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法
灸法是用艾絨為主要材料製成的艾炷或艾條點燃以後,在體表的一定部位熏灼,給人體以溫熱性刺激以防治疾病的一種療法,也是針灸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靈樞·官能》篇指出“針所不為,灸之所宜。”《醫學入門》也說,凡病“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均敘述灸法可以彌補針刺之不足。
(一)常用灸法
1·艾炷灸
將純淨的艾絨放在平板上,用手指搓捏成圓錐形狀,稱為艾炷(圖1)。每燃燒一個艾炷稱為一壯。艾柱灸分為直接灸和間接灸兩類。
(1)直接灸 將艾炷直接放在皮膚上施灸稱直接灸(圖2)。分為瘢痕灸和無瘢痕焦。
無瘢痕灸:將艾炷置於穴位上點燃,當艾炷燃到2卅5左右,病人感到灼痛時,即更換艾炷再灸。一般灸3-5壯,使局部皮膚充血起紅暈為度。
瘢痕灸:又稱“化膿灸”,施焦前用大蒜搗汁塗敷施焦部位後,放置艾炷施焦。每炷必須燃盡方可繼續加炷施焦,一般灸5-10壯。因施灸時疼痛較劇,灸後產生化膿並留有瘢痕,所以灸前必須征得患者的同意。對施灸中的疼痛,可用手在施灸部週圍輕輕拍打,以緩解灼疼。在正常情況下,灸後一周左右,施術部位化膿(稱“灸瘡”),5-6周後,灸瘡自行痊癒,結痂脫落,留下瘢痕。
(2)間接灸 艾炷不直接城皮膚上,而用藥物隔開放在皮膚上施灸稱之,有:
隔姜灸:用鮮生姜切成約1分厚的薄片中間以針刺數孔,置於施術處,上面再放艾炷灸之。
圖3 隔薑灸
隔附子餅灸 用附子粉末和酒,做成小硬幣大的附子餅,中間以針刺數孔,置於施術處,上面放艾炷灸之。
隔鹽灸:用食鹽填敷於臍部,上置大艾炷連續施焦,至證候改善為止。
2·艾條灸(圖4)
艾條是取艾絨24克,非重疊顯示在26厘米長,20厘米寬,質地柔軟疏鬆而又堅韌的桑皮紙上,將其捲成直徑芍1·5厘米的圓柱形封口而成。也有在艾絨中摻入其它藥物粉末的,稱藥條。
藥條處方:肉桂、乾姜、丁香、木香、獨活、細辛、白芷、雄黃、蒼術、沒藥、乳香、川椒各等分,研為細末,每支藥條在艾絨中摻藥6克。
艾條灸分溫和灸、雀啄灸兩類。
(1)溫和灸:將艾條的一端點燃,對準施灸處,約距0·5-1寸左右進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一般每處灸3-5分鐘,至皮膚稍起紅暈為度。
(2)雀啄灸:艾條燃著的一端,與施灸處不固定距離,而是象鳥雀啄食一樣,上下移動或均勻地向左右方向移動或反複旋轉施炙。
3·溫針灸
是針刺與艾灸結合使用的一種方法,適應於既需要留針又必須施灸的疾病,方法是,先針刺得氣後,將毫針留在適當深度,再將艾絨捏在針柄上點燃直到艾絨燃完為止。或在針柄上穿置一段長約1-2厘米的艾條施灸,使熱力通過針身傳入體內,達到治療目的。
圖5 溫針灸
(二)灸法的作用
《本章正》指出“艾葉,能通十二經,……善於溫中,逐冷,行血中之氣,氣中之滯”。因此,艾灸的套用範圍比較廣泛,尤其對慢性虛弱性及風寒濕邪為患的病證為適宜。
1·艾灸有溫經通絡、行氣活血、祛濕散寒的作用。可用來治療風寒濕邪為患的病證及氣血虛引起眩暈、盆血、乳少、閉經等證。
2·艾灸有溫補中氣,回陽固脫的作用。可用治久洩、久痢、遺尿、崩漏、脫肛、陰挺及寒厥等。
3·艾灸有消瘀散結的作用。對于乳廱初起、瘰癘、療腫未化膿者,有一定療效。
4·常灸大信、關元、氣海、足三?媯立}穴,可鼓舞人體正氣,增強抗病能力,起防病保健的作用。《千金方》說:“凡宦遊吳蜀,體上常須三兩處灸之,勿令瘡暫瘥,則瘴癘溫 毒氣不能著人”。
5·隔姜灸有解表散寒,溫中止嘔的作用,可用於外感表證、虛寒性嘔吐、泡潟、腹痛等。
6·隔蒜灸有清熱、解毒、殺蟲的作用。可用於療腫瘡瘍、毒蟲咬傷、對哮喘、臍風、肺癆、瘰癘等也有一定療效。
7·隔附子餅灸有溫腎壯陽作用。可用於命門火衰而致的遺精、陽痿、早洩等。
8·隔鹽灸有溫中散寒、扶陽固脫的作用。可用於虛寒性嘔吐、洩潟、腹痛、虛脫、產後血暈等。
9·溫針灸具有針刺和艾灸的雙重作用,一般針刺和艾灸的共同適應證均可運用。
(三)注意事項
1·施灸的程度
《千金方》指出“凡灸當先陽後陰……先上後下。”臨床作業一般先灸上部、痛部、後灸下部、腹部;先灸頭身,後灸四肢。但在特殊情況下,必須靈活運用,不可拘泥。
2·施灸的禁忌
(1)施灸時,應注意安全,防上艾絨脫落,燒損皮膚或衣物。
(2)凡實證,熱證及陰虛發熱者,一般不宜用灸法。
(3)顏面五官和大血管的部位不宜施瘢痕炎。
(4)孕婦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
3·灸後的處理
施灸後,局部皮膚出現微紅灼熱的,屬正常現象,無需處理,很快即可自行消失。如因施灸過量,時間過長,局部出現小水泡,祇要注意不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如水泡較大,可用消毒毫針刺破水泡,放出水液,或用注射器抽出水液,再塗以龍膽紫,並以紗布包裹。如行化膿灸者,灸皰化膿期間,要注意適當休息,保持局部清潔,防止污染,可用敷料保護灸瘡,待其自然癒合。如因護理不當併發感染,灸瘡膿液呈黃綠色或有滲血現象者,可用消炎藥膏或玉紅膏塗敷。
灸法
一針二灸三用藥,『針』為極大功能效用!有關穴道,皆可在此貼!
