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121A~160終)
版面規則
此區專為菩提道次第廣論、南山律在家備覽所設
此區專為菩提道次第廣論、南山律在家備覽所設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80
- 文章: 33485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121A~160終)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第121卷 A面
日常法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到臨終的時候,沒有悔,為什麼沒有悔啊?這個地方倒可以簡單地說明一下。平常我們一生忙 完了以後,臨終時,什麼境相?這個我們啊!沒有感受得到,因為誰還沒有到死的時候耶!但是啊!我們卻 有一個經驗,什麼經驗啊?當你或者病,或者一個突然的突變的時候啊!那個時候啊!我們心裡面有一種狀態產生了 ,這個當年輕的時候,病了以後趕快要求好,如果說年紀大一點的病,噢,就怕死!然後呢?擔心噯呀這個事情還沒有成,這個事情還沒有,那個事情還沒有,心裡一大堆事情擺在這地方,都現起來了對不對?這個經驗我們有。 還有什麼叫突變呢?譬如說現在我們這裡覺得蠻好的,安安穩穩,忽然之間有一個突然的變故產生了,要我們被迫要改變一個環境,遷離一個環境,於是哎喲,這個事情不曉得怎麼辦?那個事情也不曉得怎麼辦?是不是這樣來啦?這一種情況之下,有很多不如理的事情,如果以前做的不恰當,不如理的話,唉!到那個時候你就不曉得怎麼辦?這個就是前面我們說過了--業,業就是這樣來的,嗯!業就是這樣來的。現在呢?嗯,你如果說照了佛法去做, 這個忍辱波羅蜜一定跟佛法相應。所以到那時候啊!你碰見這種情況的時候,你感覺的是什麼?唉!你感覺的啊!我 一生忙就忙這些,現在忙完了以後啊,要等待這個安樂果來啦!你會不會感覺到後悔啊?不後悔啊,不但不後悔,我 們現在就拿剛才這比喻來說,生病也好,或者被迫遷離也好,生病是就我們的身體來說;啊!被迫遷離,對我們外面 的器世間受用來說,我們不了解這個事實的真相之前,一天到晚為這個人忙,忙了半天萬一生了病的話,哎喲,失去 了,該怎麼辦?現在我們了解了這個真相以後,就發現了,唉!原來這個生死根本,就在這個上面,什麼?壞聚見。 這是根本的,本來就沒有我在,這是五蘊,這個五樣東西,它是無常、要壞的,因為你顛倒而執著,所以你認識了這 個一直在修行當中,安住在這個善法當中,所以你經過每一個步驟,在修行過程當中,種下每一步的善淨之業,然後 呢,到這一生快走的時候,你覺得現在我啊等在那兒啊!結果了,等在那兒結果了。以我們現在來說,我們一生祈求 念佛往生,然後呢,到那個時候啊,自己覺得是啊,這個娑婆世界是夠了苦,我本來一直求它,現在病了,快要死了,啊!那,美不可言!你會憂嗎?會悔嗎?嗯,自己的身體是如此,外面我們所受用的器世間同樣的道理,平常我們不了解啊!噯喲!忙這個,忙這個,忙那個,這樣,現在我們了解以後怎麼辦呢?說我們在這個地方要修行啊,還非借它不可,所以這個房子,房子有得住就好了!這樣,吃、用、噯!只要能夠維持就好了嘛!所以我當年剛出家的時候,老師就說,現在我們這個地方,一個小茅蓬啊,遮遮風啊!遮遮雨啊!我現在越想越美,越想越好 。你看,我們古代的大德│蓮池大師,他跑到那地方,他並沒有先跑去,噢唷!造一個大廟,然後這樣,沒有耶,他先跑去那地方,住在那裡,有人來了,好,好,好,有人送東西來,那麼我們就造一個,就這樣,始終這種狀態。所以,如果到那個時候啊,現在這個環境說要變化了、要被遷離了,假定你不了解這一點,你會若有所失,因為你所認識的只是這個,你了解以後,要你遷,遷到那裡去,遷到極樂世界去,嗨!歡喜得不得了,求之不得嘛,就是這樣,所以這地方特別說,你對於這個法有了認識,能夠有了法施勝解以後,一生當中,我們前面的能夠修這個,感得這個果報是將來的,那麼眼前呢?唉!當然不會憂悔,因為這樣,所以你身壞命終以後,當生善趣天世界當中,一定到好的地方去,這個善趣,包括整個的從人以上,然後呢,這個天有二種,這個天有二種,一般的世間的來說,就是我們的所謂欲天、色天、乃至於無色天,實際上這裡邊還包括第一義天,第一義天。通常在教理的正規講起來,這個第一義天當中,那是說的是平常說方便有餘土開始,就像這個裡面特別的我們目前學淨土法門的,這個的的確確是,在前面說的是善趣,天世界當中,你想嘛!剛才說的損壞以後,到那個地方去,那多好啊!
【見勝利已自能堪忍】
是說,噢!原來啊!修忍辱啊!有這麼大的殊勝利益啊!所以眼前吃一點小苦啊,你得到這麼大的大利益啊!啊,那美不堪言,這是為什麼我們必定要正確的認識,如理的思惟,要不然大家沒有正確的這個認識,總把修行看成個什麼,好像現修現買現賣一樣,對這個因果概念都弄不清楚,那個就錯了,那完全錯了,因為你因果概念弄不清楚,所以總覺得修行好像跑得來,這是一件快樂的事情,跑得來要坐享其成,天下哪有這樣事情,絕不可能,自然而然啊!你就不可能,小苦都忍不住,何況是大苦啊,前面這個是整個的談不到啦!所以不但自己做,還要「勸他行忍」,
【勸他行忍讚忍功德,見能行忍補特伽羅慰意慶喜。】
不但是勸他,然後呢,往內心深處深深得體會到,一開口一行為,啊,開口啊就讚歎,然後呢,行持啊,就跟它相應,自然而然,然後呢,不但自己如此,看見別人能夠行忍補特伽羅啊!「慰意慶喜」,好啊,歡喜啊!讚歎啊!這個是菩薩地說的,下面,
【攝波羅密多論云:「若有棄捨利他意,佛說忍為勝方便,世間圓滿諸善事,由忍救護忿過失。是具力者妙莊嚴,是難行者最勝力,能 息害心野火雨,現後眾害由忍除,諸勝丈夫堪忍鎧。惡人粗語箭難透,反成讚歎微妙華,名稱花鬘極悅意。」又云:「忍為巧處成色身,功德端嚴相好飾。」】
這個是攝波羅密多論上面的,這不管是前面的菩薩地也好,這個論也好,都是說學大乘行者的內容,那末這部份講的是忍辱,這個括弧裡面印的下面解釋就是這個,所以我們亦要看下面的文啊,那麼就會了解上面引的那段話的意義,
【謂有情邪行不退利他,從能摧壞眾多善根忿恚怨敵而為救護,下劣為害亦能堪忍,是極悅意莊嚴之具,諸難行者破煩惱逼惱最勝之力,能滅害心大火之水,諸暴惡人以邪行箭不能透鎧,微妙色身具金色相,奪諸眾生眼觀意思,是能造此黠慧巧師,以如此等眾多勝利而為讚歎。】
我們仍舊在括弧裡邊攝波羅密多論這地方看,這個一段話前面是引論,下面是解釋,是說我們不是要學菩薩乘嗎?學佛乘嗎?然後呢學佛乘是行菩薩行嗎?那時候要利廣利,盡法界虛空界一切有情嗎?但是現在啊,那個有情啊,都在顛倒、愚癡、大邪見當中,他的行為是非常的暴惡啊!你現在要去幫他忙救度他啊,噯呀!困難無比啊,那個時候就感覺到了,不行啊!不行啊!所以啊,就自己啊,就覺得,噯喲!我不行啊!這力量就怯弱了,啊!力量自己覺得不夠,所以對於這個利他的事業,就產生了退卻了,啊!所以說棄捨利他意,那時候怎麼辦呢?噯!他有一個非常 善巧的方法,什麼,忍,所以說佛啊,說忍啊!這個是最最殊勝的方法,能夠使得學大乘的行者,不退菩薩行最殊勝的方法是忍,是忍,是這樣,是第一句,第二句。因為你能夠忍,你就能夠不退你的菩薩行,不退你的菩薩行,於是能夠步步向上,反之你退,不能忍耐而退心,那個時候怎麼辦呢?你的善根啊,所以就到此為止,萬一你還發了脾氣什麼等等的話,那整個的善根被它摧毀掉了,所以說能摧壞眾多善根的忿恨怨敵,這個真正的善根最大的大怨家是瞋恚,後面會告訴我們。啊!這一個憎恚這個嚴重,這瞋恚的過患之大不得了,只有一個方法—忍,能夠從這一個摧毀善根的這個怨敵當中救護出來的,就是它。所以佛說這是殊勝方便,不但如此噢,那世間圓滿諸善事啊!也都是由忍救護的噢!都是由忍辱救護的噢,實際上呢,這個地方說世間圓滿啊,我們要了解啊!不是指我們輪迴世間的這個,應該這麼說,不是單單指,所以前面講共下士,這個共字有他的特別意義的,對下士來說,他要求的是世間圓滿,對中士對上士來說,我們求的是共世間圓滿,這個話怎麼講,你世間圓滿是增上生,到最後圓滿的是什麼—決定勝,就是佛的報身報土,這個靠什麼呢?靠忍來救護的,所以大家還記得嗎?前面啊,在
p. 287
【奪諸眾生眼觀意思,】
佛生的相好,在任何情況之下,你一看,啊,自然而然就把我們全部的人的精神給吸引去了,我們世間的人啊,哪幾種狀態,有種人一個醜八怪,你一看,噢喲!噢喲!你不要再去看他了,對不對?還一種剛才才說有很多人你看了以後,不但美啊,而且看了你歡喜的,那是什麼?佛呢,不管任何人,你祇要一看見他,不知不覺就好像看見最美的東西啊,你的意識就完全被他吸引去,根本因在這裡,當然注意噢!根本因,還要圓滿因噢!啊!這麼個好法,當我們想到這樣的話,自然而然,內心當中,不知不覺之間,油然生起,我要學,我要學,這個就是他所以說告訴我們啊!趣入修忍的方便,現在還沒有正式講修忍,這個讚歎忍的功德,說明這個忍的殊勝的利益,
【是能造此黠慧巧思,以如此等眾多勝利而為讚歎。】
啊,噢,說,你所以啊,有這樣的微妙的身相,啊!所以啊!能夠產生這樣的功效,就是剛才說,什麼功效?什麼樣的人,一看見啊!啊!被他全部吸引去了,這個結果,怎麼來的?哪,就是這個東西造成功的,是能夠造出這樣的微妙色身金色相的,這個最了不起的這個技師啊,就是他啊,誰啊?忍辱,是以如此等,這些這些,那實際上下面無量無邊的殊勝的利益讚歎,假定我們現在修學的時候,對這一點覺得特別需要的話,你就用多方面的找種種的殊勝的利益,眼前哪注意一件事情,我也常常特別說明,我們所以發脾氣為什麼?還是為了利害,噯!所以啊!貪著難捨 ,為什麼還是為了利害,假定我們了解了佛法以後,他不教教你說,噯喲,你這個利害放掉了,那的確教我們說了,不要說你們不願意學,我第一個就不願意學,而佛法恰恰相反呢,而說這個利害,這個利益不但不教你放掉,還教你認識真正得到這利益噢,不過不同的是我們見到的是用愚癡、顛倒,只看見眼前小小的利益,啊!結果忙了半天,辛苦了半天,哎喲!要想賺到那個,苦不堪言,忙完了半天啊!把我們送到地獄邊裡去,啊!受無量苦,現在佛法告訴我們,你真正要得到利益嘛!噯!你不要被他騙啊!然後你眼前稍微一點努力的話,得到這麼大的好處啊,現在不必說要一點辛苦,他反過來先告訴你,你要得到的利益,噯!這些是小的,沒有意思啊!有這麼大的好的好處啊!就策發我們,所以在這個地方,這一點我們特別應該深入思惟觀察,你能夠了解了這一點啊!我相信,沒有一個人例外的,人人都祇有一條路好走,幹什麼,學佛,幹什麼,出家,幹什麼,不但是形出家,而且啊會精進努力,忍耐種種的痛苦,噯!得到這個大利益,所以這地方就告訴我們啊,怎麼樣的,用種種的殊勝的利益來讚歎他,策發我們自己的好樂之心,把這個力量提得非常強烈,那個時候不是忙著去修噢!你還不曉得怎麼去修,只是把我們要修的心提起來,然後呢,那個時候好好地去學啊,好好地去學。
日常法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到臨終的時候,沒有悔,為什麼沒有悔啊?這個地方倒可以簡單地說明一下。平常我們一生忙 完了以後,臨終時,什麼境相?這個我們啊!沒有感受得到,因為誰還沒有到死的時候耶!但是啊!我們卻 有一個經驗,什麼經驗啊?當你或者病,或者一個突然的突變的時候啊!那個時候啊!我們心裡面有一種狀態產生了 ,這個當年輕的時候,病了以後趕快要求好,如果說年紀大一點的病,噢,就怕死!然後呢?擔心噯呀這個事情還沒有成,這個事情還沒有,那個事情還沒有,心裡一大堆事情擺在這地方,都現起來了對不對?這個經驗我們有。 還有什麼叫突變呢?譬如說現在我們這裡覺得蠻好的,安安穩穩,忽然之間有一個突然的變故產生了,要我們被迫要改變一個環境,遷離一個環境,於是哎喲,這個事情不曉得怎麼辦?那個事情也不曉得怎麼辦?是不是這樣來啦?這一種情況之下,有很多不如理的事情,如果以前做的不恰當,不如理的話,唉!到那個時候你就不曉得怎麼辦?這個就是前面我們說過了--業,業就是這樣來的,嗯!業就是這樣來的。現在呢?嗯,你如果說照了佛法去做, 這個忍辱波羅蜜一定跟佛法相應。所以到那時候啊!你碰見這種情況的時候,你感覺的是什麼?唉!你感覺的啊!我 一生忙就忙這些,現在忙完了以後啊,要等待這個安樂果來啦!你會不會感覺到後悔啊?不後悔啊,不但不後悔,我 們現在就拿剛才這比喻來說,生病也好,或者被迫遷離也好,生病是就我們的身體來說;啊!被迫遷離,對我們外面 的器世間受用來說,我們不了解這個事實的真相之前,一天到晚為這個人忙,忙了半天萬一生了病的話,哎喲,失去 了,該怎麼辦?現在我們了解了這個真相以後,就發現了,唉!原來這個生死根本,就在這個上面,什麼?壞聚見。 這是根本的,本來就沒有我在,這是五蘊,這個五樣東西,它是無常、要壞的,因為你顛倒而執著,所以你認識了這 個一直在修行當中,安住在這個善法當中,所以你經過每一個步驟,在修行過程當中,種下每一步的善淨之業,然後 呢,到這一生快走的時候,你覺得現在我啊等在那兒啊!結果了,等在那兒結果了。以我們現在來說,我們一生祈求 念佛往生,然後呢,到那個時候啊,自己覺得是啊,這個娑婆世界是夠了苦,我本來一直求它,現在病了,快要死了,啊!那,美不可言!你會憂嗎?會悔嗎?嗯,自己的身體是如此,外面我們所受用的器世間同樣的道理,平常我們不了解啊!噯喲!忙這個,忙這個,忙那個,這樣,現在我們了解以後怎麼辦呢?說我們在這個地方要修行啊,還非借它不可,所以這個房子,房子有得住就好了!這樣,吃、用、噯!只要能夠維持就好了嘛!所以我當年剛出家的時候,老師就說,現在我們這個地方,一個小茅蓬啊,遮遮風啊!遮遮雨啊!我現在越想越美,越想越好 。你看,我們古代的大德│蓮池大師,他跑到那地方,他並沒有先跑去,噢唷!造一個大廟,然後這樣,沒有耶,他先跑去那地方,住在那裡,有人來了,好,好,好,有人送東西來,那麼我們就造一個,就這樣,始終這種狀態。所以,如果到那個時候啊,現在這個環境說要變化了、要被遷離了,假定你不了解這一點,你會若有所失,因為你所認識的只是這個,你了解以後,要你遷,遷到那裡去,遷到極樂世界去,嗨!歡喜得不得了,求之不得嘛,就是這樣,所以這地方特別說,你對於這個法有了認識,能夠有了法施勝解以後,一生當中,我們前面的能夠修這個,感得這個果報是將來的,那麼眼前呢?唉!當然不會憂悔,因為這樣,所以你身壞命終以後,當生善趣天世界當中,一定到好的地方去,這個善趣,包括整個的從人以上,然後呢,這個天有二種,這個天有二種,一般的世間的來說,就是我們的所謂欲天、色天、乃至於無色天,實際上這裡邊還包括第一義天,第一義天。通常在教理的正規講起來,這個第一義天當中,那是說的是平常說方便有餘土開始,就像這個裡面特別的我們目前學淨土法門的,這個的的確確是,在前面說的是善趣,天世界當中,你想嘛!剛才說的損壞以後,到那個地方去,那多好啊!
【見勝利已自能堪忍】
是說,噢!原來啊!修忍辱啊!有這麼大的殊勝利益啊!所以眼前吃一點小苦啊,你得到這麼大的大利益啊!啊,那美不堪言,這是為什麼我們必定要正確的認識,如理的思惟,要不然大家沒有正確的這個認識,總把修行看成個什麼,好像現修現買現賣一樣,對這個因果概念都弄不清楚,那個就錯了,那完全錯了,因為你因果概念弄不清楚,所以總覺得修行好像跑得來,這是一件快樂的事情,跑得來要坐享其成,天下哪有這樣事情,絕不可能,自然而然啊!你就不可能,小苦都忍不住,何況是大苦啊,前面這個是整個的談不到啦!所以不但自己做,還要「勸他行忍」,
【勸他行忍讚忍功德,見能行忍補特伽羅慰意慶喜。】
不但是勸他,然後呢,往內心深處深深得體會到,一開口一行為,啊,開口啊就讚歎,然後呢,行持啊,就跟它相應,自然而然,然後呢,不但自己如此,看見別人能夠行忍補特伽羅啊!「慰意慶喜」,好啊,歡喜啊!讚歎啊!這個是菩薩地說的,下面,
【攝波羅密多論云:「若有棄捨利他意,佛說忍為勝方便,世間圓滿諸善事,由忍救護忿過失。是具力者妙莊嚴,是難行者最勝力,能 息害心野火雨,現後眾害由忍除,諸勝丈夫堪忍鎧。惡人粗語箭難透,反成讚歎微妙華,名稱花鬘極悅意。」又云:「忍為巧處成色身,功德端嚴相好飾。」】
這個是攝波羅密多論上面的,這不管是前面的菩薩地也好,這個論也好,都是說學大乘行者的內容,那末這部份講的是忍辱,這個括弧裡面印的下面解釋就是這個,所以我們亦要看下面的文啊,那麼就會了解上面引的那段話的意義,
【謂有情邪行不退利他,從能摧壞眾多善根忿恚怨敵而為救護,下劣為害亦能堪忍,是極悅意莊嚴之具,諸難行者破煩惱逼惱最勝之力,能滅害心大火之水,諸暴惡人以邪行箭不能透鎧,微妙色身具金色相,奪諸眾生眼觀意思,是能造此黠慧巧師,以如此等眾多勝利而為讚歎。】
我們仍舊在括弧裡邊攝波羅密多論這地方看,這個一段話前面是引論,下面是解釋,是說我們不是要學菩薩乘嗎?學佛乘嗎?然後呢學佛乘是行菩薩行嗎?那時候要利廣利,盡法界虛空界一切有情嗎?但是現在啊,那個有情啊,都在顛倒、愚癡、大邪見當中,他的行為是非常的暴惡啊!你現在要去幫他忙救度他啊,噯呀!困難無比啊,那個時候就感覺到了,不行啊!不行啊!所以啊,就自己啊,就覺得,噯喲!我不行啊!這力量就怯弱了,啊!力量自己覺得不夠,所以對於這個利他的事業,就產生了退卻了,啊!所以說棄捨利他意,那時候怎麼辦呢?噯!他有一個非常 善巧的方法,什麼,忍,所以說佛啊,說忍啊!這個是最最殊勝的方法,能夠使得學大乘的行者,不退菩薩行最殊勝的方法是忍,是忍,是這樣,是第一句,第二句。因為你能夠忍,你就能夠不退你的菩薩行,不退你的菩薩行,於是能夠步步向上,反之你退,不能忍耐而退心,那個時候怎麼辦呢?你的善根啊,所以就到此為止,萬一你還發了脾氣什麼等等的話,那整個的善根被它摧毀掉了,所以說能摧壞眾多善根的忿恨怨敵,這個真正的善根最大的大怨家是瞋恚,後面會告訴我們。啊!這一個憎恚這個嚴重,這瞋恚的過患之大不得了,只有一個方法—忍,能夠從這一個摧毀善根的這個怨敵當中救護出來的,就是它。所以佛說這是殊勝方便,不但如此噢,那世間圓滿諸善事啊!也都是由忍救護的噢!都是由忍辱救護的噢,實際上呢,這個地方說世間圓滿啊,我們要了解啊!不是指我們輪迴世間的這個,應該這麼說,不是單單指,所以前面講共下士,這個共字有他的特別意義的,對下士來說,他要求的是世間圓滿,對中士對上士來說,我們求的是共世間圓滿,這個話怎麼講,你世間圓滿是增上生,到最後圓滿的是什麼—決定勝,就是佛的報身報土,這個靠什麼呢?靠忍來救護的,所以大家還記得嗎?前面啊,在
p. 287
【奪諸眾生眼觀意思,】
佛生的相好,在任何情況之下,你一看,啊,自然而然就把我們全部的人的精神給吸引去了,我們世間的人啊,哪幾種狀態,有種人一個醜八怪,你一看,噢喲!噢喲!你不要再去看他了,對不對?還一種剛才才說有很多人你看了以後,不但美啊,而且看了你歡喜的,那是什麼?佛呢,不管任何人,你祇要一看見他,不知不覺就好像看見最美的東西啊,你的意識就完全被他吸引去,根本因在這裡,當然注意噢!根本因,還要圓滿因噢!啊!這麼個好法,當我們想到這樣的話,自然而然,內心當中,不知不覺之間,油然生起,我要學,我要學,這個就是他所以說告訴我們啊!趣入修忍的方便,現在還沒有正式講修忍,這個讚歎忍的功德,說明這個忍的殊勝的利益,
【是能造此黠慧巧思,以如此等眾多勝利而為讚歎。】
啊,噢,說,你所以啊,有這樣的微妙的身相,啊!所以啊!能夠產生這樣的功效,就是剛才說,什麼功效?什麼樣的人,一看見啊!啊!被他全部吸引去了,這個結果,怎麼來的?哪,就是這個東西造成功的,是能夠造出這樣的微妙色身金色相的,這個最了不起的這個技師啊,就是他啊,誰啊?忍辱,是以如此等,這些這些,那實際上下面無量無邊的殊勝的利益讚歎,假定我們現在修學的時候,對這一點覺得特別需要的話,你就用多方面的找種種的殊勝的利益,眼前哪注意一件事情,我也常常特別說明,我們所以發脾氣為什麼?還是為了利害,噯!所以啊!貪著難捨 ,為什麼還是為了利害,假定我們了解了佛法以後,他不教教你說,噯喲,你這個利害放掉了,那的確教我們說了,不要說你們不願意學,我第一個就不願意學,而佛法恰恰相反呢,而說這個利害,這個利益不但不教你放掉,還教你認識真正得到這利益噢,不過不同的是我們見到的是用愚癡、顛倒,只看見眼前小小的利益,啊!結果忙了半天,辛苦了半天,哎喲!要想賺到那個,苦不堪言,忙完了半天啊!把我們送到地獄邊裡去,啊!受無量苦,現在佛法告訴我們,你真正要得到利益嘛!噯!你不要被他騙啊!然後你眼前稍微一點努力的話,得到這麼大的好處啊,現在不必說要一點辛苦,他反過來先告訴你,你要得到的利益,噯!這些是小的,沒有意思啊!有這麼大的好的好處啊!就策發我們,所以在這個地方,這一點我們特別應該深入思惟觀察,你能夠了解了這一點啊!我相信,沒有一個人例外的,人人都祇有一條路好走,幹什麼,學佛,幹什麼,出家,幹什麼,不但是形出家,而且啊會精進努力,忍耐種種的痛苦,噯!得到這個大利益,所以這地方就告訴我們啊,怎麼樣的,用種種的殊勝的利益來讚歎他,策發我們自己的好樂之心,把這個力量提得非常強烈,那個時候不是忙著去修噢!你還不曉得怎麼去修,只是把我們要修的心提起來,然後呢,那個時候好好地去學啊,好好地去學。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80
- 文章: 33485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第121卷 B面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第121卷 B面
日常法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 287 (2)
我們翻到287頁,開始講趣入方便的最後一段,我們說這個忍啊!有這麼大的好處,反過來的話呢?不能忍!能讓瞋恚的現行,造這個惡業的過患,現在繼續下去看第二行,最後,
【入行論云:「若勵摧忿勃,此現後安樂。」若能恆常修習堪忍不失歡喜,故於現法一切時中常得安樂,於當來世 破諸惡趣生妙善趣,畢竟能與決定勝樂,故於現後悉皆安樂,此等勝利皆由忍生。】
那麼這個引入行論上面,告訴我們,我們啊!現在真正應該作的事情,什麼呢?努力第一個啊!要摧毀那個瞋恨之心,瞋恚這個惡業,勃啊!那就是啊!突然之間,突然之間一種變色,平常一個人發脾氣的時候勃然大怒,形容怒的這種狀態,我們現在應該摧毀的,這個摧毀不是說浮浮泛泛、馬馬虎虎,應該努力地!應該勵心克己,啊!應該勵心克己,應該勵心克己,關於這個勵字後面有一個精進一度,到那個時候詳細說明。總之,這個在一切善法當中,包括把惡法的消除,把善法的增長,它這個精進是資糧善當中第一善都需要的地,至少我們現在心裡上面應該有這種認識,然後呢?把那個心裡建設起來,我要做這件事情一定要努力,一定要努力,全部精神貫注在這裡,這樣子去做,你能夠這樣的話,現在也好,後來也好。所以說,能夠恆常不斷的修習這個事情,哪一個事情?忍辱波羅密多,因為你能夠努力精進,勵心克己,當然是一切時處都在這個地方,那你就不捨歡喜。喲!平常說起來,這個怒,一定要一個境界現起的時候啊!才會發怒,你說境界沒有現起,沒有你發怒的地方,你怎麼個修法啊?這個地方是怎麼一回事情?是說要了解,你啊!境界現起的時候,你所以能夠擋得住的原因,必定是在境界沒有現起的時候,你已經有了思惟、觀察的力量,而且升起這個力量,對不對?前面一再說,我們也都能夠體會到,雖然善法上面不一定體會的很強,但是平常一般的事情上面啊!我們都體會得多,當我們不斷地習慣串習了以後,那麼那個時候境界現起的時候,不知不覺那個習慣就起來了。我們以前習慣的都是惡法,所以境界現起的時候不知不覺這個惡法現起,現在呢?你要修忍辱啊,一定要事先修對治,而事先修對治的時候啊 !那個時候什麼狀態呢?要努力,所以說勵,那麼這個勵是這樣講的,那個努力針對著什麼情況呢?就是平常我們心裡浮浮泛泛那個心,所以任何地方,你現在要注意到唷!這個當你平常一般狀態之中,你一觀察自己的內心就曉得了 ,啊!這個心是什麼心啊?無記相應的,所以我一直好用了凡四訓的這幾句話,平常是悠悠放任,你真正提起來的時候,內心上面有一種戰競惕厲現象,譬如說我們在這裡拜三十五佛,平常的時候,你就是說噯喲人家唸你就跟人家唸一遍,剛開始你沒唸會的時候,你要注意的去背呀,弄呀!是唸會了以後啊!就不對了,唸會了就隨口溜過 。對了,我想起來、那天晚上講熟、溜兩個字就是這樣子,剛開始你不熟,啊!你要去背啊,要去記啊!熟了以後啊 !就是隨口溜過,溜字曉得不曉得,三點水,一個留下的留,心裡面有沒有?心裡面啊!意思一下,浮在,浮在那個水面上一點點麵粉的樣子,這個本論上面,前面上面說浮在上面一點酸酒啊!那個沒有什麼味道,就是這個意思。啊 !所以我們在這個地方真正的一定要提起來,努力的提起來,恆常地思惟觀察跟法相應的這種狀態,那麼這個境界現起的時候啊!那個跟法相應的如理如量的這個力量現起來了,現起來了以後,境界現起的時候啊!你能夠擺得很 平。所以這個地方我們要注意喔!所以恆常修習,是這樣恆常修習法的,了解了這個地方,我們也可以知道,我們真 正平常的修行在什麼?就在思惟觀察,所以很不幸地是我們往往說現在修行,修行了,總覺得好像修行什麼?去拜佛 叫做修行,做早晚殿叫修行,打坐叫修行,結果呢?等到我們去上早晚殿啊!做這也沒味道,拜佛也沒味道,做這個 也沒味道,做那個也沒味道,實際上呢?根本問題,前面一再說,後面呢?到這地方真正用的時候,所以我在這裏再 提醒大家一下,你能夠經常這樣去做的話,就是不失歡喜,眼前雖然境界沒現起,你在思惟這個佛法,唉啊!你愈想愈歡喜,愈想愈對,平常心裡面啊!就浮浮泛泛,看見一個人啦跑過來大家就聊聊天,今天天氣好好好,就是這個樣 ,這種狀態,這毫無意思,然後你思惟法的時候,裡邊覺得,唉啊!這個裡邊啊!趣味無窮,當境界現起的時候,更 是使得你立刻感受到啊!以前隨煩惱起的這個熱惱之火,被善業,在惡業當中燃燒相,現在呢?確是啊!以淨法淨化 了以後啊!得到了那個調伏清涼相,就這樣啊!所以這個地方要告訴我們啊!恆常修習這個的話,你不失歡喜,因為 你能這樣呢?現在呢?常得安樂,喔!這個這麼清楚 ,這麼明白,這樣。上午我們剛才講得,乃至於人家罵你啊!不 但你沒有受傷,反而變成功讚歎你的最好的微妙花,不但如此啊!而且當來世破諸惡趣生妙善趣啊!喔!當然啦!現 在你不瞋,無貪無瞋無痴,你能夠如法相應的話,不但無瞋,而且無痴唷,所以在這個裡邊,能夠無瞋無痴的原因, 你進一步說的話,一定還有一個無貪在,所以,唉!在這個地方你不發脾氣怎麼還有無貪,你為什麼發脾氣?你有什 麼地方被傷害了,對不對,就是說你對你傷害這個東西貪著難捨,然後那個地方覺得被人家傷害了,譬如你有個好的東西被人家拿走了,或你的名氣被人家損害了,於是你自然發瞋了,當你不瞋的時候,噯,同樣的你所對你顧惜的這個東西啊!它就有不再執著它的力量在,你所以能夠做到這個的話,又是有個無癡在,多美啊!所以這個地方的修習,我們要了解啊!前面對這個法的認識,這世間上的人家說,這個人老成持重,這個人是不動聲色,是這個有修養的,是有修養的,可是萬一弄得不好,他雖然不動聲色,他下面一句話,他不一定是代表了跟法相應的修養,世間的,說不定人家說,這個人啦,府城甚深喔!下面他不一定講,但是如果講的話,說不定是說老奸巨滑,或者說笑裡藏刀,現在呢?完全不是,完全不是,完全不是,完全是跟法相應的,這個情況,我們要了解,所以啊!當然你眼前安樂,將來修了這個善法,一定感生善趣,然後這樣得生生增上啊!哈哈!必定,畢竟從決定的勝樂,到最後圓滿的是究竟勝,眼前增上生,最後是究竟決定勝,都在這上面,故於現後都安樂,這種殊勝的利益啊,都在這上面生起啦!前面這個道理告訴我們了,下面有一句話,再點醒我們一下,
【於此因果關係乃至未得堅固猛利定解之時,當勤修學。】
那前面這樣一個必然的關係,他處處地方提醒我們因果,我們現在要求的注意喔!目的是求的果,你要求果的時候,你因地上面就應該時時刻刻,心心念念,這樣,這個彼此間的關係,你啊!經過了啊!聽聞以後,如理思惟產生正確的認識以後,使它堅固,使它猛利,在你還沒有得到之前,所以說乃至未得之前啊!要努力去,就是我們現在這個時候,所以我們剛才特別解釋那個「勤」字喔!而這個勤字,你們現在慢慢體會啦,你們務必要去體會到它,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平常真正的修習,就在什麼?就在這個時候,固然你坐下來的時候,你在早晚課的時候,你在拜佛的時候固然是,而更重要的,在我現在的感覺,尤其是初機,確是離開了佛堂以後,所以你這個前面這個加行沒有準備的話,換句話說,你前面沒有準備工作,你匆匆忙忙跑到這地方的話,你心裡什麼狀態?請問,心裡什麼狀態,跟煩惱相應的,本來那邊你沒有準備,這種煩惱相應的,他就覺得悠哉悠哉滿歡喜地,今天叫你跑到那個佛堂裡去,你心裡還唉啊!真是麻煩,雖然這個心裡面沒有明確的概念,可是這個習性帶在這裡喔!所以乃至於現在啊!有人說,這個早晚課徒具於形式啊,是不如不要,我一聽這個話,我就曉得這個原因何在?為什麼啊!因為我自己犯的毛病就是這個,多少年來都是這樣,所以我們現在講修行,講道理,講了個半天啊!大部份人都是這樣說的,那麼是徒具形式,內容呢?好,沒有了,內容就沒有了,大家如果說不了解這個特質,然後呢?這個文章作了一大堆,啊!什麼樣的三藏十二部都看過,請問這是內容嗎?這一點我們啊!在這個地方務必要知道,那個是講道理固然如此,現在你念佛呢?現在你持戒呢?難道就是這個衣服穿得整整齊齊喔呀,這個條子,他那個怎麼樣?他那個怎麼樣?然後一點細節的地方,我們爭論不休,可是真正地關鍵在那裡呢?等到爭論完了以後,剩下來心裡面懶懶癱癱,所以爭論的時候在增長瞋心,懶懶癱癱,增長痴心,請問修行嗎?持戒嗎?念佛亦復如此,這是我們必定應該了解的,所以這個地方才是、才是。現在我們繼續講下去。那前面呢?是他殊勝的利益,現在呢?如果你不能忍,隨著這個瞋毒而轉,那個害處分兩部份,一個是現在看得見的;一個是現在看不見,所以不現見之過患者,現引論上面說明,
【瞋恚過患中,不現見之過患者,入行論云:「千劫所施集,供養善逝等,此一切善行,一恚能摧壞。」】
經過一千劫布施等等,積聚的那些啊!啊!供養善逝等,啊!那是不得了的,親自供養佛,我們呢曉得佛法當中,我們佛教當中,有一個很有名的一個人物,阿育王,阿育王唉呀很了不起,在印度啊!那是真是了不起,阿育王這個人家,在印度啊什麼地方,最有名,最好的東西拿這個,印度那個鈔票上面,印得那個東西就是阿育王那個標誌,三隻獅子,所以他們在他們的感受當中,這阿育王在印度是無出其右的,無出其右的一個人物,在我們中國還很難找到這麼一個人啦,為什麼呀?他的武功、文吏、武功、德行三方面,都是做一位千古的人啦所景仰的,喔!我們現在譬如說,漢武帝、唐太宗,武功很盛,但是他的德行也不一定特別怎麼樣,當然這種人有他非常了不起的地方。這是我,實際上呢?我也並沒有研究歷史,不敢啦,隨便的衡量,可是我的感覺,的的確確,喔!在印度的地位是無出其右的,他為什麼感得這個果報,佛在世的時候,供他什麼!什麼!一個沙對不對?啊!在那個地方看見佛來了,造了那個什麼東西,好像?我記不住了,好像是捧了一捧沙不曉得怎麼樣,去供了這個佛一下,就感得這麼大的果報,現在呢?不是什麼開玩笑,不是捧一下喔!經過一千劫的時間,然後呢?你所集的供養善逝等?供養佛陀等等,此一切善行啊!這麼大的功德啊!你祇要發一次脾氣摧壞掉了,啊!這麼嚴重法。
【此是如其聖勇所說錄於入行,曼殊室利遊戲經說,摧壞百劫所積眾善。】
哪,這樣,那個是上面啦這一位啊祖師啊!說了錄在裡邊的,還有下面的這個是論,論下面還一個經,經上面怎麼說呀哪!你這麼一發一次瞋心,就這麼百劫所積眾善,這個裡邊所以集的各式各樣的善,就是發一次脾氣那就摧毀 掉了,經論上面都這麼說,又引
【入中論亦說:「由起剎那忿恚意樂,能摧百劫修習施戒波羅蜜多所集諸善。」】
啊!剎那還是一下喔,升起這樣的這個瞋念來,就把百劫當中所修習的,看喔!下面這個非常嚴重喔!施、戒、波羅蜜多喔!不是說普通的布施喔!他是修習的布施波羅蜜多喔!換句話說,他這個百劫當中修的是什麼?是菩薩行喔!我們請問現在我們這種布施,我們這持戒有沒有跟菩提心相應?跟大菩提心相應這個功德是無量無邊哦,他經過了一百劫這樣去修學,所集的諸善喔!這麼發剎那的瞋恚竟破壞掉,啊!這點我們千萬不要把這個文字唸過喔!一定要把它深刻地記在心裡面,當你了解了這個概念了以後,現在我們不但應該注意不要發脾氣,而且應該注意到瞋的原因在什麼地方喔!所以啊!平常啊!我們見解特別強的人啊!動不動好歡喜跟人家爭論的人,千萬注意啊!剛開始的時候,我們不一定是發脾氣瞋的,但是就因為那個見解擺在那一個地方,梗在那裡,動不動積在那裡,等一下一下就發起來了,一發害了,這麼個嚴重法唷!所以我們必定要深深的找到這個因所在,深深的找到這個因所在,那麼這個是啊!講這麼壞善根這麼個厲害法,不過這下面有個特別說明,這麼嚴重的摧毀的這個善根,啊!這個瞋,是要瞋什麼樣的對象呢?所以說,
【須瞋何境者,或說菩薩或說總境,前者與入中論所說符合。】
說那麼這樣的嚴重的壞善根,發起這個脾氣,是不是一般發一個脾氣就算呢?還是發這個脾氣的對象有特定的呢 ?所以說,他瞋什麼樣的對象,那個境啦,就是所瞋的這個境界。啊!有的嘛,說所瞋的這個對象一定是個菩薩,有 的是說,不管你祇要發了脾氣對任何人這樣,那麼這兩者當中,說前者所瞋恚菩薩那個是跟入中論說的符合的,
【如云:「由瞋諸佛子,百劫施戒善、剎那能摧壞。」】
因為在這個入中論上面有這麼一個說明,由於你瞋恚諸佛子、佛子的話一定是指菩薩,在這種狀態當中,你啊! 百劫所修的這個施戒之善啊!那麼,一剎那,一剎那瞋恚一個菩薩的話就害了,就害了,實際上面呢?我們最近在讀 大寶積經啊!大寶積經上面也特別指出這件事情來,所以最後啊!那個迦葉尊者這麼說啊!對啊!這個事情這麼嚴重 啊!但是誰是菩薩我也不知道,啊!那麼為了這樣的起見啊!那麼不管是哪一個,我是絕對啊!不能發脾氣,後面等 一下還說,這個境界不管你知道不知道,那下面馬上就有了,所以我們在任何情況之下不可以,同時我們了解,他瞋 恚波羅蜜的圓滿啊!他在調伏什麼?在調伏我們自心,既然調伏我們自心的,我們管他對方是菩薩不是菩薩!對不對 ,修學佛法的,我們的目的一定要把握得住,這個地方所以強調這一點是說,萬一是個菩薩的話,唉!這麼個嚴重法 ,所以真正重要的話,不是在乎你避免那個過失啊!你一定要圓滿這個波羅蜜,所以我們必定要在這一點認識了以後 ,這個境界不管是哪一個,不管是哪一個都不能瞋,那麼繼續說下去,
【生恚之身者啊!】
那個剛才說你瞋的對象,現在呢?你自己本身是什麼個狀態,就是說發脾氣的這個人啦。
【入中論釋說:「菩薩生瞋且壞善根,況非菩薩而瞋菩薩。」】
對象是這個,然後呢?發脾氣這個人的話呢?它入中論上面的解釋,說這個菩薩啊!生了這個瞋,尚且如此,何況是不是菩薩,前面已經說過了,百劫修學了什麼,施戒波羅蜜多等喔!這個修施戒波羅蜜多一定是個菩薩喔!不是普通人!一個菩薩積了百劫,然後瞋恚一個菩薩的話,都壞掉,何況我們現在呢?對這一點是特別注意喔!特別注意,如果說我們不在這裡,不住在這裡,那我們不談這個,本來是凡夫,本來我們就是忙,忙下地獄的事情,本來就忙著六道輪迴的事情,現在我們有了個覺醒,跑到這個地方來,然後一觀照啊,菩薩都在那邊拼命地努力,我還是個凡夫,更要不曉得努力多少倍啊!這是我們平常經常應該策勵地,就算你沒有正式的修,你這個心當時提起來的話,那個就對了,那個就對了,然後呢?把這顆心繼續不斷,時時刻刻的把它增長、擴大它。
【境為菩薩隨知不知,見可瞋相隨實不實,悉如前說能壞善根。】
這個它就說明了,這個對象啊!是菩薩,不管你知道是不知道,你知道固然不可以,不知道不行,一樣的,實際上呢?我們拿一個眼前說一個譬喻吧!譬如說,我丟掉一個東西,把那個東西丟掉了,或者是燒掉了,燒掉了就是燒掉了,就是不會說,啊!我不知道,不知道了,火裡邊還會這燒掉了又現起來,會不會,當然不會,假定隨便燒掉一樣東西,沒關係,燒掉這張鈔票或是一百萬磅的英磅,對不起,你雖然不知道了,就是沒有,那就是我們必定要知道的,譬如說就這個菩薩,是不是菩薩你知不知,不管,還有呢?見可瞋相隨實不實,你看見他,可瞋之相,不管他是實在地、不實在地,這話怎麼講?這話怎麼講,這個地方要特別地說一下,啊?我們眼前常常有這種事情,有的時候啊!自己心裡面的不對,看見了這個境界是莫名其妙地自己就發脾氣,換句話說,這可瞋之相,實際上並不實在,啊!並不實在,這是我們剛才前面引的內容,喔!有一位同修啊!他自己心裡邊啊!自己啊他又自己不高興,隨隨便便就怪別人,啊!怪這個,瞋這個,所以說是不實在的。啊反過來,就是他真實狀態,他也不可以,因為菩薩要修的什麼?要修忍嘛!對不對,所以這個地方我們實的都不可以瞋,何況是不實的呢?所以不管實不實,你祇要瞋,那個時候的內心現起這個狀態,害了,害到什麼程度呢?就是說壞善根。
【總其能壞善根,非是定須瞋恚菩薩。」集學論云:」】
那麼上面說菩薩,實際上的總整個的來說,不一定啦!一定要瞋菩薩,他也有根據的,下面這個論上面,
【聖說一切有教中亦云,諸苾芻,見此苾芻以一切支禮髮爪塔,發淨心否。如是,大德。諸苾芻,隨此覆地下過八萬四千踰繕那乃至金輪,盡其中間所有沙數,則此苾芻應受千倍爾許轉輪王位。】
p. 288
【乃至「具壽鄔波離來世尊所,恭敬合掌安住一面,白世尊言,世尊說此苾芻善根如是廣大,世尊,如此善根何能微薄銷 滅永盡。鄔波離,若於同梵行所而為瘡患,為瘡患已我則不見有如是福,鄔波離,此大善根由彼微薄銷滅永盡。鄔波離,故於枯樹且不應起損害之心,況於有識之身。】
下面就印證這麼一段,在那個戒經上面有這麼一段事情。而這個佛啊!帶著大家,說諸位苾芻啊!諸苾芻啊!你們啊!看見沒有啊!那個時候,有一個苾芻啊!在禮這個塔,禮這個塔,所以他以一切支禮,那換句話說,那不是普通的一個小小的合掌、低頭,是五體投地的這樣,啊!而是以清淨心這個禮法禮,你們看見嗎?那麼說,看見了,看見了,於是啊世尊就說啊!諸位啊!你看啊!他這樣的清淨心禮這個塔啊!他隨他所禮的這個,譬如說我們現在拜下去,拜下去的這麼一塊地,你拜的面積有多大,從你這個地方開始一直向下,一直向下八萬四千深度,表示這麼深,一直到金輪,啊!這個經上面
日常法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 287 (2)
我們翻到287頁,開始講趣入方便的最後一段,我們說這個忍啊!有這麼大的好處,反過來的話呢?不能忍!能讓瞋恚的現行,造這個惡業的過患,現在繼續下去看第二行,最後,
【入行論云:「若勵摧忿勃,此現後安樂。」若能恆常修習堪忍不失歡喜,故於現法一切時中常得安樂,於當來世 破諸惡趣生妙善趣,畢竟能與決定勝樂,故於現後悉皆安樂,此等勝利皆由忍生。】
那麼這個引入行論上面,告訴我們,我們啊!現在真正應該作的事情,什麼呢?努力第一個啊!要摧毀那個瞋恨之心,瞋恚這個惡業,勃啊!那就是啊!突然之間,突然之間一種變色,平常一個人發脾氣的時候勃然大怒,形容怒的這種狀態,我們現在應該摧毀的,這個摧毀不是說浮浮泛泛、馬馬虎虎,應該努力地!應該勵心克己,啊!應該勵心克己,應該勵心克己,關於這個勵字後面有一個精進一度,到那個時候詳細說明。總之,這個在一切善法當中,包括把惡法的消除,把善法的增長,它這個精進是資糧善當中第一善都需要的地,至少我們現在心裡上面應該有這種認識,然後呢?把那個心裡建設起來,我要做這件事情一定要努力,一定要努力,全部精神貫注在這裡,這樣子去做,你能夠這樣的話,現在也好,後來也好。所以說,能夠恆常不斷的修習這個事情,哪一個事情?忍辱波羅密多,因為你能夠努力精進,勵心克己,當然是一切時處都在這個地方,那你就不捨歡喜。喲!平常說起來,這個怒,一定要一個境界現起的時候啊!才會發怒,你說境界沒有現起,沒有你發怒的地方,你怎麼個修法啊?這個地方是怎麼一回事情?是說要了解,你啊!境界現起的時候,你所以能夠擋得住的原因,必定是在境界沒有現起的時候,你已經有了思惟、觀察的力量,而且升起這個力量,對不對?前面一再說,我們也都能夠體會到,雖然善法上面不一定體會的很強,但是平常一般的事情上面啊!我們都體會得多,當我們不斷地習慣串習了以後,那麼那個時候境界現起的時候,不知不覺那個習慣就起來了。我們以前習慣的都是惡法,所以境界現起的時候不知不覺這個惡法現起,現在呢?你要修忍辱啊,一定要事先修對治,而事先修對治的時候啊 !那個時候什麼狀態呢?要努力,所以說勵,那麼這個勵是這樣講的,那個努力針對著什麼情況呢?就是平常我們心裡浮浮泛泛那個心,所以任何地方,你現在要注意到唷!這個當你平常一般狀態之中,你一觀察自己的內心就曉得了 ,啊!這個心是什麼心啊?無記相應的,所以我一直好用了凡四訓的這幾句話,平常是悠悠放任,你真正提起來的時候,內心上面有一種戰競惕厲現象,譬如說我們在這裡拜三十五佛,平常的時候,你就是說噯喲人家唸你就跟人家唸一遍,剛開始你沒唸會的時候,你要注意的去背呀,弄呀!是唸會了以後啊!就不對了,唸會了就隨口溜過 。對了,我想起來、那天晚上講熟、溜兩個字就是這樣子,剛開始你不熟,啊!你要去背啊,要去記啊!熟了以後啊 !就是隨口溜過,溜字曉得不曉得,三點水,一個留下的留,心裡面有沒有?心裡面啊!意思一下,浮在,浮在那個水面上一點點麵粉的樣子,這個本論上面,前面上面說浮在上面一點酸酒啊!那個沒有什麼味道,就是這個意思。啊 !所以我們在這個地方真正的一定要提起來,努力的提起來,恆常地思惟觀察跟法相應的這種狀態,那麼這個境界現起的時候啊!那個跟法相應的如理如量的這個力量現起來了,現起來了以後,境界現起的時候啊!你能夠擺得很 平。所以這個地方我們要注意喔!所以恆常修習,是這樣恆常修習法的,了解了這個地方,我們也可以知道,我們真 正平常的修行在什麼?就在思惟觀察,所以很不幸地是我們往往說現在修行,修行了,總覺得好像修行什麼?去拜佛 叫做修行,做早晚殿叫修行,打坐叫修行,結果呢?等到我們去上早晚殿啊!做這也沒味道,拜佛也沒味道,做這個 也沒味道,做那個也沒味道,實際上呢?根本問題,前面一再說,後面呢?到這地方真正用的時候,所以我在這裏再 提醒大家一下,你能夠經常這樣去做的話,就是不失歡喜,眼前雖然境界沒現起,你在思惟這個佛法,唉啊!你愈想愈歡喜,愈想愈對,平常心裡面啊!就浮浮泛泛,看見一個人啦跑過來大家就聊聊天,今天天氣好好好,就是這個樣 ,這種狀態,這毫無意思,然後你思惟法的時候,裡邊覺得,唉啊!這個裡邊啊!趣味無窮,當境界現起的時候,更 是使得你立刻感受到啊!以前隨煩惱起的這個熱惱之火,被善業,在惡業當中燃燒相,現在呢?確是啊!以淨法淨化 了以後啊!得到了那個調伏清涼相,就這樣啊!所以這個地方要告訴我們啊!恆常修習這個的話,你不失歡喜,因為 你能這樣呢?現在呢?常得安樂,喔!這個這麼清楚 ,這麼明白,這樣。上午我們剛才講得,乃至於人家罵你啊!不 但你沒有受傷,反而變成功讚歎你的最好的微妙花,不但如此啊!而且當來世破諸惡趣生妙善趣啊!喔!當然啦!現 在你不瞋,無貪無瞋無痴,你能夠如法相應的話,不但無瞋,而且無痴唷,所以在這個裡邊,能夠無瞋無痴的原因, 你進一步說的話,一定還有一個無貪在,所以,唉!在這個地方你不發脾氣怎麼還有無貪,你為什麼發脾氣?你有什 麼地方被傷害了,對不對,就是說你對你傷害這個東西貪著難捨,然後那個地方覺得被人家傷害了,譬如你有個好的東西被人家拿走了,或你的名氣被人家損害了,於是你自然發瞋了,當你不瞋的時候,噯,同樣的你所對你顧惜的這個東西啊!它就有不再執著它的力量在,你所以能夠做到這個的話,又是有個無癡在,多美啊!所以這個地方的修習,我們要了解啊!前面對這個法的認識,這世間上的人家說,這個人老成持重,這個人是不動聲色,是這個有修養的,是有修養的,可是萬一弄得不好,他雖然不動聲色,他下面一句話,他不一定是代表了跟法相應的修養,世間的,說不定人家說,這個人啦,府城甚深喔!下面他不一定講,但是如果講的話,說不定是說老奸巨滑,或者說笑裡藏刀,現在呢?完全不是,完全不是,完全不是,完全是跟法相應的,這個情況,我們要了解,所以啊!當然你眼前安樂,將來修了這個善法,一定感生善趣,然後這樣得生生增上啊!哈哈!必定,畢竟從決定的勝樂,到最後圓滿的是究竟勝,眼前增上生,最後是究竟決定勝,都在這上面,故於現後都安樂,這種殊勝的利益啊,都在這上面生起啦!前面這個道理告訴我們了,下面有一句話,再點醒我們一下,
【於此因果關係乃至未得堅固猛利定解之時,當勤修學。】
那前面這樣一個必然的關係,他處處地方提醒我們因果,我們現在要求的注意喔!目的是求的果,你要求果的時候,你因地上面就應該時時刻刻,心心念念,這樣,這個彼此間的關係,你啊!經過了啊!聽聞以後,如理思惟產生正確的認識以後,使它堅固,使它猛利,在你還沒有得到之前,所以說乃至未得之前啊!要努力去,就是我們現在這個時候,所以我們剛才特別解釋那個「勤」字喔!而這個勤字,你們現在慢慢體會啦,你們務必要去體會到它,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平常真正的修習,就在什麼?就在這個時候,固然你坐下來的時候,你在早晚課的時候,你在拜佛的時候固然是,而更重要的,在我現在的感覺,尤其是初機,確是離開了佛堂以後,所以你這個前面這個加行沒有準備的話,換句話說,你前面沒有準備工作,你匆匆忙忙跑到這地方的話,你心裡什麼狀態?請問,心裡什麼狀態,跟煩惱相應的,本來那邊你沒有準備,這種煩惱相應的,他就覺得悠哉悠哉滿歡喜地,今天叫你跑到那個佛堂裡去,你心裡還唉啊!真是麻煩,雖然這個心裡面沒有明確的概念,可是這個習性帶在這裡喔!所以乃至於現在啊!有人說,這個早晚課徒具於形式啊,是不如不要,我一聽這個話,我就曉得這個原因何在?為什麼啊!因為我自己犯的毛病就是這個,多少年來都是這樣,所以我們現在講修行,講道理,講了個半天啊!大部份人都是這樣說的,那麼是徒具形式,內容呢?好,沒有了,內容就沒有了,大家如果說不了解這個特質,然後呢?這個文章作了一大堆,啊!什麼樣的三藏十二部都看過,請問這是內容嗎?這一點我們啊!在這個地方務必要知道,那個是講道理固然如此,現在你念佛呢?現在你持戒呢?難道就是這個衣服穿得整整齊齊喔呀,這個條子,他那個怎麼樣?他那個怎麼樣?然後一點細節的地方,我們爭論不休,可是真正地關鍵在那裡呢?等到爭論完了以後,剩下來心裡面懶懶癱癱,所以爭論的時候在增長瞋心,懶懶癱癱,增長痴心,請問修行嗎?持戒嗎?念佛亦復如此,這是我們必定應該了解的,所以這個地方才是、才是。現在我們繼續講下去。那前面呢?是他殊勝的利益,現在呢?如果你不能忍,隨著這個瞋毒而轉,那個害處分兩部份,一個是現在看得見的;一個是現在看不見,所以不現見之過患者,現引論上面說明,
【瞋恚過患中,不現見之過患者,入行論云:「千劫所施集,供養善逝等,此一切善行,一恚能摧壞。」】
經過一千劫布施等等,積聚的那些啊!啊!供養善逝等,啊!那是不得了的,親自供養佛,我們呢曉得佛法當中,我們佛教當中,有一個很有名的一個人物,阿育王,阿育王唉呀很了不起,在印度啊!那是真是了不起,阿育王這個人家,在印度啊什麼地方,最有名,最好的東西拿這個,印度那個鈔票上面,印得那個東西就是阿育王那個標誌,三隻獅子,所以他們在他們的感受當中,這阿育王在印度是無出其右的,無出其右的一個人物,在我們中國還很難找到這麼一個人啦,為什麼呀?他的武功、文吏、武功、德行三方面,都是做一位千古的人啦所景仰的,喔!我們現在譬如說,漢武帝、唐太宗,武功很盛,但是他的德行也不一定特別怎麼樣,當然這種人有他非常了不起的地方。這是我,實際上呢?我也並沒有研究歷史,不敢啦,隨便的衡量,可是我的感覺,的的確確,喔!在印度的地位是無出其右的,他為什麼感得這個果報,佛在世的時候,供他什麼!什麼!一個沙對不對?啊!在那個地方看見佛來了,造了那個什麼東西,好像?我記不住了,好像是捧了一捧沙不曉得怎麼樣,去供了這個佛一下,就感得這麼大的果報,現在呢?不是什麼開玩笑,不是捧一下喔!經過一千劫的時間,然後呢?你所集的供養善逝等?供養佛陀等等,此一切善行啊!這麼大的功德啊!你祇要發一次脾氣摧壞掉了,啊!這麼嚴重法。
【此是如其聖勇所說錄於入行,曼殊室利遊戲經說,摧壞百劫所積眾善。】
哪,這樣,那個是上面啦這一位啊祖師啊!說了錄在裡邊的,還有下面的這個是論,論下面還一個經,經上面怎麼說呀哪!你這麼一發一次瞋心,就這麼百劫所積眾善,這個裡邊所以集的各式各樣的善,就是發一次脾氣那就摧毀 掉了,經論上面都這麼說,又引
【入中論亦說:「由起剎那忿恚意樂,能摧百劫修習施戒波羅蜜多所集諸善。」】
啊!剎那還是一下喔,升起這樣的這個瞋念來,就把百劫當中所修習的,看喔!下面這個非常嚴重喔!施、戒、波羅蜜多喔!不是說普通的布施喔!他是修習的布施波羅蜜多喔!換句話說,他這個百劫當中修的是什麼?是菩薩行喔!我們請問現在我們這種布施,我們這持戒有沒有跟菩提心相應?跟大菩提心相應這個功德是無量無邊哦,他經過了一百劫這樣去修學,所集的諸善喔!這麼發剎那的瞋恚竟破壞掉,啊!這點我們千萬不要把這個文字唸過喔!一定要把它深刻地記在心裡面,當你了解了這個概念了以後,現在我們不但應該注意不要發脾氣,而且應該注意到瞋的原因在什麼地方喔!所以啊!平常啊!我們見解特別強的人啊!動不動好歡喜跟人家爭論的人,千萬注意啊!剛開始的時候,我們不一定是發脾氣瞋的,但是就因為那個見解擺在那一個地方,梗在那裡,動不動積在那裡,等一下一下就發起來了,一發害了,這麼個嚴重法唷!所以我們必定要深深的找到這個因所在,深深的找到這個因所在,那麼這個是啊!講這麼壞善根這麼個厲害法,不過這下面有個特別說明,這麼嚴重的摧毀的這個善根,啊!這個瞋,是要瞋什麼樣的對象呢?所以說,
【須瞋何境者,或說菩薩或說總境,前者與入中論所說符合。】
說那麼這樣的嚴重的壞善根,發起這個脾氣,是不是一般發一個脾氣就算呢?還是發這個脾氣的對象有特定的呢 ?所以說,他瞋什麼樣的對象,那個境啦,就是所瞋的這個境界。啊!有的嘛,說所瞋的這個對象一定是個菩薩,有 的是說,不管你祇要發了脾氣對任何人這樣,那麼這兩者當中,說前者所瞋恚菩薩那個是跟入中論說的符合的,
【如云:「由瞋諸佛子,百劫施戒善、剎那能摧壞。」】
因為在這個入中論上面有這麼一個說明,由於你瞋恚諸佛子、佛子的話一定是指菩薩,在這種狀態當中,你啊! 百劫所修的這個施戒之善啊!那麼,一剎那,一剎那瞋恚一個菩薩的話就害了,就害了,實際上面呢?我們最近在讀 大寶積經啊!大寶積經上面也特別指出這件事情來,所以最後啊!那個迦葉尊者這麼說啊!對啊!這個事情這麼嚴重 啊!但是誰是菩薩我也不知道,啊!那麼為了這樣的起見啊!那麼不管是哪一個,我是絕對啊!不能發脾氣,後面等 一下還說,這個境界不管你知道不知道,那下面馬上就有了,所以我們在任何情況之下不可以,同時我們了解,他瞋 恚波羅蜜的圓滿啊!他在調伏什麼?在調伏我們自心,既然調伏我們自心的,我們管他對方是菩薩不是菩薩!對不對 ,修學佛法的,我們的目的一定要把握得住,這個地方所以強調這一點是說,萬一是個菩薩的話,唉!這麼個嚴重法 ,所以真正重要的話,不是在乎你避免那個過失啊!你一定要圓滿這個波羅蜜,所以我們必定要在這一點認識了以後 ,這個境界不管是哪一個,不管是哪一個都不能瞋,那麼繼續說下去,
【生恚之身者啊!】
那個剛才說你瞋的對象,現在呢?你自己本身是什麼個狀態,就是說發脾氣的這個人啦。
【入中論釋說:「菩薩生瞋且壞善根,況非菩薩而瞋菩薩。」】
對象是這個,然後呢?發脾氣這個人的話呢?它入中論上面的解釋,說這個菩薩啊!生了這個瞋,尚且如此,何況是不是菩薩,前面已經說過了,百劫修學了什麼,施戒波羅蜜多等喔!這個修施戒波羅蜜多一定是個菩薩喔!不是普通人!一個菩薩積了百劫,然後瞋恚一個菩薩的話,都壞掉,何況我們現在呢?對這一點是特別注意喔!特別注意,如果說我們不在這裡,不住在這裡,那我們不談這個,本來是凡夫,本來我們就是忙,忙下地獄的事情,本來就忙著六道輪迴的事情,現在我們有了個覺醒,跑到這個地方來,然後一觀照啊,菩薩都在那邊拼命地努力,我還是個凡夫,更要不曉得努力多少倍啊!這是我們平常經常應該策勵地,就算你沒有正式的修,你這個心當時提起來的話,那個就對了,那個就對了,然後呢?把這顆心繼續不斷,時時刻刻的把它增長、擴大它。
【境為菩薩隨知不知,見可瞋相隨實不實,悉如前說能壞善根。】
這個它就說明了,這個對象啊!是菩薩,不管你知道是不知道,你知道固然不可以,不知道不行,一樣的,實際上呢?我們拿一個眼前說一個譬喻吧!譬如說,我丟掉一個東西,把那個東西丟掉了,或者是燒掉了,燒掉了就是燒掉了,就是不會說,啊!我不知道,不知道了,火裡邊還會這燒掉了又現起來,會不會,當然不會,假定隨便燒掉一樣東西,沒關係,燒掉這張鈔票或是一百萬磅的英磅,對不起,你雖然不知道了,就是沒有,那就是我們必定要知道的,譬如說就這個菩薩,是不是菩薩你知不知,不管,還有呢?見可瞋相隨實不實,你看見他,可瞋之相,不管他是實在地、不實在地,這話怎麼講?這話怎麼講,這個地方要特別地說一下,啊?我們眼前常常有這種事情,有的時候啊!自己心裡面的不對,看見了這個境界是莫名其妙地自己就發脾氣,換句話說,這可瞋之相,實際上並不實在,啊!並不實在,這是我們剛才前面引的內容,喔!有一位同修啊!他自己心裡邊啊!自己啊他又自己不高興,隨隨便便就怪別人,啊!怪這個,瞋這個,所以說是不實在的。啊反過來,就是他真實狀態,他也不可以,因為菩薩要修的什麼?要修忍嘛!對不對,所以這個地方我們實的都不可以瞋,何況是不實的呢?所以不管實不實,你祇要瞋,那個時候的內心現起這個狀態,害了,害到什麼程度呢?就是說壞善根。
【總其能壞善根,非是定須瞋恚菩薩。」集學論云:」】
那麼上面說菩薩,實際上的總整個的來說,不一定啦!一定要瞋菩薩,他也有根據的,下面這個論上面,
【聖說一切有教中亦云,諸苾芻,見此苾芻以一切支禮髮爪塔,發淨心否。如是,大德。諸苾芻,隨此覆地下過八萬四千踰繕那乃至金輪,盡其中間所有沙數,則此苾芻應受千倍爾許轉輪王位。】
p. 288
【乃至「具壽鄔波離來世尊所,恭敬合掌安住一面,白世尊言,世尊說此苾芻善根如是廣大,世尊,如此善根何能微薄銷 滅永盡。鄔波離,若於同梵行所而為瘡患,為瘡患已我則不見有如是福,鄔波離,此大善根由彼微薄銷滅永盡。鄔波離,故於枯樹且不應起損害之心,況於有識之身。】
下面就印證這麼一段,在那個戒經上面有這麼一段事情。而這個佛啊!帶著大家,說諸位苾芻啊!諸苾芻啊!你們啊!看見沒有啊!那個時候,有一個苾芻啊!在禮這個塔,禮這個塔,所以他以一切支禮,那換句話說,那不是普通的一個小小的合掌、低頭,是五體投地的這樣,啊!而是以清淨心這個禮法禮,你們看見嗎?那麼說,看見了,看見了,於是啊世尊就說啊!諸位啊!你看啊!他這樣的清淨心禮這個塔啊!他隨他所禮的這個,譬如說我們現在拜下去,拜下去的這麼一塊地,你拜的面積有多大,從你這個地方開始一直向下,一直向下八萬四千深度,表示這麼深,一直到金輪,啊!這個經上面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80
- 文章: 33485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第122卷 A面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第122卷 A面
日常法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 288 (4)
三百二十萬!這麼三百二十萬里深的,這麼一塊,然後把它磨成功啊沙子,那麼由一粒沙子,你就得到一個什麼?轉輪聖王的這個位子,哦!就這麼,這樣的大的功德啊,不得了的功德,這功德之大啊,不得了的咦,下面乃至,下面一個具壽啊,這個具字啊,你們改一改,它文字上面寫一個且,具壽,平常我們說長老、長老就是這個,啊,那個鄔波離尊者,跑到世尊面前啊,請問世尊啊!說這一個比丘啊!他這麼樣的禮這個,他這麼大的善根是不是有可能=,做了一點不好的事情啊,善根統統能夠損壞掉了呢?佛告訴他,是的,什麼狀態啊,於同梵行,就是我們哪同道當中,而做了什麼犯了這個過患,瘡患,那麼它這個地方的瘡患,指什麼?就是指瞋心,所以,它下面說只要一犯了這個瘡患,一害了這個瞋心啊!我就再不看見他那些福報了,沒有了,就這樣大的善根,由於這麼一點點的這個毛病過失,就澈底的摧毀掉了,所以啊,世尊就警告說,鄔波離啊,所以啊,乃至於枯樹,為什麼叫枯樹?那個樹啊,還有派上用場,枯掉了以後,我們就摧枯拉朽,那簡直是,不要說啊,用,用不上,燒火都沒辦法的,那個枯掉的樹,你燒起火來都沒有的,乃至於這樣一點用場,都,東西都,沒有用場東西,你都不能啊,起一個損惱之心,何況是對於一般人,有識之身,他那個地方,並沒有說菩薩佛子或者是梵行者,這樣,特別說明的,真正重要的就是不管任何情況之下,你不要發脾氣,不要讓那個瞋恚啊,生起現行。下面特別解釋一下,壞善根,這個壞善根的解釋之前,我先要說明啊,平常我們,讀經等等,往往就囫圇吞棗,喃喃唸過去了,這個論字真正好的地方啊,它把每一個地方啊,它有一個認真的說明,不但說明,而且還很深細的抉擇,抉擇的話,就是辨別的非常清楚,所以平常我們往往讀經,覺得哎呀,很懂,等到你一讀論的話,你發現,原來你在門外,根本它到底說些什麼,完全不知道,所以我們真正要想修行,請問,你完全不知道你能修行嗎?當然不能,所以說種善根則可啊,真修行非要學它的原因在這裡,所以它下面辨別,這個斷善根是什麼?壞善根前面已經講過了,講四力懺悔的時候,記得不記得,現在這地方又辨明一下。
【壞善根義,有諸智者作如是說,摧壞先善速疾感果之功能,令果久遠,先當出生瞋等之果,非後遇緣不自生果,以世間道皆 不能斷所斷之種,定不能斷煩惱種故。】
他為什麼要這麼辨呢?就是有些人哪,會這樣說,而且這些人,還不是普通人喔,諸智者,這個情況啊,在當年 這個印度、西藏,乃至於我們中國,都是這樣,現在我們張眼一看哪,也立刻可以看得見,不要說眼前一般的人哪, 只是做些文字功夫的,我們看我們歷代的祖師大德們,的的確確有的人哪,對這個經的文義這麼解釋,有的人對這個 經的文義這麼解釋,我們這一些祖師大德,的的確確我們都很尊重、很恭敬,他也有成就,所以公認為祖師大德,這 個什麼?智者!那麼,這個地方也是如此,是不是很明白,如果說確定不移的話,那麼彼此之間那些祖師大德所說的 話,一定沒有什麼爭議,既然彼此間有爭議,他說他,你說你,這個裡邊有問題,這樣,所以說這個本論啊,它每一 個地方,辨別的非常深細,讓你啊,對於真實的內涵是了無餘遺,那個時候你去如法行持的話,你不會出毛病,啊, 這是我們必定應該知道的,所以這個智者兩個意思,這樣,所以有的這些啊,這個祖師們啊,他這麼說什麼叫摧壞善 根啊,就是說把你很快感果的功能啊,暫時不能感果,實際上呢造了這個以前的這個善業,這個業還在,只是說眼前 哪,先感得什麼?先感得那個瞋恚之果,所以說先當出生瞋等之果,這個先出生,而善根那個果呢?原來那個善根果 啊只是令果久遠,不是說後面哪不生,所以他說非後面遇了緣哪,它還是會生的,不是後面遇了這個善緣啊不生果, 它有理由的哦,下面說,以世間道,因為普通的世間道,是不能斷這個,這個一切的有漏種子,所以啊這個有漏的這 個煩惱種啊,它不能斷除,不能斷除,他是根據這個,既然世間有漏之法不能斷除那個種子,那個種子的話相當於現 在我們說,造了一個善業有一個善種子,造了惡業有惡種子,所以這個瞋恚是個世間道,世間道是不能斷那個種子的 ,可是因為你瞋恚了以後,所以你那個瞋的果先生起,而本來所積的這個善根,這個種子啊,是暫時生不起來,只是 使得這個果報啊,久遠以後才起,這種說法,咦,現在呢?大師在這個地方,特別告訴我們。
【然此理不定。】
他倒不一定啊馬上否定它,啊說不對或者對,而說不一定,不一定,啊,我們看看哦!他一定呀,要辨別的很深 細以後,然後啊如理的抉擇,那一個才是。
【如諸異生,以四對治力,淨治不善所獲清淨,雖非斷種,然後遇緣其異熟果定不生故。】
根據什麼?根據這個,就好像我們凡夫一樣,說反過來說吧,我們修啊,善行、懺悔,懺悔的時候啊,以所謂說 四力去對治它,用四個對治的力量,把以前所積的種種的不善之業啊,都懺悔乾淨,淨治了,那個時候獲得了清淨了 ,清淨是清淨了,對不起,這個種沒有斷哦,如果說斷了種的話,你就證聖果了,對不對?咦,所以沒有,沒有證聖 果,只是說你淨治了罪障以後,然後呢你可以如理修行,然後呢,一步一步上去,從集資、加行,而證道,然後呢? 先證的話是漸修,然後呢到佛果,是這樣的哦!所以它那個種的確沒有斷哦,但是它雖然種沒有斷,因為啊,你經過 了四力對治以後,以後雖然遇緣的話,咦,那個時候雖然遇到緣啊,你那個惡法它不會感果的,既然惡法不一定感果 的話,請問善法當然也不一定感果,至於說到底感不感,它沒有說啊!這個啊,這個啊,這地方已經說明了,前面在 這地方,四力對治當中,已經很明白的說明,假如你的四力圓滿的,能夠對治它的話,一定不感果,對不對?所以這 地方說,你如果說能夠以四力對治獲得清淨,這兩個字很重要哦,獲得清淨的時候啊,那個時候你的惡業啊,將來雖 然遇緣的話,其異熟果定不生故,確定不會再生起的。
【又已感異熟善 不善業,雖非斷種,然後遇緣亦定不生異熟果故。】
除了這個以外,還有一個,我們造了這個業以後啊,造完了業以後,一定感果的,那麼等到你再感完,感了那個 果以後,善業感善果,不善業感惡果,那個時候感了這個業以後,這個種還在哦,雖非斷種,然後再遇緣的話,它也 不一定生。第三個。
【又加行道得頂忍時,未斷邪見及惡趣因不善種子,然遇緣時,亦定不起邪見及惡趣故。】
哦!他一層一層深入,除了上面這個情況以外,還有修行的加行位上面,加行位有四個,所謂暖、頂、忍、世第 一諦,世第一諦後面的話,那就見道了,見道了,當然哪,把那不善的種子啊,整個的就斷除掉了,所以在這個頂位 跟忍位的時候啊,他那個邪見、惡趣因的種子啊,對不起,他沒斷掉,雖然沒斷掉,但是你只要得到這個位,他以後 雖然遇緣啊,他也不會生起邪見以及去到惡趣,他也不會的,從這地方說明了什麼?說明了前面他,那個諸位智者, 前面那些祖師們說這個話不對,前面祖師們說的根據是什麼?他根據說因為世間道不能斷種子,那麼現在呢?就告訴 你了,咦,這個種子還在,對不起,他不感果,不感果,就是這個道理啊!我們在這個地方,一定要分別的清楚。
【又如前引『諸業於生死隨重。』隨先熟一善不善業,暫遮餘業成熟之位,僅以此義不能立為壞善不善,亦未說故 。】
嗯,這地方進一層的再說,我們除了這個以外,另外就是業感果的這一個,啊!原則上面前面已經說過了,諸業 生死,說我們在生死輪迴當中,這個業以往造的業,感果的次第是怎麼樣呢?我們曉得隨重、近、串習,然後呢?在 最前的先感果,對不對啊?所以說,他,當一個業感果的時候,其他的業啊,好,停在那裡,所以他只要感一個,而 感的次第是隨重、近、串習先後,這樣來的,當這個感了果,其他都是暫遮餘業成熟之位,其他的造的業啊,暫時被 遮止了,他就停在那裡不動,所以單單說這一個,如果說就這樣叫做壞善根的話,那是不合理的,他並沒有說,那以 後這樣,因為前面那諸智者怎麼講,他說那眼前哪,先讓那個瞋的惡果先生起,說這個善根啊以後,結果呢?我們造 了種種的業,下一生真正感果的,除了這個以外,其他的下一生啊,嘿跟著來啊,他並沒有說,因為這一個果,這一 個業,先成熟了,下面那些業斷掉啊,壞掉啊,並沒有啊,同樣的道理,我們這地方就了解了,所以這個前面,這些 人說的這個話不合理。
【又異熟暫遠,不能立為壞善根義。】
要曉得這個異熟是暫時不感果啊,這個絕對不能在從這一個概念上面來說,這個叫做壞善根,這個不可以的。
【若不爾者。】
假定是,不是這樣,反過來說,假定說這個異熟暫時不感果,就叫做壞善根的話,那下面這個毛病就來了,下面 什麼毛病?
