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律在家備覽{舊版}手抄稿第六冊.41A

南山律在家備覽--弘一大師著
上日下常老和尚開示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
文章: 33584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南山律在家備覽{舊版}手抄稿第六冊.41A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南山律在家備覽{舊版}手抄稿第六冊.41A
第四十一卷.A面

  所以說現在我們透過了祖師這樣地一層一層地深入告訴我們,記得不記得,前面曾經說過,這個是「超越生死,萬劫未聞」,所謂「若非究我祖乘,須信投心無地」(編者按:五十四頁第四行)的那一段話。如果不是祖師這樣地精研抉擇出來的話,那我們就是含含糊糊,所以這地方他「點小為大」。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現在這個行人就不是以前,有它完全不一樣的地方。以前或者是隨遇而安或者急求解脫,現在就是要依圓心,然後受這個圓戒、修圓行,這樣的做法。就這個「圓」,有一部分還留在下面講,我們上面到這地方了解一點點基本概念了!

  那麼這個時候,只要能夠恆常把握住這個,這一個念頭在的話,現在離染方面就是攝律儀戒,這個就是成就法身佛。實際上呢你真正做圓滿的話,從離染那個角度去看是法身佛;從方便那個上面去看,那個就是報身佛;然後從度生那一方面去看,那就是應身佛,就是這樣!所以:

《智論》以《八十誦》即尸羅波羅蜜,

  這個《智論》就是《大智度論》,《大智度論》我們大家了解的,這個是解釋,所謂這個解釋──釋經論,解釋《大般若》,《大般若》是佛陀所謂真正說明這個出世的意趣,使得大家有了善根了,告訴我們成佛的這個整個的路程。那個《八十誦律》呢?這個《八十誦律》就是律,這個五百結集第一次結出來這個律就是《八十誦》,因為它分八十次。所以《智論》上面說《八十誦》,也告訴我們,《八十誦》平常我們看起來說這個小乘的戒律,小乘的戒在大乘當中不能成為持戒波羅蜜的,但是他說:「嗯,這個就是!」這個有它很重要的這個意義,現在我們就了解了,「點大為小」就在這裡,所以《大智度論》上面告訴我們:哪!你了解了,那麼就是小乘的那個別解脫律儀就是我們大乘的尸羅波羅蜜。那麼《勝鬘》也是,《勝鬘》這都是大乘經,

《勝鬘》謂毗尼即大乘學,須得此意(這個我們應該了解的),可通彼文。律儀禁惡,止業破惑徹至究竟。清淨心者即法身體。

  這個這幾句話就是說明上面這個道理,說上面《智論》告訴我們《八十誦》就是尸羅波羅蜜,《勝鬘》說毗尼即大乘,喔!我們就了解可以會通,可以會通。然後呢,所以這個律儀是斷惡,然後能夠止息我們的業行,而能夠破惑達到究竟圓滿,那是顯發我們本有法身這個清淨之心。那麼這一段就是攝律儀當中的這個所謂「初標因果」。下面:

以下次明所以二,

  這因果那怎麼辦呢?說「明所以二」,

初二句敘昔迷。不明淨者貪染所障,失本淨故。

  我們前面看這個文,說因為「妄覆」所以「不令明淨」,所以要怎麼辦呢?要修,所以需要修持來淨化,使本來清淨的,恢復、顯發它的明淨。那這個結果呢,就是顯出法身佛,就這個意思。那麼了解了,下面這幾個字解釋一下就行了,「初二句敘昔迷」即「以妄覆真」這兩句話,那麼「不明淨者貪染所障」,失本來清淨。

次二句

  說「故須修顯……」,就是這兩句話。

顯今悟。須修顯者稟戒破障即能顯之因,法身即所顯之果。」

  這很容易了解。那麼這一段呢那就是列舉這個三聚戒當中的第一個攝律儀戒。下面呢,第二個攝善法戒,繼續看文。

《業疏》續云:「以妄覆真,絕於智用。 故勤觀察,大智由生,即攝善法,名報身佛。」

  這個是《業疏》。下面的解釋:

《濟緣》釋云:「二攝善法戒二,初二句敘迷。

  這個攝善法戒有兩部分,「初二句敘迷」,下面「顯悟」。那麼初二句敘迷是什麼呢?

