嘔吐(附:呃逆)

一針二灸三用藥,『針』為極大功能效用!有關穴道,皆可在此貼!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
文章: 33408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嘔吐(附:呃逆)

文章: # 39484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in>:嘔吐(附:呃逆)
主證:寒客胃脘、時吐清水或稀涎、進食則吐、苔白脈遲、喜暖畏寒、或大便溏薄。熱蘊則為多食即吐、嘔吐酸苦熱臭、口渴、喜寒惡熱、便祕脈數苔黃、痰飲蓄,多見胸痞眩暈、嘔吐痰涎、或見心悸、苔白脈滑。宿食不消,則見脘腹脹滿或疼痛、食入更甚、曖氣食臭、便祕矢氣、苔厚膩脈滑實。肝氣橫逆,多見脅痛嘔酸、脈弦。胃氣虛弱,則嘔吐時作。食不甘味,納少,便溏、神疲、脈弱、苔薄膩。

治法:取足陽明經穴為主。寒者留針多灸;熱則疾出不灸;肝氣犯胃、潟足厥陰經穴,補足陽明經穴;中虛宜兼補脾氣。

處方:中脘、內關、足三里、公孫。

熱吐加合谷、金津玉液;寒吐加上脘、胃俞;痰飲加膻中、豐隆、食積者配下脘、璇璣;肝逆則加太衝;中氣虛者兼用脾俞、章門。


附:呃逆

呃逆多由邪氣與積滯中阻,或暴怒氣逆,胃膈氣失宣降所致。主證為呃感連續,聲短而頻。如偶發者不治自愈。如發作不止,則宜寬膈和胃、降逆調氣,可取內關、足三里或加巨闕、膈俞。
圖檔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1.針灸(穴道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