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生報
【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紅花除在古代常作為染料用外,也可當作藥材用來治病。中醫師廖桂聲表示,紅花別稱紅藍花,在中國各地均有栽培,能活血通經及散瘀止痛,臨床上常用來主治瘀血阻滯、婦女調經,其藥性猛烈,很少單方大量服用,使用上常搭配其它藥材入藥使用。值得注意的是,紅花會導致流產,為孕婦禁服的調經藥。
廖醫師指出,紅花為菊科植物紅花之乾燥花瓣,屬一年生草本植物紅花的筒狀花,適合用於創傷、瘀血疼痛、婦女月經不順等症候上,根據古籍《本草備要》所記載,紅花性味辛、溫,入心經、肝經,具有活血通經、怯瘀止痛的作用。
由於紅花的藥性十分猛,一般一至三錢的分量就足以達到行血、破血目的,少量使用三至五分便能和血、養血,劑量達四至五錢便有活血、破瘀的作用,有助於興奮婦女子宮平滑肌,加強收縮或節律性收縮,對已受孕子宮作用更明顯,甚至還可能因收縮加強而產生痙攣的症狀。
過去民間傳說紅花湯能墮胎。廖桂聲對此指出,這是一個錯誤的傳言,若懷孕婦女服用紅花湯,有可能導致大量出血的不完全流產情況,再加上子宮粘膜流出不完全,將造成日後發生不孕症,相較於西醫的墮胎手術,紅花對孕婦的傷害反而來得更大。
紅花也能做成養血、活血通經、散瘀止痛藥酒,但孕婦嚴禁飲用。準備紅花一兩、玫瑰花五到七朵,加適量冰糖,再共同放到藥布袋內封好置於酒罈中,以一百毫升米酒頭注入,加蓋封開存放,三個月後即可在睡前小酌五到七毫升。
![io io:](./images/smilies/em03.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