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推拿
大天心:前額正中印堂與前發際之間。【主治】頭痛、鼻塞、感冒、目疾。
神庭:前發際正中上0.5寸。【主治】頭痛、眩暈。
上星:頭部正中線,入前發際後1寸。【主治】頭痛、鼻炎、角膜炎、眼痛。
當陽:目中線直上入發際1寸。【主治】眼急痛、不可遠視、頭痛、眩暈、瞼抽動。
腦戶:風府穴直上1.5寸。 【主治】頭暈、項強。
玉枕:後發際正中上2.5寸旁開1.3寸。【主治】頭痛、項痛、目痛、鼻塞。
耳尖:耳郭上端。【主治】目赤腫痛、喉痛。
角孫:當耳尖處的發際。【主治】目翳、齒痛、項強。
天沖:耳根後緣直上,入發際2寸。【主治】頭痛、牙齦腫痛。
浮白:耳根上緣向後入發際橫量1寸。【主治】頭痛、耳聾、耳鳴、目痛、癭氣。
完骨:乳突後下方凹陷中。【主治】頭痛、頸項強痛、齒痛、口眼歪斜。
牽正:耳垂前0.5寸至1寸處。【主治】面癱、口腔潰瘍。
山根:兩目內眥之中。【主治】驚風、抽搐。
上明:眉弓中點、眶上緣下。【主治】目疾。
鼻通:鼻唇溝上端盡處。【主治】鼻淵、鼻部瘡癤。
大迎:下頜角前1.3寸凹陷中,咬肌附著部前緣閉口鼓氣時即出現一溝形凹陷,於凹陷下端取之。【主治】口歪、口噤、頰腫、齒痛。
上關:下關穴直上,當顴弓的上緣。【主治】偏頭痛、耳鳴、耳聾、口眼歪斜、齒痛、口噤。
牙關:耳下1寸,下頜骨凹陷中。【主治】牙關緊閉、口眼歪斜。
安眠:翳風穴與風池穴連線的中點。【主治】失眠、眩暈、頭痛、心悸。
天柱骨:頸後發際、正中至大椎穴成一直線。【主治】噁心、項強、發熱、驚風、咽痛。
肩中俞:第七頸椎棘突下旁開2寸。【主治】咳嗽、氣喘、肩背疼痛、目視不明。
結核穴:大椎穴旁開3.5寸。【主治】肺結核及其他結核。
人迎:喉結旁1.5寸,當頸總動脈之後,胸鎖乳突肌之前。【主治】咽喉腫痛、氣喘、瘰鬁、癭氣、高血壓。
缺盆:鎖骨上窩中央,前正中線旁開4寸。【主治】咳嗽、氣喘、咽喉腫痛、瘰鬁。
頸臂:鎖骨內1/3與外2/3交界處直上1寸。【主治】手臂麻木、上肢癱瘓。
扶突:喉結旁開3寸,當胸鎖乳突肌的胸骨頭與鎖骨頭之間。【主治】咳嗽、氣喘、咽喉腫痛、暴喑、瘰鬁、癭氣。
天鼎:扶突穴直下1寸,胸鎖乳突肌後緣。【主治】暴喑氣梗、咽喉腫痛、瘰鬁、癭氣。
天窗:喉結旁開3.5寸,在胸鎖乳突肌的後緣。【主治】耳聾、耳鳴、頸項強痛。
天容:下頜角後,胸鎖乳突肌前緣。【主治】耳聾、耳鳴、頸項強痛。
橋弓:胸鎖乳突肌表面的條狀區域。【主治】高血壓、頭痛、眩暈、失眠。
陶道:第一胸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頭痛、熱病、脊柱僵硬。
身柱: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咳嗽、氣喘、脊背強痛。
神道:第五胸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心悸、健忘、咳嗽、脊背強痛。
靈台:第六胸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脊背強痛、咳嗽氣喘、疔瘡。
筋縮:第九胸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腰背疼痛、胃痛。
中樞:第十胸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腹滿、脊背強痛、嘔吐、黃疸。
脊中: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泄瀉、小兒疳積、痔疾、腰背強硬。
懸樞:第一腰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泄瀉、腹痛、腰脊強痛。
十七椎:第五腰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腰腿痛、下肢癱瘓、月經不調。
腰俞:當骶管裂孔處。【主治】腰背僵硬疼痛、下肢痿痹、痔疾、月經不調。
七節骨:第四腰椎至尾骨椎端成一直線。【主治】泄瀉、便秘、脫肛。
龜尾:尾椎骨端。【主治】泄瀉、便秘、遺尿、脫肛。
脊柱:大椎至長強一直線,背部正中。【主治】發熱、驚風、夜啼、疳積、腹瀉、嘔吐、腹痛、便秘。
夾脊: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各椎棘突下旁開0.5寸。
督俞:第六胸椎脊突下,旁開1.5寸。【主治】胸痛、胸悶、腹痛、寒熱、氣喘。
胃管下俞:第八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主治】消渴、咽幹。
膽俞:第十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主治】肋痛、膽絞痛、口苦、黃疸、肺癆、潮熱。
氣海俞:第三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主治】腸鳴、腹脹、腰痛、痔疾、痛經。
小腸俞:第一骶椎棘突下,旁開1.5寸。【主治】腹痛、泄瀉、痢疾、遺尿、腰痛、痔疾、遺精。
中膂俞:第三骶椎棘突下,旁開1.5寸。【主治】泄瀉、疝氣、腰脊強痛。
白環俞:第四骶椎棘突下,旁開1.5寸。【主治】腰骶疼痛、疝氣遺尿、遺精、白帶、月經不調。
上髎:第一骶後孔中,約當髂後上棘與督脈的中點。【主治】大小便不利、腰痛、月經不調、遺精、陽痿。
中髎:第三骶後孔中,約當中膂俞與督脈之間。【主治】便秘、泄瀉、小便不利、腰痛。
下髎:第四骶後孔中,約當白環俞與督脈之間。【主治】腹痛、腰痛、小便不利、便秘。
會陽:尾骨尖旁開0.5寸。【主治】泄瀉、便血、痔疾、陽痿、帶下。
肩外俞:第一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主治】頸項強急、肩背疼痛。
天宗:肩胛骨岡下窩的中央。【主治】肩胛疼痛、氣喘、乳癰。
秉風:肩胛骨岡上窩中,天宗穴直上。【主治】肩胛疼痛、上肢酸痛。
天髎:肩胛骨上角,曲垣穴上1寸。【主治】肩臂疼痛、頸項強急。
附分:第二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主治】頸項酸痛、肩背拘急、肘臂麻木。
魄戶: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主治】肩背痛、項部酸痛、咳嗽、氣喘、肺癆。
神堂:第五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主治】咳嗽、氣喘、胸悶、脊背強痛。
譩譆:第六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主治】咳嗽、氣喘、熱病、肩背疼痛。
膈關:第七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主治】胸悶、噯氣、嘔吐、脊背強痛。
魂門:第九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主治】嘔吐、泄瀉、胸脅痛、背部疼痛。
陽綱:第十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主治】腹痛、泄瀉、腸鳴、消渴、黃疸。
胃倉: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主治】腹痛、腹脹、水腫、疳積、背痛。
肓門:第一腰椎脊突下,旁開3寸。【主治】腹痛、便秘、痞塊、乳疾。
痞根:第一腰椎脊突下,旁開3.5寸。【主治】腹內痞塊、腰痛。
腰眼:第四腰椎脊突下,旁開3~4寸。【主治】腰痛、帶下、月經不調。
璿璣:前正中線,胸骨柄的中點。【主治】咳嗽、氣喘、咽喉腫痛、胸痛。
華蓋:前正中線,胸骨角的中點。【主治】咳嗽、氣喘、胸脅脹痛。
紫宮:前正中線,平第二肋間隙。【主治】咳嗽、氣喘、胸痛。
玉堂:前正中線,平第三肋間隙。【主治】咳嗽、氣喘、胸痛、嘔吐。
中庭:胸骨劍突聯合的中點。【主治】胸脅脹痛、嘔吐、小兒吐乳。
彧中:第一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2寸。【主治】咳嗽、氣喘、胸脅脹痛。
神藏:第二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2寸。【主治】咳嗽、氣喘、胸痛、嘔吐。
靈墟:第三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2寸。【主治】咳嗽、氣喘、胸脅脹痛、嘔吐、乳癰。
神封:第四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2寸。【主治】咳嗽、氣喘、胸脅脹痛、乳癰。
步廊:第五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2寸。【主治】咳嗽、氣喘、胸脅脹痛、嘔吐。
氣戶:鎖骨下緣,前正中線旁開4寸。【主治】咳嗽、氣喘、胸痛、呃逆。
庫房:第一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4寸。【主治】咳嗽、氣喘、胸脅脹痛、咳膿血。
屋翳:第二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4寸。【主治】咳嗽、氣喘、胸脅脹痛、咳膿血、乳癰。
膺窗:第三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4寸。【主治】咳嗽、氣喘、胸脅脹痛、乳癰。
乳根:第五肋間隙,乳頭直下。【主治】咳嗽、氣喘、胸痛、呃逆、乳癰、乳汁少。
周榮:第二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6寸。【主治】咳嗽、氣逆、胸脅脹滿。
胸鄉:第三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6寸。【主治】胸脅脹痛。
天溪:第四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6寸。【主治】咳嗽、乳癰、乳汁少、胸脅疼痛。
食竇:第五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6寸。【主治】腹脹、水腫、胸脅脹滿、翻胃。
雲門:胸前壁外上方,前正中線旁開6寸,當鎖骨外端下緣凹陷中。【主治】咳嗽、氣喘、胸痛、肩痛。
乳旁:乳外旁開2寸。【主治】咳嗽、痰鳴、胸悶、嘔吐。
淵腋:舉臂,腋中線上,第四肋間隙中。【主治】胸滿、脅痛、上肢痹痛。
輒筋:淵腋穴前1寸處,第四肋間隙中。【主治】胸滿、脅痛、氣喘、嘔吐、吞酸。
脅肋:從腋下兩脅至天樞(平臍,旁開2寸)。【主治】胸悶、氣急、疳積、痰鳴、肝脾腫大。
鳩尾:劍突下,臍上7寸。【主治】腹痛、腹脹、癲狂。
巨闕:臍上6寸。【主治】吞酸、胸痛、癲狂、嘔吐、心悸。
上脘:臍上5寸。【主治】胃痛、腹脹、癲癇、嘔吐。
陰交:臍下1寸。【主治】腹痛、水腫、疝氣、月經不調。
石門:臍下2寸。【主治】腹痛、水腫、疝氣、泄瀉、經閉、小便不利、崩漏。
丹田:小腹部,臍下2寸至3寸之間。【主治】腹痛、泄瀉、疝氣、遺尿、脫肛。
提托:關元穴旁開4寸。【主治】腹痛、疝氣、陰挺。
子宮穴:中極穴旁開3寸。【主治】月經不調、陰挺不孕。
幽門:臍上6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主治】腹脹、腹痛、泄瀉、嘔吐。
腹通穀:臍上5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主治】腹脹、腹痛、嘔吐。
陰都:臍上4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主治】腹脹、腹痛、不孕、便秘。
石關:臍上3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主治】腹痛、便秘、嘔吐、不孕。
商曲:臍上2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主治】腹痛、泄瀉、便秘。
中注:臍下1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主治】腹痛、月經不調、泄瀉、便秘。
四滿:臍下2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主治】帶下、月經不調、泄瀉、便秘、腹痛、疝氣、水腫、遺尿。
氣穴:臍下3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主治】帶下、月經不調、泄瀉、小便不利。
不容:臍上6寸,前正中線旁開2寸。【主治】胃痛、腹脹、嘔吐、食欲不振。
承滿:臍上5寸,前正中線旁開2寸。【主治】胃痛、腹脹、吐血、食欲不振。
關門:臍上3寸,前正中線旁開2寸。【主治】腹痛、腹脹、水腫、腸鳴、泄瀉。
太乙:臍上2寸,前正中線旁開2寸。【主治】胃痛、心煩、癲狂。
滑肉門:臍上1寸,前正中線旁開2寸。【主治】胃痛、癲狂、嘔吐。
外陵:臍下1寸,前正中線旁開2寸。【主治】痛經、腹痛、疝氣。
肚角:臍下2寸,旁開2寸之大筋。【主治】腹痛、泄瀉。
水道:臍下3寸,前正中線旁開2寸。【主治】小腹脹滿、小便不利、痛經、不孕、疝氣。
氣沖:臍下5寸,前正中線旁開2寸。【主治】腸鳴、腹脹、月經不調、疝氣、不孕、陽痿、陰腫。
腹哀:大橫穴上3寸,前正中線旁開4寸。【主治】便秘、腹痛、痢疾、消化不良。
沖門:恥骨聯合上緣中點旁開3.5寸。【主治】疝氣、腹痛、帶下、崩漏。
府舍:沖門穴外上方0.7寸,前正中線旁開4寸。【主治】腹痛、泄瀉、積聚。
腹結:府舍穴上3寸,大橫穴下1.3寸。【主治】腹痛、泄瀉、疝氣。
章門:第十一肋端。【主治】泄瀉、腹脹、脅痛、痞塊。
京門:第十二肋端。【主治】泄瀉、腹脹、脅痛、腰痛、水腫、小便不利。
五樞:在側腹,髂前上棘之前0.5寸,平臍下3寸處。
肩內陵:腋前皺襞上1寸。【主治】肩臂痛、臂不能舉。
巨骨:鎖骨肩峰端與肩胛岡之間凹陷中。【主治】肩臂攣痛不遂、癭氣、瘰鬁。
肩貞:腋後皺襞上1寸。【主治】肩臂疼痛、耳鳴、瘰鬁。
天府:腋前皺襞上端水平線下3寸,肱二頭肌外緣。【主治】氣喘、鼻衄、癭氣、上臂疼痛。
俠白:天府穴下1寸,肘橫紋上5寸。【主治】氣喘、幹嘔、臂痛、煩滿。
天泉:上臂掌側,腋前皺襞上端水平線2寸,肱二頭肌長短頭之間。【主治】咳嗽、心痛、胸脅痛、臂痛。
青靈:少海穴與極泉穴連線上少海穴上3寸,肱二頭肌的內側溝中。【主治】頭痛振寒、目黃脅痛、肩臂疼痛。
手五裏:在曲池穴與肩髃穴連線上,曲池穴上3寸。【主治】肘臂攣痛、瘰鬁。
肘髎:屈肘,曲池穴外上方1寸,肱骨外緣。【主治】肘臂酸痛、麻木攣急。
肘尖:屈肘,當尺骨鷹嘴的尖端。【主治】瘰鬁。
清冷淵:屈肘,天井穴上1寸。【主治】頭痛、上肢痹痛。
消濼:尺骨鷹嘴與臑會穴連線上,清冷淵穴上3寸。【主治】頭痛、齒痛、項部強直、肩背痛。
大陵:腕橫紋中央,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之間。【主治】心痛、心悸、胃痛、嘔吐、瘡瘍、胸脅痛。
中泉:陽溪穴與陽池之間的凹陷中。【主治】胸悶、胃痛、吐血。
陽穀:腕背橫紋尺側端,尺骨莖突前凹陷中。【主治】頭痛、目眩、耳鳴、耳聾、熱病、手腕痛、癲狂。
二白:腕橫紋上4寸,橈側腕屈肌腱兩側,一手兩穴。【主治】痔瘡、脫肛。
臂中:腕橫紋至肘橫紋的中點,橈骨與尺骨之間。【主治】上肢癱瘓、前臂神經痛、癔病。
靈道:腕橫紋上1.5寸,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主治】胸痛、暴喑、肘臂攣痛。
上廉:陽溪穴與曲池穴連線上,曲池穴下3寸。【主治】頭痛、肩膊酸痛、半身不遂、手臂麻木、腸鳴腹痛。
下廉:陽溪穴與曲池穴連線上,曲池穴下3寸。【主治】頭痛、眩暈、目痛、肘臂痛、腹脹、腹痛。
溫溜:陽溪穴與曲池穴連線上,陽溪穴上5寸。【主治】頭痛、面腫、咽喉腫痛、疔瘡、肩背酸痛、腹痛。
偏曆:陽溪穴與曲池穴連線上,陽溪穴上3寸。【主治】目赤、耳鳴、鼻衄、喉痛、手臂酸痛、水腫。
四瀆:尺骨鷹嘴下5寸,橈骨與尺骨之間。【主治】耳聾、暴喑、咽喉腫痛、齒痛、上肢痹痛。
三陽絡:支溝穴上1寸,橈骨與尺骨之間。【主治】耳聾、暴喑、齒痛、上肢痹痛。
會宗:支溝穴尺側1寸,於尺骨的橈側緣取之。【主治】耳聾、癲癇、上肢痹痛。
支正:陽穀穴與小海穴的連線上,陽穀穴上5寸。【主治】頭痛、目眩、癲狂、項強、肘臂酸痛。
勞宮:第二三掌骨之間,握拳,中指尖下即是穴。【主治】胸痛、嘔吐、口瘡、癲狂、口臭。
少府:第四五掌骨之間,握拳,當小指與無名指指端之間。【主治】心悸、胸痛、小便不利、遺尿、小指攣痛。
三間:握拳,當第二掌骨小頭橈側後凹陷中。【主治】目痛、齒痛、咽喉腫痛、身熱、腹滿、腸鳴。
液門:握拳,第四五指之間,指掌關節前凹陷中。【主治】目赤、頭痛、咽喉腫痛、瘧疾、耳聾。
腕骨:後溪穴直上,於第四五掌骨基底與三角骨之間赤白肉際處。【主治】目翳、熱病、頭項強痛、瘧疾、耳鳴、指攣腕痛。
前穀:握拳,第五指掌關節前尺側,橫紋頭赤白肉際處。【主治】頭痛、目痛、咽喉腫痛、乳少、熱病、耳鳴。
中魁:手背,中指近端指節的中點。【主治】嘔吐、呃逆、食欲不振。
腰痛:手背指總伸肌腱的兩側,腕橫紋下1寸,一手兩穴。【主治】急性腰扭傷。
脾經:拇指末節羅紋面。【主治】腹瀉、便秘、痢疾、食欲不振。
肝經:食指末節羅紋面。【主治】驚風、目赤、口苦、五心煩熱、咽幹、煩躁不安。
心經:中指末節羅紋面。【主治】高熱神昏、口舌生瘡、五心煩熱、小便赤澀、心血不足、驚惕不安。
肺經:無名指末節羅紋面。【主治】感冒、發熱、咳嗽、胸悶、氣喘虛汗、脫肛。
腎經:小指末節羅紋面。【主治】遺尿、虛喘、先天不足、久病體虛、腎虛腹瀉、膀胱蘊熱、小便淋漓刺痛。
大腸(指三關):食指橈側緣,自食指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線。【主治】腹瀉、脫肛、痢疾、便秘。
小腸:小指尺側緣,自指尖至指根成一直線。【主治】水瀉、遺尿、尿閉、小便赤澀。
腎頂:小指頂端。【主治】自汗、盜汗、解顱。
會陽:尾骨尖旁開0.5寸。【主治】泄瀉、便血、痔疾、陽痿、帶下。
胞肓:第二骶椎棘突下,旁開3寸。【主治】腹脹、腸鳴、便秘、腰背酸痛。
環中:環跳穴與腰俞穴連線的中點。【主治】腰痛、腿痛、坐骨神經痛。
足五裏:曲骨穴旁開2寸,直下3寸。【主治】小腹痛、小便不通、嗜臥、睾丸腫痛、陰挺。
陰包:股骨內上髁上4寸,縫匠肌後緣。【主治】腹痛、小便不利、月經不調、遺尿。
髀關:髂前上棘與髕骨外緣連線上,平臀溝處。【主治】腹痛、膝痛膝冷、痿痹。
陰市:髂前上棘與髕骨外緣連線上,髕骨外上緣上3寸。【主治】疝氣、腰膝痿痹、屈伸不利、腹脹腹痛。
風市:大腿外側正中,膕窩橫紋水平線上7寸。【主治】腳氣、下肢痿痹、遍身騷癢。
中瀆:風市穴下2寸。【主治】下肢痿痹。
浮郤:委陽穴上1寸,在股二頭肌腱內側。【主治】便秘、股膕疼痛麻木。
四強:髕骨上緣中點上4.5寸。【主治】癱瘓、下肢痿痹。
百蟲窩:血海穴上1寸。【主治】風濕癢疹、下部生瘡。
膝關:陰陵泉穴後1寸。【主治】膝部腫痛。
鶴頂:髂前上棘與髕骨外緣連線上,髕骨外上緣上2寸。【主治】膝痛、足脛無力、癱瘓。
膝眼:髕尖兩側凹陷中。【主治】膝痛、腿腳重痛、腳氣。
膝陽關:陽陵泉穴上3寸,股骨外上髁上方之凹陷中。【主治】膝膕腫痛攣急、小腿麻木。
委陽:膕橫紋外端,股二頭肌腱內緣。【主治】腹滿、腰脊強痛、小便不利、腿足攣痛。
大鐘:太蹊穴下0.5寸稍後,跟腿腱內緣。【主治】癃閉、遺尿、便秘、癡呆、足跟痛、咳血、氣喘。
中封:內踝前1寸,脛骨前肌腱內緣。【主治】疝氣、遺精、小便不利、腹痛。
商墟:外踝前下方,趾長伸肌腱外側凹陷中。【主治】胸脅脹痛、下肢痿痹。
僕參:昆侖穴直下,赤白肉間處。【主治】下肢痿痹、癲癇、足跟痛。
金門:申脈穴與京骨穴連線中點,當骰骨外側凹陷中。【主治】小兒驚風、頭痛、腰痛、下肢痿痹、癲癇、外踝痛。
築賓:太蹊穴上5寸,在太蹊與陰谷的連線上。【主治】小腿疼痛、癲狂、疝氣、嘔吐。
交信:複溜穴前約0.5寸與陰谷的連線上。【主治】月經不調、崩漏、疝氣、陰挺、泄瀉、便秘。
漏穀:三陰交穴上3寸。【主治】下肢痿痹、腹脹腸鳴、小便不利、遺精。
中都:內踝高點上7寸,脛骨內側面的中央。【主治】惡露不盡、腹痛、疝氣、崩漏、泄瀉。
蠡溝:骨踝高點上5寸,脛骨內側面的中央。【主治】小便不利、遺尿、下肢痿痹、帶下、月經不調。
闌尾穴:足三里下2寸。【主治】急慢性闌尾炎、消化不良、下肢癱瘓。
條口:上巨虛穴下2寸。【主治】下肢痿痹、轉筋跗腫、脘腹疼痛、肩臂痛。
膽囊穴:陽陵泉穴下1~2寸。【主治】下肢痿痹、膽石症、膽道蛔蟲症、急慢性膽囊炎。
陽交:外踝高點上7寸,腓骨後緣。【主治】下肢痿痹、癲狂、胸脅脹滿。
外丘:外踝高點上7寸,腓骨前緣。【主治】下肢痿痹、癲狂、胸脅脹滿。
陽輔:外踝高點上4寸,腓骨前緣稍前處。【主治】下肢痿痹、瘰鬁、胸脅脹滿、腳氣、目外眥痛、腋下腫痛、咽喉腫痛、偏頭痛。
合陽:委中穴直下2寸。【主治】下肢痿痹、疝氣、腰脊強痛、崩漏。
跗陽:昆侖穴直上3寸。【主治】腰骶疼痛、頭痛、下肢痿痹、外踝腫痛。
大都:拇趾內側,第一蹠趾關節前緣,赤白肉際處。【主治】胃痛、嘔吐、腹脹、泄瀉、便秘、熱病。
沖陽:解溪穴下方,拇方伸肌腱和趾長伸肌腱之間,當第二三蹠趾骨與楔狀骨間,足背動脈搏動處。【主治】口眼歪斜、面腫、足痿無力、齒痛、癲狂、胃痛。
陷谷:足背第二三蹠趾關節後凹陷中。【主治】面浮身腫、熱病、目赤腫痛、腸鳴、腹痛、足背腫痛。
地五會:第四五蹠骨之間,當小趾伸肌腱內側緣處。【主治】足背腫痛、頭痛、內傷吐血、目赤耳鳴、脅痛、乳癰。
京骨:第五蹠骨精隆下,赤白肉際處。【主治】頭痛、項強、目翳、癲癇、腰痛。
束骨:第五蹠骨小頭後緣,赤白肉際處。【主治】頭痛、項強、目眩、癲狂、腰腿痛。
足通穀:第五蹠趾關節前緣,赤白肉際處。【主治】頭痛、項強、目眩、癲狂、鼻衄。
獨陰:足底,第二趾遠端趾間關節橫紋的中點。【主治】疝氣、月經不調。
裏內庭:足底,第二、三趾間與內庭穴相對處。【主治】足趾疼痛、驚風、急性胃痛、癲癇。
中醫推拿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6
- 文章: 33584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中醫推拿
【一指禪推法】術者手握空拳,拇指自然伸直,並蓋住拳眼(即拇指對準食指的第二節指骨處),用拇指指端或羅紋面著力吸定於治療部位或穴位,沉肩、垂肘、懸腕,以肘關節為支點,前臂作主動擺動,帶動腕關節、拇指掌指關節或指間關節的屈伸運動,使所產生的功力輕重交替,持續不斷地作用於治療部位。
一指禪推法操作時有屈伸拇指指間關節和不屈伸拇指指間關節兩種,如治療時需要刺激強些,則宜選用後者,反之宜選用前者。
【一指禪偏峰推法】術者掌指部自然伸直,大拇指內收,以拇指橈側偏峰(少商穴處)著力吸定於治療部位,腕關節放鬆,呈微屈或自然伸直狀,沉肩、垂肘,以肘關節為支點,前臂作主動擺動,帶動腕部往返擺動和拇指掌指關節或拇指指間關節的屈伸運動,使所產生的功力作用於治療部位。腕關節不可作主動外展擺動。
【屈指推法(跪推法)】術者拇指和其餘四指自然彎曲,呈半握拳狀,以拇指指間關節背部橈側面為著力點,吸定於治療部位或穴位,沉肩、垂肘、懸腕,以肘關節為支點,前臂作主動擺動,帶動腕關節作往返擺動,使所產生的功力輕重交替,持續不斷作用於治療部位。
【纏法】術者作較高頻率的一指禪推法稱為纏法,每分鐘在200次以上。
【指間關節滾法】術者手握空拳,用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的第一指間關節背側著力於治療部位或穴位,腕關節放鬆,以肘關節為支點,前臂作主動擺動,帶動腕關節的屈伸運動,以及前臂輕微的旋轉運動,使拳面在治療部位上作連續的、均勻的來回滾動。不可產生摩擦運動,腕關節擺動幅度要控制在90度以內。
【袞法】術者手指自然彎曲,用手背第五掌指關節背側著力於治療部位或穴位,肩關節放鬆,以肘關節為支點,前臂作主動擺動,帶動腕關節的屈伸運動,以及前臂的旋轉運動,使手掌背部(以三四五掌指關節為軸,與手掌小魚際側為軸,兩軸相交的手背三角區)在治療部位上作連續的、均勻的來回滾動。肘關節屈曲,約呈130—150度,腕關節屈伸幅度要大,使手背滾動幅度控制在120度左右,即腕關節屈約80度,伸約40度。操作時手法的壓力,其一是上身前傾增加手法的壓力,其二是伸直肘關節增加手法的壓力。
【掌指關節袞法】術者手握空拳,用小指、無名指、中指的掌指關節突起處吸定於治療部位或穴位,腕關節放鬆,沉肩,以肘關節為支點,前臂作主動擺動,帶動腕關節的屈伸運動,以及前臂的旋轉運動,使掌指關節在治療部位上來回往返滾動。腕關節擺動幅度要控制在90度以內。操作時不可有第五掌指關節向下的按壓動作。
【前臂袞法】患者取坐位或臥位,術者肘關節彎曲呈90度,用前臂尺側吸定於治療部位,沉肩,以肩關節為支點,上臂作主動擺動,帶動前臂的旋轉運動,使前臂在治療部位上作來回往返滾動。
【大魚際揉法】術者沉肩、垂肘,腕關節放鬆,呈微屈或水準狀,大拇指內收,四指自然伸直,用大魚際附著於治療部位,稍用力下壓,以肘關節為支點,前臂作主動擺動,帶動腕部,使大魚際在治療部位上作輕柔緩和的環旋運動,並帶動該處的皮下組織一起揉動。腕關節不可作主動外展擺動。
【中指揉法】術者中指伸直,食指搭於中指遠端指間關節背側,腕關節微屈,用中指指腹著力於治療部位或穴位,以肘關節為支點,前臂作主動擺動,帶動腕關節的擺動,使中指指腹在治療部位上作輕柔的環旋運動,並帶動該處的皮下組織一起揉動。
【雙指揉法】用食、中兩指同揉一處或分揉兩穴者,稱為雙指揉法。
【三指揉法】用食指、中指、無名指三指同揉一處或分揉三穴者,稱為三指揉法。
【拇指揉法】用拇指指腹著力於治療部位,腕關節放鬆,然後作拇指掌指關節的環旋運動,使拇指指腹在治療部位上作輕柔的環旋運動,並帶動該處的皮下組織一起揉動。
