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學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10
- 文章: 33584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中醫養生學
《中醫養生學》 >第三章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附2]延緩衰老的理論和實驗研究概況
抗衰老研究,是目前醫學生物領域中和保健科研機構中的一個綜合性的尖端課題。 多少年來,世界上許多科學家正在從事多種研究。 研究的目的在於弄清衰老的生理機制,取得預防衰老的方法和措施。 下面簡單概述一下這方面的研究情況。
一、延緩衰老的理論研究
衰老的學說總的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中醫學的延年學說,如先天禀賦論,後天失調論以及“腎氣虧損說”、“脾胃虛衰說”、“心神虧耗說”、“臟腑虛衰說”、“陰陽失調說”等;另一類是近代的各種衰老學說,可歸納為三個方面。
第一,遺傳淪。 認為袁老過程是由遺傳所決定的,生物的生長、發育、成熟、衰老和死亡,都是由自身的遺傳程序展開的必然結果。 如生物鐘學說(又叫程序學說),細胞分裂學說等。 第二,環境論。 其主要觀點認為,遺傳雖有一定作用,但主要是強調環境因素的影響,認為環境中的不良因素,如污染、藥物、疾病、輻射等,會造成細胞的損傷,而損傷的積累導致衰老,如“中毒學說”、“交聯學說”、“自由基學說”、“免疫學說”、“體細胞突變學說”等等。 第三,綜合論。 它綜合了各種衰老學說的有關內容,從代謝失調或細胞信息受損等角度出發而形成的衰老學說,如“內分泌功能減退學說”、“中樞神經系統衰退學說”、“差錯災難學說”、 “衰老色素學說”等等。 這些學說雖然都無定論,但從不同角度和深度反映了衰老這一複雜的生命現象的某一側面或層次的部分真理。 衰老和健康長壽是密切相關的。 衰老得早,就會短壽:衰老得晚,就有長壽的可能。 故有的科學家從預防衰老的角度出發,提出防衰方法分為“初次預防”和“二次預防”兩種。 所謂初次預防就是中醫的“未病先防”,防患於未然:所謂二次預防,即中醫的“既病防變”,如果機體發生了某些生理和病理變化,或者出現了一些衰老退化的現像後,要及時採取防護措施,防其進一步發展,盡快恢復到正常的健康水平,達到防衰健體的目的。
二、延緩衰老實驗研究
當前,科學家們正從不同角度,採用不同方法,進行多方面的實驗研究、探索,以揭開人類壽命之奧密。
(一)從生物學途徑的研究
根據美國學者海爾弗利克所提出的細胞分裂次數決定壽命之長短的學說理論,科學家們實驗研究設法採取某些措施。 如用抗衰老藥物或其他藥物,增加細胞分裂次數或延長細胞分裂週期,從而達到長壽。 經實驗初步證實,在實驗培養的人肺細胞的培養基中添加維生素E,就可使這細胞的分裂次數增加到120次以上。 又如用氫化考的松等藥物可使細胞的分裂次數由50次增加到70次。
有的科學家認為,延長胸腺功能,人的壽命也會延長。 實驗證實,將新生小鼠的胸腺切除,其生存期便從原來的三年縮短為六個月,而垂體退化的侏儒鼠在註射一次淋色細胞後,則可使它們的壽命延長三倍,故目前有的學者實驗,將年輕人的胸腺T細胞取出冰凍儲存起來,過40~50年以後,當這個年輕人衰老之後,再將解凍的胸腺T細胞注射進去,這樣會恢復其青春的活力,提高免疫力,抵抗老年病,瘦命就會延長。
科學家還對限食延壽進行了研究。 40年代馬凱伊曾用雄大鼠作過一系列實驗,證明限食可以延長哺乳動物的壽命,並在不同種類及品系的動物實驗中得以證實,限食延壽的機理尚在研究中。 雖然限食延壽已屬公認,但還未較普遍地應用於人類。 對於限食研究可以使人們清楚地認識和理解與延壽有關的生物學變化,並可為完善人類飲食提供有價值的線索。
(二)從物理學途徑的研究
許多物理因素,如溫度、射線、不同頻率的光、聲以及電磁場等,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人體的健康長壽,尤其是溫度對人體的影響更為密切。 人們發現比較變祖的動物(冷血動物),在低溫條件下壽命較長,因此認為這類動物在低溫條件下改變體溫,使代謝變慢,從而延長了壽命,對於體溫恆定的哺乳動物,環境溫度與壽命的關係正進行著有關研究,如何找出適當的辦法來降低體溫,使新陳代謝變緩慢而延長壽命。 另外,有的學者研史發現老年鼠接受小劑量的輻射有延壽的傾向。 據分析可能是由於小劑量的輻射過某些疾病有妨治作用,抑制了惡性腫瘤,感染和寄生蟲的生殖所致。 也有人認為小劑量照射的延壽傾向似乎是—種稱作“毒物興奮效應”(Hormesis)的表現。
(三)從化學途徑的研究
有的學者在自由基學說的實驗中試用一些抗氧化劑,例如巰基乙胺、乙氧喹、丁化羥基甲苯(BHT)、維生素E等,實驗表明後二種都有一定的延壽作用,但對其機理尚有不同的解釋。 有人認為抗氧化劑抵消了自由基的損傷,這樣有利於保證健康長壽;有人認為抗氧化劑影響了飲食或同化作用;達到與限食延壽同樣的結果,還有人認為抗氧化劑誘導某些酶的活性從而刺激了一些導致長壽的反應等等。
國內外不少學者對溶酶體膜穩定劑作用進行了研究。 膜學說認為溶酶體膜穩定性下降會使溶酶體膜內的水解酶超常釋放,給細胞帶來嚴重後果,故需要探求膜的穩定劑。 有人試驗了40種合成的及生物來源的膜穩定劑對果蠅及小鼠壽命的影響,有一定保護作用。 根據衰老渣滓學說的觀點,人體細胞的萎縮和死亡主要是由於代謝產物有害物質積累的結果。 據南堆等人的研究報告,豚鼠與小鼠神經細胞中的脂褐素的蓄積量,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多,如對這些動物中的老年動物使用氯酯醒,可使其神經細胞中的脂褐素明顯減少。 霍奇斯查爾等人的研究報告說,給小鼠使用氯酯醒,可使雄性小鼠的平均壽命增長27%,使雌性小鼠的平均壽命增加了5.9%。 另外,遺傳學家們指出,人體極有可能存在著衰老與死亡基因,若證實了這種設想,就能使用遺傳工程的技術關閉這些基因,或者導入年輕人的基因來置換,不斷修復那些已經衰退的關鍵性基因,則可延長人的壽命。
除此而外,不少學者倡導抑制腸道毒素延壽。 20世紀初葉,俄國科學家梅奇尼科夫認為衰老的根源在於大腸內細菌產生的毒素吸收後對人體的危害,因自體中毒而致衰老。 近年來,很多專家提出以服用酸牛奶(含乳酸桿菌)來抑制腸道毒素的方法延壽,實踐證明長期服用酸牛奶確有祛病健體延年之效。
總之,很多專家和學者從不同角度和層次探索和研究人類衰老的理論和抗衰老的方法。 隨著細胞生物學、免疫學、生物化學、遺傳學、分子生物學、老年醫學等學科的不斷發展,新的抗衰老的理論和方法還將不間湧現。 中醫的延年學說將會更加科學化和現代化,各種各樣的衰老學說會殊途同歸,提出更有針對性的抗衰老的方法和措施。
[附2]延緩衰老的理論和實驗研究概況
抗衰老研究,是目前醫學生物領域中和保健科研機構中的一個綜合性的尖端課題。 多少年來,世界上許多科學家正在從事多種研究。 研究的目的在於弄清衰老的生理機制,取得預防衰老的方法和措施。 下面簡單概述一下這方面的研究情況。
一、延緩衰老的理論研究
衰老的學說總的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中醫學的延年學說,如先天禀賦論,後天失調論以及“腎氣虧損說”、“脾胃虛衰說”、“心神虧耗說”、“臟腑虛衰說”、“陰陽失調說”等;另一類是近代的各種衰老學說,可歸納為三個方面。
第一,遺傳淪。 認為袁老過程是由遺傳所決定的,生物的生長、發育、成熟、衰老和死亡,都是由自身的遺傳程序展開的必然結果。 如生物鐘學說(又叫程序學說),細胞分裂學說等。 第二,環境論。 其主要觀點認為,遺傳雖有一定作用,但主要是強調環境因素的影響,認為環境中的不良因素,如污染、藥物、疾病、輻射等,會造成細胞的損傷,而損傷的積累導致衰老,如“中毒學說”、“交聯學說”、“自由基學說”、“免疫學說”、“體細胞突變學說”等等。 第三,綜合論。 它綜合了各種衰老學說的有關內容,從代謝失調或細胞信息受損等角度出發而形成的衰老學說,如“內分泌功能減退學說”、“中樞神經系統衰退學說”、“差錯災難學說”、 “衰老色素學說”等等。 這些學說雖然都無定論,但從不同角度和深度反映了衰老這一複雜的生命現象的某一側面或層次的部分真理。 衰老和健康長壽是密切相關的。 衰老得早,就會短壽:衰老得晚,就有長壽的可能。 故有的科學家從預防衰老的角度出發,提出防衰方法分為“初次預防”和“二次預防”兩種。 所謂初次預防就是中醫的“未病先防”,防患於未然:所謂二次預防,即中醫的“既病防變”,如果機體發生了某些生理和病理變化,或者出現了一些衰老退化的現像後,要及時採取防護措施,防其進一步發展,盡快恢復到正常的健康水平,達到防衰健體的目的。
二、延緩衰老實驗研究
當前,科學家們正從不同角度,採用不同方法,進行多方面的實驗研究、探索,以揭開人類壽命之奧密。
(一)從生物學途徑的研究
根據美國學者海爾弗利克所提出的細胞分裂次數決定壽命之長短的學說理論,科學家們實驗研究設法採取某些措施。 如用抗衰老藥物或其他藥物,增加細胞分裂次數或延長細胞分裂週期,從而達到長壽。 經實驗初步證實,在實驗培養的人肺細胞的培養基中添加維生素E,就可使這細胞的分裂次數增加到120次以上。 又如用氫化考的松等藥物可使細胞的分裂次數由50次增加到70次。
有的科學家認為,延長胸腺功能,人的壽命也會延長。 實驗證實,將新生小鼠的胸腺切除,其生存期便從原來的三年縮短為六個月,而垂體退化的侏儒鼠在註射一次淋色細胞後,則可使它們的壽命延長三倍,故目前有的學者實驗,將年輕人的胸腺T細胞取出冰凍儲存起來,過40~50年以後,當這個年輕人衰老之後,再將解凍的胸腺T細胞注射進去,這樣會恢復其青春的活力,提高免疫力,抵抗老年病,瘦命就會延長。
科學家還對限食延壽進行了研究。 40年代馬凱伊曾用雄大鼠作過一系列實驗,證明限食可以延長哺乳動物的壽命,並在不同種類及品系的動物實驗中得以證實,限食延壽的機理尚在研究中。 雖然限食延壽已屬公認,但還未較普遍地應用於人類。 對於限食研究可以使人們清楚地認識和理解與延壽有關的生物學變化,並可為完善人類飲食提供有價值的線索。
(二)從物理學途徑的研究
許多物理因素,如溫度、射線、不同頻率的光、聲以及電磁場等,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人體的健康長壽,尤其是溫度對人體的影響更為密切。 人們發現比較變祖的動物(冷血動物),在低溫條件下壽命較長,因此認為這類動物在低溫條件下改變體溫,使代謝變慢,從而延長了壽命,對於體溫恆定的哺乳動物,環境溫度與壽命的關係正進行著有關研究,如何找出適當的辦法來降低體溫,使新陳代謝變緩慢而延長壽命。 另外,有的學者研史發現老年鼠接受小劑量的輻射有延壽的傾向。 據分析可能是由於小劑量的輻射過某些疾病有妨治作用,抑制了惡性腫瘤,感染和寄生蟲的生殖所致。 也有人認為小劑量照射的延壽傾向似乎是—種稱作“毒物興奮效應”(Hormesis)的表現。
(三)從化學途徑的研究
有的學者在自由基學說的實驗中試用一些抗氧化劑,例如巰基乙胺、乙氧喹、丁化羥基甲苯(BHT)、維生素E等,實驗表明後二種都有一定的延壽作用,但對其機理尚有不同的解釋。 有人認為抗氧化劑抵消了自由基的損傷,這樣有利於保證健康長壽;有人認為抗氧化劑影響了飲食或同化作用;達到與限食延壽同樣的結果,還有人認為抗氧化劑誘導某些酶的活性從而刺激了一些導致長壽的反應等等。
國內外不少學者對溶酶體膜穩定劑作用進行了研究。 膜學說認為溶酶體膜穩定性下降會使溶酶體膜內的水解酶超常釋放,給細胞帶來嚴重後果,故需要探求膜的穩定劑。 有人試驗了40種合成的及生物來源的膜穩定劑對果蠅及小鼠壽命的影響,有一定保護作用。 根據衰老渣滓學說的觀點,人體細胞的萎縮和死亡主要是由於代謝產物有害物質積累的結果。 據南堆等人的研究報告,豚鼠與小鼠神經細胞中的脂褐素的蓄積量,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多,如對這些動物中的老年動物使用氯酯醒,可使其神經細胞中的脂褐素明顯減少。 霍奇斯查爾等人的研究報告說,給小鼠使用氯酯醒,可使雄性小鼠的平均壽命增長27%,使雌性小鼠的平均壽命增加了5.9%。 另外,遺傳學家們指出,人體極有可能存在著衰老與死亡基因,若證實了這種設想,就能使用遺傳工程的技術關閉這些基因,或者導入年輕人的基因來置換,不斷修復那些已經衰退的關鍵性基因,則可延長人的壽命。
除此而外,不少學者倡導抑制腸道毒素延壽。 20世紀初葉,俄國科學家梅奇尼科夫認為衰老的根源在於大腸內細菌產生的毒素吸收後對人體的危害,因自體中毒而致衰老。 近年來,很多專家提出以服用酸牛奶(含乳酸桿菌)來抑制腸道毒素的方法延壽,實踐證明長期服用酸牛奶確有祛病健體延年之效。
總之,很多專家和學者從不同角度和層次探索和研究人類衰老的理論和抗衰老的方法。 隨著細胞生物學、免疫學、生物化學、遺傳學、分子生物學、老年醫學等學科的不斷發展,新的抗衰老的理論和方法還將不間湧現。 中醫的延年學說將會更加科學化和現代化,各種各樣的衰老學說會殊途同歸,提出更有針對性的抗衰老的方法和措施。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10
- 文章: 33584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中醫養生學
《中醫養生學》 >第三章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第四節天人相應
人生天地之間,宇宙之中,一切生命活動與大自然息息相關,這就是“天人相應”的思想。
一、生氣通天
人與自然具有相通、相應的關係,不論四時氣候,晝夜晨昏,還是日月運行,地理環境,各種變化都會對人體產生影響。
(一)四時變化與人體的關係
自然界四時氣候變化對生物和人體的影響食最大的,而且是多方面的。
1、四時與情志人的情志變化是與四時變化密切相關的。 所以《素問》有“四氣調神”之論。 《黃帝內經直解》指出:“四氣調神者,隨著春夏秋冬四時之氣,調肝心脾肺腎五臟之神誌也”。 這就明確告訴人們,調攝精神,要遵照自然界生長收藏的變化規律,才能達到陰陽的相對平衡。
2、四時與氣血《素問·八正神明論》說:“天溫日明,則人血津液而衛氣浮,故血易瀉,氣易行,天寒日陰,則人血凝泣而衛氣沉”。 《靈樞·五癃津液別篇》說:“天暑腠理開故汗出……無寒則腠理閉,氣濕不行,水下留於膀胱,則為溺與氣”。 這說明,春夏陽氣發洩,氣血易趨向於表,故皮膚鬆弛,疏泄多汗等;秋冬陽氣收藏,氣血易趨向於里,表現為皮膚緻密少汗多溺等。
3、四時與臟腑經絡自然界四時陰陽與人體五臟在生理和病理上有密切關係。 故《內經》有“肝旺於春”,“心旺於夏”,“脾旺於長夏”、“肺旺於秋”,“腎旺於冬”之治。 《素問·四時刺逆從論》又指出:“春氣在經脈,夏氣在孫絡,長夏在肌肉,秋氣在皮膚,冬氣在骨髓中”。 說明經氣運行隨季節而發生變化。 所以,要根據四時變化,五行生剋制化之規律,保養五臟,進行針灸保健治療。
4、四時與發病四時氣候有異,每一季節各有不同特點,因此除了一般疾病外,還有些季節性多發病。 例如。 春季多溫病,秋季多瘧疾等。 《素問·金匱真言論》說:“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脅,長夏善病洞洩寒中,秋善病風瘧,冬善病痺厥”。 此外,某些慢性宿疾,往往與季節變化和節氣交換發作或增劇。 例如,心肌梗塞、冠心病、氣管炎、肺氣腫等常在秋末冬初和氣候突變時發作,精神分裂症易在春秋季發作,青光眼好發於冬季等。 掌握和了解四季與疾病的關係以及疾病的流行情況,對防病保健是有一定價值的。
(二)晝夜晨昏與人體的關係
一天之內隨晝夜陰陽消長進退,人的新陳代謝也發生相應的改變。 《靈樞·順氣一日分十四時》說:“以一日分為四時,朝則為春、日中為夏、日人為秋、夜半為冬”。 雖然晝夜寒溫變化的幅度並沒有像四季那樣明顯,但對人體仍有一定的影響。 所以《素問·生氣通天論》說:“故陽氣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已虛,氣門乃閉”。 說明人體陽氣白天多趨向於表,夜晚多趨向於里。 由於人體陽氣有晝夜的周期變化,所以對人體病理變化亦有直接影響。 正如《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說:“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晝安、夕加、夜甚……朝則人氣始生,病氣衰,故旦慧;日中人氣長,長則勝邪,故安;夕則人氣始衰,邪氣始生,故加;夜半人氣入臟,邪氣獨居於身,故甚也”。 現代科學實踐證明,正常小鼠血清溶菌酶含量和白細胞的總數,表現為白天逐漸升高,夜晚降低的晝夜節律性變化,這正是中醫的生氣通天說的內容之一。 根據此理論,人們可以利用陽氣的日節律,安排工作、學習,發揮人類的智慧和潛能,以求達到最佳的效果。 同時,還可以指導人類的日常生活安排,提高人體適應自然環境的能力,使之為人類養生服務。
(三)日月星辰和人體的關係
人體的生物節律不僅受太陽的影響,而且還受月亮盈虧的影響。 《素問·八正神明論》說:“月始生,則血氣始精,衛氣始行;月郭滿,則血氣實,肌肉堅;月郭空,則肌肉減,經絡虛,衛氣去,形獨居”,這說明人體生理的氣血盛衰與月亮盈虧直接相關,故《素問·八正神明論》又指出:“月生無瀉,月滿無補,月郭空無治”的原則。 這是因為人體的大部分是由液體組成,月球吸引力就像引起海洋潮夕那樣對人體中的體液發生作用,這就叫做生物潮。 它隨著月相的盈虧,對人體產生不同影響。 滿月時,人頭部氣血最充實,內分泌最旺盛,容易激動。 現代醫學研究證實,婦女的月經週期變化、體溫、激素、性器官狀態、免疫功能和心理狀態等都以一月為周期。 正如《婦人良方》中指出的:“經血盈虧,應時而下,常以三旬一見,以像月則盈虧也”。 嬰兒的出生也受月相影響,月圓出生率最高,新月前後最低。 月相變化為何對人體產生影響呢? 美國精神病學家利伯解釋為:人體的每個細胞就像微型的太陽系,具有微弱的電磁場,月亮產生的強大的電磁力能影響人的荷爾蒙、體液和興奮神經的電解質的複雜平衡,這就引起了人的情緒和生理相應變化。
(四)地理環境與人體的關係
地理環境的不同和地區氣候的差異,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著人體的生理活動。 例如,南方多濕熱,人體腠理多疏鬆;北方多燥寒,人體腠理多緻密。 若一旦易地而居,需要一個適應過程。 《素問·異法方宜論》以:“東方之域……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為癰瘍,其治宜砭石。……西方者,……其民華食而脂肥,故邪不能傷其形體,其病生於內,其治宜毒藥。……北方者,……其民樂野處而乳食,臟寒生滿病,其治宜灸(火芮)。 ……南方者,……其民嗜酸而食(月付),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攣痺,其治宜微針。……中央者,……其民食雜而不勞,其病多痿厥寒熱,其治宜導引按蹻”。 這些論述的基本精神是,由於地域環境的不同,人們的體質和疾病情況也不一樣。 因此,要根據具體情況,做出不同的處理。
綜上所述,中醫養生學在“生氣通天”的觀念指導下,把人體看成是與天相應相通的,精氣神三位一體的、以五臟為核心的有機整體。 人的生命活動與天地大自然是密切聯繫在一起的。
二、順應自然和主觀能動作用
天地、四時、萬物對人的生命活動都要產生影響,使人體產生生理或病理的反應。 在這個自然界的大系統中要想求得自身平衡,首先是順應自然規律,利用各種條件為自身服務。 順應自然包括兩方面的內容。 一是遵循自然界正常的變化規律,二是慎防異常自然變化的影響。
順應四時氣候變化規律,是養生保健的重要環節。 故《靈樞·本神》指出:“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僻邪不至,長生久視”,《呂氏春秋·盡數》亦指出:“天生陰陽寒暑燥濕,四時之化,萬物之變,莫不為利,莫不為害。聖人察陰陽之宜,辨萬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壽長焉”。 這就是說,順應自然規律並非被動的適應,而是採取積極主動的態度,首先要掌握自然變化的規律,以期防禦外邪的侵襲。 因此,中醫養生學的“天人相應”觀體現了以人為中心的環境觀念和生態觀念的思想。 它一方面強調適應自然,另一方面則強調天人相分,突出人的主觀能動作用。
古代哲學家最早揭示人的卓越位置的是老子。 他在《道德經》中說:“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荀子更進一步指出:“水火有氣而無生,草木有生而無知,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荀子·王制》)。 “有義”,指思想行為符合一定的標準。 這是人類所特有的,所以人“最為天下貴”。 《素問·寶命全形論》亦說:“天復地載,萬物悉備,莫貴於人”,《靈樞·玉版》則指出:“人者,天地之鎮也”。 萬物之中,只有人類最為寶貴,只有人類能夠征服自然。 它把《白虎通》聽說的“天之為言鎮也,居之理下,為人鎮也”的觀點做了明確的修正,突出了人的主觀能動作用。 正是這種思想文化環境為養生實踐提供了認識方法和思想基礎。 例如道教經典《太平經》反复論及重命養身、樂生惡死的主張。 指出:“人居天地之間,人人得壹生,不得重生也”,所以要珍惜生命。 “人最善者,莫若常欲樂生”,為此又提出了“自愛自好”的養生說,“人欲去兇而遠害,得長壽者,本當保知自愛自好自親,以此自養,乃可無兇害也”。 只有通過自我養護和鍛煉。 才能得到長壽。 應該承認,這是一種積極的養生觀念。 它與那種將生死壽夭歸結為“天命”的觀點比較起來,充滿了可貴的奮鬥精神,為中國養生學的發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道家很多經典著作中,都提出修身養性、延年益壽為第一要旨的思想。 正是在這一思想基礎上,提出了中國古代養生史上一個響亮的口號——“我命在我不在天”(《抱朴子內篇·黃白》)。 強調生命之存亡、年壽之長短,不是決定於天命,而是取決於自身。 這一口號包含著一種積極主動的人生態度,在養生史上產生過巨大的影響和深遠的意義。 後世的養生家在這種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以主動進取的精神去探索和追求人類的健康長壽,爭取把握自身生命自由的思想影響下,促使他們多方採擷、創造了許多養生方術,如食養、服氣、外丹、內丹、房中術等。 儘管有時走入歧途,但為探索延年益壽積累了一定經驗。 以人為核心的生態觀念,有一個鮮明的思想特徵。 即,事實上,人不僅可以認識自然,更可以利用、改造、保護自然,建立起更加有利於健康長壽的自然環境,造福於人類。
