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名>藥鑑
書名:藥鑑
作者:杜文燮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目錄>
<篇名>序
內容:或謂持鑑以索貌者,不能得其腠理,而按方以索病者,亦不能神其變通,甚矣,方書之
不可盡信也。嗟夫!方亦何負於人哉?唯藥不嚐試,方不經驗,漫立局以幸中者之過也。乃
是編也者,首察病原,以補東垣之缺,次辨藥力,以佐仲景之偏;論證則由標本以及經絡,
審性則由陰陽以及反畏;至運氣方脈,靡不精研,而常用藥味,又次第序之,以便檢閱,誠
古今之明鑑也。考古尋方之士,得是書而存之,則療病不必指掌,審藥不必大觀,無素問而
達生,無叔和而知脈,他如心法如辨疑,諸家方術,悉註腳耳,當令隨叩隨應隨效,而斯人
之不病於夭札者,信有賴也。若目為群書而弁髦焉,是舍鑑而求之妍媸也,有是哉。
萬曆戊戌季夏宛陵仙源杜氏序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一\寒熱溫平四賦,增補東垣未盡之意
<篇名>藥性(寒門)
內容:黃芩枯者清肺金,堅者涼大腸、降熱痰,佐白朮則能安胎。黃連瀉心火,而津液自生;
除溼熱,而腸胃自濃。姜制降痰。此芩連二藥,若用豬膽汁炒,又能降肝膽之火也。黃柏治
痿、定蛔,退伏火而瀉勞熱,滋不足之水,大治陰虛。知母益真陰,治骨蒸之有汗,補腎水,
瀉無根之火邪。此柏母二藥,酒炒則性溫,鹽制則下降,皆補陰之要藥也。白芍止瀉痢,補
陰血,治心腹虛疼,尤健脾經,其效能補能收,酒炒才妙。赤芍利小水,消癰腫,又為火眼
要藥。其效能瀉能散,生用正宜。此赤白二芍,產後勿用,以性帶酸寒,能伐發生之氣也。
石羔降胃火,而理頭疼。解肌表而止煩渴。山梔降火極速,從小便洩出,效能屈曲下行。又
能清肺胃之煩,止血家之吐衄,必須酒炒微黑。熟地滋腎而益真陰,活血而填骨髓。生地生
血而涼心腎。此二地酒洗則性溫,姜制則不泥於膈。天冬止渴補虛,治痰嗽而潤肺,能引熟
地而至所補之處。麥冬生脈清心,止煩渴而去肺家伏火,能引生地而至所生之位。柴胡治兩
脅俱疼,少陽可引。退往來寒熱,外感宜投。能升胃中之清氣,從左而旋。升麻散手陽明寒
邪,療足陽明齒痛。能升胃中之清氣,從右而旋。前胡除內外痰實如神,逐胸脅結氣無雙。
犀角解火毒,而療鼻血瘡瘍。安心神,而除煩渴風毒。若使轉載入胃經,升麻亦可代用。牡蠣
澀精而止虛汗,崩漏能醫,必須火 為良。樸硝開熱結,而通臟腑。瀉實軟堅,雖有停痰可
化。大黃乃蕩滌之將軍,走而不守。奪土鬱而無壅,破瘀血而下流。牡丹皮治無汗之骨蒸,
消下焦之積血,止上焦之吐衄,破血亦宜用也。地骨皮治有汗之骨蒸,亦發風邪,退熱尤宜
用也。竹葉逐上氣咳逆喘促,退虛熱煩躁不眠。專涼心火,尤卻風痙。竹茹治心煩嘔噦,腫
痛兼療。茵陳卻黃膽風濕,小便能利。菊花收淚明目,治頭風止頭痛。同地黃釀酒,解醉漢
昏迷易醒。薄荷清六陽之會首,涼心膈而治頭風,總能清熱。荊芥清頭目,肌表立解。下瘀
血瘡痍即散。栝蔞仁下氣消痰,潤肺除嗽。療結胸、通鬱熱於胸中,為治嗽之要藥也。天花
粉止渴通經,降膈上之熱痰,乃消渴之聖藥也。槐花止臟血,熱熾淋瀝。茅根止吐血,取汁
煎藥。地榆療崩漏、止月經,尤治血痢,下部瀉血莫缺。山豆根解熱毒而止喉疼,嚼汁吞之
為妙。桔梗療肺癰而利嚥膈,通肺氣而止嚥痛。化痰順氣,開提諸藥上行,為舟楫之劑也。
乾葛發表解肌,止渴生津。能解酒毒,免傷心肺。木通瀉膀胱火,而利小便。通利關節,隨
二便之利藥,而皆能通也。澤瀉利水道,而實大便。退陰汗,庶免淋瀝。但補陰則為不足。
枳殼寬中下氣,能攻腸中之積,其性緩而長。枳實消痰削積,能瀉胸中之痞,其性急而速。
滑石利小便,尤清六腑之熱。瞿麥治血淋最捷,利小便堪誇。香附米理血氣,開鬱道,乃婦
人之要藥。醋煮以溫經,童便炒以潤燥。常山治瘧疾,而化結痰,醋煮免吐。芫花散皮膚水
腫發浮,消胸膈痰涎氣逆。大戟消水腫腹滿,除皮膚燥痛,甘遂同功,此二藥俱有破鐵石之
能。葶藶定喘消痰,而虛浮可逐。瀉肺氣通小便,炒須紙隔。車前子利小水而實大便,尤能
明目。水銀殺蟲,又下死胎。療瘡瘍而除疥虱。甘草生寒瀉火,炙溫以健脾經。和諸藥而弗
爭,解百毒而無憂。青皮破凝氣,厥陰之經可通。削堅積,飲食鬱滯可解。連翹療瘡瘍,消
腫毒,又能散諸經之血凝氣聚。若久虛之人,不可輕用。桃仁通經破血,潤大腸之難通。龍
膽草去肝經之客熱,除下焦之濕腫。蘇木消產後敗血,而療瘡瘍。桑白皮治喘嗽,瀉肺氣有
功,蜜水炙用。海藻治項間瘰 ,消頸下癭囊。偏墜疝氣立止,小便艱難能利。海帶昆布同
功,俱為破氣之要藥。漢防己瀉濕氣於膀胱,治香港腳於下部。膽礬主痰氣諸癇,更除熱毒。
蘆薈治癲狂諸熱,尤殺疳蟲。薏苡仁多服開胃,且治肺癰。消水腫,治艱步之緩風。壯筋骨,
主拘攣之濕痺。沙參主疥癬惡瘡,散諸疝之絞痛。排膿消毒,補五臟之陰氣。鬱金涼心臟亢
陽,兼驅血氣作痛,仍散積血歸經。皂莢桃仁,並可通秘。血宜桃行,風用皂通。竹瀝、荊
瀝、俱為痰用。但少食用竹,能食用荊。兜鈴卻痰結喘促,清肺家火熱。紫草利水通竅,治
目黃成疸,涼疽瘡血熱。胡黃連治口疳,療癰疽,兼解骨蒸之熱。地膚子專利水道,去熱於
膀胱。浴身卻皮膚瘙癢,洗眼除熱暗澀疼。夏枯草破癰堅癭瘤結氣,散瘰 鼠 頭瘡。苦參
掃遍身癢疹,止卒暴心疼
以上共七十四味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一\寒熱溫平四賦,增補東垣未盡之意
<篇名>藥性(熱門)
內容:附子去臟腑之沉寒,浮而不降。治三陰之厥逆,走而無蹤。反本固陽,童便煮用。乾姜
暖中,除寒邪腹痛,兼治嘔吐。引血藥而生新血,虛熱者同功。丁香暖胃冷,而定攻衝,兼
除嘔逆。麻黃散寒邪而發表,根止汗以固陽。蔥白橫行,治傷寒下痢,及陽明頭疼。白面之
人,不宜發汗散氣。吳萸療心腹之沉寒,止厥陰之疝痛。乾生退寒而散表,炒溫脾胃以和中。
砂仁治腹痛,而安胎化食,吐瀉兼醫。白蔻仁下氣寬中,大能消食。治胸冷而補膈上元陽,
退目雲而散肺中滯氣。莪術磨脾家之積聚,醋炒最佳。麝香辟邪通竅,亦能出汗。紫蘇發表
解肌,療傷風寒甚捷。鹿茸益氣生血,補虛澀精。肉蔻理脾胃、消宿食,小兒吐瀉立止。川
椒達下,理六腑之沉寒,加烏梅能止蛔蟲。蓯蓉治男子絕陽不興,療女子絕陰不產。雖能峻
補精血,驟用反動大便。胡椒卻心腹冷痛,逐脾胃寒邪,多食則又耗血。雄黃、硫黃,掃疥
莫缺。乳香、沒藥,止痛為最,多服則又損骨。烏藥順氣寬中,消食積作疼,逐小兒蛔蟲,
為氣痛之要藥。沉香抑陰助陽,降氣補腎。濃桂澀精,亦能暖胃止瀉。桂枝斂汗,又能上昇
發表。五靈脂定血家之疼痛,能止能行。生姜發散行表,止吐開胃。陳皮補胃和中,去白消
痰洩氣。巴豆有蕩滌攻擊之能,誠斬關奪門之將。雖能通腸,亦堪止瀉,必須去油取霜。濃
樸平胃去濕,而消痰下氣寬中。續斷治崩漏,益精強腳,專療跌撲折傷。川烏散寒邪而消寒
積,破陰氣而除冷風。良姜暖脾消食,下氣溫中。又翻胃嘔食可止,腹疼積冷堪除。草果消
宿食、卻冷痛,同縮砂溫中,佐常山截瘧。
以上共三十三味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一\寒熱溫平四賦,增補東垣未盡之意
<篇名>藥性(溫門)
內容:藿香理霍亂,使嘔吐止。開胃口,令飲食增。防風治一身之痛,除上焦風邪,誤服反洩
上焦元氣。白芷治頭痛、止目淚,解利風寒之要藥。細辛止本經頭痛如神,治諸風濕痺立
效。丹參生新血、去惡血,落死胎、安生胎。專調經脈不勻,善理骨節疼痛。仙茅益肌膚、
明耳目,助陽道、長精神。補丈夫虛損勞傷,主女人失溺無子,脫腎之要藥也。南星治中風
不語稠痰,散跌撲即凝瘀血,須用膽製為佳。骨碎補補骨節傷碎,療風血積疼。破血有功,
止血亦效。延胡索調月水氣滯血凝,止產後血衝血暈。杜仲補中益腎,腰痛不能屈者神功,
足疼不欲踐者立效。檳榔治後重如神,墜諸氣無雙。若服過多,又瀉了至高之氣。杏仁除胸
中氣逆喘促,潤大腸氣閉難通。辛夷主五臟身體寒熱,頭風腦痛堪除,鼻塞竅窒立通。石菖
蒲明耳目,開心洞達。除濕痺,可使屈伸。山藥理脾傷止咳,逐腰痛強陰。益母草去死胎、
安生胎。行瘀血、生新血,總調胎產諸證。款冬花潤肺瀉火,下氣定喘。治肺癰膿血腥臭,
止肺咳痰唾稠粘。紫菀主咳逆痰喘,治小兒驚癇。木香理乎滯氣,窒塞者能通,不足者能補。
半夏治痰厥頭痛,和脾胃痰飲,須用姜制,妊娠禁服。白朮補中氣,而止吐止瀉,除痰飲而
進食利水。君枳實能消痞膨,佐黃芩可安胎氣。北棗和脾助胃,生薑汁制,又有濃腸之益。
人參健脈理中,生津止渴。溫脾胃積冷,定霍亂吐瀉。黃 益元陽,瀉陰火,略亞人參。實
腠理、固盜汗,功倍桂枝。治癰疽、排膿止痛,生肌收口。當歸治一身血病,各隨所使。驅
熱痢刮痛,令無壅滯。 本治頭痛於巔頂之上,散寒邪於巨陽之位。五味生津止渴,而療虛
煩益腎,止嗽而收肺氣。若夫風寒之嗽,南者為美。姜蠶治風,去一身之痲痺,又解內毒。
秦艽療黃膽,驅頭風。除骨蒸疼痛,止腸風下血。赤石脂下胎衣如推蕩,固腸洩若物塞。烏
梅收肺氣,主消渴。除煩止痢瘧,又和中養榮。威靈仙卻皮膚 癢,寒冷腰疼當用。縮砂溫
脾胃、消宿食,止腹痛冷瀉,治赤白洩痢。神曲消宿食,而補脾胃。蒲黃治吐衄唾溺之紅,
調產後兒枕之痛。和風腫以通經,兼除積血帶下。若補血止血,炒用為宜。破血消腫,生用
方可。香薷主中脘霍亂絞痛,治傷暑小便澀難。散水腫,有徹上徹下之功。熱服恐瀉,必須
冷凍飲料。益智溫中順氣,能卻寒邪入內。牽牛除風毒,兼平諸氣,消水腫而通大便。同烏藥則
入氣分,隨大黃則侵血分。伏龍肝療吐血,並治難產。百合治肺家勞嗽。鐘乳療熱痰陽痿。
大小薊養精安孕,血崩吐衄可除。鹿角霜養血安胎,赤白帶下可澀。珍珠寧神定志,而翳膜
能開。山萸益腎補精,暖腰膝而壯元陽。女人可勻經候,老者能節小便。蔓荊子消風腫眼花,
太陽頭痛可止。麥芽開胃化食,破症消膨。遠志治小兒驚癇客忤,療婦人血噤失音。增益智
慧不忘,和悅色彩耐老。
以上共七十八味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一\寒熱溫平四賦,增補東垣未盡之意
<篇名>藥性(平門)
內容:貝母止嗽生津,專治胸膈稠痰,能降心中逆氣。巴戟天補髓填精。忍冬草散腫消癰。牛
膝益陰壯陽,填骨髓,除腰膝酸疼。善理一身虛羸,能助十二經脈。黃精除風濕,壯元陽,
健脾胃,潤心肺,旋服年久,方獲奇功。羌活散肌表八風之邪,利週身百節之痛。五加皮去
女子陰癢難當,扶丈夫陽痿不舉。多年瘀血能逐,小便遺瀝可止。三稜專破血中滯氣,立消
症瘕積聚。虛人慎用,恐損真氣。麻子仁治風秘,潤腸要藥。海金沙利小水,不伐真陰。山
慈菇消癰疽無名疔腫,散癮疹諸般惡瘡。茯苓淡能利竅通便,不走精氣。為除濕行水之要藥,
乃養神益智之佳品。枇杷葉治熱嗽無休,利肺臟逆氣。淫羊藿治男子絕陽不興,療女子絕陰
不產。紫葳花主崩中症瘕血閉,治寒熱羸瘦養胎,產後一切諸疾,為血氣痛之要藥也。瓜蒂
豁痰吐涎,亦能搐鼻。琥珀通淋活血,少加桂以引經。辰砂極能鎮心,研末入藥調服。龍骨
澀精,止瀉斂汗,又能長肉生肌。大腹皮消水腫,利腹脹,黑豆煎汁浸洗。全蠍療風疳,最
能解毒。山楂消食醒脾,又行滯氣,小兒多用無妨。小麥止汗養心,須配紅棗為良。豬苓利
水行濕,多服恐伐腎氣。龜板補陰弱,而退陰火煎熬。堅筋骨,更療婦人血崩。鱉甲補真陰,
而虛勞可復。涼骨蒸,而瘧母能痊。破症瘕消癰腫,須用醋煮。玄參逐熱消斑,散痰核癰腫,
療寒熱往來。驅無名之火邪,清喉中之疼痛。蓮肉醒脾,又能清心,滾水泡去皮心。茯神寧
神定志,又止驚悸虛勞。天麻治小兒風疳驚悸,療大人風熱頭痛。草豆蔻治胃脘疼痛,止霍
亂吐逆。枸杞子能補氣,去風明目。益元陽,補精治虛。酸棗仁寧心志,益肝補中。斂虛汗,
除煩止渴。若睡臥不寧者多用,實則生研,虛則炒用。鬱李仁安心志,而驚悸能定。舒氣結,
而陽臟和調。柏子仁養心脾,又安神明目。何首烏黑髮須,又除風絕瘧。側柏葉治熱通淋,
大益脾土,又止血崩。必須搗汁煎藥,隨月建方取用,蜜水蒸過陰乾。大楓子、蒼耳子,風
家要藥。蛇床子、木鱉子,掃疥莫缺。輕粉治瘡疥,又能長肉生肌。枯礬燥濕以去蟲,外科
用之護心。童便補陰,利膀胱之鬱熱,通血脈以歸陰分。炒壁土止吐瀉,乃借土氣以回胃氣。
鐵鏽水開結如神,取其性重易以墮下。韭汁止吐衄,單服有功。皂莢開結閉,亦豁風痰。竹
瀝化痰,非薑汁不能行經。蕤仁除 爛於雙睛,逐風淫在四肢。鼠粘子治喉痛,而散熱邪,
消癮疹而主風濕。通草瀉小腸火鬱不散,利膀胱水閉不行。牛黃止口噤癲狂,安魂定魄。主
驚癇寒熱,而神志清寧。菟絲子益陰虛,而除精氣之走洩。健肌膚,堅強筋骨之酸疼。破故
紙治腰膝酸疼神效,填骨髓精滑無二。虎骨治胎損,又堅筋骨。阿魏主屍注,又消肉積。棕
櫚灰治婦人之血崩。人牙救痘瘡之倒靨。
以上共五十九味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一
<篇名>用藥分根梢
內容:大凡用藥,須要得法。或微水滲,或略用火烘,濕者候乾,堅者待潤,才無碎末好看,
仍忌銼多留久,恐走氣味不靈,旋銼應人,方能取效。根梢各治,尤勿混淆,生苗向上者為
根,氣脈上行。入土垂下者為梢,氣脈下行。中截為身,氣脈中守。上焦病者用根,中焦病
者用身,下焦病者用梢,蓋根升梢降,中守不移故也。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一
<篇名>製藥資水火
內容:大都製藥要在適中,過與不及,其失則一。火制四︰有 有砲有炙有炒之不同。水制三︰
有漬有泡有洗之弗等。水火合制者二︰有蒸有煮之不同。餘外製法雖多,總不離此二端,匪
故巧為異法,然皆各有意在。酒制升提。姜制發散。鹽制走腎,仍仗軟堅。用醋注肝經,且
資住痛。童便制、除劣性降下。米泔制、去燥性和中。乳制助生陰血,蜜制增益元陽,土製
補益中焦,麩制勿傷上膈。黑豆湯甘草湯漬曝,並能解毒。羊酥油豬脂油塗燒,容易脆研。
剜去瓤者免脹,抽去心者除煩。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一
<篇名>用藥丸散例
內容:治至高之病者,以酒煎。去濕以生姜引,補元氣以大棗引,發散風寒以蔥白引,去膈上
痰以蜜引,通秘結以鐵鏽水引,回胃氣以陳壁土引。散者、細末也,不循經絡,止去胃中及
臟腑之積氣。去下部之疾者,其丸極大而光。中焦者丸如梧桐子大。上焦者丸如綠豆大。發
散用酒糊,收斂用醋糊,調理脾胃用神曲糊,去濕用薑汁糊。滴水丸者,取其易化也。煉蜜
丸者,取其緩化,而氣循經絡也。用蠟丸者,取其難化,而旋旋取效也。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一
<篇名>解藥毒法
內容:服附子後,身目紅者,乃附毒之過,急用蘿蔔搗汁一大碗,入黃連甘草各五錢、犀角二
錢,煎至八分飲之,其毒即解。如解之遲,必然血從七孔中出,決死何待。若無生蘿蔔汁,
用子亦可。用生黃豆浸透,搗爛取汁一盅飲之,亦可。或用澄清泥漿水飲之,亦可。
服大黃後,瀉利不止者,用烏梅二枚、炒粳米一撮、乾姜二錢、土炒白朮一錢、人參五
分、附子去皮錢半、甘草七分、升麻二分、燈心七根煎熟,入壁土一匙,調服即止。
服麻黃後,汗出不止者,將病患發披入水盆中,足露出外,再炒糯米半升、龍骨牡蠣
本防風各一兩,研細末,週身撲之。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一
<篇名>用藥生熟法
內容:芩連知柏,治病者頭面及手梢皮膚,略用酒炒,借酒力以升上也。治嚥之下胸之上者,
略用酒浸。治臍之下者生用。熟則升、生則降也。凡用上焦藥,須酒浸曬乾,黃柏知母,乃
治下部之藥,久弱之人,必須酒浸曬乾,恐寒傷胃也。大黃酒煨,生熟地黃酒洗,皆是此意。
用附子去皮臍,先將鹽水薑汁各半碗,入砂鍋內煮六七沸,再入黃連甘草各五錢、童便煮六
七沸,良久撈起,以磁器盛之,伏地氣一夜,曬乾聽用。用麻黃,須要去節,用滾醋略浸片
時曬乾,恐大發汗,冬月及表實之人生用,用吳萸將鹽水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一
<篇名>藥性陰陽論
內容:藥有氣味濃薄不同,輕重不等,寒熱相雜,陰陽相混,或氣一而味殊,或味同而氣異。
清陽發腠理,實四肢,清之清者也。濁陰走五臟歸六腑,濁之濁者也。清中清者,養榮於神,
濁中濁者,堅強骨髓。氣為陽、氣濃為純陽,氣薄為陽中之陰,氣薄則發洩,氣濃則發熱。
味為陰、味濃為純陰,味薄為陰中之陽,味薄則通,味濃則洩。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湧洩為
陰,淡味滲洩為陽,酸苦湧洩為陰。辛甘淡之熱者,為陰中之陽,酸苦鹹之寒者,為陽中之
陰。如茯苓淡,為在天之陽也,陽當上行,何為利水而洩下?內經雲,氣之薄者,乃陽中之
陰,所以利水而洩下,然而洩下亦不離乎陰之體,故入乎太陰也。麻黃甘、為在地之陰也,
陰當下行,何為發汗而上昇?內經雲,味之薄者,乃陰中之陽,所以發汗而上昇,然而升上
亦不離乎陽之體,故入乎太陽也。附子氣味俱濃,其性熱,乃陽中之陽,故經雲,發熱。大
黃氣味俱濃,其性寒,乃陰中之陰,故經雲,洩下。淡竹乃陽中之陰,所以利小便。苦茶乃
陰中之陽,所以清頭目。
藥有寒熱溫涼平和之氣,辛甘淡苦酸鹹之味,昇降浮沉之性,宣通補瀉之能。內經曰,
補瀉在味,隨時換氣,故升以散之,散其在表拂鬱也。甘以緩之,緩其大熱大寒也。淡以滲
之,滲其內濕,利小便也。苦以洩之,洩其上昇之火也。酸以收之,收其精散之氣也。鹹以
軟之,軟其燥結之火也。春氣溫而宜用涼藥,夏氣熱而宜用寒藥,秋氣涼而宜用溫藥,冬氣
寒而宜用熱藥,此特四時之正耳,若病與時違,又不拘此例也。假如夏月忌發散,苟表實極
重之症,雖用麻黃一兩何妨,其餘可以例推。病在上而宜用升藥,病在下而宜用降藥,病在
外而宜用浮藥,病在內而宜用沉藥,故經曰,昇降浮沉則順之,謂順其昇降浮沉藥味之性也。
寒
藥鑑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8
- 文章: 33485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藥鑑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一
<篇名>病症標本論
內容:治病當知標本。先受病為本,後傳流之病為標。如先感輕病而後滋生重病,亦先治輕病
而後治重病,于是邪氣乃伏,蓋治其本故也。若先治本,雖病有十餘症皆去矣,不先治本,
而治其標,邪氣益甚,病勢益重,不可去矣。若有中滿,無問標本,先治中滿,謂其急也。
若中滿復有閉結,亦無論標本,當先治閉結,後治中滿,謂尤急也。除閉結中滿之外,皆先
治本,不可不慎也。假如肝受心火之邪,是從前來者為實邪,當瀉其子火也。故經曰,本而
標之,先治其本。入肝經藥為引,用瀉心火藥為君,是治實邪之病也。假如肝受腎邪,是從
後來者為虛邪,當補其母水也。故經曰,標而本之,先治其標。入腎經藥為引,用補肝藥為
君,是治虛邪之病也。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一
<篇名>取方之法
內容:凡用其味,必用其味之可否。若用其氣,必用其氣之所宜。識其病之標本,及臟腑寒熱
虛實微甚緩急,而用其藥之氣味,隨其症而取方也。主治病者為君,佐君者為臣,應臣者為
使,此隨病之所宜,而贊成方以用之。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去嚥嗌
之病近。近者奇之。去肝腎之病遠,遠者偶之。汗者不可以奇,下者不可以偶。補上治下制
以緩,緩則氣味薄。補下治上制以急,急則氣味濃。薄者則頻而小服,濃者則暫而多服。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一
<篇名>論各經補瀉及專主瀉火藥
內容:(足厥陰肝經 足少陽膽經) 味辛補酸瀉 氣溫補涼瀉
(足太陰脾經 足陽明胃經) 味甘補苦瀉 氣溫熱補寒涼瀉
(足少陰腎經 足太陽膀胱) 味苦補鹹瀉 氣寒補熱瀉
(手少陰心經 手太陽小腸) 味鹹補甘瀉 氣熱補寒瀉
(手太陰肺經 手陽明大腸) 味酸補辛瀉 氣涼補溫瀉
五臟更相平也,一臟不平,以所勝平之。故曰,安谷則昌,絕谷則亡,水去則榮散,谷
清則衛榮,榮散則亡,神無所居。仲景雲,水入於經,其血乃成,谷入於胃,脈道乃行。故
血不可不養,衛不可不溫,血溫衛和,榮衛將行,常有天年。又曰,人之一身,外為陽、內
為陰。背為陽,腹為陰。腑為陽,臟為陰。陽中之陽,心也。陽中之陰,肺也。陰中之陰,
腎也。陰中之陽,肝也。陰中之至陰,脾也。
黃連瀉心火,枯芩瀉肺火,白芍瀉肝火,柴胡黃連瀉肝膽火,木通瀉小腸火,知母瀉腎
火,條芩瀉大腸火,黃柏瀉膀胱火,滑石瀉六經火,梔子瀉屈曲火。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一
<篇名>用藥之法
內容: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從之。堅者削之,客者除之。勞者溫之,結者散
之,留者行之,燥者潤之。損者益之,驚者平之,逸者行之,上者下之。逆者正治,從者反
治。
則肝,法春木酸,生之道也,失常則病矣。
風淫於內,治以辛涼,佐以甘辛,以甘緩之,以辛散之。
則心,法夏火苦,長之道也,失常則病矣。
熱淫於內,治以鹹寒,佐以甘苦,以鹹甘收之,以苦發之。
則脾,法中央土甘,化之道也,失常則病矣。
濕淫於內,治以酸熱,佐以鹹寒,以苦燥之,以淡洩之。
則肺,法秋金辛,收之道也,失常則病矣。
燥淫於內,治以苦溫,佐以甘辛,以辛潤之,以苦下之。
則腎,法冬水鹹,藏之道也,失常則病矣。
寒淫於內,治以甘熱,佐以苦辛,以辛發之,以苦堅之。
假如風淫於內,即是肝木失常,火隨而熾,治以辛涼,是用辛金克其肝木,涼水沃其炎
火也。餘治例此。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一
<篇名>引經藥性
內容:小腸膀胱屬太陽, 本羌活是本鄉。三焦膽與肝胞絡,少陽厥陰柴胡強。太陽陽明並足
胃,葛根白芷升麻當。太陰肺脈中焦起,白芷升麻蔥白鄉。脾經少與肺部異,升麻兼之白芍
詳。少陰心經獨活主,腎經獨活加桂良。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一
<篇名>十八反藥性
內容:人參芍藥與沙參,細辛玄參及紫參,苦參丹參並前藥,一見藜蘆便殺人。白芨白蘞並半
夏,栝蔞貝母五般真,莫見烏頭與烏喙,逢之一反疾如神。大戟芫花並海藻,甘遂以上反甘
草。蜜蠟莫與蔥根睹,雲母休見石決明。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一
<篇名>十九畏藥性
內容:硫黃元是火之精,樸硝一見便相爭。水銀莫與砒霜見,野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為
上,卻與牽牛不順情。丁香莫與鬱金見,牙硝難合京三稜。川烏草烏不順犀,人參又忌五靈
脂。官桂善能調冷氣,石脂相見便蹺蹊。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一
<篇名>孕婦禁忌藥性
內容:斑水蛭及虻蟲,烏頭附子與天雄。野葛水銀並巴豆,牛膝薏苡與蜈蚣。三稜代赭芫花
麝,大戟蛇脫黃雌雄。牙硝芒硝牡丹桂,槐花牽牛皂莢同。半夏南星並通草,瞿麥乾姜桃仁
通。 砂乾漆蟹甲爪,地膽茅根都不中。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一
<篇名>六陳藥性
內容:枳殼陳皮並半夏,茱萸野狼毒及麻黃,六般之藥宜陳久,人用方知功效良。陳皮須用隔年
陳,麻黃三載始堪行。大黃必用錦紋者,不過三年力不全。醫家不用新荊芥,木賊從來不用
鮮。芫花本是陰中物,不怕如絲爛似綿。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一
<篇名>五鬱主病
內容:諸掉眩,皆屬肝木。
掉、搖也。眩、昏亂旋運也。風主動故也。木鬱達之,達、謂吐之也。
諸癢瘡瘍,皆屬心火。
微熱則癢,熱甚則痛。火鬱發之,發、謂疏散之也。
諸腫滿、皆屬脾土。
食飲不消則生濕,濕則生熱。土鬱奪之,奪、謂下之令無壅滯也。
諸 鬱病痿,皆屬肺金。
、謂滿也。鬱、謂奔迫也。痿、謂手足軟弱,無力運動也。金鬱拆之,拆、謂解表利
小便也。
諸收引,皆屬腎水
收、謂斂也。引、謂急也。皆寒之用也。水鬱洩之,洩、謂制其衝逆也。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一\六氣主病
<篇名>風類
內容:諸暴強直,支痛 戾,裏急筋縮,皆屬於風。厥陰風木,乃肝膽之氣也。
暴、卒也。強直、筋勁而不柔和也。支痛、堅固支援,筋攣不柔而痛也。 戾、筋縮也。
謂裏急筋縮,乖戾失常而病也。然燥金主於緊斂,短縮筋勁,風木為病,反見燥金之化,由
亢則害承乃制也。況風能勝濕而為燥也。風病勢甚,而成筋縮者,燥之甚也。故諸甚者,皆
兼乎燥。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一\六氣主病
<篇名>熱類
內容:諸病喘嘔吐酸,暴注下迫,轉筋,小便混濁,腹脹如鼓,癰疽瘍疹,瘤氣結核,吐下霍
亂,瞀鬱腫脹,鼻塞鼽衄,血溢血洩,淋閉身熱,惡寒戰慄,驚惑悲笑,譫語妄答,衄蔑血
汙,皆屬於熱。少陰君火之熱,乃真心與小腸之氣也。喘、火氣也。寒水為陰,主遲緩。熱
火為陽,主急數。寒則息遲氣微。熱則息數氣粗,而為喘也。
嘔者,胃氣熱甚則為嘔,火氣炎上之象也。寒亦主嘔,不可執一而論。
吐酸、酸者肝木之味也。由火盛制金,不能平木,則肝木自甚,故為酸也。是以肝熱則
口酸。心熱則口苦,脾熱則口甘,肺熱則口辛,腎熱則口鹹,又或有口淡者、胃熱也。
暴注、卒洩也。腸胃熱甚,而傳化失常,火性疾速,故如是也。
下迫、後重急痛也。火性燥物故也。
轉筋、反戾也。熱氣燥爍於筋,攣螈而痛也。言寒者誤,寒雖主於收引,然止為厥逆禁
固,屈伸不便,安得為轉筋也。
小便混濁,寒則清潔,熱則混濁也。
腹脹如鼓,氣為陽,陽為熱,氣甚,則如是也。
癰、淺而大也。經曰、熱勝血則為癰膿也。
疽、深而惡也。瘍、有頭小瘡也。疹、浮小癮疹也。
瘤氣、赤瘤丹 ,熱勝氣也,火之色也。
結核、火氣熱甚、則鬱結堅硬。如果中核也。不必潰發,但令熱氣散,則自消矣。