【勾揉法】術者手指微屈,用中指的指端著力於治療部位,而後進行勾揉的手法,適用於治療不顯露或不宜使用以上揉法操作的部位,如天突、睛明,仰臥時風池、風府、腰眼等穴。
【掌揉法】術者用手掌掌根著力於治療部位或穴位,稍用力下壓,腕關節放鬆,以肘關節為支點,前臂作主動擺動,帶動腕關節及手掌連同前臂作小幅度的迴旋運動,並帶動該處的皮下組織一起揉動。
【肘揉法】VCD
平推法是單方向移動,對體表的壓力較大,推進速度較慢,不要求局部發熱,其意是推動氣血運行。
【拇指平推法】術者用拇指指面著力於治療部位或穴位,其餘四指分開助力,作大拇指內收運動,使指面在治療部位或穴位上作直線推進(按經絡循行或與肌纖維平行方向推進)。
【掌平推法】術者用手掌或掌根著力於治療部位或穴位,以掌根為重點,運用前臂力量作一定方向的推進。需要增大壓力時,可用另一手掌重疊於掌背推進。
【拳平推法】術者握拳,以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的指間關節背部突起處著力,向一定方向推進。
【肘平推法】術者屈肘關節,用肘尖著力於治療部位,向一定方向推進。
【直推法】術者用拇指橈側緣或羅紋面,或食、中指羅紋面著力於治療部位或穴位,然後作肘關節的屈伸運動,帶動腕、掌、指,使指面作單方向的直線推進。
【四指直推法】VCD,需要增大壓力時,可採用疊指推法。
【刨推法】患者取坐位或臥位,術者手指自然伸直,四指併攏,大拇指與四指分開成八字形,以手掌部緊貼治療部位,前推時將力量集中到虎口。雙手同時操作時,以兩拇指相對,餘四指輔以著力兩側,同時向前推進。在肢體操作時,術者一手輕握患肢,將力量集中到虎口,向前推進。操作時,推進的距離要長。
【旋推法】術者用大拇指的羅紋面輕附於治療部位或穴位上,作順時針方向的螺旋形推動。操作時肘、腕關節均要放鬆,要求僅在體表進行操作,不帶動皮下組織。
【分推法】術者雙手拇指伸直與四指分開,用拇指的羅紋面或手掌面,緊貼治療部位,自穴位中央,分別向兩旁作推動,推動時可作直線移動,也可順體表作弧形移動。
【合推法】又稱合法、和法,術者雙手拇指伸直與四指分開,用拇指的羅紋面或手掌面,緊貼治療部位,自穴位兩旁向中間推動。
【運法】術者用拇指或中指的羅紋面,輕附於治療部位,作由此穴向彼穴的弧形推動,或在穴周作周而復始的環形推動。
【抹法】術者用拇指羅紋面(指抹法)或手掌面(掌抹法)或大魚際(大魚際抹法)緊貼於體表,略用力,作上下、左右往返移動或單方向移動,抹法可單手操作,也可雙手同時操作;操作時可作直線移動,也可順體表作弧形移動;也可屈食指,用食指中節的橈側緣作抹法,稱為指節抹法。
【擦法】術者腕關節伸直,使前臂與手掌近似平行,用手掌的小魚際部(小魚際擦法或側擦法)或大魚際部(大魚際擦法)或全掌(掌擦法),緊貼於體表,稍用力按壓,肩關節放鬆,以肩關節為支點,上臂作主動擺動,帶動前臂及手掌在體表作均勻的上下或左右往返直線摩擦,使治療部位產生一定的熱量。用拇指或其餘四指指面著力摩擦的,稱為指擦法。
【指摩法】術者手掌自然伸直,併攏,腕關節微屈,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的末節指面附著於治療部位,沉肩、垂肘,以肘關節為支點,前臂作主動擺動,帶動腕、指在體表作環旋摩動。
【掌摩法】術者手掌自然伸直,腕關節微背伸,放於治療部位,以掌心或掌根作為著力點,腕關節放鬆,連同前臂一起作環旋摩動。
摩法較推法則從輕,較運法則從重。
【刮法】術者用拇指橈側緣或食指及中指指面或湯匙、錢幣等自上而下,從內而外刮拭。一般刮至皮膚呈現紫紅色或有瘀血紅斑即可。
【搓法】患者肢體放鬆,術者用雙手掌面夾住肢體的治療部位,然後相對用力,作方向相反的快速搓揉、搓轉或搓摩運動,並同時作上下往返移動。雙手掌對稱用力,作前後環轉搓摩運動的,稱為搓摩法;用手掌夾住肢體對稱用力,作前後搓動,並使肢體隨之轉動的稱為搓轉法;雙手掌對稱用力,搓揉肩部的稱為搓揉法。
【勾法】術者四指併攏,食指、中指微屈呈勾狀,用食指中節的橈側緣著力於治療部位或穴位,然後作連續不斷的推抹運動。
【拭法】術者用手掌或指腹著力,作直線或螺旋形的運動,並直線向前推進的手法,是摩法中較重的一種手法。
【撫法】患者取坐位或臥位,術者用雙手或單手手掌或指腹平放於體表,沉肩、屈肘,以腕關節左右自然擺動帶動掌指在體表作輕柔而滑地往返撫摩運動。操作時以表皮微熱為宜。
【爪形梳法】患者取坐位或臥位,術者雙手五指分開略屈曲,形如爪狀,以指端及指腹著力於頭面,由前向後梳或左右、上下梳,可雙手從左右同時對稱梳搔至頭頂而交叉,或雙手從前額及枕後同時梳搔至頭頂而交叉,如此往返操作。
【掌指梳法】患者同上,術者雙手五指伸直,用掌指同時著力於治療部位,作持續緩慢的梳理動作。
【拳骨梳法】患者取俯臥位,術者雙手屈曲握空拳,用指間關節突起部位著力於治療部位,雙手同時或交替作梳理動作。
【搔法】患者取坐位或臥位,術者單手或雙手五指自然彎曲分開,形如搔耙,輕放於治療部位,懸而不浮,腕關節放鬆,以掌指和指間關節的屈伸運動,使指抓在治療部位作一屈一伸,一抓一移的反復運動。
【掃法】患者取坐位或仰臥位,術者拇指伸直,其餘四指略屈曲分開呈扇形,用拇指偏峰橈側著力於治療部位,在前循經引路,沉肩、垂肘,以肘關節為支點,前臂作主動擺動,腕關節擺動,使其餘四指在腕關節的自然擺動下隨腕擺動掃散。
【振法】患者取坐位或臥位,術者用單手或雙手指端或手掌面著力於治療部位,意念集中於指端或手掌心,然後前臂和手部的肌肉強烈地作靜止性收縮,使手臂發出快速而強烈的振顫,並使之通過指端或手掌心傳遞到機體,在治療部位內產生舒松和溫熱感,其中以指端著力振顫者稱為指振法,以手掌面著力振顫者稱為掌振法。振法一般單手操作,也可雙手同時操作,以增強功力,即雙手重疊交叉附著於治療部位,然後兩上肢同時作靜止性用力,使手臂產生連續的振動。一般要求操作3分鐘以上,每分鐘300-400次。
【抖上肢法】術者用雙手或單手握住患者的手腕部或手掌部,將其上肢慢慢地向前、外側抬起約60度,然後稍用力作連續的、小幅度的、頻率較高地上下抖動,並使抖動的振幅,由腕關節逐漸傳遞到肩部,使肩關節和上肢產生舒松的感覺。
【抖下肢法】患者取仰臥位,下肢放鬆伸直,術者站其腳後方,用單手或雙手分別握住患者的兩踝部,使下肢呈內旋狀,並提起離開床面,然後作連續的、小幅度的上下抖動,使髖部和大腿部有舒松的感覺。
【抖腕部法】患者取坐位,腕關節放鬆,術者用雙手拇指按放於腕背部,其餘四指放於手掌側,稍用力作指間關節屈曲運動,使患者腕關節作連續的、小幅度的、頻率較高地上下抖動。或者術者用食指橈側抵住腕關節掌側,稍用力作連續的、小幅度的、頻率較高地上下抖動。
【拇指按法】術者拇指伸直,用拇指指面著力於治療部位,垂直用力,向下按壓,使刺激充分達到肌體組織的深層,使患者產生酸、麻、重、脹和走竄等感覺,持續數秒後,逐漸放鬆,如此反復操作,其餘四指握拳或張開,起支持作用,以協同助力。
【中指按法】術者中指指間關節、掌指關節伸直,食指搭於中指末節指間關節背側,其餘四指彎曲,用中指指端著力於治療部位,垂直用力,向下按壓,使刺激充分達到肌體組織的深層,使患者產生酸、麻、重、脹和走竄等感覺,持續數秒後,逐漸放鬆,如此反復操作。
【三指按法】術者食、中、無名指三指指間關節、掌指關節伸直,以三指指腹著力於治療部位,垂直用力,向下按壓,使刺激充分達到肌體組織的深層,使患者產生酸、麻、重、脹和走竄等感覺,持續數秒後,逐漸放鬆,如此反復操作。
若單手指力不足,或欲增加按壓力量,可用另一手拇指重疊於指背上按壓,或用手掌疊於指背上按壓。
【掌按法】術者腕關節放鬆,用掌根、魚際或全掌著力於治療部位,然後垂直用力,向下按壓。在按壓時應稍停留一下,然後再重複按壓,即按而留之。操作時可採用單掌按法或雙掌按法。
【拇指端點法】手握空拳,拇指伸直並緊靠食指中節,用拇指端點按治療部位,逐漸垂直用力向下按壓。
【屈拇指點法】術者屈拇指,以拇指端抵住食指中節外側緣,用拇指指間關節橈側突起部點按體表的治療部位,逐漸垂直用力向下按壓。
【屈食指點法】術者屈食指,以拇指末節內側緣緊壓食指指甲部,用食指第一指間關節突起部點按體表的治療部位,逐漸垂直用力向下按壓。
點法操作結束時,應繼以揉法,不宜突然鬆手;拇指端點法時,拇指羅紋面必須緊貼於食指外側緣,以免由於用力過度而損傷拇指指間關節。
【勾點法】術者手指微屈呈勾狀,用中指指端著力於治療部位,向下或向內用力點按。
壓法與按法相似,無嚴格的區別,但按法偏於動,操作時常與揉法結合,而壓法偏於靜,力量也較按法為重,目前臨床上壓法常指特定的操作方法,即用肘部按壓治療部位,稱為肘壓法;用前臂尺側肌肉部著力於治療部位稱為膊壓法;用手指著力於治療部位稱為指壓法;用手掌著力於治療部位稱為掌壓法。
【肘壓法】術者肘部屈曲,拳心向胸,以肘三角平面或肘尖部著力於治療部位,垂直用力,向下按壓。肘壓法刺激強烈,用力要由輕而重,壓後繼以揉法。
【膊壓法】術者肘部屈曲,用前臂尺側肌肉部著力於治療部位,垂直用力,向下按壓。
【指壓法】術者用拇指面或三指並緊,指面著力於治療部位,垂直用力,向下按壓。
【掌壓法】術者用掌根或掌心,著力於治療部位,用較大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壓。按壓頻率有兩種,一種是慢速間斷法,頻率慢,力要足,有間歇;另一種是快速連續法,發力連貫,頻率快,加達深部。
【掐法】又稱爪法,術者以單手或雙手拇指、食指或中指指甲端,在治療穴位上重按而掐之,一般以拇指掐法為常用,操作次數在4-5次即可,不可反復長期使用,掐法後繼以揉法,以緩和刺激。臨床上主要用於急救。
【撥法】術者用拇指端或羅紋面按於治療部位(肌筋施治部位),適當用力下壓至一定深度,待有酸脹感時,再作與肌纖維(或肌腱、韌帶)或經絡方向成垂直方向的來回撥動。用食指、中指、無名指三指指端著力撥動的手法稱為三指撥法;其餘四指指端著力撥動的方法稱為四指撥法;用肘尖著力撥動的方法稱為肘撥法。撥動時,指下應有彈動感,而不能在皮膚表面有摩擦移動。
【抵法】又稱合按法,術者用拇指、食指或者雙手掌根分別放於肢體或者頭部兩側相對稱的部位或穴位上,然後相對用力進行按壓。
【蝶轉法】術者用手掌平覆於治療部位,不要移動,而後作緩慢柔和的順時針方向旋壓,著力點依大魚際—掌根—小魚際—四指根部的次序反復周旋按壓,如同蝴蝶在臺面上盤旋之狀。
【捫法】術者在操作時,首先將兩手掌相互摩擦,待手掌發熱時(越熱越佳),迅速將手掌按放於治療部位,使熱氣透於皮下組織,如此反復操作,直至治療部位感到溫熱為止。
【戳法】術者用食指或中指指端於治療部位上,指間關節、掌指關節均伸直,將力量集中於指端,以腕關節的屈伸擺動帶動指端垂直著力於治療部位點而定之,如此反復操作。戳法要與點法嚴格區分,戳以貫力為洞,點以按力為坑,兩者施力大小、作用表裏均不同。
【拳頂法】又稱頂法,術者手握空拳,用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近端的指間關節背面著力按壓治療部位,並結合小範圍的推壓或撥動運動。
【押法】又稱切法,術者以拇指端爪甲緣或其餘四指爪甲緣,在治療部位上作直下直下、一起一落的點按切押運動。
【掖法】術者一手固定患肢,另一手拇指端置於治療部位的隆起或凹陷處,仔細觸摸體會,循觸肌筋不全斷端,循觸準確後,用雙手拇指指端將斷端順理捋開,再將捋開之斷端點用雙手拇指指端掖塞於局部肌筋縫隙中,然後用繃帶固定。施術前局部可輔以順理複平手法,但禁用揉、撚、摩等手法,以免增加損傷程度。
【搗法】術者食指伸直,將拇指抵住食指指腹,中指指腹抵住食指指背,將力量集中於食指端,然後用食指端對準治療部位,在點按動作的同時,配合做高速度、低幅度的左右、上下擺動和顫動(點而動之)。
【掏法】術者用拇指指端著力於治療部位,垂直用力,向下按壓,同時背伸大拇指並迅速彈出,有將病症掏出來之意。
【捋法】術者一手握住患肢遠端,另一手掌指略屈曲,將患肢握拿於手中,沉肩、垂肘、懸腕,使手掌緊貼於治療部位,然後作急速地反復滑搓運動。
【擅法】患者俯臥位,術者雙臂伸直,手指併攏,交叉重疊,平放於體表治療部位,貼緊,身體稍前傾,隨患者的呼吸,用寸勁向下按壓,患者深呼氣時下壓,吸氣時抬手一般擅壓1—3次,本法多在推拿結束時應用,常用於腹部。
【插法】患者取坐位或立位,將左臂(右臂)曲屈置於腰背部,術者立於其後偏左側(右側),右手(左手)四指併攏,掌心向上,指尖由肩胛骨內側緣之膈關、譩譆穴插入斜上方,直入肩胛骨內約2~3寸,並停留片刻。本法屬補法,具有升提胃腑、益氣健脾、舒筋活血、解痙止痛之功效。
【拿法】術者用大拇指及其他手指的羅紋面相對用力,夾住治療部位的肌筋,逐漸用力內收,將治療部位的肌筋提起,並作輕重交替而連續的一緊一松的捏提和捏揉動作。用拇指與食、中二指相對用力的稱為三指拿法,用拇指與食、中、無名指三指相對用力的稱為四指拿法,用拇指和其餘四指相對用力的稱為五指拿法,用拇指與食指相對用力的稱為兩指拿法。拿法刺激較強,拿後掌繼以揉搓運動,以緩和刺激。
【捏法】術者用拇指及其他手指相對用力,將治療部位的肌膚及皮下組織捏起,然後做快速的撚轉前進,或將肌肉捏起做快速的一捏一放的捏擠扯提動作,反復進行,循序移動。用大拇指與食中兩指對稱用力的稱為三指捏法,用大拇指與其餘四指對稱用力的稱為五指捏法,用大拇指與食指中節橈側面用力的稱為兩指捏法。
【抓法】術者五指自然分開,著力於治療部位,然後作伸屈指間關節與掌指關節運動,用指端滿把捏拿治療部位。操作時不可用力向下按壓,也不可用指甲內扣,抓起後要迅速松脫。
【握法】又稱為理法、縷法,術者用單手或雙手掌握住患者肢體,然後進行一緊一松,並同時作自上而下的循序移動,反復進行。
【挪法】患者取俯臥位,術者用單手或雙手同時或交替平放於脊柱兩側的治療部位,手掌與體表貼實,然後如握拳狀將該部肌肉滿把抓拿,握於掌、指中稍停片刻,放手,向上下、左右移動,使握於掌內的肌膚緩慢地從掌內滑滾出掌指間,再捏拿前方的肌膚,再放開,再前移,如此不斷地向前移動。以上移上推為補,下移下推為瀉。
【擠法】術者用單手或雙手的拇指與食指的指端,對合著力於治療部位,或者拇指與其餘四指對合著力於治療部位,作一緊一松地擠捏皮肉,捏擠後局部呈現紫紅色,此為指與指對擠,稱為指對擠法。如果用掌與掌對擠,雙手掌心相對,著力於治療部位,進行一松一緊的擠壓,稱為掌對擠法。
【擰法】術者用屈曲的食指和中指或拇指與屈曲的食指張開如鉗狀,準確的夾起治療部位的皮膚,向外提拉至一定程度,然後手指鬆開,使皮膚回復原狀,如此一拉一放,至皮膚出現紅暈或皮下瘀血紅斑為止,局部未透紅斑者,即知非本法之適應症,不必勉強為之。
【扭法】術者用屈曲的食指和中指或拇指與屈曲的食指捏住治療部位的皮膚,以此為中心力點,扭轉90度,鬆手,使皮膚彈回,如此反復,使局部皮膚呈現紫紅色。
【揪法】術者用拇指指腹與食指指腹,或食、中指指腹對後夾攝住肌筋,作快速的提捏、捏拉動作,並使肌筋滑離出聲,嗒嗒作響,反復操作,以局部呈現紫紅色或潮紅色為度。
【扯法】術者用拇指和屈曲食指,捏住皮膚和皮下組織,作急速的一捏一松的動作,至皮膚上出現充血性紅斑為度。
【攏法】術者用兩手掌尺側面及手掌面相對夾住治療部位的肌肉,持續片刻,然後放開,再夾,如此一夾一放,反復操作,也可將肌肉夾起後搖動幾下再放開。
【撚法】術者用拇指的羅紋面和食指的羅紋面(食指橈側面),夾住治療部位,稍用力,作對稱的如撚線狀的快速來回撚搓動作。
【勒法】術者用拇指與食指第二節指腹或者屈食指、中指分開成鉗狀,夾住患指,從指根部至指端,作急速的滑拉動作,或用寸勁抖動,每勒一指,均有響為宜,施術前各指均應放鬆,避免滯而不滑、滑而不實。
【拈法】術者用大拇指和食指,以指端的羅紋面輕輕捏起治療部位的皮膚,然後用二指尖搓擠對頂其皮膚。
【提法】提法一般不作為一種單獨的手法使用,常與拿法、捏法組成提拿、提捏等複合手法,實際上是拿法、捏法操作過程中的一種加強刺激力量的動作。
【彈筋法】術者用拇、食二指或拇、食、中三指沿肌肉、肌腱方向緊捏住,並垂直提拿起,向體外儘量拉扯至一定距離,突然放開,使該處的肌肉、肌腱滑脫彈動。此手法刺激力強,每次可 1—3次。
【密拿法】術者以單手或雙手三指或五指指端湊捏在一起,作一起一落、一緊一松、一張一合、一捏一拿的反復快捷啄拿患處動作,使治療部位留有Y形微白之印痕,隨即變微紅,數秒後消失,以局部有麻刺、灼熱感為宜。
【拍法】術者手指自然併攏,掌指關節微屈,腕關節放鬆,運用前臂力量或腕力,使整個虛掌平穩而有節奏地拍打體表治療部位。
【拳背叩法】術者手握空拳,腕關節放鬆伸直,不能有屈伸動作,然後作屈伸肘關節運動,利用肘關節屈伸的力量,使拳背平擊治療部位,切忌於關節突起處著落,不使冷拳,一般擊3—5次。
【拳心擊法】術者手握空拳,腕關節放鬆伸直,不能有屈伸動作,大拇指放於食、中指中節之間,運用前臂力量,用拳心平穩而有節奏的叩擊體表治療部位。
【拳眼擊法】又稱打法或捶法,術者以單手或雙手,五指屈曲握拳,用下拳眼(尺側小魚際及掌指部),一起一落地連續著力擊打治療部位。
【振動法】又稱叩振法,患者取坐位或臥位,術者以一手掌面平放於治療部位,另一手握成空拳,在其手掌背側進行有節奏的輕快的捶擊,使治療部位產生振動的感覺。
【掌根擊法】術者手指自然伸直,微屈,腕關節伸直或略背伸,放鬆,以掌根為著力點,運用前臂的力量擊打體表治療部位。操作時切忌擊打骨骼突起部位。
【掌心擊法】術者手指自然鬆開,微屈,腕關節伸直或略背伸,以掌心為著力點,擊打治療部位。操作時患者頸腰椎伸直,牙緊閉,不要講話。
【側擊法】又稱小魚際擊法、劈法,術者手指自然伸直,腕關節略背伸,用單手或雙手尺側掌指部或小魚際部有節奏地縱叩劈打體表治療部位。操作時著力宜虛不宜實,擊打方向應與肌纖維方向垂直,緊擊慢移。
側擊法用於指縫處,稱為劈指縫,患者叉開五指,術者逐個劈擊指縫,是內功推拿的一種手法,常用於治療手指麻木、不舒等症。
【合掌擊法】術者手指自然伸直併攏或分開,兩手掌指相合緊貼,腕關節背屈,以前臂的旋轉運動,帶動腕關節,使兩掌小指尺側輕擊治療部位,或彎曲小指和無名指,用中指的尺側輕擊治療部位。
【指尖擊法】術者手指自然彎曲,四指分開成爪形,然後作腕關節的伸屈運動,使小指、無名指、中指、食指如雨點下落狀輕擊治療部位,或者作指間關節、掌指關節的伸屈運動,使小指、無名指、中指、食指依次分別輕擊治療部位。
【棒擊法】術者手握桑枝棒的一端,用棒體平擊治療部位,一般在一個部位連續擊打3~5下即可,擊打時,棒體接觸面要大,使棒體大部分平穩地擊打治療部位,不可用棒尖點擊體表,棒體方向要與肢體以及肌纖維方向平行(腰骶部除外),後腦、腎區禁使棒擊法。
【啄法】又稱餐法,術者五指屈曲,拇指與其餘四指的聚攏,成梅花狀,以諸指端為著力點,作伸屈腕關節運動,使指端垂直啄擊治療部位。
【叩法】術者手指自然分開,屈曲,呈半握拳狀,運用臂力,使小指尺側輕輕捶擊治療部位。一般要求雙手操作,操作時兩手上下交替如擊鼓狀,技術熟練的,叩擊時常可發出悅耳的有節律的啪啪之聲,又有敲擊之稱。
【貫法】術者一手掌平貼於治療部位或穴位正中,另一手握空拳,用下拳眼著力捶叩於掌背,或者用拳(下拳眼)直接捶叩足底部。
【食指彈法】術者用拇指指腹緊壓於食指指甲,然後作伸指運動,將食指迅速彈出,連續彈擊治療部位。
【中指彈法】術者用拇指指腹緊壓於中指指甲,然後作伸指運動,將中指迅速彈出,連續彈擊治療部位。
【雙指彈法】術者用拇指指腹緊壓於食、中指指甲,然後將食、中指迅速彈出,連續彈擊治療部位。
【駁指彈法】術者用食指甲抵於中指指腹,或中指甲抵於食指,用指的駁動暴發彈力,使食指或中指彈擊治療部位。
彈打的強度,以不引起疼痛為度。
【一指點穴法】術者以中指為主,微屈掌指關節、指間關節,食指按於中指背面,拇指指腹緊抵住中指末節關節,無名指、小指握緊,腕關節固定,運用前臂力量,用中指端點叩治療部位。
【三指點穴法】術者以拇、食、中指為主,微屈掌指關節與指間關節,拇指指腹緊抵住食、中指末節,無名指、小指彎曲握緊,腕關節半固定,以肘關節為中心,運用前臂力量,用拇、食、中指指端點叩治療部位。
一指禪推法操作時有屈伸拇指指間關節和不屈伸拇指指間關節兩種,如治療時需要刺激強些,則宜選用後者,反之宜選用前者。
【一指禪偏峰推法】術者掌指部自然伸直,大拇指內收,以拇指橈側偏峰(少商穴處)著力吸定於治療部位,腕關節放鬆,呈微屈或自然伸直狀,沉肩、垂肘,以肘關節為支點,前臂作主動擺動,帶動腕部往返擺動和拇指掌指關節或拇指指間關節的屈伸運動,使所產生的功力作用於治療部位。腕關節不可作主動外展擺動。
【屈指推法(跪推法)】術者拇指和其餘四指自然彎曲,呈半握拳狀,以拇指指間關節背部橈側面為著力點,吸定於治療部位或穴位,沉肩、垂肘、懸腕,以肘關節為支點,前臂作主動擺動,帶動腕關節作往返擺動,使所產生的功力輕重交替,持續不斷作用於治療部位。
【纏法】術者作較高頻率的一指禪推法稱為纏法,每分鐘在200次以上。
【指間關節滾法】術者手握空拳,用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的第一指間關節背側著力於治療部位或穴位,腕關節放鬆,以肘關節為支點,前臂作主動擺動,帶動腕關節的屈伸運動,以及前臂輕微的旋轉運動,使拳面在治療部位上作連續的、均勻的來回滾動。不可產生摩擦運動,腕關節擺動幅度要控制在90度以內。
【袞法】術者手指自然彎曲,用手背第五掌指關節背側著力於治療部位或穴位,肩關節放鬆,以肘關節為支點,前臂作主動擺動,帶動腕關節的屈伸運動,以及前臂的旋轉運動,使手掌背部(以三四五掌指關節為軸,與手掌小魚際側為軸,兩軸相交的手背三角區)在治療部位上作連續的、均勻的來回滾動。肘關節屈曲,約呈130—150度,腕關節屈伸幅度要大,使手背滾動幅度控制在120度左右,即腕關節屈約80度,伸約40度。操作時手法的壓力,其一是上身前傾增加手法的壓力,其二是伸直肘關節增加手法的壓力。
【掌指關節袞法】術者手握空拳,用小指、無名指、中指的掌指關節突起處吸定於治療部位或穴位,腕關節放鬆,沉肩,以肘關節為支點,前臂作主動擺動,帶動腕關節的屈伸運動,以及前臂的旋轉運動,使掌指關節在治療部位上來回往返滾動。腕關節擺動幅度要控制在90度以內。操作時不可有第五掌指關節向下的按壓動作。
【前臂袞法】患者取坐位或臥位,術者肘關節彎曲呈90度,用前臂尺側吸定於治療部位,沉肩,以肩關節為支點,上臂作主動擺動,帶動前臂的旋轉運動,使前臂在治療部位上作來回往返滾動。
【大魚際揉法】術者沉肩、垂肘,腕關節放鬆,呈微屈或水準狀,大拇指內收,四指自然伸直,用大魚際附著於治療部位,稍用力下壓,以肘關節為支點,前臂作主動擺動,帶動腕部,使大魚際在治療部位上作輕柔緩和的環旋運動,並帶動該處的皮下組織一起揉動。腕關節不可作主動外展擺動。
【中指揉法】術者中指伸直,食指搭於中指遠端指間關節背側,腕關節微屈,用中指指腹著力於治療部位或穴位,以肘關節為支點,前臂作主動擺動,帶動腕關節的擺動,使中指指腹在治療部位上作輕柔的環旋運動,並帶動該處的皮下組織一起揉動。
【雙指揉法】用食、中兩指同揉一處或分揉兩穴者,稱為雙指揉法。
【三指揉法】用食指、中指、無名指三指同揉一處或分揉三穴者,稱為三指揉法。
【拇指揉法】用拇指指腹著力於治療部位,腕關節放鬆,然後作拇指掌指關節的環旋運動,使拇指指腹在治療部位上作輕柔的環旋運動,並帶動該處的皮下組織一起揉動。
【勾揉法】術者手指微屈,用中指的指端著力於治療部位,而後進行勾揉的手法,適用於治療不顯露或不宜使用以上揉法操作的部位,如天突、睛明,仰臥時風池、風府、腰眼等穴。
【掌揉法】術者用手掌掌根著力於治療部位或穴位,稍用力下壓,腕關節放鬆,以肘關節為支點,前臂作主動擺動,帶動腕關節及手掌連同前臂作小幅度的迴旋運動,並帶動該處的皮下組織一起揉動。
【肘揉法】VCD
平推法是單方向移動,對體表的壓力較大,推進速度較慢,不要求局部發熱,其意是推動氣血運行。
【拇指平推法】術者用拇指指面著力於治療部位或穴位,其餘四指分開助力,作大拇指內收運動,使指面在治療部位或穴位上作直線推進(按經絡循行或與肌纖維平行方向推進)。
【掌平推法】術者用手掌或掌根著力於治療部位或穴位,以掌根為重點,運用前臂力量作一定方向的推進。需要增大壓力時,可用另一手掌重疊於掌背推進。
【拳平推法】術者握拳,以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的指間關節背部突起處著力,向一定方向推進。
【肘平推法】術者屈肘關節,用肘尖著力於治療部位,向一定方向推進。
【直推法】術者用拇指橈側緣或羅紋面,或食、中指羅紋面著力於治療部位或穴位,然後作肘關節的屈伸運動,帶動腕、掌、指,使指面作單方向的直線推進。
【四指直推法】VCD,需要增大壓力時,可採用疊指推法。
【刨推法】患者取坐位或臥位,術者手指自然伸直,四指併攏,大拇指與四指分開成八字形,以手掌部緊貼治療部位,前推時將力量集中到虎口。雙手同時操作時,以兩拇指相對,餘四指輔以著力兩側,同時向前推進。在肢體操作時,術者一手輕握患肢,將力量集中到虎口,向前推進。操作時,推進的距離要長。
【旋推法】術者用大拇指的羅紋面輕附於治療部位或穴位上,作順時針方向的螺旋形推動。操作時肘、腕關節均要放鬆,要求僅在體表進行操作,不帶動皮下組織。
【分推法】術者雙手拇指伸直與四指分開,用拇指的羅紋面或手掌面,緊貼治療部位,自穴位中央,分別向兩旁作推動,推動時可作直線移動,也可順體表作弧形移動。
【合推法】又稱合法、和法,術者雙手拇指伸直與四指分開,用拇指的羅紋面或手掌面,緊貼治療部位,自穴位兩旁向中間推動。
【運法】術者用拇指或中指的羅紋面,輕附於治療部位,作由此穴向彼穴的弧形推動,或在穴周作周而復始的環形推動。
【抹法】術者用拇指羅紋面(指抹法)或手掌面(掌抹法)或大魚際(大魚際抹法)緊貼於體表,略用力,作上下、左右往返移動或單方向移動,抹法可單手操作,也可雙手同時操作;操作時可作直線移動,也可順體表作弧形移動;也可屈食指,用食指中節的橈側緣作抹法,稱為指節抹法。
【擦法】術者腕關節伸直,使前臂與手掌近似平行,用手掌的小魚際部(小魚際擦法或側擦法)或大魚際部(大魚際擦法)或全掌(掌擦法),緊貼於體表,稍用力按壓,肩關節放鬆,以肩關節為支點,上臂作主動擺動,帶動前臂及手掌在體表作均勻的上下或左右往返直線摩擦,使治療部位產生一定的熱量。用拇指或其餘四指指面著力摩擦的,稱為指擦法。
【指摩法】術者手掌自然伸直,併攏,腕關節微屈,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的末節指面附著於治療部位,沉肩、垂肘,以肘關節為支點,前臂作主動擺動,帶動腕、指在體表作環旋摩動。