三、人與社會的統一觀
《內經》主張:“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長久”,這裡明確把天文、地理、人事作為一個整體看待。 人不僅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且是社會的一部分,不僅有自然屬性,更重要的還有社會屬性。 人體和自然環境是辨證的統一,人體和社會環境也是辨證的統一。 所謂社會環境,包括社會政治、社會生產力、生產關係、經濟條件、勞動條件、衛生條件、生活方式以及文化教育、家庭結交等各種社會聯繫。 社會環境一方面供給人們所需要的物質生活資料,滿足人們的生理需要,另一方面又形成和製約著人的心理活動,影響著人們生理和心理上的動態平衡。 一旦人體——社會穩態失調,就可以導致疾病。 因此,醫學和疾病與社會狀況有密切關係。
社會的各種因素都可以通過情緒的中介和機體功能的失調引起疾病。 隨著醫學模式的演變,社會醫學、心身醫學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越來越顯示出重視社會因素和心理保健對人類健康的重要性。 當代社會的人口結構正在發生著重大變化,健康的標準有了新的改變,疾病譜也發生了變化。 目前危害人類生命的是心血管病、腦血管病、癌症和意外死亡(車禍、自殺等),這四項的死亡人數佔全年死亡人數的80%以上。 據國內外大量的資料分析說明,這些病的致病與死亡原因多與社會因素、心理因素密切把關,這充分說明人類的疾病和健康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而出現相應的變化。 因為人是生活在社會中,社會的道德觀念、經濟狀況、生活水平、生活方式、飲食起居、政治地位、人際關係等,都會對人的精神狀態和身體素質產生直接影響。 就人類壽命而言,歷史發展的總趨勢是隨著科學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而增長。 可見,防病保健並非單純醫學本身的問題,而是需要用社會學的基本理論和研究方法結合醫學全面認識疾病,防治疾病,才能從根本上提高人類的健康水平。
第四節天人相應
人生天地之間,宇宙之中,一切生命活動與大自然息息相關,這就是“天人相應”的思想。
一、生氣通天
人與自然具有相通、相應的關係,不論四時氣候,晝夜晨昏,還是日月運行,地理環境,各種變化都會對人體產生影響。
(一)四時變化與人體的關係
自然界四時氣候變化對生物和人體的影響食最大的,而且是多方面的。
1、四時與情志人的情志變化是與四時變化密切相關的。 所以《素問》有“四氣調神”之論。 《黃帝內經直解》指出:“四氣調神者,隨著春夏秋冬四時之氣,調肝心脾肺腎五臟之神誌也”。 這就明確告訴人們,調攝精神,要遵照自然界生長收藏的變化規律,才能達到陰陽的相對平衡。
2、四時與氣血《素問·八正神明論》說:“天溫日明,則人血津液而衛氣浮,故血易瀉,氣易行,天寒日陰,則人血凝泣而衛氣沉”。 《靈樞·五癃津液別篇》說:“天暑腠理開故汗出……無寒則腠理閉,氣濕不行,水下留於膀胱,則為溺與氣”。 這說明,春夏陽氣發洩,氣血易趨向於表,故皮膚鬆弛,疏泄多汗等;秋冬陽氣收藏,氣血易趨向於里,表現為皮膚緻密少汗多溺等。
3、四時與臟腑經絡自然界四時陰陽與人體五臟在生理和病理上有密切關係。 故《內經》有“肝旺於春”,“心旺於夏”,“脾旺於長夏”、“肺旺於秋”,“腎旺於冬”之治。 《素問·四時刺逆從論》又指出:“春氣在經脈,夏氣在孫絡,長夏在肌肉,秋氣在皮膚,冬氣在骨髓中”。 說明經氣運行隨季節而發生變化。 所以,要根據四時變化,五行生剋制化之規律,保養五臟,進行針灸保健治療。
4、四時與發病四時氣候有異,每一季節各有不同特點,因此除了一般疾病外,還有些季節性多發病。 例如。 春季多溫病,秋季多瘧疾等。 《素問·金匱真言論》說:“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脅,長夏善病洞洩寒中,秋善病風瘧,冬善病痺厥”。 此外,某些慢性宿疾,往往與季節變化和節氣交換發作或增劇。 例如,心肌梗塞、冠心病、氣管炎、肺氣腫等常在秋末冬初和氣候突變時發作,精神分裂症易在春秋季發作,青光眼好發於冬季等。 掌握和了解四季與疾病的關係以及疾病的流行情況,對防病保健是有一定價值的。
(二)晝夜晨昏與人體的關係
一天之內隨晝夜陰陽消長進退,人的新陳代謝也發生相應的改變。 《靈樞·順氣一日分十四時》說:“以一日分為四時,朝則為春、日中為夏、日人為秋、夜半為冬”。 雖然晝夜寒溫變化的幅度並沒有像四季那樣明顯,但對人體仍有一定的影響。 所以《素問·生氣通天論》說:“故陽氣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已虛,氣門乃閉”。 說明人體陽氣白天多趨向於表,夜晚多趨向於里。 由於人體陽氣有晝夜的周期變化,所以對人體病理變化亦有直接影響。 正如《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說:“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晝安、夕加、夜甚……朝則人氣始生,病氣衰,故旦慧;日中人氣長,長則勝邪,故安;夕則人氣始衰,邪氣始生,故加;夜半人氣入臟,邪氣獨居於身,故甚也”。 現代科學實踐證明,正常小鼠血清溶菌酶含量和白細胞的總數,表現為白天逐漸升高,夜晚降低的晝夜節律性變化,這正是中醫的生氣通天說的內容之一。 根據此理論,人們可以利用陽氣的日節律,安排工作、學習,發揮人類的智慧和潛能,以求達到最佳的效果。 同時,還可以指導人類的日常生活安排,提高人體適應自然環境的能力,使之為人類養生服務。
(三)日月星辰和人體的關係
人體的生物節律不僅受太陽的影響,而且還受月亮盈虧的影響。 《素問·八正神明論》說:“月始生,則血氣始精,衛氣始行;月郭滿,則血氣實,肌肉堅;月郭空,則肌肉減,經絡虛,衛氣去,形獨居”,這說明人體生理的氣血盛衰與月亮盈虧直接相關,故《素問·八正神明論》又指出:“月生無瀉,月滿無補,月郭空無治”的原則。 這是因為人體的大部分是由液體組成,月球吸引力就像引起海洋潮夕那樣對人體中的體液發生作用,這就叫做生物潮。 它隨著月相的盈虧,對人體產生不同影響。 滿月時,人頭部氣血最充實,內分泌最旺盛,容易激動。 現代醫學研究證實,婦女的月經週期變化、體溫、激素、性器官狀態、免疫功能和心理狀態等都以一月為周期。 正如《婦人良方》中指出的:“經血盈虧,應時而下,常以三旬一見,以像月則盈虧也”。 嬰兒的出生也受月相影響,月圓出生率最高,新月前後最低。 月相變化為何對人體產生影響呢? 美國精神病學家利伯解釋為:人體的每個細胞就像微型的太陽系,具有微弱的電磁場,月亮產生的強大的電磁力能影響人的荷爾蒙、體液和興奮神經的電解質的複雜平衡,這就引起了人的情緒和生理相應變化。
(四)地理環境與人體的關係
地理環境的不同和地區氣候的差異,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著人體的生理活動。 例如,南方多濕熱,人體腠理多疏鬆;北方多燥寒,人體腠理多緻密。 若一旦易地而居,需要一個適應過程。 《素問·異法方宜論》以:“東方之域……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為癰瘍,其治宜砭石。……西方者,……其民華食而脂肥,故邪不能傷其形體,其病生於內,其治宜毒藥。……北方者,……其民樂野處而乳食,臟寒生滿病,其治宜灸(火芮)。 ……南方者,……其民嗜酸而食(月付),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攣痺,其治宜微針。……中央者,……其民食雜而不勞,其病多痿厥寒熱,其治宜導引按蹻”。 這些論述的基本精神是,由於地域環境的不同,人們的體質和疾病情況也不一樣。 因此,要根據具體情況,做出不同的處理。
綜上所述,中醫養生學在“生氣通天”的觀念指導下,把人體看成是與天相應相通的,精氣神三位一體的、以五臟為核心的有機整體。 人的生命活動與天地大自然是密切聯繫在一起的。
二、順應自然和主觀能動作用
天地、四時、萬物對人的生命活動都要產生影響,使人體產生生理或病理的反應。 在這個自然界的大系統中要想求得自身平衡,首先是順應自然規律,利用各種條件為自身服務。 順應自然包括兩方面的內容。 一是遵循自然界正常的變化規律,二是慎防異常自然變化的影響。
順應四時氣候變化規律,是養生保健的重要環節。 故《靈樞·本神》指出:“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僻邪不至,長生久視”,《呂氏春秋·盡數》亦指出:“天生陰陽寒暑燥濕,四時之化,萬物之變,莫不為利,莫不為害。聖人察陰陽之宜,辨萬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壽長焉”。 這就是說,順應自然規律並非被動的適應,而是採取積極主動的態度,首先要掌握自然變化的規律,以期防禦外邪的侵襲。 因此,中醫養生學的“天人相應”觀體現了以人為中心的環境觀念和生態觀念的思想。 它一方面強調適應自然,另一方面則強調天人相分,突出人的主觀能動作用。
古代哲學家最早揭示人的卓越位置的是老子。 他在《道德經》中說:“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荀子更進一步指出:“水火有氣而無生,草木有生而無知,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荀子·王制》)。 “有義”,指思想行為符合一定的標準。 這是人類所特有的,所以人“最為天下貴”。 《素問·寶命全形論》亦說:“天復地載,萬物悉備,莫貴於人”,《靈樞·玉版》則指出:“人者,天地之鎮也”。 萬物之中,只有人類最為寶貴,只有人類能夠征服自然。 它把《白虎通》聽說的“天之為言鎮也,居之理下,為人鎮也”的觀點做了明確的修正,突出了人的主觀能動作用。 正是這種思想文化環境為養生實踐提供了認識方法和思想基礎。 例如道教經典《太平經》反复論及重命養身、樂生惡死的主張。 指出:“人居天地之間,人人得壹生,不得重生也”,所以要珍惜生命。 “人最善者,莫若常欲樂生”,為此又提出了“自愛自好”的養生說,“人欲去兇而遠害,得長壽者,本當保知自愛自好自親,以此自養,乃可無兇害也”。 只有通過自我養護和鍛煉。 才能得到長壽。 應該承認,這是一種積極的養生觀念。 它與那種將生死壽夭歸結為“天命”的觀點比較起來,充滿了可貴的奮鬥精神,為中國養生學的發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道家很多經典著作中,都提出修身養性、延年益壽為第一要旨的思想。 正是在這一思想基礎上,提出了中國古代養生史上一個響亮的口號——“我命在我不在天”(《抱朴子內篇·黃白》)。 強調生命之存亡、年壽之長短,不是決定於天命,而是取決於自身。 這一口號包含著一種積極主動的人生態度,在養生史上產生過巨大的影響和深遠的意義。 後世的養生家在這種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以主動進取的精神去探索和追求人類的健康長壽,爭取把握自身生命自由的思想影響下,促使他們多方採擷、創造了許多養生方術,如食養、服氣、外丹、內丹、房中術等。 儘管有時走入歧途,但為探索延年益壽積累了一定經驗。 以人為核心的生態觀念,有一個鮮明的思想特徵。 即,事實上,人不僅可以認識自然,更可以利用、改造、保護自然,建立起更加有利於健康長壽的自然環境,造福於人類。
三、人與社會的統一觀
《內經》主張:“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長久”,這裡明確把天文、地理、人事作為一個整體看待。 人不僅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且是社會的一部分,不僅有自然屬性,更重要的還有社會屬性。 人體和自然環境是辨證的統一,人體和社會環境也是辨證的統一。 所謂社會環境,包括社會政治、社會生產力、生產關係、經濟條件、勞動條件、衛生條件、生活方式以及文化教育、家庭結交等各種社會聯繫。 社會環境一方面供給人們所需要的物質生活資料,滿足人們的生理需要,另一方面又形成和製約著人的心理活動,影響著人們生理和心理上的動態平衡。 一旦人體——社會穩態失調,就可以導致疾病。 因此,醫學和疾病與社會狀況有密切關係。
社會的各種因素都可以通過情緒的中介和機體功能的失調引起疾病。 隨著醫學模式的演變,社會醫學、心身醫學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越來越顯示出重視社會因素和心理保健對人類健康的重要性。 當代社會的人口結構正在發生著重大變化,健康的標準有了新的改變,疾病譜也發生了變化。 目前危害人類生命的是心血管病、腦血管病、癌症和意外死亡(車禍、自殺等),這四項的死亡人數佔全年死亡人數的80%以上。 據國內外大量的資料分析說明,這些病的致病與死亡原因多與社會因素、心理因素密切把關,這充分說明人類的疾病和健康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而出現相應的變化。 因為人是生活在社會中,社會的道德觀念、經濟狀況、生活水平、生活方式、飲食起居、政治地位、人際關係等,都會對人的精神狀態和身體素質產生直接影響。 就人類壽命而言,歷史發展的總趨勢是隨著科學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而增長。 可見,防病保健並非單純醫學本身的問題,而是需要用社會學的基本理論和研究方法結合醫學全面認識疾病,防治疾病,才能從根本上提高人類的健康水平。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10
- 文章: 33584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中醫養生學
《中醫養生學》 >第三章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第五節形神合一
形神合一主要在於說明心理與生理的對立統一、精神與物質的對立統一、本質與現象的對立統一等。 所謂形,指形體,即肌肉、血脈、筋骨、臟腑等組織器官是物質基礎;所謂神,是指情志、意識、思維為特點的心理活動現象,以及生命活動的全部外在表現,是功能作用。 二者的辨證關係是,相互依存、相互影響,密不可分的一個整體。 神本於形而生,依附於形而存,形為神之基,神為形之主。
一、形神合一的生命觀念
(一)神為生命之主
“形神合一”構成了人的生命,神是生命的主宰。 人的生命活動概括起來可分為兩大類:即以物質、能量代謝為主的生理性活動;另一類是精神性活動。 在人體統一整體中,起統帥和協調作用的是心神。 只有在心神的統帥調節下,生命活動才表現出各臟器組織的整體特性、整體功能、整體行為、整體規律,故《素問·靈蘭秘典論》說:“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則下安,……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使道閉塞而不通,形乃大傷”,也正如張景岳說:“神雖由精氣化生,但統權精氣而為運用之者,又在吾心之神”。 人體不但自身各部分之間保持著密切的相互協調關係,而且與外界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境)也有著密切的聯繫。 保持機體內外環境的相對平衡協調,也是靠“神”來實現的,故《素問·至真要大論》說:“天地之大紀,人神之通應也”。 神動則氣行,神注則氣往,以意領氣,驅邪防病,又是氣功健身的道理所在。 如《靈樞·本臟》所說:“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適寒溫,和喜怒者也。志意和則精神專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臟不受邪矣。寒溫和則六腑化谷,鳳痺不作,經脈通利,肢節得安矣”,神在機體衛外抗邪中起著主導作用。
人類的精神活動是相當複雜的,中醫用“五神”(神魂魄意志)、“五志”(怒喜思憂恐)等概念加以概括,並在長期的生活實踐和醫療實踐的基礎上,用“五行學說”與五臟聯繫起來,認為這些精神活動是臟腑的功能表現,而且都是在“心神”的主宰下進行的,所以故張景岳在《類經》中說:“人身之神,唯心所主,……此即吾身之元神也。外如魂魄志意五種五誌之類,孰匪元神所化而統乎一心”。
(二)形為生命之基
神以形為物質基礎,“形具”才能“神生”。 戰國思想家荀況在《荀子·天論》中說:“天職既立,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 這裡的“天”,是指自然界;“形”指人之形體;“神”指精神。 其意為,人的形體及精神活動都是自然界的規律在起作用,自然界物質變化的必然結果,只要具備了人的形體結構,才能產生精神活動。 《內經》對形體與精神關係的論述,如《靈樞·本神》說:“肝藏血,血舍魂”,“脾藏營,營舍意”,“心藏脈,脈舍神”,“肺藏氣,氣舍魄”,“腎藏精,精舍志”。 這不僅闡明了精、氣、營、血、脈是“五神”的物質基礎,而且說明了五臟的生理功能與“五神”活動的關係。 五臟藏精化氣生神,神接受外界刺激而生情,神活動於內,情表現於外,這就是五臟與神、情的密切關係。
中醫養生學把精氣神視為人生“三寶”,強調精、氣、營、衛、血、津液等精微,是“神”活動的物質基礎。 《素問·上古天真論》指出:“積精”可以“全神”,陶弘景《養性延命錄》說:“神者精也,保精則神明,神明則長生”,精的盈虧關係到神的盛衰,李東垣《脾胃論》說:“氣乃神之祖,精乃氣之子。氣者,精神之根蒂也,大矣哉!積氣以成精,積精以全神”,說明精氣足才能使神的活動健全。 《素問·八正神明論》說:“血氣者,人之神,不可不謹養”,《靈樞·平人絕谷》說:“血脈和利,精神乃居”。 以上這些論述,都是強調血氣精微是神活動的基礎。 人體的物質基礎充盛,人之精神旺盛,故《素問·上古天真論》說;“形體不敝,精神不散”。 因為精神思維活動需要大量的氣血精微來供應,所以臨床上認為勞神太過,則心血暗耗;心血虧虛,則神誌不寧。 神誌不寧,外表出現各種心理活動異常。
(三)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徵
從本原上說,神生於形,但從作用上說,神又主宰形,形與神的對立統一,便形成了人體生命這一有機統一的整體。 《靈樞·天年》篇說:“血氣已和,營衛已通,五臟已成,神氣舍心,魂魄畢具,乃成為人”。 只有血氣、五臟、精神、魂魄畢具,才會表現出生命力,才會是一個活體的人。 同篇又說:“五臟皆虛,神氣皆去,形骸獨居而終矣”,明確指出了死亡的概念就是形神分離。 張景岳在《類經》中,進一步闡發了“形神合一”的生命觀,他說:“人禀天地陰陽之氣以生,借血肉以成其形,一氣周流於其中以成其神,形神俱備,乃為全體”。 可見,人體生命運動的特徵,即是精神活動和生理活動的總體概括。
人生的生命活動是十分複雜的,以物質、能量代謝為特徵的髒腑功能活動,和以髒腑的生理活動相應的高級精神活動(意識、思維、情感等)的協調統一,是在“心神”主導作用下完成的。 現代研究表明,社會——心理因素並不是人類情緒變化的唯一刺激因素。 自然現象的變化同樣可以引起情緒發生相應變化。 如四時更迭、月廓圓缺、顏色. 聲音、氣味、食物等,都可作用於人體,使之發生情緒改變,進而影響人體生理活動。 這說明人體的生理、心理活動是隨時隨地互相轉化,相互影響,有機地統一在一起的。 “形神合一”的生命觀的具體內容,為中醫養生學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並長期有效地指導著中醫的臨床實踐,且為現代科學進一個弄清生命的本質,提供了可貴的線索。
二、形神共養
形神共養,即不僅要注意形體的保養,而且還要注意精神的攝養,使得形體健壯,精神充沛,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從而身體和精神都得到均衡統一的發展。 中醫養生學的養生方法很多,但從本質上看,歸納起來,不外“養神”與“養形”兩大部分,即所謂“守神全形”和“保形全神”。
(一)守神全形
在形神關係中,“神”起著主導作用,“神明則形安”。 故中醫養生觀是以“調神”為第一要義,養生必須充分重視“神”的調養。 調神攝生的內容很豐富,可以從多方面入手。 ①清靜養神:精神情志保持淡泊寧靜狀態,減少名利和物質慾望,和情暢志,協調七情活動,使之平和無過極。 ②四氣調神:順應一年四季陰陽之變調節精神,使精神活動與五臟四時陰陽關係相協調。 ③氣功練神:通過調身、調心、調息三個主要環節,對神誌、臟腑進行自我鍛煉。 ④節欲養神:雖說性慾乃陰陽自然之道,但過度則傷精耗神、節欲可保精全神。 ⑤修性怡神:通過多種有意義的活動,如繪畫、書法、音樂、下棋、雕刻、種花、集郵、垂釣、旅遊等,培養自己的情趣愛好,使精神有所寄託,並能陶冶情感,從而起到移情養性、調神健身的作用。 總之,守神而全形,就是從“調神”入手,保護和增強心理健康以及形體健康,達到調神和強身的統一。
(二)保形全神
形體是人體生命存在的基礎,有了形體,才有生命,有了生命才能產生精神活動和具有生理功能。 因此,保養形體是非常重要的。 張景岳說:“形傷則神氣為之消”,“善養生者,可不先養此形以為神明之宅;善治病者,可不先治此形以為興復之基乎”? 這很著重強調神依附形而存在,形盛則神旺,形衰則神表,形體衰亡,生命便可告終。 如何做好保形全神呢? 人體形體要不斷地從自然界獲取生存的物質,進行新陳代謝,維持人體生命活動。 “保形”重在保養精血,《景岳全書》說:“精血即形也,形即精血”,《素問·陰陽應像大論》指出:“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 陽氣虛損,要溫補陽氣,陰氣不足者,要滋養精血。 可用藥物調林及飲養,以保養形體。 此外,人體本身就還自然界一個組成部分。 因此,保養身體必須遵循自然規律,做到生活規律、飲食有節、勞逸適度、避其外邪、堅持鍛煉等,才能有效地增強體質,促進健康。
養神和養形有著密切的關係,二者不可偏廢,要同時進行。 “守神全形”和”保形全神”,是在“形神合一”論推導下,對立統一規律在養生學中的運用,其目的是為了達到“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
第五節形神合一
