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泌尿道感染也會引發嬰幼兒發燒

發表於 : 2008-07-03 , 16:56
MissC
泌尿道感染也會引發嬰幼兒發燒
自由
文/謝政洪(作者為財團法人彰濱秀傳紀念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



天氣不穩定,小兒感冒病例增多,但如果小兒發燒就認定是感冒引起,有時會錯失治療先機。在門診中,有多位病童被發現是因泌尿道感染而有發燒現象。其實,泌尿道感染是小兒常見的疾病之一,臨床上常常只用發燒來表現,若延誤治療,甚至造成敗血症,就可能危及生命,所以它是不能輕忽的疾病,家長要多小心。

小兒泌尿道感染與大人最大不同之處是,常合併有先天性泌尿道結構異常,需要進一步的影像學檢查來發現潛在的疾病。此外,兒童的腎臟還在持續發育成長的階段,易受到傷害,而造成腎臟的瘢痕化(結疤),若是破壞範圍大,或是反覆感染,可能進而產生蛋白尿、持續性高血壓等併發症,最後可能得面對因腎衰竭要洗腎的後果。因此,及早確立診斷,發現潛在的病因並治療,才可避免腎臟受到不可回復傷害。

小兒在泌尿道感染的臨床表現上,可出現各種不同的症狀,發燒是最常見的症狀。以年紀來分,嬰幼兒初期往往是食慾不振、哭鬧不安、腹瀉等疑似腸胃炎的症狀,甚至產生黃疸等不典型症狀;再大一點的小孩則有尿急、頻尿、尿液有異味、排尿時疼痛、灼熱感、腹痛及腰痛等典型症狀。

常見的泌尿道感染病原體有細菌、病毒、披衣菌、原蟲感染等。細菌感染佔最多數95%,以人體腸內菌為主,其中又以大腸桿菌(E.Coli)佔80%最多,其他如變形桿菌屬(Proteus)、克雷白氏菌(Klebsiella)、綠膿桿菌(Pseudomonas)、腸桿菌屬(Enterobacter)也是常見的。

泌尿道感染可透過尿液學檢查與影像學檢查來診斷致病機轉,尿液檢查是最基本的檢查,必要時,要做影像學檢查,可分為腎臟超音波、X光檢查,以及核子醫學檢查。

◎泌尿道感染的檢查:

●腎臟超音波可以檢查有無水腎、雙套輸尿管、輸尿管囊腫、異位腎臟、馬蹄腎等結構異常,以及膀胱壁發炎、變厚、腎盂腎炎、腎膿瘍等感染變化。

●X光檢查以解尿膀胱輸尿管攝影(VCUG)為主,可檢查有無膀胱輸尿管迴流症、膀胱解尿的型態、有無阻塞等情形。

據統計,泌尿道感染的兒童高達30至50%有膀胱輸尿管迴流症,所以一旦診斷有泌尿道感染的情形,都應接受解尿膀胱輸尿管攝影的檢查。

●核子醫學檢查(DMSA)是目前診斷急性腎盂腎炎及腎臟有無結疤最準確的工具,其敏感度可達9成以上。此外,膀胱核醫攝影也是監測膀胱輸尿管有無逆流的篩檢工具,與解尿膀胱輸尿管攝影的差別在於,較低的輻射累積劑量,但解像力較差,且無法分辨迴流的程度與級數。

◎泌尿道感染的治療:

因上、下泌尿道感染的不同,給藥也不同。下泌尿道感染(如膀胱發炎)所需要抗生素的時間約3至5天;上泌尿道感染(如腎盂腎炎)需要抗生素的時間約10至14天。若引發有敗血症的狀況則須治療2星期以上。

◎預防之道:

●首要注意清潔問題,尤其是女生,大小便後擦拭會陰,一定要由前往後擦拭,儘量避免泡澡及使用刺激性的清潔用品。

●穿著方面應以寬鬆、吸汗為主,以免細菌滋生。

●多攝取水分及避免憋尿的行為。口服益生菌改善腸道菌種等等,對於預防泌尿道感染都有幫助。

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