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醫 -- 王清任

清心寡欲、清靜無為
三花聚頂、修真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
文章: 33486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古代名醫 -- 王清任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古代名醫 -- 王清任

王清任
王清任(1768~1831),字勳臣,河北省五田縣人。曾祖王凝機為歲貢生,後因不肯投充,而設藥肆託於醫。清任初為邑武癢生,納粟得千總銜。為人剛直磊落,凡事主正義,在鄉鴉鴻橋河東村開小藥舖時,立匾額曰“正中堂”,故意小書“中”字,以譏縣衙,因而受到迫害。只好流落他鄉行醫。其約於廿歲左右習醫,即發現“古人臟腑論及所繪之圖,立言起處自相矛盾”。十年間存更正之心而無腑腑可見。直至1797年四月初旬,遊醫於灤州稻地鎮,見諸義家中尿小兒因染瘟疹痢症而死以席裹半埋者甚多,而犬食之餘,皆破腹露臟,於是不避污穢,每日清晨往看細視,如此一連十天,湊集看全三十餘人,大抵已明臟腑解剖位置。但因胸中隔膜一片,其薄如紙,看時皆已破壞,未能驗明,時時牽記於心。後又觀察了兩個行刑犯人,可惜“雖見臟腑,隔膜已破,仍未得見”。到(1829)年十二月十三日夜,遇江寧布政司恆敬公,曾鎮守哈密,領兵喀什噶爾,所見誅戳屍最多,於隔膜一事最悉,乃拜叩而問,細細說明形狀,前後歷42年,終於訪驗得確。於是繪出《臟腑圖記》,並成《醫林改錯》一書,時在道光庚寅年(1830)孟冬。
王清任作為一位傑出的醫學革新家,在所著《醫林改錯》中,一是比較準確地描述了胸腹腔內臟器官、血管等解剖位置,較過去有改正,有發現;二是創活血化瘀新理論擬出許多新方,於臨床頗有奇效;三則否定胎養、胎毒等陳說及綜成“靈機記性在腦不在心”新說,其貢獻巨大,值得肯定。
-------------------------------------------------- ------
王清任,字勳臣,河北省玉田縣人,清乾隆33年至道光11年(1768-1831),世居玉田縣鴨鴻橋。他曾做過武庫生,後至北京行醫,是嘉慶至道光年間的名醫。
王清任的著作為《醫林改錯》,這是一部幾百年來令醫學界爭論不休的書。書中主要闡述了兩各方面的觀點。其一便是“改錯”,王清任認為,我國古代醫書中對人體臟腑的位置、大小和重量的描述並不確切,他曾在瘟疫流行的災區觀察未掩埋的兒童屍體300多例,逐一進行了解剖和觀察,繪製了大量的髒腑圖。他認為前世許多醫書的講法不正確,須改正,故書名便為《醫林改錯》;另一主要內容主要表明了他對人體氣血的一個特殊的認識。他認為氣與血皆為人體生命的源泉,但同時也是致病因素。不論外感內傷,對於人體的損傷,皆傷於氣血而非臟腑。氣有虛實:實為邪實,虛為正虛;血有虧瘀,虧為失血,瘀為阻滯。他認為瘀血是由於正氣虛,推動無力造成的,故血瘀證皆屬虛中夾實。故而他倡導“補氣活血”和“逐瘀活血”兩法則,這就是他的著 ​​名的“瘀血說”。
後世醫家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有人認為他的學說中對於臟腑進行了明確的劃分,是一種形態學上的準確化過程。但是,大部分的中醫學者認為,中醫學在幾千年來對於“臟腑”的定義,從未真正使用過解剖學和形態學的方法,“臟腑”,在中醫學的理論體系當中始終是以“陰陽五行”、“八卦九宮”等進行分類和定義的。“臟腑”在中醫學的診斷和治療當中,始終是一種功能化的概念,而非實實在在的器官。而《黃帝內經》當中也提到過臟腑的大小和重量等,甚至有人認為《內經>當中,甚至沒有說對肝臟的位置。實際上,很多學者在深層次的體悟之後發現,其間對於臟腑的重量、大小等數字上的描寫,蘊藏著高深的數術學的內容。在中國文化的歷程中,數術學說的神秘和深奧常使得很多人認為那是一種純意識的東西,而非現實存在,還有人始終對其抱有懷疑甚至排斥的態度。但不論人們在主觀意識上是否定還是肯定,“數術學”在中國文化的歷史進程中佔據著相當重要的位置,可以說深入到了各個領域,並貫穿始終,中醫學說更是如此。既然很多人都已經承認中醫對於臟腑的認識並非形態認識,而主要是功能性的定義,那麼為什麼在《黃帝內經》這部奠基的理論著作中出現了類似形態學的內容呢?從該書的理論水平上來講,與整體思想不一致的觀點和論述,也決不會收載其中。因此,我們不必把中醫學描述重量和大小的數字具體畫,也就不會為其中的數字是否需要修改和準確化而大費周章了。同樣的道理,肝臟的位置,也不是指現代解剖學說中的肝臟,而是一種由“肝氣上升”、“肺氣下降”理論,和“左升右降”的氣機循行特點,共同衍生出來的“肝位居左”的功能化概念。因此,很多醫家對於王清任的“改錯”持否定態度,並有“ 醫林改錯,越改越錯”的說法。
而對於他的第二大理論,關於“瘀血”的學說,同樣存在兩方面的評價。一方面,在理論上,有人說他創立的瘀血學說補充了中醫病機學和方藥學;但也有人認為王氏是在屍場對多具屍體進行了實地的考察和解剖而得出結論的,從研究方法上來講並不符合傳統的中醫認知法則,而且它所說的“瘀血”,實際上應該說是“死血”,失去了生命的人,身上的血液自然不會是流動的。而中醫理論中所講的“瘀血”,也並不都是肉眼可見的。但是在立法和用方上,大多數的醫家對其評價卻十分肯定。他在瘀血證的治則治法上有了很大的創新,認識非常深刻,其間進行了更深透的分析,還留下了“膈下逐瘀湯”、“血府逐瘀湯”之類的優秀方劑。但在使用時必須辨證準確,才能使用這種方法,也不能僅限於氣血致病的學說,為醫者時時不可或忘辨證論治的原則,靈活機變,隨證加減。
雖然後世醫家對王清任的《醫林改錯》有著褒貶不一的評價,但是他肯於實地觀察,親自動手的精神值得肯定。他為醫世者留下了寶貴的資料,在瘀血證的立法及方劑的創立上,其發揚和革新有著很大的學術價值。
圖檔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道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