絕智用者愚癡所障,遺本明故。

  我們看前面的文,說這個攝善法戒分成兩部分,第一個先迷,怎麼迷呢?「以妄覆真,絕於智用。」這個前面是──我們看一看前面,「是故行人常思此行即攝律儀。用為法佛清淨心也」;同樣地,也可以說,「是故行人常思此行即善法戒,用為報佛方便智慧」,這樣,這個要清楚。所以下面就是為什麼得不到呢?因為我們以妄覆真,因為既然妄覆真了,所以他的智慧的德用顯不出來,這個是前面以前不了解之前的狀態。那現在要怎麼辦呢?所以

故下顯悟。

  下面呢,現在我們了解了,怎麼樣能夠反轉來,反轉來就是說,「勤觀察者修善破障,此即是因」;修了這個因,「報佛是果」。所以現在我們了解了,應該怎麼辦呢?「故勤觀察」。這個昨天講隨行的時候已經說過了,真正修行的話要勤!這個勤是勤精進,精進在哪裡──思惟、觀察、抉擇,這個智慧就從這裡生起來的,這樣!那麼這一部分就叫作「攝善法戒」,將來成就果就是「報身佛」,這個對我們非常重要,對我們絕端重要!我們整個的問題在哪裡?無明。要想淨除無明,唯一的正對治,你除了這個沒別的了,就是智慧;要想智慧,必須勤觀察。

  所以現在我們修行人往往是非弄不清楚,我們說不要分別,為什麼?智慧叫無分別智。這是我們一個絕大、絕大的誤解!我最早的時候也是這樣,我就想起一個很好笑的事情來,這件事情離開現在快三十年了,現在那些老人大概一個都不在了。那時候在台北,台北有一個在家居士辦了一個蓮友念佛團,在──那個時候叫作松山,那時還是個鄉下,現在究竟怎麼樣我不知道。那麼那時候我剛出家的時候,也那時候跑到那個蓮友念佛團,哎呀,念得好起勁。本來這個蓮友念佛團的團長,是一個李什麼老居士,他往生淨土的。哦,那個老居士非常精采,走的時候非常好,就在禮拜天跟大家念佛,念完了以後說:「那我要走了。」然後就到那房間裡,然後房間裡面……大家覺得:欸!老居士今天那個時候,先他說要走了,以為回去了。結果想不到他那個走,不是回到娑婆世界的家,要回到極樂世界的家。「哎呀,這快來、快來!」結果跑進去他老居士,圍著他繞,他就在這兒坐在椅子上就走了,就這樣!他叫李……一下名字我都記不起來了,那報紙還登出來這個,那就是他老人家創辦的。

  我那時候去的,在那個地方已經一心一意要準備出家去了,所以空下來總歸在那地方。有一天早晨,那個都是在家居士喔,那時候我因為也沒有出家啦,就是蓮友們。那麼好像我前一天晚上總之也不曉得什麼因緣,就住在他那地方。反正弄晚了,大家說……剛發心的時候總是很熱心,那時候年紀又輕,幫他這個忙、幫他那個忙。他說:「你住在這裡吧!晚上還有一點事情。」我也覺得很樂意。那早晨起來,我印象就作早課,作完了早課以後,他那個佛台上面供桌上面,法器下面墊的那個,木魚跟那個大磬下面不是有個墊的嗎?那個墊的那東西很舊了、破爛了。那麼就有一個居士說:「這個很舊了,破爛了,那我們就換一個吧!」那另外一個告訴他:「你換它幹什麼?你不要去分別嘛!你這個不對、不對!」就這樣。當時我也想:「對呀!那我們不要去分別,佛就告訴我們無分別智,你一天到晚忙這個幹什麼?」我們以前專門在這個地方去想,然後叫你去好好地用功,「啊,你不要去分別!」就這樣,自覺得還很得意。我現在想起來,始終覺得又慚愧、又後悔。

  那你說,難道這個佛說的無分別智說錯了嗎?佛當然不會錯,佛講的無分別智是我們這樣無分別嗎?我想現在你們在座的每一位都知道,絕不會像我當年的幼稚啊!我當年就這麼幼稚,把這個跟癡相應的這種無記,那無記心完全是當作是無分別智。那這樣一來的話,這個佛法還用你來修嗎?這個佛要修三大阿僧祇劫,你只要這樣成功的話,那這樣的話,你還要去修佛的話,還要去照他的辦法去修的話,也未免太笨了!你只要當下就無分別了,他要弄了三大阿僧祇劫才得到的話,這個話怎麼講啊?但是我們偏偏不會去仔細去觀察一下,就會這麼糊裡糊塗的話會這樣去弄。