【應說一切有力不善業,皆壞善根故。】
應該說不管你做什麼,凡是造的惡業的話都會壞善根,為什麼?你造了這個惡業以後,他一定感惡果嘛,假定說 這個令那個善業啊暫時不感果,先讓那個惡業感果,這一點上面,就算做壞善根的話,那豈不是所有的這個有力的惡 業,他一定先感果,那麼,這個善根,都不都壞掉了嗎?實際上不是,所以我們要了解這個地方的壞善根,是特別指 說,你一旦造了這個業以後,儘管將來遇見那個善緣的話,他就再起不來了,這麼個嚴重法哦,這麼個嚴重法啊,平 常我們造了一點惡業,如果善根沒有壞的話,我們也有善業,也有惡業,如果惡業重的話,你先墮落,墮落完了以後 啊,他這個善根又來了,又成就了,是啊,比如說我們說我們修學過程當中,正見、軌則、尸羅、淨命,啊,萬一你 不能做得圓滿,那麼那個時候你只要正見未壞,然後呢?其他的地方做得稍微一點不大對的話呢,那個時候啊你第一 個,你可以不墮落惡道,不墮落這個地獄等等,墮龍當中,等到下一世,那麼賢劫千佛當中,看你的這個業的輕重, 起來的時候,耶,他那個善根,還在啊,遇見那個緣他就成就了,就這樣,就成就了,這一種情況是什麼,就是惡業 先成熟,惡業先成熟,他那個善業啊,等到前面的惡業成熟了以後,那個善業的力量還在,他會感果的,現在這地方 壞善根,是,不是,儘管這個惡業成熟了,等到惡業完了以後,他那個外面的外緣再來的時候,你那個善根沒有感果 的力量的,懂不懂啊?清楚不清楚
【故於此中清辯論師如前所說,以四種力淨治不善,及由邪見損害之心摧壞善根,俱如敗種,雖遇助緣而不發芽,後雖遇緣亦不能生果。】
那麼,前面這個裡邊啊,清辯論師特別把這一件事情,說壞善根的意義,反顯,就像拿四力淨治不善以後,那麼 這個惡業就不會再感得惡果了,反過來說你種了善根,雖然種了善根,由邪見的損害之心,摧壞了善根。 那麼,那個 時候這個善業,也不能感善果了,不管他是惡也好,是壞也好,那個種子就像什麼,就像敗種,那個種已經損壞掉了 ,就像一個稻子一樣,你把那個稻子火裡面烤一烤,然後呢把那個稻子水裡面泡了,發發霉,對不起,到那個時候啊 ,雖然到了春天來了以後啊,擺在土裡邊,然後呢?晒了太陽加了肥料,這種助緣加上去啊,他不會發芽的,啊,所 以我們種的善根也好,或者惡業也好,同樣的道理,如果說摧壞了以後,那就不能生果的,這個才是啊,對斷善根的 真義。
【又如前說,雖以四力淨所造罪而得清淨,而與發生上道遲緩無相違義。】
啊,這個是,除了這個以外又順便說明一下,前面曾經說過,我們四力懺悔了以後,得到清淨了以後,是的,這 個惡果是不感了,啊,惡果是不會感的,但是並不是說,這個惡業沒有影響哦,什麼影響啊?是影響這樣,你去修行 的時候,要想很快證果啊,對不起,那慢了,那要慢很久很久,啊,這樣,所以它下面特別說明這個差別。
【故有一類,雖壞布施護戒之果圓滿身財,然不能壞修習能捨及能斷心作用等流,後仍易起施戒善根。】
他那個破壞,就是我們的善業,這個善業,有很多人哪造了惡業以後,就把布施持戒這種感得圓滿身財的這個果 報,異熟果啊斷掉了,異熟是斷掉了,但是呢,它那個等流啊,耶,妙呢,下一次遇緣的時候,他不一定啊,會啊, 很有錢,為什麼啊?他布施那個異熟的因,當時造了壞事啊,破壞掉了,啊,這個異熟因,但是呢,他破壞的時候, 這個因是破壞了,異熟的因是破壞了,這個等流因沒有破壞,所以他第二世啊窮得要命,窮得要命,窮雖然窮,耶, 他這個布施心卻猶在,所以他不能斷修習能捨,這個就布施來說,能斷的就是持戒,他那個持戒心還在,所以這個我 們要後仍易起施戒善根,那一種情況之下,他對於布施持戒的善根啊,還是啊,容易生起來的,另外一類呢。
p. 289
【又有一類,雖壞施戒作用等流同類相續,然未能壞發生圓滿身資財等。】
耶,反過來有一種,妙呢,他做了壞事,破壞了這個善的事情以後啊,他下一生啊,就看他破壞是怎麼個破壞法 ,有一類啊,他作用等流,那個等流心破壞了,以前是布施的,可是這一生啊,耶,碰見這個因緣的話,他布施不能 布施,持戒也不能持戒,但是卻是感得圓滿的財位,乃至於啊,這個身,身相什麼,我們持戒能夠得到人天的果報, 也許這裡大家就奇怪了,這怎麼可能,對呀,哪,現在我們啊眼前的仔細觀察一下,就對了,眼前觀察一下就對了, 比如說我們哪現在啊布施啊、持戒啊,這樣到那個時候啊,你啊,心裡面啊生起了邪見了,嗯,這個東西沒有什麼意 思,生起了大邪見,但是呢,你這個行為本身啊,並沒有做特別的惡的行為,所以那個時候因地當中啊,什麼,就是 你把你那個心因破壞掉了,因為你沒有啊行為上面造很大的惡跡,所以到下一世,你外面的行為上面的沒破壞,這個 異熟還感果,可是你心裡上面不對,以及眼前我們布施等等,也是這樣,所以他為什麼講不管是布施、持戒、忍辱等 等,一定啊,以意樂為先的原因,就是這樣,我們眼前也看得見很多人,啊,喔,他那個錢啊,多得不得了,但是啊 ,他那個心啊,啊,那縮成一團,不要說布施,不肯布施,自己用啊,都捨不得用,就是這種狀態,所以啊我們每一 個地方,辨別得很清楚了以後,自然對這一種行相,我們就了解的清清楚楚。
【又有一類如前所說,若不瞋恚授記菩薩,一劫所能圓滿道證,由起瞋心自相續中已有之道,雖不棄捨,然一劫中 進道遲緩。】
還有一類,像前面所說的,發了瞋心以後,他下面特別有一句話,若不瞋恚授記菩薩,你發了這個瞋心以後,假定你所瞋的對象,是一個已授記的菩薩,這個罪過就完了,你想懺悔,懺得乾淨的可能性太少太少了,簡直太少太少了,下面有個證據的,說萬一這是個菩薩,而且是授記的菩薩,通常這個授記有一個標準啊,這不是普普通通的菩薩,說你一旦對這個授記的菩薩瞋恚,對不起,你要想懺乾淨啊,很難,那麼現在呢?他倒瞋恚並不是瞋恚這個授記的菩薩,是普通的,那個時候,這種瞋心啊,你可以啊淨除的,雖然經過四力懺悔了,淨除了,但是淨除是淨除了,你要想在這一個短的時候之內啊,能夠修行證道,對不起,不行,為什麼呀?因為由自相續當中,前面已經積累的這一個善根,被這一下的瞋心破壞掉了,這個感果的這個,是不會有了,懺悔了,這個瞋心,這個惡業啊經過懺悔以後,把它清除掉了,可是積累的這個資糧本身啊,就被這一個瞋念,統統摧毀掉了,有這麼的嚴重法。
【總之如淨不善,非須盡淨一切作用,故壞善根亦非壞盡一切作用,此極重要。】
這個地方是特別辨明,對善的事情做了以後壞善根,以及做了壞的事情,經過如理的懺悔修持以後,淨除這個這個壞的,我們一定要辨別得很,辨別得清楚,啊,作用的話,就是感果的異熟方面的功能 ,是善根,也是特別的,這個我們要了解,這個概念前面,所以他引啊,有很多啊,有很多啊,這個布施、持戒這個果在,當然等流沒有了,還有一種呢,果雖然沒有了,布施持戒的果雖然沒有了,下一生感得的很窮,但是,他就是布施的施心還在,這個地方,我們要辨別得非常清楚。
【唯應依止佛陀聖教及依教之正理而善思擇,故當善閱經教而善思擇。】
這一個地方,他特別下一個結論,因為前面剛開始的時候啊,他為什麼要這樣辨?因為有的那些智者,換句話說 ,拿我們來說,有的那些祖師們這樣說,啊,那個就牽涉到我們現在目前真正實用的啊,說這個祖師這麼說,那個祖 師這麼說,大家的概念啊,莫衷一是,更進一步,現在我們眼前啊,更是不要說祖師,啊那更是百家競鳴,各說各的 ,那麼我們怎麼辦呢?我們一定要依止佛陀的聖教,啊然後呢?佛陀的聖教,還要經過細辨正理而善思擇,所以一定 要根據大經大論,那麼本論還有一個特別的好處,什麼好處啊,你就是個大經大論啊,各家各派的說法又有不同,本 論的真正殊勝的地方就在這裏了,經過他這樣的抉擇以後,你曉得,哦!原來啊!龍樹菩薩性宗一系,解釋的意趣在 那裏,然後無著菩薩相宗一系,解釋的意趣在那裏,彼此之間絕對沒有矛盾衝突,只有什麼?只有深淺程度的不一樣 ,乃至於針對的對象差別,這一個,你對這一個完全了解了以後的話,那就對了,所以一定要告訴我們善思擇,既然 你要這樣的話,你要善閱經教,這個閱這個經教,不是單單讀看哦,我們現在看,看是看得很多啊!但是不善閱,這 很重要,這很重要,要善閱這是善聞,善思擇要善思,那個要把握住這個真正的正義,那就對了。
【如是能引極非可愛粗猛異熟,及能滅除餘業所引最極可愛無量異熟,是為非現見之過患。】
日常法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 288 (4)
三百二十萬!這麼三百二十萬里深的,這麼一塊,然後把它磨成功啊沙子,那麼由一粒沙子,你就得到一個什麼?轉輪聖王的這個位子,哦!就這麼,這樣的大的功德啊,不得了的功德,這功德之大啊,不得了的咦,下面乃至,下面一個具壽啊,這個具字啊,你們改一改,它文字上面寫一個且,具壽,平常我們說長老、長老就是這個,啊,那個鄔波離尊者,跑到世尊面前啊,請問世尊啊!說這一個比丘啊!他這麼樣的禮這個,他這麼大的善根是不是有可能=,做了一點不好的事情啊,善根統統能夠損壞掉了呢?佛告訴他,是的,什麼狀態啊,於同梵行,就是我們哪同道當中,而做了什麼犯了這個過患,瘡患,那麼它這個地方的瘡患,指什麼?就是指瞋心,所以,它下面說只要一犯了這個瘡患,一害了這個瞋心啊!我就再不看見他那些福報了,沒有了,就這樣大的善根,由於這麼一點點的這個毛病過失,就澈底的摧毀掉了,所以啊,世尊就警告說,鄔波離啊,所以啊,乃至於枯樹,為什麼叫枯樹?那個樹啊,還有派上用場,枯掉了以後,我們就摧枯拉朽,那簡直是,不要說啊,用,用不上,燒火都沒辦法的,那個枯掉的樹,你燒起火來都沒有的,乃至於這樣一點用場,都,東西都,沒有用場東西,你都不能啊,起一個損惱之心,何況是對於一般人,有識之身,他那個地方,並沒有說菩薩佛子或者是梵行者,這樣,特別說明的,真正重要的就是不管任何情況之下,你不要發脾氣,不要讓那個瞋恚啊,生起現行。下面特別解釋一下,壞善根,這個壞善根的解釋之前,我先要說明啊,平常我們,讀經等等,往往就囫圇吞棗,喃喃唸過去了,這個論字真正好的地方啊,它把每一個地方啊,它有一個認真的說明,不但說明,而且還很深細的抉擇,抉擇的話,就是辨別的非常清楚,所以平常我們往往讀經,覺得哎呀,很懂,等到你一讀論的話,你發現,原來你在門外,根本它到底說些什麼,完全不知道,所以我們真正要想修行,請問,你完全不知道你能修行嗎?當然不能,所以說種善根則可啊,真修行非要學它的原因在這裡,所以它下面辨別,這個斷善根是什麼?壞善根前面已經講過了,講四力懺悔的時候,記得不記得,現在這地方又辨明一下。
【壞善根義,有諸智者作如是說,摧壞先善速疾感果之功能,令果久遠,先當出生瞋等之果,非後遇緣不自生果,以世間道皆 不能斷所斷之種,定不能斷煩惱種故。】
他為什麼要這麼辨呢?就是有些人哪,會這樣說,而且這些人,還不是普通人喔,諸智者,這個情況啊,在當年 這個印度、西藏,乃至於我們中國,都是這樣,現在我們張眼一看哪,也立刻可以看得見,不要說眼前一般的人哪, 只是做些文字功夫的,我們看我們歷代的祖師大德們,的的確確有的人哪,對這個經的文義這麼解釋,有的人對這個 經的文義這麼解釋,我們這一些祖師大德,的的確確我們都很尊重、很恭敬,他也有成就,所以公認為祖師大德,這 個什麼?智者!那麼,這個地方也是如此,是不是很明白,如果說確定不移的話,那麼彼此之間那些祖師大德所說的 話,一定沒有什麼爭議,既然彼此間有爭議,他說他,你說你,這個裡邊有問題,這樣,所以說這個本論啊,它每一 個地方,辨別的非常深細,讓你啊,對於真實的內涵是了無餘遺,那個時候你去如法行持的話,你不會出毛病,啊, 這是我們必定應該知道的,所以這個智者兩個意思,這樣,所以有的這些啊,這個祖師們啊,他這麼說什麼叫摧壞善 根啊,就是說把你很快感果的功能啊,暫時不能感果,實際上呢造了這個以前的這個善業,這個業還在,只是說眼前 哪,先感得什麼?先感得那個瞋恚之果,所以說先當出生瞋等之果,這個先出生,而善根那個果呢?原來那個善根果 啊只是令果久遠,不是說後面哪不生,所以他說非後面遇了緣哪,它還是會生的,不是後面遇了這個善緣啊不生果, 它有理由的哦,下面說,以世間道,因為普通的世間道,是不能斷這個,這個一切的有漏種子,所以啊這個有漏的這 個煩惱種啊,它不能斷除,不能斷除,他是根據這個,既然世間有漏之法不能斷除那個種子,那個種子的話相當於現 在我們說,造了一個善業有一個善種子,造了惡業有惡種子,所以這個瞋恚是個世間道,世間道是不能斷那個種子的 ,可是因為你瞋恚了以後,所以你那個瞋的果先生起,而本來所積的這個善根,這個種子啊,是暫時生不起來,只是 使得這個果報啊,久遠以後才起,這種說法,咦,現在呢?大師在這個地方,特別告訴我們。
【然此理不定。】
他倒不一定啊馬上否定它,啊說不對或者對,而說不一定,不一定,啊,我們看看哦!他一定呀,要辨別的很深 細以後,然後啊如理的抉擇,那一個才是。
【如諸異生,以四對治力,淨治不善所獲清淨,雖非斷種,然後遇緣其異熟果定不生故。】
根據什麼?根據這個,就好像我們凡夫一樣,說反過來說吧,我們修啊,善行、懺悔,懺悔的時候啊,以所謂說 四力去對治它,用四個對治的力量,把以前所積的種種的不善之業啊,都懺悔乾淨,淨治了,那個時候獲得了清淨了 ,清淨是清淨了,對不起,這個種沒有斷哦,如果說斷了種的話,你就證聖果了,對不對?咦,所以沒有,沒有證聖 果,只是說你淨治了罪障以後,然後呢你可以如理修行,然後呢,一步一步上去,從集資、加行,而證道,然後呢? 先證的話是漸修,然後呢到佛果,是這樣的哦!所以它那個種的確沒有斷哦,但是它雖然種沒有斷,因為啊,你經過 了四力對治以後,以後雖然遇緣的話,咦,那個時候雖然遇到緣啊,你那個惡法它不會感果的,既然惡法不一定感果 的話,請問善法當然也不一定感果,至於說到底感不感,它沒有說啊!這個啊,這個啊,這地方已經說明了,前面在 這地方,四力對治當中,已經很明白的說明,假如你的四力圓滿的,能夠對治它的話,一定不感果,對不對?所以這 地方說,你如果說能夠以四力對治獲得清淨,這兩個字很重要哦,獲得清淨的時候啊,那個時候你的惡業啊,將來雖 然遇緣的話,其異熟果定不生故,確定不會再生起的。
【又已感異熟善 不善業,雖非斷種,然後遇緣亦定不生異熟果故。】
除了這個以外,還有一個,我們造了這個業以後啊,造完了業以後,一定感果的,那麼等到你再感完,感了那個 果以後,善業感善果,不善業感惡果,那個時候感了這個業以後,這個種還在哦,雖非斷種,然後再遇緣的話,它也 不一定生。第三個。
【又加行道得頂忍時,未斷邪見及惡趣因不善種子,然遇緣時,亦定不起邪見及惡趣故。】
哦!他一層一層深入,除了上面這個情況以外,還有修行的加行位上面,加行位有四個,所謂暖、頂、忍、世第 一諦,世第一諦後面的話,那就見道了,見道了,當然哪,把那不善的種子啊,整個的就斷除掉了,所以在這個頂位 跟忍位的時候啊,他那個邪見、惡趣因的種子啊,對不起,他沒斷掉,雖然沒斷掉,但是你只要得到這個位,他以後 雖然遇緣啊,他也不會生起邪見以及去到惡趣,他也不會的,從這地方說明了什麼?說明了前面他,那個諸位智者, 前面那些祖師們說這個話不對,前面祖師們說的根據是什麼?他根據說因為世間道不能斷種子,那麼現在呢?就告訴 你了,咦,這個種子還在,對不起,他不感果,不感果,就是這個道理啊!我們在這個地方,一定要分別的清楚。
【又如前引『諸業於生死隨重。』隨先熟一善不善業,暫遮餘業成熟之位,僅以此義不能立為壞善不善,亦未說故 。】
嗯,這地方進一層的再說,我們除了這個以外,另外就是業感果的這一個,啊!原則上面前面已經說過了,諸業 生死,說我們在生死輪迴當中,這個業以往造的業,感果的次第是怎麼樣呢?我們曉得隨重、近、串習,然後呢?在 最前的先感果,對不對啊?所以說,他,當一個業感果的時候,其他的業啊,好,停在那裡,所以他只要感一個,而 感的次第是隨重、近、串習先後,這樣來的,當這個感了果,其他都是暫遮餘業成熟之位,其他的造的業啊,暫時被 遮止了,他就停在那裡不動,所以單單說這一個,如果說就這樣叫做壞善根的話,那是不合理的,他並沒有說,那以 後這樣,因為前面那諸智者怎麼講,他說那眼前哪,先讓那個瞋的惡果先生起,說這個善根啊以後,結果呢?我們造 了種種的業,下一生真正感果的,除了這個以外,其他的下一生啊,嘿跟著來啊,他並沒有說,因為這一個果,這一 個業,先成熟了,下面那些業斷掉啊,壞掉啊,並沒有啊,同樣的道理,我們這地方就了解了,所以這個前面,這些 人說的這個話不合理。
【又異熟暫遠,不能立為壞善根義。】
要曉得這個異熟是暫時不感果啊,這個絕對不能在從這一個概念上面來說,這個叫做壞善根,這個不可以的。
【若不爾者。】
假定是,不是這樣,反過來說,假定說這個異熟暫時不感果,就叫做壞善根的話,那下面這個毛病就來了,下面 什麼毛病?
【應說一切有力不善業,皆壞善根故。】
應該說不管你做什麼,凡是造的惡業的話都會壞善根,為什麼?你造了這個惡業以後,他一定感惡果嘛,假定說 這個令那個善業啊暫時不感果,先讓那個惡業感果,這一點上面,就算做壞善根的話,那豈不是所有的這個有力的惡 業,他一定先感果,那麼,這個善根,都不都壞掉了嗎?實際上不是,所以我們要了解這個地方的壞善根,是特別指 說,你一旦造了這個業以後,儘管將來遇見那個善緣的話,他就再起不來了,這麼個嚴重法哦,這麼個嚴重法啊,平 常我們造了一點惡業,如果善根沒有壞的話,我們也有善業,也有惡業,如果惡業重的話,你先墮落,墮落完了以後 啊,他這個善根又來了,又成就了,是啊,比如說我們說我們修學過程當中,正見、軌則、尸羅、淨命,啊,萬一你 不能做得圓滿,那麼那個時候你只要正見未壞,然後呢?其他的地方做得稍微一點不大對的話呢,那個時候啊你第一 個,你可以不墮落惡道,不墮落這個地獄等等,墮龍當中,等到下一世,那麼賢劫千佛當中,看你的這個業的輕重, 起來的時候,耶,他那個善根,還在啊,遇見那個緣他就成就了,就這樣,就成就了,這一種情況是什麼,就是惡業 先成熟,惡業先成熟,他那個善業啊,等到前面的惡業成熟了以後,那個善業的力量還在,他會感果的,現在這地方 壞善根,是,不是,儘管這個惡業成熟了,等到惡業完了以後,他那個外面的外緣再來的時候,你那個善根沒有感果 的力量的,懂不懂啊?清楚不清楚
【故於此中清辯論師如前所說,以四種力淨治不善,及由邪見損害之心摧壞善根,俱如敗種,雖遇助緣而不發芽,後雖遇緣亦不能生果。】
那麼,前面這個裡邊啊,清辯論師特別把這一件事情,說壞善根的意義,反顯,就像拿四力淨治不善以後,那麼 這個惡業就不會再感得惡果了,反過來說你種了善根,雖然種了善根,由邪見的損害之心,摧壞了善根。 那麼,那個 時候這個善業,也不能感善果了,不管他是惡也好,是壞也好,那個種子就像什麼,就像敗種,那個種已經損壞掉了 ,就像一個稻子一樣,你把那個稻子火裡面烤一烤,然後呢把那個稻子水裡面泡了,發發霉,對不起,到那個時候啊 ,雖然到了春天來了以後啊,擺在土裡邊,然後呢?晒了太陽加了肥料,這種助緣加上去啊,他不會發芽的,啊,所 以我們種的善根也好,或者惡業也好,同樣的道理,如果說摧壞了以後,那就不能生果的,這個才是啊,對斷善根的 真義。
【又如前說,雖以四力淨所造罪而得清淨,而與發生上道遲緩無相違義。】
啊,這個是,除了這個以外又順便說明一下,前面曾經說過,我們四力懺悔了以後,得到清淨了以後,是的,這 個惡果是不感了,啊,惡果是不會感的,但是並不是說,這個惡業沒有影響哦,什麼影響啊?是影響這樣,你去修行 的時候,要想很快證果啊,對不起,那慢了,那要慢很久很久,啊,這樣,所以它下面特別說明這個差別。
【故有一類,雖壞布施護戒之果圓滿身財,然不能壞修習能捨及能斷心作用等流,後仍易起施戒善根。】
他那個破壞,就是我們的善業,這個善業,有很多人哪造了惡業以後,就把布施持戒這種感得圓滿身財的這個果 報,異熟果啊斷掉了,異熟是斷掉了,但是呢,它那個等流啊,耶,妙呢,下一次遇緣的時候,他不一定啊,會啊, 很有錢,為什麼啊?他布施那個異熟的因,當時造了壞事啊,破壞掉了,啊,這個異熟因,但是呢,他破壞的時候, 這個因是破壞了,異熟的因是破壞了,這個等流因沒有破壞,所以他第二世啊窮得要命,窮得要命,窮雖然窮,耶, 他這個布施心卻猶在,所以他不能斷修習能捨,這個就布施來說,能斷的就是持戒,他那個持戒心還在,所以這個我 們要後仍易起施戒善根,那一種情況之下,他對於布施持戒的善根啊,還是啊,容易生起來的,另外一類呢。
p. 289
【又有一類,雖壞施戒作用等流同類相續,然未能壞發生圓滿身資財等。】
耶,反過來有一種,妙呢,他做了壞事,破壞了這個善的事情以後啊,他下一生啊,就看他破壞是怎麼個破壞法 ,有一類啊,他作用等流,那個等流心破壞了,以前是布施的,可是這一生啊,耶,碰見這個因緣的話,他布施不能 布施,持戒也不能持戒,但是卻是感得圓滿的財位,乃至於啊,這個身,身相什麼,我們持戒能夠得到人天的果報, 也許這裡大家就奇怪了,這怎麼可能,對呀,哪,現在我們啊眼前的仔細觀察一下,就對了,眼前觀察一下就對了, 比如說我們哪現在啊布施啊、持戒啊,這樣到那個時候啊,你啊,心裡面啊生起了邪見了,嗯,這個東西沒有什麼意 思,生起了大邪見,但是呢,你這個行為本身啊,並沒有做特別的惡的行為,所以那個時候因地當中啊,什麼,就是 你把你那個心因破壞掉了,因為你沒有啊行為上面造很大的惡跡,所以到下一世,你外面的行為上面的沒破壞,這個 異熟還感果,可是你心裡上面不對,以及眼前我們布施等等,也是這樣,所以他為什麼講不管是布施、持戒、忍辱等 等,一定啊,以意樂為先的原因,就是這樣,我們眼前也看得見很多人,啊,喔,他那個錢啊,多得不得了,但是啊 ,他那個心啊,啊,那縮成一團,不要說布施,不肯布施,自己用啊,都捨不得用,就是這種狀態,所以啊我們每一 個地方,辨別得很清楚了以後,自然對這一種行相,我們就了解的清清楚楚。
【又有一類如前所說,若不瞋恚授記菩薩,一劫所能圓滿道證,由起瞋心自相續中已有之道,雖不棄捨,然一劫中 進道遲緩。】
還有一類,像前面所說的,發了瞋心以後,他下面特別有一句話,若不瞋恚授記菩薩,你發了這個瞋心以後,假定你所瞋的對象,是一個已授記的菩薩,這個罪過就完了,你想懺悔,懺得乾淨的可能性太少太少了,簡直太少太少了,下面有個證據的,說萬一這是個菩薩,而且是授記的菩薩,通常這個授記有一個標準啊,這不是普普通通的菩薩,說你一旦對這個授記的菩薩瞋恚,對不起,你要想懺乾淨啊,很難,那麼現在呢?他倒瞋恚並不是瞋恚這個授記的菩薩,是普通的,那個時候,這種瞋心啊,你可以啊淨除的,雖然經過四力懺悔了,淨除了,但是淨除是淨除了,你要想在這一個短的時候之內啊,能夠修行證道,對不起,不行,為什麼呀?因為由自相續當中,前面已經積累的這一個善根,被這一下的瞋心破壞掉了,這個感果的這個,是不會有了,懺悔了,這個瞋心,這個惡業啊經過懺悔以後,把它清除掉了,可是積累的這個資糧本身啊,就被這一個瞋念,統統摧毀掉了,有這麼的嚴重法。
【總之如淨不善,非須盡淨一切作用,故壞善根亦非壞盡一切作用,此極重要。】
這個地方是特別辨明,對善的事情做了以後壞善根,以及做了壞的事情,經過如理的懺悔修持以後,淨除這個這個壞的,我們一定要辨別得很,辨別得清楚,啊,作用的話,就是感果的異熟方面的功能 ,是善根,也是特別的,這個我們要了解,這個概念前面,所以他引啊,有很多啊,有很多啊,這個布施、持戒這個果在,當然等流沒有了,還有一種呢,果雖然沒有了,布施持戒的果雖然沒有了,下一生感得的很窮,但是,他就是布施的施心還在,這個地方,我們要辨別得非常清楚。
【唯應依止佛陀聖教及依教之正理而善思擇,故當善閱經教而善思擇。】
這一個地方,他特別下一個結論,因為前面剛開始的時候啊,他為什麼要這樣辨?因為有的那些智者,換句話說 ,拿我們來說,有的那些祖師們這樣說,啊,那個就牽涉到我們現在目前真正實用的啊,說這個祖師這麼說,那個祖 師這麼說,大家的概念啊,莫衷一是,更進一步,現在我們眼前啊,更是不要說祖師,啊那更是百家競鳴,各說各的 ,那麼我們怎麼辦呢?我們一定要依止佛陀的聖教,啊然後呢?佛陀的聖教,還要經過細辨正理而善思擇,所以一定 要根據大經大論,那麼本論還有一個特別的好處,什麼好處啊,你就是個大經大論啊,各家各派的說法又有不同,本 論的真正殊勝的地方就在這裏了,經過他這樣的抉擇以後,你曉得,哦!原來啊!龍樹菩薩性宗一系,解釋的意趣在 那裏,然後無著菩薩相宗一系,解釋的意趣在那裏,彼此之間絕對沒有矛盾衝突,只有什麼?只有深淺程度的不一樣 ,乃至於針對的對象差別,這一個,你對這一個完全了解了以後的話,那就對了,所以一定要告訴我們善思擇,既然 你要這樣的話,你要善閱經教,這個閱這個經教,不是單單讀看哦,我們現在看,看是看得很多啊!但是不善閱,這 很重要,這很重要,要善閱這是善聞,善思擇要善思,那個要把握住這個真正的正義,那就對了。
【如是能引極非可愛粗猛異熟,及能滅除餘業所引最極可愛無量異熟,是為非現見之過患。】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80
- 文章: 33485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第122卷 B面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第122卷 B面
日常法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麼上面就說,這個過患就是不忍的過患。不忍的過患當中分二部分,一個是眼前可以看得見,一個是眼 前看不見的。現在呢?上面已經說明瞭了,說明瞭了,眼前看不見的種種的嚴重的患害,不忍有這麼個厲害法。那麼 我們了解了以後啊!就一定想辦法把它去除掉,想辦法把它去除掉。再下面呢?
p. 289 (7)
【現法過患者。】
眼睛看得見的,這個比較容易,我們容易體會得到。
【意不調柔心不靜寂。】
對啊,當我們發脾氣的時候,哎呀!心裡邊啊,簡直是不調柔不寂靜,每一個人都能體會得到。而且還有一點, 當那個瞋心現行的時候啊,那簡直是什麼理智都失去了,什麼理智都失去了,我們這個下面先不必深一層談,我們現 在再回憶一下,前面講苦的那個啊惡道苦的時候,記得不記得,說當這個業所逼的時候,業所逼的時候,那個雪啊下 在我們身上嘛,我們像被火燒一樣,啊那個是什麼?那個是寒業。反過來呢,業逼的時候,那怕那個火燒的時候,你 覺得像冰庫裡邊一樣,所以它下面的結論是猛業成熟,猛厲的、強大的業力成熟的時候啊!你呀!都在這種顛倒狀態 當中,這個跟外面的境沒有關係。我為什麼要說這個話?我們馬上可以體驗一下,當你這個瞋火非常大的時候啊,你 一點辦法都沒有,對不對?我們或者是自己,或者看別人,當這個人哪暴跳如雷的時候,你怎麼勸他,理由是一點沒 有用的,一點辦法都沒有,我們碰到自己的時候也是如此。這說明什麼呢?這個因,就是這樣的因,所以當這個因感 果成熟的時候啊!耶!儘管啊!在太陽晒的時候,乃至於火上烤的時候,你覺得冷得受不了。反過來啊!耶儘管雪冰 擺在冰箱裡,你覺得熱得受不了。是什麼狀態啊?就是剛才這種說法,就是當你這個瞋火非常猛利的時候,你什麼理 由都沒有用。同樣地貪心很熾然的時候,熾烈的時候,外面的什麼境界都完全啊!擋不住。就一直跟著這個如是因感 如是果,再清楚不過,你把這個因果概念認識了,然後在事相上面去觀察的話,那個時候,你就曉得哇,原來這事情 是這麼的嚴重、這麼的可怕法啊,我們瞭解了這個,然後啊要去修行,要去斷除什麼等等啊,都辦得到!否則的話, 那都是空話,講講道理可以,所以這個概念呢,今天簡單地說一下。好,請翻到菩提道次第廣論二百八十九頁。昨天 已經把不忍這個缺陷,不忍的種種害處,當中不現見的,眼前看不見的那部份已經講過了。啊那麼這個後面呢?尤其是辨,辨這個斷善根,實際上這不僅僅是指善根斷不斷?我們很多地方要瞭解,它這個辨的重點在什麼地方?啊這樣 ,換句話說,要告訴我們,我們真正要想把握住正確的這個根本因,乃至於把那根本如何圓滿,一開頭的時候,這個 根本理路不能偏差,不能偏差。平常我們學的時候 啊,總是由於無始以來的無明所覆,由於自己的執著,陷在這個裡 邊,碰到什麼先入為主的概念,往往這種概念會對我們產生非常深遠的,絕大的禍害,這個是我們在這個地方要特別 指出來,所以我凡是碰到這個地方都指出來。我自己當年就犯了這個毛病,現在在座看見諸位同修幾乎沒有例外的。 啊尤其是我們好學,剛開始學了一點,個人的知見漸漸這個樣,漸漸地這個樣,而實際上呢都陷在這個同樣的一個啊 這個稠樊裡邊。都是剛才說的。所以凡是這種地方,你們不要輕輕地放過。那麼上面一段當中曾經說過了,說辨別了 以後,它又告訴我們應該依止佛陀的聖教及依教的正理啊去善巧的思惟、觀察、分辨,這個話本身一聽就懂,做到非 常難,做到它非常難,這個因為現在我們是依止的聖教,不是聖人親口對著我們講的,這個有絕大的差別,這個聖人 也必須是什麼?佛陀!他是一個徹底圓滿的,他能夠具足十力四無所畏,所以我們的根性的原原本本,他瞭解得非常 清楚,應該針對著我們個人的個性,說這個理智也一樣地沒有一點點缺陷。那麼等到佛說了以後,弟子記下來,這個 經典這叫聖教。這個聖教用到我們身上來卻沒有剛才說的能力。啊那麼那個時候呢?就是我們判斷的時候啊,還是陷 在我們自己個人的見解當中,我們的認識當中,祇能見到這個裡邊的局部,而這個局部就是我們自己相應的那部份。 所以說,是的我們應該依止聖教,但是我們對聖教能夠理解得像佛陀告訴我們那樣嗎?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
【又諸喜樂,先有失壞後不可得,睡不安眠,心失堅固平等而住。】
種種的好的事情啊,快樂的事情,喜跟樂也可以指一樣。平常我們喜的?講心裡狀態,樂的?生理的感受,細分 是這樣,粗分的話呢?總是好的那一方面,那種感受。由於瞋的關係啊,然後呢?已經有的這種好的快樂啊,不管是 心裡的、生理的就會失掉,以後呢就得不到啊,乃至於不要說白天,到了晚上睡覺的時候也是睡不好,這樣。這是一 般狀態。然後呢?我們的心情呢?平常的時候,希求要平穩、平等啊做不到,啊這個一直在粗猛的這種啊煩惱當中, 困擾當中,啊一直的這樣的,啊這個,這個我想我們人人都感受得到的。這樣的大的缺陷,更進一步。
【若瞋恚重,雖先恩養忘恩反殺,諸親眷屬厭患棄捨,雖以施攝亦不安住等。】
乃至於更進一步,如果瞋心大的話,有恩於你的人,乃至於忘恩,不但是負義,反而產生非常激烈的反殺、反殺。像我們看看,有很多這種兇殺案啊,那個兇殺案的剛開始,固然有很多是由於竊盜等等,有很多它不是。先啊大家恩恩愛愛的,啊這樣由於一點點小事情看不透、認不清,產生了瞋恚。結果呢?反目成仇,乃至於家裡邊親屬親子之間,這好可怕好可怕!那麼乃至於親屬等等,因為這樣的話,人人厭惡,人人害怕,捨你而去,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說就算是你用種種布施、幫忙他,你也沒有辦法能夠跟他相處,攝受他;也沒有能夠共同好好的安處。瞋有這麼大的禍害,這是我們很容易感受得到的。下面引論上面也特別說明。
【入行論云:「若持瞋箭心,意不受寂靜,喜樂不可得,無眠不堅住。有以財供事,恩給而依止,彼反於瞋恚,恩 主行弒害。由瞋親友厭,施攝亦不依,總之有瞋恚,全無安樂住。」】
上面這個解釋,就是解釋這個入行論當中的。所以前面解釋過了,最後論當中,最後一句話,總之一有了這個東 西,瞋恚的話,你啊!絕沒有安樂啊,這東西是非常壞非常壞!
【本生論亦云:「忿火能壞妙容色,雖飾莊嚴亦無美,縱臥安樂諸臥具,忿箭刺心而受苦。」】
嗯,當這個忿怒之火燒的時候啊!就算你很美的啊!那也再美的美人一發脾氣,喔再好的人,你一發脾氣,你就見了非常可怕,這是本身的。同樣的外面用種種的莊飾也是一樣,這是對外面的容貌上來說瞋。下面呢?就是對你自己的心裡上面的,乃至於安樂的時候,你種種舒服的睡在那個地方,但是啊因為啊,這個恚像箭一樣啊,你心裡面還是痛苦無比,我想這是我們人人有的經驗,坐立不安就是這種狀態。
【忘失成辦自利益,由忿燒惱趣惡途,失壞名稱及義利,猶如黑月失吉祥。】
這個東西能夠啊一旦瞋心引發了以後啊,你平常想到的種種的自利這個東西啊,通通忘失掉了,這我們人人都有 這種經驗啊,等到一旦瞋火發的時候,啊你什麼也都忘得乾乾淨淨,什麼都忘得乾乾淨淨。我曾經碰見過這麼一個人 ,不是看見是聽見,但是確實有這個人。這一家人家啊,那麼彼此間都是瞋心很大,然後呢等到一旦吵起架來的時候 ,家裡的東西啊,碰碰乓乓地摔。結果啊,他平時辛苦了半天,哎呀!這個東西,等到一發脾氣,把辛苦的東西啊, 通通把它打破,然後打破了回頭再去買。啊那是很典型的例子,那是這外頭的東西。現在實際上呢?我們現在修學佛法的人,積的財物啊不是外財而是內的法財。同樣的道理!這辛辛苦苦積集的法財,你一念瞋心一來,統統毀壞無遺啊。我們平常是為了自己,實際上呢?這個地方所以處處地方,要把那個自己的利益要看透,要看得深遠。他發脾氣未嘗不是為了自己,結果呢?因為不了解如理如法的這個意義,所以反而大大了傷害了自己。啊這一點為了自己利益,忘得乾乾淨淨啊,那麼而且呢,在由於忿怒所燒,這個煩惱啊,把我們送到啊這個惡途。走到壞、現在也壞、將來也壞,然後名聞也壞、利養也壞。一切都是這個像什麼,總是這是壞的黑月失吉祥。這是壞事情,碰到了,誰碰到了誰就倒霉,就是這樣。
【雖諸親友極愛樂,忿墮非理險惡處,心於利害失觀慧,多作乖違心愚迷。】
在這種狀態當中,雖然自己最親近的人,非常好的,因為一旦被瞋恚之心所遮障,那都壞了。彼此間都做出極不合理的事情,造成功非常惡劣的狀態,那個時候心裡面為粗猛的煩惱所使,根本理智完全失去掉了,根本不可能正確的瞭解到利害。在這種情況之下,所作的事情統統都是跟正道背道而馳的。這可以說愚癡迷惑到極點。
【由忿串習諸惡業,百年受苦於惡趣,如極損他來復讎,怨敵何有過於此。此忿為內怨,我如是知已,士夫誰能忍 ,令此張勢力。】
這個地方告訴我們,由於我們對瞋恚之心被它所使,養成功了習慣,造種種為瞋所使的惡業呀!將來啊!永遠啊這個你的一生啊!就是受苦,受苦。就是在人間當中,實際上這個過的都是惡道,將來啊一定啊還是走到這條路上去,走到這條路上去啊。平常啊如果對世間的、外面的仇人來說,外面的仇人來說,你怎麼樣對它有絕大的冤仇,再大的冤仇,沒有一個能夠抵得上這個內心的瞋恚,這麼嚴重的。外面再大的冤仇,他來傷害我們的這個嚴重性,絕對沒有辦法跟裡邊的瞋恚這個傷害來得比。所以這個要曉得瞭解了這一點啊,說我真正的瞭解了這個內在的大冤家呀,這個瞋恚心啊,要這樣認識它。你真正認識它了,誰也不能忍受啊,絕對不讓這個瞋恚的勢力啊把它伸張擴大呀!這妙咧!這個地方教我們對治忍。但是呢?我們要怎麼辦呢?要用不忍去對治這個忍。這話說起來很有意思,所以你們有沒有看見密教的這個圖當中,有大瞋相。它有它的道理,它就善巧的利用人的那個大瞋啊,來對治這種東西,嗯現在也是一樣,我們平常啊忍非因處,不是忍啊,忍不應該忍的就這樣,然後呢?我們不忍呢也做錯了,它現在啊假定你看對了你能夠不忍的話,那好在這種狀態之中,你不忍的什麼?不忍你的煩惱,不忍你的貪瞋癡,對不對?在這種情況之下,就怕你忍,你能不忍才好。所以我們一定要辨別得很清楚,一切法,問題不在這個法本身,是你認得這個法的法相這個種種的關鍵,你善巧的運用,貪,貪也是最好的。瞋!瞋也是最好的!怎麼呢?你要貪,貪什麼?善法欲嘛!瞋!瞋什麼?瞋你的煩惱種嘛!凡夫就用這一個方面,所以才能夠提起一個人的勇猛精進之心。所以是真正的這個地方說的士夫啊,這個士夫他有個特別的,這個士夫就像佛家說的「儒」。儒家中的儒者啊,那絕對不是普通一般世間我們想像的普通人,那個人就是的的確確是一個大丈夫。現在我們啊三界當中人天師範啊,也要做這樣的一個人。我們應該瞭解,我們起心動念應該如理的行持是什麼?就對這個東西,不忍,不能忍。
【此等過患皆從忿起乃至未得決定了解應當修習。】
這一個過失患害啊都從什麼地方?都從這個地方來的,現見的,不現見的。那麼我們現在啊在還沒有得到決定勝 解之前啊,要努力的修習,要努力的修習。他每一次講完了,總要把這一句話來叮嚀我們一下。再三叮嚀的道理,我 們一定要在這個地方三覆斯言,再三的反覆思惟!啊然後呢?那個時候你能夠運用它,能運用它,就得到這個好處。
【如入行論云:「無如瞋之惡,無如忍難行,故應種種理,殷重修堪忍。」】
啊那麼這個論上面,菩薩有特別的告訴我們這個,看看啊這個瞋這樣東西的可惡、可怕,以及它的惡劣的嚴重性 。那麼怎麼辦呢?祇有忍耐去對治,但是忍耐這個東西又非常的難做,不是那麼簡單的,卻有它無比的大勝利。反過 來你不能忍耐,讓瞋的話,卻有這麼嚴重的過患。既然如此的話,我們必須怎麼辦呢?要種種理啊多方面努力的、認 真的,殷重是殷重的認真的去修習它。假定說這個忍很容易的話,說過了,我們就好了,這樣。另外一方面,若說假 如這個瞋沒這麼嚴重的話,你說不定也可以馬馬虎虎。現在呢,恰恰不是那樣。啊瞋有這麼個嚴重法。對治它的忍, 又這麼樣個難做法。所以我們啊祇有一個辦法,要從多方面的認識,深廣的認識。然後呢?把這個如理的認 識啊!還 要認真殷重地去修習、去對治它。
【由見勝利過患為先,應以多門勤修堪忍。】
結論就是這個樣子。我們瞭解了這一點,所以說多方面的努力修這個。
【初句之理由,如入中論釋云:「如大海水,非以秤量能定其量,其異熟限亦不能定。故能如是引非愛果,及能害善,除不忍外,更無餘惡最為強盛。」】
這個裡邊特別又強調一下,正因為這個瞋心之害,實在太嚴重了,所以啊這個菩薩、祖師種種方面,乃至於論上面一再、再三來告訴我們,提醒我們。就像大海水一樣,不是我們普通的那個秤啊,那個容器啊能夠量的。那麼現在這個情況之下,那個瞋心所感得的那個異熟的果報啊,那也啊,哎大得不得了,非常可怕、非常可怕。所以說這一個非可愛的、這種惡劣的、這種傷害我們的這個力量啊,除了這個不忍,換句話說除了瞋心以外,更沒有其他的任何一樣東西有這麼強盛法啊。這是特別地告訴我們這個過患,前面任何一個地方,一定告訴我們的過患。然後呢? 我們避免過患呢?推動我們,策勵我們去修。說現在這個過患,他一再特別強調、特別說明,我們現在了解最強盛的就是這個。所以平常啊如果我們瞋心大的人,在這一點上特別注意。還有呢?更重要的,瞋心大的人要特別找到我這 個瞋心的引發,通常從什麼地方要注意,有很多從「見」上面,有很多從「情」上面,你一定要找到那個根由,然後從這個地方除去,就很容易、很容易。
【若僅生最大非愛異熟而不壞善根,則非如此最大惡故。】
下面又說,說它上面又說因非愛果即能害善,就是啊能夠破壞善根。它假定這個瞋僅僅引申非可愛的異熟,換句 話說,單單引發你惡報還情有可原,現在不但如此,而且還要壞善根。是兩樣東西,這個任何一樣東西都已經可怕極了,這兩樣兼具說它這東西啊。
【然能雙具引大異熟及壞善根所有惡行。】
而關於這一點。
【除瞋而外餘尚眾多,謂誹謗因果所有邪見,及謗正法,並於菩薩尊長等所起大輕蔑,生我慢等,如集學論應當了知。】
這個地方,他也順便一提,實際上我們普通一般容易犯的猛利的瞋以外,關於引起大的非可愛的異熟,換句話說,墮落的、可怕的墮落,以及壞善根的這個罪惡之行。除了瞋以外,還有幾樣東西。
日常法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麼上面就說,這個過患就是不忍的過患。不忍的過患當中分二部分,一個是眼前可以看得見,一個是眼 前看不見的。現在呢?上面已經說明瞭了,說明瞭了,眼前看不見的種種的嚴重的患害,不忍有這麼個厲害法。那麼 我們了解了以後啊!就一定想辦法把它去除掉,想辦法把它去除掉。再下面呢?
p. 289 (7)
【現法過患者。】
眼睛看得見的,這個比較容易,我們容易體會得到。
【意不調柔心不靜寂。】
對啊,當我們發脾氣的時候,哎呀!心裡邊啊,簡直是不調柔不寂靜,每一個人都能體會得到。而且還有一點, 當那個瞋心現行的時候啊,那簡直是什麼理智都失去了,什麼理智都失去了,我們這個下面先不必深一層談,我們現 在再回憶一下,前面講苦的那個啊惡道苦的時候,記得不記得,說當這個業所逼的時候,業所逼的時候,那個雪啊下 在我們身上嘛,我們像被火燒一樣,啊那個是什麼?那個是寒業。反過來呢,業逼的時候,那怕那個火燒的時候,你 覺得像冰庫裡邊一樣,所以它下面的結論是猛業成熟,猛厲的、強大的業力成熟的時候啊!你呀!都在這種顛倒狀態 當中,這個跟外面的境沒有關係。我為什麼要說這個話?我們馬上可以體驗一下,當你這個瞋火非常大的時候啊,你 一點辦法都沒有,對不對?我們或者是自己,或者看別人,當這個人哪暴跳如雷的時候,你怎麼勸他,理由是一點沒 有用的,一點辦法都沒有,我們碰到自己的時候也是如此。這說明什麼呢?這個因,就是這樣的因,所以當這個因感 果成熟的時候啊!耶!儘管啊!在太陽晒的時候,乃至於火上烤的時候,你覺得冷得受不了。反過來啊!耶儘管雪冰 擺在冰箱裡,你覺得熱得受不了。是什麼狀態啊?就是剛才這種說法,就是當你這個瞋火非常猛利的時候,你什麼理 由都沒有用。同樣地貪心很熾然的時候,熾烈的時候,外面的什麼境界都完全啊!擋不住。就一直跟著這個如是因感 如是果,再清楚不過,你把這個因果概念認識了,然後在事相上面去觀察的話,那個時候,你就曉得哇,原來這事情 是這麼的嚴重、這麼的可怕法啊,我們瞭解了這個,然後啊要去修行,要去斷除什麼等等啊,都辦得到!否則的話, 那都是空話,講講道理可以,所以這個概念呢,今天簡單地說一下。好,請翻到菩提道次第廣論二百八十九頁。昨天 已經把不忍這個缺陷,不忍的種種害處,當中不現見的,眼前看不見的那部份已經講過了。啊那麼這個後面呢?尤其是辨,辨這個斷善根,實際上這不僅僅是指善根斷不斷?我們很多地方要瞭解,它這個辨的重點在什麼地方?啊這樣 ,換句話說,要告訴我們,我們真正要想把握住正確的這個根本因,乃至於把那根本如何圓滿,一開頭的時候,這個 根本理路不能偏差,不能偏差。平常我們學的時候 啊,總是由於無始以來的無明所覆,由於自己的執著,陷在這個裡 邊,碰到什麼先入為主的概念,往往這種概念會對我們產生非常深遠的,絕大的禍害,這個是我們在這個地方要特別 指出來,所以我凡是碰到這個地方都指出來。我自己當年就犯了這個毛病,現在在座看見諸位同修幾乎沒有例外的。 啊尤其是我們好學,剛開始學了一點,個人的知見漸漸這個樣,漸漸地這個樣,而實際上呢都陷在這個同樣的一個啊 這個稠樊裡邊。都是剛才說的。所以凡是這種地方,你們不要輕輕地放過。那麼上面一段當中曾經說過了,說辨別了 以後,它又告訴我們應該依止佛陀的聖教及依教的正理啊去善巧的思惟、觀察、分辨,這個話本身一聽就懂,做到非 常難,做到它非常難,這個因為現在我們是依止的聖教,不是聖人親口對著我們講的,這個有絕大的差別,這個聖人 也必須是什麼?佛陀!他是一個徹底圓滿的,他能夠具足十力四無所畏,所以我們的根性的原原本本,他瞭解得非常 清楚,應該針對著我們個人的個性,說這個理智也一樣地沒有一點點缺陷。那麼等到佛說了以後,弟子記下來,這個 經典這叫聖教。這個聖教用到我們身上來卻沒有剛才說的能力。啊那麼那個時候呢?就是我們判斷的時候啊,還是陷 在我們自己個人的見解當中,我們的認識當中,祇能見到這個裡邊的局部,而這個局部就是我們自己相應的那部份。 所以說,是的我們應該依止聖教,但是我們對聖教能夠理解得像佛陀告訴我們那樣嗎?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
【又諸喜樂,先有失壞後不可得,睡不安眠,心失堅固平等而住。】
種種的好的事情啊,快樂的事情,喜跟樂也可以指一樣。平常我們喜的?講心裡狀態,樂的?生理的感受,細分 是這樣,粗分的話呢?總是好的那一方面,那種感受。由於瞋的關係啊,然後呢?已經有的這種好的快樂啊,不管是 心裡的、生理的就會失掉,以後呢就得不到啊,乃至於不要說白天,到了晚上睡覺的時候也是睡不好,這樣。這是一 般狀態。然後呢?我們的心情呢?平常的時候,希求要平穩、平等啊做不到,啊這個一直在粗猛的這種啊煩惱當中, 困擾當中,啊一直的這樣的,啊這個,這個我想我們人人都感受得到的。這樣的大的缺陷,更進一步。
【若瞋恚重,雖先恩養忘恩反殺,諸親眷屬厭患棄捨,雖以施攝亦不安住等。】
乃至於更進一步,如果瞋心大的話,有恩於你的人,乃至於忘恩,不但是負義,反而產生非常激烈的反殺、反殺。像我們看看,有很多這種兇殺案啊,那個兇殺案的剛開始,固然有很多是由於竊盜等等,有很多它不是。先啊大家恩恩愛愛的,啊這樣由於一點點小事情看不透、認不清,產生了瞋恚。結果呢?反目成仇,乃至於家裡邊親屬親子之間,這好可怕好可怕!那麼乃至於親屬等等,因為這樣的話,人人厭惡,人人害怕,捨你而去,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說就算是你用種種布施、幫忙他,你也沒有辦法能夠跟他相處,攝受他;也沒有能夠共同好好的安處。瞋有這麼大的禍害,這是我們很容易感受得到的。下面引論上面也特別說明。
【入行論云:「若持瞋箭心,意不受寂靜,喜樂不可得,無眠不堅住。有以財供事,恩給而依止,彼反於瞋恚,恩 主行弒害。由瞋親友厭,施攝亦不依,總之有瞋恚,全無安樂住。」】
上面這個解釋,就是解釋這個入行論當中的。所以前面解釋過了,最後論當中,最後一句話,總之一有了這個東 西,瞋恚的話,你啊!絕沒有安樂啊,這東西是非常壞非常壞!
