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慎齋遺書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25
- 文章: 33799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周慎齋遺書
周慎齋遺書
趙序。
吳序。
卷一。
陰陽臟腑。
亢害承制。
卷二。
望色切脈。
辨證施治。
卷三。
二十六字元機。
理。
固。
潤。
澀。
通。
塞。
清。
揚。
逆。
從。
求。
責。
緩。
峻。
探。
兼。
候。
奪。
寒。
熱。
補。
瀉。
提。
越。
應。
驗。
卷四。
用藥權衡。
炮製心法。
卷五。
古經解。
卷五。
古方解。
十全大補湯·八珍湯。
歸脾湯。
補中益氣湯。
四君子湯。
四物湯。
溫肺湯。
保元湯。
古今名方錄要。
附∶新方數則。
卷六。
寒熱。
辨內外傷。
內傷。
外感。
寒。
熱·暑·燥。
濕。
求汗。
求吐。
求下。
卷七。
虛損。
勞傷。
陰虛。
潮熱。
吐血。
尿血。
衄血。
腸風。
中風。
似中風。
半身不遂。
痛風。
著不。
鶴膝風。
癜風(諸風附)
破傷風。
羊癲風。
大頭風。
卷八。
痿。
麻木。
體強。
身痛。
腫。
脹。
傷食。
傷酒。
胸膈不寬。
積聚。
痞塊。
膈。
嘈雜。
鬱。
驚駭。
不眠。
汗。
吐。
自下。
瘧。
痢。
卷九。
火。
假火。
疸。
渴。
喘。
咳嗽。
痰火。
痰飲。
痰核。
心痛。
腹痛。
腰痛。
胸痛。
脅痛。
頭痛。
臂痛。
腳痛。
疝。
動氣。
頭暈。
頭鳴。
暴死。
陽痿。
遺精(白濁、瀝精、遺尿)
淋。
小便不通。
二便不通。
卷十。
耳。
目。
牙。
舌。
喉口。
妖媚。
邪犬。
卷十\婦人雜證。
經水。
血崩。
帶下。
前陰諸證。
胎前。
難產。
卷十\小兒雜症。
發熱。
吐瀉。
驚疳。
疳瘡濕瘡。
濕癬。
痘疹。
外科雜證。
趙序。
吳序。
卷一。
陰陽臟腑。
亢害承制。
卷二。
望色切脈。
辨證施治。
卷三。
二十六字元機。
理。
固。
潤。
澀。
通。
塞。
清。
揚。
逆。
從。
求。
責。
緩。
峻。
探。
兼。
候。
奪。
寒。
熱。
補。
瀉。
提。
越。
應。
驗。
卷四。
用藥權衡。
炮製心法。
卷五。
古經解。
卷五。
古方解。
十全大補湯·八珍湯。
歸脾湯。
補中益氣湯。
四君子湯。
四物湯。
溫肺湯。
保元湯。
古今名方錄要。
附∶新方數則。
卷六。
寒熱。
辨內外傷。
內傷。
外感。
寒。
熱·暑·燥。
濕。
求汗。
求吐。
求下。
卷七。
虛損。
勞傷。
陰虛。
潮熱。
吐血。
尿血。
衄血。
腸風。
中風。
似中風。
半身不遂。
痛風。
著不。
鶴膝風。
癜風(諸風附)
破傷風。
羊癲風。
大頭風。
卷八。
痿。
麻木。
體強。
身痛。
腫。
脹。
傷食。
傷酒。
胸膈不寬。
積聚。
痞塊。
膈。
嘈雜。
鬱。
驚駭。
不眠。
汗。
吐。
自下。
瘧。
痢。
卷九。
火。
假火。
疸。
渴。
喘。
咳嗽。
痰火。
痰飲。
痰核。
心痛。
腹痛。
腰痛。
胸痛。
脅痛。
頭痛。
臂痛。
腳痛。
疝。
動氣。
頭暈。
頭鳴。
暴死。
陽痿。
遺精(白濁、瀝精、遺尿)
淋。
小便不通。
二便不通。
卷十。
耳。
目。
牙。
舌。
喉口。
妖媚。
邪犬。
卷十\婦人雜證。
經水。
血崩。
帶下。
前陰諸證。
胎前。
難產。
卷十\小兒雜症。
發熱。
吐瀉。
驚疳。
疳瘡濕瘡。
濕癬。
痘疹。
外科雜證。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25
- 文章: 33799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周慎齋遺書
趙序。
余舅祖琢崖王先生,乾隆甲午,壽屆七十有九,病將易著急,手書一編,囑餘曰∶是為明慎齋遺書,開雕未半,子幸竟其事,卒成吾志。 餘謹受教,唯而退。
乃於是年之冬,續刊其餘,共成書十卷。 雕事畢,為之序曰∶先生諱琦,字載韓,號載庵,又號琢崖,晚年自稱胥山老人。 未弱冠,補弟子員,即館余家。 先生父松谷公,相與昕夕討論書史,上下古今,旁及青鳥演禽,丈到目前為止雲篆,貝葉之文,兼收並覽,孳孳至忘寢食。 性儉素尚義,壯年喪偶,不更娶,不蓄資,有得即以供剞劂氏,刻所注李太白、李長吉等集,既《醫林指月》十二種,其他未付梓者尚多。
此《慎齋遺書》,則得自晚年,第鈔本闕陋,借得東扶張先生藏本,始備卷數。 慎齋名之干,明季東吳人,以醫鳴,著書三數種,《張氏醫通》,曾引其說,此本為勾吳種種的曆人名球者所訂,其文義頗未潤澤。
大抵慎齋門人,記其師所指授,語多質樸,無高手宣達義旨,讀者嘗病其蹇。 東扶先生少為利導之,琢崖先生復細加釐定,始成完書。
余於岐黃理無所窺。 然以先生之博極群籍,又醉心於方藥術者數十年,其所許可謂補世之所未備,則其有裨益於醫道無疑也。
是書傳,慎齋之名亦傳,而勾吳因為你的曆人亦不枉費數十載之參稽,其名亦傳,豈徒以其名也對話! 世有人熟玩反覆,稟是以御諸疾,而收其立成之效,雖得其旨於慎齋,然卒成其書之功,而垂益於後世,非先生其誰與歸。 餘是以不敢委其命於草莽,而終踐其諾也。
仁和趙樹元石堂氏謹序。
吳序。
醫道自東漢張仲景後,教亦多術矣。 東垣溫補,河間清熱,丹溪滋陰,戴人攻伐。 四家者,概皆有聞,然俱各得仲景之一體,而非軒歧之正派也。
明季江東周之干慎齋氏,生乎二千年後,而獨得仲景之精髓,直駕李劉朱張而上,有非季世俗醫所能彷彿二三也。
但《遺書》數卷,出於門人之記錄,未經較正,多有隱晦重複之弊。 球久欲刪煩去冗,訂為定本,年來因注《易》未遑,近日《易》注告成,南陽《金匮玉函經解》亦已脫稿,於是刪釋《遺書》,更定卷帙,陰陽 臟腑,氣運色脈,經解方解,病機方案,分錄十卷,以翼仲景《金匱玉函經》,作雜證之準繩,為後學之楷式,少醫醫者虛虛實實之病。
球僭妄之罪,自知難因為他們间,然球自年十四即業醫,繼多勞多得焚膏,誦讀幾三十載,幸得稍知一二,而性拙不能阿世,天之所以命我者,端在斯矣。 即欲偷安而諉責,業有所不敢耳!
乙酉申月勾吳本書人書於學易草廬。
余舅祖琢崖王先生,乾隆甲午,壽屆七十有九,病將易著急,手書一編,囑餘曰∶是為明慎齋遺書,開雕未半,子幸竟其事,卒成吾志。 餘謹受教,唯而退。
乃於是年之冬,續刊其餘,共成書十卷。 雕事畢,為之序曰∶先生諱琦,字載韓,號載庵,又號琢崖,晚年自稱胥山老人。 未弱冠,補弟子員,即館余家。 先生父松谷公,相與昕夕討論書史,上下古今,旁及青鳥演禽,丈到目前為止雲篆,貝葉之文,兼收並覽,孳孳至忘寢食。 性儉素尚義,壯年喪偶,不更娶,不蓄資,有得即以供剞劂氏,刻所注李太白、李長吉等集,既《醫林指月》十二種,其他未付梓者尚多。
此《慎齋遺書》,則得自晚年,第鈔本闕陋,借得東扶張先生藏本,始備卷數。 慎齋名之干,明季東吳人,以醫鳴,著書三數種,《張氏醫通》,曾引其說,此本為勾吳種種的曆人名球者所訂,其文義頗未潤澤。
大抵慎齋門人,記其師所指授,語多質樸,無高手宣達義旨,讀者嘗病其蹇。 東扶先生少為利導之,琢崖先生復細加釐定,始成完書。
余於岐黃理無所窺。 然以先生之博極群籍,又醉心於方藥術者數十年,其所許可謂補世之所未備,則其有裨益於醫道無疑也。
是書傳,慎齋之名亦傳,而勾吳因為你的曆人亦不枉費數十載之參稽,其名亦傳,豈徒以其名也對話! 世有人熟玩反覆,稟是以御諸疾,而收其立成之效,雖得其旨於慎齋,然卒成其書之功,而垂益於後世,非先生其誰與歸。 餘是以不敢委其命於草莽,而終踐其諾也。
仁和趙樹元石堂氏謹序。
吳序。
醫道自東漢張仲景後,教亦多術矣。 東垣溫補,河間清熱,丹溪滋陰,戴人攻伐。 四家者,概皆有聞,然俱各得仲景之一體,而非軒歧之正派也。
明季江東周之干慎齋氏,生乎二千年後,而獨得仲景之精髓,直駕李劉朱張而上,有非季世俗醫所能彷彿二三也。
但《遺書》數卷,出於門人之記錄,未經較正,多有隱晦重複之弊。 球久欲刪煩去冗,訂為定本,年來因注《易》未遑,近日《易》注告成,南陽《金匮玉函經解》亦已脫稿,於是刪釋《遺書》,更定卷帙,陰陽 臟腑,氣運色脈,經解方解,病機方案,分錄十卷,以翼仲景《金匱玉函經》,作雜證之準繩,為後學之楷式,少醫醫者虛虛實實之病。
球僭妄之罪,自知難因為他們间,然球自年十四即業醫,繼多勞多得焚膏,誦讀幾三十載,幸得稍知一二,而性拙不能阿世,天之所以命我者,端在斯矣。 即欲偷安而諉責,業有所不敢耳!
乙酉申月勾吳本書人書於學易草廬。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25
- 文章: 33799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卷一
卷一。
陰陽臟腑。
陰陽臟腑。
天為陽,地為陰,火為陽,水為陰。 天地,陰陽之定位也,水火,陰陽之生化也。 生化體位傷,故水火有過不及之害,則天地不能無旱浸之災。 水火者其用,天地者其體,用傷則體害,一定之理也。 以人身而言,形,陰也。 神,陽也。 心腎,水火也。 有形必有神。 神氣,體也。 形血,用也。 故病於形者,不能無害於神;病於神者,不能無害於形。 蓋氣病必傷血,血病必傷氣,此不易之道也。 但治之者,不可無先後標本輕重之分。 夫病有陰陽臟腑血氣,其病有各不相值者,有相因而致者,有去此適彼者。 故用藥之法,如腑病而臟不病,不得以臟藥犯之,臟病而腑不病,不得以腑葯犯之。 有腑病而勢將及於臟,用藥治腑,不得不先固臟;病在臟而勢將入腑,不得不先理腑。 腑入臟,臟入腑,又有輕重之異,葯亦不得不隨其輕重而用。 更有病雖在此,而不必治此,治此反劇;有病已去此,猶當顧此,此皆分陰陽先後標本輕重之大略也。
陰陽之義∶陽,天道也;陰,地道也。 非天之陽,萬物不生,地亦不凝。 非地之陰,萬物不成,天亦不靈。 故天主健,無一息之停,使稍有滯,則失其健運之機,而萬物屯矣。 地主靜,無一息之動,若稍不靜,則失其凝靜之氣,而萬物否矣。 人身之陽,法天者也,苟失其流行之機,則百病生;人身之陰,法地者也,苟失其安養之義,則百害起。 故陽生而陰長,陰生而陽旺。 陰與陽一身之司命,不得偏廢而或失也。 今之醫者,或言陽為重,或言陰為要,均未得要重之故,各執其說而失輕重之機宜者多矣。 夫言陽重者,乃天之陽,人身之真陽,而非壯火食氣之亢陽也。 亢陽者,如天之久旱酷暑,不可不急以甘霖清氣以消其亢害,故丹溪有扶陰之義,黃柏、知母等苦寒之味,在所當用,扶陰正所以濟陽也。 (炳章按∶此為平正之論,扶陽者知顧陰,扶陰者知顧陽,則斷無一偏之害矣。 )言陰重者,乃地之陰,人身之真陰,而非堅凝寒結之濁陰也。 濁陰者,如重陰凜冽之寒氣,不得不藉皓日晴和之氣以暖和之,先哲有扶陽之義,桂附干薑,在所當用,扶陽正所以濟陰也。 蓋火烈則水幹,水盛則火滅,兩相需而不得偏輕偏重者也。 若為醫者,重陰而害及真陽,重陽而害及真陰,誤矣!
故知天者可以扶陰,知地者可以扶陽,知天地之義,而成位乎中,方是救人之良醫,而非食醫道必欲明天地之道者,蓋人生天地間,無處不與天地合也。 即人之有病,猶天之陰陽,不得其宜也。 故人因飲食思慮勞碌淫逸而生病者,人中之天,自為病也。 因五運六氣外感而成病者,天中之人,外傷而為害也。 凡因天而病者實也。 雖虛而必先實,因人自病者虛也,雖實而必先虛,虛實明而用藥始無誤矣。 (因天時而病者為外感之實症,雖有虛狀而必當先治其實,因人事而病者為內傷之虛症,雖有實狀而必先顧其虛。 炳章按∶此亦論其大概,尚當以天之風寒暑濕燥火之期,合之人身金木水火土之虛實,察天識病,見病思天,天時有犯無人病之偏者方自全也。 (炳章按∶此語的當,雖參茯,其氣亦偏也。 )
人之陰陽,生生之本,俱在於是。 但陽能生陰,故一分陽氣不到,此處便有病。 然陰所以配陽,若陽到而陰不到,亦不能無病。 蓋以陽為本者,知所先也,若單事陽而罔顧陰,且惡陰而多抑陰,則非理矣。 先哲用六味以桂附而成其功,所以補其陰中之陽也。 用四君用補骨脂、五味子以收其效,所以補其陽中之陰也,(炳章按∶語氣抑揚,即不無偏重之弊,且四君子加補骨脂,亦不得謂之補陰。 )故胃陽全賴脾陰之合。 又如腎者,陰臟也,而為胃之關,腎津液枯,則關門不利,而胃不能受物,同此理也。 醫之道,生道也。 其生之道,不過陰陽五行生化之機宜也。 得其序而和則生,失其序而離散則死,失其和而紊亂則病。 察其所失,求其所和,則上醫也。 陽者,天之道也,人之氣也。 陰者,地之道也,人之形也。 其所以序而和者,人之臟腑經絡皮肉筋骨表裡內外,無不得五行生化之和而相安也。 大凡形質之失宜,莫不由氣行之失序,故地之萬物不生,皆天氣寒熱水旱之或過也。 人身之陰陽,即天地之形氣,五臟六腑之流通,猶四時之相代,天之陰陽失,為相者燮而理之,則萬物安。 人身之陰陽五行失,醫者調而治之,則百病除。 良相良醫,總在察陰陽五行生化之機宜而已。
凡病不起於先天,即起於後天,是先天后天,皆為人身萬化之本矣。 然其真本,又惟在元陽一氣。 經雲∶蒼天之氣清淨,清淨之氣者,陰陽五行先天后天之化原也。 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本是一氣,一而分之,則為二耳。 但有質而凝靜者為陰,無質而營運者為陽,無陽則陰無所衛,無陰則陽無所附,陰陽之相需,如天地相交,不得相失也。 但其間有輕重之別,蓋陽能生陰,陰不能生陽。 《易》曰∶吉凶悔吝生乎動,陽則動而不靜者也。 凡陰之病,皆陽動失其和而致之也。 故扶陽為治病要訣,然知扶陽而不知顧陰,天生而地不成,亦非治病之全法也。 (炳章按∶專重扶陽亦一偏之論,非要訣也。 )一陰一陽之謂道,天地得是道,故能長久。 人身同一天地也,其氣與天地等,純乎清淨無雜,清淨則一,一者道也。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人得一以靈,得一謂得此天元真一之氣也。 若或以七情,或以六氣,稍雜其間,則氣不清淨而病生矣。 故經雲∶蒼天之氣清淨,順之而陽氣固。 清淨之氣在人,生於肝,行於肺,役於心,養於脾,藏於腎,而流行於五臟六腑,四肢九竅,稍有滯隔,即生病矣。 所謂一分陽氣不到,即生病者此也。 用藥之補,補此也。 用藥之攻,攻乎害此者也。 亂則理之,逆則順之,塞則通之,於此無病,病亦不傷,於此有害,雖安亦危。 脈中清輕,安和之氣,即此氣也。 故脈貴和平,失之則死,傷之則病。 胃之養,養此也,胃之行,行此也。
先天之根根此,後天之奉奉此,蓋總先後天統氣血而為功者也。 此氣動處虛處,則為陽為氣,靜處形處,則為陰為血,為精為液。 氣得乎此,則生生不絕,流行百骸。 失乎此,則為火為邪。 血得乎此,得濡潤百骸,失乎此,則為膿為疖,為瘡疸 痞。 此氣若失,天地亦否,況凡人生病處,皆為陰為火,總因陽氣不到,陽氣所到之處,斷無生病之理也。
人以血為主,胃乃生血之源,陽氣不足,陷於陰分,則血不生長,氣皆化而為火。 若陽氣升舉,則血散佈於上下,氣無凝滯,何病之有? 大凡一身隻陰陽二氣,陽氣生發,陰氣皆化為血,陽氣不足,陰氣皆化為火。 (炳章按∶此補中益氣之論也。 但近人腎虧者,多一遇升發之品則真陽飛越,頃刻致脫,不可不知。 故為醫者斷不可執於一邊也。 )
火在丹田之下者,是為少火,少火則生氣。 離丹田而上者,是為壯火,壯火則食氣。 食氣之火,是為邪火,生氣之火,是為真火。
清氣在下,能助命門之火。 若陰氣絕,濁氣在上,則填實肺氣,肺氣不能行降下之令,則大便閉。 心肺為陽,陽中有陰,故上行極而下。 肝腎為陰,陰中有陽,故下行極而上。 中氣上升於肺則為氣,從肺回下則化為血,人身胃氣升降,而氣血自然生生不已。 (中氣即是胃氣人身以陽為主,一分陽氣未絕,不至於死。 一分陰氣未盡,不得成仙。 (炳章按∶醫書引此者多,而俱不得其解,蓋仙經以人身皆陰,惟心中元神為陽元,神充足乃可以點化陰神而成肌肉屬陰,氣屬陽,氣猶百姓,肌肉猶城垣。 若無肌肉為之外衛,即氣亦無根據而亡矣,故大肉盡脫者,亦不能生也。 (炳章按∶觀此條可知上條所引系誤解仙經也。 蓋仙經所謂陽氣原非呼吸之氣,而其所謂陰氣者,亦非肌肉之類也。 )
人身以陽氣為主,用藥以扶陽為先,如上焦閉塞,陽氣不能下降,須開豁之,中焦陽氣上升,須溫補之。 下焦陽氣不能收藏,須求腎納氣。 (炳章按∶此所謂陽氣乃胃中沖和之氣也,切勿誤認,而以以桂附補之。 )
胃中陽氣,貫於五臟之內,假令胃中陽氣不到於肺,即是肺之脾胃虛也。 餘可類推。
人之生死關乎氣,氣納則為貴。 (炳章按∶納氣為貴即是至論,人能終日將氣沉至丹田,不令走散,久久行之,自然強健,特人多疏懶不能行耳。 )氣納則歸腎,氣不納則不歸腎,氣不歸腎者,謂脾胃之氣不得到腎也。 其不到有五,心之脾胃,肝之脾胃,肺之脾胃,腎之脾胃,脾胃之脾胃,不到者,由先後天不能相生故也。 蓋腎為先天五臟之始,天一生水也。 脾胃為後天五臟之成,成數五,五,土數也,乃天生地成之義也。 凡五臟中有一臟不能秉生成之氣則病矣,如心之脾胃虛,則胃氣不到於心,心則無成,亦不奉生,而氣不歸腎。 氣不歸腎,則如樹之不能有雨露,而根葉不能有生氣而枯也。 舉一而五臟可類推矣。 但其間寒熱溫涼之不同,須知人身五行有過不及之分,如心本君火也,君火之德寧,由肝木能中和而無過與不及也。 若肝弱則不能生火,而火之化原病,故火亦不得寧,而心氣不得下交於腎,則氣不納矣。 此皆由肝木弱,不能生心火故也。 且五行之理,不克則不能生。 (炳章按∶不克則不生,實參透造化之論,人身膈膜以上為心與肺,膈膜以下為胃與肝,肺抱心而生,肝抱胃而生,皆以相克而成其用也。 作者此語亦偶然道著,觀其下文肝弱脾無所制雲雲,仍是腐淺之論,可知其非有卓見矣。 )如有妻而無夫也。 肝弱則脾無制,而心亦無秉,心之脾胃虛矣,斯時當以涼而納之也。 蓋心不得胃氣,則君火弱,君弱則臣強,肝枯則生火,胸中無非相火填塞矣,故當用涼也。 又如肺氣弱,則肝必強,肝旺則乘土,土受侮則金之脾胃虛,金虛則寒而不能生腎水,是為水冷金寒,非用熱則金水成冰,而肺氣不納乎腎矣。 又如水弱則肝亦害,肝已病則不能製土,土能克水,土氣不能到肝,而肝之氣,亦不能奉生於腎矣。 斯時若得溫暖之氣,則水能生,而肝得氣,肝和則水火之氣,自能相生,而氣可納矣,此則當溫而納之也。 又如脾之本位,或因濕熱,或因太燥,或因勞若憂煎,或因飲食饑飽,一傷其氣,氣則下行而不能及肺,肺乏下降之令,則脾胃之本位,不能納氣矣。 此則又非寒熱溫涼之所能納也,斯時以扶脾保肺順其升降之性,乃可納耳! 更如腎之氣虛,則水不能制火,而相火起矣。 相火為包絡之火,一本相根據,一火興則五火熾。 五火者,龍火、雷火、心火、陽明燥火、三焦壯火也。 斯時須察其本原,若初病而本原未傷者,竟以涼納之,六味加知母黃柏者也。 若病久而本原致傷者,以涼納之必死,則當補元而導之,七味、八味、十味皆可納也。 (炳章按∶然則執此數方便可以御百病乎? 非探本之論也。 )總之,百病皆由胃氣不到而不能納腎,以致先後天生成之氣,不能相和所致,醫者知納氣,思過半矣。
五臟分屬陰陽,陰陽全賴生克。 故固腎者,不可以不保肺,肺者所以生腎也。 扶脾者不可以不治肝,肝者所以克脾也。 然扶脾即所以保肺,土能生金也。 保肺即所以平肝,金能克木也。 脾病即肺病,肝病即脾病,肝病當緩其中,蓋肝氣不可亢,肝血不可虧,乃治肝之要訣也。 (炳章按∶二語誠然要訣。 )
三陰三陽十二經,有樞機焉。 樞機有二∶一者兩腎中間一陽藏處,命門是也。 命門三焦之本,呼吸之原,猶天之北辰,而人身之樞也。 一者在少陰少陽。 (炳章按∶少陽為樞,少陰為樞,原本《內經》不必贅入命門,且所言是經非髒不容誤認。 )少陰腎,天一所生,為三陰初入之處,少陰者,陰之樞也。 由少陰而入,則為厥陰。 由厥陰而進,則為太陰。 太陰,陰之至也。 陰極則陽生,陽之初生而始發,則從膽,膽為轉陰至陽之地為少陽,是陽之樞也。
由少陽而陽明,由陽明而太陽,太陽為陽之極,而又轉入於陰,則少陰少陽,乃陰陽初入之樞。 樞者、如門戶之樞也。 然陰必從陽,故三陰之出入,亦在少陽。 陰之不利,由陽之不利,所以少陰以少陽為主也。 欲其樞之利,非溫暖之不可。 蓋寒則堅凝,熱則流通也。 (炳章按∶執熱則流通一語,故所論俱誤,少陰為陰之樞,少陽為陽之樞,經語何等明白,乃以陰必從陽一語,墮入雲霧至一得皆誤,不可為訓。 )
亦有熱而不能流通者,不能流通,則出入開闔,不如意而致疾矣。 能開不能闔,則多泄瀉之病,能闔不能開,則起隔噎閉結之虞。 疾之作,有害於先天,則從腎與膀胱起,有害於後天,則從脾胃起,起於脾胃,則土不生金而金壞,金壞則水衰,水衰則木枯,木枯則火熾,火熾則水益涸,水涸則龍火起,龍火起則雷火亦隨之,龍雷並起,而一身三焦臟腑,無非火矣。 此火之來,俱系樞之不利,寒之所致。 若因火熾而更寒之,則火益烈而真元亡矣。 故治之不但欲其腎之安,更不可不固膀胱之陽,不但欲其肝之潤,更不可不疏膽之氣。 (炳章按∶如此輾轉牽引,殊屬支離,若如此則五臟無一不敗,亦非草木所能治,豈固陽疏膽所能愈耶心腎相交,全憑升降,而心氣之降,由於腎氣之升,腎氣之升,又因心氣之降。 夫腎屬水,火性炎上,如何而降? 蓋因火中有真陰,故火亦隨陰而降至於腎,則生腎中之水,升降者水火,其所以使之升降者,水火中之真陰真陽也。 真陰真陽者,心腎中之真氣也。 故腎之後天,心之先天也。 心之後天,腎之先天也。 欲補心者須實腎,使腎得升,欲補腎者須寧心,使心得降,六味丸丹皮、茯苓,所以寧心也。 地黃、山藥,所以實腎也,乃交心腎之法也。
人之生死本乎神,神居於心,心為火,故火者,生命之原也。 戊癸化火,戊為土,癸為水,水為先天,土為後天,二天化火之原,人之所賴以生者也。
凡人不知所以生,則不知所以死,不知所以死,則不知所以病,不知所以病,則不知所以治,故知生知死,乃知病知安,而知所以治矣。 人之所以生者神也,神之所以安者氣也,氣得其平,則神安而無病,氣失其序,則神散而死亡。 神氣者,人之性命也。 神者,心也;氣者,腎也。 心腎二臟,人之性命所寄也,顧不重哉! 故脈貴有神,形貴有氣,神氣可治,雖危可救。 神氣必勝客亂,雖安必危。 然神氣之所以因之衰旺者胃也,能治病者,必不可忘胃。 故經雲∶胃氣為本,然腎為胃關,人生之來,其原在腎,人病之來,亦多在腎,腎者命之根也。
腎脈不傷,危也可許其生,腎脈有害,安也亦慮其危。 蓋腎傷則先天傷,而後天之胃無根,亦必受害。 凡久病而不死者,腎傷未及胃也,及胃立死矣。 故斷病之訣,在此二天,一傷則病,兩傷則死。 既兩傷矣,尚欲救之,愚人也;兩不傷而醫者死之,醫人之罪也。 見病不先察此二天,不知醫者也;能醫者,專以此二天為務。 此醫門之秘談也。
驗案。
一人每至夜,則頸項強硬,喉痛舌干吐痰,至天明則諸病皆退,此陽虛不能上達也。 蓋夕則陽氣下降於丹田,上焦之陽不足,故陰火熾於上而生諸病,至旦則陽氣從丹田上升,陽升陰降而諸病退矣。 治法用補中益氣湯。 (炳章按∶此證為津液不足者多,補中益氣未見合法,此公以陽不升上之論,亦未知果效否。 觀病須別有證據,方可定其屬陰屬陽,未可執此一證,即定其為上焦陽虛也。 )
陰陽臟腑。
陰陽臟腑。
天為陽,地為陰,火為陽,水為陰。 天地,陰陽之定位也,水火,陰陽之生化也。 生化體位傷,故水火有過不及之害,則天地不能無旱浸之災。 水火者其用,天地者其體,用傷則體害,一定之理也。 以人身而言,形,陰也。 神,陽也。 心腎,水火也。 有形必有神。 神氣,體也。 形血,用也。 故病於形者,不能無害於神;病於神者,不能無害於形。 蓋氣病必傷血,血病必傷氣,此不易之道也。 但治之者,不可無先後標本輕重之分。 夫病有陰陽臟腑血氣,其病有各不相值者,有相因而致者,有去此適彼者。 故用藥之法,如腑病而臟不病,不得以臟藥犯之,臟病而腑不病,不得以腑葯犯之。 有腑病而勢將及於臟,用藥治腑,不得不先固臟;病在臟而勢將入腑,不得不先理腑。 腑入臟,臟入腑,又有輕重之異,葯亦不得不隨其輕重而用。 更有病雖在此,而不必治此,治此反劇;有病已去此,猶當顧此,此皆分陰陽先後標本輕重之大略也。
陰陽之義∶陽,天道也;陰,地道也。 非天之陽,萬物不生,地亦不凝。 非地之陰,萬物不成,天亦不靈。 故天主健,無一息之停,使稍有滯,則失其健運之機,而萬物屯矣。 地主靜,無一息之動,若稍不靜,則失其凝靜之氣,而萬物否矣。 人身之陽,法天者也,苟失其流行之機,則百病生;人身之陰,法地者也,苟失其安養之義,則百害起。 故陽生而陰長,陰生而陽旺。 陰與陽一身之司命,不得偏廢而或失也。 今之醫者,或言陽為重,或言陰為要,均未得要重之故,各執其說而失輕重之機宜者多矣。 夫言陽重者,乃天之陽,人身之真陽,而非壯火食氣之亢陽也。 亢陽者,如天之久旱酷暑,不可不急以甘霖清氣以消其亢害,故丹溪有扶陰之義,黃柏、知母等苦寒之味,在所當用,扶陰正所以濟陽也。 (炳章按∶此為平正之論,扶陽者知顧陰,扶陰者知顧陽,則斷無一偏之害矣。 )言陰重者,乃地之陰,人身之真陰,而非堅凝寒結之濁陰也。 濁陰者,如重陰凜冽之寒氣,不得不藉皓日晴和之氣以暖和之,先哲有扶陽之義,桂附干薑,在所當用,扶陽正所以濟陰也。 蓋火烈則水幹,水盛則火滅,兩相需而不得偏輕偏重者也。 若為醫者,重陰而害及真陽,重陽而害及真陰,誤矣!
故知天者可以扶陰,知地者可以扶陽,知天地之義,而成位乎中,方是救人之良醫,而非食醫道必欲明天地之道者,蓋人生天地間,無處不與天地合也。 即人之有病,猶天之陰陽,不得其宜也。 故人因飲食思慮勞碌淫逸而生病者,人中之天,自為病也。 因五運六氣外感而成病者,天中之人,外傷而為害也。 凡因天而病者實也。 雖虛而必先實,因人自病者虛也,雖實而必先虛,虛實明而用藥始無誤矣。 (因天時而病者為外感之實症,雖有虛狀而必當先治其實,因人事而病者為內傷之虛症,雖有實狀而必先顧其虛。 炳章按∶此亦論其大概,尚當以天之風寒暑濕燥火之期,合之人身金木水火土之虛實,察天識病,見病思天,天時有犯無人病之偏者方自全也。 (炳章按∶此語的當,雖參茯,其氣亦偏也。 )
人之陰陽,生生之本,俱在於是。 但陽能生陰,故一分陽氣不到,此處便有病。 然陰所以配陽,若陽到而陰不到,亦不能無病。 蓋以陽為本者,知所先也,若單事陽而罔顧陰,且惡陰而多抑陰,則非理矣。 先哲用六味以桂附而成其功,所以補其陰中之陽也。 用四君用補骨脂、五味子以收其效,所以補其陽中之陰也,(炳章按∶語氣抑揚,即不無偏重之弊,且四君子加補骨脂,亦不得謂之補陰。 )故胃陽全賴脾陰之合。 又如腎者,陰臟也,而為胃之關,腎津液枯,則關門不利,而胃不能受物,同此理也。 醫之道,生道也。 其生之道,不過陰陽五行生化之機宜也。 得其序而和則生,失其序而離散則死,失其和而紊亂則病。 察其所失,求其所和,則上醫也。 陽者,天之道也,人之氣也。 陰者,地之道也,人之形也。 其所以序而和者,人之臟腑經絡皮肉筋骨表裡內外,無不得五行生化之和而相安也。 大凡形質之失宜,莫不由氣行之失序,故地之萬物不生,皆天氣寒熱水旱之或過也。 人身之陰陽,即天地之形氣,五臟六腑之流通,猶四時之相代,天之陰陽失,為相者燮而理之,則萬物安。 人身之陰陽五行失,醫者調而治之,則百病除。 良相良醫,總在察陰陽五行生化之機宜而已。
凡病不起於先天,即起於後天,是先天后天,皆為人身萬化之本矣。 然其真本,又惟在元陽一氣。 經雲∶蒼天之氣清淨,清淨之氣者,陰陽五行先天后天之化原也。 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本是一氣,一而分之,則為二耳。 但有質而凝靜者為陰,無質而營運者為陽,無陽則陰無所衛,無陰則陽無所附,陰陽之相需,如天地相交,不得相失也。 但其間有輕重之別,蓋陽能生陰,陰不能生陽。 《易》曰∶吉凶悔吝生乎動,陽則動而不靜者也。 凡陰之病,皆陽動失其和而致之也。 故扶陽為治病要訣,然知扶陽而不知顧陰,天生而地不成,亦非治病之全法也。 (炳章按∶專重扶陽亦一偏之論,非要訣也。 )一陰一陽之謂道,天地得是道,故能長久。 人身同一天地也,其氣與天地等,純乎清淨無雜,清淨則一,一者道也。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人得一以靈,得一謂得此天元真一之氣也。 若或以七情,或以六氣,稍雜其間,則氣不清淨而病生矣。 故經雲∶蒼天之氣清淨,順之而陽氣固。 清淨之氣在人,生於肝,行於肺,役於心,養於脾,藏於腎,而流行於五臟六腑,四肢九竅,稍有滯隔,即生病矣。 所謂一分陽氣不到,即生病者此也。 用藥之補,補此也。 用藥之攻,攻乎害此者也。 亂則理之,逆則順之,塞則通之,於此無病,病亦不傷,於此有害,雖安亦危。 脈中清輕,安和之氣,即此氣也。 故脈貴和平,失之則死,傷之則病。 胃之養,養此也,胃之行,行此也。
先天之根根此,後天之奉奉此,蓋總先後天統氣血而為功者也。 此氣動處虛處,則為陽為氣,靜處形處,則為陰為血,為精為液。 氣得乎此,則生生不絕,流行百骸。 失乎此,則為火為邪。 血得乎此,得濡潤百骸,失乎此,則為膿為疖,為瘡疸 痞。 此氣若失,天地亦否,況凡人生病處,皆為陰為火,總因陽氣不到,陽氣所到之處,斷無生病之理也。
人以血為主,胃乃生血之源,陽氣不足,陷於陰分,則血不生長,氣皆化而為火。 若陽氣升舉,則血散佈於上下,氣無凝滯,何病之有? 大凡一身隻陰陽二氣,陽氣生發,陰氣皆化為血,陽氣不足,陰氣皆化為火。 (炳章按∶此補中益氣之論也。 但近人腎虧者,多一遇升發之品則真陽飛越,頃刻致脫,不可不知。 故為醫者斷不可執於一邊也。 )
火在丹田之下者,是為少火,少火則生氣。 離丹田而上者,是為壯火,壯火則食氣。 食氣之火,是為邪火,生氣之火,是為真火。
清氣在下,能助命門之火。 若陰氣絕,濁氣在上,則填實肺氣,肺氣不能行降下之令,則大便閉。 心肺為陽,陽中有陰,故上行極而下。 肝腎為陰,陰中有陽,故下行極而上。 中氣上升於肺則為氣,從肺回下則化為血,人身胃氣升降,而氣血自然生生不已。 (中氣即是胃氣人身以陽為主,一分陽氣未絕,不至於死。 一分陰氣未盡,不得成仙。 (炳章按∶醫書引此者多,而俱不得其解,蓋仙經以人身皆陰,惟心中元神為陽元,神充足乃可以點化陰神而成肌肉屬陰,氣屬陽,氣猶百姓,肌肉猶城垣。 若無肌肉為之外衛,即氣亦無根據而亡矣,故大肉盡脫者,亦不能生也。 (炳章按∶觀此條可知上條所引系誤解仙經也。 蓋仙經所謂陽氣原非呼吸之氣,而其所謂陰氣者,亦非肌肉之類也。 )
人身以陽氣為主,用藥以扶陽為先,如上焦閉塞,陽氣不能下降,須開豁之,中焦陽氣上升,須溫補之。 下焦陽氣不能收藏,須求腎納氣。 (炳章按∶此所謂陽氣乃胃中沖和之氣也,切勿誤認,而以以桂附補之。 )
胃中陽氣,貫於五臟之內,假令胃中陽氣不到於肺,即是肺之脾胃虛也。 餘可類推。
人之生死關乎氣,氣納則為貴。 (炳章按∶納氣為貴即是至論,人能終日將氣沉至丹田,不令走散,久久行之,自然強健,特人多疏懶不能行耳。 )氣納則歸腎,氣不納則不歸腎,氣不歸腎者,謂脾胃之氣不得到腎也。 其不到有五,心之脾胃,肝之脾胃,肺之脾胃,腎之脾胃,脾胃之脾胃,不到者,由先後天不能相生故也。 蓋腎為先天五臟之始,天一生水也。 脾胃為後天五臟之成,成數五,五,土數也,乃天生地成之義也。 凡五臟中有一臟不能秉生成之氣則病矣,如心之脾胃虛,則胃氣不到於心,心則無成,亦不奉生,而氣不歸腎。 氣不歸腎,則如樹之不能有雨露,而根葉不能有生氣而枯也。 舉一而五臟可類推矣。 但其間寒熱溫涼之不同,須知人身五行有過不及之分,如心本君火也,君火之德寧,由肝木能中和而無過與不及也。 若肝弱則不能生火,而火之化原病,故火亦不得寧,而心氣不得下交於腎,則氣不納矣。 此皆由肝木弱,不能生心火故也。 且五行之理,不克則不能生。 (炳章按∶不克則不生,實參透造化之論,人身膈膜以上為心與肺,膈膜以下為胃與肝,肺抱心而生,肝抱胃而生,皆以相克而成其用也。 作者此語亦偶然道著,觀其下文肝弱脾無所制雲雲,仍是腐淺之論,可知其非有卓見矣。 )如有妻而無夫也。 肝弱則脾無制,而心亦無秉,心之脾胃虛矣,斯時當以涼而納之也。 蓋心不得胃氣,則君火弱,君弱則臣強,肝枯則生火,胸中無非相火填塞矣,故當用涼也。 又如肺氣弱,則肝必強,肝旺則乘土,土受侮則金之脾胃虛,金虛則寒而不能生腎水,是為水冷金寒,非用熱則金水成冰,而肺氣不納乎腎矣。 又如水弱則肝亦害,肝已病則不能製土,土能克水,土氣不能到肝,而肝之氣,亦不能奉生於腎矣。 斯時若得溫暖之氣,則水能生,而肝得氣,肝和則水火之氣,自能相生,而氣可納矣,此則當溫而納之也。 又如脾之本位,或因濕熱,或因太燥,或因勞若憂煎,或因飲食饑飽,一傷其氣,氣則下行而不能及肺,肺乏下降之令,則脾胃之本位,不能納氣矣。 此則又非寒熱溫涼之所能納也,斯時以扶脾保肺順其升降之性,乃可納耳! 更如腎之氣虛,則水不能制火,而相火起矣。 相火為包絡之火,一本相根據,一火興則五火熾。 五火者,龍火、雷火、心火、陽明燥火、三焦壯火也。 斯時須察其本原,若初病而本原未傷者,竟以涼納之,六味加知母黃柏者也。 若病久而本原致傷者,以涼納之必死,則當補元而導之,七味、八味、十味皆可納也。 (炳章按∶然則執此數方便可以御百病乎? 非探本之論也。 )總之,百病皆由胃氣不到而不能納腎,以致先後天生成之氣,不能相和所致,醫者知納氣,思過半矣。
五臟分屬陰陽,陰陽全賴生克。 故固腎者,不可以不保肺,肺者所以生腎也。 扶脾者不可以不治肝,肝者所以克脾也。 然扶脾即所以保肺,土能生金也。 保肺即所以平肝,金能克木也。 脾病即肺病,肝病即脾病,肝病當緩其中,蓋肝氣不可亢,肝血不可虧,乃治肝之要訣也。 (炳章按∶二語誠然要訣。 )
三陰三陽十二經,有樞機焉。 樞機有二∶一者兩腎中間一陽藏處,命門是也。 命門三焦之本,呼吸之原,猶天之北辰,而人身之樞也。 一者在少陰少陽。 (炳章按∶少陽為樞,少陰為樞,原本《內經》不必贅入命門,且所言是經非髒不容誤認。 )少陰腎,天一所生,為三陰初入之處,少陰者,陰之樞也。 由少陰而入,則為厥陰。 由厥陰而進,則為太陰。 太陰,陰之至也。 陰極則陽生,陽之初生而始發,則從膽,膽為轉陰至陽之地為少陽,是陽之樞也。
由少陽而陽明,由陽明而太陽,太陽為陽之極,而又轉入於陰,則少陰少陽,乃陰陽初入之樞。 樞者、如門戶之樞也。 然陰必從陽,故三陰之出入,亦在少陽。 陰之不利,由陽之不利,所以少陰以少陽為主也。 欲其樞之利,非溫暖之不可。 蓋寒則堅凝,熱則流通也。 (炳章按∶執熱則流通一語,故所論俱誤,少陰為陰之樞,少陽為陽之樞,經語何等明白,乃以陰必從陽一語,墮入雲霧至一得皆誤,不可為訓。 )
亦有熱而不能流通者,不能流通,則出入開闔,不如意而致疾矣。 能開不能闔,則多泄瀉之病,能闔不能開,則起隔噎閉結之虞。 疾之作,有害於先天,則從腎與膀胱起,有害於後天,則從脾胃起,起於脾胃,則土不生金而金壞,金壞則水衰,水衰則木枯,木枯則火熾,火熾則水益涸,水涸則龍火起,龍火起則雷火亦隨之,龍雷並起,而一身三焦臟腑,無非火矣。 此火之來,俱系樞之不利,寒之所致。 若因火熾而更寒之,則火益烈而真元亡矣。 故治之不但欲其腎之安,更不可不固膀胱之陽,不但欲其肝之潤,更不可不疏膽之氣。 (炳章按∶如此輾轉牽引,殊屬支離,若如此則五臟無一不敗,亦非草木所能治,豈固陽疏膽所能愈耶心腎相交,全憑升降,而心氣之降,由於腎氣之升,腎氣之升,又因心氣之降。 夫腎屬水,火性炎上,如何而降? 蓋因火中有真陰,故火亦隨陰而降至於腎,則生腎中之水,升降者水火,其所以使之升降者,水火中之真陰真陽也。 真陰真陽者,心腎中之真氣也。 故腎之後天,心之先天也。 心之後天,腎之先天也。 欲補心者須實腎,使腎得升,欲補腎者須寧心,使心得降,六味丸丹皮、茯苓,所以寧心也。 地黃、山藥,所以實腎也,乃交心腎之法也。
人之生死本乎神,神居於心,心為火,故火者,生命之原也。 戊癸化火,戊為土,癸為水,水為先天,土為後天,二天化火之原,人之所賴以生者也。
凡人不知所以生,則不知所以死,不知所以死,則不知所以病,不知所以病,則不知所以治,故知生知死,乃知病知安,而知所以治矣。 人之所以生者神也,神之所以安者氣也,氣得其平,則神安而無病,氣失其序,則神散而死亡。 神氣者,人之性命也。 神者,心也;氣者,腎也。 心腎二臟,人之性命所寄也,顧不重哉! 故脈貴有神,形貴有氣,神氣可治,雖危可救。 神氣必勝客亂,雖安必危。 然神氣之所以因之衰旺者胃也,能治病者,必不可忘胃。 故經雲∶胃氣為本,然腎為胃關,人生之來,其原在腎,人病之來,亦多在腎,腎者命之根也。
腎脈不傷,危也可許其生,腎脈有害,安也亦慮其危。 蓋腎傷則先天傷,而後天之胃無根,亦必受害。 凡久病而不死者,腎傷未及胃也,及胃立死矣。 故斷病之訣,在此二天,一傷則病,兩傷則死。 既兩傷矣,尚欲救之,愚人也;兩不傷而醫者死之,醫人之罪也。 見病不先察此二天,不知醫者也;能醫者,專以此二天為務。 此醫門之秘談也。
驗案。
一人每至夜,則頸項強硬,喉痛舌干吐痰,至天明則諸病皆退,此陽虛不能上達也。 蓋夕則陽氣下降於丹田,上焦之陽不足,故陰火熾於上而生諸病,至旦則陽氣從丹田上升,陽升陰降而諸病退矣。 治法用補中益氣湯。 (炳章按∶此證為津液不足者多,補中益氣未見合法,此公以陽不升上之論,亦未知果效否。 觀病須別有證據,方可定其屬陰屬陽,未可執此一證,即定其為上焦陽虛也。 )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25
- 文章: 33799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周慎齋遺書 亢害承制。
亢害承制。
人受氣以成形,氣失其平則成病,故肝木太旺則肝亢矣。 肝亢則害脾,脾害則不能生金而防水,故木亢則金水亦俱傷。 斯時當以扶金為要,金扶則木製而木平,木平則能和土而水不泛,金得生矣。 若肺金太旺,則肺亢矣,肺亢則不能生水而害木,木病則脾亦損。 斯時當扶火以制金,火旺則金暖而平,金平則能生水而製木,木和則無傷於脾矣。 又若脾胃過於濕熱,飲食思慮,則脾胃之氣亢,脾土亢,則傷腎而不能生金,金弱則水之化原絕,而腎益衰。 期時當疏木以製土,土平則金水俱平矣。 又如腎亢則水泛,泛則水失其流行之道,而不能生木,木傷則邪干於土,而脾胃亦傷,故當補火以生脾,脾旺則水有所制而平矣。 火亢、水亢、木亢、金亢,一有所亢,皆不能無累於脾,脾有累,則後天氣傷,後天傷,則先天不能成其生生之氣,治宜用納氣法。 蓋胃氣為中土之陽,脾氣為中土之陰,脾不得胃氣之陽,則多下陷,胃不得脾氣之陰,則無以轉運,而不能輸於五臟,脾既不輸,則心亦無以奉生而化赤,心不化赤,則心火弱不能制肺金,金既無制,則下降之令不行,於是五臟中失其和平者多矣。 夫脾氣由心而至肺,肺得氣而行下降之令,入心為血,入肝入脾亦為血,入腎為精,自入為液。 五臟和則能互為生克,相生相剋,相制相化,而無過與不及之病,所謂氣得其平也。
其不能平者,或因六氣之感,則外傷而不平,或因飲食勞倦欲事七情,則內傷而不平,不平於先天者,必傷於後天,傷於後天者,必害於先天,一有所傷害,則多氣不納腎之患。 故醫者必先審其起病之由,而察其何臟亢? 何髒弱? 亢者則以所承制之,蓋子能報父仇也。 弱者則以生化求之,蓋制則能生化也。 而以脾為要,蓋五臟之氣,皆能奉脾土歸氣於先天之原,萬萬物賴陽而生,從土而發,土不得陽,則不能制水,水無以生化,則反來侮土,土自救無暇,焉能複生金乎? 金水寒則堅滯而不能生化,雖有微火,亦不明也,豈能化金水之寒乎? 急宜桂附姜參救之,蓋陽者胃脘之陽也,救之而不愈者有之,未有不救而能自生者也。 (炳章按∶胃中為沖和之氣,故能化物,若燥熱則為偏駁之氣矣,且古人以胃為陽土,最喜清潤,何能受桂附之辛燥乎? 唯脾土寒濕者,與之相宜耳。 )
古人雲∶瀉其有餘,因不足者瀉之。 補其不足,因有餘者補之。 何以言之? 假使木氣盛者,由肺氣有虧,當瀉南方以制肝,使火不相剋,則肺自清矣。 若金不足而火盛,火盛則水虧,脾土因亢而不生,當補脾以養金,滋陰以降火,則水自生而血自長,土常不足,再無有餘。 (炳章按∶然則古人又有敦阜之說,何以通之? )
氣血以沖和為上,偏勝者乃邪勝也,非氣血有偏勝也。 瀉其有餘,是瀉邪也。 以邪氣反勝,正氣不足,當卻邪以衛正,補其不足,是補正也。 因正氣不足,邪從虛入,當扶正以卻邪。
氣血均平,邪從何入? 氣有餘者非言氣之有餘,而言火之有餘也。 因血不足,氣過盛則化而為火,五臟空虛,燒灼真陰,為害甚大。 夫人之一身,氣以血為主,血以氣為先。
血以氣為先,故當補血中之氣。 四物加肉桂,血熱者不宜。 氣以血為主,則當補氣中之血,保元加血藥,治病不可忘血,亦不可忘氣。 忘血則四肢不能用,脾無統也;忘氣則體無管攝,肺無主也。 氣血互相周流,生生不息。 和平之藥,疏暢氣血,宜多不宜少;寒熱之葯,不過卻病,宜少不宜多,多則傷脾胃,切宜謹慎。 虛中有實,正虛便生實邪,實中有虛,邪實皆由本虛,故實者以瀉為補,虛者以補為瀉,總不外亢則害,承乃制之道也。 (炳章按∶數語格言,放手桂附,開口芩連者,切宜記之。 )
水者所以生木也,水泛則木浮,必得土克水而後能生木,木者所以生火也,木盛則自焚,必得金克木而後能生火。 火生土,火炎則土燥,必得水克火而後能生土。 土生金,土重則金埋,必得木克土而後能生金。 金生水,金寒則水冷,必得火克金而後能生水。 此生克制化之道也五行不克則不生,在五臟亦然。 人徒知克我者為賊邪,而不知克我者為夫也。 蓋女無夫則不生,五臟無克亦不生,如水生木,木不生於江湖河海而生於濃土,土克水而生也。 故相生之道,人皆知之,相克之義,舉世莫知。 經雲∶承乃制,制則生化,有志歧黃者,宜詳味焉。
氣運之理,非一言能盡,大端要知五運屬地,六氣屬天。 故五運有過不及,而生病多在有形之血肉筋骨,六氣之有過不及,而生病多在無形之氣。 其過與不及,則會主氣客氣,主運客運之五行生制旺衰而論。 如主克客,客克主,或運克氣,氣克運,或一克三,三克一,其生化之異,亦如克之彼此多寡也。 其間又有主客運氣,相助相解之不同,太過不及平氣之不一。 總之,當其位值其時則正,非其位違其時則邪,如政恆其德,無過不及,則雖克我者亦同化,故不恆其德,則有過有不及,有餘而往,不足隨之,隨往隨動,動則成敗倚伏生焉。 有勝則必有復,則雖我克我生者,亦必來復,既有勝復則病生,病之淺深輕重生死之期,則再察其人之本原,或相需,或相背,以定其止發。 至於用藥,又當詳當時氣運中,何運何氣為害傷人,然後定奪,不得豫以一定之法,該其細也。 (王胥山曰,運氣之詳載於書傳者,所謂一定之法也,但亦只明其大略而已。 至於氣化遷流則有常變之殊,盛衰之別,先後之異,真偽之雜,細微反覆之間,未經一一指示,神明變通之道,全在學人深思而自得之,勿為紙上陳言所印定則善矣。 慎齋謂須詳當時氣運中,何運何氣為病傷人,當時二字大宜著眼,慎經曰∶寒暑燥濕風火,天之陰陽也,三陰三陽上奉之;木火土金水,地之陰陽也,生長化收藏下應之。 三陰三陽者,六氣也,地也而本乎天;生長化收藏,五運也,天也而本乎地。 辰戌年,太陽奉寒;寅申年,少陽奉暑;卯酉年,陽明奉燥;醜未年,太陰奉濕;巳亥年,厥陰奉風;子午年,少陰奉火。 本乎天者,始於天而還復於天,故曰上奉。 甲己之年化應土,乙庚之年收應金,丙辛之年藏應水,丁壬之年生應木,戊癸之年長應火,本乎地而還應於地,故曰下應。 總之,五運六氣,本一氣也,而有陰陽升降,相生相制之義,故有天乾地支十與十二之殊,亦遂有水火木金土,風寒暑濕燥火五與六之別,其實不過一氣,升降上下於天天元紀曰∶所以欲知天地之陰陽者,應天之氣,動而不息,故五歲而右遷;應地之氣,靜而守位,故六期而環會。 蓋五運起於甲,終於癸,甲與己合為土,乙與庚合為金,丙與辛合為水,丁與壬合為木,戊與癸合為火。 每歲一運,五歲則金木水火土五行,每歲一遷,由左而之右,所謂地道右旋也。 六氣則子午為君火,醜未為濕土,寅申為相火,卯酉為燥金,辰戌為寒水,已亥為風木,本於天而流行於地,地位乎中,乘天之運,以為營運氣化者也,故六運迴圈而定位也。 然六氣本天也,五運本地也。 本在地則用在天,故動而不息;本在天則用在地,故靜而守位,此五運六氣陰陽天地體用互為動靜也。 故知體而不知用,知用而不知體,則於五運六氣之動靜,猶未明也。 未明五六相需動靜之機,則治病用藥多差矣。 凡五歲之中,當辨其過與不及之殊,五六相生相剋比和之別,則體用分明,強弱了了,生死病安之道,即五年十年之內,俱可預期也。 能預期者,能預推五年十年之氣化也。 六氣定,五運遷,人身之氣血盛衰生死,亦隨之轉流而無差也。 若其人真元完固無損者,則能不隨之而轉流,故人貴保元,而治病者,亦以保元氣為首務也。 人病時行之證,是感一時之氣也。 如子午年君火司天,則人必多暑傷者矣。 然暑氣雖一,而人之稟氣不同,則受病亦異。 人但知醫病,未知醫天。 六氣在外則為天,在內則為人中之天,即知醫天,恐亦不能醫人中之天也,醫雲乎哉!
