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次中篇》

佛陀示現八萬六千四百善巧法門,發菩提心!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
文章: 33799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修次中篇》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2017 年菩提迦耶時輪金剛法會 《修次中篇》蓮華戒撰著

《修次中篇》
梵語云:跋瓦 納乍瑪 藏語云:鞏貝 林巴 (漢語云:修 行次第)
敬禮文殊孺童 尊。
茲當 略述 隨行 大乘 經藏 軌理 眾之 修行 次 第。 此中 ,欲 速證得 一切種智,具 了悟者,當 勤此能得 彼之眾因緣 。
如是 ,此 一切 遍智 ,非 從無 因生 ,否 則 ,一 切應 於一 切時中 皆生 遍智 故。 若無 觀待 而生 ,則 無何 能為 阻礙 ,然 非一 切皆 成遍 智。 是故 ,時 有生 故, 所有 實事 ,唯 觀待 因。 又時 而有 成遍 智, 非一切時﹑非 一切處﹑亦 非一切, 故彼必定觀 待因和緣。
又彼等因緣中,應依諸無謬、齊全者。若勤於錯謬因,縱經長 時, 不得 所欲 果, 如擠 角取 奶般 。不 造諸 因, 不生 果報 ;無 諸種 子,不生諸苗 果故。是故 欲得彼果 ,當依無謬 眾因緣。
若問:云何 遍智果位 之因緣?答:似我 如盲,無法闡示 彼等 , 然薄 伽梵 ,現 證圓 滿佛 已, 為諸 所化 機所 宣說 ,我 亦如 是述 說世 尊所開示。
世尊告曰:「祕密主 !遍智之 智慧,彼由悲根 生,菩提心因 生, 方便臻究竟。」是故,欲證 遍智,當學悲 心﹑菩提心及方 便等 三 。 若發 悲心 ,諸 菩薩 眾, 欲現 前拔 濟一 切有 情故 ,定 成彼 誓言 。去 除我 見已 ,定 將恭 敬, 趣艱 難行 ,持 續無 間, 長時 修習 ,福 慧資 糧。 既入 彼已 ,必 定圓 滿成 就福 慧資 糧。 若圓 眾資 糧, 則如 垂手 能得遍智般。是 故,遍智根 本唯是悲心,故於最初,唯應修習。《正 法集經》亦云:「世尊,菩薩不 需學眾多法。世尊,菩薩若能 善持、 善達一法,彼 已掌握一切 佛法。云 何一法?即 此大悲心也 。」
以大 悲心 遍攝 故, 諸佛 世尊 雖已 圓滿 一 切自 利, 依然 常住直 至有 情界 盡。 所作 不似 聲聞 ,入 最寂 涅槃 城。 觀照 有情 ,遠 棄寂 滅涅槃城,如 焰鐵屋,諸 佛世尊之 無住涅槃因 ,唯大悲心 。

於此,當述最 初入修悲心 之次第。
首應暫修 平等捨,於 諸有情,去除 貪瞋,修平 等心。細思一 切有 情皆 欲樂 不欲 苦, 無始 輪迴 中, 無一 有情 未曾 百次 為我 親人 。若 此有 俱胝 數, 於之 ,或 有生 貪, 或有 起瞋 ,故 我應 於一 切有 情修 平等 心。 如是 思已 ,即 從中 庸著 手, 亦於 親敵 修平 等心 。次 於一 切有情修平等 心已,再修慈心。以慈心水,滋潤心續,視如金 地 , 播悲心種,則 易順利生長 。次以慈 心薰習心續 ,故當修習 悲心。
悲心 是欲 令苦 難有 情遠 離一 切苦 之行 相 。三 界一 切有 情,皆 受三 苦任 一折 磨, 極為 痛苦 ,故 應於 一切 有情 修習 彼心 ,世 尊告 曰:「 如是,凡是 有情地獄 之有情,唯是 長時無間 沈溺於熱等 各種 痛苦河中。」又云:「如 是,又諸餓鬼,多數身受 無盡饑渴痛 苦火 煎烤 ,受 眾極 苦。 」諸 旁生 亦是 ,唯 受相 互吞 噬﹑ 瞋怒 ﹑廝 殺﹑ 傷害 等眾 苦。 人等 亦是 ,感 受遍 求不 得﹑ 相互 仇恨 ﹑傷 害﹑ 愛別 離﹑怨憎會﹑ 貧困等無量 苦。
凡被 貪等 煩惱 ,諸 纏障 蔽內 心, 或種 種 惡見 擾亂 者, 彼等皆 是苦 因, 故如 身處 斷崖 ,唯 是極 苦。 縱是 天眾 ,亦 被壞 苦所 惱。 凡是享欲天神,彼等恆 被死歿﹑墮落等恐 怖憂苦御心,云何安 樂?
行苦 是業 和煩 惱之 性相 ,隨 他轉 之體 性 ,一 一剎 那壞 滅之性 相,彼遍及一切眾 生。是故,見諸眾生,身處熾燃苦 焰中,當 思 : 如我不欲苦,餘者皆同,言:「嗚呼!此 等愛我有情 之苦,當如何 解脫 彼苦 ?」 視如 己苦 ,以 欲令 彼離 苦之 悲心 ,安 住於 三摩 地亦 可、於一切威儀 亦可;一切時中,於一切有 情應修習;最初,唯於 眾親友,觀其 感受如言之 種種苦而 修習。
次, 觀有 情平 等無 差別 已, 細思 :一 切 有情 唯我 親人 ,應於 諸中 庸者 修習 。若 時, 於彼 如於 親友 悲憫 等住 ,爾 時應 於十 方有 情作 修習 。若 時, 如母 見己 疼愛 之幼 兒受 苦, 感同 親受 ,自 然流 露欲拔其苦之 悲心,等視所有有 情,爾 時方稱圓 滿,亦 得大悲名 。
修習 慈心 ,最 初從 親友 修起 ,欲 彼得 樂 之行 相, 依次 亦應於 中庸 ﹑怨 敵修 習。 如此 ,串 習悲 心, 漸次 將自 然湧 現欲 現前 拔濟

