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兜鈴

介紹單味藥物!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20
文章: 33485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馬兜鈴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書名:瀕湖炮炙法
作者:劉宋、雷學所著
朝代:南北朝
年份:公元420-581年
in>:

<目錄>卷二•草類
<篇名>馬兜鈴
內容:〔 曰〕凡採得實,去葉及蔓,以生絹袋盛於東屋角畔,待乾劈開,去革膜,取淨子焙用。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20
文章: 33485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馬兜鈴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馬兜鈴百六十三
去革膜,取仁焙用。肺虛寒者勿用。
苦,寒,無毒。手太陰肺藥也。清肺熱而降氣,止痰咳而定喘。血痔 瘡之疾,水腫心痛之生平澤叢林中,七八月採實。關中、河東、河北、江、淮、夔、浙皆有之。作蔓繞樹而生。
葉如山蕷葉,而濃大背白。六月黃紫花,頗類枸杞。七月結實如大棗似鈴,作四五瓣。
水腫腹大,喘急,水煎服。(驗方第一。)
喘急,同炙草煎服。(第二。)
一切心痛,燈上燒末,酒下立止。(第三。)
痔 腫痛,瓶中燒煙熏之。(第四。)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20
文章: 33485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馬兜鈴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南粵馬兜鈴

【拼音名】 Nán Yuè Mǎ Dōu Línɡ
【來源】 藥材基源:為馬兜鈴科植物南粵馬兜鈴的塊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ristolochia howii Merr. etChun
採收和儲藏:全年可採挖,去須根、雜質,洗淨切片,曬乾。
【原形態】 南粵馬兜鈴 木質藤本。塊根長圓形或卵形,常數個相連。小枝平滑或稍具縱稜,嫩時密被棕色長柔毛。葉互生;葉柄長1-2cm,密被棕色長柔毛。葉片革質,闊長圓狀倒披針形、線形或長圓形,長7-20cm,寬度常因形狀不同而變異較大,通常上部寬5-10cm,向下漸狹,最下部寬僅1-2cm,有時上部與下部近等寬,寬2-6cm,先端短尖至漸尖,基部狹心形,邊全緣或上部每邊有1-3個微波狀圓裂齒,或有時僅一邊有齒,另一邊全緣,下面密被微柔毛,沿葉脈被倒生長柔毛。花單生或2朵聚生,有時排成總狀花序,生於葉腋或老莖上;花梗纖細,長3-4cm,疏被長柔毛;小苞片著生於花梗近基部,鑽形;花初呈粉紅色,以後暗褐色,花被管中部急劇彎曲,下部長2-3cm,直徑3-5mm,彎曲處至簷部與下部近等長但稍狹,常有1/3與下部貼生,具縱脈紋,外面被棕色長柔毛,內面近基部密被細柔毛;簷部延伸呈盤狀,正圓形,直徑1.5-3cm,邊緣淺3裂,裂片平展,闊卵形,近等大;花藥長圓形,長達3mm,成對貼生於合蕊柱上;子房圓柱形,長約lcm,6稜;合蕊柱先端3裂,裂片先端尖,邊緣向下延伸,具乳頭狀突起。蒴果長圓狀,長約4cm,成熟時6瓣開裂。花期5-9月,果期10-12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向陽乾燥的疏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於海南。
【性味】 苦;寒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主慢性支氣管炎;喘息性氣管炎;小兒肺炎;細菌性痢疾及乳腺炎;闌尾炎;皮膚化膿性感染
【使用方式用量】 內服:煎湯,6-9g。
【摘錄】 《中華本草》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20
文章: 33485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馬兜鈴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證類本草》 > 卷第十一
馬兜鈴

味苦,寒,無毒。主肺熱咳嗽,痰結喘促,血痔 瘡。生關中,藤繞樹而生。子狀如鈴,作四、五瓣。(今附)
臣禹錫等謹按藥性論雲︰馬兜鈴,平。能主肺氣上急,坐息不得,主咳逆連連不可。日華雲︰治痔 瘡,以藥於瓶中燒熏病處,入藥炙用,是土青木香,獨行根子。越州七、八月採圖經曰︰馬兜鈴,生關中,今河東、河北、江淮、夔、浙州郡亦有之。春生苗如藤蔓,葉如芋葉,六月開黃紫花,頗類枸杞花,七月結實棗許大如鈴,作四、五瓣。其根名雲南根,似木香,小指大,赤黃色。亦名土青木香。七月、八月採實,曝乾。主肺病。三月採根,治氣下膈,止刺痛。
雷公雲︰凡使,採得後去葉並蔓了,用生綃袋盛,於東屋角畔懸。令幹了,劈作片,取向裏子,去隔膜,並令盡用子。勿令去革膜不盡,用之並皮。聖惠方︰治五種蠱毒。用兜鈴根三兩為末,分為三貼,以水一盞,煎五分,去滓,頻服。當吐蠱出,未快再服,以快為度。又方︰草蠱術正因方及嶺南。人若行此毒,人人嚥刺痛欲死者。用兜鈴苗一兩,為末。以溫水調下一錢匕,即消化,蠱出,效。外台秘要︰崔氏蛇蠱,食飲中得之。嚥中如有物,嚥不下,吐不出,悶心熱。服兜鈴即吐出。又服麝香一錢匕,即吐蠱毒。簡要濟眾︰治肺氣喘嗽。兜鈴二兩,只用裏面子,去卻殼,酥半兩,入碗內拌和勻,慢火炒乾,甘草一兩炙,二味為末。每服一錢,水一盞,煎六分,溫呷或以藥末含嚥津,亦得。
衍義曰︰馬兜鈴,蔓生,附木而上。葉脫時,鈴尚垂之。其狀如馬項鈴,故得名。然熟時則自折坼,間有子全者。採得時須八、九月間。治肺氣喘急。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20
文章: 33485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馬兜鈴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中藥中毒與解救:馬兜鈴

