,有助於睡眠,強調了動靜結合的重要性。
四、動形養生提倡導引武術健身
歷代養生家都十分重視運動養生,導引、氣功、按摩共同成為動形養生的三大支柱。 對於導引之木,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馬王堆的漢墓出土的《導引圖》,就繪有40餘種導引姿態的圖像,內容十分豐富。 以後歷代都有不同的發展,到了宋代,在動作和方法上有了很大改進,如太極拳、八段錦等。 明代以後,由於武術的發展和《道藏》的成書,又推動了導引術的進步和發展,在《遵生八箋》載有八種導引,除在國內廣為流傳外,並於1895年譯成英文發行於國外。 如明代正德年間羅洪先所撰《仙傳四十九方》,載錄華佗“五禽圖”最為詳盡,並指出:“凡人身體不安,作此禽獸之戲,汗出,疾即愈矣” ,說明了導引保健的重要作用。 清·乾隆時代,沈金鰲於《雜病源流犀燭》一書中,卷首列有“運動規法”,包括導引、氣功和按摩等,這些方法多摘自明代曹士珩所撰《保生秘要》一書。 可見,導引保件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
在明清時期,經過很多養生家、醫家及眾人的辛勤工作,提煉更新,使導引養生更加系統、科學,導引的形式更加豐富。 例如,靜功和動功與武術的結合,又促進了太極拳的發展,使其以獨特的風格流傳於國內外,深受人們喜愛,在養生保健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清·鴉片戰爭之後,衛國保家和練功健身的思想興起,專論氣功、導引、武術之著作也隨之增多,其中比較突出的如敬慎山房主彩繪二十四幅《導引圖》 ,將氣功、導引、按摩熔為一爐,用於養心練精、補虛、防治疾病和強身益壽,有較高的實用價值。 由於導引、氣功、拳術熔為一體,使其有理、有法、有方,自成體系,便於練習,的確起到了“內煉精氣神,外練筋骨皮”的保健延年之效。 在此時期,由於武術流派的空前發展,不論道、佛寺院,還是山寨水鄉,都有練功習武的時尚,使武術健身得到了很大範圍的普及,發揮了良好的健身禦敵的作用。 這種獨特的健身防身術至今仍受廣大群眾的喜愛。
五、重視頤養老年人
自從唐代孫思邈提出“養老大例”之後,研究養生保健的對象鬱非常重視老年人,尤其是在明清時期更為普及。
頤養對象重視老人還表現在:明清的養生專著大都聯繫到老年人的養生和長壽問題。 而且還有不少養老專著,如《安老懷幼書》、《老老恆言》等,曹庭棟根據自己的長壽經驗,參閱了三百多家的養生著作,針對老人的特點,進行了全面的論述,具體而實用,繼承和發揚了中醫養生學,為中醫老年醫學做出了重要貢獻。 龔廷賢《壽世保元》和龔居中的《萬壽丹書》,亦有發揮之處。 ”
此外,明清時期的養生專著還有袁黃的《攝生三要》、胡文煥的《壽養從書》、河濱丈人《攝生要義》、息齋居士《攝生要語》、陳繼儒《食色紳言》及《男女紳言》、馮曦《頤養詮要》、汪*《壽人經》、汪潘磨《內功圖說》、尤乘《壽世青編》、黃克楣《壽身小補》等,均對養生保健做出了一定貢獻。
明、清初期,中醫養生專著大量發行出版,促進了養生學的深入和普及,在養生理論上豐富了明以前的養生學內容,提出了溫補腎陽、治形寶精、調養五勝、動靜結合等養生法則。 同時,全面的發展了養生方法,使其具體實用。 提倡導引保健、武術健身,使老年養生保健又得到深入發展。 總之,在這一時期,使中醫養生學發展成為既有理論,又有實踐的較為正統的、科學的、完整的專門學說。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10
- 文章: 33584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中醫養生學
《中醫養生學》 >第二章中醫養生學發展簡史
第六節近代與現代
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中國逐步地變成了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 與此同時,逐漸興起全盤否定中華民族文化遺產的恩潮,對中醫採取民族虛無主義態度,使祖國醫學橫遭摧殘。 中國養生學也因之而瀕於夭折,養生著作很少,理論和方法亦無任何進展,其主要著作僅有蔣維僑的《因是子靜坐法》、席裕康的《內外功圖說輯要》、任廷芳的《延壽新書》、胡宣明編的《攝生論》、沈宗元的《中國養生說集覽》等。 總之,由於排斥、限制和消滅中醫學的政策,使傳統養生學的發展遇到了嚴重的阻力,處於自發地、緩慢地發展階段。
1949年,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後,祖國醫學獲得了新生,中醫養生學也因之而得到較大發展。 特別是近年來、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醫學科學研究的重點已開始從臨床醫學逐漸轉向預防醫學和康復醫學,傳統的養生保健得到更加迅速的發展,出現了蓬勃向上的局面。 其主要表現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預防保健取得顯著成就
解放後,在毛主席關於“中國醫藥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應當努力挖掘,加以提高”的指示下,全國人民堅決貫徹了“面向工農兵,預防為主,團結中醫藥,衛生工作與群眾運動相結合”的衛生工作方針。 開展了以除害滅病為中心的廣泛的群眾性愛國衛生運動,並進行了大規模的防治傳染病工作,在衛生、藥物預防、除害消毒、隔離、人工免疫等方面提出了許多有效方法。 在多種預防方法中把傳統的中醫預防方法和現代醫學的有效預防措施相結合,收到了切實可靠的防病保健效果。 在短期內,消滅了鼠疫、霍亂、天花、黑熱病等急性傳染病,其他如瘧疾、麻疹、猩紅熱、白喉、脊髓灰質炎、流腦、痢疾、血絲蟲病、血吸蟲病等多種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傳染病,也得較好的控制和防治,發病率顯著下降,大大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這是我國預防保健工作取得的重大成績。
二、建立養生保健的科研機構
我國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就係統地開展現代老年病學研究,之後成立了老年研究室,近年來全國各地又相繼成立老年病防治研究所(室)及很多老年保健委員會等組織機構,廣泛開展老年病防治的科研活動。 為了適應形勢的友要,有的科研單位成立了中醫養生研究室,全面研究養生保健的理論和方法,有效地指導人們的健康保健活動。 與之相適應的療養事業,隨著國民經濟建設的發閃,也迅速發展。 目前在我國范圍內已形成幾十個風景優美、環地宜人,具有不同特點的療養地和療養區。 根據不同環境氣候特點,建立各種療養院,既利用豐富的天然療養因子,又採用傳統的攝生保健方法為人們的健康服務。 此外,近年來,各種類型的康復機構相繼在全國各地紛紛建立。 普遍採用中西結合方式進行康復療養。 中國傳統養生保健的理論和方法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三、理論研究不斷取得進展
解放以來,黨和政府非常關心理論方面的研究,尤其是近幾十年,我國各地探索衰老與長壽的奧秘,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及老年病學基礎研究和臨床研究,各方面的工作都不斷取得新進展。 對於抗衰老的理論研究,從中醫延年學說和現代科學的角度進行多方面的探索,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衰老學說和延年益壽的方法。 雖說這些學說尚未全面說清衰老這一複雜的生命現象的本質,但可能從不同角度和深度反映了衰老本質的部分真理。 同樣,對養生保健是有重要指導意義的。 不僅如此,有關科學研究單位對很多中國傳統的養生保健方法,使用現代科學方法進行研究。 例如對氣功、太極拳的作用機制進行多方面的研究,對抗衰老藥物和飲食等方面的研究也正在積極進行中,而且不少方面取得了滿意的結果。 實踐證明,對養生理論和方法的研究,進一步促進了養生保健實踐活動的深入廣泛開展。
四、開展社會性保健教育
