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體質大改變!別再溫補了,中醫師揭開冬季進補的真相

有關中醫方面,請在此貼!謝謝!如果有侵權,歡迎來信告知!

版主: MissC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
文章: 33393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台灣人體質大改變!別再溫補了,中醫師揭開冬季進補的真相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台灣人體質大改變!別再溫補了,中醫師揭開冬季進補的真相
早安健康
09d.jpg
黃獻銘中醫師
2018年11月5日 上午11:00


【早安健康/黃獻銘中醫師】在這乍暖還寒的秋冬時節,為什麼開始出現口乾舌燥、長針眼、臉上痤瘡、便秘痔瘡、失眠口臭、飢餓卻食慾不振……等等俗稱「火氣大」的症狀?原因在於你吃補觀念錯了!

在寒冷的冬夜裡,總期待媽媽或阿嬤從中藥行拎回一包包的人參養榮湯、八珍十全……等藥帖。希望藉著中藥材裡的溫熱能量,溫暖冷吱吱的雙手,讓子宮與內臟的凝結的經絡能「冰消融解」,為來年的健康鋪路。但有些人卻越吃離健康越遠,甚至手腳反而冰冷,這是為什麼呢?


吃補反而手腳冰冷?因為體質不同了


有別於五、六零年代農村社會的人普遍營養不足,現代人因為工作型態(勞力→勞心)、作息時間(晚睡)與營養條件(較充裕)不同,氣血瘀滯與陰虛血燥的體質為多,所以依循農村時代「溫補」的概念,往往造成上火體質,甚至火氣會「吃食身體的元氣」,造成越補越累,手足冰冷。

所以現代養生觀念必須與時俱進,不過,沒聽說過藥房裡有涼補藥膳,要如何選取適合藥材?接下來阿銘師教你如何聰明補冬。


秋冬養陰湯


食材:


(A)金釵石斛四錢、玉竹五錢、沙參三錢、麥門冬三錢,潞黨參、白茯苓、廣陳皮生甘草各兩錢。將以上藥材用棉布包裹,中型鍋份量。(針眼者,再加菊花、夏枯草各兩錢)
(B)跑山雞或排骨,剁洗淨,排骨需先川燙。
(C)香菇泡開、大白菜、白蘿蔔或空心菜適量。
(D)薑片數片、蒜頭數顆整粒
(E)料理米酒、鹽少許。

做法:

將(D)先油鍋爆香
再入(B)拌炒至微黃上色炒上色,炒出雞油來更添香氣。
接著加入水或高湯「嗆鍋」。
放入(A)(C),燉煮40分鐘以上。泡開的香菇水是滋味鮮美的天然高湯,建議一併下鍋。
再放(E)調味。

簡易版做法: 把ABCD全部放入電鍋加高湯或水,外鍋放兩到三杯水(外鍋一杯水相當於燉20分鐘)。「啪」電鍋開關跳起來就好!


賞味與解析:秋冬時常過度溫補造成上火


中醫有句老話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可以解釋為秋冬時常過度溫補造成上火,應該要反過來適當養陰。石斛、玉竹、沙參味甘偏涼,又帶有養陰藥天生的膠質口感。整體藥膳甘醇清爽,喉頭回甘的韻味十足。喝下肚有種「陰平陽密,精神乃治」的調和感。

白菜或蘿蔔消食下氣,適合被大魚大肉折騰的腸胃。空心菜古稱「蕹菜」,《本草綱目》記載有療瘡解毒,潤腸通便的功效,針對於上火的皮膚更是絕妙。
您沒有權限檢視這篇文章所附加的檔案。
圖檔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1.中醫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