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律在家備覽{舊版}手抄稿第一冊.1A~8B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6
- 文章: 33584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南山律在家備覽{舊版}手抄稿第一冊.1A~8B
南山律在家備覽{舊版}手抄稿
1A 1B 2A 2B 3A 3B 4A 4B 5A 5B
6A 6B 7A 7B 8A 8B
上日下常老和尚 開示
南山律在家備覽 1A
--------------------------------------------------------------------------------
唱頌
舊版第一卷.A面 p3
諸位大德,諸位同道,我們今天在可以說末世,也是這麼忙碌的環境之下,能夠在這
裡一起共同研習佛法,是非常殊勝難能可貴,尤其是講律。那麼這個因緣我想在這裡首先
說一說,為什麼這一次到這地方跟大家談這個問題。首先我要說,「講」─我不敢,萬
萬不敢!所以我不是在這裡跟諸位講律,我是願意在這裡,跟共同研究、學習律。所以我
把這個說跟大家研習這個律的因緣敘述一下。這個分三方面來說:第一點,就整個佛陀說
教的宗旨來說,換句話說,這就是佛陀給我們的教導,教育的目標,這個立場講;其次,
特別以戒,所謂戒、定、慧的戒,持戒來說;第三點,是對我們目前時下最適應大眾的淨
土法門─念佛來說。
佛陀出世,簡單地來說,他的目標─使一切眾生離苦得樂,不管從反面離苦來說,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 p4
正面得樂來說,要究竟圓滿的程度達到,所以說苦毫無餘遺地解決,樂究竟圓滿地得到。那
麼在這個原則之下所說的三藏─經、律、論,而開出來的十二部,無非說明這個內涵。
那麼這個內涵當中,如果我們歸納起來說,不外乎兩點。你可以用種種不同的角度、
觀點來說,在這裡我們說哪兩點呢?「見」,見解的見,看見的見;然後呢「行」,行持
的行。見,這個見解的─我這個話不太準啊,所以我下面詳細─這個看見就像眼睛一
樣,然後呢行就像兩腳一樣,所謂「目足並行」,就可以達到我們要去的地方。因此佛的
十號當中有一個尊號「二足尊」,明、行二足;明是徹底地見到、明白,行是如他所見到
的,究竟圓滿地達到。那麼這兩點,或者我們也可以這樣說:「正知見」、「精進行」,
那就是我們要想達到這個究竟圓滿的目標,因地當中應該做的是什麼。整個的佛法說不外
這個兩樣東西─怎麼樣從因到果,這個因果這是一個世間的根本定律,一切事相都是從
這個上面開,佛法尤其是究竟圓滿地說明這個道理。那麼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也可以把
它分成功所謂見方面,所謂說以智慧來說,聞、思、修;行方面來說,戒、定、慧。這個
我們這裡不給它詳細地分別來說明,不給它詳細地分別說明。
那麼所以在這個地方主要的,這個兩點是彼此相輔相成,我們往往不太理解這一點,
或者偏重這個,或者偏重那個。本來以我們凡夫要想一步一步走上去,依個人根性不同,
舊版.第一卷 A p5
不但佛本來就是見到了這一點,開出八萬四千法門,應個人的機。然後我們走上去的時
候,自然由於個人所執、所病的不同,有所偏重是一定難免,而且是必然會如此,只是從
這地方是漸次修改,慢慢增上。
假定說我們把握不住這個重點的話,往往說不學佛法還好,學了反而更執著。就像一
個小小的比喻一樣,小孩子剛剛進了學校─幼稚園,玩得很開心,根本談不到學什麼,
他就回來跟他的媽媽、哥哥、姐姐說:「欸,老師講的、老師講的。」他覺得這個是天經
地義地了解了一切。那麼對我們來說,我們雖然都是成人,世法上面了解了,可是對佛法
上面來說,還是一片大無明當中,還是一片大無明當中,可以說一無所知。那麼往往碰到
了佛法以後,自覺得:哎呀!很歡喜。實際上真的嗎?說歡喜是對的,若理解的話不一
定,行持的話更是差得太遠、太遠!因此在這個地方啊,我們就應該自己認真地檢點反省
一下。
在我自己個人修學佛法這一個過程當中,出家到現在二十六個、二十七個年頭了應
該算。是民國五十四年出家,沒出家之前早已經接觸若干年,那麼也是摸了一大轉,摸了
一大轉。那麼最後,我自己覺得很幸運,遇見一本書─《菩提道次第廣論》!當時我
看見了……我想很多在座的這個同修們,都是因為這個因緣而來。我當時覺得:哎呀,我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 p6
真歡喜啊!覺得以為了解了,實際上後來才發現,這裡是大有問題在。就是別的先不必,
就是以《菩提道次第廣論》這個書來說,我想凡是接觸過的人,大家都有這個感覺:啊!
就把以前學的,或者是於宗派不同,或者於偏重不同,很多地方相矛盾抵觸的,一一把它
消解、融貫,得到應有的層次,覺得很清楚。實際上以理路上來說,它的確可以解決我們
所有大小、性相、顯密一切問題,但實際上問題真的解決了嗎?對我個人來說,我發現沒
有,不但沒解決,發現問題更多。為什麼反而會更多呢?以前本來就無知當中,還自己覺
得滿好;了解了以後,剛了解更高興,覺得懂了;等到進一步真正探索問題的時候啊,發
現這裡不對、那裡不對,這些問題來了!
那麼談到這個地方,我願意舉一個例子給大家說一說。那麼今天我們講律,那是南山
道宣律祖的這個所謂《南山律》,那麼這個曾經這個裡邊,道宣律祖本身就聽了若干遍。
這裡邊最有意思的,那一位大師叫僧休法師(編者按:即高僧慧休法師),他是什麼時代
人呢?是南北朝這個時候,南北朝的末年,三大部上引用這個故事。他聽一個洪律師講
律,那個洪律師也是南北朝,就是宋、齊、梁、陳,陳、隋之間的非常了不起的,《高僧
傳》二集上面你們可以看到,那個傾動全國,當時行持、見解簡直是可以說獨步當時的一
個人。那麼這一位僧休法師,他在他門下座下聽─他不是在他座下啊,那個律師,這個
舊版.第一卷 A p7
傳上面說,不管任何人過去,一定會在那個地方被他的講的內容,行持的神采所引動,一
定停下來好好地聽。他在那兒一聽聽了多少?三十遍!三十遍喔!
這個平常我們現在講《四分律》,好像律是很薄,真正講起來,通常我們都說南山六
大部,這個六大部堆起來堆這麼厚,我們這裡上面有,下面會講到。一聽三十遍!然後他
給他的徒弟說─這個給他的徒弟意思,說並不是像我們剛剛初機,他已經相當成就的一
個人,有很多徒弟跟著他。他怎麼說呀?他說:「予聽涉多矣。」他說:我呀去聽講,
然後因此而跑的地方好多、好多;「至於經論,一遍入神」,聽經也好、聽論也好,聽
了一遍就能夠得到裡面的神髓。要我們現在聽的話不一定,我不曉得你們如何,叫我去
聽,往往聽了一遍迷迷糊糊,聽了兩遍還不一定懂,自己還認真去看了以後,那大概有一
點印象。這位法師一遍就入神,下面呢,他說:「今聽律部」,現在我跑得來聽這個律
啊,是「逾增逾暗」,聽得越多越迷糊。說「豈非理可虛求,事難通會乎?」豈不是
說,這個道理啊你可以虛通,真正要事相上頭,那很難於把握得住。
這個話我想聽起來大家會了解,我這地方舉一個好簡單的比喻來說一下。以現在來
說,科技的發達,人人都有車。講起汽車,人人都知道說這個叫內燃機,或者老師學校裡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 p8
講。我不妨也在這裡簡單說一下吧!什麼叫內燃機呢?說這樣把那汽油放在汽缸裡面燃
燒,燃燒了它膨脹,膨脹了產生很大的力量,因此這個力量就推動,那麼推動這個活塞。
然後推動這個活塞,在活塞連上一個連桿,說那個 PISTON 就把它推出去,然後這個連
桿就連到這個地方的一個什麼?這個什麼輪哪?或者叫飛輪吧!然後你總是推到這個上面
去,然後經過這個傳動,傳到這個輪子,於是你前面用一個駕駛盤引導它的方向。就:
「對!」想:「嗯,沒錯!」如果我在黑板上再把這個汽缸的形式畫一下,然後整個這個
活塞、連桿加一下,你們要不了一個小時,大家說:「啊,我了解了,我了解了!」
所以這個地方可以說明什麼?「理可虛通」,道理哦,懂了!現在問題是說:你懂得
這個道理只是懂,還是說要把這個車子造出來,讓那個車子載你到天南地北去?如果要載
到天南地北去的話,這個懂沒有用,這個懂沒有用!你一定要拿這個道理擺在工廠裡面造
出來,差一點不行耶!這個活塞如果說差一點點,稍微不嚴密的話,這個裡邊燒了以後,
從那個小的漏洞裡面統統漏掉了,不但推不動,製造了滿街廢氣。這個好簡單的一個事
實!如果慢慢地想,沒錯!因此現在這個情況之下,我們太多這種狀態,仔細想想,覺得
這個不對!
關於這個內涵,眼前我們不一定有深刻的印象,但是至少剛才說的這個比喻人人可以
舊版.第一卷 A p9
感受得到。那麼下面如果我們按照著這個《在家備覽》這麼一步一步一步說下去,把那個
戒相宣說出來。那個時候大家用來衡準自己的內心,我想在座諸位,極大部分會跟我一樣
的,你立刻看得出來:現在我們這個起心動念,這個起心動念到底是虛通這個道理,聽懂
了以後,不一定真正地使得我們能夠了生脫死,能夠從惡道當中慢慢地牽到善道,乃至於
像增上生的究竟圓滿無上佛果;還是說,對不起,講講是有,行持兩回事情!
因此我到後來仔細檢查檢查,才發現這個裡面是大有問題。除了我自己以外,還有很
多跟我一起共同研習的,大家都有這個感覺,都有這個感覺。因此我在這個地方啊,也把
我自己的學習過程當中的,也可以說經驗好聽一點,否則的話,就是我跌筋斗、錯誤的地
方啊,只是說在這地方提供給大家。
1A 1B 2A 2B 3A 3B 4A 4B 5A 5B
6A 6B 7A 7B 8A 8B
上日下常老和尚 開示
南山律在家備覽 1A
--------------------------------------------------------------------------------
唱頌
舊版第一卷.A面 p3
諸位大德,諸位同道,我們今天在可以說末世,也是這麼忙碌的環境之下,能夠在這
裡一起共同研習佛法,是非常殊勝難能可貴,尤其是講律。那麼這個因緣我想在這裡首先
說一說,為什麼這一次到這地方跟大家談這個問題。首先我要說,「講」─我不敢,萬
萬不敢!所以我不是在這裡跟諸位講律,我是願意在這裡,跟共同研究、學習律。所以我
把這個說跟大家研習這個律的因緣敘述一下。這個分三方面來說:第一點,就整個佛陀說
教的宗旨來說,換句話說,這就是佛陀給我們的教導,教育的目標,這個立場講;其次,
特別以戒,所謂戒、定、慧的戒,持戒來說;第三點,是對我們目前時下最適應大眾的淨
土法門─念佛來說。
佛陀出世,簡單地來說,他的目標─使一切眾生離苦得樂,不管從反面離苦來說,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 p4
正面得樂來說,要究竟圓滿的程度達到,所以說苦毫無餘遺地解決,樂究竟圓滿地得到。那
麼在這個原則之下所說的三藏─經、律、論,而開出來的十二部,無非說明這個內涵。
那麼這個內涵當中,如果我們歸納起來說,不外乎兩點。你可以用種種不同的角度、
觀點來說,在這裡我們說哪兩點呢?「見」,見解的見,看見的見;然後呢「行」,行持
的行。見,這個見解的─我這個話不太準啊,所以我下面詳細─這個看見就像眼睛一
樣,然後呢行就像兩腳一樣,所謂「目足並行」,就可以達到我們要去的地方。因此佛的
十號當中有一個尊號「二足尊」,明、行二足;明是徹底地見到、明白,行是如他所見到
的,究竟圓滿地達到。那麼這兩點,或者我們也可以這樣說:「正知見」、「精進行」,
那就是我們要想達到這個究竟圓滿的目標,因地當中應該做的是什麼。整個的佛法說不外
這個兩樣東西─怎麼樣從因到果,這個因果這是一個世間的根本定律,一切事相都是從
這個上面開,佛法尤其是究竟圓滿地說明這個道理。那麼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也可以把
它分成功所謂見方面,所謂說以智慧來說,聞、思、修;行方面來說,戒、定、慧。這個
我們這裡不給它詳細地分別來說明,不給它詳細地分別說明。
那麼所以在這個地方主要的,這個兩點是彼此相輔相成,我們往往不太理解這一點,
或者偏重這個,或者偏重那個。本來以我們凡夫要想一步一步走上去,依個人根性不同,
舊版.第一卷 A p5
不但佛本來就是見到了這一點,開出八萬四千法門,應個人的機。然後我們走上去的時
候,自然由於個人所執、所病的不同,有所偏重是一定難免,而且是必然會如此,只是從
這地方是漸次修改,慢慢增上。
假定說我們把握不住這個重點的話,往往說不學佛法還好,學了反而更執著。就像一
個小小的比喻一樣,小孩子剛剛進了學校─幼稚園,玩得很開心,根本談不到學什麼,
他就回來跟他的媽媽、哥哥、姐姐說:「欸,老師講的、老師講的。」他覺得這個是天經
地義地了解了一切。那麼對我們來說,我們雖然都是成人,世法上面了解了,可是對佛法
上面來說,還是一片大無明當中,還是一片大無明當中,可以說一無所知。那麼往往碰到
了佛法以後,自覺得:哎呀!很歡喜。實際上真的嗎?說歡喜是對的,若理解的話不一
定,行持的話更是差得太遠、太遠!因此在這個地方啊,我們就應該自己認真地檢點反省
一下。
在我自己個人修學佛法這一個過程當中,出家到現在二十六個、二十七個年頭了應
該算。是民國五十四年出家,沒出家之前早已經接觸若干年,那麼也是摸了一大轉,摸了
一大轉。那麼最後,我自己覺得很幸運,遇見一本書─《菩提道次第廣論》!當時我
看見了……我想很多在座的這個同修們,都是因為這個因緣而來。我當時覺得:哎呀,我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 p6
真歡喜啊!覺得以為了解了,實際上後來才發現,這裡是大有問題在。就是別的先不必,
就是以《菩提道次第廣論》這個書來說,我想凡是接觸過的人,大家都有這個感覺:啊!
就把以前學的,或者是於宗派不同,或者於偏重不同,很多地方相矛盾抵觸的,一一把它
消解、融貫,得到應有的層次,覺得很清楚。實際上以理路上來說,它的確可以解決我們
所有大小、性相、顯密一切問題,但實際上問題真的解決了嗎?對我個人來說,我發現沒
有,不但沒解決,發現問題更多。為什麼反而會更多呢?以前本來就無知當中,還自己覺
得滿好;了解了以後,剛了解更高興,覺得懂了;等到進一步真正探索問題的時候啊,發
現這裡不對、那裡不對,這些問題來了!
那麼談到這個地方,我願意舉一個例子給大家說一說。那麼今天我們講律,那是南山
道宣律祖的這個所謂《南山律》,那麼這個曾經這個裡邊,道宣律祖本身就聽了若干遍。
這裡邊最有意思的,那一位大師叫僧休法師(編者按:即高僧慧休法師),他是什麼時代
人呢?是南北朝這個時候,南北朝的末年,三大部上引用這個故事。他聽一個洪律師講
律,那個洪律師也是南北朝,就是宋、齊、梁、陳,陳、隋之間的非常了不起的,《高僧
傳》二集上面你們可以看到,那個傾動全國,當時行持、見解簡直是可以說獨步當時的一
個人。那麼這一位僧休法師,他在他門下座下聽─他不是在他座下啊,那個律師,這個
舊版.第一卷 A p7
傳上面說,不管任何人過去,一定會在那個地方被他的講的內容,行持的神采所引動,一
定停下來好好地聽。他在那兒一聽聽了多少?三十遍!三十遍喔!
這個平常我們現在講《四分律》,好像律是很薄,真正講起來,通常我們都說南山六
大部,這個六大部堆起來堆這麼厚,我們這裡上面有,下面會講到。一聽三十遍!然後他
給他的徒弟說─這個給他的徒弟意思,說並不是像我們剛剛初機,他已經相當成就的一
個人,有很多徒弟跟著他。他怎麼說呀?他說:「予聽涉多矣。」他說:我呀去聽講,
然後因此而跑的地方好多、好多;「至於經論,一遍入神」,聽經也好、聽論也好,聽
了一遍就能夠得到裡面的神髓。要我們現在聽的話不一定,我不曉得你們如何,叫我去
聽,往往聽了一遍迷迷糊糊,聽了兩遍還不一定懂,自己還認真去看了以後,那大概有一
點印象。這位法師一遍就入神,下面呢,他說:「今聽律部」,現在我跑得來聽這個律
啊,是「逾增逾暗」,聽得越多越迷糊。說「豈非理可虛求,事難通會乎?」豈不是
說,這個道理啊你可以虛通,真正要事相上頭,那很難於把握得住。
這個話我想聽起來大家會了解,我這地方舉一個好簡單的比喻來說一下。以現在來
說,科技的發達,人人都有車。講起汽車,人人都知道說這個叫內燃機,或者老師學校裡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 p8
講。我不妨也在這裡簡單說一下吧!什麼叫內燃機呢?說這樣把那汽油放在汽缸裡面燃
燒,燃燒了它膨脹,膨脹了產生很大的力量,因此這個力量就推動,那麼推動這個活塞。
然後推動這個活塞,在活塞連上一個連桿,說那個 PISTON 就把它推出去,然後這個連
桿就連到這個地方的一個什麼?這個什麼輪哪?或者叫飛輪吧!然後你總是推到這個上面
去,然後經過這個傳動,傳到這個輪子,於是你前面用一個駕駛盤引導它的方向。就:
「對!」想:「嗯,沒錯!」如果我在黑板上再把這個汽缸的形式畫一下,然後整個這個
活塞、連桿加一下,你們要不了一個小時,大家說:「啊,我了解了,我了解了!」
所以這個地方可以說明什麼?「理可虛通」,道理哦,懂了!現在問題是說:你懂得
這個道理只是懂,還是說要把這個車子造出來,讓那個車子載你到天南地北去?如果要載
到天南地北去的話,這個懂沒有用,這個懂沒有用!你一定要拿這個道理擺在工廠裡面造
出來,差一點不行耶!這個活塞如果說差一點點,稍微不嚴密的話,這個裡邊燒了以後,
從那個小的漏洞裡面統統漏掉了,不但推不動,製造了滿街廢氣。這個好簡單的一個事
實!如果慢慢地想,沒錯!因此現在這個情況之下,我們太多這種狀態,仔細想想,覺得
這個不對!
關於這個內涵,眼前我們不一定有深刻的印象,但是至少剛才說的這個比喻人人可以
舊版.第一卷 A p9
感受得到。那麼下面如果我們按照著這個《在家備覽》這麼一步一步一步說下去,把那個
戒相宣說出來。那個時候大家用來衡準自己的內心,我想在座諸位,極大部分會跟我一樣
的,你立刻看得出來:現在我們這個起心動念,這個起心動念到底是虛通這個道理,聽懂
了以後,不一定真正地使得我們能夠了生脫死,能夠從惡道當中慢慢地牽到善道,乃至於
像增上生的究竟圓滿無上佛果;還是說,對不起,講講是有,行持兩回事情!
因此我到後來仔細檢查檢查,才發現這個裡面是大有問題。除了我自己以外,還有很
多跟我一起共同研習的,大家都有這個感覺,都有這個感覺。因此我在這個地方啊,也把
我自己的學習過程當中的,也可以說經驗好聽一點,否則的話,就是我跌筋斗、錯誤的地
方啊,只是說在這地方提供給大家。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6
- 文章: 33584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南山律在家備覽{舊版}手抄稿 1B
南山律在家備覽 1B
上日下常老和尚 開示
--------------------------------------------------------------------------------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
舊版第一卷.B面 p11
實際上並不是我在講,我們是共同跟祖師學,佛、菩薩、祖師,那麼這個祖師主要的
是指南山道宣律祖。而南山道宣律祖所覺的內容,可以說深廣相當程度,深、廣兩方面,
我們不了解,所以後來又有人把它這個加以疏註。最後近代還經過弘一大師,把它裡邊最
重點把它摘錄出來,這個就在下面我們隨後會講。所以這個是可以說第一點在這個地方特
別說明,我在這個地方講這個律的主要的因緣。希望我們在這麼末法的時候,這麼忙碌的
時候,有幸接觸佛法,而且大家能夠百忙當中撥出時間來,跑到這個地方修,正因為這
樣,所以更覺得撥出來的時間非常珍貴,這個時間不允許我們像剛才說的虛通一個道理,
說:我懂了、懂了!結果懂了半天,使得我們仍舊留在這個地方毫無寸進,非常可惜!因
此,前面已經花了這麼多時間,我們後面再加上相對的一部分時間的話,這個理論就可以
兌現,產生正確的功效。這個是第一個原因,對大部分來說。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p12
其次呢,其次呢,就是諸位當中容或有像我一樣的,所謂出了家,或者可能將來出
家的,那麼這個就不僅僅是自己受用,它還有一個更重要的責任。什麼責任呢?就是使佛
法整個地流傳下來。不管是經上面也好、律上面也好、論上面也好,三藏當中都很清楚明
白地交代出來一件事情,說「毗尼住世,佛法住世」。那麼究實說來,佛法通常我們說三
寶、三寶,佛、法、僧這個三寶。平常我們講三寶的話,所謂或者是三種三寶,或者四種
三寶─所謂理體三寶、一體三寶、然後化相三寶、住持三寶。前面那個三樣東西,理
體、一體就理論上講的,化相三寶是佛世的時候有的;那麼真正對整個佛法的傳持來說
─住持三寶,就是安住世間維持這個正法的,始終把這個三寶能夠安住在世間,繼續地
維護發揚光大延續的,這個就是世間上面一直延續下來的,這個叫住持三寶。那個住持三
寶內容當然也一樣的─佛、法、僧,可是這個三寶啊,「佛法二寶,並假僧弘」,都
要借重那個僧,這個僧就是僧團─出家和合眾,才能夠把它安住、維持、弘揚、增廣。
那麼這個僧團怎麼樣才能夠產生功效呢?所以說「僧寶所存,非戒不立」,是以戒
攝僧的,這個並不是一個普通的團體,絕對不是,以這個戒法如理如法和合攝持的,這
樣。詳細的內涵我們講《備覽》的時候,會一一交代清楚為什麼這個這樣地珍貴法。在這
裡只說明一件事情,經論上面,乃至於祖師都告訴我們,如果順著這個戒的話,換句話
p13 舊版.第一卷 B
說,這個僧團─這個僧團當中指組成的每一分子,如果這個組成的每一分子好,那麼這
個團體就好,那就是僧寶。如果順著這個戒法如理如量去做的話,三寶住持,對!安住在
世間,能夠維護世間;反過來,「違之則覆滅正法」,你違背了,做錯了以後,不但沒
有好處,佛法毀掉了。人家並不知道佛、法,他只是從傳持佛法的人身上去看,你做對,
好;做錯,人家覺得原來這樣的啊,當然毀!這個是更進一步、更重要的。因此在任何情
況之下,信佛的人都了解,這句話大家都會說,但是真實的內涵同樣地有待商榷。這是我
說站在佛陀的教育的根本宗旨來說這個理由。
那麼其次呢,說特別地以持戒來說。本來佛說的法是三藏十二部─經、律、論,
也可以說把它理路說明,說明了如法行持,這個見解、行持是相輔相成的。那麼經、律所
講的主要的,有的一種說法,說經是詮說定的,什麼論是詮說慧的,戒嘛當然說是這個戒
的,是開合不同。主要的呢,經、律是引導我們正確的認識,啟發正知見;因此有了正知
見以後,要進一步如理行持,這個就談到戒,所以這第二個,特別的一點來說講戒。那
麼戒的功用來說,剛才已經簡單地說過兩點,關於這一部分,主要的講的整個的《在家備
覽》是談這個問題,所以這裡不細說它,我們只要了解這個特徵就好。
那麼第三步,這個地方也可以說適應現在大眾來說,大眾來說最廣攝機,的確普又廣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p14
又方便的是這個─淨土法門。淨土法門當中,大家說:「那我念佛就好。」是!如果
說大家念得去的那是不談,不必談,見了阿彌陀佛什麼問題都可以解決。如果就這一點來
說,那麼印光大師的文鈔上面說得很清楚,說得非常清楚,假定說真的做到這一點,那我
們暫時可以不要。這一點除非出家的法師他有這個特別的責任,那還是非學戒不可,在家
的大部分居士說,我去了再說。實際上是不是真的去了呢?那不一定。在這種情況之下我
們不妨檢點一下:怎麼樣使得我們走這條路走得最安穩?因為念佛法門它真正的殊勝的,
說攝機廣,那是對人家來說的;對我們個人行持來說,它最特別的地方、最特殊的地方,
就是能夠以最基本的方法,最淺近的眼前我們生活當中能夠用得上的這個方法,得到最穩
健而能夠達到往生的目標。
可是在這一點上面來說,那麼我們不妨引淨土的經論來說。淨土經論怎麼說啊?說持
戒最穩!所以淨土三經當中《十六觀經.中品》它特別說,你持戒,持一日一夜的八關齋
戒,一日一夜的沙彌戒,如果在這種情況之下你持得很完整,威儀無缺,以此功德是回向
往生─中品中生。這樣哦,一日一夜啊!我們現在很多念佛的朋友們,啊!想盡辦法,
從聽見這個法門開始,往往念了幾十年,走的時候不一定有什麼把握,不一定!因此在這
個地方我們可以看得見,說:喏!你不是要走這個嗎?那只要走一日一夜。實際上我們有
p15 舊版.第一卷 B
很多人說:因此我去一日一夜八關齋戒,乃至於每個月的六齋、十齋我都這樣,為什麼沒
效呢?根本的原因就是,我們對它並沒有正確的認識,我們以為在這地方持戒了,實際上
不是。
在這裡我引用弘一大師告訴我們的一段話來說一下。弘一大師晚年在閩南弘律的時
候他曾經說過,那時他就講那個《四分律含註戒本隨講別錄》當中,他說得很清楚,他叫
「我的弘律因緣」,他最後有一段叫「問答遣疑」,故設問答。因為這個問題本身比較深
細一點,很多聽眾不一定能夠弄得清楚,所以從那個一問一答這個方式當中,讓大家更清
楚他說的內涵。實際上也就是時下很多人有這種似是而非的誤解。
那麼他就說:「常人哪,常常說,戒,是,當然你要真正地行持穩當─戒,那麼
講戒行持的,你就去做就對了,這個說法是不是正確呢?」他怎麼回答?「解如目,行
如足。」還是剛才這兩句話:了解像眼睛,行像腳。說行持固然重要,你不用腳去跑沒
有用,所以行持是非常重要的。他下面接著一句話說:「而不知解義為尤要焉」 ,卻我
們並不了解:了解這個意義是更加重要。為什麼?他下面說理由的,說:「若於律義未
能十分了解,而以臆見率爾行之」,說我們對這個律、戒的意義,沒有正確明白了解
之前,然後我們就很輕率地跑得去做的話,這個情況之下,我們往往犯一個什麼毛病啊?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p16
「執非為是,謗是為非。」自己翻開律相說:欸,這個上面告訴我這樣的!你就牢牢地
執著著這個行相。於是你弄錯了,錯的你以為對,對的你反而說它不對,毀謗它。
關於這兩點,將來我們照著這個《在家備覽》學下去,你們一一地會如理如量地了
解。而且這個量不是我們自己,你看世間我們很多人都有這個誤解。因為當年我就是這樣
誤解,我聽人家這麼說,覺得:對呀!翻開書上看,對呀!結果一直到後來仔細學了像
《菩提道次第廣論》、南山三大部以後,發現:哎呀,壓根兒錯了!祖師不這樣說,菩薩
不這樣說,佛不這樣說,只是我們現在人以為如此。所以這個是經上另外一句話:「依文
解義,三世佛冤」,我們大家會說,可是等到我們走的時候偏偏如此。
因此弘一大師特別告訴我們在這種情況之下,他說別人本來不曉得,現在看見你說如
法行持、持戒,還有根有憑有據,走的時候走得威儀具足,喔,等一下衣服怎麼穿,吃飯
怎麼弄!大家這樣。於是人家看了「好!好!好!」大家來跟你,這個時候說「壞亂正
法,其罪極大」,最麻煩就是這一個。旁的人他不了解啊,看見你這樣,效你的樣,仿
效你的相,害了!所以古人所謂這個「惡紫亂朱」,那個紫的顏色,他很討厭它,為什
麼?這個顏色會把那個「朱」魚目混珠,會把正確的東西會傷害。
p17 舊版.第一卷 B
反過來呢,你雖然行持本身並不一定做到,乃至於有相當的欠缺,而對這個律的精
義、內涵十分了解,這樣你照樣可以給大家講說,續佛慧命。因為這是正知正見,你雖然
不一定能夠如理如量地做到,聽到的人照著你去做就對;就算不照著你的做,知見正確
了,這個對自己來說,是一個絕端重要的因。所以經論上面告訴我們,當你得到了正知見
以後,即使行持稍有差池,你將來不會墮落。《海龍王經》上面特別引這一段,這個《十
善業道經》好像是也有:龍當中,等到將來彌勒佛出世的時候你出來,小乘的一定證果,
大乘的那當然更好!這個主要的就是得正知見之益,這個一比的話,就立刻比較出來。所
以他最後又說,舉個例子,譬如說鳩摩羅什大師。所以從這個地方就特別說明了了一點,
關於這個戒法,喏!有這樣的一個功效。所以我只是很簡明地用這個三點來說。
那麼這三點當中還有一個另外一層關係─總、別。平常我們在經論上面總說,總
別一對、什麼一對、什麼一對,這樣;或者總別叫通別一對,然後性相一對,什麼一對。
一般我們把那個總別一對,就看成功總與別對,相對的是兩件事情,那是我們一種誤解。
至少我當初有這個誤解,因此我也考慮諸位容或對這個概念不清楚,也解釋一下。這個總
別,它在說明過程當中啊,是,總的一邊、別的一邊。那麼為什麼要這樣說明呢?並不是
說這兩個截然不同的兩個,而是說你要想把這件事情做好,必定應該了解這個總別之間什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p18
麼關係。彼此之間的關係是相輔相成,總不能離別,別不能離總,所以別是總中之別,這
樣,反過來亦然。
我現在舉個好簡單的比喻,譬如說我們造一棟大樓,說這棟大樓叫什麼大樓啊?我
們隨便叫它什麼大樓吧,這樣,這個不一定。譬如說我們現在說這個地方叫佛法大廈,那
麼說這個佛法大廈這是個全名,這個是什麼?那就是這個,這個叫作總。那麼在這個總當
中你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角度來說明它。從它的房子結構來說,你就說這是基礎部
分,然後下面一層、二層、三層。因此都在這個裡邊,它的基礎一二三,對於這棟大樓來
說,這個基礎一二三是別,這個大樓是總。你用另外一個角度來看,說這個佛法大廈,因
此我這個地方有幾樣東西,說這個是講堂部分,這個是修行部分,講堂部分嘛然後還念佛
堂部分、參禪部分,然後藏經樓、方丈室,那麼凡是這些那就是總中之別。如果說沒有這
個個別個別的一個堆起來,請問你所謂的佛法大廈這不是空洞的名詞嗎?反過來說,你的
地基一層、二層造起來造上去,正要造上這樣的一個摩天大廈。
而這個總別不僅僅如此,反過來,我們退一步再說。說那麼好,這個基礎一二三層,
那是整個總體當中的別體,這個個別的別體,正是完成這個總體的內涵。現在我們說退一
步什麼,說它基礎,說它基礎的話,那個基礎本身是一個總體,那個基礎你怎麼做的呢?
p19 舊版.第一卷 B
然後說這樣,這個基礎當中有什麼橫的、豎的、樑什麼。那麼這個樑呢,這個樑就是建
造過程當中它又一個總體,這個總體當中說這個鋼筋、這個混凝土、這個模板、這個人工
……。這個關鍵我們要了解。
因此在前面說的這個整個的,第一個,說站在佛陀教育的宗旨來說這個總。那麼這個
總是什麼?現在非常簡單扼要地,也可以說最切題地來說,對我們怎麼「離苦得樂」,就
這麼四個字,就這樣。然後呢要想完成這個目標,以個人不同的立場,各個不同的觀點,
然後開出下面來,你願意怎麼走,於是下面的二、三兩點這樣來的,這樣來的。
那麼這兩點當中也有一個內涵,因為我們要想解決的整個的問題,有兩樣事情要做,
這佛法裡邊的專門名詞,這兩樣事情一個叫增上生,一個叫決定勝。
上日下常老和尚 開示
--------------------------------------------------------------------------------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
舊版第一卷.B面 p11
實際上並不是我在講,我們是共同跟祖師學,佛、菩薩、祖師,那麼這個祖師主要的
是指南山道宣律祖。而南山道宣律祖所覺的內容,可以說深廣相當程度,深、廣兩方面,
我們不了解,所以後來又有人把它這個加以疏註。最後近代還經過弘一大師,把它裡邊最
重點把它摘錄出來,這個就在下面我們隨後會講。所以這個是可以說第一點在這個地方特
別說明,我在這個地方講這個律的主要的因緣。希望我們在這麼末法的時候,這麼忙碌的
時候,有幸接觸佛法,而且大家能夠百忙當中撥出時間來,跑到這個地方修,正因為這
樣,所以更覺得撥出來的時間非常珍貴,這個時間不允許我們像剛才說的虛通一個道理,
說:我懂了、懂了!結果懂了半天,使得我們仍舊留在這個地方毫無寸進,非常可惜!因
此,前面已經花了這麼多時間,我們後面再加上相對的一部分時間的話,這個理論就可以
兌現,產生正確的功效。這個是第一個原因,對大部分來說。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p12
其次呢,其次呢,就是諸位當中容或有像我一樣的,所謂出了家,或者可能將來出
家的,那麼這個就不僅僅是自己受用,它還有一個更重要的責任。什麼責任呢?就是使佛
法整個地流傳下來。不管是經上面也好、律上面也好、論上面也好,三藏當中都很清楚明
白地交代出來一件事情,說「毗尼住世,佛法住世」。那麼究實說來,佛法通常我們說三
寶、三寶,佛、法、僧這個三寶。平常我們講三寶的話,所謂或者是三種三寶,或者四種
三寶─所謂理體三寶、一體三寶、然後化相三寶、住持三寶。前面那個三樣東西,理
體、一體就理論上講的,化相三寶是佛世的時候有的;那麼真正對整個佛法的傳持來說
─住持三寶,就是安住世間維持這個正法的,始終把這個三寶能夠安住在世間,繼續地
維護發揚光大延續的,這個就是世間上面一直延續下來的,這個叫住持三寶。那個住持三
寶內容當然也一樣的─佛、法、僧,可是這個三寶啊,「佛法二寶,並假僧弘」,都
要借重那個僧,這個僧就是僧團─出家和合眾,才能夠把它安住、維持、弘揚、增廣。
那麼這個僧團怎麼樣才能夠產生功效呢?所以說「僧寶所存,非戒不立」,是以戒
攝僧的,這個並不是一個普通的團體,絕對不是,以這個戒法如理如法和合攝持的,這
樣。詳細的內涵我們講《備覽》的時候,會一一交代清楚為什麼這個這樣地珍貴法。在這
裡只說明一件事情,經論上面,乃至於祖師都告訴我們,如果順著這個戒的話,換句話
p13 舊版.第一卷 B
說,這個僧團─這個僧團當中指組成的每一分子,如果這個組成的每一分子好,那麼這
個團體就好,那就是僧寶。如果順著這個戒法如理如量去做的話,三寶住持,對!安住在
世間,能夠維護世間;反過來,「違之則覆滅正法」,你違背了,做錯了以後,不但沒
有好處,佛法毀掉了。人家並不知道佛、法,他只是從傳持佛法的人身上去看,你做對,
好;做錯,人家覺得原來這樣的啊,當然毀!這個是更進一步、更重要的。因此在任何情
況之下,信佛的人都了解,這句話大家都會說,但是真實的內涵同樣地有待商榷。這是我
說站在佛陀的教育的根本宗旨來說這個理由。
那麼其次呢,說特別地以持戒來說。本來佛說的法是三藏十二部─經、律、論,
也可以說把它理路說明,說明了如法行持,這個見解、行持是相輔相成的。那麼經、律所
講的主要的,有的一種說法,說經是詮說定的,什麼論是詮說慧的,戒嘛當然說是這個戒
的,是開合不同。主要的呢,經、律是引導我們正確的認識,啟發正知見;因此有了正知
見以後,要進一步如理行持,這個就談到戒,所以這第二個,特別的一點來說講戒。那
麼戒的功用來說,剛才已經簡單地說過兩點,關於這一部分,主要的講的整個的《在家備
覽》是談這個問題,所以這裡不細說它,我們只要了解這個特徵就好。
那麼第三步,這個地方也可以說適應現在大眾來說,大眾來說最廣攝機,的確普又廣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p14
又方便的是這個─淨土法門。淨土法門當中,大家說:「那我念佛就好。」是!如果
說大家念得去的那是不談,不必談,見了阿彌陀佛什麼問題都可以解決。如果就這一點來
說,那麼印光大師的文鈔上面說得很清楚,說得非常清楚,假定說真的做到這一點,那我
們暫時可以不要。這一點除非出家的法師他有這個特別的責任,那還是非學戒不可,在家
的大部分居士說,我去了再說。實際上是不是真的去了呢?那不一定。在這種情況之下我
們不妨檢點一下:怎麼樣使得我們走這條路走得最安穩?因為念佛法門它真正的殊勝的,
說攝機廣,那是對人家來說的;對我們個人行持來說,它最特別的地方、最特殊的地方,
就是能夠以最基本的方法,最淺近的眼前我們生活當中能夠用得上的這個方法,得到最穩
健而能夠達到往生的目標。
可是在這一點上面來說,那麼我們不妨引淨土的經論來說。淨土經論怎麼說啊?說持
戒最穩!所以淨土三經當中《十六觀經.中品》它特別說,你持戒,持一日一夜的八關齋
戒,一日一夜的沙彌戒,如果在這種情況之下你持得很完整,威儀無缺,以此功德是回向
往生─中品中生。這樣哦,一日一夜啊!我們現在很多念佛的朋友們,啊!想盡辦法,
從聽見這個法門開始,往往念了幾十年,走的時候不一定有什麼把握,不一定!因此在這
個地方我們可以看得見,說:喏!你不是要走這個嗎?那只要走一日一夜。實際上我們有
p15 舊版.第一卷 B
很多人說:因此我去一日一夜八關齋戒,乃至於每個月的六齋、十齋我都這樣,為什麼沒
效呢?根本的原因就是,我們對它並沒有正確的認識,我們以為在這地方持戒了,實際上
不是。
在這裡我引用弘一大師告訴我們的一段話來說一下。弘一大師晚年在閩南弘律的時
候他曾經說過,那時他就講那個《四分律含註戒本隨講別錄》當中,他說得很清楚,他叫
「我的弘律因緣」,他最後有一段叫「問答遣疑」,故設問答。因為這個問題本身比較深
細一點,很多聽眾不一定能夠弄得清楚,所以從那個一問一答這個方式當中,讓大家更清
楚他說的內涵。實際上也就是時下很多人有這種似是而非的誤解。
那麼他就說:「常人哪,常常說,戒,是,當然你要真正地行持穩當─戒,那麼
講戒行持的,你就去做就對了,這個說法是不是正確呢?」他怎麼回答?「解如目,行
如足。」還是剛才這兩句話:了解像眼睛,行像腳。說行持固然重要,你不用腳去跑沒
有用,所以行持是非常重要的。他下面接著一句話說:「而不知解義為尤要焉」 ,卻我
們並不了解:了解這個意義是更加重要。為什麼?他下面說理由的,說:「若於律義未
能十分了解,而以臆見率爾行之」,說我們對這個律、戒的意義,沒有正確明白了解
之前,然後我們就很輕率地跑得去做的話,這個情況之下,我們往往犯一個什麼毛病啊?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p16
「執非為是,謗是為非。」自己翻開律相說:欸,這個上面告訴我這樣的!你就牢牢地
執著著這個行相。於是你弄錯了,錯的你以為對,對的你反而說它不對,毀謗它。
關於這兩點,將來我們照著這個《在家備覽》學下去,你們一一地會如理如量地了
解。而且這個量不是我們自己,你看世間我們很多人都有這個誤解。因為當年我就是這樣
誤解,我聽人家這麼說,覺得:對呀!翻開書上看,對呀!結果一直到後來仔細學了像
《菩提道次第廣論》、南山三大部以後,發現:哎呀,壓根兒錯了!祖師不這樣說,菩薩
不這樣說,佛不這樣說,只是我們現在人以為如此。所以這個是經上另外一句話:「依文
解義,三世佛冤」,我們大家會說,可是等到我們走的時候偏偏如此。
因此弘一大師特別告訴我們在這種情況之下,他說別人本來不曉得,現在看見你說如
法行持、持戒,還有根有憑有據,走的時候走得威儀具足,喔,等一下衣服怎麼穿,吃飯
怎麼弄!大家這樣。於是人家看了「好!好!好!」大家來跟你,這個時候說「壞亂正
法,其罪極大」,最麻煩就是這一個。旁的人他不了解啊,看見你這樣,效你的樣,仿
效你的相,害了!所以古人所謂這個「惡紫亂朱」,那個紫的顏色,他很討厭它,為什
麼?這個顏色會把那個「朱」魚目混珠,會把正確的東西會傷害。
p17 舊版.第一卷 B
反過來呢,你雖然行持本身並不一定做到,乃至於有相當的欠缺,而對這個律的精
義、內涵十分了解,這樣你照樣可以給大家講說,續佛慧命。因為這是正知正見,你雖然
不一定能夠如理如量地做到,聽到的人照著你去做就對;就算不照著你的做,知見正確
了,這個對自己來說,是一個絕端重要的因。所以經論上面告訴我們,當你得到了正知見
以後,即使行持稍有差池,你將來不會墮落。《海龍王經》上面特別引這一段,這個《十
善業道經》好像是也有:龍當中,等到將來彌勒佛出世的時候你出來,小乘的一定證果,
大乘的那當然更好!這個主要的就是得正知見之益,這個一比的話,就立刻比較出來。所
以他最後又說,舉個例子,譬如說鳩摩羅什大師。所以從這個地方就特別說明了了一點,
關於這個戒法,喏!有這樣的一個功效。所以我只是很簡明地用這個三點來說。
那麼這三點當中還有一個另外一層關係─總、別。平常我們在經論上面總說,總
別一對、什麼一對、什麼一對,這樣;或者總別叫通別一對,然後性相一對,什麼一對。
一般我們把那個總別一對,就看成功總與別對,相對的是兩件事情,那是我們一種誤解。
至少我當初有這個誤解,因此我也考慮諸位容或對這個概念不清楚,也解釋一下。這個總
別,它在說明過程當中啊,是,總的一邊、別的一邊。那麼為什麼要這樣說明呢?並不是
說這兩個截然不同的兩個,而是說你要想把這件事情做好,必定應該了解這個總別之間什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p18
麼關係。彼此之間的關係是相輔相成,總不能離別,別不能離總,所以別是總中之別,這
樣,反過來亦然。
我現在舉個好簡單的比喻,譬如說我們造一棟大樓,說這棟大樓叫什麼大樓啊?我
們隨便叫它什麼大樓吧,這樣,這個不一定。譬如說我們現在說這個地方叫佛法大廈,那
麼說這個佛法大廈這是個全名,這個是什麼?那就是這個,這個叫作總。那麼在這個總當
中你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角度來說明它。從它的房子結構來說,你就說這是基礎部
分,然後下面一層、二層、三層。因此都在這個裡邊,它的基礎一二三,對於這棟大樓來
說,這個基礎一二三是別,這個大樓是總。你用另外一個角度來看,說這個佛法大廈,因
此我這個地方有幾樣東西,說這個是講堂部分,這個是修行部分,講堂部分嘛然後還念佛
堂部分、參禪部分,然後藏經樓、方丈室,那麼凡是這些那就是總中之別。如果說沒有這
個個別個別的一個堆起來,請問你所謂的佛法大廈這不是空洞的名詞嗎?反過來說,你的
地基一層、二層造起來造上去,正要造上這樣的一個摩天大廈。
而這個總別不僅僅如此,反過來,我們退一步再說。說那麼好,這個基礎一二三層,
那是整個總體當中的別體,這個個別的別體,正是完成這個總體的內涵。現在我們說退一
步什麼,說它基礎,說它基礎的話,那個基礎本身是一個總體,那個基礎你怎麼做的呢?
p19 舊版.第一卷 B
然後說這樣,這個基礎當中有什麼橫的、豎的、樑什麼。那麼這個樑呢,這個樑就是建
造過程當中它又一個總體,這個總體當中說這個鋼筋、這個混凝土、這個模板、這個人工
……。這個關鍵我們要了解。
因此在前面說的這個整個的,第一個,說站在佛陀教育的宗旨來說這個總。那麼這個
總是什麼?現在非常簡單扼要地,也可以說最切題地來說,對我們怎麼「離苦得樂」,就
這麼四個字,就這樣。然後呢要想完成這個目標,以個人不同的立場,各個不同的觀點,
然後開出下面來,你願意怎麼走,於是下面的二、三兩點這樣來的,這樣來的。
那麼這兩點當中也有一個內涵,因為我們要想解決的整個的問題,有兩樣事情要做,
這佛法裡邊的專門名詞,這兩樣事情一個叫增上生,一個叫決定勝。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6
- 文章: 33584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南山律在家備覽{舊版}手抄稿2A
南山律在家備覽 2A
上日下常老和尚 開示
--------------------------------------------------------------------------------
p23 舊版.第二卷 A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
舊版第二卷.A面
什麼叫增上生?就是以我們現在作為基礎,比如我們每一位在座的大家同道,身心兩方
面,以前不了解佛法,隨無明煩惱而轉,產生無比的困擾;現在了解了,覺得從此可以漸
漸透脫、漸次增上,這樣。那麼這個後後比前前不斷、不斷地向上,身心兩方面喔,這個
叫作增上生。那麼這個增上生呢,從現生的增上,到來生、到來生、到來生一直這樣,這
個叫作增上生。決定勝就是究竟圓滿地成佛。當然決定勝當中,你也可以開出來是小乘的
決定勝、大乘的決定勝,可是我們現在這裡講的真的決定勝的話,就是指佛果;小的你也
可以說聲聞、緣覺也是。
那麼這個裡面有一個要說明,這個增上生跟三世怨,大家不要誤解,大家不要誤解。
平常有人說:那你一生一生下去的話,下一世弄得不好就掉下去怎麼辦?這個叫作三世
怨,三世怨不在佛法的內涵當中。那為什麼它有三世怨呢?說假定說你如理地了解,了解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p24
的不管是質、量、次第─質是正確,量是圓滿,次第一點沒有錯誤,然後照你所了解的
步步踏實,這樣走上去,那你一定是漸次增上,它不會掉下來的。反過來,如果說你了解
得不具足,或者隨分隨力碰到一點,自以為是,像前面說的說依文解義;或者聽到了一點
點,偏執一方面,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或者是偏重慧、或者偏重福都可能。偏重慧的,
然後經教理論說了一大堆,下一世做一個什麼,能說善道之人,佛法沒有緣,往往會謗
佛、謗法。還有呢修福的人,下一世來的時候很有錢,有了錢同樣地,一樣地會造種種的
罪惡,他不一定能夠接受佛法。於是這種情況叫作三世怨,那麼這裡我們要分得開。
增上生跟這個決定勝之間,雖然兩樣東西,可是實際上也有因果關係。我們要想完
成的是佛道,這個佛道絕對不是短期得到的,尤其是大乘,絕不可能一下子得到!儘管我
們現在說密教是即身成就的,我們不要隨便說它是、非,可是實際上這對密教是絕大的誤
解。在這一點上面很多人說,尤其以為我講《菩提道次第廣論》,都說我密教的,這個是
個大誤解、大誤解,絕大的誤解!不是,絕對不是!今天下午還有一位居士,他剛從印度
來,他就跟我說:「唉,師父!我現在才曉得,原來我們談到這個藏系,總覺得它是密教
的,不是的,它一樣的顯密。」這樣。而他所接觸的那部分純粹是顯教,密教是一點點沒
有,所以你沒有前面的這個基礎根本談不到。
p25 舊版.第二卷 A
所以這裡我們不必說這個問題,只是說要想一生圓這個佛果,雖然經論上面說善財童
子一生是圓了,我們也絕對可以做得到,但實際上呢事實衡準起來的話,那做到的是鳳毛
麟角。因此在這過程當中我們真正祈求的─生生增上,包括念佛在裡頭。換句話說,到
了極樂世界並不是真的成佛耶,但是呢你的苦沒有了,這個樂,小的有,慢慢地一步一步
來吧!這是我們要了解。所以增上生是決定勝的因,從遠大地方來看,這樣。所以整個的
這個總,畫出這個輪廓來走的這個路,然後了解了以後,你怎麼走上去,這樣。所以我說
的這三個說法的這個講……這裡講律也好,大家共同研習也好,這個是主要的原因。
那麼下面呢,我們緊跟著就談一談,大家來看一看這個《南山律在家備覽》,所以說
約略地了解一下《南山律在家備覽》。我在這裡呢,我們先把這個幾個內涵先認識了解一
下:南山、律、在家、備覽。「南山」是終南山,為什麼稱它為南山的呢?因為這個律是
經過道宣律祖他把它弘闡創立起來的,我們中國人習慣,尊重前輩,所以不稱名,所以說
這個諱,就假它那個地或者什麼地方來做為尊號,因此所謂這個「南山」就是指什麼?指
我們道宣律祖所弘傳的這個戒法,就是現在我們要真正地研究的。
請大家翻開《在家備覽》,前面這個例言,例言的第一頁,這個例言的第一頁,
「《南山律在家備覽略編》例言」。這個例言當中啊,這個第二個小段,那個如果數的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p26
話,就是第四行,「所云《南山律》者。唐道宣律師居終南山,後世因稱其撰述曰
《南山律》。」後來的人稱他著作遺留下來的。那為什麼稱它為《南山律》呢?「《南
山》以《法華》《涅槃》諸義,而釋通《四分律》」,這個《南山律》跟其他的律不
同的地方,這樣,它是以《法華》、《涅槃》這個大乘究竟圓滿的經典,實際上這裡邊還
有一樣東西,是《唯識論》。像西方的祖師們,他都是有他所宗,下面我們會講到。
那麼把這個《四分律》,就是印度佛、菩薩、祖師傳過來的這個律,透過我們南山道
宣律祖用佛經、論的意思,把它「貫攝兩乘」。這個兩乘是什麼?大、小二乘。不但是
把大小二乘能夠貫攝起來,而且是「囊包三藏」,三藏十二部整個地包含在裡面。「 遺
編雜集,攢聚成宗」,把「遺編雜集」 是所謂其他的,除了三藏以外,歷代的祖師等等
各式各樣的這個著作,他把它的精華拿出來,這樣。然後相應的部分、用得上的部分,繁
的把它去掉,需要的把它保留下來,使得我們有個行持的準則,這個叫作《南山律》。那
麼這個精華部分下面三樣東西:是「《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我們通常說南山
三大部,這個《行事鈔》最主要的一部;下面呢,「《四分律含註戒本疏》」,再下面
「《四分律隨機羯磨疏》」,通常說「南山三大部」。
p27 舊版.第二卷 A
下面有一句話我們看一下,「雖正被僧眾學習,而亦兼明三歸五戒八戒等。」這
個三大部究實說來是整個的律藏,那麼它最主要的目標是對出家的僧眾來說的,但這個裡
邊「兼明」,它也同樣地說明了在家的這些三皈、五戒、八戒。究實說來,那個三皈、五
戒、八戒就是進趣的方便。就像我們上高速公路這個交流道一樣,我們現在叫交流道,在
這個美國它這個名字叫 APPROACH,就是你漸漸地從這裡走進去;換句話說,你要進入
佛門,必須從這個三皈、五戒、這樣的八戒進去,在家出家都通,第一個。
其次下面呢,「又法體持犯等諸義章,亦多通於五八戒也。」下面這個很重要
喔!就是說這個裡邊特別是講戒體,以及持戒、犯戒,持戒就是得到戒的功德,犯戒不但
得不到而且墮落。剛才說一日一夜它就能夠有這麼大的功效,為什麼?他就得到了戒體,
如法行持,一日一夜─中品中生。否則你儘管跑得去受,弄了半天,對不起,沒有得到
這個戒體的話,積一點善根種子,好!但是要想憑此說往生,沒有!得到了以後保證嗎?
不!還要如法持;還是違理地犯?如法持一定去,百分之一百,否則就算你得到了,犯了
以後同樣地百分之一百墮落!這個關係這麼大,這個是在家、出家完全一樣。所以我覺得
對諸位最用得上的部分,這個現在弘一大師就把它摘出來。所以這個《在家備覽》的精要
部分,整個的律藏的精要,真正說起來三藏十二部要說的中心,都在這個地方,不過這個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p28
比較深奧,所謂這個就是指南山三大部。
後來到了宋朝,這是北宋的末年,有另外有一位了不起的大師─元照律師,看下
面,說「逮及北宋,元照律師居錢塘靈芝寺,中興南山律宗。」他寫了三本書,「撰
《資持記》以釋《事鈔》」,《事鈔》就是《行事鈔》;然後下面是「撰《行宗記》
以釋《戒疏》」,《戒疏》那麼就是《戒本疏》;「撰《濟緣記》以釋《業疏》」,
《濟緣記》就是解釋那個《隨機羯磨疏》。透過了這個三部解釋,我們才能夠如理如量依
照次第地學,得到好處。所以通常我們或者說南山六大部,或者是南山三大部,正規地來
說就這個內涵。剛才我說這麼厚一大堆,那就是指我們的這個三大部來說。
本來我這次講的之前,我自己有兩套都擺在台中,我說要來的話先準備了;上次一來
一看,啊!真高興,我們圖書館也有,我就馬上搬一套放在我房裡面,我最近經常翻的就
是這個。那麼弘一大師就把它裡面的最精要的部分,花了他老人家一生的心血,到晚年一
直做這個,一直做這個,現在我們所學的這個就是《南山律》,這個《南山律》。
那麼講到這個律的話,也要仔細地說一下。「律」,換句話說「戒律」,經、律、論
當中的這個,我們只是簡單扼要地來說一下。這個分起來啊,說由於它很多特別的理由,
p29 舊版.第二卷 A
佛涅槃圓寂了以後,那麼第一年夏天,迦葉尊者結集大眾,把佛說的三藏十二部聚集起
來。剛開始聚集起來大家沒有什麼問題,所以這個是正法時候,大家聽見了─修行,個
人找到了自己對症之藥,所以聽見了馬上去行持。儘管機是不同,設的藥是不同,找到了
自己相應了,要解決自己的問題都來不及。所以佛說的法,儘管有千差萬別,每個人只忙
他自己的,看好病要緊,沒諍論。
過了一些時候,慢慢、慢慢的,這個風格、行持的方式不像最原始這麼純正了─
大家談。我想我們現在是更容易了解,得到了佛法不一定馬上就修,然後往往跟別人說:
哎呀!我這個好,你這個不對。他自己弄了半天不一定行,反而去拿這個東西,或者像照
妖鏡一樣看別人,或者要去拉別人,結果問題叢生。這個我想不必談,我們都人人感受得
到。就算最簡單的念佛吧!以我來說,我當初聽見了念佛那麼好,如果真的像印光大師聽
見了,啊,趕快!現在什麼都不要了,拼命念佛。實際上我當初並不是,我就告訴別人:
喂,念佛!念佛!念佛!到處去勸人。我想了半天─真的好嗎?我來不及念佛就要緊了,
你何必去勸人家呀!就會犯這個毛病。結果他要歡喜參禪的,他就說:「欸,老兄啊!這個
不行哪,愚夫愚婦的事情。你要參禪!」問題來了!當然佛世也慢慢、慢慢地形成這樣。
實際上也許說,欸,佛,我們總說:這個佛世說出來應該是一樣的,為什麼有見解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p30
不一樣?這是不懂道理。佛所以……如果說,說出來跟你完全一樣,你也就是佛了,不用
講。你是個凡夫,凡夫就是無窮無盡地執著煩惱,對你來說用這個,對他來說這個;感冒
是感冒,然後呢另外一個,譬如說拉肚子是這樣,外傷是外傷,機能完全不一樣,可能用
同一個藥嗎?所以自然而然有千差萬別的內涵,這我不細談。總之一句話,到後來這個情
況慢慢地變了,所以有個人不同的意見。
那麼從這個最原始的,下面的分裂的情況,它有各種不同的說法。一般來說,平常我
們現在根據的,譬如《異部宗輪論》,那是專門說佛世的時候怎麼分。從最早的一味的,
怎麼分成功上座、大眾二部,然後上座部又分成多少部來,大眾部又分成多少部來,最後
分成一十八部,加上根本兩部,二十部,這是一種說法。這律藏裡面不一樣,只是開合不
同喔,站在這個角度去看,就是現在我們也不必細談這個內涵。
那麼根據律藏的說法,是這樣(註①):它說佛一味的教法,到後來傳下來,迦葉尊
者、阿難尊者,然後呢,呃,我一下記不住了喔!就是商那和修尊者,末田地,然後呢第
五祖是優婆毱多尊者。說優婆毱多尊者下面有五個弟子,這五個弟子個人的見解不太一
樣,實際上也跟他們相應,因此這個五個弟子下頭就開出五部來,這個律上面。一部叫
「曇無德部」,那個曇無德是梵文,翻成功我們中文叫法正或者法藏,那麼傳的律叫《四
p31 舊版.第二卷 A
分律》,就是我們現在用的;下面叫「迦葉遺部」,迦葉遺部,這個它傳的律叫《解脫
律》;再下面叫作「薩婆多部」,這個次序沒關係,「薩婆多部」翻成功我們中文叫說一
切有部,他用的律是《十誦律》;再下面是「彌沙塞部」,用的律是《五分律》。還有一
部,還有一部這個名字叫作「婆麤富羅部」,犢子系通常我們說,那麼這個律本沒傳到我
們這裡來,這是在印度當年所傳的主要的這個。另外有一部分這樣說:有個《僧祇律》,
《僧祇律》是總的,那麼這個幾部是別的。
現在我們中國所弘的,目前我們的是弘的《四分律》。在中國的歷史上傳進來的時
候,最早盛傳的是《十誦律》,這樣,《僧祇律》也傳過。然後唐朝有個了不起的另外一
個大師叫義淨三藏,他曾經到印度,他比我們的玄奘大師稍微晚一點點,稍微晚一點點,
很完整地把這個說一切有部的律都傳過來。現在我們藏經當中有,從這個律的這個戒本,
然後這個整個的律部,內涵要比《四分律》還要豐富,內涵還要多。弘一大師當年他自己
在一開始的時候他要學律,後來看了以後,發現這個《四分律》─弘一大師說「新律」
講的內容最完整、最好,他一心要弘─一直到以後,後來看見這個祖師指出來這個所謂
戒體,那時候才發現最最好的是《四分律》。所以他後來晚年自己一直懺悔,說我以前弄
錯了,他誓願盡未來際,學、弘《四分律》。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p32
那麼為什麼《四分律》這麼好呢?我們繼續地說下去,我們就會了解。那麼現在我們
這個地方說的不叫《四分律》,叫《南山律》,為什麼?而我們《南山律》真正用的戒本
就是《四分律》,那麼這個《南山律》跟《四分律》差別又在哪裡呢?這個也說一下。
現在我們傳的這個律,真正地傳的現在世界上面存在的,實際上當年印度到後期的也是
這幾個,最主要的。就是說印度的我們弄不清楚,大概的情況,玄奘大師那個時候,義淨三
藏那個時候,說像印度的那爛陀寺他們,他們有主要的四部,主要地說四部─大眾部、上
座部、說一切有部、正量部,就這樣。那麼傳到我們中國來這個律本當中,現在傳下來真正
弘傳開的話,就是一切有部這個一部,這個通常我們給它一個名字叫這個「實法宗」,「實
法宗」;還有曇無德部叫作「假名宗」;最後南山道宣律祖開的這個叫「圓教宗」,「圓教
宗」。那麼用的律本呢,一個是一切有部律是《十誦律》,現在我們用的─《四分律》。
所根據的論典,換句話說,你憑什麼,佛怎麼說的,你根據什麼。不像我們現在這樣,啊!
我想到哪裡說到哪裡,這最可怕的,這個一定出錯。所以凡是這個菩薩祖師們,他的根據的
都是清清楚楚,學有師承,一點都不能錯,只是開合的深淺不同而已。
所以,說一切有部律,它的根據也就是說《薩婆多毘婆沙論》。這個真正在印度當年
來說,那一部是內容也可以說最嚴密,但是反過來也是最繁瑣,就這樣。
p33 舊版.第二卷 A
註①:請參看《含註戒本疏行宗記》卷一解今題目.五十一頁前,至六十二頁後;福智版
第一冊,卷一,三百零五頁,至三百二十八頁。
五部律之分:
佛滅後,大迦葉尊者集五百阿羅漢,結集三藏。自尊者至阿難、末田地、商
那和修、優婆毱多,五世傳習,一時結合。至優婆毱多尊者有五弟子,以見
地分歧,分成五部:
一、曇無德部─四分律
二、薩婆多部─十誦律
三、迦葉遺部─解脫律
四、彌沙塞部─五分律
五、婆麤富羅部─律本未來中國
又有一種傳載,無婆麤富羅部,而係大眾部《摩訶僧祇律》;又說《摩訶僧
祇》為總,餘五為總中所分之別。
上日下常老和尚 開示
--------------------------------------------------------------------------------
p23 舊版.第二卷 A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
舊版第二卷.A面
什麼叫增上生?就是以我們現在作為基礎,比如我們每一位在座的大家同道,身心兩方
面,以前不了解佛法,隨無明煩惱而轉,產生無比的困擾;現在了解了,覺得從此可以漸
漸透脫、漸次增上,這樣。那麼這個後後比前前不斷、不斷地向上,身心兩方面喔,這個
叫作增上生。那麼這個增上生呢,從現生的增上,到來生、到來生、到來生一直這樣,這
個叫作增上生。決定勝就是究竟圓滿地成佛。當然決定勝當中,你也可以開出來是小乘的
決定勝、大乘的決定勝,可是我們現在這裡講的真的決定勝的話,就是指佛果;小的你也
可以說聲聞、緣覺也是。
那麼這個裡面有一個要說明,這個增上生跟三世怨,大家不要誤解,大家不要誤解。
平常有人說:那你一生一生下去的話,下一世弄得不好就掉下去怎麼辦?這個叫作三世
怨,三世怨不在佛法的內涵當中。那為什麼它有三世怨呢?說假定說你如理地了解,了解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p24
的不管是質、量、次第─質是正確,量是圓滿,次第一點沒有錯誤,然後照你所了解的
步步踏實,這樣走上去,那你一定是漸次增上,它不會掉下來的。反過來,如果說你了解
得不具足,或者隨分隨力碰到一點,自以為是,像前面說的說依文解義;或者聽到了一點
點,偏執一方面,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或者是偏重慧、或者偏重福都可能。偏重慧的,
然後經教理論說了一大堆,下一世做一個什麼,能說善道之人,佛法沒有緣,往往會謗
佛、謗法。還有呢修福的人,下一世來的時候很有錢,有了錢同樣地,一樣地會造種種的
罪惡,他不一定能夠接受佛法。於是這種情況叫作三世怨,那麼這裡我們要分得開。
增上生跟這個決定勝之間,雖然兩樣東西,可是實際上也有因果關係。我們要想完
成的是佛道,這個佛道絕對不是短期得到的,尤其是大乘,絕不可能一下子得到!儘管我
們現在說密教是即身成就的,我們不要隨便說它是、非,可是實際上這對密教是絕大的誤
解。在這一點上面很多人說,尤其以為我講《菩提道次第廣論》,都說我密教的,這個是
個大誤解、大誤解,絕大的誤解!不是,絕對不是!今天下午還有一位居士,他剛從印度
來,他就跟我說:「唉,師父!我現在才曉得,原來我們談到這個藏系,總覺得它是密教
的,不是的,它一樣的顯密。」這樣。而他所接觸的那部分純粹是顯教,密教是一點點沒
有,所以你沒有前面的這個基礎根本談不到。
p25 舊版.第二卷 A
所以這裡我們不必說這個問題,只是說要想一生圓這個佛果,雖然經論上面說善財童
子一生是圓了,我們也絕對可以做得到,但實際上呢事實衡準起來的話,那做到的是鳳毛
麟角。因此在這過程當中我們真正祈求的─生生增上,包括念佛在裡頭。換句話說,到
了極樂世界並不是真的成佛耶,但是呢你的苦沒有了,這個樂,小的有,慢慢地一步一步
來吧!這是我們要了解。所以增上生是決定勝的因,從遠大地方來看,這樣。所以整個的
這個總,畫出這個輪廓來走的這個路,然後了解了以後,你怎麼走上去,這樣。所以我說
的這三個說法的這個講……這裡講律也好,大家共同研習也好,這個是主要的原因。
那麼下面呢,我們緊跟著就談一談,大家來看一看這個《南山律在家備覽》,所以說
約略地了解一下《南山律在家備覽》。我在這裡呢,我們先把這個幾個內涵先認識了解一
下:南山、律、在家、備覽。「南山」是終南山,為什麼稱它為南山的呢?因為這個律是
經過道宣律祖他把它弘闡創立起來的,我們中國人習慣,尊重前輩,所以不稱名,所以說
這個諱,就假它那個地或者什麼地方來做為尊號,因此所謂這個「南山」就是指什麼?指
我們道宣律祖所弘傳的這個戒法,就是現在我們要真正地研究的。
請大家翻開《在家備覽》,前面這個例言,例言的第一頁,這個例言的第一頁,
「《南山律在家備覽略編》例言」。這個例言當中啊,這個第二個小段,那個如果數的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p26
話,就是第四行,「所云《南山律》者。唐道宣律師居終南山,後世因稱其撰述曰
《南山律》。」後來的人稱他著作遺留下來的。那為什麼稱它為《南山律》呢?「《南
山》以《法華》《涅槃》諸義,而釋通《四分律》」,這個《南山律》跟其他的律不
同的地方,這樣,它是以《法華》、《涅槃》這個大乘究竟圓滿的經典,實際上這裡邊還
有一樣東西,是《唯識論》。像西方的祖師們,他都是有他所宗,下面我們會講到。
那麼把這個《四分律》,就是印度佛、菩薩、祖師傳過來的這個律,透過我們南山道
宣律祖用佛經、論的意思,把它「貫攝兩乘」。這個兩乘是什麼?大、小二乘。不但是
把大小二乘能夠貫攝起來,而且是「囊包三藏」,三藏十二部整個地包含在裡面。「 遺
編雜集,攢聚成宗」,把「遺編雜集」 是所謂其他的,除了三藏以外,歷代的祖師等等
各式各樣的這個著作,他把它的精華拿出來,這樣。然後相應的部分、用得上的部分,繁
的把它去掉,需要的把它保留下來,使得我們有個行持的準則,這個叫作《南山律》。那
麼這個精華部分下面三樣東西:是「《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我們通常說南山
三大部,這個《行事鈔》最主要的一部;下面呢,「《四分律含註戒本疏》」,再下面
「《四分律隨機羯磨疏》」,通常說「南山三大部」。
p27 舊版.第二卷 A
下面有一句話我們看一下,「雖正被僧眾學習,而亦兼明三歸五戒八戒等。」這
個三大部究實說來是整個的律藏,那麼它最主要的目標是對出家的僧眾來說的,但這個裡
邊「兼明」,它也同樣地說明了在家的這些三皈、五戒、八戒。究實說來,那個三皈、五
戒、八戒就是進趣的方便。就像我們上高速公路這個交流道一樣,我們現在叫交流道,在
這個美國它這個名字叫 APPROACH,就是你漸漸地從這裡走進去;換句話說,你要進入
佛門,必須從這個三皈、五戒、這樣的八戒進去,在家出家都通,第一個。
其次下面呢,「又法體持犯等諸義章,亦多通於五八戒也。」下面這個很重要
喔!就是說這個裡邊特別是講戒體,以及持戒、犯戒,持戒就是得到戒的功德,犯戒不但
得不到而且墮落。剛才說一日一夜它就能夠有這麼大的功效,為什麼?他就得到了戒體,
如法行持,一日一夜─中品中生。否則你儘管跑得去受,弄了半天,對不起,沒有得到
這個戒體的話,積一點善根種子,好!但是要想憑此說往生,沒有!得到了以後保證嗎?
