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正氣散(和解之劑)
總 結:外感內傷
組 成:藿香、紫蘇、桔梗、白芷、厚朴、大腹皮、陳皮、半夏、茯苓、白朮、甘草、生薑、大棗
主 治:(1)治外感風寒,內傷飲食,憎寒壯熱,頭痛嘔逆,胸膈滿悶,欬嗽氣喘。
(2)及傷冷傷溼,瘧疾中暑,霍亂吐瀉。
(1)凡感嵐瘴不正之氣者,宜增減用之。
加 減:傷食重者,加消食藥。
歸 經:手太陰足陽明藥也
方 義:(1)藿香辛溫,理氣和中,辟惡止嘔,兼治表裡為君。
(2)蘇、芷、桔梗散寒利膈,佐之以發表邪。
(3)厚朴、大腹,行水消滿。
(4)半夏、橘皮,散逆除痰,佐之以疏裡滯。
(5)甘、朮、苓,益脾去溼,以輔正氣為臣、使也。
(6)正氣通暢,則邪逆自除矣。
變化方:本方合三味春薷飲,名藿薷湯,治伏暑吐瀉轉筋。
又附方:一方加木瓜。
煎服法:每服五錢,加薑、棗煎。
來 源:局方
醫方集解 清朝 汪昂
藿香正氣散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8
- 文章: 33799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藿香正氣散
藿香正氣散
[組成藥物]
藿香、白朮、半夏、茯苓、厚朴、陳皮、大棗、生薑、桔梗、大腹皮、白芷、甘草、紫蘇。
[主治效能] 外感,風寒,內有積食,頭痛,寒熱或霍亂吐瀉。應用於夏月感冒,中暑,急性胃腸炎,食滯,咳嗽,嘔吐,腹瀉。
[運用經驗] 本方多芳香化濁之品,經驗上以暑月濕令時感冒傷風,舌苔厚膩者,服之最效。即夏季因貪涼飲冷,嘔吐瀉痢,頭痛頭暈,有熱者,溫服取汗皆甚驗。
來源http://www.hulu.com.tw/cpd/%E8%97%BF%E9 ... %95%A3.htm
[組成藥物]
藿香、白朮、半夏、茯苓、厚朴、陳皮、大棗、生薑、桔梗、大腹皮、白芷、甘草、紫蘇。
[主治效能] 外感,風寒,內有積食,頭痛,寒熱或霍亂吐瀉。應用於夏月感冒,中暑,急性胃腸炎,食滯,咳嗽,嘔吐,腹瀉。
[運用經驗] 本方多芳香化濁之品,經驗上以暑月濕令時感冒傷風,舌苔厚膩者,服之最效。即夏季因貪涼飲冷,嘔吐瀉痢,頭痛頭暈,有熱者,溫服取汗皆甚驗。
來源http://www.hulu.com.tw/cpd/%E8%97%BF%E9 ... %95%A3.htm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8
- 文章: 33799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藿香正氣散
《藿香正氣散》
【出典】 和劑局方
【組成】 藿香、大腹皮、白芷、茯苓、紫蘇、陳皮、白朮、厚朴、桔梗、半夏、甘草、生薑、大棗
【功能】 理氣和中,解表化濕。
【主治】
治外感風寒、內傷飲食、憎寒壯熱、頭痛嘔逆、胸悶腹脹、傷溼傷暑、霍亂吐瀉、水土不服。
【臨床應用】
1 .適用於流行性感冒、胃腸型感冒、中暑、水土不服、急慢性胃腸炎、慢性氣管炎、妊娠惡阻等見上述證者。
2 .本方是芳香化濁的代表方,兼能解表。用於感冒伴有腸胃症狀者,或急性腸胃炎、溼溫病等具有表寒內溼之症者。
3 .夏日溼濁中阻,或水土不服之腹痛腹瀉、胸悶胃呆、嘔吐噁心等,亦可應用。
【現代藥理】
1 .調整腸胃:
(1) 〈藿香〉含揮發油,能促進胃液分泌,增強食慾和消化機能,並對胃腸有解痙、防腐作用,故有芳香健胃之功,而為本方主藥。
(2) 〈紫蘇、生薑、陳皮〉均能使消化液分泌增加,抑制腸內異常發酵,促進積氣排出,故可加強主藥〈藿香〉行氣健胃之力;〈紫蘇〉尚可增強胃腸蠕動;〈陳皮〉則可緩解胃腸平滑肌之痙攣;〈白 朮 〉所含揮發油少量時亦能緩和胃腸蠕動;〈甘草〉尤長於解痙止痛;〈半夏〉則有較為明顯的鎮吐效能;諸藥配合,以糾正胃腸功能紊亂,有利於嘔吐、腹瀉等症狀的緩解。
2 .發汗、解熱:〈藿香〉及〈生薑〉均具有促進發汗之功;〈紫蘇〉有解熱之效,合而能解表祛濕。
3 .利尿作用:〈白 朮 〉之利尿作用較為明顯;〈茯苓〉亦有一定利尿效果,合而又能利水滲濕。
4 .祛痰止咳:〈桔梗〉所含皂甘(字上加草)及〈陳皮〉所含揮發油均有剌激性祛痰作用;〈半夏〉的鎮咳作用明顯;〈甘草〉則既能祛痰又能鎮咳;〈陳皮〉尚對氣管及支氣管有輕度擴張作用而有助於平喘;諸藥配合,共收宣肺祛痰、止咳平喘之效。
5 .抑菌、抗病毒:
(1) 〈厚朴〉有廣泛抗菌作用,其抗菌成分較穩定,不易被熱、酸、鹼等所破壞;試驗證明,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痢疾桿菌等均抑制作用。
(2) 〈紫蘇〉對大腸桿菌、痢疾桿菌、葡萄球菌等亦能抑制 之。
(3)〈藿香〉所含「廣藿香酮」則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痢疾桿菌、甲型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雙球菌,均有抑制作用;複方實驗證明,本方對流行性感冒病毒在雞胚中的繁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加減】
一、內科
1.嗜睡症:去〈白芷〉,加〈菖蒲、佩蘭、蒼 朮 〉。
2.低熱:加〈佩蘭、蒼 朮 〉。
3.水腫:加〈佩蘭〉。
