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案談
在浩如煙海的祖國醫學文獻資料中,有著大量的醫案。所謂醫案,實際上就是中醫治病的原始記錄。在醫案內,不僅確切記有病人的姓名、性別、年齡、職業、位址、發病時間、疾病症狀,還如實地反映了醫生辨證施治、處方用藥的情況,病人服藥後的一系列變化、轉歸、預後,以及醫生的學術思想等等。因此,可以說醫案是我們祖國醫學寶貴遺產中的一個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然而,如同醫學一樣,醫案的發展也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時期。
中醫治病有醫案,最早可見於二千多年前的《周禮·夭官》篇,裡面寫著"醫師掌醫之政令,聚毒藥以供醫事;凡幫之疾病者,有瘡瘍者,造焉,則使醫分而治之。歲終,則稽其醫事,以制其食:十全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為下。"這就很清楚地告訴我們,當時醫生治病已經有了關于疾病標簽和治療結果的記錄。每到年終的時候,醫務長就根據醫案所載錄的實際情況,來評定各個醫生治療疾病的成績,然後依據成績的優劣,確定他們等級的高低,分別給予不同的薪俸。
《周禮·夭官》篇中雖然已經提到有關醫案的記載,但尚無醫案的具體內容。比較完整、且有一定具體內容的醫案,在漢代司馬遷所著的《史記》中才首次看到。司馬遷在《史記·扁鵲倉公列傳》篇裏,比較詳細地記載了公元前2世紀一個名叫淳於意的醫家治療各種疾病的25個醫案,也即當時所稱的“診籍”。淳於意是山東臨甾人,因當過齊國的大倉長,所以人稱“倉公”。他從小喜歡醫學,後來拜公乘陽慶為師,深得其術。在從事醫療作用中的程序中,他認為治病必須要有記錄,這樣不但可以檢驗自己的切脈、辨證、治療是否確切,而且還可以把這種記錄流傳後世。因此,淳於意在醫案中記有病人的姓名、職業、位址、疾病的表現、切脈、辨證、治療的情況,以及疾病的轉歸、預後等等。尤為可貴的是,淳於意不僅記錄了治癒的病例,而且還真實地記錄了死亡的病例。這裡僅介紹淳於意的一個醫案:齊王故為陽虛候時,病甚,眾醫皆以厥(厥ju6決)。臣意診脈,明為痺(痺b1臂),根在右脅下,大如覆杯,令人喘,逆氣不能食。臣意即以火齊粥且飲,六日氣下,即令更服丸藥,出入六日,病已。
司馬遷在《史記》中所記載的淳於意治療疾病的25個醫案,不僅是目前存盤下來的我國醫學史上最古的、比較完整的醫案,就是在世界醫學史上,也是現存最珍貴的歷史資料。
宋代以前,書籍的流傳主要依靠輾轉傳抄,因此醫學文獻的整理和著述新書是一項相當艱巨的工作。更況大量的醫案卷帙浩繁,在這種歷史條件下,古代醫家的醫案難以被存盤和流傳也是很自然的。如漢代的張仲景、唐代的孫思邈等,雖然他們都有著作流傳至今,然而完整的醫案卻沒能存盤下來。祇是在他們的一些著作中還能看得出醫案的痕跡。諸如張仲景的《傷寒論·太陽篇》第30條“證象陽且”,《金圓要略·痰飲咳嗽篇》服小青龍湯後的五種變化,藥隨症轉,這些可能都是張仲景原來的醫案。
自從宋代活版印刷術發明以後,有力地促進了醫學著作的出版和傳播,宋代以後的醫著大多附有醫案。宋代名醫許叔微的《本事方》上所載附的醫案,楚楚可觀。如“鄉里有一姓京的人,以賣繩為職業。在他三十歲那年,生了一場病。發病初期僅感到怕冷,稍微有些出汗,脈弱,于是醫生就給他服麻黃等藥。服藥後雖然出了很多汗,但仍發熱不退,並且感到心慌、心跳、失眠。後來又出現全身筋肉跳動,講胡話,神志不清,醫生又認為病已有了轉化,屬於'風病'了,想用熄風的藥物來治療。但許叔微卻認為,這些症狀的出現,都是因為出汗太多造成的。漢代名醫張仲景曾經說過'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大青龍揚,服之則筋惕肉潤,此為逆也'。因此祇有給予服真武湯才能得救。于是就給以服真武湯三劑,三劑後又給予服清心九,沒過幾天,病人就完全好了”。在這則醫案中,不僅記載有病人的姓名、位址、職業、發病時間、初病時的症狀、前醫的用藥治療情況及服藥後的病情變化,還有許叔微根據古代醫家的經驗,自己的心得體會,進行辨證論治及治療後的一系列情況。