【掌摩法】術者手掌自然伸直,腕關節微背伸,放於治療部位,以掌心或掌根作為著力點,腕關節放鬆,連同前臂一起作環旋摩動。
摩法較推法則從輕,較運法則從重。
【刮法】術者用拇指橈側緣或食指及中指指面或湯匙、錢幣等自上而下,從內而外刮拭。一般刮至皮膚呈現紫紅色或有瘀血紅斑即可。
【搓法】患者肢體放鬆,術者用雙手掌面夾住肢體的治療部位,然後相對用力,作方向相反的快速搓揉、搓轉或搓摩運動,並同時作上下往返移動。雙手掌對稱用力,作前後環轉搓摩運動的,稱為搓摩法;用手掌夾住肢體對稱用力,作前後搓動,並使肢體隨之轉動的稱為搓轉法;雙手掌對稱用力,搓揉肩部的稱為搓揉法。
【勾法】術者四指併攏,食指、中指微屈呈勾狀,用食指中節的橈側緣著力於治療部位或穴位,然後作連續不斷的推抹運動。
【拭法】術者用手掌或指腹著力,作直線或螺旋形的運動,並直線向前推進的手法,是摩法中較重的一種手法。
【撫法】患者取坐位或臥位,術者用雙手或單手手掌或指腹平放於體表,沉肩、屈肘,以腕關節左右自然擺動帶動掌指在體表作輕柔而滑地往返撫摩運動。操作時以表皮微熱為宜。
【爪形梳法】患者取坐位或臥位,術者雙手五指分開略屈曲,形如爪狀,以指端及指腹著力於頭面,由前向後梳或左右、上下梳,可雙手從左右同時對稱梳搔至頭頂而交叉,或雙手從前額及枕後同時梳搔至頭頂而交叉,如此往返操作。
【掌指梳法】患者同上,術者雙手五指伸直,用掌指同時著力於治療部位,作持續緩慢的梳理動作。
【拳骨梳法】患者取俯臥位,術者雙手屈曲握空拳,用指間關節突起部位著力於治療部位,雙手同時或交替作梳理動作。
【搔法】患者取坐位或臥位,術者單手或雙手五指自然彎曲分開,形如搔耙,輕放於治療部位,懸而不浮,腕關節放鬆,以掌指和指間關節的屈伸運動,使指抓在治療部位作一屈一伸,一抓一移的反復運動。
【掃法】患者取坐位或仰臥位,術者拇指伸直,其餘四指略屈曲分開呈扇形,用拇指偏峰橈側著力於治療部位,在前循經引路,沉肩、垂肘,以肘關節為支點,前臂作主動擺動,腕關節擺動,使其餘四指在腕關節的自然擺動下隨腕擺動掃散。
【振法】患者取坐位或臥位,術者用單手或雙手指端或手掌面著力於治療部位,意念集中於指端或手掌心,然後前臂和手部的肌肉強烈地作靜止性收縮,使手臂發出快速而強烈的振顫,並使之通過指端或手掌心傳遞到機體,在治療部位內產生舒松和溫熱感,其中以指端著力振顫者稱為指振法,以手掌面著力振顫者稱為掌振法。振法一般單手操作,也可雙手同時操作,以增強功力,即雙手重疊交叉附著於治療部位,然後兩上肢同時作靜止性用力,使手臂產生連續的振動。一般要求操作3分鐘以上,每分鐘300-400次。
【抖上肢法】術者用雙手或單手握住患者的手腕部或手掌部,將其上肢慢慢地向前、外側抬起約60度,然後稍用力作連續的、小幅度的、頻率較高地上下抖動,並使抖動的振幅,由腕關節逐漸傳遞到肩部,使肩關節和上肢產生舒松的感覺。
【抖下肢法】患者取仰臥位,下肢放鬆伸直,術者站其腳後方,用單手或雙手分別握住患者的兩踝部,使下肢呈內旋狀,並提起離開床面,然後作連續的、小幅度的上下抖動,使髖部和大腿部有舒松的感覺。
【抖腕部法】患者取坐位,腕關節放鬆,術者用雙手拇指按放於腕背部,其餘四指放於手掌側,稍用力作指間關節屈曲運動,使患者腕關節作連續的、小幅度的、頻率較高地上下抖動。或者術者用食指橈側抵住腕關節掌側,稍用力作連續的、小幅度的、頻率較高地上下抖動。
【拇指按法】術者拇指伸直,用拇指指面著力於治療部位,垂直用力,向下按壓,使刺激充分達到肌體組織的深層,使患者產生酸、麻、重、脹和走竄等感覺,持續數秒後,逐漸放鬆,如此反復操作,其餘四指握拳或張開,起支持作用,以協同助力。
【中指按法】術者中指指間關節、掌指關節伸直,食指搭於中指末節指間關節背側,其餘四指彎曲,用中指指端著力於治療部位,垂直用力,向下按壓,使刺激充分達到肌體組織的深層,使患者產生酸、麻、重、脹和走竄等感覺,持續數秒後,逐漸放鬆,如此反復操作。
【三指按法】術者食、中、無名指三指指間關節、掌指關節伸直,以三指指腹著力於治療部位,垂直用力,向下按壓,使刺激充分達到肌體組織的深層,使患者產生酸、麻、重、脹和走竄等感覺,持續數秒後,逐漸放鬆,如此反復操作。
若單手指力不足,或欲增加按壓力量,可用另一手拇指重疊於指背上按壓,或用手掌疊於指背上按壓。
【掌按法】術者腕關節放鬆,用掌根、魚際或全掌著力於治療部位,然後垂直用力,向下按壓。在按壓時應稍停留一下,然後再重複按壓,即按而留之。操作時可採用單掌按法或雙掌按法。
【拇指端點法】手握空拳,拇指伸直並緊靠食指中節,用拇指端點按治療部位,逐漸垂直用力向下按壓。
【屈拇指點法】術者屈拇指,以拇指端抵住食指中節外側緣,用拇指指間關節橈側突起部點按體表的治療部位,逐漸垂直用力向下按壓。
【屈食指點法】術者屈食指,以拇指末節內側緣緊壓食指指甲部,用食指第一指間關節突起部點按體表的治療部位,逐漸垂直用力向下按壓。
點法操作結束時,應繼以揉法,不宜突然鬆手;拇指端點法時,拇指羅紋面必須緊貼於食指外側緣,以免由於用力過度而損傷拇指指間關節。
【勾點法】術者手指微屈呈勾狀,用中指指端著力於治療部位,向下或向內用力點按。
壓法與按法相似,無嚴格的區別,但按法偏於動,操作時常與揉法結合,而壓法偏於靜,力量也較按法為重,目前臨床上壓法常指特定的操作方法,即用肘部按壓治療部位,稱為肘壓法;用前臂尺側肌肉部著力於治療部位稱為膊壓法;用手指著力於治療部位稱為指壓法;用手掌著力於治療部位稱為掌壓法。
【肘壓法】術者肘部屈曲,拳心向胸,以肘三角平面或肘尖部著力於治療部位,垂直用力,向下按壓。肘壓法刺激強烈,用力要由輕而重,壓後繼以揉法。
【膊壓法】術者肘部屈曲,用前臂尺側肌肉部著力於治療部位,垂直用力,向下按壓。
【指壓法】術者用拇指面或三指並緊,指面著力於治療部位,垂直用力,向下按壓。
【掌壓法】術者用掌根或掌心,著力於治療部位,用較大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壓。按壓頻率有兩種,一種是慢速間斷法,頻率慢,力要足,有間歇;另一種是快速連續法,發力連貫,頻率快,加達深部。
【掐法】又稱爪法,術者以單手或雙手拇指、食指或中指指甲端,在治療穴位上重按而掐之,一般以拇指掐法為常用,操作次數在4-5次即可,不可反復長期使用,掐法後繼以揉法,以緩和刺激。臨床上主要用於急救。
【撥法】術者用拇指端或羅紋面按於治療部位(肌筋施治部位),適當用力下壓至一定深度,待有酸脹感時,再作與肌纖維(或肌腱、韌帶)或經絡方向成垂直方向的來回撥動。用食指、中指、無名指三指指端著力撥動的手法稱為三指撥法;其餘四指指端著力撥動的方法稱為四指撥法;用肘尖著力撥動的方法稱為肘撥法。撥動時,指下應有彈動感,而不能在皮膚表面有摩擦移動。
【抵法】又稱合按法,術者用拇指、食指或者雙手掌根分別放於肢體或者頭部兩側相對稱的部位或穴位上,然後相對用力進行按壓。
【蝶轉法】術者用手掌平覆於治療部位,不要移動,而後作緩慢柔和的順時針方向旋壓,著力點依大魚際—掌根—小魚際—四指根部的次序反復周旋按壓,如同蝴蝶在臺面上盤旋之狀。
【捫法】術者在操作時,首先將兩手掌相互摩擦,待手掌發熱時(越熱越佳),迅速將手掌按放於治療部位,使熱氣透於皮下組織,如此反復操作,直至治療部位感到溫熱為止。
【戳法】術者用食指或中指指端於治療部位上,指間關節、掌指關節均伸直,將力量集中於指端,以腕關節的屈伸擺動帶動指端垂直著力於治療部位點而定之,如此反復操作。戳法要與點法嚴格區分,戳以貫力為洞,點以按力為坑,兩者施力大小、作用表裏均不同。
【拳頂法】又稱頂法,術者手握空拳,用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近端的指間關節背面著力按壓治療部位,並結合小範圍的推壓或撥動運動。
【押法】又稱切法,術者以拇指端爪甲緣或其餘四指爪甲緣,在治療部位上作直下直下、一起一落的點按切押運動。
【掖法】術者一手固定患肢,另一手拇指端置於治療部位的隆起或凹陷處,仔細觸摸體會,循觸肌筋不全斷端,循觸準確後,用雙手拇指指端將斷端順理捋開,再將捋開之斷端點用雙手拇指指端掖塞於局部肌筋縫隙中,然後用繃帶固定。施術前局部可輔以順理複平手法,但禁用揉、撚、摩等手法,以免增加損傷程度。
【搗法】術者食指伸直,將拇指抵住食指指腹,中指指腹抵住食指指背,將力量集中於食指端,然後用食指端對準治療部位,在點按動作的同時,配合做高速度、低幅度的左右、上下擺動和顫動(點而動之)。
【掏法】術者用拇指指端著力於治療部位,垂直用力,向下按壓,同時背伸大拇指並迅速彈出,有將病症掏出來之意。
【捋法】術者一手握住患肢遠端,另一手掌指略屈曲,將患肢握拿於手中,沉肩、垂肘、懸腕,使手掌緊貼於治療部位,然後作急速地反復滑搓運動。
【擅法】患者俯臥位,術者雙臂伸直,手指併攏,交叉重疊,平放於體表治療部位,貼緊,身體稍前傾,隨患者的呼吸,用寸勁向下按壓,患者深呼氣時下壓,吸氣時抬手一般擅壓1—3次,本法多在推拿結束時應用,常用於腹部。
【插法】患者取坐位或立位,將左臂(右臂)曲屈置於腰背部,術者立於其後偏左側(右側),右手(左手)四指併攏,掌心向上,指尖由肩胛骨內側緣之膈關、譩譆穴插入斜上方,直入肩胛骨內約2~3寸,並停留片刻。本法屬補法,具有升提胃腑、益氣健脾、舒筋活血、解痙止痛之功效。
【拿法】術者用大拇指及其他手指的羅紋面相對用力,夾住治療部位的肌筋,逐漸用力內收,將治療部位的肌筋提起,並作輕重交替而連續的一緊一松的捏提和捏揉動作。用拇指與食、中二指相對用力的稱為三指拿法,用拇指與食、中、無名指三指相對用力的稱為四指拿法,用拇指和其餘四指相對用力的稱為五指拿法,用拇指與食指相對用力的稱為兩指拿法。拿法刺激較強,拿後掌繼以揉搓運動,以緩和刺激。
【捏法】術者用拇指及其他手指相對用力,將治療部位的肌膚及皮下組織捏起,然後做快速的撚轉前進,或將肌肉捏起做快速的一捏一放的捏擠扯提動作,反復進行,循序移動。用大拇指與食中兩指對稱用力的稱為三指捏法,用大拇指與其餘四指對稱用力的稱為五指捏法,用大拇指與食指中節橈側面用力的稱為兩指捏法。
【抓法】術者五指自然分開,著力於治療部位,然後作伸屈指間關節與掌指關節運動,用指端滿把捏拿治療部位。操作時不可用力向下按壓,也不可用指甲內扣,抓起後要迅速松脫。
【握法】又稱為理法、縷法,術者用單手或雙手掌握住患者肢體,然後進行一緊一松,並同時作自上而下的循序移動,反復進行。
【挪法】患者取俯臥位,術者用單手或雙手同時或交替平放於脊柱兩側的治療部位,手掌與體表貼實,然後如握拳狀將該部肌肉滿把抓拿,握於掌、指中稍停片刻,放手,向上下、左右移動,使握於掌內的肌膚緩慢地從掌內滑滾出掌指間,再捏拿前方的肌膚,再放開,再前移,如此不斷地向前移動。以上移上推為補,下移下推為瀉。
【擠法】術者用單手或雙手的拇指與食指的指端,對合著力於治療部位,或者拇指與其餘四指對合著力於治療部位,作一緊一松地擠捏皮肉,捏擠後局部呈現紫紅色,此為指與指對擠,稱為指對擠法。如果用掌與掌對擠,雙手掌心相對,著力於治療部位,進行一松一緊的擠壓,稱為掌對擠法。
【擰法】術者用屈曲的食指和中指或拇指與屈曲的食指張開如鉗狀,準確的夾起治療部位的皮膚,向外提拉至一定程度,然後手指鬆開,使皮膚回復原狀,如此一拉一放,至皮膚出現紅暈或皮下瘀血紅斑為止,局部未透紅斑者,即知非本法之適應症,不必勉強為之。
【扭法】術者用屈曲的食指和中指或拇指與屈曲的食指捏住治療部位的皮膚,以此為中心力點,扭轉90度,鬆手,使皮膚彈回,如此反復,使局部皮膚呈現紫紅色。
【揪法】術者用拇指指腹與食指指腹,或食、中指指腹對後夾攝住肌筋,作快速的提捏、捏拉動作,並使肌筋滑離出聲,嗒嗒作響,反復操作,以局部呈現紫紅色或潮紅色為度。
【扯法】術者用拇指和屈曲食指,捏住皮膚和皮下組織,作急速的一捏一松的動作,至皮膚上出現充血性紅斑為度。
【攏法】術者用兩手掌尺側面及手掌面相對夾住治療部位的肌肉,持續片刻,然後放開,再夾,如此一夾一放,反復操作,也可將肌肉夾起後搖動幾下再放開。
【撚法】術者用拇指的羅紋面和食指的羅紋面(食指橈側面),夾住治療部位,稍用力,作對稱的如撚線狀的快速來回撚搓動作。
【勒法】術者用拇指與食指第二節指腹或者屈食指、中指分開成鉗狀,夾住患指,從指根部至指端,作急速的滑拉動作,或用寸勁抖動,每勒一指,均有響為宜,施術前各指均應放鬆,避免滯而不滑、滑而不實。
【拈法】術者用大拇指和食指,以指端的羅紋面輕輕捏起治療部位的皮膚,然後用二指尖搓擠對頂其皮膚。
【提法】提法一般不作為一種單獨的手法使用,常與拿法、捏法組成提拿、提捏等複合手法,實際上是拿法、捏法操作過程中的一種加強刺激力量的動作。
【彈筋法】術者用拇、食二指或拇、食、中三指沿肌肉、肌腱方向緊捏住,並垂直提拿起,向體外儘量拉扯至一定距離,突然放開,使該處的肌肉、肌腱滑脫彈動。此手法刺激力強,每次可 1—3次。
【密拿法】術者以單手或雙手三指或五指指端湊捏在一起,作一起一落、一緊一松、一張一合、一捏一拿的反復快捷啄拿患處動作,使治療部位留有Y形微白之印痕,隨即變微紅,數秒後消失,以局部有麻刺、灼熱感為宜。
【拍法】術者手指自然併攏,掌指關節微屈,腕關節放鬆,運用前臂力量或腕力,使整個虛掌平穩而有節奏地拍打體表治療部位。
【拳背叩法】術者手握空拳,腕關節放鬆伸直,不能有屈伸動作,然後作屈伸肘關節運動,利用肘關節屈伸的力量,使拳背平擊治療部位,切忌於關節突起處著落,不使冷拳,一般擊3—5次。
【拳心擊法】術者手握空拳,腕關節放鬆伸直,不能有屈伸動作,大拇指放於食、中指中節之間,運用前臂力量,用拳心平穩而有節奏的叩擊體表治療部位。
【拳眼擊法】又稱打法或捶法,術者以單手或雙手,五指屈曲握拳,用下拳眼(尺側小魚際及掌指部),一起一落地連續著力擊打治療部位。
【振動法】又稱叩振法,患者取坐位或臥位,術者以一手掌面平放於治療部位,另一手握成空拳,在其手掌背側進行有節奏的輕快的捶擊,使治療部位產生振動的感覺。
【掌根擊法】術者手指自然伸直,微屈,腕關節伸直或略背伸,放鬆,以掌根為著力點,運用前臂的力量擊打體表治療部位。操作時切忌擊打骨骼突起部位。
【掌心擊法】術者手指自然鬆開,微屈,腕關節伸直或略背伸,以掌心為著力點,擊打治療部位。操作時患者頸腰椎伸直,牙緊閉,不要講話。
【側擊法】又稱小魚際擊法、劈法,術者手指自然伸直,腕關節略背伸,用單手或雙手尺側掌指部或小魚際部有節奏地縱叩劈打體表治療部位。操作時著力宜虛不宜實,擊打方向應與肌纖維方向垂直,緊擊慢移。
側擊法用於指縫處,稱為劈指縫,患者叉開五指,術者逐個劈擊指縫,是內功推拿的一種手法,常用於治療手指麻木、不舒等症。
【合掌擊法】術者手指自然伸直併攏或分開,兩手掌指相合緊貼,腕關節背屈,以前臂的旋轉運動,帶動腕關節,使兩掌小指尺側輕擊治療部位,或彎曲小指和無名指,用中指的尺側輕擊治療部位。
【指尖擊法】術者手指自然彎曲,四指分開成爪形,然後作腕關節的伸屈運動,使小指、無名指、中指、食指如雨點下落狀輕擊治療部位,或者作指間關節、掌指關節的伸屈運動,使小指、無名指、中指、食指依次分別輕擊治療部位。
【棒擊法】術者手握桑枝棒的一端,用棒體平擊治療部位,一般在一個部位連續擊打3~5下即可,擊打時,棒體接觸面要大,使棒體大部分平穩地擊打治療部位,不可用棒尖點擊體表,棒體方向要與肢體以及肌纖維方向平行(腰骶部除外),後腦、腎區禁使棒擊法。
【啄法】又稱餐法,術者五指屈曲,拇指與其餘四指的聚攏,成梅花狀,以諸指端為著力點,作伸屈腕關節運動,使指端垂直啄擊治療部位。
【叩法】術者手指自然分開,屈曲,呈半握拳狀,運用臂力,使小指尺側輕輕捶擊治療部位。一般要求雙手操作,操作時兩手上下交替如擊鼓狀,技術熟練的,叩擊時常可發出悅耳的有節律的啪啪之聲,又有敲擊之稱。
【貫法】術者一手掌平貼於治療部位或穴位正中,另一手握空拳,用下拳眼著力捶叩於掌背,或者用拳(下拳眼)直接捶叩足底部。
【食指彈法】術者用拇指指腹緊壓於食指指甲,然後作伸指運動,將食指迅速彈出,連續彈擊治療部位。
【中指彈法】術者用拇指指腹緊壓於中指指甲,然後作伸指運動,將中指迅速彈出,連續彈擊治療部位。
【雙指彈法】術者用拇指指腹緊壓於食、中指指甲,然後將食、中指迅速彈出,連續彈擊治療部位。
【駁指彈法】術者用食指甲抵於中指指腹,或中指甲抵於食指,用指的駁動暴發彈力,使食指或中指彈擊治療部位。
彈打的強度,以不引起疼痛為度。
【一指點穴法】術者以中指為主,微屈掌指關節、指間關節,食指按於中指背面,拇指指腹緊抵住中指末節關節,無名指、小指握緊,腕關節固定,運用前臂力量,用中指端點叩治療部位。
【三指點穴法】術者以拇、食、中指為主,微屈掌指關節與指間關節,拇指指腹緊抵住食、中指末節,無名指、小指彎曲握緊,腕關節半固定,以肘關節為中心,運用前臂力量,用拇、食、中指指端點叩治療部位。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6
- 文章: 33584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中醫推拿
【五指點穴法】術者微屈手指,用拇指與其餘四指指腹相互靠近呈梅花狀,腕關節半固定,以肘關節為活動中心,運用前臂力量,用五指指端點叩治療部位。
操作時,注意點叩的快慢頻率,一般有以下四種節奏,一虛二實、二虛二實、三虛二實、五虛二實,虛點用力輕,速度快,實點用力重,速度稍慢。
【搖法】術者用一手握住或夾住被搖關節的近端,以固定肢體,另一手握住關節的遠端的肢體,然後作緩和的環轉運動,使被搖的關節作順時針及逆時針方向搖動。
【坐位頸椎搖法】患者取端坐位,頸項部放鬆,術者立於其背後或側方,用一手扶住其頭頂稍後部,另一手托住其下頦部,雙手作相反方向用力,使頭部向左或向右緩緩轉動。
【臥位頸椎搖法】患者仰臥,頭部放鬆,術者立於其頭側,以一手上肢前臂背側托住患者頭部,並扶住對側肩部,另一手扶住其頭頂部,然後利用前臂的擺動,帶動頭部作順時針環轉搖動,一般3~5周,再交換一下左右手,用另一前臂托患者頭部,作頭部逆時針方向的環轉搖動。
【托肘搖肩法】患者取坐位,肩部放鬆,患肢自然屈肘,術者立於其患側,上身略前傾,一手扶住患者肩關節上部(用拇指按於結節間溝處),同時用另一手托起患者肘部(使患肢前臂搭於術者的前臂部),然後作緩慢的順時針及逆時針方向的轉動。
【扶肘搖肩法】患者取坐位,肩部放鬆,患肢自然屈肘,術者立於其側後方,一手扶住患者肩上部,另一手扶住患者肘部,然後作肩關節的環轉運動。
【握手搖肩法】患者取坐位,患肢自然放鬆、下垂,術者立于患者側方,一手扶住其患肩的上部,另一手握住患肢的手腕部,然後作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的環轉運動。
【大幅度搖肩法】又稱運肩法,患者取坐位,患肢自然放鬆、下垂,術者成丁字步,立于患者側方,兩手掌相對,夾住患者的腕部,然後慢慢地將患肢向上向前托起,同時位於下方的手逐漸翻掌,當患肢前上舉至160度時,呈虎口向下,並握住其腕部,另一手則由腕部沿上肢內側下滑移至肩關節上部,此時可略停頓一下,兩手協調用力(即按於肩部的手將肩關節略向下、向前按壓,握腕之手則略上提,使肩關節伸展),隨後使肩關節向後作大幅度的環轉運動,如此周而復始,兩手上下交替,協同動作,連續不斷。運肩法一般前後作三次,操作時要使手臂緊貼身體環轉。
【肘關節搖法】患者取坐位或臥位,術者一手扶住患者肘部,另一手握住患肢腕部,然後作肘關節的環轉運動。
【腕關節搖法】術者一手握住患肢腕關節的上端,另一手握住其手掌部,先作腕關節的拔伸,然後將腕關節作順時針或逆時針的環轉搖動。
【掌指關節或指間關節搖法】術者一手握住患掌或患指的近端,另一手捏住患者手指,先作掌指關節或指間關節的拔伸,然後作掌指關節或指間關節的順時針及逆時針的環轉搖動。
【腰部搖法】患者取坐位,腰部放鬆伸直,術者坐於其後或立於其後,用一手按住其腰部,另一手扶住患者對側肩部,前臂按於頸項部,兩手協同用力,將患者腰部作緩慢的環轉搖動。
【髖關節搖法】患者取仰臥位,患肢屈髖屈膝,術者立於患側,一手扶住其膝部,另一手握住其足跟部,兩手協同用力,使其髖關節屈曲至90度,然後作順時針或逆時針的環轉搖動。
【膝關節搖法】患者取仰臥位,患肢屈膝屈髖,術者立于其側方,一手扶住膝關節上方,另一手握住其小腿下端,兩手協同用力,使膝關節屈曲至90度,然後作膝關節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的緩緩環轉搖動。
【踝關節搖法】患者取坐位或仰臥位,下肢伸直,術者立於其足後,一手托住其足跟,另一手握住其足趾部,稍用力牽引拔伸踝關節,並在此基礎上作踝關節的環轉運動。
【扳法】術者用一手固定患者關節的近端,另一手作用於關節的遠端,然後雙手相反方向或同一方向用力,使關節慢慢被動活動至有阻力時,再作一短促的、稍增大幅度的、有控制的、突發的扳動。操作時不能強求關節的彈跳聲,但在頸椎和腰椎應用扳法時,可聽到喀嗒的響聲,說明手法成功。
【環樞關節扳法】患者坐于低凳上,頭稍後仰,術者立于患者側方,一手拇指頂按住第二頸椎的棘突,另一手肘部托起患者的下頦部,手掌繞過對側耳後,夾住其枕骨部,然後逐漸用力將頸椎向上拔伸,在拔伸的基礎上,同時使頸椎旋轉至有阻力的位置,隨即作一個有控制的、稍增大幅度的快速扳動,頂按棘突的拇指同時協調用力下按,此時常可聽到喀嗒一聲,並且術者拇指下有棘突的跳動感,表示手法成功。該手法主要用於治療環樞關節半脫位。
【頸椎旋轉定位扳法】患者取坐位,頸項部放鬆,術者立于其後側方,用一手拇指頂按住患椎棘突旁,並囑患者頸部慢慢前屈,至術者拇指下感到有棘突運動,關節間隙張開時,即穩住在此幅度,再囑其向患側側屈至最大幅度,然後術者用力一手托住其下頦部,並向患側方向慢慢旋轉(注意旋轉時頭不能後仰、抬起),當旋轉到有阻力時,隨即用力作一個有控制的、稍增大幅度的、快速扳動。與此同時,頂按棘突的拇指要協調用力,將患椎的棘突,向對側推動,此時常可聽到喀嗒一聲,並且術者拇指下有棘突的跳動感,表示手法成功。
【頸椎斜扳法】患者取坐位,頭略前俯,頸部放鬆,術者立於其側後方,用一手扶住其後腦部,另一手托起下頦部,兩手協調動作,使頭向患側慢慢旋轉,即左側病變向左側旋轉,右側病變向右側旋轉,當旋轉至有阻力時略停片刻,隨即用力作一個有控制的、稍增大幅度的(5~10度)快速扳動,此時也常可聽到喀嗒的響聲,一達到目的,隨即鬆手。
【頸椎前屈扳法】患者取仰臥位,術者立於其頭前,兩手臂十字交叉,托起患者頭部,兩手分別抓住患者對側肩部,然後緩慢抬起前臂,使患者頸椎作緩緩前屈運動,至極限位後放下,再前屈,如此反復3~5次。
【頸椎坐位側屈扳法】患者取坐位,術者立於其側後方,用一手抱住患者頭部,並靠近胸部,另一手按住患者對側肩部,然後兩手協調用力,緩緩將患者頸椎側屈至極限位置,再復原,如此反復3~5次。
患者取坐位,術者立於其側後方,用一手扶住患者頭部側面,另一手按住患者同側肩部,兩手協同用力,使頸椎緩緩作向健側側彎運動,當有阻力時,再作一個有控制的、稍增大幅度的、突發的扳動,此時常可聽到喀嗒一聲,表示手法成功。
【擴胸扳法】患者取坐位,令其雙手十指交叉扣住,並抱住頸項部,術者立於其後,用一側膝部頂住其背部,用雙手掌托住患者兩肘部,使患者身體緩緩地作前俯後仰被動動作,數次後,在作後伸運動的同時,再作擴胸扳動。
【胸椎對抗復位扳法】患者取坐位,雙手交叉扣置於腦後項部,身體略前傾,術者立於其後,用一側膝部頂住患部,用雙手從患者腰部伸入其上臂之前,前臂之後,並握住前臂下段,然後囑患者作前俯後仰運動,數次之後,在作後伸運動的同時,術者兩手同時向上向後牽拉,膝部同時將患椎向前向下方頂按,上下協調動作,對抗用力,使其胸椎扳動。
【坐位胸椎定位旋轉扳法】患者以騎馬勢坐於治療床上,兩腿分置於兩側床緣外,以固定骨盆,雙手在胸前交叉抱緊,術者立於其側後方,一手從腋下穿入,經過前胸,抓住患者對側肩部,另一手拇指按於偏歪的棘突旁,然後分三步(即胸椎前屈、側屈、旋轉)完成整個動作。先囑患者主動慢慢前屈胸椎,當術者拇指下感到棘突活動時,即穩住此幅度,使病變節段被限制在這個脊柱曲線的頂點上,接著再做旋轉運動,將患者旋轉至最大限度(即有阻力時),此時術者扶於對側肩部的手向下按壓,並使肩部上抬,作一個稍增大幅度的有控制的扳動,同時拇指用力頂椎棘突,常可聽到喀嗒的響聲,術者拇指下有棘突的跳動感,表示復位成功。常用於治療第七胸椎以下椎體小關節錯縫。
【坐位旋轉推扳法】患者以騎馬勢坐於治療床上,兩腿分置於兩側床緣外,以固定骨盆,雙手在胸前交叉抱緊,術者立於其健側,一手從腋下穿入經過前胸扶住對側肩部,使之向健側旋轉並略向上牽拉,另一手掌根抵住錯位的肋骨角,當身體旋轉至最大限度時,再作一個有控制的、稍增大幅度的、突發的扳動,同時掌根向患處前上方推壓,使肋骨復位。常用於治療第八胸椎關節錯縫等症。
【胸椎側彎扳法】患者側臥位,胸椎棘突偏歪側向上,術者立於其前面,以一手托住頸椎根部,使之向上側屈,另一手用掌根部向後下按壓偏歪的棘突,並用胸部緊靠患者肩部,使之穩定,當側屈至極限後,再作一個有控制的、稍增大幅度的、突發的扳動,按壓棘突的掌根也同時推壓之,使之復位。
【俯臥抬肩扳胸法】患者俯臥位,上身放鬆,術者立於患側(胸椎棘突的偏斜方),以一手掌根抵住抵住偏歪之棘突,另一手從對側肩腋下穿入扶住其肩的前部,並向上抬起,使胸椎旋轉至有阻力時,然後兩手協同用力,作相反方向運動,作一個有控制的、稍增大幅度的、突發的扳動,使之復位。常用于第八胸椎以上節段的椎骨錯縫。
【俯臥提骨盆扳胸法】患者取俯臥位,全身放鬆,術者立於患側(棘突偏斜的側方),一手掌根抵住偏歪之棘突,另一手抓住對側髂前上棘部位,逐漸上提,使脊柱扭轉至最大限度時,然後兩手協同用力,作相反方向運動,作一個有控制的、稍增大幅度的、突發的扳動。常用于第八胸椎以下節段的椎骨錯縫。
【胸椎對抗扳法】患者取坐位,雙上肢上舉,挺胸,術者立於其側後方,一手上肢環抱其上臂的下端,另一手拇指頂壓住偏歪的棘突,兩手協調用力作胸椎伸屈運動,當胸椎後伸至有阻力時,兩手協同用力,作相反方向運動,扳動胸椎,使其復位。
【直腰旋轉扳法】患者取坐位,腰椎伸直,術者與其相對而立,用兩腿夾住患者一側下肢,一手抵住患者近術者側的肩後部,另一手從患者另一側腋下伸入,並抓住其肩前部,兩手同時用力作相反方向扳動,使腰椎旋轉到最大限度時,再作一個有控制的、稍增大幅度的、突發的扳動。
