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海明月)第301講~第400講【全廣 II】

福智廣論|宗大師:【今勤瑜伽多寡聞 廣聞不善於修要 觀視佛語多片眼 復乏理辯教義力】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靜慮、般若般羅密
版面規則
此區專為菩提道次第廣論、南山律在家備覽所設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486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海明月第331講【全廣 II】舊版:第1冊 P138-L1 ~ P138-L11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331講 332講 333講 334講 335講 336講 337講 338講 339講 340講
341講 342講 343講 344講 345講

廣海明月第331講【全廣 II】舊版:第1冊 P138-L1 ~ P138-L11  
來源:全球廣論II

真如老師領誦、僧團隨念:〈三稱本師聖號〉、〈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


廣海明月 331講【全廣II】


講次:0331 (2021/05/31 ~ 06/02)
科判:道前基礎
標題:粗猛煩惱源自簡單問題
音檔:5A 12:35 ~ 5A 14:09
廣論段落:P8-L10 ~ P8-L11 此論教授殊勝分四…… 大罪行自趣消滅殊勝。
手抄頁/行:第1冊 P138-L1 ~ P138-L11 ( 2016 南普陀版: P138-L1 ~ P138-L11 )
手抄段落:就是說就它的真正的意義來說……那不是開玩笑嗎?

廣海明月_第331講【全廣II】
真如老師教授

  接著師父又問一個問題:「要不然我們這麼粗猛的」,注意!後面跟著一個「這麼簡單的問題你都沒辦法調伏」,還要調伏三界一切眾生的煩惱,不是空話嗎?不是開玩笑嗎?但是注意!有一些同學會習慣地回頭看一下他們自己的修行,常常總結是很失敗的。比如說:「我學佛多少年了,可是我好像也沒得到什麼呀!我這個煩惱也沒改變多少,」然後接著就是「那我還要繼續學下去嗎?」理路就跑到這裡來了。我說這個理路還是屬於上一個理路——沒辦法利用的話,因為對佛法尚未善巧,繼續努力就可以了。沒學會的時候就放棄的話,那就永遠不會學會了;沒學會的時候應該繼續學呀!因為很多祖師、佛菩薩都是透過學習佛法得到了解脫乃至成佛,完成了他們生命徹底地蛻變和昇華。所以,我們沒學會的時候繼續學,才是應該採取的態度和方法。 [01′23″]

  那麼下面我們要討論一個問題:在這裡邊師父說:「我們這麼粗猛的、這麼簡單的問題」,注意!粗猛的和簡單的放在一起,大家會不會覺得很刺眼?粗猛的不是很強烈的、很強大的嗎?很多粗猛的煩惱好像有一副勢不可擋的樣子,很難對付的啊!為什麼後面跟著「簡單」呢? [02′00″]

  當我們從一片大霧裡走出來的時候通常會覺得簡單,當一場暴風雨過後我們通常覺得也沒什麼大不了,但是正在經歷的時候覺得很嚴重。就僅僅是這樣嗎?如果我們對暴風雨慢慢地熟了,知道可能會有多長、再持續多長時間,如果能夠評估一下這個度的話,甚至每次都可以削弱一下的話,那是不是就變簡單了呢?可以觀察一下我們的現行,很多粗猛的煩惱到底是不是源自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呢? [02′43″]

  比如說有的人聽到某個問題馬上就跳腳,然後椎心刺骨地痛苦,那可能只是因為一個問題沒想清楚,而那個問題就是由於發生一件事情,我們心裡對這個事情的認知點錯謬了。當認知點錯謬了之後,我們每次遇到這個問題,就會把自己的心拖向更深的悲哀、更深的痛苦和糾結。我們沒辦法遇到這個事情的時候為自己解套,遇到就會倒了,遇到就會受傷、沒法穿越,為什麼?因為我們對這個問題的安立出了問題,我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出了問題。因為每天都發生很多很多事情,都是沒法預測會發生什麼,就算預測了有些人也解決不了,所以世事無常! [03′34″]

  那麼對於這些發生的事情,我們到底應該準備的是什麼?是讓那個糟糕的事情都不發生?誰有能力遮止糟糕的事情不要發生?一個剛剛開始發心修行的凡夫,怎麼可能抵擋住業力的洪流呢?那麼糟糕的事情、過去生做的某某事情的結果,這一生還是會遇到啊!遇到之後就一定是壞心情、一定是情緒的低谷、絕望,一定是這個嗎?那會不會有其他的? [04′06″]

  當我們思考之後,我們會發現:最大的問題不是發生了糟糕的事情,最大的問題是發生了那件事情之後,我們對這個問題糟糕的想法才是厄運的開始,才會把我們拖入更深的痛苦的深淵。所以很顯然是知見的問題,是對那個問題的安立的問題。而對那個問題的安立的問題,我們是可以改的呀!如果去改變外境沒辦法,但是內心是可以改的呀!因為透過思惟改啊!透過聞思教理,用佛陀教給我們的智慧去看待這件事情,不用自己的看法看,那就看開了嘛!就看到希望了,就看到腳下的路了! [04′52″]

  所以我們幾次三番、幾次三番地這樣去研究總把自己逼到絕境的這件事情之後,我們就會找到一條路突圍。想清楚之後,就發現這個情緒也相對地平復了,甚至很多年過後,我們對那一類事情已經沒有什麼強烈的感覺,很平淡地就過去了,甚至會生起感恩心,甚至會生起歡喜心呢! [05′18″]

  那麼討論一下「粗猛的」和「簡單的」,我們可能認為它倆不是一組的!看一看獅子賢論師解釋《現觀莊嚴論》第二品,有人認為:「就像有力的敵人需要有力的戰士才能對付,那麼對付煩惱的時候,也應該是上品的對治品對治上品的煩惱;就像力氣小的敵人,只要是力氣小的士夫就能夠對付,下品的對治品對治下品的煩惱。因此,先生起下品對治品對治上品的煩惱,之後再生起上品的對治品對治下品煩惱,這樣是不合理的。」 [06′02″]

  針對這個問題,獅子賢論師就回答他了:「就像洗衣服的時候,如果想要去除粗顯的汙垢,不需要很長的時間;如果要去除細微的汙垢的話,染衣服的人就必須要花更大的力氣才能清洗乾淨。同樣地,對治粗分上品的煩惱,只要下品的對治品就可以了,隨著要對治越來越細的煩惱,就必須花越來越大的力氣。因此,下品對治品對治上品煩惱,而上品對治品對治下品煩惱是合理的。」 [06′46″]

  打掃過衛生的人都知道,比如說掃院子,像大掃把掃一掃就可以了,可是如果你是要清除瓷磚地板縫隙裡邊的汙垢,可能要用各種細小的工具。有的人乾脆就趴在那上面一點點地刮,有的時候一塊瓷磚的四邊就要刮上一段時間。還有比如說洗鍋子,如果那鍋子已經積一段時間了就很難清洗——不是保持每天清潔的話。但是你要掃地面上大面積的浮塵,是很快就掃完的。 [07′24″]

  在《寶性論》中也舉了洗衣服的譬喻,說:「聖者同時斷除見道所斷煩惱,修道位的階段則是漸次斷除修道所斷煩惱,就像染衣服的人在染前要清洗衣服,他用比較小的力氣就能夠清洗比較明顯的汙垢,可是如果要清洗更細微的汙垢,就必須要用更大的力氣。」我覺得這一段話就可以證實師父說「粗猛的、簡單的」,是師父講那句話的一個依據。 [08′02″]

  師父這樣說也給了我們很強大的勇氣,就是看起來很粗的、很嚇人的那種心中的痛苦,有可能它是很簡單的,因為它浮在上面很容易發現,我們只要堅持去洗它,一定會把它洗乾淨的。所以煩惱就是堅持去對治它,用聞思修的這種努力去對治它,是可以對治掉的。所以希望大家能夠提起正念,勇悍地面對自心。當我們一段時間沒有什麼進展,請堅持下去,因為這條路是真實的,也是唯一的! [08′42″]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486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海明月第332講【全廣 II】舊版:第1冊 P138-L12 ~ P139-L10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廣海明月第332講【全廣 II】舊版:第1冊 P138-L12 ~ P139-L10  
來源:全球廣論II

真如老師領誦、僧團隨念:〈三稱本師聖號〉、〈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


廣海明月 332講【全廣II】


講次:0332 (2021/06/03 ~ 06/06)
科判:道前基礎
標題:從腳下一步,通往最高深處
音檔:5A 14:09 ~ 5A 15:47
廣論段落:P8-L10 ~ P8-L11 此論教授殊勝分四……
大罪行自趣消滅殊勝。
手抄頁/行:第1冊 P138-L12 ~ P139-L10 ( 2016 南普陀版:P138-
L12 ~ P139-L11 )
手抄段落:反過來說,現在這個是很難調伏呀……而且可以解決一切
問題。


廣海明月_第332講【全廣II】
真如老師教授


  接下來,大家再聽下一段: [00′04″]
師父上日下常老和尚開示: 寫:  反過來說,現在這個是很難調伏呀,那麼我關起門來一個人去修行了,這個也是一個辦法;但是呢對不起,這個情況之下,只有,說只有一點點,你這一點點上面,一點點當然沒有什麼違背啦,要想包含一切就做不到,要想包含一切做不到了,這個非常明白。所以它真正能夠說,通達一切,包含所有聖教無違的話,不但是說深遠的理論,而且一定是從我們眼前下腳第一步開始。反過來說,它一定從我們眼前下腳第一步開始,才能夠一步步上升,通達最高深的地方,這個原則我們要把握住。要不然的話,你說了半天佛法,那是一個戲論。 [00′56″]
  所以我們的心很難調伏啊,「很難調伏呀」,後面接著好幾條路,一條路是:「啊,那我不調伏了!」還有一條路說:「因為我只要跟人在一起我就會有煩惱,那就關起門來修行好了,我什麼事也不管。」然後什麼事也不管也坐不住,實際上還會產生很多問題。但是就算是關起門來什麼事也不管能夠坐得住的話,在這種情況下也只有一點點、一點點沒有什麼違背,但是想要獲得遍智、想要包含一切就做不到。對不對? [01′36″]

  所以,師父又講一句:「它真正能夠說,通達一切,包含所有聖教無違的話,不但是說深遠的理論」,後面是在說什麼?師父後面說什麼?不但是把這個教理從眼前都講明白了,還有什麼東西?這裡出現了師父常常在教我們的時候,說:「下腳處在哪兒?」我聽見師父給法師講法,常常問:「你的下腳處、下腳處在哪裡?」那麼這個教理「一定是從我們眼前下腳」,這裡邊還有個「第一步開始」;反過來,「它也一定從我們眼前下腳第一步開始,才能夠一步一步上升」。 [02′24″]

  所以,為什麼弄了很久然後進步不明顯呢?是不是沒有找到下腳處?那找到下腳處之後,是不是得從下腳處的第一步開始邁?所以看它的細膩程度是非常非常地細的,也只有從下腳處的第一步開始,才能夠步步上升。那請問我們下腳處的第一步到底是什麼?聽到此處大家會問嗎?就是先要學教理呀、先聽呀,對不對?不能上來就修、不知道的時候就修啊,先要聽,然後從「眼前下腳第一步開始,才能夠」——又出現了!「一步一步上升,通達最高深的地方。」 [03′10″]

  接著師父叮嚀我們一句話,大家還記得嗎?「這個原則我們要把握住。」這個地方我提問你們:師父說的「這個原則我們要把握住」是指什麼原則?在廣論班的時候我常常是這樣問大家,就是看看對這一段的聽聞狀態到底是怎麼樣的。 [03′31″]

  所以,又是針對我們很難調伏內心的這樣一個角度,有的人又關起來,師父說:要關起來不去為大家承擔的話,或者沒法去面對更複雜的境——我不是說修止的時候,修止的時候確實要關起來修——如果一開始就這樣的話,可能不會了解到通達一切、包含所有聖教無違。 [03′57″]

  那麼很難調伏的狀態下,怎麼才能夠調伏呢?那個原則是什麼呢?就是「一定從眼前下腳第一步開始」。也只有從第一步開始,才能夠步步上升,達到最高深的地方。這是師父常常說的:「慢慢走,快快到!」下腳處是什麼?就在平常我看師父教導法師的地方,比如說倒一杯水怎樣能夠結合發心去倒?掃個地,怎麼樣能夠結合很多的用心去掃?乃至說話之前的用心啊、走路的用心啊,一舉一動都是非常非常小心的,就要跟著老師學的。 [04′41″]

  所以在這裡邊,常常問心說:「哎呀,學佛學這麼多年,我這個、這個還是很難調伏呀!」每次想到這個問題,大家就聽到有的修行人就嘆息了。有的修行人覺得:「時光過了這麼多,我在修行上沒有進步多少啊!」怎麼辦呢?一定要找出路,不要把自己的心想到死路上去,一定要想:問題出在哪裡呢?那是不是次第錯亂?那我下腳處到底是在哪裡? [05′10″]

  如果聽法就沒聽明白,調伏一定是不能調的,對境不知道怎麼用,根本就把法義搞錯了,那肯定調伏是長不了的。所以聽法能夠聽明白,聽出來所破的是什麼、所立的是什麼,尤其是下腳處在哪裡、下腳處的第一步在哪裡,我覺得這是師父給我們講授《道次第》的時候,最令我感動、最令我震撼的地方——總是指出「下腳處在哪裡」。 [05′38″]

  那麼再聽一段。 [05′40″]

  
師父上日下常老和尚開示: 寫:不過有一點要說明,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在懂得這個,學這個理論的時候,這個的的確確一下用不上的,一下不一定用得上。這個實際上眼前隨便一個例子,都是這樣。譬如說我們去念書,你剛進幼稚園,你說幼稚園學的東西馬上用來,那是沒有辦法用的,對吧?我們做任何東西,學任何東西,你剛開始對這東西,你對這個工具或者什麼,那個都沒有認識之前的話,因為你還沒有把握住這個中心。所以這一點我們應該認識,所以本論的真正的好處,這樣!如果能夠認識這一點的話,那個佛法就派上真實用場,就不是戲論。而且不但不是戲論,不但能夠派上真實用場,而且可以解決一切問題。 [06′32″]
  師父一直在告訴我們說:佛法可以解決一切問題!但是師父在這裡邊又說:「不過有一點要說明」,師父要說明的是什麼點呢?說:「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在懂得這個,學這個理論的時候」,能不能用得上呢?師父用了一個「的的確確」,「用不上」的前面有一個「一下」,「的的確確一下用不上的,一下不一定用得上。」有的人可能這裡邊也能用,但是不一定能用得上。那麼「對啊!我用不上,怎麼辦呢?」師父就說:舉一個簡單的隨便一個例子,上幼兒園的時候,也不可能學的東西馬上就會用嘛,所以沒有辦法。那麼學任何東西,剛開始的時候,就是沒有認識之前,還沒有把握中心的時候,是沒辦法應用自如。說:「這一點我們應該認識。」 [07′30″]

