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麻

介紹單味藥物!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2
文章: 33372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升麻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升麻
禁忌:陰虛火動者忌用
升麻.jpg
性味:甘辛微苦
歸經:足陽明太陰引經藥(胃脾),亦入手陽明太陰(大腸肺)。
功能:(1)表散風邪,升發火鬱,能升陽氣於至陰之下。(2)引甘溫之藥上行,以補衛氣之
散,而實其表。(3)解百藥毒,吐蠱毒,殺精鬼。
主治:(1)治時氣毒癘,頭痛,寒熱,肺痿吐膿。(2)下痢後重,久泄,脫肛,崩中帶下,
足寒陰痿。(3)目赤,口瘡痘瘡,斑疹,風熱瘡癰。
性狀:裡白外黑,緊實者良,名鬼臉升麻。
炮製:去鬚蘆用。
備註:(1)胃脾參耆上行須此引之。
(2)引蔥白散手陽明風邪,同葛根能發陽明之汗,引石膏止陽明頭痛齒痛。
(3)柴胡引少陽清氣上行,升麻引陽明清氣上行,故補中湯用為佐使,若下元虛者用此
升之,則下元愈虛又當慎用。
(4)犀角地黃湯乃陽明聖葯,無如犀角代以升麻,二葯性味相遠,何以為代,蓋以升麻
能諸葯同入陽明也。
(5)朱二允曰:升麻性升,犀角性降,用犀角止血乃偕其下降之氣,清心肝之火,使血
行歸經耳,倘誤用升麻,血隨氣升不愈湧出不止乎,古方未可盡泥也。
(6)或有參耆補劑須用升柴而又恐其過升發者,升麻柴胡並用蜜水炒之。
(7)別有一種綠升麻,繆仲醇用治滯下每每有驗。
094.jpg
本草備要 清朝 汪昂
您沒有權限檢視這篇文章所附加的檔案。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2
文章: 33372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升麻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升麻
藥用部位
毛萄科植物大三葉升麻、興安升麻或升麻的乾燥根莖。
性味
辛、甘,微寒。
歸經
歸肺、脾、大腸、胃經。
功效
發表透疹,清熱解毒,升陽舉陷。
主治
時氣疫癘,頭痛寒熱,喉痛,口瘡,斑疹不透; 中氣下陷,久瀉久痢,脫肛,婦女崩、帶,子宮下墜; 癰腫瘡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用於升陽,3-6g,宜蜜炙、酒炒; 用於清熱解毒,可用至15g,宜生用; 或入丸、散。 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煎湯含漱或淋洗。
使用注意
脾胃虛寒者慎用。
炮製方法
1.揀去雜質,略泡洗净,撈出,潤透,切片,曬乾。
2.蜜製:取煉蜜用適量開水稀釋后,加入升麻片,拌勻,悶透,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至不粘手時,取出放涼,每100kg升麻,用煉蜜25kg。
3.制炭:取升麻片置鍋內,用武火加熱,炒至表面焦黑色,內部棕褐色,噴淋清水少許,滅盡火星,取出晒干。
4.炒制:取升麻片,用文火炒至微焦或焦黃。
5.麩制:先將鍋燒熱,加入麥麩與升麻片,炒至微黃色,篩去麥麩,每升麻10kg,用麥麩1.5kg。
生理特性
升麻根狀莖粗壯,堅實,表面黑色,有許多內陷的圓洞狀老莖殘跡。 莖高1-2米,基部粗達1.4釐米,微具槽,分枝,被短柔毛。 葉為二至三回三出狀羽狀複葉; 莖下部葉的葉片三角形,寬達30釐米; 頂生小葉具長柄,菱形,長7-10釐米,寬4-7釐米,常淺裂,邊緣有鋸齒,側生小葉具短柄或無柄,斜卵形,比頂生小葉略小,表面無毛,背面沿脈疏被白色柔毛; 葉柄長達15釐米。 7-9月開花,8-10月結果。 生海拔1700-2300米間的山地林緣、林中或路旁草叢中。 升麻喜溫暖濕潤氣候。 耐寒,當年幼苗在-25°C低溫下能安全越冬。 幼苗期怕強光直射,開花結果期需要充足光照,怕澇,忌土壤乾旱,喜微酸性或中性的腐殖質土,在鹼性或重粘土中栽培生長不良。
產地
分佈於西藏、雲南、四川、青海、甘肅、陝西、河南西部和山西。 在蒙古和蘇聯西伯利亞地區也有分佈。
相關論述編輯 播報
1.《神農本草經》:“主解百毒,闢溫疾、障邪(一作瘴氣邪氣)。 ”
2.《別錄》:「主中惡腹痛,時氣毒疠,頭痛寒熱,風腫諸毒,喉痛,口瘡。 ”
3.《藥性論》:「治小兒風,驚癇,時氣熱疾。 能治口齒風腫疼,牙根浮爛惡臭,熱毒膿血。 除心肺風毒熱壅閉不通,口瘡,煩悶。 療痈腫,豌豆瘡; 水煎綿沾拭瘡上。 ”
4.《日華子本草》:「安魂定魄,遊風腫毒,口氣疳。 ”
5.《湯液本草》:“《主治秘訣》,主肺痿咳唾膿血,能發浮汗。 ”
6.《滇南本草》:“表小兒痘疹,解瘡毒,咽喉(腫); 喘咳音啞,肺熱,止齒痛。 ”
7.《本草綱目》:“消斑疹,行瘀血,治陽陷眩運,胸脅虛痛,久泄下痢後重,遺濁,帶下,崩中,血淋,下血,陰痿足寒。
圖檔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中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