形神合一主要在於說明心理與生理的對立統一、精神與物質的對立統一、本質與現象的對立統一等。 所謂形,指形體,即肌肉、血脈、筋骨、臟腑等組織器官是物質基礎;所謂神,是指情志、意識、思維為特點的心理活動現象,以及生命活動的全部外在表現,是功能作用。 二者的辨證關係是,相互依存、相互影響,密不可分的一個整體。 神本於形而生,依附於形而存,形為神之基,神為形之主。
一、形神合一的生命觀念
(一)神為生命之主
“形神合一”構成了人的生命,神是生命的主宰。 人的生命活動概括起來可分為兩大類:即以物質、能量代謝為主的生理性活動;另一類是精神性活動。 在人體統一整體中,起統帥和協調作用的是心神。 只有在心神的統帥調節下,生命活動才表現出各臟器組織的整體特性、整體功能、整體行為、整體規律,故《素問·靈蘭秘典論》說:“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則下安,……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使道閉塞而不通,形乃大傷”,也正如張景岳說:“神雖由精氣化生,但統權精氣而為運用之者,又在吾心之神”。 人體不但自身各部分之間保持著密切的相互協調關係,而且與外界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境)也有著密切的聯繫。 保持機體內外環境的相對平衡協調,也是靠“神”來實現的,故《素問·至真要大論》說:“天地之大紀,人神之通應也”。 神動則氣行,神注則氣往,以意領氣,驅邪防病,又是氣功健身的道理所在。 如《靈樞·本臟》所說:“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適寒溫,和喜怒者也。志意和則精神專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臟不受邪矣。寒溫和則六腑化谷,鳳痺不作,經脈通利,肢節得安矣”,神在機體衛外抗邪中起著主導作用。
人類的精神活動是相當複雜的,中醫用“五神”(神魂魄意志)、“五志”(怒喜思憂恐)等概念加以概括,並在長期的生活實踐和醫療實踐的基礎上,用“五行學說”與五臟聯繫起來,認為這些精神活動是臟腑的功能表現,而且都是在“心神”的主宰下進行的,所以故張景岳在《類經》中說:“人身之神,唯心所主,……此即吾身之元神也。外如魂魄志意五種五誌之類,孰匪元神所化而統乎一心”。
(二)形為生命之基
神以形為物質基礎,“形具”才能“神生”。 戰國思想家荀況在《荀子·天論》中說:“天職既立,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 這裡的“天”,是指自然界;“形”指人之形體;“神”指精神。 其意為,人的形體及精神活動都是自然界的規律在起作用,自然界物質變化的必然結果,只要具備了人的形體結構,才能產生精神活動。 《內經》對形體與精神關係的論述,如《靈樞·本神》說:“肝藏血,血舍魂”,“脾藏營,營舍意”,“心藏脈,脈舍神”,“肺藏氣,氣舍魄”,“腎藏精,精舍志”。 這不僅闡明了精、氣、營、血、脈是“五神”的物質基礎,而且說明了五臟的生理功能與“五神”活動的關係。 五臟藏精化氣生神,神接受外界刺激而生情,神活動於內,情表現於外,這就是五臟與神、情的密切關係。
中醫養生學把精氣神視為人生“三寶”,強調精、氣、營、衛、血、津液等精微,是“神”活動的物質基礎。 《素問·上古天真論》指出:“積精”可以“全神”,陶弘景《養性延命錄》說:“神者精也,保精則神明,神明則長生”,精的盈虧關係到神的盛衰,李東垣《脾胃論》說:“氣乃神之祖,精乃氣之子。氣者,精神之根蒂也,大矣哉!積氣以成精,積精以全神”,說明精氣足才能使神的活動健全。 《素問·八正神明論》說:“血氣者,人之神,不可不謹養”,《靈樞·平人絕谷》說:“血脈和利,精神乃居”。 以上這些論述,都是強調血氣精微是神活動的基礎。 人體的物質基礎充盛,人之精神旺盛,故《素問·上古天真論》說;“形體不敝,精神不散”。 因為精神思維活動需要大量的氣血精微來供應,所以臨床上認為勞神太過,則心血暗耗;心血虧虛,則神誌不寧。 神誌不寧,外表出現各種心理活動異常。
(三)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徵
從本原上說,神生於形,但從作用上說,神又主宰形,形與神的對立統一,便形成了人體生命這一有機統一的整體。 《靈樞·天年》篇說:“血氣已和,營衛已通,五臟已成,神氣舍心,魂魄畢具,乃成為人”。 只有血氣、五臟、精神、魂魄畢具,才會表現出生命力,才會是一個活體的人。 同篇又說:“五臟皆虛,神氣皆去,形骸獨居而終矣”,明確指出了死亡的概念就是形神分離。 張景岳在《類經》中,進一步闡發了“形神合一”的生命觀,他說:“人禀天地陰陽之氣以生,借血肉以成其形,一氣周流於其中以成其神,形神俱備,乃為全體”。 可見,人體生命運動的特徵,即是精神活動和生理活動的總體概括。
人生的生命活動是十分複雜的,以物質、能量代謝為特徵的髒腑功能活動,和以髒腑的生理活動相應的高級精神活動(意識、思維、情感等)的協調統一,是在“心神”主導作用下完成的。 現代研究表明,社會——心理因素並不是人類情緒變化的唯一刺激因素。 自然現象的變化同樣可以引起情緒發生相應變化。 如四時更迭、月廓圓缺、顏色. 聲音、氣味、食物等,都可作用於人體,使之發生情緒改變,進而影響人體生理活動。 這說明人體的生理、心理活動是隨時隨地互相轉化,相互影響,有機地統一在一起的。 “形神合一”的生命觀的具體內容,為中醫養生學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並長期有效地指導著中醫的臨床實踐,且為現代科學進一個弄清生命的本質,提供了可貴的線索。
二、形神共養
形神共養,即不僅要注意形體的保養,而且還要注意精神的攝養,使得形體健壯,精神充沛,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從而身體和精神都得到均衡統一的發展。 中醫養生學的養生方法很多,但從本質上看,歸納起來,不外“養神”與“養形”兩大部分,即所謂“守神全形”和“保形全神”。
(一)守神全形
在形神關係中,“神”起著主導作用,“神明則形安”。 故中醫養生觀是以“調神”為第一要義,養生必須充分重視“神”的調養。 調神攝生的內容很豐富,可以從多方面入手。 ①清靜養神:精神情志保持淡泊寧靜狀態,減少名利和物質慾望,和情暢志,協調七情活動,使之平和無過極。 ②四氣調神:順應一年四季陰陽之變調節精神,使精神活動與五臟四時陰陽關係相協調。 ③氣功練神:通過調身、調心、調息三個主要環節,對神誌、臟腑進行自我鍛煉。 ④節欲養神:雖說性慾乃陰陽自然之道,但過度則傷精耗神、節欲可保精全神。 ⑤修性怡神:通過多種有意義的活動,如繪畫、書法、音樂、下棋、雕刻、種花、集郵、垂釣、旅遊等,培養自己的情趣愛好,使精神有所寄託,並能陶冶情感,從而起到移情養性、調神健身的作用。 總之,守神而全形,就是從“調神”入手,保護和增強心理健康以及形體健康,達到調神和強身的統一。
(二)保形全神
形體是人體生命存在的基礎,有了形體,才有生命,有了生命才能產生精神活動和具有生理功能。 因此,保養形體是非常重要的。 張景岳說:“形傷則神氣為之消”,“善養生者,可不先養此形以為神明之宅;善治病者,可不先治此形以為興復之基乎”? 這很著重強調神依附形而存在,形盛則神旺,形衰則神表,形體衰亡,生命便可告終。 如何做好保形全神呢? 人體形體要不斷地從自然界獲取生存的物質,進行新陳代謝,維持人體生命活動。 “保形”重在保養精血,《景岳全書》說:“精血即形也,形即精血”,《素問·陰陽應像大論》指出:“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 陽氣虛損,要溫補陽氣,陰氣不足者,要滋養精血。 可用藥物調林及飲養,以保養形體。 此外,人體本身就還自然界一個組成部分。 因此,保養身體必須遵循自然規律,做到生活規律、飲食有節、勞逸適度、避其外邪、堅持鍛煉等,才能有效地增強體質,促進健康。
養神和養形有著密切的關係,二者不可偏廢,要同時進行。 “守神全形”和”保形全神”,是在“形神合一”論推導下,對立統一規律在養生學中的運用,其目的是為了達到“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10
- 文章: 33584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中醫養生學
《中醫養生學》 >第三章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第六節動靜互涵
一、動靜互涵的概念
動和靜,是物質運動的兩個方面或兩種不同表現形式。 人體生命運動始終保持著動靜和諧的狀態,維持著動靜對立統一的整體性,從而保證了人體正常的生理活動功能。 《周易》說:“一陰一陽之謂道”,“剛柔者,立本者也”。 宇宙間的一切事物的變化,無不是陰陽相互對應的作用,在陰陽交錯的往來中,陰退陽進,陽隱陰顯,相互作用,相反相成,生化不息。 王夫之《周易外傳》說:“動靜互涵,以為萬變之宗”。 辨證法認為,孤陽不生,獨陰不長。 故陰陽互涵互根是宇宙萬物的根本法則,也是生命活動的要諦。 《思問錄》謂:“太極動而生陽,動之動也;靜而生陰,動之靜也”,“方動即靜,方靜旋動,靜即含動,動不捨靜”,“靜者靜動,非不動也”。 又《張子正蒙注》說:“動而不離乎靜之存,靜而皆備其動之理,敦誠不息,則化不可測。”這就是說“動”不離“靜”,“靜”不離“動”,“動靜”相對立,而又相互依存。 因此,無論只承認運動或者只承認靜止的觀點都是不對的。 所以王夫之又說:“流俗滯於物以為實,遂於動而不返,異端虛則喪實,靜則廢動,皆違性而失其神也”(《張子正蒙注》)。 只承認一方面而否認另一方面,把運動和靜止割裂開來,都是違反事物運動變化的本質的。 朱熹亦明確指出:“靜者,養動之根,動者所以行其靜”。 動與靜互為其根. 無靜不能動,無動不能靜,陰靜之中已有陽動之根,陽動之中自有陰靜之理,說明動靜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古代哲學認為,既無絕對之靜,亦無絕對之動。 “動靜”即言運動,但動不等於動而無靜,靜亦不等於靜止,而是動中包含著靜,靜中又蘊伏著動,動靜相互為用,才促進了生命體的發生發展,運動變化。
二、生命體的動靜統一觀
生命體的發展變化,始終處在一個動靜相對平衡的自身更新狀態中。 事物在平衡、安靜狀態下,其內部運動變化並未停止。 當達到一定程度時,平衡就要破壞而呈現出新的生滅變化。 正如《素問·六微旨大論》所言:“岐伯曰:成敗倚伏生乎動,動而不已,則變作矣。帝曰:有期乎?岐伯曰:不生不化,靜之期也。帝曰:不生不化乎?岐伯曰: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故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 這裡清楚論述了動和靜的辨證關係,並指出了升降出入是宇宙萬物自身變化的普遍規律。 人體生命活動也正是合理地順應萬物的自然之性。 周述官說:“人身,陰陽也;陰陽,動靜也。動靜合一,氣血和暢,百病不生,乃得盡其天年”(《增演易筋洗髓·內功圖說》)。 由此可見,人體的生理活動、病理變化、診斷治療、預防保健等,都可以用生命體的動靜對立統一觀點去認識問題、分析問題、指導實踐。
從生理而言,陰成形主靜,是人體的營養物質的根源;陽化氣主動,是人體的運動原動力。 形屬陰主淨,代表物質結構,是生命的基礎;氣屬陽主動,代表生理功能,是生命力的反映。 就具體的髒腑功能亦是如此,例如心屬火,主動:腎屬水,主靜。 只有“水火既濟”、“心腎相交”,才能保持正常生理狀態。 實際上,人體有關飲食的吸收、運化、水液的環流代謝、氣血的循環貫注、化物的傳導排泄,其物質和功能的相互轉化等,都是在機體內臟功能動靜協調之下完成的。 因此,保持適當的動靜協調狀態,才能促進和提高機體內部的“吐故納新”的活動,使各器官充滿活力,從而推遲各器官的衰老改變。
從病理而講,不論是“六淫”所傷,還是“七情”所致的病理變化,都是因為人體升降出入的運動形式發生障礙,導致體內陰陽動靜失去了相對平衡協調,出現了陰陽的偏盛偏衰的結果。
三、動靜結合的攝生保健
運動和靜養是中國傳統養生防病的重要原則。 “生命在於運動”是人所共知的保健格言,它說明運動能鍛煉人體各組織器官的功能,促進新陳代謝可以增強體質,防止早衰。 但並不表明運動越多越好,運動量越大越好。 也有人提出“生命在於靜止”。 認為軀體和思想的高度靜止,是養生的根本大法,突出說明了以靜養生的思想更符合人體生命的內在規律。 以動靜來劃分我國古代養生學派,老莊學派強調靜以養生,重在養神;以《呂氏春秋》為代表的一派,主張動以養生,重在養形。 他們從各自不同的側面,對古代養生學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他們在養生方法上雖然各有側重,但本質上都提倡動靜結合,形神共養。 只有做到動靜兼修,動靜適宜,才能“形與神俱”達到養生的目的。
(一)靜以養神
我國歷代養生家十分重視神與人體健康的關係,認為神氣清靜,可致健康長壽。 由於“神”有易動難靜的特點,“神”有任萬物而理萬機的作用,常處於易動難靜的狀態,故情靜養神就顯得特別重要。 老子認為“靜為躁君”,主張“致虛極,寧靜篤”。 即要盡量排除雜念,以達到心境寧靜狀態。 《內經》從醫學角度提出了“恬淡虛無”的攝生防病的思想。 後世的很多養生家對“去欲”以養心神的認識,無論在理論和方法上都有深化和發展。 三國的嵇康,唐代的孫思邈,明代萬全等都有精闢的論述。 清代的曹庭棟在總結前人靜養思想的基礎上,賦於“靜神”新的內容。 他說:“心不可無所用,非必如槁木,如死灰,方為養生之道”,“靜時固戒動,動而不妄動,亦靜也”。 曹氏對“靜神”的解釋使清靜養神思想前進了一大步。 “靜神”實指精神專一,屏除雜念及神用不過。 正常用心,能“思索生知”,對強神健腦會大有益處。 但心動太過,精血俱耗,神氣失養而不內守,則可引起臟腑和機體病變。 靜神養生的方法也是多方面的,如少私寡欲、調攝情志、順應四時、常練靜功等。 就以練靜功而言,其健身機制卻體現出“由動入靜”、“靜中有動”、“以靜制動”、“動靜結合”的整體思想。 帶練靜功有益於精神內守,而靜神又是氣功鍛煉的前提和基礎。
(二)動以養形
形體的動靜狀態與精氣神的生理功能狀態有著密切關係,靜而乏動則易導致精氣鬱滯、氣血凝結,久即損壽。 所以,《呂氏春秋·達鬱》說:“形不動則精不流,精不流則氣鬱”,《壽世保元》說:“養生之道,不欲食後便臥及終日穩坐,皆能凝結氣血,久則損壽”。 運動可促進精氣流通,氣血暢達,增強抗禦病邪能力,提高生命力,故張子和強調“惟以血氣流通為貴”(《儒門事親》)。 適當運動不僅能鍛煉肌肉、四肢等形體組織,還可增強脾胃的健運功能,促進食物消化輸布。 華佗指出:“動搖則谷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 脾胃健旺,氣血生化之源充足,故健康長壽。 動形的方法,多種多樣,如勞動、舞蹈、散步、導引、按蹻等,以動形調和氣血,疏通經絡、通利九竅、防病健身。
(三)動靜適宜
《類經附翼·醫易》說:“天下之萬理,出於一動一靜”。 我國古代養生家們一直很重視動靜適宜,主張動靜結合、剛柔相濟。 動為健,靜為康,動以養形,靜以養氣,柔動生精,精中生氣,氣中生精,是相輔相成的。 實踐證明,能將動和靜,勞和逸,緊張和鬆弛。 這些既矛盾又統一的關係處理得當,協調有方,則有利於養生。
從《內經》的“不妄作勞”,到孫思邈的“養性之道,常欲小勞”,都強調動靜適度,從湖南馬王堆出土竹簡的導引圖中的導引術,華佗的五禽戲,到後世的各種動功的特點,概括言之就是動中求靜。 動淨適宜的原則,還突出了一個審時度勢的辨證思想特點。 從體力來說,體力強的人可以適當多動,體力較差的人可以少動,皆不得疲勞過度。 從病情來說,病情較重,體質較弱的,可以靜功為主,配合動功,隨著體質的增強,可逐步增加動功。 從時間上來看,早晨先靜後動,以便有益於一天的工作;晚上宜先動後靜,有利於入睡。 總之,心神欲靜,形體欲動,只有把形與神、動和靜有機結合起來,才能符合生命運動的客觀規律,有益於強身防病。
第六節動靜互涵
一、動靜互涵的概念
動和靜,是物質運動的兩個方面或兩種不同表現形式。 人體生命運動始終保持著動靜和諧的狀態,維持著動靜對立統一的整體性,從而保證了人體正常的生理活動功能。 《周易》說:“一陰一陽之謂道”,“剛柔者,立本者也”。 宇宙間的一切事物的變化,無不是陰陽相互對應的作用,在陰陽交錯的往來中,陰退陽進,陽隱陰顯,相互作用,相反相成,生化不息。 王夫之《周易外傳》說:“動靜互涵,以為萬變之宗”。 辨證法認為,孤陽不生,獨陰不長。 故陰陽互涵互根是宇宙萬物的根本法則,也是生命活動的要諦。 《思問錄》謂:“太極動而生陽,動之動也;靜而生陰,動之靜也”,“方動即靜,方靜旋動,靜即含動,動不捨靜”,“靜者靜動,非不動也”。 又《張子正蒙注》說:“動而不離乎靜之存,靜而皆備其動之理,敦誠不息,則化不可測。”這就是說“動”不離“靜”,“靜”不離“動”,“動靜”相對立,而又相互依存。 因此,無論只承認運動或者只承認靜止的觀點都是不對的。 所以王夫之又說:“流俗滯於物以為實,遂於動而不返,異端虛則喪實,靜則廢動,皆違性而失其神也”(《張子正蒙注》)。 只承認一方面而否認另一方面,把運動和靜止割裂開來,都是違反事物運動變化的本質的。 朱熹亦明確指出:“靜者,養動之根,動者所以行其靜”。 動與靜互為其根. 無靜不能動,無動不能靜,陰靜之中已有陽動之根,陽動之中自有陰靜之理,說明動靜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古代哲學認為,既無絕對之靜,亦無絕對之動。 “動靜”即言運動,但動不等於動而無靜,靜亦不等於靜止,而是動中包含著靜,靜中又蘊伏著動,動靜相互為用,才促進了生命體的發生發展,運動變化。
二、生命體的動靜統一觀
生命體的發展變化,始終處在一個動靜相對平衡的自身更新狀態中。 事物在平衡、安靜狀態下,其內部運動變化並未停止。 當達到一定程度時,平衡就要破壞而呈現出新的生滅變化。 正如《素問·六微旨大論》所言:“岐伯曰:成敗倚伏生乎動,動而不已,則變作矣。帝曰:有期乎?岐伯曰:不生不化,靜之期也。帝曰:不生不化乎?岐伯曰: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故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 這裡清楚論述了動和靜的辨證關係,並指出了升降出入是宇宙萬物自身變化的普遍規律。 人體生命活動也正是合理地順應萬物的自然之性。 周述官說:“人身,陰陽也;陰陽,動靜也。動靜合一,氣血和暢,百病不生,乃得盡其天年”(《增演易筋洗髓·內功圖說》)。 由此可見,人體的生理活動、病理變化、診斷治療、預防保健等,都可以用生命體的動靜對立統一觀點去認識問題、分析問題、指導實踐。
從生理而言,陰成形主靜,是人體的營養物質的根源;陽化氣主動,是人體的運動原動力。 形屬陰主淨,代表物質結構,是生命的基礎;氣屬陽主動,代表生理功能,是生命力的反映。 就具體的髒腑功能亦是如此,例如心屬火,主動:腎屬水,主靜。 只有“水火既濟”、“心腎相交”,才能保持正常生理狀態。 實際上,人體有關飲食的吸收、運化、水液的環流代謝、氣血的循環貫注、化物的傳導排泄,其物質和功能的相互轉化等,都是在機體內臟功能動靜協調之下完成的。 因此,保持適當的動靜協調狀態,才能促進和提高機體內部的“吐故納新”的活動,使各器官充滿活力,從而推遲各器官的衰老改變。
從病理而講,不論是“六淫”所傷,還是“七情”所致的病理變化,都是因為人體升降出入的運動形式發生障礙,導致體內陰陽動靜失去了相對平衡協調,出現了陰陽的偏盛偏衰的結果。
三、動靜結合的攝生保健
運動和靜養是中國傳統養生防病的重要原則。 “生命在於運動”是人所共知的保健格言,它說明運動能鍛煉人體各組織器官的功能,促進新陳代謝可以增強體質,防止早衰。 但並不表明運動越多越好,運動量越大越好。 也有人提出“生命在於靜止”。 認為軀體和思想的高度靜止,是養生的根本大法,突出說明了以靜養生的思想更符合人體生命的內在規律。 以動靜來劃分我國古代養生學派,老莊學派強調靜以養生,重在養神;以《呂氏春秋》為代表的一派,主張動以養生,重在養形。 他們從各自不同的側面,對古代養生學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他們在養生方法上雖然各有側重,但本質上都提倡動靜結合,形神共養。 只有做到動靜兼修,動靜適宜,才能“形與神俱”達到養生的目的。
(一)靜以養神
我國歷代養生家十分重視神與人體健康的關係,認為神氣清靜,可致健康長壽。 由於“神”有易動難靜的特點,“神”有任萬物而理萬機的作用,常處於易動難靜的狀態,故情靜養神就顯得特別重要。 老子認為“靜為躁君”,主張“致虛極,寧靜篤”。 即要盡量排除雜念,以達到心境寧靜狀態。 《內經》從醫學角度提出了“恬淡虛無”的攝生防病的思想。 後世的很多養生家對“去欲”以養心神的認識,無論在理論和方法上都有深化和發展。 三國的嵇康,唐代的孫思邈,明代萬全等都有精闢的論述。 清代的曹庭棟在總結前人靜養思想的基礎上,賦於“靜神”新的內容。 他說:“心不可無所用,非必如槁木,如死灰,方為養生之道”,“靜時固戒動,動而不妄動,亦靜也”。 曹氏對“靜神”的解釋使清靜養神思想前進了一大步。 “靜神”實指精神專一,屏除雜念及神用不過。 正常用心,能“思索生知”,對強神健腦會大有益處。 但心動太過,精血俱耗,神氣失養而不內守,則可引起臟腑和機體病變。 靜神養生的方法也是多方面的,如少私寡欲、調攝情志、順應四時、常練靜功等。 就以練靜功而言,其健身機制卻體現出“由動入靜”、“靜中有動”、“以靜制動”、“動靜結合”的整體思想。 帶練靜功有益於精神內守,而靜神又是氣功鍛煉的前提和基礎。
(二)動以養形
形體的動靜狀態與精氣神的生理功能狀態有著密切關係,靜而乏動則易導致精氣鬱滯、氣血凝結,久即損壽。 所以,《呂氏春秋·達鬱》說:“形不動則精不流,精不流則氣鬱”,《壽世保元》說:“養生之道,不欲食後便臥及終日穩坐,皆能凝結氣血,久則損壽”。 運動可促進精氣流通,氣血暢達,增強抗禦病邪能力,提高生命力,故張子和強調“惟以血氣流通為貴”(《儒門事親》)。 適當運動不僅能鍛煉肌肉、四肢等形體組織,還可增強脾胃的健運功能,促進食物消化輸布。 華佗指出:“動搖則谷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 脾胃健旺,氣血生化之源充足,故健康長壽。 動形的方法,多種多樣,如勞動、舞蹈、散步、導引、按蹻等,以動形調和氣血,疏通經絡、通利九竅、防病健身。
(三)動靜適宜