  其實看了這一點,因為每次也會聽到很多修行人問師父問題的時候,就是很急迫、很急迫地——著急修行啊!有人著急念佛相應、有人著急開悟,還有人著急生起各種覺受......。我們說:「生死心切呀,怎麼能不著急呀?」但是一著急就忘了下腳處,忘了自己可能是正在練習的階段,正在練武功的階段,還不能準確地對治內心的種種煩惱。所以這個時候去問師父,師父常常會讓我們看我們當下的進步在哪裡。比如說能夠跟住廣論班,這是不是一個很大的進步呢?是的。因為能夠完成這樣的聽聞是不容易的! [08′19″]

  所以在廣論班的時候,我們常常在一塊兒說:「哎呀,每個人家裡其實上廣論班都是有一些大大小小的困難,但是如果被困難困住了的時候,有事請個假,然後請久了就不來了,這就是一種損失。」所以其他的同學如果看到,就去請他一下,讓他繼續來上課。因為學完了一遍又一遍,對我們內心的各種邪見、各種派生出來的我們可能都沒有發覺的那種見解,它清掃的力度是很難想像的!因為這是從《大般若經》流出來的教授。 [08′55″]

  我想表達的是:當我們聽到師父這樣一點、一點講出來的修心體會的時候,我不知道大家是怎麼樣的?我的心會常常被師父的話安慰到。其實你那麼著急,明天能很快生出覺受嗎?有的時候一著急,走火入魔了,會出很多問題。眼前該做的事比原來做得更不好了,而且非常容易急躁;急躁之後瞋心特別大,什麼都不對了。 [09′26″]

  這個時候,必須要去分析這個狀態:就是剛開始學的時候用不上,用不上的時候你慢慢練!慢慢練就可以了。一般我們看到各個行業的師傅們也都是這樣引導他的學徒的,就是一開始的時候用不上,這是很正常的,不能因為用不上就不上學了,要繼續學;學久了之後,這就是一個完全可以解決痛苦,一定會派得上用場的佛法。引用師父的話:「不但能夠派上真實用場,而且可以解決一切問題。」我再重複一遍:「不但能夠派上真實用場,而且可以解決一切問題。」那麼是什麼呢?師父說:佛法!佛法的作用是這樣! [10′23″]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486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海明月第333講【全廣 II】舊版:第1冊 P139-LL5 ~ P140-LL3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廣海明月第333講【全廣 II】舊版:第1冊 P139-LL5 ~ P140-LL3  
來源:全球廣論II

真如老師領誦、僧團隨念:〈三稱本師聖號〉、〈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


廣海明月 333講【全廣II】


講次:0333 (2021/06/07 ~ 06/09)
科判:道前基礎
章節:經典對我生命的偉大作用
標題:禪宗教授與需要佛經不相違
音檔:5A 15:47 ~ 5A 18:21
廣論段落:P8-L10~P8-L11此論教授殊勝分四……大罪行自趣消滅殊勝。
手抄頁/行:第1冊 P139-LL5 ~ P140-LL3 ( 2016 南普陀版:P139-LL5 ~ P140-LL4 )
手抄段落:第二個,「一切聖言現為教授殊勝」…… 這是祖師的一番苦心方便。



廣海明月_第333講【全廣II】
真如老師教授

  好!那我們接著就要往下聽師父講解「一切聖言現為教授殊勝」,在聽的過程中大家要專注!專注!再專注! [00′17″]
師父上日下常老和尚開示: 寫:  第二個,「一切聖言現為教授殊勝」。在我們修學佛法過程當中,有這樣的一個現象,有這樣的現象:有的人說他歡喜這個,就不接受那個;有的人偏向那一方,就不能利用這個。尤其這種情況最特殊的,在禪宗當中。這個禪宗現在有它的特殊的價值,可是發展到後來的禪宗,他總覺得那個佛經好像沒有用的,好像沒有用的。那就是祖師的那一句話,給你一個「瞬目揚眉」,這個就是對。它有它的特殊的意義,這個特殊的意義先說一下。就是說,本來這個佛法的目標,這個佛經的原意是幹什麼?如「標月指」,那就像指給你這個月亮,看那個手指一樣,它的的確確不是月亮,但是你要認得這個月亮,還一定要根據他的手指,指給你看,這個佛經的功效。 [01′34″]
  現在考一下大家聽聞的時候有沒有認真,第一個問題:師父說:「有這樣的一個現象」,如果不看手抄,你們能答出來「這樣的現象」是什麼嗎?說:「有人歡喜這個,就不接受那個」,這個、那個都是指佛教內部的學習方式,對吧?他執著一個,他就不喜歡那個,然後「偏向那一方,就不能利用這個」。 [02′03″]

  那好,這個問題答完了。問第二個問題:一開始在廣論班研討到這一段的時候,學習禪宗的居士——當時我也是學習禪宗的,很多人是自學的,沒有老師指導——聽到師父講這一段的時候,就覺得師父是不是好像不贊成禪宗,或者好像有什麼想法?大家就開始討論。我先問大家吧!你們讀了這一段之後,會覺得師父是對禪宗這個宗派有什麼其他想法嗎?你們是不敢說有其他想法嗎?那師父說:「發展到後來的禪宗,他總覺得那個佛經好像沒有用的,好像沒有用的。」然後「祖師的一個『瞬目揚眉』,他就是對」,這句話不是在說某個宗派不好嗎?我們當時是討論了這個,這句話你們要怎麼解釋呢?就是一定要成立師父是說禪宗不好嗎?師父自己就是學過的,而且師父非常非常地尊重禪宗的大德們,對不對?那要怎麼解釋呢?這裡邊的「他總覺得那個佛經好像沒有用的」,是不是學的人的過失?他沒有學清楚。 [03′30″]

  我再問大家一個聽聞的問題,認真聽!「標月指」,這個標月指是指什麼啊?指一個月亮的手是指什麼?是佛經嗎?指示我們心上的那個正確的方向——離苦得樂的正確的方向,指給我們看,說「標月指」。這也是一個。 [03′51″]

  這裡邊還有一個點,說:「禪宗是有它特殊的價值」,然後「本來這個佛法的目標,這個佛經的原意是在做什麼」,要去探索這個問題。佛經的原意也就是探索我們心的本來面目,那心的本來面目到底是什麼?是不是充滿痛苦的呢?還是一旦我們了解了這個本來面目的時候,苦就會息滅掉了?所以它的本來面目到底是什麼?這個是值得探索的。 [04′23″]

  但是在這裡邊說,在探索心的本來面目的時候,有些人學著、學著就直接探索心的本來面目是什麼,不需要聽一聽佛陀的講法:是怎麼探討這個心、這個心有什麼特色、在沒有開悟的時候有多少種狀況、下腳處是什麼......。佛陀就像一個善知識一樣、像老師一樣,從一年級開始一點點教我們。有些人就學著學著,認為他只要盤腿一坐,大概就可以像佛陀一下子悟到緣起性空了一樣。學的人有的時候會忽略掉這個次第,以為一些祖師達到的目標——像六祖大師達到的目標,好像大家人人都可行似的。 [05′09″]

  像我們那時候學習的話,都拼命地念《金剛經》還有《六祖壇經》,對禪宗是非常非常熱衷的。但是看不懂公案——《禪宗大全》有很多公案——到底是什麼呢?參不透。有的人覺得自己參透了,其實可能是走歪了,因為看那個現行是不太對的,好像沒有開竅,好像變得更嚴重了!所以在這種狀態下,就要找老師指導,如果找不到老師,憑著自己那樣胡亂地用功一通,可能會辜負這個暇身。師父講到這一段的時候,可以想像那是什麼樣的一個狀況。 [05′49″]

  接下來,師父再會舉到一個譬喻,請大家認真聽!我還是會提問題。
師父上日下常老和尚開示: 寫:  或者我們這麼說,譬如說我們現在要到一個什麼地方去,他給你看一個地圖,這個地圖的的確確不是那個地方,譬如說台中市哪一條路,當然地圖是一張紙,怎麼能代表那個路?但是你把那個地圖認得了清楚以後,你就可以照著地圖上面所告訴你的這個走法,跑到那個地方去,所以有它這樣。等到你認得了那個地方,到了那個地方以後,是不要這張地圖。那麼有一些人他不了解這一點,或者由於他的習性,或者有這個特別的原因,他就死死地把住這張地圖,說台中就是這個,就是那個地圖。譬如說我現在手上面這個是台中的地圖,說它現在本來這一張地圖,是告訴他怎麼到台中去走,他現在說這個就是台中。那碰見這種情況的話,你沒有辦法,只好把他那個地圖拿出來,把它撕掉。「這個什麼是個台中?這是告訴你那個地圖。」萬一說不通,他根本就拿它撕掉了,這是祖師的一番苦心方便。 [07′19″]
  這一段大家有沒有聽清楚?研討這一段的時候,很多廣論班的同學常常聽了好幾遍。比如說這一段師父講了一個地圖的事情,講了一個地圖的事情到底要講什麼呢?是要講走路一定要照著地圖走?還是要講地圖的作用是什麼?還是要講我們錯誤地使用了地圖?這裡邊舉了台中嘛,他認為台中就在那裡,就那麼一個小地方,那就是台中。在這種狀態下,他的善知識沒辦法,就要把他的那張地圖奪走。 [08′00″]

  師父接著說:「這是祖師的一番苦心方便。」要拿掉你的執著,不是說所有的人走路都不需要地圖了,而是對於那個太執著地圖、已經不去看真正的指月指——指內心的方向——的那個人,要把他執著的東西先拿開一下,他才能往深了看,不是說所有的人都不需要地圖了。這個地圖很顯然是指什麼呀?佛經啊!經典啊! [08′32″]

  所以在這一小段,很顯然把這個問題周遍了,說:「是顏色都是紅色」——我們《攝類學》學的那道辯論題;有人就是特別特別執著經典上的一句話,不往內心去觀察,功夫就卡在這個地方,進步不了。為了教他,他的善知識就用了這個方式。但是並不是說所有的佛經對所有的弟子們都是要用這樣的方式,這就是犯了「是顏色都是紅色」這樣的一個問題。你們覺得是不是這樣呢? [09′06″]

  所以這一小段是解釋前一段的,對不對?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一個善知識告訴你應該怎麼樣、怎麼樣——「揚眉瞬目」,還有「指月指」這些教授——都是為了幫忙我們去了解佛經所指的意義到底是什麼。一旦有人特別執著了這個經典而忘記自心的時候,祖師就會用這種方式讓他去看他的心。讓他看他的心並不是說佛經是不需要的,佛經是必需的!大家覺得是這樣嗎? [09′38″]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486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海明月第334講【全廣 II】舊版:第1冊 P140-LL2 ~ P142-L9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廣海明月第334講【全廣 II】舊版:第1冊 P140-LL2 ~ P142-L9  
來源:全球廣論II

真如老師領誦、僧團隨念:〈三稱本師聖號〉、〈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


廣海明月 334講【全廣II】


講次:0334 (2021/06/10 ~ 06/13)
科判:道前基礎
章節:經典對我生命的偉大作用
標題:經典本身即是最佳修行指導
音檔:5A 18:21 ~ 5A 22:21
廣論段落:P8-L10 ~ P8-L11此論教授殊勝分四……大罪行自趣消滅殊勝。
手抄頁/行:第1冊 P140-LL2 ~ P142-L9 
( 2016 南普陀版:P140-LL3 ~ P142-L9 )
手抄段落:所以乃至於禪宗的祖師們……能夠淨化我們的煩惱的。


廣海明月_第334講【全廣II】
真如老師教授

  現在我們繼續聽下一段師父的講解:

  
師父上日下常老和尚開示: 寫:所以乃至於禪宗的祖師們,用種種的方法說明,必要的時候,他們也用很平常、粗俗的這種話來說。什麼叫佛經呀?說這個「黃葉止兒啼」,這個祖師的公案:說這個小孩子哇啦哇啦哭,那麼這個做大人的人,就在地上撿一個樹葉子,那個樹葉子黃了,掉下來的,表示沒有什麼用場的,逗一逗那個小孩子,那個小孩子看了歡喜,不哭了,好了嘛!你說我們想起來這個佛經這麼珍貴的,怎把它比成,比成功樹上沒用的樹葉掉在地下?他的意思,不是把這個佛經比成功那個沒有用的樹葉,這個是一個譬喻,說明了說這個小孩哇啦哇啦哭,你現在用這麼一個辦法,使得那個小孩不哭了,就這樣。 [01′09″]
  這個裡邊說明就是我們凡夫不了解世間的真相,所以一直在無明顛倒當中,受了種種的苦惱,就像那個小孩子一樣哇啦哇啦受苦惱了哭。他現在呢,佛就引導我們用一個善巧方便,使得你不哭,不哭了那麼就好了嘛!就是這樣。所以他用種種方法,對於把握不住佛經這個原則的那些人,他來從根本上面指出問題中心,說明這個,說明這個,這樣。因為這樣的關係,所以慢慢、慢慢地偏向那方面,就是說:「啊,現在那麼這個經教就不要了!」這個是一個錯誤。請問假定經教不要的話,你怎麼修學佛法?經教本來告訴你修學佛法,當然你知道了,當然不要。所以《金剛經》上有個譬喻,說你渡過這個生死的河,想渡過一個河,你一定要用船,一定要,但是你走過了,渡過了這個生死之河以後,你這個船怎麼辦呀?當然不要了嘛,當然不要。你不能說渡過了岸,守著那個船,那不是開玩笑嗎?乃至揹這個船走,那都是不要了,所以這個次第我們要認得很清楚。
[02′37″]
  從前面的「指月指」到地圖,現在又到了一個「黃葉止兒啼」,想必當初很多同學都看過這個公案——就是黃葉止兒啼,然後都會講,但是到底怎麼理解這個「黃葉止兒啼」呢?師父主要是在講它止息眾生的哭泣的這一點。哭泣比喻苦惱,受了苦惱。佛經有拯救痛苦、把我們從痛苦中救拔出來這樣的一個功德,但是對於把握不住佛經的這個原則的人呢,這個祖師的意思就是「才從根本上指出問題的中心」,中心是什麼呢?就是止息痛苦嘛!那小孩為什麼哭呢?把眾生比喻成小孩一樣,心上的無明導致這種種顛倒、種種痛苦,所以苦惱不斷,然後來止息這個哭泣。 [03′40″]

