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檢驗資訊

有關西醫方面,歡迎於此貼!

版主: MissC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2
文章: 33855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fw: 檢驗資訊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主  題:fw: 檢驗資訊
發  表  人:懸壺子
公告日期:2002-05-20 11:46:02

  (1)血液常規檢查之臨床意義

    1、白血球(WBC)

      由白血球的數目增加與否可知有無發炎、白血病、組織壞死等;但孕婦、新生兒及激烈運動過後亦會偏高。低值時可能為病毒感染、再生不良性貧血及自體免疫疾病。

    2、紅血球(RBC)

      貧血或失血時都會影響紅血球數目。高值時可能患紅血球增多症或地中海型貧血;低值時可能為貧血。

    3、血紅素(Hb)

      主要是用於檢查是否貧血。高值時可能為紅血球增多症,心輸出量減少;低值可能為低血色素性貧血、或缺鐵性貧血。

    4、血球容積(HCT)

      乃指紅血球在血中所佔體積的百分比,更能正確了解貧血之程度。

    5、平均血球容積(MCV)

      代表紅血球的平均體積。高值時表示紅血球過大,見於缺維他命B12和葉酸之貧血、巨紅血球症;口服避孕藥、停經婦女及老人,MCV也會較大。低值時表示紅血球較小,見於缺鐵性貧血、地中海型貧血以及慢性疾病造成之貧血。

    6、平均紅血球血紅素量(MCH)

      在於測紅血球中血紅素的平均含量,其臨床意義可參考MCV。

    7、平均紅血球血紅素濃度(MCHC)

      在於測血紅素中血紅素濃度之平均值,以加強對血紅素檢驗值之佐證。除了遺傳性圓形血球症外,MCHC不應大於36;MCHC降低則見於缺鐵性貧血和地中海型貧血。

    8、紅血球大小分佈寬度(RDW)

      當紅血球大小相差較大時,RDW會上升,可做為診斷貧血的參考。

    9、血小板(PLT)

      高值時可能與紅血球增多症、慢性骨髓性白血病、骨髓纖維化、脾臟切除、慢性感染或急性感染恢復期有關。血小板值過低時可能有出血傾向,凝血情形不良之再生不良性貧血。

    10、白血球五項分類(WBC differential count)

      白血球分為嗜中性、淋巴球、單核球、嗜伊紅性、及嗜鹼性白血球。白血球分類之值,應與白血球檢查值相互配合,才能正確診斷。 · 嗜中性白血球偏高:可能是病毒或菌感染、炎症或骨髓增殖症。 · 嗜中性白血球偏低:可能有再生性不良貧血或藥物作用 · 淋巴球增多:可能感染濾過性病毒或結核菌。 · 淋巴球減少:可能有免疫缺乏病、再生不良性貧血。而在急性感染症之初期,白血球增加時,淋巴球百分比會相對減少。 · 單核球增多:可能為急性細菌感染的恢復期、單核白血病。 · 嗜伊紅性白血球過多:可能有過敏、寄生蟲感染、各種皮膚病惡性腫瘤或白血病。 · 嗜鹼性白血球過多:可能有慢性顆粒性白血病、骨髓增殖疾病。

  (2)糖尿病檢查

    1、飯前血糖(Glucose AC)

      乃指空時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是篩檢糖尿病最基本的方法。

    2、飯後二小時血糖(Glucose PC After meal 2hrs)

      當飯前血糖稍為升高(110~140mg/d1)時,為確定有無糖尿病,可加做飯後二小時血糖,結果>140mg/d1,即應進一步看糖尿病專科醫師。

    3.糖化血色素Glycosylated Hb(HbA1C)

      確定是否為糖尿病患者,偵測糖尿病患者治療控制情況良好與否。紅血球內的HbAl含量決 定於紅血球生命期、新生紅血球之多寡及血糖濃度。血色素異常或紅血球之生命期不正 常者,糖化血色素值會受影響。

  (3)肝膽功能檢查

    1、總膽紅素(T-BIL)

      高值時可能因急性肝炎、溶血性黃疸、膽結石、膽管炎、阻塞性黃疸。

    2、直接膽紅素(D-BIL)

高值時可能患肝炎 、肝硬化、阻塞性黃疸。

    3、總蛋白(TP)

      檢查營養狀態、肝臟功能、感染症之用。總蛋白是血液之血清中含有多種蛋白質的總量,組成的二分之一以上是白蛋白,剩下為球蛋白及纖維素原。

    4、白蛋白(ALB)

      白蛋白是用來維持血漿的滲透壓,在肝臟製造,故肝臟發生疾病、下痢、營養失調等情況時,白蛋白會明顯減少。

    5、球蛋白(GLO)

      白蛋白以外的蛋白質總稱。肝病、腎臟病、自體免疫疾病、癌症及受感染時均可能發生增減,應由醫師配合其他檢查結果判讀。

    6、鹼性磷酸酵素(ALP)

      為體內的一種酵素,以肝、膽、骨骼中含量最多,當細胞受傷時,ALP數值即升高,但正值發育期間的小孩或少年,其值雖可高達2-3倍,但仍屬正常。高時可能為急性肝炎,阻塞性黃疸、肝內膽汁積滯、局限性肝障礙、肝硬化、肝癌、骨癌或骨癌轉移等。

    7、天門冬胺酸轉胺酵素(SGOT/AST)