  它這個無分別要什麼?善巧思惟、抉擇,然後呢以善巧地認識清楚了──這個叫正確的認識或者正知見、正分別──然後了解哪一個錯、哪一個對;有了這個正確的認識,把錯誤的淨除了,到最後得到的這個,這個才是!那個要分別,說真正的本性──空性,它空性沒有你所分別的這個本體在,當你「觀」看到這個的時候,那個叫得無分別智。那大乘要到見道位,哪我們說「現在不要去管了」,這叫無分別!要想得到,前面一直在什麼?勤觀察、思惟、抉擇當中。所以我們現在的整個的傷,毀就毀在這個上頭。因地當中修了這個,將來果位上面就得到這個。這個是對我們絕端重要的一個概念!那麼這裡隨便說一說,隨便說一說。

  現在我們說的無分別智變成功什麼?變成功我們懶惰的最好的藉口。他本來要去弄這個東西,「太麻煩了,哎呀,你不要去分別了!」那最好怎麼辦呢?這樣,當時的很多修行人就是這個心情:「啊,什麼都不要管了,反正這樣。好、好、好,你何必……。」還要找一個最美的藉口。然後呢,最後這個美的藉口就把佛法毀掉了。這是我們哪,我覺得我當年自己一直在這錯誤當中。現在所以我也只能說,我把我錯誤的經驗告訴大家,這個是值得我們很認真警惕。所以這個修行不管是大、小,哪一個祖師,哪一乘、哪一派,精進必不可少;我們現在用了這種名字作為一個藉口,為自己的懶惰作為一個最好的掩飾,這是我們的致命傷!又保護了懶惰,然後呢,又傷害了自己,又損害了教法。因此我在這個地方特別說一下,喏!祖師沒有一個例外,都告訴我們要勤加精進、思惟觀察,這個時候智慧──小,這小的智慧;大,大的智慧。

  不過說到這裡,要有一點哦!這個要想這樣上去是要聞思修沒有錯,可是這個聞思修有個特徵,他這個聞思修的真正的重心在得到智慧;現在我們弄得不對了,又在那兒說「好、好,大家努力。」然後呢經書弄了一大堆,在文字上面鑽研,到那時候佛又在這兒叫冤了。佛說什麼?「依文解義,三世佛冤」,他說我不是這個意思啊!所以這個經論上面的確不是那麼容易學,一個不小心,走到那裡,錯了;說「啊!那跑到那邊。」跑到那邊那樣,又跑錯掉了,這是我們要注意的。

  學《廣論》一開頭的時候就告訴我們:「今勤瑜伽多寡聞,廣聞不善於修要。」現在講修行的人都不要,寡聞──就是真正聽聞必須要的,他不要的;那麼反過來他要的呢,廣聞的人是不善於修要,聞了以後要去修的呀,那個修行他也不要了。所以這個大師、宗喀巴大師,也是文殊師利菩薩示現,實際上呢真正重要的不是他大菩薩來示現,而是那個地方的眾生的根性。如果我們現在努力的話,我確信的,或者觀世音菩薩、或者文殊師利菩薩,他一定還會應我們的機跑得來。所以這個地方我順便策勵諸位同修:大家共同努力,那些大菩薩、佛一定會再來的!那麼這是第二段,再下面一段呢,「攝眾生戒」。

《業疏》續云:「以妄覆真,

  同樣地,我們「行人常思此行」,就是這樣,那麼這個就是持戒。反過來,為什麼原因呢?

以妄覆真,妄緣憎愛,故有彼我生死輪轉。

  它本來平等的,偏偏由於這個無明妄想所覆蓋,所以有了「彼」──是非等等的話,於是「妄緣憎愛」,所以有人、我,有了這個,生死輪迴就轉。到這地方大家想一想,煩惱生起次第,記得不記得?這個對我們非常重要,所以說論不清楚,像這種地方我們不會了解的。這個煩惱總相是什麼?別相是什麼?生起的真正的次第主要的原因是什麼?有兩種說法:有一個就在這個補特伽羅上面不了解他的真相,執著有一個我在,這個叫薩迦耶見;有一派說這樣不是無明。那麼這個無明那沒關係,由於不了解,所以在這個繩上面誤認以為蛇。大家還記得不記得?這個是煩惱生起。

