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附地黃丸
【處方】肉桂20g 附子(制)20g 熟地黃160g 山茱萸(制)80g 牡丹皮60g 山藥80g 茯苓60g 澤潟60g
【製法】以上八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每100g粉末用煉蜜35~50g加適量的水氾丸,乾燥,製成水蜜丸;或加煉蜜80~110g製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性狀】為黑棕色的水蜜丸、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甜而帶酸、辛。
【功能與主治】溫補腎陽。用於腎陽不足,腰膝酸冷,肢體浮腫,小便不利或反多,痰飲喘咳,消渴。
【使用方式與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規格】大蜜丸每丸重9g
【貯藏】密封。
【摘錄】《中國藥典》
桂附地黃丸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2
- 文章: 33857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桂附地黃丸
桂附地黃丸(金匱要略)
組 成
肉桂、炮附子、熟地黃、乾山藥、山茱萸、茯苓、丹皮、澤瀉。
說 明
本方出自金匱要略方。能增強肝腎機能,改善精力減退,又能止渴,是治腎、副腎、性器等機能衰退的良方,多用於治中年以後,有強度疲勞和倦怠感,胃腸機能尚強,沒有下利或嘔吐,卻時常便秘,小便有的不通暢,有的頻繁而量多,四肢雖易冰冷,有時卻又有赤感口渴舌乾、腰痛、臍下軟弱無力,腹直筋在恥骨附近,堅硬緊張等症狀。
適 應 症
糖尿病、高血壓症、腦出血、性神經衰弱症、腳氣、腰膝麻痺、陰萎、腎臟炎及腎病、瘙癢性皮膚病、白內障、綠內障、膀胱炎、更年期障譺、膀胱無力起之夜間頻尿或小兒遺尿。
運用參考
坐骨神經痛、腰腳痛、左臍旁壓痛加桂枝茯苓丸。內障目昏加益氣聰明湯。陰虛萎弱加黃耆建中湯。腳氣腫痛加防己黃耆湯。腰膝痠痛無力加杜仲、牛膝。
辨別比較
本方主治腎陽虛,相火不足,虛弱少氣。若腎陰虛有火,骨痿髓枯者使用知柏八味丸。若腎陰不足腰重腳腫,小便不利者使用濟生腎氣丸為主。
使用注意
舌赤、咽乾、口燥、屬於陰虛者慎用。
組 成
肉桂、炮附子、熟地黃、乾山藥、山茱萸、茯苓、丹皮、澤瀉。
說 明
本方出自金匱要略方。能增強肝腎機能,改善精力減退,又能止渴,是治腎、副腎、性器等機能衰退的良方,多用於治中年以後,有強度疲勞和倦怠感,胃腸機能尚強,沒有下利或嘔吐,卻時常便秘,小便有的不通暢,有的頻繁而量多,四肢雖易冰冷,有時卻又有赤感口渴舌乾、腰痛、臍下軟弱無力,腹直筋在恥骨附近,堅硬緊張等症狀。
適 應 症
糖尿病、高血壓症、腦出血、性神經衰弱症、腳氣、腰膝麻痺、陰萎、腎臟炎及腎病、瘙癢性皮膚病、白內障、綠內障、膀胱炎、更年期障譺、膀胱無力起之夜間頻尿或小兒遺尿。
運用參考
坐骨神經痛、腰腳痛、左臍旁壓痛加桂枝茯苓丸。內障目昏加益氣聰明湯。陰虛萎弱加黃耆建中湯。腳氣腫痛加防己黃耆湯。腰膝痠痛無力加杜仲、牛膝。
辨別比較
本方主治腎陽虛,相火不足,虛弱少氣。若腎陰虛有火,骨痿髓枯者使用知柏八味丸。若腎陰不足腰重腳腫,小便不利者使用濟生腎氣丸為主。
使用注意
舌赤、咽乾、口燥、屬於陰虛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