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
功能:
(1)其性浮而不沉,其用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經,無所不至。
(2)能引補氣藥,以復散失之元陽。引補血藥,以滋不足之真陰。
(3)引發散藥,開腠理以逐在表之風寒。
(4)引溫暖藥,達下焦以袪在裡之濕。
(5)助陽退陰,殺邪辟鬼,通經墮胎。r
(6)類品:烏頭功同附子,而稍緩,附子性重峻,溫脾逐寒,烏頭性輕,溫脾逐風,寒疾宜附子,風疾宜烏頭。
(7)烏附尖,吐風痰,治癲癇,取其鋒銳,直達病所。
主治:
(1)治三陰傷寒,中寒中風,寒厥痰厥,欬逆。
(2)嘔噦,膈噎,脾泄,冷痢寒瀉,霍亂轉筋。
(3)拘攣風痺,癥瘕積聚,督脈為病,脊強而厥,小兒慢驚。
(4)痘瘡灰白,癰疽不歛,一切沈寒痼冷之症。
(5)類品:側子散側旁生,宜於發散四肢,充達皮毛,治手足風濕諸痺。
性狀:
(1)母為烏頭,附生者為附子,連生者為側子,細長者為天雄,兩岐者為烏喙,五物同出異名,附子以西川彰明赤水產者為最,皮黑體圓,底平八角,重一兩以上者良。
(2)天雄補下焦命門陽虛,治風寒濕痺,為風家主藥,又能止陰汗。
炮製:生用發散,熟用峻補,水浸麵裹煨,令發坼,乘熱切片炒黃,去火毒用,又法甘草
二錢,鹽水薑汁童便各半盞,煮熟用。
配伍:畏人參黃耆甘草防風犀角綠豆童便,反貝母半夏栝蔞白芨白歛,中其毒者,黃連犀
角甘草湯解之,黃土水亦可解。
備註:
(1)「逐在表之風寒」:同乾薑桂枝,溫經散寒發汗。
(2)「治三陰傷寒」:吳綬曰:附子陰證耍藥。
(3)東垣:治陰盛格陽,傷寒面赤目赤,煩渴引飲,脈七八至但按之則散,用薑附湯加人參投半斤,得汗而愈,以神聖之妙也。
(4)「寒厥痰厥」:虛寒而厥者宜之,如傷寒陽盛格陰,身冷脈伏,熱厥似寒者,誤投立斃,宜承氣白虎等湯。
(5)「霍亂轉筋」:脾虛寒客中焦為霍亂,寒客下焦肝腎為轉筋,附子並治。熱霍亂者禁用。
(6)「通經墮胎」:凡陰證用薑附,藥宜冷服,熱因寒用也,蓋陰寒在下,盛陽上浮,治
之以寒則陰益盛,治之以熱,則拒格不納,因熱藥冷飲下咽之後,冷體既消,熱性便發,情且不違而致大益,此反治之妙也。
(7)經曰:正者正治,反者反治,如用寒治熱,用熱治寒,此正治也,或以寒治寒,以熱治熱,此為反治,亦曰從治。
(8)王好古曰:用附子以補火必防涸水,如陰虛之人久服補陽之藥,則虛陽益熾,真陰愈耗,精血益枯,氣無所附麗,遂成不救者多矣。
(9)趙嗣真曰:仲景麻黃附子細辛湯,熟附配麻黃,發中有補,生附配甘薑,補中有發。
(10)丹溪曰:烏附行經仲景八味丸用為少陰嚮導,後世因以為補藥,誤矣,附子走而不守,取其健悍走下,以行地黃之滯耳,相習用為風補藥及補藥,殺人多矣。
(11)昂按:附子味甘氣熱,峻補元陽,陽微欲絕者,回生起死非此不為功,故仲景四逆真武白通諸湯多用之,其有功于生民甚大,況古人日用常方用之最多,本非禁劑,丹溪乃僅以為行經之藥,而云用作補藥多致殺人,言亦過矣,蓋丹溪法重滋陰,故每訾陽藥亦其偏也。
本草備要 清朝 汪昂
性味:辛甘有毒,大熱純陽。 附子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7
- 文章: 33489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附子
附子(附:烏頭,草烏)
【藥用】本品為毛茛科植物烏頭的肥大塊根。
【性味與歸經】大辛,大熱。有毒。入心、脾、腎經。
【功效】回陽救逆,溫脾腎,散寒止痛。
【臨床應用】
1.用于厥逆亡陽、脈微欲絕等症。附子辛烈而熱,主要用于冷汗自出、四肢厥逆、脈微弱,或因大汗、大吐、大逆的功效,常配合人參、干姜、炙甘草等品同用。如果冷汗淋漓、亡陽厥逆者,用附子、人參外,須再加龍骨、牡蠣等固澀斂汗藥;如果大出血後引手足厥冷、汗出脈微,可以用參、附、龍、牡配合麥冬、五味子等同用,以回陽救陰。
2.用于腎陽不足、畏寒肢冷,脾陽不振、腹痛、便溏等症。附子功能峻補元陽,益火之源,凡腎陽不足、命火衰微、畏寒肢冷、陽萎、尿頻之症,皆可應用,多配伍肉桂、熟地、菟絲子、山萸肉等同用;如脾陽不振、脘腹冷痛、大便溏泄之症,又可用附子配合益氣溫脾的的黨參、白朮、干姜、炙甘草等藥同用。
3.用于風寒濕痹、周身骨節疼痛等症。附子藥性溫熱,能祛除寒濕,因此對風濕痹痛屬于寒氣偏勝者,有良好的散寒止痛作用,常與桂枝等品合用。
【處方用名】制附子、黑附塊、熟附子、淡附片(為烏頭塊根,經?角琱禲]即鹽鹵)浸後供藥用再用清水漂清後用豆腐同煮,然後去豆腐,乾燥。(外地因炮制方法不同而有熟附片、黃附塊、明附塊等區別,現上海地區不再區分。)生附子、鹹附子(為烏頭塊根,經?角琱譭楊謘A洗淨後,切片曬干供應藥用。生附子毒性較熟附片為強,須嚴格控制使用,一般只供外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一錢至三錢,一般認為最好先煎。【附藥】
1.烏頭:植物來源和附子相同,亦為烏頭的塊根,但加工方法稍有不同。烏頭有生、制兩種,通常處方寫制川烏,即為烏頭用清水漂5至7天,每天換水2至3次,撩起後,每10斤原藥加豆腐二斤半同煮,至無白芯為度。取出揀去豆腐,曬至半乾,切片,烘或曬乾,或軋碎如綠豆大小,供臨床應用。制川烏性味辛溫有毒。有祛風濕、散寒止痛的功效。主治風寒濕痹、半身不遂、寒疝腹痛、陰疽、跌打傷痛等症。一般不作內服,外用敷治陰疽,有消散作用。
2.草烏:系毛茛科多年生草本野生烏頭屬植物塊根的通稱。制草烏炮制方法同制川烏,性味功效與用法亦相似。生草烏作用和用法,同生川烏。
【按語】
1.附子一藥,始載于《本經》,因附於烏頭(母根)而生長,故名附子。因此,一般都認為烏頭為母根,附子為子根。但現在上海地區種植烏頭,在收割時不用原來種下的老根,而是挖掘種植後新繁殖的塊根,作為藥用。藥店供應的烏頭與附子,實為一物,僅因炮制方法稍有不同而分為烏頭、附子兩藥。
2.附子藥性剛燥,走而不守,能上助心陽以通脈,中溫脾陽以健運,下補腎陽以益火,是溫?塈葍妒滬n藥。一般認為應用本品以脈象微細或沉遲或虛大,舌苔薄白或白膩而質淡胖,口不渴,或肢冷畏寒,或大便溏泄等症為宜。如屬陰虛陽盛,或假寒真熱之症,誤用附子,則如火上添薪,反使病情增劇,不可不慎。
3.附子的配伍應用較為廣泛,如配以乾薑,可增強回陽救逆的功效;配人參,則溫陽益氣;配肉桂,可補陽益火;配白朮,可溫脾燥濕;配茯苓,能溫腎利水;配桂枝,可溫經止痛,配熟地,能補陽滋陰;配蒼朮,可散寒除濕;配黃耆,可溫陽固表;配麻黃,可溫經發表。若遇寒熱,附子也可與寒涼藥同用,如配大黃,可溫陽通便;又如配以黃連,可扶陽瀉熱,成方如附子瀉心湯(《傷寒論》:大黃、黃連、黃耆、附子),在臨床上常用治脘腹絞痛、泄瀉不暢、嘔惡心煩,更兼汗多、肢冷、脈弱等症。
4.附子與烏頭雖同屬一物,但因炮製方法稍有不同,在臨床應用上略有差異,一般認為附子以補火回陽較優,烏頭以散寒止痛見長。生附子、生川烏、生草烏皆有劇毒,內服須加炮制,入湯劑須經久煎;生者一般只供外用,但如皮膚破損者則不宜應用。
【方劑舉例】四逆湯《傷寒論》:附子、干姜、甘草治療寒少陽病,陰寒內盛,陽氣欲脫,而有腹痛下利,四肢厥冷,脈微細欲絕。【中毒與處理】烏頭鹼對各種神精末稍及中樞先興奮後麻痹。致死量:烏頭酊2毫升,烏頭鹼2毫克。狀症:先有唇舌發麻、惡心,手足發麻,繼之運動不一、嘔吐、心慌、面白、膚冷、胸悶、煩燥、痛覺減退、心跳慢弱、血壓下降、呼吸緩慢、吞咽困難、言語障礙、呼吸中樞抑制。間有抽搐,急性心原性腦缺血綜合證。可能突然而死亡。處理:高錳酸鉀洗胃,保暖,注射較大劑量的阿托品。麻痹重者給興奮劑、吸氣、人工呼吸、輸液。休克可用正腎上素、美速克新命。急性心原性腦缺血綜合征可用阿托品或異丙基腎上腺素等。必要時可靜注毒毛旋花子?C,中藥方面,可用肉桂泡水催吐,生姜四兩、甘草五錢,或綠豆四兩、甘草二兩,煎服;或用甘草、黃連、犀角煎服解毒。
中草藥入門學
【藥用】本品為毛茛科植物烏頭的肥大塊根。
【性味與歸經】大辛,大熱。有毒。入心、脾、腎經。
【功效】回陽救逆,溫脾腎,散寒止痛。
【臨床應用】
1.用于厥逆亡陽、脈微欲絕等症。附子辛烈而熱,主要用于冷汗自出、四肢厥逆、脈微弱,或因大汗、大吐、大逆的功效,常配合人參、干姜、炙甘草等品同用。如果冷汗淋漓、亡陽厥逆者,用附子、人參外,須再加龍骨、牡蠣等固澀斂汗藥;如果大出血後引手足厥冷、汗出脈微,可以用參、附、龍、牡配合麥冬、五味子等同用,以回陽救陰。
2.用于腎陽不足、畏寒肢冷,脾陽不振、腹痛、便溏等症。附子功能峻補元陽,益火之源,凡腎陽不足、命火衰微、畏寒肢冷、陽萎、尿頻之症,皆可應用,多配伍肉桂、熟地、菟絲子、山萸肉等同用;如脾陽不振、脘腹冷痛、大便溏泄之症,又可用附子配合益氣溫脾的的黨參、白朮、干姜、炙甘草等藥同用。
3.用于風寒濕痹、周身骨節疼痛等症。附子藥性溫熱,能祛除寒濕,因此對風濕痹痛屬于寒氣偏勝者,有良好的散寒止痛作用,常與桂枝等品合用。
【處方用名】制附子、黑附塊、熟附子、淡附片(為烏頭塊根,經?角琱禲]即鹽鹵)浸後供藥用再用清水漂清後用豆腐同煮,然後去豆腐,乾燥。(外地因炮制方法不同而有熟附片、黃附塊、明附塊等區別,現上海地區不再區分。)生附子、鹹附子(為烏頭塊根,經?角琱譭楊謘A洗淨後,切片曬干供應藥用。生附子毒性較熟附片為強,須嚴格控制使用,一般只供外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一錢至三錢,一般認為最好先煎。【附藥】
1.烏頭:植物來源和附子相同,亦為烏頭的塊根,但加工方法稍有不同。烏頭有生、制兩種,通常處方寫制川烏,即為烏頭用清水漂5至7天,每天換水2至3次,撩起後,每10斤原藥加豆腐二斤半同煮,至無白芯為度。取出揀去豆腐,曬至半乾,切片,烘或曬乾,或軋碎如綠豆大小,供臨床應用。制川烏性味辛溫有毒。有祛風濕、散寒止痛的功效。主治風寒濕痹、半身不遂、寒疝腹痛、陰疽、跌打傷痛等症。一般不作內服,外用敷治陰疽,有消散作用。
2.草烏:系毛茛科多年生草本野生烏頭屬植物塊根的通稱。制草烏炮制方法同制川烏,性味功效與用法亦相似。生草烏作用和用法,同生川烏。
【按語】
1.附子一藥,始載于《本經》,因附於烏頭(母根)而生長,故名附子。因此,一般都認為烏頭為母根,附子為子根。但現在上海地區種植烏頭,在收割時不用原來種下的老根,而是挖掘種植後新繁殖的塊根,作為藥用。藥店供應的烏頭與附子,實為一物,僅因炮制方法稍有不同而分為烏頭、附子兩藥。
2.附子藥性剛燥,走而不守,能上助心陽以通脈,中溫脾陽以健運,下補腎陽以益火,是溫?塈葍妒滬n藥。一般認為應用本品以脈象微細或沉遲或虛大,舌苔薄白或白膩而質淡胖,口不渴,或肢冷畏寒,或大便溏泄等症為宜。如屬陰虛陽盛,或假寒真熱之症,誤用附子,則如火上添薪,反使病情增劇,不可不慎。
3.附子的配伍應用較為廣泛,如配以乾薑,可增強回陽救逆的功效;配人參,則溫陽益氣;配肉桂,可補陽益火;配白朮,可溫脾燥濕;配茯苓,能溫腎利水;配桂枝,可溫經止痛,配熟地,能補陽滋陰;配蒼朮,可散寒除濕;配黃耆,可溫陽固表;配麻黃,可溫經發表。若遇寒熱,附子也可與寒涼藥同用,如配大黃,可溫陽通便;又如配以黃連,可扶陽瀉熱,成方如附子瀉心湯(《傷寒論》:大黃、黃連、黃耆、附子),在臨床上常用治脘腹絞痛、泄瀉不暢、嘔惡心煩,更兼汗多、肢冷、脈弱等症。
