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廣論.四家合註》第十一講

福智廣論|宗大師:【今勤瑜伽多寡聞 廣聞不善於修要 觀視佛語多片眼 復乏理辯教義力】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靜慮、般若般羅密
版面規則
此區專為菩提道次第廣論、南山律在家備覽所設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
文章: 33584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菩提道次第廣論.四家合註》第十一講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菩提道次第廣論.四家合註》第十一講
彌勒菩薩法照
彌勒菩薩法照
11pc.jpg (219.54 KiB) 已瀏覽 1765 次
https://lrannotations.org/lectures/105-02011

聽法前行做好了嗎?(做好了。)那我們簡單地提策一下。因為暇滿人身非常珍貴、非常難得而又易於失去,所以當我們擁有暇滿的時刻,希望能把每一分每一秒都用在追求正法、聽聞正法、行持正法上,因為我們都覺得這是人生最有價值、最值得做的事情。所以在每一次有聽聞和研討佛法這個因緣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把自己的心,也就是我們的意樂調整到大乘發心。 [01′00″]

為什麼每次一定要調整到大乘發心呢?因為我們學的是大乘法;付出同樣的時間、同樣的心力,可是那個調整了自己動機的人和沒調整的人,同樣聽一座法、研討一回經典,所得到的結果是天壤之別的。簡要言之,就是把自己的意樂調整到大乘發心,會讓我們此時此刻的人身得到最大利益,所以一定要調整。 [01′38″]

一定要發心為了所有的有情去成佛嗎?(是。)為什麼一定要這樣呢?這個在《廣論》上有研討過,如果不這樣的話,自利圓滿了嗎?(沒有。)因為我發現這樣也是不行的,終究有一些事情我是不知道的,所以為了把愚癡徹底地消滅乾淨,得到一切遍智,我們必須發心為利有情願成佛——最徹底地利他,也是最徹底地利益自己。 [02′17″]

所以這樣養成在每一次聽《廣論》、研討《廣論》、聽法的時候,迅速地、迅速地把自己的動機調整——為利有情願成佛。雖然我們現在好像是一個相似的,但是相似久了之後就成真的了,就慢慢地心朝著那個方向越來越順、越來越順。 [02′47″]

上次講到第幾個偈頌?第二個,「是無等師最勝子,荷佛一切事業擔,現化遊戲無量土,禮阿逸多及妙音。」我們為了了解菩薩到底有怎樣的功德,所以就略述了一下菩薩一地超勝一地、一地超勝一地,乃至十地菩薩的功德,講了一點點。 [03′25″]

大家都知道彌勒菩薩是下一位要成就佛果的菩薩,那麼大家知道彌勒菩薩跟我們的因緣吧?比如說在釋迦佛的法教中沒有成佛的有情,如果我們好好修行的話,可不可以得到彌勒菩薩的攝受?(可以。)可以的,所以我把《師師相承傳》中彌勒菩薩的傳給大家略講一點。 [03′58″]

說:「如果在此釋迦能仁佛的教法中,出家善於守護戒律,並且勤行聞、思、修三業,但沒有獲得三乘果的這些修行者,將於至尊怙主彌勒菩薩出現於此世轉大法輪的時候,獲得他的攝受。這是釋迦佛他的尊口所宣。」 [04′28″]

而至尊怙主彌勒菩薩他自己也親自承許,在《彌勒授記經》中有這樣講:「若於釋迦師子教,清淨受持諸戒學,如佛所說善修行,彼將值遇我教法。於諸僧伽施法衣,以及飲食與各種,醫藥治療諸人士,彼將值遇我教法。十四與及十五日,半月形時初八日,以及示現神變月,若持八關齋淨戒,供養善修長淨法,彼將值遇我教法。」這個是《彌勒授記經》中所說的。「於諸僧伽施法衣」是什麼?供僧眾衣服,以及飲食、醫藥......,這些人士一定會值遇彌勒菩薩的教法。那麼在十四、十五,還有半月形初八日,以及示現神變月,持八關齋淨戒,供養而且善修長淨法——長淨法這裡邊有修過的嗎?有喔!「彼將值遇我教法」。 [05′46″]

以此發願往生兜率至尊怙主彌勒座前,供養彌勒怙主,而且聽菩提道次第修法的這些人,祖師希望我們能夠緣念至尊怙主彌勒的身相,常時精勤地供養,這裡是說供養七支、曼遮等,還有清淨持守所受的戒律。注意喔!這裡面反覆地強調:要清淨持守戒律才能夠值遇彌勒菩薩。為什麼?(要得暇滿人身。)戒律是什麼的必要條件?人身啊!對不對?彌勒菩薩——下一尊佛,要值遇他,要現在好好持戒。這裡面還有說,要向導師釋迦佛和彌勒菩薩勤行祈禱,將如願獲得成就。就是在釋迦佛的教法中修行沒有證果的人,都會得到彌勒菩薩的攝受。那就可以想一下:我們還有多長時間,可不可以證果?沒有證果的話,彌勒菩薩就是我們的導師,來繼續教導我們。大家都知道,有一些大德就發願往生兜率,並且得到慈尊的攝受,他們念誦《彌勒誓願陀羅尼》,還有塑造彌勒菩薩的像,並且誦《彌勒發願文》,也對他人廣泛地弘揚,這樣的作法在漢藏的歷史上都是很多的。 [07′16″]

現在我給大家略略地說一下,因為大家想看佛菩薩的功德,可以自己去廣泛地研讀。現在我問大家第一個問題:為什麼要了解彌勒菩薩的功德呢?為什麼要聽佛菩薩的功德?念恩、啟發信心,還有呢?為什麼要了解彌勒菩薩?因為在《廣論・皈敬頌》的傳承禮讚裡,他是我們的傳承善知識。所以我們天天對著祈求的這個對境,一定要了解他的功德,才容易生信敬心,對吧?是為了調整自己的相續吧?(是。) [08′09″]