【本生論亦云:「忿火能壞妙容色,雖飾莊嚴亦無美,縱臥安樂諸臥具,忿箭刺心而受苦。」】
嗯,當這個忿怒之火燒的時候啊!就算你很美的啊!那也再美的美人一發脾氣,喔再好的人,你一發脾氣,你就見了非常可怕,這是本身的。同樣的外面用種種的莊飾也是一樣,這是對外面的容貌上來說瞋。下面呢?就是對你自己的心裡上面的,乃至於安樂的時候,你種種舒服的睡在那個地方,但是啊因為啊,這個恚像箭一樣啊,你心裡面還是痛苦無比,我想這是我們人人有的經驗,坐立不安就是這種狀態。
【忘失成辦自利益,由忿燒惱趣惡途,失壞名稱及義利,猶如黑月失吉祥。】
這個東西能夠啊一旦瞋心引發了以後啊,你平常想到的種種的自利這個東西啊,通通忘失掉了,這我們人人都有 這種經驗啊,等到一旦瞋火發的時候,啊你什麼也都忘得乾乾淨淨,什麼都忘得乾乾淨淨。我曾經碰見過這麼一個人 ,不是看見是聽見,但是確實有這個人。這一家人家啊,那麼彼此間都是瞋心很大,然後呢等到一旦吵起架來的時候 ,家裡的東西啊,碰碰乓乓地摔。結果啊,他平時辛苦了半天,哎呀!這個東西,等到一發脾氣,把辛苦的東西啊, 通通把它打破,然後打破了回頭再去買。啊那是很典型的例子,那是這外頭的東西。現在實際上呢?我們現在修學佛法的人,積的財物啊不是外財而是內的法財。同樣的道理!這辛辛苦苦積集的法財,你一念瞋心一來,統統毀壞無遺啊。我們平常是為了自己,實際上呢?這個地方所以處處地方,要把那個自己的利益要看透,要看得深遠。他發脾氣未嘗不是為了自己,結果呢?因為不了解如理如法的這個意義,所以反而大大了傷害了自己。啊這一點為了自己利益,忘得乾乾淨淨啊,那麼而且呢,在由於忿怒所燒,這個煩惱啊,把我們送到啊這個惡途。走到壞、現在也壞、將來也壞,然後名聞也壞、利養也壞。一切都是這個像什麼,總是這是壞的黑月失吉祥。這是壞事情,碰到了,誰碰到了誰就倒霉,就是這樣。
【雖諸親友極愛樂,忿墮非理險惡處,心於利害失觀慧,多作乖違心愚迷。】
在這種狀態當中,雖然自己最親近的人,非常好的,因為一旦被瞋恚之心所遮障,那都壞了。彼此間都做出極不合理的事情,造成功非常惡劣的狀態,那個時候心裡面為粗猛的煩惱所使,根本理智完全失去掉了,根本不可能正確的瞭解到利害。在這種情況之下,所作的事情統統都是跟正道背道而馳的。這可以說愚癡迷惑到極點。
【由忿串習諸惡業,百年受苦於惡趣,如極損他來復讎,怨敵何有過於此。此忿為內怨,我如是知已,士夫誰能忍 ,令此張勢力。】
這個地方告訴我們,由於我們對瞋恚之心被它所使,養成功了習慣,造種種為瞋所使的惡業呀!將來啊!永遠啊這個你的一生啊!就是受苦,受苦。就是在人間當中,實際上這個過的都是惡道,將來啊一定啊還是走到這條路上去,走到這條路上去啊。平常啊如果對世間的、外面的仇人來說,外面的仇人來說,你怎麼樣對它有絕大的冤仇,再大的冤仇,沒有一個能夠抵得上這個內心的瞋恚,這麼嚴重的。外面再大的冤仇,他來傷害我們的這個嚴重性,絕對沒有辦法跟裡邊的瞋恚這個傷害來得比。所以這個要曉得瞭解了這一點啊,說我真正的瞭解了這個內在的大冤家呀,這個瞋恚心啊,要這樣認識它。你真正認識它了,誰也不能忍受啊,絕對不讓這個瞋恚的勢力啊把它伸張擴大呀!這妙咧!這個地方教我們對治忍。但是呢?我們要怎麼辦呢?要用不忍去對治這個忍。這話說起來很有意思,所以你們有沒有看見密教的這個圖當中,有大瞋相。它有它的道理,它就善巧的利用人的那個大瞋啊,來對治這種東西,嗯現在也是一樣,我們平常啊忍非因處,不是忍啊,忍不應該忍的就這樣,然後呢?我們不忍呢也做錯了,它現在啊假定你看對了你能夠不忍的話,那好在這種狀態之中,你不忍的什麼?不忍你的煩惱,不忍你的貪瞋癡,對不對?在這種情況之下,就怕你忍,你能不忍才好。所以我們一定要辨別得很清楚,一切法,問題不在這個法本身,是你認得這個法的法相這個種種的關鍵,你善巧的運用,貪,貪也是最好的。瞋!瞋也是最好的!怎麼呢?你要貪,貪什麼?善法欲嘛!瞋!瞋什麼?瞋你的煩惱種嘛!凡夫就用這一個方面,所以才能夠提起一個人的勇猛精進之心。所以是真正的這個地方說的士夫啊,這個士夫他有個特別的,這個士夫就像佛家說的「儒」。儒家中的儒者啊,那絕對不是普通一般世間我們想像的普通人,那個人就是的的確確是一個大丈夫。現在我們啊三界當中人天師範啊,也要做這樣的一個人。我們應該瞭解,我們起心動念應該如理的行持是什麼?就對這個東西,不忍,不能忍。
【此等過患皆從忿起乃至未得決定了解應當修習。】
這一個過失患害啊都從什麼地方?都從這個地方來的,現見的,不現見的。那麼我們現在啊在還沒有得到決定勝 解之前啊,要努力的修習,要努力的修習。他每一次講完了,總要把這一句話來叮嚀我們一下。再三叮嚀的道理,我 們一定要在這個地方三覆斯言,再三的反覆思惟!啊然後呢?那個時候你能夠運用它,能運用它,就得到這個好處。
【如入行論云:「無如瞋之惡,無如忍難行,故應種種理,殷重修堪忍。」】
啊那麼這個論上面,菩薩有特別的告訴我們這個,看看啊這個瞋這樣東西的可惡、可怕,以及它的惡劣的嚴重性 。那麼怎麼辦呢?祇有忍耐去對治,但是忍耐這個東西又非常的難做,不是那麼簡單的,卻有它無比的大勝利。反過 來你不能忍耐,讓瞋的話,卻有這麼嚴重的過患。既然如此的話,我們必須怎麼辦呢?要種種理啊多方面努力的、認 真的,殷重是殷重的認真的去修習它。假定說這個忍很容易的話,說過了,我們就好了,這樣。另外一方面,若說假 如這個瞋沒這麼嚴重的話,你說不定也可以馬馬虎虎。現在呢,恰恰不是那樣。啊瞋有這麼個嚴重法。對治它的忍, 又這麼樣個難做法。所以我們啊祇有一個辦法,要從多方面的認識,深廣的認識。然後呢?把這個如理的認 識啊!還 要認真殷重地去修習、去對治它。
【由見勝利過患為先,應以多門勤修堪忍。】
結論就是這個樣子。我們瞭解了這一點,所以說多方面的努力修這個。
【初句之理由,如入中論釋云:「如大海水,非以秤量能定其量,其異熟限亦不能定。故能如是引非愛果,及能害善,除不忍外,更無餘惡最為強盛。」】
這個裡邊特別又強調一下,正因為這個瞋心之害,實在太嚴重了,所以啊這個菩薩、祖師種種方面,乃至於論上面一再、再三來告訴我們,提醒我們。就像大海水一樣,不是我們普通的那個秤啊,那個容器啊能夠量的。那麼現在這個情況之下,那個瞋心所感得的那個異熟的果報啊,那也啊,哎大得不得了,非常可怕、非常可怕。所以說這一個非可愛的、這種惡劣的、這種傷害我們的這個力量啊,除了這個不忍,換句話說除了瞋心以外,更沒有其他的任何一樣東西有這麼強盛法啊。這是特別地告訴我們這個過患,前面任何一個地方,一定告訴我們的過患。然後呢? 我們避免過患呢?推動我們,策勵我們去修。說現在這個過患,他一再特別強調、特別說明,我們現在了解最強盛的就是這個。所以平常啊如果我們瞋心大的人,在這一點上特別注意。還有呢?更重要的,瞋心大的人要特別找到我這 個瞋心的引發,通常從什麼地方要注意,有很多從「見」上面,有很多從「情」上面,你一定要找到那個根由,然後從這個地方除去,就很容易、很容易。
【若僅生最大非愛異熟而不壞善根,則非如此最大惡故。】
下面又說,說它上面又說因非愛果即能害善,就是啊能夠破壞善根。它假定這個瞋僅僅引申非可愛的異熟,換句 話說,單單引發你惡報還情有可原,現在不但如此,而且還要壞善根。是兩樣東西,這個任何一樣東西都已經可怕極了,這兩樣兼具說它這東西啊。
【然能雙具引大異熟及壞善根所有惡行。】
而關於這一點。
【除瞋而外餘尚眾多,謂誹謗因果所有邪見,及謗正法,並於菩薩尊長等所起大輕蔑,生我慢等,如集學論應當了知。】
這個地方,他也順便一提,實際上我們普通一般容易犯的猛利的瞋以外,關於引起大的非可愛的異熟,換句話說,墮落的、可怕的墮落,以及壞善根的這個罪惡之行。除了瞋以外,還有幾樣東西。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80
- 文章: 33485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第123卷 A面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第123卷 A面
日常法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定我們真正的了解了因果,我們眼前任何一件事情本身做起來的話,再沒有不如理的,你了解了很清楚,你現在忙的什麼?忙因啊,眼前我們看見任何一樣東西如果是不順利不好的話,我們就不會起貪瞋痴,很清楚很明白,碰見這個情況你不瞋心,碰見那種情況不那個,假定你真的了解這因果關係的話,那這個果嘛,現在既然你不瞋心,那你怎麼因上面改善嘛,我們做得到嗎?實際上不一定。當然我們生了病了等等,固然是這個上提不起來,就是身體很好的時候稍微有一點的話,心裡面就隨著煩惱而去,假定因果真的非常清楚的話,他只有一件事情要做,什麼?勤精進,在因地上面是一刻不緩,當下一念,看的非常清楚,是不是如理的、如量的,是不是跟善法相應,乃至於是不是這威儀當中,如理的威儀是無覆無記當中,必然的現象。我們做到嗎?做不到,這說明什麼?說明了我們真正 對這因果兩樣東西,的的確確是有一個浮淺的認識,有一個浮淺的知道,說的更實在一點的話,這個知道,往往還只是名相、名字,心裡面對這兩個東西,究竟產生多少力量的話,這個就很難說了。因為內心正確對因果的知見不深,所以碰見事情的時候,說不定我們的行為的話,耶不知不覺當中,害了這個毛病,就這樣。
我自己現在還想起一個很可笑的事情,現在也是真是,那時候剛出家沒多久,有一個朋友,那在家的朋友隨便談起了,那麼他這個朋友就是這樣,他母親信佛,信了幾十年,他那個家庭環境也可以說很值得令人同情的一個環境,遭到戰亂,母親把那兩個孩子帶大,辛苦的不得了,母親信佛,所以這個兒子也非常孝順,把他栽培到大學畢業。後來母親生病了,乃至於死了,當初我聽見了以後,但他很哀念他母親,不曉得說什麼;那時候我直覺得,剛剛懂了一點點皮毛,我就覺得,常常聽人家說你求菩薩嘛,菩薩就可以了,我也這麼說,衝口而出,念念觀世音菩薩他就救你了,然後呢幹什麼嘛,他就可以得到好處了,結果我並不曉得他的家庭背景,你曉得他回過頭來怎麼說呀?我母親信了一輩子佛,念了一輩子,結果臨終的時候還是這個樣,當時我聽了心裡面自己覺得很不好意思。一直到學佛,學了多少年以後,慢慢才了解,所以我覺得我們剛開始開口的話,實在要小心。這個本論前面下士道當中都已經說的很清楚了,一切是這樣的因,感這樣的果,當這個業在沒有感果之前,如果你能夠認真對治,如理去淨治,他可以不感果,可以!但是它一旦感了果了以後,你沒辦法把那個果,把他整個的拿掉他,對不對?這個很清楚很明白。可是我們平常總是覺得,聽這麼人家說了有求必應,你求求就好了;這個對我們來說,我們就從糊裡糊塗的信人,反正你說什麼,照單全收,你仔細檢查的話,有太多問題。有很多人他並不了解這個, 不要說太多,我們自己開口的人都不了解,說給別人聽,沒錯啊!乃至於念了,他的想法當中,對這因果概念不清楚,於是他也覺得好了,念了三句阿彌陀佛,念了幾句觀世音菩薩,那個病就除掉了;結果他念了三十句,三百句都沒用,然後說起來你看你看,你們這些就這樣。請問這個後果誰造成的?所以這個地方說誹謗因果,大的我們絕對不會犯,可是細的地方的話,注意喔!你這種錯誤的邪見,大邪見我們也不會,所以這種從小的地方你如果不注意,慢慢慢慢的會走上岔路去,這樣一來,這三樣東西可以分開來是三樣,原則上面都是這個,誹謗正法所有邪見,及謗正法,謗正法也是一樣的。我們大的是不會犯,可是小的就很難說,尤其是我們修學佛法的人,對於這個佛法的整個的原則大綱沒有把握住,不知不覺之中,會對這個東西產生一種傷害,這個因,我們一定要把他儘量的拿掉它;尤其是知見重的人。所以佛特別告訴我們,說佛法損壞的兩個原因,不是外道而是什麼?佛弟子說相似語以及行籌。你開起口來,說的道理,好像是,實際上真的嗎?就有問題了,然後你的行為的時 候呢,也好像是,這個行籌是戒律上面的,就是我們做羯磨的時候,大家要同意否,他也籌的,籌碼,換句話你投他 一票,對不起他有權投,結果就是所知不對,投反的那一面,這個是對佛法最大損害。
所以說我最近正在看一個祖師寫的這個什麼啊?我忘記掉了,他資持記對,這個元照律師所寫的,特別寫的,這是真了不起,他就整理這個律典的時候,他看了五十
這個我隨便說一個比喻。譬如說我們這裡有一個大原則,說我們這裡現在要辦一個佛學院,那麼這個辦那個佛學院,要多少人,要教的內容是如何,然後配合這個內容來安排我們的一切的東西,眼前來說,譬如說安排那個教室,假定我們這地方的人,一共就只有十個八個人,你把握住這一點的原則當中,把握住這個原則,然後你安排這個裡邊的設備
【並於菩薩尊長等所起大輕蔑,生我慢等,】
下面還有,關於這兩點也是好難避免、好難避免。我現在就有一個感覺,說平常我們常常說找不到善知識或者什 麼等等,這個真正的問題都不是沒有善知識,真正的問題這個善知識苦於找不到善學的學生,現在我深深自己感覺得 我就是這麼一個不能善學的學生。這個從因果的概念上面去來說、必然關係來說,你有這樣的因,你才能感得這樣的 果,現在我們還沒有學,跑到那個地方去的話,這個不如,那個不如,這樣;又說要配自己的胃口,就好像買東西一 樣,喔老子,跑來出了錢向你買東西的,所以說買主就是你老子,就這樣。這個世間,這一種莫名其妙的人,我出了 錢今天跑的來這個買你東西,我要怎麼你就給我什麼,這個是學佛的態度嗎?完全不是。的的確確我們首先應該有兩 個重要的概念,第一個曉得自己的無知所以要去學,要跟誰學?一定要跟佛學,而佛的完整的就在什麼?尊長那個地 方。所以你一心一意要排除掉了我這個錯誤的認識,然後呢去侍候、奉侍處處地方這樣去做,這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經論上面也告訴我們,說得很清楚,如果我們碰見有什麼不理解的地方,千萬不要自做主張,我們只是說我現在是愚 癡凡夫,所以只有佛能夠,我努力的學。現在我們碰見一點點小小的支節上面的,乃至於大的都根本看不見,不曉得 自己在愚癡當中,不曉得自己在見思煩惱當中,動輒這個不對,那個不對,這個不是,那個不是,不配自己胃口,所 以是越弄這個自己,那個就是我越大。這個地方我們要特別注意。那麼下面呢,還有其他的這個。
【如集學論應當了知。】
本來這地方是講瞋恚,不談這些事情,可是因為這幾個問題他對我們修學的人來說,對於佛法來說影響太大、太大了,所以這地方特別提一下,我也把這地方特別強調一下,這個原因在此。第二個項目,說能夠策發我們修忍的這個方便有了,要正修的時候,我們就了解忍的特質,有幾個忍的細則、有幾個差別,幾種不同。
【第三忍差別分三,① 耐怨害忍,② 安受苦忍,③ 思擇法忍。】
就是一開頭的說的三樣東西,分開來講。
【初耐怨害忍分二。】
就是這個我們通常說生忍,外面的眾生,外面的人彼此之間,他們來傷害我們的時候該怎麼辦?這通常人家來傷 害我的無非是什麼呢?就是我們要的東西他不給、障礙,我們要的東西又分成功外在的、內在的,利養、名聞這些, 這個裡邊就是下面要說的。
【① 破除不忍怨所作害,② 破除不喜怨家富盛喜其衰敗。】
這個兩方面,一方面是人家來害我們,還有一方面呢我們自己的嫉妒心,這個兩點是分開來講。那麼先說人家來 害我們的時候,人家害我們這個裡邊又分兩部份。。
【初中分二,① 破除不忍障樂作苦,② 破除不忍障利等三作毀等三。】
平常我們世間人所求的東西,佛法裡面叫說八風,世間要求的是求這個,所以一天到晚被這個東西綑死。修學佛法的人認得了這個東西,從這地方跳出來,所以叫八風不動。那幾樣呢?利衰毀譽稱譏苦樂,那麼現在這個上面 ,第一個就是對於苦樂而言,就是人家障礙我們得到快樂,使得我們受苦,那個是我們無法忍受的,怎麼樣針對著這個問題破除這個瞋心,能夠忍受他。下面這個八風當中另外六樣東西,對於我們的利,那個利的另外一方面叫衰,利就是好的,衰就是壞的那一方面,毀譽跟稱譏的話這是名聞方面,這個稱譏是當面的稱讚你、譏笑你;毀譽的話是包括背後的有人稱讚你說你的名譽,有人說毀謗你,就是這些東西,所以對於這個東西等三,好的是利、譽、稱, 壞的是衰、毀、譏,人家來傷害的時候,你不能忍,怎麼樣想辦法對於這個不忍破除它,現在進一步,把不忍作樂那個又分二。
【初中分二,① 顯示理不應瞋,】
第一個,你如果如理的了解了以後,你會了解根本不應該發脾氣,不應該去瞋它,更進一步第二個還
【② 顯示理應悲愍。】
不但不瞋,還要去憐愍他,慈悲真是瞋的對治,你能夠慈悲,瞋心當然不會引起,現在
【初中分三,① 觀察境,② 有境,③ 所依瞋非應理。】
分三部份,境就是這個對象,這個指法,有境是指人,隨有這個境,平常譬如說我們現在講蘊,我們身體上這個境跟有境兩個,有的地方叫支跟有支,譬如說我們講我們的身體是五蘊,五蘊就是色、受、 想、行、識,還有叫有支,或者有蘊,隨一具足,隨一有這個東西,那就是這個人,就這樣。那麼他現在觀察的時候先單單觀那個對象,其次呢?觀隨具足那個,以及所依的不合理,我們只要看這個文就了解他怎麼分法。
【◎ 初中有四。一、觀察有無自在不應瞋者。應當觀察,於能怨害應瞋之因相為何。】
第一個對這個境界,這個境界就是瞋,那個來傷害我們,他不是說這個地方是人家來障礙我們快樂,使得我們受苦,這一個境界現起的時候,這一個情況他這樣的這個情況,是不是可以作得了主,啊就 人家傷害你這一件事情,發生這一件事情,是不是作得了主,你在這一個方面去看,不應該瞋,這個題目是這樣,下面就告訴我們說,他來怨害,能怨害,能怨害的這個原因,為什麼怨害我們,換句話說我們發脾氣的對象,他怨害我們,我們就對他發脾氣,對不對,那麼他為什麼怨害我們,也就是說我們為什麼要發脾氣,這個原因何在, 你這樣去觀察一下。
【如是觀已,覺彼於自欲作損害,意樂為先,次起方便遮我安樂,或於身心作非愛苦。為彼於我能有自在不作損害 ,強作損害而瞋恚耶,抑無自在由他所使而作損害故瞋恚耶。】
現在我們來觀察了喔,是說那我們這樣一觀察的時候啊,我們就覺得嗯,這個損害,這個損害本身啊它呀是怎麼 損害的,先心裡面啊它要傷害,我們傷害別人也是一樣,別人傷害我們也是一樣,先啊心裡面啊有這個意樂,就是心 ,那麼由於這種心裡的瞋,所以呀其次啊,進一步根據著這一個心裡呀起種種身口的行為,這個身口的行為呀來損害 我們,遮止我們的安樂,乃至於呀使得我們的身心呀作種種的啊苦的事情,不可愛的,就是苦。那麼這個狀態啊,這 種狀態是第一步透過了這個觀察找到他那個傷害本身啊,我們就觀察那個境對不對,它不在這個行為上面的,不在那 個行動上面,而在什麼啊?而在策發它行動背後這個心裡對吧?第一個,那麼先找到這個,那麼既然是找到那個心裡 嗎,為彼於我能有自在不作損害,而是強作損害呀,還是沒有,它那個心裡呀,它是能夠自己作得了主,能夠作得了 主明明可以作得了主不傷害,啊或者是傷害,啊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自己作主要來傷害我們,還是他自己根本沒有辦 法作主而來傷害我們?就是這個,我們分二方面,因為這個心裡不外乎這二方面,他作得了主的,他自己能作主他要 傷害我來傷害我,或者他沒辦法作得主而傷害我來傷害我,不外這二種,那麼現在我們看。
p. 291
【若如初者瞋不應理,他於損害無自在故。】
如果初的這潛在,潛在明明是說他對瞋,他能夠以自己作得了主傷害我,啊這一個情況我們不必瞋他,為什麼?他於損害無自在,喲前面說他有自在為什麼這地方說無自在呢?現在你看下面,看了下面這就懂了。
【謂由宿習煩惱種子境界現前,非理作意,因緣和合起損害心,縱不故思,此諸因緣亦能生故。】
你可以說他是有自在的,可是他那個自在本身啊是什麼原因啊?是由於我們現在懂得了佛法,由於啊他的無明宿業,啊宿業的這個煩惱種子,因為瞋是一種煩惱相,那個瞋生起的原因大家還記得吧?第一個是煩惱的隨眠種子,第二個順生這個煩惱的現行,這個境界現起加上其他的非理作意,種種因緣和合起來產生那個損惱心,他要這個傷害你的時候他是對的,他自己要傷害你,沒錯,可以說作得了主,可是那個傷害那個心本身卻是什麼?卻是這樣的因緣生起來的,縱不故思,此諸因緣亦能生故。
就算他不是故意是這個因緣本身是法爾如是的,就是這個樣,而:
【若彼因緣有所缺少,則故思令生,亦定不生故。】
假定這個因緣不具足的話就算他要思,他也生不起來,這個我想我們都很清楚、都很明白,為了使得我們啊更清楚起見,我們不妨自己在那邊想一想看,現在你坐在這裡無緣無故的叫你發一個脾氣,你發得起來嗎?我想沒有一個人發得起來的,對不對?那就是最會發脾氣的人,就是坐在這個地方的話,坐的安安舒舒服服,人家呀端一杯茶給你,你歡喜茶的,他也端一杯茶,你歡喜咖啡,端一杯咖啡,你要冷的,他給你,你怎麼要發那個瞋啊就發不起來,這很明白啊,所以他要發起來一定是什麼?一定是因緣,是的,他那個瞋本身又可以說喔,他可以作主,可是既然那個瞋的現起本身是個因緣的話,那他實際上呢?在這種狀態當中他的的確確是無可奈何,無可奈何。
【如是由諸因緣起損害欲,由此復起損害加行,由此加行生他苦故。此補特伽羅無少主宰,以他亦隨煩惱 自在,如 煩惱奴而隨轉故。】
那下面就說明了哪,這樣的情況由於這個因緣,然後呢策發他生起這個瞋心,然後呢損害別人,由於這個瞋心損害別人,這個欲樂起加行,由於這個加行而使得別人受苦,實際上呢這個人本身啊,他是一點主宰都主宰不了,他自己還是隨煩惱,他是煩惱的奴隸,就是這樣,你仔細觀察一下,對呀,所以就是說他可以自在的,這個自在這個地方應該怎麼說呢?就是說譬如說我們現在有一個人啊,啊我是自在的,拿印度當年的情況來說,應該怎麼說,我是個主人,我可以自己作得了主的,還有呢?我是一個奴隸、僕人,那麼這個主人告訴我就怎麼做,那我只好去做了,拿我們現在來說的話,譬如說我是一個劊子手,啊到那個時候官判了,說你呀要去對這個犯人刑罰,那對不起我非得照著這個官的命令去做呀,這個叫不自在,反過自在呢,我不是劊子手,啊我可以不接受外來的命令的,上面那個自在而作損害是這樣,實際上雖然你不是受外面的命令,可是你在什麼呀,受裡邊的煩惱而使,既然受煩惱而使的話,你不是外面的命令你的奴隸,你卻是煩惱的奴隸,煩惱的奴隸,結果你還是作不了主,好了,這第一個情況清楚不清楚?啊那麼下面呢?若他自在。
【若他自己全無自在,為餘所使作損害者,極不應瞋。】
而他自己呀,他自己根本沒有自在的,是一個佣人,是一個奴隸,而叫他怎麼做,他就照著你怎麼做,就像個機器一樣,像一個汽車一樣,你怎麼輪子這麼一拐,它就向那邊,輪子這麼一拐,它就向那邊,你然後呢?要問那個汽車,喲你怎麼轉向那邊呢?這個一點道理都沒有嗎,這汽車它自己根本作不了主啊,所以在這種狀態當中,他假定它全沒有自在的話,你對他來瞋,那更沒道理呀。
【譬如有人,為魔所使隨魔自在,於來解救饒益自者,反作損害行捶打等。彼必念云,此是魔使,自無主宰故如是行,不少瞋此,仍勤勵力令離魔惱。】
下面舉一個譬喻,譬如說有的人啊被魔鬼啊附在身上,啊他被魔鬼附在身上,然後呢你去解救他,你是要解救他,他因為在魔鬼呀所使,他反而來傷害你,那個時候你解救他,你會不會啊跟他發脾氣啊,你不會,你會覺得是嘛,他是被魔所傷,我正來救護他呀,所以呀不管他怎麼,我不會對這個啊被魔所使的神經病人啊跟他兩個人發脾氣,啊不但不發脾氣而努力怎麼去解救他。
日常法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定我們真正的了解了因果,我們眼前任何一件事情本身做起來的話,再沒有不如理的,你了解了很清楚,你現在忙的什麼?忙因啊,眼前我們看見任何一樣東西如果是不順利不好的話,我們就不會起貪瞋痴,很清楚很明白,碰見這個情況你不瞋心,碰見那種情況不那個,假定你真的了解這因果關係的話,那這個果嘛,現在既然你不瞋心,那你怎麼因上面改善嘛,我們做得到嗎?實際上不一定。當然我們生了病了等等,固然是這個上提不起來,就是身體很好的時候稍微有一點的話,心裡面就隨著煩惱而去,假定因果真的非常清楚的話,他只有一件事情要做,什麼?勤精進,在因地上面是一刻不緩,當下一念,看的非常清楚,是不是如理的、如量的,是不是跟善法相應,乃至於是不是這威儀當中,如理的威儀是無覆無記當中,必然的現象。我們做到嗎?做不到,這說明什麼?說明了我們真正 對這因果兩樣東西,的的確確是有一個浮淺的認識,有一個浮淺的知道,說的更實在一點的話,這個知道,往往還只是名相、名字,心裡面對這兩個東西,究竟產生多少力量的話,這個就很難說了。因為內心正確對因果的知見不深,所以碰見事情的時候,說不定我們的行為的話,耶不知不覺當中,害了這個毛病,就這樣。
我自己現在還想起一個很可笑的事情,現在也是真是,那時候剛出家沒多久,有一個朋友,那在家的朋友隨便談起了,那麼他這個朋友就是這樣,他母親信佛,信了幾十年,他那個家庭環境也可以說很值得令人同情的一個環境,遭到戰亂,母親把那兩個孩子帶大,辛苦的不得了,母親信佛,所以這個兒子也非常孝順,把他栽培到大學畢業。後來母親生病了,乃至於死了,當初我聽見了以後,但他很哀念他母親,不曉得說什麼;那時候我直覺得,剛剛懂了一點點皮毛,我就覺得,常常聽人家說你求菩薩嘛,菩薩就可以了,我也這麼說,衝口而出,念念觀世音菩薩他就救你了,然後呢幹什麼嘛,他就可以得到好處了,結果我並不曉得他的家庭背景,你曉得他回過頭來怎麼說呀?我母親信了一輩子佛,念了一輩子,結果臨終的時候還是這個樣,當時我聽了心裡面自己覺得很不好意思。一直到學佛,學了多少年以後,慢慢才了解,所以我覺得我們剛開始開口的話,實在要小心。這個本論前面下士道當中都已經說的很清楚了,一切是這樣的因,感這樣的果,當這個業在沒有感果之前,如果你能夠認真對治,如理去淨治,他可以不感果,可以!但是它一旦感了果了以後,你沒辦法把那個果,把他整個的拿掉他,對不對?這個很清楚很明白。可是我們平常總是覺得,聽這麼人家說了有求必應,你求求就好了;這個對我們來說,我們就從糊裡糊塗的信人,反正你說什麼,照單全收,你仔細檢查的話,有太多問題。有很多人他並不了解這個, 不要說太多,我們自己開口的人都不了解,說給別人聽,沒錯啊!乃至於念了,他的想法當中,對這因果概念不清楚,於是他也覺得好了,念了三句阿彌陀佛,念了幾句觀世音菩薩,那個病就除掉了;結果他念了三十句,三百句都沒用,然後說起來你看你看,你們這些就這樣。請問這個後果誰造成的?所以這個地方說誹謗因果,大的我們絕對不會犯,可是細的地方的話,注意喔!你這種錯誤的邪見,大邪見我們也不會,所以這種從小的地方你如果不注意,慢慢慢慢的會走上岔路去,這樣一來,這三樣東西可以分開來是三樣,原則上面都是這個,誹謗正法所有邪見,及謗正法,謗正法也是一樣的。我們大的是不會犯,可是小的就很難說,尤其是我們修學佛法的人,對於這個佛法的整個的原則大綱沒有把握住,不知不覺之中,會對這個東西產生一種傷害,這個因,我們一定要把他儘量的拿掉它;尤其是知見重的人。所以佛特別告訴我們,說佛法損壞的兩個原因,不是外道而是什麼?佛弟子說相似語以及行籌。你開起口來,說的道理,好像是,實際上真的嗎?就有問題了,然後你的行為的時 候呢,也好像是,這個行籌是戒律上面的,就是我們做羯磨的時候,大家要同意否,他也籌的,籌碼,換句話你投他 一票,對不起他有權投,結果就是所知不對,投反的那一面,這個是對佛法最大損害。
所以說我最近正在看一個祖師寫的這個什麼啊?我忘記掉了,他資持記對,這個元照律師所寫的,特別寫的,這是真了不起,他就整理這個律典的時候,他看了五十
這個我隨便說一個比喻。譬如說我們這裡有一個大原則,說我們這裡現在要辦一個佛學院,那麼這個辦那個佛學院,要多少人,要教的內容是如何,然後配合這個內容來安排我們的一切的東西,眼前來說,譬如說安排那個教室,假定我們這地方的人,一共就只有十個八個人,你把握住這一點的原則當中,把握住這個原則,然後你安排這個裡邊的設備
【並於菩薩尊長等所起大輕蔑,生我慢等,】
下面還有,關於這兩點也是好難避免、好難避免。我現在就有一個感覺,說平常我們常常說找不到善知識或者什 麼等等,這個真正的問題都不是沒有善知識,真正的問題這個善知識苦於找不到善學的學生,現在我深深自己感覺得 我就是這麼一個不能善學的學生。這個從因果的概念上面去來說、必然關係來說,你有這樣的因,你才能感得這樣的 果,現在我們還沒有學,跑到那個地方去的話,這個不如,那個不如,這樣;又說要配自己的胃口,就好像買東西一 樣,喔老子,跑來出了錢向你買東西的,所以說買主就是你老子,就這樣。這個世間,這一種莫名其妙的人,我出了 錢今天跑的來這個買你東西,我要怎麼你就給我什麼,這個是學佛的態度嗎?完全不是。的的確確我們首先應該有兩 個重要的概念,第一個曉得自己的無知所以要去學,要跟誰學?一定要跟佛學,而佛的完整的就在什麼?尊長那個地 方。所以你一心一意要排除掉了我這個錯誤的認識,然後呢去侍候、奉侍處處地方這樣去做,這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經論上面也告訴我們,說得很清楚,如果我們碰見有什麼不理解的地方,千萬不要自做主張,我們只是說我現在是愚 癡凡夫,所以只有佛能夠,我努力的學。現在我們碰見一點點小小的支節上面的,乃至於大的都根本看不見,不曉得 自己在愚癡當中,不曉得自己在見思煩惱當中,動輒這個不對,那個不對,這個不是,那個不是,不配自己胃口,所 以是越弄這個自己,那個就是我越大。這個地方我們要特別注意。那麼下面呢,還有其他的這個。
【如集學論應當了知。】
本來這地方是講瞋恚,不談這些事情,可是因為這幾個問題他對我們修學的人來說,對於佛法來說影響太大、太大了,所以這地方特別提一下,我也把這地方特別強調一下,這個原因在此。第二個項目,說能夠策發我們修忍的這個方便有了,要正修的時候,我們就了解忍的特質,有幾個忍的細則、有幾個差別,幾種不同。
【第三忍差別分三,① 耐怨害忍,② 安受苦忍,③ 思擇法忍。】
就是一開頭的說的三樣東西,分開來講。
【初耐怨害忍分二。】
就是這個我們通常說生忍,外面的眾生,外面的人彼此之間,他們來傷害我們的時候該怎麼辦?這通常人家來傷 害我的無非是什麼呢?就是我們要的東西他不給、障礙,我們要的東西又分成功外在的、內在的,利養、名聞這些, 這個裡邊就是下面要說的。
【① 破除不忍怨所作害,② 破除不喜怨家富盛喜其衰敗。】
這個兩方面,一方面是人家來害我們,還有一方面呢我們自己的嫉妒心,這個兩點是分開來講。那麼先說人家來 害我們的時候,人家害我們這個裡邊又分兩部份。。
【初中分二,① 破除不忍障樂作苦,② 破除不忍障利等三作毀等三。】
平常我們世間人所求的東西,佛法裡面叫說八風,世間要求的是求這個,所以一天到晚被這個東西綑死。修學佛法的人認得了這個東西,從這地方跳出來,所以叫八風不動。那幾樣呢?利衰毀譽稱譏苦樂,那麼現在這個上面 ,第一個就是對於苦樂而言,就是人家障礙我們得到快樂,使得我們受苦,那個是我們無法忍受的,怎麼樣針對著這個問題破除這個瞋心,能夠忍受他。下面這個八風當中另外六樣東西,對於我們的利,那個利的另外一方面叫衰,利就是好的,衰就是壞的那一方面,毀譽跟稱譏的話這是名聞方面,這個稱譏是當面的稱讚你、譏笑你;毀譽的話是包括背後的有人稱讚你說你的名譽,有人說毀謗你,就是這些東西,所以對於這個東西等三,好的是利、譽、稱, 壞的是衰、毀、譏,人家來傷害的時候,你不能忍,怎麼樣想辦法對於這個不忍破除它,現在進一步,把不忍作樂那個又分二。
【初中分二,① 顯示理不應瞋,】
第一個,你如果如理的了解了以後,你會了解根本不應該發脾氣,不應該去瞋它,更進一步第二個還
【② 顯示理應悲愍。】
不但不瞋,還要去憐愍他,慈悲真是瞋的對治,你能夠慈悲,瞋心當然不會引起,現在
【初中分三,① 觀察境,② 有境,③ 所依瞋非應理。】
分三部份,境就是這個對象,這個指法,有境是指人,隨有這個境,平常譬如說我們現在講蘊,我們身體上這個境跟有境兩個,有的地方叫支跟有支,譬如說我們講我們的身體是五蘊,五蘊就是色、受、 想、行、識,還有叫有支,或者有蘊,隨一具足,隨一有這個東西,那就是這個人,就這樣。那麼他現在觀察的時候先單單觀那個對象,其次呢?觀隨具足那個,以及所依的不合理,我們只要看這個文就了解他怎麼分法。
【◎ 初中有四。一、觀察有無自在不應瞋者。應當觀察,於能怨害應瞋之因相為何。】
第一個對這個境界,這個境界就是瞋,那個來傷害我們,他不是說這個地方是人家來障礙我們快樂,使得我們受苦,這一個境界現起的時候,這一個情況他這樣的這個情況,是不是可以作得了主,啊就 人家傷害你這一件事情,發生這一件事情,是不是作得了主,你在這一個方面去看,不應該瞋,這個題目是這樣,下面就告訴我們說,他來怨害,能怨害,能怨害的這個原因,為什麼怨害我們,換句話說我們發脾氣的對象,他怨害我們,我們就對他發脾氣,對不對,那麼他為什麼怨害我們,也就是說我們為什麼要發脾氣,這個原因何在, 你這樣去觀察一下。
【如是觀已,覺彼於自欲作損害,意樂為先,次起方便遮我安樂,或於身心作非愛苦。為彼於我能有自在不作損害 ,強作損害而瞋恚耶,抑無自在由他所使而作損害故瞋恚耶。】
現在我們來觀察了喔,是說那我們這樣一觀察的時候啊,我們就覺得嗯,這個損害,這個損害本身啊它呀是怎麼 損害的,先心裡面啊它要傷害,我們傷害別人也是一樣,別人傷害我們也是一樣,先啊心裡面啊有這個意樂,就是心 ,那麼由於這種心裡的瞋,所以呀其次啊,進一步根據著這一個心裡呀起種種身口的行為,這個身口的行為呀來損害 我們,遮止我們的安樂,乃至於呀使得我們的身心呀作種種的啊苦的事情,不可愛的,就是苦。那麼這個狀態啊,這 種狀態是第一步透過了這個觀察找到他那個傷害本身啊,我們就觀察那個境對不對,它不在這個行為上面的,不在那 個行動上面,而在什麼啊?而在策發它行動背後這個心裡對吧?第一個,那麼先找到這個,那麼既然是找到那個心裡 嗎,為彼於我能有自在不作損害,而是強作損害呀,還是沒有,它那個心裡呀,它是能夠自己作得了主,能夠作得了 主明明可以作得了主不傷害,啊或者是傷害,啊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自己作主要來傷害我們,還是他自己根本沒有辦 法作主而來傷害我們?就是這個,我們分二方面,因為這個心裡不外乎這二方面,他作得了主的,他自己能作主他要 傷害我來傷害我,或者他沒辦法作得主而傷害我來傷害我,不外這二種,那麼現在我們看。
p. 291
【若如初者瞋不應理,他於損害無自在故。】
如果初的這潛在,潛在明明是說他對瞋,他能夠以自己作得了主傷害我,啊這一個情況我們不必瞋他,為什麼?他於損害無自在,喲前面說他有自在為什麼這地方說無自在呢?現在你看下面,看了下面這就懂了。
【謂由宿習煩惱種子境界現前,非理作意,因緣和合起損害心,縱不故思,此諸因緣亦能生故。】
你可以說他是有自在的,可是他那個自在本身啊是什麼原因啊?是由於我們現在懂得了佛法,由於啊他的無明宿業,啊宿業的這個煩惱種子,因為瞋是一種煩惱相,那個瞋生起的原因大家還記得吧?第一個是煩惱的隨眠種子,第二個順生這個煩惱的現行,這個境界現起加上其他的非理作意,種種因緣和合起來產生那個損惱心,他要這個傷害你的時候他是對的,他自己要傷害你,沒錯,可以說作得了主,可是那個傷害那個心本身卻是什麼?卻是這樣的因緣生起來的,縱不故思,此諸因緣亦能生故。
就算他不是故意是這個因緣本身是法爾如是的,就是這個樣,而:
【若彼因緣有所缺少,則故思令生,亦定不生故。】
假定這個因緣不具足的話就算他要思,他也生不起來,這個我想我們都很清楚、都很明白,為了使得我們啊更清楚起見,我們不妨自己在那邊想一想看,現在你坐在這裡無緣無故的叫你發一個脾氣,你發得起來嗎?我想沒有一個人發得起來的,對不對?那就是最會發脾氣的人,就是坐在這個地方的話,坐的安安舒舒服服,人家呀端一杯茶給你,你歡喜茶的,他也端一杯茶,你歡喜咖啡,端一杯咖啡,你要冷的,他給你,你怎麼要發那個瞋啊就發不起來,這很明白啊,所以他要發起來一定是什麼?一定是因緣,是的,他那個瞋本身又可以說喔,他可以作主,可是既然那個瞋的現起本身是個因緣的話,那他實際上呢?在這種狀態當中他的的確確是無可奈何,無可奈何。
【如是由諸因緣起損害欲,由此復起損害加行,由此加行生他苦故。此補特伽羅無少主宰,以他亦隨煩惱 自在,如 煩惱奴而隨轉故。】
那下面就說明了哪,這樣的情況由於這個因緣,然後呢策發他生起這個瞋心,然後呢損害別人,由於這個瞋心損害別人,這個欲樂起加行,由於這個加行而使得別人受苦,實際上呢這個人本身啊,他是一點主宰都主宰不了,他自己還是隨煩惱,他是煩惱的奴隸,就是這樣,你仔細觀察一下,對呀,所以就是說他可以自在的,這個自在這個地方應該怎麼說呢?就是說譬如說我們現在有一個人啊,啊我是自在的,拿印度當年的情況來說,應該怎麼說,我是個主人,我可以自己作得了主的,還有呢?我是一個奴隸、僕人,那麼這個主人告訴我就怎麼做,那我只好去做了,拿我們現在來說的話,譬如說我是一個劊子手,啊到那個時候官判了,說你呀要去對這個犯人刑罰,那對不起我非得照著這個官的命令去做呀,這個叫不自在,反過自在呢,我不是劊子手,啊我可以不接受外來的命令的,上面那個自在而作損害是這樣,實際上雖然你不是受外面的命令,可是你在什麼呀,受裡邊的煩惱而使,既然受煩惱而使的話,你不是外面的命令你的奴隸,你卻是煩惱的奴隸,煩惱的奴隸,結果你還是作不了主,好了,這第一個情況清楚不清楚?啊那麼下面呢?若他自在。
【若他自己全無自在,為餘所使作損害者,極不應瞋。】
而他自己呀,他自己根本沒有自在的,是一個佣人,是一個奴隸,而叫他怎麼做,他就照著你怎麼做,就像個機器一樣,像一個汽車一樣,你怎麼輪子這麼一拐,它就向那邊,輪子這麼一拐,它就向那邊,你然後呢?要問那個汽車,喲你怎麼轉向那邊呢?這個一點道理都沒有嗎,這汽車它自己根本作不了主啊,所以在這種狀態當中,他假定它全沒有自在的話,你對他來瞋,那更沒道理呀。
【譬如有人,為魔所使隨魔自在,於來解救饒益自者,反作損害行捶打等。彼必念云,此是魔使,自無主宰故如是行,不少瞋此,仍勤勵力令離魔惱。】
下面舉一個譬喻,譬如說有的人啊被魔鬼啊附在身上,啊他被魔鬼附在身上,然後呢你去解救他,你是要解救他,他因為在魔鬼呀所使,他反而來傷害你,那個時候你解救他,你會不會啊跟他發脾氣啊,你不會,你會覺得是嘛,他是被魔所傷,我正來救護他呀,所以呀不管他怎麼,我不會對這個啊被魔所使的神經病人啊跟他兩個人發脾氣,啊不但不發脾氣而努力怎麼去解救他。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80
- 文章: 33485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第123卷 B面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第123卷 B面
日常法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但不發脾氣而努力怎麼去解救他。換句話說我們不妨換一個譬喻,不要說魔吧,比如神經病人,那麼我現在是 醫生,那個神經病人啊,看見那個醫生對那個醫生就要打呀、罵呀,那個醫生會不會跟他對罵、對打啊。這很清楚很 明白啊,所以這個你了解了這個道理啊,不管他怎麼罵你,怎麼打你。那個醫生還是一心一意的想,我怎麼樣想把他 弄好,他絕對不會生氣,一點瞋心沒有,因為你很清楚、很明白,了解他這樣的罵你、打你,是根本一點自在都沒有 。所以現在這兩方面不管你看那一個,你找不到一點點發脾氣的理由。如理觀察思惟,這麼個好呀!就這麼個好呀。
p. 291 (7)
【如是菩薩見諸怨家作損害時,應如是思,此為煩惱魔使無主,故如是行,不少瞋此補特伽羅,須更發心 為欲令其 離煩惱故,我應勤修諸菩薩行。】
像這樣的觀察啊,如是菩薩,我們現在行忍辱波羅蜜多是菩薩行者,那菩薩行者一看到這事情啊,看見那些怨家 來作損害時候,拿這上面這兩個方法去觀察。的的確確是為煩惱魔使,啊他根本作不了主,在這種情況之下,你了解 了以後,對他不會生起一點點的瞋心來,不但如此還要想辦法幫忙他離開這個煩惱,一點都沒錯嘛。菩薩解救一切眾 生從那裏解起嘛。就幫他把煩惱拿掉,所以你認識的很清楚,現在碰到這種情況之下,你自己還在煩惱當中,你談什 麼呢?啊這巧妙啊,啊這個本論之殊勝。換句話說圓滿佛法,圓滿傳承的佛法,告訴我們分析這是第一層哦,你看一 層一層的深入,你只要對這個理路弄清楚的話,的的確確你會找不到一點可瞋相。下面我們繼續下去。
【四百論云:「雖忿由魔使,醫師不瞋怪,能仁見煩惱,非具惑眾生。」】
啊來了,下面解釋。啊這個被魔所使,啊換句話來說我們現在來說神經錯亂的人啊,在這種情況之下責怪那個醫 生,他會打罵,可是醫生啊絕定不會跟他發脾氣,也不會怪這個人,現在啊我們學佛嘛,佛告訴我們哪,說那些人他 來傷害你,跟你啊,他是什麼煩惱後面,具有煩惱這個眾生來傷害你,是煩惱作不了主的,不是他呀。你認楚清了這 一個觀點以後的話,你對他就沒有瞋恨心了,就像對神經病人,醫生要去治療他一樣的心情。
【月稱論師亦云:「此非有情過,此是煩惱咎,智者善觀已,不瞋諸有情。」】
啊下面緊跟著一步,這不是有情的過失呀,他是什麼啊?煩惱的過失啊!啊真正有智慧的人啊要這樣的觀察,對 這樣的道理能夠善巧的觀察。這個已啊,不是自己的這個己字寫錯了改一改,不瞋諸有情,當然那就不會再有瞋了, 現在這一個科是什麼?就是深忍對眾生。你這麼一觀察,對那個眾生就生不起一點瞋心來。
【入行論中雖說多理,然唯於此易生定解,對治瞋恚最為有力】
這個入行論就是入菩薩行論當中告訴我們,我們怎麼行菩薩行,說的很多道理,而這個道理當中現在所說的最容 易生起正確的認識,確定的見解,對治這個瞋恚也是最有力量,也是最有力量。上面這個說了一下,的的確確的這樣 的觀察的方法啊,善巧無比。而且容易了解,因為他容易了解又善巧,所以對治這個瞋恚他有最好的功效,最大的力 量。
【菩薩地說修唯法想,堪忍怨害與此義同,故於此上乃至定解當勤修習。】
那個菩薩地當中也告訴我們,學菩薩行者在忍辱波羅蜜多當中,怎麼他就,這是啊原則是說唯修法想,哦你了解 了這個道理以後的話呢,你就能夠忍受這個怨害。意義就是這樣,所以說唯修法想,原來他這個傷害本身是什麼,就 是這樣的一個法,法爾如是的法,所以前面叫我們觀察境,你觀察觀察那個來傷害你的這個境,是什麼一個狀態。那 麼前面已經分析過了,所以說唯修法想呀,這個法本身啊什麼?因緣如是和合,而這個如是和合的因緣,偏偏又是煩 惱無明,既然你現在修學菩薩,說菩薩行者的話,你目的幹什麼?要幫他們治那個煩惱病,現在這個煩惱病現起的時 候,你會隨它轉嗎?當然不會,不但不隨他轉,所謂隨他轉就是發脾氣瞋啊,不但是不隨它轉,你還要幫他忙呢,對 不對。這個地方就是注重前一半說。剛才說理啊不應瞋,要幫他忙呢是第二段是理應悲愍,這個後頭再說。
【若諸有情能有主宰皆應無苦,以此諸苦非所願故,有自在故。】
那麼更進一步來說,現在這個自在跟前面這個自在就不一樣了,前面這個自在是外在的,現在呢進一步的深察這 個自在的內涵,說假定前面說那些有情真正的有主宰的話,都應該沒有苦,為什麼?因為沒有一個人願意苦的,那個 苦都是不得已的,既然不得已的他自己也作不了主。因為那些苦都不是願意的,既然有自在的話,他誰願意苦,所以 啊他如果說在這種狀態之下,顯然的是沒有主宰。
【又諸有情若為猛利煩惱激動,尚於最極愛惜自身而作損害,或跳懸岩,或以棘刺及刀劍等,而自傷害,或斷食等 ,況於他人能不損哉,應如是思滅除瞋恚。】
哦現在啊這些有情啊,是不能自己作主,為什麼?就是為這個煩惱所使,當這個煩惱猛利的煩惱刺激的時候,乃 至於對自己最愛惜的身體都要傷害他,這我們看見有很多人自殺,怎麼個自殺法?跳山上面跳下來,我們現在所說從 樓房跳下來,或者以什麼東西自己傷害,或者說絕食自己傷害了不肯吃東西。想想看,他自己對自己尚且如此,何況 是對別人啊。你應該這樣的去觀察思惟的話,那個瞋恚就滅除掉了。
p. 292
【入行論云:「一切皆他使,他主自無主,知爾不應瞋,一切如化事。」】
菩薩行論上就告訴我們,這實際上一切的前面所說的,都被他所使。換句話說,這個他自己做不了主的,是他主 宰的,你了解了這個道理以後,就不應該再去發脾氣,一切的事情就像什麼?如幻如化。如幻如化特別指什麼?因緣 生法,因緣生法就這個樣。哦這樣的因緣來它就變成這樣,一下因緣隨時改,他一下也隨時改,天下的事情無非是如 此。你有什麼好瞋的。
【又云「故見怨或親,為作非理時,謂此因緣生,思已當樂住。若由自喜成,皆不願苦故,則一切有情,皆應無有 苦。」】
啊所以啊不管你啊看見什麼,或者是冤家對頭,乃至於啊親愛的人,在你面前對你做非禮的時候啊,你了解這個道理,說這個都是因緣所生,像前面所說的,既然如此的話,啊我現在了解了不為他所動啊真高興啊,所以你如理思惟了以後,嘿不管他怎麼樣,我們卻能夠住在安樂上頭,假定說他這樣的做法,使自己做得了主,而願意歡喜這樣做的話,沒有一個人例外的,他都歡喜要樂,不願意要苦,那麼在這種狀態當中,一切有情啊皆應該沒有苦,實際上呢一切有情都在苦當中,所以啊反過來說,他根本就是做不了主,這是因緣所生,而這個因緣當中是煩惱種子,以及順生煩惱的境界,使得他產生這樣,這是淺的,如果後面一層一層的觀察,深一層的觀察的話,啊那完全不一樣,因為這地方觀察的這是什麼?生忍。所以這個是最淺的,到後面到這個法忍的時候,乃至於啊最後觀察這個諦察法,深入去觀察的話,又是一番境界,以後再說。
【又云「若時隨惑轉,自愛尚自殺,爾時於他身,何能不為損。」】
當一個人像前面所說,跟隨著煩惱,為煩惱所使的時候,自己最顧惜最疼愛的身體尚且要傷害,何況於別人呢? 這個是第一個觀察法。
【◎ 第二觀是客現及是自性皆不應瞋者。】
說他這樣的作法,這樣的損害,這樣的瞋惱是外來的呀?還是他本身就是如此的呀,說這個他那個瞋,跟你的傷害等等,這個是外來的還是他自己本身,如果這樣去觀察,不管他是外來的還是他自己本身。你都不應該瞋,為什麼?請看下面。
【損他之過不出二事,謂是否有情之自性。】
要傷害別人,或者說他來傷害我,總不出這兩樣,他這個傷害本身是外來讓他這樣做的,或者他自己本身就是如此的。
【若是自性瞋不應理,如不應瞋火燒熱性。】
如果說這個本性就是如此的話,你不應該去瞋,為什麼?這本性就是如此嘛,就像火,火嘛就是燒的,水嘛就是冷的,你不能對這火你發它這個脾氣,那對火有什麼好發脾氣呀,就是這樣,眼前一切東西,光就是亮的,拿掉了光就是黑的,他本性就是如此不是外來的。
【若是客現亦不應瞋。】
說如果不是本性,是啊外來的因素,客就是不是主的地位,那也不應該。
【如虛空中有煙等現。】
如果說是外來的,外來的你也不必瞋嘛,也不應該瞋,就像什麼虛空,虛空本身沒有煙,那麼外來的來了煙障礙這個虛空,那個時候你對那個虛空,你這個對虛空沒有什麼好瞋,外來的嘛。
【不以煙過而瞋虛空。】
倒很清楚,這既然是外來的,虛空本身他自己也是做不了主,外面煙來,你瞋那虛空,那一點道理都沒有嘛。
【應如是思滅除瞋恚。】
美啊,是真妙啊。
【入行論云:「若於他惱害,是愚夫自性,瞋彼則非理,如瞋燒性火。】
如果他來傷害,他這個是本性他來傷害,當然這個愚癡的人哪,他的本性就是如此,那本性是如此的話。你沒什麼好瞋的嗎?就像火,火嘛就是燒,水,水嘛就是來漂,就是這樣,你對他有什麼,平常我們當然嘛,這個沒有什麼好瞋的。
【若過是客來,有情性仁賢,若爾瞋非理,如瞋煙蔽空。」】
反過來說,外來的話,他的本性是好的,好的那你更不應該瞋他嘛,就像那個煙障礙這個虛空一樣,你怎麼可以去瞋那個虛空呢。
【◎ 第三觀其直間由何作損皆不應瞋者。】
那麼你直接觀,看他有什麼道理來損害你,不管你怎麼看都不應該發脾氣。
【若瞋直接發生損害能作害者,應如瞋恚補特伽羅瞋刀杖等。】
他直接拿什麼東西來傷害你的啊,如果你直接這樣觀察的話,你就不應該生瞋恚了,為什麼呢?譬如說他拿那個刀來傷我們,那個人拿了一個刀來傷害我們,直接傷害我們的不是這個人這把刀,你應該瞋那個刀對不對,這樣。
【若瞋間接令生損害能作害者,如刀杖等為人所使,其人復為瞋恚所使而作損害,應憎其瞋。】
他說對對對當然我們不會直接了,他拿那把刀來傷害我們,我們不會瞋那個刀,我們不會跟那個刀打架,我們跟那個人打架,那是間接的說對不起,間接的話,你還是不應該發脾氣,為什麼?是他這把刀來傷害你,刀本身不要不會來傷害你,是這個人使的,所以你應該啊找那個間接使用那把刀的人,那麼既然你找那個間接使用那把刀的人,這個人現在被誰所使啊?被瞋在瞋,對不對,他這個人自己也做不了主,所以你還是不應該瞋那個人,應該瞋那個瞋,因為瞋本身呢?如果他自性是如此的你不應該瞋,那個瞋是外來的你也不應瞋,所以你不管是那一個方法去觀察的話,找了半天找不到一點點可瞋的,清楚不清楚?啊美啊!
【如云:「杖等親為害,若瞋能使者,此亦為瞋使,定應憎其瞋。」】
好了解決了。這個真正傷害你的,直接的親自來傷害你的,直接的什麼?那麼,這個是那根棒,當然你現在不會去瞋他,說你呀現在不瞋那個棒,啊這個棒就是來打得在你身上直接的東西,你不會,而事實上能使用那根棒的人,既然你間接的找的話,那麼你現在要真正找的對象,不是那個人,而是那個人背後他的意樂、他的心理,他的那個心理是什麼?剛才已經說過了,如果是自性你不應瞋,如果是客現你也不應憎,清楚不清楚,啊,好明白。
【故不瞋杖,亦不應憎能使之人。】
當然了,這那個杖固然不應該瞋的話,那個用這根杖的人也不應該瞋。
【若瞋能使,理則亦應瞋其瞋恚。】
假定說你瞋那個能使的這個人的話,你照理應該要瞋的什麼,不是這個人,而是應該使得這個人發脾氣的這個瞋,那個才是。
【不如是執,即是自心趣非理道,故應定解一切道理悉皆平等,令意不瞋補特伽羅,如不瞋杖,此未分別 杖與能使有無怨心者,由前所說破自在理應當了知。】
好!你能夠啊了解了,那麼這樣,不這樣的去執著,然後呢因為執著了,就走上了非理的這條道路,所以現在你認識了如理取捨的話,那原來是這個樣啊,那就沒什麼,沒什麼好發脾氣的地方,所有講的一切道理都是這個樣的,都是這樣的,那麼這個時候啊,我們就不會啊瞋恚這個人,下面就說,進一步說,這個如不瞋杖,此未分別杖與能使有無怨害心者,這個進一步的分別,他並沒有,並沒有說明這個是什麼,在破自性理,前面所說的,說破自性的當中應該了知,就是我們剛才說,他的自性是客現啊,還是本身如此的,他已經剛才說過,實際上呢我在解釋這一段的時候,也一一說明了。
p. 293 (2)
【◎ 第四觀能發動作害之因不應瞋者。】
嗯最後一個,能發動來傷害你的原因,這樣,那也不應該發脾氣。
【受由怨害所生苦時,若是無因不平等因則不生苦。】
所以我們找他的原因,現在呢我們受到怨害,來傷害我們生苦的時候,這個苦有沒有原因呢,說假定無因、不平等因,這個情況不會生苦的,這個佛法告訴我們,換句話說,如理的正確的一定有因,無因不平等,不會,那麼一定 要有因。
【要由隨順眾因乃生。】
一定要有隨順的、相應的種種因緣才生起。
【此因是宿不善業故。】
結果你找到從因這樣去推根究底的話,是什麼,是宿生不善業啊,這個不善業什麼啊。
【由自業力發動能害令無自主,故自所招不應憎他。】
這個地方來了,最後你這樣的更進一步,剛才是眼前觀察,最後的一點就是深入去觀察,最後這個深入的因的話,是什麼?由於自己的往昔的惡業所感,到了這個時候如發生,既然是你自己所造的,你怎麼能夠怨別人呢。
【作是念已應怪自致。】
應該責怪的是自己造成功的啊。
【於一切種破除瞋恚。】
在任何情況之下,你怎麼弄、怎麼看都找不到一點點瞋恚的,那個瞋恚就破除掉了啊。
【如那落迦所有獄卒,是由自己惡業所起為自作害。】
就像地獄裡面的獄卒一樣你自己造了惡他來傷害你,就這麼個道理。就像我們犯了罪,然後呢被警察捉起來,就是這樣。
【如云:「我昔於有情,曾作如是害,故害有情者,我理受此損。」】
就是這樣,我以前傷害了別人,所以呢,我傷害了別人嘛,現在就還給他了,所以受了。
【又云:「愚夫不願苦,愛著眾苦因,由自罪自害,豈應瞋於他。】
這段話我們值得善復思也,善復思也,再三反覆的反省啊。我們哪沒有一個人願意苦的,但是啊偏偏不了解這個 苦樂之間的因果關係,所以因為不了解無明所愚,所以愚夫啊,你僅管不願意苦啊,卻偏偏害著種苦因啊,就是我們 現在的毛病,我們沒有一個人例外的,都想去掉苦得到快樂,就偏偏在苦因上面拼命的忙,啊造種種苦因,把樂因偏 偏的把他趕走,結果哪眼前這個狀態,所以啊一切無非是我們自己的罪惡啊,是自己害自己啊,在這種情況之下豈可 以瞋別人啊,瞋別人啊,這個地方一層一層的深入,到了這裡現在我們了解了,我們真正應該瞋的、真正不忍的,應 該是什麼?是自己的煩惱,我們應該跟煩惱鬥啊,不是跟別人啊,瞪大眼睛看自己的起心動念的地方,絕不饒他一點 點,啊我們現在就是寬恕自己,真正是寬恕自己的怨家,還不但寬恕自己還保護他哩,唉呀!把它保護的很嚴密的, 這樣,所以啊佛怎麼救我們啊是救不起來啊,繼續說下去:
【譬如諸獄卒,及諸劍葉林,由自業所起,為當憎於誰,由我業發動,於我作損害,此作地獄因,豈非我害他。 」】
啊就好像啊地獄裡邊的獄卒啊,這個是人,乃至劍業林,這劍業林就是地獄裏邊那個樹啊,那樹上的葉子都像刀 劍一樣,你下去那葉子掉下來都變成刀劍,這是為什麼?這是我自己業力所感的啊,既然是業力所感的你瞋誰啊?因 為由於我自己的業所以造成這樣啊,使得他來傷害我啊,他傷害了我他要下地獄去,而結果這個情況是我害了他不是 他害我,所以真正你如法的了解,當人家來傷害你的時候,你只有自己深自反省克責,唉啊我對不起他,你怎麼可以 對他發脾氣呢,所以這地方妙咧,佛法的真正妙,他來傷害你的時候,你不如理不了解世間的愚夫的話,他覺得他傷 害了你,你真正了解了,你發現啊!是你傷害了他耶,懂不懂這個道理?他今天對我發脾氣這樣的話,他是造惡業哦 ,但是惡業為什麼來的,那還是我的宿業所使哦,所以我前面跟大家說,啊你們都比我好啊,你們現在啊剛開始學佛 ,就聽見這麼圓滿的教法,我學了二十幾年呢現在才慢慢體會到,有一個人騙了我,我以前的話一定是唉呀不曉得怎 麼樣,有個人傷害了我以前一定怎麼樣,現在平常狀態如果我不提正念,還是照隨煩惱而轉,一點用場都沒有,佛法 都是口頭的,只要正念提起來,那時候我就感覺到,唉啊感覺歡喜,就不為他所動,因為為什麼?我傷害了他現在還 了這個債了,所以啊我歡喜是從此不再這個裡面轉,啊第一個歡喜。第二個歡喜呢?不但是啊還了這個債,由於他這 麼一來,讓我正確的把聽聞的佛法如理的感受到,啊原來佛法真的有這樣,唉啊那這個是歡喜,他也是我的善知識, 然後呢前面的業嘛是解決了,現在呢又是我的善知識,增上我的善法,你不但歡喜而且感激。你找到一點可瞋的地方 嗎;找不到耶,這千真萬確的。更進一步啊他現在這樣做了,他還要墮落啊,唉呀我要憐愍啊,由此一切的善法都從 這地方昇起來了,佛法真美,本論實在是好,太好,實在太好,但願諸位跟我一樣,平常空下來與其在這地方胡思亂 想浪費時間,不如多翻翻它、多聽聽它、多研究研究它、討論討論它,自然有你的好處在。我們現在再下去。
【霞婆瓦云:「若云非我所致,實是顯自全無法氣。」】
嘿妙極了這句話,我們現在說起來為自己有道理,不是我的,對的你可以這麼說,這種情況說明了什麼,你跟佛 法差得十萬八千里,你那一點佛法的味道都沒有,太不了解佛法了,所以假定你說了學了滿肚子學問,講起來頭頭是 道,三藏十二部都通乃至講給別人聽,碰見這種事情上頭,對不起你還是在外面轉的話,那跟佛法一點都沒碰上,一 點都沒碰上,前面這是觀察當中第一個觀察,觀察境,下面的。
【◎ 觀察有境不應瞋者。】
有境就是說誰有這個境,這個境界是誰有的,換句話說這個地方有個茶杯,誰,我的。換句話這個瞋,是誰呀, 那個人就是這樣,那麼我們哪觀察從這個地方去觀察,也不應該瞋。
【若於怨害發生瞋恚,是因於苦不能忍者誠為相違,以不能忍現在微苦,極力引生惡趣無量大苦因故。】
日常法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但不發脾氣而努力怎麼去解救他。換句話說我們不妨換一個譬喻,不要說魔吧,比如神經病人,那麼我現在是 醫生,那個神經病人啊,看見那個醫生對那個醫生就要打呀、罵呀,那個醫生會不會跟他對罵、對打啊。這很清楚很 明白啊,所以這個你了解了這個道理啊,不管他怎麼罵你,怎麼打你。那個醫生還是一心一意的想,我怎麼樣想把他 弄好,他絕對不會生氣,一點瞋心沒有,因為你很清楚、很明白,了解他這樣的罵你、打你,是根本一點自在都沒有 。所以現在這兩方面不管你看那一個,你找不到一點點發脾氣的理由。如理觀察思惟,這麼個好呀!就這麼個好呀。
p. 291 (7)
【如是菩薩見諸怨家作損害時,應如是思,此為煩惱魔使無主,故如是行,不少瞋此補特伽羅,須更發心 為欲令其 離煩惱故,我應勤修諸菩薩行。】
像這樣的觀察啊,如是菩薩,我們現在行忍辱波羅蜜多是菩薩行者,那菩薩行者一看到這事情啊,看見那些怨家 來作損害時候,拿這上面這兩個方法去觀察。的的確確是為煩惱魔使,啊他根本作不了主,在這種情況之下,你了解 了以後,對他不會生起一點點的瞋心來,不但如此還要想辦法幫忙他離開這個煩惱,一點都沒錯嘛。菩薩解救一切眾 生從那裏解起嘛。就幫他把煩惱拿掉,所以你認識的很清楚,現在碰到這種情況之下,你自己還在煩惱當中,你談什 麼呢?啊這巧妙啊,啊這個本論之殊勝。換句話說圓滿佛法,圓滿傳承的佛法,告訴我們分析這是第一層哦,你看一 層一層的深入,你只要對這個理路弄清楚的話,的的確確你會找不到一點可瞋相。下面我們繼續下去。
【四百論云:「雖忿由魔使,醫師不瞋怪,能仁見煩惱,非具惑眾生。」】
啊來了,下面解釋。啊這個被魔所使,啊換句話來說我們現在來說神經錯亂的人啊,在這種情況之下責怪那個醫 生,他會打罵,可是醫生啊絕定不會跟他發脾氣,也不會怪這個人,現在啊我們學佛嘛,佛告訴我們哪,說那些人他 來傷害你,跟你啊,他是什麼煩惱後面,具有煩惱這個眾生來傷害你,是煩惱作不了主的,不是他呀。你認楚清了這 一個觀點以後的話,你對他就沒有瞋恨心了,就像對神經病人,醫生要去治療他一樣的心情。
【月稱論師亦云:「此非有情過,此是煩惱咎,智者善觀已,不瞋諸有情。」】
啊下面緊跟著一步,這不是有情的過失呀,他是什麼啊?煩惱的過失啊!啊真正有智慧的人啊要這樣的觀察,對 這樣的道理能夠善巧的觀察。這個已啊,不是自己的這個己字寫錯了改一改,不瞋諸有情,當然那就不會再有瞋了, 現在這一個科是什麼?就是深忍對眾生。你這麼一觀察,對那個眾生就生不起一點瞋心來。
【入行論中雖說多理,然唯於此易生定解,對治瞋恚最為有力】
這個入行論就是入菩薩行論當中告訴我們,我們怎麼行菩薩行,說的很多道理,而這個道理當中現在所說的最容 易生起正確的認識,確定的見解,對治這個瞋恚也是最有力量,也是最有力量。上面這個說了一下,的的確確的這樣 的觀察的方法啊,善巧無比。而且容易了解,因為他容易了解又善巧,所以對治這個瞋恚他有最好的功效,最大的力 量。
【菩薩地說修唯法想,堪忍怨害與此義同,故於此上乃至定解當勤修習。】
那個菩薩地當中也告訴我們,學菩薩行者在忍辱波羅蜜多當中,怎麼他就,這是啊原則是說唯修法想,哦你了解 了這個道理以後的話呢,你就能夠忍受這個怨害。意義就是這樣,所以說唯修法想,原來他這個傷害本身是什麼,就 是這樣的一個法,法爾如是的法,所以前面叫我們觀察境,你觀察觀察那個來傷害你的這個境,是什麼一個狀態。那 麼前面已經分析過了,所以說唯修法想呀,這個法本身啊什麼?因緣如是和合,而這個如是和合的因緣,偏偏又是煩 惱無明,既然你現在修學菩薩,說菩薩行者的話,你目的幹什麼?要幫他們治那個煩惱病,現在這個煩惱病現起的時 候,你會隨它轉嗎?當然不會,不但不隨他轉,所謂隨他轉就是發脾氣瞋啊,不但是不隨它轉,你還要幫他忙呢,對 不對。這個地方就是注重前一半說。剛才說理啊不應瞋,要幫他忙呢是第二段是理應悲愍,這個後頭再說。
【若諸有情能有主宰皆應無苦,以此諸苦非所願故,有自在故。】
那麼更進一步來說,現在這個自在跟前面這個自在就不一樣了,前面這個自在是外在的,現在呢進一步的深察這 個自在的內涵,說假定前面說那些有情真正的有主宰的話,都應該沒有苦,為什麼?因為沒有一個人願意苦的,那個 苦都是不得已的,既然不得已的他自己也作不了主。因為那些苦都不是願意的,既然有自在的話,他誰願意苦,所以 啊他如果說在這種狀態之下,顯然的是沒有主宰。
【又諸有情若為猛利煩惱激動,尚於最極愛惜自身而作損害,或跳懸岩,或以棘刺及刀劍等,而自傷害,或斷食等 ,況於他人能不損哉,應如是思滅除瞋恚。】
哦現在啊這些有情啊,是不能自己作主,為什麼?就是為這個煩惱所使,當這個煩惱猛利的煩惱刺激的時候,乃 至於對自己最愛惜的身體都要傷害他,這我們看見有很多人自殺,怎麼個自殺法?跳山上面跳下來,我們現在所說從 樓房跳下來,或者以什麼東西自己傷害,或者說絕食自己傷害了不肯吃東西。想想看,他自己對自己尚且如此,何況 是對別人啊。你應該這樣的去觀察思惟的話,那個瞋恚就滅除掉了。
p. 292
【入行論云:「一切皆他使,他主自無主,知爾不應瞋,一切如化事。」】
菩薩行論上就告訴我們,這實際上一切的前面所說的,都被他所使。換句話說,這個他自己做不了主的,是他主 宰的,你了解了這個道理以後,就不應該再去發脾氣,一切的事情就像什麼?如幻如化。如幻如化特別指什麼?因緣 生法,因緣生法就這個樣。哦這樣的因緣來它就變成這樣,一下因緣隨時改,他一下也隨時改,天下的事情無非是如 此。你有什麼好瞋的。
【又云「故見怨或親,為作非理時,謂此因緣生,思已當樂住。若由自喜成,皆不願苦故,則一切有情,皆應無有 苦。」】
啊所以啊不管你啊看見什麼,或者是冤家對頭,乃至於啊親愛的人,在你面前對你做非禮的時候啊,你了解這個道理,說這個都是因緣所生,像前面所說的,既然如此的話,啊我現在了解了不為他所動啊真高興啊,所以你如理思惟了以後,嘿不管他怎麼樣,我們卻能夠住在安樂上頭,假定說他這樣的做法,使自己做得了主,而願意歡喜這樣做的話,沒有一個人例外的,他都歡喜要樂,不願意要苦,那麼在這種狀態當中,一切有情啊皆應該沒有苦,實際上呢一切有情都在苦當中,所以啊反過來說,他根本就是做不了主,這是因緣所生,而這個因緣當中是煩惱種子,以及順生煩惱的境界,使得他產生這樣,這是淺的,如果後面一層一層的觀察,深一層的觀察的話,啊那完全不一樣,因為這地方觀察的這是什麼?生忍。所以這個是最淺的,到後面到這個法忍的時候,乃至於啊最後觀察這個諦察法,深入去觀察的話,又是一番境界,以後再說。
【又云「若時隨惑轉,自愛尚自殺,爾時於他身,何能不為損。」】
當一個人像前面所說,跟隨著煩惱,為煩惱所使的時候,自己最顧惜最疼愛的身體尚且要傷害,何況於別人呢? 這個是第一個觀察法。
【◎ 第二觀是客現及是自性皆不應瞋者。】
說他這樣的作法,這樣的損害,這樣的瞋惱是外來的呀?還是他本身就是如此的呀,說這個他那個瞋,跟你的傷害等等,這個是外來的還是他自己本身,如果這樣去觀察,不管他是外來的還是他自己本身。你都不應該瞋,為什麼?請看下面。
【損他之過不出二事,謂是否有情之自性。】
要傷害別人,或者說他來傷害我,總不出這兩樣,他這個傷害本身是外來讓他這樣做的,或者他自己本身就是如此的。
【若是自性瞋不應理,如不應瞋火燒熱性。】
如果說這個本性就是如此的話,你不應該去瞋,為什麼?這本性就是如此嘛,就像火,火嘛就是燒的,水嘛就是冷的,你不能對這火你發它這個脾氣,那對火有什麼好發脾氣呀,就是這樣,眼前一切東西,光就是亮的,拿掉了光就是黑的,他本性就是如此不是外來的。
【若是客現亦不應瞋。】
說如果不是本性,是啊外來的因素,客就是不是主的地位,那也不應該。
【如虛空中有煙等現。】
如果說是外來的,外來的你也不必瞋嘛,也不應該瞋,就像什麼虛空,虛空本身沒有煙,那麼外來的來了煙障礙這個虛空,那個時候你對那個虛空,你這個對虛空沒有什麼好瞋,外來的嘛。
【不以煙過而瞋虛空。】
倒很清楚,這既然是外來的,虛空本身他自己也是做不了主,外面煙來,你瞋那虛空,那一點道理都沒有嘛。
【應如是思滅除瞋恚。】
美啊,是真妙啊。
【入行論云:「若於他惱害,是愚夫自性,瞋彼則非理,如瞋燒性火。】
如果他來傷害,他這個是本性他來傷害,當然這個愚癡的人哪,他的本性就是如此,那本性是如此的話。你沒什麼好瞋的嗎?就像火,火嘛就是燒,水,水嘛就是來漂,就是這樣,你對他有什麼,平常我們當然嘛,這個沒有什麼好瞋的。
【若過是客來,有情性仁賢,若爾瞋非理,如瞋煙蔽空。」】
反過來說,外來的話,他的本性是好的,好的那你更不應該瞋他嘛,就像那個煙障礙這個虛空一樣,你怎麼可以去瞋那個虛空呢。
【◎ 第三觀其直間由何作損皆不應瞋者。】
那麼你直接觀,看他有什麼道理來損害你,不管你怎麼看都不應該發脾氣。
【若瞋直接發生損害能作害者,應如瞋恚補特伽羅瞋刀杖等。】
他直接拿什麼東西來傷害你的啊,如果你直接這樣觀察的話,你就不應該生瞋恚了,為什麼呢?譬如說他拿那個刀來傷我們,那個人拿了一個刀來傷害我們,直接傷害我們的不是這個人這把刀,你應該瞋那個刀對不對,這樣。
【若瞋間接令生損害能作害者,如刀杖等為人所使,其人復為瞋恚所使而作損害,應憎其瞋。】
他說對對對當然我們不會直接了,他拿那把刀來傷害我們,我們不會瞋那個刀,我們不會跟那個刀打架,我們跟那個人打架,那是間接的說對不起,間接的話,你還是不應該發脾氣,為什麼?是他這把刀來傷害你,刀本身不要不會來傷害你,是這個人使的,所以你應該啊找那個間接使用那把刀的人,那麼既然你找那個間接使用那把刀的人,這個人現在被誰所使啊?被瞋在瞋,對不對,他這個人自己也做不了主,所以你還是不應該瞋那個人,應該瞋那個瞋,因為瞋本身呢?如果他自性是如此的你不應該瞋,那個瞋是外來的你也不應瞋,所以你不管是那一個方法去觀察的話,找了半天找不到一點點可瞋的,清楚不清楚?啊美啊!
