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切要
<篇名>幼科切要
書名:幼科切要
作者:王錫鑫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目錄>
<篇名>序
內容:夫醫者意也,謂以己之意迎合伊芳之病也。故善醫者必待望聞問切而後詳理開方,此古今
一定不易之理也。蓋幼稚小兒,天真渾噩,無識無知,肌肉瑩澈,脈絡分明。其病不過風寒
暑濕燥火,飲食停聚而已,舉目可見。豈如壯者之人或因酒色過度,或由思慮受傷之紛紜雜
沓,難為措手哉。故觀其面色,聞其啼聲,即可知其病之所從來,與夫藥之所宜用,而無毫
釐或爽也。無如世之庸醫,不察夫體屬嬰孩,一染微 ,並不細心體貼,概以驚風險劑投之
,往往有誤。不知實而誤補,不過增病,虛而誤攻,不可救藥,故全生者少而垂斃者多矣。
王君亞拙,醫道高明,慈愛為懷,不殫勞瘁,合選古今方而斟之酌之,匯為一冊。適予過訪
,蒙以見示。見其理精法密,指點親切,較諸幼科所傳方書,倍加詳明透徹,亟勸其付諸棗
梨,以公諸世。將見此書一出,可以指庸醫之迷,延幼稚之命,其為益豈淺鮮哉,是為敘。
時道光二十七年歲次丁未桂月朔日江陰廩生杜價祿賓五氏拜序
<目錄>
<篇名>自序
內容:鑫曩者從事覺來先生有年,倏一日問於先生曰︰醫書以幼科為啞科,謂其有疾,不能自
言也,豈不難乎?先生曰︰夫幼子者精神未受七情六慾之攻,臟腑未經八珍五味之漬,投之
以藥,易為見功,猶膏粱之變難窮,而藜藿之腹易效也,有何難哉。但今之醫,見小兒燒熱
,未審關紋浮沉,悉用表藥以汗之;睹稚子號啼,不按胸腹強弱,盡行消藥以攻之。不知胎
嬰元氣微薄,用藥一誤,變證百出矣,可不慎乎?繼而訓曰︰凡看小兒先觀元氣濃薄,手探
口息寒熱,次察唇舌潤燥,再看關紋色氣,問其飲食二便,方才酌方調治,庶不有誤。餘體
先生之訓,不敢自私。至於暇日,將歷來幼科善本,摘其切實認證之法,選其當要曆驗之方
,每證之下,專變陰陽諸方之中,悉論虛實,故顏之曰《幼科切要》。意欲公諸同人,使窮
鄉僻壤得見是篇。見小兒有恙,輕者不必求醫,病重者不為醫誤。能讀而習之,終身知醫。
奈歷年來 務鞅掌,有志未逮。迄丁未餘客渝城,幸遘傅君怡如、艾君頊堂、邱君東山並坐
談心,與言及此,遂毅然有倡助之意,實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遂將諸科亦同付之剞劂。不
數月書成,惟冀四方樂善君子,廣為印布,於保赤子之意,不無小補,庶不負覺來先生訓誨
之心,而諸公公世之忱,亦不致湮沒矣,是為序。
時道光二十七年丁未歲桂月朔日魚泉王錫鑫亞拙氏謹識
<目錄>
<篇名>小兒要略論
內容:古人雲,寧治十男子,莫治一婦人,寧治十婦人,莫治一小兒。此言小兒號曰啞科,治
之甚難。景岳先生又謂其甚易,何以見之。蓋小兒之病無脈可診,血氣未充故也。病之痛癢
又不能以言傳,惟有望聞切而已,難乎不言。而獨言其易者,抑亦以小兒之病不過外感風寒
、內傷飲食、驚風吐瀉之類,並無七情六鬱色慾憂思之患。故予治小兒,表病不過香蘇散、
惺惺散之類;治小兒裏病,不過平胃散、藿香散之類;治小兒虛痰諸症,不過二陳湯、六君
子湯之類;治小兒實熱諸症,不過小兒牛黃丸、瀉青丸之類。凡此表裡虛實之病,解表攻裏
,只宜輕劑,毋容大表大下以傷元氣。至於驚風吐瀉各種雜症,則分入門別例而治之矣。
<目錄>
<篇名>看小兒病狀歌
內容:(內附望聞問切)
小兒有病令人憐,全仗醫生仔細觀。令人抱出光明處,先將面部用心看。額屬心兮鼻屬
脾,左肝右肺兩腮前。頦乃腎經為主宰,五經辨色要心虔。白有氣虛黃有積,赤者為熱青主
寒。鼻塞聲重傷風重,眼下青色主飲痰。口唇赤白辨陰陽,赤者胃熱白者寒。蟲積唇內生白
點,疳氣鼻燥體態乾。有痛啼哭總不止,有積襁褓不耐煩。抱出探涼欲赴冷,此是內熱使之
然。若是當風急畏縮,必是傷風與陰寒。鼻冷瘡疹耳冷熱,遍身發熱是風寒。手足心熱口發
渴,紋沉食積是真詮。若是下午手心熱,陰虛盜汗夜生煩。倘若手指梢頭冷,便是驚風一例
看。祇有中間一指熱,小兒亦定是傷寒。中指微微獨自冷,定然麻痘恐相纏。復看指紋記歌
訣,浮沉色氣審的端。要看指紋風氣命,三關內推細心研。三關部位寅卯辰,病之吉凶在此
間。初起風關病無礙,氣關紋現恐纏綿。乍臨命位誠危急,射中通關命難全。指紋何故浮然
樣,邪在皮膚病易蠲。腠理不通名表證,急行疏解汗之先。忽爾關紋沉沉狀,已知入裏病盤
旋。莫將風藥輕相試,須向陽明裏證宣。身安定見紅黃色,紅豔本來是傷寒。淡紅隱隱虛傷
寒,定將深紅作熱看。關紋見紫熱之兆,青色為風是的端。傷食紫青痰氣送,三關青黑恐難
安。指紋淡淡不必悅,氣質薄弱稟先天。脾胃本虛中氣微,切防攻伐損嬰元。關紋滯澀本因
積,邪遏陰營衛氣連。食鬱中焦風熱熾,不行推蕩病何遷。腹痛紋入掌中裏,彎內自然是風
寒。紋向外彎痰食熱,水形脾胃兩傷焉。複診掌後關中脈,浮沉遲數審的端。七至八至為數
熱,四至五至為遲寒。浮脈主表病在外,沉脈至裏病內潛。數脈六至腑有熱,遲脈三至主臟
寒。浮而有力風與熱,無力中虛宜培元。沉而有力痰積食,沉而無力氣滯間。遲而有力乃為
痛,遲而無力是虛寒。數而有力本實熱,無力瘡瘍恐熬煎。此是切脈真口訣,靜心審的要心
專。再看舌苔分表裡,紅黃有火清即安。白滑裏寒溫中急,白澀裏熱黃滑寒。若是舌黑辨陰
陽,氣息冷熱用手探。口中氣熱小便赤,舌黑必燥下為先。氣微便清手足冷,參 桂附妙如
仙。小兒陰虧舌亦黑,滋陰潤燥無不痊。又看胸腹堅與軟,虛實此中可細參。望切之理諒如
是,聞聲問證豈可偏。言厲聲粗知病實,氣衰體虛必微言,肝病怒聲心病笑,脾病發聲如歌
然。肺病出聲有若哭,腎主呻吟恐共間。陽證身輕言響亮,陰證昏逆閉眼眠。陽症發狂喜飲
水,陰證鄭聲話懶言。一問寒熱二問汗,三問頭身與胸前,四問飲食病新久,五問二便與渴
煩,六問前服藥寒熱,七問痘麻與後先。用藥細心諒虛實,有積體虛兼培元。熱清溫濕風疏
散,久瀉當澀固先天。如斯延醫細斟酌,藥到病除福無邊。少者懷之遵聖意,惟願赤子壽百
年。若問是編何人輯,亞拙山人在魚泉。
<目錄>
<篇名>虎口三關
內容:小兒三歲以下有病,須看男左女右手。虎口三關從第二指側向內推看,第一節名風關,
第二節名氣關,第三節名命關。辨其紋色,紫者屬熱,紅者屬寒,青者驚風,白者疳病,黑者中
惡,黃者脾之困也。若現於風關為輕,氣關為重,過於命關,則難治矣。
<目錄>
<篇名>古人辨色
內容:察見形色先分部位,左頰青龍屬肝,右頰白虎屬肺,天庭高而離陽心火,地角低而坎陰
腎水。鼻在面中,脾應唇際。紅色見而熱痰壅盛,青色露而肝風怔忡。如煤之黑,為痛中惡
逆傳;似橘之黃,食傷脾虛吐利。白乃疳癆,紫為熱熾。青遮日角難醫,黑掩太陽不治。年
壽赤光,多生膿血。山根青黑,每多災異。朱雀貫於雙瞳,火入水鄉;青龍達於四白,肝乘
肺位。瀉痢而戴陽須防,咳嗽而拖藍可忌。疼痛萬殷,面青而唇口嘬;肝風欲發,面赤而目
直視。火光燄燄,外感風寒;金氣浮浮,中藏積滯。乍黃乍白,疳積連綿;又赤又青,風邪
螈。氣之囟門成坑,血衰頭毛作穗。肝氣眼生眵淚,脾冷流涎滯頤。面目虛浮,定腹脹
而上喘;眉毛頻蹙,必腹痛而多啼。左右兩頰似青黛,知為客忤;風氣二池如黃土,無乃傷脾
。風門黑主疝,青為風;方廣光滑吉,昏暗危。手如數物兮,肝風將發;面若塗朱兮,心火
燃眉。坐臥愛暖,風寒之入;伸縮就冷,煩躁何疑。肚大腳小,脾欲困而成疳;目瞪口張,
勢似危而必斃。噫!五體以頭為尊,一面惟神可恃。況聲之輕重不同,啼之乾濕頓異。呵欠
連綿,知病之欲作,忽然驚叫,識火之將煒。此察證之規繩,幸拳拳而不悖。
<目錄>
<篇名>看危症法
內容:小兒渾身熱似火,手足如冰真難過。黑掩太陰口角青,盧醫一見也須驚。黑色如針垂眼
下,醫如扁鵲也須怕。黑色目中總不良,小兒十日必然亡。水腫之病準頭黑,此兒應知腎氣
絕。咳嗽最忌白入眉,肺虛氣絕報君知。目暗無光不轉睛,三朝必定命難存。眼似開而又不
開,能言也是死之媒。嘔吐不止止又吐,胃虛脾敗何須顧。搖頭咬齒欲齧入,看看定是鬼為
鄰。囟門或腫或深沉,元氣虧而命難存。蛇蟲吐出腐而敗,脾絕小兒終是害。五心忽腫為何
因,假火發外實驚人。四肢無事忽搖動,醫人到此無藥用。此是小兒危急症,說與醫人莫須
情。
<目錄>
<篇名>小兒正面
內容:左腮屬肝經,其色青者為順,白者為逆。
右腮屬肺經,其色白者為順,赤者為逆。
額上屬心經,其色赤者為順,黑者為逆。
鼻準屬脾經,其色黃者為順,青者為逆。
頦下屬腎經,其色黑者為順,黃者為逆。
<目錄>
<篇名>初生門
內容:小兒初生下地,不宜久沐浴,恐冒風寒,必患臍風發熱等症。
小兒初生,勿先服乳,用黃連甘草煎湯,以軟棉包二指頭上蘸藥水拭口,去口中惡血穢
氣;或以藥湯灌之,待惡沫吐盡,然後食乳。
一方陳茶京墨洗口,或服︰
萬安湯 治小兒下地,先服此藥,永無驚風,少生瘡疾。
連翹 西風 荊芥 蟬蛻 鉤藤(各一錢) 蘇荷 赤芍 甘草(各五分) 銀花(二錢) 燈芯(引
或在腹中過夏者加熟軍一錢。
小兒洗三 生子過三日或九日,俟天氣溫和,冬日必在暖室中燒柴火,於室內用苦棟子
一兩,煎水,小兒遍身洗擦,不生瘡癢。若能每月洗一二次,可免痘麻,縱出必稀。
一方蒼耳子煎湯洗之。
一方烏魚煎湯洗之。
<目錄>
<篇名>臍風門
內容:小兒臍風,腹脹四肢硬直,多啼不乳,唇青口撮,或吐白沫,肚生青筋,上行分岔,細
心審詳,行至心者不治。看青筋盡頭處,用燈火散之。或以艾火灸臍,先用姜切片。或蒜切
片,隔臍上加艾火灸之。或元宵燈火散之。或看小兒上 ,有白泡者用銀針輕輕挑破。若出
血必愈。
小兒臍風馬牙奇方
枯礬(二錢) 硼砂(五分) 洋片 寸香(各五釐) 共為細末,凡小兒下地洗過,即用此末摻臍
眼上,換尿布時仍然摻上,摻完一料,永無臍風等症。
元宵燈火 治小兒臍風撮口風或面青黑角弓反張,兩目斜視。一切風閉火閉痰閉,乍然
卒死者,急宜以此燈火散之。惟久病虛弱,形骸消瘦,自汗盜汗,吐瀉痘麻,失血之後,精
神疲倦者,切忌此火攻。
元宵燈火歌︰元宵燈火本十五,囟門眉心兩合骨,臍輪臍心共七焦,鞋帶四焦救兒
苦。又驚風燈火仰向後者,燈火 其囟門、兩眉心、臍之上下。眼翻不下者, 其臍之上下
。不
沫者, 其口上下,手足心。出驚風祕訣。
臍風服藥,看小兒口中氣熱,唇紅眼生眵結,關紋紫青,粗浮。速用︰
鉤藤 蟬蛻 天麻 僵蟲 黃芩 西風 廣皮 連翹 甘草(各一錢) 膽星(三分) 車前草
引,水煎服。
若是面青唇白,手足厥冷,口中氣冷,牙關緊急,眼上視,關紋青黑不浮而淡者,速用
︰
黨參 箭 天麻 懷山藥(各二錢) 雄片 乾姜 法夏 廣皮 茯苓 僵蟲 當歸(各一
錢) 甘草(五分) 大棗(二枚,為引)
<目錄>
<篇名>驚風門
內容:急驚風之症,小兒氣體壯實,前數日發燒,令口鼻中氣熱,大便結,小便臊,驚風大作
,喉中有熱痰者,速服︰
怯風敗毒散
羌活 防風 獨活 前胡 蟲蛻(去足) 天麻 蘇荷 荊芥 桔梗 黃芩(各一錢) 甘草
膽星 白芥(各三分) 燈芯(引)
大便不通加大黃,小便不通加木通,痰喘加蘇子、萊菔子。
抱龍丸 治急驚發搐。
膽南(一兩) 竺黃(三錢) 辰砂(飛過,一錢五分) 雄黃(一錢五分) 麝香(二分)
甘草湯為丸,蘇荷湯下,服後吐痰即愈。
瀉青丸 治急驚,木旺生風,口眼歪斜;並治小兒內熱,火瀉若醬色者,神效。
當歸 川芎 梔仁 熟軍 羌活 防風 膽草(各等分)
酒水為丸,茶清下,煎湯亦可。
慢驚之症,緣小兒吐瀉之後得之者多,或久病之後,或急驚用藥攻降太甚,皆原脾胃虛
損。其症神昏氣喘,或大熱不退,或乍寒乍熱,或面色淡白,青黃,二便清白,甚至吐瀉,
四肢厥冷,喉內痰鳴,角弓反張,手足抽掣等狀,速服︰
逐寒蕩驚湯 治小兒氣體本虛,或誤寒涼,泄瀉嘔吐,轉為慢驚。必致手冷、唇白,便
清者,最宜並治發痧腹痛等症。
白胡椒 乾姜炒 肉桂(各一錢) 丁香(十粒) 上四味共為細末,以灶心土煎水澄清,煎藥
大半茶杯,頻灌之,服後理中方,定獲奇效。
逐寒蕩驚湯最宜多配真為至寶靈丹丸。有危症,探小兒口中氣息冷熱,小便青黃。無論
小兒口渴,舌燥,手探口中氣息微冷,便清者,速用如神,功難盡述。餘手經驗,已治多人
。惟火極似水者,必眼眵乾結,小便赤色,口渴氣壯,身輕目張者,切勿服此。
加味理中地黃湯 此方助氣補血,卻病回陽。專治小兒精神已虧,血氣大壞,瘦弱至極
,皆可挽回,真有參天回元之功。
熟地 當歸 枸杞 棗仁 箭 炙 焦朮 黨參(炙。各二錢) 棗皮 肉桂 故紙 乾姜
(炒) 炙草(各一錢) 生姜(三片) 大棗(三枚) 胡桃(一個) 為引,外用灶心土二兩煮水煎藥,加雄
片五分亦可。如咳嗽,加百合、金櫻子各一錢,大熱不退加白芍一錢,泄瀉不止,加丁香六
分。
景岳胃關煎 治慢驚脾虛泄瀉不止,及腹中時有微痛。
熟地(三錢) 山藥 扁豆炒 焦朮(各二錢) 黑姜 吳萸 炙草(各六分)
景岳六味回陽飲 治慢驚四肢厥冷。
黨參 附子 乾姜(各一錢) 熟地(四錢) 當歸(土炒,二錢) 汗多者加箭 二錢,泄瀉者加
焦朮二錢。
<目錄>
<篇名>胎熱門
內容:小兒胎熱,身上濕爛者,用泥蜂土研細摻之。
一方江西碗泥研摻之。一方蕎米粉摻之。一方草房上青苔焙乾研細摻之。
五福化毒丹 治胎熱胎毒口瘡等症。
玄參 桔梗(各一錢) 洋參 青黛(各三分) 赤芍 甘草(各四分)
以上俱為細末,再用馬牙硝二分,寸香三釐,另研和前藥用蜜為丸,薄荷煎湯下。
遊風丹毒。小兒初生後身上或起一片,或數片,或時紅腫,或時消散是也。急宜速治,
遲則無救也。
消毒飲 治小兒丹毒。