《類經附翼·醫易》說:“天下之萬理,出於一動一靜”。 我國古代養生家們一直很重視動靜適宜,主張動靜結合、剛柔相濟。 動為健,靜為康,動以養形,靜以養氣,柔動生精,精中生氣,氣中生精,是相輔相成的。 實踐證明,能將動和靜,勞和逸,緊張和鬆弛。 這些既矛盾又統一的關係處理得當,協調有方,則有利於養生。
從《內經》的“不妄作勞”,到孫思邈的“養性之道,常欲小勞”,都強調動靜適度,從湖南馬王堆出土竹簡的導引圖中的導引術,華佗的五禽戲,到後世的各種動功的特點,概括言之就是動中求靜。 動淨適宜的原則,還突出了一個審時度勢的辨證思想特點。 從體力來說,體力強的人可以適當多動,體力較差的人可以少動,皆不得疲勞過度。 從病情來說,病情較重,體質較弱的,可以靜功為主,配合動功,隨著體質的增強,可逐步增加動功。 從時間上來看,早晨先靜後動,以便有益於一天的工作;晚上宜先動後靜,有利於入睡。 總之,心神欲靜,形體欲動,只有把形與神、動和靜有機結合起來,才能符合生命運動的客觀規律,有益於強身防病。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10
- 文章: 33584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中醫養生學
《中醫養生學》 >第三章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第七節協調平衡
所謂“協調”,是指調節人體自身的生理功能狀態,及其與外在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所謂“平衡”有兩層意思:一是指機體自身各部分間的正常生理功能的動態平衡;二是指機體功能與自然界物質交換過程中的相對平衡。 協調平衡是中醫養生學的重要理論之一。
一、協調平衡與生命活動
中醫養生學從陽陽對立統一、相互依存的觀點出發,認為臟腑、經絡、氣血津液等等,必須保持相對穩定和協調,才能維持“陰平陽秘”的正常生理狀態,從而保證機體的生存。 正如恩格斯所說:“物體相對靜止的可能性,暫時平衡的可能性,是物質分化的根本條件,因而也是生命的根本條件”。 為了求得這種“暫時平衡狀態”的“生命的根本條件”,保持人體陰陽的協調平衡就成為一條重要的養生法則。 無論精神、飲食、起居的調攝,還是自我保健或藥物的使用,都離不開陰陽協調平衡,以平為期的宗旨。
人體生命運動的過程也就是新陳代謝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人體內的多種多樣的新陳代謝,都是通過陰陽協調完成的。 體內的各種矛盾,諸如吸收與排泄、同化與異化、酶的生成與滅活、酸鹼的產生和排泄等等,都在對立統一的運動中保持相對協調平衡,而且貫穿生命運動過程的始終,從而使體溫、血糖、血脂、血中pH值等內環境因素都相對穩定在一定的生理範圍內,保持人體本身陰陽動態平衡。 與此同時,人體通過陰陽消長運動和自然界進行物質交換,攝取周圍環境的物質,水、空氣、食物等供應機體需要;又把機體所產生的廢物排出體外,維持人與自然界的協調平衡。 所以,人體就是一個陰陽運動協調平衡的統一整體,人生歷程就是一個陰陽運動平衡的過程。
陽陽平衡是人體健康的必要條件。 養生保健的根本任務,就是運用陰陽平衡規律,協調機體功能,達到內外協調平衡。 人體複雜的生命活動是以五臟為主體,臟腑功能的綜合反映。 因此,首先要協調臟腑的生理功能,使其成為一個有機整體。 在協調機體功能時,要特別注意情志平衡,喜、怒、憂、思、悲、恐、驚等情志過激,都可影響臟腑,造成臟腑功能失衡而孽生百病,而疾病又可反饋人的情志,造成惡性循環。 因此,必須隨時調整機體生理與外界環境的關係,才能維護其協調平衡的狀態。
人體生命活動是有規律的,符合規律的運動就有利於生命的存在,違背了規律,則有害於生命。 正常的運動在於機體“內在運動”與“外在運動”的和諧,運動的恰當及其相互間的協調一致。 “內在運動”,是指臟腑、氣血精氣的生理運動;“外在運動”,是指腦力、體力活動和體育運動的總和。 前者是維護生命的“供給性”運動,後者是保持生命活力的“耗性”運動。 如果這種“供銷”關係不協調,就會產生“生命危機”,過度疲勞、疾病、甚至死亡。 大量的生活實踐已證明,不適當的運動會破壞人體內外環境的平衡,加速人體某些器官的損害和一些生理功能失調,進而引起疾病,最終縮短人的生命過程。 可見,任何運動都有各自的限度。 這個限度即是《內經》所說的:“以平為期”。
二、協調平衡與保健功法
掌握生命活動的規律,圍繞燮理陰陽進行養生保健,使其達到陰陽平衡,乃是中醫養生理論的關鍵所在。 正如《素問·至真要大論》所云:“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 “以平為期”,就是以保持陰陽的動態平衡為準則。 中國的傳統健身術和功法,都體現了這一思想,傳統功法概括為:虛實、剛柔、吸斥、動靜、開合、起落、放收、進退,稱為八法。 它完全符合陰陽變化之理,及“對立統一”、“協調平衡”的自然規律。 太極拳運動更是把人體看成一個太極陰陽整體,主張虛中有實、實中有虛、剛柔相濟、動靜相兼,每個姿勢和每個動作都體現相反相成、陰陽平衡的特點。 可見,協調平衡是生命整體運動之核心。 根據這一理論原則,很多學者進行了平衡保健研究,提出了新的養生保健方法,例如:
(一)元素平衡保健法
我國古代的五行學說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物質之間的運動變化而生成的,而且在五行之間存在著相生和相剋的“生克制化”的聯繫,從而維持著自然界的生態平衡和人體生理的協調平衡。
現代研究認為,元素的形成、地球的形成和人類進化都是物質演化到某個階段達到動態平衡的結果。 根據物質演化規律認為,人類要健康長壽,就必須遵循物質交換的平衡協調的規律。 現代醫學研究證明:人的生命活動過程中,由於新陳代謝的不協調,可使體內某些元素積累過多,或某些元素不足,出現元素平衡失調,導致疾病和早衰。 當前很多非感染性疾病,大多與元素平衡失調有關。 例如,危害人類健康最大的心血管病和癌症的產生與體內物質交換平衡失調密切相關。 有些地方病,如甲狀腺腫由於缺碘所致,克山病因缺硒所造成。 醫療實踐證明,科學地進行飲食保健,可有效地防治很多非感染性疾病。 強化某些微量元素亦可預防或改善很多地方病的情況。 平衡保健理論研究認為,在人生不同年齡階段,要根根不同的生理特點,及時研究體內元素的平衡保健,開發、製作出相應的保健飲食,糾正體內元素的失調,維持體內各種元素的協調平衡,將會有益於人類的健康。
(二)交替運動平衡法
系統論和控制論研究認為,生命經常處於對稱、協調、動態、穩定、平衡狀態。 人體的對稱失調、失衡、失穩是導致人體生理功能低下和早衰、疾病的重要原因。 因此,健康活力獲得的關鍵,在於調節和調動自身生產的積極因素,克服對稱失調,達到協調平衡,就能增進健康和長壽。 根據相對醫學的研究,有的學者提出交替運動鍛煉保健法。 此法是一種使人體各系統生理功能內部或生理功能之間交替進行鍛煉以克服偏用偏廢,達到自身協調平衡的健身運動方式。 例如,“體腦交替”,它既可使體力增進不衰,又可使腦力健旺;“動靜交替”,它可有效地調節人的全身臟器活動恢復正常平衡;“上下交替”,可以增強機體的機敏性、靈活性、反應性,減少腦皿管疾病的發生;“左右交替”,可以調節失衡的機體的生理功能,“前後交替”,可以預防和治療某些腰腿病,避免老年人下肢活動不靈,行走不穩。 上述這些僅是舉例,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交替運動的內容。 每個人可根據“寓交替運動於日常生活”中和自己的實際情況,隨時隨地運用實施。 對於增進身體協調平衡能力和發揮人體生理潛力,將會大有稗益。
第七節協調平衡
所謂“協調”,是指調節人體自身的生理功能狀態,及其與外在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所謂“平衡”有兩層意思:一是指機體自身各部分間的正常生理功能的動態平衡;二是指機體功能與自然界物質交換過程中的相對平衡。 協調平衡是中醫養生學的重要理論之一。
一、協調平衡與生命活動
中醫養生學從陽陽對立統一、相互依存的觀點出發,認為臟腑、經絡、氣血津液等等,必須保持相對穩定和協調,才能維持“陰平陽秘”的正常生理狀態,從而保證機體的生存。 正如恩格斯所說:“物體相對靜止的可能性,暫時平衡的可能性,是物質分化的根本條件,因而也是生命的根本條件”。 為了求得這種“暫時平衡狀態”的“生命的根本條件”,保持人體陰陽的協調平衡就成為一條重要的養生法則。 無論精神、飲食、起居的調攝,還是自我保健或藥物的使用,都離不開陰陽協調平衡,以平為期的宗旨。
人體生命運動的過程也就是新陳代謝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人體內的多種多樣的新陳代謝,都是通過陰陽協調完成的。 體內的各種矛盾,諸如吸收與排泄、同化與異化、酶的生成與滅活、酸鹼的產生和排泄等等,都在對立統一的運動中保持相對協調平衡,而且貫穿生命運動過程的始終,從而使體溫、血糖、血脂、血中pH值等內環境因素都相對穩定在一定的生理範圍內,保持人體本身陰陽動態平衡。 與此同時,人體通過陰陽消長運動和自然界進行物質交換,攝取周圍環境的物質,水、空氣、食物等供應機體需要;又把機體所產生的廢物排出體外,維持人與自然界的協調平衡。 所以,人體就是一個陰陽運動協調平衡的統一整體,人生歷程就是一個陰陽運動平衡的過程。
陽陽平衡是人體健康的必要條件。 養生保健的根本任務,就是運用陰陽平衡規律,協調機體功能,達到內外協調平衡。 人體複雜的生命活動是以五臟為主體,臟腑功能的綜合反映。 因此,首先要協調臟腑的生理功能,使其成為一個有機整體。 在協調機體功能時,要特別注意情志平衡,喜、怒、憂、思、悲、恐、驚等情志過激,都可影響臟腑,造成臟腑功能失衡而孽生百病,而疾病又可反饋人的情志,造成惡性循環。 因此,必須隨時調整機體生理與外界環境的關係,才能維護其協調平衡的狀態。
人體生命活動是有規律的,符合規律的運動就有利於生命的存在,違背了規律,則有害於生命。 正常的運動在於機體“內在運動”與“外在運動”的和諧,運動的恰當及其相互間的協調一致。 “內在運動”,是指臟腑、氣血精氣的生理運動;“外在運動”,是指腦力、體力活動和體育運動的總和。 前者是維護生命的“供給性”運動,後者是保持生命活力的“耗性”運動。 如果這種“供銷”關係不協調,就會產生“生命危機”,過度疲勞、疾病、甚至死亡。 大量的生活實踐已證明,不適當的運動會破壞人體內外環境的平衡,加速人體某些器官的損害和一些生理功能失調,進而引起疾病,最終縮短人的生命過程。 可見,任何運動都有各自的限度。 這個限度即是《內經》所說的:“以平為期”。
二、協調平衡與保健功法
掌握生命活動的規律,圍繞燮理陰陽進行養生保健,使其達到陰陽平衡,乃是中醫養生理論的關鍵所在。 正如《素問·至真要大論》所云:“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 “以平為期”,就是以保持陰陽的動態平衡為準則。 中國的傳統健身術和功法,都體現了這一思想,傳統功法概括為:虛實、剛柔、吸斥、動靜、開合、起落、放收、進退,稱為八法。 它完全符合陰陽變化之理,及“對立統一”、“協調平衡”的自然規律。 太極拳運動更是把人體看成一個太極陰陽整體,主張虛中有實、實中有虛、剛柔相濟、動靜相兼,每個姿勢和每個動作都體現相反相成、陰陽平衡的特點。 可見,協調平衡是生命整體運動之核心。 根據這一理論原則,很多學者進行了平衡保健研究,提出了新的養生保健方法,例如:
(一)元素平衡保健法
我國古代的五行學說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物質之間的運動變化而生成的,而且在五行之間存在著相生和相剋的“生克制化”的聯繫,從而維持著自然界的生態平衡和人體生理的協調平衡。
現代研究認為,元素的形成、地球的形成和人類進化都是物質演化到某個階段達到動態平衡的結果。 根據物質演化規律認為,人類要健康長壽,就必須遵循物質交換的平衡協調的規律。 現代醫學研究證明:人的生命活動過程中,由於新陳代謝的不協調,可使體內某些元素積累過多,或某些元素不足,出現元素平衡失調,導致疾病和早衰。 當前很多非感染性疾病,大多與元素平衡失調有關。 例如,危害人類健康最大的心血管病和癌症的產生與體內物質交換平衡失調密切相關。 有些地方病,如甲狀腺腫由於缺碘所致,克山病因缺硒所造成。 醫療實踐證明,科學地進行飲食保健,可有效地防治很多非感染性疾病。 強化某些微量元素亦可預防或改善很多地方病的情況。 平衡保健理論研究認為,在人生不同年齡階段,要根根不同的生理特點,及時研究體內元素的平衡保健,開發、製作出相應的保健飲食,糾正體內元素的失調,維持體內各種元素的協調平衡,將會有益於人類的健康。
(二)交替運動平衡法
系統論和控制論研究認為,生命經常處於對稱、協調、動態、穩定、平衡狀態。 人體的對稱失調、失衡、失穩是導致人體生理功能低下和早衰、疾病的重要原因。 因此,健康活力獲得的關鍵,在於調節和調動自身生產的積極因素,克服對稱失調,達到協調平衡,就能增進健康和長壽。 根據相對醫學的研究,有的學者提出交替運動鍛煉保健法。 此法是一種使人體各系統生理功能內部或生理功能之間交替進行鍛煉以克服偏用偏廢,達到自身協調平衡的健身運動方式。 例如,“體腦交替”,它既可使體力增進不衰,又可使腦力健旺;“動靜交替”,它可有效地調節人的全身臟器活動恢復正常平衡;“上下交替”,可以增強機體的機敏性、靈活性、反應性,減少腦皿管疾病的發生;“左右交替”,可以調節失衡的機體的生理功能,“前後交替”,可以預防和治療某些腰腿病,避免老年人下肢活動不靈,行走不穩。 上述這些僅是舉例,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交替運動的內容。 每個人可根據“寓交替運動於日常生活”中和自己的實際情況,隨時隨地運用實施。 對於增進身體協調平衡能力和發揮人體生理潛力,將會大有稗益。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10
- 文章: 33584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中醫養生學
《中醫養生學》 >第三章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第八節正氣為本
中醫養生學特別重視保養人體正氣,增強生命活力和適應自然界的變化的能力,以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
一、正氣是生命之根
人體疾病的發生和早衰的根本原因,就在於機體正氣的虛衰。 正氣旺盛,是人體陰陽協調、氣血充盈、臟腑經絡功能正常、衛外固密的象徵,是機比健壯的根本所在。 因此,歷代醫家和養生家都非常重視護養人體正氣。 《壽親養老新書》對保養人體正氣做了概括:“一者少言語,養內氣;二者戒色欲,養精氣;三者薄滋味,養血氣:四者咽津液,養臟氣;五者莫嗔怒,養肝氣;六者美飲食,養胃氣;七者少思慮,養心氣……”。 人體諸氣得養,臟腑功能協調,使機體按一定規律生生化化,則正氣旺盛,人之精力充沛,健康長壽;正氣虛弱,則精神不振,多病早衰。 一旦人體生理活動的動力源泉斷絕,生命運動也就停止了。 因此,保養正氣乃是延年益壽之根本大法。
人體正氣又是抵禦外邪、防病健身和促進機體康復的最根本的要素,疾病的過程就是“正氣”和“邪氣”相互作用的結果。 正氣不足是機體功能失調產生疾病的根本原因。 《素問·遺篇刺法論》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素問·評熱病論》說:“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靈樞·百病始生篇》又進一步指出:“風雨寒熱,不得虛邪,不能獨傷人。卒然逢疾風暴雨而不病者,蓋無虛,故邪不能獨傷人。此必因虛邪之風,與其身形,兩虛相得乃客其形”,這些論述從正反兩個方面闡明了中醫的正虛發病觀。 就是說,正氣充沛,雖有外邪侵犯,也能抵抗,而使機體免於生病,患病後亦能較快地康復。 由此可知,中醫養生學所指的“正氣”,實際上是維護人體健康的髒腑生理功能的動力和抵抗病邪的抗病能力,它包括了人體衛外功能、免疫功能、調節功能以及各種代償功能等。 正氣充盛,可保持體內陰陽平衡,更好地適應外在變化,故保養正氣是養生的根本任務。
二、保養正氣重在脾腎
保養正氣,就是保養精、氣、神。 從人體生理功能特點來看,保養精、氣、神的根本,在於護養脾腎。 《醫宗必讀·脾為後天之本論》說:“故善為醫者,必責其本,而本有先天后天之辨。先天之本在腎,腎應北方之水,水為天一之源。後天之本在脾,脾應中宮之土,土為萬物之母”。 在生理上,脾腎二臟關係極為密切,先天生後天,後天充先天。 脾氣健運,必借腎陽之溫煦;腎精充盈,有賴脾所化生的水穀精微的補養。 要想維護人體生理功能的協調統一,保養脾腎至關重要。
(一)保精護腎
腎之精氣主宰人體生命活動的全部過程。 《圖書編·腎臟說》雲:“人之有腎,如樹木有根”,即明確指出腎精對健康長壽的重要性。 扶正固本,多從腎入手,為此古人反復強調腎之精氣的盛衰直接關係到人體衰老的速度。 所以,歷代養生家都把保精護腎做為抗衰老的基本措施。 現代醫學研究認為,腎與下視丘、垂體、腎上腺皮質、甲狀腺、性腺,以及植物神經系統、免疫系統等,都有密切關係。 腎虛者可導致這些方面功能素亂,並能引起遺傳裝置的改變,從而廣泛地影響機體多方面的功能,出現病理變化和早衰之象。 臨床大量資料報導都表明,性慾無節制,精血虧損太多,會造成身體虛弱,引起多種疾病,過早的衰老或夭亡。 這說明重視“腎”的護養,對於防病、延壽、抗衰老是有積極意義的。 至於調養腎精的方法,要從多方面入手,節欲保精、運動保健、導引補腎、按摩益腎、食療補腎、藥物調養等。 通過調補腎氣、腎精,可以協調其它臟腑的陰陽平衡。 腎的精氣充沛,有利於元氣運行,增強身體的適應調節能力,更好地適應於自然。
(二)調養脾胃
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故脾胃強弱是決定人之壽夭的重要因素。 正如《景岳全書》說:“土氣為萬物之源,胃氣為養生之主。胃強則強,胃弱則弱,有胃則生,無胃則死,是以養生家必當以脾胃為先”。 《圖書編·臟氣臟德》說:“養脾者,養氣也,養氣者,養生之要也”。 可見,脾胃健旺是人體健康長壽的基礎。
脾胃為水穀之海,益氣化生營血。 人體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營衛、氣血、津液、精髓等,都是化生於脾胃,脾胃健旺,化源充足,臟腑功能強盛。 脾胃是氣機升降運動的樞紐,脾胃協調,可促進和調節機體新陳代謝,保證生命活動的協調平衡。 人身元氣是健康之本,脾胃則是元氣之本。 李東垣闡述:“人以脾胃中元氣為本”的思想,提出了脾胃傷則元氣衰,元氣衰則人折壽的觀點。 所以,《脾胃論》說:“真氣又名元氣,乃先身生之精氣,非胃氣不能滋”。 元氣不充,則正氣衰弱。 東垣指出“內傷脾胃,百病叢生”。 正說明脾胃虛衰正是生百病的主要原因,故調理脾胃、扶正益氣也是預防保健的重要法則。
現代科學實驗證明,調理脾胃,能有效地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對整個機體狀態加以調整,防衰抗老。 從治療學上來看,調理脾胃的應用範圍十分廣泛。 它除了調治消化系統的疾病外,血液循環系統、神經系統、泌尿生殖系統、婦科、五官科等方面的多種疾患,都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由此可知,脾胃是生命之本,健康之本,歷代醫家和養生家都一致重視脾胃的護養。 調養脾胃的具體方法是極其豐富多彩的,如飲食調節、藥物調養、精神調攝、針灸按摩、氣功調養、起居勞逸調攝等等,皆可達到健運脾胃,調養後天,延年益壽的目的。
調理腎元,在於培補精氣,協調陰陽;顧護脾胃,在於增強運化,彌補元氣,二者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這是全身形、防早衰的重要途徑。 誠如《本草衍義總論》所言:“夫善養生者養內,不善養生者養外。養外者實外,以充快、悅澤、貪欲、恣情為務,殊不知外實則內虛也。善養者養內,使臟腑安和,三焦各守其位,飲食常適其實。故莊周曰:“人之可畏者,衽席飲食之間,而不知為之戒也。 若能常如人是畏謹,疾病何緣而起,壽考焉得不長? 賢者造形而悟,愚者臨病不知,誠可畏也”。這裡“養內”,即突出強調精血之養,重在脾腎,此為培補正氣的大旨所在。
第八節正氣為本
中醫養生學特別重視保養人體正氣,增強生命活力和適應自然界的變化的能力,以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
一、正氣是生命之根
人體疾病的發生和早衰的根本原因,就在於機體正氣的虛衰。 正氣旺盛,是人體陰陽協調、氣血充盈、臟腑經絡功能正常、衛外固密的象徵,是機比健壯的根本所在。 因此,歷代醫家和養生家都非常重視護養人體正氣。 《壽親養老新書》對保養人體正氣做了概括:“一者少言語,養內氣;二者戒色欲,養精氣;三者薄滋味,養血氣:四者咽津液,養臟氣;五者莫嗔怒,養肝氣;六者美飲食,養胃氣;七者少思慮,養心氣……”。 人體諸氣得養,臟腑功能協調,使機體按一定規律生生化化,則正氣旺盛,人之精力充沛,健康長壽;正氣虛弱,則精神不振,多病早衰。 一旦人體生理活動的動力源泉斷絕,生命運動也就停止了。 因此,保養正氣乃是延年益壽之根本大法。
人體正氣又是抵禦外邪、防病健身和促進機體康復的最根本的要素,疾病的過程就是“正氣”和“邪氣”相互作用的結果。 正氣不足是機體功能失調產生疾病的根本原因。 《素問·遺篇刺法論》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素問·評熱病論》說:“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靈樞·百病始生篇》又進一步指出:“風雨寒熱,不得虛邪,不能獨傷人。卒然逢疾風暴雨而不病者,蓋無虛,故邪不能獨傷人。此必因虛邪之風,與其身形,兩虛相得乃客其形”,這些論述從正反兩個方面闡明了中醫的正虛發病觀。 就是說,正氣充沛,雖有外邪侵犯,也能抵抗,而使機體免於生病,患病後亦能較快地康復。 由此可知,中醫養生學所指的“正氣”,實際上是維護人體健康的髒腑生理功能的動力和抵抗病邪的抗病能力,它包括了人體衛外功能、免疫功能、調節功能以及各種代償功能等。 正氣充盛,可保持體內陰陽平衡,更好地適應外在變化,故保養正氣是養生的根本任務。
二、保養正氣重在脾腎