一切有情之心 。如是,串 習根本悲 心已,當修 習菩提心。
菩提心,行相有二:世 俗及勝義。其中,世俗者,悲憫 許 諾 , 欲現 前拔 濟一 切有 情, 思惟 :為 饒益 眾生 故, 願證 成佛 。以 欲求 無上 正等 圓滿 菩提 之行 相, 而初 發心 。彼 復, 如《 戒品 》所 示儀 軌, 從安 住菩 薩戒 之智 者彼 處發 心。 如此 ,既 發世 俗菩 提心 ,為 發勝義菩提心 故,仍應勵 力。
勝義菩提心,彼乃出世間﹑離諸戲論﹑極光明﹑勝義所行境﹑ 無垢﹑不動搖﹑如無風 火燭,持續不動。成就此者,由恆 時恭 敬 , 長期串習奢摩 他與毗缽舍 那之瑜伽 而成辦。
如《聖解深 密經》云:「慈氏!當知 凡諸聲聞 ﹑菩薩 ﹑如來之 善法 ,世 出世 間, 一切 皆是 止觀 果。 」彼 二能 攝一 切三 摩地 故, 諸瑜伽師,一切時 中,定應依 於止和觀。如《 聖解深密經》云:「薄 伽梵 言, 如我 所示 ,當 知諸 聲聞 ﹑菩 薩﹑ 如來 眾之 三摩 地諸 多行 相,彼等皆為 奢摩他﹑毗 缽舍那所 攝。」
若唯 串習 奢摩 他, 諸瑜 伽師 不能 斷障 , 僅暫 伏煩 惱而 已,不 生慧光明,不 能善壞隨眠 ,故不善 壞隨眠。是 故,《聖解 深密經》 云:「 以靜 慮伏 諸煩 惱, 以慧 善滅 諸隨 眠。 」《 聖三 摩地 王經 》亦 云:「縱然修彼三摩地,彼不能 壞計我想,彼煩惱故 極錯亂,此勝 行如 修禪 定。 設若 妙觀 法無 我, 分別 觀彼 若修 習, 彼得 涅槃 果之 因,以 餘因 皆不 能寂 。」《菩 薩藏 》亦 云:「未 聞菩 薩藏 法數 ,未 聞聖 法毗 奈耶 ,僅 以三 摩地 為足 ,隨 我慢 轉墮 我慢 。不 脫生 老和 病死 ,哀 號苦 愁和 諍鬥 ,六 道輪 迴不 能脫 ,亦 不能 脫痛 苦蘊 。於 彼如來密意說 ,『隨順從 他而聽聞, 將從老死解 脫出。』」
是故,欲斷諸障,發遍淨智,當住寂止,而修般若。如《聖寶積 經》亦云:「住戒 得禪定,得 定能修慧,以慧得淨智,淨智戒圓 滿。」 《聖大乘修信 經》亦云:「善男 子!若不近 住慧,我不作宣說,諸 菩薩 能信 大乘 ,能 生大 乘。 善男 子! 亦以 此法 門, 諸菩 薩能 信大 乘﹑ 能生 大乘 。當 知一 切, 皆由 無渙 散心 ,正 思義 法而 出生 。」 若離 奢摩 他, 唯以 毗缽 舍那 ,瑜 伽師 之心 ,渙 散於 諸境 ,如 處風 中燭,極不堅 穩。以是不 生極明智 光芒,故當 依於似此二 者。

