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第五十六卷 A面
日常法師
菩提道次第廣論手抄稿
舊版第五十六卷.A面
00'03"
又較焚毀殑伽沙數諸佛塔廟,若於勝解大乘菩薩,起損害心,發生瞋恚,說諸惡
稱,亦如前說。」
還有呢,殑伽沙,這更厲害哦!前面這南贍部洲,恆河沙數的這個諸佛塔廟,唉呀,
這不得了啊!現在我們隨隨便便壞掉一個塔,或一個廟,乃至於一個佛像,那個果報,就
不可思議地厲害啊,這個罪過是不得了啊!我那幾次到印度去,看見很多乞丐,我也從來
沒有看見過,這個印度的乞丐之多是不得了。那年我在達隆沙拉,四月十五,然後呢他們
那個法會,那個乞丐就來。那個是非常偏僻的一個小鎮,而且山上面,那個海拔一千七百
公尺,相當於我們阿里山,那個小鎮。那地方的人最多只有嘛,大概幾百個人最多了,
就這樣,那麼三分鐘就把那街就跑遍了,這麼一個地方。那天來的乞丐有多少?有一千
菩提道次第廣論.手抄稿258
多個!啊!你想想看。據說那真的要來,還不曉得多少。後來我聽人家,人家說朝聖那個
聖地,那乞丐真是以萬計。你沒看見過那乞丐可怕的樣子,有很多手沒有的,有很多那個
眼睛瞎掉了,鼻子沒有的,有很多那個的。我最深刻的一個小孩子,那小孩子都是光著屁
股,赤著腿,身上曬得像黑炭一樣,這樣的可憐。到了冬天,冷得不得了,撿到了一個,
不要說麻布袋撿不到,人家丟掉的那個紙裹在身上,就這樣子,就這樣的可怕法!
01'46"
然後呢我看見一個小孩子,那個小孩子,一個女的,不曉得那個頭上生了什麼東西,
那個整個額骨頭上,像蜂窩一樣,那個膿在流。唉呀我一看哪!我一生沒有看見過這麼個
可怕法的。從那個頭髮,那個髮根上面這樣的下來,就像蜂窩,每一個地方,這樣。我老
遠看見了,我本來想送她一點東西。結果他們那個乞丐,還有一個壞毛病,他還要來摸
你,唉呀!我實在看見了她……一方面是摸這個東西,一方面跑來摸你。我想向前面,我
不曉得怎麼跑過去。我就先跑到那邊,結果那個小孩子跟我到那邊,我趕快,快步地逃走
來不及。唉!她看看追不上了,她在那兒,我心裡一直跳。我說不送她,我是不忍心,送
她,我看見那樣子真可怕,這樣。
02'35"
那為什麼要說那個乞丐故事呢?我就告訴你。當年有一個,印度那個時候有一個大成
就者,那個事情已經發生了前很久很久了。他就說啊,這個公元一千年左右,那個回教勢
259 舊版.第五十六卷 A
力入侵,入侵了以後,把整個的那個聖物統統摧毀,摧毀,就是看見廟就破壞,就這樣。
然後那個主犯不談,還在阿鼻地獄,不曉得哪出來。這個從犯,那個從犯就這樣,然後呢
受了這個惡果,然後出來了。出來了以後,他的餘孽未盡,生生世世就在那地方。如果那
時候,他那個佛像額骨頭上把他敲一下,就這個樣子,爛!如果他一個髒東西丟在這個上
面,就這個樣。然後呢敲斷了手,那個手就沒有;然後呢敲壞了什麼東西,手就沒有。他
什麼時候出來,還不知道。你看那乞丐的可怕,那真是可怕!所以這個毀南閻浮堤塔廟的
這個罪過,是可怕,可怕得不得了!
03'36"
欸!但是這個罪過怎麼樣?反過來,對勝解大乘的菩薩哦,那個大乘菩薩是勝解行
地,還沒有登地哦,還沒有真正的見道的菩薩哦,還不是聖者哦,是發了菩提心的菩薩,
只是如此而已;他是個凡夫。你只要起一個損惱心,然後呢瞋恚、討厭他:「這樣,這個
傢伙!」然後呢你還說他壞話,這個罪過比前面還要重,看看喏,這千真萬確的事實哦!
