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題:中醫方劑---二陳湯
發 表 人:懸壺子
公告日期:2002-03-06 09:23:25
二陳湯
[組成藥物]
半夏、茯苓、陳皮、甘草、生薑。
[主治效能] 一切痰飲為病,咳嗽脹滿,嘔吐,惡心等。脾胃不和,痰飲諸症。
[運用經驗] 本方作用具有鎮靜呼吸中樞,解除支氣管痙攣,使咳嗽輕微,間接使氣管分泌物減少,且有健胃祛痰作用,視病情可酌加他藥應用。
二陳湯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6
- 文章: 33490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二陳湯
二陳湯(除痰之劑)
總 結:溼痰
編 號:001
組 成:半夏、陳皮、茯苓、甘草。
主 治:治一切痰飲為病,欬嗽脹滿,嘔吐噁心,頭眩心悸。
加 減:1.風痰:加南星、白附、皂角、竹瀝。
2.寒痰:加半夏、薑汁。
3.火痰:加石膏、青黛。
4.濕痰:加蒼朮、白朮。
5.燥痰:加栝蔞、杏仁
6.食痰:加山查、麥芽、神麴。
7.老痰:加枳實、海石、芒硝。
8.氣痰:加香附、枳殼。
9.痰在皮裏膜外:加白芥子。
10.四肢痰:加竹瀝。
歸 經:此足太陽明葯也。
方 義:1.半夏:辛溫体滑,性燥,行水利痰為君。
2.痰因氣滯,氣順則痰降,故以橘紅利氣。
3.痰由濕生,濕去則痰消,故以茯苓滲濕為臣。
4.中不和則痰涎聚,又以甘草和中補土為佐。
變化方:1.六君子湯:本方加人參、白朮。治氣虛有痰。
2.陳皮半夏湯:本方去茯苓、甘草。
3.桔梗半夏湯:上方加桔梗。
4.半夏茯苓湯:本方去陳皮、甘草。
5.小半夏加茯苓湯:上方加生薑。並治水氣嘔惡。
6.茯苓半夏湯:本方加黃芩。治熱痰。
7.二陳加梔連生薑湯:本方加黃連、梔子、生薑。治膈上熱痰,令人嘔吐。
8.砂枳二陳湯:本方加砂仁、枳殼。行痰利氣。
9.導痰湯:本方加星、枳實。治頑痰膠固。非二陳湯所能除者,再加菖蒲,
治驚悸健忘,怔忡不寐。
10.順氣導痰飲:導痰湯加木香、香附。治痰結胸滿,喘欬上氣。
11.本方加枳實、菔子、山查、神麴、栝蔞。治食積痰嗽發熱。
12.加味二陳湯:本方加蒼朮、枳殼、片子薑黃。治痰攻眼腫,併酒家手臂重痛
麻木。
13.溫中化痰丸:本方除甘草,加乾薑、薑汁糊丸。治胸膈寒痰不快。
14.三聖丸:本方除茯苓、甘草,加黃連、麴糊丸,薑湯下治痰火嘈雜,心懸如飢。
15.橘皮湯:單用陳皮生薑。治乾嘔噦,及手足厥者。
16.生薑半夏湯:單用半夏、薑汁治似喘不喘,似嘔不嘔,似噦不噦,心中憒憒然
無奈者。
17.消暑丸:本方半夏醋煮,除陳皮,薑汁丸。
煎服法:加薑煎。
來 源:局方
醫方集解 清朝 汪昂
總 結:溼痰
編 號:001
組 成:半夏、陳皮、茯苓、甘草。
主 治:治一切痰飲為病,欬嗽脹滿,嘔吐噁心,頭眩心悸。
加 減:1.風痰:加南星、白附、皂角、竹瀝。
2.寒痰:加半夏、薑汁。
3.火痰:加石膏、青黛。
4.濕痰:加蒼朮、白朮。
5.燥痰:加栝蔞、杏仁
6.食痰:加山查、麥芽、神麴。
7.老痰:加枳實、海石、芒硝。
8.氣痰:加香附、枳殼。
9.痰在皮裏膜外:加白芥子。
10.四肢痰:加竹瀝。
歸 經:此足太陽明葯也。
方 義:1.半夏:辛溫体滑,性燥,行水利痰為君。
2.痰因氣滯,氣順則痰降,故以橘紅利氣。
3.痰由濕生,濕去則痰消,故以茯苓滲濕為臣。
4.中不和則痰涎聚,又以甘草和中補土為佐。
變化方:1.六君子湯:本方加人參、白朮。治氣虛有痰。
2.陳皮半夏湯:本方去茯苓、甘草。