  本來是闡釋經典的作用的這樣一句話,不是說這個經典是不需要的。就是說「黃葉止兒啼」得有黃葉吧!沒有黃葉,兒啼還是止不了的,所以這個黃葉這個時候就顯得尤為地珍貴,因為它能止兒啼。那如果說它止了兒啼,小孩不哭了之後就認為這個葉是沒用的,這也是不正確的,對不對?這個見解已經過頭了,師父直接說:「這是個錯誤。」 [04′14″]

  在這裡又涉及到另一個問題就是:那渡過了河之後你還要揹著船嗎?這個問題可能是一個很深的問題,等到我們以後在學習毗缽舍那,一層、一層地剝落的時候,看他執一層、一層的這樣的自性空,要層層、細細地剝離,不是一開始就什麼都不執著。有的人一開始上手就「不執著」,比如說:「你不用執著行善啊!」「發脾氣的時候,你也不用執著!」那就是發脾氣了,你也不用在乎!就變成對因果的一種漠視。或者對於所受的戒律,如果你不執著於你所受的戒律的話,那你怎麼能夠防止自己犯戒呢?犯戒之後又怎麼能夠如法懺悔呢?那怎麼能夠隨著時光的流逝,自己持戒得越來越皎潔、越來越皎潔?像阿底峽尊者五百五十二生都是持戒清淨的大比丘,甚至聯繫到生生世世的戒體都那麼皎潔光明,怎麼可能做到?所以他一定是要特別、特別在意這件事,乃至說念茲在茲。 [05′18″]

  問功夫就有一句話說:「白日皓皓做得了主嗎?」那「夜間睡著的時候,你能做得了主嗎?」「夜間無夢的時候,你能做得了主嗎?」說的是一個調心功夫啊!所以一旦我們把經典看得稍稍會通一下,就不會錯解祖師的意思,甚至錯解禪宗的意思,我會覺得深入的學習是很必要的。 [05′43″]

  這個船的問題,是不是過河還要揹著船?師父在這裡邊清晰地講到了「次第」——一上手的時候必須要有船,沒有船是沒法渡河的;至於過了河還要揹著船的人,就要有人告訴他說:「你這個河已經過了,你要想一個其他的辦法去掉這個負擔。」 [06′05″]

  接著我們再聽下一段,要認真聽喔!

  
師父上日下常老和尚開示: 寫:所以真正說起來,假定你直下就能夠了解這個經典上面所說的話,那經典本身就是最佳指導;但是因為你不行,沒有辦法,所以它更用方便善巧直截了當地告訴你。所以像那種特別的方法,它本身還是真正的經教,這個我們要了解的,真正要了解的。所以這個原因是什麼?正因為我們把握不住重點,現在你把握不住重點,在這種情況之下,最重要的應該認識佛經裡面告訴我們的重點,來破除我們內心上面的執著。而你不幸地又偏向於那些宗派的說明,把佛經不要了,那你就更害了,更害了!所以他特別告訴我們,說我們現在對這種現象,它這個原因何在?那麼這地方說明,你如果透過本論的仔細的說明,詳細的介紹,我們就認識,原來所有的佛經祖語,它都是眼前最好的指導,根據這個東西能夠破除、能夠淨化我們的煩惱的。 [07′41″]
  這一小段涵量很大!通常我學習的時候可能要反覆地聽,有的時候要聽七遍、十遍以上,反覆地琢磨。不知道這一段你們會選擇聽幾遍?
[07′56″]
  說:「真正說起來,假定你直下就能夠了解」,注意!了解什麼呀?「經典上面所說的話」。了解了經典上所說的話,會有什麼結論呢?什麼結論?「那經典本身就是最佳指導」。那我跳過去問:「最佳的指導」,指導什麼?「破除我們內心的執著」。所以,佛經裡告訴我們的重點是來破除我們內心上的執著。 [08′33″]

  如果我們沒有了解經典本身就是對我們修行的最佳指導,來破除我們內心上的執著,這裡邊列舉說會偏在哪兒了?不懂佛經是做什麼的,對不對?不懂佛經是做什麼的,善知識就講了佛經是做什麼;結果一講,他又理解偏了,理解成什麼呀?佛經不要了!所以第一個錯誤就是不理解佛經,然後再給他解釋之後,他產生了更深的錯誤,認為佛經都不需要了。一開始的人如果不需要佛經,可怎麼走這條路呢? [09′07″]

  「特別告訴我們,我們現在對這種現象,原因何在?」原因是什麼?師父在這裡邊列舉了原因。這個原因是什麼?對!「因為我們把握不住重點,現在把握不住重點,在這種狀況下,最重要的應該認識佛經告訴我們的重點,來破除我們內心的執著。」佛經裡的重點就是要破除我們內心的執著,善知識也要告訴我們這一點,透過「黃葉止兒啼」等等很多的說法,來讓我們認識到經典的重要性、它的作用是什麼;可是又理解偏了,理解成好像不需要佛經。 [09′52″]

  那麼師父接著說:「原來佛經祖語,都是眼前最好的指導,根據這個才能夠破除、能夠淨化我們的煩惱的。」上面列舉的這一堆毛病,師父說要怎麼治啊?「透過本論的仔細的說明」。我們透過學習《菩提道次第廣論》,所以我們會知道不能錯誤地理解禪宗、不能錯誤地理解祖師語錄,更不能錯誤地認為佛經是一個解脫者不需要的,這非常地奇怪!這些毛病透過學習本論就可以了解到了,對我們來說是極大的一個幸運! [10′35″]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486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海明月第335講【全廣 II】觀察「修行不要經教」的毛病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廣海明月第335講【全廣 II】舊版:第1冊 P142-LL6 ~ P143-L4   
來源:全球廣論II

真如老師領誦、僧團隨念:〈三稱本師聖號〉、〈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


廣海明月 335講【全廣II】


講次:0335 (2021/06/14 ~ 06/16)
科判:道前基礎
章節:經典對我生命的偉大作用
標題:觀察「修行不要經教」的毛病
音檔:5A 22:21 ~ 5A 23:42
廣論段落:P8-L10 ~ P8-L11 此論教授殊勝分四……極大罪行自趣消滅殊勝。
手抄頁/行:第1冊 P142-LL6 ~ P143-L4 ( 2016 南普陀版:P142-LL7 ~ P143-L4 )
手抄段落:說到這裡,隨便也提一下……這個我順便說明。



廣海明月_第335講【全廣II】
真如老師教授

師父上日下常老和尚開示: 寫:  說到這裡,隨便也提一下,本論一開頭的時候,就特別說明現在講修行的人,不要經教的;講經教的人不要修行的。那我處處地方現在,近年來尤其特別感受到,這個話一點都沒有錯,我們毛病也都犯在這裡。平常我們常常講規矩,然後呢,因為規矩,兩個不同的規矩,兩個人就吵得天翻地覆。跑到佛門當中講規矩,為什麼呀?它本來這個規矩是調伏你的煩惱,使你那個團體和合,結果弄了半天的話,那個規矩是越多,這個團體是越弄得四分五裂,煩惱越來越盛,還自己不知道,說「我這個對」,他說「我這個對」,那實在是一個很大的、糟糕的現象。在這裡,本論給我們很好的指授,很好的指授。所以在這裡我鼓勵也建議大家,不要把它看成文字,把它看成文字是一個大損失。同時凡是真正看成文字,他沒辦法身體力行的話,他暫時不要學這個,先應該退一步,把他的基礎建立好,要不然對他是一個浪費,這個我順便說明。 [01′27″]

  這一段也有好幾層。以前在學《廣論》的時候,我們通常聽師父的帶子可能一小段都不會聽完,大概聽一小節就停下來,看有的同學認不認真聽。因為一開始聽法有的人就走神了,有的同學走神了的時候還特別「會走神」,他把眼睛瞪得大大地看著我,不錯眼珠地看著我,好像在對我專注一樣。但是我仔細看他眼神,會覺得這個眼神怎麼發散呀?到底在看什麼呀?有的時候他還對我笑,實際上不知道在想什麼。 [02′02″]

  後來我認真地想要提問的時候發現他有點害怕,所以我就放過了他,沒有提問他。過了大概半年或者一年左右,那個同學才說其實他上廣論班沒法兒專注地聽法,只要開始播師父的法音他就開始走神。他說他腦子裡跑火車,什麼都想,就是不能專注,但是他為了怕我說他——我那時候是班長——為了怕我說他,他就每天上課的時候裝作一副非常認真聽的樣子,把眼睛瞪得特別大,然後笑咪咪地看著我,裝作「以具笑目視」那樣子。他說這樣在廣論班混了半年多,然後他自己很得意沒被我發現。其實我有發現他眼神是散的,在不該笑的時候他亂笑,肯定是在打他自己的主意。因為害怕一說了之後,他不好意思,不來上廣論班了,所以還是先坐著聽著,慢慢他就聽進去了。果然現在這個同學已經學了都快 20 年了還在學,學得還是滿好的! [03′05″]

  所以最初在聽師父帶子的時候,要訓練大家的一個專注力。那個時候我們沒有師父的手抄,師父的手抄在大陸是非常非常珍貴的,幾乎一本沒有,我們全是要靠聽的,當場聽,有的人就是現場抄。而且帶子也不普遍,比如說這五十個人可能有一套帶子,就來聽,大家是非常非常珍惜的,所以那個時候都是全神貫注地聽師父的講解。 [03′34″]

  那個時候我們就會把這個帶子反覆地聽聞,像這一段說:本論一開頭特別說明什麼呢?就是那個偈子,對吧?會不會背了?「今勤瑜伽多寡聞,廣聞不善於修要」——學經教的人不要修行,修行的人卻不要經教。師父說:近年來尤其感受到宗大師在六百年前列舉的那種修行的現狀現在還是有的,然後師父說:這句話一點都也沒錯,我們毛病也都犯在這兒。注意!下面要小心了!「我們毛病也都犯在這兒」,大家認為自己還有這個毛病嗎?會認為想修行的時候不要經教嗎?現在有這個問題嗎?觀察一下。 [04′24″]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當我們想要努力修行的時候,我們會想到趕快來聞法嗎?就趕快看經典、聞法,我們認為這是修行,會這樣做嗎?還是想要修行,什麼都不幹了,找個地方坐著什麼事也不管,認為兩腿一盤、上座,然後念佛或者念觀世音菩薩——沒錯!這是修行——但是其他的就不叫修行。學經典啊,甚至有的人改自己的壞習慣,從不關心父母到孝順,這是不是修行?從很愛生氣到現在心越來越寬,沒有那麼小心眼了,這是不是修行呢?如果這都不是修行的話,那是很奇怪的。 [05′13″]

  說:「我們的毛病也都犯在這兒」,接著師父舉了哪個喻啊?「規矩」,對吧?人們為規矩吵成一團。因為大家的見解不同,然後開始吵,實際上越執著吵得越嚴重。規矩最根本的原因,師父在這裡邊指出它是為了什麼?調伏煩惱! [05′34″]

  問大家一個問題,我聽說廣論班的一些同學都很憂慮:來世要去哪兒呢?有的人說:「到底去淨土呢?還是來再學宗大師教法?」這件事好像挺令他為難,認為如果要去淨土的話,就是一心只念阿彌陀佛,好像就不用學《廣論》的樣子;好像要爭取來世有個暇滿的話,那就要在廣論班好好學。其實這兩點是一個問題,就是不好好學、不在內心的業果上取捨,並不能造集那種廣大的業。淨土法門它也是強調對阿彌陀佛的信心,也就是對佛菩薩的一個信心,這個信心在皈依三寶那個章節裡講得非常地詳細。師父常常講:「這個《廣論》開經藏、經藏開;開律藏、律藏開;開論藏......。」就是它是每一個宗派都可以用得到的一個非常實用的修行的手冊,是非常親切的! [06′32″]

  談到修行的時候,一定不要忽略這個次第的問題,前面業果的取捨是很重要的,對三寶的虔誠是很重要的。對三寶的虔誠,前面一定要涉及到「念死」,像印光大師也說念佛額頭上貼個死字。怎麼貼?能了解三根本、九因相嗎?如果學了這個的話,才能一心皈命佛菩薩。所以在《廣論》上所說的這些要點是都要好好學的,無論你要希求來世得到人身,還是你希求以後生淨土,其實都需要做扎實的功夫!有人認為:「你是不是修淨土?你就不需要經教了。」不是這樣的!淨土宗也不是這樣講的,你看看那開展那麼多的經典!因為去極樂世界也要發菩提心,也要成佛呀!都一樣要度眾生的。所以這是一個成佛的路,它是次第拾級而上的一個成佛的路,一定是有章法可循的。 [07′28″]

  有的人就說:「啊!那我現在年齡大了,就往生極樂世界。」他認為往生極樂世界不需要學經論,其實這個是未見清淨依據的喔!這種說法。那你看看我們的心裡還有沒有這種宗?想要修行的時候就是不要經教,有沒有這種宗?雖然《廣論》都學了這麼多年了,有的人講起來是頭頭是道,但是心裡有這種嗎?這是一個問題——提到來世要去哪兒的問題,大家依不依靠經教? [07′55″]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486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海明月第336講【全廣 II】解決問題很簡單──依經典調心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廣海明月第336講【全廣 II】舊版:第1冊 P142-LL6 ~ P143-L4   
來源:全球廣論II

真如老師領誦、僧團隨念:〈三稱本師聖號〉、〈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


廣海明月 336講【全廣II】


講次:0336 (2021/06/17 ~ 06/20)
科判:道前基礎
章節:經典對我生命的偉大作用
標題:解決問題很簡單──依經典調心
音檔:5A 22:21 ~ 5A 23:42
廣論段落:P8-L10 ~ P8-L11 此論教授殊勝分四……
極大罪行自趣消滅殊勝。
手抄頁/行:第1冊 P142-LL6 ~ P143-L4
 ( 2016 南普陀版:P142-LL7 ~ P143-L4 )
手抄段落:說到這裡,隨便也提一下……這個我順便說明。