【如云:「杖等親為害,若瞋能使者,此亦為瞋使,定應憎其瞋。」】
好了解決了。這個真正傷害你的,直接的親自來傷害你的,直接的什麼?那麼,這個是那根棒,當然你現在不會去瞋他,說你呀現在不瞋那個棒,啊這個棒就是來打得在你身上直接的東西,你不會,而事實上能使用那根棒的人,既然你間接的找的話,那麼你現在要真正找的對象,不是那個人,而是那個人背後他的意樂、他的心理,他的那個心理是什麼?剛才已經說過了,如果是自性你不應瞋,如果是客現你也不應憎,清楚不清楚,啊,好明白。
【故不瞋杖,亦不應憎能使之人。】
當然了,這那個杖固然不應該瞋的話,那個用這根杖的人也不應該瞋。
【若瞋能使,理則亦應瞋其瞋恚。】
假定說你瞋那個能使的這個人的話,你照理應該要瞋的什麼,不是這個人,而是應該使得這個人發脾氣的這個瞋,那個才是。
【不如是執,即是自心趣非理道,故應定解一切道理悉皆平等,令意不瞋補特伽羅,如不瞋杖,此未分別 杖與能使有無怨心者,由前所說破自在理應當了知。】
好!你能夠啊了解了,那麼這樣,不這樣的去執著,然後呢因為執著了,就走上了非理的這條道路,所以現在你認識了如理取捨的話,那原來是這個樣啊,那就沒什麼,沒什麼好發脾氣的地方,所有講的一切道理都是這個樣的,都是這樣的,那麼這個時候啊,我們就不會啊瞋恚這個人,下面就說,進一步說,這個如不瞋杖,此未分別杖與能使有無怨害心者,這個進一步的分別,他並沒有,並沒有說明這個是什麼,在破自性理,前面所說的,說破自性的當中應該了知,就是我們剛才說,他的自性是客現啊,還是本身如此的,他已經剛才說過,實際上呢我在解釋這一段的時候,也一一說明了。
p. 293 (2)
【◎ 第四觀能發動作害之因不應瞋者。】
嗯最後一個,能發動來傷害你的原因,這樣,那也不應該發脾氣。
【受由怨害所生苦時,若是無因不平等因則不生苦。】
所以我們找他的原因,現在呢我們受到怨害,來傷害我們生苦的時候,這個苦有沒有原因呢,說假定無因、不平等因,這個情況不會生苦的,這個佛法告訴我們,換句話說,如理的正確的一定有因,無因不平等,不會,那麼一定 要有因。
【要由隨順眾因乃生。】
一定要有隨順的、相應的種種因緣才生起。
【此因是宿不善業故。】
結果你找到從因這樣去推根究底的話,是什麼,是宿生不善業啊,這個不善業什麼啊。
【由自業力發動能害令無自主,故自所招不應憎他。】
這個地方來了,最後你這樣的更進一步,剛才是眼前觀察,最後的一點就是深入去觀察,最後這個深入的因的話,是什麼?由於自己的往昔的惡業所感,到了這個時候如發生,既然是你自己所造的,你怎麼能夠怨別人呢。
【作是念已應怪自致。】
應該責怪的是自己造成功的啊。
【於一切種破除瞋恚。】
在任何情況之下,你怎麼弄、怎麼看都找不到一點點瞋恚的,那個瞋恚就破除掉了啊。
【如那落迦所有獄卒,是由自己惡業所起為自作害。】
就像地獄裡面的獄卒一樣你自己造了惡他來傷害你,就這麼個道理。就像我們犯了罪,然後呢被警察捉起來,就是這樣。
【如云:「我昔於有情,曾作如是害,故害有情者,我理受此損。」】
就是這樣,我以前傷害了別人,所以呢,我傷害了別人嘛,現在就還給他了,所以受了。
【又云:「愚夫不願苦,愛著眾苦因,由自罪自害,豈應瞋於他。】
這段話我們值得善復思也,善復思也,再三反覆的反省啊。我們哪沒有一個人願意苦的,但是啊偏偏不了解這個 苦樂之間的因果關係,所以因為不了解無明所愚,所以愚夫啊,你僅管不願意苦啊,卻偏偏害著種苦因啊,就是我們 現在的毛病,我們沒有一個人例外的,都想去掉苦得到快樂,就偏偏在苦因上面拼命的忙,啊造種種苦因,把樂因偏 偏的把他趕走,結果哪眼前這個狀態,所以啊一切無非是我們自己的罪惡啊,是自己害自己啊,在這種情況之下豈可 以瞋別人啊,瞋別人啊,這個地方一層一層的深入,到了這裡現在我們了解了,我們真正應該瞋的、真正不忍的,應 該是什麼?是自己的煩惱,我們應該跟煩惱鬥啊,不是跟別人啊,瞪大眼睛看自己的起心動念的地方,絕不饒他一點 點,啊我們現在就是寬恕自己,真正是寬恕自己的怨家,還不但寬恕自己還保護他哩,唉呀!把它保護的很嚴密的, 這樣,所以啊佛怎麼救我們啊是救不起來啊,繼續說下去:
【譬如諸獄卒,及諸劍葉林,由自業所起,為當憎於誰,由我業發動,於我作損害,此作地獄因,豈非我害他。 」】
啊就好像啊地獄裡邊的獄卒啊,這個是人,乃至劍業林,這劍業林就是地獄裏邊那個樹啊,那樹上的葉子都像刀 劍一樣,你下去那葉子掉下來都變成刀劍,這是為什麼?這是我自己業力所感的啊,既然是業力所感的你瞋誰啊?因 為由於我自己的業所以造成這樣啊,使得他來傷害我啊,他傷害了我他要下地獄去,而結果這個情況是我害了他不是 他害我,所以真正你如法的了解,當人家來傷害你的時候,你只有自己深自反省克責,唉啊我對不起他,你怎麼可以 對他發脾氣呢,所以這地方妙咧,佛法的真正妙,他來傷害你的時候,你不如理不了解世間的愚夫的話,他覺得他傷 害了你,你真正了解了,你發現啊!是你傷害了他耶,懂不懂這個道理?他今天對我發脾氣這樣的話,他是造惡業哦 ,但是惡業為什麼來的,那還是我的宿業所使哦,所以我前面跟大家說,啊你們都比我好啊,你們現在啊剛開始學佛 ,就聽見這麼圓滿的教法,我學了二十幾年呢現在才慢慢體會到,有一個人騙了我,我以前的話一定是唉呀不曉得怎 麼樣,有個人傷害了我以前一定怎麼樣,現在平常狀態如果我不提正念,還是照隨煩惱而轉,一點用場都沒有,佛法 都是口頭的,只要正念提起來,那時候我就感覺到,唉啊感覺歡喜,就不為他所動,因為為什麼?我傷害了他現在還 了這個債了,所以啊我歡喜是從此不再這個裡面轉,啊第一個歡喜。第二個歡喜呢?不但是啊還了這個債,由於他這 麼一來,讓我正確的把聽聞的佛法如理的感受到,啊原來佛法真的有這樣,唉啊那這個是歡喜,他也是我的善知識, 然後呢前面的業嘛是解決了,現在呢又是我的善知識,增上我的善法,你不但歡喜而且感激。你找到一點可瞋的地方 嗎;找不到耶,這千真萬確的。更進一步啊他現在這樣做了,他還要墮落啊,唉呀我要憐愍啊,由此一切的善法都從 這地方昇起來了,佛法真美,本論實在是好,太好,實在太好,但願諸位跟我一樣,平常空下來與其在這地方胡思亂 想浪費時間,不如多翻翻它、多聽聽它、多研究研究它、討論討論它,自然有你的好處在。我們現在再下去。
【霞婆瓦云:「若云非我所致,實是顯自全無法氣。」】
嘿妙極了這句話,我們現在說起來為自己有道理,不是我的,對的你可以這麼說,這種情況說明了什麼,你跟佛 法差得十萬八千里,你那一點佛法的味道都沒有,太不了解佛法了,所以假定你說了學了滿肚子學問,講起來頭頭是 道,三藏十二部都通乃至講給別人聽,碰見這種事情上頭,對不起你還是在外面轉的話,那跟佛法一點都沒碰上,一 點都沒碰上,前面這是觀察當中第一個觀察,觀察境,下面的。
【◎ 觀察有境不應瞋者。】
有境就是說誰有這個境,這個境界是誰有的,換句話說這個地方有個茶杯,誰,我的。換句話這個瞋,是誰呀, 那個人就是這樣,那麼我們哪觀察從這個地方去觀察,也不應該瞋。
【若於怨害發生瞋恚,是因於苦不能忍者誠為相違,以不能忍現在微苦,極力引生惡趣無量大苦因故。】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80
- 文章: 33485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第124卷 A面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第124卷 A面
日常法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 293 (9)
【以不能忍現在微苦,極力引生惡趣無量大苦因故,故應自念我極愚癡而自羞恥,勵防莫瞋。】
進一步呢?觀察這個有境,就是瞋,誰有啊?他來傷害,或者來怨害,我有這個瞋。啊!你觀察了這一點,不管是從他至自,你都不應該瞋。下面解釋。說他來怨害你啊去發生瞋恚啊,這個為什麼原因啊!因為 對這個苦而不能忍受,如果你這樣而要發瞋的話,實在啊不合理。的的確確的我們所以要發瞋的原因,因為他來傷害 我們不能忍受,對不對?這個道理是千真萬確的。如果是這個道理這樣的話,你去觀察一下的話,那我們絕對不應該 ,不應該瞋。下面說你不能忍現在的一點點小苦,是,我。這樣,噯呀!不能忍受。結果呢這一點點小苦你不能忍受 ,然後呢你發脾氣,發一念的瞋心的話,結果啊引生惡趣無量大苦。哦!你這樣想到的話,會不會做啊?啊!是絕對 不會做啦。故應自念啊,噯呀!我這個人真是愚癡到極點啊。不但是愚癡而且羞恥啊!噯呀!真是見不得人啊。人家 說起來你這個人是大笨蛋。啊!我自己還不服氣,自己觀察我真是個大笨蛋。啊!那時候你會怎麼樣啊。我相信你們 真的了解了以後啊,大家都會一樣,這兩個眼睛剛開始長在這裏,學了佛法長在頭頂,等到你真正了解佛法以後呢? 你那個眼睛跑到那裏去了,哎喲,見不得人了。原來我這麼的差啊!羞恥。千真萬確的。你還會瞋嗎?當然不會瞋, 當然不會瞋。所以,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你會發瞋的原因,是因為不能忍這個苦,結果你發了瞋了呢結果造將來無邊 大苦。換句話說我們常常說的貪眼前一點小利啊是虧了大本。這個做生意人目的是幹什麼?要賺錢,嘿嘿,結果他貪 了小利啊虧了大本,卻做這種生意,這個生意人是大愚癡蛋。現在這個不是別人就是我自己。啊!那時想到這裏了解 了這個,噯喲!羞恥。啊!不可以,不可以。所以啊努力去防,不應該發脾氣,不應該發脾氣。昨天晚上啊,我們講 溫習這個了凡四訓的時候啊,講到下面,第一個要慈,哪!在這裏。所以你們不妨回過頭去看看啊。為什麼?我要讓 你們溫習的真正原因在這裏。你不要看它的淺近哦!他所提出來的那個問題本身卻有它的價值。這個地方我們更應該 進一步說,道理是一個,用淺的地方,下士。深一點,中士。最後上士。就看你怎麼引申法。所以我們現在真的要學 的時候,第一也應該要發慈心。然後呢那有什麼好處啊?慈心一起啊!那個慢心就消失掉了。然後那個煩惱就消失掉 了,你那時能如理觀察等等。然後呢你那個知見啊,不知不覺當中一直在邪見當中。哪!現在那個邪見就拿掉了,這 個是其他的。現在我們還是順著原文說下去。
【如云:「於現在微苦,我且不能忍,何不破瞋恚,地獄眾苦因。」】
既然這樣,你眼前的小小的苦,都不能忍耐的話,你就應該努力破掉那個大苦的地獄因啊。這個很明白啊,對不 對?哦!這麼一點的小苦你忍受不住,那個時候真正的有血性的丈夫志,是,我不能忍受,然後呢從這個地方引申, 我一定要破那個大苦的因。所以叫人無遠慮是必有近憂。你應該看遠大的地方,從這個地方,不管眼前什麼任何一件 事情啊,你就不會眼前那個境界上面轉。那反過來眼前那個境界,正是策發你如理思惟觀察的這個力量都來了,這一 點了解不了解?啊!至於說怎麼樣把眼前那個境界,策發你如理思惟的,留在下面這個諦察法忍,或者思擇法忍當中 解釋。啊!那真好啊。我們繼續說下去。
【其怨所生苦,是我宿世惡業之果,由受此故盡宿惡業。若能堪忍不造新惡,增長多福,他似不顧自法退衰,為淨我罪而行怨害,故於怨害應視其恩。】
耶!來了來了,就這個話。啊!它這個怨所生的苦是什麼?由於我宿生惡業的果啊。所以現在這種情況之下它傷 害了我的話,我把以前的宿惡業啊把它還清楚了。嗯!好啊。還清楚了無債一身輕啊,而且不但如此啊,你如果能夠 在從這個地方,從此切斷這個惡法,能夠勘忍不造新惡的話,還增長多福,哦!好極了,太好太好了,這是我自己方 面。至於說對方呢?他呀不顧自法衰退,他不了解或者了解了做不到,他這樣就發脾氣,他這樣的發脾氣瞋恚的話, 在法上面是衰退了。他是衰退了,而對我呢?淨了我以前的罪。嗯!他淨了我以前的罪,而且增長我很多的福。在這 種狀態當中,它這個怨害啊,我們不但見不到怨害啊,還見到它對我們的種種的恩啊。對不對?嗯!這麼個好法。所 以你會不但歡喜啊而且會感激啊,你簡直找不到一點點可瞋的地方,懂不懂?這麼清楚、這麼明白。啊,這個是對生 忍哦。對法忍等等它下面告訴我們,譬如說我們身體上面受的病啊,或者遭了什麼啊,它也同樣的理由去觀察,啊真 好。
【如本生論云:「若有不思自法衰,為淨我惡而行損,我若於此不堪忍,忘恩何有過於此。」】
耶,對了,對了,就這個。啊!他啊!不是不了解對他自己法衰、現在淨我的惡來行那個損惱啊。這個地方我假 定說不能忍,還忘恩不了解的話,啊,那這個忘恩沒有比這個更厲害了。
p. 294
【入中論云:「許為盡昔造,諸不善業果,害他忿招苦,如反下其種。」如為醫重病當忍針灸等方便,為滅大苦而忍小苦,最為應理。】
那麼入中論也這麼說,這樣的做,人家來傷害我,這是什麼?我如理了解了以後,許,就是啊接受的,實際上也 是這樣的狀態,這個是清淨我、淨除我往昔所造不善的種種惡業之果。啊,現在呢?我對這一點哪不能了解、不能忍 受,還反過來繼續發脾氣,那麼這樣的話呢?不但不淨,還要下這個將來苦因之種,感將來的苦果,這個不合理的, 這個不合理的。這個就像現在我們有重病,重病去看醫生的時候,個醫生一定在我們身上針灸、吃藥,這種小苦啊要 忍受,忍受了這個小苦啊,那個病大病就消失掉了。所以在這種情形之下修那個忍辱是最好不過的,是最為應理啊。 所以我們現在說不能忍啊,實在顛倒,做為一個世間人是理所當然,他本來在顛倒當中。現在修學佛法的人,還在那 裏談這個道理的話,啊那實在是太沒有法器啊。嗯。
【◎ 觀察所依不應瞋者。】
那麼最後一段。
【一觀能害因及有過無過。】
那麼他這個觀察那個有境,就是這個人啊,以什麼原因而傷害呢?這個我們進一步去觀察它,也不應該瞋,也找 不到發脾氣的原因。說你觀察能害的因,以及這個有沒有過失,啊你不管那一個去觀察都不應該,下面就是來觀察。
【如云:「他器與我身,為應於誰瞋,如人形大瘡,痛苦不耐觸,愛盲我執此,損此而瞋誰。」】
他這個有境,就是這個人啊,這個人所依的,那麼什麼呢?他器,換句話說這個瞋所依的器。就換句話說這個器 的話就是什麼呢?啊,譬如說我這個茶杯裝著水,現在呢他這個人裝的這個瞋煩惱。哈哈,這個同樣的道理啊。這樣 換句話說他那個瞋是他。他的身體跟我的身體,在這個裡面,你到底應該對誰去發脾氣啊。要曉得這個東西是什麼? 雖然是這個形狀像人啊,實際上是一個大瘡,為什麼說大瘡啊?往昔無始的惑業所感得的東西,這個東西的的確確是 大瘡啊。我們現在治療它啊,這個惡業所感得的痛苦不耐觸,因為它是惡業所感得的嘛!所以的的確確啊,噯,你耐 不住擋不住任何,我對這個東西不認識啊。因為啊瞎了眼啊!是無明啊,所以啊為無明所使的愛執啊,噯!是顛倒無 比啊。現在呢人家來損害這個東西,你有什麼好發脾氣的啊,那是的確嘛。
【又云:「有由愚行害,有因愚而瞋,其中誰無過,誰是有過者。」】
那麼,前面那個感能害的因啊,其次觀有過無過,或者是有傷害,來傷害你,或者有因為愚癡而瞋恚,換句話說 ,來傷害你的那個叫愚而傷害你,我呢?因為被他傷害而發瞋。這個裡面到底是那一個有過,那一個無過啊?不經過 前面的分析我們不知道,分析了一下實在是一團糟,就是這樣。平常我們一切狀態當中都是這樣。噯啊!吵吵鬧鬧爭 爭論論啊!大家都覺得你有道理,實際上呢那一個人有道理啊!實在找不到,實在找不到。想到這樣的話真是覺得可 笑,大笑三聲。再不然的話呢?眼睛跑到那下面去,見不得人。好了,好了,趕快努力修學佛法。那個瞋是一點找不 到,所以我們如果真的能夠平常啊!這樣去想的話,你心裡真覺得快樂啊,真高興啊,啊那個境界對方如果跑得來傷 害你的話,來了,來了。啊!真是我的大善知識。佛告訴我很多道理啊!儘管告訴我了,沒有這個境界不能成就我的 忍辱啊!還不能成佛啊。所以你真正了解了這個道理啊!的的確確菩薩他不會待在極樂世界的原因,就是這個。待在 極樂世界的話,你老停在那個地方,你沒有辦法圓滿你的忍辱波羅蜜多,你沒有辦法還那個債啊。啊!現在所以努力 學好了,跑到這個地方來的,對著這個境界,就行了。現在有常常有很多人來問我啊,他總覺得,噯呀,到了極樂世 界還要回來嗎?啊!他總覺得不要回來才好。啊!現在你們慢慢的了解了,不是不要回來,要回來的,真正重要的到 了極樂世界,把這個道理真正學好了。然後到那時候要留都留不住啊!這是千真萬確,你眼看著人家在賺大錢,你停 在那個地方一點進步都沒有,他們得到這麼大的快樂,你在這個地方呢小小的快樂,你當然不願意做。啊!所以這個 法,現在雖然還沒有講到,下面就說,諦察法忍,前面記得吧法思勝解,沒有這個正確的認識不生意樂,就從這個地 方來的。我們現在對這個法了解了以後啊。噯喲!真歡喜啊,啊,現在這個歡喜聽聞相應的。然後呢你多去思惟觀察 ,境界現起的時候你這個感受就來了。到那個時候,啊,原來這個法這樣好啊。嗯!你就跟法相應了。這下面的話, 現在我們繼續下去。
【二觀自所受者,若諸聲聞唯行自利,不忍而瞋且不應理。何況我從初發心時,誓為利樂一切有情,修利 他行,攝 受一切有情。修利他行攝受一切諸有情者,如是思惟發堪忍心。】
現在我們自己所受的看看。說我們現在是要作的什麼?利他菩薩。就是聲聞單單只忙自利他都要忍啊,他不能瞋啊。說遺教經上面譬如清冷雲中,霹靂起火,非所應也。對吧!這個白衣尚且不可以,何況你是個出家人啊。 所以說聲聞行者只管自利尚且不可以,何況我一初發心,發了心才跑得來作這個事情啊。發什麼心啊?誓為利樂一切 有情啊,要修利他行啊,那就攝受一切有情啊。既然是要攝受一切有情的話,你會發脾氣嗎?像前面所說的,你是醫 生耶,你要醫那些為煩惱所使的眾生啊。就這樣。所以我以前聽過這麼一個公案,現在想起來真美。你可以當作醫生這麼的想,醫發了神經病的病人。或者,你不妨看那個狗,那個狗嘩喇,嘩喇, 咬你的時候,請問你是趴在地上跟那個狗對咬,還是怎麼辦啊。我想沒有一個人會趴下去跟牠對咬的吧!因為我們是人,對不對?我們現在是菩薩啊!比起牠來還要高萬倍啊!居然你趴在地上跟牠對咬,那實在是愚癡到極點啊,你一點找不到了,那千真萬確的事實,千真萬確的事實。現在下面說。
【博朵瓦云:「佛聖教者謂不作惡,略有怨害不修堪忍,即便罵為,此從根本破壞聖教,由此即是自捨律 儀。」】
嗯!看看佛的聖教,佛告訴我們的基本什麼?不要作惡,任何壞事情不可以,現在稍微有一點點怨害你就沒辦法 忍受,就在那兒小的嘛破口大罵。大的嘛乃至於打架等等,這從根本上面就破壞掉了。這情況之下,第一個已經破壞 ,第二個你自捨律儀,你現在所受菩薩戒,比丘戒,不要說,乃至說受居士戒,乃至於說受三皈依,那根本就錯掉了 。
【聖教根本由此破壞,雖總聖教非我等有,自失律儀是滅自者。】
說整個的聖教,不是單單我有,但是對不起,你自己這樣去做,從你應該作的事情上面推測的話,你是自己損害 你,消滅你自己,這個消滅什麼?消滅我自己的法身慧命,怎麼可以啊。這個身體本身就是惡業所感得的。啊!你也 莫可奈何,正趁這個惡業所感得的身體在,才了解了佛法,在這個上面增長自己的法身慧命,怎麼可以啊保護這個惡 業所感得的,而損害這個法身,絕不可以。這是我們應該了解的。
【又云:「如翻鞍牛縛尾而跳鞍反擊腿,若緩鞦落始得安樂,若於怨害而不緩息,為其對敵反漸不安。」 】
這個說從牛背上面跳下來,那個西藏人平常啊,通常都是牧這個牧羊民族,平常都是這樣,這個因為我啊也不會 騎牛也不會騎馬,究竟怎麼樣不知道。不過曉得下來的時候,通常看見把住後面那個,這個叫做鞦啊,這個馬身上不 是有一個鞍嗎?這個馬鞍就是我們騎的,它前面綁住的,綁在那個脖子裡邊,或者牛也是這樣,後而綁著的,綁在屁 股後面,我們下來的時候手按著這個,一個手把著鞍的前面一個把,馬的話,一定。牛的話,不一定哦。按著後面那 個把,這個綁在屁股上面的那個,慢慢的下來,所以緩鞦落,這樣的話,好。如果你急急忙忙,蹦一下跳下來的話, 對不起,這個會反而傷害你,那麼這個是說什麼啊?是說對怨害來的時候,你要這樣心平氣和的來,不要急急忙忙的 反應。實際上這個祖師就告訴我們的平常我們修行的經驗。啊!修行的經驗。剛開始的時候的確你做不到的。但是呢 你只要能夠不匆忙的立刻反應,你慢一點來的話,耶,行了,行了。我想我們人人都有這個體驗,不要說修學佛法就 世間人,如果說這個境界現起的時候,你能夠稍微停一下的話,這個火氣就滅它三分,說不定過了兩天那個火氣沒有 了。啊!如果修學佛法的人,你能夠這樣的話,那決定一點火氣都找不到。不但火氣找不到,你還快樂、還感激呢。 這是我們必要知道的,所以眼前第一件事情,當境界現起的時候,你不要立刻衝動的對這個境界反應。那個時候最好 的一件事情啊,把法理馬上提起來,當然真正最好的是事前你一直在思惟這個法理,然後境界現前的時候啊,正在如 法的這個思惟的現行當中,你就派上用場,就不會被這個境界而轉去,尤其是在瞋境界上面,因為這個瞋,這個損害 之嚴重是太厲害,太厲害了。下面。
【◎ 第二理應悲愍者。】
啊這個是這一課當中的兩條。第一個是不應瞋,現在我們能夠了,不但不瞋啊而且還應該悲愍,這個道理前面已 經說過了,所以這裏念一下文就可以。
【謂當至心作是思惟,一切有情無始生死,無未為我作父母等親屬友善,又是無常命速分離,常為三苦之 所苦惱, 為煩惱魔之所狂魅,滅壞自己現後利義,我當哀愍,何可瞋恚及報怨害。】
前面剛才說的是,這是說思惟的方式,啊!現在你把那思惟的方式運用在進一步,怎麼了?至心思惟啊,說你發了菩提心,你發了菩提心怎麼個發法?想起來沒有錯啊,從無始生死以來啊,沒有一個人,沒有做過我父母的,找不到一個人不是我親友的。啊!這樣的人,大家在這個輪迴當中,為種種煩惱,引生種種的三苦,而且還在無常迅速當中,短短的生命,你看看,生命嘛又短促,然後呢?又受種種的苦,這個苦的境界不知道還被這個煩惱魔啊所轉,都是在狂亂當中,在這樣的狂亂當中,他們都是什麼啊?損害自己的眼前利益、以後利益。我現在是學佛的人,發菩提心的人,要救濟他人的人啊,應該什麼?哀愍啊!怎麼可以瞋恚啊,乃至於由瞋恚而反報啊。啊!如 果說,我們真正能夠這樣的如理思惟,不要說至心,你稍微如理思思的話,眼前啊,我們這種問題都沒有了。以前我們常常說,你如理思惟,眼前問題都沒有了,一層比一層深,啊,以前那個思惟,比現在的思惟,你們能不能比較的出來啊?現在更深一層,對不對?而現在這個深一層的,一定還在前面那個基礎上面,前面講什麼?業感緣起的道理。哪!它還是從這個上面,不過前面解釋的比較淺,越到後面解釋的越深。所以道理是同一個,這樣。當你淺的地方,慢慢慢慢的修學了,你的能力增強了,障礙減少了,那個深的才慢慢的可以。反過來說,你如果淺的地方不做的話,對不起!淺的都不做,或者不懂,你能夠深的懂嗎?如果淺的地方懂了不做,你就能夠做深的嗎?當然,所以我們 現在啊,我自己感覺的,不必先說我是大乘,不必先說我是小,不是!不管大乘,小乘,這個先不必說,啊。不必說我要救無量無邊的眾生,不必說我要弘法,看看!這個法在我們自己的身上面,產生了什麼效果?對治了什麼煩惱?這是都是非常眼前的,你在隨時隨地俯拾即是。早晨一張開眼睛來,一聽見板聲,你是不是覺得蹦!就坐起來。這樣 ,還是說你趴在那裡,哎呀!今天嗯還…還…還…等一下,等到你起來了以後,跑到那個佛堂裡的時候,是不是覺得 哎呀!又在做那事情?還是你一心恭敬的這樣。跑到齋堂裡的時候,乃至於眼前很多不理想的事情,人家對你不起, 或者你自己身體不舒服,你是用什麼方式去對待它的?你在這地方一觀察,問題解決了。你能夠從這地方的小地方, 慢慢的開始,那時候你才談得到說你漸漸啊對佛法有一點認識,有一點了解,自己啊能夠把握住這問題啊,解決自己 。然後你到那時候去幫忙別人,是為時不晚,而且是真正有效。這是我深深的感受,要不然的話,講了半天是越纏是 越緊,這剛才說的。哎呀!大家講很多道理,不講道理嘛,反正是一個凡夫嘛,大家容忍也就算了,講那個道理以後 啊,看看每一個人都是面目可憎,你看我固然是面目可憎,我看你是更面目可憎。那就害了。好,現在我們繼續說下 去。前面是樂、苦之間,現在下面呢?利益等三,這已經說過了。
p. 295
【破除不忍障利等三做毀等三分二,】
它也分兩部分,
【① 破除不忍障譽等三。② 破除不忍做毀等三。初中分三,① 思惟譽等無功德之理,② 思惟有過失之理,③ 故於破此應當歡喜。 今初,】
嘿!妙啦!不但是能夠忍受,而且啊還反而歡喜了。欸的的確確妙不可言!
【◎ 若它讚我稱我稱譽,全無現法延壽無病等,及無後世獲福德等二種利益。故彼失壞若不喜者則無屋用,沙屋傾塌愚童涕哭與我今者等無有異,應自呵責而不貪著。】
我們前面所以不能忍的原因,為什麼?因為他來譏笑我,他來毀謗我,這樣。反過來我所要的,要的什麼?要的他來稱讚我。哦!我得到美好的名聲,是!現在你看看啊!他稱讚你,你有好的聲譽,當面的捧你、讚歎你,有沒有什麼用場啊?這些東西,能不能使的你現在,消災延壽沒有病。乃至於現在得到利益,還有後世,有沒有?一點用場都沒有!對不對?他給你讚歎了幾句,你肚子不會飽,讚歎了幾句你病不會好,
日常法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 293 (9)
【以不能忍現在微苦,極力引生惡趣無量大苦因故,故應自念我極愚癡而自羞恥,勵防莫瞋。】
進一步呢?觀察這個有境,就是瞋,誰有啊?他來傷害,或者來怨害,我有這個瞋。啊!你觀察了這一點,不管是從他至自,你都不應該瞋。下面解釋。說他來怨害你啊去發生瞋恚啊,這個為什麼原因啊!因為 對這個苦而不能忍受,如果你這樣而要發瞋的話,實在啊不合理。的的確確的我們所以要發瞋的原因,因為他來傷害 我們不能忍受,對不對?這個道理是千真萬確的。如果是這個道理這樣的話,你去觀察一下的話,那我們絕對不應該 ,不應該瞋。下面說你不能忍現在的一點點小苦,是,我。這樣,噯呀!不能忍受。結果呢這一點點小苦你不能忍受 ,然後呢你發脾氣,發一念的瞋心的話,結果啊引生惡趣無量大苦。哦!你這樣想到的話,會不會做啊?啊!是絕對 不會做啦。故應自念啊,噯呀!我這個人真是愚癡到極點啊。不但是愚癡而且羞恥啊!噯呀!真是見不得人啊。人家 說起來你這個人是大笨蛋。啊!我自己還不服氣,自己觀察我真是個大笨蛋。啊!那時候你會怎麼樣啊。我相信你們 真的了解了以後啊,大家都會一樣,這兩個眼睛剛開始長在這裏,學了佛法長在頭頂,等到你真正了解佛法以後呢? 你那個眼睛跑到那裏去了,哎喲,見不得人了。原來我這麼的差啊!羞恥。千真萬確的。你還會瞋嗎?當然不會瞋, 當然不會瞋。所以,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你會發瞋的原因,是因為不能忍這個苦,結果你發了瞋了呢結果造將來無邊 大苦。換句話說我們常常說的貪眼前一點小利啊是虧了大本。這個做生意人目的是幹什麼?要賺錢,嘿嘿,結果他貪 了小利啊虧了大本,卻做這種生意,這個生意人是大愚癡蛋。現在這個不是別人就是我自己。啊!那時想到這裏了解 了這個,噯喲!羞恥。啊!不可以,不可以。所以啊努力去防,不應該發脾氣,不應該發脾氣。昨天晚上啊,我們講 溫習這個了凡四訓的時候啊,講到下面,第一個要慈,哪!在這裏。所以你們不妨回過頭去看看啊。為什麼?我要讓 你們溫習的真正原因在這裏。你不要看它的淺近哦!他所提出來的那個問題本身卻有它的價值。這個地方我們更應該 進一步說,道理是一個,用淺的地方,下士。深一點,中士。最後上士。就看你怎麼引申法。所以我們現在真的要學 的時候,第一也應該要發慈心。然後呢那有什麼好處啊?慈心一起啊!那個慢心就消失掉了。然後那個煩惱就消失掉 了,你那時能如理觀察等等。然後呢你那個知見啊,不知不覺當中一直在邪見當中。哪!現在那個邪見就拿掉了,這 個是其他的。現在我們還是順著原文說下去。
【如云:「於現在微苦,我且不能忍,何不破瞋恚,地獄眾苦因。」】
既然這樣,你眼前的小小的苦,都不能忍耐的話,你就應該努力破掉那個大苦的地獄因啊。這個很明白啊,對不 對?哦!這麼一點的小苦你忍受不住,那個時候真正的有血性的丈夫志,是,我不能忍受,然後呢從這個地方引申, 我一定要破那個大苦的因。所以叫人無遠慮是必有近憂。你應該看遠大的地方,從這個地方,不管眼前什麼任何一件 事情啊,你就不會眼前那個境界上面轉。那反過來眼前那個境界,正是策發你如理思惟觀察的這個力量都來了,這一 點了解不了解?啊!至於說怎麼樣把眼前那個境界,策發你如理思惟的,留在下面這個諦察法忍,或者思擇法忍當中 解釋。啊!那真好啊。我們繼續說下去。
【其怨所生苦,是我宿世惡業之果,由受此故盡宿惡業。若能堪忍不造新惡,增長多福,他似不顧自法退衰,為淨我罪而行怨害,故於怨害應視其恩。】
耶!來了來了,就這個話。啊!它這個怨所生的苦是什麼?由於我宿生惡業的果啊。所以現在這種情況之下它傷 害了我的話,我把以前的宿惡業啊把它還清楚了。嗯!好啊。還清楚了無債一身輕啊,而且不但如此啊,你如果能夠 在從這個地方,從此切斷這個惡法,能夠勘忍不造新惡的話,還增長多福,哦!好極了,太好太好了,這是我自己方 面。至於說對方呢?他呀不顧自法衰退,他不了解或者了解了做不到,他這樣就發脾氣,他這樣的發脾氣瞋恚的話, 在法上面是衰退了。他是衰退了,而對我呢?淨了我以前的罪。嗯!他淨了我以前的罪,而且增長我很多的福。在這 種狀態當中,它這個怨害啊,我們不但見不到怨害啊,還見到它對我們的種種的恩啊。對不對?嗯!這麼個好法。所 以你會不但歡喜啊而且會感激啊,你簡直找不到一點點可瞋的地方,懂不懂?這麼清楚、這麼明白。啊,這個是對生 忍哦。對法忍等等它下面告訴我們,譬如說我們身體上面受的病啊,或者遭了什麼啊,它也同樣的理由去觀察,啊真 好。
【如本生論云:「若有不思自法衰,為淨我惡而行損,我若於此不堪忍,忘恩何有過於此。」】
耶,對了,對了,就這個。啊!他啊!不是不了解對他自己法衰、現在淨我的惡來行那個損惱啊。這個地方我假 定說不能忍,還忘恩不了解的話,啊,那這個忘恩沒有比這個更厲害了。
p. 294
【入中論云:「許為盡昔造,諸不善業果,害他忿招苦,如反下其種。」如為醫重病當忍針灸等方便,為滅大苦而忍小苦,最為應理。】
那麼入中論也這麼說,這樣的做,人家來傷害我,這是什麼?我如理了解了以後,許,就是啊接受的,實際上也 是這樣的狀態,這個是清淨我、淨除我往昔所造不善的種種惡業之果。啊,現在呢?我對這一點哪不能了解、不能忍 受,還反過來繼續發脾氣,那麼這樣的話呢?不但不淨,還要下這個將來苦因之種,感將來的苦果,這個不合理的, 這個不合理的。這個就像現在我們有重病,重病去看醫生的時候,個醫生一定在我們身上針灸、吃藥,這種小苦啊要 忍受,忍受了這個小苦啊,那個病大病就消失掉了。所以在這種情形之下修那個忍辱是最好不過的,是最為應理啊。 所以我們現在說不能忍啊,實在顛倒,做為一個世間人是理所當然,他本來在顛倒當中。現在修學佛法的人,還在那 裏談這個道理的話,啊那實在是太沒有法器啊。嗯。
【◎ 觀察所依不應瞋者。】
那麼最後一段。
【一觀能害因及有過無過。】
那麼他這個觀察那個有境,就是這個人啊,以什麼原因而傷害呢?這個我們進一步去觀察它,也不應該瞋,也找 不到發脾氣的原因。說你觀察能害的因,以及這個有沒有過失,啊你不管那一個去觀察都不應該,下面就是來觀察。
【如云:「他器與我身,為應於誰瞋,如人形大瘡,痛苦不耐觸,愛盲我執此,損此而瞋誰。」】
他這個有境,就是這個人啊,這個人所依的,那麼什麼呢?他器,換句話說這個瞋所依的器。就換句話說這個器 的話就是什麼呢?啊,譬如說我這個茶杯裝著水,現在呢他這個人裝的這個瞋煩惱。哈哈,這個同樣的道理啊。這樣 換句話說他那個瞋是他。他的身體跟我的身體,在這個裡面,你到底應該對誰去發脾氣啊。要曉得這個東西是什麼? 雖然是這個形狀像人啊,實際上是一個大瘡,為什麼說大瘡啊?往昔無始的惑業所感得的東西,這個東西的的確確是 大瘡啊。我們現在治療它啊,這個惡業所感得的痛苦不耐觸,因為它是惡業所感得的嘛!所以的的確確啊,噯,你耐 不住擋不住任何,我對這個東西不認識啊。因為啊瞎了眼啊!是無明啊,所以啊為無明所使的愛執啊,噯!是顛倒無 比啊。現在呢人家來損害這個東西,你有什麼好發脾氣的啊,那是的確嘛。
【又云:「有由愚行害,有因愚而瞋,其中誰無過,誰是有過者。」】
那麼,前面那個感能害的因啊,其次觀有過無過,或者是有傷害,來傷害你,或者有因為愚癡而瞋恚,換句話說 ,來傷害你的那個叫愚而傷害你,我呢?因為被他傷害而發瞋。這個裡面到底是那一個有過,那一個無過啊?不經過 前面的分析我們不知道,分析了一下實在是一團糟,就是這樣。平常我們一切狀態當中都是這樣。噯啊!吵吵鬧鬧爭 爭論論啊!大家都覺得你有道理,實際上呢那一個人有道理啊!實在找不到,實在找不到。想到這樣的話真是覺得可 笑,大笑三聲。再不然的話呢?眼睛跑到那下面去,見不得人。好了,好了,趕快努力修學佛法。那個瞋是一點找不 到,所以我們如果真的能夠平常啊!這樣去想的話,你心裡真覺得快樂啊,真高興啊,啊那個境界對方如果跑得來傷 害你的話,來了,來了。啊!真是我的大善知識。佛告訴我很多道理啊!儘管告訴我了,沒有這個境界不能成就我的 忍辱啊!還不能成佛啊。所以你真正了解了這個道理啊!的的確確菩薩他不會待在極樂世界的原因,就是這個。待在 極樂世界的話,你老停在那個地方,你沒有辦法圓滿你的忍辱波羅蜜多,你沒有辦法還那個債啊。啊!現在所以努力 學好了,跑到這個地方來的,對著這個境界,就行了。現在有常常有很多人來問我啊,他總覺得,噯呀,到了極樂世 界還要回來嗎?啊!他總覺得不要回來才好。啊!現在你們慢慢的了解了,不是不要回來,要回來的,真正重要的到 了極樂世界,把這個道理真正學好了。然後到那時候要留都留不住啊!這是千真萬確,你眼看著人家在賺大錢,你停 在那個地方一點進步都沒有,他們得到這麼大的快樂,你在這個地方呢小小的快樂,你當然不願意做。啊!所以這個 法,現在雖然還沒有講到,下面就說,諦察法忍,前面記得吧法思勝解,沒有這個正確的認識不生意樂,就從這個地 方來的。我們現在對這個法了解了以後啊。噯喲!真歡喜啊,啊,現在這個歡喜聽聞相應的。然後呢你多去思惟觀察 ,境界現起的時候你這個感受就來了。到那個時候,啊,原來這個法這樣好啊。嗯!你就跟法相應了。這下面的話, 現在我們繼續下去。
【二觀自所受者,若諸聲聞唯行自利,不忍而瞋且不應理。何況我從初發心時,誓為利樂一切有情,修利 他行,攝 受一切有情。修利他行攝受一切諸有情者,如是思惟發堪忍心。】
現在我們自己所受的看看。說我們現在是要作的什麼?利他菩薩。就是聲聞單單只忙自利他都要忍啊,他不能瞋啊。說遺教經上面譬如清冷雲中,霹靂起火,非所應也。對吧!這個白衣尚且不可以,何況你是個出家人啊。 所以說聲聞行者只管自利尚且不可以,何況我一初發心,發了心才跑得來作這個事情啊。發什麼心啊?誓為利樂一切 有情啊,要修利他行啊,那就攝受一切有情啊。既然是要攝受一切有情的話,你會發脾氣嗎?像前面所說的,你是醫 生耶,你要醫那些為煩惱所使的眾生啊。就這樣。所以我以前聽過這麼一個公案,現在想起來真美。你可以當作醫生這麼的想,醫發了神經病的病人。或者,你不妨看那個狗,那個狗嘩喇,嘩喇, 咬你的時候,請問你是趴在地上跟那個狗對咬,還是怎麼辦啊。我想沒有一個人會趴下去跟牠對咬的吧!因為我們是人,對不對?我們現在是菩薩啊!比起牠來還要高萬倍啊!居然你趴在地上跟牠對咬,那實在是愚癡到極點啊,你一點找不到了,那千真萬確的事實,千真萬確的事實。現在下面說。
【博朵瓦云:「佛聖教者謂不作惡,略有怨害不修堪忍,即便罵為,此從根本破壞聖教,由此即是自捨律 儀。」】
嗯!看看佛的聖教,佛告訴我們的基本什麼?不要作惡,任何壞事情不可以,現在稍微有一點點怨害你就沒辦法 忍受,就在那兒小的嘛破口大罵。大的嘛乃至於打架等等,這從根本上面就破壞掉了。這情況之下,第一個已經破壞 ,第二個你自捨律儀,你現在所受菩薩戒,比丘戒,不要說,乃至說受居士戒,乃至於說受三皈依,那根本就錯掉了 。
【聖教根本由此破壞,雖總聖教非我等有,自失律儀是滅自者。】
說整個的聖教,不是單單我有,但是對不起,你自己這樣去做,從你應該作的事情上面推測的話,你是自己損害 你,消滅你自己,這個消滅什麼?消滅我自己的法身慧命,怎麼可以啊。這個身體本身就是惡業所感得的。啊!你也 莫可奈何,正趁這個惡業所感得的身體在,才了解了佛法,在這個上面增長自己的法身慧命,怎麼可以啊保護這個惡 業所感得的,而損害這個法身,絕不可以。這是我們應該了解的。
【又云:「如翻鞍牛縛尾而跳鞍反擊腿,若緩鞦落始得安樂,若於怨害而不緩息,為其對敵反漸不安。」 】
這個說從牛背上面跳下來,那個西藏人平常啊,通常都是牧這個牧羊民族,平常都是這樣,這個因為我啊也不會 騎牛也不會騎馬,究竟怎麼樣不知道。不過曉得下來的時候,通常看見把住後面那個,這個叫做鞦啊,這個馬身上不 是有一個鞍嗎?這個馬鞍就是我們騎的,它前面綁住的,綁在那個脖子裡邊,或者牛也是這樣,後而綁著的,綁在屁 股後面,我們下來的時候手按著這個,一個手把著鞍的前面一個把,馬的話,一定。牛的話,不一定哦。按著後面那 個把,這個綁在屁股上面的那個,慢慢的下來,所以緩鞦落,這樣的話,好。如果你急急忙忙,蹦一下跳下來的話, 對不起,這個會反而傷害你,那麼這個是說什麼啊?是說對怨害來的時候,你要這樣心平氣和的來,不要急急忙忙的 反應。實際上這個祖師就告訴我們的平常我們修行的經驗。啊!修行的經驗。剛開始的時候的確你做不到的。但是呢 你只要能夠不匆忙的立刻反應,你慢一點來的話,耶,行了,行了。我想我們人人都有這個體驗,不要說修學佛法就 世間人,如果說這個境界現起的時候,你能夠稍微停一下的話,這個火氣就滅它三分,說不定過了兩天那個火氣沒有 了。啊!如果修學佛法的人,你能夠這樣的話,那決定一點火氣都找不到。不但火氣找不到,你還快樂、還感激呢。 這是我們必要知道的,所以眼前第一件事情,當境界現起的時候,你不要立刻衝動的對這個境界反應。那個時候最好 的一件事情啊,把法理馬上提起來,當然真正最好的是事前你一直在思惟這個法理,然後境界現前的時候啊,正在如 法的這個思惟的現行當中,你就派上用場,就不會被這個境界而轉去,尤其是在瞋境界上面,因為這個瞋,這個損害 之嚴重是太厲害,太厲害了。下面。
【◎ 第二理應悲愍者。】
啊這個是這一課當中的兩條。第一個是不應瞋,現在我們能夠了,不但不瞋啊而且還應該悲愍,這個道理前面已 經說過了,所以這裏念一下文就可以。
【謂當至心作是思惟,一切有情無始生死,無未為我作父母等親屬友善,又是無常命速分離,常為三苦之 所苦惱, 為煩惱魔之所狂魅,滅壞自己現後利義,我當哀愍,何可瞋恚及報怨害。】
前面剛才說的是,這是說思惟的方式,啊!現在你把那思惟的方式運用在進一步,怎麼了?至心思惟啊,說你發了菩提心,你發了菩提心怎麼個發法?想起來沒有錯啊,從無始生死以來啊,沒有一個人,沒有做過我父母的,找不到一個人不是我親友的。啊!這樣的人,大家在這個輪迴當中,為種種煩惱,引生種種的三苦,而且還在無常迅速當中,短短的生命,你看看,生命嘛又短促,然後呢?又受種種的苦,這個苦的境界不知道還被這個煩惱魔啊所轉,都是在狂亂當中,在這樣的狂亂當中,他們都是什麼啊?損害自己的眼前利益、以後利益。我現在是學佛的人,發菩提心的人,要救濟他人的人啊,應該什麼?哀愍啊!怎麼可以瞋恚啊,乃至於由瞋恚而反報啊。啊!如 果說,我們真正能夠這樣的如理思惟,不要說至心,你稍微如理思思的話,眼前啊,我們這種問題都沒有了。以前我們常常說,你如理思惟,眼前問題都沒有了,一層比一層深,啊,以前那個思惟,比現在的思惟,你們能不能比較的出來啊?現在更深一層,對不對?而現在這個深一層的,一定還在前面那個基礎上面,前面講什麼?業感緣起的道理。哪!它還是從這個上面,不過前面解釋的比較淺,越到後面解釋的越深。所以道理是同一個,這樣。當你淺的地方,慢慢慢慢的修學了,你的能力增強了,障礙減少了,那個深的才慢慢的可以。反過來說,你如果淺的地方不做的話,對不起!淺的都不做,或者不懂,你能夠深的懂嗎?如果淺的地方懂了不做,你就能夠做深的嗎?當然,所以我們 現在啊,我自己感覺的,不必先說我是大乘,不必先說我是小,不是!不管大乘,小乘,這個先不必說,啊。不必說我要救無量無邊的眾生,不必說我要弘法,看看!這個法在我們自己的身上面,產生了什麼效果?對治了什麼煩惱?這是都是非常眼前的,你在隨時隨地俯拾即是。早晨一張開眼睛來,一聽見板聲,你是不是覺得蹦!就坐起來。這樣 ,還是說你趴在那裡,哎呀!今天嗯還…還…還…等一下,等到你起來了以後,跑到那個佛堂裡的時候,是不是覺得 哎呀!又在做那事情?還是你一心恭敬的這樣。跑到齋堂裡的時候,乃至於眼前很多不理想的事情,人家對你不起, 或者你自己身體不舒服,你是用什麼方式去對待它的?你在這地方一觀察,問題解決了。你能夠從這地方的小地方, 慢慢的開始,那時候你才談得到說你漸漸啊對佛法有一點認識,有一點了解,自己啊能夠把握住這問題啊,解決自己 。然後你到那時候去幫忙別人,是為時不晚,而且是真正有效。這是我深深的感受,要不然的話,講了半天是越纏是 越緊,這剛才說的。哎呀!大家講很多道理,不講道理嘛,反正是一個凡夫嘛,大家容忍也就算了,講那個道理以後 啊,看看每一個人都是面目可憎,你看我固然是面目可憎,我看你是更面目可憎。那就害了。好,現在我們繼續說下 去。前面是樂、苦之間,現在下面呢?利益等三,這已經說過了。
p. 295
【破除不忍障利等三做毀等三分二,】
它也分兩部分,
【① 破除不忍障譽等三。② 破除不忍做毀等三。初中分三,① 思惟譽等無功德之理,② 思惟有過失之理,③ 故於破此應當歡喜。 今初,】
嘿!妙啦!不但是能夠忍受,而且啊還反而歡喜了。欸的的確確妙不可言!
【◎ 若它讚我稱我稱譽,全無現法延壽無病等,及無後世獲福德等二種利益。故彼失壞若不喜者則無屋用,沙屋傾塌愚童涕哭與我今者等無有異,應自呵責而不貪著。】
我們前面所以不能忍的原因,為什麼?因為他來譏笑我,他來毀謗我,這樣。反過來我所要的,要的什麼?要的他來稱讚我。哦!我得到美好的名聲,是!現在你看看啊!他稱讚你,你有好的聲譽,當面的捧你、讚歎你,有沒有什麼用場啊?這些東西,能不能使的你現在,消災延壽沒有病。乃至於現在得到利益,還有後世,有沒有?一點用場都沒有!對不對?他給你讚歎了幾句,你肚子不會飽,讚歎了幾句你病不會好,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80
- 文章: 33485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第124卷 B面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第124卷 B面
日常法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 295 (5)
讚歎了幾句,你壽不會長,眼前也沒有用,後面也沒有用,既然如此,失壞掉了你也不必懊惱啊,不必懊惱啊,因為這個東西是沒有實際上用場的,沒有實際上用場,他是惡用的,就像實際上譬如這個房子,這個房子有實際上用場的,現在你從沙堆出來的這個房子啊沒有實際上的用場的,對不對,所以我們真實瞭解的人啊,那個沙堆的人我們不在乎。可是這個愚童,那個玩小孩子玩得很起勁,你把他那個沙堆弄掉了以後,哎唷,小孩子哭鬧等等啊,我們現在對於上面那個事情生起不如理的反應,就等於這個愚癡的小孩子一樣啊,等無有異啊,所以想到 這裏不但不瞋啊,反而自己呵斥,哎,我這個人真是愚癡到極點啊,這有什麼好貪的,是一點都不貪,對這個東西一點都不貪,那人家稱讚嘛你也不貪,人家來不稱讚、毀謗你自然一句不瞋了,也解決了。
【如云:「讚稱及承事,非福非長壽,非力非無病,非令身安樂,我若識自利,彼利自者何。」】
啊像上面這個啊當面的稱讚也好,然後呢得到使得你的好名稱也好,種種的奉承等等,這個實際上的你有什麼福 氣啊,換句話現在得到了什麼好處啊,還有呢是不是增長你的壽命啊?是不是增長你的氣力啊?是不是幫助你的病除 掉啊?令你的身體得到種種的安樂啊?沒有,假定你真正認識你自己的利益的話,像這些東西對你造成了什麼利益啊 ,沒有哪。
【又云:「若沙屋傾塌,兒童極痛哭,如是失讚譽,我心如愚童。」】
以下像上面那個譬喻一樣,哪,我們現在瞭解了,假定我們不瞭解呢?就像那個小孩一樣,哎呀,等一下那個小 孩子啊,我還記得小的時候看見,你現在說不定還看見,那個小孩啊跑過去撒一泡尿,然後呢把那個地上的泥巴弄得 很起勁,你跑得去把他拿掉了以後大哭大鬧,我們就是這副樣子,說實在的我們就是撒了一泡尿,然後呢弄得很起勁 ,撒的尿就是自己造的惡業,然後弄得很起勁,人家還告訴你不要,嘿我們還還還自己對他發脾氣,真是愚癡啊,嗯 這是我們應該這個認識的話,那就應該自己呵斥。
【第二讚譽等者,於諸非義令心散亂,壞滅厭離,令嫉有德,退失善事,如是思已則於彼等令心厭離。】
更進一步,那種好處啊,上面說的稱讚等等啊,是不但對我沒什麼利益,反而對我有害,為什麼呀於諸非義,這 個毫無意思的事情啊令我們散亂,對不對,我們現在修學佛法的人要什麼,要離戲論,心裡面要得定,常常有人說, 哎呀,我要學學定啊,一天到晚你忙這個事情你那裏定起啊,為什麼讓你散亂,就是忙這個嘛,哎這個要,哎這個人 要顧,這個不好意思,那個人說啊,哎啊這個又故意不去,哎呀!這個又什麼,你到底忙些什麼啊?我們一天到晚忙 這些事情,這明明是這個人啊,讚歎你名譽什麼,都是令我散亂,可是我們偏偏忙這個,是毫無意義的事情,然後正 因為如此,然後呢你的厭離心生不起來,哎呀!這個名稱很高、地位很高,這個這個這個、什麼也捨不得,現在修學 佛法的第一件事情要厭離心,有這麼多的損害,然後呢正因為如此,所以你爭名奪利的話,妒嫉有德,看你這個人有 名聞,這有什麼了不起,你又看著這個上面,退失種種善事啊,啊你這樣的思惟觀察的話,你對這個東西厭患的不得 了,逃都來不及啊,人家稱讚你啊,你馬上掩著耳朵逃,這樣,人家來毀謗你啊,哎呀!你還感受他,所以當年來果 老和尚啊,來果老和尚的語錄,你不曉得聽見沒有?咦!人家稱讚他,他馬上那個手指塞在耳朵裡面,哎!乃至於拿 棉花塞住就聽不見,人家啊罵他,他向他磕頭啊,好好,我當年聽見了,我很,哎呀!這個來果老和尚真了不起,現 在我慢慢覺得哎呀!佛法真了不起,因為我也體會到這個,你們只要去做,自然而然會這樣的,到那個時候,你現在 發現啊,現在我們很多行為啊,毫無意義的事情啊,你自然能夠捨離,絕對不會忙世間,這個什麼應酬啊,什麼這些 東西,是毫無意義啊,你厭離心就生起來,厭離心生起了,佛法就來了。
【如云:「讚等令我散,彼壞厭離心,嫉姤諸有德,破壞圓滿事。」】
一切的真正的圓滿都被他這樣的害掉了,這樣的損害了。
【第三如是令我退失譽稱及利敬者,是於惡趣救護於我,斬除貪縛遮趣苦門,如佛加被,如是思已,應由 至心滅瞋 生喜。】
更進一步,嘿沒有錯啊,他現在啊能夠這樣的使得我啊,在這個上頭當中啊,正確的瞭解是什麼啊,把我從惡趣 當中救出來啊,千真萬確的事實啊,而且斬斷我們貪著這個過錯啊,啊本來這些事情啊,是使得我們進入惡趣受苦的 ,現在他能夠幫忙我們去掉,這個的的確確像佛來加持我們一樣,千真萬確啊,所以前面說的佛啊,感謝佛、感謝提 婆達多,哪這個道理完全在這個地方嘛,所以到那個時候啊,哎呀感激都來不及啊,至心滅瞋啊,不但滅瞋啊而且生 喜啊,下面唸一下。
【如云:「故若有現前,壞我譽等者,彼豈非於我,救護墮惡趣。」】
啊把我從墮落惡趣當中救護出來啊。
【我為求解脫,無須利敬縛。】
我現在要求的是解脫啊,這一種利養恭敬真是對我的綁啊,我正要求解脫啊。
【若有解我縛,我何反瞋彼。】
現在那個人啊,是幫忙我解除這個我的綑在身上的,我怎麼反而還瞋他啊。
【我欲趣眾苦,如佛所加被,閉門而不放,我何反瞋彼。】
啊如果我貪著的話,是什麼啊,我啊使得我啊墮落惡趣啊,如果貪著這個,他遮止我的生瞋恚,那這樣的話,我 要下地獄去惡趣,他現在來幫忙我去除這個的話,就像佛來加被,把這個惡趣之門關閉,不放我去到惡趣去啊,那這 個情況,我怎麼會反而對他生瞋心呢?啊這個道理非常清楚非常明白,好好的思惟,多多的思惟啊,千真萬確啊,不 要聽過了書本一合,對不起,那還了他,好可惜,好可惜。請翻到菩提道次第廣論二百九十五頁,關於破除不忍障礙 我們利益等,啊以及對我們啊這個毀謗等啊分兩部份,那麼前面那個人家障礙我們得到的美稱名譽,這一個事情啊上 節已經啊研究過,啊破除我們在這種狀態當中的瞋恚,不能忍耐的啊這種狀態,現在講。
【◎ 第二破除不忍作毀等三者。】
其次人家來毀謗,啊人家這一方面的就是啊,這一個稱讚啊、名譽,反過來的就是毀謗譏笑等,那對這個我們不 能忍耐,應該怎麼辦?下面我們看文:
【心非有體非他能害,若直害身間損於心,毀等於身亦不能損,既於身心二俱無損故應歡喜,如是思已斷 除憂悒, 憂悒若滅,瞋不生故。】
他們來毀謗你,然後呢來譏笑你,他實際上那個毀謗跟譏笑,對你身體上面有沒有傷害?沒什麼傷害,他嘴巴上 面在那兒在那兒開開口,啊就是如此而已,那麼我們心裡上感受的,嗯他罵我啊,可是心是什麼東西啊?沒有一樣是 實質的東西,拿不出來的,拿不出來的,如果我們瞭解了佛法以後,更深一層的觀的話,說實在的這個就是無明根本 了,啊!的的確確不像那個身體,啊他打你一下你會痛,他傷你一刀啊你會流血,這心的東西根本無形無相的東西, 所以既然是無形無相的東西,他來罵你幾句對它毫無損害啊,毫無損害啊,說如果在你身體上面受了傷,啊然後呢你 打了一下啊,你覺得痛,砍你了一刀流了血,哇!覺得這個、那個情況之下,是會得你心裏邊啊,會由於身上的受傷 而感受,他現在罵你幾句,既並不會影響你的心,因為那個心本身本來就是空空洞洞的東西啊,然後呢又不傷害你的 身體,那麼兩樣東西都沒有損害的話,你有什麼好不高興的,所以我沒有什麼好不高興的,啊對啊他罵了個半天,辛 苦了半天費了好大的氣力跟我了不相干啊,心裡面啊一點都不會啊有什麼不歡喜的,而且會歡喜,而且會歡喜,你如 果能夠這樣瞭解了以後啊,那個啊所以由於他的毀謗,然後呢譏笑,升起你內心當中的憂悒就沒有了,這個沒有了的 話,你那個瞋心也就生不起來了,也就生不起來了,啊當然這個地方直接講,如果說我們把前面那些道理,如果能夠 啊,任意地運用的話,你在任何情況之下,你是找不到一點點可瞋之處,可瞋之處。
p. 296
【亦如論云:「意非有形故,誰亦不能壞,由眈著於身,故身為苦損。毀訾及粗語,并其惡名稱,於身若 無害,心 汝何故瞋。」】
這個意我們的心念啊,這個沒有形相的,沒有實體的東西。既然沒有形相沒有實體東西,誰也不能去害他,這個 千真萬確的事實,啊就像虛空一樣,儘管風在這裏吹,風這麼吹這個虛空它了不相干,再熱啊,那個了不相干,你火 在那個虛空當中燒,那個虛空還是動都不動,然後你冷了虛空還是動都不動,現在你那個心也像虛空一樣,並沒有實 體的東西,啊如果說我們普通這個身體放不下,耽著那個身,那麼傷了你身體啊,那個倒是會產生痛苦的,現在不是 啊,現在他在那裏,或者是毀謗你,或者是罵你,或者是啊這個譏笑你,這些東西啊既沒有心可以被他傷害,也不會 傷害你的身體,你對這個事情而發脾氣,為什麼?那豈不是一點道理都沒有嗎?這個說明了這件事情,啊所以啊現在 到了這裏啊,我們一步一步深入的探入探討,的的確確平常你不如理思惟的話,由於我們習氣所使,自然而然還是跟 著習氣轉,所以他一再的告訴我們,我們平常真正修習最重要的、最有用的就是什麼?如理思惟,如理思惟,這個如 理思惟不要說,已經到了現在講修學菩薩忍辱那一點,那我們剛開始的就常常說,哎常常舉那個譬喻,我想諸位啊很 可能也常常拿這個譬喻去勸別人,說我們住在這個地方,聽見外面兩個人啊大聲的吼叫,你聽見了,只覺得嗯這兩人 聲音這麼大,啊這樣,其實他們兩個人吼叫的什麼啊,罵你,你剛開始聽
【霞惹瓦云:「若於康瓏巴、內鄔蘇巴、照巴三人,任說何語與向土石,全無差別,故得安樂,後時諸人 耳根薄弱 ,故無安樂。」】
那麼這個祖師,這個都是祖師說明當初他們這個尊長啊、師友之間怎麼樣,康瓏巴、內鄔蘇巴那一些人都是啊阿 底峽尊者時代的再傳弟子,再傳弟子,都是敦巴尊者那個啊,不是,對,敦巴尊者,然後呢博朵瓦、慬哦瓦、樸窮瓦 下面最主要的,最主要的那個,就是復興西藏佛教的幾個大祖師都是好了不起,他說平常如果我們啊要說兩句話的話 ,哎呀,說得讚歎你幾句啊,你心裡就浮到這個天上去了,啊如果說罵你幾句啊,一下子啊你又沉到啊十八層地獄裡 面去了,啊然後呢一下這個心裡面一天到晚為這個動搖,啊或者在情緒上面,或者在知見上面,乃至於無關緊要的隨 便一點點啊,一提啊你又想出個十萬八千里,想的哎唷不曉得那裏去了,啊就這樣,他現在呢?他們三個人啊,不管 你說什麼?就像土石,這個土石什麼意思啊?動都不動,動都不動,你罵他他也不動,你讚他他也不動,你說他幾句 什麼話他也不動,所以啊他得到安樂啊,我們仔細想一想看,我們平常一般的苦惱在什麼地方啊?哪真正的苦惱啊, 還是在我們無明相應的這種啊心裡狀態,很多人說哎唷我不怕苦不怕苦,尤其是在修佛,的的確確他心裡面先到是有 這個準備,可是他並不了解真正佛法所指的內涵是什麼?換句話說他要修持的內涵是什麼?他以世間的觀點來看,說 他以為的苦,就跑得去啊多出一點力,啊掃一點地,啊然後多做一點事情,覺得這個是苦,結果實際上真正佛法的中 心啊,不在這種事相上面,而是在事相上面,所引發你內心的這種狀態,或者由於你內心不瞭解,當外面的事相警戒 上頭,你啊產生非理作意的,當然這個非理作意裡,第一個自己無始以來的習氣,所以隨眠,然後呢隨順你這個習氣 的所緣的境,離不開外頭的,那時候你心裡面啊,哎呀這樣,所以啊有很多人啊說剛剛開始接觸佛法聽聽那很好,跑 到佛門當中來的,他也覺得噯唷我不怕苦,結果一進來的時候啊,哎呀苦得受不了,原因不在外頭的事相,而是在自 己內心,稍微有這樣經驗的人,我想大家都體會得到,現在呢我們瞭解了這個道理以後啊,不管你外面怎麼動,啊他 在他罵他的,你了不動心,他在那兒啊稱讚你,你也一樣的不動心,八風不動,這個不動是說,不被外面煩惱所動, 而另外一點啊,卻是啊策發你內在的善法相應的這個欲樂,這豈但不動啊而且增長我們的歡喜,這個是祖師,啊換句 話說凡是如法行持的這種人的狀態,我們後面的人啊耳根薄弱啊,我們這個耳朵啊實在是太薄太弱,風吹草動一下啊 就被他動搖,這是個形容,就是,換句話說我們現在這個心裡認識啊,實在是太差太差啊,說是說:我們修學佛法要 八風不動,我們往往在那兒無風自動耶,一點點的小風就大動耶,大風的話那吹得無影無蹤耶,就這樣,啊這樣,所 以我那時候剛出家的時候啊,我的法師就告訴我,啊耳朵要硬,嘴巴要軟,啊弄了半天我不懂,為什麼耳朵要硬,嘴 巴要軟,哦現在懂了,啊原來這個道理,不管你說什麼話,你動都不動,但是呢你開起口來的話,千萬不要啊像風, 是風像利刃一樣,一出去啊就把人家傷人,不,軟的東西啊叫人家感覺得非常舒服,這樣,說愛語等等,這個意思, 因為我們不具足如法相應的這種條件,所以聽見了什麼東西啊,就心裡面啊哎呀就被他所轉啊,所以得不到安樂啊, 下面又說:
【若對馨敦說某作是言,答曰:「暗中訶罵國王,汝犯離間應當懺悔。」】
這話怎麼講呢?哪有的時候人家呀當面啊來譏笑你,然後呢背後在毀謗你,或者呢罵你,不管是當面背後,另外 一種他不是的,跑得來啊是離間語,唯有搬弄是非,跑得來說,哎呀某某啊那個人啊你別看他呀,他在背後啊怎麼怎 麼說你壞話,眼前看起來這樣,你要不要聽他啊,要我們聽見了這種話以後啊,哎唷這個好朋友,哇對啊,他把這個 情況告訴我了,啊就這樣,那些祖師怎麼的啊嗯,不是的,如果是你對他說這種話的話,他反過來說,耶他暗當中人 人都會這樣的,人人都會這樣的,不要說罵我呀、罵國王,換句話對一般世間來說,古代那個國王是最高貴的啊,在 專治時代,乃至於啊你如果說了國王的話,是要送命殺頭的,在暗地裡邊啊,當然嘛會說這個,你何必跑得來搬弄是 非啊,你趕快去懺悔。啊你看這個祖師啊,所以啊我們想到這裏啊,我們跑到這裏啊專門歡喜啊聽那些小報告,也啊 有人就歡喜打那個小報告,拿世俗來說,啊我們聽見了這種小報告,說耶你不必,你趕快去懺悔,你不必說這種話, 那麼。
【有謂慧金剛瑜伽師云:「人說我等為伏後者。」答云:「人不於人作言說事,又於何事。」次云:「 速斷離間 。」】
另外有一個人,他也是個祖師,他怎麼講呀,說這個人家呀大家也是背後,伏後就是啊打小報告,不暗箭傷人、離間這種事情,是啊,說伏在後面啊,哪你別當面嘛說現出來這種好樣子,另外擺在後面就傷害你,他怎麼回答啊,人們就是這樣嘛,專門做這種事情,世間的事情就是這個樣啊,世間人如果不做這個,他早就成 了佛啦,就這個樣啊,啊你也跟著他們幹什麼,趕快你去懺悔,千萬不要再離間啊,哪這個祖師的典型的榜樣,啊典型的榜樣,這個裡邊的重點是告訴我們,我們對於不管前面所說的那一項乃至於,人家用這一種打小報告挑撥離間,我們心裡面一動不動,這個是個特質,進一步從這個公案當中,也讓我們瞭解我們該如何去做。
日常法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 295 (5)
讚歎了幾句,你壽不會長,眼前也沒有用,後面也沒有用,既然如此,失壞掉了你也不必懊惱啊,不必懊惱啊,因為這個東西是沒有實際上用場的,沒有實際上用場,他是惡用的,就像實際上譬如這個房子,這個房子有實際上用場的,現在你從沙堆出來的這個房子啊沒有實際上的用場的,對不對,所以我們真實瞭解的人啊,那個沙堆的人我們不在乎。可是這個愚童,那個玩小孩子玩得很起勁,你把他那個沙堆弄掉了以後,哎唷,小孩子哭鬧等等啊,我們現在對於上面那個事情生起不如理的反應,就等於這個愚癡的小孩子一樣啊,等無有異啊,所以想到 這裏不但不瞋啊,反而自己呵斥,哎,我這個人真是愚癡到極點啊,這有什麼好貪的,是一點都不貪,對這個東西一點都不貪,那人家稱讚嘛你也不貪,人家來不稱讚、毀謗你自然一句不瞋了,也解決了。
【如云:「讚稱及承事,非福非長壽,非力非無病,非令身安樂,我若識自利,彼利自者何。」】
啊像上面這個啊當面的稱讚也好,然後呢得到使得你的好名稱也好,種種的奉承等等,這個實際上的你有什麼福 氣啊,換句話現在得到了什麼好處啊,還有呢是不是增長你的壽命啊?是不是增長你的氣力啊?是不是幫助你的病除 掉啊?令你的身體得到種種的安樂啊?沒有,假定你真正認識你自己的利益的話,像這些東西對你造成了什麼利益啊 ,沒有哪。
【又云:「若沙屋傾塌,兒童極痛哭,如是失讚譽,我心如愚童。」】
以下像上面那個譬喻一樣,哪,我們現在瞭解了,假定我們不瞭解呢?就像那個小孩一樣,哎呀,等一下那個小 孩子啊,我還記得小的時候看見,你現在說不定還看見,那個小孩啊跑過去撒一泡尿,然後呢把那個地上的泥巴弄得 很起勁,你跑得去把他拿掉了以後大哭大鬧,我們就是這副樣子,說實在的我們就是撒了一泡尿,然後呢弄得很起勁 ,撒的尿就是自己造的惡業,然後弄得很起勁,人家還告訴你不要,嘿我們還還還自己對他發脾氣,真是愚癡啊,嗯 這是我們應該這個認識的話,那就應該自己呵斥。
【第二讚譽等者,於諸非義令心散亂,壞滅厭離,令嫉有德,退失善事,如是思已則於彼等令心厭離。】
更進一步,那種好處啊,上面說的稱讚等等啊,是不但對我沒什麼利益,反而對我有害,為什麼呀於諸非義,這 個毫無意思的事情啊令我們散亂,對不對,我們現在修學佛法的人要什麼,要離戲論,心裡面要得定,常常有人說, 哎呀,我要學學定啊,一天到晚你忙這個事情你那裏定起啊,為什麼讓你散亂,就是忙這個嘛,哎這個要,哎這個人 要顧,這個不好意思,那個人說啊,哎啊這個又故意不去,哎呀!這個又什麼,你到底忙些什麼啊?我們一天到晚忙 這些事情,這明明是這個人啊,讚歎你名譽什麼,都是令我散亂,可是我們偏偏忙這個,是毫無意義的事情,然後正 因為如此,然後呢你的厭離心生不起來,哎呀!這個名稱很高、地位很高,這個這個這個、什麼也捨不得,現在修學 佛法的第一件事情要厭離心,有這麼多的損害,然後呢正因為如此,所以你爭名奪利的話,妒嫉有德,看你這個人有 名聞,這有什麼了不起,你又看著這個上面,退失種種善事啊,啊你這樣的思惟觀察的話,你對這個東西厭患的不得 了,逃都來不及啊,人家稱讚你啊,你馬上掩著耳朵逃,這樣,人家來毀謗你啊,哎呀!你還感受他,所以當年來果 老和尚啊,來果老和尚的語錄,你不曉得聽見沒有?咦!人家稱讚他,他馬上那個手指塞在耳朵裡面,哎!乃至於拿 棉花塞住就聽不見,人家啊罵他,他向他磕頭啊,好好,我當年聽見了,我很,哎呀!這個來果老和尚真了不起,現 在我慢慢覺得哎呀!佛法真了不起,因為我也體會到這個,你們只要去做,自然而然會這樣的,到那個時候,你現在 發現啊,現在我們很多行為啊,毫無意義的事情啊,你自然能夠捨離,絕對不會忙世間,這個什麼應酬啊,什麼這些 東西,是毫無意義啊,你厭離心就生起來,厭離心生起了,佛法就來了。
【如云:「讚等令我散,彼壞厭離心,嫉姤諸有德,破壞圓滿事。」】
一切的真正的圓滿都被他這樣的害掉了,這樣的損害了。
【第三如是令我退失譽稱及利敬者,是於惡趣救護於我,斬除貪縛遮趣苦門,如佛加被,如是思已,應由 至心滅瞋 生喜。】
更進一步,嘿沒有錯啊,他現在啊能夠這樣的使得我啊,在這個上頭當中啊,正確的瞭解是什麼啊,把我從惡趣 當中救出來啊,千真萬確的事實啊,而且斬斷我們貪著這個過錯啊,啊本來這些事情啊,是使得我們進入惡趣受苦的 ,現在他能夠幫忙我們去掉,這個的的確確像佛來加持我們一樣,千真萬確啊,所以前面說的佛啊,感謝佛、感謝提 婆達多,哪這個道理完全在這個地方嘛,所以到那個時候啊,哎呀感激都來不及啊,至心滅瞋啊,不但滅瞋啊而且生 喜啊,下面唸一下。
【如云:「故若有現前,壞我譽等者,彼豈非於我,救護墮惡趣。」】
啊把我從墮落惡趣當中救護出來啊。
【我為求解脫,無須利敬縛。】
我現在要求的是解脫啊,這一種利養恭敬真是對我的綁啊,我正要求解脫啊。
【若有解我縛,我何反瞋彼。】
現在那個人啊,是幫忙我解除這個我的綑在身上的,我怎麼反而還瞋他啊。
【我欲趣眾苦,如佛所加被,閉門而不放,我何反瞋彼。】
啊如果我貪著的話,是什麼啊,我啊使得我啊墮落惡趣啊,如果貪著這個,他遮止我的生瞋恚,那這樣的話,我 要下地獄去惡趣,他現在來幫忙我去除這個的話,就像佛來加被,把這個惡趣之門關閉,不放我去到惡趣去啊,那這 個情況,我怎麼會反而對他生瞋心呢?啊這個道理非常清楚非常明白,好好的思惟,多多的思惟啊,千真萬確啊,不 要聽過了書本一合,對不起,那還了他,好可惜,好可惜。請翻到菩提道次第廣論二百九十五頁,關於破除不忍障礙 我們利益等,啊以及對我們啊這個毀謗等啊分兩部份,那麼前面那個人家障礙我們得到的美稱名譽,這一個事情啊上 節已經啊研究過,啊破除我們在這種狀態當中的瞋恚,不能忍耐的啊這種狀態,現在講。
【◎ 第二破除不忍作毀等三者。】
其次人家來毀謗,啊人家這一方面的就是啊,這一個稱讚啊、名譽,反過來的就是毀謗譏笑等,那對這個我們不 能忍耐,應該怎麼辦?下面我們看文:
【心非有體非他能害,若直害身間損於心,毀等於身亦不能損,既於身心二俱無損故應歡喜,如是思已斷 除憂悒, 憂悒若滅,瞋不生故。】
他們來毀謗你,然後呢來譏笑你,他實際上那個毀謗跟譏笑,對你身體上面有沒有傷害?沒什麼傷害,他嘴巴上 面在那兒在那兒開開口,啊就是如此而已,那麼我們心裡上感受的,嗯他罵我啊,可是心是什麼東西啊?沒有一樣是 實質的東西,拿不出來的,拿不出來的,如果我們瞭解了佛法以後,更深一層的觀的話,說實在的這個就是無明根本 了,啊!的的確確不像那個身體,啊他打你一下你會痛,他傷你一刀啊你會流血,這心的東西根本無形無相的東西, 所以既然是無形無相的東西,他來罵你幾句對它毫無損害啊,毫無損害啊,說如果在你身體上面受了傷,啊然後呢你 打了一下啊,你覺得痛,砍你了一刀流了血,哇!覺得這個、那個情況之下,是會得你心裏邊啊,會由於身上的受傷 而感受,他現在罵你幾句,既並不會影響你的心,因為那個心本身本來就是空空洞洞的東西啊,然後呢又不傷害你的 身體,那麼兩樣東西都沒有損害的話,你有什麼好不高興的,所以我沒有什麼好不高興的,啊對啊他罵了個半天,辛 苦了半天費了好大的氣力跟我了不相干啊,心裡面啊一點都不會啊有什麼不歡喜的,而且會歡喜,而且會歡喜,你如 果能夠這樣瞭解了以後啊,那個啊所以由於他的毀謗,然後呢譏笑,升起你內心當中的憂悒就沒有了,這個沒有了的 話,你那個瞋心也就生不起來了,也就生不起來了,啊當然這個地方直接講,如果說我們把前面那些道理,如果能夠 啊,任意地運用的話,你在任何情況之下,你是找不到一點點可瞋之處,可瞋之處。
p. 296
【亦如論云:「意非有形故,誰亦不能壞,由眈著於身,故身為苦損。毀訾及粗語,并其惡名稱,於身若 無害,心 汝何故瞋。」】
這個意我們的心念啊,這個沒有形相的,沒有實體的東西。既然沒有形相沒有實體東西,誰也不能去害他,這個 千真萬確的事實,啊就像虛空一樣,儘管風在這裏吹,風這麼吹這個虛空它了不相干,再熱啊,那個了不相干,你火 在那個虛空當中燒,那個虛空還是動都不動,然後你冷了虛空還是動都不動,現在你那個心也像虛空一樣,並沒有實 體的東西,啊如果說我們普通這個身體放不下,耽著那個身,那麼傷了你身體啊,那個倒是會產生痛苦的,現在不是 啊,現在他在那裏,或者是毀謗你,或者是罵你,或者是啊這個譏笑你,這些東西啊既沒有心可以被他傷害,也不會 傷害你的身體,你對這個事情而發脾氣,為什麼?那豈不是一點道理都沒有嗎?這個說明了這件事情,啊所以啊現在 到了這裏啊,我們一步一步深入的探入探討,的的確確平常你不如理思惟的話,由於我們習氣所使,自然而然還是跟 著習氣轉,所以他一再的告訴我們,我們平常真正修習最重要的、最有用的就是什麼?如理思惟,如理思惟,這個如 理思惟不要說,已經到了現在講修學菩薩忍辱那一點,那我們剛開始的就常常說,哎常常舉那個譬喻,我想諸位啊很 可能也常常拿這個譬喻去勸別人,說我們住在這個地方,聽見外面兩個人啊大聲的吼叫,你聽見了,只覺得嗯這兩人 聲音這麼大,啊這樣,其實他們兩個人吼叫的什麼啊,罵你,你剛開始聽
【霞惹瓦云:「若於康瓏巴、內鄔蘇巴、照巴三人,任說何語與向土石,全無差別,故得安樂,後時諸人 耳根薄弱 ,故無安樂。」】
那麼這個祖師,這個都是祖師說明當初他們這個尊長啊、師友之間怎麼樣,康瓏巴、內鄔蘇巴那一些人都是啊阿 底峽尊者時代的再傳弟子,再傳弟子,都是敦巴尊者那個啊,不是,對,敦巴尊者,然後呢博朵瓦、慬哦瓦、樸窮瓦 下面最主要的,最主要的那個,就是復興西藏佛教的幾個大祖師都是好了不起,他說平常如果我們啊要說兩句話的話 ,哎呀,說得讚歎你幾句啊,你心裡就浮到這個天上去了,啊如果說罵你幾句啊,一下子啊你又沉到啊十八層地獄裡 面去了,啊然後呢一下這個心裡面一天到晚為這個動搖,啊或者在情緒上面,或者在知見上面,乃至於無關緊要的隨 便一點點啊,一提啊你又想出個十萬八千里,想的哎唷不曉得那裏去了,啊就這樣,他現在呢?他們三個人啊,不管 你說什麼?就像土石,這個土石什麼意思啊?動都不動,動都不動,你罵他他也不動,你讚他他也不動,你說他幾句 什麼話他也不動,所以啊他得到安樂啊,我們仔細想一想看,我們平常一般的苦惱在什麼地方啊?哪真正的苦惱啊, 還是在我們無明相應的這種啊心裡狀態,很多人說哎唷我不怕苦不怕苦,尤其是在修佛,的的確確他心裡面先到是有 這個準備,可是他並不了解真正佛法所指的內涵是什麼?換句話說他要修持的內涵是什麼?他以世間的觀點來看,說 他以為的苦,就跑得去啊多出一點力,啊掃一點地,啊然後多做一點事情,覺得這個是苦,結果實際上真正佛法的中 心啊,不在這種事相上面,而是在事相上面,所引發你內心的這種狀態,或者由於你內心不瞭解,當外面的事相警戒 上頭,你啊產生非理作意的,當然這個非理作意裡,第一個自己無始以來的習氣,所以隨眠,然後呢隨順你這個習氣 的所緣的境,離不開外頭的,那時候你心裡面啊,哎呀這樣,所以啊有很多人啊說剛剛開始接觸佛法聽聽那很好,跑 到佛門當中來的,他也覺得噯唷我不怕苦,結果一進來的時候啊,哎呀苦得受不了,原因不在外頭的事相,而是在自 己內心,稍微有這樣經驗的人,我想大家都體會得到,現在呢我們瞭解了這個道理以後啊,不管你外面怎麼動,啊他 在他罵他的,你了不動心,他在那兒啊稱讚你,你也一樣的不動心,八風不動,這個不動是說,不被外面煩惱所動, 而另外一點啊,卻是啊策發你內在的善法相應的這個欲樂,這豈但不動啊而且增長我們的歡喜,這個是祖師,啊換句 話說凡是如法行持的這種人的狀態,我們後面的人啊耳根薄弱啊,我們這個耳朵啊實在是太薄太弱,風吹草動一下啊 就被他動搖,這是個形容,就是,換句話說我們現在這個心裡認識啊,實在是太差太差啊,說是說:我們修學佛法要 八風不動,我們往往在那兒無風自動耶,一點點的小風就大動耶,大風的話那吹得無影無蹤耶,就這樣,啊這樣,所 以我那時候剛出家的時候啊,我的法師就告訴我,啊耳朵要硬,嘴巴要軟,啊弄了半天我不懂,為什麼耳朵要硬,嘴 巴要軟,哦現在懂了,啊原來這個道理,不管你說什麼話,你動都不動,但是呢你開起口來的話,千萬不要啊像風, 是風像利刃一樣,一出去啊就把人家傷人,不,軟的東西啊叫人家感覺得非常舒服,這樣,說愛語等等,這個意思, 因為我們不具足如法相應的這種條件,所以聽見了什麼東西啊,就心裡面啊哎呀就被他所轉啊,所以得不到安樂啊, 下面又說:
【若對馨敦說某作是言,答曰:「暗中訶罵國王,汝犯離間應當懺悔。」】
這話怎麼講呢?哪有的時候人家呀當面啊來譏笑你,然後呢背後在毀謗你,或者呢罵你,不管是當面背後,另外 一種他不是的,跑得來啊是離間語,唯有搬弄是非,跑得來說,哎呀某某啊那個人啊你別看他呀,他在背後啊怎麼怎 麼說你壞話,眼前看起來這樣,你要不要聽他啊,要我們聽見了這種話以後啊,哎唷這個好朋友,哇對啊,他把這個 情況告訴我了,啊就這樣,那些祖師怎麼的啊嗯,不是的,如果是你對他說這種話的話,他反過來說,耶他暗當中人 人都會這樣的,人人都會這樣的,不要說罵我呀、罵國王,換句話對一般世間來說,古代那個國王是最高貴的啊,在 專治時代,乃至於啊你如果說了國王的話,是要送命殺頭的,在暗地裡邊啊,當然嘛會說這個,你何必跑得來搬弄是 非啊,你趕快去懺悔。啊你看這個祖師啊,所以啊我們想到這裏啊,我們跑到這裏啊專門歡喜啊聽那些小報告,也啊 有人就歡喜打那個小報告,拿世俗來說,啊我們聽見了這種小報告,說耶你不必,你趕快去懺悔,你不必說這種話, 那麼。
【有謂慧金剛瑜伽師云:「人說我等為伏後者。」答云:「人不於人作言說事,又於何事。」次云:「 速斷離間 。」】
另外有一個人,他也是個祖師,他怎麼講呀,說這個人家呀大家也是背後,伏後就是啊打小報告,不暗箭傷人、離間這種事情,是啊,說伏在後面啊,哪你別當面嘛說現出來這種好樣子,另外擺在後面就傷害你,他怎麼回答啊,人們就是這樣嘛,專門做這種事情,世間的事情就是這個樣啊,世間人如果不做這個,他早就成 了佛啦,就這個樣啊,啊你也跟著他們幹什麼,趕快你去懺悔,千萬不要再離間啊,哪這個祖師的典型的榜樣,啊典型的榜樣,這個裡邊的重點是告訴我們,我們對於不管前面所說的那一項乃至於,人家用這一種打小報告挑撥離間,我們心裡面一動不動,這個是個特質,進一步從這個公案當中,也讓我們瞭解我們該如何去做。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80
- 文章: 33485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第125卷 A面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第125卷 A面
日常法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 296 (5)
【若作是念由毀訾等則餘補特伽羅於我不喜故不歡喜。】
這個假定我們心裡想這樣想,是的呀他雖然哪啊毀謗等不直接傷害,但是呢因為他這個毀謗什麼等等啊別的人啊 都會不歡喜我,啊譬如說有人在背後罵我,那麼被聽見的人啊聽見了傷害我的話來不歡喜我,因為這樣的關係我不歡 喜的話,那麼該怎麼辦?