4.胃十二指腸潰瘍:加〈神麴、桂枝、白蔻仁〉。
二、皮膚科
1.尿布皮炎:合《二妙散》。
2.皮膚搔癢症:加〈丹皮、蒼朮 、黃柏、米仁、犁壁藤〉。
三、兒科
小兒頑固性流涎:加〈佩蘭、蒼朮 、蓮米、芡實、香砂〉。
四、五官科
復發性口瘡:加〈葛根、蒼朮 、黃柏、車前草、川連〉。
【用法】
不拘時頻頻冷服。
來源http://www.folkdoc.idv.tw/_free/cn_medicine/s02.htm
【出典】 和劑局方
【組成】 藿香、大腹皮、白芷、茯苓、紫蘇、陳皮、白朮、厚朴、桔梗、半夏、甘草、生薑、大棗
【功能】 理氣和中,解表化濕。
【主治】
治外感風寒、內傷飲食、憎寒壯熱、頭痛嘔逆、胸悶腹脹、傷溼傷暑、霍亂吐瀉、水土不服。
【臨床應用】
1 .適用於流行性感冒、胃腸型感冒、中暑、水土不服、急慢性胃腸炎、慢性氣管炎、妊娠惡阻等見上述證者。
2 .本方是芳香化濁的代表方,兼能解表。用於感冒伴有腸胃症狀者,或急性腸胃炎、溼溫病等具有表寒內溼之症者。
3 .夏日溼濁中阻,或水土不服之腹痛腹瀉、胸悶胃呆、嘔吐噁心等,亦可應用。
【現代藥理】
1 .調整腸胃:
(1) 〈藿香〉含揮發油,能促進胃液分泌,增強食慾和消化機能,並對胃腸有解痙、防腐作用,故有芳香健胃之功,而為本方主藥。
(2) 〈紫蘇、生薑、陳皮〉均能使消化液分泌增加,抑制腸內異常發酵,促進積氣排出,故可加強主藥〈藿香〉行氣健胃之力;〈紫蘇〉尚可增強胃腸蠕動;〈陳皮〉則可緩解胃腸平滑肌之痙攣;〈白 朮 〉所含揮發油少量時亦能緩和胃腸蠕動;〈甘草〉尤長於解痙止痛;〈半夏〉則有較為明顯的鎮吐效能;諸藥配合,以糾正胃腸功能紊亂,有利於嘔吐、腹瀉等症狀的緩解。
2 .發汗、解熱:〈藿香〉及〈生薑〉均具有促進發汗之功;〈紫蘇〉有解熱之效,合而能解表祛濕。
3 .利尿作用:〈白 朮 〉之利尿作用較為明顯;〈茯苓〉亦有一定利尿效果,合而又能利水滲濕。
4 .祛痰止咳:〈桔梗〉所含皂甘(字上加草)及〈陳皮〉所含揮發油均有剌激性祛痰作用;〈半夏〉的鎮咳作用明顯;〈甘草〉則既能祛痰又能鎮咳;〈陳皮〉尚對氣管及支氣管有輕度擴張作用而有助於平喘;諸藥配合,共收宣肺祛痰、止咳平喘之效。
5 .抑菌、抗病毒:
(1) 〈厚朴〉有廣泛抗菌作用,其抗菌成分較穩定,不易被熱、酸、鹼等所破壞;試驗證明,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痢疾桿菌等均抑制作用。
(2) 〈紫蘇〉對大腸桿菌、痢疾桿菌、葡萄球菌等亦能抑制 之。
(3)〈藿香〉所含「廣藿香酮」則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痢疾桿菌、甲型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雙球菌,均有抑制作用;複方實驗證明,本方對流行性感冒病毒在雞胚中的繁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加減】
一、內科
1.嗜睡症:去〈白芷〉,加〈菖蒲、佩蘭、蒼 朮 〉。
2.低熱:加〈佩蘭、蒼 朮 〉。
3.水腫:加〈佩蘭〉。
4.胃十二指腸潰瘍:加〈神麴、桂枝、白蔻仁〉。
二、皮膚科
1.尿布皮炎:合《二妙散》。
2.皮膚搔癢症:加〈丹皮、蒼朮 、黃柏、米仁、犁壁藤〉。
三、兒科
小兒頑固性流涎:加〈佩蘭、蒼朮 、蓮米、芡實、香砂〉。
四、五官科
復發性口瘡:加〈葛根、蒼朮 、黃柏、車前草、川連〉。
【用法】
不拘時頻頻冷服。
來源http://www.folkdoc.idv.tw/_free/cn_medicine/s02.htm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8
- 文章: 33799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藿香』正氣類中成藥的選用
『藿香』正氣類中成藥的選用
藿香正氣是臨床常用的中成藥,出自宋《和劑局方》,方由藿香、蘇葉、茯苓、白芷等藥物組成,有解表化濕,理氣和中之功,多用來治療發熱惡寒、頭痛、胃痛、胸滿噁心、嘔吐腹瀉等,爲夏秋季節常用的中成藥。
目前市售的藿香正氣類中成藥有藿香正氣水、藿香正氣丸、藿香正氣片、藿香正氣軟膠囊、藿香正氣口服液等,雖然同屬藿香正氣類中成藥,但由於劑型不同而使功效略有差異,臨床應辨別使用。
藿香正氣水是液體劑型,由水煮及酒浸制而成,在幾種劑型中療效最爲明顯,但由於口感較差而使應用受到限制。服用時可先將藥水倒在杯中,再沖入約30ml左右的熱水趁熱飲服,十分鐘後再飲一杯熱水,服後要避風,讓身體微微有汗時最佳。服藥時要忌食生冷、葷腥、油膩、酸辣等食物,對酒精過敏或不能飲酒者應慎用或改用其他劑型。
藿香正氣丸是用煉製過的蜂蜜製成的蜜丸,速度慢而藥力持久。“丸”字在古代有“緩”字之意,即丸則緩也,是藥效和緩的中藥制劑,多用於一些慢性病的調養。
藿香正氣最初的製劑是藿香正氣散,散即藥面兒,在中醫學中有“散”者散也的說法,取其有發散之意,藿香正氣片即是用藥面兒壓成的片劑,但散劑不易久藏,藥性容易揮發。
藿香正氣軟膠囊是中藥的新劑型,比丸劑和散劑吸收的快,質地柔滑,容易吞咽,對害怕藥味和吞咽困難者較爲適宜。
藿香正氣口服液,藥味較小,口感較好,療效相對其他藿香正氣類中成藥效果差一些,但對於懼怕中藥苦味的人來說,不失爲一種選擇,尤其適用于兒童服用是其長處。
