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在針灸上的治療

一針二灸三用藥,『針』為極大功能效用!有關穴道,皆可在此貼!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
文章: 33393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哮喘在針灸上的治療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主  題:哮喘在針灸上的治療
發 表 人:懸壺子
公告日期:2004-09-16 16:24:10

哮喘在針灸上的治療

針刺能提高患者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提高淋巴細胞轉化率,升高血清γ球蛋白等,使機體的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能力有所提高,降低機體過敏狀態,使冬季未發病之前防禦功能得到加強,進而作到冬病夏治的預防作用。

【發作期治療】

一、寒飲伏肺型

症狀:呼吸急促,喉中哮鳴,咳痰色白呈清稀泡沬狀,胸膈滿悶如塞,面色晦滯帶青,

口不渴,形寒怕冷,受涼易發;初起多兼有惡寒發熱,頭痛無汗,鼻流清涕,舌淡苔白滑,脈弦緊或浮緊。

治法:溫肺散寒,化痰平喘。以手太陰、足太陽、任脈經穴為主。針用瀉法,可加灸。

處方穴位:尺澤、太淵、天突、膻中、風門、肺俞、豐隆。


二、痰熱阻肺型

症狀:呼吸急促,胸高氣粗,哮鳴聲劇,嗆咳陣作,咳痰黃稠膠粘,咳吐不易,煩悶不

安,面赤汗出;或伴有發熱口渴,頭痛惡風,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治法:清熱宣肺,化痰平喘。以手太陰、手陽明、足陽明、任脈經穴為主。針用瀉法。

處方穴位:尺澤、列缺、合谷、天突、定喘、豐隆、膻中。


【緩解期治療】

一、肺氣不足型

症狀:平常畏寒,自汗惡風,常易感冒,氣短聲低,每因氣候變化而誘發,發作前打噴嚏,鼻流清涕,或喉中常輕度哮鳴聲,咳痰清稀色白,面光淡白,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或虛大。

治法:補肺固衛。以手太陰、足太陽、任脈經穴為主。針用補法,可加灸。

處方穴位:太淵、中府、肺俞、氣海、足三里、定喘。


二、脾氣虛弱型

症狀:平常微咳痰多,食少痞悶,大便不實,或吃油膩海腥之物易至腹泄,氣短,語聲無力,哮喘往往因飲食不當而誘發,舌淡苔白滑。

治法:健脾化痰。以足太陰、足陽明、手太陰、任脈經穴為主。針用補法,可加灸。

處方穴位:足三里、三陰交、陰陵泉、豐隆、關元、雲門、太淵、脾俞。

三、腎不納氣型

症狀:平常氣短急促,動則加重,心悸頭暈,耳鳴,腰膝酸軟,畏寒肢冷,面色淡白,自汗,勞累後誘發哮喘,舌淡質胖嫩,脈沉細。

治法:補腎納氣。以足少陰、任脈經穴及背俞穴為主。針用補法,可加灸。

處方穴位:肺俞、腎俞、膏肓、三陰交、太溪、關元、氣海。
圖檔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1.針灸(穴道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