      為體內酵素,存在於肝臟、心臟中,也存在於腦部或血球等器官或細胞。 SGOT/AST偏高代表這些部位有可能發生問題。

    8、丙胺酸轉胺酵素(SGPT/ALT)

      SGPT/ALT在血清中的數值代表肝細胞受損程度。急性肝炎者的數值可能高達500~1000U/L以上,另慢性肝炎、酒精性肝障礙、肝硬化、肝癌等亦會造成值偏高。

9、實質性、酒精性肝炎(γ-GT)

      是一種存在於肝臟、胰臟、脾臟及腎臟的酵素,最常用於篩檢肝臟機能障礙及硬化,尤其是酒精性肝障礙和藥物性肝障礙。

    10、乳酸脫氫酵素(LDH)

      存在於很多組織器官如肝臟、心臟、腎臟、肌肉及紅血球之中,。高值時表示可能患有心肌梗塞、肺栓塞、肝臟損傷、肌肉發育不良、白血病、貧血或癌症,通常需配合其他檢查項目一起做判斷。超過正常數10%為正常值的極限,故超過50單位以上時,應加以判斷是何種疾病所致。

  (4)腎功能檢查

    1、尿素氮(BUN)

      為腎臟濾過代謝之最終產物,當腎障礙時,產物無法適當排出,此時血清之尿素氮數值升高。但此數值極易受藥物劑量影響,必須配合其他檢查數值一起診斷。

2、肌酸酐(CRE)

      肌酸酐是肌肉運動的主要能源--肌酸所分解的一種物質,可自由地通過腎臟的絲球體。只要腎臟功能正常,肌酸酐會經由尿液排泄至體外,故只要測定肌酸酐就可得知腎臟的排泄功能。

  (5)痛風篩檢

    1、尿酸(UA)

      乃體內普林(Purine)的代謝物,以動物的內臟普林含量最多,飲酒過量、糖尿病、痛風、腎炎、鉛中毒、副甲腺機能亢進等尿酸會偏高;腎小管之不正常、先天性酵素缺乏、懷孕等則尿酸值會偏低。

  (6)血中脂肪檢查

    1、三酸甘油脂或中性脂肪(TG)

      TG之形成,大多來自醱酵類及碳水化合物(米飯、麵包等穀類),當中性脂肪數值偏高,則易患糖尿病、動脈硬化、心肌梗塞、肥胖症。

    2、總膽固醇(CHOL)

      體內最具代表性的脂肪。當血清中膽固醇含量過高,易引起高血壓、動脈硬化、及腦中風;含量低則可能有貧血、肝障礙、營養不良、甲狀腺功能抗進等。

    3、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

      總膽固醇即使正常,若HDL-C太低(35mg/dl),則發生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機率仍相對較高,因此HDL--C是預防心臟血管疾病的必需檢查項目。

    4、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

      總膽固醇即使正常,若LDL--C太高(>160mg/dl),則發生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機率仍相對較高。因此LDL-C也是預防心臟血管疾病的必需檢查項目。

    5、CHOL/HDL--C比值

      此一比值是評定冠狀心臟病危險機率的重要參考,當比值愈大,則發生冠狀心臟病的機率愈高。數值升高可見於狹心症、心肌梗塞、虛血性心疾患、HDL缺損症、糖尿病及肥胖症。

    6.肌酸氫酵素 CPK

      心肌梗塞、肌肉炎症反應、運動過度亦會上昇。

    7.乳酸脫氫酵素 LDH

      心肌梗塞、肝病、血液病、腫瘤、肺病變、貧血等。

  (7)電解質檢查

    電解質乃維持體內衡定的物質,無論過高或過低,可能引起心律不整、痙攣、骨質疏鬆等情形。從檢驗中得知其量不足時,可由食物或藥物補充。

    1、鈉(Na)

      嚴重脫水、腎上腺功能亢進時,鈉會增加:腹瀉、嘔吐、服用利尿劑時鈉會減少。

    2、鉀(K)

      尿毒症、燒傷、急性傳染病、服用大量毛地黃,會造成鉀離子升高;營養不良、代謝性鹼中毒、腹瀉、嘔吐時,鉀離子降低。

    3、氯(Cl)

      氯和鈉的不足,通常是同時存在的。尿路阻塞、脫水時,氯會升高。

    4、鈣(Ca)

      血鈣升高時,主要見於惡性腫瘤、副甲狀腺功能亢進症和維他命D中毒,降低時,主要見於骨軟化症、佝僂病、維他命D缺乏和副甲狀腺功能低下症。應與磷(P)同時判讀。

    5、磷(P)

      應與鈣一起判讀。當鈣升高時,若磷也升高,可能為惡性腫瘤;若磷下降,可能為副甲狀腺功能亢進症或維他命D過剩症。當鈣下降時,若磷也下降,可能為骨軟化症、佝僂病或維他命缺乏;若磷升高,則可能為副甲狀腺功能低下症或慢性腎功能不全。

  (8)肝炎檢查

    A型肝炎檢查

    1.A型肝炎抗體IgG(Anti-HAV IgG)

      陽性為感染過A型肝炎,或為被動免疫抗體,如未產生抗體者屬於危險群。

    2.A型肝炎抗體IgM(Anti-HAV IgM)

