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物不入口!蔬果清洗4秘訣大公開

不論是個人生活經驗分享,或是他人(請註名)

版主: sherryhsu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
文章: 33584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毒物不入口!蔬果清洗4秘訣大公開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毒物不入口!蔬果清洗4秘訣大公開
華人健康網作者圖文提供/台灣廣廈 | 華人健康網 – 2014年11月29日 上午9:02
蔬菜水果一定要洗過再吃,相信大家都知道,至於清洗的方法到底對還不對,恐怕不是每個人都有把握。有些人會在清水裡加鹽,有些人會用洗米水,有些人會用浸泡,又有些人會快洗,但到底有哪些方法可以有效去除殘留的農藥?又有哪些清潔方法,根本就是錯誤的呢?


有效去除農藥?先建立正確觀念
想要知道如何清除農藥,就要先了解農藥的種類與屬性。一般噴灑在作物表面的農藥,稱為接觸性農藥,這種大部分會被陽光分解,或是被雨水給沖掉。另一種會經由植物氣孔、根部而吸收到整株作物的系統性農藥,這類的農藥大多可溶於
水。所以,換句話說,只要清洗的方法正確並且夠徹底,大部分殘留的農藥也就能順利去除。
【洗對了嗎?3大錯誤洗法快改正】
有些人洗蔬果會加鹽巴、有些人則會加小蘇打,還有些人會用洗蔬果的專用清潔劑來清洗,清洗的方法多得不勝枚舉,到底哪一種方法最有效?其實根據實驗證明,用流動的清水洗,對去除接觸性農藥的效果最好!有些人不放心,道聽途說的用錯方法,反而大大地提高風險,以下介紹的錯誤方法,千萬不要再用!
錯誤洗法1/加鹽
雖然鹽水可以讓蔬果上的蟲或卵掉落,但鹽巴會大大降低水的清潔能力,若鹽的濃度過高會形成滲透壓,會讓水中的農藥進入蔬果中,清洗不成反而會吃進更多的農藥殘留喔!
錯誤洗法2/使用完全浸泡法
很多人為了讓農藥水解,因此通常會直接把蔬果浸泡在水裡,而且一泡往往就是半小時以上。但這麼做,除了營養成分會快速流失外,能溶解的農藥更是有限,反而適得其反。
錯誤洗法3/用蔬果清潔劑
市售的蔬果清潔劑,很多都含有界面活性劑,通常會造成二次殘留的問題,所以使用後,還是要用大量的清水沖乾淨,才能避免吃進更多的毒素。
【農藥易殘留!3類NG蔬果大公開!】
根據統計,以下這些蔬果殘留的農藥最多,所以爸媽在選夠時最好能避免,以免有害健康。
第一類/非當季
一般來說,非當季的蔬果病蟲害,通常都會比較多,為了讓這些蔬果能生長得更順利,通常就會使用較多的農藥,才能有效對付病蟲害,讓蔬果能長得壯碩、肥厚。所以,要避免吃進過多農藥,只要跟著時節購買蔬果,就能買得安心,吃得健康。
第二類/搶收
會搶收通常是在颱風來臨之前。因為不論賣相或賣價都會比較好,但這麼做,就容易忽略是否在農藥用量的安全採收期,因此,會衍生出農藥殘留較多的可能。
第三類/具有高經濟價值
例如櫻桃、草莓這類的蔬果,在市場的價格特別好,所以在上市前,為了避免被蟲咬後賣相變差,甚至賣不到好價錢,所以特別容易使用較多的農藥來保持蔬果碩大肥美的外觀,而這類蔬果根據統計,被驗出較多農藥殘留的機率也比較大。
【謹記4秘訣!安心吃農藥不殘留】
到底我們該怎麼做,才能100%杜絕農藥入口?以下幾種方法跟著做,可以大
大降低農藥的毒害,吃得更安心。
祕訣1/買回來的蔬果,不要馬上往冰箱堆
其實蔬果上的農藥殘留,會隨著溫度變高而逐步降低,所以一旦環境溫度愈高,所殘留的農藥就會揮發得愈快,所以放在室溫通風處2~3天,有助於與空氣中的氧結合,並完全揮發,讓農藥自然地代謝掉。像是包葉菜類,就可在常溫下存放幾天。
祕訣2/把握「清洗、流動、刷洗、切除」四大原則
清洗蔬果,要把握「清洗、流動、刷洗、切除」四大原則。買回來的蔬果一定要先清洗一遍,切除蒂頭、根部後,再以流動的清水沖洗約20分鐘,這時的水量可控制在水流呈現一直線,並讓水不斷流動,就可以將蔬果表面的農藥水解流出,取出後再刷洗,最後以清水沖洗一遍。
祕訣3 /煮菜前先汆燙一下,去除硝酸鹽
很多人不知道硝酸鹽除了存在於香腸、醃製肉品中,其實在許多市售的蔬果裡,也有八成以上含有過量的硝酸鹽。而蔬果之所以會有硝酸鹽,主要是因為種植的農友會在種植時使用氮肥,來增加產量,但如果使用過量或是日照不足,就會累積過多的硝酸鹽。
最簡易保險的方法,就是汆燙後再食用,如此不僅能去除農藥,連硝酸鹽、草酸鹽這些有害物質也能一併清潔溜溜。在加熱時,最好把鍋蓋打開,讓農藥隨著蒸氣有效揮發。
祕訣4/去皮水果,食用前記得先清洗乾淨
像是香蕉、橘子、柳丁、荔枝、奇異果、柚子、百香果這些需要去皮的水果,農藥大多殘留在表面,如果去除外皮,其實就會大大降低吃進農藥的機會。不過在去皮之前,記得先用清水洗淨,才能確保無虞。
文章出自於台灣廣廈:《打造不過敏體質!6色食材》一書
圖檔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5.生活分享DI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