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律在家備覽{舊版}手抄稿第六冊.41A~48B

南山律在家備覽--弘一大師著
上日下常老和尚開示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6
文章: 33799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南山律在家備覽{舊版}手抄稿第六冊.48B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科判 | 宗體篇 戒體門 緣境寬狹章 別簡 ~ 宗體篇 戒體門 發戒數量章 明境徧一切
・備覽段落 | P76-L6 ~ P78-L2 《業疏》云:戒實能防……若準成宗,
南山律在家備覽略編手抄稿 一九九一年版
第四十八卷.B面

以我當年,我就害了這個毛病,我自己覺得用功很行哦,喔唷!這個念起佛來一天要念幾萬聲,很長一個時候我每天要念兩萬聲佛。然後說起來,有的時候自己一個人關在山裡也就罷了,有的時候人家來了跟人家一談,不談嘛則已,是越談越興奮,好像人家都不如我!實際上呢,就在那個時候已經被煩惱啊,已經侵蝕了,就這樣。於是後面這個念佛的時候,這個「我」心是非常高慢,這是我當年就是這樣害的。以後後來覺得「不行、不行!」去看一點教理。看了教理,這個教理,唉!也是一樣的,懂了以後一下覺得:哎呀!現在懂得很高興。那第一個念頭就想:「你看,一點也沒錯,這個傢伙錯了、那個傢伙錯了、這個傢伙錯了!」就是這樣,就是我一直犯這個毛病。所以我現在我所以說的,一直告訴你們,我不是在這裡跟你們做教授,我在這裡跟你們懺悔,就是我以前犯的毛病,一直到現在才了解了原來這個樣。說來說去我捧了這本書這麼二十多年,現在還在這本書裡面,它就告訴我們。所以剛才這個地方啊,這個地方非常重要、非常重要!

所以它最後這地方有一句話,我們還是看這個喔!如果這樣的話,這個善行很難生。「喻如欲修法者,覺以先知為要」,它這個上面,真正要修法應該先了解,然後「唯於了解執為堅實極力尋求」,於是馬上去找這個。「此以多聞雖能除遣無知之愚」,是,多聞了以後能夠把無知遣除,「若不防慎諸餘煩惱,即於爾時染多惡行,致令身心極不調順。」這樣。那多聞了以後,對不起,別的煩惱又來了,這個身心又來了!所以反過來,我們只要自己觀察,如果自己的身心還不能調順──這個調順不是說今天又感冒、不舒服,不是!身心裡面的煩惱老是煩煩惱惱的話,對不起,這就是問題,就在這地方,你不要到外面去找,這樣。現在我們想盡辦法外面去找,都找不到,都找不到!

所以當年我自己也是,剛才出家的時候也是這樣,哎呀!出了家趕快去找個茅篷去修行,這樣,然後周圍好幾個人都是這樣。等到我經驗過來了以後,現在我發現很有趣的事實,有很多人宿生有善根,那種人永遠不談,這種人他有他的方式,他走過他的路子。可是一般人往往會有這個問題出現:噢,現在要修行了,他自己想了一套去修行,就這樣。就是說,實際上想這一套是永遠不能兌現!原因何在?假定你想的那一套能兌現的話,佛法就不靈了,佛法講的業,你想的那一套,你能夠了解你以往的業嗎?如果我們以往的業都了解,我們是凡夫嗎?不是凡夫。是凡夫就不可能了解,了解不是凡夫,絕對不會走這個路,對不對?所以以往的業因究竟是怎麼樣,你能夠看得見,你將來準備……這什麼結果嗎?就算你準備的,準備妥當了,走下去,對不起,大部分也是一條死路,就這樣!這個都是我的經驗,以及我周圍看見的人跑下去。

