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茶調散

由兩位藥以上組成,稱之為方劑!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3
文章: 33856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川芎茶調散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川芎茶調散(發表之劑)
醫方集解  清朝  汪昂
  總  結:升散風熱                                                                
  編  號:015                                                                    
  組  成:薄荷、川芎、荊芥、羌活、白芷、防風、細辛、炙甘草、細茶末      
       
  主  治:治諸風上攻,正偏頭痛,惡風有汗,憎寒壯熱,鼻塞痰盛,頭暈目眩。

  歸  經:足三陽藥也。
                                                         
  方  義:
(1)羌活治太陽頭痛,白芷治陽明頭痛,川芎治少陽頭痛,細辛治少陰頭痛,防風
          為風藥卒徒,皆能解表散寒,以風熱在上,宜于升散也。頭痛必用風藥者,以巔頂
          之上,惟風可到也。
          (2)薄荷、荊芥並能消散風熱,清利頭目,故以為君,同諸藥上行,以升清陽而散
          鬱火。加甘草者,以緩中也。
          (3)用茶調者,茶能上清頭目也。

  變化方:一方加菊花殭蠶,名菊花茶調散,治頭目風熱。
  來  源:局方

湯液云:茶苦寒下行,如何是清頭目。陳嘉謨曰:火下降則上自清矣。凡頭痛用羌防芎芷辛溫等藥,由風木虛土寡於畏壅塞而成痛,故用此助肝以升散之也,若服辛散藥反甚者,則宜用酸澀,收而降之乃愈。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3
文章: 33856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川芎茶調散 湯頭歌訣 清朝 汪昂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川芎茶調散
  • 川芎茶調散荊防。辛芷薄荷甘草羌。風藥上升茶略降。正偏頭痛悉平康。
     方中若用殭蠶菊。就菊立名用亦彰。
湯頭歌訣 清朝 汪昂
圖檔
頭像
藍子
恆心會員
恆心會員
主題中的帖子: 1
文章: 293
註冊時間: 2006-01-06 , 23:45

未閱讀文章 藍子 »

謝謝壺子了!
頭像
紫蝶兒
珍珠拔毒悅顏者
珍珠拔毒悅顏者
主題中的帖子: 1
文章: 10086
註冊時間: 2006-01-03 , 18:42
個人狀態: 忙碌!
貼心留言: 忙歸忙~心~還是唸著大家的^^
性別: 可愛的女生

Re: 川芎茶調散

未閱讀文章 紫蝶兒 »

出典: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效能: 袪風、止痛。
適應症: 偏正頭痛。
用量: 一日飲片量24.5公克。
注意事項
<TABLE BORDER="7" WIDTH="450" HEGIHT="100"><TR><TH>處方</TH><TH>濃縮製劑</TH><TH>傳統製劑 (丸 ) </TH></TR><TR><TD ALIGN="CENTER" VALIGN="Center">白芷</TD><TD ALIGN="CENTER" VALIGN="Center">2</TD><TD ALIGN="CENTER" VALIGN="Center">2</TD></TR><TR><TD ALIGN="CENTER" VALIGN="Center">甘草</TD><TD ALIGN="CENTER" VALIGN="Center">2</TD><TD ALIGN="CENTER" VALIGN="Center">2</TD></TR><TR><TD ALIGN="CENTER" VALIGN="Center">羌活</TD><TD ALIGN="CENTER" VALIGN="Center">2</TD><TD ALIGN="CENTER" VALIGN="Center">2</TD></TR><TR><TD ALIGN="CENTER" VALIGN="Center">荊芥</TD><TD ALIGN="CENTER" VALIGN="Center">4</TD><TD ALIGN="CENTER" VALIGN="Center">4</TD></TR><TR><TD ALIGN="CENTER" VALIGN="Center">川芎</TD><TD ALIGN="CENTER" VALIGN="Center">4</TD><TD ALIGN="CENTER" VALIGN="Center">4</TD></TR><TR><TD ALIGN="CENTER" VALIGN="Center">細辛</TD><TD ALIGN="CENTER" VALIGN="Center">1</TD><TD ALIGN="CENTER" VALIGN="Center">1</TD></TR><TR><TD ALIGN="CENTER" VALIGN="Center">防風</TD><TD ALIGN="CENTER" VALIGN="Center">1.5</TD><TD ALIGN="CENTER" VALIGN="Center">1.5</TD></TR><TR><TD ALIGN="CENTER" VALIGN="Center">薄荷</TD><TD ALIGN="CENTER" VALIGN="Center">8</TD><TD ALIGN="CENTER" VALIGN="Center">8</TD></TR></TABLE>  
備註
食後清茶調服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3
文章: 33856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川芎茶調散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川芎茶調散