這個是在《師師相承傳》裡面,鳳山寺的法師們有的時候會把翻譯的譯稿略作調整。如讚頌中說:「無等導師薄伽梵,補處大士無能勝。」無等導師釋迦能仁王佛在兜率天示現化身,也就是迦葉佛出現於此世間時,直至臨近降生在贍部洲,他一直在兜率天為兜率的天眾說法。到了臨近他要降生到贍部洲的時候,釋迦世尊才對至尊彌勒怙主授灌頂位,成為補處佛位,從此就稱作「補處慈尊」。 [08′58″]

那麼至尊彌勒怙主在往昔發心的情況是怎樣的呢?《賢劫經》中說:至尊彌勒怙主在不可說不可說的往昔劫中,生為轉輪王照顯的時候,正值大勢如來出現於此世間,然後就在大勢如來前供獻午齋。供獻的時候,彌勒菩薩就以他的大慈悲心觀察遍虛空界的一切有情,為了從輪迴中解救一切有情,所以發起了慈悲心,這是他初發菩提心。 [09′41″]

想一想:我們也曾經在寺院裡供齋,那個時候想的是什麼?我們想要的是什麼?是想讓很多人知道我很有善根,或者求財、求什麼。看!他在供齋的時候以大慈悲心觀察了遍虛空界的一切有情,對他們生起了至真至誠的慈悲心,所以為了從輪迴中救度——注意!一切有情,他發起了慈悲心,這是最初的發生。 [10′22″]

「又於無數更無數不可思議無量長遠往劫中」,這就是不知道多久遠的時間了,也是至尊彌勒怙主,他轉世為轉輪聖王叫「金色」。在金光佛及無量佛菩薩、聲聞眾前,以極大的財力、福力,用了三十三天的財力也無法成辦的所有莊嚴、供具,以及一切承事供養。注意喔!大家可以看看,極大的財力和福力,到了什麼程度啊?天上也比不上他,都無法成辦的莊嚴、供具還有一切承事供養,那就不知道有多麼地富饒。用多長時間呢?「八十四俱胝長久年歲中,勤行恭敬供養,而發無上菩提心」。 [11′20″]

這個記得在《廣論》上有寫吧?說我們在諸佛或者大善知識面前求受菩薩戒律的時候,是不是比較要求要興起廣大的供養?不是為求別的,為發菩提心。所以看彌勒菩薩,他用了比三十三天更富饒的財力和福力進行供養,又發菩提心。 [11′44″]

又在往昔這個娑婆世界的「持劫」中——這已經多久了,大家可以看看喔,佛道長遠啊!夠長遠的,已經在不可說不可說的時間長河裡面去計算。你們在聽嗎?(在。)還是覺得這時間太遠了,我們現在處在這個這麼時尚的時代,還用聽那麼久遠的故事嗎?(要。)有這疑問嗎?為什麼要聽彌勒菩薩的故事?要學習他發心吧!對。他是怎麼發心的我們學學,也許某一天、某一個時刻我也開始學他了。不知道什麼時候我們種下的菩提種子就成熟了,所以不要錯過這個時間。 [12′35″]

剛才講到,又往昔劫娑婆世界持劫中,這一大劫第四尊佛的剎土中,有一個也是統領四洲的轉輪王,名叫「輻輞」。他有一個大臣名叫海塵——婆羅門海塵。應該這個名字很熟悉,我以前給大家介紹過,他是誰?(釋迦佛。)你們記得釋迦佛在因地的故事,真好!這一生誰欠我們錢應該記得很清楚,誰欠我的各種各類的債也都記得很清楚,但是如果我們尊敬的佛菩薩的本生都不記得,這好像是有點不太行。對不對? [13′15″]

海塵他生有一子,具有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隨形好的這個福德相,還有他身體會有光,身光一尋。他的身體長得非常地莊嚴,說像諾瞿陀樹,橫豎看起來都太莊嚴了,久看不厭,大概是從各個角度看都是美妙莊嚴極了。這個兒子剛生下來的時候有俱胝天神——不知道有多少的天神都來供養,給他取名叫「海藏」。後來海藏就出家,然後成佛,證得了無上正等菩提,名為「寶藏如來」。 [14′00″]

這位佛世尊廣轉法輪,使俱胝那由他數那麼多的有情,都獲得了——注意!增上生和解脫果。這是我們這一輩子很期待的吧!(是。)雖然輪迴甚可怖畏,生死非常地可怕,可是如果來生比這一生更好,比如說現在大家都很追求的,比這一生長得更莊嚴,大家馬上很高興說:「對、對!我很想要這個。」比如說比這一生更有財富,你的眷屬比這一生更好、更美滿,高興吧?(高興。)承受一點死苦沒關係,來世還得人身。尤其是還有一些人發願很小的時候就能出家,哇!那死就死,不怕了!來生比這一生好,增上生成辦了,誰怕死主?有的時候還會在死主來臨的時候生歡喜心呢!是這樣吧?我們修菩提道次第最下的,是死主來臨的時候不怖畏,對吧?然後接下來是歡喜心。 [15′07″]

所以這尊佛陀使俱胝那麼多的有情,都獲得了增上生和解脫果,我們都很想要,不可思議啊!這個時候那個大臣婆羅門海塵,就再三地勸請轉輪王輻輞,還有海塵他自己的婆羅門門徒弟子千人,就到了他兒子前——不能說他兒子了,就是寶藏如來,但確實是他兒子,成佛了那一世也是他的父親——然後令他們發心。 [15′40″]

那個時候輻輞王在寶藏如來前發心已,注意喔!看這個輻輞王,「發心已,持念極樂世界的莊嚴,為了成就彼剎土,經無數劫圓滿願力、成熟有情、嚴淨佛土,得成極樂佛剎,於彼剎中現證佛位。」這段我先這樣,你們先懸念去想:是誰? [16′05″]