不!還要如法持;還是違理地犯?如法持一定去,百分之一百,否則就算你得到了,犯了
以後同樣地百分之一百墮落!這個關係這麼大,這個是在家、出家完全一樣。所以我覺得
對諸位最用得上的部分,這個現在弘一大師就把它摘出來。所以這個《在家備覽》的精要
部分,整個的律藏的精要,真正說起來三藏十二部要說的中心,都在這個地方,不過這個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p28
比較深奧,所謂這個就是指南山三大部。
後來到了宋朝,這是北宋的末年,有另外有一位了不起的大師─元照律師,看下
面,說「逮及北宋,元照律師居錢塘靈芝寺,中興南山律宗。」他寫了三本書,「撰
《資持記》以釋《事鈔》」,《事鈔》就是《行事鈔》;然後下面是「撰《行宗記》
以釋《戒疏》」,《戒疏》那麼就是《戒本疏》;「撰《濟緣記》以釋《業疏》」,
《濟緣記》就是解釋那個《隨機羯磨疏》。透過了這個三部解釋,我們才能夠如理如量依
照次第地學,得到好處。所以通常我們或者說南山六大部,或者是南山三大部,正規地來
說就這個內涵。剛才我說這麼厚一大堆,那就是指我們的這個三大部來說。
本來我這次講的之前,我自己有兩套都擺在台中,我說要來的話先準備了;上次一來
一看,啊!真高興,我們圖書館也有,我就馬上搬一套放在我房裡面,我最近經常翻的就
是這個。那麼弘一大師就把它裡面的最精要的部分,花了他老人家一生的心血,到晚年一
直做這個,一直做這個,現在我們所學的這個就是《南山律》,這個《南山律》。
那麼講到這個律的話,也要仔細地說一下。「律」,換句話說「戒律」,經、律、論
當中的這個,我們只是簡單扼要地來說一下。這個分起來啊,說由於它很多特別的理由,
p29 舊版.第二卷 A
佛涅槃圓寂了以後,那麼第一年夏天,迦葉尊者結集大眾,把佛說的三藏十二部聚集起
來。剛開始聚集起來大家沒有什麼問題,所以這個是正法時候,大家聽見了─修行,個
人找到了自己對症之藥,所以聽見了馬上去行持。儘管機是不同,設的藥是不同,找到了
自己相應了,要解決自己的問題都來不及。所以佛說的法,儘管有千差萬別,每個人只忙
他自己的,看好病要緊,沒諍論。
過了一些時候,慢慢、慢慢的,這個風格、行持的方式不像最原始這麼純正了─
大家談。我想我們現在是更容易了解,得到了佛法不一定馬上就修,然後往往跟別人說:
哎呀!我這個好,你這個不對。他自己弄了半天不一定行,反而去拿這個東西,或者像照
妖鏡一樣看別人,或者要去拉別人,結果問題叢生。這個我想不必談,我們都人人感受得
到。就算最簡單的念佛吧!以我來說,我當初聽見了念佛那麼好,如果真的像印光大師聽
見了,啊,趕快!現在什麼都不要了,拼命念佛。實際上我當初並不是,我就告訴別人:
喂,念佛!念佛!念佛!到處去勸人。我想了半天─真的好嗎?我來不及念佛就要緊了,
你何必去勸人家呀!就會犯這個毛病。結果他要歡喜參禪的,他就說:「欸,老兄啊!這個
不行哪,愚夫愚婦的事情。你要參禪!」問題來了!當然佛世也慢慢、慢慢地形成這樣。
實際上也許說,欸,佛,我們總說:這個佛世說出來應該是一樣的,為什麼有見解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p30
不一樣?這是不懂道理。佛所以……如果說,說出來跟你完全一樣,你也就是佛了,不用
講。你是個凡夫,凡夫就是無窮無盡地執著煩惱,對你來說用這個,對他來說這個;感冒
是感冒,然後呢另外一個,譬如說拉肚子是這樣,外傷是外傷,機能完全不一樣,可能用
同一個藥嗎?所以自然而然有千差萬別的內涵,這我不細談。總之一句話,到後來這個情
況慢慢地變了,所以有個人不同的意見。
那麼從這個最原始的,下面的分裂的情況,它有各種不同的說法。一般來說,平常我
們現在根據的,譬如《異部宗輪論》,那是專門說佛世的時候怎麼分。從最早的一味的,
怎麼分成功上座、大眾二部,然後上座部又分成多少部來,大眾部又分成多少部來,最後
分成一十八部,加上根本兩部,二十部,這是一種說法。這律藏裡面不一樣,只是開合不
同喔,站在這個角度去看,就是現在我們也不必細談這個內涵。
那麼根據律藏的說法,是這樣(註①):它說佛一味的教法,到後來傳下來,迦葉尊
者、阿難尊者,然後呢,呃,我一下記不住了喔!就是商那和修尊者,末田地,然後呢第
五祖是優婆毱多尊者。說優婆毱多尊者下面有五個弟子,這五個弟子個人的見解不太一
樣,實際上也跟他們相應,因此這個五個弟子下頭就開出五部來,這個律上面。一部叫
「曇無德部」,那個曇無德是梵文,翻成功我們中文叫法正或者法藏,那麼傳的律叫《四
p31 舊版.第二卷 A
分律》,就是我們現在用的;下面叫「迦葉遺部」,迦葉遺部,這個它傳的律叫《解脫
律》;再下面叫作「薩婆多部」,這個次序沒關係,「薩婆多部」翻成功我們中文叫說一
切有部,他用的律是《十誦律》;再下面是「彌沙塞部」,用的律是《五分律》。還有一
部,還有一部這個名字叫作「婆麤富羅部」,犢子系通常我們說,那麼這個律本沒傳到我
們這裡來,這是在印度當年所傳的主要的這個。另外有一部分這樣說:有個《僧祇律》,
《僧祇律》是總的,那麼這個幾部是別的。
現在我們中國所弘的,目前我們的是弘的《四分律》。在中國的歷史上傳進來的時
候,最早盛傳的是《十誦律》,這樣,《僧祇律》也傳過。然後唐朝有個了不起的另外一
個大師叫義淨三藏,他曾經到印度,他比我們的玄奘大師稍微晚一點點,稍微晚一點點,
很完整地把這個說一切有部的律都傳過來。現在我們藏經當中有,從這個律的這個戒本,
然後這個整個的律部,內涵要比《四分律》還要豐富,內涵還要多。弘一大師當年他自己
在一開始的時候他要學律,後來看了以後,發現這個《四分律》─弘一大師說「新律」
講的內容最完整、最好,他一心要弘─一直到以後,後來看見這個祖師指出來這個所謂
戒體,那時候才發現最最好的是《四分律》。所以他後來晚年自己一直懺悔,說我以前弄
錯了,他誓願盡未來際,學、弘《四分律》。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p32
那麼為什麼《四分律》這麼好呢?我們繼續地說下去,我們就會了解。那麼現在我們
這個地方說的不叫《四分律》,叫《南山律》,為什麼?而我們《南山律》真正用的戒本
就是《四分律》,那麼這個《南山律》跟《四分律》差別又在哪裡呢?這個也說一下。
現在我們傳的這個律,真正地傳的現在世界上面存在的,實際上當年印度到後期的也是
這幾個,最主要的。就是說印度的我們弄不清楚,大概的情況,玄奘大師那個時候,義淨三
藏那個時候,說像印度的那爛陀寺他們,他們有主要的四部,主要地說四部─大眾部、上
座部、說一切有部、正量部,就這樣。那麼傳到我們中國來這個律本當中,現在傳下來真正
弘傳開的話,就是一切有部這個一部,這個通常我們給它一個名字叫這個「實法宗」,「實
法宗」;還有曇無德部叫作「假名宗」;最後南山道宣律祖開的這個叫「圓教宗」,「圓教
宗」。那麼用的律本呢,一個是一切有部律是《十誦律》,現在我們用的─《四分律》。
所根據的論典,換句話說,你憑什麼,佛怎麼說的,你根據什麼。不像我們現在這樣,啊!
我想到哪裡說到哪裡,這最可怕的,這個一定出錯。所以凡是這個菩薩祖師們,他的根據的
都是清清楚楚,學有師承,一點都不能錯,只是開合的深淺不同而已。
所以,說一切有部律,它的根據也就是說《薩婆多毘婆沙論》。這個真正在印度當年
來說,那一部是內容也可以說最嚴密,但是反過來也是最繁瑣,就這樣。
p33 舊版.第二卷 A
註①:請參看《含註戒本疏行宗記》卷一解今題目.五十一頁前,至六十二頁後;福智版
第一冊,卷一,三百零五頁,至三百二十八頁。
五部律之分:
佛滅後,大迦葉尊者集五百阿羅漢,結集三藏。自尊者至阿難、末田地、商
那和修、優婆毱多,五世傳習,一時結合。至優婆毱多尊者有五弟子,以見
地分歧,分成五部:
一、曇無德部─四分律
二、薩婆多部─十誦律
三、迦葉遺部─解脫律
四、彌沙塞部─五分律
五、婆麤富羅部─律本未來中國
又有一種傳載,無婆麤富羅部,而係大眾部《摩訶僧祇律》;又說《摩訶僧
祇》為總,餘五為總中所分之別。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6
- 文章: 33584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南山律在家備覽{舊版}手抄稿 2B
南山律在家備覽 2B
上日下常老和尚 開示
--------------------------------------------------------------------------------
p35 舊版.第二卷 B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
舊版第二卷.B面
有它嚴密的那個特別的好處,也有它繁瑣的這個累贅,這個我們現在不談它。那麼這個在
中國曾經盛傳過一個時候,一直到了唐道宣律祖起來了以後,他一家自然而然哪,這個講
「鶴立雞群」。鶴立雞群這個絕對不像我們現在大家互相吵吵鬧鬧,我毀謗你,沒有!他
就是把他那個自己的量說出來,他跑到哪裡人家覺得好,人家覺得好。儘管道宣律祖當時
也有人非常反對他,像東塔懷素─這個懷素律師是一個好了不起喔,他是專門弘那個說
一切有部律的─說他這個不對、那個不對。「沒關係!那你說你的,我做我的,我照樣
出去。」結果經過多少年以後,大家抉擇的最後結果,尤其是那個盛唐的時候了不起的那
些人都在,眼睛大家是很明亮的,結果一看,啊!最後自然而然它這個四分一宗獨盛,到
現在其他都沒有了,這樣。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p36
所以實法宗是用的是說《薩婆多論》,那麼《四分律》它所根據的是什麼呢?《成實
論》。在論典當中我們通常說叫一個……這個概念也比較,一個說一切三世都有,一個就
深一步,深一步。將來論部派佛法的過程當中我們也曉得的,最基礎的那一部分─有
部,比它高明那一部分─經部。那麼將來律下面說下去,我們也會曉得,因為這個後面
會詳細說,詳細說。這對我們也同樣非常重要,我們一定要曉得這個來龍去脈。同樣在我
們行持過程當中,我們也自然很知道的那身口的行為跟心理狀態,這個為什麼這樣開合,
深遠的內涵,真正說起來重點都在這個上頭。那麼最後道宣律祖,他是用《法華》、《涅
槃》,再加《成唯識論》這個概念。這完全是大乘的經論,就把當初這個佛留下來的,經
過菩薩祖師們弘廣的內容,他能夠徹底地,這個意義能夠顯發出來,這樣。所以這個「南
山一宗功在萬世」,這個弘一大師特別說明這一點。
除了這個以外,它這個三宗還有個特點,在這裡也簡單地說一下。前面不管是實法
宗、假名宗,這個都限於小乘部分,這個南山道宣律祖的這個所謂南山宗,這個是大乘。
這個大乘跟小乘不是對立的喔!這個大家千萬不要誤解,這個大乘、小乘只是基礎、向
上,所以這個大乘是必須經過小乘,然後把它擴展到究竟圓滿的地步,這個才是大乘。像
造房子一樣,佛在這個經論上面說過很多次,基礎、一樓、二樓、三樓,絕不可能不要基
p37 舊版.第二卷 B
礎、一樓、二樓,說單造三樓的,這一點我們要特別地認識,關於這個概念,所以對我們
來說這個意義是如此。
那麼現在我要說的這個三宗差別,從另外一個角度去看。這個小乘聲聞不管是假名
宗也好、實法宗也好,一個是說理,說得比較就是基礎,固執一點;一個呢比較深廣,能
夠推遠一點,但他究竟的目標共同的,什麼?解脫。而且凡是學戒的人,他有個基本認識
─一定要求這一生了脫,如果說這個目標弄錯了,那犯了戒了,已經犯了戒,就這樣。
大乘相反,這個大乘行者如果你要求這一生了脫,錯了!為什麼?大乘的真正意思,要究
竟圓滿佛果,如果要究竟圓滿佛果的話,那不是說我自己了脫,要幫助一切眾生解決一切
問題,這一生行嗎?不行!就這樣。所以因此大小二乘在基本精神上面就有差別。
所以這個《決定毘尼母經》上面就這樣說,說這個二乘行者持戒,如果忘掉了這一生
要成就的話,他這個戒根本就錯了;反過來,如果菩薩如果說要這一生成就的話,這個戒
也錯了。但是戒是一個喔!所以小乘只要到別解脫戒,換句話說就夠了;大乘在別解脫戒
的這個基礎上面,還要進一步菩薩戒,這個菩薩戒就是說有了基礎,一樓、二樓、三層樓
這個差別。因此南山一宗在我們今天專弘是有它的特別因緣的,這個我們應該了解這個基
本精神。至於說下面的差別何在,自然我們看到這個,研閱它下面的內涵的時候,我們會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p38
清楚明白地了解,那時候我們就選取我們自己相應的部分,怎麼走我們自己的增上生。所
以這個三宗當中有這樣的一個差別,這個地方呢說一說。
那麼最後,下面有一點哪,這個也是很有意思、非常有趣的一點。南山道宣律祖他一
生的行持非常精嚴,因此他感得那個天神來護持。有一個小小的公案,我想這個公案很多
人可能都聽說過,說他常常都是天人來送供的,他吃的東西或者什麼啊,天人來送供。那
麼那個時候是初唐,初唐是中國佛法最鼎盛的時候,道宣律祖跟玄奘大師是差不多時代的
人,差不多時代的人。他們兩個走的年代也走得很有意思,不曉得是道宣律祖先走,還是
玄奘大師先走,反正只差一年,前面一個走了,第二年另外那個也走了,這樣,詳細的我
記不住。他們,道宣律祖的年代我記得的,是公元五百九十六年生,那個時候中國南北朝
已經結束了,隋朝,南北朝結束了以後是隋朝,是隋朝第一代皇帝─隋文帝,那個年代
生的;那麼經過唐高祖、唐太宗、到唐高宗,唐高宗麟德二年死的。我現在想起來了,那
麼這麼一來,玄奘大師就是比他早一年,玄奘大師麟德元年死的,就差一點點。
玄奘大師有一個門下─窺基大師,窺基大師也很了不起的喔,現在奘大師所謂唯識
法相一系留下來就靠窺基大師。那麼這個,我們這個南山道宣律祖啊,因為他是持戒的,
他向來對那個講教的人,總覺得……他不會像我們這麼排拒,這個不會喔,毀謗不會。他
p39 舊版.第二卷 B
心裡面總覺得:「這個、這個出了家,變成這個行持上面不怎麼嚴密。」他所以心裡面老
是有這樣的一個概念。有一次窺基大師到終南山去拜訪他,結果那一次去拜訪他的時候,
他一頓飯沒吃成功,為什麼?倒不是因為他拜訪沒飯吃,就是送飯的人沒送來,誰送來
的?天人!結果等到窺基大師走了以後,那個天人送來了。道宣律祖說:「你怎麼今天送
晚了!」「啊!今天有大菩薩降臨,所以這個好多這個大的護法神哪,我簡直進不來!一
直等到他們走了以後,我才來。」這一下,這個道宣律祖大為驚訝,從此以後整個改觀,
「哎呀!我錯了、錯了,原來這樣啊!」其實他研究這個律部當中,這個裡邊本身就說得
很清楚。
可是這不是我主要的講故事,我主要的故事就是說,你任何一個人,你如果很嚴格
地去持戒的話,感應一定有。在這裡我覺得不大願意多講感應,可是偶然我多少可以告訴
你,我一生就遇見了各式各樣的不可思議的感應。你們可以問問,譬如說現在南普陀的老
和尚,他一生的太多、太多了,在我們關起門來他常常跟我們說。可是我們一出去人家都
是毀謗,所以我們不大講,「現在這個時候還講那個!」其實感應,你了解了這個教理以
後,這個感應是最好的證明,對我們最好的策勵;可是你不了解這個教理講感應的話,那
就亂了!於是那個牛鬼蛇神都講感應,你分不清楚,是非上當不可,所以這個佛是一定不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p40
允許我們講的。
不過像道宣律祖這個,歷史上已經有了這樣的一個公案擺在這裡,他這個感應就可
以做為我們參考的。所以他道宣律祖寫了一個叫《感通錄》,《感通錄》,平常我們流通
的叫《律相感通傳》。諸位如果願意去看的話,《大正藏》五十二卷〈史傳部〉當中,你
們去看。這個裡邊哪,我告訴你們,唸幾句話,這個對我們有絕大的鼓勵作用。他是說這
個一個天人,那些天人那四天王天的哦,那個四天王天的壽命他是什麼啊?人間五十年,
四天王天一晝夜,是不是這樣啊?人間五十年,四天王天一晝夜,五百年的話呢,十天;
一千五百年,一個月。佛圓寂到現在多少了啊?假定是拿我們中國傳,三千年,拿南傳來
傳的話兩千五百年。所以對他來說佛涅槃了多久啊?不到兩個月;而四天王天的人的壽命
是五百年,它不到兩個月,所以四天王天的這個天人,都把佛世的事情看得清清楚楚。可
是通常啊四天王天那些人一上天,啊!這個欲樂好得不得了,大家迷住了。所以叫富貴學
道難,富貴的人叫他學佛是不可能,何況生了天一點都沒有苦,你告訴他:「這個苦啊!
要離。」「我快樂得很耶!什麼苦啊?」這樣,他記不住。但是的確有另外那一些人,他
宿生的願力如果是非常強盛的話,有。
那麼這個《律相感通傳》上面來了幾個人,特別這裡邊說明了幾個人。他就說:我弟
p41 舊版.第二卷 B
子姓費,他什麼時候來……好幾個人喔!他說我是迦葉佛時候,迦葉佛就是釋迦世尊的前
一尊,人壽二萬歲的時候,那時候他是修學佛法,所以他因為這願力所在,生到了四天王
天一點沒有迷糊。而且在迦葉佛的時候,他是專門好律,所以迦葉世尊的時候講的律他都
清清楚楚,到釋迦世尊亦復如是,這樣。所以臨佛涅槃的時候就特別教誡:你們要護持這
個佛法。「所以我們現在都不敢忘記掉,來護持。」他就說了幾句話,對道宣律祖說,告
訴他說:你所作的那些,譬如說《續高僧傳》(我們《高僧傳》第二啊,初集是梁朝,就
是南北朝當中南朝的梁,梁慧皎法師作的,那是《高僧傳初集》;《高僧傳二集》呢,第
二,那就是我們的道宣律祖作的。)還有個什麼?《廣弘明集》等等,這種都是「裨助
聖化,幽靈隨喜」,對這個佛菩薩留下來這個教法,教化世間有絕大的─「裨」是幫
助,有絕大的益處,因此啊這個天地的神靈大家都非常歡喜隨喜,說無不讚歎。
尤其是下面幾句話,大家聽一下:「至於律部」,特別是說律藏那一部分;「抄錄
疏儀」,譬如我們現在說《行事鈔》,什麼疏、什麼《戒本疏》,這個「抄、錄、疏、
儀」,譬如說《釋門章服儀》。這種東西哪,「無足與二」,在歷史上面找不到第二個能
夠跟你相提並論的人,這個是天人親自告訴他的。歷史上找不到第二個人跟你相提並論,
這第一個就是說明道宣律祖的這一個三大部的內涵。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p42
下面又有一句話,對我們來說我們可以做為準則的,說「但於斷輕重物,少有疎
失」,下面就出來,但是有一點點地方這裡稍微有點疏忽;「疎」,換句話說不夠那麼
嚴密,「失」的話,容或有錯。可是這個錯,錯在哪裡呀?不是理論,不是這個戒體,不
是戒法,乃至於戒行,是戒相當中的斷那個輕重部分有點錯。就是「斯非仁過,抑推譯
者」,他說這個不是說你能夠左右的,而是什麼?翻譯的人,這個古來這個翻譯,道宣律
祖他自己並沒有翻譯,何況他翻譯的話他也不懂梵文。那古代的從這個東漢以後經過九個
朝代到唐,經過陸陸續續好幾百年的時間,好幾百年的時間哪,就要前後維持了四、五百
年的時間傳下來的東西,難免這個裡邊有點那弄不清楚,所以他特別地舉了兩個例子。那
麼從這個地方雖然說這裡還有稍微疏失,這個反顯道宣律祖這個南山宗的真實的內涵,可
以把佛陀的真實意趣,充分圓滿地表達出來,所以我特別地引這個話。
那麼這個裡邊他還特別說,這個天人特別說,真正最重要的,說叫韋將軍。這個韋將
軍到底是誰,我們也不知道,平常我們都說韋馱將軍,這個沒什麼太大的關係,這個沒什
麼太大的關係,總是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是一個菩薩,他是現天人身來護持佛法的。最後
在這個《律相感通傳》上面─將來我有很多東西要印喔,印了對我們有絕大幫助、絕大
幫助!因為那些人都是親自見佛,乃至於佛交代給他的,所以我們現在的很多的說法都是
p43 舊版.第二卷 B
空口的,自己的所謂依文解義,那個對我們是有莫大的傷害。最後這個韋將軍親自來跑得
來告訴他,他說:你現在要了解,說現在佛法慢慢地衰頹了,這個衰頹的過程中,「天竺
諸國不及此方」。天竺就是指印度,不如這裡,這裡指什麼啊?中國,當然那個時候指
唐朝,那個唐朝道宣律祖那個時候。它那個《律相感通記》,那個天人來的時候在什麼時
候呢?麟德元年,換句話他死的前一年,那個時間非常清楚,是公元六百六十四年;現在
我們是一千九百九十一年,離開我們現在一千三百二十七年,你可以清清楚楚算得出來。
是那個時候來說,印度已經不如我們。
下面說,「此雖犯戒」,雖仍舊犯戒,但是「大途慚愧」。要想持得絕對清淨的
話,已經沒有了,所以這個叫像法了,持得絕對清淨那是正法了。但是整個的整體來說,
他都是能夠有慚愧心,慚愧心這是善法的根本。所以「內雖陵犯,外猶慎護」,這兩句
話對我們是絕端重要!說裡邊雖然有一點侵犯,「陵」是超越,實際上這個「內」,這個
指什麼而言哪?指三毒而言。所以現在你戒相做好那已經很難得了,所以他說外面很謹慎
保護的,走路有走路的樣子。通常那個律師不會像我們這樣眼睛到處望,一定是看著前面
的三尺,絕對不可以東張西望,非常嚴密喔!走路的時候一定要什麼樣,吃飯的時候、坐
的時候,每一個地方,這樣。可是如果心裡邊他沒有辦法把貪瞋癡調伏,這個犯了,這個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p44
犯了,將來裡邊深細地說進去,我們都會一一告訴我們,這樣!所以說在這種情況之下,
欸,那雖然犯,但是他原則上面還懂得這個慚愧。所謂「犯」是指裡邊他沒辦法調伏貪瞋
癡三毒,所謂「持」是外面還能夠很謹慎,曉得慚愧心,說我不行!不會說現在說:哎呀!
這個什麼,那我這個懂道理,我這個大乘,根本不要戒!那這種是不知慚愧,非墮落不可!
因此他下面兩句話,「故使諸天,見其一善,忘其百非。」他看見他一個特別的好
處,只要有一個好處在,他所有的泛百樣的錯誤都忘掉了,就這樣喔!前面有好些地方就告
訴我們,說「若見造過,咸皆流涕,悉加守護,不令魔子所見侵惱。」他只要有一善
可取,諸天都不會厭惡他,不會排斥他,大家都流著眼淚說:「哎呀,他其他的過錯也就不
管它了!」就不管它了,還要去保護他。關於這個問題,將來我們隨便說到哪裡,都可以。
下面特別地有幾個,這是我今天要講的。說「此方僧勝」,這個地方的僧團有它的
特別超勝的地方,超勝在哪裡呢?下面兩個,這個是印度所無的。當然實際上印度後期的
大乘絕對有,遠超過我們,不過整個的全國的形式來說,那是沒有的。他說「於大小乘
曾無二見,悉皆奉之」,在我們中國絕對沒說你這個小乘排斥你,然後小排斥大、大毀
謗小,我們中國整個的形式來說,沒有。說「西土不爾」,那印度並不是如此的,怎麼
辦呢?說小乘人,尤其是小乘人,「諸小乘人獲大乘經則投火中」,拿到了大乘經典
p45 舊版.第二卷 B
把它燒掉。人呢?妙咧!這個佛法僧喔,佛法僧三樣東西,他自己本身就是如果小乘的
話,大乘能夠容納他的,那麼但是雖然容納他,同樣地有這種很多問題。這「小僧賣於北
狄」,如果看見了,這個小乘看見那個大乘的行者,年紀輕的抓到了以後,把他賣到北方
沒有佛法的地方去。老者呢?「耆者奪其命根」,如果老的可欺的話,把他弄死。「不
可言述」啊!這種情況簡直是不忍說。儘管如此,他還要護持他喔!這一點將來我們說下
去的時候要知道。
所以《地藏十輪經》上面特別告訴我們,尤其是在家居士,我們往往說動不動輕視出
家人,這個對我們來說是個致命傷。你不信佛法你根本不談,信了佛法最重要的,我淨化
自己,這個是重要的,至於說究竟什麼內涵,以後再說。但是這個地方也不要說,如果出
家同學,尤其對我來說,我覺得:「喔!佛告訴你的,你們要這樣!」的話,那對不起,
那我非下地獄不可。你輕視我不一定下地獄,如果出家人這樣想,那非下地獄不可!出家
人怎麼想呢?我穿這件衣服要支撐佛法的,我單單修行,我寧願還俗,脫了袈裟我念佛;
如果要想出家,對不起我單單念佛不夠,非持戒不可!這是真正重要的。人人這樣想的
話,佛法興,自己受用。
上日下常老和尚 開示
--------------------------------------------------------------------------------
p35 舊版.第二卷 B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
舊版第二卷.B面
有它嚴密的那個特別的好處,也有它繁瑣的這個累贅,這個我們現在不談它。那麼這個在
中國曾經盛傳過一個時候,一直到了唐道宣律祖起來了以後,他一家自然而然哪,這個講
「鶴立雞群」。鶴立雞群這個絕對不像我們現在大家互相吵吵鬧鬧,我毀謗你,沒有!他
就是把他那個自己的量說出來,他跑到哪裡人家覺得好,人家覺得好。儘管道宣律祖當時
也有人非常反對他,像東塔懷素─這個懷素律師是一個好了不起喔,他是專門弘那個說
一切有部律的─說他這個不對、那個不對。「沒關係!那你說你的,我做我的,我照樣
出去。」結果經過多少年以後,大家抉擇的最後結果,尤其是那個盛唐的時候了不起的那
些人都在,眼睛大家是很明亮的,結果一看,啊!最後自然而然它這個四分一宗獨盛,到
現在其他都沒有了,這樣。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p36
所以實法宗是用的是說《薩婆多論》,那麼《四分律》它所根據的是什麼呢?《成實
論》。在論典當中我們通常說叫一個……這個概念也比較,一個說一切三世都有,一個就
深一步,深一步。將來論部派佛法的過程當中我們也曉得的,最基礎的那一部分─有
部,比它高明那一部分─經部。那麼將來律下面說下去,我們也會曉得,因為這個後面
會詳細說,詳細說。這對我們也同樣非常重要,我們一定要曉得這個來龍去脈。同樣在我
們行持過程當中,我們也自然很知道的那身口的行為跟心理狀態,這個為什麼這樣開合,
深遠的內涵,真正說起來重點都在這個上頭。那麼最後道宣律祖,他是用《法華》、《涅
槃》,再加《成唯識論》這個概念。這完全是大乘的經論,就把當初這個佛留下來的,經
過菩薩祖師們弘廣的內容,他能夠徹底地,這個意義能夠顯發出來,這樣。所以這個「南
山一宗功在萬世」,這個弘一大師特別說明這一點。
除了這個以外,它這個三宗還有個特點,在這裡也簡單地說一下。前面不管是實法
宗、假名宗,這個都限於小乘部分,這個南山道宣律祖的這個所謂南山宗,這個是大乘。
這個大乘跟小乘不是對立的喔!這個大家千萬不要誤解,這個大乘、小乘只是基礎、向
上,所以這個大乘是必須經過小乘,然後把它擴展到究竟圓滿的地步,這個才是大乘。像
造房子一樣,佛在這個經論上面說過很多次,基礎、一樓、二樓、三樓,絕不可能不要基
p37 舊版.第二卷 B
礎、一樓、二樓,說單造三樓的,這一點我們要特別地認識,關於這個概念,所以對我們
來說這個意義是如此。
那麼現在我要說的這個三宗差別,從另外一個角度去看。這個小乘聲聞不管是假名
宗也好、實法宗也好,一個是說理,說得比較就是基礎,固執一點;一個呢比較深廣,能
夠推遠一點,但他究竟的目標共同的,什麼?解脫。而且凡是學戒的人,他有個基本認識
─一定要求這一生了脫,如果說這個目標弄錯了,那犯了戒了,已經犯了戒,就這樣。
大乘相反,這個大乘行者如果你要求這一生了脫,錯了!為什麼?大乘的真正意思,要究
竟圓滿佛果,如果要究竟圓滿佛果的話,那不是說我自己了脫,要幫助一切眾生解決一切
問題,這一生行嗎?不行!就這樣。所以因此大小二乘在基本精神上面就有差別。
所以這個《決定毘尼母經》上面就這樣說,說這個二乘行者持戒,如果忘掉了這一生
要成就的話,他這個戒根本就錯了;反過來,如果菩薩如果說要這一生成就的話,這個戒
也錯了。但是戒是一個喔!所以小乘只要到別解脫戒,換句話說就夠了;大乘在別解脫戒
的這個基礎上面,還要進一步菩薩戒,這個菩薩戒就是說有了基礎,一樓、二樓、三層樓
這個差別。因此南山一宗在我們今天專弘是有它的特別因緣的,這個我們應該了解這個基
本精神。至於說下面的差別何在,自然我們看到這個,研閱它下面的內涵的時候,我們會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p38
清楚明白地了解,那時候我們就選取我們自己相應的部分,怎麼走我們自己的增上生。所
以這個三宗當中有這樣的一個差別,這個地方呢說一說。
那麼最後,下面有一點哪,這個也是很有意思、非常有趣的一點。南山道宣律祖他一
生的行持非常精嚴,因此他感得那個天神來護持。有一個小小的公案,我想這個公案很多
人可能都聽說過,說他常常都是天人來送供的,他吃的東西或者什麼啊,天人來送供。那
麼那個時候是初唐,初唐是中國佛法最鼎盛的時候,道宣律祖跟玄奘大師是差不多時代的
人,差不多時代的人。他們兩個走的年代也走得很有意思,不曉得是道宣律祖先走,還是
玄奘大師先走,反正只差一年,前面一個走了,第二年另外那個也走了,這樣,詳細的我
記不住。他們,道宣律祖的年代我記得的,是公元五百九十六年生,那個時候中國南北朝
已經結束了,隋朝,南北朝結束了以後是隋朝,是隋朝第一代皇帝─隋文帝,那個年代
生的;那麼經過唐高祖、唐太宗、到唐高宗,唐高宗麟德二年死的。我現在想起來了,那
麼這麼一來,玄奘大師就是比他早一年,玄奘大師麟德元年死的,就差一點點。
玄奘大師有一個門下─窺基大師,窺基大師也很了不起的喔,現在奘大師所謂唯識
法相一系留下來就靠窺基大師。那麼這個,我們這個南山道宣律祖啊,因為他是持戒的,
他向來對那個講教的人,總覺得……他不會像我們這麼排拒,這個不會喔,毀謗不會。他
p39 舊版.第二卷 B
心裡面總覺得:「這個、這個出了家,變成這個行持上面不怎麼嚴密。」他所以心裡面老
是有這樣的一個概念。有一次窺基大師到終南山去拜訪他,結果那一次去拜訪他的時候,
他一頓飯沒吃成功,為什麼?倒不是因為他拜訪沒飯吃,就是送飯的人沒送來,誰送來
的?天人!結果等到窺基大師走了以後,那個天人送來了。道宣律祖說:「你怎麼今天送
晚了!」「啊!今天有大菩薩降臨,所以這個好多這個大的護法神哪,我簡直進不來!一
直等到他們走了以後,我才來。」這一下,這個道宣律祖大為驚訝,從此以後整個改觀,
「哎呀!我錯了、錯了,原來這樣啊!」其實他研究這個律部當中,這個裡邊本身就說得
很清楚。
可是這不是我主要的講故事,我主要的故事就是說,你任何一個人,你如果很嚴格
地去持戒的話,感應一定有。在這裡我覺得不大願意多講感應,可是偶然我多少可以告訴
你,我一生就遇見了各式各樣的不可思議的感應。你們可以問問,譬如說現在南普陀的老
和尚,他一生的太多、太多了,在我們關起門來他常常跟我們說。可是我們一出去人家都
是毀謗,所以我們不大講,「現在這個時候還講那個!」其實感應,你了解了這個教理以
後,這個感應是最好的證明,對我們最好的策勵;可是你不了解這個教理講感應的話,那
就亂了!於是那個牛鬼蛇神都講感應,你分不清楚,是非上當不可,所以這個佛是一定不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p40
允許我們講的。
不過像道宣律祖這個,歷史上已經有了這樣的一個公案擺在這裡,他這個感應就可
以做為我們參考的。所以他道宣律祖寫了一個叫《感通錄》,《感通錄》,平常我們流通
的叫《律相感通傳》。諸位如果願意去看的話,《大正藏》五十二卷〈史傳部〉當中,你
們去看。這個裡邊哪,我告訴你們,唸幾句話,這個對我們有絕大的鼓勵作用。他是說這
個一個天人,那些天人那四天王天的哦,那個四天王天的壽命他是什麼啊?人間五十年,
四天王天一晝夜,是不是這樣啊?人間五十年,四天王天一晝夜,五百年的話呢,十天;
一千五百年,一個月。佛圓寂到現在多少了啊?假定是拿我們中國傳,三千年,拿南傳來
傳的話兩千五百年。所以對他來說佛涅槃了多久啊?不到兩個月;而四天王天的人的壽命
是五百年,它不到兩個月,所以四天王天的這個天人,都把佛世的事情看得清清楚楚。可
是通常啊四天王天那些人一上天,啊!這個欲樂好得不得了,大家迷住了。所以叫富貴學
道難,富貴的人叫他學佛是不可能,何況生了天一點都沒有苦,你告訴他:「這個苦啊!
要離。」「我快樂得很耶!什麼苦啊?」這樣,他記不住。但是的確有另外那一些人,他
宿生的願力如果是非常強盛的話,有。
那麼這個《律相感通傳》上面來了幾個人,特別這裡邊說明了幾個人。他就說:我弟
p41 舊版.第二卷 B
子姓費,他什麼時候來……好幾個人喔!他說我是迦葉佛時候,迦葉佛就是釋迦世尊的前
一尊,人壽二萬歲的時候,那時候他是修學佛法,所以他因為這願力所在,生到了四天王
天一點沒有迷糊。而且在迦葉佛的時候,他是專門好律,所以迦葉世尊的時候講的律他都
清清楚楚,到釋迦世尊亦復如是,這樣。所以臨佛涅槃的時候就特別教誡:你們要護持這
個佛法。「所以我們現在都不敢忘記掉,來護持。」他就說了幾句話,對道宣律祖說,告
訴他說:你所作的那些,譬如說《續高僧傳》(我們《高僧傳》第二啊,初集是梁朝,就
是南北朝當中南朝的梁,梁慧皎法師作的,那是《高僧傳初集》;《高僧傳二集》呢,第
二,那就是我們的道宣律祖作的。)還有個什麼?《廣弘明集》等等,這種都是「裨助
聖化,幽靈隨喜」,對這個佛菩薩留下來這個教法,教化世間有絕大的─「裨」是幫
助,有絕大的益處,因此啊這個天地的神靈大家都非常歡喜隨喜,說無不讚歎。
尤其是下面幾句話,大家聽一下:「至於律部」,特別是說律藏那一部分;「抄錄
疏儀」,譬如我們現在說《行事鈔》,什麼疏、什麼《戒本疏》,這個「抄、錄、疏、
儀」,譬如說《釋門章服儀》。這種東西哪,「無足與二」,在歷史上面找不到第二個能
夠跟你相提並論的人,這個是天人親自告訴他的。歷史上找不到第二個人跟你相提並論,
這第一個就是說明道宣律祖的這一個三大部的內涵。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p42
下面又有一句話,對我們來說我們可以做為準則的,說「但於斷輕重物,少有疎
失」,下面就出來,但是有一點點地方這裡稍微有點疏忽;「疎」,換句話說不夠那麼
嚴密,「失」的話,容或有錯。可是這個錯,錯在哪裡呀?不是理論,不是這個戒體,不
是戒法,乃至於戒行,是戒相當中的斷那個輕重部分有點錯。就是「斯非仁過,抑推譯
者」,他說這個不是說你能夠左右的,而是什麼?翻譯的人,這個古來這個翻譯,道宣律
祖他自己並沒有翻譯,何況他翻譯的話他也不懂梵文。那古代的從這個東漢以後經過九個
朝代到唐,經過陸陸續續好幾百年的時間,好幾百年的時間哪,就要前後維持了四、五百
年的時間傳下來的東西,難免這個裡邊有點那弄不清楚,所以他特別地舉了兩個例子。那
麼從這個地方雖然說這裡還有稍微疏失,這個反顯道宣律祖這個南山宗的真實的內涵,可
以把佛陀的真實意趣,充分圓滿地表達出來,所以我特別地引這個話。
那麼這個裡邊他還特別說,這個天人特別說,真正最重要的,說叫韋將軍。這個韋將
軍到底是誰,我們也不知道,平常我們都說韋馱將軍,這個沒什麼太大的關係,這個沒什
麼太大的關係,總是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是一個菩薩,他是現天人身來護持佛法的。最後
在這個《律相感通傳》上面─將來我有很多東西要印喔,印了對我們有絕大幫助、絕大
幫助!因為那些人都是親自見佛,乃至於佛交代給他的,所以我們現在的很多的說法都是
p43 舊版.第二卷 B
空口的,自己的所謂依文解義,那個對我們是有莫大的傷害。最後這個韋將軍親自來跑得
來告訴他,他說:你現在要了解,說現在佛法慢慢地衰頹了,這個衰頹的過程中,「天竺
諸國不及此方」。天竺就是指印度,不如這裡,這裡指什麼啊?中國,當然那個時候指
唐朝,那個唐朝道宣律祖那個時候。它那個《律相感通記》,那個天人來的時候在什麼時
候呢?麟德元年,換句話他死的前一年,那個時間非常清楚,是公元六百六十四年;現在
我們是一千九百九十一年,離開我們現在一千三百二十七年,你可以清清楚楚算得出來。
是那個時候來說,印度已經不如我們。
下面說,「此雖犯戒」,雖仍舊犯戒,但是「大途慚愧」。要想持得絕對清淨的
話,已經沒有了,所以這個叫像法了,持得絕對清淨那是正法了。但是整個的整體來說,
他都是能夠有慚愧心,慚愧心這是善法的根本。所以「內雖陵犯,外猶慎護」,這兩句
話對我們是絕端重要!說裡邊雖然有一點侵犯,「陵」是超越,實際上這個「內」,這個
指什麼而言哪?指三毒而言。所以現在你戒相做好那已經很難得了,所以他說外面很謹慎
保護的,走路有走路的樣子。通常那個律師不會像我們這樣眼睛到處望,一定是看著前面
的三尺,絕對不可以東張西望,非常嚴密喔!走路的時候一定要什麼樣,吃飯的時候、坐
的時候,每一個地方,這樣。可是如果心裡邊他沒有辦法把貪瞋癡調伏,這個犯了,這個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p44
犯了,將來裡邊深細地說進去,我們都會一一告訴我們,這樣!所以說在這種情況之下,
欸,那雖然犯,但是他原則上面還懂得這個慚愧。所謂「犯」是指裡邊他沒辦法調伏貪瞋
癡三毒,所謂「持」是外面還能夠很謹慎,曉得慚愧心,說我不行!不會說現在說:哎呀!
這個什麼,那我這個懂道理,我這個大乘,根本不要戒!那這種是不知慚愧,非墮落不可!
因此他下面兩句話,「故使諸天,見其一善,忘其百非。」他看見他一個特別的好
處,只要有一個好處在,他所有的泛百樣的錯誤都忘掉了,就這樣喔!前面有好些地方就告
訴我們,說「若見造過,咸皆流涕,悉加守護,不令魔子所見侵惱。」他只要有一善
可取,諸天都不會厭惡他,不會排斥他,大家都流著眼淚說:「哎呀,他其他的過錯也就不
管它了!」就不管它了,還要去保護他。關於這個問題,將來我們隨便說到哪裡,都可以。
下面特別地有幾個,這是我今天要講的。說「此方僧勝」,這個地方的僧團有它的
特別超勝的地方,超勝在哪裡呢?下面兩個,這個是印度所無的。當然實際上印度後期的
大乘絕對有,遠超過我們,不過整個的全國的形式來說,那是沒有的。他說「於大小乘
曾無二見,悉皆奉之」,在我們中國絕對沒說你這個小乘排斥你,然後小排斥大、大毀
謗小,我們中國整個的形式來說,沒有。說「西土不爾」,那印度並不是如此的,怎麼
辦呢?說小乘人,尤其是小乘人,「諸小乘人獲大乘經則投火中」,拿到了大乘經典
p45 舊版.第二卷 B
把它燒掉。人呢?妙咧!這個佛法僧喔,佛法僧三樣東西,他自己本身就是如果小乘的
話,大乘能夠容納他的,那麼但是雖然容納他,同樣地有這種很多問題。這「小僧賣於北
狄」,如果看見了,這個小乘看見那個大乘的行者,年紀輕的抓到了以後,把他賣到北方
沒有佛法的地方去。老者呢?「耆者奪其命根」,如果老的可欺的話,把他弄死。「不
可言述」啊!這種情況簡直是不忍說。儘管如此,他還要護持他喔!這一點將來我們說下
去的時候要知道。
所以《地藏十輪經》上面特別告訴我們,尤其是在家居士,我們往往說動不動輕視出
家人,這個對我們來說是個致命傷。你不信佛法你根本不談,信了佛法最重要的,我淨化
自己,這個是重要的,至於說究竟什麼內涵,以後再說。但是這個地方也不要說,如果出
家同學,尤其對我來說,我覺得:「喔!佛告訴你的,你們要這樣!」的話,那對不起,
那我非下地獄不可。你輕視我不一定下地獄,如果出家人這樣想,那非下地獄不可!出家
人怎麼想呢?我穿這件衣服要支撐佛法的,我單單修行,我寧願還俗,脫了袈裟我念佛;
如果要想出家,對不起我單單念佛不夠,非持戒不可!這是真正重要的。人人這樣想的
話,佛法興,自己受用。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6
- 文章: 33584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南山律在家備覽{舊版}手抄稿 第三卷 A
南山律在家備覽 3A
上日下常老和尚 開示
49 舊版.第三卷 A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
舊版第三卷.A面
今天我們繼續下去,昨天已經談到關於《南山律》這個內涵,那麼黑板上的那個就
是說這個傳承的來源(編者按:請參閱第二卷A面卷末註)。這個傳承來源有不同的說
法,那麼這個呢則是根據「律」那個傳承,而律的傳承當中也有兩個不同的系,一個是新
律,一個是舊律。所謂新律是特別講義淨三藏介紹進來的「說一切有部律」。為什麼稱它
為新律呢?傳到我們中國來說是舊律家、新律家,那個舊律家因為最早魏晉、晉那個時候
就把它傳進來了,比如說《十誦律》啊、《五分律》啊、《四分律》那都是,那麼這個前
後都差不了幾年,差不了幾年。
新律家是義淨三藏,義淨三藏是什麼時候呢?是唐朝有個女皇帝你們大家都知道哦!
武則天時候進來,那個義淨三藏是非常了不起的人。不過就這個內涵的豐富來說,那個一
切有部律是最豐富,最豐富,所以又有這樣豐富的內容,但是它……又有這麼完整的東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50
西,時間就差了一百多年,整整地比前面的,那實際是這樣。因此這個時候中國所傳的
律,已經形成了一個主流,形成了主流,因此這個後面進來東西啊,我們後代稱它為「新
律家」。既然在我們國內並沒有採用,因此這個新律家的傳說,我們不講,黑板上就是舊
律家的,新律家的在義淨三藏寫的《南海寄歸內法傳》上面。關於這個問題只是說,如果
說諸位要出家的或者什麼,那這個值得去參考,在家居士就沒有太多的必要,我這麼簡單
地說一下。
那麼這個黑板上都寫著每一部、每一部的名稱,那麼後面有個《僧祇律》,《僧祇
律》呢這個舊律家有兩種說法,有一個說《僧祇律》叫大眾部,就是根本部。那麼優婆毱
多的五個弟子,就各從根本部當中,跟他相應的那一部分念誦出來,因此而分的,這是一
種說法,這個都是舊律家的說法。另外一種,說最後那個,最後有一個叫作婆麤富羅部那
一部沒有,而只是《僧祇律》,這樣。那麼這個是兩種說法。這個我們只要大概了解一下
就行。
因為黑板上寫在上頭了,所以嘛在這個地方說一下。這傳承所謂大迦葉尊者、阿難
尊者、末田地尊者、商那和修尊者、優婆毱多尊者,這五代的祖師。說當這個最後優婆毱
多的弟子,這個五個弟子分的時候,年代相當於阿育王時代。這個阿育王時代也有很多不
51 舊版.第三卷 A
同的說法,現在有這個中國人的傳說、日本人傳說、南傳的。印度是不講歷史的國家,那
個考證哪,這個傳說紛紜,有的是說,這個經律論上面常常說一百多年,那麼各家的考證
有兩百多年、三百多年、四百多年的。這個反正我們只要確定兩件事情:第一個,這個事
實是千真萬確的;第二個,它遺留下來的法義,對我們真正地能夠學習受用,那真正重要
的!但是既然有各種不同的說法,我們也不妨在這地方隨便提一下。
今天我們就講到《南山律》這個「律」,這個《南山律》就是我們現在學的主要的這
個,詳細的內容,整個地講下去,都是說它。那麼「律」是什麼?這個律就是對三藏來說
是經、律、論當中的律藏,那麼它主要的就是法律,也可以說。這個是法律、軌則,是用
來衡準是非、判定輕重的;所以整個的律藏所說明的內涵,就不外這個四件事情。這個四
件事情再說一遍:第一個是、非,或者說你是持戒,還是犯戒,就這樣;那麼在這個犯戒
當中,這個犯的罪是輕、是重。整個地拿這個標準去衡量,這個就是律藏整個的內涵,但
這個內涵分出來是千差萬別。實際上對我們真正修行來說,最重要的也就是在這裡。
那麼這個簡單地說明一下。我們為什麼要修行?目標始終這麼單純:苦徹底地解除、
樂究竟地圓滿。苦、樂,你是中間分,從上面看叫作樂,下面去看苦,其實是一件事情。
那麼不管是苦是樂,什麼原因?平常我們說這個是果報,這個果報世間來說都是苦的,現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52
在我們得到了這個苦的果報覺得不理想,要想把它解除改過來變成功樂的,我們一定要找
到:原因何在呢?哦!說這個原因有它一定的因,這個原因通常說是業因,你造什麼業,
將來一定感得什麼果報體。因此在這時候我們說,你要想得到的你的目標,你不是在眼前
已經現起的這個果報上面講,而是要注意從因地上面去改,改得好的話,眼前這個果報體
多多少少可以改善,將來當然更好。
那麼前面我們整個說的經律論都是,經、論是說明這個道理讓我們了解,所以說像眼
睛一樣。認識了以後,然後要認識去行持的話,昨天說的這個「目足並運」,那麼走的時
候實際上還必須根據前面所見的,見到了以後,那這個對的,那趕快走上去,不對的,避
開來說。這個走這條道路只是個比喻,現在我們要走的什麼道路呢?走的就是心裡的這條
道路,所以叫「心路歷程」。所謂修行、修行,修的是什麼行?這個「行」就是我們心理
的行相。那麼為什麼要去修它呢?因為這樣的這種行相啊,你造的這個業是苦的,那說我
們現在了解了不要它;這樣的業是樂的,這是我們需要的,積極地努力,然後去修造它。
因此在因地當中你能夠真正地把握住了,那麼這個果自然而然就可以呈現出來。
所以這個律所衡斷的,也就是說現在講完了這個道理以後來衡斷它,你這樣做對你
達到這個目標來說是對嗎?叫作「是」,對的,那就是「是」,或者說這樣叫「持」;
53 舊版.第三卷 A
不對的,不可以,因此禁戒告訴:「欸,你不能這樣做喔!」所以這叫禁戒你,或者說
「犯」,就是這樣。那麼下面就是犯當中輕、重。究實說來整個的就是講這個業,那為什
麼這個地方不講業而講戒呢?這個下面就有很重要、很重要的一個關鍵所在,很重要、很
重要的關鍵所在!
諸位啊!在你們以前學的經論當中,我想多多少少會了解以及聽說或者學習過。那
麼現在我在這裡特別引用《菩提道次第廣論》上面,實際上這不是《廣論》,《廣論》
是引用其他的所以啊經論上面,他把它摘錄出來最主要的。那是怎麼說呢?就是普通一
個人的修行,以及具戒的人的修行,同樣的修行,內涵完全一樣,所得到的果─我們
說功德,那是天壤之別!而這個差別也根據你的戒,具足一種戒、兩種戒、三種戒,是這
個戒越多那麼得到這功德是越大。而這個彼此間簡直不成比例,不是說一比三,一比十,
一比一百,一比一千,一比一百萬,不是!這個比例那是個天文數字的比例。為什麼這麼
大呢?後面我們要說下去的就是說這些,所以這裡我不詳細地說這個律跟業之間的差別,
因為後面真正地一步一步告訴我們這個內涵,也是相當地深、廣。這裡我只是特別指出來
「律」所代表的是什麼,那我們只要大概曉得一個大致的情況。
那下面說「在家備覽」,現在這個說是「在家」,在家人學的,驟然聽起來好像那這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54
個在家人不是出家人的事情。在一開頭曾經介紹過,這一本現在我們學的《在家備覽》,
是根據南山祖師所集的,元照律師加以註疏,六大部,所謂南山六大部;這個六大部的內
涵「正被僧眾」,它是為了出家眾而說的,它這個原意是在這裡。不過這個裡邊,比如
說,我們一步一步進去的三皈、五戒、八戒等等的話,以及整個的戒裡邊所說的法、體、
持、犯,那個都跟五戒、八戒、十戒、具戒一樣。所以在這地方與其說在家、出家,倒不
如說這個是律部的根本、是基礎,不管是出家也好,是在家也好,你如果這個根本把握住
了,然後你走上去,你要走多少你就能走多少。在家人只是走他的一步、兩步,出家人還
是從這個第一步、第二步上面更深、更廣地走進去,所以差別是在這裡;所以就它根本這
一點來說,沒有多大的差別。當然在後面講說過程當中,有一些問題,這個出家律在家人
不能聽,所以特別的那一部分它避開。可是在我們現在講的過程當中,並不相關,也可以
說就是相關,影響不大。這地方我們了解一下說,哦,整個的這個《在家備覽》的內涵是
這樣的。
那麼現在我們了解了這個,現在我們看一下,翻開來看那個例言下面。本來弘一大
師告訴我們,說這個例言我們也好好地認真看一下。不過在座的極大部分同修來說,一方
面固然是時間不一定允許,其次,也是最主要的倒是,這個文字對我們來說不太習慣,這
55 舊版.第三卷 A
不太習慣。那麼以弘一大師來說,那是民國初年,他已經有這個感覺,何況現在。當初我
看這個已經二十多年以前,第一次看的時候一樣也是天書,一樣也是天書。後來我就放下
來了,看是看得滿歡喜,就是天書。結果一直過了近二十年,那時候我並沒有再摸過這一
本。我走的也就是,在座的大部分都知道,我在這個《菩提道次第廣論》上面一步一步地
深入、深入,尤其是得到了自己的師長的指授,所以我始終感覺得不管學什麼,善知識是
絕端重要,沒有善知識學不成。
那麼多多少少有一點體驗以後,回過頭來再一看:啊!那時發現這個《南山律》是
這麼美、這麼好!而且唯有把這個《南山律》跟《菩提道次第論》相配合,那兩個人哪,
那配合得真是天衣無縫,目足並行,功效完全產生!用在在家人身上,那你像說袁了凡先
生、《俞淨意公遇竈神記》,那一定得到。用在出家人身上同樣的,比如說念佛的話,那
就是萬修萬人去,他實際上走上大乘這條路,目標在這個上頭,這條路都是穩穩當當走上
去,何況是等而下之!
所以我又重新提起來學,是越學越歡喜、越學越高興。現在我們台中這個南普陀佛
學院,最主要的那個主力,全部擺在這個南山三大部上頭,這是順便一提。因此我鼓勵諸
位,就是將來有因緣真正深入,特別是出家同修的話,不要怕難!你前面稍微花一點時間去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56
啃,將來這個回報的話,那絕對不是剛才說,絕對不是說你花了一百塊錢,回來的時候這麼
三萬、五萬,那回來這是個天文數字。平常你的投資也許花很少,可是這個投資倒要大一點
的,比平常一般的要下幾倍,可是它回來的報酬,絕對不是幾倍、幾十倍,乃至幾百倍、幾
千倍,不是!真正主要的就是我們一定要了解─這個殊勝在哪裡,以及你不這樣走的欠缺
何在。這兩個一對比的話,你自然發現:啊!非走這個不可!這個我順便一提。
所以在這個例言當中,弘一大師除了說明他編排的特質,我們修學的原則以外,他有
一點告訴我們。說這個南山祖師所用的文「古拙」─你們如果要看的話,看那個《在家
備覽》卷首例言的第三頁,第三頁第七行下面有個「南山之文古拙」。換句話說,它這
個文本身就是比較古老一點,而這個文哪,是並不像現在這樣講究華麗,它很樸質的。文
嘛又樸質,「而義賾隱」,那個裡邊的意義很深奧、很深奧,不是說你隨便這麼一看,文
字就了解了、意義就得到了,不是的,你必須反覆推敲思惟。所以說「後之學者,未可
畏難,淺嘗輒止」,後面學的人哪,不要怕難,碰、碰,碰一下就停止了,這個非常可
惜。應該怎麼辦呢?「宜應習覽,自易貫通」,你如果說能夠不斷地、慢慢地多看、多
看,久而成習,那個時候你自然有貫通的一天,那時候是美不可言!
那麼現在我們翻過來,翻過來這個目錄,這個目錄也應該看一看,看一看。至於說,
57 舊版.第三卷 A
如果說出家的同修,那麼建議你們你自己做一個這樣的目錄表(編者按:請參看師父親自
作的科表,見〈《南山律在家備覽》補充資料一〉),做了目錄表將來你學下去的,對你
有絕大幫助,你這個綱要一看,這個綱要整個你把握得住。至於說諸位在家同修,你們能
做固然好,否則我下一次我會把那個我們做好的,我這次南普陀沒帶來,來了以後我請李
居士拷貝一份,你們如果願意的都發給你們。這麼一來你就很有條理的,中間有些空檔的
地方,把你自己的心得,以及你自己體驗加進去。這個不是拿來將來說作口頭禪,作口頭
禪太可惜了,你得到了這個東西以後,就是你行持的準則,碰到哪裡,問題在哪裡,你去
一找,那就曉得問題在什麼地方。
那麼為什麼要這個總綱呢?昨天說過了,總別這個兩個不是對立的,正因為你要這個
總,所以要這個別,你這個別正是圓滿那個總。因此你看那個別的問題,你就可以看見大
體,看見大體的時候,你立刻找到你該做的、該走的現在的位置。舉一個簡單的比喻,比
如說我們在高速公路上走,跑到那裡休息站上面,路有點不大清楚的時間,一看,它已經
把整個的地圖擺在這裡,下面一個位置告訴你:你現在在這裡。你始終有個感覺,什麼?
啊,對!千穩百當之感,只要你走上去,你的目的地一定到,然後呢走過去就是克服我們
的重重障礙、困難。修行亦復如是,所以這份綱要的話,就相當於這一張地圖的這個大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58
綱,你腦筋裡應該有一個基本的概念。
那麼現在它這個《南山律在家備覽》一共分四個部分,一個叫作〈宗體篇〉、〈持
犯篇〉、〈懺悔篇〉、〈別行篇〉,一共四篇。這一個整個的內涵有四個大題目,這個大
題目當中,「宗體」是把它的整個的大綱、重心立出來,說「戒整個的說些什麼呢?」簡
單地來說,就是我們剛才前面介紹的,既然我們體會到了人生的真相,透過佛法的指導曉
得原來是苦,而所以引滋苦的原因是集,所以苦、集二諦,這是我們並不了解的。那麼你
要想真正解決它的話,你必須怎麼辦呢?哪!走另外一條路,就是這樣。那麼這個〈宗體
篇〉就把這個整個的內涵告訴我們,怎麼樣你從佛告訴我們言教當中認識、啟發信心,然
後決心去追尋。
決心追尋,然後下面緊跟著的話,是依你所願求的行持,行持過程當中那麼就說對是
不對、是是非;以及這個是非當中的輕、重,那就是第二個「持犯」。對的固然是可喜,
犯了怎麼辦呢?它有一個補救的方法─所謂「懺悔」。所以這樣三樣東西,把它包含了
整個我們要修學的律藏的內涵。經過了懺悔的話,於是犯的那一部分,也完全可以補救、
挽回。最後「別行」,為什麼叫別行呢?那就是前面說過了以後,接下來告訴我們:好!
諸位在家居士下腳該如何走法,那就是它〈別行篇〉的用意。所以是把整個的要告訴我們
59 舊版.第三卷 A
的介紹清楚了以後,最後說,現在你從這個地方進去。這個是它的大綱,一個簡單說明。
下面我們大家翻到正文第一頁,正文的第一頁,
《南山律在家備覽 略編》
這個是弘一大師輯的。弘一大師我想我們大家都很熟悉了,所以在這裡不必細細介
紹。這麼南山律祖跟元照律師我在這裡也不介紹,這一本後面,它有兩位這個祖師的年
譜,在這個最後後面,這有個簡單的介紹。一個是介紹南山道宣律祖的年譜,下面一個就
是靈芝元照律師的這個年譜,諸位如果有時間、有興趣可以看一下。弘一大師現代人,這
個就是本律的這個傳承的大概內容。
宗體篇
宗體中分為四門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60
那麼他這個地方為什麼要立這個四門呢?這個道理首先來簡單地說一下。第一個,要想說
明這個整個的戒法的內涵,它必須有的內涵,就是這個大綱是這個四樣。這個四樣,這個
法、體、行、相,把所要學的這個律的全部的內容能夠總攝無遺。少了就缺了,缺了或者
是不成,至少不圓滿,不好;多了是累贅,累贅小事,反成戲論,把我們要求的目標,往
往是引上錯路。所以少,少不得;多,不可以。然後這四樣東西,其次就是正式地把戒
這個的整個的大綱,整個一下能夠標明提持,所以說第二個呢,它正示全部的綱要。第三
個,由於所說的這個內涵它次第相循,我們可以依著這個次第,一步一步地深入,然後得
到我們所要學習所期望的結果。現在看文:
《事鈔》云:
這個地方所謂《事鈔》,就是指三大部當中的《行事鈔》。這個名字如果說你們想
知道的話,就是翻開前面的那個例言,就是《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它後面簡稱《事
鈔》或者叫《行事鈔》。那麼通常下面有個《資持記》,那個《資持記》就是元照律師解
釋、疏註那個《行事鈔》的。其他的所謂《戒疏》、《業疏》等等,都在前面那個例言當
中說明,以後我就不再細說。
上日下常老和尚 開示
49 舊版.第三卷 A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
舊版第三卷.A面
今天我們繼續下去,昨天已經談到關於《南山律》這個內涵,那麼黑板上的那個就
是說這個傳承的來源(編者按:請參閱第二卷A面卷末註)。這個傳承來源有不同的說
法,那麼這個呢則是根據「律」那個傳承,而律的傳承當中也有兩個不同的系,一個是新
律,一個是舊律。所謂新律是特別講義淨三藏介紹進來的「說一切有部律」。為什麼稱它
為新律呢?傳到我們中國來說是舊律家、新律家,那個舊律家因為最早魏晉、晉那個時候
就把它傳進來了,比如說《十誦律》啊、《五分律》啊、《四分律》那都是,那麼這個前
後都差不了幾年,差不了幾年。
新律家是義淨三藏,義淨三藏是什麼時候呢?是唐朝有個女皇帝你們大家都知道哦!
武則天時候進來,那個義淨三藏是非常了不起的人。不過就這個內涵的豐富來說,那個一
切有部律是最豐富,最豐富,所以又有這樣豐富的內容,但是它……又有這麼完整的東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50
西,時間就差了一百多年,整整地比前面的,那實際是這樣。因此這個時候中國所傳的
律,已經形成了一個主流,形成了主流,因此這個後面進來東西啊,我們後代稱它為「新
律家」。既然在我們國內並沒有採用,因此這個新律家的傳說,我們不講,黑板上就是舊
律家的,新律家的在義淨三藏寫的《南海寄歸內法傳》上面。關於這個問題只是說,如果
說諸位要出家的或者什麼,那這個值得去參考,在家居士就沒有太多的必要,我這麼簡單
地說一下。
那麼這個黑板上都寫著每一部、每一部的名稱,那麼後面有個《僧祇律》,《僧祇
律》呢這個舊律家有兩種說法,有一個說《僧祇律》叫大眾部,就是根本部。那麼優婆毱
多的五個弟子,就各從根本部當中,跟他相應的那一部分念誦出來,因此而分的,這是一
種說法,這個都是舊律家的說法。另外一種,說最後那個,最後有一個叫作婆麤富羅部那
一部沒有,而只是《僧祇律》,這樣。那麼這個是兩種說法。這個我們只要大概了解一下
就行。
因為黑板上寫在上頭了,所以嘛在這個地方說一下。這傳承所謂大迦葉尊者、阿難
尊者、末田地尊者、商那和修尊者、優婆毱多尊者,這五代的祖師。說當這個最後優婆毱
多的弟子,這個五個弟子分的時候,年代相當於阿育王時代。這個阿育王時代也有很多不
51 舊版.第三卷 A
同的說法,現在有這個中國人的傳說、日本人傳說、南傳的。印度是不講歷史的國家,那
個考證哪,這個傳說紛紜,有的是說,這個經律論上面常常說一百多年,那麼各家的考證
有兩百多年、三百多年、四百多年的。這個反正我們只要確定兩件事情:第一個,這個事
實是千真萬確的;第二個,它遺留下來的法義,對我們真正地能夠學習受用,那真正重要
的!但是既然有各種不同的說法,我們也不妨在這地方隨便提一下。
今天我們就講到《南山律》這個「律」,這個《南山律》就是我們現在學的主要的這
個,詳細的內容,整個地講下去,都是說它。那麼「律」是什麼?這個律就是對三藏來說
是經、律、論當中的律藏,那麼它主要的就是法律,也可以說。這個是法律、軌則,是用
來衡準是非、判定輕重的;所以整個的律藏所說明的內涵,就不外這個四件事情。這個四
件事情再說一遍:第一個是、非,或者說你是持戒,還是犯戒,就這樣;那麼在這個犯戒
當中,這個犯的罪是輕、是重。整個地拿這個標準去衡量,這個就是律藏整個的內涵,但
這個內涵分出來是千差萬別。實際上對我們真正修行來說,最重要的也就是在這裡。
那麼這個簡單地說明一下。我們為什麼要修行?目標始終這麼單純:苦徹底地解除、
樂究竟地圓滿。苦、樂,你是中間分,從上面看叫作樂,下面去看苦,其實是一件事情。
那麼不管是苦是樂,什麼原因?平常我們說這個是果報,這個果報世間來說都是苦的,現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52
在我們得到了這個苦的果報覺得不理想,要想把它解除改過來變成功樂的,我們一定要找
到:原因何在呢?哦!說這個原因有它一定的因,這個原因通常說是業因,你造什麼業,
將來一定感得什麼果報體。因此在這時候我們說,你要想得到的你的目標,你不是在眼前
已經現起的這個果報上面講,而是要注意從因地上面去改,改得好的話,眼前這個果報體
多多少少可以改善,將來當然更好。
那麼前面我們整個說的經律論都是,經、論是說明這個道理讓我們了解,所以說像眼
睛一樣。認識了以後,然後要認識去行持的話,昨天說的這個「目足並運」,那麼走的時
候實際上還必須根據前面所見的,見到了以後,那這個對的,那趕快走上去,不對的,避
開來說。這個走這條道路只是個比喻,現在我們要走的什麼道路呢?走的就是心裡的這條
道路,所以叫「心路歷程」。所謂修行、修行,修的是什麼行?這個「行」就是我們心理
的行相。那麼為什麼要去修它呢?因為這樣的這種行相啊,你造的這個業是苦的,那說我
們現在了解了不要它;這樣的業是樂的,這是我們需要的,積極地努力,然後去修造它。
因此在因地當中你能夠真正地把握住了,那麼這個果自然而然就可以呈現出來。
所以這個律所衡斷的,也就是說現在講完了這個道理以後來衡斷它,你這樣做對你
達到這個目標來說是對嗎?叫作「是」,對的,那就是「是」,或者說這樣叫「持」;
53 舊版.第三卷 A
不對的,不可以,因此禁戒告訴:「欸,你不能這樣做喔!」所以這叫禁戒你,或者說
「犯」,就是這樣。那麼下面就是犯當中輕、重。究實說來整個的就是講這個業,那為什
麼這個地方不講業而講戒呢?這個下面就有很重要、很重要的一個關鍵所在,很重要、很
重要的關鍵所在!
