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神丸

由兩位藥以上組成,稱之為方劑!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3
文章: 33856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茯神丸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茯神丸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茯神丸
【處方】菖蒲(二分) 遠志 (去心二分) 茯苓 (二分) 人參 (三分)
【來源】加茯神名茯神丸,不加茯神名定志丸。
【炮製】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心氣不定,五臟不足,甚者憂愁悲傷不樂,忽忽喜忘,朝瘥暮劇,暮瘥朝發,發則狂眩。
【用法用量】每服六七十丸,食後白湯下,日三。
【注意】忌酢物羊肉餳。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古今錄驗》引陳明進方,見《外台》卷十五:茯神丸
【別名】定志小丸
【處方】菖蒲2分, 遠志 (去心)2分, 茯苓 2分, 人參 3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心氣不定,五臟不足,甚者憂愁悲傷不樂,忽忽喜忘,朝愈暮劇,暮愈朝發,發則狂眩。
【用法用量】每服6-7丸,日5次。
【注意】忌酢物、羊肉、餳。
【摘錄】 《古今錄驗》引陳明進方,見《外台》卷十五
《博濟》卷二:茯神丸
【處方】茯神2兩(去皮木), 柴胡 1兩半(去苗),黃耆1兩半,生乾 地黃 2兩, 桔梗 2兩, 鱉甲 2兩(醋炙黃色), 人參 1兩, 白前 1兩, 枳殼 1兩半(炙,去白), 赤芍 藥1兩半。
【制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心肺壅熱,口苦舌乾,涕唾稠粘,胸膈煩悶,不思飲食,肢體倦怠,或發煩熱,狀似骨蒸。
【用法用量】每服10丸,食後 生薑 湯送下。臨時更加減服。
【摘錄】 《博濟》卷二
《竹林女科》卷一:茯神丸
【處方】茯神8錢, 茯苓 8錢, 遠志 8錢, 砂仁 3錢。
【制法】粳米糊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經來怒氣觸阻,逆血攻心,不知人事,狂言譫語,如見鬼神。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金銀湯送下。先服麝香散,後服茯神丸。
【摘錄】 《竹林女科》卷一
《聖濟總錄》卷十四:茯神丸
【處方】茯神(去木)1兩, 人參 1兩, 遠志 (去心)1兩,麥門冬(去心,焙)1兩,熟乾 地黃 (焙)1兩,青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 甘草 (炙,銼)1兩,五味子1兩,山芋1兩, 桔梗 (去蘆頭,切,炒)1兩, 枳殼(去瓤,麩炒) 1兩,檳榔(生,銼)1兩, 白朮 半兩,桂(去粗皮)半兩,芍藥半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雞頭子大。
【功能主治】化痰潤肌,清神快氣。主風驚邪,心中恍惚,驚悸恐怖,精神不樂。
【用法用量】每服1丸,含化。
【摘錄】 《 聖濟總錄 》卷十四
《聖惠》卷二十:茯神丸
【處方】茯神1兩, 牛黃 1兩(細研),虎肢1對(酒浸1宿微黃),石膏2兩(細研),川 升麻 1兩,麥門冬1兩半(去心,焙),玄參1兩,鐵粉2兩(細研),生乾 地黃 1兩,龍齒2兩,金箔50片(細研),銀箔50片(細研)。
【制法】上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風驚恍惚,心神不安。
【用法用量】 《普濟方》有虎睛、樟腦,無虎肢、龍齒。
【摘錄】 《聖惠》卷二十
《醫方類聚》卷——一引《神巧萬全方》:茯神丸
【處方】茯神1兩, 鱉甲 (醋炙黃色,去裙襴)1兩,荗香1兩,川 大黃 (銼碎,醋和炒)1兩, 川烏 頭(炮裂,去皮臍)1兩, 芫花 (醋拌,炒令幹)1兩,京 三棱 (銼,拌醋微炒)1兩,桂心1兩, 遠志 (去心)1兩, 乾漆 (杵碎,炒令煙出)1兩,硇砂1兩半(不夾石者,細研),蓬 莪朮 3分。
【制法】上為細末,先以米醋3升,熬令稍調,入少面作糊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伏梁氣結,固在心下,橫大如臂,飲食漸少,肢體消瘦。
【用法用量】每服7丸,漸加至10丸,空心酒送下。以取下積滯物為度,隔2日再服。
【摘錄】 《醫方類聚》卷——一引《神巧萬全方》