3.桔梗半夏湯:上方加桔梗。
4.半夏茯苓湯:本方去陳皮、甘草。
5.小半夏加茯苓湯:上方加生薑。並治水氣嘔惡。
6.茯苓半夏湯:本方加黃芩。治熱痰。
7.二陳加梔連生薑湯:本方加黃連、梔子、生薑。治膈上熱痰,令人嘔吐。
8.砂枳二陳湯:本方加砂仁、枳殼。行痰利氣。
9.導痰湯:本方加星、枳實。治頑痰膠固。非二陳湯所能除者,再加菖蒲,
治驚悸健忘,怔忡不寐。
10.順氣導痰飲:導痰湯加木香、香附。治痰結胸滿,喘欬上氣。
11.本方加枳實、菔子、山查、神麴、栝蔞。治食積痰嗽發熱。
12.加味二陳湯:本方加蒼朮、枳殼、片子薑黃。治痰攻眼腫,併酒家手臂重痛
麻木。
13.溫中化痰丸:本方除甘草,加乾薑、薑汁糊丸。治胸膈寒痰不快。
14.三聖丸:本方除茯苓、甘草,加黃連、麴糊丸,薑湯下治痰火嘈雜,心懸如飢。
15.橘皮湯:單用陳皮生薑。治乾嘔噦,及手足厥者。
16.生薑半夏湯:單用半夏、薑汁治似喘不喘,似嘔不嘔,似噦不噦,心中憒憒然
無奈者。
17.消暑丸:本方半夏醋煮,除陳皮,薑汁丸。
煎服法:加薑煎。
來 源:局方
醫方集解 清朝 汪昂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6
- 文章: 33490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二陳湯
二陳湯〔濕痰,局方〕
治一切痰飲為病,欬嗽脹滿,嘔吐惡心,頭眩心悸。{脾虛不能健運,則生痰飲,
稠者為痰,稀者為飲,水濕其本也,得火則結為痰,隨氣升降,在肺則欬,在胃則嘔,
在頭則眩,在心則悸,在背則冷,在則脹,其變不可勝窮也。}
半夏〔薑製二錢〕、陳皮〔去白〕、茯苓〔一錢〕、甘草〔五分〕、加薑煎。
{薑能制半夏之毒,陳皮半夏貴其陳久,則無燥散之患,故名二陳。}
治痰通用二陳,風痰加南星白附皁角竹瀝,寒痰加半夏薑汁,火痰加石膏青黛,
溼痰加蒼朮白朮,燥痰加栝蔞杏仁,食痰加山查麥芽神麴,老痰加枳實海石芒硝,
氣痰加香附枳殼,痰在皮裏膜外,加白芥子,四肢痰加竹瀝。此足太陰陽明藥也,
半夏辛溫體滑,性燥,行水利痰為君,痰因氣滯,氣順則痰降,故以橘紅利氣,
痰由溼生,溼去則痰消,故以茯苓滲溼為臣,中不和則痰涎聚,
又以甘草和中補土為佐也。{經曰,有痰而渴,宜去半夏,代以貝母栝樓,吳鶴皋曰,
渴而喜飲水者易之,渴而不能飲水者,雖渴猶宜半夏也,此濕為本,熱為標,
濕極而兼勝已之化,非真象也,按貝母寒潤主肺家燥痰,半夏溫燥主脾家濕痰,
雖俱化痰,而寒溫燥潤各異,脫或誤施,貽害匪淺,用者宜審之,有血不足,
陰火上逆,肺家受傷,肅清之令不得下行,由是津液渾濁,生痰不生血者,名燥痰,
當用潤劑,如地黃門冬枸杞之類,滋陰降火,而痰自清,若投二陳,立見危殆,
有痰飲流入四肢,肩背痠痛,手足罷軟,誤以為風,則非其治,宜導痰湯,
加木香薑黃,大凡痰飲變生諸證,當以治飲為先,飲消則諸證自愈,如頭風眉稜骨痛,
投以風藥不效,投以痰藥見功,又如眼赤羞明,與之涼藥不癒,投以痰劑獲愈,
凡此之類,不一而足,有人坐處吐痰滿地,不甚稠粘,只是沫多,此氣虛不能攝涎,
不可用利藥,宜六君子加益智仁一錢以攝之。}本方加人參白朮,名六君子湯,
治氣虛有痰,本方去茯苓甘草,名陳皮半夏湯,再加桔梗,名桔梗半夏湯,
本方去陳皮甘草,名半夏茯苓湯,再加生薑,名小半夏加茯苓湯,
〔金匱〕並治水氣嘔惡,本方加黃芩,名茯苓半夏湯,〔宣明〕治熱痰,
本方加黃連梔子生薑,名二陳加梔連生薑湯,治膈上熱痰,令人嘔吐,去生薑,
治嘈雜,本方加砂仁枳殼,名砂枳二陳湯,行痰利氣,本方加膽星枳實,名導痰湯,
治頑痰膠固,非二陳所能除者,{加膽星以助半夏,加枳實以成衝牆倒壁之功。