牛蒡子(炒) 荊芥 西風 黃芩(各一錢) 升麻 甘草(各五分) 伏龍肝為引。小便不利加車
前、木通,大便結加熟軍。
敷毒丹
伏龍肝 黃連 地榆 燕子泥(各五錢) 明雄(三錢) 共細末,調冷水敷之。
變蒸考 凡小兒生後,必有變蒸之期,其發熱吐瀉與病無異。若誤認為疾,妄投藥餌,
以致蒸長之氣全消,無疾而成有疾,誤事不小。自生之日起至三十二日一變蒸,三百六十零
五日滿十變,骨節成矣。專此之時,宜保護之。若逢變蒸之期,必額多微汗,唇生泡,耳冷
吐乳,真可信也。宜服︰
惺惺散 治小兒變蒸,發熱咳嗽,痰涎鼻塞,身重。
沙參 白朮 茯苓 甘草 白芍 花粉 桔梗(各一錢) 細辛 蘇荷(各三分) 水煎服。
<目錄>
<篇名>發熱門
內容:小兒發熱非一端,或因食積或因寒,有實有虛有積熱,說與醫人仔細看。
發熱面紅,氣粗口渴,啼哭煩躁,唇紅,小便赤色,解表即退。宜服︰
黃芩 紫蘇 蘇荷 防風 柴胡 蟲蛻 連翹 木通 車前 荊芥(各五分) 燈芯為引。
發熱面白,眼青氣微,神倦,溫補即退。宜服︰
洋參 白朮 茯苓 半夏 蟲蛻 骨地 廣皮 天麻(姜炒) 甘草(各五分)
發熱面赤,氣促,兩鼻扇動,汗多,此肺竅不通,肺火有餘。宜服︰
牛蒡子(炒) 枳殼 蘇子 北芥 萊菔子 鉤藤 茯苓 蘇荷 桔梗 雲皮 廣香 蒲黃
(各一錢) 北辛 牙皂(各二分)
微熱面白,氣促,兩鼻扇動,體虛者。宜服︰
黨參(二錢) 雲苓 陳皮 半夏(各一錢) 肉桂(五分) 炙草 黑姜(各六分) 當歸(一錢) 大紅
棗(二枚為引)
虛熱日久,手足心熱,下午益甚,時熱時退,虛煩口渴,宜服︰
生地 棗皮 懷山藥 茯苓 當歸 地骨皮 熟地 丹皮 澤瀉 麥冬(去心。各一錢)
北味(七粒) 烏梅 紅棗(各一枚) 為引。
疳積發熱,肌瘦,大便艱澀,汗下不能,積熱也。宜服︰
鬱金 膽星 熟軍 使君(去殼) 紅曲(各二錢) 共為末,紅糖水調服。
發熱咳嗽,鼻塞聲重,宜服︰
前胡 桑皮 蘇荷 桔梗 乾葛 紫蘇 知母(各一錢) 北辛(三分) 杏霜(去油,一錢) 水
煎服。
久熱,面目浮腫,鼻流清涕,此體虛復冒風寒,宜服︰
黃 白朮 當歸 升麻 柴胡 陳皮 黨參 桂枝 防風(各一錢) 甘草(三分) 姜、棗
為引。
發熱,鼻中出血,宜服︰
桑皮 杏仁 丹皮 白芍 骨皮 側柏葉(炒) 甘草 荊芥(各一錢) 不用引,水煎服。
小兒夜啼 用燈花五朵研爛,塗娘乳上,令小兒食乳自安。一方青黛研水服之。一方五
倍子研末水調,填臍上即安。
<目錄>
<篇名>感冒門
內容:傷寒感冒病尤輕,微微發熱自然平,一錢紫蘇姜二片,豆豉十粒自安寧。
天保採薇丹 勿論大人小兒,四時感冒,姜湯下,或身無汗,加蔥白,化服二三錢,小
兒一二錢,或七八分。如未愈再服即效。惟小兒質嫩氣嬌,一受外邪,風驚癇瘧遂致痰火併
氾,壅塞肺竅,手足抽掣,聲音難出,先以此方開提肺竅,表散外邪,利氣疏痰,安和脾胃
,則病已去大半矣。
羌活 獨活 前胡 赤芍 升麻 葛根 半夏 廣皮 茯苓 紫樸 枳殼 霍香 甘草
川芎 蒼朮 桔梗(各等分)
上為末,神曲糊丸。
<目錄>
<篇名>傷風門
內容:小兒傷風頓覺頭痛鼻塞,呵欠喘急,身熱脈浮者是也。蓋肺主皮毛,風入皮毛,多為咳
嗽。其指紋紅紫而長,外感候也。又有傷風自利,腹脹而手足冷者,脾怯也,當與和脾而兼
發散。又有潮熱多唾,氣粗嘔吐,乳食不消,大便黃白而嗽者,脾肺受寒,不能受納而吐也
。若傷風多淚,脅痛目腫而咳者,兼肝症也。汗多而嗽者,心症也。面黃唇腫,少食噁心,
兼脾症也。面白眼腫,上氣喘急,為肺虛也。嗽而腰痛兼腎症也。
人參敗毒散 治小兒四時感冒,傷風咳嗽,凡咳嗽痰不應者,每二三服,不拘劑數,以
痰豁為度。
沙參 桔梗 枳殼 川芎 甘草 茯苓 羌活 獨活 前胡 柴胡 防風 荊芥(各一錢
生姜一片為引,水煎熱服,忌油。
脾怯者倍茯苓加懷山藥、扁豆、焦朮、藿香;兼肝症倍柴胡加白芍,微加青皮;兼心症
,倍獨活,加連翹、木通;兼脾症加大曲、山楂、麥芽;兼肺症實者,倍加枳殼、白芥子;
兼腎症,倍加獨活。
<目錄>
<篇名>傷寒門
內容:小兒傷寒有五法︰
一曰發表︰其症脈浮,發熱身痛,惡寒脊項強,氣喘咳嗽,頭痛,四肢拘急,口舌和,
脈不沉,口不渴,二便如常。方用麻黃桂枝青龍之屬。
一曰解肌︰脈尺寸俱長,目痛鼻乾,漱水不欲嚥。方用葛根湯、升麻葛根之屬。
一曰和解︰脈不浮不沉,往來寒熱,嘔吐脅痛,胸前脹滿,耳聾,頭汗盜汗,目眩口苦
。方用大小柴胡之屬。
一曰攻裏︰脈至沉而有力,潮熱惡熱,腹痛下利,手足心液有汗出,嚥乾齒燥目不明,
譫語發狂,小腹滿,下利清黃水,不得眠,小便多,自汗,外證頭痛發熱俱罷。方用白虎、
小承氣、六一順氣之屬。
一曰救裏︰脈沉無力,下利清谷,小便清長,四肢厥冷,嘔吐清水涎沫,背惡寒,蜷
臥
武、白通之屬。
麻黃湯 治太陽經傷營,發熱無汗惡寒。
麻黃(體虛少用) 桂枝 杏仁 炙草(各等分) 水煎服,得汗而解。
桂枝湯 治太陽經風傷衛,發熱自汗惡風。
桂枝(一錢五分) 白芍 生姜(各二錢) 紅棗(五枚) 甘草(一錢) 水煎溫服。
大青龍湯 治太陽症見風脈。
麻黃(八分) 石膏(二錢) 桂枝(一錢) 杏仁(七粒) 炙草(五分) 水煎溫服。
小青龍湯 治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或咳或噎或喘。
麻黃 桂枝 白芍 半夏(各一錢) 甘草 乾姜 北辛(各五分) 五味(十二粒) 水煎涼服。
葛根湯 治陽明胃經目痛鼻乾不眠。
粉葛(二錢) 赤芍 桂枝 麻黃 炙草(各五分) 蔥白(三莖) 生姜(三片) 紅棗(二枚) 為引,
水煎服。
如惡寒倍加麻黃,惡風倍加桂枝。如陽明腑病,不惡寒,有汗而溫,當白虎湯。
升麻葛根湯 治邪在陽明經 無汗惡寒發熱。
升麻 粉葛 赤芍 炙草(等分) 水煎服。
小柴胡湯
柴胡(三錢) 沙參 黃芩 法夏 炙草(各一錢) 生姜(一片) 紅棗(三枚,為引) 水煎服。
按此經無出入路,不可汗下,止此方和解之。如兼陽明症,方加葛根、芍藥。如尚有惡
寒等症,用大柴胡湯。
太陽經,表之表也,行身之背;陽明經,表之裏也,行身之前;少陽經,半表半裏也,
行乎兩脅之傍。過此則少陰、太陰、厥陰,俱入臟而為裏。
大柴胡湯 治表症未除,裏症又急,汗下兼行。
柴胡 黃芩 白芍(各一錢) 法夏(八分) 大黃(七分) 枳實(四分) 生姜(三片) 紅棗(三枚) 水
煎服。
白虎湯 治身熱大渴而有汗,脈洪大者服此,無渴者不宜。
熟石膏(二錢) 知母(二錢) 甘草(一錢) 粳米(一撮) 水煎服。
調胃承氣湯 治太陽陽明不惡寒,反惡熱,大便祕結而嘔,日晡潮熱。
大黃(二錢) 芒硝 甘草(各一錢) 生姜(五片) 水煎熱服。
大承氣湯 治陽明太陰譫語五六日,不大便,腹痛,煩渴,並少陰舌乾,口燥,日晡發
熱,脈沉實者。
大黃(三錢) 紫樸 枳實 芒硝(各二錢) 生姜(五片) 水煎服。
小承氣湯 治六七日不大便,腹脹滿悶,症在太陰,無表症,汗後不惡寒,潮熱狂言而
喘者。
大黃(三錢) 紫樸 枳殼(各二錢) 水煎服。
桃仁承氣湯 治外症已解,大便黑,小便利,為瘀血症。
大黃(二錢) 桃仁(七粒) 桂枝 芒硝 炙草(各一錢) 水煎服。
凡用三承氣湯,須以手按小兒自胸至腹,果有硬處,手不可近,又看其舌之燥滑如何,
然後分別。當急下者,宜用大承氣渴;可少與者,宜小承氣湯;宜微和胃氣者,宜調胃承氣
湯。
小建中湯 治傷寒腹中急痛,陰陽相乘。
桂枝(一錢) 白芍(三錢) 炙草 飴糖(各一錢) 生姜(三片) 紅棗(三枚) 水煎服。
陰症腹痛,不大便,桂枝芍藥湯;腹痛甚,桂枝大黃湯;腹痛自利,小便清白,宜四逆
湯、理中湯。
黃 建中湯 治傷寒汗後身痛脈遲弱者。
箭 (蜜,三錢) 白芍(二錢) 安桂 炙草(各一錢) 生姜(三片) 紅棗(五枚)
水煎好,入飴糖二匙,再煎一沸,或瀉者飴糖不用。汗多耗損,陰氣不能榮養筋骨,故
痛。陽虛故脈遲,汗後故脈弱。此乃建立中氣,使生長榮衛,通行津液,則表不虛而身痛自
愈。
理中湯 治太陰病自利不渴,寒多腹痛。
條參 焦朮(各二錢) 乾姜 炙草(各一錢) 水煎溫涼服。
真武湯 治汗發過多,心下驚悸,頭眩身 ,振振欲擗地者。
熟附子(二錢) 白芍(一錢) 茯苓(二錢) 焦朮(一錢五分) 生姜(一片) 水煎溫涼服。
白通湯 治少陰下利無脈。
熟附子(三錢) 乾姜(一錢五分) 蔥白(三莖) 水濃煎冷服。
麻黃附子細辛湯 治少陰病始得發熱脈沉。
麻黃 熟附子(各二錢) 細辛(一錢) 水濃煎溫服。
幼科切要
版主: MissC
版面規則
有關婦女、嬰兒(小孩)的疾病,歡迎在此貼!中醫婦兒科
有關婦女、嬰兒(小孩)的疾病,歡迎在此貼!中醫婦兒科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3
- 文章: 33486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幼科切要
四逆散 治陽元極,血脈不通,四肢厥冷,在臂脛之下。若陰症,則上過平肘,下過夫
膝也。
柴胡 白芍 枳實 甘草(等分) 水濃煎熱服。
玄參升麻湯 治發斑嚥痛。
玄參(一錢五分) 升麻 甘草(各一錢) 水濃煎熱服。
陽毒升麻湯 治赤 狂言吐膿血。
升麻(一錢五分) 犀角 射乾 黃芩(各一錢) 揀參(二錢) 甘草(八分) 水煎熱服。
桃仁湯 治狐惑聲啞。
桃仁(十粒) 槐花子(二十粒) 艾葉(一錢) 紅棗(二枚) 水濃煎,空心熱服。
黃連犀角湯 服桃仁湯後服。
犀角 川連(各二錢) 川烏(四個) 木香(三錢) 水煎服。
牛蒡湯 治發熱不透,餘毒在心包絡,令瘥後昏煩,甚至手足搐搦或寒或熱。
牛蒡根 升麻 牛膝 南星(各六錢)
上為末,每服五分,酒調下,每日三次。
牡蠣澤瀉湯 治前證腰以下浮者。
牡蠣( ) 澤瀉 葶藶 花粉(等分)
上為末,每服一錢,米飲調下。
黃龍湯 治發熱不退,或寒熱往來。
柴胡(三錢) 黃芩 赤芍 甘草(各二錢) 生姜(三片) 紅棗(二枚) 水煎熱服。
<目錄>
<篇名>傷暑門
內容:凡治傷暑證,最當辨其陰陽虛實。若外中熱邪、內亦煩躁而熱者。此表裡俱熱,方是陽
症,治宜清熱解暑。
若脈虛無力,或為惡寒背寒,或為吐惡,或為腹痛泄瀉,或四肢鼻尖微冷,或不喜冷茶
冷水,或息促氣短無力,皆陽中之陰也。凡見此類,但當專顧元氣,四君子為主治,或理中
湯加白芍。若虛寒甚者,則合時令而從證,必用桂附參 等藥,切不可因暑熱之名,而熱用
寒涼解暑,則禍不可勝言矣。
五積散 治陰暑受寒,頭痛無汗,惡寒身體拘急,四肢酸疼,以此溫之。
白芷 廣皮 紫樸 枳殼 桔梗 川芎 白芍 茯苓 蒼朮 當歸 法夏 桂枝 黑姜
炙草(各五分) 生姜(三片) 棗(二枚) 水煎服。
清暑益氣湯 治傷暑寒熱,自汗口渴,惡寒發熱。
條參 箭 焦朮 建曲(各一錢) 澤瀉 黃柏 青皮 乾葛 五味 炙草(各五分) 姜(一
片) 棗(二枚,為引)
人參白虎湯 治中暑不惡寒而發熱。
沙參 石膏 知母(各一錢) 炙草(五分)
粳米一撮,水煎服。口渴加麥冬一錢,五味七粒。
調元生脈散 平肝木,益脾土,瀉邪火,補元氣,小兒要藥。
黨參 箭 麥冬(各二錢) 五味(一分) 炙草(一錢) 姜(三片) 大紅棗(二枚,為引)
加味五苓散 治暑症要藥。
焦朮 茯苓(各二錢) 豬苓 澤瀉 安桂 藿香 木瓜 西砂(各一錢) 姜(三片) 紅棗(三枚) 燈芯為引。
四君子湯 治脾胃虛弱,四肢無力,咳嗽傷暑等症。
條參 焦朮 茯苓(各二錢) 炙草(一錢) 姜(二片) 棗(二枚) 水煎服。
吐加西砂一錢;水瀉加前仁一錢;食積加神曲、麥芽各一錢。
理中湯 治陰暑嘔吐、瀉利腹痛。
條參 黑姜(各一錢) 炙草(七分) 焦朮(三錢) 大棗(二枚) 水煎服,為丸亦可。
生脈散 固中氣,清火熱,保肺金,並止口渴。
洋參(二錢) 麥冬(三錢) 五味子(五分) 水煎服。
香苓湯 治陽暑脈虛兼吐瀉。
焦朮 茯苓 扁豆(各二錢) 香薷 豬苓 澤瀉 安桂 紫樸 甘草(各一錢) 大棗(二枚)
生姜(三片) 燈芯(十莖,為引) 水煎服。
<目錄>
<篇名>傷食門
內容:凡小兒傷食,關紋沉滯,胸腹飽脹疼痛,手足心熱,或下午熱,口渴。兼風者,咳嗽燒
熱,兼寒者吐瀉。凡傷食輕者,以神曲、麥芽、焦楂各二錢,水煎服。傷飯食者,加炒谷芽
二錢,老米二錢;傷麵食者,加萊菔子一錢,小酒曲一個(燒);傷肉食者,倍加焦楂或蕪荑
各一錢;宿食者,加香附一錢;食重者,加枳殼、伏皮各二錢,或少加谷蟲數粒亦可;脾虛
者,以四君子湯加枳殼、西砂各二錢;傷食咳嗽,服平胃、二陳湯;傷食吐瀉者,服洪氏寸
金丹,再兼證各自加減。小兒稟賦甚薄,切勿妄用三稜莪朮,以傷元氣。
平胃二陳湯 治傷食腹痛,停食咳嗽。
蒼朮 陳皮 甘草 紫樸 茯苓 半夏 山楂 神曲(各八分) 水煎服。
洪氏寸金丹 治小兒食滯、感冒無不應驗,價廉而功大也。
藿香 蒼朮 紫樸 廣皮 神曲 紫蘇 白芍 赤苓 桔梗 法夏 白芷 砂仁 廣皮
(各八分) 姜(三片) 水煎服。加分細末為丸亦可。
<目錄>
<篇名>咳嗽門
內容:小兒之咳,謂有聲無痰者,肺傷也。嗽則有痰無聲者,肺濕也。咳嗽則有虛實、風寒、
濕食、停痰、陰虛等症。但因痰而嗽者,痰為重,主治在脾;因咳而動痰者,咳為重,主治
在肺。以時而言之,清晨咳者屬痰火,午前嗽者屬胃火,午後嗽者屬陰虛,黃昏嗽者火浮於
肺,二更嗽者食積滯於三焦。嗽而抱首面赤反食者,肺實也。氣逆虛鳴,面白餐食者,肺虛
也。痰腥而稠,身熱喘滿,鼻乾面赤者,肺熱也。嗽多清痰,面白而喘,惡風多涕者,肺寒
