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人參紅蘿蔔 能減少胃酸分泌
華人健康網作者: 華人健康網 記者羅詩樺/台北報導 | 華人健康網 – 2013年12月25日 上午10:36
胡蘿蔔是富含維生素A的蔬菜,可以幫助保護胃部。
正常的胃酸分泌有助於消化,但是如果腸胃較虛弱者,很容易遭遇到胃酸分泌過多,或是不足的情況,此時吃進胃裡的東西,都會難以消化,進而出現胃痛、胃脹氣,或胃食道逆流的不適情況。如果時常遇到這種困擾的話,可以試試吃紅蘿蔔,有助消化、促進腸胃蠕動。
胡蘿蔔含維生素A,有效預防胃癌
根據美國「Live Strong」健康網站內容,國際癌症機構(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表示,美國每年約有20萬人診斷出罹患胃癌,並有1萬人左右死於胃癌。而「美國臨床營養學刊」(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的研究報告指出,紅蘿蔔中的豐富維生素A對胃部有相當大的助益,可預防胃癌的發生。
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1份紅蘿蔔中就含有9980微克的維生素A,比其他食物高出許多,且油炒過或打成汁後,維生素A吸收率更好;如果維生素A補充劑效應為100%,則水煮紅蘿蔔吸收率為20%、生吃26%、打汁45%、油炒33%。
紅蘿蔔是一年四季都有的蔬菜,因此取得也十分方便,將胡蘿蔔加到日常料理中,就可以補充足夠的維生素A,幫助減少胃酸分泌過多的問題。另外,在減少胃潰瘍、胃炎上也有很大的幫助。
紅蘿蔔含豐富粗纖維,幫助消化
除了豐富的維生素A,紅蘿蔔的粗纖維也是幫助腸胃蠕動消化的好幫手。女性每天需要25克、男性需要38克的膳食纖維,可幫助增加飽足感,間接還有助於減重的效果;連在國外,紅蘿蔔都被當作是冬天必吃的蔬菜,可以活血抗寒。
除了顧胃之外,胡蘿蔔還有一項不為人知的好處,美國哈佛大學的實驗結果指出,黃橘色系列的蔬果,裡頭含有類蘿蔔素(carotenoid),富含抗氧化劑(Antioxidants),不僅可以消除體內的自由基,更可以有效強化男性精子的品質與數量。
平民人參紅蘿蔔 能減少胃酸分泌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2
- 文章: 33856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東方小人參!紅蘿蔔營養好吸收,必先用油炒?
東方小人參!紅蘿蔔營養好吸收,必先用油炒?
華人健康網作者華人健康網 記者駱慧雯/台北報導 | 華人健康網 – 2016年11月29日 上午10:04
【華人健康網記者駱慧雯/台北報導】想要一口吃進紅蘿蔔的營養素,料理時最好加點油拌炒?許多人在學習烹飪時都聽過「紅蘿蔔要用油炒」的說法,一方面是能讓紅蘿蔔顏色更好看,另一方面則是加速β胡蘿蔔素的釋出,並且便於人體吸收,但真的是這樣嗎?營養師有不同的看法!
東方小人參!紅蘿蔔營養好吸收,必先用油炒?
東方小人參!紅蘿蔔營養好吸收,必先用油炒?
β胡蘿蔔素→維生素A 紅蘿蔔保健功效多
蔡怡瑄營養師表示,紅蘿蔔又稱「東方小人參」,是營養豐富的肉質根作蔬菜,尤其富含維生素A的前驅物—β胡蘿蔔素。β胡蘿蔔素在小腸消化吸收後,會形成維生素A,進而有以下保健效果,包括:助維持視力;維持上皮組織型態、機能正常運作,保持健康肌膚;促進上皮細胞分裂增生,改善痤瘡;維持正常骨骼、牙齒發育;增強免疫力;以及促使癌細胞凋亡、抗癌等。
紅蘿蔔必用油炒?營養師這樣說
許多家庭主婦都認為,紅蘿蔔要用油炒,才能加速營養素的釋出。蔡怡瑄營養師表示,β胡蘿蔔素為脂溶性,消化吸收類似脂肪代謝,想要有效利用和獲得維生素A,建議使用油脂加熱烹調。但除了用油加熱烹調外,打汁、切碎,也都可以增加β胡蘿蔔素的消化吸收。
台灣癌症基金會官網則建議,油炒紅蘿蔔時宜用小火,過熱容易有怪味。另外,把紅蘿蔔加入肉類一起煮,利用肉類脂肪溶解胡蘿蔔素,不僅美味,又能方便人體吸收,但與其他蔬菜一起烹煮時,則建議先把紅蘿蔔炸炒後,再加入其他蔬菜,有除味和溶化胡蘿蔔素的作用。
滿滿的營養素!吃紅蘿蔔別去皮
除了注意烹調方式,蔡怡瑄營養師提醒,蔬果的植化素大多存在果皮中,紅蘿蔔也不例外。紅蘿蔔表皮是其β胡蘿蔔素含量最高的部位,因此下次吃紅蘿蔔前,把皮清洗乾淨,連皮一起入菜,讓紅蘿蔔發揮最大的健康功效吧!