廣海明月_第336講【全廣II】
真如老師教授


  第二個問題:我們再觀察一下,當我們在生活中遇到煩惱,我們是想用法的方式來解決呢?比如說想要去打開《廣論》看一下經典,或者《四家合註》看一下,看一下就會覺得生活中的那個煩惱的打擊力變弱了,還是我們仍然會採取跟別人吵架——不公平我就去吵架,當我心裡有怨氣我就去抱怨?我們還沒有學會用法來調伏煩惱。當發生什麼問題的時候,我們覺得什麼東西有用呢?是不是還是跟別人理論最有用?當我的某些東西好像被遭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的時候,我要去把我的待遇搶回來。沒有想到是不是可以控制一下自己的貪心呢?控制一下自己的執著呢? [00′52″]

  那麼去看經典的話,就是同樣可以控制自己的這個心啊!當我們想要去擺脫今日的情緒的負擔的時候,我們會不會想在經教上找辦法?當想到離苦得樂的方便的時候,會不會第一就是經典?因為經典的作用就是要止住我們的痛苦。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可以觀察,所以師父在這一篇裡邊掃蕩了這些邪宗。有的人會認為:我對禪宗可能沒有這樣的一個想法,所以我不在師父的所破之列,然後就偷偷溜走了,做一個閒漢坐在那兒聽,但實際上內心這種邪宗的根執還是很深的。 [01′35″]

  當你想要修行的時候,會想依靠經教嗎?有沒有心裡生出了什麼煩惱,一看佛經:啊!煩惱突然煙消雲散了。我們會直接地感受到這個經典作用到內心上的時候,真的像斬斷煩惱的一把劍一樣非常地俐落!劍起、劍落,煩惱的續流就斷掉了,突然就變成一個很歡喜的狀態,這正是經教在我們生命中的偉大的作用。 [02′00″]

  但是學了經教之後,還是用原來的方式處理家裡的問題。比如說在疫情期間,我就收到一個女居士的信,她說很感謝因為有這個疫情,所以她能跟她的先生、跟她的小孩在一起過了很長的時間,一年多都在一塊兒待著。以前她非常堅定地認為他們家的矛盾都是她先生不學《廣論》、小孩不出家,因為這個問題導致的。她認為她自己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因為她是一個虔誠的居士,每天都非常善意,又很勤勉地拜佛呀、供佛呀、學《廣論》......。她認為她自己好像沒什麼問題,都是家人的問題。 [02′38″]

  結果她說她聽到我們討論那個「照妖鏡」的問題,講完了之後她又不承認,她說:「應該我沒有照妖鏡,因為他們真的是不對!為什麼先生就不學《廣論》,這是不對的!為什麼小孩就不想出家呢?這也是不對的!這不是照妖的問題,而是本身就是妖。」所以她非常堅定地站在反方,她說她是不服氣的,覺得她心裡沒有照妖鏡,很如法的! [03′04″]

  後來又往後學、學、學,研討到 125 講到 130 講的時候——應該是在 129 講——師父說:「我們平常遇到一點點事情就抱怨,講了很多道理。這個道理幹什麼?增長自己憍慢,然後還要造很多惡業,我們到底是學什麼啊?」那一段我們也討論了一下。她說她聽了那一段之後,突然心內猛醒,開始感受到原來這麼多年都一直在怪外境,一有事情發生都是外面的毛病,是不懂得看內心的。 [03′42″]

  當她一開始看內心,她就突然發現這完全是她自心的過失,所以她就開始改變她自己!當她開始改變她自己,她發現家裡的矛盾原來不是因為她先生不學《廣論》,或者小孩不出家導致的,都是因為她自己的那個執著導致的,自己沒有調伏煩惱,結果家裡就弄得很多事情。現在學一學家裡的事情處理得越來越順,她發現:喔!佛法讓我們依據經典來調伏內心的方法,是最簡單的、最直接的能應用於生活的方式。 [04′16″]

  讀了那樣一封信我是滿感動的,我覺得雖然「照妖鏡」這個說法被她駁回了,但是她繼續往後學的時候,她還是吸收到了師父講解的重點——就是要向內調伏,這也是戒律的精神。家庭的和睦乃至一個團體的和睦,像師父在這裡邊講的:我們的毛病都犯在這兒!然後講規矩,講規矩都是用規矩繩人、說別人,實際上我們佛門的規矩是每個人要拿法鏡來照自己,掃塵、除垢,除掉內心的煩惱的垢染,是要修行自己的。不是聽了一個很高的標準,然後到處覺得別人都不夠標準。這句話是好說的,但是要把它分分秒秒地用在自心的功夫上,那真的要下一番苦功的。 [05′08″]

  結論:還是很感恩師父能一直叮嚀我們!其實這本《廣論》從現在開始,可能學到上士道、學到毗缽舍那,有些人還是在向外看,法鏡外照的這個部分還沒有轉變過來,一有什麼事情都怪別人,沒有改過來抱怨別人的這個習慣。但是只要不間斷地學習,長時間地聽聞經典、長時間地去觀察它,這個習氣肯定不會越來越嚴重,它一定會處在一種被削弱的狀態。我們的功夫進展得慢,但是有一天翻轉的時候也是很驚人的。有一天我們可能突然間就發現觀過習氣好像斷掉了,根本想不起來,倒是看自己越來越深刻;那時候卻對周圍的人充滿了一種感恩,因為會發現:原來他有那麼多的善意的一面、那麼多功德的面我都是沒有看到的,我就是執著他那個缺點,把這個缺點用放大鏡放大到很多倍,完全失真了、失焦了的一種觀察方式。 [06′11″]

  所以這個時候才能有一個佛教徒的擔當,這個擔當是什麼?就是我的煩惱不要嫁禍於別人,我的煩惱我自己清楚,不要我心情不好的時候就都說別人的錯,什麼事情不順都是別人的錯。這樣的話,我們就把我們生命苦樂的關鍵都交給別人掌握,別人做好了我才能快樂,別人做好了我才能成功,別人做不好我就失敗。但是自心的煩惱卻不是這樣算的,自心的煩惱就是要自己做多少功夫、消多少業障,一筆、一筆算得很清楚的,完全不會模糊的,也不會欺誑的。 [06′48″]

  所以在這一點上,還是希望大家能夠——有一句話叫「死盡偷心」,作一個老老實實的修行人。就是要根據經典來調伏自己的煩惱,一定要改掉遇到什麼事情就趕快抱怨別人的這樣的一個習慣。 [07′06″]

  其實研討《廣論》的時候,研討完這一章節,要有一個清晰的概念留在大家心裡,要確立一個:就是生活中去除煩惱也要經典,從眼前到最究竟的都需要經典的指導。然後你可以看到一有麻煩的時候,你去找人理論還是你會看經典?這就是證明你會不會認為經典的作用是止我的痛苦的?還是你認為止哭的東西都在外境上?這是一樣的道理! [07′33″]

  再說一句:只要在這個班裡邊不停止地學下去,你真的覺得你不會變嗎?很多人都變了,為什麼你不會變呢?一定會越變越慈悲的,越變心胸越開闊,對自我的認知越來越深刻。對自我認知深刻的依靠的點就是依據經典啊!依靠經典我們才能看清自心啊!所以經典是我們生活中像明燈一樣,或者像日輪那樣光明的存在,沒有這樣的光明,我們是看不清內心的取捨的。 [08′10″]

  所以禮敬所有的法寶,禮敬宣說法寶的善知識、所有的傳承祖師們!希望大家好好地珍惜佛經的一字一句、論典的一字一句,因為它確實是解脫乃至成佛的唯一的依靠!就是像一個路一樣,如果沒有這個軌道,我們是無法走向解脫,乃至一切遍智的果位,都是得不到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地珍惜、好好地珍惜呀! [08′43″]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486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海明月第337講【全廣 II】長劫生命裡,痛苦無邊際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廣海明月第337講【全廣 II】舊版:第1冊 P143-L5 ~ P143-LL1  
🍃廣海明月 0337講🍁長劫生命裡,痛苦無邊際|【全廣II】光明版|真如老師|(2021/06/21 ~ 06/23)
來源:全球廣論II

真如老師領誦、僧團隨念:〈三稱本師聖號〉、〈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


廣海明月 337講【全廣II】


講次:0337 (2021/06/21 ~ 06/23)
科判:道前基礎
章節:法殊勝即是我的追求
標題:長劫生命裡,痛苦無邊際
音檔:5A 23:42 ~ 5A 25:24
廣論段落:P8-L10 ~ P8-L11 此論教授殊勝分四……
極大罪行自趣消滅殊勝。
手抄頁/行:第1冊 P143-L5 ~ P143-LL1 ( 2015、2016 南普陀版 )
手抄段落:那麼,再下面呢……也能夠幫助別人。



廣海明月_第337講【全廣II】
真如老師教授


  大家好!很高興又到了我們研討《廣論》的時間了,希望我們一起有一個殊勝的發心——為利有情願成佛!既然是為利有情願成佛,成佛的因是需要了解的。要了解成佛的因,就要聽法,聽法的時候就要依斷器三過、依六種想。如果沒有學到〈聽聞軌理〉的同學也不要著急,慢慢學、跟著班學就會學到了。 [00′36″]

  今天我們繼續研討四殊勝,要學習「易於獲得勝者密意殊勝」,我們還是一起先來聽一下師父的帶子。聽聞時請大家要專注,聽完之後還是一樣我要提問題。好吧!請開始。 [01′00″]

  
師父上日下常老和尚開示 寫:那麼,再下面呢,「易於獲得勝者密意殊勝」。勝者,就是指佛菩薩,真正的覺者;他這個最重要的內涵,所謂密意。為什麼講密意呢?就是說本來這個經論是介紹我們佛法裡面深厚內涵,可是因為我們的程度不夠,所以在文字上面認得了,乃至於這個文字認識了,剛才說講得一大套規矩,一大套道理。可是他這個規矩、道理所以要建立的目的幹什麼?弄不清楚,弄不清楚。那個時候,他經過這樣一個大善知識告訴我們了以後,我們曉得:「哦,他原來這個意思是這樣的!」我們就可以省卻很多麻煩,很多麻煩。說這個麻煩的話,短則幾十年,長則無量阿僧祇劫,幹什麼呀?幾十年只是浪費一點生命,長劫的話,往往在惡道當中受無量無邊的苦。那麼現在呢,經過這樣的大善知識,最正確地說明了以後,你很快地就把握得住,哦,原來他這個話這樣說的真正的內在是什麼,你就了解。一了解了,你照著去做;照著去做,你的煩惱就淨化,然後你的染污之業,就轉化成淨業,生死就了!自己也解決,也能夠幫助別人。 [02′44″]
  好!第一個問題:「易於獲得勝者密意」的「勝者」是指誰呢?有答對吧?對!「是指佛」;師父說:「真正的覺者」。接下來在這裡還涉及到「密意」,師父是怎麼解釋這個密意的呢?「最重要的內涵」,對不對?那麼為什麼佛陀的意思對於我們來說不太容易了解呢?問題在哪裡?說佛法的內涵很深厚,但是我們的程度不夠。 [03′31″]
  下面我要提問題了:我們認識經論的次第,師父在這裡邊有沒有講呀?這裡邊說獲得勝者密意,那麼獲得勝者密意粗的一個次第師父有沒有列出來?有吧!第一個什麼?「文字上面認得了」,那麼文字上面認得了之後,後面還有很多的道理,這個道理要建立的那兩個字——注意!要建立的那兩個字——「目的」,似乎對這個規矩和道理建立的目的,師父說:「弄不清楚,弄不清楚。」 [04′19″]

  不知道大家聽到這裡會不會有一個疑問:目的有這麼難嗎?我們目的不就是為了要成佛嗎?大家會有這樣的疑問嗎?那現在我問你:你真的要成佛嗎?是真的嗎?還是只是說說的?是真的想要成佛了嗎?這樣的目的真的很容易嗎?建立「為利有情願成佛」這樣的一個目標真的很容易嗎?那目的是要做什麼?師父說我們是弄不清楚。 [05′03″]

  但是我們也會常常忽略,說:「我好像對於『為利有情願成佛』這件事已經弄得很清楚了!」但實際上每天早晨的願望裡,還有在每天晚上的回向和懺悔中,就可以知道我們有沒有弄清楚這件事。我們做每一件事的目的到底是不是為利有情願成佛?為利有情願成佛這件事,是不是已經成為我們生命中最深切的一個目標、最深切的渴望?這個目標建立之後,前面還有很多很多次第,那前面那些次第全部都是為了這個目標,前面的那些次第的目的也了解了嗎?可能就是很多疑問都放在一起,是不太了解的。 [06′02″]

  這個時候師父說什麼了?還記得嗎?剛才聽的帶子——因為文字認得了,文字後面那個目的也不知道,目的的很多層次也不知道,所以這個時候我們才需要大善知識告訴我們,然後我們才曉得:「喔,原來意思是這樣啊!」所以師父說:「我們就可以省卻很多麻煩。」 [06′29″]

  現在我要提問題囉!請問:很多麻煩是指什麼呢?什麼類型的麻煩呢?先是時間,「短則幾十年,長則無量阿僧祇劫」。當提到麻煩這件事,師父一下子把麻煩的事情拉到了似乎無限長的時間,好像穿越了一般。我們現在的麻煩都是局限於此生,甚至有的人的麻煩局限於幾個月、幾天、幾小時;甚至有的人說:「啊!這件事太麻煩了,讓我多等五分鐘。」比如說等飛機起飛呀,或者是去吃飯等著上菜啊,或者我們跟人約好了等人來,多等五分鐘、多等二十分鐘我們都會覺得非常麻煩、很不耐煩。 [07′29″]

  但這裡邊的麻煩的時間的長度,是長則無量阿僧祇劫的麻煩!這個麻煩,時間居然是無限長的,師父又對比說:「幾十年只是浪費一點生命」,那長劫的話是浪費了什麼呢?「往往在惡道當中受無量無邊的苦!」那我再問大家:這個「易於獲得勝者密意」的這個「易」字,大家有沒有發現師父是怎麼解釋給我們聽的?是不是解釋成:易於去掉因為惡業掉到惡趣裡的這個痛苦,有沒有發現?因為你不獲得這個密意,有可能就會在惡趣裡受苦、在輪迴裡受苦。有沒有可能呢?師父這樣的講解是有誇張嗎?還是事實真的就是這樣?大家可以考慮考慮。 [08′36″]

  「短則幾十年,長則無量阿僧祇劫」其實這是一個時間的長度,我們在平常的生活中,很難想像無量阿僧祇劫這樣的時間。比如說一天的生活,時間管理很強的人會注視五分鐘是怎麼過的,這一小時怎麼過的,乃至我這一天的時間管理是怎樣的。那為什麼這樣管理時間呢?是希望時間要用得有效率。但是「短則幾十年,長則無量阿僧祇劫」這也是個時間的管理嗎?那麼在這樣長的時間裡邊,我們要做什麼呢?我應該做什麼呢? [09′23″]