前往
- 一、公開亭
- ↳ 1‧公告版
- ↳ 2‧自我介紹版
- ↳ 3‧論壇教學版(版上使用說明)
- ↳ 4‧建議區(問題反映)
- 二、岐黃懸壺居
- ↳ 1.針灸(穴道按摩)
- ↳ 2.藥物
- ↳ 中藥
- ↳ 青草藥
- ↳ 3.方劑
- ↳ 4.診斷、醫理、病理
- ↳ 5.內科
- ↳ 6.養生
- ↳ 8.婦兒科
- ↳ 西醫婦兒科
- ↳ 9.傷科、眼科、外科(按摩、刮痧)
- ↳ 傷科
- ↳ 外科、喉科
- ↳ 推拿、按摩、刮痧
- ↳ 中醫眼科
- ↳ 西醫眼科
- 三、醫學報導區(市面報章雜誌)
- ↳ 1.中醫報導
- ↳ 2.西醫報導
- ↳ 3.西醫病理、醫理
- ↳ 4.經驗分享區
- ↳ 5.健康操(健康功法)
- ↳ 6.美麗世界
- ↳ 7.綜合版
- 四、心築情巢
- ↳ 1.時光倒流
- ↳ 攝影、相機
- ↳ 湖光山色、唯美映簾版
- ↳ 個人秀版
- ↳ 珍藏版
- ↳ 2.哈拉區(我有話說說)
- ↳ 祝福(真情留言板)
- ↳ 真心話大考驗
- ↳ 世界(網路)趣聞、異聞
- ↳ 大家抱抱版(吐苦水)
- ↳ 3.星相命理
- ↳ 十二星座
- ↳ 命理、生肖、卜(卦)
- ↳ 相學
- ↳ 4.佳文共賞
- ↳ 5.生活分享DIY
- ↳ 6.音樂
- 五、琉璃仙境
- ↳ 1.木本植物區
- ↳ 2.草本植物區
- ↳ 3.水生植物區
- ↳ 4.球根區
- ↳ 5.多肉植物區
- ↳ 6.輕鬆話園藝
- 六、心靈饗宴
- ↳ 福智佛教團體|福智廣論
- ↳ 開示
- ↳ 福智僧團
- ↳ 福智訊息
- ↳ 經典、儀軌、咒
- ↳ 讚頌
- ↳ 作師所喜、正行供養
- ↳ 非官方討論
- ↳ 第17屆印度請法團視聽組
- ↳ 遠離那落迦
- ↳ 菩提道次第廣論|南山律在家備覽
- ↳ 南山律在家備覽
- ↳ 佛論
- ↳ 道論
- ↳ 儒論
- 七、參考區
- ↳ phpBB參考區
- ↳ phpBB3.3.x
- ↳ phpBB3.2.x
- ↳ phpBB3.0.x
- ↳ phpBB2
- ↳ 架站
- ↳ 竹貓星球
- ↳ phpBB 简体中文社区
- ↳ Joomla
- ↳ joomla英文官網討論區
- ↳ 電腦軟體相關
- ↳ 手機相關討論區
- ↳ 聊天室、測試版及資源回收筒
- ↳ 花坊論壇
- ↳ BNW時尚資訊網
- 友情連結網站
- ↳ 福智佛教團體網站連結
- ↳ 福智僧團全球資訊網
- ↳ 福智全球資訊網
- ↳ 福智佛教基金會
- ↳ 全球廣論 II
- ↳ 《菩提道次第廣論.四家合註》淺釋
- ↳ 澈見網路電視台
- ↳ 福智台北學苑
- ↳ 福智法人
- ↳ 福智之聲
- ↳ 福智文教基金會
- ↳ 福智讚頌
- ↳ 里仁為美(里仁商店)
- ↳ 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
- ↳ 精采人生成長學坊
- ↳ 法龍寺
- ↳ 網站推薦
- ↳ 梅珍香
- ↳ 千手互助網
- ↳ 岐黃中醫論壇--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