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真傳
<篇名>醫學真傳
書名:醫學真傳
作者:高秉鈞
朝代:清
年份:西元1644-1911年
<目錄>
<篇名>序
內容:醫之道奚起乎?造物以正氣生人,而不能無夭札疫癘之患,故複假諸物性之相輔相製者,以為補救;而
寄權于醫,夭可使壽,弱可使強,病可使痊,困可使起,醫實代天生人,參其功而平其憾者也。溯自農皇肇
起,辨草木以著藥性;軒岐繼作,明陰陽以著《內經》,至漢末,篤生張仲景先師,上承農、軒之理,
著卒病、雜病兩論,率皆倡明正學,以垂醫統。仲師既沒,而經論之道遂失其傳,舛謬紛紜,靡所止極,
甚且家自為書、人自為學,世之所以賴有醫者,反不若無醫之為愈。每為曠覽,竊嘗病之。我士宗夫子,性
靈獨異,學識超群,注釋經論,既已述大道而正其傳,暇日集群弟子,往複論難,提命之下,及門手錄,
顏曰《醫學真傳》。其間陰陽、血氣、臟腑、經絡,與夫五運六氣之理,凡前聖所孕含未剖者,闡著靡遺,
而諸書所表章未備者,迄無余蘊,洵足補救斯人而為功于造物,其所系豈淺鮮哉﹗嗣等匯集成帙,摘其要者,梓以問世,
使皆知醫之傳有其真,而學以不偽,是誠我夫子扶挽斯道之志也夫﹗時
\x康熙己卯之春錢塘王嘉嗣子佳敬題\x
<目錄>
<篇名>序
內容:粵自蒼昊好生,軒岐應運,而吐辭立說,皆為福民壽世之符,送難設奇,罔非起病回 之術。自茲以
還,作者代有,如淳于意、張仲景,以及丹溪、東垣諸君子,靡不飲流池上、洞腑垣中,其定方用藥,靡不
曲曲中 ,誠渡世之慈航,濟時之寶筏也。自正學失傳,醫宗罔據,而陰陽虛實,每以臆猜,表裡炎涼,
鮮從脈究,譬之南轅北轍,卻行求前,冀其有濟,蓋亦難矣。吾杭高士宗先生《醫學真傳》一書,潛搜默會,
剔隱鉤微,意宗前哲,而言其所未言,說本先民,而發其所未發,辨之于疑似,而無毫厘千裡之差,晰之于微
茫,而有一舉百當之妙,固已入堂躋奧,而非稍窺藩閫者,所可望其肩項也。余雅不攻醫,客歲緣弱
息患疹,本屬輕証,可調和立愈。延請兒科數人,皆稱時彥,始則太用攻發,致起痰喘,繼又過投寒涼,
禁止飲食,遂致不起。及讀《真傳》言疹一段,而始嘆弱息之死,攻發使之,寒涼速之也。況疹非痘比,治
之匪難,而猶見惑于
臨証,固是知肌表榮衛之中、臟腑經絡之內,其難治有十倍于疹者,能保其百無一失也乎?噫﹗醫之誤人,
非特余實被之,世之未讀是書,而憒憒焉以人命為嘗試者,真實繁有徒也。因將是書謹為重梓,俾遠近播傳,
庶幾藉是以上窺淳于、仲景諸公之旨,則此書固醫學之指南雲﹗時
\x康熙歲次庚寅仲春月錢塘姚遠聖功氏識\x
<目錄>
<篇名>高士宗先生手授醫學真傳
內容:丙子春,先生聚門弟子于侶山講堂,講學論道,四載有余。群弟子先后進問,道漸以明,醫漸以備。先生
著示及門,嗣等手錄者,不下百余則。因謂及門曰︰此醫學真傳也,汝等錄之,將來可以公諸天下矣。嗣等因
摘述而授之梓。
<目錄>
<篇名>醫道失傳
內容:醫道 乎軒、岐。軒、岐著《內經》一十八卷,闡明陰陽、血氣營運之理,臟腑、經絡交會之道,
上下內外,升降出入,道晰其微,理晰其奧。以為后之醫者,必明三陰三陽之六氣,血氣生始之根源,五臟交
通,六腑會合,及絡脈經脈之淺深,皮肌筋骨之外內,始可言醫。仲
景先師《傷寒‧序》云︰經絡府俞,陰陽會通,玄冥幽微,變化難極,自非才高識妙,不能探其理致。慨
世之醫,昧聖賢經論之本源,襲后人方書之糟粕,湯方歌括之冊,視為秘典,分門別類之書,奉若聖經,豈
不謬哉﹗我故曰︰軒、岐沒而醫道亡,仲師死而真傳絕,洵不誣也﹗
<目錄>
<篇名>醫門經論
內容:神農本草曰《本經》,黃帝靈樞、素問曰《內經》,皆聖經也。仲景先師,著卒病曰《傷寒》,著雜病
曰《金匱》,此賢論也。醫門聖經、賢論,猶儒者之五經、四書也。故醫門經論,乃醫學正傳,其余《難經》、
《脈訣》及后人一切方書,皆逐末亡本,膚淺不經,不可為訓。何世之醫者,于聖賢經論,從未嘗讀,即讀
亦未解,解未能明,明未能用。悲夫﹗
<目錄>
<篇名>五運六氣
內容:天地至大,人物至廣,不外陰陽五行之理。五運,即五行也。六氣,即三陰三陽也。故木、火、土、金、
水曰五運;厥陰、少陰、太陰、少陽、陽明、太陽曰六氣。五運合五行,而六氣亦合五行。天以此成四時而生
萬物,
人以此成有形而合無形。是五運六氣實醫學之根源,神農本之而著藥性,黃帝本之而著《內經》,仲師本之
而撰《傷寒》、《金匱》。今人但知風、熱、濕、火、燥、寒為病,豈知厥陰主風,風,木也;少陰、少陽主
熱,熱,火也;太陰主濕,濕,土也;陽明主燥,燥,金也;太陽主寒,寒,水也。此風、熱、濕、火、燥、
寒之病,而五運六氣即主之,五臟六腑亦因之。其本末不可不察也﹗
<目錄>
<篇名>六淫外感
內容:六淫外感之說,世多不得其解,謂人外感天之六淫則為病,而孰知其非也。蓋厥陰、少陰、太陰、少陽、
陽明、太陽曰六氣,風、熱、濕、火、燥、寒曰六淫。天有之,人亦有之。故居其內以通臟腑者,六氣也;居
其外以通于天者,六淫也。天之六淫,與人之六淫,無時不感,詎必病也?《天元紀大論》云︰厥陰之上,
風氣主之︰少陰之上,熱氣主之;太陰之上,濕氣主之;少陽之上,相火主之;陽明之上,燥氣主之;太陽
之上,寒氣主之。所謂本也,是謂六元。由此例之,則三陰三陽之六氣,在下為標,下即內也;而風、熱、濕、
火、燥、寒之六淫,在上為本,上即外也。六淫在上而在外,故曰外感,感猶通也。故外感之說,其義有二︰
一言六淫外通于天;一
言六淫主外通于六氣。義雖有二,總謂六淫在人而不在天,凡有所病,皆本人身之六淫,而非天之六淫也。且
獨不觀卒病論乎﹗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是中風之名,從人身而定也。或已發熱,或未發
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為傷寒。是傷寒之名,從人身而定也,非外至也,若果外至,
胡不曰六淫外中,六淫外傷,而必曰外感也?世多不知此義,一遇病,輒雲外感,豈無病時遂不感耶?甚矣﹗
其聵聵也。
<目錄>
<篇名>七情內傷
內容:喜、怒、憂、悲、思、恐、驚,謂之七情。七情通于五臟︰喜通心,怒通肝,憂通肺,悲、思通脾,
恐通腎,驚通心與肝。故七情太過,則傷五臟。七情內傷,則有所虧損,療之不易也。須識其何臟獨傷,觀其
色,察其脈,驗其形神,詳其太過與不及,而后調濟之。其惟智者之能事乎﹗
<目錄>
<篇名>臟腑經絡
內容:五臟為陰,六腑為陽;經脈為陰,絡脈為陽。臟腑、
經絡,《內經》言之詳矣。今總其要而言之。五臟者,三陰之所主也,厥陰主肝,少陰主心、腎,太陰主肺、
脾。肝、心、脾、肺、,腎,木、火、土、金、水也,肝木為風,心火為熱,脾土為濕,肺金為燥,腎水為寒,
是五臟合五運,即有風、火、熱、濕、燥、寒之六氣。夫六氣與五運合者,以少陰、少陽二火而合五運也。夫五
臟有形,形中有氣,其氣通于六腑,而行于經隧;行于經隧,則皮、肌、脈、筋、骨,為五臟之外合,如肺合
皮,脾合肌,心合脈,肝合筋,腎合骨者是也。通于六腑,則五臟與六腑相為表裡,如肺與大腸為表裡,脾與
胃為表裡,心與小腸為表裡,肝與膽為表裡,腎與膀胱為表裡者是也。此五臟之大概也。若六腑則三陽之所主
也,少陽主膽與三焦,陽明主胃與大腸,太陽主膀胱與小腸。夫膽與三焦,少陽木火之氣也;胃與大腸,陽明
土金之氣也;膀胱、小腸,太陽水火之氣也。此木、火、土、金、水、火之氣,乃合三陽而主六腑也。夫六腑亦
有形,而形中亦各有氣,其氣則內通五臟,外行經脈,所謂五臟有俞,而六腑亦各有俞,五臟有合,而六腑亦
各有合者是也。此六腑之大概也。
夫三陰主五臟,而厥陰不但主肝,又主心包,是手足三陰三陽,為十二經脈。十二經脈,則胸走手,而手
走頭,頭走足,而足走胸。其氣內通臟腑,外通絡脈,環周于身。外通絡脈,則合孫絡而滲皮毛;內通臟腑,
則合經血而行榮衛,所謂氣煦血濡,流行不息者也。今人
不知皮肌經脈之淺深,有卒病寒熱而涉于經脈者,概以氣分之藥投之,鮮克有效。蓋經脈十二,有三百六十五
穴會,有三百六十五經絡,《素問》詳言之。此經脈之大概也。夫經脈之外,更有絡脈,絡脈之外,複有孫絡,
故曰經脈為陰,絡脈為陽。蓋徑直而周于身者為經,橫行而左右環繞者為絡。十二經脈之外,複有脾之大絡,
名曰大包,又有任脈之尾翳,督脈之長強,合為十五大絡。此大絡者,出于經脈之外,而有左右相注之奇病。
奇病者,左病注右,右病注左,乃絡脈病也。絡脈之病,《素問》有繆刺之法以治之。絡脈之外,又有孫絡,
孫絡與皮膚相連,在通體毛竅之內,而胞中之血,充膚熱肉,澹滲皮毛。經云︰孫絡之脈別經者,亦三百六十
五穴會。又刺法云︰刺毫毛腠理者,無傷皮。知毛腠與皮分合之處,則孫絡之脈在其中。此因絡脈而及于孫絡
之大概也。
醫學真傳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9
- 文章: 33799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醫學真傳
<目錄>
<篇名>三焦
內容:三焦者,上、中、下少陽之氣所主也。五臟合五腑,三焦一腑無臟與合,故曰是孤之腑也。不但無臟與合,
而三焦之腑,且將兩臟;將,猶偕也,是以腑而並臟也。不但將兩臟,而六腑之氣,俱合三焦,故又曰是六腑之
所與合者。是三焦之氣,合臟合腑,徹上徹下,徹外徹內,人身莫大之腑也。証之經論,其理自明。《靈樞‧
本俞》論云︰肺合大腸,大腸者傳道之腑;心合小腸,小腸者受盛之腑;肝合膽,膽者中精之腑;脾合胃,
胃者五谷之腑;腎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腑。以明五臟合五腑。其三焦一腑,下屬腎,上連肺,將乎兩臟。經
云︰少陽屬腎,腎上連肺,故將兩臟。謂少陽主三焦,下焦將腎臟,上焦將肺臟也。雖將兩臟,職不離腑,
故又云︰三焦者,中瀆之腑也,水道出焉,屬膀胱,是孤之腑也,是六腑之所與合者。由此推之,則三焦為中
瀆腑,屬膀胱而出水道,無臟與合,是孤之腑也。孤者,獨也,謂獨任其上、中,下之化機也。既曰將乎兩
臟,又曰六腑與合,是三焦一腑,則較之諸腑而獨尊,豈如一腑合一臟而已耶﹗仲師云︰肌腠者,是三焦通
會元真之處,榮衛不相將,則三焦無所仰,形冷惡寒者,三焦傷也。又云︰三焦各歸其部,上焦不歸者,噫
而酢吞;中焦不歸者,不能消谷引食;下焦不歸者,則遺溲。仲師之言,即《靈樞經》所雲上焦出胃上口,
中焦並胃中,下焦別回腸、注于膀胱而滲入者是也。經又云︰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合觀經論,
則上脘、中脘、下脘,即上焦、中焦、下焦也;三焦所出之部,即三焦所歸之部也。三焦雖無有形之腑,實有
所出所歸之部,抑且徹上徹下,徹外徹內,較諸腑而尤尊也。昔人不體經論,有謂三焦無臟空有名者,
有謂三焦屬命門,有臟有名者,各執臆說,聚論不休。觀諸經論,其義自明,有形無形,可以悟矣。
<目錄>
<篇名>命門
內容:五臟六腑,合手厥陰心包,則六臟六腑,是為十二經脈,其中並無命門之臟腑。前人妄以三焦屬命門,謬
矣﹗考之《銅人圖》,有命門穴,在脊十四椎腎俞間。《靈樞‧根結論》有云︰根于至陰,結于命門。
命者,目也。由此說推之,則目之中央,是為命門,乃足太陽膀胱經脈之所結也;腎俞中央,是為命門穴,
乃足少陰腎臟之所通也。腎為水臟,膀胱為水腑,而命門則通于水臟水腑之經脈焉。
<目錄>
<篇名>氣血
內容:人之一身,皆氣血之所循行。氣非血不和,血非氣不運,故曰氣主煦之,血主濡之。氣與血無處不有,今
舉其概。肺主氣,乃周身毛皮之大氣,如天之無不覆也。經云︰宗氣上出于肺,以司呼吸,一呼一吸,內通于
臟,故曰呼出心與肺,吸入肝與腎。又三焦出氣,以溫肌肉,膀胱津液隨氣化出于皮毛,故曰三焦膀胱者,腠
理毫毛其應。又六臟六腑為十二經脈,榮氣行于脈中,衛氣行于脈外。由此觀之,則五臟六腑,十二經脈,上
下內外,游行環繞,無非一氣周流,而健行不息,此人之所以生也。然氣為主,血為輔,氣為重,血為輕,
故血有不足,可以漸生,若氣不立,即死矣。夫人周身毛竅,乃大氣之環繞于外,而毛竅之內則有孫絡,孫
絡之內則有橫絡,橫絡之內則有經焉。絡與經,皆有血也。孫絡、橫絡之血,起于包中之血海,乃沖脈、任脈
所主,其血則熱肉充膚,澹滲皮毛。皮毛而外,肺氣主之;皮毛之內,肝血主之。蓋沖任之血,肝所主也。
其經脈之血,則手厥陰心包主之,乃中焦取汁奉心化赤之血也。血海之血,行于絡脈,男子絡唇口而生髭須,
女子月事以時下,皆此血也。心包之血,行于經隧,內養其筋,外榮于脈,皆奉心化赤之血也。血海之血,出
多不死;心包之血,出多便死。是又絡脈之血為輕,而經脈之血為重也。經云︰陽絡傷,則吐血;陰絡傷,則
便血。此血海之血也。一息不運,則機針窮,一絲不續,則霄壤判。此經脈之血也。血、氣二者,乃醫學之大
綱,學人不可不察也﹗
<目錄>
<篇名>水火
內容:水為陰,火為陽。水火之中,火尤重焉。蓋水者陰
也,陰不能生人,必藉火之陽而后能生。故水必藉火而后可飲,谷必藉火而后可食。夫在地為水,在天為寒,
在地為火,在天為熱,陽熱之氣,能生萬物,若遇陰寒,物必殺矣。醫者于水火之中,而知重輕之理,則
生者多而殺者少也。
<目錄>
<篇名>陰陽
內容:經云︰陰陽者,有名而無形。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萬之大,不可勝數。試以大
體言之,則陽常有余,而陰常不足。在天地,則天為陽,地為陰,而天則包乎地之外;在人身,則氣為陽,血
為陰,而氣實統乎血之先。一歲三百六十日,天日光明,則三百日而有余。夫光明者陽也,雨濕者陰也,陽有
余而陰不足,此其征也。人與天地相參,與日月相應,亦當陽氣有余。蓋陽主氣而陰主血,如人陰血暴脫,
陽氣猶存,不致殞命;如陽氣一脫,陰血雖充,難延旦夕。苟能于陰陽之中,而知陽重于陰,則遇病施治,自
有生機,涼瀉殺人,吾知免夫﹗
<目錄>
<篇名>部位
內容:部位者,頭、面、胸、背、脅、腹、手、足,各有所屬之
部、所主之位也。
頭為三陽之首,三陽者太陽也,自印堂,至額顱,上巔頂,從腦下項,皆足太陽經脈之部,故曰頭為三陽
之首也。兩顴屬腎,《刺熱論》云︰色榮顴骨,其熱內連腎也。兩目為肝之竅,而五臟精華皆注于目,故瞳神
屬腎,黑眼屬肝,白眼屬肺,內外 肉屬心,眼包屬脾,兩鼻為肺竅,而位居中央,又屬乎脾。鼻內口鼻交通
之處,則為頏顙,又為蓄門,乃肝、肺相交之部也。口為脾竅,內外唇肉,脾所主也。舌為心苗,齒為骨余,
而齒齦則為牙床,又屬乎胃。舌之下,腮之內,為廉泉、玉英,乃水液之上源也。耳為腎竅,又心亦開竅于耳。
胃足陽明之脈,起于鼻交 中,循鼻外,入齒中,挾口環唇。膽足少陽之脈,起于目銳 ,上抵頭角,循耳后,
入耳中,出走耳前。此頭面之部位,各有所屬也。
頭面以下,前有咽喉,后有頸項。喉居右,咽居左,喉為氣管而硬,咽為食管而軟。咽喉之中,則為吭嗌,
吭嗌之上,則為舌本,舌本居下 之盡,而上 之盡,則有小舌,所謂會厭也。太陰脾脈絡舌本,少陰腎脈絡
舌本,陽陰胃脈絡舌本。咽喉之外,則有動脈,居乎兩旁,所謂人迎之脈,乃胃足陽明之脈也。人迎之下,鎖
骨空處,則為缺盆,肺所主也。又陽明經脈行身之前,自面部而至胸膈,皆陽明經脈所主也。缺盆之下,兩乳之
上,謂之膺中。膺中之中,謂之上膈,即上焦也。經云︰
上焦開發,宣五谷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也。上膈而下,謂之膈中,即胸膈也。胸膈之間,謂之膻中;
膻中,即心包絡也。心包主血、主脈,橫通四布。包絡之下,即有胃絡,兩絡相通,而橫布于經脈之間。
胸乃心主之宮城,而包絡包乎心之外;肺為五臟之長,而蓋乎心之上。心窩之下,謂之中焦。胃有三脘︰上焦
之旁,即上脘也;中焦之旁,即中脘也;下焦之旁,即下脘也。頭面之下,后有頸項。項之中央,名為風府;
項之兩旁,名為風池。項下高聳大椎,乃脊骨之第一椎。自脊骨而下,至七節之兩旁,名為鬲俞。經云︰七
節之旁,中有小心。以明鬲俞之穴,乃心氣之游行出入。而太陽經脈,行身之背。此胸背之部位,各有所屬也。
胸膈之下,腹也。胸膈下側,脅也。前胸后背,而脅則居胸背之間,行身之側。脅之上為腋,脅之下為季
脅。太陽行身之背,而主開;陽明行身之前,而主闔;少陽行身之側,而主樞。舍開則不能闔,舍闔則不能開。
舍樞則不能為開闔,是樞者乃開闔之關鍵也。大腹名為坤土;坤土,太陰之脾土也。大腹之上,下脘之間,為
中土;中土,陽明之胃土也。大腸名回腸,盤旋于腹之左右。小腸居大腸之前,臍乃小腸之總結。而貼臍左
右,乃沖脈所出。經云︰沖脈于臍左右之動脈者是也。臍之下,則為小腹。小腹兩旁,名為少腹。小腹者,少
陰水臟、膀胱水腑之所屬也。少腹者,厥陰肝臟,胞中
血海之所居也。血海居膀胱之外,名曰胞中,膀胱居血海之內,故曰︰膀胱者,胞之室也。從小腹而入前陰,
乃少陰、太陰、陽明三經之屬。經云︰腎開竅于前后二陰,是前陰者,屬少陰也。經云︰前陰者,宗筋之所聚,
太陰、陽明之所合也。又陽明主潤宗筋。是前陰又屬太陰、陽明也。陰囊卵核,乃厥陰肝經之所屬,故經云︰
厥陰病,則舌卷囊縮。舌卷,手厥陰;囊縮,足厥陰也。又云︰厥陰氣絕,則卵上縮而終。此脅腹之部位,
各有所屬也。
兩手、兩足曰四肢。兩手之上,則有肘、腋;兩足之上,則有 、髀。兩肘、兩腋、兩 、兩髀,名曰
八。從臂至手,乃手太陰肺金所出,而兼手少陰、厥陰。此手之三陰,從胸走手也。從足至股,乃足太陰脾
經所出,而兼足少陰、厥陰。此足之三陰,從足走胸也。夫手足三陰三陽十二經脈,交相通貫,行于周身。
手之三陰,從胸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是手三陰、三陽,而循行于手臂矣。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
三陰,從足走胸︰是足三陰、三陽,而循行于足股矣。此手足之部位,各有所屬也。
《靈樞》十二經脈,行于周身,雖詳言之,而醫未之悉也。今舉其概而約言之,手太陰肺脈,起于中焦,
橫出腋下,循臂內,出手大指次指,而交于手陽明之大
腸。大腸之脈,起于手大指之次指,循臂外,入缺盆,上面,挾鼻孔,而交于足陽明胃脈。胃脈起于鼻 中,
至額顱,循喉嚨,下膈,挾臍,入膝臏,下足跗,出足大指,而交于足太陰之脾脈。脾脈起于足大指,上膝
股之前,入腹,上膈,連舌本,注心中,而交于手少陰之心脈。心脈起于心中,上肺,挾咽,出腋,下循 內,
抵掌骨,出小指之內,而交于手太陽之小腸。小腸之脈,起于手小指,出手踝,循 外,交肩上,入耳中,
至目內 ,而交于足太陽之膀胱。膀胱之脈,起于目內 ,從頭下項脊,循背膂,下腿后,至足小指外側,而
交于足少陰之腎脈。腎脈起于足小指,循足心,上 股,貫脊,上貫肝膈,入肺,挾舌本,注胸中,而交于手
厥陰之心包。心包之脈,起于胸中,循胸,出脅,入肘,循臂,過掌中,循小指之次指,而交于手少陽之三焦。
三焦脈起于手小指之次指,循手臂,出臂外,貫肘,上肩,入耳中,出耳前后,至目銳 ,而交于足少陽之
膽脈。膽脈起于目銳 ,從耳后至肩,合缺盆,下胸中,過季脅,出膝,循足跗,出足大指,而交于足厥陰之
肝脈。肝脈起于足大指叢毛之際,從 股而上,過陰器,抵小腹,上入胸中,而交于手太陰之肺脈。是為十二
經脈之一周,乃頭面胸背手足,各有所屬,而為周身之部位也。
<篇名>三焦
內容:三焦者,上、中、下少陽之氣所主也。五臟合五腑,三焦一腑無臟與合,故曰是孤之腑也。不但無臟與合,
而三焦之腑,且將兩臟;將,猶偕也,是以腑而並臟也。不但將兩臟,而六腑之氣,俱合三焦,故又曰是六腑之
所與合者。是三焦之氣,合臟合腑,徹上徹下,徹外徹內,人身莫大之腑也。証之經論,其理自明。《靈樞‧
本俞》論云︰肺合大腸,大腸者傳道之腑;心合小腸,小腸者受盛之腑;肝合膽,膽者中精之腑;脾合胃,
胃者五谷之腑;腎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腑。以明五臟合五腑。其三焦一腑,下屬腎,上連肺,將乎兩臟。經
云︰少陽屬腎,腎上連肺,故將兩臟。謂少陽主三焦,下焦將腎臟,上焦將肺臟也。雖將兩臟,職不離腑,
故又云︰三焦者,中瀆之腑也,水道出焉,屬膀胱,是孤之腑也,是六腑之所與合者。由此推之,則三焦為中
瀆腑,屬膀胱而出水道,無臟與合,是孤之腑也。孤者,獨也,謂獨任其上、中,下之化機也。既曰將乎兩
臟,又曰六腑與合,是三焦一腑,則較之諸腑而獨尊,豈如一腑合一臟而已耶﹗仲師云︰肌腠者,是三焦通
會元真之處,榮衛不相將,則三焦無所仰,形冷惡寒者,三焦傷也。又云︰三焦各歸其部,上焦不歸者,噫
而酢吞;中焦不歸者,不能消谷引食;下焦不歸者,則遺溲。仲師之言,即《靈樞經》所雲上焦出胃上口,
中焦並胃中,下焦別回腸、注于膀胱而滲入者是也。經又云︰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合觀經論,
則上脘、中脘、下脘,即上焦、中焦、下焦也;三焦所出之部,即三焦所歸之部也。三焦雖無有形之腑,實有
所出所歸之部,抑且徹上徹下,徹外徹內,較諸腑而尤尊也。昔人不體經論,有謂三焦無臟空有名者,
有謂三焦屬命門,有臟有名者,各執臆說,聚論不休。觀諸經論,其義自明,有形無形,可以悟矣。
<目錄>
<篇名>命門
內容:五臟六腑,合手厥陰心包,則六臟六腑,是為十二經脈,其中並無命門之臟腑。前人妄以三焦屬命門,謬
矣﹗考之《銅人圖》,有命門穴,在脊十四椎腎俞間。《靈樞‧根結論》有云︰根于至陰,結于命門。
命者,目也。由此說推之,則目之中央,是為命門,乃足太陽膀胱經脈之所結也;腎俞中央,是為命門穴,