吐下霍亂,三焦為水谷傳化之道路,熱氣甚,則傳化失常,而吐瀉霍亂,火性燥動故也。
或
大法吐瀉頗渴為熱,不渴為寒,或熱吐瀉,始得之亦有不渴者,若不止,則亡津液而後
必渴。寒本不渴,若亡津液過多,則亦燥而渴也。但寒者、脈當沉細而遲,熱者、脈當實大
而數。
瞀、昏也。熱氣甚,則濁亂昏昧也。
鬱、怫鬱也。結滯壅塞,而氣不通暢,所謂熱甚則腠理閉密而鬱結也。然寒水主於閉藏,
今反屬熱者,是火熱亢極,反兼水化制之故也。
腫脹、熱勝於內,則氣鬱而為腫也。陽氣熱甚,則腹脹也。火主彰顯,升明舒榮,皆腫
脹之象也。
鼻塞、窒塞不通暢也。火主 腫脹,故熱客陽明,而鼻中 脹窒塞也。
鼽者、鼻流清涕也。夫五行之理,微則當其本化,甚則兼其鬼賊。經曰,亢則害、承乃
制也。以火煉金,熱極而反為水之樣也。故肝熱甚則出泣,心熱甚則出汗,脾熱甚則出涎,
肺熱甚則出涕,腎熱甚則出唾也。
衄者、陽極拂鬱於足陽明,火氣上蒸於肺,則血妄行,而為鼻衄也。
血溢者、血上出也。血洩者、熱客下焦,而大小便血洩也。
淋者、小便澀痛也。熱客膀胱,鬱結不能滲洩故也。又有遺尿不禁者,經曰、腎主二陰,
水衰而怫鬱客其部分,二陰鬱結,則痿痺而神無所用,故小便遺失而不能禁止,然則熱症明
矣。仲景論少陰病熱極,曰,溲便遺失、狂言、目反直視不轉睛者,腎先絕也。
閉者、大便澀滯也。謂之風熱結者,火甚制金,不能平木,則肝木自旺故也。
身熱惡寒者,熱在表也。寒則腠理閉密,陽氣拂鬱而然也。
戰、動搖也。慄、寒冷也。皆火之象也。此由火熱亢極而戰。反兼水化制之,故戰慄也。
驚者、心卒動而不寧也。火主於動,心火熱甚,故驚也。
惑者、惑亂也。火實、則水衰,失志而惑亂也。
志者、腎水之神。
悲者、肺金所主也。笑者、心火所主也。悲笑而五液俱出者,火熱亢極,而反兼水化制
之故也。
譫者、多言也。言為心聲,心熱則多言也。
妄者、虛妄也。火為陽,故外清明而內濁昧。心熱甚、則腎衰,而志不精一,見聞虛妄,
而自為問答,神智失常也。
衄蔑血汙者,心火熱極,則血有餘,熱氣上甚,則為血溢污濁,而見紫黑之象也。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一\六氣主病
<篇名>濕類
內容:諸痙強直,積飲痞膈,中滿,霍亂吐下,體重 腫,肉如泥,按之不起者,皆屬於濕。
太陰濕土。乃脾胃之氣也。
諸痙強直者,筋勁而不柔和也。陰痙曰柔,陽痙曰剛。故濕過極,則反兼風制之,然兼
化者虛象,而實非風也。
積飲者、留飲積蓄,而不散也。
痞者、否而不通泰也。土得燥則消散,得濕則不能消,而為病也。
膈者、阻滯也。腸胃隔絕,而傳化失其常也。
中滿者、土為中州,濕為積飲,痞膈而滿也。
霍亂吐下者,濕為留飲痞膈,而傳化失常也。
體重者、土濕為病,則體重也。
腫、肉如泥,按之不起者,土過濕則為泥,是以不起也。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一\六氣主病
<篇名>火類
內容:諸熱瞀螈,暴喑冒昧,躁擾狂越,罵詈驚駭。 腫酸疼,氣逆衝上,禁慄如喪神守。嚏、
嘔、瘡瘍、喉痺,耳鳴及聾。嘔湧溢,食不下。目昧不明,暴注、 螈,暴病暴死,皆屬於
火。少陽相火之熱,乃心胞絡三焦之氣也。
瞀、昏也。心火熱甚,則神濁昧而瞀昏也。
螈、動也。惕跳動螈,火之體也。驚屬心、而脈亦心所主也。
暴喑、卒 也。肺主聲,其或火旺水衰,熱乘肺金,則喑而無聲也。經曰、內奪而厥,
則為喑俳,此腎虛也。俳、廢也。
冒昧者、蒙昧而昏暗也。氣熱神濁,火之體也。
躁擾者、躁動煩熱,擾亂而不寧也。熱甚於外,則肢體躁擾。熱甚於內,則神志躁動。
反複顛狂,懊 煩心,而不得眠也。
狂者、亂而不定也。越者、乖失禮法,而反常也。腎水主志,心火旺、則腎水衰,是以
失志而狂越也。經曰,多喜為顛,多怒為狂。故喜為心志,心熱甚,則多喜而為顛。怒為肝
志,火實制金,不能平木,故肝實則多怒而為狂也。
罵詈者、言之惡也。水性善,火性惡,若陽盛陰虛,則是水弱火強,而為罵詈也。
驚駭者、驚愕也。君火主之。
腫者、熱勝肉而陽氣鬱滯故也。此與濕門 腫有別。
酸疼者、由火盛制金,不能平肝木,木旺而為火所化。氣逆衝上,火氣炎上故也。
禁慄如喪神守者,禁、冷也。慄、戰慄也。
嚏者、鼻中因癢而氣噴作聲也。鼻為肺竅,癢為火化故也。
嘔、瘡瘍者,皆火使然也。此當與熱門同看。
喉痺者、不仁也。火閉塞也。火主腫脹,熱客上焦,而咽喉溢也。
耳鳴者、耳為腎竅,交會於手太陽少陽、足厥陰少陽之經。若水虛火實,熱氣上乘其經
絡,衝於耳中,鼓其聽戶,隨其氣之微甚,而為鳴也。
耳聾者、由水衰火實,熱鬱於上,而使聽戶玄府壅塞,神氣不得通洩也。嘔湧溢、食不
下者,火氣炎上,胃膈熱甚,傳化失常故也。
目昧不明者,熱氣鬱之甚也。
暴注者、卒瀉也。
螈者、惕跳動也。火主動、況脈乃心火之所養也。
暴病暴死者,火性急速故也。
<篇名>病症標本論
內容:治病當知標本。先受病為本,後傳流之病為標。如先感輕病而後滋生重病,亦先治輕病
而後治重病,于是邪氣乃伏,蓋治其本故也。若先治本,雖病有十餘症皆去矣,不先治本,
而治其標,邪氣益甚,病勢益重,不可去矣。若有中滿,無問標本,先治中滿,謂其急也。
若中滿復有閉結,亦無論標本,當先治閉結,後治中滿,謂尤急也。除閉結中滿之外,皆先
治本,不可不慎也。假如肝受心火之邪,是從前來者為實邪,當瀉其子火也。故經曰,本而
標之,先治其本。入肝經藥為引,用瀉心火藥為君,是治實邪之病也。假如肝受腎邪,是從
後來者為虛邪,當補其母水也。故經曰,標而本之,先治其標。入腎經藥為引,用補肝藥為
君,是治虛邪之病也。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一
<篇名>取方之法
內容:凡用其味,必用其味之可否。若用其氣,必用其氣之所宜。識其病之標本,及臟腑寒熱
虛實微甚緩急,而用其藥之氣味,隨其症而取方也。主治病者為君,佐君者為臣,應臣者為
使,此隨病之所宜,而贊成方以用之。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去嚥嗌
之病近。近者奇之。去肝腎之病遠,遠者偶之。汗者不可以奇,下者不可以偶。補上治下制
以緩,緩則氣味薄。補下治上制以急,急則氣味濃。薄者則頻而小服,濃者則暫而多服。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一
<篇名>論各經補瀉及專主瀉火藥
內容:(足厥陰肝經 足少陽膽經) 味辛補酸瀉 氣溫補涼瀉
(足太陰脾經 足陽明胃經) 味甘補苦瀉 氣溫熱補寒涼瀉
(足少陰腎經 足太陽膀胱) 味苦補鹹瀉 氣寒補熱瀉
(手少陰心經 手太陽小腸) 味鹹補甘瀉 氣熱補寒瀉
(手太陰肺經 手陽明大腸) 味酸補辛瀉 氣涼補溫瀉
五臟更相平也,一臟不平,以所勝平之。故曰,安谷則昌,絕谷則亡,水去則榮散,谷
清則衛榮,榮散則亡,神無所居。仲景雲,水入於經,其血乃成,谷入於胃,脈道乃行。故
血不可不養,衛不可不溫,血溫衛和,榮衛將行,常有天年。又曰,人之一身,外為陽、內
為陰。背為陽,腹為陰。腑為陽,臟為陰。陽中之陽,心也。陽中之陰,肺也。陰中之陰,
腎也。陰中之陽,肝也。陰中之至陰,脾也。
黃連瀉心火,枯芩瀉肺火,白芍瀉肝火,柴胡黃連瀉肝膽火,木通瀉小腸火,知母瀉腎
火,條芩瀉大腸火,黃柏瀉膀胱火,滑石瀉六經火,梔子瀉屈曲火。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一
<篇名>用藥之法
內容: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從之。堅者削之,客者除之。勞者溫之,結者散
之,留者行之,燥者潤之。損者益之,驚者平之,逸者行之,上者下之。逆者正治,從者反
治。
則肝,法春木酸,生之道也,失常則病矣。
風淫於內,治以辛涼,佐以甘辛,以甘緩之,以辛散之。
則心,法夏火苦,長之道也,失常則病矣。
熱淫於內,治以鹹寒,佐以甘苦,以鹹甘收之,以苦發之。
則脾,法中央土甘,化之道也,失常則病矣。
濕淫於內,治以酸熱,佐以鹹寒,以苦燥之,以淡洩之。
則肺,法秋金辛,收之道也,失常則病矣。
燥淫於內,治以苦溫,佐以甘辛,以辛潤之,以苦下之。
則腎,法冬水鹹,藏之道也,失常則病矣。
寒淫於內,治以甘熱,佐以苦辛,以辛發之,以苦堅之。
假如風淫於內,即是肝木失常,火隨而熾,治以辛涼,是用辛金克其肝木,涼水沃其炎
火也。餘治例此。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一
<篇名>引經藥性
內容:小腸膀胱屬太陽, 本羌活是本鄉。三焦膽與肝胞絡,少陽厥陰柴胡強。太陽陽明並足
胃,葛根白芷升麻當。太陰肺脈中焦起,白芷升麻蔥白鄉。脾經少與肺部異,升麻兼之白芍
詳。少陰心經獨活主,腎經獨活加桂良。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一
<篇名>十八反藥性
內容:人參芍藥與沙參,細辛玄參及紫參,苦參丹參並前藥,一見藜蘆便殺人。白芨白蘞並半
夏,栝蔞貝母五般真,莫見烏頭與烏喙,逢之一反疾如神。大戟芫花並海藻,甘遂以上反甘
草。蜜蠟莫與蔥根睹,雲母休見石決明。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一
<篇名>十九畏藥性
內容:硫黃元是火之精,樸硝一見便相爭。水銀莫與砒霜見,野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為
上,卻與牽牛不順情。丁香莫與鬱金見,牙硝難合京三稜。川烏草烏不順犀,人參又忌五靈
脂。官桂善能調冷氣,石脂相見便蹺蹊。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一
<篇名>孕婦禁忌藥性
內容:斑水蛭及虻蟲,烏頭附子與天雄。野葛水銀並巴豆,牛膝薏苡與蜈蚣。三稜代赭芫花
麝,大戟蛇脫黃雌雄。牙硝芒硝牡丹桂,槐花牽牛皂莢同。半夏南星並通草,瞿麥乾姜桃仁
通。 砂乾漆蟹甲爪,地膽茅根都不中。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一
<篇名>六陳藥性
內容:枳殼陳皮並半夏,茱萸野狼毒及麻黃,六般之藥宜陳久,人用方知功效良。陳皮須用隔年
陳,麻黃三載始堪行。大黃必用錦紋者,不過三年力不全。醫家不用新荊芥,木賊從來不用
鮮。芫花本是陰中物,不怕如絲爛似綿。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一
<篇名>五鬱主病
內容:諸掉眩,皆屬肝木。
掉、搖也。眩、昏亂旋運也。風主動故也。木鬱達之,達、謂吐之也。
諸癢瘡瘍,皆屬心火。
微熱則癢,熱甚則痛。火鬱發之,發、謂疏散之也。
諸腫滿、皆屬脾土。
食飲不消則生濕,濕則生熱。土鬱奪之,奪、謂下之令無壅滯也。
諸 鬱病痿,皆屬肺金。
、謂滿也。鬱、謂奔迫也。痿、謂手足軟弱,無力運動也。金鬱拆之,拆、謂解表利
小便也。
諸收引,皆屬腎水
收、謂斂也。引、謂急也。皆寒之用也。水鬱洩之,洩、謂制其衝逆也。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一\六氣主病
<篇名>風類
內容:諸暴強直,支痛 戾,裏急筋縮,皆屬於風。厥陰風木,乃肝膽之氣也。
暴、卒也。強直、筋勁而不柔和也。支痛、堅固支援,筋攣不柔而痛也。 戾、筋縮也。
謂裏急筋縮,乖戾失常而病也。然燥金主於緊斂,短縮筋勁,風木為病,反見燥金之化,由
亢則害承乃制也。況風能勝濕而為燥也。風病勢甚,而成筋縮者,燥之甚也。故諸甚者,皆
兼乎燥。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一\六氣主病
<篇名>熱類
內容:諸病喘嘔吐酸,暴注下迫,轉筋,小便混濁,腹脹如鼓,癰疽瘍疹,瘤氣結核,吐下霍
亂,瞀鬱腫脹,鼻塞鼽衄,血溢血洩,淋閉身熱,惡寒戰慄,驚惑悲笑,譫語妄答,衄蔑血
汙,皆屬於熱。少陰君火之熱,乃真心與小腸之氣也。喘、火氣也。寒水為陰,主遲緩。熱
火為陽,主急數。寒則息遲氣微。熱則息數氣粗,而為喘也。
嘔者,胃氣熱甚則為嘔,火氣炎上之象也。寒亦主嘔,不可執一而論。
吐酸、酸者肝木之味也。由火盛制金,不能平木,則肝木自甚,故為酸也。是以肝熱則
口酸。心熱則口苦,脾熱則口甘,肺熱則口辛,腎熱則口鹹,又或有口淡者、胃熱也。
暴注、卒洩也。腸胃熱甚,而傳化失常,火性疾速,故如是也。
下迫、後重急痛也。火性燥物故也。
轉筋、反戾也。熱氣燥爍於筋,攣螈而痛也。言寒者誤,寒雖主於收引,然止為厥逆禁
固,屈伸不便,安得為轉筋也。
小便混濁,寒則清潔,熱則混濁也。
腹脹如鼓,氣為陽,陽為熱,氣甚,則如是也。
癰、淺而大也。經曰、熱勝血則為癰膿也。
疽、深而惡也。瘍、有頭小瘡也。疹、浮小癮疹也。
瘤氣、赤瘤丹 ,熱勝氣也,火之色也。
結核、火氣熱甚、則鬱結堅硬。如果中核也。不必潰發,但令熱氣散,則自消矣。
吐下霍亂,三焦為水谷傳化之道路,熱氣甚,則傳化失常,而吐瀉霍亂,火性燥動故也。
或
大法吐瀉頗渴為熱,不渴為寒,或熱吐瀉,始得之亦有不渴者,若不止,則亡津液而後
必渴。寒本不渴,若亡津液過多,則亦燥而渴也。但寒者、脈當沉細而遲,熱者、脈當實大
而數。
瞀、昏也。熱氣甚,則濁亂昏昧也。
鬱、怫鬱也。結滯壅塞,而氣不通暢,所謂熱甚則腠理閉密而鬱結也。然寒水主於閉藏,
今反屬熱者,是火熱亢極,反兼水化制之故也。
腫脹、熱勝於內,則氣鬱而為腫也。陽氣熱甚,則腹脹也。火主彰顯,升明舒榮,皆腫
脹之象也。
鼻塞、窒塞不通暢也。火主 腫脹,故熱客陽明,而鼻中 脹窒塞也。
鼽者、鼻流清涕也。夫五行之理,微則當其本化,甚則兼其鬼賊。經曰,亢則害、承乃
制也。以火煉金,熱極而反為水之樣也。故肝熱甚則出泣,心熱甚則出汗,脾熱甚則出涎,
肺熱甚則出涕,腎熱甚則出唾也。
衄者、陽極拂鬱於足陽明,火氣上蒸於肺,則血妄行,而為鼻衄也。
血溢者、血上出也。血洩者、熱客下焦,而大小便血洩也。
淋者、小便澀痛也。熱客膀胱,鬱結不能滲洩故也。又有遺尿不禁者,經曰、腎主二陰,
水衰而怫鬱客其部分,二陰鬱結,則痿痺而神無所用,故小便遺失而不能禁止,然則熱症明
矣。仲景論少陰病熱極,曰,溲便遺失、狂言、目反直視不轉睛者,腎先絕也。
閉者、大便澀滯也。謂之風熱結者,火甚制金,不能平木,則肝木自旺故也。
身熱惡寒者,熱在表也。寒則腠理閉密,陽氣拂鬱而然也。
戰、動搖也。慄、寒冷也。皆火之象也。此由火熱亢極而戰。反兼水化制之,故戰慄也。
驚者、心卒動而不寧也。火主於動,心火熱甚,故驚也。
惑者、惑亂也。火實、則水衰,失志而惑亂也。
志者、腎水之神。
悲者、肺金所主也。笑者、心火所主也。悲笑而五液俱出者,火熱亢極,而反兼水化制
之故也。
譫者、多言也。言為心聲,心熱則多言也。
妄者、虛妄也。火為陽,故外清明而內濁昧。心熱甚、則腎衰,而志不精一,見聞虛妄,
而自為問答,神智失常也。
衄蔑血汙者,心火熱極,則血有餘,熱氣上甚,則為血溢污濁,而見紫黑之象也。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一\六氣主病
<篇名>濕類
內容:諸痙強直,積飲痞膈,中滿,霍亂吐下,體重 腫,肉如泥,按之不起者,皆屬於濕。
太陰濕土。乃脾胃之氣也。
諸痙強直者,筋勁而不柔和也。陰痙曰柔,陽痙曰剛。故濕過極,則反兼風制之,然兼
化者虛象,而實非風也。
積飲者、留飲積蓄,而不散也。
痞者、否而不通泰也。土得燥則消散,得濕則不能消,而為病也。
膈者、阻滯也。腸胃隔絕,而傳化失其常也。
中滿者、土為中州,濕為積飲,痞膈而滿也。
霍亂吐下者,濕為留飲痞膈,而傳化失常也。
體重者、土濕為病,則體重也。
腫、肉如泥,按之不起者,土過濕則為泥,是以不起也。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一\六氣主病
<篇名>火類
內容:諸熱瞀螈,暴喑冒昧,躁擾狂越,罵詈驚駭。 腫酸疼,氣逆衝上,禁慄如喪神守。嚏、
嘔、瘡瘍、喉痺,耳鳴及聾。嘔湧溢,食不下。目昧不明,暴注、 螈,暴病暴死,皆屬於
火。少陽相火之熱,乃心胞絡三焦之氣也。
瞀、昏也。心火熱甚,則神濁昧而瞀昏也。
螈、動也。惕跳動螈,火之體也。驚屬心、而脈亦心所主也。
暴喑、卒 也。肺主聲,其或火旺水衰,熱乘肺金,則喑而無聲也。經曰、內奪而厥,
則為喑俳,此腎虛也。俳、廢也。
冒昧者、蒙昧而昏暗也。氣熱神濁,火之體也。
躁擾者、躁動煩熱,擾亂而不寧也。熱甚於外,則肢體躁擾。熱甚於內,則神志躁動。
反複顛狂,懊 煩心,而不得眠也。
狂者、亂而不定也。越者、乖失禮法,而反常也。腎水主志,心火旺、則腎水衰,是以
失志而狂越也。經曰,多喜為顛,多怒為狂。故喜為心志,心熱甚,則多喜而為顛。怒為肝
志,火實制金,不能平木,故肝實則多怒而為狂也。
罵詈者、言之惡也。水性善,火性惡,若陽盛陰虛,則是水弱火強,而為罵詈也。
驚駭者、驚愕也。君火主之。
腫者、熱勝肉而陽氣鬱滯故也。此與濕門 腫有別。
酸疼者、由火盛制金,不能平肝木,木旺而為火所化。氣逆衝上,火氣炎上故也。
禁慄如喪神守者,禁、冷也。慄、戰慄也。
嚏者、鼻中因癢而氣噴作聲也。鼻為肺竅,癢為火化故也。
嘔、瘡瘍者,皆火使然也。此當與熱門同看。
喉痺者、不仁也。火閉塞也。火主腫脹,熱客上焦,而咽喉溢也。
耳鳴者、耳為腎竅,交會於手太陽少陽、足厥陰少陽之經。若水虛火實,熱氣上乘其經
絡,衝於耳中,鼓其聽戶,隨其氣之微甚,而為鳴也。
耳聾者、由水衰火實,熱鬱於上,而使聽戶玄府壅塞,神氣不得通洩也。嘔湧溢、食不
下者,火氣炎上,胃膈熱甚,傳化失常故也。
目昧不明者,熱氣鬱之甚也。
暴注者、卒瀉也。
螈者、惕跳動也。火主動、況脈乃心火之所養也。
暴病暴死者,火性急速故也。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8
- 文章: 33485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藥鑑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一\六氣主病
<篇名>燥類
內容:諸澀枯涸,乾痙皴揭,皆屬於燥。陽明燥金,乃肺與大腸之氣也。澀者、澀也。如物濕
則滑澤,今遍身內外澀滯,皆屬燥金之化,由水液衰少而燥澀,氣為壅滯,不得滑澤通利,
而為麻也。然中寒吐瀉,亡液而成燥者,亦由于此。
枯涸乾痙者,枯、不榮身也。涸、無水液也。乾、不滋潤也。痙、不柔和也。
皴揭者、皮膚啟裂也。乾為天而為燥金,坤為地而為濕土,天地相反,燥濕異用,濕土
旺於長夏,則萬物滑澤榮茂,燥金旺於秋冬,則萬物肅斂,燥澀皴揭之理,皆燥氣之化也。
燥金主收斂,不可不知。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一\六氣主病
<篇名>寒類
內容:諸病上下所出,水液澄澈清冷,症瘕 疝,堅痞腹滿急痛,下痢清白,食已不饑,吐利
腥穢,屈伸不便,厥逆禁固,皆屬於寒。足太陽寒水,乃腎與膀胱之氣也。
上下所出,澄澈清冷者,水谷不化,而吐利清冷,為病寒也。
症者、腹中堅硬,按之應手也。然水體柔順,今反堅硬如地者,亢則害承乃制也。如病
濕過極則反燥,而筋脈勁急者,反兼金化制之也。病燥過極則煩渴,反兼火化制之也。熱病
過極而反出五液,或為戰慄惡寒者,反兼水化制之也。
瘕者、腹中雖硬,而忽聚忽散,無有常準。經曰,小腸移熱於大腸,兩熱相搏,則血溢
而為伏瘕也。然則經言瘕病,亦有熱者也。或陽氣鬱結,拂熱壅滯,而為堅硬不消者,又非
寒病症瘕也,當以脈症辯之。
疝者、小腹控卵腫急絞痛也。寒主拘縮故也,寒極而土化制之,故腫痛也。經曰,疝
脈急。注雲,脈急者、寒之象也。然寒脈當短小而遲,今言急者,何也?豈不曰緊脈主痛,
急為痛甚。然疝之溼熱者,何以別之,若脈緊急兼洪數,則又為熱痛之類也,不可不知。
堅痞腹滿急痛者,寒主拘縮,故急痛也。又有熱鬱於內,而腹滿堅結痛者,又不可例言
為寒
下痢清白者,水寒則清淨明白也。
食已不饑者、胃熱則消谷善饑,病寒則雖食已、而難腐化也。亦有邪熱不殺谷,而腹熱
脹滿,雖數日不食,亦不饑者,又不可以寒目之。
吐利腥穢者、腸胃寒而傳化失常也。故寒勝則火衰金旺,而吐利腥穢也。腥、金之臭也。
屈伸不便,厥逆禁固者,寒則四肢逆冷,而禁止堅固,舒卷失常,不便利也。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一
<篇名>病機賦
內容:明藥脈病機之理,識望聞問切之情。藥推寒熱溫涼平和之氣,辛甘淡苦酸鹹之味,昇降
浮沉之性,宣通補瀉之能。脈究浮沉遲數滑澀之形,表裡寒熱虛實之應。藥用君臣佐使,脈
分老幼肥瘦。老人脈濡,小兒脈數。瘦者脈大,肥者脈細。病有內傷外感,風寒暑濕燥火之
機。治用宣通補瀉滑澀濕燥重輕之劑。外感異於內傷,外感有餘,內傷不足。寒證不同熱證,
直中之邪為寒,傳經之邪為熱。外感宜瀉,內傷宜補。寒證可溫,熱證可清。外感風寒,宜
分經而解散。內傷飲食,可調胃以消熔。胃陽主氣,司納受,陽常有餘。脾陰主血,司運化,
陰常不足。胃乃六腑之本,能納受水谷,方可化氣液。脾為五臟之本,能運化氣液,方能充
榮衛。胃氣弱,則百病生。脾陰足,而諸邪息。調理脾胃,為醫中之王道。節戒飲食,乃卻
病之良方。病多寒冷鬱氣,氣鬱發熱。寒為風寒外感,晝夜發熱。冷為生冷內傷,午後發熱。
或出七情動火,火動生痰。有因行藏動靜,以傷暑邪。或是出入雨水,而中濕氣。亦有食飲
失調,而生溼熱。或有房勞過度,以動相火。制伏相火,要滋養其真陰。祛除溼熱,須燥補
其脾胃。外濕宜表散,內濕宜淡滲。陽暑可清熱,陰暑可散寒。尋火尋痰,分多分少而治。
究表究裏,或汗或下而施。風寒則汗之,謂溫散也。生冷則下之,謂滲利也。痰因火動,治
火為先。火因氣生,理氣為本。治火,輕者可降,重者從其性而升消。理氣,微則宜調,甚
則究其源而發散。實火可瀉,或瀉表而或瀉裏,指外感也。虛火宜補,或補陰而或補陽,指
內傷也。暴病之謂火,怪病之謂痰。寒熱燥濕風,五痰有異。溫清燥潤散,五治不同。有因
火而生痰,有因痰而生火。或鬱久而成病,或病久而成鬱。金水木火土,五鬱當分。洩拆達
發奪,五治宜審。鬱則生火生痰而成病,病則耗氣耗血以致虛。病有微甚,治有逆從。微則
逆治,以寒藥治熱,以熱藥治寒。甚則從攻,以寒藥治熱,佐以熱藥。以熱藥治寒,佐以寒
藥。病有標本,治有緩急,急則治標,緩則治本。法分攻補,虛用補而實用攻。少壯新邪,
專攻是則。老衰久病,兼補為規。久病兼補虛,而兼解鬱,陳症或蕩滌,而或消溶。積在腸
胃,可下而愈。塊居經絡,宜消而痊。婦人氣滯血瘀,宜開血而行氣。男子陽多乎陰,可補
陰以配陽。氣病血病,二症宜分。陽虛陰虛,兩般勿紊。氣病陽虛,晝重夜輕,自子至巳為
陽。血病陰虛,晝輕夜重,自午至亥為陰。陽虛生寒,寒生濕,濕生痰,陽為氣,為真火。
陰虛生火,火生燥,燥生風,陰為血,為真水。陽盛陰虛則生火,火逼血而錯經妄行。陰盛
陽虛則生寒,寒滯氣而週身浮腫。陽虛畏外寒,陽氣虛不能衛外,故畏外寒。陰虛生內熱,
陰氣虛不能配血,故生內熱。補陽補氣,用甘溫之品。滋陰滋血,用苦寒之流。調氣貴用辛
涼,氣屬陽,無形者也。氣鬱則發熱,宜用辛涼之藥以散之。和血必須辛熱,血屬陰,有形
者也,血積則作痛,宜用辛熱之藥以開之。氣陽為血陰之引導,血陰乃氣陽之依歸。陽虛補
陽,陰虛滋陰,氣病調氣,血病和血。陰陽兩虛,惟補其陽,陽生而陰自長。氣血俱病,只
調其氣,氣行而血自隨。小兒純陽而無陰,老者多氣而少血。肥人氣虛有痰,宜豁痰而補氣。
瘦者血虛有火,可瀉火以滋陰。膏粱無厭發癰疽,燥熱所使。淡薄不堪生腫脹,寒濕而然。
北地聳高,宜清熱而潤燥。南方卑下,可散濕以溫寒。奇偶復大小緩急,七方須知。國中末
三治要察,初則發攻,中則調和,末則收補。寒因熱用,熱因寒用,通因一般的,塞因塞用。
通因一般的者,通其積滯,而下焦自然開密也。塞因塞用者,塞其下流,而上焦自然開豁也。
風能勝濕,濕能潤燥,辛能散結,甘能緩中,淡能利竅,苦能洩逆,酸以收耗,鹹以軟堅。
昇降浮沉則順之,寒熱溫涼宜逆也。病有淺深,治有難易。初感風寒,乍傷飲食,一藥可愈。
舊存 癖,久患虛勞,萬方難療。臨病若能三思,用藥終無一失。略舉眾疾之端,俾為後學
之式。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一
<篇名>脈病機要
內容:醫有王佐,法有反正。難辯必辯,難明必明,其明以理,其辯以因。治從其先,機握其
神。遲硬兩見,附子兼行姜桂。實數雙形,大黃必佐連芩。調胃承氣,治痢下之遲滑。鹿茸
官桂,救浮數之無根。氣虛血衰,別軟弱之相似。有汗無汗,辯疾緊之雷同。緊似疾而硬,
其象曰寒。疾似緊而軟,其象曰風。血衰、軟大如綿。氣虛、微弱似空。術附斂浮數無力之
勞倦,知柏救沉數有力之勞蒸。裏和表病,汗之則愈。表和裏病,下之則痊。沉實不愈,可
以再下。浮緊不差,可以再汗。寸緊雖閉勿下,尺遲雖熱勿汗。浮沉遲而且濡,表裡寒濕之
生料。上下滑而且數,內外熱燥之通聖。陰盛於內者格陽,陽盛於內者格陰。厥而怔忡者水,
怔忡而厥者虛。陽明狂言,有不數之脈。少陰下利,有當通之機。便難便易,喘而不臥者燥
屎。腹痛腹脹,小便反易者血禁。欲吐不吐必瀉,欲瀉不瀉必疼。婦人氣滯,先開其血。男
子多陽,急配其陰。老人以扶陽為主,小兒以啟脾為聖。難生臍築之愁痛,不治溫熱之脈沉。
奇哉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一
<篇名>運氣訣要
內容:百病根源,運氣為先。明經絡、曉真機。浮沉遲數分寒熱,子母后先法自奇。
百病生於氣,生死決於運。六氣、本也。五運、標也。經所以知臟腑。絡所以通經氣。
知經則法不亂,知絡則藥可使。子母者、本部之前後也。後先者、後其標而先其本也。甲運
克腎,腎虛者病之,忽脾自病,腎之子復至也,肝不能復,則腎死矣。戊運克肺,肺虛者病
之,忽心自病,肺之子復至也,腎不能復,則肺死矣。壬運克脾,脾虛者病之,忽肝自病,
脾之子復至也,肺不能復,則脾死矣。此三臟者,今傷則重,原傷則輕,寡復也,寡復則死,
死不待於會符太乙也。庚運克肝,肝虛者病之,忽肺自病,肝之子復至也,心不能復,則肝
死矣。丙運克心,心虛者病之,忽腎自病,心之子復至也,脾不能復,則心死矣。此二臟者,
今傷則輕,原傷則重,寡復也,寡復則死,死必待於會符太乙也。凡合死有不死者,何哉?