是故 ,《聖 大 涅槃 經》 亦云 :「 諸聲 聞不 見如 來種 姓, 定力強 故, 慧羸 弱故 。菩 薩眾 雖見 然不 明, 慧力 強故 ,定 羸弱 故。 如來 遍照 一切 ,止 觀相 應故 。」 以奢 摩他 力, 如燭 不被 風動 搖, 諸妄 念風 不能 動心 。以 毗缽 舍那 ,盡 斷惡 見垢 ,餘 不能 乖離 。如 《月 燈經》云:「奢 摩他力不動 搖,毗缽舍那如 山般。」是 故,當住彼 二而行瑜伽。
於彼,或問:「最 初,瑜伽師 以何能速成 就止和觀 ?當漸次依 止觀 資糧 。云 何止 資糧 ?」 住隨 順處 ﹑少 欲﹑ 知足 ﹑斷 諸雜 務﹑ 尸羅清淨﹑斷 諸貪等妄念 。
其中, 當知住 隨順 處, 即具足 五德 之處: 一﹑無 勞能得 衣食等 故易得;二﹑未住 惡人和怨敵 等故吉處; 三﹑是無病之 地故良地; 四﹑ 友伴具戒見解 同故良友; 五﹑日無眾人故 ,夜靜聲 寂故具善妙 。
云何少欲?於 法衣等,不 貪求上好 ﹑眾多。
云何知足?僅 得粗劣法衣 ,常感滿 足。
云何斷諸雜務 ?斷諸買賣 惡事﹑斷除太 過親近在家 和出家眾﹑ 斷諸行醫﹑紫 微﹑曆算等 。
云何 尸羅 清淨 ?於 二種 戒, 不犯 自性 和 遮制 學處 ,設 若放逸 違犯 ,速 速追 悔, 如法 而行 。有 說聲 聞戒 之他 勝罪 不准 還淨 ,然 彼若 具追 悔心 ,並 有爾 後不 再犯 之心 ,又 分別 觀察 何心 造業 ,彼 造作 之心 無自 性故 ,修 習一 切諸 法無 自性 故, 當說 其戒 ,唯 是清 淨。從聖者 未生怨王(阿闍世王)之追悔,獲淨化 一事,當能了知 。 故應勤修,無 彼追悔。
作意 思惟 :諸 貪欲 等, 於今 後世 ,過 患 眾多 ,應 於彼 等,斷 除尋 思。 同樣 ,輪 迴諸 事, 不論 可不 可愛 ,彼 等皆 是壞 滅法 ,毫 無堅實,彼 等不久,終將與 我分離,我為何 貪戀於彼? 思已修習 , 斷諸尋思。
云何毗缽舍那 資糧?依聖 士夫﹑遍 求多聞﹑如 理思惟。
依何聖士夫? 多聞﹑詞明 ﹑具悲﹑ 不厭者。


云何 遍求 多聞 ?凡 是世 尊所 宣十 二分 契 經, 了不 了義 ,皆恭 敬諦聽。正如《聖 解深密經 》云:「隨欲不 聞聖者語,是毗缽 舍那 障礙。 」又 云:「毗 缽舍 那, 從聞 思生 ,是 生淨 見因 。」《聖 無愛 子請問經》亦 云:「具聞 能生慧,具 慧息煩惱。 」
云何 如理 思惟 ?善 抉擇 了義 經藏 和不 了 義經 藏等 。如 是,菩 薩無 疑惑 ,定 能專 一修 習; 若不 爾者 ,如 人趨 車, 抵岔 路口 ,猶 豫不決,疑而 不前。
瑜伽 師應 於一 切時 中, 斷魚 肉等 ,非 不 相順 ,應 飲食 定量。 如此 ,菩 薩積 聚所 有止 觀資 糧, 以彼 入修 。此 中, 瑜伽 師正 修習 時,應先完成諸 事,如廁之 後,於無聲 音荊刺之悅 意處,思惟:「我 當安 置一 切有 情於 菩提 心要 。」 以欲 現前 拔濟 一切 眾生 之意 樂, 使大 悲心 現行 ,五 體投 地, 頂禮 安住 十方 一切 諸佛 菩薩 已, 在前 方擺 設諸 佛菩 薩之 畫像 等, 盡力 供養 ﹑讚 頌﹑ 懺悔 己罪 ﹑隨 喜所 有眾生福德。
於極 柔軟 舒適 墊上 ,如 至尊 毗盧 遮那 佛 之全 跏趺 坐, 或半跏 趺亦可;眼勿太張,亦 勿緊閉,垂注鼻 端;身勿太彎,亦 勿太 仰 , 端身筆直,內住正念而 坐。雙肩平衡,頭勿太高太低,勿偏一 方 ; 從鼻 至臍 ,垂 直而 住; 齒唇 自然 而住 ,舌 抵上 牙根 ;氣 息內 外出 入, 勿令 出聲 ,亦 勿粗 猛, 務必 使呼 氣吐 氣, 毫無 感覺 ,徐 徐任 運而轉。
首先,修奢摩他,停止渙散外境 已,持續緣於內,任運而 轉 , 安住具足喜悅 和輕安之心 性中,即名奢摩他。安住奢 摩他所緣時 , 任何思擇真實,彼即 毗缽舍那。如《聖寶雲經 》云:「奢摩他 乃心 一境性 ,毗 缽舍 那乃 正觀 察。 」《 聖解 深密 經》 亦云 :「 世尊 !云 何遍求奢摩他 ?善巧毗缽 舍那?佛 告慈氏,如我所說,法假安立 , 契經 ﹑應 頌﹑ 記別 ﹑諷 誦﹑ 自說 ﹑因 緣﹑ 譬喻 ﹑本 事﹑ 本生 ﹑方 廣﹑ 希法 ﹑論 議, 凡為 菩薩 眾所 說者 ,菩 薩當 諦聽 ﹑善 受﹑ 讀誦 嫻熟 ﹑意 善思 擇。 極通 達已 ,獨 處靜 處, 正住 於內 ,善 思惟 法, 作意 彼等 ,以 何等 心作 意, 即以 彼心 ,持 續運 行。 如此 而行 ,多 番安 住, 由彼 引生 身輕 安, 和心 輕安 ,即 名奢 摩他 。如 是, 菩薩