  當這個執著一生起了,對不起,那麼我愛、憎他。是──愛我,貪;憎他,受障礙的是瞋,種種就跟著上面來了。所以它那個煩惱的根本一覆了,自然有彼我;有了彼我,種種煩惱生;有了煩惱生,生死輪迴陷,對不對?所以你從那個煩惱上面來去看,第一個;然後呢從那個憎愛來上面看,第三個;從它的不了解它的內涵,有沒有智慧、有沒有方便,是第二個,是不是一件事情?可是以前我們不了解,把它分開來一段一段地修,實際上,明明它的內涵就是當下一個。

  所以說到最後一個,我們重新回過頭來,假定論上面這個煩惱的真相不清楚的話,儘管我們在這兒念,念了你能不能真實地了解這個內涵哪?就是不了解!不了解你去修,怎麼修呢?說是圓修,圓了半天,喏,就是一片混沌。現在圓修,正確的有它的真實的內涵,的的確確是這個樣。你只要把它弄好了,從那一面看是清淨,從那一方面是方便智慧,從那一方面去看的話,哪,它就是平等。所以現在了解了,了解了要

今返妄源,知生心起。不妄違惱,將護前生。是則名為攝眾生戒。

  啊!錯了、錯了。現在返回來,找它的根源,所以曉得彼我,這個一切眾生、人我是非,還是從我們的妄想錯誤而生起的,於是不隨著妄源違惱。於是怎麼辦呢?「將護前生」,要曉得將護前生就是將護自心喔!所以在這個地方回頭我們細說,這個就是叫攝眾生戒。然後下面就

生通無量,心護亦爾。

  這個眾生是無量,遍法界是,所以我們的心保護也是。

能熏藏本,為化身佛。

  欸,熏習的結果啊,因為你要將護一切眾生,所以成佛的時候,你在一切眾生現出來這個行相,就是你的化身,他是人道你就現個人,他是天道現個天,他是三惡道……你現任何一道,主要的就是因地當中這個「因」。

隨彼心起無往不應,

  哪!因地當中既然的,當然,只要眾生在,自然有這個無往不應的這個功能,這個因果必然相關。

猶如水月任機大小。」

  這個就很清楚了,這因果之間的關係那麼分明、那麼清楚!

  下面解釋一下,這個前面的文字懂了,下面的解釋很容易。有的時候呢,我從解釋的文字上面來說前面的文;有的時候,說了前面的文,再看解釋的後面的解釋,這個只要你們仔細地隨便去兩個對照一下都清楚。下面看《濟緣》的解釋:

《濟緣》釋云:「三攝眾生戒二,

  也分兩部分,一個是敘迷,一個是顯悟。

初敘迷。憎愛即障,忘本平等故。

  「敘迷」呢,憎愛。說就是「以妄覆真,妄緣憎愛」,這個憎愛就是障,忘本來平等。所以「由有彼我分別,故受生死雜報。」

今下顯悟二,初修因三,

  現在呢,下面「今返妄源」,這是「顯悟」。這個又分二,「初修因」分三,這個三部分叫:

初二句開平等解。

  平等解是什麼?「知生心起。不妄違惱」,這了解了,了解了以後,這個就不會違惱。實際上我們也不妨說一下,假定我們現在,到現在為止我們了解,我們看見、眼裡面任何看見一樣東西,這個東西是不在內、不在外,也可以說亦在內、亦在外。而是什麼?唯識上面說是我們心現的,中觀上面說,這個是當我們根境識所生起的一個空緣起相。所以這個生起來的一定有什麼?一定有它的能看的,就是說,我現在能見的識──意根,這個,然後所見的這個對象的產生,這一切無非在這地方轉。所以分那個「高下」本身,就是說你的無明去看,分這樣;然後智慧去看,顯得那樣。真正的將護的,也可以說將護你的心,換句話說,你緣境之心隨順著無明,這樣走,現在了解了依著正知見,是不是還是將護自己的心啊?你了解了這一點,中觀、唯識之辨,對我們修行上面不是個重要的,清楚不清楚?我這裡隨便一提。那麼下面繼續下去,說:

