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薑

介紹單味藥物!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8
文章: 33485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乾薑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乾薑

【藥用】本品為薑科植物薑的干燥根莖。
【性味與歸經】辛,溫。入心、肺、脾、胃、腎經。
【功效】溫中,回陽,溫肺化痰。
【臨床應用】
1.用于脾胃虛寒、嘔吐泄瀉、脘腹冷痛,陰寒內盛、四肢厥冷、脈微弱等症本品善溫脾胃之陽而除裏寒,常與黨參、白朮、炙甘草等配伍同用。如輔助附子,可增強回陽救逆之功,以治陰寒內盛、四肢厥冷等症。
2.用于肺寒咳嗽、痰稀而多、形如白沫本品溫燥辛散,不僅能溫肺以散寒,又能燥濕以化痰,故可用于寒咳多痰之症,常與細辛、五味子、茯苓、炙甘草等同用。
【處方用名】淡干薑、均薑、泡薑(取生薑用沸水泡浸,乾燥後應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五分至三錢,煎服。【附藥】炮薑:即乾薑炒至外黑內呈老黃色,供藥用。性味辛苦大熱。功能溫中止瀉,止血。適用于寒症腹瀉、虛寒性的出血,如便血、崩漏同時出現手足冷怕冷、口不渴、舌淡、苔白等症,常與補氣、補血藥物配合應用。一般用量為五分至一錢五分,煎服。
【按語】
1.薑,原為民間常用藥物,亦作為佐餐之品。由于治療上的需要,通過不同的加工炮制,就分為生薑、煨薑、乾薑、炮薑等數種。
2.生薑性溫味辛,長于發散,又能溫中而止嘔,多用于外感風寒及胃中寒飲等症;乾薑辛散之性已減,而偏于治裏寒之症,故以溫中回陽、溫肺化痰為主;炮薑又名黑薑,已無辛散作用,故以溫經止血及溫中止瀉為它的專長。因此,前人有“生薑走而不守,乾薑能走能守,炮薑守而不走”的說法。至于煨薑,是用生薑煨熟,比生薑則不散,比乾薑則不燥,其性與炮薑略同而力較遜,專主溫裏而治胃腹冷痛。
3.乾薑與附子同,功能回陽;但乾薑偏脾胃之陽,而附子偏溫脾腎之陽。
【方劑舉例】理中湯《傷寒論》:人參、乾薑、白朮、甘草治脾胃虛寒,腹痛下利,以及胃中寒飲,喜唾涎沫。
中草藥入門學
IMG_2531.jpg
IMG_2532.jpg
IMG_2533.jpg
您沒有權限檢視這篇文章所附加的檔案。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8
文章: 33485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乾薑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乾薑黑薑
禁忌:多用損陰耗氣,孕婦忌之。
性味:辛苦大熱。
功能:(1)生用辛溫,逐寒邪而發表,炮則辛苦大熱,除胃冷而守中。(2)溫經止血,定嘔
消痰,去臟腑沉寒痼冷。(3)能去惡生新,使陽生陰長,故吐下血,有陰無陽者
宜之。(4)亦能引血藥,入氣分而生血,故血虛發熱,產後大熱者宜之。(5)引以黑
附,能入腎而袪寒濕,能回脈絕無陽。(6)同五味利肺氣,而治寒嗽,燥脾濕而補
脾,通心助陽而補心氣。(7)開五臟六腑,通四肢關節,宣諸絡脈,治冷痺寒痞,
反胃下痢。
炮製:母薑晒乾者為乾薑,炮薑為黑薑。
備註:(1)「除胃冷而守中」:辛則散炮則稍苦,故止而不移,非若附子走而不守。
(2)「止血」:炮黑止吐諸血,紅見黑則止也。
(3)「故血虛發熱,產後大熱者宜之亦能引血」:此非有餘之熱,乃陰虛生內熱也,忌
用表藥寒藥,乾薑能入肺利氣,能入肝引血藥生血,故與補陰藥同用,乃熱因熱用,從
治之法,故亦治目睛久赤。
(4)「能回脈絕無陽」:仲景四逆白通薑附湯皆用之。
(5)「孕婦忌之」:辛熱能動血,王好古曰:服乾薑以治中者必僭上,宜大棗輔之,東垣
曰:宜甘草以緩之。