遍求奢摩他,彼得身輕 安,和心輕安已,安住於彼,斷除心渙 散 , 於彼 等所 思之 法, 內在 三摩 地所 行境 ,彼 等影 像, 所知 之義 ,分 別尋 思﹑ 勝解 。如 是, 於彼 等三 摩地 所行 境影 像, 思擇 ﹑最 極思 擇﹑ 周遍 尋思 ﹑周 遍伺 察﹑ 忍﹑ 欲﹑ 分別 抉擇 ﹑觀 見﹑ 通達 ,即 名毗缽舍那。 如此,菩薩 即善巧毗 缽舍那。」
瑜伽 師欲 當下 成就 奢摩 他, 最初 應於 契 經﹑ 應頌 等, 所有經 典, 導入 真如 。所 謂「 導入 真如 」即 攝持 一切 ,心 近住 於彼 。若 能專一,則能攝一 切法,於彼蘊等,心 當近住。如是,若 能專 一 , 心當安住所見 ﹑所聞 之佛像,如《 聖三摩地王 經》云:「猶如 金色 佛身像,世間怙主普莊嚴,於彼所緣心隨轉,稱彼菩薩根本定。」 心隨 欲安 住所 緣已 ,於 彼心 持續 安住 。近 住彼 已, 當觀 此心 ,是 否善執所緣? 昏沈耶?散 外境耶? 於彼,心若被昏瞶 ﹑睡眠蒙蔽 , 沈沒 或疑 沈沒 時, 當作 意於 喜悅 事﹑ 佛像 等, 或光 明想 。次 ,沈 沒息已,務必 令心極清楚 見彼所緣 。
若時,如天生盲﹑如人 入暗室﹑或如閉目,心不能明 見所 緣 , 應知彼時已成 沈沒。若時,見到心馳於 外境色等,尋思 彼等德故 , 作意餘事,貪戀往事,心掉舉或疑掉舉,爾時,應思惟諸行無常﹑ 苦等 厭離 事。 次, 渙散 息已 ,當 以正 念正 知繩 ,拴 繫心 象, 於所 緣樹 。若 時, 見無 沈掉 ,心 於所 緣, 泰然 而入 ,彼 時, 應鬆 緩功 用, 而修 等捨 ,爾 時, 隨欲 而坐 。如 是, 串習 奢摩 他, 身中 起心 輕安 ,如 是, 隨欲 於所 緣, 心能 自在 ,當 知彼 時, 業已 成辦 ,奢 摩他矣。
次當 思惟 :既 已成 辦奢 摩他 ,應 修毗 缽 舍那 。世 尊之 語,一 切皆 是善 說, 直接 間接 ,顯 示真 實, 唯入 真實 。若 知真 實, 如發 光明 ,能 除昏 暗, 遠離 一切 惡見 網。 唯奢 摩他 ,不 成淨 智, 亦不 能除 障黯 ;以 慧善 修真 實, 將成 淨智 。唯 慧能 證真 實義 ,唯 慧能 正斷 障礙 。是 故, 思惟 :我 應安 住奢 摩他 ,以 慧遍 求真 實, 不唯 執奢摩他而為 滿足。
云何 真實 ?勝 義上 ,一 切實 事, 唯空 掉 補特 伽羅 及法 二我。 又彼需以般若 波羅蜜多,方能通達,非以餘 者。如《聖解深 密經》