也。感冒風寒,發熱鼻塞,聲重者,服參蘇飲。因火痰熱,咳嗽面赤,心煩嚥痛,鼻血者,
服清熱導痰湯。傷食停痰,吐嘔腹痛者,服平胃二陳湯。久咳氣虛,四肢怯冷,氣血不足者
,服補中益氣湯。
水氾為痰,五心發熱,食減神昏,痰如水泡者,服八仙長壽飲。日間咳少,夜間甚者,
服金水六君湯。
參蘇飲 治四時感冒,頭痛發熱,咳嗽痰盛。
茯苓(一錢) 揀參 枳殼 法夏 前胡 蘇葉 乾葛 廣皮 桔梗(各一錢) 炙草(五分) 生
姜(三片) 蔥白(三寸) 水煎溫服。
人參敗毒散 此方辛平升散,為咳嗽第一神方,舉世少有。知者凡有咳嗽,無論內傷外
感風寒,夾濕夾毒,不拘男婦、大小,胸緊氣急嚥痛口苦,痰不相應,即用此方升散之。或
感冒重者,服此其咳愈甚,不知者以為藥不相符,棄而不服。不知正是升散之力佳兆也,再
服之漸次輕減。不拘劑數,只以痰為度,聲響痰出,是其效也。枯燥之人,數劑之後,略加
沙參、尾參、當歸、白芍、生地、麥冬之類,以滋其陰,無不愈者。再有叮嚀,凡咳嗽初起
,切不可誤用寒涼及滋陰之藥,閉其肺竅,為害不小,但以辛散之藥為先著。俟痰應之後,
漸加滋陰則得也。
揀參 川芎 枳殼 茯苓 前胡 柴胡 蘇荷 芥穗 西風 連翹(各一錢) 桔梗(一錢二
分) 羌活(七分) 獨活 甘草(各五分) 生姜(一片) 水煎服。
清肺飲 治氣逆而咳,面白有痰。
前胡 枳殼 知母 川貝 茯苓 桔梗 麥冬 井膠(各一錢) 柴胡 蘇荷(各七分) 桑皮
(五分) 甘草(五分) 水煎服。忌油。
葶藶丸 治乳食衝脾,傷風咳嗽,身熱痰多喘嗽。
葶藶(去土,隔紙略炒) 牽牛(炒) 杏仁(去皮尖,炒黃色另研) 防己(炒)
上藥等共為末,入杏仁泥和蒸,棗紅為丸,如綠豆大,每服六七丸,姜湯送下,量小兒
大小加減。
清寧丸 治心肺有熱而令咳嗽,宜從小便利出。
桑皮(炙) 葶藶(炒) 赤苓(酒炒) 前仁(炒。各等分) 甘草(減半)
上為末,每服五分,生姜大棗湯送下。
清熱導痰湯 治火咳熱痰結胸。
白茯苓 陳皮 半夏 南星 枳實 桔梗 黃芩 栝蔞仁(捶去油) 甘草(各七分) 桑皮
川貝(各八分) 杏仁(七粒,去皮尖)
平胃二陳湯 治傷食腹痛,停痰咳嗽。
蒼朮 陳皮 甘草 濃樸(薑汁炒。各一錢) 茯苓 半夏 楂肉 神曲(炒。各八分)
加減補中益氣湯 治咳嗽氣虛,以此升之。
蜜 人參 當歸 白朮(土炒) 茯苓(各一錢) 廣皮 炙草 蜜升麻 蜜柴胡(各五分)
以上原方,虛咳者加酒芍、麥冬(各一錢),五味(七粒)。
八仙長壽飲 治腎虛水氾為痰。
熟地 棗皮 懷山藥 茯苓(各一錢) 丹皮 澤瀉(各七分) 五味子(七粒) 麥冬(去心,一錢)
金水六君煎 治夜咳不愈。
熟地 當歸(各四錢) 茯苓(三錢) 半夏 陳皮 甘草(各一錢) 核桃(二個) 煨姜 水煎服。
<目錄>
<篇名>喘急門
內容:凡小兒喘急,關紋浮大,手足溫,主外感;關紋淡白,唇白,主虛。外感之喘,發熱無
汗,主表實也;有汗而喘者,主表虛也。
五虎湯 治外感無汗而喘。
麻絨(一錢) 杏仁(七粒) 細茶(一撮) 有痰者加二陳湯,即茯苓(二錢) 法夏 廣皮(各一錢)
甘草(三分) 姜(一片) 棗(二枚) 水煎服。
三子湯 治氣喘胸中緊滿作嗄聲。
蘇子 芥子 萊菔子(各一錢) 不用引,虛者停用。
八味地黃湯 治喘急久不愈,腎氣虛寒。
熟地(五錢) 棗皮 山藥 茯苓(各二錢) 粉丹 澤瀉(各一錢) 肉桂 附子(各七分) 生姜、
大紅棗引,水煎服。
三承氣湯 治喘而舌黃,大便堅實者,熱邪傳裏也。
大黃 芒硝 濃樸 枳實(各一錢) 甘草 檳榔 藿香(各七分) 水煎服。
<目錄>
<篇名>咳血門
內容:小兒感覺風寒邪熱入肺,初起疏散,久則滋陰,務察關紋浮暗,神氣虛實而治之。
加減參蘇飲 治小兒初起咳血,或咳血兼外感者。
紫蘇 廣皮 桔梗 前胡 廣香 當歸 茯苓(各一錢) 甘草(五分) 水煎服,吐血童便為
引。
加減清肺湯
茯苓 當歸 生地 白芍 紫菀 玉竹 百合 側柏葉(炒) 桑皮(各一錢) 甘草(五分)
六味地黃湯 治陰虛久咳吐血者,並治小兒手足心熱,神氣虛損,日清夜煩等症。
熟地(三錢) 懷山藥 茯苓 棗皮(各二錢) 粉丹 澤瀉(各八分) 吐血者加牛膝一錢。
<目錄>
<篇名>嘔吐門
內容:凡小兒嘔吐,多傷於胃則嘔,或上有痰,宜服︰
和胃二陳湯
半夏 廣皮 藿香 神曲 麥芽(炒) 紫樸 蒼朮 茯苓(各一錢) 甘草(五分) 泡姜(引) 水
煎服。
唇紅嘔吐,加竹茹、石膏、黃芩各一錢;小便短加木通、前仁各一錢;吐兼瀉而有寒熱
者,加紫蘇、前胡、白芷、澤瀉;寒重吐不止者,服逐寒蕩驚湯,方見驚風門,照後加減,
用生薑汁、蜂蜜為引,煎服。
<目錄>
<篇名>霍亂門
內容:小兒霍亂之病起於倉卒,其證揮霍擾亂,無有寧止。多因夾食傷寒,陰陽不合,上吐下
瀉,而煩躁悶亂者是也。其邪在上焦則吐,邪在下焦則瀉,邪在中焦則上吐下瀉。又有上不
能吐,下不能瀉者,為乾霍亂,又名絞腸痧。其病因脾胃之邪無從內出。若加喘滿作搐者,
十不救一。凡上吐下瀉,當分寒熱而治之。凡初起勿飲米湯,以主胃邪者難治,宜服藿香正
氣散。有先瀉後吐者,乃脾胃虛寒,故先瀉白水,而吐亦不多,口氣緩而神氣慢,額上有汗
,六脈沉細,此為虛冷,宜溫之,六君子湯。不愈則理中湯加霍香、木瓜各一錢。
有先吐後瀉者,乃脾胃有熱,故喘促唇紅吐沫,面赤渴飲水漿,脈洪而數,此為熱也。
和解之,五苓散加藿香。
其於霍亂,上不得吐,下不得瀉,最為危迫,速用鹽湯探吐之,必待其吐出宿食積痰,
然後用藥,或以針刺十指甲邊,令血出,或刺膝彎名委中穴,出血即解,後用藿香正氣散。
藿香正氣散 治風邪傷胃,陰陽不和,上吐下瀉。
紫蘇 腹皮 桔梗 茯苓 法夏 紫樸 白芷 廣皮 炙草(等分) 生姜(三片) 大棗(三枚
水煎服。
六君子湯即四君子湯加陳皮、法夏,方見傷暑門。
理中湯見傷暑門,加藿香、木瓜各二錢。
加味五苓散 治傷暑霍亂吐瀉。
焦朮 茯苓(各二錢) 豬苓 澤瀉 安桂 藿香 木瓜 西砂(各一錢) 生姜(一片) 大棗(一
枚) 燈芯(引)
鹽湯吐法 其法以溫水調食鹽略鹹,一大碗,令小兒飲之,良久以指探其喉間則吐,一
吐即安。
一方用綠豆、胡椒各二十粒,研細,水煎服。如渴甚,將二物研細,以新汲水調服即安
。
一方六一散調薑汁水服。
<目錄>
<篇名>吐瀉門
內容:胃苓湯 小兒吐瀉,寒食隔滯,腹痛脾虛必服。
蒼朮 陳皮 濃樸 豬苓 茯苓 焦朮 澤瀉 甘草(等分)
腹痛加白芍、香附,羅必偉先生本方加肉蔻最效。
七味白朮散
條參 白朮 茯苓(各二錢) 藿香 乾葛 白芍(各一錢) 甘草(六分) 車前子 砲姜為引。
神效丸 治胃虛泄瀉嘔吐。
藿香 砂仁(炒) 赤苓(各一兩) 炙草 甘草(各五錢) 共為末,老米糊丸,每服一錢,研爛
姜湯衝服。火嘔洩者,加竹茹、石膏煎湯引。
安胃醒脾湯 脾虛則瀉,胃虛則吐,脾胃不合,陰陽不順,吐瀉兼作,宜服此方。
焦朮 茯苓(各三錢) 滑石 西砂(各一錢) 木香(七分) 姜棗煎服。
傷食,加枳殼、山楂;夾驚,加膽星、天麻;傷風,加防風、乾姜;傷暑,加香薷、扁
豆;虛加黨參、箭 ;內熱,加黃連;渴不止,加烏梅;吐不止,加藿香;瀉不止,加升麻
。
<目錄>
<篇名>泄瀉門
內容:泄瀉一門,傷暑傷食,痰濕火鬱,脾虛腎虛肺虛,皆有瀉症,惟變其寒熱虛實。若水瀉
則分之,食瀉則消之,熱瀉則清之,寒瀉則溫之,虛瀉則補之,久瀉則止之、澀之。今將諸
方開列於下,用此察實的當,加減用之可也。
水瀉乃脾氣不溫,腹不痛者,濕也。宜服︰
分水神丹
焦朮(七錢) 車前子(三錢) 水煎服。
白朮芍藥湯 治脾經受濕,水洩注下,體重困倦,不欲飲食,水谷不化等症。
焦朮 芍藥(各四錢) 甘草(一錢) 水煎服。
熱瀉乃過於燥熱而成,腹痛腸鳴,腹痛一陣,瀉一陣,糞如醬色者。宜服︰
瀉青丸 方在驚風門。
芍藥湯 清熱行血調氣。經曰︰溲而便膿血,知氣行則血行,行血則便自愈,調氣則後
重除。
芍藥(八錢) 當歸 黃芩 黃連 大黃(各二錢) 檳榔(一錢) 肉桂 甘草 木香(各八分) 如
便後臟毒,加黃柏二錢。
上為末,每服三錢,煎水去渣服。
痛瀉要方 治痛不止。
白朮(二錢) 白芍 陳皮 防風(各一錢) 久瀉加升麻,水煎服。
痰瀉或瀉或不瀉,或多或少。宜服︰
平胃散 治脾有停濕,痰飲痞隔,宿食不消,滿悶嘔吐,乃山嵐瘴,不服水土。
蒼朮 紫樸 陳皮(各一錢) 甘草(六分) 姜棗煎服。傷食加神曲,濕勝加五苓,痰多加半
夏,脾倦不思食加條參,痞滿加枳殼、木香,大便祕加大黃,小便赤澀加豬苓、澤瀉,傷寒
頭痛加蔥白、豆豉,取微汗皆可。
食積瀉,腹痛,瀉後痛。宜服︰
神曲 麥芽 焦楂(各二錢) 水煎服。
保和丸 治食積飲停,腹痛,泄瀉,痞滿吐酸積滯
,惡食,食瘧下利。
山楂 神曲 茯苓(各一錢) 半夏 陳皮 萊菔子 連翹 麥芽(各一錢) 水煎服。
脾虛作瀉,完谷不化。宜服︰
四柱散 治元陽不足,臟氣虛,真陽耗散,腹痛冷痛。
茯苓 附子 黨參(各二錢) 木香(一錢) 姜(三片) 水煎服。滑洩不止,加豆蔻(去油)、訶子
(各一錢),名曰六柱散。《活人書》有焦朮無訶子。
參苓白朮散 治脾胃虛弱,飲食減少,神氣不足,或久病陽虛作瀉,及老幼體弱,均可
服之。
條參 白朮 茯苓 廣皮 山藥 炙草 扁豆 蓮肉(各二錢) 砂仁 桔梗 苡仁(各一錢)
上為細末,棗湯米汁調下。
久瀉不止,脾虛者。宜服︰
加味六君子湯 治一切脾胃虛弱,泄瀉之證,及傷寒病米谷不化,腸中虛滑;發瀉微痛
,久不瘥者,乃小兒脾疳,泄瀉久痢。
條參 焦朮 茯苓 箭 山藥 甘草(各二錢) 砂仁 紫樸 肉蔻(面裹煨另研。各一錢)
棗(二枚) 水煎服。如為丸,每服二錢,米湯下。
加味地黃丸 治小兒泄瀉、日少夜多。
熟地 棗皮 茯苓 懷山藥(各二錢) 澤瀉 丹皮 故紙 吳萸(各五分) 肉蔻(去油,六分)
四肢冷,加附子、肉桂各五分,姜棗為引。
真人養臟湯 治瀉痢日久,赤白已盡,虛寒脫肛,亦治下痢赤白,臍腹疼痛,日久無度
。
粟殼 訶子(曲裹煨) 肉蔻(曲裹煨) 木香 蒙桂(各八分) 條參 焦朮 當歸(土炒,各二錢
白芍(一錢) 甘草(五分) 如寒甚,加附子去當歸,紅棗為引,水煎服。
<目錄>
<篇名>痢疾門
內容:小兒痢疾,由暑濕兼夾食滯,大約宜清消者多,溫補者少。切忌大汗大分大下,致成變
症。但有紅白裏急之別,紅者血熱,白者寒積。紅白者用槐花、乾姜各二錢,水煎服。盡紅
者用百草霜半茶杯、熟老米一杯,同研末,加紅糖二兩,水合成粑,分二三次食完。單白者
,用普茶水、糖、枳殼各二錢,水煎服。大便結者,服獨黃丸。重者服︰
石室神丹 治血痢並紅白積滯。
當歸 黃連(各一錢) 枳殼 白芍(各二錢) 萊菔子(一錢) 木香 甘草(各五分) 水煎服。
一方苦參二兩、木香五錢,每服二錢。
一方冬至日多收蘿蔔菜,鋪草房上,日曬夜露,計一月,莫多一日,收回用篾簍貯好。
遇有痢疾,水煎服之。並治疫熱咽喉腫痛。凡小兒大人皆可服。
一方紅糖、白糖各四兩,砂仁二兩,荸薺三斤,桑子不拘多少,用罐子貯定,火酒三斤
泡好。遇有痢疾,令病患面東,小兒食荸薺一個,大人三個自愈。
<目錄>
<篇名>腹痛門
內容:小兒腹痛,皆有飲食失節,中氣受傷,寒邪乘虛而入。陽虛亦有腹痛,或蟲積等症。務
察部位,手按虛實,預觀氣色。關紋浮青風寒,沉青陰寒,淡紅虛寒,沉澀食積。口唇內有
白坑點者寒蟲,宜溫;若紅子粒者熱蟲,宜殺蟲兼清。
中脘腹痛屬太陰,服︰
理中湯 方見傷寒門。
臍腹痛屬少陰,服︰
真武湯
白朮 附子 茯苓 白芍(各二錢) 甘草(八分) 姜、棗引。
小腹痛屬厥陰,服︰
當歸四逆湯加吳萸 見傷寒門。
寒入陰分小腹痛,急用︰
小建中湯 方見傷寒門。
外感兼宿食而腹痛者,服︰
藿香正氣散 方見霍亂門。
腹中綿綿而痛無增減,欲得熱手按,及喜熱飲者,服︰
理中湯加肉桂、砂仁,方見前。
腹中時痛時止,熱手按而不減,唇熱口乾者熱,也用︰
二陳湯
法夏 廣皮 茯苓 甘草(各一錢) 紫樸 枳實 黃連 黃芩 梔子(各八分) 不用引,水
煎服。
飲食過傷腹痛飽脹,服︰
木香檳榔丸
木香 檳榔 陳皮 香附 熟軍 黃柏(各一錢) 燈芯引。成人加莪朮、牽牛,熱重加黃
連一錢。
蟲痛或痛或止,口吐清水,服︰
理中湯 方見前,加榧子、雷丸。
椒梅丸 治腹痛口渴,飲水吐酸。
花椒(一錢) 烏梅(三枚) 蔥腦(三個) 檳榔(一錢)
上為細末,米糊為丸,開水服。
固土丸 治小兒腹虛腹痛,時常吐瀉蟲出。
條參 焦朮 榧子 茯苓 檳榔 使君子 鶴虱 蕪荑 雷丸(各一錢) 甘草(五分) 水煎
服。
打蟲方
使君子(三錢,去殼) 檳榔 牽牛 大黃(各二錢) 水煎服。體虛者不宜。
一方,雷丸三錢,蒼朮一錢 共為細末,分為三次,每次用雞蛋一個,調藥煎黃,與小
兒食之神效。
<目錄>
<篇名>瘧疾門
內容:凡小兒觸冒風寒暑濕,客於皮膚,積於臟腑,邪正相攻,陰陽偏勝,發則寒熱往來,陽
不足則先寒後熱,陰不足則先熱後寒。寒多熱少者,陰勝陽也;熱多寒少者,陽勝陰也。陰
陽互攻,則寒熱相半。其初也,必內有痰食,致臟氣不流,故發而為瘧。
風瘧因風得之,惡風自汗煩渴,頭痛不安,風瘧也,故先熱後寒,初服桂枝湯,不退,
再服柴胡湯加常山、檳榔、烏梅截之。久不退者,補中益氣湯多服自愈。
寒瘧因感寒得之,無汗惡寒,攣急面青,陰也。故先寒後熱,宜發散寒邪,養胃湯加桂
心,不退,再服平胃散加檳榔、草果截之。久不退,六君子湯加乾姜、肉桂,服之自愈。
暑瘧因傷暑之陰氣,發則熱而不寒,煩渴少睡,嘔惡。宜解暑毒,用柴胡白虎湯。不止
,去石膏,加貝母、常山、檳榔截之。久不退,補中益氣湯服之自愈。
濕瘧因冒雨濕,汗出或久坐濕地得之,身體肢節乏力,嘔逆脹滿。初服胃苓不止,再服