}再加菖蒲治驚悸健忘,怔忡不寐,導痰湯加木香香附,名順氣導痰湯,治痰結胸滿,
喘欬上氣,本方加枳實、栝蔞、菔子、山查、神麴、治食積痰嗽發熱,
本方加蒼朮、枳殼、片子薑黃、名加味二陳湯,〔仁齋〕治痰攻眼腫,
併酒家手臂重痛麻木,本方除甘草,加乾薑薑汁糊丸,名溫中化痰丸,
〔寶鑑〕治胸膈寒痰不快,本方除茯苓甘草,加黃連、麴糊丸、薑湯下、名三聖丸,
治痰火嘈雜,心懸如飢,單用陳皮生薑,名橘皮湯,〔金匱〕治乾嘔噦,及手足厥者,
單用半夏薑汁,名生薑半夏湯,〔金匱〕治似喘不喘,似嘔不嘔,似噦不噦,
心中憒憒然無奈者,本方半夏醋煮,除陳皮薑汁丸,名消暑丸。{見暑門}
醫方集解原文 清朝 汪昂
治一切痰飲為病,欬嗽脹滿,嘔吐惡心,頭眩心悸。{脾虛不能健運,則生痰飲,
稠者為痰,稀者為飲,水濕其本也,得火則結為痰,隨氣升降,在肺則欬,在胃則嘔,
在頭則眩,在心則悸,在背則冷,在則脹,其變不可勝窮也。}
半夏〔薑製二錢〕、陳皮〔去白〕、茯苓〔一錢〕、甘草〔五分〕、加薑煎。
{薑能制半夏之毒,陳皮半夏貴其陳久,則無燥散之患,故名二陳。}
治痰通用二陳,風痰加南星白附皁角竹瀝,寒痰加半夏薑汁,火痰加石膏青黛,
溼痰加蒼朮白朮,燥痰加栝蔞杏仁,食痰加山查麥芽神麴,老痰加枳實海石芒硝,
氣痰加香附枳殼,痰在皮裏膜外,加白芥子,四肢痰加竹瀝。此足太陰陽明藥也,
半夏辛溫體滑,性燥,行水利痰為君,痰因氣滯,氣順則痰降,故以橘紅利氣,
痰由溼生,溼去則痰消,故以茯苓滲溼為臣,中不和則痰涎聚,
又以甘草和中補土為佐也。{經曰,有痰而渴,宜去半夏,代以貝母栝樓,吳鶴皋曰,
渴而喜飲水者易之,渴而不能飲水者,雖渴猶宜半夏也,此濕為本,熱為標,
濕極而兼勝已之化,非真象也,按貝母寒潤主肺家燥痰,半夏溫燥主脾家濕痰,
雖俱化痰,而寒溫燥潤各異,脫或誤施,貽害匪淺,用者宜審之,有血不足,
陰火上逆,肺家受傷,肅清之令不得下行,由是津液渾濁,生痰不生血者,名燥痰,
當用潤劑,如地黃門冬枸杞之類,滋陰降火,而痰自清,若投二陳,立見危殆,
有痰飲流入四肢,肩背痠痛,手足罷軟,誤以為風,則非其治,宜導痰湯,
加木香薑黃,大凡痰飲變生諸證,當以治飲為先,飲消則諸證自愈,如頭風眉稜骨痛,
投以風藥不效,投以痰藥見功,又如眼赤羞明,與之涼藥不癒,投以痰劑獲愈,
凡此之類,不一而足,有人坐處吐痰滿地,不甚稠粘,只是沫多,此氣虛不能攝涎,
不可用利藥,宜六君子加益智仁一錢以攝之。}本方加人參白朮,名六君子湯,
治氣虛有痰,本方去茯苓甘草,名陳皮半夏湯,再加桔梗,名桔梗半夏湯,
本方去陳皮甘草,名半夏茯苓湯,再加生薑,名小半夏加茯苓湯,
〔金匱〕並治水氣嘔惡,本方加黃芩,名茯苓半夏湯,〔宣明〕治熱痰,
本方加黃連梔子生薑,名二陳加梔連生薑湯,治膈上熱痰,令人嘔吐,去生薑,
治嘈雜,本方加砂仁枳殼,名砂枳二陳湯,行痰利氣,本方加膽星枳實,名導痰湯,
治頑痰膠固,非二陳所能除者,{加膽星以助半夏,加枳實以成衝牆倒壁之功。
}再加菖蒲治驚悸健忘,怔忡不寐,導痰湯加木香香附,名順氣導痰湯,治痰結胸滿,
喘欬上氣,本方加枳實、栝蔞、菔子、山查、神麴、治食積痰嗽發熱,
本方加蒼朮、枳殼、片子薑黃、名加味二陳湯,〔仁齋〕治痰攻眼腫,
併酒家手臂重痛麻木,本方除甘草,加乾薑薑汁糊丸,名溫中化痰丸,
〔寶鑑〕治胸膈寒痰不快,本方除茯苓甘草,加黃連、麴糊丸、薑湯下、名三聖丸,
治痰火嘈雜,心懸如飢,單用陳皮生薑,名橘皮湯,〔金匱〕治乾嘔噦,及手足厥者,
單用半夏薑汁,名生薑半夏湯,〔金匱〕治似喘不喘,似嘔不嘔,似噦不噦,
心中憒憒然無奈者,本方半夏醋煮,除陳皮薑汁丸,名消暑丸。{見暑門}
醫方集解原文 清朝 汪昂