唉!所以對這個佛法上面,你隨便一點點的這個損或者是益,是不得了啊!剛才是說,對
這個塔廟的損。這個地方不要害怕,我說一個高興的公案,給你們聽聽。
04'26"
這個佛世的時候,有這麼一個公案,一個比丘叫象護,「象」就是大象,「護」是保
護,他的名字叫象護。他為什麼叫象護呀?從小他家裡出生的時候,他家裡那個金銀財庫
菩提道次第廣論.手抄稿260
都滿,然後這個庫藏裡邊,有一個小的金象。這個金子的象啊,牠自然來的,也不曉得哪
兒來的。然後呢那個小孩子長大了,那個金象也長大,欸,跟那個小孩一樣長大。等到那
個小孩子長大了,可以玩的時候,那個象就老跑出來,那個小孩子跑到那裡,這個象就跟
到哪裡。然後呢,他騎上去跟牠一起玩,一直等到長大了。這個在印度啊,他使用的東西
象是最好的,最好的這個騎乘。平常像我們馬啊、牛啊,你最多一個人,那個象,我在印
度看見,你騎在象上面,他可以弄一個非常好的一個坐的東西,那個像一個轎子一樣,擺
在象的身上。像那個什麼?像那個……像那個我們中國說那個轎子,有各式各樣的東西放
在那裡,裝璜得非常好,那象的力量大嘛!結果呢那個小孩子就是,一生就跟著這樣了。
05'46"
那麼他是摩羯陀國,他父親是摩羯陀國的大長者,非常有錢的人。凡是那個有錢的
人,他們印度這個種族觀念,是非常厲害的,所以有錢人都在有錢人一堆住。那個時候就
說有五百長者子,那經常一起玩的。這個一起玩的當中,有一個就是國王的兒子阿闍世
王。那個時候,他還沒有做國王,也跟那些人一起玩。他們每個人都有他的家世,或者天
生來,每個人都有他非常殊勝的這種感應。那麼這個人就有這麼一個好玩的事情,就這
樣。他隨時隨地,他想到要騎那個象,那個象就來了,蹲在那裡,讓他爬上去,這樣。就
告訴他:「我不要了,你回去吧!」那象就先回去了,就這樣好。
261 舊版.第五十六卷 A
06'39"
那麼他小孩子生的時候,通常他們要去問那個婆羅門,就卜一個卦,說小孩子吉祥不
吉祥啊?起個什麼名字啊?那這婆羅門就問他,說:「這個小孩子出生的時候,你家裡有
沒有什麼象徵?」他說:「有!這麼一件事情。」「對,這個小孩子是一個很好的好命,
他的名字叫象護。」那麼後來他就這樣長大了。長大了以後,那阿闍世王,我們曉得,就
做了國王了。他真是一個非常大的大暴君,他自己父親都要殺,所以他到處想辦去收擄、
搜刮。當然他這個阿闍世王之所以壞的話,還是受那個惡知識的影響,這我們這裡不去談
它,受那個提婆達多的影響,不談它。結果他就想:對呀!這個象護這個象,我以前沒辦
法,現在做了國王了,想辦法把牠弄得來。所以有一天,他就特別邀請那個象護父子,說
這個國王邀請他。當然,平常的時候國王邀請是非常光彩的事情,可是他們曉得,邀請他
沒有什麼好事,然後呢邀請函當中還特別說,把那個象一起帶來,這樣。那麼這個父親跟
兒子商量,說:「這次看這樣子,這很糟糕!那這麼好的象,牠一帶去的話,那就被他弄
掉,被他要去了。」那個象護說:「沒關係,他要不去的,要不去的,儘管去好了!」結
果父子兩人就去了。
08'10"
去了以後,然後大家玩得滿高興。玩完了以後,阿闍世王就說:「好了,好了!宴
會結束了,你們可以回去了,那個象,就留在這裡吧!」那果然不錯,他父親心裡面嘀嘀
菩提道次第廣論.手抄稿262
咕咕,他兒子也很放心,好,回去就回去了。那就回去了。等到他們剛離開那王宮,沒多
遠的話,欸!那個象自己啊,在那個國王的園庭裡邊,就不見掉了,又跟在後頭,又跟
回家去,又把他們父子兩個人載回去了。他就高高興興─那個父親很高興,他兒子曉得
不對!不對!這個象牠決定跟著你,你沒旁的辦法好想的。但是那個阿闍世王,他身為國
王,他不會放得過我們的。想了半天想不著,所以只有唯一的辦法,那只有求佛出家。
08'56"
大家也曉得這個佛,所以……本來啊,他那個父親有這麼好的兒子也捨不得,碰見了
這事情也沒辦法了,那只好說:「那大家去求佛吧!」跑得去,佛就跟他說法,欸,說法
─法眼淨,然後呢沒多久,就證了阿羅漢。證了阿羅漢,那好了,這個事情就解決了。
但是那個象還是跟在那個旁邊,大家就說:「那已經用不著,證了阿羅漢,當然用不著這
些東西啊!」這個象還是不走,那沒辦法,那麼大家就去問那個佛了。「這是什麼因緣?