【若餘不喜我,於我有損可為實爾,然此於自全無所損,故應斷除不歡喜心。】
說假定那些人受了旁邊第三者的讒言,啊不歡喜我這種狀態對我有真正損害的話那倒是,因為對你真正有損害啊 !所以嘛你呀的的確確應該不歡喜,但是實際上他們這種不歡喜你對你有真的損害嗎?沒有啊!一點損害都沒有啊! 所以你不必為了這個事情啊去不歡喜嘛!這毫無意思啊!毫無意思啊!啊這個道理啊前面說的很清楚,後面還要講, 所以我們現在看,看下面:
【如云:「餘不喜於我,此於現後世,俱不損於我,何故我不樂。」】
耶他這個別的人來不歡喜我!對於我現在也好,後世也好能傷害我嗎?不能傷害我我啊!我幹什麼為了這個事情 而不快樂,幹什麼?這個地方一想的話我們立刻就體會出一個事情來,做世間的人,世俗是顛倒的事情,是的我們會 ,現在我們認清楚了這個世俗就是個顛倒,我們現在認清楚了所以啊自己要從這個地方透脫出來,還要幫助別人透脫 出來,在這個條件,這個基礎上面的話,你有什麼不歡喜呀?直接的來說對你有什麼損害呀?一點損害都沒有啊!這 正是你要脫離的,正是你以前愚癡顛倒的,一天到晚忙這個莫名其妙的事情,就像我們這個比喻當中說的一樣,啊, 說那個小孩子趴在地上灑了一泡尿,在那兒作那個泥娃娃一樣,既然啊,那個泥娃娃被人家稍微弄壞了,你在那兒哭 啊鬧啊,覺得可笑的不得了,不用人家來弄壞啊,你曉得了以後啊趕快把泥娃娃丟掉,洗洗手啊,哎喲!叫你去送給 你,你都連逃都來不及啊!是這個狀態啊!所以說這個地方啊,不應該不歡喜啊!
【若作是念,雖他不喜無損於我,然由依此,即能障礙從他人所獲得利養,故於毀訾毀謗傳惡名者而發憎僨。】
嗯,那麼你進一步又這樣的,也許我們會這樣想,嗯!對啊!他罵是沒關係啊!他背後說我壞話是沒有關係呀! 不損害我,但是因為他對我做了種種這種不利的言論以後呀,會障礙我得到利益,得到利益,因為我有美好的名稱, 所以人家來供養我,現在這個美好的名稱被他破壞了以後啊,人家不供養你了,於是在這種狀態當中啊!所以啊!人 家對你的這個毀謗等等啊,你呀就忍不住要發脾氣引瞋心,那該怎麼辦啊?看:
【所得利養須置現世,瞋他之惡隨逐而行,故無利養速疾死沒,與以邪命長時存活,前者為勝。】
是的,他這樣做是可能會障礙你得到好處,因為你的名譽被人家損害了以後,於是你的供養就減少了,啊!但是 你要了解啊,你得到的利養是什麼啊?耶!留在現世,你帶不走的!而另外一點呢?因為剛才你不了解不能忍受人家 這種毀謗,所以啊,你發瞋心,發了瞋心造了這個惡業啊!對不起這個惡業啊!是生生世世跟著你跑的,所以你因為 沒有利養,乃至於受了這個影響了很快命都送掉,比之於你現在雖然得到了這個利養,但是啊,你因為引發了這個瞋 心以後啊,這個命是害你的這邪命,與得到以這個邪命而長時活活的久一點啊,比較起來啊前者為勝,遠來的超勝, 你很快的送掉一條命,然後因為你修忍辱等等啊,耶!結果你生了天了,反過來你眼前雖然得到一點點的利養了,完 了以後你下了地獄了,眼前啊!就算你得到利養活個一百歲,啊反過來說得不到利養啊一減減了個五十歲,你把五十 歲的壽命換了最起碼的四天王天,換來九百萬年的快樂,哇啊!那個、那個利益大的不得了,我們到極樂世界那更是 你無法想像得大,這是從那一方面,反過來說呢,你說了你為了保護你的五十年的利養,發了個大脾氣,結果把你送 到地獄當中去,哎呀最淺的地獄當中啊也要這麼長,你划得來嗎?我們真是愚癡啊!所以這個比較起來啊前面是遠來 的超勝,對瞋是如此,對貪,其實對任何一切事情都是如此啊!你能夠善巧的思惟觀察那個法的話,我們眼前的煩惱 啊,也自然而然哪都能夠慢慢的擋住,可是這個裡邊有一點蠻重要的,不是說懂得了道理你馬上派用場,這個我們要 千萬清楚噢!現在我們哪總有一個缺陷,反之我們不了解,總之懂得了以後啦,道理是懂得了,心裡只就著急得唉呀 聽了半天怎麼我老做不到呀!耶,不是的,聽懂了以後啊真正要做到還要什麼?思、思、思,說數數思惟觀察稱量, 把我們的善淨之業透過這樣的思惟去增長,那個時候才把我們無始以來所積的這個等流、惡習分分消滅,你能夠這樣 做,一定做得到,這個我們必須要了解的,這個理路很清楚,而實際上我們的經驗也是如此,不要說佛法,任何一件 事情告訴你了以後,那麼簡單的事情叫你寫兩個字,你曉得怎麼寫了,拿起筆來叫你寫的時候像個狗爬字一樣,我們 常常說,你們現在習慣上怎麼講?我們小的時候啊那個寫的字寫的啊喔,不像樣,叫狗爬字,像那個狗在地上「滴拎 光啷」亂爬一樣,爬出幾個影子來,然後呢?你每天寫,現在大概學校裡不大寫字了,喔,我們那個時候啊,在剛開 始的時候啊,天天要描紅,開始天天寫,你慢慢的寫久了,久了,久了,久了,耶!這個字就寫的好了!那麼做算術 ,沒有一件事情例外的啊!所以這個也是一樣,啊!我們必定要把懂得的道理在心裡邊不斷的這樣的思惟觀察,這個 就是我們哪因地當中分分心心念念的下去,自然而然感那個果報,而不是聽懂了道理以後,喔喲!著急的要得那個果 報,那你完全錯了,你要急著忙這個果報實際上你停在那裏,是一步都沒有修行,啊這裏再順便一提。現在呢?我們 啊繼續下去:
【設獲利養長時存活,然於死亡終無免脫,終須有死,至臨終時,先經百年受用安樂,與唯一年受用安樂 ,二者相等,唯是念境。爾時苦樂無差別故,譬如夢中受樂百年與唯須臾領受安樂,二睡醒時樂與不樂全無差別。】
呃,就這樣,啊假定你獲得了這個利益利養,你能夠長時存活的話,永遠長生不老,嗯,那倒還情有可原,實際 上呢?絕沒有這回事情啊!那個死啊是遲早到來的,而且正式的說非常快,前面這個基礎記住喔!前面這個都是後面 的基礎,當你有了前面這個無常的認識啊,啊!那的的確確的你這個很明白擺在這個地方的,這種事情還擋得了你嗎 ?絕對檔不了你啊!那麼現在我們哪如果說沒有把前面這個無常概念認真修學過的話,現在不妨現在回過頭來一想, 那一點都沒錯嘛?實際上不管你有多大的好處,嗯!到那時候總歸要死,然後呢死的時候啊不管你受多長久的快樂以 及很短的快樂,這個兩樣東西啊結果什麼啊?跟著你,眼前沒有什麼,只是你概念當中覺得好像過了一百年,眼前我 們回想起來千真萬確的事實,啊我說我今年六十歲了,想我六十年以前的事情,或者說想整整六十年當中的事情跟昨 天的事情啊,在今天回想當中看起來是一模一樣的,啊那個一百年的事情,嗯!眼前只剩下什麼?只剩下一點的意念 ,這個意念啊不但是只剩下意念,時間上面啊一百年跟啊一天乃至一剎那啊沒有差別,而且這個意念的本質上面,受 苦的跟樂的眼前啊當下留下來的意念,這意念本身根本無所謂苦樂,也是一樣的,就像夢當中一樣,等到夢醒的時候 啊對不起這個樂或是不樂,苦樂是都一樣的。
【如是思惟,若於利敬能破貪著,則於毀訾揚惡名等不生憂悒,以不求於他顯我殊勝,雖不顯揚喜無退故 。】
啊你能夠這樣的如理思惟的話,對不起,對於前面啊它破壞你這個名聞利養等等恭敬等等啊你一點貪著都沒有, 因為他一點沒有貪著,所以他不管怎麼毀謗傷害你的話,啊說你的壞話呀!你也不會憂悒,也不要求啊,啊!說不要 他罵我啊,他要稱讚我啊這種東西也都不動,自然而然的八風不動,而你安住在法上面的這個心量啊!耶一直在增長 ,所以你的這個喜心無退啊!安住在法上面,自利也好,利他也好啊!對啦!所以前面告訴我們,如果是你要利他而 不能忍,啊退心的話,你懂得了前面這些道理了以後啊那就不會退心了!那就不會退心了!所以到這個地方我們就想 ,那你能夠這樣如理思惟的話不但破除瞋而且也破除貪,貪瞋兩個都拿掉了,然後呢你能夠如理思惟本身那個心相是 什麼呀?癡也沒有了嘛!啊……真美啊!所以啊最好的真正的修行就是什麼?諾諾諾這個才是,大家總覺得修行啊、 哎呀好像要去拜一下佛才算,啊好像要去念一下佛才算,拜佛念佛當然是嘛,可是如果是你不能如理如法的話啊!對 不起,你拜佛也錯了啊!是念佛也錯啊!那個祖師一直告訴我們啊,如果你心裡不相應的話,你頭顱磕破也徒然;如 果你心裡不相應的話你念佛喉嚨喊破也徒然,你心裡不相應的話你閉關呀是千年不出也徒然,現在如果你心裡相應的 話,呃拜佛念佛是當然好,因為你身口意三業俱在,就算你不在拜佛、不在念佛,你坐在這裡的話這意業本身啊也在 念念增長啊!這麼個好法!所以我們一定時時處處提醒我們修學佛法重心何在?「得正見」,然後呢增長它,那個時 候啊你心裡面啊……歡喜啊!一直在增長,心裡面那個一跟法相應的法喜啊就不會退,這麼法喜真正的法喜,而且是 真正的增長。
【亦如論云:「能障利養故,若我不喜此,我利置此世,諸惡則堅住。】
p. 297
【我寧今死歿,不邪命長活,我縱能久住,終是死苦性。夢受百年樂,若至於醒時,與受須臾樂,若至於醒時。醒已此二者,其樂皆不還,壽長短二者, 臨終唯如是。設多得利養,長時受安樂,亦如被盜劫,躶體空手行。」】
那個論上面就這麼說,這個文很容易懂,啊就像 前面的我們跟著說,不妨我們再溫習一下,如果有不了解的趁這個機會再聽一下,也了解這個裡面的內容嗯!假定人 家來罵你啊!啊毀謗你啊!障礙我的利養的話,那我們想想看,嗯!我得到這個利養啊確實留在這個世間,這個東西 帶不走的,但是呢因為你不歡喜,然後呢你發瞋心,這個東西啊就牢牢的啊綁住你了,所以它很堅固的永遠安住在你 這個身心當中,唉!我想到了這一點啊我寧願現在死啊也不啊讓這個惡啊存在我心當中,增長我的邪命,嗯!實際上呢就算我能夠啊長時期的享受一點眼前的快樂,對不起這個死這個本身啊!這個特質啊是你沒有辦法脫離,最後還要受的,何況等到你臨終時啊哪怕受了一百年,受了一萬年、一千年啊跟一剎那這兩個內容比較起來,等到你夢醒的時候是一模一樣!一模一樣啊!所以壽長短是如此,裡邊的快樂痛苦也如是,等到你最後走的時候啊,就像什麼?就像你在曠野當中被這個強盜搶得兩手空空,這兩手空空,幹什麼?去見閻王,然後因為你生前啊是不能如法行持,被貪瞋癡所轉所以啊送到上刀山下油鍋,哎呀想到那個的話呀!這個貪瞋癡這麼簡單這麼容易就拿掉了,啊這裡再說一遍,有大家有同修不懂的要想辦法弄懂,懂了它然後呢去如理思惟,啊這個是重要的,不懂弄懂第一點,弄懂了以後不要說唉呀那我做不到心裡著急,這個著急本身還在錯,弄懂了以後啊你啊正好趁現在這個如理思惟,你只要肯把那個腦筋如理思惟一定行,現在你不如理思惟,著急怎麼我做不到?實際上呢前面雖然懂了,真正的你沒真懂,為什麼沒真懂?你真的懂了就曉得怎麼去利用它呀?而你後面著急那個心裡那個本身還在錯誤當中,所以關於這個部分沒懂!所以這個真的弄懂的話要幾個從淺到深,是啊所以你這個次第都弄懂了以後啊你曉得啊第一步道理懂,第二步把心裡面的著急那種心裡面想辦法拿掉它,然後把這個如法的事情耶!搬進來去思惟觀察,進一步境界現起的時候正好派上用場,那個時候啊人家來罵你也好,人家來跟你囉嗦也好,你平常受不了的時候你覺得哎呀!妙極了!我現在懂得這個道理呀以前呀在這個情況之下就生煩惱啊!啊現在啊碰見了這個情況啊增長我的法樂啊!嗯!他不顧下地獄的這個啊惡業來幫忙我成就我的忍辱,呃他是我的大善知識啊!那個恩是不下於佛啊!欸照這種情況之下你平常一直把它討厭那些事情,一直把它討厭的囉唆啊你看的啊哎呀!比甘露啊還要好啊!碰到這種情況之下,請問你世間還有什麼不安樂的?嗯,安樂的是固然安樂,然後這樣的種種的違逆境界你也安樂,千真萬確的事實啊!這佛在因地當中就這樣的每一件事情上面這麼努力,所以他最後啊,欸!這個境界轉過來了,從哪裡轉的?就這樣嘛!所以分分的功德必定是從斷證兩樣事情上面安立的,記得不記得?有很多事情斷跟證好像是分開來的,這件事情上 你發現沒有?一件事情!一件事情!如果你不在證、不在斷證的話那就是犯了毛病,當然這個斷證有很多情況之下兩個,就是說你不去理它,我們常常說你不要邪妄分別,不管他說什麼你不動,那個是斷,那個斷本身那個證,證的是不為所動,現在我們這個斷而證的話,不但是啊不為他動而且借那個惡劣的東西啊這個娑婆這種種種不理想的,一下轉變過來變成功什麼?變成功你報身報土的莊嚴啊!這麼個好法啊!想想看啊,哎呀這個教法的圓滿啊!然後呢我們就稱讚如來、禮敬如來、如法供養都在這個裡頭,然後你還想到,哎呀自己我居然今天既然懂了你內心又高興,這個高興本身就是隨喜功德,啊這個的的確確隨時隨地啊這個十大願王一串就來了,這麼個好呀!所以我們現在要聽完了以後啊要放下書本來,平常的時候我們放下書本要去思惟觀察的時候苦苦思惟,現在妙不可言,放下書本來啊歡歡喜喜、高高興興,叫你是越想越高興、越想越歡喜,平常叫你用功去想的話,喔這個想的個頭昏腦脹,現在這個地方你想得過來的話愉快,因為你心裡面愉快啊!而生理的啊依舊是少病少惱,佛法之美啊莫過於此啊!啊這個是個大乘教法,現在我們這地方還在前面喔!剛才碰到一點皮毛喔!欸碰到一點皮毛這麼好了,所以你到後面的話,你越到後面是越快樂,這個人家說修行苦事,的的確確剛開始的時候啊完全在你的習氣當中,你要把那習氣拿掉這確苦的,可是它苦不是佛法本身苦喔!是你以前錯誤的習氣在苦你啊!等到你拿掉了,跟法相應,哪怕剛開始一點點就這麼安樂,一點點就這麼夠安樂,你到後面越來越快樂,那還嫌多的嗎?這個修行實在好!現在我們繼續下去
【第二破除不喜怨敵富樂,喜其衰損者。 】
這個更有意思,前面人家傷害我嘛還……進一步啊我們的心理面就會這樣,啊人家傷害我啊,呃不願意,可是啊我們卻偏偏要傷害別人,啊還有呢是啊嫉妒別人,現在這個地方特別就這一點來說的,嫉妒別人,啊尤其是啊怨敵,啊一般人當然我們還不致於,可是這冤家對頭他得到了好東西啊,那個時候啊你心裡想唉!怎麼他得到好,你就受不了,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怎麼對治它呢?看:
【本為利樂諸有情 故發菩提心,今於有情自獲安樂反起瞋恚。 】
是啊!現在這地方我們在幹什麼啊?我們在作修學菩薩道,要求無上菩提,什麼是菩薩道?你為利益一切眾生乃至於要使他成佛,所以你忙這個事情,成佛的內容有兩樣:就眼前增上生,究 竟決定勝,要樣樣的好處都給一切眾生,這個是菩提心,我們現在學菩薩行的人發心做這種事情,現在你沒有給他,他自己得到了,你應該好,哎呀本來我要給他呀要花我的大的氣力,他現在自己得到了,唉……那是我真感謝他啊!結果你不但不這樣想,反而他得到了還去瞋恚,豈不是顛倒到不曉得到哪裡去了嗎?
【又云惟願一切有情皆當成佛, 今見彼等略有下劣利養恭敬,反生憂惱極為相違。】
我們發菩提心偈當中說「為利有情願成佛」,啊你呀乃至於要使他 成佛了,他得到一點點下劣的利養你都心裡面覺得喔……這樣!那跟你的誓願不是完全相反完全違背了嗎?
【「故應於他幾大富樂,斷除嫉姤至心歡喜。」 】
啊所以他有多大的好處,你就應該啊多大的歡喜啊!絕不會有嫉妒啊!
【若不爾者 則菩提心利樂有情唯假名故。 】
否則的話呢你說的菩提心那都是啊騙人!都是假的!
【如云:「為樂諸有情,而發菩提心,有情自獲樂,何故反瞋彼。 】
這個很明白,
【云另諸有情,成佛三界供,見下劣利敬,何故起憂惱。】
那就這樣,
【若汝所應養,當由汝供給,親友得自活,不喜豈反瞋。 】
都是解釋這個道理,說本來是應該由你去供養他的,因為你發了菩提心要這樣嘛,結果呢現在他自己得到了、安樂了、快活了!你怎麼反而不歡喜還要瞋恚呀?嗯,
【不願眾生樂,豈願得菩提,故若憎他富,豈有菩提心。 】
這是很明的去辨別一下,假定你不希望人家得到快樂,嫉妒人家的話 ,那這什麼叫菩提?什麼叫菩提?所以啊如果是你對人家得到的快樂起瞋恚不耐的話,這怎麼談得到有菩提心?
【若他從施獲,或利在施家,此俱非汝有,施不施何關。」】
退一萬步說,這個不管人家的事情,啊他或者是從布施獲得, 啊然後呢,被獲或者被送,不管是兩方面,這個都跟你了不相干啊!啊你何必跑著去啊要風馬牛不相干插他一腳啊?
【怨家衰敗而生歡喜,及暴惡心願其失敗,僅由此心於怨無損,唯令自苦。 】
更進一步說,你的,你不是歡喜希望的怨家衰敗了,衰敗嗎?你不是歡喜他得不到富樂嗎?注意喔!這當這個怨敵仇家衰敗的時候,你心裡面生歡喜,或者你得到富樂的時候啊你希望他失敗,啊非常強烈的這種暴惡之心,要曉得你這樣的這個心裡面啊對他沒有損害,對他毫無損害!唯一損害的誰啊?是你自己啊!呃我們心裡面造的惡業啊!這何苦來哉呢?
【設能損他,然亦俱害,思此過患,當一切種而正滅除。 】
日常法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 296 (5)
【若作是念由毀訾等則餘補特伽羅於我不喜故不歡喜。】
這個假定我們心裡想這樣想,是的呀他雖然哪啊毀謗等不直接傷害,但是呢因為他這個毀謗什麼等等啊別的人啊 都會不歡喜我,啊譬如說有人在背後罵我,那麼被聽見的人啊聽見了傷害我的話來不歡喜我,因為這樣的關係我不歡 喜的話,那麼該怎麼辦?
【若餘不喜我,於我有損可為實爾,然此於自全無所損,故應斷除不歡喜心。】
說假定那些人受了旁邊第三者的讒言,啊不歡喜我這種狀態對我有真正損害的話那倒是,因為對你真正有損害啊 !所以嘛你呀的的確確應該不歡喜,但是實際上他們這種不歡喜你對你有真的損害嗎?沒有啊!一點損害都沒有啊! 所以你不必為了這個事情啊去不歡喜嘛!這毫無意思啊!毫無意思啊!啊這個道理啊前面說的很清楚,後面還要講, 所以我們現在看,看下面:
【如云:「餘不喜於我,此於現後世,俱不損於我,何故我不樂。」】
耶他這個別的人來不歡喜我!對於我現在也好,後世也好能傷害我嗎?不能傷害我我啊!我幹什麼為了這個事情 而不快樂,幹什麼?這個地方一想的話我們立刻就體會出一個事情來,做世間的人,世俗是顛倒的事情,是的我們會 ,現在我們認清楚了這個世俗就是個顛倒,我們現在認清楚了所以啊自己要從這個地方透脫出來,還要幫助別人透脫 出來,在這個條件,這個基礎上面的話,你有什麼不歡喜呀?直接的來說對你有什麼損害呀?一點損害都沒有啊!這 正是你要脫離的,正是你以前愚癡顛倒的,一天到晚忙這個莫名其妙的事情,就像我們這個比喻當中說的一樣,啊, 說那個小孩子趴在地上灑了一泡尿,在那兒作那個泥娃娃一樣,既然啊,那個泥娃娃被人家稍微弄壞了,你在那兒哭 啊鬧啊,覺得可笑的不得了,不用人家來弄壞啊,你曉得了以後啊趕快把泥娃娃丟掉,洗洗手啊,哎喲!叫你去送給 你,你都連逃都來不及啊!是這個狀態啊!所以說這個地方啊,不應該不歡喜啊!
【若作是念,雖他不喜無損於我,然由依此,即能障礙從他人所獲得利養,故於毀訾毀謗傳惡名者而發憎僨。】
嗯,那麼你進一步又這樣的,也許我們會這樣想,嗯!對啊!他罵是沒關係啊!他背後說我壞話是沒有關係呀! 不損害我,但是因為他對我做了種種這種不利的言論以後呀,會障礙我得到利益,得到利益,因為我有美好的名稱, 所以人家來供養我,現在這個美好的名稱被他破壞了以後啊,人家不供養你了,於是在這種狀態當中啊!所以啊!人 家對你的這個毀謗等等啊,你呀就忍不住要發脾氣引瞋心,那該怎麼辦啊?看:
【所得利養須置現世,瞋他之惡隨逐而行,故無利養速疾死沒,與以邪命長時存活,前者為勝。】
是的,他這樣做是可能會障礙你得到好處,因為你的名譽被人家損害了以後,於是你的供養就減少了,啊!但是 你要了解啊,你得到的利養是什麼啊?耶!留在現世,你帶不走的!而另外一點呢?因為剛才你不了解不能忍受人家 這種毀謗,所以啊,你發瞋心,發了瞋心造了這個惡業啊!對不起這個惡業啊!是生生世世跟著你跑的,所以你因為 沒有利養,乃至於受了這個影響了很快命都送掉,比之於你現在雖然得到了這個利養,但是啊,你因為引發了這個瞋 心以後啊,這個命是害你的這邪命,與得到以這個邪命而長時活活的久一點啊,比較起來啊前者為勝,遠來的超勝, 你很快的送掉一條命,然後因為你修忍辱等等啊,耶!結果你生了天了,反過來你眼前雖然得到一點點的利養了,完 了以後你下了地獄了,眼前啊!就算你得到利養活個一百歲,啊反過來說得不到利養啊一減減了個五十歲,你把五十 歲的壽命換了最起碼的四天王天,換來九百萬年的快樂,哇啊!那個、那個利益大的不得了,我們到極樂世界那更是 你無法想像得大,這是從那一方面,反過來說呢,你說了你為了保護你的五十年的利養,發了個大脾氣,結果把你送 到地獄當中去,哎呀最淺的地獄當中啊也要這麼長,你划得來嗎?我們真是愚癡啊!所以這個比較起來啊前面是遠來 的超勝,對瞋是如此,對貪,其實對任何一切事情都是如此啊!你能夠善巧的思惟觀察那個法的話,我們眼前的煩惱 啊,也自然而然哪都能夠慢慢的擋住,可是這個裡邊有一點蠻重要的,不是說懂得了道理你馬上派用場,這個我們要 千萬清楚噢!現在我們哪總有一個缺陷,反之我們不了解,總之懂得了以後啦,道理是懂得了,心裡只就著急得唉呀 聽了半天怎麼我老做不到呀!耶,不是的,聽懂了以後啊真正要做到還要什麼?思、思、思,說數數思惟觀察稱量, 把我們的善淨之業透過這樣的思惟去增長,那個時候才把我們無始以來所積的這個等流、惡習分分消滅,你能夠這樣 做,一定做得到,這個我們必須要了解的,這個理路很清楚,而實際上我們的經驗也是如此,不要說佛法,任何一件 事情告訴你了以後,那麼簡單的事情叫你寫兩個字,你曉得怎麼寫了,拿起筆來叫你寫的時候像個狗爬字一樣,我們 常常說,你們現在習慣上怎麼講?我們小的時候啊那個寫的字寫的啊喔,不像樣,叫狗爬字,像那個狗在地上「滴拎 光啷」亂爬一樣,爬出幾個影子來,然後呢?你每天寫,現在大概學校裡不大寫字了,喔,我們那個時候啊,在剛開 始的時候啊,天天要描紅,開始天天寫,你慢慢的寫久了,久了,久了,久了,耶!這個字就寫的好了!那麼做算術 ,沒有一件事情例外的啊!所以這個也是一樣,啊!我們必定要把懂得的道理在心裡邊不斷的這樣的思惟觀察,這個 就是我們哪因地當中分分心心念念的下去,自然而然感那個果報,而不是聽懂了道理以後,喔喲!著急的要得那個果 報,那你完全錯了,你要急著忙這個果報實際上你停在那裏,是一步都沒有修行,啊這裏再順便一提。現在呢?我們 啊繼續下去:
【設獲利養長時存活,然於死亡終無免脫,終須有死,至臨終時,先經百年受用安樂,與唯一年受用安樂 ,二者相等,唯是念境。爾時苦樂無差別故,譬如夢中受樂百年與唯須臾領受安樂,二睡醒時樂與不樂全無差別。】
呃,就這樣,啊假定你獲得了這個利益利養,你能夠長時存活的話,永遠長生不老,嗯,那倒還情有可原,實際 上呢?絕沒有這回事情啊!那個死啊是遲早到來的,而且正式的說非常快,前面這個基礎記住喔!前面這個都是後面 的基礎,當你有了前面這個無常的認識啊,啊!那的的確確的你這個很明白擺在這個地方的,這種事情還擋得了你嗎 ?絕對檔不了你啊!那麼現在我們哪如果說沒有把前面這個無常概念認真修學過的話,現在不妨現在回過頭來一想, 那一點都沒錯嘛?實際上不管你有多大的好處,嗯!到那時候總歸要死,然後呢死的時候啊不管你受多長久的快樂以 及很短的快樂,這個兩樣東西啊結果什麼啊?跟著你,眼前沒有什麼,只是你概念當中覺得好像過了一百年,眼前我 們回想起來千真萬確的事實,啊我說我今年六十歲了,想我六十年以前的事情,或者說想整整六十年當中的事情跟昨 天的事情啊,在今天回想當中看起來是一模一樣的,啊那個一百年的事情,嗯!眼前只剩下什麼?只剩下一點的意念 ,這個意念啊不但是只剩下意念,時間上面啊一百年跟啊一天乃至一剎那啊沒有差別,而且這個意念的本質上面,受 苦的跟樂的眼前啊當下留下來的意念,這意念本身根本無所謂苦樂,也是一樣的,就像夢當中一樣,等到夢醒的時候 啊對不起這個樂或是不樂,苦樂是都一樣的。
【如是思惟,若於利敬能破貪著,則於毀訾揚惡名等不生憂悒,以不求於他顯我殊勝,雖不顯揚喜無退故 。】
啊你能夠這樣的如理思惟的話,對不起,對於前面啊它破壞你這個名聞利養等等恭敬等等啊你一點貪著都沒有, 因為他一點沒有貪著,所以他不管怎麼毀謗傷害你的話,啊說你的壞話呀!你也不會憂悒,也不要求啊,啊!說不要 他罵我啊,他要稱讚我啊這種東西也都不動,自然而然的八風不動,而你安住在法上面的這個心量啊!耶一直在增長 ,所以你的這個喜心無退啊!安住在法上面,自利也好,利他也好啊!對啦!所以前面告訴我們,如果是你要利他而 不能忍,啊退心的話,你懂得了前面這些道理了以後啊那就不會退心了!那就不會退心了!所以到這個地方我們就想 ,那你能夠這樣如理思惟的話不但破除瞋而且也破除貪,貪瞋兩個都拿掉了,然後呢你能夠如理思惟本身那個心相是 什麼呀?癡也沒有了嘛!啊……真美啊!所以啊最好的真正的修行就是什麼?諾諾諾這個才是,大家總覺得修行啊、 哎呀好像要去拜一下佛才算,啊好像要去念一下佛才算,拜佛念佛當然是嘛,可是如果是你不能如理如法的話啊!對 不起,你拜佛也錯了啊!是念佛也錯啊!那個祖師一直告訴我們啊,如果你心裡不相應的話,你頭顱磕破也徒然;如 果你心裡不相應的話你念佛喉嚨喊破也徒然,你心裡不相應的話你閉關呀是千年不出也徒然,現在如果你心裡相應的 話,呃拜佛念佛是當然好,因為你身口意三業俱在,就算你不在拜佛、不在念佛,你坐在這裡的話這意業本身啊也在 念念增長啊!這麼個好法!所以我們一定時時處處提醒我們修學佛法重心何在?「得正見」,然後呢增長它,那個時 候啊你心裡面啊……歡喜啊!一直在增長,心裡面那個一跟法相應的法喜啊就不會退,這麼法喜真正的法喜,而且是 真正的增長。
【亦如論云:「能障利養故,若我不喜此,我利置此世,諸惡則堅住。】
p. 297
【我寧今死歿,不邪命長活,我縱能久住,終是死苦性。夢受百年樂,若至於醒時,與受須臾樂,若至於醒時。醒已此二者,其樂皆不還,壽長短二者, 臨終唯如是。設多得利養,長時受安樂,亦如被盜劫,躶體空手行。」】
那個論上面就這麼說,這個文很容易懂,啊就像 前面的我們跟著說,不妨我們再溫習一下,如果有不了解的趁這個機會再聽一下,也了解這個裡面的內容嗯!假定人 家來罵你啊!啊毀謗你啊!障礙我的利養的話,那我們想想看,嗯!我得到這個利養啊確實留在這個世間,這個東西 帶不走的,但是呢因為你不歡喜,然後呢你發瞋心,這個東西啊就牢牢的啊綁住你了,所以它很堅固的永遠安住在你 這個身心當中,唉!我想到了這一點啊我寧願現在死啊也不啊讓這個惡啊存在我心當中,增長我的邪命,嗯!實際上呢就算我能夠啊長時期的享受一點眼前的快樂,對不起這個死這個本身啊!這個特質啊是你沒有辦法脫離,最後還要受的,何況等到你臨終時啊哪怕受了一百年,受了一萬年、一千年啊跟一剎那這兩個內容比較起來,等到你夢醒的時候是一模一樣!一模一樣啊!所以壽長短是如此,裡邊的快樂痛苦也如是,等到你最後走的時候啊,就像什麼?就像你在曠野當中被這個強盜搶得兩手空空,這兩手空空,幹什麼?去見閻王,然後因為你生前啊是不能如法行持,被貪瞋癡所轉所以啊送到上刀山下油鍋,哎呀想到那個的話呀!這個貪瞋癡這麼簡單這麼容易就拿掉了,啊這裡再說一遍,有大家有同修不懂的要想辦法弄懂,懂了它然後呢去如理思惟,啊這個是重要的,不懂弄懂第一點,弄懂了以後不要說唉呀那我做不到心裡著急,這個著急本身還在錯,弄懂了以後啊你啊正好趁現在這個如理思惟,你只要肯把那個腦筋如理思惟一定行,現在你不如理思惟,著急怎麼我做不到?實際上呢前面雖然懂了,真正的你沒真懂,為什麼沒真懂?你真的懂了就曉得怎麼去利用它呀?而你後面著急那個心裡那個本身還在錯誤當中,所以關於這個部分沒懂!所以這個真的弄懂的話要幾個從淺到深,是啊所以你這個次第都弄懂了以後啊你曉得啊第一步道理懂,第二步把心裡面的著急那種心裡面想辦法拿掉它,然後把這個如法的事情耶!搬進來去思惟觀察,進一步境界現起的時候正好派上用場,那個時候啊人家來罵你也好,人家來跟你囉嗦也好,你平常受不了的時候你覺得哎呀!妙極了!我現在懂得這個道理呀以前呀在這個情況之下就生煩惱啊!啊現在啊碰見了這個情況啊增長我的法樂啊!嗯!他不顧下地獄的這個啊惡業來幫忙我成就我的忍辱,呃他是我的大善知識啊!那個恩是不下於佛啊!欸照這種情況之下你平常一直把它討厭那些事情,一直把它討厭的囉唆啊你看的啊哎呀!比甘露啊還要好啊!碰到這種情況之下,請問你世間還有什麼不安樂的?嗯,安樂的是固然安樂,然後這樣的種種的違逆境界你也安樂,千真萬確的事實啊!這佛在因地當中就這樣的每一件事情上面這麼努力,所以他最後啊,欸!這個境界轉過來了,從哪裡轉的?就這樣嘛!所以分分的功德必定是從斷證兩樣事情上面安立的,記得不記得?有很多事情斷跟證好像是分開來的,這件事情上 你發現沒有?一件事情!一件事情!如果你不在證、不在斷證的話那就是犯了毛病,當然這個斷證有很多情況之下兩個,就是說你不去理它,我們常常說你不要邪妄分別,不管他說什麼你不動,那個是斷,那個斷本身那個證,證的是不為所動,現在我們這個斷而證的話,不但是啊不為他動而且借那個惡劣的東西啊這個娑婆這種種種不理想的,一下轉變過來變成功什麼?變成功你報身報土的莊嚴啊!這麼個好法啊!想想看啊,哎呀這個教法的圓滿啊!然後呢我們就稱讚如來、禮敬如來、如法供養都在這個裡頭,然後你還想到,哎呀自己我居然今天既然懂了你內心又高興,這個高興本身就是隨喜功德,啊這個的的確確隨時隨地啊這個十大願王一串就來了,這麼個好呀!所以我們現在要聽完了以後啊要放下書本來,平常的時候我們放下書本要去思惟觀察的時候苦苦思惟,現在妙不可言,放下書本來啊歡歡喜喜、高高興興,叫你是越想越高興、越想越歡喜,平常叫你用功去想的話,喔這個想的個頭昏腦脹,現在這個地方你想得過來的話愉快,因為你心裡面愉快啊!而生理的啊依舊是少病少惱,佛法之美啊莫過於此啊!啊這個是個大乘教法,現在我們這地方還在前面喔!剛才碰到一點皮毛喔!欸碰到一點皮毛這麼好了,所以你到後面的話,你越到後面是越快樂,這個人家說修行苦事,的的確確剛開始的時候啊完全在你的習氣當中,你要把那習氣拿掉這確苦的,可是它苦不是佛法本身苦喔!是你以前錯誤的習氣在苦你啊!等到你拿掉了,跟法相應,哪怕剛開始一點點就這麼安樂,一點點就這麼夠安樂,你到後面越來越快樂,那還嫌多的嗎?這個修行實在好!現在我們繼續下去
【第二破除不喜怨敵富樂,喜其衰損者。 】
這個更有意思,前面人家傷害我嘛還……進一步啊我們的心理面就會這樣,啊人家傷害我啊,呃不願意,可是啊我們卻偏偏要傷害別人,啊還有呢是啊嫉妒別人,現在這個地方特別就這一點來說的,嫉妒別人,啊尤其是啊怨敵,啊一般人當然我們還不致於,可是這冤家對頭他得到了好東西啊,那個時候啊你心裡想唉!怎麼他得到好,你就受不了,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怎麼對治它呢?看:
【本為利樂諸有情 故發菩提心,今於有情自獲安樂反起瞋恚。 】
是啊!現在這地方我們在幹什麼啊?我們在作修學菩薩道,要求無上菩提,什麼是菩薩道?你為利益一切眾生乃至於要使他成佛,所以你忙這個事情,成佛的內容有兩樣:就眼前增上生,究 竟決定勝,要樣樣的好處都給一切眾生,這個是菩提心,我們現在學菩薩行的人發心做這種事情,現在你沒有給他,他自己得到了,你應該好,哎呀本來我要給他呀要花我的大的氣力,他現在自己得到了,唉……那是我真感謝他啊!結果你不但不這樣想,反而他得到了還去瞋恚,豈不是顛倒到不曉得到哪裡去了嗎?
【又云惟願一切有情皆當成佛, 今見彼等略有下劣利養恭敬,反生憂惱極為相違。】
我們發菩提心偈當中說「為利有情願成佛」,啊你呀乃至於要使他 成佛了,他得到一點點下劣的利養你都心裡面覺得喔……這樣!那跟你的誓願不是完全相反完全違背了嗎?
【「故應於他幾大富樂,斷除嫉姤至心歡喜。」 】
啊所以他有多大的好處,你就應該啊多大的歡喜啊!絕不會有嫉妒啊!
【若不爾者 則菩提心利樂有情唯假名故。 】
否則的話呢你說的菩提心那都是啊騙人!都是假的!
【如云:「為樂諸有情,而發菩提心,有情自獲樂,何故反瞋彼。 】
這個很明白,
【云另諸有情,成佛三界供,見下劣利敬,何故起憂惱。】
那就這樣,
【若汝所應養,當由汝供給,親友得自活,不喜豈反瞋。 】
都是解釋這個道理,說本來是應該由你去供養他的,因為你發了菩提心要這樣嘛,結果呢現在他自己得到了、安樂了、快活了!你怎麼反而不歡喜還要瞋恚呀?嗯,
【不願眾生樂,豈願得菩提,故若憎他富,豈有菩提心。 】
這是很明的去辨別一下,假定你不希望人家得到快樂,嫉妒人家的話 ,那這什麼叫菩提?什麼叫菩提?所以啊如果是你對人家得到的快樂起瞋恚不耐的話,這怎麼談得到有菩提心?
【若他從施獲,或利在施家,此俱非汝有,施不施何關。」】
退一萬步說,這個不管人家的事情,啊他或者是從布施獲得, 啊然後呢,被獲或者被送,不管是兩方面,這個都跟你了不相干啊!啊你何必跑著去啊要風馬牛不相干插他一腳啊?
【怨家衰敗而生歡喜,及暴惡心願其失敗,僅由此心於怨無損,唯令自苦。 】
更進一步說,你的,你不是歡喜希望的怨家衰敗了,衰敗嗎?你不是歡喜他得不到富樂嗎?注意喔!這當這個怨敵仇家衰敗的時候,你心裡面生歡喜,或者你得到富樂的時候啊你希望他失敗,啊非常強烈的這種暴惡之心,要曉得你這樣的這個心裡面啊對他沒有損害,對他毫無損害!唯一損害的誰啊?是你自己啊!呃我們心裡面造的惡業啊!這何苦來哉呢?
【設能損他,然亦俱害,思此過患,當一切種而正滅除。 】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80
- 文章: 33485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第125卷 B面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第125卷 B面
日常法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 297 (11)
所以,啊。然亦俱害,思此過患,當一切種而正除滅。就算你真的能夠損他的話,對不起,他固然受了損,你受 了損,更厲害啊。你了解了這個禍患的話,你在任何情況之下,你一定要正對著這個問題,徹底地消除它。
【如云:「設怨有不喜,汝有何可樂,僅由汝希願,豈為損他因。】
如果說怨家有壞事情,有不歡喜的事情發生了,你有什麼好快樂的呢?要曉得僅僅由你的心裡的願望,希望他這 樣這樣,對他沒有什麼損害。
【縱由汝願成,他苦汝何喜,若謂滿我心,損失豈過此。彼煩惱漁夫,利鈎之所執,我於地獄鑊,定受獄卒煎。」 】
這兩段,我們看一看!這啊!你心裡面的希望他這個跟他了不相干啊!就算是因為你希望他損害,希望他得不到快樂,而真的如你所希望的,這樣的做,這種狀態真正實際上的損害就是損害我自己啊!我自己的損害, 沒有比這個損害更大啦。為什麼呀?因為我們現在這種心裡狀態是什麼?「煩惱」。這個煩惱的鈎子就像魚鈎一樣。放在這地方,你不了解這個煩惱的鈎子你把它一口吞下去。就被它釣上了。這條魚吃了這個魚勾就被它釣上了,我們現在吞下了這個煩惱勾眼前心裡邊被煩惱誘惑所繞,將來下地獄去你只要種這樣的因,是將來一定要受地獄的煎熬啊!這我們想想的話,啊!誰都在任何情況之下,一定把這個內心當中拿的乾乾淨淨。所以佛真巧妙極了,不是叫你不瞋,要叫你瞋對,瞋什麼,瞋我的煩惱,所以前面說我現在要鬥的,跟誰鬥啊!跟我自己煩惱鬥,鬥這個東西。你千千萬萬不要忍受這個煩惱,吞這個煩惱,吞下去,那你完了,這是我們應該的。
【如是若於障礙我樂及我親樂為作非樂,并於怨家所有盛事,一向視為不可樂相,】
p. 298
【由此生惱,憂增發瞋。 若能破其 一向不喜,則止其憂,由憂息故,瞋則不生。】
前面就告訴我們,像這樣前面所說的,或者直接障礙我的快樂,障礙我親友的快樂,而他做種種的不好的事情。那麼像這種人是怨家,怨家所有的好事情,如果我們平常看起來,都不能忍受。不歡喜,說不可樂相,因為這個不歡喜而生憂惱,憂惱而,由憂惱而發瞋恚,照著前面這個道理,你把它都破除掉了,破除掉了,這個憂惱心就沒有,憂惱心沒有了,瞋心就平息了。好了,忍就成功了。
【故應以前所顯正理,於此破其一向不喜,由眾多門滅除瞋恚,以其過失最重大故。】
由於這個所說的,「正理」兩個字。啊!前面告訴我們的,如理正確無垢的道理啊!破除了我們一向所有這些的以及向來一直如此的錯誤的,跟煩惱相應的不歡喜的心,那麼行了,然後呢?有各式各樣的方法,眾多門。現在我們漸漸的了解了,了解什麼,就是前面啊!講修的時候,破除邪執,它怎麼說?你如果聞慧多,就思慧多;思慧多,修慧多,將來你能夠斷過證德的功德也多,對不對!你了解得越多,然後呢?你使用的方便也多,處處體會,在任何情況之下,不管你怎麼想,你找到的只是法樂。假定你了解的不多的話,你用的方法只有一個的話,對不起,你只能用這一個。這樣。所以平常啊我們總是要講修行,啊!忙得覺得好像唉呀!只要這樣就夠了,不管你是忙什麼,你是拜佛也好,然後說跑到關到山裡面去關也好,你那個辦法是死死的這個辦法,你關在山裡可以,對不起,一出山,不行了。你關在山裡可以,到了夏天,熱了你就受不了,到了冬天,冷也受不了。叫你跑著去買菜,不方便你也受不了。唉呀!煩惱又來了,所以「關」不是一個辦法。哦!你說我念佛,然後呢耶剛開始念的時候蠻起勁,到了時候肚子餓了也不行。人家跑得來找你,事情,也不行。你說你拜佛沒有一個例外的,沒有一個例外的,所以弄到後來說,閉關也不行,是念佛也不行,這拜佛也不行。現在這地方,處處地方告訴我們,我們如果想圓滿修學佛法的時候,你不要著急,剛開始的時候,怎麼辦呢?你就能夠如理的聽聞,如理的思惟。是的,那麼有人就著急了,說,唉呀,這個無常很迅速啊,到那個時候,生命很短促,千真萬確喔!本論一開頭的,特別重視這個,正因為無常非常迅速,所以你要趕快找到種種如理法門,對治你眼前的煩惱啊,那樣才對啊!結果你不這樣走正確的方法,你說,喔趕快,我關起門來,結果關在門裡邊,自己生煩惱,你白白浪費了嘛,對不對呀?現在我們大家都是犯這個毛病啊!如果說,你現在能夠這樣子如理,找到一個辦法,所以,它一定告訴我們,如理如量,次第等等圓滿無缺,你能夠這樣的話,不管你拜佛也好,念佛也好,閉關也好,坐在那裏也好,做什麼事情也好,你一直在那裏,增長善法,是!無常是過去了,增長善法的結果是什麼?到了極樂世界,你還愁什麼嘛!就算你不到極樂世界,你的善法這樣增長,我們了解這個道理,它那個增上生,眼前你造的一切的因,都是這個善因,下一次,你碰見的比現在越來越好,越來越好,越來越好。你到這個環境當中,這麼個好,你周圍那一些人也跟他在一起,然後你的環境也在一起,然後就是一個惡人,因為你宿生因地當中啊!當這個惡的事情現起的時候,你如法相應的,都成就你的功德。跑到下一生,還是這樣的策勵你向上,所以就算你不往生,你都不怕啊,更深一層說,菩薩之所以不怕的真正原因,就在這裏,他已經牢牢的把握的住,一生比一生增上,這種情況啊!這個道理我們啊務必要知道,那麼這個道理靠什麼?要了解得多,然後呢思惟得多,思惟得多,你現在造這個善淨之業,都是善淨之業,你怕什麼?佛法不是講「因果」?因果我們現在積的什麼?「業因」,你現在積的完全是善淨之業,你還要怕,修學佛法的人,連這一個都不瞭解,還修些什麼?所以我們真正重心在這個地方,要把握得住啊!啊!這個地方不是叫我們說,你不要說修啊,不是,確確相反,我們要這樣修,也不是不要拜佛,不要閉關確確相反,你要去做。這地方的重點,你要注意啊!要把握住這個重點,到時候,你是閉關也好,拜佛也好,念佛也好,做什麼也好。啊!這個要分別的很清楚。再下面,啊。故滅教授。
【能滅教授亦即上說佛子正理,要與煩惱而興駁難,向內摧壞第一仇敵瞋恚之理。由於眾多門當中,觀察思惟滅除瞋恚。】
啊!因為為什麼要這樣努力呢?因為他的過失非常的嚴重;他的反過來,利益是非常的殊勝;那麼,現在呢?你要滅除它,上面所說的這個道理啊!就是能夠針對著這個毛病,來消除它的罪,如理完整的教授,這個就是我們修學佛法的人該修學的。然後呢?我們眼前應該幹什麼?「跟煩惱駁難」,它不用鬥,而用駁難,這個駁就是辯駁,難就是問難,啊!換句話說,我們在討論問題的時候,來往的推敲,哪!就是這樣。你一再的思惟觀察,前面告訴我們,都是這個,對呀!他們來傷害你,然後呢?你這樣去思惟觀察,這樣的話,對不對?那樣的話,是對不對?所以你內心當中,的的確確在分別這個事情,如理分別。所以的的確確,這個修行,最佳的是「如理分別」,現在我們不懂得不懂得這個道理,常常說,唉呀,你不要分別了,就把最好的法寶損失掉了,真可惜!真可惜!所以眼前瞭解了這個道理以後,這樣的去反覆推敲,然後內在呀把這個煩惱的怨敵把它摧毀。上面告訴我們,啊!我們啊!現在得到了這個修學佛法完整的教授,是對治這個煩惱的教授,那麼現在呢就拿這個如理的教授,跟這個煩惱這兩樣東西啊!互相的來給他辯駁。啊這個「難」啊!普通我們就是說「問難」,「遮難」。換句話說你針對這個問題,要去,要去深入的探討思惟。現在經過上面的這樣的深入的探討思惟,結果你在任何情況之下,找不到一點點你不能忍的理由,找不到一點點你瞋恚的理由,所以自然而然那個忍辱就成就了。啊!妙了!當你破除這個瞋心的時候啊!那個貪也拿掉了,那個痴也拿掉了。所以雖然這地方,主要的是講破瞋恚,因為這個損害最大,是第一大怨敵。但是前面告訴我們。
【而興駁難。】
這幾個字,注意喔!這就是我們平常正確用功的方法。不要小小把這幾個字隨便漏掉。這兩個字,你懂得了以後,然後呢?經常擺在你心裡邊,這樣的反覆思惟觀察,「修」,就修這個。你拿這個概念擺在心頭上面的話,持戒,戒持好,念佛,佛念好,拜佛,佛拜好,閉關,對了,然後你把這個內心當中調柔了以後,兩腿一盤,那個定很快啊!這個我們一定應該正確的認識的。所以這地方告訴我們的要與煩惱而興駁難。好!
【是故若能以觀察慧善為思擇,以多正理而正破除,則能遮止多類瞋恚。】
哪!所以說呀!假定你能夠觀察慧。現在這三個字同樣的,這個智慧怎麼來的?就是思惟觀察抉擇。而這個智慧是破煩惱的根本的正對治。而煩惱是什麼?我們生死的根本。現在我們常常說:「你幹什麼要修行?」為什麼要修行?要「了脫生死」。結果了脫生死,修行的最正確的唯一的工具,這個智慧。要得到這個智慧,要這樣的如理觀察思惟你不用!請問你修些什麼?所以說唉要拿這個還要呢善為思擇,拿到了以後啊!要拿了這個東西啊,很善巧的多多思惟觀察,如理的正確無誤的,然後呢正對著這個煩惱,把它一一摧毀,一一摧毀則能遮止多類瞋恚啊!它把各式各樣的,那一種那一類的不如理的瞋恚,都把它去掉了,淨除掉了,遮止住了。
【由眾多門發生堪忍。】
嘿,忍就成功啦!忍就成功啦!
【能得堅固微妙習氣,以是由其無垢正理,於正教義獲定解故。有捨觀慧思擇修者,即捨此等菩薩一切廣大妙行, 當知即是自他暇身受取心要無上障礙,猶如毒蛇應當遠離。】
那麼關於忍辱,那一點簡單的說完了以後,他那個地方又特別提醒一件事情,就是要善巧的運用這個我們得到暇滿人身的最殊勝,六道當中也唯一只有這個暇滿人身得到的,什麼?就是我們思惟、觀察這個能力。實際上呢?破除煩惱,要想透脫生死,也唯一的這個東西,這地方最後特別說一下。 所以上面的所以能夠遮煩惱,由眾多門能夠啊,特別是瞋恚而發起這個「忍」---「堪忍」,「忍辱」能力的,在這種狀態中,能得堅固微妙的習氣。平常我們也是無始以來積累什麼?染、雜、污、垢、的習氣,這個習氣堅固的不得了,怎麼弄也拿它莫奈何!那麼經過了上面這個如理思惟、觀察以後,唉!這個微妙的習氣起來了而且堅固!所以對於上面所說的,一點都沒有錯誤的、正確的、如法的這個正理,要獲得定解。而這個正理是什麼?佛出世最完整正確的告訴我們的「教義」,這個「教」就是告訴我們的,告訴我們的真實的內涵哪!這個真實的內涵,要獲「定解」!定解兩個字就是「勝解」。不是說:啊!聽懂了、聽懂了,沒有用!的的確確---你要用,聽懂是第一步,聽不懂你還談什麼呢?但是單單聽懂而擱在那裡書本一闔,對不起,在書本裡頭。
所以我們必定要不斷的思惟、觀察。這地方大家還想得起來吧?前面告訴我們,「修」,修是什麼?「於善所緣數數思惟、稱量、觀察」對不對?喏!就是「善所緣」。平常我們心所緣的是什麼?對不起,都是惡的。不在明顯的貪境、瞋境當中嘛,就是不明顯的癡境當中,自己還覺得很好,就是這樣。
這個都不是善。現在呢,如理地稱量觀察,這個就是善所緣的。然後呢不斷地---、數數是不斷地---去思惟、觀察、思擇,那麼經過了這樣的話,對這個東西產生決定不疑的認識,那個時候你起心動念就是它。平常我們遇見任何一件事情:唉,我覺得這件事情這樣, 我看這件事情這樣。這就是什麼?我們一般人說的見解。這個就是我們一向的定解,可是這個一向的定解都是什麼?跟煩惱相應的。現在這個地方,我們真正要努力的,要對這個如理的正教的意義,經過這樣思惟而得到這個。所以下面反過來說,有的人啊!唉!真是可惜啊!捨棄掉了這個「觀慧思擇修者」,啊說他要修行,結果呢?那個修行的最佳工具啊!就是思惟、觀察的這個觀察慧,不要,他說修行,這個叫做修行?要曉得這樣的修行啊!是捨棄 菩薩一切廣大妙行啊!真正修菩薩道的他菩薩道真正殊勝的地方在什麼?大家記得不記得?入大乘之門的根本因是什麼?「菩提心」。這個「菩提心」,主要的方便跟慧。而方便是菩提心不共之因,慧是三乘的共因,大家記得不記得 ?所以現在你捨棄掉了這個方便,然後說要去修行,這個「方便」是什麼?就是「思惟觀察」。你要思惟觀察,一定要多聽聞啊,請問在這種狀態之下,你怎麼修這個菩薩的大行?所以我們說,唉呀!我發菩提心,我要學菩薩行,結 果你的行為是背道而馳,南轅北轍啊!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必定要了解啊這個是呀!在我們可以說是最大的大障礙。我們現在得到了最難得的這個暇滿的人身,而且拿這個暇滿的人身來去修行無上的心要。所以受取心要,這個是中 心的綱要,你現在不要它了,捨棄它了,所以這是個障礙。因為這個東西本身最主要的、最根本的,所以這個障礙是最大的、無上的,這一件事情像什麼?像毒蛇一樣,啊你不要說跟它玩啊!老遠看見它,哇!那趕快躲開都來不及。 所以,這個地方,順便一提,我們哪!現在不善學,往往啊!不了解這個經論上面的真實的義趣,在前面第十卷當中,辨得特別詳細。也是有很多人哪,說:哎呀,不要分別的,哎呀,你不要分別啊!說,「如如不動」啊 !是!這個是什麼?「果」,一定要經過前面這個因位當中如理思惟、觀察,修習所得到的,經過了這樣的如理思惟、觀察,修習以後,證得是一點都沒有錯,所以這樣的因感得這樣的果,現在你在凡夫地,渾身心都在煩惱當中,居 然你啊!顛倒了說坐在這地方啊,在癡心當中說,這叫做如如不動捨棄掉了不要這個觀察慧,真是個大錯誤啊!前面啊!大家重新再溫習一下,如果了解了,那我們繼續下去,如果不了解的,務必把這一開頭的時候,關於正修,跟破 除邪執這個概念要辨別得清楚,所以前面曾經一次、兩次、三次、一而再、再而三的說明這個道理。這裡又說一遍,好,上面啊!就是關於生忍那的一部分,對於人家來傷害你,怎麼樣啊!對治它。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十一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十二
p. 299
【第二「引發安受苦忍」。分三 , 】
這是卷十二。說受苦的這種狀態當中,你要安然忍受它,它這個地方,不是從外面來說的,是從你自己本身所受的 苦,那個所受的苦,也許可能是外面來的,也許可能是從內發的。乃至於你自己去找的。你說自己怎麼會找呢?下面會告訴我們。現在我們看
【① 必須安受苦之理,② 引發此之方便,③ 處門廣釋。今初】
第一個說安然受苦,為什麼一定要去 受呢?如果不一定要去受的話,那我們不必找這個麻煩。所以它第一步說,為什麼一定要受?懂得了,既然必須定要 去受,它不馬上叫你受,啊!要找這個方法,而在找這個方法之前啊!它也特別的引發這個找這個方法的一個方法。 找這個方法的方法?我們前面一再說,就是推動你、策勵你,精進想學的這個心,有了這個推動你一心一意想學的心 ,然後你去學,對了,如果沒有這心,平常我們說,哎呀這個也忙得少不得,這個也忙得少不得,這好像是沒關係, 慢慢的來,現在經過這樣的話,你就一心一意的全部精神,急著要去找,那個時候,旁的事情都丟掉了,你才真正呀 有進入修行的可能。所以,它每一個地方的次第,這樣的完美,現在我們看,下面怎麼解釋?
【如入行論云:「樂因唯少許,苦因極繁多。」我等恆有眾苦隨逐,故以苦為道不可不知。】
論上面告訴我們,快樂的因由啊很少,苦因非常多。注意這個「因」字喔,它不講苦、樂,而講苦因及樂因,是的!我們現在要求的是求快樂,你要求快樂,先要啊!看因上面。是的!我們要去苦,你要去苦啊!先看因地上怎麼去法啊!這個說真正找到的話,哎呀!樂因很少,一點點,苦因是到處都是,因為這樣的關係,所以我們動不動是造了苦因,因為造了苦因啊!所以啊!一直被這個苦纏在這個地方,既然在這種情況之下,被苦所纏著,現在我們要修道,你必定拿我們現在的身以及我們現在的環境,在這個裡邊去修,所以你如果說,不能針對這個環境,拿我們現在的條件來,請問你怎麼修啊?既然如此,所以你必定要對於我們眼前這個苦啊,要有正確的方法要對治它,所以啊,不能不以苦為道,所以「呀」故以苦為道是不可以不知啊!我們必定要曉得的,我們真正修行,就是眼前這個是苦上頭,了解怎麼對治它?所以,現在這一點有太多的修行人啊,是聽人家,哎呀,這個修學佛法好啊!對啊!這個世間真苦,唉,對啊!然後他就修了。因為這個道理沒有正確的認識,他是沒有錯,感到世間的苦。但是因為這個道理沒弄清楚,這個道理講得什麼,就是如是因,感如是果,這個因果的必然關係,沒有弄清楚。他聽見了人家說,修行就是好事情,他就以為說,好。把家裡一拋,跑到廟裡就快樂了。有這樣的事情嗎?沒有。我們必定要知道,是,我們真正要得到快樂,必定要去修,而要修的話,在那個家庭裡,是一定修不成,所以才要跑到專門修行的環境,那是我們到廟裡去的真正的原因。不是說,你到了廟裡,啊!就快樂了。那完全錯了。到了這個地方,然後你修,修什麼?修快樂之因。而眼前這個痛苦這是以往之果,正要如法的拿出你的正確認識、意志,然後呢?去修行。這個修行是苦事情喔!我們必定要認識。你認識了這個,就沒有問題了,就因為我們現在種種的誤解,產生了這個,所以一跑到廟裡,總覺得好像在袖手旁觀,看人家燒飯,看人家樣樣弄好了,然後呢?我跑得來,張開口吃完飯,跑到佛堂去拜幾拜。然後早晨念他幾卷經,唉唷!我早晨幾點鐘起來,我打坐可以打多少時候。
日常法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 297 (11)
所以,啊。然亦俱害,思此過患,當一切種而正除滅。就算你真的能夠損他的話,對不起,他固然受了損,你受 了損,更厲害啊。你了解了這個禍患的話,你在任何情況之下,你一定要正對著這個問題,徹底地消除它。
【如云:「設怨有不喜,汝有何可樂,僅由汝希願,豈為損他因。】
如果說怨家有壞事情,有不歡喜的事情發生了,你有什麼好快樂的呢?要曉得僅僅由你的心裡的願望,希望他這 樣這樣,對他沒有什麼損害。
【縱由汝願成,他苦汝何喜,若謂滿我心,損失豈過此。彼煩惱漁夫,利鈎之所執,我於地獄鑊,定受獄卒煎。」 】
這兩段,我們看一看!這啊!你心裡面的希望他這個跟他了不相干啊!就算是因為你希望他損害,希望他得不到快樂,而真的如你所希望的,這樣的做,這種狀態真正實際上的損害就是損害我自己啊!我自己的損害, 沒有比這個損害更大啦。為什麼呀?因為我們現在這種心裡狀態是什麼?「煩惱」。這個煩惱的鈎子就像魚鈎一樣。放在這地方,你不了解這個煩惱的鈎子你把它一口吞下去。就被它釣上了。這條魚吃了這個魚勾就被它釣上了,我們現在吞下了這個煩惱勾眼前心裡邊被煩惱誘惑所繞,將來下地獄去你只要種這樣的因,是將來一定要受地獄的煎熬啊!這我們想想的話,啊!誰都在任何情況之下,一定把這個內心當中拿的乾乾淨淨。所以佛真巧妙極了,不是叫你不瞋,要叫你瞋對,瞋什麼,瞋我的煩惱,所以前面說我現在要鬥的,跟誰鬥啊!跟我自己煩惱鬥,鬥這個東西。你千千萬萬不要忍受這個煩惱,吞這個煩惱,吞下去,那你完了,這是我們應該的。
【如是若於障礙我樂及我親樂為作非樂,并於怨家所有盛事,一向視為不可樂相,】
p. 298
【由此生惱,憂增發瞋。 若能破其 一向不喜,則止其憂,由憂息故,瞋則不生。】
前面就告訴我們,像這樣前面所說的,或者直接障礙我的快樂,障礙我親友的快樂,而他做種種的不好的事情。那麼像這種人是怨家,怨家所有的好事情,如果我們平常看起來,都不能忍受。不歡喜,說不可樂相,因為這個不歡喜而生憂惱,憂惱而,由憂惱而發瞋恚,照著前面這個道理,你把它都破除掉了,破除掉了,這個憂惱心就沒有,憂惱心沒有了,瞋心就平息了。好了,忍就成功了。
【故應以前所顯正理,於此破其一向不喜,由眾多門滅除瞋恚,以其過失最重大故。】
由於這個所說的,「正理」兩個字。啊!前面告訴我們的,如理正確無垢的道理啊!破除了我們一向所有這些的以及向來一直如此的錯誤的,跟煩惱相應的不歡喜的心,那麼行了,然後呢?有各式各樣的方法,眾多門。現在我們漸漸的了解了,了解什麼,就是前面啊!講修的時候,破除邪執,它怎麼說?你如果聞慧多,就思慧多;思慧多,修慧多,將來你能夠斷過證德的功德也多,對不對!你了解得越多,然後呢?你使用的方便也多,處處體會,在任何情況之下,不管你怎麼想,你找到的只是法樂。假定你了解的不多的話,你用的方法只有一個的話,對不起,你只能用這一個。這樣。所以平常啊我們總是要講修行,啊!忙得覺得好像唉呀!只要這樣就夠了,不管你是忙什麼,你是拜佛也好,然後說跑到關到山裡面去關也好,你那個辦法是死死的這個辦法,你關在山裡可以,對不起,一出山,不行了。你關在山裡可以,到了夏天,熱了你就受不了,到了冬天,冷也受不了。叫你跑著去買菜,不方便你也受不了。唉呀!煩惱又來了,所以「關」不是一個辦法。哦!你說我念佛,然後呢耶剛開始念的時候蠻起勁,到了時候肚子餓了也不行。人家跑得來找你,事情,也不行。你說你拜佛沒有一個例外的,沒有一個例外的,所以弄到後來說,閉關也不行,是念佛也不行,這拜佛也不行。現在這地方,處處地方告訴我們,我們如果想圓滿修學佛法的時候,你不要著急,剛開始的時候,怎麼辦呢?你就能夠如理的聽聞,如理的思惟。是的,那麼有人就著急了,說,唉呀,這個無常很迅速啊,到那個時候,生命很短促,千真萬確喔!本論一開頭的,特別重視這個,正因為無常非常迅速,所以你要趕快找到種種如理法門,對治你眼前的煩惱啊,那樣才對啊!結果你不這樣走正確的方法,你說,喔趕快,我關起門來,結果關在門裡邊,自己生煩惱,你白白浪費了嘛,對不對呀?現在我們大家都是犯這個毛病啊!如果說,你現在能夠這樣子如理,找到一個辦法,所以,它一定告訴我們,如理如量,次第等等圓滿無缺,你能夠這樣的話,不管你拜佛也好,念佛也好,閉關也好,坐在那裏也好,做什麼事情也好,你一直在那裏,增長善法,是!無常是過去了,增長善法的結果是什麼?到了極樂世界,你還愁什麼嘛!就算你不到極樂世界,你的善法這樣增長,我們了解這個道理,它那個增上生,眼前你造的一切的因,都是這個善因,下一次,你碰見的比現在越來越好,越來越好,越來越好。你到這個環境當中,這麼個好,你周圍那一些人也跟他在一起,然後你的環境也在一起,然後就是一個惡人,因為你宿生因地當中啊!當這個惡的事情現起的時候,你如法相應的,都成就你的功德。跑到下一生,還是這樣的策勵你向上,所以就算你不往生,你都不怕啊,更深一層說,菩薩之所以不怕的真正原因,就在這裏,他已經牢牢的把握的住,一生比一生增上,這種情況啊!這個道理我們啊務必要知道,那麼這個道理靠什麼?要了解得多,然後呢思惟得多,思惟得多,你現在造這個善淨之業,都是善淨之業,你怕什麼?佛法不是講「因果」?因果我們現在積的什麼?「業因」,你現在積的完全是善淨之業,你還要怕,修學佛法的人,連這一個都不瞭解,還修些什麼?所以我們真正重心在這個地方,要把握得住啊!啊!這個地方不是叫我們說,你不要說修啊,不是,確確相反,我們要這樣修,也不是不要拜佛,不要閉關確確相反,你要去做。這地方的重點,你要注意啊!要把握住這個重點,到時候,你是閉關也好,拜佛也好,念佛也好,做什麼也好。啊!這個要分別的很清楚。再下面,啊。故滅教授。
【能滅教授亦即上說佛子正理,要與煩惱而興駁難,向內摧壞第一仇敵瞋恚之理。由於眾多門當中,觀察思惟滅除瞋恚。】
啊!因為為什麼要這樣努力呢?因為他的過失非常的嚴重;他的反過來,利益是非常的殊勝;那麼,現在呢?你要滅除它,上面所說的這個道理啊!就是能夠針對著這個毛病,來消除它的罪,如理完整的教授,這個就是我們修學佛法的人該修學的。然後呢?我們眼前應該幹什麼?「跟煩惱駁難」,它不用鬥,而用駁難,這個駁就是辯駁,難就是問難,啊!換句話說,我們在討論問題的時候,來往的推敲,哪!就是這樣。你一再的思惟觀察,前面告訴我們,都是這個,對呀!他們來傷害你,然後呢?你這樣去思惟觀察,這樣的話,對不對?那樣的話,是對不對?所以你內心當中,的的確確在分別這個事情,如理分別。所以的的確確,這個修行,最佳的是「如理分別」,現在我們不懂得不懂得這個道理,常常說,唉呀,你不要分別了,就把最好的法寶損失掉了,真可惜!真可惜!所以眼前瞭解了這個道理以後,這樣的去反覆推敲,然後內在呀把這個煩惱的怨敵把它摧毀。上面告訴我們,啊!我們啊!現在得到了這個修學佛法完整的教授,是對治這個煩惱的教授,那麼現在呢就拿這個如理的教授,跟這個煩惱這兩樣東西啊!互相的來給他辯駁。啊這個「難」啊!普通我們就是說「問難」,「遮難」。換句話說你針對這個問題,要去,要去深入的探討思惟。現在經過上面的這樣的深入的探討思惟,結果你在任何情況之下,找不到一點點你不能忍的理由,找不到一點點你瞋恚的理由,所以自然而然那個忍辱就成就了。啊!妙了!當你破除這個瞋心的時候啊!那個貪也拿掉了,那個痴也拿掉了。所以雖然這地方,主要的是講破瞋恚,因為這個損害最大,是第一大怨敵。但是前面告訴我們。
【而興駁難。】
這幾個字,注意喔!這就是我們平常正確用功的方法。不要小小把這幾個字隨便漏掉。這兩個字,你懂得了以後,然後呢?經常擺在你心裡邊,這樣的反覆思惟觀察,「修」,就修這個。你拿這個概念擺在心頭上面的話,持戒,戒持好,念佛,佛念好,拜佛,佛拜好,閉關,對了,然後你把這個內心當中調柔了以後,兩腿一盤,那個定很快啊!這個我們一定應該正確的認識的。所以這地方告訴我們的要與煩惱而興駁難。好!
【是故若能以觀察慧善為思擇,以多正理而正破除,則能遮止多類瞋恚。】
哪!所以說呀!假定你能夠觀察慧。現在這三個字同樣的,這個智慧怎麼來的?就是思惟觀察抉擇。而這個智慧是破煩惱的根本的正對治。而煩惱是什麼?我們生死的根本。現在我們常常說:「你幹什麼要修行?」為什麼要修行?要「了脫生死」。結果了脫生死,修行的最正確的唯一的工具,這個智慧。要得到這個智慧,要這樣的如理觀察思惟你不用!請問你修些什麼?所以說唉要拿這個還要呢善為思擇,拿到了以後啊!要拿了這個東西啊,很善巧的多多思惟觀察,如理的正確無誤的,然後呢正對著這個煩惱,把它一一摧毀,一一摧毀則能遮止多類瞋恚啊!它把各式各樣的,那一種那一類的不如理的瞋恚,都把它去掉了,淨除掉了,遮止住了。
【由眾多門發生堪忍。】
嘿,忍就成功啦!忍就成功啦!