云:「 世尊 !菩 薩以 何波 羅蜜 多, 而持 諸法 無自 性性 ?觀自 在! 以般若波羅蜜 多持。」是故,應住奢摩 他而修慧。(自性性 ངོ་བོ་ཉིད །, 即自性本身)
於彼 ,瑜 伽師 應如 是觀 :補 特伽 羅除 了 蘊﹑ 界﹑ 處, 別無所 緣,補特伽羅亦非蘊等自 性性。彼諸蘊等,是無常和多 之體性 ངོ་བོ། 故。 補特 伽羅 是常 ﹑一 之體 性, 此乃 餘者 假立 ,故 不許 非此 ,或 餘說之補特伽 羅「實事有」,無 其餘「實事有」之相故。是 故應觀 : 世間云我和我 所,此唯錯 亂。
又於 法無 我, 應如 是修 :所 謂「 法」 者 ,簡 言之 ,即 五蘊﹑ 十二處﹑十 八界。 其中, 任何蘊﹑ 處﹑界 ,皆是有 色(色法), 勝義 上, 彼等 唯除 「心 相」 無餘 。縱 使彼 等, 碎極 微塵 ,若 分別 審察 諸極 微塵 支分 之自 性性 ,定 不能 得支 分之 自性 性故 。是 故, 無始 以來,於非真實之色等,耽著隨 轉,如夢中所顯色等。諸愚稚 者 , 心中 所顯 色等 ,似 離外 境, 然勝 義上 ,此 中色 等, 唯心 行相 ,不 另外有,應觀察之。於此思 忖:「三界唯心 」並以彼通 達「諸 法假 立, 唯心 也」 於彼 ,分 別觀 察, 即名 「分 別思 擇諸 法自 性性 」應 如是觀。
勝義 上, 不許 心諦 實, 若時 ,執 取虛 妄 之自 性性 ,色 等相之 心,顯現種種相時,彼豈諦實? 如是,色等虛妄,心亦除彼無 餘 , 虛妄 也。 如是 ,色 等種 種相 ,是 非一 非多 之自 性性 。如 是, 心亦 除彼無餘者故,非一 非多之自性 性也。是故,心唯如幻 等自性性 。 正如 心般 ,應 觀所 謂「 諸法 如幻 等之 自性 性」 如是 ,以 慧分 別觀 察心 之自 性性 ,勝 義上 ,心 於內 不可 得, 於外 亦不 可得 ,內 外皆 不可 得, 二俱 無亦 不可 得。 過去 心不 可得 ,未 來心 不可 得, 現在 心不 可得 。心 生時 不來 ,滅 時亦 不去 ,心 不可 持, 不可 示, 非有 色(非色法)。
若問:不可 示﹑不可持 ﹑非有色,是何耶 ?云何彼 之自性性? 答:如《聖寶 積經》詳云 :「迦葉! 心遍尋不得 ,不得即 不可得。 不可 得者 ,彼 非過 去, 亦非 未來 ,更 非現 在。 」如 是觀 察, 不見 心之真正開端 ,亦不見真 正末端, 亦不見真正 中間。


如是 ,心 無邊 無中 ,如 此而 知諸 法亦 無 邊無 中。 以彼 ,既曉 心無 邊無 中, 心之 自性 性不 可得 。周 遍通 達心 故, 亦通 達彼 空。 通達 彼故 ,實 不見 心所 立相 之自 性性 ﹑色 等自 性性 。如 此, 慧實 不見 諸法 之自 性性 ,故 不尋 思所 謂「 色是 常﹑ 無常 ﹑空 ﹑不 空﹑ 有漏﹑無漏﹑ 生﹑不生﹑ 有﹑無。 」
如是 ,既 不尋 思色 ,亦 不尋 思受 想行 識 。若 是「 有法 」不成 立, 彼之 分支 亦不 成立 ,於 彼焉 須思 量? 如此 ,慧 觀彼 時, 瑜伽 師於 實事 ,必 不執 勝義 上實 事之 自性 性, 爾時 ,即 入無 分別 三摩 地,亦通達諸 法唯無自性 性也。
若未 修習 以慧 分別 思擇 實事 之自 性性 , 僅遍 捨作 意而 修習, 彼之 分別 ,終 不能 滅, 亦不 能悟 無自 性性 ,無 慧光 明故 。世 尊告 曰:「由正妙觀 察,出生 真慧火,鑽 木取火般, 焚燒分別 薪。」
《聖寶雲經 》亦云:「巧知過 患,離諸戲論,故修空性,行持 瑜伽 。多 習空 性, 遍尋 於心 ,旁 騖何 處, 尋心 喜處 ,悟 彼性 空。 觀心 何耶 ,悟 其空 也。 何心 能悟 ,遍 尋彼 性, 悟彼 空也 。如 此了 悟, 即說 入於 ,無 相瑜 伽。 」以 此, 開示 先遍 尋思 而入 無相 。若 僅作 意遍 斷, 慧不 觀察 實事 之自 性性 ,則 不可 能入 無分 別, 極明 示也。
如是 ,以 慧如 實正 觀色 等實 事之 自性 性 而修 靜慮 ;不 住等而 修色靜 慮; 亦不 住此 世﹑ 他世 而修 靜慮 ,彼 諸色 等不 可得 (無所緣) 故。 是故 ,稱 之無 住靜 慮。 以慧 分別 觀察 一切 實事 之自 性性 已, 於無 所緣 ,而 修靜 慮, 稱之 勝慧 靜慮 ,如 《聖 虛空 藏經 》和 《聖 寶積經》等所 開示。
如是,唯有如此入於補 特伽羅和法 無我中,應周遍思 察無餘 , 遠離 尋伺 。無 何言 詮, 專一 作意 ,自 然趨 入, 無何 作行 ,於 真實 義,極為明了 ,修習安住 。既住彼 中,令心持 續,無有渙 散。
若時 ,因 貪等 故, 心散 於外 ,爾 時, 應 覺察 渙散 ,速 修不淨 觀等,止息渙散,速令 心再入真如。若 時,見心不樂 於彼,爾 時 , 應觀三摩地功 德,於彼修 歡喜心。 應見渙散過 患,不喜而 止息。