【騎馬式腰椎旋轉定位扳法】患者取坐位,騎跨於治療床上,以使骨盆相對固定,兩手自然下垂或雙手交叉相扣抱置於腦後頸項部,術者立於其側後方,一手拇指按於偏歪之棘突,另一手從患側腋下穿過並按住其頸項部或抓住對側肩部,然後分三步(即腰椎前屈、側彎、旋轉)完成整個動作。首先囑患者主動慢慢彎腰,當前屈至術者拇指指下感到棘突活動時,即穩住此體位,然後向患側側彎至一定幅度,使病變節段被限制在這個脊柱曲線的頂點上,接著再做脊柱的旋轉運動,將患者腰部向患側旋轉至最大限度,此時術者按於頸項部的手用力下壓,肩肘部上抬,作一個一個有控制的、稍增大幅度的、突發的扳動,同時拇指用力頂椎棘突,常可聽到喀嗒的響聲,術者拇指下有棘突的跳動感,表示復位成功。
【雙人腰椎旋轉定位扳法】患者取坐位,全身放鬆,助手用雙膝部夾住患者健側下肢,以固定骨盆,兩手分別扶住其腿部,以協助術者作腰椎旋轉扳法,術者操作方法同前。
【腰椎斜扳法】患者取側臥位,位於下面的下肢自然伸直,上面的下肢屈髖曲膝,術者面對患者而立,一手掌按住其肩前部,另一手用肘部或手掌抵住其臀部,然後雙手協同用力,作相反方向上的緩緩推動,即用掌用力將肩部向前推動,肘部用力將臀部向後按壓,使腰椎被動扭轉,當旋轉到有阻力時,再作一個稍增大幅度的、有控制的突發性扳動,此時常可聽到喀嗒響聲,表示手法成功。
此法簡單、方便,但定位不夠準確,臨床上以腰椎的屈曲程度而定,如上腰椎扳法,腰椎伸直,減少屈膝屈髖的角度,操作時加大下半身旋轉的幅度。如下腰椎扳法,增大屈膝屈髖的角度,操作時加大上半身旋轉的幅度。不應以有無響聲為准,而應以左右斜扳數次再止,才能達到效果。
【腰椎定位斜扳法】患者側臥,患側向上,術者面對患者而立,用一手食、中指分別置於偏歪的棘突與上椎體的棘突間隙,另一手扶住患者肩部向後移,使脊柱繞其縱軸向後旋轉,當手指觸摸到錯位的棘突與其上一節段的棘突間相互扭錯,而錯位節段以下椎體無相對運動時,即停止旋轉,並保持這一體位,然後令患者雙手交叉,抱住對側肩部,術者用一手穩定患者上面的肩部,另一手的食、中指移至偏歪棘突的下兩個椎體的棘突間隙,令患者下面下肢輕度屈髖,使腰椎生理弧度由前凸轉變為伸直位,擴大後關節的間隙,屈髖的幅度則以偏歪棘突間隙不動,而下一節段棘突間隙擴大為准,再令患者上面的肢體屈膝屈髖,擱置於下面肢體之上,接著,術者觸摸棘突的食中指頂推偏歪的棘突,用前臂的上端推壓臀部,使其向前下方旋轉至最大限度,此時脊柱扭轉中心恰好位於錯位的腰椎,術者兩手協同用力,作一個有控制的、稍增大幅度的、突發性扳動,同時手指用指端向下按壓偏歪的棘突,常可聽到喀嗒的響聲,即可復位。突發性扳動須與患者呼吸相配合,患者呼氣時,在全身放鬆的同時,作一突發的扳動,易於成功。為了加強指端的壓力,可用雙手指端推壓扳法,術者將推肩之手從患側肩下穿過,用肘抵住患者肩前部,雙手食中指同時頂推相鄰的棘突,以便產生更大的復位動力。如果患者翻身困難,可用雙指鉤頂扳法,操作方法同上,只是術者兩手食中指改為自下向上鉤頂相鄰的棘突。
【單腿後伸扳法】患者俯臥床上,屈肘,兩手放於頦下或頭部兩側,術者一手緊壓腰部患處,另一手托起患側下肢的膝部,緩緩提起,當腰椎後伸到最大限度時,兩手協同用力,作相反方向扳動腰椎。
【雙腿後伸扳法】患者同上,術者一手緊壓住腰部患處,另一手托起患者雙膝部,緩緩提起下肢,當腰部後伸到最大限度時,兩手協同用力作相反方向扳動腰椎。
【雙人後伸扳法】患者同前,術者甲一手托起患者一側下肢的膝部,另一手緊壓住腰部患處,術者乙一手緊壓在術者甲的手背上,另一手托起患者另一側下肢的膝部,將兩下肢同時緩緩提起,當腰椎後伸到最大限度時,兩術者同時協調用力扳動腰椎。
【屈膝頂腰後伸扳法】患者俯臥床上,同前,術者屈一側膝部,用膝尖頂住腰部患處,雙手同時握住兩踝部,緩緩提起兩下肢,作腰部後伸運動,當腰部後伸到最大限度時,膝部以及雙手同時用力扳動腰椎,如此一拉一頂,一松一放,可重複3~5次。
【牽引下後伸扳法】患者俯臥床上,全身放鬆,術者甲用雙手托起患者雙腋下,固定上身,術者乙用雙手握住健側下肢的踝部,二人同時用力緩緩牽拉腰部,然後另一術者一手緊壓腰部患處,另一手托起患肢膝部,緩緩提起,當腰椎後伸到最大限度時,雙手協同,同時用力扳動腰椎。
【強屈復位扳法】患者仰臥,兩下肢伸直放鬆,術者立於患側,用一手臂托住患者小腿後側,另一手扶住患側下肢的臀部外上側,以固定髖關節,然後逐漸屈曲髖關節和膝關節至最大限度,再將該下肢外展外旋,此時術者一手下按髂脊,另一手抬肘,兩手協同同時用力作屈髖屈膝動作,並囑患者踝關節作自主蹬空動作。適用于骶髂關節關脫位(前脫位)。
【骶髂關節後脫位扳扳法】患者側臥位,患側在上,雙手交叉抱於胸前,健側下肢略屈髖,使腰椎處於中立位,患側下肢略屈髖,足跟擱置於健側下肢的膕窩部,使骨盆與床面成垂直狀,術者一手按于患者肩部,另一手用掌根抵住患側髂後上棘,在患者全身放鬆的情況下,作脊柱扭轉運動至最大限度,兩手協同用力,按肩之手穩定身體,同時按於髂後上棘之手作一個有控制的、突發性的、向前(患肢股骨縱軸方向)推壓扳動運動,即可復位。適用於骶髂關節半脫位(後脫位)。
【後伸復位扳法】患者側臥位,患側向上,健側在下,術者立於其後側,一手托住患者大腿下端的前側,另一手放於髂骨翼的背側,向後牽拉大腿,使髖關節後伸,至最大阻力時,兩手協同用力,一手向前推動髂骨翼,另一手向後牽拉,扳動髂骨,使其向前旋轉復位。適用于骶髂關節關脫位(後脫位)。
【肩關節外展扳法】患者取坐位,肩關節放鬆,術者立於患肩前面或後側,一手掌按住其肩部為支點,另一手握住其肘部(或用前臂托住患肢肘部),作患肩外展運動,至90度時,兩手協同用力,一按一提,作肩關節外展扳法。
【肩關節內收扳法】患者取坐位,屈肘關節,將患肢放於胸前,術者立於其後側,緊靠其背部,穩住其身體,用自己與患肩同側的手扶住患肩,另一手托住患肢的肘部作肩關節內收至有阻力時,兩手同時用力作肩關節內收扳動。
【肩關節外展上舉扳法】患者取坐位,術者立于患者側前方或側後方,用上臂托起患者上肢,同時用手掌按住患者肩部,另一手掌按於手掌背上,作肩關節外展,使肩關節外展上舉至一定程度時,手掌向下按,前臂外展,同時用力扳動肩部。
【肩關節前屈上舉扳法】患者取坐位,術者以半蹲位於患者前側方,患肢上肢伸直,前臂擱在術者肩上,術者雙手按住其患肩,以患肩為支點,慢慢地用肩將患肢抬起,作前屈上舉被動運動,當有阻力時,協同用力,作肩關節前屈上舉扳法。或術者一手按住患肩,另一手握住患肢的腕部,緩緩上提,作前屈上舉,至最大限度時,兩手同時用力扳動肩部。此法也可仰臥位進行。
【肩關節後伸扳法】患者取坐位,患肢自然下垂放鬆,術者立于其側方,用自己與患肩同側的手扶住患肩,另一手握住其腕部,使患肢後伸屈肘,手背貼於背部緩緩上提至最大限度時,然後沿脊柱向上扳動。
【肘關節扳法】患者取坐位,上肢放鬆,術者立於其側後方,用一手扶住肘關節後上方,另一手握住其腕部,反復屈伸肘關節,至肘關節伸直到最大限度時,兩手同時用力,作方向相反運動,扳動肘部。
【腕關節扳法】患者取坐位,術者立于其前方,一手握住患者前臂的下端,另一手握住其手掌部,先將腕關節拔伸,在拔伸的基礎上再作腕關節的屈伸扳法,或左右屈伸扳法。
【踝關節扳法】患者取仰臥位,術者立於足跟後方,一手托住其足跟部,另一手握住其蹠趾部,先作拔伸,在此基礎上,再作踝關節的屈伸扳法及內外翻扳法。
【伸肩法】術者半蹲作騎馬勢,立于患者側方,將患肢放於術者頸後,使其肘部恰好搭於術者肩上,術者兩手圍抱患者肩部,緩緩站起,根據患者肩關節可能外展和前屈的程度,保持在一定的高度,持續2~3分鐘,再放鬆,然後逐漸增大幅度,反復進行,3~5次即可。
【伸肘法】患者與術者相對而坐,術者用一手托住患肢肘部,並將患肢的手夾於術者腋下,另一手按住患者的肩部,然後作推肩、抬肘動作,使患肢肘關節伸直。
【伸膝法】患者取仰臥位,兩下肢伸直放鬆,術者立於患側,以一手托住患肢小腿,使其小腿擱在術者的前臂上,另一手夾住其膝關節上方,使患肢作屈膝屈髖運動,然後術者兩手協同用力抬肘作伸膝運動,即托扶小腿之手,作抬肘動作,置於膝關節之手作向後推膝動作,使其膝關節伸直,並同時使患肢上舉。患肢上舉的幅度,根據病情及患者能忍受程度為度。
【伸髖法】患者側臥位,患側在上,術者立於其身後,一手握住患側之踝部,另一手按於其腰部,然後兩手協同用力,將患肢向後牽拉,置於腰部之手同時向前推按,似拉弓狀,如此一拉一放,重複數次。
【單屈髖法】患者仰臥位,術者立於患側,用一手握住患肢的下端(踝關節上方),另一手捏住其足跟部,使患肢屈膝屈髖,然後術者兩手同時用力,使其髖、膝、踝關節同時屈曲,並儘量使患肢大腿貼近其腹部。
【雙屈髖法】患者仰臥位,術者一手托住其兩足跟部,另一手扶住其膝關節前方,使兩側膝、髖關節作屈伸動作,達到一定程度後,術者可彈動性地推動膝部,逐漸加大屈髖的角度,使大腿儘量貼近腹壁。此外此法也可把托住足跟部之手改為托住其臀部,使其軀體作前屈動作,此法又稱為屈腰法。作雙屈髖時,可配合腰部左右搖動,即在保持患者軀體前屈位的狀況下,托臀之手和扶膝之手協同動作,使其腰骶部作緩緩地左右搖動各數次。老年人慎用此法。
【屈膝法】又稱屈小腿法,患者取俯臥位,術者立於患肢側面,用一手握住其小腿的下端,另一手抓住其蹠趾部,然後使膝關節逐漸屈曲,增大彎曲的角度。
【墊膝屈膝法】患者取仰臥位,屈膝屈髖,術者立於患肢側方,用一手前臂墊於膝關節後側(膕窩部),另一手握住患肢踝關節上部,然後作屈膝屈髖運動,達最大限度時,墊置膝後之手向前推壓膝關節,另一手用力下壓小腿,作膝關節屈曲運動,此時常聽到喀嗒響聲,表示手法成功。
【八字托頸拔伸法】患者取坐位,頭部呈中立位或稍前傾位,術者立于患者後方,拇指與其餘四指分開,用雙手拇指頂住患者枕骨後方(風池穴處),其餘四指托住患者兩側下頦骨,前臂擱在患者肩背部,然後逐漸用力向上拔伸頸部。兩手掌不要擠按兩側頸部,以免壓迫頸動脈。
【屈肘托頸拔伸法】患者取坐位,頭呈中立位或稍前傾位,術者立于患者後方或側方,一手從頸前部穿過,用肘彎部托住患者的下頦部,另一手掌扶住患者枕部,然後兩手同時用力向上,使頸椎受到拔伸。操作時,術者肘部不要擠按頸前部喉結,以及壓迫氣管,兩手要同時用力,不可使頭部產生運動。
【仰臥托後腦拔伸法】患者取仰臥位,頸部放鬆,術者立於其頭頂部,一手托其後腦枕部,另一手托住其下頦部,然後兩手同時用力,向後牽拉頸部,使頸部拔伸。
【肩上舉拔伸法】患者坐于低凳上,患肢放鬆,術者立於其側後方,雙手握住其腕部,慢慢向上作上舉運動,至最大限度時,作持續性向上牽拉肩部。
【肩關節外展對抗拔伸法】患者取坐位,患肢放鬆,外展成90度,術者用雙手握住其腕部或肘部,逐漸用力牽拉,同時,令患者身體向另一側傾斜(或助手幫助,固定患者身體),與拔伸力對抗。
【肩關節手牽足蹬拔伸法】患者仰臥位,術者半坐于患側邊,將一足跟置於患者腋下,或用屈曲之膝部抵住患肩腋下,使身體穩定,雙手握住患肢腕關節(或患肢前臂下端),然後緩緩拔伸,足跟同時用力頂住其腋窩部與之對抗,拔伸1-2分鐘後,逐漸將患肢作內收、內旋運動,即可復位。本法是專用於治療肩關節脫位的手法,復位後,應將肩關節固定於內收內旋屈肘90度位,可在患肩腋窩部置一大棉墊,用繃帶固定,前臂用繃帶懸吊,一般要固定三周。
【肘關節拔伸法】患者取坐位,上肢放鬆,術者用一手固定肘關節的近端,另一手握住其前臂遠端,先作前臂的外旋,然後逐漸用力拔伸肘部,同時囑患者身體向對側傾斜對抗,或助手用雙手固定上臂對抗。
【腕關節拔伸法】患者取坐位,術者與患者對面而坐,用雙手握住患肢指掌部,逐漸用力拔伸,並囑患者身體向另一側傾斜,形成對抗用力。或術者一手握住患者前臂下端,另一手握住其手掌部,兩手同時向相反方向用力,逐漸牽拉,拔伸腕部。或者患者取坐位,患肢放鬆,術者坐于其側方,用雙手握住患者指掌部,提起,外展成60度,然後術者用足跟抵住患者同側的腋下,同時雙手用力拔伸腕部。
【掌指關節與指間關節拔伸法】術者一手握住患者腕部或手掌部,另一手捏住患者手指,兩手同時用力作相反方向拔伸運動。或術者一手捏住手指近側指骨,另一手捏住患者同一手指的遠側的指骨,兩手同時用力,向相反方向拔伸指間關節。
【腰椎拔伸法】患者取俯臥位,雙手用力抓住床頭,或者患者取仰臥位,助手用雙手抓住其腋下,以固定患者的身體,術者立於其足後,用雙手分別握住兩踝關節上部,逐漸用力向後牽拉,如此連續牽拉1-2分鐘。或者術者改為雙手握住一側(患側)下肢的踝關節上部作牽拉,此法用於身體健壯者。
【骶髂關節拔伸法】患者取仰臥位,會陰部墊一軟枕,術者立於其足端,用一手腋部夾住患側小腿的下端,並使前臂穿過患肢膕後握住另一手前臂的下端,另一手按住患者膝部,術者再以一腳足跟部抵住患者會陰部的軟熱墊,身體向後傾,手腳協調用力,將患者下肢沿縱軸方向拔伸。或者患者仰臥,助手用兩手拉住患者兩側腋下,術者用腋部夾持患肢踝關節平面以上部位,同時肘部屈曲,用其前臂背面托住患肢小腿後側,並搭於另一手臂中1/3處,另一手搭於患肢膝關節的前側,然後術者與助手同時用力作相反方向牽拉。
常用於治療骶髂關節半脫位,在拔伸之前,應先作局部按揉法、擦法,將周圍的肌肉放鬆,在復位後,應使患者在屈膝屈髖位元的情況下臥床二周。
【髖關節拔伸法】患者仰臥,雙手抓住床邊,或由助手固定骨盆。術者雙手握住患肢的踝部或用腋下夾住踝關節平面以上部位,並屈肘用前臂托住小腿後側,握住對側手臂下1/3處,另一手扶住患肢膝關節上,逐漸用力向下拔伸髖關節。
【膝關節拔伸法】患者俯臥位,患肢屈曲90度,術者立於患側,用一側膝部按住大腿後側下端,用雙手握住其踝部,向上拔伸膝關節。或者患肢自然伸直,助手雙手或用肘部抱住患側大腿遠端,術者雙手握住小腿,兩人協調有力,向相反方向拔伸。
【踝關節拔伸法】患者取仰臥位,術者用一手托住患肢足跟部,另一手握住患肢的五趾端,兩手同時向後用力,逐漸牽拉,拔伸踝關節。
【端法】患者取坐位或臥位,術者用單手或雙手拿定施治部位的近端或遠端,根據不同情況,採取或從下往上端,或從外向內托,或直端,或斜端等手法端法一般在拔伸的情況下進行,即先將患者拔伸到一定程度,然手再根據骨折或脫位,作由上向下或從外向內的端送,使其復位。
【頂法】患者雙手交叉置於胸前,並抱住兩側肩部,術者用一軟墊置於患者錯位椎骨或肋骨下緣,以兩手或一手推壓患者前胸的手臂或肘部,使胸椎後伸至極限位,適時作一個有控制的、突發的、向患者上方推壓,使之復位。
操作時,注意點叩的快慢頻率,一般有以下四種節奏,一虛二實、二虛二實、三虛二實、五虛二實,虛點用力輕,速度快,實點用力重,速度稍慢。
【搖法】術者用一手握住或夾住被搖關節的近端,以固定肢體,另一手握住關節的遠端的肢體,然後作緩和的環轉運動,使被搖的關節作順時針及逆時針方向搖動。
【坐位頸椎搖法】患者取端坐位,頸項部放鬆,術者立於其背後或側方,用一手扶住其頭頂稍後部,另一手托住其下頦部,雙手作相反方向用力,使頭部向左或向右緩緩轉動。
【臥位頸椎搖法】患者仰臥,頭部放鬆,術者立於其頭側,以一手上肢前臂背側托住患者頭部,並扶住對側肩部,另一手扶住其頭頂部,然後利用前臂的擺動,帶動頭部作順時針環轉搖動,一般3~5周,再交換一下左右手,用另一前臂托患者頭部,作頭部逆時針方向的環轉搖動。
【托肘搖肩法】患者取坐位,肩部放鬆,患肢自然屈肘,術者立於其患側,上身略前傾,一手扶住患者肩關節上部(用拇指按於結節間溝處),同時用另一手托起患者肘部(使患肢前臂搭於術者的前臂部),然後作緩慢的順時針及逆時針方向的轉動。
【扶肘搖肩法】患者取坐位,肩部放鬆,患肢自然屈肘,術者立於其側後方,一手扶住患者肩上部,另一手扶住患者肘部,然後作肩關節的環轉運動。
【握手搖肩法】患者取坐位,患肢自然放鬆、下垂,術者立于患者側方,一手扶住其患肩的上部,另一手握住患肢的手腕部,然後作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的環轉運動。
【大幅度搖肩法】又稱運肩法,患者取坐位,患肢自然放鬆、下垂,術者成丁字步,立于患者側方,兩手掌相對,夾住患者的腕部,然後慢慢地將患肢向上向前托起,同時位於下方的手逐漸翻掌,當患肢前上舉至160度時,呈虎口向下,並握住其腕部,另一手則由腕部沿上肢內側下滑移至肩關節上部,此時可略停頓一下,兩手協調用力(即按於肩部的手將肩關節略向下、向前按壓,握腕之手則略上提,使肩關節伸展),隨後使肩關節向後作大幅度的環轉運動,如此周而復始,兩手上下交替,協同動作,連續不斷。運肩法一般前後作三次,操作時要使手臂緊貼身體環轉。
【肘關節搖法】患者取坐位或臥位,術者一手扶住患者肘部,另一手握住患肢腕部,然後作肘關節的環轉運動。
【腕關節搖法】術者一手握住患肢腕關節的上端,另一手握住其手掌部,先作腕關節的拔伸,然後將腕關節作順時針或逆時針的環轉搖動。
【掌指關節或指間關節搖法】術者一手握住患掌或患指的近端,另一手捏住患者手指,先作掌指關節或指間關節的拔伸,然後作掌指關節或指間關節的順時針及逆時針的環轉搖動。
【腰部搖法】患者取坐位,腰部放鬆伸直,術者坐於其後或立於其後,用一手按住其腰部,另一手扶住患者對側肩部,前臂按於頸項部,兩手協同用力,將患者腰部作緩慢的環轉搖動。
【髖關節搖法】患者取仰臥位,患肢屈髖屈膝,術者立於患側,一手扶住其膝部,另一手握住其足跟部,兩手協同用力,使其髖關節屈曲至90度,然後作順時針或逆時針的環轉搖動。
【膝關節搖法】患者取仰臥位,患肢屈膝屈髖,術者立于其側方,一手扶住膝關節上方,另一手握住其小腿下端,兩手協同用力,使膝關節屈曲至90度,然後作膝關節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的緩緩環轉搖動。
【踝關節搖法】患者取坐位或仰臥位,下肢伸直,術者立於其足後,一手托住其足跟,另一手握住其足趾部,稍用力牽引拔伸踝關節,並在此基礎上作踝關節的環轉運動。
【扳法】術者用一手固定患者關節的近端,另一手作用於關節的遠端,然後雙手相反方向或同一方向用力,使關節慢慢被動活動至有阻力時,再作一短促的、稍增大幅度的、有控制的、突發的扳動。操作時不能強求關節的彈跳聲,但在頸椎和腰椎應用扳法時,可聽到喀嗒的響聲,說明手法成功。
【環樞關節扳法】患者坐于低凳上,頭稍後仰,術者立于患者側方,一手拇指頂按住第二頸椎的棘突,另一手肘部托起患者的下頦部,手掌繞過對側耳後,夾住其枕骨部,然後逐漸用力將頸椎向上拔伸,在拔伸的基礎上,同時使頸椎旋轉至有阻力的位置,隨即作一個有控制的、稍增大幅度的快速扳動,頂按棘突的拇指同時協調用力下按,此時常可聽到喀嗒一聲,並且術者拇指下有棘突的跳動感,表示手法成功。該手法主要用於治療環樞關節半脫位。
【頸椎旋轉定位扳法】患者取坐位,頸項部放鬆,術者立于其後側方,用一手拇指頂按住患椎棘突旁,並囑患者頸部慢慢前屈,至術者拇指下感到有棘突運動,關節間隙張開時,即穩住在此幅度,再囑其向患側側屈至最大幅度,然後術者用力一手托住其下頦部,並向患側方向慢慢旋轉(注意旋轉時頭不能後仰、抬起),當旋轉到有阻力時,隨即用力作一個有控制的、稍增大幅度的、快速扳動。與此同時,頂按棘突的拇指要協調用力,將患椎的棘突,向對側推動,此時常可聽到喀嗒一聲,並且術者拇指下有棘突的跳動感,表示手法成功。
【頸椎斜扳法】患者取坐位,頭略前俯,頸部放鬆,術者立於其側後方,用一手扶住其後腦部,另一手托起下頦部,兩手協調動作,使頭向患側慢慢旋轉,即左側病變向左側旋轉,右側病變向右側旋轉,當旋轉至有阻力時略停片刻,隨即用力作一個有控制的、稍增大幅度的(5~10度)快速扳動,此時也常可聽到喀嗒的響聲,一達到目的,隨即鬆手。
【頸椎前屈扳法】患者取仰臥位,術者立於其頭前,兩手臂十字交叉,托起患者頭部,兩手分別抓住患者對側肩部,然後緩慢抬起前臂,使患者頸椎作緩緩前屈運動,至極限位後放下,再前屈,如此反復3~5次。
【頸椎坐位側屈扳法】患者取坐位,術者立於其側後方,用一手抱住患者頭部,並靠近胸部,另一手按住患者對側肩部,然後兩手協調用力,緩緩將患者頸椎側屈至極限位置,再復原,如此反復3~5次。
患者取坐位,術者立於其側後方,用一手扶住患者頭部側面,另一手按住患者同側肩部,兩手協同用力,使頸椎緩緩作向健側側彎運動,當有阻力時,再作一個有控制的、稍增大幅度的、突發的扳動,此時常可聽到喀嗒一聲,表示手法成功。
【擴胸扳法】患者取坐位,令其雙手十指交叉扣住,並抱住頸項部,術者立於其後,用一側膝部頂住其背部,用雙手掌托住患者兩肘部,使患者身體緩緩地作前俯後仰被動動作,數次後,在作後伸運動的同時,再作擴胸扳動。
【胸椎對抗復位扳法】患者取坐位,雙手交叉扣置於腦後項部,身體略前傾,術者立於其後,用一側膝部頂住患部,用雙手從患者腰部伸入其上臂之前,前臂之後,並握住前臂下段,然後囑患者作前俯後仰運動,數次之後,在作後伸運動的同時,術者兩手同時向上向後牽拉,膝部同時將患椎向前向下方頂按,上下協調動作,對抗用力,使其胸椎扳動。
【坐位胸椎定位旋轉扳法】患者以騎馬勢坐於治療床上,兩腿分置於兩側床緣外,以固定骨盆,雙手在胸前交叉抱緊,術者立於其側後方,一手從腋下穿入,經過前胸,抓住患者對側肩部,另一手拇指按於偏歪的棘突旁,然後分三步(即胸椎前屈、側屈、旋轉)完成整個動作。先囑患者主動慢慢前屈胸椎,當術者拇指下感到棘突活動時,即穩住此幅度,使病變節段被限制在這個脊柱曲線的頂點上,接著再做旋轉運動,將患者旋轉至最大限度(即有阻力時),此時術者扶於對側肩部的手向下按壓,並使肩部上抬,作一個稍增大幅度的有控制的扳動,同時拇指用力頂椎棘突,常可聽到喀嗒的響聲,術者拇指下有棘突的跳動感,表示復位成功。常用於治療第七胸椎以下椎體小關節錯縫。
【坐位旋轉推扳法】患者以騎馬勢坐於治療床上,兩腿分置於兩側床緣外,以固定骨盆,雙手在胸前交叉抱緊,術者立於其健側,一手從腋下穿入經過前胸扶住對側肩部,使之向健側旋轉並略向上牽拉,另一手掌根抵住錯位的肋骨角,當身體旋轉至最大限度時,再作一個有控制的、稍增大幅度的、突發的扳動,同時掌根向患處前上方推壓,使肋骨復位。常用於治療第八胸椎關節錯縫等症。
【胸椎側彎扳法】患者側臥位,胸椎棘突偏歪側向上,術者立於其前面,以一手托住頸椎根部,使之向上側屈,另一手用掌根部向後下按壓偏歪的棘突,並用胸部緊靠患者肩部,使之穩定,當側屈至極限後,再作一個有控制的、稍增大幅度的、突發的扳動,按壓棘突的掌根也同時推壓之,使之復位。
【俯臥抬肩扳胸法】患者俯臥位,上身放鬆,術者立於患側(胸椎棘突的偏斜方),以一手掌根抵住抵住偏歪之棘突,另一手從對側肩腋下穿入扶住其肩的前部,並向上抬起,使胸椎旋轉至有阻力時,然後兩手協同用力,作相反方向運動,作一個有控制的、稍增大幅度的、突發的扳動,使之復位。常用于第八胸椎以上節段的椎骨錯縫。
【俯臥提骨盆扳胸法】患者取俯臥位,全身放鬆,術者立於患側(棘突偏斜的側方),一手掌根抵住偏歪之棘突,另一手抓住對側髂前上棘部位,逐漸上提,使脊柱扭轉至最大限度時,然後兩手協同用力,作相反方向運動,作一個有控制的、稍增大幅度的、突發的扳動。常用于第八胸椎以下節段的椎骨錯縫。
【胸椎對抗扳法】患者取坐位,雙上肢上舉,挺胸,術者立於其側後方,一手上肢環抱其上臂的下端,另一手拇指頂壓住偏歪的棘突,兩手協調用力作胸椎伸屈運動,當胸椎後伸至有阻力時,兩手協同用力,作相反方向運動,扳動胸椎,使其復位。
【直腰旋轉扳法】患者取坐位,腰椎伸直,術者與其相對而立,用兩腿夾住患者一側下肢,一手抵住患者近術者側的肩後部,另一手從患者另一側腋下伸入,並抓住其肩前部,兩手同時用力作相反方向扳動,使腰椎旋轉到最大限度時,再作一個有控制的、稍增大幅度的、突發的扳動。
【騎馬式腰椎旋轉定位扳法】患者取坐位,騎跨於治療床上,以使骨盆相對固定,兩手自然下垂或雙手交叉相扣抱置於腦後頸項部,術者立於其側後方,一手拇指按於偏歪之棘突,另一手從患側腋下穿過並按住其頸項部或抓住對側肩部,然後分三步(即腰椎前屈、側彎、旋轉)完成整個動作。首先囑患者主動慢慢彎腰,當前屈至術者拇指指下感到棘突活動時,即穩住此體位,然後向患側側彎至一定幅度,使病變節段被限制在這個脊柱曲線的頂點上,接著再做脊柱的旋轉運動,將患者腰部向患側旋轉至最大限度,此時術者按於頸項部的手用力下壓,肩肘部上抬,作一個一個有控制的、稍增大幅度的、突發的扳動,同時拇指用力頂椎棘突,常可聽到喀嗒的響聲,術者拇指下有棘突的跳動感,表示復位成功。
【雙人腰椎旋轉定位扳法】患者取坐位,全身放鬆,助手用雙膝部夾住患者健側下肢,以固定骨盆,兩手分別扶住其腿部,以協助術者作腰椎旋轉扳法,術者操作方法同前。
【腰椎斜扳法】患者取側臥位,位於下面的下肢自然伸直,上面的下肢屈髖曲膝,術者面對患者而立,一手掌按住其肩前部,另一手用肘部或手掌抵住其臀部,然後雙手協同用力,作相反方向上的緩緩推動,即用掌用力將肩部向前推動,肘部用力將臀部向後按壓,使腰椎被動扭轉,當旋轉到有阻力時,再作一個稍增大幅度的、有控制的突發性扳動,此時常可聽到喀嗒響聲,表示手法成功。
此法簡單、方便,但定位不夠準確,臨床上以腰椎的屈曲程度而定,如上腰椎扳法,腰椎伸直,減少屈膝屈髖的角度,操作時加大下半身旋轉的幅度。如下腰椎扳法,增大屈膝屈髖的角度,操作時加大上半身旋轉的幅度。不應以有無響聲為准,而應以左右斜扳數次再止,才能達到效果。
【腰椎定位斜扳法】患者側臥,患側向上,術者面對患者而立,用一手食、中指分別置於偏歪的棘突與上椎體的棘突間隙,另一手扶住患者肩部向後移,使脊柱繞其縱軸向後旋轉,當手指觸摸到錯位的棘突與其上一節段的棘突間相互扭錯,而錯位節段以下椎體無相對運動時,即停止旋轉,並保持這一體位,然後令患者雙手交叉,抱住對側肩部,術者用一手穩定患者上面的肩部,另一手的食、中指移至偏歪棘突的下兩個椎體的棘突間隙,令患者下面下肢輕度屈髖,使腰椎生理弧度由前凸轉變為伸直位,擴大後關節的間隙,屈髖的幅度則以偏歪棘突間隙不動,而下一節段棘突間隙擴大為准,再令患者上面的肢體屈膝屈髖,擱置於下面肢體之上,接著,術者觸摸棘突的食中指頂推偏歪的棘突,用前臂的上端推壓臀部,使其向前下方旋轉至最大限度,此時脊柱扭轉中心恰好位於錯位的腰椎,術者兩手協同用力,作一個有控制的、稍增大幅度的、突發性扳動,同時手指用指端向下按壓偏歪的棘突,常可聽到喀嗒的響聲,即可復位。突發性扳動須與患者呼吸相配合,患者呼氣時,在全身放鬆的同時,作一突發的扳動,易於成功。為了加強指端的壓力,可用雙手指端推壓扳法,術者將推肩之手從患側肩下穿過,用肘抵住患者肩前部,雙手食中指同時頂推相鄰的棘突,以便產生更大的復位動力。如果患者翻身困難,可用雙指鉤頂扳法,操作方法同上,只是術者兩手食中指改為自下向上鉤頂相鄰的棘突。
【單腿後伸扳法】患者俯臥床上,屈肘,兩手放於頦下或頭部兩側,術者一手緊壓腰部患處,另一手托起患側下肢的膝部,緩緩提起,當腰椎後伸到最大限度時,兩手協同用力,作相反方向扳動腰椎。
【雙腿後伸扳法】患者同上,術者一手緊壓住腰部患處,另一手托起患者雙膝部,緩緩提起下肢,當腰部後伸到最大限度時,兩手協同用力作相反方向扳動腰椎。
【雙人後伸扳法】患者同前,術者甲一手托起患者一側下肢的膝部,另一手緊壓住腰部患處,術者乙一手緊壓在術者甲的手背上,另一手托起患者另一側下肢的膝部,將兩下肢同時緩緩提起,當腰椎後伸到最大限度時,兩術者同時協調用力扳動腰椎。