諸位啊!在你們以前學的經論當中,我想多多少少會了解以及聽說或者學習過。那
麼現在我在這裡特別引用《菩提道次第廣論》上面,實際上這不是《廣論》,《廣論》
是引用其他的所以啊經論上面,他把它摘錄出來最主要的。那是怎麼說呢?就是普通一
個人的修行,以及具戒的人的修行,同樣的修行,內涵完全一樣,所得到的果─我們
說功德,那是天壤之別!而這個差別也根據你的戒,具足一種戒、兩種戒、三種戒,是這
個戒越多那麼得到這功德是越大。而這個彼此間簡直不成比例,不是說一比三,一比十,
一比一百,一比一千,一比一百萬,不是!這個比例那是個天文數字的比例。為什麼這麼
大呢?後面我們要說下去的就是說這些,所以這裡我不詳細地說這個律跟業之間的差別,
因為後面真正地一步一步告訴我們這個內涵,也是相當地深、廣。這裡我只是特別指出來
「律」所代表的是什麼,那我們只要大概曉得一個大致的情況。
那下面說「在家備覽」,現在這個說是「在家」,在家人學的,驟然聽起來好像那這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54
個在家人不是出家人的事情。在一開頭曾經介紹過,這一本現在我們學的《在家備覽》,
是根據南山祖師所集的,元照律師加以註疏,六大部,所謂南山六大部;這個六大部的內
涵「正被僧眾」,它是為了出家眾而說的,它這個原意是在這裡。不過這個裡邊,比如
說,我們一步一步進去的三皈、五戒、八戒等等的話,以及整個的戒裡邊所說的法、體、
持、犯,那個都跟五戒、八戒、十戒、具戒一樣。所以在這地方與其說在家、出家,倒不
如說這個是律部的根本、是基礎,不管是出家也好,是在家也好,你如果這個根本把握住
了,然後你走上去,你要走多少你就能走多少。在家人只是走他的一步、兩步,出家人還
是從這個第一步、第二步上面更深、更廣地走進去,所以差別是在這裡;所以就它根本這
一點來說,沒有多大的差別。當然在後面講說過程當中,有一些問題,這個出家律在家人
不能聽,所以特別的那一部分它避開。可是在我們現在講的過程當中,並不相關,也可以
說就是相關,影響不大。這地方我們了解一下說,哦,整個的這個《在家備覽》的內涵是
這樣的。
那麼現在我們了解了這個,現在我們看一下,翻開來看那個例言下面。本來弘一大
師告訴我們,說這個例言我們也好好地認真看一下。不過在座的極大部分同修來說,一方
面固然是時間不一定允許,其次,也是最主要的倒是,這個文字對我們來說不太習慣,這
55 舊版.第三卷 A
不太習慣。那麼以弘一大師來說,那是民國初年,他已經有這個感覺,何況現在。當初我
看這個已經二十多年以前,第一次看的時候一樣也是天書,一樣也是天書。後來我就放下
來了,看是看得滿歡喜,就是天書。結果一直過了近二十年,那時候我並沒有再摸過這一
本。我走的也就是,在座的大部分都知道,我在這個《菩提道次第廣論》上面一步一步地
深入、深入,尤其是得到了自己的師長的指授,所以我始終感覺得不管學什麼,善知識是
絕端重要,沒有善知識學不成。
那麼多多少少有一點體驗以後,回過頭來再一看:啊!那時發現這個《南山律》是
這麼美、這麼好!而且唯有把這個《南山律》跟《菩提道次第論》相配合,那兩個人哪,
那配合得真是天衣無縫,目足並行,功效完全產生!用在在家人身上,那你像說袁了凡先
生、《俞淨意公遇竈神記》,那一定得到。用在出家人身上同樣的,比如說念佛的話,那
就是萬修萬人去,他實際上走上大乘這條路,目標在這個上頭,這條路都是穩穩當當走上
去,何況是等而下之!
所以我又重新提起來學,是越學越歡喜、越學越高興。現在我們台中這個南普陀佛
學院,最主要的那個主力,全部擺在這個南山三大部上頭,這是順便一提。因此我鼓勵諸
位,就是將來有因緣真正深入,特別是出家同修的話,不要怕難!你前面稍微花一點時間去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56
啃,將來這個回報的話,那絕對不是剛才說,絕對不是說你花了一百塊錢,回來的時候這麼
三萬、五萬,那回來這是個天文數字。平常你的投資也許花很少,可是這個投資倒要大一點
的,比平常一般的要下幾倍,可是它回來的報酬,絕對不是幾倍、幾十倍,乃至幾百倍、幾
千倍,不是!真正主要的就是我們一定要了解─這個殊勝在哪裡,以及你不這樣走的欠缺
何在。這兩個一對比的話,你自然發現:啊!非走這個不可!這個我順便一提。
所以在這個例言當中,弘一大師除了說明他編排的特質,我們修學的原則以外,他有
一點告訴我們。說這個南山祖師所用的文「古拙」─你們如果要看的話,看那個《在家
備覽》卷首例言的第三頁,第三頁第七行下面有個「南山之文古拙」。換句話說,它這
個文本身就是比較古老一點,而這個文哪,是並不像現在這樣講究華麗,它很樸質的。文
嘛又樸質,「而義賾隱」,那個裡邊的意義很深奧、很深奧,不是說你隨便這麼一看,文
字就了解了、意義就得到了,不是的,你必須反覆推敲思惟。所以說「後之學者,未可
畏難,淺嘗輒止」,後面學的人哪,不要怕難,碰、碰,碰一下就停止了,這個非常可
惜。應該怎麼辦呢?「宜應習覽,自易貫通」,你如果說能夠不斷地、慢慢地多看、多
看,久而成習,那個時候你自然有貫通的一天,那時候是美不可言!
那麼現在我們翻過來,翻過來這個目錄,這個目錄也應該看一看,看一看。至於說,
57 舊版.第三卷 A
如果說出家的同修,那麼建議你們你自己做一個這樣的目錄表(編者按:請參看師父親自
作的科表,見〈《南山律在家備覽》補充資料一〉),做了目錄表將來你學下去的,對你
有絕大幫助,你這個綱要一看,這個綱要整個你把握得住。至於說諸位在家同修,你們能
做固然好,否則我下一次我會把那個我們做好的,我這次南普陀沒帶來,來了以後我請李
居士拷貝一份,你們如果願意的都發給你們。這麼一來你就很有條理的,中間有些空檔的
地方,把你自己的心得,以及你自己體驗加進去。這個不是拿來將來說作口頭禪,作口頭
禪太可惜了,你得到了這個東西以後,就是你行持的準則,碰到哪裡,問題在哪裡,你去
一找,那就曉得問題在什麼地方。
那麼為什麼要這個總綱呢?昨天說過了,總別這個兩個不是對立的,正因為你要這個
總,所以要這個別,你這個別正是圓滿那個總。因此你看那個別的問題,你就可以看見大
體,看見大體的時候,你立刻找到你該做的、該走的現在的位置。舉一個簡單的比喻,比
如說我們在高速公路上走,跑到那裡休息站上面,路有點不大清楚的時間,一看,它已經
把整個的地圖擺在這裡,下面一個位置告訴你:你現在在這裡。你始終有個感覺,什麼?
啊,對!千穩百當之感,只要你走上去,你的目的地一定到,然後呢走過去就是克服我們
的重重障礙、困難。修行亦復如是,所以這份綱要的話,就相當於這一張地圖的這個大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58
綱,你腦筋裡應該有一個基本的概念。
那麼現在它這個《南山律在家備覽》一共分四個部分,一個叫作〈宗體篇〉、〈持
犯篇〉、〈懺悔篇〉、〈別行篇〉,一共四篇。這一個整個的內涵有四個大題目,這個大
題目當中,「宗體」是把它的整個的大綱、重心立出來,說「戒整個的說些什麼呢?」簡
單地來說,就是我們剛才前面介紹的,既然我們體會到了人生的真相,透過佛法的指導曉
得原來是苦,而所以引滋苦的原因是集,所以苦、集二諦,這是我們並不了解的。那麼你
要想真正解決它的話,你必須怎麼辦呢?哪!走另外一條路,就是這樣。那麼這個〈宗體
篇〉就把這個整個的內涵告訴我們,怎麼樣你從佛告訴我們言教當中認識、啟發信心,然
後決心去追尋。
決心追尋,然後下面緊跟著的話,是依你所願求的行持,行持過程當中那麼就說對是
不對、是是非;以及這個是非當中的輕、重,那就是第二個「持犯」。對的固然是可喜,
犯了怎麼辦呢?它有一個補救的方法─所謂「懺悔」。所以這樣三樣東西,把它包含了
整個我們要修學的律藏的內涵。經過了懺悔的話,於是犯的那一部分,也完全可以補救、
挽回。最後「別行」,為什麼叫別行呢?那就是前面說過了以後,接下來告訴我們:好!
諸位在家居士下腳該如何走法,那就是它〈別行篇〉的用意。所以是把整個的要告訴我們
59 舊版.第三卷 A
的介紹清楚了以後,最後說,現在你從這個地方進去。這個是它的大綱,一個簡單說明。
下面我們大家翻到正文第一頁,正文的第一頁,
《南山律在家備覽 略編》
這個是弘一大師輯的。弘一大師我想我們大家都很熟悉了,所以在這裡不必細細介
紹。這麼南山律祖跟元照律師我在這裡也不介紹,這一本後面,它有兩位這個祖師的年
譜,在這個最後後面,這有個簡單的介紹。一個是介紹南山道宣律祖的年譜,下面一個就
是靈芝元照律師的這個年譜,諸位如果有時間、有興趣可以看一下。弘一大師現代人,這
個就是本律的這個傳承的大概內容。
宗體篇
宗體中分為四門
- 一戒法
二戒體
三戒行
四戒相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60
那麼他這個地方為什麼要立這個四門呢?這個道理首先來簡單地說一下。第一個,要想說
明這個整個的戒法的內涵,它必須有的內涵,就是這個大綱是這個四樣。這個四樣,這個
法、體、行、相,把所要學的這個律的全部的內容能夠總攝無遺。少了就缺了,缺了或者
是不成,至少不圓滿,不好;多了是累贅,累贅小事,反成戲論,把我們要求的目標,往
往是引上錯路。所以少,少不得;多,不可以。然後這四樣東西,其次就是正式地把戒
這個的整個的大綱,整個一下能夠標明提持,所以說第二個呢,它正示全部的綱要。第三
個,由於所說的這個內涵它次第相循,我們可以依著這個次第,一步一步地深入,然後得
到我們所要學習所期望的結果。現在看文:
《事鈔》云:
這個地方所謂《事鈔》,就是指三大部當中的《行事鈔》。這個名字如果說你們想
知道的話,就是翻開前面的那個例言,就是《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它後面簡稱《事
鈔》或者叫《行事鈔》。那麼通常下面有個《資持記》,那個《資持記》就是元照律師解
釋、疏註那個《行事鈔》的。其他的所謂《戒疏》、《業疏》等等,都在前面那個例言當
中說明,以後我就不再細說。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6
- 文章: 33584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南山律在家備覽{舊版}手抄稿.第三卷 B
61 舊版.第三卷 B
上日下常老和尚 開示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
舊版第三卷.B面
不過這個地方我想特別地先說一下,《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這個題目在這裡也
簡單地說一說。「四分律」我們已經了解了這是什麼,那麼「刪繁、補闕」兩個字什麼意
思呢?就是說這個律到中國來,經過了這麼一個轉折:佛留下來,第一次所謂大迦葉尊者
集大眾而結集;五傳以後分為五部,繼續下來到了漢那個時候,陸陸續續地傳到中國來,
晉、南北朝,到唐集其大成。這個過程當中,有各式各樣的因素加進去,因此有太多的轉
折,或者是遺漏掉的,或者是多出來的,所以使後面學的人往往不學嘛,不行;學嘛,望
洋興嘆,這浩如煙海,不知道怎麼辦?因此我們這位大祖師,就是道宣律祖,他把他一生
這個心血經驗告訴我們,這都是大菩薩。
所以他特別地說明,說這個從傳到中國到現在,經過九個朝代,哪九個朝代呢?漢,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62
那是東漢,三國,然後三國當中或者只說一個魏,正統只有一個魏,三國是魏、蜀、吳,
漢、魏、晉,然後南北朝是宋、齊、梁、陳,隋、唐,九代。這樣長的這個朝代,好幾百
年的時間,中間所謂英賢輩出,那都是很了不起、很了不起的!如果我們有興趣,你看看
《高僧傳》上面,那好多這種大德,那都是像我們現在目前根本不大可能找得到,都是難
得出現的一兩個。儘管如此,他有各式各樣的注釋,往往叫人是越看越迷糊。因此他就把
覺得多的刪叫「刪繁」,不夠的補叫「補闕」。至於說如何刪、如何補,那麼這個這裡我
暫時不說,關於這個在南山的六大部當中都有很明確的交代。
關於這個,如果說如果在佛學院的話,那麼這一部、一部分會交代得清清楚楚。雖然
我不交代,可是昨天有一件事情已經很說明了,什麼?就是那個《律相感通錄》,特別地
這個天人來告訴他:「現在你註解這個律部那一部分,前代的所有的人無出其右。」換句
話說,你這是最可以做準的!對我們來說,我覺這一句話,夠了!所以這個地方我們了解
一下,它那個「刪繁補闕」的內涵。那麼由於這個你可以準此「行事」,這個行事的話就
是行持,這個都是事相上面講的。理可以虛通,這個真正的行持,這個業本身的話,那一
滴一滴都不能漏掉,這是我們應該了解的,所以《行事鈔》是指這個。
《事鈔》云:「今略指宗體行相,令後進者興建有託。」
63 舊版.第三卷 B
這麼一句話。那麼這句話呢,下面這個《資持記》─那個《資持記》啊,也就是
元照律師解釋這個《行事鈔》的。這位律師把道宣律祖留給我們的,前面說這個道宣律祖
的文是古拙,義呢?這個內涵是「賾隱」,文字又難懂,是意義又深奧,所以這位大祖師
又把它註解一下,因此這個《資持》的解釋就是說明前面。他這種解釋的方法也像古代這
樣,從訓詁開始,先把個人特別難解釋的字解釋一下,詞說明一下,然後把整個的意義再
說明。那麼我們試一下看看怎麼個來學這個,我照著這個次第講了幾次,以後你們再去看
這個《在家備覽》,乃至於看南山的六大部,看起來覺得很輕鬆了。看那個釋,
《資持》釋云:「興謂發心,建即立行。識體進行,成因感果,故云有託。」
它前面那個《行事鈔》當中不是說要「略指宗體行相」:我現在這個地方約略地,
這個約略分兩部分,綱略地,換句話說簡單而又把它最重要的大綱,統統能夠提出來告訴
你,那麼這樣一來的話,使得後面想進來、進趣、進上面的人,他就興建有託。這個「興
建有託」的意義就比較深奧一點,因此我們這位元照律師加以註解,說這個「興」指的什
麼?發心。「建」呢?叫立行。那麼平常我們常常講的,說我們要做一件事情要有正確的
認識,然後根據這個認識就如理地去努力,佛門當中說「見道然後修道」,昨天我們有說
「目足並運」。所以它前面經過這個說明以後啟發我們的認識,由於這個認識以後產生信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64
心,有了這個信心以後所謂「信為欲依」,嘿,好樂!了解了這個以後,你對它這個道理
說得很完整,了解了,於是啟發你的信心─這個對你好、這個對你不好,於是我們自然
願意避開不好、得到這個好的。所以這個願樂之心,通常所謂的「欲」,由於這個欲樂之
心的話,「欲為勤依」,那你就勤勤懇懇去努力。這個努力指什麼?指行持而言。
所以這個裡邊告訴我們,喏!他現在所以要這樣去做的原因,就是怎麼樣使得你啟
發信心,這樣。然後根據你所啟發的信心,信心就是你要達到這個你所要的目標,那麼該
做些什麼呢?這個叫「立行」,立就是建立的意思。「識體進行,成因感果」,這樣你才
能夠了解說他告訴你的內涵,這個真正的內涵,這個就是它的體相如何。了解了你才可以
呀!於是照著它去做的話,於是你集的這個業因正確,那麼感得正確的這個所期望的這個
果,而這個果也就是他開始告訴你的。
平常我們一般講經說法的時候,他有各種不同的方法去分:譬如《華嚴》,他一定
說是「信、解、行、證」。那麼什麼叫信呢?就啟發你對這件事情的信心。由於這個信
心,於是你追求它的時候,告訴你整個的內涵,從了解開始;就是根據這個了解去追尋的
行持;那麼最後的由行持而感得果報。有一些地方不用信解行證這個次第,叫「教、理、
行、果」,一樣的。「教」讓你起信,「理」讓你了解,「行、果」是一樣。
65 舊版.第三卷 B
再不然,所謂「境、行、果」。這個「境界」就是說明這個內涵,那麼這個境界平常
我們說什麼呢?是說佛陀的境界,這個佛陀的境界相對地也指出來我們凡夫的境界。我們
是同樣一個有情,他成了佛這麼圓滿,不但自己是究竟圓滿,還幫助我們一切人。我們同
樣的,不但不能幫助別人,是自顧無暇而且是痛苦不堪。那麼為什麼他這麼好、我這麼壞
呢?差別何在呢?喏,這個境就是告訴我們這個。因此在這個境上面就分出來,你所期望
的是人、天的,他所期望的聲聞、緣覺的,那麼另外呢要想究竟圓滿的,所以這個五乘從
這個地方分出來。由於個人目標不一樣,那麼為什麼他這樣,下面有他的原因,這個原因
指出來你如何得到它,這是「行」。於是行了以後,最後的話得到這個「果」。所以最後
得到的果,也就是剛開始標出來的這個目標,它有輾轉的這樣的一個因由在。
因此在這個地方,略略地把這個宗體行相指出來了以後,令我們後面要想學的人曉
得:啊!原來這個是這樣的啊!策發我們的信心,使我們能夠了解,這點來說,就是確立
正知見,正確的知見。所以這個就是「興」字的意思。
有了正知見下面怎麼辦?就根據這個去進行、修持。這個正知見分成功兩部分,這個
地方叫「識體」,識體,這個體就是它的這個宗體、本體,那麼在戒當中我們叫作戒體。
大家就說去受戒、受戒,受了半天大家說得戒體,戒體是什麼?不知道!不知道,那換句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66
話說,並沒有正確的認識,信心有了,了解不足;了解不足,得不到,沒有用!所以不但
要有信心,還要有正確的了解,有了正確的了解,才能夠正確地照著了解去追尋、得到。得
到了這個東西以後夠不夠?不夠!就像我要到高雄去,說你要一部車,車子有了擺在這裡沒
有用。所以啊,然後依體起行,在這地方說「進行」。這樣的進行的話,好,這個跑一步就
是一步的因,跑一步。一步的因,這個因放下去自然感果。所以說「興建有託」那是這樣
的。這樣的話,欸,對了!也可以說你的目標在這個地方,也可以說你的行持過程步步踏
實,這個就是這樣。
假定我們將來正確地了解這個戒法以後,你在以後的生活當中,你覺得生活非常踏
實,絕對不會像以往那樣,啊!這個虛無縹緲地不知如何是好,乃至於睡覺,這個功德一
直在增上。這是所以說這個念佛的人,他辛辛苦苦念了半天不一定保證邊地(編者按:此
指西方極樂世界之邊地)耶!而持戒乃至於一日一夜,就能夠達到中品中生的基本原因就
在這裡,至於是詳細的後面再說。那麼繼續看,第二行:
初敘廣
67 舊版.第三卷 B
《事鈔》又云:「但戒相多途,非唯一軼。心有分限,取之不同。若任境彰名,乃
有無量。 且據樞要,略標四種。一者戒法,二者戒體,三者戒行,四者戒相。」
下面《資持》解釋,我們每次都是唸完了以後,然後總說一下。
《資持》釋云:「初敘廣。上二句據法明廣,五八十具四位不同。次二句約心明
廣,即上四位各有三品。若下二句就境明廣,情及非情不可數故。 且下示要。樞
即門樞,亦取要義。」
在這裡正說之前,我們先看那個兩段的文。第一段前面那個,就是看了這個解釋以後
很清楚,現在我們看了那個解釋以後,驟然一看你會發現,不看解釋還好,看那個解釋更
是一片糊塗,不曉得他說些什麼內涵。那麼在這裡因為我們對普通一般的人來說,所以我
很多重要的地方都忽略掉了,總是以簡單扼要的方式希望大家把握住這個特徵。
平常我們學科判,大家知道的,對吧!它科判分得非常仔細,所以他現在那個解釋也就
是整個地說總、別,然後總的當中綱要列幾個,別的內涵是分幾個。所以譬如廣或者什麼,
廣嘛,開又是如何;略,略又是如何;然後呢,最後的略的是樞要,它是綱要是如何。就是
把那個整個的內涵分成功,經過這樣的分析以後,歸納成為幾個類,所以你一看就把握住重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68
點。所以他這個下面的這個敘述是這樣的敘述,這樣的敘述。所以現在我不在這地方一步一
步地細說,我只是把這個頭上兩個解釋了幾次,以後使得你們習慣於這個文字。
我們前面這個《事鈔》不是說「戒相多途,非唯一軼」嗎?這個講戒的話,它完全是
在事相上講的,那個事相的話那非常多、非常多。如果說我們把那個戒相歸類起來的話,
歸類起來,那你根據你不同的方法可以分幾種方法;如果就它整個的內涵來說是無量無
邊。那麼什麼是無量無邊?什麼是歸類呢?這個地方簡單地說一下。這地方講的是戒,那
麼我們要想對它正確地了解,說用業來說明。至於說業與戒之間的差別到後面會解釋,它
這兩樣東西,是也可以說是同樣的,也可以說不同的,是不一不異的東西,以後再說。
在這個業,任何一個業它的形成,有幾個根本的條件,現在我這地方採用的是以四個
特徵來說明一個業的內涵。哪四個條件呢?事、意樂、加行、究竟,這四樣東西以後一直
會用得上的,實際上,將來我們行持過程當中,整個的就是這個內涵。第一個「事」,就
是事相,這個事相包括一切的事相,眼前所有的東西;那麼「意樂」呢,就是我們內心當
中的心理狀態;「加行」就是行為;「究竟」就是你做到的程度,做究竟了。這個地方簡
單地說明一下。
根本始終是苦樂一切問題。現在大家想想看苦樂這東西怎麼來的?我之所以要這樣
69 舊版.第三卷 B
說,有個特別的原因哦!今天我們學的是律,不是像經論當中這虛通,「啊!知道了。」
這個律本身一定要真實地派上用場的。即便是今天沒有辦法如理地行持得千穩百當,至少
你能夠摸上去,一步一步靠近。摸得好的話,就是我們起心動念你完全把握得準,這一念
這個是造的善因,而善因當中有漏、無漏,無漏的是淨業,可以往生,可以了脫生死,可
以成佛作祖,否則的話,雖然是善業,那麼在人天當中;這個是惡業。
我們這樣地分析,所以要這樣仔細地分析,這個講律跟那個講經論不太一樣的地方,
這是我們應該了解的。如果我們像經論這樣講的話,我也對不起你們,如果你們這樣學的
話,你們也對不起你們自己,所以這個重要的地方我很細緻地分析。同時在分析過程中,
你都應該體會得到,哦,當下的心境是什麼,這個才是,所以它不是個虛通的事情。所以
說很多祖師聽了多少遍覺得迷迷糊糊,當然大體像我們現在講的不會迷糊的,它是要很細
緻的地方。
現在我們講那個黑板上的四樣東西。說我們講任何一個苦樂問題的話,那苦樂─什
麼?它不會天生來就是如此。譬如說,今天有人跑得來,帶一個好消息給你,你心裡很高
興,然後給你穿一件衣服,嗯,穿了這件衣滿快樂;反之,痛苦。所以所有的苦樂,它一
定有幾個條件,當我們自己對這個境的時候,這個境稱我們心意的是好的,不稱我們心意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70
的是不好的,苦樂是這個樣分出來的。那麼現在這地方告訴我們,一切都是什麼?因,由
這個因感的果。所以不從眼前這個苦樂上講,而是說這個是苦因、這個是樂因,這個是這
個地方來認識,這樣!
那麼這個苦樂的因,在這地方有一個另外的名字叫「業」。經論上面不是這麼說嗎?
說你要想曉得前世的因,哪!現在你受的這個,換句話說你眼前受的那個果報,就是你前
世造了什麼因;你要曉得將來你的好壞,那看你現在造的什麼因。這個因我們就是任何一
個行為,這個動作這個叫業、這叫業力,這個力量留下來會影響我們將來的苦樂。
我把同樣的公式如果搬到前面去說,宿生我們做的一切的行為,這個行為留下的影響
力量,形成功我們現在的苦樂。我們目前所有的活動,從家庭到社會,無非是希望生活將
來過得好一點,無不在因地當中努力,學佛的人了解真正的因在這裡。所以這個修學佛法
在世間的人看起來覺得是迷信,你們走的另外一條路好像很奇怪;修學佛法的人看起來覺
得世間人很奇怪:你不是要找苦樂嗎?這個苦樂的整個的這條路擺在這地方你怎麼不走,
偏偏要走這個路!是不是這樣呢?那同樣的,世間的人賺了錢,他不是馬上就用喔!擺在
明天來,我們修學佛法豈不也是如此呢?所以這個事情哪,一定從因上面講的。現在講的
這個業就是將來的,你現在造的任何一個行為,這個行為影響我們的。那麼關於這個,所
71 舊版.第三卷 B
以我們講說苦因、苦果,樂因、樂果,眼前一切的行為本身,那就是個因。所以從剛才的
眼前感受的苦上面,我們就找到這個苦的因,我們希望的樂上面,要去找這個樂的因,那
麼這個就是眼前的起心動念之處,所以我們先講這個業。
隨便一件事情,那為什麼我們要造這個因呢?這還是因為以前那個造的業感得那個
果報,那果報現起的時候,欸,現起了。現起了以後,自然而然你對眼前的那個境界,你
內心當中有個反應。這個現起的果報這件事情來說叫什麼?說我們自己所對的境界,然後
呢這個境界自己的心對它的反應,這個兩者當中,產生了互相這個交涉關係。這個人跑進
來,我看見他,嗯!熟人、好朋友,歡喜;這人跑進來,不認識,說不上來,看他一眼;
這個人跑進來,是個怨家,那心情恰恰相反。這是我們人人能夠感受得到的。
那麼這個境部分呢,通常這個地方現在不用「境」叫「事」,為什麼不用境而用事
呢?這個境是就果報來說,這個事是對將來的種因來說。那這個果報與因有什麼關係呢?
在整個的過程當中,我們曉得這個因果是連續的,永遠連續下去,宿生的因感得今生的
果,當那個今生的果現起來,是不是停在這裡就算了?不是的!就這個果現起的時候,你
又種下來將來的因,就這樣。於是繼續不斷地因感果,果現起的時候又造將來的因。所以
對這個境界來說,向前面看,那是往因之果,同樣那件事情向後去看,那是將來果的因。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72
譬如說剛才這個例子當中,一個人進來,這個人是你好朋友,你所歡喜的。那麼,為
什麼好朋友是歡喜的呢?說上一次我碰見這個人的時候人家介紹,或者不認識,在馬路上
面看見一個人跌筋斗,我就跑得去把他扶起來幫忙他。他覺得:欸!這個人怎麼大家萍水
相逢,他這個地方啊這樣地盡心盡力地幫忙我。所以他就非常感謝,於是心裡面存好,我
也覺得很歡喜他,當時這件事情過去了。過去了以後,後來他為了表達他這個意思,固然
我就覺得這個值得讓我救的,變成功一個好朋友。這是不是以往的因啊?因為這個以往的
關係,所以當這個境來的時候,你一看見:啊!這是好朋友。這一點來說,是往因感得現
在的果。但是這個好朋友是不是看見了就算啦?當然不會!你馬上起來:「哎呀!某人,
我好久不見了,來來來,趕快坐、趕快坐!」所以第一次見了以後只是如此,第二次見了
以後繼續不斷地,於是越做彼此間是越親密、是越好,是不是這樣?那個關係是什麼?就
輾轉增上!
上日下常老和尚 開示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
舊版第三卷.B面
不過這個地方我想特別地先說一下,《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這個題目在這裡也
簡單地說一說。「四分律」我們已經了解了這是什麼,那麼「刪繁、補闕」兩個字什麼意
思呢?就是說這個律到中國來,經過了這麼一個轉折:佛留下來,第一次所謂大迦葉尊者
集大眾而結集;五傳以後分為五部,繼續下來到了漢那個時候,陸陸續續地傳到中國來,
晉、南北朝,到唐集其大成。這個過程當中,有各式各樣的因素加進去,因此有太多的轉
折,或者是遺漏掉的,或者是多出來的,所以使後面學的人往往不學嘛,不行;學嘛,望
洋興嘆,這浩如煙海,不知道怎麼辦?因此我們這位大祖師,就是道宣律祖,他把他一生
這個心血經驗告訴我們,這都是大菩薩。
所以他特別地說明,說這個從傳到中國到現在,經過九個朝代,哪九個朝代呢?漢,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62
那是東漢,三國,然後三國當中或者只說一個魏,正統只有一個魏,三國是魏、蜀、吳,
漢、魏、晉,然後南北朝是宋、齊、梁、陳,隋、唐,九代。這樣長的這個朝代,好幾百
年的時間,中間所謂英賢輩出,那都是很了不起、很了不起的!如果我們有興趣,你看看
《高僧傳》上面,那好多這種大德,那都是像我們現在目前根本不大可能找得到,都是難
得出現的一兩個。儘管如此,他有各式各樣的注釋,往往叫人是越看越迷糊。因此他就把
覺得多的刪叫「刪繁」,不夠的補叫「補闕」。至於說如何刪、如何補,那麼這個這裡我
暫時不說,關於這個在南山的六大部當中都有很明確的交代。
關於這個,如果說如果在佛學院的話,那麼這一部、一部分會交代得清清楚楚。雖然
我不交代,可是昨天有一件事情已經很說明了,什麼?就是那個《律相感通錄》,特別地
這個天人來告訴他:「現在你註解這個律部那一部分,前代的所有的人無出其右。」換句
話說,你這是最可以做準的!對我們來說,我覺這一句話,夠了!所以這個地方我們了解
一下,它那個「刪繁補闕」的內涵。那麼由於這個你可以準此「行事」,這個行事的話就
是行持,這個都是事相上面講的。理可以虛通,這個真正的行持,這個業本身的話,那一
滴一滴都不能漏掉,這是我們應該了解的,所以《行事鈔》是指這個。
《事鈔》云:「今略指宗體行相,令後進者興建有託。」
63 舊版.第三卷 B
這麼一句話。那麼這句話呢,下面這個《資持記》─那個《資持記》啊,也就是
元照律師解釋這個《行事鈔》的。這位律師把道宣律祖留給我們的,前面說這個道宣律祖
的文是古拙,義呢?這個內涵是「賾隱」,文字又難懂,是意義又深奧,所以這位大祖師
又把它註解一下,因此這個《資持》的解釋就是說明前面。他這種解釋的方法也像古代這
樣,從訓詁開始,先把個人特別難解釋的字解釋一下,詞說明一下,然後把整個的意義再
說明。那麼我們試一下看看怎麼個來學這個,我照著這個次第講了幾次,以後你們再去看
這個《在家備覽》,乃至於看南山的六大部,看起來覺得很輕鬆了。看那個釋,
《資持》釋云:「興謂發心,建即立行。識體進行,成因感果,故云有託。」
它前面那個《行事鈔》當中不是說要「略指宗體行相」:我現在這個地方約略地,
這個約略分兩部分,綱略地,換句話說簡單而又把它最重要的大綱,統統能夠提出來告訴
你,那麼這樣一來的話,使得後面想進來、進趣、進上面的人,他就興建有託。這個「興
建有託」的意義就比較深奧一點,因此我們這位元照律師加以註解,說這個「興」指的什
麼?發心。「建」呢?叫立行。那麼平常我們常常講的,說我們要做一件事情要有正確的
認識,然後根據這個認識就如理地去努力,佛門當中說「見道然後修道」,昨天我們有說
「目足並運」。所以它前面經過這個說明以後啟發我們的認識,由於這個認識以後產生信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64
心,有了這個信心以後所謂「信為欲依」,嘿,好樂!了解了這個以後,你對它這個道理
說得很完整,了解了,於是啟發你的信心─這個對你好、這個對你不好,於是我們自然
願意避開不好、得到這個好的。所以這個願樂之心,通常所謂的「欲」,由於這個欲樂之
心的話,「欲為勤依」,那你就勤勤懇懇去努力。這個努力指什麼?指行持而言。
所以這個裡邊告訴我們,喏!他現在所以要這樣去做的原因,就是怎麼樣使得你啟
發信心,這樣。然後根據你所啟發的信心,信心就是你要達到這個你所要的目標,那麼該
做些什麼呢?這個叫「立行」,立就是建立的意思。「識體進行,成因感果」,這樣你才
能夠了解說他告訴你的內涵,這個真正的內涵,這個就是它的體相如何。了解了你才可以
呀!於是照著它去做的話,於是你集的這個業因正確,那麼感得正確的這個所期望的這個
果,而這個果也就是他開始告訴你的。
平常我們一般講經說法的時候,他有各種不同的方法去分:譬如《華嚴》,他一定
說是「信、解、行、證」。那麼什麼叫信呢?就啟發你對這件事情的信心。由於這個信
心,於是你追求它的時候,告訴你整個的內涵,從了解開始;就是根據這個了解去追尋的
行持;那麼最後的由行持而感得果報。有一些地方不用信解行證這個次第,叫「教、理、
行、果」,一樣的。「教」讓你起信,「理」讓你了解,「行、果」是一樣。
65 舊版.第三卷 B
再不然,所謂「境、行、果」。這個「境界」就是說明這個內涵,那麼這個境界平常
我們說什麼呢?是說佛陀的境界,這個佛陀的境界相對地也指出來我們凡夫的境界。我們
是同樣一個有情,他成了佛這麼圓滿,不但自己是究竟圓滿,還幫助我們一切人。我們同
樣的,不但不能幫助別人,是自顧無暇而且是痛苦不堪。那麼為什麼他這麼好、我這麼壞
呢?差別何在呢?喏,這個境就是告訴我們這個。因此在這個境上面就分出來,你所期望
的是人、天的,他所期望的聲聞、緣覺的,那麼另外呢要想究竟圓滿的,所以這個五乘從
這個地方分出來。由於個人目標不一樣,那麼為什麼他這樣,下面有他的原因,這個原因
指出來你如何得到它,這是「行」。於是行了以後,最後的話得到這個「果」。所以最後
得到的果,也就是剛開始標出來的這個目標,它有輾轉的這樣的一個因由在。
因此在這個地方,略略地把這個宗體行相指出來了以後,令我們後面要想學的人曉
得:啊!原來這個是這樣的啊!策發我們的信心,使我們能夠了解,這點來說,就是確立
正知見,正確的知見。所以這個就是「興」字的意思。
有了正知見下面怎麼辦?就根據這個去進行、修持。這個正知見分成功兩部分,這個
地方叫「識體」,識體,這個體就是它的這個宗體、本體,那麼在戒當中我們叫作戒體。
大家就說去受戒、受戒,受了半天大家說得戒體,戒體是什麼?不知道!不知道,那換句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66
話說,並沒有正確的認識,信心有了,了解不足;了解不足,得不到,沒有用!所以不但
要有信心,還要有正確的了解,有了正確的了解,才能夠正確地照著了解去追尋、得到。得
到了這個東西以後夠不夠?不夠!就像我要到高雄去,說你要一部車,車子有了擺在這裡沒
有用。所以啊,然後依體起行,在這地方說「進行」。這樣的進行的話,好,這個跑一步就
是一步的因,跑一步。一步的因,這個因放下去自然感果。所以說「興建有託」那是這樣
的。這樣的話,欸,對了!也可以說你的目標在這個地方,也可以說你的行持過程步步踏
實,這個就是這樣。
假定我們將來正確地了解這個戒法以後,你在以後的生活當中,你覺得生活非常踏
實,絕對不會像以往那樣,啊!這個虛無縹緲地不知如何是好,乃至於睡覺,這個功德一
直在增上。這是所以說這個念佛的人,他辛辛苦苦念了半天不一定保證邊地(編者按:此
指西方極樂世界之邊地)耶!而持戒乃至於一日一夜,就能夠達到中品中生的基本原因就
在這裡,至於是詳細的後面再說。那麼繼續看,第二行:
初敘廣
- 初據法明廣
二約心明廣
三就境明廣
67 舊版.第三卷 B
《事鈔》又云:「但戒相多途,非唯一軼。心有分限,取之不同。若任境彰名,乃
有無量。 且據樞要,略標四種。一者戒法,二者戒體,三者戒行,四者戒相。」
下面《資持》解釋,我們每次都是唸完了以後,然後總說一下。
《資持》釋云:「初敘廣。上二句據法明廣,五八十具四位不同。次二句約心明
廣,即上四位各有三品。若下二句就境明廣,情及非情不可數故。 且下示要。樞
即門樞,亦取要義。」
在這裡正說之前,我們先看那個兩段的文。第一段前面那個,就是看了這個解釋以後
很清楚,現在我們看了那個解釋以後,驟然一看你會發現,不看解釋還好,看那個解釋更
是一片糊塗,不曉得他說些什麼內涵。那麼在這裡因為我們對普通一般的人來說,所以我
很多重要的地方都忽略掉了,總是以簡單扼要的方式希望大家把握住這個特徵。
平常我們學科判,大家知道的,對吧!它科判分得非常仔細,所以他現在那個解釋也就
是整個地說總、別,然後總的當中綱要列幾個,別的內涵是分幾個。所以譬如廣或者什麼,
廣嘛,開又是如何;略,略又是如何;然後呢,最後的略的是樞要,它是綱要是如何。就是
把那個整個的內涵分成功,經過這樣的分析以後,歸納成為幾個類,所以你一看就把握住重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68
點。所以他這個下面的這個敘述是這樣的敘述,這樣的敘述。所以現在我不在這地方一步一
步地細說,我只是把這個頭上兩個解釋了幾次,以後使得你們習慣於這個文字。
我們前面這個《事鈔》不是說「戒相多途,非唯一軼」嗎?這個講戒的話,它完全是
在事相上講的,那個事相的話那非常多、非常多。如果說我們把那個戒相歸類起來的話,
歸類起來,那你根據你不同的方法可以分幾種方法;如果就它整個的內涵來說是無量無
邊。那麼什麼是無量無邊?什麼是歸類呢?這個地方簡單地說一下。這地方講的是戒,那
麼我們要想對它正確地了解,說用業來說明。至於說業與戒之間的差別到後面會解釋,它
這兩樣東西,是也可以說是同樣的,也可以說不同的,是不一不異的東西,以後再說。
在這個業,任何一個業它的形成,有幾個根本的條件,現在我這地方採用的是以四個
特徵來說明一個業的內涵。哪四個條件呢?事、意樂、加行、究竟,這四樣東西以後一直
會用得上的,實際上,將來我們行持過程當中,整個的就是這個內涵。第一個「事」,就
是事相,這個事相包括一切的事相,眼前所有的東西;那麼「意樂」呢,就是我們內心當
中的心理狀態;「加行」就是行為;「究竟」就是你做到的程度,做究竟了。這個地方簡
單地說明一下。
根本始終是苦樂一切問題。現在大家想想看苦樂這東西怎麼來的?我之所以要這樣
69 舊版.第三卷 B
說,有個特別的原因哦!今天我們學的是律,不是像經論當中這虛通,「啊!知道了。」
這個律本身一定要真實地派上用場的。即便是今天沒有辦法如理地行持得千穩百當,至少
你能夠摸上去,一步一步靠近。摸得好的話,就是我們起心動念你完全把握得準,這一念
這個是造的善因,而善因當中有漏、無漏,無漏的是淨業,可以往生,可以了脫生死,可
以成佛作祖,否則的話,雖然是善業,那麼在人天當中;這個是惡業。
我們這樣地分析,所以要這樣仔細地分析,這個講律跟那個講經論不太一樣的地方,
這是我們應該了解的。如果我們像經論這樣講的話,我也對不起你們,如果你們這樣學的
話,你們也對不起你們自己,所以這個重要的地方我很細緻地分析。同時在分析過程中,
你都應該體會得到,哦,當下的心境是什麼,這個才是,所以它不是個虛通的事情。所以
說很多祖師聽了多少遍覺得迷迷糊糊,當然大體像我們現在講的不會迷糊的,它是要很細
緻的地方。
現在我們講那個黑板上的四樣東西。說我們講任何一個苦樂問題的話,那苦樂─什
麼?它不會天生來就是如此。譬如說,今天有人跑得來,帶一個好消息給你,你心裡很高
興,然後給你穿一件衣服,嗯,穿了這件衣滿快樂;反之,痛苦。所以所有的苦樂,它一
定有幾個條件,當我們自己對這個境的時候,這個境稱我們心意的是好的,不稱我們心意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70
的是不好的,苦樂是這個樣分出來的。那麼現在這地方告訴我們,一切都是什麼?因,由
這個因感的果。所以不從眼前這個苦樂上講,而是說這個是苦因、這個是樂因,這個是這
個地方來認識,這樣!
那麼這個苦樂的因,在這地方有一個另外的名字叫「業」。經論上面不是這麼說嗎?
說你要想曉得前世的因,哪!現在你受的這個,換句話說你眼前受的那個果報,就是你前
世造了什麼因;你要曉得將來你的好壞,那看你現在造的什麼因。這個因我們就是任何一
個行為,這個動作這個叫業、這叫業力,這個力量留下來會影響我們將來的苦樂。
我把同樣的公式如果搬到前面去說,宿生我們做的一切的行為,這個行為留下的影響
力量,形成功我們現在的苦樂。我們目前所有的活動,從家庭到社會,無非是希望生活將
來過得好一點,無不在因地當中努力,學佛的人了解真正的因在這裡。所以這個修學佛法
在世間的人看起來覺得是迷信,你們走的另外一條路好像很奇怪;修學佛法的人看起來覺
得世間人很奇怪:你不是要找苦樂嗎?這個苦樂的整個的這條路擺在這地方你怎麼不走,
偏偏要走這個路!是不是這樣呢?那同樣的,世間的人賺了錢,他不是馬上就用喔!擺在
明天來,我們修學佛法豈不也是如此呢?所以這個事情哪,一定從因上面講的。現在講的
這個業就是將來的,你現在造的任何一個行為,這個行為影響我們的。那麼關於這個,所
71 舊版.第三卷 B
以我們講說苦因、苦果,樂因、樂果,眼前一切的行為本身,那就是個因。所以從剛才的
眼前感受的苦上面,我們就找到這個苦的因,我們希望的樂上面,要去找這個樂的因,那
麼這個就是眼前的起心動念之處,所以我們先講這個業。
隨便一件事情,那為什麼我們要造這個因呢?這還是因為以前那個造的業感得那個
果報,那果報現起的時候,欸,現起了。現起了以後,自然而然你對眼前的那個境界,你
內心當中有個反應。這個現起的果報這件事情來說叫什麼?說我們自己所對的境界,然後
呢這個境界自己的心對它的反應,這個兩者當中,產生了互相這個交涉關係。這個人跑進
來,我看見他,嗯!熟人、好朋友,歡喜;這人跑進來,不認識,說不上來,看他一眼;
這個人跑進來,是個怨家,那心情恰恰相反。這是我們人人能夠感受得到的。
那麼這個境部分呢,通常這個地方現在不用「境」叫「事」,為什麼不用境而用事
呢?這個境是就果報來說,這個事是對將來的種因來說。那這個果報與因有什麼關係呢?
在整個的過程當中,我們曉得這個因果是連續的,永遠連續下去,宿生的因感得今生的
果,當那個今生的果現起來,是不是停在這裡就算了?不是的!就這個果現起的時候,你
又種下來將來的因,就這樣。於是繼續不斷地因感果,果現起的時候又造將來的因。所以
對這個境界來說,向前面看,那是往因之果,同樣那件事情向後去看,那是將來果的因。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72
譬如說剛才這個例子當中,一個人進來,這個人是你好朋友,你所歡喜的。那麼,為
什麼好朋友是歡喜的呢?說上一次我碰見這個人的時候人家介紹,或者不認識,在馬路上
面看見一個人跌筋斗,我就跑得去把他扶起來幫忙他。他覺得:欸!這個人怎麼大家萍水
相逢,他這個地方啊這樣地盡心盡力地幫忙我。所以他就非常感謝,於是心裡面存好,我
也覺得很歡喜他,當時這件事情過去了。過去了以後,後來他為了表達他這個意思,固然
我就覺得這個值得讓我救的,變成功一個好朋友。這是不是以往的因啊?因為這個以往的
關係,所以當這個境來的時候,你一看見:啊!這是好朋友。這一點來說,是往因感得現
在的果。但是這個好朋友是不是看見了就算啦?當然不會!你馬上起來:「哎呀!某人,
我好久不見了,來來來,趕快坐、趕快坐!」所以第一次見了以後只是如此,第二次見了
以後繼續不斷地,於是越做彼此間是越親密、是越好,是不是這樣?那個關係是什麼?就
輾轉增上!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6
- 文章: 33584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南山律在家備覽{舊版}手抄稿.第四卷 A
75 舊版.第四卷 A
上日下常老和尚 開示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
舊版第四卷.A面
這個輾轉增上過程當中,現在我們就停在這裡看,說第一次的這個因現起現在這個狀
態,這是一重因果,所以這個可以說是前面業因所感之果。但是所感之果停在這裡,絕對
不會到此為止的,你一定緊跟著又馬上有現在的反應;現在的反應,於是就演變成功是將
來之果,所以這個因果有它的這樣的千變萬化的不同。就這一重因果當中的向前看來說,
我們稱它為「境」,現在清楚不清楚?就是這個境界嘛現起了。然後呢,說那以前你救了
這個人,跟這個人結交,所以他跑得來來找你,這個叫境。就我將來,說一看見了以後,
覺得很歡喜,馬上來:某人,某人,好極了!我好久不看見你,如何、如何……。這個關
係又留下來將來更親密、更好的這個種子或者這個因,對不對?那麼這一點來說,這個不
叫境叫「事」,清楚不清楚?如果你們如果學過十二因緣,那個完全當下都運用了,前面
叫作受,受了以後下面叫作愛,愛了以後取、有等等,你會怎麼用,用上去。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76
那麼現在這個地方講戒的時候,完全講實地的:就是是非,然後呢輕重、好壞,你可
以很明確地判斷。所以第一個「事」是這樣。換句話說,我們現在了解了,我們不要談那
個因果吧!就是這個境界現起的時候說你所對的,做這件事情:如果幫一個人忙,那麼被
幫的人忙叫作事;如果害一個人,你被害的那個人叫事;如果我放生救那條魚,那麼那條
魚就是事;如果殺一個生,那麼這條魚就是個事;偷東西的話,那麼這個偷的錢以及那個
本來這個他有的東西這個就是事。
相對它的,說誰在做?我在做!於是我在做的那一部分,用什麼一個另外一樣東西來
代表,第二個叫「意樂」。這個意樂是什麼?就是你的意念,你那個意念的好樂。也這樣
說,平常我們做任何一件事情,我們心裡,「哎,我很歡喜這個東西」,那麼這個地方的
一個特別名詞叫作「意樂」。那為什麼用意樂呢?業本身分成三部分:身、口、意三業。
這三業當中分出十部分來:身嘛所謂殺、盜、婬;口嘛妄言、綺語,然後呢兩舌、惡口;
然後意業的話,殺、盜、婬,這平常我們說十惡業。可是真正的造這個業的主要的這個主
宰是什麼?主要的主宰是意業─心理、心理動機,後面會詳細說明。經論上面告訴我
們,說你真正能夠造的是什麼?是這個意,身口只是種工具,身口只是個工具。
其實這一點哪,我們世間的常識也可以判斷。譬如說任何一個家庭當中,那個父母對
77 舊版.第四卷 A
那個子女呵斥、打罵,但是這個子女不會對父母瞋恨,因為這個父母的意樂是什麼?只有
一個字─愛護,就是「愛」字。如果是你這個意樂是這樣的話,那打罵也對。反過來,
世間人長大了以後,我們往往說笑著面孔:「喔,我是對你好啊!」「你是對我好?我曉
得你到底是什麼?」我們常常對人家談話這樣的話,對吧!「我可是對你好啊!」大家都
是……可是心裡面呢真正想吃他一口,就是這樣。然後商場當中乃至於大家笑著個面孔,
握握手,心裡面大家想:「我怎麼把……吃你!」這樣。所以真正重要的這個重點在內心
的意念上頭。所以這個意樂主要的是這裡。
那麼這個意樂當中又分成功幾樣東西,分成幾樣東西。那麼最主要的,就是你現在
這個意樂是什麼心情去造的。世間的來說,不外乎貪、瞋、癡,佛法呢,不一樣─正
知見!正知見這種正確的認識之下,所引發你那個情緒是無貪、無瞋、無癡。無貪的正面
的功效幫忙別人─布施,無瞋的正面幫忙別人是慈悲,無癡的正面的功效是智慧,就
這樣。所以這個無貪、無瞋、無癡三樣東西是基礎,然後布施,然後呢慈悲幫忙別人,以
及智慧,那是積極的,透過這個心去做那都是好的;反之,貪、瞋、癡,壞的。下面呢,
由於你的貪、瞋、癡,或者是無貪、無瞋、無癡,而這個動機引發你的種種的行為,就這
樣。平常我們說─什麼動機,就是這個,佛法當中有個專門名詞叫「等起心」。所以這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78
個意樂包括這三樣東西,這個三樣東西。總之一句話,就是我們心裡面由於煩惱還是正知
見?煩惱相應的這種動機,以及正知見相應這個動機下面的策發的行為,這是意樂部分。
那麼有了這個情況,對著這個境界,你內心對著它,下面開始行為了,這個開始的行為
叫作「加行」。你要幫助別人,手就向自己袋裡面掏出錢來,拿什麼東西給他;傷害別人,
你同樣地想辦法去傷害,那麼這一部分叫作加行。最後這個「究竟」呢?就是你做這個行為
做到什麼程度。你要幫他,你想幫了他,忙半天,結果力量不夠,沒有究竟圓滿,還有一個
呢,你究竟圓滿了;傷害亦然!現在整個地這樣說起來,我們了解了說業是這樣的。
那麼現在講戒,戒是什麼呢?就是同樣講的業,不過現在我們曉得了,說平常這個業
本身哪,它永遠在生死輪迴當中轉。現在告訴我們:欸,這個不可以!你不是要快樂嗎?
那這個惡因一定要拿掉,那這個苦果才不來;你不是要快樂嗎?這個善因你要種下去,那
個快樂才來,所以這樣內心當中告訴你。還有一個特別的東西哦!並不是說那我了解了自
己去做好,這個叫作善,不叫戒,這個功德完全不一樣,完全不一樣!至於說正做的時
候,那個心理狀態倒是同樣的,那麼這個說一下。
戒就是說,這個不可以做的,這個我該做的。那麼做的時候不外還是如此:當我們對
這個境界的時候,於是那個時候內心當中,一定跟這個境界相應的,一定有這個心理反應
79 舊版.第四卷 A
出來的,這是我們想人人感受得到。好的貪,壞的瞋,還有一類呢,說不上來,說不上來
什麼?癡嘛!就是這個。而且還有一點:癡永遠在轉,從來沒停止。所以當貪在起的時候
─貪、癡俱,瞋在的時候─瞋、癡俱,而單單癡在的時候,前面可能沒有。譬如說我
們現在坐在這裡,也說不上來,癡癡呆呆,看見一個人,望了一眼,好了,就這樣,那麼
這個就癡心相。現在呢,戒不是,告訴我們:好的,不要貪;壞的,不要瞋;平常沒有這
種,不要癡。
所以不管講戒也好,講業也好,一定是這個境跟我們的心相應的時候,或者我們自
己,那現在講是心或者意樂,對境的時候產生那個狀態。那麼不同的狀態你就有不同的對
治,說這個不可以,那個不可以,這一部分叫作什麼─戒相!你這樣看起來,這個戒
相有沒有範圍呀?沒有範圍,無窮無盡的。對時間來說二十四小時;對空間來說,一張
開眼睛來,啊!三百六十五度的空間沒有一個不是;所對的項目來說,不要說人,人就有
這麼多,然後呢,每一樣東西沒有一個不是。所以這個下面剛說,最後那一句話,「任境
彰名,乃有無量。」有沒有看見?那就是說,從那個境上面來說明的話,啊!那是無量無
邊。隨便看見哪一個,哪一個嘛當然以前就是遇見任何一個境,隨業流轉;現在對於任何
一個境的話,以戒行持,所以這個戒相是無量無邊的。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80
那怎麼辦呢?欸,好,它歸納起來。怎麼歸納法呢?說那不是你現在要做多少呢?說
我現在三皈,三皈有皈無戒;然後要五戒,那你分了五項;說再不然,我加上去,要一次
的八關齋戒,那麼這個叫八關齋戒;再不然呢,我說慢慢地進一步八關齋戒滿好,我覺得
在家不需要,出家,那就是十戒;最後呢,圓滿具足戒。所以以這個分類來說,在這裡呀
這個戒從這個分析、這種狀態說的,有四個位次,有四位。所以說,下面《資持》解釋:
「初敘廣。上二句據法明廣。」有沒有看見哪?下面那個。上二句「據法」就是以戒法來
說明,那是什麼?「五、八、十、具四位不同。」這樣地歸納起來的話,那就是或者是五
戒,或者八戒,或者十戒、具戒這四位。
其次,「次二句」,次二句前面說「心有分限,取之不同」,也就是《事鈔》當中,
那就是南山道宣律祖的說明。這個「心有分限,取之不同」,那兩句是「次二句」。「約
心明廣」,我們不是說任何一個戒,或者任何一個業,一定什麼?境來說、心來說嘛,主
要的就是心跟境,有了這個心跟境,然後你再行為、然後呢究竟。所以這個加行跟究竟那
是次要的,你只要把心跟境認識清楚的話,這個問題就解決了。現在這裡說:我們現在來
歸納的時候,一個約境來歸納,一個約心來歸納。約境來歸納,或者是五戒、八戒,這個
是在家的;或者十戒是沙彌戒,具戒就是或者是比丘尼戒,或者是比丘戒,男女二眾的這
81 舊版.第四卷 A
個都叫具足戒,都分為四位。那麼約心,心裡面狀態,他又怎麼說呢?說「即上四位各有
三品。」換句話說,前面這個五、八、十、具都有三品,哪三品呢?上品、中品、下品。
這個上、中、下怎麼分法呢?後面告訴我,我在這裡簡單地跟你們說一說。前面我們
曾經幾次提起過《菩提道次第論》,主要的原因我曉得在座的極大部分都聽過、看過這本
書。它不是分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嗎?那這個下、中、上也就是這樣的。而且在《廣
論》當中特別地引,這個不是屬於《廣論》喔,這個在什麼地方?在《瑜伽師地論》上
面。大家還記得不記得?說這個分三士道的時候一個分法是這樣,另外《瑜伽師地論》上
分三士道的時候,說非律儀非非律儀,這是律儀,然後最後這個什麼?別解脫的律儀、菩
薩律儀。大家還記得不記得?就是這個,就是這樣。所以它這個分類的方法也是這樣,一
個就是約世間的,啊,我這個人天乘;一個就是進一步地要想自己解脫;一個要幫一切眾
生究竟圓滿,它這個三位的分,也是這樣分法。雖然《廣論》上面引的好像是兩個不同,
那個是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實際上內涵是完全一模一樣。
什麼叫不同的角度呢?就是以經論的立場上來說,它分的是《菩提道次第廣論》上面
那個下、中、上,所謂共下、共中,上就不共了。然後,有了這個理論以後,有了這個見
解以後,你要行持的話,那麼開始的時候,依照這個《瑜伽師地論》上面說,非律儀非非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82
律儀這個。我倒是覺得下一次如果你們來的時候,可以把《菩提道次第廣論》帶來,再不
然呢我們講堂裡面準備著,需要我隨時翻給你們看。你們這樣一學的話,是真正目足都能
夠並行,至少這個理論基礎完全很正確了,要去走的話,那自己自然會感覺到千穩百當,
所以這味道就完全不一樣了。現在在這個地方,我們了解了,哦,它為什麼要約這個境,
要約這個心哪!這個是這樣地分這個二品。
「若下二句就境明廣,情及非情不可數故。」就是這樣。這麼說第一句是據法,第二
句是據心,第三個講境;境的話就是一盤散沙,他不講什麼任何道理,那就是實際上的狀
態告訴你。然後呢這個狀態當中,從佛法的立場上來看,你要講戒的話,分成這個四類;
然後所謂戒的話,對你的心來說分成上、中、下三個位次。
在這個地方,下面「且下示要」,現在他不用這個方法,而是把整個的戒另外一個
角度去看,因為講戒的話一定又是包括境、又包括心,而這個心境所對的,正是世間來說
的萬事萬物。所以這個三個東西,你從不同的角度去看是原來同樣一個。現在是同一個什
麼?講戒。所以講戒來說,以戒的這個真正的大綱來說,那麼又分成功什麼?就是分成功
戒法、戒體、戒行、戒相,也就是取它的重要的意思。清楚不清楚這一段文字?
那麼這段文字現在了解了,下面有一點特別地說一下。在這個前面的分析當中,你
83 舊版.第四卷 A
們有沒有發現一個事實?那個祖師三兩句話,以及後面的祖師註解這個內涵哪,它把整個
我們要說的內涵,圓滿無遺地把它完全告訴你,再多了累贅,少了不夠,有沒有發現這一
點?喏!它有一個這樣的特點哦!所以你將來慢慢地、好好地看。這個不夠這個條件,儘
管寫的書,文字也很容易了解,天花亂墜,完了以後,你要從這個裡邊把握住特質、整理
這個綱要─一無是處!那麼這個現在那個祖師他這個告訴我們這種著作,文字是難懂、
意義是深奧,可是一經過你認真地修習、探索的話,整個的全貌完全呈現,少了不可以,
多了是累贅,有沒有發現這個?就是這樣嘛!像走路一樣,那個到高雄去─多了一個彎
彎扭扭,車子、汽油、人,都在那兒受罪;少了跑不到。這是所以你們要注意啊,雖然它
那個文是古拙,但是值得我們去學的。
我也記得,我剛出家的時候,遇見一個善知識就告訴我:「古人之書不可不讀,今
人之書不可讀!」那個今人、古人怎麼分?並不是說這個人三千歲叫古人,眼前的三十歲
叫今人,不是!他徵古,依照著這個傳承,能夠教量、證量具足地這樣去做的,這個叫古
人;否則的話,如果他自己別出心裁、依文解義,這個叫作今人。懂不懂這個意思?現在
我們前面只看了一點點,就立刻看得出來兩者之間的差別。前面所以這樣認真一說,那首
先很多地方、重要的地方,我會提出來讓我們了解判別這個差別。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84
現在我們繼續看下去,它有一個小註說:
三品者,見後〈歸戒儀軌.五戒〉中,〈依境發心〉文。
他後面會告訴我們的,我們這裡只是大概了解一下。現在看那個文:
《資持》云:「欲達四科,先須略示。聖人制教名法,納法成業名體,依體起護名
行,為行有儀名相。 有云:未受名法,受已名體。今謂不然。法之為義貫徹始
終,安有受已不得名法。須知下三從初得號,是故一一皆得稱戒,或可並以法字貫
之,方顯體及行相非餘泛善。」
那麼這個說一說。前面說首先標示出來,戒用不同的角度,大概了解一下它的內涵。
一個從它戒的實際所戒的內涵來說,所以說「戒相多途」,哦!這麼多;以及以佛法來分
類,或者約這個法來說,或者約心來說,但是只是說明了這個名相的狀態。現在他告訴我
們,我們要想正確地了解─說「欲達」,要想正確地去通達這四樣東西,這個四樣東西
包括了戒法、戒體、戒行、戒相,所以這個通達是指這個。
那麼通達有兩種,這個我們要了解的。前面的通達─教;後面的通達─行,我不
85 舊版.第四卷 A
說「證」,你行對,自然證得;前面叫作教量,後面叫作證量。這個彼此間是因果關係,
你要想得到這個果,一定要去證,要證一定要行,要行一定要有正確的認識,正確的認識
一定要憑這個教。所以我們現在學習進去通達的第一個是所說的文字懂,文字所指的內涵
懂,然後根據這個內涵去行持的時候,你那個時候內心當中就來了。
從前面的文字懂,到內涵懂,這個是在這裡學的,如果說在修學佛法過程當中,我們
講聞、思、修的話,那是屬於聞、思階段。所以這個聞不是我們平常講自己看書、自己閱
讀,他不講閱讀,講聞,這有個特別的原因,「佛法無人說,雖智不能了」,小乘經、大
乘經都這麼說,而這兩句話,特別是《華嚴》當中。那麼前面我們學的過程當中,我想大
家多多少少有一個概念,前面不講,那些事情就是莫名其妙,講完了回過頭來一看的話,
覺得:「啊,美不可言!」你們如何我不能肯定,但是原則我想應該如此,因為我當年跟
我的老師也就是這樣。
我不是剛才說嘛,我剛出家的時候,民國五十四年就得到這一本書。因為我是久已仰
望印光、弘一兩位大師,啊!我心目當中非常仰望。所以一看,哦!這個弘一大師輯的,
非常歡喜,一本古裝書,最好的,現在都沒有了這種書哦!看了半天,心裡面覺得非常歡
喜、非常虔誠,可是看了半天哪,一竅不通,剛才已經說過了。以後摸了多少年以後,而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86
摸的還不是它耶,最主要的還是得到了這個老師的指授。老師的指授以後,他也並沒有給
我講這個哦,可是別的地方講清楚了,我回過頭來一看的話:啊!妙意統統出來了。這個
我曉得,這個佛法沒有騙我們。修學佛法必須要的四個條件─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
如理思惟、法隨法行;法隨法行就是修行,果自然一定出來的!所以現在我們這裡講「欲
達四科」,你馬馬虎虎聽聽也就算了,你要想認真通達這四樣東西,那麼一定要什麼?這
個通達─教量、證量,就是這個,這第一點。
其次,我們想像當中這個證量的話:「哎喲,我要證得佛果,那不是遠得很嗎?或者
證得羅漢果很遠。」不!要曉得這個聞、思、修過程當中,它各有它對治的內涵,假定你
真的聞,聞對的話,眼前我們就可以受用;思,那更不談!這樣!眼前什麼受用呢?你那
個內心當中就會得到安樂、安寧,這樣。因為我們現在要對治的是什麼?業!業的引導者
是惑,就是煩惱。
平常我們真正最重要的就是煩惱,一天到晚在煩煩惱惱當中。強力的貪固然不一定現
起,強力的瞋可以,很少現起─不要說可以,很少現起。但是癡相啊,二十四小時,每
一小時六十分鐘,每一分鐘是六十秒鐘,從來沒有岔掉過一點點,大家想想看是與不是?
只是我們不大曉得就是了,除非你修行將來才會體會得到這一點,就這樣哦!糊裡糊塗這
87 舊版.第四卷 A
樣地過來,當你真正地通達的時候你就認識了這一個。認識了這一個以後,你內心當中就
有什麼?忽然之間哪,就黑暗當中,「啪!」電光起來的時候,你見到了!這種味道。
然後見到了,如果你在使用的時候,那個貪的境界來起的時候,你感覺到:「哎呀,
好傢伙!這個大怨家!以前我從來不認識的,它騙得我死死的,我還覺得很好,原來增長
我的貪。眼前好像一點小小的快樂,將來害我,原來這是糖衣毒藥。」你的心情就不為它
騙。瞋的境界來的時候,以前你一定是暴跳如雷,到那時候覺得:「唉,這個沒關係,原
來是往業所感。它不但是如此,而且在這地方成就我的忍辱啊!」以前你一定要跟他發脾
氣,跟他講道理,現在覺得這個人不惜下地獄這樣的大代價,成就我的忍辱,還我的業。
前面我們講的是從理路上面講,現在講行持上面講的,這個什麼?都在聞思階段。
所以說你真正通達了聞思部分哪,當下心裡面就清涼。妙的是眼前清涼,引發你的業就完
全不一樣,將來的果報一定好!你想眼前好、將來好,誰不願意去做啊!現在做生意人,
不管做什麼事情,做生意快樂不快樂啊?憑良心說一點都不快樂。將來快樂不快樂?天知
道!但是我們就莫名其妙去走耶!所以這叫無明、叫愚癡啊!
所以這個「通達」這兩個字我們要了解,不要看,哦!「欲達四科」,文字懂了。
如果文字懂得,我對不起你們,你們也對不起你們自己!文字懂了以後對你們不但沒有幫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88
助,往往有害。不懂得佛法還滿好,懂得了佛法然後照妖鏡拿在手上,看看天下所有的人
都是妖怪,自己看不見,這是最可怕的事情。現在我們往往到佛門當中,往往就看到:哎
呀,到處都是諍論。原因就是在這一點上沒有把握準,你把握準了沒諍論,你是非還是分
得很清楚,關鍵就在這裡─達與未達呀,不是文字懂了就算的!
