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倉穴 ST4{足陽明胃經}
地倉
【定位】口角旁 0.4 寸處。
【主治】口喎,流涎,齒痛,頰腫痛。
【刺灸法】直刺0.2寸,向頰車方向平刺 0.8-1 寸。
圖片引用 經絡與穴道--木下晴部、代田文彥合著
地倉穴 ST4{足陽明胃經}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7
- 文章: 33799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地倉穴 S-4{足陽明胃經}
地倉
<<取穴法<;>
正坐仰靠,口角外量取四分(微張口),本穴上與正視眼珠相垂直,旁與鼻唇溝延長線交叉。
<<穴性<;>
去風邪,通經滯,利機關。(有疏風活絡,扶正鎮痛作用)
<<主治<;>
顏面神經痛、顏麻、牙關不開、不能遠視、三叉神經痛
<<臨床應用與配伍<;>
1.配頰車治口眼歪斜、牙關不開。
2.金匱:<[>邪氣反緩,正氣即急],患側其實是歪斜的反側。
<<取穴法<;>
正坐仰靠,口角外量取四分(微張口),本穴上與正視眼珠相垂直,旁與鼻唇溝延長線交叉。
<<穴性<;>
去風邪,通經滯,利機關。(有疏風活絡,扶正鎮痛作用)
<<主治<;>
顏面神經痛、顏麻、牙關不開、不能遠視、三叉神經痛
<<臨床應用與配伍<;>
1.配頰車治口眼歪斜、牙關不開。
2.金匱:<[>邪氣反緩,正氣即急],患側其實是歪斜的反側。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7
- 文章: 33799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地倉穴 S-4{足陽明胃經}
地倉
蹻脈手足陽明之會。
[別名] 會維,胃維。
[穴義] 胃經地部經水在此聚散。
[名解]
1)地倉。地,脾胃之土也。倉,五穀存儲聚散之所也。地倉名意指胃經地部的經水在此聚散。本穴物質為胃經上部諸穴的地部經水匯聚而成,經水匯聚本穴後再由本穴分流輸配,有倉儲的聚散作用,故名地倉。(地倉穴之所以在頭之地部,而不在脾胃所主的腹部,乃地倉穴為一身之糧倉,國家之糧庫,為君皇所管轄,頭乃皇室之位,故穴在頭而不在腹。)
2)會維、胃維。會,相會也。胃,胃經氣血也。維,維持、維繫也。會維、胃維名意指穴內的氣血物質對人體的正常執行有維繫的作用。胃為人的後天之本,人的頭部及身體中下部的氣血要靠本穴輸配,本穴氣血的輸配正常與否直接維繫著人體的各種生理功能是否正常,故而名為會維、胃維。
3)蹻脈手足陽明之會。本穴物質既有天部之氣又有地部之水,氣血物質同合蹻脈陰陽相濟之性,故為蹻脈足陽明之會。
[氣血特徵] 氣血物質為地部經水及經水氣化之氣。
[執行規律] 地部經水一是向大迎穴分流,二是向人迎穴分流,三是部分經水氣化後交於陽蹻脈。
[功能作用] 分流胃經地部經水,為陽蹻脈提供陽熱之氣。
[治法] 寒則通之補之,熱則瀉之。
蹻脈手足陽明之會。
[別名] 會維,胃維。
[穴義] 胃經地部經水在此聚散。
[名解]
1)地倉。地,脾胃之土也。倉,五穀存儲聚散之所也。地倉名意指胃經地部的經水在此聚散。本穴物質為胃經上部諸穴的地部經水匯聚而成,經水匯聚本穴後再由本穴分流輸配,有倉儲的聚散作用,故名地倉。(地倉穴之所以在頭之地部,而不在脾胃所主的腹部,乃地倉穴為一身之糧倉,國家之糧庫,為君皇所管轄,頭乃皇室之位,故穴在頭而不在腹。)
2)會維、胃維。會,相會也。胃,胃經氣血也。維,維持、維繫也。會維、胃維名意指穴內的氣血物質對人體的正常執行有維繫的作用。胃為人的後天之本,人的頭部及身體中下部的氣血要靠本穴輸配,本穴氣血的輸配正常與否直接維繫著人體的各種生理功能是否正常,故而名為會維、胃維。
3)蹻脈手足陽明之會。本穴物質既有天部之氣又有地部之水,氣血物質同合蹻脈陰陽相濟之性,故為蹻脈足陽明之會。
[氣血特徵] 氣血物質為地部經水及經水氣化之氣。
[執行規律] 地部經水一是向大迎穴分流,二是向人迎穴分流,三是部分經水氣化後交於陽蹻脈。
[功能作用] 分流胃經地部經水,為陽蹻脈提供陽熱之氣。
[治法] 寒則通之補之,熱則瀉之。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7
- 文章: 33799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地倉穴 S-4{足陽明胃經}
地倉
俠口吻旁四寸外,如近下有脈微動,手足陽明陽蹻脈之會,銅人針三分,
明堂針三分半,留五呼,得氣即瀉,日可灸二七壯,重者七七壯。炷如粗釵股腳大,
艾炷若大,口轉喎,卻灸承漿七七壯,即愈。主偏風口喎,目不得閉,腳腫,
失音不語,飲水不收,水漿漏落,眼瞤動不止,瞳子痒,遠視﹝目巟﹞﹝目巟﹞,昏夜無見,
病左治右,病古治左,宜頻針灸,以取盡風氣,口眼喎斜者,以正為度。
針灸大成
俠口吻旁四寸外,如近下有脈微動,手足陽明陽蹻脈之會,銅人針三分,
明堂針三分半,留五呼,得氣即瀉,日可灸二七壯,重者七七壯。炷如粗釵股腳大,
艾炷若大,口轉喎,卻灸承漿七七壯,即愈。主偏風口喎,目不得閉,腳腫,
失音不語,飲水不收,水漿漏落,眼瞤動不止,瞳子痒,遠視﹝目巟﹞﹝目巟﹞,昏夜無見,
病左治右,病古治左,宜頻針灸,以取盡風氣,口眼喎斜者,以正為度。
針灸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