【屈膝頂腰後伸扳法】患者俯臥床上,同前,術者屈一側膝部,用膝尖頂住腰部患處,雙手同時握住兩踝部,緩緩提起兩下肢,作腰部後伸運動,當腰部後伸到最大限度時,膝部以及雙手同時用力扳動腰椎,如此一拉一頂,一松一放,可重複3~5次。
【牽引下後伸扳法】患者俯臥床上,全身放鬆,術者甲用雙手托起患者雙腋下,固定上身,術者乙用雙手握住健側下肢的踝部,二人同時用力緩緩牽拉腰部,然後另一術者一手緊壓腰部患處,另一手托起患肢膝部,緩緩提起,當腰椎後伸到最大限度時,雙手協同,同時用力扳動腰椎。
【強屈復位扳法】患者仰臥,兩下肢伸直放鬆,術者立於患側,用一手臂托住患者小腿後側,另一手扶住患側下肢的臀部外上側,以固定髖關節,然後逐漸屈曲髖關節和膝關節至最大限度,再將該下肢外展外旋,此時術者一手下按髂脊,另一手抬肘,兩手協同同時用力作屈髖屈膝動作,並囑患者踝關節作自主蹬空動作。適用于骶髂關節關脫位(前脫位)。
【骶髂關節後脫位扳扳法】患者側臥位,患側在上,雙手交叉抱於胸前,健側下肢略屈髖,使腰椎處於中立位,患側下肢略屈髖,足跟擱置於健側下肢的膕窩部,使骨盆與床面成垂直狀,術者一手按于患者肩部,另一手用掌根抵住患側髂後上棘,在患者全身放鬆的情況下,作脊柱扭轉運動至最大限度,兩手協同用力,按肩之手穩定身體,同時按於髂後上棘之手作一個有控制的、突發性的、向前(患肢股骨縱軸方向)推壓扳動運動,即可復位。適用於骶髂關節半脫位(後脫位)。
【後伸復位扳法】患者側臥位,患側向上,健側在下,術者立於其後側,一手托住患者大腿下端的前側,另一手放於髂骨翼的背側,向後牽拉大腿,使髖關節後伸,至最大阻力時,兩手協同用力,一手向前推動髂骨翼,另一手向後牽拉,扳動髂骨,使其向前旋轉復位。適用于骶髂關節關脫位(後脫位)。
【肩關節外展扳法】患者取坐位,肩關節放鬆,術者立於患肩前面或後側,一手掌按住其肩部為支點,另一手握住其肘部(或用前臂托住患肢肘部),作患肩外展運動,至90度時,兩手協同用力,一按一提,作肩關節外展扳法。
【肩關節內收扳法】患者取坐位,屈肘關節,將患肢放於胸前,術者立於其後側,緊靠其背部,穩住其身體,用自己與患肩同側的手扶住患肩,另一手托住患肢的肘部作肩關節內收至有阻力時,兩手同時用力作肩關節內收扳動。
【肩關節外展上舉扳法】患者取坐位,術者立于患者側前方或側後方,用上臂托起患者上肢,同時用手掌按住患者肩部,另一手掌按於手掌背上,作肩關節外展,使肩關節外展上舉至一定程度時,手掌向下按,前臂外展,同時用力扳動肩部。
【肩關節前屈上舉扳法】患者取坐位,術者以半蹲位於患者前側方,患肢上肢伸直,前臂擱在術者肩上,術者雙手按住其患肩,以患肩為支點,慢慢地用肩將患肢抬起,作前屈上舉被動運動,當有阻力時,協同用力,作肩關節前屈上舉扳法。或術者一手按住患肩,另一手握住患肢的腕部,緩緩上提,作前屈上舉,至最大限度時,兩手同時用力扳動肩部。此法也可仰臥位進行。
【肩關節後伸扳法】患者取坐位,患肢自然下垂放鬆,術者立于其側方,用自己與患肩同側的手扶住患肩,另一手握住其腕部,使患肢後伸屈肘,手背貼於背部緩緩上提至最大限度時,然後沿脊柱向上扳動。
【肘關節扳法】患者取坐位,上肢放鬆,術者立於其側後方,用一手扶住肘關節後上方,另一手握住其腕部,反復屈伸肘關節,至肘關節伸直到最大限度時,兩手同時用力,作方向相反運動,扳動肘部。
【腕關節扳法】患者取坐位,術者立于其前方,一手握住患者前臂的下端,另一手握住其手掌部,先將腕關節拔伸,在拔伸的基礎上再作腕關節的屈伸扳法,或左右屈伸扳法。
【踝關節扳法】患者取仰臥位,術者立於足跟後方,一手托住其足跟部,另一手握住其蹠趾部,先作拔伸,在此基礎上,再作踝關節的屈伸扳法及內外翻扳法。
【伸肩法】術者半蹲作騎馬勢,立于患者側方,將患肢放於術者頸後,使其肘部恰好搭於術者肩上,術者兩手圍抱患者肩部,緩緩站起,根據患者肩關節可能外展和前屈的程度,保持在一定的高度,持續2~3分鐘,再放鬆,然後逐漸增大幅度,反復進行,3~5次即可。
【伸肘法】患者與術者相對而坐,術者用一手托住患肢肘部,並將患肢的手夾於術者腋下,另一手按住患者的肩部,然後作推肩、抬肘動作,使患肢肘關節伸直。
【伸膝法】患者取仰臥位,兩下肢伸直放鬆,術者立於患側,以一手托住患肢小腿,使其小腿擱在術者的前臂上,另一手夾住其膝關節上方,使患肢作屈膝屈髖運動,然後術者兩手協同用力抬肘作伸膝運動,即托扶小腿之手,作抬肘動作,置於膝關節之手作向後推膝動作,使其膝關節伸直,並同時使患肢上舉。患肢上舉的幅度,根據病情及患者能忍受程度為度。
【伸髖法】患者側臥位,患側在上,術者立於其身後,一手握住患側之踝部,另一手按於其腰部,然後兩手協同用力,將患肢向後牽拉,置於腰部之手同時向前推按,似拉弓狀,如此一拉一放,重複數次。
【單屈髖法】患者仰臥位,術者立於患側,用一手握住患肢的下端(踝關節上方),另一手捏住其足跟部,使患肢屈膝屈髖,然後術者兩手同時用力,使其髖、膝、踝關節同時屈曲,並儘量使患肢大腿貼近其腹部。
【雙屈髖法】患者仰臥位,術者一手托住其兩足跟部,另一手扶住其膝關節前方,使兩側膝、髖關節作屈伸動作,達到一定程度後,術者可彈動性地推動膝部,逐漸加大屈髖的角度,使大腿儘量貼近腹壁。此外此法也可把托住足跟部之手改為托住其臀部,使其軀體作前屈動作,此法又稱為屈腰法。作雙屈髖時,可配合腰部左右搖動,即在保持患者軀體前屈位的狀況下,托臀之手和扶膝之手協同動作,使其腰骶部作緩緩地左右搖動各數次。老年人慎用此法。
【屈膝法】又稱屈小腿法,患者取俯臥位,術者立於患肢側面,用一手握住其小腿的下端,另一手抓住其蹠趾部,然後使膝關節逐漸屈曲,增大彎曲的角度。
【墊膝屈膝法】患者取仰臥位,屈膝屈髖,術者立於患肢側方,用一手前臂墊於膝關節後側(膕窩部),另一手握住患肢踝關節上部,然後作屈膝屈髖運動,達最大限度時,墊置膝後之手向前推壓膝關節,另一手用力下壓小腿,作膝關節屈曲運動,此時常聽到喀嗒響聲,表示手法成功。
【八字托頸拔伸法】患者取坐位,頭部呈中立位或稍前傾位,術者立于患者後方,拇指與其餘四指分開,用雙手拇指頂住患者枕骨後方(風池穴處),其餘四指托住患者兩側下頦骨,前臂擱在患者肩背部,然後逐漸用力向上拔伸頸部。兩手掌不要擠按兩側頸部,以免壓迫頸動脈。
【屈肘托頸拔伸法】患者取坐位,頭呈中立位或稍前傾位,術者立于患者後方或側方,一手從頸前部穿過,用肘彎部托住患者的下頦部,另一手掌扶住患者枕部,然後兩手同時用力向上,使頸椎受到拔伸。操作時,術者肘部不要擠按頸前部喉結,以及壓迫氣管,兩手要同時用力,不可使頭部產生運動。
【仰臥托後腦拔伸法】患者取仰臥位,頸部放鬆,術者立於其頭頂部,一手托其後腦枕部,另一手托住其下頦部,然後兩手同時用力,向後牽拉頸部,使頸部拔伸。
【肩上舉拔伸法】患者坐于低凳上,患肢放鬆,術者立於其側後方,雙手握住其腕部,慢慢向上作上舉運動,至最大限度時,作持續性向上牽拉肩部。
【肩關節外展對抗拔伸法】患者取坐位,患肢放鬆,外展成90度,術者用雙手握住其腕部或肘部,逐漸用力牽拉,同時,令患者身體向另一側傾斜(或助手幫助,固定患者身體),與拔伸力對抗。
【肩關節手牽足蹬拔伸法】患者仰臥位,術者半坐于患側邊,將一足跟置於患者腋下,或用屈曲之膝部抵住患肩腋下,使身體穩定,雙手握住患肢腕關節(或患肢前臂下端),然後緩緩拔伸,足跟同時用力頂住其腋窩部與之對抗,拔伸1-2分鐘後,逐漸將患肢作內收、內旋運動,即可復位。本法是專用於治療肩關節脫位的手法,復位後,應將肩關節固定於內收內旋屈肘90度位,可在患肩腋窩部置一大棉墊,用繃帶固定,前臂用繃帶懸吊,一般要固定三周。
【肘關節拔伸法】患者取坐位,上肢放鬆,術者用一手固定肘關節的近端,另一手握住其前臂遠端,先作前臂的外旋,然後逐漸用力拔伸肘部,同時囑患者身體向對側傾斜對抗,或助手用雙手固定上臂對抗。
【腕關節拔伸法】患者取坐位,術者與患者對面而坐,用雙手握住患肢指掌部,逐漸用力拔伸,並囑患者身體向另一側傾斜,形成對抗用力。或術者一手握住患者前臂下端,另一手握住其手掌部,兩手同時向相反方向用力,逐漸牽拉,拔伸腕部。或者患者取坐位,患肢放鬆,術者坐于其側方,用雙手握住患者指掌部,提起,外展成60度,然後術者用足跟抵住患者同側的腋下,同時雙手用力拔伸腕部。
【掌指關節與指間關節拔伸法】術者一手握住患者腕部或手掌部,另一手捏住患者手指,兩手同時用力作相反方向拔伸運動。或術者一手捏住手指近側指骨,另一手捏住患者同一手指的遠側的指骨,兩手同時用力,向相反方向拔伸指間關節。
【腰椎拔伸法】患者取俯臥位,雙手用力抓住床頭,或者患者取仰臥位,助手用雙手抓住其腋下,以固定患者的身體,術者立於其足後,用雙手分別握住兩踝關節上部,逐漸用力向後牽拉,如此連續牽拉1-2分鐘。或者術者改為雙手握住一側(患側)下肢的踝關節上部作牽拉,此法用於身體健壯者。
【骶髂關節拔伸法】患者取仰臥位,會陰部墊一軟枕,術者立於其足端,用一手腋部夾住患側小腿的下端,並使前臂穿過患肢膕後握住另一手前臂的下端,另一手按住患者膝部,術者再以一腳足跟部抵住患者會陰部的軟熱墊,身體向後傾,手腳協調用力,將患者下肢沿縱軸方向拔伸。或者患者仰臥,助手用兩手拉住患者兩側腋下,術者用腋部夾持患肢踝關節平面以上部位,同時肘部屈曲,用其前臂背面托住患肢小腿後側,並搭於另一手臂中1/3處,另一手搭於患肢膝關節的前側,然後術者與助手同時用力作相反方向牽拉。
常用於治療骶髂關節半脫位,在拔伸之前,應先作局部按揉法、擦法,將周圍的肌肉放鬆,在復位後,應使患者在屈膝屈髖位元的情況下臥床二周。
【髖關節拔伸法】患者仰臥,雙手抓住床邊,或由助手固定骨盆。術者雙手握住患肢的踝部或用腋下夾住踝關節平面以上部位,並屈肘用前臂托住小腿後側,握住對側手臂下1/3處,另一手扶住患肢膝關節上,逐漸用力向下拔伸髖關節。
【膝關節拔伸法】患者俯臥位,患肢屈曲90度,術者立於患側,用一側膝部按住大腿後側下端,用雙手握住其踝部,向上拔伸膝關節。或者患肢自然伸直,助手雙手或用肘部抱住患側大腿遠端,術者雙手握住小腿,兩人協調有力,向相反方向拔伸。
【踝關節拔伸法】患者取仰臥位,術者用一手托住患肢足跟部,另一手握住患肢的五趾端,兩手同時向後用力,逐漸牽拉,拔伸踝關節。
【端法】患者取坐位或臥位,術者用單手或雙手拿定施治部位的近端或遠端,根據不同情況,採取或從下往上端,或從外向內托,或直端,或斜端等手法端法一般在拔伸的情況下進行,即先將患者拔伸到一定程度,然手再根據骨折或脫位,作由上向下或從外向內的端送,使其復位。
【頂法】患者雙手交叉置於胸前,並抱住兩側肩部,術者用一軟墊置於患者錯位椎骨或肋骨下緣,以兩手或一手推壓患者前胸的手臂或肘部,使胸椎後伸至極限位,適時作一個有控制的、突發的、向患者上方推壓,使之復位。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6
- 文章: 33584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中醫推拿
【仰臥頂胸法】患者仰臥,胸背部墊一軟墊,術者立于患者側方,一手握拳墊於錯位關節的下緣,另一手將患者手臂向其後上方推壓,使之復位。本法使患者放鬆,最為安全,適用于孕婦、年老、體弱者中段胸椎錯縫及肋椎關節錯位的整複。
【坐位頂胸法】患者取坐位,上身稍後仰,術者坐於其後,將一軟墊置於術者胸前及患者病變胸椎之間,然後兩手抱住其肘部,作一突發的向後上方用力扳拉運動,胸部前頂,使之復位。常用于治療中上段胸椎錯縫和肋椎關節錯縫。
【立位頂胸法】患者取立位,全身放鬆,上身稍後仰,術者立於其後,用一軟墊置於患者錯位椎骨下緣與術者胸前之間,然後作一突發性扳動,兩手抱住其肘部向後上方用力扳動,胸部前頂,使之復位。常用于治療中上段胸椎錯縫和肋椎關節錯縫。
【頸部端提法】患者取坐位,術者立於其背後,用兩手托住其兩側下頜骨下緣,並將患者枕部靠在自己胸前,兩手同時用力,把患者頭部向後上方提起,至有阻力時,利用手與軀幹的力量作一個短促的、突發性的、稍增大幅度的上端動作。操作時沿肢體或軀幹縱軸方向用力。
【頸部端法】術者立于患者前面,兩手虎口張開,托住其下頜角與枕骨的下緣,以屈曲的手指指間關節頂住錯位前面的頸椎橫突前結節,兩手協同用力,將頭部向上提托,並作小幅度的左右搖晃,以放鬆頸部肌肉,適時作一個突發性的短促的稍增大幅度的有控制的上端動作,同時手指頂推頸椎橫突,使之復位。
【胸部端提法】患者取坐位,術者立於患側,以一側上肢前臂從患側腋下穿過,屈肘,上提肩部,另一手握住其腕部,以穩定患側上肢,然後囑患者深呼吸,每當吸氣終了時上提患肩,並隨即放鬆,連續數次後,待患者呼吸自然,肌肉放鬆時,乘其吸氣未了,適時作一有控制的、短促的、稍增大幅度的上端患肩動作,即可聽到復位聲。多用於治療第六胸椎節段以上肋椎關節錯縫。
【腰部端提法】患者取坐位,術者立於其身後,兩手從患者腋下伸入,向前環抱住患者胸部,兩手同時用力上提,作腰部小幅度的左右旋轉、搖晃以及屈伸運動,使患者腰部肌肉放鬆,然後將其上身作一個有控制的、稍增大幅度的、短促的向後上方端提動作,常可聽到復位聲。
【晃法】患者取臥位或坐位,或俯臥位,放鬆身體,術者用單手或雙手扶住患者軀幹,並用雙臂的支撐顫動力搖晃患者的整個軀體,使整個軀體搖動,達到全身放鬆。
【迭法】術者根據不同患處,用單手或雙手,單臂或雙臂施於患處遠端,以特定的姿勢,著力由輕至重,使患處充分被動屈曲或牽引,再逐漸由重至輕反復操作。
【迭腰法】患者仰臥,屈髖屈膝,術者用一手托住患者頭部,另一手及前臂固定患者膝關節,兩手協同動作,形成相反方向的力,使患者膝關節靠近胸部,腰部屈曲。
【迭股法】患者仰臥位,術者一手扶住其膝部,另一手握住其小腿或足跟,使其屈髖屈膝,並將其大腿前部儘量貼住腹部,然後再向外或向內轉動髖關節。
【屈膝分腿迭法】患者仰臥,兩下肢屈髖屈膝外展分開,術者用雙手撳住患者兩側膝部,力量由輕到重,持續下按,以增加兩膝外展活動幅度,然後再用力向下按壓。
【推摩法】術者用拇指橈仙偏峰著力於治療部位,其餘四指併攏,掌指部自然伸直,將食、中、無名、小指四指指面著力於相應的治療部位,腕關節放鬆,微屈,呈160度,沉肩,垂肘,以肘關節為支點,前臂作主動擺動,帶動腕關節環旋擺動與拇指掌指關節、指間關節伸屈運動,並使其餘四指指面在治療部位作環形的摩擦運動。
【推揉法】一指禪推法或屈指推法操作時,同時結合大拇指的揉動或大拇指指間關節背部橈側的揉動,組成複合運動。操作時腕關節作環旋擺動,著力點要吸定,並帶動皮下組織一起揉動。
【推扳法】患者取坐位或臥位,術者用雙手或單手拇指,其餘四指指端著力於治療部位,沿肌纖維或韌帶以及肌腱的垂直方向進行連續不斷的均勻的向前推壓或向後扳拉的運動。
【推顫法】顫法操作同時向前推動,邊顫邊推。
【腰背推按法】患者俯臥位,術者立于其側方,沉肩,垂肘,將兩手交叉橫置於脊柱兩側,左手橫置右側,右手橫置左側,掌根朝內,指端朝外,同時反方向用力推而按之,邊推邊移動,推以橫行,按以移行,從下而下,循序推按,同時術者可加用自身前傾貫力以增加力量。
【推揉法】在指按或掌按法操作時,可與揉法結合,如在按法的基礎上,增加緩慢的環轉揉動,或在揉法的基礎上,增加向下按壓的力量。
【壓揉法】在肘壓或膊壓法操作時或操作後,均可與揉法結合應用。
【點揉法】各種點法操作時,均可與揉法配合使用,使點而不滯,揉而深透。
【捏揉法】進行捏法操作的同時,配合手指的揉撚動作。
【握揉法】在握法操作時,同時結合揉法。
【掐揉法】在掐法操作時或操作後,繼以揉動,多用於急症患者,在穴位上施術,可緩解掐後不適感,並可加強掐法的刺激作用。
【勾揉法】勾法操作時,常結合揉法同時操作,邊勾按邊揉動。
【撥揉法】在撥法操作的同時配合揉動。
【拿揉法】拿法操作時,配合揉法。
【搓揉法】如搓肩部時,常用雙掌掌根在肩部搓揉,形如獅子盤球,又稱獅子盤球法。
【提拿法】術者拿起肌筋後,再用力上提,並持續一些時間。
【拿抖法】術者在拿法操作時或操作後,結合抖動運動。
【牽抖法】患者俯臥位,全身放鬆,雙手扶握於床頭固定上身,術者雙手分別緊握患者兩踝部,先作腰部牽引,使腰部充分放鬆後,再用力提抖下肢,以帶動腰部的充分抖動,連續三次。
【握拿法】握法操作時,配合拿法。
【扯拿法】術者以拇指、食指或雙手拇指及其餘四指分別置肌肉兩側,用力向內或向外拿扯,謂之扯拿法,常用於腰背部。
【顫拿法】在按壓患者一定部位或穴位時,同時配合顫法進行治療,可邊壓邊顫,也可先壓後顫。
【提顫法】術者手指分開呈半屈狀態,以拇指與食指、中指輕輕捏提肌膚後,腕以及指作快速的顫動動作,也可兩手同時交替操作。
【伸屈法】將伸法和屈法配合使用,又稱為折法。
【對掌振法】合法與振法相結合的手法,術者用雙手掌分置肢體或關節的對稱部位,然後作快速上下或左右的振動動作。
【拔伸旋轉法】拔伸法與搖法相結合的手法。
【背部袞拍法】患者取坐位或俯臥位,術者一手在患者一側足太陽膀胱經施以袞法,另一手在患者背部另一側足太陽膀胱經施以拍法。
【腰及下肢袞拍法】術者一手拍腰部應取部位,另一手施袞法於下肢。
【袞點法】患者俯臥位,術者一手在患者腰部施以袞法,同時另一手用肘尖點壓大腿後側諸穴,邊點邊揉。
【背部拍叩法】患者俯臥位,全身放鬆,術者一手在患者腰背部一側施以拍法,另一手同時叩患者對側腰痛部,或頭、項等處。
【下肢拍叩法】術者一手在患者下肢後側施以拍法,另一手同時在其小腿後側或足底施以叩法。
【搖壓法】患者取臥位,術者用一手拇指或中指在患者關節附近的穴位及阿是穴上按壓,另一手配合作被施治部位關節的被動活動。
【上肢捶捏法】患者取側臥位,術者立于其側方,沿手足三陽經,一手虛捶,另一手捏拿,可雙手交替操作。
【頭頸部捶捏法】患者取坐位,術者立於其後,一手虛捶於頸椎,另一手捏拿肩井。
【肘壓兼點法】患者取俯臥位,術者立於其側,一手肘壓環跳穴,另一手點按下肢諸穴。
【背與上腹捶摩法】患者取坐位,術者立於其後,一手捶擊患者背部,另一手於上肢自肩向肘、腕做直線旋摩,亦可移位另一側,換手操作。
【腰背及下肢捶摩法】患者取俯臥位,術者立於其側,一手捶擊腰骶部,另一手於下肢承扶穴向上做直線旋摩,也可根據病變不同,旋摩腰骶部,另一後捶擊下肢,或移位換手,兩側施術。
【背法】術者與患者背靠背站立,雙足分開與肩等寬,用兩肘部套住患者的肘彎部,然後彎腰屈膝,將患者反背起,使其雙腳離地,然後利用患者自身的重力,牽伸腰部脊柱片刻,再慢慢將患者身體略下滑,使患者病痛處對準術者腰骶部,作左右擺動,使患者腰部及下肢也隨之左右擺動,在患者肌肉鬆弛,對運動的抵抗降低時,術者再作一個突發的伸膝屈髖動作,並結合腰部顫動,使錯位的小關節得以整複。操作時患者全身要放鬆,頭頸部靠住術者背部,呼吸自然,不可屏氣,
【踩喬法】患者俯臥位,胸前及大腿前各墊3只軟枕,使腰部騰空,術者雙手扶住橫木,以調節承受術者的身體重量和控制踩踏的力量,然後用雙足踩踏病人的腰部,足尖向前,並作適當的彈跳動作,踩踏時,以足前部著力於治療部位,足跟提起,運用膝關節的伸屈運動,使身體一起一落,對腰部進行一壓一彈的連續刺激,一般可彈壓10次。操作時術者的兩肢尖部切不可離開患者腰部,術者彈壓起落須與患者呼吸相配合,即彈起時患者吸氣,壓下時患者吸氣,切不可屏氣。
【掃散法】患者取坐位或臥位,術者面對患者而立,用一手扶住患者頭部一側,另一手拇指伸直,四指併攏微屈,將拇指橈側面緊帖率谷穴,其餘四指置於耳後高骨,使食指與耳上緣平齊,而後以率穀穴為中心,稍用力在頭顳部作由前向後下的快速單向推動,即使拇指在額角發際至耳上範圍骨移動,其餘四指在枕肌兩側的上下範圍內移動,左右交替進行,每側約50次。操作時不應使患者頭部隨手擺動,術者腕關節挺直,以肘關節的主動屈伸運動帶動前臂與腕、手掌作掃散動作,大拇指緊帖皮膚,順頭髮操作。
【捏脊法】用雙手從長強穴始捏至大椎穴一直線肌膚的推拿操作方法,患者取俯臥位,背部肌肉放鬆,術者立于患者側方,用兩手拇指橈側頂住患者尾骶部兩側皮膚,食指和中指前按,與拇指相對用力捏起皮膚,隨捏隨提,雙手交替撚動並向前推進,即自龜尾穴起沿脊柱兩側肌膚向上至大椎穴止。或患者體位同上,術者手握空拳,將兩手食指屈曲,以食指中節的背面緊帖脊柱兩側皮膚,拇指前按與食指中節相對,分別捏起皮膚,隨捏隨提,雙手交替撚動並向前推進。捏法應先捏住肌膚,次提起,次撚動,再推進,使捏脊動作綿綿不斷。每次操作均由下向上而行,為了加強手法感應,通常在應用時採用捏三提一法,即先捏脊一遍,從第二遍開始,每捏三次,向上提拿一次。常用于治療小兒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小兒疳積、腹痛腹瀉等症。
【推橋弓】患者取坐位,術者立於其側後方,用一手分開之拇、食指扶住其前額,另一手四指併攏,拇指伸直分開成八字形,用大拇指羅紋面由枕骨乳突(翳風穴)自上而下推至鎖骨上窩(缺盆穴)。操作時拇指羅紋面必須緊附於治療部位,必須呈直線移動,不可向後拉,來回推動幅度要大。具有平肝熄風、清腦明目、寧心安神之功。
【擊頂法】患者端坐位,挺胸直腰,頭部端平,術者手指自然鬆開,微屈,腕關節伸直或略背伸,以掌心為著力點,運用前臂力量擊打頭頂囟門穴(或百會穴)處,另一手掌扶住其頸部。操作時患者不可講話。本法具有平肝潛陽、安神定魄、振奮精神、疏通氣血的功效。
【抄法】患者取仰臥位,術者用兩手掌面分別放在患者兩側肋下緣,逐漸插入其腰部,並用力將患者腰部托提起,使其稍離床面,然後以雙手食、中、無名、小指四指指面為著力點,分別按揉患者腰背部兩側膀胱經第一側線。手法自上而下,由輕而重,由快而慢,往返運算元遍。操作時,還可結合作輕輕地左右晃動患者腰部的手法。
【顛簸法】患者俯臥位,腹肌放鬆,取膝肘位或膝掌體位,術者雙手置於患者腹部兩側,先揉其腹部,使患者適應操作,然後雙手合抱式平行置於患者腹下,托起腹部,作上下震盪或左右搖晃,或作提舉,再予突然停止,反復進行,並逐漸加大幅度,重點在臍部或臍下部位,一般連續操作3-5分鐘,休息片刻繼續治療,至少反復操作3次。開始操作時,患者多大呼疼痛,通常經過1-2次顛簸後可獲輕快感,整複後患者常疲勞入睡,此時應加強觀察,以防潛伏休克,具有行氣散結之功效。
【橈骨小頭半脫位復位術】術者一手握住患側前臂,將拇指放於橈骨小頭處,並從後內方壓迫橈骨小頭,另一手握住患肢腕上部(前臂下端),先將前臂略作牽引拔伸,然後將其前臂旋後,並使其肘關節逐漸伸直(作肘關節過伸運動),此時,術者拇指下可感到輕微的彈跳感,並可聽到清脆的響聲,表明復位成功,此時患者肘部疼痛可立即消失,並能作伸屈肘關節運動。此外,少數患者用此法不能復位者,可將其前臂旋前,並同時使其肘關節屈曲,壓於橈骨小頭的拇指亦順勢搓撚橈骨小頭,使其復位。手法復位後,應用三角巾或紗布繃帶將其前臂懸吊于屈肘位,固定3—5天,以免復發。本症多發於4歲以下糼兒。
【喉科擒拿法】又稱為寬喉法。常用於治療因咽喉部各種疾病引起的吞咽困難。
1、 患者取正坐位,術者立于其側方,先將患者一手平舉至90度,然後術者用同側手的拇指指面與患者拇指指面對合向前壓緊,食、中、無名指緊緊地按住患者的虎口處,另一手拇指按住患者同側鎖骨肩峰端處,食、中、無名指緊緊捏住腋窩,與此同時,將患者被握上肢用力向後拉開,這時可將湯汁讓患者緩緩吞下,患者可感到疼痛緩解,並能夠吞咽。
2、 患者取坐位,術者立于其側方,先用雙拇指或單手拇、食指推揉頸部兩側,自頰車穴向下推至天突穴處,往返10分鐘,再轉至患者背後揉拿風府、內池、天柱等穴,由下而下至大椎、肩井穴,最後兩手分別自患者腋下插入,並用力向上擒托,此時患者要全身放鬆,聽任術者擒托,不可自行上抬,持續1—2 分鐘後,即可給予湯汁。
3、 患者取正坐位,術者立於其背後,雙手從患者背後穿過腋下,伸向胸前,以食、中、無名指按住鎖骨上緣,肘臂壓住患者脅肋,前胸緊貼于患者背部,然後兩手用力向左右兩側拉開,兩肘臂和胸部把患者脅肋和背部壓緊,三方面同時用力,此時可立即給予湯汁,如不能吞咽,可重複1—2次。
【雙點肩胛法】患者正坐位,術者立於其背後,拇指伸直,與其餘四指對合分別提拿肩井穴,以放鬆肩背部,然後用雙手拇指指端吸定左右肩胛骨正中之天宗穴,同時用力,施於點按。
【提拿脊肌法】患者俯臥位,術者用單手或雙手的拇指與食指著力於脊柱兩邊的肌肉,相對用力,提而拿之,邊提邊移,邊提邊拿,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往返進行。
【抓脊法】患者取俯臥位,術者以單手或雙手,五指略分開屈曲,形如鷹爪,于患者背後,沿脊柱由上而下,順序抓提兩側肌膚,抓而提起,提則有聲。
【雙指點腎法】又稱雙龍點腎法。患者俯臥位,術者雙手拇指伸直,將力集中於指端,分別置於左右腎俞穴,同時用力對點,或略向上斜點而合之,以酸脹為度。一般點3—5次,點後繼以掌揉腎俞,以熱為度。本法具有調補腎氣,強腰壯腎、聰耳明目的功效。
【抹雙柳法】患者正坐或仰臥位,術者用雙手拇指偏峰或或其餘四指著力眉內側始,循眉弓過魚腰至眉梢(絲竹空穴),推而抹之。本法具有醒腦明目、鎮靜安神、疏風解表的功效。
【雙揪鈴鐺法】患者正坐位,或仰臥位,術者用雙手拇指與食指指腹相對用力捏住兩側耳垂,然後稍用力向下垂直揪伸3—5次,此外,還可配合掐按和撚兩耳垂及耳區穴位,以增加療效。本法具有補腎利竅、疏經活血、降逆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耳聾、耳鳴、目糊不清等症。
【合掌刁頸法】患者正坐位,頭部稍前傾,術者立于患者對面,雙手十字交叉,合掌鎖緊,置於患者頸部偏後兩側肌肉,兩手掌同時用力,合掌呈鉗形,夾提3—5次。本法具有祛風散寒、疏經通絡、解痙止痛的功效。
【橫搓命門法】患者俯臥位,術者將一手掌根置於患者命門穴處,施以快速橫行往返搓揉法,以患者小腹部有微溫熱感為宜。此法主要用於腰背及小腹部病症的治療,具有溫經散寒、補腎益氣的作用。
【俯撐掌擊法】患者俯臥位,術者先以雙手操作將患者腰背部肌肉放鬆,然後囑患者用雙手作俯臥撐,在做第三個俯臥撐下落時,乘患者不備,術者用虛掌對準患者腰骶部連續反復掌擊數次。腰部離床以10釐米為宜。本法具有鬆弛肌筋、通利腰腎、調補腎氣、捺正復位的功效。
【二龍戲珠法】功用主治:具有溫和表裏,平驚止搐作用,主治寒熱不和、驚搐症。操作方法:醫生用兩手拇、食二指捏揉患兒耳輪數遍。
【鳳凰展翅法】功用主治:具有溫經之功效,主治黃腫、痰鳴、昏厥。操作方法:醫生兩手拇指甲掐患兒手背部精寧、威靈兩穴,兩手食中指和腕部上下搖動,如鳳凰展翅狀,搖約20~50次。
【蒼龍擺尾法】功用主治:具有開胸之功效,主治發熱。操作方法:醫生右手拿患兒食、中無名三指,左手自總筋穴至肘部來回搓揉幾遍後,拿住肘部,右手持患兒三指頻頻搖動,如擺尾狀。擺動約20~30次。