五運六氣俱右旋,倘遷入地而左旋則為逆,所謂子能令母實也。 如辰戌年寒水司天,司天者寒水而化燥金則實,金實則左遷,至濕土,入地而逆轉矣,能無病乎? 故辰戌年有濕土之病,當以潤藥治之。 蓋潤者水也,水行則濕土得流,有生金之功,無實金之弊矣。 此天逆而入地,葯順而違天也。 司天主一年天氣,如子午年,君火司天,則一年之天氣,無非君火司事。 醜未年濕土司天,則一年之天氣,無非濕土司事。 除司天外。 其左右間則為客氣矣。 分上下半年者,不過上半年為天氣之升,下半年為地氣之降。 在泉者地氣用事也。 總之子午醜未歲,則本乎天者君火也,濕土也;本乎地者燥金也,寒水也。 本乎天者氣也,本乎地者血也。 故子午年氣病當清,血病當潤;醜未年氣病當燥,血病當溫也。 余以類推。
凡人一身,自首至足,皆有經絡聯之,無斷而不接之處,但其中有五行之別。 凡五行經絡,遇其所生則為根,遇其所克則隱伏,遇其所屬則為表為枝。 如肺脈起自中焦,中者土也,土生金,故起於此。 其絡循胃口,胃亦土也。 譬如瓜藤然,其老根則本也,其節遇土,複生小根,遇木則生枝果。 肺絡大腸,大腸為金之表,如木之枝;肺為金之里,如木之本。 人之首,人之根本,故五臟經絡皆倒垂,粗者為經,細者為絡。
人受氣以成形,氣失其平則成病,故肝木太旺則肝亢矣。 肝亢則害脾,脾害則不能生金而防水,故木亢則金水亦俱傷。 斯時當以扶金為要,金扶則木製而木平,木平則能和土而水不泛,金得生矣。 若肺金太旺,則肺亢矣,肺亢則不能生水而害木,木病則脾亦損。 斯時當扶火以制金,火旺則金暖而平,金平則能生水而製木,木和則無傷於脾矣。 又若脾胃過於濕熱,飲食思慮,則脾胃之氣亢,脾土亢,則傷腎而不能生金,金弱則水之化原絕,而腎益衰。 期時當疏木以製土,土平則金水俱平矣。 又如腎亢則水泛,泛則水失其流行之道,而不能生木,木傷則邪干於土,而脾胃亦傷,故當補火以生脾,脾旺則水有所制而平矣。 火亢、水亢、木亢、金亢,一有所亢,皆不能無累於脾,脾有累,則後天氣傷,後天傷,則先天不能成其生生之氣,治宜用納氣法。 蓋胃氣為中土之陽,脾氣為中土之陰,脾不得胃氣之陽,則多下陷,胃不得脾氣之陰,則無以轉運,而不能輸於五臟,脾既不輸,則心亦無以奉生而化赤,心不化赤,則心火弱不能制肺金,金既無制,則下降之令不行,於是五臟中失其和平者多矣。 夫脾氣由心而至肺,肺得氣而行下降之令,入心為血,入肝入脾亦為血,入腎為精,自入為液。 五臟和則能互為生克,相生相剋,相制相化,而無過與不及之病,所謂氣得其平也。
其不能平者,或因六氣之感,則外傷而不平,或因飲食勞倦欲事七情,則內傷而不平,不平於先天者,必傷於後天,傷於後天者,必害於先天,一有所傷害,則多氣不納腎之患。 故醫者必先審其起病之由,而察其何臟亢? 何髒弱? 亢者則以所承制之,蓋子能報父仇也。 弱者則以生化求之,蓋制則能生化也。 而以脾為要,蓋五臟之氣,皆能奉脾土歸氣於先天之原,萬萬物賴陽而生,從土而發,土不得陽,則不能制水,水無以生化,則反來侮土,土自救無暇,焉能複生金乎? 金水寒則堅滯而不能生化,雖有微火,亦不明也,豈能化金水之寒乎? 急宜桂附姜參救之,蓋陽者胃脘之陽也,救之而不愈者有之,未有不救而能自生者也。 (炳章按∶胃中為沖和之氣,故能化物,若燥熱則為偏駁之氣矣,且古人以胃為陽土,最喜清潤,何能受桂附之辛燥乎? 唯脾土寒濕者,與之相宜耳。 )
古人雲∶瀉其有餘,因不足者瀉之。 補其不足,因有餘者補之。 何以言之? 假使木氣盛者,由肺氣有虧,當瀉南方以制肝,使火不相剋,則肺自清矣。 若金不足而火盛,火盛則水虧,脾土因亢而不生,當補脾以養金,滋陰以降火,則水自生而血自長,土常不足,再無有餘。 (炳章按∶然則古人又有敦阜之說,何以通之? )
氣血以沖和為上,偏勝者乃邪勝也,非氣血有偏勝也。 瀉其有餘,是瀉邪也。 以邪氣反勝,正氣不足,當卻邪以衛正,補其不足,是補正也。 因正氣不足,邪從虛入,當扶正以卻邪。
氣血均平,邪從何入? 氣有餘者非言氣之有餘,而言火之有餘也。 因血不足,氣過盛則化而為火,五臟空虛,燒灼真陰,為害甚大。 夫人之一身,氣以血為主,血以氣為先。
血以氣為先,故當補血中之氣。 四物加肉桂,血熱者不宜。 氣以血為主,則當補氣中之血,保元加血藥,治病不可忘血,亦不可忘氣。 忘血則四肢不能用,脾無統也;忘氣則體無管攝,肺無主也。 氣血互相周流,生生不息。 和平之藥,疏暢氣血,宜多不宜少;寒熱之葯,不過卻病,宜少不宜多,多則傷脾胃,切宜謹慎。 虛中有實,正虛便生實邪,實中有虛,邪實皆由本虛,故實者以瀉為補,虛者以補為瀉,總不外亢則害,承乃制之道也。 (炳章按∶數語格言,放手桂附,開口芩連者,切宜記之。 )
水者所以生木也,水泛則木浮,必得土克水而後能生木,木者所以生火也,木盛則自焚,必得金克木而後能生火。 火生土,火炎則土燥,必得水克火而後能生土。 土生金,土重則金埋,必得木克土而後能生金。 金生水,金寒則水冷,必得火克金而後能生水。 此生克制化之道也五行不克則不生,在五臟亦然。 人徒知克我者為賊邪,而不知克我者為夫也。 蓋女無夫則不生,五臟無克亦不生,如水生木,木不生於江湖河海而生於濃土,土克水而生也。 故相生之道,人皆知之,相克之義,舉世莫知。 經雲∶承乃制,制則生化,有志歧黃者,宜詳味焉。
氣運之理,非一言能盡,大端要知五運屬地,六氣屬天。 故五運有過不及,而生病多在有形之血肉筋骨,六氣之有過不及,而生病多在無形之氣。 其過與不及,則會主氣客氣,主運客運之五行生制旺衰而論。 如主克客,客克主,或運克氣,氣克運,或一克三,三克一,其生化之異,亦如克之彼此多寡也。 其間又有主客運氣,相助相解之不同,太過不及平氣之不一。 總之,當其位值其時則正,非其位違其時則邪,如政恆其德,無過不及,則雖克我者亦同化,故不恆其德,則有過有不及,有餘而往,不足隨之,隨往隨動,動則成敗倚伏生焉。 有勝則必有復,則雖我克我生者,亦必來復,既有勝復則病生,病之淺深輕重生死之期,則再察其人之本原,或相需,或相背,以定其止發。 至於用藥,又當詳當時氣運中,何運何氣為害傷人,然後定奪,不得豫以一定之法,該其細也。 (王胥山曰,運氣之詳載於書傳者,所謂一定之法也,但亦只明其大略而已。 至於氣化遷流則有常變之殊,盛衰之別,先後之異,真偽之雜,細微反覆之間,未經一一指示,神明變通之道,全在學人深思而自得之,勿為紙上陳言所印定則善矣。 慎齋謂須詳當時氣運中,何運何氣為病傷人,當時二字大宜著眼,慎經曰∶寒暑燥濕風火,天之陰陽也,三陰三陽上奉之;木火土金水,地之陰陽也,生長化收藏下應之。 三陰三陽者,六氣也,地也而本乎天;生長化收藏,五運也,天也而本乎地。 辰戌年,太陽奉寒;寅申年,少陽奉暑;卯酉年,陽明奉燥;醜未年,太陰奉濕;巳亥年,厥陰奉風;子午年,少陰奉火。 本乎天者,始於天而還復於天,故曰上奉。 甲己之年化應土,乙庚之年收應金,丙辛之年藏應水,丁壬之年生應木,戊癸之年長應火,本乎地而還應於地,故曰下應。 總之,五運六氣,本一氣也,而有陰陽升降,相生相制之義,故有天乾地支十與十二之殊,亦遂有水火木金土,風寒暑濕燥火五與六之別,其實不過一氣,升降上下於天天元紀曰∶所以欲知天地之陰陽者,應天之氣,動而不息,故五歲而右遷;應地之氣,靜而守位,故六期而環會。 蓋五運起於甲,終於癸,甲與己合為土,乙與庚合為金,丙與辛合為水,丁與壬合為木,戊與癸合為火。 每歲一運,五歲則金木水火土五行,每歲一遷,由左而之右,所謂地道右旋也。 六氣則子午為君火,醜未為濕土,寅申為相火,卯酉為燥金,辰戌為寒水,已亥為風木,本於天而流行於地,地位乎中,乘天之運,以為營運氣化者也,故六運迴圈而定位也。 然六氣本天也,五運本地也。 本在地則用在天,故動而不息;本在天則用在地,故靜而守位,此五運六氣陰陽天地體用互為動靜也。 故知體而不知用,知用而不知體,則於五運六氣之動靜,猶未明也。 未明五六相需動靜之機,則治病用藥多差矣。 凡五歲之中,當辨其過與不及之殊,五六相生相剋比和之別,則體用分明,強弱了了,生死病安之道,即五年十年之內,俱可預期也。 能預期者,能預推五年十年之氣化也。 六氣定,五運遷,人身之氣血盛衰生死,亦隨之轉流而無差也。 若其人真元完固無損者,則能不隨之而轉流,故人貴保元,而治病者,亦以保元氣為首務也。 人病時行之證,是感一時之氣也。 如子午年君火司天,則人必多暑傷者矣。 然暑氣雖一,而人之稟氣不同,則受病亦異。 人但知醫病,未知醫天。 六氣在外則為天,在內則為人中之天,即知醫天,恐亦不能醫人中之天也,醫雲乎哉!
五運六氣俱右旋,倘遷入地而左旋則為逆,所謂子能令母實也。 如辰戌年寒水司天,司天者寒水而化燥金則實,金實則左遷,至濕土,入地而逆轉矣,能無病乎? 故辰戌年有濕土之病,當以潤藥治之。 蓋潤者水也,水行則濕土得流,有生金之功,無實金之弊矣。 此天逆而入地,葯順而違天也。 司天主一年天氣,如子午年,君火司天,則一年之天氣,無非君火司事。 醜未年濕土司天,則一年之天氣,無非濕土司事。 除司天外。 其左右間則為客氣矣。 分上下半年者,不過上半年為天氣之升,下半年為地氣之降。 在泉者地氣用事也。 總之子午醜未歲,則本乎天者君火也,濕土也;本乎地者燥金也,寒水也。 本乎天者氣也,本乎地者血也。 故子午年氣病當清,血病當潤;醜未年氣病當燥,血病當溫也。 余以類推。
凡人一身,自首至足,皆有經絡聯之,無斷而不接之處,但其中有五行之別。 凡五行經絡,遇其所生則為根,遇其所克則隱伏,遇其所屬則為表為枝。 如肺脈起自中焦,中者土也,土生金,故起於此。 其絡循胃口,胃亦土也。 譬如瓜藤然,其老根則本也,其節遇土,複生小根,遇木則生枝果。 肺絡大腸,大腸為金之表,如木之枝;肺為金之里,如木之本。 人之首,人之根本,故五臟經絡皆倒垂,粗者為經,細者為絡。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25
- 文章: 33799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周慎齋遺書卷二。
卷二。
望色切脈。
察色無論四時,無論百病,總以帶土色而有神氣者為吉。
凡肝熱者,左頰先赤,肺熱者,右頰先赤,心熱者,額先赤,脾熱者,鼻先赤,腎熱者,腮先赤。 面有慘色者,寒,目下腫者,濕也。
第一望他神氣色,語言輕重起和眠,彎體即知腰內苦,攢眉頭痛與頭眩,手不舉兮肩背痛,步移艱苦腳間疼,手久按胸胸內痛,按中臍腹痛相連,好起不眠痰火熱,貪眠虛冷使之然,面壁蜷身多是冷,仰身舒挺熱相煎,身面目黃脾濕熱,唇青面冷是陽虛。
第二聞聲清與濁,鑒他真語與狂言,聲濁即知痰壅滯,聲清寒內是真原,言語真誠非實熱,狂言號叫熱深堅,稱神說鬼逾牆屋,胸膈停痰證號癲,更有頻病相循久,聲音忽失命歸泉。
三問病患經幾日,日間便利幾番行,飲食多少宜冷熱,更兼何味喜嫌分,飲食少通容易治,不進之時療必難,喜冷定知心內熱,好溫必是臟中寒,便若赤黃知內熱,便清定是冷相乾。
(炳章按∶上三節俱腐淺俗師之歌訣也。 )
治病在看脈辨證,看脈之法,只在有神無神有力無力八字,識得神之有無,則其人之死生可辨;識得力之有無,則其證之虛實可知。 既已知脈,盒飯辨證,以證合脈,虛實死生,內傷外感,無不了然矣。 如證虛脈無力者可補,證實脈無力者亦可補,證實脈有力者可瀉,證虛脈有力者亦可瀉,明乎虛實補瀉之義,則思過半矣。 又所謂有力無力,應補應瀉,非獨一經,須看何部有力,則瀉何部,何部無力,則補何部。 或因某部有力,以致某部無力者;或因某部無力,以致某部有力者;或有力無力,各自分經者,手下無不了然,胸中始有定見。 故有力無力,為診法要訣也。 看脈須先識五臟平脈,金短木長火浮水沉,土則持重,各象五行脈要有胃氣。 胃氣者,穀氣,營氣,衛氣,真元之氣,少陽生氣,總謂胃氣也。 脈有敦阜之清之象者,真元之氣也;脈有生動弦長而無亢厲之象者,少陽生氣也。 此數者皆胃氣也,少一則胃氣不足也。 故看脈先看此數氣,以定生死輕重,而預決死期,則以時令生克斷之。 倘脈少此數氣之一,即為真病;不少此氣,雖病弗藥而安;此氣已少,雖葯弗救。 辨此以為治脈有來因,不外虛實二字。 欲知其風虛,只辨人迎氣口二處,大小軟潤便知,如肝脈浮,當病風,而人迎不浮,非風證也。 脾脈沉,當病濕,而氣口不沉,非濕證也。 凡看病外辨六氣,內辨七情,內外只看人迎氣口,故《內經》辨人迎氣口,為千古心傳。
脈要和緩中有充實圓滿之氣,即為有胃陽而無弊。 如有一處硬餒,即別於陽,便是病矣。 蓋心肝脾肺腎,五臟皆陰,而其中則有胃陽之氣,周流貫暢於其間,肝屬木,木直而長,弦之象也,故其脈弦,弦而如長竿之梢,有軟嫩和柔軟者,胃陽之氣遊行於中也。 心屬火,火之形浮散而起,故其脈洪,洪而有柔靜之氣充溢於中者,胃陽之氣也。 脾為濕土,而得沖和之氣,舒徐不迫者,土之象也。 故其脈緩緩而有輕順和柔溫濃之氣者,胃陽之氣足於中也。
腎主水,水性下而不升,故有沉實下凝之象者,腎之脈也,沉中而有澄靜收斂之氣者,胃陽之氣納於中也。 肺主金,金性潤,潤而有堅凝光明外現之象,故其氣多浮,而輕浮中有潤澤輕揚之氣者,胃陽之充實也。 蓋五臟皆陰,非胃陽實之,則生意衰落。 胃陽者,五穀之氣,所以培養乎先天之真陽,而為一身四大五臟之生意者也。 要乎哉! 胃陽之關乎人命也。 倘肝之胃陽不足,則肝氣虛,虛則邪氣湊之,除六氣之外,別有五入,如心邪入則脈兼洪,洪則為木火俱焚之證,肺邪入則脈兼浮毛,其證多鬱悶,蓋肺主氣,鬱乎中而不下行也。 脾邪入則脈兼緩,其證多痰鬱胸滿之候,蓋濕入而成熱也,多氣塞於咽喉。 腎邪入則脈兼沉石,其證多腰重脅痛,蓋腎主水,水入而成寒郁也。 其自為病,則為血虛火焚之類,此肝之陽氣不足,當知其病而別之也。 (陽氣即胃陽之氣也。 )其五臟皆可以類推,知乎此則知補瀉之道矣。 如心之陽氣不足,而或肝邪入之,則補心而瀉肝。 脾邪入之,則瀉濕而寧心。 肺邪入之,則理氣而涼血。 腎邪入之,則納氣而溫心。 蓋腎主水主寒,故用溫。 肺主氣,氣郁則為火,故用涼。 脾主濕,故逐濕而心寧,如茯苓補心湯之類也。 但吾所言,乃一隅也,可即是而反之。 總之,治病以回陽為本,乃要法也。 但當別其虛實,在何臟何腑何經何絡而已。 (張東扶曰∶回陽者,回胃陽也。 何臟無胃陽則治何臟,即上所言心之脾胃虛,肺之脾胃虛,肝之脾胃虛,腎之脾胃虛,脾胃之脾胃虛,因其虛而調理之,即治病必先脾胃之說也。 今人講回陽,惟知以桂附熱毒之品一概施治,是徒知藥之陽而不知人身五臟之陽也,豈先生之所謂脈之關節處,只在分理陰陽,然須九等分別,方能不差。 如寸部中仍分上、中、下,三部中仍分浮、中、沉三候。 如上之上,心也,浮也。 心有通經處。 則脾與胃,上之中也,浮而稍沉者也。 腎肝,上之下也,此其最沉者也。 其詳難盡,大約識得陰陽內外上下分屬,便可悟脈法無如《內經》上在上,中在中,下在下,為一定。 故因體而類推,如心肺居寸,居上浮也,則凡浮者,皆其氣也,皆其用也。
脈者,非血非氣,乃人之神也。 神者,精、氣、血三者之流行也。 若人外無疾病,而脈見枯寂,此因病而神少,非神少而病也,故可救。 若內傷飲食寒暖,脈見枯寂,亦不救。 若因思慮所致,即不妨,蓋思慮傷神,非本原精氣血有枯寂而見此脈也,能處處調神則生矣。
人身有先天之元陽,有後天之元陽;有先天之元陰,有後天之元陰。 先天元陽,足與不足,別之於右腎右尺;先天元陰,足與不足,別之於左腎左尺。 此由人生所稟父母之精氣,有足有不足而致此者也。 大凡先天元陽不足者,右尺多微弱而不旺,有病則多偏屬於陰,或不能耐寒,或不能多食,或靜默少慧,或手足不耐勞苦,其類不一,無非陰盛陽衰之證。 稟此氣質者,一生陰藥俱不宜妄用,若再誤用陰藥以助陰,陽益大衰矣。 先天元陰不足者,左尺多微弱而虛細,有病則多偏屬於陽,或多發熱,或不能久耐事或不能靜安,或狂而多言,皆陽有餘而陰不足之病也。 稟此氣質者,一生陽藥,俱不宜妄用。 苟或用陽藥而誤,則火益烈而水益虧矣。 (王胥山曰∶古人謂陽藏者宜用涼,陰藏者宜用熱,亦是此義。 譬之人性相近而有上智下愚之不移者,其天定也。 若中人之性,可善可惡者,則固多矣。 人體之不同,亦有偏於陽而一生不便陽藥者,亦有偏於陰而一生不便陰者藥者,苟或誤用必致危殆,固有之矣。
若夫中人之體,陰陽不妨兩用者固多也,學人當隨時隨證酌而用之,慎勿妄執己意,而為膠柱鼓瑟之見,以致人命於傾危也。 )
後天之元陽,氣也。 氣之主脈,則右寸肺也。 右寸之脈,多細弱而軟,是後天之元陽不足也陰血也,血之主脈,則左寸心也。 左寸之脈多微弱,是後天之元陰不足也,其人必多火熾之患,蓋君不主令,而相火代之故也。 不能多用心,不能多耐事,營養多不足,血脈多滯遲,葯宜當歸、芍藥、生地、麥冬、棗仁以養心為主也。 此四部實為陰陽氣血之根元。 至論其氣血流通,互相灌注而為生長,則先天以脾胃為歸,後天以脾胃為原。 脾胃者,又陰陽氣血之歸本處,胃為氣之原,脾為血之原,統屬右關一部,故右關之脈,聯乎尺寸,而為先後天之至要脈也。 夫脾不運,則胃不升,脾胃之氣,不升不運,則陰不生而陽不舒,血不長而氣不旺。 故土為中州,貫乎四臟,而為陰陽氣血之所賴者也。 若脾胃生髮之氣,即少陽膽氣也,膽氣不疏則胃陽不發,肝血不潤,則脾血不藏,是肝膽之在左關者,又脾胃生發收藏之要脈也。 左關不利,則右關不安,兩關不利,則尺寸之脈,亦必不得其平,此則診三部九候之要法也。
看脈,三部全按,察其通身之氣血;一指獨按,察其各經之旺衰。 然其中惟尺脈沉微難辨,且為脈之根,尤不可忽。
浮沉遲數為綱領,表裡陰陽仔細分,緩脾滑大洪為火,木性弦長短澀金,革散濡微形狀沒裡,伏牢細弱外無形,緊弦虛實無難辨,結 促休將代等倫,動脈有胎還足喜,虛人豁大亦堪驚,和緩有神方是胃,力來亢厲客邪侵,總詳胃氣論生死,審力須知內外因。
兩寸,一主氣,一主血,能領一身諸經絡營衛。 脈分兩部,理卻一連,如陰陽內外上下,不能不分,而又不可不合也。
膽脈多弦,其來有柔順之致,則為少陽生氣;其來有亢厲之氣,則為厥陰木枯之病脈。
凡童子之脈多弦,少陽象也。
肝脈浮長,長者木之形也,浮者木之性也。
脈見於右手不平者,莫作外感有餘治;脈見於左手不平者,莫作內傷不足治。 左曰有余若脈浮大而數,宜於氣藥中佐以血藥;若脈沉細而數,宜於血藥中兼以氣藥。
熱則流通,凡浮、大、數、長皆熱也;寒則堅凝,凡沉、小、遲、短皆寒也;實則形剛,凡實、滑、弦、緊皆實也;虛則形柔,凡虛、澀、濡、緩皆虛也。
浮為在表,沉為在裡。 大數為熱,小遲為寒。 長為熱,熱則流通,短為寒,寒則凝結,實為凡虛損勞病,俱見於右尺;傷寒外感,俱見於左尺。 左手不見太陽之脈。 (太陽之脈,洪大而長。 )內傷勞役無疑。
內傷左脈短細而澀,右脈浮大而虛,左為氣中之血。 (左為肝,肝生心,肝主升為氣,心主血,故為氣中之血也。 )陽氣下陷,不能生陰,故血枯而脈細澀也。 右為血中之氣,(右為脾,脾生肺,脾主血,肺主氣,故為血中之氣也。 )脾胃虧損。 不能生金,故氣虛而脈浮大也兩尺無脈,是為無根,將有痰厥之患。 兩寸無脈,是為氣閉,則有陰陽不升降之憂。 一者升而不降,一者降而不升也。
弱、緊、數之脈,表裡俱虛。 弱為中氣不足,緊為肺虛不衛風寒;數為血不足也。
緩為脾之本脈。 緩而有力為太過,緩而無力為不足。 若脾部見弦脈,為木乘土位,中氣所致,是從所不勝來,為賊邪也。 若見沉細,是水反侮土,從所勝來,為微邪也。 見短澀是火克金,從後來為虛邪也。 若見洪大是火生土,從前來為實邪也。 凡看病先認定本部脈形,若兼見別部脈形,或從所生來者,或從所克來者,以五行之理推之,斷病無差矣。
阿阿緩若春楊柳,善狀胃脈者也。 六部俱見此象,是謂有胃氣。 脈緊數者,緊為表之陽虛;數為里之血虛。 細數者,細則無水,數則有火。 短數者,短為肺氣虛,兼之以數,則火克金矣。 若浮有沉無,陽氣將脫。 (炳章按∶數語的當,故虛勞證見細數脈,則不治也。 )
脈細少氣,氣乃水母,氣少則無水可知。 脈大數則無火,數則心煩,是邪火有餘,真火洪者,火之脈也。 火之來,肝之虛也,木枯生火也。
弦者,減也。 在左關為實,肝血減而肝氣亢也。 在尺為虛,子食母氣也。 尺脈短,水枯不能,脾旺生金,則可以制肝而生腎,先天后天俱受益矣。 故曰∶醫宜從虛著腳也。 (炳章按∶水虧則火熾,參 入口,未受其益,先蒙其禍,奈何? )凡尺脈微,寸之故也。 金不生水,故水弱而尺微也。 而寸脈之故,又關之故也。 脾不健運,故金失養而金子衰也,生脈散要葯也凡虛損見數脈,為胃氣不足,若轉緩弱,為胃氣生髮之象,蓋緩則有寬裕不迫之意,弱則有,須防作瀉,瀉而脈數,病難愈矣(一本雲∶內傷作瀉者,見此為難治。 )
病後脈多細小,細小而和軟,則有神而易痊。 細小而搏擊有力,則神少而難痊。
脈不可拘,如浮因表而來者可汗,浮因里而來者可下,若但知浮為表,沉為裡,非善治故脈浮矣,而其沉分堅硬有力,則知此浮,非因表固,乃里熱實,火炎脈浮也,宜從其沉分堅實施治。 故凡疑似之證,細察兩手尺部,及六部沉分,方可辨其真也。
左手寸脈旺,右手尺脈亦旺,是君不主令,相火代之,宜六味丸主之。 如單左手旺,生加茯神、遠志、棗仁。 (張東扶曰∶相火上入心部,宜壯水以制火,若心火自旺,則清而斂右手尺脈旺,左手尺脈亦旺,清肺為主,生脈散加歸身。 如單左手尺脈旺,六味地黃丸右尺旺,六味丸,或六味湯。 左右尺俱旺,亦六味湯。
右尺微細,八味丸。 左右俱微細,亦八味丸。
寸脈旺,下尺微細,六味丸。 (張東扶曰∶下字似當作右,或當作兩。 )
兩寸脈浮而無力,宜補上焦,用補中益氣湯。 上焦元氣足,其氣(一作火)下降。 兩尺脈浮而無力,宜補下焦,用六味丸。 下焦元氣足,其氣上升。
兩寸洪而有力,宜降火,涼膈散、黃芩芍藥湯、導赤散。
兩尺洪而有力,陰虛火動,宜滋陰,用黃柏、知母。
兩寸豁大無力,宜大補,兩尺豁大無力,宜升陽散火湯。
寸脈微細者,宜溫補,(為陽氣不足也。 )尺脈微細者,宜溫暖。 (為陰氣虛寒也。 )
二尺浮大,肺氣先絕。 (張東扶曰∶二尺浮大知是腎虛,確緣肺金先敗,不能生腎水之故。 )左尺微細不起,右尺帶數,或浮大,病名虛損,調理二、三年方得愈。 凡浮大之脈,見於右尺者,俱是假火,假火從內傷施治。
右尺陽中之陰,(右尺脈主火,有離象焉,是為陽中之陰也。 )若沉細數,陽中之陰虛也,當救其陰,六味丸。 若浮大而有力,陰虛火動,四物湯加黃柏知母,或六味湯,加生脈散。 若浮大而無力,當責其無火,宜補中扶陽,保元湯,用黃 必用肉桂,一斂一散,浮大而見豁左尺陰中之陽,(左尺脈主水,有坎象焉,是為陰中之陽也。 )若沉細數,陰中之陽虛也,當;浮大而見豁,陰氣將絕,難以取效。
脈沉而有力,大便閉者,承氣湯;沉而無力,大便閉者,芎歸枳殼湯。 凡脈沉而帶數,陰中伏火也,宜瀉陰中之伏火,六味丸。
胃脈見豁大,保元四君子,加麥冬、五味;見於脾脈,保元湯,加干薑、白術;見於肺脈,八味丸;見於心脈,大補陰丸;見於肝脈,四物湯加黃柏、知母。 大凡豁大之脈,須沉緩者可治,沉則胃不絕,緩則脾不絕也。 倘非沉緩,其何能葯?
凡脈豁大外有火,沉細裡有火。 六脈俱有火者,宜八珍湯和之,脈大亦火之使然。 凡脈浮大數,或兩手俱浮大數,或輕按浮大,重按虛小,或腎脈重按無力不清,皆是中氣不足。 微緊、微弦、微數,皆系脾胃不足。
凡脈沉遲,冷汗出,險。 沉細,冷汗出,死。 洪大,冷汗出,立死。 (張東扶曰∶冷汗、陽虛、沉遲、沉細、陽虛之脈,細甚於遲,故有險、死之別,洪大,虛陽脫矣,故雲立死。 )
如脾脈頓細,腎脈重按無力不清,外無表證,宜補中益氣。 (炳章按∶細為陰虛,脾脈細宜補脾陰,且腎脈無力,尤為陰虛之徵,不宜補中益氣之升舉。 )
尺脈大於寸脈而俱有力,為陽虛陰盛,宜汗之。 寸脈大於尺脈而俱有力,為陰虛陽盛,宜下之(汗則從陽,下則從陰。 )
尺脈浮而有力宜表;浮而無力宜補;沉而有力,滋陰降火;沉而無力,地黃丸。
左脈微弱,右脈豁大有力,六味丸,加五味、炮姜、益智。 右尺大,君不主令,相火代之,邪火不殺谷,宜用溫火生土之義,六味丸,加五味、炮姜、益智。 邪火不殺谷,土中無正火也,單用六味則土寒,加此三味,可以退邪火,溫正火矣。 (張東扶曰∶左脈微弱血不足也。 右脈豁大有力陰火起也。 用六味所以壯水制火,加下三味所以斂火歸原,且不令水氣得以血證,脈見豁大無力可延,短數、緊數、細數,豁大有力,不祥之兆。 (張東扶曰∶脈數為胃氣不足,宜補脾陰以養胃氣。 豁大,氣虛有火,無力者,和軟也。 胃氣猶在,故可延。 短則氣疾,細則無水,緊數則表之陽虛,細數則裡之陰虛,有力則無胃氣,故為不祥之兆。 )
下部見數,不得用炮姜。 (炳章按∶數脈不得用熱藥。 )宜用附子升氣。 上部見數,宜炮姜,以其溫中達下也。 (張東扶曰∶干姜斂火歸原,下部有火用之,則火固而不散。 )
命門脈不起,是為心之正脈,沉小亦是正脈。 (相不敢亢君也。 )
豁大、心包絡少血,宜歸脾湯。 為短為澀,俱是心包絡不足。 肝脈弦長,脾脈短,是為脾陰不足,宜山藥、蓮子、五味之類。 帶數,中氣不足,補中益氣湯。 脾脈緩,肝脈或弦或緊,或弦緊洪數,俱從肝治之方愈。 肺脈短澀,心脈浮洪,宜利小便,引心火下行。 肺脈浮大,或豁大,或微細,縱心脈不平,亦當從肺治之。 (張東扶曰∶心火來克肺金,宜從肺中瀉火,若單治心,則肺病不除。 )
浮而有力當汗,無力當溫。 沉而有力當下,無力當補。 凡豁大之脈,俱是陽虛,(張東扶曰,甘草五分,陳皮五分,研末,米湯調服。 (炳章按∶胃強脾弱,當抑胃扶脾,枳術丸是也。 如用先生此方,當加川連。 以抑胃,其義方全。 )
脈細宜沉,細而浮,陽虛之漸,轉沉為數,勞病不治。
脈弦,甘酸之劑皆可用。 黃 建中湯。
脈洪,甘寒之劑皆可用。 熱邪所傷,三黃丸、調胃承氣湯。
脾胃脈緩,如得本經太過,濕邪所傷,除濕滲痰之劑皆可用,平胃散,加白術、白茯苓脈澀,燥熱所傷,甘溫甘潤之劑皆可用,四君子,加熟地、當歸,生脈散,加歸身、山藥。
脈沉細,寒邪所傷,甘熱之劑皆可用,理中丸湯、四逆湯。 寒甚,理中加附子,益黃散六脈俱弦,指下有虛,脾胃虛弱病也。
六脈沉緊,按之不鼓,(一本於"不鼓"下多"膀胱勝小腸也。 此水投於火"十一字。 )大寒之證也,宜溫之。 脈沉緊而澀,按之空虛,中寒證也。 脈洪大而澀,按之不鼓而無力,是為陰虛,(一本作寒)乃氣血俱虛之極也。
脈緩而弦急,按之洪大,病在中,脾土受邪也。 脈大則無火,脈細則無水。
凡雜病、傷寒、老人,見歇至脈者,俱將愈之證。 唯吐而見歇至脈者,必死之證。 蓋病後而見歇至者,邪去正虛也。 吐屬腎,吐後而見歇至者,腎氣將絕,不能續也,故知必死。
尺脈浮沉俱有力,宜下,無力則為虛,宜補。 寸脈浮沉俱有力,宜汗。 無力則為虛,宜升。
尺脈洪大,陰不足,陽往乘之,補中益氣湯,加黃柏。 左脈弦滑有力,熱不退,四物湯加知柏小柴胡之類。 右脈弦數無力,補中益氣湯,或補脾陰不足,左病右取,右病左取,上病下求,下病上求。 左尺浮緊有力,傷寒宜解表,汗出即愈。 但有力不緊,清心蓮子飲。 無力則為虛,六味地黃丸。 沉實為寒,沉遲為虛,宜溫宜補。 沉微弱則為虛,不宜直補,所謂補腎不若補脾,正與此同。 沉數,陰中無陽,八味地黃丸湯。 右尺浮而有力,系邪脈,后必泄瀉喘促而亡。 (浮為陰虛,有力為邪火,泄瀉下虛不固也,不能納氣歸原也。 )
凡脈浮取不得,為陰中之陽虛;沉取不得,為陽中之陰虛;未至而至者為實邪,應至而不至者為虛邪;短為肺氣虛,兼之以數,則火克金也。 (學易草廬本,於望色切脈一篇,至"脈細則無水"一句而止,以後二十行,系東扶續書於後者,蓋亦是慎齋之辭,為他門人所錄,而此本未及編入,故補錄之,今稍低一字,以別於學易草廬之原本。 )
辨證施治。
凡有熱病,喜熱飲食,睡臥不得,衣被不可近者,俱是陽虛之病。 (炳章按∶此亦未可為的據,凡胸有痰飲者,多喜熱飲,若誤認陽虛而用熱藥,久必受其害。 )
凡泄瀉、腸風等證,小腸薄,不能傳送,故滲入於大腸。
凡乾燥等證,大腸虛,不能潤澤,故澀滯而難出。
脾虛食不磨,有宿食則酸,胃虛飲不消,有宿飲則嘈。
脾實,食消肌滑,脾虛,體瘦,四肢不舉。
汗至頸而還者,陽不發越;至臍而還者,陽氣將動;至足者,陽氣周流一身,病將自愈肺病則周身不攝,脾病則四肢不舉。
凡渾身脹痛,俱屬陰分血虧,大熱亦屬血分。 微寒微熱,或有熱不退者,汗至頸而還者是氣分。 氣分宜補中益氣湯,見證加減;血分宜芎歸湯加肉桂,或四物湯,加麻黃肉桂。 胸中脹滿,四物湯加蘇梗。
口不知味,有實熱者,有虛熱者。 口不知谷味,中虛可知。 蓋谷氣入脾胃,中氣賴以養不喜非不足而何? 二者各自不同,中氣實則空,空則上通下達;中氣虛則實,實則痰凝氣滯如撲打損傷,服破血藥,不得去者,必成中滿,其毒瓦斯入脾故也。
凡有表證,俱屬里虛。 (王胥山曰∶此即邪實皆由本虛之義,蓋示學人治病,不可不求其本說,為節印板注腳,大失周氏立言救世之一片婆心,且使不學無術之庸人得起而議其非矣。
炳章按∶此說究竟非是,果系裡虛即當用補,豈有以補愈表證乎? 即補中益氣之法,原非為外感而設,於此誤認受害不淺,王胥山先生雖曲為之說以時會之,不足以掩其失也。 )
自熱,蒸蒸發熱,似煩非煩,補中益氣湯。 寒熱似瘧,補中益氣湯加二陳。 微寒微熱,陰中之陽虛,宜補上焦,八珍湯加黃 。 如胸膈不寬,加入痰藥。 自汗微熱,陽中之陰虛,八珍湯加肉桂。 如腹中痛,加干姜、吳茱萸。
寒熱似瘧,表之陽虛也。 表陽者,即剽悍之胃氣,升於巔頂,浮於皮毛者也。 升浮之氣,無時或息。 胃氣虛,則有時不能升浮,鬱於半表半裡,外與太陽爭則寒,內與陽明爭則熱,補而升發之,何寒熱之有? 久而不治,則胃氣之升漸少,升少則陽微而惡寒,升少則降亦少,降少則血少而發熱,宜八珍湯、十全大補湯治之。 微寒者,陽虛也。 微熱者,陰無從生,虛陽無附耳,八珍陰陽並補,加黃 則補陽之功居多。 自汗雖屬陽虛,然津液少,則陰益虛,故發微熱,八珍加肉桂,則補陰之功居多。
凡讀書人,精神恍惚,汗出不睡,或泄瀉,或多痰,病雖不一,要之皆發於心脾。 蓋思慮多則心火乘脾,君不主令,相火用事,倘不清其源,正其本,陽氣愈陷,病氣愈盛,歸脾湯之類,是為對證。 (張東扶曰∶心火乘脾,脾陰受虧,宜補脾之陰,不當補脾之陽。 凡五臟相乘,各當察其陰陽,傷陰則補陰,傷陽則補陽,設或陰陽誤施,為害不小。 炳章按∶此條不的亦非歸脾湯所能治,凡思慮多則心血虛,脾無所受氣而亦虧,歸脾湯專補脾陽,烏能治之? 薛一瓢治病發心脾,以歸脾湯合天王補心丹加減為丸,庶幾近之張東扶之注甚精,可凡人夜間多思,致睡不寧者,淡竹葉、棗仁二味,煎服即安。
凡下焦有病,六味丸可通用。 若遇洩瀉,其要只在調理脾胃元氣,又不可輕用地黃。 (張東扶曰∶地黃能制得極熟,亦不致有壞脾氣,大約泄瀉者用之,監以山藥、茯苓之類,斯可矣。 炳章按∶泄瀉者多兼濕,熟地究宜斟酌。 )
凡泄瀉屬脾宜燥,脾惡濕也。 屬腎宜潤,腎惡燥也。 腎之泄瀉,失閉藏之令,不能收攝二便也。 (王胥山曰∶治泄瀉之法,數言已盡,今人但知治脾,不知顧腎,宜其得失相半也凡治病見證雖多,有吐只宜止吐,有瀉只宜止瀉。 止吐後,須用六君子調理,止瀉后,須用參苓白術散,加木香調理。
凡上焦病,宜開發之;中焦病,宜和之;下焦病,宜達宜緩。
見病醫病,醫家大忌。 蓋病有標本,多有本病不見而標病見者,有標本相反不相符者,若見一證,即醫一證,必然有失。 惟見一證,而能求其證之所以然,則本可識矣。 如頭痛發熱惡寒,筋骨疼痛,此外感實證也。 然陽虛則惡寒,陰虛則發熱,血虛則筋骨枯而多疼痛,胃虛、肝虛、腎虛,皆有頭痛之證。 (不是外感實證。 )如默默不語,四肢無力,氣短身寒,此內傷虛證也。 然胃實脾不運,而默默不語者有之,陰氣升騰,陽不得令,而身寒者有之。 (不是內傷虛證。 )種種變幻,實似虛,虛似實,外似內,內似外,難以枚舉,皆宜細心求其本也。 本必有因,或因寒熱,或因食氣,或因虛實,或兼時令之旺衰,故治寒者溫之,熱者清之,食者消之,氣者通之,實者平之,虛者補之,再兼時令之味,而病已矣。 (此法當知。 )
諸病不愈,必尋到脾胃之中,方無一失。 何以言之? 脾胃一傷,四臟皆無生氣,故疾病矣。 萬物從土而生,亦從土而歸,補腎不若補脾,此之謂也。 治病不愈。 尋到脾胃而愈者甚多。 凡見咳嗽自汗,發熱,肺虛生痰,不必理痰清熱,土旺而痰消熱退。 四君子,加桂、姜、陳皮、北五味,后調以參苓白術散。 (炳章按∶知本之論,然脾胃之用在升降運化,撥轉氣機,尤為要著,未可徒以四君、六君為足盡脾胃之治法也。 )
脾胃不足,當責其無陽,亦有陽亢熱不退,自汗怕寒,四肢倦怠乏力之證。 中虛表熱,或潮熱自汗,莫離補中正方。 表熱加羌活;腹中脹滿,加附子、姜、桂、吳茱萸、青皮、神曲之類;調理,用八珍湯;氣血兩虛,十全大補湯;陰虛火動,脈洪大而不作瀉,六味湯加人參;惡寒,八珍丸;腹痛,理中丸;虛損,虎潛丸。 病證多端,顛倒難明,必從脾胃調理,乃岐黃之正法也。
諸病有吐瀉見證,莫忘脾胃,雖有雜證,以末治之。 氣短脈有力屬實,無力屬虛。 氣脈俱長者易治,虛損氣促者難調,久病不宜脫形。 若內傷虛損不足之證,不拘藥之多少,宜久服有效,如葯力未至,必不能成功。 補中益氣湯加附子,無汗加羌活,若自汗發熱,保元湯,加白術、桂、附、歸、芍、二陳必愈。 凡病日久,陽虛無疑,蓋因胃失生發之氣,保元甘溫退熱之聖藥也,舍此而用寒涼,必死無疑矣。 雖大便燥結,陽陷於陰分,切勿下之。 諸病必尋到脾胃之中,乃東垣之高見。 胃主生髮之氣,七情六慾,皆足以傷胃。 至於不思飲食,十二經絡有一處之滯,則生髮之氣不行,生髮之氣不行,四藏皆無生氣,病日多矣。 醫家於氣血、寒熱、虛實不辨,忘脾胃而投藥石者,十常八九,所以往往害人也。
驗案。
一人左手寸脈中候微數,重按無力不清,關脈中候沉候皆有力,尺脈沉細有力。 右寸中候澀,重按不見脈,關脈中候若有力,下微不清,尺脈沉數無力。 此內傷不足之證,脾肺二經受病也。 治以補中益氣湯,使陽得生而陰得長,加鹽水炒黃柏二分以救腎,加棗仁一錢以安心神,小水或熱或不利,加遠志、蓮須各五分以達之。 (炳章按∶凡治病未有舍證,而專言脈者,亦未有舍脈,而專言證者,必脈證合參,乃得其真,此病未知所現何證,據脈則土強木弱腎水亦虧,何能任升柴之升散,雖有黃柏炒二分,亦不足以救腎。 )
一人左寸脈短澀,乃心血不足,關脈微弦無力,左尺沉細。 右寸微浮而散,右關按之若有力,舉之不足,重按無力不清,右尺沉而無力。 責其無火,宜大補氣血,治以十全大補湯。
一人五十八歲,右脈帶弦,左脈豁大有力。 弦為木脈,見於右手,胃受木克而虛也。 左脈豁大有力,邪火盛也。 不治之證。 (炳章按∶此未見即為不治之症,特非補中益氣所能治耳。 )
一婦人年三十,左寸浮大,左關大,左尺洪大,右寸浮大,右關尺俱沉細無力。 治方用山茱萸、白茯苓、生地黃各一錢,澤瀉、陳皮各五分,川附子、生甘草各二分,姜棗煎。 蓋浮與洪大屬火,故壯水以制火,澤瀉、白茯苓引火下行。 關尺沉細無力,真火不足,故加附子以一婦人六脈純陰,或二、三至,或四、五至見歇,此血中之氣虛也。 四君子加白芍、肉桂,理脾和肝,山藥糊丸。 血中之氣脾為主,脾土旺則上焦肺氣亦足。 蓋脾為太陰,肺亦太陰,二陰皆賴陽以生。 用桂則土溫而金不寒,氣血自然生髮也。
一人兩尺脈沉微,脾胃脈弱,肺脈中候沉澀,此火不能生土,寒在下焦,痰在上焦,必轉咳嗽,然後陽氣發生,方為佳兆也。 用藥之妙,須虛處著力,一落在實處,再難長進矣。 (炳章按∶據脈而論,所議原不謬,但贅以須從虛處著議,雲雲,則似無論何脈何證,總以補虛。
望色切脈。
察色無論四時,無論百病,總以帶土色而有神氣者為吉。
凡肝熱者,左頰先赤,肺熱者,右頰先赤,心熱者,額先赤,脾熱者,鼻先赤,腎熱者,腮先赤。 面有慘色者,寒,目下腫者,濕也。
第一望他神氣色,語言輕重起和眠,彎體即知腰內苦,攢眉頭痛與頭眩,手不舉兮肩背痛,步移艱苦腳間疼,手久按胸胸內痛,按中臍腹痛相連,好起不眠痰火熱,貪眠虛冷使之然,面壁蜷身多是冷,仰身舒挺熱相煎,身面目黃脾濕熱,唇青面冷是陽虛。
第二聞聲清與濁,鑒他真語與狂言,聲濁即知痰壅滯,聲清寒內是真原,言語真誠非實熱,狂言號叫熱深堅,稱神說鬼逾牆屋,胸膈停痰證號癲,更有頻病相循久,聲音忽失命歸泉。
三問病患經幾日,日間便利幾番行,飲食多少宜冷熱,更兼何味喜嫌分,飲食少通容易治,不進之時療必難,喜冷定知心內熱,好溫必是臟中寒,便若赤黃知內熱,便清定是冷相乾。
(炳章按∶上三節俱腐淺俗師之歌訣也。 )
治病在看脈辨證,看脈之法,只在有神無神有力無力八字,識得神之有無,則其人之死生可辨;識得力之有無,則其證之虛實可知。 既已知脈,盒飯辨證,以證合脈,虛實死生,內傷外感,無不了然矣。 如證虛脈無力者可補,證實脈無力者亦可補,證實脈有力者可瀉,證虛脈有力者亦可瀉,明乎虛實補瀉之義,則思過半矣。 又所謂有力無力,應補應瀉,非獨一經,須看何部有力,則瀉何部,何部無力,則補何部。 或因某部有力,以致某部無力者;或因某部無力,以致某部有力者;或有力無力,各自分經者,手下無不了然,胸中始有定見。 故有力無力,為診法要訣也。 看脈須先識五臟平脈,金短木長火浮水沉,土則持重,各象五行脈要有胃氣。 胃氣者,穀氣,營氣,衛氣,真元之氣,少陽生氣,總謂胃氣也。 脈有敦阜之清之象者,真元之氣也;脈有生動弦長而無亢厲之象者,少陽生氣也。 此數者皆胃氣也,少一則胃氣不足也。 故看脈先看此數氣,以定生死輕重,而預決死期,則以時令生克斷之。 倘脈少此數氣之一,即為真病;不少此氣,雖病弗藥而安;此氣已少,雖葯弗救。 辨此以為治脈有來因,不外虛實二字。 欲知其風虛,只辨人迎氣口二處,大小軟潤便知,如肝脈浮,當病風,而人迎不浮,非風證也。 脾脈沉,當病濕,而氣口不沉,非濕證也。 凡看病外辨六氣,內辨七情,內外只看人迎氣口,故《內經》辨人迎氣口,為千古心傳。
脈要和緩中有充實圓滿之氣,即為有胃陽而無弊。 如有一處硬餒,即別於陽,便是病矣。 蓋心肝脾肺腎,五臟皆陰,而其中則有胃陽之氣,周流貫暢於其間,肝屬木,木直而長,弦之象也,故其脈弦,弦而如長竿之梢,有軟嫩和柔軟者,胃陽之氣遊行於中也。 心屬火,火之形浮散而起,故其脈洪,洪而有柔靜之氣充溢於中者,胃陽之氣也。 脾為濕土,而得沖和之氣,舒徐不迫者,土之象也。 故其脈緩緩而有輕順和柔溫濃之氣者,胃陽之氣足於中也。
腎主水,水性下而不升,故有沉實下凝之象者,腎之脈也,沉中而有澄靜收斂之氣者,胃陽之氣納於中也。 肺主金,金性潤,潤而有堅凝光明外現之象,故其氣多浮,而輕浮中有潤澤輕揚之氣者,胃陽之充實也。 蓋五臟皆陰,非胃陽實之,則生意衰落。 胃陽者,五穀之氣,所以培養乎先天之真陽,而為一身四大五臟之生意者也。 要乎哉! 胃陽之關乎人命也。 倘肝之胃陽不足,則肝氣虛,虛則邪氣湊之,除六氣之外,別有五入,如心邪入則脈兼洪,洪則為木火俱焚之證,肺邪入則脈兼浮毛,其證多鬱悶,蓋肺主氣,鬱乎中而不下行也。 脾邪入則脈兼緩,其證多痰鬱胸滿之候,蓋濕入而成熱也,多氣塞於咽喉。 腎邪入則脈兼沉石,其證多腰重脅痛,蓋腎主水,水入而成寒郁也。 其自為病,則為血虛火焚之類,此肝之陽氣不足,當知其病而別之也。 (陽氣即胃陽之氣也。 )其五臟皆可以類推,知乎此則知補瀉之道矣。 如心之陽氣不足,而或肝邪入之,則補心而瀉肝。 脾邪入之,則瀉濕而寧心。 肺邪入之,則理氣而涼血。 腎邪入之,則納氣而溫心。 蓋腎主水主寒,故用溫。 肺主氣,氣郁則為火,故用涼。 脾主濕,故逐濕而心寧,如茯苓補心湯之類也。 但吾所言,乃一隅也,可即是而反之。 總之,治病以回陽為本,乃要法也。 但當別其虛實,在何臟何腑何經何絡而已。 (張東扶曰∶回陽者,回胃陽也。 何臟無胃陽則治何臟,即上所言心之脾胃虛,肺之脾胃虛,肝之脾胃虛,腎之脾胃虛,脾胃之脾胃虛,因其虛而調理之,即治病必先脾胃之說也。 今人講回陽,惟知以桂附熱毒之品一概施治,是徒知藥之陽而不知人身五臟之陽也,豈先生之所謂脈之關節處,只在分理陰陽,然須九等分別,方能不差。 如寸部中仍分上、中、下,三部中仍分浮、中、沉三候。 如上之上,心也,浮也。 心有通經處。 則脾與胃,上之中也,浮而稍沉者也。 腎肝,上之下也,此其最沉者也。 其詳難盡,大約識得陰陽內外上下分屬,便可悟脈法無如《內經》上在上,中在中,下在下,為一定。 故因體而類推,如心肺居寸,居上浮也,則凡浮者,皆其氣也,皆其用也。
脈者,非血非氣,乃人之神也。 神者,精、氣、血三者之流行也。 若人外無疾病,而脈見枯寂,此因病而神少,非神少而病也,故可救。 若內傷飲食寒暖,脈見枯寂,亦不救。 若因思慮所致,即不妨,蓋思慮傷神,非本原精氣血有枯寂而見此脈也,能處處調神則生矣。
人身有先天之元陽,有後天之元陽;有先天之元陰,有後天之元陰。 先天元陽,足與不足,別之於右腎右尺;先天元陰,足與不足,別之於左腎左尺。 此由人生所稟父母之精氣,有足有不足而致此者也。 大凡先天元陽不足者,右尺多微弱而不旺,有病則多偏屬於陰,或不能耐寒,或不能多食,或靜默少慧,或手足不耐勞苦,其類不一,無非陰盛陽衰之證。 稟此氣質者,一生陰藥俱不宜妄用,若再誤用陰藥以助陰,陽益大衰矣。 先天元陰不足者,左尺多微弱而虛細,有病則多偏屬於陽,或多發熱,或不能久耐事或不能靜安,或狂而多言,皆陽有餘而陰不足之病也。 稟此氣質者,一生陽藥,俱不宜妄用。 苟或用陽藥而誤,則火益烈而水益虧矣。 (王胥山曰∶古人謂陽藏者宜用涼,陰藏者宜用熱,亦是此義。 譬之人性相近而有上智下愚之不移者,其天定也。 若中人之性,可善可惡者,則固多矣。 人體之不同,亦有偏於陽而一生不便陽藥者,亦有偏於陰而一生不便陰者藥者,苟或誤用必致危殆,固有之矣。
若夫中人之體,陰陽不妨兩用者固多也,學人當隨時隨證酌而用之,慎勿妄執己意,而為膠柱鼓瑟之見,以致人命於傾危也。 )
後天之元陽,氣也。 氣之主脈,則右寸肺也。 右寸之脈,多細弱而軟,是後天之元陽不足也陰血也,血之主脈,則左寸心也。 左寸之脈多微弱,是後天之元陰不足也,其人必多火熾之患,蓋君不主令,而相火代之故也。 不能多用心,不能多耐事,營養多不足,血脈多滯遲,葯宜當歸、芍藥、生地、麥冬、棗仁以養心為主也。 此四部實為陰陽氣血之根元。 至論其氣血流通,互相灌注而為生長,則先天以脾胃為歸,後天以脾胃為原。 脾胃者,又陰陽氣血之歸本處,胃為氣之原,脾為血之原,統屬右關一部,故右關之脈,聯乎尺寸,而為先後天之至要脈也。 夫脾不運,則胃不升,脾胃之氣,不升不運,則陰不生而陽不舒,血不長而氣不旺。 故土為中州,貫乎四臟,而為陰陽氣血之所賴者也。 若脾胃生髮之氣,即少陽膽氣也,膽氣不疏則胃陽不發,肝血不潤,則脾血不藏,是肝膽之在左關者,又脾胃生發收藏之要脈也。 左關不利,則右關不安,兩關不利,則尺寸之脈,亦必不得其平,此則診三部九候之要法也。
看脈,三部全按,察其通身之氣血;一指獨按,察其各經之旺衰。 然其中惟尺脈沉微難辨,且為脈之根,尤不可忽。
浮沉遲數為綱領,表裡陰陽仔細分,緩脾滑大洪為火,木性弦長短澀金,革散濡微形狀沒裡,伏牢細弱外無形,緊弦虛實無難辨,結 促休將代等倫,動脈有胎還足喜,虛人豁大亦堪驚,和緩有神方是胃,力來亢厲客邪侵,總詳胃氣論生死,審力須知內外因。
兩寸,一主氣,一主血,能領一身諸經絡營衛。 脈分兩部,理卻一連,如陰陽內外上下,不能不分,而又不可不合也。
膽脈多弦,其來有柔順之致,則為少陽生氣;其來有亢厲之氣,則為厥陰木枯之病脈。
凡童子之脈多弦,少陽象也。
肝脈浮長,長者木之形也,浮者木之性也。
脈見於右手不平者,莫作外感有餘治;脈見於左手不平者,莫作內傷不足治。 左曰有余若脈浮大而數,宜於氣藥中佐以血藥;若脈沉細而數,宜於血藥中兼以氣藥。
熱則流通,凡浮、大、數、長皆熱也;寒則堅凝,凡沉、小、遲、短皆寒也;實則形剛,凡實、滑、弦、緊皆實也;虛則形柔,凡虛、澀、濡、緩皆虛也。
浮為在表,沉為在裡。 大數為熱,小遲為寒。 長為熱,熱則流通,短為寒,寒則凝結,實為凡虛損勞病,俱見於右尺;傷寒外感,俱見於左尺。 左手不見太陽之脈。 (太陽之脈,洪大而長。 )內傷勞役無疑。
內傷左脈短細而澀,右脈浮大而虛,左為氣中之血。 (左為肝,肝生心,肝主升為氣,心主血,故為氣中之血也。 )陽氣下陷,不能生陰,故血枯而脈細澀也。 右為血中之氣,(右為脾,脾生肺,脾主血,肺主氣,故為血中之氣也。 )脾胃虧損。 不能生金,故氣虛而脈浮大也兩尺無脈,是為無根,將有痰厥之患。 兩寸無脈,是為氣閉,則有陰陽不升降之憂。 一者升而不降,一者降而不升也。
弱、緊、數之脈,表裡俱虛。 弱為中氣不足,緊為肺虛不衛風寒;數為血不足也。
緩為脾之本脈。 緩而有力為太過,緩而無力為不足。 若脾部見弦脈,為木乘土位,中氣所致,是從所不勝來,為賊邪也。 若見沉細,是水反侮土,從所勝來,為微邪也。 見短澀是火克金,從後來為虛邪也。 若見洪大是火生土,從前來為實邪也。 凡看病先認定本部脈形,若兼見別部脈形,或從所生來者,或從所克來者,以五行之理推之,斷病無差矣。
阿阿緩若春楊柳,善狀胃脈者也。 六部俱見此象,是謂有胃氣。 脈緊數者,緊為表之陽虛;數為里之血虛。 細數者,細則無水,數則有火。 短數者,短為肺氣虛,兼之以數,則火克金矣。 若浮有沉無,陽氣將脫。 (炳章按∶數語的當,故虛勞證見細數脈,則不治也。 )
脈細少氣,氣乃水母,氣少則無水可知。 脈大數則無火,數則心煩,是邪火有餘,真火洪者,火之脈也。 火之來,肝之虛也,木枯生火也。
弦者,減也。 在左關為實,肝血減而肝氣亢也。 在尺為虛,子食母氣也。 尺脈短,水枯不能,脾旺生金,則可以制肝而生腎,先天后天俱受益矣。 故曰∶醫宜從虛著腳也。 (炳章按∶水虧則火熾,參 入口,未受其益,先蒙其禍,奈何? )凡尺脈微,寸之故也。 金不生水,故水弱而尺微也。 而寸脈之故,又關之故也。 脾不健運,故金失養而金子衰也,生脈散要葯也凡虛損見數脈,為胃氣不足,若轉緩弱,為胃氣生髮之象,蓋緩則有寬裕不迫之意,弱則有,須防作瀉,瀉而脈數,病難愈矣(一本雲∶內傷作瀉者,見此為難治。 )
病後脈多細小,細小而和軟,則有神而易痊。 細小而搏擊有力,則神少而難痊。
脈不可拘,如浮因表而來者可汗,浮因里而來者可下,若但知浮為表,沉為裡,非善治故脈浮矣,而其沉分堅硬有力,則知此浮,非因表固,乃里熱實,火炎脈浮也,宜從其沉分堅實施治。 故凡疑似之證,細察兩手尺部,及六部沉分,方可辨其真也。
左手寸脈旺,右手尺脈亦旺,是君不主令,相火代之,宜六味丸主之。 如單左手旺,生加茯神、遠志、棗仁。 (張東扶曰∶相火上入心部,宜壯水以制火,若心火自旺,則清而斂右手尺脈旺,左手尺脈亦旺,清肺為主,生脈散加歸身。 如單左手尺脈旺,六味地黃丸右尺旺,六味丸,或六味湯。 左右尺俱旺,亦六味湯。
右尺微細,八味丸。 左右俱微細,亦八味丸。
寸脈旺,下尺微細,六味丸。 (張東扶曰∶下字似當作右,或當作兩。 )
兩寸脈浮而無力,宜補上焦,用補中益氣湯。 上焦元氣足,其氣(一作火)下降。 兩尺脈浮而無力,宜補下焦,用六味丸。 下焦元氣足,其氣上升。
兩寸洪而有力,宜降火,涼膈散、黃芩芍藥湯、導赤散。
兩尺洪而有力,陰虛火動,宜滋陰,用黃柏、知母。
兩寸豁大無力,宜大補,兩尺豁大無力,宜升陽散火湯。
寸脈微細者,宜溫補,(為陽氣不足也。 )尺脈微細者,宜溫暖。 (為陰氣虛寒也。 )
二尺浮大,肺氣先絕。 (張東扶曰∶二尺浮大知是腎虛,確緣肺金先敗,不能生腎水之故。 )左尺微細不起,右尺帶數,或浮大,病名虛損,調理二、三年方得愈。 凡浮大之脈,見於右尺者,俱是假火,假火從內傷施治。
右尺陽中之陰,(右尺脈主火,有離象焉,是為陽中之陰也。 )若沉細數,陽中之陰虛也,當救其陰,六味丸。 若浮大而有力,陰虛火動,四物湯加黃柏知母,或六味湯,加生脈散。 若浮大而無力,當責其無火,宜補中扶陽,保元湯,用黃 必用肉桂,一斂一散,浮大而見豁左尺陰中之陽,(左尺脈主水,有坎象焉,是為陰中之陽也。 )若沉細數,陰中之陽虛也,當;浮大而見豁,陰氣將絕,難以取效。
脈沉而有力,大便閉者,承氣湯;沉而無力,大便閉者,芎歸枳殼湯。 凡脈沉而帶數,陰中伏火也,宜瀉陰中之伏火,六味丸。
胃脈見豁大,保元四君子,加麥冬、五味;見於脾脈,保元湯,加干薑、白術;見於肺脈,八味丸;見於心脈,大補陰丸;見於肝脈,四物湯加黃柏、知母。 大凡豁大之脈,須沉緩者可治,沉則胃不絕,緩則脾不絕也。 倘非沉緩,其何能葯?