平胃散加茯苓、檳榔、常山截之。久不止者,參苓白朮散服之自愈。
食瘧由飲食不節,饑飽有傷然也。凡食生冷魚肉油膩之物,以致中脘停痰,皆為食瘧。
其狀饑不欲食,中滿嘔逆,腹痛,宜去食。初服四獸飲,不止,再服二陳湯加枳殼、胡椒、
白芷截之。久不愈,六君子湯,諒食積氣體虛實加減,服之自愈。
桂枝白朮湯 治感冒而發熱瘧。
桂枝 青皮 廣皮 茯苓 法夏 焦朮(各一錢) 川芎 白芷 蘇子 桔梗 檳榔(各七分)
生姜(三片) 大棗(三枚)
水煎服,於未發前二時服之。
小柴胡湯,方見傷寒門。
補中益氣湯 方見咳嗽門。
養胃湯 治感寒發瘧。
草果 藿香葉 廣皮 桂心(各一錢) 炙草(五分) 生姜(三片) 烏梅(一粒) 水煎服。
平胃散 治寒瘧不止,以此治之。
蒼朮 紫樸 廣皮 檳榔(各一錢) 草果仁(薑汁炒) 炙草(七分) 生姜(三片) 紅棗(三枚) 水
煎早服。
六君子湯 方見霍亂門。
柴胡白虎湯 治傷暑發瘧,但熱不寒。
洋參 柴胡 黃芩 法夏 石膏 知母(各一錢) 甘草(六分) 粳米(一錢) 生姜(三片) 大棗
(三枚) 水煎未發時早服。
參苓白朮散 見泄瀉門。
四獸飲 治食瘧,和胃消痰。
沙參 法夏 茯苓 廣皮 枳殼 焦朮(各一錢) 炙草(八分) 生姜(三片) 大棗(三枚) 烏梅
(一個) 水煎服。
二陳湯 見腹痛門。
胃苓湯 見吐瀉門。
<目錄>
<篇名>疳積門
內容:疳積一證,因小兒脾胃虛弱,凡食生冷油膩,停滯不化,初起為積,積久成疳,遂致五
臟受病,形狀難看。初起體實,以集聖五疳丸為主,復載五臟病狀,察其虛實陰陽,各自加
減。體虛者總以參苓白朮散,或肥兒丸調之,以補為消可也。
小兒切牙,舌紅舌上生瘡,愛飲涼水,唇紅面白,喜伏於地,此心疳也。
集聖寧心丸
蘆薈 靈脂 夜明砂 使君子(各二錢) 當歸 洋參(各四錢) 黃連 乾蟾蜍(各一錢) 生地
茯苓(各二錢) 膽星 硃砂 甘草(各七分)
共為末,煉蜜為丸,如龍眼大,每服二丸,開水化服。末藥衝服亦可。
小兒面青目生白膜,泄瀉青糞,此肝疳也。
集聖平肝丸
蘆薈 靈脂 夜明砂 使君子(各二錢) 當歸 川芎 黨參(各四錢) 黃連 蟾蜍 膽草
梔子 防風 天麻 蟬蛻去頭足 青黛(各一錢) 和丸如前。
小兒鼻下赤爛,手足枯細,口中腥臭,或作喘嗽,此肺疳也。
集聖清肺丸
蘆薈 靈砂 夜明砂 廣皮 使君子(各二錢) 當歸 沙參(各四錢) 黃連 蟾蜍 桑皮
桔梗 蘇葉 阿膠(各二錢) 炙草(一錢) 和丸如前。
鼻爛用澤蘭、掃粉、銅綠等分,細末調豬油擦之。
小兒耳內生瘡,腳如鶴膝,或齒縫臭爛,變成走馬疳者,服︰
集聖補腎丸
蘆薈 夜明砂 使君子 當歸 條參(各四錢) 黃連 蟾蜍(各一錢) 熟地(五錢) 茯苓 棗
仁(各二錢) 粉丹 澤瀉(各一錢) 和丸如前。
小兒愛食泥土冷物,飲食無度,身面俱黃,頭大項小,腹脹腳弱,間或泄瀉,晝涼夜熱
,不思乳食,此脾疳也。服︰
集聖醒脾丸
蘆薈(酒蒸) 靈脂(炒) 夜明砂(炒) 廣皮(各二錢) 青皮 莪朮(各一錢) 使君肉(二錢) 木香(八
分) 當歸 川芎 條參(各四錢) 黃連 西砂(各一錢)
上為細末,用公豬膽一個,取汁將藥和勻,粟米糊丸如龍眼大,每服二丸,米飲調服。
以下之證以為為主。
食積久而成疳,其症形瘦腹緊,時發潮熱,羞見生人則哭。本方去蘆薈、靈脂,加黨參
、黃 、焦朮、茯苓、法夏、枳實、紫樸、炙草、神曲、麥芽、鱉甲、三稜各二錢。
久瀉不止,胃虛成疳,此疳瀉也。本方去蘆薈、莪朮、靈脂,加白朮、茯苓、肉蔻(去
油)、訶子、條參各二錢。
久痢不止,胃虛成疳,此疳痢也。本方去蘆薈、莪朮、青皮、靈脂、加訶子、肉蔻、建
蓮肉各三錢,合為丸。
瘧久不止,胃虛成疳,此必有癖,謂之疳瘧。本方去蘆薈、靈脂,加箭 、炙鱉甲、柴
胡、半夏、神曲、三稜各一錢,黨參五錢,和為丸。
餘則腦疳、脊疳、蛔疳、下奚疳、無辜疳,無外照經,虛實寒熱,用藥加減,諒其小兒
元氣濃薄用之可也。此證悉載《幼幼整合》。
參苓白朮散 見泄瀉門。
肥兒丸 治一切久病成疳,總歸虛處,不可以前法治之,只宜以此久服,以補為消,無
不愈者。
條參 箭 焦朮 茯苓 廣皮 當歸(各一兩) 青皮 炙鱉甲 川連 木香 使君肉
蟾蜍 炙草(各五分)
上為細末,以山藥四兩,打糊為丸,量小兒大小,加減日日服之,米飲送下,病癒藥止
。
一方小兒疳積,面黃飲水,久而不愈。可用雞內金二張,蝸牛五個,焙乾細末,以豬
貼破開,將末藥KT 上菜葉,包好火煨熟,與爾子食之自愈。根據法制食,真有神效。
膝也。
柴胡 白芍 枳實 甘草(等分) 水濃煎熱服。
玄參升麻湯 治發斑嚥痛。
玄參(一錢五分) 升麻 甘草(各一錢) 水濃煎熱服。
陽毒升麻湯 治赤 狂言吐膿血。
升麻(一錢五分) 犀角 射乾 黃芩(各一錢) 揀參(二錢) 甘草(八分) 水煎熱服。
桃仁湯 治狐惑聲啞。
桃仁(十粒) 槐花子(二十粒) 艾葉(一錢) 紅棗(二枚) 水濃煎,空心熱服。
黃連犀角湯 服桃仁湯後服。
犀角 川連(各二錢) 川烏(四個) 木香(三錢) 水煎服。
牛蒡湯 治發熱不透,餘毒在心包絡,令瘥後昏煩,甚至手足搐搦或寒或熱。
牛蒡根 升麻 牛膝 南星(各六錢)
上為末,每服五分,酒調下,每日三次。
牡蠣澤瀉湯 治前證腰以下浮者。
牡蠣( ) 澤瀉 葶藶 花粉(等分)
上為末,每服一錢,米飲調下。
黃龍湯 治發熱不退,或寒熱往來。
柴胡(三錢) 黃芩 赤芍 甘草(各二錢) 生姜(三片) 紅棗(二枚) 水煎熱服。
<目錄>
<篇名>傷暑門
內容:凡治傷暑證,最當辨其陰陽虛實。若外中熱邪、內亦煩躁而熱者。此表裡俱熱,方是陽
症,治宜清熱解暑。
若脈虛無力,或為惡寒背寒,或為吐惡,或為腹痛泄瀉,或四肢鼻尖微冷,或不喜冷茶
冷水,或息促氣短無力,皆陽中之陰也。凡見此類,但當專顧元氣,四君子為主治,或理中
湯加白芍。若虛寒甚者,則合時令而從證,必用桂附參 等藥,切不可因暑熱之名,而熱用
寒涼解暑,則禍不可勝言矣。
五積散 治陰暑受寒,頭痛無汗,惡寒身體拘急,四肢酸疼,以此溫之。
白芷 廣皮 紫樸 枳殼 桔梗 川芎 白芍 茯苓 蒼朮 當歸 法夏 桂枝 黑姜
炙草(各五分) 生姜(三片) 棗(二枚) 水煎服。
清暑益氣湯 治傷暑寒熱,自汗口渴,惡寒發熱。
條參 箭 焦朮 建曲(各一錢) 澤瀉 黃柏 青皮 乾葛 五味 炙草(各五分) 姜(一
片) 棗(二枚,為引)
人參白虎湯 治中暑不惡寒而發熱。
沙參 石膏 知母(各一錢) 炙草(五分)
粳米一撮,水煎服。口渴加麥冬一錢,五味七粒。
調元生脈散 平肝木,益脾土,瀉邪火,補元氣,小兒要藥。
黨參 箭 麥冬(各二錢) 五味(一分) 炙草(一錢) 姜(三片) 大紅棗(二枚,為引)
加味五苓散 治暑症要藥。
焦朮 茯苓(各二錢) 豬苓 澤瀉 安桂 藿香 木瓜 西砂(各一錢) 姜(三片) 紅棗(三枚) 燈芯為引。
四君子湯 治脾胃虛弱,四肢無力,咳嗽傷暑等症。
條參 焦朮 茯苓(各二錢) 炙草(一錢) 姜(二片) 棗(二枚) 水煎服。
吐加西砂一錢;水瀉加前仁一錢;食積加神曲、麥芽各一錢。
理中湯 治陰暑嘔吐、瀉利腹痛。
條參 黑姜(各一錢) 炙草(七分) 焦朮(三錢) 大棗(二枚) 水煎服,為丸亦可。
生脈散 固中氣,清火熱,保肺金,並止口渴。
洋參(二錢) 麥冬(三錢) 五味子(五分) 水煎服。
香苓湯 治陽暑脈虛兼吐瀉。
焦朮 茯苓 扁豆(各二錢) 香薷 豬苓 澤瀉 安桂 紫樸 甘草(各一錢) 大棗(二枚)
生姜(三片) 燈芯(十莖,為引) 水煎服。
<目錄>
<篇名>傷食門
內容:凡小兒傷食,關紋沉滯,胸腹飽脹疼痛,手足心熱,或下午熱,口渴。兼風者,咳嗽燒
熱,兼寒者吐瀉。凡傷食輕者,以神曲、麥芽、焦楂各二錢,水煎服。傷飯食者,加炒谷芽
二錢,老米二錢;傷麵食者,加萊菔子一錢,小酒曲一個(燒);傷肉食者,倍加焦楂或蕪荑
各一錢;宿食者,加香附一錢;食重者,加枳殼、伏皮各二錢,或少加谷蟲數粒亦可;脾虛
者,以四君子湯加枳殼、西砂各二錢;傷食咳嗽,服平胃、二陳湯;傷食吐瀉者,服洪氏寸
金丹,再兼證各自加減。小兒稟賦甚薄,切勿妄用三稜莪朮,以傷元氣。
平胃二陳湯 治傷食腹痛,停食咳嗽。
蒼朮 陳皮 甘草 紫樸 茯苓 半夏 山楂 神曲(各八分) 水煎服。
洪氏寸金丹 治小兒食滯、感冒無不應驗,價廉而功大也。
藿香 蒼朮 紫樸 廣皮 神曲 紫蘇 白芍 赤苓 桔梗 法夏 白芷 砂仁 廣皮
(各八分) 姜(三片) 水煎服。加分細末為丸亦可。
<目錄>
<篇名>咳嗽門
內容:小兒之咳,謂有聲無痰者,肺傷也。嗽則有痰無聲者,肺濕也。咳嗽則有虛實、風寒、
濕食、停痰、陰虛等症。但因痰而嗽者,痰為重,主治在脾;因咳而動痰者,咳為重,主治
在肺。以時而言之,清晨咳者屬痰火,午前嗽者屬胃火,午後嗽者屬陰虛,黃昏嗽者火浮於
肺,二更嗽者食積滯於三焦。嗽而抱首面赤反食者,肺實也。氣逆虛鳴,面白餐食者,肺虛
也。痰腥而稠,身熱喘滿,鼻乾面赤者,肺熱也。嗽多清痰,面白而喘,惡風多涕者,肺寒
也。感冒風寒,發熱鼻塞,聲重者,服參蘇飲。因火痰熱,咳嗽面赤,心煩嚥痛,鼻血者,
服清熱導痰湯。傷食停痰,吐嘔腹痛者,服平胃二陳湯。久咳氣虛,四肢怯冷,氣血不足者
,服補中益氣湯。
水氾為痰,五心發熱,食減神昏,痰如水泡者,服八仙長壽飲。日間咳少,夜間甚者,
服金水六君湯。
參蘇飲 治四時感冒,頭痛發熱,咳嗽痰盛。
茯苓(一錢) 揀參 枳殼 法夏 前胡 蘇葉 乾葛 廣皮 桔梗(各一錢) 炙草(五分) 生
姜(三片) 蔥白(三寸) 水煎溫服。
人參敗毒散 此方辛平升散,為咳嗽第一神方,舉世少有。知者凡有咳嗽,無論內傷外
感風寒,夾濕夾毒,不拘男婦、大小,胸緊氣急嚥痛口苦,痰不相應,即用此方升散之。或
感冒重者,服此其咳愈甚,不知者以為藥不相符,棄而不服。不知正是升散之力佳兆也,再
服之漸次輕減。不拘劑數,只以痰為度,聲響痰出,是其效也。枯燥之人,數劑之後,略加
沙參、尾參、當歸、白芍、生地、麥冬之類,以滋其陰,無不愈者。再有叮嚀,凡咳嗽初起
,切不可誤用寒涼及滋陰之藥,閉其肺竅,為害不小,但以辛散之藥為先著。俟痰應之後,
漸加滋陰則得也。
揀參 川芎 枳殼 茯苓 前胡 柴胡 蘇荷 芥穗 西風 連翹(各一錢) 桔梗(一錢二
分) 羌活(七分) 獨活 甘草(各五分) 生姜(一片) 水煎服。
清肺飲 治氣逆而咳,面白有痰。
前胡 枳殼 知母 川貝 茯苓 桔梗 麥冬 井膠(各一錢) 柴胡 蘇荷(各七分) 桑皮
(五分) 甘草(五分) 水煎服。忌油。
葶藶丸 治乳食衝脾,傷風咳嗽,身熱痰多喘嗽。
葶藶(去土,隔紙略炒) 牽牛(炒) 杏仁(去皮尖,炒黃色另研) 防己(炒)
上藥等共為末,入杏仁泥和蒸,棗紅為丸,如綠豆大,每服六七丸,姜湯送下,量小兒
大小加減。
清寧丸 治心肺有熱而令咳嗽,宜從小便利出。
桑皮(炙) 葶藶(炒) 赤苓(酒炒) 前仁(炒。各等分) 甘草(減半)
上為末,每服五分,生姜大棗湯送下。
清熱導痰湯 治火咳熱痰結胸。
白茯苓 陳皮 半夏 南星 枳實 桔梗 黃芩 栝蔞仁(捶去油) 甘草(各七分) 桑皮
川貝(各八分) 杏仁(七粒,去皮尖)
平胃二陳湯 治傷食腹痛,停痰咳嗽。
蒼朮 陳皮 甘草 濃樸(薑汁炒。各一錢) 茯苓 半夏 楂肉 神曲(炒。各八分)
加減補中益氣湯 治咳嗽氣虛,以此升之。
蜜 人參 當歸 白朮(土炒) 茯苓(各一錢) 廣皮 炙草 蜜升麻 蜜柴胡(各五分)
以上原方,虛咳者加酒芍、麥冬(各一錢),五味(七粒)。
八仙長壽飲 治腎虛水氾為痰。
熟地 棗皮 懷山藥 茯苓(各一錢) 丹皮 澤瀉(各七分) 五味子(七粒) 麥冬(去心,一錢)
金水六君煎 治夜咳不愈。
熟地 當歸(各四錢) 茯苓(三錢) 半夏 陳皮 甘草(各一錢) 核桃(二個) 煨姜 水煎服。
<目錄>
<篇名>喘急門
內容:凡小兒喘急,關紋浮大,手足溫,主外感;關紋淡白,唇白,主虛。外感之喘,發熱無
汗,主表實也;有汗而喘者,主表虛也。
五虎湯 治外感無汗而喘。
麻絨(一錢) 杏仁(七粒) 細茶(一撮) 有痰者加二陳湯,即茯苓(二錢) 法夏 廣皮(各一錢)
甘草(三分) 姜(一片) 棗(二枚) 水煎服。
三子湯 治氣喘胸中緊滿作嗄聲。
蘇子 芥子 萊菔子(各一錢) 不用引,虛者停用。
八味地黃湯 治喘急久不愈,腎氣虛寒。
熟地(五錢) 棗皮 山藥 茯苓(各二錢) 粉丹 澤瀉(各一錢) 肉桂 附子(各七分) 生姜、
大紅棗引,水煎服。
三承氣湯 治喘而舌黃,大便堅實者,熱邪傳裏也。
大黃 芒硝 濃樸 枳實(各一錢) 甘草 檳榔 藿香(各七分) 水煎服。
<目錄>
<篇名>咳血門
內容:小兒感覺風寒邪熱入肺,初起疏散,久則滋陰,務察關紋浮暗,神氣虛實而治之。
加減參蘇飲 治小兒初起咳血,或咳血兼外感者。
紫蘇 廣皮 桔梗 前胡 廣香 當歸 茯苓(各一錢) 甘草(五分) 水煎服,吐血童便為
引。
加減清肺湯
茯苓 當歸 生地 白芍 紫菀 玉竹 百合 側柏葉(炒) 桑皮(各一錢) 甘草(五分)
六味地黃湯 治陰虛久咳吐血者,並治小兒手足心熱,神氣虛損,日清夜煩等症。
熟地(三錢) 懷山藥 茯苓 棗皮(各二錢) 粉丹 澤瀉(各八分) 吐血者加牛膝一錢。
<目錄>
<篇名>嘔吐門
內容:凡小兒嘔吐,多傷於胃則嘔,或上有痰,宜服︰
和胃二陳湯
半夏 廣皮 藿香 神曲 麥芽(炒) 紫樸 蒼朮 茯苓(各一錢) 甘草(五分) 泡姜(引) 水
煎服。
唇紅嘔吐,加竹茹、石膏、黃芩各一錢;小便短加木通、前仁各一錢;吐兼瀉而有寒熱