乃足少陰腎臟之所通也。腎為水臟,膀胱為水腑,而命門則通于水臟水腑之經脈焉。
<目錄>
<篇名>氣血
內容:人之一身,皆氣血之所循行。氣非血不和,血非氣不運,故曰氣主煦之,血主濡之。氣與血無處不有,今
舉其概。肺主氣,乃周身毛皮之大氣,如天之無不覆也。經云︰宗氣上出于肺,以司呼吸,一呼一吸,內通于
臟,故曰呼出心與肺,吸入肝與腎。又三焦出氣,以溫肌肉,膀胱津液隨氣化出于皮毛,故曰三焦膀胱者,腠
理毫毛其應。又六臟六腑為十二經脈,榮氣行于脈中,衛氣行于脈外。由此觀之,則五臟六腑,十二經脈,上
下內外,游行環繞,無非一氣周流,而健行不息,此人之所以生也。然氣為主,血為輔,氣為重,血為輕,
故血有不足,可以漸生,若氣不立,即死矣。夫人周身毛竅,乃大氣之環繞于外,而毛竅之內則有孫絡,孫
絡之內則有橫絡,橫絡之內則有經焉。絡與經,皆有血也。孫絡、橫絡之血,起于包中之血海,乃沖脈、任脈
所主,其血則熱肉充膚,澹滲皮毛。皮毛而外,肺氣主之;皮毛之內,肝血主之。蓋沖任之血,肝所主也。
其經脈之血,則手厥陰心包主之,乃中焦取汁奉心化赤之血也。血海之血,行于絡脈,男子絡唇口而生髭須,
女子月事以時下,皆此血也。心包之血,行于經隧,內養其筋,外榮于脈,皆奉心化赤之血也。血海之血,出
多不死;心包之血,出多便死。是又絡脈之血為輕,而經脈之血為重也。經云︰陽絡傷,則吐血;陰絡傷,則
便血。此血海之血也。一息不運,則機針窮,一絲不續,則霄壤判。此經脈之血也。血、氣二者,乃醫學之大
綱,學人不可不察也﹗
<目錄>
<篇名>水火
內容:水為陰,火為陽。水火之中,火尤重焉。蓋水者陰
也,陰不能生人,必藉火之陽而后能生。故水必藉火而后可飲,谷必藉火而后可食。夫在地為水,在天為寒,
在地為火,在天為熱,陽熱之氣,能生萬物,若遇陰寒,物必殺矣。醫者于水火之中,而知重輕之理,則
生者多而殺者少也。
<目錄>
<篇名>陰陽
內容:經云︰陰陽者,有名而無形。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萬之大,不可勝數。試以大
體言之,則陽常有余,而陰常不足。在天地,則天為陽,地為陰,而天則包乎地之外;在人身,則氣為陽,血
為陰,而氣實統乎血之先。一歲三百六十日,天日光明,則三百日而有余。夫光明者陽也,雨濕者陰也,陽有
余而陰不足,此其征也。人與天地相參,與日月相應,亦當陽氣有余。蓋陽主氣而陰主血,如人陰血暴脫,
陽氣猶存,不致殞命;如陽氣一脫,陰血雖充,難延旦夕。苟能于陰陽之中,而知陽重于陰,則遇病施治,自
有生機,涼瀉殺人,吾知免夫﹗
<目錄>
<篇名>部位
內容:部位者,頭、面、胸、背、脅、腹、手、足,各有所屬之
部、所主之位也。
頭為三陽之首,三陽者太陽也,自印堂,至額顱,上巔頂,從腦下項,皆足太陽經脈之部,故曰頭為三陽
之首也。兩顴屬腎,《刺熱論》云︰色榮顴骨,其熱內連腎也。兩目為肝之竅,而五臟精華皆注于目,故瞳神
屬腎,黑眼屬肝,白眼屬肺,內外 肉屬心,眼包屬脾,兩鼻為肺竅,而位居中央,又屬乎脾。鼻內口鼻交通
之處,則為頏顙,又為蓄門,乃肝、肺相交之部也。口為脾竅,內外唇肉,脾所主也。舌為心苗,齒為骨余,
而齒齦則為牙床,又屬乎胃。舌之下,腮之內,為廉泉、玉英,乃水液之上源也。耳為腎竅,又心亦開竅于耳。
胃足陽明之脈,起于鼻交 中,循鼻外,入齒中,挾口環唇。膽足少陽之脈,起于目銳 ,上抵頭角,循耳后,
入耳中,出走耳前。此頭面之部位,各有所屬也。
頭面以下,前有咽喉,后有頸項。喉居右,咽居左,喉為氣管而硬,咽為食管而軟。咽喉之中,則為吭嗌,
吭嗌之上,則為舌本,舌本居下 之盡,而上 之盡,則有小舌,所謂會厭也。太陰脾脈絡舌本,少陰腎脈絡
舌本,陽陰胃脈絡舌本。咽喉之外,則有動脈,居乎兩旁,所謂人迎之脈,乃胃足陽明之脈也。人迎之下,鎖
骨空處,則為缺盆,肺所主也。又陽明經脈行身之前,自面部而至胸膈,皆陽明經脈所主也。缺盆之下,兩乳之
上,謂之膺中。膺中之中,謂之上膈,即上焦也。經云︰
上焦開發,宣五谷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也。上膈而下,謂之膈中,即胸膈也。胸膈之間,謂之膻中;
膻中,即心包絡也。心包主血、主脈,橫通四布。包絡之下,即有胃絡,兩絡相通,而橫布于經脈之間。
胸乃心主之宮城,而包絡包乎心之外;肺為五臟之長,而蓋乎心之上。心窩之下,謂之中焦。胃有三脘︰上焦
之旁,即上脘也;中焦之旁,即中脘也;下焦之旁,即下脘也。頭面之下,后有頸項。項之中央,名為風府;
項之兩旁,名為風池。項下高聳大椎,乃脊骨之第一椎。自脊骨而下,至七節之兩旁,名為鬲俞。經云︰七
節之旁,中有小心。以明鬲俞之穴,乃心氣之游行出入。而太陽經脈,行身之背。此胸背之部位,各有所屬也。
胸膈之下,腹也。胸膈下側,脅也。前胸后背,而脅則居胸背之間,行身之側。脅之上為腋,脅之下為季
脅。太陽行身之背,而主開;陽明行身之前,而主闔;少陽行身之側,而主樞。舍開則不能闔,舍闔則不能開。
舍樞則不能為開闔,是樞者乃開闔之關鍵也。大腹名為坤土;坤土,太陰之脾土也。大腹之上,下脘之間,為
中土;中土,陽明之胃土也。大腸名回腸,盤旋于腹之左右。小腸居大腸之前,臍乃小腸之總結。而貼臍左
右,乃沖脈所出。經云︰沖脈于臍左右之動脈者是也。臍之下,則為小腹。小腹兩旁,名為少腹。小腹者,少
陰水臟、膀胱水腑之所屬也。少腹者,厥陰肝臟,胞中
血海之所居也。血海居膀胱之外,名曰胞中,膀胱居血海之內,故曰︰膀胱者,胞之室也。從小腹而入前陰,
乃少陰、太陰、陽明三經之屬。經云︰腎開竅于前后二陰,是前陰者,屬少陰也。經云︰前陰者,宗筋之所聚,
太陰、陽明之所合也。又陽明主潤宗筋。是前陰又屬太陰、陽明也。陰囊卵核,乃厥陰肝經之所屬,故經云︰
厥陰病,則舌卷囊縮。舌卷,手厥陰;囊縮,足厥陰也。又云︰厥陰氣絕,則卵上縮而終。此脅腹之部位,
各有所屬也。
兩手、兩足曰四肢。兩手之上,則有肘、腋;兩足之上,則有 、髀。兩肘、兩腋、兩 、兩髀,名曰
八。從臂至手,乃手太陰肺金所出,而兼手少陰、厥陰。此手之三陰,從胸走手也。從足至股,乃足太陰脾
經所出,而兼足少陰、厥陰。此足之三陰,從足走胸也。夫手足三陰三陽十二經脈,交相通貫,行于周身。
手之三陰,從胸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是手三陰、三陽,而循行于手臂矣。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
三陰,從足走胸︰是足三陰、三陽,而循行于足股矣。此手足之部位,各有所屬也。
《靈樞》十二經脈,行于周身,雖詳言之,而醫未之悉也。今舉其概而約言之,手太陰肺脈,起于中焦,
橫出腋下,循臂內,出手大指次指,而交于手陽明之大
腸。大腸之脈,起于手大指之次指,循臂外,入缺盆,上面,挾鼻孔,而交于足陽明胃脈。胃脈起于鼻 中,
至額顱,循喉嚨,下膈,挾臍,入膝臏,下足跗,出足大指,而交于足太陰之脾脈。脾脈起于足大指,上膝
股之前,入腹,上膈,連舌本,注心中,而交于手少陰之心脈。心脈起于心中,上肺,挾咽,出腋,下循 內,
抵掌骨,出小指之內,而交于手太陽之小腸。小腸之脈,起于手小指,出手踝,循 外,交肩上,入耳中,
至目內 ,而交于足太陽之膀胱。膀胱之脈,起于目內 ,從頭下項脊,循背膂,下腿后,至足小指外側,而
交于足少陰之腎脈。腎脈起于足小指,循足心,上 股,貫脊,上貫肝膈,入肺,挾舌本,注胸中,而交于手
厥陰之心包。心包之脈,起于胸中,循胸,出脅,入肘,循臂,過掌中,循小指之次指,而交于手少陽之三焦。
三焦脈起于手小指之次指,循手臂,出臂外,貫肘,上肩,入耳中,出耳前后,至目銳 ,而交于足少陽之
膽脈。膽脈起于目銳 ,從耳后至肩,合缺盆,下胸中,過季脅,出膝,循足跗,出足大指,而交于足厥陰之
肝脈。肝脈起于足大指叢毛之際,從 股而上,過陰器,抵小腹,上入胸中,而交于手太陰之肺脈。是為十二
經脈之一周,乃頭面胸背手足,各有所屬,而為周身之部位也。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9
- 文章: 33799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醫學真傳
<目錄>
<篇名>原病
內容:人身本無病也,凡有所病,皆自取之。或耗其精,或勞其神,或奪其氣,種種皆致病之由。惟五臟充足,
六腑調和,經脈強盛,雖有所傷,亦不為病︰若臟腑經脈原有不足,又不知持重調攝,而放縱無常,焉得無病﹗
如臟氣不足,病在臟;腑氣不足,病在腑;經脈不足,病在經脈。陰血虛而不為陽氣之守,則陽病;陽氣虛而
不為陰血之使,則陰病。且正氣內虛,而淫邪猖獗,則六淫為病。是病皆從內生,豈由外至?其有外至者,惟
暴寒暴熱,驟風驟雨,傷人皮腠,乍而為病,則臟腑經脈,運轉如常,發之散之,一劑可痊。若先臟腑經脈不
足,而複外邪乘之,則治之又有法,必先調其臟腑,和其經脈,正氣足而邪氣自退,即所以散之發之也。所謂
治病必求于本;求其本,必知其原;知其原,治之不遠矣。
<目錄>
<篇名>治病
內容:凡人有病,需治在醫,醫者,人之司命也。既司人命,必知人身有形之經,又當知人身無形之氣;辨有形
之有余不足,察無形之離合逆從。有形者,臟腑經絡之定位;無形者,陰陽運氣之轉輸。臟腑經脈有病,而陰
陽運氣,轉旋輸布不失其常,雖病可愈;若有形既病,而無形亦逆,便不治矣。蓋醫不能生人也,不殺人,
便為良醫矣。所痛惜者,有形無形,全不之知,離合逆從,並未曾曉,見病即治,知其外,不知其內,究其末,
不究其原,妄曰醫者意也,以妄為意,以妄為醫,是居盲 而雲察秋毫也,豈其然哉﹗
<目錄>
<篇名>方藥
內容:品方用藥,豈非醫之長技哉﹗某藥合某方,某方治某病,輒取而用之,父傳師授,皆是術也。夫立方如舉
子作文,隨題意而闡發無遺;用藥如軍師遣將,知敵情而因材器使。經云︰視精明,察五色,觀五臟有余不
足,六腑強弱,形之盛衰,以此參伍,決死生之分。必如是而后可言醫,若執方治病,而不明五運六氣之本,經
脈生死之原,概以為頭痛則散之發之,而陽虛頭痛受其害矣;脹滿則消之泄之,而氣虛中滿受其害矣;身熱則
涼之,而陽虛發熱受其害矣;燥渴則寒之,而津液內竭受其害矣。仲師序云︰不念思求經旨,以演其所知,乃
各乘家技,終始順舊,欲視死別生,實為難矣。由此觀之,則成方不足重,用藥實為難。方技之醫,盍改弦
易轍,而加之意乎?
<目錄>
<篇名>嬰兒
內容:人稟天地陰陽之氣以生,父母精血之形以成,甫離胞胎,腑臟之形未充,陰陽之氣已立。此形此氣,賴乳
為先,間有小疾,多屬本氣不和,不宜妄投以藥,即藥亦當調其本氣;若概以發散、消痰、清熱之藥投之,非
惟無益,反害之矣。軒、岐論醫,言人身經脈循行之道,血氣交會之理,上下內外,升降出入,原無分于長幼。
數千年來,正道無傳,方技蜂起,不知經脈血氣,如何升降?如何出入?原本未明,遂謂大人、小兒當分科
異治;治既分,則方科尋究方書,兒科秘傳歌括,昧昧昏昏,毒流天下。遇病,輒曰點乳勿與。詎知嬰兒之病,
輕者什九,重者什一,惟藉名醫,知臟腑之原,識陰陽之本,按經投治,以法救之耳﹗今既絕其乳,複以消散
之劑投之,病至輕者,間亦自愈;若氣血有乖而身熱,脾胃內虛而生痰者,遇此斷不能愈矣。甚至痰益生,則消
益峻,熱愈熾,則涼愈投,至死不變,猶謂如是以治而病不愈,無如何矣。是則可嘆也已﹗夫嬰兒者,猶物之
初生萌芽也,腸細胃小,藉有形之乳食,養無形之氣機,毋容絕也。即曰乳食太過,乍有壅滯,須知一周不食,
胃亦空矣,一劑消食,滯已行矣。平人飲食入胃,傳化無停,一日數餐,次日皆傳道而出。至飼乳小兒,則隨食
隨消,傳
化尤速︰若絕養胃之乳,複投以戕胃之藥,施于無病之兒亦病,況已病乎﹗即更辯曰︰小兒外感風寒,內停乳
食,身發寒熱,胸膈氣滿,發散消磨且不愈,奚可食哉?而孰知其不然也。風寒原非外感,飲食本不內停,但
古先聖賢,未經明言,世何以知?蓋人之一身,有三陰五臟之氣,三陽六腑之氣,合十二經脈,氣血流行,外
則從肌達表,遍行周身以御外侮,內則由臟至腑,氣歸于胃,以消飲食。如曰外感,則富貴之兒,襁之褓之,
不出戶庭,何以多感?貧賤之兒,受風受寒,不避外邪,何以少感?受而不病,則無外感,不受而病,實從內
生矣。如曰內停,則無病之時,頻頻食乳,何不停食?既病之后,日日不乳,何以停食?若雲初因停食而病,
至今未消,試問人之胃腑,何如者也?食停于胃,如此不消,則胃之真氣已絕,尚何容醫?蓋在上脘者,名曰
宿食,入于胃中,即便腐化。若上脘不清,則點水必惡,見食如仇。何以抱病之兒,渴欲求飲,見食朵頤?
由此觀之,則外感風寒,內停乳食之說,可廢矣。方書詐無為有,兒醫日殺生靈,罪將奚歸?天歟﹗其不欲蒼
生之環聚歟,乃假其手于兒醫歟﹗
<目錄>
<篇名>痘
內容:痘,豆也,形似也。豆為腎之谷,而痘之根源,亦起于腎,義同也。人之結胎,由父精母血而成,是交感
之淫火,為痘之根源,藏于腎者。人之成形,先有兩腎,猶瓜實果種之兩葉。痘之出也,有循行之脈道,從脈
道而出為順,不從脈道而出為逆。脈道者何?心包絡是也。心包之絡,主血、主脈,遍行周身。其毒從陰出陽,
由下而上,沖擊心包,從心包而走經脈,從經脈而出皮膚,夫沖擊心包,故必先發驚搐;從經脈而出皮膚,故
續出而不驟;從心包而走經脈,故化血以成漿。如是,痘雖稠密,亦必收功。如不從心包之脈道而出,則隨三
焦之氣,以走肌腠,從肌腠而出皮膚,為逆而險矣。夫心包主脈,脈者,陰血也;三焦主氣,氣者,陽氣也。
隨心包血脈而出,則出之有漸,化血為膿,順之証也;從三焦氣分而出,則出之無漸,不能化血為膿,必至肉
腫而痘不腫,氣至而血不隨,根窠不斂,界限不分,或扁大空倉,或碎雜紫艷,或陰寒灰白,則為逆矣。蓋毒
走經脈,則三焦和,而為胃外之然,自能進食;如毒走三焦,則三焦病,而不能為胃外之然,自不能進食。
故痘出順逆,有一定循行之道,醫者當靜以觀之,不可妄投以藥。若
與藥,便當泄腎毒而通經脈,毒盛則先泄之,毒不盛則導之引之,使從經脈而出。此為治之之法也,苟不知
此,而處方投劑,落方書之窠白,大攻、大涼,非所以治之,適所以害之也。余為此言,乃一定不易之理,
無甚奇也。醫者不知人身經脈氣血之道,陰陽交會之理,見驚悸,則曰心經痘;咳嗽,則曰肺經痘;扁大,
則曰脾經痘;紅潤圓綻,則曰肝經痘;灰紫不起,則曰腎經痘︰于是攻發虛其肌表,寒涼亂其經脈。常見
痘之密而順者,遇兒醫而必重,重則危,危則死矣。未聞痘之逆者,遇兒醫而能收功者也。嘗觀鄉村窮谷
之中,醫藥少有,痘之生者常多;省會城市之內,醫藥最多,痘之死者大半。豈非治而致死之明驗歟﹗
<目錄>
<篇名>附案
內容:己巳春,長男甫六歲,次男甫三歲,于元旦次日,俱發熱見疹。余初不知疹之根源,以為嬰兒生下時,
口含惡血,開聲咽下,其后發為疹毒,治疹自當攻發,即用清涼透發之劑服之。次朝,略增十余點,究不暢達,
心甚惶惑。長男七月而生,先天怯薄,問其胸膈寬否何如?答曰︰飢甚。又問口味燥苦何如?答曰︰淡甚。因知
其虛,即投 、術、苓、甘、桂枝、紅花一二劑。次朝,疹發遍身,熱稍退,而神情猶煩躁,夜發熱,頻咳嗽,
至一月方安。蓋因見點之初,過服表劑,虛其經脈故也。次男尚幼,未省人事,不能致問,上冬患肺風痰喘証,
諸藥不效,服麻杏桂枝石膏湯,一劑而痊。謂其稟質略強,不與長男同,其疹不透,必寒凝毒甚,因與蘇、
麻、前、杏、黃芩、石膏藥,紅點不增,又與紫蘇、蔥、姜、芫荽等,熏之熨之,疹總不出。乃與同道諸公
商之,俱云︰舍透發並無別法。至五日而口吐蛔虫。兒醫曰︰此熱極虫生,余有牛黃散,可與服之。牛黃散,
即大黃末也。一服痰喘止,而神氣稍平,自是此兒遂無言矣。計無可施,複針百會穴,其喑門,服西黃分許,
及諸單方。觀其形証,實不能生。友人張衛生來望,因曰︰此大虛大寒証
也,今既無言,又不能食,恐無濟矣。然心猶不忍,勉投參、附,含藥而亡。因自嘆曰︰此庸醫現身食報,
天理當然,自身行醫,何尤乎人?因悔昔日所見之皆非,益信治病求本之不謬。
次日,有同居甥汪姓者,伊芳子出 ,已經三日,見余際悲傷,不邀診視,自用前、杏、麻黃、石膏藥一二
劑,疹出二十余點,不能再增,心胸煩悶,不得已而告余,乞余診視。余曰︰若再攻發,即如吾子矣。急與 、
術、芎、歸、桂、苓、紅花等,服一劑而熱退身安。余自此始悟疹之根源,凡治疹,但調其氣血,和其經絡,
寒涼攻發概置之不用,所以屢治而屢效也。
次年春,友人吳題仙之子,甫二歲,出 ,延兒醫馬聖則兄延醫之,攻發不透,神情恍惚,喘急不寧。又
延余診視,余往吳宅,聖兄先至,余視之,知其虛也,因告主人曰︰若但發 , 斷不出,必至身命不保。主
人曰︰為之奈何?余曰︰惟有溫補藥一劑,益其臟腑,安其腸胃,助其氣血,方可。聖兄曰︰吾治四朝,不
能透發,悉聽尊裁。余即與 、術、姜、桂、歸、芍、苓、甘、銀花、紅花諸味,一劑而安。次日仍用原方,
加人參一錢。此后並不服藥,連服獨參湯,數日,霍然矣。
又有夏姓耀如之子,出 ,其顏色紫黯,神氣不寧。余曰︰此証大凶,治須得法。連看二次,皆用溫散藥。次
早,其家人來告曰︰口吐蛔虫,另有藥否?余曰︰昨藥二劑,俱服否耶?曰︰尚存一劑。因與附子八分,令入
藥內煎服。自此遂無音耗,越三載,至其家,見其子長大。余因問曰︰昔年出 吐蛔,何由得愈?其家答曰︰
服先生之藥后,因無力相延,仗天覆庇,得以漸愈。余默嘆曰︰因死吾子,得生他人,治疹之法,可無憾矣。
余因附載斯冊,雖不能見信于兒醫,而正道闡明,實有裨于兒科治疹之根源,而為有子出 者,所當致慎也夫﹗
<篇名>原病
內容:人身本無病也,凡有所病,皆自取之。或耗其精,或勞其神,或奪其氣,種種皆致病之由。惟五臟充足,
六腑調和,經脈強盛,雖有所傷,亦不為病︰若臟腑經脈原有不足,又不知持重調攝,而放縱無常,焉得無病﹗
如臟氣不足,病在臟;腑氣不足,病在腑;經脈不足,病在經脈。陰血虛而不為陽氣之守,則陽病;陽氣虛而
不為陰血之使,則陰病。且正氣內虛,而淫邪猖獗,則六淫為病。是病皆從內生,豈由外至?其有外至者,惟
暴寒暴熱,驟風驟雨,傷人皮腠,乍而為病,則臟腑經脈,運轉如常,發之散之,一劑可痊。若先臟腑經脈不
足,而複外邪乘之,則治之又有法,必先調其臟腑,和其經脈,正氣足而邪氣自退,即所以散之發之也。所謂
治病必求于本;求其本,必知其原;知其原,治之不遠矣。
<目錄>
<篇名>治病
內容:凡人有病,需治在醫,醫者,人之司命也。既司人命,必知人身有形之經,又當知人身無形之氣;辨有形
之有余不足,察無形之離合逆從。有形者,臟腑經絡之定位;無形者,陰陽運氣之轉輸。臟腑經脈有病,而陰
陽運氣,轉旋輸布不失其常,雖病可愈;若有形既病,而無形亦逆,便不治矣。蓋醫不能生人也,不殺人,
便為良醫矣。所痛惜者,有形無形,全不之知,離合逆從,並未曾曉,見病即治,知其外,不知其內,究其末,
不究其原,妄曰醫者意也,以妄為意,以妄為醫,是居盲 而雲察秋毫也,豈其然哉﹗
<目錄>
<篇名>方藥
內容:品方用藥,豈非醫之長技哉﹗某藥合某方,某方治某病,輒取而用之,父傳師授,皆是術也。夫立方如舉
子作文,隨題意而闡發無遺;用藥如軍師遣將,知敵情而因材器使。經云︰視精明,察五色,觀五臟有余不
足,六腑強弱,形之盛衰,以此參伍,決死生之分。必如是而后可言醫,若執方治病,而不明五運六氣之本,經
脈生死之原,概以為頭痛則散之發之,而陽虛頭痛受其害矣;脹滿則消之泄之,而氣虛中滿受其害矣;身熱則
涼之,而陽虛發熱受其害矣;燥渴則寒之,而津液內竭受其害矣。仲師序云︰不念思求經旨,以演其所知,乃
各乘家技,終始順舊,欲視死別生,實為難矣。由此觀之,則成方不足重,用藥實為難。方技之醫,盍改弦
易轍,而加之意乎?
<目錄>
<篇名>嬰兒
內容:人稟天地陰陽之氣以生,父母精血之形以成,甫離胞胎,腑臟之形未充,陰陽之氣已立。此形此氣,賴乳
為先,間有小疾,多屬本氣不和,不宜妄投以藥,即藥亦當調其本氣;若概以發散、消痰、清熱之藥投之,非
惟無益,反害之矣。軒、岐論醫,言人身經脈循行之道,血氣交會之理,上下內外,升降出入,原無分于長幼。
數千年來,正道無傳,方技蜂起,不知經脈血氣,如何升降?如何出入?原本未明,遂謂大人、小兒當分科
異治;治既分,則方科尋究方書,兒科秘傳歌括,昧昧昏昏,毒流天下。遇病,輒曰點乳勿與。詎知嬰兒之病,
輕者什九,重者什一,惟藉名醫,知臟腑之原,識陰陽之本,按經投治,以法救之耳﹗今既絕其乳,複以消散
之劑投之,病至輕者,間亦自愈;若氣血有乖而身熱,脾胃內虛而生痰者,遇此斷不能愈矣。甚至痰益生,則消
益峻,熱愈熾,則涼愈投,至死不變,猶謂如是以治而病不愈,無如何矣。是則可嘆也已﹗夫嬰兒者,猶物之
初生萌芽也,腸細胃小,藉有形之乳食,養無形之氣機,毋容絕也。即曰乳食太過,乍有壅滯,須知一周不食,
胃亦空矣,一劑消食,滯已行矣。平人飲食入胃,傳化無停,一日數餐,次日皆傳道而出。至飼乳小兒,則隨食
隨消,傳
化尤速︰若絕養胃之乳,複投以戕胃之藥,施于無病之兒亦病,況已病乎﹗即更辯曰︰小兒外感風寒,內停乳
食,身發寒熱,胸膈氣滿,發散消磨且不愈,奚可食哉?而孰知其不然也。風寒原非外感,飲食本不內停,但
古先聖賢,未經明言,世何以知?蓋人之一身,有三陰五臟之氣,三陽六腑之氣,合十二經脈,氣血流行,外
則從肌達表,遍行周身以御外侮,內則由臟至腑,氣歸于胃,以消飲食。如曰外感,則富貴之兒,襁之褓之,
不出戶庭,何以多感?貧賤之兒,受風受寒,不避外邪,何以少感?受而不病,則無外感,不受而病,實從內
生矣。如曰內停,則無病之時,頻頻食乳,何不停食?既病之后,日日不乳,何以停食?若雲初因停食而病,
至今未消,試問人之胃腑,何如者也?食停于胃,如此不消,則胃之真氣已絕,尚何容醫?蓋在上脘者,名曰
宿食,入于胃中,即便腐化。若上脘不清,則點水必惡,見食如仇。何以抱病之兒,渴欲求飲,見食朵頤?