4.附子與烏頭雖同屬一物,但因炮製方法稍有不同,在臨床應用上略有差異,一般認為附子以補火回陽較優,烏頭以散寒止痛見長。生附子、生川烏、生草烏皆有劇毒,內服須加炮制,入湯劑須經久煎;生者一般只供外用,但如皮膚破損者則不宜應用。
【方劑舉例】四逆湯《傷寒論》:附子、干姜、甘草治療寒少陽病,陰寒內盛,陽氣欲脫,而有腹痛下利,四肢厥冷,脈微細欲絕。【中毒與處理】烏頭鹼對各種神精末稍及中樞先興奮後麻痹。致死量:烏頭酊2毫升,烏頭鹼2毫克。狀症:先有唇舌發麻、惡心,手足發麻,繼之運動不一、嘔吐、心慌、面白、膚冷、胸悶、煩燥、痛覺減退、心跳慢弱、血壓下降、呼吸緩慢、吞咽困難、言語障礙、呼吸中樞抑制。間有抽搐,急性心原性腦缺血綜合證。可能突然而死亡。處理:高錳酸鉀洗胃,保暖,注射較大劑量的阿托品。麻痹重者給興奮劑、吸氣、人工呼吸、輸液。休克可用正腎上素、美速克新命。急性心原性腦缺血綜合征可用阿托品或異丙基腎上腺素等。必要時可靜注毒毛旋花子?C,中藥方面,可用肉桂泡水催吐,生姜四兩、甘草五錢,或綠豆四兩、甘草二兩,煎服;或用甘草、黃連、犀角煎服解毒。
中草藥入門學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7
- 文章: 33489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附子
附子〔毒草〕
{補命火,逐冷厥}
附子〔耑入命門〕味辛大熱,純陽有毒,其性走而不守〔好古曰:其性走而不守,
非若乾薑止而不行。〕,通行十二經,無所不至,為補先天命門真火第一要劑;
凡一切沉寒痼冷之症,用此無不奏效。〔吳綬曰:附子乃陰症要藥。凡傷寒傳變三陰,
及中寒夾陰,雖身大熱,而?x沉者必用之;或厥冷腹痛?x沉細,甚則唇青囊縮者,
急須用之,有退陰回陽之力,起死回生之功。近世陰症傷寒,往往疑似不敢用附子,
直待陰極陽竭而用之,已遲矣;且夾陰傷寒內外皆陰,陽氣頓衰,
必須急用人參以益其原,佐以附子溫經散寒,捨此不用,將何以救之。〕
故書皆載能治寒毒厥逆〔書曰:陰陽不相順接謂之厥。又曰:厥者盡也,逆者亂也,
即血氣敗亂之謂也。凡厥有陽、有陰,但察傷寒初起,頭痛發熱惡寒,後則四肢厥冷,
乍溫,大便燥實,譫語發渴,揚手擲足,不惡寒但惡熱,?x來沉滑而數,重按有力,
是為陽厥,宜用承氣、白虎等湯以治。若初起並無身熱頭痛,便惡寒,四肢厥逆,
直過肘膝不溫,唇與爪甲青黑,欲引衣倦臥,二便清利,不渴,或腹痛泄利清穀,
或凜凜面如刀刮,或口吐涎沫,或乾嘔呃逆,?x來沉細無力,方謂陰厥,
宜用附子理中湯、四逆湯以治。〕,呃逆嘔噦〔寒呃症不一端,
有?G服寒涼水飲停心而致氣逆而呃,有陽氣衰微內寒迫其相火上衝而呃,
有偶食生冷陽氣不得舒發而呃,有陰寒直中於胃而致氣不克舒而呃,
有吐利後胃氣虛寒而呃者,經曰:病深者必發噦。屬於胃中虛寒者居多。〕,膈噎脾泄
〔食至喉即返,是槁在於吸間厭會,其症謂噎;食下胃脘,須臾吐出,是槁在於賁門,
胃之上口,其症謂膈;食下良久吐出,是槁在於幽門,胃之下口,其症謂之反胃。
歷考諸書,皆以噎膈為有火,反胃為無火;而士材又謂但察?x大有力,嘔吐酸臭,
當作熱治;?x小無力,嘔吐清水,當作寒醫;色之黃白而枯者為虛寒,
色之紅赤而澤者為實熱;能合色?x,庶乎無?G。汪昂云:脾泄,命火不足。〕,
冷痢寒瀉,霍亂轉筋,拘攣風痺,癥瘕積聚,督脈為病,脊強而厥,小兒慢驚,
痘瘡灰白,癰疽不歛〔皆屬於寒者〕。其入補氣藥中,則追失散之元陽;入發散藥中,
則能開腠理以逐在表之風寒;入溫煖藥內,則能以祛在?堣妥H濕〔虞摶〕;
獨書所云入補血藥,則能以滋不足之真陰。緣陰與陽,相為依附,補陽即所以滋陰;
若使水虧火盛,用以辛熱純陽,不更使火益盛而水益虧乎?〔好古曰:
非身涼而四肢厥逆者,不可僭用,服附子以補火,必防涸水。〕故崔氏八味丸中,
用此以為補陰嚮導,使陰從陽復。然丹溪謂其雄悍無補,而且殺人,其言似謬。
〔荊府都昌王體瘦而冷,無他病,日以附子煎湯飲,兼嚼硫黃,如此數歲;
靳州衛張百戶,平生服鹿茸附子藥,至八十歲康健倍常;宋張杲醫說載趙知府耽酒色,
每日煎乾薑熟附湯,吞硫黃金液丹百粒,乃能健啖,否則倦弱不支,壽至九十。
他人服一粒即為害,若此數人者,皆其臟腑稟賦之偏,服之有益無害,
不可以常理概論也。〕但陰極似陽,服之不宜熱投。〔時珍曰:陰寒在下,虛陽上浮,
治之以寒,則陰氣益甚而病增;治之以熱,則拒格而不納;熱藥冷飲,下咽之後,
冷體既消,熱性便發,而病氣隨愈,不違其情而致火益,此反治之妙也。〕
發散附子須生〔如四逆湯,生附配乾薑之類。〕,用補附子宜熟。
〔如仲景麻黃附子細辛湯,熟附配麻黃之類。〕以西川彰明赤水產者為最,皮黑體圓,
底平八角,重三兩者良。水浸麵裹,煨令發拆,乘熱切片。反半夏。
清‧黃宮繡纂‧‧本草求真
{補命火,逐冷厥}
附子〔耑入命門〕味辛大熱,純陽有毒,其性走而不守〔好古曰:其性走而不守,
非若乾薑止而不行。〕,通行十二經,無所不至,為補先天命門真火第一要劑;
凡一切沉寒痼冷之症,用此無不奏效。〔吳綬曰:附子乃陰症要藥。凡傷寒傳變三陰,
及中寒夾陰,雖身大熱,而?x沉者必用之;或厥冷腹痛?x沉細,甚則唇青囊縮者,
急須用之,有退陰回陽之力,起死回生之功。近世陰症傷寒,往往疑似不敢用附子,
直待陰極陽竭而用之,已遲矣;且夾陰傷寒內外皆陰,陽氣頓衰,
必須急用人參以益其原,佐以附子溫經散寒,捨此不用,將何以救之。〕
故書皆載能治寒毒厥逆〔書曰:陰陽不相順接謂之厥。又曰:厥者盡也,逆者亂也,
即血氣敗亂之謂也。凡厥有陽、有陰,但察傷寒初起,頭痛發熱惡寒,後則四肢厥冷,
乍溫,大便燥實,譫語發渴,揚手擲足,不惡寒但惡熱,?x來沉滑而數,重按有力,
是為陽厥,宜用承氣、白虎等湯以治。若初起並無身熱頭痛,便惡寒,四肢厥逆,
直過肘膝不溫,唇與爪甲青黑,欲引衣倦臥,二便清利,不渴,或腹痛泄利清穀,
或凜凜面如刀刮,或口吐涎沫,或乾嘔呃逆,?x來沉細無力,方謂陰厥,
宜用附子理中湯、四逆湯以治。〕,呃逆嘔噦〔寒呃症不一端,
有?G服寒涼水飲停心而致氣逆而呃,有陽氣衰微內寒迫其相火上衝而呃,
有偶食生冷陽氣不得舒發而呃,有陰寒直中於胃而致氣不克舒而呃,
有吐利後胃氣虛寒而呃者,經曰:病深者必發噦。屬於胃中虛寒者居多。〕,膈噎脾泄
〔食至喉即返,是槁在於吸間厭會,其症謂噎;食下胃脘,須臾吐出,是槁在於賁門,
胃之上口,其症謂膈;食下良久吐出,是槁在於幽門,胃之下口,其症謂之反胃。
歷考諸書,皆以噎膈為有火,反胃為無火;而士材又謂但察?x大有力,嘔吐酸臭,
當作熱治;?x小無力,嘔吐清水,當作寒醫;色之黃白而枯者為虛寒,
色之紅赤而澤者為實熱;能合色?x,庶乎無?G。汪昂云:脾泄,命火不足。〕,
冷痢寒瀉,霍亂轉筋,拘攣風痺,癥瘕積聚,督脈為病,脊強而厥,小兒慢驚,
痘瘡灰白,癰疽不歛〔皆屬於寒者〕。其入補氣藥中,則追失散之元陽;入發散藥中,
則能開腠理以逐在表之風寒;入溫煖藥內,則能以祛在?堣妥H濕〔虞摶〕;
獨書所云入補血藥,則能以滋不足之真陰。緣陰與陽,相為依附,補陽即所以滋陰;
若使水虧火盛,用以辛熱純陽,不更使火益盛而水益虧乎?〔好古曰:
非身涼而四肢厥逆者,不可僭用,服附子以補火,必防涸水。〕故崔氏八味丸中,
用此以為補陰嚮導,使陰從陽復。然丹溪謂其雄悍無補,而且殺人,其言似謬。
〔荊府都昌王體瘦而冷,無他病,日以附子煎湯飲,兼嚼硫黃,如此數歲;
靳州衛張百戶,平生服鹿茸附子藥,至八十歲康健倍常;宋張杲醫說載趙知府耽酒色,
每日煎乾薑熟附湯,吞硫黃金液丹百粒,乃能健啖,否則倦弱不支,壽至九十。
他人服一粒即為害,若此數人者,皆其臟腑稟賦之偏,服之有益無害,
不可以常理概論也。〕但陰極似陽,服之不宜熱投。〔時珍曰:陰寒在下,虛陽上浮,
治之以寒,則陰氣益甚而病增;治之以熱,則拒格而不納;熱藥冷飲,下咽之後,
冷體既消,熱性便發,而病氣隨愈,不違其情而致火益,此反治之妙也。〕
發散附子須生〔如四逆湯,生附配乾薑之類。〕,用補附子宜熟。
〔如仲景麻黃附子細辛湯,熟附配麻黃之類。〕以西川彰明赤水產者為最,皮黑體圓,
底平八角,重三兩者良。水浸麵裹,煨令發拆,乘熱切片。反半夏。
清‧黃宮繡纂‧‧本草求真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7
- 文章: 33489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附子 本草綱目 (明-李時珍)
附子釋名其母名曰烏頭。
氣味辛、溫、有大毒。
主治
1、少陰傷寒(初得二、三日,脈微細,但昏昏欲睡,小便白色)。用麻黃(去節)二兩、甘草(炙)二兩、附子(炮,去皮)一枚,水七升。先煮麻黃去沫,再加入其餘二藥,煮汁成三升,分作三次服下。令病人發微汗。引方名「麻黃附子甘草湯」。
2、少陰發熱(少陰病初得,反發熱而脈沉)。用麻黃(去節)二兩、附子(炮)去皮一枚、細辛二兩,水一鬥。先煮麻黃去沫,再加入其餘二藥,煮汁成三成,分作三次服下。令病人發微汗。此方名「麻典附子細辛湯。」
3、少陰下利(下得清谷,裡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不惡寒,反而面赤,或腹痛,或乾嘔,或咽痛)。用大附子一個(去皮,切成片)、甘草(炙)二兩、乾薑三兩,加不沽升,煮成一升,分兩次溫服,脈出現即愈。面赤,加蔥九根;腹痛,加芍葯二兩;乾嘔,加生薑二兩;咽痛,加桔梗一兩;利止,而脈不出,加人參二兩。此方名「脈四逆湯」。
4、陰病惡寒(傷寒已發汗,不解,反惡寒,是體虛的現象)。芍葯三兩、甘草(炙)三兩、附子(炮,去皮)一枚,加水五程式,煮成一升五合。分次服下。此方名「芍葯甘草附子湯」。
5、陰盛格陽(病人躁熱面飲水、脈沉、手足厥逆)。用大附子一枚,燒存性,研為末,蜜水調服。逼散寒氣後使熱氣上升,汗出乃愈此方名「霹靂散」。
6、中風痰厥(昏不積壓人,口眼歪斜)。用生川烏頭、生附子,都去掉皮臍,各取半兩,和一南星一兩,生木香二錢五分。各藥混合後,每取五錢,加生薑十片、水二碗,煎成一碗溫服。此方名「五生飲」。
7、風病癱緩(手足軟垂,口眼歪斜,語音蹇澀,步履不正)。用川烏頭(去皮臍),五靈脂各五兩,共研為末,加龍腦、麝香溫酒送下。一天服三次。服至五、七丸,便覺手能抬動。腳能移步,吃至十丸,可以梳頭,此方名「神驗烏龍丹」。
8、風寒濕痺(麻木不仁,或手足不遂)。用香白米煮粥一碗,加入生川烏頭末四錢,慢熬適當,下姜汗一匙、蜜三大匙,空腹服下。或加薏苡末二亦可。
9、風癇。用生川烏頭(去皮)二錢半、五靈脂半兩,共研為末,加豬心血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一丸,薑湯送下。
10、小兒慢驚(抽筋,涎壅厥逆)。用生川烏頭(去皮臍)一兩、全蠍十個(去尾),分作三他,每服用水一碗、姜七片煎藥飲下。
11、小兒囟陷。用烏頭附子(生,去皮臍)二鯛、雄黃八分,共研為末。以蔥根搗和作餅巾2陷處。