隨著科學的進步,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代醫學正由傳統的“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演進,中醫養生學在這個醫學模式轉變的過程中越來越受到重視。 近幾十年來,大量重印或校勘註釋出版了歷代一些養生名著,包括一些道、儒、佛、武等家的有關攝生著作。 在整理古代文獻、總結臨床經驗,結合現代研究的基礎上,對養生理論和方法進行了系統的整理,從而先後編著出版了多種專著和科普著作,又翻譯了不少國外有關養生保健的書刊,特別是普及養生保健的科普期刊雜忐。 同時,報紙、電台、電視台等,廣泛宣傳保健知識。 通過醫學、養生科普方面的社會教育,可使更多的人利用較少的時間學到較多的保健知識,使不同年齡階段的人都能夠自我養生保健,提高民族素質和全社會的健康水平。
五、培養傳統養生專業人才
培養人才是整個事業興旺發達的關鍵。 各地中醫高等院校相續建立針灸推拿專業,為傳統養生保健開設有關課程。 特別是從1987年開始,國家教委決定開建中醫養生康復專業,逐步在中醫院校籌辦開設,並且把中醫養生康復概論學科列為中醫學院的課程之一,用以普及教育。 除此而外,又開辦多種培訓班、社會養生康復班、老年養生保健班等,傳授傳統養生保健的理論和方法。 中醫傳統的體育如太極拳、導引保健功等與醫療相結合,一直很受重視並已在全國范圍內推廣。 1988年中醫藥管理總局與世界銀行合作,把中醫養生康復專業列為貸款項目進行扶持。 總之,採取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措施和方法培養人才,建立起中醫養生康復體系,擔負起全國人民的健康保健任務。
六、積極開展學術交流活動
自六十年代開始,我國就進行全國老年醫學座談會,促進了老年保健研究。 近年來又進行了多種形式和各個系統的防病保健學術交流會及全國養生學術研討會,對養生保健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目前,世界各國越來越多的人正努力尋求更好的保健方法,故此在世界範圍內天然醫學、身心醫學及社會醫學等相繼興起,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中國傳統的養生保健在世界範圍內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中國傳統的養生學,既有系統的理論,又有獨特的方法和寶貴的臨床經驗,如養神、動形、食養、藥餌、氣功、針灸、推拿按摩等。 隨著中醫藥學寶庫中的寶藏進一步挖掘,它將為我國及全人類的保健事業進一步作出貢獻。
第六節近代與現代
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中國逐步地變成了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 與此同時,逐漸興起全盤否定中華民族文化遺產的恩潮,對中醫採取民族虛無主義態度,使祖國醫學橫遭摧殘。 中國養生學也因之而瀕於夭折,養生著作很少,理論和方法亦無任何進展,其主要著作僅有蔣維僑的《因是子靜坐法》、席裕康的《內外功圖說輯要》、任廷芳的《延壽新書》、胡宣明編的《攝生論》、沈宗元的《中國養生說集覽》等。 總之,由於排斥、限制和消滅中醫學的政策,使傳統養生學的發展遇到了嚴重的阻力,處於自發地、緩慢地發展階段。
1949年,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後,祖國醫學獲得了新生,中醫養生學也因之而得到較大發展。 特別是近年來、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醫學科學研究的重點已開始從臨床醫學逐漸轉向預防醫學和康復醫學,傳統的養生保健得到更加迅速的發展,出現了蓬勃向上的局面。 其主要表現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預防保健取得顯著成就
解放後,在毛主席關於“中國醫藥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應當努力挖掘,加以提高”的指示下,全國人民堅決貫徹了“面向工農兵,預防為主,團結中醫藥,衛生工作與群眾運動相結合”的衛生工作方針。 開展了以除害滅病為中心的廣泛的群眾性愛國衛生運動,並進行了大規模的防治傳染病工作,在衛生、藥物預防、除害消毒、隔離、人工免疫等方面提出了許多有效方法。 在多種預防方法中把傳統的中醫預防方法和現代醫學的有效預防措施相結合,收到了切實可靠的防病保健效果。 在短期內,消滅了鼠疫、霍亂、天花、黑熱病等急性傳染病,其他如瘧疾、麻疹、猩紅熱、白喉、脊髓灰質炎、流腦、痢疾、血絲蟲病、血吸蟲病等多種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傳染病,也得較好的控制和防治,發病率顯著下降,大大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這是我國預防保健工作取得的重大成績。
二、建立養生保健的科研機構
我國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就係統地開展現代老年病學研究,之後成立了老年研究室,近年來全國各地又相繼成立老年病防治研究所(室)及很多老年保健委員會等組織機構,廣泛開展老年病防治的科研活動。 為了適應形勢的友要,有的科研單位成立了中醫養生研究室,全面研究養生保健的理論和方法,有效地指導人們的健康保健活動。 與之相適應的療養事業,隨著國民經濟建設的發閃,也迅速發展。 目前在我國范圍內已形成幾十個風景優美、環地宜人,具有不同特點的療養地和療養區。 根據不同環境氣候特點,建立各種療養院,既利用豐富的天然療養因子,又採用傳統的攝生保健方法為人們的健康服務。 此外,近年來,各種類型的康復機構相繼在全國各地紛紛建立。 普遍採用中西結合方式進行康復療養。 中國傳統養生保健的理論和方法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三、理論研究不斷取得進展
解放以來,黨和政府非常關心理論方面的研究,尤其是近幾十年,我國各地探索衰老與長壽的奧秘,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及老年病學基礎研究和臨床研究,各方面的工作都不斷取得新進展。 對於抗衰老的理論研究,從中醫延年學說和現代科學的角度進行多方面的探索,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衰老學說和延年益壽的方法。 雖說這些學說尚未全面說清衰老這一複雜的生命現象的本質,但可能從不同角度和深度反映了衰老本質的部分真理。 同樣,對養生保健是有重要指導意義的。 不僅如此,有關科學研究單位對很多中國傳統的養生保健方法,使用現代科學方法進行研究。 例如對氣功、太極拳的作用機制進行多方面的研究,對抗衰老藥物和飲食等方面的研究也正在積極進行中,而且不少方面取得了滿意的結果。 實踐證明,對養生理論和方法的研究,進一步促進了養生保健實踐活動的深入廣泛開展。
四、開展社會性保健教育
隨著科學的進步,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代醫學正由傳統的“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演進,中醫養生學在這個醫學模式轉變的過程中越來越受到重視。 近幾十年來,大量重印或校勘註釋出版了歷代一些養生名著,包括一些道、儒、佛、武等家的有關攝生著作。 在整理古代文獻、總結臨床經驗,結合現代研究的基礎上,對養生理論和方法進行了系統的整理,從而先後編著出版了多種專著和科普著作,又翻譯了不少國外有關養生保健的書刊,特別是普及養生保健的科普期刊雜忐。 同時,報紙、電台、電視台等,廣泛宣傳保健知識。 通過醫學、養生科普方面的社會教育,可使更多的人利用較少的時間學到較多的保健知識,使不同年齡階段的人都能夠自我養生保健,提高民族素質和全社會的健康水平。
五、培養傳統養生專業人才
培養人才是整個事業興旺發達的關鍵。 各地中醫高等院校相續建立針灸推拿專業,為傳統養生保健開設有關課程。 特別是從1987年開始,國家教委決定開建中醫養生康復專業,逐步在中醫院校籌辦開設,並且把中醫養生康復概論學科列為中醫學院的課程之一,用以普及教育。 除此而外,又開辦多種培訓班、社會養生康復班、老年養生保健班等,傳授傳統養生保健的理論和方法。 中醫傳統的體育如太極拳、導引保健功等與醫療相結合,一直很受重視並已在全國范圍內推廣。 1988年中醫藥管理總局與世界銀行合作,把中醫養生康復專業列為貸款項目進行扶持。 總之,採取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措施和方法培養人才,建立起中醫養生康復體系,擔負起全國人民的健康保健任務。