由此觀之,則外感風寒,內停乳食之說,可廢矣。方書詐無為有,兒醫日殺生靈,罪將奚歸?天歟﹗其不欲蒼
生之環聚歟,乃假其手于兒醫歟﹗
<目錄>
<篇名>痘
內容:痘,豆也,形似也。豆為腎之谷,而痘之根源,亦起于腎,義同也。人之結胎,由父精母血而成,是交感
之淫火,為痘之根源,藏于腎者。人之成形,先有兩腎,猶瓜實果種之兩葉。痘之出也,有循行之脈道,從脈
道而出為順,不從脈道而出為逆。脈道者何?心包絡是也。心包之絡,主血、主脈,遍行周身。其毒從陰出陽,
由下而上,沖擊心包,從心包而走經脈,從經脈而出皮膚,夫沖擊心包,故必先發驚搐;從經脈而出皮膚,故
續出而不驟;從心包而走經脈,故化血以成漿。如是,痘雖稠密,亦必收功。如不從心包之脈道而出,則隨三
焦之氣,以走肌腠,從肌腠而出皮膚,為逆而險矣。夫心包主脈,脈者,陰血也;三焦主氣,氣者,陽氣也。
隨心包血脈而出,則出之有漸,化血為膿,順之証也;從三焦氣分而出,則出之無漸,不能化血為膿,必至肉
腫而痘不腫,氣至而血不隨,根窠不斂,界限不分,或扁大空倉,或碎雜紫艷,或陰寒灰白,則為逆矣。蓋毒
走經脈,則三焦和,而為胃外之然,自能進食;如毒走三焦,則三焦病,而不能為胃外之然,自不能進食。
故痘出順逆,有一定循行之道,醫者當靜以觀之,不可妄投以藥。若
與藥,便當泄腎毒而通經脈,毒盛則先泄之,毒不盛則導之引之,使從經脈而出。此為治之之法也,苟不知
此,而處方投劑,落方書之窠白,大攻、大涼,非所以治之,適所以害之也。余為此言,乃一定不易之理,
無甚奇也。醫者不知人身經脈氣血之道,陰陽交會之理,見驚悸,則曰心經痘;咳嗽,則曰肺經痘;扁大,
則曰脾經痘;紅潤圓綻,則曰肝經痘;灰紫不起,則曰腎經痘︰于是攻發虛其肌表,寒涼亂其經脈。常見
痘之密而順者,遇兒醫而必重,重則危,危則死矣。未聞痘之逆者,遇兒醫而能收功者也。嘗觀鄉村窮谷
之中,醫藥少有,痘之生者常多;省會城市之內,醫藥最多,痘之死者大半。豈非治而致死之明驗歟﹗
<目錄>
<篇名>附案
內容:己巳春,長男甫六歲,次男甫三歲,于元旦次日,俱發熱見疹。余初不知疹之根源,以為嬰兒生下時,
口含惡血,開聲咽下,其后發為疹毒,治疹自當攻發,即用清涼透發之劑服之。次朝,略增十余點,究不暢達,
心甚惶惑。長男七月而生,先天怯薄,問其胸膈寬否何如?答曰︰飢甚。又問口味燥苦何如?答曰︰淡甚。因知
其虛,即投 、術、苓、甘、桂枝、紅花一二劑。次朝,疹發遍身,熱稍退,而神情猶煩躁,夜發熱,頻咳嗽,
至一月方安。蓋因見點之初,過服表劑,虛其經脈故也。次男尚幼,未省人事,不能致問,上冬患肺風痰喘証,
諸藥不效,服麻杏桂枝石膏湯,一劑而痊。謂其稟質略強,不與長男同,其疹不透,必寒凝毒甚,因與蘇、
麻、前、杏、黃芩、石膏藥,紅點不增,又與紫蘇、蔥、姜、芫荽等,熏之熨之,疹總不出。乃與同道諸公
商之,俱云︰舍透發並無別法。至五日而口吐蛔虫。兒醫曰︰此熱極虫生,余有牛黃散,可與服之。牛黃散,
即大黃末也。一服痰喘止,而神氣稍平,自是此兒遂無言矣。計無可施,複針百會穴,其喑門,服西黃分許,
及諸單方。觀其形証,實不能生。友人張衛生來望,因曰︰此大虛大寒証
也,今既無言,又不能食,恐無濟矣。然心猶不忍,勉投參、附,含藥而亡。因自嘆曰︰此庸醫現身食報,
天理當然,自身行醫,何尤乎人?因悔昔日所見之皆非,益信治病求本之不謬。
次日,有同居甥汪姓者,伊芳子出 ,已經三日,見余際悲傷,不邀診視,自用前、杏、麻黃、石膏藥一二
劑,疹出二十余點,不能再增,心胸煩悶,不得已而告余,乞余診視。余曰︰若再攻發,即如吾子矣。急與 、
術、芎、歸、桂、苓、紅花等,服一劑而熱退身安。余自此始悟疹之根源,凡治疹,但調其氣血,和其經絡,
寒涼攻發概置之不用,所以屢治而屢效也。
次年春,友人吳題仙之子,甫二歲,出 ,延兒醫馬聖則兄延醫之,攻發不透,神情恍惚,喘急不寧。又
延余診視,余往吳宅,聖兄先至,余視之,知其虛也,因告主人曰︰若但發 , 斷不出,必至身命不保。主
人曰︰為之奈何?余曰︰惟有溫補藥一劑,益其臟腑,安其腸胃,助其氣血,方可。聖兄曰︰吾治四朝,不
能透發,悉聽尊裁。余即與 、術、姜、桂、歸、芍、苓、甘、銀花、紅花諸味,一劑而安。次日仍用原方,
加人參一錢。此后並不服藥,連服獨參湯,數日,霍然矣。
又有夏姓耀如之子,出 ,其顏色紫黯,神氣不寧。余曰︰此証大凶,治須得法。連看二次,皆用溫散藥。次
早,其家人來告曰︰口吐蛔虫,另有藥否?余曰︰昨藥二劑,俱服否耶?曰︰尚存一劑。因與附子八分,令入
藥內煎服。自此遂無音耗,越三載,至其家,見其子長大。余因問曰︰昔年出 吐蛔,何由得愈?其家答曰︰
服先生之藥后,因無力相延,仗天覆庇,得以漸愈。余默嘆曰︰因死吾子,得生他人,治疹之法,可無憾矣。
余因附載斯冊,雖不能見信于兒醫,而正道闡明,實有裨于兒科治疹之根源,而為有子出 者,所當致慎也夫﹗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9
- 文章: 33799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醫學真傳
<目錄>
<篇名>傷寒
內容:傷寒,一名卒病。卒,暴也,陰陽不和,卒暴為病。凡惡寒,發熱,頭痛,骨疼,嘔吐,煩渴,皆傷寒也。
因內傷而傷寒者,病之至重者也。內傷傷寒,有性命之虞。治法一以溫補元氣為主,不效,更當大溫補,毋
發散虛其經脈,毋消導耗其中土,毋寒涼損其陽和。雖有外証,必察其內。察內者,探本澄源之大道,舍輕從
重之至理也。如是,十全其七。若妄加消散,不愈,然后溫補,藥不純正,方不畫一,旋消旋補,倏涼倏溫,
如是十死其七。夫傷寒,大病也。而世醫施治之法,無非消散寒涼,病可一二劑而愈者,必至于十數劑;始為
發散,繼則消磨,終則攻下,原本壯實而病在三陽者,其身或不死,身雖不死,而耽延時日,野狼狽已極矣。
且人以胃氣為本,
若病傷寒,更以胃氣為先。世醫不明此理,凡遇傷寒,必曰內有食也。夫食為養命之本,有食何妨?況無病則
能食,有病則不能食;無病則嗜食,有病則惡食。惡食而不能食,不可強與;若飢而欲食,便當與之。如必
曰不可食也,複投消食寬胸、挨磨攻下之藥,人豈金石哉﹗夫食入于胃,隨食隨消,若有停滯,自然不寧,
即當嘔吐。仲師《傷寒論》云︰宿食在上脘者,當吐之。由此觀之,則在上脘,是為宿食,若歸中脘,便腐
化傳導,無宿食矣。病患數日不食,豈複有宿食之理?若胸膈脹滿,按之而痛,非上焦虛寒,即氣機不轉,當
益其氣機,溫其三焦,正氣流行,則胸膈舒暢。粗工不知,亦曰有食,如果有食,何以始病之時,按之不痛?
既病之后,數日不食,按之反痛?按之而痛,真氣虛也,奈何妄行消導,以為積垢內停?欲使便出,屢屢攻下,
豈知腸胃內虛,所下者不過溏泄稀糞耳﹗夫攻下便稀,是腸虛也,而又不知,尤必曰此旁流也。嗟嗟﹗旁流
二字,論中並無,即有旁流,必燥糞內結,而旁水自流,非登廁便稀之為旁流也。夫宿食旁流之証,或百中
有一,豈可視為常事哉?世之治傷寒者,惟散、惟消、惟清、惟泄,罔顧其本,但治其末;消、散、清、泄殆
盡,見病虛寒,然后調補。執一定不移之死法,治變化無方之傷寒,舍生機活潑之至道,用殺伐刀鋸之慘刑,
能不悲哉﹗故治病必求于本,而傷寒治本之法,難以言傳,識六氣之標本,明經絡之淺深,更
合經論而會通之,其庶幾乎﹗
<目錄>
<篇名>發熱
內容:寒為陰,熱為陽。發熱,陽也,由陰氣不和于陽而發熱也。夫陰氣不和于陽,是為陰虛。然陰在內,為陽
之守,陰虛則陽無所守,陽無所守則陽氣亦虛,是發熱有屬陰虛者,有屬陽虛者。陰虛發熱,宜養血滋陰,陽
虛發熱,當養氣助陽。人身陰陽和則無熱,陰陽不和則發熱,揆其常理,但當和陰陽、調氣血也。然而熱之發
也,有微暴不同。微熱者,熱而和緩,陰血內虛也;暴熱者,熱之燔灼,陽氣亢害也。陰血內虛而熱,當以
滋養之藥治之;陽氣亢害而熱,宜以溫熱之藥治之。蓋微熱者,有根之熱也︰熱暴者,無根之熱也。無根之熱,
是為脫熱;脫熱者,陽氣外脫而熱也。如是之熱,當求其屬以衰之,故曰甘溫除大熱也。凡病而發熱者什之九,
是身雖發熱,必有本証。醫者當視其色,診其脈,察其表裡,揆其虛實,合本証而詳論之,得其要矣。
<目錄>
<篇名>惡寒
內容:熱,陽氣也;寒,陰氣也。惡寒者,周身毛竅不得陽氣之衛外,故皮毛嗇嗇然而洒淅也。人周身八萬四
千毛竅,太陽衛外之氣也。若病太陽之氣,則通體惡寒。從頭項而至背膂,太陽循行之經也︰若病太陽之經,
則其背惡寒。惡寒之外,又有身寒。身寒者,著衣重複而身常寒,乃三焦火熱之氣不能外溫肌肉也。《傷寒論》
云︰形冷惡寒者,此三焦傷也。形冷惡寒,即身寒之謂也。凡傷寒初起,身必發寒,蓋寒乃太陽之本氣也。
經云︰太陽之上,寒氣主之。是太陽以寒為本,以熱為標也。惡寒之外,又有惡風。經云︰厥陰之上,風氣
主之。人身通體皮毛,太陽之氣所主也。皮毛之內,肌腠之間,則有熱肉充膚之血,厥陰之氣所主也。病太
陽之本氣,而皮毛不利,則惡寒;病厥陰之本氣,而肌腠不利,則惡風。風、寒難以分別,從皮毛、肌腠而有
別也。病在皮毛,則皮毛閉拒而無汗;病在肌腠,則皮毛開發而有汗。蓋凝斂閉拒則為寒,鼓動開發則為風。
風也,寒也,皆正氣內虛,而淫氣隨生也。有身雖發熱,發熱之中,仍兼惡寒,法當辛溫以治其熱。經云︰病
未反本,治當從本。此之謂也。
<目錄>
<篇名>頭痛
內容:頭痛之証有三︰一太陽頭痛,一少陽頭痛,一厥陰頭痛。太陽之脈,上額交巔絡腦,而太陽之上,寒氣主
之;太陽頭痛,寒痛也。少陽之脈,上抵頭角,而少陽之
上,相火主之;少陽頭痛,火痛也。厥陰之脈,上出額,與督脈會于巔,而厥陰之上,風氣主之;厥陰頭痛,
風痛也。頭痛雖有寒、火、風三者之異,尤當觀其微劇,察其陰陽。身有他病而兼頭痛,痛之微者也;獨患
頭痛,其痛欲死,痛之劇者也。凡陰血虛而陽熱盛,則痛微;若陽氣虛而陰寒盛,則痛劇。風火頭痛,有余則
清散之,不足則滋補之。陰寒頭痛,乃陰盛陽虛,所謂陽虛頭痛者是也,非桂、附、參、 不能治之。世遇頭
痛之証,便謂外受風寒,即與發散;發散不愈,漸加寒涼,非芎、防、荊、羌,即芩、連、梔、膏,風火頭痛
而遇此,不致喪身,若陽虛頭痛而遇此,必致殞命矣。可不慎哉﹗
世有三陰無頭痛之說,豈知陰虛頭痛,純屬陰寒,陽幾絕滅,病此者,十無一生。所以然者,一如日不麗
天,下沉于海,萬方崩陷也。蓋人與天地相合,天有日,人亦有日,君火之陽,日也;地有四海,人亦有四海,
頭為髓海,胸為氣海,胃為谷海,胞中為血海。在天之日,晝行于天,夜行于海;在人之日,既行于天,亦行
于海。自頭項至尾閭,如日之行于天也,自血海至髓海,如日之行于海也。今陽虛頭痛,乃陰寒蔽日,逆于髓
海,不能上巔至項,以行于背,反從陽入陰,以行于腹。是以頭痛不已則心煩,心煩者,陽光逆于氣海也;心
煩不已則嘔吐,嘔吐者,陽光逆于谷海也;嘔吐不已則神昏,神昏者,陽光逆于血海也。頭痛至神昏,則入陰
之盡,如日
沉海底矣。在天則萬方崩陷而大荒,在人則陽光絕滅而身死。不知其源,妄投湯藥,至治之不效。有雲肝風
入腦者,有雲客寒犯腦者,有雲真頭痛者,其言如是,而散風、散寒之藥,終以不免。豈知散之之法,非所
以治之,適所以害之,旨哉﹗《靈樞》四海論云︰得順者生,得逆者敗;知調者利,不知調者害。其即日逆
于海之頭痛,而醫者倒行逆施,不善治而致死之謂歟﹗
<目錄>
<篇名>辨舌
內容:舌者,心之竅。心,火也。舌紅,火之正色也;上舍微胎,火之蘊蓄也︰此為平人之舌色。若病則君
火內虛,胃無谷神,舌色變而胎垢生,今人妄謂胸中有食,則舌上有胎,非理也。若謂胎因食生,則平人一
日數餐,何無胎?若謂平人食而即消,病則停滯胎生,何初病一二日,舌上無苔,至三四日谷食不入,舌反
有苔?則有食有苔之說,可知其訛謬矣。方書辨三十六舌,張大繁言,毫無征驗。世醫不知此屬偽言,臨病施
治,執以為信,非所以救之,適所以害之矣。夫平人之舌本無苔,微有苔者,不過隱隱微微,淡白、淡黃
之間耳﹗惟三焦火熱之氣,為寒所侵,則舌上白苔而滑,身發熱而谷不入,中、上二焦,虛熱相蒸,則舌上
粘苔而垢。苔色淡黃,或微黃者,中土虛也;苔色灰褐,或醬板色者,中土
寒也。舌上紫色者,虛寒也;深紫色者,大虛大寒也;紫色光亮者,久病火衰,土無生原也,淡白光亮者,
久病陰虛,榮血內脫也。苔色黑色者,君火虛衰,水色上乘也。須知舌者,火也,火得其色,乃為平人之舌。
平人五火齊明,如天日光明,陰翳消除,何苔之有?惟傷寒大病,君火不明,至三焦相火乘于君火之位,則
舌色反常。夫相火之乘于君火也,非相火之有余,乃君火之不足。醫者不知救助君火之不明,反 沒相火
之上乘,進以寒涼,則君火愈虧,相火並竭,神志散亂,未有不斃。平人胃氣有余,三焦和暢,君火光明,凡五
味入口,無論酸、咸、甘、苦,皆過而無苔;病則胃氣空虛,三焦失職,君火衰微,若五味入口,遇酸、咸、
甘、苦,則舌上凝滯而苔生矣。人不之信,但觀小兒服藥,舌上藥色凝而不退,大人食酸,舌苔即黑,此其
征矣。夫黑者,水色也。傷寒苔黑,世有火極似水之說,品方用藥,仍議清涼。夫火極似水,所謂物極必反也。
既極而反,理應從治,不應對治,對治固宜清涼,從治則宜溫熱矣。奈何認舌,皆以虛為實,以寒為熱,不能
探本澄源,盡是以訛傳訛。雖謂舌色反常,亦有實熱之証,然舌色反常而實熱者,十有二三,此三陽病也;舌
色反常而虛寒者,十有七八,此三陰病也。舌色反常上有紅點,大如芥子,此虛熱舌也;舌色如常,上有紅點,
大如芥子,此實熱舌
也。舌上苔黑而熱極者,其苔高浮于上,不傷舌之本體,或黑或灰,此犀角、芩、連、石膏之証,乃百中之一
耳﹗至大、小承氣之証,舌上亦有燥黑者,然必出言壯厲,神氣雖昏,而原本之神凝聚于內,承氣下之而愈,
亦百中之一耳﹗其有散黑而潤,四邊灰紫者,虛寒舌也。又有凝黑而枯,上如鱗甲者,大虛大寒舌也,並宜參、
朮、桂、附,大忌寒涼。若胃氣已絕,滿舌如繭,板硬而黃,或板硬而黑,如是之舌,百無一生。余之辨舌,
不合方書,觀者未必能信,如能不棄余言,則殺人亦差少耳﹗
<篇名>傷寒
內容:傷寒,一名卒病。卒,暴也,陰陽不和,卒暴為病。凡惡寒,發熱,頭痛,骨疼,嘔吐,煩渴,皆傷寒也。
因內傷而傷寒者,病之至重者也。內傷傷寒,有性命之虞。治法一以溫補元氣為主,不效,更當大溫補,毋
發散虛其經脈,毋消導耗其中土,毋寒涼損其陽和。雖有外証,必察其內。察內者,探本澄源之大道,舍輕從
重之至理也。如是,十全其七。若妄加消散,不愈,然后溫補,藥不純正,方不畫一,旋消旋補,倏涼倏溫,
如是十死其七。夫傷寒,大病也。而世醫施治之法,無非消散寒涼,病可一二劑而愈者,必至于十數劑;始為
發散,繼則消磨,終則攻下,原本壯實而病在三陽者,其身或不死,身雖不死,而耽延時日,野狼狽已極矣。
且人以胃氣為本,
若病傷寒,更以胃氣為先。世醫不明此理,凡遇傷寒,必曰內有食也。夫食為養命之本,有食何妨?況無病則
能食,有病則不能食;無病則嗜食,有病則惡食。惡食而不能食,不可強與;若飢而欲食,便當與之。如必
曰不可食也,複投消食寬胸、挨磨攻下之藥,人豈金石哉﹗夫食入于胃,隨食隨消,若有停滯,自然不寧,
即當嘔吐。仲師《傷寒論》云︰宿食在上脘者,當吐之。由此觀之,則在上脘,是為宿食,若歸中脘,便腐
化傳導,無宿食矣。病患數日不食,豈複有宿食之理?若胸膈脹滿,按之而痛,非上焦虛寒,即氣機不轉,當
益其氣機,溫其三焦,正氣流行,則胸膈舒暢。粗工不知,亦曰有食,如果有食,何以始病之時,按之不痛?
既病之后,數日不食,按之反痛?按之而痛,真氣虛也,奈何妄行消導,以為積垢內停?欲使便出,屢屢攻下,
豈知腸胃內虛,所下者不過溏泄稀糞耳﹗夫攻下便稀,是腸虛也,而又不知,尤必曰此旁流也。嗟嗟﹗旁流
二字,論中並無,即有旁流,必燥糞內結,而旁水自流,非登廁便稀之為旁流也。夫宿食旁流之証,或百中
有一,豈可視為常事哉?世之治傷寒者,惟散、惟消、惟清、惟泄,罔顧其本,但治其末;消、散、清、泄殆
盡,見病虛寒,然后調補。執一定不移之死法,治變化無方之傷寒,舍生機活潑之至道,用殺伐刀鋸之慘刑,
能不悲哉﹗故治病必求于本,而傷寒治本之法,難以言傳,識六氣之標本,明經絡之淺深,更
合經論而會通之,其庶幾乎﹗
<目錄>
<篇名>發熱
內容:寒為陰,熱為陽。發熱,陽也,由陰氣不和于陽而發熱也。夫陰氣不和于陽,是為陰虛。然陰在內,為陽
之守,陰虛則陽無所守,陽無所守則陽氣亦虛,是發熱有屬陰虛者,有屬陽虛者。陰虛發熱,宜養血滋陰,陽
虛發熱,當養氣助陽。人身陰陽和則無熱,陰陽不和則發熱,揆其常理,但當和陰陽、調氣血也。然而熱之發
也,有微暴不同。微熱者,熱而和緩,陰血內虛也;暴熱者,熱之燔灼,陽氣亢害也。陰血內虛而熱,當以
滋養之藥治之;陽氣亢害而熱,宜以溫熱之藥治之。蓋微熱者,有根之熱也︰熱暴者,無根之熱也。無根之熱,
是為脫熱;脫熱者,陽氣外脫而熱也。如是之熱,當求其屬以衰之,故曰甘溫除大熱也。凡病而發熱者什之九,
是身雖發熱,必有本証。醫者當視其色,診其脈,察其表裡,揆其虛實,合本証而詳論之,得其要矣。
<目錄>
<篇名>惡寒
內容:熱,陽氣也;寒,陰氣也。惡寒者,周身毛竅不得陽氣之衛外,故皮毛嗇嗇然而洒淅也。人周身八萬四
千毛竅,太陽衛外之氣也。若病太陽之氣,則通體惡寒。從頭項而至背膂,太陽循行之經也︰若病太陽之經,
則其背惡寒。惡寒之外,又有身寒。身寒者,著衣重複而身常寒,乃三焦火熱之氣不能外溫肌肉也。《傷寒論》
云︰形冷惡寒者,此三焦傷也。形冷惡寒,即身寒之謂也。凡傷寒初起,身必發寒,蓋寒乃太陽之本氣也。
經云︰太陽之上,寒氣主之。是太陽以寒為本,以熱為標也。惡寒之外,又有惡風。經云︰厥陰之上,風氣
主之。人身通體皮毛,太陽之氣所主也。皮毛之內,肌腠之間,則有熱肉充膚之血,厥陰之氣所主也。病太
陽之本氣,而皮毛不利,則惡寒;病厥陰之本氣,而肌腠不利,則惡風。風、寒難以分別,從皮毛、肌腠而有
別也。病在皮毛,則皮毛閉拒而無汗;病在肌腠,則皮毛開發而有汗。蓋凝斂閉拒則為寒,鼓動開發則為風。
風也,寒也,皆正氣內虛,而淫氣隨生也。有身雖發熱,發熱之中,仍兼惡寒,法當辛溫以治其熱。經云︰病
未反本,治當從本。此之謂也。
<目錄>
<篇名>頭痛
內容:頭痛之証有三︰一太陽頭痛,一少陽頭痛,一厥陰頭痛。太陽之脈,上額交巔絡腦,而太陽之上,寒氣主
之;太陽頭痛,寒痛也。少陽之脈,上抵頭角,而少陽之
上,相火主之;少陽頭痛,火痛也。厥陰之脈,上出額,與督脈會于巔,而厥陰之上,風氣主之;厥陰頭痛,
風痛也。頭痛雖有寒、火、風三者之異,尤當觀其微劇,察其陰陽。身有他病而兼頭痛,痛之微者也;獨患
頭痛,其痛欲死,痛之劇者也。凡陰血虛而陽熱盛,則痛微;若陽氣虛而陰寒盛,則痛劇。風火頭痛,有余則
清散之,不足則滋補之。陰寒頭痛,乃陰盛陽虛,所謂陽虛頭痛者是也,非桂、附、參、 不能治之。世遇頭
痛之証,便謂外受風寒,即與發散;發散不愈,漸加寒涼,非芎、防、荊、羌,即芩、連、梔、膏,風火頭痛
而遇此,不致喪身,若陽虛頭痛而遇此,必致殞命矣。可不慎哉﹗
世有三陰無頭痛之說,豈知陰虛頭痛,純屬陰寒,陽幾絕滅,病此者,十無一生。所以然者,一如日不麗
天,下沉于海,萬方崩陷也。蓋人與天地相合,天有日,人亦有日,君火之陽,日也;地有四海,人亦有四海,
頭為髓海,胸為氣海,胃為谷海,胞中為血海。在天之日,晝行于天,夜行于海;在人之日,既行于天,亦行
于海。自頭項至尾閭,如日之行于天也,自血海至髓海,如日之行于海也。今陽虛頭痛,乃陰寒蔽日,逆于髓
海,不能上巔至項,以行于背,反從陽入陰,以行于腹。是以頭痛不已則心煩,心煩者,陽光逆于氣海也;心
煩不已則嘔吐,嘔吐者,陽光逆于谷海也;嘔吐不已則神昏,神昏者,陽光逆于血海也。頭痛至神昏,則入陰
之盡,如日
沉海底矣。在天則萬方崩陷而大荒,在人則陽光絕滅而身死。不知其源,妄投湯藥,至治之不效。有雲肝風
入腦者,有雲客寒犯腦者,有雲真頭痛者,其言如是,而散風、散寒之藥,終以不免。豈知散之之法,非所
以治之,適所以害之,旨哉﹗《靈樞》四海論云︰得順者生,得逆者敗;知調者利,不知調者害。其即日逆
于海之頭痛,而醫者倒行逆施,不善治而致死之謂歟﹗
<目錄>
<篇名>辨舌
內容:舌者,心之竅。心,火也。舌紅,火之正色也;上舍微胎,火之蘊蓄也︰此為平人之舌色。若病則君
火內虛,胃無谷神,舌色變而胎垢生,今人妄謂胸中有食,則舌上有胎,非理也。若謂胎因食生,則平人一
日數餐,何無胎?若謂平人食而即消,病則停滯胎生,何初病一二日,舌上無苔,至三四日谷食不入,舌反
有苔?則有食有苔之說,可知其訛謬矣。方書辨三十六舌,張大繁言,毫無征驗。世醫不知此屬偽言,臨病施
治,執以為信,非所以救之,適所以害之矣。夫平人之舌本無苔,微有苔者,不過隱隱微微,淡白、淡黃
之間耳﹗惟三焦火熱之氣,為寒所侵,則舌上白苔而滑,身發熱而谷不入,中、上二焦,虛熱相蒸,則舌上
粘苔而垢。苔色淡黃,或微黃者,中土虛也;苔色灰褐,或醬板色者,中土
寒也。舌上紫色者,虛寒也;深紫色者,大虛大寒也;紫色光亮者,久病火衰,土無生原也,淡白光亮者,
久病陰虛,榮血內脫也。苔色黑色者,君火虛衰,水色上乘也。須知舌者,火也,火得其色,乃為平人之舌。
平人五火齊明,如天日光明,陰翳消除,何苔之有?惟傷寒大病,君火不明,至三焦相火乘于君火之位,則
舌色反常。夫相火之乘于君火也,非相火之有余,乃君火之不足。醫者不知救助君火之不明,反 沒相火
之上乘,進以寒涼,則君火愈虧,相火並竭,神志散亂,未有不斃。平人胃氣有余,三焦和暢,君火光明,凡五
味入口,無論酸、咸、甘、苦,皆過而無苔;病則胃氣空虛,三焦失職,君火衰微,若五味入口,遇酸、咸、
甘、苦,則舌上凝滯而苔生矣。人不之信,但觀小兒服藥,舌上藥色凝而不退,大人食酸,舌苔即黑,此其
征矣。夫黑者,水色也。傷寒苔黑,世有火極似水之說,品方用藥,仍議清涼。夫火極似水,所謂物極必反也。
既極而反,理應從治,不應對治,對治固宜清涼,從治則宜溫熱矣。奈何認舌,皆以虛為實,以寒為熱,不能
探本澄源,盡是以訛傳訛。雖謂舌色反常,亦有實熱之証,然舌色反常而實熱者,十有二三,此三陽病也;舌
色反常而虛寒者,十有七八,此三陰病也。舌色反常上有紅點,大如芥子,此虛熱舌也;舌色如常,上有紅點,
大如芥子,此實熱舌
也。舌上苔黑而熱極者,其苔高浮于上,不傷舌之本體,或黑或灰,此犀角、芩、連、石膏之証,乃百中之一
耳﹗至大、小承氣之証,舌上亦有燥黑者,然必出言壯厲,神氣雖昏,而原本之神凝聚于內,承氣下之而愈,
亦百中之一耳﹗其有散黑而潤,四邊灰紫者,虛寒舌也。又有凝黑而枯,上如鱗甲者,大虛大寒舌也,並宜參、
朮、桂、附,大忌寒涼。若胃氣已絕,滿舌如繭,板硬而黃,或板硬而黑,如是之舌,百無一生。余之辨舌,
不合方書,觀者未必能信,如能不棄余言,則殺人亦差少耳﹗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9
- 文章: 33799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醫學真傳
<目錄>
<篇名>咳嗽
內容:語云︰諸病易治,咳嗽難醫。夫所以難治者,緣咳嗽根本甚多,不止于肺。今世遇有咳嗽,即曰肺病,隨