12、腳氣腫痛。用黑附子一個(生,去皮臍),研為末,加生薑汁調成膏塗腫痛處。藥干再塗,到腫消為止。
13、多年頭痛。用川烏頭、天南星,等分為末,蔥汁調塗太陽穴。
14、耳鳴不止。用烏頭(燒作灰)、菖蒲,等分為末棉花裹著塞耳內。
一天換藥兩次。
15、牙痛。用附子一兩(燒灰)、枯礬一分,共研為末,擦牙。又方:川烏頭、川附子,生三匣麵糊成丸子,如小豆在。每次以制包一丸咬口中,又方;用炮附子末納牙孔中,痛乃止。
16、虛寒腰痛。用鹿茸(去毛,酥炙微黃)、附子(炮,去皮臍)各二兩,鹽花三分,共三工業區末,加棗肉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溫酒送下。
17、寒熱瘧疾。用附子一枚重五錢者,裹在面中火煨,然後去面,加人參、丹砂各一錢,共研為末,加煉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未發病前連進三服。如藥有效,則有嘔吐現象或身體有麻木感覺,否則次日須再次服藥。
18、水洩久痢。用川烏頭二枚,一枚生用,另一枚以黑豆半合同煮熟,一起研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五丸,黃連湯送下。
19、陽虛吐血。用生地黃一斤,搗成汁,加酒少許。另以熟附子一兩半,去皮臍,切成片,放入地黃汁內,石器中煮成膏,取出附片焙乾,同山藥三兩研為末,再以膏調末成為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米湯送下。
20、白濁。用熟附子研為末。每服二錢,加姜三片、水一碗煮至六成,溫服。
21、月經不調。用熟附子(去皮)當歸等分。每服三錢,水煎服。
22、癰疽腫毒辣。用川烏頭(炒)、黃蘖(炒)各一兩,研末唾液調塗患處。留頭。藥干則以淘米水潤濕。
23、疔瘡腫痛。用醋和附子末塗患處。藥干再塗。
24、疥癬,用川烏頭生切,煎水洗,甚驗。
25、手足凍裂。用附子去皮,研為末,以水、面調塗,有效。
本草綱目 (明-李時珍)
氣味辛、溫、有大毒。
主治
1、少陰傷寒(初得二、三日,脈微細,但昏昏欲睡,小便白色)。用麻黃(去節)二兩、甘草(炙)二兩、附子(炮,去皮)一枚,水七升。先煮麻黃去沫,再加入其餘二藥,煮汁成三升,分作三次服下。令病人發微汗。引方名「麻黃附子甘草湯」。
2、少陰發熱(少陰病初得,反發熱而脈沉)。用麻黃(去節)二兩、附子(炮)去皮一枚、細辛二兩,水一鬥。先煮麻黃去沫,再加入其餘二藥,煮汁成三成,分作三次服下。令病人發微汗。此方名「麻典附子細辛湯。」
3、少陰下利(下得清谷,裡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不惡寒,反而面赤,或腹痛,或乾嘔,或咽痛)。用大附子一個(去皮,切成片)、甘草(炙)二兩、乾薑三兩,加不沽升,煮成一升,分兩次溫服,脈出現即愈。面赤,加蔥九根;腹痛,加芍葯二兩;乾嘔,加生薑二兩;咽痛,加桔梗一兩;利止,而脈不出,加人參二兩。此方名「脈四逆湯」。
4、陰病惡寒(傷寒已發汗,不解,反惡寒,是體虛的現象)。芍葯三兩、甘草(炙)三兩、附子(炮,去皮)一枚,加水五程式,煮成一升五合。分次服下。此方名「芍葯甘草附子湯」。
5、陰盛格陽(病人躁熱面飲水、脈沉、手足厥逆)。用大附子一枚,燒存性,研為末,蜜水調服。逼散寒氣後使熱氣上升,汗出乃愈此方名「霹靂散」。
6、中風痰厥(昏不積壓人,口眼歪斜)。用生川烏頭、生附子,都去掉皮臍,各取半兩,和一南星一兩,生木香二錢五分。各藥混合後,每取五錢,加生薑十片、水二碗,煎成一碗溫服。此方名「五生飲」。
7、風病癱緩(手足軟垂,口眼歪斜,語音蹇澀,步履不正)。用川烏頭(去皮臍),五靈脂各五兩,共研為末,加龍腦、麝香溫酒送下。一天服三次。服至五、七丸,便覺手能抬動。腳能移步,吃至十丸,可以梳頭,此方名「神驗烏龍丹」。
8、風寒濕痺(麻木不仁,或手足不遂)。用香白米煮粥一碗,加入生川烏頭末四錢,慢熬適當,下姜汗一匙、蜜三大匙,空腹服下。或加薏苡末二亦可。
9、風癇。用生川烏頭(去皮)二錢半、五靈脂半兩,共研為末,加豬心血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一丸,薑湯送下。
10、小兒慢驚(抽筋,涎壅厥逆)。用生川烏頭(去皮臍)一兩、全蠍十個(去尾),分作三他,每服用水一碗、姜七片煎藥飲下。
11、小兒囟陷。用烏頭附子(生,去皮臍)二鯛、雄黃八分,共研為末。以蔥根搗和作餅巾2陷處。
12、腳氣腫痛。用黑附子一個(生,去皮臍),研為末,加生薑汁調成膏塗腫痛處。藥干再塗,到腫消為止。
13、多年頭痛。用川烏頭、天南星,等分為末,蔥汁調塗太陽穴。
14、耳鳴不止。用烏頭(燒作灰)、菖蒲,等分為末棉花裹著塞耳內。
一天換藥兩次。
15、牙痛。用附子一兩(燒灰)、枯礬一分,共研為末,擦牙。又方:川烏頭、川附子,生三匣麵糊成丸子,如小豆在。每次以制包一丸咬口中,又方;用炮附子末納牙孔中,痛乃止。
16、虛寒腰痛。用鹿茸(去毛,酥炙微黃)、附子(炮,去皮臍)各二兩,鹽花三分,共三工業區末,加棗肉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溫酒送下。
17、寒熱瘧疾。用附子一枚重五錢者,裹在面中火煨,然後去面,加人參、丹砂各一錢,共研為末,加煉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未發病前連進三服。如藥有效,則有嘔吐現象或身體有麻木感覺,否則次日須再次服藥。
18、水洩久痢。用川烏頭二枚,一枚生用,另一枚以黑豆半合同煮熟,一起研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五丸,黃連湯送下。
19、陽虛吐血。用生地黃一斤,搗成汁,加酒少許。另以熟附子一兩半,去皮臍,切成片,放入地黃汁內,石器中煮成膏,取出附片焙乾,同山藥三兩研為末,再以膏調末成為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米湯送下。
20、白濁。用熟附子研為末。每服二錢,加姜三片、水一碗煮至六成,溫服。
21、月經不調。用熟附子(去皮)當歸等分。每服三錢,水煎服。
22、癰疽腫毒辣。用川烏頭(炒)、黃蘖(炒)各一兩,研末唾液調塗患處。留頭。藥干則以淘米水潤濕。
23、疔瘡腫痛。用醋和附子末塗患處。藥干再塗。
24、疥癬,用川烏頭生切,煎水洗,甚驗。
25、手足凍裂。用附子去皮,研為末,以水、面調塗,有效。
本草綱目 (明-李時珍)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7
- 文章: 33489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附子的相關藥對
附子的相關藥對
fiend 版主提供 http://www.fengshui-chinese.com/discuz/ ... ?tid=45512
藥對標簽: 大黃、附子
性味: 大黃:苦、寒。附子:辛甘、熱、有毒。
歸經: 大黃:歸胃、大腸、肝經。附子:歸心、脾、胃經。
功效: 大黃:潟熱毒,破積滯,行瘀血。附子:回陽補火,散寒除濕。
主治: 1、腹痛便祕,手足厥冷。2、痛經,經閉。
作用分類: 攻下藥
配伍機制: 大黃苦寒攻下,蕩滌胃腸積滯,潟下逐瘀力強。附子大辛大熱,溫陽散寒。二藥配伍寒溫並用,互制互補,互制,攻下無傷陽之弊。互補,能溫經散寒,通瘀調經,共下寒實。
使用方式用量: 大黃:6-9g;附子:6-9g。
臨床套用: 大黃:治溼熱便祕,譫語發狂,食積痞滿,痢疾初期,裡急後重,瘀停經閉,癥瘕積聚,時行熱疫,暴眼赤痛,吐血,衄血,陽黃,水腫,淋蟲,溲赤,廱瘍腫毒,疔瘡,湯火傷。附子:治陰盛格陽,大汗亡陽,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洩冷痢,腳氣水腫,小兒慢驚,風寒濕痺,痿躄拘攣,陰疽瘡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藥對出處: 大黃配附子,見於《金匱要略》大黃附子湯。
各家論述: 張路玉曰:“大黃附子湯,用細辛佐附子,以攻脅下寒結,即兼大黃之寒導而下之。此聖法昭然,不可思議者也。”
藥對標簽: 茵陳蒿、附子
性味: 茵陳蒿:苦辛、涼。附子:辛甘、熱、有毒。
歸經: 茵陳蒿:歸肝、脾、膀胱經。附子:歸心、脾、胃經。
功效: 茵陳蒿:清熱利濕。附子:回陽補火,散寒除濕。
主治: 陰黃。
作用分類: 祛濕藥
配伍機制: 茵陳蒿清熱利濕,專於退黃。附子助陽散寒,長於溫腎暖脾。二藥配伍,互補為用,攻補兼施,茵陳蒿得附子則陽復濕消,利濕退黃之功明顯,而避苦寒傷陽之弊。
使用方式用量: 茵陳蒿:15-30g;附子:6-9g。
臨床套用: 茵陳蒿:治溼熱黃疸,小便不利,風癢瘡疥。附子:治陰盛格陽,大汗亡陽,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洩冷痢,腳氣水腫,小兒慢驚,風寒濕痺,痿躄拘攣,陰疽瘡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藥對出處: 茵陳蒿配附子,見於《玉機微義》茵陳四逆湯。
各家論述: 《湯液本草》:“……韓祗和、李思訓治陰黃用茵陳附子湯,大抵以茵陳為君主,佐以大黃、附子備隨其寒也。”
藥對標簽: 附子、肉桂
性味: 附子:辛甘、熱、有毒。肉桂、辛甘、熱。
歸經: 附子:歸心、脾、胃經。肉桂:歸腎、脾、膀胱經。
功效: 附子:回陽補火,散寒除濕。肉桂:補元氣,暖脾胃,除積冷,通血脈。
主治: 1、陽痿、遺精、尿頻、遺尿,水腫,白帶。2、痛經,胸痺,痺證。
作用分類: 溫裡藥
配伍機制: 二藥均善溫陽散寒、通經止痛。附子長於回陽救逆,散寒止痛力強。肉桂長於暖下焦而溫腎陽,並引火歸元以攝無根之火,行氣通滯。二藥配伍,既有強大的溫腎助陽作用,又有很好的溫經散寒止痛之功。
使用方式用量: 附子:3-9g;肉桂:3-9g。
臨床套用: 附子:治陰盛格陽,大汗亡陽,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洩冷痢,腳氣水腫,小兒慢驚,風寒濕痺,痿躄拘攣,陰疽瘡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肉桂:治命門火衰,肢冷脈微,亡陽虛脫,腹痛洩潟,寒疝奔豚,腰膝冷痛,經閉百瘕,流注,陰疽,及虛陽浮越,上熱下寒。
藥對出處: 附子配肉桂,見於《金匱要略》腎氣丸。
各家論述: 《名醫方論》柯琴:“命門之火,乃水中之陽。……欲暖脾胃之陽,必先溫命門之火,此腎氣丸納掛、附與滋陰劑中,是藏心乾淵,美厥靈根也。”
藥對標簽: 附子、桂枝
性味: 附子:辛甘、熱、有毒。桂枝:辛、甘、溫。
歸經: 附子:歸心、脾、胃經。桂枝:歸心、肺,膀胱經。
功效: 附子:回陽補火,散寒除濕。桂枝:發汗解肌,溫經通脈。