倘為 昏瞶 ﹑睏 睡所 制, 運行 不清 ,見 心 沈沒 ,或 恐沈 時,爾 時, 即應 如前 ,作 意喜 事, 速止 沈沒 ,再 次嚴 執所 緣真 實義 。若 見心 眷念 昔日 嘻笑 和玩 耍, 心已 高昂 ,或 恐掉 舉時 ,爾 時, 即應 如前 ,作 意無 常等 ,諸 厭離 事, 止息 渙散 ,次 ,勵 力使 心於 真實 義,無功用轉 。
若時 ,離 沈和 掉, 平等 而住 ,心 自然 趨 入真 實義 ,爾 時,應 捨諸 功用 ,住 平等 捨。 心入 平等 ,若 起功 用, 彼時 心將 渙散 。若 心已沈沒,未起功 用,爾時,因極沈故,無毗缽舍那,心 如盲 人 。 是故 ,心 若沈 沒, 應起 功用 。心 若等 住, 無須 功用 。若 時, 修習 毗缽 舍那 ,慧 極增 強, 爾時 ,奢 摩他 脆弱 如風 中燭 ,心 將動 搖, 無法明觀真實,故於 爾時應修奢 摩他。若奢摩他 增強,則應修慧 。
若時 ,兩 者俱 轉時 ,乃 至無 害身 心期 間 ,當 安住 不作 行。然 若傷及身等,彼時應如是思惟:世間皆如幻﹑陽焰﹑夢境﹑水月﹑ 光影 ,此 等有 情, 不解 似此 甚深 法, 在輪 迴中 ,一 切皆 成煩 惱, 故我務必了悟 彼等法性,現行大悲 心和菩提 心!之後,略事憩息 , 隨即 再入 諸法 無相 三摩 地中 。又 若心 極厭 倦時 ,應 如前 憩息 。此 乃入止觀雙運 之道,緣於 有分別和 無分別影像 。
如是 ,瑜 伽師 依此 次第 ,以 一小 時﹑ 或 巡夜 半座 或一 座,或 隨欲樂,應修真實。此乃 善擇義靜慮,《聖 楞伽經 》中說。次,若 欲從 三摩 地起 ,未 解跏 趺前 ,思 惟: 此等 諸法 ,勝 義上 ,雖 無自 性性,然世俗上,仍住其相。若不如是,業果等關係,云何安 立? 世尊亦云:「世 俗實事生 ,勝義無自 性。」
思惟 :此 等愚 稚有 情, 增益 無自 性性 之 諸實 事為 有, 心顛倒 轉, 長時 漂蕩 ,流 轉輪 迴, 故我 務必 圓滿 無上 福智 資糧 ,次 為證 得一 切遍 智果 位, 應悟 彼等 法性 。作 是念 已, 徐徐 解開 跏趺 ,並 敬禮 十方 一切 諸佛 菩薩 眾, 供養 ﹑讚 頌彼 等已 ,唸 誦《 普賢 行願 品》等廣大願文。之後,勤 修空性,和大 悲心要義,成辦 布施 等 , 所有福智資糧 。
若是如此,彼靜慮已當 下成辦具足 一切相殊 勝之空性,如《聖 寶積經》云:「披 戴慈鎧甲,安住大 悲處,現前而成辦,具一 切相


勝, 空性 之靜 慮。 彼具 一切 勝, 空性 是何 耶? 不離 布施 ﹑不 離持 戒﹑ 不離 忍辱 ﹑不 離精 進﹑ 不離 靜慮 ﹑不 離智 慧﹑ 不離 方便 。」 如是 廣說 。菩 薩若 欲普 遍成 熟一 切有 情, 圓滿 淨土 ﹑身 ﹑眾 眷屬 等,定須依於 方便,布施 等善行。
若不 爾者 ,佛 說諸 佛淨 土等 圓滿 ,彼 又 是何 果報 ?是 故,具 足一切相殊勝 遍智之智,彼由施等方 便而圓滿,世尊告曰:「 遍智 之智 ,彼 以方 便, 臻至 究竟 。」 是故 ,菩 薩亦 應依 施等 方便 ,非 唯空性。
《聖方廣攝法 經》亦云:「慈氏! 若諸菩薩,正 修六波羅蜜 多, 此即 圓滿 菩提 故, 於此 ,彼 諸愚 者, 雖作 是言 :菩 薩當 唯學 般若 波羅 蜜多 ,諸 餘波 羅蜜 多有 何用 ?彼 等輕 視諸 餘波 羅蜜 多。 無能 勝! 於意 云何 ?我 昔為 歌利 王時 ,為 救鴿 故, 施己 血肉 ,慧 豈壞 耶? 慈氏 白言 :不 也, 世尊 。世 尊告 曰: 慈氏 !我 昔修 習菩 薩行 時,具足六 波羅蜜多 善根,所集善根,彼等 豈有損害? 慈氏白言 : 不也 ,世 尊! 世尊 告曰 :無 能勝 !汝 曾於 六十 劫正 修布 施波 羅蜜 多﹑ 六十 劫正 修持 戒波 羅蜜 多﹑ 六十 劫正 修忍 辱波 羅蜜 多﹑ 六十 劫正 修精 進波 羅蜜 多﹑ 六十 劫正 修靜 慮波 羅蜜 多﹑ 六十 劫正 修慧 波羅 蜜多 。彼 諸愚 者說 唯以 一法 而成 菩提 ,謂 以空 性理 。我 說彼 等,諸行不淨 。」
若離 方便 ,唯 菩薩 慧, 則如 聲聞 ,不 能 行佛 事誼 ,以 方便利 濟則能,如《聖 寶積經 》云:「迦葉! 譬如宰相,輔佐 諸王,辦諸 所需。如是,諸菩薩 慧,善巧方 便,普遍攝持,能辦一切佛 事誼。」