在辨證施藥的基礎上選擇藿香正氣類中成藥,最好選擇顔色深、氣味重的藿香正氣水,因爲中藥的藥效在中藥的性味上,沒有了藥味也就失去了藥效,常言道“良藥苦口利於病”就是這個道理。對於胃口淺的人或兒童患者,可選用藿香正氣口服液。
湖北遠安縣中醫院 主任醫師 胡獻國
藿香正氣是臨床常用的中成藥,出自宋《和劑局方》,方由藿香、蘇葉、茯苓、白芷等藥物組成,有解表化濕,理氣和中之功,多用來治療發熱惡寒、頭痛、胃痛、胸滿噁心、嘔吐腹瀉等,爲夏秋季節常用的中成藥。
目前市售的藿香正氣類中成藥有藿香正氣水、藿香正氣丸、藿香正氣片、藿香正氣軟膠囊、藿香正氣口服液等,雖然同屬藿香正氣類中成藥,但由於劑型不同而使功效略有差異,臨床應辨別使用。
藿香正氣水是液體劑型,由水煮及酒浸制而成,在幾種劑型中療效最爲明顯,但由於口感較差而使應用受到限制。服用時可先將藥水倒在杯中,再沖入約30ml左右的熱水趁熱飲服,十分鐘後再飲一杯熱水,服後要避風,讓身體微微有汗時最佳。服藥時要忌食生冷、葷腥、油膩、酸辣等食物,對酒精過敏或不能飲酒者應慎用或改用其他劑型。
藿香正氣丸是用煉製過的蜂蜜製成的蜜丸,速度慢而藥力持久。“丸”字在古代有“緩”字之意,即丸則緩也,是藥效和緩的中藥制劑,多用於一些慢性病的調養。
藿香正氣最初的製劑是藿香正氣散,散即藥面兒,在中醫學中有“散”者散也的說法,取其有發散之意,藿香正氣片即是用藥面兒壓成的片劑,但散劑不易久藏,藥性容易揮發。
藿香正氣軟膠囊是中藥的新劑型,比丸劑和散劑吸收的快,質地柔滑,容易吞咽,對害怕藥味和吞咽困難者較爲適宜。
藿香正氣口服液,藥味較小,口感較好,療效相對其他藿香正氣類中成藥效果差一些,但對於懼怕中藥苦味的人來說,不失爲一種選擇,尤其適用于兒童服用是其長處。
在辨證施藥的基礎上選擇藿香正氣類中成藥,最好選擇顔色深、氣味重的藿香正氣水,因爲中藥的藥效在中藥的性味上,沒有了藥味也就失去了藥效,常言道“良藥苦口利於病”就是這個道理。對於胃口淺的人或兒童患者,可選用藿香正氣口服液。
湖北遠安縣中醫院 主任醫師 胡獻國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8
- 文章: 33799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藿香正氣製劑在兒科臨床的應用舉隅
藿香正氣製劑在兒科臨床的應用舉隅
資料來源: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高惠玲 彭 明 胡 迪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婦幼保健院 杭州 311200)
筆者根據藿香正氣製劑解表化濕、理氣和中的特性,嘗試用於治療西醫以“待查”為主的兒科疾病,以中醫辨症屬外感風寒、內傷濕滯的症侯,均能速起佳效,玆舉例如下。
1 發熱待查(暑傷肺胃)
病例:戴某,男,7歲。於暑天連續發熱10餘天,低熱為主,體溫波動於37.5~38.5℃之間,伴頭暈乏力,近兩天來見食即嘔,只進少量水或飲料,活動量劇減,血常規及肝功能檢查均無異常。西醫診為“發熱待查”,於第3天起已連續使用多種抗生素靜脈輸液未效。刻診:T37.8°,面色蒼白,精神疲憊,常嘔噁狀,少汗出,惡風寒,心肺(-),脘腹脹滿,舌苔薄白膩,脈浮緩。辨症屬外感暑邪,內傷濕滯,脾胃不和。予藿香正氣水,矚3h服5ml,直至症狀緩解,繼前藥減半量服兩天。服兩次後全身即有汗出,告飢求食,食後恢復正常,低熱未再出現。
2 腹痛待查(腹部中寒)
病例:陳某,女,8歲。反覆腹痛1週餘,鼻塞、咳嗽1天來診。腹痛以臍周為主,波及上腹,噁心不欲食,有時乏力,偶爾嘔吐,大便偏爛,每日1~2次,鼻塞、咳嗽初起。經腹部B超及血、大便常規,肝功能,血HP抗體等化驗檢查均未異常發現,西醫以“腹痛待查”、“胃腸功能失調?”、“消化不良?”予多種消化藥治療,症狀無明顯好轉。刻診:面色稍差,神倦,咽稍充血,心肺(-),腹部脹滿,舌苔薄白膩,有口臭,唇偏紫黯。追問病史,病前及病中有嗜食冰鎮飲料史,辨症分析此症屬腹部中寒,寒濕內阻,復感風寒,予藿香正氣膠囊,每次兩粒,每日3~4次,連服3天,並矚忌食冰冷食物。復診述腹痛緩解,飲食己增,咳嗽消失,精神好轉,白膩苔已除。
3 腹瀉待查(風寒瀉)
病例:林某,男,2歲。腹瀉5~6d,每日3~4次,青色糊狀便為主,有時夾不消化物,偶嘔吐,納稍差,無發熱,經血常規、大便常規+培養檢驗無異常發現,曾投思密達、媽咪愛,腹瀉症狀無明顯好轉。西醫擬診為“腹瀉待查”、“消化不良?”。刻診:患兒精神尚好,無脫水貌,舌苔薄白中膩,心肺(-),腹軟略脹,辨症屬濕阻中焦,升降失常,予藿香正氣膠囊,每次1粒,每日4次。2日後復診,家長訴該藥只服兩次腹瀉己止,因難餵服,自行停藥,現納仍差,觀舌象,白膩苔未全消,繼服兩日後諸症消失。
4 頭暈待查(濕困脾胃)
病例:王某,男,12歲。患兒外出旅行因暈車,途中出現嘔吐,頭暈,不思食,只飲礦泉水,旅行結束曾來診,以“頭暈待查”曾用青霉素,維生素C、維生素B6等輸液一次未緩解。次日來診訴頭暈仍劇,乏力,食欲欠佳,有時腹脹,無腹痛及吐瀉。查見舌薄白膩苔,邊有齒痕,辨症屬脾虛濕困,運化升清失常。以藿香正氣膠囊及水劑交替服用。兩日後復診,頭暈好轉,飲食恢復正常,但仍有乏力,舌膩苔已消,但舌略胖且有齒痕,此乃脾氣虛弱,予參蒼白朮丸調理1週,諸症悉除。