然後婆羅門海塵的婆羅門門徒不是一千人嗎?一起在寶藏如來前發了菩提心,得到了寶藏如來的授記,將於賢劫中成佛。這一千個人都各自有各自的剎土,最初從拘留孫佛開始,直至最後的解明如來出現於世間,各各都有所攝受的佛剎,這裡邊寫說都是比較容易調伏的剎土,還有清淨的剎土。但是遺漏下「諍劫」人壽百歲,還有未來人壽八萬歲的時候,最短和最長的兩段時劫。因為諍劫人壽百歲,「世變惡濁」,世道變得非常惡濁,有情的壽命變短,受用非常地貧乏,疾病繁生,有很多病,大半都活不到一百歲,都是由非時橫死等等諸多的死緣致死。一切兇暴難調、恩將仇報的眾生將遍於這個世界。這樣惡世的惡劣眾生,實在是令人愁苦,所以這個婆羅門海塵就悲心難忍,他發願於諍劫那個時間出現於世而成佛。誰啊?釋迦佛。 [17′35″]

我們要銘記釋迦佛的恩德,因為佛菩薩在因地發願,成熟的時候他就來。我們之所以能值遇釋迦佛,是他在久遠劫前就知道有很多很多人將生在這個諍劫,人壽只有一百歲,這個時候釋迦佛就勇悍地來了,所以我們才能在這樣的時間遇到釋迦佛。如果久遠劫來他不對我們發心,其實在諍劫我們投生其中的生命是遇不到釋迦佛的。所以每次讀到這個部分的時候,不知道諸位是否一樣都很感動啊?那麼遠、那麼遠的時間,往前想喔!那麼遠、那麼遠的時間,釋迦佛就準備來幫我們了。他不是覺得這兒有多好,他是知道這裡有多不好,因為這個而來的。真的要永遠、永遠感念釋迦佛的恩德!怎麼感念啊?依教奉行、依教奉行。 [18′40″]

還有一個,未來人壽八萬歲的時候,你們很想吧?八萬歲,很期待喔!太美好了,不要說八萬歲,一千歲吧!說:「至於未來人壽八萬歲的時候,一切情器世間都充滿美好圓滿,一切器世間等同天堂一樣。」一切人類都長壽,而且長得都很好看,這裡寫「身相妙好,受用豐足」,而且最重要的,他們彼此沒有害意。人能活到那麼大歲數肯定是都不爭鬥,對不對?如果一會兒我把你打死了、你把我打死了,大家也活不了那麼久,所以都自然地安住在善道中。然後因此都說:啊!他們都過得太好了,所以可能不用關懷、不用特別照顧他們,然後就變成「等捨置之」。 [19′45″]

這樣遺漏下來的時候,那時至尊怙主彌勒,生為海塵一千婆羅門眾的第五位門徒叫「無垢光」,他對八萬歲的人生起了悲心。我問你們:對於富人、什麼都擁有的人、又健康的人,容易生起悲心嗎?(不容易。)我們會生什麼?(嫉妒心。)哇!你們居然答嫉妒,實在太過分了,不過還算誠實嘛!會想幫忙他們嗎?(不會。)會想從他們身上拿東西嗎?(會。) [20′24″]

所以人壽八萬歲應有盡有,沒人可憐你,這也是一大悲哀對不對?彌勒菩薩居然對這些八萬歲的人生起了慈悲心,你們覺得稀有嗎?(稀有。)而且「他悲心難忍」,難忍!我們讀到此處會不會覺得:都八萬歲了,還用可憐他們?這太幸福了!所以對於人壽八萬歲的那個時候的一切眾生,他就想:沒人去幫他們,沒有說正法,「以此他們雖是暫時有世間的富樂」,就是財富和快樂,「但是仍為煩惱惑業所纏縛」,他們沒有超脫輪迴,所以仍然在無盡的輪迴中流浪,在不斷地受苦,這些眾生真是可悲可憫啊!所以當他發願作這些眾生的救怙主,願在這個剎中成佛的時候,寶藏如來也就為他授記說:在這樣的賢劫中他將成為第五尊佛陀。然後宗喀巴大師觀察到這一因緣,就作了讚頌讚美彌勒怙主,他說:「於昔如來所等捨,無量眾生悲難忍,願於彼剎來成佛,法王彌勒前祈請。」 [21′56″]

大家覺得人壽八萬歲的時候,我們會在嗎?(不在。)有人說不在,你去哪兒了?剛才不是說好好持戒,要值遇彌勒怙主嗎?在八萬歲的時候他來度你,你不在你去哪兒了?成就了?不要在地獄裡喔!所以,注意!他還是在很久遠、很久遠的時候,就在對人壽八萬歲那個時候的有情,生起悲憫心了。有沒有覺得這個悲心更難生起?(是。)要穿越所有繁華的表相,去直視這些還是暫時的人生的歡樂,還沒有解脫無明的痛苦、沒有解脫老死。 [22′57″]

又在往昔過去不可說劫中,出現一個轉輪王叫「護國」,他有一千個兒子,那個時候正值遇「無邊功德諸寶莊嚴王如來」出現於世。轉輪王護國和他的千子,都在這位如來前長久地作供養承事,並且在如來前發無上菩提心。那個時候的佛陀,就將這一千個兒子的名稱放在瓶子裡面,然後一個一個授記、一個一個授記。當時至尊彌勒怙主生為轉輪王的千子中的第四個,名叫「具帶」,具有的「具」,帶領的「帶」。如來授記千子都將於賢劫中成佛,然後他想到這個因緣的時候,就說:「奇哉同願積福資,行諸善時為兄弟,賢劫之中完事業,千佛之前恭敬禮。」佛陀自己授記完,自己開心讚美他們。說這個同願積福資,變成千個兄弟,實在是太稀有了!他說「千佛之前恭敬禮」,他授記的是未來佛。所以看看佛陀都禮未來佛,那我們呢? [24′12″]