【黃蜂入洞法】功用主治:具有發汗之功效,主治發熱無汗。操作方法:用食、中二指指端在患兒兩鼻孔揉動。
【黃蜂出洞法】功用主治:具有大熱之功效,主治發熱無汗。操作方法:醫生用一手拇指甲先掐內勞宮、總筋,再分陰陽,然後以兩拇指在總筋穴處一搓一上至內關穴處,最後掐坎宮、離宮穴,各15~30次。
【打馬過天河法】功用主治:具有溫涼、通經、行氣之功效,主治惡寒發熱、麻木。操作方法:醫生先運內勞宮,後用右手拿患兒手指,用左手食、中二指沿天河打至手彎止,數次
【水底撈月法】功用主治:具有大涼之功效,主治發熱。操作方法:用冷水滴入患兒掌心,醫生用拇指自患兒小指尖旋推至內勞宮,邊推邊吹涼氣。
【雙鳳展翅法】功用主治:具有溫肺經之功效,主治風寒咳嗽。操作方法:醫生雙手食中指分別夾住患兒兩耳,上提數次後,再分別掐按眉心、太陽、聽會、牙關、人中、承漿等穴,各10~20次。
【揉耳搖頭法(捧耳搖頭法)】功用主治:具有和氣血之功效,主治驚風症。操作方法:醫生用雙手拇、食二指指腹分別相對用力撚揉患兒兩耳垂後,再捧其頭左右搖之。揉20~30次,搖10~20次。
【老漢扳繒法】功用主治:具有健脾消食之功效,主治食積痞塊。操作方法:醫生用一手拇指掐住患兒拇指根處,另一手掐捏脾經,並搖動拇指20~40次。
【猿猴摘果法】功用主治:具有溫經、化痰動氣、健脾胃之功效,主治食積、寒痰、瘧疾。操作方法:醫生用拇、食二指捏扯患兒腕背皮膚,反復多次。
【丹鳳搖尾法】功用主治:具有和氣生血之功效,主治驚症。操作方法:醫生用一手拇食指按捏患兒內、外勞宮穴,用另一手拇指甲先掐患兒中指端,再搖動其中指,各10~20次。
【鳳凰單展翅法】功用主治:具有溫熱順氣化痰之功,主治虛熱、寒痰。操作方法:醫生用左手拿捏患兒腕部內、外一窩風處,右手拿捏內、外勞宮並搖動。
【孤雁遊飛法】功用主治:具有和氣血之功效,主治黃腫、虛脹。操作方法:醫生一手拇指自患兒脾經開始,直上推三關退六腑至內勞宮穴,還轉至脾經為一遍,推10~20遍。
【取天河水法】功用主治:具有大驚之作用,主治發熱。操作方法:醫生用拇指指腹蘸冷水由腕橫紋推至曲池,或用食指端由內勞宮直推至曲池,反復數次。術者先在患兒肘彎洪池穴至內勞宮穴處塗以涼水,再用拇指指腹著力于洪池穴,施推法至內勞宮,推100—200次。
【引水上天河法】功用主治:具有寒涼之作用,主治發熱。操作方法:醫生將涼水滴於腕橫紋處,用手食中二指逐一拍打至洪池穴,邊拍打並對之吹氣,做20~30次。
【飛經走氣法】功用主治:具有溫熱、行氣之功效,主治痰鳴、氣逆。操作方法:用左手拿住患兒手指,右手食中二指從曲池彈至總經,反復幾遍後拿住陰陽二穴,左手屈伸擺動患兒四指數次。
【飛金走氣法】功用主治:具有性溫、瀉火清熱之功效,主治失音、臌脹。操作方法:醫生滴冷水于內勞宮穴處,用中指自內勞宮穴始,沿前臂內側中線擊打至洪池穴,複用口吹氣,跟水上行,做20~40次。
【天門入虎口法】功用主治:具有順氣生血、健脾消食之功效,主治脾胃虛弱、氣血不和。操作方法:用拇指羅紋面自命關處推向虎口後,再用拇指端掐揉虎口處。
【按弦搓摩法】功用主治:具有理氣化痰之功,主治咳嗽、哮喘、痰積。操作方法:醫生用兩掌在患兒脅上從上至下搓摩。
【搖 肘法】功用主治:具有順氣通經之功效,主治痞塊。操作方法:醫生先用一手拇食指拿住患兒肘部,再以另一手拇、食指叉入其虎口,同時用中指按定天門穴,然後屈患兒手,上下搖之,搖20~30次。
【 肘走氣法】功用主治:具有行氣之功效,主治痞塊。操作方法:醫生用一手拿患兒 肘,另一手拿住患兒之手搖動運轉。術者用一手托患兒 肘運轉,另一手捉患兒手搖動。
【烏龍擺尾法】功用主治:具有開閉結之功,主治二便不爽。操作方法:醫生一手拿住兒肘處,另手拿兒小指搖動,搖20~30次。
【雙龍擺尾法】功用主治:具有開通閉結之功效,主治二便閉結。操作方法:左手托患兒肘處,右手拿患兒食指、小指往下扯搖。
【赤鳳搖頭法(丹鳳搖頭法、赤鳳點頭法)】功用主治:具有通關順氣之功效,主治上肢麻木、驚症。操作方法:左手捏患兒 肘處,右手依次拿患兒五指搖動,然後搖肘。
【鳳凰鼓翅法】功用主治:具有和氣血之功效,主治黃腫、痰鳴、昏厥。操作方法:醫生一手托兒肘部,另手握患兒腕部,用拇食二指分別按掐兒腕部橈尺骨頭前陷中,左右搖動,搖20~30次。
【老虎吞食法】功用主治:具有開竅鎮驚之功效,主治昏厥、驚症。操作方法:醫生用拇指、食指掐患兒足跟僕參穴或昆侖穴,以患兒蘇醒為度。
【揉臍及龜尾並擦七節骨法】功用主治:具有調理腸腑、上瀉導滯之功效,主治瀉痢、便秘。操作方法:患兒仰臥,醫生一手揉臍手揉龜尾,揉畢,再令患兒俯臥,自龜尾推至第二腰椎為補,反之為瀉,操作40~50次
【開璿璣法】功用主治:具有開通閉塞、降逆止嘔、助運止瀉、鎮驚止搐之功效,主治喘促痰閉、嘔吐腹瀉、發熱驚搐。操作方法:醫生用兩手拇指自患兒胸肋部由上而下分推至季肋後,從胸骨柄下端向臍處直推,再用右手掌摩挪兒腹,而後從臍向下直推,再用右手掌摩挪兒腹,而後從臍向下直推,最後推上七節骨。
【按肩井法(總收法)】功用主治:具有提神、開通氣血之功效,主治感冒、上肢酸痛。操作方法:醫生一手中指掐按患兒一側肩井穴,再以另手緊拿患兒之食指、無名指,使其上肢伸直並旋搖之,搖20~30次。
【龍入虎口法】功用主治:性溫,主治發熱、吐瀉。操作方法:左手托兒掌背,右手叉入虎口,用大拇指向內或向外推揉患兒板門。
【運土入水】功用主治:具有滋腎之功效,主治小便赤澀、頻數。操作方法:醫生用拇指外側緣自兒脾土穴沿患兒掌邊緣運向小指端腎。
【坐位頂胸法】患者取坐位,上身稍後仰,術者坐於其後,將一軟墊置於術者胸前及患者病變胸椎之間,然後兩手抱住其肘部,作一突發的向後上方用力扳拉運動,胸部前頂,使之復位。常用于治療中上段胸椎錯縫和肋椎關節錯縫。
【立位頂胸法】患者取立位,全身放鬆,上身稍後仰,術者立於其後,用一軟墊置於患者錯位椎骨下緣與術者胸前之間,然後作一突發性扳動,兩手抱住其肘部向後上方用力扳動,胸部前頂,使之復位。常用于治療中上段胸椎錯縫和肋椎關節錯縫。
【頸部端提法】患者取坐位,術者立於其背後,用兩手托住其兩側下頜骨下緣,並將患者枕部靠在自己胸前,兩手同時用力,把患者頭部向後上方提起,至有阻力時,利用手與軀幹的力量作一個短促的、突發性的、稍增大幅度的上端動作。操作時沿肢體或軀幹縱軸方向用力。
【頸部端法】術者立于患者前面,兩手虎口張開,托住其下頜角與枕骨的下緣,以屈曲的手指指間關節頂住錯位前面的頸椎橫突前結節,兩手協同用力,將頭部向上提托,並作小幅度的左右搖晃,以放鬆頸部肌肉,適時作一個突發性的短促的稍增大幅度的有控制的上端動作,同時手指頂推頸椎橫突,使之復位。
【胸部端提法】患者取坐位,術者立於患側,以一側上肢前臂從患側腋下穿過,屈肘,上提肩部,另一手握住其腕部,以穩定患側上肢,然後囑患者深呼吸,每當吸氣終了時上提患肩,並隨即放鬆,連續數次後,待患者呼吸自然,肌肉放鬆時,乘其吸氣未了,適時作一有控制的、短促的、稍增大幅度的上端患肩動作,即可聽到復位聲。多用於治療第六胸椎節段以上肋椎關節錯縫。
【腰部端提法】患者取坐位,術者立於其身後,兩手從患者腋下伸入,向前環抱住患者胸部,兩手同時用力上提,作腰部小幅度的左右旋轉、搖晃以及屈伸運動,使患者腰部肌肉放鬆,然後將其上身作一個有控制的、稍增大幅度的、短促的向後上方端提動作,常可聽到復位聲。
【晃法】患者取臥位或坐位,或俯臥位,放鬆身體,術者用單手或雙手扶住患者軀幹,並用雙臂的支撐顫動力搖晃患者的整個軀體,使整個軀體搖動,達到全身放鬆。
【迭法】術者根據不同患處,用單手或雙手,單臂或雙臂施於患處遠端,以特定的姿勢,著力由輕至重,使患處充分被動屈曲或牽引,再逐漸由重至輕反復操作。
【迭腰法】患者仰臥,屈髖屈膝,術者用一手托住患者頭部,另一手及前臂固定患者膝關節,兩手協同動作,形成相反方向的力,使患者膝關節靠近胸部,腰部屈曲。
【迭股法】患者仰臥位,術者一手扶住其膝部,另一手握住其小腿或足跟,使其屈髖屈膝,並將其大腿前部儘量貼住腹部,然後再向外或向內轉動髖關節。
【屈膝分腿迭法】患者仰臥,兩下肢屈髖屈膝外展分開,術者用雙手撳住患者兩側膝部,力量由輕到重,持續下按,以增加兩膝外展活動幅度,然後再用力向下按壓。
【推摩法】術者用拇指橈仙偏峰著力於治療部位,其餘四指併攏,掌指部自然伸直,將食、中、無名、小指四指指面著力於相應的治療部位,腕關節放鬆,微屈,呈160度,沉肩,垂肘,以肘關節為支點,前臂作主動擺動,帶動腕關節環旋擺動與拇指掌指關節、指間關節伸屈運動,並使其餘四指指面在治療部位作環形的摩擦運動。
【推揉法】一指禪推法或屈指推法操作時,同時結合大拇指的揉動或大拇指指間關節背部橈側的揉動,組成複合運動。操作時腕關節作環旋擺動,著力點要吸定,並帶動皮下組織一起揉動。
【推扳法】患者取坐位或臥位,術者用雙手或單手拇指,其餘四指指端著力於治療部位,沿肌纖維或韌帶以及肌腱的垂直方向進行連續不斷的均勻的向前推壓或向後扳拉的運動。
【推顫法】顫法操作同時向前推動,邊顫邊推。
【腰背推按法】患者俯臥位,術者立于其側方,沉肩,垂肘,將兩手交叉橫置於脊柱兩側,左手橫置右側,右手橫置左側,掌根朝內,指端朝外,同時反方向用力推而按之,邊推邊移動,推以橫行,按以移行,從下而下,循序推按,同時術者可加用自身前傾貫力以增加力量。
【推揉法】在指按或掌按法操作時,可與揉法結合,如在按法的基礎上,增加緩慢的環轉揉動,或在揉法的基礎上,增加向下按壓的力量。
【壓揉法】在肘壓或膊壓法操作時或操作後,均可與揉法結合應用。
【點揉法】各種點法操作時,均可與揉法配合使用,使點而不滯,揉而深透。
【捏揉法】進行捏法操作的同時,配合手指的揉撚動作。
【握揉法】在握法操作時,同時結合揉法。
【掐揉法】在掐法操作時或操作後,繼以揉動,多用於急症患者,在穴位上施術,可緩解掐後不適感,並可加強掐法的刺激作用。
【勾揉法】勾法操作時,常結合揉法同時操作,邊勾按邊揉動。
【撥揉法】在撥法操作的同時配合揉動。
【拿揉法】拿法操作時,配合揉法。
【搓揉法】如搓肩部時,常用雙掌掌根在肩部搓揉,形如獅子盤球,又稱獅子盤球法。
【提拿法】術者拿起肌筋後,再用力上提,並持續一些時間。
【拿抖法】術者在拿法操作時或操作後,結合抖動運動。
【牽抖法】患者俯臥位,全身放鬆,雙手扶握於床頭固定上身,術者雙手分別緊握患者兩踝部,先作腰部牽引,使腰部充分放鬆後,再用力提抖下肢,以帶動腰部的充分抖動,連續三次。
【握拿法】握法操作時,配合拿法。
【扯拿法】術者以拇指、食指或雙手拇指及其餘四指分別置肌肉兩側,用力向內或向外拿扯,謂之扯拿法,常用於腰背部。
【顫拿法】在按壓患者一定部位或穴位時,同時配合顫法進行治療,可邊壓邊顫,也可先壓後顫。
【提顫法】術者手指分開呈半屈狀態,以拇指與食指、中指輕輕捏提肌膚後,腕以及指作快速的顫動動作,也可兩手同時交替操作。
【伸屈法】將伸法和屈法配合使用,又稱為折法。
【對掌振法】合法與振法相結合的手法,術者用雙手掌分置肢體或關節的對稱部位,然後作快速上下或左右的振動動作。
【拔伸旋轉法】拔伸法與搖法相結合的手法。
【背部袞拍法】患者取坐位或俯臥位,術者一手在患者一側足太陽膀胱經施以袞法,另一手在患者背部另一側足太陽膀胱經施以拍法。
【腰及下肢袞拍法】術者一手拍腰部應取部位,另一手施袞法於下肢。
【袞點法】患者俯臥位,術者一手在患者腰部施以袞法,同時另一手用肘尖點壓大腿後側諸穴,邊點邊揉。
【背部拍叩法】患者俯臥位,全身放鬆,術者一手在患者腰背部一側施以拍法,另一手同時叩患者對側腰痛部,或頭、項等處。
【下肢拍叩法】術者一手在患者下肢後側施以拍法,另一手同時在其小腿後側或足底施以叩法。
【搖壓法】患者取臥位,術者用一手拇指或中指在患者關節附近的穴位及阿是穴上按壓,另一手配合作被施治部位關節的被動活動。
【上肢捶捏法】患者取側臥位,術者立于其側方,沿手足三陽經,一手虛捶,另一手捏拿,可雙手交替操作。
【頭頸部捶捏法】患者取坐位,術者立於其後,一手虛捶於頸椎,另一手捏拿肩井。
【肘壓兼點法】患者取俯臥位,術者立於其側,一手肘壓環跳穴,另一手點按下肢諸穴。
【背與上腹捶摩法】患者取坐位,術者立於其後,一手捶擊患者背部,另一手於上肢自肩向肘、腕做直線旋摩,亦可移位另一側,換手操作。
【腰背及下肢捶摩法】患者取俯臥位,術者立於其側,一手捶擊腰骶部,另一手於下肢承扶穴向上做直線旋摩,也可根據病變不同,旋摩腰骶部,另一後捶擊下肢,或移位換手,兩側施術。
【背法】術者與患者背靠背站立,雙足分開與肩等寬,用兩肘部套住患者的肘彎部,然後彎腰屈膝,將患者反背起,使其雙腳離地,然後利用患者自身的重力,牽伸腰部脊柱片刻,再慢慢將患者身體略下滑,使患者病痛處對準術者腰骶部,作左右擺動,使患者腰部及下肢也隨之左右擺動,在患者肌肉鬆弛,對運動的抵抗降低時,術者再作一個突發的伸膝屈髖動作,並結合腰部顫動,使錯位的小關節得以整複。操作時患者全身要放鬆,頭頸部靠住術者背部,呼吸自然,不可屏氣,
【踩喬法】患者俯臥位,胸前及大腿前各墊3只軟枕,使腰部騰空,術者雙手扶住橫木,以調節承受術者的身體重量和控制踩踏的力量,然後用雙足踩踏病人的腰部,足尖向前,並作適當的彈跳動作,踩踏時,以足前部著力於治療部位,足跟提起,運用膝關節的伸屈運動,使身體一起一落,對腰部進行一壓一彈的連續刺激,一般可彈壓10次。操作時術者的兩肢尖部切不可離開患者腰部,術者彈壓起落須與患者呼吸相配合,即彈起時患者吸氣,壓下時患者吸氣,切不可屏氣。
【掃散法】患者取坐位或臥位,術者面對患者而立,用一手扶住患者頭部一側,另一手拇指伸直,四指併攏微屈,將拇指橈側面緊帖率谷穴,其餘四指置於耳後高骨,使食指與耳上緣平齊,而後以率穀穴為中心,稍用力在頭顳部作由前向後下的快速單向推動,即使拇指在額角發際至耳上範圍骨移動,其餘四指在枕肌兩側的上下範圍內移動,左右交替進行,每側約50次。操作時不應使患者頭部隨手擺動,術者腕關節挺直,以肘關節的主動屈伸運動帶動前臂與腕、手掌作掃散動作,大拇指緊帖皮膚,順頭髮操作。
【捏脊法】用雙手從長強穴始捏至大椎穴一直線肌膚的推拿操作方法,患者取俯臥位,背部肌肉放鬆,術者立于患者側方,用兩手拇指橈側頂住患者尾骶部兩側皮膚,食指和中指前按,與拇指相對用力捏起皮膚,隨捏隨提,雙手交替撚動並向前推進,即自龜尾穴起沿脊柱兩側肌膚向上至大椎穴止。或患者體位同上,術者手握空拳,將兩手食指屈曲,以食指中節的背面緊帖脊柱兩側皮膚,拇指前按與食指中節相對,分別捏起皮膚,隨捏隨提,雙手交替撚動並向前推進。捏法應先捏住肌膚,次提起,次撚動,再推進,使捏脊動作綿綿不斷。每次操作均由下向上而行,為了加強手法感應,通常在應用時採用捏三提一法,即先捏脊一遍,從第二遍開始,每捏三次,向上提拿一次。常用于治療小兒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小兒疳積、腹痛腹瀉等症。
【推橋弓】患者取坐位,術者立於其側後方,用一手分開之拇、食指扶住其前額,另一手四指併攏,拇指伸直分開成八字形,用大拇指羅紋面由枕骨乳突(翳風穴)自上而下推至鎖骨上窩(缺盆穴)。操作時拇指羅紋面必須緊附於治療部位,必須呈直線移動,不可向後拉,來回推動幅度要大。具有平肝熄風、清腦明目、寧心安神之功。
【擊頂法】患者端坐位,挺胸直腰,頭部端平,術者手指自然鬆開,微屈,腕關節伸直或略背伸,以掌心為著力點,運用前臂力量擊打頭頂囟門穴(或百會穴)處,另一手掌扶住其頸部。操作時患者不可講話。本法具有平肝潛陽、安神定魄、振奮精神、疏通氣血的功效。
【抄法】患者取仰臥位,術者用兩手掌面分別放在患者兩側肋下緣,逐漸插入其腰部,並用力將患者腰部托提起,使其稍離床面,然後以雙手食、中、無名、小指四指指面為著力點,分別按揉患者腰背部兩側膀胱經第一側線。手法自上而下,由輕而重,由快而慢,往返運算元遍。操作時,還可結合作輕輕地左右晃動患者腰部的手法。
【顛簸法】患者俯臥位,腹肌放鬆,取膝肘位或膝掌體位,術者雙手置於患者腹部兩側,先揉其腹部,使患者適應操作,然後雙手合抱式平行置於患者腹下,托起腹部,作上下震盪或左右搖晃,或作提舉,再予突然停止,反復進行,並逐漸加大幅度,重點在臍部或臍下部位,一般連續操作3-5分鐘,休息片刻繼續治療,至少反復操作3次。開始操作時,患者多大呼疼痛,通常經過1-2次顛簸後可獲輕快感,整複後患者常疲勞入睡,此時應加強觀察,以防潛伏休克,具有行氣散結之功效。
【橈骨小頭半脫位復位術】術者一手握住患側前臂,將拇指放於橈骨小頭處,並從後內方壓迫橈骨小頭,另一手握住患肢腕上部(前臂下端),先將前臂略作牽引拔伸,然後將其前臂旋後,並使其肘關節逐漸伸直(作肘關節過伸運動),此時,術者拇指下可感到輕微的彈跳感,並可聽到清脆的響聲,表明復位成功,此時患者肘部疼痛可立即消失,並能作伸屈肘關節運動。此外,少數患者用此法不能復位者,可將其前臂旋前,並同時使其肘關節屈曲,壓於橈骨小頭的拇指亦順勢搓撚橈骨小頭,使其復位。手法復位後,應用三角巾或紗布繃帶將其前臂懸吊于屈肘位,固定3—5天,以免復發。本症多發於4歲以下糼兒。
【喉科擒拿法】又稱為寬喉法。常用於治療因咽喉部各種疾病引起的吞咽困難。
1、 患者取正坐位,術者立于其側方,先將患者一手平舉至90度,然後術者用同側手的拇指指面與患者拇指指面對合向前壓緊,食、中、無名指緊緊地按住患者的虎口處,另一手拇指按住患者同側鎖骨肩峰端處,食、中、無名指緊緊捏住腋窩,與此同時,將患者被握上肢用力向後拉開,這時可將湯汁讓患者緩緩吞下,患者可感到疼痛緩解,並能夠吞咽。
2、 患者取坐位,術者立于其側方,先用雙拇指或單手拇、食指推揉頸部兩側,自頰車穴向下推至天突穴處,往返10分鐘,再轉至患者背後揉拿風府、內池、天柱等穴,由下而下至大椎、肩井穴,最後兩手分別自患者腋下插入,並用力向上擒托,此時患者要全身放鬆,聽任術者擒托,不可自行上抬,持續1—2 分鐘後,即可給予湯汁。
3、 患者取正坐位,術者立於其背後,雙手從患者背後穿過腋下,伸向胸前,以食、中、無名指按住鎖骨上緣,肘臂壓住患者脅肋,前胸緊貼于患者背部,然後兩手用力向左右兩側拉開,兩肘臂和胸部把患者脅肋和背部壓緊,三方面同時用力,此時可立即給予湯汁,如不能吞咽,可重複1—2次。
【雙點肩胛法】患者正坐位,術者立於其背後,拇指伸直,與其餘四指對合分別提拿肩井穴,以放鬆肩背部,然後用雙手拇指指端吸定左右肩胛骨正中之天宗穴,同時用力,施於點按。
【提拿脊肌法】患者俯臥位,術者用單手或雙手的拇指與食指著力於脊柱兩邊的肌肉,相對用力,提而拿之,邊提邊移,邊提邊拿,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往返進行。
【抓脊法】患者取俯臥位,術者以單手或雙手,五指略分開屈曲,形如鷹爪,于患者背後,沿脊柱由上而下,順序抓提兩側肌膚,抓而提起,提則有聲。
【雙指點腎法】又稱雙龍點腎法。患者俯臥位,術者雙手拇指伸直,將力集中於指端,分別置於左右腎俞穴,同時用力對點,或略向上斜點而合之,以酸脹為度。一般點3—5次,點後繼以掌揉腎俞,以熱為度。本法具有調補腎氣,強腰壯腎、聰耳明目的功效。
【抹雙柳法】患者正坐或仰臥位,術者用雙手拇指偏峰或或其餘四指著力眉內側始,循眉弓過魚腰至眉梢(絲竹空穴),推而抹之。本法具有醒腦明目、鎮靜安神、疏風解表的功效。
【雙揪鈴鐺法】患者正坐位,或仰臥位,術者用雙手拇指與食指指腹相對用力捏住兩側耳垂,然後稍用力向下垂直揪伸3—5次,此外,還可配合掐按和撚兩耳垂及耳區穴位,以增加療效。本法具有補腎利竅、疏經活血、降逆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耳聾、耳鳴、目糊不清等症。
【合掌刁頸法】患者正坐位,頭部稍前傾,術者立于患者對面,雙手十字交叉,合掌鎖緊,置於患者頸部偏後兩側肌肉,兩手掌同時用力,合掌呈鉗形,夾提3—5次。本法具有祛風散寒、疏經通絡、解痙止痛的功效。
【橫搓命門法】患者俯臥位,術者將一手掌根置於患者命門穴處,施以快速橫行往返搓揉法,以患者小腹部有微溫熱感為宜。此法主要用於腰背及小腹部病症的治療,具有溫經散寒、補腎益氣的作用。
【俯撐掌擊法】患者俯臥位,術者先以雙手操作將患者腰背部肌肉放鬆,然後囑患者用雙手作俯臥撐,在做第三個俯臥撐下落時,乘患者不備,術者用虛掌對準患者腰骶部連續反復掌擊數次。腰部離床以10釐米為宜。本法具有鬆弛肌筋、通利腰腎、調補腎氣、捺正復位的功效。
【二龍戲珠法】功用主治:具有溫和表裏,平驚止搐作用,主治寒熱不和、驚搐症。操作方法:醫生用兩手拇、食二指捏揉患兒耳輪數遍。
【鳳凰展翅法】功用主治:具有溫經之功效,主治黃腫、痰鳴、昏厥。操作方法:醫生兩手拇指甲掐患兒手背部精寧、威靈兩穴,兩手食中指和腕部上下搖動,如鳳凰展翅狀,搖約20~50次。
【蒼龍擺尾法】功用主治:具有開胸之功效,主治發熱。操作方法:醫生右手拿患兒食、中無名三指,左手自總筋穴至肘部來回搓揉幾遍後,拿住肘部,右手持患兒三指頻頻搖動,如擺尾狀。擺動約20~30次。
【黃蜂入洞法】功用主治:具有發汗之功效,主治發熱無汗。操作方法:用食、中二指指端在患兒兩鼻孔揉動。
【黃蜂出洞法】功用主治:具有大熱之功效,主治發熱無汗。操作方法:醫生用一手拇指甲先掐內勞宮、總筋,再分陰陽,然後以兩拇指在總筋穴處一搓一上至內關穴處,最後掐坎宮、離宮穴,各15~30次。
【打馬過天河法】功用主治:具有溫涼、通經、行氣之功效,主治惡寒發熱、麻木。操作方法:醫生先運內勞宮,後用右手拿患兒手指,用左手食、中二指沿天河打至手彎止,數次
【水底撈月法】功用主治:具有大涼之功效,主治發熱。操作方法:用冷水滴入患兒掌心,醫生用拇指自患兒小指尖旋推至內勞宮,邊推邊吹涼氣。
【雙鳳展翅法】功用主治:具有溫肺經之功效,主治風寒咳嗽。操作方法:醫生雙手食中指分別夾住患兒兩耳,上提數次後,再分別掐按眉心、太陽、聽會、牙關、人中、承漿等穴,各10~20次。
【揉耳搖頭法(捧耳搖頭法)】功用主治:具有和氣血之功效,主治驚風症。操作方法:醫生用雙手拇、食二指指腹分別相對用力撚揉患兒兩耳垂後,再捧其頭左右搖之。揉20~30次,搖10~20次。
【老漢扳繒法】功用主治:具有健脾消食之功效,主治食積痞塊。操作方法:醫生用一手拇指掐住患兒拇指根處,另一手掐捏脾經,並搖動拇指20~40次。
【猿猴摘果法】功用主治:具有溫經、化痰動氣、健脾胃之功效,主治食積、寒痰、瘧疾。操作方法:醫生用拇、食二指捏扯患兒腕背皮膚,反復多次。
【丹鳳搖尾法】功用主治:具有和氣生血之功效,主治驚症。操作方法:醫生用一手拇食指按捏患兒內、外勞宮穴,用另一手拇指甲先掐患兒中指端,再搖動其中指,各10~20次。
【鳳凰單展翅法】功用主治:具有溫熱順氣化痰之功,主治虛熱、寒痰。操作方法:醫生用左手拿捏患兒腕部內、外一窩風處,右手拿捏內、外勞宮並搖動。
【孤雁遊飛法】功用主治:具有和氣血之功效,主治黃腫、虛脹。操作方法:醫生一手拇指自患兒脾經開始,直上推三關退六腑至內勞宮穴,還轉至脾經為一遍,推10~20遍。
【取天河水法】功用主治:具有大驚之作用,主治發熱。操作方法:醫生用拇指指腹蘸冷水由腕橫紋推至曲池,或用食指端由內勞宮直推至曲池,反復數次。術者先在患兒肘彎洪池穴至內勞宮穴處塗以涼水,再用拇指指腹著力于洪池穴,施推法至內勞宮,推100—200次。
【引水上天河法】功用主治:具有寒涼之作用,主治發熱。操作方法:醫生將涼水滴於腕橫紋處,用手食中二指逐一拍打至洪池穴,邊拍打並對之吹氣,做20~30次。
【飛經走氣法】功用主治:具有溫熱、行氣之功效,主治痰鳴、氣逆。操作方法:用左手拿住患兒手指,右手食中二指從曲池彈至總經,反復幾遍後拿住陰陽二穴,左手屈伸擺動患兒四指數次。
【飛金走氣法】功用主治:具有性溫、瀉火清熱之功效,主治失音、臌脹。操作方法:醫生滴冷水于內勞宮穴處,用中指自內勞宮穴始,沿前臂內側中線擊打至洪池穴,複用口吹氣,跟水上行,做20~40次。
【天門入虎口法】功用主治:具有順氣生血、健脾消食之功效,主治脾胃虛弱、氣血不和。操作方法:用拇指羅紋面自命關處推向虎口後,再用拇指端掐揉虎口處。
【按弦搓摩法】功用主治:具有理氣化痰之功,主治咳嗽、哮喘、痰積。操作方法:醫生用兩掌在患兒脅上從上至下搓摩。
【搖 肘法】功用主治:具有順氣通經之功效,主治痞塊。操作方法:醫生先用一手拇食指拿住患兒肘部,再以另一手拇、食指叉入其虎口,同時用中指按定天門穴,然後屈患兒手,上下搖之,搖20~30次。
【 肘走氣法】功用主治:具有行氣之功效,主治痞塊。操作方法:醫生用一手拿患兒 肘,另一手拿住患兒之手搖動運轉。術者用一手托患兒 肘運轉,另一手捉患兒手搖動。
【烏龍擺尾法】功用主治:具有開閉結之功,主治二便不爽。操作方法:醫生一手拿住兒肘處,另手拿兒小指搖動,搖20~30次。
【雙龍擺尾法】功用主治:具有開通閉結之功效,主治二便閉結。操作方法:左手托患兒肘處,右手拿患兒食指、小指往下扯搖。
【赤鳳搖頭法(丹鳳搖頭法、赤鳳點頭法)】功用主治:具有通關順氣之功效,主治上肢麻木、驚症。操作方法:左手捏患兒 肘處,右手依次拿患兒五指搖動,然後搖肘。
【鳳凰鼓翅法】功用主治:具有和氣血之功效,主治黃腫、痰鳴、昏厥。操作方法:醫生一手托兒肘部,另手握患兒腕部,用拇食二指分別按掐兒腕部橈尺骨頭前陷中,左右搖動,搖20~30次。
【老虎吞食法】功用主治:具有開竅鎮驚之功效,主治昏厥、驚症。操作方法:醫生用拇指、食指掐患兒足跟僕參穴或昆侖穴,以患兒蘇醒為度。
【揉臍及龜尾並擦七節骨法】功用主治:具有調理腸腑、上瀉導滯之功效,主治瀉痢、便秘。操作方法:患兒仰臥,醫生一手揉臍手揉龜尾,揉畢,再令患兒俯臥,自龜尾推至第二腰椎為補,反之為瀉,操作40~50次
【開璿璣法】功用主治:具有開通閉塞、降逆止嘔、助運止瀉、鎮驚止搐之功效,主治喘促痰閉、嘔吐腹瀉、發熱驚搐。操作方法:醫生用兩手拇指自患兒胸肋部由上而下分推至季肋後,從胸骨柄下端向臍處直推,再用右手掌摩挪兒腹,而後從臍向下直推,再用右手掌摩挪兒腹,而後從臍向下直推,最後推上七節骨。
【按肩井法(總收法)】功用主治:具有提神、開通氣血之功效,主治感冒、上肢酸痛。操作方法:醫生一手中指掐按患兒一側肩井穴,再以另手緊拿患兒之食指、無名指,使其上肢伸直並旋搖之,搖20~30次。
【龍入虎口法】功用主治:性溫,主治發熱、吐瀉。操作方法:左手托兒掌背,右手叉入虎口,用大拇指向內或向外推揉患兒板門。
【運土入水】功用主治:具有滋腎之功效,主治小便赤澀、頻數。操作方法:醫生用拇指外側緣自兒脾土穴沿患兒掌邊緣運向小指端腎。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6
- 文章: 33584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中醫推拿