《楊氏家藏方》卷十:茯神丸
【處方】 人參 (去蘆頭)、茯神(去木)、黃耆(蜜炙)、熟乾 地黃 (洗,焙)、 當歸 (洗,焙)、酸棗仁(去皮,炒)、 硃砂 (別研,一半入藥,一半為衣)各等分。
【制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心虛血少,神不守舍,多驚恍惚,睡臥不寧。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煎 人參 湯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 《楊氏家藏方》卷十
《直指》卷十七:茯神丸
【處方】茯神1兩, 人參 1兩, 枳殼 (制)1兩, 麥冬 (去心,焙)1兩,生乾 地黃 1兩, 牡蠣 粉1兩, 黃連(淨)1兩,黃耆(炙)半兩,石蓮肉半兩, 知母 半兩, 瓜蔞 根7錢5分。
【制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中,煩熱,消谷,小便數。
【用法用量】每服50丸,清粥飲送下。
【摘錄】 《直指》卷十七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3
文章: 33856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茯神丸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直指小兒》卷一:茯神丸
【處方】南星3錢,胡 黃連 3錢,天麻3錢,茯神3錢, 青黛 2錢,牙消2錢, 硃砂 2錢,麝香1字。
【制法】上為末,粟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壯熱發驚,痰壅直視。
【用法用量】每服1丸,石菖蒲、 荊芥 煎湯調下。
【摘錄】 《直指小兒》卷一
《聖濟總錄》卷一五三:茯神丸
【處方】茯神(去木)1兩, 當歸 (切,焙)1兩, 白芷 桑耳(炙)1兩,芎藭1兩,赤石脂1兩,卷柏(去土)1兩, 幹姜 (炮)1兩, 牡蠣 粉1兩半,白龍骨1兩半, 地榆 1兩半。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婦人血傷兼帶下,日久不止,頭旋目眩,心煩身熱,腰腳酸重,肢體瘦瘁。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溫酒或米飲送下,空心、日午臨臥各1次。
【摘錄】 《 聖濟總錄 》卷一五三
《聖濟總錄》卷—一八:茯神丸
【處方】茯神(去木)1兩, 白朮 1兩,旋覆花半兩,縮砂蜜(去皮)3分, 大黃 (微銼)半兩,芍藥半兩,桂(去粗皮)3分,郁李仁(湯浸,去皮)1兩,大麻仁(別研)2兩, 人參 半兩, 枳殼 (去瓤,麩炒)3分,訶黎勒(去核)1兩,厚朴(去粗皮, 生薑 汁炙)1兩,白檳榔(銼)3分,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白鮮皮(銼)半兩,地骨白皮(銼)半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積年口舌瘡,諸方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漸加至30丸,空心粥飲送下。
【摘錄】 《 聖濟總錄 》卷—一八
《聖濟總錄》卷四十三:茯神丸
【處方】茯神(去木)2兩,生乾 地黃 (洗,切,焙)2兩, 鱉甲 (九肋者,醋炙,去裙襴)1兩, 桔梗 (去蘆頭,切,炒)1兩, 人參 1兩, 升麻 1兩,大腹(炮)1兩, 防風 (去叉)1兩, 黃芩 (去黑心)1兩, 白前 1兩, 枳殼(去瓤,麩炒)1兩半, 赤芍 藥1兩半, 柴胡 (去苗)1兩半,黃耆(薄切)1兩半。
【制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心實壅熱,口苦舌乾,涕唾稠粘,胸膈煩悶,不思飲食,肢體倦怠,或發煩熱,狀似骨蒸。
【用法用量】每服10丸,食後 生薑 湯送下。
【摘錄】 《 聖濟總錄 》卷四十三
《聖濟總錄》卷四十三:茯神丸
【處方】茯神(去木)2兩, 人參 1兩半,麥門冬(去心,焙)1兩半,龍齒1兩半, 防風 (去叉)1兩半,雲母粉1兩半,犀角(鎊)2兩, 黃芩 (去黑心)2兩,薏苡仁2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心臟虛熱,驚悸心忪,虛乏氣短,睡臥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食後米飲送下。
【摘錄】 《 聖濟總錄 》卷四十三
《聖濟總錄》卷三十一:茯神丸
【別名】 茯苓 丸