主治: 1、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2、胸痺,痛經。
作用分類: 溫裡藥
配伍機制: 附子通行十二經,逐寒祛濕止痛,通利關節。桂技溫經散寒,有橫通肢節的特點。二藥配伍,可增強溫通經脈,散寒止痛功用。
使用方式用量: 附子:3-9g;桂枝:6-12g。
臨床套用: 附子:治陰盛格陽,大汗亡陽,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洩冷痢,腳氣水腫,小兒慢驚,風寒濕痺,痿躄拘攣,陰疽瘡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桂枝:治風寒表證,肩背肢節痠疼,胸痺痰飲,經閉癥瘕。
藥對出處: 附子配桂枝,見於《傷寒論》桂枝附子湯。
各家論述: 《絳雪園古方選注》王子接:“桂枝加附子,治外亡陽而內脫液。熟附雖能補陽,終屬燥液,四肢難以屈伸,其為液燥,骨屬不利矣。仲景以桂枝湯輕楊力薄,必藉附子剛烈之性直走內外,急急溫經復陽,使汗不外洩,正以救液也。”
藥對標簽: 附子、細辛
性味: 附子:辛甘、熱、有毒。細辛:辛、溫。
歸經: 附子:歸心、脾、胃經。細辛:歸肺、腎經。
功效: 附子:回陽補火,散寒除濕。細辛:祛風,散寒,行水,開竅。
主治: 1、陽虛感冒,形寒肢冷,頭身疼痛。2、風濕性關節炎。
作用分類: 溫裡藥
配伍機制: 附子長於溫散?奡H。細辛長於疏散表寒,止痛。二藥配伍,表裡兼顧,陽復表解,在內之寒附子溫之細辛助之;在外之寒細辛疏之附子輔之。加強溫陽解表、散寒止痛功效。
使用方式用量: 附子:6-9g;細辛:3-9g。
臨床套用: 附子:治陰盛格陽,大汗亡陽,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洩冷痢,腳氣水腫,小兒慢驚,風寒濕痺,痿躄拘攣,陰疽瘡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細辛:治風冷頭痛,鼻淵,齒痛,痰飲咳逆,風濕痺痛。
藥對出處: 附子配細辛,見於《傷寒論》麻黃附子細辛湯。
各家論述: 《本草匯言》:“細辛,佐姜、桂能驅臟腑之寒,佐附子能散諸疾之冷。……”李杲:“細辛,治邪在?堣妒瞴A故仲景少陰證用麻黃附子細辛湯也。”
藥對標簽: 附子、乾姜
性味: 附子:辛甘、熱、有毒。乾姜:辛、熱。
歸經: 附子:歸心、脾、胃經。乾姜:歸脾、胃、肺經。
功效: 附子:回陽補火,散寒除濕。乾姜:溫中逐寒,回陽通脈。
主治: 1、陽氣虛脫,四肢厥冷,冷汗淋漓。2、脘腹冷痛,嘔吐,腹瀉。
作用分類: 溫裡藥
配伍機制: 附子獨長於回陽救逆,止痛力強,走而不守能通徹內外上下。乾姜守而不走,溫中回陽。二藥配伍,相須並用,使回陽救逆,溫中安寒的作用大增。故人雲“溫經應附子,無乾姜不熱”。
使用方式用量: 附子:6-9g;乾姜:6-9g。
臨床套用: 附子:治陰盛格陽,大汗亡陽,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洩冷痢,腳氣水腫,小兒慢驚,風寒濕痺,痿躄拘攣,陰疽瘡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乾姜:治心腹冷痛,吐潟,肢冷脈微,寒飲喘咳,風寒濕痺,陽虛吐、衄、下血。
藥對出處: 附子配乾姜,見於《傷寒論》四逆場。
各家論述: 《湯液本草》:“附子,入手少陽三焦、命門之劑,浮中沉,無所不至,味辛大熱,為陽中之陽,故行而不止,非若干姜止而不行也。非身涼而四肢厥者不可借用,如用之者以其治逆也。”
藥對標簽: 附子、人參
性味: 附子:辛甘、熱、有毒。人參:甘微苦、溫。
歸經: 附子:歸心、脾、胃經。人參:歸脾、肺經。
功效: 附子:回陽補火,散寒除濕。人參:大補元氣,固脫生津,安神。
主治: 1、陽氣暴脫,四肢厥逆,冷汗淋漓。2、心力衰竭。
作用分類: 溫裡藥
配伍機制: 附子善溫陽散寒,具有回陽救逆作用。人參善補五臟元氣,具有益氣救脫作用。二藥配伍,互補協調,上助心陽,下補腎陽,中益脾陽。附子得人參則回陽而無燥熱傷陰之弊,人參得附子則補氣而兼溫裡之功。
使用方式用量: 附子:6-15g;人參:9-15g。
臨床套用: 附子:治陰盛格陽,大汗亡陽,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洩冷痢,腳氣水腫,小兒慢驚,風寒濕痺,痿躄拘攣,陰疽瘡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人參:治勞傷虛損,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洩,虛咳喘促,自汗暴脫,驚悸,健忘,眩暈頭痛,陽痿,尿頻,消渴,婦女崩漏,小兒慢驚,及久虛不復,一切氣血津液不足之證。
藥對出處: 附子配人參,見於《正體類要》參附湯。
各家論述: 《傷寒蘊要》:“附子,乃陰證要藥,凡傷寒傳變三陰及中寒夾陰,雖身大熱而脈沉者必用之,或厥冷腹痛,脈沉細,甚者唇青囊縮者,急須用之,有退陰回陽之力,起死回生。……且夾陰傷寒,內外皆陰,陽氣頓衰,必須急用人參健脈以益其原,佐以附子,溫經散寒,舍此不用,將何以救之。”
藥對標簽: 附子、白朮 性味: 附子:辛甘、熱、有毒。白朮:苦、甘、溫。 歸經: 附子:歸心、脾、胃經。白朮:歸脾、胃經。 功效: 附子:回陽補火,散寒除濕。白朮:補脾,益胃,燥濕,和中。 主治: 1、脘腹冷痛,四肢不溫,瀉泄。2、風濕性關節炎。 作用分類: 溫裡藥 配伍機制: 附子溫腎暖脾,散寒除濕。白朮補益脾氣,燥濕利濕。二藥配伍,互補為用,附子燥熱,可助白朮除濕,故溫陽散寒,健脾除濕之力增強。另外,附子,溫經散寒能通行十二經,白朮燥濕,合之則還有祛寒濕,通經絡之功。 使用方式用量: 附子:6-12g;白朮:9-30g。 臨床套用: 附子:治陰盛格陽,大汗亡陽,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洩冷痢,腳氣水腫,小兒慢驚,風寒濕痺,痿躄拘攣,陰疽瘡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白朮:治脾胃氣弱,不思飲食,倦怠少氣,虛脹,瀉泄,痰飲,水腫,黃疸,濕痺,小便不利,頭暈,自汗,胎氣不安。 藥對出處: 附子配白朮,見於《金匱要略》白朮附子湯。 各家論述: 張元素:“附子以白朮為佐,乃除寒濕之聖藥,濕藥少加之引經。”
藥對標簽: 附子、熟地黃
性味: 附子:辛甘、熱、有毒。熟地黃:甘、微溫。
歸經: 附子:歸心、脾、胃經。熟地黃:歸肝、腎經。
功效: 附子:回陽補火,散寒除濕。熟地黃:滋陰,補血。
主治: 陽痿,遺精,腰膝痠痛,頭暈耳鳴。月經量少或經閉。
作用分類: 溫裡藥
配伍機制: 附子溫腎助陽,性燥烈。熟地黃補陰養血,性滋膩。附子稟純陽而主動,走而不守;熟地黃稟純陰而主靜,守而不走。二藥一溫陽、一補陰,互補協調,陰陽雙益。附子可制熟地黃之滋膩,熟地黃可緩附子燥烈。二藥合用,補而不膩,行而不散,補陽之中寓以陰配,益陰中寓以陽助。
使用方式用量: 附子:6-9g;熟地黃:9-15g。
臨床套用: 附子:治陰盛格陽,大汗亡陽,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洩冷痢,腳氣水腫,小兒慢驚,風寒濕痺,痿躄拘攣,陰疽瘡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熟地黃:治陰虛血少,腰膝痿軟,勞嗽骨蒸,遺精,崩漏,月經不調,消渴,溲數,耳聾,目昏。
藥對出處: 附子配熟地黃,見於《金匱要略》腎氣丸。
各家論述: 《本草經讀》:“仲景用附子之溫有二法:雜於苓、芍、甘草中,雜於地黃、澤潟中,如冬日可愛,不虛法也;佐以姜、桂之熱,佐以麻、辛之雄,如夏日可畏,救陽之法。……”
藥對標簽: 附子、白芍
性味: 附子:辛甘、熱、有毒。白芍:苦、酸、微寒。
歸經: 附子:歸心、脾、胃經。白芍:歸肝、脾經。
功效: 附子:回陽補火,散寒除濕。白芍:養血柔肝,緩急止痛,斂陰收汗。
主治: 1、四肢麻木,關節疼痛。2、痛經。
作用分類: 溫裡藥
配伍機制: 附子溫陽散寒,回陽救逆。白芍養血斂陰,緩急止痛,和營柔肝。二藥一陽一陰,一寒一熱,一收一散,相反相成,附子以溫腎之真陽推動臟腑氣血,助白芍滋養陰血。白芍酸收斂陰,兼緩附子燥烈,使溫陽散寒而不傷陰耗血。附子配白芍,則回陽而益陰、祛寒而止痛。
使用方式用量: 附子:6-9g;白芍:9-15g。
臨床套用: 附子:治陰盛格陽,大汗亡陽,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洩冷痢,腳氣水腫,小兒慢驚,風寒濕痺,痿躄拘攣,陰疽瘡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白芍:治胸腹脅肋疼痛,潟利腹痛,自汗盜汗,陰虛發熱,月經不調,崩漏帶下。
藥對出處: 附子配白芍,見於《傷寒論》附子湯。
各家論述: 《古今名醫方論》趙羽皇:“……故脾家得附子,則火能生土,而水有所歸矣;腎中的附子,則坎陽鼓動,而水有所攝矣。更得芍藥之酸,以收肝而斂陰氣,陰平陽秘矣。”
藥對標簽: 附子、甘草
性味: 附子:辛甘、熱、有毒。甘草:甘、平。
歸經: 附子:歸心、脾、胃經。甘草:歸脾、胃、肺經。
功效: 附子:回陽補火,散寒除濕。甘草:和中緩急,潤肺,解毒,調和諸藥。
主治: 1、風濕痺證,骨節疼痛,不得曲伸。2、四肢厥逆,神疲欲寐。
作用分類: 溫裡藥
配伍機制: 附子大辛大熱,有毒,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經,補腎壯陽,散寒止痛。甘草補脾益氣,調和藥性。二藥配伍,附子得甘草則助陽散寒而不過辛烈,毒性大減;甘草緩急作用更助附子散寒止痛之力。
使用方式用量: 附子:3-9g;甘草:6-9g
臨床套用: 附子:治陰盛格陽,大汗亡陽,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洩冷痢,腳氣水腫,小兒慢驚,風寒濕痺,痿躄拘攣,陰疽瘡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甘草:炙用,治脾胃虛弱,食少,腹痛便溏,勞倦發熱,肺痿咳嗽,心悸,驚癇;生用,治咽喉腫痛,消化性潰瘍,廱疽瘡瘍,解藥毒及食物中毒。
藥對出處: 附子配甘草,見於《金匱要略》甘草附子湯。
各家論述: 《湯液本草》:“附子理中用甘草,恐其僭上也;調胃承氣用甘草,恐其速下也;二藥用之非和也,皆緩也。”
藥對標簽: 黃芪、附子
性味: 黃芪:甘、微溫。附子:辛甘、熱、有毒。
歸經: 黃芪:歸肺、脾經。附子:歸心、脾、胃經。
功效: 黃芪:生用:益衛固表,利水消腫,托毒,生肌;炙用:補中益氣。附子:回陽補火,散寒除濕。
主治: 1、陽虛汗出不止,四肢不溫,畏寒。2、水腫,小便不利。
作用分類: 補氣藥
配伍機制: 黃芪補肺健脾,實衛固表。附子溫心腎之陽,又能溫中焦脾陽。黃芪入肺,附子入心,心肺雙補,故有益氣固表之功。黃芪又入脾,附子入腎,既可溫元陽又可溫脾陽,脾腎同治,補火生土。