      肝炎急性期或恢復期的病人呈陽性,判斷是否患有急性A型肝炎,而發病期出現此抗體會 持續3-6個月之久(無蛋白質外套HAV比較不怕環境變化,因此可以透過糞便-口腔路徑傳染,好發於落後地區,衛生條件較差為易流行區)

    B型肝炎檢查

    1.B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

      血清型包括adw.adr.ayw.ayr等四種,人類是HBV唯一天然宿主,具有蛋白質外套,對環境變 化較敏感,因此要透過密切接觸後,病毒入侵新宿主的成功率會較高,潛伏期約10-12週左右, 臨床表現與A型肝炎類似,一般慢性帶原者沒有什麼症狀,但有些人會變慢性活動性肝炎,最 後引起肝硬化或肝癌。

    2.B型肝炎表面抗體(HBsAb)

      對B型肝炎產生抵抗的能力,或為被動免疫抗體。

    3.HBe抗體原(HBeAg)

      病毒活躍複製,感染力強或急性活動期。感染之早期指標,HBs Ag出現後不久即出現。

    4.Anti-HBc核心抗體(Anti-HBc)

      急性或慢性感染曝露之指標,感染過B型肝炎之指標(空窗期,HBcAb一定呈陽性反應,因此可 利用此抗體作為診斷依據)

    C型肝炎檢查

    C型肝炎抗體(Anti-HCV IgG)

      感染C型肝炎指標與急慢性肝病有關。傳染途徑輸血傷口,與B型肝炎類似,且也會變成帶原 狀態,亦與肝細胞癌有關。

    D型肝炎檢查

    D型肝炎抗體Anti-Delta(HDV)

      D型須與B型肝炎病毒同時依存才會感染,為一種缺陷病毒,因它的RNA不製造自己蛋白質外套 ,只感染已被HBV侵入的細胞,因δ體是由HDV的基因製造,然透過對抗δ體的IgM即可得知病人 是否被感染。

  (9)癌症篩檢

    1、甲型胎兒蛋白(α-Fetoprotein/AFP)

      α-Fetoprotein/AFP是血液檢查中用來篩檢肝癌最常用的方法(篩檢肝癌時最好配合腹部超音波檢查),若值偏高,有可能為肝癌或慢性肝炎。但胃癌、畸胎瘤、睪丸癌和卵巢癌等增殖性疾病、懷孕或急性肝炎時,值也會偏高,因此必須配合臨床症狀再做判斷。

    2、癌胚抗原(CEA)

      CEA是一種腫瘤標幟,通常以大腸、直腸癌及肺腫瘤時此項檢驗數值最高,而其他癌症此值有可能偏高,只是其比例較少,此項檢查,屬於非特異性檢查,並可能有少數的偽陽性產生(長期抽煙者),因此,檢驗結果須配合臨床症狀及其他參考。

    3.癌抗原125(CA125)

      各種腫瘤陽性率:卵巢癌97.1%、巧克力囊種子宮腺肌瘤兩者約88.9%、子宮內膜症78.8%、 巧克力囊腫63.2%、胰臟癌48.6%、肝癌42.9%、子宮內膜癌37.5%、良性卵巢腫瘤23.1%、 經期前後婦女亦可能有高值。

    4.糖鎖抗原19-9(CA199)

      胰臟膽囊膽管癌、腸胃卵巢癌,其它癌症陽性率30%以下。 非惡性疾病:慢性胰臟癌、膽結石、肝硬化、糖尿病、腎功能不全也會略升。

    5.癌抗原153(CA153)

      原發性乳癌

    6.Cyfra21-1

      惡性肺腫瘤時期輔助標記NSE、SCC、CEA。急性肺炎、肺結核、間質性肺炎、肝硬化、腎衰竭、良性肺腫瘤、長期抽煙者亦會升高。

    7.Ca72-4

      對惡性腫瘤具有高度特異性,若加上CA19-9更可提高對胃癌的檢出率達70%以上。

    8.鱗狀上皮癌關連抗原(SCC)

      婦科:鱗狀上皮癌、子宮癌、妊娠、卵巢囊腫、子宮肌瘤、經期前後婦女亦可能有高值。 消化道:食道癌、消化道鱗狀細胞腫瘤。呼吸道:鱗狀上皮癌、大細胞癌、肺癌、腺癌、小細胞癌、良性肺疾病。

    9.神經元特異烯醇酵素 NSE

      神經芽細胞腫、肺癌(小細胞癌、大細胞癌)、鱗狀上皮癌、良性肺疾病、尤其對肺小細 胞有高的陽性率。

    10.組織多太抗原 TPA

      各種惡性、良性癌症均有高陽性率,屬於非特異性癌症標幟。

    11.前列腺特異抗原(PSA)

      前列腺肥大症、前列腺癌、診斷與治療的指標前列腺按摩、行房後亦能提高。

  (10)甲狀腺功能檢查

    1.三碘甲狀腺素(T3)

      高值:甲狀腺機能亢進、毒性甲狀腺種、T3治療中病人、Grave's disease。低值:甲狀腺功能不足、使用T4治療、Hashimoto's disease、服用類固醇或上了 年紀的人、 甲狀腺切除。

    2、甲狀腺素(T4)

      T4是一種甲狀腺激素,分析其血中含量,可知甲狀腺功能,最好和TSH一起判讀。增加:可能為急性甲狀腺炎、甲狀腺功能亢進、妊娠、服用大劑量甲狀腺內分泌素。減少:可能為甲狀腺功能減退,服用降血壓藥或甲狀腺抑制劑。