諸菩 薩道 之見 解有 別, 外道 和聲 聞道 之 見解 亦別 。諸 外道者 之道 見, 於「 我」 等顛 倒故 ,一 切時 中, 遠離 慧道 ,以 是彼 等不 得解 脫。 諸聲 聞眾 ,離 大悲 故, 不具 方便 ,以 是彼 等獨 入涅 槃。 故應 承許 ,諸 菩薩 道, 具慧 方便 ,以 是彼 等入 於無 住涅 槃。 諸菩 薩道 ,應 許之 具足 慧與 方便 ,以 彼證 得無 住涅 槃, 以慧 力不 墮輪 迴,以方便力 不墮涅槃故 。
是故,《聖迦耶山經》云:「諸菩薩道,總攝為二,云何二耶? 慧與方 便。 」《 聖吉 祥初 勝經 》亦 云:「般 若波 羅密 多是 母, 善巧


方便是父。」
《聖維摩詰請 問經》亦云:「 云何菩薩繫 縛?云何 解脫?若無 方便遍執而趣 三有,是菩薩繫縛;若以 方便而趣 三有,則是解脫 。 無慧 遍執 而趣 三有 ,是 菩薩 繫縛 ;以 慧而 趣三 有是 解脫 。未 以方 便攝 持之 慧是 繫縛 ;以 方便 攝持 之慧 是解 脫。 未以 慧攝 持之 方便 是繫縛;以慧 攝持之方便 是解脫。 」如是廣說 。
若菩 薩僅 依慧 ,將 如聲 聞墮 入所 求涅 槃 ,故 如繫 縛, 不能以 無住涅槃而解 脫。故說:「離方便之 慧,是諸菩 薩繫縛。 」是故, 如風 依火 興災 難, 菩薩 唯為 斷除 顛倒 風故 ,應 以具 足方 便之 慧而 依空性,勿如 聲聞行。
如《聖十法經 》云:「善 男子!如人 受用火,恭 敬承事彼 火, 視為 上師 ,卻 暗思 忖: 我於 彼火 ,恭 敬承 事, 視為 上師 ,然 為作 畫, 雙手 不欲 握彼 。若 問何 故? 彼令 我身 苦, 令心 意憂 惱故 。如 是菩薩,雖思涅槃,不般涅槃。若問何故?彼使我退出菩提故。」

僅依 方便 ,菩 薩不 能超 越異 生地 ,唯 成 極大 繫縛 。是 故,當 依具 慧之 方便 。如 以咒 遍攝 之毒 ,諸 菩薩 之煩 惱, 若以 慧遍 攝力 而修持,將轉成甘露,能予增上 生果布施等,更不 待言,《聖寶積 經》云:「迦葉!如 咒藥遍攝之 毒,不能致死。如是,諸菩 薩煩惱 , 以慧遍攝故, 亦不墮顛倒 。」
以是 ,菩 薩以 方便 力, 不捨 輪迴 ,不 墮 涅槃 ;以 慧力 盡斷所 緣,不 墮輪 迴, 證得 無住 涅槃 佛果 。《 聖虛 空藏 經》 亦云 :「 慧知 盡捨諸 煩惱 ,方 便知 不捨 有情 。」《聖 解深 密經 》亦 云:「不 向有 情義,不 向諸 現行 ,我 不說 彼得 ,無 上圓 菩提 。」 是故 ,欲 證佛 果,當依智慧 和方便二者 。
修習 出世 慧時 ,或 處根 本定 時, 雖未 依 布施 等方 便, 然彼加 行,和彼後 所生之慧,皆依 方便而生,故應 智慧與方便 二者齊入 。 又諸 菩薩 所入 之智 慧和 方便 雙運 道, 即是 此也 。以 觀照 一切 有情 之大 悲心 遍攝 ,依 出世 間道 ,起 時方 便亦 如幻 師, 唯依 無倒 布施 等,《 聖無 盡慧 經》 詳云 :「 云何 菩薩 方便 ?云 何現 證智 慧? 入根


本定 ,觀 照有 情, 心近 住於 ,大 悲所 緣, 彼即 方便 。故 入寂 靜, 和最寂 靜, 彼即 是慧 。」《伏 魔品 》亦 詳云 :「 又諸 菩薩 ,正 作加 行,以智慧知,當下精進。以方便知,攝諸善法。以慧了解 無我﹑ 無有情﹑無 性命﹑無撫育 ﹑無補特 伽羅,以方便成熟 一切有情。」