凡脈豁大外有火,沉細裡有火。 六脈俱有火者,宜八珍湯和之,脈大亦火之使然。 凡脈浮大數,或兩手俱浮大數,或輕按浮大,重按虛小,或腎脈重按無力不清,皆是中氣不足。 微緊、微弦、微數,皆系脾胃不足。
凡脈沉遲,冷汗出,險。 沉細,冷汗出,死。 洪大,冷汗出,立死。 (張東扶曰∶冷汗、陽虛、沉遲、沉細、陽虛之脈,細甚於遲,故有險、死之別,洪大,虛陽脫矣,故雲立死。 )
如脾脈頓細,腎脈重按無力不清,外無表證,宜補中益氣。 (炳章按∶細為陰虛,脾脈細宜補脾陰,且腎脈無力,尤為陰虛之徵,不宜補中益氣之升舉。 )
尺脈大於寸脈而俱有力,為陽虛陰盛,宜汗之。 寸脈大於尺脈而俱有力,為陰虛陽盛,宜下之(汗則從陽,下則從陰。 )
尺脈浮而有力宜表;浮而無力宜補;沉而有力,滋陰降火;沉而無力,地黃丸。
左脈微弱,右脈豁大有力,六味丸,加五味、炮姜、益智。 右尺大,君不主令,相火代之,邪火不殺谷,宜用溫火生土之義,六味丸,加五味、炮姜、益智。 邪火不殺谷,土中無正火也,單用六味則土寒,加此三味,可以退邪火,溫正火矣。 (張東扶曰∶左脈微弱血不足也。 右脈豁大有力陰火起也。 用六味所以壯水制火,加下三味所以斂火歸原,且不令水氣得以血證,脈見豁大無力可延,短數、緊數、細數,豁大有力,不祥之兆。 (張東扶曰∶脈數為胃氣不足,宜補脾陰以養胃氣。 豁大,氣虛有火,無力者,和軟也。 胃氣猶在,故可延。 短則氣疾,細則無水,緊數則表之陽虛,細數則裡之陰虛,有力則無胃氣,故為不祥之兆。 )
下部見數,不得用炮姜。 (炳章按∶數脈不得用熱藥。 )宜用附子升氣。 上部見數,宜炮姜,以其溫中達下也。 (張東扶曰∶干姜斂火歸原,下部有火用之,則火固而不散。 )
命門脈不起,是為心之正脈,沉小亦是正脈。 (相不敢亢君也。 )
豁大、心包絡少血,宜歸脾湯。 為短為澀,俱是心包絡不足。 肝脈弦長,脾脈短,是為脾陰不足,宜山藥、蓮子、五味之類。 帶數,中氣不足,補中益氣湯。 脾脈緩,肝脈或弦或緊,或弦緊洪數,俱從肝治之方愈。 肺脈短澀,心脈浮洪,宜利小便,引心火下行。 肺脈浮大,或豁大,或微細,縱心脈不平,亦當從肺治之。 (張東扶曰∶心火來克肺金,宜從肺中瀉火,若單治心,則肺病不除。 )
浮而有力當汗,無力當溫。 沉而有力當下,無力當補。 凡豁大之脈,俱是陽虛,(張東扶曰,甘草五分,陳皮五分,研末,米湯調服。 (炳章按∶胃強脾弱,當抑胃扶脾,枳術丸是也。 如用先生此方,當加川連。 以抑胃,其義方全。 )
脈細宜沉,細而浮,陽虛之漸,轉沉為數,勞病不治。
脈弦,甘酸之劑皆可用。 黃 建中湯。
脈洪,甘寒之劑皆可用。 熱邪所傷,三黃丸、調胃承氣湯。
脾胃脈緩,如得本經太過,濕邪所傷,除濕滲痰之劑皆可用,平胃散,加白術、白茯苓脈澀,燥熱所傷,甘溫甘潤之劑皆可用,四君子,加熟地、當歸,生脈散,加歸身、山藥。
脈沉細,寒邪所傷,甘熱之劑皆可用,理中丸湯、四逆湯。 寒甚,理中加附子,益黃散六脈俱弦,指下有虛,脾胃虛弱病也。
六脈沉緊,按之不鼓,(一本於"不鼓"下多"膀胱勝小腸也。 此水投於火"十一字。 )大寒之證也,宜溫之。 脈沉緊而澀,按之空虛,中寒證也。 脈洪大而澀,按之不鼓而無力,是為陰虛,(一本作寒)乃氣血俱虛之極也。
脈緩而弦急,按之洪大,病在中,脾土受邪也。 脈大則無火,脈細則無水。
凡雜病、傷寒、老人,見歇至脈者,俱將愈之證。 唯吐而見歇至脈者,必死之證。 蓋病後而見歇至者,邪去正虛也。 吐屬腎,吐後而見歇至者,腎氣將絕,不能續也,故知必死。
尺脈浮沉俱有力,宜下,無力則為虛,宜補。 寸脈浮沉俱有力,宜汗。 無力則為虛,宜升。
尺脈洪大,陰不足,陽往乘之,補中益氣湯,加黃柏。 左脈弦滑有力,熱不退,四物湯加知柏小柴胡之類。 右脈弦數無力,補中益氣湯,或補脾陰不足,左病右取,右病左取,上病下求,下病上求。 左尺浮緊有力,傷寒宜解表,汗出即愈。 但有力不緊,清心蓮子飲。 無力則為虛,六味地黃丸。 沉實為寒,沉遲為虛,宜溫宜補。 沉微弱則為虛,不宜直補,所謂補腎不若補脾,正與此同。 沉數,陰中無陽,八味地黃丸湯。 右尺浮而有力,系邪脈,后必泄瀉喘促而亡。 (浮為陰虛,有力為邪火,泄瀉下虛不固也,不能納氣歸原也。 )
凡脈浮取不得,為陰中之陽虛;沉取不得,為陽中之陰虛;未至而至者為實邪,應至而不至者為虛邪;短為肺氣虛,兼之以數,則火克金也。 (學易草廬本,於望色切脈一篇,至"脈細則無水"一句而止,以後二十行,系東扶續書於後者,蓋亦是慎齋之辭,為他門人所錄,而此本未及編入,故補錄之,今稍低一字,以別於學易草廬之原本。 )
辨證施治。
凡有熱病,喜熱飲食,睡臥不得,衣被不可近者,俱是陽虛之病。 (炳章按∶此亦未可為的據,凡胸有痰飲者,多喜熱飲,若誤認陽虛而用熱藥,久必受其害。 )
凡泄瀉、腸風等證,小腸薄,不能傳送,故滲入於大腸。
凡乾燥等證,大腸虛,不能潤澤,故澀滯而難出。
脾虛食不磨,有宿食則酸,胃虛飲不消,有宿飲則嘈。
脾實,食消肌滑,脾虛,體瘦,四肢不舉。
汗至頸而還者,陽不發越;至臍而還者,陽氣將動;至足者,陽氣周流一身,病將自愈肺病則周身不攝,脾病則四肢不舉。
凡渾身脹痛,俱屬陰分血虧,大熱亦屬血分。 微寒微熱,或有熱不退者,汗至頸而還者是氣分。 氣分宜補中益氣湯,見證加減;血分宜芎歸湯加肉桂,或四物湯,加麻黃肉桂。 胸中脹滿,四物湯加蘇梗。
口不知味,有實熱者,有虛熱者。 口不知谷味,中虛可知。 蓋谷氣入脾胃,中氣賴以養不喜非不足而何? 二者各自不同,中氣實則空,空則上通下達;中氣虛則實,實則痰凝氣滯如撲打損傷,服破血藥,不得去者,必成中滿,其毒瓦斯入脾故也。
凡有表證,俱屬里虛。 (王胥山曰∶此即邪實皆由本虛之義,蓋示學人治病,不可不求其本說,為節印板注腳,大失周氏立言救世之一片婆心,且使不學無術之庸人得起而議其非矣。
炳章按∶此說究竟非是,果系裡虛即當用補,豈有以補愈表證乎? 即補中益氣之法,原非為外感而設,於此誤認受害不淺,王胥山先生雖曲為之說以時會之,不足以掩其失也。 )
自熱,蒸蒸發熱,似煩非煩,補中益氣湯。 寒熱似瘧,補中益氣湯加二陳。 微寒微熱,陰中之陽虛,宜補上焦,八珍湯加黃 。 如胸膈不寬,加入痰藥。 自汗微熱,陽中之陰虛,八珍湯加肉桂。 如腹中痛,加干姜、吳茱萸。
寒熱似瘧,表之陽虛也。 表陽者,即剽悍之胃氣,升於巔頂,浮於皮毛者也。 升浮之氣,無時或息。 胃氣虛,則有時不能升浮,鬱於半表半裡,外與太陽爭則寒,內與陽明爭則熱,補而升發之,何寒熱之有? 久而不治,則胃氣之升漸少,升少則陽微而惡寒,升少則降亦少,降少則血少而發熱,宜八珍湯、十全大補湯治之。 微寒者,陽虛也。 微熱者,陰無從生,虛陽無附耳,八珍陰陽並補,加黃 則補陽之功居多。 自汗雖屬陽虛,然津液少,則陰益虛,故發微熱,八珍加肉桂,則補陰之功居多。
凡讀書人,精神恍惚,汗出不睡,或泄瀉,或多痰,病雖不一,要之皆發於心脾。 蓋思慮多則心火乘脾,君不主令,相火用事,倘不清其源,正其本,陽氣愈陷,病氣愈盛,歸脾湯之類,是為對證。 (張東扶曰∶心火乘脾,脾陰受虧,宜補脾之陰,不當補脾之陽。 凡五臟相乘,各當察其陰陽,傷陰則補陰,傷陽則補陽,設或陰陽誤施,為害不小。 炳章按∶此條不的亦非歸脾湯所能治,凡思慮多則心血虛,脾無所受氣而亦虧,歸脾湯專補脾陽,烏能治之? 薛一瓢治病發心脾,以歸脾湯合天王補心丹加減為丸,庶幾近之張東扶之注甚精,可凡人夜間多思,致睡不寧者,淡竹葉、棗仁二味,煎服即安。
凡下焦有病,六味丸可通用。 若遇洩瀉,其要只在調理脾胃元氣,又不可輕用地黃。 (張東扶曰∶地黃能制得極熟,亦不致有壞脾氣,大約泄瀉者用之,監以山藥、茯苓之類,斯可矣。 炳章按∶泄瀉者多兼濕,熟地究宜斟酌。 )
凡泄瀉屬脾宜燥,脾惡濕也。 屬腎宜潤,腎惡燥也。 腎之泄瀉,失閉藏之令,不能收攝二便也。 (王胥山曰∶治泄瀉之法,數言已盡,今人但知治脾,不知顧腎,宜其得失相半也凡治病見證雖多,有吐只宜止吐,有瀉只宜止瀉。 止吐後,須用六君子調理,止瀉后,須用參苓白術散,加木香調理。
凡上焦病,宜開發之;中焦病,宜和之;下焦病,宜達宜緩。
見病醫病,醫家大忌。 蓋病有標本,多有本病不見而標病見者,有標本相反不相符者,若見一證,即醫一證,必然有失。 惟見一證,而能求其證之所以然,則本可識矣。 如頭痛發熱惡寒,筋骨疼痛,此外感實證也。 然陽虛則惡寒,陰虛則發熱,血虛則筋骨枯而多疼痛,胃虛、肝虛、腎虛,皆有頭痛之證。 (不是外感實證。 )如默默不語,四肢無力,氣短身寒,此內傷虛證也。 然胃實脾不運,而默默不語者有之,陰氣升騰,陽不得令,而身寒者有之。 (不是內傷虛證。 )種種變幻,實似虛,虛似實,外似內,內似外,難以枚舉,皆宜細心求其本也。 本必有因,或因寒熱,或因食氣,或因虛實,或兼時令之旺衰,故治寒者溫之,熱者清之,食者消之,氣者通之,實者平之,虛者補之,再兼時令之味,而病已矣。 (此法當知。 )
諸病不愈,必尋到脾胃之中,方無一失。 何以言之? 脾胃一傷,四臟皆無生氣,故疾病矣。 萬物從土而生,亦從土而歸,補腎不若補脾,此之謂也。 治病不愈。 尋到脾胃而愈者甚多。 凡見咳嗽自汗,發熱,肺虛生痰,不必理痰清熱,土旺而痰消熱退。 四君子,加桂、姜、陳皮、北五味,后調以參苓白術散。 (炳章按∶知本之論,然脾胃之用在升降運化,撥轉氣機,尤為要著,未可徒以四君、六君為足盡脾胃之治法也。 )
脾胃不足,當責其無陽,亦有陽亢熱不退,自汗怕寒,四肢倦怠乏力之證。 中虛表熱,或潮熱自汗,莫離補中正方。 表熱加羌活;腹中脹滿,加附子、姜、桂、吳茱萸、青皮、神曲之類;調理,用八珍湯;氣血兩虛,十全大補湯;陰虛火動,脈洪大而不作瀉,六味湯加人參;惡寒,八珍丸;腹痛,理中丸;虛損,虎潛丸。 病證多端,顛倒難明,必從脾胃調理,乃岐黃之正法也。
諸病有吐瀉見證,莫忘脾胃,雖有雜證,以末治之。 氣短脈有力屬實,無力屬虛。 氣脈俱長者易治,虛損氣促者難調,久病不宜脫形。 若內傷虛損不足之證,不拘藥之多少,宜久服有效,如葯力未至,必不能成功。 補中益氣湯加附子,無汗加羌活,若自汗發熱,保元湯,加白術、桂、附、歸、芍、二陳必愈。 凡病日久,陽虛無疑,蓋因胃失生發之氣,保元甘溫退熱之聖藥也,舍此而用寒涼,必死無疑矣。 雖大便燥結,陽陷於陰分,切勿下之。 諸病必尋到脾胃之中,乃東垣之高見。 胃主生髮之氣,七情六慾,皆足以傷胃。 至於不思飲食,十二經絡有一處之滯,則生髮之氣不行,生髮之氣不行,四藏皆無生氣,病日多矣。 醫家於氣血、寒熱、虛實不辨,忘脾胃而投藥石者,十常八九,所以往往害人也。
驗案。
一人左手寸脈中候微數,重按無力不清,關脈中候沉候皆有力,尺脈沉細有力。 右寸中候澀,重按不見脈,關脈中候若有力,下微不清,尺脈沉數無力。 此內傷不足之證,脾肺二經受病也。 治以補中益氣湯,使陽得生而陰得長,加鹽水炒黃柏二分以救腎,加棗仁一錢以安心神,小水或熱或不利,加遠志、蓮須各五分以達之。 (炳章按∶凡治病未有舍證,而專言脈者,亦未有舍脈,而專言證者,必脈證合參,乃得其真,此病未知所現何證,據脈則土強木弱腎水亦虧,何能任升柴之升散,雖有黃柏炒二分,亦不足以救腎。 )
一人左寸脈短澀,乃心血不足,關脈微弦無力,左尺沉細。 右寸微浮而散,右關按之若有力,舉之不足,重按無力不清,右尺沉而無力。 責其無火,宜大補氣血,治以十全大補湯。
一人五十八歲,右脈帶弦,左脈豁大有力。 弦為木脈,見於右手,胃受木克而虛也。 左脈豁大有力,邪火盛也。 不治之證。 (炳章按∶此未見即為不治之症,特非補中益氣所能治耳。 )
一婦人年三十,左寸浮大,左關大,左尺洪大,右寸浮大,右關尺俱沉細無力。 治方用山茱萸、白茯苓、生地黃各一錢,澤瀉、陳皮各五分,川附子、生甘草各二分,姜棗煎。 蓋浮與洪大屬火,故壯水以制火,澤瀉、白茯苓引火下行。 關尺沉細無力,真火不足,故加附子以一婦人六脈純陰,或二、三至,或四、五至見歇,此血中之氣虛也。 四君子加白芍、肉桂,理脾和肝,山藥糊丸。 血中之氣脾為主,脾土旺則上焦肺氣亦足。 蓋脾為太陰,肺亦太陰,二陰皆賴陽以生。 用桂則土溫而金不寒,氣血自然生髮也。
一人兩尺脈沉微,脾胃脈弱,肺脈中候沉澀,此火不能生土,寒在下焦,痰在上焦,必轉咳嗽,然後陽氣發生,方為佳兆也。 用藥之妙,須虛處著力,一落在實處,再難長進矣。 (炳章按∶據脈而論,所議原不謬,但贅以須從虛處著議,雲雲,則似無論何脈何證,總以補虛。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25
- 文章: 33799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周慎齋遺書
卷三
二十六字元機。
理。
資生萬物位坤宮,忌濕宜溫益理中;血氣源頭從此化,先天化育賴為宗。 土為萬物之母,在蔻、陳皮、山藥之類相投,深有補益。 先天后天所生氣血,由此而化。 凡治百病,先觀胃氣之有無,次察生死之變化。 所至重者,惟中氣耳,可不謹乎!
固。
一點真陽寄坎中,固根須要葯靈通,甘溫有益寒無補,我笑丹溪錯認功。 水中之火,乃先天真一之氣,藏於坎中。 其氣自下而上,與後天胃氣相接而生,乃人身之至寶。 勞傷過度,損竭真陰,以致精不能生氣,氣不能安神,使相火妄動飛騰,而現有餘之證,非真有餘,是因下元不足之故也。 火與元氣,勢不兩立,若執丹溪法,降火滋陰,而用黃柏、知母治之,恐其愈投愈損。 (王胥山曰∶丹溪以四物湯加黃柏、知母,為滋陰降火之妙劑,亦是一法,若以慎齋所言之證,而以丹溪之法治之,大非所宜矣。 炳章按∶語甚精奧,然以此詆丹溪則不可,王氏批語甚為的當焉。 )若見此證,宜溫補於下,而火自歸原,病即愈矣。 如元氣驟脫,相火亦衰,脈微足冷厥逆,各脫陽證,更宜大劑溫補,緩則不能救矣。
潤。
肺為華蓋主皮毛,金體由來畏火燒,便竭皮枯津液涸,滋乾潤燥見功勞。 潤治之方,其理不出乎滋陰潤燥,流通血氣。 夫人身之中,水一火五,陽實陰虛。 若嗜欲無節,以致腎水受傷,虛火為患,腎虛惡燥,或前後閉結,或痰在咽喉中幹咯,此皆津液不足之故。 而火動元陽,焉能全其化育? 理宜補養肺金,使金水相生。 (肺金,錢本作腎中之金。 )自然出入升降,
澀。
脾實生痰滑泄,腎虛氣弱多溏,遺精失禁便不藏,溫澀相投切當。 澀治之法,其理不出溫補溫補於下。 但下虛滑洩之證,非獨健理坤位,亦宜固守坎宮。 蓋腎為胃關,關門緊固,則二便分調,自無不藏之患矣。 (王胥山曰∶大便滑泄,亦有因脾濕生痰所致者,宜以二陳治之。 若下元虛弱者,舍溫補更無別法矣,故分別言之。 慎齋以溫補為澀字元機註腳,蓋以脾腎兩固則二便均調,啟閉有節,自無 溏峻瀉關門不禁之患。 澀治之要,莫尚於此,與世醫之專用芡實,金櫻子、粟殼之類為澀藥者,相去遠矣。 )
通
痢疾洩痛用通因,驗色分明辨久新,寒則當溫熱當下,有餘不足妙如神。 通治之法,不出於瀉利二端。 若瀉利後重逼急,而痛太甚,速去無度,或滯不行,或身熱色赤,此等理宜急下。 如不痛者,此乃積也,所有不通旁流之物,俱宜下之,所謂通因通用之法也。 若用止藥,則瀉愈甚而病愈增矣! 至於痢久色白,或兼紅色,氣息腥穢,身冷脈弱,下泄無度,腹痛喜按,切忌芩、連、栀、秦、寒涼之劑,急用桂、附、干薑溫補為要。 若瀉久而 溏者,亦宜加參、苓、山藥之類溫之。 古雲諸積諸痛,喜溫而惡寒者,斯言信矣。 人有貴賤,貴虛而賤實,尤宜識此。 (王胥山曰∶貴者多虛,賤者多實,凡病皆宜識此,不獨瀉利一證,慎齋特於此條發其例耳,夫富貴之人多勞其心,又耽嗜好,故有病者,其正氣多虛。 貧賤之人,只是勞力,但於風雨寒暑燥濕不能避忌,故其病也,多本邪實,此人事之固然也。 若貴者之先天充實,或者培養得宜,而賤者於勞力之外,兼復勞心,又或縱欲無度,則虛實之形必自相反,不可執一而論。 )
塞。
塞因之法妙難傳,疏啟中間峻補兼,此理若能知得透,誰雲醫道不通仙。 塞治之法,甚則駭人耳目,可謂難也已! 謂氣無補法,人皆慎之,殊不知下氣虛乏則中焦滯實。 蓋腎為生氣之原,若先天氣乏,不能與後天胃氣相接,而喘脹生焉! 故胸脅滿甚,不若疏啟於中,峻補於下,乃前賢之準繩。 其功有快捷方式之妙,筆不盡述,惟知脈者能悟之。 且用藥之法,輕則泛上有礙,重則降下無妨。 人參隨下焦葯,亦入下焦,不可不知。
清。
清肺甘寒味最良,水金滋養此源長,如加辛燥純涼劑,便使真元氣自傷。 肺為五臟華蓋,統攝諸氣,營運不息,乃至清之分,秋毫難犯。 所最畏者火也,苟或心有傷感,以致肺中火動,中焦之氣必傷,而咳血嗽痰之患作矣。 夫金受火制,則無健運之能,而百病生焉。 葯宜甘寒滋養,使子母相生,不受火形,其氣自清,乃為良法。 辛燥純涼之劑,不宜輕用,用之稍過,則反傷其氣。 必須察其脈之虛實,脈如不足,雖有痰血,亦宜溫補真元,切忌寒涼。 凡衄血吐血,勢未甚者,當行從治,補中益氣湯,加麥冬、五味之類為宜。 若用寒涼,理無是處。 (炳章按∶抄本多干薑肉桂。 )
揚。
外感風寒咳嗽,身多發熱頭疼,或兼火鬱在諸經,發散輕揚以定。 四時感冒風寒,時行疫證,實非真傷寒。 初感則入於太陰肺經,故咳嗽,痰多鼻塞,或頭疼發熱,狀似傷寒。 (錢本作"有似外感重而內傷相夾者一樣。 ")不可遽用甘辛發汗,但當察其脈之虛實,驗其證之有餘,以輕劑兼風藥引而揚之,如葛根、升麻、荊芥之類,參蘇飲之屬,或兼火鬱,少加清。
逆
人火分明势缓然,寒凉灭伏药相兼,两途虚实应须别,莫使差讹致倒颠。经云∶微者逆之。
也。 (張東扶曰∶心之真陰傷,然後君火熾,用寒以益心,非為心屬火而用涼以折之也。 亦救其心之真陰而火自靜耳。 )且真陰藏於離宮,故曰神陰。 與相火治法大相遠矣。 (復言可以用寒之故,張東扶曰∶火旺於南,南,離也,心也,而真火實生於腎。 水旺於北,北,坎也,腎也,而真水實生於心。 )名雖曰逆,實正治之法也。
從。
龍火飛騰大速,遇寒光焰滔天,惟其推折勢難兼,邪退正隨管見。 (錢本作"難將涼劑經雲∶甚者從之,從者,從其性也。 蓋龍火者,相火也,其勢大烈,不可水滅濕折,從其性而伏之,惟桂、附、姜之屬,可以治之。 庸工不識此理,凡見火病,不分陰陽,不辨虛實,確謂知母黃柏,獨能補腎滋陰,不知陰氣化火,火勢愈強,是不明龍雷之性,逆從之道也。
(末二句錢本作"真陰在坎,卻與心火同治",謬矣。 )
求。
嘔逆聲頻氣有餘,欲餐難入費躊躇,寒因熱用無他技,姜制梔連倍竹茹。 求者,求心火之有餘也。 蓋心為君火,不正規自焚,自焚則死。 況真精所藏之位,性喜寒而惡熱。 太僕雲∶寒以益心,誠哉是言也。 又雲∶嘔逆生而食不得入,有火之病,宜求所謂寒因熱用,是其法也。
責。
寒動乎中因腎虛,腎虛陽脫氣難拘,須知地戶宜常閉,失禁令人必喪軀。 責者,責腎水之虛之開竅處。 故知兩腎,乃先天水火之窟。 元氣之濃薄,於此分焉;形軀之壽夭,由此判焉。
善保養者,使火不妄動,真氣不損,存守於中,乾坤不息,與胃氣相接,何病之有? (王胥山曰∶真氣即是腎中元陰元陽之氣,相火一動,真氣自泄,相火不動,則真氣靜存於內,生化無窮,盡根於此。 )不善養者,勞欲過度,真氣漏洩,相火橫行,邪氣無制,於是百病生焉。 又腎虛則寒起,若真陽脫而作瀉者,是門戶不禁也。 脈存者生,脈脫者死。 葯宜峻補於下,遲則不能斡旋矣。 經雲∶熱之不熱,是無火也。 食入反出,是亦無火也,並溫也。 溫之不愈,其死速矣。 (一作"溫而不愈者有之,未有不溫而能愈者也。 ")
緩。
久而增氣理悠長,緩治中和物化常,脾胃相通辨穀氣,葯如偏勝不為良。 經雲∶久而增氣,物化之常,氣增之久,夭之由也。 此言藥之氣味,治之緩急,出乎醫之調燮也。 蓋胃中清純委和之氣,偏與穀肉果菜相宜,即參術亦有偏勝。 此先哲之格言,自當視其病之緩急而治亦如之。 夫病有新久,新則勢急,宜治以重劑,久則勢緩,宜調以輕劑。 一切內外傷,邪氣已退,葯宜間服,當以飲食調之,於中有緩急之意存焉。 若服藥過度,反傷其氣,病益綿延不愈,或者反致增添新病。 醫須識此,庶無虛虛之害矣。 (張東扶曰∶此條乃治病最要之法,
峻。
勢急難施緩治,邪實重劑相當,理中承氣斡旋分,用者驗如神應。 峻治之法,死生所系,應善用其法,可謂上工也矣。 又患似傷寒,應汗不汗,其勢不解,心中煩躁不安,勢已極矣。
宜大劑補中益氣,加麻黃、姜、附,一服即解。 此皆峻治之一法也。
探。
初驗難分真偽,欲施攻補狐疑,全憑一探實和虛,此是醫家妙計。 凡治病,內外不辨,又虛實不分,妄施藥物,服之不能保其無失。 醫家通活變者,臨證察脈之時,問前醫所用何藥,作何調理,若果能見其實有失處,我則對證施治,必無不治。 (王胥山曰∶前醫用藥未效,後之接手者多務翻案以求勝之,久寒則用熱,久熱則用寒,久瀉則用補,久補則用瀉,以為討巧出奇之計。 然而脈與因故在也,苟據脈審因,確見前醫識力未到,自當改弦易轍,以正其誤,若不據脈審因,而妄生歧論,只圖求異於前人而網其利,竟置病患吉凶於度外,其居心不可問矣。 )嗟乎! 惟有初治之時最難,虛實兩途,猶豫未決。
(張東扶曰∶古人知其難而難之,今人知其難而易之,亦並不知其難也。 冤哉! )知機者,用意調和,如按琴瑟,藥中則氣和,自然之理。 但實可受寒,虛可受熱,攻補之訣,在其中矣。
兼。
實虛相雜損元陽,攻補兼施細酌量,先理脾家為切要,氣行無滯補何妨。 兼治之法,攻補並瀉,或腹痛,或胸脅滿悶。 怒氣挾食傷肝,皆損中氣,雖兼內外勞傷,頭痛發熱,務以調理脾胃為先。 凡治吐瀉腹痛滿悶等證,先用溫補,加香砂辛熱之味,使諸證平復,而脾氣營運,再用純補之藥,以俟汗解而愈。 古雲∶氣滯物傷,補益兼行消導,此之謂也。
候。
傷寒表實汗為難,火數如逢發等間,(王胥山曰∶火數,謂七日及十四日之期,病證多於此候轉機也。 未至其期,強發其汗,汗或不出,或雖有汗而病仍不解,若至其期,用藥中的,應手取效矣。 發等間,言發汗之不難也。 炳章按∶餘見近時,市醫多有持此論者,餘常笑之不意,乃原本於此,夫風寒中人,急於星火當其,初起用藥驅之使出,則邪去而正不傷,最要法也。 遲疑逗留坐視其傳經,則變症蜂起,雖欲乘火數而發其汗,庸有冀平。 )歷代明醫無此訣,於今說破妙機關。 外感有餘之證,必身熱頭疼,惡寒無汗,乃表實之故。 雖言表實者,理宜發汗,然服發汗藥而汗不出,不宜再發其汗,候逢火數,其汗必出,或作戰而汗,亦有不戰而汗者。 若戰汗時,藥宜用溫補以一助之,要使正氣勝其邪,邪汗出而愈。 如火數未至,將葯強發,雖汗亦非自然之汗,不免反傷其氣,其病反甚於前。 歷代明醫,不立此法有汗當止,無汗當候。 或兼吐瀉,亦當調理中宮,或虛實相兼,攻補互用。 (錢本於驗字條下有此數句,蓋亦慎齋之言,而草廬本不載,今改附錄候字條下,稍低一字,以別於草。
奪。
臨證隨機立見高,宜攻宜守辨分毫,心存專主人司命,仇奪乾坤造化標。 經雲∶精氣奪則虛。 又雲∶奪血者無汗(汗即血所化也。 )奪之為言,重虛之謂也。 精氣奪,奪血者,宜守之,毋再傷其精氣血。 又經雲∶土鬱奪之。 奪之即攻之謂也,言土鬱者,宜攻下之,令無壅窒也。 宜守宜攻,辨得分明,自無虛虛實實之禍矣。 (王胥山曰∶病有危急,而虛實介於疑似之間,治之苟失其宜,虛虛實實,死亡不旋踵矣。 惟深於理法者辨之明而察之,審宜守宜攻,確然不惑,獨排群議而急救之,所謂奪者,乃奪之死也而置之生,奪之危地而置之安也。 其引經文,不過取以為攻守二途作一引子,於奪字元機不甚緊對,蓋精氣奪則虛血,血奪者無氣,二奪字當作失字解,土鬱奪之,此奪字當是奪而去之之義,玩詩意,細繹經文,其。
寒。
惡寒戰栗非寒證,陽亢精微積熱深,莫使毫釐謬千里,總須著意個中尋。 惡寒之證,有陽亢而見陰證者,此假寒真實熱也。 若真寒之證,其脈為遲,為微為弱,氣虛欲脫,足冷厥逆,自汗自利,此急宜溫補之,真寒證也。 若熱極而惡寒者,脈必有力,宜用承氣湯下之,
熱。
惡熱因非熱,元虛氣自傷,莫教從實治,須用補虛方。 惡熱之證,有元氣受傷,邪惡而惡熱者,所謂火與元氣不兩立也。 溫補真元,其火自退。 蓋此是陽虛火動,而非真熱之病也。 真熱之病,脈多洪大有力,身熱谵语,大便燥結,口渴無汗。 (錢本於此下有"得井水探之不逆亟當重下無疑"十三字。 張東扶曰∶大便燥結,口渴無汗,陽虛火動者亦有之,當合上二句參看,方得真情實據耳。 )若元氣受傷而惡熱,雖有便燥口渴外象,而脈大無力,宜人參、麥冬、五味、山藥、杞子、肉桂、細辛、生地、甘草、白芍、歸身之類治之。
補。
陰盛陽衰氣薄,喜溫惡冷通情,醫能識破個中情,起死回生有應。 經雲∶氣血者,喜溫暖而惡寒涼。 蓋溫暖之味,得生長之性,多補。 寒涼之味,行消殺之氣,多瀉也。 且萬物生於土,土爰稼穑,稼穑作甘,甘則能補脾胃,為後天氣血之原。 治病而能用甘溫以補土,則效多。 但行補之法,宜先輕後重,不及可加,太過則反劇矣。 (詳觀近時氣化漸衰薄。 人身一小天地也,自然相應。 凡百病證,多宜溫補,少宜涼散,陰盛陽衰之理,靜驗已久。 本此治疾,見效甚多,此實心得之妙也。 錢本於此條內多此數行,而草廬本無之,蓋亦慎齋平昔之言,而門人所記錄者,今附錄於後。 )
瀉。
實病因由汗不宣,脈應證對法當權,休將忽略輕生命,訣有言傳出自然。 瀉者,瀉其有餘。 有餘者,邪氣實也。 瀉實之法,有汗、吐、下三法,病在上者,或寒,或食,或痰,並宜吐之。 邪在表者汗之,邪在裡者下之,此皆有餘之證,當及時施治,不可因循。 蓋補瀉二字,寒熱從之,醫中之秘,的在於斯。 瀉法先緩而後急,不及可再攻,太過恐難復舊。 然亦不可確然竟以攻下為長策。 蓋商鞅治國之法,原非治平之正道也。 (有餘之證宜霸,不宜王法,當下不可因循而失,或不當下而下之,禍不旋踵。 又雲∶補則補其不足,瀉則瀉其有餘,脈有虛實,證以明之。 錢本有此一段,而草廬本無之,今附錄於後。 )
提。
氣虛下陷因何故? 勞損傷神理必然,閉脫兩般要所據,全憑提固法相兼。 胃氣在中,腎氣在下,二氣相接,周流營運不息,何病之有? 一或有傷而氣虛下陷之病生矣。 故肝腎之陰不能升,心肺之火不能降,則有閉結之患。 (張東扶曰∶肝腎之陰不升,則上燥,心肺之火不降,則下寒。 )須先行通知,兼以升提。 如或不效,即宜溫補真陽,其氣自然通達。 又如婦人血崩,下氣虛脫而患洩洩者,皆宜峻補兼提。 經雲∶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 蓋天地人一也,而生生化化,莫不由此一氣之升降。 所以提則春氣生髮而元氣營運也。
越。
食塞胃中氣不調,越因越用法為高,若然反出因無火,溫補中宮積自消。 凡飲食不勻,有傷升降,心下泛泛然,或兼惱怒,則鬱悶難舒,一吐即愈。 皆越因越用之法也。 若食入反出,王太僕雲∶是無火也。 內必兼寒兼積,法宜溫補中宮,用理中湯去甘草,加烏梅、生薑、消痰之藥。 (錢本多枳殼一味。 )此則越法之內,而兼調中之意者也。
應。
治法中間有四應,四應得法可回生,汗溫吐下應無失,失卻相應命不存。 治病之法有四,汗、溫、吐、下,乃醫家之準繩也。 應汗不汗,失也;汗之不汗,天氣不通矣。 應溫不溫,失也;溫之不溫,陽氣脫矣。 (王胥山曰∶虛不受補也。 )應吐不吐,失也;吐之不吐,胃氣竭矣。 應下不下,失也;下之不下,地道不行矣。 凡用汗、溫、吐、下之藥而病仍不應,俱死兆也。 故曰∶順之則生,逆之則死。
驗。
醫家臨證要分明,察色觀識死生,腹痛按知虛與實,還憑驗舌聽聲音。 諸證先觀形色,次察聲音。 經雲∶色之與脈,當相參應。 五色有四季之分,惟土為正色,色中見黃,脈中見緩,乃為有胃氣。 黃為土色,土位中央、五色之中,稍帶微黃,方為佳色。 色不可紅,色純紅者,真髒色見也,見則死矣。 (王胥山曰∶色純紅者,乃陽氣外越之徵,故見則必死。 真髒色見者亦必死,然真髒色青、黃、白、黑皆有之,不僅紅色一種。 )故真髒色不見,知其尚非死征。 若脈氣帶緩,面色帶黃,知其胃氣未敗,未必死也。 目者,一身之精華所萃,色藏於內而發見於外,有神則精明光彩,黑白如常;實則陽光燦爛,虛則陰翳朦朧,若失其神,則昏昧不明,遠近不辨。 再察其脈神,存否如何? 或兩神俱失,決死無疑矣。 舌者,心之苗也,紅為熱,白苔為寒,色紫者,心火亢極而實熱也。 再察其脈,果系有餘,法宜急下之。 舌黑色者,熱極而無生意也。 色黃兼下利,而唇口碎裂,是為水涸,非實熱,乃假熱也。 由腎之真陽虛極不能化生津液,理宜大劑溫補,稍帶甘寒,使金水相生,則燥解而生可回。 若用純涼,反瀉真陽,其死決矣。 又凡舌短兼囊縮,脈有力為熱,脈虛為寒,則死無惑焉。 聲音從丹田中出,其音嘹亮,則有神矣。 若含糊聲嘶者,痰火盛也;前重後輕者虛也;前輕後重者實也;出言罵詈,其聲雄壯者,胃熱也;病重失音,死證也;病患不語,虛之甚也,能語則病方愈;谵語鄭聲,及呻吟者,皆陰虛中不守,非佳兆也。 診其脈,有神可生,無神者死。
喘息者痰也,治當清金降火。 如不效,據脈審因,宜從溫補,腎溫火降,喘必緩矣。 (若兼外感,亦應發散。 )按腹之法,所以驗虛實也。 按之不痛者虛也,診其脈果不足,身雖發熱,理宜溫補;按之痛者實也,脈果有力,宜急下之,方愈。
人之天庭傾倒,死證也。 蓋天庭為陽,陽不升,則陰不生;有形之體屬陰,陰不生,則形亦壞不存,故知其為死證無疑矣。
詩曰∶行醫不識氣,治法將何據? 堪笑道中人,未有知音處。 見痰莫治痰,見熱莫攻熱,喘生休耗氣,見血不清血,無汗勿發汗,遺精莫補澀。 明得個中機,便是醫中傑。
二十六字元機。
理。
資生萬物位坤宮,忌濕宜溫益理中;血氣源頭從此化,先天化育賴為宗。 土為萬物之母,在蔻、陳皮、山藥之類相投,深有補益。 先天后天所生氣血,由此而化。 凡治百病,先觀胃氣之有無,次察生死之變化。 所至重者,惟中氣耳,可不謹乎!