5 小結
藿香正氣製劑根據《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中藿香正氣散而組方,該方以藿香為主藥,外散風寒,內化濕濁;輔以夏曲、厚朴和胃降逆,寬胸腹之漲滿;佐蘇葉、白芷外散風寒,芳香化濕;陳皮、茯苓、白朮健脾運濕;大腹皮行氣利濕;桔梗宣肺利膈;生薑、大棗調和脾胃;以甘草調和諸藥。方中蘊含了二陳湯、平胃散的諸多功效。該藥所對應的以中醫“外感風寒,內傷濕滯”之症,往往是以某一症狀為突出表現,是西醫常以“某某待查”來作為臨時診斷病名的一組症候群。根據筆者多年的臨床經驗,該藥服水劑起效快,效力較強,膠囊劑相對口味稍淡,可用於能吞服藥丸的兒童,但起效稍慢;辨症中除臨床主要症狀,最關鍵的是要與舌苔象相結合,薄白膩苔既是診斷該類症候的要旨,其消失與否也是是否停藥之指標;應注意的是此症候如己有化濕熱之傾向,則用該藥反而不妥,故辨症中須要細察藥力所及,應中病即止,不要超量長時間服用。
(收稿日期:2002-05-29)
摘自《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2002年12月 第9卷 第12期》
資料來源: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高惠玲 彭 明 胡 迪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婦幼保健院 杭州 311200)
筆者根據藿香正氣製劑解表化濕、理氣和中的特性,嘗試用於治療西醫以“待查”為主的兒科疾病,以中醫辨症屬外感風寒、內傷濕滯的症侯,均能速起佳效,玆舉例如下。
1 發熱待查(暑傷肺胃)
病例:戴某,男,7歲。於暑天連續發熱10餘天,低熱為主,體溫波動於37.5~38.5℃之間,伴頭暈乏力,近兩天來見食即嘔,只進少量水或飲料,活動量劇減,血常規及肝功能檢查均無異常。西醫診為“發熱待查”,於第3天起已連續使用多種抗生素靜脈輸液未效。刻診:T37.8°,面色蒼白,精神疲憊,常嘔噁狀,少汗出,惡風寒,心肺(-),脘腹脹滿,舌苔薄白膩,脈浮緩。辨症屬外感暑邪,內傷濕滯,脾胃不和。予藿香正氣水,矚3h服5ml,直至症狀緩解,繼前藥減半量服兩天。服兩次後全身即有汗出,告飢求食,食後恢復正常,低熱未再出現。
2 腹痛待查(腹部中寒)
病例:陳某,女,8歲。反覆腹痛1週餘,鼻塞、咳嗽1天來診。腹痛以臍周為主,波及上腹,噁心不欲食,有時乏力,偶爾嘔吐,大便偏爛,每日1~2次,鼻塞、咳嗽初起。經腹部B超及血、大便常規,肝功能,血HP抗體等化驗檢查均未異常發現,西醫以“腹痛待查”、“胃腸功能失調?”、“消化不良?”予多種消化藥治療,症狀無明顯好轉。刻診:面色稍差,神倦,咽稍充血,心肺(-),腹部脹滿,舌苔薄白膩,有口臭,唇偏紫黯。追問病史,病前及病中有嗜食冰鎮飲料史,辨症分析此症屬腹部中寒,寒濕內阻,復感風寒,予藿香正氣膠囊,每次兩粒,每日3~4次,連服3天,並矚忌食冰冷食物。復診述腹痛緩解,飲食己增,咳嗽消失,精神好轉,白膩苔已除。
3 腹瀉待查(風寒瀉)
病例:林某,男,2歲。腹瀉5~6d,每日3~4次,青色糊狀便為主,有時夾不消化物,偶嘔吐,納稍差,無發熱,經血常規、大便常規+培養檢驗無異常發現,曾投思密達、媽咪愛,腹瀉症狀無明顯好轉。西醫擬診為“腹瀉待查”、“消化不良?”。刻診:患兒精神尚好,無脫水貌,舌苔薄白中膩,心肺(-),腹軟略脹,辨症屬濕阻中焦,升降失常,予藿香正氣膠囊,每次1粒,每日4次。2日後復診,家長訴該藥只服兩次腹瀉己止,因難餵服,自行停藥,現納仍差,觀舌象,白膩苔未全消,繼服兩日後諸症消失。
4 頭暈待查(濕困脾胃)
病例:王某,男,12歲。患兒外出旅行因暈車,途中出現嘔吐,頭暈,不思食,只飲礦泉水,旅行結束曾來診,以“頭暈待查”曾用青霉素,維生素C、維生素B6等輸液一次未緩解。次日來診訴頭暈仍劇,乏力,食欲欠佳,有時腹脹,無腹痛及吐瀉。查見舌薄白膩苔,邊有齒痕,辨症屬脾虛濕困,運化升清失常。以藿香正氣膠囊及水劑交替服用。兩日後復診,頭暈好轉,飲食恢復正常,但仍有乏力,舌膩苔已消,但舌略胖且有齒痕,此乃脾氣虛弱,予參蒼白朮丸調理1週,諸症悉除。
5 小結
藿香正氣製劑根據《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中藿香正氣散而組方,該方以藿香為主藥,外散風寒,內化濕濁;輔以夏曲、厚朴和胃降逆,寬胸腹之漲滿;佐蘇葉、白芷外散風寒,芳香化濕;陳皮、茯苓、白朮健脾運濕;大腹皮行氣利濕;桔梗宣肺利膈;生薑、大棗調和脾胃;以甘草調和諸藥。方中蘊含了二陳湯、平胃散的諸多功效。該藥所對應的以中醫“外感風寒,內傷濕滯”之症,往往是以某一症狀為突出表現,是西醫常以“某某待查”來作為臨時診斷病名的一組症候群。根據筆者多年的臨床經驗,該藥服水劑起效快,效力較強,膠囊劑相對口味稍淡,可用於能吞服藥丸的兒童,但起效稍慢;辨症中除臨床主要症狀,最關鍵的是要與舌苔象相結合,薄白膩苔既是診斷該類症候的要旨,其消失與否也是是否停藥之指標;應注意的是此症候如己有化濕熱之傾向,則用該藥反而不妥,故辨症中須要細察藥力所及,應中病即止,不要超量長時間服用。
(收稿日期:2002-05-29)
摘自《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2002年12月 第9卷 第12期》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8
