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瀉

介紹單味藥物!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5
文章: 33799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澤瀉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澤瀉
本草備要 清朝 汪昂

澤瀉
性味:甘淡微鹹
歸經:入膀胱,懸壺按:本品無毒。
功能:利小便,瀉腎經之火邪,功專利濕行水。濕熱既除,則清氣上行,又能
養五臟,益氣力,起陰氣。補虛損,止頭旋,有聰耳明目之功。

主治:治消渴痰飲,嘔吐瀉痢,腫脹水痞,腳氣疝痛。淋瀝陰汗,尿血泄精,
濕熱之病。

炮製:鹽水拌或酒浸,忌用鐵。

備註:(1)「行水、泄精」:既利水而又止洩精,何也﹖此乃濕熱為病,不為虛實者言也,虛滑則當用補澀之藥。
(2)「有聰耳明目之功」:脾胃有濕熱,則頭重耳鳴目昏,滲去其濕,則熱亦隨去,土乃得令而清氣上行,故本經列之上品,云:聰耳明目,而六味丸用之,今人多以昏目疑之。
(3)「多服昏目」:小便過利而腎水虛故也,眼中有水屬膀胱,過利則水涸而火生。
(4)仲景八味丸用澤瀉,寇宗奭謂其接引桂附入腎經,李時珍曰:非接引也,乃取其瀉膀胱之邪氣也,古人用補藥以兼瀉邪,邪去則補藥得力,一闔一闢此乃玄妙,後人不知此理,專一于補,必致偏勝之患矣。
(5)昂按:六味丸有熟地之溫,丹皮之涼,山藥之濇,茯苓之滲,山茱之收,澤瀉之瀉,補腎而兼補脾,有補而必有瀉,相和相濟以成平補之功,乃平淡之神奇,所以古今不易之良方也。
禁忌:多服昏目。

圖檔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5
文章: 33799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中草藥入門學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中草藥入門學
澤瀉

【藥用】澤瀉科沼澤植物澤瀉Alismaorientalis(Sam.)Juzep的塊莖。
【性味與歸經】甘,寒。歸腎、膀胱經。
【功效】利水滲濕,泄熱。
【臨床應用】
1.用于小便不利,水腫,泄瀉,淋濁,帶下,痰飲停聚等症。澤瀉甘淡滲濕,利水作用與茯苓相似,亦為利水滲濕常用之品,且藥性寒涼,能泄腎與膀胱之熱,故對水濕偏熱者,尤為適宜。懸壺子按:資料僅供參考。治小便不利、水腫、淋濁、帶下等症,常與茯苓、豬苓、車前子等配伍;治泄瀉及痰飲所致的眩暈,可與白朮配伍。此外,本引用于腎陰不足、虛火亢盛,配地黃、山茱萸等同用,有瀉泄相火作用。
【處方用名】澤瀉、建澤瀉、福澤瀉(洗淨,曬乾,切片用)炒澤瀉(炒用,多用于利水止瀉)
【一般用量與用法】一錢至三錢,煎服。
【按語】澤瀉性味甘寒,入腎、膀胱,功專利水道、滲水濕,為治療水濕為患的常用要藥。且性屬寒涼,有除熱之能,既能用治濕熱之症,復可配合應用以泄腎經之相火。前人認為澤瀉“利水而不傷陰”甚而有“補陰不足”之說,實皆根於六味丸而來。惟澤瀉利水力佳,實有傷陰之可能,更無補陰之效用,張景岳謂:「補陰不利水,利水不補陰」可資參考,故臨床應尚須注意。茯苓與澤瀉均能利水滲濕,作用廣泛,故往往配伍應用。然茯苓能瀉能補,兼有健脾寧心之效,而澤瀉性偏于寒,瀉而無補,專用于滲利水道。
【方劑舉例】澤瀉湯(《金匱要略》):澤瀉、白朮治心下有支飲,其人苦眩冒者;亦治水瀉小便短少者。
【文獻摘錄】《本草衍義》:「其供尤長於行水。」《本草匯言》:「利水之主藥。利水,人皆知之矣;丹溪又謂能利膀胱、包絡之火,膀胱包絡有火,病癃閉結脹者,火瀉則水行,行水則火降矣,水火二義,並行不悖。」《本草通玄》:「相火妄動而遺泄者,得澤瀉清之而精自藏氣虛下陷而精滑者,得澤瀉降之而精愈滑矣。」《藥品化義》:「除濕熱,通淋濁,分消痞滿,透三焦蓄熱停水,此為利水第一良品。」