固。
一點真陽寄坎中,固根須要葯靈通,甘溫有益寒無補,我笑丹溪錯認功。 水中之火,乃先天真一之氣,藏於坎中。 其氣自下而上,與後天胃氣相接而生,乃人身之至寶。 勞傷過度,損竭真陰,以致精不能生氣,氣不能安神,使相火妄動飛騰,而現有餘之證,非真有餘,是因下元不足之故也。 火與元氣,勢不兩立,若執丹溪法,降火滋陰,而用黃柏、知母治之,恐其愈投愈損。 (王胥山曰∶丹溪以四物湯加黃柏、知母,為滋陰降火之妙劑,亦是一法,若以慎齋所言之證,而以丹溪之法治之,大非所宜矣。 炳章按∶語甚精奧,然以此詆丹溪則不可,王氏批語甚為的當焉。 )若見此證,宜溫補於下,而火自歸原,病即愈矣。 如元氣驟脫,相火亦衰,脈微足冷厥逆,各脫陽證,更宜大劑溫補,緩則不能救矣。
潤。
肺為華蓋主皮毛,金體由來畏火燒,便竭皮枯津液涸,滋乾潤燥見功勞。 潤治之方,其理不出乎滋陰潤燥,流通血氣。 夫人身之中,水一火五,陽實陰虛。 若嗜欲無節,以致腎水受傷,虛火為患,腎虛惡燥,或前後閉結,或痰在咽喉中幹咯,此皆津液不足之故。 而火動元陽,焉能全其化育? 理宜補養肺金,使金水相生。 (肺金,錢本作腎中之金。 )自然出入升降,
澀。
脾實生痰滑泄,腎虛氣弱多溏,遺精失禁便不藏,溫澀相投切當。 澀治之法,其理不出溫補溫補於下。 但下虛滑洩之證,非獨健理坤位,亦宜固守坎宮。 蓋腎為胃關,關門緊固,則二便分調,自無不藏之患矣。 (王胥山曰∶大便滑泄,亦有因脾濕生痰所致者,宜以二陳治之。 若下元虛弱者,舍溫補更無別法矣,故分別言之。 慎齋以溫補為澀字元機註腳,蓋以脾腎兩固則二便均調,啟閉有節,自無 溏峻瀉關門不禁之患。 澀治之要,莫尚於此,與世醫之專用芡實,金櫻子、粟殼之類為澀藥者,相去遠矣。 )
通
痢疾洩痛用通因,驗色分明辨久新,寒則當溫熱當下,有餘不足妙如神。 通治之法,不出於瀉利二端。 若瀉利後重逼急,而痛太甚,速去無度,或滯不行,或身熱色赤,此等理宜急下。 如不痛者,此乃積也,所有不通旁流之物,俱宜下之,所謂通因通用之法也。 若用止藥,則瀉愈甚而病愈增矣! 至於痢久色白,或兼紅色,氣息腥穢,身冷脈弱,下泄無度,腹痛喜按,切忌芩、連、栀、秦、寒涼之劑,急用桂、附、干薑溫補為要。 若瀉久而 溏者,亦宜加參、苓、山藥之類溫之。 古雲諸積諸痛,喜溫而惡寒者,斯言信矣。 人有貴賤,貴虛而賤實,尤宜識此。 (王胥山曰∶貴者多虛,賤者多實,凡病皆宜識此,不獨瀉利一證,慎齋特於此條發其例耳,夫富貴之人多勞其心,又耽嗜好,故有病者,其正氣多虛。 貧賤之人,只是勞力,但於風雨寒暑燥濕不能避忌,故其病也,多本邪實,此人事之固然也。 若貴者之先天充實,或者培養得宜,而賤者於勞力之外,兼復勞心,又或縱欲無度,則虛實之形必自相反,不可執一而論。 )
塞。
塞因之法妙難傳,疏啟中間峻補兼,此理若能知得透,誰雲醫道不通仙。 塞治之法,甚則駭人耳目,可謂難也已! 謂氣無補法,人皆慎之,殊不知下氣虛乏則中焦滯實。 蓋腎為生氣之原,若先天氣乏,不能與後天胃氣相接,而喘脹生焉! 故胸脅滿甚,不若疏啟於中,峻補於下,乃前賢之準繩。 其功有快捷方式之妙,筆不盡述,惟知脈者能悟之。 且用藥之法,輕則泛上有礙,重則降下無妨。 人參隨下焦葯,亦入下焦,不可不知。
清。
清肺甘寒味最良,水金滋養此源長,如加辛燥純涼劑,便使真元氣自傷。 肺為五臟華蓋,統攝諸氣,營運不息,乃至清之分,秋毫難犯。 所最畏者火也,苟或心有傷感,以致肺中火動,中焦之氣必傷,而咳血嗽痰之患作矣。 夫金受火制,則無健運之能,而百病生焉。 葯宜甘寒滋養,使子母相生,不受火形,其氣自清,乃為良法。 辛燥純涼之劑,不宜輕用,用之稍過,則反傷其氣。 必須察其脈之虛實,脈如不足,雖有痰血,亦宜溫補真元,切忌寒涼。 凡衄血吐血,勢未甚者,當行從治,補中益氣湯,加麥冬、五味之類為宜。 若用寒涼,理無是處。 (炳章按∶抄本多干薑肉桂。 )
揚。
外感風寒咳嗽,身多發熱頭疼,或兼火鬱在諸經,發散輕揚以定。 四時感冒風寒,時行疫證,實非真傷寒。 初感則入於太陰肺經,故咳嗽,痰多鼻塞,或頭疼發熱,狀似傷寒。 (錢本作"有似外感重而內傷相夾者一樣。 ")不可遽用甘辛發汗,但當察其脈之虛實,驗其證之有餘,以輕劑兼風藥引而揚之,如葛根、升麻、荊芥之類,參蘇飲之屬,或兼火鬱,少加清。
逆
人火分明势缓然,寒凉灭伏药相兼,两途虚实应须别,莫使差讹致倒颠。经云∶微者逆之。
也。 (張東扶曰∶心之真陰傷,然後君火熾,用寒以益心,非為心屬火而用涼以折之也。 亦救其心之真陰而火自靜耳。 )且真陰藏於離宮,故曰神陰。 與相火治法大相遠矣。 (復言可以用寒之故,張東扶曰∶火旺於南,南,離也,心也,而真火實生於腎。 水旺於北,北,坎也,腎也,而真水實生於心。 )名雖曰逆,實正治之法也。
從。
龍火飛騰大速,遇寒光焰滔天,惟其推折勢難兼,邪退正隨管見。 (錢本作"難將涼劑經雲∶甚者從之,從者,從其性也。 蓋龍火者,相火也,其勢大烈,不可水滅濕折,從其性而伏之,惟桂、附、姜之屬,可以治之。 庸工不識此理,凡見火病,不分陰陽,不辨虛實,確謂知母黃柏,獨能補腎滋陰,不知陰氣化火,火勢愈強,是不明龍雷之性,逆從之道也。
(末二句錢本作"真陰在坎,卻與心火同治",謬矣。 )
求。
嘔逆聲頻氣有餘,欲餐難入費躊躇,寒因熱用無他技,姜制梔連倍竹茹。 求者,求心火之有餘也。 蓋心為君火,不正規自焚,自焚則死。 況真精所藏之位,性喜寒而惡熱。 太僕雲∶寒以益心,誠哉是言也。 又雲∶嘔逆生而食不得入,有火之病,宜求所謂寒因熱用,是其法也。
責。
寒動乎中因腎虛,腎虛陽脫氣難拘,須知地戶宜常閉,失禁令人必喪軀。 責者,責腎水之虛之開竅處。 故知兩腎,乃先天水火之窟。 元氣之濃薄,於此分焉;形軀之壽夭,由此判焉。
善保養者,使火不妄動,真氣不損,存守於中,乾坤不息,與胃氣相接,何病之有? (王胥山曰∶真氣即是腎中元陰元陽之氣,相火一動,真氣自泄,相火不動,則真氣靜存於內,生化無窮,盡根於此。 )不善養者,勞欲過度,真氣漏洩,相火橫行,邪氣無制,於是百病生焉。 又腎虛則寒起,若真陽脫而作瀉者,是門戶不禁也。 脈存者生,脈脫者死。 葯宜峻補於下,遲則不能斡旋矣。 經雲∶熱之不熱,是無火也。 食入反出,是亦無火也,並溫也。 溫之不愈,其死速矣。 (一作"溫而不愈者有之,未有不溫而能愈者也。 ")
緩。
久而增氣理悠長,緩治中和物化常,脾胃相通辨穀氣,葯如偏勝不為良。 經雲∶久而增氣,物化之常,氣增之久,夭之由也。 此言藥之氣味,治之緩急,出乎醫之調燮也。 蓋胃中清純委和之氣,偏與穀肉果菜相宜,即參術亦有偏勝。 此先哲之格言,自當視其病之緩急而治亦如之。 夫病有新久,新則勢急,宜治以重劑,久則勢緩,宜調以輕劑。 一切內外傷,邪氣已退,葯宜間服,當以飲食調之,於中有緩急之意存焉。 若服藥過度,反傷其氣,病益綿延不愈,或者反致增添新病。 醫須識此,庶無虛虛之害矣。 (張東扶曰∶此條乃治病最要之法,
峻。
勢急難施緩治,邪實重劑相當,理中承氣斡旋分,用者驗如神應。 峻治之法,死生所系,應善用其法,可謂上工也矣。 又患似傷寒,應汗不汗,其勢不解,心中煩躁不安,勢已極矣。
宜大劑補中益氣,加麻黃、姜、附,一服即解。 此皆峻治之一法也。
探。
初驗難分真偽,欲施攻補狐疑,全憑一探實和虛,此是醫家妙計。 凡治病,內外不辨,又虛實不分,妄施藥物,服之不能保其無失。 醫家通活變者,臨證察脈之時,問前醫所用何藥,作何調理,若果能見其實有失處,我則對證施治,必無不治。 (王胥山曰∶前醫用藥未效,後之接手者多務翻案以求勝之,久寒則用熱,久熱則用寒,久瀉則用補,久補則用瀉,以為討巧出奇之計。 然而脈與因故在也,苟據脈審因,確見前醫識力未到,自當改弦易轍,以正其誤,若不據脈審因,而妄生歧論,只圖求異於前人而網其利,竟置病患吉凶於度外,其居心不可問矣。 )嗟乎! 惟有初治之時最難,虛實兩途,猶豫未決。
(張東扶曰∶古人知其難而難之,今人知其難而易之,亦並不知其難也。 冤哉! )知機者,用意調和,如按琴瑟,藥中則氣和,自然之理。 但實可受寒,虛可受熱,攻補之訣,在其中矣。
兼。
實虛相雜損元陽,攻補兼施細酌量,先理脾家為切要,氣行無滯補何妨。 兼治之法,攻補並瀉,或腹痛,或胸脅滿悶。 怒氣挾食傷肝,皆損中氣,雖兼內外勞傷,頭痛發熱,務以調理脾胃為先。 凡治吐瀉腹痛滿悶等證,先用溫補,加香砂辛熱之味,使諸證平復,而脾氣營運,再用純補之藥,以俟汗解而愈。 古雲∶氣滯物傷,補益兼行消導,此之謂也。
候。
傷寒表實汗為難,火數如逢發等間,(王胥山曰∶火數,謂七日及十四日之期,病證多於此候轉機也。 未至其期,強發其汗,汗或不出,或雖有汗而病仍不解,若至其期,用藥中的,應手取效矣。 發等間,言發汗之不難也。 炳章按∶餘見近時,市醫多有持此論者,餘常笑之不意,乃原本於此,夫風寒中人,急於星火當其,初起用藥驅之使出,則邪去而正不傷,最要法也。 遲疑逗留坐視其傳經,則變症蜂起,雖欲乘火數而發其汗,庸有冀平。 )歷代明醫無此訣,於今說破妙機關。 外感有餘之證,必身熱頭疼,惡寒無汗,乃表實之故。 雖言表實者,理宜發汗,然服發汗藥而汗不出,不宜再發其汗,候逢火數,其汗必出,或作戰而汗,亦有不戰而汗者。 若戰汗時,藥宜用溫補以一助之,要使正氣勝其邪,邪汗出而愈。 如火數未至,將葯強發,雖汗亦非自然之汗,不免反傷其氣,其病反甚於前。 歷代明醫,不立此法有汗當止,無汗當候。 或兼吐瀉,亦當調理中宮,或虛實相兼,攻補互用。 (錢本於驗字條下有此數句,蓋亦慎齋之言,而草廬本不載,今改附錄候字條下,稍低一字,以別於草。
奪。
臨證隨機立見高,宜攻宜守辨分毫,心存專主人司命,仇奪乾坤造化標。 經雲∶精氣奪則虛。 又雲∶奪血者無汗(汗即血所化也。 )奪之為言,重虛之謂也。 精氣奪,奪血者,宜守之,毋再傷其精氣血。 又經雲∶土鬱奪之。 奪之即攻之謂也,言土鬱者,宜攻下之,令無壅窒也。 宜守宜攻,辨得分明,自無虛虛實實之禍矣。 (王胥山曰∶病有危急,而虛實介於疑似之間,治之苟失其宜,虛虛實實,死亡不旋踵矣。 惟深於理法者辨之明而察之,審宜守宜攻,確然不惑,獨排群議而急救之,所謂奪者,乃奪之死也而置之生,奪之危地而置之安也。 其引經文,不過取以為攻守二途作一引子,於奪字元機不甚緊對,蓋精氣奪則虛血,血奪者無氣,二奪字當作失字解,土鬱奪之,此奪字當是奪而去之之義,玩詩意,細繹經文,其。
寒。
惡寒戰栗非寒證,陽亢精微積熱深,莫使毫釐謬千里,總須著意個中尋。 惡寒之證,有陽亢而見陰證者,此假寒真實熱也。 若真寒之證,其脈為遲,為微為弱,氣虛欲脫,足冷厥逆,自汗自利,此急宜溫補之,真寒證也。 若熱極而惡寒者,脈必有力,宜用承氣湯下之,
熱。
惡熱因非熱,元虛氣自傷,莫教從實治,須用補虛方。 惡熱之證,有元氣受傷,邪惡而惡熱者,所謂火與元氣不兩立也。 溫補真元,其火自退。 蓋此是陽虛火動,而非真熱之病也。 真熱之病,脈多洪大有力,身熱谵语,大便燥結,口渴無汗。 (錢本於此下有"得井水探之不逆亟當重下無疑"十三字。 張東扶曰∶大便燥結,口渴無汗,陽虛火動者亦有之,當合上二句參看,方得真情實據耳。 )若元氣受傷而惡熱,雖有便燥口渴外象,而脈大無力,宜人參、麥冬、五味、山藥、杞子、肉桂、細辛、生地、甘草、白芍、歸身之類治之。
補。
陰盛陽衰氣薄,喜溫惡冷通情,醫能識破個中情,起死回生有應。 經雲∶氣血者,喜溫暖而惡寒涼。 蓋溫暖之味,得生長之性,多補。 寒涼之味,行消殺之氣,多瀉也。 且萬物生於土,土爰稼穑,稼穑作甘,甘則能補脾胃,為後天氣血之原。 治病而能用甘溫以補土,則效多。 但行補之法,宜先輕後重,不及可加,太過則反劇矣。 (詳觀近時氣化漸衰薄。 人身一小天地也,自然相應。 凡百病證,多宜溫補,少宜涼散,陰盛陽衰之理,靜驗已久。 本此治疾,見效甚多,此實心得之妙也。 錢本於此條內多此數行,而草廬本無之,蓋亦慎齋平昔之言,而門人所記錄者,今附錄於後。 )
瀉。
實病因由汗不宣,脈應證對法當權,休將忽略輕生命,訣有言傳出自然。 瀉者,瀉其有餘。 有餘者,邪氣實也。 瀉實之法,有汗、吐、下三法,病在上者,或寒,或食,或痰,並宜吐之。 邪在表者汗之,邪在裡者下之,此皆有餘之證,當及時施治,不可因循。 蓋補瀉二字,寒熱從之,醫中之秘,的在於斯。 瀉法先緩而後急,不及可再攻,太過恐難復舊。 然亦不可確然竟以攻下為長策。 蓋商鞅治國之法,原非治平之正道也。 (有餘之證宜霸,不宜王法,當下不可因循而失,或不當下而下之,禍不旋踵。 又雲∶補則補其不足,瀉則瀉其有餘,脈有虛實,證以明之。 錢本有此一段,而草廬本無之,今附錄於後。 )
提。
氣虛下陷因何故? 勞損傷神理必然,閉脫兩般要所據,全憑提固法相兼。 胃氣在中,腎氣在下,二氣相接,周流營運不息,何病之有? 一或有傷而氣虛下陷之病生矣。 故肝腎之陰不能升,心肺之火不能降,則有閉結之患。 (張東扶曰∶肝腎之陰不升,則上燥,心肺之火不降,則下寒。 )須先行通知,兼以升提。 如或不效,即宜溫補真陽,其氣自然通達。 又如婦人血崩,下氣虛脫而患洩洩者,皆宜峻補兼提。 經雲∶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 蓋天地人一也,而生生化化,莫不由此一氣之升降。 所以提則春氣生髮而元氣營運也。
越。
食塞胃中氣不調,越因越用法為高,若然反出因無火,溫補中宮積自消。 凡飲食不勻,有傷升降,心下泛泛然,或兼惱怒,則鬱悶難舒,一吐即愈。 皆越因越用之法也。 若食入反出,王太僕雲∶是無火也。 內必兼寒兼積,法宜溫補中宮,用理中湯去甘草,加烏梅、生薑、消痰之藥。 (錢本多枳殼一味。 )此則越法之內,而兼調中之意者也。
應。
治法中間有四應,四應得法可回生,汗溫吐下應無失,失卻相應命不存。 治病之法有四,汗、溫、吐、下,乃醫家之準繩也。 應汗不汗,失也;汗之不汗,天氣不通矣。 應溫不溫,失也;溫之不溫,陽氣脫矣。 (王胥山曰∶虛不受補也。 )應吐不吐,失也;吐之不吐,胃氣竭矣。 應下不下,失也;下之不下,地道不行矣。 凡用汗、溫、吐、下之藥而病仍不應,俱死兆也。 故曰∶順之則生,逆之則死。
驗。
醫家臨證要分明,察色觀識死生,腹痛按知虛與實,還憑驗舌聽聲音。 諸證先觀形色,次察聲音。 經雲∶色之與脈,當相參應。 五色有四季之分,惟土為正色,色中見黃,脈中見緩,乃為有胃氣。 黃為土色,土位中央、五色之中,稍帶微黃,方為佳色。 色不可紅,色純紅者,真髒色見也,見則死矣。 (王胥山曰∶色純紅者,乃陽氣外越之徵,故見則必死。 真髒色見者亦必死,然真髒色青、黃、白、黑皆有之,不僅紅色一種。 )故真髒色不見,知其尚非死征。 若脈氣帶緩,面色帶黃,知其胃氣未敗,未必死也。 目者,一身之精華所萃,色藏於內而發見於外,有神則精明光彩,黑白如常;實則陽光燦爛,虛則陰翳朦朧,若失其神,則昏昧不明,遠近不辨。 再察其脈神,存否如何? 或兩神俱失,決死無疑矣。 舌者,心之苗也,紅為熱,白苔為寒,色紫者,心火亢極而實熱也。 再察其脈,果系有餘,法宜急下之。 舌黑色者,熱極而無生意也。 色黃兼下利,而唇口碎裂,是為水涸,非實熱,乃假熱也。 由腎之真陽虛極不能化生津液,理宜大劑溫補,稍帶甘寒,使金水相生,則燥解而生可回。 若用純涼,反瀉真陽,其死決矣。 又凡舌短兼囊縮,脈有力為熱,脈虛為寒,則死無惑焉。 聲音從丹田中出,其音嘹亮,則有神矣。 若含糊聲嘶者,痰火盛也;前重後輕者虛也;前輕後重者實也;出言罵詈,其聲雄壯者,胃熱也;病重失音,死證也;病患不語,虛之甚也,能語則病方愈;谵語鄭聲,及呻吟者,皆陰虛中不守,非佳兆也。 診其脈,有神可生,無神者死。
喘息者痰也,治當清金降火。 如不效,據脈審因,宜從溫補,腎溫火降,喘必緩矣。 (若兼外感,亦應發散。 )按腹之法,所以驗虛實也。 按之不痛者虛也,診其脈果不足,身雖發熱,理宜溫補;按之痛者實也,脈果有力,宜急下之,方愈。
人之天庭傾倒,死證也。 蓋天庭為陽,陽不升,則陰不生;有形之體屬陰,陰不生,則形亦壞不存,故知其為死證無疑矣。
詩曰∶行醫不識氣,治法將何據? 堪笑道中人,未有知音處。 見痰莫治痰,見熱莫攻熱,喘生休耗氣,見血不清血,無汗勿發汗,遺精莫補澀。 明得個中機,便是醫中傑。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25
- 文章: 33799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周慎齋遺書卷四。
周慎齋遺書卷四。
用藥權衡。
用藥如用兵,醫之有方法,如兵之有軍法也。 醫用藥而無準繩,猶將之用兵而無紀律也。 凡用藥須擇一味為主帥,其餘分佐使而驅用之。 治上必達下,下病必升舉,法固然也。 若治病無法,雖輕病亦不宜措手。 如有邪固宜攻邪,攻邪而邪不退者,因正氣虛,不能勝邪故也。
必要扶正為主,正氣足,邪自然不能藏匿,求路而出矣。 然又必順其開 。 令邪得有出路,而其出無難矣。 如補中益氣湯,加羌活、防風,頭痛加川芎、蔓荊子,使邪從汗散。 若自汗表虛,邪因虛入,補中正法,無如緩治最宜,或補中,或保元,加桂枝、白芍,因表虛也。
故正氣未虛,邪氣獨盛,邪在於表,當卻邪而存正,作傷寒治之,若病久則不可用此法。 寒熱往來,仲景用小柴胡湯,黃芩清肺,柴胡行表,半夏豁痰,甘草和中是矣。 又用人蔘者何? 為肺虛也。 內熱見渴,病在上焦,加麥冬、乾葛。 熱而不渴,是未達也,加豬苓、木通。
五苓散,散表之里藥,白朮、茯苓各一錢五分,豬苓、澤瀉各二錢,四味是矣,又用肉桂者何? 是暑熱之藥,能行表裡,熱飲通錶,水調達下,煩渴飲水過多,水入則吐,心中痰濕在內,即當利之。 五苓用肉桂,補中用升麻,當知其為引使通達之妙也。 潮熱,病在上焦,宜表;病在中焦,宜理;病在下焦,宜升不宜降,宜緩不宜急。 使血氣歸於中道,斯無偏勝之諸藥方有用氣留味者,有用味留氣者。 如補中益氣湯,用之入陽分以補氣,黃 、當歸氣濃者,宜重用,人參、白朮味濃者,次之,升麻、柴胡升散,陳皮破滯,俱於氣不利,用之宜最少,故味先而氣後,后至者成功,是為用味留氣。 用之入陰分以補血,人參、白朮味濃者,宜重用,黃 、當歸氣濃者,次之,升麻、柴胡提氣,陳皮行氣,俱於血有益,用之不妨多。 (張東扶曰∶提氣所以有益於血者,陽生則陰長也。 行氣所以有益於血者,氣行則血生也。 )故氣先味後,後至者成功,是為用氣留味。 自余諸方,大約仿此而已。 補中益氣湯,升麻、柴胡升提走表,黃 、陳皮氣藥,余皆血藥。
凡服溫補藥,調理莫過於參苓白朮散;服大熱藥,調理莫過於八珍散。
凡病先用熱藥太過,現出熱證,用清涼和解,二三劑即愈。 用寒涼太過,現出寒證,用溫中理脾,三五劑即愈。
上通,益氣湯。 下達,六味丸。
如用補中益氣湯,汗少肺氣不開,重用黃 ;汗多里氣不守,重用人參;熱不退,重用甘草如保元湯、益氣湯、歸脾湯,用木香同煎,令其氣味浸入,則能助參 成功,是謂補正卻邪。 四君、十全大補用木香,但以湯磨,沖和藥內,不入藥器同煎,令其氣味不散,則能行參之滯,是謂去邪存正。
用乾薑不得用蓮肉,一清一溫,則溫者力減,不能見功。
暑月用滋陰藥,必用燥藥調理,用燥藥,必用滋陰藥調理。
胃有邪火,宜養不宜燥,胃無邪火,宜燥不宜養。 養者,養胃陰也。 (張東扶曰∶此二語殊不然,脾宜燥,胃不宜燥,不必定有火也。 經雲∶胃為多氣多血之海,燥則氣增而血耗矣,故胃之治法始終宜養,不可偏言燥也。 王胥山曰∶謂胃無邪火,宜燥不宜養,若以胃家有停飲者當之,此理亦是,未可駁其非也。 學人看書,須有圓通之法,自然四通八方,路路皆達矣。 )表裡不清,但用補中益氣湯。 病久不愈,但宜八珍。 若附子必無熱證方可用;乾薑、肉桂,必是寒證方可用;血凝氣滯,表上焦熱,升陽散火,補中益氣,調理莫過於參苓白朮散;散火調理,莫宜於八珍。 補中益氣,加附子合和中散,內傷盡矣。 十全大補合二陳湯,凡有濕熱在上焦者,用茯神、遠志,能使濁氣下降;在中焦用之,能使清氣上升。
參苓白朮散,大人小兒俱宜之藥。 用砂仁,所以行滯燥濕,不可無也。
其人素見陰脈,服補藥不合者,以其陰中之陽虛也。 宜補陰中之陽,用八味地黃丸。 但見脈數,是為細數,細數者不治。
其人素見陽脈,服熱藥不得者,以其陽中之陰虛也。 宜補陽中之陰,用補中益氣湯。 倘脈見數,是為弦數,弦數者無妨。
人參、黃 、甘草,退熱之聖藥也。 不有細辛,其何能使腎水之上升? 不有乾薑、肉桂,其何能使邪熱之發越也? (王胥山曰∶此為治虛邪、寒邪者言,與治實邪,熱邪迥異。 )
肺氣宜斂,有不可斂者,痛不可斂,脹不可斂,渾身腫脹,俱不可斂。 有不可開者,嘈雜不可開。 如治消中,不宜蓮子之類。
上焦血虛,當歸、肉桂多用,白朮少用。 中焦白朮多用,血燥則與歸身並用。 下焦血虛,用熟地、肉桂,湧泉火起用黃柏。
四君加用木香,治滯氣在胸中。 四物加用沉香,治動氣在臍下。 若氣虛不用木香,用黃,血虛不用沉香,用肉桂。
補脾兼補腎。 如腹痛腹鳴,脾土虛寒可知。 而或腎亦虛寒,倘專一補脾,未免有土克水之患,故用藥有兼施焉。 山藥、白茯苓、乾薑所以補腎者也,而補骨脂、大茴香、肉桂、杞子、熟地,則補脾之中,兼以補腎矣。 所謂補脾兼補腎者如此。
補腎兼補脾。 如小腹脹滿,腎氣虛寒可知。 而或脾亦虛寒,倘專一補腎,未免有水來侮土之患,故用藥有概舉焉。 補骨脂、肉蓯蓉、大茴香、肉桂,所以溫腎者也,而乾薑則溫腎兼溫脾矣。 所謂補腎兼補脾者以此。
補脾兼補腎,不宜用白朮。 補腎兼補脾,不宜用熟地。 又二治法俱不用小茴,恐其行腎氣也。 (錢登谷曰∶久泄則朮反不宜,以其燥健,能滲土中真氣也。 故脾病久者,必兼補腎,若脾中有濕,又不可拘此。 )
凡嘈雜,脾陰不足,山藥宜多用;火旺,甘草宜多用;大便艱,血燥,當歸宜多用;心不寧,蓮心,苡仁宜多用。 忌生熟地,脾惡血藥故也。
陽虛下陷,填入命門,上無氣以養而枯槁,大升大舉,使氣上歸於肺,皮毛遂潤澤。 蓋陽不可下陷,下陷則陽為火而陰氣絕矣。 陽升則肺氣下滋,氣歸於肺,澤及皮毛矣。
調理脾胃,有治理、調和、養補之不同。 用山楂、神曲、麥冬等藥謂之治。 用消克之藥,以攻其病,是治賊邪也,故雲治。 用四君子湯謂之理,是清理之也,故雲理。 用參苓白朮散加益智謂之調,此藥能上能下能中,故雲調。 用四君子湯,寒加乾薑,熱加川連,謂之和,有熱去熱,有寒去寒,故雲和。 四君子湯等分用之謂之養,等分均平,不攻不入,故雲養。 補者不必正治,但補腎令脾土自濕,謂之補。 補者補其母也。 土之母,命門火是也。
六味丸湯,用山藥、白茯苓,皆脾經藥也,如單補腎,不宜加入。 (張東扶曰∶此論殊不然,山藥滋精固氣,白茯苓極降腎逆,俱是腎精對證藥。 古人用此專以補腎,而兼以補脾,所謂治病莫忘脾胃者此也,若六味去此二味用之,便不成方矣。 )
命門脈實,六味丸;脈弱八味丸。 如痰嗽腹脹者不宜。 咳嗽夜間舌乾口燥,亦可酌用。
口乾不渴,血虛血燥故也,宜 歸湯。
凡用溫暖藥,細辛切忌用之,以其引陽氣上升故也。
脾多血少氣,患其不醒,藥味帶醒,則入脾矣,如四君用陳皮之類。 胃多血少氣,患其不舉,藥味帶舉,則入胃矣,如四君、八珍用半夏之類。
藥有必不可用者,如肝病之於白朮,脾病之於當歸,肺病之於生地,腎病之於桔梗,心病之於桂附,此則必不可用者也。 有必不可已者,如納氣用地黃,脾病用茯苓,肺病用參 ,肝病用白芍,肺火用門冬,心火用川連,膽火用黃芩,腎火用澤瀉,小腸用木通,大腸用不可思議,膀胱用羌活,有其證,不可不用其藥也。 縱有未宜處,亦當以他藥制之,如藏附於朮,藏附於烏藥,藏桂於芍之類也。
所謂熱因寒引者,如用熱藥佐以辛涼,則由表達里,榮衛和而熱者不燥。 所謂寒因熱引者,如用寒藥,佐以溫熱,則上通下達,炎焰消而寒者不滯。 故退熱用紫蘇、葛根、前胡、桔梗,攻熱用黃連一分,炮薑四五分之類。
病在肝,用白朮則引肝邪入脾。 病在脾,用當歸則引脾邪入肝。 蓋白朮走脾,當歸走肝故也。 脾虛亦忌當歸,白朮,用之反致脹滿。
凡腰痛小腹痛者,陰中之氣滯,用小茴、補骨脂行氣破滯。 陽痿多屬於寒,瑣陽固精,蓯蓉壯陽,菟絲子添精明目,杞子升發陽氣,隨見證用之。 腰以下腳膝痿軟無力,多屬濕熱,若大便結燥,四物加蒼朮、黃柏、虎骨、龜板、漢防己之類。 脾胃虛,四君子加入前藥。 腹脹用蒼朮煮白朮入藥,參苓白朮散亦可。 骨髓中熱,加知母、杜仲,補脾陰之不足,且能走腎。 諸藥得牛膝下引,能退骨髓中邪熱,而助諸藥成功,故曰牛膝下部藥也。
用川芎,不得用牛膝,嫌其行血行氣也。 如氣血大虛,十全大補湯,加杜仲、補骨脂、凡用陽藥宜和,陰藥宜急。 行氣藥宜少不宜多,少則效,多則無效。
凡發散藥內,不得用白朮,白朮性滯入脾,反能令邪氣滯而不散也。
凡怒氣傷肝,不可用白朮,當用人參、黃 、五味,清理肺氣。
凡用藥必須求得君藥。 如渾身脹痛,羌活為君;血病,當歸、肉桂為君;氣虛,人參為君;表虛,黃 為君。 余仿此。
汗后虛煩不安,麥冬五錢,黃 二錢,當歸二錢,甘草、五味各一錢,煎服。 麥冬引甘草,瀉心中之火,加燈草之清空,則麥冬、甘草,降火下行甚速。
凡病勢已亟,議用薑、桂、附子熱藥,須脈帶緩沉無力,或豁大而胃氣尚存者可用。 倘脈細小數,外現氣促神昏,形脫音啞,自汗潮熱泄瀉者,切忌用之。
防風,黃 所畏。 用黃 ,則防風只可用一分,多則反致不效。 用羌活須用歸身制之。
凡病和之不足須補,補而不愈宜發。
中氣足,則清升濁降,諸病皆愈。 倘宜用寒涼藥,須用一二味,引入小便去,能使中氣傷寒證中,須知有內傷。 雜病證中,須知重脾胃。 胃氣不傷,百病皆易痊。
五味味酸,從參、 、甘草,則入脾助參 ,補上焦元氣,宜槌碎少用。 從當歸、麥冬,則主收斂,助歸、麥,滋下焦陰氣,宜全用多用。 入溫肺湯中,收斂下行,補益真陰,桂、薑導火,藏於九地之內,反不熱而涼矣。
木香行痰導氣,磨服;入補藥,煎服。
升麻升氣,用三分氣可升至胸,用五分可升至頂,過此不可再增矣。
黃連去心肝之火。 引入心用一分,引入肝用三分,俱不宜制。 若酒炒入肺,則能引熱入黑山梔清中帶補,瀉肺肝脾三經之火,胃口痛尤宜多用。
傷血重用芍藥,傷氣重用甘草。 白朮水煮爛成餅曬乾,能補脾陰之不足。 鹿茸溫腎,其性走蓽油鍋的他說,但能溫肺,肉豆蔻溫腎,宜去油。 白芥子破脅下痰積,不可輕用。 蘿蔔子破痰破氣。 蘇馬兜鈴,大寒之藥,用以治咳,取其清空。 紫菀補血補陰。 款冬劫藥,必須斟酌用之。
川芎、補骨脂二味,殊不宜輕用。 一則太竄散,一則太竄燥,最宜斟酌。
檳榔、枳殼,俱行氣破滯之藥。 如胃口作痛,用良薑溫散,不有檳榔,其何能使鬱積下行? 上焦虛弱,用參 溫補,不有枳殼,其何能使胸膈無滯?
專於補益,而不加之以行氣,補益者何能成功? 偏於行氣,而不先之以補益,行氣者何能獲效?
車前子退熱利小便。 瞿麥利心經濕熱。 蓄破血,主赤淋。
沉香行血中之氣,小腹滯痛者宜之。 肉桂與沉香同功,且能補血。 血滯者用沉香,血虛蟹爪能去死血,下死胎胞衣。
香附開鬱行滯疏肝,故能止瘧。 桃仁元胡索,俱為破血之藥。 然香附見元胡索則破氣,紅花涼血,丹皮退熱,不可混施。
炮薑、肉桂,所以溫胃也,見吳茱萸則溫中。 四君子所以補脾也,見丁香則溫胃。 止嘔吐必,萬升而不降。 草果其性猛烈,破積氣痰食。 凍米溫中,白糖溫中,益智暖丹田,紅曲健脾蜜糖開肺潤皮毛,沙糖動胃利小腸,飴糖潤脾澤胃,白糖溫胃,大便瀉者相宜。
益智溫腎,且入胃。 鹿茸溫腎,其性下走。 肉蓯蓉壯陽。 肉桂行血生血溫血。 巴戟溫腎。 以上數味,皆命門之藥。 命門乃陽中之陰,用之於所不當用,恐動大便。 瑣陽、菟絲、鹿角膠、鹿角霜、破故紙、小茴香、枸杞子,以上數味,俱少陰腎藥。 腎乃陰中之陽,用之於所不蓯蓉補腎中之陰,菟絲子補腎經之陽,杜仲平腎經氣分之濕。 益智溫腎,與山藥同用,上焦滿悶,用紫蘇、杏仁、陳皮。 中焦滿悶,用炮薑、肉桂、吳茱萸。 下焦亦同中焦。
但加小茴。 上焦熱,用梔子。 中焦熱,用黃連。 下焦熱,用黃柏。 上焦虛,用保元湯。 中焦虛,用補中益氣湯。 下焦虛,用地黃丸。 上焦嘈雜,用生地。 中焦嘈雜,用山藥。 下焦嘈雜,用氣結澀,蘇梗、杏仁。 血結澀,桃仁紅花。 木瓜淡能利濕。 青皮泄肝氣,不使之上升。
枳殼解肝結利氣。 防風為卻風潤劑,去肝家氣分之風。 蒺藜去肝家血分之風,益心火,制肺金,所以疏肝。 傢國 去腎濕,亦平肝家血分之濕。 山梔清肝火。 柴胡清膽火。 郁李仁清利膽氣,解膽結。 白蓮花藕潤心經氣分之燥。 牛乳潤心經血分之燥。 防己瀉血分中濕熱。 杜仲、澤瀉可用。 葶破解得大戟,則逐水之功愈大。 赤石脂入心大腸,性澀可以止脫,氣脫者為虛寒,則澀從溫可知。 丁香溫胃。 乾薑和中。 牛膝利小便行血,同補腎藥,去濕熱,理下焦之痿弱。
晚蠶砂去上焦風濕熱。 製香附治走氣痛。 吳茱萸性下,若臍腹作脹,知氣已下陷,多用之,氣愈陷,故行氣者用一分,臍腹作痛,邪氣已滯,少用之,恐邪氣難開,故破氣者用三五分。 大茴、小茴俱辛溫,小茴走少陰與氣海,大茴厥陰肝經。
四物湯,加黃柏、知母,去血積血塊血鱉。 加肉桂,行血,氣得上升,而諸積從小便出八珍湯,人參與當歸相並,川芎與甘草相並,白芍與白朮相並,茯苓與生地相並。 用川芎,不得用生地、熟地,用人蔘,不得用茯苓,以上下相制,不能專用其力也。
納氣法,有用和而令氣納者,甘草用一錢五分以和中,益智用一錢以溫腎,此和而納之也。
肉桂、磁石、人參,此溫而納之也。 有用涼而令氣納者,黃連五錢,生薑一兩,同搗爛服之。 肺之脾胃虛,氣不歸腎,生地一兩,生薑七錢同搗爛服之,或生脈散,加磁石、牡蠣,此麻黃,脈緊數,畏寒無汗者當用。 桂枝,脈遲緩,畏風有汗者當用。
白芍,大便泄,酒炒黃色。 若後重緊急,則生用。
燥渴大瀉,乾薑必用。 咽喉痛禁之。
神曲生用消食,炒用消積,打糊消痰。 麥芽和平,治腹中氣鳴,滯血膨脹。
山楂破滯,虛人少用。
黃柏,兩尺脈洪大,真有力者當用。
附子,尺脈遲弱,大便溏者可用。 若尺脈洪大,便閉者忌之。
大便堅實,脈沉有力,的是熱證。 宜用皮硝,助以大黃,大黃可用五錢,皮硝用七錢。
巴豆用一粒,大戟酒泡為末,只用三四厘,斑隻可愛的一枚,丁香用三分,細辛用三分,此五味,根據數用之,再多傷人。 (以上錢登谷本有之,而草廬本不載,今附錄於後。 )
人參錢五分,黃 三錢,可配柴胡一錢。 (此條從胡念庵家所鈔周慎齋家藏醫案內出,以見柴胡之不可多用也,草廬本不載。 今附錄於後。 )
炮製心法。
黃 米泔水煮補腎,蜜炙補肺,醋炒入肝,酒炒發表,鹽水炒亦入腎,防風煎湯炒,亦走表止汗,附子煎汁炒,則走表助陽,能退表虛之熱。
白朮 米泔浸洗,曬乾生用,或用土拌炒,或姜棗煎湯拌炒,或蒼朮煎湯拌炒,或十香湯拌炒,或同大棗煮,曬乾用,或用附子汁拌炒,則守中以止澀,能止裡虛之瀉。
附子 或童便浸煮,或麵裹煨熟,或黃連甘草湯煮。 面煨者,走而不守,其勢上行,可以壯陽於表。 童便制者,守而不走,其勢下行,可以回陽於里。 以寒藥監製者,是用之而又畏之也。 譬之用人,正欲任使之,而又束縛之,安能盡其才哉?
生、熟地 薑汁炒用,可以不膩膈。
陳皮 鹽水泡去白。 可以消痰下氣。
大小茴 鹽酒炒。
白扁豆 湯泡去皮,薑汁炒。
乾薑 溫湯洗浸,春夏炒黑,秋冬炒焦,初春初秋帶焦。
柴胡 酒洗。
升麻 酒洗。
遠志 甘草湯浸,去骨,同茯神用,開胸膈,而使火下降。
荊芥 醋炒。
補骨脂 鹽酒拌炒,或面拌炒。
烏藥 附子汁煮,曬用。
赤白芍 或酒炒,或肉桂煎濃湯拌炒。 芍味酸瀉肝,桂味辛,制芍則溫肺平肝,治寒熱如瘧。 蓋木得桂則柔,金得桂則沉也。
黃連 酒炒,或吳茱萸炒。
神曲 薑汁炒,消痰。
五味 吳茱萸炒。
木瓜 吳茱萸鹽湯煮,曬乾用。
濃朴 薑汁炒。
吳茱萸 鹽水炒。
細辛 酒洗。
芡實 米炒黃色。
砂仁 薑汁同鹽水拌炒,能使陽氣下達。
杜仲 鹽酒拌炒則不燥,薑汁拌炒則疏肝。
用藥權衡。
用藥如用兵,醫之有方法,如兵之有軍法也。 醫用藥而無準繩,猶將之用兵而無紀律也。 凡用藥須擇一味為主帥,其餘分佐使而驅用之。 治上必達下,下病必升舉,法固然也。 若治病無法,雖輕病亦不宜措手。 如有邪固宜攻邪,攻邪而邪不退者,因正氣虛,不能勝邪故也。
必要扶正為主,正氣足,邪自然不能藏匿,求路而出矣。 然又必順其開 。 令邪得有出路,而其出無難矣。 如補中益氣湯,加羌活、防風,頭痛加川芎、蔓荊子,使邪從汗散。 若自汗表虛,邪因虛入,補中正法,無如緩治最宜,或補中,或保元,加桂枝、白芍,因表虛也。
故正氣未虛,邪氣獨盛,邪在於表,當卻邪而存正,作傷寒治之,若病久則不可用此法。 寒熱往來,仲景用小柴胡湯,黃芩清肺,柴胡行表,半夏豁痰,甘草和中是矣。 又用人蔘者何? 為肺虛也。 內熱見渴,病在上焦,加麥冬、乾葛。 熱而不渴,是未達也,加豬苓、木通。
五苓散,散表之里藥,白朮、茯苓各一錢五分,豬苓、澤瀉各二錢,四味是矣,又用肉桂者何? 是暑熱之藥,能行表裡,熱飲通錶,水調達下,煩渴飲水過多,水入則吐,心中痰濕在內,即當利之。 五苓用肉桂,補中用升麻,當知其為引使通達之妙也。 潮熱,病在上焦,宜表;病在中焦,宜理;病在下焦,宜升不宜降,宜緩不宜急。 使血氣歸於中道,斯無偏勝之諸藥方有用氣留味者,有用味留氣者。 如補中益氣湯,用之入陽分以補氣,黃 、當歸氣濃者,宜重用,人參、白朮味濃者,次之,升麻、柴胡升散,陳皮破滯,俱於氣不利,用之宜最少,故味先而氣後,后至者成功,是為用味留氣。 用之入陰分以補血,人參、白朮味濃者,宜重用,黃 、當歸氣濃者,次之,升麻、柴胡提氣,陳皮行氣,俱於血有益,用之不妨多。 (張東扶曰∶提氣所以有益於血者,陽生則陰長也。 行氣所以有益於血者,氣行則血生也。 )故氣先味後,後至者成功,是為用氣留味。 自余諸方,大約仿此而已。 補中益氣湯,升麻、柴胡升提走表,黃 、陳皮氣藥,余皆血藥。
凡服溫補藥,調理莫過於參苓白朮散;服大熱藥,調理莫過於八珍散。
凡病先用熱藥太過,現出熱證,用清涼和解,二三劑即愈。 用寒涼太過,現出寒證,用溫中理脾,三五劑即愈。
上通,益氣湯。 下達,六味丸。
如用補中益氣湯,汗少肺氣不開,重用黃 ;汗多里氣不守,重用人參;熱不退,重用甘草如保元湯、益氣湯、歸脾湯,用木香同煎,令其氣味浸入,則能助參 成功,是謂補正卻邪。 四君、十全大補用木香,但以湯磨,沖和藥內,不入藥器同煎,令其氣味不散,則能行參之滯,是謂去邪存正。
用乾薑不得用蓮肉,一清一溫,則溫者力減,不能見功。
暑月用滋陰藥,必用燥藥調理,用燥藥,必用滋陰藥調理。
胃有邪火,宜養不宜燥,胃無邪火,宜燥不宜養。 養者,養胃陰也。 (張東扶曰∶此二語殊不然,脾宜燥,胃不宜燥,不必定有火也。 經雲∶胃為多氣多血之海,燥則氣增而血耗矣,故胃之治法始終宜養,不可偏言燥也。 王胥山曰∶謂胃無邪火,宜燥不宜養,若以胃家有停飲者當之,此理亦是,未可駁其非也。 學人看書,須有圓通之法,自然四通八方,路路皆達矣。 )表裡不清,但用補中益氣湯。 病久不愈,但宜八珍。 若附子必無熱證方可用;乾薑、肉桂,必是寒證方可用;血凝氣滯,表上焦熱,升陽散火,補中益氣,調理莫過於參苓白朮散;散火調理,莫宜於八珍。 補中益氣,加附子合和中散,內傷盡矣。 十全大補合二陳湯,凡有濕熱在上焦者,用茯神、遠志,能使濁氣下降;在中焦用之,能使清氣上升。
參苓白朮散,大人小兒俱宜之藥。 用砂仁,所以行滯燥濕,不可無也。
其人素見陰脈,服補藥不合者,以其陰中之陽虛也。 宜補陰中之陽,用八味地黃丸。 但見脈數,是為細數,細數者不治。
其人素見陽脈,服熱藥不得者,以其陽中之陰虛也。 宜補陽中之陰,用補中益氣湯。 倘脈見數,是為弦數,弦數者無妨。
人參、黃 、甘草,退熱之聖藥也。 不有細辛,其何能使腎水之上升? 不有乾薑、肉桂,其何能使邪熱之發越也? (王胥山曰∶此為治虛邪、寒邪者言,與治實邪,熱邪迥異。 )
肺氣宜斂,有不可斂者,痛不可斂,脹不可斂,渾身腫脹,俱不可斂。 有不可開者,嘈雜不可開。 如治消中,不宜蓮子之類。
上焦血虛,當歸、肉桂多用,白朮少用。 中焦白朮多用,血燥則與歸身並用。 下焦血虛,用熟地、肉桂,湧泉火起用黃柏。
四君加用木香,治滯氣在胸中。 四物加用沉香,治動氣在臍下。 若氣虛不用木香,用黃,血虛不用沉香,用肉桂。
補脾兼補腎。 如腹痛腹鳴,脾土虛寒可知。 而或腎亦虛寒,倘專一補脾,未免有土克水之患,故用藥有兼施焉。 山藥、白茯苓、乾薑所以補腎者也,而補骨脂、大茴香、肉桂、杞子、熟地,則補脾之中,兼以補腎矣。 所謂補脾兼補腎者如此。
補腎兼補脾。 如小腹脹滿,腎氣虛寒可知。 而或脾亦虛寒,倘專一補腎,未免有水來侮土之患,故用藥有概舉焉。 補骨脂、肉蓯蓉、大茴香、肉桂,所以溫腎者也,而乾薑則溫腎兼溫脾矣。 所謂補腎兼補脾者以此。
補脾兼補腎,不宜用白朮。 補腎兼補脾,不宜用熟地。 又二治法俱不用小茴,恐其行腎氣也。 (錢登谷曰∶久泄則朮反不宜,以其燥健,能滲土中真氣也。 故脾病久者,必兼補腎,若脾中有濕,又不可拘此。 )
凡嘈雜,脾陰不足,山藥宜多用;火旺,甘草宜多用;大便艱,血燥,當歸宜多用;心不寧,蓮心,苡仁宜多用。 忌生熟地,脾惡血藥故也。
陽虛下陷,填入命門,上無氣以養而枯槁,大升大舉,使氣上歸於肺,皮毛遂潤澤。 蓋陽不可下陷,下陷則陽為火而陰氣絕矣。 陽升則肺氣下滋,氣歸於肺,澤及皮毛矣。
調理脾胃,有治理、調和、養補之不同。 用山楂、神曲、麥冬等藥謂之治。 用消克之藥,以攻其病,是治賊邪也,故雲治。 用四君子湯謂之理,是清理之也,故雲理。 用參苓白朮散加益智謂之調,此藥能上能下能中,故雲調。 用四君子湯,寒加乾薑,熱加川連,謂之和,有熱去熱,有寒去寒,故雲和。 四君子湯等分用之謂之養,等分均平,不攻不入,故雲養。 補者不必正治,但補腎令脾土自濕,謂之補。 補者補其母也。 土之母,命門火是也。
六味丸湯,用山藥、白茯苓,皆脾經藥也,如單補腎,不宜加入。 (張東扶曰∶此論殊不然,山藥滋精固氣,白茯苓極降腎逆,俱是腎精對證藥。 古人用此專以補腎,而兼以補脾,所謂治病莫忘脾胃者此也,若六味去此二味用之,便不成方矣。 )
命門脈實,六味丸;脈弱八味丸。 如痰嗽腹脹者不宜。 咳嗽夜間舌乾口燥,亦可酌用。
口乾不渴,血虛血燥故也,宜 歸湯。
凡用溫暖藥,細辛切忌用之,以其引陽氣上升故也。
脾多血少氣,患其不醒,藥味帶醒,則入脾矣,如四君用陳皮之類。 胃多血少氣,患其不舉,藥味帶舉,則入胃矣,如四君、八珍用半夏之類。
藥有必不可用者,如肝病之於白朮,脾病之於當歸,肺病之於生地,腎病之於桔梗,心病之於桂附,此則必不可用者也。 有必不可已者,如納氣用地黃,脾病用茯苓,肺病用參 ,肝病用白芍,肺火用門冬,心火用川連,膽火用黃芩,腎火用澤瀉,小腸用木通,大腸用不可思議,膀胱用羌活,有其證,不可不用其藥也。 縱有未宜處,亦當以他藥制之,如藏附於朮,藏附於烏藥,藏桂於芍之類也。
所謂熱因寒引者,如用熱藥佐以辛涼,則由表達里,榮衛和而熱者不燥。 所謂寒因熱引者,如用寒藥,佐以溫熱,則上通下達,炎焰消而寒者不滯。 故退熱用紫蘇、葛根、前胡、桔梗,攻熱用黃連一分,炮薑四五分之類。
病在肝,用白朮則引肝邪入脾。 病在脾,用當歸則引脾邪入肝。 蓋白朮走脾,當歸走肝故也。 脾虛亦忌當歸,白朮,用之反致脹滿。
凡腰痛小腹痛者,陰中之氣滯,用小茴、補骨脂行氣破滯。 陽痿多屬於寒,瑣陽固精,蓯蓉壯陽,菟絲子添精明目,杞子升發陽氣,隨見證用之。 腰以下腳膝痿軟無力,多屬濕熱,若大便結燥,四物加蒼朮、黃柏、虎骨、龜板、漢防己之類。 脾胃虛,四君子加入前藥。 腹脹用蒼朮煮白朮入藥,參苓白朮散亦可。 骨髓中熱,加知母、杜仲,補脾陰之不足,且能走腎。 諸藥得牛膝下引,能退骨髓中邪熱,而助諸藥成功,故曰牛膝下部藥也。
用川芎,不得用牛膝,嫌其行血行氣也。 如氣血大虛,十全大補湯,加杜仲、補骨脂、凡用陽藥宜和,陰藥宜急。 行氣藥宜少不宜多,少則效,多則無效。
凡發散藥內,不得用白朮,白朮性滯入脾,反能令邪氣滯而不散也。
凡怒氣傷肝,不可用白朮,當用人參、黃 、五味,清理肺氣。
凡用藥必須求得君藥。 如渾身脹痛,羌活為君;血病,當歸、肉桂為君;氣虛,人參為君;表虛,黃 為君。 余仿此。
汗后虛煩不安,麥冬五錢,黃 二錢,當歸二錢,甘草、五味各一錢,煎服。 麥冬引甘草,瀉心中之火,加燈草之清空,則麥冬、甘草,降火下行甚速。
凡病勢已亟,議用薑、桂、附子熱藥,須脈帶緩沉無力,或豁大而胃氣尚存者可用。 倘脈細小數,外現氣促神昏,形脫音啞,自汗潮熱泄瀉者,切忌用之。
防風,黃 所畏。 用黃 ,則防風只可用一分,多則反致不效。 用羌活須用歸身制之。
凡病和之不足須補,補而不愈宜發。
中氣足,則清升濁降,諸病皆愈。 倘宜用寒涼藥,須用一二味,引入小便去,能使中氣傷寒證中,須知有內傷。 雜病證中,須知重脾胃。 胃氣不傷,百病皆易痊。
五味味酸,從參、 、甘草,則入脾助參 ,補上焦元氣,宜槌碎少用。 從當歸、麥冬,則主收斂,助歸、麥,滋下焦陰氣,宜全用多用。 入溫肺湯中,收斂下行,補益真陰,桂、薑導火,藏於九地之內,反不熱而涼矣。
木香行痰導氣,磨服;入補藥,煎服。
升麻升氣,用三分氣可升至胸,用五分可升至頂,過此不可再增矣。
黃連去心肝之火。 引入心用一分,引入肝用三分,俱不宜制。 若酒炒入肺,則能引熱入黑山梔清中帶補,瀉肺肝脾三經之火,胃口痛尤宜多用。
傷血重用芍藥,傷氣重用甘草。 白朮水煮爛成餅曬乾,能補脾陰之不足。 鹿茸溫腎,其性走蓽油鍋的他說,但能溫肺,肉豆蔻溫腎,宜去油。 白芥子破脅下痰積,不可輕用。 蘿蔔子破痰破氣。 蘇馬兜鈴,大寒之藥,用以治咳,取其清空。 紫菀補血補陰。 款冬劫藥,必須斟酌用之。
川芎、補骨脂二味,殊不宜輕用。 一則太竄散,一則太竄燥,最宜斟酌。
檳榔、枳殼,俱行氣破滯之藥。 如胃口作痛,用良薑溫散,不有檳榔,其何能使鬱積下行? 上焦虛弱,用參 溫補,不有枳殼,其何能使胸膈無滯?
專於補益,而不加之以行氣,補益者何能成功? 偏於行氣,而不先之以補益,行氣者何能獲效?