上日下常老和尚 開示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
舊版第四卷.A面
這個輾轉增上過程當中,現在我們就停在這裡看,說第一次的這個因現起現在這個狀
態,這是一重因果,所以這個可以說是前面業因所感之果。但是所感之果停在這裡,絕對
不會到此為止的,你一定緊跟著又馬上有現在的反應;現在的反應,於是就演變成功是將
來之果,所以這個因果有它的這樣的千變萬化的不同。就這一重因果當中的向前看來說,
我們稱它為「境」,現在清楚不清楚?就是這個境界嘛現起了。然後呢,說那以前你救了
這個人,跟這個人結交,所以他跑得來來找你,這個叫境。就我將來,說一看見了以後,
覺得很歡喜,馬上來:某人,某人,好極了!我好久不看見你,如何、如何……。這個關
係又留下來將來更親密、更好的這個種子或者這個因,對不對?那麼這一點來說,這個不
叫境叫「事」,清楚不清楚?如果你們如果學過十二因緣,那個完全當下都運用了,前面
叫作受,受了以後下面叫作愛,愛了以後取、有等等,你會怎麼用,用上去。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76
那麼現在這個地方講戒的時候,完全講實地的:就是是非,然後呢輕重、好壞,你可
以很明確地判斷。所以第一個「事」是這樣。換句話說,我們現在了解了,我們不要談那
個因果吧!就是這個境界現起的時候說你所對的,做這件事情:如果幫一個人忙,那麼被
幫的人忙叫作事;如果害一個人,你被害的那個人叫事;如果我放生救那條魚,那麼那條
魚就是事;如果殺一個生,那麼這條魚就是個事;偷東西的話,那麼這個偷的錢以及那個
本來這個他有的東西這個就是事。
相對它的,說誰在做?我在做!於是我在做的那一部分,用什麼一個另外一樣東西來
代表,第二個叫「意樂」。這個意樂是什麼?就是你的意念,你那個意念的好樂。也這樣
說,平常我們做任何一件事情,我們心裡,「哎,我很歡喜這個東西」,那麼這個地方的
一個特別名詞叫作「意樂」。那為什麼用意樂呢?業本身分成三部分:身、口、意三業。
這三業當中分出十部分來:身嘛所謂殺、盜、婬;口嘛妄言、綺語,然後呢兩舌、惡口;
然後意業的話,殺、盜、婬,這平常我們說十惡業。可是真正的造這個業的主要的這個主
宰是什麼?主要的主宰是意業─心理、心理動機,後面會詳細說明。經論上面告訴我
們,說你真正能夠造的是什麼?是這個意,身口只是種工具,身口只是個工具。
其實這一點哪,我們世間的常識也可以判斷。譬如說任何一個家庭當中,那個父母對
77 舊版.第四卷 A
那個子女呵斥、打罵,但是這個子女不會對父母瞋恨,因為這個父母的意樂是什麼?只有
一個字─愛護,就是「愛」字。如果是你這個意樂是這樣的話,那打罵也對。反過來,
世間人長大了以後,我們往往說笑著面孔:「喔,我是對你好啊!」「你是對我好?我曉
得你到底是什麼?」我們常常對人家談話這樣的話,對吧!「我可是對你好啊!」大家都
是……可是心裡面呢真正想吃他一口,就是這樣。然後商場當中乃至於大家笑著個面孔,
握握手,心裡面大家想:「我怎麼把……吃你!」這樣。所以真正重要的這個重點在內心
的意念上頭。所以這個意樂主要的是這裡。
那麼這個意樂當中又分成功幾樣東西,分成幾樣東西。那麼最主要的,就是你現在
這個意樂是什麼心情去造的。世間的來說,不外乎貪、瞋、癡,佛法呢,不一樣─正
知見!正知見這種正確的認識之下,所引發你那個情緒是無貪、無瞋、無癡。無貪的正面
的功效幫忙別人─布施,無瞋的正面幫忙別人是慈悲,無癡的正面的功效是智慧,就
這樣。所以這個無貪、無瞋、無癡三樣東西是基礎,然後布施,然後呢慈悲幫忙別人,以
及智慧,那是積極的,透過這個心去做那都是好的;反之,貪、瞋、癡,壞的。下面呢,
由於你的貪、瞋、癡,或者是無貪、無瞋、無癡,而這個動機引發你的種種的行為,就這
樣。平常我們說─什麼動機,就是這個,佛法當中有個專門名詞叫「等起心」。所以這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78
個意樂包括這三樣東西,這個三樣東西。總之一句話,就是我們心裡面由於煩惱還是正知
見?煩惱相應的這種動機,以及正知見相應這個動機下面的策發的行為,這是意樂部分。
那麼有了這個情況,對著這個境界,你內心對著它,下面開始行為了,這個開始的行為
叫作「加行」。你要幫助別人,手就向自己袋裡面掏出錢來,拿什麼東西給他;傷害別人,
你同樣地想辦法去傷害,那麼這一部分叫作加行。最後這個「究竟」呢?就是你做這個行為
做到什麼程度。你要幫他,你想幫了他,忙半天,結果力量不夠,沒有究竟圓滿,還有一個
呢,你究竟圓滿了;傷害亦然!現在整個地這樣說起來,我們了解了說業是這樣的。
那麼現在講戒,戒是什麼呢?就是同樣講的業,不過現在我們曉得了,說平常這個業
本身哪,它永遠在生死輪迴當中轉。現在告訴我們:欸,這個不可以!你不是要快樂嗎?
那這個惡因一定要拿掉,那這個苦果才不來;你不是要快樂嗎?這個善因你要種下去,那
個快樂才來,所以這樣內心當中告訴你。還有一個特別的東西哦!並不是說那我了解了自
己去做好,這個叫作善,不叫戒,這個功德完全不一樣,完全不一樣!至於說正做的時
候,那個心理狀態倒是同樣的,那麼這個說一下。
戒就是說,這個不可以做的,這個我該做的。那麼做的時候不外還是如此:當我們對
這個境界的時候,於是那個時候內心當中,一定跟這個境界相應的,一定有這個心理反應
79 舊版.第四卷 A
出來的,這是我們想人人感受得到。好的貪,壞的瞋,還有一類呢,說不上來,說不上來
什麼?癡嘛!就是這個。而且還有一點:癡永遠在轉,從來沒停止。所以當貪在起的時候
─貪、癡俱,瞋在的時候─瞋、癡俱,而單單癡在的時候,前面可能沒有。譬如說我
們現在坐在這裡,也說不上來,癡癡呆呆,看見一個人,望了一眼,好了,就這樣,那麼
這個就癡心相。現在呢,戒不是,告訴我們:好的,不要貪;壞的,不要瞋;平常沒有這
種,不要癡。
所以不管講戒也好,講業也好,一定是這個境跟我們的心相應的時候,或者我們自
己,那現在講是心或者意樂,對境的時候產生那個狀態。那麼不同的狀態你就有不同的對
治,說這個不可以,那個不可以,這一部分叫作什麼─戒相!你這樣看起來,這個戒
相有沒有範圍呀?沒有範圍,無窮無盡的。對時間來說二十四小時;對空間來說,一張
開眼睛來,啊!三百六十五度的空間沒有一個不是;所對的項目來說,不要說人,人就有
這麼多,然後呢,每一樣東西沒有一個不是。所以這個下面剛說,最後那一句話,「任境
彰名,乃有無量。」有沒有看見?那就是說,從那個境上面來說明的話,啊!那是無量無
邊。隨便看見哪一個,哪一個嘛當然以前就是遇見任何一個境,隨業流轉;現在對於任何
一個境的話,以戒行持,所以這個戒相是無量無邊的。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80
那怎麼辦呢?欸,好,它歸納起來。怎麼歸納法呢?說那不是你現在要做多少呢?說
我現在三皈,三皈有皈無戒;然後要五戒,那你分了五項;說再不然,我加上去,要一次
的八關齋戒,那麼這個叫八關齋戒;再不然呢,我說慢慢地進一步八關齋戒滿好,我覺得
在家不需要,出家,那就是十戒;最後呢,圓滿具足戒。所以以這個分類來說,在這裡呀
這個戒從這個分析、這種狀態說的,有四個位次,有四位。所以說,下面《資持》解釋:
「初敘廣。上二句據法明廣。」有沒有看見哪?下面那個。上二句「據法」就是以戒法來
說明,那是什麼?「五、八、十、具四位不同。」這樣地歸納起來的話,那就是或者是五
戒,或者八戒,或者十戒、具戒這四位。
其次,「次二句」,次二句前面說「心有分限,取之不同」,也就是《事鈔》當中,
那就是南山道宣律祖的說明。這個「心有分限,取之不同」,那兩句是「次二句」。「約
心明廣」,我們不是說任何一個戒,或者任何一個業,一定什麼?境來說、心來說嘛,主
要的就是心跟境,有了這個心跟境,然後你再行為、然後呢究竟。所以這個加行跟究竟那
是次要的,你只要把心跟境認識清楚的話,這個問題就解決了。現在這裡說:我們現在來
歸納的時候,一個約境來歸納,一個約心來歸納。約境來歸納,或者是五戒、八戒,這個
是在家的;或者十戒是沙彌戒,具戒就是或者是比丘尼戒,或者是比丘戒,男女二眾的這
81 舊版.第四卷 A
個都叫具足戒,都分為四位。那麼約心,心裡面狀態,他又怎麼說呢?說「即上四位各有
三品。」換句話說,前面這個五、八、十、具都有三品,哪三品呢?上品、中品、下品。
這個上、中、下怎麼分法呢?後面告訴我,我在這裡簡單地跟你們說一說。前面我們
曾經幾次提起過《菩提道次第論》,主要的原因我曉得在座的極大部分都聽過、看過這本
書。它不是分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嗎?那這個下、中、上也就是這樣的。而且在《廣
論》當中特別地引,這個不是屬於《廣論》喔,這個在什麼地方?在《瑜伽師地論》上
面。大家還記得不記得?說這個分三士道的時候一個分法是這樣,另外《瑜伽師地論》上
分三士道的時候,說非律儀非非律儀,這是律儀,然後最後這個什麼?別解脫的律儀、菩
薩律儀。大家還記得不記得?就是這個,就是這樣。所以它這個分類的方法也是這樣,一
個就是約世間的,啊,我這個人天乘;一個就是進一步地要想自己解脫;一個要幫一切眾
生究竟圓滿,它這個三位的分,也是這樣分法。雖然《廣論》上面引的好像是兩個不同,
那個是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實際上內涵是完全一模一樣。
什麼叫不同的角度呢?就是以經論的立場上來說,它分的是《菩提道次第廣論》上面
那個下、中、上,所謂共下、共中,上就不共了。然後,有了這個理論以後,有了這個見
解以後,你要行持的話,那麼開始的時候,依照這個《瑜伽師地論》上面說,非律儀非非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82
律儀這個。我倒是覺得下一次如果你們來的時候,可以把《菩提道次第廣論》帶來,再不
然呢我們講堂裡面準備著,需要我隨時翻給你們看。你們這樣一學的話,是真正目足都能
夠並行,至少這個理論基礎完全很正確了,要去走的話,那自己自然會感覺到千穩百當,
所以這味道就完全不一樣了。現在在這個地方,我們了解了,哦,它為什麼要約這個境,
要約這個心哪!這個是這樣地分這個二品。
「若下二句就境明廣,情及非情不可數故。」就是這樣。這麼說第一句是據法,第二
句是據心,第三個講境;境的話就是一盤散沙,他不講什麼任何道理,那就是實際上的狀
態告訴你。然後呢這個狀態當中,從佛法的立場上來看,你要講戒的話,分成這個四類;
然後所謂戒的話,對你的心來說分成上、中、下三個位次。
在這個地方,下面「且下示要」,現在他不用這個方法,而是把整個的戒另外一個
角度去看,因為講戒的話一定又是包括境、又包括心,而這個心境所對的,正是世間來說
的萬事萬物。所以這個三個東西,你從不同的角度去看是原來同樣一個。現在是同一個什
麼?講戒。所以講戒來說,以戒的這個真正的大綱來說,那麼又分成功什麼?就是分成功
戒法、戒體、戒行、戒相,也就是取它的重要的意思。清楚不清楚這一段文字?
那麼這段文字現在了解了,下面有一點特別地說一下。在這個前面的分析當中,你
83 舊版.第四卷 A
們有沒有發現一個事實?那個祖師三兩句話,以及後面的祖師註解這個內涵哪,它把整個
我們要說的內涵,圓滿無遺地把它完全告訴你,再多了累贅,少了不夠,有沒有發現這一
點?喏!它有一個這樣的特點哦!所以你將來慢慢地、好好地看。這個不夠這個條件,儘
管寫的書,文字也很容易了解,天花亂墜,完了以後,你要從這個裡邊把握住特質、整理
這個綱要─一無是處!那麼這個現在那個祖師他這個告訴我們這種著作,文字是難懂、
意義是深奧,可是一經過你認真地修習、探索的話,整個的全貌完全呈現,少了不可以,
多了是累贅,有沒有發現這個?就是這樣嘛!像走路一樣,那個到高雄去─多了一個彎
彎扭扭,車子、汽油、人,都在那兒受罪;少了跑不到。這是所以你們要注意啊,雖然它
那個文是古拙,但是值得我們去學的。
我也記得,我剛出家的時候,遇見一個善知識就告訴我:「古人之書不可不讀,今
人之書不可讀!」那個今人、古人怎麼分?並不是說這個人三千歲叫古人,眼前的三十歲
叫今人,不是!他徵古,依照著這個傳承,能夠教量、證量具足地這樣去做的,這個叫古
人;否則的話,如果他自己別出心裁、依文解義,這個叫作今人。懂不懂這個意思?現在
我們前面只看了一點點,就立刻看得出來兩者之間的差別。前面所以這樣認真一說,那首
先很多地方、重要的地方,我會提出來讓我們了解判別這個差別。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84
現在我們繼續看下去,它有一個小註說:
三品者,見後〈歸戒儀軌.五戒〉中,〈依境發心〉文。
他後面會告訴我們的,我們這裡只是大概了解一下。現在看那個文:
《資持》云:「欲達四科,先須略示。聖人制教名法,納法成業名體,依體起護名
行,為行有儀名相。 有云:未受名法,受已名體。今謂不然。法之為義貫徹始
終,安有受已不得名法。須知下三從初得號,是故一一皆得稱戒,或可並以法字貫
之,方顯體及行相非餘泛善。」
那麼這個說一說。前面說首先標示出來,戒用不同的角度,大概了解一下它的內涵。
一個從它戒的實際所戒的內涵來說,所以說「戒相多途」,哦!這麼多;以及以佛法來分
類,或者約這個法來說,或者約心來說,但是只是說明了這個名相的狀態。現在他告訴我
們,我們要想正確地了解─說「欲達」,要想正確地去通達這四樣東西,這個四樣東西
包括了戒法、戒體、戒行、戒相,所以這個通達是指這個。
那麼通達有兩種,這個我們要了解的。前面的通達─教;後面的通達─行,我不
85 舊版.第四卷 A
說「證」,你行對,自然證得;前面叫作教量,後面叫作證量。這個彼此間是因果關係,
你要想得到這個果,一定要去證,要證一定要行,要行一定要有正確的認識,正確的認識
一定要憑這個教。所以我們現在學習進去通達的第一個是所說的文字懂,文字所指的內涵
懂,然後根據這個內涵去行持的時候,你那個時候內心當中就來了。
從前面的文字懂,到內涵懂,這個是在這裡學的,如果說在修學佛法過程當中,我們
講聞、思、修的話,那是屬於聞、思階段。所以這個聞不是我們平常講自己看書、自己閱
讀,他不講閱讀,講聞,這有個特別的原因,「佛法無人說,雖智不能了」,小乘經、大
乘經都這麼說,而這兩句話,特別是《華嚴》當中。那麼前面我們學的過程當中,我想大
家多多少少有一個概念,前面不講,那些事情就是莫名其妙,講完了回過頭來一看的話,
覺得:「啊,美不可言!」你們如何我不能肯定,但是原則我想應該如此,因為我當年跟
我的老師也就是這樣。
我不是剛才說嘛,我剛出家的時候,民國五十四年就得到這一本書。因為我是久已仰
望印光、弘一兩位大師,啊!我心目當中非常仰望。所以一看,哦!這個弘一大師輯的,
非常歡喜,一本古裝書,最好的,現在都沒有了這種書哦!看了半天,心裡面覺得非常歡
喜、非常虔誠,可是看了半天哪,一竅不通,剛才已經說過了。以後摸了多少年以後,而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86
摸的還不是它耶,最主要的還是得到了這個老師的指授。老師的指授以後,他也並沒有給
我講這個哦,可是別的地方講清楚了,我回過頭來一看的話:啊!妙意統統出來了。這個
我曉得,這個佛法沒有騙我們。修學佛法必須要的四個條件─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
如理思惟、法隨法行;法隨法行就是修行,果自然一定出來的!所以現在我們這裡講「欲
達四科」,你馬馬虎虎聽聽也就算了,你要想認真通達這四樣東西,那麼一定要什麼?這
個通達─教量、證量,就是這個,這第一點。
其次,我們想像當中這個證量的話:「哎喲,我要證得佛果,那不是遠得很嗎?或者
證得羅漢果很遠。」不!要曉得這個聞、思、修過程當中,它各有它對治的內涵,假定你
真的聞,聞對的話,眼前我們就可以受用;思,那更不談!這樣!眼前什麼受用呢?你那
個內心當中就會得到安樂、安寧,這樣。因為我們現在要對治的是什麼?業!業的引導者
是惑,就是煩惱。
平常我們真正最重要的就是煩惱,一天到晚在煩煩惱惱當中。強力的貪固然不一定現
起,強力的瞋可以,很少現起─不要說可以,很少現起。但是癡相啊,二十四小時,每
一小時六十分鐘,每一分鐘是六十秒鐘,從來沒有岔掉過一點點,大家想想看是與不是?
只是我們不大曉得就是了,除非你修行將來才會體會得到這一點,就這樣哦!糊裡糊塗這
87 舊版.第四卷 A
樣地過來,當你真正地通達的時候你就認識了這一個。認識了這一個以後,你內心當中就
有什麼?忽然之間哪,就黑暗當中,「啪!」電光起來的時候,你見到了!這種味道。
然後見到了,如果你在使用的時候,那個貪的境界來起的時候,你感覺到:「哎呀,
好傢伙!這個大怨家!以前我從來不認識的,它騙得我死死的,我還覺得很好,原來增長
我的貪。眼前好像一點小小的快樂,將來害我,原來這是糖衣毒藥。」你的心情就不為它
騙。瞋的境界來的時候,以前你一定是暴跳如雷,到那時候覺得:「唉,這個沒關係,原
來是往業所感。它不但是如此,而且在這地方成就我的忍辱啊!」以前你一定要跟他發脾
氣,跟他講道理,現在覺得這個人不惜下地獄這樣的大代價,成就我的忍辱,還我的業。
前面我們講的是從理路上面講,現在講行持上面講的,這個什麼?都在聞思階段。
所以說你真正通達了聞思部分哪,當下心裡面就清涼。妙的是眼前清涼,引發你的業就完
全不一樣,將來的果報一定好!你想眼前好、將來好,誰不願意去做啊!現在做生意人,
不管做什麼事情,做生意快樂不快樂啊?憑良心說一點都不快樂。將來快樂不快樂?天知
道!但是我們就莫名其妙去走耶!所以這叫無明、叫愚癡啊!
所以這個「通達」這兩個字我們要了解,不要看,哦!「欲達四科」,文字懂了。
如果文字懂得,我對不起你們,你們也對不起你們自己!文字懂了以後對你們不但沒有幫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88
助,往往有害。不懂得佛法還滿好,懂得了佛法然後照妖鏡拿在手上,看看天下所有的人
都是妖怪,自己看不見,這是最可怕的事情。現在我們往往到佛門當中,往往就看到:哎
呀,到處都是諍論。原因就是在這一點上沒有把握準,你把握準了沒諍論,你是非還是分
得很清楚,關鍵就在這裡─達與未達呀,不是文字懂了就算的!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6
- 文章: 33584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南山律在家備覽{舊版}手抄稿.第四卷 B
上日下常老和尚 開示
89 舊版.第四卷 B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
舊版第四卷.B面
所以說這個地方要簡單地告訴我們一下。那麼現在說,第一個叫「聖人制教名法」。那個
聖人哪,就是大聖,經、論通五種人說─佛、菩薩、化人等等;戒只有佛講,沒有第二
個人能講,這個後面我們要了解的。其實不但戒喔!對我們中國來說,這個禮法呀,典章
禮法非天侯不制,不能制的,就這樣,古代是這樣。現在的憲法來說,地方的行政可以你
小地方說,這個憲法絕對不能動,戒本身就是個憲法。
所以孔老夫子說:如果這個典章禮樂出於諸侯的話,可以傳之萬代,萬一─哦,
不!出之於王室的話,換句話那個時候的中央政府,孔老夫子周朝人啦,說如果說出之於
周朝那麼這個王室,那可以傳之萬代;萬一這個落到諸侯那個地方來的話,那就衰了,它
最多只能傳幾代。你們看《論語》上有這段公案。這個《論語》我是幾十年以前只是看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90
過,後來雖然偶然有機會去讀讀的話,只是翻翻。這個諸侯現在我們知道的就是所謂春秋
五霸、戰國七雄,到後來諸侯這個衰了,那麼士、大夫,就是大夫手上,那更糟糕。所以
我的印象當中,好像如果這個典章制度全操縱在諸侯手上的話,傳五代,再等而下之,如
果傳在大夫,大夫換句話說,這個,這個諸侯是五代,大夫的只有三代,傳不過三代,結
果下面很多史實上的驗證也是如此。
那麼在這一點上,佛法也是如此,所以經、論可以隨便講,戒律是非佛莫制。這是簡
單地說一下,後面還有很多理由,自然你們都會了解。這個聖人哪,是講到化教是通於五
類,講到制教,換句話說這個特別是講戒哦,這個制教就是講戒。那麼根據得前面所說的
道理,現在行持的時候,這個典章、法律的規則,這個說明這個內涵的叫作「法」。我們
現在修學第一個,哦!了解這個。
下面呢,「納法成業」。你根據這個法,為什麼加一個「納」字呢?納─領納。本
來那個法本身在兩個地方,一個在藏經裡邊,一個在老師那裡,這是他的。透過你自己仔
細地看、去聽,慢慢地認識這個,於是你領納在心當中。先領納的是文字的領納,換句話
說前面講的通達,到後來呢意趣的領納。現在這個地方要我們怎麼呢?叫「納法」,把聖
人所說的這個法,真正如理如量地領納在你的心當中。要到什麼程度呢?成業!成業這個
91 舊版.第四卷 B
就是你的體,我們的戒體要這樣。那麼請問這個業是什麼呢?所以為什麼我先講這個業,
所以講,如果諸位前面學過《廣論》的,大概還有印象記得,我在講的過程當中,始終告
訴大家:不要學後面這什麼高高的大法,你把這個《廣論》部分,最共下士的業弄清楚的
話,你一生受用不盡,而且生生世世永遠受用不盡。所有的眼前的一切問題都在這個上
面,大的成佛作祖,小的雞毛蒜皮的事情都在這裡!
那麼在這裡我簡單地先說一下。這個業從它的因來說,就是推動你將來結果的,同
樣地這個現在果你又將來繼續地,都是這個業力在推動。譬如我們剛才這個比喻,始終用
同一個比喻,因為我們不是要新鮮,是要了解這個事實,所以前面這個比喻一直引下來的
話,一下就說清楚了。剛才說的這個比喻說,哦,一個人進來,一個好朋友或者是怨家,
那麼為什麼這個人前面好的,你覺得是好朋友?為什麼這個人壞的,你覺得怨家呢?就是
以前你跟他有過這麼一段的交往,這個交往的過程當中,我們稱它為什麼啊?業!馬路上
看見一個人,你就幫他,他也感謝你;也許你幫了他,他覺得:「欸,你來幹什麼?滾滾
滾!」你覺得一番好心,你就不會覺得這個好朋友了,對不對?是嘛!就是前面這件事
情,就是說現在領納在你的心當中。那麼領納在心當中啊,這個只要你領納進去的,一定
有一個影響力量在,那麼這個影響力量,通常我們叫留下來這個影響力量叫作業。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92
這個業分三部分,當然業有各種不同的角度去看,譬如引業、滿業;現在我說的三部
分,哪三部分?叫善業、惡業、無記業。什麼是善業呢?就是引發好的後果的;反之,引
發惡的後果的,一個善、一個惡;還有什麼叫無記呢?說不上好壞來。所以說一個人你幫
他忙,他幫了你忙,後面看見歡喜,於是再看見,你接待他,很熱烈地產生這個眼前使你
很快樂、舒服的這樣的一個結果,這個是善業;反之惡業。還有一類人,看見了像沒看見
一樣,不是第一次看見,前面看見過的,就是你看見了,看見了也就過去了,這個叫無記
業。現在這個地方講的業是什麼?有記別的,一定有記別的,就是說一定在你內心當中產
生一個強烈的反應。現在把什麼東西領納在你內心,產生這個強烈的反應呢?把聖人就是
佛陀制的戒法擺在心目當中,成為你內心當中策勵你的一種力量,這個叫作業。那麼現在
把戒法領納在我們的心當中,變成功一個強力的策勵我的力量,這個叫作戒體。文字是這
麼解釋,下面實際上的內涵,我在這兒說一下。
平常說我們修學了佛法,說為什麼有苦啊?因為煩惱,或者是說貪、瞋、癡,由煩
惱所使嘛,造了貪瞋癡相應的惡業,現在只要去掉貪瞋癡嘛就可以。怎麼去法呢?說戒定
慧。喔!懂了、懂了,好、好、好!大家懂了。結果啊,懂是懂了,跑到境界上面,歡喜
的照貪不誤,不歡喜的是照瞋不誤,當然癡亦復如是!於是就說:「法師啊!某人哪!我
93 舊版.第四卷 B
懂是懂了,就是做不到!」我一直犯這個毛病,你們有沒有?我想極大部分人都有,為什
麼?平常我們一句話:不知道!然後翻開經上面去找,找老師去找,找了半天,大家都是
如此。現在給我們答案了,一開頭就給我們答案了:他聖人制那個法,你是不是如法─
如法是如理如量地領納於心,成業!
前面我們說過了,成了業以後,你內心當中有一個非常強烈的影響。剛才說這個人,
以前進來的時候不關痛癢,現在一進來的時候,你立刻就:喔唷!馬上來。假定你學的這
個,不是剛才這個朋友,學的是佛法,聖人制定的法,沒有前面強烈的影響,那個時候過
來的時候,內心當中無關痛癢,是不是這樣?是!於是你還隨著自己的老習慣走。譬如說
一個無關痛癢的人進來了,我忙我的─不忙,我坐在這裡也不會去招呼他;忙,更不
會管他,是不是這樣呢?就這樣!現在呢,如果是你有了這個特別的善因緣的話,不要說
不忙,就是你忙,你放下事情來,也一定去招呼他,是不是這樣呢?是!所以說,如果說
你把前面聖人所制的法,如理如量地領納在心當中,成為你的業體的時候,境界現起的時
候,哎!這個別的就放下來了,以這個為主。
因此如果你學了佛法以後,照著他告訴你:這個不要貪、不要瞋、不要癡─有它
一定次序哦,這個次序後面都講。所以境界現起的時候,你會了解到:哦!這下、這下不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94
來了。自然而然它任何情況之下現起,這個境界一現起,這個以前所納的這個業體,這個
叫作戒體,所以叫「依體起行」啊!懂了沒有?所以沒有這個法,你根本不可能得到這個
體,得到了體以後,下面「依體起護名行」,對啦!這個體有了以後,自然而然你就保護
它。就像說你認識了這個朋友以後,來了以後,你自然而然跟他交接。得到了這個體,一
對境界來的時候,你認識了:哎喲!現在我可不上你當─不貪,現在我可不上你當─
不瞋,當你不貪、不瞋的時候,一定也是不癡的時候,這個是它的真正內涵哪!所以叫
「依體起護名行」。
那麼,「為行有儀」,這個跟這個行相應的時候,這個儀就是儀相,這個儀相跟前
面就完全不一樣了,這個才是戒相!平常我們講持戒是,都是這個衣服嘛要怎麼穿,喏、
喏、喏,我是持午的,缽要怎麼拿……。心裡面怎麼樣?有沒有業?也是有的業。業不在
防止貪瞋癡上面來說,這個真正的目標就弄錯了。錯在哪裡?後面會告訴我們,這是我們
要了解的特徵在此。所以這一個段的文字主要的就是什麼?四句話。
那麼下面這個他自設問答,「有云」就是有人說,那是解釋一下,以便大家有問題的
時候弄得清楚。說有人說:未受叫作「法」,受了以後叫「體」,好像那個法跟體兩件事
情。那麼現在這個祖師告訴我們,換句話說元照律師告訴我們:並不是如此,法這個東西
95 舊版.第四卷 B
是貫徹始終,戒這個東西貫徹始終。換句話說,也可以說戒法、戒體、戒行、戒相,那麼
法就是戒的法,體就是戒的體,行就是戒的行,相就是戒的相。眼前這一句話沒有什麼多
大的、好像特別的意義,實際上將來講到後頭的,這句話是大有意思。既然在後面才顯出
大有意思來,我這裡只簡單地提醒大家一下。所以說「須知下三」─它下面那個體、
行、相,是什麼體啊?戒的體耶、戒的行耶、戒的相耶!所以說「故一一皆得稱戒」。所
以顯出這個體,特別的內涵是這個,並不是其他的泛善,這是說明這個。請翻過來,
《資持》云:
那麼《資持記》上面問了,這個問答有它的特別意義。有很多深奧的意思,就是平
舖直白講過去的話,我們以為懂了,或者不講的話,一看以為懂了。剛才前面說譬如說
「達」,「欲達四科」,達嘛誰不知道;「納」,納嘛誰不知道,實際上那個達跟納當
中是大有文章在裡頭哦!如果說你不經過這個步驟的話,那個達字你寫上一千遍都沒有用
哦!這個納字亦復如是哦!那麼怎麼辦呢?所以這個祖師們要用種種方便善巧。有一個方
便善巧,他故設問答,經過一問一答,讓你了解得很清楚。
究實說來,這個問答,我是覺得好可惜!我們現在也只能從祖師的文字上面來問答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96
來告訴我們,正式學的時候,實際上我們在真正的問答當中。你看佛世的很多經典當中,
佛常常用問答,《楞嚴經》大家聽說過的,對不對?它前面說「七番顯見」,這個佛就問
他:「欸,阿難,你為什麼要學佛啊?你看見了什麼學佛啊?」最後一問一答,結果問答
了半天以後,這個阿難尊者什麼啊?大徹大悟了!實際上我們要真正解決問題的要針對著
問題,說你的問題在哪裡,一步一步地追蹤下去。還有我們看那個禪宗祖師的公案,那個
學生跑得去問老師,那個老師往往用一個特別的方法,或者打他、或者喝他,或者反過來
說:「欸,你問我!」那個老師問他,他不知道,學生回過頭來問他的,一回答,解決
了!你們有沒有看見過這類事情啊?這一類。反過來,譬如說我們的子弟等等有疑問的時
候,你經過針對著他的問題,經過了這樣的幾次的問答,他解決了。
那麼,我為什麼要說明這個呢?現在有一點道理跟大家講一下。我想我們在座的大概
都是如此吧!念書,念了很辛苦,念了幾十年。以前我們在學校裡的時候,人家給我們取
個雅號叫「老考兵」,考試啊!大概現在還是如此吧!幼稚園大概不要考,我聽說幼稚園
也要考,以前我記得哪幾個幼稚園好,去幼稚園居然還要考!小學考、中學考─現在
可以省掉幾關─然後大學要考,研究所要考,留學要考,然後就業還要考。啊,我的
天哪!為了要應付那個考試怎麼辦呢?就去補習,那個補習的方式是填鴨,在學校念書也
97 舊版.第四卷 B
好、補習也好,那個實在是件痛苦的事情。就算這個老師講得好,瞪大了眼睛,一堂好的
聽下來,講完了以後,腦筋裡面留下印象不深。
說另外一方面,大家有沒有這種經驗?如果今天兩個人在一起抬槓子,一次槓子抬
下來,往往使你終身難忘,就是這樣,而且當你槓子抬得起勁的時候,欲罷實在是不能。
如果說今天我們抬槓子的內容是談那個佛法的話,那這一次不是就終身難忘嗎?平常我們
學的時候是苦苦地學,學不到,現在它偏偏在那個地方就是欲罷不能。所以這個教育,這
個談到教育的方式了哦!我們現在中國目前我們使用的,給它一個特別的名詞叫作「填
鴨」,這是教育當中也是最糟糕的一樣,這莫可奈何!西方人說是比較好一點叫啟發,這
啟發當中最好的一種是什麼?論辯!論辯哪!所以我們看那個印度當年的大祖師啊,他
不一定稱他為菩薩,不一定稱他為什麼祖師,說律師等等,叫他「論師」。以前我看的時
候,我以為是經律的論師,現在了解了,他不是─辯論出來的這個論師。那麼這個方法
藏系保留著,在座的有好幾位去看過,在我的感受當中,如果說你了解了以後,你去一看
的話,你第一個會終身難忘;第二個,一看了以後,你恨不得也能夠投身進去!就這樣。
在我自己學習過程當中,老師講的課,是講完了以後,講得最好,唉,回過頭來實
在是疲累不堪!我看見他們那裡這個教學的方式很有意思,一天真正上課主要的上兩堂,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98
上午一堂、下午一堂,每堂一個半小時,加起來一天才上三小時的課。要我們上三小時
的課,那剩下來的一天到晚整個都是玩的,對不對?有的是玩的時間。結果他們那個三小
時的課,很少人有玩的,根本不可能!早晨起來了以後,那我是講寺院哦,早晨起來以後
然後就上早殿,上完了早殿以後吃早飯,吃過了早飯以後剩下來的時間是溫習。要我們給
你溫習的話,能夠玩一定玩,否則的話,關在房裡面幾個人在鬼打架。你去看,他們每一
個人「遮兒……」溫習,然後溫習他要背的喲!這個地方又非常地小,不像我們現在這裡
好,一個好小的房間住兩個人,多則三個人。這個背一定要出聲哪!大家唸。要我現在這
兩個人同樣唸的話,我就不靈光了,但是他們居然每一個人唸不影響,就是環境逼著他如
此。「哈啊……」唸!然後一直唸唸唸唸,唸到這麼背了,背了以後然後去上課。
上完了課以後,下課了馬上吃飯,吃過飯休息一下。他們往往啊,我以前說過,休息
完了以後下午再上課,上完了課以後,下午開始就辯論。辯論呢,辯論完了以後吃晚飯,
吃過晚飯作晚課,作完了會再辯論。這個辯論辯些什麼?就把上課的內容,上課的內容是
提綱契領地告訴你,告訴你了以後,他告訴你種種論辯的方法。拿我們現在來說,這一下
幹什麼?就抬槓子,他抬的是佛法的槓子。
我們平常有一句話,「真理是越辯越明」,千真萬確的。不過我們這個越辯越明啊,
99 舊版.第四卷 B
因為你沒有正確的方法,所以辯到後來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大家吵得面紅耳赤,一
無結果。實際上不是,你真正把握準原則的話,是就是是、非就是非。在座的,我想有好
幾位同修、同學,跟我一起過的,大家都有這個經驗。以前我也是這樣,你怎麼說你總有
你的道理,現在你把握住這個原則的話,永遠只有一個道理,絕不可能又是可以這樣,又
是可以那樣。
那麼在這一點,我也不妨舉一個實際上的例子,你們可以馬上體會一下。譬如說:現
在我們隨便在座的,說我跟你,或者你跟他,任何一個。假定我隨便說,我跟你兩個一樣
不一樣?提出這樣的問題,你怎麼回答?有人說一樣,有人說不一樣。為什麼一樣?我們
都是人,是不是一樣啊?所以你不能說不一樣。但是有人反對,欸,他怎麼反對啊?你是
法師,我是在家人,是不是?所以我跟你的確不一樣;或者是你是男性、她是女性,是不
是不一樣?在這種情況之下你有沒有結果可言?的確,又可以說是,又可以說不是。
現在問題很簡單,我假如問你:我跟你是同、是不同?先不要回答,說:你是以什麼
標準來衡量的?假定我問這個,我說我依這個什麼標準啊?我依「中國人」來標準,那一
定是,不管你是女的、我是男的,我們就是中國人,對不對?不管你是出家人、我是在家
人,就是是,不能說不同,這樣。如果我們標準也不一樣,我們是說「動物」來說,對不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00
起,那如果你是貓、是狗,我們也同,絕對不能說我跟貓狗異,因為我們都是動物啊!所
以你那個標準如果一旦確定了以後,是非就是一定,是就是是、非就是非!是不是這樣?
現在講佛法,絕對是有一個嚴密的標準在這個地方,那麼這個道理呢,佛法裡面固然
說,特別說明這個道理,西方叫作理則,我們東方人─因明,這個美不可言。所以他們
透過這個方法,運用這個來做學問,理則也是這樣吧!這是論理的方法。於是使得他們用
這套方法,採取一個最好的啟發的教育,所以每一個人在這地方的話,都是欲罷不能。
我剛開始的常常去,在那個地方吃吃飯,吃吃飯兩個人隨便聊聊天,大家就啊,我覺
得他們吵起來了,原來他們已經辯起來了,就這樣!然後到了晚上,要我們如果今天晚上
晚課,是一定大家打瞌睡,他不是。本來晚上,晚上是我想看看,上晚課是六點半開始,
到七點半或者是八點,記不住了。然後下面應該有一個半小時的辯論,如果八點半開始辯
論的話,到九點,應該到十點鐘,實際上不是,九點半。結果雖然這個課是到九點半或者
到十點結束,很少人說十一點半之前肯離開那個地方的,這樣,一辯就三個鐘頭!
平常辯的時候,它那個地方很寬敞,非常寬敞,說那個前面的寺院的前面哪、小山
頭啊,大家反正你找一個地方,捉對兒地在那個地方,大家辯起來啦!有的時候碰見下雨
101 舊版.第四卷 B
天,那怎麼辦呢?就跑到佛堂裡邊。那時候我就住在那個佛堂的旁邊,一下雨這一下我就
麻煩了,一夜睡不著。他們在那兒辯、辯、辯、辯!在我的感覺當中,不曉得他們做什
麼,覺得他們在那兒吵。往往弄到十一點鐘,本來只說到了九點鐘,本來到了九點半或者
十點休息,他們絕不會停止的,十一點鐘。到了十一點半,那麼負責的那個人說時間到
了,就告訴他:「你時間到了!時間到了!」你說你的,沒人來理你,這樣。到最後要關
門了,也不管!最後把一個一個把他拉出來,把門關上,他只好出去,就這樣。如果我們
真的學習有這種精神的話,沒有一樣學不成的!
所以這個又牽涉到任何一方面,這我們現在不必深談。順便這裡告訴它那個問答真正
的用意,現在我們沒有這樣的善巧的條件,所以祖師把這個問答立在這裡。那麼眼前在座
諸位有很多修學的同修當中,有很多人願意把這個學的當中,回去你們再繼續研習的話,
我建議你們用這種討論的方式,一問一答,把這個精義一步一步地深入把握得住。現在我
們看看這個問什麼?
「問:所以唯四,不多少者?
他問:為什麼你這個立這個四科,又不多又不少呢?這一開頭我們前面說過的,能夠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02
總攝這個全體,不遺漏,現在說出來了。
答:攝修始終,無闕賸故。隨成一行,四義整足。言有次第,行不前後。」
這個回答就是這樣。說包含,「攝」是包含,包含你所要修行的從頭到尾,全部!既
沒有闕,也沒有賸。闕了或者不圓滿,或者根本不成功;賸了是多餘的、浪費,乃至於反成
戲論、累贅,就這樣,第一個大要。其次,現在講整個的行持,隨便你做哪一樣事情,「隨
成一行,四義整足」,這一句話非常重要噢!平常我們講持戒的時候,一定要任何一個戒法
當中,任何一戒當中,一定包括了戒法、戒體、戒行、戒相。所以平常我們如果講持戒,只
著重戒相的話,他前面三樣沒得到,根本不行!這只一點種種善根可以,不具足。
但是下面有兩句話,說:「言有次第,行不前後。」言是什麼?言教,換句話說這
個內涵用文字來表達,要告訴你的時候的確有它的次第;等到你認識了、了解了,真正去
做的時候,它就沒有次第可說。我們隨便一樣事情,就是我們仍舊是個老譬喻,說譬喻說
我們講那個汽缸。然後講的時候:「哦,這個汽缸,什麼叫內燃機,這個部分……。」每
一部分、每一部分介紹,從最主要地方依照次第一步一步說明,所以說這個言教一定是有
次第的。然後照著這個言教的次第,如果你行持得到了戒體,然後去修行的時候,是不是
103 舊版.第四卷 B
並沒有次第的啊?對嘛!所以你在車子那麼一發動的時候,你不能說先讓那個機器燒,推
動了半天,然後你這個駕駛盤動,推動了半天駕駛盤不動的話,一下撞到人行道上,把人
撞壞了,對不對?所以你一定全部在那兒動,那個汽缸動的時候,這個前面的整個的東西
都在動;你的腦筋也動,眼睛也動。「咔啦、咔啦」這個車子,到底哪一個先、哪一個後
啊?所以行的時候─行不前後。今天就到這地方。
89 舊版.第四卷 B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
舊版第四卷.B面
所以說這個地方要簡單地告訴我們一下。那麼現在說,第一個叫「聖人制教名法」。那個
聖人哪,就是大聖,經、論通五種人說─佛、菩薩、化人等等;戒只有佛講,沒有第二
個人能講,這個後面我們要了解的。其實不但戒喔!對我們中國來說,這個禮法呀,典章
禮法非天侯不制,不能制的,就這樣,古代是這樣。現在的憲法來說,地方的行政可以你
小地方說,這個憲法絕對不能動,戒本身就是個憲法。
所以孔老夫子說:如果這個典章禮樂出於諸侯的話,可以傳之萬代,萬一─哦,
不!出之於王室的話,換句話那個時候的中央政府,孔老夫子周朝人啦,說如果說出之於
周朝那麼這個王室,那可以傳之萬代;萬一這個落到諸侯那個地方來的話,那就衰了,它
最多只能傳幾代。你們看《論語》上有這段公案。這個《論語》我是幾十年以前只是看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90
過,後來雖然偶然有機會去讀讀的話,只是翻翻。這個諸侯現在我們知道的就是所謂春秋
五霸、戰國七雄,到後來諸侯這個衰了,那麼士、大夫,就是大夫手上,那更糟糕。所以
我的印象當中,好像如果這個典章制度全操縱在諸侯手上的話,傳五代,再等而下之,如
果傳在大夫,大夫換句話說,這個,這個諸侯是五代,大夫的只有三代,傳不過三代,結
果下面很多史實上的驗證也是如此。
那麼在這一點上,佛法也是如此,所以經、論可以隨便講,戒律是非佛莫制。這是簡
單地說一下,後面還有很多理由,自然你們都會了解。這個聖人哪,是講到化教是通於五
類,講到制教,換句話說這個特別是講戒哦,這個制教就是講戒。那麼根據得前面所說的
道理,現在行持的時候,這個典章、法律的規則,這個說明這個內涵的叫作「法」。我們
現在修學第一個,哦!了解這個。
下面呢,「納法成業」。你根據這個法,為什麼加一個「納」字呢?納─領納。本
來那個法本身在兩個地方,一個在藏經裡邊,一個在老師那裡,這是他的。透過你自己仔
細地看、去聽,慢慢地認識這個,於是你領納在心當中。先領納的是文字的領納,換句話
說前面講的通達,到後來呢意趣的領納。現在這個地方要我們怎麼呢?叫「納法」,把聖
人所說的這個法,真正如理如量地領納在你的心當中。要到什麼程度呢?成業!成業這個
91 舊版.第四卷 B
就是你的體,我們的戒體要這樣。那麼請問這個業是什麼呢?所以為什麼我先講這個業,
所以講,如果諸位前面學過《廣論》的,大概還有印象記得,我在講的過程當中,始終告
訴大家:不要學後面這什麼高高的大法,你把這個《廣論》部分,最共下士的業弄清楚的
話,你一生受用不盡,而且生生世世永遠受用不盡。所有的眼前的一切問題都在這個上
面,大的成佛作祖,小的雞毛蒜皮的事情都在這裡!
那麼在這裡我簡單地先說一下。這個業從它的因來說,就是推動你將來結果的,同
樣地這個現在果你又將來繼續地,都是這個業力在推動。譬如我們剛才這個比喻,始終用
同一個比喻,因為我們不是要新鮮,是要了解這個事實,所以前面這個比喻一直引下來的
話,一下就說清楚了。剛才說的這個比喻說,哦,一個人進來,一個好朋友或者是怨家,
那麼為什麼這個人前面好的,你覺得是好朋友?為什麼這個人壞的,你覺得怨家呢?就是
以前你跟他有過這麼一段的交往,這個交往的過程當中,我們稱它為什麼啊?業!馬路上
看見一個人,你就幫他,他也感謝你;也許你幫了他,他覺得:「欸,你來幹什麼?滾滾
滾!」你覺得一番好心,你就不會覺得這個好朋友了,對不對?是嘛!就是前面這件事
情,就是說現在領納在你的心當中。那麼領納在心當中啊,這個只要你領納進去的,一定
有一個影響力量在,那麼這個影響力量,通常我們叫留下來這個影響力量叫作業。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92
這個業分三部分,當然業有各種不同的角度去看,譬如引業、滿業;現在我說的三部
分,哪三部分?叫善業、惡業、無記業。什麼是善業呢?就是引發好的後果的;反之,引
發惡的後果的,一個善、一個惡;還有什麼叫無記呢?說不上好壞來。所以說一個人你幫
他忙,他幫了你忙,後面看見歡喜,於是再看見,你接待他,很熱烈地產生這個眼前使你
很快樂、舒服的這樣的一個結果,這個是善業;反之惡業。還有一類人,看見了像沒看見
一樣,不是第一次看見,前面看見過的,就是你看見了,看見了也就過去了,這個叫無記
業。現在這個地方講的業是什麼?有記別的,一定有記別的,就是說一定在你內心當中產
生一個強烈的反應。現在把什麼東西領納在你內心,產生這個強烈的反應呢?把聖人就是
佛陀制的戒法擺在心目當中,成為你內心當中策勵你的一種力量,這個叫作業。那麼現在
把戒法領納在我們的心當中,變成功一個強力的策勵我的力量,這個叫作戒體。文字是這
麼解釋,下面實際上的內涵,我在這兒說一下。
平常說我們修學了佛法,說為什麼有苦啊?因為煩惱,或者是說貪、瞋、癡,由煩
惱所使嘛,造了貪瞋癡相應的惡業,現在只要去掉貪瞋癡嘛就可以。怎麼去法呢?說戒定
慧。喔!懂了、懂了,好、好、好!大家懂了。結果啊,懂是懂了,跑到境界上面,歡喜
的照貪不誤,不歡喜的是照瞋不誤,當然癡亦復如是!於是就說:「法師啊!某人哪!我
93 舊版.第四卷 B
懂是懂了,就是做不到!」我一直犯這個毛病,你們有沒有?我想極大部分人都有,為什
麼?平常我們一句話:不知道!然後翻開經上面去找,找老師去找,找了半天,大家都是
如此。現在給我們答案了,一開頭就給我們答案了:他聖人制那個法,你是不是如法─
如法是如理如量地領納於心,成業!
前面我們說過了,成了業以後,你內心當中有一個非常強烈的影響。剛才說這個人,
以前進來的時候不關痛癢,現在一進來的時候,你立刻就:喔唷!馬上來。假定你學的這
個,不是剛才這個朋友,學的是佛法,聖人制定的法,沒有前面強烈的影響,那個時候過
來的時候,內心當中無關痛癢,是不是這樣?是!於是你還隨著自己的老習慣走。譬如說
一個無關痛癢的人進來了,我忙我的─不忙,我坐在這裡也不會去招呼他;忙,更不
會管他,是不是這樣呢?就這樣!現在呢,如果是你有了這個特別的善因緣的話,不要說
不忙,就是你忙,你放下事情來,也一定去招呼他,是不是這樣呢?是!所以說,如果說
你把前面聖人所制的法,如理如量地領納在心當中,成為你的業體的時候,境界現起的時
候,哎!這個別的就放下來了,以這個為主。
因此如果你學了佛法以後,照著他告訴你:這個不要貪、不要瞋、不要癡─有它
一定次序哦,這個次序後面都講。所以境界現起的時候,你會了解到:哦!這下、這下不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94
來了。自然而然它任何情況之下現起,這個境界一現起,這個以前所納的這個業體,這個
叫作戒體,所以叫「依體起行」啊!懂了沒有?所以沒有這個法,你根本不可能得到這個
體,得到了體以後,下面「依體起護名行」,對啦!這個體有了以後,自然而然你就保護
它。就像說你認識了這個朋友以後,來了以後,你自然而然跟他交接。得到了這個體,一
對境界來的時候,你認識了:哎喲!現在我可不上你當─不貪,現在我可不上你當─
不瞋,當你不貪、不瞋的時候,一定也是不癡的時候,這個是它的真正內涵哪!所以叫
「依體起護名行」。
那麼,「為行有儀」,這個跟這個行相應的時候,這個儀就是儀相,這個儀相跟前
面就完全不一樣了,這個才是戒相!平常我們講持戒是,都是這個衣服嘛要怎麼穿,喏、
喏、喏,我是持午的,缽要怎麼拿……。心裡面怎麼樣?有沒有業?也是有的業。業不在
防止貪瞋癡上面來說,這個真正的目標就弄錯了。錯在哪裡?後面會告訴我們,這是我們
要了解的特徵在此。所以這一個段的文字主要的就是什麼?四句話。
那麼下面這個他自設問答,「有云」就是有人說,那是解釋一下,以便大家有問題的
時候弄得清楚。說有人說:未受叫作「法」,受了以後叫「體」,好像那個法跟體兩件事
情。那麼現在這個祖師告訴我們,換句話說元照律師告訴我們:並不是如此,法這個東西
95 舊版.第四卷 B
是貫徹始終,戒這個東西貫徹始終。換句話說,也可以說戒法、戒體、戒行、戒相,那麼
法就是戒的法,體就是戒的體,行就是戒的行,相就是戒的相。眼前這一句話沒有什麼多
大的、好像特別的意義,實際上將來講到後頭的,這句話是大有意思。既然在後面才顯出
大有意思來,我這裡只簡單地提醒大家一下。所以說「須知下三」─它下面那個體、
行、相,是什麼體啊?戒的體耶、戒的行耶、戒的相耶!所以說「故一一皆得稱戒」。所
以顯出這個體,特別的內涵是這個,並不是其他的泛善,這是說明這個。請翻過來,
《資持》云:
那麼《資持記》上面問了,這個問答有它的特別意義。有很多深奧的意思,就是平
舖直白講過去的話,我們以為懂了,或者不講的話,一看以為懂了。剛才前面說譬如說
「達」,「欲達四科」,達嘛誰不知道;「納」,納嘛誰不知道,實際上那個達跟納當
中是大有文章在裡頭哦!如果說你不經過這個步驟的話,那個達字你寫上一千遍都沒有用
哦!這個納字亦復如是哦!那麼怎麼辦呢?所以這個祖師們要用種種方便善巧。有一個方
便善巧,他故設問答,經過一問一答,讓你了解得很清楚。
究實說來,這個問答,我是覺得好可惜!我們現在也只能從祖師的文字上面來問答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96
來告訴我們,正式學的時候,實際上我們在真正的問答當中。你看佛世的很多經典當中,
佛常常用問答,《楞嚴經》大家聽說過的,對不對?它前面說「七番顯見」,這個佛就問
他:「欸,阿難,你為什麼要學佛啊?你看見了什麼學佛啊?」最後一問一答,結果問答
了半天以後,這個阿難尊者什麼啊?大徹大悟了!實際上我們要真正解決問題的要針對著
問題,說你的問題在哪裡,一步一步地追蹤下去。還有我們看那個禪宗祖師的公案,那個
學生跑得去問老師,那個老師往往用一個特別的方法,或者打他、或者喝他,或者反過來
說:「欸,你問我!」那個老師問他,他不知道,學生回過頭來問他的,一回答,解決
了!你們有沒有看見過這類事情啊?這一類。反過來,譬如說我們的子弟等等有疑問的時
候,你經過針對著他的問題,經過了這樣的幾次的問答,他解決了。
那麼,我為什麼要說明這個呢?現在有一點道理跟大家講一下。我想我們在座的大概
都是如此吧!念書,念了很辛苦,念了幾十年。以前我們在學校裡的時候,人家給我們取
個雅號叫「老考兵」,考試啊!大概現在還是如此吧!幼稚園大概不要考,我聽說幼稚園
也要考,以前我記得哪幾個幼稚園好,去幼稚園居然還要考!小學考、中學考─現在
可以省掉幾關─然後大學要考,研究所要考,留學要考,然後就業還要考。啊,我的
天哪!為了要應付那個考試怎麼辦呢?就去補習,那個補習的方式是填鴨,在學校念書也
97 舊版.第四卷 B
好、補習也好,那個實在是件痛苦的事情。就算這個老師講得好,瞪大了眼睛,一堂好的
聽下來,講完了以後,腦筋裡面留下印象不深。
說另外一方面,大家有沒有這種經驗?如果今天兩個人在一起抬槓子,一次槓子抬
下來,往往使你終身難忘,就是這樣,而且當你槓子抬得起勁的時候,欲罷實在是不能。
如果說今天我們抬槓子的內容是談那個佛法的話,那這一次不是就終身難忘嗎?平常我們
學的時候是苦苦地學,學不到,現在它偏偏在那個地方就是欲罷不能。所以這個教育,這
個談到教育的方式了哦!我們現在中國目前我們使用的,給它一個特別的名詞叫作「填
鴨」,這是教育當中也是最糟糕的一樣,這莫可奈何!西方人說是比較好一點叫啟發,這
啟發當中最好的一種是什麼?論辯!論辯哪!所以我們看那個印度當年的大祖師啊,他
不一定稱他為菩薩,不一定稱他為什麼祖師,說律師等等,叫他「論師」。以前我看的時
候,我以為是經律的論師,現在了解了,他不是─辯論出來的這個論師。那麼這個方法
藏系保留著,在座的有好幾位去看過,在我的感受當中,如果說你了解了以後,你去一看
的話,你第一個會終身難忘;第二個,一看了以後,你恨不得也能夠投身進去!就這樣。
在我自己學習過程當中,老師講的課,是講完了以後,講得最好,唉,回過頭來實
在是疲累不堪!我看見他們那裡這個教學的方式很有意思,一天真正上課主要的上兩堂,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98
上午一堂、下午一堂,每堂一個半小時,加起來一天才上三小時的課。要我們上三小時
的課,那剩下來的一天到晚整個都是玩的,對不對?有的是玩的時間。結果他們那個三小
時的課,很少人有玩的,根本不可能!早晨起來了以後,那我是講寺院哦,早晨起來以後
然後就上早殿,上完了早殿以後吃早飯,吃過了早飯以後剩下來的時間是溫習。要我們給
你溫習的話,能夠玩一定玩,否則的話,關在房裡面幾個人在鬼打架。你去看,他們每一
個人「遮兒……」溫習,然後溫習他要背的喲!這個地方又非常地小,不像我們現在這裡
好,一個好小的房間住兩個人,多則三個人。這個背一定要出聲哪!大家唸。要我現在這
兩個人同樣唸的話,我就不靈光了,但是他們居然每一個人唸不影響,就是環境逼著他如
此。「哈啊……」唸!然後一直唸唸唸唸,唸到這麼背了,背了以後然後去上課。
上完了課以後,下課了馬上吃飯,吃過飯休息一下。他們往往啊,我以前說過,休息
完了以後下午再上課,上完了課以後,下午開始就辯論。辯論呢,辯論完了以後吃晚飯,
吃過晚飯作晚課,作完了會再辯論。這個辯論辯些什麼?就把上課的內容,上課的內容是
提綱契領地告訴你,告訴你了以後,他告訴你種種論辯的方法。拿我們現在來說,這一下
幹什麼?就抬槓子,他抬的是佛法的槓子。
我們平常有一句話,「真理是越辯越明」,千真萬確的。不過我們這個越辯越明啊,
99 舊版.第四卷 B
因為你沒有正確的方法,所以辯到後來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大家吵得面紅耳赤,一
無結果。實際上不是,你真正把握準原則的話,是就是是、非就是非。在座的,我想有好
幾位同修、同學,跟我一起過的,大家都有這個經驗。以前我也是這樣,你怎麼說你總有
你的道理,現在你把握住這個原則的話,永遠只有一個道理,絕不可能又是可以這樣,又
是可以那樣。
那麼在這一點,我也不妨舉一個實際上的例子,你們可以馬上體會一下。譬如說:現
在我們隨便在座的,說我跟你,或者你跟他,任何一個。假定我隨便說,我跟你兩個一樣
不一樣?提出這樣的問題,你怎麼回答?有人說一樣,有人說不一樣。為什麼一樣?我們
都是人,是不是一樣啊?所以你不能說不一樣。但是有人反對,欸,他怎麼反對啊?你是
法師,我是在家人,是不是?所以我跟你的確不一樣;或者是你是男性、她是女性,是不
是不一樣?在這種情況之下你有沒有結果可言?的確,又可以說是,又可以說不是。
現在問題很簡單,我假如問你:我跟你是同、是不同?先不要回答,說:你是以什麼
標準來衡量的?假定我問這個,我說我依這個什麼標準啊?我依「中國人」來標準,那一
定是,不管你是女的、我是男的,我們就是中國人,對不對?不管你是出家人、我是在家
人,就是是,不能說不同,這樣。如果我們標準也不一樣,我們是說「動物」來說,對不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00
起,那如果你是貓、是狗,我們也同,絕對不能說我跟貓狗異,因為我們都是動物啊!所
以你那個標準如果一旦確定了以後,是非就是一定,是就是是、非就是非!是不是這樣?
現在講佛法,絕對是有一個嚴密的標準在這個地方,那麼這個道理呢,佛法裡面固然
說,特別說明這個道理,西方叫作理則,我們東方人─因明,這個美不可言。所以他們
透過這個方法,運用這個來做學問,理則也是這樣吧!這是論理的方法。於是使得他們用
這套方法,採取一個最好的啟發的教育,所以每一個人在這地方的話,都是欲罷不能。
我剛開始的常常去,在那個地方吃吃飯,吃吃飯兩個人隨便聊聊天,大家就啊,我覺
得他們吵起來了,原來他們已經辯起來了,就這樣!然後到了晚上,要我們如果今天晚上
晚課,是一定大家打瞌睡,他不是。本來晚上,晚上是我想看看,上晚課是六點半開始,
到七點半或者是八點,記不住了。然後下面應該有一個半小時的辯論,如果八點半開始辯
論的話,到九點,應該到十點鐘,實際上不是,九點半。結果雖然這個課是到九點半或者
到十點結束,很少人說十一點半之前肯離開那個地方的,這樣,一辯就三個鐘頭!
平常辯的時候,它那個地方很寬敞,非常寬敞,說那個前面的寺院的前面哪、小山
頭啊,大家反正你找一個地方,捉對兒地在那個地方,大家辯起來啦!有的時候碰見下雨
101 舊版.第四卷 B
天,那怎麼辦呢?就跑到佛堂裡邊。那時候我就住在那個佛堂的旁邊,一下雨這一下我就
麻煩了,一夜睡不著。他們在那兒辯、辯、辯、辯!在我的感覺當中,不曉得他們做什
麼,覺得他們在那兒吵。往往弄到十一點鐘,本來只說到了九點鐘,本來到了九點半或者
十點休息,他們絕不會停止的,十一點鐘。到了十一點半,那麼負責的那個人說時間到
了,就告訴他:「你時間到了!時間到了!」你說你的,沒人來理你,這樣。到最後要關
門了,也不管!最後把一個一個把他拉出來,把門關上,他只好出去,就這樣。如果我們
真的學習有這種精神的話,沒有一樣學不成的!
所以這個又牽涉到任何一方面,這我們現在不必深談。順便這裡告訴它那個問答真正
的用意,現在我們沒有這樣的善巧的條件,所以祖師把這個問答立在這裡。那麼眼前在座
諸位有很多修學的同修當中,有很多人願意把這個學的當中,回去你們再繼續研習的話,
我建議你們用這種討論的方式,一問一答,把這個精義一步一步地深入把握得住。現在我
們看看這個問什麼?
「問:所以唯四,不多少者?
他問:為什麼你這個立這個四科,又不多又不少呢?這一開頭我們前面說過的,能夠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02
總攝這個全體,不遺漏,現在說出來了。
答:攝修始終,無闕賸故。隨成一行,四義整足。言有次第,行不前後。」
這個回答就是這樣。說包含,「攝」是包含,包含你所要修行的從頭到尾,全部!既
沒有闕,也沒有賸。闕了或者不圓滿,或者根本不成功;賸了是多餘的、浪費,乃至於反成
戲論、累贅,就這樣,第一個大要。其次,現在講整個的行持,隨便你做哪一樣事情,「隨
成一行,四義整足」,這一句話非常重要噢!平常我們講持戒的時候,一定要任何一個戒法
當中,任何一戒當中,一定包括了戒法、戒體、戒行、戒相。所以平常我們如果講持戒,只
著重戒相的話,他前面三樣沒得到,根本不行!這只一點種種善根可以,不具足。
但是下面有兩句話,說:「言有次第,行不前後。」言是什麼?言教,換句話說這
個內涵用文字來表達,要告訴你的時候的確有它的次第;等到你認識了、了解了,真正去
做的時候,它就沒有次第可說。我們隨便一樣事情,就是我們仍舊是個老譬喻,說譬喻說
我們講那個汽缸。然後講的時候:「哦,這個汽缸,什麼叫內燃機,這個部分……。」每
一部分、每一部分介紹,從最主要地方依照次第一步一步說明,所以說這個言教一定是有
次第的。然後照著這個言教的次第,如果你行持得到了戒體,然後去修行的時候,是不是
103 舊版.第四卷 B
並沒有次第的啊?對嘛!所以你在車子那麼一發動的時候,你不能說先讓那個機器燒,推
動了半天,然後你這個駕駛盤動,推動了半天駕駛盤不動的話,一下撞到人行道上,把人
撞壞了,對不對?所以你一定全部在那兒動,那個汽缸動的時候,這個前面的整個的東西
都在動;你的腦筋也動,眼睛也動。「咔啦、咔啦」這個車子,到底哪一個先、哪一個後
啊?所以行的時候─行不前後。今天就到這地方。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6
- 文章: 33584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南山律在家備覽{舊版}手抄稿.第五卷 A
上日下常老和尚 開示
107 舊版.第五卷 A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
舊版第五卷.A面
今天開始之前,有兩個問題先簡單地說明一下。第一個問題是說,昨天講那個整個的
《南山律在家備覽》分四篇,說這個〈別行篇〉大概了解,就是我們進入的下腳第一步。
這個不僅僅是在家居士,其實我們很多出家同修,對我來說,我現在回過頭來看看,說我
們基礎需要的很多準備都沒準備好,所以下腳第一步基礎做好對我們很有幫助,那這個我
們不談。關於前面那個〈宗體〉、〈持犯〉、〈懺悔〉,這個懺悔部分有不太清楚的,這
裡我簡單地說一說。
在平常我們講的戒律當中很少說那一點,但是真正完整的要想學戒的話,那個經、
律、論都要通,第一天已經說過了。經、論是學得啟發信解,然後呢,啟發我們的這個信
解,立正確的認識,有了這個正確的認識以後,那麼照所認識的行持;一個像眼睛,一個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08
像腳,目足並運能夠到我們想去的地方,能夠離開我們不想待的地方。不想待的是娑婆痛
苦之處,想去的地方─眼前極樂世界,將來究竟圓滿的佛土,這兩者之中有這樣密切的
關係,所以這個經、律、論必須配合。
那麼現在我們單講律的時候,應該是前面知見已經有相當認識,這樣的狀態。目前也
的確可以說,這個教法漸漸衰頹,乃至於陷入沒有完整的,所以我們不認識。一般我們修
學的時候很少了解這一點,那麼這裡我就特別提出《瑜伽師地論》上面告訴我們的,來引
證我們昨天說的宗體、持犯、懺悔三者的關係。說戒的自性四個功德:從他正受,善淨
意樂,犯已還淨,深敬專念無有違犯。這個叫作戒性─戒的特徵在哪裡。
不過平常我們不深講它,真正深講的話,它有非常嚴密的次第、非常嚴密的組織,
你從這個地方進去的話,幾乎絲毫無錯。絕對不像我們平常講的講經說法,啊,大概有個
概念,就是這樣。所以說理可虛通,虛通是虛通啊,但是派用場往往不成。上根利智的人
他宿生本來有,一點─透,透了就行;其次一等人,見是見到了,可是行不夠。那麼
這一類人,譬如禪宗的祖師,雖然見了道,他但是下面還要「生生若得不退,佛階必定可
期」。為什麼要這樣?根據他所見的,然後所消融無始的習氣。這個習氣這個,我們昨天
講的業,大家還記得吧?這個非拿戒來衡量不可,拿戒做為衡準的標準,否則講得是頭頭
109 舊版.第五卷 A
是道,造的業是照樣的一片無明當中所產生的這個業,依舊輪迴!這個是中上等的人,如
果中下等的人,那就─好囉,聽完了以後一點用場都沒有!所以這個地方一定要兩樣東
西配合─見跟行,因此要想了解這個的話,說我們要學了經、論以後,一定要學律;反
過來,要想學律的話,一定要經、論配合。
剛才這另外一個題目,他也是這樣問,說:「研讀《在家備覽》,要不要其他的論籍
來配合?」要!如果種一點善根,大家聽一聽就可以,如果真正行持,非要配合不可!那
麼現在我這個地方,黑板上已經寫好了,給大家說一下。菩薩戒的叫自性,它的特徵在什
麼地方?他告訴我們就四個特點:第一個叫「從他正受」,這個戒一定「從他」,就是這
是善知識。「從他」裡邊還有它特別的條件在噢!今天、明天我們就說下去,這個是為什
麼戒有這麼殊勝的功德,為什麼說一日一夜的八關齋戒、一日一夜的沙彌戒能夠往生的根
本理由,都從這個地方開出來的。第二個叫「善淨意樂」,意樂就是我們的心理狀態,昨
天已經簡單地介紹過,造業的根本的主宰者,那是個人的意樂。
第三叫「犯已還淨」,萬一有所違犯的話,怎麼透過這個方法能夠恢復清淨的戒體。
因為這個戒正是我們初機的人走上去,既然初機的走上去,不可能一下做得好。我們往往
說:「嗯!這個應該可以做得好。」這個話是錯誤的。舉一個好簡單的比喻,你能希望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10
這個小學生,告訴他這個字怎麼寫,就一筆寫出來的是龍飛鳳舞嗎?這不是顛倒嗎?我們
修學佛法亦是如此,遠比世俗的學問難,居然講一點道理告訴你,老師寫告訴你怎麼橫、
怎麼豎,你就寫出來跟老師一樣,有這樣道理嗎?那這個就是平常我們對戒並沒有認真探
索,往往產生這種誤解。所以正受以後,是常常有違犯,違犯了怎麼辦呢?它有它還淨的
方法,這樣。而且我們也不能疏忽哦!最後,「深敬專念無有違犯」。
那這個每一個有它的原因,每一個有它的原因。因為你這個是必定要從他這個善知
識那裡,正式如理如量、毫無錯誤地接受,不是說「唉呀,受戒了!」那跑得去嘛,是應
一下場面,沒有用!現在也許大家說:這個受戒,一定要這個授戒的這個戒師戒體清淨。
不一定行,你自己了解了認真去做,都有問題,何況每一個地方都不太清楚!所以「正」
這個字有它的特別的意義,正確無誤的。包括授給我們的這個「師」,以及我們去接受的
「資」─就是弟子,對於這個法每一部分了解得清楚;師已經得了體,受的人了解這個
法,如理如量地做到,那個時候才可以得到。這裡不講細講這個。
第二個呢,「善淨意樂」,你為什麼要去受?這非常重要的!現在我們往往說:
「欸,受戒了,好嘛!」好在哪裡?為什麼好?我們照樣地不知道,這個我們將來都會
說。因為你是從別人的地方受,因此如果做得不對的話,你會看見那些人的話就慚愧:欸
111 舊版.第五卷 A
……。就這樣。好像我們做一件事情,大家都曉得了以後,如果你這個行為跟你所說的不
一樣的話,我們心裡面覺得不好意思,這個就是慚愧。慚愧是一切善法的根本,慚跟愧細
說起來不一樣的,細說起來有它的不一樣的地方。這個唯識法相上面告訴我們,就是說做
了不好的怕人家笑,這個叫愧;自己內心上面希望做到這樣的,做不到叫慚。那麼第二個
叫善淨意樂,這是我一心一意曉得這個法,並不是人家強迫我的,而是我體會到有這樣的
殊勝的好處─自他的利益,所以我去追求的,這是我的目標。因此做不到的時候,自己
覺得:唉呀,我怎麼做不到!這個心情叫作慚。所以一個愧、一個慚。
那麼第三個,萬一到那時候你剛剛做的時候,由於宿生的習氣非常重,往往到那個時
候你雖然想努力去做,做不到,有所違犯,那怎麼辦呢?它有還淨的方法。而最主要的,
平常我們受了戒以後要一心「深敬專念」,那麼你保持這樣,這個戒體才能夠確定只有增
長不會損害。關於這個道理在後面繼續講下去,他每一個地方會說得很正確的。
因此這個宗體、持犯兩樣東西說明什麼?喏,就告訴我們戒是什麼,它有什麼殊
勝的利益,不受有什麼大的損害,以及如何受法,它的特徵等等。從說明了解那個叫作
「法」;了解了以後你如法地去受,說領納在心,得到的一個「體」;得到了這個體以
後,如何去護持它,以及護持產生的功效,這個叫「行」;那麼下面有個「相」,這個都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12
是在宗體當中。至於說行持保護使它不出毛病,而只有增長功德,那在持犯當中。所以整
個的這兩點就說明了,這樣做對、這樣做不對,那麼不對的話,這個不對的程度重、輕,
前兩者;萬一犯了怎麼恢復原來的戒體,繼續增上,那第三個,所以懺悔。那麼今天就把
這個原來沒有說明的交代清楚,關於這個是出在《瑜伽師地論》上頭。
第二個問題,他說《南山律在家備覽》配……。要配的!剛才已經說過。本來在這個
介紹,前面那這個介紹的序言當中要多說一些,可是既然是說,我前面說的只是我們很簡
略、扼要的解釋,所以沒有說清楚。律一共有五部或者六部,傳到我們中國來的那個律本
一共有四部傳過來的,有一部沒有傳過來,這個前兩天已經簡單介紹過的。那麼同樣呢,
還有傳過來除了律以外還有論,這個論都是解釋那個律的。譬如說我們現在,我們這個
中文系的《大藏經》當中,所保留的關於律的論是哪幾部呢?我這個地方也說一說。《善
見論》、《毗尼母論》這兩部論是專門解釋四分的,《四分律》;另外《薩婆多毘尼毗婆
沙論》、《薩婆多摩得勒伽》、《五百問論》那是解釋《十誦律》的;還有一個叫《明了
論》,那是解釋正量部的。真正地對學律來說,如果今天在座的主要的是出家的同修的
話,那我也要告訴大家,說「四律」是哪四部,「六論」是哪一個。
那麼至於說《在家備覽》上面是另外開出來,它分成三宗:第一個實法宗,所用的
113 舊版.第五卷 A
論是《薩婆多論》、《俱舍論》。第二個是假名宗,就是《四分律》,那用的論是《成實
論》。第三個圓教宗,依據《法華》、《涅槃》開權顯實的道理,把戒的根本意趣說全部
地圓滿地交代出來,而不是前面的權巧方便說不清楚的;那麼論呢,《成唯識論》,這兩
樣配合才能夠正確地認識。現在在這裡我講的時候,引用的論是《菩提道次第廣論》。昨
天多多少少介紹,今天繼續地講下去,你們會發現,你學了論以後再學這個《南山在家備
覽》的話,你如虎添翼;反過來,那個戒律如果有了這個論的解釋的話,一樣的。你要用
這個,用到哪裡,哪裡就對,你要得到人天果報一定得,要求往生一定生,求佛果都可以
得到啊,何況是求往生跟人天果報!