【能得堅固微妙習氣,以是由其無垢正理,於正教義獲定解故。有捨觀慧思擇修者,即捨此等菩薩一切廣大妙行, 當知即是自他暇身受取心要無上障礙,猶如毒蛇應當遠離。】
那麼關於忍辱,那一點簡單的說完了以後,他那個地方又特別提醒一件事情,就是要善巧的運用這個我們得到暇滿人身的最殊勝,六道當中也唯一只有這個暇滿人身得到的,什麼?就是我們思惟、觀察這個能力。實際上呢?破除煩惱,要想透脫生死,也唯一的這個東西,這地方最後特別說一下。 所以上面的所以能夠遮煩惱,由眾多門能夠啊,特別是瞋恚而發起這個「忍」---「堪忍」,「忍辱」能力的,在這種狀態中,能得堅固微妙的習氣。平常我們也是無始以來積累什麼?染、雜、污、垢、的習氣,這個習氣堅固的不得了,怎麼弄也拿它莫奈何!那麼經過了上面這個如理思惟、觀察以後,唉!這個微妙的習氣起來了而且堅固!所以對於上面所說的,一點都沒有錯誤的、正確的、如法的這個正理,要獲得定解。而這個正理是什麼?佛出世最完整正確的告訴我們的「教義」,這個「教」就是告訴我們的,告訴我們的真實的內涵哪!這個真實的內涵,要獲「定解」!定解兩個字就是「勝解」。不是說:啊!聽懂了、聽懂了,沒有用!的的確確---你要用,聽懂是第一步,聽不懂你還談什麼呢?但是單單聽懂而擱在那裡書本一闔,對不起,在書本裡頭。
所以我們必定要不斷的思惟、觀察。這地方大家還想得起來吧?前面告訴我們,「修」,修是什麼?「於善所緣數數思惟、稱量、觀察」對不對?喏!就是「善所緣」。平常我們心所緣的是什麼?對不起,都是惡的。不在明顯的貪境、瞋境當中嘛,就是不明顯的癡境當中,自己還覺得很好,就是這樣。
這個都不是善。現在呢,如理地稱量觀察,這個就是善所緣的。然後呢不斷地---、數數是不斷地---去思惟、觀察、思擇,那麼經過了這樣的話,對這個東西產生決定不疑的認識,那個時候你起心動念就是它。平常我們遇見任何一件事情:唉,我覺得這件事情這樣, 我看這件事情這樣。這就是什麼?我們一般人說的見解。這個就是我們一向的定解,可是這個一向的定解都是什麼?跟煩惱相應的。現在這個地方,我們真正要努力的,要對這個如理的正教的意義,經過這樣思惟而得到這個。所以下面反過來說,有的人啊!唉!真是可惜啊!捨棄掉了這個「觀慧思擇修者」,啊說他要修行,結果呢?那個修行的最佳工具啊!就是思惟、觀察的這個觀察慧,不要,他說修行,這個叫做修行?要曉得這樣的修行啊!是捨棄 菩薩一切廣大妙行啊!真正修菩薩道的他菩薩道真正殊勝的地方在什麼?大家記得不記得?入大乘之門的根本因是什麼?「菩提心」。這個「菩提心」,主要的方便跟慧。而方便是菩提心不共之因,慧是三乘的共因,大家記得不記得 ?所以現在你捨棄掉了這個方便,然後說要去修行,這個「方便」是什麼?就是「思惟觀察」。你要思惟觀察,一定要多聽聞啊,請問在這種狀態之下,你怎麼修這個菩薩的大行?所以我們說,唉呀!我發菩提心,我要學菩薩行,結 果你的行為是背道而馳,南轅北轍啊!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必定要了解啊這個是呀!在我們可以說是最大的大障礙。我們現在得到了最難得的這個暇滿的人身,而且拿這個暇滿的人身來去修行無上的心要。所以受取心要,這個是中 心的綱要,你現在不要它了,捨棄它了,所以這是個障礙。因為這個東西本身最主要的、最根本的,所以這個障礙是最大的、無上的,這一件事情像什麼?像毒蛇一樣,啊你不要說跟它玩啊!老遠看見它,哇!那趕快躲開都來不及。 所以,這個地方,順便一提,我們哪!現在不善學,往往啊!不了解這個經論上面的真實的義趣,在前面第十卷當中,辨得特別詳細。也是有很多人哪,說:哎呀,不要分別的,哎呀,你不要分別啊!說,「如如不動」啊 !是!這個是什麼?「果」,一定要經過前面這個因位當中如理思惟、觀察,修習所得到的,經過了這樣的如理思惟、觀察,修習以後,證得是一點都沒有錯,所以這樣的因感得這樣的果,現在你在凡夫地,渾身心都在煩惱當中,居 然你啊!顛倒了說坐在這地方啊,在癡心當中說,這叫做如如不動捨棄掉了不要這個觀察慧,真是個大錯誤啊!前面啊!大家重新再溫習一下,如果了解了,那我們繼續下去,如果不了解的,務必把這一開頭的時候,關於正修,跟破 除邪執這個概念要辨別得清楚,所以前面曾經一次、兩次、三次、一而再、再而三的說明這個道理。這裡又說一遍,好,上面啊!就是關於生忍那的一部分,對於人家來傷害你,怎麼樣啊!對治它。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十一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十二
p. 299
【第二「引發安受苦忍」。分三 , 】
這是卷十二。說受苦的這種狀態當中,你要安然忍受它,它這個地方,不是從外面來說的,是從你自己本身所受的 苦,那個所受的苦,也許可能是外面來的,也許可能是從內發的。乃至於你自己去找的。你說自己怎麼會找呢?下面會告訴我們。現在我們看
【① 必須安受苦之理,② 引發此之方便,③ 處門廣釋。今初】
第一個說安然受苦,為什麼一定要去 受呢?如果不一定要去受的話,那我們不必找這個麻煩。所以它第一步說,為什麼一定要受?懂得了,既然必須定要 去受,它不馬上叫你受,啊!要找這個方法,而在找這個方法之前啊!它也特別的引發這個找這個方法的一個方法。 找這個方法的方法?我們前面一再說,就是推動你、策勵你,精進想學的這個心,有了這個推動你一心一意想學的心 ,然後你去學,對了,如果沒有這心,平常我們說,哎呀這個也忙得少不得,這個也忙得少不得,這好像是沒關係, 慢慢的來,現在經過這樣的話,你就一心一意的全部精神,急著要去找,那個時候,旁的事情都丟掉了,你才真正呀 有進入修行的可能。所以,它每一個地方的次第,這樣的完美,現在我們看,下面怎麼解釋?
【如入行論云:「樂因唯少許,苦因極繁多。」我等恆有眾苦隨逐,故以苦為道不可不知。】
論上面告訴我們,快樂的因由啊很少,苦因非常多。注意這個「因」字喔,它不講苦、樂,而講苦因及樂因,是的!我們現在要求的是求快樂,你要求快樂,先要啊!看因上面。是的!我們要去苦,你要去苦啊!先看因地上怎麼去法啊!這個說真正找到的話,哎呀!樂因很少,一點點,苦因是到處都是,因為這樣的關係,所以我們動不動是造了苦因,因為造了苦因啊!所以啊!一直被這個苦纏在這個地方,既然在這種情況之下,被苦所纏著,現在我們要修道,你必定拿我們現在的身以及我們現在的環境,在這個裡邊去修,所以你如果說,不能針對這個環境,拿我們現在的條件來,請問你怎麼修啊?既然如此,所以你必定要對於我們眼前這個苦啊,要有正確的方法要對治它,所以啊,不能不以苦為道,所以「呀」故以苦為道是不可以不知啊!我們必定要曉得的,我們真正修行,就是眼前這個是苦上頭,了解怎麼對治它?所以,現在這一點有太多的修行人啊,是聽人家,哎呀,這個修學佛法好啊!對啊!這個世間真苦,唉,對啊!然後他就修了。因為這個道理沒有正確的認識,他是沒有錯,感到世間的苦。但是因為這個道理沒弄清楚,這個道理講得什麼,就是如是因,感如是果,這個因果的必然關係,沒有弄清楚。他聽見了人家說,修行就是好事情,他就以為說,好。把家裡一拋,跑到廟裡就快樂了。有這樣的事情嗎?沒有。我們必定要知道,是,我們真正要得到快樂,必定要去修,而要修的話,在那個家庭裡,是一定修不成,所以才要跑到專門修行的環境,那是我們到廟裡去的真正的原因。不是說,你到了廟裡,啊!就快樂了。那完全錯了。到了這個地方,然後你修,修什麼?修快樂之因。而眼前這個痛苦這是以往之果,正要如法的拿出你的正確認識、意志,然後呢?去修行。這個修行是苦事情喔!我們必定要認識。你認識了這個,就沒有問題了,就因為我們現在種種的誤解,產生了這個,所以一跑到廟裡,總覺得好像在袖手旁觀,看人家燒飯,看人家樣樣弄好了,然後呢?我跑得來,張開口吃完飯,跑到佛堂去拜幾拜。然後早晨念他幾卷經,唉唷!我早晨幾點鐘起來,我打坐可以打多少時候。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80
- 文章: 33485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第126卷 A面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第126卷 A面
日常法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點鐘起來,我打坐可以打多少時候,啊這樣,然後呢?啊這種呢,天上掉下來也不管,佛台上面滿是灰塵也不 理,覺得修行?不是的呀!錯了!這個我們要正確的認識,要正確的認識,所以你正確的理解了以後啊,一再說,當 然了,這個拜佛那有不好的?是最好的事情!念佛,再沒有比念佛更好的,但是除了這個正行以外啊,最重要的這個 正行的中心把握住,這第一點。啊這個時候是什麼?就是你苦苦的修行,這是件苦事情喔!你是在積這個樂因喔,除 了這個正行以外,然後呢?啊那個從早晨哪,齋堂裡邊,所謂大寮就是燒飯,然後呢?淨頭就是打掃廁所,啊從最下 賤的地方,乃至於跑到佛殿上面啊,去香燈侍候佛,沒有一樣東西例外,都是最好的修行,怎麼講呢?積樂因啊,積 樂因啊。這個我們必定要認識的啊!
p. 299 (3)
【若不爾者】
假定你對這個不認識的話,耶下面來了。
【如集學論說,或生瞋恚或於修道而生怯弱,即能障礙修善行故。】
你對這個不了解的話,哎這個論上面,菩薩們告訴我們哪,說到那個時候你受不了了,哎呀這個修行還要這麼苦 啊,哎!這樣!你說我修行跑來修行了,怎麼跑到這地方,還要叫我燒飯,跑到這地方還要叫我打掃廁所,啊還要叫 我作香燈,還要作這個,好像都是人家,都要應該供養你那個樣的,這樣!嗯!錯了!錯了!這樣!乃至於說,披了 這件衣服,喔好像人家,乃至於跑得來不向你拜一下,你覺得披了這件衣服,該受人家拜的一樣,啊錯了!我現在的 了解,一披了這件衣服,我就戰戰兢兢,啊我這個心裡面跟這件衣服相應嗎?所以常常說一看見人家拜,我不是覺得 他在拜我耶!我覺得他是個大善知識,提醒我,耶說,法師啊,你現在撐那個清淨幢相,你的心裡面跟那個清淨幢相 相應嗎?哎呀!我警惕得不得了,這是個佛陀,來警告我。啊戰戰兢兢啊,這樣。然後我跑到這個廚房裡去的時候, 啊我不但要去作一下,哎呀!人家居士們啊,辛辛苦苦省吃儉用送到這個地方來啊,這樣啊,那我趕快啊,當然作, 不但我自己去作,壞的我自己吃啊,填飽肚子趕快去修行啊,然後呢?下了完,下來以後馬上打掃廁所,弄好了以後 啊,馬上香燈。處處地方啊淨除我的以往的惡習,然後呢?這個助行啊來增長我的功德啊,你就不會啊,在那兒啊, 總覺得唉呀這個不對勁,那個不如理,你沒有這種心情的話,這個瞋恚就生不起來了,這第一個。還有呢這樣狀態當 中的話,你對這個修道的話,就覺得打起精神來,這個都是為我啊,積聚資糧啊,淨除這個啊,你就不會怯弱了,要 不然的話,作點小事情,哎呀這個不行,是那個不行,你所以不行的原因是為什麼?是的,容或你體力不足,還有呢 ?就是你認識不夠,認識不夠,那沒辦法好想了。所以前面說最佳對治,無知的對治要學,如果這個不認識的話,那 跟佛法是絕緣的,沒有緣的。你努力去學,了解了以後啊,那時候才曉得,啊沒有錯,你唯一的辦法,必定要如理的 了解,如理了解,如法行持,那個時候你就發現啊,原來啊,我在這裡啊,花一點小本錢哪,是賺大利益,是,本錢 一定要花的,但是賺回來這個利益是不得了的,你一看見這一點哪,就像作生意人一樣,哎這生意越忙他越開心啊, 越高興,我們現在不了解的話,哎呀作了一點事情啊,就是這個怯弱現起來了,啊所以啊下面說,你對這個如果不了 解的話,不能以苦為道的話,對於這個修個修道啊,就產生這樣,那障礙種種善行。說即能障礙修善行故。
【此復有苦是由他起,亦有諸苦,無論於道若修不修由宿業起。】
這個苦有兩類,或者由別人生起,啊!或者有很多苦啊,這個不管你修道,不修道;對不起你宿生造了這個苦因 ,它總歸要來的。
【又有一類如下所說,由修善行始得發起,若不修善則不發生。】
嘿另外有一類苦啊,則是修行才有的,不修行啊,它不會發生,不修行不會發生。譬如說,以我們現在來說,啊 ,我們現在要修行了,跑到廟裡了,哎喲早晨三點多鐘要打板,這麼冬天啊你啊,又不能讓你說,哎呀!我多睡一會 ,打了板就得起來,啊就這樣。啊平常的時候,覺得累了跑去躺一下;不行!然後呢?作任何事情,的的確確這種事 情啊,如果說你不修行,不會有這個。平常的時候啊,我也想吃什麼,要想玩什麼,都是稱我的心意,耶現在樣樣都 不行,頭髮嘛剃得光光的,身上的花花綠綠的東西都剝掉,你要看電視也不行,看那個,那個東西,沒有一樣東西。 啊然後還要去作這個;這個都是修行來的。
【如是若由宿業及現前緣增上力故決定起者,此等暫時無能遮止,起已必須安然忍受。若不能忍則反於此 原有苦上 ,由自分別更生心苦極難堪忍。若能安忍雖根本苦未能即退,然不緣此更生內心憂慮等苦。若於此上更持餘苦助道方 便,則苦極微而能堪忍,是故引發安受苦忍極為切要。】
說第一個說明了,為什麼要必須受這個安受苦忍的道理。這個道理我們必定要認識,啊這一點哪,尤其是我們在 座的諸位,決心想修學佛法的,這個概念必定要了解,更深一層說,更推廣一點來說,任何一位真正想修學佛法的人 ,這一點必定要了解,你如果不了解,你不能安受這個的話,佛法不談,修佛法不談,現在我們再看一下,說就像上 面所說的,或者呢由於宿生的業力,這個叫我們要必須淨化的,或者呢眼前緣增上力故,眼前種種因緣,為什麼?你 要修行啊!修行嘛!所以啊要衝破你以往的無明,宿習,是啊,所以必定要針對的這個,像病一樣,如果生了瘡,要 動刀,動那個刀來割,如果在裡邊要吃藥,嗯,那個東西,沒有一樣東西例外的,心病亦復如是,這樣的緣故,增上 而生的,你要去求它,這樣去努力,這個決定要來的,絕對沒有,沒有方法遮止它的,所以這種情況之下它生起來的 時候啊,你必須要忍受,而且要什麼?安然忍受,實際上呢我們哪,誰啊都在忍,哎呀哼啊哈啊叫冤啊;那個不行, 啊那個不行,要心裡安然,不但安然忍受,安然忍受還要安然忍受的條件喔,條件下面講,現在說假定你不能在這個 上面安忍的話,那個本來原來的苦,因為這個苦啊你不了解,然後呢?非理分別,非理作意啊,結果啊,這個苦本來 是無法避免的,加上你現在非理作意啊,心裡面更苦,哎呀那時候痛苦不堪,現在我們不妨拿一些事實來說明一下, 我們常有這個感覺,你本來好端端的,然後呢?你心裡邊動了一個非理作意,哎呀自己覺得啊,想的、這個煩惱當中 去攀煩惱,就是啊腦筋裡面這個,結果啊你越想越煩惱,越想越煩惱,對不對,我想我們人人都有這個經驗吧!所以 我們常常說一個小小的譬喻,譬如我們跟某人吵架了,然後呢?吵過了嘛就算了啊,等一下我跑過去,一看耶!這個 人在旁邊說話,他本來好端端的無關緊要,你也在好端端的,你心裡,噫這傢伙一定在說我壞話了,然後你想?耶他 一定是,啊你越想啊心裡面火氣越大,對不對,耶!就這樣。再不然的話呢?耶沒人,你也不跟人家吵架,你好好的 在作事情,你蠻好的呢作事情,你覺得,哎我本來在這好端端的,跑到這裡來修行,像前面,前面已經告訴我們,修 行的本質沒摸清楚,他以為,喔修行嗎,就是好像離開了家,跑到這安樂的,哦結果跑到這裏來還得受苦,結果啊心 裡面又在那裡嘀咕嘀咕,事情已經作完了,他還在那兒嘀咕不已,哎呀,坐在那裡愁眉苦臉,我想我們有這個經驗吧 !啊再不然嘛,你在那兒忙,看見別人嘛好像在那兒閒,嗯!他在那兒偷懶,這種都是啊非理作意。這個苦,本來就 是無法避免的,結果呢偏偏你啊,卻火上加油,心裡面該增加一個,害了,害了。所以說,在這種情況之下,你能夠 了解了這個道理以後,你反過來啊,你啊,不走這個非理作意,啊,這個就是邪分別,說平常我們說你不要分別,不 要非理分別,邪妄分別,這個不要,然後呢?你如理分別,去安然忍受它,那個時候怎麼辦呢?它那個苦還在,並不 是說安然忍受,這個苦沒有了,它沒有退,但是呢你能夠啊不非理作意,因此這個外面那個苦啊,它不會引生你內心 上頭的剛才這種非理作意的憂惱,第一個,好了,這個苦,最多只有這樣,更進一步,如果你在這個上面能夠啊持餘 苦助道方便,把這個苦反過來能夠幫助你的話,那這個苦啊就變的很小,你就很容易忍受,這個還說一個譬喻。就像 剛才說的那個作生意,是最現實不過的事情,作生意省力嗎?不省力耶!苦得很耶!但是啊因為你啊心裡邊啊有一個 感覺,耶,覺得這是賺錢啊,這是你該作的啊,所以你不但不把它看成苦事,而且啊,策勵你是幫助你啊,去推動你 啊去作這個生意,換句話說,推動你找這件事情作,如果說這件事情辛苦的話,推動你去辛苦,對不對?現在我們跑 到這裡來,也是作生意,作什麼生意啊,賺的是佛法的法財,就把那個煩惱要換出去,把那個正法要把它換進來,世 間的人哪,把那個商品換出去,把那個錢換回來,我們也是一樣的呀!哪!我們對這個東西有了正確的認識以後,然 後呢?耶我們哪,一天到晚,是忙,耶去找它去了,所以啊在這個上面哪,把這個苦作為助道的方便。就像作生意人 去忙一樣,結果啊是你越忙是越起勁,越忙是越快樂,有沒有苦?有的,那時候你感覺得苦,耶變得很小了,變得很 小了,這是我們人人有的經驗,啊,所以我們不妨還運用一個常提的一個故事,喔,這個小孩子牙齒痛了,哎喲,痛 的,一看見個糖,眼睛瞪得大大的,過一陣子他要吃糖,耶不讓他吃啊,他又不行啦,到那時候啊他雖然牙齒痛,還 吃得個起勁,就是這樣啊!我們現在也是這樣,對的,要苦的,但是呢?你的的確確要體會到裡邊的樂,這種狀態當 中的話,那點的小苦擋不住你。是故引發安受苦忍啊,所以這地方就告訴我們哪,耶,我們啊用什麼方法去策發它, 這個事情是啊,是絕對重要!絕對重要。現在道理有了,說是的,我們必須要受,這個概念很重要哦。我們往往弄的 好的,哎呀!覺得不對就退心了。現在想想看,退心的結果是什麼?後面在精進上面會詳細告訴我們。這地方不妨提 前來說,你退心的結果啊!安樂並沒有增加,安樂沒有增加,結果呢大苦是大大的增加,啊!所以我們在這地方必定 要把這個道理啊!如理如法的反覆思惟觀察在內心當中生起如理還有如量,如量就是定解。到那個時候的話,你自然 而然哪!什麼苦都不怕,不會退怯,然後呢?精進自然提起來。這兩樣東西有了,佛法在你手上,現在我們下面看。
【第二引發方便分二。】
耶對了,那麼怎麼樣引發那個忍辱忍波羅蜜的,忍受這個,安受苦忍的這個方法呢?唉!它有兩點:
【① 有苦生時破除專一執為不喜;② 顯示其苦理應忍受。】
第一個當苦生起的時候啊!你一向啊把它不能忍受,不歡喜這種執著,這種心裡狀態破除,啊!進一步說這個苦 啊!不但是啊不歡喜它,而且啊還應該忍受,還要歡喜它,下面我們看,第一個。
【◎ 若已生苦有可治者,是則其意無須不喜,若不可治縱不歡喜亦無利益,非但無益且有過患。】
嗯它一步一步的來,第一個先看,這個苦啊,能不能對治它,換句話說,能不能把它消除掉,假定可以消除,那 你不必不歡喜啊!你只要照著方法去消除掉,這就行了,你何必在這地方不歡喜呢?對不對,所以,我們說臨淵羨魚 啊是不如退而結網,你跑到河邊看見人家,耶撈魚,你不要去羨慕,你趕快去撈,我們現在要求善果,可以求得到的 ,你趕快在因地上面去努力,不要等在那兒乾著急,說,反過來,快樂的事情是這樣,苦的事情也是一樣,它可以對 治的,那麼你也不必啊說苦,你去找到了這個對治的方法對治它,你應該歡喜啊,說好像生了病一樣,哎呀這個病痛 苦的不得了,耶,現在居然找到了一個好醫生,這個好醫生一定能夠,哎呀好歡喜喲,趕快去找醫生去,現在對這個 煩惱心病亦然,反過來呢?說這個苦是沒辦法治的,耶既然沒辦法治的,你不歡喜,不歡喜有用嗎?也沒有用啊!不 但沒有用啊,而且有過患,前面已經說過了,它本來就是苦的,啊,身已經苦了,你心裡面如果是避開它還好一點, 結果你心裡面這個苦上加苦,你不是自找麻煩嘛!實際上這個自找麻煩就眼前講的還是小的喔,真正的在這個裡邊, 心裡邊這樣的話,影響是輾轉無窮輪迴的大苦喲,這個大的過患喔,所以在這地方就告訴我們哪!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耶拿起力量來!
【若太嬌愛,雖於微苦亦極難忍,若不嬌愛,其苦雖大亦能忍故。】
說一個總則,啊如果我們哪太嬌嫩,哎呀,太愛惜的話,一點點小的都受不了,如果說你不這樣的話再大的苦, 也不怕,啊我們現在啊,常常這樣的,稍為碰破了一點皮啊,針上刺破了,哎,唔,在這上面,小孩子一樣哭的要命 ,不要說那樣,乃至於我們老遠啊,就有人怕,老遠看見一隻蟑螂,就害怕的在那邊跳。我也看
【如云:「若有可治者,有何可不喜,若已無可治,不喜有何益。」】
對啊!如果說可以對治的,耶能去對治嗎,如果不能對治的,你在那兒不喜有什麼用場啊。
p. 300
【又云:「寒熱及風雨,病縛捶打等,我不應太嬌,若嬌苦反增。」】
若嬌苦反增,嗯,碰見這種情況之下啊,不管什麼啊自然的寒熱風雨、生病。乃至於啊別人傷害你、綁你、打你 等等,不要太嬌嫩啊,如果你太嬌嫩的話,這反而增加,沒有用啊!是現在是我們哪,尤其是出家的同修們,是為了 要想離苦而跑到這個地方來,如果在這個地方,還要嬌嫩的話,的的確確趕快脫下這件衣服,回家去,啊,退一步說 ,在家人,說你要想修學佛法的話,那同樣的道理,假定碰見這種情況,你透不過的話,你不必說,哎呀我在修習佛 法,那個時候說,哎喲,好好的把它努力哦,好好的把它努力。先把正確的認識,心理建設起來,耶一定可以。
【第二顯示其苦理應忍受分三。】
那麼他告訴我們,如理的去思惟的話,這種苦啊我們應該忍受的,它分三項,第一個:
【① 思惟苦之功德。】
耶說這個苦啊,有大好處啊,
【② 思惟能忍眾苦難行之功德。】
不但是苦,對於這個,不但苦的功德,現在對這個苦,你能夠忍受,而行種種難行的這個功德,第一個是苦的功 德,第二個是忍受苦,行難行的功德,第三呢。
【③ 從微漸修無難之理。】
然後呢?說,要去修嘛,怎麼辦呢?他告訴你啊,你只要漸漸的修,耶,你能夠漸漸的修的話,天下無難事,這 個概念很重要喔,所以我們常常講,你注意因,然後注意了因,現在眼前因為下因,我們往往這一點不認識,總歸啊 一口氣說,聽見人家念佛好,耶我也要去念佛,然後說念佛得到一心不亂,我也要一心不亂,然後一天到晚怎麼,望 這個一心不亂,望了個半天哪,一直再亂,就這樣。啊想什麼事情都是這樣的,這麼簡單的事情,你都必須要一滴一 滴的積累,一滴一滴的積累,所以我們古代有一個很有意思的一個公案,李太白,所謂李白,小說上面說李太白,這 是中國非常有名的啊太白詩人,他據說幼年的時候啊,逃學,啊不歡喜念書,耶有一天哪,看見一個老婆婆,拿了一 個鐵桿哪,在石頭上在咕嚕咕嚕的在這麼磨,耶,老太太啊,您在這裏幹什麼呀?耶我要磨一根繡花針。什麼?拿一 個鐵桿去磨成一個繡花針哪!要我們想的話,的確我們沒有一個人會作,耶這個老太太就這麼磨,這個李白一想,啊 ,他這個老婆婆,年紀這麼老了,他能夠努力,我這麼年輕人,你不在這個上面,啊努力回去發奮,所以終於成為中 國最了不起的一個大詩人,世間法喔,是世間法:現在出世法,現在我們還有為法界一切有情解決這個問題,我們該 怎麼辦哪?要修,嗯啊怎麼修啊,耶你還是從這個地方開始,耶還是從這個地方,你只要這樣的一滴一滴,所以記住 喔,始終記住這個話,你只要跨一步,但是你必須記住,任何時候你要跨一步,就是跟你眼前現在如理如量相應的那 一步,你要跨出去,然後呢?一直在跨那一步,等到你最後等覺後心,也是跨一步,千真萬確的事實,這我們要注意 的,精進就從這上面講的,是啊,了解了這個道理以後啊,我們眼前的的確確生活當中在任何一點,一點一滴上面, 的的確確我們不要說這是助行喔,從以前的來說,覺得這是助行,如果你正確的了解,這個才是正行喔!上殿、過堂 、走路沒有一個事情例外的,幹什麼,跨那一步嘛,你必須任何一個時候,一刻不離,剎那剎那,你能夠真的這樣去 作啊,眼前當下的一念把握住的話,剎那剎那生善滅惡,如果你把這個把握住了,求世間的得到世間的,求出世的得 到出世的,出世的當中求自己解脫,羅漢跟緣覺,求佛果、菩薩,都在這上面,都在這個上頭,啊!所以說從微漸修 ,現在看,第一個,苦的功德。
【◎ 功德有五,】
五項,
【謂若無苦,則於苦事不希出離,故有驅意解脫功德。】
第一個苦,前面已經說過了,苦有五德,現在把那個五德解釋,啊!說,沒有苦的話,你不會求出離,很快樂嘛,對不對!所以為什麼六道當中,只有我們現在這個人身才可以修,天上不能修,天上太快樂了,地獄是純苦也不行,現在是恰到好處,雖然恰到好處啊,推動我們向上的的的確確是苦,沒有一個苦的,你就不想出離,不想出離,別的不談,所以這第一個功德。
【由苦逼迫壞諸高慢,故有除遣傲慢功德。】
因為苦,你就會啊遣除驕慢,平常的時候,我們自己覺得,有了好事情,覺得很得意,這個得意的時候啊,不是驕就是慢,慢是我比你高,驕是對自己得意的事情啊!哎!自己啊沾沾自喜,現在有了苦,這就沒有了,驕、慢兩樣東西啊是煩惱,尤其是慢,它永遠跟著我相在轉的,這個地方講慢,倒不是說破那個我相,要曉得修學佛法最重要的是恭敬,而最大的障礙就是慢心,這個慢心一在啊,是慢如高山,法水不入。當你一苦的話,你自己覺得,唉啊,我只是一無是處,身是病老牽連,啊心是煩惱纏綿是一無是處,到那時候啊,你自己一心一意啊,生病嘛求醫生:心苦嘛求佛法。最後發現,不管身心之苦啊,一心一意求佛法,求佛法,你要求嘛!對法即時就生起恭敬來了,你能這樣的話,對了,所以這個地方的驕慢,最重要的中心功效在這個地方,最中心功效,不是其他的不管喔,這個很重要很重要的,這個苦。第二個有這麼大的功德。第一個它推動你啊,要跳,出離:可是出離了以後,怎麼辦呢?你要努力的學啊,耶學法的最大的一個障礙是慢,耶,它由於因為這個苦,把你拿掉了。耶,第二個。
【若受猛利大苦受時,則知其苦從不善生,不愛其果,須止其因,故有羞恥作惡功德。】
那麼第三個,說當你受了這個大苦的時候啊,你就曉得,哎呀這個苦為什麼啊,因為啊造了種種不善,既然你現 在怕苦,曉得這個苦是什麼,苦果啊這必定有它的苦因啊,哎,那你趕快啊這個因地當中努力啊,不要造苦果啊,所 以對自己造種種的惡業啊!你自己覺得,哎呀,我怎麼這麼差啊,羞恥不願作惡的這個功德,對自己來說是一種心情 ,對別人來說是一種心情,所以慚愧啊,換句話說就是羞恥,羞恥見不得人,此是恥辱,對自己的事情,啊你正確的 了解了就是這樣,前面說,耶從慢哪,使得你進一步認識修學佛法,正式你修學佛法的時候,那怎麼辦呢?耶還是, 你要修的時候就曉得了要修怎麼修,就從這個地方修,那麼要你修的時候,到那時候如果說沒有苦的推動的話,你覺 得要修就修,停在那裡,結果啊,那個苦逼在那個上面啊,唉啊!你就啊進一步,所以他一方面講那個數那個苦的功 德:一方面這個苦的功德的次第,有他的修行的關鍵在喔!
日常法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點鐘起來,我打坐可以打多少時候,啊這樣,然後呢?啊這種呢,天上掉下來也不管,佛台上面滿是灰塵也不 理,覺得修行?不是的呀!錯了!這個我們要正確的認識,要正確的認識,所以你正確的理解了以後啊,一再說,當 然了,這個拜佛那有不好的?是最好的事情!念佛,再沒有比念佛更好的,但是除了這個正行以外啊,最重要的這個 正行的中心把握住,這第一點。啊這個時候是什麼?就是你苦苦的修行,這是件苦事情喔!你是在積這個樂因喔,除 了這個正行以外,然後呢?啊那個從早晨哪,齋堂裡邊,所謂大寮就是燒飯,然後呢?淨頭就是打掃廁所,啊從最下 賤的地方,乃至於跑到佛殿上面啊,去香燈侍候佛,沒有一樣東西例外,都是最好的修行,怎麼講呢?積樂因啊,積 樂因啊。這個我們必定要認識的啊!
p. 299 (3)
【若不爾者】
假定你對這個不認識的話,耶下面來了。
【如集學論說,或生瞋恚或於修道而生怯弱,即能障礙修善行故。】
你對這個不了解的話,哎這個論上面,菩薩們告訴我們哪,說到那個時候你受不了了,哎呀這個修行還要這麼苦 啊,哎!這樣!你說我修行跑來修行了,怎麼跑到這地方,還要叫我燒飯,跑到這地方還要叫我打掃廁所,啊還要叫 我作香燈,還要作這個,好像都是人家,都要應該供養你那個樣的,這樣!嗯!錯了!錯了!這樣!乃至於說,披了 這件衣服,喔好像人家,乃至於跑得來不向你拜一下,你覺得披了這件衣服,該受人家拜的一樣,啊錯了!我現在的 了解,一披了這件衣服,我就戰戰兢兢,啊我這個心裡面跟這件衣服相應嗎?所以常常說一看見人家拜,我不是覺得 他在拜我耶!我覺得他是個大善知識,提醒我,耶說,法師啊,你現在撐那個清淨幢相,你的心裡面跟那個清淨幢相 相應嗎?哎呀!我警惕得不得了,這是個佛陀,來警告我。啊戰戰兢兢啊,這樣。然後我跑到這個廚房裡去的時候, 啊我不但要去作一下,哎呀!人家居士們啊,辛辛苦苦省吃儉用送到這個地方來啊,這樣啊,那我趕快啊,當然作, 不但我自己去作,壞的我自己吃啊,填飽肚子趕快去修行啊,然後呢?下了完,下來以後馬上打掃廁所,弄好了以後 啊,馬上香燈。處處地方啊淨除我的以往的惡習,然後呢?這個助行啊來增長我的功德啊,你就不會啊,在那兒啊, 總覺得唉呀這個不對勁,那個不如理,你沒有這種心情的話,這個瞋恚就生不起來了,這第一個。還有呢這樣狀態當 中的話,你對這個修道的話,就覺得打起精神來,這個都是為我啊,積聚資糧啊,淨除這個啊,你就不會怯弱了,要 不然的話,作點小事情,哎呀這個不行,是那個不行,你所以不行的原因是為什麼?是的,容或你體力不足,還有呢 ?就是你認識不夠,認識不夠,那沒辦法好想了。所以前面說最佳對治,無知的對治要學,如果這個不認識的話,那 跟佛法是絕緣的,沒有緣的。你努力去學,了解了以後啊,那時候才曉得,啊沒有錯,你唯一的辦法,必定要如理的 了解,如理了解,如法行持,那個時候你就發現啊,原來啊,我在這裡啊,花一點小本錢哪,是賺大利益,是,本錢 一定要花的,但是賺回來這個利益是不得了的,你一看見這一點哪,就像作生意人一樣,哎這生意越忙他越開心啊, 越高興,我們現在不了解的話,哎呀作了一點事情啊,就是這個怯弱現起來了,啊所以啊下面說,你對這個如果不了 解的話,不能以苦為道的話,對於這個修個修道啊,就產生這樣,那障礙種種善行。說即能障礙修善行故。
【此復有苦是由他起,亦有諸苦,無論於道若修不修由宿業起。】
這個苦有兩類,或者由別人生起,啊!或者有很多苦啊,這個不管你修道,不修道;對不起你宿生造了這個苦因 ,它總歸要來的。
【又有一類如下所說,由修善行始得發起,若不修善則不發生。】
嘿另外有一類苦啊,則是修行才有的,不修行啊,它不會發生,不修行不會發生。譬如說,以我們現在來說,啊 ,我們現在要修行了,跑到廟裡了,哎喲早晨三點多鐘要打板,這麼冬天啊你啊,又不能讓你說,哎呀!我多睡一會 ,打了板就得起來,啊就這樣。啊平常的時候,覺得累了跑去躺一下;不行!然後呢?作任何事情,的的確確這種事 情啊,如果說你不修行,不會有這個。平常的時候啊,我也想吃什麼,要想玩什麼,都是稱我的心意,耶現在樣樣都 不行,頭髮嘛剃得光光的,身上的花花綠綠的東西都剝掉,你要看電視也不行,看那個,那個東西,沒有一樣東西。 啊然後還要去作這個;這個都是修行來的。
【如是若由宿業及現前緣增上力故決定起者,此等暫時無能遮止,起已必須安然忍受。若不能忍則反於此 原有苦上 ,由自分別更生心苦極難堪忍。若能安忍雖根本苦未能即退,然不緣此更生內心憂慮等苦。若於此上更持餘苦助道方 便,則苦極微而能堪忍,是故引發安受苦忍極為切要。】
說第一個說明了,為什麼要必須受這個安受苦忍的道理。這個道理我們必定要認識,啊這一點哪,尤其是我們在 座的諸位,決心想修學佛法的,這個概念必定要了解,更深一層說,更推廣一點來說,任何一位真正想修學佛法的人 ,這一點必定要了解,你如果不了解,你不能安受這個的話,佛法不談,修佛法不談,現在我們再看一下,說就像上 面所說的,或者呢由於宿生的業力,這個叫我們要必須淨化的,或者呢眼前緣增上力故,眼前種種因緣,為什麼?你 要修行啊!修行嘛!所以啊要衝破你以往的無明,宿習,是啊,所以必定要針對的這個,像病一樣,如果生了瘡,要 動刀,動那個刀來割,如果在裡邊要吃藥,嗯,那個東西,沒有一樣東西例外的,心病亦復如是,這樣的緣故,增上 而生的,你要去求它,這樣去努力,這個決定要來的,絕對沒有,沒有方法遮止它的,所以這種情況之下它生起來的 時候啊,你必須要忍受,而且要什麼?安然忍受,實際上呢我們哪,誰啊都在忍,哎呀哼啊哈啊叫冤啊;那個不行, 啊那個不行,要心裡安然,不但安然忍受,安然忍受還要安然忍受的條件喔,條件下面講,現在說假定你不能在這個 上面安忍的話,那個本來原來的苦,因為這個苦啊你不了解,然後呢?非理分別,非理作意啊,結果啊,這個苦本來 是無法避免的,加上你現在非理作意啊,心裡面更苦,哎呀那時候痛苦不堪,現在我們不妨拿一些事實來說明一下, 我們常有這個感覺,你本來好端端的,然後呢?你心裡邊動了一個非理作意,哎呀自己覺得啊,想的、這個煩惱當中 去攀煩惱,就是啊腦筋裡面這個,結果啊你越想越煩惱,越想越煩惱,對不對,我想我們人人都有這個經驗吧!所以 我們常常說一個小小的譬喻,譬如我們跟某人吵架了,然後呢?吵過了嘛就算了啊,等一下我跑過去,一看耶!這個 人在旁邊說話,他本來好端端的無關緊要,你也在好端端的,你心裡,噫這傢伙一定在說我壞話了,然後你想?耶他 一定是,啊你越想啊心裡面火氣越大,對不對,耶!就這樣。再不然的話呢?耶沒人,你也不跟人家吵架,你好好的 在作事情,你蠻好的呢作事情,你覺得,哎我本來在這好端端的,跑到這裡來修行,像前面,前面已經告訴我們,修 行的本質沒摸清楚,他以為,喔修行嗎,就是好像離開了家,跑到這安樂的,哦結果跑到這裏來還得受苦,結果啊心 裡面又在那裡嘀咕嘀咕,事情已經作完了,他還在那兒嘀咕不已,哎呀,坐在那裡愁眉苦臉,我想我們有這個經驗吧 !啊再不然嘛,你在那兒忙,看見別人嘛好像在那兒閒,嗯!他在那兒偷懶,這種都是啊非理作意。這個苦,本來就 是無法避免的,結果呢偏偏你啊,卻火上加油,心裡面該增加一個,害了,害了。所以說,在這種情況之下,你能夠 了解了這個道理以後,你反過來啊,你啊,不走這個非理作意,啊,這個就是邪分別,說平常我們說你不要分別,不 要非理分別,邪妄分別,這個不要,然後呢?你如理分別,去安然忍受它,那個時候怎麼辦呢?它那個苦還在,並不 是說安然忍受,這個苦沒有了,它沒有退,但是呢你能夠啊不非理作意,因此這個外面那個苦啊,它不會引生你內心 上頭的剛才這種非理作意的憂惱,第一個,好了,這個苦,最多只有這樣,更進一步,如果你在這個上面能夠啊持餘 苦助道方便,把這個苦反過來能夠幫助你的話,那這個苦啊就變的很小,你就很容易忍受,這個還說一個譬喻。就像 剛才說的那個作生意,是最現實不過的事情,作生意省力嗎?不省力耶!苦得很耶!但是啊因為你啊心裡邊啊有一個 感覺,耶,覺得這是賺錢啊,這是你該作的啊,所以你不但不把它看成苦事,而且啊,策勵你是幫助你啊,去推動你 啊去作這個生意,換句話說,推動你找這件事情作,如果說這件事情辛苦的話,推動你去辛苦,對不對?現在我們跑 到這裡來,也是作生意,作什麼生意啊,賺的是佛法的法財,就把那個煩惱要換出去,把那個正法要把它換進來,世 間的人哪,把那個商品換出去,把那個錢換回來,我們也是一樣的呀!哪!我們對這個東西有了正確的認識以後,然 後呢?耶我們哪,一天到晚,是忙,耶去找它去了,所以啊在這個上面哪,把這個苦作為助道的方便。就像作生意人 去忙一樣,結果啊是你越忙是越起勁,越忙是越快樂,有沒有苦?有的,那時候你感覺得苦,耶變得很小了,變得很 小了,這是我們人人有的經驗,啊,所以我們不妨還運用一個常提的一個故事,喔,這個小孩子牙齒痛了,哎喲,痛 的,一看見個糖,眼睛瞪得大大的,過一陣子他要吃糖,耶不讓他吃啊,他又不行啦,到那時候啊他雖然牙齒痛,還 吃得個起勁,就是這樣啊!我們現在也是這樣,對的,要苦的,但是呢?你的的確確要體會到裡邊的樂,這種狀態當 中的話,那點的小苦擋不住你。是故引發安受苦忍啊,所以這地方就告訴我們哪,耶,我們啊用什麼方法去策發它, 這個事情是啊,是絕對重要!絕對重要。現在道理有了,說是的,我們必須要受,這個概念很重要哦。我們往往弄的 好的,哎呀!覺得不對就退心了。現在想想看,退心的結果是什麼?後面在精進上面會詳細告訴我們。這地方不妨提 前來說,你退心的結果啊!安樂並沒有增加,安樂沒有增加,結果呢大苦是大大的增加,啊!所以我們在這地方必定 要把這個道理啊!如理如法的反覆思惟觀察在內心當中生起如理還有如量,如量就是定解。到那個時候的話,你自然 而然哪!什麼苦都不怕,不會退怯,然後呢?精進自然提起來。這兩樣東西有了,佛法在你手上,現在我們下面看。
【第二引發方便分二。】
耶對了,那麼怎麼樣引發那個忍辱忍波羅蜜的,忍受這個,安受苦忍的這個方法呢?唉!它有兩點:
【① 有苦生時破除專一執為不喜;② 顯示其苦理應忍受。】
第一個當苦生起的時候啊!你一向啊把它不能忍受,不歡喜這種執著,這種心裡狀態破除,啊!進一步說這個苦 啊!不但是啊不歡喜它,而且啊還應該忍受,還要歡喜它,下面我們看,第一個。
【◎ 若已生苦有可治者,是則其意無須不喜,若不可治縱不歡喜亦無利益,非但無益且有過患。】
嗯它一步一步的來,第一個先看,這個苦啊,能不能對治它,換句話說,能不能把它消除掉,假定可以消除,那 你不必不歡喜啊!你只要照著方法去消除掉,這就行了,你何必在這地方不歡喜呢?對不對,所以,我們說臨淵羨魚 啊是不如退而結網,你跑到河邊看見人家,耶撈魚,你不要去羨慕,你趕快去撈,我們現在要求善果,可以求得到的 ,你趕快在因地上面去努力,不要等在那兒乾著急,說,反過來,快樂的事情是這樣,苦的事情也是一樣,它可以對 治的,那麼你也不必啊說苦,你去找到了這個對治的方法對治它,你應該歡喜啊,說好像生了病一樣,哎呀這個病痛 苦的不得了,耶,現在居然找到了一個好醫生,這個好醫生一定能夠,哎呀好歡喜喲,趕快去找醫生去,現在對這個 煩惱心病亦然,反過來呢?說這個苦是沒辦法治的,耶既然沒辦法治的,你不歡喜,不歡喜有用嗎?也沒有用啊!不 但沒有用啊,而且有過患,前面已經說過了,它本來就是苦的,啊,身已經苦了,你心裡面如果是避開它還好一點, 結果你心裡面這個苦上加苦,你不是自找麻煩嘛!實際上這個自找麻煩就眼前講的還是小的喔,真正的在這個裡邊, 心裡邊這樣的話,影響是輾轉無窮輪迴的大苦喲,這個大的過患喔,所以在這地方就告訴我們哪!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耶拿起力量來!
【若太嬌愛,雖於微苦亦極難忍,若不嬌愛,其苦雖大亦能忍故。】
說一個總則,啊如果我們哪太嬌嫩,哎呀,太愛惜的話,一點點小的都受不了,如果說你不這樣的話再大的苦, 也不怕,啊我們現在啊,常常這樣的,稍為碰破了一點皮啊,針上刺破了,哎,唔,在這上面,小孩子一樣哭的要命 ,不要說那樣,乃至於我們老遠啊,就有人怕,老遠看見一隻蟑螂,就害怕的在那邊跳。我也看
【如云:「若有可治者,有何可不喜,若已無可治,不喜有何益。」】
對啊!如果說可以對治的,耶能去對治嗎,如果不能對治的,你在那兒不喜有什麼用場啊。
p. 300
【又云:「寒熱及風雨,病縛捶打等,我不應太嬌,若嬌苦反增。」】
若嬌苦反增,嗯,碰見這種情況之下啊,不管什麼啊自然的寒熱風雨、生病。乃至於啊別人傷害你、綁你、打你 等等,不要太嬌嫩啊,如果你太嬌嫩的話,這反而增加,沒有用啊!是現在是我們哪,尤其是出家的同修們,是為了 要想離苦而跑到這個地方來,如果在這個地方,還要嬌嫩的話,的的確確趕快脫下這件衣服,回家去,啊,退一步說 ,在家人,說你要想修學佛法的話,那同樣的道理,假定碰見這種情況,你透不過的話,你不必說,哎呀我在修習佛 法,那個時候說,哎喲,好好的把它努力哦,好好的把它努力。先把正確的認識,心理建設起來,耶一定可以。
【第二顯示其苦理應忍受分三。】
那麼他告訴我們,如理的去思惟的話,這種苦啊我們應該忍受的,它分三項,第一個:
【① 思惟苦之功德。】
耶說這個苦啊,有大好處啊,
【② 思惟能忍眾苦難行之功德。】
不但是苦,對於這個,不但苦的功德,現在對這個苦,你能夠忍受,而行種種難行的這個功德,第一個是苦的功 德,第二個是忍受苦,行難行的功德,第三呢。
【③ 從微漸修無難之理。】
然後呢?說,要去修嘛,怎麼辦呢?他告訴你啊,你只要漸漸的修,耶,你能夠漸漸的修的話,天下無難事,這 個概念很重要喔,所以我們常常講,你注意因,然後注意了因,現在眼前因為下因,我們往往這一點不認識,總歸啊 一口氣說,聽見人家念佛好,耶我也要去念佛,然後說念佛得到一心不亂,我也要一心不亂,然後一天到晚怎麼,望 這個一心不亂,望了個半天哪,一直再亂,就這樣。啊想什麼事情都是這樣的,這麼簡單的事情,你都必須要一滴一 滴的積累,一滴一滴的積累,所以我們古代有一個很有意思的一個公案,李太白,所謂李白,小說上面說李太白,這 是中國非常有名的啊太白詩人,他據說幼年的時候啊,逃學,啊不歡喜念書,耶有一天哪,看見一個老婆婆,拿了一 個鐵桿哪,在石頭上在咕嚕咕嚕的在這麼磨,耶,老太太啊,您在這裏幹什麼呀?耶我要磨一根繡花針。什麼?拿一 個鐵桿去磨成一個繡花針哪!要我們想的話,的確我們沒有一個人會作,耶這個老太太就這麼磨,這個李白一想,啊 ,他這個老婆婆,年紀這麼老了,他能夠努力,我這麼年輕人,你不在這個上面,啊努力回去發奮,所以終於成為中 國最了不起的一個大詩人,世間法喔,是世間法:現在出世法,現在我們還有為法界一切有情解決這個問題,我們該 怎麼辦哪?要修,嗯啊怎麼修啊,耶你還是從這個地方開始,耶還是從這個地方,你只要這樣的一滴一滴,所以記住 喔,始終記住這個話,你只要跨一步,但是你必須記住,任何時候你要跨一步,就是跟你眼前現在如理如量相應的那 一步,你要跨出去,然後呢?一直在跨那一步,等到你最後等覺後心,也是跨一步,千真萬確的事實,這我們要注意 的,精進就從這上面講的,是啊,了解了這個道理以後啊,我們眼前的的確確生活當中在任何一點,一點一滴上面, 的的確確我們不要說這是助行喔,從以前的來說,覺得這是助行,如果你正確的了解,這個才是正行喔!上殿、過堂 、走路沒有一個事情例外的,幹什麼,跨那一步嘛,你必須任何一個時候,一刻不離,剎那剎那,你能夠真的這樣去 作啊,眼前當下的一念把握住的話,剎那剎那生善滅惡,如果你把這個把握住了,求世間的得到世間的,求出世的得 到出世的,出世的當中求自己解脫,羅漢跟緣覺,求佛果、菩薩,都在這上面,都在這個上頭,啊!所以說從微漸修 ,現在看,第一個,苦的功德。
【◎ 功德有五,】
五項,
【謂若無苦,則於苦事不希出離,故有驅意解脫功德。】
第一個苦,前面已經說過了,苦有五德,現在把那個五德解釋,啊!說,沒有苦的話,你不會求出離,很快樂嘛,對不對!所以為什麼六道當中,只有我們現在這個人身才可以修,天上不能修,天上太快樂了,地獄是純苦也不行,現在是恰到好處,雖然恰到好處啊,推動我們向上的的的確確是苦,沒有一個苦的,你就不想出離,不想出離,別的不談,所以這第一個功德。
【由苦逼迫壞諸高慢,故有除遣傲慢功德。】
因為苦,你就會啊遣除驕慢,平常的時候,我們自己覺得,有了好事情,覺得很得意,這個得意的時候啊,不是驕就是慢,慢是我比你高,驕是對自己得意的事情啊!哎!自己啊沾沾自喜,現在有了苦,這就沒有了,驕、慢兩樣東西啊是煩惱,尤其是慢,它永遠跟著我相在轉的,這個地方講慢,倒不是說破那個我相,要曉得修學佛法最重要的是恭敬,而最大的障礙就是慢心,這個慢心一在啊,是慢如高山,法水不入。當你一苦的話,你自己覺得,唉啊,我只是一無是處,身是病老牽連,啊心是煩惱纏綿是一無是處,到那時候啊,你自己一心一意啊,生病嘛求醫生:心苦嘛求佛法。最後發現,不管身心之苦啊,一心一意求佛法,求佛法,你要求嘛!對法即時就生起恭敬來了,你能這樣的話,對了,所以這個地方的驕慢,最重要的中心功效在這個地方,最中心功效,不是其他的不管喔,這個很重要很重要的,這個苦。第二個有這麼大的功德。第一個它推動你啊,要跳,出離:可是出離了以後,怎麼辦呢?你要努力的學啊,耶學法的最大的一個障礙是慢,耶,它由於因為這個苦,把你拿掉了。耶,第二個。
【若受猛利大苦受時,則知其苦從不善生,不愛其果,須止其因,故有羞恥作惡功德。】
那麼第三個,說當你受了這個大苦的時候啊,你就曉得,哎呀這個苦為什麼啊,因為啊造了種種不善,既然你現 在怕苦,曉得這個苦是什麼,苦果啊這必定有它的苦因啊,哎,那你趕快啊這個因地當中努力啊,不要造苦果啊,所 以對自己造種種的惡業啊!你自己覺得,哎呀,我怎麼這麼差啊,羞恥不願作惡的這個功德,對自己來說是一種心情 ,對別人來說是一種心情,所以慚愧啊,換句話說就是羞恥,羞恥見不得人,此是恥辱,對自己的事情,啊你正確的 了解了就是這樣,前面說,耶從慢哪,使得你進一步認識修學佛法,正式你修學佛法的時候,那怎麼辦呢?耶還是, 你要修的時候就曉得了要修怎麼修,就從這個地方修,那麼要你修的時候,到那時候如果說沒有苦的推動的話,你覺 得要修就修,停在那裡,結果啊,那個苦逼在那個上面啊,唉啊!你就啊進一步,所以他一方面講那個數那個苦的功 德:一方面這個苦的功德的次第,有他的修行的關鍵在喔!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80
- 文章: 33485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第126卷 B面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第126卷 B面
日常法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了解嗎?現在我們繼續下去。
p. 300 (7)
【由苦逼惱希求安樂,若求安樂須修善因,故有歡喜修善功德。】
耶!由於苦所以求安樂,那麼安樂是什麼,善因!所以啊我們哪,歡喜修善。它苦一定是在前面的,這個道理前 面已經說過,啊所以啊,兩方面,後面是推,前面是拉。
【由比我心度餘有情,知皆是苦,於諸漂流生死海者,能發悲愍。】
那麼前面是自己,然後呢?推己及人,一樣的把這個心哪,比度自心哪,然後呢?從它這個地方哪,來擴大推到 別人身上啊,那個時候覺得,哎呀,一切眾生都在生死大海當中啊,漂流啊!這個悲心也就這樣出來了,悲心出來了 ,佛法圓滿了,前面是策發厭離心,那個地方策發大悲心,然後呢?因為你厭離心也好,大悲心也好,換句話說,單 求自己解脫也好,幫助一切人解決也好,要解決的是啊,苦拿掉,快樂得到,所以你必定要去找智慧。整個佛法推動 你的原因都在這個上頭,苦有五德,所以前面啊,佛佛道同,沒有一個佛出世例外的,都是什麼?苦集滅道,現在這 地方又說一下,在中士道的時候,已經把這個概念,說得很清楚了。啊,那麼現在我們正式用的時候又提一下,喔! 想到這裡啊原來這個苦有這麼大的好處啊,說我們偏偏平常的時候不曉得啊,耶!還要避開它,是的,不是叫你受那 個苦,而是要你什麼,利用這個苦。所以佛法的真正高明、真正圓滿的,無上正覺,他了不起的地方啊,轉煩惱,啊 ,轉種種的惡業,罪惡變成功什麼,嘿!智慧,變成功智慧!變成功功德,利用這個苦,就因為有這個苦啊,所以啊 !不管出離也好,是菩提也好。佛道就從上面產生的,這麼大的好處,這個才是真正的功德喔!世間那個不是功德喔 ,那個是騙我們的。
【以上諸德及此所例諸餘功德,自應先知數數修心,謂此諸苦是所願處。】
嗯,對了!啊上面主要的提出來了,還有其餘的一些,我們哪先應該了解,了解了以後,先在這個上面哪好好的 修行,這個很重要喔!如果你這個不修的話,平常我們都是這樣,聽聽道理可以的,聽完了道理啊,好了,往這地方 頭一縮,就這個樣!啊,我說這個頭不行,是指這個啊!就好像心裡面哪!就縮在那個地方,哎呀!處處地方啊這地 方退怯了,啊這個要注意,所以說,要數數思惟修行,這個正是我要願意的,策動我們,策動我們,記得我們中國歷 史上有一個名將--韓信,韓信帶兵,多多益善,耶,多,再多不怕,就怕少,固然訓練有素,拿到他手上的話,哇 !那無堅不摧!烏合之眾拿到他手上也一樣不怕,為什麼,善於利用啊!真正的問題就在這上面,大家記得不記得? 韓信的那個故事啊,破釜沉舟的故事,他到那時候,臨時啊找那些人來,那些人哪都是烏合之眾,什麼叫烏合之眾, 就是不是訓練有素的,不是訓練有素的人,找了大批的人來打仗,要我們現在這種情況怎麼個打法,一點訓練都沒有 ,耶,他就懂得啊,怎麼個善巧利用。敵人就在眼前,而且這個是訓練有素的精兵,堅甲利兵。韓信呢?啊不一定是 老弱殘兵啦,但是呢的的確確是毫無訓練的,啊武器又不行,乃至於武器怎麼使也不會,韓信就說,這個吃過了飯以 後,現在啊!燒飯的這個鍋子啊,把它敲敲碎,渡過了河以後啊,把那個船打打爛,為什麼?耶,前面那個敵人哪, 等在那個地方啊,哎喲他那個地方的糧草啊,是不曉得多多少少,等在我們受用安樂,我們何必在這裡苦苦惱惱的, 而且等在這地方,這麼好的地方,我們何必回來,原來這個地方啊,哎這個苦惱的不得了。那個船啊一起擺在那裡打 爛了以後啊,不讓人家利用,大家想對呀,然後呢?吃過了飯,把那個鍋子打破了,把船弄掉了,然後跑過去一看, 那個敵人來了,那時候什麼心情啊!只有一條路,拼命!除了拼命,沒有第二條路好走了,為什麼你不拼命,只有送 命啊,耶,這個故事聽起來很好玩,對!我們要善於利用,我們想想看,所以他後面這個精進一度啊,就是說這個, 你們了解了這個,才曉得這個教法,啊本論,菩提道次第廣論的這個教法的圓滿哪!實際上呢,的的確確這是從佛世 、阿底峽尊者,印度傳進來最圓滿的教法在這裡,它每一個地方,就這麼善巧的運用,啊就運用我們現有的狀態,所 以告訴我們叫,要什麼?以苦為道,同時我們這地方也不妨想一下,六祖大師怎麼說啊,嘿這個修學佛法,就在這個 世間啊,啊所以啊,佛法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啊,是恰如求兔角。這佛法不離開這個世間啊,你離開了世間求這 個佛法的話,就像找兔子的角,兔子有角嗎?沒有,找不到的!哪現在就在這上頭,就在上頭,所以說:
【如云:「無苦無出離,故心應堅忍。」】
就這樣,啊沒有苦的話,對不起這個都談不到。出離,就是對自己來說,對別人來說,你真正能夠跳出苦,還要 靠它,所以我們這個心啊應該,堅、忍,啊,這一點很重要,這一點很重要,所以現在我們眼前第一個,要從這個上 頭努力。
【又云:「又苦諸功德,謂以厭除慢,悲愍生死者,羞惡而喜善。」】
啊再說,就是把這個苦,上面說,總提這個苦的特性;下面是把苦的幾個功德說起來。第一個厭離心啊,出離心 啊。第二個,除驕慢啊,然後呢?第三是呢,就是啊羞惡、至善以及悲愍,生死中,生死苦海當中的有情,他只是作 成功偈子時候啊,把它文字上面哪,稍微安排換一換,也就是如此。喔,說唉呀苦有這樣的好處啊,嗯那麼進一步, 說,現在我們要修,忍這個苦,啊,所以剛才是講苦的這個功德,現在曉得了。我們去修,修的話,你要忍受它,那 說,這個忍受這個苦啊,它也有種種的功德的,什麼呀?
【第二思惟能忍眾苦難行之德分二,① 思解脫等諸大勝利,② 思能遮止無量大苦所有勝利。今初。】
一個一個來說,你能夠忍受這個苦的話,就可以得到這樣大的大利益。第一個:
【◎ 我昔流轉生死之時,為求微劣無義欲故,雖知有苦尚能輕蔑非一大苦,作感當來無量苦因,忍受非一無 義大苦。 況我今者,為求引發自他無量利益安樂,尚應故知忍受過前百千俱胝倍數大苦,而修善行,況輕於彼,應數思惟令心堅固。】
說我以前哪,是流轉生死當中,實際上這個以前哪,是無始,這個時間是你無法計算,我們在生死當中幹什麼? 求啊微劣的、無意義的,世間的這種事情啊,真正說起來啊,真是毫無意義呀,都是在虛假的,在騙我們哪,這種, 就是騙我們的這種啊!也是微劣的不得了,然後再求這樣的毫無意義又微劣的啊,還啊,不怕苦的,去努力啊,去努 力啊,現在我們,農夫種田,商人作生意,然後是念書,喔!別看那個官好作喔!哎喲這個競選,然後呢?戰戰兢兢 ,請問那一個不苦?要求這種,可以說是毫無意義的,就算有是非常微劣的,啊明明曉得這是苦的啊,我還輕蔑不管 它,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現在這時候,念書非常苦,大家都在念書,哎喲這個學校這麼,真不容易擠進去,啊種田 也是如此,因為大家要搶著種田,所以那個田這麼貴嘛!天下的道理,千真萬確的,結果呢?耶,作感當來無量苦因 啊,忍受非一無義大苦啊,耶就為了一點小小的利益啊,眼前嘛不怕這個苦,還要造將來啊,無量無邊的苦因,啊受 無量無邊的毫無意義的大苦,這個是作一個比較啊!前面我們作這小事情啊尚且這樣,現在我們怎麼辦哪?況我今者 啊,是為求自他無量利益安樂,現在我們真正要求的,求有意義的,而且要大意義的,大極了,沒有跟它相比的利益 ,什麼?自己、他人無可衡量的真實利益,真實安樂,在這種狀態當中啊,絕對應該,啊明明曉得應該去受這個苦, 既然現在這個安樂比前面這個大,這麼大的話,當然你忍受這個苦,也應該超過前面,不曉得多少倍,絕對應該的。 所以真正修行啊,再苦,比現在不曉得再苦多少倍,都應該忍受,何況真正修善行的時候啊,那個苦沒那麼多啊,要 比這個輕很多啊,所以應該啊數思惟令心堅固啊,這千真萬確的啊!我現在看太多這種人哪!世間的事情忙的不得了 ,哎唷!這樣去忙;修行的事情啊,唉呀,覺得這個也不行,那個也不行。啊我看看,實在是覺得啊,很糟糕啊!同 時我回想回想我以前哪!也是一樣。這也難怪,所以我們一定要如理的了解,啊,眼前這個雖然是出了家了,說我自 己回想我當初,啊跑到這個廟宇裡邊來,寺院裡邊來,雖然出了家了,說起來這個很難得,的的確確有善根,作一點 小事情啊,唉呀自己覺得委委曲曲,不肯!可是外面一點世間的事情啊,作起來很起勁耶,哎喲等一下一個親戚又來 了,朋友又來了,這個也過意不去,那個也說不下去,那個也什麼,哎喲不怕啊,哎喲現在大概比較好一點,那個時 候還沒有啊,這個計程車沒有那麼普通,擠公共汽車,擠得個滿頭是汗,啊,一點都不在乎,嗯跑到這個廟宇裡面, 稍微作一點事情啊,自己覺得委委曲曲,啊這一點,這個地方啊,為什麼原因?就是我們沒有如理稱量思惟觀察,稱 量了以後呢?還要不斷的依法思惟啊!使得我們哪,這個內心對於這一件事情的認識啊,要堅固。
p. 301 (2)
【入行論云:「為欲曾千返,受燒等地獄,然於自他利,我悉未能辦。現無爾許苦,能成諸大利,為除眾 生苦,於苦唯應喜。」】
所以這個菩薩的入菩提心論上面告訴我們,我們為了世間的這種欲啊,曾經千返,注意喔,這個千不是一千趟! 這個千就是泛指無量次,受了不曉得多多少少的大苦,現在啊為辦自己的,他人的。喔,不是。而受了這麼多大的苦 惱,結果利益得到了沒有?沒有。不要說對別人沒有利益;對自己啊也沒有利益。現在呢,你不要受這個地獄苦啊! 這千真萬確的,修道的苦比起地獄的苦來,那不曉得要好多少倍啊!所以眼前啊沒有這麼大苦啊,而得到這個利益是 大的不得了啊!既然這樣的話,我們要除掉這個眾生苦這件事情啊,應該什麼?感到歡喜,哎!歡喜的不得了,賺那 個大的法財啊,這是我們應該了解的。翻到菩提道次第廣論三百零一頁,耶我們昨天講到這個能忍眾苦難行啊!能夠 行忍眾苦的這個功德,前面是講苦的功德,啊苦的功德跟你忍苦的功德,這是兩件事情。啊這個層次我們要分的很清 楚,那麼第一個呢,說,哪你能忍眾苦的話啊有這樣的大勝利,現在講這一點,這一點前面已經講到了,說引入行論 上面的一段文,
【為欲曾千返。受燒等地獄,然於自他利,我悉未能辦。現無爾許苦,能成諸大利,為除眾生苦,於苦唯應喜。」 】
這一個句子,耶這一段話,兩個句子啊,我們常常記住,這對我們有絕大絕大的幫助。要記到什麼程度呢?你一 直思惟觀察。在我們腦筋裡面哪,隨時在這個概念當中的話,那我們這個修行就很容易了,很容易了。我們無量劫以 來呀!都是為了自己的好樂,哎呀我要這個,我要這個、我要這個。這個放不下,那個放不下,這個也必須要,哎那 個也必須要,結果你忙了半天哪,有沒有什麼好處啊,不但沒有好處啊,一直啊在地獄裡邊,實際上呢,你想利益自 己,真正利益了嗎?沒有利益,沒有利益。啊,這個昨天哪,還有一位很好的居士,前幾天也是一樣,哎呀當初啊, 很想呀要學佛啊,這樣啊,哎最後啊,家裡面放不下,兒子媳婦沒娶,啊女兒還沒出嫁,這千真萬確的事實,平常我 這麼說,喏喏喏,我想在座的有好幾位曉得這個事情的。然後呢?等到啊兒子娶了媳婦,女兒啊,然後呢?這個有了 女婿以後啊,哎這個孫子長大了,沒人招呼,怎麼辦?啊,肚子餓了,你也沒辦法弄,人就是這樣的牛馬,自己也沒 有這個之前嘛,先忙自己的,為這個東西而綁得死死,然後呢?為這東西而綁得死死,耶,他覺得很好耶,結果你真 的利益了嗎,沒有,什麼呢,耶地獄等等。可是前面說的,我們為了這種事情啊!,還不惜受種種苦去做。現在呢, 修行,不要這麼多苦喔,修行絕對不需要你下地獄的喔,只要你肯修行,不修行是非下地獄不可,這是千真萬確的, 對吧!就像佛陀因地當中捨身飼虎,這個比起下地獄來,那是快樂,那個輕鬆,不曉得輕鬆多少倍呀!耶,但是啊能 夠除無量的大苦,能夠成就無邊的大利益,所以在這種狀態當中啊,對於這個苦啊,應該感到歡喜啊,這個概念哪, 要把文字轉變過來,變成功我們的認識,經常擺在我們的腦筋裡面去想,然後呢?你能夠辨別得很清楚了以後,在事 相上面去磨鍊,經過了這個磨鍊以後,你內心當中會感受到的,哎呀,那個跟法相應的喜樂起來了,你就有希望走上 去了,繼續下去:
【思惟往昔於自他利俱無所成,尚能忍受爾許難行,今為引發極大利義,於諸微苦何故不忍。】
耶我們想想看,以前哪以前哪,我們的的確確也未嘗不想為利益自己,也未嘗不想,想幫助別人。所以為了這個目標,所以忙很多事情,忍受很多啊難行之行,結果忍受了這些苦,作了這麼多難行的事情,對於自己也好,對於別人也好,有幫助嗎?沒有,是俱無所成,這個我們一定要很正確很明白的擺在心裡上面,如果這個概念你弄不清楚的話,所謂修道始終都是空話,始終都是空話,那麼現在呢,說不,我對事情認識的很透徹,看的很深遠,這樣去作法是真正有大的殊勝的利益,於自於他,於他於自,在這種情況之下,當然也應該付出代價努力,而且這個努力付出來的代價啊,比起以前來的話,要小的太多太多,以前這麼大的苦,沒有利義,現在呢有這麼大的利義,一點點的小苦為什麼不能忍呢,這個概念。
【故雖有苦,然有此利,我實善得,如是思惟令心高起。】
所以這樣一觀察以後,就感覺得,是的,苦是苦啊,但是現在這麼一點小苦啊,卻有這麼大的利益啊,哎呀太好 了,太好了啊!我是啊真是啊,得到了太多了,賺了大錢啦,這樣一想的話,你那個心呀,就高昂起來了,耶否則的 話,耶還沒作啊事情,就委委縮縮啊縮在後頭,現在是越想越起勁,這地方就告訴我們,修學佛法處處地方說正見, 為什麼?那就是這個,當你一旦真正的體會到了這一點以後啊,你自然而然你會全部精神啊,打起精神來作。現在呢 因為我們沒有得到那個正確的知見,是隨順著無明,自己還覺得很有道理,所以作起來也是一樣的很起勁的作,那麼 這裡,他並沒有啊,教你啊損失你的利益,相反的,告訴你讓你得到真正的利益啊,所以這個地方,我們的的確確應 該認識的,這個關鍵所在。嗯!想到了那個時候啊,你對修行這件事情啊,作種種的難行啊,就會呀一點都不怕,不 但不怕,而且啊心裡邊哪作起來幹勁甚大,所以這個心高就這個樣,就像我們現在一樣,我們現在是為煩惱所轉,為 無明所轉,自己覺得還想的很對,這個什麼啊?見煩惱。自己覺得這個對我好,貪著難捨,這個思煩惱。因為這樣關 係啊,作起來也幹得很起勁,耶起勁了半天,把地獄,把自己送到地獄。嗯這樣,這個概念是眼前第一步要了解的, 所以我剛才談的說這個同學來討論這個問題,辨別是非,就是因為這樣,我看見這個大好處,所以才說。平常我們懂 得了一點道理啊,就是根據我們的想法,耶想想想想的話,自己錯了,仍舊想到老路上面,還不知道,耶自己還覺得 這個修學佛法,對不起,這個始終是啊,為什麼叫它繞圈子,原因在這樣,他是碰到了一點佛法了,但是那個很多漏 洞它進去了,他不知道啊,就這樣,我想學到現在這個程度的話,我們對這個概念應該認識越來越強,體驗越來越深 。啊,繼續下去:
【又由惡友之所誑惑,尚能趣向無義惡途,忍諸苦行,謂跳三尖矛及炙五火等。】
哪另外一類呢?由於惡友所誑惑,這個惡友,始終記住,惡知識、惡知識,所以稱他為友啊,耶你還很好耶,但 是對不起,他引導你的不是正見;邪知邪見,這個特別是指什麼?指佛在世的時候,那些外道,那些外道啊,有的是 持牛狗戒,持種種的無意的,無益處、無特別好處的苦行,哎呀那個所謂五火炙身,乃至於作這種事情,我們現在啊 ,也常常可以看見那個跳神,我前天才聽人家講,拿這個鞭哪,往自己背上打得都是血痕,然後呢?用那個什麼火啊 唉呀嘰哩呱啦去弄,耶那個的確苦啊!我不曉得叫我去作,我看看哪,哎喲不忍看哪!為什麼?那就是這個,啊他啊 對於這些東西啊,毫無意義的事情,而且能夠把我們送到惡道當中去的,耶他都能夠忍受,認真去作!啊!