「此外,至尊彌勒怙主在許多佛前發菩提心」,有好幾尊了吧?都在發菩提心。他比釋迦佛等一切賢劫佛早四十二劫發心,四十二劫喔!「就這樣至尊彌勒發心已,在無量劫中,不斷地積集福慧二種資糧。」他從世尊釋迦佛那個時候獲得無生法忍開始,一直依止釋迦佛為導師,是佛陀的弟子,所以他觀自己的頂上上師常住不離。因此,「應化諸眾生常見至尊彌勒頭上有一菩提塔」,這是有這樣的彌勒怙主的相。然後現在的至尊彌勒身相,頭頂上為什麼會有這樣一個菩提塔的造像,就是因為他不離善知識,頭頂戴善知識的緣故。 [25′07″]

至尊彌勒在無量劫中不斷地累積福慧二資糧,在寶傘如來出現於世的時候,彌勒菩薩生為一位比丘,叫慧堅,智慧的「慧」,堅強的「堅」。在寶傘如來前,也是作供養承事。看看喔!有記載的,他已經供養這麼多佛了。而且不是有一次他供佛的時候,比三十三天財力還豐厚?這很難想像。人家說富可傾「國」,他這是富可傾「天」——這是我造的——經八萬四千年長久的時間中,每天還沒有安置完一百個有情於五戒善法的時候,他就不吃飯。八萬四千年喔! [25′56″]

所以「當他觀察到有情利益的時候,即使多日不食,亦無疲厭。」很多天不吃飯也不會疲厭。「一心為利有情而精進,使三十六億俱胝那由他數的有情,皆得安置在五戒中。在這樣八萬四千年的時間中,他利益有情,安置了三俱胝數的有情於大乘道中,以及安置無數有情於小乘道中,使無量無邊的眾生生起慈心三摩地。」甚至不管從城鄉、市裡還有鎮裡,就是何處來的有情,任何人只要一看到他的容貌,一聽到他的談話,以及手摸到或者足踏過他走過的地方,「一切眾生住居其上,都會生起慈心三摩地。」這已經是不可思議了,這位菩薩! [26′55″]

「以此十方一切諸佛菩薩都會對他讚歎道:『善哉!善哉!』」看!佛都讚歎他。「一切善神都對他大為稱讚說:『能這樣安置一切眾生於慈心,稀有!真稀有!』因此,十方一切剎土中,『慈氏菩薩摩訶薩』的名號普遍地傳頌。那個時候寶傘如來也為他授記:『慈氏菩薩摩訶薩從這時起,於一切生中,都名慈氏,成佛時也名慈氏如來。』至尊怙主慈氏圓滿大部分福慧二資糧,登十地果位時,獲得『大光明灌頂』。」說這個情節如果要詳細地講的話,就太長了。然後,宗大師也寫偈頌讚美,大家回去可以在《師師相承傳》裡,自己再反覆地、反覆地拜讀。 [27′53″]

原來不是說彌勒菩薩要在八萬歲的時候才出現嗎?這裡面還有說,「在未來世,至尊彌勒菩薩來到此世界,示現成佛事業的狀況:在佛的教法住世的五千年中,漸次時間將完,到最後僅教相住世五百年時,以及教相住世也湮沒的這個時期中,一切眾生愚癡而隨煩惱轉」,最可怕的就是他們彼此互相殘害,完全造惡業。以此福報愈來愈下、愈來愈下、愈來愈下。在這個時候,人壽將減短到二十歲,乃至漸次減短到最後人壽只有十歲,這在經典裡授記的喔!人壽只有十歲的時候,會有飢荒劫,還有瘟疫劫、刀兵劫等漸次到來。 [28′53″]

所以「一切眾生將彼此互相鬥爭,由此如處地獄」,壽命那麼短還要相互鬥爭,還有各種劫難,他們將受盡種種殘害和痛苦。在這個時候,「至尊怙主彌勒出現於世,身長只一肘」。我不知道這個「肘」,是佛世的時候那個「肘」嗎?那時候我們討論,這肯定是不太高,對吧?身長一肘。他「披著法衣,威儀具足,身出光明」。那個時候的眾生一看彌勒的威儀,覺得:「他是哪來的?」因為那個時候的人都已經成那樣了,相互打、相互殺,哇!就非常驚歎,對他居然生起了敬仰。然後都問道:「尊身這般美妙,是從何而獲得的呢?」這個時候化身的彌勒就說:「我是由修忍辱而得來的。你們也當斷離鬥爭,而修忍辱吧!能這樣做的話,就會跟我長得一樣。」多慈悲喔! [30′02″]

所以就由慈尊的發心和加持力,那個時候的有情就開始修忍辱了。注意啊!這個世界都到那種程度,所以彌勒菩薩來了,他不僅僅是在八萬歲來的,在更可憐的時候他也來了。所以由此福報慢慢增長、慢慢增長,然後人壽也就漸漸增長到二十歲——剛才說的是十歲。人壽慢慢增長到二十歲、三十歲,不斷地向上增長,安樂也隨之漸漸增長。 [30′33″]

這個時候「贍部洲的一切大地,將成為平如手掌面寬廣」,好像山都不見了!說「完全沒有峽谷瀑流、污泥穢渣、砂礫碎石等,草如舖茵般美化、裝飾著這個大地。踩上去,起足時它就隨起四指。」就是你腳抬起來,地就跟你高四指,然後踏地時就像踩在棉花上一樣。穀物還有各種美的樹到處都是,氣候溫和,風調雨順,時節都很好。大地產生美好芬芳、甘美異常的自然香稻穗。自然香稻穗是哪個洲的?北俱盧洲才有的。然後「由於降下天界甘雨,地力也隨之增長,滋生各種色彩鮮艷的花果美樹。」注意喔!色彩鮮艷的花果美樹,想像一下,跟那個唐卡裡畫的一樣,大樹特別大,上面結著各種美妙的果,高約一俱盧舍,遍布於大地。中間出現美好清潔的泉水、浴池等,有說不完的美好功德。 [31′50″]