者,加紫蘇、前胡、白芷、澤瀉;寒重吐不止者,服逐寒蕩驚湯,方見驚風門,照後加減,
用生薑汁、蜂蜜為引,煎服。
<目錄>
<篇名>霍亂門
內容:小兒霍亂之病起於倉卒,其證揮霍擾亂,無有寧止。多因夾食傷寒,陰陽不合,上吐下
瀉,而煩躁悶亂者是也。其邪在上焦則吐,邪在下焦則瀉,邪在中焦則上吐下瀉。又有上不
能吐,下不能瀉者,為乾霍亂,又名絞腸痧。其病因脾胃之邪無從內出。若加喘滿作搐者,
十不救一。凡上吐下瀉,當分寒熱而治之。凡初起勿飲米湯,以主胃邪者難治,宜服藿香正
氣散。有先瀉後吐者,乃脾胃虛寒,故先瀉白水,而吐亦不多,口氣緩而神氣慢,額上有汗
,六脈沉細,此為虛冷,宜溫之,六君子湯。不愈則理中湯加霍香、木瓜各一錢。
有先吐後瀉者,乃脾胃有熱,故喘促唇紅吐沫,面赤渴飲水漿,脈洪而數,此為熱也。
和解之,五苓散加藿香。
其於霍亂,上不得吐,下不得瀉,最為危迫,速用鹽湯探吐之,必待其吐出宿食積痰,
然後用藥,或以針刺十指甲邊,令血出,或刺膝彎名委中穴,出血即解,後用藿香正氣散。
藿香正氣散 治風邪傷胃,陰陽不和,上吐下瀉。
紫蘇 腹皮 桔梗 茯苓 法夏 紫樸 白芷 廣皮 炙草(等分) 生姜(三片) 大棗(三枚
水煎服。
六君子湯即四君子湯加陳皮、法夏,方見傷暑門。
理中湯見傷暑門,加藿香、木瓜各二錢。
加味五苓散 治傷暑霍亂吐瀉。
焦朮 茯苓(各二錢) 豬苓 澤瀉 安桂 藿香 木瓜 西砂(各一錢) 生姜(一片) 大棗(一
枚) 燈芯(引)
鹽湯吐法 其法以溫水調食鹽略鹹,一大碗,令小兒飲之,良久以指探其喉間則吐,一
吐即安。
一方用綠豆、胡椒各二十粒,研細,水煎服。如渴甚,將二物研細,以新汲水調服即安
。
一方六一散調薑汁水服。
<目錄>
<篇名>吐瀉門
內容:胃苓湯 小兒吐瀉,寒食隔滯,腹痛脾虛必服。
蒼朮 陳皮 濃樸 豬苓 茯苓 焦朮 澤瀉 甘草(等分)
腹痛加白芍、香附,羅必偉先生本方加肉蔻最效。
七味白朮散
條參 白朮 茯苓(各二錢) 藿香 乾葛 白芍(各一錢) 甘草(六分) 車前子 砲姜為引。
神效丸 治胃虛泄瀉嘔吐。
藿香 砂仁(炒) 赤苓(各一兩) 炙草 甘草(各五錢) 共為末,老米糊丸,每服一錢,研爛
姜湯衝服。火嘔洩者,加竹茹、石膏煎湯引。
安胃醒脾湯 脾虛則瀉,胃虛則吐,脾胃不合,陰陽不順,吐瀉兼作,宜服此方。
焦朮 茯苓(各三錢) 滑石 西砂(各一錢) 木香(七分) 姜棗煎服。
傷食,加枳殼、山楂;夾驚,加膽星、天麻;傷風,加防風、乾姜;傷暑,加香薷、扁
豆;虛加黨參、箭 ;內熱,加黃連;渴不止,加烏梅;吐不止,加藿香;瀉不止,加升麻
。
<目錄>
<篇名>泄瀉門
內容:泄瀉一門,傷暑傷食,痰濕火鬱,脾虛腎虛肺虛,皆有瀉症,惟變其寒熱虛實。若水瀉
則分之,食瀉則消之,熱瀉則清之,寒瀉則溫之,虛瀉則補之,久瀉則止之、澀之。今將諸
方開列於下,用此察實的當,加減用之可也。
水瀉乃脾氣不溫,腹不痛者,濕也。宜服︰
分水神丹
焦朮(七錢) 車前子(三錢) 水煎服。
白朮芍藥湯 治脾經受濕,水洩注下,體重困倦,不欲飲食,水谷不化等症。
焦朮 芍藥(各四錢) 甘草(一錢) 水煎服。
熱瀉乃過於燥熱而成,腹痛腸鳴,腹痛一陣,瀉一陣,糞如醬色者。宜服︰
瀉青丸 方在驚風門。
芍藥湯 清熱行血調氣。經曰︰溲而便膿血,知氣行則血行,行血則便自愈,調氣則後
重除。
芍藥(八錢) 當歸 黃芩 黃連 大黃(各二錢) 檳榔(一錢) 肉桂 甘草 木香(各八分) 如
便後臟毒,加黃柏二錢。
上為末,每服三錢,煎水去渣服。
痛瀉要方 治痛不止。
白朮(二錢) 白芍 陳皮 防風(各一錢) 久瀉加升麻,水煎服。
痰瀉或瀉或不瀉,或多或少。宜服︰
平胃散 治脾有停濕,痰飲痞隔,宿食不消,滿悶嘔吐,乃山嵐瘴,不服水土。
蒼朮 紫樸 陳皮(各一錢) 甘草(六分) 姜棗煎服。傷食加神曲,濕勝加五苓,痰多加半
夏,脾倦不思食加條參,痞滿加枳殼、木香,大便祕加大黃,小便赤澀加豬苓、澤瀉,傷寒
頭痛加蔥白、豆豉,取微汗皆可。
食積瀉,腹痛,瀉後痛。宜服︰
神曲 麥芽 焦楂(各二錢) 水煎服。
保和丸 治食積飲停,腹痛,泄瀉,痞滿吐酸積滯
,惡食,食瘧下利。
山楂 神曲 茯苓(各一錢) 半夏 陳皮 萊菔子 連翹 麥芽(各一錢) 水煎服。
脾虛作瀉,完谷不化。宜服︰
四柱散 治元陽不足,臟氣虛,真陽耗散,腹痛冷痛。
茯苓 附子 黨參(各二錢) 木香(一錢) 姜(三片) 水煎服。滑洩不止,加豆蔻(去油)、訶子
(各一錢),名曰六柱散。《活人書》有焦朮無訶子。
參苓白朮散 治脾胃虛弱,飲食減少,神氣不足,或久病陽虛作瀉,及老幼體弱,均可
服之。
條參 白朮 茯苓 廣皮 山藥 炙草 扁豆 蓮肉(各二錢) 砂仁 桔梗 苡仁(各一錢)
上為細末,棗湯米汁調下。
久瀉不止,脾虛者。宜服︰
加味六君子湯 治一切脾胃虛弱,泄瀉之證,及傷寒病米谷不化,腸中虛滑;發瀉微痛
,久不瘥者,乃小兒脾疳,泄瀉久痢。
條參 焦朮 茯苓 箭 山藥 甘草(各二錢) 砂仁 紫樸 肉蔻(面裹煨另研。各一錢)
棗(二枚) 水煎服。如為丸,每服二錢,米湯下。
加味地黃丸 治小兒泄瀉、日少夜多。
熟地 棗皮 茯苓 懷山藥(各二錢) 澤瀉 丹皮 故紙 吳萸(各五分) 肉蔻(去油,六分)
四肢冷,加附子、肉桂各五分,姜棗為引。
真人養臟湯 治瀉痢日久,赤白已盡,虛寒脫肛,亦治下痢赤白,臍腹疼痛,日久無度
。
粟殼 訶子(曲裹煨) 肉蔻(曲裹煨) 木香 蒙桂(各八分) 條參 焦朮 當歸(土炒,各二錢
白芍(一錢) 甘草(五分) 如寒甚,加附子去當歸,紅棗為引,水煎服。
<目錄>
<篇名>痢疾門
內容:小兒痢疾,由暑濕兼夾食滯,大約宜清消者多,溫補者少。切忌大汗大分大下,致成變
症。但有紅白裏急之別,紅者血熱,白者寒積。紅白者用槐花、乾姜各二錢,水煎服。盡紅
者用百草霜半茶杯、熟老米一杯,同研末,加紅糖二兩,水合成粑,分二三次食完。單白者
,用普茶水、糖、枳殼各二錢,水煎服。大便結者,服獨黃丸。重者服︰
石室神丹 治血痢並紅白積滯。
當歸 黃連(各一錢) 枳殼 白芍(各二錢) 萊菔子(一錢) 木香 甘草(各五分) 水煎服。
一方苦參二兩、木香五錢,每服二錢。
一方冬至日多收蘿蔔菜,鋪草房上,日曬夜露,計一月,莫多一日,收回用篾簍貯好。
遇有痢疾,水煎服之。並治疫熱咽喉腫痛。凡小兒大人皆可服。
一方紅糖、白糖各四兩,砂仁二兩,荸薺三斤,桑子不拘多少,用罐子貯定,火酒三斤
泡好。遇有痢疾,令病患面東,小兒食荸薺一個,大人三個自愈。
<目錄>
<篇名>腹痛門
內容:小兒腹痛,皆有飲食失節,中氣受傷,寒邪乘虛而入。陽虛亦有腹痛,或蟲積等症。務
察部位,手按虛實,預觀氣色。關紋浮青風寒,沉青陰寒,淡紅虛寒,沉澀食積。口唇內有
白坑點者寒蟲,宜溫;若紅子粒者熱蟲,宜殺蟲兼清。
中脘腹痛屬太陰,服︰
理中湯 方見傷寒門。
臍腹痛屬少陰,服︰
真武湯
白朮 附子 茯苓 白芍(各二錢) 甘草(八分) 姜、棗引。
小腹痛屬厥陰,服︰
當歸四逆湯加吳萸 見傷寒門。
寒入陰分小腹痛,急用︰
小建中湯 方見傷寒門。
外感兼宿食而腹痛者,服︰
藿香正氣散 方見霍亂門。
腹中綿綿而痛無增減,欲得熱手按,及喜熱飲者,服︰
理中湯加肉桂、砂仁,方見前。
腹中時痛時止,熱手按而不減,唇熱口乾者熱,也用︰
二陳湯
法夏 廣皮 茯苓 甘草(各一錢) 紫樸 枳實 黃連 黃芩 梔子(各八分) 不用引,水
煎服。
飲食過傷腹痛飽脹,服︰
木香檳榔丸
木香 檳榔 陳皮 香附 熟軍 黃柏(各一錢) 燈芯引。成人加莪朮、牽牛,熱重加黃
連一錢。
蟲痛或痛或止,口吐清水,服︰
理中湯 方見前,加榧子、雷丸。
椒梅丸 治腹痛口渴,飲水吐酸。
花椒(一錢) 烏梅(三枚) 蔥腦(三個) 檳榔(一錢)
上為細末,米糊為丸,開水服。
固土丸 治小兒腹虛腹痛,時常吐瀉蟲出。
條參 焦朮 榧子 茯苓 檳榔 使君子 鶴虱 蕪荑 雷丸(各一錢) 甘草(五分) 水煎
服。
打蟲方
使君子(三錢,去殼) 檳榔 牽牛 大黃(各二錢) 水煎服。體虛者不宜。
一方,雷丸三錢,蒼朮一錢 共為細末,分為三次,每次用雞蛋一個,調藥煎黃,與小
兒食之神效。
<目錄>
<篇名>瘧疾門
內容:凡小兒觸冒風寒暑濕,客於皮膚,積於臟腑,邪正相攻,陰陽偏勝,發則寒熱往來,陽
不足則先寒後熱,陰不足則先熱後寒。寒多熱少者,陰勝陽也;熱多寒少者,陽勝陰也。陰
陽互攻,則寒熱相半。其初也,必內有痰食,致臟氣不流,故發而為瘧。
風瘧因風得之,惡風自汗煩渴,頭痛不安,風瘧也,故先熱後寒,初服桂枝湯,不退,
再服柴胡湯加常山、檳榔、烏梅截之。久不退者,補中益氣湯多服自愈。
寒瘧因感寒得之,無汗惡寒,攣急面青,陰也。故先寒後熱,宜發散寒邪,養胃湯加桂
心,不退,再服平胃散加檳榔、草果截之。久不退,六君子湯加乾姜、肉桂,服之自愈。
暑瘧因傷暑之陰氣,發則熱而不寒,煩渴少睡,嘔惡。宜解暑毒,用柴胡白虎湯。不止
,去石膏,加貝母、常山、檳榔截之。久不退,補中益氣湯服之自愈。
濕瘧因冒雨濕,汗出或久坐濕地得之,身體肢節乏力,嘔逆脹滿。初服胃苓不止,再服
平胃散加茯苓、檳榔、常山截之。久不止者,參苓白朮散服之自愈。
食瘧由飲食不節,饑飽有傷然也。凡食生冷魚肉油膩之物,以致中脘停痰,皆為食瘧。
其狀饑不欲食,中滿嘔逆,腹痛,宜去食。初服四獸飲,不止,再服二陳湯加枳殼、胡椒、
白芷截之。久不愈,六君子湯,諒食積氣體虛實加減,服之自愈。
桂枝白朮湯 治感冒而發熱瘧。
桂枝 青皮 廣皮 茯苓 法夏 焦朮(各一錢) 川芎 白芷 蘇子 桔梗 檳榔(各七分)
生姜(三片) 大棗(三枚)
水煎服,於未發前二時服之。
小柴胡湯,方見傷寒門。
補中益氣湯 方見咳嗽門。
養胃湯 治感寒發瘧。
草果 藿香葉 廣皮 桂心(各一錢) 炙草(五分) 生姜(三片) 烏梅(一粒) 水煎服。
平胃散 治寒瘧不止,以此治之。
蒼朮 紫樸 廣皮 檳榔(各一錢) 草果仁(薑汁炒) 炙草(七分) 生姜(三片) 紅棗(三枚) 水
煎早服。
六君子湯 方見霍亂門。
柴胡白虎湯 治傷暑發瘧,但熱不寒。
洋參 柴胡 黃芩 法夏 石膏 知母(各一錢) 甘草(六分) 粳米(一錢) 生姜(三片) 大棗
(三枚) 水煎未發時早服。
參苓白朮散 見泄瀉門。
四獸飲 治食瘧,和胃消痰。
沙參 法夏 茯苓 廣皮 枳殼 焦朮(各一錢) 炙草(八分) 生姜(三片) 大棗(三枚) 烏梅
(一個) 水煎服。
二陳湯 見腹痛門。
胃苓湯 見吐瀉門。
<目錄>
<篇名>疳積門
內容:疳積一證,因小兒脾胃虛弱,凡食生冷油膩,停滯不化,初起為積,積久成疳,遂致五
臟受病,形狀難看。初起體實,以集聖五疳丸為主,復載五臟病狀,察其虛實陰陽,各自加
減。體虛者總以參苓白朮散,或肥兒丸調之,以補為消可也。
小兒切牙,舌紅舌上生瘡,愛飲涼水,唇紅面白,喜伏於地,此心疳也。
集聖寧心丸
蘆薈 靈脂 夜明砂 使君子(各二錢) 當歸 洋參(各四錢) 黃連 乾蟾蜍(各一錢) 生地
茯苓(各二錢) 膽星 硃砂 甘草(各七分)
共為末,煉蜜為丸,如龍眼大,每服二丸,開水化服。末藥衝服亦可。
小兒面青目生白膜,泄瀉青糞,此肝疳也。
集聖平肝丸
蘆薈 靈脂 夜明砂 使君子(各二錢) 當歸 川芎 黨參(各四錢) 黃連 蟾蜍 膽草
梔子 防風 天麻 蟬蛻去頭足 青黛(各一錢) 和丸如前。
小兒鼻下赤爛,手足枯細,口中腥臭,或作喘嗽,此肺疳也。
集聖清肺丸
蘆薈 靈砂 夜明砂 廣皮 使君子(各二錢) 當歸 沙參(各四錢) 黃連 蟾蜍 桑皮
桔梗 蘇葉 阿膠(各二錢) 炙草(一錢) 和丸如前。
鼻爛用澤蘭、掃粉、銅綠等分,細末調豬油擦之。
小兒耳內生瘡,腳如鶴膝,或齒縫臭爛,變成走馬疳者,服︰
集聖補腎丸
蘆薈 夜明砂 使君子 當歸 條參(各四錢) 黃連 蟾蜍(各一錢) 熟地(五錢) 茯苓 棗
仁(各二錢) 粉丹 澤瀉(各一錢) 和丸如前。
小兒愛食泥土冷物,飲食無度,身面俱黃,頭大項小,腹脹腳弱,間或泄瀉,晝涼夜熱
,不思乳食,此脾疳也。服︰
集聖醒脾丸
蘆薈(酒蒸) 靈脂(炒) 夜明砂(炒) 廣皮(各二錢) 青皮 莪朮(各一錢) 使君肉(二錢) 木香(八
分) 當歸 川芎 條參(各四錢) 黃連 西砂(各一錢)
上為細末,用公豬膽一個,取汁將藥和勻,粟米糊丸如龍眼大,每服二丸,米飲調服。
以下之證以為為主。
食積久而成疳,其症形瘦腹緊,時發潮熱,羞見生人則哭。本方去蘆薈、靈脂,加黨參
、黃 、焦朮、茯苓、法夏、枳實、紫樸、炙草、神曲、麥芽、鱉甲、三稜各二錢。
久瀉不止,胃虛成疳,此疳瀉也。本方去蘆薈、莪朮、靈脂,加白朮、茯苓、肉蔻(去
油)、訶子、條參各二錢。
久痢不止,胃虛成疳,此疳痢也。本方去蘆薈、莪朮、青皮、靈脂、加訶子、肉蔻、建
蓮肉各三錢,合為丸。
瘧久不止,胃虛成疳,此必有癖,謂之疳瘧。本方去蘆薈、靈脂,加箭 、炙鱉甲、柴
胡、半夏、神曲、三稜各一錢,黨參五錢,和為丸。
餘則腦疳、脊疳、蛔疳、下奚疳、無辜疳,無外照經,虛實寒熱,用藥加減,諒其小兒
元氣濃薄用之可也。此證悉載《幼幼整合》。
參苓白朮散 見泄瀉門。
肥兒丸 治一切久病成疳,總歸虛處,不可以前法治之,只宜以此久服,以補為消,無
不愈者。
條參 箭 焦朮 茯苓 廣皮 當歸(各一兩) 青皮 炙鱉甲 川連 木香 使君肉
蟾蜍 炙草(各五分)
上為細末,以山藥四兩,打糊為丸,量小兒大小,加減日日服之,米飲送下,病癒藥止
。
一方小兒疳積,面黃飲水,久而不愈。可用雞內金二張,蝸牛五個,焙乾細末,以豬