【又為世間微劣事故,能強忍受務農,徇利戰競等事,非一大苦。】
耶那麼剛才說這個惡友,是特別指不如理的這種教法,這種言論,這種思想等等,那麼最後現在說那一段是世間一般的事情,我們士農工商不管那一個,都是要忙的,這個是什麼?微劣。這個很微小,很下劣的那些果報,我們都去忙,種田的人嘛是忙種田;啊商人嘛忙作生意,士人嘛念書等等。啊實際上沒有一個例外的,你看如果說,啊我們周圍的親戚朋友,這為什麼要指這個,這是我們哪感受特別容易親切的,他如果有一塊田擺在這個地方,給了他,哎喲他高興的不得了啊,去忙啊,去種啊,讓它那個田,給它荒在那裡他很可惜,對不對?他絕對不忍去荒在那裡的,然後呢?說耶那個是作生意的黃金地段,有一棟房子在那裡,你也絕對不忍哪關在那裡讓它擺在那裡,喔那個生意非常好啊你也絕對不忍心哪,把那個人家來買你東西的人,讓他趕走,大家都去忙,為什麼?賺一點點世間的好處,這種世間的好處啊,微劣事啊!結果去忙的時候哪,哎種田也苦,作生意人也苦。哎我看看這個真是好苦喔,現在我們碰見一點點哪事情,就受不了了,看看他們的話,那太陽這麼大,他還晒著太陽這麼弄,哎冬天天氣這麼冷,他也這麼作,一大早起來,那個作生意人,沒有一個例外的,為什麼?徇利,徇就是啊以身從物,通常我們說啊徇情、徇戰什麼,就是全部精神為了它忙,他希望的事情啊,耶全部精神貫注下去,乃至於不惜生命這樣去作,他們現在那些人,忙的什麼?忙這個世間的利益。而實際上世間的利益啊,哎呀眼前一點點小小的好處啊,帶來無邊的大苦啊!忙這種事情,他怎麼個忙法啊,下面是戰競,真是戰戰兢兢,所以啊在這種狀態當中啊,造種種的大苦,這個眼前的事實 。
【如是思已當於苦行而發無畏。】
啊,現在呢你能夠照著上面這個次第一步一步觀察、抉擇思惟,覺得。啊!我現在忙這個修行得到這個利益之大,那不管哪說前面那一種,是完全不能比啊,那個時候,自己對於修行當中所發生的種種的困難,就一點不害怕了。
日常法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了解嗎?現在我們繼續下去。
p. 300 (7)
【由苦逼惱希求安樂,若求安樂須修善因,故有歡喜修善功德。】
耶!由於苦所以求安樂,那麼安樂是什麼,善因!所以啊我們哪,歡喜修善。它苦一定是在前面的,這個道理前 面已經說過,啊所以啊,兩方面,後面是推,前面是拉。
【由比我心度餘有情,知皆是苦,於諸漂流生死海者,能發悲愍。】
那麼前面是自己,然後呢?推己及人,一樣的把這個心哪,比度自心哪,然後呢?從它這個地方哪,來擴大推到 別人身上啊,那個時候覺得,哎呀,一切眾生都在生死大海當中啊,漂流啊!這個悲心也就這樣出來了,悲心出來了 ,佛法圓滿了,前面是策發厭離心,那個地方策發大悲心,然後呢?因為你厭離心也好,大悲心也好,換句話說,單 求自己解脫也好,幫助一切人解決也好,要解決的是啊,苦拿掉,快樂得到,所以你必定要去找智慧。整個佛法推動 你的原因都在這個上頭,苦有五德,所以前面啊,佛佛道同,沒有一個佛出世例外的,都是什麼?苦集滅道,現在這 地方又說一下,在中士道的時候,已經把這個概念,說得很清楚了。啊,那麼現在我們正式用的時候又提一下,喔! 想到這裡啊原來這個苦有這麼大的好處啊,說我們偏偏平常的時候不曉得啊,耶!還要避開它,是的,不是叫你受那 個苦,而是要你什麼,利用這個苦。所以佛法的真正高明、真正圓滿的,無上正覺,他了不起的地方啊,轉煩惱,啊 ,轉種種的惡業,罪惡變成功什麼,嘿!智慧,變成功智慧!變成功功德,利用這個苦,就因為有這個苦啊,所以啊 !不管出離也好,是菩提也好。佛道就從上面產生的,這麼大的好處,這個才是真正的功德喔!世間那個不是功德喔 ,那個是騙我們的。
【以上諸德及此所例諸餘功德,自應先知數數修心,謂此諸苦是所願處。】
嗯,對了!啊上面主要的提出來了,還有其餘的一些,我們哪先應該了解,了解了以後,先在這個上面哪好好的 修行,這個很重要喔!如果你這個不修的話,平常我們都是這樣,聽聽道理可以的,聽完了道理啊,好了,往這地方 頭一縮,就這個樣!啊,我說這個頭不行,是指這個啊!就好像心裡面哪!就縮在那個地方,哎呀!處處地方啊這地 方退怯了,啊這個要注意,所以說,要數數思惟修行,這個正是我要願意的,策動我們,策動我們,記得我們中國歷 史上有一個名將--韓信,韓信帶兵,多多益善,耶,多,再多不怕,就怕少,固然訓練有素,拿到他手上的話,哇 !那無堅不摧!烏合之眾拿到他手上也一樣不怕,為什麼,善於利用啊!真正的問題就在這上面,大家記得不記得? 韓信的那個故事啊,破釜沉舟的故事,他到那時候,臨時啊找那些人來,那些人哪都是烏合之眾,什麼叫烏合之眾, 就是不是訓練有素的,不是訓練有素的人,找了大批的人來打仗,要我們現在這種情況怎麼個打法,一點訓練都沒有 ,耶,他就懂得啊,怎麼個善巧利用。敵人就在眼前,而且這個是訓練有素的精兵,堅甲利兵。韓信呢?啊不一定是 老弱殘兵啦,但是呢的的確確是毫無訓練的,啊武器又不行,乃至於武器怎麼使也不會,韓信就說,這個吃過了飯以 後,現在啊!燒飯的這個鍋子啊,把它敲敲碎,渡過了河以後啊,把那個船打打爛,為什麼?耶,前面那個敵人哪, 等在那個地方啊,哎喲他那個地方的糧草啊,是不曉得多多少少,等在我們受用安樂,我們何必在這裡苦苦惱惱的, 而且等在這地方,這麼好的地方,我們何必回來,原來這個地方啊,哎這個苦惱的不得了。那個船啊一起擺在那裡打 爛了以後啊,不讓人家利用,大家想對呀,然後呢?吃過了飯,把那個鍋子打破了,把船弄掉了,然後跑過去一看, 那個敵人來了,那時候什麼心情啊!只有一條路,拼命!除了拼命,沒有第二條路好走了,為什麼你不拼命,只有送 命啊,耶,這個故事聽起來很好玩,對!我們要善於利用,我們想想看,所以他後面這個精進一度啊,就是說這個, 你們了解了這個,才曉得這個教法,啊本論,菩提道次第廣論的這個教法的圓滿哪!實際上呢,的的確確這是從佛世 、阿底峽尊者,印度傳進來最圓滿的教法在這裡,它每一個地方,就這麼善巧的運用,啊就運用我們現有的狀態,所 以告訴我們叫,要什麼?以苦為道,同時我們這地方也不妨想一下,六祖大師怎麼說啊,嘿這個修學佛法,就在這個 世間啊,啊所以啊,佛法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啊,是恰如求兔角。這佛法不離開這個世間啊,你離開了世間求這 個佛法的話,就像找兔子的角,兔子有角嗎?沒有,找不到的!哪現在就在這上頭,就在上頭,所以說:
【如云:「無苦無出離,故心應堅忍。」】
就這樣,啊沒有苦的話,對不起這個都談不到。出離,就是對自己來說,對別人來說,你真正能夠跳出苦,還要 靠它,所以我們這個心啊應該,堅、忍,啊,這一點很重要,這一點很重要,所以現在我們眼前第一個,要從這個上 頭努力。
【又云:「又苦諸功德,謂以厭除慢,悲愍生死者,羞惡而喜善。」】
啊再說,就是把這個苦,上面說,總提這個苦的特性;下面是把苦的幾個功德說起來。第一個厭離心啊,出離心 啊。第二個,除驕慢啊,然後呢?第三是呢,就是啊羞惡、至善以及悲愍,生死中,生死苦海當中的有情,他只是作 成功偈子時候啊,把它文字上面哪,稍微安排換一換,也就是如此。喔,說唉呀苦有這樣的好處啊,嗯那麼進一步, 說,現在我們要修,忍這個苦,啊,所以剛才是講苦的這個功德,現在曉得了。我們去修,修的話,你要忍受它,那 說,這個忍受這個苦啊,它也有種種的功德的,什麼呀?
【第二思惟能忍眾苦難行之德分二,① 思解脫等諸大勝利,② 思能遮止無量大苦所有勝利。今初。】
一個一個來說,你能夠忍受這個苦的話,就可以得到這樣大的大利益。第一個:
【◎ 我昔流轉生死之時,為求微劣無義欲故,雖知有苦尚能輕蔑非一大苦,作感當來無量苦因,忍受非一無 義大苦。 況我今者,為求引發自他無量利益安樂,尚應故知忍受過前百千俱胝倍數大苦,而修善行,況輕於彼,應數思惟令心堅固。】
說我以前哪,是流轉生死當中,實際上這個以前哪,是無始,這個時間是你無法計算,我們在生死當中幹什麼? 求啊微劣的、無意義的,世間的這種事情啊,真正說起來啊,真是毫無意義呀,都是在虛假的,在騙我們哪,這種, 就是騙我們的這種啊!也是微劣的不得了,然後再求這樣的毫無意義又微劣的啊,還啊,不怕苦的,去努力啊,去努 力啊,現在我們,農夫種田,商人作生意,然後是念書,喔!別看那個官好作喔!哎喲這個競選,然後呢?戰戰兢兢 ,請問那一個不苦?要求這種,可以說是毫無意義的,就算有是非常微劣的,啊明明曉得這是苦的啊,我還輕蔑不管 它,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現在這時候,念書非常苦,大家都在念書,哎喲這個學校這麼,真不容易擠進去,啊種田 也是如此,因為大家要搶著種田,所以那個田這麼貴嘛!天下的道理,千真萬確的,結果呢?耶,作感當來無量苦因 啊,忍受非一無義大苦啊,耶就為了一點小小的利益啊,眼前嘛不怕這個苦,還要造將來啊,無量無邊的苦因,啊受 無量無邊的毫無意義的大苦,這個是作一個比較啊!前面我們作這小事情啊尚且這樣,現在我們怎麼辦哪?況我今者 啊,是為求自他無量利益安樂,現在我們真正要求的,求有意義的,而且要大意義的,大極了,沒有跟它相比的利益 ,什麼?自己、他人無可衡量的真實利益,真實安樂,在這種狀態當中啊,絕對應該,啊明明曉得應該去受這個苦, 既然現在這個安樂比前面這個大,這麼大的話,當然你忍受這個苦,也應該超過前面,不曉得多少倍,絕對應該的。 所以真正修行啊,再苦,比現在不曉得再苦多少倍,都應該忍受,何況真正修善行的時候啊,那個苦沒那麼多啊,要 比這個輕很多啊,所以應該啊數思惟令心堅固啊,這千真萬確的啊!我現在看太多這種人哪!世間的事情忙的不得了 ,哎唷!這樣去忙;修行的事情啊,唉呀,覺得這個也不行,那個也不行。啊我看看,實在是覺得啊,很糟糕啊!同 時我回想回想我以前哪!也是一樣。這也難怪,所以我們一定要如理的了解,啊,眼前這個雖然是出了家了,說我自 己回想我當初,啊跑到這個廟宇裡邊來,寺院裡邊來,雖然出了家了,說起來這個很難得,的的確確有善根,作一點 小事情啊,唉呀自己覺得委委曲曲,不肯!可是外面一點世間的事情啊,作起來很起勁耶,哎喲等一下一個親戚又來 了,朋友又來了,這個也過意不去,那個也說不下去,那個也什麼,哎喲不怕啊,哎喲現在大概比較好一點,那個時 候還沒有啊,這個計程車沒有那麼普通,擠公共汽車,擠得個滿頭是汗,啊,一點都不在乎,嗯跑到這個廟宇裡面, 稍微作一點事情啊,自己覺得委委曲曲,啊這一點,這個地方啊,為什麼原因?就是我們沒有如理稱量思惟觀察,稱 量了以後呢?還要不斷的依法思惟啊!使得我們哪,這個內心對於這一件事情的認識啊,要堅固。
p. 301 (2)
【入行論云:「為欲曾千返,受燒等地獄,然於自他利,我悉未能辦。現無爾許苦,能成諸大利,為除眾 生苦,於苦唯應喜。」】
所以這個菩薩的入菩提心論上面告訴我們,我們為了世間的這種欲啊,曾經千返,注意喔,這個千不是一千趟! 這個千就是泛指無量次,受了不曉得多多少少的大苦,現在啊為辦自己的,他人的。喔,不是。而受了這麼多大的苦 惱,結果利益得到了沒有?沒有。不要說對別人沒有利益;對自己啊也沒有利益。現在呢,你不要受這個地獄苦啊! 這千真萬確的,修道的苦比起地獄的苦來,那不曉得要好多少倍啊!所以眼前啊沒有這麼大苦啊,而得到這個利益是 大的不得了啊!既然這樣的話,我們要除掉這個眾生苦這件事情啊,應該什麼?感到歡喜,哎!歡喜的不得了,賺那 個大的法財啊,這是我們應該了解的。翻到菩提道次第廣論三百零一頁,耶我們昨天講到這個能忍眾苦難行啊!能夠 行忍眾苦的這個功德,前面是講苦的功德,啊苦的功德跟你忍苦的功德,這是兩件事情。啊這個層次我們要分的很清 楚,那麼第一個呢,說,哪你能忍眾苦的話啊有這樣的大勝利,現在講這一點,這一點前面已經講到了,說引入行論 上面的一段文,
【為欲曾千返。受燒等地獄,然於自他利,我悉未能辦。現無爾許苦,能成諸大利,為除眾生苦,於苦唯應喜。」 】
這一個句子,耶這一段話,兩個句子啊,我們常常記住,這對我們有絕大絕大的幫助。要記到什麼程度呢?你一 直思惟觀察。在我們腦筋裡面哪,隨時在這個概念當中的話,那我們這個修行就很容易了,很容易了。我們無量劫以 來呀!都是為了自己的好樂,哎呀我要這個,我要這個、我要這個。這個放不下,那個放不下,這個也必須要,哎那 個也必須要,結果你忙了半天哪,有沒有什麼好處啊,不但沒有好處啊,一直啊在地獄裡邊,實際上呢,你想利益自 己,真正利益了嗎?沒有利益,沒有利益。啊,這個昨天哪,還有一位很好的居士,前幾天也是一樣,哎呀當初啊, 很想呀要學佛啊,這樣啊,哎最後啊,家裡面放不下,兒子媳婦沒娶,啊女兒還沒出嫁,這千真萬確的事實,平常我 這麼說,喏喏喏,我想在座的有好幾位曉得這個事情的。然後呢?等到啊兒子娶了媳婦,女兒啊,然後呢?這個有了 女婿以後啊,哎這個孫子長大了,沒人招呼,怎麼辦?啊,肚子餓了,你也沒辦法弄,人就是這樣的牛馬,自己也沒 有這個之前嘛,先忙自己的,為這個東西而綁得死死,然後呢?為這東西而綁得死死,耶,他覺得很好耶,結果你真 的利益了嗎,沒有,什麼呢,耶地獄等等。可是前面說的,我們為了這種事情啊!,還不惜受種種苦去做。現在呢, 修行,不要這麼多苦喔,修行絕對不需要你下地獄的喔,只要你肯修行,不修行是非下地獄不可,這是千真萬確的, 對吧!就像佛陀因地當中捨身飼虎,這個比起下地獄來,那是快樂,那個輕鬆,不曉得輕鬆多少倍呀!耶,但是啊能 夠除無量的大苦,能夠成就無邊的大利益,所以在這種狀態當中啊,對於這個苦啊,應該感到歡喜啊,這個概念哪, 要把文字轉變過來,變成功我們的認識,經常擺在我們的腦筋裡面去想,然後呢?你能夠辨別得很清楚了以後,在事 相上面去磨鍊,經過了這個磨鍊以後,你內心當中會感受到的,哎呀,那個跟法相應的喜樂起來了,你就有希望走上 去了,繼續下去:
【思惟往昔於自他利俱無所成,尚能忍受爾許難行,今為引發極大利義,於諸微苦何故不忍。】
耶我們想想看,以前哪以前哪,我們的的確確也未嘗不想為利益自己,也未嘗不想,想幫助別人。所以為了這個目標,所以忙很多事情,忍受很多啊難行之行,結果忍受了這些苦,作了這麼多難行的事情,對於自己也好,對於別人也好,有幫助嗎?沒有,是俱無所成,這個我們一定要很正確很明白的擺在心裡上面,如果這個概念你弄不清楚的話,所謂修道始終都是空話,始終都是空話,那麼現在呢,說不,我對事情認識的很透徹,看的很深遠,這樣去作法是真正有大的殊勝的利益,於自於他,於他於自,在這種情況之下,當然也應該付出代價努力,而且這個努力付出來的代價啊,比起以前來的話,要小的太多太多,以前這麼大的苦,沒有利義,現在呢有這麼大的利義,一點點的小苦為什麼不能忍呢,這個概念。
【故雖有苦,然有此利,我實善得,如是思惟令心高起。】
所以這樣一觀察以後,就感覺得,是的,苦是苦啊,但是現在這麼一點小苦啊,卻有這麼大的利益啊,哎呀太好 了,太好了啊!我是啊真是啊,得到了太多了,賺了大錢啦,這樣一想的話,你那個心呀,就高昂起來了,耶否則的 話,耶還沒作啊事情,就委委縮縮啊縮在後頭,現在是越想越起勁,這地方就告訴我們,修學佛法處處地方說正見, 為什麼?那就是這個,當你一旦真正的體會到了這一點以後啊,你自然而然你會全部精神啊,打起精神來作。現在呢 因為我們沒有得到那個正確的知見,是隨順著無明,自己還覺得很有道理,所以作起來也是一樣的很起勁的作,那麼 這裡,他並沒有啊,教你啊損失你的利益,相反的,告訴你讓你得到真正的利益啊,所以這個地方,我們的的確確應 該認識的,這個關鍵所在。嗯!想到了那個時候啊,你對修行這件事情啊,作種種的難行啊,就會呀一點都不怕,不 但不怕,而且啊心裡邊哪作起來幹勁甚大,所以這個心高就這個樣,就像我們現在一樣,我們現在是為煩惱所轉,為 無明所轉,自己覺得還想的很對,這個什麼啊?見煩惱。自己覺得這個對我好,貪著難捨,這個思煩惱。因為這樣關 係啊,作起來也幹得很起勁,耶起勁了半天,把地獄,把自己送到地獄。嗯這樣,這個概念是眼前第一步要了解的, 所以我剛才談的說這個同學來討論這個問題,辨別是非,就是因為這樣,我看見這個大好處,所以才說。平常我們懂 得了一點道理啊,就是根據我們的想法,耶想想想想的話,自己錯了,仍舊想到老路上面,還不知道,耶自己還覺得 這個修學佛法,對不起,這個始終是啊,為什麼叫它繞圈子,原因在這樣,他是碰到了一點佛法了,但是那個很多漏 洞它進去了,他不知道啊,就這樣,我想學到現在這個程度的話,我們對這個概念應該認識越來越強,體驗越來越深 。啊,繼續下去:
【又由惡友之所誑惑,尚能趣向無義惡途,忍諸苦行,謂跳三尖矛及炙五火等。】
哪另外一類呢?由於惡友所誑惑,這個惡友,始終記住,惡知識、惡知識,所以稱他為友啊,耶你還很好耶,但 是對不起,他引導你的不是正見;邪知邪見,這個特別是指什麼?指佛在世的時候,那些外道,那些外道啊,有的是 持牛狗戒,持種種的無意的,無益處、無特別好處的苦行,哎呀那個所謂五火炙身,乃至於作這種事情,我們現在啊 ,也常常可以看見那個跳神,我前天才聽人家講,拿這個鞭哪,往自己背上打得都是血痕,然後呢?用那個什麼火啊 唉呀嘰哩呱啦去弄,耶那個的確苦啊!我不曉得叫我去作,我看看哪,哎喲不忍看哪!為什麼?那就是這個,啊他啊 對於這些東西啊,毫無意義的事情,而且能夠把我們送到惡道當中去的,耶他都能夠忍受,認真去作!啊!
【又為世間微劣事故,能強忍受務農,徇利戰競等事,非一大苦。】
耶那麼剛才說這個惡友,是特別指不如理的這種教法,這種言論,這種思想等等,那麼最後現在說那一段是世間一般的事情,我們士農工商不管那一個,都是要忙的,這個是什麼?微劣。這個很微小,很下劣的那些果報,我們都去忙,種田的人嘛是忙種田;啊商人嘛忙作生意,士人嘛念書等等。啊實際上沒有一個例外的,你看如果說,啊我們周圍的親戚朋友,這為什麼要指這個,這是我們哪感受特別容易親切的,他如果有一塊田擺在這個地方,給了他,哎喲他高興的不得了啊,去忙啊,去種啊,讓它那個田,給它荒在那裡他很可惜,對不對?他絕對不忍去荒在那裡的,然後呢?說耶那個是作生意的黃金地段,有一棟房子在那裡,你也絕對不忍哪關在那裡讓它擺在那裡,喔那個生意非常好啊你也絕對不忍心哪,把那個人家來買你東西的人,讓他趕走,大家都去忙,為什麼?賺一點點世間的好處,這種世間的好處啊,微劣事啊!結果去忙的時候哪,哎種田也苦,作生意人也苦。哎我看看這個真是好苦喔,現在我們碰見一點點哪事情,就受不了了,看看他們的話,那太陽這麼大,他還晒著太陽這麼弄,哎冬天天氣這麼冷,他也這麼作,一大早起來,那個作生意人,沒有一個例外的,為什麼?徇利,徇就是啊以身從物,通常我們說啊徇情、徇戰什麼,就是全部精神為了它忙,他希望的事情啊,耶全部精神貫注下去,乃至於不惜生命這樣去作,他們現在那些人,忙的什麼?忙這個世間的利益。而實際上世間的利益啊,哎呀眼前一點點小小的好處啊,帶來無邊的大苦啊!忙這種事情,他怎麼個忙法啊,下面是戰競,真是戰戰兢兢,所以啊在這種狀態當中啊,造種種的大苦,這個眼前的事實 。
【如是思已當於苦行而發無畏。】
啊,現在呢你能夠照著上面這個次第一步一步觀察、抉擇思惟,覺得。啊!我現在忙這個修行得到這個利益之大,那不管哪說前面那一種,是完全不能比啊,那個時候,自己對於修行當中所發生的種種的困難,就一點不害怕了。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80
- 文章: 33485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第127卷 A面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第127卷 A面
日常法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 301 (8)
發生種種的困難就一點不害怕,一點不害怕,所以目前我們真正重要的,最重要的,概念要認識,然後呢不要停在那裡喲,現在我們的大毛病,第一個是不懂,還不想去學,這個難關對於在座的諸位來說已經慢慢的在衝破,或者已衝破,或者正在過去,那麼下面一步呢聽懂了,聽得很喜歡,書本一合,在書本裡,這個一定要想辦法提昇它,然後在日常生活當中不斷的思惟、觀察,用這個思惟觀察道理去運用它,那個時候自然而然啊我們就像上面所說的,哎呀,這我種田,就勤勤懇懇;做生意啊,勤勤懇懇,現在我們學佛,賺那個法財啊也是一樣,愈做愈歡喜,別人拖在後頭,拖拖拉拉,到那時候一點都不會影響你,你還覺得,哎,這個朋友真好,他把他該賺的那個財啊!不斷讓我賺,我才真感謝他咧,賺了以後我將來還要幫他分他一點,那麼這是第一個。下面:
【◎ 思能遮止無量大苦所有勝利者。】
說我們能夠忍受這個修行當中的種種的苦事情,去做這樣的難行能行,這樣去做的結果,能夠把無量的大苦都由此消除,是眼前是要稍微付一點代價,出一點力,吃一點苦,噢!但是啊把大苦由此淨除掉了,有這樣殊勝的利益。
【如有一人是應殺犯,若截手指能免殺罪發大歡喜。】
就舉一個譬喻,說有一個人本來是判的死刑,要殺頭的或者要槍斃的,結果呢現在啊沒有這樣的嚴重法,就把你啊去掉一個手乃至一個手指,覺得唉呀那歡喜得不得了,我想我們人人都是這樣的,生了一點小病,本來要送命的,結果跑到醫院裡面去動一個手術,哎唷,我們還要出很多錢,對不對?還要受很多苦啊!但是大家好歡喜呀!這個大夫好!這個醫院保險絕對行,花再多的錢,跑得去受這個苦還很高興呀!我們現在就是這樣,這是千真萬確的一個事 實。
【如是若由人間小苦,總能脫離無邊生死,別能永斷那洛迦等惡趣眾苦,極為善哉。】
那現在我們啊這樣的修行哪,只要人間的一點小苦,就能夠把整個的生死,無邊的生死能夠脫離,而特別是在生 死當中啊這個惡道,地獄當中的苦啊,絕大的痛苦啊都能夠解除,這個好的實在是太好太好啦!這個實在太好太好了 !
【若能善思現前久遠二苦差別,則於難行能生心力全無所畏。】
現在告訴我們,所以如果說我們能夠很善巧,這個善巧二個字,一定要什麼「如理、如量」,要正確無誤啊,最怕的就是這個地方有了問題,不能如理,那對不起,你動不動啊總是把錯誤的概念帶進去了,這個毒帶進去了,那一定不行,這個「見」是最難辨別得正確的,就是這個東西,然後呢正確了以後還要如量,這個叫「善」,「善思」,思什麼?眼前的跟久遠的。這兩個的差別,你能夠修行的話,眼前受一點點的小苦,結果唉將來是把所有的大苦徹底解決,而且真實的來說,眼前的那個小苦啊,當下就有很大的快樂,後來的快樂更是無量無邊,反之,你如果不能忍受眼前的這個小苦的話,眼前本身哪也並不快樂,將來快樂是更是一點都沒有,你把這個兩個之間的差別,要能夠分別得很清楚的話,那麼對於眼前稍微受一點小苦的這種難行啊你就不怕了,就不怕了,這個時候啊你對於這個難行呀全無所畏,一點不怕的這個心理生起來了,噢這個是一個最重要的概念。
【如云:「若截殺人手,能脫豈非善,若以人間苦,離獄豈非善。」】
如果說,本來這個人要被殺的,現在呢?你只要把他削掉一個手呀,就可以把他命救活,那豈不是一件好事情嗎?同樣的,我們現在只要受一點人間的苦惱的話,把整個的地獄當中的大苦徹底解決,那豈不是一件大好事嗎?那是第二。所以從前面是兩點它的殊勝的大利益,就好的方面以及遮止苦的,比較起來的大利益上頭有了!於是下面緊跟著,開始修,修怎麼修呢?要告訴我們,它有這樣的一個次第,你修的時候,你只要一步一步的來。
【◎ 從微漸修無所難者。】
你只要順著次第這樣去做的話,一點都不難。
【如云:「若習不易成,此事定非有,故修忍小苦,大苦亦能忍。」】
下面說:
【若被忍甲受苦意樂,雜諸小苦漸次修習,則忍苦力漸能增廣。】
說你只要修行,修行了以後,說不成功這樣的事情,決定不會有的,所以現在我們這個地方要想修,先從忍耐小苦修起的話,自然你啊忍苦的力量就有啦,慢慢增大,到最後呢再大的苦你也忍受了,其實這件事情啊,我們人人都有這個經驗,人人都有這個力量,這是千真萬確,譬如我們習慣上來說,有的人啊歡喜吃辣椒,有的人啊歡喜吃茶,哎呀,歡喜吃辣椒的人啊,沒辣啊他實在是吃不下飯,第一次吃進去的時候,哇,一吃辣,怕,怕,怕,吐了半天,因為那個時候小孩子呀哭啊,鬧啊,但是慢慢慢慢的吃,吃到後來的話,他沒有辣也吃不下飯:「哎!今天沒辣。」有的人歡喜吃茶,他就是剛開始第一次,我想,不會天生來的吧,你們怎麼樣我不知道,我現在也很歡喜吃茶,第一次吃茶的時候吃是苦苦的,唉!這個,可是後來慢慢慢慢的養成了習慣,是不是?千真萬確,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這個能力,不同的地方就是我們沒有善巧,在無明當中,我們明明真有這個能力,就偏偏啊把這個能力冤枉用啦,還讓他送到我們地獄裡面去,所以你有了正知見,你只要改過來,一定會改得過來的,記得前面也是入行論上面的一個偈子吧?「困難不應退,皆由修力生」,記得不記得這個,「先聞彼生畏,後無彼不樂」,說你不要說困難,困難不應該退,困難呀!不應該退,尤其是修行呀!凡是任何事情啊,都是經過了修習以後,「修」你也可以把這個修改成了「習慣」,不斷的練習而成功的,剛開始的時候啊,這個冤家對頭你一聽見啊,哎呀,你就害怕,到後來沒有這樣東西,唉你還不快樂,還放不下咧,人是如此,東西也是如此,所以我們剛才講的這個茶也好,咖啡也好,辣椒也好,香煙也好,我想我們太多人都有這個經驗的,對不對?耶就是這樣!就是這樣!所以這個說明什麼?那你只要學,不斷的去學、學、學,那麼,所以在這個地方,特別的說明一件事情,我們中國的古代的聖人告訴我們:「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說你做這個事情啊,有的人天生來耶,他自然而然的就覺得這樣去做了,有的人不是的,為了覺得這樣的有利益而去做,有的人連這個利益都不知道,被環境逼著勉強而去做的,做到後來啊及其成功一也。到最後都改變過來啦!我們剛才講的那個辣椒等等,也是一樣,比如說,我長在這個環境當中,這個印度人,對不起,他整個的都是辣椒,小孩子長大了就在那個辣椒圈子裏。譬如說,以我來說,當然我現在這個胃不好啊,我沒辦法,假如我胃不在乎的話,第一次儘管不行,我也跟著大家,你沒理由嘛!就吃吃,吃到後來的話,這是什麼?也會養成功非辣不可,這個就是勉強而行之。我為什麼要說這個話?就是諸位,我們現在在這個地方修習的時候,是的!宿生善根所使跑到這個地方來,但是我們的善根力量不強,如果善根力量強的話,你來了就不肯回去了,你來了以後就全部精神放在這個地方,我們看見祖師大德們都是這樣的。啊像玄奘大師啊!像憨山大師啊!他們很小一點點,跟著那個母親跑到廟裡,一到了廟裡頭就不想回去了。然後呢到了那個廟裡以後,噢聽到人家講好的,他就拼命的去做,壞的他就拿掉了,這個時候大善根。我們現在呢有善根的,耶人家勸勸聽聽,聽見了好啊!然後呢來了,來是來了,但是啊不是「安而行之」,可是我們確實曉得它利益的,那個時候唯一的辦法兩種「利而行之,勉強而行之」,其實這兩者是同時並用的,了解不了解?譬如說我們講這個道理的時候啊,就是讓你了解,哪你這樣做的殊勝的利益,不這樣做的大過患。然後呢推動我們,推動我們本身就是什麼?就是勉強嘛!所以真正重要的,對我們現在來說必須要的,而且就實說來沒有一個人例外,祖師也好,佛也好,沒有一個例外都走這一條路。就我們一生來看短短的幾十年,是有安行、有利行、有勉行,但是就整個的修學過程當中來說,任何一個人從無始以前的凡夫到最後圓成佛道,剛開始的時候啊一定是被迫而來,然後步步上去,這個叫做修學過程,這樣。正因為如此,所以如果說,我們安而行之固然好啊,我們更應該策勵自己說,人家善根這麼夠了,還在努力,我現在不夠啊!如果我現在這種情況之下不勉強自己的話,你到那一年啊?永遠沒成功的機會呀!所以這樣的話,就推動自己,這個裡面啊就是有「利而行之,勉強而行之」,這是我們現在真正重要的,所以碰見任何事情,萬萬不要為自己找藉口,哎呀找了種種藉口,那個不是幫自己,這是害自己,這個概念我們務必要認得清清楚楚。我們自己固然不可以,旁邊呀,大家朋友,人家來呀好像很同情你,那時候你要很清楚這個是惡友,這個是惡知識。這一點是極端重要的修學佛法最重要的概念,我們一定要把握得清楚。我們也千萬不要作惡知識,哎唷某人呀!對呀!這個地方呀!這個老師怎麼要求這麼嚴?噢這麼等等,他這個地方呀,處處地方,給你開一個方便法門,我們也不要這樣去做,也千萬不要接受這種似是而非的,害人不淺的惡知識的這種言論。下面說,假定我有了上面這個認識以後,然後呢?披,這個披啊,披什麼?披忍甲,做任何一件事情啊,這個,第一個,先要心理上面哪,心理建設。現在我們修行忍辱,是心理上面,要披起這個忍辱的盔甲,然後呢?跟那個敵人去打仗。所以那個時候,披了以後,心理上那個心意是什麼呀?哎覺得對,我現在要去該去受苦,不是享受快樂。為什麼要修行?修行你得受苦,就這樣,所以披這個受苦修行,忍種種難行能行之苦的這個盔甲。披好了以後,然後你去修的時候,雜諸小苦,小小的地方漸次修習,你能夠這個地方慢慢的做的話,你的忍耐力慢慢的增廣,想想看,對不對?的確如是,我們寫字做任何事情,所以我一直跟大家說,不怕你們提問題,就怕你們不提問題,為什麼呀,這你提問題,你開始思惟觀察了,否則的話,你聽,聽得很對,實際上呢,你自己想的錯得不知道那裡?你還不知道,自己還覺得很有道理。然後呢?不但要提問題,而且你要去行,實際上說來,你只有在行思的時候你這個問題才有,否則的話,的確很難改,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一個道理如果說你不實際上去體驗的話,沒有用,這個我們平常怕錯的人,哎唷!覺得提出來呀要錯,對不起,那沒有進步的時候,沒有一個佛例外的。假定說天下的人居然有這種一學就會的話,那十方三世諸佛沒有一個例外的,都是一點用場都沒有的人,為什麼?一聽就會了你。到現在要每一個佛沒有例外的,都要經過這麼長的行持才能夠證得的,這說明了什麼?說明了我們這個基本概念上的錯誤,一定要改過來,從這個地方開始。所以講那個地方的諸小苦,眼前為什麼我說這個寺院裡的很多的事情,你認識了以後,每一個地方都是我們修行最佳的機會。我這個二十多年以前剛出家的時候,看見來果老和尚的語錄,他就是說跑到那個禪堂裡
【集學論亦云:「此中若修小苦為先,則於大苦及極大苦而能串習。」】
就是這樣,這個上頭也說,你呀,先從小的地方開始,那麼你慢慢的習慣了以後,慢慢的增大增大,對於大的乃至於最大的呀,你都行啦!
p. 302
【譬如一切有情由串習力,於諸苦上妄起樂想,如是若於一切苦上,安住樂想而漸串習,則亦能住安樂之想。】
下面比如,實際上不是比如,是指出一個實際情況,我們所有的一切有情呀,由於無始的習氣所染,所以明明這是苦事情,我們就妄起樂想。這一點太清楚太明白了,眼前的所有這些事情都是苦事情,但是我們偏偏啊覺得快樂得很,為什麼呀?由於無始無明的習性所使。所以你了解啦,你只要能夠修學,那麼,在這個情況之下,在眼前修行的這些苦事上面,你也安住樂想,這個所以剛開始的教我們哪,說我們修行的時候要具六想等等,具什麼想?如何觀想?就是如理的去觀察,一路上面來告訴我們的這種道理都是,是的,修行是件苦事情,但是呢,你如理觀察了以後,覺得這個是個對你有大利益的,所以這樣去做的話都是好的,你剛開始的時候安住在這個上面而漸漸去練習他,那麼,到最後呀,唉你呀做得愈來愈起勁,我常常說的這個,比如說,我們早上起床啦,是,你一聽見那個板聲 ,他就「啪」一下坐起來,坐起來了以後,那個心裡很重要,不是就坐了就行啦,然後呢?也許你想,坐了以後,哎,累了個半天,第一天可以,第二天,也許還可以,第三呀,就坐坐起來以後又塌下去,第四天乾脆就不坐起來啦!現在不,怎麼辦呢?你坐起來,坐起來你心裡想想,唉,你看,以前呀,我從來做不到,今天我居然做到啦。其實坐起來也就坐起來,然後呢你下床走啦,你說,結果我今天提早做啦,跟昨天不提早做,完了以後一樣嘛!啊,我今天做到啦,然後呢?你能夠不斷的這樣想,所以這個地方很重要喔,修、修、修,始終是什麼呀?調伏自己的心,對不對?你必定要從這個地方,這個真的修,這以後你養成了習慣以後,它自然而然呀一來不單「碰」一下坐起來了,而且坐起來你那個心裡邊哪相應,這個才是我們最佳保護,我們這個必定要懂得的,這樣!這是我自己真正一生受用的地方,要不然的話,儘管在這個地方呀!慢慢慢慢逼他個三年、兩年呀,你養成了習慣啦,到那個時候是,可是換一個地方,跑到那個地方的話,對不起,早晨呀,你塌在那裡。我當年因為跟著我的老師的關係,剛開始的時候,逼在那裡,後來慢慢慢慢這個概念有囉,哎唷,後來情況就不一樣了,換到一個地方去的時候啊,自然而然啊由於這個心情的策勵,它不是習慣本身啊,它總歸是無始以來的習氣,總歸貪那個軟暖的習氣,但是這個心力本身很強,坐起來啦,坐起來了以後感到歡喜,我今天沒有被這個煩惱,被那個習氣所綑住,唔,儘管哪外面的環境已經改變了,以前我所以成功是外面的環境幫助我成功的,現在這個卻是我自己的力量成功的,你不但成功了,而且成功得很歡喜,你能夠這樣去想的話,以後任何事情呀,都拿這個原則,你都做到就是這樣,所以等到一旦養成功了習慣,這個好習慣,有很多好處在,很多好處在,這個好處只有你們自己去想,這個不是想,只有你們自己去體驗了。所以這個修行這件事情,的的確確別人是一點替代不了,別人能夠的事情,幫助你的事情,就把這個道理告訴你。
【又生此想,復如猛利請問經云:「應當捨離,如樹棉心。」】
哎,這點呀重要呀,關於上面這種概念,你要去做的時候啊,要捨離,如樹棉心,棉花有二種,一種叫木棉,叫草棉,棉花是長在樹上的,我們這個心裡,真正修行的時候,千萬不要拿著這軟趴趴的心,那個棉花就是,你看它一大堆,一碰軟軟的,沒有用,修行的這個心裡,就是要非常堅固,非常猛利,非常殷切,所以叫披甲,甲是盔甲,要有這樣,跟煩惱鬥的時候,自己手上的工具是利劍,要這樣的銳利,這一點也是同樣非常重要的,因為習氣這個東西的力量太大了。
日常法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 301 (8)
發生種種的困難就一點不害怕,一點不害怕,所以目前我們真正重要的,最重要的,概念要認識,然後呢不要停在那裡喲,現在我們的大毛病,第一個是不懂,還不想去學,這個難關對於在座的諸位來說已經慢慢的在衝破,或者已衝破,或者正在過去,那麼下面一步呢聽懂了,聽得很喜歡,書本一合,在書本裡,這個一定要想辦法提昇它,然後在日常生活當中不斷的思惟、觀察,用這個思惟觀察道理去運用它,那個時候自然而然啊我們就像上面所說的,哎呀,這我種田,就勤勤懇懇;做生意啊,勤勤懇懇,現在我們學佛,賺那個法財啊也是一樣,愈做愈歡喜,別人拖在後頭,拖拖拉拉,到那時候一點都不會影響你,你還覺得,哎,這個朋友真好,他把他該賺的那個財啊!不斷讓我賺,我才真感謝他咧,賺了以後我將來還要幫他分他一點,那麼這是第一個。下面:
【◎ 思能遮止無量大苦所有勝利者。】
說我們能夠忍受這個修行當中的種種的苦事情,去做這樣的難行能行,這樣去做的結果,能夠把無量的大苦都由此消除,是眼前是要稍微付一點代價,出一點力,吃一點苦,噢!但是啊把大苦由此淨除掉了,有這樣殊勝的利益。
【如有一人是應殺犯,若截手指能免殺罪發大歡喜。】
就舉一個譬喻,說有一個人本來是判的死刑,要殺頭的或者要槍斃的,結果呢現在啊沒有這樣的嚴重法,就把你啊去掉一個手乃至一個手指,覺得唉呀那歡喜得不得了,我想我們人人都是這樣的,生了一點小病,本來要送命的,結果跑到醫院裡面去動一個手術,哎唷,我們還要出很多錢,對不對?還要受很多苦啊!但是大家好歡喜呀!這個大夫好!這個醫院保險絕對行,花再多的錢,跑得去受這個苦還很高興呀!我們現在就是這樣,這是千真萬確的一個事 實。
【如是若由人間小苦,總能脫離無邊生死,別能永斷那洛迦等惡趣眾苦,極為善哉。】
那現在我們啊這樣的修行哪,只要人間的一點小苦,就能夠把整個的生死,無邊的生死能夠脫離,而特別是在生 死當中啊這個惡道,地獄當中的苦啊,絕大的痛苦啊都能夠解除,這個好的實在是太好太好啦!這個實在太好太好了 !
【若能善思現前久遠二苦差別,則於難行能生心力全無所畏。】
現在告訴我們,所以如果說我們能夠很善巧,這個善巧二個字,一定要什麼「如理、如量」,要正確無誤啊,最怕的就是這個地方有了問題,不能如理,那對不起,你動不動啊總是把錯誤的概念帶進去了,這個毒帶進去了,那一定不行,這個「見」是最難辨別得正確的,就是這個東西,然後呢正確了以後還要如量,這個叫「善」,「善思」,思什麼?眼前的跟久遠的。這兩個的差別,你能夠修行的話,眼前受一點點的小苦,結果唉將來是把所有的大苦徹底解決,而且真實的來說,眼前的那個小苦啊,當下就有很大的快樂,後來的快樂更是無量無邊,反之,你如果不能忍受眼前的這個小苦的話,眼前本身哪也並不快樂,將來快樂是更是一點都沒有,你把這個兩個之間的差別,要能夠分別得很清楚的話,那麼對於眼前稍微受一點小苦的這種難行啊你就不怕了,就不怕了,這個時候啊你對於這個難行呀全無所畏,一點不怕的這個心理生起來了,噢這個是一個最重要的概念。
【如云:「若截殺人手,能脫豈非善,若以人間苦,離獄豈非善。」】
如果說,本來這個人要被殺的,現在呢?你只要把他削掉一個手呀,就可以把他命救活,那豈不是一件好事情嗎?同樣的,我們現在只要受一點人間的苦惱的話,把整個的地獄當中的大苦徹底解決,那豈不是一件大好事嗎?那是第二。所以從前面是兩點它的殊勝的大利益,就好的方面以及遮止苦的,比較起來的大利益上頭有了!於是下面緊跟著,開始修,修怎麼修呢?要告訴我們,它有這樣的一個次第,你修的時候,你只要一步一步的來。
【◎ 從微漸修無所難者。】
你只要順著次第這樣去做的話,一點都不難。
【如云:「若習不易成,此事定非有,故修忍小苦,大苦亦能忍。」】
下面說:
【若被忍甲受苦意樂,雜諸小苦漸次修習,則忍苦力漸能增廣。】
說你只要修行,修行了以後,說不成功這樣的事情,決定不會有的,所以現在我們這個地方要想修,先從忍耐小苦修起的話,自然你啊忍苦的力量就有啦,慢慢增大,到最後呢再大的苦你也忍受了,其實這件事情啊,我們人人都有這個經驗,人人都有這個力量,這是千真萬確,譬如我們習慣上來說,有的人啊歡喜吃辣椒,有的人啊歡喜吃茶,哎呀,歡喜吃辣椒的人啊,沒辣啊他實在是吃不下飯,第一次吃進去的時候,哇,一吃辣,怕,怕,怕,吐了半天,因為那個時候小孩子呀哭啊,鬧啊,但是慢慢慢慢的吃,吃到後來的話,他沒有辣也吃不下飯:「哎!今天沒辣。」有的人歡喜吃茶,他就是剛開始第一次,我想,不會天生來的吧,你們怎麼樣我不知道,我現在也很歡喜吃茶,第一次吃茶的時候吃是苦苦的,唉!這個,可是後來慢慢慢慢的養成了習慣,是不是?千真萬確,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這個能力,不同的地方就是我們沒有善巧,在無明當中,我們明明真有這個能力,就偏偏啊把這個能力冤枉用啦,還讓他送到我們地獄裡面去,所以你有了正知見,你只要改過來,一定會改得過來的,記得前面也是入行論上面的一個偈子吧?「困難不應退,皆由修力生」,記得不記得這個,「先聞彼生畏,後無彼不樂」,說你不要說困難,困難不應該退,困難呀!不應該退,尤其是修行呀!凡是任何事情啊,都是經過了修習以後,「修」你也可以把這個修改成了「習慣」,不斷的練習而成功的,剛開始的時候啊,這個冤家對頭你一聽見啊,哎呀,你就害怕,到後來沒有這樣東西,唉你還不快樂,還放不下咧,人是如此,東西也是如此,所以我們剛才講的這個茶也好,咖啡也好,辣椒也好,香煙也好,我想我們太多人都有這個經驗的,對不對?耶就是這樣!就是這樣!所以這個說明什麼?那你只要學,不斷的去學、學、學,那麼,所以在這個地方,特別的說明一件事情,我們中國的古代的聖人告訴我們:「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說你做這個事情啊,有的人天生來耶,他自然而然的就覺得這樣去做了,有的人不是的,為了覺得這樣的有利益而去做,有的人連這個利益都不知道,被環境逼著勉強而去做的,做到後來啊及其成功一也。到最後都改變過來啦!我們剛才講的那個辣椒等等,也是一樣,比如說,我長在這個環境當中,這個印度人,對不起,他整個的都是辣椒,小孩子長大了就在那個辣椒圈子裏。譬如說,以我來說,當然我現在這個胃不好啊,我沒辦法,假如我胃不在乎的話,第一次儘管不行,我也跟著大家,你沒理由嘛!就吃吃,吃到後來的話,這是什麼?也會養成功非辣不可,這個就是勉強而行之。我為什麼要說這個話?就是諸位,我們現在在這個地方修習的時候,是的!宿生善根所使跑到這個地方來,但是我們的善根力量不強,如果善根力量強的話,你來了就不肯回去了,你來了以後就全部精神放在這個地方,我們看見祖師大德們都是這樣的。啊像玄奘大師啊!像憨山大師啊!他們很小一點點,跟著那個母親跑到廟裡,一到了廟裡頭就不想回去了。然後呢到了那個廟裡以後,噢聽到人家講好的,他就拼命的去做,壞的他就拿掉了,這個時候大善根。我們現在呢有善根的,耶人家勸勸聽聽,聽見了好啊!然後呢來了,來是來了,但是啊不是「安而行之」,可是我們確實曉得它利益的,那個時候唯一的辦法兩種「利而行之,勉強而行之」,其實這兩者是同時並用的,了解不了解?譬如說我們講這個道理的時候啊,就是讓你了解,哪你這樣做的殊勝的利益,不這樣做的大過患。然後呢推動我們,推動我們本身就是什麼?就是勉強嘛!所以真正重要的,對我們現在來說必須要的,而且就實說來沒有一個人例外,祖師也好,佛也好,沒有一個例外都走這一條路。就我們一生來看短短的幾十年,是有安行、有利行、有勉行,但是就整個的修學過程當中來說,任何一個人從無始以前的凡夫到最後圓成佛道,剛開始的時候啊一定是被迫而來,然後步步上去,這個叫做修學過程,這樣。正因為如此,所以如果說,我們安而行之固然好啊,我們更應該策勵自己說,人家善根這麼夠了,還在努力,我現在不夠啊!如果我現在這種情況之下不勉強自己的話,你到那一年啊?永遠沒成功的機會呀!所以這樣的話,就推動自己,這個裡面啊就是有「利而行之,勉強而行之」,這是我們現在真正重要的,所以碰見任何事情,萬萬不要為自己找藉口,哎呀找了種種藉口,那個不是幫自己,這是害自己,這個概念我們務必要認得清清楚楚。我們自己固然不可以,旁邊呀,大家朋友,人家來呀好像很同情你,那時候你要很清楚這個是惡友,這個是惡知識。這一點是極端重要的修學佛法最重要的概念,我們一定要把握得清楚。我們也千萬不要作惡知識,哎唷某人呀!對呀!這個地方呀!這個老師怎麼要求這麼嚴?噢這麼等等,他這個地方呀,處處地方,給你開一個方便法門,我們也不要這樣去做,也千萬不要接受這種似是而非的,害人不淺的惡知識的這種言論。下面說,假定我有了上面這個認識以後,然後呢?披,這個披啊,披什麼?披忍甲,做任何一件事情啊,這個,第一個,先要心理上面哪,心理建設。現在我們修行忍辱,是心理上面,要披起這個忍辱的盔甲,然後呢?跟那個敵人去打仗。所以那個時候,披了以後,心理上那個心意是什麼呀?哎覺得對,我現在要去該去受苦,不是享受快樂。為什麼要修行?修行你得受苦,就這樣,所以披這個受苦修行,忍種種難行能行之苦的這個盔甲。披好了以後,然後你去修的時候,雜諸小苦,小小的地方漸次修習,你能夠這個地方慢慢的做的話,你的忍耐力慢慢的增廣,想想看,對不對?的確如是,我們寫字做任何事情,所以我一直跟大家說,不怕你們提問題,就怕你們不提問題,為什麼呀,這你提問題,你開始思惟觀察了,否則的話,你聽,聽得很對,實際上呢,你自己想的錯得不知道那裡?你還不知道,自己還覺得很有道理。然後呢?不但要提問題,而且你要去行,實際上說來,你只有在行思的時候你這個問題才有,否則的話,的確很難改,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一個道理如果說你不實際上去體驗的話,沒有用,這個我們平常怕錯的人,哎唷!覺得提出來呀要錯,對不起,那沒有進步的時候,沒有一個佛例外的。假定說天下的人居然有這種一學就會的話,那十方三世諸佛沒有一個例外的,都是一點用場都沒有的人,為什麼?一聽就會了你。到現在要每一個佛沒有例外的,都要經過這麼長的行持才能夠證得的,這說明了什麼?說明了我們這個基本概念上的錯誤,一定要改過來,從這個地方開始。所以講那個地方的諸小苦,眼前為什麼我說這個寺院裡的很多的事情,你認識了以後,每一個地方都是我們修行最佳的機會。我這個二十多年以前剛出家的時候,看見來果老和尚的語錄,他就是說跑到那個禪堂裡
【集學論亦云:「此中若修小苦為先,則於大苦及極大苦而能串習。」】
就是這樣,這個上頭也說,你呀,先從小的地方開始,那麼你慢慢的習慣了以後,慢慢的增大增大,對於大的乃至於最大的呀,你都行啦!
p. 302
【譬如一切有情由串習力,於諸苦上妄起樂想,如是若於一切苦上,安住樂想而漸串習,則亦能住安樂之想。】
下面比如,實際上不是比如,是指出一個實際情況,我們所有的一切有情呀,由於無始的習氣所染,所以明明這是苦事情,我們就妄起樂想。這一點太清楚太明白了,眼前的所有這些事情都是苦事情,但是我們偏偏啊覺得快樂得很,為什麼呀?由於無始無明的習性所使。所以你了解啦,你只要能夠修學,那麼,在這個情況之下,在眼前修行的這些苦事上面,你也安住樂想,這個所以剛開始的教我們哪,說我們修行的時候要具六想等等,具什麼想?如何觀想?就是如理的去觀察,一路上面來告訴我們的這種道理都是,是的,修行是件苦事情,但是呢,你如理觀察了以後,覺得這個是個對你有大利益的,所以這樣去做的話都是好的,你剛開始的時候安住在這個上面而漸漸去練習他,那麼,到最後呀,唉你呀做得愈來愈起勁,我常常說的這個,比如說,我們早上起床啦,是,你一聽見那個板聲 ,他就「啪」一下坐起來,坐起來了以後,那個心裡很重要,不是就坐了就行啦,然後呢?也許你想,坐了以後,哎,累了個半天,第一天可以,第二天,也許還可以,第三呀,就坐坐起來以後又塌下去,第四天乾脆就不坐起來啦!現在不,怎麼辦呢?你坐起來,坐起來你心裡想想,唉,你看,以前呀,我從來做不到,今天我居然做到啦。其實坐起來也就坐起來,然後呢你下床走啦,你說,結果我今天提早做啦,跟昨天不提早做,完了以後一樣嘛!啊,我今天做到啦,然後呢?你能夠不斷的這樣想,所以這個地方很重要喔,修、修、修,始終是什麼呀?調伏自己的心,對不對?你必定要從這個地方,這個真的修,這以後你養成了習慣以後,它自然而然呀一來不單「碰」一下坐起來了,而且坐起來你那個心裡邊哪相應,這個才是我們最佳保護,我們這個必定要懂得的,這樣!這是我自己真正一生受用的地方,要不然的話,儘管在這個地方呀!慢慢慢慢逼他個三年、兩年呀,你養成了習慣啦,到那個時候是,可是換一個地方,跑到那個地方的話,對不起,早晨呀,你塌在那裡。我當年因為跟著我的老師的關係,剛開始的時候,逼在那裡,後來慢慢慢慢這個概念有囉,哎唷,後來情況就不一樣了,換到一個地方去的時候啊,自然而然啊由於這個心情的策勵,它不是習慣本身啊,它總歸是無始以來的習氣,總歸貪那個軟暖的習氣,但是這個心力本身很強,坐起來啦,坐起來了以後感到歡喜,我今天沒有被這個煩惱,被那個習氣所綑住,唔,儘管哪外面的環境已經改變了,以前我所以成功是外面的環境幫助我成功的,現在這個卻是我自己的力量成功的,你不但成功了,而且成功得很歡喜,你能夠這樣去想的話,以後任何事情呀,都拿這個原則,你都做到就是這樣,所以等到一旦養成功了習慣,這個好習慣,有很多好處在,很多好處在,這個好處只有你們自己去想,這個不是想,只有你們自己去體驗了。所以這個修行這件事情,的的確確別人是一點替代不了,別人能夠的事情,幫助你的事情,就把這個道理告訴你。
【又生此想,復如猛利請問經云:「應當捨離,如樹棉心。」】
哎,這點呀重要呀,關於上面這種概念,你要去做的時候啊,要捨離,如樹棉心,棉花有二種,一種叫木棉,叫草棉,棉花是長在樹上的,我們這個心裡,真正修行的時候,千萬不要拿著這軟趴趴的心,那個棉花就是,你看它一大堆,一碰軟軟的,沒有用,修行的這個心裡,就是要非常堅固,非常猛利,非常殷切,所以叫披甲,甲是盔甲,要有這樣,跟煩惱鬥的時候,自己手上的工具是利劍,要這樣的銳利,這一點也是同樣非常重要的,因為習氣這個東西的力量太大了。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80
- 文章: 33485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第127卷 B面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第127卷 B面
日常法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 302 (3)
你這個軟趴趴的對它的話,拿它是一點辦法都沒有,這個道理非常清楚非常明白。比如說我們現在要想去搬不要說大的什麼東西啊,要想搬掉前面哪一個土堆,或者是搬掉那個水泥塊塊,你用的工具像棉花一樣,有用嗎?一點用 場都沒有,一點用場都沒有。
【華嚴亦云:「童女,汝為摧伏一切煩惱故,應當發起難行之心。」】
華嚴經上也是一樣,華嚴經上面後面這個,這個前前後後很多地方,那一段出在什麼地方,我不知道,因為經過了翻譯以後,更不曉得屬於那一個,換句話說,這個菩薩告訴我們,我們現在要修行摧伏一切煩惱的話,要發起這個心,要,不是說,哎呀,這個省事的事情,討巧的事情去做,就要在難做的事情上面哪要發起勇悍、猛利之心,這麼 去做。
【謂須心力最極堅穩,非心微薄之所能成。】
我們這一個地方,要把自己的認識,第一個認識,當然這個心力的話,如理的啊,怎麼辦呢?極堅極穩,非常堅 固,不為外面這種非理的事情所動搖,而絕對不是啊微弱,這個不行的。
【故若先發堅強志力,則諸大苦亦成助伴,譬如勇士入陣戰時見自出血,以此反能助其勇志。】
哎,假定說你先啟發了這個堅強的意志之力的話,然後去如理去行,不怕艱難這樣去做的話,哎,妙咧,不但你能克服這個苦啊,而且這個苦呀,反而會幫助你,這個的的確確的,啊平常呀,我們呀,不曉得你們有沒有這個,啊這個運動打籃球的經驗,我們不一定有打籃球的經驗。可是呢,我想,很多人呀!有看球的這個經驗,或者是啊籃球,噢或者,我們這裡尤其是什麼?尤其是棒球,如果說,這個對手方面,一個是很強,一個是很弱的話,你看起來,沒勁,打的人,也沒勁,對不對?反過來,如果說這個雙方呀,這個勢均力敵的話,哎唷,看的也非常有勁,打的時候也非常來勁。所以,那個時候對方的力量愈強啊,然後你跟他打的時候啊,這個自己的意志力,戰鬥力也愈強,是不是這樣呀?現在我們跟誰打?我們跟那個煩惱打,跟那個煩惱打,那個煩惱的力量很大,所以它這種情況之下,它那個苦愈大呀,哎,反而呀,你這個勇悍的心呀是愈強。所以它那個苦,變成功幫助你的,所以這個大苦,成功我們的助伴。我們剛才所舉的譬喻,是以球賽,現在這個地方呢,像打仗,這個戰場上的勇士一樣,有的時候,自己一個不小心,被人家傷了,它因為傷了,更是勇氣百倍,這千真萬確的事實。
【若先未聞如是之法,雖聞云我不能行此自輕蔑者,則苦雖微亦能成彼退道之緣,譬如怯夫,雖見他血亦自驚倒。】
現在呢,另外一種狀態,假定我們沒有如理的聽聞這個正確的方法的話,那個時候,因為他不了解行持的原則,啊,雖然他想,說我要學佛,我要成佛,但是因為不懂得怎麼修這個原因,所以一旦哪說真正說我要成佛,要叫你去 行持的話,哎唷說這個成佛要修道,修道要這麼苦啊,哎呀!不行不行,我怎麼可以呀?哎呀!我這個不行,自己把自己啊首先打了退堂鼓啦,那個地方什麼呀?輕蔑,這個輕蔑的意思就是我不行呀!自己看輕了自己,在這種情況之下,雖然一點點小苦,你也沒辦法,一點小苦也沒辦法,就好像這個那種懦夫,不要說自己身上,看見別人流了血,哎唷,他就害怕得就嚇壞掉了,嚇壞掉了。所以的的確確有這種人,呀,有很嬌嫩的這種人呀,我就看見,昨天跟你說的,哎唷怕蟑螂,老遠看見這個蟑螂,哎唷他就害怕得要命,然後最妙的是閉上眼睛,嘩啦嘩啦大叫在那裡,我們常常笑呀,說這個竹雞,就是那種山雞,被那個鷹追的時候,他沒地方逃了,把那個頭塞在那個草堆裡面,自己覺得很安全,我們笑那個這些動物,居然人間也有這個,哎唷,看見了小小的蟑螂,哎唷眼睛摀嚕摀嚕,就這麼害怕。是,所以我們現在修行人呀,在這個地方哪,務必要有正確的認識。不要笑喔,真正如果我們仔細衡量一下的話,我們有太多人就是這樣喔。大家覺得哎唷,要出家修行,就好像一跑到那個寺院裡面呀,樣樣呀,這件衣服你只要一披,哎唷,那些居士們跑得來呀送錢給你,還要跪在那裡,然後把最好的東西供養你,樣樣都是坐在那裡現成的,然後你跑到寺院裡面還要早上幾點鐘起來,還要怎樣做,呀,要這樣的,那,不!不!不!那不,這樣,所以太多人,說這樣,等到我老啦,然後呢賺了一點錢,然後呢買一個公寓,然後呢在那裡修行,再不然跑到廟裡邊,拿了幾十萬啦,討一個單,在那裡什麼事情都不要做,好像到那時候人家送來,那個是一個絕大的大錯誤,絕大的大錯誤。所以這個概念呀,我們一定要了解,修學佛法如果這個上面不認識的話,那一無是處啊,一無是處。
【如云:「有若見自血,反增其堅勇,有雖見他血,亦驚慌悶絕,此由心堅固,怯弱之所致。」】
這容易了解,呀,那麼,這地方告訴我們,你修行的時候,怎麼辦呢?就慢慢的來,慢慢的來,瞭解了這一點,現在我們就從我們的下面啊起足下足,那個好重要好重要,我們務必要注意到這一個,務必要注意到這一個。再下去 :
【◎ 處門廣釋者。】
那麼,下面就詳細的從各方面來說明,啊,各方面說明。我們哪要修苦,要修什麼的苦?應該怎麼樣去忍?
【若須安忍所生苦者,為當忍受由何生苦。此分八處。】
是的,現在說,修行必定要安受修行的苦,呀,那麼,要忍受那些苦呢?把它分八個大類:
【一、依止處者。】
我們修行一定要一個依止的地方。
【所謂衣服飲食坐具臥具病緣醫藥供身什物,是能增長梵行之依。】
說,我們為了修行,的的確確還要這些東西。可是這些東西的目的幹甚麼?是增長梵行喔!根據了這些東西,然後你修行。所以你千萬不要弄錯,依止這些東西的目的是增長梵行,不是增長我們的雜染心,所以你吃這個東西覺得,這個配你胃口,這個不配你胃口,這是雜染心,不是梵行。當不配你胃口的時候,你覺得,煩惱來啦,正因為不配你胃口,認得煩惱,我就要這樣,那個才是梵行,然後根據戒,根據等等。
【此等諸物若得粗少,他不恭敬,稽留乃與,不應憂鬱,當忍由此所生眾苦。】
這地方告訴我們很明白,呀,這些東西,不管是粗、或者是比較差、或者是少,或者人家給你的時候不恭敬,或者種種留難你,不要在這個上面去多擔心,應該忍,不要說我們修行啊,古來中國的念書人啊,說念書人啊是次於無欲無識者,呀,那麼,真正的念書人啊,如果嫌這個吃得不好,穿得不好,要講這些的話,那種人呀,根本不足以談道,這種人根本呀談不到。那個世間的一般的人喔,現在我們修行人,更應該超出他,他這是目的是世間聖人,我們現在要三界之內的導師。所以在這地方是特別注意,特別注意。所以這一點,尤其是出家的同修們啊,千千萬萬不要說,哎呀,人家跑到這個地方去呀,我以前就聽人家說,羅漢齋,我說,我們出了家都吃羅漢齋,羅漢齋好呀,這個羅漢齋的味道真好,做起來又怎麼怎麼,然後講了一大堆,他現在那個羅漢齋呀,變成功台北最有名素菜館的招牌菜,他以為是這樣想。哎,我想了個半天,不曉得怎麼解釋,然後我就告訴他,我的羅漢齋怎麼呀,放一點水,放一點鹽,放一點油,你有什麼再放下去,爐子打開啦,他聽了半天,什麼?就這樣的,這個菜不炒可以吃呀?哎,奇怪咧,我說我出了家到現在,那是剛開始啦,實際上到現在,說千真萬確的,你不妨看看我走過那個路。出家到現在二十四年,二十四年當中,頭上剛開始的時候,我在懺法師那兒出家,那個時候這樣,然後呢?以後到福嚴精舍,以後到同淨蘭若,以後到美國,現在在美國的東海岸到現在的西海岸,就只有很短的一段時候,在東海岸美國佛教會,大覺寺的一段時候,他們請了一個人,每天做幾個菜,除此以外,向來就是這樣,做法就這個樣。然後呢?我們這裡在座的還有一位,你們都曉得,林順全,他跑到這裡,他長得這麼胖,吃得這麼好呀,這個不是問題呀,你們千萬不要被這種東西騙掉啦,我是隨舉一例啊。那麼,這是第一個,這是第一個,第二呢。
【世法處者。】
世間法者,什麼呀?
【衰毀饑苦。】
哪,這個就是八法當中,壞的那一面,還有:
【壞法壞,盡法盡,老法老,病法病,死法死,如是九種是為世法,依此一切或依一分所生眾苦,應善思 擇而忍受 之。】
這個我們了解,壞法壞,就是壞掉啦,盡法盡,沒有啦,或者老、病、死等等,這樣的,世間必然產生的,或者是所有的,或者其中的一部份,不管它有什麼的問題來,我們應該呀,善巧如理的思惟,去忍受它,忍受它。因為我們雖然出了家啦,的的確確出家還有出家的團體,乃至於眼前我們這種狀態,還難免哪跟世間人接觸,而且真正講起來,本來修學佛法,就是在世間上面,怎麼樣認得了煩惱,跳脫出來。那個時候像這些問題,你必定要認識得清楚,善巧思惟,然後你就忍受它,就忍受它。譬如說,我們現在隨便舉一兩個例子,我們常常去修學佛法 ,還會說,哎呀這樣做呀,不好意思呀,這樣做呀,這樣做是得罪人呀。大家注意呀,你不好意思的對象,不好意思的特質是什麼?假定是你把法擺在這兒衡量,我這樣做不如法不好意思,對。假定你不好意思,跟世間人來往,覺得你這樣做了以後,人家笑你不好意思,錯!同樣的,所以得罪不得罪,你看看,你得罪的佛菩薩。你得罪了人呀,往往佛菩薩歡喜,反之,你不得罪人呀,往往佛菩薩在那裡難過,這兩者當中,我們應該有所取捨。當然做得好的話,兩者都好,皆大歡喜,做得不好,兩者都壞,這個時候,我們必定應該呀如理取捨,這個概念是非常重要,非常重要。好!進一步呢,就是眼前我們做很多事情的時候覺得,這樣做的時候,要處處地方要顧慮一個問題,目的幹什麼的?應善思擇而忍受之。
【威儀處者,行住坐臥是四威儀,第一第三晝夜恆時,從諸障法淨修其心,由此生苦悉當忍受,終不非時 脅著床座 草敷葉敷。】
呀,威儀處,就是我們的行住坐臥,這是一天無非是這個。第一第三是什麼?行跟坐,這個時候啊,不管是白天 ,是晚上呀,哪,你應該努力的,幹什麼呢?依法來進修,是,依法進修。這個時候要忍受,千萬不要非時去睡覺, 就這樣,說的確的,古人呀,他晚上睡覺,就是中夜,從十點鐘開始到兩點鐘,只睡四個鐘頭。現在我還是看見這種 ,啊,我們現在睡覺的時間的確已經夠多啦,然後中午還要睡這麼個久,打了板啦還爬不起來。這個事情呀是並不太 強迫,可是大家必須注意,呀,就是就我們眼前的這種狀態當中,慢慢慢慢的處處地方不斷的去改善它。現在,繼續 下去,呀,三百零二頁,上面講了威儀處,第三,下面呢就是那個最後一行,威儀處是講行住坐臥呀,什麼等等呀, 這個要忍。不過說到這個地方忍呀,注意呀,所以始終記著噢!這個次第,前面這個關鍵,他就告訴我們微漸修,漸 次修,尤其我們要把握住,剛開始的時候開始修,你不是說聽見了,哦,那我聽見啦,我今天晚上開始,我也晚上十點多睡覺,二點起來,這個不是呀,這個不是,啊,記得不記得,你隨意遇到一個,馬上去修的話,對你是不但沒有好處,一生善行終成過失,你必定要瞭解,它那個正確的內涵,然後呢?瞭解了以後,跟你現在相應的狀態,那麼從這個地方步步步步的深入,呀。這個點,不過反過來,我們不要說,既然如此的話是聽見啦,聽見啦,放在那裡不去管它那同樣的錯啦!放在那裡不去管它的話,那的確啊學到驢年也沒有用呀,驢年是,這個十二個生肖當中沒有驢年的,換句話說,你再修,修到哪一年啊就是在耳朵裡呀!始終是講講沒有用的。那麼這個情況就是說,我們現在,那天有位同修問我,他本身身體不大好,少睡了以後,總是精神沒有,那他怎麼辦?我就給他講,我自己的經驗,我剛開始的時候也是這樣,我固定的,那我這個倒是好,我一開頭的時候,就列定一個功課表,到那裡都是一樣 ,譬如說,我平常的時候,假定說,我是九點鐘睡,或者說乃至於早一點嘛,八點鐘就睡啦,我現在了解了這個道理以後,也絕不會說,一下擺在十點鐘,但是也絕不會說,停在那裡仍舊八點鐘,怎麼辦?變成功八點十分,這樣,然後呢?固定的,所以我,現在你看我房間裡,至少有二個鬧鐘,原因就在這個上面,呃。我這個手上的那個,它可以鬧五次,早上幾點鐘起來,我每次幾點鐘上殿,那一定要鬧的,然後呢?下午幾點鐘起來,傍晚工作到甚麼時候 ,睡覺的時候,我把那個鬧鐘的時間,從八點鐘移到八點十分,結果第二天,八點十分可以,不是說第三天馬上八點二十分,不,你擺在那裡,擺一個禮拜乃至半個月,一定要經過一段時候,可以啦,再提早十分鐘,再提早十分鐘,等到你提了三次,提早到八點半,停在那裡,暫時不要再前進,再過它一個月,乃至更長,你在這個時候,把你延長的那個時候,能夠作了適當的運用以後,繼續的來,變成九點鐘,乃至於這樣,如果你跑到那地方,覺得這地方有問題啦,停在那裡,但是不能退啊!這個很重要的一個原則,所以你只能進不能退的,一退,就完了,所以你進的時候你寧願慢,前面記得嗎?所以它告訴我們這個公案,像抓強盜一樣,現在抓什麼強盜呀?煩惱強盜,你不是一口氣猛追,你慢慢的來,你反正我總歸老跟著你後面,這樣,總歸有一天要把那個強盜把他抓到為止,不能停。現在我們對這件事情亦復如是,當然,對自己的睡眠是如此,其他的亦復如此,再下面。
【攝法處者。】
我們修行的時候,攝受,我們現在在這地方攝受法,世間的是攝受的非法世間。為了要修學佛法,我們要攝受佛法,應該受這些苦,換句話說應該做的,分成下面七樣東西,這個是出在,瑜伽師地論上面,第一個:
【供事三寶。】
很重要,這個就是修行。不但在家人要,我們出家人更要,他在家是業餘的都要,我們出家了居然不要了,這個話怎麼說呀?所以從我們早晨上殿,過堂開始,任何一個行為,記住,我跑到這地方來什麼呀?如法供養,然後呢?打掃殿堂廁所等等,每一個地方,乃至於每一個小地方,譬如吃飯,不要說,反正大家拿起來嘛就吃啦,等一下你這麼念了個半天冷啦,不,不是,你要嫌它冷,嫌它暖,跑到家裡去。你你有病,老啦,是,這個是,一定要佛,告訴我們的佛制,佛制為什麼要聽呢?因為他是完全如理如法的瞭解的,跑到這裡一切都是什麼?供事三寶,或者是有上供養,或者是無上供養,或者是事的供養,或者是法的供養,然後呢?