    3、甲狀腺刺激素(TSH)

      由腦下腺前葉所分泌之荷爾蒙,可刺激甲狀腺分泌甲狀腺素。檢查TSH可篩檢甲狀腺功能,通常必須和甲狀腺素(T4)一起判讀。一般而言,甲狀腺功能亢進時,TSH下降;功能低下時,TSH上升。

  (11)組織發炎篩檢

    1、C反應蛋白(CRP)

      可篩檢體內是否有急慢性發炎或組織壞死。需配合其他檢查、自覺症狀及醫師診察再做判讀。CRP昇高時為異常,主要見於各種發炎和膠原病(如風濕熱、類風濕關節炎、紅斑性狼瘡等)。

    2、類風濕性關節炎因子(RA Factor)

      是體內所產生的一種自體免疫抗體,75%類風濕關節炎病患的血清及關節液裡,可發現抗體(此因子有時也見於無類風濕性關節炎者身上)。

  (12)梅毒血清試驗(S.T.S. )

    1、快速反應素測定(RPR/VDRL )

      為篩檢梅毒最常用的方法,呈陽性時表示可能罹患梅毒或嚨仳疾病引起的偽陽性。呈弱陽性表示可能是早的感染或偽陽性,或是治療後梅毒活性減低。呈陰性,則表示未感染毒。若呈陽性或弱陽性,並不代表已罹患梅毒,需再進一步做TPHA(梅毒螺菌體血球凝集試驗)加以確認。

    2、梅毒螺旋體血球凝集試驗(TPHA)

      是針對梅毒感染的特異性檢查,當RPR有反應者應加做TPHA,才能確定是否感染梅毒。TPHA陰性者表示無梅毒感染;TPHA陽性者表示有梅毒感染。感染梅毒經治療後RPR可能轉變為陰性,但TPHA仍會維持陽性。

  (13)血型檢查

    1、ABO血型

      分為A 、B、O、AB型四種,若輸血時遇到不配合的血型,會造成體內溶血之情況發生。

    2、Rh因子

      人類血型中,除A、B、O、AB外,另一種Rh血型亦會導致輸血反應,中國人、日本人絕大部份(幾乎100%)為Rh因子陽性,只有少數人呈Rh因子陰性,故Rh因子陰性者需於輸血時加以注意。附註 : 本中心為Rh因子陰性者俱樂部,歡迎Rh因子陰性網友能留下足跡,若有---------緊急狀況急需輸血時,大家能相互付出愛心互相幫忙。

    3.父母所生子女可能與不可能血型

      父母之血型 子女可能血型 子女不可能血型

O*O O A.B.AB

O*A O.A B.AB

O*B O.B A.AB

O*AB A.B O.AB

A*A O.A B.AB

A*B A.B.O.AB -----

A*AB A.B.AB O

B*B O.B A.AB

B*AB A.B.AB O

AB*AB A.B.AB O



 

 

  (14)胰臟功能檢查

    1.澱粉酵素 Amylase

      高值:急慢性胰臟炎、胰臟癌、耳下腺炎、肝膽炎、乳頭炎、消化性潰瘍。 低值:胰臟病末期,服用抗甲狀腺藥物。

    2.解脂酵素 Lipase

      急性胰臟炎、低值時胰臟摘除。

  (15)攝護腺檢查

    1.前列腺特異抗原 (PSA)

      診斷治療前後之前列腺癌及前列腺肥大症之指標。

    2.酸性磷酸酵素Acid-P

      高值:前列腺發炎、前列腺癌、副甲狀腺亢進。

  (16)地中海型貧血檢查

    血色素電泳(Hemoglobin EP)

    海洋性貧血是台灣地區最常見的單基因遺傳性疾病,無論是甲型或乙型的海洋性貧血,都常以染色體隱性方式遺傳。也就是夫妻皆為海洋性貧血的帶因者,則其子女皆有四分之一的機會成為重症的海洋性貧血患者。重症甲型海洋性貧血的胎兒,完全無法製造正常血紅素所需的甲型血球素。胎兒在子宮內就會因重度貧血而導致全身水腫、胎死腹中的機會甚高。重症乙型海洋性貧血的胎兒,體內無法製造足夠的乙型血球素,胎兒出生後兩三個月即逐漸出現貧血症狀,同時有肝脾腫大、骨質疏鬆、心臟衰竭的現象,經常因感染而死亡。目前已證實,與甲型海洋性貧血有關的甲型血球素基因HBA2(ATH),在第十六號染色體上;而 與乙型海洋性貧血有關的乙型血球素基因HBB(BTH),在第十一號染色體上。利用RFLP或PCR診斷技術,無論是胚胎在著床前、胚胎在子宮內,都可以準確的判斷出是否有重症海洋性貧血的狀況,作為優生選擇的依據。

  (17)德國麻疹病毒檢查

    德國麻疹病毒抗體IgG(Rubella IgG)