六、積極開展學術交流活動
自六十年代開始,我國就進行全國老年醫學座談會,促進了老年保健研究。 近年來又進行了多種形式和各個系統的防病保健學術交流會及全國養生學術研討會,對養生保健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目前,世界各國越來越多的人正努力尋求更好的保健方法,故此在世界範圍內天然醫學、身心醫學及社會醫學等相繼興起,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中國傳統的養生保健在世界範圍內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中國傳統的養生學,既有系統的理論,又有獨特的方法和寶貴的臨床經驗,如養神、動形、食養、藥餌、氣功、針灸、推拿按摩等。 隨著中醫藥學寶庫中的寶藏進一步挖掘,它將為我國及全人類的保健事業進一步作出貢獻。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10
- 文章: 33584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中醫養生學
《中醫養生學》 >第三章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第三章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中醫養生學繼承了傳統中醫學的理論和古代哲學思想的精華,以“天人相應”和“形神合一”的整體觀為出發點. 主張從綜合分析的角度去看待生命和生命活動。 養生方法以保持生命活動的動靜互涵、平衡協調為基本準則。 主張“正氣為本”,提倡“預防為主”,強調辨證思想。 要求人們用持之以恆的精神,自覺地、正確地運用養生保健的知識和方法,通過自養自療,提高身體素質和抗衰防病的能力,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第一節生命
生命是具有生長、發育活力,並按自然規律發展變化的過程。 “生、長、壯、老、已”,是人類生命的自然規律。 探索生命的規律,對於中醫養生學來說,有著極為深遠的意義。
一、生命的起源
《內經》認為,生命物質是宇宙中的“太虛元氣”,在天、地、日、月、水、火相互作用下,由無生命的物質演變化生出來的。 天地之間所以有品類無限多樣的物種,都是物質自己的運動和變化,在時間進行中形成的。 《素問·天元紀大論》所說:“太虛廖廓,肇基化元……生生化化,品物咸章”,就是這個意思。 人是最高等的動物,但也不過是“物之一種”,是從萬物群生中分化出來的。 所以《素問·寶命全記淪》說:“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
“人以天地之氣生”,是說人類生命的起源,源於天地日月,其中主要源於太陽的火和地球的水。 太陽是生命能量的源泉,地球的水(凡其所溶解的各種營養物質)是生命形質的原料。 有生命的萬物必須依靠天上的太陽和地上的水才能生存,人類當然也不例外。
“四時之法成”,是說人類還要適應四時陰陽變化的規律才能發育成長。 因為人生天地之間,自然界中的一切運動變化、必然會直持或間接地對人體的內環境產生影響,而人體的內環境的平衡協調和人體外界環境的整體統一,是人體得以生存的基礎。 在正常情況下,通過人體內部的調節可使內環境與外界自然環境為變化相適應,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如果人的活動違反自然變化的規律,或外界自然環境發生反常的劇變,而人體的調節功能又不能適應時,人體內、外環境的相對平衡都會遭到破壞而產生疾病。 這說明“適者生存”,仍是生物界不可逾越的客觀規律。 人類只有認識自然,才能更好地適應自然,改造自然,成為自然的主人。
二、生命的運動形式
《莊子·知北遊》說:“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 這就是說,生命活動是自然界最根本的物質-—氣的聚、散、離、合運動的結果,生命是物質運動的形式。 活著的人體,是一個運動變化著的人體。 《素問·六微旨大論》進一步指出物質運動的基本形式是“升降出入”,“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故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無器不有”。 這就說明,只有運動,才能化生萬物,宇宙間的一切吻質,儘管有大小和生存的時間長短不同,但運動是一致的。
升降出入運動,是人體氣化功能的基本形式,也是臟腑經絡、陰陽氣血矛盾的基本過程。 因此,在生理上人體臟腑經絡的功能活動無不依賴於氣機的升降出入,如肺的宣發與肅降,脾的升清與胃的降濁,心腎的水火相濟,都是氣機升降出入運動的具體體現。 在預防疾病方面,同樣要保持人體氣機升降正常,才能抗禦邪氣侵犯,免生疾病。
三、生命的維持和死亡
《素問·生氣通天論》裡說:“生之本,本於陰陽”,這就是說,生命的根本,就是陰陽。 究其原因,是由於“陽化氣,陰成形”,而生命過程就是不斷的化氣與成形的過程,即有機體同外界進行不斷的物質交換和能量交換的過程。 化氣與成形,是生命本質自身中的矛盾,兩個對立面是不斷鬥爭的,又是統一的。 化氣與成形,互為消長;任何一方的太過或不及,均可導致另一方受損。 但二者又結合於生命的統一體內,互相依存,互相轉化。 陽氣化為陰精,陰精又化為陽氣,否則“孤陽不生,獨陰不長”。
人之所以有生命,在於構成人體的“氣”具有生命力。 人體生命力的強弱,生命的壽夭,就在於元氣的盛衰存在;新陳代謝的生化過程,稱之謂氣化生理;生命的現象,本源於氣機的升降出入等等,這都反映出氣既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又是人體的生命動力。 正因為氣是生命活動的根本和動力。 宋《聖濟總錄》提出:“萬物壯老,由氣盛衰”的觀點,並認為“人之有是形也,因氣而榮,因氣而病”。 張景岳則反復強調氣在防病延年中的重大意義,指出氣是人體盛衰壽夭的根本。 他說;“蓋以大地萬物皆由氣化;氣存數亦存,氣盡數亦盡,所以生者由乎此,所以死者亦由乎此,此氣不可不寶,能寶其氣,則延年之道也”。 同樣,精、血、津液亦是構成人體及促進人體生長發育的基本物質,如《靈樞·經脈》篇說:“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骨為十、脈為營、筋為剛、肉為牆、皮膚堅而毛髮長”,這就說明人體的產生必先從精始,由精而後生成身形五臟,皮肉筋骨脈等。 不僅如此,人出生之後,猶賴陰精的充盈,從而維持人體的正常的生命活動,故《素問·金匱真言論》說:“精者,身之本也”。 若陰精充盈,則生命活動旺盛,身健少病;若陰精衰虛,則生命活動減退,早衰多病。
還有,生命的維持還依賴於神的健康,《靈樞·天年》說:“失神者死,得神者生”。 可見,神的得失關係到生命的存亡。 從人體來說,神是機體生命活動的總稱,整個人體生命活動的外在表現,無不屬於神的範圍。 它包括精神意識,運動、知覺在內,以精血為物質基礎,是氣血陰陽對立的兩個方面共同作用的產物。
綜上所述,人體的生命活動,是以體內臟腑陰陽氣血為依據的。 臟腑陰陽氣血平衡,人體才會健康無病,不易衰老,壽命才能得以延長。 這就是《素問·生氣通天論》中“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的理論。
但有生必有死,這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 恩格斯說:“生命首先就在於:生命在每一瞬間食它自身,但卻又是別的什麼。所以生命也是存在於物體和過程本身中的不斷自行產生和自行解決的矛盾;這一矛盾一停止,生命亦即停止,於是死就來到”。
第三章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中醫養生學繼承了傳統中醫學的理論和古代哲學思想的精華,以“天人相應”和“形神合一”的整體觀為出發點. 主張從綜合分析的角度去看待生命和生命活動。 養生方法以保持生命活動的動靜互涵、平衡協調為基本準則。 主張“正氣為本”,提倡“預防為主”,強調辨證思想。 要求人們用持之以恆的精神,自覺地、正確地運用養生保健的知識和方法,通過自養自療,提高身體素質和抗衰防病的能力,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第一節生命
生命是具有生長、發育活力,並按自然規律發展變化的過程。 “生、長、壯、老、已”,是人類生命的自然規律。 探索生命的規律,對於中醫養生學來說,有著極為深遠的意義。