圖檔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5
文章: 33799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清‧黃宮繡纂‧‧本草求真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清‧黃宮繡纂‧‧本草求真
澤瀉〔水草〕
{瀉膀胱氣分濕熱}
澤瀉〔耑入膀胱腎〕甘淡微寒,能入膀胱氣分,以瀉腎經火邪,功耑利水除濕;
故五苓散用此以除濕熱〔張仲景治傷寒,有大小澤瀉湯、五苓散輩,
皆用澤瀉行利停水為最要藥;又治水蓄煩渴小便不利,或吐或瀉,五苓散主之;
方用澤瀉,故知長於行水。〕,八味丸用此以瀉腎經濕火〔時珍曰:地黃丸用茯苓、
澤瀉者,乃取其瀉膀胱之邪氣,非接引也。古人用補藥,必兼瀉邪,邪去則補藥得力,
一闢一閤,此乃玄妙;後人不知此理,耑一於補,所以久服必有偏勝之害矣。汪昂曰:
六味丸有熟地之溫,丹皮之涼,山藥之濇,茯苓之滲,山茱之收,澤瀉之瀉,
補腎而兼補脾,有補而必有瀉,相和相濟,以成平補之功,乃平淡之神奇,
所以為古今不易之良方也。即有加減,或加紫河車一具,或五味、麥冬、杜仲、
牛膝之類,不過一二味,極三四味而止。今人或疑澤瀉之瀉而減之,多揀本草補藥,
恣意加入,有補無瀉,且客倍於主,責成不耑;而六味之功,反退處於虛位,
失製方之本意矣,此近世庸師之誤也。〕懸壺子按:資料僅供參考。,俾其補不偏勝,則補始無礙耳,
豈曰澤瀉補陰,功同於地黃之列哉。第其濕熱不除,則病症莫測,故有消渴嘔吐,
痰飲腫脹,腳氣陰汗,尿血洩精種種等症〔病症皆因濕熱為害〕,
用此甘淡微鹹以為滲泄〔精洩安可滲利,因於濕熱而成,不得不滲利耳。〕,
則濁氣既降,而清氣上行〔故有耳聰目明之功〕,所謂一除而百病與之俱除也。
但小便過利,則腎水愈虛,而目必昏〔易老云:瀉伏水,去留垢,故明目;小便利,
腎氣虛,故目昏。〕,此一定之理耳。鹽水炒,或酒拌。忌鐵。

圖檔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5
文章: 33799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本草綱目(明-李時珍)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澤瀉..水瀉、鵠瀉、及瀉、渝、芒芋、禹孫。 本草綱目(明-李時珍)
  氣味(根)甘、寒、無毒。懸壺子按:資料僅供參考。
  主治1、水濕腫脹。用白朮、澤瀉各一兩,做成丸子。每服三錢,茯苓湯送下。
  2、暑天吐瀉(頭暈,渴飲,小便不利)。用澤瀉、白朮,白茯苓各三錢,加水一碗、姜五片、類燈心十根,煎至八成,溫服。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5
文章: 33799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澤瀉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藥材來囉
IMG_3203C.jpg
IMG_3206C.jpg
您沒有權限檢視這篇文章所附加的檔案。
圖檔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中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