使用方式用量: 黃芪:9-30g;附子:6-9g。
臨床套用: 黃芪:生用:治自汗,盜汗,血痺,浮腫,廱疽不潰或潰久不斂。炙用:治內傷勞倦,脾虛洩潟,脫肛,氣虛血脫,崩帶,及一切氣衰血虛之證。附子:治陰盛格陽,大汗亡陽,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洩冷痢,腳氣水腫,小兒慢驚,風寒濕痺,痿躄拘攣,陰疽瘡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藥對出處: 黃芪配附子,見於《姜春華醫論集》實脾湯。
各家論述: 《本草逢源》:“黃芪,能補五臟諸虛,治脈弦自汗,潟陰火,去肺熱,無汗則發,有汗則止,入肺而固表虛自汗,入脾而托已潰廱瘍。……同桂枝、附子則治衛虛亡陽汗不止,為腠理開闔之總司。”
藥對標簽: 鹿茸、附子
性味: 鹿茸:甘鹹、溫。附子:辛甘、熱、有毒。
歸經: 鹿茸:歸肝、腎經。附子:歸心、脾、胃經。
功效: 鹿茸:壯元陽,補氣血,益精髓,強筋骨。附子:回陽補火,散寒除濕。
主治: 1、畏寒肢冷,腰膝痠痛,陽痿遺精,宮寒不孕,久痢,久潟。2、風寒濕痺。
作用分類: 補陽藥
配伍機制: 鹿茸壯腎陽,退虛寒,有益精血作用,守而不走,能攝精固陰。附子溫陽散寒,止痛,有陽無明,走而不守,有回陽救逆之力。二藥配伍,相須互補,壯陽散寒、止痛效力劇增。
使用方式用量: 鹿茸:2-6g;附子:6-12g。
臨床套用: 鹿茸:治虛癆羸瘦,精神倦乏,眩暈,耳聾,目暗,腰膝痠痛,陽痿,滑精,子宮虛冷,崩漏,帶下。附子:治陰盛格陽,大汗亡陽,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洩冷痢,腳氣水腫,小兒慢驚,風寒濕痺,痿躄拘攣,陰疽瘡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藥對出處: 鹿茸配附子,見於《世醫得效方》茸附湯。
各家論述: 《本經逢原》:“鹿茸功用,專主傷中勞絕,腰痛羸瘦,取其補火助陽,生精益髓,強筋健骨,固精攝便,下元虛人,頭眩眼黑,皆宜用之。”《本草備要》:“附子,補腎命火,主風寒濕。”
藥對標簽: 當歸、附子
性味: 當歸:甘辛、溫。附子:辛甘、熱、有毒。
歸經: 當歸:歸心、肝、脾經。附子:歸心、脾、胃經。
功效: 當歸:補血和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附子:回陽補火,散寒除濕。
主治: 1、月經不調,痛經。2、胸痺,心痛。
作用分類: 補血藥
配伍機制: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附子溫陽散寒止痛,純陽無阻之品。二藥一補血一散寒,一溫經一調經,互補為用,血復陽回,脈腸經調。當歸滋潤可制附子溫燥,附子溫通可助當歸活血通經。二藥配伍,助陽溫經、補血活血、散寒止痛效力顯著,
使用方式用量: 當歸:10-15g;附子:6-12g。
臨床套用: 當歸:治月經不調,經閉腹痛,癥瘕積聚,崩漏;血虛頭痛,眩暈,痿痺;腸燥便難,赤痢後重;廱疽瘡瘍,跌打損傷。附子:治陰盛格陽,大汗亡陽,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洩冷痢,腳氣水腫,小兒慢驚,風寒濕痺,痿躄拘攣,陰疽瘡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藥對出處: 當歸配附子,見於《簡易方論》小溫經湯。
各家論述: 《湯液本草》:“當歸,入手少陰,以其心主血也;入足太陽,以其脾裹血;入足厥陰,以其肝藏血也。從桂、附、茱萸則熱;從大黃、芒硝則寒。”
藥對標簽: 麻黃、附子
性味: 麻黃:辛、微苦、溫。附子:辛甘、熱、有毒。
歸經: 麻黃:歸肺、膀胱經。附子:歸心、脾、胃經。
功效: 麻黃:發汗,平喘,利水。附子:強心回陽,助陽行水,祛寒止痛。
主治: 1.陽虛感冒。2.陽虛水氾,水寒射肺之氣促,喘逆,小便不利,下肢浮腫,脈沉而遲者。3.風寒濕痺,肢體關節疼痛之症。
作用分類: 解表藥
配伍機制: 麻黃辛溫,發汗解表。附子大辛大熱,峻補元陽。二者一攻一補,助陽解表。用於素體陽虛復感風寒之證,可以避免陽虛無力鼓邪外出,或恐汗後更加傷陽。使之汗中有補,汗出不傷正;補中有散,扶正而不礙邪。麻黃還具有宣肺平喘,利水消腫之功,附子具有溫腎壯陽,化氣行水之力。合而使用,溫陽利水消腫之功頗佳。另外,麻黃辛溫,宣通經絡散外寒;附子辛熱,溫通經脈祛?奡H。相配則溫經通脈,助陽散寒。
使用方式用量: 麻黃:3-9g;附子:3-12g。
臨床套用: 本品辛熱燥烈,走而不守,能通行十二經。功能峻補下焦之元陽,而逐在?堣妥H濕。其強心回陽,用治亡陽欲脫,身涼肢冷,大汗淋漓,吐利水止,脈微欲絕者;其溫?奡眼H,助陽化氣,用治腎陽衰微,陽萎足冷,腰膝軟弱,以及脾腎陽虛,陰寒內盛,心腹冷痛,吐潟轉筋,腳氣水腫。其逐寒濕,止疼痛,用治風寒濕痺,疼痛麻木。總之,既能追復散失之亡陽,又能資助元陽之不足,與補益藥同用,可治一切內傷不足,陽氣衰弱之症。
藥對出處: 麻黃、附子伍用,出自《傷寒論》麻黃附子細辛湯,麻黃附子甘草湯等方,以治少陰兼表的證治。
各家論述: 二藥辛燥,且附子有毒,非陰盛陽衰之證,很少套用本藥對。陰虛內熱,孕婦忌用。誤投火熱諸症,則添薪燎原,大非所宜。
注意事項: 附子生用作用峻烈,宜於強心救逆;熟用毒性減弱,宜於助陽散寒。不論生用或熟用,必須久煎(60分鐘以上),以減其毒性。
藥對標簽: 附子、花椒
性味: 附子:辛甘、熱、有毒。花椒:辛、溫、有毒。
歸經: 附子:歸心、脾、胃經。花椒:歸脾、肺、肝、腎、心、心包經。
功效: 附子:強心回陽,助陽行水,祛寒止痛。花椒:散寒燥濕,解毒驅蟲。
主治: 1.中焦虛寒之胃脘冷痛,氾吐清水。2.寒邪直中之胃痛暴作。
作用分類: 溫裡藥
配伍機制: 附子、花椒同為辛熱之品,有溫?奡眼H之功。附子善入腎經而溫陽氣,溫腎助脾,散寒止痛之力較峻。花椒善走中焦而散寒邪,溫中止痛,暖脾止潟作用較強,二藥並用,脾腎同治,相輔相助,通陽散寒,溫中止痛之力極強。
使用方式用量: 附子:6g;花椒:6g。
臨床套用: 花椒辛辣而溫,善散陰冷之氣,為健脾胃、解毒驅蟲藥。故能溫中止痛而治脘腹冷痛,下痢腹痛等症。其辛辣麻醉之性,又能驅殺蛔蟲而治蟲症。煎湯外洗,可用於諸瘡腫毒,痔瘺,濕疹瘙癢等。
藥對標簽: 附子、茯苓
性味: 附子:辛甘、熱、有毒。茯苓:甘淡、平。
歸經: 附子:歸心、脾、胃經。茯苓:歸心、脾、肺經。
功效: 附子:強心回陽,助陽行水,祛寒止痛。茯苓:滲濕利水,益脾和胃,寧心安神。
主治: 1.脾腎陽虛,水氣內停之惡寒脈沉,四肢浮腫,小便不利,或腹痛下痢。2.陽虛寒濕內侵,氣血凝滯而見骨節疼痛,惡寒肢冷,脈微而沉。
作用分類: 溫裡藥
配伍機制: 附子與茯苓屬相使配對,伍用功效有二:其一,溫腎利水,用於陰水證。陰水之證,每因脾腎陽虛,脾虛則水無以運,腎虛則水無以行。附子辛熱溫腎補火;茯苓甘淡而平,健脾利水。茯苓得附子則補火生土,使水有所歸;附子得茯苓則坎陽鼓動而水有所攝。其二,溫陽散寒,除濕止痛,用於陽虛寒濕身痛證。附子辛熱性燥,溫通經脈,散寒止痛之力亦佳,茯苓健脾滲濕,附子得茯苓之助又能增強除濕之力。
使用方式用量: 附子:6-10g;茯苓:9-15g。
藥對出處: 附子、茯苓合用,出自《傷寒論》真武湯,附子湯。前者取其溫腎健脾利水而治脾腎陽虛,水氣內停證;後者取其溫陽散寒,除濕止痛而治陽虛寒濕內侵之證。
藥對標簽: 黃連、附子
性味: 黃連:苦、寒。附子:辛甘、熱、有毒。
歸經: 黃連:歸心、肝、胃、大腸經。附子:歸心、脾、胃經。
功效: 黃連:潟火,燥濕,解毒,殺蟲。附子:強心回陽,助陽行水,祛寒止痛。
主治: 1.寒熱互結所致的心下痞滿,脘腹痞悶作痛,洩潟不暢,嘔噁心煩而兼見陽虛不固,汗多惡寒,肢冷脈弱等症。2.洩潟、痢疾屬寒熱錯雜者。
作用分類: 清熱潟火藥
配伍機制: 黃連為苦寒潟火解毒之要藥。尤長於潟心胃實熱,止溼熱痢疾。附子辛溫燥烈,回陽救逆之力最強,為峻補元陽,溫經散寒之要藥。二藥合用,辛苦相投,一寒一熱,有寒熱並用,陰陽相濟之義。即王旭高所謂:“黃連配附子能交水火於傾刻。”
使用方式用量: 黃連:6g;附子:6g。先煎。
藥對出處: 黃連配附子,出自《傷寒論》附子潟心湯。
各家論述: 此藥對,一大熱回陽,一至寒清熱,乍觀似有水火不容之勢。而尤在徑認為:“按此證,邪熱有餘,而正陽不足。設治邪而遺正則惡寒益甚,或補陽而遺熱則痞滿愈增,此方寒熱補潟並投互治,誠不得已之苦心,然使無法以制之,鮮不混而無功矣。”然二藥用量比例.可視寒熱輕重,適當配比。
藥對標簽: 附子、磁石
性味: 附子:辛甘、熱、有毒。磁石:辛鹹、平。
歸經: 附子:歸心、脾、胃經。磁石:歸腎、肝、肺經。
功效: 附子:強心回陽,助陽行水,祛寒止痛。磁石:潛陽安神,聰耳明目,納氣平喘。
主治: 虛陽上越,而致真寒假熱之證。症見:行動氣逆,心悸,或咽喉疼痛,色淡紅,伴有肢厥、舌質淡白、苔淨、脈小遲無力等。
作用分類: 相使藥
配伍機制: 附子大辛大熱有毒,能回陽救逆、溫脾腎、散寒止痛。前人曾言,附子藥性剛燥,走而不守,能上助心陽以通脈,中溫脾陽以健運,下補腎陽以益火,為溫?塈葍妣n藥。磁石辛寒,為重鎮安神、益腎納氣、潛陽要藥。附子得磁石之使,功擅溫腎潛陽,有溫下之力,而無熱上之弊。
使用方式用量: 附子:10-30g;磁石:30g。兩藥均先煎30分鐘,
臨床套用: 虛陽浮越甚者,加童便、肉桂;陽虛及陰者,加熟地、人參。
fiend 版主提供 http://www.fengshui-chinese.com/discuz/ ... ?tid=45512
藥對標簽: 大黃、附子
性味: 大黃:苦、寒。附子:辛甘、熱、有毒。
歸經: 大黃:歸胃、大腸、肝經。附子:歸心、脾、胃經。
功效: 大黃:潟熱毒,破積滯,行瘀血。附子:回陽補火,散寒除濕。
主治: 1、腹痛便祕,手足厥冷。2、痛經,經閉。
作用分類: 攻下藥
配伍機制: 大黃苦寒攻下,蕩滌胃腸積滯,潟下逐瘀力強。附子大辛大熱,溫陽散寒。二藥配伍寒溫並用,互制互補,互制,攻下無傷陽之弊。互補,能溫經散寒,通瘀調經,共下寒實。
使用方式用量: 大黃:6-9g;附子:6-9g。
臨床套用: 大黃:治溼熱便祕,譫語發狂,食積痞滿,痢疾初期,裡急後重,瘀停經閉,癥瘕積聚,時行熱疫,暴眼赤痛,吐血,衄血,陽黃,水腫,淋蟲,溲赤,廱瘍腫毒,疔瘡,湯火傷。附子:治陰盛格陽,大汗亡陽,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洩冷痢,腳氣水腫,小兒慢驚,風寒濕痺,痿躄拘攣,陰疽瘡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藥對出處: 大黃配附子,見於《金匱要略》大黃附子湯。
各家論述: 張路玉曰:“大黃附子湯,用細辛佐附子,以攻脅下寒結,即兼大黃之寒導而下之。此聖法昭然,不可思議者也。”
藥對標簽: 茵陳蒿、附子