一、生命的起源
《內經》認為,生命物質是宇宙中的“太虛元氣”,在天、地、日、月、水、火相互作用下,由無生命的物質演變化生出來的。 天地之間所以有品類無限多樣的物種,都是物質自己的運動和變化,在時間進行中形成的。 《素問·天元紀大論》所說:“太虛廖廓,肇基化元……生生化化,品物咸章”,就是這個意思。 人是最高等的動物,但也不過是“物之一種”,是從萬物群生中分化出來的。 所以《素問·寶命全記淪》說:“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
“人以天地之氣生”,是說人類生命的起源,源於天地日月,其中主要源於太陽的火和地球的水。 太陽是生命能量的源泉,地球的水(凡其所溶解的各種營養物質)是生命形質的原料。 有生命的萬物必須依靠天上的太陽和地上的水才能生存,人類當然也不例外。
“四時之法成”,是說人類還要適應四時陰陽變化的規律才能發育成長。 因為人生天地之間,自然界中的一切運動變化、必然會直持或間接地對人體的內環境產生影響,而人體的內環境的平衡協調和人體外界環境的整體統一,是人體得以生存的基礎。 在正常情況下,通過人體內部的調節可使內環境與外界自然環境為變化相適應,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如果人的活動違反自然變化的規律,或外界自然環境發生反常的劇變,而人體的調節功能又不能適應時,人體內、外環境的相對平衡都會遭到破壞而產生疾病。 這說明“適者生存”,仍是生物界不可逾越的客觀規律。 人類只有認識自然,才能更好地適應自然,改造自然,成為自然的主人。
二、生命的運動形式
《莊子·知北遊》說:“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 這就是說,生命活動是自然界最根本的物質-—氣的聚、散、離、合運動的結果,生命是物質運動的形式。 活著的人體,是一個運動變化著的人體。 《素問·六微旨大論》進一步指出物質運動的基本形式是“升降出入”,“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故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無器不有”。 這就說明,只有運動,才能化生萬物,宇宙間的一切吻質,儘管有大小和生存的時間長短不同,但運動是一致的。
升降出入運動,是人體氣化功能的基本形式,也是臟腑經絡、陰陽氣血矛盾的基本過程。 因此,在生理上人體臟腑經絡的功能活動無不依賴於氣機的升降出入,如肺的宣發與肅降,脾的升清與胃的降濁,心腎的水火相濟,都是氣機升降出入運動的具體體現。 在預防疾病方面,同樣要保持人體氣機升降正常,才能抗禦邪氣侵犯,免生疾病。
三、生命的維持和死亡
《素問·生氣通天論》裡說:“生之本,本於陰陽”,這就是說,生命的根本,就是陰陽。 究其原因,是由於“陽化氣,陰成形”,而生命過程就是不斷的化氣與成形的過程,即有機體同外界進行不斷的物質交換和能量交換的過程。 化氣與成形,是生命本質自身中的矛盾,兩個對立面是不斷鬥爭的,又是統一的。 化氣與成形,互為消長;任何一方的太過或不及,均可導致另一方受損。 但二者又結合於生命的統一體內,互相依存,互相轉化。 陽氣化為陰精,陰精又化為陽氣,否則“孤陽不生,獨陰不長”。
人之所以有生命,在於構成人體的“氣”具有生命力。 人體生命力的強弱,生命的壽夭,就在於元氣的盛衰存在;新陳代謝的生化過程,稱之謂氣化生理;生命的現象,本源於氣機的升降出入等等,這都反映出氣既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又是人體的生命動力。 正因為氣是生命活動的根本和動力。 宋《聖濟總錄》提出:“萬物壯老,由氣盛衰”的觀點,並認為“人之有是形也,因氣而榮,因氣而病”。 張景岳則反復強調氣在防病延年中的重大意義,指出氣是人體盛衰壽夭的根本。 他說;“蓋以大地萬物皆由氣化;氣存數亦存,氣盡數亦盡,所以生者由乎此,所以死者亦由乎此,此氣不可不寶,能寶其氣,則延年之道也”。 同樣,精、血、津液亦是構成人體及促進人體生長發育的基本物質,如《靈樞·經脈》篇說:“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骨為十、脈為營、筋為剛、肉為牆、皮膚堅而毛髮長”,這就說明人體的產生必先從精始,由精而後生成身形五臟,皮肉筋骨脈等。 不僅如此,人出生之後,猶賴陰精的充盈,從而維持人體的正常的生命活動,故《素問·金匱真言論》說:“精者,身之本也”。 若陰精充盈,則生命活動旺盛,身健少病;若陰精衰虛,則生命活動減退,早衰多病。
還有,生命的維持還依賴於神的健康,《靈樞·天年》說:“失神者死,得神者生”。 可見,神的得失關係到生命的存亡。 從人體來說,神是機體生命活動的總稱,整個人體生命活動的外在表現,無不屬於神的範圍。 它包括精神意識,運動、知覺在內,以精血為物質基礎,是氣血陰陽對立的兩個方面共同作用的產物。
綜上所述,人體的生命活動,是以體內臟腑陰陽氣血為依據的。 臟腑陰陽氣血平衡,人體才會健康無病,不易衰老,壽命才能得以延長。 這就是《素問·生氣通天論》中“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的理論。
但有生必有死,這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 恩格斯說:“生命首先就在於:生命在每一瞬間食它自身,但卻又是別的什麼。所以生命也是存在於物體和過程本身中的不斷自行產生和自行解決的矛盾;這一矛盾一停止,生命亦即停止,於是死就來到”。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10
- 文章: 33584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中醫養生學
《中醫養生學》 >第三章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第二節天年
一、天年的概念
“天年”,是我國古代對人的壽命提出的一個有意義的命題。 天年,就是天賦的年壽,即自然壽命。 人的生命是有一定期限的。 古代養生家、醫家認為在百歲到百二十歲之間。 如《素問·上古天真論》:“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如《尚書·洪範篇》:“壽、百二十歲也”,《養身論》亦說:“上壽百二十,古今所同”。 此外,老子、王冰也都認為天年為120歲。 西德著名學者H.Franke在1971年提出:“如果一個人既未患過疾病,又未遭到外源性因素的不良作用,則單純性高齡老衰要到120歲才出現生理性死亡”。 事實上,120歲的天年期限與一般的長壽調查資料相符,自古至今超過這一生理極限的例子,也是不少的。
二、壽命
壽命是指從出生經過發育、成長、成熟、老化以至死亡前機體生存的時間,通常以年齡作為衡量壽命長短的尺度。
一般計算年齡的方法又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時間年齡,又稱曆法年齡,是指人出生以後經歷多少時期的個體年齡,我國常配以生肖屬性,以出生年份來計算其歲數,一般由虛歲或足歲計算年齡。 另一種是生物學年齡,是表示隨著時間的推移,其臟器的結構和功能發生演變和衰老情況。 在生物學上又可分為生理年齡與解剖年齡。 國外在確定退休準則時,設想應用生理年齡作為指標,可能比時間年齡更勝一籌。 因為時間年齡和生物年齡是不完全相同的,前者取決於生長時期的長短,而後者取決於臟器功能及結構的變化過程。 由於每個人的先天性遺傳因素與後天性環境等因素不同,因此時間年齡和生物學年齡有時不完全相同。 此外,還有“心理年齡”,所謂“心理年齡”是指由社會因素和心理因素所造成的人的主觀感受的老化程度。 即主觀感受年齡,也稱“社會心理年齡”,用以表示隨著時間的推移,機體結構和功能的衰老程度。
由於人與人之間的壽命有一定的差別,因此在比較某個時期、某個地區或某個社會的人類壽命時,通常採用平均壽命。 平均壽命常用來反映一個國家或一個社會的醫學發展水平。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人類的壽命不斷增長,但人類的壽命值究竟是多少? 還是一個尚未徹底解決的問題。 因為它與先天禀賦的強弱,後天的給養、居住條件、社會制度、經濟狀況、醫療衛生條件、環境、氣候、體力勞動、個人衛生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有關。
三、健康人的生理特徵