- 文章: 33799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藿香正氣散
藿香正氣散 (和劑局方)
【組成】
藿香0.7、桔梗0.4、大腹皮0.7、紫蘇0.7、茯苓0.7、白朮0.4、白芷0.7、半夏0.4、陳皮0.4、厚朴0.4、甘草0.2、生薑0.2、大棗0.2。
【功能】
袪風理氣,除痰散滯。
【主治】
外感風寒,內傷飲食,憎寒壯熱,頭痛嘔逆,胸膈滿悶,咳嗽氣喘,及傷冷傷濕,瘧疾中暑、霍亂吐瀉,感嵐瘴症。
【應用】
夏季因貪涼飲冷,嘔吐瀉痢,頭痛頭暈,有熱者,溫服取汗皆甚效。又能治婦人產後的神經性腹痛,及孩童由於食滯而引起的咳嗽、眼疾、齒痛、咽痛等。可以使用本方的症狀是,內傷和外感兼併而發的各種症狀。這裏所談的外感,就是被夏天的風寒所傷;內傷是吃飲生冷食物而傷害胃腸。即食毒和水毒而發生頭痛、發熱、心下痞、嘔吐、下痢、心腹疼痛等。
【加減】
1.腹痛瀉痢:加蒼朮、黃連。
2.噁氣嘔吐:加枳實、竹茹。
3.中暑吐瀉:合三物香薷飲。
【用法】
不拘時溫服。
來源http://www.123tw.net/product/p1-001420.html
【組成】
藿香0.7、桔梗0.4、大腹皮0.7、紫蘇0.7、茯苓0.7、白朮0.4、白芷0.7、半夏0.4、陳皮0.4、厚朴0.4、甘草0.2、生薑0.2、大棗0.2。
【功能】
袪風理氣,除痰散滯。
【主治】
外感風寒,內傷飲食,憎寒壯熱,頭痛嘔逆,胸膈滿悶,咳嗽氣喘,及傷冷傷濕,瘧疾中暑、霍亂吐瀉,感嵐瘴症。
【應用】
夏季因貪涼飲冷,嘔吐瀉痢,頭痛頭暈,有熱者,溫服取汗皆甚效。又能治婦人產後的神經性腹痛,及孩童由於食滯而引起的咳嗽、眼疾、齒痛、咽痛等。可以使用本方的症狀是,內傷和外感兼併而發的各種症狀。這裏所談的外感,就是被夏天的風寒所傷;內傷是吃飲生冷食物而傷害胃腸。即食毒和水毒而發生頭痛、發熱、心下痞、嘔吐、下痢、心腹疼痛等。
【加減】
1.腹痛瀉痢:加蒼朮、黃連。
2.噁氣嘔吐:加枳實、竹茹。
3.中暑吐瀉:合三物香薷飲。
【用法】
不拘時溫服。
來源http://www.123tw.net/product/p1-001420.html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8
- 文章: 33799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藿香正氣散
藿香正氣散 (和劑局方)
組 成
藿香、紫蘇、桔梗、白芷、厚朴、大腹皮、陳皮、半夏、茯苓、白朮、
甘草、生薑、大棗。
說 明
本方和劑局方。能解表和中,理氣化濕,治療夏秋季感冒和急慢性胃腸炎為主。對於宿食與停水,頭痛、微熱、心下鬱積、嘔吐、下利、心腹疼痛、無汗、脈象和腹部都有力者,均可適用。如果無此症狀,夏天常用亦可調整腸胃。
適 應 症
夏日感冒、急性胃炎、夏季下利、中暑、嘔吐、婦人產前產後神經性腹痛、小兒食滯之咳嗽、眼疾、齒痛、咽痛。
運用參考
水土不服嘔吐感冒加葛根湯。口渴下利、小便不利加五苓散。食物中毒加黃連解毒湯。中暑加清暑益氣湯。裡急後重加枳殼。頭眩加小柴胡湯。
辨別比較
本方用治夏天外感風寒、內傷濕滯所引起之嘔吐、下利、頭痛、發熱等症為主。清暑益氣湯用治易疲勞、無力,有熱感,小便黃赤,口渴等症為主。
使用注意
口渴、舌苔黃燥者,不宜使用。
來源http://www.ch-angmp.com.tw/0246.htm
組 成
藿香、紫蘇、桔梗、白芷、厚朴、大腹皮、陳皮、半夏、茯苓、白朮、
甘草、生薑、大棗。
說 明
本方和劑局方。能解表和中,理氣化濕,治療夏秋季感冒和急慢性胃腸炎為主。對於宿食與停水,頭痛、微熱、心下鬱積、嘔吐、下利、心腹疼痛、無汗、脈象和腹部都有力者,均可適用。如果無此症狀,夏天常用亦可調整腸胃。
適 應 症
夏日感冒、急性胃炎、夏季下利、中暑、嘔吐、婦人產前產後神經性腹痛、小兒食滯之咳嗽、眼疾、齒痛、咽痛。
運用參考
水土不服嘔吐感冒加葛根湯。口渴下利、小便不利加五苓散。食物中毒加黃連解毒湯。中暑加清暑益氣湯。裡急後重加枳殼。頭眩加小柴胡湯。
辨別比較
本方用治夏天外感風寒、內傷濕滯所引起之嘔吐、下利、頭痛、發熱等症為主。清暑益氣湯用治易疲勞、無力,有熱感,小便黃赤,口渴等症為主。
使用注意
口渴、舌苔黃燥者,不宜使用。
來源http://www.ch-angmp.com.tw/0246.htm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8
- 文章: 33799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藿香正氣散
藿香正氣散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1078-1085年
外感風寒,內傷濕滯,發熱惡寒,頭痛,胸膈滿悶,脘腹疼痛,惡心嘔吐,腸鳴泄瀉,舌苔白膩等.
大腹皮 白芷 紫蘇 茯苓(去皮)各30g 半夏曲 白朮 陳皮(去白) 厚朴(去粗皮,薑汁炙) 苦桔梗各60g 藿香(去土)90g 甘草(炙)75g
上藥其為細末.每服6g,用水150ml,加生薑3片,大棗1枚,同煎至100ml,熱服.如欲出汗,覆蓋衣被.
