暇滿人身

佛陀示現八萬六千四百善巧法門,發菩提心!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
文章: 33799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暇滿人身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暇滿人身

《甘露法洋》-- 《菩提道次第廣論》釋義開示

 

依止上師後修持之次第

以下將講授的教法,稱為“依止上師後修持之次第”。大家必須注意,這一支科判不叫“修持之次第”而叫“依止上師後修持之次第”,這也就是在強調,如果不依止師長而修學,就並非正確的修學方法。

從這裏開始將說之所有章題,均為禪參之課目,亦即在禪修正行時必須修持的課題。

這一支分為兩部份,先講為何應善用我們這身命,次講善用此身命的具體方法。



應當善用此身命之原因

如果不懂比較,我們不能明白這幸運的人身轉生是何等的幸運。如果不知其利用價值,我們則不會明白其可塑性。如果不知其難得,我們則不會有急於馬上利用它而修行的決定心。故此,首先我們必須明白自己這身命之寶貴性,再說其可塑性,最後講解其難得之處。



人身轉生之寶貴性

我們的輪回世界分為六道,人間只是其中之一道,且是極幸運的生處。在所有人裏面,又分為殊勝的人身及普通的人身兩種。殊勝的人身具備了十八種利於修行的條件。這十八種條件,分為免於八種不利修行之情況及具備十種圓滿之修持條件兩大類別。要明白其寶貴,必須把它與其他可能性作比較。



免于八種不利修行之情況

這八種情況稱為“無暇”,這是“無閒暇修行”的意思。它們的反面稱為“有暇”,亦即“有機會修持正法”之意。



(1)    如果生於地獄中,不分日夜都會受著痛苦,片刻不得休息,所以根本無辦法修持。可幸地,我們在此生中並非生於地獄。

(2)    如果生於餓鬼道中,日夜均為饑渴所折磨,滴水亦不能得。在這情況下,談修行亦不可能。可幸地,在此生中我們並不生為餓鬼。

(3)    如果生為畜牲,連一句佛法都聽不懂,所以亦無從學習或修持。可幸地,我們今生並非生為畜牲。

(4)    如果生於欲天,享樂無窮無盡,根本不會想及修行。生於色界及無色界的眾生,長期處於定中不起一念,難有修學之機會。這些天界雖然福報比人間大,但卻並不利於修持。可幸地,我們此生並非生於天界。

(5)    即使生於人間,如果轉生在原始的國境,亦無學佛之機會。可幸地,我們並非生於此等地方。

(6)    即使生於人間而又生於不落後的地方,但若天生有目盲等殘障,對修學就很不利了。可幸地,我們並非這類人。

(7)    如果生具邪見或生在有邪見的文化中,即使值遇佛法,仍然無法相信。可幸地,我們並非具邪見。

(8)    如果生在無佛教之年代,我們即使具足上述七種條件,仍然無法可修。可幸地,我們今生值遇了佛法。



以上這八種條件,後四種與人類相關,前四種為不屬人類之不利情況。這八條件,要同時湊齊是極不容易的機遇,所以我們應當慶倖。

前面說過,我們在禪修時,並非單單把這些教法溫習一遍,而必須仔細思維,令心有所感動。以上八有暇教法,便是要禪參的內容。我們不應滿足於把這些內容速習一遍而已,而必須幻想自己若生於地獄中所受痛苦等,令自己心生對有暇之慶倖,並專注於此感受上,餘此類推,以令心有所真實改變,方為有效之修持。



具備十種圓滿之修持條件

這十種條件稱為“圓滿”,其中前五種與自己有關,後五種則與外在環境有關。



(1)    如果不生為人,就難以有好條件修行。可幸地,我們生為人類。

(2)    我們不只生為人類,且具有足夠智力以作修持。

(3)    我們不單生為有智力之人,且又恰巧生在有佛法之地區。

(4)    曾作殺父或殺母等五無間罪之人,即使修行亦極難有成。可幸地,我們在今生中從未作過這等大重罪。

(5)    即使湊齊了上述條件,若對佛法不生信,仍然無法有成。可幸地,我們對佛法多多少少亦算是信受了。

(6)    我們幸運地生於有佛示現於世的年代。

(7)    並非所有示現之佛均會說法,因為這必須視乎因緣。幸運地,在我們年代示現之釋迦牟尼佛曾開示正法,否則我們便無法可修。

(8)    在現今之年代,雖然已值末法,但我們始終還是有幸遇上了清淨而傳承不曾中斷之正法。

(9)    在此年代,我們或許未必真的有緣親見有人成就之案例,但我們卻有許多大師之傳記可以閱讀,以生出信心。

(10)在此年代的某些國家,仍然有許多人恭敬修行者,並願意為修行人提供各種順緣,令我們可以全心全意地修持。



以上說完十圓滿。在技術上而言,我們未算具足其中第六及第七點,但我們遇上了師長及其教法,所以這二條件亦可視為權作代替了。第十條亦是我們未必一定具備的條件,在西方國家修行的出家人便不一定具備它,但大部份漢地行者可說具備了這一順緣。總之,這十種條件,我們可說是基本上同時湊足或起碼很接近湊足了,這是極為難得的。在禪修時,我們應仔細參思這十圓滿,以求生出覺受。