怎麼樣才好?」這個世尊就給那象護比丘說,就說:「你現在回去,跟那個金象說:『我
今生分已盡,不再用汝。』你對他說三遍,說我現在生分─生死已經盡了,現在不要你
了,不必你來伺候我了,說它三遍。」說了三遍,那個象就隱沒不見了,從此以後沒有。
10'01"
那是什麼因緣呢?哦,原來這樣:他在毘婆尸佛,毘婆尸佛就是我們說七佛之首,就是
過去莊嚴劫的倒數第三尊佛。那個毘婆尸佛的時候,那個時候像法當中,佛已經涅槃了,
263 舊版.第五十六卷 A
那麼造了很多塔廟。造了很多塔廟呢,有一個廟裡邊,就是菩薩降生的時候。那個廟當中
有各式各樣的,比如說有的哪,平常的一般塑的佛說法的像,比如說我們這裡說法的像,
或者是出世的像,左手托缽,右手按地;說法像有說法印,或者定印,或者什麼。那麼有
的時候紀念他的,比如說出生的時候,一手指地,一手指天,七步等等,有的涅槃像。那
麼這一個廟裡邊塑的那個菩薩,是從兜率天降生的時候這個菩薩像,騎著那個大白象下來
的,這麼一個像。
11'02"
結果那個年久了以後,那個不是佛菩薩本身哦,那個象身上面那個鍍的金,有一點剝
落了。有一個窮人,他跑到廟裡去拜佛,看見了那個象身上剝落了,心裡是不忍:唉呀!
這個佛的地方,怎麼剝落了?他根本窮得不得了,想盡辦法是弄了一點點,不曉得什麼泥
巴啊什麼東西,跑得去把那個象身上就補了一下。就那補了一下,從此以後他就生天,就
這樣。那多生多劫有這個,一直到現在,那還是這個因緣。到現在呢,他這個跟法相應的
善根成熟了,證了羅漢果。
11'48"
所以我這個地方說到「毀」的嚴重,反過來呢,你只要對他一點點,做一點好的。我
這地方是反過來說,做一點的好事有這麼大的效果;然後毀壞的話,同樣地,可以想像得
到,有這麼嚴重的惡果。但是這麼大的惡果,而你對於一個起了勝解大乘的菩薩,有一念
菩提道次第廣論.手抄稿264
瞋心,乃至於你說一點批評他的話,這個惡報這麼重。所以現在我們動不動隨便批評別人
啊,菩薩戒上面告訴我們「說四眾過」。固然你受了戒,除了這個性罪,還有遮罪;你不
受這個戒,一樣地,你只要一開口─罵,你只要心裡面起一個念頭,就對我們有這麼大
的損害,但是你曉得他是菩薩嗎?所以注意哦!現在我們修學佛法,的的確確要想積功德
是千難萬難啊,但是我們要毀壞的話,好容易、好容易呀!
12'53"
真正的觀念不是它難跟容易,真正的難的地方,就是我們得不到正知見。所謂這個正知
見,不是說今天文字認識哦!正知見就是說,你認識自己的心相,了解了以後,看心裡很清
楚,欸!一念起來了,起來的不相應的惡念,你認得這個,這個叫正知見。然後呢,一念起
來了讚歎,這個就對的,這個才是我們真正重要的要學的地方。繼續,還有一個經:
13'26"
《能入定不定契印經》說:「若剜十方有情眼目,由慈心故令眼還生,及將前說一
切有情,放出牢獄,悉皆安立轉輪王樂或梵天樂。如次若於諸能勝解大乘菩薩,淨
信瞻視及由淨信樂欲瞻視,稱揚讚歎,較前生福極無數量。」
剛才說壞的,現在好的。就是你把十方一切有情的眼睛,都把它弄瞎掉,弄瞎。弄瞎
了以後,現在你慈悲心,把他的眼睛,欸,重新恢復,這個功德不得了!你現在救一個人
265 舊版.第五十六卷 A
都不得了,你把十方一切有情都救起來。然後呢,前面所說的一切有情,關在牢監裡,你
把他放出來,不但放出來,而且給他種種快樂。快樂到什麼樣子?轉輪王,那個世界最快
樂的。還有呢,三世間最快樂的是梵天樂,這個功德是大得不得了啊!