1.嬰幼兒腹瀉 應用本方加減:藿香5~10g,大腹皮5~10g,紫蘇4~6g,白朮5~15g,白芷5~10g,茯苓5~5g,厚朴5~10g,半夏4~6g,陳皮5~10g,桔梗5~10g,甘草3~5g.每日1劑,水煎至80~100ml,分3~5次口服.水樣便多者加豬苓5~10g,無熱者去白芷.桔梗.蘇葉,無嘔吐者去半夏.白芷.蘇葉.桔梗.高熱.嘔吐頻繁者給適量肌注安痛定.愛茂爾,脫水明顯者給一次性靜脈補液.治療嬰幼兒腹瀉96例,其中男46例,女50例;小於6個月3例,6個月至3歲93例;伴發熱者21例,伴嘔吐者34例.結果:發熱嘔吐止,糞便形態恢復正常,小於6個月嬰兒每日排便少於4次,6個月至3歲嬰幼兒少於2次為治癒.其中於藥後12~48小時止瀉者8例,48~72小時止瀉者24例,痊癒85例,有效6例,無效5例,治癒率88.5%,總有效率為94.7%,平均7天治癒[1].又有報導用本方製成片劑,每次1~8片,用紗布包煎成20ml,日服3次.治療嬰幼兒秋季腹瀉64例,年齡最小者6個月,最大者2歲;病程最短半天,最長6天.結果:止瀉天數與對照組間呈顯著性差異.表明用該煎劑治療止瀉效果快[2].2.急性酒精中毒 應用本方加減:藿香.蘇葉.半夏各12g,白朮.茯苓.大腹皮各15g,厚朴10g,生甘草.白芷各6g,桔梗10g,生薑3片,大棗5個,砂仁.木香各10g,葛根30g.每日1~2劑,水煎服.治療急性酒精中毒61例.結果:有效56例,無效5,有效服藥劑數1~4劑,平均2劑[3].3.急性胃腸炎 應用本方製成劑治療急性胃腸炎組150例,男67例,女83例;其中成人104例,兒童46例.另設本方水劑對照40例.所有病例皆經中醫辨症屬外感風寒,內傷濕邪者.治療方法:成人每次1袋(5g),每日2次,兒童酌減.3天為1療程.結果:臨床痊癒(嘔吐.腹瀉.腹痛症狀消失,大便檢驗正常)95例,佔63.3%;好轉(嘔吐.腹瀉次數明顯減少,惡心.腹痛等症狀減輕)55例,佔36.7%;無效為0;總有效效為100%.水劑對照組總有效率為97.5%[4].3.急性食物中毒 應用本方加減:藿香15g,蘇葉.白芷.陳皮.半夏各9g,白朮.茯苓.厚朴.大腹皮各12g,桔梗.甘草各6g,生薑3片,大棗4枚.每日1劑,水煎分早.中.晚各服1次或頻飲.嘔吐甚加黃連3g;瀉痢頻數量多有脫水時,加用螅纘殼6g,並採用口服補液輔助治療.治療急性食物中毒33例,對照組29例以西藥(慶大霉素24萬單位加入液體靜滴為主,部份病例合併土霉素.痢特靈等藥物常規口服,並據需應用安痛定.柴胡注射液.癲痂.愛茂爾等)治療.結果:兩組全部治癒,治療治癒時間中藥組為52小時,對照組為56小時,兩組比較無顯著差異,但在解除發熱.頭身痛.腹脹.腹痛等症狀及病後恢復方面,中藥組明顯優於對照組,其平均退熱時間37小時,對照組為52小時,P<0.01,有顯著性差異[5].4.痱子 應用本方製成水劑,用溫水洗淨,試於患部,局部搽塗藿香正氣水.每天3~4次.治療痱子30例.結果:治癒27例,3例因局部繼發感染成痱癤轉用他藥治療[6]. 一.藥理研究1.對胃腸功能的影響 取90g,加40%乙醇270ml,加熱回流半小時,趁熱過濾,得濾液約180ml,1ml相當原藥2g,置冰箱中,備用,簡稱藿液.藿香正氣水,批號02067,直接使用.(1)常規製備兔離體12指腸標本,使之在恒溫38.5~39度C通氣的20ml台氏液內正常收縮,待其收縮穩定10分鐘後,描記正常收縮曲線,加入藿液0.5ml.另取一腸段,如上操作,描記正常收縮曲線後,加入〞藿水〞0.5ml.以上實驗用家兔3隻,各反覆9次.(2)常規製備兔離體12指腸段標本,描記正常收縮曲線後,於浴槽內加入0.1%水楊酸毒扁豆鹹0.5ml,濃度為2.5X10-5g,腸段呈緊張性收縮,收縮明顯時,加入藿液0.5ml,5分鐘後換液,再加入0.1%水楊酸毒扁豆鹹0.5ml.(3)按(2)中實驗方法將0.1%水楊酸毒扁豆鹹改為1%氯化鋇,作同樣實驗.(4)按(1)中實驗方法,當腸管被抑制時,於浴槽中加入0.25%妥拉蘇林0.5ml.(5)家兔9隻,以2.5%戊巴比妥鈉靜脈麻醉背位固定在手術台上,打開左下腹,分離空腸,向上插入一排盡空氣的水囊,並連接水檢壓計,觀察腸管活動情況.分離股靜脈,結紮遠心端,供給藥用.將動物分為3組,每組3隻,1組作對照,另2組由十二指腸分別給予藿液或藿水5ml/kg,給藥20分鐘後,各動物靜脈注射0.1%水楊酸毒扁豆鹹0.5ml/kg.實驗結果表明:藿香正氣丸(水)對兔離體十二指腸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並能對抗擬膽鹹藥所引起的痙攣性收縮,亦能部份對抗擬膽鹹藥引起的家兔在體腸的痙攣.同時,妥拉蘇林不能對抗藿香正氣丸(水)對腸平滑肌的抑制作用,說明藿香正氣丸(水)不是通過興奮X受體而起作用的〔7〕. 又有報導,把小腸放進內盛台氏液50ml,恆溫38度C並連續供氧的麥氏浴槽中.腸段運動經機械電換能器連至LMS-2A型二異生理儀記錄.紙速0.5mm/s,靈敏度2mv/cm.待腸段運動基本穩定後開始觀察,每次用藥後連續記錄10分鐘,分析第10分鐘所記錄腸段運動波的頻率.波幅及基絨水平,顯示腸段運動的頻率(次/分鐘).收縮力(mm)和肌張力(mm),並取其相對變化率〔用藥後收縮力(或頻率)變化量/用藥前收縮力(或頻率)x100〕%作指標進行用藥前後對比.結果表明:(1)濃度藿香正氣丸液對不同機能狀態的小腸段運動影響表現不一致-抑制或興奮.(2)高濃度藿香正氣丸液對不同機能狀態的小腸段運動影響均表現為抑制.(3)在滴加Ach使腸段痙攣後再加進高濃度試藥液,腸段張力恢復與對照組明顯增快.在高濃度試藥液抑制小腸段運動顯效後再滴加Ach,其所引起的腸段張力升高(痙攣)程度較對照組明顯減少[8]. 另有報導,取家兔十二指腸標本30個,藿香正氣水0.3ml(0.9g生藥ml)加入浴槽內,對照組加入45%乙醇0.3ml(因藿香正氣水中含有45%乙醇).結果藿香正氣水能使腸電慢波頻率減慢,而不能抑制其產生,能使快波中峰電位數目減少,幅度下降,乃至慢波上鋇載峰電位完全消失,與對照組比較P<0.001.因此藿香正氣水能有效的抑制平滑肌的活動,使腸蠕動減弱,並且這種作用與45%的乙醇溶劑無關[9]. 2.解痙.鎮痛.抑菌作用 取健康豚鼠離體十二指腸及回腸,觀察本方對離體十二指腸自動收縮及由組織胺.乙跣膽鹹.氯化鋇所致回腸收縮興奮的影響;觀察對豚鼠離體膽囊.膀胱平滑肌的作用;小鼠0.1ml/10g灌胃,觀察其對小鼠胃腸道推進機能的影響(硫酸鋇推進試驗);以垂體後葉引起小鼠離體子宮收縮的影響;小鼠0.2ml/10g灌胃,觀察其鎮痛作用(扭體法);體外培養抑制菌試驗.結果:本方對離體豚鼠十二指腸的自動收縮及由組胺,乙跣膽鹹.氯化鋇所致回腸的興奮性收縮有明顯抑制作用,並呈正比量效關係;對小鼠胃腸道輸送機能有抑制作用;但對乙跣膽鹹所致豚鼠膽囊收縮,以組胺.乙跣膽鹹所致的膀胱平滑收縮均無影響;對垂體後葉素引起的小鼠子宮收縮有良好的抑制作用;鎮痛作用亦顯著,抑菌試驗表明,本方對藤黃八 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多種菌株敏感[10]. 二.毒性研究 急性毒性試驗表明,該劑安全無毒[4].
