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商集)
<篇名>柴胡
內容:柴胡,味苦,氣平,微寒。氣味俱輕,升而不降,陽中陰也。無毒。入手足少陽、厥陰
之四
經。瀉肝膽之邪,去心下痞悶,解痰結,除煩熱,尤治瘡瘍,散諸經血凝氣聚,止偏頭風,
胸脅刺痛,通達表裏邪氣,善解潮熱。傷寒門中必須之藥,不獨瘧症、鬱症之要劑也。婦人
胎
產前後,亦宜用之。目病用之亦良,但可為佐使,而不可為君臣。蓋柴胡入於表裏之間,自
能
通達經絡,故可為佐使,而性又輕清微寒,所到之處,春風和氣,善於解紛,所以用之,無
不宜也。然世人正因其用無不宜,無論可用不可用,動即用之。如陰虛癆瘵之類,亦終日煎
服
,耗散真元,內熱更熾,全然不悟,不重可悲乎。夫柴胡只可解鬱熱之氣,而不可釋骨髓之
炎也,能入於裏以散邪,不能入於裏以補正,能提氣以升於陽。使參、 、歸、術,共健脾
而開胃,不能生津以降於陰;使麥冬、丹皮,同益肺以滋腎,能入於血室之中以去熱,不能
入於命門之內以去寒。無奈世人妄用柴胡以殺人也,餘所以探辨之耳。(〔批〕柴胡散半表
半裏之邪,開手即宜用之,遠公闡發獨精,斟酌盡詳。)
或問柴胡不可用之以治陰虛之人是矣,然古人往往雜之青蒿、地骨皮、丹皮、麥冬之內,
每
服退熱者,又謂之何?曰︰此陰虛而未甚者也。夫陰虛而火初起者,何妨少用柴胡,引諸補
陰之藥,直入於肝、腎之間,轉能瀉火之速。所惡者,重加柴胡,而又久用不止耳。用藥貴
通權達變,豈可拘泥之哉。
又問柴胡既能提氣,能補脾而開胃,何以亦有用之而氣上衝者,何故?此正見柴胡之不
可妄
用也。夫用柴胡提氣而反甚者,必氣病之有餘者也。氣之有餘,必血之不足也,而血之不足
也,必陰之甚虧也。水不足以制火,而反助氣以升陽,則陰愈消亡,而火愈上達,氣安得而
不上衝乎。故用柴胡以提氣,必氣虛而下陷者始可。至於陰虛火動之人,火正炎上,又加柴
胡以升提之,火愈上騰,而水益下走,不死何待乎?此陰虛火動,斷不可用柴胡,不更可信
哉。(〔批〕柴胡提氣,止宜提陽氣之虛,不宜提陰火之旺,不可不知。)
或問柴胡乃半表半裏之藥,故用之以治肝經之邪最效,然而肝經乃陰臟也,邪入於肝,
已入
於裏矣,又何半表半裏之是雲,乃往往用柴胡而奏效如神者,何也?夫肝經與膽經為表裏,
邪入於肝,未有不入於膽者,或邪從膽而入於肝,或邪已入肝,而尚留於膽,彼此正相望而
相通也。柴胡乃散肝邪,而亦散膽邪之藥,故入於肝者半,而入於膽者亦半也。所以治肝而
膽之邪出,治膽而肝之邪亦出也。
或問柴胡既是半表半裏之藥,邪入於裏,用柴胡可引之以出於表,則病必輕;邪入於表,
亦用柴胡,倘引之以入於裏,不病增乎?不知柴胡乃調和之
藥,非引經之味也。邪入於內者,能和之而外出,豈邪入於內者,反和之而內入乎。此傷寒
汗、吐、下之病,仲景夫子所以每用柴胡,以和解於半表半裏之間,使反危而為安,撥亂而
為治也。
又問柴胡既是調和之藥,用之於鬱症者固宜,然有時解鬱,而反動火,又是何故?此必
婦女