《聖正攝諸法 經》亦云:「譬如 幻化師,勤解幻化故,彼已先 了知 ,不 貪彼 幻化 。三 有如 幻化 ,智 知圓 菩提 ,為 眾披 鎧甲 ,先 知彼眾生。」又 云:「菩薩眾唯 修,慧與方便理,加行 住輪迴,意 樂住涅槃。」
是故 ,空 性和 大悲 之心 要, 即串 習無 上 正等 圓滿 菩提 遍攝之 布施 等方 便; 為發 勝義 菩提 心故 ,應 盡力 如前 恆修 奢摩 他和 毗缽 舍那之 加行 ,《 聖清 淨所 行境 經》 云:「一 切時 處, 行有 情利 ,菩 薩眾功德,如 教正住念, 一切時中 ,串習善巧 於方便。」
如是 ,串 習悲 心﹑ 方便 ﹑菩 提心 ,此 世 無疑 ,必 成殊 勝,彼 人夢 中, 常見 諸佛 菩薩 ,亦 夢見 餘諸 吉祥 夢, 諸天 歡喜 衛護 ,一 一剎 那, 皆成 廣大 福智 資糧 ,能 淨煩 惱障 和惡 取趣 ,一 切時 中, 亦多安樂和意 安樂,眾人喜愛,身不罹 病,獲得能得心 堪能殊勝 , 以彼 將得 神通 等勝 德。 次以 神通 力, 前往 無量 世界 ,供 養諸 佛世 尊, 聆聽 妙法 。臨 命終 時, 無疑 必見 諸佛 菩薩 。於 餘生 中, 出生 不離諸佛菩薩 處,尤 其生於尊貴 家族,無須劬勞,圓滿 福智資糧 。 受用 富饒 ,僕 眷眾 多, 聰明 穎慧 ,成 熟眾 生。 一切 生中 ,能 憶宿 命,如是,無 量利益,當 由餘經得 知。
故若恆敬悲心﹑方 便﹑菩提心,長時修 習,漸次,心續 極 淨 , 剎那 湧現 ,遍 成熟 故, 如鑽 木取 火, 修習 真實 義, 臻至 究竟 已, 以出世智,離諸妄念網,通達法 界無戲論,極為明了,無垢不 動 , 如無風燭,則 成不動正量 。
現證 諸法 無我 真如 ,乃 見道 所攝 ,能 生勝 義菩 提心 之自 性性 。彼 既發起,即 入緣念實 事邊際,是生如來 種姓中,入於菩 薩無過中 , 退出 一切 世間 眾生 ,安 住通 達菩 薩法 性與 法界 中, 是名 證得 菩薩 初地。彼廣大功德,當 由《十地經》等了 知。此乃緣真如 之靜 慮 , 《聖楞伽經》 中所示。此 者已入菩 薩無戲論﹑ 無分別性中 。


信解 行地 ,乃 隨信 解力 而安 立, 非由 造 作。 若生 彼智 ,即正 趣入 ,如 是進 入初 地, 爾後 所修 之道 ,以 出世 間和 後得 智二 者, 修習 智慧 及方 便, 漸次 修習 ,斷 除昔 造微 細所 應斷 之障 ,令 趨薄 弱故 ,證 得上 上品 殊勝 功德 故。 遍淨 諸下 地, 住如 來智 ,入 遍智 海,成辦所 為義之所 緣。唯 有似此次第,能 遍淨心續,《聖楞 伽經》 亦作是 說。《聖 解深 密經 》亦 云:「漸 入上 上地 ,心 淨如 純金 ,直 至無上正等圓 滿菩提,現 前圓滿證 成佛。」
若入 遍智 海, 宛如 如意 寶, 長養 諸有 情 ,具 足功 德聚 ,昔願 有果 報, 成為 大悲 性, 任運 諸方 便, 無量 幻化 身, 造諸 眾生 利, 功德 皆圓 滿, 成就 最究 竟, 盡除 習氣 垢, 安住 有情 界, 具足 證悟 德,虔信佛世 尊,所有功 德源,圓 辦彼德故, 自當勤勵力 。
是故,世尊告 曰:「遍智 之智慧,彼 由悲根生, 菩提心因 生, 方便臻究竟。 」
聖者遠拋嫉等 垢,眾德不 厭如湖水 , 分辨令持眾善 說,喜湖取 乳如鵝般 。
是故眾智者, 意斷墮黨擾 ,勝愚善 妙說,一切 唯應持。 宣此中觀道, 我所得諸福 ,願令諸 眾生,皆證 中觀道。

遊 方僧蓮 華戒撰著 《修次 中篇》 圓滿。 天竺堪布 旃迦瓦 瑪及 譯師僧智軍, 由梵譯藏並 抉擇。
1998 年最初從 藏譯漢,2011 年 11 月再次校正。 釋法 炬(喀覺)恭 譯。
圖檔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佛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