〔1〕高鴻蘭,藿香正氣散治療嬰幼兒腹瀉96例,山東中醫學院學報,1993,17(1):39 .〔2〕查安生等,藿香正氣片包煎治療嬰幼兒秋冬季腹瀉64例,安徽中醫學院學報,1992, 11(2):36.〔3)鄒世光,藿香正氣湯加味治療急性酒精中毒61例,中成藥研究,1993(2):20.〔4〕尹寶蓮等,藿香正氣劑的藥理及臨床觀察,中草藥,1992,23(9):479.〔5〕李輯敏,藿香正氣散化裁治療急性食物中毒33例,陝西中醫,1990,11(5):224.〔6〕王立鎮,藿香正氣水治療痱子,山東中醫雜誌,1990,9(5):51.〔7〕周雪仙等,藿香正氣丸(水)對腸平滑肌的作用,湖南中醫學院學報,1984,(1):62.〔8〕陳朝風等,藿香正氣丸對家兔離體小腸段運動雙向調節作用的觀察,新中醫,1987,(2):52.〔9〕劉菊秀等,藿香正氣水影響家兔離體腸電和運動的實驗研究,天津中醫學院學報.1987,(2):31.〔10〕劉中煜等,藿香正氣水解痙.鎮痛和抗菌作用實驗觀察,中草藥,1984,15(12):15.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1078-1085年
外感風寒,內傷濕滯,發熱惡寒,頭痛,胸膈滿悶,脘腹疼痛,惡心嘔吐,腸鳴泄瀉,舌苔白膩等.
大腹皮 白芷 紫蘇 茯苓(去皮)各30g 半夏曲 白朮 陳皮(去白) 厚朴(去粗皮,薑汁炙) 苦桔梗各60g 藿香(去土)90g 甘草(炙)75g
上藥其為細末.每服6g,用水150ml,加生薑3片,大棗1枚,同煎至100ml,熱服.如欲出汗,覆蓋衣被.
1.嬰幼兒腹瀉 應用本方加減:藿香5~10g,大腹皮5~10g,紫蘇4~6g,白朮5~15g,白芷5~10g,茯苓5~5g,厚朴5~10g,半夏4~6g,陳皮5~10g,桔梗5~10g,甘草3~5g.每日1劑,水煎至80~100ml,分3~5次口服.水樣便多者加豬苓5~10g,無熱者去白芷.桔梗.蘇葉,無嘔吐者去半夏.白芷.蘇葉.桔梗.高熱.嘔吐頻繁者給適量肌注安痛定.愛茂爾,脫水明顯者給一次性靜脈補液.治療嬰幼兒腹瀉96例,其中男46例,女50例;小於6個月3例,6個月至3歲93例;伴發熱者21例,伴嘔吐者34例.結果:發熱嘔吐止,糞便形態恢復正常,小於6個月嬰兒每日排便少於4次,6個月至3歲嬰幼兒少於2次為治癒.其中於藥後12~48小時止瀉者8例,48~72小時止瀉者24例,痊癒85例,有效6例,無效5例,治癒率88.5%,總有效率為94.7%,平均7天治癒[1].又有報導用本方製成片劑,每次1~8片,用紗布包煎成20ml,日服3次.治療嬰幼兒秋季腹瀉64例,年齡最小者6個月,最大者2歲;病程最短半天,最長6天.結果:止瀉天數與對照組間呈顯著性差異.表明用該煎劑治療止瀉效果快[2].2.急性酒精中毒 應用本方加減:藿香.蘇葉.半夏各12g,白朮.茯苓.大腹皮各15g,厚朴10g,生甘草.白芷各6g,桔梗10g,生薑3片,大棗5個,砂仁.木香各10g,葛根30g.每日1~2劑,水煎服.治療急性酒精中毒61例.結果:有效56例,無效5,有效服藥劑數1~4劑,平均2劑[3].3.急性胃腸炎 應用本方製成劑治療急性胃腸炎組150例,男67例,女83例;其中成人104例,兒童46例.另設本方水劑對照40例.所有病例皆經中醫辨症屬外感風寒,內傷濕邪者.治療方法:成人每次1袋(5g),每日2次,兒童酌減.3天為1療程.結果:臨床痊癒(嘔吐.腹瀉.腹痛症狀消失,大便檢驗正常)95例,佔63.3%;好轉(嘔吐.腹瀉次數明顯減少,惡心.腹痛等症狀減輕)55例,佔36.7%;無效為0;總有效效為100%.水劑對照組總有效率為97.5%[4].3.急性食物中毒 應用本方加減:藿香15g,蘇葉.白芷.陳皮.半夏各9g,白朮.茯苓.厚朴.大腹皮各12g,桔梗.甘草各6g,生薑3片,大棗4枚.每日1劑,水煎分早.中.晚各服1次或頻飲.嘔吐甚加黃連3g;瀉痢頻數量多有脫水時,加用螅纘殼6g,並採用口服補液輔助治療.治療急性食物中毒33例,對照組29例以西藥(慶大霉素24萬單位加入液體靜滴為主,部份病例合併土霉素.痢特靈等藥物常規口服,並據需應用安痛定.柴胡注射液.癲痂.愛茂爾等)治療.結果:兩組全部治癒,治療治癒時間中藥組為52小時,對照組為56小時,兩組比較無顯著差異,但在解除發熱.頭身痛.腹脹.腹痛等症狀及病後恢復方面,中藥組明顯優於對照組,其平均退熱時間37小時,對照組為52小時,P<0.01,有顯著性差異[5].4.痱子 應用本方製成水劑,用溫水洗淨,試於患部,局部搽塗藿香正氣水.每天3~4次.治療痱子30例.結果:治癒27例,3例因局部繼發感染成痱癤轉用他藥治療[6]. 一.藥理研究1.對胃腸功能的影響 取90g,加40%乙醇270ml,加熱回流半小時,趁熱過濾,得濾液約180ml,1ml相當原藥2g,置冰箱中,備用,簡稱藿液.藿香正氣水,批號02067,直接使用.(1)常規製備兔離體12指腸標本,使之在恒溫38.5~39度C通氣的20ml台氏液內正常收縮,待其收縮穩定10分鐘後,描記正常收縮曲線,加入藿液0.5ml.