【供事尊長。】
因為我們現在真正修學佛法,是跟誰學,就是跟師長,而真正最重要的修學必定要這個善知識。所以這個第二個 。然後呢?第三呢:
【諮受諸法。】
你為什麼跑到這地方來,為什麼要親近善知識,不是跟他結交一個朋友,而要了解佛法,什麼是如理的,什麼是如理的。我現在啊就深深的有一個感覺,啊,我最後幾年,因為接近了幾個大善知識以後,我才發現,的的確確的,這個真正接近善知識的話,這個跟我們現在差得十萬八千里。啊,我們現在呀,像小孩一樣,哎唷,要哄個半天哪,然後如果師長呀,稍微勉強你一點呀,自己憋著個嘴巴,不曉得到什麼地方去啦,這完全不相應,跟法一點不相應。我所看見的話,一直到後來凡是老師隨便一句話,他只要說出來,不管它輕輕鬆鬆,我一定要盡我最大努力去做到,有的時候,他對我的說明,乃至於指責什麼等等,儘管有的時候,我自己覺得,咦,我合理,剛開始的時候,我還自己覺得合理,現在不,完全反過來,理路上面至少,我做是做不到,開始我心裡面很清楚很明白。這個情況必定要知道,我們跑到這裡來幹什麼?呃,要受法,你要受法,必定要有一個什麼條件呢?這個條件就是你呀,要把握住這個原則,然後一心恭敬的來求,一心恭敬的來求,這樣,否則的話,沒辦法,我曾經遇到過,這種事情啊不止遇到過一次,經常遇到的,一個典型的例子,很多人呀,現在覺得,哎唷,佛法好啊,好的不得了,是,但是呢,現在這個世間呀,要想呀這個修呀,很困難,而且不修呀,也不行,這也完全正確。所以呢,最後是念佛,的的確確也是最好,然後呢?念佛了以後,怎麼個念法呀,你趕快告訴我們怎麼得到一心不亂。然後你就告訴他呀,是,唔,如果說你已經宿生有善根呀,能夠很快念,那的確的,你不要去管他,但極大部份人實際上呢,不是的,呀,那時候你怎麼辦呢?就告訴他這個道理,他聽了以後呀就覺得,這個也不對,那個也不對,這樣,實際上這種情況什麼呀,他弄錯啦,他弄錯啦,當然,這個在家人,它本來就是呀!業餘性質,種點善根。現在我們到這裡來,一定要知道,我們跑到這裡來幹什麼呀?要受這個佛法,要這個接受這個佛法,你的的確確呀,要一心一意的深入。就算我們現在條件不夠,或者年紀大啦,或者有病,至少有一件事情要做得到的,這個心呀,這個心呀,不要退怯,很重要呀,這最重要的一點,說:「是的,我現在有這個條件的限制,但是我心裡面一定要還是努力。」不但如此,更應該警告自己,那是我現在的感覺,所以我常常說,我不如你們的原因哪,這樣,我雖然年紀老啦,我就覺得你看,那些你們這些同學,都是善根比我足呀,那麼勤勤懇懇呀!我的條件不夠,老啦,假定我現在心裡上面,還不努力建設呀!還為自己啊躲在這個軟暖習氣屋子裡的話,養成功這個,這個就是我們的業,下一世來的時候啊,嘿它自然而然這個業就現起,前面說的很清楚。呀,所以我儘管做不到,可是我心裡告訴它,我一定要做到它,一定要做到它,一定要做到它,你能夠這樣的策勵自己的話,外面這個緣適當的時候,你就做到了。否則的話呢,現在我們心裡心裡面先打退堂鼓來,種種地方找那個推,環境逼在那裡沒有辦法,等到一換一個環境的話,你就完啦。就是為什麼現在那個情況,有很多「再來人」,他心裡面如果說有這個堅強的力量的話,他第二次跑到這個環境當中,他看看,耶,那很多世間事情,不一定動得了他。反過,反過來,因為他心裡面一向呀,就是這種心裡存好,我們不要說,從前生到這一生,就我們眼前來說吧,儘管我們現在,譬如說,坐是坐在這個地方,心裡面呀,也在那裡盤算,噢,今天假期啦,心裡想想,哎呀!假期快來啦,在假期裡面,我要怎麼怎麼,想了一大堆,啊想了一大堆,所以等到一到假期呀,那個佛法是跑到九霄雲外,碰到什麼就沾到什麼,不曉得跑到那裡去啦,我想我們人人都有這個經驗吧?反過來,呃,假期來啦,喔,趕快,這個,在這個開學的當中,師友大家看見得來,有這個環境,假期來的話,哦,千萬不要為它所轉去,心裡面先打好了氣,不斷的打氣,然後到了假期的話,別人哪,說,今天放假啦,等不到明天,我是今天放假啦,今天至少我還不離開呀,最快我要到明天走,乃至於到後天走,心裡面就完全不一樣,那跑到外面去的話,這個境界呀,緣碰見啦,它就生起來,唔,我在這地方學的這個東西對治,現在正用上,唔,就是這樣。所以你這地方,一定要瞭解,我到這地方幹什麼的?為什麼要不忙世間的,而來供事三寶?為什麼不自己供養了,供養尊長?跑到這地方來?諮受諸法。下面呢:
【既諮受已為他廣說。】
因為我們現在這個地方,學的什麼?忍辱波羅蜜多,這是大乘之法,所以不但自己了解,而且要廣為他說。不過這個廣為他說,注意喔,你自己要了解啦,了解的什麼?了解的法喔,了解這個法的義啊,不是了解這個名喔。單單這個名的話,是,還是有它用場的,可是這個名解決不了問題。既然我們現在真心要解決問題,要從這個名字,說名句文身所指的真正的內涵。至少在這個情況之下,你呀,體會到一點,能夠在煩惱上面,不被它轉得七葷八素,那個時候,你把不被轉的這個經驗告訴別人,那才是真正的說,這是我們要了解的。下面是:
p. 303
【大音讚誦,獨處空閒無倒思惟。】
日常法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 302 (3)
你這個軟趴趴的對它的話,拿它是一點辦法都沒有,這個道理非常清楚非常明白。比如說我們現在要想去搬不要說大的什麼東西啊,要想搬掉前面哪一個土堆,或者是搬掉那個水泥塊塊,你用的工具像棉花一樣,有用嗎?一點用 場都沒有,一點用場都沒有。
【華嚴亦云:「童女,汝為摧伏一切煩惱故,應當發起難行之心。」】
華嚴經上也是一樣,華嚴經上面後面這個,這個前前後後很多地方,那一段出在什麼地方,我不知道,因為經過了翻譯以後,更不曉得屬於那一個,換句話說,這個菩薩告訴我們,我們現在要修行摧伏一切煩惱的話,要發起這個心,要,不是說,哎呀,這個省事的事情,討巧的事情去做,就要在難做的事情上面哪要發起勇悍、猛利之心,這麼 去做。
【謂須心力最極堅穩,非心微薄之所能成。】
我們這一個地方,要把自己的認識,第一個認識,當然這個心力的話,如理的啊,怎麼辦呢?極堅極穩,非常堅 固,不為外面這種非理的事情所動搖,而絕對不是啊微弱,這個不行的。
【故若先發堅強志力,則諸大苦亦成助伴,譬如勇士入陣戰時見自出血,以此反能助其勇志。】
哎,假定說你先啟發了這個堅強的意志之力的話,然後去如理去行,不怕艱難這樣去做的話,哎,妙咧,不但你能克服這個苦啊,而且這個苦呀,反而會幫助你,這個的的確確的,啊平常呀,我們呀,不曉得你們有沒有這個,啊這個運動打籃球的經驗,我們不一定有打籃球的經驗。可是呢,我想,很多人呀!有看球的這個經驗,或者是啊籃球,噢或者,我們這裡尤其是什麼?尤其是棒球,如果說,這個對手方面,一個是很強,一個是很弱的話,你看起來,沒勁,打的人,也沒勁,對不對?反過來,如果說這個雙方呀,這個勢均力敵的話,哎唷,看的也非常有勁,打的時候也非常來勁。所以,那個時候對方的力量愈強啊,然後你跟他打的時候啊,這個自己的意志力,戰鬥力也愈強,是不是這樣呀?現在我們跟誰打?我們跟那個煩惱打,跟那個煩惱打,那個煩惱的力量很大,所以它這種情況之下,它那個苦愈大呀,哎,反而呀,你這個勇悍的心呀是愈強。所以它那個苦,變成功幫助你的,所以這個大苦,成功我們的助伴。我們剛才所舉的譬喻,是以球賽,現在這個地方呢,像打仗,這個戰場上的勇士一樣,有的時候,自己一個不小心,被人家傷了,它因為傷了,更是勇氣百倍,這千真萬確的事實。
【若先未聞如是之法,雖聞云我不能行此自輕蔑者,則苦雖微亦能成彼退道之緣,譬如怯夫,雖見他血亦自驚倒。】
現在呢,另外一種狀態,假定我們沒有如理的聽聞這個正確的方法的話,那個時候,因為他不了解行持的原則,啊,雖然他想,說我要學佛,我要成佛,但是因為不懂得怎麼修這個原因,所以一旦哪說真正說我要成佛,要叫你去 行持的話,哎唷說這個成佛要修道,修道要這麼苦啊,哎呀!不行不行,我怎麼可以呀?哎呀!我這個不行,自己把自己啊首先打了退堂鼓啦,那個地方什麼呀?輕蔑,這個輕蔑的意思就是我不行呀!自己看輕了自己,在這種情況之下,雖然一點點小苦,你也沒辦法,一點小苦也沒辦法,就好像這個那種懦夫,不要說自己身上,看見別人流了血,哎唷,他就害怕得就嚇壞掉了,嚇壞掉了。所以的的確確有這種人,呀,有很嬌嫩的這種人呀,我就看見,昨天跟你說的,哎唷怕蟑螂,老遠看見這個蟑螂,哎唷他就害怕得要命,然後最妙的是閉上眼睛,嘩啦嘩啦大叫在那裡,我們常常笑呀,說這個竹雞,就是那種山雞,被那個鷹追的時候,他沒地方逃了,把那個頭塞在那個草堆裡面,自己覺得很安全,我們笑那個這些動物,居然人間也有這個,哎唷,看見了小小的蟑螂,哎唷眼睛摀嚕摀嚕,就這麼害怕。是,所以我們現在修行人呀,在這個地方哪,務必要有正確的認識。不要笑喔,真正如果我們仔細衡量一下的話,我們有太多人就是這樣喔。大家覺得哎唷,要出家修行,就好像一跑到那個寺院裡面呀,樣樣呀,這件衣服你只要一披,哎唷,那些居士們跑得來呀送錢給你,還要跪在那裡,然後把最好的東西供養你,樣樣都是坐在那裡現成的,然後你跑到寺院裡面還要早上幾點鐘起來,還要怎樣做,呀,要這樣的,那,不!不!不!那不,這樣,所以太多人,說這樣,等到我老啦,然後呢賺了一點錢,然後呢買一個公寓,然後呢在那裡修行,再不然跑到廟裡邊,拿了幾十萬啦,討一個單,在那裡什麼事情都不要做,好像到那時候人家送來,那個是一個絕大的大錯誤,絕大的大錯誤。所以這個概念呀,我們一定要了解,修學佛法如果這個上面不認識的話,那一無是處啊,一無是處。
【如云:「有若見自血,反增其堅勇,有雖見他血,亦驚慌悶絕,此由心堅固,怯弱之所致。」】
這容易了解,呀,那麼,這地方告訴我們,你修行的時候,怎麼辦呢?就慢慢的來,慢慢的來,瞭解了這一點,現在我們就從我們的下面啊起足下足,那個好重要好重要,我們務必要注意到這一個,務必要注意到這一個。再下去 :
【◎ 處門廣釋者。】
那麼,下面就詳細的從各方面來說明,啊,各方面說明。我們哪要修苦,要修什麼的苦?應該怎麼樣去忍?
【若須安忍所生苦者,為當忍受由何生苦。此分八處。】
是的,現在說,修行必定要安受修行的苦,呀,那麼,要忍受那些苦呢?把它分八個大類:
【一、依止處者。】
我們修行一定要一個依止的地方。
【所謂衣服飲食坐具臥具病緣醫藥供身什物,是能增長梵行之依。】
說,我們為了修行,的的確確還要這些東西。可是這些東西的目的幹甚麼?是增長梵行喔!根據了這些東西,然後你修行。所以你千萬不要弄錯,依止這些東西的目的是增長梵行,不是增長我們的雜染心,所以你吃這個東西覺得,這個配你胃口,這個不配你胃口,這是雜染心,不是梵行。當不配你胃口的時候,你覺得,煩惱來啦,正因為不配你胃口,認得煩惱,我就要這樣,那個才是梵行,然後根據戒,根據等等。
【此等諸物若得粗少,他不恭敬,稽留乃與,不應憂鬱,當忍由此所生眾苦。】
這地方告訴我們很明白,呀,這些東西,不管是粗、或者是比較差、或者是少,或者人家給你的時候不恭敬,或者種種留難你,不要在這個上面去多擔心,應該忍,不要說我們修行啊,古來中國的念書人啊,說念書人啊是次於無欲無識者,呀,那麼,真正的念書人啊,如果嫌這個吃得不好,穿得不好,要講這些的話,那種人呀,根本不足以談道,這種人根本呀談不到。那個世間的一般的人喔,現在我們修行人,更應該超出他,他這是目的是世間聖人,我們現在要三界之內的導師。所以在這地方是特別注意,特別注意。所以這一點,尤其是出家的同修們啊,千千萬萬不要說,哎呀,人家跑到這個地方去呀,我以前就聽人家說,羅漢齋,我說,我們出了家都吃羅漢齋,羅漢齋好呀,這個羅漢齋的味道真好,做起來又怎麼怎麼,然後講了一大堆,他現在那個羅漢齋呀,變成功台北最有名素菜館的招牌菜,他以為是這樣想。哎,我想了個半天,不曉得怎麼解釋,然後我就告訴他,我的羅漢齋怎麼呀,放一點水,放一點鹽,放一點油,你有什麼再放下去,爐子打開啦,他聽了半天,什麼?就這樣的,這個菜不炒可以吃呀?哎,奇怪咧,我說我出了家到現在,那是剛開始啦,實際上到現在,說千真萬確的,你不妨看看我走過那個路。出家到現在二十四年,二十四年當中,頭上剛開始的時候,我在懺法師那兒出家,那個時候這樣,然後呢?以後到福嚴精舍,以後到同淨蘭若,以後到美國,現在在美國的東海岸到現在的西海岸,就只有很短的一段時候,在東海岸美國佛教會,大覺寺的一段時候,他們請了一個人,每天做幾個菜,除此以外,向來就是這樣,做法就這個樣。然後呢?我們這裡在座的還有一位,你們都曉得,林順全,他跑到這裡,他長得這麼胖,吃得這麼好呀,這個不是問題呀,你們千萬不要被這種東西騙掉啦,我是隨舉一例啊。那麼,這是第一個,這是第一個,第二呢。
【世法處者。】
世間法者,什麼呀?
【衰毀饑苦。】
哪,這個就是八法當中,壞的那一面,還有:
【壞法壞,盡法盡,老法老,病法病,死法死,如是九種是為世法,依此一切或依一分所生眾苦,應善思 擇而忍受 之。】
這個我們了解,壞法壞,就是壞掉啦,盡法盡,沒有啦,或者老、病、死等等,這樣的,世間必然產生的,或者是所有的,或者其中的一部份,不管它有什麼的問題來,我們應該呀,善巧如理的思惟,去忍受它,忍受它。因為我們雖然出了家啦,的的確確出家還有出家的團體,乃至於眼前我們這種狀態,還難免哪跟世間人接觸,而且真正講起來,本來修學佛法,就是在世間上面,怎麼樣認得了煩惱,跳脫出來。那個時候像這些問題,你必定要認識得清楚,善巧思惟,然後你就忍受它,就忍受它。譬如說,我們現在隨便舉一兩個例子,我們常常去修學佛法 ,還會說,哎呀這樣做呀,不好意思呀,這樣做呀,這樣做是得罪人呀。大家注意呀,你不好意思的對象,不好意思的特質是什麼?假定是你把法擺在這兒衡量,我這樣做不如法不好意思,對。假定你不好意思,跟世間人來往,覺得你這樣做了以後,人家笑你不好意思,錯!同樣的,所以得罪不得罪,你看看,你得罪的佛菩薩。你得罪了人呀,往往佛菩薩歡喜,反之,你不得罪人呀,往往佛菩薩在那裡難過,這兩者當中,我們應該有所取捨。當然做得好的話,兩者都好,皆大歡喜,做得不好,兩者都壞,這個時候,我們必定應該呀如理取捨,這個概念是非常重要,非常重要。好!進一步呢,就是眼前我們做很多事情的時候覺得,這樣做的時候,要處處地方要顧慮一個問題,目的幹什麼的?應善思擇而忍受之。
【威儀處者,行住坐臥是四威儀,第一第三晝夜恆時,從諸障法淨修其心,由此生苦悉當忍受,終不非時 脅著床座 草敷葉敷。】
呀,威儀處,就是我們的行住坐臥,這是一天無非是這個。第一第三是什麼?行跟坐,這個時候啊,不管是白天 ,是晚上呀,哪,你應該努力的,幹什麼呢?依法來進修,是,依法進修。這個時候要忍受,千萬不要非時去睡覺, 就這樣,說的確的,古人呀,他晚上睡覺,就是中夜,從十點鐘開始到兩點鐘,只睡四個鐘頭。現在我還是看見這種 ,啊,我們現在睡覺的時間的確已經夠多啦,然後中午還要睡這麼個久,打了板啦還爬不起來。這個事情呀是並不太 強迫,可是大家必須注意,呀,就是就我們眼前的這種狀態當中,慢慢慢慢的處處地方不斷的去改善它。現在,繼續 下去,呀,三百零二頁,上面講了威儀處,第三,下面呢就是那個最後一行,威儀處是講行住坐臥呀,什麼等等呀, 這個要忍。不過說到這個地方忍呀,注意呀,所以始終記著噢!這個次第,前面這個關鍵,他就告訴我們微漸修,漸 次修,尤其我們要把握住,剛開始的時候開始修,你不是說聽見了,哦,那我聽見啦,我今天晚上開始,我也晚上十點多睡覺,二點起來,這個不是呀,這個不是,啊,記得不記得,你隨意遇到一個,馬上去修的話,對你是不但沒有好處,一生善行終成過失,你必定要瞭解,它那個正確的內涵,然後呢?瞭解了以後,跟你現在相應的狀態,那麼從這個地方步步步步的深入,呀。這個點,不過反過來,我們不要說,既然如此的話是聽見啦,聽見啦,放在那裡不去管它那同樣的錯啦!放在那裡不去管它的話,那的確啊學到驢年也沒有用呀,驢年是,這個十二個生肖當中沒有驢年的,換句話說,你再修,修到哪一年啊就是在耳朵裡呀!始終是講講沒有用的。那麼這個情況就是說,我們現在,那天有位同修問我,他本身身體不大好,少睡了以後,總是精神沒有,那他怎麼辦?我就給他講,我自己的經驗,我剛開始的時候也是這樣,我固定的,那我這個倒是好,我一開頭的時候,就列定一個功課表,到那裡都是一樣 ,譬如說,我平常的時候,假定說,我是九點鐘睡,或者說乃至於早一點嘛,八點鐘就睡啦,我現在了解了這個道理以後,也絕不會說,一下擺在十點鐘,但是也絕不會說,停在那裡仍舊八點鐘,怎麼辦?變成功八點十分,這樣,然後呢?固定的,所以我,現在你看我房間裡,至少有二個鬧鐘,原因就在這個上面,呃。我這個手上的那個,它可以鬧五次,早上幾點鐘起來,我每次幾點鐘上殿,那一定要鬧的,然後呢?下午幾點鐘起來,傍晚工作到甚麼時候 ,睡覺的時候,我把那個鬧鐘的時間,從八點鐘移到八點十分,結果第二天,八點十分可以,不是說第三天馬上八點二十分,不,你擺在那裡,擺一個禮拜乃至半個月,一定要經過一段時候,可以啦,再提早十分鐘,再提早十分鐘,等到你提了三次,提早到八點半,停在那裡,暫時不要再前進,再過它一個月,乃至更長,你在這個時候,把你延長的那個時候,能夠作了適當的運用以後,繼續的來,變成九點鐘,乃至於這樣,如果你跑到那地方,覺得這地方有問題啦,停在那裡,但是不能退啊!這個很重要的一個原則,所以你只能進不能退的,一退,就完了,所以你進的時候你寧願慢,前面記得嗎?所以它告訴我們這個公案,像抓強盜一樣,現在抓什麼強盜呀?煩惱強盜,你不是一口氣猛追,你慢慢的來,你反正我總歸老跟著你後面,這樣,總歸有一天要把那個強盜把他抓到為止,不能停。現在我們對這件事情亦復如是,當然,對自己的睡眠是如此,其他的亦復如此,再下面。
【攝法處者。】
我們修行的時候,攝受,我們現在在這地方攝受法,世間的是攝受的非法世間。為了要修學佛法,我們要攝受佛法,應該受這些苦,換句話說應該做的,分成下面七樣東西,這個是出在,瑜伽師地論上面,第一個:
【供事三寶。】
很重要,這個就是修行。不但在家人要,我們出家人更要,他在家是業餘的都要,我們出家了居然不要了,這個話怎麼說呀?所以從我們早晨上殿,過堂開始,任何一個行為,記住,我跑到這地方來什麼呀?如法供養,然後呢?打掃殿堂廁所等等,每一個地方,乃至於每一個小地方,譬如吃飯,不要說,反正大家拿起來嘛就吃啦,等一下你這麼念了個半天冷啦,不,不是,你要嫌它冷,嫌它暖,跑到家裡去。你你有病,老啦,是,這個是,一定要佛,告訴我們的佛制,佛制為什麼要聽呢?因為他是完全如理如法的瞭解的,跑到這裡一切都是什麼?供事三寶,或者是有上供養,或者是無上供養,或者是事的供養,或者是法的供養,然後呢?
【供事尊長。】
因為我們現在真正修學佛法,是跟誰學,就是跟師長,而真正最重要的修學必定要這個善知識。所以這個第二個 。然後呢?第三呢:
【諮受諸法。】
你為什麼跑到這地方來,為什麼要親近善知識,不是跟他結交一個朋友,而要了解佛法,什麼是如理的,什麼是如理的。我現在啊就深深的有一個感覺,啊,我最後幾年,因為接近了幾個大善知識以後,我才發現,的的確確的,這個真正接近善知識的話,這個跟我們現在差得十萬八千里。啊,我們現在呀,像小孩一樣,哎唷,要哄個半天哪,然後如果師長呀,稍微勉強你一點呀,自己憋著個嘴巴,不曉得到什麼地方去啦,這完全不相應,跟法一點不相應。我所看見的話,一直到後來凡是老師隨便一句話,他只要說出來,不管它輕輕鬆鬆,我一定要盡我最大努力去做到,有的時候,他對我的說明,乃至於指責什麼等等,儘管有的時候,我自己覺得,咦,我合理,剛開始的時候,我還自己覺得合理,現在不,完全反過來,理路上面至少,我做是做不到,開始我心裡面很清楚很明白。這個情況必定要知道,我們跑到這裡來幹什麼?呃,要受法,你要受法,必定要有一個什麼條件呢?這個條件就是你呀,要把握住這個原則,然後一心恭敬的來求,一心恭敬的來求,這樣,否則的話,沒辦法,我曾經遇到過,這種事情啊不止遇到過一次,經常遇到的,一個典型的例子,很多人呀,現在覺得,哎唷,佛法好啊,好的不得了,是,但是呢,現在這個世間呀,要想呀這個修呀,很困難,而且不修呀,也不行,這也完全正確。所以呢,最後是念佛,的的確確也是最好,然後呢?念佛了以後,怎麼個念法呀,你趕快告訴我們怎麼得到一心不亂。然後你就告訴他呀,是,唔,如果說你已經宿生有善根呀,能夠很快念,那的確的,你不要去管他,但極大部份人實際上呢,不是的,呀,那時候你怎麼辦呢?就告訴他這個道理,他聽了以後呀就覺得,這個也不對,那個也不對,這樣,實際上這種情況什麼呀,他弄錯啦,他弄錯啦,當然,這個在家人,它本來就是呀!業餘性質,種點善根。現在我們到這裡來,一定要知道,我們跑到這裡來幹什麼呀?要受這個佛法,要這個接受這個佛法,你的的確確呀,要一心一意的深入。就算我們現在條件不夠,或者年紀大啦,或者有病,至少有一件事情要做得到的,這個心呀,這個心呀,不要退怯,很重要呀,這最重要的一點,說:「是的,我現在有這個條件的限制,但是我心裡面一定要還是努力。」不但如此,更應該警告自己,那是我現在的感覺,所以我常常說,我不如你們的原因哪,這樣,我雖然年紀老啦,我就覺得你看,那些你們這些同學,都是善根比我足呀,那麼勤勤懇懇呀!我的條件不夠,老啦,假定我現在心裡上面,還不努力建設呀!還為自己啊躲在這個軟暖習氣屋子裡的話,養成功這個,這個就是我們的業,下一世來的時候啊,嘿它自然而然這個業就現起,前面說的很清楚。呀,所以我儘管做不到,可是我心裡告訴它,我一定要做到它,一定要做到它,一定要做到它,你能夠這樣的策勵自己的話,外面這個緣適當的時候,你就做到了。否則的話呢,現在我們心裡心裡面先打退堂鼓來,種種地方找那個推,環境逼在那裡沒有辦法,等到一換一個環境的話,你就完啦。就是為什麼現在那個情況,有很多「再來人」,他心裡面如果說有這個堅強的力量的話,他第二次跑到這個環境當中,他看看,耶,那很多世間事情,不一定動得了他。反過,反過來,因為他心裡面一向呀,就是這種心裡存好,我們不要說,從前生到這一生,就我們眼前來說吧,儘管我們現在,譬如說,坐是坐在這個地方,心裡面呀,也在那裡盤算,噢,今天假期啦,心裡想想,哎呀!假期快來啦,在假期裡面,我要怎麼怎麼,想了一大堆,啊想了一大堆,所以等到一到假期呀,那個佛法是跑到九霄雲外,碰到什麼就沾到什麼,不曉得跑到那裡去啦,我想我們人人都有這個經驗吧?反過來,呃,假期來啦,喔,趕快,這個,在這個開學的當中,師友大家看見得來,有這個環境,假期來的話,哦,千萬不要為它所轉去,心裡面先打好了氣,不斷的打氣,然後到了假期的話,別人哪,說,今天放假啦,等不到明天,我是今天放假啦,今天至少我還不離開呀,最快我要到明天走,乃至於到後天走,心裡面就完全不一樣,那跑到外面去的話,這個境界呀,緣碰見啦,它就生起來,唔,我在這地方學的這個東西對治,現在正用上,唔,就是這樣。所以你這地方,一定要瞭解,我到這地方幹什麼的?為什麼要不忙世間的,而來供事三寶?為什麼不自己供養了,供養尊長?跑到這地方來?諮受諸法。下面呢:
【既諮受已為他廣說。】
因為我們現在這個地方,學的什麼?忍辱波羅蜜多,這是大乘之法,所以不但自己了解,而且要廣為他說。不過這個廣為他說,注意喔,你自己要了解啦,了解的什麼?了解的法喔,了解這個法的義啊,不是了解這個名喔。單單這個名的話,是,還是有它用場的,可是這個名解決不了問題。既然我們現在真心要解決問題,要從這個名字,說名句文身所指的真正的內涵。至少在這個情況之下,你呀,體會到一點,能夠在煩惱上面,不被它轉得七葷八素,那個時候,你把不被轉的這個經驗告訴別人,那才是真正的說,這是我們要了解的。下面是:
p. 303
【大音讚誦,獨處空閒無倒思惟。】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80
- 文章: 33485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第128卷 A面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第128卷 A面
日常法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 303
【大音讚誦,獨處空閒無倒思惟。】
啊這個是第五啊!第五是說那個修這個,這個,真正啊譬如說我們上殿、過堂等等啊,那個時候啊!要讚歎也好 、讀誦也好,啊這個也是一樣,譬如說我像剛才說的我以前那個毛病覺得,哎呀!這那個聲調太高上不去,啊!不過 現在倒是事實,我平常早晨上早殿,剛開始來的時候啊,還是唸出來,現在我經常都很少出聲,啊這一點啊,我要特 別跟大家說的。我現在很清楚,我平常這個目前的狀態是每況愈下,只有一個時候,我就一跑到課堂裡面就提起全部 精神來了,下來了以後,平常的啊常常氣都透不過來這個感覺,啊雖然哪,好幾位,啊告訴我早晚課不要上,我覺得 這是啊難得的一個機會,至少我在這個地方的殿堂上面拜,至少呢?嘴巴上面唸不出來,要留給大家同學的話,我心 裡要跟著緣,這個特別大家說明一下,在你們啊,年輕的時候,我儘量的建議大家,像我這樣,這樣年紀大了以後, 我還不鬆,輕輕放過,我覺得歲月無多啊!讓那個歲月啊,攤在那個床上攤掉的話,是對於,太對不起這個佛法,也 太對不起我自己啊!所以我寧願站在那裡跌倒,跌倒在那大殿上面,我覺得跌倒了以後我啊,到了極樂世界來拜這個 骨頭,那個遠比啊,在床上養得胖胖的,到了地獄來呀,來打它來得好的很多,這一點大家注意啊!這個,下面呢? 獨處空閒是無倒思惟。再下面就是第六個,平常的時候啊,真正修學佛法的時候啊!最怕雜染,是啊最怕雜染,所以 啊,好歡喜大家在一塊兒的,這完全是不相應的,只有一個情況,為了諮詢佛法,為了探討佛法,那個時候他必須要 一起,這個有它的特殊的功效,然後呢?住在一塊兒的依眾靠眾,那個是,但是呢在這種情況之下,大家為法而增上 ,所以說真正啊努力的時候啊,那個是這樣做法。那麼在那裡幹什麼呀?不是叫你一個人獨處空閒在那裡睡大覺啊, 「無倒思惟」,要腦筋裡面就是這樣,那個包括了修習很多各式各樣的,啊。
【修習瑜伽作意所攝若止若觀。】
啊那麼修習瑜伽作意,瑜伽是相應意,啊所以僅事理等等,那麼現在我們聽懂了,說如果在那聽,那麼從這個怎 麼從這個名字上面了解這個義理,了解義理,怎麼從這個不相應的染污法上面根據這個義理,轉變成功如理的這方面 ,這個叫做啊瑜伽,就是跟法相應,以前是跟非法相應,這個一定要經過正確的認識,然後去修習,啊這個時候啊叫 作意,要思惟觀察。那麼這個裡邊有二部份,屬於止的、觀的一共七個這個叫:
【為七攝法。】
這就是我們正修行的。前面這東西啊,依止處啊,攝法處啊,威儀處啊這是前行,換句話說準備工作,我們真實 修學的就是那一條,這個啊有很多條件、困難要克服,所以:
【於此劬勞所生眾苦悉當忍受。乞活處者,剃鬚髮等誓受毀形,受持裁染壞色之衣,從其一切世間遊涉兢 攝住故別 行餘法,捨務農等從他所得而存濟故,依他存活,不應受用集所獲故,盡壽從他求衣服等,斷穢行故,盡壽遮止人間 諸欲,捨離歌舞笑戲等故,及離與諸親友同齡歡娛等故,盡壽遮止人間嬉戲,為七乞活,由依此等所生眾苦應當忍受 。】
這個也是七種,就是我們的生活的方式,是我們現在修行啊還要這個身體,這個身體要養活它,那麼,所以他下 面告訴我們,我們現在啊!幹什麼?不是為了這個我啊,不是為了這個壞聚啊,啊這個東西啊!在這個身上面色殼子 上面做功夫,真實了解他的虛假,所以啊剃除鬚髮,不要說外面這東西一切都丟掉了,連他身體上自己有的東西啊, 頭髮剃的光光的,什麼都沒有。啊誓受毀形喔,注意喔,誓願的,哎呀!現在受這個。然後呢?所以受持,我們真正 受持的啊就是呀,裁染壞色之衣,這個大家都了解的。換句話說,對於世間一切東西的話,那怕這個顏色本身啊,一 定要是壞色,壞色,那個正色不用的,啊那麼,從本來以前啊忙世間的啊大家一起,這些東西啊,統統捨棄,統統捨 棄,別行餘法,跟那個世間完全不一樣的,這點我們必定要把握得住,所以在這個上面啊,在家的如果想真正修學的 話,那麼慢慢慢慢的遠離,不要說:呀這個也少不了啊!那個也少不了啊!出了家了,更是注意,你出家真正的不要 說,哎呀!這個也不好意思,那個也不好意思,那個,出家完全錯了,出家完全錯了,出家真正的目的幹什麼呢?耶 就是這樣做,這樣做,如法去做,啊這樣就夠意思,那樣才夠意思,你要這樣想,啊對啦,以前一天到晚忙啊,攀那 個世間的啊,耶這種交情,現在要跟佛菩薩談交情了,嗯佛菩薩告訴我怎麼做,我要怎麼做,這個,啊所以這行別餘 法。然後呢?下面這些告訴我們就這樣,捨務農等從他所得而存濟活,啊所以呀,我們的種植啊或者什麼等等啊,都 是啊不要,討什麼,那得到什麼就吃什麼,啊有什麼就用什麼,不應受用集所獲故,啊還有呢,這東西啊,他們送來 了以後,或者是自己想辦法,或者這個都不應該受用,都不應該受用。啊盡壽從他求衣食等,斷穢行故,還有呢?這 個盡壽啊樣樣東西,都是啊!從樣樣東西,吃的也好,穿的也好,如果說你不要這樣去做的話,自己啊,努力去弄的 話,這個啊都是啊不清淨的穢行,穢行。所以啊,現在啊,有很多這種概念,說起來是很有意思,啊!我將來要修行 的,怎麼辦,先賺一筆錢擺在銀行裡邊,然後去出家,耶你如果是在家人這倒是個好辦法,你先賺了一筆錢,然後呢 ?我啊,好,我還是個在家,那個對的,因為我不必再為這個忙,如果出家的話完全這一回事,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 ,絕對沒有說賺了一筆錢存在銀行裡,一刀兩斷,就這個樣,統統捨掉了,啊然後呢?到那個時候吃的幹什麼辦?討 啊!這個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啊典型的例子,啊這個是如法的,啊不過跑到這地方大家千萬注意啊,這個法,這是來 要求我們自己的,要求我們自己的,所以你常常記得這個話,不要看嗯這個人,那個人也錯了,啊他的對不對那是他 的事情,他是菩薩示現,就算他不是菩薩示現,你要修學佛法的,你自己說來批評別人對不對,那換句話說你有一個 標準在,那麼現在修學佛法的標準是什麼標準?這個我們要把握的住,修學佛法的真正的標準是:淨化自己煩惱,現 在你在這裡管他這個長這個短,請問這是如法還是煩惱,如法嗎?煩惱嗎?你一想曉得,啊這個不如法,這個是煩惱 之法,所以,不,別人怎麼樣不管,要了解這個道理是反過頭來照顧自己,除非是說大家同,同修,像我們這個環境 ,大家曉得的,那個時候的的確確,我們容或有這種情況之下,我們也靠朋友來那個諫勸,我們旁邊的人也諫勸,是 那個時候曉得的,我們大家同修,因為我自己一個不小心的話,唷為他拉去了,那個時候靠師長策勵我,所以同樣的 我看見那個同修,我對他非常好,那個時候告訴他,某人啊!你這樣錯啦!嗯所以佛法裡面有如法的諫勸,可是那個 諫勸一定是什麼啊?像剛才說的,就是你的的確確你自己啊是一番善意告訴他,如果說我們啊是非莫辨的話,那個絕 對不是佛法。佛法是智慧之法,所以辨那個是非要清楚,啊根本在什麼地方?所以說,譬如說,剛才說如果說外面這 一些東西,我們還是辨,辨了以後,緊跟著自己腦筋上面策勵的什麼?說哪一個對,哪一個不對,我應該走對的,所 以啊,我淨化我自己心裡的煩惱,然後淨化了以後憐憫他,你進一步幫助他,你絕對不會責備他,啊絕對不會責備他 ,所以持戒而覺得自己持戒,覺得人家不對,錯了,如果說我們在共同的圈子當中,然後呢?這個某人不對,那個時 候,如果說你看見他不對,你心裡面啊厭惡,瞋,那個時候你首先了解,對不起,我自己已經在煩惱當中,先把這個 弄好,那時候你都不能開口,啊如果那個自己不是的,哎呀!他是個很好的人,一個不小心,那時候他這麼好我就勸 他,說某人啊,你這個不對,這樣的,每一個地方,你必定要辨別的很清楚,啊所以把握得住這個原則,這一點啊我 們這順便一提,啊這個上面有好,很多一條一條啊我們也不必細說,不必細說,所以啊凡是,凡是這個世間的一切東 西啊,所以鄉里國土,這種東西都是這個樣的,哎呀!這麼這個出了家了啊,還是啊以前的老朋友一大堆,乃至於家 裡的人啊什麼等等啊,牽牽連連啊,那真是不可以。啊那麼同時我也想起了,我昨天為什麼特別說:以後凡是有人來 找我的話,請你們任何一位都注意,啊請他到客堂,然後我去,除非熟人,這個我告訴你一件事情,離開現在已經二 十年了,那時候我剛出家,住在同淨蘭若,那有一天,我那個妹妹跟妹夫他們夫妻兩個來看我,那是從小我把他帶大 的,也可以這麼說,那時正好生了一個病,從來我出了家以後,我到那裡去根本不告訴他們,他也從來找不到我,啊 那麼那次因為動手術啊,割胃,法師就說耶這個大事情,你應該寫個信告訴你叔叔一聲,好好好,那我就告訴他,耶 我叔叔聽見了,曉得我在那裡了馬上趕得來,因為這樣的因緣啊,一住住了好幾個養好了,他們來看我,看我,那時 候啊,我就隨便的啊讓他倆個人,我覺得這種情況之下啊,讓他們進來嘛,就跑到我房間裡,然後呢當時法師也沒說 什麼,完了以後他跟著說:剛才誰在你房裡?這樣,啊我說:妹妹,啊我曉得他的意思,啊妹夫,嗯戒律上面有沒有 告訴你,這個啊女性哪一種例外的啊,他沒有講別的了,我到現在一直深深的警惕這個話,他並沒有告訴你,乃至於 母親,女性,他只是說,嗯我們應該界線劃到什麼地方,這是眼前這個環境是如此,啊我們不要太忽視這個環境,可 是我們啊,能夠做得到的地方儘量做得到,這點我這地方呢順便一提,因為我們無始以來的習染是非常厲害,非常厲 害,你不知不覺啊沾在那個地方的話啊,到那時候,他會發酵的,啊,所以常常記牢,那個廣告商那個辦法,嗯你很 討厭那個廣告,耶但是他就放在中間,明明曉得,這個廣告商也明明曉得你討厭他。但是他偏偏放進去,結果呢這個 廣告就偏偏有效,對不對?為什麼?就是你識田當中落下去了以後,一旦遇緣,如果你當時、事後沒有如法對治的話 ,它那個一旦那個種子下去了,到那時候就觸發這個緣的慧。所以,這個戒律上面啊,從很多微細的地方防啊,這有 這個特質,所以我們別看,啊好像這種很多小事情啊,實際上呢前面已經告訴我們,我們真正修的話,一定要從那個 小事情上修起,大的苦我們忍不住,小的地方,這樣,這個地方是順便一說,啊,那麼,這個就是啊什麼,嗯,第五 項,第五項,由這種生活的方式,所產生的種種的苦,啊這個苦有兩方面:生理的、心裡的,啊心裡的,譬如說我們 ,生理的這個容易了解,心裡的什麼呢?平常我們啊歡喜沒什麼事情啊,大家聊聊天,到那時絕對不可以,不可以, 那心裡面啊要阻止它,要阻止它。第六:
【勤劬處者,勤修善品,劬勞因緣所生眾苦悉當忍受。】
這個容易,真正要修這個容易懂,但是呢,文字容易懂啊,這可是做的時候很難啊,修行的時候啊要有勤精進, 修種種的善品,這個時候啊,有很大的苦,這個要忍受。最後。
【利有情處者,謂十一事。】
這個前面啊,在戒裡邊啊,攝有情戒當中十一條,十一條在這個戒波羅蜜最後那個小字,詳細說明,啊詳細說明 ,這裡我不細解釋了。
【從此生苦皆應忍受。】
嗯,第八。
【現所作處者,謂出家者,便有營為衣缽等業,諸在家者,則有無罪營農經商仕王等業,從此生苦悉當忍 受。】
我們做的事情,出家人啊有出家人的事情,在家人有在家的事情,雖然他什麼什麼?無罪營農,這是指在家人的 ,你還要忙你的仕農工商,但那,這個要什麼啊?清淨的,要無罪的,同樣的這個無罪二個字,對我們出家人也是一 樣,在佛世的時候,這個啊不必,因為那時候啊都是正法時期,眼前我們特別重要,這個兩個字特別重要,特別重要 ,啊,所以別,千千萬萬不要說,哎呀!人家怎麼做,是的,人家怎麼做,你自己那時候啊,自己問:「我跑得來是 學人家,還是學佛?」清楚極了,明白極了,所以你一定要注意,說:「我來幹什麼的?學佛的!」那不要說人家怎 麼做,啊我學佛的,人家也是學佛努力,比你強,啊你說:人家比我強我趕快努力,人家做得不如法你就記住,嗯我 是來學佛的,他不如法,我可不要學他,然後我學好了我要幫人家。你應該這樣去想,啊不要說:人家也馬馬虎虎, 我也馬馬虎虎,那你就完全錯了,完全錯、完全錯了,至少現在這個環境之下,特別注意是,因為這個環境非常惡劣 ,你要徹底的改過來,不可能,啊然後呢?在能力範圍之內,儘你的最大努力去做,事相上面這樣,然後呢心裡上面 告訴自己,我一定要百分之百的做到它,嗯該圓滿的功德,我一定要百分之百的圓滿,該斷除的是百分之百的斷除, 你心裡面應該百分之一百斬釘截鐵的一點都不留,這個心種很重要,你能夠這樣把那個心種擺在那裡,將來你遇見什 麼緣的話,他觸發的自然這個,所以我們不要一開始的時候,哎呀!馬馬虎虎啦,現在就這個樣啦,你心裡的種子就 是這個,所以記得啊,我前面告訴你們的這個十二因緣啊,就是我們修學佛法的鋼骨,用在濟度大家還是它,用在自 己身上,你時時刻刻體驗到,說:這個下一念、下一生、乃至於下一件事情,怎麼來的,都在這個上頭,就是說,你 前面先把那個種啊,已經擺在這裡,前面那個種是什麼?無明、行、識,這個識擺在那裡,以後你遇緣去滋長它的話 ,然後呢?這個識經過了愛、取的滋潤,下面生起來的就是它,下一生如此,下一念是如此,下一件事情是也是如此 。那麼,我們目前,雖然是如法修了還是集諦所攝,還記得吧!所以這個時候啊還是無明相應的,但是呢已經啊隨順 於智慧的,要破無明要見道以後的事情,見空性以後,所以現在我們啊處處地方告訴自己,現在這個心裡面,以前啊 ,啊處處地方馬馬虎虎,不如法的心念,現在一定要做到這個,這樣,你心裡面啊,是在,雖然還在無明當中,可是 隨順在善法的行,留下的識種子是這個東西,然後呢再遇見境界的時候,你仍舊是繼續不斷地觸發那個東西,我要努 力地去做,儘管我做不到,事相上面莫可奈何,但是啊,我盡我最大的努力,那個時候啊,你與善法欲相應的這個去 處理它,下面緊跟著來的就是那個果報是生生增上,啊修行修行,那就是修這個,這個我們務必要知道的,務必要知 道的,啊所以關於這一點的話啊!一條路--啊聽聞正法如理思惟,如理思惟另外叫無倒思惟,啊從反面來說,不要 錯,從正面來說,如理。平常我們經常這樣,然後呢?如果我們要想開口啊就談論這個問題,所以我特別讚歎,嗯你 們同學來問我,我總不嫌棄的,儘管我啊弄的一點氣力都沒有,嗯但是一談到法,我的氣力就來了,啊你們這個千萬 你們不要怕,我寧願在那裡講完了以後,把他倒在這個地上送到火葬場,哦我不願意啊在那裡享受那個舒服,嗯千真 萬確。我但願啊,諸位同修啊來幫忙我完成這個志願,那麼現在我們呢繼續說下去,啊這樣的八種。
【如是八處所生眾苦,隨何苦起,皆應別別精進不廢正趣菩提。】
嗯,這樣,上面是告訴我們的,這個八樣東西,就是啊說明我們修行的時候,哪!這個大別,不管他生什麼苦, 啊各別各別的這個苦來的時候,我們該怎麼辦啊,耶,下面,精進,精進兩個字啊去努力,而且要如法的努力,絕對 不要啊走錯,走錯是什麼呢?廢棄了正趣菩提了,換句話說,我們現在跑得來幹什麼!要走上那條菩提大道,要走上 去一定有一個特質--精進,關於這點啊,絕不能隨便的忽視廢棄。
【已正趣入不令成其退轉障礙,令意全無不喜而轉。】
啊那麼已經趣入的,那麼繼續的向上,千萬不要因為上面這種因緣啊使他產生障礙,乃至於使你退轉,下面有一 句話特別重要喔,行為上面是這樣,然後呢?意樂,心裡上面啊全無不喜而轉,這個是最重要的,所以啊,我們處處 地方啊要注意,做了一個東西以後啊,你要想一想,唉!這下我對,這下我對,儘管你沒有做得完全對,你說嗯,沒 有錯啊!但是我在每一步、每一步向上跨,所以我常常提醒自己,我是一個常敗將軍,人家說:百戰百勝,是啊,我 是百戰不退,一直打下去,然後呢?每打一次都敗,但是,我敗完了以後就快樂,啊我還在這兒打,這個啊我還在這 兒打,是愈打是愈快樂,是愈打愈快樂,我曉得這樣打下去,總有一天被我打勝,而且打的時候我也快樂,啊固然克 服了這個敵人啊快樂,我挨打的時候也快樂,為什麼啊?我並沒有啊被軟暖習氣所困啊,我是跟煩惱鬥啊,嗯,我正 在精進啊,因為精進所以挨打,嗯既然是挨打的話,我只要做對了,快樂,這個很重要,很重要,你能夠這樣的話, 你自然而然發現啊,並不困擾,並不困擾,這個說一件小小的有趣的事情,這種事情都是幫助我們策勵的喔!我記得 小的時候啊,嗯打防疫針,嗯,一看見那個針啊就害怕的要命,躲得遠遠的,呀誰都不敢去弄,嗯因為那時候啊,嗯 在學校裡邊啊,唷這個老師命令的去見了那個時候,要找一個藉口總是躲在後頭,啊一下有的這個地方不對,嗯小便 去了什麼,排在最後,還是逃不走,還是逃不走,唉唷痛得要命,咬緊了牙關,這樣來,嗯後來啊,我的先父他真好 ,啊他平常就跟我常常叫我唸這個儒家的書,後來他信佛了,那麼就跟我談起這個事情,嗯,對呀,就像剛才說的, 不管你逃也好或者弄也好,你總歸逃不了的,對不對?你咬緊牙關這麼去對,這樣,他,不管他怎麼說,我聽也聽的 很來勁,碰到那個時候啊,心裡面總歸不行,可是呢?他不停止他一直跟我打氣,唉打打打打後來我自己覺得啊,不 再他打了,我自己也在打,嗯慢慢慢慢慢後來居然這個我一生經驗當中最強烈的一次經驗,有一次,不是不曉得在幹 什麼?我就想,想起了這個念頭,對呀!我勇敢,我第一個來,然後呢咬緊牙關我不怕,這樣,結果居然一針打下去 的時候,不痛耶,哎呀!我心裡面高興了幾天,高興了幾天,以後我一生一直在受用這件事情,啊以後我就受戒去了 ,當然中間有很多這種事情啊,受戒去了,受戒那戒場上面啊有很多同修啊,唉唷看見了人家害怕得要命,又不能不 燒這個,我們現在的習慣啊,哎呀!然後呢?有一個人燒完了以後啊,他自己啊事前跨那個容器,燒完了以後一直叫 ,皺眉苦臉以後,那時候因為我已經有過這個經驗,有過這個體會,不是單單一次啊,不斷的體會,所以我心裡先想 ,唉,好呀,今天我在這個上面鍛鍊,我看看那個法華經上,藥王菩薩,他那個焚身那個故事,那我當然做不到,乃 至於焚指也做不到,可是這個我可以做得到,唉我覺得我沒別的供養,在這供養,我這麼大的身體,這麼一點點供養 ,啊這個我是難得的啊,我事先哪自己這麼想,也許拿現在的話來說,這種想法有點阿Q似的,但是這個妙不可言喔 ,我就這麼想,然後到那燒的時候,嗯,心裡面因為事先有準備啊,所以燒的時候啊,心裡這個心念非常之強烈,啊 愈想愈開心,愈想愈開心,愈想愈開心,剛剛燒的時候有點痛,等到你非常高興的時候,那個痛的感受就變得很微弱 了,有很多事情就這麼克服的,哦,乃至於後來啊,這個深一層的不說啊,你們不妨自己去試試看,啊所以,所以因 為這種經驗我才體會到,佛經上面有一個公案:佛啊,為了求一個,半個偈子,然後呢?捨頭目腦髓,其中有一件事 情啊,有一個羅剎說,他有半個偈子,佛要求,嗯求佛法哪那麼簡單的,那麼要怎麼辦呢?要證明你的誠心,怎麼證 明法呢?哪那古來的人啊要燃什麼等等,你現在也是這樣,身上挖一千個洞,把油灌在裡邊,你有這個誠心,我教你 ,然後,好啊來呀,就身上挖一千個洞,哎呀!那我們能夠想像嗎?絕不可能的,啊最後他因為得到了這個法,然後 呢?一心思惟這個法,得到無痛自定,你們好好的看看這段公案。當以前啊,我只是真正讚歎而已,嗯慢慢慢慢的我 可以體會得到,我但願你們啊慢慢的從這個上面去努力,你只要肯下這個功夫,你們一定會體會得到,那所以說這微 漸修,你只要小的地方你能夠注意的話,你了解他的特質在什麼地方,因你有了這個心,這個心它會強烈的告訴你, 對呀!對呀!然後呢?前面說的道理都來了,你眼,現世啊稍微呀做一點的小苦,將來這個無比的大勝利都來了,而 且你有了這個經驗啊,那很多苦來的時候啊,你才能夠擋得住,不但是啊不苦,而且是種快樂,這個都是千真萬確的 事實,所以說最後一句話,令意全無不喜而轉,做這件事情的時候,剛開始的時候說啊,安而行是做不到,那怎麼辦 呢?利、勉強二個字,你們啊,善巧的運用這個,平常的時候呢?你思惟它的利益,而然後做的時候呢,因為這個利 益的關係啊勉強他去做,做到後來,你安而行之,徹底安而行之的時候,你就是佛,嗯,我們就從這地方做起。
【◎ 第三引發思勝解忍中勝解之境。】
他上面解釋的這一點啊比較簡單,實際上呢?這一點最重要,最重要,同樣的,前面講那個啊,這個耐怨害忍跟 那個安受苦忍,告訴我們這個道理啊,都是怎麼去如法如理的思惟,如法思惟。
日常法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 303
【大音讚誦,獨處空閒無倒思惟。】
啊這個是第五啊!第五是說那個修這個,這個,真正啊譬如說我們上殿、過堂等等啊,那個時候啊!要讚歎也好 、讀誦也好,啊這個也是一樣,譬如說我像剛才說的我以前那個毛病覺得,哎呀!這那個聲調太高上不去,啊!不過 現在倒是事實,我平常早晨上早殿,剛開始來的時候啊,還是唸出來,現在我經常都很少出聲,啊這一點啊,我要特 別跟大家說的。我現在很清楚,我平常這個目前的狀態是每況愈下,只有一個時候,我就一跑到課堂裡面就提起全部 精神來了,下來了以後,平常的啊常常氣都透不過來這個感覺,啊雖然哪,好幾位,啊告訴我早晚課不要上,我覺得 這是啊難得的一個機會,至少我在這個地方的殿堂上面拜,至少呢?嘴巴上面唸不出來,要留給大家同學的話,我心 裡要跟著緣,這個特別大家說明一下,在你們啊,年輕的時候,我儘量的建議大家,像我這樣,這樣年紀大了以後, 我還不鬆,輕輕放過,我覺得歲月無多啊!讓那個歲月啊,攤在那個床上攤掉的話,是對於,太對不起這個佛法,也 太對不起我自己啊!所以我寧願站在那裡跌倒,跌倒在那大殿上面,我覺得跌倒了以後我啊,到了極樂世界來拜這個 骨頭,那個遠比啊,在床上養得胖胖的,到了地獄來呀,來打它來得好的很多,這一點大家注意啊!這個,下面呢? 獨處空閒是無倒思惟。再下面就是第六個,平常的時候啊,真正修學佛法的時候啊!最怕雜染,是啊最怕雜染,所以 啊,好歡喜大家在一塊兒的,這完全是不相應的,只有一個情況,為了諮詢佛法,為了探討佛法,那個時候他必須要 一起,這個有它的特殊的功效,然後呢?住在一塊兒的依眾靠眾,那個是,但是呢在這種情況之下,大家為法而增上 ,所以說真正啊努力的時候啊,那個是這樣做法。那麼在那裡幹什麼呀?不是叫你一個人獨處空閒在那裡睡大覺啊, 「無倒思惟」,要腦筋裡面就是這樣,那個包括了修習很多各式各樣的,啊。
【修習瑜伽作意所攝若止若觀。】
啊那麼修習瑜伽作意,瑜伽是相應意,啊所以僅事理等等,那麼現在我們聽懂了,說如果在那聽,那麼從這個怎 麼從這個名字上面了解這個義理,了解義理,怎麼從這個不相應的染污法上面根據這個義理,轉變成功如理的這方面 ,這個叫做啊瑜伽,就是跟法相應,以前是跟非法相應,這個一定要經過正確的認識,然後去修習,啊這個時候啊叫 作意,要思惟觀察。那麼這個裡邊有二部份,屬於止的、觀的一共七個這個叫:
【為七攝法。】
這就是我們正修行的。前面這東西啊,依止處啊,攝法處啊,威儀處啊這是前行,換句話說準備工作,我們真實 修學的就是那一條,這個啊有很多條件、困難要克服,所以:
【於此劬勞所生眾苦悉當忍受。乞活處者,剃鬚髮等誓受毀形,受持裁染壞色之衣,從其一切世間遊涉兢 攝住故別 行餘法,捨務農等從他所得而存濟故,依他存活,不應受用集所獲故,盡壽從他求衣服等,斷穢行故,盡壽遮止人間 諸欲,捨離歌舞笑戲等故,及離與諸親友同齡歡娛等故,盡壽遮止人間嬉戲,為七乞活,由依此等所生眾苦應當忍受 。】
這個也是七種,就是我們的生活的方式,是我們現在修行啊還要這個身體,這個身體要養活它,那麼,所以他下 面告訴我們,我們現在啊!幹什麼?不是為了這個我啊,不是為了這個壞聚啊,啊這個東西啊!在這個身上面色殼子 上面做功夫,真實了解他的虛假,所以啊剃除鬚髮,不要說外面這東西一切都丟掉了,連他身體上自己有的東西啊, 頭髮剃的光光的,什麼都沒有。啊誓受毀形喔,注意喔,誓願的,哎呀!現在受這個。然後呢?所以受持,我們真正 受持的啊就是呀,裁染壞色之衣,這個大家都了解的。換句話說,對於世間一切東西的話,那怕這個顏色本身啊,一 定要是壞色,壞色,那個正色不用的,啊那麼,從本來以前啊忙世間的啊大家一起,這些東西啊,統統捨棄,統統捨 棄,別行餘法,跟那個世間完全不一樣的,這點我們必定要把握得住,所以在這個上面啊,在家的如果想真正修學的 話,那麼慢慢慢慢的遠離,不要說:呀這個也少不了啊!那個也少不了啊!出了家了,更是注意,你出家真正的不要 說,哎呀!這個也不好意思,那個也不好意思,那個,出家完全錯了,出家完全錯了,出家真正的目的幹什麼呢?耶 就是這樣做,這樣做,如法去做,啊這樣就夠意思,那樣才夠意思,你要這樣想,啊對啦,以前一天到晚忙啊,攀那 個世間的啊,耶這種交情,現在要跟佛菩薩談交情了,嗯佛菩薩告訴我怎麼做,我要怎麼做,這個,啊所以這行別餘 法。然後呢?下面這些告訴我們就這樣,捨務農等從他所得而存濟活,啊所以呀,我們的種植啊或者什麼等等啊,都 是啊不要,討什麼,那得到什麼就吃什麼,啊有什麼就用什麼,不應受用集所獲故,啊還有呢,這東西啊,他們送來 了以後,或者是自己想辦法,或者這個都不應該受用,都不應該受用。啊盡壽從他求衣食等,斷穢行故,還有呢?這 個盡壽啊樣樣東西,都是啊!從樣樣東西,吃的也好,穿的也好,如果說你不要這樣去做的話,自己啊,努力去弄的 話,這個啊都是啊不清淨的穢行,穢行。所以啊,現在啊,有很多這種概念,說起來是很有意思,啊!我將來要修行 的,怎麼辦,先賺一筆錢擺在銀行裡邊,然後去出家,耶你如果是在家人這倒是個好辦法,你先賺了一筆錢,然後呢 ?我啊,好,我還是個在家,那個對的,因為我不必再為這個忙,如果出家的話完全這一回事,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 ,絕對沒有說賺了一筆錢存在銀行裡,一刀兩斷,就這個樣,統統捨掉了,啊然後呢?到那個時候吃的幹什麼辦?討 啊!這個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啊典型的例子,啊這個是如法的,啊不過跑到這地方大家千萬注意啊,這個法,這是來 要求我們自己的,要求我們自己的,所以你常常記得這個話,不要看嗯這個人,那個人也錯了,啊他的對不對那是他 的事情,他是菩薩示現,就算他不是菩薩示現,你要修學佛法的,你自己說來批評別人對不對,那換句話說你有一個 標準在,那麼現在修學佛法的標準是什麼標準?這個我們要把握的住,修學佛法的真正的標準是:淨化自己煩惱,現 在你在這裡管他這個長這個短,請問這是如法還是煩惱,如法嗎?煩惱嗎?你一想曉得,啊這個不如法,這個是煩惱 之法,所以,不,別人怎麼樣不管,要了解這個道理是反過頭來照顧自己,除非是說大家同,同修,像我們這個環境 ,大家曉得的,那個時候的的確確,我們容或有這種情況之下,我們也靠朋友來那個諫勸,我們旁邊的人也諫勸,是 那個時候曉得的,我們大家同修,因為我自己一個不小心的話,唷為他拉去了,那個時候靠師長策勵我,所以同樣的 我看見那個同修,我對他非常好,那個時候告訴他,某人啊!你這樣錯啦!嗯所以佛法裡面有如法的諫勸,可是那個 諫勸一定是什麼啊?像剛才說的,就是你的的確確你自己啊是一番善意告訴他,如果說我們啊是非莫辨的話,那個絕 對不是佛法。佛法是智慧之法,所以辨那個是非要清楚,啊根本在什麼地方?所以說,譬如說,剛才說如果說外面這 一些東西,我們還是辨,辨了以後,緊跟著自己腦筋上面策勵的什麼?說哪一個對,哪一個不對,我應該走對的,所 以啊,我淨化我自己心裡的煩惱,然後淨化了以後憐憫他,你進一步幫助他,你絕對不會責備他,啊絕對不會責備他 ,所以持戒而覺得自己持戒,覺得人家不對,錯了,如果說我們在共同的圈子當中,然後呢?這個某人不對,那個時 候,如果說你看見他不對,你心裡面啊厭惡,瞋,那個時候你首先了解,對不起,我自己已經在煩惱當中,先把這個 弄好,那時候你都不能開口,啊如果那個自己不是的,哎呀!他是個很好的人,一個不小心,那時候他這麼好我就勸 他,說某人啊,你這個不對,這樣的,每一個地方,你必定要辨別的很清楚,啊所以把握得住這個原則,這一點啊我 們這順便一提,啊這個上面有好,很多一條一條啊我們也不必細說,不必細說,所以啊凡是,凡是這個世間的一切東 西啊,所以鄉里國土,這種東西都是這個樣的,哎呀!這麼這個出了家了啊,還是啊以前的老朋友一大堆,乃至於家 裡的人啊什麼等等啊,牽牽連連啊,那真是不可以。啊那麼同時我也想起了,我昨天為什麼特別說:以後凡是有人來 找我的話,請你們任何一位都注意,啊請他到客堂,然後我去,除非熟人,這個我告訴你一件事情,離開現在已經二 十年了,那時候我剛出家,住在同淨蘭若,那有一天,我那個妹妹跟妹夫他們夫妻兩個來看我,那是從小我把他帶大 的,也可以這麼說,那時正好生了一個病,從來我出了家以後,我到那裡去根本不告訴他們,他也從來找不到我,啊 那麼那次因為動手術啊,割胃,法師就說耶這個大事情,你應該寫個信告訴你叔叔一聲,好好好,那我就告訴他,耶 我叔叔聽見了,曉得我在那裡了馬上趕得來,因為這樣的因緣啊,一住住了好幾個養好了,他們來看我,看我,那時 候啊,我就隨便的啊讓他倆個人,我覺得這種情況之下啊,讓他們進來嘛,就跑到我房間裡,然後呢當時法師也沒說 什麼,完了以後他跟著說:剛才誰在你房裡?這樣,啊我說:妹妹,啊我曉得他的意思,啊妹夫,嗯戒律上面有沒有 告訴你,這個啊女性哪一種例外的啊,他沒有講別的了,我到現在一直深深的警惕這個話,他並沒有告訴你,乃至於 母親,女性,他只是說,嗯我們應該界線劃到什麼地方,這是眼前這個環境是如此,啊我們不要太忽視這個環境,可 是我們啊,能夠做得到的地方儘量做得到,這點我這地方呢順便一提,因為我們無始以來的習染是非常厲害,非常厲 害,你不知不覺啊沾在那個地方的話啊,到那時候,他會發酵的,啊,所以常常記牢,那個廣告商那個辦法,嗯你很 討厭那個廣告,耶但是他就放在中間,明明曉得,這個廣告商也明明曉得你討厭他。但是他偏偏放進去,結果呢這個 廣告就偏偏有效,對不對?為什麼?就是你識田當中落下去了以後,一旦遇緣,如果你當時、事後沒有如法對治的話 ,它那個一旦那個種子下去了,到那時候就觸發這個緣的慧。所以,這個戒律上面啊,從很多微細的地方防啊,這有 這個特質,所以我們別看,啊好像這種很多小事情啊,實際上呢前面已經告訴我們,我們真正修的話,一定要從那個 小事情上修起,大的苦我們忍不住,小的地方,這樣,這個地方是順便一說,啊,那麼,這個就是啊什麼,嗯,第五 項,第五項,由這種生活的方式,所產生的種種的苦,啊這個苦有兩方面:生理的、心裡的,啊心裡的,譬如說我們 ,生理的這個容易了解,心裡的什麼呢?平常我們啊歡喜沒什麼事情啊,大家聊聊天,到那時絕對不可以,不可以, 那心裡面啊要阻止它,要阻止它。第六:
【勤劬處者,勤修善品,劬勞因緣所生眾苦悉當忍受。】
這個容易,真正要修這個容易懂,但是呢,文字容易懂啊,這可是做的時候很難啊,修行的時候啊要有勤精進, 修種種的善品,這個時候啊,有很大的苦,這個要忍受。最後。
【利有情處者,謂十一事。】
這個前面啊,在戒裡邊啊,攝有情戒當中十一條,十一條在這個戒波羅蜜最後那個小字,詳細說明,啊詳細說明 ,這裡我不細解釋了。
【從此生苦皆應忍受。】
嗯,第八。
【現所作處者,謂出家者,便有營為衣缽等業,諸在家者,則有無罪營農經商仕王等業,從此生苦悉當忍 受。】
我們做的事情,出家人啊有出家人的事情,在家人有在家的事情,雖然他什麼什麼?無罪營農,這是指在家人的 ,你還要忙你的仕農工商,但那,這個要什麼啊?清淨的,要無罪的,同樣的這個無罪二個字,對我們出家人也是一 樣,在佛世的時候,這個啊不必,因為那時候啊都是正法時期,眼前我們特別重要,這個兩個字特別重要,特別重要 ,啊,所以別,千千萬萬不要說,哎呀!人家怎麼做,是的,人家怎麼做,你自己那時候啊,自己問:「我跑得來是 學人家,還是學佛?」清楚極了,明白極了,所以你一定要注意,說:「我來幹什麼的?學佛的!」那不要說人家怎 麼做,啊我學佛的,人家也是學佛努力,比你強,啊你說:人家比我強我趕快努力,人家做得不如法你就記住,嗯我 是來學佛的,他不如法,我可不要學他,然後我學好了我要幫人家。你應該這樣去想,啊不要說:人家也馬馬虎虎, 我也馬馬虎虎,那你就完全錯了,完全錯、完全錯了,至少現在這個環境之下,特別注意是,因為這個環境非常惡劣 ,你要徹底的改過來,不可能,啊然後呢?在能力範圍之內,儘你的最大努力去做,事相上面這樣,然後呢心裡上面 告訴自己,我一定要百分之百的做到它,嗯該圓滿的功德,我一定要百分之百的圓滿,該斷除的是百分之百的斷除, 你心裡面應該百分之一百斬釘截鐵的一點都不留,這個心種很重要,你能夠這樣把那個心種擺在那裡,將來你遇見什 麼緣的話,他觸發的自然這個,所以我們不要一開始的時候,哎呀!馬馬虎虎啦,現在就這個樣啦,你心裡的種子就 是這個,所以記得啊,我前面告訴你們的這個十二因緣啊,就是我們修學佛法的鋼骨,用在濟度大家還是它,用在自 己身上,你時時刻刻體驗到,說:這個下一念、下一生、乃至於下一件事情,怎麼來的,都在這個上頭,就是說,你 前面先把那個種啊,已經擺在這裡,前面那個種是什麼?無明、行、識,這個識擺在那裡,以後你遇緣去滋長它的話 ,然後呢?這個識經過了愛、取的滋潤,下面生起來的就是它,下一生如此,下一念是如此,下一件事情是也是如此 。那麼,我們目前,雖然是如法修了還是集諦所攝,還記得吧!所以這個時候啊還是無明相應的,但是呢已經啊隨順 於智慧的,要破無明要見道以後的事情,見空性以後,所以現在我們啊處處地方告訴自己,現在這個心裡面,以前啊 ,啊處處地方馬馬虎虎,不如法的心念,現在一定要做到這個,這樣,你心裡面啊,是在,雖然還在無明當中,可是 隨順在善法的行,留下的識種子是這個東西,然後呢再遇見境界的時候,你仍舊是繼續不斷地觸發那個東西,我要努 力地去做,儘管我做不到,事相上面莫可奈何,但是啊,我盡我最大的努力,那個時候啊,你與善法欲相應的這個去 處理它,下面緊跟著來的就是那個果報是生生增上,啊修行修行,那就是修這個,這個我們務必要知道的,務必要知 道的,啊所以關於這一點的話啊!一條路--啊聽聞正法如理思惟,如理思惟另外叫無倒思惟,啊從反面來說,不要 錯,從正面來說,如理。平常我們經常這樣,然後呢?如果我們要想開口啊就談論這個問題,所以我特別讚歎,嗯你 們同學來問我,我總不嫌棄的,儘管我啊弄的一點氣力都沒有,嗯但是一談到法,我的氣力就來了,啊你們這個千萬 你們不要怕,我寧願在那裡講完了以後,把他倒在這個地上送到火葬場,哦我不願意啊在那裡享受那個舒服,嗯千真 萬確。我但願啊,諸位同修啊來幫忙我完成這個志願,那麼現在我們呢繼續說下去,啊這樣的八種。
【如是八處所生眾苦,隨何苦起,皆應別別精進不廢正趣菩提。】
嗯,這樣,上面是告訴我們的,這個八樣東西,就是啊說明我們修行的時候,哪!這個大別,不管他生什麼苦, 啊各別各別的這個苦來的時候,我們該怎麼辦啊,耶,下面,精進,精進兩個字啊去努力,而且要如法的努力,絕對 不要啊走錯,走錯是什麼呢?廢棄了正趣菩提了,換句話說,我們現在跑得來幹什麼!要走上那條菩提大道,要走上 去一定有一個特質--精進,關於這點啊,絕不能隨便的忽視廢棄。
【已正趣入不令成其退轉障礙,令意全無不喜而轉。】
啊那麼已經趣入的,那麼繼續的向上,千萬不要因為上面這種因緣啊使他產生障礙,乃至於使你退轉,下面有一 句話特別重要喔,行為上面是這樣,然後呢?意樂,心裡上面啊全無不喜而轉,這個是最重要的,所以啊,我們處處 地方啊要注意,做了一個東西以後啊,你要想一想,唉!這下我對,這下我對,儘管你沒有做得完全對,你說嗯,沒 有錯啊!但是我在每一步、每一步向上跨,所以我常常提醒自己,我是一個常敗將軍,人家說:百戰百勝,是啊,我 是百戰不退,一直打下去,然後呢?每打一次都敗,但是,我敗完了以後就快樂,啊我還在這兒打,這個啊我還在這 兒打,是愈打是愈快樂,是愈打愈快樂,我曉得這樣打下去,總有一天被我打勝,而且打的時候我也快樂,啊固然克 服了這個敵人啊快樂,我挨打的時候也快樂,為什麼啊?我並沒有啊被軟暖習氣所困啊,我是跟煩惱鬥啊,嗯,我正 在精進啊,因為精進所以挨打,嗯既然是挨打的話,我只要做對了,快樂,這個很重要,很重要,你能夠這樣的話, 你自然而然發現啊,並不困擾,並不困擾,這個說一件小小的有趣的事情,這種事情都是幫助我們策勵的喔!我記得 小的時候啊,嗯打防疫針,嗯,一看見那個針啊就害怕的要命,躲得遠遠的,呀誰都不敢去弄,嗯因為那時候啊,嗯 在學校裡邊啊,唷這個老師命令的去見了那個時候,要找一個藉口總是躲在後頭,啊一下有的這個地方不對,嗯小便 去了什麼,排在最後,還是逃不走,還是逃不走,唉唷痛得要命,咬緊了牙關,這樣來,嗯後來啊,我的先父他真好 ,啊他平常就跟我常常叫我唸這個儒家的書,後來他信佛了,那麼就跟我談起這個事情,嗯,對呀,就像剛才說的, 不管你逃也好或者弄也好,你總歸逃不了的,對不對?你咬緊牙關這麼去對,這樣,他,不管他怎麼說,我聽也聽的 很來勁,碰到那個時候啊,心裡面總歸不行,可是呢?他不停止他一直跟我打氣,唉打打打打後來我自己覺得啊,不 再他打了,我自己也在打,嗯慢慢慢慢慢後來居然這個我一生經驗當中最強烈的一次經驗,有一次,不是不曉得在幹 什麼?我就想,想起了這個念頭,對呀!我勇敢,我第一個來,然後呢咬緊牙關我不怕,這樣,結果居然一針打下去 的時候,不痛耶,哎呀!我心裡面高興了幾天,高興了幾天,以後我一生一直在受用這件事情,啊以後我就受戒去了 ,當然中間有很多這種事情啊,受戒去了,受戒那戒場上面啊有很多同修啊,唉唷看見了人家害怕得要命,又不能不 燒這個,我們現在的習慣啊,哎呀!然後呢?有一個人燒完了以後啊,他自己啊事前跨那個容器,燒完了以後一直叫 ,皺眉苦臉以後,那時候因為我已經有過這個經驗,有過這個體會,不是單單一次啊,不斷的體會,所以我心裡先想 ,唉,好呀,今天我在這個上面鍛鍊,我看看那個法華經上,藥王菩薩,他那個焚身那個故事,那我當然做不到,乃 至於焚指也做不到,可是這個我可以做得到,唉我覺得我沒別的供養,在這供養,我這麼大的身體,這麼一點點供養 ,啊這個我是難得的啊,我事先哪自己這麼想,也許拿現在的話來說,這種想法有點阿Q似的,但是這個妙不可言喔 ,我就這麼想,然後到那燒的時候,嗯,心裡面因為事先有準備啊,所以燒的時候啊,心裡這個心念非常之強烈,啊 愈想愈開心,愈想愈開心,愈想愈開心,剛剛燒的時候有點痛,等到你非常高興的時候,那個痛的感受就變得很微弱 了,有很多事情就這麼克服的,哦,乃至於後來啊,這個深一層的不說啊,你們不妨自己去試試看,啊所以,所以因 為這種經驗我才體會到,佛經上面有一個公案:佛啊,為了求一個,半個偈子,然後呢?捨頭目腦髓,其中有一件事 情啊,有一個羅剎說,他有半個偈子,佛要求,嗯求佛法哪那麼簡單的,那麼要怎麼辦呢?要證明你的誠心,怎麼證 明法呢?哪那古來的人啊要燃什麼等等,你現在也是這樣,身上挖一千個洞,把油灌在裡邊,你有這個誠心,我教你 ,然後,好啊來呀,就身上挖一千個洞,哎呀!那我們能夠想像嗎?絕不可能的,啊最後他因為得到了這個法,然後 呢?一心思惟這個法,得到無痛自定,你們好好的看看這段公案。當以前啊,我只是真正讚歎而已,嗯慢慢慢慢的我 可以體會得到,我但願你們啊慢慢的從這個上面去努力,你只要肯下這個功夫,你們一定會體會得到,那所以說這微 漸修,你只要小的地方你能夠注意的話,你了解他的特質在什麼地方,因你有了這個心,這個心它會強烈的告訴你, 對呀!對呀!然後呢?前面說的道理都來了,你眼,現世啊稍微呀做一點的小苦,將來這個無比的大勝利都來了,而 且你有了這個經驗啊,那很多苦來的時候啊,你才能夠擋得住,不但是啊不苦,而且是種快樂,這個都是千真萬確的 事實,所以說最後一句話,令意全無不喜而轉,做這件事情的時候,剛開始的時候說啊,安而行是做不到,那怎麼辦 呢?利、勉強二個字,你們啊,善巧的運用這個,平常的時候呢?你思惟它的利益,而然後做的時候呢,因為這個利 益的關係啊勉強他去做,做到後來,你安而行之,徹底安而行之的時候,你就是佛,嗯,我們就從這地方做起。
【◎ 第三引發思勝解忍中勝解之境。】
他上面解釋的這一點啊比較簡單,實際上呢?這一點最重要,最重要,同樣的,前面講那個啊,這個耐怨害忍跟 那個安受苦忍,告訴我們這個道理啊,都是怎麼去如法如理的思惟,如法思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