14'34"
你現在隨便布施人家一點點錢,那就很好。我前沒多久聽說,說前兩天有這個什麼,
如來素食餐廳,說他那個餐廳,凡是出家人去,他都免費的。啊!結果生意是越來越好,
有太多這種典型的例子。最近那個慈濟功德會,有很多委員,他拚命地救人,欸,結果
呢,越來生意越好。那旁邊呢,大家都同樣的生意,人家都虧本,他就賺錢了,這很簡
單,就是這個。所以做一點點好事有這麼大的果報,他現在把十方一切有情這樣的,那這
個果報,大得不得了!
15'14"
但是,欸,你看比起下面,對一個勝解行地的大乘菩薩,那個不是登地的聖者哦,還
是個凡夫菩薩,他只是發了菩提心的那個菩薩哦,勝解行的菩薩哦!你「淨信瞻視」,你
不要怎麼樣,你只要對他有淨信心,看見了以後非常歡喜,「哎呀!這個菩薩。」你這樣
很歡喜地看他,「淨信樂欲瞻視」,啊!你這樣非常歡喜地看他。乃至於「稱揚讚歎」,
單單這樣,生的福是無量無邊啊!所以我們現在談到說:「哎呀!我現在很窮,沒有福德
啊!」正因為你沒有福德,所以叫你供養三寶,所以叫你承事師長啊,結果偏偏捨不得。
菩提道次第廣論.手抄稿266
自己的事情忙得不得了,叫你做三寶的事情,大家總覺得好像,哎呀,吃了虧一樣;叫你
侍候那個尊長,大家又覺得:啊,這個又不好。我們這個福德從哪裡培養起啊?這地方說
得很清楚、很明白。你如果正確了解了,那時候你就會了解,前面說為什麼供養自己的尊
重善知識,有這麼大不可思議的果報。積聚自己的資糧福德,最好的就從這個地方,很清
楚、很明白!
16'40"
所以大家要正確地了解的話,那個三寶一定興!為什麼不興啊?大家只忙自己的,
結果呢三寶既毀壞,我們也下地獄。現在你了解了以後,啊,人人拼命!自己的事情沒關
係的,丟在那裡不管,你一定或者把那個大殿,把那個園庭,然後那些東西弄得好好的,
人家看了也歡喜,我們自己也生生增上,佛法怎麼不興呢?這道理這麼簡單哪!喏、喏、
喏!這個地方,經、論、菩薩的典型的很多的例子,都說得清清楚楚。下面,
17'18"
《極善寂靜決定神變經》中亦說:「較諸殺害南贍部洲一切有情,或盡劫奪一切財
產,若於菩薩所修善行,下至摶食施諸旁生,而作障難,能生無量罪。」故於是
處,極應防慎。
下面又有一個比較,都是出於經上面的。你把南閻浮提的一切眾生,統統殺掉了,
267 舊版.第五十六卷 A
哦,這不得了!還有呢,把他的財產統統劫奪掉了。單單一個殺已經不得了,還要盜,這
個罪好可怕!欸,可是比起下面來的話,這個罪還算輕的。下面什麼呀?說一個菩薩所修
的善行,你並沒有傷害那個菩薩哦,只是他修那個善行的時候,你去障礙他。他那個菩薩
去施一摶食,一點點東西,施給、送給旁生,說一粒糖給螞蟻吃,你把他障礙掉了,這麼
一點哦,生的罪無量無邊。也許到這個地方我們會懷疑:「怎麼可能呀?」怎麼不可能!
絕對事實,我告訴你!真正造的業,下面詳細說,這裡我簡單地說一下。
造
18'44"
的業真正的有三方面,《金剛經》上三輪體空,那個是已經證得空性以上的菩薩,
在我們凡夫位上的三輪,這我們要正確地認識,慢慢地相似的清淨相,你去做就對了。哪三
輪呢?你是作者,就是你的心裡面;然後呢你拿一樣東西,這個是所用的物,送給對方,或
是施一粒糖,這個是你施的東西;給這個螞蟻或者蟑螂吃,那是受你的東西,那是旁生哦!