【處方】茯神(去木)1兩,麥門冬(去心,焙)1兩,熟乾 地黃 (焙)1兩,牡丹皮3分, 人參 3分,黃耆(銼)3分,桂(去粗皮)半兩, 甘草 (炙)半兩, 牛膝 (去苗)半兩, 澤瀉 半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補虛。主傷寒後,或用心力勞倦,四肢羸弱,心忪驚悸,吸吸短氣。
【用法用量】 茯苓 丸(《 此事難知 》卷九)。
【摘錄】 《 聖濟總錄 》卷三十一
《聖惠》卷四:茯神丸
【處方】茯神1兩, 人參 1兩(去蘆頭),麥門冬1兩(去心,焙),熟乾 地黃 1兩,龍齒1兩半(細研如粉), 黃芩1兩, 防風 3分(去蘆頭),黃耆3分(銼),雲母粉1兩,犀角屑1兩,薏苡仁1兩,柏子仁1兩。
【功能主治】心臟風虛,驚悸心忪,常多健忘。
【用法用量】上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丸,溫粥飲調下,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四
《聖惠》卷十:茯神丸
【處方】茯神1兩,麥門冬1兩(去心,焙),羚羊角屑2分,梔子仁2分,白鮮皮2分,川 升麻 2分,玄參2分,車前子半兩,鐵粉半兩(細研), 硃砂 半兩(細研)。
【制法】上為末,與鐵粉、 硃砂 ,同研令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傷寒汗後,熱不除,心神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後煎桑根白皮湯送下。
【摘錄】 《聖惠》卷十
《直指小兒》卷三:茯神丸
【處方】茯神3錢, 蘆薈 3錢,琥珀3錢,川 黃連 (淨)3錢,赤 茯苓 3錢, 鉤藤 皮2錢, 遠志 肉(薑製,焙乾)2錢,蝦蟆灰2錢,細節石菖蒲1錢,麝香少許。
【制法】上為末,粟米糊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心疳,驚疳。
【用法用量】每服10丸, 薄荷 湯送下。
【摘錄】 《直指小兒》卷三
方出《聖惠》卷五十三,名見《普濟方》卷一七九:茯神丸
【處方】 知母 1兩,栝樓根1兩,麥門冬1兩(去心,焙), 黃連 1兩(去須),茯神1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心脾壅熱,煩渴口乾。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粥飲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方出《聖惠》卷五十三,名見《普濟方》卷一七九
《聖濟總錄》卷八:茯神丸
【處方】茯神(去木)1兩,五加皮(銼)1兩, 防風 (去叉)1兩,桂(去粗皮)1兩,五味子1兩,蛇床子(炒)1兩,羌活(去蘆頭)1兩半,鹿茸(去毛,酒炙)1兩半, 牛膝 (酒浸,切,焙)1兩半,菟絲子(酒浸,別搗)1兩半,酸棗仁(炒)1兩半,山茱萸1兩半,巴戟天(去心)1兩半,熟乾 地黃 (切,焙)3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風,腰腳不隨,行履不得,丈夫五勞七傷六極,諸風痺。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溫酒送下,早、晚食前各1次。
【摘錄】 《 聖濟總錄 》卷八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3
文章: 33856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茯神丸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醫方類聚》卷十引《簡要濟眾方》:茯神丸
【處方】茯神1兩, 遠志 3分(去心), 人參 3分(去蘆頭),白 殭蠶 3分(微妙),白附子1兩(微炮), 當歸 半兩(銼,微炒),乳香1兩(研)。
【制法】上為末,與乳香拌和令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肝臟中風,筋脈拘攣,不得屈伸,恍惚,或多喜忘,或時恐怖。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溫酒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 《醫方類聚》卷十引《簡要濟眾方》
《聖惠》卷八十四:茯神丸
【處方】茯神半兩,麥門冬半兩(去心,焙),犀角屑1分,梔子仁1分,白鮮皮1分,川 升麻 1分,玄參1分,車前子1分,鐵粉半兩(細研), 硃砂 半兩(細研)。