      陽性為感染過德國麻疹,或為被動免疫抗體,飛沫傳染,最早在鼻咽喉部及局部淋巴結建立根 據點,再進入血兒液侵入內臟及皮膚,造成紅疹之原因不明,可能和抗原-抗體免疫性血管炎 有關。潛伏期14-21天,之後出現短暫先兆期有發燒疲勞現象爾後出現斑丘疹性紅疹從臉 部蔓延至四肢,其特徵會引起耳後淋巴結病變。 先天性德國麻疹症候群:感染兒童並不會引起嚴重症狀但當孕婦在懷孕第一期感染時,胎 兒遭受感染,而造成畸形。

  (18)蠶豆症檢查

    G-6-PD

      遺傳性疾病或服用氧化性藥物引起溶血性貧血G-6-PD等酵素異常時,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之代謝無法順利進行,當紅血球曝露於有害之毒物或藥物時,不能產生足夠的還原型 glutathione,血紅素之-SH基被氧化而沉澱,形成Heine body。減少時:白血球功能異常先天 性溶血性貧血。

  (19)性荷爾蒙檢查

    1.黃體促素(LH)

      腦下垂體前葉分泌,在女性能促使排卵,幫助黃體形成而產生荷爾蒙,在男性則刺激睪丸間質 細胞製造雄性激素。

    2.卵泡刺激荷爾蒙(FSH)

      腦下垂體前葉分泌,在女性促進卵巢濾泡成熟,在男性與精子生成的刺激及維護有關。

    3.催乳激素(Prolactin)

      腦下垂體前葉分泌,刺激乳腺發育,分泌乳汁及維持卵黃體。增加:妊娠、月經失調、乳漏症、甲狀腺低能、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減少:藥物(Dopamine 、L-dopa、Bromocriptine)

    4.乙類絨毛激素(β-HCG)

      受孕時,授精卵著床處滋養層細胞即分泌此激素。檢測早期懷孕、子宮外孕、葡萄胎、男性睪丸癌。

  (20)性病篩檢

    1.披衣菌DNA(Chlamydia DNA)

      確定是否為披衣菌感染,如是生殖器部位分泌物為陽性時,可確定為性病的一種。

    2.淋菌酵素抗原(Gonozyme)

      確定是否為淋菌感染,如是生殖器部位分泌物為陽性時可確定為性病的一種。

       

    註:Nesseria gonohoeae

      臨床意義:淋病球菌有三層外膜蛋白(蛋白質Ⅰ、Ⅱ、Ⅲ)。蛋白質Ⅱ和細菌附著在細胞的 能力有關,其抗原性也是有很多變化。細胞壁內有內毒素,其性質和革蘭氏陰性桿菌細胞壁的內毒素 類似。淋病球菌對脫水以及較低溫度相當敏感,因此只有透過性交才能使它安全地傳染到另一個體。 男性得到淋病之後常常會出現症狀,但對女性而言卻沒有什麼症狀。除生殖道之外,病菌可能 來自肛門區、咽喉部區。淋病球菌最重要致病因子是細毛(pili),而沒有細毛之淋病球菌是不會 致病的。抗體(IgA,IgG)、補體及中性球是宿主對抗淋病球菌最主要防衛武器。而宿主的抵抗力 較弱時,也是病菌是否會引起瀰漫性病變的關鍵之一。臨床表現:會引起局部性感染(以生殖道為主)以及瀰漫性病變,侵犯到其他的器官。男性主 要造成尿道炎,排尿時會疼痛而且還有化膿性分泌物。女性主要感染子宮頸內膜,使陰道出 現膿液及經期間出血。而女性常出現的合併症是病菌侵入輸卵管,引起輸卵管炎及骨盆腔 炎症, 一但輸卵管發炎形成結痂組織之後,就會造成不孕症。瀰漫性感染常見的症狀包括 關節炎、肌腱滑囊炎或是出現膿泡。在性生活頻繁的成年人中,淋病球菌是造成敗血性關 節炎最常見的菌種。此菌也會感染肛門會陰區及咽喉區,而肛門會陰區感染主要發生在女 性及同性戀男性,許多病人不會出現症狀,但也可能流出帶血或化膿性分泌物。淋病也可能 合併其它性交傳染病,如梅毒及Chlamydia trachomatis感染,除此之外,也需合併檢查是否 有感染。而淋病球菌感染最大問題是無症狀的帶原著。

  (21)胃潰瘍篩檢

    胃幽門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

      確定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是否為細菌性感染。臨床上大部分感染Hp的患者都沒有任何症狀, 只有一小部份的人感到腸胃道不適。反過來說,絕大多數的慢性胃炎、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 非潰瘍性消化不良以及部份胃癌患者都跟Hp的感染有關,尤其是小時候就得到此菌的病患,以後 比較容易轉成胃癌。主要測患者血清中Anti-Hp IgG的濃度,可定性或定量。因大部分成年人 都有Hp的感染,而且必須比較治療前與治療後的濃度來決定治療成效,因此定量法在臨床上較具 實用性。敏感度可達99%,而特異性則隨著治療後追蹤時間的長短有所不同。因為雖然細菌已被 殺死,不過血清抗體需經過一年的時間才會轉成陰性,治療後追蹤時間著時太長了;所以如果以 治療後血清值降低50%,為有效治療,提前到治療後一個月就複檢的特異性為56%,三個月為87%。 檢查為陽性時,只是代表血中有Hp的抗體,並不表示病人一定有腸胃道疾病;亦即不能區別單純的 Hp聚生或者存在著活動性感染。

  (22)不孕症篩檢

    抗精蟲抗體(Anti-sperm Ab)