這個三樣東西當中,任何一樣東西,都會決定你的業的大小。但是所施的對象,這個是固
定的,那個畜生就是畜生,佛就是佛,你沒辦法轉變,對吧?所以這個雖然有絕大的差別,
可是這個主,由不了我們自己。你今天碰見一個佛,他就是佛,你碰見了蟑螂,你沒辦法把
牠看成佛那樣。然後呢你施的東西,就拿我們普通凡夫來說,就算你王永慶嘛,你最多只有
一百億的財產,你比起南閻浮提固然比不上,比起這個台灣省都比不上的。
菩提道次第廣論.手抄稿268
20'05"
但有一樣東西啊,注意!就是我們發的心,這個菩提心的特質是什麼?它是跟法界相
應的,法界相應的。就像那個算術當中,所以任何一數字乘那個無限大,乘出來的結果,
都是無限大。哪怕一粒糖,哪怕施給一個螞蟻,不管另外的二輪是什麼,可是你的心是個
無限大,結果是個無限大。他菩薩做任何一件事情,他以菩提心相應的,就是一個無限
大。今天你把他障礙住了,請問:你賠得起嗎?這南閻浮提,只是個南閻浮提,跟無限大
怎麼能比啊?這個南閻浮提,在太陽系當中,找出來小得一點點;在銀河系當中,找都找
不到,非常清楚,非常明白,這是我們要了解的。所以我們真正修學佛法,要曉得這個大
乘的真正精神啊,這是我們一定要曉得的這一點!這一點我們了解,這個業,它有特別大
的大力量的,特別大,大力量的。
21'15"
所以這地方,我們現在要特別注意,特別注意一個問題。現在目前交通方便,所以南
傳北傳大家又開始經常來往。往往我們南北傳之間,彼此有意見的不同,這一點我們應該
採取個什麼態度呢?我告訴你們:自己總覺得我現在很慚愧,我現在不了解,最好把兩樣
東西都了解了一點,那個時候才去開口。現在我們通常很容易犯的大毛病,就說:「啊!
我們是大乘,他們是小乘。」對不起,你說這一句話非墮落不可,非墮落不可!這是根
本,佛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無量阿僧祇劫所集的教法,隨便都不可以毀謗,何況這
269 舊版.第五十六卷 A
是根本!說大乘的根本,沒有這個小乘,根本沒有大乘。尤其是《瑜伽戒本》說得清清楚
楚,不要說我們是大乘。反過來,同樣的所謂小乘的,因為有一點,關於這個維護得完整
的話,那他們比我們維護得好得太多、太多。然後呢,你看見了這個好的形相,然後說:
「哎呀,他們是,我們沒有了。」那又完全錯了,完全錯了!這一點啊也不必……。
22'40"
這個經上面告訴我們這一點,我就一個事實擺在這裡。請問:像中國這樣的戰亂,
到佛法最盛的時候,所謂唐─隋唐。隋唐以後,不要說經過「三武一宗」,除了這個以
外,然後呢經過這個所謂五代,然後兩宋、元、明、清,這頻年戰亂是不曉得多麼厲害,
一切東西都破壞得這樣厲害了。世界上很少有這個國家經過這樣的破壞,居然還能夠保
存,假定說沒有一點真實的內容,請問,它憑什麼保存?不但保存,而且每過一個時候,
欸!就只要有一個個把人出來的話,馬上佛法就旺,很興旺,憑什麼?這一點我們要了解
哦!所以大乘的基本特質我們一定要了解,它的的確確這個實在是偉大極了!
23'48"
反過來說,我們不要說大乘而輕易毀謗,絕不可以!大乘的基礎如果沒有這個的話,
根本沒有大乘,你把你的根都挖掉了,你還談什麼大乘,自己還要毀謗別人,不,這第一
個不可以。第二個呢,反過來,我們也要了解,不要看見,啊!說只有……現在好像這個
佛法只是他們是。以他們來說,看我們不對,這個我們能夠原諒他的,絕對我們原諒他,
菩提道次第廣論.手抄稿270
因為他並不了解我們的這個大乘的內涵、特質。平常我們看一件事情,總是表相上去看。
表相,現在我們的確是支離破碎,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所以他以一個外行人的眼光來
看,自然產生這個結果。可是我們生在這一個大乘地方,這是我們宿生的善業所感哦!那
個時候你不了解而跟著他們說的話,這非常嚴重。
24'42"
其實不但是我們現在,所以我建議大家好好地學。你們不妨看看,不要看多的,玄奘
大師的《大唐西域記》,你去看看好了。然後呢義淨大師,凡是中國古代高僧,到過印度
的,以及像《阿底峽尊者傳》。那一個時候,印度本身就是這樣的,有的時候大小共同,
有的地方只弘大乘,有的地方只弘小乘。彼此間就有各式各樣的意見,就有各樣的意見,
這意見的參差,你是無法想像的。上一次我就告訴過你們,那個無垢友尊者。那這個小乘
當中絕頂聰明的人,他因為毀謗大乘,馬上生陷阿鼻地獄。玄奘大師去看的時候,還看見
那個地方,還立個華表;說:「喏!這就是某人,當年因為毀謗世親而墮落的地方。」這
樣啊!所以這一點,碰到這種地方的話,我們從這地方呢,注意啊!我們不要……在沒有
正確認識之前的話,自己只有一個心:「我們現在是很愚癡啊!我現在要好好地學啊!」
這一點我們要了解。因為它這個業,具有絕大的力,具有絕大的力,你隨便一個念頭動的
話,就產生不得了嚴重的後果!那麼再下面,
271 舊版.第五十六卷 A
26'13"
由所依門故力大者。
所依的門,這個什麼呢?