子母之救多也,或復至治其復而愈也。有病腎而非甲,病肺而非戊,病脾而非壬,病肝而非
庚,病心而非丙,病腎而非長夏,病肝而非秋冬,病脾而非春木,病肺而非夏火,病心而非
冬水,此病不關于運氣,病在中也。或不在中,當查前運前氣,又不相關,此一時病也,病
雖重不死,何也?機輕故也。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一
<篇名>論升麻柴胡
內容:天地四時之令,春夏之氣溫而升浮,則萬物發生。秋冬之氣寒而降沉。則萬物肅殺。人
肖天地,常欲使胃氣溫而升浮,而行春夏發生之令,不欲使胃氣寒而降沉,而行秋冬肅殺之
令。蓋升麻能令清氣從右而上達,柴胡能令清氣從左而上達。經曰,清氣在下,則生飧洩,
濁氣在上,則生 脹。是以清氣一升,則濁氣隨降,而無以上等症。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一
<篇名>論升麻柴胡檳榔木香四味同用功效
內容:病在上膈,法當用木香檳榔以降之。病在下膈,法當用升麻柴胡以提之,此常理也。然
或洩瀉脫肛後重,疼不可忍,是乃氣下陷也,法當舉之,以升麻柴胡,和之以木香,攻之以
檳榔。或曰,四藥同劑,不無昇降混淆,奚有治病歸一之功也。曰,天生藥石治其病,各有
其能,如仲景立大柴胡湯,用柴胡大黃同劑,以治傷寒表裡俱見之症,然柴胡升散外邪,大
黃降洩內實,使病者熱退氣和而愈。故用升麻柴胡,自能升清氣而上行,檳榔木香,自能逐
濁氣而下降,能使脫肛舉而後重除,自可同劑而成功矣。何疑之有。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一
<篇名>論十全大補湯當用不當用之要訣
內容:虛損之疾,世醫例用十全大補湯以補之,其方實為虛損之關鍵也。方用參 苓術甘草以
補氣虛,用歸芎地黃芍桂以補血少,此方乃為真氣血兩虛而設,或血虛而氣尚實,或氣虛而
血尚充,又不可一例施也。蓋藥性各有能毒,中病者借其能以付安,不中病者,徒惹毒以增
病耳。如心脾二經虛,當用茯苓補之,虛而無汗,及小便短少者,服之有功,虛而小便數者,
服之令人目盲,虛而多汗者,久服損其元氣,夭人天年,以其味淡而利竅也。如肺氣弱及無
陽之虛者,當以參 補之,然肥白人及氣虛而多汗者,服之有功。若蒼黑人及腎氣虛而未甚
虛者,服之必滿悶不安,以其性滯而閉氣也。甘草健脾補中,乃瀉火除燥之良劑,然嘔吐與
中滿並嗜酒之人,服之多斂膈不行,而嘔滿增劇,以其氣味之甘緩也。川芎補血行血,清利
目首之聖藥,然骨蒸多汗,及氣弱之人服之,則真氣走散,而陰虛愈甚,以其氣味之辛散也。
生地黃能生血脈,然胃氣弱者服之,防損胃不食。熟地黃補血養血,然痰火盛者服之,恐泥
膈不行。人參為潤肺健脾之藥,元氣虛損者,不可缺也。如久嗽勞喘咯血,鬱火在肺者服之,
必加嗽增喘不寧,以其氣味之甘溫滯氣也。白芍為涼血益血之劑,血虛腹疼者,不可缺也。
若形瘦氣弱,稟賦素虛寒者服之,反伐發生之氣,以其氣味之酸寒也,用方者當慎之。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人參
內容:氣溫味甘,氣味俱輕,陽也。亦有微陰,故溫中微寒,甘中微苦,入手太陰而能瀉心
火也。還須配茯神佐棗仁為良。治脾肺,壯元陽,補而緩中,氣短氣促氣少者俱用,更瀉脾
肺胃中火邪。氣不足而亡血者,須參補之。裏虛而腹痛者,亦參補之。且通經活血,乃氣中
之血藥也,生脈散中用之,正以經通血活,則脈生矣。古人用之於解散藥及發表藥者,取其
通經走表也。又曰,肺寒方可服者,何也?蓋肺惟寒則脈濡滯而行遲,假參之力而通經活血,
則元氣遂生發矣。肺熱又傷肺者,何也?蓋肺惟熱則氣血激行,再加通迅,則助激速,而肺
氣遂耗散矣。與蜜炙黃 同用,則助其補表。與土炒白朮同用,則助其補中。用升麻為使,
而佐以柴胡,則能引之上昇而補上。用熟地為使,而佐以白茯,則能引之補脾胃,及腎中之
虛寒。多用麥冬,大能止渴生津。加以山楂,極會去滯消積。手經有疾,桂枝為使。足經有
疾,附子為使。大哉參之功乎,其補中益氣之要藥乎,其和中溫元之聖德乎。氣藥用之以補
氣固矣,然血藥用之,亦能補血者,何也?蓋血附氣而行,氣行則血行,此其理也,苟不少
加參以引導之,則血且滯矣,雖有諸補血之藥,竟何用哉。況血、陰也,氣、陽也,獨陰不
成,必借陽氣一噓,而後陰賴之以受成,此陽昌陰和之妙用,顧學人自悟何如耳。經曰,一
陰一陽之謂道,旨哉斯言也。痘家灰白虛寒之症,酌宜重用,若紅紫實熱者,乃肺熱痰盛,
不可輕犯。反藜蘆,畏靈脂。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黃
內容:氣薄味甘性溫,無毒,升也,陽也。其用有四︰溫分肉而實腠理,益元氣而補三焦;內
托陰症之瘡痍,外固表虛之盜汗。如癰疽已潰者多用,從裏托毒而出。又能生肌收口,補表
故也。大都表邪旺者無法使用,用之反助邪氣。就陰氣弱者論之,亦宜少用,若用之以升元氣
於表,則內反虛耗矣。又表虛有邪,發汗不出者,服之自汗。此藥大益胃氣,能解肌熱,故
人參黃 甘草三味,退虛熱之聖藥也。入手少陽足太陰少陰腎命門之劑。蜜炙用之,大能止
汗,生用又能發汗。人參非此則不能補,故為補中益氣之要藥也。用之於痘家,與前參同,
但實熱之症,比參尤加謹焉。惡鱉甲。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白朮
內容:氣溫,味甘苦而甘溫,味濃氣薄,無毒,可升可降,陰中陽也。入手太陽少陰兼足陽明
太陽少陰厥陰。除濕益燥,和中益氣,利腰臍間瘀血,除胃中邪熱。利水道、有除濕之功,
強脾胃,有進食之效。佐黃芩有安胎之能,君枳實有消痞之妙。與二陳同用,則化痰除濕,
消食健胃。與白芍當歸枳實生地之類同用,則補脾而清脾家溼熱。與乾姜同用,去脾家寒濕。
與
若見水泡之症,須用麻黃根汁浸透炒之,取其達表以利水道也。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甘草
內容:氣平味甘,陽也。入足厥陰太陰二經。生用則寒,炙之則溫。生用瀉火,炙則溫中。能
補上中下三焦元氣,和諸藥解諸急。熱藥用之緩其熱,寒藥用之緩其寒。補陽不足,中滿禁
用。梢子生用,去莖中之痛。胸中積熱,非梢子不能除。節治腫毒,大有奇功。養血補胃,
身實良方。除邪熱,利嚥痛,理中氣。堅筋骨,長肌肉。通經脈,利血氣。止咳嗽,潤肺道。
又炙之能散表寒,故附子理中用之,恐其僭上也。調胃承氣用之,恐其速下也。二藥用之,
非和也,皆緩也。小柴胡有柴芩之寒,有參夏之溫,其中用甘草者,則有調和之意。中不滿
而用甘為之補,中滿者而用甘為之瀉,此昇降浮沉之妙也。經雲,以甘補之,以甘瀉之,以
甘緩之,此之謂也。痘家用之解毒,以和中健脾,若頭面毒盛者,於解毒湯中多用之,取其
緩諸藥,使之上攻頭面故也。反甘遂大戟芫花海藻。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桂皮
內容:味辛性熱,有毒,氣味俱薄,浮也,陰中之陽也。大都有四等,其在下最濃者曰肉桂,
去其粗皮而留其近木之味濃而最精者雲桂心,入二三分於補陰藥中,則能行地黃之滯而補腎,
由其味辛屬肺,而能生腎水,性溫行血,而能通凝滯也,能通血脈凝滯,其能補腎必矣。在
中次濃者曰官桂,主治中焦有寒,在上薄者,走肩臂而行肢節之凝滯,肩臂引經多用之。其
在嫩枝最薄者曰桂枝,傷寒傷風之有汗者宜用之,以解微表也,非固表也。惟有汗者,表虛
邪微,故用此氣薄辛甘之劑,以輕散之,則汗自止,豈有辛甘之劑,能固表哉。痘家於活血
藥中,少佐薄桂一二分,則血行而痘自通暢矣。又能治冷氣肚疼。若體熱血妄行者,切宜禁
忌。畏石脂,妊婦戒用。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乾姜
內容:氣熱,味大辛,氣味俱濃,可升可降,陽也。散肺氣,與五味子同用,能治咳嗽。與實
陰藥同用,能治血虛發熱。入肺藥中,能利肺氣。入腎藥中,能燥下濕。引氣藥入氣分,引
血藥入血分。主治沉寒痼冷,腎中無陽,脈氣欲絕者,黑附子為使。又雲,發散寒邪,不可
多用,多用則耗散元氣,辛以散之,是壯火食氣故也。見火候、故止而不移,所以能治裏寒。
故丹溪曰,生用入發散中,能利肺氣而治嗽。熟用入補中藥,能和脾家虛寒。既曰理中,又
曰洩脾,何也?蓋洩之一字,非洩脾之正氣,是洩脾中寒濕之邪,故以辛熱之劑燥之,此以
名洩也。痘家灰白之症用之,若實熱紅紫者,切宜禁忌。孕婦勿用。
<篇名>燥類
內容:諸澀枯涸,乾痙皴揭,皆屬於燥。陽明燥金,乃肺與大腸之氣也。澀者、澀也。如物濕
則滑澤,今遍身內外澀滯,皆屬燥金之化,由水液衰少而燥澀,氣為壅滯,不得滑澤通利,
而為麻也。然中寒吐瀉,亡液而成燥者,亦由于此。
枯涸乾痙者,枯、不榮身也。涸、無水液也。乾、不滋潤也。痙、不柔和也。
皴揭者、皮膚啟裂也。乾為天而為燥金,坤為地而為濕土,天地相反,燥濕異用,濕土
旺於長夏,則萬物滑澤榮茂,燥金旺於秋冬,則萬物肅斂,燥澀皴揭之理,皆燥氣之化也。
燥金主收斂,不可不知。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一\六氣主病
<篇名>寒類
內容:諸病上下所出,水液澄澈清冷,症瘕 疝,堅痞腹滿急痛,下痢清白,食已不饑,吐利
腥穢,屈伸不便,厥逆禁固,皆屬於寒。足太陽寒水,乃腎與膀胱之氣也。
上下所出,澄澈清冷者,水谷不化,而吐利清冷,為病寒也。
症者、腹中堅硬,按之應手也。然水體柔順,今反堅硬如地者,亢則害承乃制也。如病
濕過極則反燥,而筋脈勁急者,反兼金化制之也。病燥過極則煩渴,反兼火化制之也。熱病
過極而反出五液,或為戰慄惡寒者,反兼水化制之也。
瘕者、腹中雖硬,而忽聚忽散,無有常準。經曰,小腸移熱於大腸,兩熱相搏,則血溢
而為伏瘕也。然則經言瘕病,亦有熱者也。或陽氣鬱結,拂熱壅滯,而為堅硬不消者,又非
寒病症瘕也,當以脈症辯之。
疝者、小腹控卵腫急絞痛也。寒主拘縮故也,寒極而土化制之,故腫痛也。經曰,疝
脈急。注雲,脈急者、寒之象也。然寒脈當短小而遲,今言急者,何也?豈不曰緊脈主痛,
急為痛甚。然疝之溼熱者,何以別之,若脈緊急兼洪數,則又為熱痛之類也,不可不知。
堅痞腹滿急痛者,寒主拘縮,故急痛也。又有熱鬱於內,而腹滿堅結痛者,又不可例言
為寒
下痢清白者,水寒則清淨明白也。
食已不饑者、胃熱則消谷善饑,病寒則雖食已、而難腐化也。亦有邪熱不殺谷,而腹熱
脹滿,雖數日不食,亦不饑者,又不可以寒目之。
吐利腥穢者、腸胃寒而傳化失常也。故寒勝則火衰金旺,而吐利腥穢也。腥、金之臭也。
屈伸不便,厥逆禁固者,寒則四肢逆冷,而禁止堅固,舒卷失常,不便利也。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一
<篇名>病機賦
內容:明藥脈病機之理,識望聞問切之情。藥推寒熱溫涼平和之氣,辛甘淡苦酸鹹之味,昇降
浮沉之性,宣通補瀉之能。脈究浮沉遲數滑澀之形,表裡寒熱虛實之應。藥用君臣佐使,脈
分老幼肥瘦。老人脈濡,小兒脈數。瘦者脈大,肥者脈細。病有內傷外感,風寒暑濕燥火之
機。治用宣通補瀉滑澀濕燥重輕之劑。外感異於內傷,外感有餘,內傷不足。寒證不同熱證,
直中之邪為寒,傳經之邪為熱。外感宜瀉,內傷宜補。寒證可溫,熱證可清。外感風寒,宜
分經而解散。內傷飲食,可調胃以消熔。胃陽主氣,司納受,陽常有餘。脾陰主血,司運化,
陰常不足。胃乃六腑之本,能納受水谷,方可化氣液。脾為五臟之本,能運化氣液,方能充
榮衛。胃氣弱,則百病生。脾陰足,而諸邪息。調理脾胃,為醫中之王道。節戒飲食,乃卻
病之良方。病多寒冷鬱氣,氣鬱發熱。寒為風寒外感,晝夜發熱。冷為生冷內傷,午後發熱。
或出七情動火,火動生痰。有因行藏動靜,以傷暑邪。或是出入雨水,而中濕氣。亦有食飲
失調,而生溼熱。或有房勞過度,以動相火。制伏相火,要滋養其真陰。祛除溼熱,須燥補
其脾胃。外濕宜表散,內濕宜淡滲。陽暑可清熱,陰暑可散寒。尋火尋痰,分多分少而治。
究表究裏,或汗或下而施。風寒則汗之,謂溫散也。生冷則下之,謂滲利也。痰因火動,治
火為先。火因氣生,理氣為本。治火,輕者可降,重者從其性而升消。理氣,微則宜調,甚
則究其源而發散。實火可瀉,或瀉表而或瀉裏,指外感也。虛火宜補,或補陰而或補陽,指
內傷也。暴病之謂火,怪病之謂痰。寒熱燥濕風,五痰有異。溫清燥潤散,五治不同。有因
火而生痰,有因痰而生火。或鬱久而成病,或病久而成鬱。金水木火土,五鬱當分。洩拆達
發奪,五治宜審。鬱則生火生痰而成病,病則耗氣耗血以致虛。病有微甚,治有逆從。微則
逆治,以寒藥治熱,以熱藥治寒。甚則從攻,以寒藥治熱,佐以熱藥。以熱藥治寒,佐以寒
藥。病有標本,治有緩急,急則治標,緩則治本。法分攻補,虛用補而實用攻。少壯新邪,
專攻是則。老衰久病,兼補為規。久病兼補虛,而兼解鬱,陳症或蕩滌,而或消溶。積在腸
胃,可下而愈。塊居經絡,宜消而痊。婦人氣滯血瘀,宜開血而行氣。男子陽多乎陰,可補
陰以配陽。氣病血病,二症宜分。陽虛陰虛,兩般勿紊。氣病陽虛,晝重夜輕,自子至巳為
陽。血病陰虛,晝輕夜重,自午至亥為陰。陽虛生寒,寒生濕,濕生痰,陽為氣,為真火。
陰虛生火,火生燥,燥生風,陰為血,為真水。陽盛陰虛則生火,火逼血而錯經妄行。陰盛
陽虛則生寒,寒滯氣而週身浮腫。陽虛畏外寒,陽氣虛不能衛外,故畏外寒。陰虛生內熱,
陰氣虛不能配血,故生內熱。補陽補氣,用甘溫之品。滋陰滋血,用苦寒之流。調氣貴用辛
涼,氣屬陽,無形者也。氣鬱則發熱,宜用辛涼之藥以散之。和血必須辛熱,血屬陰,有形
者也,血積則作痛,宜用辛熱之藥以開之。氣陽為血陰之引導,血陰乃氣陽之依歸。陽虛補
陽,陰虛滋陰,氣病調氣,血病和血。陰陽兩虛,惟補其陽,陽生而陰自長。氣血俱病,只
調其氣,氣行而血自隨。小兒純陽而無陰,老者多氣而少血。肥人氣虛有痰,宜豁痰而補氣。
瘦者血虛有火,可瀉火以滋陰。膏粱無厭發癰疽,燥熱所使。淡薄不堪生腫脹,寒濕而然。
北地聳高,宜清熱而潤燥。南方卑下,可散濕以溫寒。奇偶復大小緩急,七方須知。國中末
三治要察,初則發攻,中則調和,末則收補。寒因熱用,熱因寒用,通因一般的,塞因塞用。
通因一般的者,通其積滯,而下焦自然開密也。塞因塞用者,塞其下流,而上焦自然開豁也。
風能勝濕,濕能潤燥,辛能散結,甘能緩中,淡能利竅,苦能洩逆,酸以收耗,鹹以軟堅。
昇降浮沉則順之,寒熱溫涼宜逆也。病有淺深,治有難易。初感風寒,乍傷飲食,一藥可愈。
舊存 癖,久患虛勞,萬方難療。臨病若能三思,用藥終無一失。略舉眾疾之端,俾為後學
之式。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一
<篇名>脈病機要
內容:醫有王佐,法有反正。難辯必辯,難明必明,其明以理,其辯以因。治從其先,機握其
神。遲硬兩見,附子兼行姜桂。實數雙形,大黃必佐連芩。調胃承氣,治痢下之遲滑。鹿茸
官桂,救浮數之無根。氣虛血衰,別軟弱之相似。有汗無汗,辯疾緊之雷同。緊似疾而硬,
其象曰寒。疾似緊而軟,其象曰風。血衰、軟大如綿。氣虛、微弱似空。術附斂浮數無力之
勞倦,知柏救沉數有力之勞蒸。裏和表病,汗之則愈。表和裏病,下之則痊。沉實不愈,可
以再下。浮緊不差,可以再汗。寸緊雖閉勿下,尺遲雖熱勿汗。浮沉遲而且濡,表裡寒濕之
生料。上下滑而且數,內外熱燥之通聖。陰盛於內者格陽,陽盛於內者格陰。厥而怔忡者水,
怔忡而厥者虛。陽明狂言,有不數之脈。少陰下利,有當通之機。便難便易,喘而不臥者燥
屎。腹痛腹脹,小便反易者血禁。欲吐不吐必瀉,欲瀉不瀉必疼。婦人氣滯,先開其血。男
子多陽,急配其陰。老人以扶陽為主,小兒以啟脾為聖。難生臍築之愁痛,不治溫熱之脈沉。
奇哉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一
<篇名>運氣訣要
內容:百病根源,運氣為先。明經絡、曉真機。浮沉遲數分寒熱,子母后先法自奇。
百病生於氣,生死決於運。六氣、本也。五運、標也。經所以知臟腑。絡所以通經氣。
知經則法不亂,知絡則藥可使。子母者、本部之前後也。後先者、後其標而先其本也。甲運
克腎,腎虛者病之,忽脾自病,腎之子復至也,肝不能復,則腎死矣。戊運克肺,肺虛者病
之,忽心自病,肺之子復至也,腎不能復,則肺死矣。壬運克脾,脾虛者病之,忽肝自病,
脾之子復至也,肺不能復,則脾死矣。此三臟者,今傷則重,原傷則輕,寡復也,寡復則死,
死不待於會符太乙也。庚運克肝,肝虛者病之,忽肺自病,肝之子復至也,心不能復,則肝
死矣。丙運克心,心虛者病之,忽腎自病,心之子復至也,脾不能復,則心死矣。此二臟者,
今傷則輕,原傷則重,寡復也,寡復則死,死必待於會符太乙也。凡合死有不死者,何哉?
子母之救多也,或復至治其復而愈也。有病腎而非甲,病肺而非戊,病脾而非壬,病肝而非
庚,病心而非丙,病腎而非長夏,病肝而非秋冬,病脾而非春木,病肺而非夏火,病心而非
冬水,此病不關于運氣,病在中也。或不在中,當查前運前氣,又不相關,此一時病也,病
雖重不死,何也?機輕故也。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一
<篇名>論升麻柴胡
內容:天地四時之令,春夏之氣溫而升浮,則萬物發生。秋冬之氣寒而降沉。則萬物肅殺。人
肖天地,常欲使胃氣溫而升浮,而行春夏發生之令,不欲使胃氣寒而降沉,而行秋冬肅殺之
令。蓋升麻能令清氣從右而上達,柴胡能令清氣從左而上達。經曰,清氣在下,則生飧洩,
濁氣在上,則生 脹。是以清氣一升,則濁氣隨降,而無以上等症。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一
<篇名>論升麻柴胡檳榔木香四味同用功效
內容:病在上膈,法當用木香檳榔以降之。病在下膈,法當用升麻柴胡以提之,此常理也。然
或洩瀉脫肛後重,疼不可忍,是乃氣下陷也,法當舉之,以升麻柴胡,和之以木香,攻之以
檳榔。或曰,四藥同劑,不無昇降混淆,奚有治病歸一之功也。曰,天生藥石治其病,各有
其能,如仲景立大柴胡湯,用柴胡大黃同劑,以治傷寒表裡俱見之症,然柴胡升散外邪,大
黃降洩內實,使病者熱退氣和而愈。故用升麻柴胡,自能升清氣而上行,檳榔木香,自能逐
濁氣而下降,能使脫肛舉而後重除,自可同劑而成功矣。何疑之有。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一
<篇名>論十全大補湯當用不當用之要訣
內容:虛損之疾,世醫例用十全大補湯以補之,其方實為虛損之關鍵也。方用參 苓術甘草以
補氣虛,用歸芎地黃芍桂以補血少,此方乃為真氣血兩虛而設,或血虛而氣尚實,或氣虛而
血尚充,又不可一例施也。蓋藥性各有能毒,中病者借其能以付安,不中病者,徒惹毒以增
病耳。如心脾二經虛,當用茯苓補之,虛而無汗,及小便短少者,服之有功,虛而小便數者,
服之令人目盲,虛而多汗者,久服損其元氣,夭人天年,以其味淡而利竅也。如肺氣弱及無
陽之虛者,當以參 補之,然肥白人及氣虛而多汗者,服之有功。若蒼黑人及腎氣虛而未甚
虛者,服之必滿悶不安,以其性滯而閉氣也。甘草健脾補中,乃瀉火除燥之良劑,然嘔吐與
中滿並嗜酒之人,服之多斂膈不行,而嘔滿增劇,以其氣味之甘緩也。川芎補血行血,清利
目首之聖藥,然骨蒸多汗,及氣弱之人服之,則真氣走散,而陰虛愈甚,以其氣味之辛散也。
生地黃能生血脈,然胃氣弱者服之,防損胃不食。熟地黃補血養血,然痰火盛者服之,恐泥
膈不行。人參為潤肺健脾之藥,元氣虛損者,不可缺也。如久嗽勞喘咯血,鬱火在肺者服之,
必加嗽增喘不寧,以其氣味之甘溫滯氣也。白芍為涼血益血之劑,血虛腹疼者,不可缺也。
若形瘦氣弱,稟賦素虛寒者服之,反伐發生之氣,以其氣味之酸寒也,用方者當慎之。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人參
內容:氣溫味甘,氣味俱輕,陽也。亦有微陰,故溫中微寒,甘中微苦,入手太陰而能瀉心
火也。還須配茯神佐棗仁為良。治脾肺,壯元陽,補而緩中,氣短氣促氣少者俱用,更瀉脾
肺胃中火邪。氣不足而亡血者,須參補之。裏虛而腹痛者,亦參補之。且通經活血,乃氣中
之血藥也,生脈散中用之,正以經通血活,則脈生矣。古人用之於解散藥及發表藥者,取其
通經走表也。又曰,肺寒方可服者,何也?蓋肺惟寒則脈濡滯而行遲,假參之力而通經活血,
則元氣遂生發矣。肺熱又傷肺者,何也?蓋肺惟熱則氣血激行,再加通迅,則助激速,而肺
氣遂耗散矣。與蜜炙黃 同用,則助其補表。與土炒白朮同用,則助其補中。用升麻為使,
而佐以柴胡,則能引之上昇而補上。用熟地為使,而佐以白茯,則能引之補脾胃,及腎中之
虛寒。多用麥冬,大能止渴生津。加以山楂,極會去滯消積。手經有疾,桂枝為使。足經有
疾,附子為使。大哉參之功乎,其補中益氣之要藥乎,其和中溫元之聖德乎。氣藥用之以補
氣固矣,然血藥用之,亦能補血者,何也?蓋血附氣而行,氣行則血行,此其理也,苟不少
加參以引導之,則血且滯矣,雖有諸補血之藥,竟何用哉。況血、陰也,氣、陽也,獨陰不
成,必借陽氣一噓,而後陰賴之以受成,此陽昌陰和之妙用,顧學人自悟何如耳。經曰,一
陰一陽之謂道,旨哉斯言也。痘家灰白虛寒之症,酌宜重用,若紅紫實熱者,乃肺熱痰盛,
不可輕犯。反藜蘆,畏靈脂。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黃
內容:氣薄味甘性溫,無毒,升也,陽也。其用有四︰溫分肉而實腠理,益元氣而補三焦;內
托陰症之瘡痍,外固表虛之盜汗。如癰疽已潰者多用,從裏托毒而出。又能生肌收口,補表
故也。大都表邪旺者無法使用,用之反助邪氣。就陰氣弱者論之,亦宜少用,若用之以升元氣
於表,則內反虛耗矣。又表虛有邪,發汗不出者,服之自汗。此藥大益胃氣,能解肌熱,故
人參黃 甘草三味,退虛熱之聖藥也。入手少陽足太陰少陰腎命門之劑。蜜炙用之,大能止
汗,生用又能發汗。人參非此則不能補,故為補中益氣之要藥也。用之於痘家,與前參同,
但實熱之症,比參尤加謹焉。惡鱉甲。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白朮
內容:氣溫,味甘苦而甘溫,味濃氣薄,無毒,可升可降,陰中陽也。入手太陽少陰兼足陽明
太陽少陰厥陰。除濕益燥,和中益氣,利腰臍間瘀血,除胃中邪熱。利水道、有除濕之功,
強脾胃,有進食之效。佐黃芩有安胎之能,君枳實有消痞之妙。與二陳同用,則化痰除濕,
消食健胃。與白芍當歸枳實生地之類同用,則補脾而清脾家溼熱。與乾姜同用,去脾家寒濕。
與
若見水泡之症,須用麻黃根汁浸透炒之,取其達表以利水道也。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甘草
內容:氣平味甘,陽也。入足厥陰太陰二經。生用則寒,炙之則溫。生用瀉火,炙則溫中。能
補上中下三焦元氣,和諸藥解諸急。熱藥用之緩其熱,寒藥用之緩其寒。補陽不足,中滿禁
用。梢子生用,去莖中之痛。胸中積熱,非梢子不能除。節治腫毒,大有奇功。養血補胃,
身實良方。除邪熱,利嚥痛,理中氣。堅筋骨,長肌肉。通經脈,利血氣。止咳嗽,潤肺道。
又炙之能散表寒,故附子理中用之,恐其僭上也。調胃承氣用之,恐其速下也。二藥用之,
非和也,皆緩也。小柴胡有柴芩之寒,有參夏之溫,其中用甘草者,則有調和之意。中不滿
而用甘為之補,中滿者而用甘為之瀉,此昇降浮沉之妙也。經雲,以甘補之,以甘瀉之,以
甘緩之,此之謂也。痘家用之解毒,以和中健脾,若頭面毒盛者,於解毒湯中多用之,取其
緩諸藥,使之上攻頭面故也。反甘遂大戟芫花海藻。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桂皮
內容:味辛性熱,有毒,氣味俱薄,浮也,陰中之陽也。大都有四等,其在下最濃者曰肉桂,
去其粗皮而留其近木之味濃而最精者雲桂心,入二三分於補陰藥中,則能行地黃之滯而補腎,
由其味辛屬肺,而能生腎水,性溫行血,而能通凝滯也,能通血脈凝滯,其能補腎必矣。在
中次濃者曰官桂,主治中焦有寒,在上薄者,走肩臂而行肢節之凝滯,肩臂引經多用之。其
在嫩枝最薄者曰桂枝,傷寒傷風之有汗者宜用之,以解微表也,非固表也。惟有汗者,表虛
邪微,故用此氣薄辛甘之劑,以輕散之,則汗自止,豈有辛甘之劑,能固表哉。痘家於活血
藥中,少佐薄桂一二分,則血行而痘自通暢矣。又能治冷氣肚疼。若體熱血妄行者,切宜禁
忌。畏石脂,妊婦戒用。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乾姜
內容:氣熱,味大辛,氣味俱濃,可升可降,陽也。散肺氣,與五味子同用,能治咳嗽。與實
陰藥同用,能治血虛發熱。入肺藥中,能利肺氣。入腎藥中,能燥下濕。引氣藥入氣分,引
血藥入血分。主治沉寒痼冷,腎中無陽,脈氣欲絕者,黑附子為使。又雲,發散寒邪,不可
多用,多用則耗散元氣,辛以散之,是壯火食氣故也。見火候、故止而不移,所以能治裏寒。
故丹溪曰,生用入發散中,能利肺氣而治嗽。熟用入補中藥,能和脾家虛寒。既曰理中,又
曰洩脾,何也?蓋洩之一字,非洩脾之正氣,是洩脾中寒濕之邪,故以辛熱之劑燥之,此以
名洩也。痘家灰白之症用之,若實熱紅紫者,切宜禁忌。孕婦勿用。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8
- 文章: 33485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藥鑑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生姜
內容:味辛性溫,無毒,氣味俱濃,升也,陽也。制半夏,有解毒之功。佐大棗,有濃腸之益。
溫經散表邪之風,益氣止翻胃之疾。古雲通神明去穢惡者,何哉?蓋以本屬肺心之系也,心
惟得其所勝,則氣通而宣暢,故能通神明,神明通,是心氣勝,而一身之氣皆為吾所使,而
亦勝矣,一身之氣勝,則邪氣不能容,故能去穢惡。抑且辛甘發散,則能散在表在上之邪也,
故生姜能治咳嗽痰涎,止嘔吐,開胃口,主傷寒傷風,頭疼發熱,鼻塞咳逆等症。又曰,欲
熱即去皮,去皮則守中而熱存也。要冷即留皮,留皮則行表而熱散,非皮之性本冷也。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附子
內容:味辛性熱,有大毒,氣味俱濃,浮也,陽中之陰也。其性浮而不沉,其用走而不守。除
六腑之沉寒,補三陰之厥逆。仲景八味丸用為少陰之嚮導,正取其健悍走下之性,以行地黃
之滯,人以為補,則誤矣。血藥用之,行經而能補血。氣藥用之,行經而能補氣。非大虛寒
之症,不可輕用。孕婦勿用。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細辛
內容:氣溫味辛,氣濃味薄,無毒,浮而升,陽中陰也。止諸陽頭疼,風痺痛,開胸中滯,益
肝膽明目,利九竅,眼淚、齒痛,凡頭面諸風,不可缺也。東垣用之治邪在裏之表,本草主
治咳逆,百節拘攣,最能溫中下氣破痰,蓋味本辛也。予嘗用之以利水道,何哉?不知諸辛
入肺,肺氣賴辛以通暢,則滲下之官得令,所以能利水道也。大都不可重用,恐成氣閉之患。