車前子退熱利小便。 瞿麥利心經濕熱。 蓄破血,主赤淋。
沉香行血中之氣,小腹滯痛者宜之。 肉桂與沉香同功,且能補血。 血滯者用沉香,血虛蟹爪能去死血,下死胎胞衣。
香附開鬱行滯疏肝,故能止瘧。 桃仁元胡索,俱為破血之藥。 然香附見元胡索則破氣,紅花涼血,丹皮退熱,不可混施。
炮薑、肉桂,所以溫胃也,見吳茱萸則溫中。 四君子所以補脾也,見丁香則溫胃。 止嘔吐必,萬升而不降。 草果其性猛烈,破積氣痰食。 凍米溫中,白糖溫中,益智暖丹田,紅曲健脾蜜糖開肺潤皮毛,沙糖動胃利小腸,飴糖潤脾澤胃,白糖溫胃,大便瀉者相宜。
益智溫腎,且入胃。 鹿茸溫腎,其性下走。 肉蓯蓉壯陽。 肉桂行血生血溫血。 巴戟溫腎。 以上數味,皆命門之藥。 命門乃陽中之陰,用之於所不當用,恐動大便。 瑣陽、菟絲、鹿角膠、鹿角霜、破故紙、小茴香、枸杞子,以上數味,俱少陰腎藥。 腎乃陰中之陽,用之於所不蓯蓉補腎中之陰,菟絲子補腎經之陽,杜仲平腎經氣分之濕。 益智溫腎,與山藥同用,上焦滿悶,用紫蘇、杏仁、陳皮。 中焦滿悶,用炮薑、肉桂、吳茱萸。 下焦亦同中焦。
但加小茴。 上焦熱,用梔子。 中焦熱,用黃連。 下焦熱,用黃柏。 上焦虛,用保元湯。 中焦虛,用補中益氣湯。 下焦虛,用地黃丸。 上焦嘈雜,用生地。 中焦嘈雜,用山藥。 下焦嘈雜,用氣結澀,蘇梗、杏仁。 血結澀,桃仁紅花。 木瓜淡能利濕。 青皮泄肝氣,不使之上升。
枳殼解肝結利氣。 防風為卻風潤劑,去肝家氣分之風。 蒺藜去肝家血分之風,益心火,制肺金,所以疏肝。 傢國 去腎濕,亦平肝家血分之濕。 山梔清肝火。 柴胡清膽火。 郁李仁清利膽氣,解膽結。 白蓮花藕潤心經氣分之燥。 牛乳潤心經血分之燥。 防己瀉血分中濕熱。 杜仲、澤瀉可用。 葶破解得大戟,則逐水之功愈大。 赤石脂入心大腸,性澀可以止脫,氣脫者為虛寒,則澀從溫可知。 丁香溫胃。 乾薑和中。 牛膝利小便行血,同補腎藥,去濕熱,理下焦之痿弱。
晚蠶砂去上焦風濕熱。 製香附治走氣痛。 吳茱萸性下,若臍腹作脹,知氣已下陷,多用之,氣愈陷,故行氣者用一分,臍腹作痛,邪氣已滯,少用之,恐邪氣難開,故破氣者用三五分。 大茴、小茴俱辛溫,小茴走少陰與氣海,大茴厥陰肝經。
四物湯,加黃柏、知母,去血積血塊血鱉。 加肉桂,行血,氣得上升,而諸積從小便出八珍湯,人參與當歸相並,川芎與甘草相並,白芍與白朮相並,茯苓與生地相並。 用川芎,不得用生地、熟地,用人蔘,不得用茯苓,以上下相制,不能專用其力也。
納氣法,有用和而令氣納者,甘草用一錢五分以和中,益智用一錢以溫腎,此和而納之也。
肉桂、磁石、人參,此溫而納之也。 有用涼而令氣納者,黃連五錢,生薑一兩,同搗爛服之。 肺之脾胃虛,氣不歸腎,生地一兩,生薑七錢同搗爛服之,或生脈散,加磁石、牡蠣,此麻黃,脈緊數,畏寒無汗者當用。 桂枝,脈遲緩,畏風有汗者當用。
白芍,大便泄,酒炒黃色。 若後重緊急,則生用。
燥渴大瀉,乾薑必用。 咽喉痛禁之。
神曲生用消食,炒用消積,打糊消痰。 麥芽和平,治腹中氣鳴,滯血膨脹。
山楂破滯,虛人少用。
黃柏,兩尺脈洪大,真有力者當用。
附子,尺脈遲弱,大便溏者可用。 若尺脈洪大,便閉者忌之。
大便堅實,脈沉有力,的是熱證。 宜用皮硝,助以大黃,大黃可用五錢,皮硝用七錢。
巴豆用一粒,大戟酒泡為末,只用三四厘,斑隻可愛的一枚,丁香用三分,細辛用三分,此五味,根據數用之,再多傷人。 (以上錢登谷本有之,而草廬本不載,今附錄於後。 )
人參錢五分,黃 三錢,可配柴胡一錢。 (此條從胡念庵家所鈔周慎齋家藏醫案內出,以見柴胡之不可多用也,草廬本不載。 今附錄於後。 )
炮製心法。
黃 米泔水煮補腎,蜜炙補肺,醋炒入肝,酒炒發表,鹽水炒亦入腎,防風煎湯炒,亦走表止汗,附子煎汁炒,則走表助陽,能退表虛之熱。
白朮 米泔浸洗,曬乾生用,或用土拌炒,或姜棗煎湯拌炒,或蒼朮煎湯拌炒,或十香湯拌炒,或同大棗煮,曬乾用,或用附子汁拌炒,則守中以止澀,能止裡虛之瀉。
附子 或童便浸煮,或麵裹煨熟,或黃連甘草湯煮。 面煨者,走而不守,其勢上行,可以壯陽於表。 童便制者,守而不走,其勢下行,可以回陽於里。 以寒藥監製者,是用之而又畏之也。 譬之用人,正欲任使之,而又束縛之,安能盡其才哉?
生、熟地 薑汁炒用,可以不膩膈。
陳皮 鹽水泡去白。 可以消痰下氣。
大小茴 鹽酒炒。
白扁豆 湯泡去皮,薑汁炒。
乾薑 溫湯洗浸,春夏炒黑,秋冬炒焦,初春初秋帶焦。
柴胡 酒洗。
升麻 酒洗。
遠志 甘草湯浸,去骨,同茯神用,開胸膈,而使火下降。
荊芥 醋炒。
補骨脂 鹽酒拌炒,或面拌炒。
烏藥 附子汁煮,曬用。
赤白芍 或酒炒,或肉桂煎濃湯拌炒。 芍味酸瀉肝,桂味辛,制芍則溫肺平肝,治寒熱如瘧。 蓋木得桂則柔,金得桂則沉也。
黃連 酒炒,或吳茱萸炒。
神曲 薑汁炒,消痰。
五味 吳茱萸炒。
木瓜 吳茱萸鹽湯煮,曬乾用。
濃朴 薑汁炒。
吳茱萸 鹽水炒。
細辛 酒洗。
芡實 米炒黃色。
砂仁 薑汁同鹽水拌炒,能使陽氣下達。
杜仲 鹽酒拌炒則不燥,薑汁拌炒則疏肝。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25
- 文章: 33799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周慎齋遺書卷五
卷五
古經解。
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陰陽應象論)
陽生陰長,春夏之令也,陽殺陰藏,秋冬之令也,陰陽互為消長。 春主陽,陽盛則陰生,故至夏至則六陽極而一陰生矣,至秋則陽氣漸退,此即所謂陽殺也。 殺者,衰也,謂陽漸衰也。 至冬則陽氣皆退藏於陰,雖藏於陰,而一陽即來復於冬至之日。 故人之腎中,亦一陽潛長,而四大五臟,尚非陽王之時也。 此當以扶陽為要,不得以陰寒涼劑而害其陽之根也。 冬至為一陽生,至春初則三陽漸進,故用藥亦當開導生路,以遂其生長之機,亦以扶陽為要。 至夏則陽盛於外矣,又當接其真陽,而不使脫其根蒂。 故五苓之用桂者,得此意也。 至秋則陽漸歸陰,亦當開導其歸路,而勿使隔絕於外。 如香蘇飲、正氣散之類,得此意也。 至冬仍歸於潛所,而外皆陰氣,斯時當顧內以統外,勿使失其根蒂,則有生有長,有殺有藏,而陰陽無隔絕偏害之虞矣。 倘不知生,則不知扶其初;不知長,則不能補其缺;不知殺,則無以引其歸;不知藏,則無以安其根。 此蓋無非以陽為本,而四時皆當相顧也。
寒氣生濁,熱氣生清(同上)
寒者,陰也,寒則堅凝,故陰為地,地至濁者也;熱者,陽也,熱則流通,故陽為天,天至清者也。 是言陰濁而陽清,天清而地濁也。 (張東扶曰∶清字不得作好字眼解。 蓋清濁既生於寒熱,在人則皆能為病也。 )
精化為氣,氣傷於味(同上)
精者,陰也;氣者,陽也。 精化為氣,陽根於陰也。 味者,陰也,陰盛則陽衰,耽味太過,則氣反滯而不行,故味足以傷氣。
秋傷於濕,冬生咳嗽(同上)
土本生金,金為肺,土為脾。 凡乾燥之土不能生物,泥濘之土亦不能生物。 故脾土濕則不能生肺金,濕即是水氣,水氣既入,當秋日肺正旺時,尚未能為害,至冬金衰而水旺,則濕得趁其時令為害而咳生矣。 蓋肺金最清,不能容邪,傷濕則金寒而咳也。
被發緩形,以使志生(同上)
遇春夏之令,陽氣升而欲舒,被發緩形者使陽升而氣舒也。 故凡春夏之病,不得過用寒涼收澀之劑。 春日傷風寒,宜用廣皮、蘇葉舒發中焦,而石膏不得用於春者,皆此意也。
天明則日月不明,邪害空竅(四氣調神論)
陽為天,陰為地。 清陽之氣,天之氣也,其在人身,清陽之氣,則流行於五臟六腑之空竅而無所滯凝。 其所以流行於諸竅而無所滯凝者,蓋因五臟,各藏其清元真一之氣,而無侵凌僭越之患也。 若五臟之氣不固,則顛倒橫溢,少火而為壯火,清陽而為濁陰。 凡流行出入諸竅者,俱屬陰邪,如肺氣本應下輸諸臟,今則上逆而為害;脾氣本應上輸於肺,今則下陷而為邪;肝能疏土,今則反鬱而傷脾;水能生木,今反泛濫而浮木。 一身上下流行諸空竅,無非濁陰凝結,而清陽之氣不行矣。 如天本陽,而能藏其真元清一之氣,故蒼蒼在上,惟開竅於日月,而光明普照也。 若一天盡如日月之明,則日月之光,悉皆隱沒,宇宙之間,不復有流行之清氣,清氣不行,則邪濁之氣得充塞於空虛之際而為害。 人身之有病,何以異是?
陽氣者閉塞,地氣者冒明(同上)
蒼天之氣清淨,故能陽升陰降,天地和諧,天健運而地順行,此時天氣下而地氣騰,天地交而成泰矣,何災患之有? 若天不健,則地不順,天地間隔,陰陽不和,陽不和於陰,則陽獨亢,陰不和於陽,則陰獨凝,非復蒼天清淨流行之氣,而光明之境變為晦冥之境矣。 故人身真火不行,則陽氣閉塞,而一身上下,無非陰火橫行,所謂地氣冒明也。 地氣者,陰氣也;
冒明者,陰氣昏冒光明之陽分也。
闢積於夏,使人煎厥(生氣通天論)
夏令行,則陽氣盡浮於外而內虛矣。 腎者,陽所藏之地也,陽氣既浮於外,則內虛而腎氣亦虛,斯時更傷勞欲,則外實內虛,上實下虛,不厥何待? 煎者,上與外;厥者,內與下也。
煎於上與外,便厥於內與下。 治法當以納氣歸腎為要。 (闢,病也。 闢積,謂病之積也。 煎者,心體煩熱,有若煎熬。 厥者,氣逆而厥也。 )
經脈橫解,腸 為痔(同上)
經脈主氣,絡脈主血。 肺主氣,大腸肺之表也。 經脈橫解,則氣行不速;氣行不速,則肺不主令。 飲食之在胃者,至大腸而不能奉肺降下之令,則大腸之氣滯矣。 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結,血結氣滯於大腸,乃痔之所由生也。
二陽之病發心脾(陰陽別論)
二陽,陽明胃也。 胃者,脾之夫也。 胃病,則脾豈能獨安? 脾氣行則心有所奉而血生。
故心生血,脾統血,心、脾二經皆生血之原也。 血者,陰也,陰生於陽,胃陽既病而無生髮之氣,則陰血所生之原病矣,焉能不及於心脾哉?
凡持真脈之臟脈者,肝至懸絕急,十八日死;心至懸絕,九日死;肺至懸絕,十二日死;腎至懸絕,七日死;脾至懸絕,四日死。 (同上)
真脈之臟脈,即本臟之真脈,無胃氣者也。 死日有除成數算者,有除生數算者,有除生成之數算者。 蓋陰遇陰,陽遇陽,而逢受克則死也。 如肝懸絕,肝之成數八,肺之成數九,八九十七,除十七而加一,至十八日則死矣。 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陰也。 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雖陽而為成數則陰矣,故俱以成數算。 心懸絕,地二生火,生數也,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六與二,八也,除八而加一,故九日死也。 肺懸絕,金之生數四,火之成數七,四與七,十一也,除十一而加一,十二日死矣。 腎懸絕,水之生數一,土之生數五,一與五、六也,除六而加一,七日死。 惟有脾懸絕四日死,人不易曉,蓋土旺於四季而位於中,故脾懸絕,只逢克便死。 天三生木,木數三,除三而加一,故四日死也。
反四時者,有餘為精,不足為消。 應太過,不足為精;應不足,有餘為消。 (脈要精微反四時者,脈氣反四時也,如下文春夏之脈瘦,秋冬之脈浮也。 有餘,精氣並也,並於上則下虛,並於下則上虛,故有餘為精。 不足,正不足也,故不足為消。 應太過,並於上,上太過,並於下,下太過,有太過即有不足,故曰應太過,不足為精。 正氣消,則邪氣旺,邪之旺由正之消也,故曰應不足,有餘為消。
太陽所謂腫腰 痛者,正月太陽寅,寅,太陽也,正月陽氣出在上,而陰氣盛,陽未得自次也,故腫腰 痛也。 病偏虛為跛者,正月陽氣凍解,地氣而出也,所謂偏虛者,冬寒頗有不足者,故偏虛為跛也。 (脈解篇)
太陽,三陽也。 一陽從冬至而升,至正月寅則三陽生矣。 三陽腫腰 痛者,太陽不得遂其生髮之性,至正月寅,陽未盡發而鬱於下,故痛也。 所以曰陰氣盛,陽氣未得自次者,未得其位次也。 病虛為跛,蓋如陽氣,遇凍初解,雖動而未升,亦郁於下也。 跛者,太陽膀胱之脈,起於足小趾至陰之地,陽抑於至陰,故為偏跛。 跛,足不能行也。 (按∶本詳解六經諸病,此特太陽一經中之二耳,蓋略舉一隅以為例也。 )
人肝目應之,九九竅,三百六十五,人一以觀動靜,天二以候五色,七星應以之候發,母澤五音一以候宮、商、角、徵、羽,六律有餘不足應之,二地一以候高下有餘,九野一節俞應之以候閉節。 三人變,一分人候齒泄多血少,十分角之變,五分以候緩急,六分不足,三分寒關節,第九分四時,人寒溫燥濕,四時一應之,以候四反,一四方各作解。 (針解篇王冰曰∶此一百二十四字蠹簡爛文,義理殘缺,莫可尋究。 )
人肝開竅於目,凡九九八十一竅,六六三百六十五節,凡所以動而運者,皆肝之氣,木之性也。 故一以觀動靜,在人為天一之所生,在天為水之所生,升而為火。 蓋肝主動,火亦主動也,所以候五色。 七星為十二月轉運之星,亦主動,故在天為火,而其動處應於七星也,以候發者,發在頭而居火之分,故在上者為應也。 母澤缺三句(三句字疑,)水為木母,水旺則木盛而發澤,五色在天,五聲在人,宮、商、角、征、羽,變而為六律,其中有餘不足,則於音別之,故曰有餘不足,應之也。 五色在天,人多見於面;五聲在地,人多見於胸喉,故下言地二也,地二以候高下有餘。 九野在人,五臟六腑也,一節俞應之。 俞,背也,俞為臟腑之門戶,此又有地通乎天。 蓋腹為陰,為地;背為陽,為天也,故曰應之以候關節。 ("關"字是慎齋所改,原文是"閉"字。 )此二也。 三則在人多變動,一分以候齒,泄多則血少,十分角之變,蓋角屬木,木為肝,肝主動,動則變,故曰十分角變。 可見凡病從肝而發者十之九也。 五分以候緩急者,肝為將軍之官,易急而難緩,急則病發驟而猛,緩則雖發而易制也。 六分不足三分,因寒在關節也。 第九分四時者,在天為四時,在人為寒、溫、燥、濕。 人之寒、溫、燥、濕,即天之四時也。 一應之以候相反,如天之冬而暑,暑而寒,反則病,順則安,然四方高下,九野遠近不同,又當因地而推天時人事之不同,不可一例解也。
故用藥解病,一宜參之天時,又宜察之地宜,則無不解矣。 (王胥山曰∶針解篇中所云"人肝目應之,九"下一百餘字,經文蠹缺,難以盡通,故古人於此節皆無註釋,蓋遵缺疑之義也。 慎齋則以古聖微言,有同至寶,不可竟等於史傳之缺文,置而不論。 故因其可通者而發明之,以見珍惜之至意。 夫前賢於殘編蠹簡,猶視同金書玉格,一字不肯捨棄如此。 今之習業者,於《靈》、《素》古經,竟有終身未曾省視,而猶自矜其藝術之精良。 籲! 其所謂精。
冬病在陰,夏病在陽,春病在陰,秋病在陽。 (金匮真言論)
冬時陽藏於內,內者,陰也,能藏於陰,則無病矣。 倘至冬而陽不藏,則陰為陽氣所抑,能無病乎? 故曰冬病在陰。 夏時陽發於外,外者,陽也,倘至夏而陽不能發,則陽為陰氣所抑,能無病乎? 故曰夏病在陽。 春時陽雖欲發而氣尚微,倘因七情、勞役、外感所侵,則陽亦抑於陰分而陰病矣,故曰春病在陰。 秋時陽氣當漸降,苟至時而不能降,是陽氣弱也,弱則病由此而生矣,故曰秋病在陽。
臟不藏精。
肺不藏者腎必傷,腎不藏者肝不發,肝不藏者心不榮,心不藏者脾必害,脾不藏者肺必災。 總之,母不藏者則子不發,子不發則病仍及於母。 故心及肝,肝及腎,腎及肺,肺及脾,脾及心,子母相關,病之標本於斯而定,然亦言其大義如此。 若其間或感、或不感,或感之輕重淺深,則又因其人之素稟,此乃因時氣而識其將來之病症也。 至於當時則又不然,如火不藏則肺病,金不藏則肝病,木不藏則脾病,土不藏則腎病,水不藏則心病,此因當時之過旺而及於妻者也。 夫婦俱病,則其中補瀉之義可推,如辰戌年,初之氣為相火,是火不藏也,當時之肺病,將來之脾病可知。 即此一端,可以例其餘矣。
古經解。
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陰陽應象論)
陽生陰長,春夏之令也,陽殺陰藏,秋冬之令也,陰陽互為消長。 春主陽,陽盛則陰生,故至夏至則六陽極而一陰生矣,至秋則陽氣漸退,此即所謂陽殺也。 殺者,衰也,謂陽漸衰也。 至冬則陽氣皆退藏於陰,雖藏於陰,而一陽即來復於冬至之日。 故人之腎中,亦一陽潛長,而四大五臟,尚非陽王之時也。 此當以扶陽為要,不得以陰寒涼劑而害其陽之根也。 冬至為一陽生,至春初則三陽漸進,故用藥亦當開導生路,以遂其生長之機,亦以扶陽為要。 至夏則陽盛於外矣,又當接其真陽,而不使脫其根蒂。 故五苓之用桂者,得此意也。 至秋則陽漸歸陰,亦當開導其歸路,而勿使隔絕於外。 如香蘇飲、正氣散之類,得此意也。 至冬仍歸於潛所,而外皆陰氣,斯時當顧內以統外,勿使失其根蒂,則有生有長,有殺有藏,而陰陽無隔絕偏害之虞矣。 倘不知生,則不知扶其初;不知長,則不能補其缺;不知殺,則無以引其歸;不知藏,則無以安其根。 此蓋無非以陽為本,而四時皆當相顧也。
寒氣生濁,熱氣生清(同上)
寒者,陰也,寒則堅凝,故陰為地,地至濁者也;熱者,陽也,熱則流通,故陽為天,天至清者也。 是言陰濁而陽清,天清而地濁也。 (張東扶曰∶清字不得作好字眼解。 蓋清濁既生於寒熱,在人則皆能為病也。 )
精化為氣,氣傷於味(同上)
精者,陰也;氣者,陽也。 精化為氣,陽根於陰也。 味者,陰也,陰盛則陽衰,耽味太過,則氣反滯而不行,故味足以傷氣。
秋傷於濕,冬生咳嗽(同上)
土本生金,金為肺,土為脾。 凡乾燥之土不能生物,泥濘之土亦不能生物。 故脾土濕則不能生肺金,濕即是水氣,水氣既入,當秋日肺正旺時,尚未能為害,至冬金衰而水旺,則濕得趁其時令為害而咳生矣。 蓋肺金最清,不能容邪,傷濕則金寒而咳也。
被發緩形,以使志生(同上)
遇春夏之令,陽氣升而欲舒,被發緩形者使陽升而氣舒也。 故凡春夏之病,不得過用寒涼收澀之劑。 春日傷風寒,宜用廣皮、蘇葉舒發中焦,而石膏不得用於春者,皆此意也。
天明則日月不明,邪害空竅(四氣調神論)
陽為天,陰為地。 清陽之氣,天之氣也,其在人身,清陽之氣,則流行於五臟六腑之空竅而無所滯凝。 其所以流行於諸竅而無所滯凝者,蓋因五臟,各藏其清元真一之氣,而無侵凌僭越之患也。 若五臟之氣不固,則顛倒橫溢,少火而為壯火,清陽而為濁陰。 凡流行出入諸竅者,俱屬陰邪,如肺氣本應下輸諸臟,今則上逆而為害;脾氣本應上輸於肺,今則下陷而為邪;肝能疏土,今則反鬱而傷脾;水能生木,今反泛濫而浮木。 一身上下流行諸空竅,無非濁陰凝結,而清陽之氣不行矣。 如天本陽,而能藏其真元清一之氣,故蒼蒼在上,惟開竅於日月,而光明普照也。 若一天盡如日月之明,則日月之光,悉皆隱沒,宇宙之間,不復有流行之清氣,清氣不行,則邪濁之氣得充塞於空虛之際而為害。 人身之有病,何以異是?
陽氣者閉塞,地氣者冒明(同上)
蒼天之氣清淨,故能陽升陰降,天地和諧,天健運而地順行,此時天氣下而地氣騰,天地交而成泰矣,何災患之有? 若天不健,則地不順,天地間隔,陰陽不和,陽不和於陰,則陽獨亢,陰不和於陽,則陰獨凝,非復蒼天清淨流行之氣,而光明之境變為晦冥之境矣。 故人身真火不行,則陽氣閉塞,而一身上下,無非陰火橫行,所謂地氣冒明也。 地氣者,陰氣也;
冒明者,陰氣昏冒光明之陽分也。
闢積於夏,使人煎厥(生氣通天論)
夏令行,則陽氣盡浮於外而內虛矣。 腎者,陽所藏之地也,陽氣既浮於外,則內虛而腎氣亦虛,斯時更傷勞欲,則外實內虛,上實下虛,不厥何待? 煎者,上與外;厥者,內與下也。
煎於上與外,便厥於內與下。 治法當以納氣歸腎為要。 (闢,病也。 闢積,謂病之積也。 煎者,心體煩熱,有若煎熬。 厥者,氣逆而厥也。 )
經脈橫解,腸 為痔(同上)
經脈主氣,絡脈主血。 肺主氣,大腸肺之表也。 經脈橫解,則氣行不速;氣行不速,則肺不主令。 飲食之在胃者,至大腸而不能奉肺降下之令,則大腸之氣滯矣。 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結,血結氣滯於大腸,乃痔之所由生也。
二陽之病發心脾(陰陽別論)
二陽,陽明胃也。 胃者,脾之夫也。 胃病,則脾豈能獨安? 脾氣行則心有所奉而血生。
故心生血,脾統血,心、脾二經皆生血之原也。 血者,陰也,陰生於陽,胃陽既病而無生髮之氣,則陰血所生之原病矣,焉能不及於心脾哉?
凡持真脈之臟脈者,肝至懸絕急,十八日死;心至懸絕,九日死;肺至懸絕,十二日死;腎至懸絕,七日死;脾至懸絕,四日死。 (同上)
真脈之臟脈,即本臟之真脈,無胃氣者也。 死日有除成數算者,有除生數算者,有除生成之數算者。 蓋陰遇陰,陽遇陽,而逢受克則死也。 如肝懸絕,肝之成數八,肺之成數九,八九十七,除十七而加一,至十八日則死矣。 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陰也。 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雖陽而為成數則陰矣,故俱以成數算。 心懸絕,地二生火,生數也,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六與二,八也,除八而加一,故九日死也。 肺懸絕,金之生數四,火之成數七,四與七,十一也,除十一而加一,十二日死矣。 腎懸絕,水之生數一,土之生數五,一與五、六也,除六而加一,七日死。 惟有脾懸絕四日死,人不易曉,蓋土旺於四季而位於中,故脾懸絕,只逢克便死。 天三生木,木數三,除三而加一,故四日死也。
反四時者,有餘為精,不足為消。 應太過,不足為精;應不足,有餘為消。 (脈要精微反四時者,脈氣反四時也,如下文春夏之脈瘦,秋冬之脈浮也。 有餘,精氣並也,並於上則下虛,並於下則上虛,故有餘為精。 不足,正不足也,故不足為消。 應太過,並於上,上太過,並於下,下太過,有太過即有不足,故曰應太過,不足為精。 正氣消,則邪氣旺,邪之旺由正之消也,故曰應不足,有餘為消。
太陽所謂腫腰 痛者,正月太陽寅,寅,太陽也,正月陽氣出在上,而陰氣盛,陽未得自次也,故腫腰 痛也。 病偏虛為跛者,正月陽氣凍解,地氣而出也,所謂偏虛者,冬寒頗有不足者,故偏虛為跛也。 (脈解篇)
太陽,三陽也。 一陽從冬至而升,至正月寅則三陽生矣。 三陽腫腰 痛者,太陽不得遂其生髮之性,至正月寅,陽未盡發而鬱於下,故痛也。 所以曰陰氣盛,陽氣未得自次者,未得其位次也。 病虛為跛,蓋如陽氣,遇凍初解,雖動而未升,亦郁於下也。 跛者,太陽膀胱之脈,起於足小趾至陰之地,陽抑於至陰,故為偏跛。 跛,足不能行也。 (按∶本詳解六經諸病,此特太陽一經中之二耳,蓋略舉一隅以為例也。 )
人肝目應之,九九竅,三百六十五,人一以觀動靜,天二以候五色,七星應以之候發,母澤五音一以候宮、商、角、徵、羽,六律有餘不足應之,二地一以候高下有餘,九野一節俞應之以候閉節。 三人變,一分人候齒泄多血少,十分角之變,五分以候緩急,六分不足,三分寒關節,第九分四時,人寒溫燥濕,四時一應之,以候四反,一四方各作解。 (針解篇王冰曰∶此一百二十四字蠹簡爛文,義理殘缺,莫可尋究。 )
人肝開竅於目,凡九九八十一竅,六六三百六十五節,凡所以動而運者,皆肝之氣,木之性也。 故一以觀動靜,在人為天一之所生,在天為水之所生,升而為火。 蓋肝主動,火亦主動也,所以候五色。 七星為十二月轉運之星,亦主動,故在天為火,而其動處應於七星也,以候發者,發在頭而居火之分,故在上者為應也。 母澤缺三句(三句字疑,)水為木母,水旺則木盛而發澤,五色在天,五聲在人,宮、商、角、征、羽,變而為六律,其中有餘不足,則於音別之,故曰有餘不足,應之也。 五色在天,人多見於面;五聲在地,人多見於胸喉,故下言地二也,地二以候高下有餘。 九野在人,五臟六腑也,一節俞應之。 俞,背也,俞為臟腑之門戶,此又有地通乎天。 蓋腹為陰,為地;背為陽,為天也,故曰應之以候關節。 ("關"字是慎齋所改,原文是"閉"字。 )此二也。 三則在人多變動,一分以候齒,泄多則血少,十分角之變,蓋角屬木,木為肝,肝主動,動則變,故曰十分角變。 可見凡病從肝而發者十之九也。 五分以候緩急者,肝為將軍之官,易急而難緩,急則病發驟而猛,緩則雖發而易制也。 六分不足三分,因寒在關節也。 第九分四時者,在天為四時,在人為寒、溫、燥、濕。 人之寒、溫、燥、濕,即天之四時也。 一應之以候相反,如天之冬而暑,暑而寒,反則病,順則安,然四方高下,九野遠近不同,又當因地而推天時人事之不同,不可一例解也。
故用藥解病,一宜參之天時,又宜察之地宜,則無不解矣。 (王胥山曰∶針解篇中所云"人肝目應之,九"下一百餘字,經文蠹缺,難以盡通,故古人於此節皆無註釋,蓋遵缺疑之義也。 慎齋則以古聖微言,有同至寶,不可竟等於史傳之缺文,置而不論。 故因其可通者而發明之,以見珍惜之至意。 夫前賢於殘編蠹簡,猶視同金書玉格,一字不肯捨棄如此。 今之習業者,於《靈》、《素》古經,竟有終身未曾省視,而猶自矜其藝術之精良。 籲! 其所謂精。
冬病在陰,夏病在陽,春病在陰,秋病在陽。 (金匮真言論)
冬時陽藏於內,內者,陰也,能藏於陰,則無病矣。 倘至冬而陽不藏,則陰為陽氣所抑,能無病乎? 故曰冬病在陰。 夏時陽發於外,外者,陽也,倘至夏而陽不能發,則陽為陰氣所抑,能無病乎? 故曰夏病在陽。 春時陽雖欲發而氣尚微,倘因七情、勞役、外感所侵,則陽亦抑於陰分而陰病矣,故曰春病在陰。 秋時陽氣當漸降,苟至時而不能降,是陽氣弱也,弱則病由此而生矣,故曰秋病在陽。
臟不藏精。
肺不藏者腎必傷,腎不藏者肝不發,肝不藏者心不榮,心不藏者脾必害,脾不藏者肺必災。 總之,母不藏者則子不發,子不發則病仍及於母。 故心及肝,肝及腎,腎及肺,肺及脾,脾及心,子母相關,病之標本於斯而定,然亦言其大義如此。 若其間或感、或不感,或感之輕重淺深,則又因其人之素稟,此乃因時氣而識其將來之病症也。 至於當時則又不然,如火不藏則肺病,金不藏則肝病,木不藏則脾病,土不藏則腎病,水不藏則心病,此因當時之過旺而及於妻者也。 夫婦俱病,則其中補瀉之義可推,如辰戌年,初之氣為相火,是火不藏也,當時之肺病,將來之脾病可知。 即此一端,可以例其餘矣。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25
- 文章: 33799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周慎齋遺書卷五
卷五
古方解。
十全大補湯·八珍湯。
二方皆陰陽並用之方也,然其間有輕重之別,在乎分量之多寡以別之。 如損處重在陽,則血藥多用,氣藥次之;重在陰,則氣藥多用,血藥次之。 血為陰,氣為陽,盈虛消息之理,后至者成功也。 伊芳尹十全大補湯,用四君以補氣,加木香不使上焦氣滯也;用四物以補血,加沉香不使下焦氣滯也。 蓋上古氣血俱濃,故用二香,補而兼之以行。 若叔季之人,氣血俱虛,故東垣以黃 代木香,兼益上焦之氣,以肉桂代沉香,溫暖陰血,血得溫而生,氣得溫而長。 經云∶虛者十補勿一泄。 此類是矣。
歸脾湯。
歸脾,味味皆滯,故用木香以疏肝,肝疏得歸身、棗仁,肝血潤矣。 肝血能潤,則脾血能藏,脾既能藏,而後能為胃行其津液,使周身皆利也。 蓋參、 、朮、草之補脾,當歸之補肝,茯神、棗仁、遠志之補心,各守一經,性皆滯礙,得木香之疏通,破上焦之滯,醒動脾氣,而後脾能淫氣於心,心始生血,散精於肝,肝始藏血,心肝既足,而後脾得以統血,血足則火不鬱,三焦通達而無捍格之患矣。 今之用歸脾而去木香者,能不為之慨嘆哉!
補中益氣湯。
補中者,補中氣也。 參、 耆、朮、草所以補脾,五行相制則生化,廣皮以疏肝氣,歸身以養肝血,清氣升則陰陽皆長,故用柴胡、升麻以升提清氣,清氣既升則陽生,陽生而陰自長矣。
四君子湯。
四君子陽中之陰,肺、脾二經藥也。 人參補氣治里虛;白朮行中焦之濕;茯苓瀉膀胱隱伏之火,止瀉補脾;甘草健脾和中,退虛火,解諸毒,得黃 則補肺,得當歸則補血,得山藥則補脾陰,得炮 薑則溫中,得丁香則溫胃,得陳曲則去胃中陳腐之氣,得木香、砂仁則醒脾氣,加地黃之沉寒則治丹田火起,加白芍則補脾陰,瀉土中之木,治木乘土位。
四物湯。
四物湯治血之有餘,不治血之不足。 蓋血之有餘者,溢而不歸經,則用川芎上行巔頂,下至九泉以行血,當歸引血歸經,二味走而不守;用白芍之酸以斂之,地黃直達丹田,二味守而不走,使血安於其位也。 若血不足而但用四物,則孤陰不長,難以奏功,故必以四君為主,令陽生陰長可也。
溫肺湯。
溫肺湯,所以令金浮而水升也。 細辛、五味、肉桂皆所以溫腎,腎水溫暖則氣上行,所謂云從地起也。 氣即水中之金,是金浮也。 上行之氣,薰蒸於肺而為津液,津液屬水,是水升也,所謂水從天降也。 又溫肺湯有木沉而火降之妙,溫肺則金旺,金旺則能平木,木有所畏,收斂下行,是謂木沉。 木者,火之母也,木浮則火亦在上,木沉則火自降,火降在下,而腎。
保元湯。
黃 ,有汗,用蜜炙,胃虛,米泔水浸炒,表惡寒,酒拌炒,嘈雜,人乳拌制。 表虛多,葛根,久病熱不退去表葯,只用保元。 血虛加當歸,脾虛加白朮,渴加麥冬、五味,虛煩不眠加棗仁,小水不利加牛膝、白茯苓,心神不安加茯神、遠志、棗仁,退火重用參、 ,虛而火動少加黃柏,小便不通或赤 加香附,腰痛加杜仲,惡寒加肉桂,噁心加炮薑,自汗虛寒加附子,腹脹恐成中滿加附子、炮薑、肉桂、吳茱萸、青皮、枳殼之類,脈虛浮有濕加羌活、防風、茯苓。 人無氣不生,而氣又多患其不足。 凡去病之藥,病去即止,不可多服,多服能洩真氣。 保元湯能補血中之氣,故曰保元,言以此保血中之元氣也。 人稟天地之氣以生,負陰抱陽,陽不可令陷於陰分,當使胃有春夏發生之氣,不可使有秋冬肅殺之氣。 故宜大升、大降,使清陽發腠理,濁陰歸五臟,如天之包乎地外,而周行不息。 假如天之元氣不足,而常陷於濁陰,則地亦無生生之意矣。 故天氣升則地氣長,而後 和合,霖雨時降,滋生萬物,萬物各得其所也。 人生全賴此一腔之氣,而氣又以血為根據,胃乃生血之原,若元氣不足,陷於陰分,則血不生長,化而為火,變異無常,漸趨死路,而曾莫知其故,亦可憫矣。
夫人身上體屬陽,下體屬陰,上陽不生,則陰氣絕矣。 上古聖人,與天地合德,深悟生生不息之機,故其用藥大升、大降,以法天之陽氣上升,地之陰氣不絕,陰陽二氣升降互施,則氣血散佈於四肢,何病之有? 倘陽不升,則血凝滯,諸病生焉。 醫者,當體聖人生發之心,不可使氣血有偏。 聖人妙法亦不過能體升、降、浮、沉之法耳!
古今名方錄要。
保元湯。
人參 黃耆 甘草(炙)
四君子湯。
人參 白朮 白茯苓 甘草(炙)
異功散。
人參 白朮 白茯苓 甘草(炙) 陳皮。
六君子湯。
人參 白朮 白茯苓 甘草(炙) 陳皮 半夏。
益黃散。
人參黃 白芍 甘草(生) 陳皮 川連。
參苓白朮散。
人參 白朮 白茯苓 甘草(炙) 山藥 薏苡仁 扁豆 蓮肉 桔梗 砂仁 共為末。
理中湯丸。
人參 白朮 甘草(炙) 炮姜 加附子名附子理中湯。
補中益氣湯。
人參 黃 白朮 甘草(炙) 歸身 廣皮 柴胡 升麻 生薑 大棗。
歸脾湯。
人參 黃 白朮 甘草 歸身 茯神 棗仁 遠志 木香 龍眼。
參附湯。
人蔘 附子。
參朮湯。
人參 黃耆 蒼朮 炙甘草 歸身 陳皮 青皮 神曲 柴胡 升麻 黃柏。
養胃湯。
人參 蒼朮 甘草(生) 半夏 橘紅 藿香 白茯苓 草果 濃朴 烏梅 生薑。
溫肺湯。
細辛 五味子 肉桂 炮薑 甘草(炙) 白茯苓 白芍 半夏。
四逆湯。
川附子 炮薑 甘草(炙)
四苓散。
白朮 白茯苓 豬苓 澤瀉 加肉桂名五苓散。
平胃散。
蒼朮 陳皮 甘草 濃朴。
胃苓湯。
蒼朮 陳皮 甘草 濃朴 白朮 白茯苓 豬苓 澤瀉 肉桂。
二陳湯。
半夏 陳皮 白茯苓 甘草 薑汁。
溫膽湯。
半夏 枳實 陳皮 甘草 竹茹 生薑。
半夏茯苓湯。
半夏 陳皮 白茯苓 甘草 砂仁。
竹茹湯。
半夏 甘草 乾葛 竹茹 生薑 大棗。
正氣湯。
白朮 白茯苓 甘草 陳皮 半夏 藿香 白芷 紫蘇 桔梗 濃樸 大腹皮 生薑。
枳朮丸。
白朮(一兩) 枳實(一兩) 蒸飯搗為丸。
和中散。
炮薑(四兩) 肉桂(二兩) 吳茱萸(二兩) 共為末。
小青龍湯。
麻黃 桂枝 細辛 炮薑 半夏 甘草 白芍 五味子。
四聖丸散。
白朮(四兩) 陳皮(五錢) 川連(五錢) 以神曲糊丸。
四仙湯。
熟地黃 白芍 歸身 甘草 大棗。
歸耆湯。
黃耆 歸身。
生脈散。
人參 麥門冬 五味子。
芎歸湯。
川芎 歸身 白芍 百合 荊芥。
四物湯。
川芎 歸身 白芍 生地黃。
六味丸、湯。
生地黃 丹皮 山茱萸 白茯苓 澤瀉 山藥 六味加五味子,名都氣丸;六味加肉桂,名七味湯、丸;六味加肉桂、附子,名八味湯,丸;六味 加人參、附子,名腎氣湯、丸;六味加五味子、麥門冬,名涼八味湯、丸;六味加肉桂、附子、磁石、五味子,名十味湯、丸。
黃耆建中湯。
黃耆 白芍 甘草 川桂枝 生薑 大棗 飴糖 去黃耆 名小建中湯。
芎歸芍藥湯。
川芎 歸身 白芍 白茯苓 白朮 澤瀉。
六黃湯。
生地黃 熟地黃 黃耆 黃柏 黃芩 黃連 歸身。
當歸地黃湯。
歸身 生地黃 川芎 白芍 本 防風 白芷 細辛。
導赤散。
生地黃 木通 甘草 赤茯苓 竹葉。
大補陰丸。
熟地黃 黃柏 知母 白芍 龜板 陳皮 牛膝 鎖陽 當歸 虎骨 煮羊肉為丸。 冬。
安神丸。
辰砂(五錢) 川黃連(六錢) 甘草(五分) 生地黃(一錢五分) 歸身(一錢五分) 搗飯。
安胎飲。
川芎 歸身 白芍 熟地黃 甘草 白茯苓 黃耆 白朮 半夏 地榆 阿膠 生薑。
黃芩芍藥湯。
白芍 黃芩 甘草 生薑 大棗。
八珍湯。
人參 白茯苓 白朮 甘草 川芎 歸身 芍藥 生地黃 加黃耆 、肉桂,名十全大補。
虎潛丸。
虎骨 白朮 白茯苓 甘草 歸身 川烏頭 生地黃 白芍 黃 杞子 人參 杜仲 牛膝 煉蜜為丸。
清心蓮子飲。
黃芩 麥門冬 地骨皮 車前子 甘草 石蓮子 白茯苓 黃耆 柴胡 人參。
漏蘆散。
漏蘆 歸身 牛膝 桂心 地龍 防風 羌活 白芷 甜瓜子 沒藥 虎骨 龜板。
小續命湯。
人參 麻黃 黃芩 白芍 防己 川芎 杏仁 甘草 肉桂 附子 防風。
戊己丸。
川連 吳茱萸 白芍 神曲糊為丸。
四神丸。
肉果(二兩) 補骨脂(四兩) 五味子(二兩) 吳茱萸(一兩) 薑汁煮棗肉,拌搗為丸。
燒針丸。
硃砂(一兩) 枯矾(五錢) 共為末,棗肉和丸,如圓眼大。 臨用用針插定,入燈火燒存。
香連丸。
木香 川連 飯搗為丸。
桂枝湯。
桂枝 白芍 甘草 生薑 大棗。
小柴胡湯。
柴胡 黃芩 人參 甘草 半夏 生薑 大棗。
升陽散火湯。
防風 甘草 升麻 葛根 獨活 白芍 羌活 人參 柴胡。
麻黃湯。
麻黃 桂枝 甘草 杏仁。
獨活寄生湯。
獨活 桑寄生 川芎 細辛 防風 續斷 杜仲 牛膝 秦艽 白茯苓 白芍 桂心。
消毒飲。
荊芥 甘草 防風 牛蒡子。
升麻葛根湯。
升麻 葛根 白芍 甘草 生薑。
火鬱湯。
升麻 葛根 柴胡 防風 芍藥 甘草 蔥白。
逍遙散。
柴胡 白芍 歸身 廣皮 甘草 黑山梔 丹皮 白朮 白茯苓 薑汁。
茯苓補心湯。
前胡(三分) 紫蘇(二分) 桔梗(二分) 葛根(二分) 白茯苓(二錢) 半夏(六分) 廣皮(五分) 甘草(三分) 川芎(三分) 白芍(二錢) 歸身(六分) 生地黃(六分) 人參(四分) 枳殼(四分) 生薑(二分) 大棗(二枚)
人參敗毒散。
赤茯苓 甘草 前胡 桔梗 枳殼 人參 柴胡 川芎 羌活 獨活 薄荷 生薑 大。
三黃丸。
黃連 黃芩 黃柏。
白虎湯。
石膏 知母 甘草 粳米 加人參,名人參白虎湯。
益元散。
滑石 甘草 辰砂 共為末。
小承氣湯。
大黃 濃朴 枳實。
大承氣湯。
大黃 芒硝 濃朴 枳實。
調胃承氣湯。
大黃 芒硝 甘草。
桃仁承氣湯。
大黃 芒硝 甘草 桃仁。
大陷胸湯。
大黃 芒硝 甘遂。
大柴胡湯。
柴胡 半夏 白茯苓 大黃 枳實 黃芩 甘草 生薑 大棗。
涼膈散。
大黃 朴硝 甘草 連翹 山梔(生) 黃芩 薄荷 竹葉。
五積散。
白芷 桔梗 歸身 陳皮 川芎 甘草 白茯苓 枳殼 半夏 麻黃 肉桂 濃朴 朴
附∶新方數則。
和中丸。
廣皮(四兩) 白朮(三兩) 肉桂(三錢) 薏苡仁(二兩) 川椒(三錢) 澤瀉(一兩) 白茯苓(二兩) 砂仁(二兩) 車前子(一兩) 炮薑(五錢) 水法為丸。
沉香丸。
白朮(二兩) 歸身(二兩) 白蒺藜(八兩) 白茯苓(二兩) 砂仁(二兩) 香附(四兩)白芍(三兩) 廣皮(一兩) 甘草(二兩) 烏藥(四兩) 水泛為丸。
鎮心丸。
人參(二錢) 黑豆(五錢) 青黛(一錢) 茯神(二錢) 甘草(二錢) 山藥(二錢) 殭蠶(四錢) 辰砂(一兩) 冰片(一分) 蜜鍊為丸,辰砂為衣。
起脾丸。
人參(一兩) 黃耆 (一兩) 山藥(二兩) 甘草(二錢) 益智(二錢) 蜜煉為丸。
平驚丸。
炮薑(二錢) 肉桂(三錢) 白芍(一兩) 茯神(一兩) 遠志(三錢) 甘草(四錢) 鐵衣(一兩) 蜜鍊為丸。
補肝丸。
海冊為你的小學生( 1) 杞子(四兩) 歸身(一兩) 杜仲(四兩) 香附(二兩,醋炒) 水法為丸。
真陰丹。
用初經紅鉛,先以水浸三宿,以土丸之。 入火炮之,久則色白,用文武火煉三日夜,復以水浸之,夜露三宿,再以火煉則紫色現,日中曬之,又火煉三晝夜,則黃色如珠。 凡煉此丹,白則穢盡,黃則毒盡,所謂九還成丹,乃天地之真元,陰中之至陽也。 凡陰陽脫者,服。
古方解。
十全大補湯·八珍湯。
二方皆陰陽並用之方也,然其間有輕重之別,在乎分量之多寡以別之。 如損處重在陽,則血藥多用,氣藥次之;重在陰,則氣藥多用,血藥次之。 血為陰,氣為陽,盈虛消息之理,后至者成功也。 伊芳尹十全大補湯,用四君以補氣,加木香不使上焦氣滯也;用四物以補血,加沉香不使下焦氣滯也。 蓋上古氣血俱濃,故用二香,補而兼之以行。 若叔季之人,氣血俱虛,故東垣以黃 代木香,兼益上焦之氣,以肉桂代沉香,溫暖陰血,血得溫而生,氣得溫而長。 經云∶虛者十補勿一泄。 此類是矣。
歸脾湯。
歸脾,味味皆滯,故用木香以疏肝,肝疏得歸身、棗仁,肝血潤矣。 肝血能潤,則脾血能藏,脾既能藏,而後能為胃行其津液,使周身皆利也。 蓋參、 、朮、草之補脾,當歸之補肝,茯神、棗仁、遠志之補心,各守一經,性皆滯礙,得木香之疏通,破上焦之滯,醒動脾氣,而後脾能淫氣於心,心始生血,散精於肝,肝始藏血,心肝既足,而後脾得以統血,血足則火不鬱,三焦通達而無捍格之患矣。 今之用歸脾而去木香者,能不為之慨嘆哉!
補中益氣湯。
補中者,補中氣也。 參、 耆、朮、草所以補脾,五行相制則生化,廣皮以疏肝氣,歸身以養肝血,清氣升則陰陽皆長,故用柴胡、升麻以升提清氣,清氣既升則陽生,陽生而陰自長矣。
四君子湯。
四君子陽中之陰,肺、脾二經藥也。 人參補氣治里虛;白朮行中焦之濕;茯苓瀉膀胱隱伏之火,止瀉補脾;甘草健脾和中,退虛火,解諸毒,得黃 則補肺,得當歸則補血,得山藥則補脾陰,得炮 薑則溫中,得丁香則溫胃,得陳曲則去胃中陳腐之氣,得木香、砂仁則醒脾氣,加地黃之沉寒則治丹田火起,加白芍則補脾陰,瀉土中之木,治木乘土位。
四物湯。
四物湯治血之有餘,不治血之不足。 蓋血之有餘者,溢而不歸經,則用川芎上行巔頂,下至九泉以行血,當歸引血歸經,二味走而不守;用白芍之酸以斂之,地黃直達丹田,二味守而不走,使血安於其位也。 若血不足而但用四物,則孤陰不長,難以奏功,故必以四君為主,令陽生陰長可也。
溫肺湯。
溫肺湯,所以令金浮而水升也。 細辛、五味、肉桂皆所以溫腎,腎水溫暖則氣上行,所謂云從地起也。 氣即水中之金,是金浮也。 上行之氣,薰蒸於肺而為津液,津液屬水,是水升也,所謂水從天降也。 又溫肺湯有木沉而火降之妙,溫肺則金旺,金旺則能平木,木有所畏,收斂下行,是謂木沉。 木者,火之母也,木浮則火亦在上,木沉則火自降,火降在下,而腎。
保元湯。
黃 ,有汗,用蜜炙,胃虛,米泔水浸炒,表惡寒,酒拌炒,嘈雜,人乳拌制。 表虛多,葛根,久病熱不退去表葯,只用保元。 血虛加當歸,脾虛加白朮,渴加麥冬、五味,虛煩不眠加棗仁,小水不利加牛膝、白茯苓,心神不安加茯神、遠志、棗仁,退火重用參、 ,虛而火動少加黃柏,小便不通或赤 加香附,腰痛加杜仲,惡寒加肉桂,噁心加炮薑,自汗虛寒加附子,腹脹恐成中滿加附子、炮薑、肉桂、吳茱萸、青皮、枳殼之類,脈虛浮有濕加羌活、防風、茯苓。 人無氣不生,而氣又多患其不足。 凡去病之藥,病去即止,不可多服,多服能洩真氣。 保元湯能補血中之氣,故曰保元,言以此保血中之元氣也。 人稟天地之氣以生,負陰抱陽,陽不可令陷於陰分,當使胃有春夏發生之氣,不可使有秋冬肅殺之氣。 故宜大升、大降,使清陽發腠理,濁陰歸五臟,如天之包乎地外,而周行不息。 假如天之元氣不足,而常陷於濁陰,則地亦無生生之意矣。 故天氣升則地氣長,而後 和合,霖雨時降,滋生萬物,萬物各得其所也。 人生全賴此一腔之氣,而氣又以血為根據,胃乃生血之原,若元氣不足,陷於陰分,則血不生長,化而為火,變異無常,漸趨死路,而曾莫知其故,亦可憫矣。
夫人身上體屬陽,下體屬陰,上陽不生,則陰氣絕矣。 上古聖人,與天地合德,深悟生生不息之機,故其用藥大升、大降,以法天之陽氣上升,地之陰氣不絕,陰陽二氣升降互施,則氣血散佈於四肢,何病之有? 倘陽不升,則血凝滯,諸病生焉。 醫者,當體聖人生發之心,不可使氣血有偏。 聖人妙法亦不過能體升、降、浮、沉之法耳!