      檢查女性是否對精蟲產生抗體,造成不孕原因。

  (23)精液分析

    Semen analysis

      正常範圍 1.顏 色:白色混濁 --------------2.總 量:1.5-5.0 ml--------------3.酸鹼度:7.2-8.9--------------4.數 量:六千萬至一億兩千萬/1ml--------------5.活動率:%motile in first(70-90%) %motile in second to fourth hrs(60-70%) ---------------------------%motile in third to seven hrs(50-70%)--------------6.型 態:70-85% --------------7.其 它

  (24)DNA親子血緣鑑定

    DNA親子血緣鑑定

      DNA譯為去氧核糖核酸,是大部分生物遺傳訊息的攜帶者,每一個生物個體的DNA都有其特異性,DNA可以說是與生 俱來的獨特身分辨識標記。由於每一個人接受父母各提供一半的遺傳因子(即DNA),而且DNA特徵的區別率非常 高,因此DNA終定是目前親子鑑定方式中最準確的一種,可高達99%以上。

      我們的特點 :A、可受理單親到驗------------------B 、不需血液檢體,減少檢體採集困難------------------C、採用DNA短重複序列(STR)系統分析------------------D、收到檢體後十個工作天內可完成鑑定

  (25)心電圖

    EKG

      人的一生有25億次心跳負荷量之心臟方是健康的泉源,心電圖的檢查為心臟機能健康情況最新診斷方法。

  (26)AIDS

    AIDS

      AIDS 是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之簡稱,愛滋病毒的感染有幾種主要途徑:(1)性交;與愛滋病毒帶 原者作口交,肛交或陰道交等性行為或其他體液交換時 均有受感染的可能。(2)與受感染的人共用注射針頭及注射筒。(3)母親垂直感染嬰兒。(4)血友病等輸血。

  (27)染色體

    Chromosome

      人類有三十多億個鹼基對共分佈在二十四個DNA串中,線行DNA的包紮藉著雙股螺旋纏繞在組織蛋白而形成核體,並且在細胞分裂中期更細密的纏繞而形成染色體。所有的基因都來自父母各自一半的遺傳,並沿著染色體呈樓梯狀排列著,而每一組染色體有二十三個,其中二十二個普通染色體加上另一個X或Y的性染色體。男性則有二十二對染色體及一個Y和X性染色體,而正常女性體細胞包含二十二對染色體及一對X性染色體。經過特殊的染色與處理,我們可以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到染色體。由於ATCG有規律排列分佈及數量上的差異,使得染色體也出現明顯的明暗色帶區。人類的二十四種染色體大小不同,而明暗色帶的分佈也各具特色(多出一段、少了一截及不適當結合或斷裂等 ),因此有經驗的醫事技術人員可以很清楚的分辨出來。

       







一、尿液常規篩檢(Urine Routine Examination)

  1、外觀(appearance)

    一般正常的尿色呈黃色或淡黃色、無雜質,若尿色改變(例如:紅色、深棕色、無色、白濁……等)或尿液呈現混濁,可能反映體內存有某種疾病。目的:診斷或評估泌尿系統。______可檢查出與腎臟無直接關係的代謝障礙或疾病

  2、尿蛋白(protein)

    正常情況下,尿液有微量蛋白質(150mg/天),以試紙測試呈陰性(-);若呈陽性(+),則可能是:· 生理性蛋白尿:肌肉過度運動、冷水浴過久、食入蛋白質過多。 · 姿勢性蛋白尿:有的人站立過久出現蛋白尿。 · 病理性蛋白尿:腎臟發炎、腎病症候群、發高燒、妊娠毒血症等情形。

  3、尿糖(glucose)

    正常情況下尿中沒有糖份為陰性(-);或有微量糖份(Trace)出現。尿糖為陽性(+)時,則考慮是否為糖尿病,必須再連續追蹤檢查。

  4、膽紅素(Bilirubin)

    為衰老紅血球中血紅素的分解產物,正常尿中沒有膽紅素,故呈陰性(-),當尿中有膽紅素時呈陽性(+),表示可能有膽道阻塞或肝臟疾病等。

  5、尿膽素原(Urobilinogen)

    膽紅素在腸道中經細菌作用形成尿膽素原,再排至尿中,故正常尿中每100cc有0.1~1單位,若尿中的尿膽素原過高,表示可能有溶血性黃疸、急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若尿中沒有尿膽素原,表示為膽道阻塞。

  6、潛血(Occult_Blood)

    測定尿中是否帶有血。尿中沒有血呈陰性(-);若尿中有血則呈陽性(+),可能是尿路結石、腎臟發炎或泌尿系統癌症等。但若尿放置過久、生理期婦女等情形可能造成假陽性;吃大量維他命C時,則會造成假陰性。

  7、酮體(Ketones)

    體內脂肪代謝不完全而成酮體,正常尿中沒有酮體為陰性(-),若尿中有酮體為陽性(+),經常見於糖尿病患者,但也見於飢餓、發燒、長期腹瀉、嘔吐等患者。限制澱粉類食物的減肥者,尿中會出現酮體。

  8、亞硝酸鹽(nitrite)

    可測定泌尿系統是否有細菌感染;若有亞硝酸鹽反應,需再進一步以顯微鏡檢查,以瞭解是何種細菌感染。

  9、白血球(Leukocyte)

