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風散

由兩位藥以上組成,稱之為方劑!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3
文章: 33408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消風散

文章: # 53935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消風散(袪風之劑)
  總  結:風熱                                                                        
  組  成:荊芥、防風、蟬蛻、人參、甘草、川芎、羌活、殭蠶、厚朴、藿香、茯苓、陳皮。                                                                    
  主  治:
          (1)治風熱上攻,頭目昏痛,項背拘急,鼻嚏聲重。
          (2)及皮膚頑麻,癢疹瘙癢,婦人血風。
  歸  經:此足太陽手太陰藥                                                        
  方  義:
          (1)羌、防、荊、芎之辛浮,以治頭目項背之風。
          (2)殭蠶、蟬蛻之清揚,以去皮膚之風。
          (3)藿香、厚朴;以去惡散滿。
          (4)參、苓、甘、橘;以輔正調中,使風邪無留壅也。
  煎服法:為末,每服三錢,茶湯下;瘡癬酒下。

in>: 醫方集解  清朝  汪昂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3
文章: 33408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消風散

文章: # 127099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消風散
【處方】 荊芥穗(一錢半)甘草(炙.一錢半)陳皮(一錢)人參(一錢)茯苓(去皮.一錢)白殭蠶(炒.去絲.一錢)防風(一錢)川芎(一錢)藿香葉(一錢)蟬蛻(一錢)厚朴(一錢)羌活(一錢)
【功能主治】 治諸風上攻,頭目昏眩,頸背拘急,鼻涕聲重,耳作蟬鳴,皮膚頑麻,瘙癢癮疹,婦人血風,頭皮腫癢,並治之。
【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水二鐘,煎至一鍾,不拘時服。
【摘錄】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消風散
【處方】 荊芥穗、甘草(炒)、川芎、羌活、白殭蠶(炒)、防風(去蘆)、茯苓(去皮用白底)、蟬殼(去土.微炒)、藿香葉(去梗)、人參(去蘆),各二兩。厚朴(去粗皮.薑汁塗.炙熟)、陳皮(去瓤.洗.焙),各半兩。
【炮製】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治諸風上攻,頭目昏痛,項背拘急,肢體煩疼,肌肉蠕動,目眩旋運,耳嘯蟬鳴,眼澀好睡,鼻塞多嚏,皮膚頑麻,瘙癢癮疹。又治婦人血風,頭皮腫癢,眉棱骨痛,旋運欲倒,痰逆噁心。
【用法用量】 每服二錢,茶清調下。如久病偏風,每日三服,便覺輕減。
如脫著沐浴,暴感風寒,頭痛身重,寒熱倦疼,用荊芥茶清調下,溫酒調下亦得,可並服之。
小兒虛風,目澀昏困,及急、慢驚風,用乳香荊芥湯調下半錢,並不計時候。
【摘錄】 《宋·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一:消風散
【處方】 荊芥穗甘草(炒)芎藭羌活白殭蠶(炒)防風(去蘆)茯苓(去皮,用白底)蟬殼(去土,微炒)藿香葉(去梗)人參(去蘆)各60克厚朴(去粗皮,薑汁塗,炙熟)陳皮(去瓤,洗,焙)各15.克
【制法】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祛風活血,理氣化濕。治諸風上攻,頭目昏痛,項背拘急,肢體煩疼,肌肉蠕動,目眩旋暈,耳嘯蟬鳴,眼澀好睡,鼻塞多嚏,皮膚頑麻,瘙癢癮疹;又治婦人血風,頭皮腫癢,眉棱骨痛,旋暈欲倒,痰逆噁心。
【用法用量】 每服6克,茶清調下。如久病偏風,每日三服,便覺輕減。
【摘錄】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一

儒門事親》卷十二:消風散
【處方】川芎羌活(去蘆)人參(去蘆)白茯苓(去皮)白殭蠶蟬殼各30克陳皮(去白)厚朴(去粗皮,薑製)各30克
【制法】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祛風化痰。治風痰風厥,涎潮不利,半身不遂,失音不語,留飲飧洩,痰實嘔逆,旋暈,口歪搐搦,僵僕目眩,小兒驚悸狂妄,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咽膈不通,偏正頭痛。
【用法用量】 每服6克,茶清調下。
【摘錄】 《儒門事親》卷十二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3
文章: 33408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消風散

文章: # 127100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重訂嚴氏濟生方》:消風散
【處方】石膏(煅)甘菊花(去枝、梗)防風(去蘆)荊芥穗川羌活(去蘆)羚羊角(鎊)川芎大豆黃卷(炒)當歸(去蘆,酒洗)白芷各30克甘草(炙)15克
【制法】 上哎咀。
【功能主治】 清熱平肝,養血消風。治妊娠胎氣有傷,肝臟毒熱上攻,太陽穴痛,嘔逆,背項拘急,頭旋目暈,腮項有腫核者。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用水230毫升,入好茶1.5克,煎至180毫升,去滓,通口服,食後。
【摘錄】 《重訂嚴氏濟生方》



《醫宗必讀》卷六:消風散
【處方】 蒼朮麻黃荊芥 白芷 陳皮各3克甘草 1.5克
【功能主治】 發汗解表。治四時感冒,發熱惡寒,頭痛聲重。
【用法用量】用水230毫升,加生薑 3片,蔥白1莖,煎至180毫升服。
【摘錄】 《醫宗必讀》卷六
頁首
《外科正宗》卷四:消風散
【處方】 當歸生地防風蟬蛻知母 苦參胡麻荊芥 蒼朮牛蒡子石膏各3克甘草木通各1.5克
【功能主治】 養血祛風,清熱燥濕。治風濕侵淫血脈,致生瘡疥,瘙癢不絕,及大人小兒風熱癮疹,偏身雲片斑點,乍有乍無者。
【用法用量】 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空腹時服。
【摘錄】 《外科正宗》卷四



《傷科匯纂》卷十七:消風散
【處方】 人參 防風川芎厚朴南星半夏桔梗 肉桂各3克當歸 黃芩 白芷各6克羌活獨活各4.5克柴胡 2.1克甘草 0.9克
【功能主治】 祛風活血。治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加童便適量,煎服。
【摘錄】 《傷科匯纂》卷十七
圖檔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3.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