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艽鱉甲散(補養之劑)醫方集解 清朝 汪昂
總 結:風勞
編 號:039
組 成:地骨皮﹑知母﹑青蒿﹑烏梅﹑鱉甲﹑柴胡﹑秦艽﹑當歸
主 治:治風勞骨蒸,午後壯熱,咳嗽肌瘦,頰赤盜汗,脈來細數。
加 減:汗多倍黃耆。
歸 經:足少陽厥陰藥也。
方 義:(1)風生熱而熱生風,非柴胡、秦艽不能驅風邪使外出。鱉陰類,用甲者,骨以及
骨之義。
烏梅酸澀,能引諸藥入骨而斂熱。青蒿苦寒,能從諸藥入肌而解蒸。知母滋
陰。
當歸和血。地骨散表邪兼清裡熱,又止汗除蒸之上品也。
來 源:謙甫
秦艽鱉甲散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4
- 文章: 33856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秦艽鱉甲散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秦艽鱉甲散
【處方】 荊芥(去梗)、貝母(去心)、天仙藤、前胡(去蘆)、青皮(去白)、柴胡(去蘆)、甘草(炙)、陳皮(去白)、秦艽(去蘆.洗)、鱉甲(去裙.醋炙),各一兩;幹葛二兩(焙),白芷、肉桂(去粗皮)、羌活,各半兩。
【炮製】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治男子、婦人氣血勞傷,四肢倦怠,肌體消弱,骨節煩疼,頭昏頰赤,肢體枯槁,面色萎黃,唇焦口幹,五心煩熱,痰涎咳嗽,腰背引痛,乍起乍臥,夢寐不寧,神情恍惚,時有盜汗,口苦無味,不美飲食;及治山嵐瘴氣,寒熱往來,並能治之。
常服養氣血,調榮衛,解倦怠。
【用法用量】每服二錢,水一盞,生薑三片,同煎至八分,稍熱服,不拘時候,酒調亦得。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處方】 荊芥(去梗)、貝母(去心)、天仙藤、前胡(去蘆)、青皮(去白)、柴胡(去蘆)、甘草(炙)、陳皮(去白)、秦艽(去蘆.洗)、鱉甲(去裙.醋炙),各一兩;幹葛二兩(焙),白芷、肉桂(去粗皮)、羌活,各半兩。
【炮製】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治男子、婦人氣血勞傷,四肢倦怠,肌體消弱,骨節煩疼,頭昏頰赤,肢體枯槁,面色萎黃,唇焦口幹,五心煩熱,痰涎咳嗽,腰背引痛,乍起乍臥,夢寐不寧,神情恍惚,時有盜汗,口苦無味,不美飲食;及治山嵐瘴氣,寒熱往來,並能治之。
常服養氣血,調榮衛,解倦怠。
【用法用量】每服二錢,水一盞,生薑三片,同煎至八分,稍熱服,不拘時候,酒調亦得。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4
- 文章: 33856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秦艽鱉甲散
《衛生寶鑒》卷五:秦艽鱉甲散
【處方】 柴胡 鱉甲(去裙襴,酥炙,用九肋者)地骨皮各30克 秦艽 當歸 知母各15克
【制法】上藥研為粗末。
【功能主治】滋陰養血,退熱除蒸。治虛勞陰虧血虛,骨蒸壯熱,肌肉消瘦,唇紅頰赤,困倦盜汗。
【用法用量】每次15克,用水200毫升,加青蒿5葉,烏梅1個,煎至140毫升,去滓,臨臥、空腹各一服。
【備註】方中鱉甲、知母、當歸滋陰養血,秦艽、柴胡、地骨皮、青蒿清熱除蒸,烏梅斂陰止汗。諸藥合用,既能滋陰養血以治本,又能退熱除蒸以治標。臨床上常用於結核病的潮熱,溫熱病後期陰虧津傷,餘熱未盡,以及原因不明的長期反復低熱屬於陰虛型者。
【摘錄】《衛生寶鑒》卷五
【處方】 柴胡 鱉甲(去裙襴,酥炙,用九肋者)地骨皮各30克 秦艽 當歸 知母各15克
【制法】上藥研為粗末。
【功能主治】滋陰養血,退熱除蒸。治虛勞陰虧血虛,骨蒸壯熱,肌肉消瘦,唇紅頰赤,困倦盜汗。
【用法用量】每次15克,用水200毫升,加青蒿5葉,烏梅1個,煎至140毫升,去滓,臨臥、空腹各一服。
【備註】方中鱉甲、知母、當歸滋陰養血,秦艽、柴胡、地骨皮、青蒿清熱除蒸,烏梅斂陰止汗。諸藥合用,既能滋陰養血以治本,又能退熱除蒸以治標。臨床上常用於結核病的潮熱,溫熱病後期陰虧津傷,餘熱未盡,以及原因不明的長期反復低熱屬於陰虛型者。
【摘錄】《衛生寶鑒》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