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藥甘草湯
芍藥甘草湯(和解之劑)
總 結:腹痛
組 成:白芍藥、甘草
主 治:1.治腹中不和而痛。
2.仲景用治誤表發厥,腳攣吐逆,與乾薑甘草湯以復其陽,厥愈足溫者,更作此湯以和其陰,其腳即伸。
加 減:(1)脈緩傷水,加桂枝、生薑。
(2)脈洪傷金,加黃芩、大棗。
(3)脈濇傷血,加當歸。
(4)脈弦傷氣,加芍藥。
(5)脈遲傷寒,加乾薑。
歸 經:足太陰陽明藥也
方 義:(1)氣血不和,故腹痛;白芍酸收而苦泄,能行營氣;炙草溫散而甘緩,能
和逆氣。
(2)又痛為木盛剋土,白芍能瀉肝,甘草能緩肝和脾也。
變化方:(1)本方去芍藥,加乾薑,名甘草乾薑湯,金匱用此治肺痿肺冷,吐涎沫,
小便數。
(2)本方加附子,名芍藥甘草附子湯。
(3)本方加黃芩,名黃芩芍藥湯,治熱痢,腹痛,後重,身熱,濃血稠黏。
及鼻衂不止。脈洪數。
(4)本方加白朮,名白朮芍藥湯,治脾溼水瀉,身重困弱。
醫方集解 清朝 汪昂
芍藥甘草湯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4
- 文章: 33799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芍藥甘草湯
《 芍藥甘草湯》
http://www.folkdoc.idv.tw/_free/cn_medicine/g09.htm
【出典】 傷寒論
【組成】 芍藥、甘草
【功能】 調和氣血,鎮痙止痛。
【主治】
陽明氣血不和,肝木乘脾所致的腹痛一切痙攣急痛,小兒發熱腹痛,小便不通,肚痛,腹皮攣急按之不弛,腳弱,步履無力,足痛拘攣。
【臨床應用】
胃神經痛、胃炎、四肢疼痛痙攣、胃痙攣、腹痛、腹中及手足片側疼痛、腰痛、坐骨神經痛、膽石、腎石症、消化性潰瘍疼痛及排腸肌痙攣等病證,可以選用。
【現代藥理】
1.解痙、鎮痛、鎮靜作用:〈甘草〉抑制平滑肌活動,對腸肌稍有解座作用。〈 芍藥〉通過剌激副交感神經,能緩解腸痙攣引起的腹痛,且對中樞神經系統起鎮靜作用。〈甘草、 芍 藥〉有協同作用,對胃腸之痙攣有不錯之效果。
2.抗菌作用:〈 芍藥〉抗菌,並抗病毒。
3.抗潰瘍:〈甘草〉抑制由乙 醯 膽鹼、組織胺、胃泌素引起的胃酸分泌。
4.〈甘草〉具類腎上腺皮質激素作用。亦有甘草甜素可解多種藥物、毒素之毒。亦有鎮咳袪痰、抗炎抗過敏作用。
【加減】
1.四肢寒厥:合《四逆湯》。
2.四肢熱厥:合《四逆散》。
3.四肢拘攣、屈伸不便:合《甘草乾薑湯》,或加〈乾薑、細辛〉。
4.腹痛不和:加〈青皮、陳皮、香附、台烏〉。
5.胃痙攣、腸疝痛:加〈香附、陳皮、川楝子、延胡索〉。
6.膽石症:合《大柴胡湯》。
7.腎結石:合《豬苓湯》。
8.五十肩:合《桂枝湯》、《二朮散》。
9.腰痛、坐骨神經痛:合《疏經活血湯》,或加〈乳香、沒藥〉。
【用法】
飯前溫服。
http://www.folkdoc.idv.tw/_free/cn_medicine/g09.htm
【出典】 傷寒論
【組成】 芍藥、甘草
【功能】 調和氣血,鎮痙止痛。
【主治】
陽明氣血不和,肝木乘脾所致的腹痛一切痙攣急痛,小兒發熱腹痛,小便不通,肚痛,腹皮攣急按之不弛,腳弱,步履無力,足痛拘攣。
【臨床應用】
胃神經痛、胃炎、四肢疼痛痙攣、胃痙攣、腹痛、腹中及手足片側疼痛、腰痛、坐骨神經痛、膽石、腎石症、消化性潰瘍疼痛及排腸肌痙攣等病證,可以選用。
【現代藥理】
1.解痙、鎮痛、鎮靜作用:〈甘草〉抑制平滑肌活動,對腸肌稍有解座作用。〈 芍藥〉通過剌激副交感神經,能緩解腸痙攣引起的腹痛,且對中樞神經系統起鎮靜作用。〈甘草、 芍 藥〉有協同作用,對胃腸之痙攣有不錯之效果。
2.抗菌作用:〈 芍藥〉抗菌,並抗病毒。
3.抗潰瘍:〈甘草〉抑制由乙 醯 膽鹼、組織胺、胃泌素引起的胃酸分泌。
4.〈甘草〉具類腎上腺皮質激素作用。亦有甘草甜素可解多種藥物、毒素之毒。亦有鎮咳袪痰、抗炎抗過敏作用。
【加減】
1.四肢寒厥:合《四逆湯》。
2.四肢熱厥:合《四逆散》。
3.四肢拘攣、屈伸不便:合《甘草乾薑湯》,或加〈乾薑、細辛〉。
4.腹痛不和:加〈青皮、陳皮、香附、台烏〉。
5.胃痙攣、腸疝痛:加〈香附、陳皮、川楝子、延胡索〉。
6.膽石症:合《大柴胡湯》。
7.腎結石:合《豬苓湯》。
8.五十肩:合《桂枝湯》、《二朮散》。
9.腰痛、坐骨神經痛:合《疏經活血湯》,或加〈乳香、沒藥〉。
【用法】
飯前溫服。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4
- 文章: 33799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芍藥甘草湯
芍藥甘草湯
藥劑 (和解劑)足太陰、陽明藥
出典/傷寒論
組成
白 芍 12.0
炙甘草 12.0
效能/ 滋陰和中、鎮痛解痙。
主治 臨床參考
主治腹中不和而痛、四肢肌肉之攣急疼痛、步履無力、小兒發熱腹痛、小便不通、胃攣及腹皮攣急按之不弛者。
本方常用於腓腸肌痙攣、腰背、膝、腳拘急,凡熱症神經拘攣疼痛皆可治之,亦可治坐骨神經痛、腰痛、五十肩、腸疝痛、膽石痛,尤其小兒腹痛卓有療效。腹痛後重加黃芩。脾溼水瀉、身重困弱加白朮、茯苓。
藥劑 (和解劑)足太陰、陽明藥
出典/傷寒論
組成
白 芍 12.0
炙甘草 12.0
效能/ 滋陰和中、鎮痛解痙。
主治 臨床參考
主治腹中不和而痛、四肢肌肉之攣急疼痛、步履無力、小兒發熱腹痛、小便不通、胃攣及腹皮攣急按之不弛者。
本方常用於腓腸肌痙攣、腰背、膝、腳拘急,凡熱症神經拘攣疼痛皆可治之,亦可治坐骨神經痛、腰痛、五十肩、腸疝痛、膽石痛,尤其小兒腹痛卓有療效。腹痛後重加黃芩。脾溼水瀉、身重困弱加白朮、茯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