保養正氣,就是保養精、氣、神。 從人體生理功能特點來看,保養精、氣、神的根本,在於護養脾腎。 《醫宗必讀·脾為後天之本論》說:“故善為醫者,必責其本,而本有先天后天之辨。先天之本在腎,腎應北方之水,水為天一之源。後天之本在脾,脾應中宮之土,土為萬物之母”。 在生理上,脾腎二臟關係極為密切,先天生後天,後天充先天。 脾氣健運,必借腎陽之溫煦;腎精充盈,有賴脾所化生的水穀精微的補養。 要想維護人體生理功能的協調統一,保養脾腎至關重要。
(一)保精護腎
腎之精氣主宰人體生命活動的全部過程。 《圖書編·腎臟說》雲:“人之有腎,如樹木有根”,即明確指出腎精對健康長壽的重要性。 扶正固本,多從腎入手,為此古人反復強調腎之精氣的盛衰直接關係到人體衰老的速度。 所以,歷代養生家都把保精護腎做為抗衰老的基本措施。 現代醫學研究認為,腎與下視丘、垂體、腎上腺皮質、甲狀腺、性腺,以及植物神經系統、免疫系統等,都有密切關係。 腎虛者可導致這些方面功能素亂,並能引起遺傳裝置的改變,從而廣泛地影響機體多方面的功能,出現病理變化和早衰之象。 臨床大量資料報導都表明,性慾無節制,精血虧損太多,會造成身體虛弱,引起多種疾病,過早的衰老或夭亡。 這說明重視“腎”的護養,對於防病、延壽、抗衰老是有積極意義的。 至於調養腎精的方法,要從多方面入手,節欲保精、運動保健、導引補腎、按摩益腎、食療補腎、藥物調養等。 通過調補腎氣、腎精,可以協調其它臟腑的陰陽平衡。 腎的精氣充沛,有利於元氣運行,增強身體的適應調節能力,更好地適應於自然。
(二)調養脾胃
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故脾胃強弱是決定人之壽夭的重要因素。 正如《景岳全書》說:“土氣為萬物之源,胃氣為養生之主。胃強則強,胃弱則弱,有胃則生,無胃則死,是以養生家必當以脾胃為先”。 《圖書編·臟氣臟德》說:“養脾者,養氣也,養氣者,養生之要也”。 可見,脾胃健旺是人體健康長壽的基礎。
脾胃為水穀之海,益氣化生營血。 人體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營衛、氣血、津液、精髓等,都是化生於脾胃,脾胃健旺,化源充足,臟腑功能強盛。 脾胃是氣機升降運動的樞紐,脾胃協調,可促進和調節機體新陳代謝,保證生命活動的協調平衡。 人身元氣是健康之本,脾胃則是元氣之本。 李東垣闡述:“人以脾胃中元氣為本”的思想,提出了脾胃傷則元氣衰,元氣衰則人折壽的觀點。 所以,《脾胃論》說:“真氣又名元氣,乃先身生之精氣,非胃氣不能滋”。 元氣不充,則正氣衰弱。 東垣指出“內傷脾胃,百病叢生”。 正說明脾胃虛衰正是生百病的主要原因,故調理脾胃、扶正益氣也是預防保健的重要法則。
現代科學實驗證明,調理脾胃,能有效地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對整個機體狀態加以調整,防衰抗老。 從治療學上來看,調理脾胃的應用範圍十分廣泛。 它除了調治消化系統的疾病外,血液循環系統、神經系統、泌尿生殖系統、婦科、五官科等方面的多種疾患,都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由此可知,脾胃是生命之本,健康之本,歷代醫家和養生家都一致重視脾胃的護養。 調養脾胃的具體方法是極其豐富多彩的,如飲食調節、藥物調養、精神調攝、針灸按摩、氣功調養、起居勞逸調攝等等,皆可達到健運脾胃,調養後天,延年益壽的目的。
調理腎元,在於培補精氣,協調陰陽;顧護脾胃,在於增強運化,彌補元氣,二者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這是全身形、防早衰的重要途徑。 誠如《本草衍義總論》所言:“夫善養生者養內,不善養生者養外。養外者實外,以充快、悅澤、貪欲、恣情為務,殊不知外實則內虛也。善養者養內,使臟腑安和,三焦各守其位,飲食常適其實。故莊周曰:“人之可畏者,衽席飲食之間,而不知為之戒也。 若能常如人是畏謹,疾病何緣而起,壽考焉得不長? 賢者造形而悟,愚者臨病不知,誠可畏也”。這裡“養內”,即突出強調精血之養,重在脾腎,此為培補正氣的大旨所在。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10
- 文章: 33584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中醫養生學
第四章中醫養生學的基本原則
為了便於掌握,中醫養生學的理論,有必要予以總結和歸納,提出若干基本原則,用以指導養生實踐。 事實上,千百年來所產生的諸多形式的養生方法,正是遵循了這些基本原則。
一、協調臟腑
五臟間的協調,即是通過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生剋制化的關係來實現的。 有生有製,則可保持一種動態平衡,以保證生理活動的順利進行。
臟腑的生理,以“藏”、“瀉”有序為其特點。 五臟是以化生和貯藏精、神、氣、血、津液為主要生理功能;六腑是以受盛和傳化水穀、排泄糟粕為其生理功能。 藏、瀉得宜,機體才有充足的營養來源,以保證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 任何一個環節發生了故障,都會影響整體生命活動而發生疾病。
臟腑協同在生理上的重要意義決定了其在養生中的作用。 從養生角度而言,協調臟腑是通過一系列養生手段和措施來實現的。 協調的含義大致有二:一是強化臟腑的協同作用,增強機體新陳代謝的活力。 二是糾偏,當臟腑間偶有失和,及時予以調整,以糾正其偏差。 這兩方面內容,作為養生的指導原則之一,貫徹在各種養生方法之中,如:四時養生中強調春養肝、夏養心、長夏養脾、秋養肺、冬養腎;精神養生中強調情志舒暢,避免五志過極傷害五臟;飲食養生中強調五味調和,不可過偏等等,都是遵循協調臟腑這一指導原則而具體實施的。 又如:運動養生中的“六字訣”、“八段錦”、“五禽戲”等功法,也都是以增強臟腑功能為目的而組編的。 所以說,協調臟腑是養生學的指導原則之一,應予以足夠重視。
為了便於掌握,中醫養生學的理論,有必要予以總結和歸納,提出若干基本原則,用以指導養生實踐。 事實上,千百年來所產生的諸多形式的養生方法,正是遵循了這些基本原則。
一、協調臟腑
五臟間的協調,即是通過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生剋制化的關係來實現的。 有生有製,則可保持一種動態平衡,以保證生理活動的順利進行。
臟腑的生理,以“藏”、“瀉”有序為其特點。 五臟是以化生和貯藏精、神、氣、血、津液為主要生理功能;六腑是以受盛和傳化水穀、排泄糟粕為其生理功能。 藏、瀉得宜,機體才有充足的營養來源,以保證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 任何一個環節發生了故障,都會影響整體生命活動而發生疾病。
臟腑協同在生理上的重要意義決定了其在養生中的作用。 從養生角度而言,協調臟腑是通過一系列養生手段和措施來實現的。 協調的含義大致有二:一是強化臟腑的協同作用,增強機體新陳代謝的活力。 二是糾偏,當臟腑間偶有失和,及時予以調整,以糾正其偏差。 這兩方面內容,作為養生的指導原則之一,貫徹在各種養生方法之中,如:四時養生中強調春養肝、夏養心、長夏養脾、秋養肺、冬養腎;精神養生中強調情志舒暢,避免五志過極傷害五臟;飲食養生中強調五味調和,不可過偏等等,都是遵循協調臟腑這一指導原則而具體實施的。 又如:運動養生中的“六字訣”、“八段錦”、“五禽戲”等功法,也都是以增強臟腑功能為目的而組編的。 所以說,協調臟腑是養生學的指導原則之一,應予以足夠重視。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10
- 文章: 33584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中醫養生學
《中醫養生學》 >第四章中醫養生學的基本原則
二、暢通經絡
經絡是氣血運行的通道。 只有經絡通暢,氣血才能川流不息地營運於全身。 只有經絡通暢,才能使臟腑相通、陰陽交貫,內外相通,從而養助腑、生氣血、布津液. 傳糟粕、禦精神,以確保生命活動順利進行,新陳代謝旺盛。 所以說,經絡以通為用,經絡通暢與生命活動息息相關。 一旦經絡阻滯,則影響臟腑協調,氣血運行也受到阻礙。 因此,《素問·調經論》說:“五臟之道,皆出於經隧,以行血氣,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 所以,暢通經絡往往作為一條養生的指導原則,貫穿於各種養生方法之中。
暢通經絡在養生方法中主要作用形式有二:一是活動筋骨,以求氣血通暢。 如:太極拳、五禽戲、八段錦、易筋經等,都是用動作達到所謂“動形以達鬱”的鍛煉目的。 活動筋骨,則促使氣血周流,經絡暢通。 氣血臟腑調和,則身健而無病;二是開通任督二脈,營運大小周天。 在氣功導引法中,有開通任督二脈,營運大、小周天之說,任脈起於胞中,循行於胸、腹部正中線,總任一身之陰脈,可調節陰經氣血;督脈亦起於胞中,下出會陰,沿脊柱裡面上行,循行於背部正中,總督一身之陽脈,可調節陽經氣血。 任、督二脈的相互溝通,可使陰經、陽經的氣血周流,互相交貫,《奇經八脈考》中指出:“任督二脈,此元氣之所由生,真氣之所由起”。 因而,任督二脈相通,可促進真氣的運行,協調陰陽經脈,增強新陳代謝的活力。 由於任督二脈循行於胸腹、背,二脈相通,則氣血運行如環周流,故在氣功導引中稱為“週天”,因其僅限於任督二脈,並非全身經脈,故稱為“小周天”。 在小周天開通的基礎上,周身諸經脈皆開通,則稱為“大周天”。 所以謂之開通,是因為在氣功、導引諸法中,要通過意守、調息,以促使氣血周流,打通經脈。 一旦大、小周天能夠通暢營運,則陰陽協調、氣血平和、臟腑得養,精充、氣足、神旺,故身體健壯而不病。 開通任督二胎,營運大小周天其養生健身作用都是以暢通經絡為基礎的,由此也可以看出,暢通經絡這一養生原則的重要意義。
二、暢通經絡
經絡是氣血運行的通道。 只有經絡通暢,氣血才能川流不息地營運於全身。 只有經絡通暢,才能使臟腑相通、陰陽交貫,內外相通,從而養助腑、生氣血、布津液. 傳糟粕、禦精神,以確保生命活動順利進行,新陳代謝旺盛。 所以說,經絡以通為用,經絡通暢與生命活動息息相關。 一旦經絡阻滯,則影響臟腑協調,氣血運行也受到阻礙。 因此,《素問·調經論》說:“五臟之道,皆出於經隧,以行血氣,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 所以,暢通經絡往往作為一條養生的指導原則,貫穿於各種養生方法之中。
暢通經絡在養生方法中主要作用形式有二:一是活動筋骨,以求氣血通暢。 如:太極拳、五禽戲、八段錦、易筋經等,都是用動作達到所謂“動形以達鬱”的鍛煉目的。 活動筋骨,則促使氣血周流,經絡暢通。 氣血臟腑調和,則身健而無病;二是開通任督二脈,營運大小周天。 在氣功導引法中,有開通任督二脈,營運大、小周天之說,任脈起於胞中,循行於胸、腹部正中線,總任一身之陰脈,可調節陰經氣血;督脈亦起於胞中,下出會陰,沿脊柱裡面上行,循行於背部正中,總督一身之陽脈,可調節陽經氣血。 任、督二脈的相互溝通,可使陰經、陽經的氣血周流,互相交貫,《奇經八脈考》中指出:“任督二脈,此元氣之所由生,真氣之所由起”。 因而,任督二脈相通,可促進真氣的運行,協調陰陽經脈,增強新陳代謝的活力。 由於任督二脈循行於胸腹、背,二脈相通,則氣血運行如環周流,故在氣功導引中稱為“週天”,因其僅限於任督二脈,並非全身經脈,故稱為“小周天”。 在小周天開通的基礎上,周身諸經脈皆開通,則稱為“大周天”。 所以謂之開通,是因為在氣功、導引諸法中,要通過意守、調息,以促使氣血周流,打通經脈。 一旦大、小周天能夠通暢營運,則陰陽協調、氣血平和、臟腑得養,精充、氣足、神旺,故身體健壯而不病。 開通任督二胎,營運大小周天其養生健身作用都是以暢通經絡為基礎的,由此也可以看出,暢通經絡這一養生原則的重要意義。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10
- 文章: 33584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中醫養生學
《中醫養生學》 >第四章中醫養生學的基本原則
三、清靜養神
在機體新陳代謝過程中,各種生理功能都需要神的調節。 故神極易耗傷而受損。 因而,養神就顯得尤為重要。 《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中指出:“神太用則勞,其藏在心,靜以養之”。 所謂“靜以養之”,主要是指靜神不思、養而不用,既便用神,也要防止用神太過而言。 《素問·痺論》中說:“靜則神藏,躁則消亡”,也是這個意思。 靜則百慮不思,神不過用,身心的清流有助於神氣的潛腔內守。 反之,神氣的過用、躁動往往容易耗傷,會使身體健康受到影響。 所以,《素問·上古天真論》中說:“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強調了清靜養神的養生保健意義。
清靜養神是以養神為目的,以清靜為大法。 只有清靜,神氣方可內守。 清靜養神原則的運用歸納起來,大要不外有三。 一是以清靜為本,無憂無慮,靜神而不用,即所謂“恬淡虛無”之態,其氣即可綿綿而生;二是少思少慮,用神而有度,不過分勞耗心神,使神不過用,即《類修要訣》所謂:“少思慮以養其神”;三是常樂觀,和喜怒,無邪念妄想,用神而不躁動,專一而不雜、可安神定氣,即《內經》所謂:“以恬愉為務”。 這些養生原則,在傳統養生法中均有所體現。 如:調攝精神諸法中的少私寡欲,情志調節;休逸養生中的養性恬情;氣功、導引中的意守、調息、入靜;四時養生中的順四時而養五臟;起居養生中的慎起居、調睡眠等等,均有清靜養神的內容。
三、清靜養神
在機體新陳代謝過程中,各種生理功能都需要神的調節。 故神極易耗傷而受損。 因而,養神就顯得尤為重要。 《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中指出:“神太用則勞,其藏在心,靜以養之”。 所謂“靜以養之”,主要是指靜神不思、養而不用,既便用神,也要防止用神太過而言。 《素問·痺論》中說:“靜則神藏,躁則消亡”,也是這個意思。 靜則百慮不思,神不過用,身心的清流有助於神氣的潛腔內守。 反之,神氣的過用、躁動往往容易耗傷,會使身體健康受到影響。 所以,《素問·上古天真論》中說:“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強調了清靜養神的養生保健意義。
清靜養神是以養神為目的,以清靜為大法。 只有清靜,神氣方可內守。 清靜養神原則的運用歸納起來,大要不外有三。 一是以清靜為本,無憂無慮,靜神而不用,即所謂“恬淡虛無”之態,其氣即可綿綿而生;二是少思少慮,用神而有度,不過分勞耗心神,使神不過用,即《類修要訣》所謂:“少思慮以養其神”;三是常樂觀,和喜怒,無邪念妄想,用神而不躁動,專一而不雜、可安神定氣,即《內經》所謂:“以恬愉為務”。 這些養生原則,在傳統養生法中均有所體現。 如:調攝精神諸法中的少私寡欲,情志調節;休逸養生中的養性恬情;氣功、導引中的意守、調息、入靜;四時養生中的順四時而養五臟;起居養生中的慎起居、調睡眠等等,均有清靜養神的內容。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10
- 文章: 33584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中醫養生學
《中醫養生學》 >第四章中醫養生學的基本原則
四、節欲葆精
由於精在生命活動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想使身體健康而無病,保持旺盛的生命力,養精則是十分重要的內容。 《類經》明確指出:“善養生者,必寶其精,精盈則氣盛,氣盛則神全,神全則身健,身健則病少,神氣堅強,老而益壯,皆本乎精也”。 葆精的意義,於此可見。
葆精的另一方面含義,還在於保養腎精,也即狹義的“精”。 男女生殖之精,是人體先天生命之源泉,不宜過分洩漏,如果縱情洩慾,會使精液枯竭,真氣耗散而致未老先衰。 《千金要方·養性》中指出:“精竭則身憊。故慾不節則精耗,精耗則氣衰,氣衰則病至,病至則身危”。 告誡人們宜保養腎精,這是關係到機體健康和生命安危的大事。 足以說明,精不可耗傷,養精方可強身益壽,作為養生的指導原則,其意義也正在於此。
欲達到養精的目的,必須抓住兩個關鍵環節。 其一為節欲。 所謂節欲,是指對於男女間性慾要有節制,自然,男女之欲是正常生理要求,慾不可絕,亦不能禁,但要注意適度,不使太過,做到既不絕對禁慾,也不縱慾過度,即是節欲的真正含義。 節欲可防止陰精的過分洩漏,保持精盈充盛,有利於身心健康。 在中醫養生法中,如房事保健、氣功、導引等,均有節欲葆精的具體措施,也即是這一養生原則的具體體現。 其二是保精,此指廣義的精而言,精禀於先天,養於水穀而藏於五臟,若後天充盛,五臟安和,則精自然得養,故保精即是通過養五臟以不使其過傷,調情志以不使其過極,忌勞傷以不使其過耗,來達到養精保精的目的,也就是《素問·上古天真論》所說:“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 避免精氣傷耗,即可保精。 在傳統養生法中,調攝情志,四時養生,起居養生等諸法中,均貫徹了這一養生原則。
四、節欲葆精
由於精在生命活動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想使身體健康而無病,保持旺盛的生命力,養精則是十分重要的內容。 《類經》明確指出:“善養生者,必寶其精,精盈則氣盛,氣盛則神全,神全則身健,身健則病少,神氣堅強,老而益壯,皆本乎精也”。 葆精的意義,於此可見。
葆精的另一方面含義,還在於保養腎精,也即狹義的“精”。 男女生殖之精,是人體先天生命之源泉,不宜過分洩漏,如果縱情洩慾,會使精液枯竭,真氣耗散而致未老先衰。 《千金要方·養性》中指出:“精竭則身憊。故慾不節則精耗,精耗則氣衰,氣衰則病至,病至則身危”。 告誡人們宜保養腎精,這是關係到機體健康和生命安危的大事。 足以說明,精不可耗傷,養精方可強身益壽,作為養生的指導原則,其意義也正在於此。
欲達到養精的目的,必須抓住兩個關鍵環節。 其一為節欲。 所謂節欲,是指對於男女間性慾要有節制,自然,男女之欲是正常生理要求,慾不可絕,亦不能禁,但要注意適度,不使太過,做到既不絕對禁慾,也不縱慾過度,即是節欲的真正含義。 節欲可防止陰精的過分洩漏,保持精盈充盛,有利於身心健康。 在中醫養生法中,如房事保健、氣功、導引等,均有節欲葆精的具體措施,也即是這一養生原則的具體體現。 其二是保精,此指廣義的精而言,精禀於先天,養於水穀而藏於五臟,若後天充盛,五臟安和,則精自然得養,故保精即是通過養五臟以不使其過傷,調情志以不使其過極,忌勞傷以不使其過耗,來達到養精保精的目的,也就是《素問·上古天真論》所說:“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 避免精氣傷耗,即可保精。 在傳統養生法中,調攝情志,四時養生,起居養生等諸法中,均貫徹了這一養生原則。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10
- 文章: 33584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中醫養生學
《中醫養生學》 >第四章中醫養生學的基本原則
五、調息養氣
養氣主要從兩方面入手,一是保養元氣,一是調暢氣機。 元氣充足,則生命有活力,氣機通暢,則機體健康。
保養正氣,首先是順四時、慎起居,如果人體能順應四時變化,則可使陽氣得到保護,不致耗傷。 即《素問·生氣通天論》所說:“蒼天之氣清靜,則志意治,順之則陽氣固,雖有賊邪,弗能害也。此因時之序”。 故四時養生、起居保健諸法,均以保養元氣為主。
保養正氣,多以培補後天,固護先天為基點,飲食營養以培補後天脾胃,使水穀精微充盛,以供養氣。 而節欲固精,避免勞傷,則是固護先天元氣的方法措施。 先天、後天充足,則正氣得養,這是保養正氣的又一方面。
此外,調情志可以避免正氣耗傷,省言語可使氣不過散,都是保養正氣的措施。
至於調暢氣機,則多以調息為主。 《類經·攝生類》指出:“善養生者導息,此言養氣當從呼吸也”。 呼吸吐納,可調理氣息,暢通氣機,宗氣宣發,營衛周流,可促使氣血流通。 經脈通暢。 故古有吐納、胎息、氣功諸法,重調息以養氣。 在調息的基礎上,還有導引、按蹻、健身術、以及針灸諸法。 都是通過不同的方法,活動筋骨、激發經氣、暢通經絡,以促進氣血周流,達到增強真氣運行的作用,以旺盛新陳代謝活力。 足以看出,在諸多養生方法中,都將養氣作為一條基本原則之一,而具體予以實施,足見養氣的重要。
五、調息養氣
養氣主要從兩方面入手,一是保養元氣,一是調暢氣機。 元氣充足,則生命有活力,氣機通暢,則機體健康。
保養正氣,首先是順四時、慎起居,如果人體能順應四時變化,則可使陽氣得到保護,不致耗傷。 即《素問·生氣通天論》所說:“蒼天之氣清靜,則志意治,順之則陽氣固,雖有賊邪,弗能害也。此因時之序”。 故四時養生、起居保健諸法,均以保養元氣為主。
保養正氣,多以培補後天,固護先天為基點,飲食營養以培補後天脾胃,使水穀精微充盛,以供養氣。 而節欲固精,避免勞傷,則是固護先天元氣的方法措施。 先天、後天充足,則正氣得養,這是保養正氣的又一方面。
此外,調情志可以避免正氣耗傷,省言語可使氣不過散,都是保養正氣的措施。
至於調暢氣機,則多以調息為主。 《類經·攝生類》指出:“善養生者導息,此言養氣當從呼吸也”。 呼吸吐納,可調理氣息,暢通氣機,宗氣宣發,營衛周流,可促使氣血流通。 經脈通暢。 故古有吐納、胎息、氣功諸法,重調息以養氣。 在調息的基礎上,還有導引、按蹻、健身術、以及針灸諸法。 都是通過不同的方法,活動筋骨、激發經氣、暢通經絡,以促進氣血周流,達到增強真氣運行的作用,以旺盛新陳代謝活力。 足以看出,在諸多養生方法中,都將養氣作為一條基本原則之一,而具體予以實施,足見養氣的重要。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10
- 文章: 33584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中醫養生學
《中醫養生學》 >第四章中醫養生學的基本原則
六、綜合調養
人是一個統一的有機體,無論哪一個環節發生了障礙,都會影響整體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 所以,養生必須從整體全局著眼,注意到生命活動的各個環節,全面考慮,綜合調養。