不過對諸位來說,我也了解,這個百忙當中,任何我們前面介紹的那種書,任何一本
你去翻開來去看的話,都是天書,這個是比較對我們來說眼前的困擾。因此諸位聽了《在
家備覽》,如果覺得有興趣,願意,那麼我建議你們:能看得懂,你們自己去看;看不
懂,我們這裡這個教育基金委員會,多多少少提供了諸位很多的方便,你可以借這裡。這
裡我們這裡有這個《菩提道次第廣論》在借的,你可以好好地借來聽一下。特別是業的部
分,以及共中士的這四諦、十二因緣部分,那個你如果了解了以後,回過頭來你一看那個
戒的話,那一目了然,如虎添翼。這是我對這兩個問題簡單地說一下。還有其他的問題,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14
萬一有人問出來跟戒不相關的,我這裡不回答,我也說一說。
現在請翻開《南山在家備覽》,這個翻到第二頁第一行,昨天已經說到《資持》云:
「問:所以唯四,不多少者?答:攝修始終,無闕賸故。隨成一行,四義整足。言有次
第,行不前後。」那這個昨天最後已經簡單地說了一說,這裡還要解釋,他為什麼說要
問答,那個已經說過了。「攝修始終,無闕賸故」,這個對我們非常重要!如果今天我們
在這裡講經、講論,也許可以不需要,講律非要不可!原因:律是講行持的,我舉一個比
喻,還是前天那個老比喻,我講一個機械原理,隨便黑板上面畫一個圖,說這個叫汽缸,
然後這個叫活塞,大也好、小也好、方也好、圓也好,反正你懂了就可以。今天我告訴你
我畫一個藍圖,你拿這個照這個藍圖要去造這部汽車來的,不要說方圓不可以,錯了這個
車身錯一點點,你拿這個車身去做,你能做得出來嗎?做不出來!浪費時間事情小,精力
等等白花下去沒有收穫。律本身它的特別的功效我們也應該了解的,你必定要照著去認真
去做的,這不是空口說白話,所以他交代任何一件事情的話不能少,少了就欠缺,不圓滿
還勉強可以,如果錯了,那絕對不可以,所以它一定不能缺。
還有呢,不要「賸」!我們這個在三界之內唯一可以修行的就是人身,得到了人身要
忙碌這麼多事情,如果你還在枝末上面亂轉,不能把握住根本的話,短短的幾十年一刻一
115 舊版.第五卷 A
下光陰就過去掉了。所以真正講修行的時候,不但是要集中火力,這個是為什麼佛陀一再
告訴我們說:「火燒頭燃,尚可暫置,無常盛火,應速除滅!」頭上著了火了可以暫
時停一下,因為還有更要緊的事情,什麼是更要緊的事情?無常盛火!這樣啊!這個戒是
站在這個基礎上看的,哪允許我們:唉呀!隨便馬馬虎虎,反正十九不離八啦!這樣,差
一點也好,差兩點也好了,差得十萬八千里也沒關係。在戒裡邊不允許,所以它不能多。
立了這樣四樣東西的話,對於你要修的法門來說,換句話說,從凡夫一直到成佛這個
法門來說,說從始到終下腳第一步就是這些,到最後還是這些啊!這是說明的內容,既沒
有闕、也不會賸,這個是我們應該了解的。所以真正的嚴密的這個經、論、律,它都有這
樣的完整的體系在裡頭,一字都不能多,一字不可以少。我說這個字的字義噢!也許文字
上面的話稍微錯一點點。同時我們在昨天談過分析過的時候,你有沒有注意到?反而無關
緊要的一個事情,這個它組織得非常嚴密,我們平常寫的文章當中就是看起文字差不多,
內涵來說差得十萬八千里。十萬八千里還可以比耶,它根本不能比耶!
所以下面告訴我們「隨成一行」,你真正行的時候,那任何一個行為當中都具足這四
個─法、體、行、相。那麼這個「行」講什麼?就是我們的:狹的來說戒行,可以說專
門持戒,廣義的來說,就是了解了佛法以後,有了眼睛以後,你怎麼去走到─這個行!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16
這是兩個一而二,二而一。
下面有兩句話叫「言有次第,行不前後」,在說的時候它有次第的,做的時候無前無
後。這不僅僅是這麼解釋一下哦!這裡還有特別的一個關鍵在,「言」是言教,「行」是行
證,言教是因,啟發我們的信解,我們可以說「信、解、行、證」這四個來判它,那沒關
係。總之,在我們不認識的時候,求認識要通過這個言教,然後領會內涵,領會了以後,如
我們所領會的去思惟,確定得到勝解,按照這個勝解行持,於是成因感果,彼此間有它的必
然的因果關係。因此言教一定有次第,作為因,行持本身沒有先後。有了前面這個因,對我
們每一個人來說,曉得從何下手。然後到下手正式進去的時候、開始行的時候,那沒有前
後,同時「隨成一行,四義整足」。所以平常我們講的那些道理,從這地方一一都是很具體
地告訴我們有些什麼內涵在,否則的話,我們談經說教說了半天那是戲論。
不過我們不要輕易地排斥人家,真的修行都是管自己不管人家的,告訴自己不要戲
論,對人家來說不管他,這是善知識告訴我們這樣,我們應該自己了解。對人家應該怎麼
態度呢?說:哎!他在那兒種一點種子,我隨喜他。你隨喜他,這個隨喜功德對你來說。
這個是個閒話但是也隨便一提,在這種狀態當中不會你是我非,而自己時刻增長善淨之
法,這是對我們絕端重要的一件事情!下面第二行:
117 舊版.第五卷 A
《資持》云:「問:法之與體,同異云何?
那麼又另設一個問答,要辨別法、體,那內涵說到底是同是不同呢?
答:《業疏》云:體者戒法所依之本。是則法為能依,體是所依,不可云同。又
云:戒體者,所謂納聖法於心胸,即法是所納之戒體。據此不可云異。應知言法未
必是體,言體其必是法。不即不離,非同非異。」
那麼首先這個文字解釋一下。《資持記》本來就是解釋《行事鈔》的,說這個問題他
還是舉《業疏》,《業疏》就是《隨機羯磨疏》。這個地方又顯出來凡是古代的祖師,真
正有成就的人,他絕對不會別出心裁想一套,如果說佛、菩薩、祖師已經說的,他一定引
證他的,萬一說了以後很深奧,他再加以解釋。那麼現在呢,說這個南山道宣律祖已經關
於這個問題,已經在《隨機羯磨疏》上面說過了,所以引證一下。
他說「體」是什麼?這個體是戒法所依的根本,所以兩者當中有個關係,一個是能
依,一個是所依,法是能依,體是所依。這個「能、所」也許有的人不太清楚,那麼我
這裡很簡單地說一下。大家看看我手上有個東西,一個盤,盤裡面盛一樣什麼?毛巾!
那麼這個地方呢,這個盤叫作「能盛」,能夠承擔、能夠容納這個毛巾的;這個毛巾是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18
「所」,是吧?就是盛放進去,這兩樣是兩個東西,是兩個東西。所以法體之間這樣的關
係,由於有這個法體所以才講那個道理嘛!譬如說有這個汽車實在的東西,所以就告訴你
這個汽車的功效是什麼,汽車的結構是如何,告訴你這個汽車的原則,這個就是說這個道
理。這個道理一定是根據這個實體而講的,所以說這個體是所依的根本,那麼所以這個法
是能依,因此彼此間有個能所關係,它不可以說它同。
除了這個以外,還有一點我們要了解,佛說的這個法門,它有個特質叫作「從禪出
教」,告訴我們。換句話說,這佛說的所有法門都是他內證的經驗,證些什麼?解決了一
切苦,圓滿了一切的功德,然後這個就是他的體呀!你現在不是要這個嗎?對嘛!我要解
決一切苦,我要圓滿的功德;那我是這樣過來的,把這個道理說出來。所以這個道理叫
法,這個法一定有它的根據,這個根據正是我們希望的目標。這個意思就是告訴我這個,
所以這不是、不能說它一樣。
但是你說它不一樣嗎?嘿!又不對!說「戒體者,所謂納聖法於心胸」,戒體是什麼
呀?就是你把聽懂的這個道理,這個道理是聖法噢,這個道理不是講汽車那個車法,而是
要成就聖人的這個方法,你把聽懂的道理,如他所說的,把它安住在你自己的身心上面。
所以這個體,就是這個法具體事實的一個表現,因此也不能說它是異,說明這個。所以實
119 舊版.第五卷 A
際上也可以說不即不離、非同非異。
平常我們對這個不即不離、非同非異,往往說像這個詭辯一樣,越弄越糊塗,我這裡
不想深講。如果諸位對這個佛法的中心思想─空緣起,有了了解的話,那這個都不是問
題。佛法的中心思想講空,並不是空無所有的空,空故緣起,緣起故空!那麼這個龍樹菩
薩在《中論》上面特別說,所謂: 「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
107 舊版.第五卷 A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
舊版第五卷.A面
今天開始之前,有兩個問題先簡單地說明一下。第一個問題是說,昨天講那個整個的
《南山律在家備覽》分四篇,說這個〈別行篇〉大概了解,就是我們進入的下腳第一步。
這個不僅僅是在家居士,其實我們很多出家同修,對我來說,我現在回過頭來看看,說我
們基礎需要的很多準備都沒準備好,所以下腳第一步基礎做好對我們很有幫助,那這個我
們不談。關於前面那個〈宗體〉、〈持犯〉、〈懺悔〉,這個懺悔部分有不太清楚的,這
裡我簡單地說一說。
在平常我們講的戒律當中很少說那一點,但是真正完整的要想學戒的話,那個經、
律、論都要通,第一天已經說過了。經、論是學得啟發信解,然後呢,啟發我們的這個信
解,立正確的認識,有了這個正確的認識以後,那麼照所認識的行持;一個像眼睛,一個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08
像腳,目足並運能夠到我們想去的地方,能夠離開我們不想待的地方。不想待的是娑婆痛
苦之處,想去的地方─眼前極樂世界,將來究竟圓滿的佛土,這兩者之中有這樣密切的
關係,所以這個經、律、論必須配合。
那麼現在我們單講律的時候,應該是前面知見已經有相當認識,這樣的狀態。目前也
的確可以說,這個教法漸漸衰頹,乃至於陷入沒有完整的,所以我們不認識。一般我們修
學的時候很少了解這一點,那麼這裡我就特別提出《瑜伽師地論》上面告訴我們的,來引
證我們昨天說的宗體、持犯、懺悔三者的關係。說戒的自性四個功德:從他正受,善淨
意樂,犯已還淨,深敬專念無有違犯。這個叫作戒性─戒的特徵在哪裡。
不過平常我們不深講它,真正深講的話,它有非常嚴密的次第、非常嚴密的組織,
你從這個地方進去的話,幾乎絲毫無錯。絕對不像我們平常講的講經說法,啊,大概有個
概念,就是這樣。所以說理可虛通,虛通是虛通啊,但是派用場往往不成。上根利智的人
他宿生本來有,一點─透,透了就行;其次一等人,見是見到了,可是行不夠。那麼
這一類人,譬如禪宗的祖師,雖然見了道,他但是下面還要「生生若得不退,佛階必定可
期」。為什麼要這樣?根據他所見的,然後所消融無始的習氣。這個習氣這個,我們昨天
講的業,大家還記得吧?這個非拿戒來衡量不可,拿戒做為衡準的標準,否則講得是頭頭
109 舊版.第五卷 A
是道,造的業是照樣的一片無明當中所產生的這個業,依舊輪迴!這個是中上等的人,如
果中下等的人,那就─好囉,聽完了以後一點用場都沒有!所以這個地方一定要兩樣東
西配合─見跟行,因此要想了解這個的話,說我們要學了經、論以後,一定要學律;反
過來,要想學律的話,一定要經、論配合。
剛才這另外一個題目,他也是這樣問,說:「研讀《在家備覽》,要不要其他的論籍
來配合?」要!如果種一點善根,大家聽一聽就可以,如果真正行持,非要配合不可!那
麼現在我這個地方,黑板上已經寫好了,給大家說一下。菩薩戒的叫自性,它的特徵在什
麼地方?他告訴我們就四個特點:第一個叫「從他正受」,這個戒一定「從他」,就是這
是善知識。「從他」裡邊還有它特別的條件在噢!今天、明天我們就說下去,這個是為什
麼戒有這麼殊勝的功德,為什麼說一日一夜的八關齋戒、一日一夜的沙彌戒能夠往生的根
本理由,都從這個地方開出來的。第二個叫「善淨意樂」,意樂就是我們的心理狀態,昨
天已經簡單地介紹過,造業的根本的主宰者,那是個人的意樂。
第三叫「犯已還淨」,萬一有所違犯的話,怎麼透過這個方法能夠恢復清淨的戒體。
因為這個戒正是我們初機的人走上去,既然初機的走上去,不可能一下做得好。我們往往
說:「嗯!這個應該可以做得好。」這個話是錯誤的。舉一個好簡單的比喻,你能希望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10
這個小學生,告訴他這個字怎麼寫,就一筆寫出來的是龍飛鳳舞嗎?這不是顛倒嗎?我們
修學佛法亦是如此,遠比世俗的學問難,居然講一點道理告訴你,老師寫告訴你怎麼橫、
怎麼豎,你就寫出來跟老師一樣,有這樣道理嗎?那這個就是平常我們對戒並沒有認真探
索,往往產生這種誤解。所以正受以後,是常常有違犯,違犯了怎麼辦呢?它有它還淨的
方法,這樣。而且我們也不能疏忽哦!最後,「深敬專念無有違犯」。
那這個每一個有它的原因,每一個有它的原因。因為你這個是必定要從他這個善知
識那裡,正式如理如量、毫無錯誤地接受,不是說「唉呀,受戒了!」那跑得去嘛,是應
一下場面,沒有用!現在也許大家說:這個受戒,一定要這個授戒的這個戒師戒體清淨。
不一定行,你自己了解了認真去做,都有問題,何況每一個地方都不太清楚!所以「正」
這個字有它的特別的意義,正確無誤的。包括授給我們的這個「師」,以及我們去接受的
「資」─就是弟子,對於這個法每一部分了解得清楚;師已經得了體,受的人了解這個
法,如理如量地做到,那個時候才可以得到。這裡不講細講這個。
第二個呢,「善淨意樂」,你為什麼要去受?這非常重要的!現在我們往往說:
「欸,受戒了,好嘛!」好在哪裡?為什麼好?我們照樣地不知道,這個我們將來都會
說。因為你是從別人的地方受,因此如果做得不對的話,你會看見那些人的話就慚愧:欸
111 舊版.第五卷 A
……。就這樣。好像我們做一件事情,大家都曉得了以後,如果你這個行為跟你所說的不
一樣的話,我們心裡面覺得不好意思,這個就是慚愧。慚愧是一切善法的根本,慚跟愧細
說起來不一樣的,細說起來有它的不一樣的地方。這個唯識法相上面告訴我們,就是說做
了不好的怕人家笑,這個叫愧;自己內心上面希望做到這樣的,做不到叫慚。那麼第二個
叫善淨意樂,這是我一心一意曉得這個法,並不是人家強迫我的,而是我體會到有這樣的
殊勝的好處─自他的利益,所以我去追求的,這是我的目標。因此做不到的時候,自己
覺得:唉呀,我怎麼做不到!這個心情叫作慚。所以一個愧、一個慚。
那麼第三個,萬一到那時候你剛剛做的時候,由於宿生的習氣非常重,往往到那個時
候你雖然想努力去做,做不到,有所違犯,那怎麼辦呢?它有還淨的方法。而最主要的,
平常我們受了戒以後要一心「深敬專念」,那麼你保持這樣,這個戒體才能夠確定只有增
長不會損害。關於這個道理在後面繼續講下去,他每一個地方會說得很正確的。
因此這個宗體、持犯兩樣東西說明什麼?喏,就告訴我們戒是什麼,它有什麼殊
勝的利益,不受有什麼大的損害,以及如何受法,它的特徵等等。從說明了解那個叫作
「法」;了解了以後你如法地去受,說領納在心,得到的一個「體」;得到了這個體以
後,如何去護持它,以及護持產生的功效,這個叫「行」;那麼下面有個「相」,這個都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12
是在宗體當中。至於說行持保護使它不出毛病,而只有增長功德,那在持犯當中。所以整
個的這兩點就說明了,這樣做對、這樣做不對,那麼不對的話,這個不對的程度重、輕,
前兩者;萬一犯了怎麼恢復原來的戒體,繼續增上,那第三個,所以懺悔。那麼今天就把
這個原來沒有說明的交代清楚,關於這個是出在《瑜伽師地論》上頭。
第二個問題,他說《南山律在家備覽》配……。要配的!剛才已經說過。本來在這個
介紹,前面那這個介紹的序言當中要多說一些,可是既然是說,我前面說的只是我們很簡
略、扼要的解釋,所以沒有說清楚。律一共有五部或者六部,傳到我們中國來的那個律本
一共有四部傳過來的,有一部沒有傳過來,這個前兩天已經簡單介紹過的。那麼同樣呢,
還有傳過來除了律以外還有論,這個論都是解釋那個律的。譬如說我們現在,我們這個
中文系的《大藏經》當中,所保留的關於律的論是哪幾部呢?我這個地方也說一說。《善
見論》、《毗尼母論》這兩部論是專門解釋四分的,《四分律》;另外《薩婆多毘尼毗婆
沙論》、《薩婆多摩得勒伽》、《五百問論》那是解釋《十誦律》的;還有一個叫《明了
論》,那是解釋正量部的。真正地對學律來說,如果今天在座的主要的是出家的同修的
話,那我也要告訴大家,說「四律」是哪四部,「六論」是哪一個。
那麼至於說《在家備覽》上面是另外開出來,它分成三宗:第一個實法宗,所用的
113 舊版.第五卷 A
論是《薩婆多論》、《俱舍論》。第二個是假名宗,就是《四分律》,那用的論是《成實
論》。第三個圓教宗,依據《法華》、《涅槃》開權顯實的道理,把戒的根本意趣說全部
地圓滿地交代出來,而不是前面的權巧方便說不清楚的;那麼論呢,《成唯識論》,這兩
樣配合才能夠正確地認識。現在在這裡我講的時候,引用的論是《菩提道次第廣論》。昨
天多多少少介紹,今天繼續地講下去,你們會發現,你學了論以後再學這個《南山在家備
覽》的話,你如虎添翼;反過來,那個戒律如果有了這個論的解釋的話,一樣的。你要用
這個,用到哪裡,哪裡就對,你要得到人天果報一定得,要求往生一定生,求佛果都可以
得到啊,何況是求往生跟人天果報!
不過對諸位來說,我也了解,這個百忙當中,任何我們前面介紹的那種書,任何一本
你去翻開來去看的話,都是天書,這個是比較對我們來說眼前的困擾。因此諸位聽了《在
家備覽》,如果覺得有興趣,願意,那麼我建議你們:能看得懂,你們自己去看;看不
懂,我們這裡這個教育基金委員會,多多少少提供了諸位很多的方便,你可以借這裡。這
裡我們這裡有這個《菩提道次第廣論》在借的,你可以好好地借來聽一下。特別是業的部
分,以及共中士的這四諦、十二因緣部分,那個你如果了解了以後,回過頭來你一看那個
戒的話,那一目了然,如虎添翼。這是我對這兩個問題簡單地說一下。還有其他的問題,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14
萬一有人問出來跟戒不相關的,我這裡不回答,我也說一說。
現在請翻開《南山在家備覽》,這個翻到第二頁第一行,昨天已經說到《資持》云:
「問:所以唯四,不多少者?答:攝修始終,無闕賸故。隨成一行,四義整足。言有次
第,行不前後。」那這個昨天最後已經簡單地說了一說,這裡還要解釋,他為什麼說要
問答,那個已經說過了。「攝修始終,無闕賸故」,這個對我們非常重要!如果今天我們
在這裡講經、講論,也許可以不需要,講律非要不可!原因:律是講行持的,我舉一個比
喻,還是前天那個老比喻,我講一個機械原理,隨便黑板上面畫一個圖,說這個叫汽缸,
然後這個叫活塞,大也好、小也好、方也好、圓也好,反正你懂了就可以。今天我告訴你
我畫一個藍圖,你拿這個照這個藍圖要去造這部汽車來的,不要說方圓不可以,錯了這個
車身錯一點點,你拿這個車身去做,你能做得出來嗎?做不出來!浪費時間事情小,精力
等等白花下去沒有收穫。律本身它的特別的功效我們也應該了解的,你必定要照著去認真
去做的,這不是空口說白話,所以他交代任何一件事情的話不能少,少了就欠缺,不圓滿
還勉強可以,如果錯了,那絕對不可以,所以它一定不能缺。
還有呢,不要「賸」!我們這個在三界之內唯一可以修行的就是人身,得到了人身要
忙碌這麼多事情,如果你還在枝末上面亂轉,不能把握住根本的話,短短的幾十年一刻一
115 舊版.第五卷 A
下光陰就過去掉了。所以真正講修行的時候,不但是要集中火力,這個是為什麼佛陀一再
告訴我們說:「火燒頭燃,尚可暫置,無常盛火,應速除滅!」頭上著了火了可以暫
時停一下,因為還有更要緊的事情,什麼是更要緊的事情?無常盛火!這樣啊!這個戒是
站在這個基礎上看的,哪允許我們:唉呀!隨便馬馬虎虎,反正十九不離八啦!這樣,差
一點也好,差兩點也好了,差得十萬八千里也沒關係。在戒裡邊不允許,所以它不能多。
立了這樣四樣東西的話,對於你要修的法門來說,換句話說,從凡夫一直到成佛這個
法門來說,說從始到終下腳第一步就是這些,到最後還是這些啊!這是說明的內容,既沒
有闕、也不會賸,這個是我們應該了解的。所以真正的嚴密的這個經、論、律,它都有這
樣的完整的體系在裡頭,一字都不能多,一字不可以少。我說這個字的字義噢!也許文字
上面的話稍微錯一點點。同時我們在昨天談過分析過的時候,你有沒有注意到?反而無關
緊要的一個事情,這個它組織得非常嚴密,我們平常寫的文章當中就是看起文字差不多,
內涵來說差得十萬八千里。十萬八千里還可以比耶,它根本不能比耶!
所以下面告訴我們「隨成一行」,你真正行的時候,那任何一個行為當中都具足這四
個─法、體、行、相。那麼這個「行」講什麼?就是我們的:狹的來說戒行,可以說專
門持戒,廣義的來說,就是了解了佛法以後,有了眼睛以後,你怎麼去走到─這個行!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16
這是兩個一而二,二而一。
下面有兩句話叫「言有次第,行不前後」,在說的時候它有次第的,做的時候無前無
後。這不僅僅是這麼解釋一下哦!這裡還有特別的一個關鍵在,「言」是言教,「行」是行
證,言教是因,啟發我們的信解,我們可以說「信、解、行、證」這四個來判它,那沒關
係。總之,在我們不認識的時候,求認識要通過這個言教,然後領會內涵,領會了以後,如
我們所領會的去思惟,確定得到勝解,按照這個勝解行持,於是成因感果,彼此間有它的必
然的因果關係。因此言教一定有次第,作為因,行持本身沒有先後。有了前面這個因,對我
們每一個人來說,曉得從何下手。然後到下手正式進去的時候、開始行的時候,那沒有前
後,同時「隨成一行,四義整足」。所以平常我們講的那些道理,從這地方一一都是很具體
地告訴我們有些什麼內涵在,否則的話,我們談經說教說了半天那是戲論。
不過我們不要輕易地排斥人家,真的修行都是管自己不管人家的,告訴自己不要戲
論,對人家來說不管他,這是善知識告訴我們這樣,我們應該自己了解。對人家應該怎麼
態度呢?說:哎!他在那兒種一點種子,我隨喜他。你隨喜他,這個隨喜功德對你來說。
這個是個閒話但是也隨便一提,在這種狀態當中不會你是我非,而自己時刻增長善淨之
法,這是對我們絕端重要的一件事情!下面第二行:
117 舊版.第五卷 A
《資持》云:「問:法之與體,同異云何?
那麼又另設一個問答,要辨別法、體,那內涵說到底是同是不同呢?
答:《業疏》云:體者戒法所依之本。是則法為能依,體是所依,不可云同。又
云:戒體者,所謂納聖法於心胸,即法是所納之戒體。據此不可云異。應知言法未
必是體,言體其必是法。不即不離,非同非異。」
那麼首先這個文字解釋一下。《資持記》本來就是解釋《行事鈔》的,說這個問題他
還是舉《業疏》,《業疏》就是《隨機羯磨疏》。這個地方又顯出來凡是古代的祖師,真
正有成就的人,他絕對不會別出心裁想一套,如果說佛、菩薩、祖師已經說的,他一定引
證他的,萬一說了以後很深奧,他再加以解釋。那麼現在呢,說這個南山道宣律祖已經關
於這個問題,已經在《隨機羯磨疏》上面說過了,所以引證一下。
他說「體」是什麼?這個體是戒法所依的根本,所以兩者當中有個關係,一個是能
依,一個是所依,法是能依,體是所依。這個「能、所」也許有的人不太清楚,那麼我
這裡很簡單地說一下。大家看看我手上有個東西,一個盤,盤裡面盛一樣什麼?毛巾!
那麼這個地方呢,這個盤叫作「能盛」,能夠承擔、能夠容納這個毛巾的;這個毛巾是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18
「所」,是吧?就是盛放進去,這兩樣是兩個東西,是兩個東西。所以法體之間這樣的關
係,由於有這個法體所以才講那個道理嘛!譬如說有這個汽車實在的東西,所以就告訴你
這個汽車的功效是什麼,汽車的結構是如何,告訴你這個汽車的原則,這個就是說這個道
理。這個道理一定是根據這個實體而講的,所以說這個體是所依的根本,那麼所以這個法
是能依,因此彼此間有個能所關係,它不可以說它同。
除了這個以外,還有一點我們要了解,佛說的這個法門,它有個特質叫作「從禪出
教」,告訴我們。換句話說,這佛說的所有法門都是他內證的經驗,證些什麼?解決了一
切苦,圓滿了一切的功德,然後這個就是他的體呀!你現在不是要這個嗎?對嘛!我要解
決一切苦,我要圓滿的功德;那我是這樣過來的,把這個道理說出來。所以這個道理叫
法,這個法一定有它的根據,這個根據正是我們希望的目標。這個意思就是告訴我這個,
所以這不是、不能說它一樣。
但是你說它不一樣嗎?嘿!又不對!說「戒體者,所謂納聖法於心胸」,戒體是什麼
呀?就是你把聽懂的這個道理,這個道理是聖法噢,這個道理不是講汽車那個車法,而是
要成就聖人的這個方法,你把聽懂的道理,如他所說的,把它安住在你自己的身心上面。
所以這個體,就是這個法具體事實的一個表現,因此也不能說它是異,說明這個。所以實
119 舊版.第五卷 A
際上也可以說不即不離、非同非異。
平常我們對這個不即不離、非同非異,往往說像這個詭辯一樣,越弄越糊塗,我這裡
不想深講。如果諸位對這個佛法的中心思想─空緣起,有了了解的話,那這個都不是問
題。佛法的中心思想講空,並不是空無所有的空,空故緣起,緣起故空!那麼這個龍樹菩
薩在《中論》上面特別說,所謂: 「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6
- 文章: 33584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南山律在家備覽{舊版}手抄稿.第五卷 B
上日下常老和尚 開示
121 舊版.第五卷 B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
舊版第五卷.B面
依兩個立場,這兩個是都真實的。「諦」的話諦實的,一個是第一義諦,一個勝義諦。下
面又說:「若人不能知,分別於二諦,則於深佛法,不了真實義。」假定你對佛說的
這個二諦的法門,你沒有辦法分別得很清楚的話,那佛說的真正的意義,你永遠弄不清楚。
關於這些問題也同樣地說,真正要學戒,如果這個前面這個論上面的根本意趣弄不清
楚的話,這個戒就學不好。那麼在這裡我也隨便地給大家點醒一下,你們可以用不同的,
不管是小乘、大乘,究實說來,他對這個概念都有很正確的介紹。這個是文字的認識,然
後呢下面有一點,文字上面並沒有說,可是我這裡順便告訴大家一下。
他說戒體是什麼?就是納聖法於心胸,就把那個我們前面聽見的,聖人告訴我們所以
成聖、所以了凡─了脫凡夫成就聖人的這個方法,能夠領納在我們的身心當中。請問: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22
沒有領納之前什麼狀態?文字好像沒有說,實際上對我們這是真正重要的。沒領納這個聖
法之前是什麼?無明,跟無明相應的行,跟無明相應的無明、行、識,這都是流轉生死的
根本,它所以流轉就是這個,所以痛苦就是這個。因此這個地方,這個問答除了說明、解
答這個疑難以外,還告訴:你不是要離苦得樂嗎?對!那麼你必須把聖人之法,領納在你
的心當中,取代你原有的無明相應之行。這樣才起心動念,所謂「依體起用」,根據這個
現在領納的這個聖法,這是你的戒體,起跟這個相應的這種行為,這個行為就是你的因,
這個就是非善即淨。如果這個沒有的話,那麼所有的都是染業,就算是善的也在輪迴三界
之內,這是我們一開頭一定應該認識的。
因此諸位如果有意願意研究這個南山三大部的話,你看三大部《行事鈔》一開頭就告
訴我們,說:「出家之士,稟戒為體,聚法居身。」三句話已經完全點出來了,這個
出家不一定是說受具足戒的和尚;決心要跳出三界之外的所有的人,因此你受五戒也是、
八關齋戒也是,後面會說這個差別,當然出家更是!反過來,就算你頭剃得光光的像我一
樣,身上穿的這個衣服,算是出家的清淨幢相,不是出家之士。出家之士一定要「稟戒為
體」,絕對不是以前的無明相應的這種行,來這個地方主宰你的身心,沒有用!在沒有得
到之前是什麼呢?聚什麼?聚世間的這個有漏之法,所以叫漏,現在呢聚正法成身。
123 舊版.第五卷 B
下面有幾句話,所以「行必據體而修,故因名隨行」,你的行為呀,不是以前無明、
行所留下來這個輪迴生死的識,你現在的行都是什麼?善淨的行,這個善淨的行將來就是達
到不可思議的功德的,如果是念佛,往生,參禪,大徹大悟將來,不管是你走哪一個。不過
這種都是特別法門,戒是正規的通途常規,一步一步來,次第非常嚴密,這個才是!
所以他起心動念、舉手投足之間,有他的法度,這個叫聚法成身,這個叫隨行。隨
行是因,所以「身必稱法而動,故果號法身」。那個很簡單,所以因為你這樣,所以這
個因是圓滿的,將來果是什麼?法身嘛!因果之間的關係這麼清楚。所以言教是告訴我們
作為這個因,你得到了這個體以後這樣,所謂納聖法於心胸啊!這一個啊!所以平常我們
說:「啊!去受戒,戒很有功德、很好啊!」怎麼受?不知道!戒是什麼?不知道!種一
點善根非常好。現在我們有幸地了解了以後,這地方怎麼能不把全部精神投注進去!下面
《濟緣》,《濟緣》是解釋《業疏》的。
《濟緣》云:「問:即法是體,法體何分?答:若望未受,但名為法,體是無情。
若加期誓,要緣領納,依心成業,此法有功乃名為體。
來了!那麼又說不即不離,又說非同非異,那既然是這樣,那麼怎麼個分法呢?他就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24
說了:在沒有受的之前叫作「法」。說我聽見了、我懂得了,這個叫作法,所以平常我們
聽經論得到的都是法。「啊,很懂!啊,好!」這個沒有多大的功效。體呢?不是!這個
時候的法是無情,換句話說不在身心上講的,這個體是法─書本上頭的東西,對你沒關
係。要怎麼辦呢?要加「期誓」!這個期跟誓是兩個東西、是兩樣東西噢!戒的真正重要
的全部內涵都在這裡,下面會解釋,所以我這裡不先說它。
有了這個東西以後要種種的緣,於是呢這個因緣聚合起來,你把這個聖法領納在身心
當中,於是成就這個業,這個業所依之處─心!不過這個心我們可以用不同的名詞,通
常我們用的名詞叫八識,就是依在這個八識田當中。平常我們八識田當中是無明,都是起
心動念就是這個,叫隨眠。現在呢,有了這個戒體下去了以後,起心動念自然而然以這個
帶頭,你的行為都是戒法相應的,哪怕睡覺、哪怕吃飯。這是為什麼你受了戒以後,只要
不毀壞它,一天一夜,回向可以中品中生的基本原因。看見沒有?這樣!所以大家如果真
正有心的話,我是建議你們還是走這條路,最穩當!不管你是哪一個,念佛是保證往生,
而且中品中生,那麼其他的要想增上的話,更是千穩百當!繼續下去。這個依心成了業,
「此法有功」,那叫作體啦!下面舉個比喻,
如藥丸喻,藥味各別如戒法也,和合成丸如戒體也。丸非他物,即藥成丸。雖異而
125 舊版.第五卷 B
同,雖同而別。如是知之。」
那麼我不一個字、一個字解釋,就像藥跟丸,藥的話就是譬如說,現在西藥我不知道
怎麼弄啦,譬如中藥吧!那個是甘草、那是黃連,一樣一樣東西的話,每一個有它的每一
個的味道,每一個、每一個的功效,兜在一塊兒,分開來沒什麼多大效果。你現在把它全
部放在一起煎出來,那個時候啊,也不是黃連味、也不是甘草味,咦,喝起來不曉得什麼
味,吃下去的話病就好了。所以這個法本身就是一樣、一樣的,然後呢兜在一塊兒產生了
這個功效,這個叫作體。所以說它一樣吧?好像不一樣,說它不一樣吧?好像一樣。因為
黃連、甘草味道不一樣,兜在一塊兒,欸!不一樣了。你說它不一樣嘛,就是黃連、甘草
兜起來的。這個不一、不異說明這個,我們要了解它的特徵。再下面:
《資持》云:「問:行相何異?答:三業分之。」
他又問,法、體問了一下,又要問行、相;於是這個回答很簡單─這麼三業來分
它。這個一句話大有內涵在!因為這個內涵後面會詳細地說,所以他並沒有明白地這裡
一一交代,在這裡我簡單說一說。
通常我們受了以後叫作願體,叫作戒體,換句話說我受了戒了,內心當中有這個。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26
下面呢,你的行為一定要根據你所受的繼續地,叫隨行;隨行做到哪裡,那麼功德就產生
多大,就這樣。好像說,我今天跟你簽了一個約,這個約成立了以後,將來這個約的功效
是什麼,然後你去兌現。喔!你去造房子我給你錢,房子造到哪裡,錢就收多少,就是這
樣,所以彼此間要這樣地配合。
那麼「行」跟「相」,差別呢?這裡說「三業分之」。三業是什麼?身、口、意。
「行」是指心來說的,「相」指身、口來說的,這個身、口不僅僅是看看這嘴巴、看看那
身體,不是!就是我身體的行為。譬如我坐在這裡,坐得端端正正,身上穿著幾件衣服;
如果在家人的話,那歪歪扭扭隨便披一件衣服。那麼這個就是說,喔!這個叫戒相。可是
真正重要的不是在這件衣服上頭,是不離衣服,是內心當中在這個說:我今天受了戒了,
啊!自己深敬專念戒的功德,自己要這樣認真持,還要撐出來代表佛法,作為人天師範。
於是這個心情之下,你坐在這兒非常莊嚴,一點點不可以馬虎,由於這個心裡的狀態所以
產生外面的形相,這樣,這是我們要分清楚的。所以真正的持,重心在意,身、口是具,
具就是工具,那麼這個後面等到講戒行那一部分,是會詳細地說明它。
那麼到這地方為止呢,就是前面關於宗體那一部分總綱的、大略地說明一下,總略這
個宣說這個宗體的內涵。下面就要詳細地、廣泛地來敘說這個四門的內涵。
127 舊版.第五卷 B
第一門 戒法
戒法中分為二章
這個四門第一門「戒法」,戒法當中分為兩章,一個是「通敘戒法」,一個是「歸戒
儀軌」。「通敘」就是原則性地把這戒法說明一下,說明了戒法以後,然後呢,原則說完
了以後,這個戒法的內涵。既然現在我們講的是《在家備覽》,因此這個《在家備覽》部
分當中的「歸」─歸依是所有的佛法共同的,這個「戒」,則有五戒跟八戒,如果說整
個的《南山律》的話,五、八、十、具統統在裡頭。
第一章 通敘戒法
通敘戒法中分為三節
然後呢,這個兩章當中,第一章叫「通敘戒法」,我們看!通敘戒法當中又分成三
節,第一個叫「示相彰名」,第二個是「略辨教體」,第三個「顯知由徑」。那麼現在我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28
們這個通敘戒法,是原則性、原則性地敘說這個戒法。那麼戒法是什麼內涵呢?說第一點
哪,他說示相彰名,就把這個名詞來說明一下,讓你了解這個名詞的內涵,這個相就是
相狀,這個內涵。譬如說,說汽車吧!那這個汽車拿得來,那說一下,所以這個汽車的相
狀,就是說明這個汽車的內涵。這個大概認識清楚,於是呢,再辨別它的整個的特徵,
以及深一步地說明、了解它的全部,這個就是它的「體」。不過這個地方現在說的「略
辨」,他為什麼說略辨呢?那是因為在戒法當中,如果我們分開來說戒法、戒體、戒行、
戒相,那麼戒體才是詳細地說明這個體,在戒法當中先把這個戒體簡單地來認識一下。認
識了以後下面緊跟著告訴你:啊,你怎麼進去,所謂「顯知由徑」,明顯地開顯這個內
涵,讓你了解從哪一個地方下手進入。這個三部分。
第一節 示相彰名
示相彰名中分為二項
第一部分,現在看第一節「示相彰名」,又分兩項,一個「正示」、二「雜簡」。正示
的,就是先把它那個內涵能夠說清楚。其次呢,簡是簡別,簡別有誤解的地方、有混淆的地
129 舊版.第五卷 B
方把它辨別、辨別清楚。通常我們在論當中說立、破,「立」是你立的正義,「破」的是破
人家似是而非的這種概念,這個兩者非常重要、非常重要!我在這裡簡單地說一下。
我們常常提出自己的一個概念,自己說、換句話說立論,這個立論聽起來言之成理,
雖然言之成理,往往裡邊有很多錯誤,或者是不圓滿的地方,就這樣。我們先不要說錯誤
吧!這樣,說就算不錯可能有漏洞,可能有漏洞因此不圓滿。那麼現在呢,再經過這個立
了以後還要破,因為你立的不圓滿,人家要會來攻擊你說你不圓滿。對呀!然後經過這樣
地正反兩個方向,一深細地辨別以後,那麼產生一個什麼功效呢?天衣無縫!所以在理則
學上面有一個概念,說這個─我不要說理則,我說一個實際的比喻在這個地方,讓大家
馬上了解。
譬如我們今天這裡開一個會,大家有不同的意見;那麼現在我們說現在有兩類意見:
甲,贊成這個請舉手─那些人舉手;乙,贊成這個請舉手。結果甲乙當中,說多數,
那麼當然行得通嘛,少數你必須服從它。正式去行的時候,有人在那兒鬧彆扭。欸?決定
了你為什麼還要鬧彆扭?他就說:「我既沒有同意甲,也沒有同意乙。」你怎麼辦哪?傻
啦!是不是這樣啊?我們往往碰見這個問題,你怎麼辦?你跟他講道理,他也跟你講道理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30
呀!要是做事情做不通。
現在不是這樣,我把這個問題這樣:現在這裡有兩個方式,如果說你贊成舉手,如果
你反對不舉手;反過來說,不舉手就是反對的,就是這樣。然後呢,只要舉一次手,看舉
手的多就聽舉手的,不舉手的多就聽不舉手的,只要你服從這個原則說少數服從多數。舉
了一次手再有問題的話,他要嘛不跟你講道理,本來這個是講道理,是不講道理本來不在
此例;講道理的話,這個問題是不是都解決了,對不對?如果他那個時候還有問題的話,
很簡單嘛!你剛才舉、不舉:舉,那麼那就是屬於這一類;不舉,屬於那一類。好了!還
有沒有其他的問題?你沒辦法!大家懂不懂?
所以說這兩個矛盾的概念,你必須把它分類分成這樣,然後最後採取這個原則。所
以他們正式地這個在論當中,為什麼要經過這麼嚴密的論辯呢?就是把經上面說的這種概
念,各個不同的部派它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解釋,然後呢經過這麼嚴密地論證以後,產
生一個確定無法動搖的結果。現在修行這個是絕端重要的!所以這個兩科有它的殊勝的意
義,不是說,啊!隨便說一下就行。現在看「正示」說些什麼?
第一項 正示
131 舊版.第五卷 B
正示
令受者信知有此。」
那麼,這個是《行事鈔》上頭的話,下面呢《資持記》,《資持記》就是元照律師解
釋《行事鈔》的,這樣。因為這個《行事鈔》的內涵文字就古拙、意義呀又深奧,好像我
們剛才看了一下懂了,實際上差得天差地遠。我想昨天大家已經有了一點經驗了,所以頭
上那個兩三天我多多少少會介紹一下,以後就不介紹了。現在看那個解釋:
《資持》釋云:「示相中,初標示。直下正明。法雖兩通,不能委辯,但從聖論,
故云直也。軌成者示法義也。出離道者聖所證也。要下出從聖所以。然此但示法之
功力,文不明指何者是法,意令學者思而得之。」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32
昨天我講完了,後來有個人就跟我說……我昨天怎麼說的呢?我說,我們覺得這個弘
一大師告訴我們,說南山的文很古拙,然後呢的確要經過元照律師的解釋;結果我們去看
的時候,好像《行事鈔》南山祖師的文雖然古拙還懂,看了下面那個《資持記》的時候,
看得莫名其妙,越看越糊塗!他就說:「一點都沒錯,我覺得滿好嘛!你看得是越看越糊
塗。」現在我們來把它,正因為他說了這個話,所以我不像昨天那樣解釋,我完全是─
想就很古板地、很科班地這樣。我沒有真正地學過這個科班,我試著這樣去一步一步解
釋,你們聽一下看。
《行事鈔》那個裡邊哪,說起來很簡單,「言戒法者。語法而談,不局凡聖」,這是一
個小段。說談戒法嘛,如果我們談,就法來說,這很……不說,不局凡聖,聖也叫戒法,凡
也是戒法,這很容易懂嘛!「直明此法,必能軌成出離之道」,這是一句,兩句一個段落,
直截、直下了當地說這個法,那是指什麼?指這是一個軌則,這是一個軌道,從這個地方讓
我們能夠跳出生死輪迴痛苦的這個道,也就是軌。下面「要令受者,信知有此」,要使得受
的人信得過,了解有這樣的一個東西。這個文字好像很容易懂,下面的解釋啊,那真是很糊
塗。那麼現在呢,我把它用《資持記》的那個解釋,一段一段地來細說。
《資持》釋云:「示相中」,示相中就是說現在要正式、正確地告訴你戒法的內涵。
133 舊版.第五卷 B
這個內涵就是用那個,說法相、法體,在體、相一對的時候,體是體、相是相;解釋的真
正內容這個體離不開這個相。譬如說汽車,就是這個汽車的行相上面說明汽車的特質,所
以這個示相啊,就是正確地指示這個戒法的內涵。這個當中啊,它來了!「初標示」,分
三個段落,第一個就是「初」,「標」是標出來、標明告訴我們。實際上這個標明總共三
句,就是「言戒法者。語法而談,不局凡聖。」這樣三句話。那麼這裡從這個地方,我們
再看一下這個三句的意思。現在我們不是要說戒法嗎?是的!僅僅就那個戒法來說的話,
是,凡也是、聖也是,譬如說現在我們談,喔!戒法嘛分哪幾位呀?分這個、這個、這
個、這個,前面已經說過了,依法來分的話─五戒、八戒、十戒、具戒;然後呢以心來
分的話上、中、下品;任境而彰的話是無量無邊等等。凡夫也用這個,聖人還是用這個,
證了預流果了、菩薩了、佛了,他還是現一個比丘相,他還是依法來說,所以很廣泛。那
麼這個是第一段,就是整個的來說。
這一段也有個功效,有它的特別的。平常我們談一般問題的時候,往往自己有執著,
偏在自己的見解當中談這個問題。而菩薩祖師們,他談問題的時候都是究竟圓滿的,所以
要談「法」,你一定要把法整個地說清楚;然後呢在這個法當中,你談的那一部分再把
它說,或者是分析、歸納、研閱了以後,「局」在那一部分去談。第一天曾經說總、別,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34
在說明的時候是相對的,在運用的時候是互相配合的。這個「別」正是要滿足這個「總」
在談,所以你永遠不能,當談別的時候永遠不能忘掉總,當總的時候永遠不可以忽視這個
別。同樣地,講「圓融」的時候一定不要忘記「行布」,講行布的時候不要忘記圓融,否
則圓融也錯、行布也錯(註)。所以第一句就說出來這個「法」。
現在呢,第二個「直明此法」,所以「直下」,「直」以下,換句話說,這個就是
「直明此法,必能軌成出離之道」,這個兩句。這個兩句是幹什麼?「正明」,現在呢正
確的,正要說明我們現在這個地方所說的戒法。所以他說:法雖然兩通,也可以通聖、也
可以通凡,現在這裡我們沒有辦法,不能跟你啊,「委」就是細,細細地來說明。為什麼
不細細地來說?這裡沒有講,但是在經論當中,已經告訴我們很明白,「火燒頭燃,尚可
捨置」哪!你不要戲論哪!跟你不相關的事情不要管哪!現在你最重要的,你用得上的那
一部分哪!因此你用得上那一部分,那個凡的部分我們就不談它了,所以這個道理。
所以說,你們看了論以後的話這種問題都解決,不看論他只能說「不能委辯」。為什
麼不辯呢?不問可以,反正我們老師怎麼說我也跟著他怎麼聽;但是要細細地來說的話,
每一個地方都有它的真正的原因在,我們還是應該了解它。所以說,哦!是不能委辯,
那麼現在呢,說「但從聖論」,所以說「直也」。那麼所以對我們現在用得上的,直截了
135 舊版.第五卷 B
當的、真正有關的,一定「從聖」,那一方面來說的。這個聖是什麼一個內容呢?所以說
「軌成出離之道」,「軌成」兩個字就是示法的意義:哪!現在這個法它的意義、它的目
標是什麼。那用了這個做為一種軌則、做為一個規範,這個圈子當中這是一個法則,這是
一個軌道,讓你在這個上面去走。走到哪裡去呀?走到出離生死之苦,暫時的、究竟的,
都從這個地方走。所以這個是「聖所證」的,就是怎麼樣導你從凡出聖。
也許大家問:「欸?既然從凡出聖的話還是包括凡聖啊,你為什麼又從聖而說呢?」
欸!這個裡邊又有問題,再看下去。「要下」,要下總共只有兩句,「要下出從聖所
以」,來了!告訴你從聖的原因─「要令受者,信知有此」啊!要令受的人信得過。信
得過這句話有個定義噢!就是你以前不認識,或者不相信的,說明了以後你了解了,信得
過:噢,這樣的啊!嗯,是、是、是!因此說「信為欲依,欲為勤依」,信得過了,跟你
原來不一樣,你信得過它了,你想要去追求它;要去追求它有這個心,你才能勤勤懇懇努
力去做,這就對了!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36
註①:圓融、行布乃華嚴宗之教義。行布門全名為「次第行布門」,指凡夫透由十信、
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等五十二位,由此順序漸進至佛果位。圓
融門全名為「圓融相攝門」,指一位中同時具足一切位,一切皆悉圓滿具足。由
華嚴圓教之角度看,圓融、行布互為一體,全無矛盾。請參《華嚴經探玄記》卷
一,大正藏第三十五卷,第一○八頁下欄。
121 舊版.第五卷 B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
舊版第五卷.B面
依兩個立場,這兩個是都真實的。「諦」的話諦實的,一個是第一義諦,一個勝義諦。下
面又說:「若人不能知,分別於二諦,則於深佛法,不了真實義。」假定你對佛說的
這個二諦的法門,你沒有辦法分別得很清楚的話,那佛說的真正的意義,你永遠弄不清楚。
關於這些問題也同樣地說,真正要學戒,如果這個前面這個論上面的根本意趣弄不清
楚的話,這個戒就學不好。那麼在這裡我也隨便地給大家點醒一下,你們可以用不同的,
不管是小乘、大乘,究實說來,他對這個概念都有很正確的介紹。這個是文字的認識,然
後呢下面有一點,文字上面並沒有說,可是我這裡順便告訴大家一下。
他說戒體是什麼?就是納聖法於心胸,就把那個我們前面聽見的,聖人告訴我們所以
成聖、所以了凡─了脫凡夫成就聖人的這個方法,能夠領納在我們的身心當中。請問: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22
沒有領納之前什麼狀態?文字好像沒有說,實際上對我們這是真正重要的。沒領納這個聖
法之前是什麼?無明,跟無明相應的行,跟無明相應的無明、行、識,這都是流轉生死的
根本,它所以流轉就是這個,所以痛苦就是這個。因此這個地方,這個問答除了說明、解
答這個疑難以外,還告訴:你不是要離苦得樂嗎?對!那麼你必須把聖人之法,領納在你
的心當中,取代你原有的無明相應之行。這樣才起心動念,所謂「依體起用」,根據這個
現在領納的這個聖法,這是你的戒體,起跟這個相應的這種行為,這個行為就是你的因,
這個就是非善即淨。如果這個沒有的話,那麼所有的都是染業,就算是善的也在輪迴三界
之內,這是我們一開頭一定應該認識的。
因此諸位如果有意願意研究這個南山三大部的話,你看三大部《行事鈔》一開頭就告
訴我們,說:「出家之士,稟戒為體,聚法居身。」三句話已經完全點出來了,這個
出家不一定是說受具足戒的和尚;決心要跳出三界之外的所有的人,因此你受五戒也是、
八關齋戒也是,後面會說這個差別,當然出家更是!反過來,就算你頭剃得光光的像我一
樣,身上穿的這個衣服,算是出家的清淨幢相,不是出家之士。出家之士一定要「稟戒為
體」,絕對不是以前的無明相應的這種行,來這個地方主宰你的身心,沒有用!在沒有得
到之前是什麼呢?聚什麼?聚世間的這個有漏之法,所以叫漏,現在呢聚正法成身。
123 舊版.第五卷 B
下面有幾句話,所以「行必據體而修,故因名隨行」,你的行為呀,不是以前無明、
行所留下來這個輪迴生死的識,你現在的行都是什麼?善淨的行,這個善淨的行將來就是達
到不可思議的功德的,如果是念佛,往生,參禪,大徹大悟將來,不管是你走哪一個。不過
這種都是特別法門,戒是正規的通途常規,一步一步來,次第非常嚴密,這個才是!
所以他起心動念、舉手投足之間,有他的法度,這個叫聚法成身,這個叫隨行。隨
行是因,所以「身必稱法而動,故果號法身」。那個很簡單,所以因為你這樣,所以這
個因是圓滿的,將來果是什麼?法身嘛!因果之間的關係這麼清楚。所以言教是告訴我們
作為這個因,你得到了這個體以後這樣,所謂納聖法於心胸啊!這一個啊!所以平常我們
說:「啊!去受戒,戒很有功德、很好啊!」怎麼受?不知道!戒是什麼?不知道!種一
點善根非常好。現在我們有幸地了解了以後,這地方怎麼能不把全部精神投注進去!下面
《濟緣》,《濟緣》是解釋《業疏》的。
《濟緣》云:「問:即法是體,法體何分?答:若望未受,但名為法,體是無情。
若加期誓,要緣領納,依心成業,此法有功乃名為體。
來了!那麼又說不即不離,又說非同非異,那既然是這樣,那麼怎麼個分法呢?他就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24
說了:在沒有受的之前叫作「法」。說我聽見了、我懂得了,這個叫作法,所以平常我們
聽經論得到的都是法。「啊,很懂!啊,好!」這個沒有多大的功效。體呢?不是!這個
時候的法是無情,換句話說不在身心上講的,這個體是法─書本上頭的東西,對你沒關
係。要怎麼辦呢?要加「期誓」!這個期跟誓是兩個東西、是兩樣東西噢!戒的真正重要
的全部內涵都在這裡,下面會解釋,所以我這裡不先說它。
有了這個東西以後要種種的緣,於是呢這個因緣聚合起來,你把這個聖法領納在身心
當中,於是成就這個業,這個業所依之處─心!不過這個心我們可以用不同的名詞,通
常我們用的名詞叫八識,就是依在這個八識田當中。平常我們八識田當中是無明,都是起
心動念就是這個,叫隨眠。現在呢,有了這個戒體下去了以後,起心動念自然而然以這個
帶頭,你的行為都是戒法相應的,哪怕睡覺、哪怕吃飯。這是為什麼你受了戒以後,只要
不毀壞它,一天一夜,回向可以中品中生的基本原因。看見沒有?這樣!所以大家如果真
正有心的話,我是建議你們還是走這條路,最穩當!不管你是哪一個,念佛是保證往生,
而且中品中生,那麼其他的要想增上的話,更是千穩百當!繼續下去。這個依心成了業,
「此法有功」,那叫作體啦!下面舉個比喻,
如藥丸喻,藥味各別如戒法也,和合成丸如戒體也。丸非他物,即藥成丸。雖異而
125 舊版.第五卷 B
同,雖同而別。如是知之。」
那麼我不一個字、一個字解釋,就像藥跟丸,藥的話就是譬如說,現在西藥我不知道
怎麼弄啦,譬如中藥吧!那個是甘草、那是黃連,一樣一樣東西的話,每一個有它的每一
個的味道,每一個、每一個的功效,兜在一塊兒,分開來沒什麼多大效果。你現在把它全
部放在一起煎出來,那個時候啊,也不是黃連味、也不是甘草味,咦,喝起來不曉得什麼
味,吃下去的話病就好了。所以這個法本身就是一樣、一樣的,然後呢兜在一塊兒產生了
這個功效,這個叫作體。所以說它一樣吧?好像不一樣,說它不一樣吧?好像一樣。因為
黃連、甘草味道不一樣,兜在一塊兒,欸!不一樣了。你說它不一樣嘛,就是黃連、甘草
兜起來的。這個不一、不異說明這個,我們要了解它的特徵。再下面:
《資持》云:「問:行相何異?答:三業分之。」
他又問,法、體問了一下,又要問行、相;於是這個回答很簡單─這麼三業來分
它。這個一句話大有內涵在!因為這個內涵後面會詳細地說,所以他並沒有明白地這裡
一一交代,在這裡我簡單說一說。
通常我們受了以後叫作願體,叫作戒體,換句話說我受了戒了,內心當中有這個。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26
下面呢,你的行為一定要根據你所受的繼續地,叫隨行;隨行做到哪裡,那麼功德就產生
多大,就這樣。好像說,我今天跟你簽了一個約,這個約成立了以後,將來這個約的功效
是什麼,然後你去兌現。喔!你去造房子我給你錢,房子造到哪裡,錢就收多少,就是這
樣,所以彼此間要這樣地配合。
那麼「行」跟「相」,差別呢?這裡說「三業分之」。三業是什麼?身、口、意。
「行」是指心來說的,「相」指身、口來說的,這個身、口不僅僅是看看這嘴巴、看看那
身體,不是!就是我身體的行為。譬如我坐在這裡,坐得端端正正,身上穿著幾件衣服;
如果在家人的話,那歪歪扭扭隨便披一件衣服。那麼這個就是說,喔!這個叫戒相。可是
真正重要的不是在這件衣服上頭,是不離衣服,是內心當中在這個說:我今天受了戒了,
啊!自己深敬專念戒的功德,自己要這樣認真持,還要撐出來代表佛法,作為人天師範。
於是這個心情之下,你坐在這兒非常莊嚴,一點點不可以馬虎,由於這個心裡的狀態所以
產生外面的形相,這樣,這是我們要分清楚的。所以真正的持,重心在意,身、口是具,
具就是工具,那麼這個後面等到講戒行那一部分,是會詳細地說明它。
那麼到這地方為止呢,就是前面關於宗體那一部分總綱的、大略地說明一下,總略這
個宣說這個宗體的內涵。下面就要詳細地、廣泛地來敘說這個四門的內涵。
127 舊版.第五卷 B
第一門 戒法
戒法中分為二章
- 一通敘戒法
二歸戒儀軌
這個四門第一門「戒法」,戒法當中分為兩章,一個是「通敘戒法」,一個是「歸戒
儀軌」。「通敘」就是原則性地把這戒法說明一下,說明了戒法以後,然後呢,原則說完
了以後,這個戒法的內涵。既然現在我們講的是《在家備覽》,因此這個《在家備覽》部
分當中的「歸」─歸依是所有的佛法共同的,這個「戒」,則有五戒跟八戒,如果說整
個的《南山律》的話,五、八、十、具統統在裡頭。
第一章 通敘戒法
通敘戒法中分為三節
- 一示相彰名
二略辨教體
三顯知由徑
然後呢,這個兩章當中,第一章叫「通敘戒法」,我們看!通敘戒法當中又分成三
節,第一個叫「示相彰名」,第二個是「略辨教體」,第三個「顯知由徑」。那麼現在我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28
們這個通敘戒法,是原則性、原則性地敘說這個戒法。那麼戒法是什麼內涵呢?說第一點
哪,他說示相彰名,就把這個名詞來說明一下,讓你了解這個名詞的內涵,這個相就是
相狀,這個內涵。譬如說,說汽車吧!那這個汽車拿得來,那說一下,所以這個汽車的相
狀,就是說明這個汽車的內涵。這個大概認識清楚,於是呢,再辨別它的整個的特徵,
以及深一步地說明、了解它的全部,這個就是它的「體」。不過這個地方現在說的「略
辨」,他為什麼說略辨呢?那是因為在戒法當中,如果我們分開來說戒法、戒體、戒行、
戒相,那麼戒體才是詳細地說明這個體,在戒法當中先把這個戒體簡單地來認識一下。認
識了以後下面緊跟著告訴你:啊,你怎麼進去,所謂「顯知由徑」,明顯地開顯這個內
涵,讓你了解從哪一個地方下手進入。這個三部分。
第一節 示相彰名
示相彰名中分為二項
- 一正示
二雜簡
第一部分,現在看第一節「示相彰名」,又分兩項,一個「正示」、二「雜簡」。正示
的,就是先把它那個內涵能夠說清楚。其次呢,簡是簡別,簡別有誤解的地方、有混淆的地
129 舊版.第五卷 B
方把它辨別、辨別清楚。通常我們在論當中說立、破,「立」是你立的正義,「破」的是破
人家似是而非的這種概念,這個兩者非常重要、非常重要!我在這裡簡單地說一下。
我們常常提出自己的一個概念,自己說、換句話說立論,這個立論聽起來言之成理,
雖然言之成理,往往裡邊有很多錯誤,或者是不圓滿的地方,就這樣。我們先不要說錯誤
吧!這樣,說就算不錯可能有漏洞,可能有漏洞因此不圓滿。那麼現在呢,再經過這個立
了以後還要破,因為你立的不圓滿,人家要會來攻擊你說你不圓滿。對呀!然後經過這樣
地正反兩個方向,一深細地辨別以後,那麼產生一個什麼功效呢?天衣無縫!所以在理則
學上面有一個概念,說這個─我不要說理則,我說一個實際的比喻在這個地方,讓大家
馬上了解。
譬如我們今天這裡開一個會,大家有不同的意見;那麼現在我們說現在有兩類意見:
甲,贊成這個請舉手─那些人舉手;乙,贊成這個請舉手。結果甲乙當中,說多數,
那麼當然行得通嘛,少數你必須服從它。正式去行的時候,有人在那兒鬧彆扭。欸?決定
了你為什麼還要鬧彆扭?他就說:「我既沒有同意甲,也沒有同意乙。」你怎麼辦哪?傻
啦!是不是這樣啊?我們往往碰見這個問題,你怎麼辦?你跟他講道理,他也跟你講道理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30
呀!要是做事情做不通。
現在不是這樣,我把這個問題這樣:現在這裡有兩個方式,如果說你贊成舉手,如果
你反對不舉手;反過來說,不舉手就是反對的,就是這樣。然後呢,只要舉一次手,看舉
手的多就聽舉手的,不舉手的多就聽不舉手的,只要你服從這個原則說少數服從多數。舉
了一次手再有問題的話,他要嘛不跟你講道理,本來這個是講道理,是不講道理本來不在
此例;講道理的話,這個問題是不是都解決了,對不對?如果他那個時候還有問題的話,
很簡單嘛!你剛才舉、不舉:舉,那麼那就是屬於這一類;不舉,屬於那一類。好了!還
有沒有其他的問題?你沒辦法!大家懂不懂?
所以說這兩個矛盾的概念,你必須把它分類分成這樣,然後最後採取這個原則。所
以他們正式地這個在論當中,為什麼要經過這麼嚴密的論辯呢?就是把經上面說的這種概
念,各個不同的部派它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解釋,然後呢經過這麼嚴密地論證以後,產
生一個確定無法動搖的結果。現在修行這個是絕端重要的!所以這個兩科有它的殊勝的意
義,不是說,啊!隨便說一下就行。現在看「正示」說些什麼?