26'20"
謂如
先舉個例。
26'22"
鐵丸小亦沈水,即彼成器雖大上浮,
說鐵丸再小的一點點,丟在水裡「噗通!」掉下去了。然後呢,你這個鐵再大,像大
船幾十萬噸,不得了的,什麼東西都沒辦法,沈。欸!結果擺在水上,它就浮在那裡,為
什麼呀?
26'42"
說智不智所作罪惡,
就在這裡,這個。
26'47"
而有輕重。
這個就說明了什麼呢?我們的智慧去辨別。下面:
26'55"
此因相者,
這個原因。
菩提道次第廣論.手抄稿272
26'58"
《涅槃經》說,諸愚癡者,如蠅粘涕不能脫離,雖於小罪不能脫離。
這個經上面告訴我們,說愚癡的人、沒有智慧的人哪,就像那個蒼蠅沾到了那個涕。
我們也看見的鼻涕,或者現在的這種膠紙,那蒼蠅一沾上面,對不起,是逃不走了。那實
際上很小的一點點哪!我們愚癡的人,犯了一點小罪啊,就受大果、大果報。
27'30"
由無悔心不能善行。由覆藏過,雖先有善為惡染污。故應現受異熟之因,變為極重
那落迦因。
「由無悔心」,第一個。「不能善行」,然後要覆藏,「雖先有善為惡染污」,所
以「應現受異熟之因,變為極重那落迦因。」本來這種小小的,只要現在稍微受一點苦,
就可以消掉的,結果變成功絕重的那落迦的因。啊,這個,這個是愚癡啊!剛才我特別把
那個「腹誹」,寫成什麼?就是肚子裡嘀咕,我們常常犯這個毛病。其實一點很小小的事
情,你就是擺在這個地方,然後呢還擺在肚子裡面,嘀嘀、嘀嘀、嘀嘀咕咕,這樣的話。
所以我告訴你們,就像平常我們這地方立的很多法,假如你覺得不合適,你可以說這地方
不合適,我倒換一個地方去,千萬不要自己肚子裡嘀咕,嘀咕對你有絕大的害處。乃至於
你到那個時候嘀咕了,還爭取同情,跟人家大家說,說了以後想辦法去使得這個事情不成
273 舊版.第五十六卷 A
功,那是更嚴重,更可怕!雖然這不是破僧,但是這是破僧的因哦,這樣,這一點我們注
意!不但這裡,在任何一個情況之下。所以我們只有一個念頭說:「啊!我現在愚癡,我
怎麼樣才能夠把它改善自己。」不管跑到哪裡去,就這樣拿這佛法來照自己,這是最重要
的一件事情。
28'58"
又如少水投鹽一掬,則難飲用,或如欠他一文金錢,不能還償,漸被逼縛受諸苦惱。
就這樣。這很少的水,一點點鹽放進去就不行。反過來,很大一缸水,投進去,如
果海水的話,投上十斤、八斤、一百斤、一千斤,那動都不動,就這樣。那麼同樣地欠了
錢,雖然很小,你不能還的話,很糟糕。世間的金錢還起來很難,佛法這東西很容易,你
一要追悔、懺悔的話,問題就解決了。但這個懺悔不是個形象哦!我們現在太多的人,
啊,就跑得去,今天就懺了悔,說懺悔就完了。那心裡面還在那兒:「反正懺悔可以完
的!」你憑這個心的話,那個懺悔就根本就是連它動都沒動。這是我們要了解的。
2019/01/03校稿一
![卍字 :wan:](./images/smilies/w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