  後邊的就會很恐怖,說短則幾十年,長則無量阿僧祇劫,那麼長的時間都是在惡趣當中受無量無邊的痛苦。這麼長的時間,再加上無量無邊的痛苦,我們是很難想像這樣的生活狀態是怎樣的,因為受苦的深度和時間的長度遠遠地超越了人類的想像力。如果佛陀不來告訴我們這件事,沒有善知識幫我們講解,我們是很難去想像會有這麼長的、這麼劇烈的痛苦在我們的生命中出現。而現在談的就是這件事!這是我們生命裡一個超級大、超級大的麻煩! [10′20″]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486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海明月 0338講-獲得勝者密意,輕鬆省去大麻煩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廣海明月 0338講🍁獲得勝者密意,輕鬆省去大麻煩
廣海明月第338講【全廣 II】舊版:第1冊 P143-L5 ~ P143-LL1
來源:全球廣論II

真如老師領誦、僧團隨念:〈三稱本師聖號〉、〈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


廣海明月 338講【全廣II】


講次:0338 (2021/06/24 ~ 06/27)
科判:道前基礎
章節:法殊勝即是我的追求
標題:獲得勝者密意,輕鬆省去大麻煩
音檔:5A 23:42 ~ 5A 25:24
廣論段落:P8-L10 ~ P8-L11 此論教授殊勝分四……極大罪行自趣消滅殊勝。
手抄頁/行 第1冊:P143-L5 ~ P143-LL1 ( 2015、2016 南普陀版 )
手抄段落:那麼,再下面呢……也能夠幫助別人。

廣海明月_第338講【全廣II】
真如老師教授
師父上日下常老和尚開示 寫:  那麼,再下面呢,「易於獲得勝者密意殊勝」。勝者,就是指佛菩薩,真正的覺者;他這個最重要的內涵,所謂密意。為什麼講密意呢?就是說本來這個經論是介紹我們佛法裡面深厚內涵,可是因為我們的程度不夠,所以在文字上面認得了,乃至於這個文字認識了,剛才說講得一大套規矩,一大套道理。可是他這個規矩、道理所以要建立的目的幹什麼?弄不清楚,弄不清楚。那個時候,他經過這樣一個大善知識告訴我們了以後,我們曉得:「哦,他原來這個意思是這樣的!」我們就可以省卻很多麻煩,很多麻煩。說這個麻煩的話,短則幾十年,長則無量阿僧祇劫,幹什麼呀?幾十年只是浪費一點生命,長劫的話,往往在惡道當中受無量無邊的苦。那麼現在呢,經過這樣的大善知識,最正確地說明了以後,你很快地就把握得住,哦,原來他這個話這樣說的真正的內在是什麼,你就了解。一了解了,你照著去做;照著去做,你的煩惱就淨化,然後你的染污之業,就轉化成淨業,生死就了!自己也解決,也能夠幫助別人。 [01′43″]

  「那麼現在呢,經過這樣的大善知識,最正確地說明了以後,我們很快地就把握得住」,把握住什麼呀?「最正確的」,對吧!我們就了解了,原來這樣說的真正的內涵是這個呀!請問:「了解」,了解什麼呀?因為我們的相續它是不會消失的,此生結束了之後,還有來生、還有來生、還有來生,是這樣續流下去的,所以我們一定要考慮以後的快樂要怎麼出現、以後的痛苦要怎麼去除。那麼以後的痛苦肯定是個超級大的麻煩。 [02′29″]

  所以了解了這件事之後,師父說什麼?幾個字——「你照著去做」。照著去做會引生什麼結論?煩惱就淨化,染污之業就變成了淨業,生死就了了!對不對?看!「生死」,就跨越到了生死這條界線。那麼生死了了這件事情太大了,生死了了之後,我們還會有那種長劫的麻煩嗎?就沒有了! [03′12″]

  照理來說,師父解釋到這兒我們就會覺得:啊!生死都了了,如釋重負啊!然後解釋完了吧?沒有!再看師父後面又加了兩句,對不對?這兩句大家還記得吧?如果不記得把帶子再重聽一遍,是:「自己也解決,也能夠幫助別人。」你看!生死了了之後,居然還有這麼大的一個任務——就是自己解決,也能夠幫忙別人。是不是對應於當初的目的的建立呀?因為當初的目的就是這樣! [03′54″]

  大家可以感受一下,在每一個能夠對我們播下趣向於大乘種子這樣的機會,師父是從來不會輕易錯過的,在每一處都指引著我們一定要走大乘,一定要趣向大乘! [04′15″]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師父這裡邊解釋的「勝者」是佛陀,如果沒有遇到善知識的話,其實這一生很難知道佛菩薩的名號,有人就是無論怎樣都聽不到。但善知識幫我們解釋了之後,我們免掉的麻煩它的時間是這麼漫長、它的痛苦的深度簡直是無法想像! [04′42″]

  再說一遍:有沒有發現師父幫我們建立的無限生命的概念——我們的相續是不會斷的,生生世世是在延續著的。師父在講《道次第》的時候,常常會穿越這一生,然後講到未來。那我們這些學的人就跟隨著常常聽啊、常常想,然後對時間的概念就從一個好像時間走著、走著就斷掉了,我們的生命活著、活著也斷掉了,從這樣一個非常奇怪的狀態,就慢慢地開始進行建立無限生命,知道心續的無限延展性,它不會消失的,會建立出這樣的狀態。然後天天聽、天天聽,慢慢就習慣於這樣的一個思考。因為建立了生命的無限性,相續是不會消失的,才在這個相續上成立因果,然後才成立:我今天所作的這個苦因,明天會接受痛苦;我今天種的善因,明天會成熟為快樂。這樣的話,每個人才可以把握今天,然後創造明天。 [05′50″]

  所以這裡邊還有非常深刻的幾句話,聽了之後我們要很快、很快地把握住。把握住真正的內在是什麼?就是「了解」。了解之後一定記住那句話——照著做!道次第嘛,照著做!照著做之後煩惱淨化,淨化之後就會變成淨業,然後有一個最大的、所有的生命都想要擁有的利益就是——生死就了了、沒有生死啊!誰願意有生死啊?怎麼樣去了脫生死呢?現在大家都知道,透過學習《廣論》、學空性啊!生死了了,一切都結束了嗎?還沒有!自己的問題都解決了,還要幫忙別人。所以要記住師父諄諄的教誨,一定要趣向大乘! [06′47″]

  那麼我們再來觀察一下:說幾十年乃至無量長、長到無量阿僧祇劫的麻煩,如果弄不好,都要在惡道裡受無量無邊的痛苦。這麼大的一件比天大的麻煩還大的事情,是千生萬死的受苦、是難以想像的慘重的一個麻煩,要去掉這樣一個麻煩,應該花掉對等的力氣和時間,能去掉就不錯了吧!那不曉得要花多大的力氣、多大的努力才會去掉。但是在我們學的這一段裡,有沒有發現怎麼去掉這麼大的麻煩啊?一旦獲得了勝者的密意之後,就「易」,那個「易」字——非常容易和輕鬆地去掉了這麼大的一個麻煩!大家想一想,這是不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這也是天大的喜訊吧!我很想知道你們心裡現在在想什麼? [07′55″]

  如果沒有師父這樣的講解,我們看到「易於獲得勝者密意殊勝」,就會覺得:喔!我很容易理解佛陀的意思。後面就沒有了,會不會?那就是我很容易學會呀!很容易學會佛經。可是學會了佛經要照著做,師父後面還給我們講了「照著做」,然後「染污之業變成淨業」,淨業之後有那幾個字——四個大字「生死就了」!一旦現證空性,我們證得無自性的那個現證的話,有沒有了脫生死呢?這件事如果搞錯了的話,生死是無法了脫的,所以我們一定要沿著道次第作聞思。 [08′45″]

  啊!每當我看到這一段之後,都會覺得這主題是非常沉重、深遠的,這也是所有的生命都關注的一個主題,這一點是不容易的呀!那麼經過了大善知識的指導,居然把這麼沉重的、難以荷擔的這種痛苦,我們真的可以輕鬆地甩掉!所以這個便宜不是一般的大呀!這個「易」字。 [09′14″]

  我們值遇了這樣的善知識,這麼輕鬆地讓我們去獲得佛陀的密意的話,那麼我們要對付那種可能像海一樣、像山一樣廣闊無邊的痛苦的沉重感,就可以輕易地對治掉了。前提是「獲得勝者密意」,而且注意!「易於獲得勝者密意」。所以這是很深的恩德呀!它不是節約一點時間、節約一點精力的問題呀!這裡邊我們想一想:輪迴那麼多的痛苦,眼淚成河、屍骨堆成山,太多太多的無法想像的、無法承受的痛苦都在這裡邊,居然「易於獲得勝者密意」這個殊勝,師父讓我們看到了這種可能性,讓我們看到了這樣的希望,讓我們發現:哇!原來依著教典聞思修,可以幫忙我乃至一切有情解決這麼大的問題呀!簡直是太好了! [10′23″]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486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海明月0339講-了解前三殊勝,謗法罪自趣消滅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廣海明月0339講🍁了解前三殊勝,謗法罪自趣消滅
廣海明月第339講【全廣 II】舊版:第1冊 P144-L1 ~ P145-L4
來源:全球廣論II

真如老師領誦、僧團隨念:〈三稱本師聖號〉、〈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


廣海明月 339講【全廣II】


講次:0339 (2021/06/28 ~ 06/30)
科判:道前基礎
章節:法殊勝即是我的追求
標題:了解前三殊勝,謗法罪自趣消滅
音檔:5A 25:24 ~ 5A 28:21
廣論段落:P8-L10 ~ P8-L11 此論教授殊勝分四……
極大罪行自趣消滅殊勝。
手抄頁/行:第1冊 P144-L1 ~ P145-L4 (2015、2016 南普陀版)
手抄段落:那麼最後呢……摸不透!

廣海明月_第339講【全廣II】
真如老師教授

  接下來我們要學習「極大罪行自趣消滅殊勝」這一點,現在大家一起來聽師父的講解。聽的時候還是要記住不要走神,要全神貫注!因為很短的一小段聽完就過了,這個時間散亂太可惜了,一定要專注! [00′20″]
師父上日下常老和尚開示 寫:  那麼最後呢,「極大罪行自趣消滅」。這個極大罪行特別指的一樣東西,平常我們愚癡凡夫一直在造罪當中,但是很少造極大的罪。這個極大的罪特別是講謗法罪,在所有的罪惡當中,毀謗正法的罪是最嚴重、最嚴重。我們說,我們修行人何至於謗法?唉,這個謗法這件事情,還只有修行人能造,其他人不懂佛法的人他造不起來啊!你們慢慢地、慢慢地自然看見。這個很多地方他宗派之諍,大乘嘛說這個小乘不對,小乘嘛說大乘不是佛說;然後呢我說我的對,他的不行。假定說他不行的話,請問佛說它幹什麼?而你說他不行,這個就是佛說的,那不是佛說錯了嗎?這是非常明白的一件事情。所以這點你如果說正確地了解了以後,那自然這種毛病不犯。所以因為你有前面這樣的三個層次了解以後,自然我們就不犯這個毛病,所以它就「自趣消滅」,這個太好了!這個太好了! [01′48″]
  這一小段應該義理非常地清楚,「極大罪行」指什麼呀?謗法罪!師父說:「平常我們愚癡凡夫一直在造罪當中,但是很少造極大的罪」,這個極大的罪,修行人才能造!請問:修行人是誰呀?就是現在正在學法的我們。那麼為什麼會造這樣的罪呢?就是跌入了宗派之諍,對吧?你說我的不合理,我說你的不合理。 [02′18″]

  所以,學了這個殊勝之後,就是「極大罪行自趣消滅」。這個極大罪行最根本的原因是懷疑佛說吧!對不對?執為佛說的不合理。一個沒有證得遍智果位的人,他怎麼可能會了解佛陀的眼界、佛陀所了知的一切的正確的看法?所以在這種狀態下,難免會犯下以管窺天這樣的一個過失啊!可是這個過失會給我們帶來嚴重的傷害,造最大的罪就是謗法罪。謗法罪後面還會仔細地講,我們今天就這樣研討過去就可以了。記住四個字——就是「自趣消滅」——了解了之後就不犯這個毛病,而這個毛病只有修行人會犯!它應該是對其他宗派的一個不敬的心,對吧?所以在後面的學習,整本的都是讓我們小心——這個謗法業後面會涉及到心念,乃至什麼?口——嘴上說出來、心的念頭,都會容易。所以在這個地方向後學的時候大家要仔細學。 [03′26″]

  不知道在研討這一段的時候,大家會不會討論一個問題:世間的人真的不容易造那麼大的惡業嗎?看世間人也滿可怕的。這個問題有的時候可能會在班裡引生非常熱烈的討論,可能討論很久時間。但是我會認為此處的重點是:師父提醒我們已經是修行人的修行人,很容易造這個謗法的罪。比如說誹謗大乘、誹謗小乘,還有人毀謗密法,不學佛的人應該不知道這麼多這裡邊的宗派。所以在此處,我希望大家把注意力放在修行人一定要小心謗法這件事情,不要把大量的時間都去討論世間人到底會不會造最大的罪?討論完這個之後,對自己到底幫助是什麼?所以我認為重點應該是在這裡討論。 [04′23″]

  那麼接下來,我們再往下聽下一段。
師父上日下常老和尚開示師父上日下常老和尚開示 寫:  現在關於這個真實的內涵,我們一步一步地看下去。還有呢,這個四個內容當中,還有一個特別的一個原則,大家看一看。我們現在真正要想修學佛法,目的幹什麼?要想圓滿無上菩提。拿我們更通俗一點來說,或者使得我們很切近地馬上體會得到,說把我的一切痛苦要徹底解決,把一切圓滿的功德要完全地圓成,這樣。那麼要什麼呀?那要一切的聖教。現在本論是第一點告訴我們,對,這個你要的目的、達到的方法等等,這個裡邊圓滿無缺地統統包含。包含是包含了,但是你怎麼下手呢?我們看看:唉呀,這個經不對、那個不對;然後乃至於像剛才說的,有很多宗派說這個經不要的,結果不是又矛盾了嗎?說,欸,不但全部包含,而且所有的經,正是眼前告訴你怎麼修行的最佳指導,這些經、論是給你最佳指導。不過雖然是最佳指導,如果你自己去摸的話,摸不透,摸不透,摸不透! [06′04″]

