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佛小傳
天上天下無如佛
十方世界亦無比
世間所有我盡見
一切無有如佛者
釋迦譯曰能仁──能作佛事,仁濟眾生。牟尼譯曰寂默──寂然不動,默契真理。
族姓
釋迦世尊未成佛前,為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國王淨飯王長子,姓喬答摩,名悉達多。母親為拘利族天臂城主善覺大王胞妹摩耶。
太子降生
淨飯王與摩耶夫妻多年,卻苦無兒子。一夜,摩那夫人夢見六牙白象進入她的右,不久,摩耶夫人便宣告有孕。淨飯王得知這消息後十分高興。摩耶夫人將要生產時,按照古印度規矩,女子必需回娘家產子。淨飯王遂派遣宮中大臣、宮女等,護送夫人回娘家。摩耶夫人途經嵐毗尼園時,看見一棵枝葉茂盛、花朵艷麗的無憂樹,當她舉右手欲採花時,太子即從她的右出生。惟摩耶夫人熙怡坦然,身體安常,不傷不痛。
太子降生時出現種種吉祥瑞相:─後園樹木自然生果;地生青蓮;枯樹皆生花葉;天雨澤香,熏遍遠近;天樂鳴空,天女或執金瓶或執幢蓋現虛空中;濁水變清;毒蟲隱藏;吉鳥翔鳴;寶藏自然出現;地為大動等等,共有三十二種吉祥瑞應。
太子從母胎出時,天帝釋以天妙衣裹手,最先承接太子身;四大天王抱持太子而示其母。是時太子即立於地,向東西南北各行七步,行時有七寶蓮花承足。太子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語畢,四天王即以天繒接太子於寶几上。九龍於虛空中吐清淨水,一溫一涼,灌太子身。即時有大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
太子降生後七天,摩耶夫人命終,生到忉利天上。姨母摩訶波闍波提受王付囑養育太子。她於太子成佛後亦隨佛出家,成為佛弟子中第一位比丘尼。
問:摩耶夫人為何生太子後七日便命終?
答:有二因緣:
(一)摩耶夫人生太子後,其福轉勝,應在天上享福,故在人間歿而上升忉利天。
(二)世上母親多不願見兒子出家。若太子出家時其母仍在,母必心碎欲死。今摩耶夫人早生忉利便可避過此傷痛之事。
占相
有五百相士受王命為太子占相言:「王子有三十二相,若出家則成佛,若在家則為轉輪聖王。」當時有一仙人名阿私陀,知道宮中有聖人出世,特意跑來為王相之。仙人相太子後忽然痛哭不止。淨飯王及夫人見仙人悲哭,以為太子有甚麼不祥之相,生大憂惱,舉身戰怖。仙人言:「太子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挺特殊妙,分明炳著,此非轉輪聖王之相,此人必成佛無疑。但是我今年已一百二十歲,不久命終後生無想天,不能見佛,不能聞經法,失此大利益之事,所以悲傷得很。不是太子有甚麼不吉之事。」
淨飯王聞已,決定盡一切辦法阻止太子出家。
太子自幼天資聰敏,無論文武都比當時最傑出的文人和武士還要好。太子十七歲時,淨飯王立即為太子選了一位才貌雙全的女子,名叫耶輸陀羅為妻。太子因多劫修行,貪瞋痴煩惱已斷,內心清淨,所以與妻子沒有夫妻之實。
淨飯王又為太子造三殿:暖殿以擬隆冬,涼殿以避夏暑,中殿用擬春秋。又派眾多釆女侍奉,希望太子不捨出家。
出遊厭欲
太子十九歲那年,請求父王許他到宮外遊玩。父王立即宣令全城內外各街道皆悉灑掃清淨,更驅逐諸老病死亡及身體有殘缺者。又派遣眾多大臣和宮女陪同太子出遊。他們先遊東門花園,有天人化作一白髮蒼蒼、肉少皮鬆、皺紋滿面、體弱駝背、顫顫抖抖的扶著扙步行的老人。