古今名方錄要。
保元湯。
人參 黃耆 甘草(炙)
四君子湯。
人參 白朮 白茯苓 甘草(炙)
異功散。
人參 白朮 白茯苓 甘草(炙) 陳皮。
六君子湯。
人參 白朮 白茯苓 甘草(炙) 陳皮 半夏。
益黃散。
人參黃 白芍 甘草(生) 陳皮 川連。
參苓白朮散。
人參 白朮 白茯苓 甘草(炙) 山藥 薏苡仁 扁豆 蓮肉 桔梗 砂仁 共為末。
理中湯丸。
人參 白朮 甘草(炙) 炮姜 加附子名附子理中湯。
補中益氣湯。
人參 黃 白朮 甘草(炙) 歸身 廣皮 柴胡 升麻 生薑 大棗。
歸脾湯。
人參 黃 白朮 甘草 歸身 茯神 棗仁 遠志 木香 龍眼。
參附湯。
人蔘 附子。
參朮湯。
人參 黃耆 蒼朮 炙甘草 歸身 陳皮 青皮 神曲 柴胡 升麻 黃柏。
養胃湯。
人參 蒼朮 甘草(生) 半夏 橘紅 藿香 白茯苓 草果 濃朴 烏梅 生薑。
溫肺湯。
細辛 五味子 肉桂 炮薑 甘草(炙) 白茯苓 白芍 半夏。
四逆湯。
川附子 炮薑 甘草(炙)
四苓散。
白朮 白茯苓 豬苓 澤瀉 加肉桂名五苓散。
平胃散。
蒼朮 陳皮 甘草 濃朴。
胃苓湯。
蒼朮 陳皮 甘草 濃朴 白朮 白茯苓 豬苓 澤瀉 肉桂。
二陳湯。
半夏 陳皮 白茯苓 甘草 薑汁。
溫膽湯。
半夏 枳實 陳皮 甘草 竹茹 生薑。
半夏茯苓湯。
半夏 陳皮 白茯苓 甘草 砂仁。
竹茹湯。
半夏 甘草 乾葛 竹茹 生薑 大棗。
正氣湯。
白朮 白茯苓 甘草 陳皮 半夏 藿香 白芷 紫蘇 桔梗 濃樸 大腹皮 生薑。
枳朮丸。
白朮(一兩) 枳實(一兩) 蒸飯搗為丸。
和中散。
炮薑(四兩) 肉桂(二兩) 吳茱萸(二兩) 共為末。
小青龍湯。
麻黃 桂枝 細辛 炮薑 半夏 甘草 白芍 五味子。
四聖丸散。
白朮(四兩) 陳皮(五錢) 川連(五錢) 以神曲糊丸。
四仙湯。
熟地黃 白芍 歸身 甘草 大棗。
歸耆湯。
黃耆 歸身。
生脈散。
人參 麥門冬 五味子。
芎歸湯。
川芎 歸身 白芍 百合 荊芥。
四物湯。
川芎 歸身 白芍 生地黃。
六味丸、湯。
生地黃 丹皮 山茱萸 白茯苓 澤瀉 山藥 六味加五味子,名都氣丸;六味加肉桂,名七味湯、丸;六味加肉桂、附子,名八味湯,丸;六味 加人參、附子,名腎氣湯、丸;六味加五味子、麥門冬,名涼八味湯、丸;六味加肉桂、附子、磁石、五味子,名十味湯、丸。
黃耆建中湯。
黃耆 白芍 甘草 川桂枝 生薑 大棗 飴糖 去黃耆 名小建中湯。
芎歸芍藥湯。
川芎 歸身 白芍 白茯苓 白朮 澤瀉。
六黃湯。
生地黃 熟地黃 黃耆 黃柏 黃芩 黃連 歸身。
當歸地黃湯。
歸身 生地黃 川芎 白芍 本 防風 白芷 細辛。
導赤散。
生地黃 木通 甘草 赤茯苓 竹葉。
大補陰丸。
熟地黃 黃柏 知母 白芍 龜板 陳皮 牛膝 鎖陽 當歸 虎骨 煮羊肉為丸。 冬。
安神丸。
辰砂(五錢) 川黃連(六錢) 甘草(五分) 生地黃(一錢五分) 歸身(一錢五分) 搗飯。
安胎飲。
川芎 歸身 白芍 熟地黃 甘草 白茯苓 黃耆 白朮 半夏 地榆 阿膠 生薑。
黃芩芍藥湯。
白芍 黃芩 甘草 生薑 大棗。
八珍湯。
人參 白茯苓 白朮 甘草 川芎 歸身 芍藥 生地黃 加黃耆 、肉桂,名十全大補。
虎潛丸。
虎骨 白朮 白茯苓 甘草 歸身 川烏頭 生地黃 白芍 黃 杞子 人參 杜仲 牛膝 煉蜜為丸。
清心蓮子飲。
黃芩 麥門冬 地骨皮 車前子 甘草 石蓮子 白茯苓 黃耆 柴胡 人參。
漏蘆散。
漏蘆 歸身 牛膝 桂心 地龍 防風 羌活 白芷 甜瓜子 沒藥 虎骨 龜板。
小續命湯。
人參 麻黃 黃芩 白芍 防己 川芎 杏仁 甘草 肉桂 附子 防風。
戊己丸。
川連 吳茱萸 白芍 神曲糊為丸。
四神丸。
肉果(二兩) 補骨脂(四兩) 五味子(二兩) 吳茱萸(一兩) 薑汁煮棗肉,拌搗為丸。
燒針丸。
硃砂(一兩) 枯矾(五錢) 共為末,棗肉和丸,如圓眼大。 臨用用針插定,入燈火燒存。
香連丸。
木香 川連 飯搗為丸。
桂枝湯。
桂枝 白芍 甘草 生薑 大棗。
小柴胡湯。
柴胡 黃芩 人參 甘草 半夏 生薑 大棗。
升陽散火湯。
防風 甘草 升麻 葛根 獨活 白芍 羌活 人參 柴胡。
麻黃湯。
麻黃 桂枝 甘草 杏仁。
獨活寄生湯。
獨活 桑寄生 川芎 細辛 防風 續斷 杜仲 牛膝 秦艽 白茯苓 白芍 桂心。
消毒飲。
荊芥 甘草 防風 牛蒡子。
升麻葛根湯。
升麻 葛根 白芍 甘草 生薑。
火鬱湯。
升麻 葛根 柴胡 防風 芍藥 甘草 蔥白。
逍遙散。
柴胡 白芍 歸身 廣皮 甘草 黑山梔 丹皮 白朮 白茯苓 薑汁。
茯苓補心湯。
前胡(三分) 紫蘇(二分) 桔梗(二分) 葛根(二分) 白茯苓(二錢) 半夏(六分) 廣皮(五分) 甘草(三分) 川芎(三分) 白芍(二錢) 歸身(六分) 生地黃(六分) 人參(四分) 枳殼(四分) 生薑(二分) 大棗(二枚)
人參敗毒散。
赤茯苓 甘草 前胡 桔梗 枳殼 人參 柴胡 川芎 羌活 獨活 薄荷 生薑 大。
三黃丸。
黃連 黃芩 黃柏。
白虎湯。
石膏 知母 甘草 粳米 加人參,名人參白虎湯。
益元散。
滑石 甘草 辰砂 共為末。
小承氣湯。
大黃 濃朴 枳實。
大承氣湯。
大黃 芒硝 濃朴 枳實。
調胃承氣湯。
大黃 芒硝 甘草。
桃仁承氣湯。
大黃 芒硝 甘草 桃仁。
大陷胸湯。
大黃 芒硝 甘遂。
大柴胡湯。
柴胡 半夏 白茯苓 大黃 枳實 黃芩 甘草 生薑 大棗。
涼膈散。
大黃 朴硝 甘草 連翹 山梔(生) 黃芩 薄荷 竹葉。
五積散。
白芷 桔梗 歸身 陳皮 川芎 甘草 白茯苓 枳殼 半夏 麻黃 肉桂 濃朴 朴
附∶新方數則。
和中丸。
廣皮(四兩) 白朮(三兩) 肉桂(三錢) 薏苡仁(二兩) 川椒(三錢) 澤瀉(一兩) 白茯苓(二兩) 砂仁(二兩) 車前子(一兩) 炮薑(五錢) 水法為丸。
沉香丸。
白朮(二兩) 歸身(二兩) 白蒺藜(八兩) 白茯苓(二兩) 砂仁(二兩) 香附(四兩)白芍(三兩) 廣皮(一兩) 甘草(二兩) 烏藥(四兩) 水泛為丸。
鎮心丸。
人參(二錢) 黑豆(五錢) 青黛(一錢) 茯神(二錢) 甘草(二錢) 山藥(二錢) 殭蠶(四錢) 辰砂(一兩) 冰片(一分) 蜜鍊為丸,辰砂為衣。
起脾丸。
人參(一兩) 黃耆 (一兩) 山藥(二兩) 甘草(二錢) 益智(二錢) 蜜煉為丸。
平驚丸。
炮薑(二錢) 肉桂(三錢) 白芍(一兩) 茯神(一兩) 遠志(三錢) 甘草(四錢) 鐵衣(一兩) 蜜鍊為丸。
補肝丸。
海冊為你的小學生( 1) 杞子(四兩) 歸身(一兩) 杜仲(四兩) 香附(二兩,醋炒) 水法為丸。
真陰丹。
用初經紅鉛,先以水浸三宿,以土丸之。 入火炮之,久則色白,用文武火煉三日夜,復以水浸之,夜露三宿,再以火煉則紫色現,日中曬之,又火煉三晝夜,則黃色如珠。 凡煉此丹,白則穢盡,黃則毒盡,所謂九還成丹,乃天地之真元,陰中之至陽也。 凡陰陽脫者,服。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25
- 文章: 33799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周慎齋遺書卷六
周慎齋遺書卷六
寒熱
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陽勝則熱,陰勝則寒。重寒則熱,重熱則寒。
則身熱,腠理閉,喘粗為之俯仰,汗不出而熱,齒幹,以煩冤,腹滿死,能冬不能夏。陰勝則身寒,汗出,身常清,數栗而寒,寒則厥,厥則腹滿死,能夏不能冬。(錄《素問·陰陽應象論》中語。)
諸有過者切之,(有過,即有病也。)澀者,陽氣有餘也;滑者,陰氣有餘也。陽氣有餘,則予謂病之重者,莫大於此,如刀削肌肉,危甚不能久矣。(“諸有過者切之”至“無汗而身寒”止,皆《素問·脈要精微論》中語也。其“陰陽不足”二句,乃慎齋所補。以此證甚危險,不可以經中未言而忽之也。故既補之,而又詳言以申之。)
經云∶邪生於陽者,得之風雨寒暑。又云∶陽虛生外寒,陽受氣於上焦,以溫皮膚分肉之間,今寒氣在外,則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則寒氣獨留於外,故寒栗。又云∶陽盛生外熱,上焦不通利,則皮膚緻密,腠理閉塞,玄府不通,衛氣不得洩越,故外熱。又云∶邪生於陰者,得之飲食起居,陰陽喜怒。又云∶陰虛生內熱,有所勞倦,形氣衰少,谷氣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氣熱,熱氣熏胸中,故內熱。又云∶陰盛生內寒,厥氣上逆,寒氣積於胸中而不瀉,不瀉則溫氣去,寒獨留,則血凝澀,血凝則脈不通,其脈盛大以澀,故中寒。
視其顏色,黃赤者多熱氣,青白者多寒氣,黑色者多血少氣。(錄《靈樞·五音五味篇》中語,“青白者多寒氣”,原文是“青白者少熱氣”,其語勝此,似不必易。)
凡診絡脈,脈色青則寒且痛,赤則有熱。胃中寒,手魚際之絡多青矣;胃中有熱,魚際之絡赤。其暴黑者,留久痺也。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熱氣也。其青短者,少氣也。(錄《浮絡多青則痛,多黑則痺,黃赤則熱,多白則寒,五色皆見則寒熱也。(錄《素問·皮部論》中語。)
數則為熱,遲則為寒,諸陽為熱,諸陰為寒。
人迎盛則為熱,虛則為寒,氣口盛則脹滿,寒中熱不化。虛則熱中,出糜,少氣,溺色變。(錄《靈樞·禁服篇》中語。)
岐伯曰∶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微者逆之,盛者從之。帝曰∶何謂逆從?岐伯曰∶逆者正治,從者反治。從少從多,觀其事也。帝曰∶反治何如?岐伯曰∶熱因寒用,寒因熱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必伏其主,而先其所因。其始則同,其終則異。可使破積,可使潰堅,可使和氣,可使必己。(錄《素問·至真要大論》中語。)
微者調之,其次平之,盛者奪之,汗之下之,寒熱溫涼,衰之以屬,隨其攸利。假如小寒之氣,溫以和之;大寒之氣,熱以取之;甚寒之氣,則下奪之;奪之不已,則逆折之;折之不盡,則求其屬以衰之。小熱之氣,涼以和之;大熱之氣,寒以取之;甚熱之氣,則汗發之;
發之不盡,則逆制之;制之不盡,則求其屬以衰之。(自“微者調之”以下二十八字,亦至真要大論中語,“假如小寒”以下八十八字,乃啟元子注也。)
陽盛陰虛,下之則愈,汗之則死,此熱證也。陽盛生外熱,陰虛生內熱,下之者寒藥清之也,寒涼之性下行也。
陰盛陽虛,汗之則愈,下之則死,此寒證也。陽盛生內寒,陽虛生外寒,汗之者熱藥溫之也,非正發汗也。用藥以助生浮、升長之氣,所以扶其陽也。
帝曰∶論言治熱以寒,治寒以熱,方士不能廢繩墨而更其術也。有病熱者,寒之而熱,有病寒者,熱之而寒,二者皆在,新病復起,奈何?岐伯曰∶諸病寒之而熱者,取之陰,熱之而寒者,取之陽,所謂求其屬也。蓋益火之原,以消陰翳,壯水之主,以製陽光也。
帝曰∶服寒而反熱,服熱而反寒,其故何也?岐伯曰∶治其旺氣,是以反也。帝曰∶不治旺氣而然者,其故何也?岐伯曰∶悉乎哉問也!不治五味屬也。夫五味入胃,各歸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腎。久而增氣,物化之常也;氣增而久,夭之由也。(以上亦是至真要大論中語,以下則啟元子注也。)入肝為溫,入肺為清,入心為熱,入腎為寒,入脾為至陰,而四時兼之,皆為增其味而益其氣,故久服黃連、苦參而反熱者,此類是也。故曰久而增氣,物化之常也。氣增不已,則臟氣偏勝;臟氣有偏勝,則有偏絕;臟氣有偏絕,則有暴夭。故曰氣增而久,夭之由也。
問∶寒病服熱藥而寒不退,熱病服寒熱而熱不退,何也?答曰∶熱不得寒,是無水也;
寒不得熱,是無火也。寒之不寒,責其無水;熱之不熱,責其無火。經云∶滋其化源,化源已絕,藥之假,焉能滋其真水火也。(至真要大論。)帝曰∶脈從而病反者,何如?岐伯曰∶脈至而從,按之不鼓,諸陽皆然。(啟元子注言∶)病熱而脈數,按之不鼓動,乃陰盛格陽所致,非熱也。此一節言證屬陽,脈亦從證,雖屬熱而反病寒也,諸陽皆然,謂諸陽概數而不鼓,太陽標本不同之脈也。(又至真要大論云∶)帝曰∶諸陰之反,何如?岐伯曰∶脈至而從,按之鼓盛而甚也。(啟元子注言∶)形證皆寒,按之而脈鼓擊於指下盛者,此為熱甚拒陰所致,病非寒也。此一節言證屬寒,脈亦從證,雖似寒而反病熱也。是故百病之起,有生於本者,有生於標者,有生於中氣者,有取本而得者,有取標而得者,有取中氣而得者,有逆取而得者,有從取而得者。逆,正順也。若順逆也。故曰∶知標與本,用之不殆,明知順逆,正行無間,此之謂也。不知是者,不足以言診,足以亂經。故大要曰∶粗工嘻嘻,以為可知,言熱未已,病寒復始,同氣異形,迷診亂經,此之謂也。夫標本之道,要而博,小而大,可以言一而知百病之害,言標與本,易而勿損,察本與標,氣可令調,明知勝复,為萬民式,天之道畢矣。(自“百病之起”至此亦是至真要大論中語,)六氣之病,標本相反者,惟太陽少陰之病為最。蓋太陽標熱本寒,少陰標寒本熱,啟元子釋諸陽脈至而從為病熱,脈數者,太陽之標也。按之不鼓,為陰盛格陽者,寒水之本,與標相反也。諸陰脈至而從為脈證,似寒者,少陰之標也。按之鼓盛,為熱盛拒陰者,君火之本,與標相反也。是故不知相反者,逆標氣之陰陽而正治,則順本氣之寒熱而病如故,外則似順,中氣乃逆,故方若順,乃實則逆也。知相反者,順標氣之陰陽而反治,則逆本氣之寒熱而愈,故外雖用逆,中乃順也,此似逆而實正順也。知標與本,用之不殆,明知順逆,正行無間也。若脈從病反,言證似陽者,脈亦從證似陽,而其病反是寒也。證似陰者,脈亦從證似陰,而其病反是熱也。故皆反其脈證施治。(下文詳言脈證相反者之治法,當舍證從脈。然其中又有脈證相合,而病之真情實相反者,又宜反其證脈以施治 。以總明病機千變萬化,學人之不可不細審而詳察也。)如身熱煩躁面赤,其脈沉而微者,陰證似陽也。身熱者,裡寒故也;煩躁,陰盛故也;面赤,戴陽,下虛故也。若醫者不知脈,誤為實熱,反用寒涼,則氣消成大病矣。《外台秘要》雲∶陰盛發躁,欲坐井中者,宜以熱藥治之。故仲景以少陰證面赤者,四逆湯加蔥白治之,以逆氣象陽也。若寒涼之藥入腹,周身之火得水則升走,陰躁之極,往往欲坐井中,醫猶不悟,此是陰證,仍認為熱,復以寒藥投之,其死也何疑?或因嘔吐,或因嗽而發躁,蒸蒸身熱,如坐甑中,欲去衣近寒處,或飲食寒水則便振寒如故,上氣短促,胸中滿悶欲死,甚則口開目瞪,聲聞於外,而淚涕痰涎大作,其發躁須臾而已。六脈沉細而澀,按之而虛,是大寒之證。以辛甘甘溫之劑飲之則愈。《活人書》∶手足逆冷,大便閉,小便赤,或大便黑色,脈沉而滑,陽證似陰也。輕者白虎湯,重者承氣湯。傷寒失下,血氣不通,令四肢逆冷,此是伏熱,故厥亦深,速以大承氣湯下之,汗出即愈。蓋熱厥與陰厥不同,熱厥者微,厥即發熱,陰厥不發熱,四肢逆冷,惡寒,脈沉細,大小便滑洩。。蓋熱厥與陰厥不同,熱厥者微,厥即發熱,陰厥不發熱,四肢逆冷,惡寒,脈沉細,大小便滑洩。。蓋熱厥與陰厥不同,熱厥者微,厥即發熱,陰厥不發熱,四肢逆冷,惡寒,脈沉細,大小便滑洩。
上二節,言證似陽而脈病屬陰,證似陰而脈病屬陽,故反其證而治之。蓋證似陽而脈病屬陰,證似陰而脈病屬陽者,世尚能辨。若脈證俱似陰而病屬陽,脈證俱似陽而病屬陰者,舉世莫辨矣。許學士云∶熙寧鄒守迪,因其猶子病傷寒,見其煩渴而汗多,以涼藥治之,遂成陰毒,數日卒。迪悼痛之,遂作“陰毒形證訣”三篇。蓋傷世之意深矣!太陽膀胱之經,乃熱因寒用,且膀胱本寒,其經太陽也。太陽為標,有陽之名,無陽之實,謂其將變陰也。其脈緊而數,按之不鼓而空虛,是外見虛陽而內有真寒也。故仲景用薑、附久久煎之,不溫服而冷服,亦是治寒也。姜、附氣味俱陽,加之久久熟煎,取重陽之熱,瀉純陰之寒,是治本也。不溫服而冷服,此以假寒治太陽標之假陽,故為真假相對之治法。用藥處治者,當知其脈之空虛,則是內伏陰寒之氣,外顯熱證,大渴引飲,目赤口乾,面紅身熱,四肢熱如火者,此浮陽將絕於外,而內則為寒所拒也。手少陰之心經,乃寒因熱用,少陰之經真陰,其心根本是真火也。故曰∶少陰經標陰本熱,是內則以陽為本,外則真陰為標也,其脈沉細,按之洪大緊甚而盛者,心火在內,則緊甚洪大,真陰為標,則脈沉細,蓋寒水之體也。故仲景以大承氣湯煎成熱服之,以除標寒,用大黃、芒硝辛苦鹹寒之氣味,以瀉本熱,其用藥可以為萬世之法矣!蓋治熱以寒,溫而行之也。
經云∶治熱以寒,溫而行之,其義有三∶大熱在身,用人參、黃、甘草退之。此三味者皆甘溫之品,雖表裡皆熱,躁發於內,捫之肌熱於外,能和之,汗自出而愈矣。此甘溫能治大熱之理,一也;熱極生風,乃左遷入地,補母以實其子,使天道右遷順行,諸病得天令行而必愈,二也;況大熱在外,其寒必伏於內,溫能退寒以助地氣,地氣者,在人乃胃中之生氣,使其生氣旺,三也。經云∶治寒以熱,涼而行之。仲景治少陰病下利脈微者,與白通湯,利不止,厥逆無脈,乾嘔煩者,白通湯加豬膽汁主之。此治寒以熱,用膽汁涼而行之也。治寒以熱,涼而行之,其義有三∶北方人為大寒所傷,其足脛脹,乃寒勝則浮,理之常也,若以火灸湯浴,必有脫皮見骨之害,須先以新汲水浴之,實時完复矣。其有大寒凍其面或耳,若見火湯,必脫皮成瘡,須先以涼水浴之,少時即溫手熨烙,必能完复,此涼而行之,能除大寒,一也。大寒之氣,必令母實,乃地道左遷入肺,逆行於天,以涼藥投之,使天道右遷而順行,諸病得天令行而必愈,二也。況大寒在外,則大熱伏於九地,人身之內,乃三焦、包絡,天真之氣所居之根蒂也,熱伏於中,原氣必傷,人身原氣乃胃也,以涼藥和之,使原氣充足而不傷,三也。經曰∶惡寒戰栗者,皆屬於熱。又曰∶戰栗如喪神守,皆屬於火。惡寒者,雖當炎月,若遇風雨重綿在身,仍覺凜凜戰栗,如喪神守,惡寒之至也。《原病式》曰∶病證熱而反覺身寒,此為病熱,實非寒也。或曰∶往往見服熱藥而癒者,何也?病熱之人,其氣炎上,鬱為痰飲,抑遏清道,陰氣不升,病熱猶甚,積痰得熱亦為暫退,熱勢助邪,其病益深。或曰∶寒勢如此,誰敢以寒藥投之?投之是殺之也。予曰∶古人遇戰栗之證,有以大承氣湯下燥屎而癒者,則惡寒戰栗,明系熱證,但有虛實之分耳。
經曰∶陰虛則發熱,夫陽在外為陰之衛,陰在內為陽之守。精神外馳,嗜欲無節,陰氣耗散,陽無所附,遂致浮散於肌表之間而發熱,實非是熱,當作陰虛治之,而用補陰之法可也。
或曰∶傷寒發熱,俱系邪氣何耶?予曰∶傷寒熱邪,自外而入;陰虛發熱,自內而出也。火鬱之熱,當看熱在何經,輕者可降,重者隨其性而升之。
實火可降,小便降火甚速,補陰則火亦自降,用炒黃柏、生地黃之屬。
虛火可補,參、術之類,甘以緩之也。凡氣有餘便是火,急甚者緩之,生甘草緩之之藥火盛不可驟用寒涼,必兼溫以散之。左金丸治火,川連六兩,佐以吳茱萸一兩。
陰虛火動者,不治。
驗案
丹溪治色白婦人惡寒,用八珍湯去川芎,加炒黃柏,治之反劇,知其病熱深而無反佐之過也。仍用前藥炒熟,與之而愈。治熱以寒,借火之力,溫而行之也。
一人寒熱,盜汗,倦怠,食少,六脈俱弦,尺大於寸,心部更虛。曰∶此肝之脾胃虛也,胃氣不能到肝,則肝木挾邪上克脾土,故肝強而脈弦,弦者減也,減者中和之氣少也,此虛在脾,脾當扶也。然扶脾不制木,無益也。而木中又有虛實之分,凡陰之長生,即陽之死位;
陽之長生,即陰之死位。膽為甲木,長生在亥,則肝為乙木而死於亥。故其虛在木之陰,而實在木之陽,則知氣有餘而血不足矣。心主血,故心脈虛,血不足則陽陷,故尺脈大,法當理脾、和血、平肝,而寒熱自止矣。
寒熱
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陽勝則熱,陰勝則寒。重寒則熱,重熱則寒。
則身熱,腠理閉,喘粗為之俯仰,汗不出而熱,齒幹,以煩冤,腹滿死,能冬不能夏。陰勝則身寒,汗出,身常清,數栗而寒,寒則厥,厥則腹滿死,能夏不能冬。(錄《素問·陰陽應象論》中語。)
諸有過者切之,(有過,即有病也。)澀者,陽氣有餘也;滑者,陰氣有餘也。陽氣有餘,則予謂病之重者,莫大於此,如刀削肌肉,危甚不能久矣。(“諸有過者切之”至“無汗而身寒”止,皆《素問·脈要精微論》中語也。其“陰陽不足”二句,乃慎齋所補。以此證甚危險,不可以經中未言而忽之也。故既補之,而又詳言以申之。)
經云∶邪生於陽者,得之風雨寒暑。又云∶陽虛生外寒,陽受氣於上焦,以溫皮膚分肉之間,今寒氣在外,則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則寒氣獨留於外,故寒栗。又云∶陽盛生外熱,上焦不通利,則皮膚緻密,腠理閉塞,玄府不通,衛氣不得洩越,故外熱。又云∶邪生於陰者,得之飲食起居,陰陽喜怒。又云∶陰虛生內熱,有所勞倦,形氣衰少,谷氣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氣熱,熱氣熏胸中,故內熱。又云∶陰盛生內寒,厥氣上逆,寒氣積於胸中而不瀉,不瀉則溫氣去,寒獨留,則血凝澀,血凝則脈不通,其脈盛大以澀,故中寒。
視其顏色,黃赤者多熱氣,青白者多寒氣,黑色者多血少氣。(錄《靈樞·五音五味篇》中語,“青白者多寒氣”,原文是“青白者少熱氣”,其語勝此,似不必易。)
凡診絡脈,脈色青則寒且痛,赤則有熱。胃中寒,手魚際之絡多青矣;胃中有熱,魚際之絡赤。其暴黑者,留久痺也。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熱氣也。其青短者,少氣也。(錄《浮絡多青則痛,多黑則痺,黃赤則熱,多白則寒,五色皆見則寒熱也。(錄《素問·皮部論》中語。)
數則為熱,遲則為寒,諸陽為熱,諸陰為寒。
人迎盛則為熱,虛則為寒,氣口盛則脹滿,寒中熱不化。虛則熱中,出糜,少氣,溺色變。(錄《靈樞·禁服篇》中語。)
岐伯曰∶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微者逆之,盛者從之。帝曰∶何謂逆從?岐伯曰∶逆者正治,從者反治。從少從多,觀其事也。帝曰∶反治何如?岐伯曰∶熱因寒用,寒因熱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必伏其主,而先其所因。其始則同,其終則異。可使破積,可使潰堅,可使和氣,可使必己。(錄《素問·至真要大論》中語。)
微者調之,其次平之,盛者奪之,汗之下之,寒熱溫涼,衰之以屬,隨其攸利。假如小寒之氣,溫以和之;大寒之氣,熱以取之;甚寒之氣,則下奪之;奪之不已,則逆折之;折之不盡,則求其屬以衰之。小熱之氣,涼以和之;大熱之氣,寒以取之;甚熱之氣,則汗發之;
發之不盡,則逆制之;制之不盡,則求其屬以衰之。(自“微者調之”以下二十八字,亦至真要大論中語,“假如小寒”以下八十八字,乃啟元子注也。)
陽盛陰虛,下之則愈,汗之則死,此熱證也。陽盛生外熱,陰虛生內熱,下之者寒藥清之也,寒涼之性下行也。
陰盛陽虛,汗之則愈,下之則死,此寒證也。陽盛生內寒,陽虛生外寒,汗之者熱藥溫之也,非正發汗也。用藥以助生浮、升長之氣,所以扶其陽也。
帝曰∶論言治熱以寒,治寒以熱,方士不能廢繩墨而更其術也。有病熱者,寒之而熱,有病寒者,熱之而寒,二者皆在,新病復起,奈何?岐伯曰∶諸病寒之而熱者,取之陰,熱之而寒者,取之陽,所謂求其屬也。蓋益火之原,以消陰翳,壯水之主,以製陽光也。
帝曰∶服寒而反熱,服熱而反寒,其故何也?岐伯曰∶治其旺氣,是以反也。帝曰∶不治旺氣而然者,其故何也?岐伯曰∶悉乎哉問也!不治五味屬也。夫五味入胃,各歸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腎。久而增氣,物化之常也;氣增而久,夭之由也。(以上亦是至真要大論中語,以下則啟元子注也。)入肝為溫,入肺為清,入心為熱,入腎為寒,入脾為至陰,而四時兼之,皆為增其味而益其氣,故久服黃連、苦參而反熱者,此類是也。故曰久而增氣,物化之常也。氣增不已,則臟氣偏勝;臟氣有偏勝,則有偏絕;臟氣有偏絕,則有暴夭。故曰氣增而久,夭之由也。
問∶寒病服熱藥而寒不退,熱病服寒熱而熱不退,何也?答曰∶熱不得寒,是無水也;
寒不得熱,是無火也。寒之不寒,責其無水;熱之不熱,責其無火。經云∶滋其化源,化源已絕,藥之假,焉能滋其真水火也。(至真要大論。)帝曰∶脈從而病反者,何如?岐伯曰∶脈至而從,按之不鼓,諸陽皆然。(啟元子注言∶)病熱而脈數,按之不鼓動,乃陰盛格陽所致,非熱也。此一節言證屬陽,脈亦從證,雖屬熱而反病寒也,諸陽皆然,謂諸陽概數而不鼓,太陽標本不同之脈也。(又至真要大論云∶)帝曰∶諸陰之反,何如?岐伯曰∶脈至而從,按之鼓盛而甚也。(啟元子注言∶)形證皆寒,按之而脈鼓擊於指下盛者,此為熱甚拒陰所致,病非寒也。此一節言證屬寒,脈亦從證,雖似寒而反病熱也。是故百病之起,有生於本者,有生於標者,有生於中氣者,有取本而得者,有取標而得者,有取中氣而得者,有逆取而得者,有從取而得者。逆,正順也。若順逆也。故曰∶知標與本,用之不殆,明知順逆,正行無間,此之謂也。不知是者,不足以言診,足以亂經。故大要曰∶粗工嘻嘻,以為可知,言熱未已,病寒復始,同氣異形,迷診亂經,此之謂也。夫標本之道,要而博,小而大,可以言一而知百病之害,言標與本,易而勿損,察本與標,氣可令調,明知勝复,為萬民式,天之道畢矣。(自“百病之起”至此亦是至真要大論中語,)六氣之病,標本相反者,惟太陽少陰之病為最。蓋太陽標熱本寒,少陰標寒本熱,啟元子釋諸陽脈至而從為病熱,脈數者,太陽之標也。按之不鼓,為陰盛格陽者,寒水之本,與標相反也。諸陰脈至而從為脈證,似寒者,少陰之標也。按之鼓盛,為熱盛拒陰者,君火之本,與標相反也。是故不知相反者,逆標氣之陰陽而正治,則順本氣之寒熱而病如故,外則似順,中氣乃逆,故方若順,乃實則逆也。知相反者,順標氣之陰陽而反治,則逆本氣之寒熱而愈,故外雖用逆,中乃順也,此似逆而實正順也。知標與本,用之不殆,明知順逆,正行無間也。若脈從病反,言證似陽者,脈亦從證似陽,而其病反是寒也。證似陰者,脈亦從證似陰,而其病反是熱也。故皆反其脈證施治。(下文詳言脈證相反者之治法,當舍證從脈。然其中又有脈證相合,而病之真情實相反者,又宜反其證脈以施治 。以總明病機千變萬化,學人之不可不細審而詳察也。)如身熱煩躁面赤,其脈沉而微者,陰證似陽也。身熱者,裡寒故也;煩躁,陰盛故也;面赤,戴陽,下虛故也。若醫者不知脈,誤為實熱,反用寒涼,則氣消成大病矣。《外台秘要》雲∶陰盛發躁,欲坐井中者,宜以熱藥治之。故仲景以少陰證面赤者,四逆湯加蔥白治之,以逆氣象陽也。若寒涼之藥入腹,周身之火得水則升走,陰躁之極,往往欲坐井中,醫猶不悟,此是陰證,仍認為熱,復以寒藥投之,其死也何疑?或因嘔吐,或因嗽而發躁,蒸蒸身熱,如坐甑中,欲去衣近寒處,或飲食寒水則便振寒如故,上氣短促,胸中滿悶欲死,甚則口開目瞪,聲聞於外,而淚涕痰涎大作,其發躁須臾而已。六脈沉細而澀,按之而虛,是大寒之證。以辛甘甘溫之劑飲之則愈。《活人書》∶手足逆冷,大便閉,小便赤,或大便黑色,脈沉而滑,陽證似陰也。輕者白虎湯,重者承氣湯。傷寒失下,血氣不通,令四肢逆冷,此是伏熱,故厥亦深,速以大承氣湯下之,汗出即愈。蓋熱厥與陰厥不同,熱厥者微,厥即發熱,陰厥不發熱,四肢逆冷,惡寒,脈沉細,大小便滑洩。。蓋熱厥與陰厥不同,熱厥者微,厥即發熱,陰厥不發熱,四肢逆冷,惡寒,脈沉細,大小便滑洩。。蓋熱厥與陰厥不同,熱厥者微,厥即發熱,陰厥不發熱,四肢逆冷,惡寒,脈沉細,大小便滑洩。
上二節,言證似陽而脈病屬陰,證似陰而脈病屬陽,故反其證而治之。蓋證似陽而脈病屬陰,證似陰而脈病屬陽者,世尚能辨。若脈證俱似陰而病屬陽,脈證俱似陽而病屬陰者,舉世莫辨矣。許學士云∶熙寧鄒守迪,因其猶子病傷寒,見其煩渴而汗多,以涼藥治之,遂成陰毒,數日卒。迪悼痛之,遂作“陰毒形證訣”三篇。蓋傷世之意深矣!太陽膀胱之經,乃熱因寒用,且膀胱本寒,其經太陽也。太陽為標,有陽之名,無陽之實,謂其將變陰也。其脈緊而數,按之不鼓而空虛,是外見虛陽而內有真寒也。故仲景用薑、附久久煎之,不溫服而冷服,亦是治寒也。姜、附氣味俱陽,加之久久熟煎,取重陽之熱,瀉純陰之寒,是治本也。不溫服而冷服,此以假寒治太陽標之假陽,故為真假相對之治法。用藥處治者,當知其脈之空虛,則是內伏陰寒之氣,外顯熱證,大渴引飲,目赤口乾,面紅身熱,四肢熱如火者,此浮陽將絕於外,而內則為寒所拒也。手少陰之心經,乃寒因熱用,少陰之經真陰,其心根本是真火也。故曰∶少陰經標陰本熱,是內則以陽為本,外則真陰為標也,其脈沉細,按之洪大緊甚而盛者,心火在內,則緊甚洪大,真陰為標,則脈沉細,蓋寒水之體也。故仲景以大承氣湯煎成熱服之,以除標寒,用大黃、芒硝辛苦鹹寒之氣味,以瀉本熱,其用藥可以為萬世之法矣!蓋治熱以寒,溫而行之也。
經云∶治熱以寒,溫而行之,其義有三∶大熱在身,用人參、黃、甘草退之。此三味者皆甘溫之品,雖表裡皆熱,躁發於內,捫之肌熱於外,能和之,汗自出而愈矣。此甘溫能治大熱之理,一也;熱極生風,乃左遷入地,補母以實其子,使天道右遷順行,諸病得天令行而必愈,二也;況大熱在外,其寒必伏於內,溫能退寒以助地氣,地氣者,在人乃胃中之生氣,使其生氣旺,三也。經云∶治寒以熱,涼而行之。仲景治少陰病下利脈微者,與白通湯,利不止,厥逆無脈,乾嘔煩者,白通湯加豬膽汁主之。此治寒以熱,用膽汁涼而行之也。治寒以熱,涼而行之,其義有三∶北方人為大寒所傷,其足脛脹,乃寒勝則浮,理之常也,若以火灸湯浴,必有脫皮見骨之害,須先以新汲水浴之,實時完复矣。其有大寒凍其面或耳,若見火湯,必脫皮成瘡,須先以涼水浴之,少時即溫手熨烙,必能完复,此涼而行之,能除大寒,一也。大寒之氣,必令母實,乃地道左遷入肺,逆行於天,以涼藥投之,使天道右遷而順行,諸病得天令行而必愈,二也。況大寒在外,則大熱伏於九地,人身之內,乃三焦、包絡,天真之氣所居之根蒂也,熱伏於中,原氣必傷,人身原氣乃胃也,以涼藥和之,使原氣充足而不傷,三也。經曰∶惡寒戰栗者,皆屬於熱。又曰∶戰栗如喪神守,皆屬於火。惡寒者,雖當炎月,若遇風雨重綿在身,仍覺凜凜戰栗,如喪神守,惡寒之至也。《原病式》曰∶病證熱而反覺身寒,此為病熱,實非寒也。或曰∶往往見服熱藥而癒者,何也?病熱之人,其氣炎上,鬱為痰飲,抑遏清道,陰氣不升,病熱猶甚,積痰得熱亦為暫退,熱勢助邪,其病益深。或曰∶寒勢如此,誰敢以寒藥投之?投之是殺之也。予曰∶古人遇戰栗之證,有以大承氣湯下燥屎而癒者,則惡寒戰栗,明系熱證,但有虛實之分耳。
經曰∶陰虛則發熱,夫陽在外為陰之衛,陰在內為陽之守。精神外馳,嗜欲無節,陰氣耗散,陽無所附,遂致浮散於肌表之間而發熱,實非是熱,當作陰虛治之,而用補陰之法可也。
或曰∶傷寒發熱,俱系邪氣何耶?予曰∶傷寒熱邪,自外而入;陰虛發熱,自內而出也。火鬱之熱,當看熱在何經,輕者可降,重者隨其性而升之。
實火可降,小便降火甚速,補陰則火亦自降,用炒黃柏、生地黃之屬。
虛火可補,參、術之類,甘以緩之也。凡氣有餘便是火,急甚者緩之,生甘草緩之之藥火盛不可驟用寒涼,必兼溫以散之。左金丸治火,川連六兩,佐以吳茱萸一兩。
陰虛火動者,不治。
驗案
丹溪治色白婦人惡寒,用八珍湯去川芎,加炒黃柏,治之反劇,知其病熱深而無反佐之過也。仍用前藥炒熟,與之而愈。治熱以寒,借火之力,溫而行之也。
一人寒熱,盜汗,倦怠,食少,六脈俱弦,尺大於寸,心部更虛。曰∶此肝之脾胃虛也,胃氣不能到肝,則肝木挾邪上克脾土,故肝強而脈弦,弦者減也,減者中和之氣少也,此虛在脾,脾當扶也。然扶脾不制木,無益也。而木中又有虛實之分,凡陰之長生,即陽之死位;
陽之長生,即陰之死位。膽為甲木,長生在亥,則肝為乙木而死於亥。故其虛在木之陰,而實在木之陽,則知氣有餘而血不足矣。心主血,故心脈虛,血不足則陽陷,故尺脈大,法當理脾、和血、平肝,而寒熱自止矣。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25
- 文章: 33799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周慎齋遺書卷六
周慎齋遺書卷六
辨內外傷
傷風鼻氣出粗,合口不開,肺氣通於天也。傷食口無味,涎不納,鼻息氣勻,脾氣通於地也。外傷一身盡熱,知先太陽也,從外而之內者,先無形也。內傷手足不和,兩脅俱熱,知先少陽也,從內而之外者,先有形也。內外俱傷,人迎、氣口俱盛,或舉按皆實大,表發熱而惡寒,腹不和而口無津液,此內外兩傷。凡診必捫手心、手背,手心熱是內傷,手背熱是外傷。外傷寒熱往來,積邪在半表半里;內傷寒熱,系氣血兩虛。蓋氣虛則寒,血虛則熱。一云脾虛則熱,胃虛則寒。脾胃者,氣血之原也。
內傷
外感、內傷,病之關鍵,於此昧焉,何足言醫?夫外感張仲景言之詳矣,內傷李東垣言之詳矣,至於內傷夾外感,未有言之者也。矧外感風寒則身熱,鼻塞聲重,左手脈洪盛,有餘之證,當發不當補。內傷喜怒、飢飽勞碌,則身微熱,口苦,右手脈洪盛,乃不足之證,當補不當發。至於內傷夾外感之證,又當補發兼施,辨之不可不詳,施治不可不當也。如內傷夾外感者,於補中益氣湯中,春加川芎、防風、荊芥、柴胡、紫蘇;夏加干葛、石膏、薄荷、甘草、升麻、柴胡之類;秋加蒼朮、防風、荊芥之類;冬加麻黃、桂枝、炮薑、附子之類。
兩手脈俱洪盛,而身熱、鼻塞、口苦俱見者是也。如內傷夾熱、夾鬱而發者,則於補中益氣湯內加火鬱湯之類。其人平素心胸瞀悶、手足發熱、小便赤,脈沉數、洪數,身熱者是也。
如內傷夾痰者,則於補中益氣湯內加半夏、竹瀝、薑汁之類。其人肥白、喘滿、吐痰,脈沉滑、洪滑者是也。夫外感、內傷不同,發表、補中有異,豈可妄施治法哉!
東垣論飲食勞倦為不足之證,治用補中益氣湯。王履道又論不足之中,當分別飲食傷為有餘,勞倦傷為不足。若人傷飲食而留積不化,以致宿積鬱熱發於外,此為有餘之證,用枳朮丸等方消導;若人傷飢失飽,致損脾胃,非有積滯,則當用補藥。蓋脾胃全賴飲食滋養,今因飢飽不時,失其所養,則脾胃虛矣!脾主四肢,勞力辛苦傷其四肢,則根本病矣。或專因勞力過度,或因飲食失調之後,加之勞力,或勞力過度之後,繼之飲食不調,皆是內傷元氣不足之證,而宜用補藥也。但須於此四者之間,審察明白,略為加減,無有不效矣。
脈左手沉細虛,右手浮大數,或豁大無力,口不知谷味,得之勞心嗜欲、七情縱酒、飲食飲飽過度,此內傷也。初雖未覺,久則成患,以致身痛、頭疼、潮熱惡寒,證類傷寒,實非傷寒。倘用麻黃等劑,大發其汗,熱不肯退,再以寒藥瀉火,以致清氣下陷,濁氣轉升,因而食下胸滿,又大下之,中氣更不足,以致大汗亡陽,下多亡陰,陰氣耗散,傷而又傷,所謂實實虛虛,損不足益有餘,如此而死者,非醫殺之耶?
內傷寒熱,間作不齊,發熱而微,汗至頸、至臍而還,口不知谷味,日日如此,或兼泄瀉,用補中益氣湯加附子一法。服諸傷寒藥不愈,有如瘧狀,汗而又熱,熱而又汗,頭痛發熱,或自語煩躁,不思飲食,遍身骨痛,用補中益氣湯加羌活一法。頭痛甚加川芎、蔓荊子一法。或無汗熱不退,或咳嗽痰中帶血,咸宜補中正方,多服能除陰虛潮熱,不宜用人參、黃凡內傷發斑,因胃氣虛,虛火遊行於外,宜大補而降之;亦有夾痰熱者,宜微汗以散之。切不可下,如下之恐變危證。
內傷病退,燥渴未解者,有餘熱在肺也,可用沙參、茯苓、甘草,加少許薑汁冷服,虛者可用人參。
左脈沉細虛,右脈浮大數,服補中益氣湯不愈,餘熱不退,泄瀉煩躁,保元湯加白朮、陳皮、姜、棗煎服,正氣足而邪氣自退。身熱喜近衣者,加附子六七分。餘熱不盡,口乾不渴,用歸湯加甘草七分,若用白虎湯則死。
內傷用補中益氣湯不愈,三兩月潮熱不退,腹滿曖氣,不思飲食,保元湯加炮薑七分,肉桂、吳茱萸、炙甘草、陳皮各五分,白朮、附子各一錢,水煎服。病後餘熱,虛煩不眠,歸脾湯。恍惚加菖蒲三分,口乾極煩躁加麥冬五分。似瘧寒熱,一日一次,來日身脹要打者,屬脾陰不足,六君子湯加白芍七分,歸身七錢,姜、棗煎服。(泄瀉者,不宜用歸、芍。)柴胡五分,(自汗者去之。)黃酒炒七分,如食噯加神曲,肺吐清痰去黃,加五味五分,噁心加炮薑、肉桂五分,骨蒸有熱加知母,久病咳嗽作虛治。日久大便結燥,飲食不進,雖十日不解,無他慮也,宜十全大補湯加薑、棗。
內傷虛損,調理十全湯去川芎、地黃,減歸身;寒加附子,百帖無妨。調理莫過參苓白朮散,如腹痛加木香,便燥加歸身一錢,嘈雜加陳皮、川連,脅痛加酒炒白芍,飽悶加砂仁。
內傷病證,日久不愈,渾身熱甚,大便燥結,脈洪大有力,六味湯加肉桂,如小水不利內傷用補中益氣湯,三、五帖而汗不至足者難治,或五、六帖後遍身疼痛者亦難治。內傷發熱、頭痛六日後,或泄瀉、自汗至頸而還,亦不可治,又最可畏者,身痛、硬脹。
內傷身無大熱,頭不甚痛,胸膈飽悶,大便不通,庸醫下之而仍閉,閉而又下,下而不愈,陰已將亡。或遍身疼痛不能轉動而腹脹,內中必有積血,雖精神清爽,飲食可進,亦不能治內傷氣虛作脹,用補中益氣湯加和中散。脈有力者,為難治。
內傷證,口不知味,用寒固不可多,熱藥亦不可久,但宜溫補,以邪從虛至也。病癒後,參苓白朮散、八珍散調理。一月後痰火不退者,不必理痰,宜求治脾胃,方保無虞。身熱不必理熱,保元湯、生脈飲,補中益氣湯加桂、附,甘溫除大熱,先聖之言也。不但內傷,凡病皆宜理脾胃,此第一義也。
凡起病為脾胃十之八、九,脾病四肢不能為用,倦怠無力,口不知味,四肢熱如火,或身無大熱,冷汗自出,四君子、保元湯加附子;或溏洩,嘔吐,自汗,脈微細無力,四君子加薑、附,二陳加煨姜,急理其脾。雖有雜證多端,亦不及慮矣。虛損潮熱,昇陽散火湯,後用大補。或日日潮熱,或一寒一熱,宜益氣湯,重用黃、甘草,此甘溫除大熱之法也。脈細數極,其病將危,五服不愈,治亦難矣。若中有脾胃現證,或寒或熱,只從脾胃上醫治,諸內傷作外感醫,雖不死亦變勞弱,此生死關頭也。雜證寒熱間作而不齊,傷寒寒熱齊作而不間力未至也。內傷其病多端,或發熱,頭痛,畏寒;或一日一次發熱,熱盡而汗,來日又同;
或脅痛,泄瀉,變證無常,俱宜補中正方。或服表藥而無汗,宜補中加羌活,防風。
外感有汗便愈,不比內傷也。若寒熱間作,一日一次,狀如瘧疾,腹中不和,口不知谷味,是內傷不足之證。若發熱,熱盡而汗出,惡寒,寒盡而熱,汗出如冰,汗盡而熱,熱盡而汗,證無休息,頭痛之極,二便不利,又無內脹,此是乾涸不治。或腹中不和,懊不識,發熱無汗而不頭痛,服補中湯五六帖不愈,謹防變勞,雖不死,亦必三五月方好。
內傷寒熱,汗間作,一怕頭極痛,二怕二便閉而短澀,三怕絕谷瀉痢,雖非傷寒兩感,亦是氣血兩虛,所以防其不治。
內傷虛損,宜保元湯加歸、芎,發熱畏寒加附、桂,甘溫除大熱,理必然也。瀉者去當歸,煩躁口乾是津不到咽而乾,非渴也,血虛故耳,切忌用白虎湯,宜保元湯加歸身、燈草、竹葉、麥冬等味,不眠加棗仁三錢。倘病明系虛證,熱極而汗,汗解後又熱,汗出如水,陽隨汗出,發洩在外而不歸,保元加浮麥、牡蠣,或棉子仁炒焦煎服。心神不安,夜服安神丸又不愈,當用何法?須知下虛不能奉上,虛陽上並不能下達,保元加木瓜,使陽氣內復,更用附子,吳茱萸貼足心,引之下行,小便不利加牛膝,大便不利加麻仁,裡實六味湯加車前子。若泄瀉、脈大,補中湯、保元湯加白朮、附子;或有咳嗽,不必治也,或脈細數無力,瀉利,氣促,保元加木瓜,嘔吐加陳皮、貝母、煨姜。自傷寒外,慎不可過用攻邪之藥,恐元氣不能勝,所以治宜緩也。
內傷證大便閉者,補中加蘇梗、杏仁,小便不利加牛膝,汗多加白芍,有汗減升麻、加白芍,口乾加葛根、五味。病久熱不退,氣短促者,保元加桂、附,煩躁加歸、芍、麥冬、五味。若脈大,一熱一寒,日日不退,六味湯加麥冬、桂枝。大便閉結,內無大糞,不思登圊,切不可下,不求食,不腹飽,七八日便閉,亦常事耳。大便去而不去,氣虛也,了而不了,血虛也。總宜益氣湯,以白朮、當歸消息盈虛之。
凡內傷證,若服竹葉石膏湯,須防失血,過二十一日必反;服黃柏等藥,須防嘔吐、瀉內傷益氣湯證,上焦兩脅有病,俱是風熱鬱火,必加疏風散火之藥,不宜姜、桂。惟下焦、中焦有病,姜、桂可以重用。
病證多端,但屬內傷,有似十二經皆病者,俱宜從脾胃上調理,以脾胃乃諸經之本也。
內傷證,表熱已解而濕熱留於上焦者,於調理藥內加茯苓、半夏清痰理濕;濕熱留於中焦者,加木香、砂仁導濕實脾。
似傷風,乃內傷不足之證,飲食勞役所傷,亦惡風自汗,若在溫暖處則不惡矣,與傷風自汗頗同。如居露地中,遇大風不惡,惟窗隙小風反惡之,風不盡惡,與傷風不同。內傷鼻流清涕,頭痛,自汗,間有氣少不足以息,語則氣短怯弱,妨食,或食不可下,或不欲食,腹中不和,口不知谷味,小便黃赤,大便常難,或澀或結,或色黃如糜,或溏白色,心下痞,胸中閉塞如刀刺痛,有時胃脘當心而痛,兩脅痛。相火上行,亂於胸中,熱傷元氣,氣粗息喘,四肢不收,無氣以動,懶倦嗜臥,外感俱無此證,故易為辨也,宜用補中益氣湯。蓋飲食勞倦,則心火乘其土位,肺先受害,不能管攝一身,營衛無潤澤之資,故本方黃最重,人參、甘草次之。脾胃一虛,肺氣先傷,重用黃以益皮毛,不令自汗,上喘氣短,損其元氣,故用人參以補之。因心火乘脾,故用甘草以瀉之,所謂急者緩之也。白朮除胃中熱,胃中清氣下陷,用升、柴以提之。氣亂於胸中,清濁相干,用陳皮以理之。陰火傷其生血之氣,致營血虧而火熾,血中伏火,日夜煎熬,心與包絡血減火盛,心亂而煩,用當歸以和之,稍加黃柏以救腎水,且以瀉陰中伏火也。如煩不止,加生地黃以補腎。水旺而火自平,如寒熱,六腑之陰虛於外也;二便自利,五臟之陽虛於內也。
凡人素有病,若勞碌動作,反覺精神強健,此乃陰火沸騰,扶助於內,不知乃元氣之不足也。故一靜養,則陰火退而陽复,反覺神倦氣弱矣。然而陽复內傷有向愈之機,陽复而愈,諸病皆然也。
內傷病久,必轉病,而後陽氣活動。脈弦者,轉瘧方愈;脈緩者,轉痢方愈;肺氣不足傷風咳嗽方愈。蓋轉瘧是少陽陽氣通也,轉痢是陽明陽氣通也,轉傷風咳嗽是太陽陽氣通也內傷胸滿而喘,是陽氣下陷,陰火上升,熱傷元氣,脾氣不足也。若作有餘之火,用桑皮等藥瀉之,是益虛其肺氣矣。
凡似傷風咳嗽之證,乃因肺虛不能外衛皮毛所致者,宜用溫肺湯以固肺為主。若用寒涼,則肺氣益虛,不能生腎,腎水枯則相火旺,相火旺則骨髓蒸乾,勞瘵所由作也。勞瘵不作瀉者,陰血骨髓皆枯也;善食者,胃中火盛殺谷也。
內傷發熱,是虛陽上浮,下寒而上熱,內寒而外熱,其熱是假也。蓋肝、脾、腎三陰在下,三陰中有三陽,若陽氣虛,陰氣勝,則三陽上逆,三陰獨滯於下,太陰無陽明之陽,少陰無太陽之陽,厥陰無少陽之陽,陽浮於上,身熱所由發也。(王胥山曰∶太陰,脾也;陽明,胃也;脾與胃相因為表裡也。少陰,腎也;太陽,膀胱也;腎與膀胱相因為表裡也。厥陰,肝也;少陽,膽也;肝、膽相因為表裡也。有陰不可無陽,有陽不可無陰,一陰一陽,其相配乃所以相濟,此天地之至理也。)故用砲姜回陽明於脾,肉桂回少陽於肝,細辛回太陽於腎,三陽下降,則火歸原而熱自止,故曰溫肺湯,乃退熱之聖藥也。
內傷之證,中氣虛也。中氣者,當臍中空處,兩脅中間也。脾氣在中氣之內,與中氣相為根據倚,非即中氣也。中氣以空為貴,其所以能空者,由脾能運轉,陽氣上升而後中能空也。若脾氣下陷,填塞其中,則臟腑之根蒂以傷,氣血往來之道路以窒,病自此起矣。脾之所以能升者,由胃氣升發,脾有所禀也。故脾氣散精,上輸於心,心輸於肺,肺輸於皮毛,輕清者入於經絡為營, 悍者入於皮膚為衛。故凡飲食入胃,全賴脾氣運之,其精氣上行於肺,化為津液,肺復降下,四布入心、入脾、入肝為血,入腎為精;其濁者入於臍下之幽門、轉於小腸,達於大腸,會於闌門,糟粕出於廣腸。津液沁於膀胱,所以清升濁降,生生不息,即壽且康也。倘或飲食傷胃,脾無所禀,或勞役傷脾,不能轉運,脾胃之氣既滯於中,則金無所藉以滋養,而不能生水,水無所藉以相生,而不能製火,命門之火必過旺矣。命門之火與心包絡,一脈相通。命門火旺,心火亦旺。胸膈之間無非陰火之熾,火乘土位則金失其職,火從而克之,故氣高而喘者,陰氣填塞於肺,肺氣為之不利也。身熱而煩者,火盛血幹,心神無所安養,故躁而煩熱也,是心肺之氣病而著見於外者如此。故或似傷風,或似傷寒,皆陽氣不足之所致也。若認作外感汗之,則肺氣益虛,下之則陽氣下陷,輕者多重,重者多死。故東垣《內外傷辨》曰∶外傷者是為有餘,有餘者宜瀉之;內傷者是為不足,不足者宜補之,此補中益氣湯所由設也。用人參、黃、白朮、甘草、當歸以補氣血,用陳皮以理氣滯,用柴胡、升麻以升清氣,清氣升,濁氣自降,元氣周流,營運不息,觀之天地位而萬物育
驗案
一人內傷,身中困倦,食後噁心,此證全由脾陰不足。脾陰不足,則胃陽不升,而肝邪來侮扶金之藥,則腎不治而自安,火不降而自平。蓋金浮則水升,木沉則火降也。
一人身熱,頭患昏暈,言語恍惚,此上熱也;泄瀉,自汗,臍中痛,此下寒也。上實下虛,宜溫宜汗,五苓散加炮薑、吳茱萸少許,水煎熱服,一劑而愈。
一人十三歲,吃麵餅後即洗浴遇驚,以致發熱似傷寒。二、三日後右脅痛,下午潮熱、口渴,用歸脾湯加梔子飲之。蓋受驚則氣散,血不歸絡,濁氣歸心,淫精於脈。夫心以生血也,如心氣散,則血不生而火熾,脅痛,潮熱,口渴,血虛火熾。歸脾湯益心氣、養心血,所以
外感
傷風脈浮緩,憎寒身熱,煩躁不安,鼻流清涕,欲語未竟而嗽,自汗惡風,宜桂枝湯。
傷風乃有餘之證,頭痛,鼻流清涕,常有傳入裡方罷,聲啞,鼻塞不通,能食腹和,筋骨疼痛,不能搖動,頭重著枕非扶不起。
辨內外傷
傷風鼻氣出粗,合口不開,肺氣通於天也。傷食口無味,涎不納,鼻息氣勻,脾氣通於地也。外傷一身盡熱,知先太陽也,從外而之內者,先無形也。內傷手足不和,兩脅俱熱,知先少陽也,從內而之外者,先有形也。內外俱傷,人迎、氣口俱盛,或舉按皆實大,表發熱而惡寒,腹不和而口無津液,此內外兩傷。凡診必捫手心、手背,手心熱是內傷,手背熱是外傷。外傷寒熱往來,積邪在半表半里;內傷寒熱,系氣血兩虛。蓋氣虛則寒,血虛則熱。一云脾虛則熱,胃虛則寒。脾胃者,氣血之原也。
內傷
外感、內傷,病之關鍵,於此昧焉,何足言醫?夫外感張仲景言之詳矣,內傷李東垣言之詳矣,至於內傷夾外感,未有言之者也。矧外感風寒則身熱,鼻塞聲重,左手脈洪盛,有餘之證,當發不當補。內傷喜怒、飢飽勞碌,則身微熱,口苦,右手脈洪盛,乃不足之證,當補不當發。至於內傷夾外感之證,又當補發兼施,辨之不可不詳,施治不可不當也。如內傷夾外感者,於補中益氣湯中,春加川芎、防風、荊芥、柴胡、紫蘇;夏加干葛、石膏、薄荷、甘草、升麻、柴胡之類;秋加蒼朮、防風、荊芥之類;冬加麻黃、桂枝、炮薑、附子之類。
兩手脈俱洪盛,而身熱、鼻塞、口苦俱見者是也。如內傷夾熱、夾鬱而發者,則於補中益氣湯內加火鬱湯之類。其人平素心胸瞀悶、手足發熱、小便赤,脈沉數、洪數,身熱者是也。
如內傷夾痰者,則於補中益氣湯內加半夏、竹瀝、薑汁之類。其人肥白、喘滿、吐痰,脈沉滑、洪滑者是也。夫外感、內傷不同,發表、補中有異,豈可妄施治法哉!