知生心起亦唯識變,

  不管它中觀也好、唯識也好,「彼我同體無高下故」。

次二句修平等行。

  所以下面就是「將護前生。是則名為攝生」等等。

將護之言通含四弘誓四等心四攝行。

  這個四弘誓願我們都了解;四等心就是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四攝呢,布施、愛語、利行、同事,這個四攝行。那這地方順便一說哦!四攝當中有一個布施,六度當中也有一個布施,這個六度的布施啊,純粹是,不是純粹,主要的從自利那一方面,把自己的內心的貪染,徹底地透過這個布施解決;然後有了這個,到四攝的時候,這個布施純粹是站在幫人家忙的這個概念上面。這兩個稍有差別,到下面會在那個論當中說明。

是下二句結名。

  這個了解。

生通下次感果三,

  最後一個,「生通無量,心護亦爾……」,感得的這個果有三,

初二句心境相應。次二句慈熏成果。次四句明隨緣起應。如水月者水喻機感,月喻垂應,月不入水,水不溷月,隨器大小波澄影現,慈善根力感應難思。」

  這個文字容易了解,那麼在這裡我們把這個三戒都簡單地說一說。這個戒文字了解,我不是剛才說這個圓心發,在這裡我們用一個隨便一個很簡單的例子來說明一下。真正發那個圓心,受那個圓戒一定是什麼?發了菩提心以後。這個菩提心我們進去的時候有兩條路,有一條路,就是在《廣論》上面告訴我們,這個傳承是金洲大師,這個通常唯識上面用的。所以金洲大師是唯識一系的,是印度當年,這個在印度佛法最後快毀滅的時候的,那個時候的最了不起的大師之一,他是一個唯識的一個大學者,大成就者也是。另外呢,有一個寂天菩薩所傳的自他換,那個《廣論》上面都告訴我們的。那麼這個金洲大師「七因果」,主要的以啟發慈悲為主;這個寂天菩薩的「自他換」以智慧為主。所以真正的菩提心,有一句話──為利有情願成佛。這個在論上面說得很清楚,你必須兩個條件:第一個要利益一切眾生,還要呢要成佛,這個自、他俱利。

  其實我們真正了解了以後,你從三個角度任何一個角度去看的話,你只要看得圓滿,它一定是三樣東西都包含在裡頭。現在我們隨便來說,或者就自利來說,或者就利人來說。現在我們想,假定自己被煩惱困在這個地方,那你能不能幫人忙?不能幫人忙,所以你必須先把自己的問題解決。反過來說,你完全要解決自己的問題,要解決問題,請問:自己的問題要徹底解決,你能不能只管你自己不管別人?一步一步細說下去,簡單、但是把重要的地方仔細地說,就很了解了。

  比如說,我現在曉得真正的痛苦為什麼呢?就是內心不了解事實的真相,妄緣無明、妄生憎愛,叫它作煩惱,你要把它淨化它,是不是?是!這一部分。那麼你要淨化它,是不是你要思惟、觀察、抉擇,認識它,對不對?那個什麼?豈不是智慧!而透過你的智慧抉擇,你才能夠離染。所以就離染那一方面來說的話,叫離染行,得到的是清淨的;就你的思惟抉擇那一方面是什麼?豈不是方便行,得到是不是智慧呀!請問:分得開、分不開?分得開、分不開,你們說呢?你要離染,你不經過思惟抉擇,你連它的染、淨都分不開,你能離得開嗎?所以你絕對不能少掉這個思惟抉擇之心。可是思惟抉擇,如果不在這個上面,你思惟抉擇些什麼東西啊?這是佛法嗎?也不是!是不是兩個分不開?第一個,這兩個分不開。

  現在我們看,煩惱,煩惱怎麼來的?假如說你一個人,沒有眾生的話,你會不會有煩惱啊?實際上,如果沒有眾生就沒有你耶!很簡單哪!這個道理就這麼簡單。所以我們所有的煩惱都是這樣地彼此建立起來的,你也許只看見自己那一方面,實際上呢,自己的煩惱,儘管你自己煩煩惱惱,是不是跟外面有關係的?你要徹底解決這個問題,請問你能離得開外面這個引發你的煩惱的根因嗎?如果說引發你裡邊煩惱這個因解決不了的話,你這個煩惱能解決嗎?如果解決,能解決的話,那就不叫因果,因為這個因你沒有解決,居然這個果上你解決得了,這個是佛法嗎?哪!我們不要很深的理智去看,是不是這樣?對不對?

  所以假定我們真正懂得了道理,在很膚淺地方,你就觀察得到:要解決這個問題,欸!三樣東西都同時具足──你要思惟觀察,這個是什麼?現在我們修的,修成功了,這個叫作什麼?智德。
圖檔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南山律在家備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