太子問侍臣:「此是何人?為何變成這樣?」
侍臣答言:「這是老人,因精力漸漸衰竭,身體機能漸漸減弱所致。」
「只是他會老,還是所有人都會老?」
「人生在世,不能幸免。」
太子聽後,心感震盪,念一切眾生自幼到老只是朝露之間。太子憂愁不樂,便令回宮。
數天後,太子出外遊南門。淨飯王敕要加倍嚴淨道路。天人又化作一病人,臥於路旁,痛苦呻吟,渾身顫抖,皮黃骨瘦。
太子問:「此是何人?為何變成這樣?」
侍臣答言:「這是病人,因身體失調而引致。」
「只是他會病,還是所有人都會病?」
「人人皆會生病,無一幸免。」
太子聽後,心感不安,十分煩惱,便令回宮。
第三次,太子出西門遊玩,天人化作一具屍體,面無血色、身體僵硬、如石頭般動也不動。又化多名男女老少圍繞號哭。
太子問:「此是何人?為何動也不動?」
侍臣答言:「這是死人。」
「何謂死人?」
「此人已無氣息,亦無知覺,世間所有事物、人情皆與他無關。」
「我也會死嗎?」
「世上任何人,無論是貧富美醜,無常至時,都要一死,無一幸免。」
太子聽後,十分不安。念人生在世,有生必有死。無論何等人物,亦無可避免。太子心裡煩惱,便令回宮。
數日後,太子出遊北門。天人化作一剃除鬚髮,身穿袈裟,左手持缽,右手執錫杖,威儀整肅,安祥徐步,視地而行的人。
太子問他:「請問你是何人?」
此人答言:「我名為沙門,欲求解脫故。
愛憎意俱除,諸情調心定。
無著捨吾我,眾事一切棄。
乘自守車與,手執智慧弓。
廣設諸方便,欲壞滅魔兵。
願無火無地,無水無風雲。
無日月星辰,無雲空疾患。
無老死憂苦,亦無別離惱。」
太子聽後,心生歡喜,即發願出家,尋求解脫生老病死之道。
當時宮中的相師知道,再過七日太子若不出家,便成轉輪聖王,故請王上加強城門的守衛,使太子不能離城半步。又遣眾多美女作輕歌曼舞,希望動搖太子出家之心。
釋迦佛小傳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4
- 文章: 33799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釋迦佛小傳 離俗出家
離俗出家
太子再三懇求父王准許他出家修道,父王聽後,心情沉痛的流下眼淚,對太子說:「如果你有孩子的話,我就准許你出家。」太子用手指著妻子的腹部說:「父王,她有孕了。」
這就是指腹成胎的故事,亦說明釋迦世尊的神通不可思議。
耶輸陀羅經過六年懷孕才誕下兒子,名羅羅。羅羅為甚麼要在胎內六年才出生呢?請參看相關網頁,十六尊者之羅羅尊者。
二月七日晚深夜時分,諸天神以神通力令諸臣宮女熟睡。太子忽聞空中聲言:「出家時至!」太子回望熟睡中諸美女,觀美女之似橫屍,悟宮闈之如敗塚。嗟生老之病苦,慕出世之常樂。即往馬夫車匿所,命其牽馬而來。車匿知太子意,故意放聲大哭,欲覺醒宮中諸人。天神力使彼等昏臥如故。太子語車匿言:「一切恩愛會當別離,世間之事易可果遂,出家因緣甚難成就。」車匿默然無語。
太子騎上馬匹彼,四大天王捧著馬的四足及車匿離開王宮,至北門時,鬼神使門自然開啟,太子即從北門出。離開時發誓願言:「我若不能得成正覺,不能度眾生脫離苦海,誓不再回此迦毗羅城。」
天曉時,太子已到深山。自念我已出家,不應像俗人一般髮飾,應像沙門一樣。即從車匿索取寶刀。太子右手執刀,左手捉髮,自持利刀剃髮,當髮墮下時,三十三天的帝釋天王以天衣盛之,奉到忉利天宮起塔供養。太子把髻中明珠交車匿奉還父王;脫下瓔珞令奉還姨母;脫下身上美麗的服飾令贈耶輸陀羅。太子又咐囑車匿代向父王說:「世人生離死別無有定期,我今出家是為眾生尋求解脫之道。」又令傳語耶輸陀羅:「人生在世,恩愛一定是要分離。我今已斷除這種苦惱,希望你不要妄生貪戀,悲哀憂愁。」又語車匿:「世間之法,獨生獨死,豈復有伴。我今為欲斷滅諸苦而來至此,諸苦斷時然後當與一切眾生而作伴侶。」說後便遣車匿離去,自己走進深山裡。