本草備要 清朝 汪昂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8
文章: 33485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乾薑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乾薑〔葷辛〕
{溫中散寒}
乾薑〔耑入胃〕其味本辛,炮制則苦,大熱無毒,守而不走,凡胃中虛冷,元陽欲絕,
合以附子同投,則能回陽立效,故書則有附子無薑不熱之句,
與仲景四逆白通薑附湯皆用之。〔元素曰:乾薑氣薄味厚,半沉半浮,可升可降,
陽中之陰也。又曰:大辛大熱,陽中之陽,其用有四,通心助陽,一也;
去臟腑沉寒痼冷,二也;發諸經之寒氣,三也;治感寒腹痛,四也。〕
且同五味則能通肺氣而治寒嗽,同白朮則能燥濕而補脾,同歸、芍則能入氣而生血。
故凡因寒內入,而見臟腑痼蔽,關節不通,經絡阻塞,冷痺寒痢,反胃膈絕者,
無不藉此以為拯救。



{黑乾薑}
除寒炒黑,其性更純,味變苦鹹,力主下走;黑又止血,辛熱之性雖無,
而辛涼之性尚在,故能去血中之鬱熱而不寒,止吐血之妄行而不滯;較之別藥,
徒以黑為能止血為事者,功勝十倍矣。血寒者可多用,血熱者不過三四分為嚮導而已。


清‧黃宮繡纂‧‧本草求真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8
文章: 33485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乾薑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乾薑
內容:味辛,溫、大熱,無毒。主胸滿咳逆上氣,溫中,止血,出汗,逐風濕痺,腸 下痢。
寒冷腹痛,中惡,霍亂,脹
滿,風邪諸毒,皮膚間結氣,止唾血。生者尤良。療風下氣,止血,宣諸絡脈,微汗。久服
令眼暗。
生薑,味辛,微溫。主傷寒頭痛鼻塞,咳逆上氣,止嘔吐。久服去臭氣,通神明。生犍
為川谷及荊州、揚州,九月採。
秦椒為之使,殺半夏、莨菪毒,惡黃芩、黃蓮、天鼠糞。
乾薑今惟出臨海、章安,兩三村解作之。蜀漢薑舊美,荊州有好薑,而並不能作乾者。
凡作乾薑法,水淹三日畢,去皮置流水中六日,更去皮,然後曬乾,置甕缸中,謂之釀也


新修本草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8
文章: 33485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乾薑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乾薑
味辛,氣微溫。氣味俱輕,升也,陽也。無毒。荊揚多種,(荊州屬湖廣、揚州注前。)
秋月採根。沙藏常得新鮮,四時不缺。套用制莨(音浪)菪(音浪)半樸(莨菪子、半夏、
厚朴,)惡鼠糞芩連(天鼠糞、黃芩、黃連。)為使秦椒,入藥憑證。去皮熱,留皮涼。佐大棗益
氣濃腸,兼竹溺豁痰利竅。殺半夏毒,不麻戟嚥喉。潤地黃炒,免滯泥胸膈。同陳茶葉(多年者佳)煎汁,疫痢禁口者可
蘇;拌生鹽炒泡湯,宿食裹痰
者即吐。益脾開胃口,(或問︰生姜辛溫入肺,何是入胃口?東坦曰︰俗皆以心下為胃口,
非也。嚥門之下受有形物者,
謂之胃口,與肺
藥。霍亂轉筋欲
飲佳。赤腫痛眼無瘡,銅錢刮汁點效。行津液調合榮衛,去狐臭通暢神明。宜啖春初,闢癘
且助生發。勿食秋後,洩氣猶損壽元。夜氣斂收,尤全禁忌。《論語》雖曰︰不撤姜食。然必食之以時,又不可過於多爾。
姜屑(北乾薑不熱,北生姜不潤。)和酒服,能治偏風;姜皮作散調,(五皮散用。)堪消浮腫。 去皮日曝,又名乾薑。(漢州造乾薑法︰以水淹姜三日,去皮,又置流水中六日,更刮去皮,方曝
乾,釀於甕中三日乃成。)乾則味辛專竄而不收,堪治表,解
散風寒濕痺,鼻塞頭疼,發熱狂邪;砲苦能止而不移,可溫中,調
吐瀉之疾。表證肺寒咳嗽,
仗五味子相助建功;裏證脈絕無陽,資黑附子為引取效。若療血虛寒熱,加入補陰藥煎;能
引血藥上升,入於氣分生血。
故產血去多,熱發驟盛者,倍用治之,而弗疑也。炒黑止唾血痢血良,煨研塞水瀉溏瀉妙。
遇陰陽易證,用取汗立差。
一云︰瀉脾非瀉正氣。蓋脾中寒濕,須乾薑辛熱以燥之,故曰瀉耳。