鬱於懷抱,而又欲得男子,而不可得者也。論婦女思男子而不可得之脈,肝脈必大而弦出於
寸口。然其懷抱既鬱,未用柴胡之前,肝脈必澀而有力,一服柴胡,而澀脈必變為大而且弦
矣。鬱開而火熾,非柴胡之過,正柴胡之功,仍用柴胡,而多加白芍、山梔,則火且隨之而
即散矣。
或問柴胡為傷寒要藥,何子不分別言之?曰︰傷寒門中,柴胡之症甚多,何條宜先言,
何條
宜略言乎。雖然柴胡之症雖多,而其要在寒熱之往來,邪居於半表半裏之言盡之矣,用柴胡
而顧半表半裏也,又何誤用哉。(〔批〕傷寒用柴胡之症雖多,數言已足包括。)
或問柴胡開鬱,凡男子有鬱,亦可用之乎?蓋一言鬱,則男婦盡在其中矣,豈治男一法,而
治女又一法乎。世人治鬱,多用香附,誰知柴胡開鬱,更易於香附也。
或問柴胡本散風之味,何散藥偏能益人,此予之未解也。蓋克中不克,克即是生也。柴
胡入
肝,而性專克木。何以克木而反能生木?蓋肝屬木,最喜者水也,其次則喜風。然風之寒者
,又其所畏,木遇寒風則黃落,葉既凋零,而木之根必然下生而克土矣。土一受傷,而胃氣
即不能開而人病,似乎肝之不喜風也,誰知肝不喜寒風,而喜溫風也。木一遇溫風,則萌芽
即生,枝葉扶疏,而下不生根,又何至克土乎。土不受傷,而胃氣輒開,人病頓愈。柴胡,
,風藥中之溫風也,肝得之而解鬱,竟不知抑滯之氣何以消釋也,故忘其性之相制,轉若其
氣之相宜。克既不克,非克即所以生之乎。克即是生,克非真克,生乃是克,生實非生。全
生於克之中,制克於生之外,是以反得其生之之益,而去其克之之損也。
或疑柴胡用之於補中益氣湯,實能提氣,何以舍補中益氣湯用之,即不見有功,意者氣
得補
而自升,無藉於柴胡耶?曰︰柴胡提氣,必須於補氣之藥提之,始易見功,舍補氣之藥,實
難奏效。蓋升提之力,得補更大,非柴胡之不提氣也。
或疑柴胡用之補中益氣湯中,為千古補氣方之冠,然吾以為柴胡不過用之升提氣之下陷
耳,
胡足奇。此真不知補中益氣湯之妙也。補中益氣湯之妙,全在用柴胡,不可與升麻並論也。
蓋氣虛下陷,未有不氣鬱者也。惟鬱故其氣不揚,氣不揚,而氣乃下陷,徒用參、歸、 、
術以補氣,而氣鬱何以舒發乎。即有升麻以提之,而脾胃之氣,又因肝氣之鬱來克,何能升
哉。得柴胡同用以舒肝,而肝不克土,則土氣易於升騰。方中又有甘草、陳皮,以調和於胸
膈之間,則補更有力,所以奏功如神也。是柴胡實有奇功,而非提氣之下陷一語可了。使柴
胡止提氣之下陷,何風藥不可提氣,而東垣先生必用柴胡,以佐升麻之不及耶。夫東垣先生
一生學問,全在此方,為後世首推,蓋不知幾經躊度精思,而後得之也,豈漫然哉。(〔批
〕闡發補中益氣之妙,□東垣自己亦不過□□。)
或問大、小柴胡湯,俱用柴胡,何以有大小之分,豈以輕重分大小乎?不知柴胡調和於
半表
半裏,原不必分大小也,而仲景張夫子分之者,以大柴胡湯中有攻下之藥,故以大別之。實
慎方之意,教人宜善用柴胡也,於柴胡何豫哉。
書名:本草新編
作者:陳士鐸
朝代:清•公元1644-1911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