【運水入土】功用主治:具有健脾之功效,主治腹瀉、二便閉結。操作方法:醫生用拇指外側緣自腎水沿掌根運向大指端脾土。
一旦臨症,機觸於外,巧生於內,手隨心轉,法從手出。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稱為手法也。手法必須持久、有力、均勻、柔和、深透,其中柔和並不是軟弱無力,而是指用力要緩和,使手法輕而不浮、重而不滯,手法不可生硬粗暴。
手法強度由輕逐漸加重,關節活動幅度由小逐漸加大,操作速度由慢逐漸加快,對身體虛弱、氣血虧損者,手法刺激不宜過強。
手法的補瀉,其中補法又可分為緩補與急補兩種,急補時順經刺激經穴,手法較重;緩補時手法輕柔緩慢,且時間較長。瀉法也有急瀉與緩瀉之分,急瀉時逆經深掐,力量較重;緩瀉時逆經施術,力量較輕。
異常情況處理:
一、暈厥,指患者在接受治療過程中,突然出現頭暈目眩、心慌氣短、胸悶泛惡,甚至四肢厥冷,出冷汗,驚厥、昏倒的現象。發生原因:1、患者精神過度緊張或體質特別虛弱;2、患者正當饑餓狀態,或過度勞累、大汗出後;3、治療時患者體位不適;4、手法操作過重、時間過長。處理措施:將患者平臥于空氣流通處,採取頭稍低位,輕者靜臥片刻,給飲溫開水後即可恢復;重者在上述處理基礎上,可配合掐人中、老龍、十宣、拿肩井、拿合穀,即可恢復。
二、淤斑,指患者在接受治療過程中以及治療後,治療部位的皮下出血,局部皮膚腫起,並出現青紫、瘀斑現象。發生原因:1、初次治療時手法操作過重,時間過長;2、患者有血小板減少症;3、老年性毛細血管脆性增加。處理措施:1、局部小塊淤斑可不做處理;2、若局部青紫嚴重,可先止痛、冷敷,待出血停止後,再在局部使用輕柔的按揉、摩、擦等手法,同時加以濕熱敷,以消腫止痛;3、急性軟組織損傷患者,不要急於使用手法治療和使用濕熱敷,一般在皮下出血停止1~2小時,方可配合使用。
三、疼痛,指患者經治療後,特別是初次接受推拿治療的患者,局部皮膚出現疼痛、腫脹、麻木的感覺,夜間尤甚,用手按壓,疼痛加重。發生原因:局部施術的時間過長,手法刺激過強。處理措施:一般不需做特別處理,1~2天症狀可自行消失;若疼痛較劇烈,可在局部使用輕柔的按揉、摩、擦等手法,同時加以濕熱敷。
四、骨折,指患者在接受治療時,特別是在做被動運動或較強刺激的按壓手法後,突然出現“喀嗒”之聲,並出現局部疼痛、運動障礙等症狀。發生原因:1、患者老年骨質疏鬆,或骨質病變以及骨折假性癒合;2、手法使用不當,壓力過重,幅度過大以及手法生硬粗暴。處理措施:止動、包紮、固定,並做X線檢查以明確診斷。
五、破皮,指患者在接受治療時出現局部皮膚發紅、疼痛、起泡等皮膚表面擦傷、出血、破損的現象。發生原因:1、擦法操作時,沒有緊貼皮膚,向下用力過強產生衝擊力所致;2、一指禪推拿、滾法操作時沒有吸定,產生異常的摩擦運動所致。處理措施:局部皮膚清創,防止感染。
六、疲乏,指有些患者在接受治療過程中或治療後,感到氣短、乏力,甚至昏昏欲睡。發生原因:1、患者體質虛弱、過芳勞累;2、治療時患者體位不適;3、手法刺激過強。
七、燙傷,指患者在使用濕熱敷過程中和熱敷後,局部皮膚燙傷、出現水泡。發生原因:1、患者皮膚過敏;2、濕熱敷時毛巾太濕。
患者體位有臥位(仰臥位、俯臥位、側臥位)和坐位(端坐位、俯坐位)。
所謂遞質,就是在手法操作前,先塗在治療局部的一種藥物治劑,有藥膏、藥散、藥丸、藥酒、藥油、藥汁、滑石粉、清水等。
濕熱敷的方法:一般用具有祛風散寒、溫經通絡、活血止痛的中藥置於布袋內,將袋口紮緊,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煮沸數分鐘,趁熱將毛巾浸透後絞幹,折成方形,敷於患處,待毛巾不太熱時,換另一塊毛巾敷之,一般換3塊即可。常用於擦法後,使局部毛孔開放,隨即將熱毛巾敷上,並施以輕拍法,以增加透熱作用,熱敷後再塗以少許藥水,如紅花油、冬青油,以提高熱敷效果。熱敷時可隔著毛巾使用拍法,但不可按揉;熱敷後不可再使用其他手法;熱敷時毛巾應絞得越幹越好。
濕熱敷方:香樟木50克,蘇木30克,伸筋草、千年健、路路通、透骨草、老紫草各15克,桃紅花、桂枝尖、鑽地風、乳香、沒藥、宣木爪、羌活、獨活、當歸尾各10克。
橫擦、摩腰骶部可以培元補氣、補益命門之火,對腎臟虧損、精氣失固的病證有較好的作用。
經穴推拿強調治病以治經為主,寧失其穴勿失其經,手法操作順經為補,逆經為瀉,平補平瀉為和,陰經多補少瀉,陽經多瀉少補,虛證多補,實證多瀉的治療原則。
施用臟腑經絡推拿,必須首先按摩腹部,待氣機開通後,再配合使用其他方法;施治時,必須首選闌門穴進行旋轉推按,因為闌門穴是順通上下之氣和開中氣之要穴。
內功推拿之常規手法:
(一)頭面部
1、五指抓頭頂:患者正坐,兩眼平視,術者立于患者左側方,以左手穩住前額,右手五指分別放於頭部五經(中指放於督脈,食指、無名指放於膀胱經,大拇指、小指放於膽經),而後同時屈曲各指間關節,由前向後移動至頸結節,分兩側三指拿向下至頸部,3~5次。
2、拿頸部:接上勢,繼而術者用三指拿法輕快地分別捏拿斜方肌的上部和左右胸鎖乳突肌。
3、推橋弓:繼上勢,術者大拇指與其餘四指分開成八字形,四指置於頸部後側起穩定作用,大拇指由翳風穴向下沿胸鎖乳突肌後緣作單方向抹至缺盆穴,成一直線,左右交替進行,各3~5次。
4、掃散法:繼而術者一手扶頭側部,另一手大拇指與其餘四指分開成八字形,並自然屈曲成90度,用大拇指偏峰放于率穀穴處,四指放於後腦的腦空和風池穴處,然後作耳上由前向後下單方向直線推動,以酸脹方度,左右交替各30次左右。
5、分法:術者兩側大拇指與其餘四指分開,四指放於頭部兩側穩定頭部,兩大拇指由正中線向兩側分別抹前額、眉弓、上眼眶、眼球、下眼眶、迎香、人中、承漿穴。
6、合法:術者用兩掌根由前向後抹於後腦兩側,然後內旋前臂,用小魚際、掌根、大魚際緊貼後腦向下轉動,抹至兩側頸部。
(二)軀幹部
1、擦前胸:術者立于患者左側,用手掌擦於胸前上部,由上而下至腹部(男女有別)。
2、擦背部:繼上勢,術者轉用右手擦於背部,由上而下至腰部,再轉用右手掌擦背部,由上而下至腰部(重點大椎、命門、腰陽關、八髎)。
3、轉至用右手擦於胸前部,由上而下。
4、擦兩肺尖:術者立于患者後方,用四指擦兩側肺尖,同時點揉膻中、中府、雲門等穴,以酸脹為度。
5、揉胃脘部:繼而術者取坐位,手指併攏微屈,用後掌橫擦胃脘部,以溫熱為度。
6、擦脅肋部:術者立于患者後方,用雙手擦兩側脅肋部,以溫熱為度。
(三)上肢部
1、拿上肢:接上勢,用三指拿施於三角肌(內外後三束)、上臂(肱二、三頭肌)、前臂(伸肌群、屈肌群)。
2、點揉極泉、小海、曲池、手三里、郗門、內關、合穀等穴。
3、擦三陰三陽:掌擦法施於手臂內側(三陰)、手臂外側(三陽),以熱為度。
4、理手背。5、勒手指。6、劈指縫。7、振掌面。8、撚手指。9、運肩關節。10、搓抖肩與上肢。
左右上肢交替進行,繼而重複頭面部操作。
11、振頭頂(囟門穴)。12、振大椎。13、振命門、腰陽關、八髎穴。14、拿肩井。15、搓背部。
(四)下肢部
患者取坐勢,一側下肢伸直置於術者大腿上。
1、 拿下肢:提拿大腿肌肉、小腿肌肉。
2、 點揉脾關、梁丘、風市、血海、足三里、陰陵泉、委中、承山、三陰交等穴。
3、 擦下肢:擦大腿、小腿。
4、 搖髖、膝關節。
5、 叩擊兩下肢(掌根、手掌、虎口、拳心)由上往下,以酸脹為度。
6、 搓兩下肢。7、抖兩下肢。
傷科十七法
1、旋臂抬舉法:患者取坐位,術者位於患者側後方,從其患肢腋下插入術者的同側臂,利用術者的上臂和前臂來帶動患肢,做被動的前屈上舉運動,逐漸增加舉臂的高度。同時術者另一手于患者肩傷處施以手法。該法適用於肩關節粘連及肩周軟組織損傷。
2、對肩法:患者取坐位,術者位於患肢的側前或側後方,用同側手緊握患肢肘關節,向對側肩進行間歇性推送,使患肢手指儘量探觸健側肩峰及肩背部,至最大活動範圍。同時術者另一手于患者肩傷處施以手法。該法適用於肩關節粘連及肩周軟組織損傷。
3、旋後屈肘法:患者取坐位,術者位於患肢的側前方,將相對的前臂插入患肢的腋下,繼而握其患肢腕上部,使其被動旋內、後伸並屈肘,同時囑患者盡力內旋後彎肩部,並固定其體位。另一手于疼痛處施以推、捏等手法。該法適用於肩關節粘連及肩周軟組織損傷。
4、縮頸牽臂法:患者坐位,術者位於患肢的側前方,將患者手腕置於術者相對肩頸部,術者利於縮頸聳肩的動作來夾住其腕,並使患臂做被動的向外牽拔搖動。術者一手放於患臂肱部,穩定肘關節,一手放於其肩部以固定肩關節及軀體,並施以相反的牽拔之力,同時間歇地做推、拿、捏等手法。或者將患臂平伸,掌心向上,放於術者相對的肘彎部,術者利於肘之旋曲使前臂或掌根扣緊患肢肘或上臂,做向外牽拔搖動作及外展內收等活動;術者另一手在患肩疼痛部位施以按、推等手法。該法適用於肩關節粘連或肩關節、肩周軟組織損傷。
5、足抵上臂法:患者取仰臥位,術者位於患側,以其足跟抵住患者肩部腋下,用力上抵,兩手分別握住患肢的腕部和肘部,做由外展位逐漸內收的牽拉,然後借其肩部自身肌群的收縮力量,使其脫位或錯移的肩關節復位。復位時術者抵其腋下的足跟,可抵制腋下肩周肌群的收縮力,並能在復位時感到肱骨頭之滑動,可作為其復位的參考。適用於肩關節脫位或移位。
6、屈肘牽拔法:患者取坐位,一助手位於患者健側,將兩手經其胸前及後背伸入其患肢腋下,並握緊肱骨中部以固定。術者(1)、以與患者相對之手緊握其患肢尺橈部,向術者懷中牽拔,並制約牽拔的力量。(2)、另一手緊握其患肢上部,用力做與(1)同向之牽拔,並逐漸拉直患肘。(3)、當患肘由(2)逐漸被拉直時,緊握患肘的術者之手,對錯移之骨或屈拘之肘前窩施以推複之力,完成脫位肘關節的復位或撕破關節的粘連。此手法亦可術者一人進行,患者取仰臥位,術者以足抵其患肢腋下,其餘手法同上。該法適用於肘關節脫位及肘關節粘連。
7、纏肘法:患者取坐位或立位,患肢垂放,術者一手有力而靈活的握住患肢腕上部,另一手拇指輕輕按放於橈骨頭部,其餘四指穩托患肢肘部,同時術者用握腕之手托患者前臂做緩慢的前臂旋外之屬纏繞動作,當壓放於錯位之橈骨頭部的拇指指下感覺頭之滾動,有時可聽到不同程度的一聲微響,脫位之橈骨頭即復位。該法適用于小兒橈骨小頭半脫位,或用於成人肘關節疾患,後者力量可適當加大。
8、雙手扣腕法:術者雙手食、中指環托患腕掌部,指由上扣於患腕掌背面,並位於掌骨末端固定其指,術者雙手拇指經手背上壓於患腕錯移之骨上,隨著牽拔其腕部做掌屈或掌背伸活動之際,正複錯移之骨。該法適用於腕部骨位錯移及腕部軟組織損傷。
9、拔指法:術者以食、中、無名指緊握患者傷指,小指等叉開扣緊患者傷指背部末端,拇指頂於傷脫部,趁牽拔之力,使錯移之掌指關節頂複。適用於掌指關節及指間關節移位。
10、屈髖牽伸法:患者取仰臥位,術者位於患側,以腹部頂壓其患肢膝部,作屈膝、屈髖的內收、外展等頂壓牽伸活動,同時用手抵其髖關節相應部位(如腹股溝),施以按壓、頂點、推、拿等手法。該法適用於髖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損傷。
11、疊膝法:患者取俯臥位,術者位於患側,一手握患肢踝部,做被動屈膝(防止患者因疼痛旋轉肢體),另一手掌或拳墊於膝部膕窩內撐拔關節,或以拇指施推、捏、按等手法於膝之內、外側的傷部筋肌。該法適於用膝關節周圍韌帶等軟組織損傷。
12、扳踝法:術者一手執患者踝部,做背伸、屈、內翻或外翻活動,另一手拇指于傷部施以按、壓、推、點等手法,並在關節活動時整複關節錯移。該法適用於踝關節及周圍軟組織損傷。
13、扳頸法:患者取坐位,術者跪立或站立其後,一掌壓于患者頭頂(左向扳時右掌壓其頭頂,右向扳時則相反),向前後左右進行扳動,術者另一手于患者頸後隨著扳動用拇指按壓、推捏其頸之傷部,其餘四指併攏扣頸,以保護椎關節和制約扳頸力量。該法適用於頸椎關節錯移、頸椎增生及周圍軟組織損傷。
14、拔頸法:患者取坐位,術者半跪其側,以膝及身軀緊靠患者,固定其身體,防止患者活動。術者一臂沿患者下頜後屈肘,囑患者閉嘴合齒,將其頜圍攏做穩力升拔(其力不可旋扭和驟然突升),術者另一手在頸部固定,並以推、按、點等手法配全施術。或患者取坐位,術者站其後,並提屈一腿,壓住患者肩部以固定,術者兩手交叉托住患者下頜,做穩力升拔,每升拔一次,即換壓患者對肩一次,使頸關節均衡升拔。或患者取臥位,術者以兩足抵其兩肩,兩手交合扣其頜下,向外牽拔,此法適用於重症不能取坐位者。拔頸法適用於頸部挫傷、頸椎小關節紊亂、增殖性頸椎病、頸部僵硬。
15、屈膝雙提踩伸腰法:患者取俯臥位,術者位其一側,面背患者,屈一膝壓放于患者腰部,以固定身軀和制約伸腰程度,然後,雙手挽握患者踝上部,屈雙膝並上提踝部,使其腰後伸,做背向之提拉牽伸,使其扭錯之關節得以復位。施術可根據需要,或提拉一側,或兩側輪換提拉,或坐于患者腰部同時提拉。該法適用於腰部、腰骶部、臀部的損傷。
16、抬腿屈腰法:患者取仰臥位,兩下肢伸展開,術者抬起患者一腿,使其足跟放壓於術者肩部,然後雙手交叉扣緊壓於其膝部,以防壓膝部左右旋扭,同時術者前伸對側的腿,以足背抵患者髖下,固定其體位,然後向前扛抬患腿,患者腰、腰骶部即被牽引,關節、痛筋即被升拔。術者將患腿抬到患者所能忍受的最大限度後,術者以同側手從肩上取下其足,握其踝上,做踝屈膝之擠壓,用對肩手法壓于患者下肢上,再突然向外拽伸其腿,或連拽二三次。該法適用於腰部、腰骶部、臀部的損傷。
17、三人牽腰理脊法:患者取俯臥位,雙臂前伸盤至額前,一助手位於患者頭上部,兩手插其腋下扣緊,配合下部牽引時向上牽拔;助手二坐位于患者兩膝之間,將小腿夾持在腹股溝兩側,雙手各握托其膝,向上略抬,並向後牽拉,著力需平穩,使脊椎關節得以升拔。術者以手法施於患部以正複脫損。
一旦臨症,機觸於外,巧生於內,手隨心轉,法從手出。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稱為手法也。手法必須持久、有力、均勻、柔和、深透,其中柔和並不是軟弱無力,而是指用力要緩和,使手法輕而不浮、重而不滯,手法不可生硬粗暴。
手法強度由輕逐漸加重,關節活動幅度由小逐漸加大,操作速度由慢逐漸加快,對身體虛弱、氣血虧損者,手法刺激不宜過強。
手法的補瀉,其中補法又可分為緩補與急補兩種,急補時順經刺激經穴,手法較重;緩補時手法輕柔緩慢,且時間較長。瀉法也有急瀉與緩瀉之分,急瀉時逆經深掐,力量較重;緩瀉時逆經施術,力量較輕。
異常情況處理:
一、暈厥,指患者在接受治療過程中,突然出現頭暈目眩、心慌氣短、胸悶泛惡,甚至四肢厥冷,出冷汗,驚厥、昏倒的現象。發生原因:1、患者精神過度緊張或體質特別虛弱;2、患者正當饑餓狀態,或過度勞累、大汗出後;3、治療時患者體位不適;4、手法操作過重、時間過長。處理措施:將患者平臥于空氣流通處,採取頭稍低位,輕者靜臥片刻,給飲溫開水後即可恢復;重者在上述處理基礎上,可配合掐人中、老龍、十宣、拿肩井、拿合穀,即可恢復。
二、淤斑,指患者在接受治療過程中以及治療後,治療部位的皮下出血,局部皮膚腫起,並出現青紫、瘀斑現象。發生原因:1、初次治療時手法操作過重,時間過長;2、患者有血小板減少症;3、老年性毛細血管脆性增加。處理措施:1、局部小塊淤斑可不做處理;2、若局部青紫嚴重,可先止痛、冷敷,待出血停止後,再在局部使用輕柔的按揉、摩、擦等手法,同時加以濕熱敷,以消腫止痛;3、急性軟組織損傷患者,不要急於使用手法治療和使用濕熱敷,一般在皮下出血停止1~2小時,方可配合使用。
三、疼痛,指患者經治療後,特別是初次接受推拿治療的患者,局部皮膚出現疼痛、腫脹、麻木的感覺,夜間尤甚,用手按壓,疼痛加重。發生原因:局部施術的時間過長,手法刺激過強。處理措施:一般不需做特別處理,1~2天症狀可自行消失;若疼痛較劇烈,可在局部使用輕柔的按揉、摩、擦等手法,同時加以濕熱敷。
四、骨折,指患者在接受治療時,特別是在做被動運動或較強刺激的按壓手法後,突然出現“喀嗒”之聲,並出現局部疼痛、運動障礙等症狀。發生原因:1、患者老年骨質疏鬆,或骨質病變以及骨折假性癒合;2、手法使用不當,壓力過重,幅度過大以及手法生硬粗暴。處理措施:止動、包紮、固定,並做X線檢查以明確診斷。
五、破皮,指患者在接受治療時出現局部皮膚發紅、疼痛、起泡等皮膚表面擦傷、出血、破損的現象。發生原因:1、擦法操作時,沒有緊貼皮膚,向下用力過強產生衝擊力所致;2、一指禪推拿、滾法操作時沒有吸定,產生異常的摩擦運動所致。處理措施:局部皮膚清創,防止感染。
六、疲乏,指有些患者在接受治療過程中或治療後,感到氣短、乏力,甚至昏昏欲睡。發生原因:1、患者體質虛弱、過芳勞累;2、治療時患者體位不適;3、手法刺激過強。
七、燙傷,指患者在使用濕熱敷過程中和熱敷後,局部皮膚燙傷、出現水泡。發生原因:1、患者皮膚過敏;2、濕熱敷時毛巾太濕。
患者體位有臥位(仰臥位、俯臥位、側臥位)和坐位(端坐位、俯坐位)。
所謂遞質,就是在手法操作前,先塗在治療局部的一種藥物治劑,有藥膏、藥散、藥丸、藥酒、藥油、藥汁、滑石粉、清水等。
濕熱敷的方法:一般用具有祛風散寒、溫經通絡、活血止痛的中藥置於布袋內,將袋口紮緊,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煮沸數分鐘,趁熱將毛巾浸透後絞幹,折成方形,敷於患處,待毛巾不太熱時,換另一塊毛巾敷之,一般換3塊即可。常用於擦法後,使局部毛孔開放,隨即將熱毛巾敷上,並施以輕拍法,以增加透熱作用,熱敷後再塗以少許藥水,如紅花油、冬青油,以提高熱敷效果。熱敷時可隔著毛巾使用拍法,但不可按揉;熱敷後不可再使用其他手法;熱敷時毛巾應絞得越幹越好。
濕熱敷方:香樟木50克,蘇木30克,伸筋草、千年健、路路通、透骨草、老紫草各15克,桃紅花、桂枝尖、鑽地風、乳香、沒藥、宣木爪、羌活、獨活、當歸尾各10克。
橫擦、摩腰骶部可以培元補氣、補益命門之火,對腎臟虧損、精氣失固的病證有較好的作用。
經穴推拿強調治病以治經為主,寧失其穴勿失其經,手法操作順經為補,逆經為瀉,平補平瀉為和,陰經多補少瀉,陽經多瀉少補,虛證多補,實證多瀉的治療原則。
施用臟腑經絡推拿,必須首先按摩腹部,待氣機開通後,再配合使用其他方法;施治時,必須首選闌門穴進行旋轉推按,因為闌門穴是順通上下之氣和開中氣之要穴。
內功推拿之常規手法:
(一)頭面部
1、五指抓頭頂:患者正坐,兩眼平視,術者立于患者左側方,以左手穩住前額,右手五指分別放於頭部五經(中指放於督脈,食指、無名指放於膀胱經,大拇指、小指放於膽經),而後同時屈曲各指間關節,由前向後移動至頸結節,分兩側三指拿向下至頸部,3~5次。
2、拿頸部:接上勢,繼而術者用三指拿法輕快地分別捏拿斜方肌的上部和左右胸鎖乳突肌。
3、推橋弓:繼上勢,術者大拇指與其餘四指分開成八字形,四指置於頸部後側起穩定作用,大拇指由翳風穴向下沿胸鎖乳突肌後緣作單方向抹至缺盆穴,成一直線,左右交替進行,各3~5次。
4、掃散法:繼而術者一手扶頭側部,另一手大拇指與其餘四指分開成八字形,並自然屈曲成90度,用大拇指偏峰放于率穀穴處,四指放於後腦的腦空和風池穴處,然後作耳上由前向後下單方向直線推動,以酸脹方度,左右交替各30次左右。
5、分法:術者兩側大拇指與其餘四指分開,四指放於頭部兩側穩定頭部,兩大拇指由正中線向兩側分別抹前額、眉弓、上眼眶、眼球、下眼眶、迎香、人中、承漿穴。
6、合法:術者用兩掌根由前向後抹於後腦兩側,然後內旋前臂,用小魚際、掌根、大魚際緊貼後腦向下轉動,抹至兩側頸部。
(二)軀幹部
1、擦前胸:術者立于患者左側,用手掌擦於胸前上部,由上而下至腹部(男女有別)。
2、擦背部:繼上勢,術者轉用右手擦於背部,由上而下至腰部,再轉用右手掌擦背部,由上而下至腰部(重點大椎、命門、腰陽關、八髎)。
3、轉至用右手擦於胸前部,由上而下。
4、擦兩肺尖:術者立于患者後方,用四指擦兩側肺尖,同時點揉膻中、中府、雲門等穴,以酸脹為度。
5、揉胃脘部:繼而術者取坐位,手指併攏微屈,用後掌橫擦胃脘部,以溫熱為度。
6、擦脅肋部:術者立于患者後方,用雙手擦兩側脅肋部,以溫熱為度。
(三)上肢部
1、拿上肢:接上勢,用三指拿施於三角肌(內外後三束)、上臂(肱二、三頭肌)、前臂(伸肌群、屈肌群)。
2、點揉極泉、小海、曲池、手三里、郗門、內關、合穀等穴。
3、擦三陰三陽:掌擦法施於手臂內側(三陰)、手臂外側(三陽),以熱為度。
4、理手背。5、勒手指。6、劈指縫。7、振掌面。8、撚手指。9、運肩關節。10、搓抖肩與上肢。
左右上肢交替進行,繼而重複頭面部操作。
11、振頭頂(囟門穴)。12、振大椎。13、振命門、腰陽關、八髎穴。14、拿肩井。15、搓背部。
(四)下肢部
患者取坐勢,一側下肢伸直置於術者大腿上。
1、 拿下肢:提拿大腿肌肉、小腿肌肉。
2、 點揉脾關、梁丘、風市、血海、足三里、陰陵泉、委中、承山、三陰交等穴。
3、 擦下肢:擦大腿、小腿。
4、 搖髖、膝關節。
5、 叩擊兩下肢(掌根、手掌、虎口、拳心)由上往下,以酸脹為度。
6、 搓兩下肢。7、抖兩下肢。
傷科十七法
1、旋臂抬舉法:患者取坐位,術者位於患者側後方,從其患肢腋下插入術者的同側臂,利用術者的上臂和前臂來帶動患肢,做被動的前屈上舉運動,逐漸增加舉臂的高度。同時術者另一手于患者肩傷處施以手法。該法適用於肩關節粘連及肩周軟組織損傷。
2、對肩法:患者取坐位,術者位於患肢的側前或側後方,用同側手緊握患肢肘關節,向對側肩進行間歇性推送,使患肢手指儘量探觸健側肩峰及肩背部,至最大活動範圍。同時術者另一手于患者肩傷處施以手法。該法適用於肩關節粘連及肩周軟組織損傷。
3、旋後屈肘法:患者取坐位,術者位於患肢的側前方,將相對的前臂插入患肢的腋下,繼而握其患肢腕上部,使其被動旋內、後伸並屈肘,同時囑患者盡力內旋後彎肩部,並固定其體位。另一手于疼痛處施以推、捏等手法。該法適用於肩關節粘連及肩周軟組織損傷。
4、縮頸牽臂法:患者坐位,術者位於患肢的側前方,將患者手腕置於術者相對肩頸部,術者利於縮頸聳肩的動作來夾住其腕,並使患臂做被動的向外牽拔搖動。術者一手放於患臂肱部,穩定肘關節,一手放於其肩部以固定肩關節及軀體,並施以相反的牽拔之力,同時間歇地做推、拿、捏等手法。或者將患臂平伸,掌心向上,放於術者相對的肘彎部,術者利於肘之旋曲使前臂或掌根扣緊患肢肘或上臂,做向外牽拔搖動作及外展內收等活動;術者另一手在患肩疼痛部位施以按、推等手法。該法適用於肩關節粘連或肩關節、肩周軟組織損傷。
5、足抵上臂法:患者取仰臥位,術者位於患側,以其足跟抵住患者肩部腋下,用力上抵,兩手分別握住患肢的腕部和肘部,做由外展位逐漸內收的牽拉,然後借其肩部自身肌群的收縮力量,使其脫位或錯移的肩關節復位。復位時術者抵其腋下的足跟,可抵制腋下肩周肌群的收縮力,並能在復位時感到肱骨頭之滑動,可作為其復位的參考。適用於肩關節脫位或移位。
6、屈肘牽拔法:患者取坐位,一助手位於患者健側,將兩手經其胸前及後背伸入其患肢腋下,並握緊肱骨中部以固定。術者(1)、以與患者相對之手緊握其患肢尺橈部,向術者懷中牽拔,並制約牽拔的力量。(2)、另一手緊握其患肢上部,用力做與(1)同向之牽拔,並逐漸拉直患肘。(3)、當患肘由(2)逐漸被拉直時,緊握患肘的術者之手,對錯移之骨或屈拘之肘前窩施以推複之力,完成脫位肘關節的復位或撕破關節的粘連。此手法亦可術者一人進行,患者取仰臥位,術者以足抵其患肢腋下,其餘手法同上。該法適用於肘關節脫位及肘關節粘連。
7、纏肘法:患者取坐位或立位,患肢垂放,術者一手有力而靈活的握住患肢腕上部,另一手拇指輕輕按放於橈骨頭部,其餘四指穩托患肢肘部,同時術者用握腕之手托患者前臂做緩慢的前臂旋外之屬纏繞動作,當壓放於錯位之橈骨頭部的拇指指下感覺頭之滾動,有時可聽到不同程度的一聲微響,脫位之橈骨頭即復位。該法適用于小兒橈骨小頭半脫位,或用於成人肘關節疾患,後者力量可適當加大。
8、雙手扣腕法:術者雙手食、中指環托患腕掌部,指由上扣於患腕掌背面,並位於掌骨末端固定其指,術者雙手拇指經手背上壓於患腕錯移之骨上,隨著牽拔其腕部做掌屈或掌背伸活動之際,正複錯移之骨。該法適用於腕部骨位錯移及腕部軟組織損傷。
9、拔指法:術者以食、中、無名指緊握患者傷指,小指等叉開扣緊患者傷指背部末端,拇指頂於傷脫部,趁牽拔之力,使錯移之掌指關節頂複。適用於掌指關節及指間關節移位。
10、屈髖牽伸法:患者取仰臥位,術者位於患側,以腹部頂壓其患肢膝部,作屈膝、屈髖的內收、外展等頂壓牽伸活動,同時用手抵其髖關節相應部位(如腹股溝),施以按壓、頂點、推、拿等手法。該法適用於髖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損傷。
11、疊膝法:患者取俯臥位,術者位於患側,一手握患肢踝部,做被動屈膝(防止患者因疼痛旋轉肢體),另一手掌或拳墊於膝部膕窩內撐拔關節,或以拇指施推、捏、按等手法於膝之內、外側的傷部筋肌。該法適於用膝關節周圍韌帶等軟組織損傷。
12、扳踝法:術者一手執患者踝部,做背伸、屈、內翻或外翻活動,另一手拇指于傷部施以按、壓、推、點等手法,並在關節活動時整複關節錯移。該法適用於踝關節及周圍軟組織損傷。
13、扳頸法:患者取坐位,術者跪立或站立其後,一掌壓于患者頭頂(左向扳時右掌壓其頭頂,右向扳時則相反),向前後左右進行扳動,術者另一手于患者頸後隨著扳動用拇指按壓、推捏其頸之傷部,其餘四指併攏扣頸,以保護椎關節和制約扳頸力量。該法適用於頸椎關節錯移、頸椎增生及周圍軟組織損傷。
14、拔頸法:患者取坐位,術者半跪其側,以膝及身軀緊靠患者,固定其身體,防止患者活動。術者一臂沿患者下頜後屈肘,囑患者閉嘴合齒,將其頜圍攏做穩力升拔(其力不可旋扭和驟然突升),術者另一手在頸部固定,並以推、按、點等手法配全施術。或患者取坐位,術者站其後,並提屈一腿,壓住患者肩部以固定,術者兩手交叉托住患者下頜,做穩力升拔,每升拔一次,即換壓患者對肩一次,使頸關節均衡升拔。或患者取臥位,術者以兩足抵其兩肩,兩手交合扣其頜下,向外牽拔,此法適用於重症不能取坐位者。拔頸法適用於頸部挫傷、頸椎小關節紊亂、增殖性頸椎病、頸部僵硬。
15、屈膝雙提踩伸腰法:患者取俯臥位,術者位其一側,面背患者,屈一膝壓放于患者腰部,以固定身軀和制約伸腰程度,然後,雙手挽握患者踝上部,屈雙膝並上提踝部,使其腰後伸,做背向之提拉牽伸,使其扭錯之關節得以復位。施術可根據需要,或提拉一側,或兩側輪換提拉,或坐于患者腰部同時提拉。該法適用於腰部、腰骶部、臀部的損傷。
16、抬腿屈腰法:患者取仰臥位,兩下肢伸展開,術者抬起患者一腿,使其足跟放壓於術者肩部,然後雙手交叉扣緊壓於其膝部,以防壓膝部左右旋扭,同時術者前伸對側的腿,以足背抵患者髖下,固定其體位,然後向前扛抬患腿,患者腰、腰骶部即被牽引,關節、痛筋即被升拔。術者將患腿抬到患者所能忍受的最大限度後,術者以同側手從肩上取下其足,握其踝上,做踝屈膝之擠壓,用對肩手法壓于患者下肢上,再突然向外拽伸其腿,或連拽二三次。該法適用於腰部、腰骶部、臀部的損傷。