古今醫案談(續)
到明代,醫案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出現了許多專門記載醫案的著述,如薛已的《薛氏醫案》;江罐的《名醫類案》等等。對于醫案的格式、內容也提出了進一步的確切要求。明代醫家韓矜就在他的《韓氏醫通》中明確指出,寫醫案要有一定的式樣。即:“某處有某人,某年、月、日填寫醫案一宗,按次填寫望形色、聞聲音、問情狀、切脈理、論病原、治方術”。他並把這種式樣稱之為“六法兼施”。由此可見,明代的醫案已在醫著中占有了一定的地位,且已把它作為一門學問來加以研究了。
隨著醫學的發展,對醫案的要求也更高了。清初,當時的名醫喻嘉言在他寫的《寓意草》一書中,對醫案的寫法就提得更加具體、完整,並把它叫做“議病式”。他的“議病式”中包括:“某年某月,某地某人,年紀若干。形之肥瘦長短若何,色之黑白枯潤若何,聲之清濁長短若何,人之形態苦樂若何。病始何日,初服何藥,次後再服何藥,某藥稍效,某藥不效。時下晝夜孰重,寒熱孰多,飲食喜惡多寡,二便滑澀無有。脈之三部九候,何候獨異,二十四脈中何脈獨見,何脈兼見。其痘或內傷,或外傷,或兼內外。依經斷為何病,其標本先後何在。汗吐下和寒溫補潟何施,其藥宜用七方中何方,十劑中何劑,五氣中何氣,五味中何味。以何湯名為加減和合,其效驗在於何時。一一詳明,務令纖毫不爽。"喻嘉言的”議病式“的確是相當的完善了。裡面不僅記有病人的姓名、年齡、位址、就診日期、人的長短肥瘦、皮膚的情況、聲音的高低、情緒的變化、發病的時間等。還有發病後的情況,用藥後的病情變化,以及飲食、大小便、脈象等情況。然後根據中醫基本理論進行辨證施治,選方投藥。最後還提出應在什麼時候來檢驗治療效果。
清代的醫案,不僅在品質上超過了前代,而且數量之多及形式的多樣化也是前所未有的。諸如《臨證指南醫案》、《柳選四家醫案》、《張聿青醫案》、《王孟英醫案》……,真是不勝列舉。但其中影響最大的,當首推江南名醫葉天士的《臨證指南醫案》。在這部醫案裏,詳細記有葉天士治療各種疾病的近二千多個醫案。這些醫案中的分析,理論相當精闢,有時論理雖僅幾句,但往往能在全案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使人閱後讚賞不已。立法處方方面既有一定法度,又能靈活變化,選藥恰到好處。現列舉葉天士治療慢性菌痢的一則醫案如下:“許,二四,痢疾一年,已浮腫溺澀,古稱久痢必傷腎。月前用理陰煎不應,詢及食粥吞酸,色瘁脈儒。中焦之陽日備,水谷之濕不運。仍辛溫以蘇脾陽,佐以分利,用胃苓湯去甘草加益智。”這則醫案,筆墨雖少,卻非常精闢。患者姓名、年齡、病程、前醫用藥後的病情變化,目前症狀、辨證施治、處方用藥以及論理,都講得一清二楚。因此曾有人讚譽葉天土的醫案說:“若要金針暗度,全仗葉案搜尋”。
葉天士的醫案固然寫得非常出色,但與現在的中醫醫案相比,不免為之遜色。它不僅保持了中醫傳統的辨證施治的特點,而且增加了現代醫學技術的診斷結果。這對促進中西醫的結合,加快醫學發展的步伐,無疑起了很好的作用。
醫案不單純是中醫治病的原始記錄。更為重要的是醫案中存盤著大量祖國醫學治療疾病的豐富經驗,是祖國醫學的一份寶貴遺產。正是由于醫案的存在,才能使歷代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得以流傳至今。也正是由于這些醫案的存在,得使後世醫家從中受到啟發,開闊思路,總結提高。
古今醫案談
有關內科方面,請在此貼!