綜合調養的內容,不外著眼於人與自然的關係、以及臟腑、經絡、精神情志、氣血等方面,具體說來,大致有:順四時、慎起居、調飲食、戒色欲、調情志、動形體,以及針灸、推拿按摩、藥物養生等諸方面內容。 恰如李梃在《醫學人門·保養說》中指出的:“避風寒以保其皮膚、六腑”,“節勞逸以保其筋骨五臟”,“戒色欲以養精,正思慮以養神” ,“薄滋味以養血,寡言語以養氣”。 避風寒就是順四時以養生,使機體內外功能協調;節勞逸就是指慎起居、防勞傷以養生,使臟腑協調;戒色欲、正思慮、薄滋味等,是指精、氣、神的保養;動形體、針灸、推拿按摩,是調節經絡、臟腑、氣血,以使經絡通暢、氣血周流,臟腑協調;藥物保健則是以藥物為輔助作用,強壯身體、益壽延年。 從上述各個不同方面,對機體進行全面調理保養,使機體內外協調,適應自然變化,增強抗病能力,避免出現失調、偏頗,達到人與自然、體內臟腑氣血陰陽的平衡統一,便是綜合調養。
綜合調養作為養生的指導原則之一,主要是告誡人們養生要有整體觀念。 其要點大致如下,在具體運用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養宜適度 養生能使人增進健康,益壽延年。 但在實際調養過程中,也要適度。 無論哪種養生方法,適度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 所謂適度,就是要恰到好處。 簡言之,就是養不可太過,也不可不及。 過分注意保養,則會瞻前顧後,不知所措,稍勞則怕耗氣傷神;稍有寒暑之變,便閉門不出,以為食養可益壽,便強食肥鮮;恐懼肥甘厚膩,而節食少餐,如此等等,雖然意求養生,但自己卻因養之太過而受到約束,這也不敢,那也不行。 不僅於健康無益,反而有害。 所以,養生應該適度,按照生命活動的規律,做到合其常度,才能真正達到“盡終其天年”的目的。
2、養勿過偏 綜合調養亦應注意不要過偏。 過偏大致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認為“補”即是養。 於是,飲食則強調營養,食必進補;起居則強調安逸,以靜養為第一;為求得益壽延年,還以補益藥物為輔助。 當然,食補、藥補、靜養都是養生的有效措施,但用之六偏而忽略了其地方面,則也會影響健康。 食補太過則營養過剩,藥補太過則會發生明陽偏盛,過分靜養,只逸不勞則動靜失調,都會使機體新陳代謝產生失調。 一種情況是認為“生命在於運動”,只強調“動則不衰”,而使機體超負荷運動,消耗大於供給,忽略了動靜結合,勞逸適度,同樣會使新陳代謝失調,雖然主觀願望是想養生益壽,但結果往往是事與願違。 所以,綜合調養主張動靜結合、勞逸結合、補瀉結合、形神共養,要從機體全身著眼,進行調養,不可失之過偏,過偏則失去了養生的意義,雖有益壽延年的願望,也很難達到預期的目的,不僅無益,反而有害。
3、審因施養 綜合調養在強調全面、協調、適度的同時,也強調養宜有針對性。 所謂審因施養,就是指要根據實際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可一概而論。 一般說來,可因人、因時、因地不同而分別施養。 不能千人一面,統而論之。 詳見第十六章。
六、綜合調養
人是一個統一的有機體,無論哪一個環節發生了障礙,都會影響整體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 所以,養生必須從整體全局著眼,注意到生命活動的各個環節,全面考慮,綜合調養。
綜合調養的內容,不外著眼於人與自然的關係、以及臟腑、經絡、精神情志、氣血等方面,具體說來,大致有:順四時、慎起居、調飲食、戒色欲、調情志、動形體,以及針灸、推拿按摩、藥物養生等諸方面內容。 恰如李梃在《醫學人門·保養說》中指出的:“避風寒以保其皮膚、六腑”,“節勞逸以保其筋骨五臟”,“戒色欲以養精,正思慮以養神” ,“薄滋味以養血,寡言語以養氣”。 避風寒就是順四時以養生,使機體內外功能協調;節勞逸就是指慎起居、防勞傷以養生,使臟腑協調;戒色欲、正思慮、薄滋味等,是指精、氣、神的保養;動形體、針灸、推拿按摩,是調節經絡、臟腑、氣血,以使經絡通暢、氣血周流,臟腑協調;藥物保健則是以藥物為輔助作用,強壯身體、益壽延年。 從上述各個不同方面,對機體進行全面調理保養,使機體內外協調,適應自然變化,增強抗病能力,避免出現失調、偏頗,達到人與自然、體內臟腑氣血陰陽的平衡統一,便是綜合調養。
綜合調養作為養生的指導原則之一,主要是告誡人們養生要有整體觀念。 其要點大致如下,在具體運用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養宜適度 養生能使人增進健康,益壽延年。 但在實際調養過程中,也要適度。 無論哪種養生方法,適度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 所謂適度,就是要恰到好處。 簡言之,就是養不可太過,也不可不及。 過分注意保養,則會瞻前顧後,不知所措,稍勞則怕耗氣傷神;稍有寒暑之變,便閉門不出,以為食養可益壽,便強食肥鮮;恐懼肥甘厚膩,而節食少餐,如此等等,雖然意求養生,但自己卻因養之太過而受到約束,這也不敢,那也不行。 不僅於健康無益,反而有害。 所以,養生應該適度,按照生命活動的規律,做到合其常度,才能真正達到“盡終其天年”的目的。
2、養勿過偏 綜合調養亦應注意不要過偏。 過偏大致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認為“補”即是養。 於是,飲食則強調營養,食必進補;起居則強調安逸,以靜養為第一;為求得益壽延年,還以補益藥物為輔助。 當然,食補、藥補、靜養都是養生的有效措施,但用之六偏而忽略了其地方面,則也會影響健康。 食補太過則營養過剩,藥補太過則會發生明陽偏盛,過分靜養,只逸不勞則動靜失調,都會使機體新陳代謝產生失調。 一種情況是認為“生命在於運動”,只強調“動則不衰”,而使機體超負荷運動,消耗大於供給,忽略了動靜結合,勞逸適度,同樣會使新陳代謝失調,雖然主觀願望是想養生益壽,但結果往往是事與願違。 所以,綜合調養主張動靜結合、勞逸結合、補瀉結合、形神共養,要從機體全身著眼,進行調養,不可失之過偏,過偏則失去了養生的意義,雖有益壽延年的願望,也很難達到預期的目的,不僅無益,反而有害。
3、審因施養 綜合調養在強調全面、協調、適度的同時,也強調養宜有針對性。 所謂審因施養,就是指要根據實際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可一概而論。 一般說來,可因人、因時、因地不同而分別施養。 不能千人一面,統而論之。 詳見第十六章。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10
- 文章: 33584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中醫養生學
第五章精神養生
精神養生,就是在“天人相應”整體觀念的指導下,通過怡養心神、調攝情志、調濟生活等方法,保護和增強人的心理健康達到形神高度統一、提高健康水平。 所調“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虛弱現象,而且還要有良好的精神狀態和社會的適應能力。 由精神因素引起的心身疾患已是當代社會中人類普遍存在的多發病和流行病。 長期以來,對精神心理衛生重視不夠。 因此,要想從根本上提高人口素質,必須重視精神心理衛生的研究和運用。
第一節情志變化
情志又稱情感,它是人在接觸和認識客觀事物時,精神心理活動的綜合反映。
一、情志變化的保健
七情六欲,人皆有之,在一般情況下,屬於正常的精神生理現象。 因為感情的表露乃人之常情,是本能的表現,而且各種情志活動都有抒發自己感情起著協調生理活動的作用。 因為憤怒、悲傷、憂思、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壓抑在心中而不能充分疏泄,便對健康有害,甚至會引起疾病。 若能恰當而有目的、合理地使用感情,則有益於健康。 但是,如果情志波動過於持久,過於劇烈,超越了常度,則將引起機體多種功能紊亂而導致疾病。 此時,七情便成了致病因子。 因此情感對人體的損益效果,不單取決於情志本身,而同時取決於人們對感情的態度和使用感情的方式。
精神心理保健是人體健康的一個重要環節,現代醫學研究發現,一切對人體不利因素的影響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就是不良的情緒。 人的精神狀態正常,機體適應環境的能力以及抵抗疾病的能力會增強,從而起到防病作用,患病之後,精神狀態良好可加速康復,還可以利用心理活動規律治病。 總之,精神、心理保健不僅直接涉及到健康、壽命,還影響到人們的生活。 因此,在人的一生中重視精神養生是非常重要的。
二、影響情志變化的因素
人的情志變化是由內外刺激引起的,即外源性因素、內源性因素。 社會因素、環境因素、病理因素,都是導致情志變動的內外因素。
(一)社會因素
社會因素可以影響人的心理,而人的心理變化又能影響健康。 人們的社會地位和生活條件的變遷,可引起情志變化而生病。 男女之間的婚戀糾葛、家庭生活不協調,或家庭成員的生離死別等精神創傷,均可引起強烈的情志變化。 正如《素問·疏五過論》說:“切脈問名,當合男女,離絕菀結,憂恐喜怒,五臟空虛,血氣離守”。 《類經·論治類》注:“離者失其親愛,絕者斷其所懷,菀謂思慮抑鬱,結謂深情難解……”。 此外,社會動亂、流亡生活,饑饉災荒等,都會造成人們精神的異常變化。 社會因素十分複雜,其對人精神上的影響也是很複雜的。
(二)環境因素
在自然環境中,有些非特異性刺激因素作用於人體,就可使情緒發生相應變化,引起情緒變化的機理在於他們影響了人體的生理功能活動,通過“心神”的主導作用而反饋在精神方面的表現。 例如,四時更迭、月廓圓缺、聲音、氣味、顏色、食物等,都可影響情緒的變化。 異常氣候的劇烈變化更易對人的情緒產生明顯影響。 月相與人體生理密切相關,人的情緒也隨月相的盈虧,而有相應變化。 安靜、幽雅、協調的生活環境,令人喜悅的氣味,優美動聽的樂曲,可使人清爽舒暢、精神振奮、提高工作效率。 在喧囂吵鬧、雜亂無章、氣味腥臭的環境中,人會感到心情不舒暢,壓抑、沉悶,或厭倦、煩躁,工作和學習的效率會明顯下降。 不僅如此,不同的色彩會使人產生不同的感覺,從而直接影響人的精神狀態。 由於環境和人類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 因此,環境因素是影響人情緒變化的重要方面。
(三)病理因素
機體臟腑氣血病變,也會引起情志的異常變化。 《素問·調經論》指出:“血有餘則怒,不足則恐”,《靈樞·本神》說:“肝氣虛則恐,實則怒。……心氣虛則悲,實則笑不止”, 《素問·宣明五氣論》指出:“精氣並於心則喜,並於肺則悲,並於肝則憂,並於脾則畏,並於腎則恐,是謂五並,虛而相並者也”,這是五臟精氣乘一臟之虛而相併後引起的情志變化。 凡此種種,都說明內髒病變可導致情志的改變,五臟虛實不同,亦可引起不同的情志變化。
三、情志對健康的影響
在正常情況下,七情活動對機體生理功能起著協調作用,但若七情太過,超過人體自身調節的範圍,使臟腑氣血功能紊亂,而導致疾病。 七情內傷,各有所主,情志對健康的影響也有一定的規律。
(一)情志刺激的性質與程度差異
七情之中,有六情屬惡性刺激,唯有喜屬於良性刺激。 它為心志,笑為心聲,笑是喜形於外的體現。 經常保持喜悅、樂觀的情緒,對健康是有好處的。 故《儒門事親》說:“喜者少病,百脈舒和故也”,憤怒致病較重。 《東醫寶鑑·內景篇》說:“七情傷人,惟怒為甚,蓋怒則肝木剋脾土,脾傷則四臟俱傷矣”。 怒多傷肝,肝失疏泄,氣機升降逆亂,進而導致其他臟腑功能失調,故表現證情較重。 驚恐致病較為難治。 驚恐多自外來,在思想無準備的情況下,突然大驚卒恐,如視怪物、聞奇聲、遇險境等,使人驚駭不已。 多傷心腎,其治頗為棘手。
情志致病還與其刺激的程度強弱有關。 根據情志刺激的程度,可分為暴發性和漸進性刺激兩大類。 暴發性刺激,多指突如其來的情志刺激,如意料之外的巨大打擊、重大收穫、巨大的事變或災難、難以忍受的傷痛等,這些突發性的、強烈的刺激,使人氣血逆亂,導致暴病、急病的發生。 《淮南子·精神訓》說:“人大怒破陰,大喜墜陽,大憂內崩,大怖生狂”。 因暴發性刺激致病,多發病急、病情重、甚或天亡。 七情之中,喜、怒、驚、恐以刺激量過大、過猛為致病條件。 臨床所見因情志劇變導致的心陽暴脫而卒死,肝陽化風而卒中,以及暴聾、暴盲、發狂等情況,大多與喜怒驚恐有關。 漸進性刺激,多是指某些問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未獲得解決或實現,而在這一段時間內保持著持續性的異常精神狀態。 如精神緊張、思慮憂愁、悲傷不已等,這類精神刺激傷人精氣,引起氣機失調,致人疾病。 《素問·湯液醪醴論》說:“嗜欲無窮,而憂患不止,精神馳壞,榮泣衛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 憂、思、悲的情志刺激以刺激時間長為致病條件,持續不良的心境,積久而成疾。 因此,要根據不同情志的致病特點,自覺地採取相應的方法進行調節。
(二)情志變化的個體差異
人的體質有強弱之異,性格有剛柔之別,年齡有長幼之殊,性別有男女之分。 因此,對同樣的情志刺激,則會有不同的情緒反應。
1、體質差異體質強弱不同,對情志刺激的耐受力也有一定的差異。 如《醫宗必讀》說:“外有危險,觸之而驚,心膽強者不能為害,心膽怯者觸而易驚。”《靈樞·通天》認為人們的體質有陰陽之氣禀賦不同,對情志刺激反應也不同,“太陰之人,多陰無陽”,精神易抑鬱;“少陰之人,多陰少陽”,心胸狹窄,多憂愁悲傷,鬱鬱不歡,“太陽之人,多陽無陰”,感情易暴發;“少陽之人,多陽而少陰”,愛慕虛榮,自尊心強。 《靈樞·行針》指出:“多陽者多喜,多陰者多怒”。 說明不同體質特點的人對情志刺激產生的好發性各別。
2、性格差異性格是人們個性心理特徵的重要方面。 一般而言,性格開朗樂觀之人,心胸寬廣,遇事心氣平靜而自安,故不易為病;性格抑鬱之人、心胸狹隘,感情脆弱,情緒常激烈波動,易釀成疾患,這種耐受性的差異,與人的意志的勇怯密切相關。 意志堅定者,善於控制、調節自己的感情,使之免於過激;意志怯弱者,經不起七情六欲的刺激,易做感情的俘虜,必然發生病變。 《素問·經脈別論》雲:“當是之時,勇者氣行則已,怯者則著而為病也”,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3、年齡差異如兒童臟腑嬌嫩、氣血未充,中樞神經系統發育尚不完備,多為驚、恐情志致病;成年人,氣血方剛,奮勇向上,又處在各種錯綜複雜的環境中,易怒、思為病;老年人,常有孤獨情感,易為憂鬱、悲傷、思慮所致病。
4、性別差異男性屬陽,以氣為主,性多剛悍,對外界刺激有兩種傾向:一是不易引起強烈變化;一是表現為亢奮形式,多為狂喜、大怒,因氣鬱致病者相對少些。 女性屬陰,以血為先,其性多柔弱,一般比男性更易因情志為患。 故《外台秘要方》有“女屬陰,得氣多鬱”之說。 女性對於情志的刺激,以憂悲、哀思致病為多見。 正如《千金要方》說:“女人嗜欲多於丈夫,感病倍於男子,加以慈戀、愛憎、嫉妒、憂恚、染者堅牢、情不自抑,所以為病根深,療之難瘥”。 誠然,婦女的禀性未必盡如以上所說,但女性多情志為患卻已被臨床所證實。
精神養生,就是在“天人相應”整體觀念的指導下,通過怡養心神、調攝情志、調濟生活等方法,保護和增強人的心理健康達到形神高度統一、提高健康水平。 所調“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虛弱現象,而且還要有良好的精神狀態和社會的適應能力。 由精神因素引起的心身疾患已是當代社會中人類普遍存在的多發病和流行病。 長期以來,對精神心理衛生重視不夠。 因此,要想從根本上提高人口素質,必須重視精神心理衛生的研究和運用。
第一節情志變化
情志又稱情感,它是人在接觸和認識客觀事物時,精神心理活動的綜合反映。
一、情志變化的保健
七情六欲,人皆有之,在一般情況下,屬於正常的精神生理現象。 因為感情的表露乃人之常情,是本能的表現,而且各種情志活動都有抒發自己感情起著協調生理活動的作用。 因為憤怒、悲傷、憂思、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壓抑在心中而不能充分疏泄,便對健康有害,甚至會引起疾病。 若能恰當而有目的、合理地使用感情,則有益於健康。 但是,如果情志波動過於持久,過於劇烈,超越了常度,則將引起機體多種功能紊亂而導致疾病。 此時,七情便成了致病因子。 因此情感對人體的損益效果,不單取決於情志本身,而同時取決於人們對感情的態度和使用感情的方式。
精神心理保健是人體健康的一個重要環節,現代醫學研究發現,一切對人體不利因素的影響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就是不良的情緒。 人的精神狀態正常,機體適應環境的能力以及抵抗疾病的能力會增強,從而起到防病作用,患病之後,精神狀態良好可加速康復,還可以利用心理活動規律治病。 總之,精神、心理保健不僅直接涉及到健康、壽命,還影響到人們的生活。 因此,在人的一生中重視精神養生是非常重要的。
二、影響情志變化的因素
人的情志變化是由內外刺激引起的,即外源性因素、內源性因素。 社會因素、環境因素、病理因素,都是導致情志變動的內外因素。
(一)社會因素
社會因素可以影響人的心理,而人的心理變化又能影響健康。 人們的社會地位和生活條件的變遷,可引起情志變化而生病。 男女之間的婚戀糾葛、家庭生活不協調,或家庭成員的生離死別等精神創傷,均可引起強烈的情志變化。 正如《素問·疏五過論》說:“切脈問名,當合男女,離絕菀結,憂恐喜怒,五臟空虛,血氣離守”。 《類經·論治類》注:“離者失其親愛,絕者斷其所懷,菀謂思慮抑鬱,結謂深情難解……”。 此外,社會動亂、流亡生活,饑饉災荒等,都會造成人們精神的異常變化。 社會因素十分複雜,其對人精神上的影響也是很複雜的。
(二)環境因素
在自然環境中,有些非特異性刺激因素作用於人體,就可使情緒發生相應變化,引起情緒變化的機理在於他們影響了人體的生理功能活動,通過“心神”的主導作用而反饋在精神方面的表現。 例如,四時更迭、月廓圓缺、聲音、氣味、顏色、食物等,都可影響情緒的變化。 異常氣候的劇烈變化更易對人的情緒產生明顯影響。 月相與人體生理密切相關,人的情緒也隨月相的盈虧,而有相應變化。 安靜、幽雅、協調的生活環境,令人喜悅的氣味,優美動聽的樂曲,可使人清爽舒暢、精神振奮、提高工作效率。 在喧囂吵鬧、雜亂無章、氣味腥臭的環境中,人會感到心情不舒暢,壓抑、沉悶,或厭倦、煩躁,工作和學習的效率會明顯下降。 不僅如此,不同的色彩會使人產生不同的感覺,從而直接影響人的精神狀態。 由於環境和人類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 因此,環境因素是影響人情緒變化的重要方面。
(三)病理因素
機體臟腑氣血病變,也會引起情志的異常變化。 《素問·調經論》指出:“血有餘則怒,不足則恐”,《靈樞·本神》說:“肝氣虛則恐,實則怒。……心氣虛則悲,實則笑不止”, 《素問·宣明五氣論》指出:“精氣並於心則喜,並於肺則悲,並於肝則憂,並於脾則畏,並於腎則恐,是謂五並,虛而相並者也”,這是五臟精氣乘一臟之虛而相併後引起的情志變化。 凡此種種,都說明內髒病變可導致情志的改變,五臟虛實不同,亦可引起不同的情志變化。
三、情志對健康的影響
在正常情況下,七情活動對機體生理功能起著協調作用,但若七情太過,超過人體自身調節的範圍,使臟腑氣血功能紊亂,而導致疾病。 七情內傷,各有所主,情志對健康的影響也有一定的規律。
(一)情志刺激的性質與程度差異
七情之中,有六情屬惡性刺激,唯有喜屬於良性刺激。 它為心志,笑為心聲,笑是喜形於外的體現。 經常保持喜悅、樂觀的情緒,對健康是有好處的。 故《儒門事親》說:“喜者少病,百脈舒和故也”,憤怒致病較重。 《東醫寶鑑·內景篇》說:“七情傷人,惟怒為甚,蓋怒則肝木剋脾土,脾傷則四臟俱傷矣”。 怒多傷肝,肝失疏泄,氣機升降逆亂,進而導致其他臟腑功能失調,故表現證情較重。 驚恐致病較為難治。 驚恐多自外來,在思想無準備的情況下,突然大驚卒恐,如視怪物、聞奇聲、遇險境等,使人驚駭不已。 多傷心腎,其治頗為棘手。
情志致病還與其刺激的程度強弱有關。 根據情志刺激的程度,可分為暴發性和漸進性刺激兩大類。 暴發性刺激,多指突如其來的情志刺激,如意料之外的巨大打擊、重大收穫、巨大的事變或災難、難以忍受的傷痛等,這些突發性的、強烈的刺激,使人氣血逆亂,導致暴病、急病的發生。 《淮南子·精神訓》說:“人大怒破陰,大喜墜陽,大憂內崩,大怖生狂”。 因暴發性刺激致病,多發病急、病情重、甚或天亡。 七情之中,喜、怒、驚、恐以刺激量過大、過猛為致病條件。 臨床所見因情志劇變導致的心陽暴脫而卒死,肝陽化風而卒中,以及暴聾、暴盲、發狂等情況,大多與喜怒驚恐有關。 漸進性刺激,多是指某些問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未獲得解決或實現,而在這一段時間內保持著持續性的異常精神狀態。 如精神緊張、思慮憂愁、悲傷不已等,這類精神刺激傷人精氣,引起氣機失調,致人疾病。 《素問·湯液醪醴論》說:“嗜欲無窮,而憂患不止,精神馳壞,榮泣衛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 憂、思、悲的情志刺激以刺激時間長為致病條件,持續不良的心境,積久而成疾。 因此,要根據不同情志的致病特點,自覺地採取相應的方法進行調節。
(二)情志變化的個體差異
人的體質有強弱之異,性格有剛柔之別,年齡有長幼之殊,性別有男女之分。 因此,對同樣的情志刺激,則會有不同的情緒反應。
1、體質差異體質強弱不同,對情志刺激的耐受力也有一定的差異。 如《醫宗必讀》說:“外有危險,觸之而驚,心膽強者不能為害,心膽怯者觸而易驚。”《靈樞·通天》認為人們的體質有陰陽之氣禀賦不同,對情志刺激反應也不同,“太陰之人,多陰無陽”,精神易抑鬱;“少陰之人,多陰少陽”,心胸狹窄,多憂愁悲傷,鬱鬱不歡,“太陽之人,多陽無陰”,感情易暴發;“少陽之人,多陽而少陰”,愛慕虛榮,自尊心強。 《靈樞·行針》指出:“多陽者多喜,多陰者多怒”。 說明不同體質特點的人對情志刺激產生的好發性各別。
2、性格差異性格是人們個性心理特徵的重要方面。 一般而言,性格開朗樂觀之人,心胸寬廣,遇事心氣平靜而自安,故不易為病;性格抑鬱之人、心胸狹隘,感情脆弱,情緒常激烈波動,易釀成疾患,這種耐受性的差異,與人的意志的勇怯密切相關。 意志堅定者,善於控制、調節自己的感情,使之免於過激;意志怯弱者,經不起七情六欲的刺激,易做感情的俘虜,必然發生病變。 《素問·經脈別論》雲:“當是之時,勇者氣行則已,怯者則著而為病也”,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3、年齡差異如兒童臟腑嬌嫩、氣血未充,中樞神經系統發育尚不完備,多為驚、恐情志致病;成年人,氣血方剛,奮勇向上,又處在各種錯綜複雜的環境中,易怒、思為病;老年人,常有孤獨情感,易為憂鬱、悲傷、思慮所致病。