所以真正地說來說去,論上面告訴我們的話,不管是哪一個經論,它這個幾個重要的原則要把握住。經也好、論也好,第一個是先把握得住「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如理思惟、法隨法行」,就這麼四個特點,就這樣。那時候找到了以後,聽從他的勸告。但是聽從他不要隨便哦!這個論上面告訴我們,如果說你沒有觀察清楚,一下跟了他以後,對不起!那一旦上了賊船,那只好身不由己,這個道理很清楚。所以像善財童子一樣,你跟到了,或者像《華嚴》上的善財,或者像《般若》裡邊的常啼,這種都是了不起的典型,那一切跟他。因為我們內心起心動念就是個瞎子,這樣。然後跟著他,他給我們一雙眼睛,正規認識了,腳是靠我們自己的。那麼這個地方特別說明這個。

下面三百一十九頁第三行,看啊!他這一段話就告訴我們,我們真正要做的時候要兩樣東西,一個念、一個知。第三行括弧下面有一句話,「又所念境先以慧別,次乃念取」,就是剛才講的,你所對的境哪,這個一定要先來智慧來抉擇,抉擇好了以後,用這個念力維持。「以念無擇境力故」,然後呢,這個念它並沒有能力抉擇這個境界,換句話說,這個境界不單單是外境喔,這個境界就是當心對境的時候生起的這個狀態。現在我們已經了解,進一步,以前我們總是看外境,現在我們了解了,我們所看的外境,從唯識上面說都是唯心;從中觀上面去看的話,就是根、境、識交涉的時候產生的這個。不管你叫它什麼名字,這個就是我們所觀的境。所以它不在內、不在外,也在內、也在外。這個境的抉擇是要靠智慧,抉擇了以後拿念力來,這樣。

因此他下面又說:「慧須分別何法者,謂總諸經中所說一切應進止之處」,要所有的觀察,總說就是經論當中告訴我們,這個經就是三藏,應該進、應該止,換句話說應進則進,應不進,止則止。這個裡邊特別是有一樣事情,「尤以自所受律儀中應取應捨」,來了!精進沒有別的,就告訴我們你怎麼去行持嘛,行持的下腳第一步就是戒嘛!所以在這個地方叫作精進也得,叫作持戒也得。「若能於彼住念正知」,這個地方應該說「若能於彼住正念正知」,它那文字四字一句、四字一句,所以你在這個上頭如果正念正知安住,「其所修法乃能圓滿」,對了!

下面說:「若唯於住心所緣修念正知,全無所益。」這個注意!平常我們很多人就在這地方,這個地方這句話就是說,你單單所緣的境上面不去抉擇。這個情況主要的就是什麼?定。有太多的人說:「唉呀!這個法師,我這個心很亂哪!我也不行啊!你教教我定吧!」通常這種情況之下,我只有笑一笑。當初我也忙這個毛病,現在看了經論以後才了解了,這個不是!真正我們佛法的中心,佛法的中心在什麼?在智慧,可是這個智慧要定才行,這個定的前面還要戒,它有它的三而一、一而三;但是我們平常的時候不了解,就這個一心安住在這個上頭。

那麼這個地方唯有一個可取之處,勉強的,這個是勉強不得已。就像常常說,現在一個善知識說比喻:像荒年了,那沒辦法了,別的什麼都不管了!哪管青草、樹皮,吃飽肚子,算!那麼這個地方有個特別的法門,那時怎麼辦呢?一心念阿彌陀佛!這個念阿彌陀佛要注意噢!前面一再說過了,不是說你單單把這四個字念得滾瓜爛熟,一心要出離,還是要智慧。所以信呢,信這個娑婆是苦不堪言,信極樂,這樣,然後一心這樣安念,這是唯一的辦法。現在呢,我們有了正確的辦法,你可以不捨念佛,但是產生的功效是完全不一樣。當然你可以廣含一切,整個的佛法全部提起,這個才是我們這裡正說的內涵。