太子在深山裡見到一位身披袈裟的獵人,太子一看到袈裟便歡喜異常,把自己所穿的寶貴衣服與獵人交換。頓時變成一位相好莊嚴的比丘。
為甚麼獵人披上袈裟狩獵呢?因為在當時印度山林中的鳥獸,他們知道披上袈裟的出家人都是慈悲不殺的,故對他們不存戒心,更不會逃跑。獵人便利用這一點來欺騙禽獸,真是狡猾兇殘。
五年參學 六年苦行
淨飯王派二使人往山上諫太子回宮,太子答曰:「若能為我解脫四事即可還家:(一)不老。(二)無病。(三)不死。(四)無別離。」王聞已,答言:「古今無一人能免此四事。」知道太子意已決,悲哀不已。
太子從阿藍迦藍仙人處學無所有定,不久得証。太子思惟:「此定只可生在無色界天,天福享盡還受輪迴,始終不能解脫生老病死。」於是捨去而往鬱頭藍弗仙人處學非想非非想處定,不久得証。太子思惟:「此定雖可生三界之頂,(即無色界第四天),但仍然是在三界之內,仍然未離生老病死,八萬劫的天福享盡後退生下地。此非涅槃非寂滅處。」於是捨而更求勝法。
太子這樣經過五年參學,尋師訪道,始終沒有找到解脫生死之道。便往尼連河西岸的苦行林中靜坐思惟,勤修苦行。經於六年,日食一麻和一麥,主要以禪悅為食。以致肉盡肋出,身體只餘皮包骨,但仍未見解脫道。
太子於參學期間,有五人隨侍在側,一同修行。他們本是淨飯王所派遣的宮中大臣到來勸太子回宮,惟太子求道心堅,不成佛道,誓不回國。五位大臣不能回宮復命,只好跟太子一同修行。五人中二人屬母系,三人屬父系。母系二人不樂苦行,於太子修苦行時即捨太子而往鹿野苑修異道。父系三人則認為只有修苦行才是清淨之道。
太子經過六年的苦行坐禪,因甚深禪定而得大神通,知道自己快將成佛。太子恐怕後世眾生誤以為仿照自己的苦行方式可以得道成佛,遂走到尼連河洗澡,又接受牧牛女供養的乳糜粥。這時與太子同修苦行的父系三位大臣,見太子受食乳糜供養,以為他已失求道心,即捨太子而跑到鹿野苑去繼續修苦行。
太子飽食乳糜後,因過去多世行布施的福力所致,身體相好平復如故,圓滿具足。他獨自一人走過尼連河,到達伽耶山麓,見到一棵畢缽羅樹(太子成佛後便改名為菩提樹),枝葉茂盛,便於此處結跏趺坐。
時帝釋天王化作凡夫名為吉祥,奉上青綠柔淨天草與太子為座。當施座時,大地六種震動。太子坐於草座上,發大誓言:「不成佛道,不起此坐。」
降魔
太子發誓願後,大地震動,天魔波旬的魔宮亦感震動。魔王知道悉達多太子快要成佛,心生瞋怒,欲破壞之。即率領三個女兒和八十萬魔將魔兵,手持武器走到太子處,說:「悉達多,請你立即返回王宮,繼承王位,享受榮華富貴,如不聽從,我即放箭把你射死!」太子並沒有因魔王的恐嚇而畏懼,仍然安穩不動。魔王放箭射向太子,怎料箭達菩提樹前自然墜落。魔王遂遣三位女兒色誘太子。太子不為所動,心平如鏡。魔王見奸計不得逞,乃率領魔兵圍攻太子。
是時太子斥責魔王說:「我已過去久遠劫來,廣修功德,供養十方諸佛,福德智慧不可思議,不是你所能摧毀!」語畢,一聲巨響,魔王倒在地上。眾魔兵見此情況,立即下跪,誠心懺悔。
佛以大慈大悲救度眾生,亦以大雄大力降魔伏妖,所以寺廟裡的佛殿稱為大雄寶殿。
\n成佛
降伏魔王後,太子繼續於樹下坐禪,迴光返照,照徹自己本有的智慧光明;以一念金剛慧斷盡無明,智慧光明全體顯露。終於在三十歲那年農曆十二月初八中夜,太子目睹天上一顆明星出現,豁然大悟,證得無上正等正覺;證得解脫生死的涅槃之道,成為釋迦牟尼佛。