迄今為止,人們發現,影響人類盡終其天年的因素雖然很多,但有兩個是非常重要的,其一是衰老;其二是疾病。 那麼,推遲衰老的到來,防止疾病的產生是延年益壽的重要途徑。 因此,研究健康人的生理特徵,就顯得很有必要。 一般地說,一個健康無病,沒有衰老的人,應該具備下列生理特徵:
(一)生理健康特徵
1、眼睛有神眼精是臟腑精氣匯集之地,眼神的有無反映了臟腑的盛衰。 因此,雙目炯炯有神,是一個人健康的最明顯表現。
2、呼吸微徐微徐,是指呼吸從容不迫,不疾不徐。 《難經》認為:“呼出心與肺,吸入肝與腎”,說明呼吸與人體臟腑功能密切相關。
3、二便正常《素問·五臟別論》說:“魄門亦為五臟使,水穀不得久藏”,是說經過腸胃消化後的糟粕不能藏的太久,久藏則大便秘結。 而大便通暢則是健康的反映。 小便是排除水液代謝後糟粕的主要途徑,與肺、腎、膀胱等臟腑的關係極為密切。 小便通利與否,直接關係著人體的功能活動。
4、脈象緩勻此指人的脈像要從容和緩,不疾不徐。 “脈者,血之腑也”,氣血在脈道內運行,所以脈象的正常與否,能夠反映氣血的運行。
5、形體壯實指皮膚潤澤,肌腠緻密,體格壯實,不肥胖,亦不過瘦。 因為體胖與體瘦皆為病態,常常是某些疾病帶來的後果。
6、面色紅潤面色是五臟氣血的外榮,而面色紅潤是五臟氣血旺盛的表現。
7、牙齒堅固因齒為骨之餘,骨為腎所主,而腎為先天之本,所以牙齒堅固是先天之氣旺盛的表現。
8、雙耳聰敏《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說:“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別氣走於耳而為聽。”說明耳與全身組織器官有密切關係,若聽力減退、遲鈍、失聽、是臟器功能衰退的表現。
9、腰腿靈便肝主筋、腎主骨、腰為腎之腑、四肢關節之筋皆賴肝血以養,所以腰腿靈便、步履從容,則證明肝腎功能良好。
10、聲音宏亮聲由氣發,《素問·五臟生成篇》說;“諸氣者,皆屬於肺”,聲音宏亮,反映肺的功能良好。
11、鬚髮潤澤發的生長與血有密切關係,故稱“發為血之餘”。 同時,又依賴腎臟精氣的充養。 《素問·六節勝象論》說:“腎者……其華在發”。 因此,頭髮的脫落、過早頒白,是一種早衰之象,反映肝血不足,腎精虧損。
12、食慾正常中醫學認為,“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飲食的多少直接關係到脾胃的盛衰。 食慾正常,則是健康的反映。
(二)心理健康特徵
1、精神愉快《素問·舉痛論》說:“喜則氣和志達,營衛通利”,可見良好的精神狀態,是健康的重要標誌。 七情和調、精神愉快,反映了臟腑功能良好。 現代醫學亦認為,人若精神恬靜,大腦皮層的興奮與抑製作用就能保持正常狀態,從而發揮對整體的主導作用,自能內外協調,疾病就不易發生。
2、記憶良好腎藏精、精生髓,而“腦為腦之海”。 髓海充盈,則精力充沛,記憶力良好;反之腎氣虛弱,不能化精生髓,則記憶力減退。
第二節天年
一、天年的概念
“天年”,是我國古代對人的壽命提出的一個有意義的命題。 天年,就是天賦的年壽,即自然壽命。 人的生命是有一定期限的。 古代養生家、醫家認為在百歲到百二十歲之間。 如《素問·上古天真論》:“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如《尚書·洪範篇》:“壽、百二十歲也”,《養身論》亦說:“上壽百二十,古今所同”。 此外,老子、王冰也都認為天年為120歲。 西德著名學者H.Franke在1971年提出:“如果一個人既未患過疾病,又未遭到外源性因素的不良作用,則單純性高齡老衰要到120歲才出現生理性死亡”。 事實上,120歲的天年期限與一般的長壽調查資料相符,自古至今超過這一生理極限的例子,也是不少的。
二、壽命
壽命是指從出生經過發育、成長、成熟、老化以至死亡前機體生存的時間,通常以年齡作為衡量壽命長短的尺度。
一般計算年齡的方法又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時間年齡,又稱曆法年齡,是指人出生以後經歷多少時期的個體年齡,我國常配以生肖屬性,以出生年份來計算其歲數,一般由虛歲或足歲計算年齡。 另一種是生物學年齡,是表示隨著時間的推移,其臟器的結構和功能發生演變和衰老情況。 在生物學上又可分為生理年齡與解剖年齡。 國外在確定退休準則時,設想應用生理年齡作為指標,可能比時間年齡更勝一籌。 因為時間年齡和生物年齡是不完全相同的,前者取決於生長時期的長短,而後者取決於臟器功能及結構的變化過程。 由於每個人的先天性遺傳因素與後天性環境等因素不同,因此時間年齡和生物學年齡有時不完全相同。 此外,還有“心理年齡”,所謂“心理年齡”是指由社會因素和心理因素所造成的人的主觀感受的老化程度。 即主觀感受年齡,也稱“社會心理年齡”,用以表示隨著時間的推移,機體結構和功能的衰老程度。
由於人與人之間的壽命有一定的差別,因此在比較某個時期、某個地區或某個社會的人類壽命時,通常採用平均壽命。 平均壽命常用來反映一個國家或一個社會的醫學發展水平。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人類的壽命不斷增長,但人類的壽命值究竟是多少? 還是一個尚未徹底解決的問題。 因為它與先天禀賦的強弱,後天的給養、居住條件、社會制度、經濟狀況、醫療衛生條件、環境、氣候、體力勞動、個人衛生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有關。
三、健康人的生理特徵
迄今為止,人們發現,影響人類盡終其天年的因素雖然很多,但有兩個是非常重要的,其一是衰老;其二是疾病。 那麼,推遲衰老的到來,防止疾病的產生是延年益壽的重要途徑。 因此,研究健康人的生理特徵,就顯得很有必要。 一般地說,一個健康無病,沒有衰老的人,應該具備下列生理特徵:
(一)生理健康特徵
1、眼睛有神眼精是臟腑精氣匯集之地,眼神的有無反映了臟腑的盛衰。 因此,雙目炯炯有神,是一個人健康的最明顯表現。
2、呼吸微徐微徐,是指呼吸從容不迫,不疾不徐。 《難經》認為:“呼出心與肺,吸入肝與腎”,說明呼吸與人體臟腑功能密切相關。
3、二便正常《素問·五臟別論》說:“魄門亦為五臟使,水穀不得久藏”,是說經過腸胃消化後的糟粕不能藏的太久,久藏則大便秘結。 而大便通暢則是健康的反映。 小便是排除水液代謝後糟粕的主要途徑,與肺、腎、膀胱等臟腑的關係極為密切。 小便通利與否,直接關係著人體的功能活動。
4、脈象緩勻此指人的脈像要從容和緩,不疾不徐。 “脈者,血之腑也”,氣血在脈道內運行,所以脈象的正常與否,能夠反映氣血的運行。
5、形體壯實指皮膚潤澤,肌腠緻密,體格壯實,不肥胖,亦不過瘦。 因為體胖與體瘦皆為病態,常常是某些疾病帶來的後果。
6、面色紅潤面色是五臟氣血的外榮,而面色紅潤是五臟氣血旺盛的表現。
7、牙齒堅固因齒為骨之餘,骨為腎所主,而腎為先天之本,所以牙齒堅固是先天之氣旺盛的表現。
8、雙耳聰敏《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說:“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別氣走於耳而為聽。”說明耳與全身組織器官有密切關係,若聽力減退、遲鈍、失聽、是臟器功能衰退的表現。
9、腰腿靈便肝主筋、腎主骨、腰為腎之腑、四肢關節之筋皆賴肝血以養,所以腰腿靈便、步履從容,則證明肝腎功能良好。
10、聲音宏亮聲由氣發,《素問·五臟生成篇》說;“諸氣者,皆屬於肺”,聲音宏亮,反映肺的功能良好。
11、鬚髮潤澤發的生長與血有密切關係,故稱“發為血之餘”。 同時,又依賴腎臟精氣的充養。 《素問·六節勝象論》說:“腎者……其華在發”。 因此,頭髮的脫落、過早頒白,是一種早衰之象,反映肝血不足,腎精虧損。
12、食慾正常中醫學認為,“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飲食的多少直接關係到脾胃的盛衰。 食慾正常,則是健康的反映。
(二)心理健康特徵
1、精神愉快《素問·舉痛論》說:“喜則氣和志達,營衛通利”,可見良好的精神狀態,是健康的重要標誌。 七情和調、精神愉快,反映了臟腑功能良好。 現代醫學亦認為,人若精神恬靜,大腦皮層的興奮與抑製作用就能保持正常狀態,從而發揮對整體的主導作用,自能內外協調,疾病就不易發生。
2、記憶良好腎藏精、精生髓,而“腦為腦之海”。 髓海充盈,則精力充沛,記憶力良好;反之腎氣虛弱,不能化精生髓,則記憶力減退。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10
- 文章: 33584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中醫養生學