前往
- 一、公開亭
- ↳ 1‧公告版
- ↳ 2‧自我介紹版
- ↳ 3‧論壇教學版(版上使用說明)
- ↳ 4‧建議區(問題反映)
- 二、岐黃懸壺居
- ↳ 1.針灸(穴道按摩)
- ↳ 2.藥物
- ↳ 中藥
- ↳ 青草藥
- ↳ 3.方劑
- ↳ 4.診斷、醫理、病理
- ↳ 5.內科
- ↳ 6.養生
- ↳ 8.婦兒科
- ↳ 西醫婦兒科
- ↳ 9.傷科、眼科、外科(按摩、刮痧)
- ↳ 傷科
- ↳ 外科、喉科
- ↳ 推拿、按摩、刮痧
- ↳ 中醫眼科
- ↳ 西醫眼科
- 三、醫學報導區(市面報章雜誌)
- ↳ 1.中醫報導
- ↳ 2.西醫報導
- ↳ 3.西醫病理、醫理
- ↳ 4.經驗分享區
- ↳ 5.健康操(健康功法)
- ↳ 6.美麗世界
- ↳ 7.綜合版
- 四、心築情巢
- ↳ 1.時光倒流
- ↳ 攝影、相機
- ↳ 湖光山色、唯美映簾版
- ↳ 個人秀版
- ↳ 珍藏版
- ↳ 2.哈拉區(我有話說說)
- ↳ 祝福(真情留言板)
- ↳ 真心話大考驗
- ↳ 世界(網路)趣聞、異聞
- ↳ 大家抱抱版(吐苦水)
- ↳ 3.星相命理
- ↳ 十二星座
- ↳ 命理、生肖、卜(卦)
- ↳ 相學
- ↳ 4.佳文共賞
- ↳ 5.生活分享DIY
- ↳ 6.音樂
- 五、琉璃仙境
- ↳ 1.木本植物區
- ↳ 2.草本植物區
- ↳ 3.水生植物區
- ↳ 4.球根區
- ↳ 5.多肉植物區
- ↳ 6.輕鬆話園藝
- 六、心靈饗宴
- ↳ 福智佛教團體|福智廣論
- ↳ 開示
- ↳ 福智僧團
- ↳ 福智訊息
- ↳ 經典、儀軌、咒
- ↳ 讚頌
- ↳ 作師所喜、正行供養
- ↳ 非官方討論
- ↳ 第17屆印度請法團視聽組
- ↳ 遠離那落迦
- ↳ 菩提道次第廣論|南山律在家備覽
- ↳ 南山律在家備覽
- ↳ 佛論
- ↳ 道論
- ↳ 儒論
- 七、參考區
- ↳ phpBB參考區
- ↳ phpBB3.3.x
- ↳ phpBB3.2.x
- ↳ phpBB3.0.x
- ↳ phpBB2
- ↳ 架站
- ↳ 竹貓星球
- ↳ phpBB 简体中文社区
- ↳ Joomla
- ↳ joomla英文官網討論區
- ↳ 電腦軟體相關
- ↳ 手機相關討論區
- ↳ 聊天室、測試版及資源回收筒
- ↳ 花坊論壇
- ↳ BNW時尚資訊網
- 友情連結網站
- ↳ 福智佛教團體網站連結
- ↳ 福智僧團全球資訊網
- ↳ 福智全球資訊網
- ↳ 福智佛教基金會
- ↳ 全球廣論 II
- ↳ 《菩提道次第廣論.四家合註》淺釋
- ↳ 澈見網路電視台
- ↳ 福智台北學苑
- ↳ 福智法人
- ↳ 福智之聲
- ↳ 福智文教基金會
- ↳ 福智讚頌
- ↳ 里仁為美(里仁商店)
- ↳ 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
- ↳ 精采人生成長學坊
- ↳ 法龍寺
- ↳ 網站推薦
- ↳ 梅珍香
- ↳ 千手互助網
- ↳ 岐黃中醫論壇--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