第一項 正示
131 舊版.第五卷 B
正示
- 初示相
- 初標示
二正明
三出從聖所以
- 初躡前
二正示
- 初標示
令受者信知有此。」
那麼,這個是《行事鈔》上頭的話,下面呢《資持記》,《資持記》就是元照律師解
釋《行事鈔》的,這樣。因為這個《行事鈔》的內涵文字就古拙、意義呀又深奧,好像我
們剛才看了一下懂了,實際上差得天差地遠。我想昨天大家已經有了一點經驗了,所以頭
上那個兩三天我多多少少會介紹一下,以後就不介紹了。現在看那個解釋:
《資持》釋云:「示相中,初標示。直下正明。法雖兩通,不能委辯,但從聖論,
故云直也。軌成者示法義也。出離道者聖所證也。要下出從聖所以。然此但示法之
功力,文不明指何者是法,意令學者思而得之。」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32
昨天我講完了,後來有個人就跟我說……我昨天怎麼說的呢?我說,我們覺得這個弘
一大師告訴我們,說南山的文很古拙,然後呢的確要經過元照律師的解釋;結果我們去看
的時候,好像《行事鈔》南山祖師的文雖然古拙還懂,看了下面那個《資持記》的時候,
看得莫名其妙,越看越糊塗!他就說:「一點都沒錯,我覺得滿好嘛!你看得是越看越糊
塗。」現在我們來把它,正因為他說了這個話,所以我不像昨天那樣解釋,我完全是─
想就很古板地、很科班地這樣。我沒有真正地學過這個科班,我試著這樣去一步一步解
釋,你們聽一下看。
《行事鈔》那個裡邊哪,說起來很簡單,「言戒法者。語法而談,不局凡聖」,這是一
個小段。說談戒法嘛,如果我們談,就法來說,這很……不說,不局凡聖,聖也叫戒法,凡
也是戒法,這很容易懂嘛!「直明此法,必能軌成出離之道」,這是一句,兩句一個段落,
直截、直下了當地說這個法,那是指什麼?指這是一個軌則,這是一個軌道,從這個地方讓
我們能夠跳出生死輪迴痛苦的這個道,也就是軌。下面「要令受者,信知有此」,要使得受
的人信得過,了解有這樣的一個東西。這個文字好像很容易懂,下面的解釋啊,那真是很糊
塗。那麼現在呢,我把它用《資持記》的那個解釋,一段一段地來細說。
《資持》釋云:「示相中」,示相中就是說現在要正式、正確地告訴你戒法的內涵。
133 舊版.第五卷 B
這個內涵就是用那個,說法相、法體,在體、相一對的時候,體是體、相是相;解釋的真
正內容這個體離不開這個相。譬如說汽車,就是這個汽車的行相上面說明汽車的特質,所
以這個示相啊,就是正確地指示這個戒法的內涵。這個當中啊,它來了!「初標示」,分
三個段落,第一個就是「初」,「標」是標出來、標明告訴我們。實際上這個標明總共三
句,就是「言戒法者。語法而談,不局凡聖。」這樣三句話。那麼這裡從這個地方,我們
再看一下這個三句的意思。現在我們不是要說戒法嗎?是的!僅僅就那個戒法來說的話,
是,凡也是、聖也是,譬如說現在我們談,喔!戒法嘛分哪幾位呀?分這個、這個、這
個、這個,前面已經說過了,依法來分的話─五戒、八戒、十戒、具戒;然後呢以心來
分的話上、中、下品;任境而彰的話是無量無邊等等。凡夫也用這個,聖人還是用這個,
證了預流果了、菩薩了、佛了,他還是現一個比丘相,他還是依法來說,所以很廣泛。那
麼這個是第一段,就是整個的來說。
這一段也有個功效,有它的特別的。平常我們談一般問題的時候,往往自己有執著,
偏在自己的見解當中談這個問題。而菩薩祖師們,他談問題的時候都是究竟圓滿的,所以
要談「法」,你一定要把法整個地說清楚;然後呢在這個法當中,你談的那一部分再把
它說,或者是分析、歸納、研閱了以後,「局」在那一部分去談。第一天曾經說總、別,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34
在說明的時候是相對的,在運用的時候是互相配合的。這個「別」正是要滿足這個「總」
在談,所以你永遠不能,當談別的時候永遠不能忘掉總,當總的時候永遠不可以忽視這個
別。同樣地,講「圓融」的時候一定不要忘記「行布」,講行布的時候不要忘記圓融,否
則圓融也錯、行布也錯(註)。所以第一句就說出來這個「法」。
現在呢,第二個「直明此法」,所以「直下」,「直」以下,換句話說,這個就是
「直明此法,必能軌成出離之道」,這個兩句。這個兩句是幹什麼?「正明」,現在呢正
確的,正要說明我們現在這個地方所說的戒法。所以他說:法雖然兩通,也可以通聖、也
可以通凡,現在這裡我們沒有辦法,不能跟你啊,「委」就是細,細細地來說明。為什麼
不細細地來說?這裡沒有講,但是在經論當中,已經告訴我們很明白,「火燒頭燃,尚可
捨置」哪!你不要戲論哪!跟你不相關的事情不要管哪!現在你最重要的,你用得上的那
一部分哪!因此你用得上那一部分,那個凡的部分我們就不談它了,所以這個道理。
所以說,你們看了論以後的話這種問題都解決,不看論他只能說「不能委辯」。為什
麼不辯呢?不問可以,反正我們老師怎麼說我也跟著他怎麼聽;但是要細細地來說的話,
每一個地方都有它的真正的原因在,我們還是應該了解它。所以說,哦!是不能委辯,
那麼現在呢,說「但從聖論」,所以說「直也」。那麼所以對我們現在用得上的,直截了
135 舊版.第五卷 B
當的、真正有關的,一定「從聖」,那一方面來說的。這個聖是什麼一個內容呢?所以說
「軌成出離之道」,「軌成」兩個字就是示法的意義:哪!現在這個法它的意義、它的目
標是什麼。那用了這個做為一種軌則、做為一個規範,這個圈子當中這是一個法則,這是
一個軌道,讓你在這個上面去走。走到哪裡去呀?走到出離生死之苦,暫時的、究竟的,
都從這個地方走。所以這個是「聖所證」的,就是怎麼樣導你從凡出聖。
也許大家問:「欸?既然從凡出聖的話還是包括凡聖啊,你為什麼又從聖而說呢?」
欸!這個裡邊又有問題,再看下去。「要下」,要下總共只有兩句,「要下出從聖所
以」,來了!告訴你從聖的原因─「要令受者,信知有此」啊!要令受的人信得過。信
得過這句話有個定義噢!就是你以前不認識,或者不相信的,說明了以後你了解了,信得
過:噢,這樣的啊!嗯,是、是、是!因此說「信為欲依,欲為勤依」,信得過了,跟你
原來不一樣,你信得過它了,你想要去追求它;要去追求它有這個心,你才能勤勤懇懇努
力去做,這就對了!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36
註①:圓融、行布乃華嚴宗之教義。行布門全名為「次第行布門」,指凡夫透由十信、
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等五十二位,由此順序漸進至佛果位。圓
融門全名為「圓融相攝門」,指一位中同時具足一切位,一切皆悉圓滿具足。由
華嚴圓教之角度看,圓融、行布互為一體,全無矛盾。請參《華嚴經探玄記》卷
一,大正藏第三十五卷,第一○八頁下欄。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6
- 文章: 33584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南山律在家備覽{舊版}手抄稿.第六卷 A
上日下常老和尚 開示
139 舊版.第六卷 A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
舊版第六卷.A面
所以這個地方他並沒有詳細說它的內涵,而是幹什麼?「但示法之功力」,就是它
的這個法的功德。什麼功德呢?得到佛果哦、得到羅漢果哦、保證往生哦,那個人天的果
報你要的一定求得到哦!這個就是它的力用,就是它的效用,這個說明這一個。「文不明
指何者是法」,這個文字並沒有明確的,為什麼?「意令學者思而得之」,要讓我們努
力地思惟然後得到它。單單解釋文字就是這樣,裡邊還有內涵。他為什麼不直截了當告訴
我們,還要我們要想一想啊?我們一定是這樣覺得:「唉!這個麻煩,你告訴我就行了
嘛!」你們會不會這樣想啊?我也一直這樣想。到現在發現,錯了!別人告訴你,就是別
人的。你們有沒有這個經驗啊?
所以凡是成功的人,沒有一個例外,都經過了一番磨折,如果是你沒有這個折磨的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40
話,這個成功不可能。世間也許看見僥倖部分;了解了佛法,一切都是業,這一生是看到
他很省力,他宿生已經努力下去了才得到的,絕沒有不需要努力的結果。不過這種地方的
都是什麼?好像以偏重福德來說;智慧,同樣的。有很多天生腦筋很聰明,為什麼聰明
呢?他前面都有它的必要的條件在,這個條件最主要的兩樣東西。實際上,在三界之內為
什麼人是最珍貴,人有一個特別的東西,其他東西說起來不一定比得過動物。爪子,不如
動物;牙齒,不如動物;手腳,不如動物;翅膀等等。我們,這個你看,別看小小的蒼蠅
哦,一拍牠就飛掉了,我們在這裡是沒辦法飛,對吧?諸如此類的很多事情。人最珍貴的
─思惟的能力。這個論上面特別告訴我們,升沉的樞紐在這裡,尤其是出三界,沒有這
個不可能!這樣。
所以現在叫你去「思」,這個裡邊提供我們兩樣東西。第一個,讓你單單思,就是
思而不得,這個時候訓練我們的腦筋,不會僵僵地停在那個地方。你老是動腦筋去,你這
個思惟的功力、思惟的能力增強,像一把刀一樣去磨,磨快了,然後再去用,善巧地用這
個「思」,這樣。關於這部分在論上面是特別強調,特別強調這一點,你認識了以後才可
以。同樣地,我們說戒,前面不是說「三業分之」,意是造業的根本,身、口是具,而這
個意業當中又分受、想、思,到底哪一個呢?是「思」才是,這個思就是在這個地方。然
141 舊版.第六卷 A
後思又分三種:審慮思、然後決定思、動發思,這個才是推動我們的根本的原因。
平常我們說:「你告訴我就行了,懂了!」好,碰到你用不上!除了前面已經說的,
世間來一般說,成功的人需要一番努力。現在舉個簡單的例子,這是我想我們人人都經驗
到的。老師在黑板上面寫一個是字,進學校告訴你怎麼寫的呀,乃至於把著你的手,他手
一放,他黑板拿下來,叫你自己寫的話,一筆狗扒。像我扒了十年,那個字還拿不出來,
有很多人扒、扒、扒就不扒了,弄到後來龍飛鳳舞。這是我想你們大家都有的經驗,學文
的人寫文章,學理工的人同樣地,不管是理、工。他說完了以後,他每一個地方告訴你,
完了,永遠是他的。然後你自己動腦筋不斷地去弄,最後,文章寫出來─美,然後數理
各方面─行,這是它重要的原則。
實際上這個「思而得之」後頭還有大有文章,回頭我會補充。凡是補充的東西都是論
上的東西,所以下次你們來的時候《廣論》把它帶來。你們會發現一配合,啊!《廣論》
上的東西都生了翅膀,戒上的東西都有了眼睛,你去做保證做得到。否則的話,我們同樣
地聽過了以後,啊,聽得很好,對不起!用不上。你就算用不上,每一個地方也不會是含
含糊糊,曉得在哪裡,這個因種得是絕對正確!好,繼續下去。
《事鈔》續云:「雖復凡聖通有此法。今所受者,就已成而言,名為聖法。」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42
那麼,這段繼續又說,這個文字很容易懂。看《資持記》的解釋:
《資持》釋云:「彰名中,初二句躡前。
這個,哪兩句呢?「雖復凡聖通有此法」,什麼是「躡」?就是把前面的重新提一下,
要解釋,詳細地解釋,是專門把這兩句拿出來就是這樣。我現在舉個簡單的比喻,比如說,
這裡是佛陀教育基金委員會,我們大家討論一下我們這裡的組織章程什麼什麼,完了坐下
來了,現在我們討論了─什麼叫「教育」、什麼是「佛陀教育」,然後呢,這個「基金
會」。所以一討論的時候是不是我們把原來這個題目當中那些重新提一下頭,所以「躡前」
意思就是這樣。你現在不是說「凡聖通有此法」嗎?那麼現在這兩句就是指這個。
今下正示。已成者初果已上所修三學名聖道故。
「今下」什麼?三句,說「今所受者,就已成而言,名為聖法。」「已成」就是照著
你所受的法,領納在心成體,依體起行,行而得果。最起碼的果,所謂「已成者」,最起
碼的初果,或者初果以上,這個所學的三學都是聖道。這個初果以上還要修哦!所以見道
以後還要,見道然後去修道哦!那時候他也是修的,還是要根據這個呀!那麼,
今雖在凡亦名聖法,因中果號也。」
143 舊版.第六卷 A
你不是前面說修的聖法嗎?對,那麼這樣的話,到聖人才可以了!我們現在卻是凡
夫哦!凡夫為什麼叫它聖法呢?是「因中果號」,那是我們希望得到這個聖人之果所下的
因,所以在因中把這個果舉出來。平常如果我們解釋的話到這裡為止,到這裡就解釋為
止。懂,懂了;用,不一定用得上。所以昨天說「達」,通達,這個通達有不同的層次,
文字也是個通達,內涵也是個通達。文字的通達單單那個字的解釋、義的解釋;內涵的通
達是聞相應、思相應、修相應各各不同。如果停在這裡,那就是文字的通達。現在我要解
釋的都是根據論上頭的,這個內涵我們同樣要了解它。
有很多重要的概念,我都會引這個《廣論》上面的。當然實際上那個論上的─不是
論上的啊,這個不是《菩提道次第廣論》,大部分都是引《瑜伽師地論》上頭的,我可以
告訴你們。但是它很廣泛,在哪裡?《集論》、《俱舍》啊,這個這樣,都可以引,所以
它提綱挈領,最用得上的部分放在這個地方。如果你們有書的話,請你們翻到《菩提道次
第廣論》一百七十四頁,沒有書的可以合看一看。這個一百七十四頁講什麼呢?「集業之
理」。這個話也就是說,我們講四諦,這一部分講四諦,苦、集、滅、道,先說這苦的真
相。它們為什麼要苦呢?就是苦有它的苦的原因,這個苦的原因這個正確的道理叫作集諦,
這樣。那麼「集業」,這個所集的業,業是什麼呢?怎麼集呢?在這個地方說明這一個。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44
現在平常我們所有的行為,你只要跟無明相應的愛,而這個愛,通常有一個特別的名
字叫「三有愛」,什麼叫「三有愛」呢?三有─欲有、色有、無色有。拿這個果來說,
「有」就是業,拿果來說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平常我們所對的境界不外三種,「欲
界」就是我們眼睛看得見的這些五欲之樂,我們看得滿歡喜的、聽得很來勁、坐在那個地
方舒舒服服;反過來,就是另外一個。有一個叫不離愛,啟發我們的貪;乖離愛增長我們
的瞋;還有呢,無所謂這個貪、瞋,增長我們的癡,都在這種狀態當中,都在這種狀態當
中。因此造這個業也不外乎欲界的業、色界的業、無色界的三種業,這樣。
那麼現在我們修聖法,修聖法怎麼修呢?請看《廣論》一百七十四頁第八行,從第
八行的最後,「若爾於三有中一切盛事,見為過患,希求解脫欲樂,發起修眾善
業,」這是一種狀態。前面那個都是說,都是對三界的這種愛著,這個愛著的反面就是
瞋,不管境界什麼現起,對我們的內心當中的反應不外乎貪瞋癡,貪瞋癡相應的業一定是
流轉生死。這一部分我們就很清楚明白的,眼前你就觀察一下,我們馬上可以體驗得出來
我們現在是什麼狀態。或者說這個是什麼因呀,你就了解了這是流轉生死的因,還是超脫
生死的因;流轉生死是墮落的、是上昇的。譬如說念佛,為什麼念佛的真正一定要欣厭具
足,換句話說,這個念頭當中一定是厭惡這個娑婆、欣仰極樂,那麼你這句佛號一定有
145 舊版.第六卷 A
用,都從這地方說的。否則的話你嘴巴上面儘管唸,念珠撥得很勤,這句佛號派不上用
場。這個地方都很清楚、很明白地一一指點出來。參禪亦然、學教亦然。
所以現在這裡了解了這個道理以後,對三有當中,不管三界當中任何好事,你都看
見它對我們毫無意思,無非引發的是貪、瞋、癡,只有這樣。所以你只想什麼?解脫。這
種好樂之心、這個希望之心,不再是像「哎呀,我想房子大一點!」「我想汽車」、「我
想什麼……」這些都不要,厭離它。於是由於這個狀態的這種好樂,於是去修這個善法,
對!這個發起的眾善。
「又於無我義如理觀察慧相應思諸善淨業,是否集諦生死因耶?」那麼下面再
緊跟著說流轉三界生死的根本是什麼?我執。現在呢,相反地就是「無我」,這個道理以
智慧觀察,認真思惟,這個都是善業、淨業。請問:「這個善業、淨業是不是集諦呢?是
不是生死的因呢?」
他下面的回答說: 「總資糧道,加行道者,雖集庸常能引之業,然由如斯意樂所
起,及於無我觀慧相應諸善淨業,是後有愛能對治品,」這個要解釋一下。在我們正見
道之前,前面那個所有做的都是叫資糧位、加行位。平常我們念佛這個也是在資糧位上當中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46
的事情,也可以說資糧、加行。這個資糧、加行,不管你做任何事情,都是生死輪迴當中的
事情。既然是生死輪迴當中的事情,一定還是什麼?集諦所攝,所以同樣是集諦所攝。不過
這裡有個不同的地方,他說雖然是集諦所攝,但是這個是什麼?後有愛的對治品噢!換句話
說,雖然你還在病當中,你繼續地吃下去,那個病一天一天減輕、一天一天減輕,減輕到最
後沒有病了。因此,雖然現在在集諦當中,卻是跳出生死輪迴的唯一的方法。
為什麼?「與生死本我執行相,相違而轉,」這個話我不能詳細解釋,在《廣論》
當中說得非常清楚,說業的能不能抵銷,必須是什麼?行相相背,互相完全相反的。我這裡
說一個簡單的比喻:我欠人家債,然後我別的地方又放一部分債,這樣看起來好像帳面上面
我並沒有欠債,並沒有什麼。實際上呢,對不起,你偏偏碰見他,「欸!老兄,你欠我的錢
呢?」他是我的債主,對不對?好像沒有辦法還。實際上有─我欠你的債,我把這個錢還
了你;帳面上固然是沒有債,然後你碰見我了,任何人碰見我,有沒有債主了?沒有了,這
個業就抵銷掉了。凡是這種,這個論上面都每個地方說得非常清楚、非常明白。
所以,以前我講業的時候,就有人問我:「欸,論上面不是說,經、論都說,說『假
令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合會時,果報還自受。』造了業以後,就算是百千萬劫永遠
不會亡的,因緣合會的時候,你還是要自受。那麼既然如此,你懺悔有什麼用啊?」很多
147 舊版.第六卷 A
人問這個問題。當年我也想:對呀!你懺悔有什麼用啊?後來了解了,唉!真是個顛倒。
你了解了這個正對治品了以後,正因為它不亡失,所以非懺悔不可,但是懺悔一定要懺
對,這個行相一定要相反。大家清楚不清楚?如果這個不清楚的話,我想今天晚上在這裡
我不能講,因為這不是講懺悔的時候,這是我們講戒法的時候。
所以這個說明告訴我們什麼?說明雖然現在我們這樣的作法還是「凡」,是凡,但是
這個凡,正是唯一的而且必須的,引導我們從凡出聖的這條道路,這樣懂不懂?所以它前
面說雖然是集諦所攝,但是它卻是後有愛的能對治品,因為跟「生死的根本我執的行相,
相違而轉」,恰恰相反,所以唯一的方法─抵銷掉了。因此這個因中的果號,你要這樣
認識的話,啊!對、對、對!這個了達就不僅僅是文字解釋得通,而是說你行持,走的時
候確有所據,而且這個所據的話步步踏實。這個清楚不清楚?關於這一點容或大家還有點
迷惑,我們繼續地學下去,慢慢地講到那個地方的話,你會很清楚明白地一一開朗。再下
面「《業疏》云」,《業疏》就是《隨機羯磨疏》。
《業疏》云:「問:人皆知受,所受是何?
問得妙,好得不得了!大家說是要受戒、受戒,受些什麼呀?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48
答:相傳解云:受名聖法。由此法故,奉敬守護,淨如明珠,能為聖道作基址故。」
《濟緣》解釋,《濟緣記》就是解釋《隨機羯磨疏》的,說:
《濟緣》釋云:「受者雖多,而不自知所受之體。欲警學者,故發是問。
這個問答本身都是祖師自己立的,他為什麼要立這個問答呢?原因就在這裡,我們很
多人大家受,受完了以後就是糊裡糊塗,所以祖師告訴我們的特別這個地方立一個問答。
看看很多人就去受了,受完了以後不曉得受些什麼,不要說得不到,得到了也不曉得是什
麼。所以這個地方特別地提一個問題警醒我們哪!所以提這個問題來策勵我們一下。
答中。云相傳者承古所解。舉果目因,以其能通聖道故,復令受者不自輕故。」
那麼,答,「答中」,所謂「相傳」,這個相傳不是傳說哦!不是傳說,哦,相傳
這樣說的,不是!表示這個有傳承,歷代相承的,說「承古所解」,如理如量的喲!「舉
果目因」,這個「因中果號」已經說過了。「以其能通聖道故」,因為這個能夠通達聖道
的,這個是第一個讓我們了解。下面呢?「復令受者不自輕故」,有這兩個。哦,你不要
自輕哦!現在你得到這個東西是這樣哦!哦,這個是萬古難遇哦!這樣。就像我們現在生
149 舊版.第六卷 A
了病,必死之症,居然找到了可以解決的方法,那時候大家都高興得不得了,你會全部的
精神放在這個上頭,用這個藥來對治自己的病。關於這一段內涵,清楚不清楚?
實際上,沒有正式說明之前,他告訴我們它有很特別的意義在裡頭。平常我們就是這樣
大家說:「哎喲!這個戒很好,很有功德耶!」為什麼有功德?戒是什麼?如何受法?你們
如何我不知道,我告訴你,我當年像你們這樣的,完全不知道,乃至於出了家了,還是不知
道!出了家了以後,學了將近二十年,那個時候回過頭來再去看,了解:啊!原來這麼一件
事情。那還是經過老師這樣地頭上面敲了多少下,才敲出來的。當然我說這個敲不是像我們
這樣的哦,換句話說,喝斥、磨折,那才慢慢地才了解有它這樣的深厚的內涵。
所以我們平常往往人家都說:欸,你做好事嘛就好了,你何必去皈依、何必去受戒?我
們根本不了解這個佛法的特徵何在啊!說起來這是非常可笑、也非常遺憾的事情。對在家,
應該如此。做為一個出家對我來說,我自己常常感覺得這個責任異常重大,如果我沒辦法回
答,說不清楚,那我不夠、絕不能穿這件衣服。所以我一直鼓勵大家:你一旦要穿了以後,
你就應該把這個事情概念很清楚。這樣一則自己修持有託,一則聖法真正地可以維持世間,
大家碰到你都可以解決他的問題,世間裡有救,我們也有救,佛法也就能夠興盛!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50
第二項 雜簡
雜簡中分為三支
那麼「正示」有了,就是第一個就是「立」,哦!原來這個戒法是大概的是指什麼,
這個真實的內涵還沒說哦,真實的內涵還沒有說,這個地方只是告訴我們聖法,照這個法
嘛可以讓你從凡夫解決你的苦惱,得到你要的聖果的,只是如此而已。只是啟發我們這
個好樂之心,願意去追求它。「雜簡」,那麼「雜簡」,避免很多錯誤的,這樣。所以
「雜」是不單單是從一個角度,不同的各個角度來簡別,分三部分─化制、戒善、遮
性。第一個「化、制」,這個小字我們先不去看它,翻過來第四頁。
第一支 化制
《業疏》云:「自古詳教,咸分兩途。化教則通被道俗,專開信解之門。行教則局
據出家,唯明修奉之務。」
151 舊版.第六卷 A
這是《業疏》上頭的,下面解釋。在解釋之前我先說一下,所以這個古人著述、立疏
等等哪,那真是簡單明瞭,每一個字鏗然有聲,絕對不會說了半天的話不曉得說些什麼。
一個字─化,一個字─制,就整個地代表了兩樣東西:經論─化,戒律─制,
經論所明─見,戒律所明─行,就這樣。這兩個配合相輔相成,目足並運能夠超凡
入聖。他要辨別一下這兩者有什麼不同。所以自古以來,這個自古以來,換句話就是一向
就是如此的,沒有一個例外,要詳細地說明這個教、說明佛的這個聖教的時候,分成兩條
路。那麼哪兩條路?一條是化,一條是制。
所以說這個教法當中的「化」,什麼叫化教呢?這個是個專門名詞噢,這個化教是
「通被道俗,專開信解之門」,實際上是經論所明,通常來說。實際上經論當中也講戒
的,也講戒的,戒當中也有經論的。不過特別是說,凡是講道理可以虛通的這些,主要的
目標啟發你的信心,讓你了解曉得有這麼一回事情,這個叫作化教。化教所對的對象的話
─道、俗,在家、出家都是。也許我們說:「欸,在家是因,真正要修學佛法─出
家。」出家出是出了,他還要學呀!所以化教這個道理還繼續地要學,一直要學到什麼時
候才停止啊?成佛啊!這樣。所以化教是通被道俗。而它的內涵呢?特別重視專開信解之
門,換句話說立見的,知見上頭的。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52
不過這裡也許有人有疑問噢:「見,我們說見,不是要禪宗開悟了以後,那麼這是見
道的見嗎?」對!要曉得禪宗是佛的整個的法門當中一門,正通途常規,這個見,換句話
說慧解,有三個次第─聞、思、修。從善知識那裡聞、思,那個階段這是立見的時候;
思得到了以後,根據思去下面修證的時候。那麼這個聞、思就是開信解之門,這個前兩天
已經說過。
那麼「行教」呢?是「局據出家」,這個局限的,只限在那部分當中。注意哦!這個
出家是要出三界之家的這個圈子裡邊說的。你了解是了解了,你想不想出去?想!想,那
你就要照走這個路;不想,那停在那裡。所以這個出家不是指形式的,是真正的內涵的。
因此這個裡邊「唯」,唯還是專,專門說明「修」,「奉」是依照著它,所謂依教奉行,
談這件事情。下面這個《濟緣》解釋,以後我就通常只是把那個文字解釋,下面解釋過程
當中,不像前面這樣,好、好,科判那樣地一步一步來。下面有重要的地方,那麼在解釋
的時候,我再提一下。
《濟緣》釋云:「就文二教對明兩別。道俗出家被機異也。信解修奉立法異也。
那麼現在前面這個文,這個「二教」是哪兩教?化教跟制教,這兩個相對地來辨明,
153 舊版.第六卷 A
這兩個當中不同的,不同的。說前面道俗這個是化教,專開信解之門;出家是制教,所以
所對的機不同。信解跟修奉呢?對著上面不同根機的人,用的方法也不一樣。
139 舊版.第六卷 A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
舊版第六卷.A面
所以這個地方他並沒有詳細說它的內涵,而是幹什麼?「但示法之功力」,就是它
的這個法的功德。什麼功德呢?得到佛果哦、得到羅漢果哦、保證往生哦,那個人天的果
報你要的一定求得到哦!這個就是它的力用,就是它的效用,這個說明這一個。「文不明
指何者是法」,這個文字並沒有明確的,為什麼?「意令學者思而得之」,要讓我們努
力地思惟然後得到它。單單解釋文字就是這樣,裡邊還有內涵。他為什麼不直截了當告訴
我們,還要我們要想一想啊?我們一定是這樣覺得:「唉!這個麻煩,你告訴我就行了
嘛!」你們會不會這樣想啊?我也一直這樣想。到現在發現,錯了!別人告訴你,就是別
人的。你們有沒有這個經驗啊?
所以凡是成功的人,沒有一個例外,都經過了一番磨折,如果是你沒有這個折磨的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40
話,這個成功不可能。世間也許看見僥倖部分;了解了佛法,一切都是業,這一生是看到
他很省力,他宿生已經努力下去了才得到的,絕沒有不需要努力的結果。不過這種地方的
都是什麼?好像以偏重福德來說;智慧,同樣的。有很多天生腦筋很聰明,為什麼聰明
呢?他前面都有它的必要的條件在,這個條件最主要的兩樣東西。實際上,在三界之內為
什麼人是最珍貴,人有一個特別的東西,其他東西說起來不一定比得過動物。爪子,不如
動物;牙齒,不如動物;手腳,不如動物;翅膀等等。我們,這個你看,別看小小的蒼蠅
哦,一拍牠就飛掉了,我們在這裡是沒辦法飛,對吧?諸如此類的很多事情。人最珍貴的
─思惟的能力。這個論上面特別告訴我們,升沉的樞紐在這裡,尤其是出三界,沒有這
個不可能!這樣。
所以現在叫你去「思」,這個裡邊提供我們兩樣東西。第一個,讓你單單思,就是
思而不得,這個時候訓練我們的腦筋,不會僵僵地停在那個地方。你老是動腦筋去,你這
個思惟的功力、思惟的能力增強,像一把刀一樣去磨,磨快了,然後再去用,善巧地用這
個「思」,這樣。關於這部分在論上面是特別強調,特別強調這一點,你認識了以後才可
以。同樣地,我們說戒,前面不是說「三業分之」,意是造業的根本,身、口是具,而這
個意業當中又分受、想、思,到底哪一個呢?是「思」才是,這個思就是在這個地方。然
141 舊版.第六卷 A
後思又分三種:審慮思、然後決定思、動發思,這個才是推動我們的根本的原因。
平常我們說:「你告訴我就行了,懂了!」好,碰到你用不上!除了前面已經說的,
世間來一般說,成功的人需要一番努力。現在舉個簡單的例子,這是我想我們人人都經驗
到的。老師在黑板上面寫一個是字,進學校告訴你怎麼寫的呀,乃至於把著你的手,他手
一放,他黑板拿下來,叫你自己寫的話,一筆狗扒。像我扒了十年,那個字還拿不出來,
有很多人扒、扒、扒就不扒了,弄到後來龍飛鳳舞。這是我想你們大家都有的經驗,學文
的人寫文章,學理工的人同樣地,不管是理、工。他說完了以後,他每一個地方告訴你,
完了,永遠是他的。然後你自己動腦筋不斷地去弄,最後,文章寫出來─美,然後數理
各方面─行,這是它重要的原則。
實際上這個「思而得之」後頭還有大有文章,回頭我會補充。凡是補充的東西都是論
上的東西,所以下次你們來的時候《廣論》把它帶來。你們會發現一配合,啊!《廣論》
上的東西都生了翅膀,戒上的東西都有了眼睛,你去做保證做得到。否則的話,我們同樣
地聽過了以後,啊,聽得很好,對不起!用不上。你就算用不上,每一個地方也不會是含
含糊糊,曉得在哪裡,這個因種得是絕對正確!好,繼續下去。
《事鈔》續云:「雖復凡聖通有此法。今所受者,就已成而言,名為聖法。」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42
那麼,這段繼續又說,這個文字很容易懂。看《資持記》的解釋:
《資持》釋云:「彰名中,初二句躡前。
這個,哪兩句呢?「雖復凡聖通有此法」,什麼是「躡」?就是把前面的重新提一下,
要解釋,詳細地解釋,是專門把這兩句拿出來就是這樣。我現在舉個簡單的比喻,比如說,
這裡是佛陀教育基金委員會,我們大家討論一下我們這裡的組織章程什麼什麼,完了坐下
來了,現在我們討論了─什麼叫「教育」、什麼是「佛陀教育」,然後呢,這個「基金
會」。所以一討論的時候是不是我們把原來這個題目當中那些重新提一下頭,所以「躡前」
意思就是這樣。你現在不是說「凡聖通有此法」嗎?那麼現在這兩句就是指這個。
今下正示。已成者初果已上所修三學名聖道故。
「今下」什麼?三句,說「今所受者,就已成而言,名為聖法。」「已成」就是照著
你所受的法,領納在心成體,依體起行,行而得果。最起碼的果,所謂「已成者」,最起
碼的初果,或者初果以上,這個所學的三學都是聖道。這個初果以上還要修哦!所以見道
以後還要,見道然後去修道哦!那時候他也是修的,還是要根據這個呀!那麼,
今雖在凡亦名聖法,因中果號也。」
143 舊版.第六卷 A
你不是前面說修的聖法嗎?對,那麼這樣的話,到聖人才可以了!我們現在卻是凡
夫哦!凡夫為什麼叫它聖法呢?是「因中果號」,那是我們希望得到這個聖人之果所下的
因,所以在因中把這個果舉出來。平常如果我們解釋的話到這裡為止,到這裡就解釋為
止。懂,懂了;用,不一定用得上。所以昨天說「達」,通達,這個通達有不同的層次,
文字也是個通達,內涵也是個通達。文字的通達單單那個字的解釋、義的解釋;內涵的通
達是聞相應、思相應、修相應各各不同。如果停在這裡,那就是文字的通達。現在我要解
釋的都是根據論上頭的,這個內涵我們同樣要了解它。
有很多重要的概念,我都會引這個《廣論》上面的。當然實際上那個論上的─不是
論上的啊,這個不是《菩提道次第廣論》,大部分都是引《瑜伽師地論》上頭的,我可以
告訴你們。但是它很廣泛,在哪裡?《集論》、《俱舍》啊,這個這樣,都可以引,所以
它提綱挈領,最用得上的部分放在這個地方。如果你們有書的話,請你們翻到《菩提道次
第廣論》一百七十四頁,沒有書的可以合看一看。這個一百七十四頁講什麼呢?「集業之
理」。這個話也就是說,我們講四諦,這一部分講四諦,苦、集、滅、道,先說這苦的真
相。它們為什麼要苦呢?就是苦有它的苦的原因,這個苦的原因這個正確的道理叫作集諦,
這樣。那麼「集業」,這個所集的業,業是什麼呢?怎麼集呢?在這個地方說明這一個。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44
現在平常我們所有的行為,你只要跟無明相應的愛,而這個愛,通常有一個特別的名
字叫「三有愛」,什麼叫「三有愛」呢?三有─欲有、色有、無色有。拿這個果來說,
「有」就是業,拿果來說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平常我們所對的境界不外三種,「欲
界」就是我們眼睛看得見的這些五欲之樂,我們看得滿歡喜的、聽得很來勁、坐在那個地
方舒舒服服;反過來,就是另外一個。有一個叫不離愛,啟發我們的貪;乖離愛增長我們
的瞋;還有呢,無所謂這個貪、瞋,增長我們的癡,都在這種狀態當中,都在這種狀態當
中。因此造這個業也不外乎欲界的業、色界的業、無色界的三種業,這樣。
那麼現在我們修聖法,修聖法怎麼修呢?請看《廣論》一百七十四頁第八行,從第
八行的最後,「若爾於三有中一切盛事,見為過患,希求解脫欲樂,發起修眾善
業,」這是一種狀態。前面那個都是說,都是對三界的這種愛著,這個愛著的反面就是
瞋,不管境界什麼現起,對我們的內心當中的反應不外乎貪瞋癡,貪瞋癡相應的業一定是
流轉生死。這一部分我們就很清楚明白的,眼前你就觀察一下,我們馬上可以體驗得出來
我們現在是什麼狀態。或者說這個是什麼因呀,你就了解了這是流轉生死的因,還是超脫
生死的因;流轉生死是墮落的、是上昇的。譬如說念佛,為什麼念佛的真正一定要欣厭具
足,換句話說,這個念頭當中一定是厭惡這個娑婆、欣仰極樂,那麼你這句佛號一定有
145 舊版.第六卷 A
用,都從這地方說的。否則的話你嘴巴上面儘管唸,念珠撥得很勤,這句佛號派不上用
場。這個地方都很清楚、很明白地一一指點出來。參禪亦然、學教亦然。
所以現在這裡了解了這個道理以後,對三有當中,不管三界當中任何好事,你都看
見它對我們毫無意思,無非引發的是貪、瞋、癡,只有這樣。所以你只想什麼?解脫。這
種好樂之心、這個希望之心,不再是像「哎呀,我想房子大一點!」「我想汽車」、「我
想什麼……」這些都不要,厭離它。於是由於這個狀態的這種好樂,於是去修這個善法,
對!這個發起的眾善。
「又於無我義如理觀察慧相應思諸善淨業,是否集諦生死因耶?」那麼下面再
緊跟著說流轉三界生死的根本是什麼?我執。現在呢,相反地就是「無我」,這個道理以
智慧觀察,認真思惟,這個都是善業、淨業。請問:「這個善業、淨業是不是集諦呢?是
不是生死的因呢?」
他下面的回答說: 「總資糧道,加行道者,雖集庸常能引之業,然由如斯意樂所
起,及於無我觀慧相應諸善淨業,是後有愛能對治品,」這個要解釋一下。在我們正見
道之前,前面那個所有做的都是叫資糧位、加行位。平常我們念佛這個也是在資糧位上當中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46
的事情,也可以說資糧、加行。這個資糧、加行,不管你做任何事情,都是生死輪迴當中的
事情。既然是生死輪迴當中的事情,一定還是什麼?集諦所攝,所以同樣是集諦所攝。不過
這裡有個不同的地方,他說雖然是集諦所攝,但是這個是什麼?後有愛的對治品噢!換句話
說,雖然你還在病當中,你繼續地吃下去,那個病一天一天減輕、一天一天減輕,減輕到最
後沒有病了。因此,雖然現在在集諦當中,卻是跳出生死輪迴的唯一的方法。
為什麼?「與生死本我執行相,相違而轉,」這個話我不能詳細解釋,在《廣論》
當中說得非常清楚,說業的能不能抵銷,必須是什麼?行相相背,互相完全相反的。我這裡
說一個簡單的比喻:我欠人家債,然後我別的地方又放一部分債,這樣看起來好像帳面上面
我並沒有欠債,並沒有什麼。實際上呢,對不起,你偏偏碰見他,「欸!老兄,你欠我的錢
呢?」他是我的債主,對不對?好像沒有辦法還。實際上有─我欠你的債,我把這個錢還
了你;帳面上固然是沒有債,然後你碰見我了,任何人碰見我,有沒有債主了?沒有了,這
個業就抵銷掉了。凡是這種,這個論上面都每個地方說得非常清楚、非常明白。
所以,以前我講業的時候,就有人問我:「欸,論上面不是說,經、論都說,說『假
令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合會時,果報還自受。』造了業以後,就算是百千萬劫永遠
不會亡的,因緣合會的時候,你還是要自受。那麼既然如此,你懺悔有什麼用啊?」很多
147 舊版.第六卷 A
人問這個問題。當年我也想:對呀!你懺悔有什麼用啊?後來了解了,唉!真是個顛倒。
你了解了這個正對治品了以後,正因為它不亡失,所以非懺悔不可,但是懺悔一定要懺
對,這個行相一定要相反。大家清楚不清楚?如果這個不清楚的話,我想今天晚上在這裡
我不能講,因為這不是講懺悔的時候,這是我們講戒法的時候。
所以這個說明告訴我們什麼?說明雖然現在我們這樣的作法還是「凡」,是凡,但是
這個凡,正是唯一的而且必須的,引導我們從凡出聖的這條道路,這樣懂不懂?所以它前
面說雖然是集諦所攝,但是它卻是後有愛的能對治品,因為跟「生死的根本我執的行相,
相違而轉」,恰恰相反,所以唯一的方法─抵銷掉了。因此這個因中的果號,你要這樣
認識的話,啊!對、對、對!這個了達就不僅僅是文字解釋得通,而是說你行持,走的時
候確有所據,而且這個所據的話步步踏實。這個清楚不清楚?關於這一點容或大家還有點
迷惑,我們繼續地學下去,慢慢地講到那個地方的話,你會很清楚明白地一一開朗。再下
面「《業疏》云」,《業疏》就是《隨機羯磨疏》。
《業疏》云:「問:人皆知受,所受是何?
問得妙,好得不得了!大家說是要受戒、受戒,受些什麼呀?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48
答:相傳解云:受名聖法。由此法故,奉敬守護,淨如明珠,能為聖道作基址故。」
《濟緣》解釋,《濟緣記》就是解釋《隨機羯磨疏》的,說:
《濟緣》釋云:「受者雖多,而不自知所受之體。欲警學者,故發是問。
這個問答本身都是祖師自己立的,他為什麼要立這個問答呢?原因就在這裡,我們很
多人大家受,受完了以後就是糊裡糊塗,所以祖師告訴我們的特別這個地方立一個問答。
看看很多人就去受了,受完了以後不曉得受些什麼,不要說得不到,得到了也不曉得是什
麼。所以這個地方特別地提一個問題警醒我們哪!所以提這個問題來策勵我們一下。
答中。云相傳者承古所解。舉果目因,以其能通聖道故,復令受者不自輕故。」
那麼,答,「答中」,所謂「相傳」,這個相傳不是傳說哦!不是傳說,哦,相傳
這樣說的,不是!表示這個有傳承,歷代相承的,說「承古所解」,如理如量的喲!「舉
果目因」,這個「因中果號」已經說過了。「以其能通聖道故」,因為這個能夠通達聖道
的,這個是第一個讓我們了解。下面呢?「復令受者不自輕故」,有這兩個。哦,你不要
自輕哦!現在你得到這個東西是這樣哦!哦,這個是萬古難遇哦!這樣。就像我們現在生
149 舊版.第六卷 A
了病,必死之症,居然找到了可以解決的方法,那時候大家都高興得不得了,你會全部的
精神放在這個上頭,用這個藥來對治自己的病。關於這一段內涵,清楚不清楚?
實際上,沒有正式說明之前,他告訴我們它有很特別的意義在裡頭。平常我們就是這樣
大家說:「哎喲!這個戒很好,很有功德耶!」為什麼有功德?戒是什麼?如何受法?你們
如何我不知道,我告訴你,我當年像你們這樣的,完全不知道,乃至於出了家了,還是不知
道!出了家了以後,學了將近二十年,那個時候回過頭來再去看,了解:啊!原來這麼一件
事情。那還是經過老師這樣地頭上面敲了多少下,才敲出來的。當然我說這個敲不是像我們
這樣的哦,換句話說,喝斥、磨折,那才慢慢地才了解有它這樣的深厚的內涵。
所以我們平常往往人家都說:欸,你做好事嘛就好了,你何必去皈依、何必去受戒?我
們根本不了解這個佛法的特徵何在啊!說起來這是非常可笑、也非常遺憾的事情。對在家,
應該如此。做為一個出家對我來說,我自己常常感覺得這個責任異常重大,如果我沒辦法回
答,說不清楚,那我不夠、絕不能穿這件衣服。所以我一直鼓勵大家:你一旦要穿了以後,
你就應該把這個事情概念很清楚。這樣一則自己修持有託,一則聖法真正地可以維持世間,
大家碰到你都可以解決他的問題,世間裡有救,我們也有救,佛法也就能夠興盛!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50
第二項 雜簡
雜簡中分為三支
- 一化制
二戒善
三遮性
那麼「正示」有了,就是第一個就是「立」,哦!原來這個戒法是大概的是指什麼,
這個真實的內涵還沒說哦,真實的內涵還沒有說,這個地方只是告訴我們聖法,照這個法
嘛可以讓你從凡夫解決你的苦惱,得到你要的聖果的,只是如此而已。只是啟發我們這
個好樂之心,願意去追求它。「雜簡」,那麼「雜簡」,避免很多錯誤的,這樣。所以
「雜」是不單單是從一個角度,不同的各個角度來簡別,分三部分─化制、戒善、遮
性。第一個「化、制」,這個小字我們先不去看它,翻過來第四頁。
第一支 化制
《業疏》云:「自古詳教,咸分兩途。化教則通被道俗,專開信解之門。行教則局
據出家,唯明修奉之務。」
151 舊版.第六卷 A
這是《業疏》上頭的,下面解釋。在解釋之前我先說一下,所以這個古人著述、立疏
等等哪,那真是簡單明瞭,每一個字鏗然有聲,絕對不會說了半天的話不曉得說些什麼。
一個字─化,一個字─制,就整個地代表了兩樣東西:經論─化,戒律─制,
經論所明─見,戒律所明─行,就這樣。這兩個配合相輔相成,目足並運能夠超凡
入聖。他要辨別一下這兩者有什麼不同。所以自古以來,這個自古以來,換句話就是一向
就是如此的,沒有一個例外,要詳細地說明這個教、說明佛的這個聖教的時候,分成兩條
路。那麼哪兩條路?一條是化,一條是制。
所以說這個教法當中的「化」,什麼叫化教呢?這個是個專門名詞噢,這個化教是
「通被道俗,專開信解之門」,實際上是經論所明,通常來說。實際上經論當中也講戒
的,也講戒的,戒當中也有經論的。不過特別是說,凡是講道理可以虛通的這些,主要的
目標啟發你的信心,讓你了解曉得有這麼一回事情,這個叫作化教。化教所對的對象的話
─道、俗,在家、出家都是。也許我們說:「欸,在家是因,真正要修學佛法─出
家。」出家出是出了,他還要學呀!所以化教這個道理還繼續地要學,一直要學到什麼時
候才停止啊?成佛啊!這樣。所以化教是通被道俗。而它的內涵呢?特別重視專開信解之
門,換句話說立見的,知見上頭的。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52
不過這裡也許有人有疑問噢:「見,我們說見,不是要禪宗開悟了以後,那麼這是見
道的見嗎?」對!要曉得禪宗是佛的整個的法門當中一門,正通途常規,這個見,換句話
說慧解,有三個次第─聞、思、修。從善知識那裡聞、思,那個階段這是立見的時候;
思得到了以後,根據思去下面修證的時候。那麼這個聞、思就是開信解之門,這個前兩天
已經說過。
那麼「行教」呢?是「局據出家」,這個局限的,只限在那部分當中。注意哦!這個
出家是要出三界之家的這個圈子裡邊說的。你了解是了解了,你想不想出去?想!想,那
你就要照走這個路;不想,那停在那裡。所以這個出家不是指形式的,是真正的內涵的。
因此這個裡邊「唯」,唯還是專,專門說明「修」,「奉」是依照著它,所謂依教奉行,
談這件事情。下面這個《濟緣》解釋,以後我就通常只是把那個文字解釋,下面解釋過程
當中,不像前面這樣,好、好,科判那樣地一步一步來。下面有重要的地方,那麼在解釋
的時候,我再提一下。
《濟緣》釋云:「就文二教對明兩別。道俗出家被機異也。信解修奉立法異也。
那麼現在前面這個文,這個「二教」是哪兩教?化教跟制教,這兩個相對地來辨明,
153 舊版.第六卷 A
這兩個當中不同的,不同的。說前面道俗這個是化教,專開信解之門;出家是制教,所以
所對的機不同。信解跟修奉呢?對著上面不同根機的人,用的方法也不一樣。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6
- 文章: 33584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南山律在家備覽{舊版}手抄稿.第六卷 B
上日下常老和尚 開示
155 舊版.第六卷 B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
舊版第六卷.B面
對信解的那些人那用化教,對要修持要想得到內涵的人,那麼要修奉,所以立的法也不一
樣,這是說明這個道理。
在我們要進一層地認識,自己問一下:我現在在什麼階段?如果還不了解,不必忙修
奉。因此不要說:喔唷!這個戒好,我馬上去求個戒,這樣。乃至於皈依可以暫時不必皈
依,信解、了解了,了解為什麼要皈依,如何皈依,皈依了以後該作些什麼;戒也是如此。
已經了解了,不要停在那個地方,自己覺得:唉!我懂了。懂是懂了,你現在還在凡夫當
中,一旦這個身體一失去,對不起,三塗業報無間,再出頭來不知何年何月!吃盡千辛萬
苦,毫無結果。所以懂了以後,欸,那要依教奉行。這是每一個人要衡準自己的內心,就這
樣。如果現在還在疑疑惑惑,不必去,不要說受戒不要受,三皈都可以暫時不必。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56
所以隨便講到哪裡,我們停下來,自己檢查一下內涵。萬一我們跟前面所說的不太相
應─「唉呀,師父啊!(或者法師啊!)那我糊裡糊塗受了怎麼辦?」那沒關係啊,
你現在趕快回過頭來,把它認識,前面種了個因,也好的。萬一到那時候覺得……萬一不
對、做不到,寧願捨戒;或者覺得了解了以後,再去受,重受增上戒,這樣。這個叫作
「騎在馬上找馬」,我常常跟大家說的這個話就是這個,要注意到這點。不可以自暴自
棄,亡羊補牢猶未為晚!下面,
《戒疏》云:何名化教?開演化導,令識邪正,教本化人令開慧解,本非對過而立
斯教。
那麼,下面根據《戒疏》來解釋。什麼叫化教?它是「開演化導」,所以佛出世,
「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開示」就是那個化教,打開來詳細地演繹這個東西,來應化、
誘導我們,使得我們曉得哪一個是對的,哪一個是錯的。這個教原來就是化導我們,讓我
們有正確的認識,所以打開我們正確的認識,「慧解」就是正確如理的認識,它本來不是
針對著對治這個過失而說的,這個叫化教。那麼下面呢?
言行教者,
157 舊版.第六卷 B
行教又另外一個名字叫制教,這個制教
起必因過,隨過制約,
但是一定因為了過失。你了解了這個道理以後,你結果還是犯、處處錯,那不可以。
所以,講完這個道理以後,你開始行為的時候,又錯了,告訴你:「欸,你聽懂了,既然
要這樣,這樣做不可以!」所以所有的戒啊,這個立的這個戒,都是有人犯了以後才立
的,所以叫「因過」。什麼,隨犯了過然後制定,就像一個契約一樣,告訴你從此以後不
可以哦!這樣的因緣。
說到這裡,關於這個制戒的因緣,也說一說。佛告訴我們,說這個賢劫當中嘛有幾尊
佛,當然說的內容很多啦,最早說初七佛,它廣說的話,前面過去的什麼劫、現在的什麼
劫、將來是什麼劫,那麼通常說的時候,說從七佛開始,毘婆尸佛等等,到前面的所謂拘留
孫佛這一世的,那麼迦葉佛前一世的,就這樣。那麼,他就說每一個佛的教法大概的內涵。
世尊又告訴我們,有的佛涅槃了以後,教法遺留很久,有的佛一走,教法也就沒有了。
舍利弗尊者一聽,在這裡想:欸,為什麼?這為什麼有的世尊涅槃了以後教法留下
來,有的世尊沒有呢?他就跑得去問世尊。那就世尊告訴他:「如果那個佛制了戒,」這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58
個戒是廣戒哦,廣、略兩種戒。什麼是略戒啊?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
是諸佛教。」就是簡單的四句話,「啊,那照這個,所有的壞事都不要做哦,所有的好事
都要做。然後,這個不是在形式上面,還要淨你的內心哦!」那就是佛─不但是一個
佛,所有的佛都是這樣的,那你這個去做,這個叫略戒,這個略戒每一個佛都說的。廣戒
呢,就像我們的世尊,一條、一條,每一條當中有深厚的內涵。
所以世尊就告訴舍利弗尊者:以前哪一個佛制廣戒,哪一個佛制廣戒,哪些佛只有略戒
沒有廣戒。凡是有廣戒的,那麼佛走了以後這個法還在,所以它繼續地延了很久;凡是沒有
制廣戒的,佛走了,好囉,就這麼一句話,大家都會說,沒有修持的標準,所以很快地隱沒
掉了。舍利弗尊者就請世尊說:「哎呀,世尊哪!那我也祈求你,希望把那個教法留下來,
請你制戒吧!」佛就說:「好、好、好,你停下來,我曉得什麼時候該制。」他不說,一直
等到後來有人犯了,那麼才說。為什麼要等到後來有人犯了,這個有它的原因,這裡不細
講,這樣。所以說這個地方講的「起必因過」,佛法一定是因緣、緣起之法。
這地方我們要了解哦!這個真正的廣戒有它的殊勝的內涵,現在很不幸,到了現在這
個時候,我們一方面嘛說末法,大聲地弘法,一方面叫不要戒的。不要戒你弘些什麼法?
弘的佛法,錯了!弘你自己的法,那對,反正你怎麼弘就行,照你的,依文解義嘛,個人
159 舊版.第六卷 B
可以想出一套來!如果你要真正地把佛的圓滿的教法弘出來,對不起,那不能錯,非要照
著這個次第不可!所以佛一再說:「毗尼住世,佛法住世」,因為這是衡準的標準,否則
你說這個、他說這個。我們不是講嗎?要論辯的話永遠沒結果的,吵得個天翻地覆。但是
標準一放的話,是就是是、錯就是錯,絕對不可以說又可以是、又可以非,大家還記得不
記得昨天在這個地方說明了這件事情。那麼這個標準什麼呢?戒。
即便是戒,由於根性的不同,有看見不同,所以又分出多少部來─大眾部、上座
部,然後上座部又分多少部,大眾部又分多少部,一分分二十部。佛有懸記,說二十部,
部部都對。都說明了什麼?說明了應不同的根性,不管根性如何差別,戒始終是根本。等
到戒慢慢地、慢慢地衰了,那個佛法也就衰了。衰到理論還完整,但是修證不大相應的叫
像法。現在呢?連它懂得理論的沒幾個,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這樣!
所以我出了家,整整二十六年,民國五十四年算起,是不是整整二十六年哪?二十七
個年頭。一開頭的時候我因為弘一大師、印光大師的關係,我已經跟大家說,第一本我認
真捧的書就是這個(編者按:指《南山律在家備覽》)。不懂!後來還經過了各式各樣的
老師以後,才多少有一點了解。那時候發現:啊!這個戒這個東西這麼嚴密啊!怪不得古
人,那天說像僧休法師聽了三十遍,他說「逾增逾暗」,道理在這個地方。所以我這次跟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60
大家講戒的是最淺近的話,你們也了解,每一個字我分析得清清楚楚,不這樣的話,我對
不起你們,你們不好好聽,你們對不起你們自己,再說一遍。所以,下面順便說「因過而
制」的,那麼這個時候說:
言唯持犯,
現在這個地方談的時候不是一些道理了,就是你這樣做,對,就叫持。你只要持的
話,哪怕你坐在這裡、哪怕你睡覺、哪怕你吃飯,就有功德。你得到了這個戒體以後,就
是你這樣認真地去做,一天一夜要求往生─中品,就這樣。如果你這個功德說我要生
天,就生天,要什麼就什麼,戒的威力實在不可思議!所以以後如果有因緣,我多多少少
告訴你們感應,現在不能講,一講的話你們忙感應去了,那一定錯,一定錯、一定錯!你
了解了這個道理以後,如果說沒有感應的話這也一定錯,你這個道理是空話,這是我要真
實地跟你們說的,這樣。所以平常一般來說不能講感應,實際上呢有沒有?當然有啊!你
看印光大師哪有個不有,可是他平常不講。為什麼印光大師不講?印光大師很了解現在這
是末法的時候,道理既然沒有,跟你們一講感應的話,那完了!那扶乩、土地、城隍都是
菩薩、都是什麼,這樣。所以信佛的都是信土地菩薩、信城隍菩薩,那這個佛教還有什麼
戲好唱!那說一個輕鬆一點的笑話。這是我們應該了解的內涵。
161 舊版.第六卷 B
所以說,現在這個制教當中或者行教當中,它告訴我們的都是什麼?這個準則,這樣
作是持、這樣作犯。然後這個持犯當中
事通止作,
這個真正說起來,持犯有四個,叫止犯、止作,這個持也有止持、作持,一共分四
樣。這個四樣因為後面有詳細解釋,所以這裡我只把那個名詞告訴你們。
戒律一宗局斯教矣。」
關於戒那一部分哪,就這樣,整個地講這個,所以局於這個出家的。繼續下去。
《濟緣》云:「十善五停四弘六度一切觀行,並化教業。毗尼所詮開遮輕重一切律
藏,並制教業。化據理性,理有順違。制就教法,教有持犯。」
那麼這個《濟緣》就是解釋《業疏》的。十善我們曉得、五停曉得,我也簡單地說
一下。十善嘛就是身三─殺、盜、婬,口四,以及意三,大家很清楚。五停就是五停
心觀,因為我們凡夫剛開始修學的時候這個心很粗猛,沒辦法深細,觀察的這個。因此你
必須把粗猛的煩惱先把它對治,把它慢慢地凝聚下來,這個時候才淨心淨意地可以學。舉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62
個簡單的比喻,一天到晚在玩,忽然之間跑到這個佛堂裡叫你打坐,坐不住,要先收收心
啊,換句話說。我想我們也是這樣,真的要動腦筋,你全部精神貫注在這裡面,如果那地
方還吵,這個電視機開在那裡,這個喇叭在那裡哇啦哇啦叫,你一定修不成功,何況我們
現在修學深細的佛法。
因此有很多人跑得來說:「哎呀,法師啊!我這個心很亂哪,我去學學定。」錯了,
根本錯了!你真的要學的─學戒,這個才真正重要的。先把那個心收,收了以後然後進
一步,這個時候它有特別的法門。這五停心觀是專門對治我們平常最粗猛的幾種現行,在
這種現行當中,修學佛法根本沒有用。貪心重的修不淨觀、瞋心重的修慈悲觀,這樣。然
後心裡面思惟散亂的修數息觀,這個就是這個平常我們說的五停心觀,這樣。愚癡重的修
因緣觀,乃至於界差別。所以對這個方面,這個地方說一說。
同樣地,這個細別的時候,又有它特別的內涵在噢!我也可以順便告訴大家,隨便
其中的一個,它深細的又有特別的內涵。譬如說貪心重的,人家說不淨觀。對不起,這個
不淨有各式各樣的哦,有大不淨、有白骨、有什麼,對治的所貪也不一樣。有很多是貪男
女、有很多貪飲食、有很多貪什麼、對自己的身見的執著,那修的不淨觀的內容就不一
樣,這是我們應該了解的。所以真正修行的時候,沒有善知識的引導,他沒辦法鑑別你自
163 舊版.第六卷 B
己的內涵的話,那是很麻煩!所以這個五停心觀當中有一個業障重的─念佛觀,加上前
面說的這個。從一般來說來,的確這個念佛有它的殊勝法門,不過這個念佛,不限在我們
當中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四個字或者六個字,它有它的廣泛的內容在;那麼這
個持名念佛是念佛當中的一個法門。廣可以包含狹,狹不一定能代表廣,這個概念大家應
該清楚,這個就是五停心觀。
「四弘」呢?四弘誓願。大乘菩薩的,「眾生無邊誓願度」等等,平常我們早晚課
天天念的。「六度」,大家也了解,布施乃至於智慧。「一切觀行」,這些道理不但是理
論,而且你行持這個內涵,這個都是什麼?化教之業。
那麼「毗尼」就是戒,毗尼裡邊所說明的,那這個裡邊只有兩樣東西─「開」還是
「遮」,開就是對的,遮是不可以的。反正遮的東西你去做了就是犯了,開的東西做了就
是持,換句話說,對、不對。對的你去做了,那麼善業、淨業都在這個裡頭。如果說該做
的不做,犯了那怎麼辦呢?那你就墮落。至於說深、淺的程度,那是「輕」跟「重」。一
切的這個律說明的無非是這個,這個都是制教所說明的內涵。
所以說化是據理性,是說明這個道理的,那麼這個「理」到底是對的呢,是「順」;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64
不對的呢,是「違」,關於這方面就見解上面來說的。那麼然後呢,制就是「就教法」;
這個地方,教有持、有犯,有分別,分別,這個不能錯一點點。我們了解了這個,不要
說:哎呀,我們做好事就好啦!不一樣,這個做好事是化教之業;制教內涵有它的很大差
別。乃至於到後面,為什麼我們必定要循戒、定、慧這個次第等等,這以後到時候再說。
《資持》云:「一代時教,總歸化行。開其信解,用捨任緣,故名化教。制其修
奉,違反有過,名為行教。」
那麼這個都是解釋,總解釋前面這些。「一代時教」,那個就整個我們釋迦世尊告
訴我們的這個應時之教法,通常我們說一代時教、一代時教,也就是說三藏十二部教典,
不外乎這兩樣東西。我們用不同的開合,不同的開合,你可以三分,說經、律、論;大、
中、小;現在這個地方,行教跟化教,所以它化、行兩個。那麼這兩個什麼差別呢?說
「開信解」,讓你起信、了解,然後「用捨任緣」,看你的因緣,你願意用也好,願意捨
也好,這個部分叫作化教。用固然是有功德,不用的話,不因為你不用而有大害。就是本
來如此還是如此,本來你下地獄的還是下地獄,本來人道還是人道,就是這樣;不用不會
影響你,這個叫「用捨任緣」。沒有什麼關係,任你的緣,你的緣具足你就努力一點,緣
165 舊版.第六卷 B
不具足你不管它。所以這個化教講的道理呀,聽懂了以後,哎,你覺得我照著去做固然
好,不照著去做的話,最多什麼?得不到它的好處,如此而已,它並沒有反效果。但是得
到它的好處,好處也不如那個制教,這個有一點不同。
下面呢,「制其修奉,違反有過」。制教是什麼?就告訴你哦,你必要恭恭敬敬地去
修,說依教奉行的哦!要嘛不制,制了以後你必須要做的,你違反的話有過失。所以你做
的時候有無比的大功德,這個遠超過一切,可是你不做的話,對不起,這個禍害也是非常
嚴重,這個叫作行教。
這個我也可以舉個非常簡單的比喻來說,比如我們隨便講一個道理,啊,說這個汽
車,這個交通工具對我們非常好,這樣。講講道理沒關係啊!這樣。然後你真的有一部汽
車以後,那個你非得照著規矩來,汽車嘛就要開到馬路上面,如果你不開在馬路上面的
話,車毀人亡小事,還有把人家也撞壞,就是這樣。任何一樣東西,這個「制」一定有它
的法度軌則。我們隨便說,講一樣東西,哦!這個講講可以,真正這個東西實在去派上運
用的時候,它的好處也在這裡;然後呢,你用得不對的話,這個缺點也就顯出來啦!
下面他列一個表,這個列一個表是我們自己把它看一下,前面的所有這個解釋等等,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66
他為得使我們很明白清楚,所以列出來。那麼那一頁的最後那一段,這一段對我們非常有
用,這一段是正被我們現在的。
《資持》云:「問:五八二戒既是戒制,應是行攝。答:化教所攝。」
很有趣!它特別有一個問答。說:五戒、八戒,戒嘛,應該是說戒所制的應該是行
教或者制戒啦!那回答怎麼說?「化教所攝」。對不起,他說這個不是制教,這個叫作化
教。化是「用捨任緣」的呀!實際上呢,如果是「用捨任緣」的話,那我們說我們求了
戒,犯了戒應該沒毛病,然後呢持了戒沒有大功德,實際上並不是如此。那應該是制教,
它又是化教所攝,這為什麼原因?
這地方特別說明這一點。這個用小字,所以用小字的話,這個小字就是弘一大師對
這個法的非常尊重的一種方式。也就是說那是古人哪,他絕對不是憑自己的依文解義、臆
測,他一定要有根有據,而且這個根據一定是經過嚴密的鑑別,如果這個祖師用得不妥
當,他絕不引用它,就這樣;或者用得不應機,他也不用它。
譬如他前面說,他先開始學律,後來看見新律,新律是一切有部律,啊!說得這麼完
整,他然後決心去學。後來對這個戒體有了認識了以後,才發現:啊!這個南山一宗是了
167 舊版.第六卷 B
不起啊,功在萬世。所以他從此以後懺悔,說這個新律儘管是完整的,我不學,這樣。所
以即便是說對了,不應機他還是不學,這麼嚴峻!所以下面這個解釋,實際上那個小字的
解釋,對我們是最正確的引導。為什麼用小字?表示古人慎重。所以我們真正要學律,這
個地方非要學的不可,否則的話,我也是鼓兩片如簧之舌,說得個天花亂墜,乃至於擾亂
教法,那異常可怕!這個是所以用小字的特別原因,但是這個小字的意義是完全正確。我
們看一下,
《南山律》中,以十戒具戒屬制教,五戒八戒屬化教。
什麼是制教呢?「十戒」就是沙彌戒,「具戒」就是比丘;四眾─應該說五眾:沙
彌、沙彌尼、式叉摩那,然後比丘、比丘尼,這個五眾的戒法才叫作制教。五戒跟八戒這
個是化教,這個是在家人的。
今案,
說現在說,
五戒八戒與常途之化教異。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68
五戒八戒與通途的、常規的化教異,它雖然是通途的化教,但是─哦,雖然是化
教,但是跟普通一般的化教的常規不一樣,首先說明。下面呢,首先地指出來這個特點,
下面說:
正屬化教,義當制教。
就它的歸屬來說,那是沒錯,屬於化教,可是就它的內涵的意義來說,應該屬於制教。
義雖通制,而教終局化。猶如四分律宗,正屬小乘,義當大乘。義雖通大,而教終
局小也。
反過來說,意義雖然屬於制教,但是就這個分類來說,它還是局於化教。舉一個比
喻:說四分律宗,《四分律》正規地說起來屬於小乘的,但是意義,意義卻是大乘的。
說到這裡也順便一說,為什麼我們的道宣律祖(編者按:揣師意,疑應是弘一律師)
放棄了新律而學舊律,新律就是一切有部律,舊律就是《四分律》,因為這個《四分律》
雖然歸屬是同樣歸屬於小乘,可是它說的意義內涵卻是通於大乘的。說我們中國是盛行大
乘之處,而且大乘才是佛要究竟圓滿告訴我們的道理;小乘只是前面引的基礎,我們沒有
169 舊版.第六卷 B
條件也只能學學這個小學;夠了條件老停在小學,這個非常可惜。所以他這個說明,順便
舉這個例子。「義當大乘」,說義雖然通大呀,這個「教」,教就是聖人制的那個意義說
來,終是局於小的,這個在〈宗體篇〉當中會明白地說明。下面:
所以謂五戒等義當制教者。
喏,他就說明這個道理哦!說雖然正屬化教,可是意義來說這是制教哦!他是有根據
的哦,什麼根據呢?
如《業疏》云(他說啦!說:)「如來設教類同空界,隨立一相攝修皆盡,五戒被
俗之法,五體通道之規,持犯相扶,難遮齊則。」
這幾句話。這個都是祖師,而且都是有根有據,下面實際上還引經論來證成這件事
情,換句話說他這個話,絕對不是弘一大師憑自己個人的意見臆造的。那麼這個文我在
這兒解釋一下。說引《業疏》上面的,《業疏》就是《隨機羯磨疏》,這個上面說「如
來」,我們的世尊哪,世尊所以設立的那個教法,「類同空界」。這個「空界」有兩個意
義:空界第一個是無窮無盡的,哦,這個教法是無窮無盡的;還有一個,空界是包含一切
的,這樣。所以一方面這個內涵是廣博無涯,另一方面是包含了一切,深、淺等等。還有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70
呢,空這個東西,隨相而現,這個是空的,你有什麼就現什麼,就這樣。所以平常說,沒
有什麼,你拿一個這個鏡子,黃的就變黃的,紅的就變紅的,就是隨你設的因,而顯它相
應的這個緣給你看,這個是空的特別的意義。
所以這個如來隨便立一個相,隨便從哪一個立,常常來說「攝修皆盡」,都能夠包
含了全部要修行的內涵,只是針對著不同的機用不同的方法,如此而已。就像那個虛空一
樣,它本來沒有什麼,跟你什麼相應,就還你個什麼,這樣,如此而已。所以如來的法本
身也是空,空故緣起,緣起的,什麼因緣就什麼樣顯示現出來。
那麼現在呢,從這個原則上面,現在這地方運用這個原則。說五戒,五戒本身「被
俗」,五戒本身只是說專門針對著在家人而用的,這是接引在家人是用這個,因為接引在
家人,所以它是化教,這個原因。但是這個五戒的體呀,真正的內涵是什麼?通道之規。
這個叫道,這個道就是苦集滅道;這個道就是出離凡夫進入聖域的這個道路,這個五戒之
體卻是這樣的。而且「持犯相扶」,那個不管持、犯,這個「難」的是不可以,「開」的
是可以,這些東西都跟出家的制戒所說的具戒,完全一模一樣的,這兩句話就說明這個。
好,那麼今天時間到了,下次這一段再還要引經論上面再簡單地說一說。
155 舊版.第六卷 B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
舊版第六卷.B面
對信解的那些人那用化教,對要修持要想得到內涵的人,那麼要修奉,所以立的法也不一
樣,這是說明這個道理。
在我們要進一層地認識,自己問一下:我現在在什麼階段?如果還不了解,不必忙修
奉。因此不要說:喔唷!這個戒好,我馬上去求個戒,這樣。乃至於皈依可以暫時不必皈
依,信解、了解了,了解為什麼要皈依,如何皈依,皈依了以後該作些什麼;戒也是如此。
已經了解了,不要停在那個地方,自己覺得:唉!我懂了。懂是懂了,你現在還在凡夫當
中,一旦這個身體一失去,對不起,三塗業報無間,再出頭來不知何年何月!吃盡千辛萬
苦,毫無結果。所以懂了以後,欸,那要依教奉行。這是每一個人要衡準自己的內心,就這
樣。如果現在還在疑疑惑惑,不必去,不要說受戒不要受,三皈都可以暫時不必。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56
所以隨便講到哪裡,我們停下來,自己檢查一下內涵。萬一我們跟前面所說的不太相
應─「唉呀,師父啊!(或者法師啊!)那我糊裡糊塗受了怎麼辦?」那沒關係啊,
你現在趕快回過頭來,把它認識,前面種了個因,也好的。萬一到那時候覺得……萬一不
對、做不到,寧願捨戒;或者覺得了解了以後,再去受,重受增上戒,這樣。這個叫作
「騎在馬上找馬」,我常常跟大家說的這個話就是這個,要注意到這點。不可以自暴自
棄,亡羊補牢猶未為晚!下面,
《戒疏》云:何名化教?開演化導,令識邪正,教本化人令開慧解,本非對過而立
斯教。
那麼,下面根據《戒疏》來解釋。什麼叫化教?它是「開演化導」,所以佛出世,
「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開示」就是那個化教,打開來詳細地演繹這個東西,來應化、
誘導我們,使得我們曉得哪一個是對的,哪一個是錯的。這個教原來就是化導我們,讓我
們有正確的認識,所以打開我們正確的認識,「慧解」就是正確如理的認識,它本來不是
針對著對治這個過失而說的,這個叫化教。那麼下面呢?