性味: 茵陳蒿:苦辛、涼。附子:辛甘、熱、有毒。
歸經: 茵陳蒿:歸肝、脾、膀胱經。附子:歸心、脾、胃經。
功效: 茵陳蒿:清熱利濕。附子:回陽補火,散寒除濕。
主治: 陰黃。
作用分類: 祛濕藥
配伍機制: 茵陳蒿清熱利濕,專於退黃。附子助陽散寒,長於溫腎暖脾。二藥配伍,互補為用,攻補兼施,茵陳蒿得附子則陽復濕消,利濕退黃之功明顯,而避苦寒傷陽之弊。
使用方式用量: 茵陳蒿:15-30g;附子:6-9g。
臨床套用: 茵陳蒿:治溼熱黃疸,小便不利,風癢瘡疥。附子:治陰盛格陽,大汗亡陽,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洩冷痢,腳氣水腫,小兒慢驚,風寒濕痺,痿躄拘攣,陰疽瘡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藥對出處: 茵陳蒿配附子,見於《玉機微義》茵陳四逆湯。
各家論述: 《湯液本草》:“……韓祗和、李思訓治陰黃用茵陳附子湯,大抵以茵陳為君主,佐以大黃、附子備隨其寒也。”
藥對標簽: 附子、肉桂
性味: 附子:辛甘、熱、有毒。肉桂、辛甘、熱。
歸經: 附子:歸心、脾、胃經。肉桂:歸腎、脾、膀胱經。
功效: 附子:回陽補火,散寒除濕。肉桂:補元氣,暖脾胃,除積冷,通血脈。
主治: 1、陽痿、遺精、尿頻、遺尿,水腫,白帶。2、痛經,胸痺,痺證。
作用分類: 溫裡藥
配伍機制: 二藥均善溫陽散寒、通經止痛。附子長於回陽救逆,散寒止痛力強。肉桂長於暖下焦而溫腎陽,並引火歸元以攝無根之火,行氣通滯。二藥配伍,既有強大的溫腎助陽作用,又有很好的溫經散寒止痛之功。
使用方式用量: 附子:3-9g;肉桂:3-9g。
臨床套用: 附子:治陰盛格陽,大汗亡陽,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洩冷痢,腳氣水腫,小兒慢驚,風寒濕痺,痿躄拘攣,陰疽瘡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肉桂:治命門火衰,肢冷脈微,亡陽虛脫,腹痛洩潟,寒疝奔豚,腰膝冷痛,經閉百瘕,流注,陰疽,及虛陽浮越,上熱下寒。
藥對出處: 附子配肉桂,見於《金匱要略》腎氣丸。
各家論述: 《名醫方論》柯琴:“命門之火,乃水中之陽。……欲暖脾胃之陽,必先溫命門之火,此腎氣丸納掛、附與滋陰劑中,是藏心乾淵,美厥靈根也。”
藥對標簽: 附子、桂枝
性味: 附子:辛甘、熱、有毒。桂枝:辛、甘、溫。
歸經: 附子:歸心、脾、胃經。桂枝:歸心、肺,膀胱經。
功效: 附子:回陽補火,散寒除濕。桂枝:發汗解肌,溫經通脈。
主治: 1、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2、胸痺,痛經。
作用分類: 溫裡藥
配伍機制: 附子通行十二經,逐寒祛濕止痛,通利關節。桂技溫經散寒,有橫通肢節的特點。二藥配伍,可增強溫通經脈,散寒止痛功用。
使用方式用量: 附子:3-9g;桂枝:6-12g。
臨床套用: 附子:治陰盛格陽,大汗亡陽,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洩冷痢,腳氣水腫,小兒慢驚,風寒濕痺,痿躄拘攣,陰疽瘡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桂枝:治風寒表證,肩背肢節痠疼,胸痺痰飲,經閉癥瘕。
藥對出處: 附子配桂枝,見於《傷寒論》桂枝附子湯。
各家論述: 《絳雪園古方選注》王子接:“桂枝加附子,治外亡陽而內脫液。熟附雖能補陽,終屬燥液,四肢難以屈伸,其為液燥,骨屬不利矣。仲景以桂枝湯輕楊力薄,必藉附子剛烈之性直走內外,急急溫經復陽,使汗不外洩,正以救液也。”
藥對標簽: 附子、細辛
性味: 附子:辛甘、熱、有毒。細辛:辛、溫。
歸經: 附子:歸心、脾、胃經。細辛:歸肺、腎經。
功效: 附子:回陽補火,散寒除濕。細辛:祛風,散寒,行水,開竅。
主治: 1、陽虛感冒,形寒肢冷,頭身疼痛。2、風濕性關節炎。
作用分類: 溫裡藥
配伍機制: 附子長於溫散?奡H。細辛長於疏散表寒,止痛。二藥配伍,表裡兼顧,陽復表解,在內之寒附子溫之細辛助之;在外之寒細辛疏之附子輔之。加強溫陽解表、散寒止痛功效。
使用方式用量: 附子:6-9g;細辛:3-9g。
臨床套用: 附子:治陰盛格陽,大汗亡陽,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洩冷痢,腳氣水腫,小兒慢驚,風寒濕痺,痿躄拘攣,陰疽瘡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細辛:治風冷頭痛,鼻淵,齒痛,痰飲咳逆,風濕痺痛。
藥對出處: 附子配細辛,見於《傷寒論》麻黃附子細辛湯。
各家論述: 《本草匯言》:“細辛,佐姜、桂能驅臟腑之寒,佐附子能散諸疾之冷。……”李杲:“細辛,治邪在?堣妒瞴A故仲景少陰證用麻黃附子細辛湯也。”
藥對標簽: 附子、乾姜
性味: 附子:辛甘、熱、有毒。乾姜:辛、熱。
歸經: 附子:歸心、脾、胃經。乾姜:歸脾、胃、肺經。
功效: 附子:回陽補火,散寒除濕。乾姜:溫中逐寒,回陽通脈。
主治: 1、陽氣虛脫,四肢厥冷,冷汗淋漓。2、脘腹冷痛,嘔吐,腹瀉。
作用分類: 溫裡藥
配伍機制: 附子獨長於回陽救逆,止痛力強,走而不守能通徹內外上下。乾姜守而不走,溫中回陽。二藥配伍,相須並用,使回陽救逆,溫中安寒的作用大增。故人雲“溫經應附子,無乾姜不熱”。
使用方式用量: 附子:6-9g;乾姜:6-9g。
臨床套用: 附子:治陰盛格陽,大汗亡陽,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洩冷痢,腳氣水腫,小兒慢驚,風寒濕痺,痿躄拘攣,陰疽瘡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乾姜:治心腹冷痛,吐潟,肢冷脈微,寒飲喘咳,風寒濕痺,陽虛吐、衄、下血。
藥對出處: 附子配乾姜,見於《傷寒論》四逆場。
各家論述: 《湯液本草》:“附子,入手少陽三焦、命門之劑,浮中沉,無所不至,味辛大熱,為陽中之陽,故行而不止,非若干姜止而不行也。非身涼而四肢厥者不可借用,如用之者以其治逆也。”
藥對標簽: 附子、人參
性味: 附子:辛甘、熱、有毒。人參:甘微苦、溫。
歸經: 附子:歸心、脾、胃經。人參:歸脾、肺經。
功效: 附子:回陽補火,散寒除濕。人參:大補元氣,固脫生津,安神。
主治: 1、陽氣暴脫,四肢厥逆,冷汗淋漓。2、心力衰竭。
作用分類: 溫裡藥
配伍機制: 附子善溫陽散寒,具有回陽救逆作用。人參善補五臟元氣,具有益氣救脫作用。二藥配伍,互補協調,上助心陽,下補腎陽,中益脾陽。附子得人參則回陽而無燥熱傷陰之弊,人參得附子則補氣而兼溫裡之功。
使用方式用量: 附子:6-15g;人參:9-15g。
臨床套用: 附子:治陰盛格陽,大汗亡陽,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洩冷痢,腳氣水腫,小兒慢驚,風寒濕痺,痿躄拘攣,陰疽瘡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人參:治勞傷虛損,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洩,虛咳喘促,自汗暴脫,驚悸,健忘,眩暈頭痛,陽痿,尿頻,消渴,婦女崩漏,小兒慢驚,及久虛不復,一切氣血津液不足之證。
藥對出處: 附子配人參,見於《正體類要》參附湯。
各家論述: 《傷寒蘊要》:“附子,乃陰證要藥,凡傷寒傳變三陰及中寒夾陰,雖身大熱而脈沉者必用之,或厥冷腹痛,脈沉細,甚者唇青囊縮者,急須用之,有退陰回陽之力,起死回生。……且夾陰傷寒,內外皆陰,陽氣頓衰,必須急用人參健脈以益其原,佐以附子,溫經散寒,舍此不用,將何以救之。”
藥對標簽: 附子、白朮 性味: 附子:辛甘、熱、有毒。白朮:苦、甘、溫。 歸經: 附子:歸心、脾、胃經。白朮:歸脾、胃經。 功效: 附子:回陽補火,散寒除濕。白朮:補脾,益胃,燥濕,和中。 主治: 1、脘腹冷痛,四肢不溫,瀉泄。2、風濕性關節炎。 作用分類: 溫裡藥 配伍機制: 附子溫腎暖脾,散寒除濕。白朮補益脾氣,燥濕利濕。二藥配伍,互補為用,附子燥熱,可助白朮除濕,故溫陽散寒,健脾除濕之力增強。另外,附子,溫經散寒能通行十二經,白朮燥濕,合之則還有祛寒濕,通經絡之功。 使用方式用量: 附子:6-12g;白朮:9-30g。 臨床套用: 附子:治陰盛格陽,大汗亡陽,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洩冷痢,腳氣水腫,小兒慢驚,風寒濕痺,痿躄拘攣,陰疽瘡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白朮:治脾胃氣弱,不思飲食,倦怠少氣,虛脹,瀉泄,痰飲,水腫,黃疸,濕痺,小便不利,頭暈,自汗,胎氣不安。 藥對出處: 附子配白朮,見於《金匱要略》白朮附子湯。 各家論述: 張元素:“附子以白朮為佐,乃除寒濕之聖藥,濕藥少加之引經。”
藥對標簽: 附子、熟地黃
性味: 附子:辛甘、熱、有毒。熟地黃:甘、微溫。
歸經: 附子:歸心、脾、胃經。熟地黃:歸肝、腎經。
功效: 附子:回陽補火,散寒除濕。熟地黃:滋陰,補血。
主治: 陽痿,遺精,腰膝痠痛,頭暈耳鳴。月經量少或經閉。
作用分類: 溫裡藥
配伍機制: 附子溫腎助陽,性燥烈。熟地黃補陰養血,性滋膩。附子稟純陽而主動,走而不守;熟地黃稟純陰而主靜,守而不走。二藥一溫陽、一補陰,互補協調,陰陽雙益。附子可制熟地黃之滋膩,熟地黃可緩附子燥烈。二藥合用,補而不膩,行而不散,補陽之中寓以陰配,益陰中寓以陽助。
使用方式用量: 附子:6-9g;熟地黃:9-15g。
臨床套用: 附子:治陰盛格陽,大汗亡陽,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洩冷痢,腳氣水腫,小兒慢驚,風寒濕痺,痿躄拘攣,陰疽瘡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熟地黃:治陰虛血少,腰膝痿軟,勞嗽骨蒸,遺精,崩漏,月經不調,消渴,溲數,耳聾,目昏。
藥對出處: 附子配熟地黃,見於《金匱要略》腎氣丸。
各家論述: 《本草經讀》:“仲景用附子之溫有二法:雜於苓、芍、甘草中,雜於地黃、澤潟中,如冬日可愛,不虛法也;佐以姜、桂之熱,佐以麻、辛之雄,如夏日可畏,救陽之法。……”
藥對標簽: 附子、白芍
性味: 附子:辛甘、熱、有毒。白芍:苦、酸、微寒。
歸經: 附子:歸心、脾、胃經。白芍:歸肝、脾經。
功效: 附子:回陽補火,散寒除濕。白芍:養血柔肝,緩急止痛,斂陰收汗。
主治: 1、四肢麻木,關節疼痛。2、痛經。
作用分類: 溫裡藥
配伍機制: 附子溫陽散寒,回陽救逆。白芍養血斂陰,緩急止痛,和營柔肝。二藥一陽一陰,一寒一熱,一收一散,相反相成,附子以溫腎之真陽推動臟腑氣血,助白芍滋養陰血。白芍酸收斂陰,兼緩附子燥烈,使溫陽散寒而不傷陰耗血。附子配白芍,則回陽而益陰、祛寒而止痛。