那麼到這裡為止,就是「上來」,看那個小字噢!我們看那個《在家備覽》,七十六頁,「上來戒體中第三章緣境寬狹竟」,那個戒體當中第三個緣境寬狹又交代清楚了。這個地方這個一共分四項,最後一個就是「發戒數量」,發戒數量,那麼發戒數量留到明天講。所以戒體部分一共是戒體相狀、受隨同異,然後緣境寬狹、發戒數量。後面雖然沒有說,到這裡現在我們了解了,前面這個整個地弄清楚了,那個時候我們才對這個戒有一個最起碼的基本的認識,那個時候持戒就可以持法了。至少到這裡,我相信有很多同道們懂得,真正戒當中難的不是戒相,戒相你怎麼摸都可以摸得出來;這個部分,對不起,沒有善知識的引導的話,就是毫無辦法!文字你統統看懂了,就是不曉得它說些什麼!因為這個文字所指的是心理行相,就是這樣!然後了解了以後還要去摸,摸了以後,你自然那個時候然才會曉得。那麼這個到這地方為止。

上一次這地方有一份這個補充資料,補充資料不曉得有哪幾位沒有的?這個四張的,有哪幾位沒有的?如果沒有的話,我想啊,最好尤其是這個出家的同學,你們想真正學的話,這個非要好好地了解不可!這就是四張,說〈持犯方軌〉,我給你《資持記》卷二十七上面的。等一下,你們哪幾位這個四張沒有拿到的?哪幾位沒拿到的?所以這個出家的同學拿到的不多。我想可以多印幾份,多印幾份哪,那個在家有心的,尤其是將來決心準備出家的,那應該看一看。其他的呢?目前因為這些對你們的確也沒有……認識是很重要,可是將來畢竟……。後面的諸位呀,後面的諸位呀,這個我所以不發,有的時候我一個不小心,跟它不能看的人發給你們;這一部分是還是可以看的。

我之所以特別說,再繼續下面的話這個地方就要講到了,就是我們正學的時候談到「方便」,方便的內涵是說些什麼,這樣。以前也許我們說好像講論,好像戒當中沒有講,其實戒當中講得非常清楚!如果你這個方便不懂的話,那個戒根本不可能學得好,它原因就在這地方。……那麼今天就到這地方。

第四章 發戒數量
《南山在家備覽》七十六頁,「發戒數量」,今天講這個第四章,那是〈戒體門〉當中最後一章發戒數量。戒體的相狀了解,然後受隨同異。那麼從這個戒體相狀、受隨同異,它主要的都是在自己所受的這個體,偏重於說這個自己的心相。那麼現在緣境的寬狹、發戒的數量,就是當我們受了戒以後,然後後面的隨行的時候這個心境交涉的時候,這個情況。這個兩點了解了,那麼對於整個的戒怎麼樣受、怎麼樣持,它就有一個很清楚的認識,然後這樣去行持的話,才可以步步增上,就不會有什麼差池。

發戒數量中分為二節
一明境徧一切
二明發戒多少
那麼現在我們看發戒數量那一部分。先看發戒數量分兩節:一明境徧一切,二明發戒多少。這個境本來是緣,當我們能緣的心去緣所緣境的時候,這個能緣的心是當體,每一個人就是自己的當體的現前一念,可是所緣的境是十方三世無有齊限。那麼以前遍法界十方三世,無有齊限地隨著無明造生死輪迴之業;現在呢,了解了警策自己,把它整個地反轉回來,作為成佛的根本的基因。所以這個現在看那個發戒:

第一節 明境徧一切

初總標
二別釋
《事鈔》云:「《俱舍》云:戒從一切眾生得定,分因不定。 何以故?不得從一種眾生得故。」

那個《行事鈔》上面說,這個是引《俱舍論》。那麼,在引《俱舍論》之前,有一個事情說一下。通常我們說《俱舍論》,《俱舍論》是世親菩薩造的,通常在西方、在印度當年稱它為「聰明論」,就是小乘發展到極致的時候,就是教理上面說的各方面最究竟圓滿的時候,那麼這個創立的。那麼以後世親菩薩就進入大乘,也變成功大乘當中一個最了不起的,這個後世、佛以後,可以說闡揚佛法最了不起的一個大祖師。那麼現在呢,我們的南山道宣律祖以《法華》、《涅槃》開權顯實的精神,說出佛陀究竟意趣,為什麼現在還要引那個小乘的這個論典來證成其事呢?這個道理在這裡先說一下。