【制法】上為末,與鐵粉、 硃砂 同研令勻,煉蜜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安鎮心神。主小兒傷寒後,餘熱不除,心神不安。小兒風熱潮作,肌體煩倦,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5丸,以溫水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八十四
方出《千金》卷十九,名見《雞峰》卷十二:茯神丸
【處方】 人參 1兩半,麥門冬1兩半,赤石脂1兩半, 遠志 1兩半,續斷1兩半,鹿茸1兩半, 茯苓 2兩,龍齒2兩,磁石2兩,蓯蓉2兩,丹參1兩6銖,韭子1兩6銖,柏子仁1兩6銖,乾 地黃 3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夢中洩精,尿後餘瀝及尿精。
【用法用量】 《雞峰》有茯神,無丹參、 茯苓 。
【摘錄】方出《千金》卷十九,名見《雞峰》卷十二
《得效》卷八:茯神丸
【處方】附子(大者)1個(作罌,入塊粒 硃砂 半兩,依舊用原物塞之,以茯神和麵作劑,通裹,煨)。
【制法】上為末,豶豬心血為丸。
【功能主治】心虛,或癲或疼。
【用法用量】參湯送下。
【摘錄】 《得效》卷八
《聖惠》卷五十三:茯神丸
【處方】茯神1兩,地骨皮半兩,黃耆半兩(銼), 知母 半兩, 牡蠣 1兩(燒為粉),栝樓根3分, 黃連 3分(去須),麥門冬2兩(去心,焙),熟乾 地黃 1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中煩熱,小便數。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清粥飲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五十三
《聖惠》卷二十二:茯神丸
【處方】茯神1兩,白龍骨1兩,龍角1兩,龍膽1兩(去蘆頭),鐵粉2兩(細研),蔓菁子1兩, 人參 2兩(去蘆頭) , 遠志 1兩(去心), 黃連 2兩(去須),川 大黃 1兩(銼碎,微炒),芎藭3分, 當歸 1兩, 黃芩 3分。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風癲,發作吐沫,引脅肋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溫酒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二十二
《聖濟總錄》卷十五:茯神丸
【處方】茯神(去木)1兩,龍骨1兩,龍齒1兩,龍角(3味去土,1處研)1兩,龍膽(去苗土)1兩,鐵精(搗研,入前3味同研)1兩,蔓荊實(揉去白皮)1兩, 乾薑 (炮)3分, 人參 3分, 遠志 (去心)3分, 黃連 (去須,炒)3分, 大黃 (銼,醋炒)1兩半,芎藭半兩, 白芷 半兩, 當歸 (切,焙)半兩, 黃芩 (去黑心)半兩,桂(去粗皮)半兩。
【制法】先將13味為末,入別研者4味,和令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風癲瘛瘲,神魂不定。
【用法用量】每服15丸,漸加至20丸,空心、日午食前蜜湯送下。
【摘錄】 《 聖濟總錄 》卷十五
《得效》卷十三:茯神丸
【別名】豶肝丸
【處方】茯神(去木)5錢,白 茯苓 (去皮)5錢,薑黃5錢, 白朮 (炒)5錢,黃耆5錢,羌活5錢,五加皮5錢, 川烏 (炮,去皮臍)5錢,薏苡仁5錢,木瓜(去皮瓤)5錢,半夏曲5錢,神曲(炒)5錢,天雄(炮,去皮)5錢, 白芍 藥5錢,乳香(別研)5錢,沒藥(研)5錢, 防風 5錢, 獨活 5錢, 當歸 5錢,玄胡索5錢,桑寄生5錢,海桐皮(去粗皮) 5錢,木香5錢, 陳皮 (去白)5錢, 枳殼 (炮,去瓤)5錢,南星(炮)5錢, 地龍 (捶,去土)5錢,荊芥 穗5錢,麝香1錢。
【制法】上用豶肝1具,洗淨,煮存性,研爛,同酒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四肢攣縮不伸。
【用法用量】豶肝丸(《普濟方》卷九十七)。本方方名,《普濟方》引作:“豶豬肝丸。”
【摘錄】 《得效》卷十三
《普濟方》卷三七七:茯神丸
【處方】茯神6分,鐵粉6分, 人參 6分,龍齒6分,梔子仁6分,子芩6分, 升麻 6分,門冬子3分。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熱風癇。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食前漿水送下。
【摘錄】 《普濟方》卷 三七 七
圖檔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3.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