用發散、消痰、清涼、潤肺之藥,藥日投而咳日甚,有病之經脈,未蒙其治,無病之經脈,徒受其殃,至一
月不愈,則弱証將成,二月不愈,則弱証已成,延至百日,身命雖未告殂,而此人已歸不治之証矣。嗚呼﹗本
屬可治之病,而壞于凡醫之手,舉世皆然,莫可如何﹗余因推本而約言之。《素問‧咳論》云︰五臟六腑皆
令人咳,非獨肺也,是以咳病初起,有起于腎者,有起于肝者,
有起于脾者,有起于心包者,有起于胃者,有起于中、上二焦者,有起于肺者,治當察其原,察原之法,在
乎審証。
若喉痒而咳,是火熱之氣上沖也,火欲發而煙先起,煙氣沖喉,故痒而咳。又有傷風初起,喉中一點作
痒,咽熱飲則少蘇,此寒凝上焦,咽喉不利而咳也,或寒或熱,治當和其上焦。其有胸中作痒,痒則為咳,此
中焦津血內虛,或寒或熱而為咳,法當和其中焦。此喉痒之咳,而屬于上、中二焦也。
若氣上沖而咳,是肝、腎虛也。夫心、肺居上,肝、腎居下。腎為水臟,合膀胱水腑,隨太陽之氣,出皮毛以
合肺。肺者天也,水天一氣,營運不息。今腎臟內虛,不能合水腑而行皮毛,則腎氣從中土以上沖,上沖則
咳。此上沖之咳而屬于腎也。
又肝藏血,而沖、任血海之血,肝所主也。其血則熱肉充膚,澹滲皮毛,臥則內歸于肝。今肝臟內虛,不
合沖、任之血,出于膚腠,則肝氣從心包以上沖,上沖則咳。此上沖之咳而屬于肝也。
又有先吐血,后咳嗽者。吐血則足厥陰肝臟內傷,而手厥陰心包亦虛,致心包之火上克肺金。心包主血、
主脈,血脈內虛,夜則發熱,日則咳嗽,甚則日夜皆熱,日夜皆咳。此為虛勞咳嗽,先傷其血,后傷其氣,陰陽
並竭,血氣皆虧,服滋陰之藥則相宜,服溫補之藥則不宜,如是之咳,百無一生。此咳之屬于心包也。
又手太陰屬肺金,天也;足太陰屬脾土,地也。在運氣則土生金,在臟腑則地天交。今脾土內虛,土
不勝水,致痰涎上涌,地氣不升,天氣不降,而為咳,咳必兼喘。此咳之屬于脾也。
又胃為水谷海,氣屬陽明,足陽明主胃,手陽明主大腸。陽明之上,燥氣治之,其氣下行,今陽明之氣不
從下行,或過于燥而火炎,或失其燥而停飲,咳出黃痰,胃燥熱也,痰飲內積,胃虛寒也。此為腸胃之咳,咳雖
不愈,不即殞軀。治宜消痰、散飲。此咳之屬于胃也。夫痰聚于胃,必從咳出,故《咳論》雲聚胃關肺。使不知
咳嗽之原,而但以清肺、消痰、疏風、利氣為治,適害也已﹗
外有傷風咳嗽,初起便服清散藥,不能取效者,此為虛傷風也,最忌寒涼發散,投劑得宜,可以漸愈。又有
冬時腎氣不足,水不生木,致肝氣內虛,洞涕不收,鼻竅不利,亦為虛傷風,亦忌發散,投劑得宜,至春天和凍
解,洞涕始收,鼻竅始利。
咳嗽大略,其義如是,得其意而引伸之,其庶幾乎﹗
咳嗽俗名曰嗆,連咳不已,謂之頓嗆。頓嗆者,一氣連嗆二三十聲,少者十數聲,嗆則頭傾胸曲,甚者手
足拘攣,痰從口出,涕泣相隨,從膺胸而下應于少腹。大人患此,如同哮喘,小兒患此,謂之時行頓嗆。頓嗆不
服藥,至一月亦愈。所以然者,周身八萬四千毛竅,太陽膀胱之氣應之,以合于肺,毛竅之內,即有絡脈之血,
胞中血海之血應之,以合于肝︰若毛竅受寒,致胞血凝澀,其血不能澹滲于皮毛絡脈之間,氣不煦而血不濡,
則患頓嗆。至一月,則胞中之血一周環複,故一月可愈;若一月不愈,必至兩月。不與之藥,亦不喪身。若人
過愛其子,頻頻服藥,醫者但治其氣,不治其血,但理其肺,不理其肝,頓嗆未已,又增他病。或寒涼過多,
而嘔吐不食;或攻下過多,而腹滿泄泄;或表散過多,而乳腫喘急︰不應死而死者,不可勝計。嬰兒頓嗆初起,
但當散胞中之寒,和絡脈之血,如香附、紅花、川芎、歸、芍之類可用;其內寒嘔吐者,干姜、吳萸可加︰
表裡皆虛者, 、術、參、苓可用。因病加減,在醫者之神明。苟不知頓嗆之原,而妄以前、杏、蘇、芩、枳、
桔、抱龍丸輩,清肺化痰,則不可也。
<目錄>
<篇名>瘧
內容:瘧之不同于傷寒也︰瘧為輕,傷寒為重;瘧在經絡,傷寒在氣化。氣化者,隨六氣而化病,有陰陽之傳變
也。經絡者,瘧邪隨經絡而沉以內薄,由衛氣應乃作也。應者,衛氣外出,瘧從之而發;衛氣內入,瘧從之而
休也。時行傳染之瘧,邪瘧也,邪氣相感,但在皮膚絡
脈間,即不服藥,三日亦愈。其先寒后熱,熱時煩渴,汗出即休,此三陽瘧也,即不服藥,六日亦愈。又日發而
早,其瘧將愈;日發而晏,其瘧難已。晏者,衛氣虛而循經不入也。瘧有陰陽輕重之不同,瘧為陽,脾寒為陰;
瘧為輕,脾寒為重。時俗一概混稱,醫家一概混治,豈知瘧與脾寒之不同哉﹗瘧不死人,脾寒能死人。若脾寒
病,而概以消散寒涼之藥,昧昧以治,斷未有不斃者也。夫病之發也,寒少熱多,六脈均平,能食,而神氣如常
者,瘧也;寒多熱少,六脈微虛,不能食而煩悶嘔逆,神氣消索者,脾寒也。夏月皮毛開發,經絡外溢,風暑之
邪,易傷經絡,故多瘧病。傷絡者,瘧之輕者也;傷經者,瘧之可輕可重者也。治瘧之方,當調其氣血,和其榮
衛,疏其絡,通其經,察寒熱之多少,辨臟腑之虛實,而施治之。欲調氣血、和榮衛,如歸、芍、紅花、柴胡、桂枝
可用也;疏通經絡,如續斷、木通、秦艽、銀花可用也。寒多者,姜、桂、曲、朴以溫之;熱多者,柴、芩、知、葛以
清之;實者,橘、半、枳、朴;虛者, 、術、甘、苓。此瘧病通治之法也。
若干太陰脾臟,則為寒瘧;寒瘧,猶脾寒也。少陰心臟,則為心瘧;心瘧,猶癉瘧也。少陰腎臟,則為腎
瘧;腎瘧,猶牝瘧也。厥陰肝臟,則為厥瘧;厥瘧,厥不知人也。此數瘧者,當用參、 、術、姜、桂、附
以治之,惟心瘧屬手少陰,不宜溫熱,當用參、苓、歸、芍、枸杞、棗仁、
遠志、龍眼補心養血之法以治之。此五臟三陰瘧,實可生而可死。凡此所以論瘧病之重輕,及治瘧之常法也。
而瘧之方起、瘧之變病、治之禁忌、藥之流通,更當悉焉。夏月天暑地炎,無寒風之外感,然而沐浴水寒。
暮夜涼風,不能無也。人犯之者,不在皮膚,多傷經脈。人身衛氣,夜入于陰,日出于陽,因衛氣之出,而乍
然寒熱,即瘧病也。若昧昧以診,見有寒熱,不曰傷寒,即曰傷暑,不曰中暑,即曰內傷外感。夫其言如是,
而所用之藥,無非發散、消食,及乎寒涼而已。嗟嗟﹗如是之病,不遭如是之藥,雖然成瘧,七日可愈。今也
發散虛其表,消食損其中,寒涼滯其經,而又絕其谷,必至瘧不成瘧,傷寒不成傷寒,汗雖出而身不涼,至日
晡而熱更甚。須知日晡熱甚,原病瘧也;汗出不涼,表裡皆虛也。無力之家,不延醫,不服藥,進以糜粥,
挨延時日而愈;有力之家,屢屢更醫,察其根由,醫必曰︰虛之極矣。先以人參少許,探而試之,試之相宜,
則重用之,然后進以糜粥,亦延挨時日而愈。如是之病,夏月頗多,明者視之,深為嘆惜,而醫與病家,總不
知也。然延挨而愈者,什之八九,其告殂者,豈無一二?言念及此,寧不悲哉﹗又有炎暑之時,其人卒然厥逆,
色蒼蒼如死狀,人必駭曰︰此痧發也。放痧出血,以救一時之困,數日之后,轉而為瘧。詎知厥逆若死,非
痧也,乃邪盛于經,經脈一時不能交接,即瘧之兆端始發也。徒刺其血,后必病
瘧,瘧亦不輕,然此瘧乃發于經脈之陽者。更有一時暴厥,厥不知人,刺之無血,牙關緊急。醫見之,不曰急
痧,即曰中風入臟,刺指無血,則用鋒針刺曲池、委中,以出其血,牙關不開,則以銅箸撬齒,灌礬水而探吐,
時余始蘇,精神委頓,六脈微虛,一日稍平,次日複厥,厥而無熱,微微有汗。此瘧從陰出,不得陽熱之化,
乃厥瘧也。余于夏日,曾治一二,其后亦愈。若既蘇之后,投劑不宜,亦不能生。此瘧之方起為然也。若瘧之
變病,總由攻消太過,三焦內虛,或脹滿,或浮腫,或泄瀉,或咳嗽。病雖有變,更當溫其中土,助其三焦;
若脹滿者消之,浮腫者散之,泄瀉者通之,咳嗽者清之,一時暫松,不能全愈,耽延時日,斷未有不斃者也。
治瘧禁忌︰一發散,二消食,三寒涼,前已言之矣。至藥之流通,今人治瘧,不用常山,以常山為截瘧藥,
截之早,其后必變臌脹。不觀仲師治瘧,每用蜀漆。蜀漆,常山苗也。苗不可得而用其根,亦何害焉?況常山
乃從陰出陽之藥,若三陰瘧、脾寒病,不使從陰出陽,何能即愈?既愈矣,又何臌脹之有?又瘧病虛寒,久用
參、術、姜、桂,總不能愈者;參、術、姜、桂之內,須加常山,更須加穿山甲,使經絡疏通,瘧邪外出,
未有不愈者也。又陽熱之瘧,鱉甲可以攻散;心、腎之熱瘧,菖蒲、黑豆可以交通;邪入郛郭,檳榔、草果
可以泄之;邪入膀胱,車前、滑石
可以利之。若瘧后發咳,乃初因瘧病,地氣不交于肺,今瘧止病去,則地氣上升,脾、肺始交,故咳。苟不助脾
氣之上升,而反用泄肺之藥以下泄,其咳斷不能除,轉為瘧怯,至五年而必死。嗟嗟﹗醫之為道,至精至微,
粗工凶凶,方技自逞,收一時之小效,至后死而弗計,哀哉﹗
<目錄>
<篇名>暑
內容:經云︰在天為熱,在地為火。暑者,熱火之氣也。天有此熱火之氣,人亦有此熱火之氣。無分四時寒暑,凡
病三陽,而見熱火之証,皆可言暑。是寒也,暑也,即陰陽之氣也。今人不明人身運氣之理,遇炎天酷暑之病,
不曰傷暑,即曰中暑,香薷、石膏、竹葉、芩、連,概投混施,其殺人不知幾許矣﹗夏月之時,世人盡知有暑,用
寒涼之藥,人皆曰宜也。服之不愈,則更服之,更服不愈,則頻服之,雖至于死,亦無怨言。若遇明者,洞鑒其
源,投以溫藥,人皆曰不宜也。服之不效,必不再服,其心皇皇曰︰此暑病也,可服熱藥乎?清涼之藥,恣意投
之,厥身已斃,仍咎熱藥之非,則夏月寒涼殺人,所必不能免者。夫不能免而欲求其免,其在芻言之可聽
乎﹗蓋暑者,四時之一氣也,暑何害于人哉﹗如暑而必
傷人也,則長夏之時,盡人當病,何以烈日中奔走勞形者不病,而避暑于高堂大廈者反病耶?須知人病,皆其
自取。吾身五運安和,六氣均平,雖日在暑中而不病。若五運有虧,六氣不振,陰虛則陽盛而熱証生,陽虛則
陰盛而寒証起,寒病、暑病隨人身陰陽之氣而化生者也。如寒邪傷陽而化病,寒亦為熱;暑邪傷陰而化病,暑
亦為寒。苟不以人身氣化之寒暑為憑,而以天氣之寒暑為定,真殺人不用刃矣﹗且夏月之時,人身上熱下寒,
一如天氣雖暑,地下則寒,不觀井中水冷之極乎?人身丹田之氣,地下之水,亦若是也。凡治病者必顧其本,
惟夏月之病,當溫補者,什之七八,宜涼瀉者,什之二三。凡人腎氣有余,形體不勞,但感風暑。化為熱病,
則香薷、白虎,一劑而痊,西瓜、涼水,服之而愈。醫見其痊愈也,遇暑邪入臟之証,亦以此藥治之,則一劑
而殂者,比比矣。酷暑炎炎,朝病夕死,人謂疫氣流行而死者,皆因暑邪入臟病也。其病五六日而死者,亦因
陽氣盡泄于外,谷氣不入,腎氣有虧,真氣內脫而死也。如是之病,惟參、 、桂、附可以療之。療之而盡人
皆愈也,人或信之;療之而間有一二不及療者,人必疑之而非之矣。余嘗思子產論政云︰夫火烈,民望而畏
之,故鮮死焉;水弱,民狎而玩之,故多死焉。今人畏熱藥
而喜寒涼,又何怪乎其多死哉﹗(戒人當暑月中,須知兼雜虛寒之証,不可恣意涼散。然言之未免太過,讀者
當識其大旨,勿以辭害意可耳﹗)
<目錄>
<篇名>痢
內容:痢,瀉也。大便通利,常也。痢者,乃裡急欲利,複后重而不利。后重,即后墜,痢之發也,身作寒熱,
嘔吐,煩悶,水漿不入,腹痛,下痢或赤或白,或赤白相兼,裡急后重,晝夜數十余次。此痢之重者也,治得
其法,雖重可愈。初起時,若有風寒表証,于治痢藥中,當加發散;若不發散,徑治其痢,必亂其經脈,逆其
氣機,病轉劇矣。外邪既去,但治其痢,更分寒、熱、虛、實,顧本顧標,如但以通利之法治之,先通后補,
不若標本兼治,補瀉並行之為得也。若下痢純紅,身熱不退,水谷不入,是為死証。經云︰腸 下血,身熱則
死。謂余血下泄,陽熱外浮,陰陽離脫也。若痢后下血水,其身發熱,亦為死証。痢后則腸垢已竭,下血水乃
從陽入陰,胞中並傷,世有下屋漏水之說,則血水其漸也。若色如魚腦,此熱毒入腸,當清熱和血也。色如醬
褐,乃下焦虛寒,亦非善証,當溫經散寒。如白沫凍汁,則為寒積。世醫有赤屬火、白屬寒之說,于理亦似,
但赤色而中土虛胃氣弱者,當用溫藥以從治,不宜涼藥以對治
也。凡痢初起,作嘔無害,若日久脾虛,三焦寒而嘔者,亦將危矣。又凡下痢必痛,痛者可治,謂有積也;
不痛者,是為腎泄,難治,一起便宜溫補,不宜行泄,若行瀉于前,溫補于后,亦難生矣。凡痢屬三陽,精神不
憊而能食者,當分新久,或瀉或補,或瀉補兼施;若身體疲倦,不能飲食,而屬三陰者,止宜溫補,不宜通利;
亦有下痢無積,日夜十余次,解時微痛,是名脾瀉,又名洞泄,亦宜溫補,不宜通利。有脾家實,而腐穢當下
者,乃新病為然,必非久也。有夏秋虛寒下痢,治得其法,至冬稍痊,明春方愈者;有夏秋實熱下痢,治不得
宜,乍輕乍重,至明春方死者。有痢疾初起,點滴艱澀,裡急后重,宜芒硝、大黃通利者,所謂通則不痛也。
痢之輕者,名曰積,飲食失宜,寒積下焦也。一時腹痛,雷鳴暴注,名曰水瀉,水谷不分,從小腸而下注也。
凡下痢,有糞者輕,無糞者重。蓋糞從腸中出,積從腸外出;腸中出者出之易,腸外出者出必難,故后重而痛
也。
<篇名>咳嗽
內容:語云︰諸病易治,咳嗽難醫。夫所以難治者,緣咳嗽根本甚多,不止于肺。今世遇有咳嗽,即曰肺病,隨
用發散、消痰、清涼、潤肺之藥,藥日投而咳日甚,有病之經脈,未蒙其治,無病之經脈,徒受其殃,至一
月不愈,則弱証將成,二月不愈,則弱証已成,延至百日,身命雖未告殂,而此人已歸不治之証矣。嗚呼﹗本
屬可治之病,而壞于凡醫之手,舉世皆然,莫可如何﹗余因推本而約言之。《素問‧咳論》云︰五臟六腑皆
令人咳,非獨肺也,是以咳病初起,有起于腎者,有起于肝者,
有起于脾者,有起于心包者,有起于胃者,有起于中、上二焦者,有起于肺者,治當察其原,察原之法,在
乎審証。
若喉痒而咳,是火熱之氣上沖也,火欲發而煙先起,煙氣沖喉,故痒而咳。又有傷風初起,喉中一點作
痒,咽熱飲則少蘇,此寒凝上焦,咽喉不利而咳也,或寒或熱,治當和其上焦。其有胸中作痒,痒則為咳,此
中焦津血內虛,或寒或熱而為咳,法當和其中焦。此喉痒之咳,而屬于上、中二焦也。
若氣上沖而咳,是肝、腎虛也。夫心、肺居上,肝、腎居下。腎為水臟,合膀胱水腑,隨太陽之氣,出皮毛以
合肺。肺者天也,水天一氣,營運不息。今腎臟內虛,不能合水腑而行皮毛,則腎氣從中土以上沖,上沖則
咳。此上沖之咳而屬于腎也。
又肝藏血,而沖、任血海之血,肝所主也。其血則熱肉充膚,澹滲皮毛,臥則內歸于肝。今肝臟內虛,不
合沖、任之血,出于膚腠,則肝氣從心包以上沖,上沖則咳。此上沖之咳而屬于肝也。
又有先吐血,后咳嗽者。吐血則足厥陰肝臟內傷,而手厥陰心包亦虛,致心包之火上克肺金。心包主血、
主脈,血脈內虛,夜則發熱,日則咳嗽,甚則日夜皆熱,日夜皆咳。此為虛勞咳嗽,先傷其血,后傷其氣,陰陽
並竭,血氣皆虧,服滋陰之藥則相宜,服溫補之藥則不宜,如是之咳,百無一生。此咳之屬于心包也。
又手太陰屬肺金,天也;足太陰屬脾土,地也。在運氣則土生金,在臟腑則地天交。今脾土內虛,土
不勝水,致痰涎上涌,地氣不升,天氣不降,而為咳,咳必兼喘。此咳之屬于脾也。
又胃為水谷海,氣屬陽明,足陽明主胃,手陽明主大腸。陽明之上,燥氣治之,其氣下行,今陽明之氣不
從下行,或過于燥而火炎,或失其燥而停飲,咳出黃痰,胃燥熱也,痰飲內積,胃虛寒也。此為腸胃之咳,咳雖
不愈,不即殞軀。治宜消痰、散飲。此咳之屬于胃也。夫痰聚于胃,必從咳出,故《咳論》雲聚胃關肺。使不知
咳嗽之原,而但以清肺、消痰、疏風、利氣為治,適害也已﹗
外有傷風咳嗽,初起便服清散藥,不能取效者,此為虛傷風也,最忌寒涼發散,投劑得宜,可以漸愈。又有
冬時腎氣不足,水不生木,致肝氣內虛,洞涕不收,鼻竅不利,亦為虛傷風,亦忌發散,投劑得宜,至春天和凍
解,洞涕始收,鼻竅始利。
咳嗽大略,其義如是,得其意而引伸之,其庶幾乎﹗
咳嗽俗名曰嗆,連咳不已,謂之頓嗆。頓嗆者,一氣連嗆二三十聲,少者十數聲,嗆則頭傾胸曲,甚者手
足拘攣,痰從口出,涕泣相隨,從膺胸而下應于少腹。大人患此,如同哮喘,小兒患此,謂之時行頓嗆。頓嗆不
服藥,至一月亦愈。所以然者,周身八萬四千毛竅,太陽膀胱之氣應之,以合于肺,毛竅之內,即有絡脈之血,
胞中血海之血應之,以合于肝︰若毛竅受寒,致胞血凝澀,其血不能澹滲于皮毛絡脈之間,氣不煦而血不濡,
則患頓嗆。至一月,則胞中之血一周環複,故一月可愈;若一月不愈,必至兩月。不與之藥,亦不喪身。若人
過愛其子,頻頻服藥,醫者但治其氣,不治其血,但理其肺,不理其肝,頓嗆未已,又增他病。或寒涼過多,
而嘔吐不食;或攻下過多,而腹滿泄泄;或表散過多,而乳腫喘急︰不應死而死者,不可勝計。嬰兒頓嗆初起,
但當散胞中之寒,和絡脈之血,如香附、紅花、川芎、歸、芍之類可用;其內寒嘔吐者,干姜、吳萸可加︰
表裡皆虛者, 、術、參、苓可用。因病加減,在醫者之神明。苟不知頓嗆之原,而妄以前、杏、蘇、芩、枳、
桔、抱龍丸輩,清肺化痰,則不可也。
<目錄>
<篇名>瘧
內容:瘧之不同于傷寒也︰瘧為輕,傷寒為重;瘧在經絡,傷寒在氣化。氣化者,隨六氣而化病,有陰陽之傳變
也。經絡者,瘧邪隨經絡而沉以內薄,由衛氣應乃作也。應者,衛氣外出,瘧從之而發;衛氣內入,瘧從之而
休也。時行傳染之瘧,邪瘧也,邪氣相感,但在皮膚絡
脈間,即不服藥,三日亦愈。其先寒后熱,熱時煩渴,汗出即休,此三陽瘧也,即不服藥,六日亦愈。又日發而
早,其瘧將愈;日發而晏,其瘧難已。晏者,衛氣虛而循經不入也。瘧有陰陽輕重之不同,瘧為陽,脾寒為陰;
瘧為輕,脾寒為重。時俗一概混稱,醫家一概混治,豈知瘧與脾寒之不同哉﹗瘧不死人,脾寒能死人。若脾寒
病,而概以消散寒涼之藥,昧昧以治,斷未有不斃者也。夫病之發也,寒少熱多,六脈均平,能食,而神氣如常
者,瘧也;寒多熱少,六脈微虛,不能食而煩悶嘔逆,神氣消索者,脾寒也。夏月皮毛開發,經絡外溢,風暑之
邪,易傷經絡,故多瘧病。傷絡者,瘧之輕者也;傷經者,瘧之可輕可重者也。治瘧之方,當調其氣血,和其榮
衛,疏其絡,通其經,察寒熱之多少,辨臟腑之虛實,而施治之。欲調氣血、和榮衛,如歸、芍、紅花、柴胡、桂枝
可用也;疏通經絡,如續斷、木通、秦艽、銀花可用也。寒多者,姜、桂、曲、朴以溫之;熱多者,柴、芩、知、葛以
清之;實者,橘、半、枳、朴;虛者, 、術、甘、苓。此瘧病通治之法也。
若干太陰脾臟,則為寒瘧;寒瘧,猶脾寒也。少陰心臟,則為心瘧;心瘧,猶癉瘧也。少陰腎臟,則為腎
瘧;腎瘧,猶牝瘧也。厥陰肝臟,則為厥瘧;厥瘧,厥不知人也。此數瘧者,當用參、 、術、姜、桂、附
以治之,惟心瘧屬手少陰,不宜溫熱,當用參、苓、歸、芍、枸杞、棗仁、
遠志、龍眼補心養血之法以治之。此五臟三陰瘧,實可生而可死。凡此所以論瘧病之重輕,及治瘧之常法也。
而瘧之方起、瘧之變病、治之禁忌、藥之流通,更當悉焉。夏月天暑地炎,無寒風之外感,然而沐浴水寒。
暮夜涼風,不能無也。人犯之者,不在皮膚,多傷經脈。人身衛氣,夜入于陰,日出于陽,因衛氣之出,而乍
然寒熱,即瘧病也。若昧昧以診,見有寒熱,不曰傷寒,即曰傷暑,不曰中暑,即曰內傷外感。夫其言如是,
而所用之藥,無非發散、消食,及乎寒涼而已。嗟嗟﹗如是之病,不遭如是之藥,雖然成瘧,七日可愈。今也
發散虛其表,消食損其中,寒涼滯其經,而又絕其谷,必至瘧不成瘧,傷寒不成傷寒,汗雖出而身不涼,至日
晡而熱更甚。須知日晡熱甚,原病瘧也;汗出不涼,表裡皆虛也。無力之家,不延醫,不服藥,進以糜粥,
挨延時日而愈;有力之家,屢屢更醫,察其根由,醫必曰︰虛之極矣。先以人參少許,探而試之,試之相宜,
則重用之,然后進以糜粥,亦延挨時日而愈。如是之病,夏月頗多,明者視之,深為嘆惜,而醫與病家,總不
知也。然延挨而愈者,什之八九,其告殂者,豈無一二?言念及此,寧不悲哉﹗又有炎暑之時,其人卒然厥逆,
色蒼蒼如死狀,人必駭曰︰此痧發也。放痧出血,以救一時之困,數日之后,轉而為瘧。詎知厥逆若死,非
痧也,乃邪盛于經,經脈一時不能交接,即瘧之兆端始發也。徒刺其血,后必病
瘧,瘧亦不輕,然此瘧乃發于經脈之陽者。更有一時暴厥,厥不知人,刺之無血,牙關緊急。醫見之,不曰急
痧,即曰中風入臟,刺指無血,則用鋒針刺曲池、委中,以出其血,牙關不開,則以銅箸撬齒,灌礬水而探吐,
時余始蘇,精神委頓,六脈微虛,一日稍平,次日複厥,厥而無熱,微微有汗。此瘧從陰出,不得陽熱之化,
乃厥瘧也。余于夏日,曾治一二,其后亦愈。若既蘇之后,投劑不宜,亦不能生。此瘧之方起為然也。若瘧之
變病,總由攻消太過,三焦內虛,或脹滿,或浮腫,或泄瀉,或咳嗽。病雖有變,更當溫其中土,助其三焦;
若脹滿者消之,浮腫者散之,泄瀉者通之,咳嗽者清之,一時暫松,不能全愈,耽延時日,斷未有不斃者也。
治瘧禁忌︰一發散,二消食,三寒涼,前已言之矣。至藥之流通,今人治瘧,不用常山,以常山為截瘧藥,
截之早,其后必變臌脹。不觀仲師治瘧,每用蜀漆。蜀漆,常山苗也。苗不可得而用其根,亦何害焉?況常山
乃從陰出陽之藥,若三陰瘧、脾寒病,不使從陰出陽,何能即愈?既愈矣,又何臌脹之有?又瘧病虛寒,久用
參、術、姜、桂,總不能愈者;參、術、姜、桂之內,須加常山,更須加穿山甲,使經絡疏通,瘧邪外出,
未有不愈者也。又陽熱之瘧,鱉甲可以攻散;心、腎之熱瘧,菖蒲、黑豆可以交通;邪入郛郭,檳榔、草果
可以泄之;邪入膀胱,車前、滑石
可以利之。若瘧后發咳,乃初因瘧病,地氣不交于肺,今瘧止病去,則地氣上升,脾、肺始交,故咳。苟不助脾
氣之上升,而反用泄肺之藥以下泄,其咳斷不能除,轉為瘧怯,至五年而必死。嗟嗟﹗醫之為道,至精至微,
粗工凶凶,方技自逞,收一時之小效,至后死而弗計,哀哉﹗
<目錄>
<篇名>暑
內容:經云︰在天為熱,在地為火。暑者,熱火之氣也。天有此熱火之氣,人亦有此熱火之氣。無分四時寒暑,凡
病三陽,而見熱火之証,皆可言暑。是寒也,暑也,即陰陽之氣也。今人不明人身運氣之理,遇炎天酷暑之病,
不曰傷暑,即曰中暑,香薷、石膏、竹葉、芩、連,概投混施,其殺人不知幾許矣﹗夏月之時,世人盡知有暑,用
寒涼之藥,人皆曰宜也。服之不愈,則更服之,更服不愈,則頻服之,雖至于死,亦無怨言。若遇明者,洞鑒其
源,投以溫藥,人皆曰不宜也。服之不效,必不再服,其心皇皇曰︰此暑病也,可服熱藥乎?清涼之藥,恣意投
之,厥身已斃,仍咎熱藥之非,則夏月寒涼殺人,所必不能免者。夫不能免而欲求其免,其在芻言之可聽
乎﹗蓋暑者,四時之一氣也,暑何害于人哉﹗如暑而必
傷人也,則長夏之時,盡人當病,何以烈日中奔走勞形者不病,而避暑于高堂大廈者反病耶?須知人病,皆其
自取。吾身五運安和,六氣均平,雖日在暑中而不病。若五運有虧,六氣不振,陰虛則陽盛而熱証生,陽虛則
陰盛而寒証起,寒病、暑病隨人身陰陽之氣而化生者也。如寒邪傷陽而化病,寒亦為熱;暑邪傷陰而化病,暑
亦為寒。苟不以人身氣化之寒暑為憑,而以天氣之寒暑為定,真殺人不用刃矣﹗且夏月之時,人身上熱下寒,
一如天氣雖暑,地下則寒,不觀井中水冷之極乎?人身丹田之氣,地下之水,亦若是也。凡治病者必顧其本,
惟夏月之病,當溫補者,什之七八,宜涼瀉者,什之二三。凡人腎氣有余,形體不勞,但感風暑。化為熱病,
則香薷、白虎,一劑而痊,西瓜、涼水,服之而愈。醫見其痊愈也,遇暑邪入臟之証,亦以此藥治之,則一劑
而殂者,比比矣。酷暑炎炎,朝病夕死,人謂疫氣流行而死者,皆因暑邪入臟病也。其病五六日而死者,亦因
陽氣盡泄于外,谷氣不入,腎氣有虧,真氣內脫而死也。如是之病,惟參、 、桂、附可以療之。療之而盡人
皆愈也,人或信之;療之而間有一二不及療者,人必疑之而非之矣。余嘗思子產論政云︰夫火烈,民望而畏
之,故鮮死焉;水弱,民狎而玩之,故多死焉。今人畏熱藥