4、性別差異男性屬陽,以氣為主,性多剛悍,對外界刺激有兩種傾向:一是不易引起強烈變化;一是表現為亢奮形式,多為狂喜、大怒,因氣鬱致病者相對少些。 女性屬陰,以血為先,其性多柔弱,一般比男性更易因情志為患。 故《外台秘要方》有“女屬陰,得氣多鬱”之說。 女性對於情志的刺激,以憂悲、哀思致病為多見。 正如《千金要方》說:“女人嗜欲多於丈夫,感病倍於男子,加以慈戀、愛憎、嫉妒、憂恚、染者堅牢、情不自抑,所以為病根深,療之難瘥”。 誠然,婦女的禀性未必盡如以上所說,但女性多情志為患卻已被臨床所證實。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10
- 文章: 33584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中醫養生學
《中醫養生學》 >第五章精神養生
第二節調神養生法
歷代養生家把調養精神作為養生壽老之本法,防病治病之良藥,《淮南子》說:“神清志平,百節皆寧,養性之本也;肥肌膚,充腸腹,供嗜欲,養性之末也”。 《素問·上古大真論》言:“精神內守,病安從來?”說明“養生貴乎養神”,不懂得養神之重要,單靠飲食營養、藥物滋補,是難以達到健康長壽目的的。 由於人的精神活動是在“心神”的主導作用下,臟腑功能活動與外界環境相適應的綜合反應,所以精神調攝必然涉及到多方面的問題。 調神之法概括起來可有:清靜養神、立志養德、開朗樂觀、調暢情志、心理平衡等方面。
一、清靜養神
清靜,是指精神情志保持淡泊寧靜的狀態。 因神氣清淨而無雜念,可達真氣內存,心神平安的目的。 此處之“清靜”是指思想清靜,即心神之靜。 心神不用不動固然屬靜,但動而不妄動,用之不過,專而不亂,同樣屬於“靜”。 我們提倡的思想清靜主要是思想專一,排除雜念,不見異思遷,想入非非,而是要思想安定,專心致志地從事各項工作、學習。
(一)調養心神是養生之本
調神攝生,首在靜養。 這種思想源於老莊道家學說,後世在內容和方法上不斷有所補充和發展。
養生家認為靜養之要在於養心,道、儒、佛、醫都有此主張。 “儒曰正心,佛曰明心,道曰煉心,要皆參修心學一事”,“萬法唯心,萬道唯心。心為人之主宰,亦為精氣神之主宰。煉精煉氣煉神,均須先自煉心始”。 心靜則神清,心定則神凝,“故養生莫要於養心。天玄子曰:“養心之大法有六:曰心廣、心正、心平、心安、心靜、心定,心廣所以容萬類也,心正所以誠意念也,心平所以得中和也,心安所以寡怨尤也,心靜所以絕攀緣也,心定所以除外累、同大化也'”(《道家養生學概要》)。凡事皆有根本,養心養神乃養生之根本,心神清明,則血氣和平,有益健康。
《內經》從醫學角度提出了“恬淡虛無”的養生防病思想。 《素問·上古天真論》雲:“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素問·生氣通天論》說:“清靜則肉腠閉拒,雖有大風苛毒,弗之能害”,這裡從內外兩個方面揭示了調攝的重要原則。 對外,順應自然變化和避免邪氣的侵襲;對內,謹守虛無,心神寧靜,這樣外禦內守,真氣從之,邪不能害。 可見,“恬淡虛無”之要旨是保持靜養,思想清靜、暢達情志,使精氣神內守而不散失,保持人體形神合一的生理狀態,有利於防病去疾,促進健康。
近年來,國內外有關學者非常重視思想清靜與健康關係的研究。 生理學研究證實,人在入靜後,生命活動中樞的大腦又回復到人的兒童時代的大腦電波波慢狀態,也就是人的衰老生化指標得到了“逆轉”。 經測定,高水平的氣功師的腦電波與一般人有明顯的不同。 社會調查發現,凡經過重大精神挫折、思想打擊之後,又未得到良好的精神調攝,多種疾病的發病率都有明顯增加。 社會實踐證實,經常保持思想清靜,調神養生,多練氣功,可以有效地增強抗病能力,減少疾病發生,有益身心健康。
(二)清靜養神的方法
1、少私寡欲少私,是指減少私心雜念;寡欲,是降低對名利和物質的嗜欲。 老子《道德經》主張:“見素抱朴,少私寡欲。”《內經》指出“是以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因為私心太重,嗜慾不止,慾望太高太多,達不到目的,就會產生憂鬱、幻想、失望、悲傷、苦悶等不良情緒,從而擾亂清靜之神。 使心神處於無休止的混亂之中,導致氣機紊亂而發病。 如果能減少私心、慾望,從實際情況出發,節制對私慾和對名利的奢望,則可減輕不必要的思想負擔,使人變得心地坦然,心情舒暢,從而促進身心健康。 而要做到少私寡欲,必須注意下述兩點:一是明確私慾之害,以理收心。 如《醫學入門·保養說》言:“主於理,則人欲消亡而心清神悅,不求靜而自靜也”。 二是要正確對待個人利害得失。 《太上老君養生訣》說:“且夫善攝生者,要先除六害,然後可以保性命延駐百年。何者是也?一者薄名利,二者禁聲色,三者廉貨財,四者損滋味,五者除佞妄,六者去妒忌”。 六害不除,萬物擾心,神豈能清靜? 去六害養心神,確為經驗之談。
2、養心斂思養心,即保養心神;斂思,即專心致志,志向專一,排除雜念,驅逐煩惱。 《醫鈔類編》說:“養心則神凝,神凝則氣聚,氣聚則神全,若日逐攘擾煩,神不守舍,則易衰老。”所謂凝神,即是心神集中專註一點,不散亂,不昏沉。 可見,這種凝神斂思的養神方法,並非無知、無欲、無理想、無抱負,毫無精神寄託的閒散空虛。 因此,它與飽食終日,無所用心者是絕然不同的。 從養生學角度而言,神貴凝而惡亂,思貴斂而惡散。 凝神斂思是保持思想清靜的良方。 隨著科學的發展,實驗已證明,清靜養神這種自我調節能保持神經系統不受外界精神因素干擾,使人體生理功能處於極佳狀態。 要想取得保養心神之良效。 必須具備心地光明磊落,誌有所專的品德。 只有精神靜謐,從容溫和,排除雜念,專心致志,才能做到安靜和調,心胸豁達,神清氣和,樂觀愉快,這樣不僅有利於學習和工作,而且能使整體協調,生活規律,有利於健康長壽。
二、立志養德
正確的精神調養,必須要有正確的人生觀。 只有對生活充滿信心,有目標、有追求的人,才能很好地進行道德風貌的修養和精神調攝,更好地促進身心健康。
(一)立志修養
養生,首先要立志,所謂立志,就是要有為全人類服務的偉大志向,樹立起生活的信念,對生活充滿希望和樂趣。 也就是說要有健康的心理、高尚的理想和道德情操,這是每個人的生活基石和精神支柱。
理想和信念是青少年健康成才的精神保障,有了正確的志向,才會真正促使他們積極探索生命的價值,尋找生活的真諦,追求知識,陶冶情操,促進身心全面健康發展。 理想和信念又是老年人的延長生命活力的“增壽劑”,不畏老是健康長壽的精神支柱,產生不畏老精神的重要思想基礎就是晚年的理想和追求。 老年人應重視健身養體,心胸開闊,情緒穩定,熱愛生活,為社會發揮“餘熱”,從而使內心感到無愧于一生的無限快樂的思想,這種思想又有益於健康。
理想和信念是生活的主宰和戰勝疾病的動力。 科學證明人的內在潛力很大,充滿自信心,頑強的意志和毅力是戰勝疾病的極為重要的力量。 《靈樞·本臟篇》言:“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適寒溫,和喜怒者也”。 就是說意志具有統帥精神,調和情志,抗邪防病等作用,意志堅強與否與健康密切相關。 事實證明,信念、意志堅定的人,能較好地控制和調節自己的情緒,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生活實踐也證實了不少病殘者靠自己的信心、意志和努力,主宰自己的命運,為社會做出了可貴的貢獻。
綜上所述,樹立理想,堅定信念,充滿信心,量力而行,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是養生保健的重要一環。 現代生理學和生物信息反饋療法研究證明,堅強的意志和信念,能夠影響內分泌的變化,如白血球大幅度升高,改善生理功能,增強抵抗力,故有益於健康長壽。
(二)道德修養
古人把道德修養作為養生一項重要內容。 儒家創始人孔子早就提出:“德潤身”,“仁者壽”的理論。 他在《中庸》中進一步指出:“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大德必得其壽”。 他認為講道德的人,待人寬厚大度,才能心曠神怡,體內安詳舒泰得以高壽。 古代的道家、墨家、法家、醫家等,也都把養性養德列為攝生首務,並一直影響著後世歷代養生家。 唐代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說:“性既自喜,內外百病皆悉不生,禍亂災害亦無由作,此養性之大經也”,明代的《壽世保元》說: “積善有功,常存陰德,可以延年”,明代王文祿也在《醫先》中說:“養德、養生無二術”。 由此可見,古代養生家把道德修養視作養生之根,養生和養德是密不可分的。 他們的養性,道德觀,雖有其歷史的局限性和認識上的片面性,但其積極的一面對道德修養、攝生延年還是頗有益處的。
從生理上來講,道德高尚,光明磊落,性格豁達,心理寧靜,有利於神誌安定,氣血調和,人體生理功能正常而有規律的進行,精神飽滿,形體健壯。 這說明養德可以養氣,養神,使“形與神俱”,健康長壽。 正如《素問·上古天真論》言:“內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形體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數”。 現代養生實踐證明,注意道德修養,塑造美好的心靈,助人為樂,養成健康高尚的生活情趣,獲得巨大的精神滿足,是保證身心健康的重要措施。
三、開朗樂觀
性格開朗,精神樂觀是健身的要素、長壽的法寶,這是人所共知的常理。
(一)性格開朗
性格是人的一種心理特徵,它主要表現在人已經習慣了的行為方式上。 性格開朗是胸懷寬廣、氣量豁達所反映出來的一種心理狀態。 性格雖然與人的基因和遺傳因素直接相關,但隨著環境和時間的變化,是可以改變的。 人們都有一個使自己的性格適應於自然、社會和自身健康的改造任務。
醫學研究已證明,人的性格與健康、疾病的關係極為密切。 情緒的穩定,對一個人的健康起著重要作用。 性格開朗,活潑樂觀,精神健康者,不易患精神病、重病和慢性病,即使患了病也較易治愈,容易康復。 不良性格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它可以從各方面對人體大腦、內臟及其他部位產生危害。
培養良好性格的基本原則是,從大處著眼,從具體事情入手,通過自己美好的行為,塑造開朗的性格。 首先要認識到不良性格對身心健康的危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正確對待自己和別人,看問題、處理問題要目光遠大,心胸開闊,寬以待人,大度處事,不斤斤計較,不鑽牛角尖。 科學、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工作、學習和業餘生活,豐富生活內容,陶冶性情。
(二)情緒樂觀
情緒樂觀既是人體生理功能的需要,也是人們日常生活的需要。 孔子在《論語》中說:“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可見,樂觀的情緒是調養精神,舒暢情志,防衰抗老的最好的精神營養。 精神樂觀可使營衛流通,氣血和暢,生機旺盛,從而身心健康。 正如《素問·舉痛論》雲:“喜則氣和志達,營衛調利”。
要想永保樂觀的情緒,首先要培養開朗的性格,因為樂觀的情緒與開朗的性格是密切相關的。 心胸寬廣,精神才能愉快。 其次,對於名利和享受,要培養“知足常樂”的思想,要體會“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道理,這樣可以感到生活和心理上的滿足。 再次,培養幽默風趣感,幽默的直接效果是產生笑意。 現代科學研究已證明,笑是一種獨特的運動方式,它可以調節人體的心理活動,促進生理功能,改善生活環境,使人養成無憂無慮,開朗樂觀的性格,讓生命充滿青春的活力。
四、保持心理平衡
當代社會的特點之一是競爭。 長期處在高節奏的競爭環境中,容易產生焦慮、心力疲勞、神經質等心理現象。 處理不好就會影響心理健康。 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保證健康的體魄,就必須培養在競爭中保持心理平衡的能力。
(一)培養競爭的意識和心理素質
所謂競爭意識,就是要有進取心和高度的責任感。 有高度責任感的人,表現於對知識的索取,對技藝的追求和對志趣的傾心。 因此,視野開闊,生活充實。
競爭社會所需要的心理素質,首先要有頑強的毅力,毅力是一種持久堅強的意志,它是精神健康的有力保證。 同時,要有良好的心理承受力。 劇烈的競爭常會打破原有的心理平衡,所以必須學會自我調節,做到勝不驕,敗不**,不為瑣事憂慮煩惱。 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可心地坦然的迎接新的挑戰。
在競爭社會塚,有些人在競爭失敗後,可產生自卑感,社會需要是多方面的,人的興趣和能力也是多種多樣的,人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從來不曾有過全能的“天才”。 因此,不必為一時一事的失利而苦惱,喪失信心。 應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克服自卑感,不斷挖掘自己的潛能,揚長避短,科學安排工作和學習,就會增加成功率。 競爭的社會更易產生嫉妒心理,嫉妒是一種心理現象,它是指對別人比自己優越,如才華、品德、名聲、成就、相貌等高於自己時,想排除別人優勢而表現一種不甘心和怨恨的強烈情緒狀態,這種消極的心理狀態會降低人體生理功能而導致身心疾病。 消除嫉妒心理的基本方法,就是培養正確的拼搏精神,即樹立歡迎別人超過自己,更有勇氣超過別人的正確觀念。 擺脫一切不良情緒,發揮自己的長處,在可能的範圍內達到最佳水平。 社會的發展將會促進合理的競爭,培養競爭意識,適應社會的需要,就能在當代環境中保持健康的平衡心理,保證旺盛的精力,健康的體魄,這對自己、對社會都是有益的,也是每個人應該具備的心理素質。
第二節調神養生法
歷代養生家把調養精神作為養生壽老之本法,防病治病之良藥,《淮南子》說:“神清志平,百節皆寧,養性之本也;肥肌膚,充腸腹,供嗜欲,養性之末也”。 《素問·上古大真論》言:“精神內守,病安從來?”說明“養生貴乎養神”,不懂得養神之重要,單靠飲食營養、藥物滋補,是難以達到健康長壽目的的。 由於人的精神活動是在“心神”的主導作用下,臟腑功能活動與外界環境相適應的綜合反應,所以精神調攝必然涉及到多方面的問題。 調神之法概括起來可有:清靜養神、立志養德、開朗樂觀、調暢情志、心理平衡等方面。
一、清靜養神
清靜,是指精神情志保持淡泊寧靜的狀態。 因神氣清淨而無雜念,可達真氣內存,心神平安的目的。 此處之“清靜”是指思想清靜,即心神之靜。 心神不用不動固然屬靜,但動而不妄動,用之不過,專而不亂,同樣屬於“靜”。 我們提倡的思想清靜主要是思想專一,排除雜念,不見異思遷,想入非非,而是要思想安定,專心致志地從事各項工作、學習。
(一)調養心神是養生之本
調神攝生,首在靜養。 這種思想源於老莊道家學說,後世在內容和方法上不斷有所補充和發展。
養生家認為靜養之要在於養心,道、儒、佛、醫都有此主張。 “儒曰正心,佛曰明心,道曰煉心,要皆參修心學一事”,“萬法唯心,萬道唯心。心為人之主宰,亦為精氣神之主宰。煉精煉氣煉神,均須先自煉心始”。 心靜則神清,心定則神凝,“故養生莫要於養心。天玄子曰:“養心之大法有六:曰心廣、心正、心平、心安、心靜、心定,心廣所以容萬類也,心正所以誠意念也,心平所以得中和也,心安所以寡怨尤也,心靜所以絕攀緣也,心定所以除外累、同大化也'”(《道家養生學概要》)。凡事皆有根本,養心養神乃養生之根本,心神清明,則血氣和平,有益健康。
《內經》從醫學角度提出了“恬淡虛無”的養生防病思想。 《素問·上古天真論》雲:“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素問·生氣通天論》說:“清靜則肉腠閉拒,雖有大風苛毒,弗之能害”,這裡從內外兩個方面揭示了調攝的重要原則。 對外,順應自然變化和避免邪氣的侵襲;對內,謹守虛無,心神寧靜,這樣外禦內守,真氣從之,邪不能害。 可見,“恬淡虛無”之要旨是保持靜養,思想清靜、暢達情志,使精氣神內守而不散失,保持人體形神合一的生理狀態,有利於防病去疾,促進健康。
近年來,國內外有關學者非常重視思想清靜與健康關係的研究。 生理學研究證實,人在入靜後,生命活動中樞的大腦又回復到人的兒童時代的大腦電波波慢狀態,也就是人的衰老生化指標得到了“逆轉”。 經測定,高水平的氣功師的腦電波與一般人有明顯的不同。 社會調查發現,凡經過重大精神挫折、思想打擊之後,又未得到良好的精神調攝,多種疾病的發病率都有明顯增加。 社會實踐證實,經常保持思想清靜,調神養生,多練氣功,可以有效地增強抗病能力,減少疾病發生,有益身心健康。
(二)清靜養神的方法
1、少私寡欲少私,是指減少私心雜念;寡欲,是降低對名利和物質的嗜欲。 老子《道德經》主張:“見素抱朴,少私寡欲。”《內經》指出“是以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因為私心太重,嗜慾不止,慾望太高太多,達不到目的,就會產生憂鬱、幻想、失望、悲傷、苦悶等不良情緒,從而擾亂清靜之神。 使心神處於無休止的混亂之中,導致氣機紊亂而發病。 如果能減少私心、慾望,從實際情況出發,節制對私慾和對名利的奢望,則可減輕不必要的思想負擔,使人變得心地坦然,心情舒暢,從而促進身心健康。 而要做到少私寡欲,必須注意下述兩點:一是明確私慾之害,以理收心。 如《醫學入門·保養說》言:“主於理,則人欲消亡而心清神悅,不求靜而自靜也”。 二是要正確對待個人利害得失。 《太上老君養生訣》說:“且夫善攝生者,要先除六害,然後可以保性命延駐百年。何者是也?一者薄名利,二者禁聲色,三者廉貨財,四者損滋味,五者除佞妄,六者去妒忌”。 六害不除,萬物擾心,神豈能清靜? 去六害養心神,確為經驗之談。
2、養心斂思養心,即保養心神;斂思,即專心致志,志向專一,排除雜念,驅逐煩惱。 《醫鈔類編》說:“養心則神凝,神凝則氣聚,氣聚則神全,若日逐攘擾煩,神不守舍,則易衰老。”所謂凝神,即是心神集中專註一點,不散亂,不昏沉。 可見,這種凝神斂思的養神方法,並非無知、無欲、無理想、無抱負,毫無精神寄託的閒散空虛。 因此,它與飽食終日,無所用心者是絕然不同的。 從養生學角度而言,神貴凝而惡亂,思貴斂而惡散。 凝神斂思是保持思想清靜的良方。 隨著科學的發展,實驗已證明,清靜養神這種自我調節能保持神經系統不受外界精神因素干擾,使人體生理功能處於極佳狀態。 要想取得保養心神之良效。 必須具備心地光明磊落,誌有所專的品德。 只有精神靜謐,從容溫和,排除雜念,專心致志,才能做到安靜和調,心胸豁達,神清氣和,樂觀愉快,這樣不僅有利於學習和工作,而且能使整體協調,生活規律,有利於健康長壽。
二、立志養德
正確的精神調養,必須要有正確的人生觀。 只有對生活充滿信心,有目標、有追求的人,才能很好地進行道德風貌的修養和精神調攝,更好地促進身心健康。
(一)立志修養
養生,首先要立志,所謂立志,就是要有為全人類服務的偉大志向,樹立起生活的信念,對生活充滿希望和樂趣。 也就是說要有健康的心理、高尚的理想和道德情操,這是每個人的生活基石和精神支柱。
理想和信念是青少年健康成才的精神保障,有了正確的志向,才會真正促使他們積極探索生命的價值,尋找生活的真諦,追求知識,陶冶情操,促進身心全面健康發展。 理想和信念又是老年人的延長生命活力的“增壽劑”,不畏老是健康長壽的精神支柱,產生不畏老精神的重要思想基礎就是晚年的理想和追求。 老年人應重視健身養體,心胸開闊,情緒穩定,熱愛生活,為社會發揮“餘熱”,從而使內心感到無愧于一生的無限快樂的思想,這種思想又有益於健康。
理想和信念是生活的主宰和戰勝疾病的動力。 科學證明人的內在潛力很大,充滿自信心,頑強的意志和毅力是戰勝疾病的極為重要的力量。 《靈樞·本臟篇》言:“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適寒溫,和喜怒者也”。 就是說意志具有統帥精神,調和情志,抗邪防病等作用,意志堅強與否與健康密切相關。 事實證明,信念、意志堅定的人,能較好地控制和調節自己的情緒,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生活實踐也證實了不少病殘者靠自己的信心、意志和努力,主宰自己的命運,為社會做出了可貴的貢獻。
綜上所述,樹立理想,堅定信念,充滿信心,量力而行,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是養生保健的重要一環。 現代生理學和生物信息反饋療法研究證明,堅強的意志和信念,能夠影響內分泌的變化,如白血球大幅度升高,改善生理功能,增強抵抗力,故有益於健康長壽。
(二)道德修養
古人把道德修養作為養生一項重要內容。 儒家創始人孔子早就提出:“德潤身”,“仁者壽”的理論。 他在《中庸》中進一步指出:“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大德必得其壽”。 他認為講道德的人,待人寬厚大度,才能心曠神怡,體內安詳舒泰得以高壽。 古代的道家、墨家、法家、醫家等,也都把養性養德列為攝生首務,並一直影響著後世歷代養生家。 唐代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說:“性既自喜,內外百病皆悉不生,禍亂災害亦無由作,此養性之大經也”,明代的《壽世保元》說: “積善有功,常存陰德,可以延年”,明代王文祿也在《醫先》中說:“養德、養生無二術”。 由此可見,古代養生家把道德修養視作養生之根,養生和養德是密不可分的。 他們的養性,道德觀,雖有其歷史的局限性和認識上的片面性,但其積極的一面對道德修養、攝生延年還是頗有益處的。
從生理上來講,道德高尚,光明磊落,性格豁達,心理寧靜,有利於神誌安定,氣血調和,人體生理功能正常而有規律的進行,精神飽滿,形體健壯。 這說明養德可以養氣,養神,使“形與神俱”,健康長壽。 正如《素問·上古天真論》言:“內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形體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數”。 現代養生實踐證明,注意道德修養,塑造美好的心靈,助人為樂,養成健康高尚的生活情趣,獲得巨大的精神滿足,是保證身心健康的重要措施。
三、開朗樂觀
性格開朗,精神樂觀是健身的要素、長壽的法寶,這是人所共知的常理。
(一)性格開朗