在這般美好的世間出生的人類,身上都有一種檀香,自然就出現香氣,然後披著「憍尸迦美妙衣」,受用像天界那樣的福報,壽命能活到八萬歲。身語意三業,注意!遠離惡業,身色美好,都長得很莊嚴。身材高大,他說:「量有今人八十肘或八十八肘,約二十二尋高」,而且他們的力量都很大,那個時候的人。可能那個時候的女生,比現在世界上的大力士力量還大吧!不過那個時候的人因為都不相互傷害,所以他們有那麼大的力氣也不是為了鬥爭。所以這些人類,除了有欲念、飲食和慢慢地變老之外,就連疾病的名稱都沒聽過,沒有病,跟天身一般沒有差別。 [32′50″]

那個時候彌勒菩薩就來示現成佛了,對不對?這裡面還有說彌勒菩薩示現成佛會怎樣、怎樣,那個你們可以回去看。他也是坐在一棵菩提樹下示現成佛,也是這樣的一個過程,會度多少多少眾生。剛才一開始的時候講到我們要好好地持戒,以後就算在釋迦佛的教法中我們沒有獲得任何果位,那麼一定會值遇彌勒菩薩他成佛的那個時候——人壽八萬歲時可以拚命地修行,一定會得到他的攝受,應該可以證果吧,我們是這樣期待! [33′30″]

他也是出家,是一個王子,在供塔的時候思念到人生無常,然後啟白父親,得到了應允。他跟釋迦佛不一樣,釋迦佛是半夜逃走的,彌勒菩薩得到了父王的應允,而且跟他同樣是婆羅門還有王子四千零八十人一起出家。出家的當晚,在一棵名叫「龍木」的菩提樹——高逾一由旬,花葉果實非常盛茂,大樹的樹冠蓋覆有六俱盧舍的周圍,他也是坐在菩提樹下,現證圓滿正覺。成佛的時候,他也說偈子:「我今已得勝妙處,以故不往其他方,從老病死得解脫,獲證甚深甘露門。」他成佛了之後,也是七天中默然不說一法。這時候大家可以想像,誰來了?大梵天王又來了。我們得好好感謝大梵天王!大梵天王又以金柄五彩珍珠,還有寶鈴、網鬘所綴飾的三由旬寬的白傘,還有天界的諸寶所莊飾的千輻金輪,供獻在彌勒佛的前面。然後普降寶、香、花雨,那個傘還會降花。這個時候就啟請說:「今請怙主慈氏尊,速轉無上大法輪!」 [34′52″]

由於這樣的啟請,他就前往「妙花盛開園」中開始說法。也由於看到慈尊去盛開園時所示現的各種神通和神變,當時的國王還有王子、王妃,共有王族、婆羅門四千八十人,還有無量眾生都在這個園中集會,都在佛前出家。這就是彌勒菩薩成佛的初轉法輪,得證阿羅漢果的有九十六億人;二轉法輪中得證阿羅漢的有九十四億人;三轉法輪得證阿羅漢的有九十二億人。 [35′31″]

那個時候,「由於佛的光明神力,除盡一切黑暗,壓倒日月光輝」,佛陀的光明,壓倒了日月光輝。大家可以想想,早晨太陽昇起的時候是多麼地光亮,那麼佛陀的光壓倒了太陽的光,那是怎樣的一個狀態?如果佛陀的光明壓倒了日月的光,有沒有問題?(沒問題。)怎麼沒問題?白天、晚上怎麼算啊?因為佛陀會一直有光明,所以晝夜的分界怎麼辦呢?就是以花開為晝,花閉起來就為夜;鳥鳴的時候就為白天,不鳴的時候就為黑夜,因為日月都被佛光映蔽了。你們在想什麼?美妙啊!美妙!不要僅僅當神話聽喔!這是彌勒佛成佛時的景象,很多經典都授記了。「除此分界以外,是全無黑夜可言。所有世間的環境,盡處在一片嬉戲和歡樂中。」小孩最渴望的就是過年,大家都高高興興的,那個可能比過年不知道要好多少倍。所以由於慈尊的加持力,一切眾生都彼此互相地慈愛,都是行善法。 [37′02″]

之後,也是佛陀、聲聞眾等一起入城行乞。帝釋、梵天、一切天神都來供養,普降各種天花、花鬘、各種供雨,佛任住何處他都供養寶座,並且陳設柔軟、撫觸生喜樂的這種華美寶座,一切眾生就以美妙的讚歌來讚美佛陀。所以就在這樣的六萬年的長久時間,慈尊作出了利益無量無邊眾生的事業,廣轉法輪後,示現涅槃,他的身骨將會完整地存留在世間。 [37′38″]

關於至尊怙主彌勒現證圓滿佛陀、生身父母、來集的徒眾、壽量等,在《賢劫經》中都有說。這個大家可以去看,這段記載說:「彌勒佛所生之處,為王宮頂慧城,種為婆羅門種,光有一由旬,父名梵賢,母名梵母,子名福力盛,承事的侍徒名大海。」這個名字都寫了。「其中智慧第一名智光,神通第一名精進堅。初轉法輪集會有九十六億人證聲聞阿羅漢果;二轉法輪集會有九十四億人證阿羅漢;三轉法輪集會有九十二億人證阿羅漢。壽量為八萬四千歲,正法住世八萬年,骨身完整存在於世間,供塔只有一座。」這是《賢劫經》上授記的。 [38′33″]