而喜寒涼,又何怪乎其多死哉﹗(戒人當暑月中,須知兼雜虛寒之証,不可恣意涼散。然言之未免太過,讀者
當識其大旨,勿以辭害意可耳﹗)
<目錄>
<篇名>痢
內容:痢,瀉也。大便通利,常也。痢者,乃裡急欲利,複后重而不利。后重,即后墜,痢之發也,身作寒熱,
嘔吐,煩悶,水漿不入,腹痛,下痢或赤或白,或赤白相兼,裡急后重,晝夜數十余次。此痢之重者也,治得
其法,雖重可愈。初起時,若有風寒表証,于治痢藥中,當加發散;若不發散,徑治其痢,必亂其經脈,逆其
氣機,病轉劇矣。外邪既去,但治其痢,更分寒、熱、虛、實,顧本顧標,如但以通利之法治之,先通后補,
不若標本兼治,補瀉並行之為得也。若下痢純紅,身熱不退,水谷不入,是為死証。經云︰腸 下血,身熱則
死。謂余血下泄,陽熱外浮,陰陽離脫也。若痢后下血水,其身發熱,亦為死証。痢后則腸垢已竭,下血水乃
從陽入陰,胞中並傷,世有下屋漏水之說,則血水其漸也。若色如魚腦,此熱毒入腸,當清熱和血也。色如醬
褐,乃下焦虛寒,亦非善証,當溫經散寒。如白沫凍汁,則為寒積。世醫有赤屬火、白屬寒之說,于理亦似,
但赤色而中土虛胃氣弱者,當用溫藥以從治,不宜涼藥以對治
也。凡痢初起,作嘔無害,若日久脾虛,三焦寒而嘔者,亦將危矣。又凡下痢必痛,痛者可治,謂有積也;
不痛者,是為腎泄,難治,一起便宜溫補,不宜行泄,若行瀉于前,溫補于后,亦難生矣。凡痢屬三陽,精神不
憊而能食者,當分新久,或瀉或補,或瀉補兼施;若身體疲倦,不能飲食,而屬三陰者,止宜溫補,不宜通利;
亦有下痢無積,日夜十余次,解時微痛,是名脾瀉,又名洞泄,亦宜溫補,不宜通利。有脾家實,而腐穢當下
者,乃新病為然,必非久也。有夏秋虛寒下痢,治得其法,至冬稍痊,明春方愈者;有夏秋實熱下痢,治不得
宜,乍輕乍重,至明春方死者。有痢疾初起,點滴艱澀,裡急后重,宜芒硝、大黃通利者,所謂通則不痛也。
痢之輕者,名曰積,飲食失宜,寒積下焦也。一時腹痛,雷鳴暴注,名曰水瀉,水谷不分,從小腸而下注也。
凡下痢,有糞者輕,無糞者重。蓋糞從腸中出,積從腸外出;腸中出者出之易,腸外出者出必難,故后重而痛
也。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9
- 文章: 33799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醫學真傳
<目錄>
<篇名>喘
內容:喘者,氣短而促,吸不歸根,呼吸之氣不應皮毛之開合也。有實喘,有虛喘,有半虛半實喘。
實者,風寒之邪,傷其毛腠,致肌表不和。毛,皮毛也,主表︰腠,腠理也,主肌。經云︰三焦、膀胱者,腠理
毫毛其應。是三焦應肝血之腠理以主肌,膀胱應肺氣之皮毛以主表。若寒邪凝斂于皮毛,皮毛之氣不通于腠理,
則喘;風邪中傷于腠理,腠理之氣不通于皮毛,亦喘。然此喘也,必病之初起,微微氣急,或無汗惡寒,或
有汗惡風,斯時和其肌表,散其風寒,喘自平矣。
半虛半實者,手足太陰之氣,不相交合也。手太陰肺金,天也;足太陰脾土,地也。地氣上升,則天氣下
降,或寒逆于肺而肺金寒,或濕滯于脾而脾土濕,則脾氣不升,肺氣不降,痰涎在中,上下不交而為喘。然此
喘也,必兼咳也。夫脾肺不交,則為虛;寒濕內凝,則為實。虛實相半,則補瀉並施;虛多實少,則補多瀉少;
實多虛少,則瀉多補少。寒涼之藥,在所禁也。《傷寒論》中,有麻黃杏子石膏湯、葛根黃連黃芩湯以治喘,
乃病太陽之標陽,而毛腠不通,陽熱過盛,病在氣化,不在經脈也。又有冷風哮喘,乃胃積寒痰,三焦火熱之
氣然之不力,火虛土弱,土弱金虛,致中有痰而上咳喘。此緩病也,亦痼疾也,久久不愈,致脾腎並傷,胃無
谷神,則死矣。
至虛喘者,水天之氣不相交接也。肺,天也;腎,水也。天體不連地而連水。經雲其本在腎,其末在肺,
以明水天一氣。若天水違行,則肺腎不交而喘,治不得宜,將離脫矣。當用參、苓、 、術以補肺,辛、味、桂、
附以補腎,肺腎相交,則喘平而能臥;若上下不交,晝夜不
臥,喘無寧刻,則太陽標本之氣,亦幾乎息矣。蓋太陽以寒為本,以熱為標。寒本,膀胱之水也,氣根于腎;
熱標,皮毛之陽也,氣合于肺。此肺腎不交,而太陽標本之氣,將以孤危,前藥所以必需也。若外道之藥,消
削于前,其后亦無濟矣。余曾以前方治半月之虛喘,一劑而安,舉家欣喜,即以告余,問前方可再服否?余曰︰
姑俟明日。病家曰︰何也?余曰︰安臥者,肺氣下交,子時一陽初生,腎氣上行,方為交合,恐憊極而腎氣之
不升也。至寅時,果死矣。經云︰升降息,則氣立孤危;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其即肺腎不交,太陽氣絕之喘
病為然乎﹗
<目錄>
<篇名>呃
內容:世有呃証,而經論有噦無呃,寧后世言呃,而古時言噦耶?《詩》云︰鸞聲噦噦。謂聲有節奏也。人之發
呃,勻勻而來,亦有節奏,故經論之噦,有作呃解。呃之微者,名曰KT 。呃有逆呃,有虛呃,有敗呃。
逆呃者,膈中有寒,胃氣從胸上膈,膈寒,其氣停止,止而複出,則呃也,此膈寒氣逆而呃。呃之至輕者,辛
散溫行,數劑可愈。若病傷寒,而三焦不和,胃中留滯,上焦不能如霧之灌溉,中焦不能如漚之腐化,下焦不
能如瀆之濟
泌,則上脘、中脘、下脘之胃氣,亦因以不和。三焦者,胃外之然也。今三焦火熱之氣,內不和于胃,外不
達于肌,蘊熱上沖,發為逆呃。斯時熱者清之,寒者溫之,正虛邪實者,補而導之,不虛但實者,泄而通之,
平胃、瀉心,皆可用也。張潔古治逆呃,有丁香辛香暖胃,柿蒂苦澀清涼,是三焦郁滯之呃相宜,而虛呃、敗呃
不相宜也。虛呃者,人病傷寒,絕其谷氣,中胃空虛,複加寒涼消導;中胃既虛,而三焦火熱之氣亦失其職,
陽明胃土不能合三焦出氣以溫肌肉,寒氣凝滯,正氣內虛,則呃矣。參、術、桂、附可以治之,然必能食則可
治,不能食則不可治矣。又有泄瀉下痢,下焦虛寒,谷入少,而中、上二焦亦虛而寒,以致呃者,亦為虛呃。
敗呃者,病起于陰,腎臟先虛,不救其虛,反以實治,致胃腑亦虛,于是戊癸不合,火無生原,發而為呃,
是為敗呃,百無一生,雖有參、附,亦徒然耳﹗然虛呃不愈,則轉為敗呃,醫者又不可不知也。
<目錄>
<篇名>嚏
內容:嚏,非病也,然而嚏所由來,當知之也。人身經脈十二,始于肺之寅,終于肝之丑,而肝複交于肺,如十
二時之相繼無已也。夫肺,金也;肝,木也。肝脈循喉嚨,入
頏顙究于畜門,從畜門而上額,循巔,以下項。若頏顙不利,不能上循,但從畜門出鼻,則為嚏。夫鼻為
肺竅,而畜門為肝穴,嚏之有聲,如撞鐘然,猶以木擊金也。平人之嚏,間或有之,乃畜門之氣,一時滯而不
上,下出于鼻,則嚏也。又紙捻搐鼻,則畜門、頏顙為物所引而下,脈本欲上,今引之而下,引下則嚏。又肺
主皮毛,肝主肌腠,風邪陡襲皮毛,則皮毛之氣不通于肌腠,肌腠之氣欲出于皮毛,滯而不和則嚏。又肝脈內
虛,不能循脈而上,但留于頏顙、畜門間,則頻頻而嚏。醫不知之,以為肺病,豈知實肝病也。又時病將痊
則嚏。時病邪從外至,由皮毛而入肌腠,皮腠有病,則經脈不通于皮腠,嚏則流通而環轉也。又大人、小兒,
卒患厥証,病在厥陰,陰極而陽不生,一時厥逆,藉藥得蘇,氣脈流通則嚏。此從陰出陽,逆而複順也。方書
治中風不知人者,用紙捻或末藥搐鼻,而曰︰有嚏則生,無嚏即死。吾不之解,意者有嚏則經脈可通,無嚏則
經脈斷絕之謂歟﹗
<目錄>
<篇名>脹腫
內容:脹,氣機不利也。胸上不寬,謂之胸痺。有脈不橫
通而脹者,有濁氣在上而脹者。脈不橫通,宜木通、茜草、麥冬、栝蔞、貝母之屬以治之,此開胸痺法也。
濁氣在上,宜柴胡、廣皮、木香、桔梗、半夏之屬以治之,此升清降濁法也。胸之下胃之上脹者,乃胃絡與心
包絡兩絡不通也,宜郁金、紅花、續斷、丹皮、枳實之屬以治之,此調和氣血法也。膈之下腹之上脹者,乃
胃土不和,中焦腐化有愆,胃有停滯,土氣不達而然也。虛則補之,實則消之,熱則清之,寒則溫之,審
其寒、熱、虛、實而治之,乃通調轉運法也。胃之下臍之上脹者,乃脾土失職,地氣不升而然也。夫胃土屬陽
明,可清可消,脾土屬太陰,如坤之地,發生萬物者也。地氣上升,然后天氣下降,若地氣不升,則天氣不降,
天地痞塞則萬物不生。治之之法,當壯火氣以生土,助脾氣以交肺。若謂脹無補法,但以清涼消克之藥行之,
或見效于一時,或不見效于一時,而地氣終不上升,則天氣何能下降,無論效與不效,終必死也。若小腹脹者,
乃膀胱水氣不能合太陽而通于皮毛也、或通其水道,或開其毛腠。若脹而兼腫,小便不利者,行其水;脹而不腫,
小便如常者,解其肌。凡脹在上者欲其下,而更有橫通之法;脹在下者欲其上,而兼有溫散之法,所謂臟寒生
滿病也。若貼臍左右上下脹者,脹必兼痛,蓋沖任當臍,合于氣沖之動脈,沖脈逆而不舒,故或脹或痛,當以
紅花、歸、
芎、柴胡、桂枝解肌和血之法以治之。若季脅兩旁兼少腹脹痛者,乃厥陰之氣內不交于少陰,外不合于少陽,
當以調和內外、交通陰陽之法以治之。所列藥味,不過陳其大概,或減或加,神而明之可也。
脹未必盡腫,而腫未有不脹者也。人身外為陽,內為陰;通體皮毛,太陽陽熱之氣也。陽熱之氣,轉為陰
寒,則太陽標陽,不合少陰之本熱,而少陰標陰,反合太陽之本寒,致太陽皮毛之氣不內通于少陰之骨髓,水
氣乘之,則為水腫,寒氣乘之,則為寒腫,風氣乘之,則為熱腫。若五內無虧,而蘊釀成熱,則散之、清之、
行之、攻之,亦有愈者;若五內空虛,腎精竭乏,不得其治,則有性命之虞。又腫而喘,危之兆也。治得其宜,
可以苟延;治失其宜,即便死矣。吾見世之腫而死者,十有八九;而五子、五皮方治之,生者十無一二。醫
者能知太陽之標陽本寒而主皮毛,少陰之標陰本熱而主骨髓,太陽之本合少陰之標,少陰之本合太陽之標,
從無形之氣化而旋轉以施治,不從有形之邪水而攻下以為功,庶乎其可耳﹗
<目錄>
<篇名>蠱
內容:《易》曰︰蠱,壞極而有事也。人病蠱者,脾土敗壞,身不即死,複有事也。事,猶病也。腹脹而硬,紫
筋浮
露,臍平如鼓,外勁內空,毋論能食不能食,總百無一生;若但浮大而軟,則將成未成,是為脹滿,猶可治也。
夫心、肺之病,其死也速;脾土之病,其死也遲。人見其遲也,而妄施湯藥以治之,治之小愈,非真愈也,
苟延時日而已。善治者,于始萌之日,從其本原而治之,不使敗壞成蠱,醫之功也。若已成而複藥之,總無濟
矣。世有蠱証,余無治法,姑列其目,以俟能者。
<目錄>
<篇名>隔
內容:隔,猶阻也。阻隔不通,不能納谷,此三焦失職之病也。上焦出胃上口,主納;中焦並胃中,主腐化;
下焦別回腸,主濟泌。平人食谷,從上脘而直入中脘。上脘、中脘,即上焦、中焦。直入中脘,便腐化矣。
經云︰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為胃外釜底之然。若中、上二焦,火氣衰微,上焦不能如霧之灌溉,
中焦不能如漚之腐化,便不能消谷,谷入反出矣。患此病者,百無一生,但有中上、中下之分,速死、遲死之
異。中上者,上焦、中焦不和也;中下者,下焦、中焦不和也。中下不和其死遲,中上不和其死速。然治得其
宜,速者可遲;治失其宜,遲者亦速矣。初患此病,醫者每用辛香行氣之藥,謂能寬胸以開胃,詎知不能食者
真氣虛也,真氣既虛,豈可複行辛散以耗其氣乎?既耗其氣,元本不甚虛者,猶
可苟延;其元本虛者,數月之間,身命便不保矣。又初患此病,醫者有用養血滋陰之藥,謂開闌門而使之下,
可以不吐。若系中、下二焦,不相通貫,谷入中脘,下焦不相順接,腐化有愆,仍從中脘而上逆,逆則吐,
此滋潤下行之藥,投之亦效;愈而複發,複投此藥,便不效矣。初因下焦不得順接,可以滋潤下行;久則陰盛陽
虛,下焦生陽之氣不能環複于上,下而不上,則不效矣;不效,必至身命不保矣。其中、上二焦,火氣衰微,
初起或便用參、 耆、朮、姜、桂、附等藥,服之亦覺有效,藥雖效而病不除,其后必疑溫補之非,轉服他藥,
終歸不治。天下豈有不食谷之人哉?經云︰得谷者昌,失谷者亡。善夫﹗
<篇名>喘
內容:喘者,氣短而促,吸不歸根,呼吸之氣不應皮毛之開合也。有實喘,有虛喘,有半虛半實喘。
實者,風寒之邪,傷其毛腠,致肌表不和。毛,皮毛也,主表︰腠,腠理也,主肌。經云︰三焦、膀胱者,腠理
毫毛其應。是三焦應肝血之腠理以主肌,膀胱應肺氣之皮毛以主表。若寒邪凝斂于皮毛,皮毛之氣不通于腠理,
則喘;風邪中傷于腠理,腠理之氣不通于皮毛,亦喘。然此喘也,必病之初起,微微氣急,或無汗惡寒,或
有汗惡風,斯時和其肌表,散其風寒,喘自平矣。
半虛半實者,手足太陰之氣,不相交合也。手太陰肺金,天也;足太陰脾土,地也。地氣上升,則天氣下
降,或寒逆于肺而肺金寒,或濕滯于脾而脾土濕,則脾氣不升,肺氣不降,痰涎在中,上下不交而為喘。然此
喘也,必兼咳也。夫脾肺不交,則為虛;寒濕內凝,則為實。虛實相半,則補瀉並施;虛多實少,則補多瀉少;
實多虛少,則瀉多補少。寒涼之藥,在所禁也。《傷寒論》中,有麻黃杏子石膏湯、葛根黃連黃芩湯以治喘,
乃病太陽之標陽,而毛腠不通,陽熱過盛,病在氣化,不在經脈也。又有冷風哮喘,乃胃積寒痰,三焦火熱之
氣然之不力,火虛土弱,土弱金虛,致中有痰而上咳喘。此緩病也,亦痼疾也,久久不愈,致脾腎並傷,胃無
谷神,則死矣。
至虛喘者,水天之氣不相交接也。肺,天也;腎,水也。天體不連地而連水。經雲其本在腎,其末在肺,
以明水天一氣。若天水違行,則肺腎不交而喘,治不得宜,將離脫矣。當用參、苓、 、術以補肺,辛、味、桂、
附以補腎,肺腎相交,則喘平而能臥;若上下不交,晝夜不
臥,喘無寧刻,則太陽標本之氣,亦幾乎息矣。蓋太陽以寒為本,以熱為標。寒本,膀胱之水也,氣根于腎;
熱標,皮毛之陽也,氣合于肺。此肺腎不交,而太陽標本之氣,將以孤危,前藥所以必需也。若外道之藥,消
削于前,其后亦無濟矣。余曾以前方治半月之虛喘,一劑而安,舉家欣喜,即以告余,問前方可再服否?余曰︰
姑俟明日。病家曰︰何也?余曰︰安臥者,肺氣下交,子時一陽初生,腎氣上行,方為交合,恐憊極而腎氣之
不升也。至寅時,果死矣。經云︰升降息,則氣立孤危;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其即肺腎不交,太陽氣絕之喘
病為然乎﹗
<目錄>
<篇名>呃
內容:世有呃証,而經論有噦無呃,寧后世言呃,而古時言噦耶?《詩》云︰鸞聲噦噦。謂聲有節奏也。人之發
呃,勻勻而來,亦有節奏,故經論之噦,有作呃解。呃之微者,名曰KT 。呃有逆呃,有虛呃,有敗呃。
逆呃者,膈中有寒,胃氣從胸上膈,膈寒,其氣停止,止而複出,則呃也,此膈寒氣逆而呃。呃之至輕者,辛
散溫行,數劑可愈。若病傷寒,而三焦不和,胃中留滯,上焦不能如霧之灌溉,中焦不能如漚之腐化,下焦不
能如瀆之濟
泌,則上脘、中脘、下脘之胃氣,亦因以不和。三焦者,胃外之然也。今三焦火熱之氣,內不和于胃,外不
達于肌,蘊熱上沖,發為逆呃。斯時熱者清之,寒者溫之,正虛邪實者,補而導之,不虛但實者,泄而通之,
平胃、瀉心,皆可用也。張潔古治逆呃,有丁香辛香暖胃,柿蒂苦澀清涼,是三焦郁滯之呃相宜,而虛呃、敗呃
不相宜也。虛呃者,人病傷寒,絕其谷氣,中胃空虛,複加寒涼消導;中胃既虛,而三焦火熱之氣亦失其職,
陽明胃土不能合三焦出氣以溫肌肉,寒氣凝滯,正氣內虛,則呃矣。參、術、桂、附可以治之,然必能食則可
治,不能食則不可治矣。又有泄瀉下痢,下焦虛寒,谷入少,而中、上二焦亦虛而寒,以致呃者,亦為虛呃。
敗呃者,病起于陰,腎臟先虛,不救其虛,反以實治,致胃腑亦虛,于是戊癸不合,火無生原,發而為呃,
是為敗呃,百無一生,雖有參、附,亦徒然耳﹗然虛呃不愈,則轉為敗呃,醫者又不可不知也。
<目錄>
<篇名>嚏
內容:嚏,非病也,然而嚏所由來,當知之也。人身經脈十二,始于肺之寅,終于肝之丑,而肝複交于肺,如十
二時之相繼無已也。夫肺,金也;肝,木也。肝脈循喉嚨,入
頏顙究于畜門,從畜門而上額,循巔,以下項。若頏顙不利,不能上循,但從畜門出鼻,則為嚏。夫鼻為
肺竅,而畜門為肝穴,嚏之有聲,如撞鐘然,猶以木擊金也。平人之嚏,間或有之,乃畜門之氣,一時滯而不
上,下出于鼻,則嚏也。又紙捻搐鼻,則畜門、頏顙為物所引而下,脈本欲上,今引之而下,引下則嚏。又肺
主皮毛,肝主肌腠,風邪陡襲皮毛,則皮毛之氣不通于肌腠,肌腠之氣欲出于皮毛,滯而不和則嚏。又肝脈內
虛,不能循脈而上,但留于頏顙、畜門間,則頻頻而嚏。醫不知之,以為肺病,豈知實肝病也。又時病將痊
則嚏。時病邪從外至,由皮毛而入肌腠,皮腠有病,則經脈不通于皮腠,嚏則流通而環轉也。又大人、小兒,
卒患厥証,病在厥陰,陰極而陽不生,一時厥逆,藉藥得蘇,氣脈流通則嚏。此從陰出陽,逆而複順也。方書
治中風不知人者,用紙捻或末藥搐鼻,而曰︰有嚏則生,無嚏即死。吾不之解,意者有嚏則經脈可通,無嚏則
經脈斷絕之謂歟﹗
<目錄>
<篇名>脹腫
內容:脹,氣機不利也。胸上不寬,謂之胸痺。有脈不橫
通而脹者,有濁氣在上而脹者。脈不橫通,宜木通、茜草、麥冬、栝蔞、貝母之屬以治之,此開胸痺法也。
濁氣在上,宜柴胡、廣皮、木香、桔梗、半夏之屬以治之,此升清降濁法也。胸之下胃之上脹者,乃胃絡與心
包絡兩絡不通也,宜郁金、紅花、續斷、丹皮、枳實之屬以治之,此調和氣血法也。膈之下腹之上脹者,乃
胃土不和,中焦腐化有愆,胃有停滯,土氣不達而然也。虛則補之,實則消之,熱則清之,寒則溫之,審
其寒、熱、虛、實而治之,乃通調轉運法也。胃之下臍之上脹者,乃脾土失職,地氣不升而然也。夫胃土屬陽
明,可清可消,脾土屬太陰,如坤之地,發生萬物者也。地氣上升,然后天氣下降,若地氣不升,則天氣不降,
天地痞塞則萬物不生。治之之法,當壯火氣以生土,助脾氣以交肺。若謂脹無補法,但以清涼消克之藥行之,
或見效于一時,或不見效于一時,而地氣終不上升,則天氣何能下降,無論效與不效,終必死也。若小腹脹者,
乃膀胱水氣不能合太陽而通于皮毛也、或通其水道,或開其毛腠。若脹而兼腫,小便不利者,行其水;脹而不腫,
小便如常者,解其肌。凡脹在上者欲其下,而更有橫通之法;脹在下者欲其上,而兼有溫散之法,所謂臟寒生
滿病也。若貼臍左右上下脹者,脹必兼痛,蓋沖任當臍,合于氣沖之動脈,沖脈逆而不舒,故或脹或痛,當以
紅花、歸、
芎、柴胡、桂枝解肌和血之法以治之。若季脅兩旁兼少腹脹痛者,乃厥陰之氣內不交于少陰,外不合于少陽,
當以調和內外、交通陰陽之法以治之。所列藥味,不過陳其大概,或減或加,神而明之可也。
脹未必盡腫,而腫未有不脹者也。人身外為陽,內為陰;通體皮毛,太陽陽熱之氣也。陽熱之氣,轉為陰
寒,則太陽標陽,不合少陰之本熱,而少陰標陰,反合太陽之本寒,致太陽皮毛之氣不內通于少陰之骨髓,水
氣乘之,則為水腫,寒氣乘之,則為寒腫,風氣乘之,則為熱腫。若五內無虧,而蘊釀成熱,則散之、清之、
行之、攻之,亦有愈者;若五內空虛,腎精竭乏,不得其治,則有性命之虞。又腫而喘,危之兆也。治得其宜,
可以苟延;治失其宜,即便死矣。吾見世之腫而死者,十有八九;而五子、五皮方治之,生者十無一二。醫
者能知太陽之標陽本寒而主皮毛,少陰之標陰本熱而主骨髓,太陽之本合少陰之標,少陰之本合太陽之標,
從無形之氣化而旋轉以施治,不從有形之邪水而攻下以為功,庶乎其可耳﹗
<目錄>
<篇名>蠱
內容:《易》曰︰蠱,壞極而有事也。人病蠱者,脾土敗壞,身不即死,複有事也。事,猶病也。腹脹而硬,紫
筋浮
露,臍平如鼓,外勁內空,毋論能食不能食,總百無一生;若但浮大而軟,則將成未成,是為脹滿,猶可治也。
夫心、肺之病,其死也速;脾土之病,其死也遲。人見其遲也,而妄施湯藥以治之,治之小愈,非真愈也,
苟延時日而已。善治者,于始萌之日,從其本原而治之,不使敗壞成蠱,醫之功也。若已成而複藥之,總無濟
矣。世有蠱証,余無治法,姑列其目,以俟能者。
<目錄>
<篇名>隔
內容:隔,猶阻也。阻隔不通,不能納谷,此三焦失職之病也。上焦出胃上口,主納;中焦並胃中,主腐化;
下焦別回腸,主濟泌。平人食谷,從上脘而直入中脘。上脘、中脘,即上焦、中焦。直入中脘,便腐化矣。
經云︰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為胃外釜底之然。若中、上二焦,火氣衰微,上焦不能如霧之灌溉,
中焦不能如漚之腐化,便不能消谷,谷入反出矣。患此病者,百無一生,但有中上、中下之分,速死、遲死之
異。中上者,上焦、中焦不和也;中下者,下焦、中焦不和也。中下不和其死遲,中上不和其死速。然治得其
宜,速者可遲;治失其宜,遲者亦速矣。初患此病,醫者每用辛香行氣之藥,謂能寬胸以開胃,詎知不能食者
真氣虛也,真氣既虛,豈可複行辛散以耗其氣乎?既耗其氣,元本不甚虛者,猶
可苟延;其元本虛者,數月之間,身命便不保矣。又初患此病,醫者有用養血滋陰之藥,謂開闌門而使之下,
可以不吐。若系中、下二焦,不相通貫,谷入中脘,下焦不相順接,腐化有愆,仍從中脘而上逆,逆則吐,
此滋潤下行之藥,投之亦效;愈而複發,複投此藥,便不效矣。初因下焦不得順接,可以滋潤下行;久則陰盛陽
虛,下焦生陽之氣不能環複于上,下而不上,則不效矣;不效,必至身命不保矣。其中、上二焦,火氣衰微,
初起或便用參、 耆、朮、姜、桂、附等藥,服之亦覺有效,藥雖效而病不除,其后必疑溫補之非,轉服他藥,
終歸不治。天下豈有不食谷之人哉?經云︰得谷者昌,失谷者亡。善夫﹗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9
- 文章: 33799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醫學真傳
<目錄>
<篇名>吐血
內容:人之一生,氣充于外,血附于內,陰陽和平,榮衛通調,何吐血之有?惟大怒、大勞,或過思、過慮,
傷其經絡,逆其氣機,致陰陽血氣失其循行之常度,則血外溢,而有吐血之病矣。血雖同,而血之根由不同,
有胞中血海之血,有心包脾絡之血。夫胞中為血海,其血熱肉充膚,淡滲皮毛,若大怒、大勞,氣虛一時,
不能攝血,致胞中之血不充于膚腠,反從氣沖而上涌于胃脘。吐此血者,其血必多。治之之法,當調其榮衛,
和其三焦,使三焦之氣和于榮衛,榮衛之氣下合胞中,氣歸血附,即引
血歸經之法也。若不按經調治,只期速效,妄稱火盛血淫,驟用清涼瀉火以止血,不但血不能即止,必增咳嗽
之病矣。夫吐血自有止期,虛癆咳嗽,必至喪身而后已。其心包之血,內包心,外通脈,下合肝。合肝者,肝
與心包皆為厥陰,同一氣也。若房勞過度,思慮傷神,則吐心包之血。吐此血者,十無一生,惟藥不妄投,大
補心腎,重服人參,可十全一二。其有身體不勞,內無所損,卒然哈血數口,或紫或紅,一哈便出,此為脾絡之
血。脾之大絡,絡于周身,絡脈不與經脈和諧,則有此血。下不傷陰,內不傷經,此至輕至淺之血,不藥亦
愈。若不分輕重,概以吐血之法治之,致絡脈寒凝,變生他病,醫之過也。又五臟有血,六腑無血。吐心臟之血
者,一二口即死;吐肺臟之血者,形如血絲;吐腎臟之血者,形如赤豆,五七日間必死;若吐肝臟之血,有生有
死,貴乎病者能自養,醫者善調治爾;脾臟之血若羅絡,即前哈血是也。凡吐血多者,乃胞中血海之血,醫者學
不明經,指稱胃家之血。夫胃為倉廩之官,受盛水谷,並未有血,謂血從胃出則可,若謂胃中有血,則不可也。
<目錄>
<篇名>衄血