痘家氣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丁香
內容:氣溫味辛,純陽無毒,入手太陰足陽明少陰三經。溫脾胃,止霍亂。消 癖,氣脹翻胃。
腹內冷痛,壯陽暖腰。去胃寒,定嘔酸,殺酒毒。與五味子同用,亦治奔豚之氣。能洩肺,
能補胃,大能療腎,極能止洩。痘家內熱禁忌。畏鬱金。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木香
內容:氣熱,味辛苦,氣味俱濃,降也。蓋苦入心,辛入肺,故入心而調諸氣。胸腹中壅滯、
及冷氣,並經絡中氣滯痰結者,皆當用之。補遺以為行肝氣者,何哉?以心乃一身之主,一
身氣血之所聽命也。心有主,則能帥氣,肺氣調,則肝家動火自伏,惟人有怒氣,則肝家拂
逆,而反忤其氣。況心有縱肝之情,而不能制,則肝氣于是盛矣,或為拂鬱者有之,或為攻
衝者有之,於此得木香之苦辛溫散入心,惟苦辛溫散入心,則心氣疏暢,則氣亦從而疏暢矣,
氣暢則肝氣之拂逆者無有矣,實心之行乎肝氣也,非肝氣之自行也,此又不可不知。又煨用
能入大腸,多用能洩肺氣,東垣以黃連制之,蓋氣行過於通暢,不無走洩之患也。降氣定痛,
功為最上。痘家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當歸
內容:氣溫,味辛甘,氣味俱輕,可升可降,陽也。多用,大益於血家,諸血證皆用之,但流
通而無定,由其味帶辛甘而氣暢也,隨所引導而各至焉。入手少陰,以其心主血也。入足
太陰,以其脾裹血也。入足厥陰,以其肝藏血也。與白朮白芍生地同用,則能滋陰補腎。與
川芎同用,則能上行頭角,治血虛頭疼。再入白芍木香少許,則生肝血以養心血。同諸血藥
入以薏苡仁牛膝,則下行足膝,而治血不榮筋。同諸血藥入以人參川烏烏藥薏苡仁之類,則
能榮一身之表,以治一身筋寒濕毒。佐黃 人參,皆能補血。佐牽牛大黃,皆能破血。從桂
附則熱,從硝黃則寒。入和血藥則血和,入斂血藥則血斂。入涼血藥則血涼,入行血藥則血
行,入敗血藥則血敗,入生血藥則血生,各有所歸也,故名當歸。痘家大便閉結,由熱毒煎
熬真陰,以致大腸經血少故耳,玄明粉中重加當歸,則血生而大腸自潤矣。或曰,痘瘡臨收
之際用之,恐行血作痛,此又不通之論也,蓋腸胃既燥,則血藥盡能裏潤腸胃,將何者外行
痘瘡哉。經雲,有故無殞,亦無殞也,其斯之謂乎。便洩者勿用。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芍藥
內容:氣微寒,味酸苦,氣薄味濃,有小毒,可升可降,陰也。入手足太陰二經。生用則降,
酒浸可升。其用有赤白之異,赤者瀉熱,白者補虛,赤者能瀉肝家火,故暴赤眼洗與服同。
白者佐炙草,能治腹痛,但夏月少加黃芩,如惡寒者,加肉桂一錢、白芍三錢、炙草錢半,
此仲景之神方也。與白朮同用,則能補脾。與川芎同用,則能瀉肝。與人參白朮同用,則補
益元氣。又下痢腹痛者宜用,蓋由腸胃溼熱,故用此收斂之劑,則脾胃得正,而邪毒不能作
禍矣。腹中有寒而疼,當煨用之。婦人產後,及血虛之人,必須酒炒。古人四物湯用此劑之
寒酸,以收當歸之辛散耳。痘家血熱,及血不歸根者,用此酸寒之劑,以斂血歸根極妙,但
血寒痘不發者勿用。反藜蘆。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熟地黃
內容:氣寒,味甘苦,無毒,氣薄味濃,沉也,陰中陽也。惟其性寒泥滯,故用醇酒洗過,或
薑汁炒過,或同附子用,不惟行滯,且能導轉載入腎,下元血虛者,必須用之。又能填骨髓、
長肌肉。尺脈微者,桂附相宜。尺脈旺者,宜用黃柏知母,則滋陰降火補腎。善黑須發。佐
鹿角膠極能補血。但此劑泥膈,不宜獨用。若犯鐵器,令人消腎。忌萊菔子,恐耗諸血。痘
家勻氣藥中用之,便洩則禁。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生地黃
內容:氣寒,味甘苦,無毒,氣薄味濃,沉也,陰中陽也。性雖大寒,較熟地則猶宣通而不泥
膈,故能涼心火之血熱,瀉脾土之溼熱,止鼻中之衄熱,除五心之煩熱。其或虛而生熱者,
不可多用,以性大寒故也。惟勞倦傷脾熱者當用,以脾經大絡之血損也。女人崩中血不止,
產後血上攻心,胎動下血,老人津液枯絕,大腸燥結不潤者,皆當用之。又實脾藥中用二三
分,以固脾氣,使脾家永不受邪,但不可多用,以大寒恐倒脾氣也。或用薑汁炒,或用醇酒
洗,或用砂仁酒浸,皆制其寒性,免泥滯也。忌鐵器。痘家血熱之症,宜用之以涼血解毒,
便滑者停用。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川芎
內容:氣溫,味辛,無毒,氣濃味薄,升也,陽也。血藥中用之,能助血流行,奈過於走散,
不可久服多服,中病即已,過則令人暴卒死。能止頭疼者,正以有餘,能散不足,而引清血
下行也。古人所謂血中之氣藥者,以能辛散,又能引血上行也。癰疽藥中多用之者,以其入
心而能散故耳,蓋心帥氣而行血,川芎入心,則助心帥氣而行血,氣血行,則心火散,邪氣
不留,而癰疽亦散矣。東垣謂下行血海者,非也。何者?血貴寧靜,不貴疏動,川芎味辛性
溫,但能辛散,而不能下守,胡能下行以養新血哉,即四物湯中用之,特取辛溫以行地黃之
滯耳。痘家血不活者,用杏仁汁制之,加少許,以行肌表之血,何也?蓋芎之辛,但能行血,
單用恐成內燥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鹿角膠
內容:氣溫,味苦鹹,氣薄味濃。生精血,秘精髓,止血崩,除腰脊之疼,補虛羸勞絕之劑
,血家之聖藥也。與川芎同用,上補頭角,及面部之血。與白芍當歸同用,中補脾胃之血,
使脾胃永不受邪。與熟地同用,下補腎家之陰。與條芩槐角同用,能補大腸之血而涼之。隨
其所至,而各有所補焉。予嘗治一人腸風下血並血痢者,諸藥不效,即用鹿角膠以治之,服
一斤愈。或問其故,予曰,大腸雖雲多血,亦多氣也,其人患血病數月,則血愈虧,而氣愈
盈,邪火灼真陰,即草根樹皮,安能療之哉。故用鹿角膠為主,人乳為輔,大佐以涼血藥,
則血生以配氣,而氣不得逼血妄行,故其患乃止。方用鹿角膠一斤。何首烏赤者六兩,分三
制,一用旱蓮草汁浸,一用冬青子汁浸,一用桑椹汁浸,當歸六兩制同。白芍三兩,川芎一
兩,自己發漆一兩,胎發漆一兩,曬熟地五兩,茯神四兩,乳浸加倍為良,渾沌皮一付,俱
為細末,煉蜜和膠為丸。久服諸病不染,極能黑須發,美色彩,壯精神,填骨髓,固腎元。
內加家白菊乳制,又能明目清心。此天一生水之要藥也,痘家熱症,用之於涼血解毒藥中立
效。蓋熱毒既盛,則真陰為其所灼爍矣,真陰既損,則熱毒用之益熾,世之治者,每每用解
毒湯單服,是救一息之危,不知真陰不至,則熱邪雖退,刻即生矣。予嘗用此劑於涼血解毒
藥中以養陰,則養陰者,乃所以退陽也,悟者得之。又脾洩之人,服之亦妙。藥後不可食鹿
肉,鹿肉忌雉肉。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阿膠
內容:氣微溫,味甘平,無毒,降也,陽也。能保肺氣,養肝血,補虛羸,故止血安胎,止嗽
止痢,治痰治痿,皆效。惟久嗽久痢久痰,及虛勞失血之症者宜用。若初發邪勝者,不可驟
用,恐強閉其邪,致生他證也。倘肺家要用,須用桑白皮同劑,以監製之,立效。何者?蓋
阿膠斂肺之藥,桑白皮瀉肺之藥,以此監彼,但取阿膠之能,而瀉阿膠之斂故耳。若痢家要
用,即多枳殼檳榔,無有不可,此又通變之妙用也。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犀角
內容:氣寒,味苦酸鹹,無毒,升也,陽也。本草主解心熱,止煩亂,安心神,鎮諸驚,何謂
哉?蓋寒能制熱,苦能洩火,寒苦入心,則心熱解,而煩亂止矣,熱解煩止,更兼酸以斂神,
則
曰清音者,蓋火熱上行逼肺,故音啞,今火熱既去,且又鹹以滋腎,則水又足以勝火,而目
之所以明者,此也,音之所以清者,此也。大都傷寒瘟疫,風腫瘡瘍諸症,皆火熱為之也,
今火熱既去,則邪不得以奪正,而寒疫之所以除者,此也,腫瘍之所以消者,此也。易老雲︰
上焦蓄血,犀角地黃湯主之。中焦蓄血,桃仁承氣湯主之。下焦蓄血,抵當湯主之。三法宜
知,不可忽也。痘家熱症,逼血妄行,及煩悶小便赤澀,並痘色紅紫者,宜用之以解熱,若
虛寒症勿用。畏川烏草烏。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麥冬
內容:氣微寒,味甘平,無毒,降也,陽中微陰也。陽乃肺藥,微陰去肺中之伏火,火去則肺
金生,金生則煩渴止,而心亦清矣,心清而神亦保安矣。惟肺金得令,則金能生水,又能強
陰益精,心清神安,則氣血和暢,又能治血妄行。夫曰解煩渴補虛勞者,正以其潤肺清心也,
心清而肺潤,則心統氣行,而鬱結之患可釋矣。夫曰能復脈者,何也?蓋心主脈,而百脈之
朝宗於肺,若肺潤心清,則脈亦調和,氣血無所阻,必聽命以遂脈之通暢也。能引生地而至
所生之處。痘家用之,以止煩渴。諸症便滑者忌之。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天冬
內容:氣寒,味苦甘,氣薄味濃,升也,陰也,無毒。入手太陰足少陰之劑也。療風淫濕痺,
補虛損勞傷。且強骨髓,潤五臟,悅色彩,養肌膚。解渴除煩,消痰住嗽,保肺氣不被熱擾,
通腎氣能除熱淋。止血溢妄行,潤糞燥閉結。同參 煎服,定虛喘促神方。和姜蜜熬膏,破
頑痰癖劫劑。與百協定用,能除肺痿。與片芩同用,能除肺癰。未潰用藕葉枳殼為佐,已破
用貝母白芷為輔。大要,苦能洩滯血,甘能助元氣,寒能去肺熱,此三者,天冬之功也。虛
熱者用之,虛寒者禁忌,何也?蓋味之苦者,但洩而不收故耳。予嘗用天冬四兩、生地六兩,
將醇酒煮汁熬膠,入煉蜜四兩,滾水調服,大補陰虛。入柿霜四兩,大能止嗽。入枸杞四兩,
治腎嗽神驗。入阿膠一兩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升麻
內容:氣平,味苦甘,氣味俱薄,無毒,升也,陰中之陽也。治肺痿吐膿血,古人犀角地黃湯,
每用之以代犀角者,止是引地黃等藥同入陽明耳。與蔥白同用,則能引之以散手陽明之風邪。
與石膏同用,則能引之以止足陽明之頭疼。補中益氣湯用之,提元氣從右而上。升麻葛根湯
用之,驅邪熱從表而散。惟其能解脾胃肌肉間熱,故能散手足陽明經邪。諸方書以為元氣不
足者用之,陰中升陽,則謬矣。蓋陽氣下陷者,可升提之,若元氣不足者,升之則下益虛,
而元氣益不足矣。鹽水浸炒,則提腎氣。甘草汁制,則提脾胃之氣。若痰壅氣上有汗者,勿
用。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柴胡
內容:氣平,味微苦,氣味俱薄,無毒,升也,陰中之陽也。主左右脅下刺痛,日晡潮熱往來。
在
此其能除手足少陽寒熱也。大都中病即已,不可過用,為其氣味俱薄,多散故耳。治勞方中
用之者,以其能提清氣從左而旋,以卻邪熱耳。又止偏頭疼,胸脅痛,療肌解表,疏邪清熱
。君黃芩,傷寒門實為要劑。主常山,溫瘧症誠作主方。與白芍同用,能抑肝而散火。與黃
連同用,能涼心而解熱。經脈不調,入四物秦艽續斷牡丹治之最效。產後血積,用四物三稜
莪術馬鞭草破之極驗。逍遙散用之,散鬱氣而內暢。補中湯用之,提元氣而左旋。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葛根
內容:氣平,味甘,氣味俱薄,無毒,升也,陽中之陰也。發傷寒之表邪,止胃虛之消渴。解
中酒之苛毒,治往來之溫瘧。能住頭疼,善疏瘡疹。入柴胡療肌表,功為第一。同升麻通毛
竅,效實無雙。其汁寒涼,專理天行時疫,且止熱毒吐衄。其粉甘冷,善解酒後煩熱,更利
二便燥結。花能醒酒不醉,殼能治痢實腸,誠陽明聖藥也。痘瘡不起者,予用之立起,何哉?
蓋因肌肉實,腠理密,不得通暢,故痘出不快耳,今得葛根一療解,一疏通,此肌肉暢而腠
理開,其痘立起矣。孕婦所忌。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杏仁
內容:氣溫,味甘苦,氣薄味濃,可升可降,陰中之陽也。有小毒。入手太陰之劑也。解肌毒,
散結滯。入麻黃,利胸中氣逆而喘促。同烏梅,潤大腸氣閉而便難。單仁開腠理甚捷,雙
仁治狗咬極驗。予嘗用杏仁三錢,馬兜鈴三錢,蟬蛻二錢,白礬五錢,白砒五分,乳細,紅
棗肉為丸,如梧桐子大,食後冷水送下,男七女六,治哮神效。大都中病即已,不可多服,
過則令人傷筋骨。洩痢忌用。戒粟米,畏犬肉。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麻黃
內容:氣溫,味苦甘,氣味俱薄,無毒,升也,陽也。手太陰之劑,入足太陽經,走手少陰陽
明經藥也。去根節者發汗,留根節者斂汗。惟在表真有寒邪者宜用之。若表無真寒邪,或寒
邪在裏,或表虛之人,或陰虛發熱,或傷風有汗,或傷食等症,雖有發熱惡寒,其不頭疼身
痛而拘急,六脈不浮緊甚者,皆不可汗。雖有可汗之症,亦不可過。蓋汗乃心之液也,不可
汗而汗,與可汗而過之,則心家之液涸,而心血亦為之動矣,或致亡陽,或致衄血不止,而
成大患也,戒之。君羌活,能散風邪。佐獨活,能消香港腳。同杏仁,能去寒邪,兼理哮喘。
臣甘菊,能清肺熱,更明眼目。身能發汗,根主斂汗。風家用之多驗者,何哉?蓋風至柔也,
而善藏,麻黃性至輕也,而善驅,內用氣血藥以托之,外用浮劑以散之,此以善藏始者,不
得以善藏終矣。陰虛發汗者,鹿角四物湯加根節斂汗。汗多亡陽者,附子四君飲入根節回陽。
癰疽方起者,行涼藥中兼用之,即散無疑。寒邪戰慄者,疏風藥中兼用之,立止不謬。痘家
初發熱,及痘紅紫稠密,皮濃不快者,多用於行涼解毒藥中,則內托外散,正所謂開門放賊
,而痘亦因之稀少矣。又能散胸膈泥滯之氣,表虛則忌。
<篇名>生姜
內容:味辛性溫,無毒,氣味俱濃,升也,陽也。制半夏,有解毒之功。佐大棗,有濃腸之益。
溫經散表邪之風,益氣止翻胃之疾。古雲通神明去穢惡者,何哉?蓋以本屬肺心之系也,心
惟得其所勝,則氣通而宣暢,故能通神明,神明通,是心氣勝,而一身之氣皆為吾所使,而
亦勝矣,一身之氣勝,則邪氣不能容,故能去穢惡。抑且辛甘發散,則能散在表在上之邪也,
故生姜能治咳嗽痰涎,止嘔吐,開胃口,主傷寒傷風,頭疼發熱,鼻塞咳逆等症。又曰,欲
熱即去皮,去皮則守中而熱存也。要冷即留皮,留皮則行表而熱散,非皮之性本冷也。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附子
內容:味辛性熱,有大毒,氣味俱濃,浮也,陽中之陰也。其性浮而不沉,其用走而不守。除
六腑之沉寒,補三陰之厥逆。仲景八味丸用為少陰之嚮導,正取其健悍走下之性,以行地黃
之滯,人以為補,則誤矣。血藥用之,行經而能補血。氣藥用之,行經而能補氣。非大虛寒
之症,不可輕用。孕婦勿用。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細辛
內容:氣溫味辛,氣濃味薄,無毒,浮而升,陽中陰也。止諸陽頭疼,風痺痛,開胸中滯,益
肝膽明目,利九竅,眼淚、齒痛,凡頭面諸風,不可缺也。東垣用之治邪在裏之表,本草主
治咳逆,百節拘攣,最能溫中下氣破痰,蓋味本辛也。予嘗用之以利水道,何哉?不知諸辛
入肺,肺氣賴辛以通暢,則滲下之官得令,所以能利水道也。大都不可重用,恐成氣閉之患。
痘家氣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丁香
內容:氣溫味辛,純陽無毒,入手太陰足陽明少陰三經。溫脾胃,止霍亂。消 癖,氣脹翻胃。
腹內冷痛,壯陽暖腰。去胃寒,定嘔酸,殺酒毒。與五味子同用,亦治奔豚之氣。能洩肺,
能補胃,大能療腎,極能止洩。痘家內熱禁忌。畏鬱金。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木香
內容:氣熱,味辛苦,氣味俱濃,降也。蓋苦入心,辛入肺,故入心而調諸氣。胸腹中壅滯、
及冷氣,並經絡中氣滯痰結者,皆當用之。補遺以為行肝氣者,何哉?以心乃一身之主,一
身氣血之所聽命也。心有主,則能帥氣,肺氣調,則肝家動火自伏,惟人有怒氣,則肝家拂
逆,而反忤其氣。況心有縱肝之情,而不能制,則肝氣于是盛矣,或為拂鬱者有之,或為攻
衝者有之,於此得木香之苦辛溫散入心,惟苦辛溫散入心,則心氣疏暢,則氣亦從而疏暢矣,
氣暢則肝氣之拂逆者無有矣,實心之行乎肝氣也,非肝氣之自行也,此又不可不知。又煨用
能入大腸,多用能洩肺氣,東垣以黃連制之,蓋氣行過於通暢,不無走洩之患也。降氣定痛,
功為最上。痘家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當歸
內容:氣溫,味辛甘,氣味俱輕,可升可降,陽也。多用,大益於血家,諸血證皆用之,但流
通而無定,由其味帶辛甘而氣暢也,隨所引導而各至焉。入手少陰,以其心主血也。入足
太陰,以其脾裹血也。入足厥陰,以其肝藏血也。與白朮白芍生地同用,則能滋陰補腎。與
川芎同用,則能上行頭角,治血虛頭疼。再入白芍木香少許,則生肝血以養心血。同諸血藥
入以薏苡仁牛膝,則下行足膝,而治血不榮筋。同諸血藥入以人參川烏烏藥薏苡仁之類,則
能榮一身之表,以治一身筋寒濕毒。佐黃 人參,皆能補血。佐牽牛大黃,皆能破血。從桂
附則熱,從硝黃則寒。入和血藥則血和,入斂血藥則血斂。入涼血藥則血涼,入行血藥則血
行,入敗血藥則血敗,入生血藥則血生,各有所歸也,故名當歸。痘家大便閉結,由熱毒煎
熬真陰,以致大腸經血少故耳,玄明粉中重加當歸,則血生而大腸自潤矣。或曰,痘瘡臨收
之際用之,恐行血作痛,此又不通之論也,蓋腸胃既燥,則血藥盡能裏潤腸胃,將何者外行
痘瘡哉。經雲,有故無殞,亦無殞也,其斯之謂乎。便洩者勿用。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芍藥
內容:氣微寒,味酸苦,氣薄味濃,有小毒,可升可降,陰也。入手足太陰二經。生用則降,
酒浸可升。其用有赤白之異,赤者瀉熱,白者補虛,赤者能瀉肝家火,故暴赤眼洗與服同。
白者佐炙草,能治腹痛,但夏月少加黃芩,如惡寒者,加肉桂一錢、白芍三錢、炙草錢半,
此仲景之神方也。與白朮同用,則能補脾。與川芎同用,則能瀉肝。與人參白朮同用,則補
益元氣。又下痢腹痛者宜用,蓋由腸胃溼熱,故用此收斂之劑,則脾胃得正,而邪毒不能作
禍矣。腹中有寒而疼,當煨用之。婦人產後,及血虛之人,必須酒炒。古人四物湯用此劑之
寒酸,以收當歸之辛散耳。痘家血熱,及血不歸根者,用此酸寒之劑,以斂血歸根極妙,但
血寒痘不發者勿用。反藜蘆。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熟地黃
內容:氣寒,味甘苦,無毒,氣薄味濃,沉也,陰中陽也。惟其性寒泥滯,故用醇酒洗過,或
薑汁炒過,或同附子用,不惟行滯,且能導轉載入腎,下元血虛者,必須用之。又能填骨髓、
長肌肉。尺脈微者,桂附相宜。尺脈旺者,宜用黃柏知母,則滋陰降火補腎。善黑須發。佐
鹿角膠極能補血。但此劑泥膈,不宜獨用。若犯鐵器,令人消腎。忌萊菔子,恐耗諸血。痘
家勻氣藥中用之,便洩則禁。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生地黃
內容:氣寒,味甘苦,無毒,氣薄味濃,沉也,陰中陽也。性雖大寒,較熟地則猶宣通而不泥
膈,故能涼心火之血熱,瀉脾土之溼熱,止鼻中之衄熱,除五心之煩熱。其或虛而生熱者,
不可多用,以性大寒故也。惟勞倦傷脾熱者當用,以脾經大絡之血損也。女人崩中血不止,
產後血上攻心,胎動下血,老人津液枯絕,大腸燥結不潤者,皆當用之。又實脾藥中用二三
分,以固脾氣,使脾家永不受邪,但不可多用,以大寒恐倒脾氣也。或用薑汁炒,或用醇酒
洗,或用砂仁酒浸,皆制其寒性,免泥滯也。忌鐵器。痘家血熱之症,宜用之以涼血解毒,
便滑者停用。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川芎
內容:氣溫,味辛,無毒,氣濃味薄,升也,陽也。血藥中用之,能助血流行,奈過於走散,
不可久服多服,中病即已,過則令人暴卒死。能止頭疼者,正以有餘,能散不足,而引清血
下行也。古人所謂血中之氣藥者,以能辛散,又能引血上行也。癰疽藥中多用之者,以其入
心而能散故耳,蓋心帥氣而行血,川芎入心,則助心帥氣而行血,氣血行,則心火散,邪氣
不留,而癰疽亦散矣。東垣謂下行血海者,非也。何者?血貴寧靜,不貴疏動,川芎味辛性
溫,但能辛散,而不能下守,胡能下行以養新血哉,即四物湯中用之,特取辛溫以行地黃之
滯耳。痘家血不活者,用杏仁汁制之,加少許,以行肌表之血,何也?蓋芎之辛,但能行血,
單用恐成內燥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鹿角膠
內容:氣溫,味苦鹹,氣薄味濃。生精血,秘精髓,止血崩,除腰脊之疼,補虛羸勞絕之劑
,血家之聖藥也。與川芎同用,上補頭角,及面部之血。與白芍當歸同用,中補脾胃之血,
使脾胃永不受邪。與熟地同用,下補腎家之陰。與條芩槐角同用,能補大腸之血而涼之。隨
其所至,而各有所補焉。予嘗治一人腸風下血並血痢者,諸藥不效,即用鹿角膠以治之,服
一斤愈。或問其故,予曰,大腸雖雲多血,亦多氣也,其人患血病數月,則血愈虧,而氣愈
盈,邪火灼真陰,即草根樹皮,安能療之哉。故用鹿角膠為主,人乳為輔,大佐以涼血藥,
則血生以配氣,而氣不得逼血妄行,故其患乃止。方用鹿角膠一斤。何首烏赤者六兩,分三
制,一用旱蓮草汁浸,一用冬青子汁浸,一用桑椹汁浸,當歸六兩制同。白芍三兩,川芎一
兩,自己發漆一兩,胎發漆一兩,曬熟地五兩,茯神四兩,乳浸加倍為良,渾沌皮一付,俱
為細末,煉蜜和膠為丸。久服諸病不染,極能黑須發,美色彩,壯精神,填骨髓,固腎元。
內加家白菊乳制,又能明目清心。此天一生水之要藥也,痘家熱症,用之於涼血解毒藥中立
效。蓋熱毒既盛,則真陰為其所灼爍矣,真陰既損,則熱毒用之益熾,世之治者,每每用解
毒湯單服,是救一息之危,不知真陰不至,則熱邪雖退,刻即生矣。予嘗用此劑於涼血解毒
藥中以養陰,則養陰者,乃所以退陽也,悟者得之。又脾洩之人,服之亦妙。藥後不可食鹿
肉,鹿肉忌雉肉。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阿膠
內容:氣微溫,味甘平,無毒,降也,陽也。能保肺氣,養肝血,補虛羸,故止血安胎,止嗽
止痢,治痰治痿,皆效。惟久嗽久痢久痰,及虛勞失血之症者宜用。若初發邪勝者,不可驟
用,恐強閉其邪,致生他證也。倘肺家要用,須用桑白皮同劑,以監製之,立效。何者?蓋
阿膠斂肺之藥,桑白皮瀉肺之藥,以此監彼,但取阿膠之能,而瀉阿膠之斂故耳。若痢家要
用,即多枳殼檳榔,無有不可,此又通變之妙用也。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犀角
內容:氣寒,味苦酸鹹,無毒,升也,陽也。本草主解心熱,止煩亂,安心神,鎮諸驚,何謂
哉?蓋寒能制熱,苦能洩火,寒苦入心,則心熱解,而煩亂止矣,熱解煩止,更兼酸以斂神,
則
曰清音者,蓋火熱上行逼肺,故音啞,今火熱既去,且又鹹以滋腎,則水又足以勝火,而目
之所以明者,此也,音之所以清者,此也。大都傷寒瘟疫,風腫瘡瘍諸症,皆火熱為之也,
今火熱既去,則邪不得以奪正,而寒疫之所以除者,此也,腫瘍之所以消者,此也。易老雲︰
上焦蓄血,犀角地黃湯主之。中焦蓄血,桃仁承氣湯主之。下焦蓄血,抵當湯主之。三法宜
知,不可忽也。痘家熱症,逼血妄行,及煩悶小便赤澀,並痘色紅紫者,宜用之以解熱,若
虛寒症勿用。畏川烏草烏。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麥冬
內容:氣微寒,味甘平,無毒,降也,陽中微陰也。陽乃肺藥,微陰去肺中之伏火,火去則肺
金生,金生則煩渴止,而心亦清矣,心清而神亦保安矣。惟肺金得令,則金能生水,又能強
陰益精,心清神安,則氣血和暢,又能治血妄行。夫曰解煩渴補虛勞者,正以其潤肺清心也,
心清而肺潤,則心統氣行,而鬱結之患可釋矣。夫曰能復脈者,何也?蓋心主脈,而百脈之
朝宗於肺,若肺潤心清,則脈亦調和,氣血無所阻,必聽命以遂脈之通暢也。能引生地而至
所生之處。痘家用之,以止煩渴。諸症便滑者忌之。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天冬
內容:氣寒,味苦甘,氣薄味濃,升也,陰也,無毒。入手太陰足少陰之劑也。療風淫濕痺,
補虛損勞傷。且強骨髓,潤五臟,悅色彩,養肌膚。解渴除煩,消痰住嗽,保肺氣不被熱擾,
通腎氣能除熱淋。止血溢妄行,潤糞燥閉結。同參 煎服,定虛喘促神方。和姜蜜熬膏,破
頑痰癖劫劑。與百協定用,能除肺痿。與片芩同用,能除肺癰。未潰用藕葉枳殼為佐,已破
用貝母白芷為輔。大要,苦能洩滯血,甘能助元氣,寒能去肺熱,此三者,天冬之功也。虛
熱者用之,虛寒者禁忌,何也?蓋味之苦者,但洩而不收故耳。予嘗用天冬四兩、生地六兩,
將醇酒煮汁熬膠,入煉蜜四兩,滾水調服,大補陰虛。入柿霜四兩,大能止嗽。入枸杞四兩,
治腎嗽神驗。入阿膠一兩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升麻
內容:氣平,味苦甘,氣味俱薄,無毒,升也,陰中之陽也。治肺痿吐膿血,古人犀角地黃湯,
每用之以代犀角者,止是引地黃等藥同入陽明耳。與蔥白同用,則能引之以散手陽明之風邪。
與石膏同用,則能引之以止足陽明之頭疼。補中益氣湯用之,提元氣從右而上。升麻葛根湯
用之,驅邪熱從表而散。惟其能解脾胃肌肉間熱,故能散手足陽明經邪。諸方書以為元氣不
足者用之,陰中升陽,則謬矣。蓋陽氣下陷者,可升提之,若元氣不足者,升之則下益虛,
而元氣益不足矣。鹽水浸炒,則提腎氣。甘草汁制,則提脾胃之氣。若痰壅氣上有汗者,勿
用。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柴胡
內容:氣平,味微苦,氣味俱薄,無毒,升也,陰中之陽也。主左右脅下刺痛,日晡潮熱往來。
在
此其能除手足少陽寒熱也。大都中病即已,不可過用,為其氣味俱薄,多散故耳。治勞方中
用之者,以其能提清氣從左而旋,以卻邪熱耳。又止偏頭疼,胸脅痛,療肌解表,疏邪清熱
。君黃芩,傷寒門實為要劑。主常山,溫瘧症誠作主方。與白芍同用,能抑肝而散火。與黃
連同用,能涼心而解熱。經脈不調,入四物秦艽續斷牡丹治之最效。產後血積,用四物三稜
莪術馬鞭草破之極驗。逍遙散用之,散鬱氣而內暢。補中湯用之,提元氣而左旋。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葛根
內容:氣平,味甘,氣味俱薄,無毒,升也,陽中之陰也。發傷寒之表邪,止胃虛之消渴。解
中酒之苛毒,治往來之溫瘧。能住頭疼,善疏瘡疹。入柴胡療肌表,功為第一。同升麻通毛
竅,效實無雙。其汁寒涼,專理天行時疫,且止熱毒吐衄。其粉甘冷,善解酒後煩熱,更利
二便燥結。花能醒酒不醉,殼能治痢實腸,誠陽明聖藥也。痘瘡不起者,予用之立起,何哉?