  再問大家,說:「我們現在真正要想修學佛法,目的幹什麼?」現在應該都可以答得上吧?「圓滿無上菩提」,對吧?圓滿無上菩提是要做什麼呢?就是要「把我的一切痛苦要徹底解決,把一切圓滿的功德要完全地圓成。」它是一個推理,你們有人聽完這一段之後,能清晰地把師父的這個次第推出來嗎? [06′30″]

  如果要完成這樣的一個目標的話,那麼需要什麼?「一切的聖教」,注意!需要一切的聖教。達到的目的、達到的方法,這裡邊圓滿地統統包含了。包含了之後又是什麼?下手處是什麼?不能說:「啊,這個我需要、那個我不需要。」這就謗法了!不能說:「這個不好、那個不好。」甚至會誤解某一些宗派說是不要經論的,對不對?所以不能一直朝著矛盾的這樣一個方向去,我們一定要會通,對不對?把佛所說的經典會通。 [07′09″]

  像我們在學習五大論的時候,也常常會遇到這樣問題,甚至是一個祖師在這本論裡這樣說、在那本論裡那樣說,其他的祖師他們也有不同的觀點,那我們學五大論的時候,怎麼樣會通這一點呢?就是順總佛教的觀點怎麼樣去會通呢?這就是一個學的人要認真學呀,要長時間地廣學。那麼廣學之後,就聽得多了、看得多了——書也看多了、善知識的講解也聽多了之後,我們就會去了解那些難點,對吧?難以會通之處就不會死在言下。 [07′48″]

  那我反過來推:一切聖教的目的是要做什麼?要把我的一切痛苦解決、一切功德圓滿,對不對?那麼一切痛苦解決、一切功德圓滿,它是一個什麼樣的目的?就是要圓滿無上菩提。所以你會發現:「圓滿無上菩提」還有「把所有的痛苦去掉,把所有的功德圓滿」,直接劃等號於什麼?「一切聖教」,對不對?聖教的目的就是讓我們達到這個。那麼怎麼可能說要達到離苦得樂的目標而不需要經教呢?怎麼可能有這樣的說法呢?它正好是直接的,直接通達的目的,你不要了就等於什麼都沒有了。 [08′32″]

  然後下面有最重要的一句話,師父說:「不過雖然是最佳指導」,那句話你們還記得吧?重複一下!「如果你自己去摸的話」,連說了幾個?三個,「摸不透,摸不透,摸不透!」三個! [08′55″]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486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海明月 0340講-佛法無人說,雖智不能了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廣海明月 0340講🍁佛法無人說,雖智不能了
廣海明月第340講【全廣 II】舊版:第1冊 P147-L1 ~ P149-L2
來源:廣海明月

真如老師領誦、僧團隨念:〈三稱本師聖號〉、〈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


廣海明月 340講【全廣II】


講次 | 0340 (2021-07-01 ~ 2021-07-04)
標題 | 佛法無人說,雖智不能了
音檔 | 5B 00:07 ~ 5B 03:35
廣論段落 | P8-L10 ~ P8-L11 此論教授殊勝分四……極大罪行自趣消滅殊勝。
手抄頁/行 | 第1冊 P147-L1 ~ P149-L2 ( 2016 南普陀版:P147-L1 ~ P149-L1 )
手抄段落 | 所以經上面告訴我們……千真萬確就是我要的!

我們接著再聽下一段:
  所以經上面告訴我們:「佛法無人說,雖智不能了。」它講「無人說」,雖然有智慧,你沒有辦法「了」,這個智慧就是世俗智慧;就算是有佛法裡面宿生帶來的智慧,還是要有人教。其實世間的事情也是一樣的,飛機、輪船等等沒人教,我們看天上飛一個東西來,我們看見:喔唷,這個怪!當年這個我們這裡曾經有過一個笑話,說人家在中國造了第一條鐵路,造在哪裡呢?從上海到吳淞口。結果造了個鐵路以後,欽天監,那個屬於以前那個觀天文的,說:啊!天上出了一個星宿,所以國家動亂。出的什麼星宿?叫蜈蚣精。大家找了半天,原來這條鐵路就是蜈蚣精,把它拆掉,丟到東洋大海。有這種笑話!01:06

  現在看,喔,這個好得很哪!實際上你第一眼看見的話,你的的確確不曉得這是什麼東西。沒有人告訴你,你不知道,世間簡單的東西你都不知道,這很明白對不對?這是非常清楚、非常明白的事情。所以人家說個笑話,這個不要說這種科技上的東西,你沒辦法懂,就是眼前太多的東西,我也聽見人家說那個笑話很有意思,說人家北方人到南方來遊歷,說這個南方的水果真好,水果非常好。結果水果當中,譬如我隨便舉兩個,香蕉、然後呢甘蔗。這個北方人怎麼說啊?「這個甘蔗是滿好吃,但是這個肉很難吞。」那甘蔗的這個肉要你吞下去的嗎?甘蔗是滿好吃,可是甘蔗這個肉的確很難吞,那這都不知道,發生這種笑話,都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哦!你要看人家,啊,說這個香蕉,把那個皮剝開來吃裡面的肉,假定你想這樣一定是剝開皮,吃裡面肉的話,你拿到了金柑,金柑也是剝掉了皮吃肉,那就壞了!金柑是吃那個皮,就不是吃那個肉,對不對?欸,天下的事情就是這樣啊!02:26

  所以我們要了解,世間的事情尚且如此,何況深遠的東西!那麼佛法也是如此,就算是他寫在書本上教你去看的話,你還是花了很大的功夫,不一定真正體會得到;有一個善知識的引導的話,那麼,欸,了解了。所以不但所有的經教是眼前告訴你最好修行的辦法,而且透過這個善知識,本論特別地告訴你,你很快可以得到它。得到它了以後,他下面不說你,他不說你馬上得到功德,他先說什麼?把無邊的罪行馬上消失。罪行消失了,功德就起來了嘛!你要的什麼?要的就是這個。我們的目的幹什麼?要去掉一切苦,要得到一切功德,對不對?所以這個四個項目非常清楚、非常明白,告訴本論的真正殊勝──這是不是你們要的?對,對我來說千真萬確就是我要的!03:33
  好!師父這一段是不是在講:「佛法無人說,雖智不能了」,對吧?這裡邊不知道大家會不會有這樣的想法?說:「有的人是很聰明的,他過去是很聰明的,所以這一生沒人說他也能懂。」會不會?但是師父說:「就算是有佛法裡面宿生帶來的智慧,還是要有人教」,對不對?就像六祖大師,他一聽經典就突然心有所悟,但是他還要弘忍大師引導他呀!沒引導他還是不行的,所以這條路沒有善知識是無法成辦的。04:14

  在這裡邊又講了那個笑話──蜈蚣精,對吧?居然弄成這樣子!所以我們學佛的話,沒有老師教會學成讓別人笑話的。比如說有的人就會認為:哇!那一定是登地了之後,就開始證羅漢果了。有人會弄成這樣。還有人把了解空性跟修禪定混在一起;甚至把了解空性、修禪定和大腦一片空白混在一起,因為大腦一片空白,沒有什麼念頭就是無念之念,就好像已經證得了空性了。所以很多東西大家要反覆地去思考。因為大家這麼多年學習佛法,應該會遇到形形色色、各種各樣對佛法誤解的部分,這個要不好好學,真的鬧出笑話人家笑一笑還好,萬一這個笑話鑄成了來世的墮落,這就不是個笑話,這是個悲劇了!05:12

  還有師父舉了那個香蕉、甘蔗,要吃裡邊的。像這個笑話,原來一開始遇到台灣的同學,我說:「我們東北比較喜歡吃土豆絲,土豆絲是家常菜,常常吃。」台灣的同學就很驚訝說:「土豆絲?哇!」他臉上露出一種非常稀有的神情、很羡慕的神情,我在想:「台灣沒有土豆嗎?為什麼好像覺得我們吃土豆絲很稀有的樣子,這又不是什麼了不起的菜,家常菜而已!」經過了一段時間,後來才了解這個人回去跟師父說我愛吃土豆絲,他認為我說的土豆絲,就是把花生切成片,再切成絲,然後再炒了,他覺得我們東北人簡直是太厲害!我聽了之後覺得真是一個笑話,誰那麼理解土豆絲!後來我才發現台灣人把「花生」叫「土豆」。06:12

  那麼對於凡夫來說,解脫道乃至成佛的路,很多是完全不可現見的──有些是隱蔽分和極隱蔽分,對凡夫來說根本是無法發現的。這樣的話,如果沒有一個人告訴我們,我們怎麼能發現極隱蔽分?怎麼樣用自己的心去證得這樣的事情呢?所以一定要一個人引導。師父在推論,對吧!這件事沒人跟你說是不知道的,所以我們在學佛的路上一定需要一個引路人!06:43

舉完這個世間的例子,師父說:「世間的事情尚且如此,何況深遠的東西!」我們跟在師父身邊學習的時候,會發現師父常常從眼前的一個非常小的例子給我們講一個非常深刻的法理。像這個甘蔗的問題,當時見到師父之後,師父又講了這個故事,一講師父就笑,每次講到這個故事都笑,好像第一次講一樣。在聽的時候,一個是倍感親切,再一個就要警醒自己呀!就是心上有很多很多的無明、很多很多的愚癡,如果不跟隨善知識好好地聽聞的話,實際上是太多的不知道就會導致太多的痛苦。07:24

  所以師父說:「就算是他寫在書本上教你去看的話」,記得吧?「花了很大的功夫,不一定真正體會得到」,但是「有一個善知識的引導的話,那麼,欸,了解了。」所以不但所有的經教眼前告訴我們是最好的修行的方法,而且透過這個善知識,本論特別地告訴我們,可以很快地得到它。師父說馬上得到什麼?功德,對吧?然後去掉了無邊的罪行。07:57

  師父後來有一句話接著又提醒我們:這是你要的嗎?「你要的什麼?」「我們的目的幹什麼?」記得吧?「要去掉一切痛苦,要得到一切功德,對不對?」師父說:「非常明白。」接著又說:「告訴本論的真正殊勝──這是不是你們要的?」這句話在問我們:是不是我們要的?說什麼?說這幾個殊勝是不是我們要的?如果這幾個殊勝不是我們要的,那這個殊勝就不會引動我內心的渴望。但這個殊勝確實就是我要的!那去掉一切痛苦,得到一切功德,當然就想要了。所以一旦這個殊勝和我內心的渴求整齊地對在一起了,那就是我的所求!然後師父說:「對!」後面那句話怎麼說的啦?「對!對我來說千真萬確就是我要的!」08:53

  所以師父常常說:「學佛這條路,十頭牛都拉不回去,絕對不會走回頭路,一定要學下去,生生世世要學下去!」因為這裡邊講的真理實在太過美妙,而且如此地真實!這就是離開所有的痛苦、圓滿所有的功德和快樂,哪有一個有情不願意要這樣的生命的狀態!師父常常會提到「為利有情願成佛」的這個目標,提到的時候,師父常常會說一句話:「如果大家了解了,誰不想要?都想要這樣的目標!」所以為什麼會不想要學習佛法呢?誰不想要去掉所有痛苦、得到一切功德、圓滿一切的快樂呢?誰都想要!09:34

  記著師父說的那句話:「對我來說千真萬確就是我要的!」當我們的生命在現世的苦樂中跌跌撞撞,迷幻於現世的這些五欲的享樂的時候,一定要想一想:師父在我們的生命中出現,帶著《菩提道次第廣論》一直給我們講,還有很多大善知識。那麼要引導我們超越現世的這個所求的目光,就是從這此生的安樂一定要延續到未來,因為我們的生命是要延續的,對不對?這個續流是不會間斷,它會向來生延續的。那麼我們對苦樂的安立,一定要超越此生往來生去安立,因為這樣的安立對我們是非常划算,也是非常實際的;它不是什麼玄幻的東西,它是很實際的一件事情,就像做一個對自己非常實惠的計劃一樣。10:25

所以要每天抽時間聽師父的帶子,或者研討《廣論》,會把我們的心拉向:啊!我的目的和所求是要去掉一切痛苦、得到圓滿的快樂,所以我需要聖教、需要佛陀的教法。一直在耳邊提醒我們、提醒我們、提醒我們!廣論班在一起學習也是這個目的,慢慢地養成──這個目標就是我要的!千真萬確是我要的,而且是我生生世世追求的!10:53

  所以在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這樣的一個環境中一直學習、一直學習,久了之後,這個目標就會深入我們的內心,乃至變成了我們用所有的生命力想要去達到的一個目標。有沒有發現?師父又再次提醒了這個目標。但是我們會發現:師父無論怎麼提醒我們,我們還是會忘記。對不對?所以一定要一直跟著師父學!11:23

  有的人說:「啊,學《廣論》都學很多年之後,這個目標建立出來了!」真正地想要趣向無上菩提,這是自己的目標。如果這個目的還沒建立出來,那學《廣論》學了很多年有沒有學懂呢?學懂了之後照著做,照著做有沒有內心裡不間斷地去希求這個目標?功夫有沒有這麼純熟呢?如果沒有純熟的話,是不是還要更努力地學呀?11:49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486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海明月0341講_一定要學毗缽舍那!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廣海明月0341講🍁一定要學毗缽舍那!
廣海明月第341講【全廣 II】舊版:第1冊 P149-L3 ~ P150-L4
來源:廣海明月

講次 | 0341 (2021-07-05 ~ 2021-07-07)
標題 | 一定要學毗缽舍那!
音檔 | 5B 03:35 ~ 5B 06:07
廣論段落 | P8-L11 ~ P8-L13 今初……所應修行,
手抄頁/行 | 第1冊 P149-L3 ~ P150-L4 ( 2016 南普陀版:P149-L2 ~ P150-L4 )
手抄段落 | 然後我們看這個內容……一位主要的大論師。


真如老師領誦、僧團隨念:〈三稱本師聖號〉、〈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


廣海明月 341講【全廣II】


  大家好!又到了我們一起學習《廣論》的時間。在廣論班的時候,也會遇到比如說有的居士家裡發生這樣那樣的事情,有人心裡很鬱悶、很過意不去。這個時候我比較建議大家一定要堅持上課,因為一旦一頭鑽在那個短期內解決不了的事情裡邊,人就會更煩惱。有一些人事的是是非非,也不一定你鬱悶這個人就會改變,還不如拿這時間來學法,用這時間來造善業。因為緣著煩煩惱惱的事情,人很容易造惡業;造惡業的話,當下遇到的煩惱解決不了,又為以後的痛苦種下了一個因,所以算起來是不划算的。有人常常因為心情不好所以該做的都沒做,但是法恰恰是心情不好的時候一定要提起來學的,不管我們的生命中遇到了怎樣的挑戰,法是不能間斷的,這樣才能夠終極地挑戰那些挑戰。01:12