《中醫養生學》 >第三章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第三節衰老
衰老是人類正常生命活動的自然規律,人類的機體在生長發育完成之後,便逐漸進入衰老(或稱衰退)的過程。 探討衰老的概念、原因和衰老時的生理、病理改變,以至防止衰老的措施,是十分重要的。
衰老可分為兩類,即生理性衰老及病理性衰老。 生理性衰老係指隨年齡的增長到成熟期以後所出現的生理性退化,也就是人體在體質方面的年齡變化,這是一切生物的普遍規律。 另一類為病理性衰老,即由於內在的或外在的原因使人體發生病理性變化,使衰老現象提前發生,這種衰老又稱為早衰。
一、衰老的原因
中醫學在對衰老原因的認識上,非常重視臟腑功能和精氣神的作用,又很強調陰陽協調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意義。 茲簡述如下。
1、腎陽虧虛腎為先天之本,人的生長發育衰老與腎臟的關係極為密切。 《素問·上古天真論》中“女子七七”、“丈夫八八”的一段論述,即是以腎氣的自然盛衰規律,來說明人體生長、發育、衰老的過程與先天禀賦的關係,從而提示衰老的關鍵在於腎氣的盛衰。
腎屬水,主藏精,為元氣之本,一身陰陽生化之根。 腎的盛衰影響著元氣的盛衰和生化功能的強弱,腎虛則元氣衰,元氣衰則生化功能弱,人的衰老就會加速到來。
2、脾胃虛衰脾胃為後天之本,水穀皆入於胃,五臟六腑皆禀氣於胃。 若脾胃虛衰,飲食水穀不能被消化吸收,人體所需要的營養得不到及時補充,便會影響機體健康。 從而加速衰老,甚至導致死亡。 《內經》明確指出陽明為多氣多血之經,而“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是衰老的開始表現。
脾胃屬土,為一身氣機升降之中樞,脾胃健運,能使心肺之陽降,肝腎之陰升,而成天地交泰。 若脾胃虛損,五臟之間升降失常,就會產生一系列的病變,從而影響健康長壽。
3、心臟虛衰心藏神,主血脈,《素問·靈蘭秘典論》稱其為“君主之官”。 心為生命活動的主宰,協調臟腑、運行血脈。 心氣虛弱,會影響血脈的運行及神誌功能,從而加速衰老,故中醫養生學尤其重視保護心臟。 認為“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主不明則十二官危”。
4、肝臟衰憊肝藏血,主疏泄,在體為筋,關係到人體氣機的調暢,具有貯存和調節血量的作用。 如《素問·上古天真論》說:“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即說明人體衰老的標誌之一——活動障礙,是由肝虛而引起的。
5、肺臟衰弱肺主一身之氣,《素問·六節藏象論》說:“肺者,氣之本”。 肺氣衰,全身機能都會受到影響,出現不耐勞作,呼吸及血液循環功能逐漸減退等衰老表現。
6、精氣衰竭精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基礎,人的四肢、九竅和內臟的活動以及人的精神思維意識,都是以精氣為源泉和動力的。 因此,儘管人體衰老的因素繁多,表現複雜,但都必然伴隨著精氣的病變,精氣虛則邪湊之,邪勢猖獗則精損之,如此惡性循環則病留之。 《素問·陰陽應像大論》曰:“年四十,而陰氣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體重、耳目不聰明矣;年六十,陰痿、氣大衰、九竅不利、下虛上實、涕泣俱出矣”。 具體闡述了由於陰精陽氣的虧損,人體會發生一系列衰老的變化。
7、陰陽失調陰陽的盛衰是決定壽命長短的關鍵,保持陰陽運動平衡狀態是延年益壽的根本。 《素問·陰陽應像大論》中就明確指出人的衰老同陰陽失調有關,即“能知七損八益,則二者可調,不知用此,則早衰之節也”。 可見,陰陽失調能導致衰老,而調節陰陽就有抗衰老的作用,人到中年以後,由於陰陽平衡失調,機體即可受到各種致病因嚴的侵襲,從而疾病叢生,出現衰老。
二、早衰的原因
(一)社會因素
《素問·疏五過論》指出:“故貴脫勢,雖不中邪,精神內傷,身必敗亡”。 由於社會地位的急劇變化,會給人帶來精神和形體的衰老。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很多精神疾病和軀體疾病,都與激烈的競爭,過度緊張的社會生活有直接關係,如美國綜合醫院門診部對病人進行隨機研究,發現65%的病人,與社會逆境、失業、工作不順利、家庭不和等因素有關。 不合理的社會制度、惡劣的社會習俗、落後的意識形態,以及人與人之間種種鬥爭矛盾等,都可使人體代謝功能紊亂,導致早衰。
(二)自然環境
《素問·五常政大論》中指出:“高者其氣壽,下者其氣夭”。 高,是指空氣清新,氣候寒冷的高山地區;下,是指平原地區。 因為“高者氣寒”,生物生長緩慢,生長期長,壽命也就長。 而“下者氣熱”,生物生長較快,壽命就相應短促。
現代研究認為,自然環境對人體健康影響很大。 當有害的環境因素長期作用於人體,或者超過一定限度,就要危害健康,促進早衰。 如空氣污染造成空氣中過氧化物增加,衰老是和體內過氧化脂質的生成同時發展的。 此外,污染的空氣中可含有功多的致癌物質,如苯胼蓖、朕苯胺、α-萘胺等。 有些工業廢水上百萬噸傾入江湖,以致出現魚類大量死亡;嚴重水污染造成人慢性鉛、砷、鎘中毒等。
(三)遺傳因素
大量事實證明,人類的衰老和遺傳有密切關係,因遺傳特點不同,衰老速度也不一樣。 正如王充在《論衡·氣壽篇》中所說;“強壽弱夭,謂禀氣渥薄也……夫禀氣渥則其體強,體強則壽命長;氣薄則其體弱,體弱則命短,命短則多病壽短”,“先天責在父母”,先天禀賦強則身體壯盛,精力充沛,不易變老。 反之,先天禀賦弱則身體憔悴,精神萎靡,變老就提前或加速。
(四)七情太過
此指長期的精神刺激或突然受到劇烈的精神創傷,超過人體生理活動所能調節的範圍,就會引起體內陰陽氣血失調,臟腑經絡的功能紊亂,從而導致疾病的發生,促進衰老的來臨。 我國民間有“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的諺語,就是這個道理。 正如《呂氏春秋》中所說的:“年壽得長者,非短而緩之也,畢其數也。畢數在乎去害。何謂去害?……大喜、大恐、大憂、大怒、大衰,五者損神則生害矣”。
(五)勞逸失度
《素問·上古天真論》曰:“以妄為常……故半百而衰也”,這裡明確指出,把妄作妄為當作正常的生活規律,只活到五十歲就已顯得很衰老了。 所謂妄作妄為,是指錯誤的生活方式,它包括範圍很廣,如勞傷過度,房勞過度,過於安逸等等。
第三節衰老
衰老是人類正常生命活動的自然規律,人類的機體在生長發育完成之後,便逐漸進入衰老(或稱衰退)的過程。 探討衰老的概念、原因和衰老時的生理、病理改變,以至防止衰老的措施,是十分重要的。
衰老可分為兩類,即生理性衰老及病理性衰老。 生理性衰老係指隨年齡的增長到成熟期以後所出現的生理性退化,也就是人體在體質方面的年齡變化,這是一切生物的普遍規律。 另一類為病理性衰老,即由於內在的或外在的原因使人體發生病理性變化,使衰老現象提前發生,這種衰老又稱為早衰。
一、衰老的原因
中醫學在對衰老原因的認識上,非常重視臟腑功能和精氣神的作用,又很強調陰陽協調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意義。 茲簡述如下。
1、腎陽虧虛腎為先天之本,人的生長發育衰老與腎臟的關係極為密切。 《素問·上古天真論》中“女子七七”、“丈夫八八”的一段論述,即是以腎氣的自然盛衰規律,來說明人體生長、發育、衰老的過程與先天禀賦的關係,從而提示衰老的關鍵在於腎氣的盛衰。
腎屬水,主藏精,為元氣之本,一身陰陽生化之根。 腎的盛衰影響著元氣的盛衰和生化功能的強弱,腎虛則元氣衰,元氣衰則生化功能弱,人的衰老就會加速到來。
2、脾胃虛衰脾胃為後天之本,水穀皆入於胃,五臟六腑皆禀氣於胃。 若脾胃虛衰,飲食水穀不能被消化吸收,人體所需要的營養得不到及時補充,便會影響機體健康。 從而加速衰老,甚至導致死亡。 《內經》明確指出陽明為多氣多血之經,而“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是衰老的開始表現。
脾胃屬土,為一身氣機升降之中樞,脾胃健運,能使心肺之陽降,肝腎之陰升,而成天地交泰。 若脾胃虛損,五臟之間升降失常,就會產生一系列的病變,從而影響健康長壽。
3、心臟虛衰心藏神,主血脈,《素問·靈蘭秘典論》稱其為“君主之官”。 心為生命活動的主宰,協調臟腑、運行血脈。 心氣虛弱,會影響血脈的運行及神誌功能,從而加速衰老,故中醫養生學尤其重視保護心臟。 認為“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主不明則十二官危”。
