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味建中湯

由兩位藥以上組成,稱之為方劑!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
文章: 33857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十四味建中湯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十四味建中湯(袪寒之劑)
  總  結:虛損陰斑                                                                    
  組  成:半夏、附子、肉蓯蓉、麥冬、人參、白朮、茯苓、炙甘草、當歸、熟地、白芍、川芎、黃耆、肉桂                                                      
  主  治:
          1.治氣血不足,虛損勞瘠,短氣嗜臥,欲成勞瘵。
          2.及陰證發斑,寒甚脈微。
  歸  經:此足三陰陽明氣血藥也。                                                  
  方  義:
           (1)半夏:和胃健脾。
          (2)黃耆:益胃健脾,補中首藥。
          (3)四君:補陽所以益氣,四物:補陰所以養血,陰陽調和則血氣各安其位矣。
          (4)麥冬:清心潤肺。
          (5)蓯蓉:補命門相火之不足。
          (6)桂附:引失守之火歸元。
          (7)於十全大補中而有加味,要以強中而戢外也。
  變化方:
          (1)八味大建中湯:除茯苓、白朮、麥冬、川芎、熟地、蓯蓉 治同。
          (2)樂令建中湯:除川芎、熟地、白朮、附子、蓯蓉、加柴胡、細辛、陳皮。治
          臟腑虛損,身體羸弱,潮熱自汗,將成勞瘵,大能退虛,生氣血。
  煎服法:加薑、棗。

in>: 醫方集解  清朝  汪昂
圖檔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3.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