【出典】 和劑局方

【組成】 川芎、薄荷、荊芥、羌活、白芷、防風、甘草、細辛

【功能】 疏風止痛,清利頭目。

【主治】

治諸風上攻、偏正頭痛、顛頂作痛、惡寒、發熱、目眩、鼻塞或感冒,流行性感冒、引起之頭痛、偏頭痛、神經性頭痛、鼻竇炎引起之頭痛。

【臨床應用】

1.本方集中了治療少陽、太陽、陽明、少陰各經頭痛的藥物,能散風而止頭痛。

2.適合於外感頭痛,頭風頭痛而偏於風寒者最宜,感冒、偏頭痛、神經性頭痛、慢性鼻炎、鼻竇炎等引起的頭痛,用之皆效。

3.臨床以偏正頭痛,或顛頂作痛為指標。

【現代藥理】

1.發汗解熱:〔防風、細辛、茶葉〕具有良好解熱作用。〔莉芥、薄荷〕能使汗腺分泌旺盛,藉以散熱。

2.鎮靜、鎮痛:〔川芎〕能抑制自發性活動,和延長戊巴比妥鈉的睡眠作用。〔細辛〕揮發油能延長硫噴妥鈉的睡眠時間。〔防風〕能提高痛 閾 。〔羌活、細辛〕有止痛效果。

3.促進血液循環:〔川芎、白芷〕能擴張血管,促進血行。〔荊芥、細辛〕能擴張體表毛細血管。

4.抗菌作用:〔川芎、細辛、白芷、茶葉〕有不同程度抗菌功效。〔防風、羌活、川芎〕能抑制流行性感冒病毒。

【加減】

1.急性額竇炎:加〔黃苓、菊花、辛夷、蒼耳子、金銀花〕。

2.血管性頭痛:加〔生石決明〕。

3.周圍性神經麻痺:

(1)偏風熱:加〔柴胡、桑葉、菊花、忍冬藤、連翹〕。

(2)肝陽偏亢:加〔夏枯草、鉤藤、白蒺藜、地龍、絲瓜絡〕。

(3)夾風痰:加〔白附子、殭蠶、全蠍〕。

(4)氣血不足:加〔當歸、黃耆〕。

【用法】

飯後溫服。
圖檔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川芎茶調散能驅風止痛 可治感冒引發頭痛

未閱讀文章 MissC »

川芎茶調散能驅風止痛 可治感冒引發頭痛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11/04/15 00:37" 【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川芎茶調散能袪風、止痛,有人把它拿來作為治頭痛藥物。中醫師林友寬表示,古方川芎茶調散治療頭痛的效果很快,所以很多患者都不陌生,但他認為,這個處方並不是專門用來治頭痛,而是治療感冒兼有頭痛、頭暈等症狀的處方。

林醫師指出,川芎茶調散是由川芎、細辛、白芷、羌活、防風、薄荷、荊芥、甘草等八味藥材組成,其中川芎可用來治兩側太陽穴處頭痛,羌活可用來治巔頂後頭痛,細辛可用來治深層頭痛,白芷可用來治前額及眉稜骨處疼痛,川芎、羌活、白芷、細辛等四味藥相互搭配,面面俱全,各方面都能照顧到。

林友寬進一步指出,防風能防止外邪再入侵,甘草能調和各個藥材,並保護人的脾胃,至於薄荷、荊芥則能同諸藥上行,能清散風熱、清利頭目,比較特別的是,這個處方要配清茶調服,藉由茶的苦寒下行,能引火熱之氣往下走,從小便出去。

川芎茶調散不但能夠用來治風寒感冒,就連風熱感冒也能夠搭配使用,算是相當好用的一個處方。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川芎茶調散方性辛散,不宜單獨長期使用,另外,身體虛、體質偏燥、皮膚乾癢、抵抗力差、口乾舌燥、便秘、感冒兼有乾咳的人必須要謹慎使用。

林友寬醫師強調,這個處方並不是止痛藥,也不是各種頭痛都適合使用,因此,不能什麼頭痛都服用這道處方,且經常頭痛往往是一些疾病所發出的徵兆,建議民眾不能掉以輕心,有病最好還是要就醫診治比較妥,千萬不要隨便自行買藥來吃。

林友寬表示,頭痛大多數都是「風邪」所造成,又稱為「頭風」,頭風有內風和外風之別,內風型頭痛通常都是長期累積而形成,疼痛由輕漸重,病情纏綿,容易反覆發作且不易治,外風型頭痛起病快,且病程短,但只要妥善治療,一般不會有後遺症。

林醫師指出,內風型頭痛以肝風較常見,患者通常出現頭痛、頭暈、頭脹、嘴巴有苦苦的感覺、耳鳴如雷、睡不著、喉嚨有梗塞感、目赤、大便乾燥、精神易亢奮、容易生氣等症狀,這種頭痛處多痛在巔頂,或兩邊太陽穴,也有痛在單邊的,疼痛發生的部位較固定。

外風型頭痛患者通常疼痛部位不定,有時候還會有游走的情形發生,有的疼痛在後腦,牽引後頸部、背部肌肉呈僵硬或緊繃的狀態,或是左右兩邊枕骨下緣凹陷處的風池穴產生疼痛,或是痛到兩耳後的太陽穴,甚至也有可能發生整個頭部都感到疼痛,疼痛的型態以脹痛及緊束痛居多。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3.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