貼破開,將末藥KT 上菜葉,包好火煨熟,與爾子食之自愈。根據法制食,真有神效。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3
- 文章: 33486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幼科切要
<目錄>
<篇名>癇症門
內容:小兒癇症,多火痰,如脈滑沫出痰也。脈散腮紅,火熱肝經,其症之發不一,或眼目直
斜,口噤流涎,或手足抽掣,腰曲脊強,或形如死狀,或一二時方醒,宜服︰
導痰湯 此方治五癇初起,輕者服之即安。
雄黃 貝母 廣皮 茯苓 桔梗 北細辛 菖蒲 栝樓 薄荷 蟲蛻(去足) 天麻 鬱金
甘草(各三分) 竹瀝、薑汁為引。
小兒忽然昏迷抽掣,有力為實邪,肝癇是也。宜服︰
柴胡清肝散
柴胡 黃芩 梔仁 白芍 川芎 連翹 桔梗(各六分) 大便不通加熟軍、膽草各五分,
水煎服。
小兒忽然昏迷,目赤,吐舌,飲水,為心癇是也。宜服︰
硃砂安神丸
黃連(三分) 當歸 生地 甘草(各一錢) 硃砂(三分) 共為末,米糊丸硃砂為衣。
小兒昏迷,目直發熱,面色光潤,脾癇是也。宜服︰
導痰湯 方見本門前。加紫蘇、香附、蒼朮。
小兒忽然昏迷,面白色,手足微動,肺癇是也。宜服︰
五味異功散
人參 焦朮 茯苓 甘草(等分) 水煎服。
一小兒忽然昏迷,肢體如屍,口吐白沫,腎癇是也。宜用︰
六味地黃湯 見咳血門。
小兒忽然卒死,多屬痰迷,以白礬、百草霜等分,開水衝合,灌之必蘇。
五癇外治法 耳後高骨間有紫青筋,用針挑破即醒。
一方用竹瀝、薑汁灌之。
一方細辛、牙皂、巴豆為末,少許微吹鼻中即醒。
一方用蒜搗汁,以茶匙挑入鼻中,三次即效。
<目錄>
<篇名>煩渴門
內容:小兒煩渴,有虛有實,逐一審視,看的方可用藥。
唇舌乾燥,用生地、木通、竹葉、知母各八分,水煎服。
唇舌黑色,用熟石膏、淡竹葉、麥冬、連翹各八分,灶心土引。
口渴、小便閉澀,用豬苓、赤苓、澤瀉、乾葛、花粉各八分,水煎服。
夜間渴甚,小便不已,用生地、澤瀉、茯苓、山藥、棗皮、麥冬各八分,五味子二分,
水煎服。
服清火藥煩渴仍不止,當用乾姜一錢、白芍一錢、黨參二錢、甘草五分、附子一錢、烏
梅二枚,水煎服。
小兒體虛口渴,諸藥不效,餘用洋參二錢、麥冬三錢(去心)、五味三粒,水煎服。
傷風發熱、口渴,用炒梔、淡豆豉各一錢,水煎服。
餘治一小兒夏月泄瀉後煩渴飲茶,小便不已,用熟地、棗皮、山藥、茯苓、陳皮、半夏
、甘草、花粉、麥冬、五味,水煎服,四劑而愈。
治小兒夏月泄瀉煩渴,用黃連煎湯,調六一散服之即安。
餘治一小兒泄瀉,神倦口渴,用白朮、雲苓、沙參、麥冬、甘草,水煎服。
餘治小兒洩後渴甚吐蛔,用花椒、附子、條參、白朮、烏梅,水煎服之即止。
小兒盜汗為陰虛,每於睡後滿身有汗,宜用四物湯加龍骨、牡蠣、浮小麥、五味之屬,
以養其陰。餘之意,善補陰者,於陽中求陰,加箭 、棗仁、桑葉為妙。
小兒無端自汗為陽虛,宜用︰四君子湯加五味、牡蠣,以養其陰。或用玉屏風散︰
生箭 (二錢) 防風(八分)
一方五倍子一錢、枯礬五分,為末,摻小兒肚臍上,以能收汗。
一方生地、浮麥各二錢,水煎服。
<目錄>
<篇名>腹脹門
內容:凡氣脹水脹,用公雞屎乾一升,炒焦黃色,退去火毒,為末,以水三升,煎沸,用布濾
過,每服一杯,調木香、檳榔細末五分。此治中滿蠱毒,真奇方也。
治食脹氣脹,用萊菔子一兩,細末,開水調濾汁,將汁水浸砂仁一兩,浸一宿,將砂仁
炒乾,又浸,共浸七次,將砂仁為末,每服一錢,米湯調下。
<目錄>
<篇名>脾虛門
內容:凡小兒脾虛,飲食減少,面黃肌瘦,易致傷食、腹脹、泄瀉等症。
枳朮丸 治小兒並無外感風熱,脾虛能補,有積能消。久服飲食自健,外患不生,百病
皆除。
焦朮(四兩) 枳殼(一兩) 蜂蜜(五兩)
上為細末,煉蜂蜜搗和為丸,如梧子大,每日米飲化開服之。
凡小兒脾胃不強,飲食減少,中氣虛弱,面黃肌瘦,有白蟲者,或易傷食,並無外症,
餘常用八仙糕治之︰
條參 茯苓 建蓮(去心) 芡實 苡仁 扁豆(炒) 榧子(去殼) 谷芽(各一兩)
同炒黃,共為末,加白糖半斤,每服開水調下二錢。
一方參苓白朮散 見泄瀉門。有蟲積者,加使君肉、鶴虱,蟲重者加蕪荑、雷丸;食積
者,加焦楂炒黃、雞內金,重者加谷蟲、枳殼,諒小兒氣體虛實加之;血虛加熟地黃、當歸
,此加入八仙糕亦可。
千金肥兒餅
嬰兒常缺乳,飲食不消停。脾胃一傷損,吐瀉兩相並。痰嗽加吭喘,熱積致疳驚。面黃
肌瘦削,腹脹肚青筋。赤子焦啼哭,慈母苦傷情。吾心懷幼切,家蓮子茯苓,芡實懷山藥,
扁豆薏苡仁,以上各四兩。神曲麥芽陳,條參使君子,山楂炙草存,六味各二兩,古糯米二
升。藥米均為末,布裹甑內蒸。白糖一斤半,調和餅即成。每食二三餅,諸病即安寧。肥兒
王道藥,價可擬千金。
<目錄>
<篇名>幼科預宜修制套用諸方
內容:消風丸 凡疏通腠理,清解表邪,啟發皮毛,流利經絡,病之初起用之。
蘇荷 羌活 獨活 防風 天麻 荊芥 川芎 南星 細辛(各等分)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重一錢一顆,每服一丸,薄荷湯化開服,熱重竹葉湯化服,水疊
成丸尤良。
金粟丹 凡開關通竅,下氣利痰,醒昏定痙,一切危急者用之。
九制膽南星(二兩) 天麻(一兩) 白附(一兩) 全蠍(一兩,去頭足,酒炙曬乾) 乳香(一兩) 赭
石(一兩,火 、醋淬七次) 僵蟲(一兩) 赤金箔(五十張) 麝香(二分) 桃花片(三分)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皂子大,金箔為衣,每服一丸,姜湯化開服之。此方比抱龍、金
液、保命、至寶、定命等方功強十倍。惟有虛寒之痰,無根之氣,絕脫之症,切無法使用。
沆瀣丹 治小兒一切胎熱胎黃、面赤目閉、鵝口瘡、重舌、喉閉、乳蛾、渾身壯熱、小
便赤、大便閉結、痲疹、 瘰、遊風、癬疥、流丹、癮疹、痰食、風熱、 腮、面腫、十種
火丹、諸般風搐、及大人頭面三焦風熱等症。
川芎(酒炒) 黃柏(酒炒) 黃芩(酒炒) 大黃(酒炒,各九錢) 牽牛 蘇荷 滑石 連翹 檳榔
荊芥 赤芍 枳殼(各六錢)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芡實大小,兒服一二丸,茶湯送下,乳母忌膩煎炒熱物,大人一
切風熱,可服三五十丸,惟有虛寒面赤唇白水瀉,陰症畏寒,喜熱物者,切勿服此。
三仙丹 治小兒縱口,食物過多,有形之物,填塞腸胃;不能轉運傳達,脾氣抑鬱,所
以發熱不退,眼閉難開,人事昏沉,四肢癱軟,儼若虛極之象。古人謂大實如羸狀,即此是
也。昧者以為虛證而峻補之,或疑為驚風而鎮墜之,百無一救。速以此丸同沆瀣丹同服,待
其下後人事即清。餘救治既多,剖心以苦,如痢疾誤用澀藥,閉其溼熱,比食物有形之塞,
始有甚焉。速宜下之,不下必死。
五靈脂(二兩) 廣木香(五錢) 巴豆仁(四十粒) 將嫩皮紙包巴豆仁,水濕入慢火中煨熟,取
另以綿紙包之,緩緩捶之去油,其紙濕,另換,以成白霜為度。一法︰研細,置新瓦曬之,
換瓦三次,其油亦淨。將前藥同研細末,醋麵糊丸,如綠豆大,以硃砂為衣,每服五七九丸
。量小兒加減,合沆瀣丹一二丸同研,茶清調下,待其下後病癒,此起死回生之藥,勿以常
方視之。無積氣虛者,切勿服之。
瀉青丸 凡退熱平肝,清表裡,定痙搐,解煩躁熱,表裡兩急者用。方見驚風門。
理中丸 凡脾虛中寒,面青腹痛,寒嘔寒瀉,四肢厥冷,一切裏寒者用。方見傷暑門,
加增分兩,炒研煉蜜為丸。
逐寒蕩驚湯 凡小兒慢驚,腹痛,厥冷嘔吐,一切裏寒,皆可用。惟火證唇紅舌燥,喜
飲冷水者,切勿服此。方見驚風門。
寸金丹 治小兒食滯感冒,無不應驗,價廉而功大也。方見傷食門。外用鉤藤一兩,蘇
荷一兩,煎濃去渣,作酒水丸,重五分,姜湯下。
神應丸 治小兒脾虛嘔瀉等症。
藿香 砂仁(炒) 茯苓 赤苓 炙草 粉草(各一兩)
上為細末,老米糊為丸。
和中丸 治小兒脾虛,吐瀉傷食,腹痛痰嗽等症。
焦朮(二兩) 扁豆(炒) 茯苓 砂仁 半夏(各一兩) 枳殼 神曲 麥芽(炒) 香附 條參 廣
皮蟲谷(各一兩二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三錢。
以上十方,皆立預為修制,以便備用。
<目錄>
<篇名>頭部門
內容:清熱散 治小兒一切熱瘡如神。
雞蛋(五個,取黃用) 亂髮(如蛋大,一團) 和銅銚中熬之少頃,液出如油,側出又熬,取
盡為度,候冷以苦參細末調油搽之。
三妙散 治小兒頭面瘡禿。
松香 枯礬(各三錢) 黃丹(一錢)
為末,調麻油搽之。
三黃散 治小兒頭面一切熱瘡肥瘡,並耳根濕爛。
黃芩 黃柏 黃連 掃粉(各一錢)
上為細末 調淡豬油搽之。
頭上白禿 用白頭翁為末,調陳蠟油搽頂,先剃頭,以川椒白礬煎水洗淨。
一方用大碗一個,以好構紙封於碗口上,貼緊,上磊谷糠殼於紙上,加小炭火於糠上,
扇燃,諒將近紙,即將糠殼去之,取紙,碗中之液如清油者,搽之即效。
天 濕瘡,用︰
天苞葉搗水,搽之即好。
一方柿油搽之,並搽蛇串瘡。
一方用土子末,細茶搽之。
頭上瘡癤 初起用鐵燈台,一名金線重摟,又曰七葉一枝花,用醋磨搽之。
頭瘡朽爛方
海螵蛸 胡椒 掃粉 細末搽之。
鼻疳,小兒鼻疳蝕爛,用︰
膽礬燒候煙盡,研末摻之。
一方芝麻搗爛敷之。
鼻中生瘡方
玄參研末,塗之,或以水浸軟,塞入鼻內。
鼻流清涕,或黃水,點滴不已,方用︰
白芷(八錢) 蒼耳(炒) 辛荑(各三錢) 蘇荷(二錢)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淡蔥湯或絲瓜藤煎水調服。
小兒鼻血不止方
一方用小兒胎發燒灰吹之。
一方舊氈帽燒灰吹之。
一方白及搗爛,水調敷鼻樑上,煎湯亦可。
一方生地、山梔仁水煎服。
一方大蒜搗如泥,左鼻出血,塗右足心;右鼻出血,塗左足心,兩鼻皆出,塗於兩足即
止。
一方左鼻流血,將右手中指用麻線紮緊,或手緊撚中指片時;右鼻流血,左手一然即效
。
火眼初起,用黃連蒸人乳點之。內服︰
羌活 西風 荊芥 蟬衣 黃芩 生地 白芍 木賊 蒺藜 甘草(各一錢) 車前草引。
小兒雀目
石決明(炒) 夜明砂(各一錢) 豬肝(二兩) 蒸湯服。
小兒眼腫紅爛
烏梅(一粒) 古錢(八文) 五倍子(二錢) 皮硝(一錢) 蟬衣(二錢) 苦參(一錢) 煎水洗內服。
蘇荷 赤芍 熟軍 白菊 桑皮 桔梗 黃芩 甘草(各一錢) 水煎服。
小兒耳痛
一方黃柏浸水滴入耳內,一方鬱金浸水滴之。
一方蛇蛻燒灰吹之,一方虎耳草加鹽少許搗汁滴之。
一方芭蕉樹用竹筒斜插,次早取下,筒內之汁滴之。
耳中出血
一方龍骨細末吹之,一方胭脂燒灰吹之。
耳中停膿血
海螵蛸 枯礬 甘草(各一錢) 銀朱(三分) 紅綾(三寸燒灰) 寸香(一釐) 洋片(二分) 胭脂(寸
大,燒存)
上為末,先用白紙條入耳拭淨膿血,然後吹之。
一方什仿煙灰寸香少許吹之。
耳根紅腫
南星 花粉 白芷 赤芍 姜黃(各一錢) 青黛 牙皂(各五分)
上為末,雞蛋調勻,敷之。
一方鍛石水調桐油各半敷之。
繡耳瘡
掃粉 海螵蛸 黃丹(各一錢) 洋片(三分)
上為細末,麻油調之。
口生熱瘡
洋參(一錢) 硼砂(七分) 秋石(五分) 為細末吹之。
一方新鮮鵝屎布包,濾水搽之。
一方陀僧為末,調醋搽足心內,亦效。
牙疳
枯礬(五分) 冰片(二分) 寸香(五釐) 研末抹患處三次即愈。
六仙散 治小兒大人走馬牙疳。
青黛 黃柏 蘇荷(各五分) 人中白 兒茶(各一錢) 洋片(一分)
上研細末,先用青布洗去白膜,方用蘆管吹於患處立效。
牙床腫痛
花粉 石膏 生地 連翹 蘇荷 甘草 黃芩 西風(各一錢) 水煎服。
牙痛
生地 石膏 防風 丹皮 蒺藜 荊芥(各二錢) 水煎服。
舌痛
茯苓 麥冬去心 連翹 梔子 黃芩 澤瀉 甘草(各一錢) 水煎服。
喉痛
桔梗 甘草 玄參 牛膝 西風 僵蟲 水煎服。
喉生雙蛾
牛黃(一釐) 寸香(一釐) 熊膽(一釐) 枯礬(三釐) 細末吹之。
一方土牛膝煎水服之。一方白礬、皂角刺燒灰,細末吹之。
一方鵝之喉管燒灰吹之。一方人之指甲刮灰吹之,破即愈。
一方青魚膽綠豆粉浸乾,加洋片細末吹之。
一方燕窩土 雄黃(另研) 雞拍翅 鳳尾草(各等分) 共搗爛,酒醋調敷於喉外兩旁,其效
如神。
咽喉腫痛
射乾根 山豆根 細末吹之。
天蛇頭 生指頭上起一白泡,或生指甲旁,俗名指邊風,痛不可忍,速用明雄一錢,細
末,入豬苦膽中,套入指上,絲線紮緊。
一方蟾酥五分、寸香五分、明雄一錢、熊膽二分。共為細末,調蛋清敷之。
<目錄>
<篇名>心胃門
內容:胃氣疼痛
香附 良姜(各二錢) 水煎服。
必效散 治心胃腫痛。
靈脂 延胡索 枳殼 廣皮(各一錢) 丁香 檀香(各五分) 共為細末,每服五分。
心腹氣痛
荔枝(炒) 木香各七錢,不過火,為細末,每服七分。
<目錄>
<篇名>腫症門
內容:小兒腫症多屬風腫,食腫者體實,得汗自解。食腫者,消之即愈;致於虛腫者,補之。
水腫者,消之。諸方開於下,用者諒小兒虛實加減用之可也。
看腫症法︰上腫下消,皮膚麻閉,當發汗,宜越婢湯;腫症以手指掐起,遲者水腫也,
當服五皮飲;體虛二便皆清者,宜服金匱腎氣湯。腫症以手指掐,隨手起者,宜服木香流氣
飲;腫症下腫上消,乃元氣下陷,當升提,宜服補中益氣湯;因食積腫痛,宜消導,當服香
平散。
越婢湯 治風腫感冒初起體實者,得汗自愈。
麻黃(去節,一錢) 石膏(三錢) 甘草(五分) 生薑汁(引) 如面白浮腫,小便利者,加白朮(三
錢)。
五皮飲
姜皮 苓皮 桑皮 大腹皮 五加皮 水煎服。
香平散