最重要的對於我們來說,比如《菩提道次第廣論》,大家都知道它的根本經教是依於《大般若經》,運用《大般若經》中的教義,編成了《菩提道次第》的這個教授。那麼至尊彌勒怙主所著的《般若波羅蜜多現觀教授》——就是《現觀莊嚴論》,抉擇《般若經》的內涵,它以八事七十義,七十義就是內容分七十義,清晰地開示出一個補特伽羅修行其中的第一義——「發心」,乃至最終義——「事業」的這個辦法,彌勒菩薩都在論典裡寫到了,它就是《菩提道次第》。宗大師也說:「《菩提道次第》,就是《現觀莊嚴論》的教授。」所以可以說我們也在學習彌勒菩薩的教授,是不是這樣?對。 [39′28″]

至尊彌勒怙主所著的菩提道次第的教授有《現觀莊嚴論》;以及對於其中還有很多修行的竅要,引用許多佛經來廣為開示,而著了《經莊嚴論》;特別開示菩提道次第中的止觀兩種修法,而著有《辯中邊論》還有《辯法法性論》。而後又著了菩提道次第中究竟正見的扼要論述,是符合龍樹所解釋佛意的中觀見,就是抉擇心的法性,遠離一切戲論邊的自性住性,而成立了究竟一乘的《寶性論》。這些論著也就是普遍所傳稱的慈氏五論。那麼我們是抱持著清淨的意樂,要修行成就大乘,然後成就佛果的人。祖師們說,抱著這樣的意樂、以菩提道次第為修要的人們,應當向至尊怙主彌勒菩薩勤行祈禱,並且要非常重視彌勒菩薩所著的「慈氏五論」,而精勤地聞思修。這是祖師們對我們的教誡。 [40′43″]

這是我接著上一講《四家合註》講到彌勒菩薩和文殊菩薩的時候,我先講了彌勒菩薩。不知道現在聽完了之後,大家會不會想:是為什麼要聽?我們在人世間常常會遇到很多修道的違緣,對吧?當違緣來了之後,直接顯現為沒心力。沒心力是行正法沒心力,行惡法有心力嗎?(有。)為什麼有?不用努力就是惡法對不對?反而善法要努力,因為無量劫來那個習氣養成了。那麼在這個時候怎麼辦呢?這個時候要具有正見,正見從哪裡來?聽聞中來。所以當發現自己心力在下滑的時候,就是發現煩惱擋不住、境界擋不住,開始造惡業的時候,一定要運用正見來觀察自己遇到的事,還有遇到那件事的時候自己的心在幹什麼。 [41′58″]

其實師父在《廣論》中講調心教授是比比皆是、到處都有的,但是我不知道你們在廣論班的時候,現在研討得怎樣?是越來越有力,還是越來越沒力?還是一會兒有力、一會兒沒力?(一會兒有力、一會兒沒力。)是第三種對吧?不可能全沒力,不可能全有力,總之像一會兒有力、一會兒沒力。那為什麼一會兒有力、一會兒沒力呢?有人說:「心就是那樣。」真的嗎?為什麼心一會兒有力、一會兒沒力?我可以問大家嗎?是不是現在大家都是這樣?那有力的時候不用討論了吧?(要。)為什麼有力還要討論?有力就很好,就有力啦!還是你擔心你的方向,有力的時候不知朝哪去?發心啊!朝佛果啊!沒力的時候,最可怕的是沒力向善,卻有力向惡,這是最恐怖的。沒力應該也不是沒力行惡法吧?如果也沒力行善法、沒力行惡法,那你至少在那兒停著,但實際上我們會停嗎?(不會。)當我們沒有力氣行善法的時候,有的時候我聽到說:「某某人爆掉了。」我就常常問:「什麼爆掉了?是你的惡業爆掉了,還是你行善的力量爆掉了?」如果說惡業爆掉了,恭喜你;如果說行善的力量爆掉了,就意謂著什麼?只能作惡,作惡就只能受苦。 [43′48″]

所以我們在廣論班研討《廣論》的時候,還有在家裡、在工作單位的時候,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沒心力嗎?知道。沒心力還不知道嗎?我就是沒心力了!但是你有觀察你多長時間會沒心力嗎?規律?有仔細觀察過吧?沒有。一直被煩惱欺負,一會有力、一會沒力。你要觀察它的規律,碰到什麼事情、多長時間你就開始沒力了。有的人說:「被鼓勵一次可以精進個一個月,一個月之後就沒力了。」有的人說:「今天鼓勵完,明天就沒力了。」還有人說:「這一小時聽完法,從這個門一出去就沒力了。」到底精進力是持續不了多久,對吧?然後馬上就會被一種愚昧的狀態覆蓋。那麼這種狀態來的時候,自己能不能覺察?(不能。)有聽師父的帶嗎?(有。)有聽為什麼還不能覺察呢?答案是什麼?能覺察。真的能覺察嗎?(不一定。)這多少種答案啊?能不能覺察?不能!真的不能覺察嗎?能!真的能覺察嗎?不一定。我要不要交給法師去處理這些答案?能不能覺察煩惱?(能。)(不一定。)又來了!有時候能,有時候不能對吧?(對。) [45′25″]

我現在再問大家一個問題:當心力變弱的時候,你們選擇跟心力弱的那種狀態去鬥爭,還是放任?(鬥爭。)真的?鬥爭的舉手。喔,有這麼多勇士!那不鬥爭的就不要舉手了,我不好意思看。沒關係、沒關係!所以,選擇跟煩惱、跟那個無力的狀態鬥爭,為什麼?你能勝利嗎?還是那個答案——有時候能、有時候不能。當你心力弱的時候開始鬥爭,鬥爭的時候還失敗了,怎麼辦?(繼續鬥爭,常敗將軍。)看來有一部分人已經獲得了這種在煩惱面前的自信。大多數同學可以嗎?(可以。)真的嗎?(真的。)到最後越問人越少、越問人越少,越問聲音越微弱。 [46′30″]