蓋因肌肉實,腠理密,不得通暢,故痘出不快耳,今得葛根一療解,一疏通,此肌肉暢而腠
理開,其痘立起矣。孕婦所忌。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杏仁
內容:氣溫,味甘苦,氣薄味濃,可升可降,陰中之陽也。有小毒。入手太陰之劑也。解肌毒,
散結滯。入麻黃,利胸中氣逆而喘促。同烏梅,潤大腸氣閉而便難。單仁開腠理甚捷,雙
仁治狗咬極驗。予嘗用杏仁三錢,馬兜鈴三錢,蟬蛻二錢,白礬五錢,白砒五分,乳細,紅
棗肉為丸,如梧桐子大,食後冷水送下,男七女六,治哮神效。大都中病即已,不可多服,
過則令人傷筋骨。洩痢忌用。戒粟米,畏犬肉。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麻黃
內容:氣溫,味苦甘,氣味俱薄,無毒,升也,陽也。手太陰之劑,入足太陽經,走手少陰陽
明經藥也。去根節者發汗,留根節者斂汗。惟在表真有寒邪者宜用之。若表無真寒邪,或寒
邪在裏,或表虛之人,或陰虛發熱,或傷風有汗,或傷食等症,雖有發熱惡寒,其不頭疼身
痛而拘急,六脈不浮緊甚者,皆不可汗。雖有可汗之症,亦不可過。蓋汗乃心之液也,不可
汗而汗,與可汗而過之,則心家之液涸,而心血亦為之動矣,或致亡陽,或致衄血不止,而
成大患也,戒之。君羌活,能散風邪。佐獨活,能消香港腳。同杏仁,能去寒邪,兼理哮喘。
臣甘菊,能清肺熱,更明眼目。身能發汗,根主斂汗。風家用之多驗者,何哉?蓋風至柔也,
而善藏,麻黃性至輕也,而善驅,內用氣血藥以托之,外用浮劑以散之,此以善藏始者,不
得以善藏終矣。陰虛發汗者,鹿角四物湯加根節斂汗。汗多亡陽者,附子四君飲入根節回陽。
癰疽方起者,行涼藥中兼用之,即散無疑。寒邪戰慄者,疏風藥中兼用之,立止不謬。痘家
初發熱,及痘紅紫稠密,皮濃不快者,多用於行涼解毒藥中,則內托外散,正所謂開門放賊
,而痘亦因之稀少矣。又能散胸膈泥滯之氣,表虛則忌。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8
- 文章: 33485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藥鑑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羌活
內容:氣微溫,味苦甘辛,氣味俱薄,無毒,升也,陽也。足太陽之君藥也。乃撥亂反正之主,
大有作為者也。故小無不入,大無不通,能散肌表八風之邪,善理週身百節之痛。排巨陽肉
腐之疽,除新舊風濕之症。加川芎、治足太陽少陰頭疼。同秦艽,除足陽明少陽口斜。並蒼
術,理濕風甚捷。佐麻黃,開腠理堪誇。與獨活不分二種,後人用羌活,多用鞭節者。用獨
活,多用鬼眼者。然羌活則氣雄,獨活則氣細,雄者入足太陽,細者入足少陰。有問治頭疼
者曷故,蓋巨陽從頭走,惟厥陰與督脈會於巔頂,逆而上行,諸陽不得下,故令頭疼也。痘
家用之以散肌表風熱,解百節疼痛,此亦發毒追膿之要藥也。氣虛則勿用。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獨活
內容:氣微溫,味苦甘辛,氣味俱薄,無毒,升也,陽也。足少陰經藥也。止奔豚癇 ,治女
子疝瘕,寒濕足痺,非此不治。頭眩目暈,非此不除。諸風中之要藥也。主蒼朮,治兩足之
濕腫。君荊翹,散下體之癰毒。佐黃柏,止血崩如神。臣查根,逐痘毒極驗。體虛氣上則忌。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防風
內容:氣溫,味甘辛,無毒,氣味俱薄,升也,陽也。行週身骨節疼痛之要藥也。以氣味能瀉
氣,以體用能療風,何者?蓋此劑氣溫而浮,故能去在表風熱,亦能療肢節拘疼。治風一般的,
散濕亦宜。能驅眩暈頭顱,更開目盲無見。續命湯用之,以除口眼歪斜。通聖散用之,以去
週身溼熱。與條芩同用,能解大腸之風熱。與杏仁同用,能散肺經之風邪。佐甘菊,善清頭
目之風熱。臣羌活,善解巨陽之風寒。昔王太后風病不言而脈沉,其事甚急,若以有形之湯
藥與服,緩不及事,令以防風黃 煎湯,熏蒸如霧滿室,則口鼻俱受其無形之氣,疾斯愈矣
。何也?蓋人之口通乎地,鼻通乎天,口以養陰,鼻以養陽,天主清,故鼻不受有形,而受
無形為多,地主濁,故口受有形,而兼乎無形。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荊芥
內容:氣溫,味辛苦,氣味俱薄,升也,陽也。能涼血疏風,上清頭目。辟邪毒,宣五臟,除
勞渴,通血脈,除濕痺,破結氣,行瘀血,解肌表,諸瘡瘍風熱皆用之。與羌活同用,能除
血濕。與蟬蛻同用,能散風邪。與紅花同用,能行惡血。與蘇子同用,能下諸氣。惟其氣溫
而輕,故能開腠理。和醋搗爛,敷腫毒立瘥。又治產後血暈如神。大都中病即已,不可過服,
過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薄荷
內容:氣溫,味辛,氣味俱輕,升也,陽也。惟其性辛涼而輕浮,故能散在上之風熱,除氣逆
之脹滿,清利六陽之會首,祛除諸經之領頭。與地骨皮同用,能退骨蒸之熱。與桑白皮同用,
能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紫蘇
內容:氣溫,味辛甘,氣味俱薄,無毒,升也,陽也。惟其性輕浮,故能散上膈及在表之寒邪。
是故發表解肌,療風寒甚捷,開胃下食,治脹滿最良。入獨活蒼朮,兼除香港腳。同石膏白芷,
亦治口臭。根下諸氣略緩,體稍虛者為宜。驅痰降氣,定喘,開心,潤肺止咳。消五膈,破
症堅。利小大二便,卻霍亂嘔吐。表虛者停用。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白芷
內容:氣溫,味辛,氣味俱輕,無毒,升也,陽也。去頭面皮膚之風,除週身燥癢之痺。惟其
性溫而走於肌肉,故能治足陽明頭痛。與辛夷細辛同用,則治鼻病。與蒲公英同用,則能排
膿。與內托散同用,則去腐爛而長肌肉。與續命湯同用,則治口眼而去歪斜。外散乳癰背疽,
內托腸風痔 。誠諸瘡瘍痘疹必要之藥也。又為手太陰引經之劑,意者味辛但入肺耳。當歸
為使,惡旋復花。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白石膏
內容:氣大寒,味辛甘,無毒,氣味俱薄,沉也,陰也。足陽明經藥也。陽明主肌肉,惟其甘
也,能緩脾益氣,止渴去火。惟其辛也,能解肌出汗,上行止頭疼。故風邪傷陽,寒邪傷陰,
總解肌表甚捷。任胃熱多食,胃熱不食,並瀉胃火極靈。不時食積痰火殊效。雖有胃脘痛甚
立瘥。東垣曰,制火邪,清肺熱,仲景有白虎之名。除胃熱,奪甘食,易老為大寒之劑。身
涼內靜,手足俱冷者停用,恐耗血也。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茯苓
內容:氣平,味甘淡,氣味俱薄,無毒,降也,陽中之陰也。主治膈中痰火,驅水腫,除淋結。
開胃腑,調臟氣,伐腎邪。和中益氣,利竅寧心。除濕之聖藥也。經曰,赤者向丙丁,白者
向壬癸。又曰,赤者能利水,白者能補脾。是知赤者瀉小腸之火,而利水矣。不知白者潤肺
生津,而能分利也。此劑皆主分利,但不如用白為良。大都淡能利竅,甘能助陽,衍義補遺
以為陰虛,未為相宜,以其淡滲也。孰知氣重者主氣,味重者助血,茯苓雖曰淡滲,然味尚
甘美,於陰虛者,亦無妨也。臣升 而上行,固能補氣。兼當歸棗仁,又養心血。佐參術而
下行,亦能補血。加枸杞仙茅,又固腎氣。四君湯用之以補氣,地黃丸用之以補血。痘家灌
漿之時停用,恐水利而漿不能灌也。若見有水白泡,即取升麻汁制用,取其散表以利水也。
若見有紅紫泡,即取茜草汁制用,取其行血以利水也。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陳皮
內容:氣溫,味辛微苦,氣薄味濃,無毒,可升可降,陽中之陰也。必須年久者為美。去白性
熱,能除寒發表。存白性溫,能補胃和中。與白朮半夏同用,則滲濕而健胃。與甘草白朮同
用,則補脾而益胃。有白朮則補脾胃,無白朮則瀉脾胃,有甘草則補肺,無甘草則瀉肺。故
補中湯用之以益氣,平胃散用之以消谷,二陳湯用之以除痰,乾葛湯用之以醒酒。予嘗用陳
皮一斤,滾水泡去白令極淨,烏梅大草青鹽各四兩,濃煎取汁浸透,曬半乾,再入白糖六兩
拌勻,用紫蘇葉薄荷葉上蓋,蒸一炷香,每用少許,不拘時常服,治久嗽痰火,長服健胃和
中,解酒毒。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半夏
內容:氣微寒,味辛苦,而辛濃於苦,氣味俱輕,有小毒,陽中之陰也,降也。入足陽明太陰
少陽三經之藥也。主治濕痰,不能治熱痰,醫概用之,誤矣。蓋脾胃之所喜者,燥也,所惡
者,濕也。半夏性燥而去濕,故脾胃得之而健也。火痰黑、老痰膠,須加芩連栝蔞海粉。寒
痰清、濕痰白,要入姜附蒼朮陳皮。風痰卒中昏迷,加皂莢天南星。痰核延生腫突,入竹瀝
白芥子。凡諸血證妊婦,及少陽傷寒而渴,並諸渴症,皆無法使用,半夏惟其性燥,損血耗氣,
而燥津液也。治飲冷傷肺而嗽,除痰厥頭疼而愈。夫曰止嘔,為足陽明藥也。夫曰消痰,為
足太陰藥也。小柴胡用之,雖為止嘔,亦助柴胡以去惡寒,是又為足少陽藥也。小柴胡用之,
雖能去寒,亦助黃芩以去溼熱,是又為足陽明藥也。往來寒熱,在表裡之中,用此有各半之
意,故名半夏。經曰,腎主五液,化為五濕,自入為唾,入肝為泣,入心為汗,入脾為涎,
入肺為涕。有痰涎曰嗽,無痰涎曰咳。痰者,因嗽而動脾之濕也。半夏能洩痰之標,不能洩
痰之本。本者,腎也。嗽無形、痰有形,無形則潤,有形則燥,所以為流濕就燥也。脾主濕
主痰,脾淫於濕,則因而失運化之職,諸液浸淫,統血不榮,凡諸津液懸斂,皆凝滯壅遏,
隨氣上昇,而成咳唾之痰,日久鬱注而成諸病之痰。故半夏性熱味辛,所以燥濕也。射乾為
使,惡皂莢,畏雄黃生姜乾姜秦皮龜板,反烏頭烏喙。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蒼朮
內容:氣溫,味甘辛,氣薄味濃,無毒,可升可降,陽也。入足陽明太陰經藥也。消痰結窠囊,
去胸中窄狹。治身面遊風,風眩頭痛甚捷。闢山嵐瘴氣,時氣瘟疫尤靈。暖胃安胎,寬中進
食,驅痰癖氣塊,止心腹脹痛,與白朮同功。但補中除濕,力不及白,若寬中發汗,功過於
白。以黃柏牛膝石膏下行之藥引之,則除下部濕痰。以甘草陳皮濃樸之藥引之,則除中焦濕
證,而平胃中有餘之氣。以蔥白麻黃杏仁之類引之,則除肉分至皮表之邪。大都有邪者宜用,
無邪者禁忌。庸醫不分虛實,及七情氣悶,概用白朮誤矣。古人載腹中窄狹,須用蒼朮,醫
者徒誦言而不察其所以言也。蓋蒼朮乃辛散之劑,必有濕症實邪者,方才可用,豈謂不分虛
實而概用之乎。抑且虛悶者用之,則耗其氣血,燥其津液,其虛火益動而愈悶矣。制用米泔
水,入銅器內浸之,置月下浸去黃油淨曬乾,又浸又曬,如此三宿,清水渡過曬乾,約有五
斤淨,用紫桑椹一鬥,好醋一壺,鹽四兩,與蒼朮拌勻浸,曬令汁乾,蒸之,一曬一蒸,如
此者三次。又用大草半斤煎汁去渣,入蜜四兩,灑潤蒸曬凡九次,淨蒼朮一斤,加白茯四兩
,黃芩三兩,當歸四兩,白朮三兩,神曲四兩,秋石四兩,用大甘草五兩煎汁,入竹瀝薑汁,
打神曲糊為丸,酒水米飲任下,名五合丸。能健脾胃,消痰涎,助精神,壯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濃樸
內容:氣溫,味苦,無毒,氣味俱薄,可升可降,陰中陽也。治霍亂轉筋,止嘔逆吐酸。與枳
實大黃同用,則洩實滿。與陳皮蒼朮同用,則除濕滿。同解利藥,兼理頭疼。同洩利藥,能
濃腸胃。濃樸之味苦也,惟其苦,故能下氣去實滿,而消腹脹。濃樸之氣溫也,惟其溫,故
能益氣除濕滿而散結滯。何者?蓋濃樸屬土,而有火氣之溫,所以能散能瀉胃中之實也。平
胃散佐以蒼朮,正謂瀉上焦之濕,平中焦之土,不使太過,而復其平,以至於和而已。非謂
溫補脾胃言也,後人執之以為補劑,誤矣。氣實者宜用,氣虛者少用,恐生脹滿。畏硫黃。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枳殼
內容:氣寒,味苦酸,無毒,氣濃味薄,沉也,陰也。消心下痞塞之痰,洩腹中滯寒之氣。推
胃中隔宿之食,消腹中連年之積。同甘草瘦胎,和黃連減痔。寬大腸結氣,瀉脅下虛脹。然
味苦帶辛,又能治遍身風疹。與枳實同一物也,但有大小之分,枳實小,則性酷而速。枳殼
大,則性寬而緩。大都實症宜用,虛症忌之。如脾胃溼熱生痰有食者,入白朮四分之一,脾
則用實,胃則用殼,仲景治傷寒倉卒之病,承氣湯中用枳實,正取其疏通決洩破結實之義耳。
愚按枳殼,氣藥也,惟洩胸中至高之氣,此便是降火妙劑。不制,通治諸疾。若氣虛及年高
者,必須醋拌麩炒,醋能斂表,麩能密腠故也。色蒼黑,耐寒怯熱者,則用以為君,白茯為
臣,佐半夏、防風為使,治痰壅上急,再以蘇子佐之,治諸衄血妄行最捷。若痰在四肢,成
核成癖,並加氣藥以輔翼之。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枳實
內容:氣寒,味苦酸,氣濃味薄,無毒,沉也陰也。能消胃中之虛痞,逐心下之停水。化日久
之稠痰,削年深之堅積。仲景加承氣湯內,取疏通破結之功。丹溪入瀉痰藥中,有推牆倒壁
之能。欲益氣,則佐以參術。欲破氣,則佐以硝黃。此與枳殼有高下緩急之異,殼主高,實
主下,高者主氣,下者主血。主氣者在胸膈,主血者在心腹。故胸中痞,肺氣結也,有桔梗
枳殼湯之名。心下痞,脾血積也,有白朮枳實湯之用。氣虛則忌。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青皮
內容:氣寒,味苦辛,氣味俱濃,無毒,沉也陰也。足厥陰引藥也。破滯氣,愈低而愈效。削
堅積,愈下而愈良。引諸藥至厥陰之分,下飲食入太陰之倉。又少陰經下藥也。陳皮治高氣,
青皮治低氣。佐柴胡,能治兩脅刺痛,醋炒為佳。君芍藥,又伏膽家動火,膽製為良。劫疝
疏肝,消食寬胃。驚家諸藥,用一二分為妙。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香附
內容:氣微熱,味甘辛,氣重味輕,乃血中氣藥,諸血氣方中所必用者也。快氣開鬱,逐瘀調
經。除皮膚瘙癢外邪,止霍亂吐逆內證。炒黑色,禁崩漏下血。醋調敷,治乳腫成癰。又能
引血藥至氣分而生血。醋炒理氣疼為妙,鹽制治腎痛為良。酒炒則熱,便煮則涼。同氣藥則
入氣分,同血藥則入血分,女科之聖藥也。大都甘能理氣和血,辛能散滯消食。此藥能疏氣
散鬱,氣疏鬱散,則新血生而百體和矣。然此劑性熱多燥,必須童便浸炒,烏藥為其佐使也。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烏藥
內容:氣溫,味辛,氣濃味輕,入足陽明少陰經藥也。諸冷能除,丹氣堪順。止翻胃,縮小便。
闢疫瘴時行,解蠱毒卒中。佐香附,能治婦人諸般氣症,君平胃,能消男婦諸般食積。用於
風藥能疏風,用於脹滿能降氣,用於氣阻能發阻,用於腹痛能止痛。又主腎間冷氣攻衝,此
又為足少陰藥也。然此劑無滋益人,不可多服,但取其辛散凝滯而已。煎汁同豆腐煮硫黃,
治手足風疾。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山楂
內容:氣平,味酸澀,帶甘辛,無毒。利痰消食,下積氣,散滯血。療 疝,止腹疼。專治肉
積,能開脾健胃。又能治婦人兒枕疼痛,濃煎汁入砂糖少許立效。理脾用之,膨脹立消。予
嘗用平胃散同山楂煎汁浸曬烏藥,治諸般氣痛腹痛。痘家用之,行氣化痰,起脹解毒。又能
破人參之滯氣,痘家不得已用參,多以此監之。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神曲
內容:氣平,味甘溫,無毒。助天五真氣,走陽明胃經。下氣調中,止瀉開胃。消宿食,健脾
胃,進飲食。下滯氣,破癥結,逐積痰。療婦人胎動不安,治小兒胸腹堅滿。不制,性溫入
胃中,能消宿食。微炒,性涼入大腸,能除深積。作糊丸痰藥,治諸痰氣如神。作糊丸嗽藥,
理諸咳嗽最妙。何也?蓋痰與嗽,俱因氣動上逆而致也,今用此劑為佐使,則氣順而脾胃之
津液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大麥
內容:氣溫,味甘鹹。此劑代戊己土,以腐熱水谷之要領也。氣虛者,取粉服之,大補元氣。
蓋五穀稟天地生發之氣以養人也,麥而曰 ,尤含生發之機於未盡露者也,故取粉服之,所
以借五穀生發之氣,以助育吾人之元氣耳。此劑能行上焦之滯血,除腹中之雷鳴,惟其甘也,
能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縮砂仁
內容:氣溫,味辛,無毒。佐黃芩、為安胎之妙劑也。治一切霍亂吐瀉,心腹絞痛,正以溫辛
能止疼行氣故耳。又於止痢藥中用之,亦取此意。以益智人參為使則入脾,以白檀豆蔻為使
則入肺,以黃柏茯苓為使則入膀胱腎,以赤白石脂為使則入大小腸。雖然,其性溫辛,用之
者以熱攻熱,乃所以為順治也,經曰,熱因熱用,此之謂也。東垣謂化酒食之劑,何哉?蓋
惟溫辛行氣,則氣行而酒食亦為之運化矣。
<篇名>羌活
內容:氣微溫,味苦甘辛,氣味俱薄,無毒,升也,陽也。足太陽之君藥也。乃撥亂反正之主,
大有作為者也。故小無不入,大無不通,能散肌表八風之邪,善理週身百節之痛。排巨陽肉
腐之疽,除新舊風濕之症。加川芎、治足太陽少陰頭疼。同秦艽,除足陽明少陽口斜。並蒼
術,理濕風甚捷。佐麻黃,開腠理堪誇。與獨活不分二種,後人用羌活,多用鞭節者。用獨
活,多用鬼眼者。然羌活則氣雄,獨活則氣細,雄者入足太陽,細者入足少陰。有問治頭疼
者曷故,蓋巨陽從頭走,惟厥陰與督脈會於巔頂,逆而上行,諸陽不得下,故令頭疼也。痘
家用之以散肌表風熱,解百節疼痛,此亦發毒追膿之要藥也。氣虛則勿用。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獨活
內容:氣微溫,味苦甘辛,氣味俱薄,無毒,升也,陽也。足少陰經藥也。止奔豚癇 ,治女
子疝瘕,寒濕足痺,非此不治。頭眩目暈,非此不除。諸風中之要藥也。主蒼朮,治兩足之
濕腫。君荊翹,散下體之癰毒。佐黃柏,止血崩如神。臣查根,逐痘毒極驗。體虛氣上則忌。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防風
內容:氣溫,味甘辛,無毒,氣味俱薄,升也,陽也。行週身骨節疼痛之要藥也。以氣味能瀉
氣,以體用能療風,何者?蓋此劑氣溫而浮,故能去在表風熱,亦能療肢節拘疼。治風一般的,
散濕亦宜。能驅眩暈頭顱,更開目盲無見。續命湯用之,以除口眼歪斜。通聖散用之,以去
週身溼熱。與條芩同用,能解大腸之風熱。與杏仁同用,能散肺經之風邪。佐甘菊,善清頭
目之風熱。臣羌活,善解巨陽之風寒。昔王太后風病不言而脈沉,其事甚急,若以有形之湯
藥與服,緩不及事,令以防風黃 煎湯,熏蒸如霧滿室,則口鼻俱受其無形之氣,疾斯愈矣
。何也?蓋人之口通乎地,鼻通乎天,口以養陰,鼻以養陽,天主清,故鼻不受有形,而受
無形為多,地主濁,故口受有形,而兼乎無形。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荊芥
內容:氣溫,味辛苦,氣味俱薄,升也,陽也。能涼血疏風,上清頭目。辟邪毒,宣五臟,除
勞渴,通血脈,除濕痺,破結氣,行瘀血,解肌表,諸瘡瘍風熱皆用之。與羌活同用,能除
血濕。與蟬蛻同用,能散風邪。與紅花同用,能行惡血。與蘇子同用,能下諸氣。惟其氣溫
而輕,故能開腠理。和醋搗爛,敷腫毒立瘥。又治產後血暈如神。大都中病即已,不可過服,
過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薄荷
內容:氣溫,味辛,氣味俱輕,升也,陽也。惟其性辛涼而輕浮,故能散在上之風熱,除氣逆
之脹滿,清利六陽之會首,祛除諸經之領頭。與地骨皮同用,能退骨蒸之熱。與桑白皮同用,
能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紫蘇
內容:氣溫,味辛甘,氣味俱薄,無毒,升也,陽也。惟其性輕浮,故能散上膈及在表之寒邪。
是故發表解肌,療風寒甚捷,開胃下食,治脹滿最良。入獨活蒼朮,兼除香港腳。同石膏白芷,
亦治口臭。根下諸氣略緩,體稍虛者為宜。驅痰降氣,定喘,開心,潤肺止咳。消五膈,破
症堅。利小大二便,卻霍亂嘔吐。表虛者停用。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白芷
內容:氣溫,味辛,氣味俱輕,無毒,升也,陽也。去頭面皮膚之風,除週身燥癢之痺。惟其
性溫而走於肌肉,故能治足陽明頭痛。與辛夷細辛同用,則治鼻病。與蒲公英同用,則能排
膿。與內托散同用,則去腐爛而長肌肉。與續命湯同用,則治口眼而去歪斜。外散乳癰背疽,
內托腸風痔 。誠諸瘡瘍痘疹必要之藥也。又為手太陰引經之劑,意者味辛但入肺耳。當歸
為使,惡旋復花。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白石膏
內容:氣大寒,味辛甘,無毒,氣味俱薄,沉也,陰也。足陽明經藥也。陽明主肌肉,惟其甘
也,能緩脾益氣,止渴去火。惟其辛也,能解肌出汗,上行止頭疼。故風邪傷陽,寒邪傷陰,
總解肌表甚捷。任胃熱多食,胃熱不食,並瀉胃火極靈。不時食積痰火殊效。雖有胃脘痛甚
立瘥。東垣曰,制火邪,清肺熱,仲景有白虎之名。除胃熱,奪甘食,易老為大寒之劑。身
涼內靜,手足俱冷者停用,恐耗血也。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茯苓
內容:氣平,味甘淡,氣味俱薄,無毒,降也,陽中之陰也。主治膈中痰火,驅水腫,除淋結。
開胃腑,調臟氣,伐腎邪。和中益氣,利竅寧心。除濕之聖藥也。經曰,赤者向丙丁,白者
向壬癸。又曰,赤者能利水,白者能補脾。是知赤者瀉小腸之火,而利水矣。不知白者潤肺
生津,而能分利也。此劑皆主分利,但不如用白為良。大都淡能利竅,甘能助陽,衍義補遺
以為陰虛,未為相宜,以其淡滲也。孰知氣重者主氣,味重者助血,茯苓雖曰淡滲,然味尚
甘美,於陰虛者,亦無妨也。臣升 而上行,固能補氣。兼當歸棗仁,又養心血。佐參術而
下行,亦能補血。加枸杞仙茅,又固腎氣。四君湯用之以補氣,地黃丸用之以補血。痘家灌
漿之時停用,恐水利而漿不能灌也。若見有水白泡,即取升麻汁制用,取其散表以利水也。
若見有紅紫泡,即取茜草汁制用,取其行血以利水也。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陳皮
內容:氣溫,味辛微苦,氣薄味濃,無毒,可升可降,陽中之陰也。必須年久者為美。去白性
熱,能除寒發表。存白性溫,能補胃和中。與白朮半夏同用,則滲濕而健胃。與甘草白朮同
用,則補脾而益胃。有白朮則補脾胃,無白朮則瀉脾胃,有甘草則補肺,無甘草則瀉肺。故
補中湯用之以益氣,平胃散用之以消谷,二陳湯用之以除痰,乾葛湯用之以醒酒。予嘗用陳
皮一斤,滾水泡去白令極淨,烏梅大草青鹽各四兩,濃煎取汁浸透,曬半乾,再入白糖六兩
拌勻,用紫蘇葉薄荷葉上蓋,蒸一炷香,每用少許,不拘時常服,治久嗽痰火,長服健胃和
中,解酒毒。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半夏
內容:氣微寒,味辛苦,而辛濃於苦,氣味俱輕,有小毒,陽中之陰也,降也。入足陽明太陰
少陽三經之藥也。主治濕痰,不能治熱痰,醫概用之,誤矣。蓋脾胃之所喜者,燥也,所惡
者,濕也。半夏性燥而去濕,故脾胃得之而健也。火痰黑、老痰膠,須加芩連栝蔞海粉。寒
痰清、濕痰白,要入姜附蒼朮陳皮。風痰卒中昏迷,加皂莢天南星。痰核延生腫突,入竹瀝
白芥子。凡諸血證妊婦,及少陽傷寒而渴,並諸渴症,皆無法使用,半夏惟其性燥,損血耗氣,
而燥津液也。治飲冷傷肺而嗽,除痰厥頭疼而愈。夫曰止嘔,為足陽明藥也。夫曰消痰,為
足太陰藥也。小柴胡用之,雖為止嘔,亦助柴胡以去惡寒,是又為足少陽藥也。小柴胡用之,
雖能去寒,亦助黃芩以去溼熱,是又為足陽明藥也。往來寒熱,在表裡之中,用此有各半之
意,故名半夏。經曰,腎主五液,化為五濕,自入為唾,入肝為泣,入心為汗,入脾為涎,
入肺為涕。有痰涎曰嗽,無痰涎曰咳。痰者,因嗽而動脾之濕也。半夏能洩痰之標,不能洩
痰之本。本者,腎也。嗽無形、痰有形,無形則潤,有形則燥,所以為流濕就燥也。脾主濕
主痰,脾淫於濕,則因而失運化之職,諸液浸淫,統血不榮,凡諸津液懸斂,皆凝滯壅遏,
隨氣上昇,而成咳唾之痰,日久鬱注而成諸病之痰。故半夏性熱味辛,所以燥濕也。射乾為
使,惡皂莢,畏雄黃生姜乾姜秦皮龜板,反烏頭烏喙。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蒼朮
內容:氣溫,味甘辛,氣薄味濃,無毒,可升可降,陽也。入足陽明太陰經藥也。消痰結窠囊,
去胸中窄狹。治身面遊風,風眩頭痛甚捷。闢山嵐瘴氣,時氣瘟疫尤靈。暖胃安胎,寬中進
食,驅痰癖氣塊,止心腹脹痛,與白朮同功。但補中除濕,力不及白,若寬中發汗,功過於
白。以黃柏牛膝石膏下行之藥引之,則除下部濕痰。以甘草陳皮濃樸之藥引之,則除中焦濕
證,而平胃中有餘之氣。以蔥白麻黃杏仁之類引之,則除肉分至皮表之邪。大都有邪者宜用,
無邪者禁忌。庸醫不分虛實,及七情氣悶,概用白朮誤矣。古人載腹中窄狹,須用蒼朮,醫
者徒誦言而不察其所以言也。蓋蒼朮乃辛散之劑,必有濕症實邪者,方才可用,豈謂不分虛
實而概用之乎。抑且虛悶者用之,則耗其氣血,燥其津液,其虛火益動而愈悶矣。制用米泔
水,入銅器內浸之,置月下浸去黃油淨曬乾,又浸又曬,如此三宿,清水渡過曬乾,約有五
斤淨,用紫桑椹一鬥,好醋一壺,鹽四兩,與蒼朮拌勻浸,曬令汁乾,蒸之,一曬一蒸,如
此者三次。又用大草半斤煎汁去渣,入蜜四兩,灑潤蒸曬凡九次,淨蒼朮一斤,加白茯四兩
,黃芩三兩,當歸四兩,白朮三兩,神曲四兩,秋石四兩,用大甘草五兩煎汁,入竹瀝薑汁,
打神曲糊為丸,酒水米飲任下,名五合丸。能健脾胃,消痰涎,助精神,壯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濃樸
內容:氣溫,味苦,無毒,氣味俱薄,可升可降,陰中陽也。治霍亂轉筋,止嘔逆吐酸。與枳
實大黃同用,則洩實滿。與陳皮蒼朮同用,則除濕滿。同解利藥,兼理頭疼。同洩利藥,能
濃腸胃。濃樸之味苦也,惟其苦,故能下氣去實滿,而消腹脹。濃樸之氣溫也,惟其溫,故
能益氣除濕滿而散結滯。何者?蓋濃樸屬土,而有火氣之溫,所以能散能瀉胃中之實也。平
胃散佐以蒼朮,正謂瀉上焦之濕,平中焦之土,不使太過,而復其平,以至於和而已。非謂
溫補脾胃言也,後人執之以為補劑,誤矣。氣實者宜用,氣虛者少用,恐生脹滿。畏硫黃。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枳殼
內容:氣寒,味苦酸,無毒,氣濃味薄,沉也,陰也。消心下痞塞之痰,洩腹中滯寒之氣。推
胃中隔宿之食,消腹中連年之積。同甘草瘦胎,和黃連減痔。寬大腸結氣,瀉脅下虛脹。然
味苦帶辛,又能治遍身風疹。與枳實同一物也,但有大小之分,枳實小,則性酷而速。枳殼
大,則性寬而緩。大都實症宜用,虛症忌之。如脾胃溼熱生痰有食者,入白朮四分之一,脾
則用實,胃則用殼,仲景治傷寒倉卒之病,承氣湯中用枳實,正取其疏通決洩破結實之義耳。
愚按枳殼,氣藥也,惟洩胸中至高之氣,此便是降火妙劑。不制,通治諸疾。若氣虛及年高
者,必須醋拌麩炒,醋能斂表,麩能密腠故也。色蒼黑,耐寒怯熱者,則用以為君,白茯為
臣,佐半夏、防風為使,治痰壅上急,再以蘇子佐之,治諸衄血妄行最捷。若痰在四肢,成
核成癖,並加氣藥以輔翼之。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枳實
內容:氣寒,味苦酸,氣濃味薄,無毒,沉也陰也。能消胃中之虛痞,逐心下之停水。化日久
之稠痰,削年深之堅積。仲景加承氣湯內,取疏通破結之功。丹溪入瀉痰藥中,有推牆倒壁
之能。欲益氣,則佐以參術。欲破氣,則佐以硝黃。此與枳殼有高下緩急之異,殼主高,實
主下,高者主氣,下者主血。主氣者在胸膈,主血者在心腹。故胸中痞,肺氣結也,有桔梗
枳殼湯之名。心下痞,脾血積也,有白朮枳實湯之用。氣虛則忌。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青皮
內容:氣寒,味苦辛,氣味俱濃,無毒,沉也陰也。足厥陰引藥也。破滯氣,愈低而愈效。削
堅積,愈下而愈良。引諸藥至厥陰之分,下飲食入太陰之倉。又少陰經下藥也。陳皮治高氣,
青皮治低氣。佐柴胡,能治兩脅刺痛,醋炒為佳。君芍藥,又伏膽家動火,膽製為良。劫疝
疏肝,消食寬胃。驚家諸藥,用一二分為妙。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香附
內容:氣微熱,味甘辛,氣重味輕,乃血中氣藥,諸血氣方中所必用者也。快氣開鬱,逐瘀調
經。除皮膚瘙癢外邪,止霍亂吐逆內證。炒黑色,禁崩漏下血。醋調敷,治乳腫成癰。又能
引血藥至氣分而生血。醋炒理氣疼為妙,鹽制治腎痛為良。酒炒則熱,便煮則涼。同氣藥則
入氣分,同血藥則入血分,女科之聖藥也。大都甘能理氣和血,辛能散滯消食。此藥能疏氣
散鬱,氣疏鬱散,則新血生而百體和矣。然此劑性熱多燥,必須童便浸炒,烏藥為其佐使也。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烏藥
內容:氣溫,味辛,氣濃味輕,入足陽明少陰經藥也。諸冷能除,丹氣堪順。止翻胃,縮小便。
闢疫瘴時行,解蠱毒卒中。佐香附,能治婦人諸般氣症,君平胃,能消男婦諸般食積。用於
風藥能疏風,用於脹滿能降氣,用於氣阻能發阻,用於腹痛能止痛。又主腎間冷氣攻衝,此