本草蒙筌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8
文章: 33485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乾薑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乾薑
內容:(本經中品)
母姜作種,子姜頓長,母姜便宜,取出即子母更相生長之意。白淨結實具金之色與形,
乃能存金之味,盡金之用。
點火成金,金復歸火,循環之理,非擬議所到。
盡金之性,所以全火之用,乃能備暖熱之火體,以火緣物以顯用,因用以見體故也。遊
溢水谷,正疆界所司之事。
【氣味】辛溫,無毒。
【主治】主胸滿咳逆上氣,溫中,止血,出汗,逐風濕痺,腸 下痢。生者尤良。久服
主臭
【核】曰︰出漢、溫、池州,江西、浙江諸處。宜原隰沙地。四月種種,五月生苗,如
嫩蘆,而葉稍闊,兩兩相對,惡濕洳,而畏日,故秋熱則無姜。設一莖稍黴,則根病矣。社
前後,新芽頓長,如列指狀,一種可生百指,皆分歧而上,即宜取出種姜,否則子母俱敗。
秋分採芽,柔嫩可口;霜後,則老而多筋,乾之,即曰乾生姜。乾薑者,即所取姜種,水淹
三日,去皮,置流水中,漂浸六日,更刮去皮,然後曬乾,入瓷缸中,覆釀三日乃成,以白
淨結實者為良。故人呼為白姜,入藥則宜砲用。
先人云︰辛溫夏長,色相微紅,具火大之力。通心王之令,若降下之陰不及,醞藉之德
稍遜者,所當避忌。又云︰血病有二陽乘陰而血溢者,其治在陽,以寒待之。陰乘陽而血溢
者,其治在陰,以溫待之。
【 】曰︰姜,疆也,界也。如營衛氣血,陰陽表裏,逾越疆界者,能使之各各旋歸,
有如捍禦外侮之侵犯邊疆者。味辛氣溫,宣發生陽之氣,充益火大之源,以消陰翳冷氣,寒
酸木僵,設火毒熾盛,豈堪僭服。故治胸滿咳逆之因肺氣浮越;血衄妄行之因陰氣乘陽;嘗
自汗出之因營弱衛強;風濕成痺之因氣不宣通,腸 下痢之因脾胃虛寒,致水谷失於遊溢。

(金曰從革,從革作辛。姜以辛勝,稟庚辛之味獨專。新秋前後,三庚曰三伏,正所以
緩火刑也。秋熱,則爍金殆甚,金且難於從革,從革更難作辛矣。故秋熱則無姜,姜之畏日


本草乘雅半偈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8
文章: 33485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乾薑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乾薑
內容:燥、溫經逐寒、宣、發表通脈。
辛熱。逐寒邪而發表溫經。燥脾濕而定嘔消痰。同五味。利肺氣而治寒嗽。開五臟六腑。
通 四肢關節。宣諸絡脈。治冷痺寒痞。反胃下利。腹痛症瘕積脹。開胃扶脾。消食去滯。母薑
曬乾為乾薑。白淨結實者良。(如懼其散、炒黃用、或炒微焦、市醫將乾薑泡淡用之
、殊屬可笑。)


本草從新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8
文章: 33485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乾薑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乾薑
內容:畏、惡、反、使,與生姜同。
辛,熱。入手少陰、足太陰經氣分。生則逐寒邪而發散,熟則除胃冷而守中。開臟腑,
通肢節,逐沉寒,散結氣。治停痰宿食,嘔吐瀉痢,霍亂轉筋,寒濕諸痛,痞滿症積,陰寒諸毒,
撲損瘀血。得北味,攝膀胱之氣。配良姜,溫脾以祛瘧。佐人參,助陽以復陰。合附子,回
腎中之陽。
母姜去皮曬乾者為乾薑,白淨結實,又曰白姜。凡入藥並宜砲用。入止瀉藥,煨用。入
溫中藥,泡用。入止血藥,炒炭用。孕婦服之,令胎內消。氣虛者服之,傷元。陰虛內熱多汗者停用。
服乾薑以治中者必僭上,宜大棗補之,甘草緩之。

砲薑
即乾薑水淨炙黃者
辛、苦、熱。入足太陰經血分,守而不走。燥脾胃之寒濕,除臍
腹之寒痞,暖心氣,溫肝經。(心本熱,肝本溫,虛則寒冷。)能去惡生新,使陽生陰長,故
吐衄下血,有陰無陽者宜之。佐當歸,治血痢。(中氣溫,血自歸經。)入四物,治產熱。(木
土得養而熱退。)
止血,炒炭。忌用同乾薑。
痢亦有因熱而下血者,產後多因血虛而生熱者,若概用砲姜治之,益增內熱,而血不止,
愈爍其陰,而熱更甚。急宜涼補養其血,以去其熱,砲薑非所治也。


得配本草
圖檔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中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