所以最大的問題就是:突然間的精進心可以生出來嗎?可以的,可是不能長久,對吧?(是。)在順境中的修行好維持否?(好。)真的嗎?順境也不好維持。逆境中好維持嗎?(不好維持。)何時好維持?沒有時間好修行!順境的時候有順境的苦惱,逆境的時候也有超越不了的困難,所以順境、逆境都很難修行,那怎麼辦?還要修行嗎?(要!)「就這樣耗著好了!人生本來也不容易,為什麼我還要來修行,再平添苦惱呢?」修行是一種苦惱嗎?(不是。)怎麼不是?要嘛睡懶覺、要嘛起來拜佛,苦不苦惱?你把你自己從床上拔起來去拜佛,不苦惱嗎?苦惱,對不對?想佔公家便宜的時候,有不偷盜的戒,不能佔!想佔人家便宜的時候,不行!這個不行,要控制自己!然後對方欺負自己的時候,想要去發作、想要去報復,不行!要修忍,不能發瞋恨心。這些苦惱嗎?苦惱。持戒的時候會不會苦惱?(會。)都說持戒得清涼,為什麼我們持戒得苦惱呢?為什麼跟佛經不一樣呢? [48′10″]

所以持戒到底是苦惱還是清涼呢?如果因為想好好持戒,我反而很苦惱,要不要堅持呢?(要!)因為我想壓伏內心中的貪欲、內心中的瞋恨,我把自己逼得全身發抖也不想退,那你說這是清涼嗎?(這是過程。)願不願意為持戒付出代價呢?(願意!)理由?持戒可以遇到多少尊佛啊!對吧?那麼大的果。所以你只要在這兒撐住,在境界來犯你這個資糧的時候,只要撐住、不要去犯戒,撐住,美好的未來就在眼前了! [48′59″]

多半撐不住有理由嗎?(有。)有很多理由喔!我們在境界面前滑坡。我們在自己的正知見和正念被挑戰的時候,往往有狡猾的心態——你不知道的,自己騙自己!所以那個時候會有一些心思支撐著自己,讓自己有一些在煩惱面前要隨波逐流的這種放逸,一定是有一些理由。比如說其中有一個最明顯的理由就是:「我現在應該沒事吧!」就一直向火邊走、一直向火邊走,「我應該燒不死吧!」然後一直往更深的苦海裡走,「我應該不會沒頂吧!」至少那個時候,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那種持戒狀態,應該是完全喪失了,對不對?我剛剛講的應該是已經沉迷得很深的一種心態。 [49′55″]

那種狡猾的心態,大家想一想是在什麼地方滑落?投機心。「做此事應該不會有那樣的果報吧?」是不是這個問題?到某一個時刻,心突然對做此因會得此果的這個因和果的道理產生疑惑。會這樣嗎?(會。)煩惱一來,用一句很不好聽的話就是:頭進水了。這真是好像泡水了、斷電了,居然會產生一種:做此事可能不會產生結果吧?所以這個時候的心,可能就往往敢去造作下三塗的惡業,不會在油鍋面前停止自己的腳步,不會停。所以宗大師在《廣論》裡邊說:打煩惱賊要趁什麼?趁輕。收拾惡念一定要趁它剛萌生的時候,不要已經串了十天、半個月,甚至半年、甚至好幾年,它已經長得不可敵對的時候,你突然意識到:「欸,我要再打它!」那個時候只能打敗仗,那個時候就是靠我們的堅忍力,看能撐多久。 [51′12″]

注意!所以最重要的就是在方寸間,起心動念之間對自己善惡的覺察。我們應該用「秒殺」的力量去什麼?殺掉惡念,秒殺。不知道現在秒殺都用在哪裡了?我們要秒殺惡念,會不會?看到它,把它消滅掉!這樣的話,你的心好像有個探照燈一樣,雪亮雪亮地觀察著你的三業。當你觀察到這個心開始不太明晰,已經有點趨向愚昧,或者各種貪瞋癡煩惱的趨向徵兆的時候,你就要打起精神。什麼叫打起精神?至少你坐在那兒的時候,你就要有個坐姿、有個樣子。有沒有看師父的照片,不都那樣嗎?奮戰煩惱的一個勇士的樣子。看師父所有的照片都是精神抖擻的,不管他病、不管他多大年齡,他都是那樣的。所以打起全部的精神來對付煩惱! [52′17″]

剛才我提到持戒,如果內不與煩惱鬥,能不能持皎潔的戒律?很難做到的。比如說師父一生的行誼——打板即起,打板即起容易嗎?(不容易。)三點五十,馬上起來!大家都知道,師父的身體不是很好的,但是他比所有身體好的人都精進。在佛前拜佛也好、經行,包括他看什麼都是非常認真、仔細的。以後慢慢大家會拜讀到師父的日記,每一篇、每一篇都是對自己極其嚴格的要求,對自己非常高的要求。師父說:「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這幾個字,在師父的行誼中就是那樣的。 [53′11″]

我現在問大家一個問題: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你舒服嗎?(不舒服。)你確定不舒服嗎?有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經驗多久,就敢確定那是不舒服的感受?你們要反過來:「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哪有舒服的啊?踩在薄冰上面會舒服嗎?」你們可以這樣反難我啊!雖然如臨深淵、雖然如履薄冰,沒掉下去,舒服嗎?保命。這是我的觀點,你呢?你說是掉下去好,還是在深淵上臨著好?在薄冰上踩著好,還是掉到冰下好?當然踩著好,所以舒服!舒適、安全,安全第一!所以這就是說,持戒的狀態對我們的人生是好的,還是不持戒是好的?從感受上也是可以確立持戒的狀態是好的。 [54′18″]