  今天我們接著聽師父講解的《廣論》,今天應該到了「聖教者,如《般若燈廣釋》中云」。請大家好好地聽!聽的時候要專注,因為聽完我要問問題,千萬不要迷迷糊糊地聽,要認真!01:32
師父上日下常老和尚開示 寫:  然後我們看這個內容。看這個內容,進一步地來研究它、學習它。這個又分三部分──剛才講那個題目的時候,把那個整個的大綱,然後這個大綱那個中間的概要這地方說一下。說完了這個概要,下面的緊跟著細部去學習,怎麼樣去受用。現在我們看文:02:03

今初

  這個本論的殊勝當中的第一條:02:09

聖教者,如《般若燈廣釋》中云:「言聖教者,謂無倒顯示,諸欲證得甘露勝位,若人若天,所應遍知,所應斷除,所應現證,所應修行,02:33

  聖人的教法,聖人的教法,那麼什麼呢?他引用論上面的話來告訴我們,他為什麼處處地方引論呢?因為經上面它這個內涵,往往我們不一定能夠很清楚明白,所以經過論的解說,針對著他要說的內容,說得清清楚楚。所以論叫「對法」,針對著這個法這個內涵,能夠淨化我們的煩惱,這樣。那麼這個《般若燈論》是──上面我剛才寫的,清辨論師所寫的,是解釋中觀的。解釋中觀的有好幾部書,將來我們學到本論的最後「毗缽舍那」那一部分,會詳細地認得它。平常我們常常說中觀、中觀,就是解釋中觀的,也是主要的一部論典之一。那麼這個清辨論師是離開現在,就是龍樹菩薩以後的人,是在相當於什麼,就是無著、世親的以後,後一點,他是中觀學派的一位主要的大論師。04:06
  我問的第一個問題是:接著該解釋什麼了?聖教,對吧?「聖教者」。那麼「聖教者」引了哪一部論來解釋這個聖教呢?「《般若燈廣釋》」。《般若燈》是誰作的呢?清辨論師作的。這個是解釋哪一部分的?中觀的。然後在講到中觀的時候,師父在這一段裡講到什麼?我們學到哪一部分的時候才能夠?毗缽舍那。那個原話是什麼?不記得了?「將來我們學到本論的最後『毗缽舍那』那一部分」,後面接著什麼?「會詳細地認得它。」師父這個用詞是很奇特的──「會詳細地認得它」,認得什麼呀?毗缽舍那,也就是什麼?中觀。是這意思嗎?05:06

  其實在聽師父的帶子的時候,這幾個字會很奇特地跳出來──「會詳細地認得它」,就是毗缽舍那。什麼叫「詳細地認得它」呢?當時我們聽的時候,我們就在這個地方考慮了一下。現在學到止觀的時候會稍稍有點概念,怎麼叫詳細地認得它、詳細地看。所以從《般若燈廣釋》,師父就一下子講到了毗缽舍那的部分,對吧?是那麼深的。05:38

  討論到這部分也會出現:為什麼會解釋到《般若燈廣釋》,然後到毗缽舍那的部分,會詳細地認得這個中觀的問題。這個部分,我當時聽到之後會覺得非常非常深刻,也會覺得師父用這種講述的方式非常地不一般,為什麼要這樣寫?而且「詳細地認得它」,我就反覆地一個字、一個字地看,看了好幾遍這是什麼意思?它會在你的心中留下非常非常強烈的印象。那種強烈的印象源於什麼呢?就是一定要學毗缽舍那!毗缽舍那到底是什麼,一定要學!而且師父說:「將來我們學到本論的最後『毗缽舍那』那一部分」,就是告誡所有的弟子們:要學到毗缽舍那,學到那之後一定要詳細地認得什麼叫「自性執」!06:37

  師父說:「將來我們學到本論的最後『毗缽舍那』那一部分,會詳細地認得它。」師父是非常鄭重的,我自己覺得像是一個交代──大家一定要學習毗缽舍那,而且一定要詳細地認得中觀的這個毗缽舍那是什麼。像一個交代一樣,就是你千萬記得這件事喔!而且他的目標是詳細地認得!聽清楚或學習就好了,通常認得,比如說「認得」自性執這個問題,就是變得非常非常大了、非常非常深!如果所破現行能夠認出來的話,那差不多就開始解決無明。07:16

  當初我們在廣論班研討的時候,這句話也是非常地、非常地,叫什麼?鮮明、惹眼,或者說太奇特了!怎麼會這樣說?怎麼會這樣說?就是在內心中種下一個一定要學習毗缽舍那的習氣,而且會詳細地認得它──這個是師父的一個交代!我看到這個部分的時候就會在這兒停下來,仔細地研究這幾個字:為什麼師父要這樣說?07:45

  研討到這一段的時候,通常如果不問的話,有一些人就是非常浮泛地聽過去了。聽和沒聽有的時候也不知道差別在哪裡,反正都是沒有留下什麼印象。所以我覺得在這個地方師父說:「『毗缽舍那』那一部分,會詳細地認得它。」才幾個字啊!覺得特別重,像雷鳴一樣打在心上,讓我們對後面的道次第生起嚮往。08:16

:fun: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486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海明月0342-體會祖師解經的嚴謹態度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廣海明月 0342講🍁體會祖師解經的嚴謹態度|【全廣II】光明版
廣海明月第342講【全廣 II】鳳山寺版:第1冊 P146-L6 ~ P147-L7
來源:廣海明月

真如老師領誦、僧團隨念:〈三稱本師聖號〉、〈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


廣海明月 342講【全廣II】


講次 | 0342 (2021-07-08 ~ 2021-07-11)
標題 | 體會祖師解經的嚴謹態度
音檔 | 鳳山寺版 05 37:28 ~ 39:25
廣論段落 | P8-L11 ~ P8-L13 今初……謂盡勝者所有善說。
手抄頁/行 | 鳳山寺版:第1冊 P146-L6 ~ P147-L7
手抄段落 | 今初……我們現在要注意一下!


  00:00

  那麼第二個問題:這個「聖教者」,其實宗大師可以用他自己的話來解釋聖教的,他為什麼要引《般若燈廣釋》?為什麼呢?(清淨的傳承。)宗大師講的就不是清淨傳承了嗎?宗大師也有清淨的傳承,為什麼一定要引呢?(一種態度。)什麼態度?(重視依據的態度。)重視依據的態度。你們有想過這個問題嗎?在討論的時候有想過嗎?00:32

  前面有講一段。「引用論上面的話來告訴我們,為什麼處處地方引論呢?因為經上的內涵,我們不一定能夠清楚明白,經過論的解說,針對著他要說的內容,說得清清楚楚。」所以就接觸到了「對法」,解釋這個論。論是解釋什麼的?解釋經的,直接看經怕我們看不明白。01:03

  我們是看不明白嗎?還是可以看明白?01:08

沒有接觸到論的解釋,會覺得自己明白了,然後一看那些祖師寫的論的解釋,突然發現自己看得明白的實在是完全地沒有明白,所以要引論。01:25

但是還是那個問題:宗大師也可以造論,為什麼不自己解釋「聖教」,要引《般若燈廣釋》?還是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大家可以聽一聽師父在新版的《廣論》裡有一段解釋。01:44
師父上日下常老和尚開示 寫: 今初

  先說第一個。

聖教者,如《般若燈廣釋》中云:「言聖教者,謂無倒顯示,諸欲證得甘露勝位,若人若天,所應遍知,所應斷除,所應現證,所應修行,即薄伽梵所說至言。」謂盡勝者所有善說。02:14

  那個所言的「聖教」,它不是說「通達一切聖教無違」嗎?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在聖教,就是世尊講的教法非常多,無量、無邊,留在世間的就很多。因為對著不同的對象講的,所以彼此之間難免有的時候會有意見的衝突,實際上這個是人不了解,聖教本身不會違背的,第一點是說明這個。02:52

  所以現在他引證那個《般若燈論》。實際上這也就是阿底峽尊者跟宗喀巴大師,的確是真是大師們了不起,他自己條件都非常夠,跟佛一樣,可是他示現的時候,還是引祖師、佛菩薩的話來講,這樣。這個對我們來說也是很大的警惕!想想那種大師是佛菩薩無二無別親自來的,他要講的時候還要引證種種根據;那我們自己一無是處,往往自己別出心裁,自己很執著,這個是兩個最大的差別。雖然這種小地方,我們現在要注意一下!
  在師父新版的《廣論》裡,大家有沒有聽到為什麼是引《般若燈廣釋》?師父解釋的理由有沒有聽到?說:「自己都是佛菩薩無二無別再來的,他講的時候還是要引種種根據」;然後接著該對比我們的現行了,對吧?「那麼我們自己一無是處,常常別出心裁,自己很執著」,就是本來對於經典也沒有什麼特別多的了解,對於證悟力也沒有更多,但是講到佛法的時候,偏偏愛講自己的東西,不愛講祖師的論的原話。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差別,而且很多時候往往還挺自豪的,覺得可以不用講論的原話,好像自己講的意思可以比祖師講得更明白。04:40

  其實在慢慢看、慢慢看的時候,我們就知道有一些祖師他所達到的那種成就,可能是很多生的努力都無法達到的那種巔峰成就,所以他對於佛陀經典的解釋,那個論議的嚴謹性通常是很難企及的。一旦用自己的意思來講,多半你的邊界可能會講不好;再一個,可能有的時候講個一知半解的理解根本不是他講的全部的東西,所以這一點可能是要非常小心的。師父說:「這個是兩個最大的差別」,就是指我們的內心對於經典解釋的那種隨意性,還有大德對佛陀的經典解釋的嚴謹性,這個是很大的差別!05:29

  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到師父點點滴滴的地方都在學習、都在領會,所以師父應該是非常在意「引論」這件事,非常在意的!05:43

:fun: :fun: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486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海明月0343講-眼前事小,生死事大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廣海明月0343講🍁眼前事小,生死事大
廣海明月第343講【全廣 II】舊版:第1冊 P150-L5 ~ P150-LL4
來源:廣海明月

真如老師領誦、僧團隨念:〈三稱本師聖號〉、〈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


🍃廣海明月0343講🍁眼前事小,生死事大


講次 | 0343 (2021-07-12 ~ 2021-07-14)
標題 | 眼前事小,生死事大
音檔 | 5B 06:07 ~ 5B 07:33
廣論段落 | P8-L11 ~ P8-L13 今初……所應修行,
手抄頁/行 | 第1冊 P150-L5 ~ P150-LL4 ( 2015、2016 南普陀版 )
手抄段落 | 他這個裡面怎麼說呀……那個才是真正殊勝的地方。


  接著我們再聽下一段師父的解釋。
師父上日下常老和尚開示 寫:他這個裡面怎麼說呀?說聖教是一點沒有錯誤地說明一個道理,說明一個什麼道理呀?說明這個道理,是能夠解決我們生死問題的。他下面說「諸欲證得甘露勝位」,勝位就是最殊勝的這個地位,這個。那麼為什麼叫甘露呢?甘露是一種不死之藥,是天上的,相傳吃到了這個藥以後,長生不老,百病消除,這樣,稱它這個叫作甘露。那麼現在這裡說明,我們現在生死當中,身固然是種種痛苦,生老病死,實際上地真正的問題在心哪!所以心理上面不解決,身也不能解決。那麼所以現在佛法就像那個甘露一樣,能夠把這個問題徹底解除,然後把生死完全解脫。解脫了這個生死問題以後,那個才是真正殊勝的地方。01:32
  在解釋什麼是「聖教」的時候,宗大師引了《般若燈廣釋》。那麼接下來師父解釋:聖教他這裡邊是講什麼呢?記得講什麼吧?首先是「一點沒有錯誤地說明一個道理」,首先證明這個聖教是沒有錯誤地說明一個道理,那麼請問是什麼道理呢?大家在聽這一段的時候有沒有注意到一點沒有錯誤地說明一個道理?這個「一點沒有錯誤」有沒有注意到?那麼說明什麼道理呢?解決生老病死,對吧!解決生老病死,下面就引出了那個甘露,對吧!那個甘露。「甘露」,師父說什麼?「長生不老,百病消除」,說:「是天上的」,所以它稱為甘露。那麼「甘露勝位」是什麼呀?殊勝的位置,在師父講的第二遍《廣論》的時候,師父就直接標示出就是佛位,證得佛位就是甘露勝位。02:41

  那下面出現了一個問題:說這個聖教裡一點沒有錯誤地說明能夠解決我們生死問題的、能夠去證得佛位的,是這樣的一個道理;那麼有沒有發現這個道理一下子就高出於我們平常人的所求?有沒有發現?我們平常從早晨到晚上,如果沒有學佛法的話,應該沒有幾念會去念生死的,也沒有什麼想法會現起去證得甘露勝位這樣的念頭。03:21

  所以上廣論班的好處就是聽到師父的法音。我們平常可能有的陷在孩子的問題上、有的陷在家裡的人際關係,還有生病了。生病了,師父在這裡邊就說:「身固然是種種痛苦,生老病死,實際上真正的問題是在心理上。心理上不解決,身也不會解決。」所以有病的人,有的時候堅持聽法也會給他一種希望感。家裡的事總解決也解決不完、解決不清楚,也看不到進展,然後還得這麼熬下去,有很多狀況是這樣的,熬不了又得熬,那麼這樣的一種痛苦的感覺要怎麼辦?04:03

  聽到這個,去希求一個解決生死的辦法,生死要是解決,這些問題都可以解決──去希求一切遍智的果位,那麼這些小的問題都可以解決了。因為一旦我們把目光盯在平常芝麻綠豆的這些事情上的時候,這些事情會變得特別大,會引生我們生命深重的悲哀和痛苦;我們會覺得這種事情太大了,大到好像遮天蔽日,其他事情都看不見了。比如說誰說了一句衝撞你的話就耿耿於懷,然後怎麼也就放不下了;或者我們期待的事情根本沒有實現,就覺得是什麼騙了我,這種好像被騙的感覺也是放不下。總之,到眼前的好像就很大很大,我們總是被突然衝到眼前的事情所騙──看起來在眼前的事情。04:56