討厭紅蘿蔔味!創意料理改善偏食
紅蘿蔔的營養多多,但許多人從小討厭紅蘿蔔的菜味,如何改善這種偏食情況呢?建議,將紅蘿蔔切絲剁碎混在其他平日喜愛的菜餚中,不但能降低紅蘿蔔的氣味,用漂亮可愛的餐盤盛裝,還能藉由視覺刺激食慾,進而幫助改善偏食的困擾。
【營養師上菜/紅蘿蔔蔬菜煎餅】
●
材料:馬鈴薯半顆、紅蘿蔔半根、高麗菜50公克、雞蛋1顆、中筋麵粉1湯匙、鹽少許、胡椒粉少許。
●
作法:
1.
將紅蘿蔔、馬鈴薯洗淨並且刨絲,高麗菜切絲。
2.
混入雞蛋和麵粉攪拌均勻,並加入鹽、胡椒粉。
3.
倒入油鍋,整形成圓形,煎至雙面金黃色,取出切片即可盛盤上菜。
華人健康網作者華人健康網 記者駱慧雯/台北報導 | 華人健康網 – 2016年11月29日 上午10:04
【華人健康網記者駱慧雯/台北報導】想要一口吃進紅蘿蔔的營養素,料理時最好加點油拌炒?許多人在學習烹飪時都聽過「紅蘿蔔要用油炒」的說法,一方面是能讓紅蘿蔔顏色更好看,另一方面則是加速β胡蘿蔔素的釋出,並且便於人體吸收,但真的是這樣嗎?營養師有不同的看法!
東方小人參!紅蘿蔔營養好吸收,必先用油炒?
東方小人參!紅蘿蔔營養好吸收,必先用油炒?
β胡蘿蔔素→維生素A 紅蘿蔔保健功效多
蔡怡瑄營養師表示,紅蘿蔔又稱「東方小人參」,是營養豐富的肉質根作蔬菜,尤其富含維生素A的前驅物—β胡蘿蔔素。β胡蘿蔔素在小腸消化吸收後,會形成維生素A,進而有以下保健效果,包括:助維持視力;維持上皮組織型態、機能正常運作,保持健康肌膚;促進上皮細胞分裂增生,改善痤瘡;維持正常骨骼、牙齒發育;增強免疫力;以及促使癌細胞凋亡、抗癌等。
紅蘿蔔必用油炒?營養師這樣說
許多家庭主婦都認為,紅蘿蔔要用油炒,才能加速營養素的釋出。蔡怡瑄營養師表示,β胡蘿蔔素為脂溶性,消化吸收類似脂肪代謝,想要有效利用和獲得維生素A,建議使用油脂加熱烹調。但除了用油加熱烹調外,打汁、切碎,也都可以增加β胡蘿蔔素的消化吸收。
台灣癌症基金會官網則建議,油炒紅蘿蔔時宜用小火,過熱容易有怪味。另外,把紅蘿蔔加入肉類一起煮,利用肉類脂肪溶解胡蘿蔔素,不僅美味,又能方便人體吸收,但與其他蔬菜一起烹煮時,則建議先把紅蘿蔔炸炒後,再加入其他蔬菜,有除味和溶化胡蘿蔔素的作用。
滿滿的營養素!吃紅蘿蔔別去皮
除了注意烹調方式,蔡怡瑄營養師提醒,蔬果的植化素大多存在果皮中,紅蘿蔔也不例外。紅蘿蔔表皮是其β胡蘿蔔素含量最高的部位,因此下次吃紅蘿蔔前,把皮清洗乾淨,連皮一起入菜,讓紅蘿蔔發揮最大的健康功效吧!
討厭紅蘿蔔味!創意料理改善偏食
紅蘿蔔的營養多多,但許多人從小討厭紅蘿蔔的菜味,如何改善這種偏食情況呢?建議,將紅蘿蔔切絲剁碎混在其他平日喜愛的菜餚中,不但能降低紅蘿蔔的氣味,用漂亮可愛的餐盤盛裝,還能藉由視覺刺激食慾,進而幫助改善偏食的困擾。
【營養師上菜/紅蘿蔔蔬菜煎餅】
●
材料:馬鈴薯半顆、紅蘿蔔半根、高麗菜50公克、雞蛋1顆、中筋麵粉1湯匙、鹽少許、胡椒粉少許。
●
作法:
1.
將紅蘿蔔、馬鈴薯洗淨並且刨絲,高麗菜切絲。
2.
混入雞蛋和麵粉攪拌均勻,並加入鹽、胡椒粉。
3.
倒入油鍋,整形成圓形,煎至雙面金黃色,取出切片即可盛盤上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