17、三人牽腰理脊法:患者取俯臥位,雙臂前伸盤至額前,一助手位於患者頭上部,兩手插其腋下扣緊,配合下部牽引時向上牽拔;助手二坐位于患者兩膝之間,將小腿夾持在腹股溝兩側,雙手各握托其膝,向上略抬,並向後牽拉,著力需平穩,使脊椎關節得以升拔。術者以手法施於患部以正複脫損。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6
- 文章: 33584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中醫推拿
治療失眠的操作方法:常用一指禪偏峰推法,由印堂穴向上推至神庭穴,來回往返數次,後由印堂穴沿兩側眉弓上緣推至左右太陽穴,來回往返數次,再由神庭穴沿前發際經頭維推至左右太陽穴,來回往返數次,同時配合頭部抹法、按揉三陰交、神門穴。臨睡前效果最好。
治療頭痛、頭暈與前法相同,只是在兩側太陽穴上停留時間長些,同時配合頭部兩側掃散法和拿風池穴、揉合穀穴。
治療面癱:可用一指禪偏峰推頰車、下關、阿是穴,同時配合大魚際揉阿是穴、按揉合穀穴。
治療頸椎病:患者取坐位,術者以一手扶其前額,另一手用屈指推法沿頸椎及其兩側作上下往返推動。
目前臨床上纏法多用於咽喉部,治療咽喉腫痛、聲音嘶啞,能清利咽喉、宣肺開音,患者取坐位,術者用右手拇指指端著力於喉結部,然後腕關節作快速的小幅度擺動,使所產生的功力由輕到重,由淺入深,逐漸深透,一般需要持續10分鐘。
治療坐骨神經痛時常在環跳穴處採用掌指關節袞法,治療腰三橫突綜合征時,在阿是穴處採用掌指關節袞法。
中指揉龜尾穴,能調理大腸功能,能止瀉,也能通便,治療腹瀉,多與補脾經、摩腹揉臍、推上七節骨配合使用,治療便秘,多與推下七節骨、摩腹、清胃經、揉天樞配合使用。
中指揉膻中穴,能寬胸理氣、止咳化痰,對各種原因引起的胸悶、吐逆、痰喘、咳嗽均有效,常與揉天突、推肺經、分推肺俞配合使用。
中指揉外勞宮穴,具有溫經散寒、升陽舉陷的功效,用以治療外感風寒、高熱無汗、遺尿、脫肛等病證,治療感冒發熱,常與推攢竹、推坎宮、清天河水、退六腑、推脊、按揉太陽穴等配合使用。治療遺尿,常與揉丹田、揉腎俞、按揉百會等配合使用。
用食、中兩指揉肺俞,能調肺氣、補虛損、止咳嗽、多用呼吸系統疾病,如久咳不愈,可加上少許鹽粉,進行按揉,提高療效。
用食、中兩指揉脾俞,能健脾胃、助消化,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弱、飲食內傷、消化不良等症,多與推脾經、按揉足三里配合應用。
用食、中兩指揉腎俞,能滋陰壯陽、補腎益氣,用於腎虛、咳嗽、腹瀉、陰虛便秘等症,多與揉上馬、推三關配合應用。
三指揉法常用於頸部,以治療小兒先天性斜頸,術者將食指、中指、無名指指面輕附於患側頸部胸鎖乳突肌處,然後作順時針方向的輕柔環旋運動,同時順胸鎖乳突肌的肌纖維方向上下來回、往返移動,常與捏 拿硬塊、向健側牽拉頸部及向患側旋轉顏面等配合應用。
三指揉法還用於臍及天樞穴(雙側)處,常配合掌揉脘腹部、按揉足三里應用,治療脘腹脹痛、便秘等症。
拇指按揉足三里,可治療麻木頑痹和脘腹部疼痛。
拇指揉板門能健脾和胃、消食化滯,並能促進食欲。
拇指揉小橫紋,能清熱散結、寬胸宣肺、是治療小兒口舌生瘡、百日咳、肺炎的手法,治療口舌生瘡,常與清脾經、清小腸、揉小天心、退六腑等配合應用。
拇指揉腎頂,能收斂元氣、固表止汗,常用於自汗、盜汗。
開天門,又稱推攢竹,即用兩拇指由眉心自下往上交替直推至前發際,具有疏風解表、開竅醒腦、鎮靜安神的功效,常與推坎宮、揉太陽合用,治療小兒外感發熱、頭痛。
推三關,即用拇指橈側面或食、中指面在患兒前臂橈側自腕推向肘,具有補氣行氣、溫陽散寒、發汗解表的功效,主治一切虛寒之症,如與補脾經、補腎經、揉丹田、捏脊、摩腹合用,治療小兒氣血虛弱、面色不華、食欲不振、疳積、泄瀉等症。與清肺經、推攢竹、掐揉二扇門合用,治療風寒感冒、疹出不透。
清天河水,即用食、中指面在前臂掌面正中,自腕推向肘,具有清熱解表、瀉火除煩的功效,與清心經、清小腸合用,治療心經熱盛、口燥咽幹、唇舌生瘡、夜啼等症,與推坎宮、揉太陽、推攢竹合用,治療感冒發熱。
退六腑,即用拇指面在前臂尺側,自肘推向腕,具有清熱涼血解毒的功效,與補脾經、補肺經合用,還有止汗的功效,常與清天河水、推脊合用,治療高熱、煩渴、驚風等實熱病症。
推脊,即用食、中指羅紋面,由大椎穴自上而下直推至龜尾穴處,具有清熱的功效,常與清天河水、退六腑、推湧泉等合用治療小兒發熱。
推七節骨,即用大拇指橈側面或食、中兩指面由龜尾穴,自下而上直推至第四腰椎,稱為推上七節骨,反之稱為推下七節骨,推上七節骨有溫陽止瀉的功效,多用於治療虛寒腹瀉,還可與揉百會、揉丹田合用,治療氣虛下陷的脫肛、遺尿等症。推下七節骨,具有瀉熱通便的功效,多用於治療腸熱便秘或痢疾。
推天柱骨,即用拇指或食、中兩指的指腹由頸後發際正中始,自上而下推至大椎穴處,具有降逆止嘔、祛風散寒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嘔吐、噁心、外感發熱、項強等症。治療外感發熱、項強多與拿內池、推攢竹、清天河水合用,治療嘔吐,多與推板門、揉中脘合用。
補脾經,又稱補脾土,即在拇指末節羅紋面上作旋推,具有健脾胃、補氣血的功效,臨床上常用於治療因脾胃虛弱、氣血不足而引起的食欲不振、腹痛腹瀉、消化不良、形體消瘦等症,此外小兒體虛、正氣不足,患斑疹熱病時,推補脾土,可使隱疹透出,手法宜快,用力宜重。
補肺經,即在無名指末節羅紋面上作旋推,具有補益肺氣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肺氣虛損、咳嗽氣喘、虛汗、怕冷等肺經虛寒之證。
補腎經,即在小兒小指末節羅紋面上作旋推,具有補益腎氣、溫陽下元的功效,用於先天不足、久病體虛、腎虛久瀉、多尿、遺尿、虛汗喘息等症。
分額陰陽,即術者用兩拇指自患者眉心處,同時推向兩側太陽穴,亦稱推坎宮,具有疏風解表、醒腦明目、止頭痛等功效,多與開天門、揉太陽等配合使用,治療外感發熱、頭痛等病症,也可與清肝經、掐揉小天心、清天河水合用,治療目赤腫痛等症。
分腕陰陽,即術者用兩拇指自患兒腕部掌側橫紋的中點分別向兩側分推至陰池穴和陽池穴,具有止瀉痢、除寒熱、去腹脹、通二便之功效,常用於治療腹脹、泄瀉、二便不通、臟腑虛弱等症。
分腹陰陽,即術者用兩大拇指或大魚際自胸骨下端(相當於中庭穴)起,沿肋弓邊緣,向兩側分推至腋中線,具有健脾和胃、理氣消食的功效,常配合捏脊、按揉足三里穴等治療小兒腹瀉、噁心、嘔吐、便秘、腹脹、厭食等消化功能紊亂病症。
分推肺俞穴,即術者用兩拇指分別自肺俞穴處,沿肩胛骨內緣自上而下推動,又稱分推肩胛骨,具有調肺氣、補虛損、止咳嗽等功效。
合推腕陰陽,即術者兩手拇指自腕兩側的陰池穴和陽池穴同時推向腕部掌側橫紋的中點,具有行痰散結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痰結咳嗽、胸悶等病症,再配以揉腎經、清天河水等方法能加強祛痰散結的功效。
合腹陰陽,即術者兩手拇指羅紋面自腹兩旁向中間合向推動,具有消食導滯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消化不良、大便秘結等病症。
運水入土,即拇指端由小兒小指根部沿手掌邊緣,經小天心推運至拇指根止,具有健脾助運、潤燥通便的功效,常用於治療久病虛證、脾胃虛弱引起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便秘、小兒疳積、瀉痢等病症。
運土入水,即用拇指端由小兒拇指根部沿手掌力緣,經小天心推運至小指根部,具有利尿、滋補腎水、清利濕熱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新病實證,如因濕熱內蘊引起的少腹脹滿、小便頻數、泄瀉等病症。
運內八卦,即掌心四周,以內勞宮為圓心、以內勞宮至中指根的2/3為半徑作圓,用拇指作運法,具有寬胸理膈、理氣化痰、行滯消食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痰結咳嗽、乳食內傷、腹脹、嘔吐、泄瀉等病症,多與推脾經、推肺經、揉板門、揉中脘合用,運內八卦有順逆之分,臨床以順運為主,逆運多用於止瀉。操作時,推運至離宮,要輕輕帶過,或以術者大拇指掩蓋于離宮之上,使推運之指不接觸離宮,因為離宮屬火,推運離宮,恐動心火。
運外八卦,即術者用拇指端在掌背外勞宮周圍,與內八卦相對作運法,具有開胸理氣、通滯散結的功效。
運內勞宮,即用中指端沿內勞宮運之,具有清虛熱的功效,對於心腎兩經虛熱最為適宜。
頭面部抹法,患者取坐位,術者面對患者而立,用雙手輕扶其頭部兩側,兩拇指自前額印堂穴交替向上抹至神庭穴,往返數次之後,隨即沿前額正中向左右分抹至兩側太陽穴,重複數次,再分別沿眼眶周圍反復抹動(抹上眼眶、眼球、抹下眼眶),然後抹迎香穴以及上下口唇,以上動作要邊續不斷、一氣呵成,術後患者眼目清亮、頭腦清醒。
爪形梳法,具有疏散風邪、解表助陽、溫經通絡的功效,常用於頭部,治療頭痛、發熱、神經衰弱、失眠等症。
掌指梳法,具有疏肝解鬱的功效,常用於胸背部及肋間隙,治療胸脅脹滿。
拳骨梳法,具有疏通氣血、理經順絡的功效,常用於脊柱兩旁,治療腰背僵直、肌肉酸痛。
搔法,多用於頭部、枕後,輕搔抑制,重搔興奮,常用於治療頭暈頭痛、肩項疼痛、失眠、風疹瘙癢等病證。
病人仰臥位元時,需要在腰背部的穴位(風池、腰眼)上治療時,宜選用勾點法。
勾點法用於天突穴,具有宣肺導痰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咳嗽、氣喘、咯痰不暢等症。
勾點廉泉穴,具有開音利咽的功效,常與撚抖喉結等方法配合使用,治療舌強語謇、口噤失語、梅核氣、咽喉梗阻等症。
掐法,用於急救,主要用於痛覺敏感的老龍、十王、人中等穴位,用於治療暈厥、驚風、中暑、錯迷等症,若驚風抽搐,可加掐解溪、前承山等穴。
掐法用於小兒疳積,可掐四橫紋、板門等穴。擅法多在推拿結束時應用,常用於腰部,具有舒筋活血、疏風散結、順理肌筋、複平捺正的功效。
插法屬補法,具有升提胃腑、益氣健脾、舒筋活血、解痙止痛的功效,常與袞法、拿法、按法等合用治療胃下垂、腹股溝疝、肩周炎、岡上肌勞損、頸椎病以及腋部傷等。
拿法頸項部的應用,術者一手扶前額,另一手三指拿頸項部,由風池穴始向下拿至頸根部,往返數次,重拿具有祛風散寒、開竅明目的功效,輕拿具有疏經通絡、調和氣血的功效。
拿風池穴,具有發汗解表、開竅醒神的功效。
拿肩井穴,具有祛風散寒、舒筋活血的功效。
坐位拿肩井,術者立於其後側,拇指放於肩後部肩胛岡上,其餘四指放於缺盆穴上方,用拇指與食、中指對稱用力,作緩和連貫的捏揉動作(拿起皮下筋肉)。
臥位拿肩井,術者立于患者頭後側,用大拇指放於缺盆穴上方,其餘四指放於肩後肩胛岡上方,然後用拇指與其餘四指對稱用力,作緩和連貫的捏揉動作(拿起皮下筋肉)。
拿肩井還可作為推拿手法治療的總結束手法,拿後能使人精神一振。
拿肚角,即拿臍下二寸,旁開二寸之大筋,能治療腹痛。
抓頭部五經,即術者用五指分別抓頭部五經,頭部督脈和兩側的足太陽膀胱經和足少陽膽經,具有疏經通絡和行氣活血的功效,常用於治療頭痛、偏頭痛、頭暈等症。
擰太陽,主治風火牙痛。
擰後發際至第七頸椎棘突上的皮膚,稱為開痧門,具有強烈疏通和興奮神經的作用,主治頭痛、頭重、神經衰弱。
擰魚腰、印堂、頭維,主治血管性頭脹、頭痛、兩目錯沉、眩暈、畏光等症。
擰眉心,主治頭暈、頭痛。
擰頸項結喉及左右筋部,主治嘔吐、氣喘、喉痛。
擰脊椎骨兩側,相當於膀胱經第一側線,主治感冒、疳疾、腰背疼痛。
擰胸廓肋間隙,主治中暑、發熱、胸悶、嘔吐。
擰中脘,主治上腹部疼痛、嘔吐及食積引起的胃脘部脹痛。
擰臍周,主治腹痛(上痛擰臍上,下痛擰臍下,左痛擰左,右痛擰右)、腹瀉。
擰丘闕、上脘、中脘、建裏、下脘,具有疏經解鬱和導泄腸胃毒素的作用。可防治一切猝發性腸胃疾病。
擰肘彎部,主治上肢到痛、肩胛骨痛、嘔吐、中暑、喉痛、乳腺炎。
擰膕窩部,主治下肢酸痛、腹脹、中暑、喉痛、腰痛。
擰膏肓、譩譆,古人認為是瀉毒的要穴,可以疏解中樞神經的中毒症狀,以防治心肺疾患和中樞神經系統疾病。
撚法具有疏通關節、理筋通絡的功效,適用於指、趾小關節及淺表肌膚。也常用於咽喉部,用拇指與食指指面夾住患者喉結兩旁,兩指相對用力,作快速、柔和的撚搓動作。
拍打前額可用於治療鼻出血,操作時,患者取坐位或立位,頭部微仰,術者用手蘸冷水,然後用手指輕拍前額部。
掌心擊法,具有安神定魄、平肝潛陽的功效,適用於頭頂,用於治療眩暈、頭痛、頭脹等症。
貫法適用於百會穴和足底部。
百會穴,患者取臥位,術者一手掌平貼百會穴處,囑患者張口,術者用另一手握拳捶叩手背,患者自覺有一股熱流徐徐下散。
足底部,患者取臥位,術者以足根部為貫點,用力宜重,叩後患者巔頂部有微震感及全身有輕鬆舒適的感覺。
打馬過天河主治:小兒感冒發熱功效:具有清熱瀉火作用
操作方法:父母左手握住小兒左手,掌心向上,露出小兒手臂,父母用右手食指、中指,自小兒前臂內側腕部向肘部如彈琴似的輕輕拍打5-6次為一回,如此拍打100-300回,可以在左右手臂交替,如小兒手臂經拍打出現潮紅色為上佳。在拍打中也可向拍打處吹氣。如果結合用熱水浸泡雙腳,促進出汗,其效果更佳。
水底撈月:用於治療發熱等證。《小兒按摩經》的操作方法是:先掐總經,清天河水,後以屈曲的中指節向右運勞宮穴,並以口吹氣,隨吹隨運。《幼科推拿秘書》則為醫生以拇指自小兒小指尖推向手掌根部坎宮穴,再回轉至內勞宮穴,如撈物狀。
全文完
治療頭痛、頭暈與前法相同,只是在兩側太陽穴上停留時間長些,同時配合頭部兩側掃散法和拿風池穴、揉合穀穴。
治療面癱:可用一指禪偏峰推頰車、下關、阿是穴,同時配合大魚際揉阿是穴、按揉合穀穴。
治療頸椎病:患者取坐位,術者以一手扶其前額,另一手用屈指推法沿頸椎及其兩側作上下往返推動。
目前臨床上纏法多用於咽喉部,治療咽喉腫痛、聲音嘶啞,能清利咽喉、宣肺開音,患者取坐位,術者用右手拇指指端著力於喉結部,然後腕關節作快速的小幅度擺動,使所產生的功力由輕到重,由淺入深,逐漸深透,一般需要持續10分鐘。
治療坐骨神經痛時常在環跳穴處採用掌指關節袞法,治療腰三橫突綜合征時,在阿是穴處採用掌指關節袞法。
中指揉龜尾穴,能調理大腸功能,能止瀉,也能通便,治療腹瀉,多與補脾經、摩腹揉臍、推上七節骨配合使用,治療便秘,多與推下七節骨、摩腹、清胃經、揉天樞配合使用。
中指揉膻中穴,能寬胸理氣、止咳化痰,對各種原因引起的胸悶、吐逆、痰喘、咳嗽均有效,常與揉天突、推肺經、分推肺俞配合使用。
中指揉外勞宮穴,具有溫經散寒、升陽舉陷的功效,用以治療外感風寒、高熱無汗、遺尿、脫肛等病證,治療感冒發熱,常與推攢竹、推坎宮、清天河水、退六腑、推脊、按揉太陽穴等配合使用。治療遺尿,常與揉丹田、揉腎俞、按揉百會等配合使用。
用食、中兩指揉肺俞,能調肺氣、補虛損、止咳嗽、多用呼吸系統疾病,如久咳不愈,可加上少許鹽粉,進行按揉,提高療效。
用食、中兩指揉脾俞,能健脾胃、助消化,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弱、飲食內傷、消化不良等症,多與推脾經、按揉足三里配合應用。
用食、中兩指揉腎俞,能滋陰壯陽、補腎益氣,用於腎虛、咳嗽、腹瀉、陰虛便秘等症,多與揉上馬、推三關配合應用。
三指揉法常用於頸部,以治療小兒先天性斜頸,術者將食指、中指、無名指指面輕附於患側頸部胸鎖乳突肌處,然後作順時針方向的輕柔環旋運動,同時順胸鎖乳突肌的肌纖維方向上下來回、往返移動,常與捏 拿硬塊、向健側牽拉頸部及向患側旋轉顏面等配合應用。
三指揉法還用於臍及天樞穴(雙側)處,常配合掌揉脘腹部、按揉足三里應用,治療脘腹脹痛、便秘等症。
拇指按揉足三里,可治療麻木頑痹和脘腹部疼痛。
拇指揉板門能健脾和胃、消食化滯,並能促進食欲。
拇指揉小橫紋,能清熱散結、寬胸宣肺、是治療小兒口舌生瘡、百日咳、肺炎的手法,治療口舌生瘡,常與清脾經、清小腸、揉小天心、退六腑等配合應用。
拇指揉腎頂,能收斂元氣、固表止汗,常用於自汗、盜汗。
開天門,又稱推攢竹,即用兩拇指由眉心自下往上交替直推至前發際,具有疏風解表、開竅醒腦、鎮靜安神的功效,常與推坎宮、揉太陽合用,治療小兒外感發熱、頭痛。
推三關,即用拇指橈側面或食、中指面在患兒前臂橈側自腕推向肘,具有補氣行氣、溫陽散寒、發汗解表的功效,主治一切虛寒之症,如與補脾經、補腎經、揉丹田、捏脊、摩腹合用,治療小兒氣血虛弱、面色不華、食欲不振、疳積、泄瀉等症。與清肺經、推攢竹、掐揉二扇門合用,治療風寒感冒、疹出不透。
清天河水,即用食、中指面在前臂掌面正中,自腕推向肘,具有清熱解表、瀉火除煩的功效,與清心經、清小腸合用,治療心經熱盛、口燥咽幹、唇舌生瘡、夜啼等症,與推坎宮、揉太陽、推攢竹合用,治療感冒發熱。
退六腑,即用拇指面在前臂尺側,自肘推向腕,具有清熱涼血解毒的功效,與補脾經、補肺經合用,還有止汗的功效,常與清天河水、推脊合用,治療高熱、煩渴、驚風等實熱病症。
推脊,即用食、中指羅紋面,由大椎穴自上而下直推至龜尾穴處,具有清熱的功效,常與清天河水、退六腑、推湧泉等合用治療小兒發熱。
推七節骨,即用大拇指橈側面或食、中兩指面由龜尾穴,自下而上直推至第四腰椎,稱為推上七節骨,反之稱為推下七節骨,推上七節骨有溫陽止瀉的功效,多用於治療虛寒腹瀉,還可與揉百會、揉丹田合用,治療氣虛下陷的脫肛、遺尿等症。推下七節骨,具有瀉熱通便的功效,多用於治療腸熱便秘或痢疾。
推天柱骨,即用拇指或食、中兩指的指腹由頸後發際正中始,自上而下推至大椎穴處,具有降逆止嘔、祛風散寒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嘔吐、噁心、外感發熱、項強等症。治療外感發熱、項強多與拿內池、推攢竹、清天河水合用,治療嘔吐,多與推板門、揉中脘合用。
補脾經,又稱補脾土,即在拇指末節羅紋面上作旋推,具有健脾胃、補氣血的功效,臨床上常用於治療因脾胃虛弱、氣血不足而引起的食欲不振、腹痛腹瀉、消化不良、形體消瘦等症,此外小兒體虛、正氣不足,患斑疹熱病時,推補脾土,可使隱疹透出,手法宜快,用力宜重。
補肺經,即在無名指末節羅紋面上作旋推,具有補益肺氣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肺氣虛損、咳嗽氣喘、虛汗、怕冷等肺經虛寒之證。
補腎經,即在小兒小指末節羅紋面上作旋推,具有補益腎氣、溫陽下元的功效,用於先天不足、久病體虛、腎虛久瀉、多尿、遺尿、虛汗喘息等症。
分額陰陽,即術者用兩拇指自患者眉心處,同時推向兩側太陽穴,亦稱推坎宮,具有疏風解表、醒腦明目、止頭痛等功效,多與開天門、揉太陽等配合使用,治療外感發熱、頭痛等病症,也可與清肝經、掐揉小天心、清天河水合用,治療目赤腫痛等症。
分腕陰陽,即術者用兩拇指自患兒腕部掌側橫紋的中點分別向兩側分推至陰池穴和陽池穴,具有止瀉痢、除寒熱、去腹脹、通二便之功效,常用於治療腹脹、泄瀉、二便不通、臟腑虛弱等症。
分腹陰陽,即術者用兩大拇指或大魚際自胸骨下端(相當於中庭穴)起,沿肋弓邊緣,向兩側分推至腋中線,具有健脾和胃、理氣消食的功效,常配合捏脊、按揉足三里穴等治療小兒腹瀉、噁心、嘔吐、便秘、腹脹、厭食等消化功能紊亂病症。
分推肺俞穴,即術者用兩拇指分別自肺俞穴處,沿肩胛骨內緣自上而下推動,又稱分推肩胛骨,具有調肺氣、補虛損、止咳嗽等功效。
合推腕陰陽,即術者兩手拇指自腕兩側的陰池穴和陽池穴同時推向腕部掌側橫紋的中點,具有行痰散結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痰結咳嗽、胸悶等病症,再配以揉腎經、清天河水等方法能加強祛痰散結的功效。
合腹陰陽,即術者兩手拇指羅紋面自腹兩旁向中間合向推動,具有消食導滯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消化不良、大便秘結等病症。
運水入土,即拇指端由小兒小指根部沿手掌邊緣,經小天心推運至拇指根止,具有健脾助運、潤燥通便的功效,常用於治療久病虛證、脾胃虛弱引起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便秘、小兒疳積、瀉痢等病症。
運土入水,即用拇指端由小兒拇指根部沿手掌力緣,經小天心推運至小指根部,具有利尿、滋補腎水、清利濕熱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新病實證,如因濕熱內蘊引起的少腹脹滿、小便頻數、泄瀉等病症。
運內八卦,即掌心四周,以內勞宮為圓心、以內勞宮至中指根的2/3為半徑作圓,用拇指作運法,具有寬胸理膈、理氣化痰、行滯消食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痰結咳嗽、乳食內傷、腹脹、嘔吐、泄瀉等病症,多與推脾經、推肺經、揉板門、揉中脘合用,運內八卦有順逆之分,臨床以順運為主,逆運多用於止瀉。操作時,推運至離宮,要輕輕帶過,或以術者大拇指掩蓋于離宮之上,使推運之指不接觸離宮,因為離宮屬火,推運離宮,恐動心火。
運外八卦,即術者用拇指端在掌背外勞宮周圍,與內八卦相對作運法,具有開胸理氣、通滯散結的功效。
運內勞宮,即用中指端沿內勞宮運之,具有清虛熱的功效,對於心腎兩經虛熱最為適宜。
頭面部抹法,患者取坐位,術者面對患者而立,用雙手輕扶其頭部兩側,兩拇指自前額印堂穴交替向上抹至神庭穴,往返數次之後,隨即沿前額正中向左右分抹至兩側太陽穴,重複數次,再分別沿眼眶周圍反復抹動(抹上眼眶、眼球、抹下眼眶),然後抹迎香穴以及上下口唇,以上動作要邊續不斷、一氣呵成,術後患者眼目清亮、頭腦清醒。
爪形梳法,具有疏散風邪、解表助陽、溫經通絡的功效,常用於頭部,治療頭痛、發熱、神經衰弱、失眠等症。
掌指梳法,具有疏肝解鬱的功效,常用於胸背部及肋間隙,治療胸脅脹滿。
拳骨梳法,具有疏通氣血、理經順絡的功效,常用於脊柱兩旁,治療腰背僵直、肌肉酸痛。
搔法,多用於頭部、枕後,輕搔抑制,重搔興奮,常用於治療頭暈頭痛、肩項疼痛、失眠、風疹瘙癢等病證。
病人仰臥位元時,需要在腰背部的穴位(風池、腰眼)上治療時,宜選用勾點法。
勾點法用於天突穴,具有宣肺導痰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咳嗽、氣喘、咯痰不暢等症。
勾點廉泉穴,具有開音利咽的功效,常與撚抖喉結等方法配合使用,治療舌強語謇、口噤失語、梅核氣、咽喉梗阻等症。
掐法,用於急救,主要用於痛覺敏感的老龍、十王、人中等穴位,用於治療暈厥、驚風、中暑、錯迷等症,若驚風抽搐,可加掐解溪、前承山等穴。
掐法用於小兒疳積,可掐四橫紋、板門等穴。擅法多在推拿結束時應用,常用於腰部,具有舒筋活血、疏風散結、順理肌筋、複平捺正的功效。
插法屬補法,具有升提胃腑、益氣健脾、舒筋活血、解痙止痛的功效,常與袞法、拿法、按法等合用治療胃下垂、腹股溝疝、肩周炎、岡上肌勞損、頸椎病以及腋部傷等。
拿法頸項部的應用,術者一手扶前額,另一手三指拿頸項部,由風池穴始向下拿至頸根部,往返數次,重拿具有祛風散寒、開竅明目的功效,輕拿具有疏經通絡、調和氣血的功效。
拿風池穴,具有發汗解表、開竅醒神的功效。
拿肩井穴,具有祛風散寒、舒筋活血的功效。
坐位拿肩井,術者立於其後側,拇指放於肩後部肩胛岡上,其餘四指放於缺盆穴上方,用拇指與食、中指對稱用力,作緩和連貫的捏揉動作(拿起皮下筋肉)。
臥位拿肩井,術者立于患者頭後側,用大拇指放於缺盆穴上方,其餘四指放於肩後肩胛岡上方,然後用拇指與其餘四指對稱用力,作緩和連貫的捏揉動作(拿起皮下筋肉)。
拿肩井還可作為推拿手法治療的總結束手法,拿後能使人精神一振。
拿肚角,即拿臍下二寸,旁開二寸之大筋,能治療腹痛。
抓頭部五經,即術者用五指分別抓頭部五經,頭部督脈和兩側的足太陽膀胱經和足少陽膽經,具有疏經通絡和行氣活血的功效,常用於治療頭痛、偏頭痛、頭暈等症。
擰太陽,主治風火牙痛。
擰後發際至第七頸椎棘突上的皮膚,稱為開痧門,具有強烈疏通和興奮神經的作用,主治頭痛、頭重、神經衰弱。
擰魚腰、印堂、頭維,主治血管性頭脹、頭痛、兩目錯沉、眩暈、畏光等症。
擰眉心,主治頭暈、頭痛。
擰頸項結喉及左右筋部,主治嘔吐、氣喘、喉痛。
擰脊椎骨兩側,相當於膀胱經第一側線,主治感冒、疳疾、腰背疼痛。
擰胸廓肋間隙,主治中暑、發熱、胸悶、嘔吐。
擰中脘,主治上腹部疼痛、嘔吐及食積引起的胃脘部脹痛。
擰臍周,主治腹痛(上痛擰臍上,下痛擰臍下,左痛擰左,右痛擰右)、腹瀉。
擰丘闕、上脘、中脘、建裏、下脘,具有疏經解鬱和導泄腸胃毒素的作用。可防治一切猝發性腸胃疾病。
擰肘彎部,主治上肢到痛、肩胛骨痛、嘔吐、中暑、喉痛、乳腺炎。
擰膕窩部,主治下肢酸痛、腹脹、中暑、喉痛、腰痛。
擰膏肓、譩譆,古人認為是瀉毒的要穴,可以疏解中樞神經的中毒症狀,以防治心肺疾患和中樞神經系統疾病。
撚法具有疏通關節、理筋通絡的功效,適用於指、趾小關節及淺表肌膚。也常用於咽喉部,用拇指與食指指面夾住患者喉結兩旁,兩指相對用力,作快速、柔和的撚搓動作。
拍打前額可用於治療鼻出血,操作時,患者取坐位或立位,頭部微仰,術者用手蘸冷水,然後用手指輕拍前額部。
掌心擊法,具有安神定魄、平肝潛陽的功效,適用於頭頂,用於治療眩暈、頭痛、頭脹等症。
貫法適用於百會穴和足底部。
百會穴,患者取臥位,術者一手掌平貼百會穴處,囑患者張口,術者用另一手握拳捶叩手背,患者自覺有一股熱流徐徐下散。
足底部,患者取臥位,術者以足根部為貫點,用力宜重,叩後患者巔頂部有微震感及全身有輕鬆舒適的感覺。
打馬過天河主治:小兒感冒發熱功效:具有清熱瀉火作用
操作方法:父母左手握住小兒左手,掌心向上,露出小兒手臂,父母用右手食指、中指,自小兒前臂內側腕部向肘部如彈琴似的輕輕拍打5-6次為一回,如此拍打100-300回,可以在左右手臂交替,如小兒手臂經拍打出現潮紅色為上佳。在拍打中也可向拍打處吹氣。如果結合用熱水浸泡雙腳,促進出汗,其效果更佳。
水底撈月:用於治療發熱等證。《小兒按摩經》的操作方法是:先掐總經,清天河水,後以屈曲的中指節向右運勞宮穴,並以口吹氣,隨吹隨運。《幼科推拿秘書》則為醫生以拇指自小兒小指尖推向手掌根部坎宮穴,再回轉至內勞宮穴,如撈物狀。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