東垣論飲食勞倦為不足之證,治用補中益氣湯。王履道又論不足之中,當分別飲食傷為有餘,勞倦傷為不足。若人傷飲食而留積不化,以致宿積鬱熱發於外,此為有餘之證,用枳朮丸等方消導;若人傷飢失飽,致損脾胃,非有積滯,則當用補藥。蓋脾胃全賴飲食滋養,今因飢飽不時,失其所養,則脾胃虛矣!脾主四肢,勞力辛苦傷其四肢,則根本病矣。或專因勞力過度,或因飲食失調之後,加之勞力,或勞力過度之後,繼之飲食不調,皆是內傷元氣不足之證,而宜用補藥也。但須於此四者之間,審察明白,略為加減,無有不效矣。
脈左手沉細虛,右手浮大數,或豁大無力,口不知谷味,得之勞心嗜欲、七情縱酒、飲食飲飽過度,此內傷也。初雖未覺,久則成患,以致身痛、頭疼、潮熱惡寒,證類傷寒,實非傷寒。倘用麻黃等劑,大發其汗,熱不肯退,再以寒藥瀉火,以致清氣下陷,濁氣轉升,因而食下胸滿,又大下之,中氣更不足,以致大汗亡陽,下多亡陰,陰氣耗散,傷而又傷,所謂實實虛虛,損不足益有餘,如此而死者,非醫殺之耶?
內傷寒熱,間作不齊,發熱而微,汗至頸、至臍而還,口不知谷味,日日如此,或兼泄瀉,用補中益氣湯加附子一法。服諸傷寒藥不愈,有如瘧狀,汗而又熱,熱而又汗,頭痛發熱,或自語煩躁,不思飲食,遍身骨痛,用補中益氣湯加羌活一法。頭痛甚加川芎、蔓荊子一法。或無汗熱不退,或咳嗽痰中帶血,咸宜補中正方,多服能除陰虛潮熱,不宜用人參、黃凡內傷發斑,因胃氣虛,虛火遊行於外,宜大補而降之;亦有夾痰熱者,宜微汗以散之。切不可下,如下之恐變危證。
內傷病退,燥渴未解者,有餘熱在肺也,可用沙參、茯苓、甘草,加少許薑汁冷服,虛者可用人參。
左脈沉細虛,右脈浮大數,服補中益氣湯不愈,餘熱不退,泄瀉煩躁,保元湯加白朮、陳皮、姜、棗煎服,正氣足而邪氣自退。身熱喜近衣者,加附子六七分。餘熱不盡,口乾不渴,用歸湯加甘草七分,若用白虎湯則死。
內傷用補中益氣湯不愈,三兩月潮熱不退,腹滿曖氣,不思飲食,保元湯加炮薑七分,肉桂、吳茱萸、炙甘草、陳皮各五分,白朮、附子各一錢,水煎服。病後餘熱,虛煩不眠,歸脾湯。恍惚加菖蒲三分,口乾極煩躁加麥冬五分。似瘧寒熱,一日一次,來日身脹要打者,屬脾陰不足,六君子湯加白芍七分,歸身七錢,姜、棗煎服。(泄瀉者,不宜用歸、芍。)柴胡五分,(自汗者去之。)黃酒炒七分,如食噯加神曲,肺吐清痰去黃,加五味五分,噁心加炮薑、肉桂五分,骨蒸有熱加知母,久病咳嗽作虛治。日久大便結燥,飲食不進,雖十日不解,無他慮也,宜十全大補湯加薑、棗。
內傷虛損,調理十全湯去川芎、地黃,減歸身;寒加附子,百帖無妨。調理莫過參苓白朮散,如腹痛加木香,便燥加歸身一錢,嘈雜加陳皮、川連,脅痛加酒炒白芍,飽悶加砂仁。
內傷病證,日久不愈,渾身熱甚,大便燥結,脈洪大有力,六味湯加肉桂,如小水不利內傷用補中益氣湯,三、五帖而汗不至足者難治,或五、六帖後遍身疼痛者亦難治。內傷發熱、頭痛六日後,或泄瀉、自汗至頸而還,亦不可治,又最可畏者,身痛、硬脹。
內傷身無大熱,頭不甚痛,胸膈飽悶,大便不通,庸醫下之而仍閉,閉而又下,下而不愈,陰已將亡。或遍身疼痛不能轉動而腹脹,內中必有積血,雖精神清爽,飲食可進,亦不能治內傷氣虛作脹,用補中益氣湯加和中散。脈有力者,為難治。
內傷證,口不知味,用寒固不可多,熱藥亦不可久,但宜溫補,以邪從虛至也。病癒後,參苓白朮散、八珍散調理。一月後痰火不退者,不必理痰,宜求治脾胃,方保無虞。身熱不必理熱,保元湯、生脈飲,補中益氣湯加桂、附,甘溫除大熱,先聖之言也。不但內傷,凡病皆宜理脾胃,此第一義也。
凡起病為脾胃十之八、九,脾病四肢不能為用,倦怠無力,口不知味,四肢熱如火,或身無大熱,冷汗自出,四君子、保元湯加附子;或溏洩,嘔吐,自汗,脈微細無力,四君子加薑、附,二陳加煨姜,急理其脾。雖有雜證多端,亦不及慮矣。虛損潮熱,昇陽散火湯,後用大補。或日日潮熱,或一寒一熱,宜益氣湯,重用黃、甘草,此甘溫除大熱之法也。脈細數極,其病將危,五服不愈,治亦難矣。若中有脾胃現證,或寒或熱,只從脾胃上醫治,諸內傷作外感醫,雖不死亦變勞弱,此生死關頭也。雜證寒熱間作而不齊,傷寒寒熱齊作而不間力未至也。內傷其病多端,或發熱,頭痛,畏寒;或一日一次發熱,熱盡而汗,來日又同;
或脅痛,泄瀉,變證無常,俱宜補中正方。或服表藥而無汗,宜補中加羌活,防風。
外感有汗便愈,不比內傷也。若寒熱間作,一日一次,狀如瘧疾,腹中不和,口不知谷味,是內傷不足之證。若發熱,熱盡而汗出,惡寒,寒盡而熱,汗出如冰,汗盡而熱,熱盡而汗,證無休息,頭痛之極,二便不利,又無內脹,此是乾涸不治。或腹中不和,懊不識,發熱無汗而不頭痛,服補中湯五六帖不愈,謹防變勞,雖不死,亦必三五月方好。
內傷寒熱,汗間作,一怕頭極痛,二怕二便閉而短澀,三怕絕谷瀉痢,雖非傷寒兩感,亦是氣血兩虛,所以防其不治。
內傷虛損,宜保元湯加歸、芎,發熱畏寒加附、桂,甘溫除大熱,理必然也。瀉者去當歸,煩躁口乾是津不到咽而乾,非渴也,血虛故耳,切忌用白虎湯,宜保元湯加歸身、燈草、竹葉、麥冬等味,不眠加棗仁三錢。倘病明系虛證,熱極而汗,汗解後又熱,汗出如水,陽隨汗出,發洩在外而不歸,保元加浮麥、牡蠣,或棉子仁炒焦煎服。心神不安,夜服安神丸又不愈,當用何法?須知下虛不能奉上,虛陽上並不能下達,保元加木瓜,使陽氣內復,更用附子,吳茱萸貼足心,引之下行,小便不利加牛膝,大便不利加麻仁,裡實六味湯加車前子。若泄瀉、脈大,補中湯、保元湯加白朮、附子;或有咳嗽,不必治也,或脈細數無力,瀉利,氣促,保元加木瓜,嘔吐加陳皮、貝母、煨姜。自傷寒外,慎不可過用攻邪之藥,恐元氣不能勝,所以治宜緩也。
內傷證大便閉者,補中加蘇梗、杏仁,小便不利加牛膝,汗多加白芍,有汗減升麻、加白芍,口乾加葛根、五味。病久熱不退,氣短促者,保元加桂、附,煩躁加歸、芍、麥冬、五味。若脈大,一熱一寒,日日不退,六味湯加麥冬、桂枝。大便閉結,內無大糞,不思登圊,切不可下,不求食,不腹飽,七八日便閉,亦常事耳。大便去而不去,氣虛也,了而不了,血虛也。總宜益氣湯,以白朮、當歸消息盈虛之。
凡內傷證,若服竹葉石膏湯,須防失血,過二十一日必反;服黃柏等藥,須防嘔吐、瀉內傷益氣湯證,上焦兩脅有病,俱是風熱鬱火,必加疏風散火之藥,不宜姜、桂。惟下焦、中焦有病,姜、桂可以重用。
病證多端,但屬內傷,有似十二經皆病者,俱宜從脾胃上調理,以脾胃乃諸經之本也。
內傷證,表熱已解而濕熱留於上焦者,於調理藥內加茯苓、半夏清痰理濕;濕熱留於中焦者,加木香、砂仁導濕實脾。
似傷風,乃內傷不足之證,飲食勞役所傷,亦惡風自汗,若在溫暖處則不惡矣,與傷風自汗頗同。如居露地中,遇大風不惡,惟窗隙小風反惡之,風不盡惡,與傷風不同。內傷鼻流清涕,頭痛,自汗,間有氣少不足以息,語則氣短怯弱,妨食,或食不可下,或不欲食,腹中不和,口不知谷味,小便黃赤,大便常難,或澀或結,或色黃如糜,或溏白色,心下痞,胸中閉塞如刀刺痛,有時胃脘當心而痛,兩脅痛。相火上行,亂於胸中,熱傷元氣,氣粗息喘,四肢不收,無氣以動,懶倦嗜臥,外感俱無此證,故易為辨也,宜用補中益氣湯。蓋飲食勞倦,則心火乘其土位,肺先受害,不能管攝一身,營衛無潤澤之資,故本方黃最重,人參、甘草次之。脾胃一虛,肺氣先傷,重用黃以益皮毛,不令自汗,上喘氣短,損其元氣,故用人參以補之。因心火乘脾,故用甘草以瀉之,所謂急者緩之也。白朮除胃中熱,胃中清氣下陷,用升、柴以提之。氣亂於胸中,清濁相干,用陳皮以理之。陰火傷其生血之氣,致營血虧而火熾,血中伏火,日夜煎熬,心與包絡血減火盛,心亂而煩,用當歸以和之,稍加黃柏以救腎水,且以瀉陰中伏火也。如煩不止,加生地黃以補腎。水旺而火自平,如寒熱,六腑之陰虛於外也;二便自利,五臟之陽虛於內也。
凡人素有病,若勞碌動作,反覺精神強健,此乃陰火沸騰,扶助於內,不知乃元氣之不足也。故一靜養,則陰火退而陽复,反覺神倦氣弱矣。然而陽复內傷有向愈之機,陽复而愈,諸病皆然也。
內傷病久,必轉病,而後陽氣活動。脈弦者,轉瘧方愈;脈緩者,轉痢方愈;肺氣不足傷風咳嗽方愈。蓋轉瘧是少陽陽氣通也,轉痢是陽明陽氣通也,轉傷風咳嗽是太陽陽氣通也內傷胸滿而喘,是陽氣下陷,陰火上升,熱傷元氣,脾氣不足也。若作有餘之火,用桑皮等藥瀉之,是益虛其肺氣矣。
凡似傷風咳嗽之證,乃因肺虛不能外衛皮毛所致者,宜用溫肺湯以固肺為主。若用寒涼,則肺氣益虛,不能生腎,腎水枯則相火旺,相火旺則骨髓蒸乾,勞瘵所由作也。勞瘵不作瀉者,陰血骨髓皆枯也;善食者,胃中火盛殺谷也。
內傷發熱,是虛陽上浮,下寒而上熱,內寒而外熱,其熱是假也。蓋肝、脾、腎三陰在下,三陰中有三陽,若陽氣虛,陰氣勝,則三陽上逆,三陰獨滯於下,太陰無陽明之陽,少陰無太陽之陽,厥陰無少陽之陽,陽浮於上,身熱所由發也。(王胥山曰∶太陰,脾也;陽明,胃也;脾與胃相因為表裡也。少陰,腎也;太陽,膀胱也;腎與膀胱相因為表裡也。厥陰,肝也;少陽,膽也;肝、膽相因為表裡也。有陰不可無陽,有陽不可無陰,一陰一陽,其相配乃所以相濟,此天地之至理也。)故用砲姜回陽明於脾,肉桂回少陽於肝,細辛回太陽於腎,三陽下降,則火歸原而熱自止,故曰溫肺湯,乃退熱之聖藥也。
內傷之證,中氣虛也。中氣者,當臍中空處,兩脅中間也。脾氣在中氣之內,與中氣相為根據倚,非即中氣也。中氣以空為貴,其所以能空者,由脾能運轉,陽氣上升而後中能空也。若脾氣下陷,填塞其中,則臟腑之根蒂以傷,氣血往來之道路以窒,病自此起矣。脾之所以能升者,由胃氣升發,脾有所禀也。故脾氣散精,上輸於心,心輸於肺,肺輸於皮毛,輕清者入於經絡為營, 悍者入於皮膚為衛。故凡飲食入胃,全賴脾氣運之,其精氣上行於肺,化為津液,肺復降下,四布入心、入脾、入肝為血,入腎為精;其濁者入於臍下之幽門、轉於小腸,達於大腸,會於闌門,糟粕出於廣腸。津液沁於膀胱,所以清升濁降,生生不息,即壽且康也。倘或飲食傷胃,脾無所禀,或勞役傷脾,不能轉運,脾胃之氣既滯於中,則金無所藉以滋養,而不能生水,水無所藉以相生,而不能製火,命門之火必過旺矣。命門之火與心包絡,一脈相通。命門火旺,心火亦旺。胸膈之間無非陰火之熾,火乘土位則金失其職,火從而克之,故氣高而喘者,陰氣填塞於肺,肺氣為之不利也。身熱而煩者,火盛血幹,心神無所安養,故躁而煩熱也,是心肺之氣病而著見於外者如此。故或似傷風,或似傷寒,皆陽氣不足之所致也。若認作外感汗之,則肺氣益虛,下之則陽氣下陷,輕者多重,重者多死。故東垣《內外傷辨》曰∶外傷者是為有餘,有餘者宜瀉之;內傷者是為不足,不足者宜補之,此補中益氣湯所由設也。用人參、黃、白朮、甘草、當歸以補氣血,用陳皮以理氣滯,用柴胡、升麻以升清氣,清氣升,濁氣自降,元氣周流,營運不息,觀之天地位而萬物育
驗案
一人內傷,身中困倦,食後噁心,此證全由脾陰不足。脾陰不足,則胃陽不升,而肝邪來侮扶金之藥,則腎不治而自安,火不降而自平。蓋金浮則水升,木沉則火降也。
一人身熱,頭患昏暈,言語恍惚,此上熱也;泄瀉,自汗,臍中痛,此下寒也。上實下虛,宜溫宜汗,五苓散加炮薑、吳茱萸少許,水煎熱服,一劑而愈。
一人十三歲,吃麵餅後即洗浴遇驚,以致發熱似傷寒。二、三日後右脅痛,下午潮熱、口渴,用歸脾湯加梔子飲之。蓋受驚則氣散,血不歸絡,濁氣歸心,淫精於脈。夫心以生血也,如心氣散,則血不生而火熾,脅痛,潮熱,口渴,血虛火熾。歸脾湯益心氣、養心血,所以
外感
傷風脈浮緩,憎寒身熱,煩躁不安,鼻流清涕,欲語未竟而嗽,自汗惡風,宜桂枝湯。
傷風乃有餘之證,頭痛,鼻流清涕,常有傳入裡方罷,聲啞,鼻塞不通,能食腹和,筋骨疼痛,不能搖動,頭重著枕非扶不起。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25
- 文章: 33799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周慎齋遺書卷六
周慎齋遺書卷六
寒
治傷寒,其要只在扶陽。病之所在,皆陽之所不至也,不知扶陽之義,無論汗、吐、下不能外,引而內之;春陽初發,引而發之;秋陽欲入,引而入之。陽之所至,陰寒自息。如物受陰寒之氣而傷萎,一遇太陽則復其原矣,此為治傷寒之要法,不惟寒證為然,而風淫、暑熱亦多類此,不過陰盛扶陽,陽盛扶陰。扶陽者,扶原陽也;扶陰者,扶真陰也。真陰所以配真陽,真陽亦人之原陽也。後之論陰陽者,以火為陽,而不知真陽非火;以水為陰,而不知真陰非水。蓋一言水火,即係後天有形,必有過不及之弊,乃是先天一陽真氣耳。純得之則為仙,純失之則為鬼,一有不到即為病。故治病必求其本。本者,元陽也。經云∶蒼天之氣清靜,蒼者無他雜色也,純乎陽者也;其餘則為青、黃、赤、白、黑,分屬五行而為後天矣。至於蒼天之氣,則為純陽之本,扶之可以有生無死,此傷寒所以必顧真陽也。
傷寒過二、三、七日不癒者,因氣不足也。扶原為主,從脾胃調理,庶不枉人性命。
熱·暑·燥
傷寒熱病之由,火先動於火未動之時,水乃虧於水正旺之日。治法以救陰為主,宜清潤也。
汗多,禁利小便;小便多,禁汗。
暑病有二∶曰中,曰傷。中暑者,動而得之,因天時亢熱,致傷肺氣,非形體受病也。
人參白虎湯主之。傷暑者,當暑之時,為房屋陰寒所迫,周身陽氣不得發越,靜而得之,非陰證也。(王胥山曰∶此證是先已微受暑氣於內,外又為陰涼之氣所抑而成,即欲所謂寒包暑也。有謂此是直中於寒,與暑證有何干涉者,其說未免有誤。)調中益氣湯加附子飲之,退後以清暑益氣湯調之。中暑,脈沉洪大,大渴引飲,身熱心煩。傷暑,脈沉實,身形拘急,肢節疼痛,心煩,肌熱無汗。初病微惡寒,可表之。
中熱、中者,暑證也,行人勞碌得之。惡熱,肌膚大熱,大渴引飲,汗洩無氣以動,熱傷肺氣,白虎湯加生脈散主之。
燥熱之病有似熱證,胃氣不行,內無津液而乾涸、求湯飲以自救,非渴也,乃口乾,舌雖乾而舌根多潤,欲飲而飲湯不多,脈豁大無力。燥甚者,亦鄭聲而不譫語,此血枯之證也。宜黃當歸湯主之,服白虎湯、五苓散則死矣。
驗案
一人年十七,初秋病身熱如火,至六日鄭語不止,尋衣撮空,昏不識人,瀉利日三、四十次,目開不眠。用甘草四錢,歸身三錢,麥冬五錢飲之,目稍合,脈之豁大者稍斂,重用生地黃、白芍、歸身、麥冬、五味子、甘草,然後神清瀉止,調理而愈。此真像白虎湯之燥病也。其泄瀉者,腎燥也。故以生地黃澀之。
濕
中濕,渾身強直,四肢多倦怠不舉,法宜疏利小便,切不可輕易下之。
雨中露天,濕衣濕地,皆能受濕為病,在肝、脾二經,大便洩,小便赤,脈微而緩
寒
治傷寒,其要只在扶陽。病之所在,皆陽之所不至也,不知扶陽之義,無論汗、吐、下不能外,引而內之;春陽初發,引而發之;秋陽欲入,引而入之。陽之所至,陰寒自息。如物受陰寒之氣而傷萎,一遇太陽則復其原矣,此為治傷寒之要法,不惟寒證為然,而風淫、暑熱亦多類此,不過陰盛扶陽,陽盛扶陰。扶陽者,扶原陽也;扶陰者,扶真陰也。真陰所以配真陽,真陽亦人之原陽也。後之論陰陽者,以火為陽,而不知真陽非火;以水為陰,而不知真陰非水。蓋一言水火,即係後天有形,必有過不及之弊,乃是先天一陽真氣耳。純得之則為仙,純失之則為鬼,一有不到即為病。故治病必求其本。本者,元陽也。經云∶蒼天之氣清靜,蒼者無他雜色也,純乎陽者也;其餘則為青、黃、赤、白、黑,分屬五行而為後天矣。至於蒼天之氣,則為純陽之本,扶之可以有生無死,此傷寒所以必顧真陽也。
傷寒過二、三、七日不癒者,因氣不足也。扶原為主,從脾胃調理,庶不枉人性命。
熱·暑·燥
傷寒熱病之由,火先動於火未動之時,水乃虧於水正旺之日。治法以救陰為主,宜清潤也。
汗多,禁利小便;小便多,禁汗。
暑病有二∶曰中,曰傷。中暑者,動而得之,因天時亢熱,致傷肺氣,非形體受病也。
人參白虎湯主之。傷暑者,當暑之時,為房屋陰寒所迫,周身陽氣不得發越,靜而得之,非陰證也。(王胥山曰∶此證是先已微受暑氣於內,外又為陰涼之氣所抑而成,即欲所謂寒包暑也。有謂此是直中於寒,與暑證有何干涉者,其說未免有誤。)調中益氣湯加附子飲之,退後以清暑益氣湯調之。中暑,脈沉洪大,大渴引飲,身熱心煩。傷暑,脈沉實,身形拘急,肢節疼痛,心煩,肌熱無汗。初病微惡寒,可表之。
中熱、中者,暑證也,行人勞碌得之。惡熱,肌膚大熱,大渴引飲,汗洩無氣以動,熱傷肺氣,白虎湯加生脈散主之。
燥熱之病有似熱證,胃氣不行,內無津液而乾涸、求湯飲以自救,非渴也,乃口乾,舌雖乾而舌根多潤,欲飲而飲湯不多,脈豁大無力。燥甚者,亦鄭聲而不譫語,此血枯之證也。宜黃當歸湯主之,服白虎湯、五苓散則死矣。
驗案
一人年十七,初秋病身熱如火,至六日鄭語不止,尋衣撮空,昏不識人,瀉利日三、四十次,目開不眠。用甘草四錢,歸身三錢,麥冬五錢飲之,目稍合,脈之豁大者稍斂,重用生地黃、白芍、歸身、麥冬、五味子、甘草,然後神清瀉止,調理而愈。此真像白虎湯之燥病也。其泄瀉者,腎燥也。故以生地黃澀之。
濕
中濕,渾身強直,四肢多倦怠不舉,法宜疏利小便,切不可輕易下之。
雨中露天,濕衣濕地,皆能受濕為病,在肝、脾二經,大便洩,小便赤,脈微而緩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25
- 文章: 33799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周慎齋遺書卷六
周慎齋遺書卷六
求汗
有初病而自汗出,其後熱甚而反不得汗出者,此陽氣發洩,而陰氣不足故也。(張東扶曰∶陽氣發洩,故初病即有汗;陰血不足,故熱盛反無汗。)宜用芎歸湯一、二帖後,再加蘇梗一、二分,則汗出而愈矣。
又有寒熱交作,汗出熱退,少頃又寒,此陰陽不和,宜小柴胡湯加川芎、當歸、白芍。
蓋餘邪未盡,則陰陽不和。用人參、甘草、半夏以和陽;川芎、當歸、白芍以和陰;柴胡、茯苓以徹半表半里之熱也。
有六脈空大而遲緩,裡氣已虛,身微惡寒,而表邪未盡,用白朮一錢,附子三分,加桑又有夏秋之交,身熱惡寒而脈豁大,宜歸湯加桑葉。
求吐
或寒氣,或寒飲,食留滯在胸膈之間,用理中湯和之,托住正氣,自然得吐。
有食在胃中,用平胃散、二陳湯,升其胃氣,自能吐矣。
膈上有痰,滿悶壅滯,宜吐,炒鹽調滾開水吐之。
絞腸痧,用鹽調滾開水探吐之。
夾食停痰,木曲而不直,平胃、二陳消導自吐。
痰涎壅塞,膽礬三分,硼砂二分,研末滾水調服吐之。
求下
久病虛損,補中益氣湯加蘇梗、杏仁,或芎歸湯加二陳,或六味地黃丸以潤下之。
雜病一月,飲食少進,煩熱不退,宜補中益氣湯加蘇梗、杏仁;腹脹加薑、桂、吳茱萸少許陰之道也。(張東扶曰∶五味子惟腎虛津少作渴宜之,餘當審用。)
凡病久左脈沉虛,右脈洪大,大便結燥,乃陽陷陰分,脾胃受病也。六味丸加人參、車前子。又久病而左脈沉虛,右脈洪大,初時正氣虛下陷,宜補中湯升之。若下陷既久,陰血乾涸,氣血俱虛,燥火愈熾,若升提則頭痛、喉痛諸證作矣,必宜用地黃丸壯水之主以製陽光。
洪大而無力之脈,用六味而不加人參,火退脈必澀;蓋加人參,則氣下也。此皆求下之道也
求汗
有初病而自汗出,其後熱甚而反不得汗出者,此陽氣發洩,而陰氣不足故也。(張東扶曰∶陽氣發洩,故初病即有汗;陰血不足,故熱盛反無汗。)宜用芎歸湯一、二帖後,再加蘇梗一、二分,則汗出而愈矣。
又有寒熱交作,汗出熱退,少頃又寒,此陰陽不和,宜小柴胡湯加川芎、當歸、白芍。
蓋餘邪未盡,則陰陽不和。用人參、甘草、半夏以和陽;川芎、當歸、白芍以和陰;柴胡、茯苓以徹半表半里之熱也。
有六脈空大而遲緩,裡氣已虛,身微惡寒,而表邪未盡,用白朮一錢,附子三分,加桑又有夏秋之交,身熱惡寒而脈豁大,宜歸湯加桑葉。
求吐
或寒氣,或寒飲,食留滯在胸膈之間,用理中湯和之,托住正氣,自然得吐。
有食在胃中,用平胃散、二陳湯,升其胃氣,自能吐矣。
膈上有痰,滿悶壅滯,宜吐,炒鹽調滾開水吐之。
絞腸痧,用鹽調滾開水探吐之。
夾食停痰,木曲而不直,平胃、二陳消導自吐。
痰涎壅塞,膽礬三分,硼砂二分,研末滾水調服吐之。
求下
久病虛損,補中益氣湯加蘇梗、杏仁,或芎歸湯加二陳,或六味地黃丸以潤下之。
雜病一月,飲食少進,煩熱不退,宜補中益氣湯加蘇梗、杏仁;腹脹加薑、桂、吳茱萸少許陰之道也。(張東扶曰∶五味子惟腎虛津少作渴宜之,餘當審用。)
凡病久左脈沉虛,右脈洪大,大便結燥,乃陽陷陰分,脾胃受病也。六味丸加人參、車前子。又久病而左脈沉虛,右脈洪大,初時正氣虛下陷,宜補中湯升之。若下陷既久,陰血乾涸,氣血俱虛,燥火愈熾,若升提則頭痛、喉痛諸證作矣,必宜用地黃丸壯水之主以製陽光。
洪大而無力之脈,用六味而不加人參,火退脈必澀;蓋加人參,則氣下也。此皆求下之道也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25
- 文章: 33799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周慎齋遺書卷七
周慎齋遺書卷七
虛損
虛損一證,或從上而損下,如金衰衛弱,而多外感之來,則氣傷而肺損,肺損則不能製木,用六味、七味,則脾益傷而病益重矣,當以四君、保元加減。或從下而損上,如因情慾抑鬱所致,則精傷而損腎,腎損則木枯而生火,此由下而上,故有足痿、口乾、寒熱等證。斯時若遽投四君、保元補中,則多滯而火起,病益增矣。當用六味、金匱等方,而後以保元、白朮散調之,然白朮、白茯苓洩陰傷水,亦當慎用。凡由上損下、由下損上,最要一關,皆在脾胃。脾胃一傷,便不可救;脾胃不傷,雖百病雜出,不過陰火為患。故雜證不必顧,久近亦不論,生死凶吉,只視脾、胃二經也。
凡虛損之病,命門火旺,腎水不足,陽明化燥火,肝氣與胃氣相聯,胃火旺,故肝火亦旺,木燥土幹,心火炎上,金無養,水無生,五火交熾之時,若用黃柏、知母滋陰降火,是猶干鍋煉紅,傾以一杯之水,激助火勢,立地碎裂矣!甚可畏也。若脈帶緩,是胃氣未絕,猶可調理,用四君加山藥,引入脾經,單補脾陰,再隨所兼之證而用之,俟脾之氣旺,旺則上能生金,金轉能生水,水升而火自降矣,此合三之治法也。若脈見短數、緊數、細數者,斷不火與元氣勢不兩立,一勝則一負。蓋元氣藏於二腎之中,靜則為水,動則化而為火。腎者,肝之母也,元氣足則肝子以承乎心主,神明出焉,為化為育而生生不息。若房勞辛苦之人,七情六欲損傷元氣,心神失養,相火亢烈,亢烈之火不能生土,則脾土有傷矣。脾傷則金氣不足,不能平肝木,木轉以剋土,則後天傷;金氣不足,則水無從以生,而先天傷;二天俱傷,則不能轉相滋養,五臟失其生成之職,相火不期燃而燃矣。水竭無以製之則死,其中亦有可救者,胃氣不絕,用藥力以養脾胃,生脈散加黃,兼滋生之藥佐之,或保元湯加減。
但見潮熱,宜補中益氣湯專用,火熾宜昇陽散火湯發之。若不治其脾,則五六相煽,不可治矣!若虛而不瀉,宜血分中補氣,保元湯加滋降之藥。若作瀉困熱,宜氣分中補血,保元、四君加白芍、炒松花。如自汗乃陽虛,宜加附子。胸中火爍痛如刀割,用四聖丸,痛愈則止。久瀉傷腎,用保元兼四神丸;或腹脹,和中散合補中益氣湯。脈見平和而病不愈,藥力未至也,不可更換;倘脈見細數、緊數,皆邪脈變異,若兼嘔吐,不祥之兆也。又口失滋味,不思飲食,不可看作胃絕,是胃有虛火,當滋生元陰之氣。若用燥藥,以火投火而心失其所養,則上無以益下,下無以奉上,五臟空燥,反用燥藥,不死而何?蓋萬物賴脾以生,脾氣一傷,則九竅不通,諸病生焉。治病不愈,必尋到脾胃之中,方無誤也。
虛損久病,皆是傷脾,脾傷則肺先受之,肺病則不能管攝一身,脾病則四肢不能為用,當養胃氣。胃非善食之謂,要有生髮之氣,以養萬物生化之原也。養者,保元氣為主,以溫佐之也。火旺者,乃血虛也,十全大補湯,再隨證加減用之。但前從瘧、痢、吐瀉而來,縱有變證,只從脾胃治法,保元兼溫脾血藥。雖有雜證,火旺不必治火,有痰不必治痰,宜參苓白朮散,隨證加減。吐加炮薑;腰腹痛加益智、吳茱萸少許,腹中痛脹亦宜;噯氣加神曲。蓋久病心火為主,火為養命之原也。又凡病急者緩治,攻則離散。書曰∶大毒治病,十去二三,中毒治病,十去其五,無毒治病,十去八九,餘以飲食穀味養之也。
虛損由內傷而起,先因飲食不節,勞役所傷,房欲所損。病初起與外感相似,但外感頭痛、發熱、惡寒,其脈浮緊有力,治宜汗解;從表入裡,脈洪大,大便燥,治宜通利之。內傷亦頭痛,痛而不盛,發熱惡寒,其脈緊數無力,宜補中益氣湯加羌活、防風。不表之表,若表之太過,汗至頸而還,一日一次,似瘧又似痢,若作瘧、痢治之,發熱更加,有似傷寒矣。
但傷寒脈洪大有力,內傷脈豁大似洪而無力。若用清涼汗下,大傷脾胃,必致肺臟亦虧,又增咳嗽、吐痰、吐血等證;又作陰虛火動治之,則脾胃更傷。雜證多端,潮熱似瘧,皆因脾火盛脾陰不足,血枯之證,滋陰不宜,救陰可也,陰從陽生,陽從陰長。用人參、白朮、蓮宜。)汗多加黃,惡寒加肉桂。(吐血者不宜。)若泄瀉而諸藥不效。胃虛難以受藥,用陳臘肉骨灰、鍋心飯焦各三錢,炒松花一錢,米糊丸,人參看輕重虛實,用以煎湯,送下六、七十丸。此法治人多效。
驗案
一女人吐血發熱,熱甚而喘,用生脈散熱更甚,脈或大,或小,或浮,或數,或弦,或澀,變易不常,知其脾陰虛而脈失信也。脈者,血之府,脾統血,血枯故變易不常耳。用保元湯加五味子、山藥、杞子,白茯苓,人參重用至五錢,二帖而效,二十帖而愈。
勞傷
勞病有似虛損,然虛損起於脾,勞病起於腎。虛損蒸蒸發熱,自汗,其熱按皮膚間即甚熱,不能飲食而肥,脈豁大,重按無力不清;勞病骨蒸,按皮膚不熱,按至筋骨乃熱,食多而瘦,脈緊數。虛損潮熱多起於內傷,宜補中益氣湯、十全大補湯、四君子湯、八珍湯、參苓白朮散、理中湯之類,丸藥亦以此等方調理,大忌補陰藥,故虛損而轉泄瀉,脈短數者不治矣;勞病陰虛火動,多起於傷風,有似瘧狀,宜六味湯、八珍湯加黃柏、知母,痰嗽加麥冬、天冬、貝母、紫菀,隨證加減,切忌香燥藥,故勞病陰虛火動而轉喉痛,脈細數者不治矣。
見證各異,治法迥別。
勞病定無泄瀉、多汗之證,必身熱、便燥、口乾,四物湯加黃柏、知母,以退骨蒸勞熱。陰虛火動,然亦不得已用之,如久服,多患泄瀉、喘促而亡。
陰虛火動,生地、丹皮、便制黃柏、杞子、五味子、牛膝、白茯苓,可煎可丸。
勞證退熱,青蒿十斤,取自然汁,熬一分,加豬膽汁七分,熬膏,入甘草末為丸,米飲虛勞慾火,梨汁一斤,胡桃肉一斤,研,牙茶五兩,生地六錢,當歸末六錢,熬至滴水成珠,入雞子清一枚,盛瓷器內,封口勿令出氣,冷水浸去火毒,每日清晨服一匙。
勞證臟腑虛損,身體消瘦潮熱,建中湯大能生氣血、退虛熱。
前胡細辛當歸白芍人參橘紅桂心麥冬黃白茯苓炙甘草(各一錢)半夏(七分) 生薑(三片) 大棗(二枚) 不拘時服。
地仙散治骨蒸肌熱,虛勞煩躁。
地骨皮防風(各一兩) 薄荷(一錢五分) 甘草(二錢五分)
為細末,食前生薑、竹葉湯,服三錢。
參散治咳嗽吐痰,聲啞,潮熱盜汗。
人參柴胡五味子杏仁防風羌活款冬花桑皮(各五分) 白茯苓黃紫菀歸身川芎半夏貝母枳殼秦艽桔梗甘草(各八分) 鱉甲(三錢) 生薑大棗水煎服
阿膠丸治勞證,咳血吐血。
阿膠生地黃白茯苓側柏山藥蘇葉(各一兩) 柏子仁麥冬人參防風(各蜜丸彈子大,每服一丸,食後細嚼,煎蘇梗湯下。
清骨散治男女五心煩熱,欲成勞證。
柴胡生地黃熟地黃人參赤茯苓防風秦艽薄荷胡黃連水煎。
麥冬湯治心中煩熱,惟欲露體,以衣被覆之即悶,驚悸心怯,面無顏色,忘前失後,婦人患血風氣者多成此證,乃是心蒸之狀。
青蒿(一小握) 蔥白(一寸長,七根) 藍葉(七片) 苦楝根(七寸)
童便一升半煎取一半,去渣,入安息香、蘇合香、阿膠各一錢,硃砂、雄黃、雷丸、枯礬、硫黃各五分,檳榔末一錢五分,麝香五分。五更初空心進一服,五更五點進一服。午時前後取出,淨桶盛,急入油銚內煮,仍傾蓋蟲罐內,扎口埋之深山。
五枝散取傳屍勞蟲。
桃枝李枝梅枝桑枝榴枝(各三寸長,七莖取末) 通草穿山甲全蠍(炒各一兩) 沉香(八錢五分) 木香檳榔燈草(各五錢) 紅花(二錢五分)
甘草煎膠為丸,每服三四十丸,空心溫酒下。
加減黃建中湯治男、婦五勞七傷,骨蒸。
黃(一兩二錢) 秦艽防風北柴胡歸身白芍藥熟地黃地骨皮肉荳蔻(煨)炙甘草砂仁檳榔(各五錢) 豬苓(四錢) 桔梗白茯苓白朮(各三錢)人參(一錢
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盅,煎七分,不拘時服。老人,黃加重一兩。
再仙丹治勞證,黃瘦虛損,諸藥不效者。
大小茴香(鹽水炒,各二兩) 麥冬茯神地骨皮防風(各二兩) 遠志人參龍齒羚羊角炙甘草石膏(各三兩) 紫石英(一兩)
咀片,每三錢,棗一枚,水一盅半,煎七分,食前溫服,未差再服,以差為度。甚益心力,曾經吐血,服之有效。
桑椹膏治骨蒸。
桑椹不拘多少,取汁入蒼朮內共熬,去蒼朮渣成膏。如腎氣虛加枸杞子四兩研末,肺虛加人參末一兩。
驗案
一人無大病,但舉體不通泰,六脈弦滯。曰∶此從心之鬱熱不通,又兼力勞、色勞故也。心鬱則神失,力勞則氣傷,色勞則精害;神失則火去,氣傷則多滯,清害則水衰。若不能多藥,先以橘紅、麥冬服幾日,再加五味子服之。再將大體常思則心不鬱,將小力運動則氣滯通,遠色凝神則精自足,如此不但卻病,且可長生。
一人病勞半年,虛而欲脫,此證參不可無,亦不可驟用。蓋虛極而力不能勝也,只好用五味劑,不得頓服,須徐徐呷下,俟神氣稍安始可加參。
陰虛
語云∶陰常不足,陽常有餘。故人生受病,若先起於七情,內傷元氣,而後及於血氣,此從內而及外,陰病十居八九,陽病十居一二。若因外感先傷氣血,而後及於內者,則陽證多而陰證少矣。經云∶男子十六而精通。此常度也。有未至其期,而以人為強通其精者,則四體之內,陰氣有不滿之處,異日多有難狀之證。有身體常常惡寒者,蓋腎藏精而屬水,水涸不能製火,則火燔灼其陰,以致陰虛火動而惡寒,非真惡寒也。蓋火極似水,故身中悃懶,覺乎灑淅有似惡寒之狀,但日夜無度,靜而或作,動而益覺其虛,若神思少息,略得一靜,火即潛伏,遇暖而寒即解矣。若動作時發熱,靜時即止,止時手足心如火烙,或面赤、耳鳴、咽痛,斑疹隨出隨沒,或胸前、兩足內忽然作熱,有如電狀,來無常度,去亦無定,口鼻出入氣息時有焦腐之氣,寤寐不安而呻吟,唇紅舌焦而燥黑,足心似炙,氣從臍下入腹,或唇舌、小腹、兩脅如火烙,或腰痛如折,骨痿不能起床,遍體疼痛,舌本強而不能言,此少陰之脈系舌本故也。或耳鳴如波濤、蟬鳴、鵲噪、琴瑟之聲,或耳閉不能聽,至夜多夢,睡時驚駭不寧,魂飛魄盪,喜暗惡明而怕見人,或妄見鼠竄蛇行、孩童前後相戲,自覺手足脫落,或頭玲珠墮下,或見有人同伴同眠,或鬢髮顯然如有人揪扯,各樣異患不一,總皆腎虛陰不足,火動變見之故也。此不可妄為痰火,遽用燥烈苦寒之藥,亦不可執丹溪之法,一例以四物湯加知、柏之類治之。夫知、柏、芩、連,洩有餘之火,用之得當,則能祛邪,而元氣自複,故有裨益;若真元不足,而亦以此用之,反瀉天真,以致大便泄瀉,飲食少進,胃氣虛而肌肉削,往往致死,不可勝計。又不可執陽旺能生陰之說,治以補中。初用一、二帖,略以為中病,久泥於此,豈不謬哉!若房勞傷腎,只宜補水益元湯加減,而諸證悉愈。或有津液之陰不足而火動,發熱惡寒;又有精髓之陰不足而火動,則口乾舌燥;又有營血之陰不足而火動,遣精夢洩。《內經》言天氣不足,地氣乘之;地氣不足,天氣乘之。晝劇則陽不足,夜劇則陰不足。又有營血衰少,感冒風寒,邪入陰分,午夜發熱,宜四物加降火清熱之味則愈。或大怒傷肝而內動風熱,致氣血錯亂 ,留滯陰分發熱者,宜疏肝補陰清熱則愈。有因飲食驚恐與食相挾,致傷陰氣,留滯於陰分而為患者,此陰分受傷,至夜發熱,而似乎陰虛火動,其證不同,必須窮本求源,庶幾醫無謬妄,而病無橫夭。經云∶陽火易救,陰火難扶,若真陰虛弱,藥非百劑,功非歲月,何能全癒?其他外來有餘之邪及過餐炙膏粱濃味,以致病熱為患者,非惟黃芩、黃連、知母、石膏之類可用,即硝、黃亦罔顧矣。雖然亦可用之於壯盛,若元氣衰弱,當先補元氣,而後祛邪,如邪盛,又當攻補兼施,量其虛實而施
補水益元湯
熟地(四錢) 生地麥冬當歸(各二錢) 白芍甘草(各一錢) 五味(二十粒) 大棗(三枚)
熟地大補五臟之陰,安神誌,健精脈而填骨髓,故用為君;生地能滋陽退熱,有益精壯神之四味大補元陰之聖藥也。麥冬清心除煩退熱,同五味補元精而止渴,保金益水,勿使火邪傷肺。若火炎傷金而喘嗽者,五味又當慎用。甘草洩心火,心藏神,能降神中之火也。若怔忡恍惚,夜臥不安,加棗仁三錢,茯神一錢。若元陰虛甚,加熟地三錢或五錢,一枚者佳。若火動而燥熱,加細辛一、二分,甘草一錢,生地一錢,童便半杯。若咳嗽減去五味,加天冬、麥冬,百合、黃柏、桔梗。若火乘心包絡,胸中痞悶,倍用熟地、甘草。若燥渴倍用麥冬、五味、熟地。若胸中有痰不舒,減熟地,去五味,加栝蔞、貝母、薑汁、竹瀝。若坐臥不安,加百合、甘草。若火動腹痛、腸鳴,去五味,加白芍、甘草。若精神短少,加熟地、棗仁。若驚惕心跳,肢體酸疼,加當歸、地黃、棗仁、甘草、茯苓。若腰疼骨酸,加杜仲、補骨脂、生地黃。若火動飲食易消,加元參、細辛、白芍、童便。若肺募間連背心,熱如杯火,往來無常,加元參、桔梗。若熱從睾丸而起,肝火也,加柴胡以達之。若元陽不足,加人參、黃,厥加附子。若火乘陽精之分,夢遺加山藥、山萸肉、枸杞子、細辛、蓮花蕊,兼用六仙丹;如禀氣壯盛,可用知母者,酌而加之,使火邪無犯元陽∶如尿後沸滴,二仙丹加龍骨、蓮蕊。若虛火遊行無定,斑疹出沒不時,遍發紅熱,加元參、生地,壯水之主以製陽光,去五味子。若灑淅似乎惡寒,並加生甘草、童便,切不可用諸寒劑,只補其陰,則火降若手少陰心經,素禀原弱,日間勞心傷神,夜或房欲損精,精氣怯而不能養神,以致火乘心經,患手心尾尻火熱,或往或來,心跳不靜,睡臥不安,驚懼不寧,睡至子時則醒,至天明反倦臥,舌心焦燥,兩手小指有時忽熱如電,時有時無,口鼻出入呼吸唯覺蒸蒸熱,乾燥若渴,無焦腐之氣、呻吟之聲,但筋骨蒸熱無遊行之狀,與足少陰證稍異,宜滋陰補心湯。
熟地(三錢) 當歸官桂麥冬生地杏仁(各一錢) 白芍(二錢五分) 甘草茯神(各一錢) 小麥(一撮) 大棗(三枚)
若足厥陰肝,患火眼霎時腫起,或足大趾頭循足跗內去內踝一寸,入腹近臍兩旁,至
左熟地生地當歸(各一錢) 白芍(一錢五分) 甘草(一錢) 柴胡元參(各八分)
足太陰脾病,有因思慮過度以致傷神,或因飲食不節而傷脾,或因鬱怒不節而傷肝,肝木凌覺手足脫落,眼見虛形,或喜食易飢,或食入反脹,並宜益陰滋補。雖有火動,不可用苦寒,宜於補陰藥中加炮薑以反佐之;或面色焦黃,肌肉不澤,神睏意懶,痰有紅筋,並宜養陰白茯苓茯神甘草白芍生地(各一錢) 山藥歸身(各一錢半) 熟地(三錢) 大手太陰肺病,有因悲哀傷肺,患背心前胸肺募間熱,咳嗽咽痛,咯血,惡寒,手大拇指循白肉際間上肩背,至胸前如火烙,宜百合固金湯。
熟地生地歸身(各三錢) 白芍甘草(各一錢) 桔梗元參(各八分) 貝母麥冬百合(各半錢) 如咳嗽,初一二服加五味子(二十粒。)
若人入房、勞心太過,患經月不寐,夢寐不寧,須澄慮內觀,藥用補水寧神。或補陰而反夢而火愈熾,此神思火動而真水不足故也,當救真水,其火自降。經云∶寒之不寒,是無水也,治以元參甘草湯,清其神火,俟火熱稍緩,仍以壯水益元湯主之。若耳閉咳唾呻吟,肌骸骨痿腰折,並以補元益陰湯佐桂以從。若因風濕痰火與氣逆血滯之類,而後骨痿腰折,不在
補元益陰湯
熟地(三錢) 當歸生地棗仁(各二錢) 白芍甘草茯神(各一錢) 麥冬(一錢五
元參甘草湯
生地歸身元參白芍甘草(各一錢) 麥冬(二錢)
若邪陷陰分,骨蒸咳嗽,煩熱,夜作而旦愈,先用逍遙散三、四帖,後用生料四物湯加升麻、柴胡、幹葛、防風、茯苓、甘草之類以提之,切不可作陰虛治。
若素患血少,而陰血中之陰不足,不能生化,以四仙湯時時服之。有火重加甘草,或滋生地熟地杏仁(各三錢) 歸身(三錢) 甘草(一錢)
若元陰衰亦有汗,火乘陰位,精被熏蒸而出,猶炙竹而有油,切不可用參、術、 、桂以斂黃湯。若元陰衰弱,火乘營血,為漏崩、便血、溺血,宜補中加醋炒地榆、續斷、阿膠之屬以澀之;如不止,再加升麻、柴胡、防風以提之,崩漏證,熱則流通,虛則下注,故熱當清,用生料四物加梔、柏、知母、芩、連;虛則宜補,用、歸、參、術加澀血之藥,不已,加升麻、附子以託之;如氣血兩虛,用八珍湯加醋炒樗皮、陳棕灰以止之。如六淫七情所傷若人有眼角出血,槐花炒焦煎服;若有舌根出血者,用辰砂一錢,灶心土二錢,鴨子清若有齒縫出血,此傷血脈也。如下唇中齒出血,此傷腎也,宜滋補藥中加生甘草、丹皮、童、膏之類;禀氣壯者,可以承氣湯下之。因風熱乘胃者,亦以四物加荊、防、升、芷、芩、若臍中出血,火逼胃氣上不得轉運,有失傳度之令,故血從胃竅出也。以四仙湯加生甘草、丹皮,佐白芷,加藕汁,柏葉汁、茅根汁治之。
若七竅中出血者,留淫日久則陰血不得歸經,故從毛竅中出,須開鬱清氣涼血,如歸、芍、烏、附、木花、丹皮之類是也。如元陰虛弱,火乘陰分,以致血熱沸騰,充灌肌膚,宜滋陰降火者,須看元氣虛實,加涼血藥以治之。
若耳中出血,多由鬱怒所傷,幹動少陰風熱,以致蒸熱沸騰,上沖清道,有升無降,致耳出血。用生地、丹皮、甘草、柴胡、防風、香附、青皮、知母、黃柏以清之。
若諸失血過多,則元陰不能無損,宜以生地、丹皮、甘草降火之藥,加童便治之。
若火盛,雖隆冬多飲寒泉雪水,睡臥冷地,搖扇取冷,亦不能禦。惟有峻補真陰,須用若勞盛風暑,患發似瘧,醫但知勞而不知有外邪內陷,誤用補藥,其邪留滯於血脈之間,隨防風輕揚之劑,佐參、歸、芎、附之屬以導散之。蓋陰虛脈散無力,邪脈強散有力,或弦緩若元陰不足而洩,名曰腎洩。水穀不分,至而即去,去有常度,日夜一次,或二次,與他洩腎,惟宜補陰之劑,兼以固真散,其洩自止。如挾陽氣不足而洩,不可偏執於此。
固真散
山藥芡實蓮肉茯苓等分為末。
若元陰受傷而患嘔吐,此由木挾相火,上乘於脾胃之間也。宜滋補元陰,抑肝制火而清脾,嘔吐自止。四物加白芍、甘草,佐茯苓、青皮之屬。
若人有行房用力過度,則汗出於腎。經云∶汗出於腎,逢於風則汗藏風腑,內不得入於臟腑,外不得越於肌表,客於玄府,發為腫脹,本之於腎,名曰風水。宜滋水散風,用四物加羌活、防風、柴胡、荊芥、防己之屬,不可作脾虛濕腫治之。若用參、術利水之劑,更使若有人暴死,良久復甦,往來不時而作,此為心火自焚,因勞心驚恐所傷,以致真神氣失守其位,亦火乘陰分也。可用四仙湯加甘草、童便。大抵無形之火易复,有形之水難扶,故真陰不足,功非歲月不能,杯水焉濟車薪之火?然元氣不足,還須補元,如河車可煮食之,甚有奇功。如人乳、牛乳,虛火之人可常服之。如秋石,滋陰降火,亦妙藥也。一切陰虛證,後方可選用。
當歸百合湯
歸身(三錢) 熟地麥冬(各一錢半) 川芎(一錢) 沙參甘草香附橘紅(各八分)桔梗(五分) 小麥(一錢) 大棗(三枚)
滋陰生脈散
麥冬(五錢) 生地歸身(各三錢) 甘草白芍(各一錢) 五味子(二十粒)
補腎丸
黃柏(酒炒) 龜板(灸) 牛膝(各二兩) 杜仲(一兩) 五味子(五錢) 幹葛(三錢)
天一丸
山藥虎骨杞子(各二兩) 歸身白芍生地麥冬(各二兩) 瑣陽菟絲補骨(各五錢) 牛膝(一兩) 熟地(四兩) 河車(一具)蜜丸。
益水湯
生地(四錢) 歸身(二錢) 丹皮(八分) 甘草百合(各一錢) 童便(半杯)
壯水製陽湯
白麻骨(二錢) 沙參麥冬(各一錢) 當歸(八分,有痰去之) 牛膝(五分) 元參(五分)五分) 澤瀉(三分) 白芍(六分) 仙茅(八分) 秦艽(五分)