內容:血從鼻出,謂之衄。衄之出也,由陽明經脈之氣,不循胃絡而橫通周遍,致悍熱之氣傷其榮血,遂迫血妄
行而為衄。若傷寒陽熱過盛,絡脈寒凝。榮衛不調,身發熱者,得衄則陰陽和而熱氣平,其病可愈,故俗稱鼻
衄為紅汗也。其有不病傷寒,時出衄者,乃陽明熱氣有余,不循經下行,反上逆而傷其絡脈之所致也;衄出,
則陽明亢熱之氣亦平,故不藥亦愈,此衄至輕者也。又有陽明經脈虛寒,其人秉質素弱,內則耗其精血,外則
勞其形體,衄大出不止,用涼血滋陰藥,其衄反甚者,乃陽明陽氣失職,必用人參、附子,補氣以攝血,助陽以救
陰,其血方止,此衄之至重者也。欲辨衄之重輕,須察衄之冷熱。衄出覺熱者,乃陽明絡脈之血,輕者也,治
宜涼血滋陰;衄出覺冷者,乃陽明經脈之血,重者也,治當溫經助陽。夫衄血之病,雖屬平常,若出而不止,陰
陽離脫,亦有死者。臨病施治,常須識此,不可忽也﹗
<目錄>
<篇名>便血
內容:便血,俗名腸紅,血從大便出也。或在糞前,或在糞后,但糞從腸內出,血從腸外出。腸外出者,從肛門
之宗眼出也。此胞中血海之血,不從沖脈而上行外達,反滲漏于下,用力大便,血隨出矣。此病初起,人多不
覺;及至覺時,而身體如常,亦玩忽不治,即或治之,無非涼血清火,暫止複發,數年之后,身體疲倦,恣投藥
餌,總不除根,遂成終身之痼疾矣。痼疾雖成,不致殞
命。其治法總宜溫補,不宜涼瀉;溫暖則血循經脈,補益則氣能統血。初便血時,治得其宜,亦可全愈;若因
循時日,久則不能愈矣。
<目錄>
<篇名>心腹痛
內容:心腹痛者,上心、下腹,相引而痛。痛之名雖同,而所痛之部不同,如堪輿移步換形,其中不可不條分
縷晰者也。心為君主而藏神,不可以痛,今雲心痛,乃心包之絡,不能旁通于脈,則痛也。
心脈之上,則為胸膈,兩乳之間,則為膺胸。胸膈痛,乃上焦失職,不能如霧露之溉,則胸痺而痛,薤白、
蔞仁、茜草、貝母、豆蔻之藥,可開胸痺以止痛。膺胸痛者,乃肝血內虛,氣不充于期門,致沖、任之血,不能
從膺胸而散,則痛,當歸、白芍、紅花、銀花、續斷、木通之藥,可和氣血而止痛。
有中脘作痛,手不可近者。夫手不可近,乃內外不和,外則寒氣凝于皮毛,內則垢濁停于中脘。當審其體
之虛實以施治,莫若以燈草火,當痛處爆十余點,則寒結去而內外通,便不痛矣。有中脘之下,當陽明胃土之
間,時痛時止者,乃中土虛而胃氣不和,若行氣消泄之劑,服之過多,便宜溫補。但以手重按之,則痛稍平,此
中土內虛,虛而且寒之明驗也。
其乳下兩旁胸骨盡處痛者,乃上下陰陽不和,少陽樞轉不利也。傷寒病中,每多此痛,當助其樞轉,和其
氣血,上下通調,則愈矣。
其大腹痛者,乃太陰脾土之部,痛在內而緩,坤土虛寒也;痛兼內外而急,脾絡不通也。蓋脾之大絡,名曰
大包,從經隧而外出于絡脈。今脾絡滯而不行,則內外皆痛。《太陽篇》云︰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
痛,先與小建中湯,不瘥者與小柴胡湯。此先補益于內,而后樞轉于外也。
其有臍旁左右痛者,乃沖脈病也。沖脈當臍左右,若為寒氣所凝,其沖脈之血不能上行外達,則當臍左右
而痛。當用血分之藥,使胞中之血通肌達表,若用氣藥,無裨也。又有臍下痛者,乃少陰水臟、太陽水腑,不
得陽熱之氣以施化,致陰寒凝結而痛。少陰水臟虛寒,當用桂、附以溫之;太陽膀胱水腑虛寒,亦當用桂、附以
溫之。蓋太陽、少陰相為表裡,互為中見者也。
又小腹兩旁謂之少腹。少腹痛者,乃厥陰肝臟之部,又為胞中之血海。蓋膀胱之水,主于少陰;而胞中
之血,主于厥陰也。痛者,厥陰肝氣不合胞中之血而上行也。肝臟不虛者,當疏通以使之上;肝臟虛者,當補
益以助其上。蓋厥陰不從標本,從中見少陽之氣,使厥陰上合乎少陽,則不痛矣。
其兩旁季脅痛者,肝氣虛也。兩脅之上痛者,少陽之氣不和也。所痛之部,有氣血、陰陽之不同,若概以
行氣、消導為治,漫雲通則不痛。夫通則不通,理也,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調氣以和血,調血以和氣,
通也;下逆者使之上行,中結者使之旁達,亦通也;虛者助之使通,寒者溫之使通,無非通之之法也。若必
以下泄為通,則妄矣﹗
<目錄>
<篇名>中風
內容:方書俱以中風弁首,謂風為百病之長,善行數變。其中方治最多,有真中風、類中風之區別,而熟知其不
然也。風者,厥陰之本氣也,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臟為肝。人身肝血內虛,木不條達。外不充于經絡,
內不榮于臟腑,則血虛生風,而有中絡、中經、中腑、中臟之不同,實皆中風病也。仲師《金匱》論中風歷節
篇云︰風之為病,當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邪在于絡,肌膚不仁,邪在于經,即重不勝。此言風中于絡,
或中于經,傷有形之經絡而為病,中之淺,病之輕者也。若中風歷節,則傷腎主之骨、肝主之筋,疼痛如掣。
此言風傷有形之筋骨而為病,中之深,病之重者也。雖有淺深輕重之不同,皆不死也。又云︰邪入于腑,即
不識人,邪
入于臟,舌即難言,口吐涎。此不傷有形之筋骨,而傷無形之真氣,中腑中臟,皆必死矣。但中臟者,立死,
雖延三五日,猶立死也,中腑者,腑與臟表裡雌雄相應,或半月,或一月,腑氣不外通于經,而內逆于臟,
亦死矣。經云︰連臟則死,連經則生。不入臟而連經者,所用之藥,總宜強筋壯骨,補血補氣,如 、朮、
熟地、歸、芍、參、苓、附、桂等,而祛風消散、清涼豁痰,在所禁也。
<目錄>
<篇名>胎產
內容:胎產,乃婦人生育之常,非病也;其半產、漏下,則為病矣。半產者,未滿十月而產,俗雲小產是也。漏
下者,血不養胎,離經下漏也。未滿三月而漏者,胎必不保,以胎未成形,其凝結之血,即胎也,血行,恐胎
亦不成矣。至四五月而漏者,其胎已成,大補氣血,不漏則安。至于生產之后,不過氣血兩虛,謹慎調養,必
無他患。或三四日之間,其身發熱,稍有微寒,總因氣血暴虛,陰陽不和之故;服藥只宜補氣調血,陰陽和而
寒熱可愈。丹溪云︰產后須大補氣血,雖有雜証,以末治之。誠哉斯言﹗若延醫延醫,見其身熱,複有微寒,
必曰此外感也。投以散寒清熱之藥,不惟不愈,變証日加,証屢出則治屢更,至身體憊極,然后重用人參。
與其補于既變之后,曷若無損于未變之先,且有力服參者,大半
猶可挽回,若無力服參,不可保矣。至產后惡露,或多或少,或有或無,當聽其自然,不可破氣行瘀。有生產
惡露無一點者,其身無病,亦無害也。又產后腹痛,多屬經脈不和,中土虛寒,但當調其經脈,溫其中土,
破氣行瘀亦所禁也。我故曰︰生產原非疾病,服藥總宜溫補,不揣其本而齊其末,不若不藥之為得矣。其婦人
妊娠、婦人產后、婦人雜病,已悉仲師《金匱》論中,參究可也。
<目錄>
<篇名>用藥大略
內容:余初事醫,亦閱方書,未讀《本經》,只知某藥性寒,某藥性熱,某藥豁痰,某藥行氣,某藥燥濕,某藥
健脾,某藥破血,某藥補血。遇病用藥,如是而已﹗及藥不應手,嗜古而靈,始知五運六氣之理。天地有五運
六氣,人身亦有五運六氣,而百卉草木,亦莫非五運六氣。五運,五行也;六氣,亦五行也。天地開辟,草木
始生,農皇仰觀俯察,而百卉草木,有五方之出處,五時之生成,其中更有五色、五臭、五味,而合于人之
五臟六腑,天地人物,一以貫之,著為藥性。知藥之性,則用之無窮,取之有本;后人不知其性,但言其用,
是為逐末亡本。如雲犀角解心熱,羚羊清肺肝。遇心熱之証,宜用
犀角,肺肝之証,當用羚羊,使用之而毫不見功,將如之何?必知犀角之性如何,所以清心熱者何故?羚羊之
性何如,所以清肺肝者何故?知其所以然之故,則取之左右逢其源,不知其故而硬用之,是欲金之鳴而撞其木
也。雖撞不鳴,不鳴愈撞,愈撞愈不鳴,即至折手,不見成功,何益哉﹗
藥性必分臟腑經脈,升降出入。或行皮毛,或解肌腠、或通經脈、或起水土之氣上行、或助金木之氣轉輸、
或秉鎮墜之質下降。以藥性之運氣,合人身之運氣而用之,斯為有本。茲未能悉底詳明,姑以日逐所用數十
品言之。
人參補五臟之真元,五臟真元有一臟不足者,即用之。若水火不交,心腎之真元不足也;天地不交,脾肺
之真元痞塞也;氣血不和,陰陽之真元不濟也,急用之,猶恐無裨矣。凡飲食不進,胃口不開者,必用人參。
蓋五臟六腑之氣俱至于胃,猶江漢朝宗于海也。有一臟一腑之氣不至于胃,其人必不能食,雖食亦勉強不
多。別藥補止一臟一腑,獨人參備天、地、人三才之氣,能補五臟六腑之元神,故必用之。其余之用。不可勝
說,若欲盡說,罄竹難書,善悟可耳﹗
黃 助三焦之氣,從經脈以達肌腠,若三焦內虛不能從經脈而達肌腠者,必用之。
白朮補脾土,脾土虛者必用之。類之山藥、石斛、
米仁、乾薑、炙甘草,皆脾土藥也。其余尚有運脾消導之藥,不可勝紀矣。
五味子、杜仲、補骨脂、巴戟天、熟地黃,皆補腎藥也。陽氣立而陰精不足,凡此可補,然緩著也。
<篇名>吐血
內容:人之一生,氣充于外,血附于內,陰陽和平,榮衛通調,何吐血之有?惟大怒、大勞,或過思、過慮,
傷其經絡,逆其氣機,致陰陽血氣失其循行之常度,則血外溢,而有吐血之病矣。血雖同,而血之根由不同,
有胞中血海之血,有心包脾絡之血。夫胞中為血海,其血熱肉充膚,淡滲皮毛,若大怒、大勞,氣虛一時,
不能攝血,致胞中之血不充于膚腠,反從氣沖而上涌于胃脘。吐此血者,其血必多。治之之法,當調其榮衛,
和其三焦,使三焦之氣和于榮衛,榮衛之氣下合胞中,氣歸血附,即引
血歸經之法也。若不按經調治,只期速效,妄稱火盛血淫,驟用清涼瀉火以止血,不但血不能即止,必增咳嗽
之病矣。夫吐血自有止期,虛癆咳嗽,必至喪身而后已。其心包之血,內包心,外通脈,下合肝。合肝者,肝
與心包皆為厥陰,同一氣也。若房勞過度,思慮傷神,則吐心包之血。吐此血者,十無一生,惟藥不妄投,大
補心腎,重服人參,可十全一二。其有身體不勞,內無所損,卒然哈血數口,或紫或紅,一哈便出,此為脾絡之
血。脾之大絡,絡于周身,絡脈不與經脈和諧,則有此血。下不傷陰,內不傷經,此至輕至淺之血,不藥亦
愈。若不分輕重,概以吐血之法治之,致絡脈寒凝,變生他病,醫之過也。又五臟有血,六腑無血。吐心臟之血
者,一二口即死;吐肺臟之血者,形如血絲;吐腎臟之血者,形如赤豆,五七日間必死;若吐肝臟之血,有生有
死,貴乎病者能自養,醫者善調治爾;脾臟之血若羅絡,即前哈血是也。凡吐血多者,乃胞中血海之血,醫者學
不明經,指稱胃家之血。夫胃為倉廩之官,受盛水谷,並未有血,謂血從胃出則可,若謂胃中有血,則不可也。
<目錄>
<篇名>衄血
內容:血從鼻出,謂之衄。衄之出也,由陽明經脈之氣,不循胃絡而橫通周遍,致悍熱之氣傷其榮血,遂迫血妄
行而為衄。若傷寒陽熱過盛,絡脈寒凝。榮衛不調,身發熱者,得衄則陰陽和而熱氣平,其病可愈,故俗稱鼻
衄為紅汗也。其有不病傷寒,時出衄者,乃陽明熱氣有余,不循經下行,反上逆而傷其絡脈之所致也;衄出,
則陽明亢熱之氣亦平,故不藥亦愈,此衄至輕者也。又有陽明經脈虛寒,其人秉質素弱,內則耗其精血,外則
勞其形體,衄大出不止,用涼血滋陰藥,其衄反甚者,乃陽明陽氣失職,必用人參、附子,補氣以攝血,助陽以救
陰,其血方止,此衄之至重者也。欲辨衄之重輕,須察衄之冷熱。衄出覺熱者,乃陽明絡脈之血,輕者也,治
宜涼血滋陰;衄出覺冷者,乃陽明經脈之血,重者也,治當溫經助陽。夫衄血之病,雖屬平常,若出而不止,陰
陽離脫,亦有死者。臨病施治,常須識此,不可忽也﹗
<目錄>
<篇名>便血
內容:便血,俗名腸紅,血從大便出也。或在糞前,或在糞后,但糞從腸內出,血從腸外出。腸外出者,從肛門
之宗眼出也。此胞中血海之血,不從沖脈而上行外達,反滲漏于下,用力大便,血隨出矣。此病初起,人多不
覺;及至覺時,而身體如常,亦玩忽不治,即或治之,無非涼血清火,暫止複發,數年之后,身體疲倦,恣投藥
餌,總不除根,遂成終身之痼疾矣。痼疾雖成,不致殞
命。其治法總宜溫補,不宜涼瀉;溫暖則血循經脈,補益則氣能統血。初便血時,治得其宜,亦可全愈;若因
循時日,久則不能愈矣。
<目錄>
<篇名>心腹痛
內容:心腹痛者,上心、下腹,相引而痛。痛之名雖同,而所痛之部不同,如堪輿移步換形,其中不可不條分
縷晰者也。心為君主而藏神,不可以痛,今雲心痛,乃心包之絡,不能旁通于脈,則痛也。
心脈之上,則為胸膈,兩乳之間,則為膺胸。胸膈痛,乃上焦失職,不能如霧露之溉,則胸痺而痛,薤白、
蔞仁、茜草、貝母、豆蔻之藥,可開胸痺以止痛。膺胸痛者,乃肝血內虛,氣不充于期門,致沖、任之血,不能
從膺胸而散,則痛,當歸、白芍、紅花、銀花、續斷、木通之藥,可和氣血而止痛。
有中脘作痛,手不可近者。夫手不可近,乃內外不和,外則寒氣凝于皮毛,內則垢濁停于中脘。當審其體
之虛實以施治,莫若以燈草火,當痛處爆十余點,則寒結去而內外通,便不痛矣。有中脘之下,當陽明胃土之
間,時痛時止者,乃中土虛而胃氣不和,若行氣消泄之劑,服之過多,便宜溫補。但以手重按之,則痛稍平,此
中土內虛,虛而且寒之明驗也。
其乳下兩旁胸骨盡處痛者,乃上下陰陽不和,少陽樞轉不利也。傷寒病中,每多此痛,當助其樞轉,和其
氣血,上下通調,則愈矣。
其大腹痛者,乃太陰脾土之部,痛在內而緩,坤土虛寒也;痛兼內外而急,脾絡不通也。蓋脾之大絡,名曰
大包,從經隧而外出于絡脈。今脾絡滯而不行,則內外皆痛。《太陽篇》云︰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
痛,先與小建中湯,不瘥者與小柴胡湯。此先補益于內,而后樞轉于外也。
其有臍旁左右痛者,乃沖脈病也。沖脈當臍左右,若為寒氣所凝,其沖脈之血不能上行外達,則當臍左右
而痛。當用血分之藥,使胞中之血通肌達表,若用氣藥,無裨也。又有臍下痛者,乃少陰水臟、太陽水腑,不
得陽熱之氣以施化,致陰寒凝結而痛。少陰水臟虛寒,當用桂、附以溫之;太陽膀胱水腑虛寒,亦當用桂、附以
溫之。蓋太陽、少陰相為表裡,互為中見者也。
又小腹兩旁謂之少腹。少腹痛者,乃厥陰肝臟之部,又為胞中之血海。蓋膀胱之水,主于少陰;而胞中
之血,主于厥陰也。痛者,厥陰肝氣不合胞中之血而上行也。肝臟不虛者,當疏通以使之上;肝臟虛者,當補
益以助其上。蓋厥陰不從標本,從中見少陽之氣,使厥陰上合乎少陽,則不痛矣。
其兩旁季脅痛者,肝氣虛也。兩脅之上痛者,少陽之氣不和也。所痛之部,有氣血、陰陽之不同,若概以
行氣、消導為治,漫雲通則不痛。夫通則不通,理也,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調氣以和血,調血以和氣,
通也;下逆者使之上行,中結者使之旁達,亦通也;虛者助之使通,寒者溫之使通,無非通之之法也。若必
以下泄為通,則妄矣﹗
<目錄>
<篇名>中風
內容:方書俱以中風弁首,謂風為百病之長,善行數變。其中方治最多,有真中風、類中風之區別,而熟知其不
然也。風者,厥陰之本氣也,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臟為肝。人身肝血內虛,木不條達。外不充于經絡,
內不榮于臟腑,則血虛生風,而有中絡、中經、中腑、中臟之不同,實皆中風病也。仲師《金匱》論中風歷節
篇云︰風之為病,當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邪在于絡,肌膚不仁,邪在于經,即重不勝。此言風中于絡,
或中于經,傷有形之經絡而為病,中之淺,病之輕者也。若中風歷節,則傷腎主之骨、肝主之筋,疼痛如掣。
此言風傷有形之筋骨而為病,中之深,病之重者也。雖有淺深輕重之不同,皆不死也。又云︰邪入于腑,即
不識人,邪
入于臟,舌即難言,口吐涎。此不傷有形之筋骨,而傷無形之真氣,中腑中臟,皆必死矣。但中臟者,立死,
雖延三五日,猶立死也,中腑者,腑與臟表裡雌雄相應,或半月,或一月,腑氣不外通于經,而內逆于臟,
亦死矣。經云︰連臟則死,連經則生。不入臟而連經者,所用之藥,總宜強筋壯骨,補血補氣,如 、朮、
熟地、歸、芍、參、苓、附、桂等,而祛風消散、清涼豁痰,在所禁也。
<目錄>
<篇名>胎產
內容:胎產,乃婦人生育之常,非病也;其半產、漏下,則為病矣。半產者,未滿十月而產,俗雲小產是也。漏
下者,血不養胎,離經下漏也。未滿三月而漏者,胎必不保,以胎未成形,其凝結之血,即胎也,血行,恐胎
亦不成矣。至四五月而漏者,其胎已成,大補氣血,不漏則安。至于生產之后,不過氣血兩虛,謹慎調養,必
無他患。或三四日之間,其身發熱,稍有微寒,總因氣血暴虛,陰陽不和之故;服藥只宜補氣調血,陰陽和而
寒熱可愈。丹溪云︰產后須大補氣血,雖有雜証,以末治之。誠哉斯言﹗若延醫延醫,見其身熱,複有微寒,
必曰此外感也。投以散寒清熱之藥,不惟不愈,變証日加,証屢出則治屢更,至身體憊極,然后重用人參。
與其補于既變之后,曷若無損于未變之先,且有力服參者,大半
猶可挽回,若無力服參,不可保矣。至產后惡露,或多或少,或有或無,當聽其自然,不可破氣行瘀。有生產
惡露無一點者,其身無病,亦無害也。又產后腹痛,多屬經脈不和,中土虛寒,但當調其經脈,溫其中土,
破氣行瘀亦所禁也。我故曰︰生產原非疾病,服藥總宜溫補,不揣其本而齊其末,不若不藥之為得矣。其婦人
妊娠、婦人產后、婦人雜病,已悉仲師《金匱》論中,參究可也。
<目錄>
<篇名>用藥大略
內容:余初事醫,亦閱方書,未讀《本經》,只知某藥性寒,某藥性熱,某藥豁痰,某藥行氣,某藥燥濕,某藥
健脾,某藥破血,某藥補血。遇病用藥,如是而已﹗及藥不應手,嗜古而靈,始知五運六氣之理。天地有五運
六氣,人身亦有五運六氣,而百卉草木,亦莫非五運六氣。五運,五行也;六氣,亦五行也。天地開辟,草木
始生,農皇仰觀俯察,而百卉草木,有五方之出處,五時之生成,其中更有五色、五臭、五味,而合于人之
五臟六腑,天地人物,一以貫之,著為藥性。知藥之性,則用之無窮,取之有本;后人不知其性,但言其用,
是為逐末亡本。如雲犀角解心熱,羚羊清肺肝。遇心熱之証,宜用
犀角,肺肝之証,當用羚羊,使用之而毫不見功,將如之何?必知犀角之性如何,所以清心熱者何故?羚羊之
性何如,所以清肺肝者何故?知其所以然之故,則取之左右逢其源,不知其故而硬用之,是欲金之鳴而撞其木
也。雖撞不鳴,不鳴愈撞,愈撞愈不鳴,即至折手,不見成功,何益哉﹗
藥性必分臟腑經脈,升降出入。或行皮毛,或解肌腠、或通經脈、或起水土之氣上行、或助金木之氣轉輸、
或秉鎮墜之質下降。以藥性之運氣,合人身之運氣而用之,斯為有本。茲未能悉底詳明,姑以日逐所用數十
品言之。
人參補五臟之真元,五臟真元有一臟不足者,即用之。若水火不交,心腎之真元不足也;天地不交,脾肺
之真元痞塞也;氣血不和,陰陽之真元不濟也,急用之,猶恐無裨矣。凡飲食不進,胃口不開者,必用人參。
蓋五臟六腑之氣俱至于胃,猶江漢朝宗于海也。有一臟一腑之氣不至于胃,其人必不能食,雖食亦勉強不
多。別藥補止一臟一腑,獨人參備天、地、人三才之氣,能補五臟六腑之元神,故必用之。其余之用。不可勝
說,若欲盡說,罄竹難書,善悟可耳﹗
黃 助三焦之氣,從經脈以達肌腠,若三焦內虛不能從經脈而達肌腠者,必用之。
白朮補脾土,脾土虛者必用之。類之山藥、石斛、
米仁、乾薑、炙甘草,皆脾土藥也。其余尚有運脾消導之藥,不可勝紀矣。
五味子、杜仲、補骨脂、巴戟天、熟地黃,皆補腎藥也。陽氣立而陰精不足,凡此可補,然緩著也。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9
- 文章: 33799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醫學真傳
若
腎精竭而陽無所附,又宜桂、附以補陽。
凡藥空通者,轉氣機。如升麻、木通、烏藥、防己、通草,皆屬空通。藤蔓者走經脈,如銀花、乾葛、
風藤、續斷、桑寄生,皆屬藤蔓;至不必藤蔓而入血分之藥,亦走經脈,如紅花、當歸、丹皮、秦艽、白芍之
類。胸膈不和,在兩乳之上,則川貝母、桔梗、茜草、麥冬,木通、蔞仁,主開胸痺;凡胃絡與心包絡不相通
貫,致不能橫行旁達者,此藥亦主之。心氣不交于腎,則桂枝,茯苓、棗仁、枸杞,可使心氣歸伏于下。肝氣
有余而內逆,則用元胡、青皮、五靈脂、香附、白蒺藜之類以疏肝。
凡藥有刺而屬金者,皆主伐肝。蓋金能製風,金能平木,製風平木,即所以伐肝也。肝氣不足而內虛,則
用山萸肉、五味子、熟地黃、當歸、白芍、木瓜之類以補肝。又水能生木,補腎即補肝,所謂虛則補其母也。
五臟調和,六腑無恙,或三焦火氣有余,陽明燥氣上熾,少陽相火妄動,則芩、連、梔、柏,凡瀉火清涼皆
可用也;若臟腑內虛,而燥火上炎者,又當和其臟腑,或補瀉兼施,不可專行涼瀉矣。肺為五臟之長,受朝百
脈,不宜有病。其咳嗽之証,雖關于肺,而病根在于別臟別腑,
腑臟之氣,不循經順行各上逆于肺,而為咳也。若咳果在于肺,久久便為不治之証。而肺經之藥,通變無窮,
不可執一。如杏仁、桔梗、桑皮、白芥子、麻黃、紫蘇、葶藶子,皆瀉肺藥也;百合、款冬、貝母、人參、五
味子,皆補肺藥也。而補脾之藥,亦所以補肺,蓋足太陰屬脾土,手太陰屬肺金,土能生金,故補脾即所以
補肺也。凡發散毛竅,解肌出汗之藥,皆所以瀉肺。蓋肺主皮毛,金能生水,實則瀉其子,故皮毛汗出所以瀉
肺也。
其病在骨,當用腎臟之藥,桂、附可用。其病在筋,當用肝臟之藥,歸、芍可用,及前補肝之藥,皆可用
也。病在肌肉,當用補脾助土之藥。病在經脈,當用心包絡之藥。病在皮毛,當用肺經之藥。其藥已載于前,
意會而神明之可也。
又痘証用藥,方書俱有成法,余獨體痘根所發之原,而神解以治。痘毒起于腎,此毒一發,合相火而上
行,故痘為水毒,因火始發,見點一二,則知外有熱而內發痘。經云︰榮主血,衛主氣。主血者,合心主之包
絡也;主氣者,合三焦之肌腠也。如三焦氣虛,見點一二,火毒內熾,一起便見狂煩不順,則用大承氣湯,乃
釜底抽薪之治。如錢氏百祥丸,亦釜底抽薪之法也。若無此証,但觀其痘所循之路,必令三焦之氣內合心包。
心包主血、主脈,見點不必發表,第一要用經脈之藥,使
三焦之氣先合榮血而走心包,如紅花、續斷、秦艽、茜草、當歸、川芎、生地、銀花之類;出之有漸,顏色潤
澤,便當和其三焦,調其中胃,四五日痘根微有水色,即宜助三焦而補氣血,銀花、歸、芍、茯苓、黃 、人
參、甘草、桑虫。如是而已,此外之治,皆不諳經脈,不知自然之理,而妄行施治者也。此其大略也。
<目錄>
<篇名>辨藥大略
內容:藥品浩繁,不下千百余種,其尋常日用者,不過百十種,而百十種之中,藥有真偽好惡,用有宜與不宜,皆
當明辨而詳悉者也。如赤芍藥、銀柴胡、赤小豆、龍骨、巨勝子、半夏曲,皆偽藥也。《本草崇原》俱已辨明,但
未梓行,茲且言之。
芍藥花開赤、白,赤花者為赤芍,白花者為白芍,總屬一種,豈有二耶?今兒科、外科,多用赤芍,謬矣。又
以白芍為酸斂之藥,豈知《本經》主治邪氣腹痛,除血痺,破堅積,寒熱疝瘕,氣味苦平。性功如是,寧酸斂
耶?試將芍藥咀嚼,酸味何在?可以正其誤矣。
柴胡有硬、軟二種,硬者為大柴胡,軟者為小柴胡。然必出于銀州者為勝,故有銀柴胡之名。非大小
柴胡之外,複有銀柴胡也。
赤小豆,谷類也,粗而大者為赤豆,細而小者為赤小豆。今藥肆中一種草子,赤黑相兼,不可煮食,豈得
謂之豆乎?