使用方式用量: 附子:6-9g;白芍:9-15g。
臨床套用: 附子:治陰盛格陽,大汗亡陽,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洩冷痢,腳氣水腫,小兒慢驚,風寒濕痺,痿躄拘攣,陰疽瘡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白芍:治胸腹脅肋疼痛,潟利腹痛,自汗盜汗,陰虛發熱,月經不調,崩漏帶下。
藥對出處: 附子配白芍,見於《傷寒論》附子湯。
各家論述: 《古今名醫方論》趙羽皇:“……故脾家得附子,則火能生土,而水有所歸矣;腎中的附子,則坎陽鼓動,而水有所攝矣。更得芍藥之酸,以收肝而斂陰氣,陰平陽秘矣。”
藥對標簽: 附子、甘草
性味: 附子:辛甘、熱、有毒。甘草:甘、平。
歸經: 附子:歸心、脾、胃經。甘草:歸脾、胃、肺經。
功效: 附子:回陽補火,散寒除濕。甘草:和中緩急,潤肺,解毒,調和諸藥。
主治: 1、風濕痺證,骨節疼痛,不得曲伸。2、四肢厥逆,神疲欲寐。
作用分類: 溫裡藥
配伍機制: 附子大辛大熱,有毒,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經,補腎壯陽,散寒止痛。甘草補脾益氣,調和藥性。二藥配伍,附子得甘草則助陽散寒而不過辛烈,毒性大減;甘草緩急作用更助附子散寒止痛之力。
使用方式用量: 附子:3-9g;甘草:6-9g
臨床套用: 附子:治陰盛格陽,大汗亡陽,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洩冷痢,腳氣水腫,小兒慢驚,風寒濕痺,痿躄拘攣,陰疽瘡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甘草:炙用,治脾胃虛弱,食少,腹痛便溏,勞倦發熱,肺痿咳嗽,心悸,驚癇;生用,治咽喉腫痛,消化性潰瘍,廱疽瘡瘍,解藥毒及食物中毒。
藥對出處: 附子配甘草,見於《金匱要略》甘草附子湯。
各家論述: 《湯液本草》:“附子理中用甘草,恐其僭上也;調胃承氣用甘草,恐其速下也;二藥用之非和也,皆緩也。”
藥對標簽: 黃芪、附子
性味: 黃芪:甘、微溫。附子:辛甘、熱、有毒。
歸經: 黃芪:歸肺、脾經。附子:歸心、脾、胃經。
功效: 黃芪:生用:益衛固表,利水消腫,托毒,生肌;炙用:補中益氣。附子:回陽補火,散寒除濕。
主治: 1、陽虛汗出不止,四肢不溫,畏寒。2、水腫,小便不利。
作用分類: 補氣藥
配伍機制: 黃芪補肺健脾,實衛固表。附子溫心腎之陽,又能溫中焦脾陽。黃芪入肺,附子入心,心肺雙補,故有益氣固表之功。黃芪又入脾,附子入腎,既可溫元陽又可溫脾陽,脾腎同治,補火生土。
使用方式用量: 黃芪:9-30g;附子:6-9g。
臨床套用: 黃芪:生用:治自汗,盜汗,血痺,浮腫,廱疽不潰或潰久不斂。炙用:治內傷勞倦,脾虛洩潟,脫肛,氣虛血脫,崩帶,及一切氣衰血虛之證。附子:治陰盛格陽,大汗亡陽,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洩冷痢,腳氣水腫,小兒慢驚,風寒濕痺,痿躄拘攣,陰疽瘡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藥對出處: 黃芪配附子,見於《姜春華醫論集》實脾湯。
各家論述: 《本草逢源》:“黃芪,能補五臟諸虛,治脈弦自汗,潟陰火,去肺熱,無汗則發,有汗則止,入肺而固表虛自汗,入脾而托已潰廱瘍。……同桂枝、附子則治衛虛亡陽汗不止,為腠理開闔之總司。”
藥對標簽: 鹿茸、附子
性味: 鹿茸:甘鹹、溫。附子:辛甘、熱、有毒。
歸經: 鹿茸:歸肝、腎經。附子:歸心、脾、胃經。
功效: 鹿茸:壯元陽,補氣血,益精髓,強筋骨。附子:回陽補火,散寒除濕。
主治: 1、畏寒肢冷,腰膝痠痛,陽痿遺精,宮寒不孕,久痢,久潟。2、風寒濕痺。
作用分類: 補陽藥
配伍機制: 鹿茸壯腎陽,退虛寒,有益精血作用,守而不走,能攝精固陰。附子溫陽散寒,止痛,有陽無明,走而不守,有回陽救逆之力。二藥配伍,相須互補,壯陽散寒、止痛效力劇增。
使用方式用量: 鹿茸:2-6g;附子:6-12g。
臨床套用: 鹿茸:治虛癆羸瘦,精神倦乏,眩暈,耳聾,目暗,腰膝痠痛,陽痿,滑精,子宮虛冷,崩漏,帶下。附子:治陰盛格陽,大汗亡陽,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洩冷痢,腳氣水腫,小兒慢驚,風寒濕痺,痿躄拘攣,陰疽瘡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藥對出處: 鹿茸配附子,見於《世醫得效方》茸附湯。
各家論述: 《本經逢原》:“鹿茸功用,專主傷中勞絕,腰痛羸瘦,取其補火助陽,生精益髓,強筋健骨,固精攝便,下元虛人,頭眩眼黑,皆宜用之。”《本草備要》:“附子,補腎命火,主風寒濕。”
藥對標簽: 當歸、附子
性味: 當歸:甘辛、溫。附子:辛甘、熱、有毒。
歸經: 當歸:歸心、肝、脾經。附子:歸心、脾、胃經。
功效: 當歸:補血和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附子:回陽補火,散寒除濕。
主治: 1、月經不調,痛經。2、胸痺,心痛。
作用分類: 補血藥
配伍機制: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附子溫陽散寒止痛,純陽無阻之品。二藥一補血一散寒,一溫經一調經,互補為用,血復陽回,脈腸經調。當歸滋潤可制附子溫燥,附子溫通可助當歸活血通經。二藥配伍,助陽溫經、補血活血、散寒止痛效力顯著,
使用方式用量: 當歸:10-15g;附子:6-12g。
臨床套用: 當歸:治月經不調,經閉腹痛,癥瘕積聚,崩漏;血虛頭痛,眩暈,痿痺;腸燥便難,赤痢後重;廱疽瘡瘍,跌打損傷。附子:治陰盛格陽,大汗亡陽,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洩冷痢,腳氣水腫,小兒慢驚,風寒濕痺,痿躄拘攣,陰疽瘡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藥對出處: 當歸配附子,見於《簡易方論》小溫經湯。
各家論述: 《湯液本草》:“當歸,入手少陰,以其心主血也;入足太陽,以其脾裹血;入足厥陰,以其肝藏血也。從桂、附、茱萸則熱;從大黃、芒硝則寒。”
藥對標簽: 麻黃、附子
性味: 麻黃:辛、微苦、溫。附子:辛甘、熱、有毒。
歸經: 麻黃:歸肺、膀胱經。附子:歸心、脾、胃經。
功效: 麻黃:發汗,平喘,利水。附子:強心回陽,助陽行水,祛寒止痛。
主治: 1.陽虛感冒。2.陽虛水氾,水寒射肺之氣促,喘逆,小便不利,下肢浮腫,脈沉而遲者。3.風寒濕痺,肢體關節疼痛之症。
作用分類: 解表藥
配伍機制: 麻黃辛溫,發汗解表。附子大辛大熱,峻補元陽。二者一攻一補,助陽解表。用於素體陽虛復感風寒之證,可以避免陽虛無力鼓邪外出,或恐汗後更加傷陽。使之汗中有補,汗出不傷正;補中有散,扶正而不礙邪。麻黃還具有宣肺平喘,利水消腫之功,附子具有溫腎壯陽,化氣行水之力。合而使用,溫陽利水消腫之功頗佳。另外,麻黃辛溫,宣通經絡散外寒;附子辛熱,溫通經脈祛?奡H。相配則溫經通脈,助陽散寒。
使用方式用量: 麻黃:3-9g;附子:3-12g。
臨床套用: 本品辛熱燥烈,走而不守,能通行十二經。功能峻補下焦之元陽,而逐在?堣妥H濕。其強心回陽,用治亡陽欲脫,身涼肢冷,大汗淋漓,吐利水止,脈微欲絕者;其溫?奡眼H,助陽化氣,用治腎陽衰微,陽萎足冷,腰膝軟弱,以及脾腎陽虛,陰寒內盛,心腹冷痛,吐潟轉筋,腳氣水腫。其逐寒濕,止疼痛,用治風寒濕痺,疼痛麻木。總之,既能追復散失之亡陽,又能資助元陽之不足,與補益藥同用,可治一切內傷不足,陽氣衰弱之症。
藥對出處: 麻黃、附子伍用,出自《傷寒論》麻黃附子細辛湯,麻黃附子甘草湯等方,以治少陰兼表的證治。
各家論述: 二藥辛燥,且附子有毒,非陰盛陽衰之證,很少套用本藥對。陰虛內熱,孕婦忌用。誤投火熱諸症,則添薪燎原,大非所宜。
注意事項: 附子生用作用峻烈,宜於強心救逆;熟用毒性減弱,宜於助陽散寒。不論生用或熟用,必須久煎(60分鐘以上),以減其毒性。
藥對標簽: 附子、花椒
性味: 附子:辛甘、熱、有毒。花椒:辛、溫、有毒。
歸經: 附子:歸心、脾、胃經。花椒:歸脾、肺、肝、腎、心、心包經。
功效: 附子:強心回陽,助陽行水,祛寒止痛。花椒:散寒燥濕,解毒驅蟲。
主治: 1.中焦虛寒之胃脘冷痛,氾吐清水。2.寒邪直中之胃痛暴作。
作用分類: 溫裡藥
配伍機制: 附子、花椒同為辛熱之品,有溫?奡眼H之功。附子善入腎經而溫陽氣,溫腎助脾,散寒止痛之力較峻。花椒善走中焦而散寒邪,溫中止痛,暖脾止潟作用較強,二藥並用,脾腎同治,相輔相助,通陽散寒,溫中止痛之力極強。
使用方式用量: 附子:6g;花椒:6g。
臨床套用: 花椒辛辣而溫,善散陰冷之氣,為健脾胃、解毒驅蟲藥。故能溫中止痛而治脘腹冷痛,下痢腹痛等症。其辛辣麻醉之性,又能驅殺蛔蟲而治蟲症。煎湯外洗,可用於諸瘡腫毒,痔瘺,濕疹瘙癢等。
藥對標簽: 附子、茯苓
性味: 附子:辛甘、熱、有毒。茯苓:甘淡、平。
歸經: 附子:歸心、脾、胃經。茯苓:歸心、脾、肺經。
功效: 附子:強心回陽,助陽行水,祛寒止痛。茯苓:滲濕利水,益脾和胃,寧心安神。
主治: 1.脾腎陽虛,水氣內停之惡寒脈沉,四肢浮腫,小便不利,或腹痛下痢。2.陽虛寒濕內侵,氣血凝滯而見骨節疼痛,惡寒肢冷,脈微而沉。
作用分類: 溫裡藥
配伍機制: 附子與茯苓屬相使配對,伍用功效有二:其一,溫腎利水,用於陰水證。陰水之證,每因脾腎陽虛,脾虛則水無以運,腎虛則水無以行。附子辛熱溫腎補火;茯苓甘淡而平,健脾利水。茯苓得附子則補火生土,使水有所歸;附子得茯苓則坎陽鼓動而水有所攝。其二,溫陽散寒,除濕止痛,用於陽虛寒濕身痛證。附子辛熱性燥,溫通經脈,散寒止痛之力亦佳,茯苓健脾滲濕,附子得茯苓之助又能增強除濕之力。
使用方式用量: 附子:6-10g;茯苓:9-15g。
藥對出處: 附子、茯苓合用,出自《傷寒論》真武湯,附子湯。前者取其溫腎健脾利水而治脾腎陽虛,水氣內停證;後者取其溫陽散寒,除濕止痛而治陽虛寒濕內侵之證。
藥對標簽: 黃連、附子
性味: 黃連:苦、寒。附子:辛甘、熱、有毒。
歸經: 黃連:歸心、肝、胃、大腸經。附子:歸心、脾、胃經。
功效: 黃連:潟火,燥濕,解毒,殺蟲。附子:強心回陽,助陽行水,祛寒止痛。
主治: 1.寒熱互結所致的心下痞滿,脘腹痞悶作痛,洩潟不暢,嘔噁心煩而兼見陽虛不固,汗多惡寒,肢冷脈弱等症。2.洩潟、痢疾屬寒熱錯雜者。
作用分類: 清熱潟火藥
配伍機制: 黃連為苦寒潟火解毒之要藥。尤長於潟心胃實熱,止溼熱痢疾。附子辛溫燥烈,回陽救逆之力最強,為峻補元陽,溫經散寒之要藥。二藥合用,辛苦相投,一寒一熱,有寒熱並用,陰陽相濟之義。即王旭高所謂:“黃連配附子能交水火於傾刻。”
使用方式用量: 黃連:6g;附子:6g。先煎。