又為足少陰藥也。然此劑無滋益人,不可多服,但取其辛散凝滯而已。煎汁同豆腐煮硫黃,
治手足風疾。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山楂
內容:氣平,味酸澀,帶甘辛,無毒。利痰消食,下積氣,散滯血。療 疝,止腹疼。專治肉
積,能開脾健胃。又能治婦人兒枕疼痛,濃煎汁入砂糖少許立效。理脾用之,膨脹立消。予
嘗用平胃散同山楂煎汁浸曬烏藥,治諸般氣痛腹痛。痘家用之,行氣化痰,起脹解毒。又能
破人參之滯氣,痘家不得已用參,多以此監之。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神曲
內容:氣平,味甘溫,無毒。助天五真氣,走陽明胃經。下氣調中,止瀉開胃。消宿食,健脾
胃,進飲食。下滯氣,破癥結,逐積痰。療婦人胎動不安,治小兒胸腹堅滿。不制,性溫入
胃中,能消宿食。微炒,性涼入大腸,能除深積。作糊丸痰藥,治諸痰氣如神。作糊丸嗽藥,
理諸咳嗽最妙。何也?蓋痰與嗽,俱因氣動上逆而致也,今用此劑為佐使,則氣順而脾胃之
津液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大麥
內容:氣溫,味甘鹹。此劑代戊己土,以腐熱水谷之要領也。氣虛者,取粉服之,大補元氣。
蓋五穀稟天地生發之氣以養人也,麥而曰 ,尤含生發之機於未盡露者也,故取粉服之,所
以借五穀生發之氣,以助育吾人之元氣耳。此劑能行上焦之滯血,除腹中之雷鳴,惟其甘也,
能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縮砂仁
內容:氣溫,味辛,無毒。佐黃芩、為安胎之妙劑也。治一切霍亂吐瀉,心腹絞痛,正以溫辛
能止疼行氣故耳。又於止痢藥中用之,亦取此意。以益智人參為使則入脾,以白檀豆蔻為使
則入肺,以黃柏茯苓為使則入膀胱腎,以赤白石脂為使則入大小腸。雖然,其性溫辛,用之
者以熱攻熱,乃所以為順治也,經曰,熱因熱用,此之謂也。東垣謂化酒食之劑,何哉?蓋
惟溫辛行氣,則氣行而酒食亦為之運化矣。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8
- 文章: 33485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藥鑑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益智
內容:氣熱,味大辛。主君相二火,手足太陰經足少陰經。本是脾經藥也,故治脾胃中受寒邪,
和中益氣,又治多唾,當於補藥中兼用之,不可多服。在集香丸則入肺,在四君子湯則入脾,
在鳳髓丹則入腎,蓋脾肺腎互有子母相關之義也。惟其溫也,能治虛漏,遺精遺瀝。益氣安
神,又安三焦。夜多小便者,取二十四枚碎之,入鹽煎湯,服有神效。兼以女真實川萆 更
妙,乃補不足之劑也。惟其辛也,能調諸氣,能散諸鬱,能止諸疼,君烏藥木香甚捷,又為
辛散之劑也。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藿香
內容:氣溫,味辛甘,無毒,氣濃味薄,可升可降之劑也。專治脾肺二經,入烏藥順氣散中,
成功在肺。加黃 四君子湯,取效在脾。故能開脾胃,進飲食,止霍亂,定嘔逆,乃傷寒方
之要領,為正氣散之聖藥也。其曰禁口臭難聞者,得非氣味之芬香故耳。其曰清風消腫者,
得非氣味之溫辛故耳。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吳茱萸
內容:氣熱,味苦辛,氣味俱濃,可升可降,陽也。主咽喉寒氣呃塞而不通,胸中冷氣閉塞而
不利,脾胃停冷腹痛而不住,心氣刺痛苦悶而不仁。開腠理,消疝氣,止嘔逆,除霍亂。又
能順折肝木之性,治吞吐酸水如神。厥陰頭疼,引經必用。更殺寸白三蟲,煎服即出。枝療
二便關格,銜口立通,必取向陽者方驗。大哉茱萸,乃驅陰之捷方,回陽之妙藥也。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茴香
內容:氣溫,味甘辛,無毒。治一切臭氣,調中止嘔,下食溫劑,為諸痿霍亂之捷方,補命門
不足之要藥也。男子疝氣,婦人帶白者,用之俱驗。大都甘能補正,辛能散邪,有補以為之
先,有散以為之後,此疝氣帶白之症,所以去也。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三稜
內容:氣平,味苦辛,陰中之陽。破積氣、消脹滿,通月水,下瘀血。治老癖症瘕結塊,婦人
血脈不調,心腹刺痛。白者屬氣,故其色白者,破血中之氣。醋煮為良。畏牙硝。孕婦勿用。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莪術
內容:氣溫,味苦辛,無毒。主心膈腹痛,飲食不消。除霍亂冷氣,止嘔吐酸水。又破 癖,
及婦人血氣,男子奔豚。黑者屬血,故其色黑者,破氣中之血。大都苦能洩實,辛能散積。
此稜術二劑,氣味皆苦辛,用之者,中病即已,不可過服,以損真元。若用於破氣藥中,必
須用補氣藥為主。用於破血藥中,必須用補血藥為主。用於消食藥中,必須用補脾藥為主。
此其大法也。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肉蔻
內容:氣熱,味大辛,屬金與土,入手足太陰經藥也。惟其氣溫,故能溫中補脾。又言下氣者,
蓋以脾得補而善運化,其氣自下,非若香附陳皮之快洩也。惟其味辛,故能散肺中滯氣,除
膈上吐逆,消谷食,開腹脹。合氣與味,又能止洩。大都溫能補脾,辛能散滯,脾得溫以補
之,則運化之令司,而漏下之患除。肺得辛以散之,則清化之源司,而淡滲之令強,何洩之
有。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白蔻
內容:氣熱味辛,輕清而升,氣味俱薄,無毒,陽也。其用有五。肺經本藥,一也。散胸中滯
氣,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草蔻
內容:氣熱味辛,浮也,陽也,無毒。入足太陰陽明經藥也。惟其氣熱,故能治風寒客邪,一
切冷氣,及嘔吐諸症。惟其味辛,故能散滯氣,除胃脘之刺痛,及兩脅之氣逆。大都熱則能
行,辛則能散。故經曰,寒者熱之,滯者散之,此之謂也。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酸棗仁
內容:氣平,味甘酸,無毒。能安和五臟,大補心脾。故血不歸脾,而睡臥不寧者,多用之。
蓋血不歸脾,則五臟不安和,而睡臥自不寧矣。今既大補心脾,則血歸脾,而五臟和,睡臥
豈有不寧者哉。然心家有實熱者,生研為良,心家若虛寒者,炒研才妙。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黃柏
內容:氣寒味苦,氣味俱濃,無毒,沉也,陰也。鹽水炒之,走少陰而瀉腎火也,後人以為補
腎者,誤矣。蓋腎家火旺,及兩尺脈盛,而為身熱目疼喉痺諸疾者,用之瀉火,則腎亦堅固,
而無狂蕩之患也,豈誠有補益之功哉。故腎家無火,及兩尺脈微弱者,皆不宜用。若佐四物
湯入鹿角膠用之,一則以生水,一則以瀉火,是補其不足,而去其有餘,此天一生水之妙劑
也,乳製為佳。佐黃 、入牛膝,使足膝氣力湧出,痿蹶即瘥。同蒼朮獨活,又能除腰膝以
下至足分之風濕腫痛癰疽也。佐澤瀉茯苓,又能利小便之赤滯。解毒湯用之,取其引熱毒下
從膀胱經出也。與破故紙同用,治血崩大有奇功。與生蜂蜜同用,敷口瘡極有神效。又治上
焦實熱,多製為良,取其緩也。中焦實熱,單製為良,取其緩在中也。下焦實熱,不製為良,
取其速下也。或佐以三焦之藥,亦無不可。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黃連
內容:氣寒味苦,氣薄味濃,無毒,沉也,陰也。手少陰藥也。以薑汁炒用,則止嘔吐,清心
胃。且治一切時氣,又解諸般熱毒穢毒,及腫毒瘡瘍,目疾之暴發者。蓋黃連得薑汁制,則
和其寒而性輕折,且少變其性,以引至熱處,而使之馴化,正經所謂熱因寒用是也。與木香
同用,為腹痛下痢要藥。與吳茱萸同用,乃吞吐酸水神方。同枳殼治血痔,同當歸治眼疾。
佐桂蜜,使心腎交於頃刻。入姜辛,療心肺妙於須臾。欲上清頭目口瘡之類,酒炒為佳。欲
瀉肝膽之火,豬膽蒸之為妙,取其入下部而瀉之也。欲解痘瘡之毒,桔梗麻黃汁炒之,取其
達表而解之也。實火同樸硝,虛火用釃醋,痰火用薑汁,伏火用鹽湯。米食積瀉者,壁土炒
之。赤眼暴發者,人乳浸之。東垣以為濃腸胃者,何也?蓋腸胃為溼熱所撓,而為痢為痛,
得此苦寒之劑,則溼熱去而痛止,則腸胃自濃矣。又曰,與木香同用,治心下痞滿,並伏樑
心積,宜矣。若停食受寒,及傷寒下早所使者,則無法使用。又曰,除腸中混雜之紅,宜矣。
如陰虛下血,及損脾而血不歸脾者,概用之乎。又曰,治五勞七情,定驚悸,止心腹痛,皆
未分寒熱而混言之,用者宜斟酌可也。
胡黃連療勞熱骨蒸,治傷寒咳嗽,溫瘧多熱即解,久痢成疳竟除。補肝膽,劫目疼尤靈。
理腰腎,斂陰汗最捷。大都苦先入心,入心則熱燥,此劑雖雲瀉心,實瀉脾土,蓋子能令母
實,實則瀉其子也。中病即已,不可久服,久則反從火化,愈覺發熱。故曰,芩連梔子,久
服發熱,此之謂也。反花豬肉。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黃芩
內容:氣寒,味苦平,氣濃味薄,無毒,可升可降,陰也。主治諸經實熱。中枯而飄者,瀉肺
火,清痰利氣。細實而堅者,瀉大腸火,養陰退陽。又枯者除寒濕,去熱於肌表。堅者滋化
源,退熱於膀胱。見柴胡則寒,為少陽之妙劑。君白朮則和,乃安胎之聖藥。若以豬膽炒之,
又能瀉肝膽之火也。如以麥冬汁浸之,又能潤肺家之燥也。酒炒則清頭目,鹽制則利腎邪。
大都治熱宜寒,洩實宜苦。黃芩氣味寒苦,必真有黃芩症,而後可用。若妄投之,則向為幾
席,今為 矣。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連翹
內容:氣寒,味苦辛,無毒,氣味俱薄,升也,陽之陽也。主治心熱,破癭瘤。經曰,諸腫瘡
瘍,皆屬心火。惟翹性涼而輕辛,故能散諸經之客熱,而消諸經之癰腫也。君節草、同麻油、
臣蜂蜜,能治發背諸毒。主麻黃、同山甲、入牛子,善快痘瘡未發。同黃連,則入心解熱。
同片芩,則入肺瀉火。從梔子,則引熱內降。從麻黃,則引熱外散。又曰為外科聖藥者,得
非以苦洩熱,以辛散火之謂乎。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梔子
內容:氣寒,味苦,無毒。氣薄味濃,氣浮味降,沉也,陰之陽也。主心煩懊 不得眠,心神
顛倒欲絕。利五淋,通小便。除胸中之熱甚,止胃脘之熱痛。留皮去熱於肌表,去皮劫熱於
心胸。酒炒上行,鹽浸下降。入手太陰一臟,因輕浮象肺,因赤色象火,故治至高之氣,而
瀉肺中之火也。本經不能作吐,仲景用為吐藥者,為邪氣在上,拒而不能納食,令其上吐,
邪始得出。經曰,在高者因而越之,此之謂也。亦不能利小便,易老用為利小便者,實非利
小便,乃清肺也,肺氣清而化,則小便從此氣化而出。經曰,膀胱為津液之府,氣化則能出
者,此之謂也。本經又謂治大小腸熱、及胃中熱者,此因辛與庚合,又與丙合,又能洩戊,
其先於中州故焉。加生姜陳皮,治嘔噦不止。加濃樸枳實,除腹滿而煩。加茵陳,治溼熱發
黃。加甘草,治心氣虛滿。倘除煩躁於心內,須加香豉而建功,蓋煩者,氣也。躁者,血也。
氣主肺,血主腎,故用梔子治肺煩,用香豉治腎躁也。若加生薑汁,尤治心腹久疼。上焦客
熱善驅,五腫黃病竟解。去目赤作障,止霍亂轉筋。赤白癩瘡,酒 鼻,五內邪氣,悉能
除之。又能解熱鬱,行結氣,其性屈曲下行,驅諸火邪從小便中出,解毒湯用此,取其引諸
藥從膀胱中出也。研末吸鼻,能止衄血。炒黑入藥,能止吐血。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大黃
內容:氣寒味苦,氣味俱濃,無毒,沉也,陰中陰也。屬水與火,入手足陽明經,酒浸入太陽,
酒洗入陽明。通閉結靈丹,驅邪實效方。與桃仁同用,則導瘀血。與枳殼同用,則除積氣。
入痰火藥,更能滾痰。入消食藥,即能推陳。生用則通腸胃壅結熱,熟用則治諸毒瘡瘍,久
不收口。蓋以諸毒瘡瘍,皆屬心火,大黃熟用,則能瀉心火,且宣氣消腫,而除結熱之在上
者。其性沉而不浮,其用走而不守,有推陳致新之功,有斬關奪將之能,故名之曰將軍。仲
景用之以心氣不足而吐衄者,名瀉心湯,正是因腎經不足,而本經之陽,亢甚無輔,以至血
妄行飛越,故用大黃洩去亢甚之火,使之和平,則血歸經,而自安矣。夫心之陰氣不足,非
一日矣,肺與肝俱各受火邪而病作,故芩救肺、連救肝,肺者陰之主,肝者心之母,血之舍
也,肝肺之火既退,宜其陰血自復矣。衍義不明說,而曰邪熱因不足而客之,何以明仲景之
意,開後人之盲也。大都寒能冷腸胃,苦能洩實熱,必須腸胃有實邪者,方可用之。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玄明粉
內容:氣微寒,味辛鹹,無毒,沉也,陰也。承氣湯用之,去胃中之實邪,而蕩腸中之宿垢。
通聖散用之,除胸膈之稠痰,而潤下部之結燥。痘家實熱便祕者,用之於當歸解毒湯中,甚
為得法,取其不損真陰也。婦人胞衣不下,即用童便調二五錢,熱服立下。大都寒能洩實,
鹹能軟堅,辛能散滯,此三者,玄明粉之功也。予用之以代芒硝,雖老弱之人,亦可服之。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滑石
內容:氣寒,味甘,無毒,降也。屬金而有土與水。君甘草,則為益元散,取其甘能助陽也。
佐麥冬,則為潤燥湯,取其寒能驅熱也。分水道,行積滯,化食毒,逐瘀血,降妄火之要藥
也。與木通同用,則利小便。與大黃同用,則利大便。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車前子
內容:氣寒,味甘鹹,無毒。惟其寒也,故能除濕去煩熱。惟其鹹也,故能利水通腎氣。惟其
甘也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葶藶子
內容:氣大寒,味苦辛,沉也,陰中陰也。無毒。有甘苦二種。苦者行水迅速,甘者行水遲緩,
要
服之即愈。痰飲咳不能休,用之立痊。主症瘕聚結氣,理風熱瘙癢痱瘡。仲景治傷寒胸內停
水作脹者,十棗湯內用之是也。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地膚子
內容:氣寒,味苦,無毒。專利水道,去熱膀胱。浴身卻皮膚瘙癢熱疹,洗眼除熱暗雀盲澀疼。
葉搗絞汁服之,又解諸惡瘡毒。洩瀉分滲,血痢無驅。四肢浮腫堪消,頭面濕腫可除。其曰
益精強陰,明目聰耳,誤矣。蓋此劑寒苦,但主走洩而不能守。既曰走而不守,則精其虧矣,
又何益乎?陰其損矣,又何強乎?陰損精虧,則陰精不得以上榮,而陽火反得以上亢矣。耳
目聾昏則有之,耳目聰明誠無也。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瞿麥
內容:氣寒,味苦辛,降也,陽中微陰也。無毒。利小便可用為君,快癰腫堪為佐使。去目翳
逐胎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木通
內容:氣寒,味甘淡,無毒,陽中陰也。氣惟寒,故能瀉小腸之火。味惟甘淡,故能利小便之
竅。去皮用之。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通草
內容:氣平,味甘淡,無毒,陽也。瀉小腸火鬱不散,利膀胱水閉不行。消癰疽作腫,療脾疸
嗜眠。解煩噦。開耳聾,出音聲,通鼻塞。行經出乳,催產墮胎。孕婦所忌。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澤瀉
內容:氣寒,味甘鹹,無毒,氣味俱濃,降也,陽中陰也。主分利小水之捷藥也。又能除濕,
通淋止渴。又治水腫,止瀉痢,佐以豬苓。真有此症者用之,否則令人目病,蓋以眼中真水
下通於腎,若過於分利,則腎水涸而火生矣,故下虛之人,宜禁服之。仲景八味丸用之,亦
不過接引諸藥歸于腎經耳。其曰止陰汗、生新水,止洩精、補陰不足者,皆非也。又淋渴水
腫,因腎虛所致者,皆無法使用。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豬苓
內容:氣微溫,味甘淡,無毒,氣味俱薄,降也,陽中陰也。一於淡滲利水而已。其曰止遺精
者,蓋以脾家有溼熱流入膀胱,因而用制於滲濕藥中,遂能中病,豈可為止遺精之常法哉。
其曰消渴利水除腫,固矣,然亦無法使用為主劑,宜少用之,以佐澤瀉也。又渴與腫,若腎虛
所致者,皆無法使用。反烏頭烏喙。
<篇名>益智
內容:氣熱,味大辛。主君相二火,手足太陰經足少陰經。本是脾經藥也,故治脾胃中受寒邪,
和中益氣,又治多唾,當於補藥中兼用之,不可多服。在集香丸則入肺,在四君子湯則入脾,
在鳳髓丹則入腎,蓋脾肺腎互有子母相關之義也。惟其溫也,能治虛漏,遺精遺瀝。益氣安
神,又安三焦。夜多小便者,取二十四枚碎之,入鹽煎湯,服有神效。兼以女真實川萆 更
妙,乃補不足之劑也。惟其辛也,能調諸氣,能散諸鬱,能止諸疼,君烏藥木香甚捷,又為
辛散之劑也。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藿香
內容:氣溫,味辛甘,無毒,氣濃味薄,可升可降之劑也。專治脾肺二經,入烏藥順氣散中,
成功在肺。加黃 四君子湯,取效在脾。故能開脾胃,進飲食,止霍亂,定嘔逆,乃傷寒方
之要領,為正氣散之聖藥也。其曰禁口臭難聞者,得非氣味之芬香故耳。其曰清風消腫者,
得非氣味之溫辛故耳。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吳茱萸
內容:氣熱,味苦辛,氣味俱濃,可升可降,陽也。主咽喉寒氣呃塞而不通,胸中冷氣閉塞而
不利,脾胃停冷腹痛而不住,心氣刺痛苦悶而不仁。開腠理,消疝氣,止嘔逆,除霍亂。又
能順折肝木之性,治吞吐酸水如神。厥陰頭疼,引經必用。更殺寸白三蟲,煎服即出。枝療
二便關格,銜口立通,必取向陽者方驗。大哉茱萸,乃驅陰之捷方,回陽之妙藥也。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茴香
內容:氣溫,味甘辛,無毒。治一切臭氣,調中止嘔,下食溫劑,為諸痿霍亂之捷方,補命門
不足之要藥也。男子疝氣,婦人帶白者,用之俱驗。大都甘能補正,辛能散邪,有補以為之
先,有散以為之後,此疝氣帶白之症,所以去也。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三稜
內容:氣平,味苦辛,陰中之陽。破積氣、消脹滿,通月水,下瘀血。治老癖症瘕結塊,婦人
血脈不調,心腹刺痛。白者屬氣,故其色白者,破血中之氣。醋煮為良。畏牙硝。孕婦勿用。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莪術
內容:氣溫,味苦辛,無毒。主心膈腹痛,飲食不消。除霍亂冷氣,止嘔吐酸水。又破 癖,
及婦人血氣,男子奔豚。黑者屬血,故其色黑者,破氣中之血。大都苦能洩實,辛能散積。
此稜術二劑,氣味皆苦辛,用之者,中病即已,不可過服,以損真元。若用於破氣藥中,必
須用補氣藥為主。用於破血藥中,必須用補血藥為主。用於消食藥中,必須用補脾藥為主。
此其大法也。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肉蔻
內容:氣熱,味大辛,屬金與土,入手足太陰經藥也。惟其氣溫,故能溫中補脾。又言下氣者,
蓋以脾得補而善運化,其氣自下,非若香附陳皮之快洩也。惟其味辛,故能散肺中滯氣,除
膈上吐逆,消谷食,開腹脹。合氣與味,又能止洩。大都溫能補脾,辛能散滯,脾得溫以補
之,則運化之令司,而漏下之患除。肺得辛以散之,則清化之源司,而淡滲之令強,何洩之
有。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白蔻
內容:氣熱味辛,輕清而升,氣味俱薄,無毒,陽也。其用有五。肺經本藥,一也。散胸中滯
氣,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草蔻
內容:氣熱味辛,浮也,陽也,無毒。入足太陰陽明經藥也。惟其氣熱,故能治風寒客邪,一
切冷氣,及嘔吐諸症。惟其味辛,故能散滯氣,除胃脘之刺痛,及兩脅之氣逆。大都熱則能
行,辛則能散。故經曰,寒者熱之,滯者散之,此之謂也。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酸棗仁
內容:氣平,味甘酸,無毒。能安和五臟,大補心脾。故血不歸脾,而睡臥不寧者,多用之。
蓋血不歸脾,則五臟不安和,而睡臥自不寧矣。今既大補心脾,則血歸脾,而五臟和,睡臥
豈有不寧者哉。然心家有實熱者,生研為良,心家若虛寒者,炒研才妙。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黃柏
內容:氣寒味苦,氣味俱濃,無毒,沉也,陰也。鹽水炒之,走少陰而瀉腎火也,後人以為補
腎者,誤矣。蓋腎家火旺,及兩尺脈盛,而為身熱目疼喉痺諸疾者,用之瀉火,則腎亦堅固,
而無狂蕩之患也,豈誠有補益之功哉。故腎家無火,及兩尺脈微弱者,皆不宜用。若佐四物
湯入鹿角膠用之,一則以生水,一則以瀉火,是補其不足,而去其有餘,此天一生水之妙劑
也,乳製為佳。佐黃 、入牛膝,使足膝氣力湧出,痿蹶即瘥。同蒼朮獨活,又能除腰膝以
下至足分之風濕腫痛癰疽也。佐澤瀉茯苓,又能利小便之赤滯。解毒湯用之,取其引熱毒下
從膀胱經出也。與破故紙同用,治血崩大有奇功。與生蜂蜜同用,敷口瘡極有神效。又治上
焦實熱,多製為良,取其緩也。中焦實熱,單製為良,取其緩在中也。下焦實熱,不製為良,
取其速下也。或佐以三焦之藥,亦無不可。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黃連
內容:氣寒味苦,氣薄味濃,無毒,沉也,陰也。手少陰藥也。以薑汁炒用,則止嘔吐,清心
胃。且治一切時氣,又解諸般熱毒穢毒,及腫毒瘡瘍,目疾之暴發者。蓋黃連得薑汁制,則
和其寒而性輕折,且少變其性,以引至熱處,而使之馴化,正經所謂熱因寒用是也。與木香
同用,為腹痛下痢要藥。與吳茱萸同用,乃吞吐酸水神方。同枳殼治血痔,同當歸治眼疾。
佐桂蜜,使心腎交於頃刻。入姜辛,療心肺妙於須臾。欲上清頭目口瘡之類,酒炒為佳。欲
瀉肝膽之火,豬膽蒸之為妙,取其入下部而瀉之也。欲解痘瘡之毒,桔梗麻黃汁炒之,取其
達表而解之也。實火同樸硝,虛火用釃醋,痰火用薑汁,伏火用鹽湯。米食積瀉者,壁土炒
之。赤眼暴發者,人乳浸之。東垣以為濃腸胃者,何也?蓋腸胃為溼熱所撓,而為痢為痛,
得此苦寒之劑,則溼熱去而痛止,則腸胃自濃矣。又曰,與木香同用,治心下痞滿,並伏樑
心積,宜矣。若停食受寒,及傷寒下早所使者,則無法使用。又曰,除腸中混雜之紅,宜矣。
如陰虛下血,及損脾而血不歸脾者,概用之乎。又曰,治五勞七情,定驚悸,止心腹痛,皆
未分寒熱而混言之,用者宜斟酌可也。
胡黃連療勞熱骨蒸,治傷寒咳嗽,溫瘧多熱即解,久痢成疳竟除。補肝膽,劫目疼尤靈。
理腰腎,斂陰汗最捷。大都苦先入心,入心則熱燥,此劑雖雲瀉心,實瀉脾土,蓋子能令母
實,實則瀉其子也。中病即已,不可久服,久則反從火化,愈覺發熱。故曰,芩連梔子,久
服發熱,此之謂也。反花豬肉。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黃芩
內容:氣寒,味苦平,氣濃味薄,無毒,可升可降,陰也。主治諸經實熱。中枯而飄者,瀉肺
火,清痰利氣。細實而堅者,瀉大腸火,養陰退陽。又枯者除寒濕,去熱於肌表。堅者滋化
源,退熱於膀胱。見柴胡則寒,為少陽之妙劑。君白朮則和,乃安胎之聖藥。若以豬膽炒之,
又能瀉肝膽之火也。如以麥冬汁浸之,又能潤肺家之燥也。酒炒則清頭目,鹽制則利腎邪。
大都治熱宜寒,洩實宜苦。黃芩氣味寒苦,必真有黃芩症,而後可用。若妄投之,則向為幾
席,今為 矣。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連翹
內容:氣寒,味苦辛,無毒,氣味俱薄,升也,陽之陽也。主治心熱,破癭瘤。經曰,諸腫瘡
瘍,皆屬心火。惟翹性涼而輕辛,故能散諸經之客熱,而消諸經之癰腫也。君節草、同麻油、
臣蜂蜜,能治發背諸毒。主麻黃、同山甲、入牛子,善快痘瘡未發。同黃連,則入心解熱。
同片芩,則入肺瀉火。從梔子,則引熱內降。從麻黃,則引熱外散。又曰為外科聖藥者,得
非以苦洩熱,以辛散火之謂乎。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梔子
內容:氣寒,味苦,無毒。氣薄味濃,氣浮味降,沉也,陰之陽也。主心煩懊 不得眠,心神
顛倒欲絕。利五淋,通小便。除胸中之熱甚,止胃脘之熱痛。留皮去熱於肌表,去皮劫熱於
心胸。酒炒上行,鹽浸下降。入手太陰一臟,因輕浮象肺,因赤色象火,故治至高之氣,而
瀉肺中之火也。本經不能作吐,仲景用為吐藥者,為邪氣在上,拒而不能納食,令其上吐,
邪始得出。經曰,在高者因而越之,此之謂也。亦不能利小便,易老用為利小便者,實非利
小便,乃清肺也,肺氣清而化,則小便從此氣化而出。經曰,膀胱為津液之府,氣化則能出
者,此之謂也。本經又謂治大小腸熱、及胃中熱者,此因辛與庚合,又與丙合,又能洩戊,
其先於中州故焉。加生姜陳皮,治嘔噦不止。加濃樸枳實,除腹滿而煩。加茵陳,治溼熱發
黃。加甘草,治心氣虛滿。倘除煩躁於心內,須加香豉而建功,蓋煩者,氣也。躁者,血也。
氣主肺,血主腎,故用梔子治肺煩,用香豉治腎躁也。若加生薑汁,尤治心腹久疼。上焦客
熱善驅,五腫黃病竟解。去目赤作障,止霍亂轉筋。赤白癩瘡,酒 鼻,五內邪氣,悉能
除之。又能解熱鬱,行結氣,其性屈曲下行,驅諸火邪從小便中出,解毒湯用此,取其引諸
藥從膀胱中出也。研末吸鼻,能止衄血。炒黑入藥,能止吐血。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大黃
內容:氣寒味苦,氣味俱濃,無毒,沉也,陰中陰也。屬水與火,入手足陽明經,酒浸入太陽,
酒洗入陽明。通閉結靈丹,驅邪實效方。與桃仁同用,則導瘀血。與枳殼同用,則除積氣。
入痰火藥,更能滾痰。入消食藥,即能推陳。生用則通腸胃壅結熱,熟用則治諸毒瘡瘍,久
不收口。蓋以諸毒瘡瘍,皆屬心火,大黃熟用,則能瀉心火,且宣氣消腫,而除結熱之在上
者。其性沉而不浮,其用走而不守,有推陳致新之功,有斬關奪將之能,故名之曰將軍。仲
景用之以心氣不足而吐衄者,名瀉心湯,正是因腎經不足,而本經之陽,亢甚無輔,以至血
妄行飛越,故用大黃洩去亢甚之火,使之和平,則血歸經,而自安矣。夫心之陰氣不足,非
一日矣,肺與肝俱各受火邪而病作,故芩救肺、連救肝,肺者陰之主,肝者心之母,血之舍
也,肝肺之火既退,宜其陰血自復矣。衍義不明說,而曰邪熱因不足而客之,何以明仲景之
意,開後人之盲也。大都寒能冷腸胃,苦能洩實熱,必須腸胃有實邪者,方可用之。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玄明粉
內容:氣微寒,味辛鹹,無毒,沉也,陰也。承氣湯用之,去胃中之實邪,而蕩腸中之宿垢。
通聖散用之,除胸膈之稠痰,而潤下部之結燥。痘家實熱便祕者,用之於當歸解毒湯中,甚
為得法,取其不損真陰也。婦人胞衣不下,即用童便調二五錢,熱服立下。大都寒能洩實,
鹹能軟堅,辛能散滯,此三者,玄明粉之功也。予用之以代芒硝,雖老弱之人,亦可服之。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滑石
內容:氣寒,味甘,無毒,降也。屬金而有土與水。君甘草,則為益元散,取其甘能助陽也。
佐麥冬,則為潤燥湯,取其寒能驅熱也。分水道,行積滯,化食毒,逐瘀血,降妄火之要藥
也。與木通同用,則利小便。與大黃同用,則利大便。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車前子
內容:氣寒,味甘鹹,無毒。惟其寒也,故能除濕去煩熱。惟其鹹也,故能利水通腎氣。惟其
甘也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葶藶子
內容:氣大寒,味苦辛,沉也,陰中陰也。無毒。有甘苦二種。苦者行水迅速,甘者行水遲緩,
要
服之即愈。痰飲咳不能休,用之立痊。主症瘕聚結氣,理風熱瘙癢痱瘡。仲景治傷寒胸內停
水作脹者,十棗湯內用之是也。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地膚子
內容:氣寒,味苦,無毒。專利水道,去熱膀胱。浴身卻皮膚瘙癢熱疹,洗眼除熱暗雀盲澀疼。
葉搗絞汁服之,又解諸惡瘡毒。洩瀉分滲,血痢無驅。四肢浮腫堪消,頭面濕腫可除。其曰
益精強陰,明目聰耳,誤矣。蓋此劑寒苦,但主走洩而不能守。既曰走而不守,則精其虧矣,
又何益乎?陰其損矣,又何強乎?陰損精虧,則陰精不得以上榮,而陽火反得以上亢矣。耳
目聾昏則有之,耳目聰明誠無也。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瞿麥
內容:氣寒,味苦辛,降也,陽中微陰也。無毒。利小便可用為君,快癰腫堪為佐使。去目翳
逐胎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木通
內容:氣寒,味甘淡,無毒,陽中陰也。氣惟寒,故能瀉小腸之火。味惟甘淡,故能利小便之