    以試紙測試尿中有無白血球。若尿中白血球增加,表示泌尿道有發炎現象,可配合尿蛋白及亞硝酸鹽做判讀。但女性常因陰道分泌物污染檢體而使檢驗結果呈陽性,故在收集尿液前應先清潔會陰部。

  10、比重(specific gravity)

    成年人其正常值為1.010~1.030· 低比重尿:見於尿崩症、多囊性腎或使用利尿劑及水份攝取過多。 · 高比重尿:見於糖尿病、充血性心臟衰竭、脫水、嘔吐 。

  11、酸鹼值(PH)

    新鮮尿液正常時呈弱酸性,正常的酸度在5至8左右,。若酸鹼度大於8即表示尿液呈鹼性,明顯鹼性可能有尿路感染、發炎或腎功能不良等情形,若酸鹼度小於5即表示尿液呈酸性,可能正值肌餓狀態,或酮酸症。飲食會影響尿液之酸鹼值,一般吃素的人尿液呈鹼性,常吃高蛋白質食品的人尿液易呈酸性。尿液放置太久會變成鹼性。

  12、尿沈渣檢查(Urine sediment)

    主要是用於篩檢泌尿系統之疾病。當十項尿液試紙篩檢後有不正常者(如潛血、尿蛋白、白血球、亞硝酸鹽陽性者)將加做尿沈渣檢查,配合尿液試紙之檢驗結果做判讀,提供更完整的尿液檢查報告。

二、大便一般檢查(Stool Routine Examination)

  1、外觀(Apperance)

    正常糞便呈棕黃色,主要原因為糞膽素、食物顏色,廢物、血液,也都會影響糞便顏色。

  2、粘液(Mucus)

    糞便中通常有小量粘液,或透明黏液,如出現大量粘液則不正常,或者含有血液狀粘液,可能是細菌性痢疾、腫瘤等。

  3、膿(Pus)

    慢性痢疾、慢性潰瘍性結腸炎,通常出現大量膿狀物、乙狀結腸、直腸、肛門等通常會出現膿狀物。

  4、潛血檢查(Occult_Blood)

    潛血的意思是肉眼看不到的血,通常人在糞便中,呈陰性反應。肉食族,可呈輕微反應,若呈偽陽性反應時可能為食入動物肝臟、豬血或痔瘡等等。

  5、寄生蟲(Parasite & Ova)

    以顯微鏡檢查糞便中的寄生蟲蟲卵通常可以發現:

      a.蛔蟲(Ascaris)

      b.蟯蟲(Enterobius_Vermicularis)

      c.鞭蟲(Trichuris)

      d.中華肝吸蟲(Chonorchis)

      e.鉤蟲(Hookworm)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2
文章: 33855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我們應該知道的12項數值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我們應該知道的12項數值
   

