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是我們中醫的醫理

有關中醫方面,請在此貼!謝謝!如果有侵權,歡迎來信告知!

版主: MissC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
文章: 33393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是我們中醫的醫理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是我們中醫的醫理

「天灸」練功-夏練三伏、冬練三九 http://www.kmuh.org.tw/www/kmcj/data/10603/21.htm
p21.jpg
藥劑部 王郁欽 藥師(106年3月)
每到季節交替,尤其是寒冬來臨時,有過敏性疾病如鼻炎、哮喘的人會發作頻繁或症狀加重,常令人苦不堪言。這些族群大多是屬於中醫所言的陽虛或虛寒體質。古代醫家除了使用針灸和服用中藥治療外,也發展出天灸療法來調整體質,增強人體的抗病能力。

天灸是一種古老的治法,最早記載於漢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天灸一詞首見唐朝孫思邈的《千金要方》,而明代《本草綱目》等醫書也多有驗案,到了清初張璐《張氏醫通》運用此法治哮喘。晚清外治名醫吳師機在《理瀹駢文》中對天灸的論述最為詳盡。

天灸按其貼藥季節習稱「夏練三伏、冬練三九」。根據《黃帝內經》「冬病夏治,夏病冬治」的原則,在冬夏二季的三九天及三伏天進行。所謂三伏天是農曆夏至後的初伏、中伏及末伏天,是一年中最熱之時;三九天是冬至後,每隔九日為初九、二九、及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冷之時,此時陽氣斂藏,氣血不暢。利用夏季炎熱和冬天寒冷的時機,施以天灸療法,在背部的大椎、肺俞、膏肓、定喘等穴,敷以溫補通經散寒的藥餅,來改善呼吸道疾病和體虛易感冒的體質。

天灸療法是中醫傳統的外治法,又稱發泡療法,其作用機轉是藉著藥物對局部組織刺激,使局部皮膚發紅充血,甚至起泡;且透過藥物敷貼於特定的穴位,持續刺激穴位,通經入絡,達到溫經散寒、活血通脈與調節臟腑功能的效果,因而提高抗過敏能力,並可改善臨床症狀。

傳統天灸依選用的藥物不同有很多種類,如毛茛灸、斑蝥灸、旱蓮灸、蒜泥灸、白芥子灸等。而目前中醫界較廣泛應用的是白芥子灸法,其藥物以白芥子為主,再加入細辛、延胡索及冰片等藥物。白芥子能溫肺化痰、利氣散結;細辛可祛風散寒、通竅止痛;延胡索會活血行氣、止痛;冰片可開竅醒神、清熱止痛。

經過中醫師的辨證論治,配合服藥,天灸的療效會更顯著。常見的適應症有過敏性鼻炎、慢性哮喘、體虛易感冒等。一般建議每個療程敷貼三次可隔週貼,藥物敷貼時間二至四小時,而特殊族群及孩童則另遵循醫囑;若有嚴重疾病、感冒發燒、咽喉發炎時及孕婦、一歲以下嬰兒和嚴重藥物過敏者,就不適用此法。敷貼後,若有輕微的皮膚局部紅癢、灼熱刺痛感,這是正常現象;但若症狀過於嚴重而無法忍受時則可先暫停敷貼。

此外,在療程中應配合足夠睡眠、愉悅心情、適度運動及飲食,尤其應避免生冷食物和冰品,如此更能改善病況與調整體質。民眾若有相關疑問,應向中醫相關醫療及醫事人員諮詢,以確保您的治療與用藥安全。
您沒有權限檢視這篇文章所附加的檔案。
圖檔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1.中醫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