真實來說,佛本身無所謂小、無所謂大,究竟的目標就是一個,然後呢,這一個目標也就是引一切眾生離苦得樂。所以方法不同,是因為眾生根性不同,所謂知見、好樂種種不同,那麼剛開始的時候基礎條件比較差,一步一步上來,這樣。所以就它的根本意趣來說是完全絲毫無別,然後由於根性不同所以採用的方法,所謂方便上面是各有不同。但是既然究竟一樣的,所以有的地方小乘是權宜之計,後來要漸漸地從這個上面嘛改善;有很多小的就用得上,一直用到大的,一直用這個。我舉一個比喻,比如我們在學校裡去念書,小學、中學、大學,也許念的內容差別很多,可是加、減、乘、除,以及我們現在寫的字的橫、豎、點等等,這個始終沒變,因為它──深也是它、淺也是它。

所以現在凡是引《俱舍》等等,那就是說,從小乘開始到大乘究竟意趣是這一個特點,始終沒有變,這個是我們要了解的。不但是像《在家備覽》,乃至於我們譬如說《大智度論》什麼等等,它引用的範圍很廣,那麼《廣論》也是如此,它都是同一意趣。因此現在下面引那個祖師的話,這個本身就是確定告訴我們這個內涵。所以這個得戒,這個戒要怎麼個得法?下面我們先看一個《資持》的解釋,回過頭來再看《俱舍》告訴我們的。

《資持》釋云:「初總標。

那就是總的說明,說明什麼?戒一定要從一切眾生得,這樣。那麼下面呢,「分」跟「因」可以不定,這一點哪,說:

學者多昧,先須略示。

我們學的人,對於這個戒的真正的內涵哪,極大部分都不太清楚,所以這個地方需要綱要性地來跟大家說一說。

分即是支,謂七支業。因即戒因,謂能受心。

這個是文字的解釋,上面說「分、因不定」,分是什麼?分是它的部分,組成的成分。那麼現在這個分就是指「支」,所謂七支業。那麼這個七支業就是殺、盜、婬、妄,那麼殺、盜、婬三支是個別的,妄是口業,口業當中除了這個妄語以外還要離間、惡口、綺語,這個離間有的地方稱為兩舌,加上三支就是七支,身三、口四通常我們說。「因」就是這個去發戒、求戒的是因,就是能受的心。

此文欲明五八十具四位之戒並徧生境,故舉支心兩相比校。謂戒支受心有盡不盡容可得戒,生境不徧定不發戒。

那麼上面這段文是告訴我們,我們所受的戒,那麼這個戒又分,從它的這個戒的特徵來分,那就是五戒、八戒這是在家,十戒、具戒這是出家,有四位差別。但是不管是哪一位,他受戒的時候所緣的對象都是普徧的,「並徧生境」,所緣的對象都是普徧,不能有一點點遺漏。那麼他下面舉出這個兩點來互相比較一下,說受戒的「戒支」,換句話說你受的時候殺、盜、婬、妄或者四戒,或者加上這個口,另外的七支;乃至於受戒的時候這個心,這個心下面會解釋,有下、中、上。「有盡不盡」,這個差別一點,容或可以得戒;但是你所緣的對象,那個眾生如果不徧的話,確定不能得戒!下面解釋:

謂三戒但發四支,

那麼哪三戒呢?五戒、八戒、十戒,那個三戒。這個三戒實際上也只有《多論》、《俱舍》他們這麼說:這個單單發殺、盜、婬、妄。

具戒全發七支,

就是說大比丘,比丘僧那個是具戒的,一定是要身口七支。

此明七支多少皆是得戒,

這第一個。

即分不定也。

這樣,前面生境要徧,但是受戒的時候,「分」可以不一定。

又若約三善則三心同時,若約三品則隨得一品,此明三心全闕皆可發戒,即因不定也。

那麼這個再說一下。其次呢,再約這個心,心分兩部分:一個三心、一個約三品。三心這個就是三善:無貪、無瞋、無癡。論到這個,這個三善要嘛不起,一起三個同時,當沒有貪的時候一定也沒有瞋、也沒有癡,這樣,它不會單獨生起。那麼所以「若約三善」,那個三心是同時的。其次,「若約三品」,那個三品就是前面說的下、中、上,這個在前面二十四頁裡邊曾經說過。這個受戒的時候只有得到一品,三品絕不能同時,或得下、或得中、或得上。所以如果你用這個三品來看,那個心就不管了,這樣,所以說「此明三心全闕」都可以發戒,這個是因不定。分也可以不定、因也可以不定,獨獨眾生境不可不盡。

