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至天轉涼 多吃蜂蜜少吃薑蒜

介紹養生藥膳、養生茶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2
文章: 33855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寒露至天轉涼 多吃蜂蜜少吃薑蒜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寒露至天轉涼 多吃蜂蜜少吃薑蒜
台灣新生報作者【中央社台北8日電】 | 台灣新生報 – 2015年10月9日 上午12:00..

今天是24節氣中的「寒露」,氣候由熱轉寒,人體陽氣漸退,陰氣漸生。中醫認為,寒露的飲食養生應「滋陰潤燥」,多吃芝麻、糯米、蜂蜜等柔潤食物,少吃辣椒、生薑、蔥、蒜等辛辣食物。

中新社報導,寒露為24節氣中的第17個。每年農曆9月中,太陽到達黃經195度時,即為寒露。寒露一到,驟然降溫,廣東民間就有「中秋過後夜夜涼」的說法。

寒露節氣到來,氣候由熱轉寒,萬物隨寒氣增長,逐漸蕭落,人體的生理活動也要適應自然界的變化,以確保體內陰陽平衡。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寒露時氣溫較「白露」更低,露水更多,且即將凝結成霜,寒意愈來愈盛。

這時節飲食養生應以「滋陰潤燥」為宜,多吃芝麻、糯米、粳米、蜂蜜等柔潤食物,同時增加棗、山藥等增強體質,但要少吃辣椒、生薑、蔥、蒜等辛辣性質食物。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2
文章: 33855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寒露養生開始補 少辣多水可抗燥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寒露養生開始補 少辣多水可抗燥
中央社中央社 – 2015年10月8日 下午2:55...


(中央社記者陳偉婷台北8日電)今天是24節氣中的寒露,氣溫開始下降,中醫師提醒,秋季神經興奮,食慾驟增,應防過量飲食,且少食辣、生冷食物,多吃水果,常喝水、綠豆湯、豆漿、牛奶,可提高抗燥力。

寒露是農歷24節氣中的第17個節氣,屬於秋季的第5個節氣。在節氣詩歌中提到「今天是寒露,養生開始補」,意即從寒露開始要滋補身體,奠定健康過冬的基礎,尤其仲秋到深秋氣候乾燥,人體容易缺失水分,出現皮膚乾裂、皺紋增多、毛髮乾燥易脫落、咽喉燥痛等「秋燥」症狀或不適。

中醫師吳明珠表示,寒露是熱與冷交替的季節,自然界中的陰陽之氣開始轉變,陽氣大幅減退,陰氣漸生,此時養生的重點是養陰防燥、潤肺益胃。保養重點在三大補,主要是補養五臟提升元氣。

第一補:山藥胡蘿蔔燉羊肉,此湯補體健腎,提升元氣。

第二補:五豆粥,用小米配紅、黃、黑、綠、蠶豆熬粥喝,能調和五臟,濡養腸胃,提升內在能量。

第三補:菊花茶,菊花多在秋季開放,秋季肺氣當令,可以潤肺、補腎氣,菊花茶還可以中和羊肉湯的火氣。

養生料理達人周承俊建議,秋季養生可多吃水梨,水梨有豐富水分且可潤肺,避免秋燥;當令的食材如山藥、蓮藕、蘿蔔不僅容易入菜,營養價值也高。山藥有豐富維他命B,鉀含量也高。蓮藕有健脾止瀉作用,能增進食慾,促進消化,開胃,有益於胃納不佳,食欲不振者恢復健康。

防秋燥可多飲水,也讓皮膚補充水分。除了清肺燥、清肝火的菊花茶,玫瑰花茶、蜜茶、杏仁茶都是很好的飲品,也應多吃水果,喝綠豆湯、豆漿、牛奶等可提高抗燥力。

可多食用湯類、粥類和羹類流質飲食,幫助身體緩解秋燥。早餐應吃溫食,最好喝熱藥粥,因為粳米(大米)、糯米都有很好的健脾胃、補中氣作用,像甘蔗粥、玉竹粥、沙參粥、生地粥、黃精粥等都是滋養良方。1041008
圖檔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6.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