香附(炒為末) 牽牛(炒為末) 三稜 蒼朮 陳皮 濃樸 甘草(各等分) 水煎服。
芍桂枝湯 治發熱汗出,四肢浮腫。
桂枝 白芍(各三錢) 黃 (蜜炙,五分) 水煎服。
防己茯苓湯 治身腫水氣在皮膚。
防己 蜜 肉桂(各一錢) 赤苓(三錢) 甘草(一錢) 共為末,每服三錢。
補中益氣湯 治體虛冒風,發腫,升清降濁。
黃 當歸(各二錢) 陳皮 升麻(各八分) 人參(二錢) 柴胡(蜜炙,一錢) 甘草 桂枝(各八
分) 防風 木通 木瓜(各一錢) 姜皮引。
金匱腎氣丸 治腎腫症。
熟地(二兩) 白苓(一兩五錢) 牛膝 肉桂 澤瀉 車前 棗皮 懷山藥 丹皮(各五錢) 附子
(三錢) 煉蜜為丸。
一方葫蘆、牽牛煎水服,一方土狗焙乾為末,衝酒服。
一方鯉魚入蒜滿腹煮服,大小便齊通後用健脾丸服之。
<目錄>
<篇名>膀胱門
內容:小兒膀胱氣痛腎墜,看外腎之堅軟。堅結氣痛者,破之;腎之鬆散下墜者,補之。小便
清,得熱手按之便減者,溫之即愈,方用鹽青果一個,燒灰存性,褐子毛即羽毛,嗶嘰方寸
,燒過細,開水兌酒服。
一方舊酒葫蘆煎水服即收。
馬藺散 治小兒疝氣偏墜,堅硬痛極。
馬蘭花 橘核(各二錢) 青鹽(五分) 莪朮 川棟子 青皮 枳殼(各一錢) 木香 粉甘草(各
八分) 荔枝核(五個,燒) 八角茴(五分,引)
補中益氣湯 治腎氣虛墜,方見咳嗽門。
溫疝丸 治疝氣寒痛,偏墜等症。
故紙 胡蘆巴 橘核(炒) 小茴 安桂 延胡索(炒。各一錢)
上為末,煉蜜為丸,每服二錢,開水下。
<目錄>
<篇名>小便門
內容:小兒小便不利,皆因肝經有熱,則小便赤甚腫痛,宜用︰
八正散 治膀胱有熱,小便不通。
車前子 熟軍 瞿麥 蓄 木通 梔子 甘草 滑石(各一錢)
水煎服。若小便腫者,用蚯蚓泥塗之即消。輕者用︰
馬鞭梢,車前草(等分) 煎水服。
一方石葦水燈芯煎水服,如服寒涼藥不應者,用補氣藥;陰不足者,用補陰滋水藥即效
<目錄>
<篇名>淋症門
內容:有火淋、濕淋、虛淋之別。火淋者,宜服︰
五苓散 膀胱有熱,小便不通,淋瀝不出,作痛尿血皆治。
赤苓 生地 澤瀉 條芩 甘草 當歸 木通 赤芍 前仁 滑石 山梔(各一錢) 水煎
服。
如痛甚者,加大黃、海金砂。一方蚯蚓泥、滑石、甘草,泡水澄清飲之。
胃苓丸 治小兒小便初出黃色,少頃變為米泔汁者,謂之尿白,傷脾所致,久則成疳。
蒼朮 濃樸 廣皮 白朮 雲苓 豬苓 澤瀉 甘草(各一錢。炙) 上青桂(五分) 水煎服
二朮通淋飲 治小兒濕淋,脾虛受濕,小便如米汁者。
焦朮 蒼朮 雲苓 澤瀉 黃芩 連翹 木通 甘草(各一錢)
車前草為引煎服。
固腎保平煎 治虛淋。
芡實(三錢) 牡蠣( ) 龍骨( ) 蒲草根(各一錢)
上水煎,去渣,用豬腰子一個切片,將藥水煮熟服之。
小便血用雞屎尖白如粉者炒焦,為末,酒調,空心服下五分。
尿血烏梅燒灰存性,為末,米泔調下一錢。
<目錄>
<篇名>大便門
內容:小兒大便不利,多由飲食熱物風熱結於便,以保和丸加枳殼、大黃微利之。若是血虛,
平素難便者,宜服潤腸丸。
保和丸 治飲食停滯,胸膈痞悶,腹脹等症。
神曲 廣皮 法夏 雲苓 山楂 連翹 萊菔子,為末煉蜜為丸。
潤腸丸 治老人、虛人、小兒、男、婦人大便閉結。
火麻仁(八錢) 杏仁 鬱李仁(各四錢) 當歸(一兩) 枳殼 金井膠家蘇子 萊菔子(各三錢)
上為末,煉蜜為丸,每一二錢,量人加減,白湯送下。
<目錄>
<篇名>脫肛門
內容:《難經》雲︰出者為虛。肛門之脫,非虛如何。況大腸與肺為表裡,肺臟蘊熱則閉,虛
則脫。須用補中益氣湯為主,升舉與補之,無法使用墜氣之藥。
補中益氣湯 方見咳嗽門。
脫肛,不紅不痛,是氣血兩虛,本方加粟殼、伏龍肝各一錢。
脫肛赤腫有痛,宜涼血去風,本方加羌活、防風、白芍。
脫肛裏急後重,有膿血者,本方加木香、烏梅。
脫肛大腸熱甚,肛門赤痛,宜服︰
升麻湯
升麻 白芍 甘草 羌活 黃芩 黃連 西風
肛門作癢,腹中有蟲,內服花椒、烏梅、使君子、檳榔等藥,蔥白為引,外樸硝煎湯洗
之。
脫肛,以鱉頭燒灰研細,以麻油調勻塗之,外用尿泡桐葉托進。
小兒脫肛,用陳壁土、地瓜根煎水溫洗,用菜葉抬手托進,帕子兜起,大裹腳從屁凹勒
住,負於大人背上;外用蓖麻葉搗爛,包小兒囟門,一時即收。內服︰
黃芩 連翹 升麻 西風 桔梗 甘草(各一錢) 車前為引。
大便糞前見血者為近血,蓋自大便出也,宜服︰
黃連解毒湯
黃連(五分) 黃柏 條芩 梔仁(各一錢) 燈芯為引,水煎熱服。
糞後見血者為遠血,從胃脘小腸出也。清胃湯止之,久不止者,補中益氣湯加黃連。
清胃湯
黑梔子 生地 丹皮 當歸(各一錢) 川連(五分) 水煎服。
補中益氣湯 方見咳嗽門。
瀉血 用亂頭髮、雞冠花、側柏葉,俱燒灰存性,為末,酒衝服一錢。
又方霜後乾絲瓜燒灰為末,空心酒服一錢。
<目錄>
<篇名>足腫門
內容:小兒足腫,用手按之成坑遲起者,水腫也。隨按隨起者,氣腫也。形色虛弱,關紋青淡
,眼光散大者,主腎虛方,各方附下。
治水腫方
防己 黃 赤苓 醜牛(各一錢) 肉桂(五分) 甘草(七分) 水煎服。
氣腫方
防己 箭 升麻 當歸 焦朮 炙草(各一錢) 水煎服。
治腎虛腫方
熟地(五錢) 澤瀉 雲苓 棗皮 懷山藥(各二錢) 牛膝 附片(各一錢) 甘草(八分) 水煎服
。
治鶴膝風方
虎脛骨 石欄藤 箭桿風 當歸 防己 酒煎服。
足上濕氣 石菖蒲、箭桿風、姜蔥共搗如泥,敷上即效。
足上凍 洗方 用桐子葉或茄子根,煎水洗之。
足上濕爛方 用水龍骨 為末摻之,即舊船底下練子灰。
足上繡爛 枯礬、甘石、掃粉、胡粉,細末摻之。
<目錄>
<篇名>救急門
內容:燙火傷者,切勿以冷水洗之,恐熱氣入心。外沾生水,亦易潰爛。倉忙無藥,即用鹽醬
摻之。
一方煤炭細末,調油搽之。一方鍛石澄水,調桐油搽之。
一方絲瓜皮焙乾為末,調油搽之。一方夏枯草焙乾為末,調油搽之。
一方七里香葉曬乾研細末,調油搽之。一方桐子花焙乾為末,調油搽之。
一方鱉甲燒過,存性細末加洋片、寸香,研細調麻油搽之。
一方冬日收爛橘柑或老黃瓜,用罐盛之,自化成水搽之,皆有奇效。傷重者,恐火毒攻
心。內服方︰
箭 當歸(各三錢) 西風 雲苓 荊芥 黃芩 澤瀉 大黃 甘草(各二錢) 水煎服。
刀傷出血,用鍋煙墨搽之。一方用生姜嚼爛敷之。一方破氈帽燒灰摻之。一方白蜘蛛網
纏之。一方古鍛石同韭菜搗成餅陰乾,刮下摻之。
跌傷未出血者,用手揉散瘀血,外用七里香葉嚼爛敷之。一方澤蘭葉貼之。
跌傷已出血者,用刀傷藥摻之,甚重用紅花、大黃、血竭細末摻之,久潰則用玉紅膏貼
之。
瘋犬撕衣中毒。
一方紅豆子根皮為末,米汁調下五分。
一方牛蒡子根一兩,煎水去渣,煮米粥一碗,服之即效。
一方黃瓜草,此草生在岩下陰濕處,如嫩蘿蔔葉,揉爛有黃瓜氣即是,用十餘兜搗爛,
衝米汁服之。一方韭菜搗汁,每服一酒杯,七日一次,服七次即效。一方虎頭骨細末調麻油
服之,皆有神效。
全文完
<篇名>癇症門
內容:小兒癇症,多火痰,如脈滑沫出痰也。脈散腮紅,火熱肝經,其症之發不一,或眼目直
斜,口噤流涎,或手足抽掣,腰曲脊強,或形如死狀,或一二時方醒,宜服︰
導痰湯 此方治五癇初起,輕者服之即安。
雄黃 貝母 廣皮 茯苓 桔梗 北細辛 菖蒲 栝樓 薄荷 蟲蛻(去足) 天麻 鬱金
甘草(各三分) 竹瀝、薑汁為引。
小兒忽然昏迷抽掣,有力為實邪,肝癇是也。宜服︰
柴胡清肝散
柴胡 黃芩 梔仁 白芍 川芎 連翹 桔梗(各六分) 大便不通加熟軍、膽草各五分,
水煎服。
小兒忽然昏迷,目赤,吐舌,飲水,為心癇是也。宜服︰
硃砂安神丸
黃連(三分) 當歸 生地 甘草(各一錢) 硃砂(三分) 共為末,米糊丸硃砂為衣。
小兒昏迷,目直發熱,面色光潤,脾癇是也。宜服︰
導痰湯 方見本門前。加紫蘇、香附、蒼朮。
小兒忽然昏迷,面白色,手足微動,肺癇是也。宜服︰
五味異功散
人參 焦朮 茯苓 甘草(等分) 水煎服。
一小兒忽然昏迷,肢體如屍,口吐白沫,腎癇是也。宜用︰
六味地黃湯 見咳血門。
小兒忽然卒死,多屬痰迷,以白礬、百草霜等分,開水衝合,灌之必蘇。
五癇外治法 耳後高骨間有紫青筋,用針挑破即醒。
一方用竹瀝、薑汁灌之。
一方細辛、牙皂、巴豆為末,少許微吹鼻中即醒。
一方用蒜搗汁,以茶匙挑入鼻中,三次即效。
<目錄>
<篇名>煩渴門
內容:小兒煩渴,有虛有實,逐一審視,看的方可用藥。
唇舌乾燥,用生地、木通、竹葉、知母各八分,水煎服。
唇舌黑色,用熟石膏、淡竹葉、麥冬、連翹各八分,灶心土引。
口渴、小便閉澀,用豬苓、赤苓、澤瀉、乾葛、花粉各八分,水煎服。
夜間渴甚,小便不已,用生地、澤瀉、茯苓、山藥、棗皮、麥冬各八分,五味子二分,
水煎服。
服清火藥煩渴仍不止,當用乾姜一錢、白芍一錢、黨參二錢、甘草五分、附子一錢、烏
梅二枚,水煎服。
小兒體虛口渴,諸藥不效,餘用洋參二錢、麥冬三錢(去心)、五味三粒,水煎服。
傷風發熱、口渴,用炒梔、淡豆豉各一錢,水煎服。
餘治一小兒夏月泄瀉後煩渴飲茶,小便不已,用熟地、棗皮、山藥、茯苓、陳皮、半夏
、甘草、花粉、麥冬、五味,水煎服,四劑而愈。
治小兒夏月泄瀉煩渴,用黃連煎湯,調六一散服之即安。
餘治一小兒泄瀉,神倦口渴,用白朮、雲苓、沙參、麥冬、甘草,水煎服。
餘治小兒洩後渴甚吐蛔,用花椒、附子、條參、白朮、烏梅,水煎服之即止。
小兒盜汗為陰虛,每於睡後滿身有汗,宜用四物湯加龍骨、牡蠣、浮小麥、五味之屬,
以養其陰。餘之意,善補陰者,於陽中求陰,加箭 、棗仁、桑葉為妙。
小兒無端自汗為陽虛,宜用︰四君子湯加五味、牡蠣,以養其陰。或用玉屏風散︰
生箭 (二錢) 防風(八分)
一方五倍子一錢、枯礬五分,為末,摻小兒肚臍上,以能收汗。
一方生地、浮麥各二錢,水煎服。
<目錄>
<篇名>腹脹門
內容:凡氣脹水脹,用公雞屎乾一升,炒焦黃色,退去火毒,為末,以水三升,煎沸,用布濾
過,每服一杯,調木香、檳榔細末五分。此治中滿蠱毒,真奇方也。
治食脹氣脹,用萊菔子一兩,細末,開水調濾汁,將汁水浸砂仁一兩,浸一宿,將砂仁
炒乾,又浸,共浸七次,將砂仁為末,每服一錢,米湯調下。
<目錄>
<篇名>脾虛門
內容:凡小兒脾虛,飲食減少,面黃肌瘦,易致傷食、腹脹、泄瀉等症。
枳朮丸 治小兒並無外感風熱,脾虛能補,有積能消。久服飲食自健,外患不生,百病
皆除。
焦朮(四兩) 枳殼(一兩) 蜂蜜(五兩)
上為細末,煉蜂蜜搗和為丸,如梧子大,每日米飲化開服之。
凡小兒脾胃不強,飲食減少,中氣虛弱,面黃肌瘦,有白蟲者,或易傷食,並無外症,
餘常用八仙糕治之︰
條參 茯苓 建蓮(去心) 芡實 苡仁 扁豆(炒) 榧子(去殼) 谷芽(各一兩)
同炒黃,共為末,加白糖半斤,每服開水調下二錢。
一方參苓白朮散 見泄瀉門。有蟲積者,加使君肉、鶴虱,蟲重者加蕪荑、雷丸;食積
者,加焦楂炒黃、雞內金,重者加谷蟲、枳殼,諒小兒氣體虛實加之;血虛加熟地黃、當歸
,此加入八仙糕亦可。
千金肥兒餅
嬰兒常缺乳,飲食不消停。脾胃一傷損,吐瀉兩相並。痰嗽加吭喘,熱積致疳驚。面黃
肌瘦削,腹脹肚青筋。赤子焦啼哭,慈母苦傷情。吾心懷幼切,家蓮子茯苓,芡實懷山藥,
扁豆薏苡仁,以上各四兩。神曲麥芽陳,條參使君子,山楂炙草存,六味各二兩,古糯米二
升。藥米均為末,布裹甑內蒸。白糖一斤半,調和餅即成。每食二三餅,諸病即安寧。肥兒
王道藥,價可擬千金。
<目錄>
<篇名>幼科預宜修制套用諸方
內容:消風丸 凡疏通腠理,清解表邪,啟發皮毛,流利經絡,病之初起用之。
蘇荷 羌活 獨活 防風 天麻 荊芥 川芎 南星 細辛(各等分)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重一錢一顆,每服一丸,薄荷湯化開服,熱重竹葉湯化服,水疊
成丸尤良。
金粟丹 凡開關通竅,下氣利痰,醒昏定痙,一切危急者用之。
九制膽南星(二兩) 天麻(一兩) 白附(一兩) 全蠍(一兩,去頭足,酒炙曬乾) 乳香(一兩) 赭
石(一兩,火 、醋淬七次) 僵蟲(一兩) 赤金箔(五十張) 麝香(二分) 桃花片(三分)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皂子大,金箔為衣,每服一丸,姜湯化開服之。此方比抱龍、金
液、保命、至寶、定命等方功強十倍。惟有虛寒之痰,無根之氣,絕脫之症,切無法使用。
沆瀣丹 治小兒一切胎熱胎黃、面赤目閉、鵝口瘡、重舌、喉閉、乳蛾、渾身壯熱、小
便赤、大便閉結、痲疹、 瘰、遊風、癬疥、流丹、癮疹、痰食、風熱、 腮、面腫、十種
火丹、諸般風搐、及大人頭面三焦風熱等症。
川芎(酒炒) 黃柏(酒炒) 黃芩(酒炒) 大黃(酒炒,各九錢) 牽牛 蘇荷 滑石 連翹 檳榔
荊芥 赤芍 枳殼(各六錢)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芡實大小,兒服一二丸,茶湯送下,乳母忌膩煎炒熱物,大人一
切風熱,可服三五十丸,惟有虛寒面赤唇白水瀉,陰症畏寒,喜熱物者,切勿服此。
三仙丹 治小兒縱口,食物過多,有形之物,填塞腸胃;不能轉運傳達,脾氣抑鬱,所
以發熱不退,眼閉難開,人事昏沉,四肢癱軟,儼若虛極之象。古人謂大實如羸狀,即此是
也。昧者以為虛證而峻補之,或疑為驚風而鎮墜之,百無一救。速以此丸同沆瀣丹同服,待
其下後人事即清。餘救治既多,剖心以苦,如痢疾誤用澀藥,閉其溼熱,比食物有形之塞,
始有甚焉。速宜下之,不下必死。
五靈脂(二兩) 廣木香(五錢) 巴豆仁(四十粒) 將嫩皮紙包巴豆仁,水濕入慢火中煨熟,取
另以綿紙包之,緩緩捶之去油,其紙濕,另換,以成白霜為度。一法︰研細,置新瓦曬之,
