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
發表於 : 2007-04-02 , 17:01
半夏之功在於行水消痰
半夏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塊莖。夏秋間收挖,洗淨,除去外皮及鬚根,曬乾,為生半夏,有毒。一般用生薑、白礬等炮製後使用,稱為制半夏。現各版《中藥學》教材中均記載:半夏,辛、溫,有毒,入脾、胃經。功效燥濕化痰。《方劑學》教材中亦延續此論。半夏治痰,自古認可。驗之臨床,其確實是一味治痰良藥。然其治痰之機理卻被今人誤解,其「燥濕化痰」之功效,有待商榷。
以半夏為君的治痰方劑中,具代表性的當屬二陳湯。二陳湯為治療濕痰之主方。今之方解多為:半夏為君,取其辛溫性燥,善能燥濕化痰……該方源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其中半夏的炮製方法為「湯洗七次」,即用剛燒開的熱水燙洗七次,以達到減低半夏毒性的作用。而今之半夏多為礬制之品,其燥澀之性多來源於白礬,而非半夏本身。半夏本辛溫而不燥,而礬制半夏卻在增加了半夏燥澀之性的同時,降低了其本身的「辛」味。
二陳湯用半夏為君,其本意是用半夏之「辛、溫」,行水去濕,而奏消痰之功。《內經》云:「辛以潤之。」古代醫家成無己言:「半夏行水氣而潤腎燥。」《古今名醫方論·二陳湯》曾明確指出:「行水則土自燥,非半夏之性燥也。」《世醫補齋醫書》云:「痰之本,水也,茯苓可以行水。」故二陳湯中半夏與茯苓相須為用,行水消痰,以治痰之本也。
閱古人醫書,在沒有發明礬制半夏之前,言半夏能燥濕化痰者甚少,而多以「消痰」為說。如《名醫別錄》:「消心腹胸隔痰熱滿結。」《藥性論》:「消痰,下肺氣,開胃健脾,止嘔吐,去胸中痰滿。」如此等等。後人謂半夏「燥濕化痰」,乃被其炮製品中白礬的燥澀之性所迷也。
中醫藥學理論是不斷發展的理論,根據《內經》「辛以潤之」的理論,因半夏味辛,能下行水氣,一可上消胸隔之痰,二可下潤腎燥,故半夏亦應歸腎經,其功效應為行水消痰。其意義有二:半夏功能行水消痰,為其能治痰之本找到理論根據;半夏歸腎經,而潤腎燥,從而為半夏用於腎經病證的治療找到理論依據。
文章來源:華夏中醫網
半夏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塊莖。夏秋間收挖,洗淨,除去外皮及鬚根,曬乾,為生半夏,有毒。一般用生薑、白礬等炮製後使用,稱為制半夏。現各版《中藥學》教材中均記載:半夏,辛、溫,有毒,入脾、胃經。功效燥濕化痰。《方劑學》教材中亦延續此論。半夏治痰,自古認可。驗之臨床,其確實是一味治痰良藥。然其治痰之機理卻被今人誤解,其「燥濕化痰」之功效,有待商榷。
以半夏為君的治痰方劑中,具代表性的當屬二陳湯。二陳湯為治療濕痰之主方。今之方解多為:半夏為君,取其辛溫性燥,善能燥濕化痰……該方源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其中半夏的炮製方法為「湯洗七次」,即用剛燒開的熱水燙洗七次,以達到減低半夏毒性的作用。而今之半夏多為礬制之品,其燥澀之性多來源於白礬,而非半夏本身。半夏本辛溫而不燥,而礬制半夏卻在增加了半夏燥澀之性的同時,降低了其本身的「辛」味。
二陳湯用半夏為君,其本意是用半夏之「辛、溫」,行水去濕,而奏消痰之功。《內經》云:「辛以潤之。」古代醫家成無己言:「半夏行水氣而潤腎燥。」《古今名醫方論·二陳湯》曾明確指出:「行水則土自燥,非半夏之性燥也。」《世醫補齋醫書》云:「痰之本,水也,茯苓可以行水。」故二陳湯中半夏與茯苓相須為用,行水消痰,以治痰之本也。
閱古人醫書,在沒有發明礬制半夏之前,言半夏能燥濕化痰者甚少,而多以「消痰」為說。如《名醫別錄》:「消心腹胸隔痰熱滿結。」《藥性論》:「消痰,下肺氣,開胃健脾,止嘔吐,去胸中痰滿。」如此等等。後人謂半夏「燥濕化痰」,乃被其炮製品中白礬的燥澀之性所迷也。
中醫藥學理論是不斷發展的理論,根據《內經》「辛以潤之」的理論,因半夏味辛,能下行水氣,一可上消胸隔之痰,二可下潤腎燥,故半夏亦應歸腎經,其功效應為行水消痰。其意義有二:半夏功能行水消痰,為其能治痰之本找到理論根據;半夏歸腎經,而潤腎燥,從而為半夏用於腎經病證的治療找到理論依據。
文章來源:華夏中醫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