另取一腸段,如上操作,描記正常收縮曲線後,加入〞藿水〞0.5ml.以上實驗用家兔3隻,各反覆9次.(2)常規製備兔離體12指腸段標本,描記正常收縮曲線後,於浴槽內加入0.1%水楊酸毒扁豆鹹0.5ml,濃度為2.5X10-5g,腸段呈緊張性收縮,收縮明顯時,加入藿液0.5ml,5分鐘後換液,再加入0.1%水楊酸毒扁豆鹹0.5ml.(3)按(2)中實驗方法將0.1%水楊酸毒扁豆鹹改為1%氯化鋇,作同樣實驗.(4)按(1)中實驗方法,當腸管被抑制時,於浴槽中加入0.25%妥拉蘇林0.5ml.(5)家兔9隻,以2.5%戊巴比妥鈉靜脈麻醉背位固定在手術台上,打開左下腹,分離空腸,向上插入一排盡空氣的水囊,並連接水檢壓計,觀察腸管活動情況.分離股靜脈,結紮遠心端,供給藥用.將動物分為3組,每組3隻,1組作對照,另2組由十二指腸分別給予藿液或藿水5ml/kg,給藥20分鐘後,各動物靜脈注射0.1%水楊酸毒扁豆鹹0.5ml/kg.實驗結果表明:藿香正氣丸(水)對兔離體十二指腸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並能對抗擬膽鹹藥所引起的痙攣性收縮,亦能部份對抗擬膽鹹藥引起的家兔在體腸的痙攣.同時,妥拉蘇林不能對抗藿香正氣丸(水)對腸平滑肌的抑制作用,說明藿香正氣丸(水)不是通過興奮X受體而起作用的〔7〕. 又有報導,把小腸放進內盛台氏液50ml,恆溫38度C並連續供氧的麥氏浴槽中.腸段運動經機械電換能器連至LMS-2A型二異生理儀記錄.紙速0.5mm/s,靈敏度2mv/cm.待腸段運動基本穩定後開始觀察,每次用藥後連續記錄10分鐘,分析第10分鐘所記錄腸段運動波的頻率.波幅及基絨水平,顯示腸段運動的頻率(次/分鐘).收縮力(mm)和肌張力(mm),並取其相對變化率〔用藥後收縮力(或頻率)變化量/用藥前收縮力(或頻率)x100〕%作指標進行用藥前後對比.結果表明:(1)濃度藿香正氣丸液對不同機能狀態的小腸段運動影響表現不一致-抑制或興奮.(2)高濃度藿香正氣丸液對不同機能狀態的小腸段運動影響均表現為抑制.(3)在滴加Ach使腸段痙攣後再加進高濃度試藥液,腸段張力恢復與對照組明顯增快.在高濃度試藥液抑制小腸段運動顯效後再滴加Ach,其所引起的腸段張力升高(痙攣)程度較對照組明顯減少[8]. 另有報導,取家兔十二指腸標本30個,藿香正氣水0.3ml(0.9g生藥ml)加入浴槽內,對照組加入45%乙醇0.3ml(因藿香正氣水中含有45%乙醇).結果藿香正氣水能使腸電慢波頻率減慢,而不能抑制其產生,能使快波中峰電位數目減少,幅度下降,乃至慢波上鋇載峰電位完全消失,與對照組比較P<0.001.因此藿香正氣水能有效的抑制平滑肌的活動,使腸蠕動減弱,並且這種作用與45%的乙醇溶劑無關[9]. 2.解痙.鎮痛.抑菌作用 取健康豚鼠離體十二指腸及回腸,觀察本方對離體十二指腸自動收縮及由組織胺.乙跣膽鹹.氯化鋇所致回腸收縮興奮的影響;觀察對豚鼠離體膽囊.膀胱平滑肌的作用;小鼠0.1ml/10g灌胃,觀察其對小鼠胃腸道推進機能的影響(硫酸鋇推進試驗);以垂體後葉引起小鼠離體子宮收縮的影響;小鼠0.2ml/10g灌胃,觀察其鎮痛作用(扭體法);體外培養抑制菌試驗.結果:本方對離體豚鼠十二指腸的自動收縮及由組胺,乙跣膽鹹.氯化鋇所致回腸的興奮性收縮有明顯抑制作用,並呈正比量效關係;對小鼠胃腸道輸送機能有抑制作用;但對乙跣膽鹹所致豚鼠膽囊收縮,以組胺.乙跣膽鹹所致的膀胱平滑收縮均無影響;對垂體後葉素引起的小鼠子宮收縮有良好的抑制作用;鎮痛作用亦顯著,抑菌試驗表明,本方對藤黃八 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多種菌株敏感[10]. 二.毒性研究 急性毒性試驗表明,該劑安全無毒[4].
〔1〕高鴻蘭,藿香正氣散治療嬰幼兒腹瀉96例,山東中醫學院學報,1993,17(1):39 .〔2〕查安生等,藿香正氣片包煎治療嬰幼兒秋冬季腹瀉64例,安徽中醫學院學報,1992, 11(2):36.〔3)鄒世光,藿香正氣湯加味治療急性酒精中毒61例,中成藥研究,1993(2):20.〔4〕尹寶蓮等,藿香正氣劑的藥理及臨床觀察,中草藥,1992,23(9):479.〔5〕李輯敏,藿香正氣散化裁治療急性食物中毒33例,陝西中醫,1990,11(5):224.〔6〕王立鎮,藿香正氣水治療痱子,山東中醫雜誌,1990,9(5):51.〔7〕周雪仙等,藿香正氣丸(水)對腸平滑肌的作用,湖南中醫學院學報,1984,(1):62.〔8〕陳朝風等,藿香正氣丸對家兔離體小腸段運動雙向調節作用的觀察,新中醫,1987,(2):52.〔9〕劉菊秀等,藿香正氣水影響家兔離體腸電和運動的實驗研究,天津中醫學院學報.1987,(2):31.〔10〕劉中煜等,藿香正氣水解痙.鎮痛和抗菌作用實驗觀察,中草藥,1984,15(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