(Fructus Aristo1ochiae)
【別名】萬丈花、三角草、獨行根、葫蘆罐、臭鈴鐺、蛇參果、土麝香、青藤香。
【功效】清肺降氣,止咳平喘,清腸消痔。
【不良反應機制】馬兜鈴全株有毒,主要成分為馬兜鈴酸、木藍花堿和馬兜鈴酮。馬兜鈴酸在人體中有蓄積作用,中毒後可麻痺呼吸中樞,抑制中樞神經。木藍花堿可阻斷神經節,降低血壓,用量過大時,損害腎臟,導致中毒性腎病。
【不良反應】主要為毒性反應,臨床表現為:首先出現腹痛、腹瀉、便血及時急後重等消化道症狀,出血性下痢,繼而肌肉松弛、呼吸麻痺引起呼吸困難,甚至癱瘓、血壓下降、嗜睡、瞳孔散大及知覺喪失。腎臟受累可引起尿少、蛋白尿及血尿。
l【治療與解救】
(1)早期可催吐、洗胃、服濃茶或稀醋酸或鞣酸溶液。
(2)靜脈滴注5%葡萄糖鹽水、加入維生素B-100mg,也可靜脈注射25%葡萄糖溶液。
(3)對症治療:
1)出現呼吸困難時,可用呼吸興奮劑,如尼可剎米等,也可用針灸療法,必要時給氧,行人工呼吸或氣管插管。
2)腎衰竭時及時處理,其它對症治療。
(4)中藥療法:
1)甘草、綠豆各30g,水煎服。
2)車前草30g,大黃12g(後下),大青葉15g,枳殼9g,厚朴9g,甘草6g,水煎服。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20
文章: 33485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馬兜鈴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慢性馬兜鈴酸腎病證候規律被揭示
來源:網路  2005年9月2日

日前,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和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的科研人員經過近兩年的臨床調研,揭示了慢性馬兜鈴酸腎病(CAAN)的中醫證候規律,指出本病的證候特點是:在一般慢性腎功能不全常見的氣陰兩虛基礎上,陽虛與血瘀症狀出現早而重。
近年來,馬兜鈴酸腎病(AAN)作為中藥腎損害的一種,頻繁衝擊著人們的眼球。該病病情進展較快,預後差,目前尚缺乏有效的防治方法。不同類型的馬兜鈴酸腎病中,以CAAN最為多見。為了尋找CAAN的中醫證候規律,研究人員觀察了44例該病患者證候及腎功能情況。其中,中醫辨證標準根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的慢性腎功能衰竭中醫證候診斷標準確定,分為正虛5型,邪實5型。正虛5型為:脾腎氣虛、脾腎陽虛、肝腎陰虛、氣陰兩虛、陰陽兩虛;邪實5型為濕濁、濕熱、血瘀、水氣、風動。
結果表明,正虛5型中,氣陰兩虛型出現率為38.64%,明顯高於其它證型(p<0.05);畏寒肢冷、夜尿清長等反映脾腎陽虛的症狀出現頻率較高,各佔61.36%,在失代償期腎功能損害尚不嚴重之時,上述症狀即出現且在50.00%以上。邪實證中血瘀證型出現率為63.64%,高於其它證型(p<0.05);血瘀型的出現率在失代償期即遠高於同期其它邪實證型,在50.00%以上,並隨疾病發展進一步升高。
研究提示,脾腎氣虛證型作為單獨或其它證型的基本證型或合并證型出現,反映了CAAN脾腎氣虛的本質。正虛證型中氣陰兩虛型出現率最高。由於CAAN具有特殊病因,所以其導致的慢性腎功能不全,在病機及發展規律上既具有一般慢性腎功能不全虛實相兼、正虛邪實的共性,亦具有其特殊性。陽虛症狀出現早而且程度較重,是CAAN不同於其它慢性腎功能不全的特點之一。
在邪實方面,本研究提示,隨腎功能的惡化,邪實證所佔比例呈上升趨勢,尤其以血瘀證型和濕濁證型更為顯著。CAAN在失代償期血瘀證型的出現率即遠高於同期其它邪實證型出現率,在50.00%以上,並隨疾病發展進一步升高。提示本病在一開始即可見明顯的血瘀證候,並隨疾病發展而加重。說明血瘀證候出現早而且程度較重,是CAAN的另一特點。而濕熱證型在本病中並不佔主要地位。
圖檔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中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