  一旦開始聽法,我們聽到師父的法音的時候就會直接注意到「聖教」,聖教在說什麼呢?這個就不是柴、米、油、鹽、醬、醋、茶這樣的問題了,聖教在說的就是一個解脫生死的問題。所以一下子把我們的目光,從今天、今日某個人說什麼,甚至幾年之內或者多長時間的痛苦,一下子延續到念死。比如說:此生的盡頭是死亡,那死亡之後就是生生相續這樣的一個輪迴,如果沒有解決的話,如果得不到人身,來世會更加痛苦。一下子把我們從眼前這事情的這種執著,還有盯著眼前事情的這種力道,特別用力地盯著眼前的事情,一下子就分散了,你的注意力被分散了,對不對?分散到我們看起來很遼遠的──所謂的死。05:47

  其實人命都在呼吸之間,也不知道有多遠,但是通常活著的時候是很少念及我死後會不會墮落呀、怎麼樣,很少想這個。所以我們這一天才會盡情地煩惱,才會有一件事拖住內心之後就賴在裡邊不想出來,因為就是沒有考慮到造惡業造多久的問題。為什麼人會待在一種壞的情緒裡邊出不來?就是沒有考慮到這種非理作意對自己的資糧善打擊的程度、對自己的傷害,所以他從中一躍而出的那個力量就不夠。一看到這個部分就馬上想到:欸,對啊!家裡的事情雖然滿大的,人際間的關係雖然好像滿困擾的,但是生死事大啊!生死事情更大呀!06:30

  就是這樣一小段話,有時候就把聽法者的心一下子從眼前那個苦惱中直接拉起來了,所以它拉我們離開我們現行煩惱的力道是非常猛的!雖然就寥寥幾個字、就這麼一小段,很多居士可能愁苦了很久的問題,師父這一小段馬上就擺脫掉了!06:50

  就是這樣一小段話,有時候就把聽法者的心一下子從眼前那個苦惱中直接拉起來了,所以它拉我們離開我們現行煩惱的力道是非常猛的!雖然就寥寥幾個字、就這麼一小段,很多居士可能愁苦了很久的問題,師父這一小段馬上就擺脫掉了!07:30

:fun: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486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海明月 0344講_聽法──截斷煩惱、止息痛苦(一)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廣海明月 0344講🍁聽法──截斷煩惱、止息痛苦(一)
廣海明月第344講【全廣 II】新版:第1冊 P150-L5 ~ P150-LL4
來源:廣海明月

真如老師領誦、僧團隨念:〈三稱本師聖號〉、〈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


🍀廣海明月 0344講🍁聽法──截斷煩惱、止息痛苦(一)


講次 | 0344 (2021-07-15 ~ 2021-07-18)
標題 | 聽法──截斷煩惱、止息痛苦(一)
音檔 | 5B 06:07 ~ 5B 07:33
廣論段落 | P8-L11 ~ P8-L13 今初……所應修行,
手抄頁/行 | 第1冊 P150-L5 ~ P150-LL4 ( 2015、2016 南普陀版 )
手抄段落 | 他這個裡面怎麼說呀……那個才是真正殊勝的地方。

  在這裡邊還提出了「甘露勝位」,就是佛位。佛位才是我們最應該想要得到的,但是觀察一下自己,通常二六時中常常被忘記的恰恰是這個吧!而那些芝麻綠豆的所求,常常縈繞於我們的心上卻是很難被忘卻的,對不對?比如:「他該做這個他沒做,他不該做這個他反而做了。」總之,就是心裡這些非常不平的東西,一直在那兒攪來攪去、攪來攪去。可是一旦聽法之後,聽到師父這樣的法音,真的會一下子抽離,讓我們從現行的煩惱中、現世的煩惱中直接抽離在法上。所以為什麼法性悲憫呢?有拔苦與樂這樣的作用啊!在聽的當下就會感覺到清涼幾許啊!因為我們終於有時間去想一想那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痛苦的因到底是什麼?為什麼這麼痛苦?是生死嗎?不是這幾個人繞來繞去、繞來繞去就這麼點事情,生死事大啊!無常迅速,生死事大!01:43

  念死,有的人念死就先悲嘆,覺得快死了。其實念死不是這樣念的,我們在《廣論》中有非常如法的念死的思考。應該是覺得要好好地造善業——由於怖畏惡趣念及皈依,皈依要做的就是深信業果、好好地造善業,要珍惜每一次、每一個當下的光陰,要造善業!當下的光陰可以精確到一秒、一秒、一秒的。真正的念死的態度是非常積極的,不是悲哀的。它不是說:「啊!人生苦短,我就要死了!」不是這樣念的。而是說:生生死死、生生死死不間斷的這個輪迴,那麼這個輪迴中,我們是由業力所綑綁的,要造集善業才能感得人天的果位,我們要特別注意造集善淨之業!這個善淨之業可以由不墮落惡趣、憶念暇滿人身、希望來世能得暇滿;還有念及輪迴的苦,去修戒定慧;還有念及如母有情的苦,去希求一切遍智等等,這樣的意樂發起的。03:00

  我們造集善淨之業不是為了做給誰看的,因為自己將來會受報。所以我們對於具力業門所造這個業,這個問題要特別地小心,因為非常小、非常小的、很不起眼的一件事,會感得一個特別大、特別大的果。它是雙向的,就是惡小苦果大,善小結果樂果強,是一樣的。常常去抉擇這些的時候,我們就不可能會用很長的時間去攪煩惱,就要趕快出來、趕快出來!要趕快懺悔呀!訓練自己、一直訓練自己,養成了一種對於煩惱特別機靈的狀態,好像練武功一樣,煩惱一來伏擊自己的時候,馬上就打回去、把煩惱打回去。03:55

  所以在這裡邊說:佛法就像甘露一樣,能夠把這個問題解決。什麼問題啊?還記得吧?是把生死完全地解脫,解脫了生死的問題之後,那才是真正殊勝的地方。看一看!透過簡短的師父這樣的一小段話,我們的視野一下子就遼遠。因為平常都希望解決錢的問題、工作的問題、人際關係的問題……,當然這也是問題,但是一旦這些問題變成了生命最大的問題之後,我們可能就沒有時間、無暇去想生死的問題了。沒有像開一個窗子可以望遠一樣,在工作的問題上、家庭的問題上、人際關係的問題上,無法透過這個問題去直接看一看生死的這個根本問題。04:50

  所以真正我們應該確立的生命的理想,是不是要解脫生死、到達那樣殊勝的地方才是我們應該孜孜以求的呀!可是觀察一下自己的心,還有二六時中所做的,我們平常所求的是了脫生死、是希求一切遍智嗎?但是我們怎麼能夠知道我們平常的所求是錯的呢?就是一定要聽法呀!一聽法、一對比,就立刻對比出來了,發現這一天拼死拼活地爭鬥,怎麼覺得有點渾渾噩噩?不太對呀!所以有人才會說:一天不學經,面目可憎啊!不學經典,就會完全跌入到現行的煩惱中,完全地不自知;不自知就不能自拔、也沒有力氣自拔,沒有可比性、沒有對比性。甚至攪進去的時候還覺得:「我當然有理由,我有一千個理由不出這個泥坑,我有一千個理由不原諒你,我有一千理由就是不給你道歉,因為我覺得我太有道理了!」可是這成千上萬個理由裡邊,就是沒有考慮到惡業的累積,還有它的苦誰來受的這個問題。06:24

  所以佛菩薩悲憫我們凡夫離法太遠了,可是卻跟煩惱那麼親近,整天跟煩惱和在一起,這怎麼能不苦呢?這是我們最不幸的地方!但是我們幸運地遇到了大師的教法,而且師父是這樣孜孜不倦地為我們講啊、講啊!我不知道我講完之後,你們會有感覺嗎?會感覺到心一下子從平常的那些事情上,開始注意到這個生命方向的問題,當我們開始注意到真正的生死之痛的時候,其實平常那些事情也就放下了。可是一旦那些芝麻綠豆的事情升級到最嚴重的問題,而最大的問題卻沒有時間解決,這是不是就是一種顛倒呀?而這種顛倒如果不依靠佛陀的法音、善知識的法音,我們如何知道自己在顛倒之中,又如何能夠顛倒過來呢?有在聽嗎?07:35

:fun: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486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海明月0345講_聽法──截斷煩惱、止息痛苦(二)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廣海明月0345講🍁聽法──截斷煩惱、止息痛苦(二)
廣海明月第345講【全廣 II】新版:第1冊 P150-L5 ~ P150-LL4 
來源:全球廣論II

真如老師領誦、僧團隨念:〈三稱本師聖號〉、〈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



🍃廣海明月0345講🍁聽法──截斷煩惱、止息痛苦(二)


講次 | 0345 (2021-07-19 ~ 2021-07-21)
標題 | 聽法──截斷煩惱、止息痛苦(二)
音檔 | 5B 06:07 ~ 5B 07:33
廣論段落 | P8-L11 ~ P8-L13 今初……所應修行,
手抄頁/行 | 第1冊 P150-L5 ~ P150-LL4 ( 2015、2016 南普陀版 )
手抄段落 | 他這個裡面怎麼說呀……那個才是真正殊勝的地方。


  在廣論班研討的時候,我們都知道家家都有很難處理的問題,有的問題就是經年累月地處理不了──其實不是問題處理不了,是心裡想不開呀!怎麼想也想不開,所以怎麼辦呢?大家選擇來學法,透過開發自己的智慧、開發自己的慈悲心,讓自己開心之後,就會發現:其實不用特別非得讓別人都做對了,自己才能夠開心,不是那麼被動的,是只要學到法了,只要心意開解自己就開心。而這個心意開解,不一定都依靠周圍的人給你的力量,是依靠法就可以讓心得到力量,自己就開解了。我們自己開心了,那不開心的人看到你開心,他也開心了。不然天天家裡邊愁苦著一張臉,大家都要看你的臉,這樣的話都很辛苦啊!01:01

  想一想,在二六時中,只要我們跟別人有接觸,人們在一起互動,其實就會發生很多磕磕絆絆的這種事情;有的人做夢都會生煩惱,還有的人沒有人惹他,回憶某一天啊、某一日,突然想起某個人對我講過什麼,或者想到什麼,他就會起煩惱。這樣煩惱的心如果不對治的話,你看看它緣煩惱的那個力量和頻率這麼高,那人的一生真的是很悲慘啊!因為它不快樂啊!這件事不在乎你有多少錢、不在乎擁有多大的名聲,這個煩惱的心如果不去調伏的話,我們的人豈能活得舒舒服服的!01:49

  所以法就正好對治我們這個煩惱攪起來的力道,注意!它那個煩惱攪起來是很有力量的。有力量之後,它還有的那個綿延性,就是它一直攪下去,被煩惱一纏上之後,就像被毒蛇纏住一樣。可是怎麼去擺脫力量這麼大的一個糾纏呢?就是要聽法!讓我們的心瞬間獲得一種好像很強的爆發力,立刻就把那個正在攪的煩惱切斷了、斷掉了;還有的人有的時候會經歷那種一下子好像這問題也不重要,想開了!02:31

  所以,我覺得這是一件非常非常奇妙的事情!我們當然也很難想像佛陀是怎麼想到這個辦法──給我們說法,然後我們認真聽,痛苦就會減少,乃至痛苦就會消滅。大家覺得不奇妙嗎?世界上有好多新鮮的事都在發生,但是聽法能解決煩惱這件事,永遠在我們生命裡是那般新鮮、那麼令人欣喜啊!總之,攪煩惱是不幸,能聽法是大幸!所以還是要珍惜聽法的時間,多多地去聽,聽到心開意解,一定要往內心聽!03:20

  大家想一想:其實這個法音會不會應該等同呼吸一樣,是不能停的?因為一停我們就不知道該怎麼樣正確地活著了,不聽法就馬上跌入到現行的煩惱。現行煩惱的勢力多麼地粗猛,甚至是一刻都不能停的那種現行煩惱,如果不聽法來截斷的話,我們要怎麼辦啊?是很難想像的。但是大家只要體會到了,曾經體會過聽法的時候對自己的現行煩惱是一個截斷,因為聽法勝利裡就有這一個吧?你會發現,你不用跟別人評理,不用自己失眠、焦慮,坐在這兒靜靜地聽,然後聽、聽、聽著,欸!就發現:我的那件事怎麼沒有在想了,哪怕是一剎那間的輕鬆和清涼感出現的時候,其實我們就會記住那是聞法給我們生命的感覺──停止了痛苦,真的會止息痛苦!04:26

  我們會不會去累積經驗?就是我們會在有什麼痛苦的時候,甚至講也講不清楚,好像也沒有辦法講出來、也沒辦法消失的一種糾纏──走投無路了,自己也想不明白、跟家裡也談不明白,怎麼弄都弄不好的時候,有一條路啊!那是什麼路?聽法!想到法可以止息我的痛苦啊,你聽點試試看!你自己設幾個問題聽聽看,甚至選擇跟別人討論一下這一段,就專注地討論。05:08

  其實這樣的經驗積累越來越多之後,我們生命離苦得樂的重心,注意!這個重心就慢慢地移交到了法這裡──聞法、思惟法、修行法。喔!我們慢慢地才發現:聞法、思惟法、修行法原來才能夠得到快樂。這個認知是我們透過一次一次的聽聞、一次一次經驗的累積,就建立出來了。05:40

  所以廣論班這麼長的學程,就是希望大家養成能夠「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的「皈依法」,對吧?皈依三寶的重心,捨惡取善啊!為什麼能夠有力量捨惡取善?因為我們了知了那個道理,就踏上了離苦得樂的真實之路,我們才能夠非常心甘情願地斷除那些自己覺得有一大堆道理,可是完全是在造惡業的行為,完全是對不起自己、也對不起別人的行為。我們終於可以睜開一雙慧眼,開始認識到:那種行為是不對的、是應該斷除的,那種行為的名字的後面叫愚癡啊!愚癡的意思就是我是求快樂的,可是它把我帶到了懸崖的邊上,乃至是墮入了深坑啊!所以我怎麼樣知道我的想法是危險的、我做某件事是危險的──因為它會引來痛苦──就必須頭腦清醒地判斷。如何每天很理性地去抉擇自己的思路和行為呢?那就一定要靠聽法!大家覺得是不是非常、非常重要?07:01

  所以為了自心的健康,能夠以一個非常樂觀的精神,真的很英勇地在這一生,乃至生生世世好好修行,一定不能忽略學教典這件事,一定要不間斷地、常常地聽聞吧!今生能跟大家一起每天都聽師父的法音,覺得實在是太幸運了!你們呢?07:27
圖檔
發表主題 主題已鎖定

回到「菩提道次第廣論|南山律在家備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