人身轉生之可塑性

有了這個人身,只要我們願意付出少許心血,便能令以後的未來世不墮於三惡道,或者令我們超出輪回,甚至還能成就無上的佛境。退一步說,如果我們只希求來生轉世為富人,或求長壽、健康等,亦可以透過此身修行來達到目的。生於天界的眾生雖然享樂,但卻無從修法;即使生為人類,也不見得全都有這麼有利的修行條件。

如果某件東西十分寶貴,但它卻並無具體利用價值,它仍然不值得我們過度重視。可是,我們的今生及此身,不單同時湊足了前述之十八種黃金條件,而且極有用處,所以我們必須好好珍惜這個大好機會。



人身轉生之難得性

我們的人身,不單寶貴及極富利用價值,而且難以再次得到。為什麼說人身難以再得呢?我們可從其因、比喻及數量計算這三角度來說明。

要想得到人身,必須作很完美的持戒修行,並廣積佈施功德,否則絕不會得到。我們自己計算一下,此生中我們曾作多少惡業呢?我們又何曾完美地持戒呢?老實說,不要說所有的戒律了,就連單單一條妄語戒,我們亦肯定未曾能完美地守持。只要誠實地盤點一下,我們便心中有數,自然會知道來生難以再得到具足十八條件的人身之果報,甚至連不墮地獄亦不敢保證。

我們幻想以下情景:在無邊的大海中有一隻盲眼的老海龜,牠每隔一百年才從海裏浮出水面換氣一次。在這大海上,有一個像游泳池救生圈形狀的物體隨處漂流。如果說有一次,這海龜在浮上來時,牠的頭不偏不倚、剛巧就穿過了這個環,這種機會有多大呢?這是幾乎不可能發生的情況!在這比喻中,大海是六道輪回,我們便是老龜。我們的眼正受煩惱及業力所蒙蔽,所以在此喻中的老龜是盲的。老龜一百年一次浮出水面,表喻我們在輪回中只會偶爾生於人間。小環到處漂流,正似佛法並不長期住於某世界中的實況。剛才我們心中算過了,如果盲龜長期浮在水面,遇上環的機會或許還比較大,可是牠偏偏一百年才出來一次;如果牠有目標地刻意找尋,也許找到小環的機會較大,可是牠偏偏瞎了眼睛;如果小環長期固定在某處,二者雙遇之機會又或許較大,可是牠偏偏是隨浪漂流的。所以,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老盲龜幾乎絕無可能恰巧地把頭無意中穿過了小環。在無邊輪回中,我們極少機會得人身;在這世界中,極少時間有佛法。可是,現在我們正剛好生為人類,又遇上了佛法,竟然奇跡地同時湊足了十八種條件,這不是極為難得嗎?再沒有什麼比這更難得的了!再次得到同等人身,是最渺茫不過的機會了。

在六道之中,轉生為人的機率並非六份之一。在輪回之中,生於三善道的眾生極少,生於三惡道的眾生占了大部份。在三善道中,生為人類也極少。在人類中,具足十八種條件的人為少,不具條件的人占大多數。從前有一位喇嘛,他有許多漢族弟子。有一次,這喇嘛在講菩提道次第教法。在他講到人身稀有難得時,碰巧他的一位任漢地武官的弟子來訪。這弟子在喇嘛講完經後,便對喇嘛說:“師父!您在西藏居住,說人身難得稀有,我可以理解。可是請您別再說這些沒見識的話了,免得讓人笑話嘛!師父您沒去過漢地而已,那裏的人可多呢!”這件事成為了流傳下來的一個笑話,但事實卻並非如此。我們可能以為人類數目很多,但只要我們比較一下全世界人口數位與昆蟲的數位,便知道人類其實相對之下數目極少,何況我們還未計其他畜牲、地獄、餓鬼及天界眾生的數字呢!在宇宙歷史上,要在許多萬個劫之中,才出現一次能有佛示現的劫。在這劫中,亦只有極短一瞬有佛住世,何況他還不一定會說法。只要我們生早一點或生遲一點,即使生於此世界為人,亦遇不上佛法。在這地球上,佛法昌盛的地區少,不信佛的國家為多,即使生於這地球,能又生於有佛法之地區亦不易。



以上講完人身之寶貴、其意義及其難得性。我們在禪修時,必須對這三點及從成因、比喻及數量三角度培養覺受。在柏繃喀大師教授的《掌中解脫論》中,對這些單元有很詳細的開示,大家可以自己參考。《廣論》的學術性比較強,裏面引用了大量經論依據。《掌中解脫論》裏的相關教授必較詳細,而且實用性比較強,很值得修道次第的人作為參考和實修的指引。《掌中解脫論》的教授者是最有修證的一代宗師柏繃喀大師,其結集者是當今宗座法王的老師赤江仁寶哲,其漢譯者是一位對藏文很通達的漢人譯師,所以大家可以完全信賴這部論及它的漢文版本。順帶一提,不少我派的僧人,包括衲本人,在心目中都以赤江仁寶哲為根本上師,而赤江仁寶哲的根本上師正是柏繃喀大師。

我們既得了這樣的人身,卻只懂把一生虛度在忙於衣食住行上,就與畜牲無異了,而且完全浪費了這大好機會。在過往生,我們曾極努力地持戒及佈施,方得到在今生轉生為暇滿人身之果。距離成佛之目的地,這就似是已經登上了半山。在這時候放棄,是最可惜不過的。現在不用這大好機會,尚待何時呢?透過參思以上三點,我們便會有了動力,使自己不敢虛度人生。


來源:http://www.b-i-a.net/iblphk/books/book39_18_b5.html
圖檔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佛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