竅。去皮用之。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通草
內容:氣平,味甘淡,無毒,陽也。瀉小腸火鬱不散,利膀胱水閉不行。消癰疽作腫,療脾疸
嗜眠。解煩噦。開耳聾,出音聲,通鼻塞。行經出乳,催產墮胎。孕婦所忌。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澤瀉
內容:氣寒,味甘鹹,無毒,氣味俱濃,降也,陽中陰也。主分利小水之捷藥也。又能除濕,
通淋止渴。又治水腫,止瀉痢,佐以豬苓。真有此症者用之,否則令人目病,蓋以眼中真水
下通於腎,若過於分利,則腎水涸而火生矣,故下虛之人,宜禁服之。仲景八味丸用之,亦
不過接引諸藥歸于腎經耳。其曰止陰汗、生新水,止洩精、補陰不足者,皆非也。又淋渴水
腫,因腎虛所致者,皆無法使用。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豬苓
內容:氣微溫,味甘淡,無毒,氣味俱薄,降也,陽中陰也。一於淡滲利水而已。其曰止遺精
者,蓋以脾家有溼熱流入膀胱,因而用制於滲濕藥中,遂能中病,豈可為止遺精之常法哉。
其曰消渴利水除腫,固矣,然亦無法使用為主劑,宜少用之,以佐澤瀉也。又渴與腫,若腎虛
所致者,皆無法使用。反烏頭烏喙。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8
- 文章: 33485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藥鑑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知母
內容:氣寒,味苦,氣味俱濃,陽中陰也。主滋陰降火,或腎虛火動,而消渴煩渴者,皆當用
之。補腎水,瀉無根火邪。消浮腫,為利水佐使。初痢臍下痛者能卻,久瘧煩熱甚者堪除。
又治骨蒸勞熱,及虛火乾肺而咳嗽者。或肺中停痰而咳嗽者。此足少陰本藥,而又入足陽明
手太陰也。若腎氣虛脫,無火症而尺脈微弱者,不宜用之。引下鹽炒,引上酒浸。忌鐵。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貝母
內容:氣寒,味苦辛,辛能散鬱,苦能降火,故凡心中不和,而生諸疾者,皆當用之。治喉痺,
消癰腫,止咳嗽,療金瘡,消痰潤肺之要藥也。人多用之代半夏,誤矣。蓋貝母本手太陰之
劑,而半夏乃足太陰陽明之藥也。但煩渴熱極諸失血,及痰中帶血,陰虛火動而咳嗽者,禁
用半夏,為其燥也。此皆以貝母為佐使者宜矣。若脾胃之津液不能營運,因而成痰者,非半
夏何以燥之。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天花粉
內容:氣寒,味甘潤,無毒,沉也陰也。甘能補肺,潤能降氣導痰,治嗽之要藥也。潤肺生津
液,又能解煩渴、除熱毒,治瘡癤癰疽。仲景小柴胡症作渴者,以此劑易半夏,取其苦能潤
肺,而去半夏之辛燥耳。瓤和明礬粉,並主痰喘咳哮,薑汁糊丸立應。子入柴胡湯,總能潤
肺止渴,消痰降火甚捷。瓤須陰乾、為快意,子必去油、免噁心。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桔梗
內容:氣微溫,味辛苦,氣薄味濃,升也,陰中陽也。止喉疼,除鼻塞,利膈氣,療肺癰。同
甘草,理喉閉甚捷。入解毒,消癰腫立應。誠諸藥之舟楫,肺經之引藥也。補遺以為開提
氣血,何哉?蓋氣血凝滯,則痰涎因之而作,今用之以開提,則氣血流行,而痰壅自是疏通
矣。故諸瘡瘍癰疽,及在表實者,皆當用之。且苦能洩毒,辛能散腫,又為諸瘡瘍癰疽之要
藥也。經曰苦以洩之,辛以散之,是也。反花豬肉。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牛蒡子
內容:氣寒,味苦辛,無毒。苦能解毒退熱,而利咽喉之痛,並甘桔為妙。辛能達表潤肌,而
散瘡瘍之腫,同解毒尤良。合氣與味,又治腰膝凝滯之血。若痘出不快者,即用麻黃桔梗汁
煮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玄參
內容:氣寒,味苦鹹,無毒,足少陰腎經君藥也。強陰益精,補腎明目。療溫瘧寒熱往來,灑
灑時常發顫。逐腸內血瘕堅症,散頸下痰核癰腫。管領諸氣上下,整肅而不濁。統治咽喉腫
痛,軟利而即消。去結熱,消腫毒。除心中懊 煩渴不得眠,心神顛倒欲絕,血滯小便不利。
及肢滿狂邪,忽不知人。並傷寒汗吐下後,毒不能散。誠為整肅樞機之劑,即此能治空中氤
氳之氣,去浮游無根之火。又痰藥用之,即能消痰,何也?氣理,則痰自清也。反藜蘆。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地骨皮
內容:氣寒,味苦,無毒,純陰。涼血之妙劑也。去皮膚上風邪,除骨節間勞熱。君四物湯鹿
角膠佐以丹皮,治婦人骨蒸最妙。佐解毒湯生地黃臣以茜根,治痘家熱毒為良。又治足少陰
手少陽有汗而骨蒸者。表寒忌用。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側柏葉
內容:氣微寒,味微苦。主吐血衄血痢血崩血尿血。久服輕身益氣,令人能耐寒暑,更治冷風
曆節疼痛,此補陰之要藥也。其性善守。凡採,必須擇月建方向採之,為其得月令之氣也。
但性多燥,須用蜜水浸之,飯上蒸熟,陰乾,服之大益脾土,以滋其肺也。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牡丹皮
內容:氣寒,味苦辛,陰中微陽也,無毒。涼骨蒸靈丹,止吐衄神方。惟其苦也,故除症堅瘀
血留舍於腸胃之中。惟其辛也,故散冷熱血氣收作於生產之後。月水欠勻者,服之即調。風
癇時搐者,用之可定。癰疽用之,消腫住痛。痘家用之,行血排膿。清胃湯中止牙疚,快斑
飲內散血熱,何也?為其養真血,而攻壞血,固真氣,而行結氣耳。又治手少陰神不足,足
少陰志不足,故仲景八味丸用之。孕婦所忌。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桑白皮
內容:氣寒,味苦酸,無毒。可升可降,陽中陰也。酸苦能補虛,故主傷中五勞羸瘦,補虛益
氣也。氣寒能利水,故主除肺中水氣,止唾血,消水腫,利水道也。蜜炙用之,又主理肺氣,
而止咳嗽。與阿膠同用,又能治血嗽,蓋阿膠補血,所忌者在斂肺耳,今得此劑以瀉之,則
血得補而不患其為斂也。桑白皮乃監製阿膠之妙劑也,用之者,其可少乎。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紅花
內容:氣溫味辛,可升可降,陽也。惟入血分,專治女科。下胎死腹中,為未生聖藥。療口噤
血暈,誠已產佳品。多用破血,少用養血。大都辛溫則能和血,故少用養血。若過於辛溫,
則血又走散,故多用破血。此通經藥中宜用之,必須酒煮。東垣以為補血虛者,為其兼血藥
用之,斯能行血養血,而有補血之功也。苗搗敷遊毒殊功,胭脂滴 耳立效。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桃仁
內容:氣寒,味苦帶甘,氣薄味濃,降也,陰也。入手厥陰胞絡及足厥陰肝經藥也。潤大腸血
燥難便,去小腹血凝成塊。多用逐瘀血而止痛,少用生新血而通經。蓋多則苦勝,破滯氣也。
少則甘奪,生新血也。然惟實症可用,若遇血枯之症,必須以滋血補血之藥為主,再以此劑
佐之,自是其濡潤而無閉結之患矣。孕婦所禁。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蘇木
內容:氣寒,味甘鹹,無毒。可升可降,陰也。諸血家之要藥也。與川芎同用,則散頭目之血
熱。與紅花同用,則治產後之血瘀。與皂莢刺同用,則逐癰腫之血死。與四物湯同用,則滋
骨蒸之血枯。要之熱去則血涼,瘀除則血新,死逐則血活,枯滋則血潤。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紫草
內容:氣寒,味苦,無毒。其色紫,故能行血。其味苦,故能通竅利水。其氣寒,故能治腫毒
癰疽。與大力子同用,善快痘瘡未發。與淫羊藿同用,能起痘瘡已快。攻血泡,佐以紅花。
消水泡,並以茯苓。同川芎赤芍入青葙子,能醫眼目之赤障。用翹連荊防兼皂莢刺,善消癰
疽之紅腫。大都血家藥也,無問麻痘症,無論癰疽病,無問男女雜症,但見血紫血熱,及熱
毒深者,俱宜用之。但瀉痢則忌。糯米監製無妨。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茜草
內容:氣寒,味苦,無毒,陰中微陽也。療中多蠱毒,治跌撲損傷。吐下血如爛肝,凝積血成
瘀塊。虛熱崩漏不止,勞傷吐衄時來。室女經滯不行,婦人產後血暈,治之皆愈。大都皆血
家藥也,故血滯者能行之,血死者能活之,痘家紅紫乾枯者,用之於活血藥中甚妙,外症瘡
癤癰腫者,用之於排膿藥中立效。其曰除乳結為癰者何?蓋乳者,血之所為也,用此劑以行
之,則血行而癰自散矣。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杜仲
內容:氣平溫,味辛甘,氣味俱薄,降也,陰也,無毒。補中強志,益腎添精。腰痛不能屈者,
同芡實棗肉丸之神方,足疼不能踐者,入黃 蒼朮煎之靈丹。除陰囊濕癢,止失精夢遺,故
大造丸補陰丸皆用之也。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牛膝
內容:氣平,味苦酸,無毒。調補一身虛羸,能助十二經脈。主手足寒濕痿痺,大筋拘攣。理
膀胱氣化遲難,小便短少。補中續絕,益陰壯陽。填髓,除腰膝酸疼,活血,滋須發烏黑。
竹木刺入肉,嚼爛濃罨。老瘧久弗痊,單煎連服。卒中不識惡毒,搗生根敷上即瘥。尿管澀
痛幾危,煮濃酒飲下立愈。治婦人血症血瘕,月水行遲。療產婦血暈血虛,兒枕痛甚。同麝
香墮胎甚捷,引諸藥下走如奔。故凡病在腰腿 踝之間,必兼用之而勿缺也。故凡咽喉腫閉,
痰涎封結者,用明礬少許,同牛膝搗爛取汁,令病者仰臥,滴入鼻中,須臾痰涎湧出,效莫
如之。孕婦深忌。若欲取胎,用雄土牛膝一兩,真麝香一錢搗勻,溶蠟搓成長條插入陰戶,
即能墮胎。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敗龜板
內容:氣平,味鹹甘,無毒,陰之陰也。此劑稟北方陰氣而生,為陰中至陰之物,大能補陰,
而治陰血不足,是以下焦滋補丸藥多用為君。雖曰補陰,又能補心。其陰虛發熱,骨蒸骨痿,
皆當用之。東垣以為強陰治崩,補遺以為去瘀血,何哉?蓋由陰強而氣血調和,則瘀血自去
也,總是一意。又能理小兒囟門不合,又治女子濕癢陰瘡。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山茱萸
內容:氣平,微溫,味酸澀,無毒。入足厥陰少陰經藥也。溫膽補腎,而興陽道。固精暖腰,
而助水臟。通九竅,勻經候。仲景八味丸以此劑為君主者,蓋為滑則氣脫,澀則所以收之,
故以此劑之澀,以收其滑。其曰止小便者,亦為其補腎添精,味酸能收也。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五味子
內容:氣溫,味酸,無毒。氣薄味濃,降也,陰也。肺腎二經藥也。主滋腎水,收肺氣。除
煩止渴生津,補虛益氣強陰。霍亂瀉利可止,水腫腹脹能消。冬月咳嗽肺寒,加乾姜肉桂治
效。夏季神力困乏,同參 麥 服良。其曰能強筋者,以其酸入筋也。又曰能消酒毒者,何
哉?蓋酒毒傷肺而肺熱,得此收斂,則肺氣斂而熱邪釋矣。又曰下氣者,何哉?蓋肺苦氣上,
惟
引其盛也,肺邪盛者,莫如用黃五味子,取其辛甘稍重,而能散也。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枸杞子
內容:氣微寒,味甘苦,無毒。補腎明耳目,安神耐寒暑。延壽添精,固髓健骨。滋陰不致陰
衰,興陽常使陽舉。並麥冬同生地入葙子,治腎虛目疾如神。佐杜仲同芡實加牛膝,療房勞
腰疼甚捷。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甘菊
內容:氣寒,味甘,無毒。補陰氣之要藥也。主明目聰耳,除胸中煩熱,又治頭眩頭痛。此數
症者,皆由水不足,而風火上盛,得補陰之劑,則水盛而火自息矣。抑且腎竅通耳目,腎氣
勝則竅通精明,清氣升則頭目爽快,此煩熱除而眩痛止也。又變老人皓首成黑,同地黃釀酒。
解
冬取根,四時頻服,大有奇功。但黃菊不如白菊佳,白屬水,黃屬土也。野菊不可入藥,用
之令人目昏。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山藥
內容:氣溫,味甘平,無毒。手足太陰經藥也。治諸虛百損,療五勞七傷。益氣力,潤澤皮膚。
長肌肉,兼強筋骨。除寒熱邪氣,卻頭面遊風風眩。開心竅聰明,澀精管洩滑。理脾傷止咳、
參苓白朮散頻加。逐腰痛強陰,六味地黃丸常用。其曰補虛羸者,以其甘助元陽,溫養肌肉
也。其曰消硬滿者,何哉?蓋氣虛邪實,此硬滿之所由結也,今補中益氣,則正氣勝而邪自
去,硬滿安能久存乎。二門冬為使。惡甘遂。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茯神
內容:氣溫,味甘,無毒。陽也,專理心經,善補心血。止恍惚驚悸,治恚怒健忘。開心益智,
安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遠志
內容:氣溫,味苦,無毒。主和顏悅色,輕身耐老。利九竅而補中傷,除咳逆而驅驚悸,益智
慧而善不忘。小兒驚癇客忤,非此莫治。婦人血噤失音,非此莫療。大都溫則能補,故能益
精氣,壯陽神,強志倍力。苦則能洩,故能辟邪氣,去邪夢,安心定神。畏珍珠藜蘆。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石菖蒲
內容:氣溫,味辛苦,無毒。主消目翳,去頭風。開心志,益智慧。清音聲,通靈竅。腹痛或
走者立效,胎動欲產者即安。中惡懵死難醒,急灌生汁。溫瘧積熱不解,即浴濃湯。大都溫
則驅手足濕痺,可使屈伸。辛則貼發背癰疽,能消腫毒。苦則除心熱煩悶,能下氣殺蟲。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漢防己
內容:氣寒,味苦,陰之陰也。療腰以下至足,溼熱腫盛香港腳,通行十二經。又曰,去下焦濕
腫痛,並膀胱火邪,必用防己龍膽草黃柏知母,固矣。若遇飲食勞倦,元氣已虧,陰虛內熱,
而以防己洩大便,則重亡其血,此無法使用一也。如大渴引飲,此熱在上焦肺經氣分,宜滲洩
之,若防己,乃下焦血藥,如之何用之,此無法使用二也。如外傷風寒,邪傳肺經,氣分濕
熱,而小便黃赤,乃至不通,此無法使用三也。如人久病,津液不行,上焦虛渴,用此苦寒之
劑,則速危,此無法使用四也。觀此,凡上焦有溼熱者,皆無法使用,必下焦真有溼熱,流入十
二經,以致二陰不通者,可審用之。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龍膽草
內容:氣寒,味苦,無毒。氣味俱濃,沉也,陰也。其用有四。除下部風濕,一也。除下焦濕
熱,二也。除臍以下至足腫痛,三也。除寒濕香港腳,四也。又曰,益肝膽氣,凡眼腫睛脹,
瘀肉高起,痛不可忍者,以柴胡為君,膽草為使,此又眼病必用之藥也。小兒驚病,亦多用
之。
<篇名>知母
內容:氣寒,味苦,氣味俱濃,陽中陰也。主滋陰降火,或腎虛火動,而消渴煩渴者,皆當用
之。補腎水,瀉無根火邪。消浮腫,為利水佐使。初痢臍下痛者能卻,久瘧煩熱甚者堪除。
又治骨蒸勞熱,及虛火乾肺而咳嗽者。或肺中停痰而咳嗽者。此足少陰本藥,而又入足陽明
手太陰也。若腎氣虛脫,無火症而尺脈微弱者,不宜用之。引下鹽炒,引上酒浸。忌鐵。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貝母
內容:氣寒,味苦辛,辛能散鬱,苦能降火,故凡心中不和,而生諸疾者,皆當用之。治喉痺,
消癰腫,止咳嗽,療金瘡,消痰潤肺之要藥也。人多用之代半夏,誤矣。蓋貝母本手太陰之
劑,而半夏乃足太陰陽明之藥也。但煩渴熱極諸失血,及痰中帶血,陰虛火動而咳嗽者,禁
用半夏,為其燥也。此皆以貝母為佐使者宜矣。若脾胃之津液不能營運,因而成痰者,非半
夏何以燥之。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天花粉
內容:氣寒,味甘潤,無毒,沉也陰也。甘能補肺,潤能降氣導痰,治嗽之要藥也。潤肺生津
液,又能解煩渴、除熱毒,治瘡癤癰疽。仲景小柴胡症作渴者,以此劑易半夏,取其苦能潤
肺,而去半夏之辛燥耳。瓤和明礬粉,並主痰喘咳哮,薑汁糊丸立應。子入柴胡湯,總能潤
肺止渴,消痰降火甚捷。瓤須陰乾、為快意,子必去油、免噁心。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桔梗
內容:氣微溫,味辛苦,氣薄味濃,升也,陰中陽也。止喉疼,除鼻塞,利膈氣,療肺癰。同
甘草,理喉閉甚捷。入解毒,消癰腫立應。誠諸藥之舟楫,肺經之引藥也。補遺以為開提
氣血,何哉?蓋氣血凝滯,則痰涎因之而作,今用之以開提,則氣血流行,而痰壅自是疏通
矣。故諸瘡瘍癰疽,及在表實者,皆當用之。且苦能洩毒,辛能散腫,又為諸瘡瘍癰疽之要
藥也。經曰苦以洩之,辛以散之,是也。反花豬肉。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牛蒡子
內容:氣寒,味苦辛,無毒。苦能解毒退熱,而利咽喉之痛,並甘桔為妙。辛能達表潤肌,而
散瘡瘍之腫,同解毒尤良。合氣與味,又治腰膝凝滯之血。若痘出不快者,即用麻黃桔梗汁
煮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玄參
內容:氣寒,味苦鹹,無毒,足少陰腎經君藥也。強陰益精,補腎明目。療溫瘧寒熱往來,灑
灑時常發顫。逐腸內血瘕堅症,散頸下痰核癰腫。管領諸氣上下,整肅而不濁。統治咽喉腫
痛,軟利而即消。去結熱,消腫毒。除心中懊 煩渴不得眠,心神顛倒欲絕,血滯小便不利。
及肢滿狂邪,忽不知人。並傷寒汗吐下後,毒不能散。誠為整肅樞機之劑,即此能治空中氤
氳之氣,去浮游無根之火。又痰藥用之,即能消痰,何也?氣理,則痰自清也。反藜蘆。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地骨皮
內容:氣寒,味苦,無毒,純陰。涼血之妙劑也。去皮膚上風邪,除骨節間勞熱。君四物湯鹿
角膠佐以丹皮,治婦人骨蒸最妙。佐解毒湯生地黃臣以茜根,治痘家熱毒為良。又治足少陰
手少陽有汗而骨蒸者。表寒忌用。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側柏葉
內容:氣微寒,味微苦。主吐血衄血痢血崩血尿血。久服輕身益氣,令人能耐寒暑,更治冷風
曆節疼痛,此補陰之要藥也。其性善守。凡採,必須擇月建方向採之,為其得月令之氣也。
但性多燥,須用蜜水浸之,飯上蒸熟,陰乾,服之大益脾土,以滋其肺也。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牡丹皮
內容:氣寒,味苦辛,陰中微陽也,無毒。涼骨蒸靈丹,止吐衄神方。惟其苦也,故除症堅瘀
血留舍於腸胃之中。惟其辛也,故散冷熱血氣收作於生產之後。月水欠勻者,服之即調。風
癇時搐者,用之可定。癰疽用之,消腫住痛。痘家用之,行血排膿。清胃湯中止牙疚,快斑
飲內散血熱,何也?為其養真血,而攻壞血,固真氣,而行結氣耳。又治手少陰神不足,足
少陰志不足,故仲景八味丸用之。孕婦所忌。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桑白皮
內容:氣寒,味苦酸,無毒。可升可降,陽中陰也。酸苦能補虛,故主傷中五勞羸瘦,補虛益
氣也。氣寒能利水,故主除肺中水氣,止唾血,消水腫,利水道也。蜜炙用之,又主理肺氣,
而止咳嗽。與阿膠同用,又能治血嗽,蓋阿膠補血,所忌者在斂肺耳,今得此劑以瀉之,則
血得補而不患其為斂也。桑白皮乃監製阿膠之妙劑也,用之者,其可少乎。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紅花
內容:氣溫味辛,可升可降,陽也。惟入血分,專治女科。下胎死腹中,為未生聖藥。療口噤
血暈,誠已產佳品。多用破血,少用養血。大都辛溫則能和血,故少用養血。若過於辛溫,
則血又走散,故多用破血。此通經藥中宜用之,必須酒煮。東垣以為補血虛者,為其兼血藥
用之,斯能行血養血,而有補血之功也。苗搗敷遊毒殊功,胭脂滴 耳立效。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桃仁
內容:氣寒,味苦帶甘,氣薄味濃,降也,陰也。入手厥陰胞絡及足厥陰肝經藥也。潤大腸血
燥難便,去小腹血凝成塊。多用逐瘀血而止痛,少用生新血而通經。蓋多則苦勝,破滯氣也。
少則甘奪,生新血也。然惟實症可用,若遇血枯之症,必須以滋血補血之藥為主,再以此劑
佐之,自是其濡潤而無閉結之患矣。孕婦所禁。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蘇木
內容:氣寒,味甘鹹,無毒。可升可降,陰也。諸血家之要藥也。與川芎同用,則散頭目之血
熱。與紅花同用,則治產後之血瘀。與皂莢刺同用,則逐癰腫之血死。與四物湯同用,則滋
骨蒸之血枯。要之熱去則血涼,瘀除則血新,死逐則血活,枯滋則血潤。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紫草
內容:氣寒,味苦,無毒。其色紫,故能行血。其味苦,故能通竅利水。其氣寒,故能治腫毒
癰疽。與大力子同用,善快痘瘡未發。與淫羊藿同用,能起痘瘡已快。攻血泡,佐以紅花。
消水泡,並以茯苓。同川芎赤芍入青葙子,能醫眼目之赤障。用翹連荊防兼皂莢刺,善消癰
疽之紅腫。大都血家藥也,無問麻痘症,無論癰疽病,無問男女雜症,但見血紫血熱,及熱
毒深者,俱宜用之。但瀉痢則忌。糯米監製無妨。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茜草
內容:氣寒,味苦,無毒,陰中微陽也。療中多蠱毒,治跌撲損傷。吐下血如爛肝,凝積血成
瘀塊。虛熱崩漏不止,勞傷吐衄時來。室女經滯不行,婦人產後血暈,治之皆愈。大都皆血
家藥也,故血滯者能行之,血死者能活之,痘家紅紫乾枯者,用之於活血藥中甚妙,外症瘡
癤癰腫者,用之於排膿藥中立效。其曰除乳結為癰者何?蓋乳者,血之所為也,用此劑以行
之,則血行而癰自散矣。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杜仲
內容:氣平溫,味辛甘,氣味俱薄,降也,陰也,無毒。補中強志,益腎添精。腰痛不能屈者,
同芡實棗肉丸之神方,足疼不能踐者,入黃 蒼朮煎之靈丹。除陰囊濕癢,止失精夢遺,故
大造丸補陰丸皆用之也。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牛膝
內容:氣平,味苦酸,無毒。調補一身虛羸,能助十二經脈。主手足寒濕痿痺,大筋拘攣。理
膀胱氣化遲難,小便短少。補中續絕,益陰壯陽。填髓,除腰膝酸疼,活血,滋須發烏黑。
竹木刺入肉,嚼爛濃罨。老瘧久弗痊,單煎連服。卒中不識惡毒,搗生根敷上即瘥。尿管澀
痛幾危,煮濃酒飲下立愈。治婦人血症血瘕,月水行遲。療產婦血暈血虛,兒枕痛甚。同麝
香墮胎甚捷,引諸藥下走如奔。故凡病在腰腿 踝之間,必兼用之而勿缺也。故凡咽喉腫閉,
痰涎封結者,用明礬少許,同牛膝搗爛取汁,令病者仰臥,滴入鼻中,須臾痰涎湧出,效莫
如之。孕婦深忌。若欲取胎,用雄土牛膝一兩,真麝香一錢搗勻,溶蠟搓成長條插入陰戶,
即能墮胎。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敗龜板
內容:氣平,味鹹甘,無毒,陰之陰也。此劑稟北方陰氣而生,為陰中至陰之物,大能補陰,
而治陰血不足,是以下焦滋補丸藥多用為君。雖曰補陰,又能補心。其陰虛發熱,骨蒸骨痿,
皆當用之。東垣以為強陰治崩,補遺以為去瘀血,何哉?蓋由陰強而氣血調和,則瘀血自去
也,總是一意。又能理小兒囟門不合,又治女子濕癢陰瘡。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山茱萸
內容:氣平,微溫,味酸澀,無毒。入足厥陰少陰經藥也。溫膽補腎,而興陽道。固精暖腰,
而助水臟。通九竅,勻經候。仲景八味丸以此劑為君主者,蓋為滑則氣脫,澀則所以收之,
故以此劑之澀,以收其滑。其曰止小便者,亦為其補腎添精,味酸能收也。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五味子
內容:氣溫,味酸,無毒。氣薄味濃,降也,陰也。肺腎二經藥也。主滋腎水,收肺氣。除
煩止渴生津,補虛益氣強陰。霍亂瀉利可止,水腫腹脹能消。冬月咳嗽肺寒,加乾姜肉桂治
效。夏季神力困乏,同參 麥 服良。其曰能強筋者,以其酸入筋也。又曰能消酒毒者,何
哉?蓋酒毒傷肺而肺熱,得此收斂,則肺氣斂而熱邪釋矣。又曰下氣者,何哉?蓋肺苦氣上,
惟
引其盛也,肺邪盛者,莫如用黃五味子,取其辛甘稍重,而能散也。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枸杞子
內容:氣微寒,味甘苦,無毒。補腎明耳目,安神耐寒暑。延壽添精,固髓健骨。滋陰不致陰
衰,興陽常使陽舉。並麥冬同生地入葙子,治腎虛目疾如神。佐杜仲同芡實加牛膝,療房勞
腰疼甚捷。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甘菊
內容:氣寒,味甘,無毒。補陰氣之要藥也。主明目聰耳,除胸中煩熱,又治頭眩頭痛。此數
症者,皆由水不足,而風火上盛,得補陰之劑,則水盛而火自息矣。抑且腎竅通耳目,腎氣
勝則竅通精明,清氣升則頭目爽快,此煩熱除而眩痛止也。又變老人皓首成黑,同地黃釀酒。
解
冬取根,四時頻服,大有奇功。但黃菊不如白菊佳,白屬水,黃屬土也。野菊不可入藥,用
之令人目昏。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山藥
內容:氣溫,味甘平,無毒。手足太陰經藥也。治諸虛百損,療五勞七傷。益氣力,潤澤皮膚。
長肌肉,兼強筋骨。除寒熱邪氣,卻頭面遊風風眩。開心竅聰明,澀精管洩滑。理脾傷止咳、
參苓白朮散頻加。逐腰痛強陰,六味地黃丸常用。其曰補虛羸者,以其甘助元陽,溫養肌肉
也。其曰消硬滿者,何哉?蓋氣虛邪實,此硬滿之所由結也,今補中益氣,則正氣勝而邪自
去,硬滿安能久存乎。二門冬為使。惡甘遂。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茯神
內容:氣溫,味甘,無毒。陽也,專理心經,善補心血。止恍惚驚悸,治恚怒健忘。開心益智,
安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遠志
內容:氣溫,味苦,無毒。主和顏悅色,輕身耐老。利九竅而補中傷,除咳逆而驅驚悸,益智
慧而善不忘。小兒驚癇客忤,非此莫治。婦人血噤失音,非此莫療。大都溫則能補,故能益
精氣,壯陽神,強志倍力。苦則能洩,故能辟邪氣,去邪夢,安心定神。畏珍珠藜蘆。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石菖蒲
內容:氣溫,味辛苦,無毒。主消目翳,去頭風。開心志,益智慧。清音聲,通靈竅。腹痛或
走者立效,胎動欲產者即安。中惡懵死難醒,急灌生汁。溫瘧積熱不解,即浴濃湯。大都溫
則驅手足濕痺,可使屈伸。辛則貼發背癰疽,能消腫毒。苦則除心熱煩悶,能下氣殺蟲。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漢防己
內容:氣寒,味苦,陰之陰也。療腰以下至足,溼熱腫盛香港腳,通行十二經。又曰,去下焦濕
腫痛,並膀胱火邪,必用防己龍膽草黃柏知母,固矣。若遇飲食勞倦,元氣已虧,陰虛內熱,
而以防己洩大便,則重亡其血,此無法使用一也。如大渴引飲,此熱在上焦肺經氣分,宜滲洩
之,若防己,乃下焦血藥,如之何用之,此無法使用二也。如外傷風寒,邪傳肺經,氣分濕
熱,而小便黃赤,乃至不通,此無法使用三也。如人久病,津液不行,上焦虛渴,用此苦寒之
劑,則速危,此無法使用四也。觀此,凡上焦有溼熱者,皆無法使用,必下焦真有溼熱,流入十
二經,以致二陰不通者,可審用之。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龍膽草
內容:氣寒,味苦,無毒。氣味俱濃,沉也,陰也。其用有四。除下部風濕,一也。除下焦濕
熱,二也。除臍以下至足腫痛,三也。除寒濕香港腳,四也。又曰,益肝膽氣,凡眼腫睛脹,
瘀肉高起,痛不可忍者,以柴胡為君,膽草為使,此又眼病必用之藥也。小兒驚病,亦多用
之。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8
- 文章: 33485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藥鑑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檳榔
內容:氣溫,味苦辛,無毒,降也,陰也。墜諸藥下行,故治裏急後重如神,取其墜也,必兼
木香用之。補遺謂破滯氣,洩胸中至高之氣,由其性沉重,墜氣下行,則拂鬱之氣散,至高
之氣下矣。又曰能殺寸白蟲者,非能殺蟲也,以其性下墜,故能逐蟲下行也。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草果