世尊自己成佛,亦見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故說言:「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得證。若離妄想,則無師智、自然智,一切顯現。」
佛所說的就是一切眾生心與佛心無別,所謂「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本來一體,眾生本來就是佛。只是眾生心被妄想煩惱執著所遮蔽而矣。
太子再三懇求父王准許他出家修道,父王聽後,心情沉痛的流下眼淚,對太子說:「如果你有孩子的話,我就准許你出家。」太子用手指著妻子的腹部說:「父王,她有孕了。」
這就是指腹成胎的故事,亦說明釋迦世尊的神通不可思議。
耶輸陀羅經過六年懷孕才誕下兒子,名羅羅。羅羅為甚麼要在胎內六年才出生呢?請參看相關網頁,十六尊者之羅羅尊者。
二月七日晚深夜時分,諸天神以神通力令諸臣宮女熟睡。太子忽聞空中聲言:「出家時至!」太子回望熟睡中諸美女,觀美女之似橫屍,悟宮闈之如敗塚。嗟生老之病苦,慕出世之常樂。即往馬夫車匿所,命其牽馬而來。車匿知太子意,故意放聲大哭,欲覺醒宮中諸人。天神力使彼等昏臥如故。太子語車匿言:「一切恩愛會當別離,世間之事易可果遂,出家因緣甚難成就。」車匿默然無語。
太子騎上馬匹彼,四大天王捧著馬的四足及車匿離開王宮,至北門時,鬼神使門自然開啟,太子即從北門出。離開時發誓願言:「我若不能得成正覺,不能度眾生脫離苦海,誓不再回此迦毗羅城。」
天曉時,太子已到深山。自念我已出家,不應像俗人一般髮飾,應像沙門一樣。即從車匿索取寶刀。太子右手執刀,左手捉髮,自持利刀剃髮,當髮墮下時,三十三天的帝釋天王以天衣盛之,奉到忉利天宮起塔供養。太子把髻中明珠交車匿奉還父王;脫下瓔珞令奉還姨母;脫下身上美麗的服飾令贈耶輸陀羅。太子又咐囑車匿代向父王說:「世人生離死別無有定期,我今出家是為眾生尋求解脫之道。」又令傳語耶輸陀羅:「人生在世,恩愛一定是要分離。我今已斷除這種苦惱,希望你不要妄生貪戀,悲哀憂愁。」又語車匿:「世間之法,獨生獨死,豈復有伴。我今為欲斷滅諸苦而來至此,諸苦斷時然後當與一切眾生而作伴侶。」說後便遣車匿離去,自己走進深山裡。
太子在深山裡見到一位身披袈裟的獵人,太子一看到袈裟便歡喜異常,把自己所穿的寶貴衣服與獵人交換。頓時變成一位相好莊嚴的比丘。
為甚麼獵人披上袈裟狩獵呢?因為在當時印度山林中的鳥獸,他們知道披上袈裟的出家人都是慈悲不殺的,故對他們不存戒心,更不會逃跑。獵人便利用這一點來欺騙禽獸,真是狡猾兇殘。
五年參學 六年苦行
淨飯王派二使人往山上諫太子回宮,太子答曰:「若能為我解脫四事即可還家:(一)不老。(二)無病。(三)不死。(四)無別離。」王聞已,答言:「古今無一人能免此四事。」知道太子意已決,悲哀不已。
太子從阿藍迦藍仙人處學無所有定,不久得証。太子思惟:「此定只可生在無色界天,天福享盡還受輪迴,始終不能解脫生老病死。」於是捨去而往鬱頭藍弗仙人處學非想非非想處定,不久得証。太子思惟:「此定雖可生三界之頂,(即無色界第四天),但仍然是在三界之內,仍然未離生老病死,八萬劫的天福享盡後退生下地。此非涅槃非寂滅處。」於是捨而更求勝法。
太子這樣經過五年參學,尋師訪道,始終沒有找到解脫生死之道。便往尼連河西岸的苦行林中靜坐思惟,勤修苦行。經於六年,日食一麻和一麥,主要以禪悅為食。以致肉盡肋出,身體只餘皮包骨,但仍未見解脫道。