獨眾生境不可不盡,

唯獨所緣的眾生之境,這個絕對不能有一點遺漏,所以

故云定也。

那就是說上面《俱舍》裡面告訴我們,戒得從一切眾生得,「定」,這個確定要如此!哪一個下面呢,分跟因是不一定。那麼

何下

就是為什麼原因呢?

徵釋定義。不得從一種者言必須徧也。」

這個很容易懂。下面有個表,那個表就是分說什麼叫分、什麼叫因。那麼「分」,這個一看就很清楚了,「殺、盜、婬」那是身三支,「妄語、兩舌、惡口、綺語」這是口四支。那麼下面說「五八十戒從四分得」,那些都是不殺、不盜、不婬、不妄,這樣。但是實際上後面成實跟那個大乘戒的話,雖然說的時候說妄,下面兩舌、惡口、綺語也包含在裡頭,這前面、後面都有說明,這裡不說。「具戒從一切分(七分)得」,這個是「分」差別。

「因」呢,或「約三善」、或「約三品」。「三善」就是「無貪、無瞋、無癡」,「從一切因得──三心同時──以三善心必不相離故」。那麼「三品」呢?「上、中、下」,「不從一切因得──一品心定(一品的是定的)──以三品發心不俱故」。它三品當中不可能同時俱的,一定只有一品,「因不定」。那麼這個表一看就很明白。繼續看:


初總標
二別釋
初釋不定
初分不定
二因不定
初明三善
二明三品
二釋定
《事鈔》續云:「分不定者。有人從一切分得戒,謂受比丘戒。有人從四分得,謂受所餘諸戒,即五八十戒也。

這個文很容易懂,就不說它了。

因不定者有二義。

這個因不定有兩個。

若立無貪瞋癡為戒生因,從一切得,以不相離故。

這上面已經說過了,這也很容易懂。

若立上中下品意為戒生因,則不從一切得。

「若立」,如果得戒的時候,或者是以這個三善,以這個為得戒因;或者以下面這個「上中下品意為戒生因」,那麼這個有一點差別,「則不從一切得」。這是解釋上面的文。那麼這個文是《事鈔》裡面繼續,下面還有一個說明,《資持》的解釋,請翻到七十八頁。

《資持》釋云:「二別釋二,

那麼上面第一個是總標,現在個別地來解釋。

初釋不定二,

釋不定當中有兩部分。

初分不定中。

哪兩部分?一個是分不定,一個因不定。現在我們看分不定:

一切謂七分也。《俱舍》即有部計,謂比丘戒方得七支是具戒故,餘三四支以非具故。

這個剛才說明了,現在看文,重說一下。說這個《俱舍》是論,這個是實法宗所根據的。實法宗,說《薩婆多》那個是最主要的,然後像《雜心》、《俱舍》,這都是他們根據的重要的論典。那幾部論所計的,都是說比丘戒才有上面所說的七支,那個是「具戒」,那個所謂比丘就包括大僧兩種。其餘三個,那麼這是三個,就是五、八──在家,加上出家的十戒──沙彌,沙彌嘛也包括二眾,實際上還有三眾──式叉摩那,這個只有四支,這個四支就是殺、盜、婬、妄,這個不具。但是呢,下面看哪:

若準成宗,

如果是準《成實論》,那就是假名宗,也就是我們現在所宗的《四分律》,屬於我們的當宗。
圖檔
發表主題 主題已鎖定

回到「南山律在家備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