4、肝臟衰憊肝藏血,主疏泄,在體為筋,關係到人體氣機的調暢,具有貯存和調節血量的作用。 如《素問·上古天真論》說:“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即說明人體衰老的標誌之一——活動障礙,是由肝虛而引起的。
5、肺臟衰弱肺主一身之氣,《素問·六節藏象論》說:“肺者,氣之本”。 肺氣衰,全身機能都會受到影響,出現不耐勞作,呼吸及血液循環功能逐漸減退等衰老表現。
6、精氣衰竭精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基礎,人的四肢、九竅和內臟的活動以及人的精神思維意識,都是以精氣為源泉和動力的。 因此,儘管人體衰老的因素繁多,表現複雜,但都必然伴隨著精氣的病變,精氣虛則邪湊之,邪勢猖獗則精損之,如此惡性循環則病留之。 《素問·陰陽應像大論》曰:“年四十,而陰氣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體重、耳目不聰明矣;年六十,陰痿、氣大衰、九竅不利、下虛上實、涕泣俱出矣”。 具體闡述了由於陰精陽氣的虧損,人體會發生一系列衰老的變化。
7、陰陽失調陰陽的盛衰是決定壽命長短的關鍵,保持陰陽運動平衡狀態是延年益壽的根本。 《素問·陰陽應像大論》中就明確指出人的衰老同陰陽失調有關,即“能知七損八益,則二者可調,不知用此,則早衰之節也”。 可見,陰陽失調能導致衰老,而調節陰陽就有抗衰老的作用,人到中年以後,由於陰陽平衡失調,機體即可受到各種致病因嚴的侵襲,從而疾病叢生,出現衰老。
二、早衰的原因
(一)社會因素
《素問·疏五過論》指出:“故貴脫勢,雖不中邪,精神內傷,身必敗亡”。 由於社會地位的急劇變化,會給人帶來精神和形體的衰老。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很多精神疾病和軀體疾病,都與激烈的競爭,過度緊張的社會生活有直接關係,如美國綜合醫院門診部對病人進行隨機研究,發現65%的病人,與社會逆境、失業、工作不順利、家庭不和等因素有關。 不合理的社會制度、惡劣的社會習俗、落後的意識形態,以及人與人之間種種鬥爭矛盾等,都可使人體代謝功能紊亂,導致早衰。
(二)自然環境
《素問·五常政大論》中指出:“高者其氣壽,下者其氣夭”。 高,是指空氣清新,氣候寒冷的高山地區;下,是指平原地區。 因為“高者氣寒”,生物生長緩慢,生長期長,壽命也就長。 而“下者氣熱”,生物生長較快,壽命就相應短促。
現代研究認為,自然環境對人體健康影響很大。 當有害的環境因素長期作用於人體,或者超過一定限度,就要危害健康,促進早衰。 如空氣污染造成空氣中過氧化物增加,衰老是和體內過氧化脂質的生成同時發展的。 此外,污染的空氣中可含有功多的致癌物質,如苯胼蓖、朕苯胺、α-萘胺等。 有些工業廢水上百萬噸傾入江湖,以致出現魚類大量死亡;嚴重水污染造成人慢性鉛、砷、鎘中毒等。
(三)遺傳因素
大量事實證明,人類的衰老和遺傳有密切關係,因遺傳特點不同,衰老速度也不一樣。 正如王充在《論衡·氣壽篇》中所說;“強壽弱夭,謂禀氣渥薄也……夫禀氣渥則其體強,體強則壽命長;氣薄則其體弱,體弱則命短,命短則多病壽短”,“先天責在父母”,先天禀賦強則身體壯盛,精力充沛,不易變老。 反之,先天禀賦弱則身體憔悴,精神萎靡,變老就提前或加速。
(四)七情太過
此指長期的精神刺激或突然受到劇烈的精神創傷,超過人體生理活動所能調節的範圍,就會引起體內陰陽氣血失調,臟腑經絡的功能紊亂,從而導致疾病的發生,促進衰老的來臨。 我國民間有“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的諺語,就是這個道理。 正如《呂氏春秋》中所說的:“年壽得長者,非短而緩之也,畢其數也。畢數在乎去害。何謂去害?……大喜、大恐、大憂、大怒、大衰,五者損神則生害矣”。
(五)勞逸失度
《素問·上古天真論》曰:“以妄為常……故半百而衰也”,這裡明確指出,把妄作妄為當作正常的生活規律,只活到五十歲就已顯得很衰老了。 所謂妄作妄為,是指錯誤的生活方式,它包括範圍很廣,如勞傷過度,房勞過度,過於安逸等等。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10
- 文章: 33584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中醫養生學
《中醫養生學》 >第三章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附1]近代衰老學說
早在古希臘,希波克拉底對衰老問題就作過研究。 自十九世紀以來,至今已有數以百計的學說,但衰老之謎至今仍未完全解開。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尤其是免疫學、分子生物學、蛋白質化學的飛速發展及其測試手段的現代化,使抗衰老有關學說探討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提出很多理論學說,下面僅例舉其中主要11種。
1、中樞神經系統功能減退學說人的大腦大約有140億個神經元,從出生直到18歲左右,腦細胞的數量變化不大,但從成年起,腦細胞由於退化而逐漸死亡。 到60歲左右將失去一半。 同時,運動神經的傳導速度和感覺神經的傳導速度也都隨年齡增加而降低,開始影響智力和體內環境的平衡。 所有生理系統都顯示與年齡有關的改變,但中樞神經系統的改變在衰老的行為方面和其他幾種功能改變方面起主要作用。 現已知其中許多功能受下丘腦——垂體系統調節。
2、自身免疫學說自身免疫學說從細胞間、臟器和個體水平解釋衰老原因。 大量資料證實以下兩點:①老年期正常免疫潛能減少;②自身免疫活動增加。 沃爾弗德等人1962年根據衰老過程中發生變異細胞能激發免疫反應,又能使機體的實質細胞發生損害,提出了自身免疫學說,並以此解釋衰老。 在正常情況下,機體的免疫系統不會與自身的組織成分發生免疫反應,但機體在許多有害因素(如病毒感染、藥物、輻射等)影響下,免疫系統把某些自身組織當作抗原而發生免疫反應。 這種現像對正常機體內的細胞、組織和器官產生許多有害的影響,使機體產生自身免疫性疾病,從而加速機體的衰老。
3、自身中毒學說這個學說認為,衰老是由於各種代謝產物在體內不斷積聚,導致細胞中毒死亡造成的。 人體腸道中寄居著大量的細菌,尤其是大腸菌類更多,這些細菌在腸道中通過分解發酵作用,可以產生大量毒素,這些毒素對於分化最明顯,結枸較複雜的細胞和器官危害最大,最後因自身中毒而死亡。
4、自由基學說這個學說認為,生命活動過程中必然會產生一些自由基,並與體內某些成分發生反應,對機體造成損害,引起人體衰老。 自由基是在外層軌道上窶有不成對電子的分子,它們一般都非常活潑、存在時間短暫,它參與正常生化過程,只有當自由基反應異常或失控才會引起組織的損害或機體的衰老。 其危害主要如下:①氧化人體內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使脂肪變性,形成過氧化脂質,並進一步分解產生醛,而醛能交聯蛋白質、脂類及核酸;②引起核酸變性,影響它們傳遞信息的功能以及轉錄、複製的特性,導致蛋白質合成能力下降,並產生合成差錯;③引起蛋白質的變性,導致某些異性蛋白的出現,從而引起自身免疫反應;④引起細胞外可溶成分的降解,如可使關節滑液中的粘多醣發生氧化降解,結果滑液失去滑潤作用,對關節發生明顯的損害。
5、生物鐘學說在下丘腦中存在著“生物鐘樣調控機構”,控制細胞分裂的速度和次數不同。 如美國學者海弗利克發現,一個中年人大約由50~60萬億個細胞組成,這些細胞從胚胎開始分裂46~50次後,就不再分裂,然後死亡,根據這個細胞分裂次數推算,人類的壽命應是120年,這就說明,衰老在機體內類似一種“定時鐘”,即衰老過程是按一種既定程序逐漸推進。 凡是生物都要經歷這種類似的生命過程,只是不同物種又各有其特定的生物鐘而已。
6、內分泌功能減退學說這種學說認為,人體內分泌系統的調節在動物的生長、發育、成熟、衰老與死亡的一系列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這些作用主要是通過內分泌腺分泌的活性物頎——激素來完成。 有人提出,垂體定期放出“衰老激素”,該激素使細胞利用甲狀腺素的能力降低,從而影響嗣胞的代謝力,是衰老死亡的原因。 內分泌功能減痛尤以性激素分泌水平降低最為明顯。
7、體細胞突變學說這種學說認為,當生物在某些化學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的作用下,生物細胞中的遺傳物質發生了突然的改變,引起細胞的形態與功能失調,從而導致機體的衰老。 例如,物理學家西拉德曾提出:“放射線可使遺傳物質發生突變”。 他指出,在高劑量放射線環境中的機體所發生的加速變性,同衰老過程十分類似。 其基本假設是,就家生殖細胞會發生自發突變那樣,體細胞也可能發生突變。 一定的突變會使體細胞功能發生變化,並進而造成組織或器官的功能衰退——這就是機體的衰老。