太子於參學期間,有五人隨侍在側,一同修行。他們本是淨飯王所派遣的宮中大臣到來勸太子回宮,惟太子求道心堅,不成佛道,誓不回國。五位大臣不能回宮復命,只好跟太子一同修行。五人中二人屬母系,三人屬父系。母系二人不樂苦行,於太子修苦行時即捨太子而往鹿野苑修異道。父系三人則認為只有修苦行才是清淨之道。
太子經過六年的苦行坐禪,因甚深禪定而得大神通,知道自己快將成佛。太子恐怕後世眾生誤以為仿照自己的苦行方式可以得道成佛,遂走到尼連河洗澡,又接受牧牛女供養的乳糜粥。這時與太子同修苦行的父系三位大臣,見太子受食乳糜供養,以為他已失求道心,即捨太子而跑到鹿野苑去繼續修苦行。
太子飽食乳糜後,因過去多世行布施的福力所致,身體相好平復如故,圓滿具足。他獨自一人走過尼連河,到達伽耶山麓,見到一棵畢缽羅樹(太子成佛後便改名為菩提樹),枝葉茂盛,便於此處結跏趺坐。
時帝釋天王化作凡夫名為吉祥,奉上青綠柔淨天草與太子為座。當施座時,大地六種震動。太子坐於草座上,發大誓言:「不成佛道,不起此坐。」
降魔
太子發誓願後,大地震動,天魔波旬的魔宮亦感震動。魔王知道悉達多太子快要成佛,心生瞋怒,欲破壞之。即率領三個女兒和八十萬魔將魔兵,手持武器走到太子處,說:「悉達多,請你立即返回王宮,繼承王位,享受榮華富貴,如不聽從,我即放箭把你射死!」太子並沒有因魔王的恐嚇而畏懼,仍然安穩不動。魔王放箭射向太子,怎料箭達菩提樹前自然墜落。魔王遂遣三位女兒色誘太子。太子不為所動,心平如鏡。魔王見奸計不得逞,乃率領魔兵圍攻太子。
是時太子斥責魔王說:「我已過去久遠劫來,廣修功德,供養十方諸佛,福德智慧不可思議,不是你所能摧毀!」語畢,一聲巨響,魔王倒在地上。眾魔兵見此情況,立即下跪,誠心懺悔。
佛以大慈大悲救度眾生,亦以大雄大力降魔伏妖,所以寺廟裡的佛殿稱為大雄寶殿。
\n成佛
降伏魔王後,太子繼續於樹下坐禪,迴光返照,照徹自己本有的智慧光明;以一念金剛慧斷盡無明,智慧光明全體顯露。終於在三十歲那年農曆十二月初八中夜,太子目睹天上一顆明星出現,豁然大悟,證得無上正等正覺;證得解脫生死的涅槃之道,成為釋迦牟尼佛。
世尊自己成佛,亦見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故說言:「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得證。若離妄想,則無師智、自然智,一切顯現。」
佛所說的就是一切眾生心與佛心無別,所謂「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本來一體,眾生本來就是佛。只是眾生心被妄想煩惱執著所遮蔽而矣。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4
- 文章: 33799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轉法輪
轉法輪
如來出世,猶如早晨日出,先照一切高山,次照小山,後照大地。然太陽不作是念:「我當先照高山,然後才照大地。」只因地有高下故照有前後。佛亦如是平等教化一切眾生,惟是眾生根有利鈍,故聞法各有不同。今佛出世,先說大方廣佛華嚴經之圓頓大教,惟是不契當時之機。世尊遂開方便門說小乘法。
世尊憶起初出家時跟從習定的兩位仙人,欲先度他們以酬教導之恩。以天眼觀其所在,原來他們已命終。
