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關穴 ST-7 {足陽明胃經}
下關
【定位】顴骨弓下緣凹陷處,下頷骨髁狀的前方。
【主治】口噤,齒痛,耳鳴,耳聾。
【刺灸法】直刺 0.5-1寸。
圖片引用 經絡與穴道--木下晴部、代田文彥合著
下關穴 ST-7 {足陽明胃經}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7
- 文章: 33799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下關穴 S-7 {足陽明胃經}
下關
<<取穴法<;>
側臥或正坐,以指按壓耳珠之前七八分處,摸到顴骨弓之下端,有明顯的三角凹陷,即下頜骨,
張口有骨
彈起,閉口凹陷又出,即是穴位,側臥閉口取之。
<<穴性<;>
有疏風活絡,開竅益聰作用。
<<主治<;>
口眼歪斜、耳鳴耳聾、齒神經痛。
<<臨床應用與配伍<;>
1.配合谷、頰車,治療牙痛。
2.配耳門、聽宮、外關治療耳痛耳鳴。
<<取穴法<;>
側臥或正坐,以指按壓耳珠之前七八分處,摸到顴骨弓之下端,有明顯的三角凹陷,即下頜骨,
張口有骨
彈起,閉口凹陷又出,即是穴位,側臥閉口取之。
<<穴性<;>
有疏風活絡,開竅益聰作用。
<<主治<;>
口眼歪斜、耳鳴耳聾、齒神經痛。
<<臨床應用與配伍<;>
1.配合谷、頰車,治療牙痛。
2.配耳門、聽宮、外關治療耳痛耳鳴。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7
- 文章: 33799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下關穴 S-7 {足陽明胃經}
下關 Xiàguān
[定位] 在面部耳前方,當顴弓與下頜切跡所形成的凹陷中。
[解剖] 當顴弓下緣,皮下有腮腺,為咬肌起始部;有面橫動、靜脈,最深層為上頜動、靜脈;正當面神經顴眶支及耳顳神經分支,最深層為下頜神經。
[主治] 耳聾,耳鳴,聤耳,齒痛,口噤,口眼歪斜。
[配伍] 配翳風治耳疾。
[刺灸法] 直刺0.5~1寸。
[附註] 足陽明、足少陽經交會穴。
[定位] 在面部耳前方,當顴弓與下頜切跡所形成的凹陷中。
[解剖] 當顴弓下緣,皮下有腮腺,為咬肌起始部;有面橫動、靜脈,最深層為上頜動、靜脈;正當面神經顴眶支及耳顳神經分支,最深層為下頜神經。
[主治] 耳聾,耳鳴,聤耳,齒痛,口噤,口眼歪斜。
[配伍] 配翳風治耳疾。
[刺灸法] 直刺0.5~1寸。
[附註] 足陽明、足少陽經交會穴。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7
- 文章: 33799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下關穴 S-7 {足陽明胃經}
下關
[穴義] 胃經提供頭部的氣血物質在此分清降濁。
[名解] 下,指本穴調節的氣血物質為屬陰、屬下的濁重水濕。關,關卡。下關名意指本穴對胃經上輸頭部的氣血物質中陰濁部分有關卡作用。本穴物質為頰車穴傳來的天部水濕之氣,上行至本穴後,水濕之氣中的濁重部分冷降歸地,本穴如有對上輸頭部的氣血精微嚴格把關的作用,故名下關。
[氣血特徵] 氣血物質為天部的水濕之氣。
[執行規律] 滯重的水濕部分由天部沉降至地部,輕質的陽氣循經上傳頭維穴。
[功能作用] 胃經氣血在此分清降濁。
[治法] 寒則補而灸之,熱則瀉針出氣。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7
- 文章: 33799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下關穴 S-7 {足陽明胃經}
下關 (Xiàguān, ST 7) 足陽明、少陽之會
【定位】 在耳屏前,下頜骨髁狀突前方,當顴弓與下頜切跡所形成的凹陷中。合口有孔,張口即閉,宜閉口取穴
【解剖】 當顴弓下緣,皮下有腮腺,為咬肌起始部;有面橫動、靜脈,最深層為上頜動、靜脈;正當面神經顴眶支及耳顳神經分支,最深層為下頜神經。
【功能】 消腫止痛,聰耳通絡
【主治】 ①牙關不利,三叉神經痛,齒痛;②口眼歪斜;③耳聾,耳鳴,聤耳。
【操作】 直刺0.5~l寸。留針時不可作張口動作,以免折針。
【定位】 在耳屏前,下頜骨髁狀突前方,當顴弓與下頜切跡所形成的凹陷中。合口有孔,張口即閉,宜閉口取穴
【解剖】 當顴弓下緣,皮下有腮腺,為咬肌起始部;有面橫動、靜脈,最深層為上頜動、靜脈;正當面神經顴眶支及耳顳神經分支,最深層為下頜神經。
【功能】 消腫止痛,聰耳通絡
【主治】 ①牙關不利,三叉神經痛,齒痛;②口眼歪斜;③耳聾,耳鳴,聤耳。
【操作】 直刺0.5~l寸。留針時不可作張口動作,以免折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