言行教者,
157 舊版.第六卷 B
行教又另外一個名字叫制教,這個制教
起必因過,隨過制約,
但是一定因為了過失。你了解了這個道理以後,你結果還是犯、處處錯,那不可以。
所以,講完這個道理以後,你開始行為的時候,又錯了,告訴你:「欸,你聽懂了,既然
要這樣,這樣做不可以!」所以所有的戒啊,這個立的這個戒,都是有人犯了以後才立
的,所以叫「因過」。什麼,隨犯了過然後制定,就像一個契約一樣,告訴你從此以後不
可以哦!這樣的因緣。
說到這裡,關於這個制戒的因緣,也說一說。佛告訴我們,說這個賢劫當中嘛有幾尊
佛,當然說的內容很多啦,最早說初七佛,它廣說的話,前面過去的什麼劫、現在的什麼
劫、將來是什麼劫,那麼通常說的時候,說從七佛開始,毘婆尸佛等等,到前面的所謂拘留
孫佛這一世的,那麼迦葉佛前一世的,就這樣。那麼,他就說每一個佛的教法大概的內涵。
世尊又告訴我們,有的佛涅槃了以後,教法遺留很久,有的佛一走,教法也就沒有了。
舍利弗尊者一聽,在這裡想:欸,為什麼?這為什麼有的世尊涅槃了以後教法留下
來,有的世尊沒有呢?他就跑得去問世尊。那就世尊告訴他:「如果那個佛制了戒,」這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58
個戒是廣戒哦,廣、略兩種戒。什麼是略戒啊?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
是諸佛教。」就是簡單的四句話,「啊,那照這個,所有的壞事都不要做哦,所有的好事
都要做。然後,這個不是在形式上面,還要淨你的內心哦!」那就是佛─不但是一個
佛,所有的佛都是這樣的,那你這個去做,這個叫略戒,這個略戒每一個佛都說的。廣戒
呢,就像我們的世尊,一條、一條,每一條當中有深厚的內涵。
所以世尊就告訴舍利弗尊者:以前哪一個佛制廣戒,哪一個佛制廣戒,哪些佛只有略戒
沒有廣戒。凡是有廣戒的,那麼佛走了以後這個法還在,所以它繼續地延了很久;凡是沒有
制廣戒的,佛走了,好囉,就這麼一句話,大家都會說,沒有修持的標準,所以很快地隱沒
掉了。舍利弗尊者就請世尊說:「哎呀,世尊哪!那我也祈求你,希望把那個教法留下來,
請你制戒吧!」佛就說:「好、好、好,你停下來,我曉得什麼時候該制。」他不說,一直
等到後來有人犯了,那麼才說。為什麼要等到後來有人犯了,這個有它的原因,這裡不細
講,這樣。所以說這個地方講的「起必因過」,佛法一定是因緣、緣起之法。
這地方我們要了解哦!這個真正的廣戒有它的殊勝的內涵,現在很不幸,到了現在這
個時候,我們一方面嘛說末法,大聲地弘法,一方面叫不要戒的。不要戒你弘些什麼法?
弘的佛法,錯了!弘你自己的法,那對,反正你怎麼弘就行,照你的,依文解義嘛,個人
159 舊版.第六卷 B
可以想出一套來!如果你要真正地把佛的圓滿的教法弘出來,對不起,那不能錯,非要照
著這個次第不可!所以佛一再說:「毗尼住世,佛法住世」,因為這是衡準的標準,否則
你說這個、他說這個。我們不是講嗎?要論辯的話永遠沒結果的,吵得個天翻地覆。但是
標準一放的話,是就是是、錯就是錯,絕對不可以說又可以是、又可以非,大家還記得不
記得昨天在這個地方說明了這件事情。那麼這個標準什麼呢?戒。
即便是戒,由於根性的不同,有看見不同,所以又分出多少部來─大眾部、上座
部,然後上座部又分多少部,大眾部又分多少部,一分分二十部。佛有懸記,說二十部,
部部都對。都說明了什麼?說明了應不同的根性,不管根性如何差別,戒始終是根本。等
到戒慢慢地、慢慢地衰了,那個佛法也就衰了。衰到理論還完整,但是修證不大相應的叫
像法。現在呢?連它懂得理論的沒幾個,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這樣!
所以我出了家,整整二十六年,民國五十四年算起,是不是整整二十六年哪?二十七
個年頭。一開頭的時候我因為弘一大師、印光大師的關係,我已經跟大家說,第一本我認
真捧的書就是這個(編者按:指《南山律在家備覽》)。不懂!後來還經過了各式各樣的
老師以後,才多少有一點了解。那時候發現:啊!這個戒這個東西這麼嚴密啊!怪不得古
人,那天說像僧休法師聽了三十遍,他說「逾增逾暗」,道理在這個地方。所以我這次跟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60
大家講戒的是最淺近的話,你們也了解,每一個字我分析得清清楚楚,不這樣的話,我對
不起你們,你們不好好聽,你們對不起你們自己,再說一遍。所以,下面順便說「因過而
制」的,那麼這個時候說:
言唯持犯,
現在這個地方談的時候不是一些道理了,就是你這樣做,對,就叫持。你只要持的
話,哪怕你坐在這裡、哪怕你睡覺、哪怕你吃飯,就有功德。你得到了這個戒體以後,就
是你這樣認真地去做,一天一夜要求往生─中品,就這樣。如果你這個功德說我要生
天,就生天,要什麼就什麼,戒的威力實在不可思議!所以以後如果有因緣,我多多少少
告訴你們感應,現在不能講,一講的話你們忙感應去了,那一定錯,一定錯、一定錯!你
了解了這個道理以後,如果說沒有感應的話這也一定錯,你這個道理是空話,這是我要真
實地跟你們說的,這樣。所以平常一般來說不能講感應,實際上呢有沒有?當然有啊!你
看印光大師哪有個不有,可是他平常不講。為什麼印光大師不講?印光大師很了解現在這
是末法的時候,道理既然沒有,跟你們一講感應的話,那完了!那扶乩、土地、城隍都是
菩薩、都是什麼,這樣。所以信佛的都是信土地菩薩、信城隍菩薩,那這個佛教還有什麼
戲好唱!那說一個輕鬆一點的笑話。這是我們應該了解的內涵。
161 舊版.第六卷 B
所以說,現在這個制教當中或者行教當中,它告訴我們的都是什麼?這個準則,這樣
作是持、這樣作犯。然後這個持犯當中
事通止作,
這個真正說起來,持犯有四個,叫止犯、止作,這個持也有止持、作持,一共分四
樣。這個四樣因為後面有詳細解釋,所以這裡我只把那個名詞告訴你們。
戒律一宗局斯教矣。」
關於戒那一部分哪,就這樣,整個地講這個,所以局於這個出家的。繼續下去。
《濟緣》云:「十善五停四弘六度一切觀行,並化教業。毗尼所詮開遮輕重一切律
藏,並制教業。化據理性,理有順違。制就教法,教有持犯。」
那麼這個《濟緣》就是解釋《業疏》的。十善我們曉得、五停曉得,我也簡單地說
一下。十善嘛就是身三─殺、盜、婬,口四,以及意三,大家很清楚。五停就是五停
心觀,因為我們凡夫剛開始修學的時候這個心很粗猛,沒辦法深細,觀察的這個。因此你
必須把粗猛的煩惱先把它對治,把它慢慢地凝聚下來,這個時候才淨心淨意地可以學。舉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62
個簡單的比喻,一天到晚在玩,忽然之間跑到這個佛堂裡叫你打坐,坐不住,要先收收心
啊,換句話說。我想我們也是這樣,真的要動腦筋,你全部精神貫注在這裡面,如果那地
方還吵,這個電視機開在那裡,這個喇叭在那裡哇啦哇啦叫,你一定修不成功,何況我們
現在修學深細的佛法。
因此有很多人跑得來說:「哎呀,法師啊!我這個心很亂哪,我去學學定。」錯了,
根本錯了!你真的要學的─學戒,這個才真正重要的。先把那個心收,收了以後然後進
一步,這個時候它有特別的法門。這五停心觀是專門對治我們平常最粗猛的幾種現行,在
這種現行當中,修學佛法根本沒有用。貪心重的修不淨觀、瞋心重的修慈悲觀,這樣。然
後心裡面思惟散亂的修數息觀,這個就是這個平常我們說的五停心觀,這樣。愚癡重的修
因緣觀,乃至於界差別。所以對這個方面,這個地方說一說。
同樣地,這個細別的時候,又有它特別的內涵在噢!我也可以順便告訴大家,隨便
其中的一個,它深細的又有特別的內涵。譬如說貪心重的,人家說不淨觀。對不起,這個
不淨有各式各樣的哦,有大不淨、有白骨、有什麼,對治的所貪也不一樣。有很多是貪男
女、有很多貪飲食、有很多貪什麼、對自己的身見的執著,那修的不淨觀的內容就不一
樣,這是我們應該了解的。所以真正修行的時候,沒有善知識的引導,他沒辦法鑑別你自
163 舊版.第六卷 B
己的內涵的話,那是很麻煩!所以這個五停心觀當中有一個業障重的─念佛觀,加上前
面說的這個。從一般來說來,的確這個念佛有它的殊勝法門,不過這個念佛,不限在我們
當中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四個字或者六個字,它有它的廣泛的內容在;那麼這
個持名念佛是念佛當中的一個法門。廣可以包含狹,狹不一定能代表廣,這個概念大家應
該清楚,這個就是五停心觀。
「四弘」呢?四弘誓願。大乘菩薩的,「眾生無邊誓願度」等等,平常我們早晚課
天天念的。「六度」,大家也了解,布施乃至於智慧。「一切觀行」,這些道理不但是理
論,而且你行持這個內涵,這個都是什麼?化教之業。
那麼「毗尼」就是戒,毗尼裡邊所說明的,那這個裡邊只有兩樣東西─「開」還是
「遮」,開就是對的,遮是不可以的。反正遮的東西你去做了就是犯了,開的東西做了就
是持,換句話說,對、不對。對的你去做了,那麼善業、淨業都在這個裡頭。如果說該做
的不做,犯了那怎麼辦呢?那你就墮落。至於說深、淺的程度,那是「輕」跟「重」。一
切的這個律說明的無非是這個,這個都是制教所說明的內涵。
所以說化是據理性,是說明這個道理的,那麼這個「理」到底是對的呢,是「順」;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64
不對的呢,是「違」,關於這方面就見解上面來說的。那麼然後呢,制就是「就教法」;
這個地方,教有持、有犯,有分別,分別,這個不能錯一點點。我們了解了這個,不要
說:哎呀,我們做好事就好啦!不一樣,這個做好事是化教之業;制教內涵有它的很大差
別。乃至於到後面,為什麼我們必定要循戒、定、慧這個次第等等,這以後到時候再說。
《資持》云:「一代時教,總歸化行。開其信解,用捨任緣,故名化教。制其修
奉,違反有過,名為行教。」
那麼這個都是解釋,總解釋前面這些。「一代時教」,那個就整個我們釋迦世尊告
訴我們的這個應時之教法,通常我們說一代時教、一代時教,也就是說三藏十二部教典,
不外乎這兩樣東西。我們用不同的開合,不同的開合,你可以三分,說經、律、論;大、
中、小;現在這個地方,行教跟化教,所以它化、行兩個。那麼這兩個什麼差別呢?說
「開信解」,讓你起信、了解,然後「用捨任緣」,看你的因緣,你願意用也好,願意捨
也好,這個部分叫作化教。用固然是有功德,不用的話,不因為你不用而有大害。就是本
來如此還是如此,本來你下地獄的還是下地獄,本來人道還是人道,就是這樣;不用不會
影響你,這個叫「用捨任緣」。沒有什麼關係,任你的緣,你的緣具足你就努力一點,緣
165 舊版.第六卷 B
不具足你不管它。所以這個化教講的道理呀,聽懂了以後,哎,你覺得我照著去做固然
好,不照著去做的話,最多什麼?得不到它的好處,如此而已,它並沒有反效果。但是得
到它的好處,好處也不如那個制教,這個有一點不同。
下面呢,「制其修奉,違反有過」。制教是什麼?就告訴你哦,你必要恭恭敬敬地去
修,說依教奉行的哦!要嘛不制,制了以後你必須要做的,你違反的話有過失。所以你做
的時候有無比的大功德,這個遠超過一切,可是你不做的話,對不起,這個禍害也是非常
嚴重,這個叫作行教。
這個我也可以舉個非常簡單的比喻來說,比如我們隨便講一個道理,啊,說這個汽
車,這個交通工具對我們非常好,這樣。講講道理沒關係啊!這樣。然後你真的有一部汽
車以後,那個你非得照著規矩來,汽車嘛就要開到馬路上面,如果你不開在馬路上面的
話,車毀人亡小事,還有把人家也撞壞,就是這樣。任何一樣東西,這個「制」一定有它
的法度軌則。我們隨便說,講一樣東西,哦!這個講講可以,真正這個東西實在去派上運
用的時候,它的好處也在這裡;然後呢,你用得不對的話,這個缺點也就顯出來啦!
下面他列一個表,這個列一個表是我們自己把它看一下,前面的所有這個解釋等等,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66
他為得使我們很明白清楚,所以列出來。那麼那一頁的最後那一段,這一段對我們非常有
用,這一段是正被我們現在的。
《資持》云:「問:五八二戒既是戒制,應是行攝。答:化教所攝。」
很有趣!它特別有一個問答。說:五戒、八戒,戒嘛,應該是說戒所制的應該是行
教或者制戒啦!那回答怎麼說?「化教所攝」。對不起,他說這個不是制教,這個叫作化
教。化是「用捨任緣」的呀!實際上呢,如果是「用捨任緣」的話,那我們說我們求了
戒,犯了戒應該沒毛病,然後呢持了戒沒有大功德,實際上並不是如此。那應該是制教,
它又是化教所攝,這為什麼原因?
這地方特別說明這一點。這個用小字,所以用小字的話,這個小字就是弘一大師對
這個法的非常尊重的一種方式。也就是說那是古人哪,他絕對不是憑自己的依文解義、臆
測,他一定要有根有據,而且這個根據一定是經過嚴密的鑑別,如果這個祖師用得不妥
當,他絕不引用它,就這樣;或者用得不應機,他也不用它。
譬如他前面說,他先開始學律,後來看見新律,新律是一切有部律,啊!說得這麼完
整,他然後決心去學。後來對這個戒體有了認識了以後,才發現:啊!這個南山一宗是了
167 舊版.第六卷 B
不起啊,功在萬世。所以他從此以後懺悔,說這個新律儘管是完整的,我不學,這樣。所
以即便是說對了,不應機他還是不學,這麼嚴峻!所以下面這個解釋,實際上那個小字的
解釋,對我們是最正確的引導。為什麼用小字?表示古人慎重。所以我們真正要學律,這
個地方非要學的不可,否則的話,我也是鼓兩片如簧之舌,說得個天花亂墜,乃至於擾亂
教法,那異常可怕!這個是所以用小字的特別原因,但是這個小字的意義是完全正確。我
們看一下,
《南山律》中,以十戒具戒屬制教,五戒八戒屬化教。
什麼是制教呢?「十戒」就是沙彌戒,「具戒」就是比丘;四眾─應該說五眾:沙
彌、沙彌尼、式叉摩那,然後比丘、比丘尼,這個五眾的戒法才叫作制教。五戒跟八戒這
個是化教,這個是在家人的。
今案,
說現在說,
五戒八戒與常途之化教異。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68
五戒八戒與通途的、常規的化教異,它雖然是通途的化教,但是─哦,雖然是化
教,但是跟普通一般的化教的常規不一樣,首先說明。下面呢,首先地指出來這個特點,
下面說:
正屬化教,義當制教。
就它的歸屬來說,那是沒錯,屬於化教,可是就它的內涵的意義來說,應該屬於制教。
義雖通制,而教終局化。猶如四分律宗,正屬小乘,義當大乘。義雖通大,而教終
局小也。
反過來說,意義雖然屬於制教,但是就這個分類來說,它還是局於化教。舉一個比
喻:說四分律宗,《四分律》正規地說起來屬於小乘的,但是意義,意義卻是大乘的。
說到這裡也順便一說,為什麼我們的道宣律祖(編者按:揣師意,疑應是弘一律師)
放棄了新律而學舊律,新律就是一切有部律,舊律就是《四分律》,因為這個《四分律》
雖然歸屬是同樣歸屬於小乘,可是它說的意義內涵卻是通於大乘的。說我們中國是盛行大
乘之處,而且大乘才是佛要究竟圓滿告訴我們的道理;小乘只是前面引的基礎,我們沒有
169 舊版.第六卷 B
條件也只能學學這個小學;夠了條件老停在小學,這個非常可惜。所以他這個說明,順便
舉這個例子。「義當大乘」,說義雖然通大呀,這個「教」,教就是聖人制的那個意義說
來,終是局於小的,這個在〈宗體篇〉當中會明白地說明。下面:
所以謂五戒等義當制教者。
喏,他就說明這個道理哦!說雖然正屬化教,可是意義來說這是制教哦!他是有根據
的哦,什麼根據呢?
如《業疏》云(他說啦!說:)「如來設教類同空界,隨立一相攝修皆盡,五戒被
俗之法,五體通道之規,持犯相扶,難遮齊則。」
這幾句話。這個都是祖師,而且都是有根有據,下面實際上還引經論來證成這件事
情,換句話說他這個話,絕對不是弘一大師憑自己個人的意見臆造的。那麼這個文我在
這兒解釋一下。說引《業疏》上面的,《業疏》就是《隨機羯磨疏》,這個上面說「如
來」,我們的世尊哪,世尊所以設立的那個教法,「類同空界」。這個「空界」有兩個意
義:空界第一個是無窮無盡的,哦,這個教法是無窮無盡的;還有一個,空界是包含一切
的,這樣。所以一方面這個內涵是廣博無涯,另一方面是包含了一切,深、淺等等。還有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70
呢,空這個東西,隨相而現,這個是空的,你有什麼就現什麼,就這樣。所以平常說,沒
有什麼,你拿一個這個鏡子,黃的就變黃的,紅的就變紅的,就是隨你設的因,而顯它相
應的這個緣給你看,這個是空的特別的意義。
所以這個如來隨便立一個相,隨便從哪一個立,常常來說「攝修皆盡」,都能夠包
含了全部要修行的內涵,只是針對著不同的機用不同的方法,如此而已。就像那個虛空一
樣,它本來沒有什麼,跟你什麼相應,就還你個什麼,這樣,如此而已。所以如來的法本
身也是空,空故緣起,緣起的,什麼因緣就什麼樣顯示現出來。
那麼現在呢,從這個原則上面,現在這地方運用這個原則。說五戒,五戒本身「被
俗」,五戒本身只是說專門針對著在家人而用的,這是接引在家人是用這個,因為接引在
家人,所以它是化教,這個原因。但是這個五戒的體呀,真正的內涵是什麼?通道之規。
這個叫道,這個道就是苦集滅道;這個道就是出離凡夫進入聖域的這個道路,這個五戒之
體卻是這樣的。而且「持犯相扶」,那個不管持、犯,這個「難」的是不可以,「開」的
是可以,這些東西都跟出家的制戒所說的具戒,完全一模一樣的,這兩句話就說明這個。
好,那麼今天時間到了,下次這一段再還要引經論上面再簡單地說一說。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6
- 文章: 33584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南山律在家備覽{舊版}手抄稿7A
上日下常老和尚 開示
175 舊版.第七卷 A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
舊版第七卷.A面
今天我們繼續下去。上一次有一位同學問一個問題說:「世尊制戒為什麼有廣制與
略制的差別?又什麼因緣不廣制?有的世尊是制廣戒,有的世尊是制略戒,而廣戒能令正
法久住,那麼每個世尊都是大慈大悲,為什麼他不廣制?換句話說,不廣制不是使得正法
提早結束嗎?」關於這個,在我們的概念當中的確不了解。佛法都是講因緣,佛,如果說
沒有去求的人,這一佛不會出世,出世也沒有用。其實以我們眼前來說,你沒有這個好樂
心,告訴我們不一定用得上,這個道理也不是三言兩句說得清楚的。那麼在這裡我們不妨
回過頭來,看一下今天要講的文,及上一次講的文,正好一方面重新溫習一下,一方面回
答這個問題。
請大家翻到第三頁,《南山律在家備覽》的第三頁,第三頁就是在講「戒法」當中,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76
通敘戒法的這個示相彰名。那麼示相彰名當中分正示、雜簡,那麼這已經說過了。正示就
是立正確的內涵,那麼實際上立了以後,也許大家還有不清楚之處,所以還要來一個辨
別。通常在教法當中說一個圓滿的道理啊,它一定有兩個層面說同樣的事情─正面的,
以及反面的。那麼通常我們正面的叫「立正」,把正確無誤的建立起來;反面呢,要「摧
邪」,把錯誤的把它斥破、摧毀。那麼這個地方呢叫正示跟雜簡,簡就是簡別,把它分別
出來,哪一些似是而非的。那麼這個雜簡當中,平常我們就是辨別它的幾樣事情:邪、正
─似是而非、認不清楚的;大、小;偏、圓─是偏向局部的,還是圓滿的、究竟的;
以及混淆雜亂而弄不清楚的。這裡呢主要的要破邪顯正為主,那麼這個裡邊順便也說明了
不太清楚的這個內涵,因此這個雜簡當中還分出化制、戒善、遮性。
那麼上一次我們把這個雜簡當中的第一支化制,已經有了簡單的說明,因此請翻到第
四頁。呃,簡單的概念我們已經了解,化就是化教,換句話說,經論主要說明的內涵。那
麼這個呢是專開信解之門,讓我們起信,說這個,喔!原來這樣地好,然後呢於是我們願
意去聽從他而追尋我們要的,於是進一步要確實了解它─那信解。這個實際上呢,在
這地方好像是分開,「化、制」兩個不同的,實際上這是因跟後面的果,當了解了這個道
理做為因,說進一步我們希望達到它,有它的行持以及最後的驗證。這個後面的如理的行
177 舊版.第七卷 A
持,由行持而得到證得內涵的話,這是由於前面講那個教理,換句話說那個化教的果。因
此我們反過來說,前面這個化教就是因,彼此間有這樣的一個因果,互相相輔相成的必然
關係。沒有前面這個化教那麼你弄不清楚,以及沒有這個說明,你既不會起信,更不會了
解。既無信解就算你有宿生的善根,或者聽見人家說好、好、好,你來了以後,不曉得什
麼才是真的好,得不到正確結果;反之,你雖然了解了,起了信解之門,可是不如實行持
也沒有結果。
這個我想我們通常都有這個經驗,聽完了法師講經說法,乃至於自己看完了以後,自
己會覺得真好!往往覺得,哎呀!法喜充滿。實際上這個法喜有幾種差別:第一個呢,他
講的內涵跟我們世間不太一樣─新鮮。其次,這個佛法的確提供了我們一個解決問題的
實際的一條路子,痛苦怎麼解除,功德如何圓成,因此啟發一線希望,這是第二個很歡喜
的理由。那麼再加上如果講的時候,也是針對著自己的問題,文字能夠很好,於是這個情
況之下,你覺得法喜充滿。
但是佛法的特徵不在這個地方。佛法的特徵是解決我們的煩惱,煩惱是生死痛苦的根
本,因此解決了這個生死痛苦的根本因以後,你下面的所有的痛苦如實能夠淨除、徹底去
掉。以我們諸位來說,聽了佛法、看了佛法,乃至於花了相當長的時間、精力,是不是把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78
我們痛苦的問題解決了?是不是讓我們得到了我們希望的、需要的這個功德?不一定!因
此這個法喜充滿,在程度上面來說,啟發因緣是對,對真實的意義來說還有一個距離。我
們往往覺得就是這個樣,那麼這個情況之下,對不起,很可惜!它本來作為因,有了這個
因可以讓你結果的,偏偏你聽了以後,以為就是這個,結果呢聽完了半天,種下了善根卻
沒有正確的結果。所以下面要告訴我們制教。
制教是什麼呢?是局於出家,這個出家─跳出三界之家,我們不妨簡易地直截了
當說,跳出這個痛苦牢籠之家。那麼正面的顯示的話,就能夠得到真實的圓滿的功德,這
個才是!可是這個地方,要想得到這個,卻不是前面那個教量告訴我們信解、歡喜,這
個得不到。要照著制教所列的條文,一條一條,所以叫……這個行教是「局據出家,唯明
修奉」,是專業的、特別的,告訴我們如何地依教奉行。這個行就是修行,照著它開出來
的,這麼很刻板的也可以說,一條一條去做,那麼你就能夠得到真實的好處。
為什麼今天要這裡重講呢?這個也說起來有一個很有趣的因緣。今天對世間來說,是
一個很新鮮的日子─中東戰爭。像我們關在山裡的人,我們一直糊裡糊塗也不知道,偶
然下來,大家都在談這個問題,談得很熱門,我們莫名其妙。最近因為我到台北來跟大家
結這個緣,所以偶然也聽聽,喔!發現真是一個重要的課題。結果今天凌晨打起來了,那
179 舊版.第七卷 A
麼內容先不談,這有人說它打的是什麼呀?譬如說那個伊拉克方面,堅持把巴勒斯坦那個
問題連在一塊兒。也因此有人說,那回教是兄弟之邦,為什麼不把自己的土地讓給他安頓
下來?乃至於有種種的說法,有人說這個伊朗他不是佔了一個地方,那正好讓給他。說起
來啊,我們感覺得頭頭是道,他們回教也是兄弟之邦,你佔來的地方讓給他,那不就解決
了嗎?好像是這個樣。
其實我們也不必談他那回教兄弟之邦如何,我們自己回過頭來,在我們自己身上去
找,從比較普遍的步步深入。普遍的,譬如說我們目前每個人遇見的國內的各式各樣的問
題,交通的雜亂、這個問題、那個問題……。坐在那裡談都很容易─這個不是、那個不
是,如果這樣,不問題解決了嗎?如果那樣,不問題解決了嗎?講起來好輕鬆。那麼我們
談佛法啦!更進一步談到我們說,哎呀,這個生死的根本就在貪瞋癡,這個拿掉貪瞋癡就
對;聽起來說,哎呀,真好啊!是!好像懂了,乃至於覺得懂了,好像就可以解決這個問
題一樣,實際上呢?不一定!如果說認真去檢查的話,我們會發現哪怕很小的一點東西,
今天彼此之間一塊錢的事情、一口水的事情,吃了一點虧,心裡面就會在那兒嘀咕,為什
麼?為什麼?這是很大的大問題。所以,「行、知」之間有絕大的差別。
或者我用另外一個比喻。平常兩個人,大家說:哎呀,這個小事情何必囉嗦,何必斤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80
斤計較?但是真正說起來,小事情上不斤斤計較嗎?從內心的深處去看的話,一點芝麻綠
豆大的事情,那個心眼睜得圓圓的、瞪得大大的,就這個樣!假定說我們從這個觀點,這
個實際上的內涵把它引申開來說的話,譬如國家,說大家是反正是隨隨便便,那任何一樣
東西你亂一點點的,天下大亂!譬如我們現在世間上用錢來衡準,那個標準就是這麼楷定
的,一點都不能變。商場當中,今天風吹草動,哎喲,說這個美鈔或者台幣又升值一分、
貶值一分。那個一分根本是,不要說一分,一分的十倍這個一角;一角的十倍─一分是
一百倍─一塊;乃至於一千倍,十塊,對我們來說真的用得上嗎?派不上用場。但是如
果是你沒有這個標準擺在這裡的話,天下的事情行得通嗎?行得通嗎?沒有一個地方行得
通的。這個地方就處處說明了什麼?欸,理論信解是容易,真正行持,這有問題。
所以說,我們反過來說,人家告訴我怎麼怎麼做的時候,我們不一定呢真正地很容易
相應,佛陀對我們設教、立這個制度的時候,也看我們的根性,根性不相應,你設了以後
不一定成。譬如說我們現在同住的很多,有很多人對戒有興趣,有很多人對禪有興趣,有
很多人對淨有興趣。禪有興趣的人,他就是我只要明心見性,那就行,你何必這麼這個弄
得這麼繁瑣的一條一條約束別人,自己心裡面就是不一定能夠接受它。所以說真正在行持
過程上頭,一定要有它適應的機,這個是佛出世一定的道理,並不是他想該怎麼辦,所以
181 舊版.第七卷 A
《法華》上面是最清楚明白交代這件事情。所以現在在這個地方大家要想學戒的話,我首
先提出來,喏!隨便一個小地方大家要辨別得清楚,這個,所以這一科「雜簡」有它很重
要的內涵在。
那麼,解答了這個問題,下面我們今天繼續講的,就是第四頁最後那三行小字。小字
前面已經說過,說這個五戒跟那個八戒啊,就它正屬來說,屬於化教,可是就它的內涵來
說,是屬於制教。那麼他為什麼這樣說的呢?後面有一個例子,換句話說引證、證明,那
個證明在哪裡呢?請你們翻到第十三頁,第十三頁,十三頁「歸戒儀軌」,就是正式講歸
戒的時候,這個有根據的。它歸戒儀軌當中啊,
《業疏》云:「古來集法,多削在家。《便製疏》云:律制內眾,不被外部。
說古代祖師們聚集這個戒法的時候,都把在家人拿掉。他這個是說出古代的作法,引
《便製疏》就是古人所集的那個注疏上面,說這個律只制內眾的,那麼外部呢,就是說在
家人是不管的、不管的。那麼這個有它的根據嗎?有!所謂根據我們不細說,但是呢,現
在我們南山祖師把它怎麼說呢?他下面說:
今據律文,通收清信。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82
現在呢我們道宣律祖說,他還是有根據的,根據還是根據律文。上面也是根據律文
喔!那個就是大小、偏圓的不同了。關於大小、偏圓,以後遇見的時候我會說,特別是講
那個三宗開合。那麼他下面說:
禁束三業,為道階梯。理須明練是非通塞成敗。
那個「通收清信」,清信的話就是清信士,就在家人,這個、這個不局限於出家,而
是共通的也包含那個在家的清信士。他的目標呢,是「禁束三業」,收束、禁制我們的身
口意,整個的戒都在這個上面講的。這個作為什麼?為道的階梯,一步一步走上來。所以
前面這個五、八,正是走到後面去的前面兩步。有的人停在那裡,是,算!有的人呢繼續
上去,那就「通」,這樣。所以呀你必定要了解這個「通塞、成敗」的關鍵。下面證明,
何以知耶?
你怎麼曉得呢?所以他說:
如來設教,類同空界。隨立一相,攝修皆盡。
要曉得世尊設立那個教法的話,就像那個空界,空有兩個意義:一個呢,無邊,這
183 舊版.第七卷 A
是無限的,沒有限制的;還有一個呢,含攝一切,它有這樣的一個特徵。他隨便設任何
一法,就它的廣義來說,是包含了一切。因此這個裡邊,「五戒」呢雖然是「被俗之
法」,這個五戒就正顯來說,這個是專以在家為主。但是「五體通道之規」,這五戒的
體呀、本質啊,那個是通達到這個道,這個道是局於出家的,一定是出三界之道。所以下
面說「持犯相扶,難遮齊則」,它那個或者是持─對的,或者是犯了,那個完完全全
跟出家一樣。以及這個難遮,同樣地,是不對的、要遮止的,這個準則啊,這個準則一定
有它的一個分齊,這個五戒跟出家是完全一模一樣的。
所以他後面還有一個引證,它那個引證出在什麼?《善生經》上面。那個《善生經》
上面怎麼說呢?說「五戒甚難」,你別小看哦!很難喏!「能為大比丘菩薩戒而作根
本」,它作為什麼?大比丘,這個是小乘的最究竟的戒;還有呢菩薩,菩薩戒,這是根本
在這個地方呀!所以前面說「通道之規」,說,下面是「故知四戒皆導五乘」,所以曉得
不管是五戒也好、八戒也好,乃至於後面的沙彌十戒跟具足戒,一樣的,只是次第不同。
所以我們看第五頁上面這個小字說:「文據甚明,蓋無可疑。」而弘一大師特別這
地方圈很多小圈,他這個有個特別的意義。說古人的立法,他一定有完完整整的根據,絕
對不是憑自己的妄揣、揣摩,這個根據佛的經、菩薩的論、祖師的注疏,而不是我們現在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84
的依文解義,絕對不是!那麼這第一支,化教跟制教的不同。
第二支 戒善
這一支非常重要、非常重要!在正說之前我們不妨說一說。世間很多人常常說:
「欸,你心好嘛你就好囉,你何必皈依?」這樣。皈依完了以後:「那麼你心好嘛就好
囉,何必去受戒?」就這樣,常常有這種說法。所以以前我最早也這樣想,有人就跟我
說:「某人,我打你一個耳光,然後說:『我心是好的呀!』想想,如果說你是被打
的?」嗯,我當時還要跟人家強辯,後來想想:這個「心好」兩個字,真的心好了,情況
就不一樣。實際上,真的這樣嗎?不,完全另外一回事,就算剛才這個打一下,心好,不
是!這個戒跟善裡邊有非常特別的意義在裡頭:善,你無論如何這個善是有限;戒,你證
得了以後這個戒是個無限的。無限跟有限永遠不能比、永遠不能比!那麼這個差別呢?正
確的差別在後頭,這個地方只是簡單明瞭地說明。為什麼一日一夜的八關齋戒能夠保證我
們往生,我們花了這麼大的氣力,做了種種的功德,對不起,邊地都不能去,這個地方首
先把內涵作為很簡單的說明,現在看文。
《業疏》云:「問:一切善作盡是戒否?答:律儀所攝善作名戒。自餘十業,但單
185 舊版.第七卷 A
稱善,不名為戒。」
那麼這是一個問答,它這個地方,凡是比較幽深、難了解的,祖師一定自設問答,把
這個深奧、比較不容易了解的,用這樣的對答、問答來說明它。所以說,「一切」的─
不是單單一個喔─所有的善作,做的好事,那麼是不是都算戒呢?現在回答了:說這個
戒只有「律儀所攝」。這個律儀是專指,專指什麼?專指出家戒而言,在家的五戒,你嚴
格說起來不在這個律儀當中。不過呢,這個所謂嚴格的說是指什麼?指實法宗來說的,後
面這個戒體當中說得清楚。
說,現在我們講那個戒的時候分三宗:一個叫實法宗,一個叫假名宗,一個叫圓教
宗。實法宗是一切有部的,這個是最基本,說一切都是實法,執一切法三世都是有,這個
純粹是小乘。四分叫假名宗,那麼通常稱為叫過分的小乘教,這個意義啊已經超越了這個
小乘的,但是只是超越一點點,把這個小乘的引發:欸,你不要以為佛說的法限在這個小
乘喔!這個小乘是大乘的前面的基礎喔!就像我們念書一樣,你別以為小學,那這個念書
就是念的小學;究實說來,小學是引導到大學的起步而已。所以四分一宗它是叫過分的,
把你從小乘的這個範圍之內引上來的,這樣,叫假名宗。所以叫假名宗,就是一切法都是
假名,並不真實。那麼,最後圓教宗就是開權顯實。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86
所以這個律儀啊,如果說以實法宗來說,純粹是限於出家。以假名宗、圓教宗的內
涵,前面說,它的意義來說呢,通於制教,那個時候它也可以說是五戒也是律儀。那麼普
通的世間的,不經過這個戒這個行為的那個情況,不是屬於律儀所攝。所以現在我們這裡
「律儀所攝」包括五戒以及八戒,這八戒就是在家的受的出家戒,叫八關齋戒,不過在家
人呢金錢要持,這個沙彌的十戒就多了一個「不捉持生像金銀寶物」。不過這裡要加個註
解哦,現在的出家人也持,那麼什麼情況之下可以持,這個裡邊都有開遮的原則在這個裡
頭,並不違犯。
下面說,「自餘十業,但單稱善,不名為戒」,其他的十業,那就是我們通常的十善
業道,不殺、不盜、不婬,這個是身三,口四以及意三不犯,這叫十善,那這些只是稱為
善,不算戒。下面的解釋,這個解釋就告訴我們戒、善兩個的最重要的差別。
《濟緣》釋云:「戒有二義:
戒有兩個意義,它有兩個特點喔:
一有本期誓,二遍該生境。餘善反之,故不名戒。」
其他的所有的,不管任何好事情,都並沒有上面這個條件的,所以不叫戒。
175 舊版.第七卷 A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
舊版第七卷.A面
今天我們繼續下去。上一次有一位同學問一個問題說:「世尊制戒為什麼有廣制與
略制的差別?又什麼因緣不廣制?有的世尊是制廣戒,有的世尊是制略戒,而廣戒能令正
法久住,那麼每個世尊都是大慈大悲,為什麼他不廣制?換句話說,不廣制不是使得正法
提早結束嗎?」關於這個,在我們的概念當中的確不了解。佛法都是講因緣,佛,如果說
沒有去求的人,這一佛不會出世,出世也沒有用。其實以我們眼前來說,你沒有這個好樂
心,告訴我們不一定用得上,這個道理也不是三言兩句說得清楚的。那麼在這裡我們不妨
回過頭來,看一下今天要講的文,及上一次講的文,正好一方面重新溫習一下,一方面回
答這個問題。
請大家翻到第三頁,《南山律在家備覽》的第三頁,第三頁就是在講「戒法」當中,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76
通敘戒法的這個示相彰名。那麼示相彰名當中分正示、雜簡,那麼這已經說過了。正示就
是立正確的內涵,那麼實際上立了以後,也許大家還有不清楚之處,所以還要來一個辨
別。通常在教法當中說一個圓滿的道理啊,它一定有兩個層面說同樣的事情─正面的,
以及反面的。那麼通常我們正面的叫「立正」,把正確無誤的建立起來;反面呢,要「摧
邪」,把錯誤的把它斥破、摧毀。那麼這個地方呢叫正示跟雜簡,簡就是簡別,把它分別
出來,哪一些似是而非的。那麼這個雜簡當中,平常我們就是辨別它的幾樣事情:邪、正
─似是而非、認不清楚的;大、小;偏、圓─是偏向局部的,還是圓滿的、究竟的;
以及混淆雜亂而弄不清楚的。這裡呢主要的要破邪顯正為主,那麼這個裡邊順便也說明了
不太清楚的這個內涵,因此這個雜簡當中還分出化制、戒善、遮性。
那麼上一次我們把這個雜簡當中的第一支化制,已經有了簡單的說明,因此請翻到第
四頁。呃,簡單的概念我們已經了解,化就是化教,換句話說,經論主要說明的內涵。那
麼這個呢是專開信解之門,讓我們起信,說這個,喔!原來這樣地好,然後呢於是我們願
意去聽從他而追尋我們要的,於是進一步要確實了解它─那信解。這個實際上呢,在
這地方好像是分開,「化、制」兩個不同的,實際上這是因跟後面的果,當了解了這個道
理做為因,說進一步我們希望達到它,有它的行持以及最後的驗證。這個後面的如理的行
177 舊版.第七卷 A
持,由行持而得到證得內涵的話,這是由於前面講那個教理,換句話說那個化教的果。因
此我們反過來說,前面這個化教就是因,彼此間有這樣的一個因果,互相相輔相成的必然
關係。沒有前面這個化教那麼你弄不清楚,以及沒有這個說明,你既不會起信,更不會了
解。既無信解就算你有宿生的善根,或者聽見人家說好、好、好,你來了以後,不曉得什
麼才是真的好,得不到正確結果;反之,你雖然了解了,起了信解之門,可是不如實行持
也沒有結果。
這個我想我們通常都有這個經驗,聽完了法師講經說法,乃至於自己看完了以後,自
己會覺得真好!往往覺得,哎呀!法喜充滿。實際上這個法喜有幾種差別:第一個呢,他
講的內涵跟我們世間不太一樣─新鮮。其次,這個佛法的確提供了我們一個解決問題的
實際的一條路子,痛苦怎麼解除,功德如何圓成,因此啟發一線希望,這是第二個很歡喜
的理由。那麼再加上如果講的時候,也是針對著自己的問題,文字能夠很好,於是這個情
況之下,你覺得法喜充滿。
但是佛法的特徵不在這個地方。佛法的特徵是解決我們的煩惱,煩惱是生死痛苦的根
本,因此解決了這個生死痛苦的根本因以後,你下面的所有的痛苦如實能夠淨除、徹底去
掉。以我們諸位來說,聽了佛法、看了佛法,乃至於花了相當長的時間、精力,是不是把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78
我們痛苦的問題解決了?是不是讓我們得到了我們希望的、需要的這個功德?不一定!因
此這個法喜充滿,在程度上面來說,啟發因緣是對,對真實的意義來說還有一個距離。我
們往往覺得就是這個樣,那麼這個情況之下,對不起,很可惜!它本來作為因,有了這個
因可以讓你結果的,偏偏你聽了以後,以為就是這個,結果呢聽完了半天,種下了善根卻
沒有正確的結果。所以下面要告訴我們制教。
制教是什麼呢?是局於出家,這個出家─跳出三界之家,我們不妨簡易地直截了
當說,跳出這個痛苦牢籠之家。那麼正面的顯示的話,就能夠得到真實的圓滿的功德,這
個才是!可是這個地方,要想得到這個,卻不是前面那個教量告訴我們信解、歡喜,這
個得不到。要照著制教所列的條文,一條一條,所以叫……這個行教是「局據出家,唯明
修奉」,是專業的、特別的,告訴我們如何地依教奉行。這個行就是修行,照著它開出來
的,這麼很刻板的也可以說,一條一條去做,那麼你就能夠得到真實的好處。
為什麼今天要這裡重講呢?這個也說起來有一個很有趣的因緣。今天對世間來說,是
一個很新鮮的日子─中東戰爭。像我們關在山裡的人,我們一直糊裡糊塗也不知道,偶
然下來,大家都在談這個問題,談得很熱門,我們莫名其妙。最近因為我到台北來跟大家
結這個緣,所以偶然也聽聽,喔!發現真是一個重要的課題。結果今天凌晨打起來了,那
179 舊版.第七卷 A
麼內容先不談,這有人說它打的是什麼呀?譬如說那個伊拉克方面,堅持把巴勒斯坦那個
問題連在一塊兒。也因此有人說,那回教是兄弟之邦,為什麼不把自己的土地讓給他安頓
下來?乃至於有種種的說法,有人說這個伊朗他不是佔了一個地方,那正好讓給他。說起
來啊,我們感覺得頭頭是道,他們回教也是兄弟之邦,你佔來的地方讓給他,那不就解決
了嗎?好像是這個樣。
其實我們也不必談他那回教兄弟之邦如何,我們自己回過頭來,在我們自己身上去
找,從比較普遍的步步深入。普遍的,譬如說我們目前每個人遇見的國內的各式各樣的問
題,交通的雜亂、這個問題、那個問題……。坐在那裡談都很容易─這個不是、那個不
是,如果這樣,不問題解決了嗎?如果那樣,不問題解決了嗎?講起來好輕鬆。那麼我們
談佛法啦!更進一步談到我們說,哎呀,這個生死的根本就在貪瞋癡,這個拿掉貪瞋癡就
對;聽起來說,哎呀,真好啊!是!好像懂了,乃至於覺得懂了,好像就可以解決這個問
題一樣,實際上呢?不一定!如果說認真去檢查的話,我們會發現哪怕很小的一點東西,
今天彼此之間一塊錢的事情、一口水的事情,吃了一點虧,心裡面就會在那兒嘀咕,為什
麼?為什麼?這是很大的大問題。所以,「行、知」之間有絕大的差別。
或者我用另外一個比喻。平常兩個人,大家說:哎呀,這個小事情何必囉嗦,何必斤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80
斤計較?但是真正說起來,小事情上不斤斤計較嗎?從內心的深處去看的話,一點芝麻綠
豆大的事情,那個心眼睜得圓圓的、瞪得大大的,就這個樣!假定說我們從這個觀點,這
個實際上的內涵把它引申開來說的話,譬如國家,說大家是反正是隨隨便便,那任何一樣
東西你亂一點點的,天下大亂!譬如我們現在世間上用錢來衡準,那個標準就是這麼楷定
的,一點都不能變。商場當中,今天風吹草動,哎喲,說這個美鈔或者台幣又升值一分、
貶值一分。那個一分根本是,不要說一分,一分的十倍這個一角;一角的十倍─一分是
一百倍─一塊;乃至於一千倍,十塊,對我們來說真的用得上嗎?派不上用場。但是如
果是你沒有這個標準擺在這裡的話,天下的事情行得通嗎?行得通嗎?沒有一個地方行得
通的。這個地方就處處說明了什麼?欸,理論信解是容易,真正行持,這有問題。
所以說,我們反過來說,人家告訴我怎麼怎麼做的時候,我們不一定呢真正地很容易
相應,佛陀對我們設教、立這個制度的時候,也看我們的根性,根性不相應,你設了以後
不一定成。譬如說我們現在同住的很多,有很多人對戒有興趣,有很多人對禪有興趣,有
很多人對淨有興趣。禪有興趣的人,他就是我只要明心見性,那就行,你何必這麼這個弄
得這麼繁瑣的一條一條約束別人,自己心裡面就是不一定能夠接受它。所以說真正在行持
過程上頭,一定要有它適應的機,這個是佛出世一定的道理,並不是他想該怎麼辦,所以
181 舊版.第七卷 A
《法華》上面是最清楚明白交代這件事情。所以現在在這個地方大家要想學戒的話,我首
先提出來,喏!隨便一個小地方大家要辨別得清楚,這個,所以這一科「雜簡」有它很重
要的內涵在。
那麼,解答了這個問題,下面我們今天繼續講的,就是第四頁最後那三行小字。小字
前面已經說過,說這個五戒跟那個八戒啊,就它正屬來說,屬於化教,可是就它的內涵來
說,是屬於制教。那麼他為什麼這樣說的呢?後面有一個例子,換句話說引證、證明,那
個證明在哪裡呢?請你們翻到第十三頁,第十三頁,十三頁「歸戒儀軌」,就是正式講歸
戒的時候,這個有根據的。它歸戒儀軌當中啊,
《業疏》云:「古來集法,多削在家。《便製疏》云:律制內眾,不被外部。
說古代祖師們聚集這個戒法的時候,都把在家人拿掉。他這個是說出古代的作法,引
《便製疏》就是古人所集的那個注疏上面,說這個律只制內眾的,那麼外部呢,就是說在
家人是不管的、不管的。那麼這個有它的根據嗎?有!所謂根據我們不細說,但是呢,現
在我們南山祖師把它怎麼說呢?他下面說:
今據律文,通收清信。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82
現在呢我們道宣律祖說,他還是有根據的,根據還是根據律文。上面也是根據律文
喔!那個就是大小、偏圓的不同了。關於大小、偏圓,以後遇見的時候我會說,特別是講
那個三宗開合。那麼他下面說:
禁束三業,為道階梯。理須明練是非通塞成敗。
那個「通收清信」,清信的話就是清信士,就在家人,這個、這個不局限於出家,而
是共通的也包含那個在家的清信士。他的目標呢,是「禁束三業」,收束、禁制我們的身
口意,整個的戒都在這個上面講的。這個作為什麼?為道的階梯,一步一步走上來。所以
前面這個五、八,正是走到後面去的前面兩步。有的人停在那裡,是,算!有的人呢繼續
上去,那就「通」,這樣。所以呀你必定要了解這個「通塞、成敗」的關鍵。下面證明,
何以知耶?
你怎麼曉得呢?所以他說:
如來設教,類同空界。隨立一相,攝修皆盡。
要曉得世尊設立那個教法的話,就像那個空界,空有兩個意義:一個呢,無邊,這
183 舊版.第七卷 A
是無限的,沒有限制的;還有一個呢,含攝一切,它有這樣的一個特徵。他隨便設任何
一法,就它的廣義來說,是包含了一切。因此這個裡邊,「五戒」呢雖然是「被俗之
法」,這個五戒就正顯來說,這個是專以在家為主。但是「五體通道之規」,這五戒的
體呀、本質啊,那個是通達到這個道,這個道是局於出家的,一定是出三界之道。所以下
面說「持犯相扶,難遮齊則」,它那個或者是持─對的,或者是犯了,那個完完全全
跟出家一樣。以及這個難遮,同樣地,是不對的、要遮止的,這個準則啊,這個準則一定
有它的一個分齊,這個五戒跟出家是完全一模一樣的。
所以他後面還有一個引證,它那個引證出在什麼?《善生經》上面。那個《善生經》
上面怎麼說呢?說「五戒甚難」,你別小看哦!很難喏!「能為大比丘菩薩戒而作根
本」,它作為什麼?大比丘,這個是小乘的最究竟的戒;還有呢菩薩,菩薩戒,這是根本
在這個地方呀!所以前面說「通道之規」,說,下面是「故知四戒皆導五乘」,所以曉得
不管是五戒也好、八戒也好,乃至於後面的沙彌十戒跟具足戒,一樣的,只是次第不同。
所以我們看第五頁上面這個小字說:「文據甚明,蓋無可疑。」而弘一大師特別這
地方圈很多小圈,他這個有個特別的意義。說古人的立法,他一定有完完整整的根據,絕
對不是憑自己的妄揣、揣摩,這個根據佛的經、菩薩的論、祖師的注疏,而不是我們現在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84
的依文解義,絕對不是!那麼這第一支,化教跟制教的不同。
第二支 戒善
這一支非常重要、非常重要!在正說之前我們不妨說一說。世間很多人常常說:
「欸,你心好嘛你就好囉,你何必皈依?」這樣。皈依完了以後:「那麼你心好嘛就好
囉,何必去受戒?」就這樣,常常有這種說法。所以以前我最早也這樣想,有人就跟我
說:「某人,我打你一個耳光,然後說:『我心是好的呀!』想想,如果說你是被打
的?」嗯,我當時還要跟人家強辯,後來想想:這個「心好」兩個字,真的心好了,情況
就不一樣。實際上,真的這樣嗎?不,完全另外一回事,就算剛才這個打一下,心好,不
是!這個戒跟善裡邊有非常特別的意義在裡頭:善,你無論如何這個善是有限;戒,你證
得了以後這個戒是個無限的。無限跟有限永遠不能比、永遠不能比!那麼這個差別呢?正
確的差別在後頭,這個地方只是簡單明瞭地說明。為什麼一日一夜的八關齋戒能夠保證我
們往生,我們花了這麼大的氣力,做了種種的功德,對不起,邊地都不能去,這個地方首
先把內涵作為很簡單的說明,現在看文。
《業疏》云:「問:一切善作盡是戒否?答:律儀所攝善作名戒。自餘十業,但單
185 舊版.第七卷 A
稱善,不名為戒。」
那麼這是一個問答,它這個地方,凡是比較幽深、難了解的,祖師一定自設問答,把
這個深奧、比較不容易了解的,用這樣的對答、問答來說明它。所以說,「一切」的─
不是單單一個喔─所有的善作,做的好事,那麼是不是都算戒呢?現在回答了:說這個
戒只有「律儀所攝」。這個律儀是專指,專指什麼?專指出家戒而言,在家的五戒,你嚴
格說起來不在這個律儀當中。不過呢,這個所謂嚴格的說是指什麼?指實法宗來說的,後
面這個戒體當中說得清楚。
說,現在我們講那個戒的時候分三宗:一個叫實法宗,一個叫假名宗,一個叫圓教
宗。實法宗是一切有部的,這個是最基本,說一切都是實法,執一切法三世都是有,這個
純粹是小乘。四分叫假名宗,那麼通常稱為叫過分的小乘教,這個意義啊已經超越了這個
小乘的,但是只是超越一點點,把這個小乘的引發:欸,你不要以為佛說的法限在這個小
乘喔!這個小乘是大乘的前面的基礎喔!就像我們念書一樣,你別以為小學,那這個念書
就是念的小學;究實說來,小學是引導到大學的起步而已。所以四分一宗它是叫過分的,
把你從小乘的這個範圍之內引上來的,這樣,叫假名宗。所以叫假名宗,就是一切法都是
假名,並不真實。那麼,最後圓教宗就是開權顯實。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86
所以這個律儀啊,如果說以實法宗來說,純粹是限於出家。以假名宗、圓教宗的內
涵,前面說,它的意義來說呢,通於制教,那個時候它也可以說是五戒也是律儀。那麼普
通的世間的,不經過這個戒這個行為的那個情況,不是屬於律儀所攝。所以現在我們這裡
「律儀所攝」包括五戒以及八戒,這八戒就是在家的受的出家戒,叫八關齋戒,不過在家
人呢金錢要持,這個沙彌的十戒就多了一個「不捉持生像金銀寶物」。不過這裡要加個註
解哦,現在的出家人也持,那麼什麼情況之下可以持,這個裡邊都有開遮的原則在這個裡
頭,並不違犯。
下面說,「自餘十業,但單稱善,不名為戒」,其他的十業,那就是我們通常的十善
業道,不殺、不盜、不婬,這個是身三,口四以及意三不犯,這叫十善,那這些只是稱為
善,不算戒。下面的解釋,這個解釋就告訴我們戒、善兩個的最重要的差別。
《濟緣》釋云:「戒有二義:
戒有兩個意義,它有兩個特點喔:
一有本期誓,二遍該生境。餘善反之,故不名戒。」
其他的所有的,不管任何好事情,都並沒有上面這個條件的,所以不叫戒。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6
- 文章: 33584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南山律在家備覽{舊版}手抄稿.第七卷 B
上日下常老和尚 開示
187 舊版.第七卷 B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
舊版第七卷.B面
那麼這個兩個條件,我在這裡把它綱略說一下。後面出戒體的整個的就把這兩點來說,而現
在《南山在家備覽》,最重要的就說明這兩點,你們也可以曉得何等地重要。而佛法能不能
住世,我們修行了以後能不能一定得到果報,問題都在這個關鍵上頭。我自己說來慚愧,出
了家二十多年,接觸佛法三十幾年,那最近幾年之內,才對它有一個最浮淺的認識而已。這
個也談不到認識啦,就是有一個模模糊糊的概念,那才曉得,啊!原來這麼珍貴法,無與倫
比的。所以得到了以後,哪怕是五戒,保證中品中生,你要生天等等更不在話下。
下面說一下:「有本」,就是根本,以什麼本呢?那麼這裡也沒明說,這樣。不過
前面大家還記得吧?說這個戒啊,如果說以境來說的是無量無邊,無量無邊,但是你可以
用不同的這個角度把它歸納;第一個可以說約心來歸納,其次,約法來歸納。約心所謂上
品、中品、下品,每個人接受了佛法,了解的程度的不一樣,以及他自己的內心,或者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88
是廣大、狹小,強悍或者比較軟弱,這樣分大、中、小。約法呢?說現在那個戒本身是五
戒、八戒、具戒,當然具戒之前還有一個十戒,那就是沙彌,實際上具戒下面還有喔─
菩薩戒。所以,欸,你所本何在?
那麼由於這個所本不同,因此它的「期誓」也有別。「期」是時期、時間,這樣。譬
如說,約法來說,五戒是終身戒,八戒是一日一夜,十戒跟那個兩百五十條那個是沙彌跟
大比丘眾,大比丘眾的話包括兩種哦:比丘、比丘尼;沙彌是包括沙彌、沙彌尼,還有式
叉摩那也列入沙彌一類,就這樣。那麼這個三類那是終身戒,八關齋戒一日一夜。實際上
呢下面還有,從這個上面建立的菩薩戒是盡未來際,所以這個時間有不同。再加上心的分
限不同,所以根據你所本,確立時間的長短,然後呢你立誓說:「我如是,我這個樣。」
這一點,凡是皈依過的同修們大家都知道,說「我弟子某某,盡形壽」,要盡形、盡壽
的;如果是八關齋戒的話呢,說「我弟子某某,一日一夜如諸佛不殺生,弟子某某也一日
一夜不殺生」,就這樣。乃至於後面的原因,同樣地,有的人是求人天五乘,有的人求自
己解脫,有的人要為了成佛道,解決法界一切有情,那個就是上、中、下品不同,這是戒
的第一條。
「誓」是誓願,換句話說,我這個話不是說了算的,我要去做的,不但要去做而且一
189 舊版.第七卷 B
定要做到它的。因此這個化教跟行教的差別出來了,化教聽了以後:嗯,不錯,滿好!願
意、想,忘記掉也就算;就是願意,在對了境的時候想想做不到,也不管它。行教完全不
一樣!
其次,什麼叫「遍該生境」呢?欸,這就問題來了。「遍」是普遍、周遍,沒有一
點遺漏;「該」是該羅、包含;「生」就是說眾生,平常我們說生緣慈、法緣慈、無緣慈
─所緣的對象;那麼「境」呢,就是所對的境。對有情來說我們稱他為生,對無情來
說,不妨廣義地說境,譬如殺生,那對一個眾生來說,這樣。那麼當然還有不同的哦!所
謂「生境」兩個字,就是換句話說,你受戒所對的對象在這個上面。佛經上面告訴我們,
以慈心來不要影響旁人種種的行為,或者是傷害他的生命,或者剝奪他生活的資具這兩
點,一個是殺,一個是盜等等,這樣。
那麼平常在我們來說的話,就是說這個人對我好,我要幫忙他;對我不好,我不但不
幫忙他,還要損害他。持戒不是,我不殺,是遍一切眾生。我不能說:嗯,這個豬,這個
大;或者牛有功,這個不殺,那個豬這個該殺,這個不可以!不要說這個大,可以;乃至
於不要說這個固然不殺,可是這個蟑螂是害蟲那不行,我看見這個討厭,這不可以。遍該
生境的這個特點哪,我今天做這個行為,不是對所對的對象而來,這是我從我內心上面啟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90
發了這個,所以我普遍,遍法界,所對的一切沒有一個遺漏的,這個叫「遍該生境」。這
個戒的特徵喔!這個詳細的我下面告訴你。
當然單單我自己說:「啊,我對遍法界一切不殺。」不行!它還要有個特別的、外
面的佛菩薩指授,這個所謂叫強緣。佛法是因緣之法,那個時候你透過了這個外面的善知
識,這個強緣的助成,然後你說我遍法界,戒殺、戒盜、戒婬;而在一定的期限之內,這
樣,或者一日一夜,或者終生,或者盡未來際;心或者是小、中、大,這個是戒的特徵。
不過戒的特徵當中一定有一個遍該生境,小的─你說你看見這個整個三千大千世界,
這個是通常小乘教當中所看的對象,這個小宗,還有呢就是說,我只是不殺他;大的呢?
不,法界,那遍法界,不但不殺我還要救他,這個就是大、小內容不同。
那麼在這裡我們不妨停一下,用一個實際上來說明,根據這個說明我們可以衡量得出
戒的功德、威力,為什麼它無與倫比!平常我們所謂培福、培福,要有福田。那麼福有福
田,慧有慧田,加起來叫功德田。我們種東西吧,一定要到田裡去種,花、草、果、木等
等,或者是花圃,或者是農田,這個是在物質世界裡邊的田;現在我們種這個田是精神世
界的心田,就是我們的內心上面種這個功德田。那麼要想收穫多少,跟什麼有關?跟田的
大小有關,跟你種下去份量有關,所以這個地方說大、小等等,心─上、中、下,以及
191 舊版.第七卷 B
法的幾品不同。
不過,其他的我們現在暫時不談,有一點不妨說一說,就是這個田的大小是成直接比
例的。如果我這地方說,啊,前面一坪這麼大,然後呢,一甲這麼大,然後呢說一百甲、
一萬甲、一千甲,全台灣、全中國、全世界,量愈大那麼當然這個收成愈大。現在戒,
所戒的對象,也就是它那個心種功德這個田有多大呢?「遍該生境」,法界無所不包,沒
有一點遺漏。大家想想看,你世間做任何善法,你能不能把你的行為能夠遍這個法界?有
沒有啊?沒有,絕無可能!今天我們幫忙人家、布施人家,哎喲!說平常的時候五塊錢,
今天我丟了十塊錢、一百塊錢。如果今天一個乞丐,你給他到一千塊錢的話,喔唷,那個
心裡面人家聽了:「什麼!你給乞丐給一千塊錢哪?」我們總覺得好了不起一件大事情。
今天要造一個大廟,有人說:喔唷,這個人好了不起喔!一口氣捐了個幾千萬,這樣。譬
如說對我們寺裡來說啦,喔唷!說個某居士你看一口氣……。誰聽了以後,啊!心裡面覺
得,表示這件事情太殊勝了、太難得了!
但是戒,很有意思,隨便哪一個戒,你要嘛不守,守的它那個田─法界為量,你說
這個法界你怎麼比!我說我全世界,在法界當中你根本找不到!銀河系,你法界當中整個
找不到!所以《楞嚴》上面告訴我們哪:「空生大覺海,如海一漚發。」那空喔!不是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92
講我們,現在那個銀河系在那個空當中,只一點點,對不對?然後呢包含無量無邊銀河系
在這空,空在這個覺海當中啊,就像大海當中一個小泡泡。所以這個戒的真正的功效─
遍該生境,現在大家都不了解。說起來我最慚愧,因為你們當然不了解─在家人,我出
了家摸了二十年,我一直不懂。一直到最近這個幾年來,我回過頭來才慢慢地發現,發現
還有一個很有趣的故事。
在桌上面你們每一位都有《廣論》在旁邊,請你們翻到這個《廣論》的一百三十三
頁。一百三十三頁講業,講業的大小。說這個業啊,你同樣造一個業,所依門不同,就
是你在這個情況之下,呃,它同樣一個業,力量的大小、強弱是差得天差地遠。那在
一百三十三頁第三行,「由所依門故力大者」,這地方講的業─善業、惡業,因為你
所依的不同,那麼這個力量也有強弱;現在我們這地方講的戒。看哪!先引那個經證,
一百三十三頁倒數第五行、倒數第五行,第五行呢第三句下面,「《寶蘊經》亦說」,
如果你們有興趣,回頭全文看一遍,現在呢首先說經上的說明,還有論上的說明,現在戒
上面去運用。
《寶蘊經》怎麼說?說「三千所有一切有情」,那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有情,「皆入
大乘」。平常我們總覺得我們是大乘,我們並不了解呀!真正你了解了法相,這個「大
193 舊版.第七卷 B
乘」兩個是難之又難。你們如何我不知道,我今天出了家說學大乘的,我也受了菩薩戒,
我曉得,不要說大乘,小乘都不一定真正地認得,不要說摸進門。這個大乘太了不起了!
所以關於這一點,你們非看《華嚴經》不可!《華嚴經》上面一發菩提心,哎呀!這個、
這個功德已經是大得我們無法想像,都是一個法界相應的無量無邊的量。現在呢,三千大
千世界一切有情,統統進入大乘,而且進入大乘以後「具輪王位」,就這樣。然後呢「各
以燈燭器等大海」,它這個燈燭每一個人像大海這麼多,「炷如須彌」,啊!這樣大。
「供養佛塔,其福」他所得到的福啊,「不及出家菩薩,於小燈燭塗以油脂,持供塔
前」,就小得很少的一點點,然後呢塗一點點那個油脂,來這個佛塔面前一供,不如他。
比出來結果呢,「所得福德百分之一」。
說這個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有情都得到,具了大乘,就是菩薩,然後呢這麼多的財富,
用這麼大的供養,不如一個出家的菩薩供一個小燈燭。而這個不如到什麼程度?那麼多,
不如他一個出家菩薩百分之一。下面有個解釋,「此中意樂,謂菩提心」,換句話說,
他的動機─菩提心一樣的,那個前面也是大乘,後面那個出家也是菩薩,所以那個意樂
是一樣的。「及其福田俱無差別」,還有呢福田,同樣地是供那個佛塔。所以做任何一
件事情,就是對面的境,你的意樂,以及中間,你捨心、以及捨的物,這個沒有差別。但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94
是為什麼有這樣的功德上頭的絕大、絕大的不同呢?「是所依力極為明顯」,啊!只是
依不同,依在哪裡啊?那就是有沒有律儀,有沒有戒換句話說。
它下面又說,「同是有中」,就是同樣的,說你完全一樣,有戒的,「具一具二具
三之身,修行道時,顯然後後較於前前,進趣優勝」,就這樣。戒還有不一樣喔!或
者是只有一個,或者是兩個,或者三個。那麼一、二、三在哪裡,怎麼說的呢?我們不妨
這麼說,別解脫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再不然的話呢,根據像這個律儀當中,《瑜
伽師地論》上面攝律儀當中也分三類:一個呢,就是指在家的五戒、八戒這一類;一個
呢,指這個求二乘解脫的;一個呢,是指菩薩的。這個三種是具一、具二、具三,那麼愈
是後面愈是超勝,而且後面一定包括前面。
我呀這個接觸那個《菩提道次第廣論》,二十幾年以前就接觸了,但是認真的話是最
近沒有幾年。就看,欸,這個戒有這麼大的威力啊!那麼這個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威力呢?
我始終不懂。所以我就想:真正要想了解,對不起,還不在文字上面,這個因不能在化教
上面去找呀!我就回過頭來去制教上面去找,再回過頭來再看。當初看的時候這個還是不
懂,不曉得這兩句話什麼意思,但是我咬緊了牙關慢慢地看下去,到後面的正說戒體的時
候,啊,恍然大悟!所以這個南山三大部,南山三大部對你們來說比較陌生,那沒關係!