若痰盛,清水三杯、竹瀝三杯浸;若火盛,水三杯、童便三杯浸;若胃弱不能食,蓮子煎水冷浸;若頭暈,水三杯、乳三杯浸。真綠豆皮、白麻骨,專用此藥,不損胃氣,乃養陰退熱經云∶營出中焦,衛出下焦。衛不足益之以辛,營不足益之以甘,辛甘合脾胃,脾胃強,何病之有?陰氣者,靜則神藏,躁則消亡,飲食甘辛,亦養陰之道也。
若元陰虛,病肉脫者不治。骨瘦如柴,大便溲瀉,身熱如火者不治。鼻如煙煤,唇青齒紅者不治。九竅出血者不治。咳嗽身熱,其脈細數,吐衄者不治。脈大,大便不實,兼咳嗽者不治。鼻如煙煤,唇青齒紅者不治。九竅出血者不治。肌削咳嗽咯血,脈洪數,喘急喜臥,不能轉側,面目黧黑者不治。發熱,惡冷食,煩躁及大便如羊屎者不治。
潮熱
虛損潮熱,昇陽散火湯,後用大補;或日日發潮,一寒一熱,宜用益氣湯,重加黃、甘草,甘溫除大熱也。或脈細數,或脈空大,其病將危,五服不驗,治亦難矣。
看病有脾胃證規,則原起於脾胃,或寒或熱,只從脾胃上調理,諸證自退。
病多潮熱不退,初時可用補中益氣湯,後則不可,惟宜熟地丸,補納腎氣而潮熱自退。
久病潮熱,氣血兩虛,用益氣湯,甘草生熟重用之,發散藥一味不可加,調理宜八珍湯、十全大補湯,或為丸亦可。
凡潮熱自汗,血氣往來未定,六味湯加人參、黑姜,可服十帖。
驗案
一人夏時,夜則身熱,寅卯時即退,大便或溏,或如常,用參苓白朮散。嘈雜加川連少許;不嘈雜去連,加白芍。蓋此證脾胃中有濕熱,夜則身熱者,衛氣晝行於陽,夜行於陰,三陰之脈布腹中,陽氣與濕熱相合,故身熱。便溏者,濕也,發於夏者,濕熱之令助本病也。白朮散和中利濕,加芍補脾陰。
一小兒久熱不退,一日三次發熱,熱後微汗,汗後發熱,晝夜不息,氣短促,諸藥不效。此久病脾陰虛也。用保元、茯苓二帖而愈。
虛損
虛損一證,或從上而損下,如金衰衛弱,而多外感之來,則氣傷而肺損,肺損則不能製木,用六味、七味,則脾益傷而病益重矣,當以四君、保元加減。或從下而損上,如因情慾抑鬱所致,則精傷而損腎,腎損則木枯而生火,此由下而上,故有足痿、口乾、寒熱等證。斯時若遽投四君、保元補中,則多滯而火起,病益增矣。當用六味、金匱等方,而後以保元、白朮散調之,然白朮、白茯苓洩陰傷水,亦當慎用。凡由上損下、由下損上,最要一關,皆在脾胃。脾胃一傷,便不可救;脾胃不傷,雖百病雜出,不過陰火為患。故雜證不必顧,久近亦不論,生死凶吉,只視脾、胃二經也。
凡虛損之病,命門火旺,腎水不足,陽明化燥火,肝氣與胃氣相聯,胃火旺,故肝火亦旺,木燥土幹,心火炎上,金無養,水無生,五火交熾之時,若用黃柏、知母滋陰降火,是猶干鍋煉紅,傾以一杯之水,激助火勢,立地碎裂矣!甚可畏也。若脈帶緩,是胃氣未絕,猶可調理,用四君加山藥,引入脾經,單補脾陰,再隨所兼之證而用之,俟脾之氣旺,旺則上能生金,金轉能生水,水升而火自降矣,此合三之治法也。若脈見短數、緊數、細數者,斷不火與元氣勢不兩立,一勝則一負。蓋元氣藏於二腎之中,靜則為水,動則化而為火。腎者,肝之母也,元氣足則肝子以承乎心主,神明出焉,為化為育而生生不息。若房勞辛苦之人,七情六欲損傷元氣,心神失養,相火亢烈,亢烈之火不能生土,則脾土有傷矣。脾傷則金氣不足,不能平肝木,木轉以剋土,則後天傷;金氣不足,則水無從以生,而先天傷;二天俱傷,則不能轉相滋養,五臟失其生成之職,相火不期燃而燃矣。水竭無以製之則死,其中亦有可救者,胃氣不絕,用藥力以養脾胃,生脈散加黃,兼滋生之藥佐之,或保元湯加減。
但見潮熱,宜補中益氣湯專用,火熾宜昇陽散火湯發之。若不治其脾,則五六相煽,不可治矣!若虛而不瀉,宜血分中補氣,保元湯加滋降之藥。若作瀉困熱,宜氣分中補血,保元、四君加白芍、炒松花。如自汗乃陽虛,宜加附子。胸中火爍痛如刀割,用四聖丸,痛愈則止。久瀉傷腎,用保元兼四神丸;或腹脹,和中散合補中益氣湯。脈見平和而病不愈,藥力未至也,不可更換;倘脈見細數、緊數,皆邪脈變異,若兼嘔吐,不祥之兆也。又口失滋味,不思飲食,不可看作胃絕,是胃有虛火,當滋生元陰之氣。若用燥藥,以火投火而心失其所養,則上無以益下,下無以奉上,五臟空燥,反用燥藥,不死而何?蓋萬物賴脾以生,脾氣一傷,則九竅不通,諸病生焉。治病不愈,必尋到脾胃之中,方無誤也。
虛損久病,皆是傷脾,脾傷則肺先受之,肺病則不能管攝一身,脾病則四肢不能為用,當養胃氣。胃非善食之謂,要有生髮之氣,以養萬物生化之原也。養者,保元氣為主,以溫佐之也。火旺者,乃血虛也,十全大補湯,再隨證加減用之。但前從瘧、痢、吐瀉而來,縱有變證,只從脾胃治法,保元兼溫脾血藥。雖有雜證,火旺不必治火,有痰不必治痰,宜參苓白朮散,隨證加減。吐加炮薑;腰腹痛加益智、吳茱萸少許,腹中痛脹亦宜;噯氣加神曲。蓋久病心火為主,火為養命之原也。又凡病急者緩治,攻則離散。書曰∶大毒治病,十去二三,中毒治病,十去其五,無毒治病,十去八九,餘以飲食穀味養之也。
虛損由內傷而起,先因飲食不節,勞役所傷,房欲所損。病初起與外感相似,但外感頭痛、發熱、惡寒,其脈浮緊有力,治宜汗解;從表入裡,脈洪大,大便燥,治宜通利之。內傷亦頭痛,痛而不盛,發熱惡寒,其脈緊數無力,宜補中益氣湯加羌活、防風。不表之表,若表之太過,汗至頸而還,一日一次,似瘧又似痢,若作瘧、痢治之,發熱更加,有似傷寒矣。
但傷寒脈洪大有力,內傷脈豁大似洪而無力。若用清涼汗下,大傷脾胃,必致肺臟亦虧,又增咳嗽、吐痰、吐血等證;又作陰虛火動治之,則脾胃更傷。雜證多端,潮熱似瘧,皆因脾火盛脾陰不足,血枯之證,滋陰不宜,救陰可也,陰從陽生,陽從陰長。用人參、白朮、蓮宜。)汗多加黃,惡寒加肉桂。(吐血者不宜。)若泄瀉而諸藥不效。胃虛難以受藥,用陳臘肉骨灰、鍋心飯焦各三錢,炒松花一錢,米糊丸,人參看輕重虛實,用以煎湯,送下六、七十丸。此法治人多效。
驗案
一女人吐血發熱,熱甚而喘,用生脈散熱更甚,脈或大,或小,或浮,或數,或弦,或澀,變易不常,知其脾陰虛而脈失信也。脈者,血之府,脾統血,血枯故變易不常耳。用保元湯加五味子、山藥、杞子,白茯苓,人參重用至五錢,二帖而效,二十帖而愈。
勞傷
勞病有似虛損,然虛損起於脾,勞病起於腎。虛損蒸蒸發熱,自汗,其熱按皮膚間即甚熱,不能飲食而肥,脈豁大,重按無力不清;勞病骨蒸,按皮膚不熱,按至筋骨乃熱,食多而瘦,脈緊數。虛損潮熱多起於內傷,宜補中益氣湯、十全大補湯、四君子湯、八珍湯、參苓白朮散、理中湯之類,丸藥亦以此等方調理,大忌補陰藥,故虛損而轉泄瀉,脈短數者不治矣;勞病陰虛火動,多起於傷風,有似瘧狀,宜六味湯、八珍湯加黃柏、知母,痰嗽加麥冬、天冬、貝母、紫菀,隨證加減,切忌香燥藥,故勞病陰虛火動而轉喉痛,脈細數者不治矣。
見證各異,治法迥別。
勞病定無泄瀉、多汗之證,必身熱、便燥、口乾,四物湯加黃柏、知母,以退骨蒸勞熱。陰虛火動,然亦不得已用之,如久服,多患泄瀉、喘促而亡。
陰虛火動,生地、丹皮、便制黃柏、杞子、五味子、牛膝、白茯苓,可煎可丸。
勞證退熱,青蒿十斤,取自然汁,熬一分,加豬膽汁七分,熬膏,入甘草末為丸,米飲虛勞慾火,梨汁一斤,胡桃肉一斤,研,牙茶五兩,生地六錢,當歸末六錢,熬至滴水成珠,入雞子清一枚,盛瓷器內,封口勿令出氣,冷水浸去火毒,每日清晨服一匙。
勞證臟腑虛損,身體消瘦潮熱,建中湯大能生氣血、退虛熱。
前胡細辛當歸白芍人參橘紅桂心麥冬黃白茯苓炙甘草(各一錢)半夏(七分) 生薑(三片) 大棗(二枚) 不拘時服。
地仙散治骨蒸肌熱,虛勞煩躁。
地骨皮防風(各一兩) 薄荷(一錢五分) 甘草(二錢五分)
為細末,食前生薑、竹葉湯,服三錢。
參散治咳嗽吐痰,聲啞,潮熱盜汗。
人參柴胡五味子杏仁防風羌活款冬花桑皮(各五分) 白茯苓黃紫菀歸身川芎半夏貝母枳殼秦艽桔梗甘草(各八分) 鱉甲(三錢) 生薑大棗水煎服
阿膠丸治勞證,咳血吐血。
阿膠生地黃白茯苓側柏山藥蘇葉(各一兩) 柏子仁麥冬人參防風(各蜜丸彈子大,每服一丸,食後細嚼,煎蘇梗湯下。
清骨散治男女五心煩熱,欲成勞證。
柴胡生地黃熟地黃人參赤茯苓防風秦艽薄荷胡黃連水煎。
麥冬湯治心中煩熱,惟欲露體,以衣被覆之即悶,驚悸心怯,面無顏色,忘前失後,婦人患血風氣者多成此證,乃是心蒸之狀。
青蒿(一小握) 蔥白(一寸長,七根) 藍葉(七片) 苦楝根(七寸)
童便一升半煎取一半,去渣,入安息香、蘇合香、阿膠各一錢,硃砂、雄黃、雷丸、枯礬、硫黃各五分,檳榔末一錢五分,麝香五分。五更初空心進一服,五更五點進一服。午時前後取出,淨桶盛,急入油銚內煮,仍傾蓋蟲罐內,扎口埋之深山。
五枝散取傳屍勞蟲。
桃枝李枝梅枝桑枝榴枝(各三寸長,七莖取末) 通草穿山甲全蠍(炒各一兩) 沉香(八錢五分) 木香檳榔燈草(各五錢) 紅花(二錢五分)
甘草煎膠為丸,每服三四十丸,空心溫酒下。
加減黃建中湯治男、婦五勞七傷,骨蒸。
黃(一兩二錢) 秦艽防風北柴胡歸身白芍藥熟地黃地骨皮肉荳蔻(煨)炙甘草砂仁檳榔(各五錢) 豬苓(四錢) 桔梗白茯苓白朮(各三錢)人參(一錢
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盅,煎七分,不拘時服。老人,黃加重一兩。
再仙丹治勞證,黃瘦虛損,諸藥不效者。
大小茴香(鹽水炒,各二兩) 麥冬茯神地骨皮防風(各二兩) 遠志人參龍齒羚羊角炙甘草石膏(各三兩) 紫石英(一兩)
咀片,每三錢,棗一枚,水一盅半,煎七分,食前溫服,未差再服,以差為度。甚益心力,曾經吐血,服之有效。
桑椹膏治骨蒸。
桑椹不拘多少,取汁入蒼朮內共熬,去蒼朮渣成膏。如腎氣虛加枸杞子四兩研末,肺虛加人參末一兩。
驗案
一人無大病,但舉體不通泰,六脈弦滯。曰∶此從心之鬱熱不通,又兼力勞、色勞故也。心鬱則神失,力勞則氣傷,色勞則精害;神失則火去,氣傷則多滯,清害則水衰。若不能多藥,先以橘紅、麥冬服幾日,再加五味子服之。再將大體常思則心不鬱,將小力運動則氣滯通,遠色凝神則精自足,如此不但卻病,且可長生。
一人病勞半年,虛而欲脫,此證參不可無,亦不可驟用。蓋虛極而力不能勝也,只好用五味劑,不得頓服,須徐徐呷下,俟神氣稍安始可加參。
陰虛
語云∶陰常不足,陽常有餘。故人生受病,若先起於七情,內傷元氣,而後及於血氣,此從內而及外,陰病十居八九,陽病十居一二。若因外感先傷氣血,而後及於內者,則陽證多而陰證少矣。經云∶男子十六而精通。此常度也。有未至其期,而以人為強通其精者,則四體之內,陰氣有不滿之處,異日多有難狀之證。有身體常常惡寒者,蓋腎藏精而屬水,水涸不能製火,則火燔灼其陰,以致陰虛火動而惡寒,非真惡寒也。蓋火極似水,故身中悃懶,覺乎灑淅有似惡寒之狀,但日夜無度,靜而或作,動而益覺其虛,若神思少息,略得一靜,火即潛伏,遇暖而寒即解矣。若動作時發熱,靜時即止,止時手足心如火烙,或面赤、耳鳴、咽痛,斑疹隨出隨沒,或胸前、兩足內忽然作熱,有如電狀,來無常度,去亦無定,口鼻出入氣息時有焦腐之氣,寤寐不安而呻吟,唇紅舌焦而燥黑,足心似炙,氣從臍下入腹,或唇舌、小腹、兩脅如火烙,或腰痛如折,骨痿不能起床,遍體疼痛,舌本強而不能言,此少陰之脈系舌本故也。或耳鳴如波濤、蟬鳴、鵲噪、琴瑟之聲,或耳閉不能聽,至夜多夢,睡時驚駭不寧,魂飛魄盪,喜暗惡明而怕見人,或妄見鼠竄蛇行、孩童前後相戲,自覺手足脫落,或頭玲珠墮下,或見有人同伴同眠,或鬢髮顯然如有人揪扯,各樣異患不一,總皆腎虛陰不足,火動變見之故也。此不可妄為痰火,遽用燥烈苦寒之藥,亦不可執丹溪之法,一例以四物湯加知、柏之類治之。夫知、柏、芩、連,洩有餘之火,用之得當,則能祛邪,而元氣自複,故有裨益;若真元不足,而亦以此用之,反瀉天真,以致大便泄瀉,飲食少進,胃氣虛而肌肉削,往往致死,不可勝計。又不可執陽旺能生陰之說,治以補中。初用一、二帖,略以為中病,久泥於此,豈不謬哉!若房勞傷腎,只宜補水益元湯加減,而諸證悉愈。或有津液之陰不足而火動,發熱惡寒;又有精髓之陰不足而火動,則口乾舌燥;又有營血之陰不足而火動,遣精夢洩。《內經》言天氣不足,地氣乘之;地氣不足,天氣乘之。晝劇則陽不足,夜劇則陰不足。又有營血衰少,感冒風寒,邪入陰分,午夜發熱,宜四物加降火清熱之味則愈。或大怒傷肝而內動風熱,致氣血錯亂 ,留滯陰分發熱者,宜疏肝補陰清熱則愈。有因飲食驚恐與食相挾,致傷陰氣,留滯於陰分而為患者,此陰分受傷,至夜發熱,而似乎陰虛火動,其證不同,必須窮本求源,庶幾醫無謬妄,而病無橫夭。經云∶陽火易救,陰火難扶,若真陰虛弱,藥非百劑,功非歲月,何能全癒?其他外來有餘之邪及過餐炙膏粱濃味,以致病熱為患者,非惟黃芩、黃連、知母、石膏之類可用,即硝、黃亦罔顧矣。雖然亦可用之於壯盛,若元氣衰弱,當先補元氣,而後祛邪,如邪盛,又當攻補兼施,量其虛實而施
補水益元湯
熟地(四錢) 生地麥冬當歸(各二錢) 白芍甘草(各一錢) 五味(二十粒) 大棗(三枚)
熟地大補五臟之陰,安神誌,健精脈而填骨髓,故用為君;生地能滋陽退熱,有益精壯神之四味大補元陰之聖藥也。麥冬清心除煩退熱,同五味補元精而止渴,保金益水,勿使火邪傷肺。若火炎傷金而喘嗽者,五味又當慎用。甘草洩心火,心藏神,能降神中之火也。若怔忡恍惚,夜臥不安,加棗仁三錢,茯神一錢。若元陰虛甚,加熟地三錢或五錢,一枚者佳。若火動而燥熱,加細辛一、二分,甘草一錢,生地一錢,童便半杯。若咳嗽減去五味,加天冬、麥冬,百合、黃柏、桔梗。若火乘心包絡,胸中痞悶,倍用熟地、甘草。若燥渴倍用麥冬、五味、熟地。若胸中有痰不舒,減熟地,去五味,加栝蔞、貝母、薑汁、竹瀝。若坐臥不安,加百合、甘草。若火動腹痛、腸鳴,去五味,加白芍、甘草。若精神短少,加熟地、棗仁。若驚惕心跳,肢體酸疼,加當歸、地黃、棗仁、甘草、茯苓。若腰疼骨酸,加杜仲、補骨脂、生地黃。若火動飲食易消,加元參、細辛、白芍、童便。若肺募間連背心,熱如杯火,往來無常,加元參、桔梗。若熱從睾丸而起,肝火也,加柴胡以達之。若元陽不足,加人參、黃,厥加附子。若火乘陽精之分,夢遺加山藥、山萸肉、枸杞子、細辛、蓮花蕊,兼用六仙丹;如禀氣壯盛,可用知母者,酌而加之,使火邪無犯元陽∶如尿後沸滴,二仙丹加龍骨、蓮蕊。若虛火遊行無定,斑疹出沒不時,遍發紅熱,加元參、生地,壯水之主以製陽光,去五味子。若灑淅似乎惡寒,並加生甘草、童便,切不可用諸寒劑,只補其陰,則火降若手少陰心經,素禀原弱,日間勞心傷神,夜或房欲損精,精氣怯而不能養神,以致火乘心經,患手心尾尻火熱,或往或來,心跳不靜,睡臥不安,驚懼不寧,睡至子時則醒,至天明反倦臥,舌心焦燥,兩手小指有時忽熱如電,時有時無,口鼻出入呼吸唯覺蒸蒸熱,乾燥若渴,無焦腐之氣、呻吟之聲,但筋骨蒸熱無遊行之狀,與足少陰證稍異,宜滋陰補心湯。
熟地(三錢) 當歸官桂麥冬生地杏仁(各一錢) 白芍(二錢五分) 甘草茯神(各一錢) 小麥(一撮) 大棗(三枚)
若足厥陰肝,患火眼霎時腫起,或足大趾頭循足跗內去內踝一寸,入腹近臍兩旁,至
左熟地生地當歸(各一錢) 白芍(一錢五分) 甘草(一錢) 柴胡元參(各八分)
足太陰脾病,有因思慮過度以致傷神,或因飲食不節而傷脾,或因鬱怒不節而傷肝,肝木凌覺手足脫落,眼見虛形,或喜食易飢,或食入反脹,並宜益陰滋補。雖有火動,不可用苦寒,宜於補陰藥中加炮薑以反佐之;或面色焦黃,肌肉不澤,神睏意懶,痰有紅筋,並宜養陰白茯苓茯神甘草白芍生地(各一錢) 山藥歸身(各一錢半) 熟地(三錢) 大手太陰肺病,有因悲哀傷肺,患背心前胸肺募間熱,咳嗽咽痛,咯血,惡寒,手大拇指循白肉際間上肩背,至胸前如火烙,宜百合固金湯。
熟地生地歸身(各三錢) 白芍甘草(各一錢) 桔梗元參(各八分) 貝母麥冬百合(各半錢) 如咳嗽,初一二服加五味子(二十粒。)
若人入房、勞心太過,患經月不寐,夢寐不寧,須澄慮內觀,藥用補水寧神。或補陰而反夢而火愈熾,此神思火動而真水不足故也,當救真水,其火自降。經云∶寒之不寒,是無水也,治以元參甘草湯,清其神火,俟火熱稍緩,仍以壯水益元湯主之。若耳閉咳唾呻吟,肌骸骨痿腰折,並以補元益陰湯佐桂以從。若因風濕痰火與氣逆血滯之類,而後骨痿腰折,不在
補元益陰湯
熟地(三錢) 當歸生地棗仁(各二錢) 白芍甘草茯神(各一錢) 麥冬(一錢五
元參甘草湯
生地歸身元參白芍甘草(各一錢) 麥冬(二錢)
若邪陷陰分,骨蒸咳嗽,煩熱,夜作而旦愈,先用逍遙散三、四帖,後用生料四物湯加升麻、柴胡、幹葛、防風、茯苓、甘草之類以提之,切不可作陰虛治。
若素患血少,而陰血中之陰不足,不能生化,以四仙湯時時服之。有火重加甘草,或滋生地熟地杏仁(各三錢) 歸身(三錢) 甘草(一錢)
若元陰衰亦有汗,火乘陰位,精被熏蒸而出,猶炙竹而有油,切不可用參、術、 、桂以斂黃湯。若元陰衰弱,火乘營血,為漏崩、便血、溺血,宜補中加醋炒地榆、續斷、阿膠之屬以澀之;如不止,再加升麻、柴胡、防風以提之,崩漏證,熱則流通,虛則下注,故熱當清,用生料四物加梔、柏、知母、芩、連;虛則宜補,用、歸、參、術加澀血之藥,不已,加升麻、附子以託之;如氣血兩虛,用八珍湯加醋炒樗皮、陳棕灰以止之。如六淫七情所傷若人有眼角出血,槐花炒焦煎服;若有舌根出血者,用辰砂一錢,灶心土二錢,鴨子清若有齒縫出血,此傷血脈也。如下唇中齒出血,此傷腎也,宜滋補藥中加生甘草、丹皮、童、膏之類;禀氣壯者,可以承氣湯下之。因風熱乘胃者,亦以四物加荊、防、升、芷、芩、若臍中出血,火逼胃氣上不得轉運,有失傳度之令,故血從胃竅出也。以四仙湯加生甘草、丹皮,佐白芷,加藕汁,柏葉汁、茅根汁治之。
若七竅中出血者,留淫日久則陰血不得歸經,故從毛竅中出,須開鬱清氣涼血,如歸、芍、烏、附、木花、丹皮之類是也。如元陰虛弱,火乘陰分,以致血熱沸騰,充灌肌膚,宜滋陰降火者,須看元氣虛實,加涼血藥以治之。
若耳中出血,多由鬱怒所傷,幹動少陰風熱,以致蒸熱沸騰,上沖清道,有升無降,致耳出血。用生地、丹皮、甘草、柴胡、防風、香附、青皮、知母、黃柏以清之。
若諸失血過多,則元陰不能無損,宜以生地、丹皮、甘草降火之藥,加童便治之。
若火盛,雖隆冬多飲寒泉雪水,睡臥冷地,搖扇取冷,亦不能禦。惟有峻補真陰,須用若勞盛風暑,患發似瘧,醫但知勞而不知有外邪內陷,誤用補藥,其邪留滯於血脈之間,隨防風輕揚之劑,佐參、歸、芎、附之屬以導散之。蓋陰虛脈散無力,邪脈強散有力,或弦緩若元陰不足而洩,名曰腎洩。水穀不分,至而即去,去有常度,日夜一次,或二次,與他洩腎,惟宜補陰之劑,兼以固真散,其洩自止。如挾陽氣不足而洩,不可偏執於此。
固真散
山藥芡實蓮肉茯苓等分為末。
若元陰受傷而患嘔吐,此由木挾相火,上乘於脾胃之間也。宜滋補元陰,抑肝制火而清脾,嘔吐自止。四物加白芍、甘草,佐茯苓、青皮之屬。
若人有行房用力過度,則汗出於腎。經云∶汗出於腎,逢於風則汗藏風腑,內不得入於臟腑,外不得越於肌表,客於玄府,發為腫脹,本之於腎,名曰風水。宜滋水散風,用四物加羌活、防風、柴胡、荊芥、防己之屬,不可作脾虛濕腫治之。若用參、術利水之劑,更使若有人暴死,良久復甦,往來不時而作,此為心火自焚,因勞心驚恐所傷,以致真神氣失守其位,亦火乘陰分也。可用四仙湯加甘草、童便。大抵無形之火易复,有形之水難扶,故真陰不足,功非歲月不能,杯水焉濟車薪之火?然元氣不足,還須補元,如河車可煮食之,甚有奇功。如人乳、牛乳,虛火之人可常服之。如秋石,滋陰降火,亦妙藥也。一切陰虛證,後方可選用。
當歸百合湯
歸身(三錢) 熟地麥冬(各一錢半) 川芎(一錢) 沙參甘草香附橘紅(各八分)桔梗(五分) 小麥(一錢) 大棗(三枚)
滋陰生脈散
麥冬(五錢) 生地歸身(各三錢) 甘草白芍(各一錢) 五味子(二十粒)
補腎丸
黃柏(酒炒) 龜板(灸) 牛膝(各二兩) 杜仲(一兩) 五味子(五錢) 幹葛(三錢)
天一丸
山藥虎骨杞子(各二兩) 歸身白芍生地麥冬(各二兩) 瑣陽菟絲補骨(各五錢) 牛膝(一兩) 熟地(四兩) 河車(一具)蜜丸。
益水湯
生地(四錢) 歸身(二錢) 丹皮(八分) 甘草百合(各一錢) 童便(半杯)
壯水製陽湯
白麻骨(二錢) 沙參麥冬(各一錢) 當歸(八分,有痰去之) 牛膝(五分) 元參(五分)五分) 澤瀉(三分) 白芍(六分) 仙茅(八分) 秦艽(五分)
若痰盛,清水三杯、竹瀝三杯浸;若火盛,水三杯、童便三杯浸;若胃弱不能食,蓮子煎水冷浸;若頭暈,水三杯、乳三杯浸。真綠豆皮、白麻骨,專用此藥,不損胃氣,乃養陰退熱經云∶營出中焦,衛出下焦。衛不足益之以辛,營不足益之以甘,辛甘合脾胃,脾胃強,何病之有?陰氣者,靜則神藏,躁則消亡,飲食甘辛,亦養陰之道也。
若元陰虛,病肉脫者不治。骨瘦如柴,大便溲瀉,身熱如火者不治。鼻如煙煤,唇青齒紅者不治。九竅出血者不治。咳嗽身熱,其脈細數,吐衄者不治。脈大,大便不實,兼咳嗽者不治。鼻如煙煤,唇青齒紅者不治。九竅出血者不治。肌削咳嗽咯血,脈洪數,喘急喜臥,不能轉側,面目黧黑者不治。發熱,惡冷食,煩躁及大便如羊屎者不治。
潮熱
虛損潮熱,昇陽散火湯,後用大補;或日日發潮,一寒一熱,宜用益氣湯,重加黃、甘草,甘溫除大熱也。或脈細數,或脈空大,其病將危,五服不驗,治亦難矣。
看病有脾胃證規,則原起於脾胃,或寒或熱,只從脾胃上調理,諸證自退。
病多潮熱不退,初時可用補中益氣湯,後則不可,惟宜熟地丸,補納腎氣而潮熱自退。
久病潮熱,氣血兩虛,用益氣湯,甘草生熟重用之,發散藥一味不可加,調理宜八珍湯、十全大補湯,或為丸亦可。
凡潮熱自汗,血氣往來未定,六味湯加人參、黑姜,可服十帖。
驗案
一人夏時,夜則身熱,寅卯時即退,大便或溏,或如常,用參苓白朮散。嘈雜加川連少許;不嘈雜去連,加白芍。蓋此證脾胃中有濕熱,夜則身熱者,衛氣晝行於陽,夜行於陰,三陰之脈布腹中,陽氣與濕熱相合,故身熱。便溏者,濕也,發於夏者,濕熱之令助本病也。白朮散和中利濕,加芍補脾陰。
一小兒久熱不退,一日三次發熱,熱後微汗,汗後發熱,晝夜不息,氣短促,諸藥不效。此久病脾陰虛也。用保元、茯苓二帖而愈。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25
- 文章: 33799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周慎齋遺書卷七
周慎齋遺書卷七
吐血
血證屬火無二議,五臟六腑皆出血之路,所以吐者火也,至後則虛矣!用藥一概寒涼,則胃氣漸損,生髮之氣漸衰,血以氣為主,血無氣養,血不歸絡,累發之而累寒之,自然成陰虛火動之證。脾、肺二絡有損,咳嗽、喘促、泄瀉,理必然也。血熱火動,滋陰可愈;血熱火越,滋陰求愈則不能矣。不見天之大雨,是滋陰也,反擊動其火,草木皆焚,滋陰補陰,何以別之!四物湯治血之有餘,不治血之不足。若論不足,男女之血皆不足也。血虛則無氣,血虛發熱,氣虛生寒,血後寒熱往來,是氣血兩虛,宜用東垣甘溫除大熱之法。陰從陽生,所以人參、黃能補其生化之原也。若見自汗咳嗽,乃肺虛也。血脫益氣,古聖之言,雖有雜證,亦末治之。蓋血藥治血之有餘,不治血之不足;寒劑治火之有餘,不治火之不足。吐血概用滋陰清火,則胃失生髮之氣,脾肺先絕,血從何生?必至於死矣!
失血證,皆見芤脈,隨其上下以察所出。凡失血者,脈貴沉細,若脈浮大則難治,豁大無力尚可延;短數、細數、緊數、豁大有力皆為不祥。
治血初起,以苦甘寒藥散火涼血為君,辛涼開鬱利氣為臣,升清藥俾復其位為佐使,久則以酸澀止塞其源,用甘溫藥收補於後,如此未有不癒者。(王胥山曰∶治血之要略備矣。)
凡咳嗽吐血有汗,用茯苓補心湯,或潮熱咳嗽,八珍湯加陳皮、貝母、五味子,以瀉胸中之痰。老痰是熱,宜貝母、花粉;清痰是虛,宜人參、白朮。
吐血之證,或七情所傷,或咳嗽日久,或因傷寒表裡不清,漸傳而至,心氣耗散,不能藏血胸膈飽悶,咽嗌不利,虛火上炎,服三四帖則止,發則再服,蓋火鬱宜發之也。渴甚加麥冬凡病先防胃傷,宜六味丸、八珍湯加減。寒藥不可,熱亦不宜。血怕氣滯,滯則生髮之氣反鬱而成火。
血來鮮紅屬熱,淡色屬虛。血色青淡,參湯磨服犀角、羚羊角,陽氣上升,其血必能下降,倘氣不升上,血必不復下。可見氣有生血之妙,血無益氣之功也。
去左脅下積血,烏藥二分,枳殼三分,磨服;脈不短數,尚可遷延。吐血血不歸經,用砲姜溫暖中氣,使血歸經。炮薑入脾、肺二經,脾統血,肺主氣,氣行血行也。
吐血,先血病而後吐瀉者,無忘其吐瀉,四君子加歸、芍之類;先吐瀉而後血病者,無忘其血病,四君子加山梔、川連之類。吐血宜行血、涼血、和血、補血,茯苓補心湯、六味湯,或四物湯加炮薑,八珍湯加陳皮、貝母、麥冬、五味子。血病必從血治,此為正法。
吐血久而不癒者,腎虛不納氣故也;雜病久而不癒者,脾虛不能統血故也。故血病宜求之腎。雜病宜求之脾。
吐血因陽勝陰虛,故血不得下行,乘炎上之勢而出。大法補陰抑火,使復其位。山梔只清胃脘之血,桃仁承氣治氣壅火塞而吐紫血者,然非治血之正法也。
先吐血後見痰嗽,皆是陰虛火動,氣不得下降也;先痰嗽後見紅者,是痰積熱壅,火炎吐血也。以炮薑末、童便調服,或天一丸,蓋壯水之主,以製陽光也。
天一丸
黃柏知母(俱童便炒) 生地丹皮杞子五味子牛膝茯苓蜜丸。
血證藥味各有專司。川芎血中氣藥,性味辛散,通肝經而行血滯於氣也;地黃血中血藥,通腎經,性味甘寒,能滋真陰;當歸分三治,性味辛溫,全用活血,血各歸經;白芍陰分藥也,通脾經,性味酸寒,能涼血,治血虛腹痛也;人參補血虛,陽旺則生陰血也。輔佐之屬,若桃仁、紅花、蘇木、血竭、丹皮,血滯所宜;蒲黃、阿膠、地榆、百草霜、棕灰,血崩所宜;乳香、沒藥、五靈脂,血痛所宜;蓯蓉、瑣陽、牛膝、杞子、益母草、夏枯草、龜板,血虛所宜;乳酪血液之物,血燥所宜;炮薑、肉桂,血寒所宜;生地、苦參,血熱所宜。此
驗案
石埭陳友,年三十五歲,性嗜酒色,忽患吐血,一日三五次,不思飲食,每日只吃粥一碗,滾酒能飲數盃,次日清晨再吃粥,前粥盡行吐出,吐後反腹脹,時時作酸割痛,晝夜不眠,吃滾酒數盃略好,來日亦如此,近七月矣,醫人俱言不可治,並無論及積血者。予診之,六脈虛數,此證吐後宜寬反脹,吃滾酒略可,此積血之證也。蓋酒是邪陽,色亦邪陽,邪陽勝則正陽衰,又兼怒氣傷肝,肝不納血,思慮傷脾,脾不統血,中氣受傷,血不歸絡,積血中焦無疑。宜吐宜利,但脾胃大虛,不使陽氣升發,陰寒何由而消?先用六君湯,白朮、蒼朮制之,加丁香溫胃,草蔻治中脘痛,三十餘帖,再用良薑一兩,百年陳壁土四兩同煮,待土化切片,陳皮去白,草蔻、人參、白朮、茯苓、甘草、胡椒、丁香各五錢,細辛四錢,共末,空心清鹽酒送下二錢,此藥功在扶陽,積血陰寒凝結,得陽旺而陰自化。服藥後血從下行者吉,如血從上吐,約六、七碗,胸中悶亂,手足逆冷,不醒人事。急煎人參五錢,炮薑八分,服之遂靜。定後胸中悶亂,臍下火起而昏。用茯苓補心湯一帖而安,又用六味加人參、
一人咳嗽吐血,用人參、花粉為末,蜜水調服而愈。
一女白帶、吐血,子午潮熱,口乾脈弦,此肝木大旺,脾之真元被木所奪也。清肺則木平,補脾則中氣固,六味加人參、炮薑而愈。
一人痰中見血,脈大有力,肺部更甚,此證肺失下降之令也。肺不降者,中宮為濁氣鬱結,
尿血
尿血者,精不通行而成血,血不歸經而入便,然其原在腎氣衰而火旺,治當清腎。清腎之法,補脾益肺以生水則火自平,而精血各歸其所矣。用四君加木通、香附,則氣理而精旺矣。
尿血久不愈,陽陷於陰者,補中益氣湯。
驗案
一人尿血,此脾陰不足也,用熟地以補其陰,陰不足則肝木乘脾而土弱;用甘草、白芍瀉土中之木,棗仁、遠志扶土之母;以通其升降之道,不為邪氣所鬱;用麥冬、天冬以清肺,蓋肺能降,脾自能升也。若陳、半、朮、苓香燥之味,有礙乎陰,不宜。
衄血
鼻血,陽明熱證也。陽明經挾鼻,熱甚故血上行也。治宜清之。
鼻血湧出,諸藥不止,生地、薄荷、藕節、柏葉、茅根各一錢,生薑五錢,搗汁一碗,磨京墨服。血來盈盆色淡者,此藥不效,須用大附子便制五錢,水煎一盅,加薑汁半杯、童便一衄血,安神丸二、三次不止,用沉香末二錢、山梔末五錢酒服。
衄血不止,用驢屎燒存性,研末吹鼻立止。
太陽傷寒,血出於鼻者,蓋太陽主表,肺主皮毛,亦屬表,鼻為肺竅,表氣熱甚,故其於表之竅。寒涼瀉火之有餘,不能瀉火之不足,若五臟無病,只腎虛火動,應用寒涼,滋陰降火;若脾虛下陷,陰火上升,復用寒涼,則無根之火愈熾,而喉痛咽啞之病作矣,危亡其能免乎?
腸風
腸風泄瀉,血出於脾,濃樸丸。心火乘脾,血出於心,歸脾湯。因酒濕熱,黃芩湯加川黃連丸。內傷勞碌,補中益氣湯加地榆。陰結下血,漸漸至多,腹痛不已,地榆湯。久風入中,秦艽丸。久患腸風,十全大補湯。真腸風,風入中而化火也,地榆、槐花對證之藥。腸風下血不止,白芷、烏梅二味煎服,以肝藏血,脾統血也。
濃樸丸
濃樸生薑(各四兩同搗,炒焦黃色) 白朮神曲麥芽(各一兩)共末米糊丸,空心米湯下百丸。兼治五痔下血,永不再發。
地榆湯
地榆(四兩) 砂仁(七枚,炒) 甘草(三兩,半生半炙)共末,每服五錢,煎服。
秦艽丸
川芎(二兩) 白芍(四兩) 歸身(四兩) 香附(四兩醋炒) 秦艽(四兩) 槐花(四兩,炒) 蜜丸服。
驗案
一人患腸風,下血不止,頭目眩暈,三、四年不愈,皆云不治。予診脈,左手沉細,右手豁大。此因內傷寒涼太過,致陽不鼓,故左脈沉細;血不歸絡,火浮於中,故右脈豁大。用補中益氣湯十帖,再用荊芥四兩、川烏一兩,醋麵糊丸,空心服愈。
一婦年四十八,八月患痢,所服清涼消導,以致脾胃受傷,血無所統,日下數碗,或住一二日,遇有所觸,即下不止,至十月肌肉漸瘦。欲補血而脾胃寒冷,欲引血歸經,而血枯待盡。只宜溫養中氣,陽生陰長,用理中湯一二帖,後以補中益氣湯加防風三分、炮薑八分
一人大便去血盈盆,血來即暈,此飲食勞碌所傷。血脫補氣,用人參、炮薑、黃耆各一錢、甘草七分,腹脹加白芍,水煎服。後用補中益氣湯調之。
中風
中風得之大病,死多生少。治痰先順氣,氣順痰自利;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
中臟者難治,中腑者易治,脈俱來而緩,口開遺尿,手撒發直,目吊喉鼾,肉脫頭竄,汗出如珠,皆難治也。卒然不知人事,心雖明而口舌不言,三四月不死,用皂角、生半夏末吹鼻待其蘇後,或半夏末、薑汁灌之,即吐痰涎,舌可動搖。大便不通,用蜜棗下行,其氣自生中風元氣不足,保元加附子為主,血虛加補血藥,氣虛加補氣藥,痰甚加消痰藥,隨證加減治之,或小續命湯亦可。
中風大抵自吐者不治,遺尿不治,脈弦滑洪大者,皆難治也。
中風後多煩躁,是氣虛不生血,心無血養故耳。
半身不遂
半身不遂,須分左右,俱用十全大補湯。初起必加羌活、防風三五帖。在左用氣中之血藥,藥,俱以此湯調理,丸、藥用補中益氣湯加減。
半身不遂,左為氣中之血,蓋左關肝木,為升生之氣,肝木生心火,心主血,故曰氣中之血也。右為血中之氣,蓋右關脾土,為生血之原,土生肺金,肺主氣,故曰血中之氣也。其所以不遂者,皆因肝血枯而生風動火也
吐血
血證屬火無二議,五臟六腑皆出血之路,所以吐者火也,至後則虛矣!用藥一概寒涼,則胃氣漸損,生髮之氣漸衰,血以氣為主,血無氣養,血不歸絡,累發之而累寒之,自然成陰虛火動之證。脾、肺二絡有損,咳嗽、喘促、泄瀉,理必然也。血熱火動,滋陰可愈;血熱火越,滋陰求愈則不能矣。不見天之大雨,是滋陰也,反擊動其火,草木皆焚,滋陰補陰,何以別之!四物湯治血之有餘,不治血之不足。若論不足,男女之血皆不足也。血虛則無氣,血虛發熱,氣虛生寒,血後寒熱往來,是氣血兩虛,宜用東垣甘溫除大熱之法。陰從陽生,所以人參、黃能補其生化之原也。若見自汗咳嗽,乃肺虛也。血脫益氣,古聖之言,雖有雜證,亦末治之。蓋血藥治血之有餘,不治血之不足;寒劑治火之有餘,不治火之不足。吐血概用滋陰清火,則胃失生髮之氣,脾肺先絕,血從何生?必至於死矣!
失血證,皆見芤脈,隨其上下以察所出。凡失血者,脈貴沉細,若脈浮大則難治,豁大無力尚可延;短數、細數、緊數、豁大有力皆為不祥。
治血初起,以苦甘寒藥散火涼血為君,辛涼開鬱利氣為臣,升清藥俾復其位為佐使,久則以酸澀止塞其源,用甘溫藥收補於後,如此未有不癒者。(王胥山曰∶治血之要略備矣。)
凡咳嗽吐血有汗,用茯苓補心湯,或潮熱咳嗽,八珍湯加陳皮、貝母、五味子,以瀉胸中之痰。老痰是熱,宜貝母、花粉;清痰是虛,宜人參、白朮。
吐血之證,或七情所傷,或咳嗽日久,或因傷寒表裡不清,漸傳而至,心氣耗散,不能藏血胸膈飽悶,咽嗌不利,虛火上炎,服三四帖則止,發則再服,蓋火鬱宜發之也。渴甚加麥冬凡病先防胃傷,宜六味丸、八珍湯加減。寒藥不可,熱亦不宜。血怕氣滯,滯則生髮之氣反鬱而成火。
血來鮮紅屬熱,淡色屬虛。血色青淡,參湯磨服犀角、羚羊角,陽氣上升,其血必能下降,倘氣不升上,血必不復下。可見氣有生血之妙,血無益氣之功也。
去左脅下積血,烏藥二分,枳殼三分,磨服;脈不短數,尚可遷延。吐血血不歸經,用砲姜溫暖中氣,使血歸經。炮薑入脾、肺二經,脾統血,肺主氣,氣行血行也。
吐血,先血病而後吐瀉者,無忘其吐瀉,四君子加歸、芍之類;先吐瀉而後血病者,無忘其血病,四君子加山梔、川連之類。吐血宜行血、涼血、和血、補血,茯苓補心湯、六味湯,或四物湯加炮薑,八珍湯加陳皮、貝母、麥冬、五味子。血病必從血治,此為正法。
吐血久而不癒者,腎虛不納氣故也;雜病久而不癒者,脾虛不能統血故也。故血病宜求之腎。雜病宜求之脾。
吐血因陽勝陰虛,故血不得下行,乘炎上之勢而出。大法補陰抑火,使復其位。山梔只清胃脘之血,桃仁承氣治氣壅火塞而吐紫血者,然非治血之正法也。
先吐血後見痰嗽,皆是陰虛火動,氣不得下降也;先痰嗽後見紅者,是痰積熱壅,火炎吐血也。以炮薑末、童便調服,或天一丸,蓋壯水之主,以製陽光也。
天一丸
黃柏知母(俱童便炒) 生地丹皮杞子五味子牛膝茯苓蜜丸。
血證藥味各有專司。川芎血中氣藥,性味辛散,通肝經而行血滯於氣也;地黃血中血藥,通腎經,性味甘寒,能滋真陰;當歸分三治,性味辛溫,全用活血,血各歸經;白芍陰分藥也,通脾經,性味酸寒,能涼血,治血虛腹痛也;人參補血虛,陽旺則生陰血也。輔佐之屬,若桃仁、紅花、蘇木、血竭、丹皮,血滯所宜;蒲黃、阿膠、地榆、百草霜、棕灰,血崩所宜;乳香、沒藥、五靈脂,血痛所宜;蓯蓉、瑣陽、牛膝、杞子、益母草、夏枯草、龜板,血虛所宜;乳酪血液之物,血燥所宜;炮薑、肉桂,血寒所宜;生地、苦參,血熱所宜。此
驗案
石埭陳友,年三十五歲,性嗜酒色,忽患吐血,一日三五次,不思飲食,每日只吃粥一碗,滾酒能飲數盃,次日清晨再吃粥,前粥盡行吐出,吐後反腹脹,時時作酸割痛,晝夜不眠,吃滾酒數盃略好,來日亦如此,近七月矣,醫人俱言不可治,並無論及積血者。予診之,六脈虛數,此證吐後宜寬反脹,吃滾酒略可,此積血之證也。蓋酒是邪陽,色亦邪陽,邪陽勝則正陽衰,又兼怒氣傷肝,肝不納血,思慮傷脾,脾不統血,中氣受傷,血不歸絡,積血中焦無疑。宜吐宜利,但脾胃大虛,不使陽氣升發,陰寒何由而消?先用六君湯,白朮、蒼朮制之,加丁香溫胃,草蔻治中脘痛,三十餘帖,再用良薑一兩,百年陳壁土四兩同煮,待土化切片,陳皮去白,草蔻、人參、白朮、茯苓、甘草、胡椒、丁香各五錢,細辛四錢,共末,空心清鹽酒送下二錢,此藥功在扶陽,積血陰寒凝結,得陽旺而陰自化。服藥後血從下行者吉,如血從上吐,約六、七碗,胸中悶亂,手足逆冷,不醒人事。急煎人參五錢,炮薑八分,服之遂靜。定後胸中悶亂,臍下火起而昏。用茯苓補心湯一帖而安,又用六味加人參、
一人咳嗽吐血,用人參、花粉為末,蜜水調服而愈。
一女白帶、吐血,子午潮熱,口乾脈弦,此肝木大旺,脾之真元被木所奪也。清肺則木平,補脾則中氣固,六味加人參、炮薑而愈。
一人痰中見血,脈大有力,肺部更甚,此證肺失下降之令也。肺不降者,中宮為濁氣鬱結,
尿血
尿血者,精不通行而成血,血不歸經而入便,然其原在腎氣衰而火旺,治當清腎。清腎之法,補脾益肺以生水則火自平,而精血各歸其所矣。用四君加木通、香附,則氣理而精旺矣。
尿血久不愈,陽陷於陰者,補中益氣湯。
驗案
一人尿血,此脾陰不足也,用熟地以補其陰,陰不足則肝木乘脾而土弱;用甘草、白芍瀉土中之木,棗仁、遠志扶土之母;以通其升降之道,不為邪氣所鬱;用麥冬、天冬以清肺,蓋肺能降,脾自能升也。若陳、半、朮、苓香燥之味,有礙乎陰,不宜。
衄血
鼻血,陽明熱證也。陽明經挾鼻,熱甚故血上行也。治宜清之。
鼻血湧出,諸藥不止,生地、薄荷、藕節、柏葉、茅根各一錢,生薑五錢,搗汁一碗,磨京墨服。血來盈盆色淡者,此藥不效,須用大附子便制五錢,水煎一盅,加薑汁半杯、童便一衄血,安神丸二、三次不止,用沉香末二錢、山梔末五錢酒服。
衄血不止,用驢屎燒存性,研末吹鼻立止。
太陽傷寒,血出於鼻者,蓋太陽主表,肺主皮毛,亦屬表,鼻為肺竅,表氣熱甚,故其於表之竅。寒涼瀉火之有餘,不能瀉火之不足,若五臟無病,只腎虛火動,應用寒涼,滋陰降火;若脾虛下陷,陰火上升,復用寒涼,則無根之火愈熾,而喉痛咽啞之病作矣,危亡其能免乎?
腸風
腸風泄瀉,血出於脾,濃樸丸。心火乘脾,血出於心,歸脾湯。因酒濕熱,黃芩湯加川黃連丸。內傷勞碌,補中益氣湯加地榆。陰結下血,漸漸至多,腹痛不已,地榆湯。久風入中,秦艽丸。久患腸風,十全大補湯。真腸風,風入中而化火也,地榆、槐花對證之藥。腸風下血不止,白芷、烏梅二味煎服,以肝藏血,脾統血也。
濃樸丸
濃樸生薑(各四兩同搗,炒焦黃色) 白朮神曲麥芽(各一兩)共末米糊丸,空心米湯下百丸。兼治五痔下血,永不再發。
地榆湯
地榆(四兩) 砂仁(七枚,炒) 甘草(三兩,半生半炙)共末,每服五錢,煎服。
秦艽丸
川芎(二兩) 白芍(四兩) 歸身(四兩) 香附(四兩醋炒) 秦艽(四兩) 槐花(四兩,炒) 蜜丸服。
驗案
一人患腸風,下血不止,頭目眩暈,三、四年不愈,皆云不治。予診脈,左手沉細,右手豁大。此因內傷寒涼太過,致陽不鼓,故左脈沉細;血不歸絡,火浮於中,故右脈豁大。用補中益氣湯十帖,再用荊芥四兩、川烏一兩,醋麵糊丸,空心服愈。
一婦年四十八,八月患痢,所服清涼消導,以致脾胃受傷,血無所統,日下數碗,或住一二日,遇有所觸,即下不止,至十月肌肉漸瘦。欲補血而脾胃寒冷,欲引血歸經,而血枯待盡。只宜溫養中氣,陽生陰長,用理中湯一二帖,後以補中益氣湯加防風三分、炮薑八分
一人大便去血盈盆,血來即暈,此飲食勞碌所傷。血脫補氣,用人參、炮薑、黃耆各一錢、甘草七分,腹脹加白芍,水煎服。後用補中益氣湯調之。
中風
中風得之大病,死多生少。治痰先順氣,氣順痰自利;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
中臟者難治,中腑者易治,脈俱來而緩,口開遺尿,手撒發直,目吊喉鼾,肉脫頭竄,汗出如珠,皆難治也。卒然不知人事,心雖明而口舌不言,三四月不死,用皂角、生半夏末吹鼻待其蘇後,或半夏末、薑汁灌之,即吐痰涎,舌可動搖。大便不通,用蜜棗下行,其氣自生中風元氣不足,保元加附子為主,血虛加補血藥,氣虛加補氣藥,痰甚加消痰藥,隨證加減治之,或小續命湯亦可。
中風大抵自吐者不治,遺尿不治,脈弦滑洪大者,皆難治也。
中風後多煩躁,是氣虛不生血,心無血養故耳。
半身不遂
半身不遂,須分左右,俱用十全大補湯。初起必加羌活、防風三五帖。在左用氣中之血藥,藥,俱以此湯調理,丸、藥用補中益氣湯加減。
半身不遂,左為氣中之血,蓋左關肝木,為升生之氣,肝木生心火,心主血,故曰氣中之血也。右為血中之氣,蓋右關脾土,為生血之原,土生肺金,肺主氣,故曰血中之氣也。其所以不遂者,皆因肝血枯而生風動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