 
去醫院檢查身體時,在檢查結果的報告單上,有很多略號及數值,我們看不懂,這並不關緊要。這是提供給醫師在診斷及治療時候用的資料,對這些專業知識,我們無法深入。但其中有十二項數值,我們自己也應該知道,這雖然是一些皮毛的常識,但這一點點常識,會幫忙你改善生活管理飲食,使你邁向健康長壽之道。這十二項數值如下:
血壓
150~90之間 醫師給我們量兩種血壓。一種是『收縮血壓』(俗稱高血壓),另一種是『舒張血壓』(俗稱低血壓)。我們必須保持高血壓在150以下,低血壓在90以下,才算正常。二者任何之一超出它的界線,都是血壓的危險信號,一旦高血壓達到170,低血壓達到110,就算患了高血壓症,必得請醫師診治了。
高血壓如果低到100,便算是患了低血壓症,血壓太低的人無法把血液壓到頭腦裡,會患腦貧血,早晨起來就頭暈。
肝臟機能
GOT 8~40之間
GPT 5~35之間 GOT(glutamic-oxaloacetic transaminase麩草轉氨脢,中國大陸稱之為谷草轉氨脢),和GPT(glutamic-pyruvic transaminase麩丙轉氨脢,中國大陸稱之為谷丙轉氨脢)都是肝臟細胞裡的一種酵素。正常人每一毫升(ml.,millimeter)血液裡,應該有GOT 8~40之間,GPT 5~35之間,當肝臟受到損傷時,這個數值會急遽上升,肝細胞壞得越多,便有更多的GOT及GPT流入血液中。譬如,患急性肝炎的人的GOT及GPT,會漲到50~500單位。這個數值表示,這病人的肝臟組織和正常狀態相比,已經被破壞到2倍到10倍的程度了。
膽固醇
150~200之間 膽固醇(cholesterol)是血液中的脂肪的一種。它不但是身體熱量能源,也是組織身體和維持生理功能絕對必須的物質。正常人每百分之一公升(dl,deciliter)血液裡應該有150~200毫克(mg,milligram)的膽固醇。當膽固醇超過240毫克時,便算是進入危險狀態,應該請醫生診治了。過剩的膽固醇的害處,是它容易附著於血管壁上,使得血管老化及硬化,進而導致心肌梗塞或冠心病之發生。防禦之道,在膳食裡節制含膽固醇食物、及動物性脂肪的攝取。
三酸甘油脂
170mg╱dl 三酸甘油脂(triglyceride)也是血液中的脂肪的一種,又稱中性脂肪。它僅是熱量的燃料,每百分之一公升(dl)的血液裡,有超過170毫克(mg)的三酸甘油脂,就算有高脂血症的傾向了,有200毫克以上的三酸甘油脂就應該請醫生診治了。三酸甘油脂過多的危險,除有患胰臟炎的可能性外,因影響紅血球搬運氧的供給,而招致細胞的癌變。防治之道,在膳食裡要控制碳水化合物及脂肪的攝取,也就是說,需要管理熱量供給了。
血糖
80~100mg╱dl 血液中之葡萄糖稱為血糖,健康的人在空腹時,每百分之一公升(dl)的血液裡,應該含有80~100毫克(mg)的血糖,如果血糖值漲到120毫克,則此人很可能已經患了糖尿病,應該進一步做「糖耐力試驗」。做法是空腹時飲進 50g 的葡萄糖,然後每一小時測驗一次血糖及尿裡的糖分的變化情況,以決定是否真正患了糖尿病。
反之,每百分之一公升的血液裡,有不達60毫克的血糖時,此人便是患了低血糖症。他將會有脫力感及出冷汗等症狀。
紅血球
450~500萬個╱ml 紅血球的功用是把在肺部吸進來的氧,以血液循環的方式,輸送到全身各部位。因為女子所需要氧的量,比男子所需要氧的量較少,所以她們的紅血球的數量,也比男人的紅血球的數量少。普通男人每一毫升(ml)的血液裡,應該有500萬個左右的紅血球,女子的血液裡,應該有450萬個左右的紅血球。不論男女,紅血球的數量減到300~200萬個時,就算是貧血。女性多患缺鐵性貧血,那是因為每月生理出血,或因節食而只吃蔬菜所招致。男子發生缺鐵性貧血的原因,不甚明瞭。常常那是因為患了胃癌、腸癌,或胃、十二指腸潰瘍等重病所引起,男子一旦發現有缺鐵性貧血,就應該提高警覺了。
白血球
4000~8000個╱ml 人的身體內,一旦有細菌或其他異物侵入,白血球會立即予以包圍、分解而消滅之。因此從白血球增加的樣子及數量,就能判斷有沒有炎症性的疾病發生。健康的人每一毫升(ml)的血液裡,應該有4000~8000個白血球。如果沒有負傷,白血球很少有機會增加到兩萬個。如果沒有負傷,而白血球卻急遽增加起來,那很可能是患了肺炎、膽囊炎、腎炎、脾臟炎等重病。白血球如果癌化了,就是那最可怕的白血病。
血液酸鹼度
7.35~7.45 人體內血液的酸鹼度(pH),是以其所含的氫離子的濃度來表現,當氫離子與氫氧離子的濃度相等時,pH等於7.0,這種血液就是中性,若pH小於7.0者為酸性血液,pH大於7.0者為鹼性血液。健康人的血液酸鹼度應該是弱鹼性,其數值限於在pH7.35~7.45之間的狹小範圍內。當人的血液達到pH7.3的時候,便算是患了酸血症。肝臟病或腎臟病的末期,血液才變成酸血症化。如果pH達到6.8或7.8,就有生命的危險,必須立刻診治。
我們所吃的食物,有屬於酸性的,也有屬於鹼性的。只要我們不偏食,而注意食物種類的均衡配合,實際每個人都很容易地使自己血液保持在pH7.35~7.45之間。
呼吸
20次╱每分鐘 我們每個人每分鐘的呼吸次數一般都在20次左右。但這也因人而異,有的人稍多些,有的人稍少些。我們在平時應該量確實自己每分鐘呼吸的次數。以後可以此為標準考查自己的呼吸狀態,是否生了疾病。
一個人如果患了哮喘或肺氣腫,他的呼吸次數將要增加,因為每次所吸入的空氣減少,如仍然維持平常那些次數的呼吸,就會感覺到困難了。
脈搏
60~70次╱每分鐘 以手指輕觸在手腕上的動脈,就可以感到脈搏的跳動,普通男人脈搏的跳動是每分鐘60~70次之間,如果跑起來或運動,脈搏自然也要增加。但是因為生疾病,如心臟病、肺病、發高燒、甲狀腺異常等,脈搏也會增加。所以既無激烈運動,脈搏卻增加起來,那一定是生病了。
肺活量
3500ml 人的肺活量不但因性別而異,隨著年齡及身長的比例,也有出入。具體點說,肺活量是隨氧氣的需要量,也就是按照體表面的比例而增減。男人普通是3500毫升(ml)左右,女子普通是2500毫升(ml)左右。所謂肺活量是我們肺部所能呼吸的最大能量。實際我們每次呼吸平均僅有450毫升左右的空氣。我們的肺部準備著很大的餘裕,以備運動時候使用。
老花眼
30cm 人們在四十歲就開始有老花眼,所謂老花眼,就是在年輕視力正常的時代,眼前 10公分 (cm)的位置是視力的焦點(focus),看書看報都看得很清楚。到了四十歲以後,眼球變形,視力焦點往外移到 30公分 的位置了。 10公分 位置書報上的文字,完全看不清楚,移到 30公分 外的位置,才模糊可見。有人說「老花眼」就是「遠視」,其實也不盡然,「老花眼」看不清楚近處的東西,遠遠的東西也不是看得十分清楚。
圖檔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3.西醫病理、醫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