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中湯

由兩位藥以上組成,稱之為方劑!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
文章: 33857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理中湯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理中湯(袪風之劑)
  總  結:溫中                                                                        
  組  成:人參、白朮、炙甘草、乾薑                                                
  主  治:(1)治傷寒太陰病,自利不渴,寒多而嘔,腹痛糞溏,脈沈無力。
\
          (2)或厥冷拘急,或結胸吐蚘,及感寒霍亂。
  加  減:(1)自利腹痛者,加木香。
          (2)蜷臥沈重,利不止,加附子。
          (3)嘔吐:去白朮,加半夏、薑汁。
          (4)臍下動氣:去朮,加桂。
          (5)悸:加茯苓。
          (6)陰黃:加茵陳。
          (7)寒結胸:加枳實。
          (8)不痛利多者:倍白朮。
          (9)渴者:倍白朮。
          (10)腹滿:去甘草。
  歸  經:此足太陰之藥也(脾)                                                      
  方  義:(1)人參:補氣益脾,故以為君。
          (2)白朮:健脾燥溼,故以為臣。
          (3)甘草:和中補土,故以為使。
          (4)乾薑:溫胃散寒,故以為使。
  變化方:(1)本方三兩,加附子一枚,名附子理中湯,治中寒腹痛,身痛,四肢拘急。
          (2)本方加枳實、茯苓,蜜丸,名枳實理中丸,治寒實結胸欲絕,胸膈高起,手不可
          近,用大陷胸不瘥者。
          (3)本方去甘草,加茯苓、川椒、烏梅、名理中安蚘丸,治胃寒吐蚘。
          (4)本方加桂枝,倍甘草,名桂枝人參湯,治太陽表證不除,而數下之,協熱而利,
          利下不止,心下痞,表裏不解者。
          (5)本方加黃連、茯苓,名連理湯,治傷暑瀉而作溼。
          (6)本方加陳皮、茯苓,名補中湯,治泄瀉。瀉不已者,加附子。惡食,食不化,加
          砂仁。                                                                  
          (7)本方加當歸、白芍、陳皮、厚朴、川芎,入薑煎,名溫胃湯,治憂思鬱結,脾
          肺氣凝,脹滿上衝,飲食不下。
          (8)本方加黃耆、白芍、陳皮、藿香,名黃耆湯。
          (9)本方加青皮、陳皮、名治中湯,治前証腹滿痞悶,兼食積者。
  又附方:本方等分,蜜丸,名理中丸。
  煎服法:每服四錢。                                                              
  命  名:以脾土居中,故曰理中。
  來  源:仲景                                                                    


in>: 醫方集解  清朝  汪昂
圖檔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3.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