8、差錯災變學說這一學說首先由梅德維德夫提出。 此學說認為在蛋白質合成過程中很可能發生差錯,例如會發生氨基酸的錯插現象。 蛋白質中的氨基酸原來都按嚴格的順序排列(這取決於DNA與RNA的遺傳信息),如果合成過程的某一環節發生了隨機的差錯,使一種氨基酸的位置被另一種氨基酸所佔據,這就是錯插。 如果錯插的部位恰好是蛋白質發揮功能最關鍵的區域——酶類的催化活性中心——就會發生嚴重後果、酶的活性會減弱,專一性降低,甚至完全喪失原有功能,帶有差錯的酶可以合成大量有差錯、有缺陷的蛋白質,這些有缺陷的蛋白質積累在細胞中,積累到一定程度細胞就會衰老和死亡。
9、衰老色素學說這個學說形成於本世紀初。 1892年漢諾涕在動物神經細胞內發現—種褐色自發熒光的不溶性顆粒,1911年博斯特將它命名為脂褐素。 這種脂褐素在動物及人體組織內分佈廣泛,且隨增令而逐漸增加,因而有人稱之為“衰老色素”,並認為是衰老的原因。 如老年人體衰的色素斑、神經和心肌、骨骼肌細胞中出現多量脂褐素,會使胞質RNA持續減少,終至RNA不能維持代謝需要,使細胞萎縮或死亡。
10、交聯學說這個學說由魯齊卡於1924年最早提出。 此學說認為,膠體異常的交聯隨年齡而增多,促使細胞喪失整體性。 細胞與組織中存在著大量發生交聯反應的成份,因而容易發生多種交聯反應。 交聯反應是所有化學反應中的一種,在體內的生物化學反應過程中,只要發生了極小量的交聯幹攏,就可以對機體產生嚴重的損傷作用。 生物體內大分子中發生異常的或過多的交聯,影響細胞功能導致衰老。
11、遺傳學說衰老的遺傳學說,就是指壽命的長短有代代相傳的現象。 統計資料也表明,人的壽夭有遺傳因素的作用。 科學家推測,一個人的壽限,有一種預先計劃好的信號,從親代的生殖細胞精子與卵子,帶給子代。 這種信號稱“壽命基因”或“衰老基四”,它存在於細胞核染色體DNA小段中。 如果這種基因充足,細胞就不易衰老。 人體細胞一般分裂50次左右即不再分裂,似乎這種基因在起作用
[附1]近代衰老學說
早在古希臘,希波克拉底對衰老問題就作過研究。 自十九世紀以來,至今已有數以百計的學說,但衰老之謎至今仍未完全解開。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尤其是免疫學、分子生物學、蛋白質化學的飛速發展及其測試手段的現代化,使抗衰老有關學說探討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提出很多理論學說,下面僅例舉其中主要11種。
1、中樞神經系統功能減退學說人的大腦大約有140億個神經元,從出生直到18歲左右,腦細胞的數量變化不大,但從成年起,腦細胞由於退化而逐漸死亡。 到60歲左右將失去一半。 同時,運動神經的傳導速度和感覺神經的傳導速度也都隨年齡增加而降低,開始影響智力和體內環境的平衡。 所有生理系統都顯示與年齡有關的改變,但中樞神經系統的改變在衰老的行為方面和其他幾種功能改變方面起主要作用。 現已知其中許多功能受下丘腦——垂體系統調節。
2、自身免疫學說自身免疫學說從細胞間、臟器和個體水平解釋衰老原因。 大量資料證實以下兩點:①老年期正常免疫潛能減少;②自身免疫活動增加。 沃爾弗德等人1962年根據衰老過程中發生變異細胞能激發免疫反應,又能使機體的實質細胞發生損害,提出了自身免疫學說,並以此解釋衰老。 在正常情況下,機體的免疫系統不會與自身的組織成分發生免疫反應,但機體在許多有害因素(如病毒感染、藥物、輻射等)影響下,免疫系統把某些自身組織當作抗原而發生免疫反應。 這種現像對正常機體內的細胞、組織和器官產生許多有害的影響,使機體產生自身免疫性疾病,從而加速機體的衰老。
3、自身中毒學說這個學說認為,衰老是由於各種代謝產物在體內不斷積聚,導致細胞中毒死亡造成的。 人體腸道中寄居著大量的細菌,尤其是大腸菌類更多,這些細菌在腸道中通過分解發酵作用,可以產生大量毒素,這些毒素對於分化最明顯,結枸較複雜的細胞和器官危害最大,最後因自身中毒而死亡。
4、自由基學說這個學說認為,生命活動過程中必然會產生一些自由基,並與體內某些成分發生反應,對機體造成損害,引起人體衰老。 自由基是在外層軌道上窶有不成對電子的分子,它們一般都非常活潑、存在時間短暫,它參與正常生化過程,只有當自由基反應異常或失控才會引起組織的損害或機體的衰老。 其危害主要如下:①氧化人體內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使脂肪變性,形成過氧化脂質,並進一步分解產生醛,而醛能交聯蛋白質、脂類及核酸;②引起核酸變性,影響它們傳遞信息的功能以及轉錄、複製的特性,導致蛋白質合成能力下降,並產生合成差錯;③引起蛋白質的變性,導致某些異性蛋白的出現,從而引起自身免疫反應;④引起細胞外可溶成分的降解,如可使關節滑液中的粘多醣發生氧化降解,結果滑液失去滑潤作用,對關節發生明顯的損害。
5、生物鐘學說在下丘腦中存在著“生物鐘樣調控機構”,控制細胞分裂的速度和次數不同。 如美國學者海弗利克發現,一個中年人大約由50~60萬億個細胞組成,這些細胞從胚胎開始分裂46~50次後,就不再分裂,然後死亡,根據這個細胞分裂次數推算,人類的壽命應是120年,這就說明,衰老在機體內類似一種“定時鐘”,即衰老過程是按一種既定程序逐漸推進。 凡是生物都要經歷這種類似的生命過程,只是不同物種又各有其特定的生物鐘而已。
6、內分泌功能減退學說這種學說認為,人體內分泌系統的調節在動物的生長、發育、成熟、衰老與死亡的一系列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這些作用主要是通過內分泌腺分泌的活性物頎——激素來完成。 有人提出,垂體定期放出“衰老激素”,該激素使細胞利用甲狀腺素的能力降低,從而影響嗣胞的代謝力,是衰老死亡的原因。 內分泌功能減痛尤以性激素分泌水平降低最為明顯。
7、體細胞突變學說這種學說認為,當生物在某些化學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的作用下,生物細胞中的遺傳物質發生了突然的改變,引起細胞的形態與功能失調,從而導致機體的衰老。 例如,物理學家西拉德曾提出:“放射線可使遺傳物質發生突變”。 他指出,在高劑量放射線環境中的機體所發生的加速變性,同衰老過程十分類似。 其基本假設是,就家生殖細胞會發生自發突變那樣,體細胞也可能發生突變。 一定的突變會使體細胞功能發生變化,並進而造成組織或器官的功能衰退——這就是機體的衰老。
8、差錯災變學說這一學說首先由梅德維德夫提出。 此學說認為在蛋白質合成過程中很可能發生差錯,例如會發生氨基酸的錯插現象。 蛋白質中的氨基酸原來都按嚴格的順序排列(這取決於DNA與RNA的遺傳信息),如果合成過程的某一環節發生了隨機的差錯,使一種氨基酸的位置被另一種氨基酸所佔據,這就是錯插。 如果錯插的部位恰好是蛋白質發揮功能最關鍵的區域——酶類的催化活性中心——就會發生嚴重後果、酶的活性會減弱,專一性降低,甚至完全喪失原有功能,帶有差錯的酶可以合成大量有差錯、有缺陷的蛋白質,這些有缺陷的蛋白質積累在細胞中,積累到一定程度細胞就會衰老和死亡。
9、衰老色素學說這個學說形成於本世紀初。 1892年漢諾涕在動物神經細胞內發現—種褐色自發熒光的不溶性顆粒,1911年博斯特將它命名為脂褐素。 這種脂褐素在動物及人體組織內分佈廣泛,且隨增令而逐漸增加,因而有人稱之為“衰老色素”,並認為是衰老的原因。 如老年人體衰的色素斑、神經和心肌、骨骼肌細胞中出現多量脂褐素,會使胞質RNA持續減少,終至RNA不能維持代謝需要,使細胞萎縮或死亡。
10、交聯學說這個學說由魯齊卡於1924年最早提出。 此學說認為,膠體異常的交聯隨年齡而增多,促使細胞喪失整體性。 細胞與組織中存在著大量發生交聯反應的成份,因而容易發生多種交聯反應。 交聯反應是所有化學反應中的一種,在體內的生物化學反應過程中,只要發生了極小量的交聯幹攏,就可以對機體產生嚴重的損傷作用。 生物體內大分子中發生異常的或過多的交聯,影響細胞功能導致衰老。
11、遺傳學說衰老的遺傳學說,就是指壽命的長短有代代相傳的現象。 統計資料也表明,人的壽夭有遺傳因素的作用。 科學家推測,一個人的壽限,有一種預先計劃好的信號,從親代的生殖細胞精子與卵子,帶給子代。 這種信號稱“壽命基因”或“衰老基四”,它存在於細胞核染色體DNA小段中。 如果這種基因充足,細胞就不易衰老。 人體細胞一般分裂50次左右即不再分裂,似乎這種基因在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