巨勝子,即胡麻也。出于胡地之大宛者為勝,故有巨勝之名。劉阮誤入天台,仙家飼以胡麻飯,即巨勝子
也。今藥肆中一種有殼無仁,乃狗虱也,以狗虱而充巨勝,妄立壁虱胡麻之名。今用巨勝子,不若竟用大脂麻
矣。
龍骨,《本經》上品之藥,乃上天所謫之龍,海濱深山間或有之。今一種龍骨者,乃北地深山之石壟骨,
而非上天所降之真龍。龍為陽物,能興雲布雨,故《傷寒論》中發汗名大青龍,利水名小青龍。今欲止汗,反用
龍骨,豈理也哉?《本經》言止汗者,乃以真龍之骨,研為細粉,撲其周身,塞其汗孔,即本論以溫粉撲之之
義,非服食止汗之謂。
考《神農本經》止有半夏,並無半夏曲。今藥肆中以明礬水煮半夏,所剩礬腳及半夏屑,大半和以麥曲,
造成藥餅,為半夏曲。時人厭常新喜,方中每用,何益于病?除此之外,複有神曲,用白面百斤,青蒿、辣蓼、
蒼耳自然汁,赤小豆、杏仁搗爛,拌面成餅, HT 為曲。兒醫認以能治痰、止瀉、消食之藥,每每用之,
不知其
弊。別藥煮汁各有氣味,若用神曲,則藥如稠粥之飲,有形之面,大能傷胃。夫嬰兒有病,必忌面食,此HT 過
之面,與醬何異?況有藥與草汁,並非健脾之品,用無益也。
又藥之偽者,如桂枝、細辛、五味、乾薑是也。仲師桂枝湯,用桂枝去皮者,止取梢尖嫩枝,內外如一,氣味
辛香甜辣,桂枝皮內骨,便去之而不用。如是之枝,可多得耶?今人反用,亦必辛香甜辣,名為川桂枝方可。今
藥肆中辛香甜辣之桂枝不可得,即有亦暫而不久。數十年中,余闕之不用,不得已而以官桂代之。
北細辛,其細如發,辛香觸鼻。苟細不如發,辛不觸鼻,便為杜衡,用之無益。
五味子,惟遼五味最佳,其黑如漆之有光,其味如醋之滴牙,上口生津。次則北五味,其色紅紫,微有光,
其味亦酸,微有香氣,今一種黑色如李干兼枯紅之色者,用無益也。
又生姜為子姜,宣胃;乾薑為母姜,溫脾。脾胃有母子之分,而乾薑、生姜亦有母子之分。今有金衢溫台
之種姜,切片堅實黃亮,方能入藥,並不是本地之生姜晒干偽充,入口最辣,止能辛散表邪,溫脾用無益也。
至藥之宜與不宜,先須知藥性之宜否,察人之病,投之中 方宜。今世俗每用而不知宜否。今略舉十數
種言之。今醫發散,每用前胡,考前胡《別錄》所收,陶
宏景云︰上古止有柴胡,而無前胡之名,后人用之。是宏景雖收之,而實疑之也。且前胡降痰逐風,耗散消削,
不若柴胡之芳香,清熱解表之謂得也。今人不究藥性,有病在太陽,而早用柴胡,有引邪入少陽之說。夫柴胡
名地勛,苗甚芳香,從未見邪入于太陽,正太陽經藥也。《傷寒論》云︰無太陽証。本論云︰本太陽病不解,
轉入少陽者,與小柴胡湯。謂可從少陽而外達于太陽,非少陽經之主藥也。其性自下而上,從內而外,根氣虛
者不可用,用之是猶揠苗助長,故本論有柴胡不中與之誡。
至于升麻,亦拔根之藥。今人遇元氣虛脫之証,每用升麻,欲提之使上。豈知升麻,《本經》名周麻,以
其具升轉周遍之功,初病發散可用;若裡虛氣陷,當補益其元,助之使上,不可升提,升提則上下離脫,即便死矣。
葛根藤蔓延引,乃太陽經脈之藥。本論云︰太陽病,項背強KT KT 無汗惡風,葛根湯主之。以明葛根治
太陽經脈之病,而非陽明之主藥也。但色白味辛,可資陽明之燥。是從陽明而達太陽,與柴胡之從少陽而達
太陽者,其義一也。
石膏,色白,味辛,性寒,為陽明之主藥。既為陽明主藥,必確有陽明燥熱之証,而元氣不虛,可用;若元氣
虛而燥熱,必配人參,本論所以有人參白虎湯方。今人但知石膏清熱瀉火,遇傷寒大熱之証,不審虛實陰
陽,每用石膏,用之而其病如故,複更用之。夫用之不效,與病便不相宜,粗工固執不解,明者視之,真堪墮
淚﹗余治傷寒,必審陰陽虛實,更必審似陰實陽、似陽實陰,確為陽明燥熱之証,不涉太陽之熱,不涉少陽之
火,裡氣不虛,始投石膏,配合成方,必一劑而奏功。此鎮墜寒凝之藥,不可屢用而常試者也。至兒科治痘,亦
用石膏,以為必先瀉其火毒,方可順序行漿。以此不經之見,橫據胸中,無論痘之順逆,至三五日間,必用石膏
以解毒。夫氣血調和,其毒自解,石膏解毒,未之聞也。且痘原系先天火毒,必遇君火相火司天在泉之歲,其出
也廣,是痘非火不出,非火不長,非火不漿,非火不合者也。夫痘毒之外,複有他火,可以暫用,而痘內之火,無
容瀉也。其余雜証,或病陽明燥熱,亦可用石膏以治,然非調和培養之藥,不可不慎其用也。
醫治傷寒發熱,必用黃芩清熱,謂小柴胡湯有黃芩也。夫既病傷寒,其身必熱,而熱有皮毛、肌腠、經脈
之不同,更有寒熱相兼、假熱真寒之各異。黃芩內空腐,外肌皮,空腐則內清腸胃之熱,肌皮則外清肌表之熱,
有徹內徹外之功。必審其內外皆熱,原本壯實,胃氣不虛,外不涉于毫毛,內不涉于經脈方用。若泛泛然舉手
便用,其種禍不知幾許矣﹗本論云︰僅與黃芩湯徹其熱,腹中應冷,當不能食,戒之也。
黃芩之外,更有知母。知母肉白皮黃,皮上有毛,
氣味苦寒,稟寒水之性,而兼秋金之氣,猶水之知有母也,故名知母。土炎燥而皮毛熱,可內資中土之燥,外
清皮毛之熱。若以知母為補藥,則非矣。
葳蕤,《本經》名女萎,女子嬌柔之義也。一名玉竹,色白如玉,根節如竹也。一名青粘,苗葉青翠,根汁
稠粘也。凡此命名,皆取陰柔之義。后人妄稱葳蕤有人參之功,不審陰陽寒熱,用為補劑。若陰盛陽虛,宜
溫補者,此藥大忌。
麥冬,《本經》主治心腹結氣,傷中傷飽,胃絡脈絕。以麥冬橫生土中,有十二余粒,其中則一心相貫︰能橫
通胃絡而補中,故治傷中;能橫通胃絡而散結,故治傷飽。后人用必去心,大非先聖格物窮理之意。妄謂連
心服之則心煩,蓋即以連心麥冬煮水飲之,煩與不煩,可立辨矣。
澤瀉,生于水中,其根如芋,能行水上滋。水氣必上行而后下降,非專利小便之藥也。今人不明經義,謂
目疾不可用,恐下泄其水則目枯,豈知澤瀉正行水上滋之藥也。《太陽篇》五苓散用澤瀉,治消渴,小便不利。
以澤瀉行水上滋,故治消渴、水氣;上而始下,故利小便,猶木通之橫通旁達,則小便自利。二者皆非下行
之藥也。
參、朮、苓、甘,加橘、半,為六君子湯。此健脾和胃,補瀉兼行之方也。今人治大寒大虛証,既用參、
、朮、姜、桂、附,而廣皮、半夏,戀戀不舍,以六君子湯有橘、半故也。大抵臨証施治,當就病用藥,勿
執成方。廣皮、半夏,乃辛散發汗之藥,不可不知也。溫補藥中,有不宜歸、芍者,以其潤泄也。歸、芍不宜,
而棗仁滋潤亦不宜也。凡人抱病,陰不和陽,陽不和陰,自不能睡,如用棗仁,便即能睡,則天下無不睡之病
矣。經云︰人臥則血歸于肝。身臥而血不歸肝,則不能睡。又陰陽交會于坤土,太陰土虛,陰陽不歸,則不能
睡。又陽明胃脈,其氣下行,陽明氣逆,上而不下,則不能睡。又厥陰主合,陽明亦主合,或陽明合而厥陰不
合,或厥陰合而陽明不合,或陽明、厥陰皆不能合,亦皆不能睡。當審其所以不睡之故而施治焉,庶其可爾﹗
八味丸,有熟地、桂、附,所以助三焦之火,益腎臟之水,乃陰陽兼補,水火並治者也。如陰虛而陽不虛,不
宜桂、附;若陽虛而陰不虛,便不宜熟地矣。今人遇陽虛之証,認為陰虛,大用熟地,奚可哉?
辛香下氣,寬胸快膈,有沉香、丁香、木香、豆蔻、砂仁諸品,氣味皆屬辛香,而功用各有不同。沉香
從胸膈而下丹田,有下沉之義,故曰沉。丁香其性溫熱,助三焦之火以溫胃土,丁者火也,故曰丁。木香,《本
經》名五香。五者,土也。采根陰干,一月方枯。人身經血,一月一周,肝木主之,故曰本。白豆蔻,寬胸藥
也。肺居胸膈之上,肺氣不布,則胸膈不通。豆蔻能達肺金之
氣,肺屬金,其色白,故曰白豆蔻。砂仁,原名縮砂 ,安胎藥也,有歸宿丹田,退藏于密之義。香附,乃莎
草根中之子,子結于根,亦有宿密之義,故亦主安胎,功用與縮砂略同。凡此辛香之藥,臭味雖同,而功用稍
殊,當辨明而用,不可概投混施也。
天麻,苗如赤箭,故《本經》有赤箭之名。有風不動,無風獨搖,故能製風。苗不可得,但有其根,是為
天麻。與蜀漆不可得,但有常山,一理也。天麻在土,形如大魁,似皇極之居中,周環十二子,如十二辰,
以輔皇極,味甘氣平,主補中土,便從中土以通十二經。今人認為祛風之藥,但品味甚優,誤用亦無害也。
今人治瘧,不用常山,以常山為截瘧藥,截之早,恐成臌脹。豈知常山乃治瘧之要藥,三陽輕淺之瘧,不
必用也,若太陰脾土虛寒,而為脾寒之瘧,及間二日發,而為三陰之瘧,必須溫補之劑,佐以常山,方能從陰
出陽,散寒止瘧。又謂若服常山,終身不可食雞。嗟嗟﹗此皆齊東野人之語,而明理之醫,亦宗此說,良可嗤
矣﹗夫土虛脾敗,天地不交,則成臌。瘧既愈矣,何臌之有?
鵝、鴨、鰻、鱉,其性陰寒,病后宜忌。雞性溫平,補肝暖胃,瘧后正可食也。終身必禁,是誠何說哉?
《本經》止有南星,並無膽星。南星色白味辛,稟金氣而祛風豁痰,功同半夏。今人以牛膽製為瞻星,
味苦
性冷。中風痰涎上涌,多屬三焦火虛,土崩水汛,斯時助正散邪,壯火祛寒,尤恐不濟,而粗工昧昧,不審其
本,但治其末,服以苦冷之膽星,加以清涼之竹瀝,必至生陽絕滅而死。
蒺藜,有刺蒺藜、白蒺藜二種。白蒺藜形如羊腎,微有腥氣,乃從腎達肺之藥。刺蒺藜色白有刺,秉堅金
攻伐之質,破積行瘀,乃大消大削之藥。《詩》云︰牆有茨。即刺蒺藜也,后人誤以白蒺藜為沙苑蒺藜,茨蒺藜
為白蒺藜。以攻伐之茨,認為健脾調補之藥,豈不謬哉?
余每用銀花,人多異之,謂非癰毒瘡瘍,用之何益?蓋銀花《別錄》名忍冬藤。以銀花之藤,至冬不凋,
乃宣通經脈之藥也。又一本之中,花有黃、白,氣甚芳香,故有金銀花之名。金花走血,銀花走氣,又調和氣血
之藥也。通經脈而調氣血,何病不宜?豈必癰毒而后用之哉﹗
腎精竭而陽無所附,又宜桂、附以補陽。
凡藥空通者,轉氣機。如升麻、木通、烏藥、防己、通草,皆屬空通。藤蔓者走經脈,如銀花、乾葛、
風藤、續斷、桑寄生,皆屬藤蔓;至不必藤蔓而入血分之藥,亦走經脈,如紅花、當歸、丹皮、秦艽、白芍之
類。胸膈不和,在兩乳之上,則川貝母、桔梗、茜草、麥冬,木通、蔞仁,主開胸痺;凡胃絡與心包絡不相通
貫,致不能橫行旁達者,此藥亦主之。心氣不交于腎,則桂枝,茯苓、棗仁、枸杞,可使心氣歸伏于下。肝氣
有余而內逆,則用元胡、青皮、五靈脂、香附、白蒺藜之類以疏肝。
凡藥有刺而屬金者,皆主伐肝。蓋金能製風,金能平木,製風平木,即所以伐肝也。肝氣不足而內虛,則
用山萸肉、五味子、熟地黃、當歸、白芍、木瓜之類以補肝。又水能生木,補腎即補肝,所謂虛則補其母也。
五臟調和,六腑無恙,或三焦火氣有余,陽明燥氣上熾,少陽相火妄動,則芩、連、梔、柏,凡瀉火清涼皆
可用也;若臟腑內虛,而燥火上炎者,又當和其臟腑,或補瀉兼施,不可專行涼瀉矣。肺為五臟之長,受朝百
脈,不宜有病。其咳嗽之証,雖關于肺,而病根在于別臟別腑,
腑臟之氣,不循經順行各上逆于肺,而為咳也。若咳果在于肺,久久便為不治之証。而肺經之藥,通變無窮,
不可執一。如杏仁、桔梗、桑皮、白芥子、麻黃、紫蘇、葶藶子,皆瀉肺藥也;百合、款冬、貝母、人參、五
味子,皆補肺藥也。而補脾之藥,亦所以補肺,蓋足太陰屬脾土,手太陰屬肺金,土能生金,故補脾即所以
補肺也。凡發散毛竅,解肌出汗之藥,皆所以瀉肺。蓋肺主皮毛,金能生水,實則瀉其子,故皮毛汗出所以瀉
肺也。
其病在骨,當用腎臟之藥,桂、附可用。其病在筋,當用肝臟之藥,歸、芍可用,及前補肝之藥,皆可用
也。病在肌肉,當用補脾助土之藥。病在經脈,當用心包絡之藥。病在皮毛,當用肺經之藥。其藥已載于前,
意會而神明之可也。
又痘証用藥,方書俱有成法,余獨體痘根所發之原,而神解以治。痘毒起于腎,此毒一發,合相火而上
行,故痘為水毒,因火始發,見點一二,則知外有熱而內發痘。經云︰榮主血,衛主氣。主血者,合心主之包
絡也;主氣者,合三焦之肌腠也。如三焦氣虛,見點一二,火毒內熾,一起便見狂煩不順,則用大承氣湯,乃
釜底抽薪之治。如錢氏百祥丸,亦釜底抽薪之法也。若無此証,但觀其痘所循之路,必令三焦之氣內合心包。
心包主血、主脈,見點不必發表,第一要用經脈之藥,使
三焦之氣先合榮血而走心包,如紅花、續斷、秦艽、茜草、當歸、川芎、生地、銀花之類;出之有漸,顏色潤
澤,便當和其三焦,調其中胃,四五日痘根微有水色,即宜助三焦而補氣血,銀花、歸、芍、茯苓、黃 、人
參、甘草、桑虫。如是而已,此外之治,皆不諳經脈,不知自然之理,而妄行施治者也。此其大略也。
<目錄>
<篇名>辨藥大略
內容:藥品浩繁,不下千百余種,其尋常日用者,不過百十種,而百十種之中,藥有真偽好惡,用有宜與不宜,皆
當明辨而詳悉者也。如赤芍藥、銀柴胡、赤小豆、龍骨、巨勝子、半夏曲,皆偽藥也。《本草崇原》俱已辨明,但
未梓行,茲且言之。
芍藥花開赤、白,赤花者為赤芍,白花者為白芍,總屬一種,豈有二耶?今兒科、外科,多用赤芍,謬矣。又
以白芍為酸斂之藥,豈知《本經》主治邪氣腹痛,除血痺,破堅積,寒熱疝瘕,氣味苦平。性功如是,寧酸斂
耶?試將芍藥咀嚼,酸味何在?可以正其誤矣。
柴胡有硬、軟二種,硬者為大柴胡,軟者為小柴胡。然必出于銀州者為勝,故有銀柴胡之名。非大小
柴胡之外,複有銀柴胡也。
赤小豆,谷類也,粗而大者為赤豆,細而小者為赤小豆。今藥肆中一種草子,赤黑相兼,不可煮食,豈得
謂之豆乎?