世尊自忖,我現在應先度誰人?憶昔曾隨侍自己的五位大臣,即往鹿野苑為五人三轉十二行法輪,說四諦法。五人聞已即出家,証阿羅漢果,是為佛教最初的五比丘。此時三寶具足:佛為佛寶,四諦法是法寶,五比丘是僧寶。
佛成道後十二年回國為父王說法,度了妻子耶輸陀羅及兒子羅羅出家,宮中人出家者亦不可計。又上升忉行天為母親說地藏經。
佛在印度各國之間說法四十九年,所度人、天無量。其中有一千二百五十五人為恆常隨從佛的弟子。佛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天台宗智者大師判為五時說法:
(一)華嚴時─成佛後三七日說華嚴經,度諸大菩薩。
(二)阿含時─十二年說阿含經,度聲聞緣覺人。
(三)方等時─八年說諸部大乘經,廣談藏、通、別、圓四教,化度不同根機的眾生。
(四)般若時─二十二年說諸部般若經。
(五)法華涅槃時─八年說妙法蓮華經。將入滅時,以一日一夜說大般涅槃經,顯寂滅為樂;昭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乃至一闡提人(即全無善根者),亦有佛性。
涅槃
佛一生說法,應渡的眾生已度盡,佛認為化緣已盡,住世無益。在八十歲那年的二月十五日,於拘尸那城娑羅雙樹下右而臥,示現入大涅槃。
佛將涅槃時,接受了一位工匠純陀的最後供養,又度了八十一歲的老人須跋陀羅成為佛在世時最後一位比丘。
又佛將入涅槃時,侍奉佛二十多年的阿難尊者請問佛:「佛在世時,我們以佛為師。佛滅道後,以何為師?」
佛說:「以戒為師。」
「佛在世時,我們依佛而住。佛滅道後,依何而住?」
「依四念處住。」(四念處即:一,觀身不淨。二,觀受是苦。三,觀心無常。四,觀法無我。)
「佛滅道後,結集經藏時,以何為首?」
「當說信、聞、時、主、處、眾六種成就。」
「對一些惡性比丘,佛在世時,有佛調服。佛滅道後,用甚麼辦法對治他們。」
「用默擯的方式,把他們在僧團內孤立起來,這樣他們就會自動離開了。」
釋迦世尊八相成道(八相即:降兜率、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轉法輪、入滅。),皆為方便示現。世尊言:「我於塵點劫前,早已成佛。自是以來,常在此娑婆世界說法教化,亦於餘處,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衹國導利眾生。」
可知世尊倒駕慈航,為解脫現在及未來眾生生老病死苦,示現出生,示現入涅槃。
考據
佛生於周昭王二十四年四月八日,於周穆王五十三年二月十五日涅槃。
據周書異記所載:『周昭王即位二十四年,甲寅歲四月八日,江河泉池忽然汛漲,井水溢出,山川震動,有五色光入貫太微,遍於西方,盡作青紅色。太史蘇由奏曰:「有大聖人生於西方,一千年外聲教及此。」昭王即刻鐫石記之,埋於南郊天祠前。』此即佛生之時年也。
又記:『同穆王五十三年,壬申歲二月十五日,平旦暴風忽起,損舍折木,地動天陰,西方白虹十二道。太史扈多曰:「西方聖人滅矣。」』此即佛入涅槃之時也。
[stream]http://buddha.goodweb.cn/music/musicdownload4/l_02.wma[/stream]
釋迦如來心咒
如來出世,猶如早晨日出,先照一切高山,次照小山,後照大地。然太陽不作是念:「我當先照高山,然後才照大地。」只因地有高下故照有前後。佛亦如是平等教化一切眾生,惟是眾生根有利鈍,故聞法各有不同。今佛出世,先說大方廣佛華嚴經之圓頓大教,惟是不契當時之機。世尊遂開方便門說小乘法。