195 舊版.第七卷 B
這我現在的確感覺到世尊留下來寶貝東西,我們唯一的世界上面保持最完整的好東西,就
在這個了!實在了不起,實在了不起!我們非要了解了這個才曉得,哪!為什麼我們平常
說的,大家都說:哎呀!我也受了戒,為什麼得不到?你為什麼得到?它每個地方這個關
鍵都告訴我們清清楚楚。
所以講經說法,開信解之門是「理可虛通」,可以虛通;但是呢真正行持的時候,對
不起,那差一點點就沒辦法真正地去解釋它。所以南山那個道宣律祖啊,他解釋那個文字
的時候,這個元照律師就給他下了四句斷語。啊!我看了實在覺得……。「繁而不費」,
這樣,然後呢它下面的有幾句話。雖然他在什麼情況之下,譬如說內涵你不清楚的時候,
尤其是行事、止事,講那個事相的時候,簡單的說明不了解;於是他那個時候啊,要認
認真真地把它說清楚,說的雖然繁哪,但是一點都不會浪費,一點都不會這個你感覺得多
餘,當然你不想去行就算了。
第二句呢,叫「略而不闕」,有很多地方啊他把它簡略了,但是簡略了,簡略了不
闕。如果說行事、止事的話,你一簡略了,對不起,你道理可通,照著去做的時候,你不
曉得怎麼辦哪!所以啊,遇見這個道理上的是以類可通之處,他只是把它歸類,那這個是
怎麼樣。這麼一來的話,雖然簡略啊,但是一點都不缺乏。所以「繁而不費」,然後呢第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96
二句是「略而不闕」。第三句呢,「參而不亂」,要把這個世尊所傳下來的分裂為十八
部、二十部的每一部分精要,你都要拿出來參考。這麼一參考,平常我們去看就亂了,
欸!但是不亂,不亂!關它意義相關的部分他都能夠歸併起來,按照著次第告訴你,沒有
一點點讓你覺得無從下手,所以「參而不亂」。最後呢,「幽而不隱」,這個很幽深的道
理,很深遠的道理,但是呢並不隱藏在裡邊,不讓你不了解。所以凡是遇見難懂的地方,
他以種種的問難、徵詢來說明這個道理。所以這個是元照律師,特別這個推崇南山祖師的
四句話。
因此像這個《行事鈔》,他說你正式地要去做的時候,你自己要想從律藏當中去找的
話,啊,那的確─現在我們動不動說天書,實際上你們真正,真正大部分人來說的話,
根本沒有見過什麼叫作天書。如果有一天你們出家了,去翻翻律藏的話,你簡直一點都不
懂,就是一點都不懂!千真萬確的事實。所以說他啟發我們初機的人來說啊,幫我們太
大、太大了!
他說了兩點:初機的人,「昧教妄行」,如果你對這個教法昧而不明的話,「昧」
就是並不明白。不明白的話,你忙了半天哪,叫「費行功」,你做了半天做了虛功,修
行了半天沒結果。再不然的話呢,你就去找,再去找的話呢,找了這個,啊!你翻了個半
197 舊版.第七卷 B
天哪,找了半天一大堆東西擺在這裡,也許你看的時候看得很來勁,等到看完了以後,本
子一合,剛才看些什麼?不知道!我想我們很多人都有這個感覺,乃至於你聽,聽的時候
聽得非常歡喜,覺得今天法喜充滿;完了以後,這個聽的東西你怎麼在生活當中運用?怎
麼樣得到那個功德?欸,這下麻煩了!是不是有這個感覺啊?這樣。所以你真正要去學的
話,對不起!是「文散難求,則費學功。」
現在經過這個祖師,這樣地把所有的那個內涵歸納起來,所以他前面說過「囊包三
藏」,把整個的三藏、大小等等歸納起來,不但理路上面說得清清楚楚,而且我們進去行持
的時候啊,準則擺在這地方的話,可以完全徵之百世而無誤。因此這個《律相感通錄》,這
個天人親自跑得來說:「自從佛世以來你是第一人。」到那個時候為止,到我們中國來說。
當然,實際上後代還是,譬如說像阿底峽尊者等等,乃至於像藏系的宗喀巴大師等等,他們
都有無比的成就,這個時間都比道宣律祖來得後,這樣。那也許說:難道世親菩薩不如嗎?
是,世親菩薩是印度,然後呢道宣律祖是中國,這是兩個有根本不一樣之處。
這我剛才說前面那個,「有本期誓」、是「遍該生境」哪,其他的善不是啊!因此諸
位,如果說沒求戒的話,我倒覺得,欸,這個值得;求了戒以後,對戒不一定了解的話,
好好地把它聽。然後呢,哪裡不對的,弄清楚了,到那時候你再去重受一下,也可以說是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98
增上,那個內涵是完全不一樣!所以我這個地方特別告訴,這個還是簡略的,至於說詳細
的,那是在戒體當中會告訴我們真實內涵。下面這個解釋比較容易。
《事鈔》云:「宜作四句。
那個四句通常是辨別,哪四句呢?
一者善而非戒,
這個四句就是:善而非戒、戒而非善,然後呢亦善亦戒、是非善非戒。現在我們看看
這四句怎麼分:第一個是善,但是不是戒,那是指什麼呢?
謂十中後三是也。
十個,就是十業道當中的貪、瞋、癡,以及無貪、無瞋、無癡。那麼為什麼前面說這個
十業,這個十業也是?就是平常我們如果受戒的話,一定是有它的一個特例的,下面解釋:
律不制單心犯也。
這個律上面制定那個條文,單單起心動念不算。因此這個十善業當中─貪、瞋、
199 舊版.第七卷 B
癡,反過來說無貪、無瞋、無癡,或者是前面的說犯或者是不犯,那個單單心裡,善,是
已經分出來了,前面是惡,後面是善。律,對不起,那個時候你沒有行動表示出來,所以
這個律不算犯。
不過這個上面的不算犯哪,下面有個解釋哦!那個是什麼?實法宗,換句話說,講戒
的最低一級;到《四分律》的時候就不是,它後面有解釋的;到菩薩的話更不行,心一動就
差!那麼為什麼說同樣佛制的,它有這個實法宗、假名宗,乃至於圓教宗呢?這就是程度不
同,小學、中學、大學,同樣的加減乘除,這個加減乘除的符號跟法則一樣,可是運用的內
容差得很大、很大,這是我們應該了解的。所以後面解釋的時候我再說。第二句呢,
二戒而不善,即惡律儀。
是戒卻不是善。我們想:戒還有不善的嗎?叫惡律儀,這個很有意思!這個惡律儀對
我們來說,我們國內沒有,印度有。這個旃陀羅啊,旃陀羅就是這個叫賤民、賤種。他專
門什麼?他有特別的,譬如說殺豬、宰羊的。那印度人哪,如果旃陀羅的話,他這個「嚴
熾」─他就要身上扛了一個標,說表示他這個職業是如此。通常平常那個上等社會的地
方他不能去,然後萬一路上跑得人家看見了,趕快避開。他這個職業,以及他的規定是專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200
門要做壞事的,就是這樣。所以這個對他來說是一種規定,是一種制定的東西,這個叫作
惡律儀─也所謂戒,這個戒通善戒跟惡戒─不是善。
那其實你說我們這裡沒有嗎?我們也有啊!比如說那個有一種幫會什麼等等,它專
門、它那個幫會裡面專門要殺人的,這樣。好像據我所了解的印度,乃至於美國曾經有過
一次,也這麼很實行過。這個印度到現在還有,那是古代遺留下來的,它那個教規就是這
樣的,覺得去殺人,在什麼情況之下殺人是應該的,你不殺,不殺你犯了!這樣。這你想
像無法想像的!就是這種情況的,這個地方屬於說惡律儀,叫作戒─律儀就是戒的另外
一個名詞哦,但是惡戒它是不是善。第三呢,
三亦善亦戒,十善之中前七支也。
那個戒也算,這個善也是。不同的呢?
以不要期直爾修行故名善也,反此策勵故名戒也。
同樣的七支,假定說你普通說,啊!這個好事我要去做的,那麼這個是善;假定你經
過了儀軌,要期誓受等等,那叫作戒,所以這個叫「亦善亦戒」。
201 舊版.第七卷 B
四俱非者,身口無記。
俱非的話,就是「身口無記」,無記是分別不出來是好、是壞。
187 舊版.第七卷 B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
舊版第七卷.B面
那麼這個兩個條件,我在這裡把它綱略說一下。後面出戒體的整個的就把這兩點來說,而現
在《南山在家備覽》,最重要的就說明這兩點,你們也可以曉得何等地重要。而佛法能不能
住世,我們修行了以後能不能一定得到果報,問題都在這個關鍵上頭。我自己說來慚愧,出
了家二十多年,接觸佛法三十幾年,那最近幾年之內,才對它有一個最浮淺的認識而已。這
個也談不到認識啦,就是有一個模模糊糊的概念,那才曉得,啊!原來這麼珍貴法,無與倫
比的。所以得到了以後,哪怕是五戒,保證中品中生,你要生天等等更不在話下。
下面說一下:「有本」,就是根本,以什麼本呢?那麼這裡也沒明說,這樣。不過
前面大家還記得吧?說這個戒啊,如果說以境來說的是無量無邊,無量無邊,但是你可以
用不同的這個角度把它歸納;第一個可以說約心來歸納,其次,約法來歸納。約心所謂上
品、中品、下品,每個人接受了佛法,了解的程度的不一樣,以及他自己的內心,或者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88
是廣大、狹小,強悍或者比較軟弱,這樣分大、中、小。約法呢?說現在那個戒本身是五
戒、八戒、具戒,當然具戒之前還有一個十戒,那就是沙彌,實際上具戒下面還有喔─
菩薩戒。所以,欸,你所本何在?
那麼由於這個所本不同,因此它的「期誓」也有別。「期」是時期、時間,這樣。譬
如說,約法來說,五戒是終身戒,八戒是一日一夜,十戒跟那個兩百五十條那個是沙彌跟
大比丘眾,大比丘眾的話包括兩種哦:比丘、比丘尼;沙彌是包括沙彌、沙彌尼,還有式
叉摩那也列入沙彌一類,就這樣。那麼這個三類那是終身戒,八關齋戒一日一夜。實際上
呢下面還有,從這個上面建立的菩薩戒是盡未來際,所以這個時間有不同。再加上心的分
限不同,所以根據你所本,確立時間的長短,然後呢你立誓說:「我如是,我這個樣。」
這一點,凡是皈依過的同修們大家都知道,說「我弟子某某,盡形壽」,要盡形、盡壽
的;如果是八關齋戒的話呢,說「我弟子某某,一日一夜如諸佛不殺生,弟子某某也一日
一夜不殺生」,就這樣。乃至於後面的原因,同樣地,有的人是求人天五乘,有的人求自
己解脫,有的人要為了成佛道,解決法界一切有情,那個就是上、中、下品不同,這是戒
的第一條。
「誓」是誓願,換句話說,我這個話不是說了算的,我要去做的,不但要去做而且一
189 舊版.第七卷 B
定要做到它的。因此這個化教跟行教的差別出來了,化教聽了以後:嗯,不錯,滿好!願
意、想,忘記掉也就算;就是願意,在對了境的時候想想做不到,也不管它。行教完全不
一樣!
其次,什麼叫「遍該生境」呢?欸,這就問題來了。「遍」是普遍、周遍,沒有一
點遺漏;「該」是該羅、包含;「生」就是說眾生,平常我們說生緣慈、法緣慈、無緣慈
─所緣的對象;那麼「境」呢,就是所對的境。對有情來說我們稱他為生,對無情來
說,不妨廣義地說境,譬如殺生,那對一個眾生來說,這樣。那麼當然還有不同的哦!所
謂「生境」兩個字,就是換句話說,你受戒所對的對象在這個上面。佛經上面告訴我們,
以慈心來不要影響旁人種種的行為,或者是傷害他的生命,或者剝奪他生活的資具這兩
點,一個是殺,一個是盜等等,這樣。
那麼平常在我們來說的話,就是說這個人對我好,我要幫忙他;對我不好,我不但不
幫忙他,還要損害他。持戒不是,我不殺,是遍一切眾生。我不能說:嗯,這個豬,這個
大;或者牛有功,這個不殺,那個豬這個該殺,這個不可以!不要說這個大,可以;乃至
於不要說這個固然不殺,可是這個蟑螂是害蟲那不行,我看見這個討厭,這不可以。遍該
生境的這個特點哪,我今天做這個行為,不是對所對的對象而來,這是我從我內心上面啟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90
發了這個,所以我普遍,遍法界,所對的一切沒有一個遺漏的,這個叫「遍該生境」。這
個戒的特徵喔!這個詳細的我下面告訴你。
當然單單我自己說:「啊,我對遍法界一切不殺。」不行!它還要有個特別的、外
面的佛菩薩指授,這個所謂叫強緣。佛法是因緣之法,那個時候你透過了這個外面的善知
識,這個強緣的助成,然後你說我遍法界,戒殺、戒盜、戒婬;而在一定的期限之內,這
樣,或者一日一夜,或者終生,或者盡未來際;心或者是小、中、大,這個是戒的特徵。
不過戒的特徵當中一定有一個遍該生境,小的─你說你看見這個整個三千大千世界,
這個是通常小乘教當中所看的對象,這個小宗,還有呢就是說,我只是不殺他;大的呢?
不,法界,那遍法界,不但不殺我還要救他,這個就是大、小內容不同。
那麼在這裡我們不妨停一下,用一個實際上來說明,根據這個說明我們可以衡量得出
戒的功德、威力,為什麼它無與倫比!平常我們所謂培福、培福,要有福田。那麼福有福
田,慧有慧田,加起來叫功德田。我們種東西吧,一定要到田裡去種,花、草、果、木等
等,或者是花圃,或者是農田,這個是在物質世界裡邊的田;現在我們種這個田是精神世
界的心田,就是我們的內心上面種這個功德田。那麼要想收穫多少,跟什麼有關?跟田的
大小有關,跟你種下去份量有關,所以這個地方說大、小等等,心─上、中、下,以及
191 舊版.第七卷 B
法的幾品不同。
不過,其他的我們現在暫時不談,有一點不妨說一說,就是這個田的大小是成直接比
例的。如果我這地方說,啊,前面一坪這麼大,然後呢,一甲這麼大,然後呢說一百甲、
一萬甲、一千甲,全台灣、全中國、全世界,量愈大那麼當然這個收成愈大。現在戒,
所戒的對象,也就是它那個心種功德這個田有多大呢?「遍該生境」,法界無所不包,沒
有一點遺漏。大家想想看,你世間做任何善法,你能不能把你的行為能夠遍這個法界?有
沒有啊?沒有,絕無可能!今天我們幫忙人家、布施人家,哎喲!說平常的時候五塊錢,
今天我丟了十塊錢、一百塊錢。如果今天一個乞丐,你給他到一千塊錢的話,喔唷,那個
心裡面人家聽了:「什麼!你給乞丐給一千塊錢哪?」我們總覺得好了不起一件大事情。
今天要造一個大廟,有人說:喔唷,這個人好了不起喔!一口氣捐了個幾千萬,這樣。譬
如說對我們寺裡來說啦,喔唷!說個某居士你看一口氣……。誰聽了以後,啊!心裡面覺
得,表示這件事情太殊勝了、太難得了!
但是戒,很有意思,隨便哪一個戒,你要嘛不守,守的它那個田─法界為量,你說
這個法界你怎麼比!我說我全世界,在法界當中你根本找不到!銀河系,你法界當中整個
找不到!所以《楞嚴》上面告訴我們哪:「空生大覺海,如海一漚發。」那空喔!不是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92
講我們,現在那個銀河系在那個空當中,只一點點,對不對?然後呢包含無量無邊銀河系
在這空,空在這個覺海當中啊,就像大海當中一個小泡泡。所以這個戒的真正的功效─
遍該生境,現在大家都不了解。說起來我最慚愧,因為你們當然不了解─在家人,我出
了家摸了二十年,我一直不懂。一直到最近這個幾年來,我回過頭來才慢慢地發現,發現
還有一個很有趣的故事。
在桌上面你們每一位都有《廣論》在旁邊,請你們翻到這個《廣論》的一百三十三
頁。一百三十三頁講業,講業的大小。說這個業啊,你同樣造一個業,所依門不同,就
是你在這個情況之下,呃,它同樣一個業,力量的大小、強弱是差得天差地遠。那在
一百三十三頁第三行,「由所依門故力大者」,這地方講的業─善業、惡業,因為你
所依的不同,那麼這個力量也有強弱;現在我們這地方講的戒。看哪!先引那個經證,
一百三十三頁倒數第五行、倒數第五行,第五行呢第三句下面,「《寶蘊經》亦說」,
如果你們有興趣,回頭全文看一遍,現在呢首先說經上的說明,還有論上的說明,現在戒
上面去運用。
《寶蘊經》怎麼說?說「三千所有一切有情」,那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有情,「皆入
大乘」。平常我們總覺得我們是大乘,我們並不了解呀!真正你了解了法相,這個「大
193 舊版.第七卷 B
乘」兩個是難之又難。你們如何我不知道,我今天出了家說學大乘的,我也受了菩薩戒,
我曉得,不要說大乘,小乘都不一定真正地認得,不要說摸進門。這個大乘太了不起了!
所以關於這一點,你們非看《華嚴經》不可!《華嚴經》上面一發菩提心,哎呀!這個、
這個功德已經是大得我們無法想像,都是一個法界相應的無量無邊的量。現在呢,三千大
千世界一切有情,統統進入大乘,而且進入大乘以後「具輪王位」,就這樣。然後呢「各
以燈燭器等大海」,它這個燈燭每一個人像大海這麼多,「炷如須彌」,啊!這樣大。
「供養佛塔,其福」他所得到的福啊,「不及出家菩薩,於小燈燭塗以油脂,持供塔
前」,就小得很少的一點點,然後呢塗一點點那個油脂,來這個佛塔面前一供,不如他。
比出來結果呢,「所得福德百分之一」。
說這個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有情都得到,具了大乘,就是菩薩,然後呢這麼多的財富,
用這麼大的供養,不如一個出家的菩薩供一個小燈燭。而這個不如到什麼程度?那麼多,
不如他一個出家菩薩百分之一。下面有個解釋,「此中意樂,謂菩提心」,換句話說,
他的動機─菩提心一樣的,那個前面也是大乘,後面那個出家也是菩薩,所以那個意樂
是一樣的。「及其福田俱無差別」,還有呢福田,同樣地是供那個佛塔。所以做任何一
件事情,就是對面的境,你的意樂,以及中間,你捨心、以及捨的物,這個沒有差別。但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94
是為什麼有這樣的功德上頭的絕大、絕大的不同呢?「是所依力極為明顯」,啊!只是
依不同,依在哪裡啊?那就是有沒有律儀,有沒有戒換句話說。
它下面又說,「同是有中」,就是同樣的,說你完全一樣,有戒的,「具一具二具
三之身,修行道時,顯然後後較於前前,進趣優勝」,就這樣。戒還有不一樣喔!或
者是只有一個,或者是兩個,或者三個。那麼一、二、三在哪裡,怎麼說的呢?我們不妨
這麼說,別解脫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再不然的話呢,根據像這個律儀當中,《瑜
伽師地論》上面攝律儀當中也分三類:一個呢,就是指在家的五戒、八戒這一類;一個
呢,指這個求二乘解脫的;一個呢,是指菩薩的。這個三種是具一、具二、具三,那麼愈
是後面愈是超勝,而且後面一定包括前面。
我呀這個接觸那個《菩提道次第廣論》,二十幾年以前就接觸了,但是認真的話是最
近沒有幾年。就看,欸,這個戒有這麼大的威力啊!那麼這個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威力呢?
我始終不懂。所以我就想:真正要想了解,對不起,還不在文字上面,這個因不能在化教
上面去找呀!我就回過頭來去制教上面去找,再回過頭來再看。當初看的時候這個還是不
懂,不曉得這兩句話什麼意思,但是我咬緊了牙關慢慢地看下去,到後面的正說戒體的時
候,啊,恍然大悟!所以這個南山三大部,南山三大部對你們來說比較陌生,那沒關係!
195 舊版.第七卷 B
這我現在的確感覺到世尊留下來寶貝東西,我們唯一的世界上面保持最完整的好東西,就
在這個了!實在了不起,實在了不起!我們非要了解了這個才曉得,哪!為什麼我們平常
說的,大家都說:哎呀!我也受了戒,為什麼得不到?你為什麼得到?它每個地方這個關
鍵都告訴我們清清楚楚。
所以講經說法,開信解之門是「理可虛通」,可以虛通;但是呢真正行持的時候,對
不起,那差一點點就沒辦法真正地去解釋它。所以南山那個道宣律祖啊,他解釋那個文字
的時候,這個元照律師就給他下了四句斷語。啊!我看了實在覺得……。「繁而不費」,
這樣,然後呢它下面的有幾句話。雖然他在什麼情況之下,譬如說內涵你不清楚的時候,
尤其是行事、止事,講那個事相的時候,簡單的說明不了解;於是他那個時候啊,要認
認真真地把它說清楚,說的雖然繁哪,但是一點都不會浪費,一點都不會這個你感覺得多
餘,當然你不想去行就算了。
第二句呢,叫「略而不闕」,有很多地方啊他把它簡略了,但是簡略了,簡略了不
闕。如果說行事、止事的話,你一簡略了,對不起,你道理可通,照著去做的時候,你不
曉得怎麼辦哪!所以啊,遇見這個道理上的是以類可通之處,他只是把它歸類,那這個是
怎麼樣。這麼一來的話,雖然簡略啊,但是一點都不缺乏。所以「繁而不費」,然後呢第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96
二句是「略而不闕」。第三句呢,「參而不亂」,要把這個世尊所傳下來的分裂為十八
部、二十部的每一部分精要,你都要拿出來參考。這麼一參考,平常我們去看就亂了,
欸!但是不亂,不亂!關它意義相關的部分他都能夠歸併起來,按照著次第告訴你,沒有
一點點讓你覺得無從下手,所以「參而不亂」。最後呢,「幽而不隱」,這個很幽深的道
理,很深遠的道理,但是呢並不隱藏在裡邊,不讓你不了解。所以凡是遇見難懂的地方,
他以種種的問難、徵詢來說明這個道理。所以這個是元照律師,特別這個推崇南山祖師的
四句話。
因此像這個《行事鈔》,他說你正式地要去做的時候,你自己要想從律藏當中去找的
話,啊,那的確─現在我們動不動說天書,實際上你們真正,真正大部分人來說的話,
根本沒有見過什麼叫作天書。如果有一天你們出家了,去翻翻律藏的話,你簡直一點都不
懂,就是一點都不懂!千真萬確的事實。所以說他啟發我們初機的人來說啊,幫我們太
大、太大了!
他說了兩點:初機的人,「昧教妄行」,如果你對這個教法昧而不明的話,「昧」
就是並不明白。不明白的話,你忙了半天哪,叫「費行功」,你做了半天做了虛功,修
行了半天沒結果。再不然的話呢,你就去找,再去找的話呢,找了這個,啊!你翻了個半
197 舊版.第七卷 B
天哪,找了半天一大堆東西擺在這裡,也許你看的時候看得很來勁,等到看完了以後,本
子一合,剛才看些什麼?不知道!我想我們很多人都有這個感覺,乃至於你聽,聽的時候
聽得非常歡喜,覺得今天法喜充滿;完了以後,這個聽的東西你怎麼在生活當中運用?怎
麼樣得到那個功德?欸,這下麻煩了!是不是有這個感覺啊?這樣。所以你真正要去學的
話,對不起!是「文散難求,則費學功。」
現在經過這個祖師,這樣地把所有的那個內涵歸納起來,所以他前面說過「囊包三
藏」,把整個的三藏、大小等等歸納起來,不但理路上面說得清清楚楚,而且我們進去行持
的時候啊,準則擺在這地方的話,可以完全徵之百世而無誤。因此這個《律相感通錄》,這
個天人親自跑得來說:「自從佛世以來你是第一人。」到那個時候為止,到我們中國來說。
當然,實際上後代還是,譬如說像阿底峽尊者等等,乃至於像藏系的宗喀巴大師等等,他們
都有無比的成就,這個時間都比道宣律祖來得後,這樣。那也許說:難道世親菩薩不如嗎?
是,世親菩薩是印度,然後呢道宣律祖是中國,這是兩個有根本不一樣之處。
這我剛才說前面那個,「有本期誓」、是「遍該生境」哪,其他的善不是啊!因此諸
位,如果說沒求戒的話,我倒覺得,欸,這個值得;求了戒以後,對戒不一定了解的話,
好好地把它聽。然後呢,哪裡不對的,弄清楚了,到那時候你再去重受一下,也可以說是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98
增上,那個內涵是完全不一樣!所以我這個地方特別告訴,這個還是簡略的,至於說詳細
的,那是在戒體當中會告訴我們真實內涵。下面這個解釋比較容易。
《事鈔》云:「宜作四句。
那個四句通常是辨別,哪四句呢?
一者善而非戒,
這個四句就是:善而非戒、戒而非善,然後呢亦善亦戒、是非善非戒。現在我們看看
這四句怎麼分:第一個是善,但是不是戒,那是指什麼呢?
謂十中後三是也。
十個,就是十業道當中的貪、瞋、癡,以及無貪、無瞋、無癡。那麼為什麼前面說這個
十業,這個十業也是?就是平常我們如果受戒的話,一定是有它的一個特例的,下面解釋:
律不制單心犯也。
這個律上面制定那個條文,單單起心動念不算。因此這個十善業當中─貪、瞋、
199 舊版.第七卷 B
癡,反過來說無貪、無瞋、無癡,或者是前面的說犯或者是不犯,那個單單心裡,善,是
已經分出來了,前面是惡,後面是善。律,對不起,那個時候你沒有行動表示出來,所以
這個律不算犯。
不過這個上面的不算犯哪,下面有個解釋哦!那個是什麼?實法宗,換句話說,講戒
的最低一級;到《四分律》的時候就不是,它後面有解釋的;到菩薩的話更不行,心一動就
差!那麼為什麼說同樣佛制的,它有這個實法宗、假名宗,乃至於圓教宗呢?這就是程度不
同,小學、中學、大學,同樣的加減乘除,這個加減乘除的符號跟法則一樣,可是運用的內
容差得很大、很大,這是我們應該了解的。所以後面解釋的時候我再說。第二句呢,
二戒而不善,即惡律儀。
是戒卻不是善。我們想:戒還有不善的嗎?叫惡律儀,這個很有意思!這個惡律儀對
我們來說,我們國內沒有,印度有。這個旃陀羅啊,旃陀羅就是這個叫賤民、賤種。他專
門什麼?他有特別的,譬如說殺豬、宰羊的。那印度人哪,如果旃陀羅的話,他這個「嚴
熾」─他就要身上扛了一個標,說表示他這個職業是如此。通常平常那個上等社會的地
方他不能去,然後萬一路上跑得人家看見了,趕快避開。他這個職業,以及他的規定是專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200
門要做壞事的,就是這樣。所以這個對他來說是一種規定,是一種制定的東西,這個叫作
惡律儀─也所謂戒,這個戒通善戒跟惡戒─不是善。
那其實你說我們這裡沒有嗎?我們也有啊!比如說那個有一種幫會什麼等等,它專
門、它那個幫會裡面專門要殺人的,這樣。好像據我所了解的印度,乃至於美國曾經有過
一次,也這麼很實行過。這個印度到現在還有,那是古代遺留下來的,它那個教規就是這
樣的,覺得去殺人,在什麼情況之下殺人是應該的,你不殺,不殺你犯了!這樣。這你想
像無法想像的!就是這種情況的,這個地方屬於說惡律儀,叫作戒─律儀就是戒的另外
一個名詞哦,但是惡戒它是不是善。第三呢,
三亦善亦戒,十善之中前七支也。
那個戒也算,這個善也是。不同的呢?
以不要期直爾修行故名善也,反此策勵故名戒也。
同樣的七支,假定說你普通說,啊!這個好事我要去做的,那麼這個是善;假定你經
過了儀軌,要期誓受等等,那叫作戒,所以這個叫「亦善亦戒」。
201 舊版.第七卷 B
四俱非者,身口無記。
俱非的話,就是「身口無記」,無記是分別不出來是好、是壞。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6
- 文章: 33584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南山律在家備覽{舊版}手抄稿.第八卷 A
上日下常老和尚 開示
205 舊版.第八卷 A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
舊版第八卷.A面
不過這個無記當中,到後面還要詳細說明,是有覆無記、是無覆無記,這兩個我們也要分
別,到以後會講。看解釋:
《資持》釋云:「初句。後三者即貪瞋邪見。
「初句」就是前面說的「宜作四句」當中「善而非戒」,那麼「十中後三」就是十善
業當中或者十惡業當中貪瞋癡。
化教所禁故名善,律所不制故非戒。
因為這是化教所禁制的,所以叫作善,律不會單獨制。下面這出說明哦!說,我前面
已經說過了,這個實法宗是不制,但是到《四分律》的話,它就開始了。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206
《四分》重緣相同十業可入戒收,
什麼叫「《四分》重緣」呢?這個要說一下。在實法宗,換句話說,一切有部制戒當
中,制戒的時候一定要你身口違犯了,起心動念不算,這樣。到《四分律》呢?不一樣,
起心動念,它也要犯,叫「重緣」。就是初念起來的這個叫獨頭意識,不犯;完後第二念
你繼續地又去緣念想,想剛才那個事情,這個叫重緣。
那麼第二念起來的時候,跟前面有什麼不一樣呢?這個也說一說。唯識上面,第一
念起來的時候,我們通常叫作「獨頭意識」。為什麼叫獨頭啊?有這個地方的獨頭是對著
五俱意識來說。為什麼叫「五俱意識」呢?就是眼、耳、鼻、舌、身,這個五根每一個都
有識,眼是眼識,耳、鼻、舌、身。不過這個它只是什麼?只是緣念,它不會在這地方分
別、造作等等。要去分別、造作,一定要跟意識相應,所以當這個意識跟著五根相應的時
候,那個時候這個意識叫作五俱意識。前面你單是意識當中起來一個念頭,那時候沒有發
諸行為的時候,叫做獨頭意識,這樣。那麼這個這是根據唯識法相的解釋。
如果事實,我們也不妨去想一下。一個念頭起來了,起來了也就過去掉了,這樣。
但是另外一個念頭想:「嗯!不錯,我要怎麼去做。」於是這個時候你的注意力就會起來
207 舊版.第八卷 A
了。或者你看見東西,前面看見了,一個念頭,腦筋當中就泛爾這樣現起一個影子,如
此。回頭你看見了,欸!注意一下,眼睛瞪一下,耳朵側起來聽一下,那個時候是什麼?
已經是重緣。如果你所緣的是跟貪瞋癡相應的話,那個四分已經受,犯了,這個叫前方
便;菩薩的話,根本犯。這個就是剛才說的心有分齊─大、中、小。
所以真正講戒律的,這個行相都非常細,在我們唯識法相當中講的這個獨頭啊、五
俱,講過了,大家不曉得獨頭到底是什麼,以及五俱到底是什麼,反正都書本上面翻開
來,你記到腦筋裡,寫一篇文章。戒上面不是!心念一動你曉得:欸!這是什麼。善的就
有善果,惡的就有惡果,你馬上覺得不可以!所以這兩個就是化教跟制教的根本差別。因
此你警惕了,隨時注意它,那馬上顯出功效。如果你這個功效在戒上徧該生境的話,同樣
的一念的至心,它產生的功德無量無邊,這就是我們應該分得很清的。
所以你們要學戒的話,就從這個地方,要每一步、每一步非常確定。所以不可以說,
又是這個樣、又是那樣,就是講圓融。戒這個東西一點都不圓融!實際上你真正地了解才
可以談得到圓融啊,否則這個圓融都是─唉,那是文字上面圓融、圓融。反正說得很
好聽,然後我那兒睡覺很高興,這個叫作圓融,實際上不是如此!現在我們繼續下去。那
麼,所以它「四分重緣相同十業可入戒收」,就像十業當中的其他一樣,都收到那戒當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208
中。最後,
若約菩薩十善俱戒,
對不起,「若約菩薩」的話─俱戒,那不但是重緣,獨頭意識一念動就不行,剛才
已經說過。
如是知之。
你要這樣去了解它喲!這是第一句。
第三句中,初示相。以下雙釋。
那麼第三句是講什麼呢?就是「亦善亦戒」,那麼這個就講的「不要期者」,不要
期;換句話說,不照著上面的「要期誓受、徧該生境」,這樣的話呢,「顯示世善」,就
世間的所謂善,這不是戒。下面有兩個字,注意喔!「無願體也。」這個「願體」就是
我們上面說的戒體,這個我們整個行持過程當中的中心就在這裡。剛才不是說,我們要種
這個福田,現在這個福田的這個田在哪裡啊?就是我們的心田。這個心田這個地方的另外
209 舊版.第八卷 A
一個名字叫願體,說你得到了戒體以後,就有沒有得到這個。所以平常的時候我們說,你
得到了這個,一切時處,睡覺,睡覺它還在增長;吃飯,吃飯還在增長,就這樣;辦公,
辦公還在增長。然後犯了呢,對不起,這就麻煩來了!所以這個願體本身哪,我們應該了
解,它的真實內涵,在後面正講戒體的時候告訴我們。
反此者謂有要期受體,然後如體而修。」
這說世善沒有願體的,反過來,「有要期」,要有受體,然後依體起修。平常我們說
依體起修、依體起修,這個大乘經典都會這樣講的,其實小乘經典一樣。可是前面的講,
講完了就是講完了,這個叫化教;真正的依體起修,在制教當中。至少道理現在懂得了,
這樣。這個體,法界為量,大家注意!而且這個體非受莫得,這個受的話一定要師師相
授,一定要師師相授。所以說在家人,這個不能列入三寶。他真正寶,寶在哪裡?有體、
無體而分。他雖然是一個凡夫,但是經過如法羯磨以後,他保持的這個體,卻是諸佛法界
之量,因此他稱「三寶」,而且唯有這個才能夠把佛跟法維持在世間。但是這個三寶不是
個形相喔!形相不算,我們應該了解的,這個都是心相。那這個地方先把這兩樣東西,它
的名詞的內涵說明。再下面,遮、性,第三支。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210
第三支 遮性
遮性分二
《戒疏》云:「明遮性者。由惡緣境,不可隨說。以義收之,大分為二。」
遮,主要的就是講制的戒;性,那麼後面會解釋。因為我們所對的、造惡所緣的境
界,啊!那無量無邊,你根本沒辦法一一說出來,現在我們歸納起來大別地從兩點來說明
它─包含了一切。哪兩點呢?一個叫遮,一個叫性。下面就解釋性跟遮的差別。
《戒疏》續云:「言性惡者。如十不善,體是違理,無論大聖制與不制,若作違行
感得苦果,故言性惡。 是故如來制戒防約。若不制者,業結三塗,不在人道,何
能修善。 故因過制,從本惡以標名,禁性惡故名為性戒。」
那麼這個性、遮,就是有一種叫性戒、有一種叫遮戒,把整個的就分成兩類。什麼
211 舊版.第八卷 A
是性戒呢?性是惡的就是說十不善,反過來就是十善。它這個本體,這個性就是本質,它
的本身、本質來說,非理的,所以不管佛制、不制,你做了以後一定感得苦果,因為這是
苦業啊!所以這個是本性就是壞的。佛法當中,這個惡有一個定義,惡有一個定義:這個
做了以後,結果一定是苦的,感得的壞的,這個叫作惡。善的呢?就是你現在這樣做了以
後,將來感得的果究竟是好的、樂的,這個叫善。所以這個性惡是這一個而言。
所以說在這個情況之下,如來才說明、制戒,來預防、來約束我們。假定說不制這
個戒,你不如道理、不如聖人所制戒地去做的話,將來你造了惡業一定感得三塗果報。在
這種情況之下,墮落下去了根本不可能修行,還談什麼呢?所以他非制不可。佛出世的本
懷要一切眾生圓成無上佛道,這個要多生多劫修行,現在你做得不好墮落了,好囉!你還
談什麼修行啊?所以這是個根本。因此除了它本來是惡的以外,佛還要特別地說明,就這
樣。所以它又是性罪、又是遮罪,又是性戒、又是遮戒,這第一個。所以他說,現在從制
定了以後,制雖然制,可是由於它的本來就是,所以「從本惡以標名,禁性惡故」,叫作
性戒。那麼下面呢《行宗》解釋,這個解釋比較容易。
《行宗》釋云:「初釋性義。性即是體。違理之惡從心而起,不由制有,故云無論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212
等。 是下合戒義,初敘須制。
這個從心裡面就起來,不是因為佛制了以後才有的,所以說無論制與不制。「是
下」,是下那就是前面「是故如來」這一段話。「合戒義,初敘須制」,為什麼要制呢?
因為造了業墮落三惡道了,你根本不可能,所以佛制的意思在這裡。
故下明立制。於本業上復增制罪,
喏,現在就說清楚了。為什麼叫作性戒?性本來是罪,加上佛制了以後,還要罪加一
等,「故云因制」。所以說,「應知性戒之言即業制雙舉也。」這個性戒兩個字,有兩
個內涵:第一個,它本性這個業;還有一個呢,因為制了以後罪加一等,兩個都說在裡頭。
那麼詳細我們看那個遮戒以後,一對比的話,性遮兩個就很清楚地分得出來了。再看,
《戒疏》續云:「言遮惡者。
什麼叫遮惡呢?遮就是遮戒。
聖未制前,造作無罪。由非正業,無妨福善。 自制已後,塵染更深,妨亂修道招
世譏謗,故名遮也。」
213 舊版.第八卷 A
下面這個《行宗》的解釋,也唸完了再一起解釋。「《行宗》釋云:『初示反前性
惡。」就說現在講的遮戒,跟前面的性戒相反的。「自下」,自下就是前面的說「自制已
後」等等。那麼「明因制成犯」,前面是說不制不犯,這個上面制了以後就犯,為什麼
呢?「塵染更深」,這更糟糕!說「更深者多違犯故」。而且「妨道招譏亦即自他兩
失」,「妨道」是對自己來說,「招譏」是對別人來說。本來出家清淨幢相,教人家看見
了以後,哇!油然生敬,由於生敬而啟發種種的好處;現在不但得不到這個,人家還要譏
嫌。自己妨道,對別人的話也引起他的譏謗。人家尊敬你,人家有功德;人家有功德,你
就有功德,因為你撐了這個清淨幢相。現在人家譏笑、毀謗你,人家固然墮落,可是因為
你而引發的話,對不起,你同樣的有損失,這個是表面上我們最起碼的應該了解。現在文
全部再解釋一下。
說,什麼是遮呢?這個「聖」,這個一定是佛,一定是佛。道理,菩薩乃至其他的
……所以經論除了佛以外,菩薩、化人等等,弟子說了,可以,佛只證成;戒,沒有第二
個人能動,因為這是個法界之量,後面會詳細說。只有跟法界完全相應的人,他才能夠制
法界相應之量,這是我們平常不了解的。所以現在普普通通的人,都也撐起來這個,那完
全不了解它的本質。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214
為什麼說戒唯佛制呢?我們信佛的人總是:「這個佛講的!」但是佛講的你要講個道理
啊!尤其是佛經的真正了不起的地方,他說:「那佛制的,你要講出道理來。」那這個道理
慢慢地後面會告訴我們。徧該生境,法界之量,請問:哪一個人跟法界相應的?佛。因此除
了佛以外,沒有第二個人能夠真正制的根本原因。我今天在這地方先簡單地說明一下,這個
在論典上面才有,在論典上面,所以為什麼我們要了解戒,還非通論不可的原因。
同時這地方也說明,我們說:「欸,這個遮罪嘛,應該跟那個性罪好像就次要的
了。」殊不知遮罪跟性罪是一樣,因為這個是法界之量。倒是這個遮罪,反而比普通的善
還要來得嚴重。普通的善,儘管是你說殺了一條牛;對不起!只一條牛;你違背了戒的
話,這是法界之量欸,這兩個就完全不一樣啊!這是我們平常根本不了解的。所以很多小
地方,我們要把它辨別得很清楚。所以這個大聖沒有制定之前,沒有什麼罪過,因為並不
是真實的這個業主,因為它本性不是,並不妨害我們的福跟善─這個地方特別說明哦,
福跟善,不叫德。
那麼,有一件事情我們不妨簡單說一下。那個「制」以世法來說,眼前我們處處看
得見,我們這個馬路上面說要靠右走。本來無所謂靠右走、靠左走,可是法律既然制定了
靠右走的話,那你就得靠右走;要靠左走,天下大亂。如果說你偏要靠左走的話,車毀人
215 舊版.第八卷 A
亡,你得吃官司,人家也倒楣。現在這地方是紅燈不能走,綠燈可以走,如果它反過來的
話,那就是這樣。所以平常除了這個以外,還有民間的習慣,以我們中國人來說,我看見
的,譬如西方人,美國人也是這樣,對的點點頭,不對的搖搖頭。我跑到印度去,印度不
是,讚許你這件事情,搖搖頭,他說:「哎,好,讚許。」你如果跑得去跟他搖一搖頭,
它完全相反。這是什麼?制。換句話說,因為我們大家共同認識當中約定的。不過像世間
的風俗,只是你這個風俗、你這個習慣,或者是一個家族、或者是一個民族、或者一個國
家;佛制的,法界之量,這是我們應該了解的,制戒的特別的意義在此。
所以說「自制已後,塵染更深」,你可以不來受,既然你受了以後,那你非遵不可。
你可以不在這個國家,在這個國家以後,你說你要向右轉,我偏偏要向左轉,行得通嗎?
行不通!這個道理,我們應該了解的,這樣。所以說,又「妨亂修道」,還要「招世譏
謗」,要遮止,道理在此,道理在此。所以真正講戒的話,它開遮持犯並不是說,欸!告
訴你這個樣,它一定要開,在什麼情況之下,凡是這個內容它都有它的特別的說明;質、
量沒有一個地方不交代得清清楚楚。關於交代那件事情,那將來就在持犯當中去說。那個
持犯,也可以說非常繁,教我們現在看起來是很頭痛,好在諸位是在家,所以頭痛,出家
的話那是應該的。隨便一提,我們繼續再看下去。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216
《戒疏》又云‥「性罪三過,一違理惡行,二違佛廣制,三能妨道業。遮罪具二,
體非違理,故名為遮。」
「《戒疏》又云:性罪三過」,如果是當「性」─這個是講性罪的話就是性戒哦,
性戒如果你犯了,有三個過失:一個是「違理惡行」第一個,這是違背這個理的;第二
呢,「違佛廣制」,這個佛制就是單單指「遮」;第三個,「能妨道業」。遮罪呢,只具
兩個,哪兩個?「體非違理」,所以第一個前面說的「違理惡行」這個不具足,下面這兩
個它有的,這「違佛廣制」以及「能妨道業」,所以要遮止。那麼這個就是性、遮兩者的
不同。下面有個小註,說:
上明遮性二意,若約五八戒言,前四屬性,酒等為遮。性惡可知。遮惡如《業疏》
引《俱舍》文略明,今錄於下。
這個是弘一大師特別註的,因為這一本《備覽》是對在家人為主的,因此他這個地
方特別告訴大家一下。我們五戒來說,那麼五戒的話─殺、盜、婬、妄(這個婬是邪
婬)、酒。前面那個不殺,然後呢,不盜、不邪婬、不妄語,這個叫性戒;不飲酒那是遮
戒。八戒呢,除了這個不飲酒以外,還有所謂「酒等為遮」,這個是遮戒。所以你如果持
217 舊版.第八卷 A
的話,有無量無邊的功德,違犯了以後,當然同樣的有很大的損害。現在看一下這個文。
《業疏》云:
《業疏》是引《俱舍論》。
「《俱舍論》云:由飲酒故,即便忘失是事非事念也。離莊嚴者,謂非舊莊嚴也。
若常所用莊嚴,不生極醉亂心也。若用高勝臥處及歌舞音樂,隨行一事,破戒不遠
也。若依時食,離先所習非時食也。憶持八戒,即起厭離隨助之心。若無第八,此
二不生也。」
那麼這個文字,下面先看一下解釋,解釋看完了《濟緣》解釋以後,然後再說一說。
《濟緣》釋云:「酒能亂性,不辨是非,容犯諸戒故。
那麼這個就是解釋前面《俱舍論》云:「由飲酒故,即便忘失是事非事念也。」這個
酒能夠騷亂、弄亂我們這個理智的本性,一弄亂了以後,是非莫辨,因此就會讓我們去犯
各式各樣的戒。所以前面說,飲了酒以後,這個判斷事情「是、否」的這個正念就失去掉
了,所以前面說「忘失是事非事念」,這個是念正念,那麼這個是解釋第一句。那麼《濟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218
緣》下面說,
非舊莊嚴,謂華瓔等俗中常習是舊莊嚴,
什麼叫「非舊莊嚴」呢?那個就是前面說「離莊嚴者,謂非舊莊嚴也。」這個莊嚴
就是裝飾,嚴就是把它這個做得很像樣、莊嚴。平常我們說打扮打扮啦、修飾修飾啦,這
個就是普通所謂的莊嚴。那麼「舊莊嚴」呢?就是我們一向在家人所做的事情,不管是男
也好、是女也好,平常我們說,除了這個頭髮梳得整整齊齊,下面還要塗一點香水、雪花
膏一大堆。佛法裡面不需要,所以叫「非舊莊嚴」。因為這個東西真正的功效是什麼?使
得我們醉亂,增長這個。世間是要這個;佛法告訴我們,這個就是引發貪瞋癡的最壞的東
西,要去掉它!這個我們要了解,這個是虛假的,我們要真實的。
那麼剛開始不可能深入,從眼前一步一步地來,這個就是它八關齋戒意趣。所以八關
齋戒制定一天也在這裡,一方面你試試看,一方面一天說什麼也容易受,這樣,這個是有
它的種種條件在,所以這個「離舊莊嚴」,就是指這些。
今並離之但存常所服用故云非也。
那現在這些都不要了,就是你經常,就是衣服還是要穿的,只是如此而已,所有的那
219 舊版.第八卷 A
些東西啊,就不要了。那麼不要的裡邊,除了這個以外,還有什麼?它這個戒當中,這個
八關齋戒當中叫「不臥高廣大床,以及不歌舞倡伎,及不故往觀聽」。八關齋戒我想在座
的很多曾經守過,最後一個叫「不非時食」。這五戒下面再加上三樣東西,第一個,不坐
高廣大床。為什麼講高廣大床呢?就是同樣一個椅子、一個板凳嘛就好了,它那個床是包
括坐、臥的,那個床又大又廣、彈簧,那麼舒舒服服地這樣來,就這樣。這個都是平常增
長我們這個醉亂之心的,所以在真正戒當中,不要。不過這裡有特別的說明,假定說你今
天受八關齋戒,然後你跑到別的地方去,他說那個招待你就這樣這張床,你說你不睡,他
另外給你買一個小床,不對!這個我們應該了解哦!
這裡呀,各個宗派的不同哦!如果說他這個實法宗的話,欸,不行!他寧願買一個
小床來,那個大床不可以!就會執著得非常厲害。如果四分一宗,乃至於圓教宗的話,
不是!欸,沒問題、沒問題!你可以到了晚上睡在地上,兩個都兼顧;可是如果你心裡
面,並沒有這醉傲之心的話,你心裡面覺得:唉,這個……。存著對它沒有一點的享受
之心睡上去,不犯!所以這個開遮持犯當中,它每一個不同的這個宗,它有它的界限。
可是這個界限不是說文字上面的說說哦,就是你一定要從你的意樂,內心當中相應到什
麼程度而說的。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220
就是以小乘來說,他也說這個重點擺在離「極醉亂心」。醉亂心的反面並不是悠悠散
散哦,攝持、提持正念。在這個正念護持之下,如果這個地方不允許你有這樣,你在這地
方去坐高廣大床,不算犯!這個後面要講到的時候,不要說:「啊!這個法師說過的,那
我還是這樣去做。」你單單憑這個心,你已經就犯了,這是我們要了解。所以戒相細微、
難懂,就在這裡。那麼所以像這一些東西「隨行一事」,你,對不起,那就差不多了
205 舊版.第八卷 A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
舊版第八卷.A面
不過這個無記當中,到後面還要詳細說明,是有覆無記、是無覆無記,這兩個我們也要分
別,到以後會講。看解釋:
《資持》釋云:「初句。後三者即貪瞋邪見。
「初句」就是前面說的「宜作四句」當中「善而非戒」,那麼「十中後三」就是十善
業當中或者十惡業當中貪瞋癡。
化教所禁故名善,律所不制故非戒。
因為這是化教所禁制的,所以叫作善,律不會單獨制。下面這出說明哦!說,我前面
已經說過了,這個實法宗是不制,但是到《四分律》的話,它就開始了。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206
《四分》重緣相同十業可入戒收,
什麼叫「《四分》重緣」呢?這個要說一下。在實法宗,換句話說,一切有部制戒當
中,制戒的時候一定要你身口違犯了,起心動念不算,這樣。到《四分律》呢?不一樣,
起心動念,它也要犯,叫「重緣」。就是初念起來的這個叫獨頭意識,不犯;完後第二念
你繼續地又去緣念想,想剛才那個事情,這個叫重緣。
那麼第二念起來的時候,跟前面有什麼不一樣呢?這個也說一說。唯識上面,第一
念起來的時候,我們通常叫作「獨頭意識」。為什麼叫獨頭啊?有這個地方的獨頭是對著
五俱意識來說。為什麼叫「五俱意識」呢?就是眼、耳、鼻、舌、身,這個五根每一個都
有識,眼是眼識,耳、鼻、舌、身。不過這個它只是什麼?只是緣念,它不會在這地方分
別、造作等等。要去分別、造作,一定要跟意識相應,所以當這個意識跟著五根相應的時
候,那個時候這個意識叫作五俱意識。前面你單是意識當中起來一個念頭,那時候沒有發
諸行為的時候,叫做獨頭意識,這樣。那麼這個這是根據唯識法相的解釋。
如果事實,我們也不妨去想一下。一個念頭起來了,起來了也就過去掉了,這樣。
但是另外一個念頭想:「嗯!不錯,我要怎麼去做。」於是這個時候你的注意力就會起來
207 舊版.第八卷 A
了。或者你看見東西,前面看見了,一個念頭,腦筋當中就泛爾這樣現起一個影子,如
此。回頭你看見了,欸!注意一下,眼睛瞪一下,耳朵側起來聽一下,那個時候是什麼?
已經是重緣。如果你所緣的是跟貪瞋癡相應的話,那個四分已經受,犯了,這個叫前方
便;菩薩的話,根本犯。這個就是剛才說的心有分齊─大、中、小。
所以真正講戒律的,這個行相都非常細,在我們唯識法相當中講的這個獨頭啊、五
俱,講過了,大家不曉得獨頭到底是什麼,以及五俱到底是什麼,反正都書本上面翻開
來,你記到腦筋裡,寫一篇文章。戒上面不是!心念一動你曉得:欸!這是什麼。善的就
有善果,惡的就有惡果,你馬上覺得不可以!所以這兩個就是化教跟制教的根本差別。因
此你警惕了,隨時注意它,那馬上顯出功效。如果你這個功效在戒上徧該生境的話,同樣
的一念的至心,它產生的功德無量無邊,這就是我們應該分得很清的。
所以你們要學戒的話,就從這個地方,要每一步、每一步非常確定。所以不可以說,
又是這個樣、又是那樣,就是講圓融。戒這個東西一點都不圓融!實際上你真正地了解才
可以談得到圓融啊,否則這個圓融都是─唉,那是文字上面圓融、圓融。反正說得很
好聽,然後我那兒睡覺很高興,這個叫作圓融,實際上不是如此!現在我們繼續下去。那
麼,所以它「四分重緣相同十業可入戒收」,就像十業當中的其他一樣,都收到那戒當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208
中。最後,
若約菩薩十善俱戒,
對不起,「若約菩薩」的話─俱戒,那不但是重緣,獨頭意識一念動就不行,剛才
已經說過。
如是知之。
你要這樣去了解它喲!這是第一句。
第三句中,初示相。以下雙釋。
那麼第三句是講什麼呢?就是「亦善亦戒」,那麼這個就講的「不要期者」,不要
期;換句話說,不照著上面的「要期誓受、徧該生境」,這樣的話呢,「顯示世善」,就
世間的所謂善,這不是戒。下面有兩個字,注意喔!「無願體也。」這個「願體」就是
我們上面說的戒體,這個我們整個行持過程當中的中心就在這裡。剛才不是說,我們要種
這個福田,現在這個福田的這個田在哪裡啊?就是我們的心田。這個心田這個地方的另外
209 舊版.第八卷 A
一個名字叫願體,說你得到了戒體以後,就有沒有得到這個。所以平常的時候我們說,你
得到了這個,一切時處,睡覺,睡覺它還在增長;吃飯,吃飯還在增長,就這樣;辦公,
辦公還在增長。然後犯了呢,對不起,這就麻煩來了!所以這個願體本身哪,我們應該了
解,它的真實內涵,在後面正講戒體的時候告訴我們。
反此者謂有要期受體,然後如體而修。」
這說世善沒有願體的,反過來,「有要期」,要有受體,然後依體起修。平常我們說
依體起修、依體起修,這個大乘經典都會這樣講的,其實小乘經典一樣。可是前面的講,
講完了就是講完了,這個叫化教;真正的依體起修,在制教當中。至少道理現在懂得了,
這樣。這個體,法界為量,大家注意!而且這個體非受莫得,這個受的話一定要師師相
授,一定要師師相授。所以說在家人,這個不能列入三寶。他真正寶,寶在哪裡?有體、
無體而分。他雖然是一個凡夫,但是經過如法羯磨以後,他保持的這個體,卻是諸佛法界
之量,因此他稱「三寶」,而且唯有這個才能夠把佛跟法維持在世間。但是這個三寶不是
個形相喔!形相不算,我們應該了解的,這個都是心相。那這個地方先把這兩樣東西,它
的名詞的內涵說明。再下面,遮、性,第三支。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210
第三支 遮性
遮性分二
- 初性惡者
- 初釋性義
二合戒義
- 初敘須制
二明立制
二遮惡者- 初示反前性惡
二明因制成犯
- 初釋性義
《戒疏》云:「明遮性者。由惡緣境,不可隨說。以義收之,大分為二。」
遮,主要的就是講制的戒;性,那麼後面會解釋。因為我們所對的、造惡所緣的境
界,啊!那無量無邊,你根本沒辦法一一說出來,現在我們歸納起來大別地從兩點來說明
它─包含了一切。哪兩點呢?一個叫遮,一個叫性。下面就解釋性跟遮的差別。
《戒疏》續云:「言性惡者。如十不善,體是違理,無論大聖制與不制,若作違行
感得苦果,故言性惡。 是故如來制戒防約。若不制者,業結三塗,不在人道,何
能修善。 故因過制,從本惡以標名,禁性惡故名為性戒。」
那麼這個性、遮,就是有一種叫性戒、有一種叫遮戒,把整個的就分成兩類。什麼
211 舊版.第八卷 A
是性戒呢?性是惡的就是說十不善,反過來就是十善。它這個本體,這個性就是本質,它
的本身、本質來說,非理的,所以不管佛制、不制,你做了以後一定感得苦果,因為這是
苦業啊!所以這個是本性就是壞的。佛法當中,這個惡有一個定義,惡有一個定義:這個
做了以後,結果一定是苦的,感得的壞的,這個叫作惡。善的呢?就是你現在這樣做了以
後,將來感得的果究竟是好的、樂的,這個叫善。所以這個性惡是這一個而言。
所以說在這個情況之下,如來才說明、制戒,來預防、來約束我們。假定說不制這
個戒,你不如道理、不如聖人所制戒地去做的話,將來你造了惡業一定感得三塗果報。在
這種情況之下,墮落下去了根本不可能修行,還談什麼呢?所以他非制不可。佛出世的本
懷要一切眾生圓成無上佛道,這個要多生多劫修行,現在你做得不好墮落了,好囉!你還
談什麼修行啊?所以這是個根本。因此除了它本來是惡的以外,佛還要特別地說明,就這
樣。所以它又是性罪、又是遮罪,又是性戒、又是遮戒,這第一個。所以他說,現在從制
定了以後,制雖然制,可是由於它的本來就是,所以「從本惡以標名,禁性惡故」,叫作
性戒。那麼下面呢《行宗》解釋,這個解釋比較容易。
《行宗》釋云:「初釋性義。性即是體。違理之惡從心而起,不由制有,故云無論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212
等。 是下合戒義,初敘須制。
這個從心裡面就起來,不是因為佛制了以後才有的,所以說無論制與不制。「是
下」,是下那就是前面「是故如來」這一段話。「合戒義,初敘須制」,為什麼要制呢?
因為造了業墮落三惡道了,你根本不可能,所以佛制的意思在這裡。
故下明立制。於本業上復增制罪,
喏,現在就說清楚了。為什麼叫作性戒?性本來是罪,加上佛制了以後,還要罪加一
等,「故云因制」。所以說,「應知性戒之言即業制雙舉也。」這個性戒兩個字,有兩
個內涵:第一個,它本性這個業;還有一個呢,因為制了以後罪加一等,兩個都說在裡頭。
那麼詳細我們看那個遮戒以後,一對比的話,性遮兩個就很清楚地分得出來了。再看,
《戒疏》續云:「言遮惡者。
什麼叫遮惡呢?遮就是遮戒。
聖未制前,造作無罪。由非正業,無妨福善。 自制已後,塵染更深,妨亂修道招
世譏謗,故名遮也。」
213 舊版.第八卷 A
下面這個《行宗》的解釋,也唸完了再一起解釋。「《行宗》釋云:『初示反前性
惡。」就說現在講的遮戒,跟前面的性戒相反的。「自下」,自下就是前面的說「自制已
後」等等。那麼「明因制成犯」,前面是說不制不犯,這個上面制了以後就犯,為什麼
呢?「塵染更深」,這更糟糕!說「更深者多違犯故」。而且「妨道招譏亦即自他兩
失」,「妨道」是對自己來說,「招譏」是對別人來說。本來出家清淨幢相,教人家看見
了以後,哇!油然生敬,由於生敬而啟發種種的好處;現在不但得不到這個,人家還要譏
嫌。自己妨道,對別人的話也引起他的譏謗。人家尊敬你,人家有功德;人家有功德,你
就有功德,因為你撐了這個清淨幢相。現在人家譏笑、毀謗你,人家固然墮落,可是因為
你而引發的話,對不起,你同樣的有損失,這個是表面上我們最起碼的應該了解。現在文
全部再解釋一下。
說,什麼是遮呢?這個「聖」,這個一定是佛,一定是佛。道理,菩薩乃至其他的
……所以經論除了佛以外,菩薩、化人等等,弟子說了,可以,佛只證成;戒,沒有第二
個人能動,因為這是個法界之量,後面會詳細說。只有跟法界完全相應的人,他才能夠制
法界相應之量,這是我們平常不了解的。所以現在普普通通的人,都也撐起來這個,那完
全不了解它的本質。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214
為什麼說戒唯佛制呢?我們信佛的人總是:「這個佛講的!」但是佛講的你要講個道理
啊!尤其是佛經的真正了不起的地方,他說:「那佛制的,你要講出道理來。」那這個道理
慢慢地後面會告訴我們。徧該生境,法界之量,請問:哪一個人跟法界相應的?佛。因此除
了佛以外,沒有第二個人能夠真正制的根本原因。我今天在這地方先簡單地說明一下,這個
在論典上面才有,在論典上面,所以為什麼我們要了解戒,還非通論不可的原因。
同時這地方也說明,我們說:「欸,這個遮罪嘛,應該跟那個性罪好像就次要的
了。」殊不知遮罪跟性罪是一樣,因為這個是法界之量。倒是這個遮罪,反而比普通的善
還要來得嚴重。普通的善,儘管是你說殺了一條牛;對不起!只一條牛;你違背了戒的
話,這是法界之量欸,這兩個就完全不一樣啊!這是我們平常根本不了解的。所以很多小
地方,我們要把它辨別得很清楚。所以這個大聖沒有制定之前,沒有什麼罪過,因為並不
是真實的這個業主,因為它本性不是,並不妨害我們的福跟善─這個地方特別說明哦,
福跟善,不叫德。
那麼,有一件事情我們不妨簡單說一下。那個「制」以世法來說,眼前我們處處看
得見,我們這個馬路上面說要靠右走。本來無所謂靠右走、靠左走,可是法律既然制定了
靠右走的話,那你就得靠右走;要靠左走,天下大亂。如果說你偏要靠左走的話,車毀人
215 舊版.第八卷 A
亡,你得吃官司,人家也倒楣。現在這地方是紅燈不能走,綠燈可以走,如果它反過來的
話,那就是這樣。所以平常除了這個以外,還有民間的習慣,以我們中國人來說,我看見
的,譬如西方人,美國人也是這樣,對的點點頭,不對的搖搖頭。我跑到印度去,印度不
是,讚許你這件事情,搖搖頭,他說:「哎,好,讚許。」你如果跑得去跟他搖一搖頭,
它完全相反。這是什麼?制。換句話說,因為我們大家共同認識當中約定的。不過像世間
的風俗,只是你這個風俗、你這個習慣,或者是一個家族、或者是一個民族、或者一個國
家;佛制的,法界之量,這是我們應該了解的,制戒的特別的意義在此。
所以說「自制已後,塵染更深」,你可以不來受,既然你受了以後,那你非遵不可。
你可以不在這個國家,在這個國家以後,你說你要向右轉,我偏偏要向左轉,行得通嗎?
行不通!這個道理,我們應該了解的,這樣。所以說,又「妨亂修道」,還要「招世譏
謗」,要遮止,道理在此,道理在此。所以真正講戒的話,它開遮持犯並不是說,欸!告
訴你這個樣,它一定要開,在什麼情況之下,凡是這個內容它都有它的特別的說明;質、
量沒有一個地方不交代得清清楚楚。關於交代那件事情,那將來就在持犯當中去說。那個
持犯,也可以說非常繁,教我們現在看起來是很頭痛,好在諸位是在家,所以頭痛,出家
的話那是應該的。隨便一提,我們繼續再看下去。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216
《戒疏》又云‥「性罪三過,一違理惡行,二違佛廣制,三能妨道業。遮罪具二,
體非違理,故名為遮。」
「《戒疏》又云:性罪三過」,如果是當「性」─這個是講性罪的話就是性戒哦,
性戒如果你犯了,有三個過失:一個是「違理惡行」第一個,這是違背這個理的;第二
呢,「違佛廣制」,這個佛制就是單單指「遮」;第三個,「能妨道業」。遮罪呢,只具
兩個,哪兩個?「體非違理」,所以第一個前面說的「違理惡行」這個不具足,下面這兩
個它有的,這「違佛廣制」以及「能妨道業」,所以要遮止。那麼這個就是性、遮兩者的
不同。下面有個小註,說:
上明遮性二意,若約五八戒言,前四屬性,酒等為遮。性惡可知。遮惡如《業疏》
引《俱舍》文略明,今錄於下。
這個是弘一大師特別註的,因為這一本《備覽》是對在家人為主的,因此他這個地
方特別告訴大家一下。我們五戒來說,那麼五戒的話─殺、盜、婬、妄(這個婬是邪
婬)、酒。前面那個不殺,然後呢,不盜、不邪婬、不妄語,這個叫性戒;不飲酒那是遮
戒。八戒呢,除了這個不飲酒以外,還有所謂「酒等為遮」,這個是遮戒。所以你如果持
217 舊版.第八卷 A
的話,有無量無邊的功德,違犯了以後,當然同樣的有很大的損害。現在看一下這個文。
《業疏》云:
《業疏》是引《俱舍論》。
「《俱舍論》云:由飲酒故,即便忘失是事非事念也。離莊嚴者,謂非舊莊嚴也。
若常所用莊嚴,不生極醉亂心也。若用高勝臥處及歌舞音樂,隨行一事,破戒不遠
也。若依時食,離先所習非時食也。憶持八戒,即起厭離隨助之心。若無第八,此
二不生也。」
那麼這個文字,下面先看一下解釋,解釋看完了《濟緣》解釋以後,然後再說一說。
《濟緣》釋云:「酒能亂性,不辨是非,容犯諸戒故。
那麼這個就是解釋前面《俱舍論》云:「由飲酒故,即便忘失是事非事念也。」這個
酒能夠騷亂、弄亂我們這個理智的本性,一弄亂了以後,是非莫辨,因此就會讓我們去犯
各式各樣的戒。所以前面說,飲了酒以後,這個判斷事情「是、否」的這個正念就失去掉
了,所以前面說「忘失是事非事念」,這個是念正念,那麼這個是解釋第一句。那麼《濟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218
緣》下面說,
非舊莊嚴,謂華瓔等俗中常習是舊莊嚴,
什麼叫「非舊莊嚴」呢?那個就是前面說「離莊嚴者,謂非舊莊嚴也。」這個莊嚴
就是裝飾,嚴就是把它這個做得很像樣、莊嚴。平常我們說打扮打扮啦、修飾修飾啦,這
個就是普通所謂的莊嚴。那麼「舊莊嚴」呢?就是我們一向在家人所做的事情,不管是男
也好、是女也好,平常我們說,除了這個頭髮梳得整整齊齊,下面還要塗一點香水、雪花
膏一大堆。佛法裡面不需要,所以叫「非舊莊嚴」。因為這個東西真正的功效是什麼?使
得我們醉亂,增長這個。世間是要這個;佛法告訴我們,這個就是引發貪瞋癡的最壞的東
西,要去掉它!這個我們要了解,這個是虛假的,我們要真實的。
那麼剛開始不可能深入,從眼前一步一步地來,這個就是它八關齋戒意趣。所以八關
齋戒制定一天也在這裡,一方面你試試看,一方面一天說什麼也容易受,這樣,這個是有
它的種種條件在,所以這個「離舊莊嚴」,就是指這些。
今並離之但存常所服用故云非也。
那現在這些都不要了,就是你經常,就是衣服還是要穿的,只是如此而已,所有的那
219 舊版.第八卷 A
些東西啊,就不要了。那麼不要的裡邊,除了這個以外,還有什麼?它這個戒當中,這個
八關齋戒當中叫「不臥高廣大床,以及不歌舞倡伎,及不故往觀聽」。八關齋戒我想在座
的很多曾經守過,最後一個叫「不非時食」。這五戒下面再加上三樣東西,第一個,不坐
高廣大床。為什麼講高廣大床呢?就是同樣一個椅子、一個板凳嘛就好了,它那個床是包
括坐、臥的,那個床又大又廣、彈簧,那麼舒舒服服地這樣來,就這樣。這個都是平常增
長我們這個醉亂之心的,所以在真正戒當中,不要。不過這裡有特別的說明,假定說你今
天受八關齋戒,然後你跑到別的地方去,他說那個招待你就這樣這張床,你說你不睡,他
另外給你買一個小床,不對!這個我們應該了解哦!
這裡呀,各個宗派的不同哦!如果說他這個實法宗的話,欸,不行!他寧願買一個
小床來,那個大床不可以!就會執著得非常厲害。如果四分一宗,乃至於圓教宗的話,
不是!欸,沒問題、沒問題!你可以到了晚上睡在地上,兩個都兼顧;可是如果你心裡
面,並沒有這醉傲之心的話,你心裡面覺得:唉,這個……。存著對它沒有一點的享受
之心睡上去,不犯!所以這個開遮持犯當中,它每一個不同的這個宗,它有它的界限。
可是這個界限不是說文字上面的說說哦,就是你一定要從你的意樂,內心當中相應到什
麼程度而說的。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220
就是以小乘來說,他也說這個重點擺在離「極醉亂心」。醉亂心的反面並不是悠悠散
散哦,攝持、提持正念。在這個正念護持之下,如果這個地方不允許你有這樣,你在這地
方去坐高廣大床,不算犯!這個後面要講到的時候,不要說:「啊!這個法師說過的,那
我還是這樣去做。」你單單憑這個心,你已經就犯了,這是我們要了解。所以戒相細微、
難懂,就在這裡。那麼所以像這一些東西「隨行一事」,你,對不起,那就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