內容:氣溫,味辛,升也陽也。闢山嵐瘴氣,止霍亂噁心。辛則散宿食,立除膨脹。溫則去邪
氣,且卻冷疼。同縮砂能溫中焦,佐常山能截疫瘧。大都中病即已,不可多服,蓋此劑大耗
元氣,而老弱虛羸之人,尤宜戒之。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常山
內容:氣寒,味苦辛。性暴悍,善驅逐,能損真氣,痰人稍近虛怯者,不可輕用。瘧症藥中,
少用則截。鬼蠱能消,水腫其逐。必須醋炒,方可免吐。忌蔥。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烏梅
內容:氣平,味酸,無毒。收斂肺氣,掃除煩熱,安心調中,治痢截瘧,生津止渴,消痰益精。
如惡瘡肉出,燒灰敷上,惡肉立盡。仲景治吐蛔下痢,用烏梅丸極驗。同建茶乾姜為丸,治
休息痢疾甚效。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青黛
內容:氣寒,味苦甘,無毒。驅時疫頭痛,斂傷寒赤斑。能收五臟之鬱火,能消膈上之熱痰。
瀉
肝火,止驚癇。消食積,殺諸惡蟲盡化為水。又治小兒疳痢羸瘦,毛焦煩熱。歌曰,煩熱毛
焦口鼻乾,皮膚枯槁四肢攤。腹中時時更下痢,青白赤黃一般般。眼澀面黃鼻孔赤,谷道開
張不欲看。忽然瀉下成疳積,又且濃溶一團團。唇焦嘔吐不乳哺,壯熱增寒臥不安。此方便
是青黛散,取效猶如服聖丹。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南星
內容:氣溫,味苦辛,有毒。氣薄味濃,可升可降,陰中陽也。墜諸風不省之痰毒,主破傷如
屍之身強。削堅積,消癰腫,利胸膈,散血墮胎,乃肺經之本藥也。欲下行,以黃柏引之。
欲上行,以桔梗載之。抱龍丸用之以鎮驚,豁痰丸用之以開迷。大都姜制亦可,不若膽浸為
上。孕婦停用。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姜蠶
內容:氣平,味酸辛平,無毒。氣味俱薄,升也,陰之陽也。去皮膚風動如蟲行,主面點生如
漆點。又能助肺氣,保清化生水之源。治相火,散濁逆結滯之痰。口噤失音者必用,腫突幾
危者急付。主小兒驚癇夜啼,治婦人崩中赤白。除風濕有功,拔疔毒極效。痘家用之於解毒
藥中,喉痺用之於甘桔湯裏。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全蠍
內容:氣溫,味甘辛,有毒。主小兒風癇手足抽掣,驅大人中風口眼 斜。卻風痰耳聾,解風
毒癮疹。痘家初發,密如蠶種者,急用苦參為主,同防風荊芥姜蠶青黛麻黃天麻連翹蟬蛻,
一服即散。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天麻
內容:氣平,味苦辛,無毒。治小兒風癇驚悸,療大人風熱頭眩。驅濕痺拘攣,主癱瘓蹇滯。
通血脈開竅,利腰膝強筋。痘毒可解,癰疽堪愈。何者?蓋痘毒癰疽,俱自臟腑而達之表也,
此劑有自內而達外之理,苦以制熱,固矣,然熱從何處出也,又有辛以散毛竅,使風熱之毒
悉從毛竅中出也。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蟾酥
內容:氣熱,味辛,有毒。破癥結,散癰毒,治惡瘡。疏九竅,發臭汗,驅諸毒俱從毛竅中出
也。故痘家用蟾酥五分,大辰砂二錢,梅花桃花各一錢半,苦參五錢,研細末,濃煎麻黃湯
為餅。發熱時及放標時,葛根湯磨化一錢服之,遍身臭汗即出,自然熱退身涼,痘自轉危為
險,易險為順。好痘出不快者,用大力子桔梗入乾葛湯煎磨服之,則為透痘丹。如痘出稠密,
及血不歸根者,用白芍入乾葛湯煎磨,則為斂痘丹。如痘色紫黑血不活者,用紫背天葵入乾
葛湯煎磨,則為活血丹。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辰砂
內容:氣寒,味甘,無毒。其色赤,赤象心,心主血,故能鎮養心神,通調血脈。除中惡腹痛,
掃疥 瘡瘍。止渴除煩,安魂定魄。和大楓子研末,則殺瘡蟲。佐條黃芩為丸,則絕胎孕。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蟬蛻
內容:氣寒,味甘鹹,無毒。主治小兒驚癇夜啼,大人眼目赤腫。同荊芥能除風熱,入姜蠶又
卻風痰。用於發散藥中,能清肌表之熱。用於解毒藥中,能除臟腑之火。癰疽外腫者,同麻
黃以散之。痘瘡未實者,同麻黃以疏之。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苦參
內容:氣寒,味苦,無毒。沉也,陰之陰也。主治癰腫,殺疥蟲,消熱毒。破症瘕、散結滯。
養肝氣安五臟,定諸志。同菊花明目,止淚益精。同麥冬解渴,生津利竅。赤癩眉脫者,君
諸藥驅風甚捷。黃膽遺溺者,主利藥逐水立效。同槐花除腸風下血,及熱痢刮痛難當。同茵
陳療濕病狂言,致心燥結胸垂死。少入麻黃,能掃遍身癢疹。佐以山梔,能止卒暴心疼。使
玄參,反藜蘆,惡貝母、菟絲。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前胡
內容:氣平寒,味苦,無毒。主心腹結氣,治傷寒寒熱。消風止頭疼,保嬰利疳氣。使半夏,
去胸膈痰實。君枳實,除胸膈痞滿。痘家解毒用之,取其氣寒,以平胸中無形之熱毒。取其
味苦,以洩胸中有形之痰實。蓋熱平則毒消,實洩則痰清,此分氣味而言之也。總則痰固火
生,火動痰行,此又不可不知。畏藜蘆,惡皂莢。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沙參
內容:氣微寒,味苦甘,無毒。主安五臟,止疝氣,去驚煩。排膿消腫,其功甚捷。益肺補肝,
其效若神。童便制,治痰之邪熱無比。玄參佐之,散浮風瘙癢何難。易老用之以代人參,良
有以也。但甘則補五臟之陽,苦則補五臟之陰。反藜蘆,惡防己。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何首烏
內容:氣微溫,味苦澀。療頭面風,消諸癰腫,長筋骨而悅色彩,益氣力而止心疼。久服添精,
令人有子。與血藥同用,能黑須發。與利藥同用,能收痘瘡。佐白芷,又止痘瘡作癢。君寄
生,又驅風疾作痛。大都多年肥大者為美。忌蘿菔。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皂莢刺
內容:氣溫,味辛,有小毒。主治諸般腫毒惡瘡,能引諸品直至潰處,外科之聖藥也。凡癰疽
未破者,能引之以開竅,已破者,能引之以排膿。又諸惡瘡癬痘毒,及屬風中之必用也。蓋
皂莢氣味辛暢,而有小毒,故能引至毒處而疏散之,且能通氣導痰,又敷腫即除,搐鼻即嚏,
皆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穿山甲
內容:氣微寒。主五邪驚啼悲傷,消癰疽腫毒瘡癩。同木通夏枯草搗末酒調,治乳奶腫痛。佐
皮條黃芩研細湯送。止痔 來血。以柴胡為君,又能卻暑結之瘧邪。以大力子為君,又能
透癰疽之頭點。何者?蓋此物遇土穿土,遇水穿水,遇山穿山,故入藥用之,取其穿經絡於
榮分之意也。如諸毒發不出,及無頭點者,用山甲炙同皂莢刺連翹節草白芷大力子桔梗苦參
等分,煎服,須臾汗出,未成者即消,已成者即透。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竹瀝
內容:氣寒,味苦辛平,痰家之要藥也。必用薑汁佐之,方行經絡。故痰在四肢者,非竹瀝不
能開。痰在皮裏膜外者,非加薑汁不能除。痰在胸間者,當用竹瀝,風痰亦用。能治熱痰,
又能養血清熱,有痰厥不省人事幾死者,得竹瀝灌之立醒。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山豆根
內容:氣寒味苦。佐連翹能消熱毒。臣甘桔又治咽喉。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大腹皮
內容:氣微溫,味辛無毒。疏脾胃有餘之氣,定霍亂吐瀉之疾。脹滿者用之。氣虛則忌。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薏苡仁
內容:氣微寒,味甘平,無毒。主筋急拘攣,風濕痺,除筋骨邪氣不仁。肺癰膿血,乾濕肺氣。
丹溪曰,寒則筋急,熱則筋縮,急因於堅強,縮因於短促,是熱與寒未嘗不挾濕而成,然外
濕非內濕有以啟之,亦不能成。至濕之病,或因酒面為多,而魚肉繼成之。若燒炙香辛堅硬
之物,皆致濕之因也。孕婦所禁。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芡實米
內容:氣溫,味甘美。屬土而有水。經曰,補中補胃。又曰,益精治濁。同杜仲,理腰膝疼痛。
並甘菊,令耳目聰明。更益精氣,又主脾濕。久服不厭,可作餌食。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秦艽
內容:氣微溫,味苦辛,無毒。可升可降,陰中微陽。手陽明經藥也。治口眼歪斜不正,主口
噤腸風下血。下牙腫痛,口內瘡毒。養血榮筋,除風痺肢節俱疼。通便利水,去遍身黃膽如
金。又能去本經風濕,以菖蒲為使。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地榆
內容:氣微寒,味苦甘酸,無毒。沉也,陰也。主下部積熱之血痢,止下焦不禁之月水。塞痔
來紅,療腸風下血。止婦人帶下崩中,卻小兒疳熱積瘀。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仙茅
內容:氣溫,味辛,足少陰劑也。益肌膚,明耳目,強陽事,壯精神,久服大有奇功。惟氣溫,
故
老人失溺無子。忌牛肉牛乳。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續斷
內容:氣微溫,味辛平,無毒。續筋骨、調血脈,能療跌撲損傷。消腫毒、生肌肉,會理金瘡
癰瘍。乳癰瘰 殊功,腸風痔 立效。與女真實同用,縮小便頻數。與淮山藥同用,固精滑
夢遺。猶暖子宮,能育妊孕。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香薷
內容:氣微溫,味辛,無毒。屬金與水。有徹上徹下之功,治水腫,利小便甚捷,肺得之則化
源清,何也?行熱自下也。有撥濁回清之妙,去口臭,解煩熱最佳,脾得之則鬱火散,何也?
降氣不上也。惟其溫也,似助火爍金,然辛重於溫,故能益精治水,使火不得以爍金也。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茵陳
內容:氣微寒,味苦辛,陰中微陽,入足太陽經藥也。治風濕寒熱黃膽,及遍身發黃,小便不
利。仲景茵陳梔子大黃湯治濕黃也,梔子柏皮湯治燥黃也,此二藥治陽黃也。又能治陰黃者,
因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馬鞭草
內容:氣寒,味甘苦,有小毒。主下部 瘡,並金瘡積血作疼,研末敷妙。通婦人月水,及血
氣成癥結瘕,生搗煎良。利小腹卒痛難當,禁久瘧發熱不斷。絞腸沙即效,纏喉痺極靈。殺
諸般疳蟲,消五腫痞塊。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海藻
內容:氣寒,味鹹苦,無毒。治項間瘰 ,消頸下癭囊。利水道,通癃閉。除脹滿作痛,消堅
結作疼。療皮間積聚,止偏墜疝氣。海帶昆布同功。大都寒能劫熱,苦能洩實,鹹能軟堅,
茲三藥氣寒味鹹苦,故凡榮氣不從,外為癰腫堅硬不潰者,仗此可消。要各隨引經藥治之,
則堅無不潰,腫無不消也。反甘草。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水萍浮芹
內容:氣溫,味辛,無毒。治時行熱病,浴遍身癢瘡。消水腫而利小便,去暴燥而止消渴。同
艾葉發汗驟來,驅風速退。蜜丸彈大為度,面青背紫方真。採萍歌曰,天生靈草無根乾,不
在山弓不在岸,採伐之時七月半,紫小微風都不算,豆淋酒內下三丸,鐵 頭上也出汗。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牽牛
內容:氣寒,味苦,屬火善走,有治水腫之功,破症瘕痰癖,除壅滯氣急,通十二水道。有黑
白二種,黑者屬水力速,白者屬金力緩,非病形與症俱實者,勿用也。以氣藥引之,則入
氣分,以血藥引之,則入血分。氣用枳殼,血用大黃,此其法也。如氣藥用之,必須用白朮
茯苓白芍為主,而後用牽牛為良。蓋苓術本補氣藥也,而有淡滲之功,兼以芍藥之酸,以收
真氣,則瀉之者,僅瀉其氣分之邪耳,於真氣竟何損哉。如血家用之,必須當歸川芎白芍
為主,而後用牽牛為佳。蓋芎歸本補血藥也,而有榮養之妙,兼以芍藥之斂,以固真血,則
瀉之者,僅瀉其血分之邪耳。於真血有何傷哉。畏巴豆。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蒲黃
內容:氣平,味甘,無毒。療跌撲抑損,理風腫癰瘡。女人月水不勻,非此莫調。產後兒枕,
非此莫去。炒則補血而且止,生則破血而兼消。佐黃柏、君故紙,崩漏殊功。同槐花、使條
芩,腸風立效。吐衄唾咯者,血熱妄行也,用之立驗。凝積症瘕者,血瘀亂聚也,投之即去。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肉蓯蓉
內容:氣溫,味甘酸鹹,屬土而有水與火。峻補精血,驟用反致動大便,脾洩者不宜用。酒洗
用之。陽事不舉,必須用之,不可缺也。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張跋
內容:用藥之難,非順用之難,逆用之難也。非逆用之難,逆用而與病情切合之難也。醫者知
以寒治熱,以熱治寒,以通治塞,以塞治通,熱者熱之無遺,寒者寒之無遺而已矣。然內經
有塞因塞用,通因一般的,寒因熱用,熱因寒用,用熱遠熱,用寒遠寒,則又何以說也?蓋塞
因塞用者,若脾虛作脹,治以參術,脾得補而脹自消也;通因一般的者,若時感挾熱下痢,或
中有燥屎,用調胃承氣湯下之乃安,通之而愈也;寒因熱用者,藥本寒也,而反佐之以熱;
熱因寒用者,藥本熱,而反佐以寒,俾無格拒之患,所謂必先其所主,而伏其所因也;用熱
遠熱,用寒遠寒者,如寒病宜投熱藥,熱病宜投寒藥,僅使中病而已,勿過用焉,過用則反
為藥傷矣。故曰︰病無常形,醫無常方,藥無常品,在人之善學善用耳。
餘家藏有明代皖醫杜文燮所編《藥鑑》一書,喜其能纂集昔人用藥要言,參以一己經驗,
便誦習,資啟發,遂志數語,以公諸世。
張耀卿一九七三年八月上海
全文完
<篇名>檳榔
內容:氣溫,味苦辛,無毒,降也,陰也。墜諸藥下行,故治裏急後重如神,取其墜也,必兼
木香用之。補遺謂破滯氣,洩胸中至高之氣,由其性沉重,墜氣下行,則拂鬱之氣散,至高
之氣下矣。又曰能殺寸白蟲者,非能殺蟲也,以其性下墜,故能逐蟲下行也。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草果
內容:氣溫,味辛,升也陽也。闢山嵐瘴氣,止霍亂噁心。辛則散宿食,立除膨脹。溫則去邪
氣,且卻冷疼。同縮砂能溫中焦,佐常山能截疫瘧。大都中病即已,不可多服,蓋此劑大耗
元氣,而老弱虛羸之人,尤宜戒之。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常山
內容:氣寒,味苦辛。性暴悍,善驅逐,能損真氣,痰人稍近虛怯者,不可輕用。瘧症藥中,
少用則截。鬼蠱能消,水腫其逐。必須醋炒,方可免吐。忌蔥。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烏梅
內容:氣平,味酸,無毒。收斂肺氣,掃除煩熱,安心調中,治痢截瘧,生津止渴,消痰益精。
如惡瘡肉出,燒灰敷上,惡肉立盡。仲景治吐蛔下痢,用烏梅丸極驗。同建茶乾姜為丸,治
休息痢疾甚效。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青黛
內容:氣寒,味苦甘,無毒。驅時疫頭痛,斂傷寒赤斑。能收五臟之鬱火,能消膈上之熱痰。
瀉
肝火,止驚癇。消食積,殺諸惡蟲盡化為水。又治小兒疳痢羸瘦,毛焦煩熱。歌曰,煩熱毛
焦口鼻乾,皮膚枯槁四肢攤。腹中時時更下痢,青白赤黃一般般。眼澀面黃鼻孔赤,谷道開
張不欲看。忽然瀉下成疳積,又且濃溶一團團。唇焦嘔吐不乳哺,壯熱增寒臥不安。此方便
是青黛散,取效猶如服聖丹。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南星
內容:氣溫,味苦辛,有毒。氣薄味濃,可升可降,陰中陽也。墜諸風不省之痰毒,主破傷如
屍之身強。削堅積,消癰腫,利胸膈,散血墮胎,乃肺經之本藥也。欲下行,以黃柏引之。
欲上行,以桔梗載之。抱龍丸用之以鎮驚,豁痰丸用之以開迷。大都姜制亦可,不若膽浸為
上。孕婦停用。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姜蠶
內容:氣平,味酸辛平,無毒。氣味俱薄,升也,陰之陽也。去皮膚風動如蟲行,主面點生如
漆點。又能助肺氣,保清化生水之源。治相火,散濁逆結滯之痰。口噤失音者必用,腫突幾
危者急付。主小兒驚癇夜啼,治婦人崩中赤白。除風濕有功,拔疔毒極效。痘家用之於解毒
藥中,喉痺用之於甘桔湯裏。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全蠍
內容:氣溫,味甘辛,有毒。主小兒風癇手足抽掣,驅大人中風口眼 斜。卻風痰耳聾,解風
毒癮疹。痘家初發,密如蠶種者,急用苦參為主,同防風荊芥姜蠶青黛麻黃天麻連翹蟬蛻,
一服即散。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天麻
內容:氣平,味苦辛,無毒。治小兒風癇驚悸,療大人風熱頭眩。驅濕痺拘攣,主癱瘓蹇滯。
通血脈開竅,利腰膝強筋。痘毒可解,癰疽堪愈。何者?蓋痘毒癰疽,俱自臟腑而達之表也,
此劑有自內而達外之理,苦以制熱,固矣,然熱從何處出也,又有辛以散毛竅,使風熱之毒
悉從毛竅中出也。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蟾酥
內容:氣熱,味辛,有毒。破癥結,散癰毒,治惡瘡。疏九竅,發臭汗,驅諸毒俱從毛竅中出
也。故痘家用蟾酥五分,大辰砂二錢,梅花桃花各一錢半,苦參五錢,研細末,濃煎麻黃湯
為餅。發熱時及放標時,葛根湯磨化一錢服之,遍身臭汗即出,自然熱退身涼,痘自轉危為
險,易險為順。好痘出不快者,用大力子桔梗入乾葛湯煎磨服之,則為透痘丹。如痘出稠密,
及血不歸根者,用白芍入乾葛湯煎磨,則為斂痘丹。如痘色紫黑血不活者,用紫背天葵入乾
葛湯煎磨,則為活血丹。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辰砂
內容:氣寒,味甘,無毒。其色赤,赤象心,心主血,故能鎮養心神,通調血脈。除中惡腹痛,
掃疥 瘡瘍。止渴除煩,安魂定魄。和大楓子研末,則殺瘡蟲。佐條黃芩為丸,則絕胎孕。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蟬蛻
內容:氣寒,味甘鹹,無毒。主治小兒驚癇夜啼,大人眼目赤腫。同荊芥能除風熱,入姜蠶又
卻風痰。用於發散藥中,能清肌表之熱。用於解毒藥中,能除臟腑之火。癰疽外腫者,同麻
黃以散之。痘瘡未實者,同麻黃以疏之。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苦參
內容:氣寒,味苦,無毒。沉也,陰之陰也。主治癰腫,殺疥蟲,消熱毒。破症瘕、散結滯。
養肝氣安五臟,定諸志。同菊花明目,止淚益精。同麥冬解渴,生津利竅。赤癩眉脫者,君
諸藥驅風甚捷。黃膽遺溺者,主利藥逐水立效。同槐花除腸風下血,及熱痢刮痛難當。同茵
陳療濕病狂言,致心燥結胸垂死。少入麻黃,能掃遍身癢疹。佐以山梔,能止卒暴心疼。使
玄參,反藜蘆,惡貝母、菟絲。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前胡
內容:氣平寒,味苦,無毒。主心腹結氣,治傷寒寒熱。消風止頭疼,保嬰利疳氣。使半夏,
去胸膈痰實。君枳實,除胸膈痞滿。痘家解毒用之,取其氣寒,以平胸中無形之熱毒。取其
味苦,以洩胸中有形之痰實。蓋熱平則毒消,實洩則痰清,此分氣味而言之也。總則痰固火
生,火動痰行,此又不可不知。畏藜蘆,惡皂莢。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沙參
內容:氣微寒,味苦甘,無毒。主安五臟,止疝氣,去驚煩。排膿消腫,其功甚捷。益肺補肝,
其效若神。童便制,治痰之邪熱無比。玄參佐之,散浮風瘙癢何難。易老用之以代人參,良
有以也。但甘則補五臟之陽,苦則補五臟之陰。反藜蘆,惡防己。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何首烏
內容:氣微溫,味苦澀。療頭面風,消諸癰腫,長筋骨而悅色彩,益氣力而止心疼。久服添精,
令人有子。與血藥同用,能黑須發。與利藥同用,能收痘瘡。佐白芷,又止痘瘡作癢。君寄
生,又驅風疾作痛。大都多年肥大者為美。忌蘿菔。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皂莢刺
內容:氣溫,味辛,有小毒。主治諸般腫毒惡瘡,能引諸品直至潰處,外科之聖藥也。凡癰疽
未破者,能引之以開竅,已破者,能引之以排膿。又諸惡瘡癬痘毒,及屬風中之必用也。蓋
皂莢氣味辛暢,而有小毒,故能引至毒處而疏散之,且能通氣導痰,又敷腫即除,搐鼻即嚏,
皆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穿山甲
內容:氣微寒。主五邪驚啼悲傷,消癰疽腫毒瘡癩。同木通夏枯草搗末酒調,治乳奶腫痛。佐
皮條黃芩研細湯送。止痔 來血。以柴胡為君,又能卻暑結之瘧邪。以大力子為君,又能
透癰疽之頭點。何者?蓋此物遇土穿土,遇水穿水,遇山穿山,故入藥用之,取其穿經絡於
榮分之意也。如諸毒發不出,及無頭點者,用山甲炙同皂莢刺連翹節草白芷大力子桔梗苦參
等分,煎服,須臾汗出,未成者即消,已成者即透。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竹瀝
內容:氣寒,味苦辛平,痰家之要藥也。必用薑汁佐之,方行經絡。故痰在四肢者,非竹瀝不
能開。痰在皮裏膜外者,非加薑汁不能除。痰在胸間者,當用竹瀝,風痰亦用。能治熱痰,
又能養血清熱,有痰厥不省人事幾死者,得竹瀝灌之立醒。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山豆根
內容:氣寒味苦。佐連翹能消熱毒。臣甘桔又治咽喉。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大腹皮
內容:氣微溫,味辛無毒。疏脾胃有餘之氣,定霍亂吐瀉之疾。脹滿者用之。氣虛則忌。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薏苡仁
內容:氣微寒,味甘平,無毒。主筋急拘攣,風濕痺,除筋骨邪氣不仁。肺癰膿血,乾濕肺氣。
丹溪曰,寒則筋急,熱則筋縮,急因於堅強,縮因於短促,是熱與寒未嘗不挾濕而成,然外
濕非內濕有以啟之,亦不能成。至濕之病,或因酒面為多,而魚肉繼成之。若燒炙香辛堅硬
之物,皆致濕之因也。孕婦所禁。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芡實米
內容:氣溫,味甘美。屬土而有水。經曰,補中補胃。又曰,益精治濁。同杜仲,理腰膝疼痛。
並甘菊,令耳目聰明。更益精氣,又主脾濕。久服不厭,可作餌食。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秦艽
內容:氣微溫,味苦辛,無毒。可升可降,陰中微陽。手陽明經藥也。治口眼歪斜不正,主口
噤腸風下血。下牙腫痛,口內瘡毒。養血榮筋,除風痺肢節俱疼。通便利水,去遍身黃膽如
金。又能去本經風濕,以菖蒲為使。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地榆
內容:氣微寒,味苦甘酸,無毒。沉也,陰也。主下部積熱之血痢,止下焦不禁之月水。塞痔
來紅,療腸風下血。止婦人帶下崩中,卻小兒疳熱積瘀。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仙茅
內容:氣溫,味辛,足少陰劑也。益肌膚,明耳目,強陽事,壯精神,久服大有奇功。惟氣溫,
故
老人失溺無子。忌牛肉牛乳。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續斷
內容:氣微溫,味辛平,無毒。續筋骨、調血脈,能療跌撲損傷。消腫毒、生肌肉,會理金瘡
癰瘍。乳癰瘰 殊功,腸風痔 立效。與女真實同用,縮小便頻數。與淮山藥同用,固精滑
夢遺。猶暖子宮,能育妊孕。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香薷
內容:氣微溫,味辛,無毒。屬金與水。有徹上徹下之功,治水腫,利小便甚捷,肺得之則化
源清,何也?行熱自下也。有撥濁回清之妙,去口臭,解煩熱最佳,脾得之則鬱火散,何也?
降氣不上也。惟其溫也,似助火爍金,然辛重於溫,故能益精治水,使火不得以爍金也。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茵陳
內容:氣微寒,味苦辛,陰中微陽,入足太陽經藥也。治風濕寒熱黃膽,及遍身發黃,小便不
利。仲景茵陳梔子大黃湯治濕黃也,梔子柏皮湯治燥黃也,此二藥治陽黃也。又能治陰黃者,
因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馬鞭草
內容:氣寒,味甘苦,有小毒。主下部 瘡,並金瘡積血作疼,研末敷妙。通婦人月水,及血
氣成癥結瘕,生搗煎良。利小腹卒痛難當,禁久瘧發熱不斷。絞腸沙即效,纏喉痺極靈。殺
諸般疳蟲,消五腫痞塊。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海藻
內容:氣寒,味鹹苦,無毒。治項間瘰 ,消頸下癭囊。利水道,通癃閉。除脹滿作痛,消堅
結作疼。療皮間積聚,止偏墜疝氣。海帶昆布同功。大都寒能劫熱,苦能洩實,鹹能軟堅,
茲三藥氣寒味鹹苦,故凡榮氣不從,外為癰腫堅硬不潰者,仗此可消。要各隨引經藥治之,
則堅無不潰,腫無不消也。反甘草。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水萍浮芹
內容:氣溫,味辛,無毒。治時行熱病,浴遍身癢瘡。消水腫而利小便,去暴燥而止消渴。同
艾葉發汗驟來,驅風速退。蜜丸彈大為度,面青背紫方真。採萍歌曰,天生靈草無根乾,不
在山弓不在岸,採伐之時七月半,紫小微風都不算,豆淋酒內下三丸,鐵 頭上也出汗。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牽牛
內容:氣寒,味苦,屬火善走,有治水腫之功,破症瘕痰癖,除壅滯氣急,通十二水道。有黑
白二種,黑者屬水力速,白者屬金力緩,非病形與症俱實者,勿用也。以氣藥引之,則入
氣分,以血藥引之,則入血分。氣用枳殼,血用大黃,此其法也。如氣藥用之,必須用白朮
茯苓白芍為主,而後用牽牛為良。蓋苓術本補氣藥也,而有淡滲之功,兼以芍藥之酸,以收
真氣,則瀉之者,僅瀉其氣分之邪耳,於真氣竟何損哉。如血家用之,必須當歸川芎白芍
為主,而後用牽牛為佳。蓋芎歸本補血藥也,而有榮養之妙,兼以芍藥之斂,以固真血,則
瀉之者,僅瀉其血分之邪耳。於真血有何傷哉。畏巴豆。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蒲黃
內容:氣平,味甘,無毒。療跌撲抑損,理風腫癰瘡。女人月水不勻,非此莫調。產後兒枕,
非此莫去。炒則補血而且止,生則破血而兼消。佐黃柏、君故紙,崩漏殊功。同槐花、使條
芩,腸風立效。吐衄唾咯者,血熱妄行也,用之立驗。凝積症瘕者,血瘀亂聚也,投之即去。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肉蓯蓉
內容:氣溫,味甘酸鹹,屬土而有水與火。峻補精血,驟用反致動大便,脾洩者不宜用。酒洗
用之。陽事不舉,必須用之,不可缺也。
<目錄>新刻藥鑑卷之二
<篇名>張跋
內容:用藥之難,非順用之難,逆用之難也。非逆用之難,逆用而與病情切合之難也。醫者知
以寒治熱,以熱治寒,以通治塞,以塞治通,熱者熱之無遺,寒者寒之無遺而已矣。然內經
有塞因塞用,通因一般的,寒因熱用,熱因寒用,用熱遠熱,用寒遠寒,則又何以說也?蓋塞
因塞用者,若脾虛作脹,治以參術,脾得補而脹自消也;通因一般的者,若時感挾熱下痢,或
中有燥屎,用調胃承氣湯下之乃安,通之而愈也;寒因熱用者,藥本寒也,而反佐之以熱;
熱因寒用者,藥本熱,而反佐以寒,俾無格拒之患,所謂必先其所主,而伏其所因也;用熱
遠熱,用寒遠寒者,如寒病宜投熱藥,熱病宜投寒藥,僅使中病而已,勿過用焉,過用則反
為藥傷矣。故曰︰病無常形,醫無常方,藥無常品,在人之善學善用耳。
餘家藏有明代皖醫杜文燮所編《藥鑑》一書,喜其能纂集昔人用藥要言,參以一己經驗,
便誦習,資啟發,遂志數語,以公諸世。
張耀卿一九七三年八月上海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