世尊憶起初出家時跟從習定的兩位仙人,欲先度他們以酬教導之恩。以天眼觀其所在,原來他們已命終。
世尊自忖,我現在應先度誰人?憶昔曾隨侍自己的五位大臣,即往鹿野苑為五人三轉十二行法輪,說四諦法。五人聞已即出家,証阿羅漢果,是為佛教最初的五比丘。此時三寶具足:佛為佛寶,四諦法是法寶,五比丘是僧寶。
佛成道後十二年回國為父王說法,度了妻子耶輸陀羅及兒子羅羅出家,宮中人出家者亦不可計。又上升忉行天為母親說地藏經。
佛在印度各國之間說法四十九年,所度人、天無量。其中有一千二百五十五人為恆常隨從佛的弟子。佛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天台宗智者大師判為五時說法:
(一)華嚴時─成佛後三七日說華嚴經,度諸大菩薩。
(二)阿含時─十二年說阿含經,度聲聞緣覺人。
(三)方等時─八年說諸部大乘經,廣談藏、通、別、圓四教,化度不同根機的眾生。
(四)般若時─二十二年說諸部般若經。
(五)法華涅槃時─八年說妙法蓮華經。將入滅時,以一日一夜說大般涅槃經,顯寂滅為樂;昭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乃至一闡提人(即全無善根者),亦有佛性。
涅槃
佛一生說法,應渡的眾生已度盡,佛認為化緣已盡,住世無益。在八十歲那年的二月十五日,於拘尸那城娑羅雙樹下右而臥,示現入大涅槃。
佛將涅槃時,接受了一位工匠純陀的最後供養,又度了八十一歲的老人須跋陀羅成為佛在世時最後一位比丘。
又佛將入涅槃時,侍奉佛二十多年的阿難尊者請問佛:「佛在世時,我們以佛為師。佛滅道後,以何為師?」
佛說:「以戒為師。」
「佛在世時,我們依佛而住。佛滅道後,依何而住?」
「依四念處住。」(四念處即:一,觀身不淨。二,觀受是苦。三,觀心無常。四,觀法無我。)
「佛滅道後,結集經藏時,以何為首?」
「當說信、聞、時、主、處、眾六種成就。」
「對一些惡性比丘,佛在世時,有佛調服。佛滅道後,用甚麼辦法對治他們。」
「用默擯的方式,把他們在僧團內孤立起來,這樣他們就會自動離開了。」
釋迦世尊八相成道(八相即:降兜率、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轉法輪、入滅。),皆為方便示現。世尊言:「我於塵點劫前,早已成佛。自是以來,常在此娑婆世界說法教化,亦於餘處,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衹國導利眾生。」
可知世尊倒駕慈航,為解脫現在及未來眾生生老病死苦,示現出生,示現入涅槃。
考據
佛生於周昭王二十四年四月八日,於周穆王五十三年二月十五日涅槃。
據周書異記所載:『周昭王即位二十四年,甲寅歲四月八日,江河泉池忽然汛漲,井水溢出,山川震動,有五色光入貫太微,遍於西方,盡作青紅色。太史蘇由奏曰:「有大聖人生於西方,一千年外聲教及此。」昭王即刻鐫石記之,埋於南郊天祠前。』此即佛生之時年也。
又記:『同穆王五十三年,壬申歲二月十五日,平旦暴風忽起,損舍折木,地動天陰,西方白虹十二道。太史扈多曰:「西方聖人滅矣。」』此即佛入涅槃之時也。
[stream]http://buddha.goodweb.cn/music/musicdownload4/l_02.wma[/stream]
釋迦如來心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