換瓦三次,其油亦淨。將前藥同研細末,醋麵糊丸,如綠豆大,以硃砂為衣,每服五七九丸
。量小兒加減,合沆瀣丹一二丸同研,茶清調下,待其下後病癒,此起死回生之藥,勿以常
方視之。無積氣虛者,切勿服之。
瀉青丸 凡退熱平肝,清表裡,定痙搐,解煩躁熱,表裡兩急者用。方見驚風門。
理中丸 凡脾虛中寒,面青腹痛,寒嘔寒瀉,四肢厥冷,一切裏寒者用。方見傷暑門,
加增分兩,炒研煉蜜為丸。
逐寒蕩驚湯 凡小兒慢驚,腹痛,厥冷嘔吐,一切裏寒,皆可用。惟火證唇紅舌燥,喜
飲冷水者,切勿服此。方見驚風門。
寸金丹 治小兒食滯感冒,無不應驗,價廉而功大也。方見傷食門。外用鉤藤一兩,蘇
荷一兩,煎濃去渣,作酒水丸,重五分,姜湯下。
神應丸 治小兒脾虛嘔瀉等症。
藿香 砂仁(炒) 茯苓 赤苓 炙草 粉草(各一兩)
上為細末,老米糊為丸。
和中丸 治小兒脾虛,吐瀉傷食,腹痛痰嗽等症。
焦朮(二兩) 扁豆(炒) 茯苓 砂仁 半夏(各一兩) 枳殼 神曲 麥芽(炒) 香附 條參 廣
皮蟲谷(各一兩二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三錢。
以上十方,皆立預為修制,以便備用。
<目錄>
<篇名>頭部門
內容:清熱散 治小兒一切熱瘡如神。
雞蛋(五個,取黃用) 亂髮(如蛋大,一團) 和銅銚中熬之少頃,液出如油,側出又熬,取
盡為度,候冷以苦參細末調油搽之。
三妙散 治小兒頭面瘡禿。
松香 枯礬(各三錢) 黃丹(一錢)
為末,調麻油搽之。
三黃散 治小兒頭面一切熱瘡肥瘡,並耳根濕爛。
黃芩 黃柏 黃連 掃粉(各一錢)
上為細末 調淡豬油搽之。
頭上白禿 用白頭翁為末,調陳蠟油搽頂,先剃頭,以川椒白礬煎水洗淨。
一方用大碗一個,以好構紙封於碗口上,貼緊,上磊谷糠殼於紙上,加小炭火於糠上,
扇燃,諒將近紙,即將糠殼去之,取紙,碗中之液如清油者,搽之即效。
天 濕瘡,用︰
天苞葉搗水,搽之即好。
一方柿油搽之,並搽蛇串瘡。
一方用土子末,細茶搽之。
頭上瘡癤 初起用鐵燈台,一名金線重摟,又曰七葉一枝花,用醋磨搽之。
頭瘡朽爛方
海螵蛸 胡椒 掃粉 細末搽之。
鼻疳,小兒鼻疳蝕爛,用︰
膽礬燒候煙盡,研末摻之。
一方芝麻搗爛敷之。
鼻中生瘡方
玄參研末,塗之,或以水浸軟,塞入鼻內。
鼻流清涕,或黃水,點滴不已,方用︰
白芷(八錢) 蒼耳(炒) 辛荑(各三錢) 蘇荷(二錢)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淡蔥湯或絲瓜藤煎水調服。
小兒鼻血不止方
一方用小兒胎發燒灰吹之。
一方舊氈帽燒灰吹之。
一方白及搗爛,水調敷鼻樑上,煎湯亦可。
一方生地、山梔仁水煎服。
一方大蒜搗如泥,左鼻出血,塗右足心;右鼻出血,塗左足心,兩鼻皆出,塗於兩足即
止。
一方左鼻流血,將右手中指用麻線紮緊,或手緊撚中指片時;右鼻流血,左手一然即效
。
火眼初起,用黃連蒸人乳點之。內服︰
羌活 西風 荊芥 蟬衣 黃芩 生地 白芍 木賊 蒺藜 甘草(各一錢) 車前草引。
小兒雀目
石決明(炒) 夜明砂(各一錢) 豬肝(二兩) 蒸湯服。
小兒眼腫紅爛
烏梅(一粒) 古錢(八文) 五倍子(二錢) 皮硝(一錢) 蟬衣(二錢) 苦參(一錢) 煎水洗內服。
蘇荷 赤芍 熟軍 白菊 桑皮 桔梗 黃芩 甘草(各一錢) 水煎服。
小兒耳痛
一方黃柏浸水滴入耳內,一方鬱金浸水滴之。
一方蛇蛻燒灰吹之,一方虎耳草加鹽少許搗汁滴之。
一方芭蕉樹用竹筒斜插,次早取下,筒內之汁滴之。
耳中出血
一方龍骨細末吹之,一方胭脂燒灰吹之。
耳中停膿血
海螵蛸 枯礬 甘草(各一錢) 銀朱(三分) 紅綾(三寸燒灰) 寸香(一釐) 洋片(二分) 胭脂(寸
大,燒存)
上為末,先用白紙條入耳拭淨膿血,然後吹之。
一方什仿煙灰寸香少許吹之。
耳根紅腫
南星 花粉 白芷 赤芍 姜黃(各一錢) 青黛 牙皂(各五分)
上為末,雞蛋調勻,敷之。
一方鍛石水調桐油各半敷之。
繡耳瘡
掃粉 海螵蛸 黃丹(各一錢) 洋片(三分)
上為細末,麻油調之。
口生熱瘡
洋參(一錢) 硼砂(七分) 秋石(五分) 為細末吹之。
一方新鮮鵝屎布包,濾水搽之。
一方陀僧為末,調醋搽足心內,亦效。
牙疳
枯礬(五分) 冰片(二分) 寸香(五釐) 研末抹患處三次即愈。
六仙散 治小兒大人走馬牙疳。
青黛 黃柏 蘇荷(各五分) 人中白 兒茶(各一錢) 洋片(一分)
上研細末,先用青布洗去白膜,方用蘆管吹於患處立效。
牙床腫痛
花粉 石膏 生地 連翹 蘇荷 甘草 黃芩 西風(各一錢) 水煎服。
牙痛
生地 石膏 防風 丹皮 蒺藜 荊芥(各二錢) 水煎服。
舌痛
茯苓 麥冬去心 連翹 梔子 黃芩 澤瀉 甘草(各一錢) 水煎服。
喉痛
桔梗 甘草 玄參 牛膝 西風 僵蟲 水煎服。
喉生雙蛾
牛黃(一釐) 寸香(一釐) 熊膽(一釐) 枯礬(三釐) 細末吹之。
一方土牛膝煎水服之。一方白礬、皂角刺燒灰,細末吹之。
一方鵝之喉管燒灰吹之。一方人之指甲刮灰吹之,破即愈。
一方青魚膽綠豆粉浸乾,加洋片細末吹之。
一方燕窩土 雄黃(另研) 雞拍翅 鳳尾草(各等分) 共搗爛,酒醋調敷於喉外兩旁,其效
如神。
咽喉腫痛
射乾根 山豆根 細末吹之。
天蛇頭 生指頭上起一白泡,或生指甲旁,俗名指邊風,痛不可忍,速用明雄一錢,細
末,入豬苦膽中,套入指上,絲線紮緊。
一方蟾酥五分、寸香五分、明雄一錢、熊膽二分。共為細末,調蛋清敷之。
<目錄>
<篇名>心胃門
內容:胃氣疼痛
香附 良姜(各二錢) 水煎服。
必效散 治心胃腫痛。
靈脂 延胡索 枳殼 廣皮(各一錢) 丁香 檀香(各五分) 共為細末,每服五分。
心腹氣痛
荔枝(炒) 木香各七錢,不過火,為細末,每服七分。
<目錄>
<篇名>腫症門
內容:小兒腫症多屬風腫,食腫者體實,得汗自解。食腫者,消之即愈;致於虛腫者,補之。
水腫者,消之。諸方開於下,用者諒小兒虛實加減用之可也。
看腫症法︰上腫下消,皮膚麻閉,當發汗,宜越婢湯;腫症以手指掐起,遲者水腫也,
當服五皮飲;體虛二便皆清者,宜服金匱腎氣湯。腫症以手指掐,隨手起者,宜服木香流氣
飲;腫症下腫上消,乃元氣下陷,當升提,宜服補中益氣湯;因食積腫痛,宜消導,當服香
平散。
越婢湯 治風腫感冒初起體實者,得汗自愈。
麻黃(去節,一錢) 石膏(三錢) 甘草(五分) 生薑汁(引) 如面白浮腫,小便利者,加白朮(三
錢)。
五皮飲
姜皮 苓皮 桑皮 大腹皮 五加皮 水煎服。
香平散
香附(炒為末) 牽牛(炒為末) 三稜 蒼朮 陳皮 濃樸 甘草(各等分) 水煎服。
芍桂枝湯 治發熱汗出,四肢浮腫。
桂枝 白芍(各三錢) 黃 (蜜炙,五分) 水煎服。
防己茯苓湯 治身腫水氣在皮膚。
防己 蜜 肉桂(各一錢) 赤苓(三錢) 甘草(一錢) 共為末,每服三錢。
補中益氣湯 治體虛冒風,發腫,升清降濁。
黃 當歸(各二錢) 陳皮 升麻(各八分) 人參(二錢) 柴胡(蜜炙,一錢) 甘草 桂枝(各八
分) 防風 木通 木瓜(各一錢) 姜皮引。
金匱腎氣丸 治腎腫症。
熟地(二兩) 白苓(一兩五錢) 牛膝 肉桂 澤瀉 車前 棗皮 懷山藥 丹皮(各五錢) 附子
(三錢) 煉蜜為丸。
一方葫蘆、牽牛煎水服,一方土狗焙乾為末,衝酒服。
一方鯉魚入蒜滿腹煮服,大小便齊通後用健脾丸服之。
<目錄>
<篇名>膀胱門
內容:小兒膀胱氣痛腎墜,看外腎之堅軟。堅結氣痛者,破之;腎之鬆散下墜者,補之。小便
清,得熱手按之便減者,溫之即愈,方用鹽青果一個,燒灰存性,褐子毛即羽毛,嗶嘰方寸
,燒過細,開水兌酒服。
一方舊酒葫蘆煎水服即收。
馬藺散 治小兒疝氣偏墜,堅硬痛極。
馬蘭花 橘核(各二錢) 青鹽(五分) 莪朮 川棟子 青皮 枳殼(各一錢) 木香 粉甘草(各
八分) 荔枝核(五個,燒) 八角茴(五分,引)
補中益氣湯 治腎氣虛墜,方見咳嗽門。
溫疝丸 治疝氣寒痛,偏墜等症。
故紙 胡蘆巴 橘核(炒) 小茴 安桂 延胡索(炒。各一錢)
上為末,煉蜜為丸,每服二錢,開水下。
<目錄>
<篇名>小便門
內容:小兒小便不利,皆因肝經有熱,則小便赤甚腫痛,宜用︰
八正散 治膀胱有熱,小便不通。
車前子 熟軍 瞿麥 蓄 木通 梔子 甘草 滑石(各一錢)
水煎服。若小便腫者,用蚯蚓泥塗之即消。輕者用︰
馬鞭梢,車前草(等分) 煎水服。
一方石葦水燈芯煎水服,如服寒涼藥不應者,用補氣藥;陰不足者,用補陰滋水藥即效
<目錄>
<篇名>淋症門
內容:有火淋、濕淋、虛淋之別。火淋者,宜服︰
五苓散 膀胱有熱,小便不通,淋瀝不出,作痛尿血皆治。
赤苓 生地 澤瀉 條芩 甘草 當歸 木通 赤芍 前仁 滑石 山梔(各一錢) 水煎
服。
如痛甚者,加大黃、海金砂。一方蚯蚓泥、滑石、甘草,泡水澄清飲之。
胃苓丸 治小兒小便初出黃色,少頃變為米泔汁者,謂之尿白,傷脾所致,久則成疳。
蒼朮 濃樸 廣皮 白朮 雲苓 豬苓 澤瀉 甘草(各一錢。炙) 上青桂(五分) 水煎服
二朮通淋飲 治小兒濕淋,脾虛受濕,小便如米汁者。
焦朮 蒼朮 雲苓 澤瀉 黃芩 連翹 木通 甘草(各一錢)
車前草為引煎服。
固腎保平煎 治虛淋。
芡實(三錢) 牡蠣( ) 龍骨( ) 蒲草根(各一錢)
上水煎,去渣,用豬腰子一個切片,將藥水煮熟服之。
小便血用雞屎尖白如粉者炒焦,為末,酒調,空心服下五分。
尿血烏梅燒灰存性,為末,米泔調下一錢。
<目錄>
<篇名>大便門
內容:小兒大便不利,多由飲食熱物風熱結於便,以保和丸加枳殼、大黃微利之。若是血虛,
平素難便者,宜服潤腸丸。
保和丸 治飲食停滯,胸膈痞悶,腹脹等症。
神曲 廣皮 法夏 雲苓 山楂 連翹 萊菔子,為末煉蜜為丸。
潤腸丸 治老人、虛人、小兒、男、婦人大便閉結。
火麻仁(八錢) 杏仁 鬱李仁(各四錢) 當歸(一兩) 枳殼 金井膠家蘇子 萊菔子(各三錢)
上為末,煉蜜為丸,每一二錢,量人加減,白湯送下。
<目錄>
<篇名>脫肛門
內容:《難經》雲︰出者為虛。肛門之脫,非虛如何。況大腸與肺為表裡,肺臟蘊熱則閉,虛
則脫。須用補中益氣湯為主,升舉與補之,無法使用墜氣之藥。
補中益氣湯 方見咳嗽門。
脫肛,不紅不痛,是氣血兩虛,本方加粟殼、伏龍肝各一錢。
脫肛赤腫有痛,宜涼血去風,本方加羌活、防風、白芍。
脫肛裏急後重,有膿血者,本方加木香、烏梅。
脫肛大腸熱甚,肛門赤痛,宜服︰
升麻湯
升麻 白芍 甘草 羌活 黃芩 黃連 西風
肛門作癢,腹中有蟲,內服花椒、烏梅、使君子、檳榔等藥,蔥白為引,外樸硝煎湯洗
之。
脫肛,以鱉頭燒灰研細,以麻油調勻塗之,外用尿泡桐葉托進。
小兒脫肛,用陳壁土、地瓜根煎水溫洗,用菜葉抬手托進,帕子兜起,大裹腳從屁凹勒
住,負於大人背上;外用蓖麻葉搗爛,包小兒囟門,一時即收。內服︰
黃芩 連翹 升麻 西風 桔梗 甘草(各一錢) 車前為引。
大便糞前見血者為近血,蓋自大便出也,宜服︰
黃連解毒湯
黃連(五分) 黃柏 條芩 梔仁(各一錢) 燈芯為引,水煎熱服。
糞後見血者為遠血,從胃脘小腸出也。清胃湯止之,久不止者,補中益氣湯加黃連。
清胃湯
黑梔子 生地 丹皮 當歸(各一錢) 川連(五分) 水煎服。
補中益氣湯 方見咳嗽門。
瀉血 用亂頭髮、雞冠花、側柏葉,俱燒灰存性,為末,酒衝服一錢。
又方霜後乾絲瓜燒灰為末,空心酒服一錢。
<目錄>
<篇名>足腫門
內容:小兒足腫,用手按之成坑遲起者,水腫也。隨按隨起者,氣腫也。形色虛弱,關紋青淡
,眼光散大者,主腎虛方,各方附下。
治水腫方
防己 黃 赤苓 醜牛(各一錢) 肉桂(五分) 甘草(七分) 水煎服。
氣腫方
防己 箭 升麻 當歸 焦朮 炙草(各一錢) 水煎服。
治腎虛腫方
熟地(五錢) 澤瀉 雲苓 棗皮 懷山藥(各二錢) 牛膝 附片(各一錢) 甘草(八分) 水煎服
。
治鶴膝風方
虎脛骨 石欄藤 箭桿風 當歸 防己 酒煎服。
足上濕氣 石菖蒲、箭桿風、姜蔥共搗如泥,敷上即效。
足上凍 洗方 用桐子葉或茄子根,煎水洗之。
足上濕爛方 用水龍骨 為末摻之,即舊船底下練子灰。
足上繡爛 枯礬、甘石、掃粉、胡粉,細末摻之。
<目錄>
<篇名>救急門
內容:燙火傷者,切勿以冷水洗之,恐熱氣入心。外沾生水,亦易潰爛。倉忙無藥,即用鹽醬
摻之。
一方煤炭細末,調油搽之。一方鍛石澄水,調桐油搽之。
一方絲瓜皮焙乾為末,調油搽之。一方夏枯草焙乾為末,調油搽之。
一方七里香葉曬乾研細末,調油搽之。一方桐子花焙乾為末,調油搽之。
一方鱉甲燒過,存性細末加洋片、寸香,研細調麻油搽之。
一方冬日收爛橘柑或老黃瓜,用罐盛之,自化成水搽之,皆有奇效。傷重者,恐火毒攻
心。內服方︰
箭 當歸(各三錢) 西風 雲苓 荊芥 黃芩 澤瀉 大黃 甘草(各二錢) 水煎服。
刀傷出血,用鍋煙墨搽之。一方用生姜嚼爛敷之。一方破氈帽燒灰摻之。一方白蜘蛛網
纏之。一方古鍛石同韭菜搗成餅陰乾,刮下摻之。
跌傷未出血者,用手揉散瘀血,外用七里香葉嚼爛敷之。一方澤蘭葉貼之。
跌傷已出血者,用刀傷藥摻之,甚重用紅花、大黃、血竭細末摻之,久潰則用玉紅膏貼
之。
瘋犬撕衣中毒。
一方紅豆子根皮為末,米汁調下五分。
一方牛蒡子根一兩,煎水去渣,煮米粥一碗,服之即效。
一方黃瓜草,此草生在岩下陰濕處,如嫩蘿蔔葉,揉爛有黃瓜氣即是,用十餘兜搗爛,
衝米汁服之。一方韭菜搗汁,每服一酒杯,七日一次,服七次即效。一方虎頭骨細末調麻油
服之,皆有神效。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