我以前有一天拜讀到師父的一段日記,那是八六年,師父說淨遠法師告訴師父。印尼的雨林被焚燒了。然後說地球上的氧氣、表土等許多看似不值錢的,但是實際上是無價珍寶,都經過千萬年所累積的,但是銷毀的時候,卻短短的數十年乃至數年,就——師父寫了一個「即了」,就沒有了。說:「此亦猶吾等修行」,這個就像我們的修行一樣,「多劫所修的施等善,一念瞋心全部毀掉」,因此一定不可以用一個很遊戲——這裡邊師父寫了「戲謔、放逸、懈怠」,說:不可以用這樣的心情來度日。因為不用這樣的心情來度日,比較好把持持戒的準繩。一旦放逸之後,大家都有過經驗,當你跟一個人鬥嘴,一開始沒有阻擋自己的煩惱,鬥到後來你已經發現整個心都潑出去和境界黏在一起的時候,你想收回來就晚了。 [55′58″]

那麼在煩惱叢生的境界中,自己要不要非理作意?當境界來臨的時候,會不會非理作意?(會。)一定會吧?所以你要知道非理作意開始了。請問非理作意會產生煩惱,還是如理作意會產生煩惱?(非理作意。)這點你們用經驗確定了嗎?還是聽師父說的,所以你也這樣說?(經驗。)經驗證明了非理作意會產生煩惱,所以非理作意會令人痛苦嗎?(會。)很痛苦。那麼如理作意會讓心很安寧,對不對?處在感恩狀態、一種慚愧的狀態等等。總之,從自我的身語意方面調整,而不要去對別人觀過或者怎樣,這樣的調整是解決煩惱之道。從戒律,戒律是律誰的?(自己的。)唉,是律自己的,律自己的三門——身、語、意,是律自己的。 [56′58″]

所以解脫之路、成佛之路是從要求自己開始的,可以這樣說嗎?在一切境界中,請把目光轉向你的心念,看看嘴在說什麼、身在做什麼,一定要把持不要造惡業,這是人生最最重要的事情。不管多有道理,如果造了惡業,聰明嗎?(不聰明。)在這次二人戰中你勝利了,家庭戰爭你勝利了,取得了輝煌的衛冕戰,再次成為家庭之王,這個都有了。但是你花那幾個小時打仗,說了很多不該說的話,造了很多口業,這到底是王還是煩惱的奴隸呢?(煩惱的奴隸。)你們是在答標準答案嗎?還是都在某一刻認識到自己是煩惱的奴隸? [58′00″]

所以最明智的人,應該是最會保護自己的人——不造惡業,好好地持戒。好好地持戒,也許在釋迦佛這一期的教法中,我就能夠有一個很好的修行;在釋迦佛的教法中,我認真持戒了,那麼在人壽八萬歲的時候我會值遇彌勒菩薩。從今天開始你們會加上這個理路嗎?(會。)加上這個理路!所以受點氣、忍點委屈,能夠管住自己的身語意三業不要去造惡,這是勇士,是吧?能夠對付自己的心、能夠戰勝自己的,是最大的勇士。把小孩戰敗了、把家裡那個人戰敗了,或者把單位領導戰敗了、把鄰居戰敗了,又能怎樣?會得到無死的位置嗎?會賜你無死、無病、無老的勝位嗎?不會的。可是戰勝了自己的非理作意、自己的惡業,希求用三主要道來莊嚴自己的生命,卻可以最終走到沒有老死的地方,所以這樣是非常划算的。 [59′18″]

再問大家一個問題:彌勒菩薩在那麼遠、那麼遠的劫數都發心,你們覺得時間是不是很長、很長?(是。)這麼長的時間,你們什麼感覺?會不會太長了?(會。)別我說什麼是什麼,我有陷阱題喔!太長了嗎?自己輪迴的時間,比彌勒菩薩發心的時間長嗎?(長。)你是用什麼眼睛觀照長的?如果自己不發心,在輪迴裡的時間長嗎?還是發心之後,到成佛的時間短?所謂的長和短,都是對比的對不對?你就看看,從發心開始一直這樣去成佛,那痛苦是不是有個邊際?而且如果好好地持守戒律會得到增上生,一生比一生快樂、一生比一生快樂,它是這樣的一個旅程;但是如果不發心、不修行,長劫流轉在惡趣,沒有出期。這樣比的話,發心到成佛長,還是不發心一直這樣輪轉、一直輪轉長?哪個容易忍,哪個不容易忍?現在是我問你答,你們回去之後要自己問自己答。 [1:00′48″]

希望今天我們探討的,在你們遇到問題的時候要現起這樣的理路。比如說持戒當你沒心力的時候,你要想想:持戒從現在——來世不墮落,那麼一直努力持戒的話,有一天彌勒菩薩可能會就到你面前說:「善來比丘!」然後你就證果了。那裡邊肯定有很多菩薩摩訶薩也會登地,有的經典可能還會寫。所以大家在持戒沒心力的時候,要考慮考慮不持戒的後果,和持戒的勝利。今天就是因為這個,我想要把彌勒菩薩的經典跟大家略略地介紹一下。 [1:1′36″]

現在你們可以想想,為什麼要學習菩薩的傳記?因為向上仰望,我就要成為他那樣。要學會:不是他是星辰,我是地上的人,我望著他,他發光。而是我有一天也要成為那樣的星辰,自己的心裡發光,照亮輪迴這個黑夜,這樣也不辜負他那麼久遠劫來就想要度我們。你看釋迦佛這樣發心,彌勒菩薩後面是不是接著?一個一個佛陀接著我們,那我們有什麼條件不努力呢?所有的佛陀從開始發心成佛,都經歷了那麼多的難行、苦行,他們都堅忍過來,最後成就了這樣的結果,就是為了我們。所以我們沒有什麼理由不努力修行,大家一定要加油! [1:02′36″]

開示日期:2016/01/07
圖檔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菩提道次第廣論|南山律在家備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