藥對出處: 黃連配附子,出自《傷寒論》附子潟心湯。
各家論述: 此藥對,一大熱回陽,一至寒清熱,乍觀似有水火不容之勢。而尤在徑認為:“按此證,邪熱有餘,而正陽不足。設治邪而遺正則惡寒益甚,或補陽而遺熱則痞滿愈增,此方寒熱補潟並投互治,誠不得已之苦心,然使無法以制之,鮮不混而無功矣。”然二藥用量比例.可視寒熱輕重,適當配比。
藥對標簽: 附子、磁石
性味: 附子:辛甘、熱、有毒。磁石:辛鹹、平。
歸經: 附子:歸心、脾、胃經。磁石:歸腎、肝、肺經。
功效: 附子:強心回陽,助陽行水,祛寒止痛。磁石:潛陽安神,聰耳明目,納氣平喘。
主治: 虛陽上越,而致真寒假熱之證。症見:行動氣逆,心悸,或咽喉疼痛,色淡紅,伴有肢厥、舌質淡白、苔淨、脈小遲無力等。
作用分類: 相使藥
配伍機制: 附子大辛大熱有毒,能回陽救逆、溫脾腎、散寒止痛。前人曾言,附子藥性剛燥,走而不守,能上助心陽以通脈,中溫脾陽以健運,下補腎陽以益火,為溫?塈葍妣n藥。磁石辛寒,為重鎮安神、益腎納氣、潛陽要藥。附子得磁石之使,功擅溫腎潛陽,有溫下之力,而無熱上之弊。
使用方式用量: 附子:10-30g;磁石:30g。兩藥均先煎30分鐘,
臨床套用: 虛陽浮越甚者,加童便、肉桂;陽虛及陰者,加熟地、人參。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7
- 文章: 33489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附子 《中國藥典》
附子
【別名】附片、鹽附子、黑順片、白附片
【來源】
本品為毛茛科植物烏頭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6 月下旬至8 月上旬採挖,除去母根、須根及泥沙,習稱“泥附子”,加工成下列品種。
(1) 選擇個大、均勻的泥附子,洗淨,浸入食用膽巴的水溶液中過夜,再加食鹽,繼續浸泡,每日取出曬晾,並逐漸延長曬晾時間,直至附子表面出現大量結晶鹽粒(鹽霜)、體質變硬為止,習稱“鹽附子”。
(2) 取泥附子,依大小分別洗淨,浸入食用膽巴的水溶液中數日,連同浸液煮至透心,撈出,水漂,縱切成厚約0.5cm 的片,再用水浸漂,用調色液使附片染成濃茶色,取出,蒸至出現油面、光澤後,烘至半乾,再曬乾或繼續烘乾,習稱“黑順片”。
(3) 選擇大小均勻的泥附子,洗淨,浸入食用膽巴的水溶液中數日,連同浸液煮至透心,撈出,剝去外皮,縱切成厚約0.3cm 的片,用水浸漂,取出,蒸透,曬乾,習稱“白附片”。
【製法】
附片:黑順片、白附片直接入藥。
淡附片:取鹽附子,用清水浸漂,每日換水2~3次,至鹽分漂盡,與甘草、黑豆加水共煮透心,至切開後口嘗無麻舌感時,取出,除去甘草,黑豆,切薄片,曬乾。每 100kg鹽附子,用甘草 5kg、黑豆10kg。
砲附片:取附片,照燙法(附錄Ⅱ D)用沙燙至鼓起並微變色。
【性狀】
鹽附子:呈圓錐形,長4~7cm,直徑3~5cm。表面灰黑色,被鹽霜,頂端有凹陷的芽痕,週圍有瘤狀突起的支根或支根痕。體重,橫切面灰褐色,可見充滿鹽霜的小空隙及多角形形成層環紋,環紋內側導管束排列不整齊。氣微,味鹹而麻,剌舌。
黑順片:為縱切片,上寬下窄,長1.7~5cm,寬0.9~3cm,厚0.2~0.5cm。外皮黑褐色,切面暗黃色,油潤具光澤,半透明狀,並有縱嚮導管束。質硬而脆,斷面角質樣。氣微,味淡。
白附片:無外皮,黃白色,半透明,厚約0.3cm 。
【鑑別】取黑順片或白附片粗粉4g,加乙醚30ml與氨試液 5ml,振搖20分鐘,濾過。濾液置分液漏斗中,加0.25mol/L 硫酸溶液20ml,振搖提取,分取酸液,照分光光度法(附錄Ⅴ A)測定,在 231nm與274nm 的波長處有最大吸收。
【性味歸經】辛、甘,大熱;有毒。歸心、腎、脾經。
【功能主治】回陽救逆,補火助陽,逐風寒濕邪。用於亡陽虛脫,肢冷脈微,陽萎,宮冷,心腹冷痛,虛寒吐潟,陰寒水腫,陽虛外感,寒濕痺痛。
【使用方式用量】 3~15g 。
【注意】孕婦停用。不宜與半夏、瓜蔞、天花粉、貝母、白蘞、白及同用。
【貯藏】鹽附子密閉,置陰涼乾燥處;黑順片及白附片置乾燥處,防潮。
【附記】(1)本品因炮製或煎法不當,或用量過大,容易引起中毒。中毒症狀:口腔灼熱,發麻(從指頭開始漸達全身),流涎,噁心,可能嘔吐,疲倦,呼吸困難,瞳孔散大,脈搏不規則(弱而緩),皮膚冷而粘,面色發白,可能突然死亡。解救方法:1~2%鞣酸洗胃,酌情給予催吐劑;服活性炭(混於水中服下);靜脈注射葡萄糖鹽水。對症治療;及時使用尼可剎米等興奮劑;注意保溫;必要時給氧或進行人工呼吸;心跳緩慢而弱時可皮下注射阿托品。
【摘錄】《中國藥典》
【別名】附片、鹽附子、黑順片、白附片
【來源】
本品為毛茛科植物烏頭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6 月下旬至8 月上旬採挖,除去母根、須根及泥沙,習稱“泥附子”,加工成下列品種。
(1) 選擇個大、均勻的泥附子,洗淨,浸入食用膽巴的水溶液中過夜,再加食鹽,繼續浸泡,每日取出曬晾,並逐漸延長曬晾時間,直至附子表面出現大量結晶鹽粒(鹽霜)、體質變硬為止,習稱“鹽附子”。
(2) 取泥附子,依大小分別洗淨,浸入食用膽巴的水溶液中數日,連同浸液煮至透心,撈出,水漂,縱切成厚約0.5cm 的片,再用水浸漂,用調色液使附片染成濃茶色,取出,蒸至出現油面、光澤後,烘至半乾,再曬乾或繼續烘乾,習稱“黑順片”。
(3) 選擇大小均勻的泥附子,洗淨,浸入食用膽巴的水溶液中數日,連同浸液煮至透心,撈出,剝去外皮,縱切成厚約0.3cm 的片,用水浸漂,取出,蒸透,曬乾,習稱“白附片”。
【製法】
附片:黑順片、白附片直接入藥。
淡附片:取鹽附子,用清水浸漂,每日換水2~3次,至鹽分漂盡,與甘草、黑豆加水共煮透心,至切開後口嘗無麻舌感時,取出,除去甘草,黑豆,切薄片,曬乾。每 100kg鹽附子,用甘草 5kg、黑豆10kg。
砲附片:取附片,照燙法(附錄Ⅱ D)用沙燙至鼓起並微變色。
【性狀】
鹽附子:呈圓錐形,長4~7cm,直徑3~5cm。表面灰黑色,被鹽霜,頂端有凹陷的芽痕,週圍有瘤狀突起的支根或支根痕。體重,橫切面灰褐色,可見充滿鹽霜的小空隙及多角形形成層環紋,環紋內側導管束排列不整齊。氣微,味鹹而麻,剌舌。
黑順片:為縱切片,上寬下窄,長1.7~5cm,寬0.9~3cm,厚0.2~0.5cm。外皮黑褐色,切面暗黃色,油潤具光澤,半透明狀,並有縱嚮導管束。質硬而脆,斷面角質樣。氣微,味淡。
白附片:無外皮,黃白色,半透明,厚約0.3cm 。
【鑑別】取黑順片或白附片粗粉4g,加乙醚30ml與氨試液 5ml,振搖20分鐘,濾過。濾液置分液漏斗中,加0.25mol/L 硫酸溶液20ml,振搖提取,分取酸液,照分光光度法(附錄Ⅴ A)測定,在 231nm與274nm 的波長處有最大吸收。
【性味歸經】辛、甘,大熱;有毒。歸心、腎、脾經。
【功能主治】回陽救逆,補火助陽,逐風寒濕邪。用於亡陽虛脫,肢冷脈微,陽萎,宮冷,心腹冷痛,虛寒吐潟,陰寒水腫,陽虛外感,寒濕痺痛。
【使用方式用量】 3~15g 。
【注意】孕婦停用。不宜與半夏、瓜蔞、天花粉、貝母、白蘞、白及同用。
【貯藏】鹽附子密閉,置陰涼乾燥處;黑順片及白附片置乾燥處,防潮。
【附記】(1)本品因炮製或煎法不當,或用量過大,容易引起中毒。中毒症狀:口腔灼熱,發麻(從指頭開始漸達全身),流涎,噁心,可能嘔吐,疲倦,呼吸困難,瞳孔散大,脈搏不規則(弱而緩),皮膚冷而粘,面色發白,可能突然死亡。解救方法:1~2%鞣酸洗胃,酌情給予催吐劑;服活性炭(混於水中服下);靜脈注射葡萄糖鹽水。對症治療;及時使用尼可剎米等興奮劑;注意保溫;必要時給氧或進行人工呼吸;心跳緩慢而弱時可皮下注射阿托品。
【摘錄】《中國藥典》
烹煮時間太短 婦人附子中毒
烹煮時間太短 婦人附子中毒
台灣新生報
【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
一位六十五歲女性有高血壓病史,一年前停止使用西藥控制血壓,近來由於常有頭痛問題,而尋求中醫治療。中醫依病症開飲片方劑〈三劑〉,有乾薑、甘草、附子、黨蔘、炒白朮。當天,婦人晚餐後自行烹煮飲片方劑,將三碗水煮成兩碗,烹煮時間約半小時左右,再晚間九點左右服用,飲用後出現嘴麻、四肢麻痺、身體虛弱,於是便喝下一些麥片後,在十點左右覺得呼吸短促、胸悶並且嘔吐、下瀉,在家人陪同下就醫。醫師判斷為烏頭鹼中毒〈附子中毒〉
中國醫藥大學藥學系教授林香汶表示,該婦人烹煮的時間太短,是造成附子中毒的原因,建議須烹煮一小時以上。至於方劑中有附子要烹煮多久時間,林教授表示,依劑量不同也會有所增減。另,若方劑中有附子時,也不能用酒做溶媒來烹煮。
台灣新生報
【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
一位六十五歲女性有高血壓病史,一年前停止使用西藥控制血壓,近來由於常有頭痛問題,而尋求中醫治療。中醫依病症開飲片方劑〈三劑〉,有乾薑、甘草、附子、黨蔘、炒白朮。當天,婦人晚餐後自行烹煮飲片方劑,將三碗水煮成兩碗,烹煮時間約半小時左右,再晚間九點左右服用,飲用後出現嘴麻、四肢麻痺、身體虛弱,於是便喝下一些麥片後,在十點左右覺得呼吸短促、胸悶並且嘔吐、下瀉,在家人陪同下就醫。醫師判斷為烏頭鹼中毒〈附子中毒〉
中國醫藥大學藥學系教授林香汶表示,該婦人烹煮的時間太短,是造成附子中毒的原因,建議須烹煮一小時以上。至於方劑中有附子要烹煮多久時間,林教授表示,依劑量不同也會有所增減。另,若方劑中有附子時,也不能用酒做溶媒來烹煮。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7
- 文章: 33489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烹煮時間太短 婦人附子中毒
高血壓病史,不適合再開這種四逆湯的加減MissC 寫:烹煮時間太短 婦人附子中毒
台灣新生報
【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
一位六十五歲女性有高血壓病史,一年前停止使用西藥控制血壓,近來由於常有頭痛問題,而尋求中醫治療。中醫依病症開飲片方劑〈三劑〉,有乾薑、甘草、附子、黨蔘、炒白朮。當天,婦人晚餐後自行烹煮飲片方劑,將三碗水煮成兩碗,烹煮時間約半小時左右,再晚間九點左右服用,飲用後出現嘴麻、四肢麻痺、身體虛弱,於是便喝下一些麥片後,在十點左右覺得呼吸短促、胸悶並且嘔吐、下瀉,在家人陪同下就醫。醫師判斷為烏頭鹼中毒〈附子中毒〉
中國醫藥大學藥學系教授林香汶表示,該婦人烹煮的時間太短,是造成附子中毒的原因,建議須烹煮一小時以上。至於方劑中有附子要烹煮多久時間,林教授表示,依劑量不同也會有所增減。另,若方劑中有附子時,也不能用酒做溶媒來烹煮。
因為都是熱藥 乾薑、附子
附子這味藥平常就要很小心使用
最後是由 懸壺子 於 2012-06-01 , 8:19 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