巨勝子,即胡麻也。出于胡地之大宛者為勝,故有巨勝之名。劉阮誤入天台,仙家飼以胡麻飯,即巨勝子
也。今藥肆中一種有殼無仁,乃狗虱也,以狗虱而充巨勝,妄立壁虱胡麻之名。今用巨勝子,不若竟用大脂麻
矣。
龍骨,《本經》上品之藥,乃上天所謫之龍,海濱深山間或有之。今一種龍骨者,乃北地深山之石壟骨,
而非上天所降之真龍。龍為陽物,能興雲布雨,故《傷寒論》中發汗名大青龍,利水名小青龍。今欲止汗,反用
龍骨,豈理也哉?《本經》言止汗者,乃以真龍之骨,研為細粉,撲其周身,塞其汗孔,即本論以溫粉撲之之
義,非服食止汗之謂。
考《神農本經》止有半夏,並無半夏曲。今藥肆中以明礬水煮半夏,所剩礬腳及半夏屑,大半和以麥曲,
造成藥餅,為半夏曲。時人厭常新喜,方中每用,何益于病?除此之外,複有神曲,用白面百斤,青蒿、辣蓼、
蒼耳自然汁,赤小豆、杏仁搗爛,拌面成餅, HT 為曲。兒醫認以能治痰、止瀉、消食之藥,每每用之,
不知其
弊。別藥煮汁各有氣味,若用神曲,則藥如稠粥之飲,有形之面,大能傷胃。夫嬰兒有病,必忌面食,此HT 過
之面,與醬何異?況有藥與草汁,並非健脾之品,用無益也。
又藥之偽者,如桂枝、細辛、五味、乾薑是也。仲師桂枝湯,用桂枝去皮者,止取梢尖嫩枝,內外如一,氣味
辛香甜辣,桂枝皮內骨,便去之而不用。如是之枝,可多得耶?今人反用,亦必辛香甜辣,名為川桂枝方可。今
藥肆中辛香甜辣之桂枝不可得,即有亦暫而不久。數十年中,余闕之不用,不得已而以官桂代之。
北細辛,其細如發,辛香觸鼻。苟細不如發,辛不觸鼻,便為杜衡,用之無益。
五味子,惟遼五味最佳,其黑如漆之有光,其味如醋之滴牙,上口生津。次則北五味,其色紅紫,微有光,
其味亦酸,微有香氣,今一種黑色如李干兼枯紅之色者,用無益也。
又生姜為子姜,宣胃;乾薑為母姜,溫脾。脾胃有母子之分,而乾薑、生姜亦有母子之分。今有金衢溫台
之種姜,切片堅實黃亮,方能入藥,並不是本地之生姜晒干偽充,入口最辣,止能辛散表邪,溫脾用無益也。
至藥之宜與不宜,先須知藥性之宜否,察人之病,投之中 方宜。今世俗每用而不知宜否。今略舉十數
種言之。今醫發散,每用前胡,考前胡《別錄》所收,陶
宏景云︰上古止有柴胡,而無前胡之名,后人用之。是宏景雖收之,而實疑之也。且前胡降痰逐風,耗散消削,
不若柴胡之芳香,清熱解表之謂得也。今人不究藥性,有病在太陽,而早用柴胡,有引邪入少陽之說。夫柴胡
名地勛,苗甚芳香,從未見邪入于太陽,正太陽經藥也。《傷寒論》云︰無太陽証。本論云︰本太陽病不解,
轉入少陽者,與小柴胡湯。謂可從少陽而外達于太陽,非少陽經之主藥也。其性自下而上,從內而外,根氣虛
者不可用,用之是猶揠苗助長,故本論有柴胡不中與之誡。
至于升麻,亦拔根之藥。今人遇元氣虛脫之証,每用升麻,欲提之使上。豈知升麻,《本經》名周麻,以
其具升轉周遍之功,初病發散可用;若裡虛氣陷,當補益其元,助之使上,不可升提,升提則上下離脫,即便死矣。
葛根藤蔓延引,乃太陽經脈之藥。本論云︰太陽病,項背強KT KT 無汗惡風,葛根湯主之。以明葛根治
太陽經脈之病,而非陽明之主藥也。但色白味辛,可資陽明之燥。是從陽明而達太陽,與柴胡之從少陽而達
太陽者,其義一也。
石膏,色白,味辛,性寒,為陽明之主藥。既為陽明主藥,必確有陽明燥熱之証,而元氣不虛,可用;若元氣
虛而燥熱,必配人參,本論所以有人參白虎湯方。今人但知石膏清熱瀉火,遇傷寒大熱之証,不審虛實陰
陽,每用石膏,用之而其病如故,複更用之。夫用之不效,與病便不相宜,粗工固執不解,明者視之,真堪墮
淚﹗余治傷寒,必審陰陽虛實,更必審似陰實陽、似陽實陰,確為陽明燥熱之証,不涉太陽之熱,不涉少陽之
火,裡氣不虛,始投石膏,配合成方,必一劑而奏功。此鎮墜寒凝之藥,不可屢用而常試者也。至兒科治痘,亦
用石膏,以為必先瀉其火毒,方可順序行漿。以此不經之見,橫據胸中,無論痘之順逆,至三五日間,必用石膏
以解毒。夫氣血調和,其毒自解,石膏解毒,未之聞也。且痘原系先天火毒,必遇君火相火司天在泉之歲,其出
也廣,是痘非火不出,非火不長,非火不漿,非火不合者也。夫痘毒之外,複有他火,可以暫用,而痘內之火,無
容瀉也。其余雜証,或病陽明燥熱,亦可用石膏以治,然非調和培養之藥,不可不慎其用也。
醫治傷寒發熱,必用黃芩清熱,謂小柴胡湯有黃芩也。夫既病傷寒,其身必熱,而熱有皮毛、肌腠、經脈
之不同,更有寒熱相兼、假熱真寒之各異。黃芩內空腐,外肌皮,空腐則內清腸胃之熱,肌皮則外清肌表之熱,
有徹內徹外之功。必審其內外皆熱,原本壯實,胃氣不虛,外不涉于毫毛,內不涉于經脈方用。若泛泛然舉手
便用,其種禍不知幾許矣﹗本論云︰僅與黃芩湯徹其熱,腹中應冷,當不能食,戒之也。
黃芩之外,更有知母。知母肉白皮黃,皮上有毛,
氣味苦寒,稟寒水之性,而兼秋金之氣,猶水之知有母也,故名知母。土炎燥而皮毛熱,可內資中土之燥,外
清皮毛之熱。若以知母為補藥,則非矣。
葳蕤,《本經》名女萎,女子嬌柔之義也。一名玉竹,色白如玉,根節如竹也。一名青粘,苗葉青翠,根汁
稠粘也。凡此命名,皆取陰柔之義。后人妄稱葳蕤有人參之功,不審陰陽寒熱,用為補劑。若陰盛陽虛,宜
溫補者,此藥大忌。
麥冬,《本經》主治心腹結氣,傷中傷飽,胃絡脈絕。以麥冬橫生土中,有十二余粒,其中則一心相貫︰能橫
通胃絡而補中,故治傷中;能橫通胃絡而散結,故治傷飽。后人用必去心,大非先聖格物窮理之意。妄謂連
心服之則心煩,蓋即以連心麥冬煮水飲之,煩與不煩,可立辨矣。
澤瀉,生于水中,其根如芋,能行水上滋。水氣必上行而后下降,非專利小便之藥也。今人不明經義,謂
目疾不可用,恐下泄其水則目枯,豈知澤瀉正行水上滋之藥也。《太陽篇》五苓散用澤瀉,治消渴,小便不利。
以澤瀉行水上滋,故治消渴、水氣;上而始下,故利小便,猶木通之橫通旁達,則小便自利。二者皆非下行
之藥也。
參、朮、苓、甘,加橘、半,為六君子湯。此健脾和胃,補瀉兼行之方也。今人治大寒大虛証,既用參、
、朮、姜、桂、附,而廣皮、半夏,戀戀不舍,以六君子湯有橘、半故也。大抵臨証施治,當就病用藥,勿
執成方。廣皮、半夏,乃辛散發汗之藥,不可不知也。溫補藥中,有不宜歸、芍者,以其潤泄也。歸、芍不宜,
而棗仁滋潤亦不宜也。凡人抱病,陰不和陽,陽不和陰,自不能睡,如用棗仁,便即能睡,則天下無不睡之病
矣。經云︰人臥則血歸于肝。身臥而血不歸肝,則不能睡。又陰陽交會于坤土,太陰土虛,陰陽不歸,則不能
睡。又陽明胃脈,其氣下行,陽明氣逆,上而不下,則不能睡。又厥陰主合,陽明亦主合,或陽明合而厥陰不
合,或厥陰合而陽明不合,或陽明、厥陰皆不能合,亦皆不能睡。當審其所以不睡之故而施治焉,庶其可爾﹗
八味丸,有熟地、桂、附,所以助三焦之火,益腎臟之水,乃陰陽兼補,水火並治者也。如陰虛而陽不虛,不
宜桂、附;若陽虛而陰不虛,便不宜熟地矣。今人遇陽虛之証,認為陰虛,大用熟地,奚可哉?
辛香下氣,寬胸快膈,有沉香、丁香、木香、豆蔻、砂仁諸品,氣味皆屬辛香,而功用各有不同。沉香
從胸膈而下丹田,有下沉之義,故曰沉。丁香其性溫熱,助三焦之火以溫胃土,丁者火也,故曰丁。木香,《本
經》名五香。五者,土也。采根陰干,一月方枯。人身經血,一月一周,肝木主之,故曰本。白豆蔻,寬胸藥
也。肺居胸膈之上,肺氣不布,則胸膈不通。豆蔻能達肺金之
氣,肺屬金,其色白,故曰白豆蔻。砂仁,原名縮砂 ,安胎藥也,有歸宿丹田,退藏于密之義。香附,乃莎
草根中之子,子結于根,亦有宿密之義,故亦主安胎,功用與縮砂略同。凡此辛香之藥,臭味雖同,而功用稍
殊,當辨明而用,不可概投混施也。
天麻,苗如赤箭,故《本經》有赤箭之名。有風不動,無風獨搖,故能製風。苗不可得,但有其根,是為
天麻。與蜀漆不可得,但有常山,一理也。天麻在土,形如大魁,似皇極之居中,周環十二子,如十二辰,
以輔皇極,味甘氣平,主補中土,便從中土以通十二經。今人認為祛風之藥,但品味甚優,誤用亦無害也。
今人治瘧,不用常山,以常山為截瘧藥,截之早,恐成臌脹。豈知常山乃治瘧之要藥,三陽輕淺之瘧,不
必用也,若太陰脾土虛寒,而為脾寒之瘧,及間二日發,而為三陰之瘧,必須溫補之劑,佐以常山,方能從陰
出陽,散寒止瘧。又謂若服常山,終身不可食雞。嗟嗟﹗此皆齊東野人之語,而明理之醫,亦宗此說,良可嗤
矣﹗夫土虛脾敗,天地不交,則成臌。瘧既愈矣,何臌之有?
鵝、鴨、鰻、鱉,其性陰寒,病后宜忌。雞性溫平,補肝暖胃,瘧后正可食也。終身必禁,是誠何說哉?
《本經》止有南星,並無膽星。南星色白味辛,稟金氣而祛風豁痰,功同半夏。今人以牛膽製為瞻星,
味苦
性冷。中風痰涎上涌,多屬三焦火虛,土崩水汛,斯時助正散邪,壯火祛寒,尤恐不濟,而粗工昧昧,不審其
本,但治其末,服以苦冷之膽星,加以清涼之竹瀝,必至生陽絕滅而死。
蒺藜,有刺蒺藜、白蒺藜二種。白蒺藜形如羊腎,微有腥氣,乃從腎達肺之藥。刺蒺藜色白有刺,秉堅金
攻伐之質,破積行瘀,乃大消大削之藥。《詩》云︰牆有茨。即刺蒺藜也,后人誤以白蒺藜為沙苑蒺藜,茨蒺藜
為白蒺藜。以攻伐之茨,認為健脾調補之藥,豈不謬哉?
余每用銀花,人多異之,謂非癰毒瘡瘍,用之何益?蓋銀花《別錄》名忍冬藤。以銀花之藤,至冬不凋,
乃宣通經脈之藥也。又一本之中,花有黃、白,氣甚芳香,故有金銀花之名。金花走血,銀花走氣,又調和氣血
之藥也。通經脈而調氣血,何病不宜?豈必癰毒而后用之哉﹗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9
- 文章: 33799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醫學真傳
<目錄>
<篇名>診脈大法
內容:人身十二經脈,交通有道,循行有次,氣統于先,血附于內,流行還轉,晝夜不停。而醫家診脈,以左右
兩手,分寸、關、尺三部,醫以三指候之,以醫之一呼一吸,候病者之脈。其脈應指而動,一動謂之一至,一呼一吸
之間,其脈若四至以上,或五至以下,不數不遲,謂之平脈。若一呼一吸,其脈三至,或三至有余,則為遲脈;
一呼一吸,其脈六至,或六至有余,則為數脈。經云︰遲為虛寒,數為虛熱。此識病之法,非脈法也。
然脈之形象,又有浮、沉、滑、澀、弦、緊、大、小之分。浮者,泛泛于上,輕指即得,如水漂木,故曰
浮。沉者,沉伏于下,重指始得,如石下沉,故曰沉。滑則往來流利,如珠走盤而圓轉。澀則往來艱澀,如刀
刮竹而阻滯。弦如弓弦,按之不移也。緊如轉索,按之勁急也。大乃脈體洪大,過于本位也。小乃脈體收斂,
不及本位也。此脈之外,又有微、細、芤、革。微者,虛微,似有似無也。細者,細小,如發如絲也。芤者,
上有中無,如按蔥管也。革者,外勁而堅,如按鼓皮也。脈之形象不一,須于指下辨明,合証參考,自有定見。
然尤當審其脈之圓緩,並脈之胃氣。圓緩者,脈來應指,至數均調,三部同等也,胃氣者,輕舉應指,重按柔
和也。若脈不圓緩,及無胃氣,輕病必重,重病必死。
又病脈之外,兼有死脈。方書有蝦游、魚翔、屋漏、雀啄、彈石諸說。蝦游者,如蝦之游,魚翔者,如魚
之擺鱗。屋漏者,至不倫次,點滴稀疏。雀啄者,如雀啄物,急疾渙散。彈石者,堅硬牢實,如指彈石。蝦游、
魚翔、屋漏,乃散漫不倫之脈也︰雀啄、彈石,乃堅強不和之脈也。方書之言,摹擬亦似,此皆脈無胃氣,應
指無神也,
見則必死。
又兩手三部之脈,地脈也,可以指診;面容之色,天脈也,用以目察。六氣調和,五行不偏,自有正色,
若面無正色,神氣不揚,夭色外呈,其壽不久。
諸脈之外,又有動脈。動脈有二︰一則三部之脈,厥厥動搖,圓疾如豆也;一則頭額喉旁,胸腹脛足,
躍躍而動,此經脈循行環轉于空隙之處,微露其端,所謂流中溢外也。
又高陽生《脈訣》云︰左心、小腸、肝、膽、腎、膀胱,右肺、大腸、脾、胃、包、三焦。此一臟一腑相
為配合,合《靈樞》之脈法也。而《素問》脈法,又以兩手寸脈候上,關脈候中,尺脈候下。約而言之,右寸
候肺,左寸候心,而膻中、上焦,附于兩寸;右關候脾,左關候肝,而鬲中、中焦、胃、大小腸,附于兩關;
尺中候腎與膀胱,無分左右,而季脅、血海、下焦,附于兩尺。此上以候上,中以候中,下以候下,《素問》之
脈法為然也。
又仲師《傷寒論‧平脈篇》,更有診法,以三菽、六菽、九菽、十二菽之由輕而重,自舉而按,以候五臟之
氣。故曰如三菽之重者,肺氣也,如六菽之重者,心氣也;如九菽之重者,脾氣也;如十二菽之重者,肝氣也;
按之至骨者,腎氣也。此又以浮、中、沉診五臟之氣。《傷寒論》之脈法為然也。
經論脈法,平素俱熟于胸中,則論病診視,無往不
宜矣。然有三部無脈,移于外絡,名為反關脈者,此又不可不知也。總之,脈者,五臟六腑之大原,有脈則生,
無脈則死;三部脈平,病雖劇亦生,三部不平,病雖輕亦危。
又脈分左右,左主血,右主氣。男為陽,陽者氣也,故男子之脈,宜于右旺;女為陰,陰者血也,故女子
之脈,宜于左旺。男子右脈和平,雖困無害,女子左脈和平,雖困亦無害。蓋五臟所居之位,男居于左者,女則
居于右,男居于右者,女則居于左。《素問》云︰男子左為逆,右為從;女子右為逆,左為從,所從不同,則兩手
左右所屬臟腑,亦當不同矣。
至診脈論病,如雲某脈系某病,某病得某脈,不但蛇足,且診視之下,亦難為據。不若但論脈之有神無神、
和緩與不和緩之為得也。
至如小兒之脈,亦如此法。但小兒啼哭不馴,不能細診,只以一二指按之,脈來四五至,亦為和平;若按之
而似有似無,或急疾無神,兼之病劇,亦不能生。其視虎口而別以色,雲小兒脈有六七至者,皆妄談也。診小
兒之脈,須知小兒呼吸急疾,約以急疾應之可耳﹗
由此推之,無論大小男女,凡病內虛者脈弱為宜,洪大則忌;初病外感者,陽脈為宜,陰脈則忌。其
他《脈訣》之言,多屬不經,不可為信。欲求診脈之法者,考于《靈樞》,詳于《素問》,更合本論辨脈平脈,
而會通之,則
得其要矣。
<目錄>
<篇名>先生自述
內容:余童年喪父,家貧無所資,藉舌耕以奉母,及製舉之業不獲售,遂習岐黃之術于倪先生之門。所授書
有《藥性》、《全生集》、《明醫指掌》、《傷寒五法》,並諸方歌訣,以為道在于是。二十三歲即懸壺,
治病頗效,多有稱許者,然循方投藥,究未能刻期應驗。甲辰歲,余年二十有八,七月中旬,患痢甚篤,延時
醫延醫,藥日投而病日劇,月余不得愈,遂不服藥,至仲冬而痢方止。因嘆曰︰醫之不可為也,醫治我若是,
我治人想亦若是。以醫覓利,草菅人命,謂天理何?其時隱庵張先生開講經論,遂往學焉,得究觀《傷寒》、
《金匱》、《神農本經》及《素問》、《靈樞》諸書,朝夕參究,始悔前之所習,皆非醫學之根源。隱庵先生,
亦以針芥之投,無微不晰。如是者十年,岐黃至理,雖未能窺其堂奧,而論証施治,已不同于往昔之見病
治病,執風痰、氣火、感寒、停食之說,遂循方而投藥也。故每遇一証,必究其本而探其原,處方用藥,不同流
俗,因是人咸謂余偏執。嗟嗟﹗人命攸關,余豈故為離奇而偏執耶?夫只閱方書,不明
經論,知其外,不知其內,則視余誠偏矣;以藥試病,中無定見,究其末,不究其源,則視余誠執矣。蓋醫
理如剝蕉心,剝至無可剝,方為至理;以至理而論病,則大中至正,一定不移,而豈偏執之謂哉?余觀經論
之暇,每閱分門別類之方書,皆醫門糟粕也。即如《薛氏醫案》、趙氏《醫貫》、《醫宗必讀》、《裴子言醫》
等書,亦皆方技之穎悟變通,非神農、軒岐、仲景一脈相傳之大道也。方書有云︰不知十二經絡,開口舉手
便錯;不明五運六氣,讀盡方書無濟;病有標,複有本,求得標,只取本,治千人,無一損。此言甚善﹗余因
及門進論,著授《醫學真傳》,以示正道,以斥旁門,而使學人之不可不慎也。余何敢與世爭名哉?亦俟知
我者之不罪我而已﹗
<目錄>
<篇名>跋
內容:《靈樞》、《素問》、《神農本經》、《卒病論》、《金匱要略》五書,皆聖哲之微言,醫門之奧旨
也。習其藝者舍之不習,而惟采撮后來之枝辭瑣說,以為應世之捷訣,是棄本而務末也。求其蘇困扶危,而不
誤致人于死,蓋亦難矣。高氏懷悲憫之志,集為是編,以示門人,即以是示后世。其中略言五運六氣之化,
臟腑經絡之分,周身之部位于三陰三陽各有所屬,藥物之氣味色臭不一,其性于十一臟各有所宜忌,雖語焉未
詳,然已啟《靈》、《素》諸書之端緒,而指人以升堂入室之所自矣。即其中矯枉過正之辭,不無一二,然繹
其首尾全文,實為補弊救偏而發,初非舉一廢百之偏詞,固與《靈》、《素》諸書大旨,有相合無相悖也。
人能因其說而廣求之五書,于以精參聖哲之微言奧旨,而得醫門之管轄,庶幾可以視人之疾而蘇困扶危,不
流為鹵莽滅裂之粗工也歟﹗
\x乾隆丙戌八月中秋前四日戊申錢江王琦\x
全文完
<篇名>診脈大法
內容:人身十二經脈,交通有道,循行有次,氣統于先,血附于內,流行還轉,晝夜不停。而醫家診脈,以左右
兩手,分寸、關、尺三部,醫以三指候之,以醫之一呼一吸,候病者之脈。其脈應指而動,一動謂之一至,一呼一吸
之間,其脈若四至以上,或五至以下,不數不遲,謂之平脈。若一呼一吸,其脈三至,或三至有余,則為遲脈;
一呼一吸,其脈六至,或六至有余,則為數脈。經云︰遲為虛寒,數為虛熱。此識病之法,非脈法也。
然脈之形象,又有浮、沉、滑、澀、弦、緊、大、小之分。浮者,泛泛于上,輕指即得,如水漂木,故曰
浮。沉者,沉伏于下,重指始得,如石下沉,故曰沉。滑則往來流利,如珠走盤而圓轉。澀則往來艱澀,如刀
刮竹而阻滯。弦如弓弦,按之不移也。緊如轉索,按之勁急也。大乃脈體洪大,過于本位也。小乃脈體收斂,
不及本位也。此脈之外,又有微、細、芤、革。微者,虛微,似有似無也。細者,細小,如發如絲也。芤者,
上有中無,如按蔥管也。革者,外勁而堅,如按鼓皮也。脈之形象不一,須于指下辨明,合証參考,自有定見。
然尤當審其脈之圓緩,並脈之胃氣。圓緩者,脈來應指,至數均調,三部同等也,胃氣者,輕舉應指,重按柔
和也。若脈不圓緩,及無胃氣,輕病必重,重病必死。
又病脈之外,兼有死脈。方書有蝦游、魚翔、屋漏、雀啄、彈石諸說。蝦游者,如蝦之游,魚翔者,如魚
之擺鱗。屋漏者,至不倫次,點滴稀疏。雀啄者,如雀啄物,急疾渙散。彈石者,堅硬牢實,如指彈石。蝦游、
魚翔、屋漏,乃散漫不倫之脈也︰雀啄、彈石,乃堅強不和之脈也。方書之言,摹擬亦似,此皆脈無胃氣,應
指無神也,
見則必死。
又兩手三部之脈,地脈也,可以指診;面容之色,天脈也,用以目察。六氣調和,五行不偏,自有正色,
若面無正色,神氣不揚,夭色外呈,其壽不久。
諸脈之外,又有動脈。動脈有二︰一則三部之脈,厥厥動搖,圓疾如豆也;一則頭額喉旁,胸腹脛足,
躍躍而動,此經脈循行環轉于空隙之處,微露其端,所謂流中溢外也。
又高陽生《脈訣》云︰左心、小腸、肝、膽、腎、膀胱,右肺、大腸、脾、胃、包、三焦。此一臟一腑相
為配合,合《靈樞》之脈法也。而《素問》脈法,又以兩手寸脈候上,關脈候中,尺脈候下。約而言之,右寸
候肺,左寸候心,而膻中、上焦,附于兩寸;右關候脾,左關候肝,而鬲中、中焦、胃、大小腸,附于兩關;
尺中候腎與膀胱,無分左右,而季脅、血海、下焦,附于兩尺。此上以候上,中以候中,下以候下,《素問》之
脈法為然也。
又仲師《傷寒論‧平脈篇》,更有診法,以三菽、六菽、九菽、十二菽之由輕而重,自舉而按,以候五臟之
氣。故曰如三菽之重者,肺氣也,如六菽之重者,心氣也;如九菽之重者,脾氣也;如十二菽之重者,肝氣也;
按之至骨者,腎氣也。此又以浮、中、沉診五臟之氣。《傷寒論》之脈法為然也。
經論脈法,平素俱熟于胸中,則論病診視,無往不
宜矣。然有三部無脈,移于外絡,名為反關脈者,此又不可不知也。總之,脈者,五臟六腑之大原,有脈則生,
無脈則死;三部脈平,病雖劇亦生,三部不平,病雖輕亦危。
又脈分左右,左主血,右主氣。男為陽,陽者氣也,故男子之脈,宜于右旺;女為陰,陰者血也,故女子
之脈,宜于左旺。男子右脈和平,雖困無害,女子左脈和平,雖困亦無害。蓋五臟所居之位,男居于左者,女則
居于右,男居于右者,女則居于左。《素問》云︰男子左為逆,右為從;女子右為逆,左為從,所從不同,則兩手
左右所屬臟腑,亦當不同矣。
至診脈論病,如雲某脈系某病,某病得某脈,不但蛇足,且診視之下,亦難為據。不若但論脈之有神無神、
和緩與不和緩之為得也。
至如小兒之脈,亦如此法。但小兒啼哭不馴,不能細診,只以一二指按之,脈來四五至,亦為和平;若按之
而似有似無,或急疾無神,兼之病劇,亦不能生。其視虎口而別以色,雲小兒脈有六七至者,皆妄談也。診小
兒之脈,須知小兒呼吸急疾,約以急疾應之可耳﹗
由此推之,無論大小男女,凡病內虛者脈弱為宜,洪大則忌;初病外感者,陽脈為宜,陰脈則忌。其
他《脈訣》之言,多屬不經,不可為信。欲求診脈之法者,考于《靈樞》,詳于《素問》,更合本論辨脈平脈,
而會通之,則
得其要矣。
<目錄>
<篇名>先生自述
內容:余童年喪父,家貧無所資,藉舌耕以奉母,及製舉之業不獲售,遂習岐黃之術于倪先生之門。所授書
有《藥性》、《全生集》、《明醫指掌》、《傷寒五法》,並諸方歌訣,以為道在于是。二十三歲即懸壺,
治病頗效,多有稱許者,然循方投藥,究未能刻期應驗。甲辰歲,余年二十有八,七月中旬,患痢甚篤,延時
醫延醫,藥日投而病日劇,月余不得愈,遂不服藥,至仲冬而痢方止。因嘆曰︰醫之不可為也,醫治我若是,
我治人想亦若是。以醫覓利,草菅人命,謂天理何?其時隱庵張先生開講經論,遂往學焉,得究觀《傷寒》、
《金匱》、《神農本經》及《素問》、《靈樞》諸書,朝夕參究,始悔前之所習,皆非醫學之根源。隱庵先生,
亦以針芥之投,無微不晰。如是者十年,岐黃至理,雖未能窺其堂奧,而論証施治,已不同于往昔之見病
治病,執風痰、氣火、感寒、停食之說,遂循方而投藥也。故每遇一証,必究其本而探其原,處方用藥,不同流
俗,因是人咸謂余偏執。嗟嗟﹗人命攸關,余豈故為離奇而偏執耶?夫只閱方書,不明
經論,知其外,不知其內,則視余誠偏矣;以藥試病,中無定見,究其末,不究其源,則視余誠執矣。蓋醫
理如剝蕉心,剝至無可剝,方為至理;以至理而論病,則大中至正,一定不移,而豈偏執之謂哉?余觀經論
之暇,每閱分門別類之方書,皆醫門糟粕也。即如《薛氏醫案》、趙氏《醫貫》、《醫宗必讀》、《裴子言醫》
等書,亦皆方技之穎悟變通,非神農、軒岐、仲景一脈相傳之大道也。方書有云︰不知十二經絡,開口舉手
便錯;不明五運六氣,讀盡方書無濟;病有標,複有本,求得標,只取本,治千人,無一損。此言甚善﹗余因
及門進論,著授《醫學真傳》,以示正道,以斥旁門,而使學人之不可不慎也。余何敢與世爭名哉?亦俟知
我者之不罪我而已﹗
<目錄>
<篇名>跋
內容:《靈樞》、《素問》、《神農本經》、《卒病論》、《金匱要略》五書,皆聖哲之微言,醫門之奧旨
也。習其藝者舍之不習,而惟采撮后來之枝辭瑣說,以為應世之捷訣,是棄本而務末也。求其蘇困扶危,而不
誤致人于死,蓋亦難矣。高氏懷悲憫之志,集為是編,以示門人,即以是示后世。其中略言五運六氣之化,
臟腑經絡之分,周身之部位于三陰三陽各有所屬,藥物之氣味色臭不一,其性于十一臟各有所宜忌,雖語焉未
詳,然已啟《靈》、《素》諸書之端緒,而指人以升堂入室之所自矣。即其中矯枉過正之辭,不無一二,然繹
其首尾全文,實為補弊救偏而發,初非舉一廢百之偏詞,固與《靈》、《素》諸書大旨,有相合無相悖也。
人能因其說而廣求之五書,于以精參聖哲之微言奧旨,而得醫門之管轄,庶幾可以視人之疾而蘇困扶危,不
流為鹵莽滅裂之粗工也歟﹗
\x乾隆丙戌八月中秋前四日戊申錢江王琦\x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