性格是人的一種心理特徵,它主要表現在人已經習慣了的行為方式上。 性格開朗是胸懷寬廣、氣量豁達所反映出來的一種心理狀態。 性格雖然與人的基因和遺傳因素直接相關,但隨著環境和時間的變化,是可以改變的。 人們都有一個使自己的性格適應於自然、社會和自身健康的改造任務。
醫學研究已證明,人的性格與健康、疾病的關係極為密切。 情緒的穩定,對一個人的健康起著重要作用。 性格開朗,活潑樂觀,精神健康者,不易患精神病、重病和慢性病,即使患了病也較易治愈,容易康復。 不良性格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它可以從各方面對人體大腦、內臟及其他部位產生危害。
培養良好性格的基本原則是,從大處著眼,從具體事情入手,通過自己美好的行為,塑造開朗的性格。 首先要認識到不良性格對身心健康的危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正確對待自己和別人,看問題、處理問題要目光遠大,心胸開闊,寬以待人,大度處事,不斤斤計較,不鑽牛角尖。 科學、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工作、學習和業餘生活,豐富生活內容,陶冶性情。
(二)情緒樂觀
情緒樂觀既是人體生理功能的需要,也是人們日常生活的需要。 孔子在《論語》中說:“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可見,樂觀的情緒是調養精神,舒暢情志,防衰抗老的最好的精神營養。 精神樂觀可使營衛流通,氣血和暢,生機旺盛,從而身心健康。 正如《素問·舉痛論》雲:“喜則氣和志達,營衛調利”。
要想永保樂觀的情緒,首先要培養開朗的性格,因為樂觀的情緒與開朗的性格是密切相關的。 心胸寬廣,精神才能愉快。 其次,對於名利和享受,要培養“知足常樂”的思想,要體會“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道理,這樣可以感到生活和心理上的滿足。 再次,培養幽默風趣感,幽默的直接效果是產生笑意。 現代科學研究已證明,笑是一種獨特的運動方式,它可以調節人體的心理活動,促進生理功能,改善生活環境,使人養成無憂無慮,開朗樂觀的性格,讓生命充滿青春的活力。
四、保持心理平衡
當代社會的特點之一是競爭。 長期處在高節奏的競爭環境中,容易產生焦慮、心力疲勞、神經質等心理現象。 處理不好就會影響心理健康。 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保證健康的體魄,就必須培養在競爭中保持心理平衡的能力。
(一)培養競爭的意識和心理素質
所謂競爭意識,就是要有進取心和高度的責任感。 有高度責任感的人,表現於對知識的索取,對技藝的追求和對志趣的傾心。 因此,視野開闊,生活充實。
競爭社會所需要的心理素質,首先要有頑強的毅力,毅力是一種持久堅強的意志,它是精神健康的有力保證。 同時,要有良好的心理承受力。 劇烈的競爭常會打破原有的心理平衡,所以必須學會自我調節,做到勝不驕,敗不**,不為瑣事憂慮煩惱。 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可心地坦然的迎接新的挑戰。
在競爭社會塚,有些人在競爭失敗後,可產生自卑感,社會需要是多方面的,人的興趣和能力也是多種多樣的,人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從來不曾有過全能的“天才”。 因此,不必為一時一事的失利而苦惱,喪失信心。 應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克服自卑感,不斷挖掘自己的潛能,揚長避短,科學安排工作和學習,就會增加成功率。 競爭的社會更易產生嫉妒心理,嫉妒是一種心理現象,它是指對別人比自己優越,如才華、品德、名聲、成就、相貌等高於自己時,想排除別人優勢而表現一種不甘心和怨恨的強烈情緒狀態,這種消極的心理狀態會降低人體生理功能而導致身心疾病。 消除嫉妒心理的基本方法,就是培養正確的拼搏精神,即樹立歡迎別人超過自己,更有勇氣超過別人的正確觀念。 擺脫一切不良情緒,發揮自己的長處,在可能的範圍內達到最佳水平。 社會的發展將會促進合理的競爭,培養競爭意識,適應社會的需要,就能在當代環境中保持健康的平衡心理,保證旺盛的精力,健康的體魄,這對自己、對社會都是有益的,也是每個人應該具備的心理素質。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10
- 文章: 33584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中醫養生學
《中醫養生學》 >第五章精神養生
第三節調攝情緒法
歷代養生家都非常重視七情調援。 具體方法多種多樣,但歸納起來可分為節制法、疏泄法、轉移法和情志制約法。
一、節制法
所調節制法就是調和、節制情感,防止七情過極,達到心理平衡。 《呂氏春秋》說:“欲有情,情有節,聖人修節以止欲,故不過行其情也”。 重視精神修養,首先要節制自己的感情才能維護心理的協調平衡。
(一)遇事戒怒
“怒”是歷代養生家最忌諱的一種情緒,它是情志致病的魁首,對人體健康危害極大。 怒不僅傷肝臟,怒氣還傷心、傷胃、傷腦等,導致各種疾病。 《千金要方》指出:“衛生切要知三戒,大怒、大欲、並大醉,三者若還有一焉,須防損失真元氣”。 《老老恆言·戒怒》亦說;“人借氣以充身,故平日在乎善養。所忌最是怒。怒氣一發,則氣逆而不順,窒而不舒,傷我氣,即足以傷我身”。 這些論述把戒怒放在首位,指出了氣怒傷身的嚴重的危害性,故戒怒是養生一大課題。
制怒之法,首先是以理制怒。 即以理性克服感情上的衝動,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雖遇可怒之事,但想一想其不良後果,可理智地控制自己過極情緒,使情緒反映“發之於情”, “止之於理”。 其次,可用提醒法制怒。 在自己的床頭或案頭寫上“制怒”、“息怒”、“遇事戒怒”等警言,以此作為自己的生活信條,隨時提醒自己可收到良好效果。 再次。 怒後反省,每次發怒之後,吸取教訓,併計算一下未發怒的日子,減少發怒次數,逐漸養成遇事不怒的習慣。
(二)“寵辱不驚”
人世滄桑,諸事紛繁;喜怒哀樂,此起彼伏。 老莊提出“寵辱不驚”之處世態度,視榮辱若一,後世遂稱得失不動心為寵辱不驚。 對於任何重大變故,都要保持穩定的心理狀態,不要超過正常的生理限度。 現代醫學研究證明,情志刺激與免疫功能之間的聯繫息息相關。 任何過激的刺激都可削弱白細胞的戰鬥力,減弱人體免疫能力,使人體內防禦系統的功能低下而致病。 為了健康長壽,任何情緒的過分激動都是不可取的。 總之,要善於自我調節情感,以便養神治身。 對外界的事物刺激,既要有所感受,又要思想安定,七情平和,明辨是非,保持安和的處世態度和穩定的心理狀態。
二、疏泄法
把積聚、抑鬱在心中的不良情緒,通過適當的方式宣達、發洩出會,以盡快恢復心理平衡,稱之為疏泄法。 具體做法可採取下面幾種方式。
(一)直接發洩
用直接的方法把心中的不良情緒發洩出去,例如當遇到不幸,悲痛萬分時,不防大哭一場;遭逢挫折,心情壓抑時,可以通過急促、強烈、粗獷、無拘無束的喊叫,將內心的鬱積發洩出來,從而使精神狀態和心理狀態恢復平衡。 發洩不良情緒,必須學會正當的途徑和渠道來發洩和排遣之,決不可採用不理智的衝動性的行為方式。 否則,非但無益,反而會帶來新的煩惱,引起更嚴重的不良情緒。
(二)疏導宣散
出現不良情緒時,借助於別人的疏導,可以把悶在心裡的鬱悶宣散出來。 所以,擴大社會交往,廣交朋友,互相尊重,互相幫助,是解憂消愁,克服不良情緒的有效方法。 研究證明,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縮小“人際關係心裡距”,是醫治心理不健康的良藥。
三、轉移法
轉移法又可稱移情法。 即通過一定的方法和措施改變人的思想焦點,或改變其周圍環境,使其與不良刺激因素脫離接觸,從而從情感糾葛中解放出來,或轉移到另外事物上去。 《素問·移情變氣論》言:“古之治病,惟其移精變氣,可祝由而已”。 古代的祝由療法,實際上是心理療法。 其本質是轉移患者的精神,以達到調整氣機,精神內守的作用。 轉移法可採取以下幾種方法。
(一)昇華超脫
所謂昇華,就是用頑強的意志戰勝不良情緒的干擾,用理智戰勝生活中的不幸,並把理智和情感化作行為的動力,投身於事業中去,以工作和事業的成績來沖淡感情上的痛苦,寄託自己的情思。 這也是排除不良情緒,保持穩定心理狀態的一條重要保健方法。
超脫,即超然,思想上把事情看得淡一些,行動上脫離導致不良情緒的環境。 在心情不快、痛苦不解時,可以到環境優美的公園或視野開闊的海濱漫步散心,可驅除煩惱,產生豁達明朗的心境。 如果條件許可,還可以作短期旅遊,把自己置身於綺麗多彩的自然美景之中,可使精神愉快,氣機舒暢,忘卻憂煩,寄託情懷,美化心靈。
(二)移情易性
移情,即排遣情思,改變內心情緒的指向性;易性,即改易心志,進過排除內心雜念和抑鬱,改變其不良情緒和習慣。 《臨證指南醫案》華蛐雲說:“情誌之鬱,由於隱情曲意不伸,……鬱症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移情易性”是中醫心理保健法的重在內容之一。 “移情易性”的具體方法很多,可根據不同人的心理、環境和條件等,採取不同措施,進行靈活運用。 《北史·崔光傳》說:“取樂琴書,頤養神性”,《理瀹駢文》說:“七情之病者,看書解悶,聽曲消愁,有勝於服藥者矣”。 《千金要方》亦說:“彈琴瑟,調心神,和性情,節嗜欲”。 古人早就認識到琴棋書畫具有影響人的情感,轉移情志,陶冶性情的作用。 實踐證明,情緒不佳時,聽聽適宜的音樂,觀賞一場幽默的相聲或喜劇,苦悶頓消,精神振奮。 可見,移情易性並不是壓抑情感。 如對憤怒者,要疏散其怒氣;對悲痛者,要使其脫離產生悲痛的環境與氣氛;對屈辱者,要增強其自尊心;對癡情思者,要沖淡其思念的纏綿;對有迷信觀念者,要用科學知識消除其愚昧的偏見等等。
(三)運動移情
運動不僅可以增強生命的活力,而且能改善不良情緒,使人精神愉快。 因為運動可以有效地把不良情緒的能量發散出去,調整機體平衡。 當自己的情緒苦悶、煩惱,或情緒激動與別人爭吵時,最好的方法是轉移一下注意力,去參加體育鍛煉。 如打球、散步、爬山等活動,也可採用傳統的運動健身法和太極拳、太極劍、導引保健功等,傳統的體育運動鍛煉主張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動靜結合,因而能使形神舒暢,松靜自然,心神安合,達到陰陽協調平衡。 且有—種浩然之氣充滿天地之間之感,一切不良情緒隨之而消。 此外,還可以參加適當的體力勞動,用肌肉的緊張去消除精神的緊張。 在勞動中付出辛勤的汗水,促進血液循環,活躍了生命功能,使人心情愉快,精神飽滿。
四、情志制約法
情志制約法,又稱以情勝情法。 它是根據情誌及五臟間存在的陰陽五行生剋原理,用互相制約、互相剋制的情志,來轉移和乾擾原來對機體有害的情志,藉以達到協調情志的目的。
(一)五臟情志制約法
《素問·陰陽應像大論》曾指出:“怒傷肝,悲勝怒”;“喜傷心,恐勝喜”;“思傷脾,怒勝思”;“憂傷肺,喜勝憂” ;“恐傷腎,思勝恐”。 這是認識了精神因素與形體內臟、情誌之間,及生理病理上相互影響的辯證關係,根據“以偏救偏”的原理,創立的“以情勝情”的獨特方法。 正如吳**《醫方考》所言:“情志過極,非藥可愈,順以情勝,《內經》一言,百代宗之,是無形之藥也”。 朱丹溪宗《內經》之旨指出:“怒傷,以憂勝之,以恐解之;喜傷,以恐勝之,以怒解之;憂傷,以喜勝之,以怒解之;恐傷,以思勝之,以憂解之;驚傷,以憂勝之,以恐解之,此法惟賢者能之”。 同期醫家張子和更加具體地指出:“以悲制怒,以愴惻苦楚之言感之;以善治悲,以謔浪戲狎之言娛之;以恐治喜,以恐懼死亡之言怖之;以怒制思,以污辱欺罔之言觸之;以思治恐,以慮彼忘此之言奪之”。 後世不少醫家對情志的調攝有時比藥石祛疾還加重視,而且創造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情志療法。 例如,或逗之以笑,或激之以怒,或惹之以哭,或引之以恐等,因勢利導,宣洩積鬱之情,暢遂情志。 總之,情志既可致病,又可治病的理論,在心理保健上是有特殊意義的。
在運用“以情勝情”方法時,要注意情志刺激的總強度,超過或壓倒致病的情志因素,或是採用突然地強大刺激,或是採用持續不斷的強化刺激,總之後者要適當超過前者,否則就難以達到目的。
(二)陰陽情志制約法
運用情誌之間陰陽屬性的對立制約關係,調節情志,協調陰陽,是為陰陽情志制約法。 人類的情志活動是相當複雜的,往往多種情感互相交錯,很難明確區分其五臟所主及五行屬性,然而情志活動可用陰陽屬性來分,此亦即現代心理學所稱的“情感的兩極性”。 《素問·舉通論》指出:“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 七情引出的氣機異常,具有兩極傾向的特點。 根據陰陽分類,人的多種多樣的情感,皆可配合成對,例如,喜與悲、喜與怒、怒與恐、驚與思、怒與思、喜樂與憂愁、喜與惡、愛與恨等等,性質彼此相反的情志,對人體陰陽氣血的影響也正好相反。 因而相反的情誌之間,可以互相調節控制,使陰陽平衡。 喜可勝悲,悲也可勝喜;喜可勝恐,恐也可勝喜;怒可勝恐,恐也可勝怒等。 總之,應採用使之產生有針對性的情志變化的刺激方法,通過相反的情志變動,以調整整體氣機,從而起到協調情志的作用。
以情勝情實際上是一種整體氣調整方法,人們只要掌握情志對於氣機運行影響的特點,採用相應方法即可,切不可簡單機械、千篇一律的按圖照搬。 倘若單純拘泥於五行相生相剋而濫用情志制約法,有可能增加新的不良刺激。 因此,只有掌握其精神實質,方法運用得當,才能真正起到心理保健作用。
第三節調攝情緒法
歷代養生家都非常重視七情調援。 具體方法多種多樣,但歸納起來可分為節制法、疏泄法、轉移法和情志制約法。
一、節制法
所調節制法就是調和、節制情感,防止七情過極,達到心理平衡。 《呂氏春秋》說:“欲有情,情有節,聖人修節以止欲,故不過行其情也”。 重視精神修養,首先要節制自己的感情才能維護心理的協調平衡。
(一)遇事戒怒
“怒”是歷代養生家最忌諱的一種情緒,它是情志致病的魁首,對人體健康危害極大。 怒不僅傷肝臟,怒氣還傷心、傷胃、傷腦等,導致各種疾病。 《千金要方》指出:“衛生切要知三戒,大怒、大欲、並大醉,三者若還有一焉,須防損失真元氣”。 《老老恆言·戒怒》亦說;“人借氣以充身,故平日在乎善養。所忌最是怒。怒氣一發,則氣逆而不順,窒而不舒,傷我氣,即足以傷我身”。 這些論述把戒怒放在首位,指出了氣怒傷身的嚴重的危害性,故戒怒是養生一大課題。
制怒之法,首先是以理制怒。 即以理性克服感情上的衝動,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雖遇可怒之事,但想一想其不良後果,可理智地控制自己過極情緒,使情緒反映“發之於情”, “止之於理”。 其次,可用提醒法制怒。 在自己的床頭或案頭寫上“制怒”、“息怒”、“遇事戒怒”等警言,以此作為自己的生活信條,隨時提醒自己可收到良好效果。 再次。 怒後反省,每次發怒之後,吸取教訓,併計算一下未發怒的日子,減少發怒次數,逐漸養成遇事不怒的習慣。
(二)“寵辱不驚”
人世滄桑,諸事紛繁;喜怒哀樂,此起彼伏。 老莊提出“寵辱不驚”之處世態度,視榮辱若一,後世遂稱得失不動心為寵辱不驚。 對於任何重大變故,都要保持穩定的心理狀態,不要超過正常的生理限度。 現代醫學研究證明,情志刺激與免疫功能之間的聯繫息息相關。 任何過激的刺激都可削弱白細胞的戰鬥力,減弱人體免疫能力,使人體內防禦系統的功能低下而致病。 為了健康長壽,任何情緒的過分激動都是不可取的。 總之,要善於自我調節情感,以便養神治身。 對外界的事物刺激,既要有所感受,又要思想安定,七情平和,明辨是非,保持安和的處世態度和穩定的心理狀態。
二、疏泄法
把積聚、抑鬱在心中的不良情緒,通過適當的方式宣達、發洩出會,以盡快恢復心理平衡,稱之為疏泄法。 具體做法可採取下面幾種方式。
(一)直接發洩
用直接的方法把心中的不良情緒發洩出去,例如當遇到不幸,悲痛萬分時,不防大哭一場;遭逢挫折,心情壓抑時,可以通過急促、強烈、粗獷、無拘無束的喊叫,將內心的鬱積發洩出來,從而使精神狀態和心理狀態恢復平衡。 發洩不良情緒,必須學會正當的途徑和渠道來發洩和排遣之,決不可採用不理智的衝動性的行為方式。 否則,非但無益,反而會帶來新的煩惱,引起更嚴重的不良情緒。
(二)疏導宣散
出現不良情緒時,借助於別人的疏導,可以把悶在心裡的鬱悶宣散出來。 所以,擴大社會交往,廣交朋友,互相尊重,互相幫助,是解憂消愁,克服不良情緒的有效方法。 研究證明,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縮小“人際關係心裡距”,是醫治心理不健康的良藥。
三、轉移法
轉移法又可稱移情法。 即通過一定的方法和措施改變人的思想焦點,或改變其周圍環境,使其與不良刺激因素脫離接觸,從而從情感糾葛中解放出來,或轉移到另外事物上去。 《素問·移情變氣論》言:“古之治病,惟其移精變氣,可祝由而已”。 古代的祝由療法,實際上是心理療法。 其本質是轉移患者的精神,以達到調整氣機,精神內守的作用。 轉移法可採取以下幾種方法。
(一)昇華超脫
所謂昇華,就是用頑強的意志戰勝不良情緒的干擾,用理智戰勝生活中的不幸,並把理智和情感化作行為的動力,投身於事業中去,以工作和事業的成績來沖淡感情上的痛苦,寄託自己的情思。 這也是排除不良情緒,保持穩定心理狀態的一條重要保健方法。
超脫,即超然,思想上把事情看得淡一些,行動上脫離導致不良情緒的環境。 在心情不快、痛苦不解時,可以到環境優美的公園或視野開闊的海濱漫步散心,可驅除煩惱,產生豁達明朗的心境。 如果條件許可,還可以作短期旅遊,把自己置身於綺麗多彩的自然美景之中,可使精神愉快,氣機舒暢,忘卻憂煩,寄託情懷,美化心靈。
(二)移情易性
移情,即排遣情思,改變內心情緒的指向性;易性,即改易心志,進過排除內心雜念和抑鬱,改變其不良情緒和習慣。 《臨證指南醫案》華蛐雲說:“情誌之鬱,由於隱情曲意不伸,……鬱症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移情易性”是中醫心理保健法的重在內容之一。 “移情易性”的具體方法很多,可根據不同人的心理、環境和條件等,採取不同措施,進行靈活運用。 《北史·崔光傳》說:“取樂琴書,頤養神性”,《理瀹駢文》說:“七情之病者,看書解悶,聽曲消愁,有勝於服藥者矣”。 《千金要方》亦說:“彈琴瑟,調心神,和性情,節嗜欲”。 古人早就認識到琴棋書畫具有影響人的情感,轉移情志,陶冶性情的作用。 實踐證明,情緒不佳時,聽聽適宜的音樂,觀賞一場幽默的相聲或喜劇,苦悶頓消,精神振奮。 可見,移情易性並不是壓抑情感。 如對憤怒者,要疏散其怒氣;對悲痛者,要使其脫離產生悲痛的環境與氣氛;對屈辱者,要增強其自尊心;對癡情思者,要沖淡其思念的纏綿;對有迷信觀念者,要用科學知識消除其愚昧的偏見等等。
(三)運動移情
運動不僅可以增強生命的活力,而且能改善不良情緒,使人精神愉快。 因為運動可以有效地把不良情緒的能量發散出去,調整機體平衡。 當自己的情緒苦悶、煩惱,或情緒激動與別人爭吵時,最好的方法是轉移一下注意力,去參加體育鍛煉。 如打球、散步、爬山等活動,也可採用傳統的運動健身法和太極拳、太極劍、導引保健功等,傳統的體育運動鍛煉主張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動靜結合,因而能使形神舒暢,松靜自然,心神安合,達到陰陽協調平衡。 且有—種浩然之氣充滿天地之間之感,一切不良情緒隨之而消。 此外,還可以參加適當的體力勞動,用肌肉的緊張去消除精神的緊張。 在勞動中付出辛勤的汗水,促進血液循環,活躍了生命功能,使人心情愉快,精神飽滿。
四、情志制約法
情志制約法,又稱以情勝情法。 它是根據情誌及五臟間存在的陰陽五行生剋原理,用互相制約、互相剋制的情志,來轉移和乾擾原來對機體有害的情志,藉以達到協調情志的目的。
(一)五臟情志制約法
《素問·陰陽應像大論》曾指出:“怒傷肝,悲勝怒”;“喜傷心,恐勝喜”;“思傷脾,怒勝思”;“憂傷肺,喜勝憂” ;“恐傷腎,思勝恐”。 這是認識了精神因素與形體內臟、情誌之間,及生理病理上相互影響的辯證關係,根據“以偏救偏”的原理,創立的“以情勝情”的獨特方法。 正如吳**《醫方考》所言:“情志過極,非藥可愈,順以情勝,《內經》一言,百代宗之,是無形之藥也”。 朱丹溪宗《內經》之旨指出:“怒傷,以憂勝之,以恐解之;喜傷,以恐勝之,以怒解之;憂傷,以喜勝之,以怒解之;恐傷,以思勝之,以憂解之;驚傷,以憂勝之,以恐解之,此法惟賢者能之”。 同期醫家張子和更加具體地指出:“以悲制怒,以愴惻苦楚之言感之;以善治悲,以謔浪戲狎之言娛之;以恐治喜,以恐懼死亡之言怖之;以怒制思,以污辱欺罔之言觸之;以思治恐,以慮彼忘此之言奪之”。 後世不少醫家對情志的調攝有時比藥石祛疾還加重視,而且創造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情志療法。 例如,或逗之以笑,或激之以怒,或惹之以哭,或引之以恐等,因勢利導,宣洩積鬱之情,暢遂情志。 總之,情志既可致病,又可治病的理論,在心理保健上是有特殊意義的。
在運用“以情勝情”方法時,要注意情志刺激的總強度,超過或壓倒致病的情志因素,或是採用突然地強大刺激,或是採用持續不斷的強化刺激,總之後者要適當超過前者,否則就難以達到目的。
(二)陰陽情志制約法
運用情誌之間陰陽屬性的對立制約關係,調節情志,協調陰陽,是為陰陽情志制約法。 人類的情志活動是相當複雜的,往往多種情感互相交錯,很難明確區分其五臟所主及五行屬性,然而情志活動可用陰陽屬性來分,此亦即現代心理學所稱的“情感的兩極性”。 《素問·舉通論》指出:“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 七情引出的氣機異常,具有兩極傾向的特點。 根據陰陽分類,人的多種多樣的情感,皆可配合成對,例如,喜與悲、喜與怒、怒與恐、驚與思、怒與思、喜樂與憂愁、喜與惡、愛與恨等等,性質彼此相反的情志,對人體陰陽氣血的影響也正好相反。 因而相反的情誌之間,可以互相調節控制,使陰陽平衡。 喜可勝悲,悲也可勝喜;喜可勝恐,恐也可勝喜;怒可勝恐,恐也可勝怒等。 總之,應採用使之產生有針對性的情志變化的刺激方法,通過相反的情志變動,以調整整體氣機,從而起到協調情志的作用。
以情勝情實際上是一種整體氣調整方法,人們只要掌握情志對於氣機運行影響的特點,採用相應方法即可,切不可簡單機械、千篇一律的按圖照搬。 倘若單純拘泥於五行相生相剋而濫用情志制約法,有可能增加新的不良刺激。 因此,只有掌握其精神實質,方法運用得當,才能真正起到心理保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